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教学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40:39

核心素养教学建议篇1

关键词: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教学体系

一、政治教学课程缺乏核心素养的现状

1.政治教学课程内容中缺少核心素养的内容

现阶段,学生对政治不感兴趣,对我国的政治结构以及政治体系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没有形成正确的态度和评价,学生不能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现实政治问题。

2.政治课程标准中缺少核心素养的内容

我国高中政治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是要求学生学习基本的概念、理论、方法以及政治最基本的原理与其发展规律。这样的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只是要求学生了解整个政治体系,并没有以核心素养为中心去教导学生,所以,高中的政治教学仍然处于应试教育的状态之中。

3.政治课程标准中缺少关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议

我国高中政治标准中只针对政治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给出了相关建议,缺乏提高学生政治能力的建议。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应该针对核心素养提出建议,并要给出关于高中政治课程资源使用的建议,要求教师在进行政治教学时要以学生素养为教学核心,科学合理地使用政治教材。

二、形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新理念

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给政治课程教学改革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核心素养理念要求学校要以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政治素养为改革方向。所谓政治素养,实际上就是指政治立场、政治品质、政治思想以及政治水平方面的内在修养。也就是说,一个人能够站在政治的高度上去看周围的事物,并运用政治理论去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和素养。政治课程教学能够体现核心素养的价值,能够使学生具备终身发展的重要素养。一个人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必须具备各种素质涵养来应对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应该具备政治思想、知识、理论、能力等。

三、政治学科教学体系构建的途径

1.政治学科教学课程目标体系的构建

首先,要转变传统的课程目标方向,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明确学生终身学习的发展方向,形成课程目标以核心素养为理念的体系。

其次,政治学科的教学内容也要从原来追求科学完整的知识体系转变为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结合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形成不同层次的核心素养体系,将政治学科的教学课程内容分阶段、分层次,有明确的知识重点,以递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最后,要有明确的教学建议,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形成政治学科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对核心素养进行创新,充分发挥核心素养的积极作用。

2.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提高核心素养

在实际的政治课程教学中,要以教授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为前提。培养学生基本的政治能力、政治态度、政治评价等。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媒介了解到政治事实或者在自己身边发生的与政治相关的现象等,学生对政治现象的关注可以促使自己进行实践,进而培养自己的政治观念、思想、能力等。

3.言传身教影响学生的核心素养

第一,教师要认识到培养核心素养是政治教学的根本,教师要将专业知识与自己所承担的责任相结合,树立培养核心素养的教育观念,通过对政治教材的详细分析,将核心素养观念融入政治教学中,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政治知识,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能力,使学生成为具备良好政治品质的人才。

第二,教师要与时俱进,了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最新内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时刻关注国际发展、现实生活与政治的联系,用自己正确的政治视角和政治思想去影响学生,实现教师专业提高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核心素养教学建议篇2

关键词: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比较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规定地理学科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主要内容和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教材编写、考试命题、教学实施的纲领性文件,同时面向全体学生提出学习的基本要求。教学实施建议是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指导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本文将对2003版与2016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两版本)中的“实施建议”进行简要比较,分析其共同性与差异性,了解两版本课程标准的继承与发展,以便更好地领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新要求。

一、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建议”比较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是课程标准中实施建议第一部分内容,为地理教师课堂教学实施以及课外教学进行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和指导,促使地理教师更好理解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更有效进行地理教学活动,达成地理课程教学目标。表1为两版本“教学建议”比较。

通过表1可以看出,两版本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建议”具有共同点也有差异性,共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其一,两版本课程标准“教学建议”均涉及指导学生开展地理观察、地理实践、地理探究等方面的实践内容,并且从实践活动的选择、方式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相应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同时列举具体操作案例,给予指导性意见。重视地理实践活动,在新版课程标准中得以强化,是新时代地理课程改革深化的要求,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发展的体现。地理实践力是地理核心素养之一,注重地理实践活动,转变地理教学方式,强化学生实践,增强学习体验,促进学生主动、个性化学习,是培养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

其二,两版本课程标准“教学建议”都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注重基于信息技术构建地理新型课堂,丰富现有教学形式,改变学习方式。强调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拓宽学习范围、增加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加强师生互动、发展学生思维等。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可营造直观、生动、实时的地理学习环境,促进地理课堂教学开放多元,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开放空间并提供平台。

两版本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建议”差异性表现为:其一,新版课程标准表述内容与文字大大精练,对2003版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地理观念、采用适应学生个别差异教学方式、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三条内容进行了删减与修订,融入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内容中。

其二,新版课程标准“教学建议”强调重视问题式教学,即以问题整合内容,以问题为引领,贯穿教学始终,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促进思维、增进能力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评价建议”比较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是教学“实施建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成果提供评价角度与建议,为教师评价学生、评测教学成果提供新思路与适合方式,为学生成长发挥重要激励与l展功能。表2为两版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评价建议”比较。

通过表2可以看出,新版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评价建议”变化较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其一,新版本课程标准“评价建议”强调思维结构评价。要求教师关注学生明晰地理概念、增强地理判断、地理推理的能力,关注学生思维。在日常地理教学中注重知识的完整性,关注学生的认知思维方式以及学生个体差异,如采取开放式提问,促使学生思维清晰可见;使用结构化评价方案,尤其提出思维水平分为无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和拓展抽象结构,并且做出详细说明,针对性地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形成。而2003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评价建议”主要从三维目标的达成方面进行评价阐述。

其二,新版本课程标准“评价建议”还强调表现性评价,指明在演示过程、实验与调查过程、科研项目完成过程中的评价,一改过去三维目标评价模式。随着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教学评价建议在原来三维目标评价基础上,围绕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展开。表现性评价更加关注学生在完成各项任务的真实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语言、文字、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应用知识、整合知识、决策交流等能力的形成,主要围绕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评价内容渗透。

两版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评价建议”在评价方法选择与使用方面也具有一定相似性。

其一,注重评价形式多样。除传统书面测试、口头表达、作业等形式,且可以运用评语评价与等级评价相结合方式。重视学生个体差异,采用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方式。同时列举出具体可行案例,为地理教师进行教学提供帮助。

其二,注重学生主体地位。2003年实验版提出重视学生自评和互评,2016年征求意见版则提出在建立档案袋评价过程中,让学生参与设计制定评价量规与档案袋的内容及形式。在教师教学与评价过程中更要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促进学生学习成长,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过程的重要作用。

总体而言,两版本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有许多共同点,也具有差异性。一方面,两版本课程标准有“持续发展”和“一脉相承”的态势;另一方面,新版本又有许多创新和突破,这是地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化,符合国际地理教育改革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3]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地理教育国际[n].地理学报,2016(7).

核心素养教学建议篇3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课程体系;小学数学教师

“核心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数学学科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核心课程,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有重大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师是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因此,提高数学教师自身的素质是深化课改的重要工作。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教师的课程进行分析,根据国际上先进的课程特点,对确立教师课程体系提出了建议。

一、我国小学数学教师课程存在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对数学的法则、方法、程序进行正确的解释。纵观我国各师范学院的小学专业课程发现,普遍对小学数学课程的设置缺乏标准,课程设置具有随意性:或是使用高等数学的课程安排,让学生学习难度高但和小学数学教育关联弱的《高等代数》《数学分析》等课程;或是开设综合大学开设的着重于工科或经济的数学课程。据调查两所省属大学对师范生开设的数学类教育课程发现,这两所学校开设的课程差别非常大。由此可以得出,数学教育的课程缺乏统一的标准和依据,使小学数学教育专业课程在选择时产生凭经验、图方便的随意现象,导致本科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小学数学教育素养无法满足小学数学教育的需要。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实践类课程教学不完善。关于“如何教”的教学实践是一名小学教师必备的能力,不仅和教学内容息息相关,更能体现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因此,实习等教育实践类课程是教师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能够提高师范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其教育信念。但从实际上来看,许多高校对此的重视还不够,对实践课程的安排不合理,实践过程中缺乏指导。甚至有部分学校采用分散的实习方法,让学生自行寻找实习单位,导致部分学生敷衍实习。缺少小学数学课堂的体验经历,必定会影响对教育理论的实践反思。

二、国际上小学数学课程设置的特点

小学数学教育课程体系的质量直接影响将来小学数学的教师素质,也会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影响。欧美发达国家很早以前就认识到了培养小学教师的重要性,将对教师的教育作为发展教育事业的核心,甚至早在二战的时候就已将培养小学教师纳入高等教育中。因此,这些国家的小学教师课程体系建设的特点可以成为我国确立小学教师课程体系的重要参考。在2008年,美国教师委员会做出一次重要报告,报告内容显示,美国的小学数学教师培养课程体系缺乏统一标准,各教育学院间差异很大,和我国目前的情况很相似。为此,美国收集了全美77所教育院校的教育课程、大纲,进行了两年的认真研究,制定了统一的标准。同时提出,和小学数学教育相关的课程,才有助于教师在职前学到需要的知识。纽约城市大学强调基础性与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另外,英国在1982年《学校中的新老师》报告之后,建议大学和中小学进行合作教育,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新加坡等国家也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三、确立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的建议

根据我国在小学数学教育课程上存在的随意性问题,建立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可以组织教研人员、数学家、一线小学数学教师等各方力量,以核心素养为框架,结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和知识理论,整理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充分借鉴其他国家的有关标准,制定适合我国小学数学教师的培养标准,给各师范院校开设小学数学教育课程提供方向和依据。小学数学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一直受到其他高级数学教育课程的影响,对数学学科的知识考虑很多,设置了许多和小学数学关联较小的课程,忽视了小学数学教育的实际需求。因此,在建立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时,要注重加强和小学数学课程之间的关联。高等数学等课程反映了现代数学的发展,有利于职前小学数学教师的理解,能够开阔职前教师的视野,有利于开展数学教育工作。因此,要根据课程标准分析数学课程,将高数学科和小学数学有机结合。建立教师的课程体系,培养优秀的数学教师,只通过传授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使职前教师通过实践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将实践课程和教学课程结合,让师范生在学习知识理论之后,进入小学课堂,亲身观察或实践,有助于帮助其掌握教学程序和基本策略。

四、结语

我国小学数学教师课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全面推进深化课改工作,就必须要建立好小学数学教师的课程体系。借鉴国外先进的小学数学课程具备的标准统一、重视基础和实用性、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制定统一的体系标准,注重加强和小学数学课程之间的关联,将实践课程和教学课程结合这几点建议。希望本文的论述对确立适合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教师课程体系,推进课程改革带来些许积极影响。

作者:管云霞单位:吉林省德惠市米沙子镇沃皮小学

参考文献:

[1]李星云.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建——基于piSa2012的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16(5):72-78.

[2]张莹莹,朱丽,吴晓璐.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9):103-104.

[3]曹培英.从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育人价值看数学基本思想[J].课程.教材.教法,2015(9):40-43+48.

[4]孙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J].科学咨询,2016(41):73-74.

核心素养教学建议篇4

光阴荏苒,新的学年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为了高效完成政教处本学年度的各项工作,特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结合《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抓实抓细学生的养成教育,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提高育人质量;完善班主任考核机制,全面提升班主任队伍素质;加强班级综合考核评比,树立良好班风,为实现新学期、新形象、新起点而不懈努力。

二、中心工作,

以构建学生发展为本的德育工作体系为目标,抓细抓实学生的养成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规范班主任量化考核办法,完善班级各项综合考核评比措施;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师生安全意识,维护学校稳定,提升学校形象。

三、工作重点

1、实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活动,继续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素养,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组织实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礼仪习惯;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使学生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品德。

2、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留守儿童之家、心育室积极建立稳定的、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增设心理咨询信箱,充分发挥心理热线作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让特殊群体学生(后进生、学困生、残疾学生、留守儿童及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能健康发展,最终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和校风。

4、继续强化对班主任工作的管理

加强班主任爱岗敬业教育及专业培训,完善班主任工作的考核机制,加强年轻班主任工作培训、指导工作,努力铸就一支作风正派、工作默契、充满活力、富于创新的班主任队伍。

6、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

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为了切实发挥教育培养人、塑造人的功能,必须树立一种全新的观念,打破学校和社会的界限,以学校为龙头、家庭为基础、社会为平台,把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力量有机组合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共同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三个基本环节。在教育过程中,家庭是基础,学校是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社会是重要的依托和平台,三者缺一不可,三者的结合才可以更好地发挥整体教育的作用。

6、建立班主任工作评价机制和考核奖惩制度

为了加强学校管理,充分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发扬班主任的奉献精神,以教育促教学,抓管理见成效,真正体现“按劳分配,奖勤罚懒”的原则,给班主作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管理质效、班集体创优等作一个较为合理、公正的评价,根据学校实际,与相关处室的具体日常考核结果并轨,对全体班主任的工作进行综合评定。

四、具体安排

八月份工作中心:参加学校开学前校本培训。

1、调整、聘任班主任。

2、组织实施班主任暑期校本业务培训。

九月份工作中心: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月

1、制定本学期政教处工作计划。

2、召开政教处工作人员会议。

3、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布置新学期“班主任自我研修”工作。

4、班主任上交本学期工作计划。

5、各班出第一期黑板报:主题:养成教育。

6、制定针对特殊群体学生(后进生、学困生、残疾学生、留守儿童及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十月份工作中心:爱国主义教育

1、“十一”国庆节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2、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布置“班主任参与校本研修”工作。

3、各班出第二期黑板报:主题:爱国主义。

4、准备校内班主任基本功大赛。

十一月份工作中心:考风、考纪、诚信教育。

1、消防安全教育报告会(11.9“消防日”)。

2、各班出第三期黑板报:主题:消防安全教育。

3、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布置“班主任外出学习”工作。

4、举行班主任基本功大赛。

十二月份工作中心:法制教育

1、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布置“外出学习返校交流”工作。

2、召开政教处工作人员会议,探讨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暨法制教育(12.4“全国法制宣传日”)。

3、召开各班班长会议。

4、各班出第四期黑板报:主题:庆祝元旦。

5、班主任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元月份工作中心:学期结束前工作

1、做好期末安全保卫工作。

2、班主任完成期末有关工作。

(1)检查班主任工作手册。

(2)上报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名单。

(3)班主任工作总结(年级组长上交年级小结)。

3、学期结束工作,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校内班级管理工作经验交流暨优秀班主任表彰)。

(1)“优秀班主任”评比。

(2)“文明班级”评比。

(3)收集、公示“三类标兵”、“三好学生”名单和“优秀学生干部”名单。

(4)政教处学期工作总结。

核心素养教学建议篇5

可持续发展素养的价值观定位凸显了核心素养的时代高度

素养,根据《辞海》解释,有以下四个含义:①修习涵养;②平素所供养;③素质与教养;④平时所养成的良好习惯。可见,素养一词,相比“素质”,更倾向于后天的习得与养成。可持续发展素养,是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修习而形成的价值观、知识、关键能力与行为习惯。从联合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系列报告中可见,价值观、知识、能力与行为方式“四位一体”的内涵阐释,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素养概念的国际共识。

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十余年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素养内涵的本土解读,其鲜明特征包括:第一,将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凝练为“四个尊重”。即尊重健康与生命、尊重环境与尊重资源、尊重传统文化与文化多样性、尊重当代人与后代人;第二,对可持续发展关键能力进行解读并加以实验推广。即收集与加工相关信息分析可持续发展事件的能力、准确有条理的阐述自己价值观及评价他人观点的能力、多维视角分析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能力(社会-环境-经济-文化视角、过去-现在-未来的时序视角、全球-区域-地方视角)、关注可持续发展实际问题并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的能力、团队合作探究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能力;第三,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具体化,即健康生活、低碳生活、休闲生活、文化传承行为习惯、公益与志愿行为习惯。由此,可持续发展素养由概念走向教育现实,由静态的文件走向鲜活的教育实践。(见表1)

2015年9月,主席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代表中国政府对参与国际社会《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郑重承诺。同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新的任务要求。五大发展理念的本质是可持续发展,而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关注通过人类价值体系的重建,促进当代人类存在方式的转变。

可持续发展价值观按照尊重健康与生命(个体)――尊重环境与资源(环境)――尊重传统文化与文化多样性(文化)――尊重当代人与后代然(人类)的逻辑线条展开,涵盖了公正、平等、包容、责任等内涵,强调生态完整性、关心生命与生命共存、财富和公平共享、多样性和包容性,并以人类福祉为终极目标。可持续发展素养培育的过程就是一个将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和理念融入青少年学习与生活的过程,这些价值观提供了做出有关复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决定与解决方案所需的基本认识。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凸显了核心素养的时代高度,也更加突出了核心素养的价值导向与人文情怀。

在实践层面,可持续发展教育团队开展了“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引领下教与学方式变革”探索。通过汇总分析100节学科课例的结果来看,“坚守可持续发展人文情怀的课堂”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空间、学习结果方面,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可持续发展教育实验学校的实践表明,充分挖掘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人文情怀,可以发挥核心素养的价值导向功能,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热情,提升教育教学的品位与境界。

将可持续发展素养纳入核心素养体系,能深化核心素养中的“社会责任”与“人文情怀”关键素养,引导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们的升学与就业,还要关注学生们将来的创业、持续发展的能力与生活的乃至生命的质量;能够引领学生们将个人的近期利益、长远利益与国家利益高度统一;能够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品格,以正确的价值取向充盈心灵;实际推动教育教学从能力导向向价值观导向的转变;从教育向学习的转变,将学习变为一个激发所有学习者兴趣与情感,所有学习共同体在共同价值观的引领下的积极探索过程。

可持续发展素养的行动框架切中核心素养的“关键少数”

可持续发展素养理论体系在教育教学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成效,也出现了“关键少数”素养日益凸显的特征。如何基于实践之需更加聚焦关键素养,形成动态可持续发展素养体系,成为一个重要话题,它也为落实核心素养体系提供了借鉴思路与有效路径。

为了解可持续发展教育实验学校学生素养培育的现状,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可持续发展教育团队于2014年10月―2015年1月在北京市东城、石景山、通州三个区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实验校进行抽样,选取小学五年级学生746人、初二学生662人,高二学生542人,共计18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第一,从SD价值观看,学生在尊重资源和环境方面良好,尊重传统文化与文化多样性方面素养最为薄弱,尊重当代人和后代人方面次之。

第二,从可持续发展关键能力看,在合作探究可持续发展实际问题方面的素养表现最为突出,阐述自己价值观方面最为薄弱。就不同就读年级而言,被访者在表达能力方面存在非常显著差异。

第三,从可持续生活方式来看,学生在低碳生活方面表现最好,健康生活方面一般,文化传承与公益志愿行动方面最为薄弱。依据问卷回答情况的平均分,如果总分为5分,低碳生活的分数最高(3.92分),其次为健康生活(3.58分),再次为社会公益(3.46分)和文化(3.25分)。

依据学校调研结果,可以进一步聚焦可持续发展素养在价值观、知识、能力、行为方式方面的五大关键性素养,即系统思考(知识)、责任担当(价值观)、跨文化理解(关键能力1)、创新解决地方问题(关键能力2)、可持续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其中系统思考素养引导青少年从社会-环境-经济-文化、过去-现在-未来、全球-区域-地方的视角思考可持续发展事件;责任担当从价值观内容方面转化为人的责任素养,包括对自己的责任、对他人的责任、对社会责任、对自然的责任、对人类的责任;可持续关键能力突出了跨文化理解能力与创新性的问题解决能力;可持续生活从低碳生活、健康生活、休闲生活、文化传承与公益行动方面予以具化。(如图1)

综上所述,基于现状调研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素养行动框架及已有实践成效,有助于统筹处理可持续发展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更加聚焦在与核心素养中社会责任、问题解决、多元文化、健康生活等关联;有助于统筹可持续发展素养与学科素养的关系,深化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有助于统筹教师-学生-课程的关系、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关系,为核心素养培养先行探索的有效路径。

可持续发展素养的世界共识预示着核心素养的国际合作前景

从近年来联合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重要会议及的系列报告来看,可持续发展素养培育也是国际教育界高度关注的热门话题。2014年10月,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计划》,对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进行了整体部署,其中强调了“批判性思维、协作性决策”“能做出明智的决定并采取负责任的行动”等关键素养;2015年5月,世界教育论坛《仁川宣言》,重申了可持续发展素养对应对全球挑战的意义;2015年10月,联合国发展峰会上正式通过《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文件,列出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具体目标;突出了对可持续生活方式、人权、性别、和平、文化多样性方面的素养要求;201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的报告,面向可持续发展对教育做出高瞻远瞩的思考,从人文主义观的视角强调文化素养和责任素养。这一系列大事件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以可持续发展为主旋律的教育时代已经来临,教育必须应对社会、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可持续发展素养正在成为当代青少年核心素养的国际表述形式。比照而言,中国可持续发展素养培育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与国际可持续发展素养培育有着认识上的共鸣及自己特色,未来核心素养共同研究与实践的空间广阔。

近十余年来,我国也发起召开了6届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论坛与3次亚太可持续发展教育专家会议,10多次组团出席境外国际会议,促进了各国专家与官员对中国经验的了解,搭建了国际可持续发展教育合作交流平台,提升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参与推动了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进程。这些都预示着核心素养的国际合作前景广阔,在国际交流活动中积极宣传,展示中国可持续发展素养培育的已有经验,在多边和双边合作中开展核心素养培育的合作研究,扩大中国教育成果的国际影响力。

核心素养教学建议篇6

关键词:中职;音乐教学;核心素养;教育目标

一、扎实学生的基本功

在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既需要“站在高处”尽可能地“向远处看”,为学生规划未来,也需要“站在当下”关注学生的现实问题,帮助学生奠定知识基础,掌握基本技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面对问题时拥有行动能力,才能在学习活动中结合个人的学习体验、生活体验完成自主探究活动,参与创新实践。因此,笔者建议,在开展中职音乐教学实践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乐理、音符、音程、和声、节奏节拍、音乐鉴赏、音乐创作等基础知识。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只有拥有了这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生才能完成创新活动,才能将爱好转变为现实的能力[2]。正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有强烈的参与创新及展现个人价值的愿望。拥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利于他们将这种愿望转变为参与自主活动、合作交流的动力。而在有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之后,中职学生还会具备学习的自信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上文已经说过,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关注了学生的个体价值如何得到展现,关注了学生如何拥有核心素养。在中职音乐教学实践中,笔者建议,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道德修养养成,借助音乐打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变得积极向上;利用丰富多彩的音乐教育活动,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让学生与教师之间、与艺术家之间进行情感、思想的交流碰撞,进而释放他们的天性,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知识的美,促使学生生成健康的心态。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职学生正青春,他们喜欢音乐知识,想要进行积极地创作。这种教育优势是其他学科不具备的。因此,在开展中职音乐教学实践时,笔者会引导学生欣赏多种特色的音乐素材,给学生展现个性的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展示自己心中的美,生成创作的需求和欲望。学生可以借助绘画、书写等多种方式展示自己理想中的世界。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中职学生是一群花季少年,他们的内在养成需求更为强烈。也就是说,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教师也在帮助学生塑造思想、塑造情感、塑造内心世界。在培养学生这些能力的过程中,学生也在全面地成长[3]。

核心素养教学建议篇7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媒介素养;提升路径

一、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引领

在全媒体时代,人人都将参与到大众传播的过程中去,极大地丰富信息传播的方式,拓展信息传播的范围,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和个人的成长方式,每个人都面临着如何面对媒介现实性的问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是顺应时代潮流、紧跟时代步伐、实现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网络世界多元文化的冲击、意识形态上的挑战,必须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引领,努力塑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正确的道德准则,健康的伦理观念。

1、培养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准确把握国际形势

互联网技术高度发展,逐渐渗透到每个角落,尤其在信息传播领域,人们越来越离不开媒介。互联网在传统媒介的基础上,不断塑造着新的媒介环境,在互联网环境下,媒介传播活动更加方便活跃,传媒手段多样化,传播信息多元化的趋势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在享受信息时代巨大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复杂的信息内容令人眼花缭乱,作为网络信息的积极接收者和主要使用者的大学生,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导,尤其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观念和自我意识的建构。在时展的大潮中,既不能躲避,也不能拒绝,而应做出正确的选择,抓住机遇,积极迎接挑战,以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契机,努力培育自身的创新思维和发展能力,在网络世界里有效驾驭信息,用批判的眼光挖掘网络信息背后蕴含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最终做出正确选择并采取有效措施。

2、立足国家需求,科学判断,积极推进社会发展

曾强调:“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2]在全媒体时代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需要依托强大的互联网技术,目前我国的互联网发展迅猛,却也存在许多问题,媒介素养水平的提升,需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理念集中系统的一种观念表达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之中,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价值取向、标准、尺度和追求的具体化实现。

3、坚定政治立场、积极参与,争做新时代新青年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作为广大青年中的特殊群体,肩负着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重任。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成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信息时代媒介素养教育占据重要地位,必须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根精神支柱,发挥其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既要发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关注世情、国情、党情;又要关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美好社会诉求,积极倡导学生投身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在身体力行的过程中渗透家国情怀,养成良好的媒介习惯;还要形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素养,以正确的价值导向甄别不同的媒介信息,做良性媒介信息的接收者、使用者和传播者。

二、优化媒介信息传播的有效载体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3]优化媒介信息传播的有效载体,必须坚持从主体优化、过程优化、内容优化三个方面着手。

1、优化媒介信息的有效载体,重点在于主体优化

在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的发展,促进了信息短缺向信息过剩的转化,在信息爆炸时代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必须关注媒介信息传播主体的优化。积极开展教育宣传活动,提高从事信息传播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水平,有效发挥媒介把关人的作用,从源头上做好信息获取、筛选和工作,控制不良信息的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作为传播主体的一部分,也影响着校园媒介环境,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倡导学生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信息,保证传播信息的进步性、积极性、有效性,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身边的同学,助力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2、优化媒介信息的有效载体,关键在于过程优化

美国新闻工作者沃尔特李普曼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介并不会决定人们对于某一个事件或者某种意见的看法,但常会通过提供特定的信息和安排与之相关的议题来影响人们对一些事实和意见的看法和观点,包括他们讨论的先后顺序,因此新闻媒介给大众提供的是他们的议程,一般情况下,媒介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大众的关注程度是正比关系。因此在媒介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议程设置的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促进信息的有效传递。此外新媒体交互式的信息传播方式提升了“议程”的被执行力,[4]在线实时的交互传播,让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方便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而带有这种观点的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影响大众的选择和行动,媒介信息传播的过程优化有助于对校园主流文化及舆论导向的控制,通过媒介议程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议程,使学生在思想上形成价值认同,行动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优化媒介信息的有效载体,核心在于内容优化

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核心内容,发扬有利于全世界、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信息,杜绝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传播。弘扬主旋律,社会思想就有了主心骨;传播正能量,社会发展就有了动力源。把人生理想、政治思想、科学文化、道德品质等融合起来,以品质教育为重点,以社会公德、个人美德、职业道德为切入点,以社会主义价值为突破点,营造符合时代特点的精神价值氛围,让媒介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发挥统一思想、催人奋进的作用。创新媒介信息传播方式,增添时代元素,充实媒介信息内容,改善媒介信息的碎片化趋势,打造完整性强,正确性高,主流价值浓厚、人们喜闻乐见的媒介信息。

三、加强媒介素养培育的协同探索

在素质化教育趋势下,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大学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主阵地,要在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根本要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培育,需首先在理论层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媒介素养标准,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媒介素养知识传递;其次在实践层面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作用,有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第二课堂的开展,全校上下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最后加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提升,多途径展开媒介素养培育协同模式的探索。

1、媒介素养理论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媒介辨识和批判意识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5]为人师表就要加强自身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老师要自觉学习媒介素养知识,做到教师和网络一同更新,正确认知和运用媒介,传递给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正能量的媒介信息,在传授网络新技术的同时扩展学生网络视野,自主更新网络知识结构,此外,教师还要运用媒介,如教室中的投影仪、多媒体等设备,让学生认识到媒介的积极作用,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及时为学生解决困惑,让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理论性、思想性的基础上变得有亲和力和针对性,在理论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媒介批判和辨别意识。

2、媒介素养实践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媒介获取和使用能力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离不开实践探索。高校要打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网络媒介,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在丰富除专业理论课外的“第二课堂”文化实践活动中意义重大。高校应充分整合、利用网络资源,丰富高校网络文化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参与网络媒介的实践能力。[6]尤其是校报、广播站、新闻网页、海报、校园橱窗等由大学生自主运作的校园媒体,虽然规模较小,但也是依照媒体技术的要求而建立,遵循新闻传播的规则来运行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操作的良好平台,在参与校园媒介运作的过程中,了解媒介的性质、特点和运作流程的基本知识,掌握创作和的技巧,理性区分媒介现实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区别,进而感知并获得媒体信息的价值以及使用媒体的能力。

3、媒介素养自我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媒介参与和发展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作为新时代青年,既是媒介信息享用、媒介功能使用的主体,也是媒介环境丰富、媒介系统发展的主体,我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媒介表达,促进媒介生态的良性发展。作为媒介信息享用者,要努力学习媒介素养知识,阅读与媒介素养相关的书目,形成良好的媒介批判和辨别意识,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能力,积极融入媒介实践过程中,掌握获取和使用媒介的技能。作为媒介系统的发展主体,在媒介环境中自觉承担社会责任,贝克汉姆曾说:“媒介即讯息”,意思是说正是媒介技术本身而非媒介所承载的信息与内容对人起决定性作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要加强自我教育,正确使用媒介,理性对待媒介信息,作为未来媒介技术的发展者,关注媒介发展的趋势,倡导建设健康的媒介环境,让媒介在传递社会信息、整合社会意见、传承知识遗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四、构建媒介素养教育的延续机制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兼具复杂性和长期性的工作,促进媒介素养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及时应对出现的新挑战,是适应社会进步发展的诉求,构建媒介素养教育的延续性机制是对之前媒介素养教育成果的维护,也是之后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保障和参照。就目前我国媒介领域的发展状况来看,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延续机制缺乏,迫切需要从顶层设计、资源集约和绩效评价三个方面开展研究,促进媒介素养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1、加强顶层设计是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总结当前媒介素养教育经验,宏观把控媒介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建构媒介素养教育结构体系,比如制定媒介素养教育目标、任务,规定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要求、原则,以及运行方式的设计和规划等。让媒介素养教育成为一项系统性工程,为教育发展提供方向引领,为实施过程提供机制保障,为教育成果提供绩效评价,扎实推进媒介素养教育,占据媒介信息舆论导向、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使媒介素养教育产生更开、更广、更深入的影响。尤其是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特殊性,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纳入重点,找到更加适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方式。

2、促进资源通融是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媒介素养教育要促进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的合理整合。在媒介信息方面,整合资源变各自服务为公共服务,例如信息采集者外出时,可以携带录音笔和相机,为互联网和广播同时提供稿件,保证了稿件内容的一致性。鼓励学者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理论研究,深入调研,优势互补,扬优去劣,探寻符合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模式与方法,宣传有效的媒介素养知识;政府加强财力和物力的支持,建设健康的媒介信息传播平台,同时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场地、教育人员的支持。在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基础上,联合多项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开展相应的实操训练等。

3、完善绩效评价是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依据和保障

核心素养教学建议篇8

关键词:备课;课标;教材;学生;核心素养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从我们关注“教什么”到关注学生“会什么”,从“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到“谁的知识最有价值”再到“什么知识最有力量”,给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和创新实践。素养是教化的结果,是自身努力、环境影响的结果,由训练和实践而习得的思想、品性、知识、技巧和能力。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场所,如何让知识成为素养、让知识变成智慧是教师的责任,也是学校的目标。本文从高中政治备课的角度,谈谈如何渗透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

一、备课标,夯实文化基础

课程标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也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框架,提出了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在新的形势下,要转变备课思想,变备知识为备知识、备能力、备价值目标。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灵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通过备课标,能够把握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基本理念。

通过读目标,增强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目标意识。

通过读实施建议,提高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等操作能力。

在教学《文化生活》“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这一内容时,本人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本课教育目标细化为具体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观看视频《春节回家》,体会春节文化对中华民族和每个中华儿女的重要性,感受春节文化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增强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继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针对教学目标,本人有针对性地制定评价任务:参与课堂讨论“互联网会使传统文化丧失生命力还是增添活力”,运用相关知识论证自己的观点;列举生活中文化创新的成功案例,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并找出《文化生活》依据。依据课程标准,精巧设计教学案例,关注人文积淀和情怀,既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培养了学生崇尚真知、尊重事实、评判质疑和勇于探索的理性精神,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备教材,蕴涵自主发展

教材是教师落实课标要求的基本载体,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这法那法,读不懂教材就没法;千教万教,教不好教材就白教”,说明了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核心素养要依托和挖掘教材内容,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并适度参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主体价值关系,提高核心素养。本人在备教材时,咬定核心素养不放松,尽力创设一些思维量大且易于挖掘的教学情境,强化思维训练和思维拓展,活化课堂。

《文化生活》教学中,如果我们仅仅按照教材体系展开教学,对学生而言并不会有多大的吸引力。但如果将教材内容切入生活,从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从民族节日看民族文化、感悟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等角度选取实例,谈怎样对待传统文化,探寻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分析当代中国人文化生活中的“喜”与“忧”,我心中的道德模范,我是一名志愿者等,则会激发学生进一步钻研相关法律、民俗、文化的兴趣,提升他们搜集、整合、展示资料的能力,使他们在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中,坚守民族传统文化的本土价值与情怀。提升了学生在乐学善学、珍爱生命、健全人格等方面的核心素养。

三、备学生,贯彻社会参与

备课时要备学生,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状态水平和学习能力,了解学生的兴趣和愿望,把教学定位在“最近发展区”,同时要把教材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结合起来,使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生命活力。

一是深入了解学生实际,了解学生的现状、过去和未来,为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从学生起点、知识和能力素养入手,分析学生是否具备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学生是否具有学习的自我管理组织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水平和态度。

二是多途径了解学生,知道学生的共性和个性。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个体之间的智力、非智力因素发展水平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异。通过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构建和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学生态度和观念的养成。

三是为“学困生”提供特殊服务,了解他们成长的内因和外因。每个学生的内部世界与他人生活与学习的物质环境、人文环境等外部世界是密不可分的。备课时,多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和已有的认知结构,多设计环节,让“学困生”敢于走上讲台,感受课堂学习生态,提升素养。

在备学生环节,要多设计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社区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广泛而深刻的亲身实践过程中,锻炼能力、体验生活、领悟人生道理,有利于学生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顺利转变,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劳动意识和社会担当,深化国家认同和国际理解,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政治课堂上得到培养和升华。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一个系统工程,备课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通过备课渗透核心素养,使学生具备能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真正培养学生成为能判断会选择,能理解会反思,能包容会合作,能自律会自主等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备课.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2.thomasL.Good,Jeree.Brophy著.陶志琼译.透视课堂(第十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核心素养教学建议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实践教学;课程标准

课题名称《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LZY15561

实践教学课程标准是为组织和实施实践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实践教学实施的依据,它对实践教学课程定位、课程目标与任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也提出了明确要求。经过对用人单位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调查分析后,以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为依据编制的,强调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职业能力的提升,构建并实施实践教学课程标准,有利于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形成。

1.课程定位。课程定位主要写实习实训课程的性质及实习实训的目的,在本专业课程体系及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指明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或本门课程的先行课与后续课程。

2.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主要是说明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实践后,学生能掌握哪些知识、应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主要以“能”、“会”、“应具有某某能力”的文字来描述。

3.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课程内容主要是根据课程目标的需要设计的具体的实习实训模块;教学要求是指在各实习实训项目的训练中,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的具体要求。给出本课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技能要求和素质要求。

4.时间安排与学时分配。时间安排与学时分配主要是对实习实训各模块教学所需要的时间进行统一安排和分配。

5.考核。考核主要是确定考核标准和成绩评定方法,重点应放在对学生岗位知识和岗位能力等方面的考核,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方法应多元化,考核过程应贯穿实习实训全过程。

6.课程实施的建议。根据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提出教学建议、教材编写建议、教学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等。

7.实例分析――《工种实训》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工种实训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学习过程中进行的一次实践性教学,学生到工种实训现场,以实际操作为主,掌握各工种的施工操作步骤、施工方法、施工质量检验标准,完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一方面能将施工理论与施工现场紧密结合,为即将学习的土建预算、安装工程预算等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学生以劳动者的身份,参加各种生产工艺劳动,不仅能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且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课程目标:通过参加工种操作实训,使学生掌握主要工种的操作要领和质量、安全知识;熟悉这些工种的工艺过程,与其它工序的搭接、穿插状况。同时,使学生在实训中得到了锻炼,增加劳动观念和分工协作精神,培养职业技能。

1)提高学生对建筑施工工艺、建筑施工方法的认识,巩固和扩大所学施工的理论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

2)了解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及工艺技术方法。训练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及管理工作所必须的各种基本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

3)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法,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岗位观念,工作责任心和团队协作意识的形成。

(3)实习岗位及岗位工作任务与内容

(4)时间安排与学时分配:本实训课程的学时共计60学时,具体时间安排见下表所示:

(5)成绩考核标准与评定方法:工种实训成绩主要由指导教师以学生现场实际从事的各个工种操作的质量技术水平而定,同时参考劳动态度,遵守纪律,实训日记,实习报告等方面的情况综合评定,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分评定,应单独记录成绩册。

(6)课程实施建议

1)实习组织:由专业教师负责工种实训环节的组织和现场教学;根据工种实训内容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

2)指导教师必须熟悉工种实训课程标准,做好实训准备工作。实训中要按实训教学要求和进度计划指导学生实训。每天实训结束后,应对当天的实训情况进行小结,并对次日的实训作好安排。

3)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记实训日记。实训结束后,要指导学生写工种实训报告,并组织学生搞好实训总结。

4)进入实训场地后,主要以带动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条件允许时,可聘请施工现场工人师傅或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操作要领指导,进行现场讲解指导实训,进行具体训练。

参考文献

[1]崔兴艳,王雪,张宇.高职院校“岗位导向,能力递进”实践教学课程标准制定的研究与实践[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02.

核心素养教学建议篇10

【关键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文化建设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胜利召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文化改革发展重要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会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了在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在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与改革开放时代先进文化的结晶,是维系社会和谐进步的基石。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根本和方向。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社会实践,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航向,确保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理想和目标。只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集中体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引导人民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和优越性,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最大限度团结民心和凝聚民力,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

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精髓和动力。只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发扬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激励中华儿女锐意进取、与时俱进,以思想不断解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基础和保障。只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筑牢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引导人民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自觉履行公民义务,担当社会责任,构建和谐家庭,才能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锻炼成长一大批德才兼备、德艺双馨的高素质文化建设人才,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奠定牢固的思想道德基础,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高校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上大有作为

高校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社会主义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重大历史使命,也担当着培养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人才的重要职责。高校既是思想文化的产生地,又是思想文化的传播地,各种各类思想文化在这里交汇激荡。因此,高校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地位,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筑牢大学生思想道德基础,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一)牢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理所当然也是社会主义高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尤其在新的历史时期是高校面临复杂情况、完成历史使命的中心环节。在文化思潮日渐多元化的现代高校,必须用思想政治教育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导向,巩固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奠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地位。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高校思想文化的根本,也是牢牢把握高校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导向、巩固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的关键所在。抓住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抓住了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也就抓住了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灵魂。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社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西方一些腐朽没落的思想文化观念也趁虚而入,加之国内的封建思想沉渣泛起。在各种思想思潮和不同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大学生思想文化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明显增强,受到各种思想文化观念的影响日益增多。这些思想思潮和文化观念如果长期得不到匡正和厘清,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影响高校的和谐稳定,最终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体现。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师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创造的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又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等校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所在。在利益日益多样化、价值日趋多元化的当下,人们的文化思想也日渐多元,文化需求也日趋多样和复杂。越是文化思想多样化越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校园先进和谐文化,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首先,正确把握文化多样性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辩证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统帅,是“一”,文化多样性是基础,是“多”。坚持“一”的主导地位,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因此,正确处理好“一”与“多”的关系是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作用的前提。其次,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日益多元的校园文化建设。高校文化永远姓“社”,永远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永远持有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永远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力量,永远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同时承认多元文化,尊重文化差异和多样。差异是社会存在的客观现实,多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如果否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毫无疑问将使广大师生迷失方向,导致人心涣散、社会动乱,必将带来严重后果;而如果忽视文化思想的多样性,不仅会扼杀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也会走向思想僵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否发挥主导作用,很大程度上也要看它能不能包容、整合、引领大多数社会群体的文化思想意识。一方面毫不动摇地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一切文化思潮,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另外一方面,胸怀世界,海纳百川,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唯有如此,才能建设好一个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大学校园文化。

(三)筑牢大学生思想道德基础,培养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一要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二要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三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同时指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与治理,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筑牢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落到实处,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振兴的希望和建设祖国未来的主力军,当然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和主要有生力量。因此,高校一方面饰演着参与文化建设的重要角色,另外一方面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文化建设者的重要使命。

为了确保高校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方向,营造健康向上、和谐奋进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让这一重要文化阵地百花齐放、硕果满园,需要教育引导全体师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责任,发扬严谨治学、潜心钻研、淡泊名利、自律自重的风尚,坚决遏制学术不端、情趣低俗等不良风气。鼓励师生深入实际,体验生活,投身社会实践,加强基层锻炼,增进群众感情,创造出高质量的文化精品,不断满足广大师生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

同时,高校最重要职责还是培养人才,培养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此,在价值观日益模糊、道德观日渐混淆的当下,高校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之中,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和培养活动之中。经常性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教育,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仁爱互助和家庭美德教育。针对当前出现在大学生中的道德滑坡、理想信念淡薄、价值观混淆甚至信仰危机、诚信缺失等突出的思想和现实问题,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和建设,加强诚实守信教育和制度化建设,加强法制纪律教育和建设,帮助大学生树理想、定信念,识正误、辨美丑,讲诚信、守法纪,为大学生自身学习、成长和成才提供良好的素养条件,为造就社会主义高素质的文化建设人才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中共中央宣传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m].学习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