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规划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17:09

人力资源规划概念篇1

摘要:在区分企业高管、部门经理、eHRps人力资源管理职责的基础上,提出eHRps的四大核心胜任力: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自控力,并将各胜任力进行分级,为eHRps胜任力的开发提供可参照的标准。

关键词:人力资源专业人员HR职责分工核心胜任力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人力资源专业人员(以下简称为eHRps)的胜任力。近年来,eHRps胜任力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研究成果丰富。但相关研究提出的胜任力种类众多,不利于eHRps胜任力的开发。本文首先梳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责在企业管理人员之间的分配,明确eHRps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责,然后据此提出eHRps的核心胜任力要素,最后探讨eHRps核心胜任力要素的分级,以期有助于eHRps的甄选及其胜任力开发。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责分工

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的一般职能,从这个角度上讲,企业所有的管理者都是人力资源管理者(企业高管、部门经理以及eHRps),都要参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招聘、培训与开发、绩效、薪酬、劳动关系。企业高管、部门经理以及eHRps在上述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活动中承担相应职责。

企业高管作为企业的“掌舵者”,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最终决策者,企业绩效考核制度、用人制度和薪酬制度这三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直接反映企业高管的管理意志。具体来说,企业高管承担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责包括:(1)指导eHRps起草或修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及计划;(2)决定部门经理的任免;(3)决定部门经理的考核指标,对部门经理进行考核;(4)指导部门经理工作;(5)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监控。

部门经理作为部门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对部门绩效负责,是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角。具体来说,部门经理承担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责包括:(1)制定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细则,主要是部门内部绩效考核、奖惩办法;(2)组织部门工作分析、绩效考核、培训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3)辅导下级工作;(4)向人力资源部门提交部门用人需求、部门培训需求等信息;(5)开展部门分工关系、职位评价、劳动定额等基础研究。

eHRps作为专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其职责包括:(1)起草或修订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及计划,如薪酬制度、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年度计划等;(2)组织企业级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如组织企业级培训活动;(3)人力资源管理一般事务的执行,如办理员工的各种保险;(4)监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如监督各部门绩效考核工作;(5)向企业高管、部门经理和企业员工提供人力资源专业咨询,如针对企业战略选择所涉及的人力资源问题向企业高管提供建议;(6)人力资源研究,如职位评价、劳动力市场研究及内部员工满意度调查等。

二、eHRps核心胜任力要素

鉴于eHRps的主要职责是组织起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监督及指导部门经理履行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责,并在制度起草、执行过程中提供相应的组织、咨询、常规事务办理等服务工作,因此,eHRps要胜任工作,首先要具备一定的概念技能,形成企业运行整体观,能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整体运行融合起来;其次,eHRps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技能,形成服务意识,在工作中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再次,eHRps需要具备技术技能,熟悉HR理论与方法、企业生产技术等,并能熟练应用;最后,eHRps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自控力,作为概念技能、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的内在支撑。

1.概念技能

概念技能指形成企业运行整体观的能力,亦即识别企业各组成部分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企业与其所在行业、社区,国内政治、社会、经济因素间的相互关系的能力(Katz,1955)。eHRps的概念技能主要用于设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提供专业咨询、开展人力资源研究。eHRps在起草或修订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时,需要收集大量的信息并进行深入分析,需要在把握企业运行全局的基础上提出适宜的用人制度、绩效制度及薪酬制度等,没有很强的概念技能,eHRps是不可能完成此项工作的。同样,eHRps在履行专业咨询、人力资源研究等职责时,也需要“既见森林,也见树木”,没有很好的概念技能是不能完成咨询、研究任务的。相关学者提出eHRps应具备“战略眼光”(翁欣乐、袁伦渠,2004)、“概念应用”(陈万思,2006)、“问题解决的能力”(顾琴轩、朱牧,2001)等,此类能力都属于概念技能范畴,因此可统一到概念技能。

2.人际技能。人际技能指换位思考、预测他人需求、在自身行为中考虑他人需求以及持续关注他人需求的能力(Hogan,2003)。eHRps在履行职责时需要与企业高管、部门经理、一般员工进行沟通,征求他们的意见及为他们提供服务。为此,eHRps应有较强的主动沟通意愿及服务意识,并能在自身行为中充分考虑他人的需要。例如,eHRps应主动与各部门经理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服务需求,及时为他们提供专业指导,如此才能建立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eHRps人际技能的高低除受其自身意愿以及企业制度的规范、引导外,还受其概念技能水平的影响。概念技能好,才能简明地传递信息,充分理解所接收的信息,才能在自身行为中考虑他人的需要。

3.技术技能。技术技能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来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Katz,1955)。eHRps的技术技能主要表现在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及应用上。eHRps所需的知识为HR理论知识、HR业务知识和商业知识三类。HR理论知识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和企业管理理论知识。eHRps需要工作分析、招聘、培训与开发、绩效等人力资源专业理论知识,也需要生产、营销、财务等一般管理理论知识,如此才能了解企业各部门运作,才能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各个部门结合起来。HR业务知识指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实施细则、行业惯例等,如五险一金办理的具体规定、劳动争议处理的现行做法。商业知识包括企业所在行业环境、生产技术、质量特征等,缺乏该类知识,eHRps无法有效监督和指导各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也无法与各部门进行深入合作,例如缺乏生产技术知识,则难以指导生产性岗位的考核指标设计,评价其合理性。

4.自控力。自控力指在工作中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绪和欲望的能力,也就是驾驭“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要”这三种力量的能力(凯利?麦格尼格尔,2012)。eHRps自控力是其概念技能、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的支撑。eHRps在起草或修订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及计划、进行人力资源研究时,需要收集和处理大量的信息、掌握新的知识,如果缺乏自控力,时间和精力将得不到保证。eHRps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需要持续关注他人需要、控制自身情绪和行为,面对冲突时,要能有效约束自己,这也需要自控力。另外,技术技能的提升需要不断学习及积累知识,也需要自控力的支撑。相关学者提出了与自控力类似的胜任力,如“承受压力能力”(顾琴轩、朱牧,2001)、“耐性及容忍性”(marquardt&engel,1993)、“坚持”(陈万思,2006)和“自我管理”(黄钟仪,2008)等,此类能力都可归入自控力一类。

三、eHRps核心胜任力要素分级

概念技能可分为三个层级。第一级是能够处理复杂流程事务。这级事务需要处理的信息量大,信息处理规则多样。如能够对招聘活动进行成本效益评估、能够组织和指导绩效考核等。人力资源专员的概念技能应至少达到这一层级。第二级是能够设计复杂流程。如能够制定培训规划并根据培训目标提出具体教学计划、能运用各种考评方法提出绩效考核的实施方案等。人力资源主管的概念技能应至少达到这一层级。第三级为最高级,属于专家级。这级事务需要具备战略眼光,综合考虑企业内外因素,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整体把控。如能够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能够提出中高级人才的录用建议等。人力资源部长的概念技能应能达到这一层级。

人际技能可分为三个层级。第一级为不关心他人的需求、对人冷漠,典型表现是在规章制度约束不力或不到的时候,漠视他人需要。第二级为能够主动考虑他人的需要,并为他人提供服务,但投入力度有限。人力资源专员的人际技能应至少达到这一层级。第三级为能够持续关注他人的需求,并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主动与他人沟通、提供服务。这种关注是长时间的,需要自控力作为支撑,也受到概念技能的影响。只有自控力、概念技能达到一定的层级,才能在具体的事务中了解他人的需要,将人的需要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开展圆满地结合起来。人力资源主管和人力资源部长的人际技能应达到这一层级。

技术技能也可以分为三个层级。第一级是能够理解HR理论知识、HR业务知识,能够在上级的指导下完成工作任务。人力资源专员的技术技能应至少达到这一层级,如此能够执行人力资源管理一般事务。第二级为能够掌握HR理论知识、HR业务知识,熟悉营销管理、生产、财务等企业各职能管理知识与技能。人力资源主管的技术技能应至少达到这一层级,如此才能理解各部门的工作流程、工作标准,指导各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第三级为能够熟练应用HR理论知识、HR业务知识,知晓行业政策、生产技术等知识和技能,并能将相关知识融会贯通,在应用中全面把握企业的运行。人力资源部长的技术技能应达到这一层级,如此才能设计出与企业战略相融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计划、为企业高管提供人力资源战略咨询。

自控力可以分为一般、良好、突出三个层级。自控力一般的eHRps需要在他人的提醒和监督下完成本职工作。自控力良好的eHRps能够较长时期(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关注工作目标,集中精力完成某个既定任务。人力资源专员和人力资源主管的自控力应至少达到这一层级。且只有自控力达到这一层级,概念技能和技术技能才能达到第一级或以上、人际技能才能达到第二级。自控力突出的eHRps能够长期(几年甚至数十年)关注工作目标、自觉完成工作计划。面对利益冲突,可以很好约束自己。人力资源部长的自控力应达到这一层级。当自控力达到突出层级时,概念技能、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才能达到第三级。

参考文献

[1]RobertL.Katz.Skillofaneffectiveadministrator[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5:33-42

[2]翁欣乐,袁伦渠.人力资源经理的职业化和胜任力[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7):36-37,40

[3]陈万思.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胜任力模型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6(2):55-62

[4]顾琴轩,朱牧.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胜任力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10):4-8

[5]RobertHogan.educationthemodernmanager[J].academyofmanagementLearningandeducation,2003:74-84

[6]凯利·麦格尼格尔.自控力[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12:1-8

[7]marquardt,m.J.,&engel,D.w.GlobalHumanResourceDevelopment[m].newJersey:prentice-Hall,1993

[8]陈万思.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胜任力模型构建的企业实践[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3):40-42

[9]黄钟仪.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能力素质模型及其建立[J].商业时代,2008(20):54-55

人力资源规划概念篇2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创新

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学中占据了一个全新位置,并且在企业或其他组织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主要运用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或原理,通过研究组织内部人员的定位,再开发或配置对人力资源合理规划。新时期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概念,转变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对于企业改善工作环境,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以及实施有效人员管理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大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依旧处境尴尬,夹在传统的管理模式向战略性、创新性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夹缝里。如何完成模式上的过渡,避免企业少走弯路,是目前企业所关心的核心问题。

一、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重新定位人力资源管理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并不是一层不变的,打破传统的人力资源概念将人看做是生产和经营的一种工具或一个投资因素,重视对人的使用,忽视对人潜质的发掘,而是应该强调对人性管理的刚性,采用多元化的管理方式,充分挖掘人的潜力,采用有效地手段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另外,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只把目光放在了企业的管理上而轻意忽略和怠慢了服务理念。然而新形势下,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不单单注重人力资源的选拔、定位、培养,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的教育、监督、管理和利用开发。加上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必须重新定位人力资源管理概念,实现有单一管理向多层级,全方位的人力资源服务理念,这是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的必然要求。

二、创新人才管理环境,完善选人用人机制

随着我国企业的飞速发展,想要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与创新,必须先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的大环境,有效地联系国家政策,强化国家政策法规的导向作用,创新人员选拔及聘用机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的人才资源。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的创新还要根据按劳分配及生产要素的原则,使得高绩效员工获得更好地收入,保障他们的权益,进而激发高绩效员工更为积极的工作,提高企业整体绩效。同时,要进一步改革和优化用人管理机制。

三、积极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做好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与创新与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是密不可分的,企业或其他组织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及人员配置的基本情况合理的制定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既要保证短期人力资源目标得以实现,又要为实现长期人力资源发展目标做好铺垫工作。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时,不要固步自封一层不变的制定,要及时的根据自身的人员调整、未来的发展目标,采用灵活多变的计划保证企业其他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得以顺利执行,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制定队伍建设的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从合理配置、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和加强能力等方面推进教师、科研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在人才的引进、培养、选拔、使用、管理和各部门人力资源的配置上要具有前瞻性,目标明确,政策配套,操作到位,使高校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四、结合发展实际,提高人员素质,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想要真正的转变人力资源状态,将掌握的科学技术转化为发展所必须的生产力,就必须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优化人才引进机制,打破传统出身、地域等多方面条件的束缚,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进而提高人员整体素质。同时,应当建起人才资源信息档案,为人才交流提供依据。并对引进人才提供缴纳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保险等福利,全力解决其存在的实际困难,确保人才引得进来,留得下来,安心工作。

通过上述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组织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步转化为人力资源的竞争,任何一个组织获得了优质的人力资源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性。对于现阶段人力资源的转变与创新,要积极对现有可控人力资源进行调控,这样不仅能从企业的整体中脱离出来,还能真正的从企业自身的特点出发,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卡并进行科学创新,使企业想着更高的目标迈进。(作者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1]王雅黎.构建和谐社会条件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经济问题探索.2007(07)

[2]戴玉叶.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与创新[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0(02)

[3]戴玉叶.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与创新[J].决策咨询通讯.2010(04)

人力资源规划概念篇3

关键词:市政规划循环经济

正文:

1、市政规划遵循循环经济理念的必要性

随着人口的膨胀,全球经济体的不断扩张和生活方式的粗放、无节制,城市经济发展面临着二氧化碳高排放、自然资源短缺、土地资源趋于饱和,能源生产和保障系统面临巨大的压力,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在这两种情形下,粗放的城市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对传统的城市建设理念和发展模式进行反思,我们不难发现,在我国城镇化、工业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规划更应借鉴其他国家和我国已有的经验和教训,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建设更为低碳、节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综合平衡制约下发展城市。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它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构造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循环经济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它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即3R原则。

市政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部分,它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对水源、能源、环境及信息的需求而进行的规划。它所遵循的一般原则是保障供应和处理废物,即为城市居民提供水、电气、热等同时妥善处理雨水.污水、垃圾、粪便等弃物。在保障供应方面通常依靠开源的方法而处理废物则采用达标排放的方式。从本职而言,市政系统是直接体现城市资源和能源流动,同时也是集中体现城市碳排放轨迹的系统。从城市的能源输入,经过城市交通组织、建筑设计到生产生活方式形成过程,再到污水、垃圾等废弃物输出,市场系统集中反映了城市资源和能源流动的过程。因此,在市政规划中推动循环经济理念,不仅可以成为节约能源、资源的有力抓手,而且也将对低碳城市建设起到基础支撑作用。

2、市政规划适用循环经济的可能性

尽管循环经济的概念最早来源于废物资源化,属于“废物经济”或“垃圾经济“的范畴。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概念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例如,一个家庭的节电、节水、垃圾分类等一幢办公大楼的节能、太阳能利用、中水利用、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等企业的节约降耗、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居住区的雨洪利用等节能设计标准等。同样,循环经济的概念也适用于市政规划。市政规划虽是一种精神产品,但也可以参照物质生产过程来描述即资源―消费―弃物。这里的资源是指市政规划中通过各种市政管道为居民提供的水、电、气、热等弃物是经过污水处理厂、粪便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的水和固体物;如果将弃物再利用变为资源.就可以体现循环经济的概念。其实在目前的市政规划中对循环经济的概念略有反映,如中水利用规划和雨洪利用规划等.但缺乏深度和广度。

循环经济理念用于市政规划所产生的效益循环经济的概念能否广泛深入地应用于市政规划,关键在于对“弃物”再利用的工程技术。按照目前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可以完全实现对“弃物”的再利用。如垃圾焚烧发电、粪便生产沼气、常温热能的利用等等均得到实际应用。所以说,当前的问题已不是循环经济的概念适不适用于市政规划,而是市政规划的理念已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必须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去洗礼。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去思考市政规划中的问题可产生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去考虑维持一个人的基本生活所需要提供的水源和能源,是为了满足其生活用水、用气、照明、电器用电、采暖用热等等。同时,为了保持人的居住环境卫生,还要对人消耗资源后所排出的污水、粪便和垃圾进行处理,会发现垃圾可用于发电,粪便可生产沼气.污水不仅可以提供热量用于采暖,而且可制成中水用于冲厕。这样可以降低对资源的消耗。其次从实际出发,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可分析现有市政领域可再利用的资源。发电厂冷却循环水可为建筑提供采暖用热。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改为焚烧发电。因此,把循环经济理念用于市政规划,不仅限于理论层面在实际工程中也会产生明显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

3、推动循环经济市政规划面临的变革

当循环经济的理念溶入市政规划时,将在知识层面、研究重点和规划的必要性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

首先,知识结构向多学科综合性发展。市政规划专业较多、专业性较强,以往规划是条块分割,融合不够今后则要求知识结构向多学科综合性发展、如做燃气规划的要知道沼气方面的知识;而从事供热规划的不仅要了解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还要具备新能源方面的知识.如太阳能等。

其次,更加注重资源的研究循环经济本质是3R原则,所以按此原则进行市政规划时,应对规划区域内的可利用资源进行研究除常规资源外,更要充分挖掘弃物的资源化潜力通过再利用和再循环实现常规资源的减量化。

第三,市政规划的重要意义将更加突出。常规能源的使用,基本不受地域的限制通过一些工程措施可以达到使用的目的但是,再生能源的利用受到地域的严格限制如污水热能的利用要求用户靠近污水处理厂或流量在(万吨时以上污水管线的附近),同样,发电厂余热利用也要求用户在其周围5公里以内。因此这就要求市政规划必须先于地区开发建设确定其使用再生能源的种类,方式和范围,这样,才能确保城市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否则.随着城市的开发建设将失去对再生能源利用的机会。市政规划应着眼于“生产-回收-在生产”的循环模式,视节约、替代、优化、修复等关键理念,实现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循环利用。特别是要建立必须的指标,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率等,在循环利用方面应考虑中水回用率、垃圾回收利用率、雨水收集利用率。

第四、实施开源节流计划,构建清洁多元的能源供应系统,建立节约能源的长效机制。开发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海洋能、燃料电池等开再生能源,还包括天然气等能源开发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在清洁能源开发方面,规划要选择现有成熟技术,重点开发本地优势可再生能源,以形成多元的清洁能源保障体系。同时,逐步从传统的“以需定供”向“以供定需”转变,考虑需求侧的减排潜力,实现对需求侧需求增长的控制,如使用节能器具补偿等,实现节能。

人力资源规划概念篇4

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既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也面临着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严峻挑战。作为资源能源消费大国,中国既有的粗放式增长已经难以为继,如何让“放错地方的资源”变废为宝,让资源得到最有效地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中国已将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写入了“十二五”规划。这个产业能否缓解资源环境瓶颈约束?能否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面临哪些困难?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程会强研究员。

概念模糊底数不清

《新经济导刊》:日前公布的《“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和《“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中专门提到了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请您对此进行解读?

程会强:这是首次在国家规划中正式、规范地提出。既然国家规划明确地提出来了,就应该以这个提法作为规范的名称,列入产业指导目录,围绕这个产业建立翔实、科学的统计体系,明确研究对象和工作对象,摸清底数,这是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的根基。

原来与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相似的名称比较多,有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再生资源产业、环境保护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等。这些概念大同小异,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见诸于相关的国家文件和规划。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从前端的回收到后端的利用,从生产到生活,覆盖的范围比较大,这就需要对它涵盖的领域进行清晰的界定。要明确达到什么样的规模和标准才能叫产业,否则什么都能称之为产业。为什么循环经济搞了这么多年,许多人还是一头雾水,新概念和相似概念太多了。

此外,相关的协会也很多,为了将这些协会统一起来,深入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现在正在筹备中国循环经济促进会,争取明年建立起来。截至目前,全国没有统一的循环经济组织和领导机构,每个部委在管一段,正在酝酿成立全国循环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便加强国家层面的协调和管理。

《新经济导刊》:规划提出,到2015年,建成我国重要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体系,再制造产业初具规模,资源再生加工利用能力达每年2500万吨,煤矸石等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能力达每年4亿吨。您对此怎么看?

程会强:我参与研讨、论证了工信部颁布的《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这个规划统计了尾矿、煤矸石、粉煤灰、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赤泥的相关数据,这六种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量在2010年就达到了110220万吨,远远超过了规划中提出的目标。如果把尾矿减去,那其它四种工业废气物的综合利用量也有9亿多吨。这些数据没有包括生活方面的废弃物,若加上商务部统计的废旧金属、废塑料、废橡胶,那综合利用量就更庞大了。科技部也有统计数据,《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中显示,2010年,我国回收废旧金属、废塑料、废旧电子电器等八类社会消费品废物,总量达到了1.49亿吨,如果加上前面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量,一共是12.51亿吨。

为什么规划数据会出现这么大的误差?主要是概念不清晰,统计口径不一样。当然也与这个产业不成熟有关。一个学校和一个小区,用了多少电和水,能精确地统计出来,可产生了多少污水和废纸就不好统计了,只能推算。我国废旧商品的统计,也是根据年产量和生命周期倒推的。实际上,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是一种逆向的物流和科研,我们要树立新的资源观,从单纯的依赖一次资源,转向依靠二次资源;从单纯的开发地下资源,转向开发再生资源;从单纯的倚重国内市场,转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前景美好现状堪忧

《新经济导刊》:许多人对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认识还停留在“收废品的”层面上,而且给人的印象是脏、乱、差,您对这个产业怎么看?

程会强: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待于通过国家政策和规划加以提升,但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前景很好,潜力很大。这个产业的年产值已经达到了1万亿,吸纳就业人口2000万,预计2015年产值达1.5万亿,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点。

实际上,就业人口2000万属于保守统计,很多收废品的从业者是游击队,并没有统计在内。每年产生多少废旧资源量,究竟需要多少人去回收,需要多少企业、多大的生产能力去处理,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技术是最高效的?这些都需要科学统计和匹配。

目前商务部正在对回收体系设立标准。下一步,北京市将对再生资源行业进行规范,通过连锁经营,让流动从业者加盟进来,挂靠在连锁网点,并采取统一的标识,如服装、车辆、计量工具等。就像麦当劳和肯德基一样,实行全球连锁模式,它是分散的,又是标准的,这种模式适合中国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从回收角度看,我国的垃圾分类实际是统一运到垃圾场,再实质进行二次分类,但废旧聚酯塑料瓶的分类做得比较好。需要注意的是,废旧聚酯塑料瓶的回收利用主要是瓶体,人们丢弃废旧饮料瓶是应该把标签和瓶盖取下,瓶盖和瓶体的塑料材质不一样,如果不分开,到了回收处理企业需用粉碎浮选法分离。虽然对每个人是举手之劳,但这将会大大降低企业的处理成本。北京盈创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专门去掉标签的成本是300元/吨。所以,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我主张的垃圾分类不是从垃圾箱开始,而是从公民的头脑中开始。公民的配合参与,才可以使这个产业发展壮大。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现状是:从负面来看是分散的、无序的、混乱的,从正面来看又是朝阳产业,有潜力的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这一产业,在初期阶段必须通过政府来推动和保障,通过严格的法律法规和足够的扶持力度,将其推入市场机制的轨道,促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人力资源规划概念篇5

关键词:人才定义;理论;思考

作者简介:李维平,女,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研究员,研究方向;人才战略规划、宏观人事政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C96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issn.1672-3309(x),2010.12.01 文章编号:1672-3309(2010)12-01-03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概念界定是人才学理论研究的基础,回顾总结人才定义的发展过程,认识原有人才定义的理论缺陷,准确把握(规划纲要)中人才概念界定的科学内涵,在理论层面对新的人才概念进行思考,无论是对于深入开展人才学研究,还是从理论上指导人才队伍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人才定义的发展回顾

自20世纪70年代人才学创立,到本世纪初科学人才观提出之前,人才概念的定义不断发生变化,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82年。这一阶段人才学刚刚提出,关于人才的定义多种多样,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状况。在众多的人才定义中,著名人才学专家王通讯关于人才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进行了创造性劳动的人”C,i的阐释,为多数人才学研究者所接受。从王通讯对人才定义的阐述中可以看出。这个阶段,王通讯所说的创造性劳动,特指原创性劳动,同时对原创性劳动提出了较高要求,人才概念的定义域较窄,主要涵盖少数杰出的政治家、革命英雄、科学家、艺术家、军事家等,这一概念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杰出人才历史作用的再认识。在这一阶段,国内学术界对人才的定义还没有形成比较一致的观点。

第二阶段:1982-1987年。这一阶段,学术界对人才定义形成了相对统一的说法,这种说法以王通讯和叶忠海为代表。叶忠海等认为。“人才,是指那些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具有一定的专门知识、较高的技术和能力,能够以自己创造性劳动。对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对人类进步做出了某种较大贡献的人””;王通讯在(人才学通论}中进一步发展了关于人才的定义,他认为。“人才就是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进行了创造性劳动,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或某一工作上做出较大贡献的人。”这种人才定义可以概括如下两种情况,“一种是为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并且得到社会承认,包括生前承认与死后承认。一种是,确实进行了创造性劳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被埋没了。”他还指出,人才“可以分为显人才与潜人才”,“人才有类别、层次之分”。“不能以名声论人才”,“不能以成败论人才”,“对政治人物要看他们在历史上的作用”,“人才还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这个阶段。研究者们对人才概念的研究逐步深化,虽然仍然对人才的创造性要求提出了“做出较大贡献”等高标准,但已经注意到了人才问题的复杂性,对人才的社会性、相对性、进步性、潜人才与显人才等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已经注意到人才的层次问题,人才的门槛开始降低。

第三阶段:1987--2003年。这一时期。虽然各家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但都想通过避开“创造性”一词,扩大人才概念的外延。如1987年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教授李新生在其

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的科学人才观认为,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巾作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提出衡量人才不惟学历、不惟职称、不惟资历、不惟身份。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

从人才概念的发展看,人才定义经历了一个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展的过程,在各个不同阶段,从事人才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对人才概念作出了各自界定,使人才概念逐步得到丰富和发展,这些都为科学人才观的提出准备了必要条件。而科学人才观的提出,使人们对人才成长的看法经历了由少数人能够成才到人人通过努力都能成才的革命性变化,对我国处于变革时期的人才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我们进一步深化对人才概念的理论探讨奠定了基础。

二、人才学原有人才定义的理论缺陷

(一)外延过小,与社会约定俗成的人才概念脱节

约定俗成的人才涵盖了社会精英到能工巧匠,科学家、发明家和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而人才学给出的人才定义将进行了原创性劳动及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突出贡献作为人选人才的必要条件,大大提高了人才门槛,使人才的概念等同于国外的英才和天才概念,明显脱离了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关于人才一词的特定语义环境,造成了人才概念的不周延,这也是很长一个时期,人才理论概念与人才统计界定(巾专以上学历,初级以上职称)脱节,人才统计中不能容纳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的重要原因。

(二)缺少与其他社会科学的链接点

人才作为个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构成人的所有社会关系中,经济关系是最重要、最基础和最本质的社会关系。因此,人才学的人才概念必须体现人的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在人才学的奠基阶段,王通讯等一批人才学理论的创建者,有意识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将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些重要理论观点引入人才学,对人才学的创立和形成体系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处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当时还没有从计划经济体制中解脱出来,劳动力要素市场的建

立还是理论,因而在人才定义中,忽略了经济因素和市场因素,没有下大力气去消化马克思价值学说中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这一理论命题,并以此作为人才学的理论基石,因而留下了重大的理论缺陷,使之无法与西方的人力资源开发理论进行理论链接。当我国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人才学学科建设虽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人才开发管理的一些实用理论和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人才学的基本理论却因先天不足而未能在体系建设上迎来较快、较大发展,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三)缺少必要的理论清晰度

从学科建设的要求看,人才学原有的人才定义由于没有抓住有关表象的内在本质。因而在理论上显得不够清晰。这种不清晰,体现在定义人才所使用的创造性、杰出性,对人类社会作出较大和突出贡献三个关键概念上。一是创造性概念不清晰。如果创造性等同于原创性。定义过窄:如果创造性定义为创造社会财富,并由此单独定义人才,则定义过宽。二是杰出性是一个比较性概念,比较的范围越大,定义范围越窄;比较范围越小,则定义范围越宽。同理,较大和突出贡献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由于人才定义所使用的基本概念模糊,造成了人才定义理论上的模糊性,这种理论上的模糊性,又造成了实际工作中对人才界定的困难。正因为如此,对于泊来的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中国土生土长的人才学始终不能完全吸收消化,由此,也增加了在国际学术交流中的困难。

三、关于人才定义之我见

人才学要发展,就一定要从人才定义做起,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充分考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性,将人才学多个不同流派之间、人才学理论与社会约定的人才语义之间的差异进行有效整合,从理论上把握《规划纲要》提出的新的人才概念。

首先,解析创造性的经济学和社会学原因。人才是一种社会存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社会人,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必然形成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这种知识和能力结构不仅使人在定向发展上形成相关优势,而且赋予人进行创造性劳动的能力。一般说来,具有某种知识和能力的结构优势,具有较强创造社会价值能力的人就是人才。在形成某种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过程中,社会、家庭和人才个体都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精力和时间,亦即要进行大量的资本投资。西方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通过投资形成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可以视为资本的存在形式,由此引出人力资本的概念。他认为人的创造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资本向人力资本转化的过程。而人才进行创造性劳动的过程,则是人力资本向资本转化的过程。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人才是建立丫知识和能力的结构优势,积累了更多人力资本的人。

其次,对人才的创造性作出明确的界定。创造性劳动应该定义为创造社会价值的劳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所有社会必要劳动都会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原创性劳动与非原创性劳动都是社会必要劳动,都能增加价值和使用价值,因而都是创造性劳动。人才区别于非人才,不在于他的劳动是否具有原创性,而在于人才身上是否积累了更多人力资本,因而能够在同等的社会劳动时间内生产出倍加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第三,要对创造性与杰出性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这里讲的创造性,是指人才创造社会价值的能力。这里讲的杰出性,既是指人才的创造能力杰出,又是指人才的学习能力杰出,而创造能力杰出则是人才的本质特征。由于具备了知识能力结构优势,积累了排厚的人力资本,因而人才的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在研究人才的杰出性时,我们也把学习能力杰出的人称为人才。这是因为,人才资源本身又是一种自然资源,因而与土地、矿山、森林一样,具有先天的差异性,施以同样的开发强度,会得到不同的开发结果。资源优势有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使知识积累和能力生成的劳动时间大幅减少,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而在同等社会劳动时间内,形成更多的知识积累和更佳的能力结构,实现人力资本的更快积累。人才的自然资源优势为形成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优势提供了充分条件,但人才的自然资源优势并不等于知识能力结构优势。资源优势最终要通过结构优势表现出来,落实到创造力杰出上。

由上可得出。所谓人才,就是通过学习与实践。以知识与能力的形式,积累了更多的人力资本,能够在同等劳动时间内,创造更多社会价值的劳动者。这样定义人才,使人才的概念与科学人才观相一致,有利于解决人才学原有人才定义在理论和实践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第一,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论述更加一致。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通过劳动创造价值,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把人才定义为在同等劳动时间内能够创造更多价值的劳动者,使人才学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中找到了理论基石。

第二,为人才学与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在基本概念上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人力资源开发理论认为,人的素质的提高与能力的增强是社会通过对人力资源投资形成人力资本造成的,人的知识积累与能力结构是人力资本的表现形式。承认人力资本理论的这一基本看法,就使诞生于中国的人才学理论与泊来的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一样,在发展经济学中找到了共同的理论支点,使人才学研究获得了全新的视角,使两种理论体系成为互可翻译的理论体系。

第三,使人才学建立以来一直争执不下的创造性与杰出性问题得到了理论解释。笔者提出的人才学定义认为:所谓创造性,就是创造社会价值的能力,这就把原创性劳动与非原创性劳动统一到创造社会价值的劳动中。所谓杰出性,就是在单位时间内,能创造更多社会价值的能力。这就找到了科学家、政治家、艺术家与能工巧匠在杰出性上的共同点,使人才学定义与约定俗成的人才概念能够统一起来。

第四,由于定义的经济学视角。使先天的聪明与后天习得的能力得到统一。发展经济学认为,人力资源不仅是重要的资本性资源,而且是自然性资源,先天的聪明与丰腴的土地一样,能节约开发成本,但自然性资源的这种优势,最终要通过结构优势表现出来。这就把社会的两种不同判断:只认天资聪明的人是人才,和只认创造性强的人是人才在理论上统一了起来。人才不是天生的,而是社会化过程的产物,是后天学习和实践的结果,就成为自然而然的结论。

第五,这一定义,更好地解决了党和国家将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纳入人才队伍的理论问题,根据马克思所说的“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的论断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论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确定既是通过整个社会的劳动效率比较实现的,更是通过同类劳动的效率比较实现的。高技能人才的劳动与普通工人的劳动,农村实用人才的劳动与普通农民的劳动比较,必然是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因此,他们添列人才队伍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科学人才观提出之前,原有人才学的人才定义未能抓住人才外部特征和表象下的内在本质。因而存在理论上的缺陷。

参考文献:

[1]王通讯,人才学通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

[2]叶忠海、陈予良、缪克成、杨永清,人才学概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3]李新生屏体人才学[m],红旗出版社,1988

[4]钟祖荣,杰由性:人才的本质特征[J],中国人才,1989(04)

[5]黄津孚,人才是高素质的人――关于人才的概念[J],中国人才2001,(11)

[6][荚]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m],华夏出版社,

1990

[7]陈远敦、陈全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

[8]庆次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m],中华书局,

2004

人力资源规划概念篇6

[关键词]低碳理念;城市规划;经济发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168-01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了一个特别重视的问题,国家提出了一些列的大政方针来实现这个目标。要求广大的人们一起努力加强低碳经济的建设。这样才能转变以前那种注重速度而忽视效率的情况,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环境破坏大,资源消耗过多。城市低碳也是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如何进行城市规划从而形成低碳城市,是我们进行城市建设应该探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低碳经济、低碳理念和城市规划的思考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思考

低碳经济的概念大概如下,就是指我们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我们向大气排放很少甚至没有的温室气体,当然也代表我们所消耗的资源和能源中碳足迹基本为零。低碳经济是为了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基本保持在一个适度平衡的指数上,这样就能使天气变化浮动缩小,不管对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还是人类自身都有极大地益处。而不会因为不断的排放废气,致使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出现灾难性的打击。这就是我对低碳经济的大致概括。那么低碳理念就是,按照这种理念进行经济建设,进行工业生产,进行能源消耗和进行城市规划。

(二)城市规划概念的思考

如果说城市规划仅仅是指简单规划城市这么简单就错了,因为城市规划中所涉及到的东西太多。城市规划所要遵循的目的是让城市的人更好的生活,那么就要对城市布局进行研究,就要对城市的未来发展就行思考。这样就涉及到各个方面,当然也包括城市规划中的低碳城市规划。

二、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能源的角度来说,城市发展中存在问题,各种经济产业中耗能过多,排放了大量的有害气体和温室气体,这些气体导致城市气温变化加大,而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而且这个方面有越来越烈的趋势,因此对城市进行低碳改造时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那么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从城市的规划入手,因为城市的规划可能直接影响的消耗碳量的数量。

三、在城市规划中采用低碳理念进行改造

我觉得要在城市规划中使城市成为低碳城市,要从几个方面入手。其一改变城市布局,把城市中过于密集的居住区,合理的分散开来,从而减少夏季空调排气量大的问题,当然我们又可以把闲散的空置出来的空地,划出来绿化,这样我们就可以减少城市温室效应,这样也是符合低碳理念的。其二产业规划,将一些耗能大的产业在重新规划的决策中,划入到一些郊区,或转移到另外一些偏僻的地方。其三交通规划,合理布局交通路线,通过减少和公用汽车、私家车的耗能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其四,我们应该加快城市绿化,在道路旁边多种些树木,同时我们在环城道路旁边,可以种一些绿化带,绿色植物可以吸收碳,这样也是符合低碳理念的。我觉得城市规划应该从以上四个地方入手。当然影响要把城市建设成低碳城市是一个综合的问题,他不仅仅需要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之上的方法仅仅是一些个例,还有很多措施也是需要。同时城市低碳要各个人群的努力,要政府阶层政策的制定,媒体阶层的积极的报道,普通市民的低碳意识强化,只用这样低碳城市才能出现。这样就能真正实现低碳城市。

人力资源规划概念篇7

【关键词】部门信息资源规划数据库

1部门信息资源规划和主题数据库

1.1信息资源规划与主题数据库的概述

信息资源规划(iformationResourceplanning)简称iRp[4],是指对企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管理工作所需要的信息,从采集、处理、传输到利用的全面规划。要使各部门内部,部门之间,部门与外部门间的频繁、复杂的信息流畅通,必须进行统一的、全面的信息资源规划。其核心是运用信息工程和数据管理理论和方法,通过总体数据规划,打好数据管理和资源管理的基础,实现集成化的应用开发。

通过信息资源规划,可以梳理业务流程,搞清信息需求,建立部门的信息化标准和信息系统模型。用这些标准和模型来衡量现有的信息系统及各种应用,符合的就继承并加以整合,不符合的就进行改造优化或重新开发,从而能积极稳步地推进部门信息化建设。

1.2实施主题数据库的必要性

计算机、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部门实现iRp奠定了基础。同时部门管理资源诸要素和层次之间的内在关系也决定了信息系统的基本框架,同时也使系统实施人员、用户和管理层对信息系统的整体有一个统一的认识,避免系统中或系统之间存在“信息孤岛”。

按照通行的信息工程理论来讲,信息资源规划可主要概括为“建立两种模型和一套标准”。“两种模型”是指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一套标准”是指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实际上是用户需求的综合反映和规范化表达,而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则是进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最基本的标准,这些标准都要渗透和体现在数据模型之中。

1.3部门信息资源规划中主题数据库的建立

信息化建设工程中第一个难点就是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系统建模的前提,系统建模是用户需求分析的最终规划化、概念化的表达。在规划的方法中以最终建立主题数据库为指导方针,统一数据标准,高效地使用数据,实现信息流的畅通和信息资源共享。可以采取以下步骤建立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

(1)企业信息系统调研。成立一个调研小组,由软件开发人员和部门业务人员组成,部门负责人配合协调。调研部门所有业务流程、所有所需业务数据库,把部门信息资源视为提高部门价值的关键手段,这样才能保证部门信息资源规划的有效制定和顺利实施。

(2)业务过程的定义和重组。这一步是信息资源规划的难点和关键,按照信息工程的思想来重新认识部门,系统地、全面地、概括地把握部门的业务职能结构。以前期系统调研为基础,全面地对部门的业务活动进行梳理和重新定义。它是在业务过程定义的基础上,站在信息的高度,对部门流程进行重组和优化,提炼出有用的、合理的业务流程和信息资源。

(3)系统的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的定义。将重组和优化和业务过程,进行计算机化可行性分析,然后借助于形式化的描述方法建立由逻辑子系统-功能模块-程序模块的模型,是解决系统“做什么”的问题。在业务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功能模型,是根据系统分析人员的知识和经验,对业务模型进行重组和优化之后做出简明准确的定义,在很大程度上是当前业务流程的反映。在建立功能模型时,要充分利用需求分析资料和有关信息系统知识、经验,这些都是功能模型建立的重要资源。

1.4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

信息资源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要实现信息的共享必须要有统一的基础标准。要真正实现部门内外信息的流动,共享和应用,需要面对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良好的数据环境,而良好的数据环境正是建立在部门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之上的。信息资源管理标准是开发信息系统所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标准,这些标准要贯穿从需求分析、系统建模和后续应用开发的全过程。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标准可以归纳为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信息系统开发标准和信息交换接口标准[2]。

2主题数据库的划分依据

影响主题数据库划分的因素很多,通过定性的方法建立工作量大,对部门划分出合适的主题数据库造成一定难度。本文基于部门业务流程的主题数据库实体划分评价模型[3]。

根据部门各职能域内业务过程所包括的业务活动所使用的实体,根据实体的相关度划分实体组,形成对主题数据库的一个或多个规划,通过质量评估获得最终主题数据库。

3主题数据库的分类

主题数据库可以分为概念主题数据库和逻辑主题数据库。概念主题数据库是对业务人员所需数据的概括,是用户对数据存储的看法,反映了用户的综合性信息需求。逻辑数据库是面向分析设计人员的数据结构,是对概念数据库的进一步分解和细化,体现出信息资源规划出的主题数据内容。对于企业建立以主题数据库为主题的高档次数据环境以及企业信息化应用项目建设速度有重要影响。

4结语

部门信息资源规划与主题数据库密切相连,是以主题数据库的建立为基础和核心。企业信息资源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消除信息孤岛,实现资源的共享运用,而要实现主要任务的前提就是要建立主题数据库,通过主题数据库的建立,可以实现数据环境的提升和信息系统集成的提升,从而能积极稳步地推进部门的发展,提高部门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高复先.《信息资源规划―信息化建设基础工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刘明,高明印,李常建.企业信息资源规划实施研究[J].价值工程,2004(4);17-21.

[3]李向东,范玉青,梅中义,巩应奎.面向制造企业的信息资源规划关键要素分析.

[4]高复先.《信息工程与总体数据规划》[m].人们交通出版社,1989.

人力资源规划概念篇8

关键词:生态生态城市城市规划理论研究实践

aBStRaCt/Sincetheconceptofecologicalcitywasputforward,afteryearsofpracticingofurbandesignerecologistsandapreliminarystudyofthetheoryresearchanddevelopment,thesystemofecologicalcityhascomingout.theauthorsummarizesthetheoryofecologicalcitiesandtheresearchatdomesticandabroad,thispaperexpoundsthepracticalanalysisofecologicalconceptincurrenturbandesign,whichofferstheapplicationofknowledgeforthefurtherdevelopmentofecologicalcitywiththeoreticalsignificance.

KeYwoRDS/ecologyecologicalcityUrbanplanningtheoryresearchpractice

生态学科正在发展成为一门研究人类与自然的综合学科,生态城市理论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极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基于生态学原则的生态城市理论从其诞生之时,就得到广泛关注,被认为是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城市模式。自工业革命起,人与自然的矛盾便日益尖锐,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人们便开始探索新的城市发展模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绿色城市”、“森林城市”、“生态城市”的一系列概念相继提出,拉开了生态城市研究的序幕。

1生态城市理论概述

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ecologicalCity、ecopolis、eco-City等)的概念在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maB)计划中首先被提出。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也没有关于生态城市的明确界定,尽管许多专家学者对此都发表过自己的见解。在1992年的第二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上,组织者澳大利亚的唐顿认为:生态城市不仅要在人与自然之间实现生态上的平衡,而且也应包括道德伦理和人们对城市进行生态修复的一系列计划。

在1984年的maB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的五项原则:生态保护战略(包括自然保护,动、植物区系及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生态基础设施(自然景观和腹地对城市的持久支持能力);居民的生活标准;文化历史的保护;将自然融入城市。这五项原则从整体上概括了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也成为日后生态城市理论发展的基础。自此之后,澳大利亚生态协会及欧盟等组织也相继提出了生态城市的原则。这些原则都意在强调对现有城市系统不合理内容的改造,针对城市问题的不可持续特征提出具体措施。这些原则尽管缺乏严整的系统性,但却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

生态城市的理论发展

生态城市作为一种新兴的规划理念,其理论尚处于形成和发展的阶段。目前发展情况下通常认为其理论基础构建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生态系统多样性理论――指生态的多样性、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生态过程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它要求生态城市具有产品类型、产品结构多样性、生态工业园类型多样性、组成成员多样性、管理政策的多样性等特征。

(2)循环经济理论――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尽可能的减少污染排放,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3)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概念最先是在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并提出。它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其核心是集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利用与保护同步,强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的协调统一。

此外,区域整体性整体性和协调发展理论、城市综合发展理论等也为生态城市理论构建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支持。

城市生态学时生态科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及地理科学的交叉学科,以人类活动密集的城市作为对象,其核心是城市生态系统,探讨其结构、功能、平衡和调节控制的生态学机理与方法,并将其运用达到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去,为城市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寻找对策和出路。[1~2]

国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实践案例

国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

提及国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雷吉斯特在其理论研究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的有关生态城市的原则自提出以来在不断发展,至到1996年,他领导的“城市生态”组织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建立生态城市十项原则:修改土地利用开发的优先权;修改交通建设的优先权;修复被损坏的城市自然环境;建设混合居住区;培育社会公正性;支持地方化得农业;提倡回收,采用新型优良技术和资源保护技术;同商业界共同支持具有良好生态效益的经济活动;提倡自觉地简单化生活方式,反对过多消费资源和商品;提高公众的局部环境和生物区域意识。【3】这项原则从最初简单的包括土地开发、城市交通和强调物种多样性的自然特征,发展到涉及城市社会公平、法律、技术、经济、生活方式和公众的生态意识等多方面的更加丰富的原则体系。而且这些原则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强调对实践的直接指导意义。

澳大利亚城市生态协会(Uea,1997)提出的生态城市发展原则为[4]:修复退化的土地;城市开发与生物区域相协调、均衡开发;实现城市开发与土地承载力的平衡;终结城市的蔓延;优化能源结构,致力于使用可更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减少化石燃料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健康和有安全感的社区服务;鼓励社区参与城市开发;改善社会公平;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培育多姿多彩、丰富的文化景观;纠正对生物圈的破坏。

欧盟提出的可持续发展人类住区(sustainablehumansettlements)十项关键原则是[5]:资源消费预算;能源保护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发展可更新能源的技术;可长期使用的建筑结构;住宅和工作地彼此邻近;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减少垃圾产生量和回收垃圾;使用有机垃圾制作堆肥;循环的城市代谢体系;在当地生产所需求的主要食品。这些也被生态设计专家们认为是生态城市的基本概念。

第二届和第三届生态城市国际会议都通过了国际生态城市重建计划,提出了国际生态重建计划(theinternationalecologicalRebuildingprogram)――指导各国建设生态城市的行动计划。该计划被各国生态城市建设者认为是集中体现了各种生态城市理念的共同点。该计划主要包括:重构城市,停止城市的无序蔓延;改造传统的村庄、小城镇和农村地区;修复自然环境和有生产能力的生产系统;根据能源保护和回收垃圾的要求来设计城市;建立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为导向的交通体系;停止对小汽车交通的各种补贴政策;为生态重建努力提供强大的经济鼓励措施;为生态开发建立各种层次的政府管理机构――城市、州和国家层次。

国外生态城市实践案例

随着国外生态理论研究发展的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进行着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这些生态城市,不论是从土地利用模式、交通运输方式,还是从城市空间绿化、社区管理模式上,都为其他国家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典范。

2.2.1日本千叶新城〈Chibanewtown〉

该新城从规划开始,就以建立生态型城市为主要目标。在规划原则上高度尊重原有自然地貌,城内对湖泊、河流、山地森林等加以精心规划,并辅以相应的景观设计,与多处市民

交流活动设施紧密结合,形成十几个大小不一,景观特色各异,均匀分布于城区的开放式市民公园。除规划外,对建成该生态型城市起了关键作的还有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和相应城市管理措施的制定及遵守。千叶新城是生态型新城规划和建设结合较好的一个范例(图1)。

2.2.2新加坡“花园城市”

新加坡一直被称为是世界的“花园城市”,因此其对和谐共处、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态学观点不谋而合。它认为人类社会的繁荣发展应同自然界物种的繁衍进化协调进行,最终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城市。新加坡城市政府规划中“绿色和蓝色规划”规定了在确保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条件下,新加坡应拥有绿色和清洁的环境,充分利用水体和绿地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政府在规划建设别注意建设公园和开放空间等绿地,将各个区域的绿道相连成体系,重视自然环境和保护和改善,充分利用海岸线并使岛内的水系适合休闲的要求。在这个花园式的飞速发展的城市中,植物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不仅创造了凉爽的环境,同时弱化了钢筋混凝构架和玻璃幕墙的硬线条,增加了城市的色彩,使得新加坡成为适宜人居住的花园式的城市(图2)。

2.2.3日本北九州

日本北九州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减少垃圾、实现循环型经济社会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从某种产业产生的废弃物为别的产业所利用,地区整体的废弃物排放为零”的生态城市建设构想,其具体规划包括:环境产业的建设和社会综合开发等。环境产业的建设主要包括家电、废玻璃、废塑料等回收再利用的综合环境产业区;社会综合开发包括建设以培养环境政策、环境技术方面的人才为中心的基础研究和教育基地。同时通过政府鼓励引导市民的政策使得其生态城市的建设进展顺利,颇现成效。

2.2.4澳大立亚怀阿拉

澳大利亚城市怀阿拉的发展战略对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作出了清楚的阐述。该战略提出了7条生态城市建设的战略要点,致力于解决怀阿拉的能源和资源问题[8-9]。这7条生态城市战略要点是:设计并实施全面的水资源循环利用计划;在城市开发政策上实行强制性控制,对于新建住宅和重大城市更新项目要求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并在设计上尽量改进能源效率;对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给予财政刺激;推进21世纪议程的环境规划过程;开展提倡优良的、可持续的建筑技术的大众运动;形成一体化的循环网络,以及建立替代能源研究中心。

国内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实践案例

国内生态城市理论研究

国内城市生态系统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并有了快速的发展。著名生态学者马世骏和王如松(1984)[6]提出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理论,明确指出城市是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在此基础上,王如松对城市问题和生态城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王如松等深入研究城市问题的生态学实质,认为其问题主要在与资源的低效率利用、系统关系的不合理及自我调节能力低下等,并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的标准:人类生态学的满意原则;经济生态学的高效原则;自然生态学的和谐原则等。这些学者还提出生态城市建设所应依据的生态控制论原理:胜汰原理、拓适原理、生克原理、反馈原理、乘补原理、扩颈原理、循环原理、多样性及主导原理、生态设计原理和机巧原理等。认为城市生态调控的具体内容是调节城市生态关系的时、空、量、序四种表现形式。生态城市的衡量指标包括测度城市物质能量流畅程度的生态滞竭系数、测度城市合理组织程度的生态协调系数和测度城市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态成熟度。

黄光宇等(1997)认为,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并应用生态工程、社会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而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居民满意、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并从生态经济学、生态社会学、城市生态学、城市规划学、地理空间的角度阐述了生态城市的含义。生态城市的创建目标应以社会生态、经济生态、自然生态三方面来确定,提出了涵盖这三方面内容的生态城市十项创建标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方法和三步走的生态城市演进模式。

作为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最能体现东方文化特色的生态城市类型――“山水城市”,其概念、设想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山水城市”的概念最早是钱学森先生在1990年7月给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的信中首先提出来的:“山水城市”是将中国山水诗词、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山水画融合在一起应用到城市建设,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把现代城市建成一座超大型园林。其内涵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来理解:“山水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山水城市”具有深刻的中国文化风格,是中华文化的继承延续和发扬光大;“山水城市”是具有深刻人民性的概念;“山水城市”符合城市生态学原理。[26]吴良镛院士认为,“山水城市”作为一般意义是城市要结合自然,强调城市的山水,有生态学、城市气候学、美学、环境科学的意义。“山水城市”还在于它特殊的文化意义,即中国山水文化、山水美学意义。

国内生态城市实践案例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与环境质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因此我国各大城市在总结教训的同时,也在吸取国外环境保护和维护生态的经验,充分利用园林绿化在保护环境、传播文化、游乐休憩、城市景观中的作用,希望充分发挥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以保护盒改善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态环境。

国内城市生态园林大体有6种类型:将景观、生态和人的心理、生理感受进行综合研究的观赏型植物群落;以保护城市环境、减灾防灾、促进生态平衡为目的的环保型植物群落;利用植物配置,形成一定植物生态结构,从而利用植物的有益分泌物质和挥发物质,达到增强人体健康、防病治病目的的保健型植物群落;激发人们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科普知识型人工保护群落;具有经济价值的乔木、灌木、花、果、草、药和苗圃基地等生产型人工植物群落;能够与历史遗迹、纪念型园林、风景名胜、宗教寺庙、古典园林等文化环境相适应,从而使人们产生各种主观感情和客观环境之间的景观意识,引起共鸣和联想的各种文化环境型人工植物群落。

下面以上海东滩生态城规划建设为例,来叙述我国探索的有别于常规城市规划使用方法的规划。东滩位于长江三角洲河口(图3)。由于其岛屿位置、湿地环境及栖息地较为独特,为了保证其湿地及独特位置得以合理利用和保护,此生态城建设以创建全球领先可持续发展城市之一为目标,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符合人口发展趋势,以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作为目标的核心。它的核心理念为:保护湿地栖息地;创建富有活力、不断演进的综合性社区;改善生活品质,创建另居民满意的生活方式;创建可达性城市;积极实现碳中和等。

同时,在东滩生态城规划过程中,使用了多种创新规划评估工具:制订了一系列包含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定量指标(即奥雅纳可持续发展指标系统)(图4);运用生态足迹(eco-Footprint)评估规划方案的综合资源利用“足迹”,以比较建议方案资源利用的效率;用定量分析指标评估城市设计方案的“可持续性”。

3东滩区位4奥雅纳可持续发展指标系统

上海市崇明岛东滩生态城启动区的城市设计充分考虑多项可持续发展指标,包含了三个“城市村落”及水道网络布局(图5-6)。这些可持续发展指标包括:第一,生态城能源使用节约64%,这将减少每年排放二氧化碳35万吨;第二,使用风能、沼气、太阳能等再生能源,同时利用生物能源推动建议的综合电热联供系统;第三,将固体废物分类,饮用水使用率下降43%等。

不仅如此,国内建设政府部门也试图通过制定规划指标及完善其体系来实践其规范作用。如建设部的《完善城市总体规划指标体系研究》,对于进一步完善城市总体规划指标体系提出了方向。城市总体规划指标体系(表1),包括经济、社会人文、资源、环境等4大类,分为控制型和引导型。此体系把城市资源指标归纳到总体规划编制层面,这对实施生态城市规划在总体规划层面确保了基本的管理框架。

5东滩生态城启动区概念设计方案

6东滩生态城启动区景观空间概念方案

4.结语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升华而提出来的。生态城市不仅反映了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意愿,最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更加丰富的规律的认识。生态城市理念所包含的可持续发展特征和城市与自然平衡的目标,对国内今后的城市规划工作有着显而易见的意义。■

参考文献:

[]杨伟,宗跃光.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述评.生态经济,2008(5)

[2]赵清,张珞平,陈宗团,等.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述评[J].生态经济,2007(5):155~159.

[3]19Roselandm.(1997),DimensionsoftheFuture:aneco-cityoverview.eco-cityDimensions,editedbyRoselandm..newSocietypublishers.1-12.

[4]澳大利亚城市生态协会网站资料..

[5]生态城市网站资料.http://ecocity.com/indexhome.shtml

[6]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4(1):1~9.

[7]郝赤彪,解旭东,郭晓兰。“生态城市”的渊源探究。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25(4)

[8]薛梅,董锁成,李宇。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模式比较研究。城市问题,2009(4)

[9]黄肇义,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城市规划,2001,25(1)

[10]鞠美庭。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经典案例。科技潮,2007(10)

[11]马交国。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国外城市规划,2006(2)

[12]王祥荣。论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途径与措施――以上海为例。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0(4)

[13]宋言奇。生态城市首先是区域城市_解读生态巨匠威廉_里斯的生态城市思想。城市2006(3)

[14]林妍。中欧近期生态城市建设的探讨。现代城市研究,2008(2)

图片来源:

图1:i1.省略/data/photos/Largephoto2/55/5565/5565976/okura-akademia-park-Hotel-photos-Hotel.JpeG

图二:笔者拍摄

图3-6:生态城市:从概念到规划管理实施――上海崇明岛东滩和北京丰台长辛店

作者简介

江宁,女,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与设计。

李长霖,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与设计。

人力资源规划概念篇9

关键词:地籍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281-02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以下简称土管专业)是横跨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区域学等诸多学科的综合性公共管理专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为培养具有土地规划、测量、土地信息系统、地籍管理、土地规划、不动产投资与估价等基本技能,能够胜任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城建部门、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资产评估机构与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国土资源调查和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管理、房地产评估、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国土规划与管理等工作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土地经济学》、《土地管理学》、《地籍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学》、《土地资源学》和《土地信息系统》为专业的6大核心课程。其中,《地籍管理》作为为大学三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无论是在时机上还是在授课内容上,都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探讨《地籍管理》课程体系优化与授课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一、《地籍管理》与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

1.与《土地管理学》的关系。《土地管理学》课程系统地介绍了土地管理的原理、内容和方法。在学科体系中,《土地管理学》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基于管理学的土地管理原理与管理活动过程;第二部分为基于系统学的土地管理内容与方法;第三部分为基于应用学的土地管理案例分析与操作实务。在第二部分中,就主要包括地籍管理、土地权属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城市土地市场管理和土地信息管理等内容。其中,地籍管理常作为《土地管理学》教学的一个章节进行介绍。在设立土管专业的高校中,《地籍管理》课程普遍是开设在《土地管理学》课程之后开展教学工作的,因此,《地籍管理》与《土地管理学》教学关系应为细节与整体的关系。

2.与《土地经济学》课程的关系。《土地经济学》属于经济学的一个学科分支,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运用经济学方法来研究土地资源利用活动中人地关系(生产力)和与此相关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生产关系)的经济规律。课程研究领域涉及到土地资源经济、土地财产经济、土地资产经济等方面。从课程性质来看,《土地经济学》既是一门应用经济学、生产要素经济学,同时又是一门边缘叉学科,它与土地科学、资源科学、房地产经济密切相关。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中,《土地经济学》、《地籍管理》中的“土地分等定级”以及《不动产投资分析》与《不动产投资估价》共同构成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土地估价师、房地产估价师方向的主要教学内容。因此,《地籍管理》中的“土地分等定级”教学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与《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的关系。《土地利用规划学》是强调土地利用分析与规划的课程,其主要教学内容包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的制定与修编,也包含了例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规划后评价、土地利用战略研究、土地资源质量评价、规划基础数据预测、土地利用滚动调整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内容。在土管专业课程设置中,《地籍管理》和《土地利用规划学》一般同期开设或《地籍管理》先于《土地利用规划学》开设,其中《地籍管理》课程中“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地籍调查”等教学内容可以同《土地利用规划学》相得益彰,互为补充。

二、《地籍管理》课程体系优化

为处理好《地籍管理》与上述课程教学整体效果之间的关系,《地籍管理》课程教学必须进行相应的课程体系优化。《地籍管理》课程应在充分优化的基础上,分为三个主要教学部分。

1.《地籍管理》的通识教育教学内容。《地籍管理》的通识教育教学内容,主要是指在课程体系教学中,授课教师必须对一些土管专业的通识概念进行一定基础的重复讲解。“温故而知新”,在《地籍管理》课程教学中,有的教师认为有些专业的基本概念就不必再强调了,有些以前课程讲授过的内容就不必要再重复了,其实此种观念是相对错误的。“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每位专业授课教师可能在讲授同一个概念或问题的时候所处的认知角度是不同的,这些与教师个人专业方向、知识构成等不无相关。在当今广泛采用的群体式教学模式中,我们认为有多个教师重复讲授某一个特别重要的专业问题也很有必要,因为不同的讲授方式可能会有效提升更多不同悟性的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

2.《地籍管理》的基础教育教学内容。《地籍管理》的基础教育教学内容主要是指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强调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地籍的概念、地籍管理的概念以及五大工作内容等。常有教师认为这些都是一些非常浅显易懂的内容,没有必要跟学生强调,但是殊不知教师对教授课程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感悟等做支撑,而学生可能只有有限的次数来接触相关内容。因此,强调这些基本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就过去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如果不强调《地籍管理》课程中的一些基础教学内容,学生则连地籍图、基本地籍图、宗地图和宗地草图四者的异同、土地管理部门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异同等涉及基本概念基础教学内容都分不清楚。

3.《地籍管理》的专业教育教学内容。《地籍管理》的专业教育教学内容主要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属于本课程的特定内容的重视和讲授。每一门功课的教学都必须分清楚主次,突出重点。《地籍管理》课程中也是一样,虽然类似于《地籍管理》这类的管理课程感觉内容涵盖包涵很多,但教学还是应该突出重点。对于那些属于多门课程包括《地籍管理》的通识知识点,必须让学生“学而时习之”;对于特属于《地籍管理》课程的专识知识点,则要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对于《地籍管理》和其他课程有交集或者前后逻辑关系的知识点,则要讲清楚各知识点的具体联系,让学生对这些专业问题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三、《地籍管理》授课技巧探讨

针对于《地籍管理》课程体系优化的剖析,结合本门课程的教学经验,特提出授课建议和技巧以求探讨。

1.适宜开展双语教学。鉴于《地籍管理》课程是管理学科类的综述性的课程,课程牵涉的专业术语、概念和理论知识较多,因此,适合进行双语教学来培养学生专业英语方面的综合能力。参照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的要求,可在课程中适度引入相关的专业英文文献,同时结合教师的英文讲授,来达到丰富学生专业英语见识、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的双重能力的目的。从笔者多年教学经验来看,现在国内还缺乏原版的英文《地籍管理》教材。同时,因为我国土地管理工作与国外的土地管理工作的差异,能够直接在课堂引用和借鉴的专业英文文献也较少。因此,在《地籍管理》课程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把握好一些教师起主导作用的教学环节,提升《地籍管理》课程的学习质量。

2.可适当增加实习内容。参照课程的综合教学内容,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等教学章节上适当增加室内实验环节;在校园内或者大型综合性实验室完成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等实习。此外,可结合《地籍测量》等课程增加地籍管理综合实习内容。综合实习可针对学校附近的一些乡镇进行分小组调查,以培养学生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技能,以及掌握土地调查、土地动态遥感监测的技术操作流程。

3.可有选择性地重点讲授。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本门课程的特定内容,其他课程虽有涉猎,但都是简短概括,因此必须重点讲解;土地条件调查属于本门课程的兴趣内容,由于包含土地自然条件调查和土地社会经济条件调查两部分内容,知识点几乎涵盖物理、化学、地理、经济学和管理学等五大学科,授课教师如果能够根据此部分的教学内容来一个大串讲,则能更好地吸引学生兴趣,增强学生主动学习和研究的欲望。

4.可开展专题讲座,培养初步科学研究与实际工作能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学阶段虽然强调的教学重点是本科学生对专业所涉及的学科门类、专业术语等方面的认知能力,但从素质培养的角度考虑,知识不是简单地填鸭式灌输,因此,在完成课本所对应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最好能够结合自己的研究专长开展某一个专业方向的专题讲座,以达到提高本科学生专业能力成熟度和综合把握能力的目的。

5.开展网络教学。当代教学当然离不开网络教学手段,利用网络教学,可以将《地籍管理》课程中的特别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制成微课,提供给学生进行课外学习。如:课程中“宗地编号的方法”中,教师可采用纸笔现场绘制,同时加上口头讲解,制成微课后,学生只要观看2~3遍就可以很深刻地理解诸如正弓、反弓、仰弓以及我国现行宗地编号等4种编号方法的异同,非常值得尝试。

四、结束语

诚然,一门课程的体系优化与授课技巧并非一成不变的,我们应该把握时代的特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严谨的课程教学质量要求,多进行诸如授课技巧等内容的讨论和交流,才能有效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突显课程的特色,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陆红生.土地管理学总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人力资源规划概念篇10

【关键词】Ci设计;资源整合

1.Ci设计的概念

1.1Ci的定义

CiS的定义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英文为"CorporateidentitySystem",简称Ci。分为mi(理念识别mindidentity)、Bi(行为识别behavioridentity)和Vi(视觉识别visualidentity)三个部分,相辅相成。

1.2Ci的组成部分

1.2.1理念识别(mi)

它是确立企业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设计、科研、生产、营销、服务、管理等经营理念的识别系统。

1.2.2行为识别(Bi)

是企业实际经营理念与创造企业文化的准则,对企业运作方式所作的统一规划而形成的动态识别形态。它是以经营理念为基本出发点,对内是建立完善的组织制度、管理规范、职员教育、行为规范和福利制度;对外则是开拓市场调查、进行产品开发,透过社会公益文化活动、公共关系、营销活动等方式来传达企业理念,以获得社会公众对企业识别认同的形式。

1.2.3视觉识别(Vi)

以标志、标准字、标准色为核心展开的完整的、系统的视觉表达体系。将上述的企业理念、企业文化、服务内容、企业规范等抽象概念转换为具体符号,塑造出独特的企业形象。

1.3Ci的外在表现形式

(1)企业理念的确立。

(2)企业的内部管理和企业文化的系统化。

(3)企业的形象视觉系统。

1.4Ci的应用要素系统

(1)办公事务用品。

(2)企业外部建筑环境。

(3)企业内部建筑环境。

(4)交通工具。

(5)服装服饰。

(6)广告媒体。

(7)产品包装。

(8)赠送礼品。

(9)陈列展示。

(10)印刷出版物。

1.5Ci设计的基本原则

1.5.1同一性

对企业识别的各种要素,从企业理念到视觉要素予以标准化,采用同一的规范设计,对外转播均采用同一的模式,并坚持长期一贯的运用,不轻易进行变动。要达成同一性,实现Ci设计的标准化导向,需要满足简化、统一、系列、组合、通用等一系列要求。

1.5.2差异性

企业形象为了能获得大众的认同,必须是个性化的、与众不同的,因为差异化的原则十分重要。差异性必须首先体现在不同行业的区分,其次必须突出与同行业其它企业的差别,才能独具风采,脱颖而出。

1.5.3民族性

企业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必须依据不同的民族文化。

1.5.4有效性

有效性是指企业经过策划与设计的Ci计划能得以有效地实施和运行。Ci是解决问题学,不是企业的装扮物,因此能够操作和便于操作,其可操作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1.6Ci的功能

(1)区别同类产品的不同企业与经营部门。

(2)区别同类产品的不同质量。

(3)方便消费者认购品牌。

(4)宣传企业及产品的广告作用。

(5)美化产品的功能。

(6)国际经济交流的需要。

1.7Ci设计的组成

(1)企业实态的分析,也就是在Ci设计实行前所作的调查。

(2)根据调查结果,考虑有关Ci问题的解决之道。也就是"概念构筑"过程。

(3)推行计划的具体策略,包括主要设计的开发、实施、计划的展开、应用设计。

2.整合的概念

2.1整合的资源

(1)企业竞争力和企业竞争优势。

(2)企业文化和理念。

(3)企业的管理制度。

(4)客户资源。

(5)能力资源。

(6)信息资源。

2.2整合的重要性和作用

企业的优势往往是多方面的,例如资金、技术、原料、人才等硬件资源的优势,以及品牌、管理、销售手段和服务等软件方面的优势,这些优势往往错综复杂,互相之间的关联度不够,将这些优势整合起来,才能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发挥到最大化。除此之外,企业文化的整合包括对价值观、经营理念、传统习惯、文化网络等的整合,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资源,特有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竞争优势能否长久保持起到关键的作用。

2.3整合的途径

2.3.1对内

管理规范化,理念体系的确立和企业文化的传承。

2.3.2对外

产品的特征定位明确化,企业信息传播的同一性和企业形象的保持。

3.Ci设计在整合中的作用体现

3.1确立市场定位

企业对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的经营目标、经营思想、营销方式和营销形态作总体规划和界定,主要包括: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信条、经营宗旨、经营方针、市场定位、产业构成、组织体制、社会责任和发展规划等。

3.2确立实施准则

以经营理念为基本出发点,对内是建立完善的组织制度、管理规范、职员教育、行为规范和福利制度;对外则是开拓市场调查、进行产品开发,透过社会公益文化活动、公共关系、营销活动等方式来传达企业理念,以获得社会公众对企业识别认同的形式。

3.3确立标准的视觉规范

将企业理念、企业文化、服务内容、企业规范等抽象概念转换为具体符号,塑造出独特的企业形象。在Ci设计中,视觉识别设计最具传播力和感染力,最容易被公众接受,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可以通过Vi设计实现,对内征得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加强企业凝聚力,对外树立企业的整体形象,资源整合,有控制的将企业的信息传达给大众,通过视觉符码,不断的强化大众的意识,从而获得认同的目的。

4.实例(上海世博会Vi系统)

4.1世博会标志

不仅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且表达出了独特的个性和时代感,广泛的适应各种媒体、各种材料及各种用品的制作。

4.2世博会标准字体

标准字体的选用直接传达世博会的名称并强化世博会形象和品牌祈求力。字形正确、富于美感并易于识读,在字体的线条粗细处理和笔划结构上尽量清晰简化和富有装饰感。字体于标志在组合时协调统一,字距和造型有周密的规划,字体的系统性和延展性适应于各种媒体和不同材料的制作,适应于各种物品大小尺寸的应用。世博会的标准字体的笔划、结构和字型的设计也可体现世博会精神、经营理念和产品特性。

4.3世博会标准色

表现出了世博会的属性和情感,突出了与历届世博会的差别,并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色彩效果,标准色的选用是以国际标准色为标准的,不超过三种颜色。

4.4世博会标语

求文字简洁、朗朗上口。对内能激发出职员为世博会目标而努力,对外则能表达出世博会的理念,提高世博会在公众心理的印象,使社会大众在瞬间的视听中了解世博会思想,并留下对世博会难以忘却的印象。

4.5吉祥物

以平易可爱的拟人化形象来唤起社会大众的注意和好感。 [科]

【参考文献】

[1]陆金生等.浅谈世博园区导向标识系统功能性评估的方法研究.广告大观(标识版),2010(04).

[2]王令中.视觉艺术心理.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3]过伟敏,史明.城市景观形象的视觉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4]陆金生著.标识为世博主题添彩“以人为本”的世博标识导向系统.上海工艺美术,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