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17:10

劳动价值论的核心篇1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基于我国目前对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内容的研究还没有最终的结果,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角度探讨和分析图书馆的核心价值。

图书馆从古代的藏书楼发展到今天的开放的、多功能的复合型的图书馆,其历史悠久,并且被越来越多的人利用,图书馆事业也发展越来越迅速。为什么图书馆会有如此悠久的历史,为什么图书馆能够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机构存在至今?显然,这是因为图书馆满足了社会的需求,它的存在是合理的,是必需的,也就是说图书馆具有全社会公认的价值。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国际图联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图书馆协会都已确立了自己的核心价值。而我国因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不同,国情的差异,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与国外有较大的差别川。那么,我国图书馆的核心价值究竟是什么呢?从2006年12月,提前召开的中图学会2007“新年峰会”议程到中图学会2007年年会征文选题,到这一课题的申报,国内图书馆界许多专业人士对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但所有的研究和调查都没有直接回答“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观点中关于价值的定义和属性的角度来分析我国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

马克思说:“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或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但人类劳动本身不是价值。它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成为价值”。他同时指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他详细地分析了商品的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提出了价值形式和价值实体两个不同的价值范畴,并且提出:“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从马克思价值理论中,可以进一步分析出没有包含凝固劳动量的使用价值是不能形成价值形式的,没有形成使用价值的劳动不只是人们不承认它是劳动,但即使它能凝固在物质上,它也不能形成,价值卖体。前者比如空气等等,虽然它的使用价值对人来说比什么都重要,但是,它不能成为价值形式。天然的空气能成为价值形式出现吗?不能,因为它不包含价值实体,即交换价值,所以,它没有价值;后者如一个人拿着大锤在土地上砸,它可以凝结在物质上,这种劳动凝结表现为土地面上出现一个被锤下去的土坑,但这个土坑不是为某种用途设计的,对人没有使用价值,因而缺少了价值形式,它就不能形成价值实体。所以,只有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才具有价值。

二、运用马克思价值理论来研究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可行性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指导性

笔着认为要研究和探讨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有必要先研究“什么是价值”,“价值的内涵是什么?”中外哲学家从古代到现代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但至今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对于什么是价值还众说纷纭。基于价值的定义和内涵没有一致的说法也没有形成专门的科学体系,因而对价值一词的推广和应用缺乏指导意义。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对价值理论进行了全面而又深刻的分析,也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并且这一定义成为研究商品经济学的基础。

虽然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是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条件下对价值所下的定义,它具有社会和阶级的历史局限性,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灵魂就是马克思在研究劳动价值论时所体现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论,特别是《资本论》的方法。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在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二)图书馆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1.图书馆具有使用价值

首先,图书馆的存在和发展壮大都离不开人的劳动,讨论图书馆的价值也就是讨论图书馆事业的价值,图书馆之所以能存在能发展,是因为有人为的劳动成果,有人为的创造和服务。如果它是一种自然存在的、天然的事物,那么来研究它的核心价值就没有意义了。试想一下,如果一幢高楼里存放有几十万册图书文献资料,并且这些文献都是杂乱无章地堆放在那里,没有工作人员、没有优美的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没有图书的借还手续、没有文献的有效保管、没有人提供参考咨询等等,这样的被命名为图书馆的高楼会有人去吗?它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吗?其次,图书馆工作人员创造了图书馆的使用价值。因为图书馆的点点滴滴都凝结有工作人员的劳动。从图书文献的购买到文献的整理、分编、上架;从无序到有序;从保管到利用;从空荡的图书馆建筑到充满文化氛围的生态的学习环境;从纸质的文献服务到电子的文献和网络信息服务;从显性的文献阅读到隐性的知识传播;从传统的落后的建筑设备到现代化、智能化的多功能的建筑设备等等,这一切都离不开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劳动和创造。因此,图书馆凝聚了人类无差别的劳动,正是这些劳动创造了图书馆的使用价值,这就直接形成了图书馆会从古代的藏书楼一直发展到今天的纸质文献和数字文献并存、有围墙的图书馆和无围墙的数字图书馆并存的复合型图书馆,并且图书馆事业也会因此而一直发展壮大下去,成为被社会肯定、受群众欢迎,为全社会服务的伟大事业。

2.图书馆具有交换价值

图书馆之所以有工作人员的劳动,有人愿意为图书馆事业奋斗,最主要的原因是这是一种职业,是就业的机会,既然是职业就应该有所回报,也就是说图书馆工作人员所创造的使用价值应该有交换价值,这种使用价值是社会所需要的,并且也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这种交换是以国家为中介的交换,首先是国家给工作人员支付工资和福利,工作人员再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图书馆的使用价值,广大人民群众通过税收等方式支付给国家货币,然后再无偿享用图书馆的使用价值,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完成了图书馆的交换价值。国家也正是通过“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政策使得社会上许多公益事业得以生存和发展。

3.深化图书馆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前面已提到,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在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因此,我们不能生搬硬套他的观点,但可以此为出发点,为研究方法,深化和推进,然后灵活运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图书馆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也就是说图书馆的价值是通过工作人员的劳动创造使用价值,通过国家支付工资和福利为中介实现交换价值。这两者的结合就形成了图书馆的独特的价值。即图书馆工作人员以获得工资和福利为目的,以满足全社会文化、知识、娱乐、享受等为手段,付出自己的劳动,凝结自己的劳动于图书馆业务工作中,因此而创造了图书馆的价值。这种价值的创造离不开三方的共同努力,即国家、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全社会各界人士。

正因为图书馆具有使用价值,能满足人们自由阅读、知识享受、信息查询、休闲娱乐等的需要,人们才需要图书馆,社会才需要图书馆、国家才投人图书馆,图书馆才得以生存和发展,图书馆事业才越来越辉煌。而这种使用价值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劳动创造的,这种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所以,要研究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就应以图书馆的使用价值为出发点,即图书馆工作人员为图书馆事业付出的劳动,凝结在图书馆工作中的无差别的劳动。这种劳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参与图书馆建筑的设计和室内装修,美化图书馆环境,为读者提供生态的、文化的、舒适的、具有多功能的内外部环境;(2)对文献的选购、整理、分编、上架等,为读者提供阅读、查询方便的文献布局体系;(3)加强日常管理,保存人类文化遗产,随时上架、整架,以现代化设备为读者提供超市式的借还文献系统和手续;(4)加强信息资源管理,将信息资源系统化、有序化,为读者提供无止尽的信息服务;(5)通过多种形式的参考咨询服务,为读者解难质疑;(6)通过宣传、讲座、报告等形式,为读者提供导读、导航、教育、引导、传播知识等;(7)开发和挖掘信息资源,进行文献加工和编制,为读者提供二次或三次文献、特色数据库等服务。

劳动价值论的核心篇2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文化

党的十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平、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倡导”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进一步凝练,体现了国家、社会、个人价值追求的统一,为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基本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民族的灵魂和社会的精神支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支撑。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

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和谐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过程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和谐关系,包括人与人、人与物(自然环境劳动条件等)的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政治、社会意义十分重大而深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坚持改进创新,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群众乐于参与的渠道,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增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

从对和谐劳动关系中的理论依据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原则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和谐劳动关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劳动关系领域中的具体体现。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贯穿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任何价值关系中,“人”都是价值关系的主体,所有的价值均是以“人”的需要以及满足“人”的需要为存在前提的。因此,作为主体的“人”在价值关系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和优先权。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就是要使劳动者能够更有尊严、体面地劳动,实现人性化劳动,这也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论。其次,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才能顺利进行,劳动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劳动的和谐进行和发展,客观上又必然促进全社会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和谐。同时,由于劳动道德规范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基础和核心,它将会延伸出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各领域的道德规范,并由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形成和发展。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国有企业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骨干力量,是倡导文明、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创造时代精神的中流砥柱,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以构建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基础,着眼于新的形势和任务,科学回答了发展的目的问题,说到底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因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求企业不能简单地把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看成是雇佣关系,仅仅当作劳动力来使用,而应该把职工看成是具有内在的建设性潜力的因素,把职工当作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发展,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特殊资源来刻意发掘;不应把企业职工看成被管理和控制的工具,而应为职工提供、创造各种条件,使其主观能动性和自身的劳动技能和潜力得以充分发挥。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对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尤其在对内建立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增强企业凝聚力,对外提升企业形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今企业和员工的关系靠两种契约来维系,一种是劳动契约,即通过劳动合同的形式来规定双方的责、权、利;另一种是文化契约,又叫心理契约。企业精神以及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文化契约的关键,以此为规约,职工与企业形成一种心理契约,即职工认同企业愿景,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在一起,主动承担责任并进行自主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工作是总结提炼并不断完善企业价值理念,让企业的价值取向成为员工的共同追求,让文化建设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凝聚职工力量,激发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

劳动价值论的核心篇3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的主要内容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本中蕴涵着丰富的关于“价值”的思想,其社会主义价值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根本基础:历史实践。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任何社会都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奠定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历史实践是马克思的价值理论的根本基础,没有历史实践,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任何发展都必须奠定在历史实践的基础之上。

第二,价值取向: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中谈到:“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马克思在论文中表达了立志选择为人类谋福利的思想,以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1848年,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又明确提出:“无产阶级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并作了解释,无产阶级运动与过去一切运动有着本质区别,过去一切运动只是为了少数人谋利益,广大人民群众和无产阶级是剥削阶级改朝换代的工具,是榨取物质财富的机器。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认为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是历史的进步,带来了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也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局限性,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的本性,以追逐利润为唯一目标,“一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方法都是靠牺牲工人个人来实现的。”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政党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而无产阶级政党则是维护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的,只有代表广大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得到他们的支持。要实现这一目标,使无产阶级从资本家的剥削下彻底解放出来,必须消灭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恩格斯还特别强调:党的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无产阶级政党的宗旨就是始终代表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综观马克思恩格斯的一生,始终秉承这一价值取向,毕生都在为人类社会的解放事业而奋斗。

第三,价值追求:坚持社会公平与正义。公平与正义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公平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首要价值:“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而这样的制度是公平正义所要求的。”因而也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形态下才具备实现公平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正义思想,集中体现在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构想之中。

第四,价值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著作中多次论述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发展的问题。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提出了人类解放的概念。在《巴黎手稿》中,从异化劳动和人的异化角度出发,进一步阐述了人的解放问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地提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初步形成以后,又在《哲学的贫困》《共产主义原理》《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以及《共产党宣言》中进一步论述和发展了这一思想。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论证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与途径,主要在于资产阶级政权,消灭私有制和旧式分工等等,为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成熟提供了基础。1844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1867年《资本论》的问世,是马克思恩格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成熟的标志。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三大社会形态中人的发展状态。

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思想,马克思的探索不断走向成熟。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我们应整体把握:一是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情感、品质、气质和性格等各方面的发展。二是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只是个人孤立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实现。三是人的全部才能的自由发展,人的能力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人要提升自己的主体地位,必须依赖于人的能力的发展,包括智力和体力。四是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劳动发展了人,人通过劳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发展了自身,改造了主观世界。

二、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产生的基本路径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坚持社会公平与正义,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方面。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理论上的追寻者,而且是积极付诸实践的行动者,其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产生形成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剖析和批判,蕴含在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建构之中。

第一,路径之一是形成于对资本主义深刻剖析和批判之中。一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透彻的剖析,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扩张、生产扩张,也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人的本质是劳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追求最大利润,工人受雇于资本家,劳动之后的劳动产品却不再供工人支配,不归劳动者所有,没有成为劳动者生活的一部分,工人亲手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不仅不能为自己服务,而且还作为异己力量而存在,工人同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相异化了。进而马克思又指出工人同自己劳动活动相异化,因而只要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只要存在私有制,存在雇佣劳动关系,劳动就不再是人的本质的体现,不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而是带有强制性质的劳动。最后,马克思通过论述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之间相异化,提出了完整的异化理论,完整地剖析了资本主义制度,在不否认资本主义社会比封建社会具有进步性的前提下,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极端不合理性,劳动者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永远摆脱不了沉重的压迫和特殊的贫困。马克思分析异化劳动旨在解决异化,克服异化,把人从不公平的受压迫的社会形态中解放出来,消灭私有制,最后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也从异化劳动出发,批判资本主义的非正义性,异化劳动给资本家和工人带来严重的两极分化,资本家无偿占有了工人剩余价值。二是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的分析和批判,确定了只有“无产阶级才是真正的革命阶级”思想。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受压迫,使其具有革命的彻底性,所以,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为少数人谋利益的活动,无产阶级运动彻底改变了这一切,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自觉的独立运动。

第二,路径之二是发展生产力、资本主义私有制。马克思从唯物史观视角强调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通过具体考察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马克思提出发展生产力的四条具体途径,即发展“个人生产力”、增进自然生产力、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科技生产力,并且公开宣称无产阶级必须以共产党为领导,以提升无产阶级阶级意识为依托,以无产阶级革命为手段,以无产阶级为目的,消灭剥削、消灭压迫、资本主义私有制,以实现共产主义和全人类解放的最终价值目标。发展生产力、资本主义私有制是马克思基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存状况而提出的切实有效措施,也是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实现路径。

第三,路径之三是产生于他们对未来社会的建构。马克思恩格斯在经典文本中曾用大量的笔墨描绘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情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马克思恩格斯这样论述: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由于消灭了分工,使得劳动不是强加在人们身上的劳动,个人摆脱了对物的依赖,人们再也没有猎人、渔夫等具体身份的限制,因而可以去任何部门工作,“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在《共产党宣言》中,把未来社会描述成自由的联合体,在联合体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这样写道:进入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以后,劳动的情形已经发生很大改变,强制性的劳动已经消失,消灭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劳动不仅是人们谋生的手段,更重要的是成了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指出由于生产力发展不充分,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但是需要考虑的是,社会主义社会脱胎于资本主义社会,旧社会的痕迹还没有完全消除,因此在这个阶段,按劳分配所体现的平等权利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权利。第二阶段实行按需分配,各取所需,社会财富极大丰富,生产力极大发展,没有了私有制,没有了剥削,也没有了阶级压迫,人民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存,是人际和谐与生态和谐的美好社会形态,这才是无产阶级追求的公平正义。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的制度下,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才能真正实现自由、平等和正义,马克思在批判了资本主义的不公正之后从其反面提出了这些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内容。

三、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的继承者和创新者,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着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的中国化进程。

第一,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直接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指导。而其中的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就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它掌握着我国社会主义前进的主航向,体现了我国无产阶级的价值理想和远大追求,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性质与方向。

第二,人的全面发展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理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的全面发展占据着核心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人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就是一个不断超越历史和现实束缚从而推进人的解放的历史过程。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一定体现为了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先进性,是以社会公正、繁荣、和谐、人民幸福为价值指向,体现了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人民服务的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第三,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发展至今,不仅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价值问题的理论阐述,也必然包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在价值观建设中的显著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十的理论创新,必然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它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意识形态建设一定会在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引导下实现既定的价值理想和远大目标。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0.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3-94.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5.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劳动价值论的核心篇4

[论文摘要〕在我国Sna核算体系的建立,是否意味着我国经济理论基础发生转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劳动价值论是否失去了在我国的基础理论地位,通过时几种代表性观点的评析,可以看出Sna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是发展的或扩展了的劳动价值论,Sna核算制度的合理性并非一定就能说明多元要素价值论是正确的。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全面反映第一、二、三产业的总成果和总水平,便于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作经济比较,以及反映产业结构状况及变化趋势,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逐渐放弃了原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采用的与社会总产值指标相联系的物质产品平衡体系,简称mpS核算体系,改用与国民生产总值指标相联系的国民经济账户核算体系,简称Sna核算体系。

国民生产总值指标和社会总产值指标相比,其主要优点在于:(1)它只计算了最终产品的价值(或各种产品的增加值),而没有计人中间产品的价值,因而在它里面不包含重复计算的部分,而社会总产值指标把中间产品的价值作了重复计算;(2)它不仅计人了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而且计人了所有服务部门的增加值,因而反映了现代产业结构的变化,反映了教育、科学技术、金融等第三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由于有这两个优点,国民生产总值被认为比较真实和全面地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水平和整体实力,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真实和全面地反映了一个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所以从mpS核算体系向Sna核算体系的转变,是我国经济核算领域的一次重要实践创新和理论突破。但是,在我国Sna核算体系的建立,是否意味着我国经济理论基础发生转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劳动价值论失去了在我国的基础理论地位?是否要用西方经济学的多元价值论或要素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的指导地位,重建价值理论体系?Sna核算体系能否在劳动价值论的范围内得到释解?这些问题在理论界产生了不同看法和争论。本文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以求批评指正。

二、对几种代表性观点的述评

本文首先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作一简单述评:

有一种观点认为,劳动价值论是被实践证明的科学真理,Sna核算体系和劳动价值论是对立的,没有必要为Sna提供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基于Sna核算体系对劳动价值论所作的拓展是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有作者说:“在我们看来,为了进行国际比较,采用Sna进行国民经济的统计核算是必要的,但是,正如吴易风同志所指出的,‘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给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提供劳动价值论基础。’钱(伯海)先生说吴易风同志把话‘讲绝了,一点回旋余地也没有’,看来,钱先生也好,(钱先生的)20位博士生也好,都是在为找到‘一点儿回旋余地’而努力。但是,因为Sna的理论基础和劳动价值论是根本对立的,要想为Sna建立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就像马克思说的,是‘企图调和不能调和的东西’,还必需指出的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经过一百多年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其本身也早已成为一个客观存在,不是想怎样‘解释’就可以怎样‘解释’,想怎样‘改造’就可以怎样‘改造’的。”

上述观点是作者在批评钱伯海教授的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时提出的。持这种观点的人实际上把马克思主义看成了封闭的理论体系,阻塞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通道,削弱了劳动价值论在发展了的社会现实面前的说服力,正好为劳动价值论的否定者提供了口实。晏智杰教授就说:“如果Sna制度的理论基础不是劳动价值论,而劳动价值论又真如上述作者所言,那么Sna这种制度本身也必定不会是正确的了;既然不正确,当然就应予以否定或取消,并恢复原先的基于劳动价值论的mpS制度,或者,除了‘进行国际比较’以外,不能容许将Sna用于其它方面,等等。但是这样一来还有一个问题是不能回避的:如果这种核算制度的理论基础是不科学的,那么基于这种理论基础所进行的‘国际比较’还能是可靠可信的吗?结论当然也应当是否定的”。

第二种观点认为,劳动价值论与Sna核算体系是不相容的,说明在新的社会现实面前劳动价值论已经失去了令人信服的解说力,应该用西方经济学的多元要素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重塑经济学的价值论基础。晏智杰教授认为,从mpS到Sna核算体系的转变,表明我国已经从传统的一元劳动价值论转向同它对立的多元要素价值论,这“无疑于一场思想革命”。Sna制度就是多元要素价值论的体现和运用,“要求现代Sna制度体现劳动价值论的要求,哪怕是扩大的或发展的劳动价值论的要求,不能说决不可能,至少是很不现实的。

其实,Sna核算体系与mpS核算体系相比,只是拓宽了生产性劳动的范围,把第三产业服务行业也纳人生产性劳动的范围,成为价值创造的源泉,这里只是涉及生产性劳动范围大小的问题,并不能由此导出多元要素价值论,第三产业是否创造价值和资本、土地、自然力等能否创造价值不是一回事。晏智杰教授为了肯定他的多元要素价值论,硬要把Sna核算体系与要素价值论结合在一起,把mpS核算体系与劳动价值论结合在一起,认为即使扩展生产性劳动的范围,也无益于弥补劳动价值论的缺陷和不足,以至得出否定劳动价值论的结论。但是遗憾的是晏智杰教授在他的文章中也并没有拿出多少令人信服的论据,来说明Sna制度与要素价值论一定就是相容的,Sna制度的合理性并非一定就能说明要素价值论是正确的。

第三种观点认为,Sna体系可以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得到解释和说明,不过对传统劳动价值论要进行深化和扩展。因为传统劳动价值论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部门(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服务行业的收人来源是对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分割,把服务行业排除在了价值源泉之外。我国已故著名统计学家钱伯海教授认为:“如果mpS以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那包括服务在内的Sna,同样是劳动投人、成果产出,仅仅是产出成果形态的不同而已。Sna生产范围拓宽了,其理论基础应该讲是拓展了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要与时俱进,那我国的新国民核算体系,可以讲它仍建立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如果认为这样不妥,马克思的物质生产观点不容改变,那就要讲它建立在拓展了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或者讲它建立在三次产业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第一、二、三产业的劳动,合称社会劳动,那就直截了当地讲明:我国新国民核算体系建立在社会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

钱教授把Sna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建立在三次产业劳动价值论或社会劳动价值论之上,他研究问题的方向是正确的,至于他后来提出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共同创造价值的观点,企图调和劳动价值论和要素价值论的矛盾,则值得商榷,另当别论。

三、Sna核算体系能够在劳动价值论框架内得到释解

笔者认为,要说明劳动价值论作为Sna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在理论上需要说明如下两个问题:

(一)第三产业作为非物质生产部门是否创造价值

Sna体系拓宽了生产性劳动的范围,它不但包括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价值,而且还包括服务行业、第三产业创造的价值,而服务行业、第三产业是不是生产部门,其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会把实践中的Sna制度与劳动价值论对立起来。钱伯海教授曾指出,几十年来,在推行mpS核算制度的国家,包括中国和前苏联等国在内,一方面批判服务生产,另一方面又模模糊糊地把大量服务部门的活动成果,作为产值计算到物质生产部门的成果中,以致造成了这样的后果:一方面将各种工业生产的服务支出列人生产成本,使各种服务部门(广告、旅游、医疗、教育、养路等)服务活动成果计算到工业总产值中;另一方面在扣除物耗以计算工业净产值时,却按统计制度规定只扣除生产耗用原材料、辅助材料和折旧,对于各种服务支出,规定不能减去,都保留在工业净产值中。农业和建筑部门也不例外。针对这种矛盾和混乱情况,钱教授说:“把各色各样的服务产值算作工农业产值、建筑业产值,变成张冠李戴,这好吗?当然不好!远不如实事求是,把服务作为生产,直接计算各类服务产值会更好。”他又说:“坚持物质生产mpS体系,虽然理论上确认物质生产是生产,否定各种服务是生产,但实际上又对各种服务活动计算产值,相互矛盾,名不符实。这进一步表明,仅仅承认物质生产是不够的,必须包括服务,才能消除矛盾。

统计领域实行Sna制度,需要拓展生产性劳动的范围,把服务行业纳入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之列。经过多年的讨论争鸣,理论界在此问题上基本形成一致的看法,即生产劳动应是在物质生产领域或非物质生产领域以物质产品、服务或精神产品形式为社会创造的具有国民经济统计意义的社会有效劳动。_工人、教师、医生、营业员、演员、作家、军警、政府工作人员以及科技工作者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生产劳动的范围及劳动产品的种类会随着社会分工的加深和社会需求的发展而不断扩展。

我们不能把是否创造出物质产品作为划分生产性劳动的依据。粮食、衣物、住房总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而在今天的社会中,彩电、冰箱、空调、轿车、文体娱乐甚至出国旅游、心理咨询都进人到了人们正常生活消费品的范围。很难设想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仅仅通过一些物质产品甚至简单的衣食住行就能健康地再生产出其劳动力。我们必须承认,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教育、娱乐等等许多非物质属性的服务和产品对于人们的正常生活来讲,越来越具有像粮食、衣物、住房一样的消费必需品属性。社会需求及消费的范围在不断的扩大,因此生产劳动的范围也就必然相应扩大。所有提供这些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

生产劳动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其内涵、范围、划分标准今天不同于昨天,明天不会等同于现在。第三产业作为不断发展的新兴的产业部门,不但创造使用价值量,而且创造社会价值量的观点越来越成为多数人的共识。

(二)Sna体系中的总量经济指标一国民生产总值是物量指标还是价值量指标

二战后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成倍增长,而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却在大大缩小,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力数量,无论是相对量还是绝对量都在减小。

按照劳动价值论,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的原理,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使用价值量就越多,而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在社会活劳动投人量不增加甚至减少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否只会增加社会使用价值总量,而不能增加社会价值总量?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按一定比例增长,是使用价值量的增长还是价值量的增长?如果是价值量的增长,增加的价值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有些学者把它比喻为马克思经济学的“不解之谜”。其实,这个问题,并非劳动价值论的缺陷和不足,也非劳动价值论与现实经济生活实践的巨大反差和矛盾,“价值总量之谜”是能够在劳动价值论框架内得到解释和说明的。因为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科技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劳动创造的价值在社会价值总量中的比重不断增大。谷书堂教授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曾指出:“在生产过程之外开发研究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科技工作者,虽然置身于生产过程之外,但他们的工作实际上也是生产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是要通过出卖专利后把他们在财富和价值的创造作用才能都发挥出来,而这一部分劳动应该折合成若干倍的简单劳动。这样一来,财富的增加和价值的增加便会一致起来。

就企业而言,通过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加强生产管理提高企业个别劳动生产率,能够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不但能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或利润,而且会增加社会价值总量,这一新增加的价值量并不是由于直接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工人付出的劳动量的增加,而是由于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而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原因主要来自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生产技术的不断采用。所以,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转化为现实生产率的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转化而来的,它是由科学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等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劳动力价值的一部分剩余价值。那种认为劳动

生产率的提高,只会增加使用价值,不会增加社会价值总量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有人把超额剩余价值看成是一种“虚假”的社会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由人的劳动创造的,用货币形式表现的,并且要计人国民生产总值的一部分,是实实在在的价值,怎么能说是“虚假”的呢?

还有人认为劳动生产率高的企业之所以能够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由其它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转化过来的。如果认为超额剩余价值只仅仅是分配的结果,那么一旦当所有的资本家都通过采用新的生产技术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时,这种相对剩余价值该是通过怎样的分配而产生的呢?实际上,超额剩余价值只是相对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他们都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所不同的是相对剩余价值是全社会资本家都能获得的一种剩余价值。马克思说:“相对剩余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同理,超额剩余价值与个别劳动生产率也成正比,企业劳动生产率越高,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个别企业通过提高其劳动生产率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不仅使单位时间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增加,而且增加了价值量,从而使社会价值总量增加,用货币表现的商品价格总量也会增加。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必然会反映这一增加了的新价值量。

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商品价值及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关系看,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说明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单位时间内提供的使用价值量会以相同的幅度增加,而凝结在每一商品中的物化劳动量和活劳动量会以相同幅度减少,商品的价值量会以相同的比例下降。而社会价值总量不会因此而减少,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同一劳动量所推动的生产资料量增加了,或者说用更少的活劳动就可以使用更多的物化劳动。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率的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和技术构成不断提高,物质生产部门中的活劳动量会不断减少,在商品的价值构成中,物化劳动所占的份额和比重越来越多,而活劳动的份额和比重相对减少。所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归根结底是活劳动的节约。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会有更多的劳动力退出物质生产部门而进入非物质生产领域。现代社会产业结构的特点正好说明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70%左右来自第三产业部门。第三产业日益成为社会价值创造的主要来源。

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物质生产部门提供的物质产品的价值及价格下降的同时,社会享受到的非物质生产部门提供的劳务产品的量却越来越多,劳务产品的价值量在社会产品价值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便会不断增加。

劳动价值论的核心篇5

论文摘要:职业院校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不能只注重于“知”的层次,而是要实现“知行合一”,特别是“十一五,,时期.国家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突出的位置,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学生的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能否吻合则是考量职业教育的重要尺度之一。这是职业院校培养合格职业人才的深度思考及对策研究,以价值观教育为核心的选修课——《amingtodo》,给了我们有益的启迪。

《learningtodo》一书,源于1996年德洛尔代表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所做的报告中提出的“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认知(learningtoknow).学会做事(learningtodo)、学会生存(learningtobe)、学会共处(learningtolivetogether)。”四个教育支柱,已成为世界教育界共同的精神财富,得到世界各国教育部门的重视和具体实施。《learningtodo》价值观,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突出职业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促进终身学习,是学习者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环境下,全面地塑造一个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为学习者的生活和工作进步做准备,实现个人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和谐、统一。www.133229.Com其核心是尊重人、尊重劳动,崇尚真理和智慧。我国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赋予教育的使命,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要培养造就担负起社会责任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职业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必须不断地探索有效的教育途径。《learningtodo》的价值观教育,正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价值观与职业价值观

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价值观作为一种内心尺度。它凌驾于整个人性当中,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察、信念、理解等,支配着人认识世界、明白事物对自己的意义和自我了解、自我定向、自我设计等;也为人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充足的理由。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和实践的重大问题、根本性问题的,具有高度普遍性、概括性和广泛社会性的价值观念或价值观念体系。它可以使人们的认识理念形成固化而稳定的思维导向和行为取向。它对个体生活和集体生活都能打下深深的烙印。

职业价值观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理想、信念、世界观对于职业的影响,集中体现在职业价值观上。

从历年学生就业反馈中的信息发现,如果将人才的素质分为性格、态度、技能、知识四个层次,那么相比于知识和技能,用人单位日益注重员工的性格、态度等人格层面的东西,如自尊自立、诚实正直、爱岗敬业、责任心、上进心等,而这些素质恰恰不是通过职业技能培养的。为此,我们一直在不断尝试和探索,试图找到一种既有效又能使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来促进学生智力与情感、审美意识、责任感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形成积极正向的价值取向。主要是通过做事融合价值的评估,让学生与自己的内心、学生与教师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互动。通过这一过程,学习者最终将能够在个人幸福和工作满意之间进行协调,以实现个性发展与职业发展的统一、完整与和谐。课程突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所需具备的各种核心价值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以价值模块为教学单元为教师提供了具有一定操作性的价值观教育的教学新范式。修课的宗旨在于开发人的全面发展所应具备的各种核心价值和有助于共同工作的重要价值,其定位是使学习者掌握人的全面发展在职业岗位中所需要的核心价值,教会他们在价值形成的过程中,学会进行批判性思维和判断。通过实际行动,来内化并外显这些价值,为学习者今后在从事的职业岗位中学会做事、工作进步做准备。

二、教学实践与探索

《工作的意义》模块是《learningtodo》35个模块之一,其价值观是对劳动的尊重。围绕尊重劳动这一核心价值观衍生出来一系列“尊重”的价值理念,即尊重劳动及劳动者、尊重劳动成果、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也就是学会尊重和欣赏所有形式的工作,并且认识到各种形式的工作无论是对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还是对社会进步与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是互动交流、情感体验式。按照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到理性、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人类认识规律,将《learningtodo》的教学活动设计为四个层面:即认知、情感、理解、行动。

1.认知层面—事物知晓。首先通过尊重劳动、辛勤工作、工作成就了人生辉煌的案例,让学生们分组讨论而知晓社会各类劳动,它不仅局限于普通工人、农民(工)的劳动,不局限于一般性的劳动,而是包含着更广泛的各种深层次的劳动。在案例分析中,让学生们知晓:劳动与创造是紧密相连的。一粒种子,经过农民的劳动,就会变成成千上万颗粮食;一块钢铁,经过工人的劳动,就会变成精美的部件;一些普通的原材料,经过发明者和生产者的劳动,就会变成彩电、空调、手机、电脑……劳动贵在创造,没有创造,劳动只能是简单的重复,创造也离不开劳动,没有劳动,创造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劳动要付出辛苦,创造要承担风险,这也是劳动与创造的价值和光荣所在。

美国某一大企业,电力设备发生了故障,老板公开招聘能人。一个工程师应招,他只动了一根电线,100万美元就到了手。这时老板有点后悔:“我一天的利润只有几千万美元,你手指头只动了一下,就来了大钱。”这位工程师微笑着说:“动一下电线只值1美元,而知道在哪里动,却值99.9999万美元。”通过介绍,进一步让学生们知晓工程师的成功是长期刻苦钻研、经验积累和反复试验的结果。让学生们知道自己现在的学习和未来工作成就的关系。

此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认知层面上明白: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财富的源泉,也是产生和积累知识,发展和孕育人才,凝聚和提供创造力的源泉;知识是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人才是创造财富的最重要的资源;创造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内驱力。

2.情感层面—价值认同。此环节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从感情层面强化学生的认知,并进一步形成价值观的认同。

请学生回忆自己曾经历的打工或其他社会活动,讲述曾留下的记忆感受。观察父母的日夜操劳,重点强化学生经历的体验和深刻理解父母的含辛茹苦,更清楚自己作为一个准消费者,没有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消费支出,在每次购买自己的消费品时所花费的都是父母的心血。从而强化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成果的意识,培养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归纳引导,从情感层面强化学生们认知:当今时代,劳动的内涵日趋丰富,劳动的形式日趋多样。

知识是劳动的结晶,创造是劳动的重要形式,劳动者是劳动的主体。“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就是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尊重和保护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都是无尚光荣的。

3.概念层面—理性理解。在前两个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考,使学生从理性高度理解:“当我们把工作看作不仅仅是维持生计,而是一个扩展自我,利用自身内在资源和激发个人潜能的一个过程,工作就对个人具有了意义;富有意义的工作,应该是符合并且能够发挥个人能力的,特别是劳动中付出的四种精力—身体的、智力的、情感的和精神的。工作所利用的精力种类越多,工作的意义就越丰富;富有意义的工作所带来的回报通常是内在的多于外在的,乐趣和满足通常是富有意义工作的结果。当工作与个人需要紧密结合时,富有意义的工作甚至可能成为一种精神力量;在富有意义的工作中,人创造了工作,作为回报工作也创造了工作者自身,我们必须感谢工作对我们所做出的贡献;富有意义的工作不仅仅能帮助个人实现个人幸福和自我价值,而且能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4.活动层面—自觉行动。引导学生将理解和认同价值理念转化为价值行为,具体做法让学生制定自己认可的劳动行为公约,该公约强调关注以下的内容:

“我是否关注了工作本身?

我能通过工作全面表现自我吗?

我是否投身于富有意义的工作之中了?

我是否有足够的毅力和技能做好我的工作?”

教师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各种形式的工作,来实践行为公约,并于工作实践后提交一份认为最能体现工作意义的感想。此教学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价值观的行为体验,是最重要的实践环节。

三、教育效果检索

1.工作促进个人的成长进步。“工作促进我们个人的成长进步,无论何种工作,只要我们认真努力地去做,我们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都能取得好成绩。任何一位成功的人士都是源于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赢得社会的尊重和敬仰。工作不仅仅能帮助个人实现个人幸福和自我价值,而且能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这就是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进步。

2.敬重每一位劳动者。“尊重劳动,敬重每一位劳动者,是他们让我们有了今天的好生活,是他们为我们创造着美好的明天。社会各行各业都应被社会所尊重,每个人都应为社会做贡献,同样应获得被尊重的权利”。没有农民,我们每天吃什么?,没有工人,我们穿的衣服、住的房子从哪来?没有清洁工,我们身边的环境将是怎样的糟糕呢?是他们的牺牲换来我们的幸福!他们非常值得我们尊敬,因为他们凭自己的劳动生活是很光荣的”。

3.劳动光荣,工作伟大。“工作并不单单是挣钱的问题,我们要从更多的角度认识工作,我们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劳动,民族的强大与尊严离不开劳动,人类的健康与长寿离不开劳动。我们没有理由不劳动,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没有理由看不起任何一位劳动者”。“以前总是觉得环卫工人特别的脏,每次看见他们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躲开。此课让我对劳动有了新的审视,我对他们起了深深地敬意,他们是最好最棒的,他们用自己的劳动证明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劳动没有贵贱之分,劳动最光荣”。

四、结论

5年的实践探索,给予了我们诸多的启示与思考:

首先,价值观教育势在必行。在21世纪这个变革的时代里,既充满了新的机遇,又面临着各种挑战,尤其是当这些挑战是来自传统的思维和习惯的时候,我们自身的变革就更加重要。常言,要带动一个真正的变革,必须首先变革人自身最核心的部分—价值观。

劳动价值论的核心篇6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核心价值观就业实践长效机制建设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前的重大民生问题。若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就业,调动家庭、学校、政府及社会多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推进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更新。

一、大学生就业核心价值观论析

党的十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p29。显然,大学生就业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研究内容,是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就业实践中的具体体现,融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就业问题的根本价值判断标准,更是大学生就业实践价值诉求,从更深层次角度上讲是大学生包括全社会对就业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态度。因此,大学生就业核心价值观,不是一个单一主体的概念,涉及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和国家等各方面。结合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实际,借鉴学术界研究成果,当代大学生就业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大方面:第一,以人为本。全社会包括大学生自身都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切实所作到尊重人才,尊重知识,更要尊重人才对社会所作的任何贡献,这样才能给当代大学生提供有尊严的工作岗位,大学生也可以有尊严地服务社会发展。第二,劳动光荣。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历史发展规律,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劳动,人的价值实现更离不开劳动。当代大学生要积极转变就业理念,能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工作就是最适合自己的岗位。第三,共同理想。当代中国,全国人民共同的理想追求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理想仅仅把人民团结在一起,万众一心,共同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这个理想看似远大,其实和当代大学生紧密相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人才缺乏仍然是瓶颈问题,不要因为人才分布不平衡而盲目地认为人才饱和。因此,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追求,必须切实做到“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第四,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作为祖国未来栋梁的大学生,首先必须具有爱国精神,没有爱国精神,就谈不上奉献,更谈不上树立以国家需要为导向的就业理念。同样,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创新的主体代表,如果他们没有创新精神,国家的发展就失去活力和灵魂。第五,为人民服务。“再穷不能穷孩子”,大学生是家里的希望和骄傲,更是社会的“掌中宝”,社会各界及各个家庭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特别是国家一直对教育进行高投入,全方位保障学生完成学业。家人的期待和国家的希望,报答父母、回报社会、奉献国家,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因此,在就业实践中,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要有一种服务社会、服务国家发展的大局意识,这是当代大学生的就业价值理念。若有这样的价值理念指引,则寻找一个合适的工作岗位是切实可行的。第六,远大理想。当代大学生需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更要为了远大的理想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只有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根本,准确定位自身职业岗位,通过未来的职业和事业全面促进自身发展,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这是每个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有的最根本的价值追求。

二、在当代大学生就业实践中建构就业核心价值观

建构当代大学生就业核心价值观重在建设和实践。我们在大学生就业实践中,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在实践中推动当代大学生建构就业核心价值观。借鉴党和理论界研究成果,基于当代高校大学生就业实践,当代大学生就业核心价值观建构的基本思路和具体路径如下。

(一)结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深入贯彻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就业核心价值观,要求学生懂得什么样的价值观才是核心价值观,什么样的就业理念才是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就业核心价值理念,这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只有学会做人,才能学会做事,核心价值观的树立体现的是学生的综合思想道德品质,为后期的就业实践和工作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加强大学生多领域多岗位的社会及工作实践。仅理论的学习是不能让大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的,最终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是实践,同样检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和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健康的就业核心价值理念的只能是实践。只有过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和工作实践,才能真正亲身感受到劳动的光荣、人民的伟大,为自己将来献身平凡而伟大的工作岗位坚定信念,为大学生未来就业方向提供可靠正确的经验参考,同时科学理性地评价未来面对的就业岗位。

(三)积极宣传、肯定并鼓励普通劳动人民在工作岗位上的坚守和努力事迹。无论哪个时代,哪个国家,没有广大普通劳动人民的辛苦工作,就没有今天社会的进步和世界的繁荣。工作岗位不同,工作方式不同,但工作的本质是一样的。铁人王进喜、掏粪工人时传祥、最美导游文花枝、最美老师张丽莉等太多平凡的人创造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当代大学生在就业实践中,一定要学习并践行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的工作美德。

(四)当代大学生要结合实践充分认识理解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不管人的理想多伟大,多绚丽,多美好,没有社会支持和帮助,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当代大学生一定要学会领悟和把握每个人自身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只有“我为人人”,才有“人人为我”。因此,社会主义事业需要更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努力,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在给每位建设者全面自由发展和幸福生活提供坚实的基础。

(五)国家和社会要为当代大学生就业和工作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当前,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非常多,有的单位引进大学毕业生程序正规,有的人才引进模式不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给大学生价值理念和理想追求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只有社会提供更多的具有发展前途和温馨工作环境的工作岗位,才会形成更多大学生喜欢和坚守本职工作岗位的良好局面。

(六)当代大学生对工作岗位的认同感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大学生对于一个行业和职业的了解、熟悉、理解到喜欢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耳濡目染的效果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因此教师、家长及大学生身边的亲朋好友的正确引导和身体力行对大学生就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当代大学生就业核心价值观建构长效机制建设

中国高等教育将持续快速发展,并转向质量发展阶段,当代大学生就业困境将持续存在,因此,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短时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当代大学生就业核心价值观建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建立长效建设机制。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就业核心价值观建构长效机制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学校教育机制。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时间大部分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教师和同学对大学生就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首先高校要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念,明白大学既培养社会精英,又培养普通的社会劳动者,“北大才子卖肉”是很正常的事情,从而有效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引导毕业生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从而达到就业教育引导机制的效果。此外,学校要根据专业特点和个人职业规划,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核心价值观培育,在这个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及就业指导课程是重要的平台,学校教学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全程融入就业核心价值观教育。最后,为实现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高校需要把握当前就业核心价值取向及毕业生的合理就业价值诉求,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专业结构,专业设置、课程结构等不断进行教育改革。

(二)社会认同机制。大学生就业核心价值诉求最终要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得到满足和检验。为了体现大学生的价值,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必须摆脱人分五等、官分九级等封建思想的束缚,认同行行出人才,劳动者无高低贵贱之分的社会意识,同时,还要搭建让大学生充分展示实力和价值的舞台,这个舞台需要社会提供公平合理的工作岗位,创造和谐温馨的工作环境。如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同时,制定合理的用人标准,细化岗位职责。确定科学招聘程序,择优录用,等等。

(三)政府服务机制。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将来都要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伟大实践,党和政府要给大学生充分就业创造条件,提供保障,给予人性化的支持和帮助。近年来,政府一直为培养合格的大学生做出努力,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健全,每年都有许多大学生享受各项资助政策,感受国家温暖。作为受益者的大学生一定要立志回报国家,回报社会,在感恩的实践中实现个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四)家庭鼓励机制。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家的理念非常浓重,家人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可以说是关键性的。家庭成员要及时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科学的就业价值观,在其成长过程中一定不能给其灌输“金钱万能论”的有关思想,这样会影响大学生未来的就业理念和工作岗位选择,从而影响大学生的成长。

(五)学生“内外兼修”机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有外在的努力,关键要看学生自我内化和消化。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对于其道德品质的形成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只有通过自身学习的理论,通过自身修养进步而来的感悟和价值理念才是根深蒂固的,可以长期在实践中发生作用。当代大学生需要形成崇尚真善美、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此外,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就业压力,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乐观、坚定的信念;应注重处理信息,处理人际关系,系统、全面看待事物等各种能力的培养。

劳动价值论的核心篇7

论文摘要:当前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的研究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要正确认识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方法和适用条件的区别,劳动价值理论的核心问题以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劳动价值理论从狭义走向广义,就必须了解劳动价值的由来。因为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必须是建立在尊重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之上,以求在新的历史时期科学的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精髓。

1 正确认识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方法和适用条件的区别

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马克思第一次把生产商品的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论证了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了商品的价值,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价值的本质问题,把劳动价值论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马克思正是从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出发,在剩余价值论基础上,进而创造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主义再生产理论等等。而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发展了劳动价值论,解决了政治经济学理论上的一个重大问题,既价值规律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在形式上的矛盾。价值是商品的最大本质因素,所以分析商品实质上就是分析价值。无论简单商品经济社会还是发达商品经济社会,商品都是最简单,最普遍,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的经济现象,只有从此人手,才能了解价值的内涵,才能进而说明货币,资本,剩余价值等比较复杂,比较具体的范畴。然而有的人却以此为依据提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是:原始的纯粹的实物交换,没有贷币居问,更没有资本的余地,除劳动外的要素都是无偿的,劳动是简单劳动而不是复杂劳动。在超越了这些条件后,劳动价值论的有效性至少是值得怀疑的”。显然他是把研究劳动价值理论遵循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认定为劳动价值理论的适用条件,从而混淆了价值产生和发展的条件与价值研究方法这两个问题。

价值是商品经济的范畴,有了商品交换就产生了价值的问题,也就是说价值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相联系的,那么作为价值问题的研究也就会自然遵循这一原则。对此恩格斯曾指出,“不仅是纯粹的逻辑过程,而且是历史过程和对这个过程加以说明的思想反映,是对这个过程的内部联系的逻辑研究。”所以《资本论》第一章所分析的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的商品,并不是“在两个原始公社之问的原始物物交换中则在艰难地发展着的商品”,而是“充分发达了的商品”,诚然马克思在研究价值形式发展是从原始公社时的物物交换开始的,但这是基于研究方法的要求,即逻辑的展开要求与历史的发展相一致。可是这并不意味劳动价值理论仅仅只适用于研究的起点,恰恰相反,劳动价值理论正是遵循展开与历史的发展相一致的基础上,提示了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进而深刻地提示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总之,劳动价值理论对价值问题的研究是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即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逻辑的展开和历史和发展相一致的要求。而劳动价值理论所揭示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基本规律,只要是处于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价值理论所包含的基本规律就会发生作用。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只有自觉运用价值规律,才能促使生产力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并由此带动生产关系向前发展。如果简单的以所谓的现实已经超越了劳动价值理论的适用条件为由,而断章取义地曲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并且认为劳动价值理论过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有害的。

2 劳动价值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创造商品的源泉问题。马克思一再明确指出抽象劳动是创造商品价值的源泉和实体

按照传统政治经济学观点,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体力为主的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个以知识创新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信息技术和知识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成了除了资本,劳动力和土地之外的另两项重要的生产要素,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劳动的形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劳动支出由体力为主变成了脑力为主现代劳动的知识含量空前增大,脑力劳动和主导作用日益增强。当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没有否认科学知识在创造价值中的作用。马克思曾明确指出“生产劳动就是一切加入商品生产的劳动,不管这个劳动是体力劳动还是非体力劳动(科学方面的劳动)”。但由于历史局限性,马克思当时不可能作出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3 新的历史条件下,劳动价值论从狭义走向广义

3.1当代劳动价值理论的应用范围突破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界限

马克思当初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理论基石。目的是为了揭露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实质,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和运行特点。而马克思预示的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未来社会是不复存在商品,货币的社会,作为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经济规律将退出历史舞台。但现实并非如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在当今世界,劳动价值理论即要应用于资本主义社会,也要应用于社会主义社会。因此,如果说,政治经济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的话,那么,劳动价值理论出同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3.2随着劳动内涵和外延的新变化,创造商品价值的社会

劳动价值论的核心篇8

关键词:智力智力资本智力资本会计

在知识经济时代,“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深入人心,人才对于一个企业的兴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应地,财务会计观念模式也要与时俱进,准确反映智力资本对企业财富创造的价值和参与分配的方法。

智力资本化的理论基础

价值创造理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是确认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但马克思所说的活劳动主要是生产线上直接作业的工人。现代“管理革命”和“资本革命”改变了马克思价值理论得以孕育的客观条件:在出资、创业、管理三种职能分离的当代大型企业中,创造价值的劳动是包含创业者、管理者和专业资本经营者在内的组合劳动。

可见,现代企业条件下创造价值的活劳动已不仅仅指生产一线上的劳动,而是由创业、领导、管理、操作等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劳动共同形成的组合劳动。是这一组合劳动创造了价值,且其中智力劳动创造价值的程度更深。

价值分配理论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但活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离不开使用其它生产要素,因此,全部生产要素都参与价值的形成与价值的分配。具体而言,劳动过程创造的价值由三大部分组成:价值w=C+V+m。C是从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中转移过来的部分,即转移价值;V是代表劳动力价值的补偿部分;最后是剩余价值m。剩余价值m还要进一步分解,只有在扣除了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等其它生产要素报酬后的净剩余才是企业真正的增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企业所有权,实质就是对净剩余的所有权。

净剩余归谁所有?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企业原型,即资本所有者、创业者、管理者三位一体的企业中,产业资本家独占企业净剩余。然而,随着资本家自身的发展、资本提供和经营管理的分离,创业劳动和管理劳动的分离,再加上劳动者中越来越多的人具备了知识劳动的特点,资本所有者便不可能独占企业净剩余了。今天的资本主义企业,净剩余所有权是在资本提供者、创业者、管理者和其他知识劳动者之间分享的。

劳动资本化

劳动参与企业净剩余的分割意味着劳动转化为人力资本,即劳动的资本化。但哪些劳动参与净剩余的分割?不同类型的劳动在企业净剩余分享中的地位如何?

不同类型的劳动在企业净剩余分享中的地位是由其特征决定的,智力劳动的创新程度与劳动效果的不确定性程度较高。高创新性的劳动相当程度上出自天赋、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和人生特殊阅历,这类劳动的供给有限,在劳动力市场容易获得较高的劳动力均衡价格,即收入水平较高。而收入水平越高承担风险的能力越强,其用一部分工资收入交换企业剩余参与权的意愿也越强。而不确定性与监督成本有关,劳动效果越不好测量,则使用工资奖金这些外部刺激手段的效果越差,也就越有必要将追求劳动效果最优化的动机加以内在化,即把它收入的一部分与企业净剩余的分享权挂钩,使其参与企业净剩余的分配。

可见,劳动分享净剩余的根源是劳动知识化,当知识与具体的人结合在一起.后天学习的知识加上先天具有的禀赋就构成具体的人的智力,智力投入企业就成了智力资本,拥有智力的人也就成了智力资本所有者。

智力资本会计的理论框架

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是人们从事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境地和标准,如果把会计定义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则提供经济信息是会计目标的内涵。传统财务会计将其信息使用者定位为非人力资本投资者。其目标是为非人力资本投资者提供决策的信息。智力资本会计认为智力资本所有者作为剩余控制权与索取权的拥有者之一,同样也有权要求拥有相关的会计信息作为谈判的依据,而且智力资本所有者群体内每一个体也需要了解其他个体智力资本价值的信息。因此,智力资本会计的会计目标是要向实物资产投资者和智力资本投资者提供信息。

会计假设

智力资本会计具有建立财务会计所必需的前提条件,即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基本假设,在智力资本会计框架下,会计主体假设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一个会计主体发生利益关系的不仅有财务资本的投入者(物质资本所有者和债权人),还有智力资本的所有者。

除了上述基本前提外,智力资本会计还存在两项特殊的前提:一是企业的构建以“智力与财富合作”为前提,智力不仅作为企业的资产形式之一而存在,同时也是企业的资本,智力资本投资者同样是企业的所有者,其与实物资产投资者共享企业剩余索取权;二是智力资本的价值是管理和合作方式的函数,即智力资本的价值除了来自本身的具有创新性的科研和管理能力外,还受到智力与财富合作的方式和企业的管理方式影响,在不同的方式下智力资本可以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

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价值增值运动”。在知识经济下,价值增值的方式正发生着巨大的变革,智力资本对价值增值过程的贡献已经逐渐替代了财务资本而成为第一位的、决定性的。会计对象应该能够及时将智力资本这一价值增值的驱动因素纳入会计范畴。传统的人力资源会计是同质的对待全部人力资源,既包括企业家(管理者),也包括生产者,没有突出智力资本的重要性,其激励效应很难得到实现,既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也不符合重要性原则。从激励的成本来考虑,智力资本会计反映的对象不应该是所有人力资源缔约者,其详细反映的对象应该是智力资本所有者,作业型劳动由于激励成本太高而显得不经济.不属于智力资本会计反映的对象。

智力资本会计确认与计量

智力资本的确认智力资本会计以“智力与财富合作”为前提,智力与财富共享剩余索取权,认为智力不仅是企业的资产,同时也是企业的资本,智力资本所有者同样是企业的所有者,因而将智力资本确认为企业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而不是仅仅将人力资源的费用资本化而已。

计量属性智力资本所有者参与企业契约谈判,其需要的依据应该是智力资本的现行价值,参与契约谈判的其余各方关注的也是智力资本的现行价值而不是其历史成本,因此应该将价值计量引入智力资本会计,以现行价值而不是历史成本计量智力资本。

折旧与分摊智力资本会计下,智力资本是合作者,不再是投资对象,而且智力资产和一般资产有本质区别,其价值的变化与智力资本所有者本身的状况息息相关,而与使用与否相关性极低,不存在折旧与分摊的问题。

权益分配

传统人力资源会计将非人力资本投资者视为企业的所有者,因此非人力资本投资者拥有企业权益的分配权。智力资本会计认为,人力资本所有者应该与财务资本所有者一起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传统财务会计的会计平衡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应拓展为“资产=负债+人力负债+财务资本权益+智力资本权益”。

智力资本会计报告

作为企业契约的各方,无论是智力资本所有者还是实体资本投资者都需要了解企业智力资本方面的情况,以做出正确决策。为保证原有财务报告体系的完整性,智力资本会计的有关信息应相对独立,单独列项。具体来说,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类“无形资产”与“长期待摊费用”之间单独设立“智力资产”项目,同时在所有者权益类的“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项目中分别单列“其中智力资本”项目。因为对智力资产的评估每年进行一次,所以只需在年底根据相关账户的总账和明细账分析之后对上述项目进行填列。

智力资本会计核算方法

智力资本会计的核算内容

智力资本会计的核算范围是由于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了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之后,智力资产、智力资本对企业财务状况、利润分配的影响。智力资本会计的核算只需在传统财务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增加与智力资本有关的内容。包括:初始核算,当智力资本所有者初始进入一个企业时,意味着一份新的企业契约的成立,这时,智力资本会计信息系统应该根据双方所确认的价值,一方面增加企业的智力资产,另一方面增加企业的智力资本(属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价值变化,企业所拥有的智力资产只有增加与减少的现象、不存在折旧与分摊的问题,应定期重新评估智力资产的价值调整确认入账,评估的增减额在对智力资本进行调整之后,差额作为资本公积;相关支出,与智力资产和智力资本相关的支出,要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如评估支出等,直接计人当期损益,资本性支出如后续教育支出等进行资本化。

智力资本会计的账户设置

“智力资产”账户,该账户属长期资产类账户,按个人设置明细科目,用于核算智力资产的增减变动额,获得智力资产和智力资产评估增值时记借方,智力资本所有者离职、退休、死亡及评估减值时记贷方,余额在借方,即期末智力资产的结余数,表示企业所拥有的智力资产价值。

“智力资本”账户,该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智力资本所有者进入企业时,按照各方协商的价格和确定的股份比例记贷方,评估增值后,经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批准或按照原有的协议,按批淮的增加金额记贷方;当智力资本所有者离职、死亡等原因离开企业时、按照原有的协议,将所需要减少的智力资本记入借方;余额在贷方,表示累计被智力资本所有者所持有的股份。

智力资本会计账务处理

智力资本初始进入企业时、根据在评估价值基础上达成的协议价,按协议价借记“智力资产――xx”贷记“智力资本――xx”、“资本公积――智力资本溢价”账户;以后每年进行评估时,根据智力资产评估增值(减值)额及按协议应追加的智力资本价值记账。评估增值时,按评估增值额,借记“智力资产――xx”账户,按协议应增加的智力资本额,贷记“智力资本――xx”账户,差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智力资本重估增值”账户;评估减值时,按评估减值额,贷记“智力资产――xx”账户,按协议应减少的智力资本额,借记“智力资本――xx”账户,差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智力资本重估增值”账户。

参考资料:

1.陆立军.论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经济研究,2002(2)

2.史正富.劳动、价值和企业所有权.经济研究,2002(2)

3.刘灵芝.会计理论体系的探讨.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劳动价值论的核心篇9

【关键词】人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提出“三个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并对其进行的高度凝炼和深刻总结。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人们真心接受和广泛认同,必须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从人的需要理论出发,我们只有始终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大限度地变为他们自觉自愿的价值追求和实际行动。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的基本观点

需要是表示生物有机体与外部世界产生的依存关系。生物有机体通过这种依存关系为其提供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能量。人作为高等动物,人的需要是由动物需要发展而来,既与动物有密切联系,又有根本区别。一方面,人是生物界的成员,人的需要与动物需要都具有自然性。马克思指出:“无论是在人那里还是在动物那里,人类生活从肉体方面来说就在于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①为了维持自己的肉体生命,人必须靠燃料、食物、衣服、住房等产品才能生活,而要获得这些满足需要的产品,人必须如同野蛮人一样与自然进行搏斗,且时时刻刻都得去完成。

另一方面,人作为生物界的最高形式,人的需要具有不同于动物需要的特殊性质。“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②动物的需要只能以不自觉的无意识的本能活动来满足;而人的需要则是建立在劳动实践基础上的,人对需要对象和满足方式具有鲜明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创造性。正是在满足人的需要的劳动实践活动中,迫使人与人进行相互之间的交往和劳动协作,从而使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

可见,从产生机制上来看,人的需要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两大类,自然需要是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天然形成的需要,社会需要是人作为社会存在物由劳动实践活动产生并满足的需要。自然需要是社会需要产生的基础和前提,人的社会需要是自然需要在劳动实践活动中的发展和升华,二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就不会完全摆脱自然界的制约。但人毕竟是脱离动物界的社会人,人的本质需要是社会需要,这使人的自然需要不断超越了纯粹的先天性和遗传性。正如马克思说:“饥饿总是饥饿,但是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③

人的需要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内在必然性”。马克思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④人总在需要的驱使下从事某种有目的的活动,这种活动交互作用的结果推动历史的发展。马克思说:“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已经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⑤在此,第一个需要就是指吃喝住穿等满足生存性的自然需要,满足自然需要所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它也是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当第一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之后,就会产生政治需要、精神文化需要等社会需要,这些社会需要促使人不断进行政治交往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人的需要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它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内在动力,而且体现在它是历史发展的本源动力。

人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关键

在哲学上,“价值”是反映作为客体的外部客观事物对于满足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⑥人的需要表达了人的主体意向,是形成价值关系的最初原因;人的需要的多样性和递进性,是促使价值关系发展的主导力量;人的需要是否满足和满足的程度大小,是价值评价高低的决定因素,所以说,价值关系的形成、发展及评价都是以人的需要为内在尺度。价值是相对于人的需要而界定的,一旦价值离开了人的需要,外部客观事物就无所谓意义和价值。

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能否满足人的需要和满足程度的总的看法、根本观点,是关于价值标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价值观为人们提供判断是非、善恶、美丑、真假、好坏、对错的评价标准和原则,成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和精神灵魂,也构成社会成员的内心信仰和思想动力。作为社会意识和思想领域的价值观,它植根于现实社会中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的人的需要在人的思想观念方面的反映,人的需要的内容和水平直接决定着价值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长期实践中,由于不同的利益群体有不同的需要,因而形成多种价值观。多元化的价值观有核心与非核心的划分,其中,核心价值观是占主导地位的并得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认同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接受和一致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它反映了中国人民共同倡导的价值共识、价值标准和价值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体现,具有凝聚价值共识,规范价值目标,引导价值追求的强大功能。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挥它的强大功能,必须让使用实践力量的人(人民群众)掌握,即实现大众化,才能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现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就是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理解、接受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

马克思告诉我们:“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⑦从人的需要理论来看,抓住人本身需要的理论就是彻底的理论,而彻底的理论就能说服人民群众自觉自愿地掌握和实践。所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能否实现及其实现的程度,往往与人民群众的需要满足直接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当代中国人民现实需要的集中反映,又是当代中国人民的需要在价值观念上的抽象,这说明关注人的需要、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逻辑起点和根本目的。

在具体实现大众化的过程中,我们往往过多地强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识方面,认为“三个倡导”集中反映人民增长的需要和价值目标,只要对基本内涵在理论上进行系统阐释和逻辑证明,在实践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大众传媒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就会自然而然的得以实现。不可否认,这些都是完全必要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人民的现实需要没有得到高度重视,人民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中的关键性也没有得到充分认识。马克思曾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⑧解决人民群众的思想信仰问题,就必须从解决他们的利益问题入手。

人的利益是人的需要在社会关系中的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需要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形成各个层次的利益群体。不同群体有不同的需要内容和水平,错综复杂的利益矛盾使主导的价值追求与人民需要的间距逐渐扩大,党和政府的价值承诺与人民需要满足的实际水平不能对称,这些都成为实现大众化的现实难题。所以,大众化决不只是属于精神领域的思想问题,而是人民的需要和利益问题。满足人民的需要,实现人民的利益,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关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途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快速变迁,人的需要及其实现呈现出新变化:一方面,人的需要的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人的各种需要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我们必须始终关注当代中国人民群众的现实的根本需要。

以物质需要为基础满足精神需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立足点。从人的需要内容来看,可以区分为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人的物质需要主要是指衣食住行等需要。精神需要主要是指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需要。满足一定程度的物质需要是维持人的肉体存在的必要前提,但人更为重要的需要体现为对精神需要的追求。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民基本摆脱了物质匮乏的年代,已经步入全面建设和建成小康的社会,这标志着大多数人的物质生活需要已得到基本满足,而对日益凸显的精神需要的满足更为迫切。

一是转化话语方式,注重理论的通俗化。以往理论宣传的话语方式具有明显的政治化、抽象化、说教化倾向,难以适应不同理解水平、不同接受能力、不同认同感受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和理论兴趣。实现大众化必须强调价值观念的生活化、具体化、生动化,杜绝空话大话套话,采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方式将深奥的理论转化为通俗的大众语言。

二是丰富载体形式,注重宣传的多样化。过去的理论宣传和教育形式单一,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对价值观的认知程度和行动指向。实现大众化要努力把传统载体与现代传媒相结合,坚持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建立全方位、宽领域的宣传体系,把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要求渗透到文学作品、艺术精典、影视大片、道德模范、人文景观等具体载体之中,形成有利于其大众化的舆论氛围和社会景象。

三是率先典型示范,注重引领的榜样化。一些官员以追求金钱、权力、美色为价值取向,其行为严重阻隔着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并外化为精神自觉和价值行为。实现大众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做大众化的积极倡导者、主动宣传者及自觉实践者,积极反映自身过硬的文化理论水平和高尚的思想道德境界,有利于形成“身教重于言传”的典型示范效应和榜样引导作用。

以个体需要为基础整合群体需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切入点。人的需要从主体上可分为个体需要与群体需要。个体需要是个体的人的需要,群体需要是一定的社会共同体的需要。人的需要的产生、满足和发展必定以个体的形式表现出来,但为了更好地满足个体需要必须组成一定的社会共同体(如民族、国家、阶级、集团等)。因此,要将精神诉求与人民群众共同关注的民生需要结合起来,切实解决一系列的民生问题,给人民给以看得见的现实利益。

一是增加满足民生需要的个人劳动成果的分配。中国的经济发展成果分配侧重于国家和资本所有者的份额,使得个人的劳动收入不能与国家的经济成就相匹配。实现大众化必须使劳动收入在GDp中的比例不断增加并且高于GDp的增幅,更要高于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幅。

二是提高实现民生需要的消费比例。我国长期强调唯经济增长和速度原则,重投资、出口而轻消费。实现大众化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降低资源投入和外贸出口的比重,相应提高人民满足民生需要的消费比重,使其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而同步提高,保持“三驾马车”的均衡发展趋势。

三是重视以民生需要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过去单纯的经济发展模式使民生建设严重滞后,民生投入明显不足,民生需要不能有效满足。实现大众化必须制定我国民生建设的长远发展计划,加大民生支出的比例,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以生存需要为基础提升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着眼点。从人的需要层次来看,可以划分为生存的需要、享受的需要及发展的需要。生存的需要是人对维持其生存所必备的生活资料和条件的需要,主要包括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的需要、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等。享受的需要是人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更高更好追求的需要。发展的需要是人使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三个需要层次是依次递进的关系。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追求更高层次的享受及发展需要成为未来发展的新方向。人们不只关心吃好、穿美、行便、住舒适的物质性享受需要,而且注重健身娱乐、艺术享受、美景欣赏、情感交流等精神性享受需要。愈来愈多的人更加追求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事业,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享受需要及发展需要,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着眼点。

一是体现享受需要及发展需要的公正原则。不断拉大的贫富差距造成了人民群众享受发展成果的差异性,一些富裕群体享受着奢侈性需要,促进自我发展,而贫困群体承受着基本性待遇,限制了发展空间。实现大众化必须更加注重制度安排的公正原则,鼓励先富群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使后富群体享受更多的社会福利,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二是注重享受需要及发展需要的精神导向。人民群众在享受更优越的饮食、服饰、住房、交通等物质生活的同时,不断追求精神素质的提高和自我发展的需要。但也出现了把享受需要归结为物质性享受,以创造财富衡量人的发展倾向。实现大众化要改善文化娱乐、增加艺术熏陶、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友情、亲情和爱情等,增进体验和享用精神生活的真、善、美,摆脱单一、片面的“机器人”发展需要的禁锢。

三是突出享受需要及发展需要的社会制约。满足人的需要的劳动实践活动是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为了满足人们更高水平的物质性享受需要或创造性发展需要,人们损害自然需要、他人需要或社会需要,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对立和紧张。实现大众化必须自觉规范和约束满足需要的活动,不断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责任,积极承担对他人和社会的伦理关怀,让每个人合理、正当的需要都能得到相应地满足。

(作者为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泽东干部学院副教授;本文系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和陕西省2013年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需要理论视野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SXtS04、13a083)

【注释】

①⑤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5页,第79页,第9页。

②《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7~5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286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406页。

劳动价值论的核心篇10

[关键词]核心价值;系统;结构;功能

[中图分类号]D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4-0017-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方针,是激励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维系全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地位和支配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价值认同系统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有机体,它应由基本特征、运行轨道和动力来源三个子系统构成,只有把这三个子系统认识好,建设好,使之成为一个相互统一、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才能够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偏向、不移位、不解体。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系统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灵魂,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国家,其核心价值体系最主要的特征是不同的。以自由、平等、博爱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中有益成分可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绝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其他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根本区别是,它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体现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包含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仰。”[1]这个主要特征,即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旗帜鲜明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区分于其他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最根本的特征。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体现和时代要求。党的十七大高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提出了高举这面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理论体系。“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方面面,给它们打上了中国特色这个时代烙印。当前,我们要把全民族紧紧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必须同时在思想领域也举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认同这面旗帜,认同这个道路和这个体系,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在形成核心价值体系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没有这个共识,体系的建立无从谈起。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体现由经济基础决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应当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经济基础之上的,它受这个经济基础的制约并反映这个基础。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必然会在核心价值体系这个上层建筑中得到体现,使得这个价值体系必然成为与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它受着一定社会基本制度的制约,是由一定社会崇尚倡导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因素构成的社会价值认同整体”。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同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部分,是“反映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的观念体系。[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内体现为以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一脉相承,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因此,作为这种意识形态本质部分的核心价值体系,必然也具有中国特色。

二、“四个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导引系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思想领域的体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可借鉴的现成经验少,要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需要继续发扬“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个论断,为我们指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项基本内容,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导引系统,为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火车头”和“轨道”。要“摸着石头过河”,必须牢牢握住这四项基本内容,做到“四个坚持”。只有如此,才能走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阳关大道”,确保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移位。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我们党的思想灵魂,也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基础,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在新时期如何坚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问题”[3],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和根基,动摇了这个根基,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就会偏离方向。必须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忽视了理论创新和创新理论的运用,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就会失去活力。

2.坚持共同理想和社会现实的统一。理想是对美好生活状态的设想和期望,理想具有高于现实,超越现实的品格,是感召、鼓励和鼓舞我们为之奋斗的力量源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有机体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指对国家、民族追求的未来美好发展前景的价值认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只有同现阶段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才有其现实的价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感召、凝聚广大民众共同奋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必须立足于现实,依靠扎实的工作实践才能实现。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必须具有现实针对性,能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在社会现实中普遍关心的利益问题、普遍存在的思想问题。只有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不会变成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才不会成为空想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

3.坚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并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当具备稳定性和开放性。其组成部分中既有稳定不变的内容又有发展创新的内容。“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思想品格和道德规范的总和,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4]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应当成为核心价值体系中永恒的主题。时代精神的内涵丰富,主要体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需要不断创新,才能保持活力。在时代精神这一有机整体中,改革创新居于核心地位。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兼收并蓄、与时俱进,紧跟时代,不断创新。民族精神的永恒和时代精神的创新两者并举,不可偏废,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

4.坚持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引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内涵丰富,是对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应该遵守的基本思想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和应该养成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高度概括。坚持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德、新风尚和良好社会风气的根本要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部分。

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动力系统

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价值、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价值观是价值体系的最高内核和最高抽象,体现价值本质,决定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引领价值体系的建构。我们应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作是一个共性和特性的统一体,在不排斥局部规定性的同时,由低到高,自下而上,积极形成社会层面上的一元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多样统一的价值观体系,这个价值观体系无论它有多少种表现形式,其基本的要素在一定时期应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些要素应当包括:

1.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区分于其他价值观的根本特征,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包括信仰它的理论体系,即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这个理论体系”,适应这个理论体系的发展创新,维护这个理论体系的绝对权威。

2.基本道德规范。基本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里通过劳动人民的实践形成的,它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人区别于动物、文明进步的标志。比方说是非之心、羞耻之心、怜悯之心、父慈子爱、尊老爱幼、见义勇为、慎独自省、诚信友爱、团结互助、公平正义等等,都是基本的道德规范的内容。无论社会如何发展,环境如何变化,传统基本道德规范的精神实质都是不变的,不能当作封建糟粕给予否定。

3.劳动优先。劳动过程“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对自然物的占有,是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永恒的自然条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完善,不劳而获、金钱拜物教沉渣泛滥的今天,把劳动优先作为有中国特色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既有利于恢复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又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4.以人为本。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崇尚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崇尚人民至上,反对个人独裁;讲求集体主义,个人利益自觉服从集体利益,个人把服从集体看作是自己的责任和幸福,集体保护和发展个人利益,为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讲求人民至上,发扬人民民主,把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摆在第一位。

参考文献:

[1]张声远.关于构建军队核心价值观的思考[J].应用理论研究,2007,(8).

[2]辛向阳.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学习与研究,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