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经济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30:29

绿色经济建设篇1

一、统一思想,发挥优势,坚持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重要抓手

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要探索通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能效提高、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的有效途径,切实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近年来,我省同全国一样,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但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如果我们延续粗放型发展方式和传统工业化道路来推进现代化,不但能源资源环境支撑不住,经济发展也将难以持续,也与国际潮流和中央的要求背道而驰。我省地处祖国西南边疆,资源丰富,基础条件较好,完全能够通过发挥优势,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绿色经济强省的建设。

第一,“生态立省”思想更加统一,发展低碳经济初见成效。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低碳经济,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目标,按照“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要求,着力实施“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的战略,全面启动和实施了“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和“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坚持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云南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机遇来抓,非化石能源发展迅速,节能降耗进展顺利,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让云南的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正在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第二,能源品种丰富,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云南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亿多千瓦,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0.98亿千瓦,居全国第二位;太阳能优势明显,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相当于730多亿吨标准煤;风能资源总储量为1亿多千瓦,可利用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11.5%左右,可开发资源储量2832万千瓦。近年来,全省水电、风能、太阳能利用速度明显加快,昆明石林166兆瓦太阳能光伏试验示范电站一期项目并网发电。截至2009年底,云南全省电力装机达到3195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2113万千瓦,新能源装机12万千瓦。农村户用沼气池保有量达到252.32万户,位居全国前列。但从总体上看,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程度还较低,开发的空间还很大。

第三,资源种类多样,以结构调整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空间较大。全省五大支柱产业中的烟草、生物资源、旅游产业属于低碳产业,电力主要以水电和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为主,也属于低碳产业。矿产部分行业和企业节能减排的技术在全国领先,有的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全国电解铝能耗平均1.4万千瓦时/吨,我省平均为1.36万千瓦时/吨;电解铝产生二氧化硫的国家标准是不高于850毫克/立方米,我省铝业仅为250毫克/立方米。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矿产开发利用节能减排还有较大空间。

第四,生态环境良好,林业碳汇能力强。云南省是中国四大林区之一,林业用地面积达3.71亿亩,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0.4%,居全国第二位;森林覆盖率达到52.93%;活木蓄积量17亿立方米;森林碳汇贮量为31.3亿吨,仅次于黑龙江省,居全国第二位。同时,我省与青海、还是我国仅有的三个碳汇高于碳源的省区。“十一五”期间,全省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稳步实施,造林力度明显加大,截至2009年底,全省共完成营造林2541万亩,中低产林改造全面推进,林产业快速发展,森林资源明显增长。

以上这些特点,决定了云南省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具有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潜力。为此,必须紧紧抓住国家将我省列入全国首批低碳试点省的重要机遇,坚持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牢固树立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统筹兼顾、综合规划,勇于改革、大胆创新,大力开发、引进和推广利用低碳技术,积极发展低碳产品,逐步增加低碳能源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重,加快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方式,大力推进绿色经济强省建设,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二、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加快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当前重点是要在降低碳排放强度、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和消费结构上下功夫,见成效。

第一,要着力构建以绿色产业为核心的低碳产业体系。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既是我省三大奋斗目标之一,更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也是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愿望。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关键是要构建绿色产业。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继续按照“调优、调强、调轻”的原则,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优,就是要优化工业内部结构,逐步降低烟草产业和重化工业在工业增加值中所占的比重,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光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环保产业和先进制造业。调强,就是要依靠自主创新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调轻,就是要延长重化工业的产业链,促进重化工产品向精细化、新型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与最终消费市场相衔接的日用轻工产品。同时,要坚持以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为两大龙头,带动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公共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使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第二,要不断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低碳能源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清洁生产是低碳经济的关键环节。一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充分发挥我省清洁能源丰富的优势,调整优化能源生产结构,控制火电,积极开发水电,有序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核电等非化石能源,提高优势能源的利用效率,逐步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生产中的比重。二要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在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前提下逐步降低能源消耗增速,逐步减少并严格控制燃煤总量,大幅度提高电力、天然气等优质能源的消费比重;鼓励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业,坚决遏制高耗能、低能效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低碳技术推广应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技术,不断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耗。三要尽快扭转云南以公路为主的运输能耗大、物流成本高的状况。继续加快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幅度增加铁路营运里程和提高铁路运输量占全省运输总量的比重,加快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和城际高速铁路,最大限度地降低交通运输综合能耗。

第三,要持续不断提高碳汇能力。坚持把森林碳汇放到与工业减排同等重要的位置,将全省林业建设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继续深入实施“七彩云南”保护行动计划,加快“森林云南”建设,多渠道增加造林和森林经营的投入,大力推进中低产林改造,不断增强森林碳汇能力。积极引进和运用林业建设、管理方面的先进技术,着力提升碳汇林业科技水平,提高碳汇林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碳汇林业的科技支撑。要充分发挥第一产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作用,坚持“质量、产量、结构、效益、安全”相统一的原则,加快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用先进科学技术支撑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稳步提高粮油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核桃、蚕桑、天然药材、蔬菜、花卉等优势产业,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不断挖掘第一产业在增加碳汇能力和节能减排方面的潜力。

第四,要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低碳既是一种经济发展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要采取有效的宣传推广手段,在城乡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养成文明、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和习惯。在城市要重点加大节能灯具的推广,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深入开展公共机构及交通节能。在农村要重点推广沼气使用和节柴改灶,稳步推进太阳能光伏利用、秸秆优质化能源利用,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减少化石能源和薪柴消费。

三、强化措施,完善政策,增强低碳经济发展的保障力度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新兴事物,也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工作,必须切实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第一,要切实将发展低碳经济纳入“十二五”规划。各级、各部门要坚持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抓手,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上,成立主要领导负责抓总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解落实重点工作任务,加大资金投入。要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十二五”的重要任务来抓,进一步修改完善《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云南发展低碳经济规划纲要》,切实将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任务、措施落实到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及土地利用、城乡建设、产业发展、能源开发等各个专业规划之中。

第二,要创新发展低碳经济的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必须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围绕影响和制约本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重大问题,大胆探索,寻求突破,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防止脱离实际。要加快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尽快完成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工作,摸清底数,认真搞好控排指标,科学确定一个力争上游、符合实际的控排指标。要积极探索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资金投入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有效方式,积极探索通过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推动低碳绿色发展的创新办法,当前要重点研究制定碳交易排放制度,通过制度促进各地发展低碳经济的积极性。

绿色经济建设篇2

关键词:循环经济;绿色税收;环境税

中图分类号:FSl0.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0)01-0094-05

2009年,是完成我国“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关键性的一年,也是中国的循环经济“元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循环经济促进法》),于2009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标志着循环经济在中国正式走上法制化的轨道。税收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何建立和完善“绿色税制”,利用税收等经济手段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推进我国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循环经济型社会的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绿色税收的概念和特征

绿色税收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英国“福利经济学之父”阿瑟,庇古(arthurpigou)提出的“政府利用宏观税收调节环境污染行为”的环境税收思想。绿色税收又被称为环境税收,是指税收体系中与环境资源利用和保护有关的各个税种和税目。具体来说,绿色税收不但包括环境税、自然资源税,还包括为实现特定环境目的而筹集资金的税收,以及政府为影响某些与环境相关经济活动的性质和规模而采用的税收手段。绿色税制亦称税制体系的绿化,是对原有税收制度的一种变迁,更凸现税制的绿色概念,强化了税制的环境资源保护功能。 绿色税收除具有固定性、无偿性、强制性等税收的一般特征之外,从理论上讲,绿色税收还具有其自身的如下特征:第一,征收范围的广泛性。绿色税收包括税收体系中与环境资源利用和保护有关的各个税种和税目,其征收对象不仅包括污染环境的行为和产品,还包括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行为;

第二,征收目的的特殊性。建立和完善绿色税制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促使自然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因此,对环境税的主要甄别应当是考虑它所带来的环境收益,而非税制改革本身,更非税收货币收入本身; 第三,较强的科学技术性。绿色税收直接而具体地反映着生态学基本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要求,无论是绿色税种的设立,还是具体税率、税基的确定,无一不与环境科学的发展水平和研究成果息息相关;

第四,历史使命的阶段性。绿色税收被引入税收制度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伴随着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物种多样性减少等环境资源问题的不断恶化而出现的。绿色税制的首要目的是通过税收手段的调节作用来影响经济当事人的行为以达到对环境的保护和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因而,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环境资源状况的不断改善,某些绿色税种或税目的设立目的会相继实现。随着整个绿色税收体系历史使命的顺利完成,绿色税收最终将会退出历史的舞台。

二、我国绿色税制的建设现状分析

以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为契机,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利用税费等经济手段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完善,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收费为主、征税为辅的环境资源税费制度。主要包括排污收费制度、自然资源税费制度以及其他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措施。在我国现行的税制框架内,虽然有很多与环境资源有关、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种及措施,但缺乏总体性、前瞻性的与循环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税制设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我国整个税制体系来看,尚缺乏系统的以促进资源综合、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为目的的专门税种。我国目前的税制体系中与环境资源保护有关的税种主要是:资源税、消费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和车船使用税等。尽管这些税种的设置和税收的征收在促进我国环境污染的防治与自然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其设计初衷大都不是以环境保护和节能为目的。以我国目前税制框架内最具代表性的绿色税种――资源税为例,其主要目的并非在于促进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它仅仅被看作是一种级差调节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政府对级差租金的征管,即级差资源税――运用资源税对资源在开采条件、资源本身优劣和地理位置方面存在的客观差异导致的级差收入进行调节。这种单一的政策目标,不仅难以体现自然资源本身的价值,而且不能将资源开采、利用的社会成本内部化,从而弱化了税收制度在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等方面的调控功能。再以消费税为例,我国于1994年开始实行的消费税是建立在增值税普遍调节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特定的政策目的,再选择部分消费品或消费行为进行征税,其调控功能主要着重于聚财功能。2006年4月1日起,我国实施了新的消费税制度,对我国当时消费税的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进行了调整。2009年1月1日起,我国又实行了成品油税费改革,开征了燃油税,将价内征收的汽油、柴油以及其他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做了相应提高。尽管这一系列的改革和措施使消费税在促进环境与资源保护中的作用得到了加强。但我国目前的消费税制度在对绿色消费模式的塑造方面仍显不足。 其次,从具体税种来看,由于其本身的缺陷,致使在促进资源综合、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调控功能有限。再以我国的资源税为例,在促进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以及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方面就缺乏明显的调节作用。原因在于:一是适用对象范围过窄。根据1993年《资源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我国资源税制度的适用对象仅限于原油、天然气等六种矿产资源和盐。而对其它大部分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等并未涉及,不利于对资源利用全面调节。二是计税依据不合理。目前,我国资源税的计税依据是以销售量或自用数量为课税依据。这使企业对开采而未销售或自用而积压的资源不需要付出任何税收代价,变相鼓励了企业对资源的过度开采,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三是单位税额过低。我国目前资源税制度中,单位税额只是部分地反映了资源的级差收入,确定纳税人具体适用的税额主要依据的是资源的开采条件,而与该资源的稀缺程度以及该资源的开采所造成的环境影响无关。降低了资源税的实际税负,难以激励纳税人对资源的合理开

采和利用。再如,我国目前的消费税制度,还存在着没能体现节约性课征、限制性课征以及受益性课征原则等方面的缺陷和不足,致使我国目前的消费税在抑制超前消费、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方面的调节功能也没有很好地体现。 再次,从其他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措施来看,对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仍存在不足,能耗产品进出口税收措施还比较薄弱。在鼓励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政策导向也不够鲜明,实际效果不明显。在我国现行税制框架中,与环境资源相关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措施内容比较分散,主要散见于《企业所得税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部分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免征增值税的通知》等等法律法规、规章之中,这些措施之间缺乏协调和配合,在实践中很难发挥遏制并减少环境污染和促进资源高效利用的合力作用。

三、国外绿色税制的借鉴

发达国家,特别是oeCD成员国,环境税已经融入整个税收体系,整个税制出现了“绿色化”,并Re经产生了综合性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应,对我国绿色税制的建设有重大的借鉴意义。这些国家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绿化现行税制,即以是否符合环境资源保护以及环保优劣程度为衡量标准,以加大税率差异度为主要手段,对现行消费税、所得税以及机动车税进行相应调整。例如,丹麦在1996年对其税制进行了“绿色税收一揽子”(Greentaxpackage)的改革和调整。再如,挪威1991年在引入碳税的同时,降低了所得税。

第二,开征新的绿色税种。许多发达国家根据各自的国情,对生产、消费和处理环节产生污染的行为及产品开征环境税。具体来说,各国开征的绿色税种主要包括:(1)污染排放税。即对排放污染物的行为征税,包括对排放废气、废水、废渣、噪声等行为征收大气污染税、水污染税、固体废物污染税、噪音税、碳税以及硫税等。如丹麦的“绿色税收一揽子”就包括碳税、能源税和二氧化硫税,法国、德国和荷兰的水污染税等。(2)污染产品税。即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征税,这类产品主要包括:电池,塑料袋,饮料容器,化肥、农药等。如瑞典的氮氧化物排放税等。(3)能源税和资源税。即针对使用能源和资源的行为征税。如挪威1999年对其能源税制度进行了调整,对使用矿物油、汽油、煤、焦炭征收碳税,对在大陆架上开采石油征收附加碳税。

第三,协调和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由于部分新税种的开征以及一些原有相关优惠措施被取消,为避免相关产业受到消极影响,很多国家对相关的政策措施进行了调整和完善。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废除或调整对环境资源保护不利的补贴或税收措施。主要是指某些农业、工业、能源以及公路运输方面的补贴,如对农药、农膜的使用补贴等。(2)协调和完善环境资源保护优惠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直接税收减免、投资税收抵免或加速折旧等,如美国2005年的《能源政策法案》(theenergypolicyact,以下简称:epaCt)针对选择环境友好型产品的商行和个体规定了几种所得税抵免措施。德国1994年的《机动车辆税法》对排污量较少的个人汽车实行机动车辆税减免,荷兰对电、煤气用量小的温室园艺农户采取免税;对节能的区域集中供热和风力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免税等环保投资补偿和能源投资税额扣除等制度。 综上所述,国外绿色税制建设的过程不是单一的、非连续性的,而是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完备组合,每一组政策和措施的出台和实施,都是环环相扣,各有所专,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只有这样,整个绿色税制建设所产生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应才能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缺少任何一项政策和措施的辅助和配合,都可能造成税制绿色化改革的不全面和不彻底,甚至对某个产业造成负面效果。

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绿色税制设计

2009年1月1日,我国对成品油税费实行了改革,开征了燃油税。2009年5月25日,国务院批转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该意见第9条规定:加快理顺环境税费制度,研究开征环境税。这一系列的举措意味着我国对现行税制的改革已经拉开了帷幕。借鉴国外绿色税制建设的经验,立足于我国实际,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绿色税制的设计如下:

1 依托“费改税”,开征独立型环境税

从环境税在整个税制体系中的地位看,环境税可以划分为三种模式,即独立型环境税模式、融入型环境税模式和环境税费并存模式。独立型环境税就是以环境保护为目的,专门针对污染环境的行为或产品课征的专门税种。本应在环境保护税收制度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此类税种,在我国的税收体系中却长期缺失。目前,我国主要依赖排污收费制度对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规制,虽然排污费和环境税的理论基础都是污染者负担原则,而且排污费也具备了环境税的鼓励削减污染和筹措环境治理资金的作用,但二者的法律地位不可同日而语。同时,目前我国排污收费制度还存在收费标准偏低、征收范围过窄以及征收管理不规范等方面的不足。因此,在构架我国绿色税制的具体设计上,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具体现状及社会各团体、各阶层的不同利益诉求,应依托“费改税”,在总结排污收费制度经验的基础上,一步到位开征独立型环境税。开征初期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但开征独立型环境税可以避免给社会、给企业带来税费的双重负担,保持社会的相对稳定。

在对环境税进行具体设计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税种。环境税的税种设计要反映当前环境问题的主要矛盾,具体来说,就是要有利于促进“十一tF'’规划确定的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主要污染物(S02、C02)排放总量减少10%约束性指标的实现。因此,我国环境税的税种设计既要依据污染者付费原则征收“污染排放税”,也要根据使用者付费原则征收“污染产品税”。其中,面向煤炭消费者征收的“硫税”、“碳税”,面向汽油消费者征收的“能源税”,以及面向水体污染者征收的“水污染税”等应成为主体税种。

第二,税率。按照环境保护税收原理,要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就要把环境税的税率确定在较高的水平上。然而税率太高,尤其是在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税率环境税的开征会增加企业的负担,由此对环境税税率的设计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减少对企业的冲击,开征初期可以先选择低税率,此后,随着治污技术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税率逐年增加,直到理想水平。例如,2010年一个排放当量征收l_2元,到2015年征收2元或更高。这样就暗含了一种长

期引导节能减排行为的信号,同时也保证了税收收入。 第三,税基。税基又被称为计税依据,是税法规定的据以计算税款的标准或依据。一般来说,环境税有三种计税依据可供选择:第一种,以污染物的排放量作为计税依据。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企业在产量不变或增加的情况下,只要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就可以减轻纳税负担。这样既能直接刺激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企业也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身的治污方式,或增加防治污染的设备,或改进生产工艺流程。缺点是,污染物排放量必须准确核定,相应的监测成本和技术要求较高。水污染税和硫税多采用此类税基。第二种,以排污企业的产量作为计税依据。主要理由是,污染物的排放与企业生产产品的总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优势是便于源泉征管,缺陷是企业只能通过降低其产品总量的方式减轻相关税负,难以激励企业对污染治理技术进行开发和研究。碳税和固体废物污染税一般采用此类税基。第三种,以生产要素或消费品中所包含的有害物质成分作为计税依据。选择这种税基的前提是,生产要素或消费品中所包含的有害物质成分与污染物排放量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这种税基可以鼓励纳税者减少对有害物质含量高的原材料的使用,寻找相应的替代品。缺点是不能激励企业进行污染治理。

第四,征管模式。我国现行的“纳税人自主申报、税务机关重点稽查”的税收征管模式,并不适应环境税的需求。排污企业很容易为逃避税收,瞒报、少报污染物的排放量,而税务部门事后稽查又很难获得可靠凭证。因此,环境税的征管应由税务部门和环保部门相互配合进行。由此,环境税征管人员的培训就需要联合环保部门、税务部门双方的实力和技术来共同完成。不同部门的利益目标也就需要新的协调,征收能力建设的成本要共同承担。

2 改革现行税制,对相关税种进行“绿化”

环境税不是万能药,环境税作用的有效发挥还有赖于对现行税种的“绿化”,即必须在已有税种里把环境资源因素考虑进去。这就意味着要对中国现行的税制进行改革,特别是现行资源税、消费税的改革。

首先,在资源税方面,要发挥资源税在优化资源配置、控制环境污染方面的功能,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绿色资源税:(1)扩大征税对象。课税对象过窄难以有效遏制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课税对象过宽,不仅在实践中难以操作,而且将影响企业的竞争力。科学的资源税制度,其适用对象可包括所有不可再生的资源,以及部分再生能力已受到严重损害的可再生资源,即在目前资源税制度适用对象的基础上,扩大其征收范围,将森林资源、草原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海洋资源等纳入资源税的征收范围中,使其成为资源税的税目。(2)改进和完善计税依据。目前我国资源税的计税依据是矿产品的销售数量或自用数量,绿化后的资源税可以改为应税资源的实际开采数量或生产数量,这样可以使纳税人能够从自身利益或市场需求出发合理开采资源,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例如,针对水资源,可根据不同的用水环节,确定计税依据。在水资源开发环节,可以采用从量定额征收。在水资源的消费环节,可以采用从价定率征收。再如,针对森林资源,可以按照采伐木材的立方数从量计征。(3)完善资源税税率(税额)有效调整机制。税率采用从量定额税率为主,从价定率税率为辅的方式,并使不可再生资源的税额高于可再生资源的税额,稀缺资源的税额高于普通资源的税额。

其次,在消费税方面,调整并扩大消费税征税范围,构建绿色消费税收体系。将过度耗费自然资源以及严重污染环境的消费品,列入消费税的课征范围,对奢侈品和奢侈消费行为征收重税。同时,对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以及获得能源效率标志的家电、汽车等产品采用有差别的低税率,以此引导人们环保消费。

绿色经济建设篇3

关键词:经济建设;绿色发展;生态文明;龙岩市

经过多年的努力,龙岩市发展绿色经济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和经验,良好的绿色生态为龙岩带来了一块块金字招牌:“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城市”、“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全国首届生态文明典范城市”……龙岩,这座红色之城、绿色之城、文明之城,正以独有的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本课题就龙岩市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探索实践进行理论思考,很有意义。

一、龙岩市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探索与实践

(一)不断解放思想,探索发展思路

1.谋划绿色发展路线图

龙岩市是福建省的资源富集区,已发现矿物种类64种,已探明储量的33种;林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大77.91%,是闽江、九龙江、汀江的发源地。独有的资源禀赋为龙岩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1997年5月,龙岩市撤地改市。市委、市政府立足区位优势,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凛赋条件,不断解放思想,谋划发展路线图,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特别是近年来,龙岩市牢牢把握中央支持福建省加快发展、“新古田会议”召开的重大机遇,谋划一条以生态效益型为核心的新型工业化的路线图,把龙岩市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生态优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民安居乐业的新闽西。

2.精准定位建设“生态型经济枢纽”

进入新世纪,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经贸关系日益密切、国内区域间经济竞合互动势头强劲形势,2004年8月召开的中共龙岩市委二届七次全会上,龙岩市委、市政府把发展作为富民强市的第一要务,首次提出了建设“闽粤赣边联结沿海、拓展腹地的生态型经济枢纽”的战略构想,明确了龙岩市的发展定位与目标。2008年,龙岩市委、市政府提出举全市之力,依靠科技进步、体制机制创新,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10年,科技部选择龙岩市建设全国首个国家可持续发展产业示范基地。2012年,龙岩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通过科技部的中期考核检查。2016年1月,龙岩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又通过了《龙岩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未来五年龙岩将打造“东进沿海、西连腹地的生态型经济枢纽”的发展规划。2016年9月召开的龙岩市委第五次党代会上,再次提出了今后五年“生态文明再上新台阶”的目标任务,要求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保持全省首位,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5%以上,主要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95%以上;单位GDp能耗降低值、二氧化碳和主要污染物减排总量控制在省下达指标内。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成,生态文明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在前列,建设美丽龙岩翻。

2000年以来,龙岩市委、市政府历届领导,围绕“建设生态型经济枢纽”目标,一任接着一任干,久久为功。龙r市通过对传统资源型产业的改造提升,着力发展以商贸物流、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集约发展机械、电子等新型工业和新兴产业,走出了一条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随着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城市绿化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得到了较好维护与拓展,生态与人居正呈现出和谐发展态势,一个山川秀美、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正在形成。

(二)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绿色发展

龙岩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从20世纪80年代起,依托资源优势,龙岩市各类小水泥、小煤矿企业遍地开花。这些资源型产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资源浪费和枯竭现象也日益突出。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便成为龙岩市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1.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一是用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以粮食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畜牧、蔬菜、林竹、果茶、红心地瓜干、烟草“六大”农业重点产业。提升河田鸡、连城白鸭、槐猪、黄(黑兔)、兰花、漳平水仙茶、花生“七大”特色农产品。二是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安全农产品生产,建设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标准完善、管理规范的安全食品生产体系,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形成了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上杭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漳连城福建农民创业园产业基地。三是推广“粮一经一饲”、“牧一沼一果”、“稻一萍一鱼”立体种养模式,发展粮经、粮肥轮作模式,优化品种配置和种植结构,推广立体种养、水旱轮作、间作套种、节水灌溉、设施栽培等技术。对以畜禽粪便为主的有机肥生产、使用环节给予政策资金补助,以激励粮农、果农多用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量,达到既解决养殖污染问题又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品质的目的;同时,加快沼气生态农业示范建设,因地制宜地推广“一池带四小”(小猪场、小果园、小菜园、小鱼塘)为主要建设内容的庭院生态农业模式。四是发展林下经济。通过政策、资金扶持等手段,引导农民在林下种植中草药、绿化大苗,养殖纯天然绿色家禽等,逐步形成了永定的巴戟天、草珊瑚,连城的铁皮石斛,上杭的断肠草、梅花鹿,新罗的竹子采集加工,武平的林下养蜂和种茶、红豆杉、金银花;漳平的金花茶、林下养殖棘胸蛙,长汀的互叶白干层、黄栀子、金银花、、红菇等等,并呈现出规模大、品质好、效益高的发展势头翻。发展油茶等木本粮油、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森林旅游、丰产竹林、花卉苗木、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等绿色富民产业和生物质能源林基地,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让广大林农共享“经济红利”,既有效利用了林下空间,发展了林下种植、养殖,又涵养、抚育了森林资源。

2.发展生态效益型工业

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严格执行产业政策,严把项目建设的资源消耗关与环境保护关,提高项目资源环境准入门槛,严控高消耗、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对纺织、轻工、冶金、建材、林产等传统优势产业进行改造提升;加快发展节能、节水、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吸纳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淘汰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企业,坚决制止新建淘汰类落后产能,不断巩固关闭小火电、小纸厂的成果,继续淘汰机立窑水泥和落后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二是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加强政策配套和产业引导,扶持和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高端制造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发展物联网应用、生物医药、功能稀土材料、新一代轻纺化工材料、半导体照明(LeD)和太阳能光伏、生物质能源、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专用汽车等领域,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做大做强全国环保产业基地。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龙马环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环保产业的两家领军企业。以龙净环保和龙马环卫为龙头,做大做强除尘、脱硫、脱硝等大气污染治理设备的研制与工程总包、环卫系列产品制造等产业,培育发展集废气、废水、废渣、噪声处理等领域功能齐全的产业群,保持全国大气污染治理设备研发生产基地的先进地位。四是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进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建设,在建材、有色金属、钢铁、煤炭、化工等行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以煤矸石、粉煤灰、冶金炉渣综合利用为重点,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突出抓好资源开采、资源消耗、废物产生、再生资源产生、消费等五大环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依靠龙岩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条件,推进龙岩市全国资源型城市和武平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县建设,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循环利用。

3.发展现代服务业

一是发展生态旅游业。制定生态旅游规划,在“海峡客家,欢乐龙岩”主题下,整合、保护、开发生态、文化、红色优势旅游资源。整合以古田会址和长汀历史文化名城为代表的红色之旅、以永定土楼和培田古民居为代表的客家之旅、以冠豸山和梁野山为代表的生态之旅精品旅游线路,加强旅游服务与环境建设,提升旅游开发整体水平。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森林旅游、体育休闲旅游、农业生态旅游,完善古田、土楼、冠豸山、长汀古城等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一批星级宾馆,提升层次发展高端服务业。二是培育壮大物流业。以构建大物流为目标,通过加快“陆地港”建设,构筑物流发展平台,推行信息网络技术,构筑物流信息平台,发展甩挂运输、集装箱、多式联运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实现节能降耗。三是拓宽服务业发展领域。发展信息服务、商务会展、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体育健身、医疗保健、职业培训、家政服务、老年护理和病患陪护等社会服务业,开发新的增值环节,丰富消费服务产品类型,满足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多样化需求,建立惠及城乡居民多种形式的家庭服务体系。

(三)治山、治水、治大气,确保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1.治山,让山更青

一是进行水土流失治理。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水土流失治理是改善和治理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早在1983年长汀县就进行了全面大规模水土流失治理。2012年1月8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同志在中央7部委联合调研组《关于支持福建省长汀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上做出重要批示,指出:长汀县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份之一,经过十余年的艰辛努力,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保护建设取得成效,但仍面临艰巨的任务。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节点上,进则全胜,不进则退,应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要总结长汀经验,推动全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由此形成的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在全国推广,并推动了龙岩全域新一轮水土流失治理全面展开。如今,在汀江两岸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新型工业园区、生态旅游区迅速崛起,生态工业蓬勃兴起,生态农业异彩纷呈,生态旅游风生水起,生态人居沿江“绽放”,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人居建设,将长汀建o成为“看得见山、看得见水”的美丽家园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二是在全国率先推进林权改革,加强森林经营。在总结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02年4月,武平县出台了《关于深化集体林地林木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行“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集体林经营新机制,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国家得绿、农民得利”的理想目标,林改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国第一本“林权产权证”落户武平县,由此形成的林权改革“武平经验”在全国推广。龙岩市林权改革全面铺开,全面启动了森林抚育经营,加大中幼林抚育、封山管护和低质低效林改造等森林抚育经营力度,增强公益林的生态功能,让群众共享“生态红利”。三是治理整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加强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市、县二级矿产资源规划体系,开展规划环评,对符合规划的小矿进行规模化和集约化改造;深化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和矿业权市场建设;推广先进开采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采矿回采率、选矿和冶炼回收率,推进尾矿、废石的综合利用;全面落实矿山生态恢复治理补偿机制和企业责任制,打击取缔非法采矿;运用网络、遥感等先进技术,加强对开采金、铅、锌等易造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矿种以及其他大中型矿山企业排污的实时监测;执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强化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到2015年,新(扩)建生产矿山地质环境得到全面治理,开采破坏土地得到全面复垦利用;历史遗留的矿山(闭坑、无主矿山)开采破坏土地复垦率达到40%,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40%。

2.治水,让水更绿

一是实施江河流域生态修复及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强九龙江和汀江干流、一级支流为主的江河两侧及库区周围一重山的造林、补植,加快流域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修复,加强重点水土流失区、易灾地区的生态治理,实施江河流域及库区周围天然林保护工程;对天然阔叶用材林实行封禁,优化区域林分结构,提升区域森林生态功能,到2015年,“二江”一重山可绿化宜林地绿化率达100%。二是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建设与保护。持续扩大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面积,建立湿地保护区;实施对江河源头森林植被、典型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等关键区域的保护;加强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提高保护和监测能力,重点实施华南虎等20种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福建柏等23种(科、属)珍贵濒危野生植物的保护救护。三是保护饮用水源地,优化水利资源利用。落实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依法搬迁或治理水源地内各种类型污染源,对农村人口聚居区的集中式饮用水源,依法划定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体系建设,设区城市饮用水源地每年进行一次水源地水质全分析,县级饮用水源地每月进行一次水质分析,乡镇饮用水源地每半年一次水质分析;完善取水许可证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强水资源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健全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四是实施治污工程。对境内的九龙江、汀江、闽江等重点水流域进行生猪养殖、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多管齐下的综合整治。龙津河上游流域基本完成养猪场关闭退养,龙岩境内的龙津河、象洞溪、黄潭河、旧县河等支流水质呈逐年好转趋势。

3.治大气,让天更蓝

一是推进清洁生产。为了让蓝天重现,龙岩市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加快对水泥、矿业等优势产业整合,实行产业绿色改造。龙岩市委、市政府于2012年12月下发文件,向全市产煤县(市、区)发出了关闭重组号令,用三年时间,使全市煤矿企业从2012年的143家减少到2015年的49家;同时向水泥粉尘污染“动刀”,分4批关闭中心城市规划区内的18家水泥立窑企业、水泥粉磨厂、水泥熟料厂,到2014年关闭水泥企业127家,淘汰落后水泥产能超过2500万吨,龙岩中心城市“一重山”范围内的18家水泥厂全部关闭。二是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把节能减排目标和任务逐级5-)4~落实到各部门和重点企业,强化属地管理责任、企业节能减排主体责任、部门齐抓共管责任。落实节能减排奖惩机制,充分利用差别电价、差别水价、替电、以奖代补等奖惩政策,促进节能减排;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广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和节能产品政府采购,通过财政补贴对能效等级1级和2级以上的高效照明产品、节能等十大类高效节能产品进行推广应用。三是实施“四绿”工程。实施推进绿色城市建设,结合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推进城市片林、城边林带、城郊与城区森林公园建设,扩大城市森林面积,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绿色村镇建设,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村镇道路、庭院、房前屋后绿化美化,引导农民广泛种植优良乡土树种、特色经济树种。实施绿色通道建设,提高公路、铁路、交通主干线沿线绿化水平,新建、改建、扩建高速公路两旁20-30米,铁路、国道、省道等交通干线道路两旁10-20米,县、乡道沿线两旁3-5米以上范围,全面建成沿线绿化带。实施绿色屏障建设,调整公路、国省道、铁路交通主干线沿线一重山,汀江、九龙江等沿江一重山,城市、县城、环城一重山的造林绿化和封山育林,沿路、沿江、环城森林打造成具有保持水土,减灾防灾、美化环境等多功能的绿色屏障。到2015年,全市主要交通干线、沿江、环城、一重山宜绿化率100%。

二、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思考

(一)把“绿色发展”理念作为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

“绿色发展”理念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指导我国“十三五”时期发展甚至更长远发展的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倡导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是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必然要求,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作为前提条件,不盲目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要摒弃“先发展后治理”的陈旧思维,把消极被动的“亡羊补牢”变为积极主动的“未雨绸缪”,从消极被动的生态修复转变到积极主动的生态安全预防,从单一的政府管制转变为多元的各方参与,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不仅作为政府的责任,而且作为企业和公民的责任。绿色发展人人有责、人人共享,要求我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上实现全面刷新和深刻变革,在身体力行中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二)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作为发展绿色经济的根本目标

“多赢”是对发展绿色经济内涵的全面理解。发展绿色经济,“绿色”是底色、是发展的定性;“经济”是载体,是促进发展的手段,“发展”是目的,是最终的落脚点。绿色发展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地发展。绿色发展不是降低了发展,恰恰是升华了发展,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是“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的发展,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是全面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多赢的发展。

(三)把体现生态、环境、资源的价值和利用的公平性作为发展绿色经济的基本要素

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模式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发展悖论,树立发展绿色经济是必然选择的意识。这意味着经济发展的构成要素突破了传统经济理论的局限性,要求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不再只是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载体,而是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资本等因素一样,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对待。基于此,绿色经济发展的构成要素中,生态、环境、资源是更重要的系统构成要素,发展绿色经济就是要求充分实现生态、环境、资源的价值和利用的公平性,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四)把推动传统经济转型、构建经济全过程的生态化作为发展绿色经济的主题

顺应未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客观要求,在生态、资源和环境系统的承受力、承载力许可的范围内维持经济系统的运行,既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也保证生态、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维持,更保证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顺利推进,取代过去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只能是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从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为现代经济发展方式,最终走向绿色经济形态。

(五)把发展绿色科技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

科学技术决定成本收益,成本收益决定发展方式。长期以来存在的“生态不经济”、“循环不经济”、“低碳不经济”现象,其根源就在于科学技术的落后。真正实现生态又经济、循环又经济、低碳又经济的发展模式,必须依靠绿色科技的创新,依靠科技进步,通过新能源、新材料的推广运用,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行清洁生产和iS014000系列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各种手段,建设生态农业、生态型工业,发展生态型第三产业,确保资源的再生速度大于资源的耗竭速度、生态压力不超过生态承载力,全面提高生态风U抵御能力,促进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六)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全过程

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关键是制度创新,从制度上解决生态环境的整体性、长期性与不可逆性问题。一方面,建立生态战略规划制度,真正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纳入到国民经济与宏观决策中,依据长远生态目标来规划发展步骤、发展速度、发展结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确立新的以绿色GDp为指标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着眼于“善治”,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安排。运用好行政与市场手段,通过政策工具的灵活调控来应对生态风险的不确定性,降低社会成本,在生态环境治理上形成有利于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

(七)把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式

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变革生产、生活方式,会产生难以估量的绿色效益。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民心,集中民智,汇集民力,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要广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要积极推进绿色消费革命,推广绿色服装、引导绿色饮食、鼓励绿色居住、普及绿色出行、发展绿色休闲,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要构建全民行动计划,把生活方式绿色化落实到每个人的行动中去,从拒绝过度包装、减少一次性物品使用、采购低碳环保产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多种一棵树、少抽一支烟以及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米、一张纸等小事做起,汇聚形成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强大合力。

绿色经济建设篇4

关键词:绿色经济;林业企业;转型

森林作为维系生态平衡的一个重要资源,而林业则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对国家经济建设、生态环境、社会发展承担重要任务。湖南是南方重点林区省份之一,现有林业用地1240万hm2,占省土总面积的58.47%,有林地986万hm2,森林覆盖率53.67%,活立木蓄积量3.23亿m3。湖南生态文明建设,是破解环境资源约束,建设“绿色湖南”的有效途径,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林业产业改革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湖南林业企业所面临的新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使湖南林业企业有序的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湖南林业企业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技术落后,创新力不足

湖南林业的企业大多存在着技术及设备落后、创新能力低下、科技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导致其生产力受到制约。这一系列问题造成湖南的林业企业在生产中对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低。而且,落后的生产技术无法进行产业升级,只能生产初级产品,而初级产品已经无法满足当今市场的需求,更无法提高林产品的增值转化率了。

(二)林业企业规模小,经营模式落后

经过30年的发展,湖南林业企业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行业整体素质较差,缺乏龙头企业,竞争力不足。目前湖南大部分的林业企业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商业模式,低水平的林业企业的产业结构和组织,使大多数企业有效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较弱,往往是被动接受市场的变化,企业不能够长远的竞争能。致使因市场发育不全和信息不准确,加之缺乏产品的市场调研,从而盲目生产,产品竞争力弱,没有核心竞争力,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严重受损,更无从谈起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严重阻碍了湖南林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林业企业融资难

当前,湖南林业企业的融资主要来源于短期贷款,但是仅仅只能用来弥补流动资金缺口,根本无法满足企业需要。为了迎合当前市场需求,大部分湖南林业企业都在进行技术改造和基本建设,这必然使得湖南林业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然而,由于部分林业企业的财务制度不规范,财务状况缺乏透明度。导致其经营和财务状无法通过财务报表真实的反映,以至于银行对信贷方面的调查不能确保准确性,最后不予信贷支持。

(四)林业缺乏足够的人才储备

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中,各项竞争的关键,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高素质人才当做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最根本的体现。目前湖南大部分的林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门槛低,缺乏人才储备和培养投入,用人观念保守,导致在企业缺乏足够的经营管理人员。究其原因,其一是选人,不敢走出去,大胆任用“外人”,另一方面是用人,即使招到人才也没有合理使用和管理,粗放式的人力资源管理,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更对企业的经营模式造成了难以弥补的影响。

二、湖南林业企业转型升级对策

(一)转变林业企业经营模式

林业企业在制定产品战略之前,要对市场进行调研以产品预测,寻找市场的空白点并将其作为自己产品的主攻方向,使林业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中具有明显的差异化及相对优势。与此同时,要重视自己的品牌建设,产业集群是林业企业进行品牌建设的有利因素。依靠区域内的产林业产业群来建设自身品牌的,另外积极寻求相关企业的合作,搭顺风车,利用协作获取相关资源推广自己品牌,当然,最终还是要进行自己的品牌建设。在营销上,林业企业应该制定灵活多样的营销策略,在利用传统的营销渠道之时更应该与当前的网络营销积极配合,充分利用,进行产品宣传,如,微博营销、微信营销等自媒体。

(二)加大科技投入,重视科技创新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已经成为共识,科技的日新月异让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创新也成为了左右一个企业成功或者失败的关键。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命力的源泉,没有创新,企业是不可能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因此,林业企业必须随时关注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提高自身吸收利用科技的力度,还要加强“内力”,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为了掌握核心竞争力,避免法律纠纷,另外还应明晰产权,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尤其是国有林业企业在产业模式转型的时候。加大投资力度建设自己的技术研发平台,利用技术优势来提高其领域内的竞争力与品牌知名度。集成以各种形式的产学研融合,与研究院所、高等院校以及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引进并吸收世界上先进的科技成果及管理制度,把它变成一个他们可以持续使用的资源,促进科技创新。

(三)加强林业企业核心能力建设

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及技术的限制,林业企业要想做到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因此,林业企业只能合理利用开发有限资源,培育自己的核心业务,增强自我的生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培育核心业务方面,关键在于技术的创新,同时下大力气研究市场上现有的产品、服务、质量、成本等各方面,并对此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市场空白点,以此为基础来设计和研发富有自我特色的优质产品,培育差异化的核心业务,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断加强。中国的林业企业相对国外同行业来说,还是相对弱小的,尤其是在资本实力方面。因此,林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植。政府重点是给予企业自行研发上的资金、技术支持,利用各种政策手段鼓励企业进行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此外,还应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解决创新企业无利可图,但仿冒品大受欢迎的难题。

(四)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树立人才第一观念

如今业内普遍认为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也成为了左右企业间竞争的关键,进而认为企业间竞争本质其实就是企业人才间的竞争。但是,于中国其他行业一样,林业企业从管理层到基层员工综合素质较低,再加上大部分林业企业没有能力完成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使得中国林业企业更加缺乏与外国同行竞争的底气。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人力资源建设就成为了重点,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针对林业企业的人力资源的情况,因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对企业管理层进行定期培训,提高管理者综合素质及其业务能力;二是建立健全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在一个合理的薪酬制度之上,建立完善的选人与用人机制;三是注重员工培养,给其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促使员工更新知识、提高技能水平,跟上企业的技术革新。从整体上形成合理、科学的企业领导机制与组织制度,真正做到能吸引、合理利用高素质人才以及留住有用人才,以提高企业整体发展的质量,并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改善林业企业的融资环境

目前中国资本市场正在快速发展,而这有利于林业企业进行资本运作来解决其融资困难的处境。林业企业应该大力建立多元化的融资途径,合理利用资本市场,提高企业资本运营效率。为了解决林业企业融资问题,在加强林业企业自身财务制度建设的同时更应该优化林业企业的融资环境。首先,林业企业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及社会地位。解决最基本的问题是提高林业企业完美融资的技能,加强管理,改善自身力量。其次,规范林业企业财务报表,加强财务制度建设,正确面对融资单位的信贷检查,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再者,增强市场信息收集能量,扩大企业获取市场信息渠道,一方面林业企业自身应该积极关注市场方面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指导,实现为企业建立一个良好的融资的功能,如加快推进林权抵押贷款、银企合作,加强林业贷款贴息服务。最后,完善中国林业企业发展的法律体系,对现有的不利于林业企业发展的规定进行修改,调整政策,增加关于林业企业融资方面的规定。

三、结论

自国家大力推生态文明建设起,湖南林业企业转型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在实践、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林业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林业生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林业企业转型并不一帆风顺,同时林业企业转型的研究的比较有限,虽为本文带来许多借鉴和参考,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局限,需要有紧随市场变化进一步研究。(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鲁长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中共湖北省委党校,2010.

[2]杨实俊.培育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J].中国林业,2008,20:55.

[3]周鑫.资源型企业转型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D].西华大学,2014.

[4]徐军民.衡阳市林业产业发展问题的初步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

[5]巴承,朱永法.中国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1,06:499-503+509.

绿色经济建设篇5

始终突出生态这个特色,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淡水湖和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又是具有世界影响的重要湿地;鄱阳湖流域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又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影响。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必须始终突出生态特色,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坚持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就是人类从适应自然到利用自然的过程。工业化既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带来了深重的生态危机。正如恩格斯所告诫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对发展规律认识的新飞跃。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遵循人类文明发展规律,顺应时展潮流,契合江西发展实际,有助于探索并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新路子,推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迈进。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自觉坚持生态文明理念,把鄱阳湖流域建成具有示范意义的生态文明区。

突出生态特色,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基本定位。鄱阳湖流域独特而重要的生态功能,决定了其在我国乃至全球生态格局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多年来,江西历届省委、省政府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进行了长期探索,“山江湖工程”成为生态建设的成功典范,进入新世纪后又确定了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定位,就是要建成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以及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争取通过10到15年的努力,实现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生态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生态文明社会初步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的战略目标。因此,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山江湖工程”的继续和深化,是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的继承和提升,是历届省委、省政府长期探索奋斗的结晶,是全省干部群众半个世纪奋发努力的结果。我们要充分认识生态保护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总体战略中的极端重要性,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将规划确定的生态保护与建设目标、措施落到实处。

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是我们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江西的最大优势和潜力,鄱阳湖是全省生态环境优势的集中体现。千百年来,鄱阳湖地区为中华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党中央的重托、人民的期待和我们的历史责任。2009年,我们在编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同时,不等不靠,先行先试,扎实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工程、造林绿化工程、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和全流域“五河一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全省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80.2%,11个设区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在经济区建设的全过程中,我们都要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按照《规划》要求,在湖体核心保护区强化生态功能,绝不开发建设;在滨湖控制开发带构建生态屏障,严格控制开发;在高效集约发展区注重集聚经济人口,进行高效集约开发。继续大力推进四大生态工程建设,保护好每一寸土地、每一片山水,使江西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环境更优美。

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核心,把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化作江西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列为国家战略的区域发展规划,策应了国家新一轮区域发展布局,为江西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争到了应有地位。我们要牢牢抓住用好这一促进江西跨越发展的历史性机遇,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核心,以发展成果检验规划实施的成效。

加快发展是从江西实际出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任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科学认识和自觉把握得出的历史结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西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经济欠发达地位仍未根本改变,发展不足仍是江西的主要矛盾。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是从江西实际出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任务,是全省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根本途径。实践证明,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只讲发展不讲保护,结果必然是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而只讲保护不讲发展,只能是守着青山绿水受穷,抱着“金饭碗”讨饭,结果往往也不利于保护。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更好地造福全省人民和子孙后代。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江西实现跨越发展的历史性机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全省3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省近50%的人口,经济总量占全省60%以上。与全省其他地区相比,这一区域的基础设施、产业基础、资源条件、生态环境和城市化水平等各方面条件都堪称优越,是江西综合实力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也是最有实力、最有希望支撑中部崛起、参与全国区域竞争的地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把“成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列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定位之一,使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成为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江西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和强大动力。因此,抓好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就抓住了江西发展的关键,昂起了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龙头”。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引领和带动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使命和中心任务。

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重要抓手。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真想搞建设,就要搞点骨干项目,没有骨干项目不行。”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必须坚持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通过实施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产业项目、城镇化建设项目,将规划描绘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要抓紧制定经济区“两区一带”分区详细规划和做好18个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的衔接,积极争取国家在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要以东西和南北两大高速铁路、县县通高速公路、“一干两支”机场建设以及“两核一控”工程为重点,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提供强劲支撑。围绕打造“三区一平台”的战略定位,按照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要求,加快实施重大产业项目,尤其要突出发展高效安全的生态农业、高效低耗的先进制造业、水平领先的高技术产业、旅游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努力构建以生态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按照加快构建鄱阳湖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着力构筑结构合理、布局协调、功能互补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要把规划区内先行先试、率先崛起与规划区外积极策应、主动对接结合起来,充分利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统一品牌优势,统筹谋划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重大项目,把规划范围为38个县(市、区)的经济区建设辐射到全省、扩展到全流域,实现全省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正确把握转变发展方式这个关键,努力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目标,促进全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关键举措。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江西加快崛起、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江西经济总量小,尽快做大总量是第一位的任务,否则江西经济欠发达地位永远难以改变。但如果不注重结构调整、不注重发展质量,即使总量上去了,也只能是大而不强、难以为继。总书记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因此,经济发展越是处在落后状态,越不能走粗放发展的老路;越是经济总量小,越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谋求跨越发展。从江西基本省情出发加快崛起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始终把扩大总量与提升发展质量有机统一起来,坚持在发展中调结构、在发展中促转变,把加快发展、扩大总量建立在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坚实基础上,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综合竞争力。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决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成败。鄱阳湖地区在全省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其在未来发展中既肩负着保护“一湖清水”的重大使命,又承载着引领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功能。我们既不能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当做单纯的生态保护工程,更不能走先发展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老路,而要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生态合理性和经济有效性相统一的发展模式,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这正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目标,也是最深远、最重要的意义所在。探索这一模式和路子,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于能否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这决定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成败。我们要遵循产业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产业化理念,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合理利用资源,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

绿色经济建设篇6

关键词:绿色施工;成本效益;激励政策;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51X(2016)03-0106-04Doi:10.14181/ki.1002-851x.201603106

1引言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的大力推广,绿色施工理念及技术在业界逐渐深入,并且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绿色施工技术来源于传统施工技术但不简单地等同于高新技术。《绿色施工导则》对绿色施工定义为: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材、节水、节能、节地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由此可见,绿色施工追求的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保效益的高度统一,即综合效益最优化。近年来,一批绿色施工试点工程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但就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而言,却并未提高。建筑企业属于利益驱动型企业,其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实践中,由于绿色施工的增量成本与产出的增量经济效益不匹配,最终容易导致建筑企业放弃或不充分地实施绿色施工。因此,要使绿色施工快速推广付诸于实践,除了要完善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外,更要设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1],并系统调控经济、社会、环保效益的平衡度,以有效地提高建筑企业的积极主动性,改善实施绿色施工方面“说的多,做到少”的现象,加快绿色施工的践行。

2阻碍绿色施工快速发展的因素分析

根据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建筑企业作为建筑业市场的经济主体之一,其本质上是理性经济人,逐取利润是其必然选择[2]。因此,作为建筑业市场关键主体,如果建筑企业实施绿色施工不能在经济上获取收益,则很难积极、主动地推进实施绿色施工。故本文首先基于企业经济效益的视角,从建筑企业角度分析阻碍绿色施工实施的微观因素。绿色施工的外部性特点决定了绿色施工的推广需要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政府、社会等的共同参与。绿色施工实施后的收益是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和生态环境的持续保护,这些利益基本都属于社会公益的范畴。政府有义务在公益实现的同时,对积极实施正外部效益的建筑企业在经济或有关方面予以支持或补偿。因此,本文还从政府角度剖析了影响绿色施工发展的宏观因素。

2.1建筑企业角度的微观因素分析

2.1.1对绿色施工内涵的理解存在偏差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和体现,是绿色施工技术的综合应用。绿色施工技术并不是独立于传统施工技术的全新技术,而是用“可持续”眼光对施工技术的重新审视,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施工技术[3]。而高新技术施工是相对于传统技术施工提出的,它弥补了传统施工在技术内容及指标、工艺流程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更主要的是为绿色施工的实施提供更高水平的技术支持,因此并不等同于绿色施工技术。然而,建筑企业对绿色施工的内涵和实施方法理解不够深入,往往将绿色施工片面地理解成高新技术施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盲目地选择高新技术。譬如:在设置一般冲洗装置就可以使进出车辆达到环保指标的工地进出口,安装自动感应冲洗装置。由此造成施工成本增加、经济效益降低。2.1.2不注重因地制宜地选材目前,就绿色施工的选材而言,很多建筑企业并不能做到因地制宜地选材,而是直接照搬其他城市的成功项目案例对本工程进行选材。由于早期的试点项目通常为了宣传而采取高档的新型材料,这对很多建筑企业起到了一定的误导作用,致使其盲目地选择新型材料和绿色材料,增加了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消减了建筑企业进一步实施绿色施工的积极性。2.1.3设计—绿色施工一体化管理较为落后设计是施工的重要技术依据,是决定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设计更注重美观,而很少考虑施工特别是绿色施工。并且,设计规范中也没有明确的将绿色施工列入其内。在依据设计图纸编制工程量清单条件下的施工项目招投标中,合同价格就很少或甚至不包含实施绿色施工所需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实施绿色施工就意味着只有资金投入而没有相应的补偿。因此,建筑企业实施绿色施工因缺乏经济动力支持而停滞不前。2.1.4缺乏绿色施工的事前控制目前,对绿色施工的经济效益控制大多集中在事中控制,即施工过程控制阶段。实际上绿色施工的经济效益管理同样需要从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出发,前期的策划、设计等对后期绿色施工的技术、工艺、材料等的选择往往有决定性影响。譬如,装配式结构较现浇混凝土结构更能体现出四节一环保的要求,但若设计阶段采用的是现浇结构而非装配式结构,无疑会导致该工程因后期采取节能、节材等的措施而增加成本,前期设计的结构决定了该工程需花费的成本大小。因此,做好绿色施工的事前控制,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之一。反言之,若建筑企业缺乏对绿色施工的事前控制管理,则会经常出现绿色施工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造成建筑企业简单地认为绿色施工亏本的错误观点,而做出放弃实施的选择。

2.2政府角度的宏观因素分析

2.2.1绿色施工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不完善目前,绿色施工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不完善甚至存在着真空,譬如:在《建筑法》及相关建设工程行政法规中没有对绿色施工的界定和相关的法律规范,绿色施工实施指南缺乏、绿色施工评价体系不完善、《绿色施工导则》执行力度不够等等。导致建筑企业因缺乏相关依据和标准而盲目地选择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产生大量增量成本、效益低下,严重阻碍了绿色施工的发展。2.2.2缺乏绿色施工激励政策绿色施工产生正的外部性,社会效益(包括环境效益)由社会共享,但是其增量成本却由建筑企业承担,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根据经济学理论(如图1所示),当不考虑外部收益时,供给线与企业边际内部收益曲线交于a点,此时成本为p2,最佳产值为Q1;当考虑外部收益(社会效益)时,供给线与边际社会效益曲线交于B点,此时成本为p3,最佳产值为Q2,此时产生增量成本Δp。产生正外部性的产品,市场生产不足;而产生负外部性的产品,则市场生产过度。外部性的存在说明市场可能出现失灵,无论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导致无法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4]。对于绿色施工企业而言,在做决策时通常不会考虑边际社会效益,而是根据企业内部边际效益决定[5]。当社会无偿享受绿色施工的正外部性效益时,绿色施工产值达不到帕累托最优。因此,要想达到最佳产值Q2,就需要尽可能降低成本p3,但是在绿色施工实施的初期,成本投入很难再降低,这意味着在绿色施工实施初期,仅依靠市场调节,建筑企业很难达到相应的收益,需要政府宏观调控。而最直接有效的调控办法就是政府对绿色施工实施经济奖励,弥补绿色施工与传统施工之间的成本差额,但是目前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在这一方面出台的政策较少,且执行不够到位。

3加快推进绿色施工实施的对策

3.1基于企业经济效益视角的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提高绿色施工经济效益是加快建筑企业自觉实施绿色施工的最有效措施。以下从三个方面给出提高绿色施工经济效益的对策。3.1.1切实发挥传统施工技术绿色化应用的潜力在绿色施工推广的初期,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还不成熟、政府激励政策还不完善的情况下,一味地选择高新技术施工无疑会增加成本,降低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此时选择传统施工技术绿色施工化,即通过直接采用、综合运用或改造已成熟的传统施工技术,达到绿色施工效果目标,譬如:在工程施工中,不采用智能卸料平台,而采用一般的卸料平台加以围挡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不仅可以节约成本,也利于降低绿色施工推广的技术门槛。绿色施工固然不可能全部通过传统施工技术以实现,但发掘二者之间的重合或关联关系,发挥传统施工技术绿色化应用,实质上也是建筑企业实施内涵式管理的一种需要和体现。3.1.2因地制宜选择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地选择绿色建材是绿色施工实施原则之一。绿色建材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与环境有好的协调性[6-8]。以获得2008年亚洲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大奖及可持续发展特别奖的毛寺村生态小学为例,在其建设中除采用少量的钢构架、玻璃、聚苯乙烯保温板材料外,绝大部分建筑材料都是“就地取材”的自然元素,如土坯、茅草、芦苇等。这些材料具有“可再生性”,所有的边角废料均可通过简易处理立即投入再利用:建造用土坯是由地基挖掘的黄土制成,而土坯的碎块废料又可混合到麦草泥中作为粘接材料;拆除而出的椽头与檩头则被再利用到围墙和校园设施建造之中。最终整个教室的直接造价只有378元/m2,不仅低于515元/m2的合同造价,且低于当地常规建筑[8]。可见,因地制宜选材不仅能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协调性,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破坏,而且其做法本身就是在践行绿色施工的要求,同时还能降低建安成本,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3.1.3抓好绿色施工事前控制绿色施工事前控制包括:选取绿色设计方案,完善绿色施工设计内容和指标;在招标文件中列明绿色施工内容要求,并明确相应的计价规则等。此外,从管理程序的角度,挖掘绿色化应用的传统施工技术,对工程实施建筑材料因地制宜的选择分析等,也属于绿色施工事前控制的内容。譬如:毛寺村生态小学正式建造前,通过热学模拟实验确定采用当地的生土和自然材料为主要材料进行建设,为低造价奠定了基础。绿色施工事前控制的方法,从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角度看,实质在于绿色施工实施前,为节约绿色施工成本或争取更大的经济收入而进行的绿色施工技术上或组织上的事前控制、统筹或优化工作。

3.2基于政府的宏观干预调控视角的对策

实践证明,在绿色施工实施初期,仅仅依靠市场机制不能调控绿色施工成本与其经济效益的不平衡,需要政府经济激励政策的干预。政府设置合理有效的经济激励政策,适度地弥补这部分增量差额,可以相对降低绿色施工实施者的成本,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促进绿色施工的快速实施。3.2.1给予绿色施工实用技术创新以经济奖励施工过程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以达到“四节一环保”是绿色施工与传统施工的区别之一,绿色施工技术得以创新是绿色施工快速实施的硬件措施。多数技术创新成本较高,制约了建筑企业主动创新的积极性。因此,为了推动建筑企业的创新能动性,政府应视其创新等级,选择合理的幅度给予经济奖励。以日本为例,政府在节能技术研发方面投入比较大:前沿领域基本上由国家资助,实用开发阶段由国家提供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二的补助,示范研发阶段由国家提供一半的补助[9]。这为我国的施工实用技术创新研发及发展提供了借鉴。3.2.2推进设立绿色施工专项基金政府部门直接或助推社会力量设立绿色施工专项基金,实行专款专用。分别设置“节材”、“节水”、“节能”、“节地”、“环保”的专项基金,当建筑企业达到某些方面的硬性指标时,可以向基金协会申请专项基金的资金补助。譬如,加拿大实施的“商业建筑激励计划”,由基金协会向较传统设计提高25%以上能效的企业提供最高达六万美元的财政支持[10]。3.2.3给予建设方直接或间接的经济优惠目前,业内很多人士片面地认为绿色施工是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责任,建设单位与其没有关系。实际上,建设单位的建设指标决定了设计单位的设计指标和施工单位的施工指标。要使绿色施工得到发展,就需要对建设单位的建设管理提出要求,从项目立项时就开始注入绿色施工的理念。对于采用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的建设方(开发商),政府给予其土地出让金、建筑容积率等方面的优惠[11],有助于提高其选择绿色施工的积极主动性。由此形成建设单位选择绿色施工、设计单位进行绿色设计、施工单位必须实施绿色施工的良性发展局面,各工程建设主体都树立绿色施工的理念,促进绿色施工快速发展。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下调贷款利率、减少征税的经济激励政策,给予建设方直接的经济优惠,吸引、推进建筑企业实施绿色施工。3.2.4实施环保积分制度在日本等发达国家实施的绿色建筑推广激励政策中,有基于生态效果对翻新或新建环保型住宅奖励环保积分的,积分可兑换商品、购物券等,提高居民和居委会积极性[12]。我国可借鉴该方法,对于建筑企业实施绿色施工达到环保要求的进行积分,积分可以作为申请资质或投标加分的重要指标之一。

4结语

实施绿色施工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研究加快绿色施工实施推广的对策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针对当前阶段绿色施工因经济效益不明显而出现的“说得多,做得少”的现象,本文基于成本效益发展的视角,分别从建筑企业内部经济效益、法规保障政策支持两方面对阻碍绿色施工快速发展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对策,以期对绿色施工的推广实践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陈婷婷,王宇.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分析[J].工程经济,2015(7):31-36.

[2]唐正东.斯密到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的历史性诠释[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竹隰生,任宏.可持续发展与绿色施工[J].基建优化,2002(4):33-35.

[4]张百灵.正外部性理论与我国环境法新发展[D].武汉:武汉大学,2011.

[5]姜双双,杨高升,徐新.政府效益的绿色建筑补贴模型设计[J].项目管理技术,2013(11):67-71.

[6]竹隰生,王冰松.我国绿色施工的实施现状及推广对策[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5(1):97-100.

[7]石孝洪,李军,桑雪梅.材料的环境协调性设计[J].重庆环境科学,2003(7):54-57.

[8]吴恩融,穆钧.毛寺生态实验小学,毛寺村,庆阳,甘肃,中国[J].世界建筑,2008(7):12-13.

[9]李大寅.日本建筑节能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J].住宅产业,2008(12):31.

[10]高升,艾军艳.绿色建筑发展和推广的国外经验借鉴[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2010(3):53-57.

[11]张曼.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的激励政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103.

绿色经济建设篇7

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迅猛发展,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完善,建筑业对社会和环境影响的日益加深,绿色建筑概念的产生,建设项目的全面造价管理思想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论文重点分析绿色建筑的概念及与一般建筑的区别所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绿色建筑经济,阐明了其实施的必要性,最后探讨了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途径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绿色建筑经济意义发展趋势

在尽量降低项目对环境和社会不良影响的前提下,实现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整体最优目标。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不应该仅仅站在项目自身的角度,只考虑项目自身的财务效益,而应该站在更高的层次,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

一、绿色建筑的概述

1.绿色建筑概念

绿色建筑也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最早是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明确地提出来的。由于时间、地理位置、经济水平等条件的不同,国际上对绿色建筑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总之,绿色建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应用了资源、环境、经济、健康的集成思想,以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的方式,建造低环境负荷情况下安全、健康、高效及舒适的居住空间,达到人及建筑与环境共生共荣、永续发展。绿色建筑最终的目标是以“绿色建筑”为基础进而扩展至“绿色社区”、“绿色城市”层面,达到促进建筑、人、城市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目标。

2.绿色建筑与一般建筑的区别

一般建筑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易出现不同城市建筑雷同,绿色建筑强调建筑与地域资源、气候差异,因而能够体现建筑文化。一般建筑和绿色建筑都以追求经济性为核心,但绿色建筑强调经济与环境的结构平衡,不是一味只追求经济。一般建筑的生产、使用忽视能耗影响。绿色建筑则以低能耗满足使用的功能、提高舒适度。一般建筑忽视与环境的沟通。绿色建筑更多关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一般建筑运行结束固体废料可回收利用的较少,绿色建筑则在设计时就考虑尽可能采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

二、绿色建筑的经济分析的重要性

1.绿色建筑的经济分析

绿色建筑是追求最小的能源、资源、环境代价,取得健康舒适高效的建筑环境,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对绿色建筑的地域性、亲近自然、经济性方面的考虑较浅、较少。尤其是绿色建筑不能以经济性资料加以说明,也正是阻碍绿色建筑在国内发展缓慢的原因。目前,绿色建筑的经济性已引起专家学者的注意,开始从经济的角度对绿色建筑进行一些研究。如运用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费用效益分析方法等方法,但是经济分析的深度和广度都不是很多,如在信息不对称对绿色建筑供给的影响,环境价值理论的经济角度考虑较少。

本文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对绿色建筑市场供求关系进行分析,分析绿色建筑的推广所能带来的社会福利,结合信息经济学、技术经济分析等方法论证绿色建筑推广的意义,消除开发商关于绿色建筑投资回报的问题,用科学资料说明投资回收的可能性。从经济、政策、市场的角度进行分析,开发商在能够获得相对充分的市场信息、政策信息等,在看得到的经济利益驱动下,会从被动到主动的绿色建筑行为变化。这样才能够更有效地推广绿色建筑,有效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2.绿色建筑经济的重要意义

绿色建筑的发展在国内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人们对绿色建筑的了解受开发商广告轰击下错位的概念,使得消费者不能真正理解绿色建筑,而简单认为绿色建筑等于豪宅。开发商则认为绿色建筑就是增加投资,并不产生的收益,或者仅为迎合消费者的“绿色”消费理念而打出“绿色”广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绿色建筑首先也是一种商品,它从生产到消费背后需要多个群体共同支撑,这些群体同时构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作为这一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政府、地产开发机构、研究机构、设计机构、建设机构、产品供货商、行业协会、消费者、金融机构乃至媒体,都在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成为绿色建筑发展的不同推动力量和影响因素。绿色建筑推广仅靠政府一些强制政策和社会道德力量是不够的。

三、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对策及发展趋势

1.绿色建筑发展的科学化进程

因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是巨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绿色建筑技术的局限;发展要符合国情,不能一味追求建筑的“绿色”,忽略建筑的经济效益、开发商的经济承受能力。初期推广阶段,应该在成本与利益的权衡的基础上,分期分批、有规划地进行。正如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墨西哥绿色建筑协会组织专场演讲会上强调,“推进建筑节能,发展绿色建筑不仅是中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任务,也是保护全球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此,中国提出了建筑节能发展的两个阶段目标:第一阶段:从2005年到2010年通过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和发展绿色建筑,城镇建筑达到节能50%的设计标准,其中各特大城市和部分大城市率先实施节能65%的标准;开展城市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大城市完成改造面积25%,中等城市完成15%,小城市完成10%。第二阶段:从2010年到2020年,实现大部分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新建建筑,东部地区实现节能75%,中部和西部地区争取实现节能65%。”

2.规划设计合理

规划设计应该考虑室内通风气流与小区内气流相环接。从而使环境气流、小区气流和建筑换气气流合理组织,避免局部蜗旋或滞流区造成空气质量恶劣和夏季热量滞积。对夏季夜间气流,强化夜间通风,利用室外冷空气降温,可节约空调运行能耗。这里没有做这方面的测算,就不再进行分析。建筑物南北朝向、南北间距宽阔,有利于自然采光和冬季日照,对居住者的眼睛和身体都很有好处。小区内建筑东西紧靠:利于相互遮阳。小区建筑间绿化树林,是阻挡冬季风屏障。屋面蓄水覆土种植。除了能够降温、节能、提高顶层房屋价值,屋面的利用还能给居住者带来美的视觉、小范围的空气净化等作用。小区的山墙、阳台绿化。能够使得建筑室内温度的降低,同样可以改善小范围空气质量。

四、结语

当今世界,发展绿色经济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且正处在工业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发展阶段,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绿色建筑是追求最小的能源、资源、环境代价,取得健康舒适高效的建筑环境。本文在进行绿色建筑经济性分析时,并不是单纯对绿色建筑自身考虑的,将绿色建筑市场供给和绿色建筑政策导向也作为绿色建筑外部问题的一部分,对其经济性的影响进行分析。总之,绿色建筑的生产和使用是达到对涉及各方共赢的效果,其经济效益是可以看得到,并能够为各方受用的。

参考文献:

[1]宋建明.绿色楼顶全球很时髦.文摘周报.2007(8).

绿色经济建设篇8

关键词:生态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现代社会发展极其迅速,从原始农业社会转变成工业社会再到现在的经济社会,从农业过度垦荒到工业尾气大肆排放,世界生态环境接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近几年,全球变暖的趋势不容乐观,很多国家都在大力倡导绿色发展、倡导生态经济,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守卫好自己的家园。我们国家也应该在这方面继续做好务实,在党的领导下全民参与,一起为生态的和谐、生活的美好而奋斗。主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1生态经济建设与绿色发展的关系

(1)生态经济建设是绿色发展的基本内容:绿色发展要求把生态化作为主要内容,因此说生态经济建设是绿色发展的基本内容。近几年来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逐渐得到改善,森林覆盖率提高,使得我国由生态赤字转变为生态盈余,也因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绿色发展成果。我们要把生态经济整合到绿色发展中,以实现可持续发展。(2)生态经济建设是绿色发展的基本途径:绿色发展要以生态经济建设为基本途径,把生态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绿色发展要求发展的同时必须实现绿色,既要重视经济的发展,更要重视生态的稳定。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亦稳步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实现绿色发展的金标准。总之,必须时刻坚持生态经济建设的途径,希冀早日全面实现绿色发展。(3)生态经济建设是绿色发展的基本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同时生态环境亦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因此促进以生态建设为目标的绿色发展的建立、促进经济向生态型的转变就显得极为重要,如何增加生态的承受力、减少生态的破坏力是永久不变的话题。十二五期间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坏境友好型社会,标志着我国绿色发展进入转折性的阶段。

2实现生态经济建设以促进绿色发展的途径

(1)加强绿色生态的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我们要注重生态的教育,动员全民参与,从根本上改善环境状况。可以通过媒体、网络等途径加大宣传力度;走进社区进行说教,让人们认识到坏境保护不止是国家的事、政府的事,更是每一个人力所能及的事;定期开展讲座等相关活动,加强对青年一代的教育。(2)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以提供制度保障:国家要完善相应法律制度,提供相关保障,以利于绿色发展的进行。虽然目前法律已非常重视生态的建设,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针对这些地方理应加强修改完善;要利用法律的威严性去引导集团和个人进行绿色建设的投入;可以建立奖惩制度,对破坏环境的行为适当处罚,对有利于绿色发展的个人给予一定奖励。(3)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将科技放在重要位置:邓小平曾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一个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动力,只有利用好某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更好地发展生态经济,如新时代诞生的太阳能发电机等等,既方便了生活又节约了能源又维护了生态。为此必须要把科技放在重要位置,加大创新力度。(4)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要通过法律或规章制度等,建立起生态补偿机制。对破坏环境的企业进行处罚,对保护环境的个人进行奖励,以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使经济活动不超过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解决绿色发展的瓶颈问题。

3结语

我国实现绿色发展必须以生态经济建设为路径,生态经济建设是绿色发展的重要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不能忽视环境所遭受的破坏。走好绿色发展这条路,有始有终,为后代谋幸福。之所以说生态经济建设在绿色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三方面:生态经济建设是绿色发展的基本内容、基本目标与基本途径。而如何实现绿色发展,本文提供了三方面举措,包括加强绿色生态的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以提供制度保障;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将科技放在重要位置;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做好上述方面,则实现绿色发展指日可待。

作者:程飞单位:河北省清洁生产技术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绿色经济建设篇9

关键词:绿色建筑;经济效益;策略分析

abstract:thecurrentincreasinglysuddenlyoutofbuildingenergyconsumption,andputsforwardtheconceptofgreenbuildingwillcomeintobeing,andthecoreofgreenarchitectureistosaveenergyconsumptionandtoimprovebuildingeconomicbenefits.thispapermainlyexpoundsthegreenbuildingandeconomicbenefitrelationship,analyzesthegreenbuildingefficiency,expoundsthegreenbuildingeconomicbenefitassessmentmethodandtheindex,improvetheeconomicbenefitofagreenbuildingstrategy.

Keywords:greenarchitecture;economicbenefit;Strategy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有目共睹的,并成为继工业、农业、商业之后新的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据官方网站《中国统计年鉴―2010》显示,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401202亿元,第二产业―建筑业全年完成总产值9520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9%。

但是,看到建筑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应该注意到建筑业的发展是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难循环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也就是建筑业在带来的GDp的同时,也烙上能源消耗量大、利用效率低、污染严重等印记。

预计到2020年,全国城乡房屋建筑面积还将新增约300亿平方米,若不采取有力的节能措施,每年建筑用能将消耗1.2万亿度电和4.1亿吨标煤,接近目前全国建筑能耗的3倍。”可见,亟需发展适合人居环境的建筑。有关专家指出,中国生产1美元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是日本的11.5倍,是法国和德国的7.7倍,是美国的4倍以上,这表明中国在节能降耗上有巨大的潜力。中国如何解决实现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能源供应问题,也己成为世界瞩目的热点。

一、绿色建筑与经济效益关系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生活的空间,同时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即建材的生产和运输、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维护到拆除建筑原材料回用的整个过程)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这个定义是比较全面的,它关注的是建筑全过程的节约,强调的是居住人的健康,同时也涉及到对环境最少的干扰。,“绿色”的观念应贯穿于材料的开采、加工、运输,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建造、使用以至更新改造直到最后拆除的全过程,覆盖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其次,“绿色建筑”注重与地区生态环境及自身室内外环境的和谐,包括对日光利用、空气流通、景观环境等方面的综合考虑,以期为居住者提供一个各方面条件俱佳的建筑生活空间,并对周边环境产生长期的积极影响;再次,“绿色建筑”强调建筑材料与能源的有限性及其节约,因而在“绿色建筑”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至于建筑物建成后使用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都需要进行认真的筹划,以求最大程度地节约建材与能源。

可见绿色建筑应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以及绿色建筑的发展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规律。在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一是保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才能保持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二是正确处理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协调发展。人类的发展是一方面平衡经济、环境、社会各方的利益,另一方面在对成本与收益权衡的基础上追求效益的。

绿色建筑的发展是人类发展的一部分,同样需要与各利益方在结构上平衡、在发展上协调统一。绿色建筑要能够持续的发展,也是离不开经济效益第一位的。

二、绿色建筑效益分析

(1)绿色建筑的效益根据其模糊程度可分为显性效益和隐性效益。一般来说,显性效益可直接体现出来,且受益主体清晰;而隐性效益一般不直接体现出来,受益主体多而杂。通常来说,绿色建筑的显性效益即是其经济效益,可以通过计算相关的财务指标对其进行评价,而其隐性效益主要包括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2)绿色建筑的效益根据效益的性质不同,又可分为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多为显性效益,通过对绿色建筑的能耗分析,计算出与基准建筑的能耗差,即绿色建筑的节能量,并根据各地能源的实际价格,计算出所节约的能源的经济效益,并依据相关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对其进行经济性分析。

和传统旧建筑相比,绿色建筑主要采用较环保的建筑材料,能够对环境的影响、破坏减少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对室内环境影响最大的是建筑装饰材料和室内设施方面产生的污染,

首先是本身造成的污染,如装饰装修造成的破坏污染。其次是有些建筑材料里存在有放射性物质,砂石、水泥浇灌中拌入化学添加剂。室外环境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绿色建筑节约烧煤而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和酸雨的发生产生的大气的环保效益,主要是指温室气体的排放;

其次是指固体垃圾的减少效益,主要是指在建设过程中或建筑物拆除时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微观效益是指绿色建筑强调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人居活动空间和减少患病的机会成本。宏观效益首先绿色建筑能够加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改变人们的生活和消费理念;其次对建立和谐社会有很大的积极影响,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绿色建筑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及指标

(一)绿色建筑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是指在计算期内对拟建项目方案的各种有关技术经济因素和方案投入与产出的有关财务、经济资料数据进行调查、分析、预测,对方案的经济效果进行计算、评价,通过多方案比较,对拟建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做出全面的经济评价,为拟建项目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根据经济评价的角度、范围、作用等,可将建设项目经济效果的评价分为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两个层次,其中财务评价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第一步,同时还是经济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选用建设项目财务评价方法对绿色建筑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即从投资者角度,根据国家现行的财政税收制度和现行市场价格,计算项目的投资费用、产品成本与销售收入、税金等财务数据,分析预测在计算期内,绿色建筑建设项目的成本费用与经济效益,编制项目现金流量表,计算绿色建筑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指标,考察其盈利能力,据以判断绿色建筑建设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二)绿色建筑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一个绿色建筑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效果的好坏,一方面取决于项目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则取决于选取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只有选择正确的评价指标体系,经济评价的结果才能和客观实际情况相吻合,才具有实际意义。一般来讲,绿色建筑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指标不是唯一的,根据不同的评价深度要求、可获得资料的多少及项目本身所处的条件不同,可选用不同的指标,这些指标有主次之分,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反映项目的经济效果,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对其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一般而言,有三种不同的分类方式,即按是否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分类、按绿色建筑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类别分类、按绿色建筑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性质分类,此文不再详述。

四、提高绿色建筑经济效益策略分析

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将绿色建筑节能用经济价值来量化

绿色建筑无可厚非的会给人类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生活空间,那么如(何)量化这种建筑的经济价值呢。我们不只是追求单纯的环保性目标,更不是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而是把环保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我们不只是意味着地减少所有费用,其实在在建设费用上是有所增加的,如对于打桩基础设施的利用,我们花了一定的精力研发相应人工系统,在此处建设成本会有所增加,但此处所增加的成本会在后期工作中得到应有的补偿,提升了铺设地基工作的成效,减少重复性建设。

(二)完善建筑功能,提高建筑标准

对建筑物的使用价值进行评价的标准在于其是否符合适用、可靠、耐用等各项要求,并且要符合目前经济上最优条件所制定的各项建筑标准,尽可能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物质要求。所以要不断更新建筑行业的各类标准,才能不断完善建筑的功能,以达到提高建筑项目经济效益的目的。

(三)加强对建筑质量的管理与监督

(1)建立建筑质量监督体系。只有严格制定各项建筑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而且要对这些标准和体系及时的进行监督和检查,同时建立建筑质量监督体系,实行第三方认证制度。

(1)建立建筑质量保证体系。建筑质量保证体系就是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中全面开展质量管理。制定质量检查、验收评比制度对建筑的规划设计、现场施工过程以及各种建筑配件等进行严格的检查;根据建筑标准,建立完善的审查、监督机构对建筑物和建筑配件以及设备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这些做法改变了过去只对工程质量进行事后检查的消极方式,从根本上改善了监督机制,有利于提高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

(3)加强对建筑材料质量的管理和监管。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建筑安装工程中,材料成本的使用已经超过了工程成本的七成,面对竞争愈加激烈的建筑市场,尤其是在当前已经实行了实物量清单招标后,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成为所有企业努力的目标。而选用最多的方式是在使用材料时进行合理的节约,控制材料使用费,这对于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三)优化建筑节能

因为选用了节能材料,例如对废旧材料的回收利用,太阳能的利用等,节能建筑的初期投资往往会相对高一些,使得建设费用有所增加,但是从长远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考虑,使用节能材料不仅不会浪费物资,而且可以有效的提高经济效益。首先从能量效率方面来看,节能建筑有着非常可观的效益,而且能够在一定的时期内收回用于购买节能材料所花费的费用。而且,在节能收益和节能投资持平之后,就可以进入节能建筑的纯收益阶段。

结束语

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全球面临能源供应日益紧张的今天,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主要奋斗目标,大力推行绿色建筑,提升建筑经济效益是世界建筑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尤其对我们中国来说,节能生态、绿色环保、经济效益有明显提升的建筑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邓世维.绿色建筑的经济理性与对策[J].中外建筑,2008,(08).

[2]邓汉斌.绿色建筑经济性评估研究[J].现代商业,2009,(12).

绿色经济建设篇10

1)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不健全。

目前,世界各国对绿色建筑的评价和推广普遍很重视,很多国家和相关组织都制定了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比如美国的LeeD、由加拿大发起的GBC、我国的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这些标准无疑都推动了绿色建筑的发展,但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缺失。以我国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例。首先,从内容上看,条款中定性的比较多,而定量的比较少,这样一来,评价的过程和结果具有较大的主观和随意性,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评估的结果。其次,我国不同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例如:一线城市的发展明显快于二、三线城市。而现有评价标准并没有考虑到这种的差异。采用统一标准来进行绿色建筑的评价,必然影响最终评估的结果。最为重要的是,传统的绿色建筑评价主要是对环境质量的评价,强调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及对环境的保护,而忽略了建筑的经济性及舒适性的评价。但经济性恰好是房地产开发商和使用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市场最为敏感的问题,这种缺失导致了对绿色建筑经济性认识的误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绿色建筑的全面推广。当然,想要进行指标的计算,所需参数都只能从大量实际工程的数据中得到,而现阶段绿色建筑的发展毕竟还比较有限,可供使用的数据并不充足,所以才使得大多数国家的评价体系中都缺少经济性评价。但随着绿色建筑在全球及我国的推广,实际数据资料会逐渐完备,这将给绿色建筑的经济性评价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撑。

2)对绿色建筑经济性的认识存在误区。

a.高新科技的误区。以前的智能建筑很多都只单纯的在建造时使用过多的高科技产品,使得建筑造价非常高,而且能耗量同样也很高,这并不是智能建筑正确的发展道路。而这种现象也导致了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误区。当前的绿色建筑,应尽量使用最简单的方法,尽量减少工程成本和环境代价,营造最舒适的居住环境。在建造过程中,运用一些节能技术,使用一些节能设备、智能系统等,但使用这些技术最终是为了减少能耗和污染。如在南方,安装空调主要是为了能在夏季减少室外的阳光,降低室内的温度。如果安装一个很小的智能测温设备,一旦阳光强烈超过某一温度时,室内的遮阳帘能够自动关闭起来,这样就能减少阳光的进入,从而减少空调能耗,同时增加的成本也比较小。再比如,现在可以通过安装特定软件,实现用手机来控制家中供热的目的。出门以后,可以利用手机关掉家中的供热系统,在回到家之前的半个小时,利用手机开启家中的供热系统,这样回到家时,家里已经很温暖。这种智能系统,节省了家中无人时的供热,能省近1/3的能源。像这些花费不大,却能极大减少能耗的智能系统才是符合绿色建筑长远发展的。所以,只有通过节约成本、减少能耗将绿色建筑的未来定位于大众化的层次上,绿色建筑才能健康发展,而定位在高端化的层次上是无法取得成功的。b.高成本的误区。目前市场对绿色建筑经济性的认识还存在误区,很多人认为只要沾上“绿色”,建筑的造价一定会增加很多。即便是房地产、建筑行业的专业人员也将绿色建筑的成本估计的过高,有的甚至可能高达300%。这是目前阻碍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据调查,目前,相比普通建筑,我国“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大约在100元/m2~400元/m2不等,而这部分增量成本只能通过提高住宅的销售价格来抵消,绝大部分由消费者来买单。站在开发商的角度来看,第一,绿色建筑的前期投入费用比普通建筑大,成本相对较高;第二,目前我国城市房价逐年上涨,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持续,开始出现供大于求的趋势,所以绝大多数开发商都比较谨慎,不愿意增加建筑的成本;第三,由于提高了成本,建成后的投资回报率有所降低;第四,由于售价提高,产品的市场需求风险会较大。所以,即便是开发商有资金和技术实力,都会考虑有意识地避免建设绿色建筑。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第一,大众目前还比较缺乏主动节能的意识,又没有迫切的需要去购买节能住宅,所以消费缺乏动力;第二,绿色建筑的售价比普通建筑高10%左右,这个因素成为消费者选择绿色建筑的最大阻碍;第三,由于采用新型的技术和设备来达到绿色建筑的要求,消费者每年需要为物业管理与设备维护支付更多的费用。所以在我国,绿色建筑的意识还只是停留在少数的精英阶层,还没有成为普通消费者的共识。事实上,绿色建筑并不就一定意味着高成本的建筑。比如延安的窑洞冬暖夏凉,只需要适当的做些内部和外部的改造,就可以成为中国式的绿色建筑,造价并不高;再比如,新疆当地有一种建筑,它的墙壁由当地的石膏和秸秆制成,保温性很高,再加上具有当地传统特色的屋顶,进行简单改造后就是一种典型的绿色建筑,造价也不高。

2对策

1)正确认识增量成本。

对于绿色建筑的成本,人们普遍关注的不是整个建设过程所花费的全部成本,而是相比普通建筑所增加的成本,即增量成本。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就是指绿色建筑与基准建筑两个成本之间的差值。以目前国家或地方节能标准来设计的方案为基准建筑,以当地的材料和设备市场定价的产品为基准建筑的成本,项目实际设计中因为采用了更先进技术、更高效设备而增加的成本就是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其实,虽然绿色建筑的前期投资成本高于普通建筑,但是在全寿命周期的范围内,绿色建筑会带来收益。这种收益除了经济效益,还有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这样一来,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并没有那么高。因为:a.运营期节约电费、水费和其他能源费用的经济效益。根据目前国内已有的绿色建筑大致估算,这些绿色建筑在整个寿命期内都能极大的节约能源和费用,能带来比较明显的经济效益。比如,一项建筑对外墙、门、天花板进行改造,对供热、智能化和水循环等系统也进行改造,每户总投资7000元左右。改造后,由于能耗的降低,住户一年就能降低3000元以上的开支;b.绿色建筑对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了很好的改善,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带来了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c.经过估算,其实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是能够负担的,因为大多数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静态回报期都小于10年,而绿色建筑寿命期是远远大于这个期限的。

2)建立健全的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体系。

所以,建立绿色建筑经济评价指标,不仅要考虑到增量成本,还要考虑到增量效益。增量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首先,对于开发商或消费者而言,最为关注的是经济效益,而对于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因为难以量化,可以暂且忽略。所以,指标体系的建立首先要从资金成本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来考虑。其次,要在全寿命周期内分析绿色建筑的成本和收益,才能正确反映绿色建筑的经济性。全寿命周期是指从建设项目构思开始到建设工程报废的整个全过程。所以,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可以分为决策设计、施工建造、使用维护、回收报废四个阶段。因此,可以分别研究每个阶段的增量成本和增量收益,以此建立适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只有建立健全的绿色建筑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才能一方面引导市场正确而全面的看待绿色建筑。看到前期投资增加的同时,也能看到全寿命周期由于能耗的大量减少所带来的可观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可以让消费者直观地了解到哪一栋建筑更经济、更划算;可以指导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兼顾经济性,有效控制成本;也可以指导投资者选择最经济的设计方案,做出正确决策。这样可以极大的鼓励房地产企业进行绿色建筑的生产,也可以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绿色建筑的优势,更好接受这种新型产品,促进绿色建筑在我国快速长远的发展。

3)奖励措施和税收政策。

绿色建筑各项技术的开发需要众多参与方的合作,涉及面很广。又因为初始投资较大,经济及社会效益需要长时间才可以看到,所以,对这些技术研发进行投资风险是比较大的,也会影响到企业的投资意向。因此,需要政府的积极配合,运用各种方法,对节能技术的开发提供适当的政策优惠。a.财政补贴。由于生产绿色建筑产品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应该对绿色建筑的开发商和消费者进行补贴。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降低开发商成本,鼓励开发商建设绿色建筑,另一方面,减少绿色建筑的价格,吸引消费者购买绿色建筑。在计算补贴值时可以依照某些指标来进行,比如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绿色建筑一般这两个值相对较高,可以按照这两项指标来计算补贴值。b.税收政策。由于普通建筑相对绿色建筑来说,会消耗较多的能源,造成较大的环境污染。所以对建设普通建筑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征税,促使他们向绿色建筑转化。国家征税的数额应该不小于该企业给环境造成的损失。例如对普通项目可以征收能源税,其数值可以不小于比绿色建筑多消耗的能源费用。又或者,对固定征税的项目,可以对绿色建筑项目少征税费,而对普通建筑项目适当多收取税费,这样进一步降低绿色建筑的运行维护期间的费用,引导市场行为,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c.奖励政策。可以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中评价的星级不同,给予不同程度的直接奖励;也可以对达到一定绿色建筑规模的城市给予直接的资金奖励,这样,可以不同程度的抵消开发商建设绿色建筑过程中的大量前期投资,减少风险,极大的鼓励开发商去建设绿色建筑,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