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源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4:37

文化资源的特征篇1

[关键词]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资源特征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0)10-0057-07

农业文化遗产(agricultliralHeritagesystems)是一种新的遗产类型,其概念源自联合国粮农组织2002年启动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importantagriculturalHeritagesystems)”项目。按照粮农组织的定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目前,关于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还存在一些争议。关于概念问题争论的主要焦点在于对“agriculturalHeritageSystems”和“GlobaUyimportantindigenousagriculturalHeritageSystem”的译法,集中在是否要将“文化”一词加入概念中和是否要将“系统”一词去掉的问题上。在现阶段的研究中,笔者暂且仍然将其称为“农业文化遗产”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国内外在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为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概念和特点来看,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不同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等旅游形式,更不同于目前盛行的农家乐旅游。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核心是“遗产”,是旅游者前往农业文化遗产地进行体验、学习和了解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的范畴,其重要功能是确立遗产地的文化身份。而乡村旅游、农业旅游等本质上来讲还是大众旅游,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二者存在本质区别。按照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有效管理的旅游发展应该成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手段,从而充分发挥旅游在遗产保护、教育、文化、科研以及经济方面的功能。对于农业文化遗产旅游来讲,农业生产、知识、经验、技艺和农业生物多样性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旅游元素,农民不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珍贵的旅游资源。学习、了解和尊重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是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者所追求的核心体验。了解农业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旅游资源特征对于识别和区分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以及合理进行资源开发和目的地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研究,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具有遗产类型特色明显、脆弱性高和敏感性强、分布范围广、可参与性强和复合性强等特征。

1 遗产类型特色明显

1.1 一种活态遗产

农业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一种活态遗产。整个农业系统中必须有农民的参与才能构成农业文化遗产,而同时农业系统又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一部分,随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农民是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不仅是农业文化遗产重要的保护者,同时也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之一”…。农民生活在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中,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就要保持原始状态,不能随时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统农业系统的精华,同时也保护这些系统的演化过程。因此,农业文化遗产体现出一种动态变化性。

由于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遗产,是农业社区与其所处环境协调进化和适应的结果,因此,不能像保护城市建筑遗产那样将其进行封闭保护,否则只能造成农业文化遗产的破坏和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持续贫穷。农业文化遗产要采用一种动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的方式,也就是说,要“在发展中进行保护”,因地制宜地保护和管理农业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保护要保证遗产地的农民能够不断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获得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这样他们才能愿意参与到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也就是说,多方参与,尤其是社区参与机制的建立,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

1.2 区别于一般的农业遗产

农业文化遗产和一般的农业遗产存在一定区别。国际上关于农业遗产的论述最早出现于普林特斯(prentice)对遗产的分类,将农业遗产界定为农场、农业博物馆、葡萄园以及捕鱼、采矿等农事活动。其实,我国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就成立了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研究内容侧重于中国农业史的综合研究、传统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制约因素研究、近现代农业史研究,以及农业历史文献研究与整理等方面。石声汉先生认为,我国的农业遗产概念比较宽泛,包括具体实物和技术方法两大部门,古农具、古农书、古农谚等都属于农业遗产的范畴。

目前,很多学者都认为“农业文化遗产”只是“农业遗产”的一部分,而且更强调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属于全球环境基金中生物多样性框架下的项目)具有重要意义的农业系统(system)或景观(landscape),除一般意义上的农业文化和技术知识以外,还包括历史悠久、结构合理的传统农业景观和农业生产系统。农业文化遗产突出强调农业景观与农业系统这些至今仍在使用、也更有现实意义的农业文化遗产形式。

徐旺生等认为,从内容上讲,农业文化遗产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别,也可以将其分为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农业文化遗产。广义的农业文化遗产等同于一般的农业遗产,而狭义的农业文化遗产则更加强调农业生物多样性和农业景观,强调遗产的系统性。苑利同样认为,农业文化遗产至少应该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但他认为狭义的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传承保存至今的农耕生产经验,如开荒的经验、育种的经验、播种的经验、防止病虫害的经验、收割储藏的经验;而广义的农业文化遗产则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传承、保存至今的各种农业生产经验和农业生活经验。

1.3 区别于现有的世界遗产类型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确定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3种类型。随着对遗产认识的不断深入,1992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又提出了文化景观的概念,它是“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是“保证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的特定土地利用技术”。文化景观以其独特的视角和选区范围,不同于文化遗产,也不同于自然遗产,而是体现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与大自然所达成的一种和谐与平衡。

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定义来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世界遗产类型中的文化景观十分相似,二者都强调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协同进化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事实上,很多已经被列为文化景观的遗产地同时也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试点,如菲律宾的伊富高梯田系统。农业文化遗产对于保存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维持可恢复生态系统和传承高价值传统知识与文化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它更强调人与环境共荣共存、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农业文化遗产更像是文化景观的一部分,是关注农业的文化景观。但同时,农业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又存在本质上的区别。文化景观强调遗产的地域性,而农业文化遗产则更强调对某种传统农业知识和农业技术的保护,对这些知识和技术的地域要求并不十分严格。

2 脆弱性高和敏感性强

生态脆弱性是指生态环境对外界干扰抵抗力弱,在扰后恢复能力低,容易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而且一经改变很难恢复到初始状态的性质。而文化的敏感性则是指文化易受外来因素干扰。作为一种特殊的活态遗产和旅游资源类型,农业文化遗产既有脆弱性高、也有敏感性强的特点。

2.1 生态脆弱性

农业文化遗产本身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很多物种处于濒临灭绝的危险境地。同时,农业文化遗产大多分布在人口密度高的偏远落后地区,这些地区的生态脆弱性一般都比较高”“。研究发现,农业文化遗产地浙田县的人均生物承载力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6.2%,同时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仅能勉强维持生态平衡。生态脆弱性除了与生态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相关外,还与生态环境的处境密不可分,因为生态环境本身的结构特征只是导致生态脆弱的潜在条件,而将这些潜在条件激化为现实的则是人类活动的干扰。旅游对于农业文化遗产来讲就是一种很强烈的人为干扰活动,如果管理不善,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发展将非常容易破坏农业文化遗产以及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其他资源,大大增加本地的生态足迹,不仅无法成为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的手段,而且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2.2 文化敏感性

很多农业文化遗产位于少数民族地区,如贵州的稻鱼共生系统位于黔东南侗族自治州,云南的哈尼梯田位于红河哈尼族和彝族自治州,而国外很多农业文化遗产也是由少数民族甚至处于殖民状态下的农民所创造的,如非洲的很多农业文化遗产。这些地区具有很强的文化和政治的敏感性,这些地区旅游业开发不当很有可能就会引发社会文化冲突。因此,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的发展必须充分尊重当地的文化,尽量减少旅游对当地的文化涵化,减少对民族文化的冲击。作为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的重要方式之一,旅游发展必须以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为前提,对于农业文化遗产地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必须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

3 分布范围广

农业文化遗产分布广泛,主要集中于发展中国家和相对较为落后的地区。目前,联合国粮农组织已经评选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试点,同时也开始考虑将更多的候选点纳入保护范围。从目前试点和候选点的分布情况来看,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的分布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3.1 一般分布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区域(地区)

从全球范围来看,农业文化遗产大多分布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基本特点是人多地少,人地关系相对紧张。以“稻鱼共生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所处的中国浙江省青田县为例,全县海拔50米以下的河谷仅占4.64%,山间盆地占0.05%,丘陵和山地占95.31%。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当地农民逐渐发展出一种充分利用当地农业生物多样性、适应当地特定环境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多年的传承和发展证明了这种方式具有可持续性,而人地关系紧张则是这种生产方式产生的主要动因之一。

3.2 一般位于经济发展相对欠发达或自然资源/气候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

农业文化遗产一般位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从全球范围来看集中在非洲、南美洲和东南亚等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地大多位置偏僻、生态系统脆弱、自然资源有限或气候条件恶劣。为了生存,当地农民发展了复杂而具有创新性的土地利用和管理技术,由于这些地区人口密度较高,农民适应环境所发展出的可持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就显得弥足珍贵;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这些地区还没有受到大规模现代技术的影响,也没有对资源进行过度利用。但现代化进程和全球的环境变迁也正迅速威胁着这些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农业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传统农业地区。

3.3 一般处于历史较为悠久、土著居民定居历史较为久远的地区

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长期适应环境的产物,是人类优秀传统农业的杰出代表,其形成需要悠久的历史。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经验对人类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评选的重要标准。菲律宾的伊富高梯田农业系统拥有超过2000年的悠久历史,中国的稻鱼共生系统也同样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历史悠久证明了当地居民对其所创造的农业系统的依赖,以及该农业系统与当地社会系统的有机结合。历史孕育了农业文化遗产地灿烂的农业文化,同时也产生了与农业有关的生产和生活文明。

4 可参与性强

参与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社会进步与发展宣言》指出,公民参与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参与程度的高低可以衡量人们对某一活动的积极和认可程度,广泛的参与对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墨菲(murphy)在《旅游――一种社区的方法》(tourim:a Communityapproach)一书中认为,社区参与正是协调发展与保护矛盾的途径。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发展都离不开社区居民和广大旅游者的积极参与。

4.1 当地社区参与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遗产,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可参与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当地社区的参与。作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同时也是保护的对象,当地农业社区的居民掌握着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导权,离开了当地社区的参与,农业文化遗产就不复存在,更无法成为愉悦旅游者的资源。农村居民从事农事活动本身就是参与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重要形式,也是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根本。另外,他们也可以参与其他资源的利用,如参与食宿接待、制作旅游纪念品等。研究表明,农业文化遗产的居民参与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转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4.2 旅游者参与

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可参与性强的另外一点表现在游客的活动上。传统农业系统作为观光资源的潜力并不太大,因为调查发现很少有游客对农业文化遗产本身的景观感兴趣,而往往对参与农事活动以及与此相关的旅游项目产生吸引。如在浙田,超过50%的游客对下田抓鱼、了解稻鱼共生系统农业生产的相关知识、参与与稻鱼共生相关的民俗活动等感兴趣。因此,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必须结合游客的需要,在不破坏农业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设计参与性旅游活动,让游客通过旅游活动的参与切实了解传统农业的价值,同时避免了游客仅作为旅游地的观众而无法获得真实的遗产旅游体验。

5 复合性强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类典型的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更能体现出自然与文化的综合作用,也更能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它集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与文化景观的特点为一身,本身就是一类复合性遗产。而从旅游资源的角度来看,它集中了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与其他资源,结合了有形(物质)资源与无形(非物质)资源,通过资源整合充分发挥了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吸引力。

5.1 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的复合

农业文化遗产地除了拥有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同时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如山水风光、地方特色建筑、民俗节事、美食等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这些资源与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机结合可以大大增强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吸引力。按照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主体一辅助资源分类体系,主体资源为农业文化遗产系统本身,如稻鱼共生系统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主体资源为稻鱼共生系统,而辅助资源则包括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各类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以青田县为例,如奇云山、鱼灯舞等。真正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中主体资源发挥主要的吸引作用,而其他资源则起到增强吸引和扩大旅游规模的作用。

文化资源的特征篇2

关键词:院林业资源数据曰分布式特征曰多尺度特征曰海量特征

林业资源数据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系统袁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袁与之相应的林业业务更是社会资源系统不可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遥因此,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尧资源性尧自然性尧开发性等性质袁使林业资源数据具有分布式特征尧多尺度特征尧海量特征等遥

1分布式特征分析

1.1数据形成过程的分布式特征林业资源的时空特征与演变过程是林业资源数据的重要描述内容袁详细描述了林业资源的空间尧时间及属性三方面的分布情况以及异同遥林业资源在开发之前袁需要进行资源定位尧时间及属性的判断袁然后进行相应的数据采集袁之后才将采集而来的数据袁记录到林业资源数据系统中进行专业的数据分析袁最后形成使用价值高的林业资源数据资料袁因采集数据进行空间分布尧时间分布与属性分布袁突显林业资源数据的分布式特征遥1.2数据采集过程我国林业部门根据性质不同可以分为林区行政管理和集体林区林业行政管理袁其中林区行政管理包括国家林业局尧省林业总局尧林业管理局等曰集体林区林业行政管理包括国家林业局尧省渊自治区尧直辖市冤林业厅渊局冤尧旗县渊区冤林业局等袁这意味着不同级别地区的林业管理方式不同袁相应的林业资源数据采集也呈分布式采集法袁故数据采集过程具有明显的分布式特征[1]遥1.3数据组织管理过程中分布式特征因为不同级别地区的林业资源数据收集方法不同尧空间资源属性不同及时间分布不同袁使林业资源数据组织管理难度增加袁为降低数据组织管理难度袁需要各级林业管理部门根据不同时间尧不同空间以及不同属性特征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数据组织管理方案遥所以袁林业资源数据组织管理过程具有显著的分布式特征遥1.4数据处理分析过程中的分布式特征林业资源数据的分析处理需要使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理论实现袁并且要求计算过程要具备高性能袁以此满足用户的林业数据服务需求遥但因林业的区域分布性尧时间分布性及属性差异性等特点袁使对林业资源进行资源数据处理和分析时,不得不将采集而来的数据进行分组处理分析袁即将林业资源数据分割成多个数据块袁形成分布式存储袁并且每组分布储存都存在与之相应的计算节点袁然后由计算节点将资源数据进行存储和计算袁不但有利于数据访问效率的提高袁还有利于服务部署效率的提高袁增加了任务执行优势尧节点迁移优势和失效处理优势等遥

2多尺度特征分析

2.1空间多尺度特征抽象性与综合性是林业资源数据本身的实质性特征袁也可以理解为资源数据抽象化与资源数据整合化的过程袁而资源数据抽象化与整合化是根据不同时间尧不同空间和不同属性执行的袁所以袁可以将同种林业资源的空间划分为不同规模的数据板块袁实现不同林业资源的不同空间分布层次袁凸显出林业资源数据的空间多尺度特征遥2.2时间多尺度特征林业资源是一种自然资源袁形成过程具有很强的周期性袁不同林业资源的形成周期不同袁相应的资源监测要素尧数据表达形式及资源数据变化也随之不同袁充分证实了数据监测要素尧数据表达及数据变化都与林业资源的周期有着密切的关系遥使林业资源周期成为林业资源数据的时间尺度袁与林业资源空间尺度形成正相关关系袁即林业时间尺度越大越多袁则林业资源空间尺度就越大越多袁导致不同区域的林业资源数据呈现不同时间分辨率袁使林业资源动态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尧多层次性袁所以袁林业资源数据具有时间尺度特征[2]遥2.3语义多尺度特征在林业资源数据系统中袁语义实质上是指分辨率遥通常情况下袁林业资源数据中的语义具有两种分辨率袁即集合性的语义分辨率和聚合性的语义分辨率遥语义的分辨率是通过详细的语义尺度刻画出来的袁所以,林业资源的实体及数据收集过程的语义也可以使用语义尺度进行刻画袁凸显出语义尺度的层次性和连通性袁故林业资源数据具有语义多尺度特征遥

3海量特征分析

3.1传统意义下的海量特征传统的数据系统在分析时使用的是二维技术袁凸显的是数据二维性特征袁使处理出来的林业资源数据内容都是以矢量地图尧栅格数据尧遥感影像和Dem传感器数据等二维时空数据袁也有少量的三维数据袁具有海量特性袁能够使林业资源数据从tB级上升到pB级遥例如袁根据相关研究及调查显示袁我国荒漠化尧石漠化土等土地资源袁其查阅量平均每周逸600万条袁资源数据存储量逸猿t曰湿地资源的查阅量平均每期逸70万条袁资源数据存储量逸1t曰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查阅量平均每期逸50万条袁资源数据存储量逸2t曰我国林业局政府网的资源数据信息平均每年逸缘万条遥此外袁还有全国的林火监测资源数据尧静态资源数据尧火场视频数据量等的与点击量袁其量与点击量都是非常之多袁充分体现林业资源数据的海量特征[3]遥3.2大数据环境下的海量特征大数据时代下袁物联网尧互联网尧3S等高科技信息技术都得到了迅速发展与运用袁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林业资源的数据来源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开发袁近几年又增加了多媒体信息服务系统尧地理位置服务数据系统尧短报文数据系统等数据新来源渠道遥有效增加了林业资源数据空间分布尧时间尺度尧时效性尧数据量及处理速度等袁最终致使林业资源数据量的大幅度增加袁突显大数据时代下林业资源数据的海量特征遥

4结语

总而言之袁深度了解林业资源数据特征是进一步了解尧开发和应用林业资源数据的重要环节遥结果得出袁林业资源数据的分布式特征体现在数据形成尧数据采集尧数据组织管理和数据处理分析四方面曰多尺度特征体现在空间多尺度尧时间多尺度和语义多尺度三方面曰海量特征体现在传统意义下的海量和大数据环境下的海量两方面遥

参考文献院

[1]孙伟,马志波,曹姗姗,等.林业资源数据特征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4渊06冤:200-206+233.

[2]冯仲科,姚山,刘永霞,等.从林业信息数据采集到森林知识获取[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渊S2冤:1-7.

文化资源的特征篇3

关键词 企业招聘;胜任特征模型;企业文化;心理契约

中图分类号 F24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9)05-0078-03

作者简介 王培君,河海大学商学院博士生,江苏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开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南京210013)

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文化理念、胜任特征模型和心理契约是人才招聘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企业招聘要在组织文化的整体框架之下进行总体设计,并建立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招聘流程,以与应聘者建立起稳固的心理契约。企业文化框架解决的是应聘者个体与企业群体之间的适应性。胜任特征模型可以解决应聘者个体和企业岗位之间的系统匹配性,建立心理契约是尝试在企业和应聘者之间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关系。

一、企业文化框架――最基本的招聘理念

企业是人的企业,企业员工在共同完成经营目标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行为模式和共有价值观,这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和制度约束共同维系了企业的日常运营,高度认同企业文化的员工具有良好的忠诚度和工作热情,而与企业价值观相去甚远的员工则很难对其进行组织化。所以,从企业文化视角看,企业应致力于寻找、录用那些认同企业文化、与企业价值观吻合的人力资源。

1、企业文化与招聘的交互效应。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古人云“上下同欲者胜”。事实也证明,所聘人员的思想品德和文化底蕴、文化认同一定程度上比其所具有的知识、技能更重要,与企业有着相同理念、相同价值观的员工更容易理解企业使命,更愿意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工作。只有员工接受并融入到企业文化中,才能“上下同欲”。nordstrom公司联合主席Brucenordstrom曾说过:我们可以雇用友善的人,然后教给他们如何卖东西。但是,我们不可能雇用销售人员,然后教他们如何友善对人。招聘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选择那些与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一致的应聘者。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基本职能之一的人才招聘活动,在由企业招聘人员组织实施时,企业文化烙印会潜在地影响其招聘行为。除此之外,企业文化对招聘的影响还体现为过滤和指导的功能。面对众多应聘者,应用企业文化标准来筛选,可以有效地过滤那些与企业文化不相吻合的求职者,而将认同本企业文化的人纳入选拔范围,以达到留人又留心的目标,实现人力资源招聘的良好效益。在招聘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展示企业文化,帮助应聘者加深对企业的了解和认识,进而与自己的求职期望、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对比,为其职业取舍提供依据。

招聘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企业可以通过招聘窗口向社会和应聘者传播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形象。企业通过甄选过程对应聘者进行精心考察,把好人力资源的人口关,以保证被雇佣者有能力适应企业的文化,为巩固企业文化打下价值观基础。企业通过招聘途径,广泛吸引人才,可以录用企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优秀人才,为发展企业文化引进创新的种子。

2、基于企业文化的招聘理念。企业文化影响和规范着企业内部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引导人才在行为上寻求一种最佳的行事方式,达到组织发展的战略目标,招聘中应将与企业核心价值观相一致作为企业招聘的基本标准。基于企业文化的招聘活动,并不意味着采用另外一套招聘方案,也并不需要另外开发特别的招聘方法,而是要在原有的方案中加上企业文化认同这一约束条件。最主要的是在测试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从企业文化的视角予以识别,要在招聘的各个环节贯彻企业文化的意识。比如情境模拟,就可以选择以本企业实际案例改编成考题,而不是采用一般通用案例。

企业招聘的目的在于补充人力资源,提升队伍素质,提高组织效率。人才招聘的基本原则是人岗匹配,要求在工作分析基础之上建立各个岗位的能力模型。人才招聘最基本的原则是招到合适的人,应聘者的能力水平适合岗位要求就行,并不要求招到的都是能力最强、最优秀的人才。基于企业文化视角的招聘标准,不再局限于“人岗匹配”,而是在此基础上发展为“四个匹配”。合适原则也突破原有定义,扩展为能力适合岗位要求,价值观适合企业文化。具体而言,基于企业文化视角的招聘甄选标准:一是个体素质与岗位要求匹配;二是行为风格与企业风格匹配;三是个体价值观与企业文化匹配;四是个体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成长空间匹配。只有做到这四个方面的匹配,才能真正实现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企业选到合适的人,个人进入适当的企业,实现个人、岗位、企业的最佳结合,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基于企业文化的招聘,需要企业清晰界定和明确阐释文化内涵。如果企业自身没有清晰的文化战略规划,所有基于文化的管理就将无从谈起。招聘过程中,应把企业对员工行为有明确要求的文化特征列为考核点。基于企业文化的招聘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招聘人员的操作,选好负责招聘的人员是最重要和最关键的环节。企业招聘人员不仅要贯彻文化策略,制定招聘方案,甄选应聘者,而且还要亲自传递、体现出企业文化,是应聘者第一接触和体验到企业文化的具体承载者。招聘者的言行举止是传递企业文化的重要渠道,其着装、精神面貌代表着企业的风貌,其态度代表着企业的态度。招聘者给人的感觉应热情、友好、大方,具有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专业素养。

二、胜任特征模型――最有效的招聘标准

基于胜任特征的人才招聘方式更科学、更有效,是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重大转变。但无论是对胜任特征概念本身的定义,还是对其内容结构的研究,都还处于起步阶段。胜任特征的本源意义也说明其具有鲜明的行业、企业、岗位特性,没有一个万能的模型可以通用。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应用这一方法。

1、胜任特征模型与企业招聘。传统的人才招聘是以工作分析为基础,对照岗位说明书关于能力的要求重点考察应聘者的知识、技能等外显特征,而没有或者难以考察应聘者的内在深层次动机和个性特质。从招聘效益上来说,也很少着眼招聘进来以后的工作绩效问题。针对传统招聘的这一不足,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大卫.c.麦克利兰(DavidcmoClelland)提出了胜任特征概念。胜任特征是指个体具有的、为了达成理想的绩效以恰当的一贯的方式使用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知识、技能、自我形象、社会性动机、特质、思维模式、心理定势,以及思考、感知和行动的方式。而与之相对应,针对某一职务类别、工作团队、科室、部门或组织的绩效达标者或成就卓越者所需的胜任特征的书面描述,被称为胜任特征模型。

与传统的人才招聘不同,基于胜任特征的选拔并不是针对岗位能力要求,而是重点考察个人内在特征,试图为企业找到具有核心动机和特质的员工;并明确描述符合组织成功要求的可以量化的员工产出或结果,从员工工作绩效角度人手来定义能力等级与水平。这种结果导向的人才招聘方式,促使企业决策者在做出录用决策前对员工未来绩效结果进行量化说明,这使得选拔更有效。很显然,如果一个人拥有的或可能拥有的胜任特征与其职务或工作角色相匹配,他就更可能做出成绩来。因此,被雇用的人也就不会轻易地离职(wood&payne,1998)。基于胜任特征的选拔也提供了一些证据来判断一个新员工是否能很好地与组织文化相匹配(Guinn,1998)。据对1000多家北美公司的调查结果表明,在那些使用基于胜任特征的招聘策略的组织中,36%的组织的员工离职率比以前低了,43%的组织的生产力水平有了明显提高(o’Daniell,1999)。

2、基于胜任特征招聘的适用性。胜任特征研究中对“胜任特征”术语还存在分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RichardBoy.atzis认为任何与有效或杰出的工作绩效相关的个人的特质、特征以及技能都称为胜任特征。Spencer则认为胜任特征是与参照效标有因果关系的个体的深层次特征。可以发现,这里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何谓胜任;二是如何定义绩效水平。有研究者认为绩效达标就是胜任,而有的研究者认为绩效卓越才能称为胜任。因此,如何清晰地界定优秀员工、普通员工和不合格员工成为需要澄清的问题。在选取研究对象时,有的研究者重点研究的是所有绩效达标员工的胜任特征,有的研究者重点研究成就卓越者的胜任特征。从国内来看,时勘等(1998)探讨了通信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王重鸣(2002)检验了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结构;仲理峰等(2004)建立了家族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李效云、王重鸣(2004)还对愿景式领导的关键特征进行了研究。姚翔等(2004)探讨了it企业优秀项目管理者的胜任特征模型。这些研究主要是以高层管理者(绩效优秀)作为研究对象,而不是针对普通员工。

关于胜任特征模型的研究也有不同的成果。罗双平(2005)认为胜任特征模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岗位胜任能力模型,一种是卓越绩效者能力模型。赵曙明等结合实证研究提出的多元胜任特征模型,包括三个层面:必要胜任力,是指每个员工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差异胜任力,是用以区分员工的一般绩效和优秀绩效,指员工的心智模式、特质和动机等方面;战略胜任力,是指组织内部最核心的胜任力,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和凝聚力,包括创新、高效、学习和专利技术等。更多研究者认为,胜任特征应具有三个重要的特征表现:一是区分性的胜任特征,即最能区分绩效出众和绩效平平的胜任特征;二是基准胜任特征,即取得事业成功所必备的最基本的胜任特征;三是变革胜任特征,即管理者和员工一般比较缺乏的有待提升的胜任特征。已有的这些研究表明,胜任力模型是多层次、多元化的。

综合以上研究,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特征模型,特别是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则不宜使用胜任特征模型。因为按照管理学上的“二八法则”,一个企业的员工中20%是优秀者,80%是普通劳动者。考察现有建立特征模型的方法,胜任特征模型是根据20%绩效优秀者的行为特征进行构建的。如果用选择20%优秀者的标准来选择那些属于80%的普通劳动者,显然是不科学也是不现实、不道德的。对企业而言,这可能导致无人可选的境地,对大学生就业会带来更大的困难。

三、心理契约关系――最稳固的合作形式

心理契约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一种主观心理约定,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要考虑到法律契约,同时还要考虑员工是否认为这样符合他们的心理预期,或者说,这样做并没有违背员工内心对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约定。只有充分尊重心理契约,才能在企业和员工之间达成一种满意水平。

1、心理契约是企业对应聘者的道德承诺。心理契约理论起源于国外,其创始人美国的施恩(e.H.Sehein)教授认为,企业和员工之间除了存在缔结双方劳动关系的法律契约之外,还存在着一种内隐的、不受法律保护的心理契约。这种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简言之,企业成长与员工发展的满足条件虽然没有通过一纸契约载明,而且因为是动态变动的也不可能加以载明,但企业与员工却依然能找到决策的各自“焦点”,如同一纸契约加以规范。即企业能清楚每个员工的发展期望,并满足他们;每一位员工也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全力奉献,因为他们相信企业能实现他们的预望。一般而言,心理契约包含良好的工作环境、任务与职业取向的吻合、安全与归属感、报酬、价值认同、培训与发展的机会、晋升等这些方面的期望。

尽管心理契约不是一种有形的契约,但它确实发挥着一种有形契约的影响,能使企业与员工在动态的条件下保持良好、稳定的关系,使员工视自己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将个体的发展充分整合到企业的发展之中。如果不能满足员工内隐的愿望、期盼,人们就会产生不舒服感受。在企业这样的以经济活动为主的组织中,实施心理契约管理,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并进而实现员工对组织的强烈归属感和对工作的高度投入。企业实施心理契约管理,其起点是员工招聘,需要从招聘开始与应聘者建立合理的心理期望,做出道德上而非法律上的承诺。

2、心理契约在双方互动中悄然拟就。受传统文化影响,我国员工具有良好的纪律性和集体主义思想,有着实行心理契约管理的文化基础,国有企业更具有体制方面的优势。但社会上也还存在着“官本位”意识和“官贵民贱”思想,管理者容易忽视员工的心理感受。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力资源已成为第一资源,现代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来越体现为人才优势的竞争。引进并留住优秀人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加强心理契约管理,留人留心,逐渐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途径选择。

企业招聘活动是个体与组织初次发生接触的过程,也是企业与未来员工开始建立心理契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应体现出应有的诚信,这是企业与应聘者形成心理契约的基础。企业应以开放的心态,通过资料宣传、口头介绍、现场参观等多种方式让应聘者对企业以及应聘岗位有一个全面真实的了解,帮助应聘者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自我筛选,以决定是否进入组织。招聘过程中,除了让应聘者真实了解企业和岗位等硬件情况之外,还要让应聘者了解企业的管理制度、薪酬制度、企业文化等软件情况,特别要注意给有意应聘者以恰当的承诺,帮助应聘者树立一个合理的职业预期,而不是在薪酬福利、培训提高、晋升发展等方面给出夸大其词、无法兑现的许诺。

对企业而言,诚信是与应聘者建立良好心理契约的基础,除了本身要诚实不欺骗之外,还要注意不被欺骗。现在全社会的就业压力非常大,不排除有些急于就业人员,为了谋取一份工作,在不了解或者根本不想了解应聘岗位情况之下,急于签约的心态。在招聘过程中,企业应注意对应聘者的识别,开展多方位科学测评,恰当评估应聘者,保证引进人才的货真价实,实现人、岗位和组织三者之间的匹配。我国人才测评理论近些年来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企业可以在这些理论基础之上开发出具有自身特色和功能的人才测评工具,进行应聘人员的测试甄选。

参考文献:

文化资源的特征篇4

关键词:鄂尔多斯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

中图分类号:G2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9-0035-01

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是许多公共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地方文献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家文献和历史文献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实用性。同时,地方文献是图书馆、特别是藏书建设的重点之一,它对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科学事业的繁荣。

鄂尔多斯地区,不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有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鄂尔多斯文化资源,继承这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地方文献在地方文化产业方面的作用还很多很广,它所涉及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方方面面,人们通过有效的利用地方文献,还可以了解鄂尔多斯的地方历史文化,如“河套文化”、“朱开沟文化”、“鄂尔多斯青铜文化”、“鄂尔多斯婚礼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礼仪文化”、“酒文化”、“歌舞文化”、“马文化”一级由此而衍生的一系列旅游文化等等,包罗万象。因此,在市场经济对文化信息的依赖和需求量与日俱增的形势下,发展文化产业是地方文献价值的真实体现。

鄂尔多斯市图书馆是集科研、教育、咨询、服务为一体的公益性文献信息共享中心,是为广大市民提供终生学习教育的机构。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鄂尔多斯地方文献和地方名人手稿的搜集、挖掘、保护和宣传利用。鄂尔多斯市图书馆已设立地方文献馆的同时,对地方名人手稿馆并进行手稿征集工作。

鄂尔多斯市图书馆地方文献馆成立于2000年,现有地方文献20000多册,内容涉及鄂尔多斯地区自然、经济、科技、人文历史各方面的资料文献,文献类型有图书、报纸、期刊、手稿、音像资料等。其中有记录鄂尔多斯蒙古族短调民歌、漫瀚调、戏曲等民间音乐的;鄂尔多斯蒙古族服饰、蒙古包、礼俗、祭祀等方面的内容。

一、地方文献征集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形成馆藏特色

图书馆对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不仅有助于完整保存地方文献典籍,而且对本馆的文献资源和文献工作都是极为重要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图书馆的藏书所具有的地方文化特色。

2.支持科学文化研究

鄂尔多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神奇的大自然和历史悠久的文化积累,孕育了鄂尔多斯草原文化韵味独特,鄂尔多斯地区还产生了几部著名的蒙古编年史,特别是《蒙古黄金史》与《蒙古源流》等堪称历史巨著。

地方文献馆是鄂尔多斯市图书馆的民族地方文献信息中心。民族地方文献作为祖国文化宝贵遗产,已成为了我馆藏书建设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鄂尔多斯市图书馆地反文献馆是文献资源搜集、整理、分编、加工、入藏、流通和向读者服务等工作一体化的部室,独特的内容和鲜明的民族特点,不但利于读者查阅,更为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的价值文献资料。

3.地方文献征集的范围

3.1地域范围

长期以来存在广义与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理解是:地方出版物、地方人士著述、地方史料;狭义的理解是:地方史料。

3.2内容范围

搜集、整理、保护和开发鄂尔多斯地方资料、鄂尔多斯本土地方作家的著述、鄂尔多斯出版物、国内外人士著述所涉及鄂尔多斯的相关文献一级有关鄂尔多斯籍名人的简介、珍贵手稿、笔记、书信、印信、照片、字画、视频、音频等资料都是鄂尔多斯市图书馆特色馆藏内容。

4.征集地方文献的方法途径

地方文献征集工作是地方文献工作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征集工作途径不畅通,那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任何开发、研究、利用将无从谈起。因此,确保文献征集途径畅通是图书馆首先考虑的问题。鄂尔多斯市图书馆主要有以下几种地方文献征集途径:(1)购买;包括订购和现场购买两种方式。订购是通过征订书目预订单了解本地出版物,以便掌握地方文献的品种。现场采购是采购人员直接在书店、出版机构及书摊购买地方文献资料。(2)赠送;通过宣传鄂尔多斯市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功能与作用及征集、保存地方文献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让社会各界有识之士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家乡的图书馆事业,自愿将有保存价值的地方文献资料捐赠给图书馆收藏。

针对我馆地方文献征集途径提出的几点建议:

(1)呈缴本。这是征集地方文献的一种很重要的手段,通过政府下文建立地方文献呈缴本制度获得地方文献。

(2)上门采访,主动征集。鄂尔多斯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民族民间的传统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在一些文化传人和名门望族家庭至今保存着大量的有形的传统文化遗产。征集民族地方文献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印发征集信函,以机关、团体研究部门、企事业单位为主要对象,征集信函不仅要提出所征集地方文献的内容、范围,更要提及拟征集的文献资料书目;二是广泛调查,深入社科联、科协、文史办、档案馆等相关单位逐一登门采访征集,切不可单单印发征集信函了事,坐待上门;三是参与文化馆、博物馆等单位开展文化文物普查活动,进行登记,做到心中有数。

5.如何提高我馆的地方文献征集工作

5.1我馆设立了专门的地方文献部,要把地方文献各项业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就必须设立专门的地方文献部,有专门的书库存放相关资料,这样才能更好地集中和利用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此外,还要专人负责征集。采取定员定岗的办法,由专人负责征集,把具体征集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征集工作的持续开展。

5.2制定激励机制,树立全馆征集意识。地方文献征集是一项辛苦繁琐的工作,如果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长期下去会打击征集人员的积极性。要根据实际制定一定的目标责任管理。

5.3构建区域征集网络,合作共建互助单位。地方文献的征集面广、数量多,单靠图书馆一馆之力是不能完成的,只有建立以市级图书馆为中心、各旗区图书馆为辅的区域征集网络,加大地方文献征集的广度和深度,才能保证地方文献搜集渠道的畅通,减少文献搜集的遗漏。这样,不仅使各馆之间加强了信息交流和联系,还减少了各馆征收地方文献时投入的人力和财力。在这一点上,两者可以采取合作共建的方式组成互助单位,这样又丰富了馆藏,还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精神食粮。

参考文献

文化资源的特征篇5

【关键词】学区房;租买不同权;特征价格模型;空间计量模型

一、引言

就近入学政策规定只有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持户口簿可在户口所在地或家庭实际居住地就近入学,而户籍往往与家庭住址挂钩,这就意味着居民只有在学区中买房而非租房才能将孩子送到该学区中的学校读书,因此“学区房”的概念也就逐渐诞生了。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获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经济状况良好的家庭通常愿意付出很高的代价购置一套学区房,这大大提升了优质新教育资源附近住宅房屋的需求,学区房价格飞涨,“天价学区房”现象比比皆是。

“以房择校”和“租买不同权”的制度安排使得学区房成为择校费另一种形式的替代品,优质教育资源空间布局的不均等被居住群分(residentialsorting)效应放大,低收入群体被从优势区位挤出,更多地居住在交通不便、教育资源不足和环境质量差的地方,公共品消费和福利受损,形成居住分异(residentialsegregation)和社会分割(胡婉D、郑思齐和王锐,2014)。

二、文献综述与创新之处

1.国内研究现状

优质教育资源对住房价格的影响,本质上是公共品的资本化问题。最近几年,国内有许多学者进行了学区房溢价的研究,但由于微观数据的限制,多数研究都是停留在省级或城市层面来。国内的研究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是定性分析教育配套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如陈玲玲和唐学玉(2009)深刻的剖析了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和分配不均等原因造成“天价学区房”现象,从而造成了居民群分效应和弱势群体福利损失等问题,提出了合理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教育财政公平投入等建议。这种定性分析式的研究方法相对简单,研究深度也比较浅。

第二类是利用标准的特征价格模型研究某一类型学校学区房溢价大小。如哈巍、吴红斌和余韧哲(2015)基于北京市城六区二手房的重复截面数据,估计了重点小学对应的学区房相对于非学区房的溢价。这类研究对于实证的参考价值相对较高,但是可能存在遗漏变量问题,可能高估优质教育资源的隐含价格。

2.国外研究现状

相对于国内的研究,国外学者则较早的对教育资源的资本化效应进行研究。oates(1969)最早应用特征价格模型研究学校对周边住宅价格的影响,通过分析公立学校在每个学生上的支出与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证实了教育资源可以资本化到住宅市场之中。但是传统的特征价格模型难以将房屋特征、楼盘特征以及邻里特征、居民特征等所有影响住房价格的因素加以控制,因此研究都不可避免的存在遗漏变量的问题,而这会导致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隐含价格估计存在偏误。因此,国外的学者们开始尝试多种改进方法: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1)固定边界法(BFe)。Black(1999)通过比对学区边界相邻两侧除学校质量外其余特征几乎一致的住宅样本价值的差异,发现学校质量对住宅价值有着正向影响。Black所估计出的优质教育资源的资本化效应要远低于传统特征价格模型中的估计结果,这也就说明之前的遗漏变量实际上是与学校质量呈现一个正相关的关系,所以会导致传统特征价格模型中优质教育资源的资本化效应被高估。

(2)工具变量法。Rosenthal(2003)利用外部学校评估作为学校质量的工具变量,发现英国的住宅对于学生考试成绩的弹性约为+0.05。但此类工具变量法往往会因为工具变量的有效性而受到质疑。

(3)空间计量经济法。空间计量经济法是公共品资本化研究进程中一个开创性进步,研究对象的空间依赖性打破了大多数古典统计和计量经济学分析中样本相互独立的基本假设,而古典计量经济学的方法通常不能消除这些数据的空间相关性,目前解决空间相关性的常用模型是使用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Sedgley,2008)。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于研究教育资源等公共物品对周边住宅价格的影响实证价值更强,对相关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三、数据和模型

1.数据说明

(1)学校质量数据

上海市城七区(徐汇、静安、虹口、黄浦、普陀、长宁、杨浦)共有209所小学。一般而言,每一正规居住小区内的住房都处于某一小学的学区范围内。但是对比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升学率等指标可知学校的质量存在明显的差异(贾朝建,2007),本研究参考已有的市重点小学名录、搜房网、家长论坛等资源,将小学分为“市重点”、“区重点”和“普通”3个层级。

(2)房屋数据

本研究收集了2016年秋季上海城七区152所小学附近二手房和租房的价格数据,数据来源是国内房地产门户网站搜房网。此外,根据百度地图获取了各个小区到上海人民广场的距离。将从搜房网上获得的2016年秋季各区二手房平均价格与《2015年上海市房地产年鉴》中提供的对应月份的各区二手房平均价格进行对比可知(图1),本研究中的各区二手房平均价格与房地产年鉴中各区二手房的平均价格趋势基本一致,可认为该数据可信度较高。

2.变量说明

(1)变量定义和说明

为了尽量克服遗漏变量的问题,本文收集了每一套二手房的所对口小学学校质量、房屋特征、楼盘特征、行政区划、邻里特征等变量。表1为上述变量的定义和说明。

3.模型建立

(1)特征价格模型

特征价格模型认为,一种多样性商品具有多方面的不同特征或品质,商品价格则是这些特征的综合反映和表现(洪世键和周玉,2016)。特征价格模型反映在房地产市场上,即房地产是由不同的特征组成的,比如房屋特征、楼盘特征等,由于各种房地产特征的数量和组合方式不同,其价格自然而然也就不同。因此,本文首先分别以二手房房价和租金的对数形式作为因变量进行标准特征价格模型回归,作为教育资源质量资本化效应估计结果的参照,样本包括各层级小学的二手房。标准特征价格模型的形式如式(1)、式(2)所示。

其中,下标i表示每一个二手房个体,j代表楼盘,k代表上海主要7个城区,Hpijk和HRijk分别为2016年秋季k城区j楼盘i二手房的房价和租金价格。Schoollev为小学的质量,是虚拟变量,本文重点关注其系数;House是房屋特征的向量;Bldg是楼盘特征的向量;Dis是行政区划的虚拟变量;Loc是邻里特征的向量;a1,a2,a3,a4,a5,B1,B2,B3,B4,B5,为待估计的解释变量系数;a0和b0是常数项,δ和ε是两个独立同分布的误差项。

(2)配对回归方程

虽然特征价格模型可以将影响二手房价格的因素进行分解,求出优质教育资源的隐含价格,但如同文献综述中讨论过的,仍然可能存在遗漏变量的问题,导致所求出的学校质量系数a1出现偏差。BlackS.e(1999)通过对比学区边界两侧附近的房屋之间价值的差异,发现学校质量对住房价值有正向影响,但学校质量的资本化效应要远远小于传统特征价格模型中的估计结果,这说明遗漏变量与学校质量是呈现一个正向相关的关系,会导致传统特征价格模型中的学校质量资本化效应被高估。因此,本研究采用配对回w的方法来解决遗漏变量的问题。

首先,本研究将重点小学附近的学区房与与其较近的非学区房进行配对,这两套二手房除了对口小学的质量不同之外,其他特征基本都趋于一致。具体来说,本研究通过对每个被解释变量――“二手房对”的房价价格,和每个解释变量――“二手房对”价格的影响因子进行差分回归,消除掉对于这两套二手房相同的遗漏的区位特征变量,从而得到对学校质量系数a1更准确的估计。

其中,αwprice表示空间效应。

四、实证结果

1.二手房房价和租金的标准特征价格模型

表2是二手房房价和租金特征价格模型的回归结果。本文主要关注的是优质教育资源的资本化效应,即Schoollev变量的系数。在第(1)列中,在加入所有控制变量的情况下,市重点学校和区重点学校的学区房溢价分别为15.6%和7.2%,且都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第(2)列是二手房租金特征价格模型的回归结果。Schoollev变量的系数依然为正,但比房价特征价格模型中的系数值要小很多,且不显著。这说明由于“租买不同权”的制度安排,重点小学学区房的属性并不能给房租带来明显的溢价,这与我们之前的预期相同。

2.配对回归结果

本文对304套二手房进行配对回归,表3是差分回归的结果。第(1)列是以房价的对数形式作为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为标准特征价格回归方程中的全部自变量的差。可以看到配对回归中最显著的自变量是学校质量的差分项,在控制“二手房对”的其他特征变量的差异后,市重点小学的学区房比普通小学的学区房价格高14.9%,区重点小学学区房则比普通小学的学区房价格高7%,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然后本文对租金特征价格模型进行同样的配对回归,可以看到,与表2的回归结果类似,租金方程中市重点小学和区重点小学的学区房溢价相对于房价方程中较小,且不显著,这就说明遗漏变量的问题并不严重,不会导致对学校质量资本化效应的估计产生显著偏误。

但是,利用“租买不同权”这一制度安排对二手房价格和租金进行配对回归的潜在假设是影响房价和租金的因素是相同或类似的。实际中,这个假设极有可能是存在问题的,人们对于买房和租房是可能存在系统性偏好差异的。此外,房价可能更多的受到国家宏观政策如房产税的影响。因此本研究考虑进一步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二手房的数据进行回归,一方面消除空间自相关性的影响;另一方面将空间计量回归模型的结果与标准的特征价格模型进行比较,得到最优模型。

3.空间计量模型回归结果

由表4各模型的回归结果我们可以发现,SLm模型和Sem模型的LiC值比oLS模型更大,而aiC和SC值则比oLS模型更小,因此,SLm模型Sem模型的拟合优度比oLS模型(即标准的特征价格模型)要更高,模型也要更好。那么进一步对比两个空间计量模型各项拟合优度指标,空间滞后模型的类决定系数和似然比对数值要更大,赤池信息准则值和施瓦茨准则值更小,因此空间滞后模型的拟合效果要优于空间误差模型。这表明上海市二手房价格之间的空间自相关性较强,而二手房价格的误差项空间自相关性较弱。

按照空间滞后模型的回归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二手房价格空间自相关系数达到0.793,并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这说明上海市各二手房的价格之间存在比较强的相关性,某小区周边二手房价格变化1%,则该小区的二手房价格将产生0.793%的变动。

(2)所有解释变量中学校质量对房价的影响尤为显著,市重点小学学区房的溢价达到14.7%,区重点小学学区房的溢价也达到6.8%。其余解释变量则与标准特征价格模型中表现较为一致。

五、结论

利用特征价格模型剥离出教育资源等公共物品的隐含价格是显示性偏好法(revealedpreferencemethod)的一个典型应用。但是实证中可能存在遗漏变量或不可观测变量的问题使得所估计的优质教育资源的隐含价格存在显著偏误。因此,本文以上海市为例,首先借鉴了边界固定效应法(BFe)的思路,利用中国“租买不同权”这一制度安排寻找“二手房对”,对其房价和租金进行配对回归,以证明遗漏变量的问题并不严重,不会导致对学校质量资本化效应的估计产生显著偏误,同时更精确的测量优质教育资源的隐含价格。由配对回归的实证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市重点小学学区房的溢价为14.9%,区重点小学学区房的溢价为7%。

但是,由于配对回归的隐含假设是影响房价和租金的因素是相同或相似的,而实证中这个假设可能是不成立的,人们对于买房和租房的偏好可能存在系统性差异,因此本研究考虑进一步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二手房的数据进行回归,一方面消除空间自相关性的影响;另一方面将空间计量回归模型的结果与标准的特征价格模型进行比较,得到最优模型。实证结果显示,二手房价样本之间是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的,因此,建立在样本独立假设条件下的标准特征价格模型也就不再适用了。在对比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后,本研究发现空间误差模型的拟合优度要优于空间滞后模型,因此最终选择空间滞后模型进行分析,在空间滞后模型中,市重点小学学区房的溢价为14.7%,区重点小学学区房的溢价为6.8%。

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来看,中国“就近入学”和“租买不同权”两种制度的结合并没能促进教育公平,反而形成了“以房择校”的F象,将择校费转移到了优质教育资源学区房的价格上。实际上,引发“天价学区房”和“高额择校费”等现象的根源是在于中国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和分布的不均衡性。短期内想建立一套完全公平且透明的招生规则无疑是困难的,但长期中,政府可以通过教育财政的合理供给实现学校和区域间经费投入的平衡,还可以通过学区化、一校多址等途径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和流动,促进义务教育资源的全面均衡分布。

参考文献:

[1]哈巍,吴红斌,余韧哲.学区房溢价新探――基于北京市城六区重复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J].教育与经济,2015,(05):3-10.

[2]胡婉D,郑思齐,王锐.学区房的溢价究竟有多大:利用“租买不同权”和配对回归的实证估计[J].经济学(季刊),2014,(03):1195-1214.

[3]陈玲玲,唐学玉."学区房热"的原因及外溢效应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9,(25):95-96.Doi:10.3969/j.issn.1008-1283.2009.25.047.

[4]梁军辉,林坚,吴佳雨等.北京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对住房价格的影响[J].城市发展研究,2016,23(9):82-87,124.Doi:10.3969/j.issn.1006-3862.2016.09.012.

[5]温海珍,张之礼,张凌等.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住宅价格空间效应实证分析:以杭州市为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31(9):1661-1667.

[6]王琳.城市轨道交通对住宅价格的影响研究――基于特征价格模型的定量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2):57-61,70.Doi:10.3969/j.issn.1003-2363.2009.02.012.

[7]杨尚.城市教育配套对住宅价格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3.

[8]BlackS.e.,“DoBetterSchoolsmatter?parentalValuationofelementaryeducation”[J].the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99,114(2),577-599.

[9]oates.w.e,“theeffectsofpropertytaxesandLocalpublicSpendingonpropertyValues:anempiricalStudyoftaxCapitalizationandthetieboutHypothesis”[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69,77(6),957-971.

[10]Rosenthal.L.,“theValueofSecondarySchoolQuality”,oxfordBulletinofeconomicsandStatistics,2003.65(3),329-355.

[11]参考“天价学区房一平40万学区房越炒越贵”,http://news./351/c/201702/28/f281643.shtml.

文化资源的特征篇6

关键词 网络环境 图书馆 地方文献工作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社会,全球信息化的浪潮使人类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的发展如此之迅速,无疑给图书馆带来了巨大冲击。我国的各级图书馆都拥有数量不等的文献资源,地方文献作为独具特色的文献品牌,是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参与竞争的坚强后盾和主力军,借助网络环境下信息传递的超时空组合能力,地方文献的影响比以前有了更大的拓展,地方文献资源的浓厚地方特色使它在网络环境中如鱼得水。因此,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做好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是图书馆建设特色信息资源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赢得自己网络空间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网络环境及其对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影响

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是指对地方文献进行搜集、加工、整理、开发和利用的工作。网络环境的形成,信息处理技术的进步,对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网络环境下文献载体的数字化,加强了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者的信息意识。21世纪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世纪,是大it时代。信息经济将成为社会的主要经济增长点。网络环境对图书馆人最深刻的影响就是信息意识、数字意识的觉醒。这种意识反映在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上就是馆藏资源数字化。在进行地方文献采集时,不仅采集纸本文献,而且要采集电子文献、网络文献。文献载体的数字化,扩大了地方文献的采集途径,丰富了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形式。

其次,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网络化,为图书馆工作者树立了合作意识,推动了地方文献数字化的进程。目前我国地方文献资源的分布存在着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情况。有限的地方文献资源,分布在地方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方志馆和地方信息中心等单位。网络环境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各单位的特藏文献独家占有的问题,促进了特色文献的上网,加强了各地图书馆的交流和合作,进而克服了各个图书馆孤立、封闭的状态。网络环境为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实现搭建了新的平台。

第三,网络环境为图书馆工作者提供了创新服务意识。以往图书馆对读者的服务主要有到馆服务、信函服务、电话服务等。由于网络技术的出现,为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提供了新途径,也使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更加方便快捷。这促使地方文献工作者在进行信息咨询时,学习新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网络传输技术,并大胆采用新手段

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

1.网络环境下地方文献资源的构成与特点

从物理分布看,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本馆的现实馆藏;二是网络上的信息资源(虚拟馆藏),而且,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是一个整体中不可分割、密切相关的两部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有以下5个特点:(1)从载体形式看,文献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化;(2)从文献的构成比例看,电子文献所占的比例在逐步增加;(3)从文献信息资源的分布看,不仅有本馆的文献信息资源,还有网络上的文献信息资源;(4)从文献的利用率看,电子文献的利用率呈上升趋势;(5)从文献的信息服务功能看,电子文献相对于传统印刷型文献,服务功能更强、效率更高。

2.网络环境下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

综观我国网络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结合本人的工作实践,网络环境下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主要从以下几大方面进行。

(1)地方文献资源的收集

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的基础,即使是在网络环境中,地方文献的采集、收藏在地方文献工作中也将处于首要地位。在地方文献的收集中,网络带来的不仅是征集空间的扩大和征集手段的改变,更为重要的是从被动到主动的实质性变化。在征集方式上,从以往的上门征集、电话、书信征集扩展到网上征集。网上征集包括:(1)通过网络了解征集信息、宣传征集政策,建立网上征集渠道。如可在本馆网页设立“征集”栏目,包括“征集通告”、“征集动态”、“赠书目录”等内容。这样可与赠书者建立即时互动的联系,及时沟通征集情况,还可广泛宣传赠书者的德行,吸引更多人支持这项工作;(2)通过网上检索,直接下载所需信息,或加工后收入数据库,或通过分类等处理后链接到网页上。

(2)馆藏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和网络化

a建立馆藏地方文献目录数据库

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首先要将各种不同来源、不同内容、不同著述形式、存于不同介质的原始数据以相应的电子记录组织成联机目录数据库,在本馆主页上免费提供给网络用户使用,使互联网用户对各图书馆的馆藏地方文献信息得以知晓。这是实现馆际互借、促进地方文献资源共享的第一步。

b建立地方文献专题全文数据库

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地方文献不仅以书籍形式出现,而且更多的是发表于各种各样的报刊上,散见于各种会议文件之中,甚至出现在各式商业宣传品里,地方文献和其他文献一样,力求以更快的速度和醒目的方式向社会传播。因此,除了馆藏地方文献目录数据库外,有计划、有步骤地把馆藏地方文献资源中利用率高、有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地方文献,在不出现或解决了著作权问题的前提下,转化为数字化的可检索的数据,建成具有本馆特色的地方文献专题全文数据库,传输上因特网,以深入、广泛地反映馆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为网络用户直接提供所需的全文信息。

c建立地方文献多媒体数据库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非书资料数字化成为可能,利用计算机新技术,通过对音频、视频、图像、文字等媒体资料进行数字化转换、编辑、压缩等技术处理,把馆藏地方文献中的各种声像资料转换成电脑可识别的数字化资料,储存在电脑网络服务器上,实现录音、录像资料的网上视听阅览,建成地方文献多媒体数据库。如上海图书馆的上图数字图书馆点曲台,他们利用数字化技术把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音乐、歌舞等建成多媒体数据库提供上网,读者无须直接到图书馆就能使用这部分文献资料。多媒体数据库的建立既方便了用户,也有利于对非书资料类型的地方文献的保护,解决了长期以来这部分资料的使用与保管的矛盾。

(3)inter上地方信息资源的组织和加工

随着inter技术在我国的推广普及,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建立与inter联接的计算机网络,特别是我国“政府上网工程”和“企业上网工程”的全面实施和推广,区域经济和

文化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互联网上反映地方历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网络文献信息资源不断涌现,成为网络信息资源中独具特色的信息源,为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者提供了新的研发对象。根据我国图书馆现有的技术和人力资源条件,对网络地方信息资源的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参与网络信息组织,建立地方信息资源导航库。(2)筛选网上地方文献,建立网络地方文献专题全文数据库。如深圳大学图书馆根据本校重点学科建设方向以及经济特区发展的需要,利用inter上的地方文献资源,建立了特区大事记、特区法律法规、特区二十年专辑等专题数据库,以web浏览形式供读者使用,受到学校师生和“中心”研究人员的好评。

3.网络环境下地方文献开发与利用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传媒,在信息的传播和利用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广泛收集整理地方文献的目的就是要让它发挥最大的效益。由于网络环境使地方文献收集整理的每个环节都深深地打上了电子时代的烙印,这就为地方文献的再次上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在图书馆网站上推出地方文献网页,将提炼过的、有价值的文献资源向广大网民开放,并开展主题信息查询、地方专题汇编、地方文献研究等特色服务,使地方文献在网络环境中产生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如佛山市图书馆根据本地历史文化特色,制作了“佛山古镇文化”、“佛山陶瓷”、“佛山电器”等专题数据库,它们的建成,为广大用户了解和认识佛山提供了全面的信息。

三、网络环境下的地方文献读者工作

1 地方文献的读者类型

图书馆的读者类型分两类,即直接用户和间接用户两种。直接要求图书馆对其进行服务的用户,叫直接用户。未对图书馆提出具体的信息需求,而是由图书馆根据社会信息需求的热点,预测其可能成为图书馆某类信息使用者的用户叫间接用户。地方文献的间接服务用户集中在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直接用户有多种类型,主要有地方文化研究者,寻根问族者、旅游爱好者、市场调研者和普通读者等。

2 地方文献的读者工作形式

针对读者不同的阅读需求,进行不同方式的服务,是开展地方文献读者工作的一个原则。地方文献的读者工作常采用举办新书展览、专题书刊展览和新书推介等形式吸引读者。通过举办书评讲座、开文献检索课和网络导航等形式,培训读者和培养用户。通过对直接用户进行咨询检索服务,提高读者的满意率。通过编制二、三次文献的服务,提高地方文献的利用率。

网络环境给地方文献的读者服务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通过开展网上咨询、网上阅读、网上新书推介等活动,宣传地方文献、利用地方文献,如开展网上的读者调查,搜集地方的热点话题进行二次文献的编纂;开展网上征书活动,拓宽地方文献的采集渠道;开设地方问题沙龙,吸引读者关心地方发展;开展网上地方文史问题的问答等活动,激发人们热爱家乡的意识。

网络的普及,使地方文献的信息用户数量和范围大大增加。网络终端直接深入家庭,使用户的检索更加方便,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更加深入。同时也为地方文化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便利。

四、网络环境下地方文献工作的目标

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比较全面地体现了图书馆业务工作。从信息的采集、加工到开发、利用,涉及到图书馆业务的各个方面。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者应该加强业务知识和服务技能的锻炼,在整理地方文献、开发地方文献的同时,活跃地方文化的气氛,开展多种形式的读者活动,借助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以文献收藏带动文化研究,以文献开发促进文献的利用,把图书馆办成地方文献的收藏中心、地方文化的活动中心、地方信息的检索中心和乡土教育的培育中心。

总之,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同时网络环境又为其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和条件。我们只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多形式、多途径、深层次的地方文献工作,才能使地方文献应有的价值充分体现,使其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王 菁.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的思考.四川图书馆学报,2002(6)

2.林 伟.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开发与利用.图书馆论坛,2002(6)

文化资源的特征篇7

      摘要文章通过对市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现状分析,从五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当前存在问题的一些思考。统一认识和规范,改变观念,整体规划,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有效的整合资源,充分实现地方文献资源共享,为地方文献的占有者和使用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资源建设

   地方文献是记载某一地域内自然、社会和历史发展变化及影响的特定文献,素有“一地之百科”的称誉,它对了解与研究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人物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在当地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1982年文化部颁发的《关于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了省(市)级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搜集、整理、保存地方文献”;在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中地方文献作为专项指标被列其中,地方文献工作提到了重要的地位。因此各级公共图书馆十分重视并纷纷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地方文献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图书馆数字化进程的推进,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就市级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1.现状分析

   地方文献工作一直受到市级公共图书馆的重视,一般都有专人负责,而且有着良好的征集地方文献的经验。但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却缺乏统一的认识和规范,缺少一个统一协调的机构,给用户带来了一些不便。

   1.1对地方文献概念理解不一

   虽说市级公共图书馆对地方文献工作都加以重视,但由于各馆对地方文献的概念认识不同,理解不一,在具体的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差异。有的馆设立了专门的地方文献部,而有的则依附于其他业务部门,职责范围不清。尤其是对地方文献概念理解的偏差,在地方文献征集中范围不确定,收集的重点不明确,简单地把收到的地方出版物、地方人士著述一律处理为地方文献,甚至出现应属征集范围的未征集,而征集来的却不是地方文献。

   1.2地方文献工作缺乏统一规划

   由于地方文献具有独特的地方特征,是了解与研究地方人文地理、政治经济、风土人情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信息资源,越来越受到公共图书馆的重视。但是地方文献的收藏不只是图书馆一家,其他各系统如档案馆、博物馆、文保所、地方志办公室等也都在收藏,他们保存着很大一部分地方文献资源。如宁波素有“文献名邦”的美誉,宁波市图书馆一直来都非常重视地方文献工作,有着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并有专人负责。与此同时,宁波还有几家单位拥有大量有价值的地方文献,如天一阁、文保所、博物馆等单位收藏的古籍和实物;档案馆收藏的一部分地方文献,作为档案保存;地方志办公室所藏的地方文献,为修志或研究之用;宁波大学所征集的地方文献,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一些收藏家和个人也藏有一些珍贵的地方文献。由于这些单位和个人没有隶属关系,各自为政,互不交流,使地方文献工作处于群龙无首的无序状态。而他们收藏目的的不同,揭示的手段和保存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没有形成统的规范,给地方文献的用户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1.3地方文献收藏的品种载体单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化的进展,地方文献的载体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原来单一的印刷型书刊发展到现在的音像、光盘、多媒体、网络等多种载体和形式并存。由于地方文献征集的范围广、工作量大,市级公共图书馆征集地方文献基本上着眼于现代出版的和已经成为历史的纸本书刊和光盘,征集的对象大都是一些独立存在的单件,而很多有价值的散落于文集、报刊、网上、电视中的地方文献或一些非正式出版物基本上没有得到很好的征集和保存。而事实上,现在一些学者对地方经济、文化、人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一般首先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网上和电视中也充斥着大量的地方文献信息。由于市级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征集停留在传统基础上,受观念、人力、财力、物力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限制,对分散在各种学术期刊上和散布在网上、电视中的有关地方文献资料信息基本无人涉及、无能为力,这使得市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收藏的品种载体过于单一。

   1.4地方文献资源利用率不高

   地方文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其独特的使用价值毋庸置疑。市级公共图书馆大都十分重视地方文献的征集,但对地方文献的利用却重视不够。很多图书馆只重视征集的数量,而对质量却很少在意,对征集到的地方文献的使用情况则更少关注,出现了为征集而征集的现象。同时,由于公共图书馆高素质的地方文献研究人才的缺乏,地方文献中很多蕴藏着的有价值的信息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造成地方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偏低。

   2.问题思考

   基于上述对市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现状的分析,要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几点思考。

   2.1正确理解地方文献的定义

   地方文献的征集是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基础。要做好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首先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地方文献,同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地方文献采访条例,从而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上世纪40年代,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杜定友先生就明确提出:“地方文献是指有关本地区的一切资料。”它是反映某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等方面情况的文献资料的总称,既有一般文献的共性,又有自己的个性。地方文献最本质的特性是它的地方性和资料性,这是广义的地方文献概念。经过几十年的地方文献工作实践和理论探讨,目前学术界对地方文献的概念有了新的更为科学的定义,以中山大学骆伟为代表:“地方文献是指内容上具有地方特征并有重复使用价值的文献”。这一概念强调了“在内容上涉及该地区”的文献,从而排除了内容不涉及本地区的地方人士著述和本地出版物。这就是说,地方文献是一个独特的文献群体,它指的是“内容上带有地方性,同时具有重复使用价值的文献”,只要具备以上二个特性,则无论其出版地、出版期、文种、文献形式、文献载体如何,都应纳入地方文献的范畴之内,属于我们征集的范围。国内一些地方文献工作较出色的馆,如甘肃省馆、湖南省馆、首都图书馆均遵循这一原则。

   2.2创新地方文献集藏观念

   从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的转变过程中,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源共享成为现实。市级公共图书馆在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上所作的努力仅是局部和零散的,与社会发展和读者要求相差甚远。由于地方文献的资料性和广博性及其出版发行的无规律性和收藏部门的分散性,图书馆不可能也没必要刻意追求“大而全”,追求占有多领域多专题的原始地方文献。这就要求图书馆转变传统狭隘的“占有”观念,向广博的“拥有”资源转变。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推进,原来很难复制的文献变得可以复制了,市级公共图书馆可以“用”为出发点,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加强与其他文献收藏单位的横向联系,本着共建共享、平等互利的原则开展协作协调,有重点有目的地搜集获取占有单位的地方文献资源,避免重复交叉的收藏,实现从零散局部的占有到有重点、有特色的最大限度的合理拥有。建立网站或互联平台,为用户提供收藏线索或获取文献信息的路径。

   2.3整合地方文献资源

   传统的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不管是正式出版物还是非正式出版物大都以印刷型文献为主,网络化环境下文献的载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反映在地方文献资源的征集上就是多种载体文献并存。作为市级公共图书馆应该有责任收集有关文字资源、图片拓印资料,以及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图册、历史照片、录音、电子文献等正式或非正式出版的文献资源,注重网络上、电视节目中的有关地方文献信息等,为研究地方历史留下宝贵的资料。依托网络技术对收藏的地方文献进行整合,让更广地域的更多人群可以最大量、最快捷地共享地方文献馆藏资源,以实现文献价值最大化。通过对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和统一的文献内容揭示格式来共建共享地方文献数据库,把散落在各收藏地的地方文献虚拟集中起来,提高地方文献利用率。

   2.4成为当地地方文献中心

   地方文献的出版发行往往是无规律和多渠道的,除公开出版物外,绝大部分的地方文献经常以内部形式出版,形式多样,载体各异,追溯与传承年代久远。地方文献中非正式出版物(非卖品)多的特点和部分以实物出现(如碑刻等)的情况,使大量地方文献基本是在本地区相关系统内散发,且多为一次性,不会再版,被相关部门收藏。这不仅突出了地方文献和地方人文资料的珍贵性,同时也增加了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藏难度。市级公共图书馆在整个地区的文献信息链中据有不可替代的集散中心地位,理所应当担负起本地区地方文献中心的重任,合理安排地方文献资源在地理位置上的分布,形成自己的收藏体系。建立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网络,密切与所辖县公共图书馆的关系,加强与市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地方志办公室、党史办公室、市政协、档案馆、博物馆、文保所等部门的协作、协调,使地方文献资源得到系统完整的收藏。

   2.5揭示地方文献内容的形式亟待规范

   图书馆收藏地方文献、整合地方文献资源的目的,在于更快、更好地服务当地的社会和经济。但是从目前来看,地方文献的揭示方式、著录内容、揭示的深度等还没有统一的规则和标准,这无疑阻碍了地方文献的共建共享,也给书目数据库的标准化规范化带来了困难。由于地方文献中非正式出版物多,版式不同,载体类型也多,这就要求我们对各种不同类型、不同版式的文献进行规范整理。在国家还没有统一规则和标准出台之前,笔者认为可由省公共图书馆牵头,在全省范围内统一规范地方文献的整序、编排,以达到省内一个标准。市级公共图书馆作为纵向的基层单位接受省图书馆的业务培训,为地域性的资源共享,实现计算机联网做好必要的准备。

   参考文献

   1.王效良.构建当代地方文献体系的几点思考.津图学刊,2003(1)

   2.胡长锋.地方文献保障系统建设构想.宁波大学学报,2002(2)

   3.杨卫东,刘成林.济宁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回顾与思考.山东图书馆季刊,2003(3)

   4.谢水顺.论地方文献资源体系建设.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2(3)

   5.金沛霖主编.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11

   (陈金菊,女,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馆员)

文化资源的特征篇8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和普及应用,图书馆的功能正在发生着极其明显的变化,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也在向更高的层次转变。图书馆已不单单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更多地表现为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并存互补:传统的文献资源逐步电子化,文献信息载体日趋多元化、数字化;图书馆的服务更趋个性化、网络化,传统的图书馆正在逐步走向数字化,这正是信息时代图书馆的最为显著的特征。

1信息时代图书馆的特征

1.1在信息时代,数字图书馆已成为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传统的图书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并不意味着传统图书馆就将走向末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将长期并存、优势互补,这是信息时代图书馆的特征之一。因此,在信息时代将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并存互补的时代。

笔者认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是以传统图书馆为依托的,是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依靠它们加以管理和发展的。因为,数字图书馆它本身并不是一个让人们看的见、摸的着的实体,而是一个虚拟的信息空间,一切信息将以数字的形式在网络上高速传递为人们共享、交流。

而传统图书馆历经数千年积累起来的纸质文献,其所具有的保存价值、传承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其它载体永远都无可比拟的。我国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也从一个方面告诉我们,纸质文献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也不会消失。当然,传统图书馆逐步电子化是图书馆发展的方向,数字图书馆以其所具有的存储量大、传播速度快以及检索快捷等优势在飞速发展。因此,传统图书馆的数字化、文献信息载体的多元化也是信息时代图书馆的显著特征:文献信息载体将呈现出印刷型文献、电子出版物、虚拟馆藏并存互补的局面。由此必将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又一次大的变革,图书馆将由收藏文献、为读者提供文献利用服务转变为收藏有效信息、为用户的检索需求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计算机技术、互联网及多媒体通讯技术和信息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为传统图书馆的数字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图书、情报信息一体化和文献信息服务的网络化、个性化也是信息时代图书馆的主要特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更为普遍,以前在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界存在着图书馆学偏重于文化,情报学偏重于技术现象;甚或普遍认为图书馆学更偏重于文献单元的加工及收藏,而情报学则更偏重于信息单元的加工、分析及筛选。但是,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信息交流更为广泛的前提下,图书、情报的一体化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大图书馆学的理念将彻底打破图书馆学的机构化特征,使图书、情报信息资源得到更深层次的开发和利用。

随着图书、情报一体化的实现,计算机终端的普及和网络的不断延伸和扩展,使得图书馆的服务也更趋网络化和个性化。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图书馆的服务手段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快速便捷的网络化服务拉近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图书馆应通过电子信息终端将图书信息服务送到每个读者需要的地方,网络化将成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要形式。

随着信息服务网络化的开展,个性化服务也成为图书馆服务的必然趋势。图书馆将通过建立读者信息数据库,跟踪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分析、研究读者研究或学习的知识方向,从而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从根本上改变以往单边式的、被动索取交流方式为主动地向读者提供、推介需求信息。

2信息时代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建设

综上所述,信息时代图书馆所具备的特征,决定了信息时代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将趋于数字化。

2.1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图书馆的馆藏建设及馆藏结构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图书馆购置的非纸质文献资源,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以及各类性的数据库和其它电子资源在图书馆馆藏资源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然而,由于数字化资源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使得数字化资源在购置、使用和存储等方面都有异于传统的文献资源,这是在数字化资源建设中应当加以注意的问题。由于数字化资源逐年上涨的高昂购置费、数字产品之间内容上的重复交叉、数字产品价格上的不规范以及数字资源使用方法的不同,决定了它的购置必须要做充分的读者调查,而传统的文献购置方法已经不适用于数字化资源的选购。基于此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建设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规范的数字化资源建设原则,形成一套科学的工作机制和规范。

2.2同传统的文献资源建设一样,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必须要有一套科学、合理、规范的建设原则。

2.2.1数字资源的建设必须与符合本馆的馆藏建设原则,因为数字资源只是全馆馆藏建设的一部分;其次,图书馆在数字资源的购置上应尽可能地收集那些信息含量高而又不需要投入相对较高昂的其它软硬件设备的数字化资源,以便以较少的经费获得最好实际效用;第三,在建设数字化资源时要兼顾数字资源的多样性以及和馆藏资源的互补性。数字化资源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在进行数字化资源建设时,应该在资源的多样性上多加考虑,以便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当然,我们在充分考虑数字资源多样化的同时,也应充分考虑数字资源与馆藏资源的互补性。在进行数字资源建设时,应注意与本馆其它馆藏资源的互补,统筹兼顾传统出版物与电子及网络出版物的采集,达到通过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使图书馆已有信息资源体系更加完善、实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的目的。

广义上的互补性原则还应包括馆际之间在资源共建共享上协作与互补。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核心是通过网络对各种数字化资源进行有效的链接,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高度集中,使不同文献信息收藏机构收藏的资源形成一个网络联合体,充分发挥数字化资源的优势,实现文献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信息时代图书馆的基本特征,揭示了在信息时代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数字化已成为必然的趋势。虽然我们的数字化资源建设还处在探索的阶段,但是随着我国数字化产品的日趋成熟以及在产品价格、使用方法、评估体系等方面的日趋完善、规范,我国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建设也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将真正实现馆际间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

参考文献

[1]郭盛扬.我国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之思考.数字图书馆论坛,2005(9)

[2]罗绍伟.数字图书馆与信息服务.数字化图书馆与人力资源建设研究,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文化资源的特征篇9

关键词:文博事业;特征;发展;对策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1.218

0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对精神方面的追求日渐丰富,例如在旅游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们热衷于文博场所。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促进文博事业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文化遗产教育公民和引导社会的重要作用至关重要。基于以上,本文简要分析了文博事业的发展。

1文博事业的特征分析

首先,是人本性特征。文博事业的主体和受益者是人民群众,只有实现以人为本,才能够通过文博事业提升民族的凝聚力,从而发挥出文博事业对于人民群众的引导作用;第二,是服务性特征。文博事业是一项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其蕴含了人本性、民族性和国家性,不同的思想文化在文博事业中实现碰撞和激荡,这使得文博事业越来越贴近生活,越来越贴近文化,文博事业要面向大众,服务大众,树立服务意识[1];第三,是公益性特征。文博事业是一项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文化事业,其保障人民群众文化诉求和文化权益的公益性是本质特征;第四,是教育性特征。博物馆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文博事业将传统文化与人民群众联系了起来,能够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能够引导人民群众,提升民族凝聚力;第五,是民生性特征。文博机构的管理应当以改善民生为基础,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越来越多的人们走进了博物馆,文博事业也越来越贴近民生,越来越关注民生,越来越服务民生。

2文博事业的发展探讨

2.1提升藏品品位

文物展览是文博事业发展中的关键,其能够让人们了解历史,了解历史文化,因此应当积极提升博物馆藏品的品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展示藏品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主题的升华,展现深刻的内涵,以此来引发传统文化与当代人们精神的共鸣。例如,在展览藏品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名人效应,打破古代名人与现代人们之间的时空限制,更好的实现人们的精神追求。

2.2大旅游营销战略的实施

旅游业发展与文博事业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二者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联系,因此,应当打破文博事业发展的行业壁垒,加强文博事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加强管理,注重对文物的保护,注重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使传统文化畸形化,实现旅游业与文博事业的协调发展[2]。

就目前来看,旅游业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积极与社会接轨,文博事业也应当面向社会,鼓励社会兴建博物馆,促进社会参与文物保护,以此来拓展旅游业与文博事业的合作渠道。旅游业与文博事业分数不同的行政领域,在合作发展的过程中要利用好二者共同的利益目标,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保护好文物,在发展文博事业的同时促进旅游业的繁荣。

2.3优化资源整合

当前许多城市中不止有一个博物馆,博物馆虽然兴建的较多,但资源分配并不合理,许多博物馆在资源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局限性,馆藏的丰富程度有待提升。博物馆最重要的是两个在是“博”和“物”,在文博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创新观念和理念,将民间资源、国有资源以及社会资源等各种文博资源整合起来,合理的分配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合理共享,加强博物馆之间的联动,实现互惠,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博物馆的发展,才能够巩固并提升博物馆的社会地位,从而充分体现文博事业的服务性、公益性和教育性。

文物藏品资源是博物馆赖以生存的基础,每一个博物馆的文物藏品资源都存在局限性,即使是藏品资源丰富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也是如此,这就限制了博物馆相关展览的举办[3]。因此,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应当合理的利用好现有资源,实现现有资源的优化整合,将闲置的资源激活,将分散的资源汇聚,以此来充分的利用文博藏品资源,发挥其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

2.4积极进行创新

文博事业是文化事业,是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事业,是以发挥中国先进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重要作用的事业。因此,在文博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衔接,要从国情出发,从时代的发展需要出发,创新观念、创新方法,加强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文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够发挥文博事业的重要作用。

3结论

综上所述,文博事业承载着弘扬中国文明的责任,承载着服务大众、引导大众的重要功能。文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分析了文博事业的特征,探讨了文博事业的发展对策,旨在为文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琼莲,彭跃辉.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特征及构成[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1(04):66-73.

文化资源的特征篇10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开发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营销陕西安康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