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光伏市场趋势十篇光伏市场趋势十篇

光伏市场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2:36

光伏市场趋势篇1

引言太阳能一直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可再生的、清洁的能源,世界各国都把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利用和商业化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从世界范围看,从2002~2009年,全球光伏电源累计安装容量从2175•5兆瓦增长到22928•9兆瓦,增长幅度达9•5倍之多。根据欧洲JRC的预测,到2030年太阳能发电将在世界电力的供应中显现其重要作用,达到10%以上;2050年太阳能发电将占全球总能耗的20%,到本世纪末太阳能发电将在能源结构中起到主导作用[1]。每年中国陆地接收的太阳辐射总量相当于24000亿吨标准煤,约等于1000年的能源消费量;全国总面积2/3地区年日照时间都超过2000小时[2]。目前太阳能主要用来发电和发热。我国太阳能热水器年生产能力已达到2300万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总量超过1•2亿平方米,占世界总使用量的60%[3],与此相比,我国光伏产业与国际光伏发展仍有较大的距离,世界光伏产业每年以31%的速度发展,而我国的光伏产业每年增长率仅为15%[2]。我国具有发展太阳能的天然基础,有效利用太阳能资源已经成为解决我国能源环境问题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学者张治民认为制约我国太阳能资源发展的重要问题就是技术层面上的落后[4],太阳能光伏技术扩散问题亟待解决。本文运用基本扩散模型对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扩散趋势进行预测,试图模拟出我国未来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发展曲线,以期对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利用提出政策依据。1太阳能光伏技术扩散模型构建1•1扩散模型在已有的关于新能源技术扩散研究中,扩散模型运用较多。Collantes(2006)[5]运用logistic模型研究燃料电池车的市场增长问题,masini、Frankl(2002)[6]、isoard,Soria(2001)[7]、ibenholt(2002)[8]运用学习曲线对太阳能、风能扩散进行评价,neij(1997)[9]、Lund(2002)[10]运用经验曲线对新能源技术运用前景及需求,Lund(2005)[11]、purohit,Kandpal(2005)[12]、UshaRao、Kishore(2009)[13]运用Bass模型对新能源市场扩散问题、印度风能问题进行研究,peter,Ra-maseshan,nayar•(2002)[14]运用Rogers模型对发展中国家太阳能光伏市场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这些文献研究为本文模型选择提供了基础。按照创新扩散过程的影响因素,可以将上述模型分为3类,内部影响模型,如Logistic模型,考虑系统内部因素主要是过去使用者对扩散的影响;外部影响模型,将技术扩散完全归于系统的外部因素;混合影响模型,如Bass模型,综合考虑了内外部因素对扩散的影响。混合模型中涉及的未知参数较多,对于数据充足性要求较高。外部影响模型将潜在的采用者市场氛围已采纳创新者和未采纳创新者两大类。内部影响模型假定创新扩散完全是由潜在市场内部的信息传播推动,其描述的创新扩散过程与传染病的传播过程相似,也被称为标准传染模型。本文研究认为太阳能光伏技术扩散过程符合传染病扩散过程:即初始阶段技术进入市场,由于潜在采用者的不确定性及技术本身的风险,扩散速度缓慢;加速阶段,随着用户增多,市场传播速度加快,普及量开始迅速增加;饱和阶段,当超过最大加速度点之后,技术市场扩散速度开始减慢,最终达到市场饱和,即最大开发量,这一过程通过下文图1能够清楚的看出。Fisher和pry(1970)、Henry(1972)和Blaekmna(1974)等人通过比较研究各种技术创新扩散过程,认为内部扩散模型(Logistic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技术创新扩散过程。因此本文研究采用Logistic模型对太阳能光伏技术扩散趋势进行预测。假设在某一时点t太阳能的市场最大开发能力nt,时间t点上太阳能光伏的市场普及量或者已有的市场潜能为nt,若太阳能光伏技术采用比率为β,则在无限小的时间间隔dt中,市场采用数量可以表示为如下:令f(t)=ntnt,表示时间t上太阳能光伏的市场开发率,即某一时点上,太阳能光伏技术市场普及量nt在最大经济可开发量nt中所占得比例。公式(1)可以变形如下:在Logistic模型中,市场开发率f(t)可以作为衡量技术扩散程度主要因素,然而现实中,技术扩散速度随着时间的增长呈现缓慢减弱趋势,对此,我们将公式(6)做如下变形:分析公式(7)易知随着时间的无限增长,公式逐渐减小并逐步趋向于0,这一变化趋势与模型假设以及现实都是相符合的,另外,mansfield认为技术扩散比率与已经采纳新技术市场份额有关[5],由此可知,Logistic模型能够比较合理的解释太阳能光伏技术的扩散趋势。本文模型中自变量只有时间一个量,对于逻辑模型中只有一个自变量的情况,预测结果倾向于定性结果。因此本文的结果更多的定性反映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扩散的整体趋势。1•2模型参数估计模型中β表示扩散速度,定义为太阳能技术扩散的市场渗透比率,是扩散研究中的关键参数。从公式(4)中可以看出,市场渗透比率在长期过程随着新技术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在逐步下降,β决定了扩散曲线的斜率和坡度。对于扩散速率β的影响因素,国内外学者研究颇多。mansifield认为技术扩散比率与技术的投资额度和收益率以及已经采纳新技术市场份额有关[6],R•Kemp(1997)认为影响可再生能源扩散过程的主要因素为采用者特征,社会经济环境特征、技术本身及技术使用者特征,Jacobson,Johnson则通过技术系统视角认为社会受众知识基础,政治环境制度以及技术原动力三方能够影响可再生能源扩散速度[15]。Reddy和painuly则通过采访利益相关者,得出政府介入以及提高可再生能源贡献能够加快可再生能源扩散速度[16]。peter通过研究太阳能光伏技术扩散研究发现,财政收入,政府导向积极性,投资成本,技术可靠性,信息传播程度以及环保意识能够影响新能源技术扩散速度[17]。所有这些因素对于估计β的值都有影响作用,但是在新能源研究中,这方面的数据相对较少。在Logistic模型中,数据充足时,参数估计方法通常有普通最小二乘法(Bass,1969)、极大似然估计法(sehmittlein,1982)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Srinirasna,1986)。而在缺乏有效数据的情况下,参数可以通过管理判断或者历史上类似创新的扩散情况来获得,用历史数据估计模型中的参数值作为一种数据确实情况下的估值方法被众多学者论证过[13],Collantes根据市场竞争者的历史数据估计出了燃料电池车的市场扩散速率,并证明了历史数据估值的有效性[5]。我国学者李继峰,张阿玲在对我国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预测研究中,参数β值的确定也采用了专家意见及经验数据[1]。国外学者在研究太阳能光伏技术扩散方面数据较为全面,根据文献研究,德国,芬兰,以及世界范围下的太阳能光伏技术扩散市场开发率要达到50%,分别需要21、23、44年的时间,其扩散速度也有较大差别。我们取3种情况下的平均值作为假设条件下我国太阳能光伏技术扩散系数,其中扩散比率ttop,β取自表1,将这两个参数值代入公式ttop=α/β得α的值。参数值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p#分页标题#e#2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市场扩散预测及分析本文选取1996年为基期,对应t=1,根据上文所得α=7•626,β=0•229,将其代入公式(2),整理得出我国太阳能光伏技术市场扩散曲线如公式(8)又f(t)=ntnt,nt值取太阳能光伏发电安装容量,通过计算得出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最大经济可开发量nt。在模型中nt指产品销量数值,但由于发电量与使用量基本相等,因此本文中nt的取值选取太阳能光伏发电安装容量数据,符合模型要求。本文研究数据取自《Bp能源统计年鉴2010》。2•1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最大经济可开发量估计通过模型估算,得出我国1996~2009年太阳能光伏发电最大经济可开发量nt,如图2所显示,1996年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最大经济可开发量为1625•64兆瓦,2000年增加到12344•17兆瓦,实际开发量增加到19兆瓦,2008年,太阳能光伏技术发电最大经济可开发量达25379•13兆瓦,实际安装容量则增加到145兆瓦,而2009年太阳能光伏技术发电最大经济可开发量达25379兆瓦,实际安装容量迅速增加到305兆瓦,但利用率也仅为1•2%。图3显示了我国1996~2009年太阳能光伏市场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我国太阳能光伏市场发电安装容量逐年上升,自2005年开始呈现稳定快速的增长势头。从整体发展来看,太阳能光伏技术市场普及量都呈上升趋势。太阳能光伏发电最大经济可开发量在增长过程中存在短期起伏,但总体趋势缓慢上升,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太阳能光伏利用率较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空间巨大。2•2太阳能光伏技术扩散发展预测根据模型,对我国2010~2030年间太阳能光伏技术市场扩散情况做出预测,得出太阳能光伏技术市场扩散曲线如图4。假设影响因素不变,以目前扩散速率,在2020年我国太阳能光伏技术市场开发率则能达到12%以上,而到2030年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市场开发率则将达到59•06%。将2010~2030年间的扩散趋势分解为两步,分别为2010~2020年,2021~2030年。可以看出2010~2020年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扩散较之2021~2020年更为快速。从2010~2020年,国家对于新能源的一系列政策及财政支持逐步发挥作用,大力促进了太阳能光伏的发展,扩散曲线较为倾斜,可见扩散趋势较为显著;从2020~2030年扩散势头开始呈现直线上升趋势,扩散的步调也开始趋于平缓,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发展趋于逐步成熟阶段。根据国家“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2005~2010年),到2020年我国太阳能光伏累计安装容量将达到28550兆瓦,光伏发电需求将增长到1•21%。中国电力科学院的研究表明,在考虑到开发煤电、水电和核电的情况下,2010年和2020年电力供需的缺口仍然分别为6•4%和10•7%[3],这个缺口正是需要用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补充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将成为解决我国“电荒”及高耗能问题的重要能源。3结论及展望每年中国陆地接收的太阳辐射总量相当于24000亿吨标准煤,约等于1000年的能源消费量[2],本文通过对我国2010~2030年之间的太阳能光伏技术市场开发率进行预测,得出在2020年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开发率将达到12%。2030年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开发率将达到59•06%,假设我国太阳能资源仅50%用来发电,则到2020年时,每年太阳能光伏发电量即相当于144亿吨煤,到2030年这一资源优势将更加明显。我国在发展太阳能光伏技术上制定了各个时期的目标,政府出台了大量的的支持及鼓励政策,并实施大范围有力的补贴资助。就太阳能项目工程而言,“太阳能屋顶计划”已经在全国部分城市开展,有效地推动太阳能资源利用。新修订的可再生能源法也提出实行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这些都将加速太阳能光伏发展,对于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

光伏市场趋势篇2

过去的10年,对于光伏产业可以用风光无限来概括。

不过,由此引发了一窝蜂地上项目、假冒伪劣产品、多晶硅高耗能、高污染,特别是国内光伏企业的市场几乎完全依赖于国际市场等问题,这样的掣肘,给在一片叫好声中的光伏产业涂抹上了一层阴影。也难怪有人称,现在的光伏产业是“两头在外”甚至是“三头在外”。

事实上,这仅仅是这些年来国内光伏产业所面临危机的一个侧面。产业专家指出:“聚光发电将会成为晶体硅、薄膜电池的替代者。”这更让光伏产业的未来,充满了变数。

那么,未来10年国内光伏产业又将何去何从?为此,记者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和中国光伏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高宏玲。

跟风恶果

Cei:2005年底,尚德成功登陆纽交所,其董事长施正荣也荣登当年国内新首富。之后,大批跟风者进入光伏产业。这是榜样的力量还是另有深意?

何祚庥:与榜样无关。一般而言,民营企业的资金短缺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民营企业不像国有企业那么有实力,融资难是它们的老大难问题。

高宏玲:光伏作为技术相对成熟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其巨大的应用前景和盈利潜力是吸引企业进入该产业的根本原因。

在国外,风力发电是常采用上市股票募集资金的可再生能源项目。通过引入股票方式,在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均可以赢利,其收益比单纯可再生能源发电要高许多,因此非常值得国内的光伏企业效仿。

Cei:从现状来看,国内的企业和地方政府对光伏产业几近谄媚,这也难怪一窝蜂地盲目上项目。

何祚庥:我觉得地方政府即便是为了政绩,也应该做太阳能。像北京就应该做,因为北京现在的太阳能没有那么多。大力发展清洁的太阳能是必须的。据我所知,上海的清洁能源占到了50%,而北京却相差很远,可能也就5%。北京市的电几乎都是火力发电,火力发电哪有不污染的。

不是批评它不做,而是批评它做的技术含量不高。而由此造成大量的低端产品充斥市场,这就需要有高端人才的进入,帮助把关和提升产品的质量水平。

高宏玲:在未对技术、资源、人才、市场和竞争优劣势等发展要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情况下,持续不断地扩大产能,肯定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应谨慎而为。

因此政府要推动该产业的发展,首先要在了解本地的资源、人才、市场和竞争优劣势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合当地实情的发展规划,统筹兼顾,有序推进;其次,应透析光伏产业发展趋势,包括技术、市场等方面,引进一些有技术优势,发展潜力巨大的企业,确保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此外,在细分光伏市场的基础上,做强做大某些细分领域,填补市场的空白点。最后,政府应积极采取鼓励措施,引导当地光伏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连锁效应

Cei:目前,国内光伏领域是民营企业一家独大,但是随着类似于敦煌光伏招标民企因成本被拒之门外的事情发生,未来民企是否退居其后,这将是个巨大的命题。同时,面对国际市场的风云变幻,国内光伏企业如何做到进退自如?

何祚庥:已经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比如说竞标,国有企业资本雄厚,敢不惜赔本去竞标,而民营企业就不敢那么去赔钱。所以,民营企业几乎没有国内市场。但并不是说民营企业就没有机会。因为有些国有企业的技术也不先进,甚至是很落后的。整体来看,国内企业在这个领域的研发工作不够扎实。

高宏玲:目前,特许权招标工程所启动的装机量与我国电池产量相比微不足道,对国内光伏企业影响不大。不过,它采取低价中标的方式,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容易引发恶性竞价,此种竞标方式在后续肯定会得到订正。实际上,特许权招标是为了摸清光伏发电的合理价格,为后续出台的上网电价法奠定基础,国内光伏市场将大规模依托上网电价法而非特许权招标工程,届时民企将与国企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

对于国际光伏市场的波动,国内光伏企业要通过持续的投入、技术进步、管理水平的提高等方式首先练好内功,提高产品竞争力;同时,要加强沟通与合作,积极与国外相关企业合作,通过合资建厂或在外建厂方式,使产品接近终端市场;最后,敦促政府主管部门,加快启动国内光伏市场,规避国际市场波动所带来的影响。

Cei:没有核心技术,也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有人因此认为,国内的光伏产业有沦为加工厂的危险。

高宏玲:我国光伏产业在产业化技术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在电池生产技术方面,我国已经基本上掌握了全套的晶硅电池关键生产技术,单晶硅、多晶硅电池的产业化光电转换效率在世界上处于比较先进的水平。在专用设备方面,中国以较快的速度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2010年光伏设备销售已超过30亿元,相当一部分设备已经实现国产化,有的还实现了出口甚至出现批量出口。出口的光伏产业均达到国内外相关的认证标准,总而言之,我国质优价廉的光伏产品为全球光伏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少部分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光伏企业也将在产业整合过程中被市场所淘汰。

Cei:多晶硅污染向来被看成是光伏行业中挥之不去的阴影。有人说,国外由于环保标准高、要求严格,污染的事情相对较小,果真如此?国内的多晶硅污染治理与国外还有哪些差距?

何祚庥:有人说,太阳能是高耗能、高污染,我不认同。我所说的太阳能是少耗能、无污染,它是当代太阳能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第三代光伏太阳能,或者叫“绿色光伏发电技术”。它严重冲击第一代、第二代光伏太阳能发电技术,它的优点在于绿色、高效、价廉和寿命长,其最为核心的技术是太阳能炼硅。

高宏玲:国内多晶硅污染问题并非普遍存在。对于像保利协鑫、洛阳中硅、大全等国内大型的多晶硅企业而言,由于已经采用改良西门子法解决了制备多晶硅存在的副产物综合利用问题,生产过程基本不存在污染问题。但是对于少数产能较低,投资有限的小型企业,可能存在污染的问题。

国外由于多晶硅企业历史相对悠久,企业数量少,每个企业的产量较大。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与化工企业配套建设,污染问题确实很少。

从污染治理方面,国外基本没什么污染,特别是德国、美国、韩国等。我国治理污染措施严格,对于新建项目需达到2010年底由工信部、发改委、环保部共同出台的《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的要求,从设厂、产能、环保、副产物利用等各方面对多晶硅生产企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最大限度的确保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东西失衡

Cei:东部省份向来是用电主力军,光伏发电也不例外。然而,廉价的土地优势让不少光伏发电项目落地西部,加之并网和输送制约,这是否意味着项目上马越多问题就越多?

何祚庥:目前,包括太阳能发电、风电等在内的新能源产业都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像最新的第三代光伏发电技术,已在甘肃省武威地区建造了峰值功率总量为1兆瓦的20个转盘,已长期稳定可靠地发电,加上运费的售价是26000万/千瓦,现在又加改进,包括逆变器在内的整体组件“峰值功率”售价是1.5万/千瓦~1.6万/千瓦,大规模产业化后还有大幅度降价空间。不过,在管理体制上碰到了困难,国家至今没有制定出此类技术的标准,虽价廉价但国内市场上难以大规模出售,而且不能参与竞标。

高宏玲:光伏的应用主要是并网问题。就区域而言,发挥地方优势在西部建电站不会对产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就像现在的传统电力应用,发电也是以能源富集的中西部为主。

Cei:光伏产业是否会成为西部地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高宏玲:西部有资源优势,有光伏应用的地域优势,所以在光伏产业链上游的多晶硅材料制备以及下游的光伏电站建设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这也是光伏产业进入西部地区的重要切入点。光伏产业落户西部,可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解决当地人口就业、培养行业紧缺人才等,给地方的经济发展带来好处。

未来路径

Cei:有人认为,5~10年内晶硅的地位难以撼动,但是10年后薄膜将占据主流,这是因为薄膜具有的弱光发电、损耗小等优势是晶硅难以比拟的?

何祚庥:我很赞成大力发展聚光发电技术,应积极推进这一技术的产业化。现在国外将聚光发电技术,称为第三代光伏发电技术,意思是说它可以取代第一代光伏发电技术(晶体硅),第二代光伏发电技术(薄膜电池)。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意见,已经是国际主流技术共识。

按照国外的预测,第二代光伏发电亦即薄膜电池发电成本,约是第一代光伏发电,亦即晶体硅光电池发电成本的1/2;第三代光伏发电成本,亦即“聚光”技术为核心的光伏发电的成本,又将是第二代技术的1/2。所以,并不是薄膜和晶硅谁取代谁,而是第三代技术可能取代它们。

高宏玲:虽然说薄膜电池的售价相对于晶硅电池来说较低,但实际上薄膜电池的投资成本和生产成本相对于晶硅电池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目前国内众多薄膜电池厂商的盈利能力仍然较弱,并且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光伏原料价格不断走低,晶硅电池的生产成本也不断下降,薄膜电池原先具备的硅原料使用相对较少的优势也被晶硅电池逐步蚕食。但不可否认,随着薄膜电池技术的进步,其投资成本、生产成本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也未可知,因此10年后到底哪种电池占主流谁也不好下定论。另外,薄膜电池与晶硅电池并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因为两者均是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晶硅电池在大型光伏并网电站建设中有优势,而薄膜电池则在光伏建筑一体化、可定制型和柔性光伏发电市场有优势,未来薄膜电池与晶硅电池必定同时并存发展。

Cei:尽管国家已经开始启动建筑一体化、金太阳工程等试点,但国内光伏应用市场仍迟迟难以打开。除了意识不够、上网难之外,还有哪些主要症结?

高宏玲:入网标准和检测能力缺失,电网公司对光伏发电并网不积极,不配合,电网规划未能同光伏电站建设同步进行等,都是光伏发电并网难的问题所在。因此,要想推动我国光伏市场健康发展,首要解决的就是光伏发电并网难的问题。

另外,我国政府目前的光伏项目仍以示范工程为主,在大规模启动光伏市场上显得颇为谨慎,最为典型的便是迟迟未出台被业界公认为最能大规模推动光伏市场发展的政策――上网电价法。再次,我国光伏应用政策仍有待完善。前期出台的金太阳工程与光伏建筑补贴政策虽然对光伏项目的初始安装有50%的关键设备补贴与定额补贴,但盈利空间仍然有限。在光伏电站特许权招标项目中,中标价格普遍较低,财力雄厚的国资介入新能源领域使光伏民企陷入被动,初具雏形的国内应用市场基本无利可图。

Cei:光伏产业在经历了10年的高歌猛进之后,是否还会延续这种爆发式增长?

高宏玲:可以肯定,光伏产业不会再出现爆发式的增长。实际上,随着国际光伏补贴政策的逐步下调,光伏市场增长逐步放缓,倒逼光伏产品价格不断下降,光伏利润率不断走低。

光伏市场趋势篇3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发电;光伏发电现状;光伏发电前景发展

1.太阳能光伏发电

1.1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阵、蓄电池、逆变器、负荷以及控制器等组成,以太阳能电池阵列为核心。太阳能电池阵分为平板式和聚光式。太阳能电池用半导体材料制成,当太阳光能投射到半导体上之后,半导体会吸收太阳光能进而激发出其内部的电子和正电荷,此时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半导体内有电流流过,称为“光伏效应”。目前应用较广的太阳能电池有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等,而近年来也出现了用硅以外的化合物材料如磷化铟、砷化镓等做成的太阳能电池。

1.2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指无需通过热过程直接将光能转变为电能的发电方式。它包括光伏发电、光化学发电、光感应发电和光生物发电。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级半导体电子器件有效地吸收太阳光辐射能,并使之转变成电能的直接发电方式。可以说是当今太阳光发电的主流。太阳能光伏发电也即是太阳能电池发电。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半导体p—n结的光伏效应将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器件。由于单个太阳能电池不能作为电源使用,而要用若干片电池组成的电池阵进行发电。

2.光伏发电方式现状

2.1光伏发电耗能

太阳能作为一种永久性资源,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无可估量的。我国有着十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据估算,陆地表面每年接收的太阳辐射能约为5×1019kJ,约相当于1700亿t标准煤的热值。和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等发电方式不同,光伏发电依托太阳能得天独厚的自然存在,基本来源几乎不耗费任何经济成本。光伏发电中,因为应用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即太阳能电池阵、蓄电池、逆变器、负荷以及控制器等组成的系统,因此发电方只需要付出硬件的经济成本即可利用太阳能资源进行光伏发电,以满足各个行业对电能日益增长的需求。

2.2光伏发电的能效利用现状

2.2.1光伏发电的能效利用状况

光伏发电的能源利用效率是指光伏发电过程中,付出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投入所带来的经济产出量即发电量。用太阳能的转换效率来衡量光伏发电的能效利用状况。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就是电池电功率和入射光功率的比值。由于电池板的不同,不同材料的能效利用率也不同。现有情况来看,单晶硅电池板的能效利用效率在18%左右(实验室可达到22%以上),多晶硅电池板的能效利用效率在16%左右(实验室可达到20%以上)。从此数据来看,光伏发电在能效利用状况上情况不是很理想,尽管每年的光伏发电装机量逐年递增,仍应该从能源利用效率上找出最根本的解决办法。

2.2.2光伏发电能效利用存在的问题

第一,由于电池板硅片未达到规模生产、生产设备及工艺落后、部分原材料需要进口、硅片生产能力不足,需要外购硅片等原因太阳能电池成本偏高,硅片生产能力不足。光伏发电市场开发的主要障碍是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偏高。太阳能电池售价的高低是影响光伏发电系统价格的关键。如果中国太阳能电池行业在近期仍无较大进步的话,形势是不乐观的。

第二,硅片本身的成本问题。目前,太阳能电池的成本为整个系统成本的主要部分。降低硅材料的生产费用,是降低太阳电池成本的关键。多晶硅电池的材料成本比单晶硅电池的材料成本低,应作为研究的重点。可研究多晶硅材料制备的新技术、快速掺杂表面处理技术、提高硅片质量的新技术新工艺等。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技术的日益完善,也会为光伏发电提供更强的竞争实力。

第三,系统配套能力差。光伏发电的平衡系统包括:蓄电池、逆变器、控制器等)。由于尚未形成规模生产;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没有权威的质量监测中心;成本高,质量差;产品开发跟不上市场需求等原因,中国在专用控制器、逆变器及专用直流灯具等方面的配套能力一直很差,中国在光伏发电系统部件水平以及光伏平衡系统的效率和成本方面与国外有着较大差距,应予以充分重视并及时改进。

第四,生产规模小。我国太阳电池制造厂的生产能力约为0.5~1兆瓦/年,比国外生产规模低一个多数量级。加之市场培育和发展迟缓,缺乏市场培育和开拓的支持政策、措施。使光伏发电的规模停留在小数量上。

3.光伏发电方式的未来发展趋势

3.1国家政策下光伏发电前景展望

在未来,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用硅锭/硅片以及高效低成本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系统控制部件的产业化成为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化专项支持的重点领域之一。太阳能是洁净无污染的巨大能源,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太阳能将是人类新能源利用方面的科技发展方向。随着世界能源的日趋紧张和光伏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廉价的非晶硅太阳电池的生产技术也日渐成熟。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非常契合国家新能源优化发电的举措,加之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清洁、廉价等性能,未来光伏发电将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3.2光伏发电方式整体未来发展趋势

从技术的层面来说,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光伏发电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它能够实现人类向可持续的能源系统转变。相对而言,目前这项技术的发展还处在初期阶段,到2030年之后将会有很稳定和很高的增长率,会成为更加可行的电力供应者。随着科技发展,行业内预计2030年以后发电成本会继续降低。一些技术如晶体硅、薄膜以及一些新光伏发电系统材料将会在市场上大量涌现。如果这些新举措得以成功实施,模块的转换效率将进一步提高。最终,光伏模块的转换效率将达到30%~50%,从而使太阳辐射能量可以高效的利用。安装在阳光充足地区的1m2最高效的光伏模块每年将发电1000kwh。

从应用领域来看,由于之前的光伏发电市场主要是在通信领域和边远地区。在国家和行业大力提倡光伏发电措施下,应用的范围可以随着光伏发电系统成本的降低,将向光伏水泵,海岛,工业领域以及屋顶发电系统发展。而随着常规电力日趋紧张,光伏发电必然向公共电力规模发展,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大型独立光伏电站(100kw以上),中心并网电站(100kw到1mw级电站)以及大型风光互补电站必然会在公共电力中占到更大的份额。电动汽车的发展也会给光伏发电带来新的机会,如汽车空调、太阳能快速充电系统以及光伏制氢系统等。在更远的将来,光伏发电有可能得到像沙漠电站甚至宇宙发电等更大规模的应用。

3.3光伏发电方式在建筑构件上的重要应用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相当丰富,且分布范围较广,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潜力巨大。我国的建筑物能耗约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8%,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与建筑相结合,提供建筑物自身用电需求,实现建筑物零能耗,可以大大改变我国建筑物高耗能的现状。目前,我国政府已把太阳能光伏发电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这将推动我国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扩大光伏发电在建筑中的应用规模。光伏发电与建筑相结合的工程非常具有开拓性。在相关部门加强推广应用太阳能、制定相关政策和积极扶植,建筑部门加快太阳能利用的措施下,光伏发电与建筑物构件相结合,有效地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能量,满足建筑物对电能等能源的需求,减少国家支柱发电手段的负担,使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4.结束语

进入21世纪以来,在能源短缺与需求增加的双重制约下,能源问题不仅表现在常规能源的匮乏不足,同样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而国家要能源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开发利用可再生洁净能源。太阳能其独具的优势是国家大力发展的必要前提。充分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必将有效节约能源,而太阳能资源也将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导能源。

参考文献:

[1]王斯成.光伏发电的前景和问题[J].国际电力,1997(04):21~23.

[2]张作宇,王景燕,李燕青.光伏发电的现状和展望[J].科技信息,2010,(17):352~353.

[3]杨忠.太阳能光伏发电现状与发展趋势[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8(01):56~58.

[4]邓赞高,胡立伟,杜长泉.浅析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发展的趋势[J].珠江现代建设,2009(05):29~31.

[5]李芬,陈正洪,何明琼,徐静水.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现状及前景[J].电能源科学,2011(12):

201~206.

[6]曹峰.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及前景分析[J].电力职业技术学刊,2008(03):11~15.

[7]杨军.太阳能光伏发电前景展望[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08):110~112.

光伏市场趋势篇4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发电;现状和前景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能源被不断的消耗,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了减少环境的污染,保证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就必须改变现有的能源结构,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可再生资源是人类未来的主要能源来源,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开始重视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在这些可再生资源中,光伏发电的发展速度最快,而太阳能光伏发电已经成为可再生能源领域中继风力发电之后产业化发展最快、最大的产业。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我国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对太阳能的开采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太阳能光伏发电成为我国开发新能源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并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现状及前景进行分析。

1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

一般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主要是由光伏电池组件,交直流逆变器、蓄电池和光伏系统电池控制器组成。首先,通过光伏电池组件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其次,再利用交直流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变成交流电,同时逆变器还可以自动稳定电压,改善光伏发电系统的供电质量。利用蓄电池将电能存储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在释放出来。充放电控制器则是可以防止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的储能蓄电池组过充电和过放电的设备,它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2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2.1国外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作为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增长最快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快速发展。截止2004年,世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装机总容量达到了964.9mw。到了2006年底,这个数据达到了4961.69mw。像单晶硅电池、多晶硅电池、非晶硅电池、带状硅电池、聚光电池以及薄膜电池等太阳能光伏电池已经商品化和实用化。在国际市场上,太阳能光伏电池的价格一般在3.15美元左右,并网后的价格为每瓦6美元,发电成本为每千瓦时0.25美元。光伏电池的发电效率在不断的提高,晶体硅光电池的转换率为15%,而单晶硅电池转化率则达到了23.3%,砷化镓光电池更是达到25%的转化率。同时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使用寿命也大大的延长,最多可达30年之久。目前,世界上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应用最多的国家为美国、日本和欧盟,它们的太阳能发电总量占世界光伏发电量的80%。专家预测,日后的世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将会朝高效率、高寿命、低成本和美观实用的方向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总量也将占13-15%,预测到2100年光伏发电总量将占60%以上。

2.2国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启用较晚,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光伏发电快速发展。在这一阶段我国光伏组件的生产能力不断提升,产品生产成本降低,市场不断扩大并出口到国外,装机总容量也逐年增加。截止2006年底,我国光伏发电总量为35mw,占世界总量的3%。到2020年之前,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光伏市场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发电成本也逐渐降低,2010年我国光伏发电的价格约为每千瓦时1.2元人民币,预计到2020年,这个价格将会降低为每千瓦时0.6元人民币。

随着我国光伏企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受到西方国家的反倾销等政策的打击,一些光伏组件的生产厂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个背景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开发应用应该转向国内,中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尤其是西北等内地地区,光照充足,必须加大财政支持,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中国的应用,促进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

3结语

随着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我国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快速成熟起来。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不但具有环保的特点,而且科技含量高,发电成本低,是对传统发电模式的重大突破。但是,光伏发电系统的使用率还不高,主要原因是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科技含量高,对材料的使用要求严格,因此必须加快研发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新材料,提高光伏发电的效率,降低发电成本。加大对光伏产业的扶持力度,开发国内市场,将光伏发电系统广泛的应用到国内,提高光伏产业竞争了,不断推进光伏产品的更新和升级,为我国的电力供应开辟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光伏市场趋势篇5

一个产业在初期、中期是需要政府补贴的,否则这个产业发展不起来。“但是一个产业,太阳能也好,风电也好,如果长期还是靠政府来进行补贴,这个产业是没有前途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欧阳昌裕曾这样告诫光伏产业。

政府的补贴政策模式不可能是光伏行业发展的长期模式。沐浴在政策春风里的光伏企业,尤其应当重视提高自身的技术含量,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完善产业链条,占领产业高端。“因为任何优惠政策都是暂时的,只有提高了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才能经受住市场的严峻考验。”柳卸林表示。

国内光伏市场的开拓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于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和转换效率的提升,其中,光伏设备制造产业大有潜力可挖。逐步实现制造设备核心产品的国产化,才能加速电池片成本的降低和转换效率的提高。

目前,从整个晶硅太阳能生产产业链来看,国产单晶硅生长炉、多晶硅铸锭炉、线切方机等设备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可满足行业需要。国产多线切割机、全自动丝网印刷机等关键设备,去年刚刚开始试用,期待更全面的突破。有些核心设备,我们还是主要依赖进口,如大尺寸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设备、化合物半导体薄膜太阳能电池设备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抓紧设备的创新开发。

除了向上延伸产业链外,光伏产品的下游应用市场也绝不可忽视。

从光伏产业链的角度来说,电站仍然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部分。目前,大部分的组件企业开始在海外进行电站投资,一方面是电站目前具有良好的投资回报率,另一方面也可以为自身的组件销售提供稳定的渠道来源,避免组件的滞销。开拓国内市场,光伏电站投资仍是重要途径。当然,这需要国家在光伏发电上网政策上给予更多实质上的帮助。

此外,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也是国内光伏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具有不额外占用土地资源、原地用电减少输电投资和输电损失等特点,可缓解电力紧张,是分布式能源发展中的一个很好方向。

当前,全球对于新能源需求日趋强劲,新兴市场纷纷崛起,特别是太阳能光伏市场近年来被受追捧,而欧洲光伏市场被视为先驱、领军,相应的入网法规、补贴条款、测试标准吸引着众多国家和区域的效仿和跟随。

这几年欧洲补贴相继下调,次贷危机,区域保护,众多门槛制约着国内企业进军该市场,德国作为欧洲市场总安装量最多的国家,一直独占鳌头,德国的光伏市场的震荡,牵动着众多企业的心弦,相关的新法规、要求、测试的标准成为本土企业的保护伞,阻碍着国内企业进入。

2011年8月,德国颁布最新的《分布式电源接入低压配电网运行管理规定》(VDe-aR-n4105),于2012年1月1日起取代VDe0126-1-1之规范,要求德国所有新安装的连接到低压电网的光伏电站,都必须符合VDe-aR-n4105标准,VDe-aR-n4105成为考验众多逆变器企业一道新标准。

近年来,国内的逆变器企业犹如雨后春笋,增添了许多新角色,而面对成熟市场一再提高进入门槛,许多企业相继望而却步。德国刚颁布的新规VDe-aR-n4105,是在VDe0126-1-1技术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提高,使得众多立足国内市场的企业望尘莫及。

据相关业内人士透露,此项新规出台后,为数不多的企业投入大量技术、人力想跨过这项技术门槛,目前完全满足该项标准的企业不多,山亿新能源(英文“Samilpower”)SolarLake系列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是率先获得此证书,对于国内企业冲刺此标准起到标杆和引导作用。

2012年充满着挑战,同时伴随着是更多的是机遇,面对国外提高新标准,对外来企业来说无疑是设立高的门槛。国内光伏企业要想长期屹立国际光伏市场就要从自身提高,一方面需要从技术上进行不断创新,才能去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挑战。其次,产品的质量是让客户诚服的关键,也是许多国内企业需要提高的地方。

同样售后服务也被国外客户看的很重要,逆变器不像人们所熟知的普通电器产品售后服务随处可见,逆变器在整个电站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关系到光伏电站效率和整个系统的成本,关系整个电站的稳定,所以完善的售后服务团队显得至关重要。

光伏企业挖掘国内市场或成发展新引擎

与中国宣布降低金太阳工程补贴标准几乎同时,欧洲多个国家也相继宣布了光伏补贴削减计划。

“政府的光伏补贴是光伏企业赖以生存的关键支撑力量。”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认为,包括德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光伏产业之所以能够获得高速发展,均与政府的光伏补贴政策密不可分。随着政府逐步削减对光伏产业的补贴,光伏企业的盈利能力将会下降,这显然不利于光伏产业的发展。

在2011年下半年光伏业遭遇“寒冬”后,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扩大国内市场对光电的需求,促使光伏企业更加重视国内市场。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表示,国内光伏企业不可能一直依赖国际市场,必须更加重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

为了从政策上加大国内市场对太阳能发电需求的引导,我国今年首次把太阳能发电纳入能源发展计划,并制定了3Gw的具体目标。

瑞士Sarasin银行近日的调查报告同样看好中国内需市场的太阳能需求。该报告指出,2011年至2015年间,欧洲太阳能市场将每年缩水5%,但由于中国等新兴光伏市场的发展,今年全球光伏市场需求仍将增加20%,2010年到2015年之间,全球光伏市场年增长率将达18%。

银河证券分析师邹序元表示,当前欧洲各国政府陆续公布削减光伏补贴的计划,但国内光伏电站及发电系统招标火热,光伏“外冷内热”的情形明显。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联合颁布的《关于做好2012年金太阳示范工作的通知》,正式开启了第四期“金太阳”屋顶工程,更加凸显了这一趋势。

有消息称,国内已有100多家太阳能企业在看到报价跌近谷底后,正在酝酿复工。

业内人士表示,光伏产业要启动国内需求市场,应该重点从两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是自建光伏电站。从光伏产业链的角度看,电站仍然是光伏产业链投资回报率最高的部分,下游电站在政策扶持的情况下可成为光伏企业获得未来稳定现金流的来源。

二是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具有不额外占用土地资源、原地用电减少输电投资和输电损失等特点。同时光伏系统发电高峰与建筑用电高峰基本重合,可缓解电力紧张,是分布式能源发展中的一个很好方向。

孟宪淦则认为,如果中国光伏企业想继续发展,就要改变策略和方法。原来国内光伏企业是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优势在国际市场打拼,这条路现在已经走到尽头。2012年,我国光伏产业要度过“寒冬”,必须摆伏原料和产品“两头在外”的尴尬境地,创新技术降低多晶硅的生产成本,同时大力挖掘国内市场以吸收消化快速增长的产能。

海通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分析师张浩认为,整个光伏行业短期基本面没有好转,低迷趋势将继续,不具备大的趋势性机会。

也有业界人士表示,中国光伏业面临着“洗牌”,具备资金、技术优势的光伏企业将沿着降低成本的路线,不断促进技术研发和规模生产;而众多中小企业所代表的落后产能将被淘汰,最终促成中国光伏业转型升级和良性发展。对目前外需疲软的光伏企业而言,国内相关扶持政策无疑是雪中送炭。由于国内需求潜力巨大,光伏企业将发展方向转向国内需求和安装市场才是当前的最佳策略。

光伏市场趋势篇6

【关键词】光伏产业反倾销

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及产业形势的变化,西方发达国家在光伏领域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作为光伏技术的支撑,光伏制造产业已大部分转移到中国。这种局势的逆转严重威胁了欧美等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使得欧美等国政府接连对我国进行所谓“贸易保护主义”的新一轮制裁。据此,本文主要通过相关事实、变化趋势的了解来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并提出有效意见。

一、欧美对华光伏产业反倾销案例概述

2011年10月18日,德国Solarworld美国分公司等向美国商务部正式提出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申请;11月,美商务部对此正式立案并开展调查,并于2012年宣布对我国被诉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2012年7月24日,欧洲光伏制造商联盟针对我国光伏制造商向欧盟委员会提讼,9月欧盟委员会对此开展调查,于2013年6月决定对我国光伏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

2014年,美商务部对我国晶体硅光伏电池开展第二次“双反”调查,并征收高额临时反倾销税。

二、我国光伏产业遭受反倾销的趋势和特点

从上述反倾销案件可以看出,我国光伏产业遭受反倾销主要呈现如下趋势:

(1)反倾销诉讼产品范围广。从2011年美国对我国晶体硅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到2014年再次对该产品及其组合产品进行“双反”调查,可以看出我国光伏产品遭受反倾销的规模不断扩大,其中产品范围从光伏电池扩大到光伏组件等,产地范围从大陆扩展到台湾地区。

(2)反倾销税的税率高。2013年6月欧盟对我国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同年8月对我国光伏玻璃产品征收17.1%-42.1%的临时反倾销税;2014年美国在第二次“双反”后,对源于中国大陆的产品征26.33%-165.04%的反倾销税。

(3)涉案金额大。2012年9月,欧盟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逾200亿美元。2013年美国对我国的反倾销案件中,我国大陆地区涉案15亿美元,台湾地区涉案6.57亿美元。

(4)对华实施反倾销的国家多。自2011年美国开启对我国光伏产业的第一次“双反”调查以来,我国光伏产业先后受到欧盟、澳大利亚、印度等一系列国家的反倾销调查。

(5)反倾销手段更加隐蔽。纵观欧美针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发起的反倾销案件,可以发现方式不断升级,由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灰色区域”,到频繁设置技术壁垒,再到利用国家安全等非关税措施提高对华贸易壁垒。

三、中外光伏产业贸易争端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所受到的反倾销调查逐渐增多,究其原因,主要包括;

(1)“国别歧视”。目前多数外国政府仍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从而采用“替代国价格比较”办法来衡量中国产品是否存在倾销,但这种衡量标准却不具有合理性。因为生产方式、生产技术和原材料方面的差异会对产品的价格造成很大的影响。而我国在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低价优势,以替代国价格进行衡量会夸大产品的倾销幅度。

(2)经济利益纷争。我国产品在各国的畅销对地企业的既得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从而引起贸易报复。瑞典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艾里克森就曾指出,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税的真实目的在于其不想让中国在全球公共产品开放的贸易体系中搭便车。同样,中美光伏贸易纠纷案的根源就是我国光伏产品在美国大量销售,使得其本土少数太阳能企业破产。

(3)我国光伏产业产能过剩,出口价格低。导致我国光伏产品屡遭倾销指控的重要原因就是价格低。造成这种低价的原因在于:出口企业忽视劳工权益而达到的低成本投入;生产要素价格低廉;我国政府对新型能源的开发与发展给予了大量的补贴。这些都导致了光伏产业井喷式的增长,从而致使其价格低廉。

(4)我国出口秩序混乱。部分出口企业受短期利益的驱动,选择竞相降价以低价抢占国际市场上,扰乱了正常的外贸出口秩序,而这极易为外国实施反倾销制造借口。此外,一些企业利用少数企业已获取的“无损害”胜诉结果,继续大搞低价竞销,致使我国不断陷入反倾销指控的恶性循环之中。

四、对策与建议

随着中国对欧美光伏产品出口的增长与双边贸易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光伏出口企业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反倾销申诉。为了积极应对外国的反倾销,更好地维护我国企业的利益,我国政府要尽快通过谈判、协商,彻底解决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政府支持体系,明确政府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完善我国反倾销法律制度体系。与此同时,企业要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树立品牌意识;此外要积极应诉,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GlobalData.anti-DumpingmeasuresagainstChinaandtheirimoactsonSolarpVmodulemarketsintheUS,europeandChina.GDae0150Vpt.2013.

[2]朱宪辰,李玉连.领导、追随与社群合作的集体行动――行业协会反倾销诉讼的案例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7,(02).

[3]徐建牛,孙沛东.行业协会:集群企业集体行动的组织基础―基于对温州烟具协会的案例分析[J].浙江学刊,2009,(01).

[4]刘爱东,蔡建平.我国机械冶金企业应诉欧盟反倾销案例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7,(10).

光伏市场趋势篇7

作为新兴产业,太阳能多晶硅在未形成产能产生经济效益之前,行业整体就面临了一轮过度开发所导致的产能过剩,导致过去一两年内多晶硅价格出现过山车式暴涨暴跌,严重影响了该行业的健康发展。经过发展初期的阵痛之后,近期多晶硅供应出现明显紧张气氛,产品价格持续走强,新一轮景气周期已经到来。在多晶硅价格持续高涨的刺激下,上周南玻a、乐山电力表现出色,创下近期反弹新高。

光伏景气自下而上 多晶硅持续涨价

中国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多晶硅应用国,2009年全年我国多晶硅进口总量大概在2万吨左右,2010年上半年我国多晶硅进口总量已经达到1.933万吨,接近去年金年的水平。而这背后则是期内全球光伏市场的持续升温,国内光伏厂商电池组件出货量的爆发性增长,由此带动对上游原材料多晶硅的旺盛需求。

光伏市场景气开始由下游传导至上游,多晶硅涨价近期突然加速,国际多晶硅价格重新攀上70美元/公斤。这是继国际多晶硅价格2008年从510美元/公斤的高点回落到2009~40美元/公斤的低点之后,正式呈现强劲上攻态势。光大证券表示,在年底前,市场没有利空因素出现的几个月中,多晶硅价格不会出现明显回落。上游硅料厂盈利能力的提升将是中期趋势:1、上游环节技术壁垒高,投入大,量产时间长,市场风险高。在产业链中理应享有较高毛利率;2、自2008年年中以来,由于预期产能过剩,多晶硅价格大趺,而光伏产业链其他环节的附加值保持稳定,造成下游毛利率显著高于上游,出现短期繁荣。中长期来看,全产业链各环节盈利能力的合理化回归应该是趋势,上游厂家理应享有20%以上的毛利率。3、目前国家对多晶硅行业的准入标准提高,贷款也有限制。因此,未来的产业扩张将主要集中于既有的行业龙头,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升,价格无序竞争的局面出现概率降低。

多晶硅进入最佳发展期

今年下半年,国内多晶硅企业迎来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佳发展时期。目前,国内涉及多晶硅的厂商可分为四类:一是传统厂商,如新光硅业、洛阳中硅、峨嵋半导体等。这些厂商具备多年生产技术经验的积累,且夺得了市场先机,但其暂时的领先地位远不牢固,而且在人才流失严重的同时同样缺失多晶硅的先进核心提炼技术,并由于投资所限未能实现千吨以上规模经济,二是传统能源和能源设备国企,如天威保变、特变电工、东方电气、乐山电力、银星能源、航天机电等。这些企业介入多晶硅生产环节的时间较短,但它们实力雄厚,有比较明确的投资规划和一定的下游渠道优势,未来发展前景较为乐观;三是民营下游光伏企业,如无锡尚德、江西塞维、江苏中能、南玻a等这类企业因为有光伏产业链作为背景,且实力雄厚,机制灵活,企业执行力好,一旦光伏市场启动,必将成为市场的宠儿;四是江苏阳光、通威股份、航天机电等非能源企业。从行业经验、技术工艺、还是从资金实力上,这类企业中水平较为参差,长期发展前景难以预测。

总体来看,在上述四类多晶硅制造企业中,第二、三类企业竞争实力较强,在下半年的多晶硅产业复苏中必将当先受益。

光伏市场趋势篇8

【关键词】:新能源;发展;现状;趋势

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thenewenergy,newenergydevelopmentstatusandtrendanalysis;putforwardtheoverallstrategyofnewenergyindustry.

Keywords:newenergy;development;presentsituation;trend

中图分类号:tU241.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新能源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聚变能、水能和海洋能等。中国风电资源主要是在东北、西北和内蒙古等地区,煤电资源主要在黑龙江、山西、内蒙古和甘肃西北等地。水电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川渝云贵以及两湖两广地区。但是电力消费的中心却是在沿海地区,所以说我国能源的产生地区和电力消费中心是不匹配的,这对电网搭设和能源的利用都具有一定的考验。

一、中国经济整体概况

1.中国经济现状

目前世界经济危机并没有改变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趋势。中国未来经济依然表现为高储蓄、高投资、高资本与高速度,如表1所示。对于中国经济的分析,主要从出口、房地产、内需三个部分剖析,这三个部分被称为中国的三驾马车,同时日益和国外接轨是中国经济的主流趋势。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平滑增长的过程,它和消费能力、需求能力紧密相关。产业弥补式的增长特性使得在对待一个产业时需要有收放自如的控制力,不能过分的打压。但是中国经济增长轨迹的变化将被缓慢启动,调整的模式具有明显的需求先导型、产业内部深化等特点。此外,中国经济将步入一个较长时期的“次高速经济增长时期”,人们原来所想象的各种增长模式大转变并非想象得那么迅猛。

表1:2009年~2013年我国GDp的增长情况

2.重点关注的新兴战略产业领域

1)新能源领域: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水电、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沼气发电、地热利用、煤的洁净利用、和新能源汽车等。此外,核电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和煤层气开发、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也颇受关注。

2)新材料领域: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和器件。

3)信息通信领域: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传感网、物联网,集成电路、平板显示、软件和信息服务,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和成套工艺等专项。

4)生命科学领域:关注的对象包括转基因育种、干细胞研究,生物医药、生物育种,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新药创新、重大传染病防治。

二、新能源分类与特征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新能源定义为: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具体来说,包括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聚变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所以概括的说新能源的两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新技术和可再生。

世界新能源的分类可以分为三类:传统生物质能,大中型水电和新可再生能源。其中新可再生能源具体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据iCtresearch研究分析表明,未来的新能源有:波能、可燃冰、煤层气、微生物、第四代核能源等能源。

三、新能源行业发展现状

国际能源署(iea)对2000年~2030年国际电力的需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来自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将最快。iea的研究认为,在未来30年内非水利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将比其他任何燃料的发电都要增长得快,年增长速度近6%,在2000~2030年间其总发电量将增加5倍,到2030年,它将提供世界总电力的4.4%。iCtresearch认为,iea的研究过于保守,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至少应占世界总电力的10%以上,要翻10~15倍。

1.中国新能源市场特征

中国风电资源主要是在东北、西北和内蒙古等地区,煤电资源主要在黑龙江、山西、内蒙古和甘肃西北等地。水电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川渝云贵以及两湖两广地区。但是电力消费的中心却是在沿海地区,所以说我国能源的产生地区和电力消费中心是不匹配的,这对电网搭设和能源的利用都具有一定的考验。

2.中国新能源市场现状

1)光伏:市场短期的阴霾不掩长期灿烂,光伏辅料的国产化机会备受关注。光伏行业正在经历因产能扩张增速远大于需求增速而导致的供给过剩,全产业链面临价格下跌、利润水平下降的压力。iCtresearch认为短期内,从组件、电池片、硅片到多晶硅均面临利润被压缩的压力;但长期看终端价格的下降有利于更早实现光伏平价上网,iCtresearch维持行业长期高景气的判断。

2)风电:行业整合加剧,行业龙头优势将愈加凸显,关注风机材料国产化的蓝海市场。短期供给过剩导致的全行业价格下行压力仍将持续。政策面对于风电制造业门槛的抬高和行业规范化治理的重视,将有利于风电行业走出无序竞争,提升行业集中度,未来行业将呈现强者恒强态势。

3)核电:安全风险巨大,等待政策明朗。由于日本核电事故造成的深远影响,各国相继出台政策计划逐步退役核电站;国内政策并未改变目前的核电建设规划,但建设进度可能放缓,未来审批标准将愈见严格。

4)新型电池: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量产启动可期,关注电池材料商的业绩释放。政策方面目前以示范运营先行,iCtresearch认为地方政府的扶持力度已经为新能源汽车运营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充电/换电模式并行,为新能源汽车运营提供了必要的硬件设施。

四、细分产品详细分析

1.世界光伏市场发展历程

在能源紧缺、节能减排的格局下,太阳能的安全、无污染和资源无限等优良属性注定了太阳能必将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光伏行业在政策扶持、成本下降、能源优势三大因素的引导下将长期高速发展。如图1所示。

全球光伏装机容量

2.中国与世界光伏市场规模现状

如图2、图3所示,中国2015年光伏装机量要达到10Gw,这是因为中国政府对日本地震十分重视,重新检讨了能源结构,把新能源(pV)看做了重点。除了iCtresearch传统意义上要求光伏组件价格下降以便在有限的财政补贴内最大限度的推动光伏发展外,另外一个因素是电网建设。这主要是要解决长距离输送的问题,就是电网的建设(电网的覆盖范围要包含新疆、内蒙等)和输电成本的下降(主要包含超高压输电和直流输电等技术的突破)。随着今后国家输电网络的完善,给西北地区大规模光伏电站建设打下基础。但是,2011年多晶硅、硅片附加值、电池片附加值、组件附加值等各光伏产业链走势低位盘整。

光伏市场趋势篇9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发电配电网影响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m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301-01

1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趋势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能源环境问题的不断突出,寻求可再生能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迫在眉睫。据估算,太阳能作为分布广泛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每天到达地球表面的辐射能量大约相当于2.5亿桶石油。我国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陆地面积每年接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大约相当于17000吨标准煤。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在每平方米4千瓦时以上,日辐射量最高达每平米7千瓦时,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与同纬度的其他国家相比,与美国相近,比欧洲、日本优越得多。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光伏发电技术日趋成熟,发展趋势迅猛,并逐步突破高成本的制约瓶颈,有望在未来几十年成为我国重要的电力能源之一。

目前,在世界各国政府对可再生资源的大力支持下,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据统计,201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约为18Gw,而2013年约为27Gw,涨幅高达50%,全球累计安装量超过67Gw。

1.1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发展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阵列、蓄电池、逆变器、负载等几部分组成,太阳能电池阵列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太阳能电池用半导体材料制成,在半导体上照射光后,由于半导体吸收光能会激发出电子和正电荷,从而半导体中有电流流过,称为“光伏效应”。太阳能电池技术是太阳能发电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太阳能电池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单晶硅电池、多晶硅电池和薄膜电池。单晶硅、多晶硅电池具有制造技术成熟、产品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光电转化效率相对较高的特点。薄膜电池具有弱光效应好,成本相对于硅类太阳能电池较低的优点。随着薄膜光伏电池技术不断进步,薄膜光伏电池的市场份额将快速增长,相对而言未来薄膜电池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发展前景。

1.2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发展

我国大量的建筑屋顶都是没有充分的利用,针对太阳能比较丰富的地区应当大力兴建与建筑相结合的并网光伏系统。在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用电量大,对光伏发电市场需求较强。同时,目前我国光伏产业主要集中在东部省份。光伏产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也起着重

要作用,在城市建设光伏建筑一体化集成光伏系统,对于城市的供电保障与能源节约都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至2020年,我国将累计安装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2万套。其中,深圳国际园林花卉博览园就采用了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设计方案,该项工程堪称我国并网光伏行业的成功典范。该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分布于园内的标志性建筑的屋顶,并就近并入变压器低压侧母线,从而实现与电网的并网运行。这种运行方式降低了系统的安装和发电成本,降低了输配电损耗,提高了发电效率。该套光伏发电系统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mw,除了满足自身负荷需求外,每年还可向电网输送约100万kwh。

1.3太阳能地面光伏发电站的发展

我国有广阔的荒漠资源,主要分布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西北地区,其年总辐射约为每平方米2000千万时。在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以及陕北等地区可以大力建设装机容量较大的太阳能地面光伏发电站,不但能解决这些偏远地区长期无电的窘境,还能促进我国光伏产业的迅速发展。其中,徐州协鑫光伏电站就是典型的地面并网型光伏电站,其总装机容量为20mw,该电站采用了多种跟踪方式安装光伏组件,并装设有完善的计算机监控系统。该项目填补了我国大型地面光伏并网电站建设领域的多项技术空白,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优化电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促进智能电网的不断建设提供了科研依据和技术保障。

1.4其他应用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诞生之际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如间谍卫星、各种航天器等,然后逐步民用化。早期民用应用主要集中在航标灯及灯塔的供电,这是太阳能应用最为成功的领域之一。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光伏发电技术还应用于城市景观亮化、路灯照明、公交站台照明、广告灯箱等,这些领域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而且技术成熟、可靠,便于管理和操作。在通讯领域,由于某些基站建设的地点是电网无法达到的地区,使用柴油机发电维护费用又非常昂贵,因此太阳能光伏发电便成为理想的选择。

2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对配电网的影响

众多周知,光伏发电系统受天气的影响很大,其波动性很强,将其接入系统后势必会对电网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光伏发电容量将会越来越大,那么其对电网的影响不可忽视。

2.1对电能质量的影响

(1)对稳态电压分布的影响

传统配电网一般呈辐射状,稳态运行情况下,电压沿馈线的潮流方向逐渐降低。接入光伏电源后,在稳态情况下,由于馈线上的传输功率减少以及光伏系统输出的无功支持,使沿馈线的各个负荷节点的电压有所升高。而电压被升高多少与接入的光伏系统的位置和总容量的大小有关。

(2)对系统电压波动的影响

传统配电网中的有功、无功负荷随时间变化会引起系统电压波动。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后,会影响系统电压的波动,使其增大或减小。

(3)电压闪烁

当大型光伏发电系统突然启动时,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突然变化时,光伏发电系统和电压控制设备相互影响时都会引起配电网电压发生闪烁。

(4)谐波污染

光伏发电系统本身就是一个谐波源,光伏发电系统中的直流电经过逆变器变换为交流电并入电网时会产生谐波,对电网带来谐波污染。

2.2对系统潮流分布的影响

光伏发电系统的接入使传统的配电网由辐射式变为多电源网络,潮流将不再单向地由变电站母线流向各个负荷节点,而可能出线逆流,出线多种复杂的电压分布情况。光伏发电系统受自然条件变化的影响较大,输出功率的不确定性会导致并网后的各种负荷分布情况交替出现,也使系统潮流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复杂性。

2.3对配电网规划的影响

由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一般直接并网于配电网,因此,当其大量上网时,将会极大地影响配电系统的设计、控制和运行,影响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就要求传统的配电网规划方法做出相应的改变。

(1)由于大量光伏发电系统的接入为系统提供电能,使得配电网规划人员更加难于准确预测负荷的增长情况,从而影响后续的配电网规划的准确性。

(2)光伏发电系统虽然可以减少电能损耗,并且可以减少对电网升级的投资,但是如果光伏发电系统的位置和容量选择不合适,反而会导致电能损耗的增加,致使网络中一些节点电压的下降或出现过电压,同时还会改变故障电流的大小、方向和持续时间。因此,只有对光伏发电系统给配电网造成的影响做出准确的评估后才能制定合理的规划,进而使得光伏发电系统在电网的逐步发展过程中不会破坏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太阳能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充分建设利用可以缓解我国目前日趋紧张的能源和环境问题,优化我国的电源结构,满足不同电力用户的电力需求。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光伏发电系统的接入给配电网带来了很多复杂多变的影响,如何安全、可靠和经济地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是我们目前和未来都不能忽视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和光伏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将来会对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给配电网的影响降到最低。可以预测,未来几年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将迎来跃进式发展,成为可再生能源开发的一个重要市场。

参考文献

[1]陈树勇,鲍海,吴春洋,等.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功率直接控制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31(10):6-11.

[2]王震,鲁宗相,段晓波,等.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可靠性模型及指标体系[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35(15):18-24.

[3]王斯珍.我国已成为全球主要太阳能电池生产国[J].四川水利发电,2008(124):14-15.

[4]李俊峰、王斯成.2007中国光伏发展报告[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光伏市场趋势篇10

光伏发电产业,是一个预示着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希望的阳光产业。而光伏建筑一体化更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方向。

一、中国光伏发电产业概况和前景

中国光伏发电产业于20世纪70年代起步,90年代中期进入稳步发展时期。到2005年底,中国光伏电池总产量超过250mw,光伏组件总产量超过400mw。从2002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启动了"西部省区无电乡光明工程",通过光伏和小型风力发电的方式,最终解决西部七省区即、新疆、青海、甘肃、内蒙、陕西和四川近800个无电乡的用电问题。市场潜力将为100万千瓦,总投资约为800亿元。最近几年我国光伏产业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按照国家发改委编制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光伏发电总容量将达到220万Kw。

二、世界光伏发电产业概况和前景

在国际上,光伏发电产业成为增长速度最快、初步实现规模化发展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2002年以来,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年均增长率超过40%。2007年全球新增装机量同比增长62%,当年统计安装量为2.83Gwp,累计总装机容量大约为12Gwp。据有关预测或展望,未来数年全球光伏市场将以大约60%的速度增长,2020年累计装机将达到200Gwp,绝大部分为并网光伏发电。届时中国光伏发电总量仍不到全球发电总装机容量的1%。

三、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瓶颈和差距

1、光伏发电产业科技发展的瓶颈

与国际光伏企业相比,技术研发仍然是中国企业的软肋。配套技术还不成熟,产品可靠性低;独立系统中的蓄电池技术还不过关,寿命低。在发展上,中国企业走的是大规模扩张的路子,以多取胜,但这种模式是不能持久的。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却走技术、精细化、缓扩张的路线。迫于成本压力,国内光伏企业大多做多晶硅电池技术,但多晶硅原料使用不当会造成污染,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才是发展的趋势,而着方面的研究还十分落后。

2、光伏发电产业成本和消费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我国光伏产业需要的设备、原料和市场都在欧美地区。95%进口高纯硅材料靠进口;95%以上出口市场在国外。国内太阳电池生产能力迅速膨胀,2007年全国太阳电池生产能力达到2.0Gw,生产能力过剩;成本仍然偏高(独立发电系统初投资8-10万元/Kw,并网发电系统投资6-8万元/Kw,发电成本3.5-5元/Kwh),商业化市场的发展受到限制。而西方国家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电成本最低可降到约合0.7元人民币/kwh,大约在2015―2016年左右可降到1元人民币/kwh,使得光伏发电首先在日本、德国、西班牙等实行较高平均零售电价的国家开始商业化发展。

3、光伏发电产业链整合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在产业链整合上,国外诸如夏普、德山、京瓷等日本光伏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上技术全面,多晶、单晶电池和薄膜电池均有涉及和生产,而在光伏生产的核心设备上也是自产。中国光伏发电从产业链,硅料供应不能自给,主要是进口;电池环节产能过剩,企业普遍开工率低于50%;单一组件封装企业压力很大,产量相对过剩,组件价格回落(15-20%)。在全球光伏产业链中,太阳能光伏的产业结构呈现明显的金字塔形,最上游的是高纯度硅料生产,技术含量最高,利润最大,价格约占太阳能电池成本的70%以上;其次才是电池片、电池组件等环节,越往下游技术要求越低,利润越薄,中国绝大多数企业正处于产业链的下游,产业链的整合迫在眉睫。

4、中国光伏发电产业定位不合理

中国光伏产业定位已经陷入“两头在外挣小钱”的窘境。目前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仍主要依靠市场驱动而非技术驱动,缺乏强大的内在竞争力。每年大约95%的光伏组件都出口到国外。产品和市场结构不合理,中国是世界光伏产业大国,但国内消费不到10%,国内光伏发电的总装机量仅占全球装机总量的1%,产品严重依赖出口;技术结构不合理,中国最具优势的是电池片和组件技术,以及其他新兴电池的开发上,但装备技术和原材料技术并没有真正掌握,基本上都是控制在发达国家手中;中国是光伏制造大国,而不是制造强国,至今未能摆脱“世界工厂”的命运,仍处全球光伏产业价值链下游。

四、中国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对策

针对以上差距和问题,笔者认为对发展我国光伏产业应采取一下对策:

1、将光伏发电产业发展利用提高到战略地位考虑。在今后5-10内,我国的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一方面还将以采用户用光伏发电系统和建设小型光伏电站为主为偏远地区农牧民(即目前我国1/3的无电人口)提供最基本的生活用电;另一方面,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屋顶系统的经验,在经济较发达、城市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大中城市,在公益性建筑物以及在道路、公园、车站等公共设施照明中推广使用光伏电源。开展大型并网光伏系统的示范,为在光伏发电成本下降到一定水平时开展大型并网光伏系统的大规模应用做准备。预计到2010年和2020年,光伏系统的这3个方面的应用总量将达到约40万kw和180万kw。因此,建议中国发展光伏产业的国家战略定位原则方针应该是:要有利于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要有利于增强国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和就业;符合我国的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2、集中力量,引进培养研发和产业人才。从太阳能级硅材料入手,建立硅材原料供应基地,解决原材料短缺问题;大力加强先进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扶持“技术推动型”的光伏设备制造业,加强相关科技、财税、外贸优惠等扶持政策,鼓励支持发展符合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和扩大就业政策导向的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制造业,巩固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3、在城市实施并网发电计划,制订太阳能光伏发电的配额利用计划,以延缓化石能源枯竭的期限;例如,设置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以及光伏发电配额制度,从政策和制度上明确国家及地区电力组成中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光伏能源所占比例。配额制度可对电网运行者提出购买一定比例光伏电力的要求;也可以要求电力公司在其产品中提供一部分来自光伏发电的电力。

4、对光伏企业实施政策倾斜,鼓励产业发展。建立更有效的补贴方案,补贴水平(包括上网电价补贴和资本投入补贴)应根据光伏的实际成本结构决定,而不是采取简单的低价者中标,以确保中标价格的合理性和良性竞争。为了光伏的健康成长,中国需要培育对国有、私营、甚至跨国公司均具吸引力的更加多样化及开放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