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40:35

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篇1

[关键词]大数据;依法治国;国家治理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5)12―0051―02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的根本要求,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部署“依法治国”,提出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与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政治命题,提出要建立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和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1〕。近年来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拥有的数据信息海量增长,这对于我国深化改革背景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存在积极方面,也存在不利因素,必须积极分析大数据环境下依法治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而发挥其积极效用,规避其不利因素。

一、大数据与依法治国

大数据,是指产生于多种来源的巨量电子数据,具有容量大、速度快、价值大的特征。根据美国数据专家卡利乌・李塔鲁2012年对社交媒体推特产生的数据量进行统计发现,推特一天产生的单词信息量是过去50年《纽约时报》产生的单词信息总量的近3倍〔2〕,由此可见大数据容量之大;大数据时代的数据采集是实时的,分析结果更接近真实。大数据是重点促进以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形态。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显示,截止2014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47.9%,手机上网使用率达85.8%,远远高出全球平均水平〔2〕。无所不在的海量数据,加之无处不在的互联网络、云计算系统,使得大数据可以通过对数据的挖掘与分析,实时地做出判断和分析,为依法治国全面纵深推进的顶层设计提供客观、重要的数据支持。

什么是依法治国?中共十五大进行了系统阐述,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依宪依法管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事务,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进行。从这个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体中国人民,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生态领域的各类事务,对象规模庞大,内在结构复杂;其三,依法治国的过程需要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公开、透明、规范治理,加强权力监督与制约。

本文从主体、客体、过程三个层面剖析大数据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面临的历史机遇与挑战,在此基础上对其应对原则和实现路径进行探讨,旨在改善依法治国各个关键环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法治中国建设。

二、大数据时代有利于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局面

按照对依法治国内涵的深刻理解,法治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是依法治国当仁不让的领导者,党领导下的国家机关则是依法治国的执行者,他们对依法治国的全面纵深推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传统国家治理惯性的影响,我国法治化建设过程中法治主体越位、缺位和错位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如何能有效地将大数据嵌入到法治进程中,使其发挥积极效用并提升法治实施效益,各级党政领导需要着力提升数据理念和数据思维,自觉整合有价值的各类数据资源服务于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党和国家应当将大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树立数据治国意识和数据资源意识,重视实时数据的分析结果在决策中的应用,加强大数据应用的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引导大数据的技术研发,成立专门的数据管理部门,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增强党和政府对大数据的统筹能力。目前,已有部分省市成立了大数据管理局,通过对法治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更好地服务于依法治国的实践。但是,我们应当看到数据应用在治国理政层面还处于较为低下的应用水平,党和国家还需要加大力度,积极引导民众共同参与数据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形成多元协同共治的局面。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定要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传统进路的国家治理,党和国家机关发挥了主导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体领域涌现出了很多新媒体样态,人类进入了“自媒体”时代,社会个体可以通过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网络平台上自由表达自己的声音。社交媒体的平等、开放和互动特征使人民群众可以更为便捷地参与到国家治理过程中,民众可以通过自媒体、社交媒体等新媒体方便地获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法治数据,也可以及时地多渠道反馈意见、提出建议、参与决策与监督,参与积极性得到发挥,参与的广度与深度也逐步扩大与深化,为我国建设法治中国凝聚民识、汇聚民智,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但大数据时代,数据鱼龙混杂,如何对数据去伪存真,发挥数据的积极效用,规避其消极因素,需要加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大数据素养,培养其良好的数据伦理认知和精湛的数据辨识能力,使其主人翁作用真正得以体现。

三、大数据时代有利于增强对客体的科学认识

依法治国的建设水平,某种意义上取决于法治主体对法治客体的认知水平。作为依法治国的实践对象,依法治国的客体囊括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领域的各项事务,对象较为庞杂。

一方面,大数据技术可以促进社会调研方法的科学化。传统的社会调研主要采用统计抽样的方法,分类随机抽取典型群体,以问卷、访谈为主要方式,了解调研对象的观点和认识。尽管调研机构尽可能使调研对象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但在巨量数据迅速增长的大数据时代,其调研结论也难免有失偏颇。大数据时代的社会调研,基于现实存在的巨量数据的充分有效挖掘,通过分析软件和检索工具进行实时分析,体现即时数据的动态变化,有极强的时效性,避免了传统调研方法带来的时滞,也避免了传统抽样调查因样本选择和问题设计所导致的结论偏差,真正做到最大可能地充分利用数据,最大可能扩大调查面〔4〕,调查结果将具有更高的客观性和实时性。

另一方面,大数据技术可以促使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的科学化。大数据之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实现数据信息的跨部门、跨区域互联互通,然后通过数据的挖掘与分析有效地集成国家各个领域的信息,从更宏观层面上实现超越部门利益的多元协同共治,增强国家治国理政的顶层设计的能力。大数据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和国家必须逐步形成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和数据治理的习惯,以信息化手段建构不同的数据系统,加强数据的整合与交互,决策过程也更加严谨细致。首先,要建构法治数据采集系统。建立健全法治各环节的数据资源库,如执法案例数据库、司法案例数据库、社会舆情数据库等,实现对各类法治数据的有效采集;其次,要建立法治数据的分析系统。互联网时代,通过建构数据模型,对数据信息进行查询、检索和分析,去伪存真,筛选出真实有效数据;再者,要建立法治数据的决策系统。数据技术人员在政策业务专家的辅助下,在对法治数据进行计算的基础上形成分析报告,提交给具体的决策人员,至此,基于数据的决策模式方才形成。大数据时代,党和政府的决策不再依据直觉和经验,而是需要建构在由政策业务专家和大数据分析专家辅助的科学决策。

四、大数据时代有利于促成法治实施的公开与互联

从法治过程来看,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和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必须建立在法治数据的多样化及公开透明、互联互通的基础之上,数据开放是关键,数据互联是核心,数据安全是保障,共同促进依法治国全面纵深推进。

(一)数据开放是关键

现代治理强调的是公开与协调,国家治理过程以各参与治理主体必要的信息公开和透明为基本要件〔5〕。大数据时代,数据资源的公开透明是化解社会矛盾、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关键。从法治实施看,数据公开增强了党和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公开行政的自觉性,使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体系的运行更加公开透明,使“暗箱操作”、“权力寻租”失去生存空间。从法治监督看,数据公开可以激励普通公民、社会团体和新闻媒体参与监督,有利于防止决策失误和权力失控。全面推进数据公开,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机会通过事前、事中、事后多渠道规制法治权力的运行,督促党和国家机关依宪依法行使权力,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司法,不越权、不缺位、不错位,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发生。

(二)数据关联是核心

近年来,我国对国家机关的数据系统进行了整合,初步实现了同级部门及上下级部门之间数据系统的对接,但对于数据的互联互通还缺乏战略意义上的整体制度设计。因此,我们必须为全面依法治国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进一步规范各环节工作。一方面要加强法治主体间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共享。信息科技为提升法治实施效能、强化法治监督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要加强便民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执法、司法工作上网,优化流程设计,努力让群众足不出户,在家打开电脑就能享受公共服务,畅通互动渠道,善用新媒体手段,发挥微博、微信等移动社交工具的积极效用,用喜闻乐见的形式灵活传递法治信息,进行普法教育,增强依法治国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引导力。

(三)数据安全是命脉

大数据的开发利用,在给我们带来巨大便捷的同时,也使国家安全、商业安全、个人隐私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大数据时代的个人行为被高度数字化,通讯信息、消费信息甚至个人上网信息等数据都足以勾画出个人主要行为特征,这些数据不仅利于商家精准营销,也便于权力部门加强监控,“棱镜门”事件反映的就是掌握先进大数据技术的美国政府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全方位监听,对他国而言则意味着全面的安全威胁。此外,数据泄露与个人隐私安全成为大数据时代数据安全领域风险高发的重灾区,客户信息数据频遭泄露,这严重侵犯了客户的个人隐私权,削弱了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感,徒增了社会成员的不安全感,依法对大数据进行管理成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时代一个绕不开的重要课题。

“数据治理”已然成为大数据时代的一种趋势,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的时代大背景下,国家要集中力量进行大数据建设,运用大数据技术对依法治国领域重要事项、敏感议题做好精准分析,真正做到实时分析、及时决策和有效应对,加强大数据在依法治国领域的运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4-10-29.

〔2〕徐子沛.数据之巅:大数据革命、历史、现实与未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265.

〔3〕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cn/.2015-04-03.

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篇2

关键词:图书招标采购,信息获取

 

依据法律规定,高校图书馆图书招标采购,已经成为图书馆界图书采购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趋势引起了图书采访方式的变革,使得高校图书馆图书书目数据获取方式发生变化,进而图书采访工作方式也随之为变。采用不同的图书招标方式,我们的图书采访工作也会随着发生相应的变化。

以书目信息获取为主的招标方式图书实行招标采购以后,作为招标方的图书馆依据本馆采购计划列出招标预案。目前,针对书目信息获取的招标方式主要按版别来划分。例如京版,沪版,地方版,大学版等。论文参考网。其中大学版又以高教版比较特殊,有时还需要单独招标。以版别来划分中标商,再依据版别的不同对中标者提出书目数据的具体采购标准和要求。中标方按照各自所中版别来向图书馆提供图书采购书目信息。有时候也会依据图书馆自己获取的书目信息去组织书源。

这种招标方式可以规避书目数据的重复,各中标商依据自己所中版别组织信息,提供书目。图书馆方依据本馆计划,实施采购。依据版别的不同来招标的方式,可以促使中标方集中精力收集相关的书目信息,专攻一种,确保信息获取的最大化。

以码洋分包为主的招标方式这种方式是指图书采购招标方依据采访计划招标总额来划分投标单位。投标方则依据自己的实力投标,按折扣率优势来实现中标的方式。一般会有至少两家以上的书商中标。图书馆采购方一般会对书商的书目数据提出要求。例如要求书商提供数据必须覆盖的出版社比例;对某些核心出版社也会提出特殊要求;针对中标商的特点在一些细节上加以甄别等,在书商提供书目数据的质量进行量化的把关。书商在收集整理相关书目信息后,由图书采访人员来报订相关数据。同时,图书采访人员也收集相关信息要求书商去组织书源。目前来讲,这种以码洋分包形式为主的招标方式,是在高校图书馆实行的主流的招标方式。

这种招标方式的最大特点在于:书商为完成自己的计划广泛收集书源,大容量的提供给图书采访人员。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信息的广泛全面的征集。但是,这样一来书商提供的采访数据势必也会出现大量的重复的采访数据,给采访工作带来不便。这也降低了采访工作效率,间接影响了书源。笔者所在的图书馆就是以码洋分包的形式进行图书采购招标的。论文参考网。工作中,笔者发现我馆中标方中有两家书商提供的采访数据重复率高达40%左右,这极大的影响了我馆的采书计划和采书进度。工作中往往出现这种情形:那家书商的信息提供及时,它的采书计划也会进行的比较顺利和及时。之后的就会因为信息的重复问题而进展缓慢。那么,这部分不足的书目数据最后都由采访人员自行组织,极大的增加的工作的压力。

以大型出版社集团提供书目数据为主的招标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出版社为应对竞争,他们会组成出版集团或是出版联合体,通过做大做强来应对市场的需求。就会有一些出版社借助相应的品牌优势和地理上的便利联合起来形成新的招标竞争优势。在招标中他们一般会依托某一书商联合竞标。或是独立竞标,形成核心出版竞争力。例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武汉理工出版社就借助同城的地理优势,联合采书,共同向图书采访人员提供出版信息和图书现采条件。论文参考网。这也是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招标的一种新的形式。

结语图书采购招标现在已经是图书馆界的共识了。通过招标的形式采购图书,一方面,形成了以供应商提供信息为主,采访人员收集信息为辅的,馆藏重点出版社全信息网络的图书搜集方式,采全率,采准率大大提高,节省采访工作的时间和精力。一方面,图书供应商和图书馆双方在运营理论和图采工作方式方法上的相互配合,不断创新采访模式,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张美萍,招标采购后图书采访模式的新变化,图书情报工作,2008增刊(1).

2.陈文华,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图书馆学刊,2003(6).

3.盖明媚,高校图书馆书刊采访背景分析与思考,敬业网络信息,2008(9).

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篇3

[关键词]智能会计信息系统;会计智能化;面向小企业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6.21.023

[中图分类号]F232;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1-0049-05

1人工智能和商业智能

2016年alphaGo战胜人类棋手的比赛,让世人再次关注人工智能。在会计领域关于智能的研究由来已久。在业界已有服务提供商宣布提供智能化会计信息系统(intelligentaccountinginformationSystem,iaiS),学术界也有很多关于财务智能的研究。本文在总结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小企业业务简单、流程清晰、会计处理简便的特点,提出构建面向小企业的iaiS的结构体系,进而为会计智能化发展提供借鉴。

1.1人工智能和商业智能

人工智能(aritificialintelligence,ai)是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哲学等多种学科互相渗透的一门交叉学科。麻省理工的温斯顿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人工智能在专家咨询系统、自然语言理解、数据库智能检索、博奕游戏和决策、自动程序设计、人工神经网络取得了巨大的成果。GartnerGroup(1989)提出“商业智能”(Businessintelligence,Bi)的概念,认为商业智能是将数据转换成信息的过程,然后通过发现将信息转化为知识,是人工智能在商业领域的应用。目前应用在产品销售管理、客户管理管理、新产品开发推广和异常信息管理等领域。财务会计领域商业智能主要应用于财务分析和预警。

1.2商业智能在会计中的应用

在会计工作确认、计量和报告三个重要环节中,财务报告和数据分析是商业智能应用最广泛的领域。陈乃激(2007)将遗传算法(Ga)引入到财务分析中,研究指出遗传算法在财务分析对带约束的优化问题具有优越性。曾月明等(2008)利用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两种智能方法对财务报表舞弊可能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分析精度略高于传统Logistic统计方法。叶焕倬等(2013)采用自适应的贝叶斯网络模型,结合遗传算法建立智能预警模型,对企业财务危机进行预测,取得较好的预测效果。以上研究将商业智能的相关方法引入到财务分析中,在分析基础上做出预测,丰富了财务分析的方法。通过和专家咨询系统相结合成为会计信息系统财务分析相关模块开发的重要理论和方法依据,成为会计信息系统智能分析的理论基础。

会计核算智能化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如何实现会计凭证的自动编制。王文莲、刘海颖(2008)指出根据经济业务自动编制会计记账凭证,实质是将会计职业判断变为计算机智能判断,可以探索通过设置会计业务判断码实现会计核算智能化。刘鹏、王文莲(2009)通过分析会计处理过程中需要职业判断的节点,对判断进行穷尽,给出判断对应的凭证类型,并设置相关的关键词,通过判断和关键词实现会计信息系统智能判断自动记账。周元元、贾晓柏提出重塑会计流程,按照生产式系统原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事实库、规则库和推理机搭建动态数据平台,通过“事件驱动”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以上研究分析企业经济及会计业务特征,设置关键字或判断码,让计算机智能判断代替会计职业判断,实现会计核算业务的智能化。这些研究为会计信息系统提供商提供了借鉴,目前会计信息系统部分业务核算已经实现了智能化处理。

商业智能对会计信息系统(accountinginformationSystem,aiS)影响的研究也比较多,多数研究如何应用商业智能优化会计信息系统。彭江平(2005)提出财务智能的概念,探索建立财务智能分析模型。吴胜、张智光(2007)对比了应用不同人工智能技术的财务软件,指出在未来智能财务软件的开发中各种人工智能技术必将别融合使用。曾繁荣、张琦(2011)提出结合XBRL和商业智能进行会计监管、整合会计数据。韩向东(2015)指出商业智能的功能特点吻合管理会计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要求,认为应该构建基于商业智能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研究表明商业智能对aiS的优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各种探索为开展iaiS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借鉴。

2智能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体系

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篇4

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综合档案馆自我调适的原因

一般认为,“引起调适的原因有:(1)冲突;(2)社会变迁;(3)文化交流。”⑶那么,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综合档案馆自我调适的原因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其原因首先是,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在维护公民知情权等方面提出了某些新的要求。如,以20__年4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2号的形式公布的上述《条例》明确规定:1、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应当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第五条)。2、应当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包括: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第九条)。3、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一般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第十八条)。4、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还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政府部门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第十三条)。5、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规定(第二十~二十八条)。6、监督和保障(第二十九~三十五条)。

其次是,我国各级综合档案馆与政府信息公开形势某些不相适应的问题开始凸显。以可以对应上述条款的有关内容为例,一是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⑷第十九条关于“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三十年向社会开放”的规定,包括行政机关移交的涉及政府信息的档案在内的所有档案,进入国家档案馆后原则上都适用上述《档案法》的规定,换言之,可以不受上述《条例》的约束,而有关档案馆也就可能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避风港”。二是上述《档案法》第二十条虽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公民根据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教学科研和其他各项工作的需要,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利用档案馆未开放的档案”。但是,由于上述《档案法》第二十条明确授权制订“利用未开放档案办法”的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至今没有出台“有关规定”,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馆藏未开放档案的利用还是一个“无法可依”的领域。这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还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政府部门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的形势需要,是不相适应的。此外,以卷为保管单位的传统管理模式,往往使大量控制卷中一些可以公开的档案文件与公众无缘。

即便如此,综合档案馆要不要通过主动调整来积极回应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形势下的社会需要,仍然是一个有待形成共识的问题。以要不要开展馆藏未开放档案(主要是指行政机关移交的、尚未开放的档案)依申请利用为例,一些同志认为,此事一是缺乏法律依据,二是对于馆藏形成已满30年的档案开放鉴定尚且难以及时完成的综合档案馆来说,开展馆藏(行政机关移交的)未开放档案依申请利用是力所不及的。其实,这些说法是值得商榷的。

关于开展馆藏(行政机关移交的)未开放档案依申请利用有没有法律依据的问题。上述《档案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公民根据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教学科研和其他各项工作的需要,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利用档案馆未开放的档案”。而且,该条款同时明确,“利用未开放档案的办法,由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规定”。此外,__在20__年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中办发[20__]12号)时就提出,要“加强研究档案开放利用与政务公开的工作衔接”,“市和区县档案馆要加强政务公开的配套服务措施,研究实施依申请提供利用档案的新型服务机制,不断满足公众查阅政府公开信息对馆藏档案的利用需求”⑸。因此,开展馆藏(行政机关移交的)未开放档案(依申请)利用工作,怎么能被认为是“缺乏法律依据”呢?

至于如何开展馆藏(行政机关移交的)未开放档案(依申请)利用工作,这正是有待有关档案部门依法作为的问题。关于有关档案馆对于形成已满30年的档案开放鉴定尚且难以及时完成,开展馆藏(行政机关移交的)未开放档案(依申请)利用工作更是力所不及的问题,可以说是一种误解。因为,一方面,实践表明,档案作用的发挥往往随着社会关注点的转移而发生明显的变化,已开放档案不能满足的社会需求,往往需要通过开展未开放档案依申请利用来实现。因此,可以认为,开展馆藏(行政机关移交的)未开放档案依申请利用与依法开放档案,并不是冲突的,而是有效的补充。另一方面,档案馆的有限“投入”如何合理使用,是一个应当根据社会需要统筹解决的问题。在新的形势下,综合档案馆尤其是那些馆藏数量多、基础工作薄弱的大型档案馆,确实面临着一个如何区分轻重缓急、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科学抉择问题。而开展馆藏(行政机关移交的)未开放档案依申请利用正是一件值得有关档案馆有所作为的事情。

因为,开展馆藏(行政机关移交的)未开放档案依申请利用工作,一是有助于提升综合档案馆便民惠民的社会形象。我国各级综合档案馆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直接领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馆藏档案的主要来源是党政机关,档案馆通过档案提供利用等公共服务不仅维系着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而且体现了其应有的社会形象。然而,由于目前综合档案馆正式向社会开放的档案从总体上看仅占馆藏总量的一小部分,其他未开放档案与公众几乎是“无缘”的(其中相当部分档案的不能开放又是由于以“卷”为保管单位造成的),这不能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众分享国家档案信息资源的权益和国家档案馆的公众形象。开展馆藏(行政机关移交的)未开放档案依申请利用工作,可以满足公众对档案信息的个性化需要,可以明显提高馆藏档案公众利用的比重,它不仅与形成已满30年档案的依法开放是互补的,而且是积极回应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公众期待的“事半功倍”之举。二是有助于放大政府信息公开的积极效应。据统计,我国有用信息的80%由政府掌握,但这些信息大多处于不对外公开的状态。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建立了政府与社会之间及时、顺畅的信息公开渠道,加速了政府信息的流动和开发利用,减少了信息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促进了政府信息更快地转化为社会的物质财富。政府信息公开也使人民通过享有知情权(信息自由权),正常地行使我国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政府信息公开,也是我国政府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形势下,努力建设服务政府、法制政府和责任政府的有效措施。而行政机关移交进馆的档案涉及相当多的政府信息,开展这部分未开放档案依申请利用工作,将在相当程度上弥补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不足。这也是各级综合档案馆被优先确定为当地政府公开信息集中查阅场所的基本理由。对此,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认识,进而才能自觉做到与时俱进,有所作为。

二、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综合档案馆自我调适的对策

如前所述,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综合档案馆的自我调适,是一项毋庸置疑的现实任务。其内容包括:一是观念层面的调适,主要是解决与政府信息公开在服务理念上的“接轨”问题。二是实践层面的调适,主要是解决与政府信息公开在实践上的良性互动问题,其中包括档案收集如何扩大范围、健全手续;整理鉴定如何突破传统案卷的束缚;档案信息化建设如何助推资源共享的进程;档案利用如何实现依法开放与依申请利用并举。三是制度层面的调适,主要是解决有关档案法规与上述《条例》的适度衔接问题。

(一)关于观念层面的调适

为解决与政府信息公开在服务理念上的“接轨”问题,一是要明确什么是“轨”?二是要明确如何“接”?

笔者认为,这个“轨”,就是上述《条例》确定的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原则之一----便民原则。当前,作为当地政府公开信息集中查阅场所的各级综合档案馆,为贴近民生、服务大局同样有必要推行便民原则。而且,坚持便民原则,也是各级综合档案馆公益性的集中表现。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新形势下,只有坚持便民原则,才能充分发挥各级综合档案馆在公共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

如何“接”这个“轨”?对于各级综合档案馆来说,关键是建立有效的运作机制,以期将便民原则贯穿档案馆建设的始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决策规划的民主化。即将“便民”作为档案馆事业科学发展的聚焦点,通过组织专家咨询活动,充分发挥档案系统各类专家在推动档案馆重要决策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科学化进程中的突出作用;搭建各种平台,为广大档案用户建言献策提供更多的机会,建立公众参与档案馆建设的长效机制。⑹

2、业务建设的统筹化。即将“便民”作为档案馆业务建设的新坐标,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好档案馆基础业务工作与利用服务工作的协调发展。⑺

3、后勤保障的社会化。即将“便民”作为档案馆有关保障工作的立足点,无论是档案馆的客人服务、设备保养、安全保卫、环境保洁、车辆管理等后勤保障工作,还是档案整理、鉴定、目录建库及档案数字化加工等劳动密集型基础业务建设,应尽可能通过履行合同形式外包给有关社会组织(企业)来完成。⑻

4、窗口服务的人本化。即将“便民”作为档案馆利用服务的新境界,档案馆无论在常规性查阅服务中,还是在拓展性社会服务中,都要切实践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⑼

(二)关于实践层面的调适

为解决与政府信息公开在实践上的良性互动问题,有必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1、档案收集

一是要拓宽视野,扩大收集范围,即根据新形势下政府完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综合档案馆既要收集主管部门政策规划性文件材料,又要收集有关单位贯彻实施性文件材料;既要收集反映机构改革、社会变迁情况的材料,又要收集所有涉及人的凭证性信息材料。二是要健全接收手续,为移交档案中涉及的政府信息的后续利用创造条件,即为了解决涉及政府信息的档案移交进馆后提供利用的政策连续性问题,拟参照《__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明确规定⑽,有关档案馆在接收行政机关档案时应要求移交机关书面告知有关政府信息原属于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或者不予公开的情况。三是要依法规范档案提前移交工作,对于旨在规避“风险”而提前移交档案的行政机关,应进行必要的协调工作,让他们全面理解《档案法》第十九、二十、二十一条规定,增强相关的法制观念,即不能认为档案一旦移交进馆就可以“万事大吉”了(“满30年向社会开放”),不能认为馆藏未开放的档案公民和组织就不能(按规定)利用,不能认为档案一进馆即与移交机关无关了(根据《档案法》规定,档案移交机关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前提是应向档案馆提供其移交档案中不宜向社会开放部分的限制利用的意见)。

2、整理鉴定

要突破传统案卷的束缚,但并不是要改变档案实体保管的现状,而是拟在面上推行机关文书立卷改革的同时,对馆藏传统案卷,一是建立文件级档案目录检索体系,二是开展文件级档案鉴定工作,为档案信息公开和全文数字化建设提供依据。在此,要正确认识“尊重原有基础”的档案整理原则。应该看到,尊重原有基础,即保持文件在来源、内容、时间、形式上的历史联系,这是档案实体手工管理情况下便于保管利用的必要基础,但是它已经难以完全适应档案信息资源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尤其难以适应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档案利用服务的实际需要。比如,政府信息是以件为单位提供主动公开或依申请公开的,因此,一般以件为保管单位,建立相应的检索工具,确定鉴定开放意见,更便于提供利用。

3、档案信息化建设

为了助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进程,档案信息化建设一方面要服从国家关于从信息技术阶段转向信息资源阶段,从基础设施阶段转向深入应用阶段,从数量建设阶段转向质量建设阶段,从粗放配置阶段转向追求效益阶段的信息化发展战略⑾,一方面要充分兼顾档案利用服务的现实需要。为此,从信息资源建设层面来说,档案信息化建设应该首先加快以省(市)级综合档案馆为基地的档案目录中心建设,以有效提高本地区档案馆(室)藏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水平;其二是推行电子文档管理的规范化,即增量档案资源的电子化建设,最大程度地确保电子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其三是开展存量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一方面要求新进馆的档案按要求完成数字化工作,另一方面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馆藏档案的全文数字化工作。在馆藏档案的全文数字化方面,拟借鉴我国外交部档案馆的做法,即在计算机终端上对数字化的档案进行鉴定,把内容可以公开的档案拷贝到开放数据库系统中去,对外提供利用⑿。这一做法的合理性在于,可以突破馆藏档案以“卷”为单位保管的局限,明显提高馆藏档案的开放比重;以内容可公开为标准来整合数字化档案资源,形成的开放数据库系统可以确保对外利用的信息安全。

4、档案利用

一是要实现依法开放与依申请利用并举。由于各种原因,目前馆藏档案正式对外开放的比重仅占馆藏总量的一小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综合档案馆的公众形象。有鉴于此,综合档案馆有必要通过开展馆藏(行政机关移交的)未开放档案的依申请利用,一是缓解社会对馆藏形成满30年档案鉴定开放的压力,并明显提高馆藏档案对公众提供利用的比重,最大限度地提高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效益;二是在一定程度上回应公众对行政机关移交档案中涉及的政府信息及时利用的需要,即不仅保持与档案移交进馆前有关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或依申请公开的政策连续性,而且对馆藏中部分涉及当事人合法权益但不涉及国家机密(重大利益)、商业秘密及他人隐私的未开放档案(信息),依申请提供有关公民或组织利用。

有人担心:开展馆藏(行政机关移交的)未开放档案的依申请利用会给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提供可乘之机。笔者认为,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但是,政府信息公开同样存在这种可能性,我们不是也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吗?何况馆藏未开放档案依申请利用的“裁量权”在国家档案馆手里,有必要如此“担心”吗?诚然,开展馆藏(行政机关移交的)未开放档案的依申请利用工作,对于综合档案馆来说是审时度势的“自我加压”,但它能使我国各级综合档案馆在推行个性化服务和向名副其实的公共档案馆转型方面前进一大步。

二是要加强涉及政府信息的各类馆藏资源的研发工作,即要重视研究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需求动态,对档案馆拥有的涉及政府信息的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开发,并以行之有效的各种形式主动地为公众服务,为政府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服务。

(三)关于制度层面的调适

要解决现行档案法规与上述《条例》的适度衔接问题。如,根据上述《条例》规定,不仅4类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而且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主动向政府申请获取所需要的政府信息。而上述《档案法》不仅规定,“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三十年向社会开放”,而且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公民根据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教学科研和其他各项工作的需要,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利用档案馆未开放的档案”。然而,进行两相对照的话,我们不难发现,上述《条例》不仅明确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还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政府部门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第十三条),而且明确提出了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程序性规定(第二十~二十八条)。但是,上述《档案法》虽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公民根据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教学科研和其他各项工作的需要,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利用档案馆未开放的档案”,而该条款同时明确授权制订的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却至今没有出台相关的“利用未开放档案的办法”。因此,涉及政府信息的档案,只要进了国家档案馆,就难免不受上述《条例》的约束。有鉴于此,要解决现行档案法规与上述《条例》的适度衔接问题,重点是解决馆藏未开放档案利用的程序“合法”问题。为此,有关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拟依照上述《档案法》第二十条授权的规定,通过制订“公民申请利用国家档案馆未开放档案办法”来适应上述制度层面的问题。

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篇5

关键词:海航装备,信息管理,信息化

 

引言

装备报废而相关资料没有适时处理,由此引发的泄密事件引起了笔者对装备信息管理信息化的思考。从美军近几年进行的几次战争中可以看出,“不对称战争”更主要的是对战场、装备等信息资源的“不对称”获取。目前我军正在构建信息化平台,如果能以此平台为依托,构建海航装备信息管理信息化平台,不仅能使装备信息管理效率得以提高,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更重要的是能够加快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装备信息获取的速度,使指挥人员能够对装备的信息了如只掌,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确保战争的最终胜利。

1装备信息管理的概念

从狭义上讲装备信息管理是指对装备的生产方、产地、构成、主要指标等基本信息的管理。笔者认为,构建装备信息管理信息化系统,应将装备信息管理的概念广义化。广义上的装备信息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装备基本信息:装备的生产方、产地、构成、重量等基本信息,同时还应包括装备的转场信息、使用信息、维护信息、存储信息。

(2)附件信息:装备图纸、操作使用说明书或光盘资料等。

(3)信息管理设备:以计算机为主的各种信息管理硬件设备。

(4)信息管理平台:实现装备信息管理所依赖的操作系统、管理软件等软件。

(5)信息管理机构:实施装备信息管理的相关人员、机构以及信息管理平台的相关研发、维护人员。

2海航装备信息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2.1目前海航装备信息管理的现状

现阶段正是海军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各种新式武器装备大量装备海航部队的同时,原有的武器装备也仍在服役,从而造成了现阶段大量新、旧装备共存的局面。以无线电罗盘为例,现阶段海航部队使用的无线电罗盘至少有六种,装备信息管理的难度可想而知。目前海航虽然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信息管理自动化,但各种装备信息的管理仍然主要依托于纸质媒体。装备在转场、返修等过程中,纸质媒体容易出现破损、遗失、失泄密等问题,而且对装备的信息也不能做到适时跟踪。论文参考网。在爆发战争的情况下很难做到对装备信息的实时获取。

2.2美国等发达国家目前装备信息管理的现状

早在60年代,美军各军种就已建立了各自的装备信息相应的数据库系统。在80年代,他们又对各系统普遍进行了技术改进。进入90年代以后,美军相继启动了“联合全资产可视性系统”、“全球战斗保障系统”和“战斗勤劳保障控制系统”等项目建设,抓紧构建装备信息管理信息化系统。目前美军各级部队的装备信息管理,普遍采用了信息化管理手段。不仅各类装备仓库实现了信息化管理,而且作战部分队也都注重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例如,美国陆军分队的通用车辆管理,每辆车的所有信息,包括各个零部件的修理、更换情况,都用计算机记录在案。美国陆军正在大力推广的“自动货单系统”,硬件主要由计算机、手持式远距离监视器、激光卡读写器和条形码扫描器组成。使用时,在大件装备或者集装箱上安装无线电射频标签,集装箱内的各个单件装备或零部件都附有自动显示激光卡,手持式远距离监视器能自动接收无线电射频标签发出的信号,能自动地把有关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中,从而使部队能随时随地了解该批装备的所在位置。德国90年代成功开发了“综合指挥与武器使用系统”,将装备信息纳入系统管理之中,并于1994年在支援联合国在索马里的维和行动中正式启用。论文参考网。俄罗斯早已将装备数据库系统列人装备编制。

3装备信息管理信息化方案

3.1构建装备信息管理所必需的信息化平台

要实现装备信息的信息化管理,必须有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平台。目前我军正在实施信息化建设,海航各部队之间已经建成了信息化网络,以此网络为依托,开发出能够纳入海航乃至全军的装备信息数据库,将广义意义上的装备信息全部纳入该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同时此数据库应当具备以下特点:

(1)详细的数据录入功能。按照广义意义上的装备信息,分门别类的将所有信息纳入其中。

(2)方便的信息查询功能。根据某一关键字如装备名称或性能等进行查询,能够快速地得到与此相关的装备的信息。

(3)高度的信息安全。对于数据库的信息安全必须特别注意,确保数据库只能为我所用。

(4)一定的评估机制。能够对装备做出一定的评估,从而为决策者提供一定的依据。

构建此信息化平台时,应当考虑该数据库未来联入全军数据库的可行性。

3.2构建装备信息管理信息化所必需的一体化信息化平台

目前海航装备的基本运行体制是经过生产方到部队,由生产方或相关保障单位进行保障维修。要对装备信息做到实时获取,就必须将此环节中的各个单位都纳入到信息化管理的体制中来,即一体化信息平台必须将生产方、部队、保障单位纳入进来,从而使装备从生产、交接、验收、储存、保管、检查、保养、维护、修理,退役、报废等各个阶段,都能够将相关信息录入数据库,对装备信息实现全寿命管理。

海航目前对于装备信息的管理基本上是以各个部队自身为单元进行管理。而各个部队内部装备信息的管理主要是通过航材和质控室进行管理。构建装备信息管理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一体化机制,可以以各个部队、生产方、保障维护单位为单元,以各个部队的航材和质控室为子单元,最终将所有单元整合成为自上到下统一管理的一体化机制。

3.3创建装备信息管理所需的法规制度

要对装备信息实行全寿命管理,应建立相关的法规制度,通过法规制度来明确各个部门、各个阶段对装备信息的管理。这个方面我们可以从美军得到一些启示:美军为了搞好部队武器装备管理,建立了一整套的法规制度,明确规定了各个阶段、各种情况下部队武器装备管理的目标、任务、要求和组织实施方法,使部队武器装备信息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美军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颁发了有关综合保障、装备维修工程等方面的一系列法规,使武器装备全寿命周期内各个阶段,都时时处处有法可依。目前我海军已经颁发了《海军航空兵装备技术保障法规》和《海军航空机务工作规定》这两部法规,可以在此基础上,发展制订海航自己的装备信息管理保障法规。

3.4建立海航装备信息管理所需的信息人才培养体制

构建装备信息管理信息化平台和管理机构都依赖于优秀的信息管理人才。信息技术是当今科学发展的热门专业,部队和地方具有共性。论文参考网。因此,对于信息人才的培养不用部队再另起炉灶,可以依托部队院校和地方大学,创造相应的条件吸引优秀的信息人才加入到海航信息化管理机构中来。

4结束语

目前信息化的浪潮早已席卷全球,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台海的严峻局势,只有抓紧时间实现我军的信息化建设,才能在可能爆发的战争中做到信息资源的“不对称”获取,从而知己知彼,确保战斗的最终胜利。

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篇6

[关键词]一体化;mBSe;模型;总体设计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08.044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5)08-0061-01

1背景需求分析

信息化建设发展至今,单位越来越重视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对信息化建设中的核心、重点工程综合考虑、统筹解决,全面实现重点工程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数据一体化、业务一体化、技术一体化”工作目标。这些重点工程往往具有信息系统复杂繁多、工程建设参与方多、投资规模巨大的典型特征,设计过程中涉及多设备系统、多标准体系、多数据体系、多应用系统、多业务单位等协同作业。信息化工程可以促进国家信息化工作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发展,为国家信息化建设发挥重要作用,正是符合以上重点工程特点的典型场景。

2重点工程总体管控思路

重点工程总体管控的核心工作思路,是依据重点工程总体建设的指导方向,从业务、系统、数据三个重点方面,依据信息系统一体化协同设计方法,通过总体设计管控工具集的支撑,实现论证报告模型化、模型一体化描述,自上而下支撑明确发展路径,同时在积累的各专项业务及系统模型基础之上,自下而上支撑重点工程建设。推进信息化建设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其工作定位在于为信息化重点工程总体建设提供“方案模型化、模型一体化”咨询服务。在不影响信息化产业链任何环节的前提下,作为第三方咨询商,支撑客户方提高信息化重点工程建设质量,降低风险。

2.1业务整理支撑方面

在业务层面上,重点工程总体管控工作主要是在重点工程进行各阶段论证的过程中,在进行业务基本情况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已确认的书面调研素材,针对相关业务进行梳理描述。

业务整理以业务流程为线索,精细化描述相关组织结构、职能职责、协作流程及相关信息控制与流转情况,形成协同一体化的现状业务模型,并可以针对一体化的现状业务模型进行完整性检查与逻辑诊断,分析给出问题结论,支撑最终设计形成协同一体化的未来业务架构。

该项工作的开展,有助于促进全面了解相关业务布局和信息化发展需求,建立形成统一的业务架构,从而提升全面和专项掌握相关业务运行状态,减少反复调研的时间和人员占用等问题,大幅提升重点工程论证工作进程。同时,通过业务整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分析的深度融合分析,也有助于分析并减少、规避重大管理风险。

2.2信息系统专业分析支撑方面

在信息系统层面上,重点工程总体管控工作主要是在各阶段论证报告的编制过程中,对核心业务系统的各阶段技术文档相关内容进行梳理、验证和审核,实现“文档完整性、功能一致性、数据正确性”的目标。

该项工作的开展,有助于解决信息系统各阶段设计文档不符合业务实际需求、与实际系统严重脱节或“失真”等诸多问题。基于国家和国际标准,梳理系统,补充技术文档,完善系统业务流程,纠正数据错误,理清接口关系。

通过第三方咨询组织的信息系统专业分析工作,梳理业务流程、完善数据设计、确认功能和接口,也为具体对应系统的开发商及维护团队的介入提供了有效支撑。同时,也通过这项工作,为旧系统升级改造和新系统开发,减少对开发商的过度依赖。

面对不同时期和开发商,不同形式的技术文档,信息系统专业分析工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文档分析提供基于《GB/t8567-2006》的分析规范和可执行的分析指标项,为今后统一的技术文档建设、审查以及验收提供重要依据,同时建立了整合后的一体化系统设计模型,形成统一的系统架构。

2.3数据规划与分析支撑方面

在数据层面上,重点工程总体管控工作主要是基于以上业务整理、信息系统专业分析工作,进一步支撑实现“统一业务、统一技术、统一数据”,实现数据大集中和数据资源的共享。

遵循统一数据规范,结合相关业务体系和运行系统的特点,为建立统一的数据架构提供了有效支撑,同时提供了“保真、一体化”的基础数据库,能够确保数据对应和提取,提升数据质量,进而加强重点工程论证报告依据,提升论证报告质量。通过该项工作,可以实践验证前期不断完善过程中的业务架构和系统架构,有效支撑数据架构的建立和使用。

3总体管控工作的意义

通过重点工程总体管控工作的实施,可以为信息化工程各阶段论证报告的形成提供有力支撑。

3.1提供论证报告文档模型化、详细颗粒度检查与完整性诊断,提升质量

重点工程总体管控工作可针对各阶段论证报告相关的业务、信息系统、数据等分别进行模型化描述工作。同时,可以对已建模型从功能、流程、信息方面进行适宜颗粒度的检查与完整性诊断,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从而有效保障论证报告内容完整、翔实,提升论证报告质量。

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篇7

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不同软件之间的模型数据交换都要依靠软件之间的数据接口。出于利益考虑,大多数软件公司不愿意公开自己的模型数据格式,也就造成信息无法进行有效、顺畅的交换,这给实际的工作带来很多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建立一个统一的工程信息模型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这样就可以使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信息得以共享和交换。建筑结构信息模型就是依据这样一个理念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模型技术。建筑结构设计信息模型主要采用三维数字技术,并综合了建筑工程项目相关信息的数据模型,这种模型在具有物理模型基本结构和信息的同时还拥有模型的属性、模型管理以及模型的关联等信息。建筑结构设计模型信息具有关联性、一致性和完备性的特点,能够建立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的数据源,能够有效解决工程数据之间全局共享和一致性的问题。为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的模型自动转化提供了合理的解决方法。

2建筑结构设计模型的自动转化

2.1建筑设计模型与结构设计模型的自动转化

目前,很多建筑企业在进行设计时还是采用比较传统的二维图设计方法,工作人员在进行施工图纸和建筑内部结构的绘制时还是依据固定的设计设计图纸来进行设计的。这样,比较简单的图元识别只能帮助施工作业人员对重大构件的位置加以明确,而较小但要求比较高的细节部分并不能来精准定位,因此使得施工过程变得繁杂,施工任务变得比较繁重,从而使施工效率地下。而统一了各建筑产品描述标准的iFC标准则涵盖了建筑项目的每一个环节,十分精准的描述了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几何模型,对不同模型之间的自动转化提供了方便,其主要的优势为:(1)更加容易识别建筑构件,使建筑项目的施工更容易进行。墙体、柱、梁等结构构件是建筑结构设计模型能够容易识别出来的,而经过iFC标准进行模型转化以后,建筑墙体不仅包括结构层,还包括墙体两侧的装饰层和保温层,同时还明确了门、窗等非结构构件;(2)加强了构件之间的关联性,转化以后的信息模型可依据具体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处理;(3)实体定义和关联关系相结合,使结构的逻辑性增强,基于洞口和墙体实体对结构墙体进行精准的描述,并且定义建筑结构中墙体的多种材质模型,加强对iFC标准的解析是建筑设计向结构设计转化的一个难点,iFC文件解析可根据建筑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自主研发,也可以采用商业化iFC数据解析接口得以实现,最终通过对iFC文件的解析来获得建筑结构设计的模型。

2.2结构设计模型与结构分析模型的自动转化

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就是建筑结构分析,自动生成结构分析模型以及回传分析结果都是通过结构分析过程得以实现的,目前从国际上使用最普遍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公开模型格式的数据来看,该过程的实现是比较容易的,建筑结构设计模型和结构分析模型之间的转化还停留在不同有限元分析软件间几何模型的基础上,二者转化的具体过程如下所示:(1)遍历生成的建筑结构设计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将结构构成信息导出,进而写入模型文件;(2)对已生成的模型文件,将其导入置软件中,并对此模型文件进行定义补充、荷载的施加,并对结构设计加以分析;(3)通过数据库借口将结构设计结果导入到数据库;(4)将需要的结构构件和构建信息与所生成的结果进行比较,并通过借口导入从而形成关联关系,构建完整的施工图设计模型,对工程的量算和施工图纸的实际进行指导。

2.3结构施工图设计模型与工程量算模型的自动转化

工程量算是否准确直接影响项目的造价和工程项目的投资控制。建筑设计模型是建筑工程中工程量算数据的直接来源。目前,我国量算模型数据的转化大多采用三维图形量算软件,实现不了iFC数据的交换,因此只能通过专用的接口来实现数据间的转换。目前,国内应用比较广泛的广联达钢筋抽样软件是通过XmL映射模型来实现结构设计与工程量算之间转化的,首先定义XmL模型机制,再对模型模板进行定义,多采用模式定义或者文档定义,经过研究实践表明,可替代文档定义类型和稳定定义类型相比,前者表示方式比较灵活,文档采用的语法与相关模型机制语法相比具有高度一致性,并且具有强伸缩性,因此可替代文档类型可实现建筑施工设计模型向工程量算模型的转化。

3结语

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篇8

关键词:油田自动化生产

中图分类号:tD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c)-0080-01

1油田自动化技术应用状况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加快了油田自动化生产发展步伐,较多油田均创建了良好的自动化运维系统,充实自动化技术团队,强化技术人才培养与引进,为生产管理创造了优质的基础条件与客观环境。同时较多油田生产单位完善自动化运维体制,令各项职能分工更加明确,并细化制定了岗位要求,确保自动化生产体系相关技术的健康运转,还强化巡查检验,确保故障问题及时解决,做到了备件完备、台账以及数据更加明确清晰。当前,油田企业全面研究各项行业标准、规范,并依据企业自身特点促进了数据结构体系与技术管控的有效完善,创建自动化标准系统。好预见性。

2自动化技术在油田生产现场的需求

伴随油田生产前线自动化水平的日益提升,其在自动化实践系统应用需要方面更加突出明确。即需要创建高效、网络化、便捷性、可靠安全与优质的统一化信息管理与平台,方可满足各个生产控制部门自动化工作需要,还可全面扩充油田信息自动化应用的实践范畴,提升其广度与深度。通过统一数据控制平台,可将形成关系型数据库各类数据快速的借助网络,同时相关人员则可在后方第一时间明确油田生产现场状况,进而显著提升了各类价值化数据信息共享应用水平。各类已有生产信息数据应同自动化信息完善结合,形成站库实践生产资料报表,进而有效降低报表形成人为影响,确保各项报表信息真实系统性,提升自动化信息的应用价值,强化油田站库实践管控能力,降低现场人员劳动强度,并优化提升生产管控效率。

3油田自动化生产技术应用与推广

油田生产实践中需自动化采集的各类信息数据具有较大密集性,倘若数据库体系结构不做进一步的优化改善,将导致应用信息数据的查阅效率较低,无法快速的实现各类关联复杂信息的准确查询以及优质加工,将对后续的全面分析与实践应用造成不良影响。为此,应做好数据库系统结构的优化设计,令其体现合理的结构性,低水平冗余性,能够快速的扩充以及访问信息,便于良好的编制各类应用程序。由此可见,油田自动化信息数据科学手段的持续优化规范、科学统一、高效自动化、合理规范性,为今后自动化实践应用的一项主要工作任务。

经历了长期的开发研究,油田自动化生产运营体系形成了多项系统的交叉渗透。而伴随自动化生产应用模式的优化发展,对油田自动化生产则提出了全新要求,丰富的自动化数据信息则需要通过一体化加工发挥价值化功能,进而对自身及时性以及精准性形成了一定影响。目前,网络技术、虚拟原理、可视化技术以及多媒体手段也需要应用优质的用户界面,方能发挥核心应用价值。基于这一发展形势,可应用图形化的用户界面为非专业技术用户提供操作便利,人们可利用图形窗口与丰富菜单满足快速操作需求,并可令蓝图以及高效的编程、立体化、色彩性的动态图形展现、信息模拟、动态图像跟踪以及仿真、各个方位视图以及细化成像、精确的比例缩放等功能成为现实。进行可视化的计算可广泛用于快速分析各类自动化信息并阐释其内涵,令信息交流不必局限在应用语言进行表达以及文字进行表述,而是可快速直观的应用图像以及图形或丰富的动画信息,促进其同虚拟技术的良好集成,进而丰富应用领域。该手段可有效的紧缩用户分析明确故障的周期,并促进自动化管控效率的良好提升,令设备运行服务产生故障的机率大大降低。获取的实时信息数据则可通过列表以及表格模式显示出来,并可实现快速刷新,具体频率可控的目标。一旦数据量高出警戒标准则可借助相应的颜色进行警示,可发出四类等级水平的报警,进而令运行操控人员全面明确油田生产状况与设备服务状态,全面汇总各类实时获得的信息数据构成图表,并就各个监测方位有效的绘成曲线图。工作现场人员则可通过对曲线的明了观察了解油田设施的服务状态,各类重要参数的波动趋势,进而借助近期以及价值化历史信息明确站库之中设备参数状况与阶段运行标准,进而为油田生产管控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

油田实践生产阶段中,生产报表是其重要的参考数据,囊括了丰富的数据信息,同时更新较快,应用算法较为复杂。其中包含各类生产信息。为提升工作效率,可广泛应用推广自动采集、回传应用技术,进而取缔人工录入,提升数据信息快速性与精准性。报表之中将各类数据项一并携带,工作人员仅需要将当天质量流量计中的数据进行录入,便可通过系统自动形成标准报表,供查阅浏览。他类用户则可依据相应权限登录查阅并下载有用报表,进而为实践工作提供更多便利性。

4油田自动化生产技术应用成效

油田自动化生产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全面推广,由根本层面促进油田企业传统数据信息处理、价值化资讯模式的更新转变,令其工作任务划分以及组织体系结构更加先进、优秀,并为油田生产企业当前配备设施以及数据信息的重新梳理提供了操作依据,为后续的精细化、现代化、高效性管控以及快速的信息夯实了基础。自动化油田生产技术的应用还进一步简化了工作人员日常的信息录入、数据登记、信息回传、设施巡查检验、报表汇总以及档案管理等实践工作。他们将有更多的精力从事更高技术含量的管控检验工作,令各类人力资源、设备仪器以及办公空间均实现了有效的节省,并促进油田资产应用效益与生产效率的优化提升。基于标准化、现代化的管理操作,令较多工作不必依靠较少的工作人员完成,进而实现了多岗位工作一人完成的高效、快速、一体化工作模式。自动化油田生产技术的应用还进一步促进了各个二级部门创建健全、统一、科学的数据标准,进而令油田生产、设备应用状况、信息数据、安全管理各项信息的全面汇总以及管理更加便利,对现场各项工作的细化分解以及有效独立极为有利,并令上级部门、相关单位的指挥以及管控更富于成效。自动化应用、信息采集以及全面的现代化技术,还进一步为油田企业生产未来的拓展经营、规模扩充创建了稳固的基础,营造了丰富的发展空间,可辅助决策者快速的明确单位生产运营、安全管理的实时状态,掌握一手信息资料,把握优质的运转服务数据平台,进而及时、高效、全面、快速的进行现场生产工作的科学指挥引导,令油田生产事业真正实现全面、科学、现代化、自动化的持续发展。

5结语

总之,油田生产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优化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只有明确生产现场需求、做好调研分析、全面推广现代化技术的广泛服务应用,方能营造良好的工作成效,稳定油田生产事业,并创设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篇9

【关键词】合法性会计真实方法论会计规制从文化建设上看,以会计真实性的衡量标准为核心的会计信息质量探讨,不失是一场有着深远意义的全社会的会计文化教育活动。通过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深入研究,人们达成了基本共识:现实的会计真实是一种合法性的会计真实。为进一步巩固、充实该项理论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谈谈我们对合法性会计真实的认识。

一、合法性会计真实的涵义

合法性会计真实观认为,现实的会计真实是一种开放的、列举式的合法性真实;凡是符合既定会计规制要求生成的会计信息应被视为真实的会计信息;执行现行会计规制不一定会产生绝对的超越批判而存在的极限会计真实,但是违背既定会计原则而生成的信息一定是虚假的会计信息;现行会计规制不是生成真实信息的教条而是达成真实会计信息的可行路径。从方法论上看,法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是会计学的理论基础,会计学是制定会计法规的理论依据,企业会计行为的直接依据是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的内容又必须体现会计法、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和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规制的相关要求,是现有会计法制的一种表现形式。就与研究对象的关系而言,法学反映具有认可、保护和调整的作用,描述是经济学的主要方法。法学也注重描述方法的运用,只不过在向社会提供会计信息时,描述是一种次要的方法。既然法律法规是对现存社会关系的反映,那么以会计规制为基础的会计行为结果——会计信息只能“基本上”是对企业现有经济关系的一种社会反映而不仅仅是描述。按照科学哲学的观点,古典方法论是教义性的,它告诉人们追求真理的途径;现代方法论规则发现的逻辑,是反思性的和规范性的,它不承认唯一的、独断的达于真理性认识的道路,它主要研究什么样的手段是不允许的;现代方法规则并不证明结论具有科学性的意义:不遵守该规则的知识不能被接受为科学的知识体系,它只能是巫术、宗教、意识形态或别的什么主观宣示。(周永坤,2002)会计目标是向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信息使用者在决策时依据的是科学的事实,而不是信仰或浪漫的理想。

人们一般认为,会计学注重技术方法的研究和应用,但是更关注技术方法运用的社会意义。因此,会计学是一门科学,是具有科学属性的社会科学而不是自然科学。如果将会计学的目标唯一地定位于“真”,没有“善”或其他目标时,会计学就是伪科学。因为目标唯“真”的科学观是自然科学的科学观。社会性科学的建立不可能或缺“善”的因子。现实的会计学,正如其学理基础经济学和法学等一样,是可以反思的、可以批判的,其价值只能在评判中才能生成。这也是会计学内部存在不同的学术流派的原因所在。现有会计规制的建立基础是科学的会计理论。学术流派的差异决定了现有会计法制必须具有包容性甚至还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冲突性。因此,从理论上看,依据会计规制生成的会计信息可以合理地认为是科学的会计事实,换句话说合法性会计真实是一种理性程序真实而不是结果理性,会计也无法追求结果理性;从会计学发展路径来看,会计真实性是一种开放性的真实。

现实的会计信息是在既有会计规制框架范围内的一种理性选择结果。会计规制中具体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可选择性导致现实的会计信息真实可能是一种多样性的真实。但是,具体到一个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如果其内部会计制度是各产权主体(包括国家这一主体)集体博弈的结果,则依据该制度生成的会计信息就是真实的会计信息。因为客观经济情况纷繁多样,现实状况千差万别,各种理论流派纷呈,加之客观事物自身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现实中人们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所以,不可能有惟一普遍适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当然,对一个企业而言应当在既有规制范围内尽量选择最能恰当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但是,对客观事物的把握不易,准确把握则更难,同样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和所有的人都能准确及时把握和控制事态的发展变化,否则就不会有“事后诸葛亮”之说了。因此,只要是在现有会计规制范围内,企业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后生成的会计信息也应认为是真实的会计信息。

从内容上看,合法性会计真实与秩序观、制度观和相对真实观是一致的。与合法性会计真实对应的是会计的自然真实观(客观现实观、事实观和绝对真实观可归为此类别)。自然真实观认为,衡量会计信息真实的标准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事实,真实的会计行为结果——会计信息只能是惟一的绝对真实。照此推论,实现会计真实的路径也是惟一的。这一观点与我国传统历史文化在“求真”上的特点是一脉相承的,即善于辨证思维,但却冷落了形式逻辑,人们称之为经验理性。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自然真实观的方法论基础是自然科学的科学哲学观。依据自然科学的科学标准,会计学的科学属性便无从谈起,也不会存在会计信息的科学真实性概念。所以,自然真实观不能成为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衡量标准。如果客观现实观中的“客观现实”指的是客观社会现实,那么客观现实观和合法性会计真实就基本上是一致的。

二、合法性会计真实的实现路径

(一)合法性会计真实的内容合法性真实为会计实务工作提供了现实指导。就企业的会计过程而言,会计信息的生成要涉及到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管理当局及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因此,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主体至少应做到:1.依法设立会计机构。2.依法聘请合格的会计人员并为会计人员提供及时的后续教育机会。3.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保证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业务时的客观独立性。4.依法建立科学合理的单位内部会计制度并保证其得到有效实施。5.保证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法进行审计工作。

就会计程序和工作对象而言,会计真实性应包括:原始凭证的合法性、记账凭证的合法性、会计账簿的合法性、会计报告的合法性、信息生成过程的合法性、信息披露的合法性及其他相关资料的合法真实性。

(二)会计真实与职员舞弊的关系

职员舞弊是公司职员依不法手段占有公司财产的行为,是一种刑事犯罪行为。如果说职员舞弊造成了公司财产的实际流失,公司的现有管理制度,尤其是现行会计制度不能发现时会计反映也是真实的。比如,职员李强经办业务招待费150元,而李强获取了200元的合法餐饮发票并经过单位内部的合法报销程序从会计部门领取现金200元。会计部门根据经济事实在相关会计资料和会计报表上反映的业务招待费是200元。由于李强的舞弊,单位的业务费比实际支出多出了50元。我们认为在出现这种情况时,会计反映也是真实的,因为这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真实写照。所以说,在公司职员舞弊,现有的会计制度和企业其他管理制度不能发现和制止时,企业会计反映也是真实的。相关利益集团可以通过比较不同企业的会计报告找出管理的薄弱环节,改善经营管理或改变投资决策。

三、坚持合法性会计真实观的意义

我国目前的会计信息市场正处于一种制度变迁的动态经济环境中。依据公共选择理论的界定,会计信息属于典型的公共物品,会计行为成为连接企业经营与社会运行秩序的互动桥梁。会计信息市场的建设与完善只有遵循法治化道路,其公共物品属性才能在提高市场经济效率和维护市场经济的公平秩序中发挥作用。(黎仁华,2004)

1.坚持会计合法性真实有利于促进会计信息市场建设和完善。资本市场运作必须通过法律制度加以规范,以保证市场经济运行的有序性和有效性。会计信息市场是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法制的强制性和权威性能为利益相关集团提供了一个长期稳定的制度环境和交易环境。会计信息市场只有走法制化的道路才能更好地维护市场公平和提高经济效益,从而为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制度支撑和法律保障。

2.坚持会计合法性真实有利于节约会计信息的交易成本。依据制度经济学理论,人们创立、变迁制度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在经济相对落后国家的制度变迁中,国家承担着制度设计和组织实施的功能。现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法制建设是典型的落后国家制度变迁的过程。坚持合法性会计真实就是坚持国家的制度主体地位,也是市场主体参与市场交易、节约交易成本和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内在要求。

3.坚持会计合法性真实有利于会计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会计法制是对人类会计文化和法治文明成果的充分肯定、吸收和发展。作为整个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法治文明,是人类古今不断探索和实践智慧的结果。坚持合法性真实对我国会计学家和会计实务工作者研究成果的充分肯定,是对人类优秀会计文明成果的充分吸收。这对当前我们以会计准则为核心的会计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坚持会计合法性真实有利于降低会计主体、单位会计人员的法律成本。我国《会计法》(1999)多次提到会计“真实”、“真实性”及与“真实性”相关的概念,并将“真实性”作为会计工作、会计资料及会计报告的法定要求,并未对“真实性”作进一步的解释。但是这并不等于会计真实性没有现实标准,只是在法规层次无法展开而已。依据法学原理的界定,司法实践中的事实认定是通过举证、质证和认定的过程来揭示案件事实,这是法律意义上的客观真实。企业经济行为的后果是通过会计信息或会计数据来反映,而会计反映过程的依据是会计规制。因此,会计行为后果的真实性只能是会计规制的真实反映。为降低法律成本,遵守会计规制就成为是理性经济人的最佳选择。

5.坚持会计合法性真实有利于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合法性会计真实体现了会计工作的规律和会计管理工作的要求,使得会计真实性这一抽象性的原则和目标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现代审计,无论是外部审计还是内部审计其发表意见的基础都是既定的会计规制和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的适合企业特点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的遵循情况,即是一种以制度为基础的审计。坚持会计合法性真实就为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制度基础和平台。

主要参考文献:

1.黄少安1995产权经济学导论第1版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78~79

2.胡玉鸿2002法学方法论导论第1版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

3.黎仁华中国法务会计发展的外部推动力研究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

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篇10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分布式电源;信息交互

一、国内外现状分析

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了用于电力企业应用集成的ieC61968标准、用于能量管理系统应用接口的ieC61970标准、信息总线通信安全的ieC62351标准、客户信息系统(CiS)推荐信息模型ieC62056标准、用于营销系统(eRp)的ieC62325标准等。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也根据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推出了分布式电源(DeR)信息模型的ieee1547标准、考虑智能电网信息融合和互操作的ieeep2030等。ieCtC57专门成立了wG19工作组,以研究不同模型之间的互操作和兼容问题。现有的信息标准也必将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而不断更新【1】。

清华大学基于Cim、XmL研究了电网模型互操作,基于实时库技术设计构造了数据交换适配器,实现了原有emS的数据库与符合Cim标准的数据存储器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数据传递,根据ieee给出的14节点标准系统数据,建立了符合Cim标准的电力系统模型。西北工业大学,研究分析了最新的ieC61970高速数据存取(HSDa)标准引用的工业系统数据获取(DaiS)的node2item数据模型,提出了一个满足该标准的基于DaiS数据存取(Da)接口的电力数据交换服务设计方案。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在研究ieC61970/ieC61968系列标准的基础下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提出基于公共信息模型(Cim)/组件接口规范(CiS)互操作细则,包括明确规定系统间交换涉及的模式、使用的接口方法和涵盖图元细化定义的图形交换规范,以及基于互操作细则的调度自动化模型互导、拆分和合并【2】。

综上,国际上在智能电网各个环节的信息集成方面开展了大量标准制定、工程实践和互操作研究工作,随着用电领域业务的扩展,需要实现用电相关系统的信息集成,但在智能用电领域还没有形成统一标准和技术规范,国内目前信息交互总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调度和配电网应用领域,智能用电领域信息总线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研究理论依据分析

相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国内外科研机构的相关研究成果,国家电网公司的相关文件,以及计算机领域的相关理论都可以作为该领域的理论研究依据。具体理论依据综述如下:

(一)ieC61970标准。ieC61970是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的《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系列国际标准,对应国内的电力行业标准DL890。ieC61970主要由接口参考模型、公共信息模型(Cim)和组件接口规范(CiS)三部分组成。接口参考模型说明了系统集成的方式,公共信息模型定义了信息交换的语义,组件接口规范明确了信息交换的语法。虽然ieC61970称为“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但实际上,ieC61970的思路可适用于电力自动化、信息化乃至其他行业的应用系统集成【3】。

(二)ieC61968标准。ieC61968是在ieC61970的基础上制定的,面向配电工作管理和配电设施管理系统建设的国际标准。ieC61968标准倾向于支持电力企业的应用间集成,促进企业配电网管理的多种分布式软件应用系统的集成和互联。ieC61970/ieC61968标准的核心就是面向对象的组件化设计CiS和Cim。虽然Cim/CiS标准是为了实现emS/DmS系统标准化而制定的,但由于ieC61968对Cim进行了扩展,使之不仅能适用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系统,对于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标准化设计与开发同样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三)ieC61850标准。ieC61850标准是基于通用网络通信平台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唯一国际标准,由国际电工委员会负责制定。ieC61850的特点是:1)面向对象建模;2)抽象通信服务接口;3)面向实时的服务;4)配置语言;5)整个电力系统统一建模。ieC61850建模了大多数公共实际设备和设备组件,这些模型定义了公共数据格式、标识符、行为和控制。ieC61850作为电力系统远动无缝通信系统的基础,解决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产品的互操作性和协议转换问题。

(四)面向对象理论。面向对象的思想方法是一种目前最先进的系统“问题求解方法策略”(problemsolvingstrategy),强调直接以问题域(即现实世界)中的客观事物为中心来思考问题、认识问题,并根据这些事物的本质特征,把它们抽象的表示为系统中的对象,作为系统的基本构成单位。该方法可以使系统直接映射问题域,保持问题域中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本来面目。ieC61970/61968Cim(电网公共信息模型)国际标准,就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电网系统模型,面向对象的模型非常适合于构建不依赖于特定功能的“信息平台”,具有很好的可扩充性和可维护性,从而为真正意义上的系统整合奠定基础。

(五)面向服务结构(Soa)。面向服务结构(Soa)是一种架构模型,它可以根据需求通过网络对松散耦合的粗粒度应用组件进行分布式部署、组合和使用【4】。

三、智能用电一体化信息模型及信息交换模型

本文结合上述研究现状和理论依据,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一种智能用电一体化信息模型及信息交换模型,其具体技术路线如图所示。该模型基于ieC61970/61968等Cim标准,抽取用电模型,并扩展到分布式能源、储能装置、电动汽车、用电设备等模型,形成一体化智能用电信息模型,较已有的用电信息模型具有电源接入类型广、信息交互灵活、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智能用电一体化信息模型及信息交换模型

另外,经多方调研分析,结合电力公司各业务系统跨部门、跨专业的应用需求及典型应用场景,该模型为满足智能用电需求的提供了信息交换模型和接口服务模型。利用目前配电信息总线技术,设计智能用电信息总线,定义智能用电信息总线通讯技术协议,扩展企业服务总线(eSB)的调用模式,开发适应用电业务特点的高速数据服务总线(HSB)并融入到企业服务总线(eSB)中。

目前,基于该模型系统构建的智能用电信息系统正处于试运行阶段,试运行期间,各项数据均达到预想效果。

四、结语

随着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电动汽车充放电设施等新型元素的出现,配用电领域各类新型业务快速涌现,为保证各项业务能顺利开展,要求所构建的信息交互系统能实现数据共享能力强,信息交互能力强,扩展方式灵活等特点,本文研究了国内外用电信息交互模型的现状,并经过大量调研分析,提出了满足上述要求的智能用电一体化信息模型及信息交换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技术路线,解决目前用电领域信息融合问题,促进智能用电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崇如,孙宏斌,张伯明,等.基于CimXmL电网模型的互操作研究.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27(14).

[2]谢善益,高新华,周伊琳,等.ieCtC57Cim和ieC61850SCL模型整合及UCim构建.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17).

[3]刑佳磊,王洪耕.一种面向应用系统的Cim数据处理方法.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3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