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十篇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十篇

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20:43

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道德建设;法治社会;重要基础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3-0085-02

一、道德建设在构建法治社会中的基础作用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社会发展思路,发挥法律和道德在国家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1.以道德作为法治体系建设的依据

创制科学、合理的部门法律条文及完善的法律体系是构建社会法制的重要前提,法律条文及法律体系是以时代道德的认知水平为基础的。法律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由作为统治阶层的国家创制的,并以一定的手段保证实施的一种行为规范,它是有根据且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法律的制定将人民意志作为基础,准确把握人民意志和利益。以社会主义道德对时代特征与要求的正确认识与把握,不断修正、完善和发展法律体系,将道德始终作为法律不断完善的基础和依据,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了解和掌握人民群众的生活诉求及道德发展规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社会的科学立法、民主立法。[1]

2.从法的起源及法的制定来看道德的基础作用

道德是法律起源的基础和前提,人类社会由最初的以风俗习惯、礼仪等氏族方式改变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发展成为以道德为约束准绳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推进社会进步。[2]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进行选择,习惯行为逐渐演变成习惯法,在社会发生较大变化时,习惯法不足以调整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成文法也就由此而产生,成文法作为与社会生活发展条件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

从一定角度来说,社会是道德规范的集合体,具有系统化,法律是社会道德规范中的基本体现和强有力的后盾,法律制定的价值取向是社会道德规范,伦理价值观念作为现代人权观念、法制观念的基础和逻辑起点,只有在人权观念及法律观念中才能真正为法律找到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基础。有学者指出,法律作为人们道德生活的见证和外部积淀,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4]伦理道德包括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包括对善恶、是非的认知和判定,对合理性、正当性的评判,它是处理人与人相互之间关系硬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对人的行为标准及价值评价所形成的。法律与道德在价值取向上保持一致性是获得普遍效力的基础,法律需与社会普遍认知的伦理保持一致性,获得有效的服从和认同,逐渐发展成为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当法律与社会伦理价值相违背时,则会受到道德力量的抵制和不认同,法律也会成为一个毫无社会发展意义的驱壳。法律在价值层面服从服务于社会基本伦理价值取向,使之成为产生实际效力及存在发展的有效基础和前提,法律在制定的过程中应以社会基本道德为基准,符合立法道德。[5]

二、我国法治建设陷入困境的原因――道德建设的缺失

1.立法中的道德缺失

立法道德的缺失为法治社会建设造成了困境,道德在立法工作中往往会受到

道德自身因素的影响,一些地区在制定法规时,违背立法道德造成了法治建设的困境,立法者责任心的缺乏导致立法的质量降低,地区政府政务公开程度较低且政策法规公布不及时,公众对于立法无从知晓,使得一些人在有意无意之中会违背法律的规定。对本地区道德资源的忽略,也造成了法治建设的困境,近些年来,中国法治建设以西方的发展模式为构建标准和模板,我国在法治建设中所应用的整套法律体系、概念、原则以及制度后的文化观念大多来源于西方国家,社会积淀是法的设计基础,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传统精神和价值观念。[6]

2.执法中的道德缺失

执法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国家法律的执行者是司法人员,而司法人员道德

建设的不足势必会造成法律的困境。法的适用是在法律实施的过程中具有实际应用意义和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活动,法律适用主体人的道德品质对法律活动贯彻与实施起着较大的作用。司法的本质在于公平公正,司法公正的实施需要以高尚的道德作为基础和依托,逐步形成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司法群体,坚决杜绝人情案,杜绝吃拿卡要等社会腐败现象。

一些地区政府行政机关在明知自身的行为与中央要求不符的情况下,依然在人民群众没有提出异议的情况下实行,这些行政机关为谋求和发展自身利益而不顾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官德的缺失成为造成法治建设困境的重要原因。

3.法律实施过程中的道德缺失

国家法治建设观念与权力本位观念在根本上是相违背的,现代社会的法治建

设以法律对权力的约束和限制为起点,是区别于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封建法治的。旧时期的中国社会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法律始终掌握在王权手中,法律成为维护王权的重要工具,法律文化的积淀作为一种潜在的社会意识,对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法律的拓展现象和行为逐渐出现。权力效力大还是法律效力大,对这一问题的深化研究会造成人们对权力本位思想意识的强化和对法治观念的淡薄,并对法律制定、实施等各个环节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渗透,权利制约及人权保障受到限制,法治建设的进程也因此缓慢。在现代化法治社会建设中,以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及理性力量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这种法治教育方式与以往的形式相比具有较大的不同,以往的政治教育更多的以法治教育为主,人民的观念泛泛化,主人翁意识淡薄。

三、加强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中的道德建设

1.加强立法,重视立法程序

在我国的法治建设进程中,要注重对本土道德资源的吸收和挖掘,在立法的过程中要注重将道德资源与法律相结合,避免因道德与法治不相符所造成的立法过程中的道德缺失,重视道德在立法程序中的重要作用的方法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法律的确立要与本区域道德相符,对西方法律制度及思想观念、价值观的生搬照套,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实际不相适应,因此也无法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同;二是,法治建设进程中以关注民族道德习惯为前提,法律的强制性能有效减少社会秩序的混乱和动荡。普遍性的基本道德规范需上升为法律规范,基本道德能有效地维系社会发展之需,是国家立法的基本标准,法律的制定不得超过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现存的社会问题需以有效的手段来进行调节,对于道德无法约束的行为和习惯,需要以法律来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规范和约束,法律的制定需将社会道德的进步性反映出来。

2.注重道德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实施

政府要促进公正执法、严格执法,保障政府的公信力。政府公信力的提高能有效地保障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发展,公众对法律遵守的程度与政府的公信度是息息相关的,一个为人民所信服的政府所指定的规章制度更容易被人民所接受,而缺乏公信力的政府则在下达行政目标时,都要以付出多倍努力的代价来完成。

四、结语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提出,要加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在政府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道德与法律作为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两大规范体系,两者之间既存在着区别,又有联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建设中,加强法制与道德将结合,促进国家建设的规范化、系统化,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多方面的发展与完善,促进我国法律的制度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高玉美.开封市生态环境体系构建中的问题及解决路径[J].学理论,2015(26):61-62.

[2]邸乘光.科学发展观与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3(01):3-12.

[3]郭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新闻论坛,2013(06):6-7.

[4]郭彩霞.论强化我国行政法治进程中的行政道德建设[D].河南大学,2007.

[5]李成旺.道德自觉:实现公民幸福的内在诉求――“善行河北”道德实践活动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路径探求的启示意义[J].共产党员(河北),2014(S1):6-8.

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个人品德建设时代价值迫切性着力点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深刻地指出: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1]总书记的这一论断意义重大,因为在党中央的文件中提出“个人品德建设”还属于首次,彰显了新时期个人品德建设的时代价值,为新时期道德建设的开展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一、个人品德建设的时代价值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与个人品德建设结合起来,并把“个人品德”建设作为新时期我国道德建设的切入点,彰显了个人品德建设的时代价值。

(一)个人品德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经济的运行、资源的配置等方面市场发挥了重要的基础调节作用。同时,市场经济的规律激发了人们的主体意识、竞争精神和效率观念,使人们焕发了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是,市场经济自身具有强烈的趋利性和内在的自发性,容易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见利忘义、损公肥私、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等不良思想和行为。同时,市场经济还容易把市场交换原则、求利原则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其它领域,由此诱发出权钱交易、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等丑恶现象和丑恶行为。这些不良现象和行为严重地影响和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仅仅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调节还不够。[2]还需要道德文化的支撑,发挥社会主义道德的作用。而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个人品德建设是基础。因此,可以说新时期“个人品德”建设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二)个人品德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我国的政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就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治的传统比较浓厚,法律只是君王统治人民的工具。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认识到了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依法治国观念的确立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2]然而,一些人开始极端地认为只有法制才能救中国,恨不得将社会的一切行为都法律化。由于对道德作用的忽视,社会上一些领域和地方开始出现道德滑坡、世风日下的现象。可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推进仅仅靠法制还不够。还需要道德力量,发挥社会主义道德的作用。而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个人品德建设是基础。因此,可以说新时期“个人品德”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三)个人品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我国的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转型的新时期,悠久的历史积淀下来的悠久的、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与封建主义糟粕并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与外来资本主义的种种诱惑和侵袭同在;新的与旧的、自觉的与盲目的、科学的与迷信的东西交错。面对新形势,如何在各种思想和文化相互激荡的情况下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在广大社会成员中树立起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2]答案自然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因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同志曾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可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挥社会主义道德的力量不可少。而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个人品德建设是基础。因此,可以说新时期“个人品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四)个人品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武器

我国的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转型的新时期。总体来说,我国的社会是和谐的。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和谐社会的特征正逐步成为我国当前社会的主题。当然,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商品经济不够发达。因此,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尚待进一步提高。并且,我国正处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转型时期,转型时期的“综合症”等因素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社会的和谐进步,使一些领域和地方发生不和谐声音。针对我国新时期的现状,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全局出发,加强我国的法律建设、实行依法治国必不可少。同时,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行以德治国也不可忽视。而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个人品德建设是基础。因此,可以说新时期“个人品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武器。

二、个人品德建设的迫切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推进,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也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为人民服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蔚然成风;各条战线上也涌现出一批批先进模范人物。应当看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道德观念相融合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流。[3]当然,新时期我国的道德领域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的人,人生观模糊;价值观扭曲;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权钱交易、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4]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存在的上述诸多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新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引起了全社会的公愤,也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伟大的时代反而产生巨大的道德缺失和缺憾呢?

客观地说,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有客观的原因,其中包括历史因素的延伸也包括转型期的“综合症”、市场经济自身消极的负面效应以及对外开放西方思想文化影响等社会现实因素的直接作用;也有主观的原因,其中主要应该是个人品德修养的缺乏。根据马克思主义内外因作用的辨证关系理论,我们认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部分人忽视个人品德修养造成的。因此,从我国新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事业的大局出发,加强个人品德建设不仅重要,而且十分迫切。

三、个人品德建设的着力点

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道德建设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这个民族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文明进步。面对新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需要的是保持清醒的头脑,分清是非原由,清除各种影响和偏见,提出既具有理论可操作性又具有现实实践性的个人品德建设的着力点。

(一)强化道德教育

个人品德建设,道德教育是基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工作中逐渐形成的,是与家庭、学校、单位和社会各方面的道德教育密切相关的。因此,在道德教育方面我们要紧紧抓住影响个人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把道德教育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形成包括家庭、学校、单位和社会在内纵横交错、全面结合的教育网络,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公民中进行道德规范、道德传统的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使人们懂得怎样以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等观念来评价、约束自己的行为,真正地明是非、知荣辱,进而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注重道德修养

个人品德建设,道德修养是关键。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二者都很重要。但相比之下,道德修养更具有内在性。因为道德修养是道德的内在发生机制,集中体现了道德的自律性特征。外在的道德教育只有通过个体的思想斗争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如果没有个体的道德修养,道德教育也就无法奏效,个人品德建设自然也就成为空谈。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优秀的个人品德修养的国家,关于个人品德修养的智慧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因此,在道德修养方面,我们要善于批判地继承传统美德,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状注入新的内涵为当今所利用。

(三)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个人品德建设,道德实践是根本。[5]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相比之下,道德实践才是目的与归宿。这可以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认识与实践的辨证关系去理解,如果说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注重“认识”的话,那么,道德实践则注重“实践”。根据认识与实践的辨证关系,我们说道德实践更重要,更具有根本性,它能够比较有效地促使人们言行一致,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因此,我们要重视道德实践,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在道德实践方面,我们要积极探索有益于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相结合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5.

[2]田秀云.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几个认识问题[J].北京:红旗文稿,2001(23):8―10.

[3]吴奕新.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

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城市杜区;道德建设;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7-0051-02

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其特征正如十七大报告指出的“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为此,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十分必要。

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通知》中指出:“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是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2001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纲要明确指出:“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积极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使公民道德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1加强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1.1创建新时期现代化社区的需要

《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提出了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体制的变革势必对城市社区的生活带来影响:经济交往方式的改变使城市居民内在联系增强,城市居民间的交往机会也增多,交往需求增强,这就要求城市社区必须加强建设,以适应这一变化,社区办社会的方式使社区承担的社会职能越来越多,社区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性在增强。无论是城市社区优美环境的创造、完善服务的实现,还是和谐的人际关系都需要道德的维系,都需要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1.2解决转型时期我国城市出现的伦理问题的需要

我国正从传统文明走向现代文明,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人们的道德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并出现了一些伦理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个人本位问题,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个体的自主地位增强,为追求自身的利益,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现象较为普遍。②人际关系功科化,作为市场经济建设的阵地,经济领域内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被扩展到社会生活,导致城市居民间人际关系的功利化,人际关系功利化会引发诸多道德问题,如奉献精神,互帮互助的精神的弱化乃至消失,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漠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城市社区道德的建设。加强社区道德建设有助于人们处理好道德与经济的关系,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激起人们从事社区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社区居民群众的精神境界和文化修养,从而推动社区发展。

总之,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是促进社区整合,社区团结的重要手段,是城市社区建设向前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增强城市社区建设凝聚力和吸引力的基础,是城市社区文明建设的关键。

2运用传统文化加强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可能性

我国城市社区的特征使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成为可能。

(1)城市社区的地域性为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的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能,“城市社区就是由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城市居民连同他们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组织制度、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等方面构成的社会共同体。”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社区居民生活的场所,社区办社会的方式使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性增强,城市社区居民基于相近地域间的天然联系为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能性。

(2)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自发方式使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成为可能。城市社区发展的自发方式主要是指“基于自身商品经济的文化传统、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条件,在外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的影响下,经过自身经济与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和整合,逐渐地依靠自身发展的惯性,推动和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社会过程的方式。”自发方式是我国大部分的城市社区的发展方式。以自发方式发展的社区基于自身的文化传统、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逐步形成的,我国城市社区在其形成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社区文化,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汲取营养的土壤。

3运用传统文化加强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建议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努力探索发掘和研究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为社区建设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运用传统文化加强社区道德建设就是要结合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基本特征及价值取向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3.1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于加强城市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对中国人的道德境界、理想人格的培养,对中国家庭、社会的稳定以及中华民族的延续、发展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文化精神是被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在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贯穿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思想、基本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在《中国文化概论》一书中被归纳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人本主义精神”,“天人合一精神”以及“礼治精神”。

3.1.1“刚健有为”的精神对于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易经・乾卦象传》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这种精神在全民族的历史创造活动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华民族之所以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之所以有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与这一精神是分不开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于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也有着积极的意义,社区是社会的基因,我们建设社区的目的之一,也就是创造良好的环境,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在城市社区道德建设中激发了这种精神,弘扬发挥这种精神,才能建设一个富于创造性的社区。

3.1.2“以人为本”的精神对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包括“以民为本”“重人伦远鬼神”“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这三个方面。以民为贵的的重民思想是中国传统人本主义的重要体现,“重人伦远鬼神”则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重现世、重生活、重人伦的基本生命态度,“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体表现为注重人的修养,从个人与家庭、宗族、国家的关系上来肯定个体心性的完善。

城市社区道德建设中,这些基本精神是建设良好环境与和睦的人际关系的思想基础,缺少了我们传统中的这些基本精神,中国人就不能称其为中国人,民族文化的这些精髓已为我们打上了深刻的烙印。

3.2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对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重伦理,倡导道德至上”、“重和谐与融合”、“重实际、追求稳定”、“重理性与人文教养”。

3.2.1重伦理、崇道德的特征有助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也被称作崇德型文化,孟子曰:“天下之国在本,国之本在家。”(《孟子,离娄上》)这句话概括出我国传统社会的实质――家国同构。家族是中国人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封建统治者建立统治秩序的基础。在家国同构这种宗法观念的影响下,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人伦关系成为个体最重要的任务。“崇德”也就是中国传统要求人要以德行修养为安身立命之本,重视道德自觉和人格完美,强调道德在社会、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种以道德为本位的文化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职责和对社会的义务,它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家庭的稳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3.2.2重人文教养的特征有助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在中国历史上,维系社会伦理道德,调节个人心里平衡的力量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个体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个体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又是来源于以礼乐精神为核心的人文教养,通过道德教育、礼乐熏陶,从而培养出人格理想和人生境界。

3.3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对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表现为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的价值系统,主要体现为价值判断,它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传统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可以概括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以伦理道德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纽带”、“以物质与精神关系中的重义轻利”,“尚古倾向和平均主义”。

3.3.1“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

直接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是《札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齐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目影响了中国一批又一批的知识分子。它表现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对人生的积极进取精神。这种价值取向强调个体的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和自我塑造,有利于塑造和谐完美的精神个性,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有利于维持人际间的和谐关系,有利于形成社会发展的整体合力。

3.3.2“以伦理道德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纽带”对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道德是建立在血缘与宗法关系基础上的,这就使家庭伦理道德成为中国传统社会道德的重要内容。这主要表现在对“孝”的推崇,家族中心的价值取向的最大特点是对“孝”的张扬,对“孝”的及其家族中心的观念强调,它赞成中华民族尊老敬老、讲求孝道的社会风尚,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十;社会转型期;职业道德;建设

职业道德是一种适应各种职业要求而生的道德规范,是社会上主导地位阶级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是履行各类本职工作过程中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社会巨大变革的冲击下,道德领域出现了“失衡”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道德失范的屡现不止。在当前新形势下,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重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建设,已然成为我国社会转型发展中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凸显重要和迫切。

一、当前形势下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一)职业道德建设是当今社会道德建设的重点之一

古人云:德教为先,修身为本。党的十也强调,道德建设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基础,要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当今社会,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活动就是职业活动,因此,通过对当前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可增强其事业心、责任感,对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有较大助推作用。同时,职业道德作为一种维护行业秩序、规范从业人员行为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现实依据和有机组成部分,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职业道德建设是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必要手段之一

党的十七大曾明确提出:“要以加强职业道德,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为重点。”确立职业道德规范,正是纠正不正之风的起始。当今社会一小部分人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腐败作风,不仅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利益,败坏了党风党纪,也扰乱了社会秩序,污染了社会风气。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不仅可为提高整个社会文明程度奠定基础,也可整体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为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职业道德建设是促进两个文明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道德建设,可谓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联系最紧密的一个环节。只有明确职业道德建设的目标,并使职业道德建设与国家和人民的切身利益相结合,才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道德资源进而最大程度地创造经济价值。与此同时,物质文明的丰富,又能更大限度地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四)职业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之一

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理想状态,也是党的十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重点是解决民生问题,而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则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职业道德建设通过良性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国家之间关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五)职业道德建设是树立良好国家形象的途径之一

当今我国已经融入到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但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仍有一些令人担忧之处,市场发展不健全及法律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屡现不止,不仅影响了经济的健康运行,而且对国家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通过职业道德建设,有效推进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障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地运行,可体现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及两个文明建设设方面取得的显著进步,从而在世界上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

二、当今社会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及分析

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的职业道德失范现象有以下几类:权力异化导致腐败滋生,医生、教师等特殊行业“失德”,利益欲望驱使导致商业欺诈频现及制假售假猖獗,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因追求利润或“面子工程”导致工程质量问题频现,新闻行业受利益影响,出现职业道德缺失的不良势头,新闻媒体低俗化、过度娱乐化以及虚假新闻等等。

究其失范原因,主要因为以下几点:

(一)社会转型造成职业道德“失衡”

我国社会转型带来的巨大冲击,使新旧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产生冲击与摩擦,造成社会成员的心态失衡,进而导致职业道德“失衡”的局面。

(二)职业道德建设流于表面

在社会转型期,部分地方、部门的职业道德建设背离了本质,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只注重从业者技能方面的培训而轻视了道德意识的培养,造成组织成员道德意识模糊。更有甚者,部分领导者、管理层根本不注重职业道德建设,或者只做表面文章,搞形式、走过场,对职业道德建设是否有实效漠不关心。

(三)市场经济消极因素的影响

市场经济其自身缺陷如强调金钱的地位和作用、市场至上的原则等等,为职业道德建设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容易造成从业人员社会责任感缺失,进而导致出现不道德的生产经营理念,给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带来巨大冲击。

(四)政府监管的失控

对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的职业道德建设,政府亦需宏观调控,承担监督和管理社会各行各业的社会责任,从而规范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然而,由于政府外部的社会监督不完善、不规范,内部自身管理松弛、监督不力,以及部分政府部门责任感的缺失,导致社会信任危机加剧,社会职业道德失范严重。

(五)相关法制法规尚不健全

职业道德属于社会道德范畴,其建设过程的有序进行,离不开法制的制约。目前我国在这个领域尚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条文,面对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公众和社会舆论的谴责作用极其有限,而司法机关又苦于无法可依,难以大力惩治,长此以往,职业道德的失范行为必然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态势。

三、新形势下职业道德建设举措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

曾指出,要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为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就我国当前国情和社会性质而言,职业道德建设不能脱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源,确立从业人员共同的社会目标,将此目标作为人们的行动指南,以坚定人们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准,进而确保职业道德建设的正确目标和方向。

(二)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想要职业道德建设现实可行,全面系统地法律体制必不可少。合理地将职业道德规范列入法律法规体系,是加强职业道德管理,有效减少职业道德“失范”现象的重要手段,有助于职业道德建设的体制化和制度化,为职业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进而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三)强调职业道德的普遍适用性与各行业特殊性的有机结合

因为职业道德本身的共性与规律,导致其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在我国当前的政治和经济条件下,职业道德对广大从业人员的最根本宗旨和要求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行为规范。但各行业之间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是客观存在的,行业内部矛盾常常需要通过不同的方法解决。因此,新形势下的职业道德建设,不仅要体现在其对规范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也要体现出其普遍适用性与特殊性的结合。

(四)规范公共权力的正常运行

社会公共权力用以规范社会公共秩序,维护公共秩序健康发展,是社会成员共同具有的权利。

但是我国当今社会上,由于权力过于集中且缺乏有效监督,国家公职人员的腐败现象屡见不鲜。因此,为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必须重视对公共权力的规范。首先要致力于提高国家公职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其牢固树立慎用权力、秉公办事、公正廉洁、作风正派的观念;其次,在监督管理环节上,要做到提前防范,抵制权力过于集中的现象,特别是对问题高发区域的公共权力,更要做到有效地监督与约束;最后,应健全干部管理制度,对作用干部的考察要全面、公正,同时,必须持续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使公共权力真正做到人民权力为人民。

(五)加强国家监管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职业道德制约机制

当前社会最为群众诟病的、、权力异化等问题频现,一是国家监督制约机制跟不上形式的发展,二是社会监督无法落实。因此,在建立健全国家监督机制的前提下,还必须充分发挥政府部门之外的社会监督作用,特别是社会舆论对职业道德的导向作用,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做到对政府部门及政府工作人员的有效监督,规范其价值观和利益观,进而有效地遏制滥用权力和等行为的发生。

四、结语

社会转型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社会转型期健康身上的总体发展趋势下,种种职业道德“失范”的消极现象,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必然要经历的“阵痛”。我们要正视当前社会职业道德存在的诸多问题,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对社会职业道德建设问题采取合理、可行的对策,以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谭国强,王开珍.浅谈行政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与失范原因分析及对策[J].科教文汇,2014(29).

[2]李显良,堪南武.新时期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紧迫性和有效方法[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2(7).

[3]顾中文.新形势下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J].企业导报,2013(23).

[4]徐彦胜.加强新形势下职业道德建设[J].学习月刊,2010(6).

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城市杜区;道德建设;传统文化

   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其特征正如十七大报告指出的“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为此,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十分必要。

   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通知》中指出:“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是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2001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纲要明确指出:“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积极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使公民道德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1加强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1.1创建新时期现代化社区的需要

   《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提出了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体制的变革势必对城市社区的生活带来影响:经济交往方式的改变使城市居民内在联系增强,城市居民间的交往机会也增多,交往需求增强,这就要求城市社区必须加强建设,以适应这一变化,社区办社会的方式使社区承担的社会职能越来越多,社区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性在增强。无论是城市社区优美环境的创造、完善服务的实现,还是和谐的人际关系都需要道德的维系,都需要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1.2解决转型时期我国城市出现的伦理问题的需要

   我国正从传统文明走向现代文明,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人们的道德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并出现了一些伦理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个人本位问题,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个体的自主地位增强,为追求自身的利益,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现象较为普遍。②人际关系功科化,作为市场经济建设的阵地,经济领域内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被扩展到社会生活,导致城市居民间人际关系的功利化,人际关系功利化会引发诸多道德问题,如奉献精神,互帮互助的精神的弱化乃至消失,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漠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城市社区道德的建设。加强社区道德建设有助于人们处理好道德与经济的关系,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激起人们从事社区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社区居民群众的精神境界和文化修养,从而推动社区发展。

   总之,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是促进社区整合,社区团结的重要手段,是城市社区建设向前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增强城市社区建设凝聚力和吸引力的基础,是城市社区文明建设的关键。

   2运用传统文化加强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可能性

   我国城市社区的特征使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成为可能。

   (1)城市社区的地域性为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的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能,“城市社区就是由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城市居民连同他们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组织制度、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等方面构成的社会共同体。”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社区居民生活的场所,社区办社会的方式使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性增强,城市社区居民基于相近地域间的天然联系为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能性。

   (2)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自发方式使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成为可能。城市社区发展的自发方式主要是指“基于自身商品经济的文化传统、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条件,在外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的影响下,经过自身经济与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和整合,逐渐地依靠自身发展的惯性,推动和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社会过程的方式。”自发方式是我国大部分的城市社区的发展方式。以自发方式发展的社区基于自身的文化传统、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逐步形成的,我国城市社区在其形成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社区文化,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汲取营养的土壤。

   3运用传统文化加强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建议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努力探索发掘和研究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为社区建设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运用传统文化加强社区道德建设就是要结合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基本特征及价值取向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3.1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于加强城市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对中国人的道德境界、理想人格的培养,对中国家庭、社会的稳定以及中华民族的延续、发展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文化精神是被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在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贯穿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思想、基本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在《中国文化概论》一书中被归纳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人本主义精神”,“天人合一精神”以及“礼治精神”。

   3.1.1“刚健有为”的精神对于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易经·乾卦象传》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这种精神在全民族的历史创造活动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华民族之所以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之所以有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与这一精神是分不开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于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也有着积极的意义,社区是社会的基因,我们建设社区的目的之一,也就是创造良好的环境,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在城市社区道德建设中激发了这种精神,弘扬发挥这种精神,才能建设一个富于创造性的社区。

   3.1.2“以人为本”的精神对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包括“以民为本”“重人伦远鬼神”“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这三个方面。以民为贵的的重民思想是中国传统人本主义的重要体现,“重人伦远鬼神”则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重现世、重生活、重人伦的基本生命态度,“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体表现为注重人的修养,从个人与家庭、宗族、国家的关系上来肯定个体心性的完善。

   城市社区道德建设中,这些基本精神是建设良好环境与和睦的人际关系的思想基础,缺少了我们传统中的这些基本精神,中国人就不能称其为中国人,民族文化的这些精髓已为我们打上了深刻的烙印。

   3.2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对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重伦理,倡导道德至上”、“重和谐与融合”、“重实际、追求稳定”、“重理性与人文教养”。

   3.2.1重伦理、崇道德的特征有助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也被称作崇德型文化,孟子曰:“天下之国在本,国之本在家。”(《孟子,离娄上》)这句话概括出我国传统社会的实质——家国同构。家族是中国人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封建统治者建立统治秩序的基础。在家国同构这种宗法观念的影响下,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人伦关系成为个体最重要的任务。“崇德”也就是中国传统要求人要以德行修养为安身立命之本,重视道德自觉和人格完美,强调道德在社会、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种以道德为本位的文化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职责和对社会的义务,它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家庭的稳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3.2.2重人文教养的特征有助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在中国历史上,维系社会伦理道德,调节个人心里平衡的力量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个体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个体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又是来源于以礼乐精神为核心的人文教养,通过道德教育、礼乐熏陶,从而培养出人格理想和人生境界。

   3.3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对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表现为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的价值系统,主要体现为价值判断,它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传统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可以概括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以伦理道德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纽带”、“以物质与精神关系中的重义轻利”,“尚古倾向和平均主义”。

   3.3.1“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

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和谐社会道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B8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7-027-02

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道德建设,是新世纪、新时期对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本文仅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加强道德建设的紧迫性,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和道德建设的实施途径作一初浅的探讨。

一、和谐社会构建中加强道德建设的紧迫性

道德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的道义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实践证明,在制约社会和谐的各种力量中,由道德价值观凝聚起来精神上的和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人们只有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追求,面对社会的诸多矛盾和利益冲突,才能达成谅解、形成共识、理顺情绪、凝结意志和力量、协调行动,步调一致地去化解矛盾、消除冲突。因此,从伦理学意义上说,和谐社会乃是社会的多元利益主体通过道德的认同和行为选择的协调而形成的一种有利于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的良好的道德关系和精神氛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契机和新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个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变革、生活大变化的时代,必然是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不论是社会经济成分还是组织形式,不论是就业方式还是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都日益多样化。与此相适应,人们的社会思想、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取向也日趋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社会主义的道德基础上把社会的多元价值观念和人们行为的多维道德取向整合起来,使其得到合理的调适,最终能够在整体上不偏离正确的轨道,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直面的新情况、新问题。正如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道德是调整社会关系、规范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和人际关系的重要保证。没有共同的道德规范,失去了普遍的遵循的行为准则,就无法有效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相互关系,也就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现在,部分社会成员道德水准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这主要表现在:

道德理想的迷失。在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传统大道德体系已经解体,现代的道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这就致使有的人只讲实惠,而缺乏精神追求,出现道德理想的迷失。

道德准则的失范。由于新旧两种道德观念、道德价值的冲突,已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到社会结构的各个层面,人们时时感受到这种冲突,时时经历着这种冲突,使人们面临着选择的两难困境,使得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

道德行为的失序。其主要表现为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城乡部分居民不注意公共生活准则,不遵守公共秩序、交通秩序;有法不依、见利忘义、、假公济私、造假贩假、偷税漏税、以次充好、坑蒙拐骗、损人利己、贪污受贿等等。特别是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道德的底线一再被突破。

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总理在最近的一次讲话中强调:“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充分认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发展和繁荣。

二、加强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

1.道德建设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旗帜。在当代中国,我们党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之大成,鲜明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动力,体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要求,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是指引社会前进的精神旗帜。因此,必须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2.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内容,即“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这是建立和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依据,为人民服务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凸显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必须通过为社会和他人服务来实现自己的利益。集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集体主义的根本思想,是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体现着个人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是集体所有成员共同利益的统一,同时,每个人的正当利益,又是集体利益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同时,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3.道德建设应注重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相结合。道德是一定经济基础的反映,它既为经济基础所制约,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道德又是分层次的,在整个道德体系中,可分为基础层面和高级层面。和谐社会的构建为道德的基础层面规定了思想内涵,这一层面的道德建设,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道德建设除了基础层面以外,还应建立一个较高的道德层面,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整个社会生活的需求,这一层面的主要内容就是集体主义精神、奉献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提倡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建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形成健康有序的道德规范。基础层面适合于全体的社会成员具有大众普及性,它具有所有人必须遵守也是能够做到的行为规范。高级层面,适合于部分先进分子,带有社会精英性,对大众起引导作用。

4.道德建设应坚持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传统道德与积极吸收外来优秀道德文化成果相结合。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西方文化中蕴藏的道德因素,如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平等竞争、注重效率、维护公平、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道德观念,作为可资利用的道德思想资源予以继承、更新和改造,使其成为道德建设的主导方面,适用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

5.道德建设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注重实效。道德建设要以立为本,把建设作为出发点和立脚点,注重研究和谐社会中的实际问题,研究现实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解决道德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同时,道德建设也不应满足新的道德理论,道德原则,规范的提出,尽管这是不可或缺的,而应特别关注于把道德理论、道德原则和规范让人们普遍接受,并转化为自身的道德素质,从而支配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觉地选择道德行为,体现出道德建设的实际效果。

三、道德建设的实施途径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使人民群众增强道德观念,自觉遵守道德准则和规范,在实践中使道德的力量转化为物质的力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朝着健康有序、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

2.道德建设要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诚信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基础,是良好人际关系的道德基石,和谐社会离不开诚信道德的规范和维护。要把诚信建设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深入开展“共铸诚信”活动,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全社会诚实守信意识。

党的领导干部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负有特殊的责任,应当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和楷模作用来践行道德建设的先进性,来影响和带动群众。提高领导干部的道德觉悟,并使其身体力行,是改善社会道德风貌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3.加强道德教育和道德制度建设。道德要达到规范社会成员的效果,必须加强道德教育和道德制度建设,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强大的合力。通过道德教育,强化人们的道德自律意识,道德教育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学,寓教于乐;道德教育要特别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加强道德教育的同时,还必须加强道德制度的建设,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建立社会的约束机制,促进人们形成良好的文明修养和良好的道德风尚,从而有效地提高社会总体的道德水平。

4.道德建设要依靠法律的支撑。法律和道德共同起着调整和规范人们行为准则的功能。法律靠外在的强制力,道德靠社会舆论和人们内在的自觉和自律,二者各自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又是相辅相成的。健全而又完备的法律,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把过去许多只靠思想教育道德舆论规范人们的某些行为纳入法律的范畴。法律的作用越来越大,但不可取代道德的作用,特别是在思想教育、道德规劝显得无能为力的时候,必须有法律来发挥作用,给道德教化以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罗国杰.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几个问题.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10(6)

2.唐凯麟.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道义基础和精神动力.光明日报,2005.5.10

3.叶琪瑛.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北方贸易,2005(7)

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篇7

高一政治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知识点

一、紧紧抓住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

1、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中,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6页“专家点评”材料,并思考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是什么?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这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思想道德的显著标志。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这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与以个人主义为原则的资本主义思想道德的根本对立之处。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有哪些重要内容?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是:

(1)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3)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7页“专家点评”材料,并思考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三、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1、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重要性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2、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要求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7-108页“四个观点”材料,并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了许多富有时代气息的思想道德观念。与此同时,落后文化、腐朽文化也利用市场经济的弱点,侵蚀人们的思想、败坏人们的道德。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展,越需要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

 

高一政治必修3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1.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知识点整合

2.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市场经济道德建设

一、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关系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从总体上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为人民服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蔚然成风,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道德进步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可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极大地推动着道德进步。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的弱点和消极影响,如前所述,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又比较广泛地存在着道德滑坡现象,但这只是道德建设中出现的逆流,当然,这股逆流又绝不可忽视。面对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社会道德现状,针对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新形势下道德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道德体系,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该《纲要》首次系统地论述了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阐明了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具体规范和落实措施,提出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的道德建设的完整体系,并浓缩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20字基本道德规范。该《纲要》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指导道德建设的一部纲领性文件。该《纲要》的实施,对改变我国目前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着的不良现象,对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市场经济中出现的道德问题

1、道德现状的开放与道德标准的混乱局面并存

众所周知,在计划经拼体制下,人们的道德观念基本上是一元的,而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开放式的自由经济(虽然这种自由是有限度的)。经济生活的开放性,必然使异域的商品、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及生活方式大量涌现,从而影响并深刻改变着人们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的开放固然极大地丰富了人们道德选择的空间,激发了人们的道德主体性,但同时也带来了道德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返其中有社台主义道德观与非社会主义道德观的矛盾和冲突|有中国传绕道德观与西方道德观的矛盾和冲突;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道德观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道德观的矛盾和冲突;有现代工业文明的道德观与传统农业文明的道德观的矛盾和冲突婷等。面对道德领域这些光臣陆离的矛盾和冲突,极容易形成现实道德标准的混乱。

2、新的道德观惫的生长与旧的社会丑恶现象的复燃并存

随着体制转轨的深化,新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渐确立,客观上为新的道德观念的生长提供了社会土壤。从总体上看,人们的道德观念正在由封闭转向开放,由依赣转向自主,由圈循守旧转向积极进取,由盲目顺从转向独立思考,体现了道德上的进步趋势。然而,在体制转轨的同时,也出现了道德领域里奇特的“倒退”现象,一些旧的早已被淘汰的社会丑恶现象又死灰复燃,比如纳妾重婚现象、现象、吸毒贩毒现象、黑社会现象等等。

3、道德主体意识的强化和道德妁柬力的弱化并存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决定了人们必然克服在计划经挤体制下所形成的依赖性和梭动性,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增强个体的主体意识。这是客观的必然现象。但是认同主体意识的强化必须要防止个体本位的抬头,关心自己的利益必须要提防社会责往感和集体意识的淡化。然而,道德生活中多重矛盾和冲突的存在.造成了道德的社会影响和作用的抵梢,导致道德约束力的急剧弱化。在当代中国,这种弱化的突出表现就是道德评价的过度宽容。

三、市场经济中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1、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和紧迫性,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错误认识,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来抓。

2、要积极营造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良好的社会氛围。

道德建设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道德建设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特别要重视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反对腐败,改善党风,从而使整个社会风气和人文环境得到优化,为道德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3、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伦理道德。

第一,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伦理的物质基础。拄会存在是基础,思想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决定着各种道德规范的基础。第二,继承和发扬市场经跻优秀的伦理文化。第三,建立有利于社会和谐、符合社会主义特点的新道德。

4、法律教育是公民道德意识确立的基本保证。

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篇9

中图分类号:D6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1-137-02

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是新时期我国提出的治国方略。在社会主义建设与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要重视法制建设,即依法治国;要增大道德建设,即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是党与国家领导人总结国内外经验而进行的科学论断,是对治国安邦宏观规划的创新与完善,是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做出的新贡献。将法治与德治妥善结合,能够帮助我们认识此治国战略的内涵,了解两者结合的重要根据与内涵联系。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方式是重视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构建装起适应道德体系与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与道德体系。以法制宣传、执法及立法为主要方式,推动法治与德治的结合。分析两者结合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在建设法治社会过程中,落实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策略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一、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内涵

(一)依法治国的内涵

法律是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构,根据立法程序制定的文件。通常而言,法律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公民基本义务及权利等根本性问题,法制也叫做法律制度,将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是开展依法办事的原则之一。社会主义法制必须在社会生活与国家活动中显示出民主制度所具有的优越性,做到法律完善、严格执法、严究违法者责任。“法治”是治国之道,其概念有悠久的历史,随着不断的实践与发展,逐步丰富其内涵。“法治”既要为制止滥用职权提供必须的法律依据,也要保证政府能维护正常的法律秩秩序,让人们获得经济与社会生活的条件。依法治国是现念中的法治,民主既是其产生发展的基础也是其精神思想,依法治国主要内容是所有人民围绕在党的领导下,根据宪法及各种法律规定,借助不同形式与方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文化事务,确保国家各部门的工作顺利进行,进而达到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律化与制度化,此法律及制度不随着领导的改变成出现变化,不因为领导的注意力与意见的改变而出现变化。

(二)以德治国的内涵

以德治国是一种思想与治国之道,最先是儒家提出的,即礼治和以政为德,实质是提出“人治”的理念。虽然此思想有局限性,但其主张通过“礼”来感化与引导人们,以教化的途径治理国家与社会。目前我们主张的“德治”,不但继承有价值的理念也客服其局限性。其具有特定的内涵,是治理国家与社会整体活动的重要环节。德治与法治是相互联系、彼此对应的,法治是一种政治建设而德治是一种道德建设,法治体现出政治文明,而德治体现出精神文明。德治是治理国家与社会过程中,重视道德建设,全面体现出道德的作用,逐步增强党员干部的道德程度,全面增强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准,进而提升社会的精神文明水平,保障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发展。德治是对社会生活进行调整的规范体系,是生活意义、文化形态和实现道德价值的重要方式。

二、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提供必要的保障

(一)法律与道德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方式

道德与法律在某种层面上是相同的。法治是明文规定的道德,以强制性与权威性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道德是存在于人们内心的法律,运用劝导力与说明力增强人民群众的道德与思想觉悟。应该说国家治理过程中,法治是“硬件”而德治是“软件”,法治是强制性、有形性的体现作用,设计出国家治理体系的梗概,德治是非强制性、无形的体现功能,能有效的补充与强化法治作用,德治与法治是相互作用与影响的。法治的程度彰显出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德治的程度彰显出制度的深度与活力。在进行德治期间,一般运用教育方式,但教育不能面面俱到,加之人们道德水平的差异,思想觉悟也不相同,借助教育难以获得成效时,要遵守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由于道德属于软约束,自身强制力较差,所以要以法律的强制力,去掉社会发展不利因素,进而促进与保障了道德。

(二)坚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是建设法治社会的标志

法治包括平等、自由、秩序等要素,其中平等维护公民尊严、自由提高创造力、秩序增强稳定度。法治可以建立起公正、公平的社会环境和正常是非观。优秀的社会道德可以减少司法成本,在人们坚持社会道德的基础上,更容易建立起和谐的社会风气与稳定的政治局面。在建立正确价值观的同时形成优秀的社会风气,让人们认可的道德成为法律,既能让法治社会更加有效的限制公权力,也可以形成广泛的社会自由感、归属感和安全感。所以,道德文化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前提,而法治建设则为建设道德文化提供全面保障。道德与法律相互影响、互相辅助,体现出法治社会的明显优势。

(三)坚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是分析中外治国经验的成果

就历史经验而言,德治与法治在治理国家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独具特色的作用,只有将二者妥善的结合在一起,国家与社会才能治理有效、健康运行。我国历代思想家都对此提出过自己的看法,孙子指出要“宽猛相济”;荀子认为应该“隆礼而重法”;董仲舒(汉代)提出“阴为刑、阳为德”;唐代后信奉“立行以明威,制礼以崇敬”,宋代直至清代都重视德法合洽,彰显出法治与德治相互结合理念,经广泛的实践而被证实是有效的。在全球范围内,社会治理成绩较好的国家,都是将法治当作是治国的重要原则,也重视通过道德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调整。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过程中,一定将道德与法律的力量、德治与法治作用全面结合起来,将他律与自律相结合,让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全面发展、共同进步。

三、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策略

(一)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

《宪法》是我国根本法,体现党率领人民群众在民主革命、社会建设、改革开放等不同时期获得的成果,在人民与历史的选择中建立起我党领导地位。我国基本法治国情与政治国情是坚持共产党执政与领导,将依法治国、人民当家、党的领导有机结合是建设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经验。否认共产党领导,既难以建设法治社会,也会让国家陷入分裂与动乱的局面中,人民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十八大会议明确阐述,社会主义与党领导的宗旨是相同的,在党的领导下厉行法治,全面促进社会与国家法治化。逐步完善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工作机制与制度,健全法治政策方针及决策程序,在开展依法治国过程中要统一部署、统一领导、协调统筹,健全党委决策机制。

(二)转变执政风格,注重德治法治相结合

尽管我国法治建设逐步深化,但千百年的封建意识仍影响当今社会,官僚作风与意识仍有所体现。如部分领导干部贪污腐败、以权谋私等犯罪行为,阻碍法治建设的进程,究其原因是人治的色彩过于浓重,所以要向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方向转变。首先要重视监督与约束权力,对干部用权进行限制。其次法治是硬权力,德治是软权力,硬权力导致服从,软权力导致认同,两者相结合不可偏废,并建立起科学的结合机制。再次德治与法治相需要每位领导干部有效的通过硬权力建立软权力,严于律己、修身、用权,脚踏实地的完成每件事。最后领导干部既要建立法治思想,也要具有以理服人、以德服人的风范,让社会治理机制逐步符合德治、法治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三)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

第一,各级政府要借助宣传工具让人们建立起道德意识,在群众中定期举办德育活动,引导、支持民间组织与机构开展道德教化活动。第二,政府要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的多层次教育体系中培养教师及学生道德意识,让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习惯。第三,各种媒体要积极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在舆论领域建立起支持道德建设的导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传播方式更加便捷与多样化,很容易将不道德行为放大,影响德治建设。所以把握好媒体传播源头至关重要。世界很多国家以法治增强与保障社会道德水平,如新加坡的法制特别完善,其现行400余种法律,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管理公共秩序、赡养父母到国家决策,都以惩罚对人们行为及社会规范进行约束。在道德教育领域,以学校为主渠道进行道德建设,体现出社会与家庭的功能,举办各种活动,让社会建立起和谐的道德环境,为社会治理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

(四)以德才兼备为用人选人标准

拥有良好的道德可以推动法律建设。如果国家政府工作人员缺乏良好的道德意识与道德修养,人民群众道德水平较差,法治建设缺乏道德基础,则会影响我国建设法治社会的进程。制度方面的惩罚与约束只是在事后实施的纠正与惩罚,补救已产生负面影响及恶性后果则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其效果也低于事前约束与防范。所以,在用人选人方面一定要重视道德,以“重视品德、德才兼备”为基本原则,有才能而无道德的人员坚决不能录用。可以考虑以儒家思想的廉、耻、忠、义为用人理念,选择重视效率、廉洁奉公的公务员为群众提供服务,将品德考核列入公务员考核制度中。

(五)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及执法力度

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法制德治关系

1.依法治国的内涵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并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依法治国是一种治国思想体系、一种治国原则体系和一种治国制度体系的总称。在这一整套的庞大体系中,宪法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同志强调:“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首先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项根本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这是因为,宪法是法治的标志,没有宪法,就没有法治,就不可能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依法治国。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2.以德治国的基本涵义

以德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大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使社会主义道德在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调节国家、集体、个人利益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为此,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

以德治国就是以伦理道德来治理国家。以德治国具有三层相互联系的基本涵义:一是道德法律化。要使道德具有治国行为,就必须使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为全体社会公众所认同。认同的办法,除了依靠社会舆论和人们的自觉意识外,最有效的手段是将部分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上长为法律。二是道德政策化。社会全义的道德规范,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国家公务员守则等,需要建立一套围绕这些道德规范来安排一种以社会赏罚为核心的行为导向机制,使得这些道德规范真正成为社会公众的普遍行为方式。道德政策化的作用有两种:一种是用惩罚手段加以禁止的行为方式,一种是用奖赏手段予以激励的行为方式。三是道德监督化。道德法律化和道德政策化有赖于社会公众对它的认同。只有社会大多数成员严格守法,执法人员公正执法,政策和法律才能得到坚决的贯彻和实施。因此,道德法律化、道德政策化,还表现在要有良好的道德监督,对知法犯法、执法犯法、徇私枉法者坚决予以严惩。

3.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法治是现代国家的基本特征。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2001年初,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既要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又要以德治国,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思想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是面临新形势,针对新情况,对依法治国的补充和完善。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将对我国新世纪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3.1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区别。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从治国方略和治理国家的手段的角度来认识,二者存在重要区别,弄清楚这些区别,是我们正确认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之间的关系的前提。

3.1.1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基本范畴不同。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属于政治建设,政治文明。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一种政治主张,既是民主的法制模式,又是一种文明的精神,因此,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属于政治建设,是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德治国,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属于精神文明。当然,从广义上讲,政治文明也属于精神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方面,但从一般意义上说,精神文明建设往往特指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

3.1.2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调控手段、调控方式和产生的效力不同。依法治国选择以法律为主要的控制手段,对国家的治理活动都以事先公布的法律为依据,法律至上,无法则无治。以德治国则选择以道德作为控制手段,国家的治理活动也应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体现道德性。法律的属性、道德的属性,决定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调控方式有别。法着重要求的是人们的外在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对人们行为时内在心理的影响则是道德发挥作用的特殊机制。从这个意义上讲,依法治国首先是一种理性的办事原则,是外来力量的控制,具有治国意义上的管理功能,依照宪法和法律等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建立起较为稳定的社会、经济、文化秩序。它不受当事人的情感和意志所左右,不因领导人意志的转变而转变。而以德治国更注重自律,是内在力量的控制,它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管理职能。也就是说,通过道德教育、感染、熏陶、示范等方式,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素质,树立道德标准,并由内而外,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3.1.3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调控范围不同。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行为规范,道德的调整范围较之法律的调整范围要广泛。法律调整的是那些要求并可能由国家评价和保证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同样属于道德调整的范围。在这些社会关系领域,道德建设的加强有助于法律调整的顺利进行,道德建设的削弱会加重法律调整的任务,甚至会形成防不胜防、罚不胜罚的局面。在有些社会生活领域,虽然应该由法律调整,但由于某种原因法律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发挥道德调整的作用,有利于弥补法律调整的不足,同时也为制定法律进行法律调整准备了条件。还有一些领域是不适于或不完全适于用法律来调整的,如头脑的愚昧,正确信仰的失落,思想走邪,就不是仅靠法律能解决的,在这些领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作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环境。

3.1.4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主体、客体有区别。依法治国就是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按照体现人民意志的法律和制度来治理国家。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客体是国家的一切事务,包括国家的政治事务,国家的军事事务,国家的经济文化事务和国家的其他社会事务。具体而言,依法治国要实现四个方面的目标。一是建立完备统一的法律体系,二是实行普遍有效的法律规则,三是坚持严格公正的执法司法制度,四是形成成熟的专门化的法律职业。而以德治国的核心是要求每一个治国者通过自己的个人魅力和高风亮节影响普通百姓,从而形成全社会认同的、符合我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德观、人生观,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其客体只能是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中的人,人的思想、灵魂、动机。因此,以德治国重在以德治吏,重在提高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的道德素质。

3.2在治国手段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

3.2.1以德治国是依法治国的基础,依法治国是以德治国的保障。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是建立在同一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二者本质相同,目标一致,有紧密的联系。依法治国为建立、维护、实行社会主义道德提供法律保障,以德治国则是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来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水平,从而可以推动法制建设。首先,道德是立法的基础。重要和基本的道德规范被上升为法律规范,成为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法律规范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也是评价法律规范善恶的主要标准之一。从另一方面说,实行以德治国,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立法者的道德水平又为立法提供了保证。其次,道德是执法的基础。法律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机械性,使得执法者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能否合法、合理地运用好这一权力,取决于执法、司法队伍素质的高下。国家公职人员是否具有公仆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是否具有高度的法律意识、依法执法、司法,尊重和维护社会主义的权威,是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基本前提。第三,道德也是守法的基础。一般来说,道德水准的高低与守法自觉性的强弱成正比。对法律的认同和信仰是道德的一个重要内容。社会道德水准的高低,全体人民守法自觉性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法律能否被制定、执行、遵守。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将促进法律得到有效的执行和严格的遵守。

与此同时,依法治国又体现和保障着以德治国。首先法治观念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法律的制定、执行、遵守等各个阶段无不体现着道德的作用,离开了依法治国讲以德治国只是一句空话。其次,实行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利于维护和弘扬良好的道德。社会主义法以法律的形式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确定下来,保障这些道德原则和要求得到严格的遵守,否则会受到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法律的惩罚。缺乏依法治国的保障和推动作用,以德治国难以真正实行。第三,道德具有不明确性、易解释性和非强制性的弱点,而以明确性、不易解释性和强制性为主要特征的法律,正好是道德调控的补充和支持。同样,作为治国手段的依法治国,是对以德治国的有力保障和支持。要实现以德治国,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水平,必须得到法律的支持。

3.2.2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互补充。在对社会行为进行调整、规范时,道德与法律具有极大的互补性,两者共同作用,使任何社会关系在任何时间都能纳入调整的范围。法律重在调整人的社会行为,落脚点在于人的活动具有合法性,道德则重在规范人的思想,落脚点在于人心,在于人的思想自觉。法律对违法行为进行惩罚并起到威慑作用,道德则重在教育劝导,从而达到自律。法律调整发生在实然之后,道德调整一般在将然之前。正是由于道德与法律具有这些互补性,从国家的治理手段层面来说,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单纯地强调依法治国而忽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或单纯地强调以德治国而漠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都是不科学的。我国的历史经验表明,德法必须并举,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3.2.3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互促进。一方面,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助于形成与巩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德体系。社会主义法将部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确认下来,社会主义法律的实施,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和对合法行为、对社会有贡献的行为的鼓励,有利于扶植正气,压制邪气,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道德风气。总之,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可以促进道德的弘扬和道德体系的形成,极大地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发展。另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又能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创造良好的思想道德环境,遵纪守法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道德建设成败得失的标准之一。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公民对遵纪守法的认识,使遵纪守法的观念深入人心,并转化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敢于且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这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础,也是推动我国法制建设迈上新台阶实现依法治国的动力之一。

4.正确处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意义,在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同志讲话是在阐述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重要性时,使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概念的。很显然,“依法治国”、“法治”,使用的是其狭义的概念,即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而“以德治国”、“德治”,本质上即指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并重,法治与德治并举,是对我们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战略思想的运用和发展,也是我们正确认识和领会以德治国重要思想,正确把握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关系的出发点。

从治国方略上看,依法治国,即法治,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所谓治国方略是指治理国家的总的前提和指针,是最高原则。治国方略层面上的以德治国即德治,并非传统社会的人治。“德治”并不是一个必然与“人治”相联系的概念,相反,“德治”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治国方略,对于建立“依法治国”有着深刻的建设意义,它是对“依法治国”方略的有益补充。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二者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不能加以混淆。那种认为以德治国是“我国新世纪的治国方略”、“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成为我国治国的基本方略”等提法,是过分夸大了道德在现代国家治理中的社会作用,认识上是不完全的,也是不符合总书记讲话精神的。

从治国手段上看,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用,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并重,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不可偏废。邓小平同志早就强调过“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而同志在讲话中也明确指出“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我国的奋斗目标是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与以德治国,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两者缺一不可。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保障着以德治国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事业为依法治国提供良好的思想道德环境,并推动依法治国顺利进行,加快依法治国的进程。

从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战略目标与治国方略是一致的,统一的,互为因果。实行以德治国,是要保障、促进依法治国的顺利实施,保障和促进法治国家的顺利建成。这里的“以德治国”,是在肯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础上的以德治国。在治国手段的层面上,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具有同等意义。以德治国的根本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不是所谓的“德治国家”、“贤人政治”。

总之,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正确处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是我们正确认识、认真贯彻这一重要思想的基础,也是有待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与实践中进一步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沈宗灵.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2]刘海年,李步云,李林.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3]吕鹤云.法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