首页范文农业种植合作社规章制度十篇农业种植合作社规章制度十篇

农业种植合作社规章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20:47

农业种植合作社规章制度篇1

一、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促进合作社健康发展

合作社自成立以来,注重规范合作社的组织和内部管理结构,为规范发展,合作社先后制定了《全体社员代表大会制度》等章程规定,并严格按照章程规范化建设合作社的发展。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法律法规制定的《七台河市三胜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章程》、《七台河市三胜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七台河市三胜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等,设立理事会、监事会,健全了内部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会制度”。

在合作社管理中,设立了财务部、生产技术服务部、生产资料供应及产品市场销售部等,各部门工作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年初有计划指标,年底有检查落实。

在合作社盈余分配中,分为两种形式:一是按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比例返还,返还总额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百分之六十,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同时,按章程规定,提取公益金、公积金和风险金;2011年合作社年销售收入1432万元,净利润为49万元,总盈余为49万元,2011年按照社员大会决议对合作社盈余进行分配,提取5%公积金2.4万元,按照社员与合作社交易量向社员返还,返还比例是可分配盈余的60%,为29.6万元,其余部分17万元为出资分红。二是按前项规定返还后的剩余部分,以成员帐户中记载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分配。

二、求真务实,强化服务,解决合作社成员生产“难题”

几年来,合作社一直为社员提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一是提供一条龙种植技术服务,解决种植户“种植难”问题。08年合作社建设了加工厂,通过建设自己的加工厂,引进优良品种,为标准化种植基地提供一条龙优质服务。合作社成立了服务中心,配备了5名高级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到各种植户进行面对面的现场技术指导。二是通过“订单”种植,解决种植户“卖难”问题。专业合作社与种植户签订种植合同,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订单”种植确保了农民种植户不受市场波动的影响。三是提供创业资金,解决种植户“资金难”问题,扶持种植业发展。合作社以种植户的要求和需要为标准,实心实意为社员提供服务。对缺乏资金的入社社员利用入社互助金发放贷款进行扶持,由专业技术服务人员提供技术、回收、销售一条龙服务,种植户不用考虑市场行情,只需按照技术人员的指导搞好种植,其他的全部由专业合作社负责,所贷资金由种植合作社从收购成粮款中扣除。

三、统一标准,严格实施,打造合作社绿色、有机品牌

为调动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合作社在生产经营方式上,实行分户经营,合作社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销售。合作社不改变家庭承包责任制,不变更生产资料的权属关系,社员按照自己的生产实际进行安排种植。并通过土地流转形式建立生产基地2000亩,实行形成规模效应。

为确保种植户切身利益,实现严格的统一生产标准,保证合作社产品的质量。合作社根据种植区域分别制定目标任务,业务人员分片负责,对种植过程进行全方面全覆盖的技术指导。种植合作社要求业务员必须熟悉掌握所辖区域内的种植资源,针对各种作物制定服务方案,从种植、管理、回收等方面跟踪服务,每月一次技术服务交流会,会上公布上一期对业务员的服务项目和服务力度监督考核结果,提升服务水平,以监督考核业务员的服务项目和服务力度。

四、降低成本,抵御风险,增加合作社成员收入

合作社着力做好产前的生产资料供应、产中的农产品生产及产后的农副产品销售工作。一是合作社成立后及时为人社社员办理了社员证,凡持有社员证购买合作社的南瓜良种每斤优惠2元,玉米良种每斤优惠l元,化肥每吨优惠20元,免费提供一瓶种衣剂及开展2--3次生产技术培训,专门聘请农业技术人员随时为社员和农户提前、产中技术指导。二是合作社社员不仅在技术上、信息上能及时进行沟通,社员的农产品通过“定单”合作社回收价格均高于市场价,得到好收益,而且入股的社员还能分红,提高了社员收入。三是合作社将社员的农产品统一回收后,经过加工,即提高了农产品的价值,又由于数量和品质的提升,提高了市场“话语权”,加强了抵御市场了能力。

五、着眼未来,精心谋划,推动合作社快速发展

农业种植合作社规章制度篇2

关键词:察布查尔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12月17日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致力于农民增收致富的一种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孙浩杰运用合作博弈理论分析了我国农户非合作的原理和现实原因,进而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促进农户合作的现实途径,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机制的现实情况做出了合理的解释。一些西方学者认为,“产权是一个社会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也认为“产权不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只有由物的存在和使用引起的人们之间一些被认可的行为关系。”产权分配格局具体规定了人们那些与事物相关的行为规范,每个人在与他人的相互交往中都必须遵守这些规范,或者必须承担不遵守这些规范的成本。这样,社会中盛行的产权制度便可以被描述为界定每个人在稀缺资源利用方面的地位的一组经济和社会关系。

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合作社的部分财产和劳务存在产权没有清晰的界定情况,因此容易引起合作社的收益分配矛盾和投资激励缺乏等问题,这会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本文根据察布查尔县实际调查数据和成功案例,分析察布查尔县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各部门职责、机构管理、资金管理,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对察布查尔县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机制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为察布查尔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今后的长远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察布查尔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察布查尔县位于新疆伊犁州的边陲,是全国唯一以锡伯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县,发展比较缓慢,全县总面积为4,485平方公里,总人口18.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4,360人。

成立于2005年8月24日的良繁场食用菌合作社是察布查尔县最早的合作社。从2007年开始,该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每年新成立的合作社在6个以上,其中2008年和2009年新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73个。2010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数达1,601个,其中农民成员数1,594个,辐射带动农民11,096人。2011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数达1,629人,其中农民成员数1,610人,辐射带动农民10,893人。2012年合作社成员数达1,645人,其中农民成员数1,630个,辐射带动农民12,000人。察布查尔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带动的辐射人口增加最快,2010~2012年增长率为7.53%。2010年底统一组织销售农产品3,695万元,返还成员总额为667.3万元。

察布查尔县农业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其农民专业合作社也是如此。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有37个,主要是蔬菜、水稻、红花、棉花等专业合作社;从事畜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46个,其他如林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8个,服务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7个(其中农机服务4个)。有注册商标名称的专业合作社5个,有三品认证的专业合作社5个。

二、察布查尔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功案例分析

(一)蒙霍尔村蔬菜合作社基本概况。察布查尔镇蒙霍尔村位于县城以南5公里处,交通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全村现有村民306户、1,512人,全村耕地面积6,600亩,以水稻、蔬菜、棉花、甜菜等农作物为主要生产对象。由于长期种植温室大棚,多年来蒙霍尔村村民积累了丰富的蔬菜种植成功经验,成为他们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的一个基点。全村蔬菜种植面积已达2,400亩,种植品种不断丰富,经济收入逐年增加。

2007年蒙霍尔村蔬菜专业合作社被察布查尔镇人民政府规划为蔬菜种植发展基地,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扶持,推进产业化发展的进程,带动全镇蔬菜发展。2009年在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已有500余户菜农加入合作社。

(二)蒙霍尔村蔬菜合作社运行机制

1、合作社的管理机构。从农民社员中选举一些懂技术会管理、在农户中有一定威望的农户推举为理事会或监事会成员,对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营销渠道、技术改进等方面负责。监事会监督理事会在种子采购、蔬菜销售、生产要素分配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工作。由于在同一个村内,联系比较方便,便于解决临时出现的问题,而重要的决策开会进行讨论解决。

2、合作社的服务内容。举办种植技术培训班与现场观摩会发放技术资料,科技人员现场指导等方式,提高菜农科学种植水平。特别对新种植户和少数民族种植户、贫困户进行手把手的技术指导重点帮扶,与农户建立产前、产中、产后的联结关系。参加蒙霍尔村蔬菜合作社的农民社员可以获得合作社提供的无偿或低偿服务,可以提高农户的收益率。2009年专业合作社组织5次培训班,培训人数达545人次。此外,利用多媒体播放了5场录像片,让菜农更直观地掌握无公害蔬菜生产栽培技术,提高栽培水平,从而提高生产效益和增加经济效益。

3、利益联结方式。采用合同契约联结方式。以合作社为龙头,从引种开始即与农户签订合同,采取全程技术监管、统一收购,以公司+合作社+社员(农户)的方式全部收购。合作社与供销社成立的进出口公司签订收购合同,菜农与蒙霍尔村蔬菜合作社签订种苗销售与蔬菜收购合同等。

4、利益分配机制。按照“公积金积累、交易量返还和股金分红”的利益分配机制。可分配盈余量按交易量返还占到60%以上,提取公积金总额占到14%,剩余盈余分配占到26%。基本符合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最低规定。从整体情况来看,虽然服务受益不同程度上得到体现,但盈余受益在总体上仍显不足,对会员的盈余分配比例较小,再分配所占的比例很小。

(三)蒙霍尔村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成功经验

1、统一推广蔬菜种植新技术。合作社成立以来,先后引进多项新品种、新技术,经筛选、示范,向广大种植户推广,由于使用新技术、新品种,所生产蔬菜价格较同类蔬菜单价高0.3~0.8元。

2、加强在日常生产管理中的技术培训。举办种植技术培训班与现场观摩会发放技术资料,科技人员现场指导等方式,不断提高菜农科学种植水平。特别对新种植户和少数民族种植户、贫困户进行手把手的技术指导重点帮扶,使他们当年建棚当年见效,在病虫害及灾害性天气来临前拿出防治措施和解决办法。

3、统一采购农资。采取统一采购农资、统一田间管理、统一蔬菜质量标准、统一销售价格、统一销路等方式,打造“绿派”无公害蔬菜品牌,增加菜农经济收益。在2012年标准日光节能温室示范区建造过程中,统一采购钢架一项,就为菜农节约资本16,000元。

4、建立“无公害基地项目”。蒙霍尔村蔬菜合作社于2009年申请无公害基地建设。合作社以创品牌蔬菜种植基地为目标,由品牌化向规模化延伸,生产和销售地方特色的品种蔬菜(西红柿、芹菜、韭菜、豌豆尖等),目前日产蔬菜已达25吨,销售收入5万余元。同时,合作社积极与蔬菜收购商洽谈联系,把种植的蔬菜通过中介组织已营销到伊犁、霍尔果斯口岸、北疆地区各大城市并出口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察布查尔镇蒙霍尔村蔬菜专业合作社2010年以来超市或流通企业建立产销关系达成交易额150万元。2010年以来在公益性农贸市场和社区菜市场开设直销店销售额达到100万元。

三、察布查尔县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主体地位不突出,产权模糊。目前,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合作社,虽是经工商登记的独立市场主体,但与其合作的农民并没有作为其股东或合伙人的身份出现,双方实际上是一种被动的订单合同买卖关系。

(二)外部环境不够宽松,组织总体实力不强。农村的许多要素,如土地、技术、人才、资金、市场等不健全,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创建阶段既缺乏政策上的引导与支持,又无法得到各级政府的良好服务和帮助,使本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相比北天山发展带地区的同类组织而言,总体实力不强,经营规模和覆盖面都比较小,大多数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区域跨度仅限在乡镇村范围内,其会员多局限于周边的一些经营同一产品的农户。

(三)运行机制不规范。一是大部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章程不够规范。2010年察布查尔县共有合作社82个,其中符合规定的只有33个;2011年共有合作经济组织86个,规范合作社22个。截止到2011年3月,察布查尔县专业合作社在工商局注册登记的有99个,通过三品认证的只有6个,其中5个为无公害认证,1个为有机农产品认证,只占到了注册登记合作社总量的6%,比例很低;二是组织机构不健全。从目前来看,察布查尔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和财务人员管理都比较混乱,90%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没有会计账簿,也从未编制过会计报表和接受过任何部门的专业审计。已有的会计基本上都属于委托和家族式管理,对本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研和检查中发现建立专门的会计档案和保管设备少,没有规范的档案管理要求;三是内部制度不够健全。日常运作主要由大户说了算,民主管理意识淡薄,社务不够公开,会员的加入和退出手续不够完备。合作社主要带头人虽然是种植能手,虽然有自己多年积累的市场经验,但是对现今的市场还是缺乏一定的经营意识,对市场的发展和波动并不能很好地把握。

另外,社与社员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松散,出资社员或合作社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

(四)合作社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首先,合作社受到的政策扶持力度并不是很大,上级政府对合作社的重视程度也不高。蒙霍尔村合作社120户社员只有温室500座,按合作社销售优质菜苗180万株计算,仅够1,000座温室种植,种苗需求远远不足;其次,温室的建造需要大量的资金,仅仅靠农户的集资是不够的;最后,农民市场意识不强,只愿意以很小的风险获得最大的收益,对市场持有一种怀疑的态度,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四、察布查尔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建议

(一)加强宣传,做好培训。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作用,向农民宣传普及合作知识,介绍合作原则,使更多农民了解合作社,增强合作意识;同时积极培育一批章程比较规范,组织比较健全,制度比较完善,利益连接比较好的示范合作社,树立典型形象,通过观摩交流、开现场会等形式,让农民认识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抵御市场风险、增加个人收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二)规范章程和制度。按照农业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示范章程(试行)》,结合自身实际来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建立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岗位职责、生产管理、收购营销、财务会计、档案管理等切实可行的内部管理制度。

(三)规范内部管理。按照财政部、农业部制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制度》、《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独立建账,规范会计核算,定期向成员公布财务状况,接受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审计和监督。财务人员应实行持证上岗,会计和出纳不得相互兼任,正副理事长、理事、监事及其亲属不得担任本组织的财会人员。

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重大事项应由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成员(代表)大会表决一般应实行一人一票,也可以按交易额与股金额相结合实行一人多票等方式进行。

(四)规范盈余分配。年终盈余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合理提取风险基金、公积金、公益金后,应按股金额和交易额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统筹分配,充分调动理事会人员和一般成员两方面的积极性。要以对内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通过无偿服务、保护价收购、二次返利等办法,增加会员收入,保护会员的合法权益。

(五)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促进合作社做大做强,增强市场竞争力。对于那些经营范围相同,经营方式单一的合作社,鼓励和引导它们根据自身特点,加强联合,发挥最大的经济优势,使合作社之间融会贯通,互利互惠,从而搭建更广的信息和销售渠道。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盈利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为合作社和社员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形成规模效益和精品效益,做大做强合作社,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孙浩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生成与运行机制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2008.

[2]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词典(第三卷)[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3]德姆塞茨.关于产权的理论.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菲吕博顿,配杰威齐.产权与经济理论:近期文献的一个终述.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石玉梅,张敏.新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

农业种植合作社规章制度篇3

摘要介绍了扬州市邗江区汊河街道植保专业化服务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植保专业化服务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植保专业化服务;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对策;江苏扬州;邗江区汊河街道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汊河街道一直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统防统治、统分结合”的植保方针,常年种植水稻654.1hm2、小麦582.5hm2。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一项集专业性、技术性、时效性于一身的工作。目前病虫害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防治不及时,错失良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二是盲目用药较普遍,影响了粮食产量和质量,加重了环境污染。农民防治病虫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已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邗江区在该街道推行“四统一分”病虫防治模式,即统一持证上岗、统一药剂配方、统一技术要求、统一收费标准、分工协作服务,取得明显成效[1]。统计表明,2008年汊河街道病虫统防统治服务面积4400公顷次,惠及农户1325户,减少用药2次,平均降低用药成本219元/hm2,节省种田成本10.22万元,挽回粮食损失约583t,折合人民币约111.9万元。2009年汊河街道水稻统一防治面积466.7hm2,统防统治覆盖率达71.3%,药剂统一覆盖率达100%。

1汊河街道植保专业化服务现状

1.1建立了服务组织

汊河街道地处扬州市郊,紧邻扬州市邗江经济开发区,经济发达,农民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二、三产业。为推进植保专业化服务工作,实现为农服务的宗旨,2008年9月汊河街道注册成立了扬州市邗江区汊河植保服务专业合作社,2009年合作新增2台担架式弥雾机和30台背负式弥雾机,组建3个村级植保专业队。截至2009年12月,合作社拥有植保机械70台,各种形式的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12个,服务面积4725公顷次。各村级植保专业队分别与弥雾机手签定机械管理协议,规定弥雾机产权归村所有,机手拥有使用权。规定背负式弥雾机防治作业面积不低于4.7hm2/台·次,担架式弥雾机防治作业面积不低于13.3hm2/台·次,未达到服务面积要求的由汊河植保服务专业合作社收回植保机械重新选聘人员。为加强植保专业队管理,汊河植保服务专业合作社制定了8项措施:一是成立植保专业队技术指导组。二是规定植保机械由汊河植保服务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三是对弥雾机手实行严格筛选,符合条件人员由本人申请,植保专业队推荐,合作社审核确定。四是建立机手档案。实行机手登记管理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五是签订《邗江植保连锁服务协议》,规定植保专业队、机手的服务宗旨、组织方式、服务范围、服务方式、责任分工等。六是实行“四统一分”的运作模式。七是对弥雾机手进行岗前、岗中、岗后培训,主要培训病虫防治知识,弥雾机械操作及其维修技术。八是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汊河植保服务专业合作社坚持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的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积极创新服务方式、探索服务模式,努力实现服务与市场的有效对接,达到植保专业队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益的最大化,推动植保专业化服务稳步健康发展[2]。

1.2加强了宣传培训

每次病虫草防治,合作社都及时召集各村抓农业负责人召开病虫防治专题会议,布置病虫草防治工作,并印发病虫草防治宣传资料,将宣传资料张贴到街道的主要交通要道口,送到千家万户。同时,合作社在各村村部门前书写黑板报,大力宣传小麦、水稻常见病虫草害的发生与防治情况。合作社还邀请邗江区农作物技术推广中心和弥雾机厂家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常见病虫害防治和弥雾机手上岗培训等活动,截至2009年12月,该街道共培训弥雾机手150人次。在重大病虫发生时,合作社积极组织召开病虫专业化防治现场会,不仅提高了病虫防效,还推动了植保专业化服务工作,提高了药剂统供率。

1.3改变了服务模式

汊河植保服务专业合作社改变了过去由门市上单一销售农药为直接将农药送到各专业队和弥雾机手手中,合作社与专业队和弥雾机手签订农药供销合同,合作社每次让利7.5~10.5元/hm2给专业队和弥雾机手,既稳定了植保专业队,又提高了配方药剂的统供率,2009年该街道配方要及统供率达100%。植保专业化服务模式由原来的“单兵作战”发展为现在植保专业队的“团队作战”。服务模式主要有以下2种:一是带药带机防治。合作社直接将药剂送达植保专业队,植保专业队和弥雾机手按区植保部门技术要求,及时向农民传递防治技术信息,提供防治药剂和机防服务,保证施药质量,收取合理的药剂和防治费用。该街道胡庄村现有水稻种植面积93.3hm2,每次病虫防治前,合作社直接将药剂送到村专业队,专业队再分发到各作业组组长(每个组长分管2~3个组),作业组带机带药挨家挨户连片作业防治(仅少部分农户自己防治),2009年该村统防面积达95%以上,药剂统一供应率达100%。二是专项承包防治。植保专业队采用记账方式,对农户一季作物病虫害承包代治,防治结束后按实际用药用工费用与农户结算。徐集村植保专业队现有背负式弥雾机25台,专业化服务组织3个,针对该村主要劳动力在邗江经济开发区工作的特点,徐集村植保专业队与该村吴庄组、祁庄组村民签订机防承包代治合同,2个组16.7hm2机插秧示范点全部实行专项承包防治。每期病虫害防治前将用药用工费用告知农户,经农户确认,防治结束结算防治费用,2009年该机防队服务面积150.3公顷次。

1.4完善了服务机制

为推进植保专业化工作,确保病虫防效,每期病虫防治,专业队在防治过程中指定专人配备药剂并进行质量监督,以防药量不够、水量不足、篡改配方等现象的发生。防治结束,合作社还组织专人深入田头和农户家中,调查弥雾机手的防效和村民的认可度。同时制定相关的奖惩措施,奖罚分明。合作社规定,对次防治面积在4.7hm2以上,年防治面积33.3hm2的弥雾机手,合作社年终奖励背负式弥雾机1台。该街道各植保专业队都严格按照《邗江植保连锁服务协议》要求,统一收费标准,明确责任,确保防治质量,建立和完善了管理机制,对不负责任、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的机防人员坚决辞退,决不迁就。合作社建立了相关的服务档案,通过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提高了统防统治的工作成效。

2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政策资金扶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具有特殊性,时间上一年仅防治几次,属于间歇性劳作,收入不稳定;设备上弥雾机质量不稳定,容易出现故障;防效上不确定因素多,风险难把握。这些都决定了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弱势地位,需要政府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实现“公共植保”理念[3]。二是防治质量难以保证。部分弥雾机手为增加收入,降低用水量,防治质量和效果得不到保证。特别是水稻生长中后期,田间密度高,机手为抢抓时间,用水量难以保证,农药很难喷洒到水稻的基部。另有部分机手防治时不认真,出现了因漏喷农药造成的病虫“夹花”现象的发生。植保专业化服务是一项季节,不是长期性的工作,属于短暂性的突击,服务人员配备有一定的难度,一般强壮劳动力都在其他岗位,适合做植保专业化防治工作的人不多。三是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部分村制定了一整套的病虫防治技术标准,实行“四统一”,但还有少部分村的部分专业队只管病虫防治,不管防效。防效评价标准难以确定,因无完善的奖惩机制,给少数弥雾机手钻了空子。还有少数植保专业队虽统防统治率较高,但不能保证病虫防效,导致部分农户对植保专业化服务持怀疑态度。

3发展对策

植保专业化服务工作的推进和发展,需要政府积极引导,还需要基层广大农技人员的支持,同时还要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这样的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才能有生命力,才能持久生存。一是加大资金投入。植保专业化服务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在资金和政策上予以扶持,地方政府要将其作为农村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来抓,才能促进其快速健康发展。二是推进土地流转。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曾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但现在在某种程度上却制约了农业的生产和发展。从事农业生产的多是妇女和老人或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接受新技术、新方式比较困难;且规模化种植程度低,种植面积小而分散,需要服务的市场小,阻碍了植保专业化服务的发展。因此,像扬州市郊这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推进土地流转,将耕地向少数人(种田大户)手中集中,实现规模种植、连片种植,才能发展植保专业化服务,提升植保专业化服务水平[4]。三是培育植保队伍。政府及农林部门要积极扩大植保专业化服务队伍,鼓励有志于服务农业、服务农民的中青年劳动力参与植保专业化服务工作,积极引导开展专业化防治,定期开展技术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四是健全规章制度。对现有的植保专业队人员加强技术培训和健全管理章程、工作守则,规范机防费用支付和收费标准,制定防治质量标准,解决因植保专业化服务引发的矛盾纠纷。

4参考文献

[1]徐蕾,李群,康晓霞,等.邗江区植保专业化服务工作的模索与实践[j].中国植保导刊,2008,28(8):44-45,22.

[2]张绍明.从“邗江模式”看植保专业化服务建设[j].江苏农村经济,2008(9):42-43.

农业种植合作社规章制度篇4

1农民专业合作社概况

西宁市城北区现依法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101家,注册总资金达8279万元。其中:种植业68家(包括蔬菜、花卉、果品和苗木),占总数的67.3%;养殖业16家,占总数的15.8%;农资购销5家,占总数的5%;其他(休闲观光、服务业等)12家,占总数的11.9%。合作社成员2484人,其中农民成员2464人,带动农户数8595户。

2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具体措施

2.1强化政策扶持

自2006年以来,西宁市城北区积极争取省市扶持项目,先后争取省级资金80万元,扶持城北区蔬菜协会、民兴西芹、鑫玉胡萝卜、华贵大蒜、源康、为农种植等6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配备电脑、投影仪和办公桌椅等基本办公培训设备,有效改善农民合作社基本办公条件,不断提高服务社员的能力。同时区级从预算资金中先后安排1564.2万元,对以合作社为经营主体的乡韵、艺柏、谐发合作社等农业生产基地进行了水电路配套设施扶持。

2.2规范运行管理

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相关规定,大力推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对四证齐全、能按要求提交年度工作总结和财务决算的合作社纳入市级规范化合作社名录,并督促合作社逐步规范和落实合作社年度分红制度,规范记账。西宁乡韵休闲观光农业专业合作社等3家被评定为市级示范社,西宁为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西宁艺柏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32家被列入2013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名录。

2.3加强基地建设

通过土地流转形式,建成为农、乡韵、顺寨等以蔬菜生产为主的百亩以上规模生产基地8个;2014年又将合作社纳入《城北区农业生产示范基地申报(复审)及管理办法》及《城北区农业生产示范基地扶持、奖惩及绩效考核办法》实施范围,进一步规范合作社运行模式和奖励扶持政策,提升合作社的产能和带动能力。通过下派农民技术员、开展技术承包服务等形式,将以合作社为主体经营的生产基地列入重点技术指导范围,引用“粘虫板、防虫网、诱虫灯”等物理防治技术,有效降低使用农药投入品,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结合都市休闲观光农业,引导基地蔬菜生产向精、细、嫩和采摘方向发展,逐步实现农业生产与休闲观光农业的有机结合。

2.4发挥品牌效益

注重品牌建设,鑫玉胡萝卜、民兴西芹、为农种植、乡韵休闲观光、金果等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登记注册了“鑫玉”“巴浪”“青惠田”“乡趣”“农盛”5个注册商标;通过参加各种农产品展销会、洽谈会、产品会和知名品牌评选活动,依托“城北区草莓节”等平台,为合作社宣传品牌、开拓市场创造条件;其中,大堡子草莓已经成为西宁市知名产品。

3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虽然西宁市城北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态势良好,但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与先进区县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是存在管理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财务管理不规范、财会人员持证上岗率低,在凭证的取得、记账、报表编制等会计业务上尚不规范。二是少数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意识不强,发展没有明确思路,没有真正发挥好其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作用。三是合作社成员中绝大部分都是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优秀带头人少,成为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当前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因素。四是多数合作社还停留在果蔬种植、种苗培育、肉牛羊及生猪饲养和信息服务、技术咨询、初级产品包装销售层面上,而真正进行深加工、精加工等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少,带动第一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的动力不足。

农业种植合作社规章制度篇5

一、适应新形势,在合作社中建立健全党的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新型的集体经济组织,它顺应了农村经济专业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的方向,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在合作社组织中设立党的组织,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确保合作社保持正确的生产经营方向,有利于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合作社成立之初,我们做到了党组织同步成立。在组建党组织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五步工作法”:一是摸清合作社党员人数,看是否符合建立党组织的条件。二是召开党员大会,推选党支部书记候选人。三是向街办党委提出成立党组织的书面申请,报请上级党委同意。四是街办党委讨论研究,下批复文件。五是举行党支部成立仪式。年8月,市众和园林苗木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

二、强化管理,规范专业合作社党支部的运行方式

1、明确党支部工作职责。我们结合专业合作社自身经营的特点,明确了党支部的五项基本职责,即:大力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讨论合作社内部重大事务,引导经济健康运行;积极组织党员、群众参加各种学习培训,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农民素质;通过生产经营能手的示范带动,提高党员、群众发展产业的意识,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各种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发挥合作社党支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积极吸收优秀人才加入党组织,不断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激发党组织活力,壮大党员干部队伍。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专业合作社党支部根据自身的性质和特点,进一步制定了合作社党支部“”制度、目标管理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党员服务承诺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力求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3、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我们按照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活动的原则,组织党员开展活动,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支部党员平均每2个月集中开展一次活动。至今已组织党员学习讨论2次,召开组织生活会1次,民主评议党员1次,开展向灾区人民捐款活动2次,共缴纳特殊党费650元,向灾区捐款4000多元。

三、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促进合作社健康发展

1、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参谋引导作用。合作社党支部成立后,合作社的重要事情都会经过支部集体讨论决定。年初,合作社党支部利用集体经济积累组织了由5名股东带队到四川、湖南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参观考察活动。考察后,社员的思想受到强烈冲击,发展园林绿化事业的信心更足、决心更大,从而进一步坚定了本地经济发展的方向。支部成立后,曾先后召开了2次重要的会议,一是成立之初,讨论了合作社工作规划,经过集思广益,确定了合作社种植苗木的主要品种。过去合作社农户主要种植樟树,经济附加值低,支部在认真分析园林绿化事业发展的现状以后,确定种植的主要品种为银杏、广玉兰、红花紫薇和金桂、银桂等优良品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一年来,众和园林苗木专业合作社完成销售收入150万元,获纯利20万元,并形成集体积累7万余元。二是合作社支部讨论了合作社章程,明确了社员利益分配办法。年上半年,经过讨论,5位股东分得红利2万元,其他社员按照出资额的20%分别分得2000-20000元不等的红利,保障了合作社内部的分配公开透明。

农业种植合作社规章制度篇6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精英主导;权力持有者;资本持有者

近年来,国家试图依据国际合作社原则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制度规范。在国际合作社诸原则中,民主控制原则一直占据核心地位,然而反观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内,却具有着另外一种与民主控制完全不同的风格与特征,那就是精英主导。精英主导的制度与组织特征得到了全方位的体现,从股金结构、规则的制定、权力的运作与剩余的分配,无一不在其内。

一、从股金结构上来看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精英主导特征

股金结构是考量一个经济组织权力结构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股金是剩余索取权的一个重要基础,尤其是在我国目前不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甚至是剩余索取权的主要基础,因此,股金结构反映了主要的利益分配结构,也间接反映了组织的权力结构。很多案例与数据显示,在我国目前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股金持有极端不均衡,大部分股金集中在少数大股东精英手中,这种状况可以从以下案例中得一斑之见。

四川都江堰市日昇奇异果合作社共有100万股金,其中日昇公司占45%,杜毅刚的研究所与红阳猕猴桃开发有限公司共占40%,刘华的都江堰市金色阳光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占5%,剩余的10%留给种植户,暂时以种植者联合体的名义,并由刘华与杜毅刚垫付,其实等于合作社成立之初种植户根本没有出资。合作社的股权结构高度集中,而且都集中在合作社的发起者与组织者手中。

另外还有一种合作社,这种合作社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占有很大比重,在这种合作社中,社员分为两种,即股东社员与非股东社员,浙江省的合作社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这一类型的合作社,徐旭初做了一项关于合作社股金结构的调查,其调查对象有大多数都属于这一类型。这项调查提供了浙江66家样本合作社中股金总额最大的10家合作社与股金总额最小的10家合作社的数据,在这20家合作社中,股东数与社员数相等的的只有5家,仅占25%,股东数与社员数之比低于0.3的有11家,达55%之多,单一股东持股额大于等于30%的有8家,达40%之多,最大的前三名股东持股总额大于等于30%的有14家,达70%之多,最大的前三名股东持股总额大于等于50%的有9家,达45%之多。这组数据显示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股金集中度是相当之高的,大部分股金都集中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马彦丽提供了另外一组数据,在她所调查的34家合作社中,最大的前三名股东持股总额大于等于30%的有20家,最大的前三名股东持股总额大于等于50%的有8家,即在59%的合作社中前三名大股东掌握了合作社不低于30%的股金;最大的前五名股东持股总额大于等于30%的有29家,大于等于50%的有17家,也就是说在85%的合作社中前五名大股东掌握了合作社不低于30%的股金,在50%的合作社中,前五名大股东掌握了合作社不低于50%的股金。

另有证据显示这些掌握了大量股金的大股东不仅凭借其股金获得了合作社的剩余索取权,还获得了剩余控制权,还是合作社权力的掌握者,控制着合作社的规则制定、运作过程等各项权力。

二、从规则制定过程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精英主导特征

规则在人类社会的任何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它既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基本行为准则,同时还是基本的利益分配框架,基本的权利与义务结构,因此规则制定过程同时还是利益分割过程,其中不同主体之间会进行激烈的斗争与博弈,其结果掌握更大权重的主体能够更多地影响规则的建构。很多证据显示,在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规则制定过程中,少数精英掌握了更大的权重,是在少数精英的主导下进行的,具有明显的精英主导特征。如有关四川都江堰市日昇奇异果合作社的基本运作规是由杜毅刚和刘华一手设计的,而且这套规则早在合作社成立之前已经成型,成立合作社之后只是在原有规则的基础上稍加发展而已。在成立合作社之前,刘华和杜毅刚就已经在为合作社的运作规则进行探索,他们从猕猴桃种植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套袋技术入手,联合了一部分农户,并设计了一套运行机制,这套机制以二次分利为基本特征。几个月后,合作社正式成立,以这一机制为制度基础,并进一步发展,由“二次分利”演进到“三次分利”,最终成为合作社运作的机制。

之后香港日昇公司为获得良好稳定的猕猴桃生产基地也介入进来,最终的日昇奇异果合作社则是在杜毅刚、刘华与日昇公司共同主导下建立起来的,合作社与种植户之间基本的利益分配规则基本上沿袭了刘华与杜毅刚前期的设计,至于合作社的另外一些规则,如股权分配规则与股金报偿规则则是在杜毅刚、刘华与日昇公司的博弈中确立起来的,最终确立了三方主导的股权结构:日昇公司45%的股份、杜毅刚40%的股份、刘华5%的股份,并以种植者联合体的名义给种植户留出10%的股份,还确立了三次分利的利益分配结构,即第一次分利、第二次分利与第三次分利,第三次分利即股金分红。

日昇奇异果合作社的规则制定过程是我国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则生成过程的一个缩影,反映了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即组织规则的制定权掌握在少数精英手里,规则制定过程体现出了显著的精英主导特征。

三、从组织的决策权力结构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精英主导特征

就决策权力结构来说,国际合作社原则明文确立了社员民主控制的原则,并且明确规定基层社要实行一人一票的决策方式。近年来国外的合作社理论陆续引入,国家也开始了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规范化工作,规范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民主制度的建设,但是鉴于我国农村社会的特殊国情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内源化的发展路径,民主制度建设步履维艰,在实际的权力分配与决策过程中精英主导仍是其主要特征,很多证据可以证明这一论断。关于合作社的民主制度,国际合作社原则规定基层社要实行一人一票的表决原则,而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形成的民主制度则是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与监事会的三分格局,成员(代表)大会是权力机构,组织的重大事项都须经其表决,理事会是管理机构,监事会是监督机构。如果这样的制度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真正确立,那么成员的民主控制与民主监督机制就真正建立起来了,但是事实上确立这样的机制真的是步履维艰,这里有一组数据反映了2004年湖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民主控制机制的确立状况:“据湖北省农业厅对985个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统计,制定章程的专业合作组织有351个,仅占总数的35.6%。笔者调查的62家中介组织,虽然普遍建立了理事会,通过了组织章程,制订了议事规则,实行会员入、退会自由,但只有1/4的中介组织坚持年会制度,有的2年-3年才开一次会,个别组织已有5年-6年没有活动了;建立监事会的占35.5%,但监事会基本没有履行职能”。这组数据可以看作基本反映了2004年湖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民主制度的建设状况。在笔者调查的62个样本中,普遍有章程,也普遍有理事会,但是制度的执行度很低,只有25%坚持年会制度,有的2年-3年才开会一次,有的5年-6年都没开过会了。理事会很少开会或不开会只能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组织的管理决策不是由理事会成员民主做出,而是由个别人单方主控;二是该组织根本没有活动,处于瘫痪状态。而且这组数据没有反映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的情况,总之从这组数据来看,湖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成员民主控制制度建设上极其不完善。在监督机制上更加不完善,数据显示设有监事会的仅占35.5%,而且基本上不履行职能。湖北省农业厅的统计数据显示的结果更加糟糕,在985个样本中,有章程的仅占35.6%,组织拥有章程的比例竟如此之低,其他制度建设可想而知。

湖北省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全国的发展处于中等水平,所以这组数据反映的是全国的一般水平,也可以说是普遍水平,有些省份如浙江省的发展水平可能会高于湖北省。而且上述数据反映的是2004年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民主制度的发展状况,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推行规范化建设,规范的重点之一就是确立完善的民主制度,由于国家的强力介入,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越来越重视制度形式上的规范,但是形式上的制度还并未转化为实际上支配组织运作的真正规则,很多研究都能证实这一假设。

徐旭初在2005年出版的著作里论述过这个问题“尽管许多合作社在章程中明确规定了社员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一人一票等民主管理的条款,但大多数情况下,社员们受‘核心成员’影响很大,往往出现‘选举不过是确认,讨论不过是告知,监督不过是附议’的现象。”潘劲也曾经在文章中说“浙江省台州市农业局副局长蔡建设坦率地说,目前浙江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能人经济’,合作经济组织的带头人能力强,这个合作经济组织就红火,合作经济组织的带头人能力有欠缺,这个合作社就会分崩离析。在‘能人经济’的笼罩之下,当前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合作民主’上存在重大缺陷。个别合作社甚至已经出现理事撇开社员直接推举理事长的做法。”

所以即使是像浙江省这样的省份,即使是民主制度已经比较规范,普通社员的影响力也仍然是微乎其微的,民主制度只是停留在文本与形式意义上。

农业种植合作社规章制度篇7

为贯彻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8号文件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充分了解新形势下供销合作社如何构筑农村现代流通方式,实现助农增收致富,切实感受改革开放30周年来给农村带来的可喜变化,市供销社紧扣“深化改革发展,推进‘二次创业’,实施‘乡村流通工程’”的学习实践活动主题,充分发挥实践特色,于4月9日和**区供销社开展互动活动。在市供销社主任杨寿同志的带领下,先后调研了**区供销社**乡春荣小米辣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倚象镇永青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听取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主任及乡镇干部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介绍,和县(区)、乡镇供销社领导一同探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路子。

一、调研概况

(一)参观**区**乡小米辣种植专业合作社概况

4月9日上午,杨寿主任带领市社相关人员与**区供销社有关领导来到了**乡旮旯村春荣小米辣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听取了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鲁荣春、执行监事李孙学关于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介绍。**乡过去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组织了5000亩小米辣大规模种植,但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了失败。**区供销社在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时进行了充分的调研,XX年**乡供销社发动旮旯村农民自愿组成的生产小米辣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从最初的30多户报名农民中挑选了13户农户作为入社会员组建了专业合作社,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进行了注册登记,由入社会员选举了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管理人员,制定了合作社入社和退社等管理办法,完善了理事会、监事会管理制度,基层供销社作为入社会员,保证籽种供应和销售渠道,引进市场定单,支持专业合作社发展,当年合作社开发了160多亩的小米辣种植,每亩产值达到了4000多元,入社农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合作社也为未入社的农户收购产品,解决他们的销路问题。今年,周围农户纷纷要求加入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也根据发展的需要增加了50多户农民社员。专业合作社在巩固老品种的基础上,今年新引进了100多亩的新品种,使小米辣的种植规模达到了1000多亩。**乡供销社主任对春荣小米辣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工作计划也作了详细的汇报。杨寿主任也就小米辣专业合作社发展精品深加工,创品牌战略与基层社主任进行了交流。

(二)参观**区倚象镇永青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概况

参观完**乡旮旯村春荣小米辣种植专业合作社,杨主任等一行又来到倚象镇永庆综合服务社,大家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综合服务社茶叶加工厂,了解了开展多种经营基本情况,就该村永青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发展的状况听取了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光明的介绍。倚象镇永庆村是**区有名的蔬菜种植村,这里出产的各种蔬菜以生态、环保在**城老百姓中有较好的口碑。XX年**区供销社在充分考虑市场环境和商品特色发展的优势后,发动13户自愿组成农民专业合作社,选举了理事会和监事会人员,并依法申请注册成立了永青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同时,**区农牧局也到该村成立由村委班子组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投入扶持资金20万元,合作社先配备了一辆越野车,最近开始平整土地。而供销社发动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有扶持资金1万元,且根据进展情况拨付,从XX年开始了蔬菜种植,但规模不大,基层社为专业合作社提供交通运输工具,帮助社员及时运送和销售农产品。由于入社农户对发展规模生产的认识不足,且认为价格没有比直接进入当地市场的价格高,只愿意将产品销到当地市场,合作社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然而基层供销社的职工在当地威望和信誉,对农民参与供销社组织专业合作社起到了稳定的作用。

二、发展专业合作社的主要做法

调研组同志们此次调研学习和了解了**区供销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做法。

(一)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原则,以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为依托,以服务“三农”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采取入社农户、基层供销社为一体的创新模式发展专业合作社。依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依法进行了社团组织的法人登记。为加强合作社内部管理,合作社按照社员自愿联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运作机制,设立了理事会、监事会,制定了规范的章程,建立了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确定了利益分配原则,同时也明确了社员的权利和义务,健全了农户入社退社手续,规范了经营决策的民主议会及程序。基层供销社只是作为一个社,承担技术、生产、销售的指导和服务。这种“专业合作社+新技术(新品种)+示范基地+农户”发展起来的专业合作社的新模式,有效地承担起政府难以承担的组织和带领农民进入市场的任务,是专业合作社探索为农服务的一种全新途径,既解决了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又干了政府不便管也管不了的事。

(二)发挥合作优势,有效实行了精品发展战略,积极探索专业合作社发展机制。通过项目开发,完善三个方面的服务功能,提高整体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一是体系规范化服务。对种植农户通过培训,辐射带动周围农民种植,形成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规范化生产模式。二是带动服务。选择种植相对集中、生产条件较好的地方建设示范区,通过改善灌溉条件,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等,实现集新品种、新的间套模式试验示范、技术培训于一体的示范基地。三是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技术服务。产前制定一整套关于优良品种选用、化肥、农药品种选用、施用方法、施用量等栽培管理规程,统一进行物资供应并签订种植收购合同;产中通过各种信息服务及培训手段实行跟踪技术服务,推广标准化管理技术措施;产后按合同统一收购,保证产品回收。

三、调研体会

调研过程中,我们真切地感受了供销社在“二次创业”,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做出的积极贡献,感受到了农民对供销社的巨大信任,也更坚定了供销社立足农村,扎根新农村建设,发展“乡村流通工程”信心和勇气,取得了如下的体会和收获:

(一)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创新是供销社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

通过对**区供销社**乡春荣小米辣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倚象镇永青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实地参观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供销社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抢抓机遇,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发展的根基,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伟大实践中去,围绕农业、农村、农民,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服务网络体系,通过科学的战略规划和计划,来解决我们的科学发展问题,真正成为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经济合作的带动力量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同时,我们还要充分地认识到,目前正在开展的学习实践活动,是用科学发展观武装供销社广大党员干部、促进新一轮思想解放和工作创新的迫切要求,是推动供销社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的现实需要。我们要切实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思想上高度重视,认识上明确坚定,行动上积极主动,方法上不断创新,工作上扎实到位,不断提升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问题、破解难题的能力,不断提高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本领;切实把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的过程作为改进作风的过程,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树立良好的精神状态,激发科学发展、干事创业的激情,真正促进供销社科学发展。

(二)坚持为农服务,增强服务功能是供销社实现科学发展的立足点。

坚持为农服务,增强服务功能是供销社实现科学发展的立足点。供销社的根基在农村,基础是农业,主体是农民。没有了“三农”,供销社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支持供销合作社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开拓农村市场,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完善农业信息收集和制度,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保障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实施意见》则指出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要“认真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以‘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紧紧围绕建立健全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改革创新供销社组织体制、管理体制,实现‘二次创业’”,按照《决定》和《实施意见》的要求,供销社要加快发展,开展多元化、多层次、多方式经营服务,必须以农为本,靠农拓市场。在农村大力开展乡村流通工程建设,并在巩固传统优势项目(即农资、农产品、日用消费品、烟花爆竹)上,扩大综合服务社建设;不断强化合作、拓展专业合作社经营空间,开辟新业务;继续扶持壮大社有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逐步将农村市场这块“蛋糕”做大、做好、做强。

(三)坚持开放办社,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带动农民发展经济增加收入。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当前制约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作为坚持为农服务为宗旨的供销社在带领农民增收致富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供销社要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坚持走“供销社+新技术(新品种)+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农户”的新模式,探索农村组织经营的新路子,在促进农副产品转化增值,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方面大做文章。要把示范基地建设,选苗饲养(种植)、生产、管理、信息、技术、加工、销售等诸多环节连接起来,提高组织化程度,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推进规模产业化,规避市场风险,千方百计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入社农户收入,让他们的口袋早一点鼓起来。

三、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在倍感欣喜的同时也感到了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农业种植合作社规章制度篇8

一、基本情况

××镇地处县城西南23公里处,是师宗、陆良、泸西三县的结合部。全镇国土面积115.44平方公里,现辖10个村民委员会,46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0460户,共40500人,是传统农业乡镇。自县委、县政府提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来,××镇紧紧把握这一政策性机遇,结合本镇传统优势,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发展种植、畜牧养殖业。建设了马湾蔬菜种植和蚕桑养殖农业专业合作社、者黑生猪养殖合作社;在组建中的农业专业合作社有:大新村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温泉湖野鸭养殖专业合作社。蔬菜年生产4000余吨,蚕茧年生产40余吨,生猪年出栏5万余头。温泉湖野鸭年出栏10万只,肉牛年出栏400余头。农民平均增收2000余元。

二、采取措施及成效

1、蚕桑种植、蔬菜种植、畜牧生产基地化布局初步形成。近年来,××镇立足自身特点,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围绕蔬菜、蚕桑、生猪、肉牛、温泉湖野鸭等产业标准化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相继建设了蚕桑养殖、蔬菜种植、生猪养殖等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形成了相对集中连片的优势产品生产区。

2、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产业化链条日趋完善。蚕桑养殖协会通过与师宗县茧丝绸有限公司签订收购合同,保证了产品的销路;蔬菜种植协会采取零散批发的形式,根据市场需要种植各种季节性和反季节性蔬菜,产品投放到曲靖、师宗、泸西、陆良等地;生猪养殖协会引导农户积极申请政策扶持贷款,解决了养殖户的启动资金问题;肉牛养殖协会和温泉湖野鸭养殖协会正在加紧吸纳广大农户的加入。“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行机制得以建立和完善,小群体、大规模、区域化的产品流通格局基本形成,增强了农民自我服务和利益保护能力。全镇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共网络种植、养殖户1500余户。

3、在合作社引导下,规模种植、养殖全面提速,标准化生产日益普及。事实表明,规模种植、养殖已取代与千家万户分散种植、养殖,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受市场利好影响,规模养殖收益相当可观,对调动养殖积极性和扩大再生产作用明显。××镇全面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以普及“良舍、良种、良料、良法”四位一体综合配套的健康种植、养殖模式为重点,大力发展标准化种植、养殖基地和示范场。

4、加强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中养殖户的培训力度,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通过大力实施畜牧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和“一村一技术员”工程,加快了畜牧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促进了单项技术推广向综合配套技术推广转变。由××镇政府组织,成技校负责对农户进行“动物疫病防治”等课程的培训达1500余人次。畜禽优良品种杂交改良技术,秸秆养畜、种草养畜技术,林下养殖、生态循环养殖等模式化养殖技术以及动物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等,使畜牧科技水平有一个新的飞跃,实现了节约成本、加快出栏、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目的,有力地促进了规模化养殖的持续健康发展。例如,野鸭养殖采取了“田间菜—水中鱼—水上鸭”的模式,进行立体式养殖,既净化了水质,又获得了经济的增收。

三、存在问题

1、资金不足是制约发展的一个瓶颈。受多种因素影响,规模养殖建设成本、生产成本明显增加,众多养殖户有着强烈的扩大再生产的愿望,却苦于资金不足而不能实现。当前金融信贷门槛高、程序繁、额度小、用款周期短的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解决。

2、疫病问题持续持续困绕畜牧业发展。从疾病角度看,当前养殖环境不容乐观,表现为老病未除,新病不断,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严重,广大养殖业主反映畜禽越来越难养,这在养殖野鸭方面尤为突出。这对于规模养殖场建设与疫病综合防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从业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3、规模养殖标准化水平参差不齐。疫病频发也暴露出规模养殖选址不当,建设不规范,管理不科学,缺乏配套的粪污综合处理设施,与周围环境不和谐等问题。大多养殖户对加入农业专业种植、养殖合作社采取观望的态度,一怕技术不好,无法规模化种植、养殖;二怕辛辛苦苦生产出的产品无销路,卖不出去;三怕规模化种植、养殖不赚钱、亏本。

4、畜牧发展配套政策措施尚不完善。畜牧业还是一个弱质产业,还需要各方面给予更多扶持,创造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目前比较突出的共性问题有规模养殖用地问题、环境保护问题、信贷融资问题等。

四、下步工作思路

1、建章立制,确保农业专业合作社规范运作。制定规范完备的合作社章程,明确社员的权利和义务。建立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选举理事、监事,负责合作社的日常运营管理。将农业专业合作社成员按区域划为四个片,每二名理事负责一个片的日常管理服务。健全民主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等内部规章制度,充分保障成员对组织内部各项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规范合作社的运行。

2、以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种植、养殖为重点,全面推行健康安全生产模式。今后新建和改扩建的规模种植、养殖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必须实行标准化。加强种植、养殖基地的专业化、合作化建设,规范基地生产标准,突出抓好养殖基地畜禽良种、饲料供给、动物防疫、养殖技术和环保设施等方面的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村外建养殖基地,逐步改变过去人畜混居,畜禽混养,畜禽散养的局面。

3、以完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为重点,不断增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适应当前动物防疫工作需要的动物防疫队伍,着力解决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职能不明、协作不力、经费不足、装备落后的问题。强化基础免疫工作,严格免疫操作规程,做到应免尽免,确保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禽流感、鸡新城疫和羊痘等六种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达到100%。进一步加强重大动物疫情监测网络建设和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完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机制,规范动物疫情报告制度,有效维护人畜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4、在发展中指导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坚持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一是要选择适销对路的品种进行种植、养殖。二是要大力开发市场,与商家洽谈,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既规避了市场风险,又解决了产品销售的后顾之忧。

5、以完善配套相关政策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

一是由合作社负责审核,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合适的发展时期,不搞贪大求洋,盲目发展,保持各方面的平衡与协调,由合作社出面协调金融组织,积极申请政策扶持贷款,解决养殖户起步难的问题,力求发展一户,成功一户,富裕一户。

农业种植合作社规章制度篇9

关键词:武汉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4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5-3083-03

CurrentStatusandDevelopmentStrategiesforSpecializedControlandpreventionofCropsDiseasesandpestsinwuhan

ZHUBo-hua1,LonGYun-tian2,ZHUDe-xiong3,tanGShao-yun1,ZHanGKai1,wanGShuang-ning1

(1.agriculturaltechnologypopularizationStationofwuhanCity,wuhan430016,China;

2.wenhuaCollege,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wuhan430074,China;

3.SoilandFertilizermanagementStationofHuangpiDistrict,wuhan430300,China)

abstract:Basedonthemeanings,currentstatusandproblemofspecializedcontrolandpreventionofcropsdiseasesandpestsinwuhan,proposalsforfasterandbetterdevelopmenthavebeenputforwardintheaspectssuchaspolicysupportandmulti-channelinvestingcapital;focusonsupportingtocultivateadominantforce;standardizedmanagementtopromotehealthydevelopment;strengtheningtechnicalsupporttoenhanceserviceability;expandingbusinessscopetopromotesustainabledevelopment,ect.

Keywords:wuhan;crops;diseasesandpests;specializedcontrolandprevention;status;developmentstrategies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提升病虫灾害防控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产业安全,促进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是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植保理念的重要支撑。随着现代都市农业和“富裕、和谐、秀美”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武汉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不断探索新机制、新模式,将进一步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

1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重大意义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是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由具有一定植保专业技能的人员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服务组织,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手段,对病虫害防控实施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是现阶段适应农村新形势发展需要的社会化服务方式,是“十二五”植保工作的重要任务。

1.1是应对农作物病虫害不断发生变化的态势,促进农业稳产、丰产的需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耕作制度的变化,农作物病虫害呈多发、重发的态势。武汉市地处南北过渡地带,气候多变,种植结构多样化。近年来,水稻“两迁”害虫、二化螟、纹枯病、玉米螟等重大病虫在武汉市发生范围广、危害重,西瓜病毒病、稻水象甲等检疫性病虫也传入武汉市,严重威胁武汉市农业生产安全。而这些病虫的防治时效性和防治技术要求高,仅仅依靠单家独户的分散防治是难以做到的,只有通过专业化防治组织实施统防统治,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控制病虫危害,提高防控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虫害危害损失,保障农业稳产丰产[1]。

1.2可以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促进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

随着城乡统筹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生产者老龄化和女性化的问题日益突出,对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力不从心,难以做到科学安全、经济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特别是在病虫害大发生年份,防治工作尤其难落实。这种现状为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提供了很大的市场。推进专业化防治,采用先进、高效的植保器械,不仅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防治效果,而且可提供新的就业渠道,实现机手增收。

1.3可以促进科学用药,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武汉市目前农业生产仍以农民承包种植为主,多数农民缺乏相关的植保知识,盲目、大量用药现象十分严重,这不仅破坏农业生态环境,而且易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推进专业化防治,实行农药“统购、统供、统配、统施”,可提高农药使用效率,减少农药用量,降低农药残留,实现安全、科学、合理用药[2]。

2武汉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现状

武汉市农业发展方向为“两型”农业和现代都市农业,长期以来都很重视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自2005年以来,武汉市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不断总结统防统治工作经验基础上,整合购机补贴及家园建设行动项目资金,积极探索专业化防治组织社会化服务新机制、新模式,着力构建重大和外来有害生物应急防控机制,大力开展专业化防治试点示范,并按照典型示范,带动发展的思路,逐步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取得了显著成效。

2.1专业化防治组织的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市有各类专业化防治组织252个,其中机防队225个,机防队员2310人,补贴购置机动喷雾器12383台,覆盖作物包括水稻、油菜、棉花、玉米、蔬菜等,服务覆盖面积达30.08万hm2以上,其中全市水稻机防面积达60%以上。专业化防治杀虫效果达95%,防病效果达85%以上。据测算,水稻实施专业化防治比农民自主防治的效果提高15%以上,防治效率提高80%,平均减少2次用药,每公顷节省农药费用270元,节省人工费用450元,增加稻谷产值600元以上,平均每公顷水稻增产节支增收1320元左右,全市增收13728万元以上。

2.2专业化防治的组织形式

目前武汉市专业化防治组织主要有5种形式:一是应急防控型。以街乡镇农技服务中心为主体,组建应急防治模式,在防治关键时期开展应急防治;二是村级组织型。以村委会为主体,组建集体防治模式,为本村或周边地区病虫统一防治服务;三是专业合作型。以协会、合作组织为主体,组建协会服务模式,对加入组织的农民提供优惠服务和对其他农民开展有偿服务;四是大户主导型。以农产品基地龙头企业或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为主体,组建产业基地服务模式,主要服务生产基地,兼顾周边地区;五是配套服务型。以农药经营企业为主体,组建经营实体配套服务模式,建立群众植保机防组织。

2.3专业化防治组织的服务方式

武汉市专业化防治组织本着“服务为主,自愿互利,合理收费”的原则,不断完善服务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采取承包防治,通过阶段承包或全程承包等方式,由机手带药实行“五统一分”(即统一测报、统一时间、统一药剂、统一方法、统一收费标准,分户防治),收取一定费用,每公顷按150~180元收取;二是采取代防代治,农民出药,机手施药,收取代治费,每公顷按90~120元收取;三是自防自治,购药、施药由龙头企业、种粮大户自己解决;四是统防统治,在应急防治的关键时刻,由政府统一调度,开展应急防控和救助防控,不收取任何费用。

3武汉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病虫害专业化防治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武汉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总体来看仍处于起步阶段,专业化防治组织发展不稳定,统防统治规模小,覆盖率低,防治对象大多限于水稻等作物,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资金投入不足

病虫害防治需要的植保器械前期投入很大,而病虫害属于生物灾害,具有突发性、暴发性、成灾性,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收益小、风险大,加之自身属于微利行业,经济基础还较薄弱,因此存在严重的经费不足问题。

3.2队伍不稳

虽然武汉市机动喷雾器数量达12000多台,机防队达225个,但注册的专业化防治组织少。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性强,劳动强度大,施用农药风险大,每年就防治几次,时间短,收入少,队伍稳定难。

3.3防治风险大

由于病虫害防治受多种因素影响,不确定因素影响大,风险难把握。并且部分农户对病虫害达标防治认识不清,对防治效果要求过高,时常出现防效纠纷问题。

3.4大面积统防统治少

一家一户的农业经营模式制约了病虫专业化防治工作的开展。有些农户存在惜本思想,不愿接受机防服务,只有在人手实在不足的情况下才聘请别人进行防治,使专业化防治工作大面积连片开展难度大,影响了专业化防治效率。

3.5技术力量薄弱

由于各乡镇农技中心实行“以钱养事”,技术人员少,职能多,田间调查时间难以保证,技术宣传、田间指导显得滞后,而村级没有农技员,使得机防组织适期防治、科学用药难度较大。

4武汉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发展对策

随着现代都市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武汉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将建设专业化防治组织作为植保工作的重要任务,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这将是推进武汉市专业化防治发展的良好契机。

4.1争取政策支持,多渠道投入资金

一是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专业化防治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要争取固定的、长期的地方财政投入来扶持和稳定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的发展。二是积极争取各级政府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继续争取上级业务部门专业防治的项目和武汉市农村家园建设农作物病虫防控项目的支持。协调有关部门从农机购置补贴、新型农民培训、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等相关涉农资金中,重点支持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的建设。与有关保险部门协商,争取办理专业防治有关保险。三是鼓励社会资本投入。采取措施,吸纳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中来。要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合力,缓解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的资金困难,促进专业化防治组织快速发展。

4.2重点扶持,培育主导力量

围绕武汉市优势农产品基地和板块基地,以农民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采用资金、技术、物资等扶持方式,积极引导、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农药经营实体、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及其他经营服务组织创办专业化防治组织。因地制宜发展一批具有特色、满足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的多元化、专业化防治组织,培育一批信誉高、服务优、防效好、有活力的专业合作组织,重点扶持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良好运行机制、实行规范化管理、有发展规划、队伍稳定的植保专业合作社。一是落实有关政策。从植保器械、药剂、技术、信息等方面大力扶持,完善其服务方式、运行机制,拓宽服务领域和服务范围,增强发展活力,使之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稳定的病虫害专业统治队伍,成为武汉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的主导力量。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建立示范区,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专业防治的优势、做法和典型,引起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重视,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参与专业化统防统治,为大力推进专业化防治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三是制定激励机制,重点对专业化统防统治先进单位及组织给予专项奖励。要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方法,全面推进武汉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

4.3规范管理,促进健康发展

一是帮助专业化防治组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内部管理,规范运作,使其尽快走上合作社制度管理和公司模式经营之路[3]。按照“十有”标准建设(即有注册登记、有章程、有规章制度、有组织牌匾、有办公咨询场所、有联系电话、有专业机手、有高效施药机械、有病虫发生信息栏、有示范区),实行“四上墙”(即服务公约、服务方式、收费标准、机手姓名及联系方式上墙)。在植保服务上,实行动态管理和建立跟踪服务档案[4]。二是建立监督机制,对专业化防治服务过程进行监督指导,规范服务行为。三是健全防效认定机制,避免防治中出现纠纷,促进专业化防治组织健康发展[5]。

4.4强化技术支撑,提升服务能力

植保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创新工作机制,与专业化合作组织建立紧密的业务指导关系,提高其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制定病虫害防治预案。选择本地种植面积大、易于开展统防统治的农作物为重点,按照“统一监测预报,统一防治方案、统一组织实施、统一防效评估”的原则制定防治预案。二是适时提供病虫害预报和防治技术信息。在防治适期前3~5d将病虫害预报和防治技术信息传递到专业防治组织,并在重大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派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实地指导。三是引导专业化防治组织加快引进和推广先进、高效的机械,如担架式喷雾器、电动喷雾器、太阳能杀虫灯等。四是办好技术培训班。对专业化防治组织骨干成员集中进行病虫害防治知识和施药器械使用及维修技术培训,使其达到“一能三会”标准,即:能维修机动喷雾器、会识别病虫、会正确施药、会检查防治效果。

4.5扩大经营范围,促进可持续发展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周期短,季节性强,专业组织不能常年开展经营服务,可采取自立、兼并或联合其他合作社或组织等形式,通过向农户提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的技术服务来增加效益,如充实到农机专业化组织,可以从种到收实行机械化作业;充实到农药经销企业,可以实现供药、防治一体化;充实到农技服务中心,达到既开放卖药,又现场治病,可以实现病虫测报、田间防治一条龙服务。通过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和服务范围,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才能稳定专业化防治队伍,有经济实力提高病虫防治的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对重大病虫害的防控能力,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产业安全[1]。

参考文献:

[1]向子钧.湖北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之思考[J].中国植保导刊,2011(1):42-44.

[2]黄光鹏,黄文九,贾雄兵.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组织形式与发展思路探讨[a].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粮食安全与现代植保[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15-19.

[3]冀菊梅,郝兆宏,染晓青,等.洛南县植保专业化防治合作社发展现状与对策[a].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粮食安全与现代植保[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23-25.

农业种植合作社规章制度篇10

大家好!

在即将过去的2010年,我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创新思路抓改革,一心一意谋发展,紧紧围绕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富民强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目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政府主导、农民为主”的原则,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突出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乡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圆满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

一、基本情况

赤章村委会辖7个村民小组,13个自然村,现有农户875户,3701人;可耕地面积1200亩,其中水田930亩;全村下设7个村党支部,有党小组7个,党员92人,其中女党员16人,有党员活动示范中心户7户。2010年全村人均有粮超过500公斤,粮经种植结构比例达到52:48,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全面完成核桃种植XX亩,推广优质水稻500亩。全村的农业生产及产业结构调整按时完成乡党委、政府、下达的指标和任务。

二、一年来的主要工作

(一)确实做好党风廉政建设

1、作为村委会主任,主要是负责村里的日常事务,本人能积极配合党支部开展村里工作,服从服务于班子集体工作的目标,团结带领村委会成员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管理村务。从没有收受、索取服务对象的钱物,从来没有接受村务处理过程中的礼物。

2、严格执行“两公开一监督”的制度,我始终以保障村民的利益为目标,按照财务公开、政务公开的制度,按时向村民公布财务、政务动作情况,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村里有重大事项也不是由我和书记说了算,都经过村民代表大会上决策通过。

3、率先廉洁自律,始终坚持以德服人,勤政为民的原则,特别是在当前以经济为先导的形势下,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

4、加大资金使用透明度,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开展好村民群众的维权活动,确保村民利益不受损害,对扶贫资金、救灾救济、合作医疗报销,低保等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自查并对外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二)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理论素质,全面提升服务人民群众的水平。

1、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对农村工作有关会议精神,领会精神实质,坚定理想和信念,为做好工作奠定坚定的思想、理论基础。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借此增强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形成整体合力。

2、以“两校一中心”的建设使用为载体,依托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积极开展党员干部培训工作,为广大种养户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

3、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坚持以德治村和依法治村相结合,为构建“和谐赤章”努力工作。

4、积极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活动中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以促进自己提高为目的,深入到农户中走访调查,摸清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给自己设置目标,能解决的尽量限时解决,不能解决的积极反映,及时给农户予答复。

(三)加强村“两委”组织建设,建立健全领导机构,提高班子人员的凝努力,战斗力。

1、定期召开会议,回顾前阶段所做的工作,分析情况,寻找不足,理顺工作思路,同时跟上级领导保持一致,及时传达贯彻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对每项工作做到事前有计划,事后的监督落实。

2、村“两委”工作于头万绪,我们采取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办法,从而发挥好对两委人员的工作效能,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强管理,多教育,多沟通,让我们广大党员都能积极地配合我村的各项工作,

3、突出发展主题,全村经济建设平稳发展,我始终抓稳农民增收这个工作重点,接照“一村一品”的发展要求,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生产,推进农业特色化产业进程,从而壮大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产、增收。

全村大力推广农业科技,采取科技措施,开展多种经营,在三村、四村、七村大力推广蔬菜种植;五村、六村开展“柴胡”“板蓝根”等中药材种植试验,依托乡林果基地的技术发展水果种植。

(四)切实加强对农业基础地位的领导。

1、紧紧围绕菱角乡三届一次会议,认真规划了全村经济发展思路,进一步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措施,积极引导群众走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之路,逐步提高农业单产,稳定粮食总产。

2、进一步优化烤烟种植,规范烤烟生产环节,以优质烟种植基地建设为契机,大力推广烤烟种植技术,抓死烤烟生产各个环节,在烤烟生产及收购中连续高质量完成任务,受到上级表扬。

3、进一步拓宽万寿菊、啤酒大麦、中药材、蔬菜种植等后续产业,坚持做好“一村一品”,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全村努力做好优质烤烟生产,树立优质烤烟品牌;大力推广优质水稻种植,形成优质稻米基地;有计划种植万寿菊这“三驾马”的农业生产引领工作,增加全村农民收入。

4、积极发展畜牧业。帮助我村村民展顺文投资130万元兴建的养猪场,现在已经正式养猪,此举有力的推动我村的畜牧业发展,我村的畜牧业发展已经由一家一户的零散养殖开始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5、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积极引导全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增加经济收入。积极引导当地个体经济户、个体实体经济户依法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6、健全农业生产管理、保障网络,按照要求认真抓好生产上各个季节的生产关键,切实抓好常规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防病治虫,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做好疏浚河道工作,对农田基础设施和小型水利改造和完善,确保农民的增产增效。

(六)有序推进社会工作,促进全村社会全面和谐发展’

1、加强教育事业的指导监督。利用农远工程促使群众文化生活提高,成人技术学校有序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有力的促进全村人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2、认真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卫生保健、防疫工作。积极组织和发动群众自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年参加人数为3600人,参合率达96.4%。

3、社会保障工作稳步推进。我们按上级安排的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保证了按时按量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全力落实低保农户的落实、补助工作,帮助低收入农户创新发展思路,早日走上致富之路。全村贫困人口中的残疾人员基本纳入农村低保,认真落实计生“独生子女户”“双女户”经费保障兑现。

4、扎实做好农村困难党员、困难群众的扶助帮困工作,对老党员、老干部开展节日慰问,嘘寒问暖,问计问策等温暖工程。

5、积极动员村组干部参加中国人寿养老保险,在村民中取到很好的带头作用,促进村民转变观念,开展了建立新型养老机制的探索。

6、扎实做好农业基础设施的查、补、修、改工作,夯实农业生产基础。要求各村民小组坚持村庄道路一年两修,每月一大检,随时小修补,基本做到村中道路硬化,村庄道路砂化,生产用路畅通。

5、抓好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建立传染性疾病防控长效机制和应急预案,加大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宣教工作,抓好传染源头阻断、易感人群的监控工作。做好畜牧,家禽疫病防控工作,

(六)高效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

1、计划生育工作在乡党委政府及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宣传、动员广大育龄妇女的知情选择,确保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生理卫生健康,树立了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一年来,全村已婚育龄妇女孕情健康检查640人次,结扎24例,放环20人次,办理独生子女光荣证6户。基本完成了应检已检、应扎已扎的任务。

2、认真组织深化实施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强化森林防火的领导,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使林业生产能够得到有效地管护。

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民事纠纷进行有效专项整治。我们利用各种宣称方式,让全体村民认识到群防群治的重要性,有效地扼制了重大社会治安集案件的发生,今年来全村共发生民事纠纷11件,圆满调解10件,调解完结率达90.9%,全村村民安居乐业,平安稳定的度过了一年。

4、加强宅基地的管理,严格控制乱搭乱建现象,认真抓好、征兵服役、安全生产,纠纷调解等各项工作,努力确保维稳工作的有序推进。

三、存在问题和下步工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