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智慧城市战略十篇智慧城市战略十篇

智慧城市战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2:33

智慧城市战略篇1

(本刊观察)随着我国经济三十多年持续高速增长以及近期城市化和全球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需要跨越式地提高城市发展的创新性、有序性和持续性,需要创新性地引入新的方法解决问题。智慧城市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从技术战略角度看,目前正进入“智慧城市”试点的前夕,我国必须紧跟技术发展的轨迹以免落后和被淘汰。

首先,智慧城市建设是我国“信息化”、电子政务、三网融合、物联网、低碳生活不断向纵深发展的下一个目标。

随着近期城市化和全球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城市的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正面临一些难以克服的障碍,需要跨越式地提高城市发展的创新性、有序性和持续性。未来若干年,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规格、档次将在互联网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些都呼唤“智慧城市”的出现,这使得它同时成为信息化、电子政务、三网融合、物联网、低碳生活建设的下一个目标。

第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突破口,是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把智慧城市建设这一主题列为培育和发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范畴,将会使国家和民众都受益,堪称“一把钥匙开多把锁”。对于宏观经济而言,将促进产业链升级和提高获利能力,催生出智慧社区、智慧家庭、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慧银行、智慧电网、智慧政府、智慧学校、智慧农业、智慧环保、智慧建筑和跨行业智慧等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直接拉动作用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对于扩大内需、拉动出口增长堪称是一匹黑马。据有关专家预测,相关产业可带动至少1万亿的消费,为我国GDp带来新的增长点。

智慧城市战略篇2

关键词:智慧城市;智慧经济;电子政务;经济信息

一、智慧城市和智慧经济背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智慧城市问题,智慧城市的建设框架、方案和技术以及保障体系都成为了研究热点。不同国家的不同学者和研究机构或组织,从不同方面和不同层次,都给出了智慧城市的定义。对智慧城市概念的解读也经常各有侧重,有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于技术应用,有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于网络建设,有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人的参与,有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于智慧效果,一些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先行城市则强调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创新。

本文认为智慧城市是全球化浪潮和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病”等问题倒逼出的一种新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即运用信息化技术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政务、经济、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服务,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目前无论在全球范围还是在国内,智慧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开展的如火如荼,仅国家就有上百个城市提出创建智慧城市的解决方案。“智慧城市”所涵盖的领域范围遍及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能源、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政务等几个部分,未来仍将继续拓展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其中,智慧经济是首要任务,智慧政务是领先示范。两都相互促进,又相互影响。没有智慧政务,其它的智慧项目建设必须是一盘散沙,没有政府的顶层设计,各信息技术供应商技术标准和平台协议难以兼容,将导致智慧城市中信息孤岛林立,数字鸿沟遍及的现象。没有智慧经济的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就推动了根本目的和持续动力。相反,良好的智慧政府更加廉洁、透明和高效,发达的智慧经济不介提升了电子商务的水平,也为其它行业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此外,智慧经济也会促进智慧政务为代表的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

二、电子政务战略地位

为了解决城镇化带来的城市病问题,也为顺应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发展趋势,世界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规划了相应的政策、人员、资金等配备。其中,信息化的硬件、软件和网络支撑对于智慧城市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国政府已经制定了“大力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国家战略。同时,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也提出,信息化工作要电子政务先行,以电子政务建设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由此,可知电子政务将成为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工程,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进一步,电子政务将推动智慧城市的落地和实现。这些都证明电子政务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具体如下:

(一)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

我国们工业化建设与国际发达国家不同。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已经完成,并且水平较高。因此发达国家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是在较高水平的工业基础上进行的[1],因此其工业对于信息化建设起到支撑作用,表现为信息化建设规模大,信息化水平高,电子政务应用广泛,智慧城市推进迅速等等。相比之下,我国工业化水平较差,并且正在建设中。因此,工业化对于信息化的支持程序乏力,这也决定我国必须走工业化与信息化并行建设的中国特色道路。信息化建设不但要与工业化并行进行,而且要带动工业化的发展,从而实现后发优势,完成跨越式发展。

所谓跨越式发展,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以比较短的时间和比较小的成本实现与发达国家相同的目标,即“性价比”的发展。二是跨越经历过但不是必要的历程,即“不走弯路”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跨越式发展的条件,相信大力推进信息化,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会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实践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

当今的世界发展潮流表明,发达国家的“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老路已经不适应智慧城市的新形势。同样,忽视工业发展,一味强调信息化建设的片面发民不符合现代化发展的实际。对于我国,只有走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并行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才是新时期的正确战略。在以产品品种和个性化需求为指标的信息社会中,工业社会的生产和管理模式必须发生革命性变革,因此,信息化必然成为带动工业化的有力引擎。

(二)政府先行信息化的战略

对于信息化,目前主要有三种理解:第一种,认为信息化就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第二种,认为信息化就是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第三种,认为信息化就是国家信息化。这些理解从不同方面和层次,考虑到信息化建设中的三种客体,即企业、公众和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智慧政府起到先锋带头作用,引领智慧经济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带动智慧公众,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的发展。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中,政府对政府(GovernmenttoGovernment,G2G),相对于政府对公众(GovernmenttoCitizen,G2C)和政府对企业(GovernmenttoBusiness,G2B)也同样起到领导和指引的作用。因此,在信息的进行程,国家信息化同样是相较于国家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起到先行与示范的作用,进而,便有了政府先行信息化的战略。

政府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而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企业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国家和社会的信息化程度。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不但可以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实力和经济效益,而且也为电子商务和智慧经济的建设打下基础。没有政府信息化,就没有企业信息化,没有电子政务,就没有真实的电子商务。因此,电子政务不仅为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环境,也使政府成为电子商务的“客户”。某种意义上,电子政务建设成为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和关键动力。“政府先行”,要求政府信息化建设要与政府职能和国家信息化背景相结合。

(三)电子政务实现政府信息化的战略

电子政务是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国家信息化的先行建设项目,更是推动工业化发展的关键动力。由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主体了了政府,还有企事业单位等其它组织机构,因此,政府信息化是电子政务的一个子集。显然,电子政务的建成是实现政府信息的必然过程。电子政务的建设,绝不是将现有传统政府部门业务流程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而是要对现有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进行优化、重组和再造。可见,推进电子政务是政府创新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电子政务实现政府信息化目标战略,有五个保障。第一,环境保障。即电子政务的软件系统要统一,彻底消失重复建设,信息孤岛的现象。第二,网络保障。即电子政务的数据与信息的传输要畅通,基本的光纤宽带和无线网络要稳定、高速和低廉。第三,共享保障。统一的数据格式要求和共享策略。减少数据冗余度,提高数据共享程度。第四,安全保障。对政府信息的安全性进行保护。也即满足信息安全Cia原则:隐私性(Confidenciality)、完整性(integrity)和可用性(availability)。(作者单位:中共长春市委党校信息技术部;长春市行政学院信息技术部)

基金情况:本文得到长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CSK2014ZYJ-006)资助

智慧城市战略篇3

长安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就开始相继启动了智慧城市建设,现在很多国家已经开始智慧建设,主要集中分布在美国、欧洲的瑞典、爱尔兰、德国、法国,以及亚洲的中国、新加坡、日本、韩国,大部分国家的智慧城市建设都处于有限规模、小范围探索的阶段。

国外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智慧城市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演进的过程,在国外通常不会选择大城市来起步,而是在一些小城市中开始最初的探索。

欧盟委员会于2000年提出了一项建设“电子欧洲(e-europe)”的行动计划,2005年7月,欧盟正式实施“i2010”战略。该战略致力于发展最新的通信技术、建设新网络、提供新服务、创造新的媒体内容。并于2007提出了欧洲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欧洲智慧城市建设得以快速发展;2010年3月,欧盟委员会出台《欧洲2020战略》,提出了三项重点任务,即智慧型增长、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增长。2010年5月的《欧洲数字化议程》提出了七大重点领域。

2009年1月28日,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作为仅有的两名代表之一,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在会上首次提出“智慧地球”(Smartplanet)这一概念,2009年6月,美国商务部和能源部共同了第一批智能电网的行业标准,这标志着美国的智能电网项目正式启动。

在亚洲,2009年7月,日本政府it战略本部制定了《i-Japan2015战略》,旨在到2015年实现以人为本,“安心且充满活力的数字化社会”。2004年3月,韩国政府推出了u-Korea发展战略,希望使韩国提前进入智能社会。2006年6月,新加坡启动了in2015计划。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倡导了“信息技术觉醒运动”。他在1995年底提出建设总面积为750平方公里的多媒体超级走廊(multimediaSuperCorridor,mSC)。

中国的智慧城市发展步伐加快

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总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奋斗目标。

近年来,我国提出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经济、政策、管理多管齐下,大城市的试点需找准切入口,从百姓关心的行业领域入手。

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也风起云涌,呈现燎原之势。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已有95%的副省级以上城市,76%的地级以上城市,共230多个城市提出或在建智慧城市。

到“十二五”末,整个智慧产业链投资规模有望达到2万亿元规模,将为运营商和it企业带来千载难逢的产业机遇。直辖市中,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均启动了智慧城市建设,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其中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试点城市将经过3到5年的创建期,2013年国家推出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且智慧城市试点规模扩张大大超出市场预期。

2014年是我国智慧城市快速建设的发展期;2015年之后将进入运营阶段。智慧城市将激发科技创新、加速经济增长。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初步思考

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的核心是要解决智慧城市建设的问题,它的集成度很高,复杂性很强,因此,需要采用系统化的理论方法进行支撑。

如果智慧城市建设光有规划,而缺乏具体的实现手段,则在总体规划之下很可能又造成各自为政、分兵把口的局面,造成资源难以共享,信息难以互联互通的后果。

“智慧”元素已经开始在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其中,智慧城市建设格外引人注目。如果把智慧城市比喻成为一片有序发展、充满生机的“智慧森林”,“规划”明确了森林的基本形态、占地面积和建设计划,而“顶层设计”则细致地设计了“智慧森林”的内在结构,包括了土壤、水系、树种的布局,以及树木移栽的方式等等。

顶层设计为解决智慧城市发展难题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顶层设计是在智慧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指导下,旨在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施提供指导性的“控制性规划”。

“智慧城市”的概念现在非常热,有人说智慧城市就是更加聪明的城市,但这并不是对它准确的界定。对于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目前我国还在尝试阶段,尚无发现一套成熟的顶层设计。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日趋成熟,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然而,从目前发展来看,全国各地“智慧城市”仍然存在重复建设现象。

打造智慧城市最重要的是要有顶层设计,同时要有智慧城市路线图,才能够避免重复建设的问题。智慧城市即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整合、系统的方式管理城市的运行,让城市中各个功能彼此协调运作,为城市中的企业提供优质的发展空间,为市民提供更高的生活品质。

中国用30年的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100~200年间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超高速发展为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严重挑战:环境污染、能源短缺、通货膨胀的压力、交通拥堵、流动人口治安问题等。可以预见,随着城市智能发展新模式开始孕育成型,智慧城市建设将逐渐改变中国新一轮城市竞争格局。

我们一定要理性地看待智慧城市建设。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我们的智慧城市建设仅仅处于起步期和探索阶段,而且从整体来看,我们当前还不具备大规模地推动智慧城市的动力。

新时期的智慧城市建设呈现出新特征,主要具备以下几大特征:数据的自动采集: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数据资源的充分挖掘和智能应用。而顶层设计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成效至关重要。

目前,国内外的智慧城市建设仍然处在摸索和尝试的过程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如果没有一个整体性的顶层设计进行指导,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各自为政、信息孤岛等城市信息化建设的老问题,增加了智慧城市建设失败的风险。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推动首先需要从体制机制的层面提供根本的保障。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必须以业务需求为导向,必须以政府效能的提升为目标和标准。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必须以资源共享为基础。

技术架构是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重要实现手段。慧城市的顶层设计都是以业务为重点,从对政府各种行政业务的清晰划分和定义出发,进而延伸到服务分解、技术重用、数据共享、绩效考评等各个层次。

智慧城市战略篇4

赛迪信息最新的《中国智慧城市产业战略研究(2012)》显示,到2012年,我国明确提出规划,并已经启动建设的智慧城市数量已有40个左右,密布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已初步形成沿海地区聚集分布、中西部地区热点涌现的总体分布格局。

一个向好的趋势是,在全国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设热潮中,大家不再仅仅关注硬件和网络层面的系统建设,不再满足于城市的各个部门建设自己的垂直系统,而是在智慧城市整体系统的顶层设计、数据共享、应用便捷等方面投入更多精力。

数据层和应用层是核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化、ip化、网络化、web化、宽带化、移动化、智能化、云化、社交化、泛在化等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打下基础,无线城市、数字城市、物联网城市是智慧城市的必要条件。智慧城市是城镇化进程的下一个阶段,是城市信息化的新高度,低碳城市、绿色城市、幸福城市、创新城市是智慧城市的应有之义。

显然,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也是智慧城市能够在2012年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以前,很多城市的工商、公安、税务、社保等管理部门也曾先后建起一些信息化系统,但这些系统往往互相割裂,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智慧城市作为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就是要实现对城市及时、互动、整合的信息感知、传递和处理,面向政府、企业和个人,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感、企业竞争力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般来说,智慧城市的总体架构分为基础设施层、数据层和应用层。虽然基础设施层不可或缺,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不是各种计算设备、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的堆砌,而是必须在数据层和应用层多下功夫,帮助政府部门在提升管理水平的同时,更好地为企业和市民服务,让城市管理摆脱旧有体系的羁绊,加速政府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一体化成发展趋势

近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覆盖率逐步提升,城市化和信息化都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化程度每提升1个百分点,带来的年投资需求将增加6.5万亿元。信息化建设是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物联网正在广泛应用于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个人健康等领域,物联网及其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将带来一个万亿元级的高科技市场。

智慧城市复杂的应用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在“十二五”期间,宁波将投资407亿元打造“智慧之城”,淮安将投入100亿元打造“智慧淮安”……

围绕智慧城市建设的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应用终端、数据传输、计算与存储、通用软件都是智慧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基础产品,这些新需求给众多的硬件产品提供商带来了新的希望。包括高速网络、大型数据中心、物联网在内的智能基础设施、城市信息资源中心、跨领域的应用解决方案,吸引了来自神州数码、太极股份等众多系统集成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针对智慧城市的it基础设施、信息资源、日常应用等系统的运营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已经被认为将催生多种产业模式创新。

相关产业政策不断出台,地方政府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加速布局,这些都将推动智慧城市产业高速成长。未来十年,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将从规划期迈入大规模建设期。从需求的角度看,越来越多的城市青睐那些有智慧城市建设经验、能够提供从基础设施到垂直应用一揽子解决方案的厂商。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产品、网络、应用、服务等产业各环节的关系日益紧密,各种技术不断融合渗透,产业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各大厂商都在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在智慧城市市场中,厂商的竞争正从单一产品和单项服务的竞争,逐步转向全产业链综合实力的比拼。

相关链接

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企业

神州数码

目前,智慧城市已经成为神州数码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核心战略,其目标就是成为“中国智慧城市专家”。截至2012年9月30日,神州数码已经在69个城市布局智慧城市战略,并与14个省市级政府签订了智慧城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些城市包括扬州、无锡、张家港、镇江、桂林、武汉等。12月6日、12月20日,神州数码又先后在福州和佛山市民融合服务平台,这标志着神州数码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太极股份

目前,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将智慧城市列为公司的战略性创新工作重点,成立专门的智慧城市事业部,支撑相关业务落地。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太极股份锁定公共安全、智慧医疗、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环保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它的优势是可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太极股份的智慧城市业务采用以北京为主,向其他城市推进的策略。借助“智慧北京”、“祥云计划”等大型项目,太极股份承担了北京物联网平台建设,参与策划了北京市政务云服务,并开发了部分支撑解决方案落地的软件工具。

东软集团

东软集团已经对自身在智慧城市中的发展做出了战略规划和定位,其跨越多行业的技术实力和分布广泛的地域优势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产品方面,东软拥有自有品牌的医疗产品和信息安全产品;在建设环节,东软的行业解决方案涵盖了电信、能源、金融、政府、制造、商贸流通、医疗卫生、教育、交通等众多领域;此外,东软还提供it基础设施服务、应用维护、业务流程外包服务等一系列业务。东软曾成功帮助唐山市建设健康城市项目。

智慧城市战略篇5

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提出智慧城市发展战略以来,智慧城市发展迅速成为各国城市的重要发展理念。全球50多个国家已经开展了智慧城市相关业务,产生了1200多个有关智慧城市建设的解决方案。“智慧城市”概念已由理论向实践的方向不断深化。

襄阳这座有着28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应当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信息技术设施为基础,推进社会、环境、管理等核心要素的协调发展。当前,襄阳市已经与航天集团二院签署主题为“建设智慧城市,打造幸福襄阳”的战略合作协议,目标就是以战略的高度打造智慧襄阳。

建设智慧襄阳要提升城市运行效率。智慧襄阳应进一步推进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应用与全新城市运营理念的融合,以更快、更好地实现城市政府从管理到服务,从治理到运营,从零碎分割的局部应用到协同一体化的平台服务的三大跨越,提供随时随地的公共服务,让城市变得更聪明,更快捷。

建设智慧襄阳推动科技创新。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新科技,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将成为智慧襄阳建设的重要支撑。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必将带动软件开发与应用、设备、终端制造、基础设施服务业、网络服务业等大规模发展并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链。

建设智慧襄阳将促进产业发展。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新的建设模式,新的应用需求将不断催生出符合智慧城市内涵,跨领域、融合性的智慧城市新兴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将带动现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改造和壮大。未来智能制造将在襄阳变成现实。

建设智慧城市能够创造美好的生活。市民在一座充满智慧的城市中生活,信息化服务覆盖人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民充分感受到信息化的无处不在,社会各领域因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实现品质的全面提升。在智慧城市中,市民将能充分享受到更为安全、便捷、健康、高效、绿色的智慧化生活方式。

智慧城市战略篇6

关键词: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11+1文献标识码:a

1.绪论

关于智慧型城市的构想主要是出现在二十世纪末,在二十一世纪开始在全球各个国家发展,其主要是一种关于城市未来发展建设的新型理念,但目前在学界还没有对于智慧型城市建设的相关定义。关于智慧型城市建设的范围,全球主要是根据2007年欧盟所提出的相关报告为主,在这份报告中关于智慧型城市建设的范围主要涉及经济、流动、环境、公众、居住、管理六个大板块。智慧型城市作为未来城市建设的新方向,需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进行相关问题的管理,目前我国中小型城市也开始进行尝试,将智慧型城市的建设纳入城市规划中,希望通过此种尝试能够帮助城市发展居民生活等方面获得更好环境。

2.欧洲中小智慧型城市发展

欧洲的城市从2002年开始进行城市电子化的规划,主要是推广智慧型城市的发展,试点都是中小型城市,比如卢森堡、哥本哈根等,通过此项规划建设帮助欧洲达成了技术实现公共服务等多项实践的成功。在智慧型城市规划中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来带动城市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比如培养相关的技术性人才,实现电子化的管理模式,智能化的环保、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各种资源流动性和共同性,最终实现提高生活品质的目的。智慧型城市建设需要将城市经济发展信息化和城市管理等公共服务紧密结合,通过公众的信息的反馈来达到相关的目的。

3我国中小智慧型城市发展情况

(以我国宁夏自治区智慧城市建设情况为例进行详细介绍)

为更好地落实“宽带中国智慧宁夏”发展战略,全面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携手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于24日在银川举办主题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助力宁夏经济腾飞”的高峰论坛,共同为“智慧宁夏”建设献计献策。

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公共服务管理水平,打造高品质生活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城市创新发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了以沿黄经济区为核心,提出了由“智慧城市”向“智慧宁夏”延伸的建设目标。

“智慧宁夏”即利用、技术和中国电信网络的有机结合,促进信息化在社会生产、生活各领域的全面应用,实现宁夏社会经济全方位的信息化。

2010年以来,以“智慧城市”为代表的城市信息化建设上升为我国众多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中国电信全面接应各级政府建设“智慧城市”的需求,以智能管道的主导者、综合平台的提供者和内容应用的参与者为目标定位,全面实施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发展战略。目前,中国电信已与全国31个省级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150个城市签署了“智慧城市”合作协议。

随着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宽带中国智慧宁夏”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深入实施,政府和企业将进一步加强协同,积极推进“智慧宁夏”建设,以实际行动落实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推进智慧宁夏建设,提高信息化建设和服务水平”的要求,促进宁夏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中国电信将认真贯彻落实“智慧宁夏”战略部署和双方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精神,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应用、服务等方面的综合领先优势,尽快建成并推广“智慧宁夏”门户平台应用,在“十二五”末基本实现“智慧宁夏”的目标,将宁夏建成具备领先的智慧基础设施和智慧应用的城市群,在全国进入示范性“智慧城市”行列。

3.4智慧型城市建设的依靠力量

3.4.1人力储备

城市智慧进程需要一个长久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所以在人才储备方面必须要做到充分,相关部门要大力的培养和引进高技术的优秀技术人才,帮助实现城市信息化的进程,完成应用系统网络的管理工作。

人才储备策略:

(1)企业关键岗位识别

企业关键岗位识别是创建企业战略目标和核心工作流程前提上的系统工作。经过分析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经营方式,明确企业核心业务流程同时以其为主线,明确各个部门在不同流程当中所发挥到的作用,进而明确关键岗位占该部门岗位总数的比例。

(2)企业人才测评与选拔

创建指标体系之后,依据不同的岗位需求,组织人力资源专家、企业高层领导、企业各层级管理者等相关专家对人才测评指标全中开展创建。

(3)企业储备人才培养

企业关键岗位上的核心人才是决定企业竞争力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因素。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一定要依靠强大的核心人才队伍,通过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着眼现实需要并立足长远需求的原则,培养一支适应企业发展需求、一定规模的、强大的技术与管理核心人才队伍。

3.4.2相关法规的完善

由于城市进行智慧型建设的尝试,所以相关信息技术管理等数据平台建设都是实际数据,这需要依靠相关的法律法规去管理进程,不然会很容易方向偏离,对于电子网络的管理也要严格的控制,由于电子平台信息交流量大管理繁杂,所以除了要提高管理水平外,还需要将管理法规进行相关的细致化完善,这样才可以保证智慧城市进程的合理化,安全化,可以尝试制定研究规则和示范工作。

3.4.3出台相关政策

对于智慧型城市的建设,最最基本的就是得到相关政府的支持,比如人才储备、资金等方面政府要先行一步,要有相关的政策出台,对于建设也应该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4智慧城市建设在宁夏地区应用对策建议

以智慧政府建设为抓手推进智慧城市发展。地方政府以信息分析中心推动自身智慧化建设的同时,应起到产业引导、生活方式倡导等宏观规划管理职能,保障智慧城市建设所需的资金、人才、技术平台等方面的需求,实现信息驱动下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创建智慧城市。

4.1发挥信息分析重心作用,动态跟踪智慧城市发展动态

充分发挥地区信息中心的作用,搜集世界上先进地区智慧城市建设状况及发展情况,确定地区所处位置和发展目标,跟踪信息化最新技术,把握互联网、第三代互联网等技术的探究与产业化状况,为政府制定规划和有关政策提供第一首资料,提到辅助决策分析的作用。

4.2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制定智慧城市规划及实施方案

针对城市发展基础与功能定位,统一规划制动智慧城市发展计划及具体实施方案。尤其是在财政政策方面,应当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提升政府服务管理功能的项目作为扶持重点,发挥好财政政策的杠杆效应。

4.3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创建高效投资融资平台

智慧城市设计的软硬件环境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在做好力行节约、充分利用既有设备前提下,良性的资金运作事关智慧城市建设的成败。

4.4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促进产业与研发对接

优化技术创新软硬环境,强化与科研院所合作,解决企业需求,创建管产学研沟通协调平台,创建物联网基础平台,增加市场与社会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活力与能力。

4.5加强相关人才培养,形成多层次人才体系

人才培养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要加强智慧城市建设高层次领导人才、高层次复合人才、高技能人才培养。加强职业院校建设,创建实训基地,提升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

4.结束语

文章以智慧城市建设在宁夏自治区应用为例,针对智慧城市建设在中小型城市应用问题进行论述。显而易见,智慧城市建设在中小型城市的应用对于全方位提升该地区在软件行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将有助于城市软件产业技术高地的建设。以上是对智慧城市建设在中小型城市应用探讨,望能够对同行业有一定的借鉴性价值。

参考文献:

[1]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智慧城市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智慧城市战略篇7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智慧浙江;对策建议

一、引言

当前浙江社会经济发展需以信息、知识资源为支撑,通过透明、充分的信息获取,广泛、安全的信息传递,高效、科学的信息处理,均衡有效地提高浙江省运行和管理效率,改善公共服务水平,使整个浙江省如同智慧的人,让市民能均等享受到智慧浙江的服务和应用。智慧浙江是基于数字浙江[1]基础之上,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利用和融合更为先进的技术,促进物人之间的互动能力,提高智能化程度。从促进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智慧浙江建设无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还是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都有巨大的需求拉动作用。通过智慧浙江的建设将建立智慧电力、智慧海洋、智慧基础设施、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慧公共安全等智慧应用体系,这将促进“十二五”浙江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物联网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海洋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的崛起,并能进一步巩固浙江省在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传统制造业等领域的优势地位。战略性新兴产业[2]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浙江省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住推动智慧浙江建设的契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智慧浙江建设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

1、建设智慧浙江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建设智慧浙江将进一步引领带动物联网、云计算等产业发展,突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瓶颈,推动以文化创意、物联网等为重点的城市经济迅猛发展,以智慧交通、电力等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大幅提升,城市能级迈上历史性高度,为城市化提供更大马力的发展引擎。

2、智慧浙江建设也有利于催生大规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智慧浙江建设将带动大规模产业链的形成,包括物联网设备与终端制造业、基础支撑产业、物联网软件开发与应用集成服务业等。通过智慧浙江建设相关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可在增加RFiD和传感器等数据采集设备制造产业、海量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服务提供商,催生庞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链。

3、智慧浙江建设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目前,我省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物联网、先进装备和新材料等与智慧浙江建设直接相关,加上文化创意、应用软件等现代服务业,建设智慧浙江可以直接为五大行业创造市场需求,这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所必需的条件之一。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智慧浙江建设的作用

1、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智慧浙江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浙江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面临着人口数量众多、人均资源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的巨大压力。因此,要通过智慧浙江实现改善民生的任务,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新兴产业,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经济增长空间,从而使全体人民能够通过经济社会持续协调的发展,不断满足自身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2、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智慧浙江建设作用发挥的平台。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是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的战略重点,是浙江省经济与产业走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的重要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推动智慧浙江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第一,通过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可以使我省在新能源、环境保护、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等新兴技术及新兴制造业领域巩固和增强竞争优势,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以保持在全球先进制造业中的领先地位。第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能带动智慧浙江建设中传统产业的技术发展与转型升级。第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推动我省科技创新的发展,为智慧浙江建设集聚雄厚的技术基础。

3、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智慧浙江建设取得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需要。当前,全球经济呈现出愈来愈激烈的竞争态势,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为了夺取这场竞争的战略制高点,纷纷抓住当前科技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革命性突破的时机,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加快对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布局。因此,智慧浙江建设必须审时度势,统筹安排,科学预测和确定全球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选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先发展规划,力争在新一轮全球经济和科技发展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四、对策建议

1、积极推行智慧城市与农村建设试点

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做出战略部署。组织制定智慧浙江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协调解决智慧浙江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落实各项相关政策。开展智慧杭州、智慧宁波、智慧农村建设试点,推进一批先行试点建立智慧区域,探索智慧化建筑、交通、农副产品等社会领域智慧化建设。在智慧浙江建设中,强化智慧杭州、智慧宁波等在全省智慧建设中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引导其它区域的智慧化建设。出台对农村智慧产品购买使用的鼓励政策,推动智慧技术的下乡活动,促进广大农村新型消费方式的形成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强与智慧浙江相关的面向农村居民的信息知识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意识。同时,注重智慧浙江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合理衔接与协调,通过制定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域布局规划等相关制度,力争形成各市战略性产业的互补性发展,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空间上合理布局。

2、整合智慧浙江产业链,构筑创新模式

通过智慧浙江建设,推动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的产业链整合模式,引导和激励中小企业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一方面要引导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开展协作分工、交流合作,延伸产业链,促进智慧浙江配套支撑产业和协作体系发展;助推企业高端切入、抢占产业发展先机,逐步成为竞争力高、带动性强的区域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支持具备条件的大企业通过跨国合作和跨国经营,提升企业在国际分工合作中的地位和水平。另一方面建立现代化的科技中介网络服务平台,为科技中介创造市场需求,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等通过科技中介引进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过程中急需的核心关键技术,助力智慧浙江建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链的培育与完善。积极主动抢占产业链高端环节,超前培育和扶植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提升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加速形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把技术创新前端的基础研究、前沿研究,中端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发、技术服务、技术交易,后端的投融资服务、项目产业化、创业孵化、人才培训等融合成一个有机的创新创业网络。充分利用我省现有平台的优势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导联盟核心企业通过战略协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大力推动现有的产学研合作联盟升级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鼓励我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积极组建高层次和高级别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为行业和区域联盟的主导者和核心成员。强化省科技厅等部门在指导和引导我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培育与建设中的作用,使我省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为全国典范。在进一步鼓励大企业成为我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中心和催化剂的同时,引导中小企业继参与以大企业为中心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充分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增强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制定各产业的技术路线图,整合各种重新资源,形成创新合力。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路径,通过专利池运作和标准平台打造自主创新高地。

4、建立和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积极促进浙江省风险投资市场发展,在明确企业投资主体的基础上,建立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共担的风险投资机制,形成融合金融机构、民间资本等的多元化智慧浙江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支持信用担保机构对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品种创新,对符合条件的智慧产业发展项目、智慧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提供信贷支持。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直接融资,支持尚不具备上市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场外交易市场挂牌融资。支持未上市的与智慧产业相关的企业开展股权转让试点,拓宽创业投资退出渠道。优先推荐符合条件的与智慧产业相关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

5、推动关系民生的智慧产业园区的发展

依托具有优势的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创业环境好、特色突出、集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延伸产业链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部资源进入园区,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配套、上下游产业合理布局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辐射带动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注重围绕智慧产业自身发展的重大需求,选定关键的技术和领域,通过政府投资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技术协同攻关。鼓励各地方政府根据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特点和需求,针对提升智慧产业竞争力的需要,通过政府引导和支持,推动关系民生的智慧产业[3]发展。将智慧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加以推广,将智慧产业纳入政府采购,在政府部门和公用事业的信息化应用中采购相关智慧产品,以政府采购引导智慧产业的发展。

智慧城市战略篇8

iBm的“智慧地球”

“智慧地球”的关键是要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统一成智慧基础设施。iBm前任董事会主席兼Ceo彭明盛曾发表演讲《智慧的地球:下一代领导人议程》。彭明盛认为,传统上,一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发电厂和油井,另一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移动电话、路由器、宽带等,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是分离的。现在,是到了二者合一的时候了。

事实上,iBm经历了从“电子商务”到“电子商务随需应变”,再到现在的“智慧的地球”的三个阶段,其轨迹中的每个新理念,都相应地开启了iBm的战略转型。

iBm的“电子商务”是包含硬件、软件的信息架构构建和企业流程改造――其实质是替客户建置信息架构、企业流程的重新改造,以便企业能够通过网络,更方便而有效率地从事商业。这个理念将iBm全面转向“it服务”。

接下来,在it业新的转折时期,iBm又适时地推出了“电子商务随需应变”――重点在“随需应变”。当客户开始抱怨“环境不好,不购买it设施了”时,iBm说:“我们可以根据您的需求提供服务。”围绕“随需应变”理念,iBm从收购普华永道、剥离pC业务、收购大量软件公司开始,加速“变软”,全面转向服务,力求通过打包齐全的软件产品,向客户提供从战略咨询到解决方案的一体化服务。

而后来的“智慧的地球”则是要将实体的基础设施与信息基础设施合二为一。iBm已紧紧占据了信息化已经相当成熟的金融和电信这两个行业的市场主动权,它希望把商业触角延伸至更多的公共设施领域,而与金融和电信相比,水利、交通、电力等行业的信息化还处在拓荒阶段,但市场规模可期。

“智慧地球”在中国

2008年11月,iBm公司提出了“智慧地球”概念;2009年1月,美国奥巴马总统公开肯定了iBm“智慧地球”的设想;2009年8月,iBm了《智慧地球赢在中国》计划书,正式开启iBm“智慧地球”中国战略的序幕。

《智慧地球赢在中国》计划书中,iBm为中国量身打造了六大智慧解决方案:智慧电力、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供应链和智慧银行。随着中国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热潮的不断升温,iBm在智慧计算、智慧数据中心等方面也投入了更多研发力量,并积极与国内相关机构寻求合作。2009年以来,iBm的这些智慧解决方案,已陆续在国内的各个层面得以推进。仅智慧城市一项,中国就有数百个城市正在或即将与iBm开展合作。

2015年4月10日,重庆市政府与腾讯签署战略协议:双方将共同围绕“互联网+”进行产业升级转型探索,同时在渝建设互联网创新创业基地,推进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腾讯方面称,基于公司积累的海量的数据基础及成熟的云计算能力,已专门定制了一套基于“互联网+”的“智慧重庆”解决方案。所涵盖的微信平台“城市服务”功能,很快将在重庆上线。“城市服务”入口将把包括交通、医疗、社保、公积金、旅游、金融等分散的生活服务功能在微信上集合到一起,成为手机里一站式、全天候的民生服务大厅。市民足不出户,点点手机屏幕,就能获得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

“重庆案例”是正在进行的探索,看起来激动人心。可是,从整体来看,中国在“智慧的地球”领域相关研究还存在不少困难。

首先是技术路径选择。从技术层面看,中国在发展与“智慧地球”相关的传感器、云计算等物联网技术方面,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完全采用iBm公司的“智慧地球”技术和产品,但这可能会导致中国相关技术自主研发能力的丧失;二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自己的智慧系统(或称“智慧中国”),从而掌握“智慧中国”构建的主动权。但现实情况是,虽然中国在研发方面已经具备了较好基础,且物联网研究也与国际同步,但在核心技术的突破方面还远远不够。

在高端传感器方面,中国生产能力严重缺乏,现有的传感器灵敏度较低,直接影响传感器的作用距离;在与云计算密切相关的云计算基础架构等方面,关注程度也很不足,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和大型系统软件等,仍过多依靠购买国外的成品;在核心晶片制造工艺和技术方面也很不成熟;中间件、开发环境和应用软件开发等也普遍薄弱。此外,中国应用层研发的起步也较晚,且大部分分散于低端层次。因此,如何发展中国的智慧系统,选择何种技术发展路径,确实面临着相当程度的技术风险。

其次,重复建设和市场风险问题。中国与“智慧地球”直接相关的物联网、云计算等产业规模持续增大,一些重点城市在发展物联网、云计算过程中,通常依据自己对“智慧”的理解,以及自身城市建设的需求进行布局。目前,已有上百个地区提出建设“智慧城市”,30多个省市将物联网作为产业发展重点,80%以上城市将物联网列为主导产业,已经出现了明显过热的发展苗头。有专家对这种“一拥而上”的重复建设现象,纷纷表达出担忧,认为当前过热的物联网、云计算和“智慧城市”等的建设,将有可能导致新的产能过剩。

此外,我们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等智慧系统,也面临着中国市场被跨国企业垄断的风险。iBm公司的研发实力、中国战略,以及中国巨大的经济发展需求,都为iBm“智慧地球”抢占中国市场提供了新的机遇。仅以2011年统计为例,iBm在中国市场就已连续12年蝉联全部服务器市场全国排名第一,连续12年蝉联中国UniX服务器市场第一,连续8年蝉联中国外部存储系统市场全国第一;iBm于2012年计划:将通过创新和务实的战略,帮助中国企业和政府机构提升云计算、业务分析与优化、智慧的商务、智慧的城市、高端系统/智慧的运算等关键能力,并要在重点行业、中型企业、区域拓展和公司建设等领域寻求突破,以实现发展转型和“智慧的成长”。

智慧城市战略篇9

2、南京。南京提出以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智慧产业建设、智慧政府建设、智慧人文建设为突破口,全力建设“智慧南京”,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从根本上提高南京整体城市的综合竞争实力。

3、沈阳。沈阳是全国著名重工业基地,近年来致力于从老工业城市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转型。为此,沈阳市政府与iBm合作,借助智慧城市的建设,创新运用绿色科技和智慧技术,以互联网和物联网的融合为基础,为沈阳市生态化建设提供一套完整的方法论,努力实现“生态沈阳”的战略目标。

4、武汉。完善软件与信息服务发展环境,加快信息服务业、服务外包、物联网、云计算等智慧产业发展,促进城市圈的综合协调与一体化建设,实现构建武汉两型社会的战略目标。

5、昆山。江苏昆山的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生产了全球1/2的笔记本电脑和1/8的数码相机,它未来将继续大力发展物联网、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智慧产业,支撑智慧城市建设。目前,昆山智慧城市建设重点包括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服务型电子政务等方面,为城市运营和管理提供指导能力、管控能力。昆山通过实施城市控管指挥中心、政府并联审批、城市节能减碳等3大智慧城市软件解决方案,搞定城市管理的诸多现实问题。

6、宁波。全力以建设6大智慧产业基地为重点,它们分别为网络数据基地、软件研发推广产业基地、智慧装备和产品研发与制造基地、智慧服务业示范推广基地、智慧农业示范推广基地、智慧企业总部基地。

智慧城市战略篇10

在“工业立市”政策的指导下,数十年来,济南经济一路飙升,每年济南经济的增长已超过10%――2003年,济南全市的生产总值为1360亿元,到了2013年,这一数字就已经飙升到5230.19亿元。

随着不断发展,济南希望进一步促进经济转型,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目前,济南正依据自身特点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希望将旅游业培育成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推手,借此助推服务经济发展与经济转型,为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与推动城市快速发展提供动力。

城市的未来就是地球的未来,如何才能让城市更好地发展并实现绿色转型?在iBm“智慧城市大挑战”项目团队的帮助下,济南正在努力寻求这一答案。

行进中的城市转型

2014年9月,iBm公司“智慧城市大挑战”(SmarterCitiesChallenges,缩写:SCC)国际专家组在济南市以“智慧旅游”为课题,开展了为期三周的公益咨询服务。

三周来,各位专家通过走访、调研、策划,积极帮助济南市制定具有泉城特色的国际智慧旅游城市的规划,提升济南智慧旅游水平。

“iBm专家站在全球视角上,利用信息技术,尤其是大数据分析方面的经验,为济南‘智慧旅游’发展进行了战略性规划。接下来,我们将积极借鉴iBm专家给出的建议,结合济南旅游的实际和济南智慧旅游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地推进济南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和发展。”济南市旅游局局长王铁志如是说。

作为iBm国际基金会发起的、单项投入金额最高的公益项目,“智慧城市大挑战”项目秉承iBm“专长服务社会”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自2010年创始至今,通过贡献iBm全球顶尖人才的专长,在三年内已经无偿为数百个城市的智慧发展提供咨询服务。

此次,济南市是今年中国大陆地区唯一入选的城市,同时也是“iBm智慧城市大挑战”在中国的第一个智慧旅游项目。

事实上,济南市早就提出城市转型,并提出打造“国际旅游名城”。近年来,建设“智慧旅游城市”已经成为济南市政府和济南市旅游局的重要发展战略目标。济南在促进旅游业智慧发展方面拥有前瞻性视野,已经开展了诸多切实可行与成效显著的举措。

作为省会城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济南都是闻名全国的工业城市。解放后的济南,一直都是工业立市。在机械、车床、电子、电器、化工、化纤、医药等多个领域都有着不俗的表现。尤其是重工业,在大型压力机、数控机床、高档改装车等领域都走在全国的前列。

在谋求城市发展上,济南是迫切的,参加iBm“智慧城市大挑战”就是出于同样的考量:用iBm国际专家组的力量帮助济南完成“智慧旅游”的目标。济南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如今的济南,更是需要抓住产业转型升级机遇,展现出了巨大的经济活力。此外,因为济南位于环渤海经济区,且是主要的骨干城市,它的转型在区域甚至全国都会发挥着重要的集聚、辐射、服务和带动作用。

大数据支撑下的智慧旅游

城市曾经是世界的问题的集中地――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学校教育失败等等,但因为每个城市情况各不相同,所以其谋求城市发展的新方向自然不同。

对于济南提出的“智慧旅游”,iBm专家组成员给予了高度肯定,在走访了20多家单位,采访与问卷调查数百人,分析10万多条社交媒体信息之后,“iBm智慧城市大挑战”专家团队认为,济南在促进旅游业智慧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如果进一步综合运用新技术手段,将促进济南旅游业的发展,帮助打造泉城特色的国际旅游名城。

iBm专家团队应用在信息技术尤其是大数据分析方面的优势,结合相关国际经验,通过可执行的具体规划,为济南建设成为具有泉城特色的国际智慧旅游城市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打造旅游大数据平台。

针对网站、微信、微博等多渠道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满足旅游信息海量拾取、海量处理和海量存储需求,实现与广大游客主动交互。

同时利用大数据平台实现各旅游部门的信息共享,为行业管理、规范市场运作提供数据支撑。

事实上,数据对于城市来说至关重要。关于城市生活方方面面的数据能方便城市领导者了解城市真正的运作机制,从而做出更好的决定。

“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实际上汇集了不仅是作为旅游的需求方(游客)的信息,同时集中了作为旅游服务提供方(这里面既包括企业,也包括政府)相关的信息,以及在这个行业可能还有散落的对整个的行业发展和游客体验来说都至关重要的其他信息内容。

以上这些不但涉及济南城市转型,其中包括济南在内全国众多城市面临的城市转型都可作为参考,这其中蕴藏了激发创新和驱动经济转型发展的巨大能量。

第二,创建互动、多渠道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将各渠道为游客提供的旅游服务进行整合,方便游客通过多种途径轻松获取旅游信息,从而创造高互动的游客体验。

iBm全球实验室技术与战略部项目总监库马尔・巴斯卡兰先生介绍说:“我们可以建立‘智慧旅游’孵化平台。在这样的孵化平台,城市可以进行相关最近‘智慧旅游’解决方案的开发工作、实施工作,并在验证成功之后将它扩大影响。这样的孵化平台建成,还能够将济南成功的经验复制到其他地方,展现到全世界。”

第三,制定差异化旅游营销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