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素养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4:37

文学素养的意义篇1

一、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一)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儿童文学作品因其特殊的内容与创作特点,已经成为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对儿童文学作品的解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对语文课程的驾驭能力。如果教师对儿童文学的了解不多,那么想要上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将会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另外,课标还规定了小学阶段的阅读量,如果教师对儿童文学了解不够,阅读量有限的话,也就无法引导学生分阶段、分步骤阅读文学作品。

(二)儿童文学是儿童了解世界的窗口“儿童文学就是关注儿童的精神生活,关怀儿童心灵成长的文学。”小学阶段的孩子好奇心极强、对外面世界充满期待,求知欲旺盛,但由于他们的生活圈子相对窄小,能够接触到的事务还相当有限。学校和家庭为他们创设的成长环境并不能满足小学阶段孩子的成长空间。于是,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就成了他们了解外面的世界、连接成人世界的突破口。儿童文学不仅为孩子们打开了解世界的窗口,也让教师受益匪浅。

(三)儿童文学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促成语文素质的提高儿童文学作品中对美的感知与挖掘,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作为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审美素依赖于文学素养的提高,而小学阶段的文学素养,主要依靠语文课程的教学。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基本语文能力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进而促成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第一,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可以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更好地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智特点。“儿童与成人不同,具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感受和人生价值标准,他们的心理空间也与成人不同,儿童心理的秘密就像斯芬克思之谜一样吸引着成人,对儿童心理的探询应该是永远的课题,任何一次新发现都可能是对真理的趋近,人类永远也不可能完全掌握儿童心理,破译几个密码是近一两个世纪的事情,这只能是冰山一角。”儿童的是世界美好又神秘,是专属于儿童自己的。儿童文学正试图以自己的方式带我们走进这样的世界,带我们用儿童的视角看世界。教师可以通过对儿童文学作品的解读与鉴赏,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智特点,不仅有助于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形成。也可以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掌握儿童的各种行为,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情感需求,并选择适当的情感表达方式。

第二,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决定学生的语文学习乐趣。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基本停留在字词句等层面,儿童很少能从语文的学习中获得阅读的乐趣。笔者认为,语文的魅力是它的文化传承与情感价值观的渗透,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养成阅读习惯的关键时刻,而这一任务主要是由语文教师完成的。儿童文学能够激发儿童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能够引起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和阅读的动机,从而促成更为有效、更有价值的阅读行为与阅读习惯。具备较高的儿童文学素养的教师,可以让儿童获得阅读的乐趣,可以引导儿童养成自觉读书的习惯,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取向,这将为一个人的一生奠定良好的人格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儿童文学素养,才能让激起学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

第三,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决定语文课堂的生动性与多样性。儿童文学作品内容丰富,艺术形式呈多样化的特点,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比较开阔的儿童文学视野。新课改要求教师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动的课堂一定会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知识。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激情的与生动的,课堂形式应该是多样的。教师声情并茂讲述、置身其中的情感体验最能引起学生共鸣,能够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将美好的情操与优秀的文化融在听说读写的教学中,是所有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并努力提高自己的要求。

第四,儿童文学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担当。“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诞生那一天起,教师就是桥梁和纽带,成为儿童文学的重要担当,从编辑、创作、翻译到出版传播,中国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的践行者多是中小学语文教师。”作为和儿童联系最紧密的群体,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儿童文学的传承与发展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小学语文教师有机会多维度思考并研究儿童文学和儿童之间的关系,一定是儿童文学作品的解读者。

第五,儿童文学可以帮助教师时刻保持一颗童心。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儿童是完整、生动、个性化的生态生命。拥有一颗童心,对小学教师来说,是最难能可贵的品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感知其中的故事与情感,我们会发现孩子的世界原来是和成人如此不一样,可以让我们最大限度地保持童心。当然,如果没有对儿童这个群体发自内心的热爱,读几篇儿童文学作品是不可能让教师“拥有”童心的。儿童文学或许会唤起我们对孩子的爱,唤起我们的童心,进而转化为对儿童、对教育事业的真挚的爱。

第六,儿童文学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体现。担任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专家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先生这样说:“教师阅读儿童文学,不只是为了指导儿童阅读,不只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还是一种职业素养,甚至是做人的素养,这种素养,既有利于你的教学,也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丰富情感世界。”一个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教师一定能将这样的品质感染给学生,而儿童文学素养会让教师获得这些魅力。教师的职业素养的核心是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儿童文学作品会为小学语文教师打开一扇通往孩子内心世界的窗户,而这个获取过程是惊喜而又美好的。理解是最好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也是基于理解基础上的爱。具备良好儿童文学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师,一定是语文新课程的忠实践行者,一定会引导学生享受阅读的自由与快乐,从而会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学素养的意义篇2

关键词:校园文化;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校园文化属于教育文化中的一部分,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并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能够激发青年学生的激情,能够唤起青年一代独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

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医学模式的改变以及对卫生医疗服务需求程度的提高,要求医学院校必须准确把握当前校园文化的现实状况,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医学生担负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神圣使命,医学生素质的高低,将影响其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质量。

医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离不开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目前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着不少问题。

1.对校园文化的认识不够充足

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为了文化育人,但现阶段,大多数高校对此还存在不少的认识误区。有的高校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而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有的高校将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一味发展娱乐文化,有的高校更是将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学生的管理或是学生社团的管理。

2.只注重效益,轻视大学精神的影响

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现今大学校园变的浮躁、媚俗、功利,表现出校园文化责任心及功能的缺失,高等医学教育的功利性受到不适当地夸大,而学术性和精神性受到人们的漠视,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在一定程度上向社会文化趋同。因而难以创造出对社会文化具有指导意义的优秀的、先进的文化,大学校园文化引领社会发展的功能日趋衰弱。[1]

3.缺乏具有医学院校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

医学院校培养的是以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为目标,并具有崇高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理想的专业人才,因此其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此为目的。纵观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发展状况,多数医学院校从实用主义的立场来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人云亦云,忽略校园文化建设中所蕴含的人文医学精神,且“以人为本”的医疗观教育和医德教育相对滞后。[2]

结合高校医学生学习的特点及人文素质现状,校园文化在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育过程中有其特定的作用和意义。

(1)它可以培养医学生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深厚的校园文化可以影响学生立志于医学教育事业,在这种精神的无形感召下,不断净化学生的灵魂,其职业道德和责任感、使命感也逐步形成。

(2)良好的学校形象和优秀人物会对医学生起着模范和感染的心理作用,高校的校园文化注重将学校培育出来的名医等人物的思想、道德品质、人生观、价值观等有计划地提炼,对学生进行社会化角色的培养,高校的校园文化影响着医学生与他人交往的合作性及独立性,优秀和谐的校园文化提供了充足的“氧气”使医学生领会社会对医务工作者的期待,为将来提供医疗服务打下基础。

在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素质培养中,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的精神、传统、作风和理想追求的综合体现,将对每个在校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将影响其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直至终生。

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各部门的协调合作,因此,各院校应认识到,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当经常在工作过程中进行检查和落实。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且系统的工程,必须建立一支专业性强并热爱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教工队伍,需要有活力、能力强的学生骨干形成梯队,为祖国的医疗卫生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文学素养的意义篇3

关键词:学校公共文化;再造;核心素养;意义

中图分类号:G40-55;G6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1-0021-01

新课改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了现阶段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学校要依托办学实际,因地制宜,在对学校公共文化进行合理再造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由此,需要落实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学校公共文化再造,实现学校、教师和学生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一、打造育人环境,关注核心素养培养

(1)再造公共文化,发展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以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需要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是后天习得的,而非与生俱来的心理特征。素养本身是在有利的学习环境中习得的,因此良好的学校公共文化更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打造育人环境,促进全面发展。学校公共文化的再造,归根结底是为学校教育服务的,是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的。它依托学校的硬件教育设施,依靠学校为学生打造的多元学习空间、个性化课程及多样展示平台,旨在通过空间布置、课程设置及学习机制的再造,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真正的人才。校园公共文化的再造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打造展示自我、相互学习、情景交融的校园学习空间,开设收获真知、体验幸福、丰富多彩的创意活动,培植师生共同成长、家校共同教育、经典文化与创新思维交相辉映的人文气息,创设具有多元化、课程化、整合化、实践化的育人环境。

二、优化校园文化,完善学校公共文化

(1)基于两个维度,关注核心素养。学校公共文化,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生活环境中,通过文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品格和能力。指向培养核心素养的学校公共文化再造,应从两个维度进行落实:一是空间布局的再造,指学习空间、非正式学习空间和混合空间的打造,利用学校异地新建的机遇,在教室、活动区域的安排上,打破空间局限性,学习空间和活动空间相融合,学校各个空间都将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土;二是课程设置的改变,利用学校“多多少年宫”平台实现混龄学习,并实施“多多吉尼斯”“多多成长营”等活动课程。

(2)再造公共文化,化校园文化。指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公共文化再造,通过理论学习加上实践探究,在梳理相关文献及学校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挖掘“核心素养”理念的内涵,完善校园公共文化的再造。从学习空间、非正式学习空间、混合空间的打造,“多多少年宫”“多多吉尼斯”“多多成长营”等特色课程设置,多平台混龄学习机制的建构等方面深入开展实践研究,再造符合学校办学理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学校公共文化。

三、全面再造设计,构建学校特色课程

(1)三个维度的再造,培养核心素养。指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公共文化再造,在全面分析和研究了学校发展历史后,基于因地制宜理念,利用学校新建机会,从三个维度进行落实和实施,完成了学校公共文化的全面再造设计,有助于构建学校特色课程。包括:第一维度是指向培养核心素养的学校空间布局再造。第二维度是指向培养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设置再造。“核心素养”统领着学校课程改革与设置,它不仅指向传统课程,同时也引领着校本课程的改革方向。因此,学校着力再造主题活动类、特需活动类课程。“多多少年宫”“多多吉尼斯”“多多成长营”等特色课程的再造将全面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为价值追求,引领学生过一种有理想的童年生活。第三维度是指向培养核心素养的学生学习机制再造。要使单一的学习空间转变为多样的生活空间,转变为师生展示自我的舞台,通过“多样化学习空间”再造、“互联网+”全覆盖及创新“学习街”等多元展示平台,打造“智慧校园”。要创新“多多学分卡”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展示自我、提升自我。

(2)三个维度的再造,构建特色课程。空间布局再造、学习机制再造都是为学校课程设置再造服务的,学校空间布局的优化、再造和改变,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活动。而学习机制中,“智慧校园”的构建及“互联网+”全覆盖,让学生可以依托信息技术,实现网上学习、交流、分享、合作与探究。同时,在智慧校园模式下,教师要将网络学习与生活中学习、课程学习结合起来,并结合“多多学分卡”机制,重视对学生实践活动、艺术学习活动等方面活动的鼓励、支持,让学生全面协调发展,既重视理论学习,又重视生活实践,进而实现全面学习。这样的特色课程,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东永,郭子其.锤炼学校文化品格,培育学生核心素养[J].教育科学论坛,2016(20).

文学素养的意义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育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041-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涵,在整个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价值引领和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高职院校要大力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人文素养培育的融合途径,积极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策研究,积极搭建校园人文素养平台,落实价值引领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人文素养培育是高职院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是高职院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主题。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离不开人文素养的发展,但人文素养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系统的人文知识的积累和道德实践的不断外化过程。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一个人的人格形成和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步定型时期。面对成才立业的最佳阶段,良好的人文素养将会促使学生完整人格的形成和价值观的确立,有助于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一个没有人文素养、缺乏人文精神的大学生,即使专业知识学得多么优秀,也难以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一切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和人文精神塑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是毫无意义的,也是难以持续发展的,无疑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犹如一棵参天大树,而大学生人文素养就是一块肥沃的土壤,根植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枝繁叶茂。大学生的成长脱离不了历史和现实的环境,必须坚持在传承本国历史文化的同时,对于世界上其他优秀文化,做到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只有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新的理论来源,始终保持理论的生命力。

(二)人文素养在理论来源和文化渊源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同一性。这种一脉相承的理论精髓和价值基础决定了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人文素养培育活动的目标是相同的。从理论来源和文化渊源形成过程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继承和发扬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新的历史环境下,牢牢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推动和发展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文素养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结晶,是在不同的历史中不断传承发展、积淀凝聚而成的理论精髓。相同的文化历史土壤滋润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并培育与之一脉相承的人文素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又在新的历史时期里不断丰富和发展新的文明成果,两者在理论来源和文化渊源具有同一性。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人文素养培育活动的目标来看,人文素养培育以人的情感意志自由发展为目标,注重人的个性价值和自我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推崇的人的全面发展高度相通,并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实践中,有助于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信仰和追求。

二、人文素养培育是高职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

(一)人文素养培育是高职学生有效应对社会多元文化价值观挑战的需要。高校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聚集点,社会的急剧变化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各种新观念,新想法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是一些些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负面的现象,这给身处校园内的大学生带来许多疑惑和不安。高校日益的开放化和社会化,客观上促成各种思想文化流动成风,社会上不健康的思想、观念、价值观日益侵袭着校园,使高校里多变的思想、多样的观念、多元的价值观激烈交锋。这对于缺乏独立思考和分辨能力的大学生来说,将面临不会选择和无法选择的困难,导致不少在校学生普遍存在自私化和功利化倾向,贪图现实的安逸环境而缺乏应有理想信念,害怕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因此,面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所带来的问题和困难,应强化人文素养教育对大学生的价值导向作用,在立足多元文化的竞争格局中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作用,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时代抱负和社会责任感。

(二)人文素养培育是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基本的人文素养。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提升专业知识技能外,还有学生个性价值和自由意志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深入开展人文素养培育活动,要从高职院校学生的群体实际情况出发,在专业知识技能传授过程中融入职业素养等人文教育环节,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为切入点,将人文教育渗透在职业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促进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提升和道德习惯的养成,使学生不仅要精于专业,学有所长,更要放眼世界,心怀国家,敢于担当社会责任,忠于传承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敢于倡导社会新风尚,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实践中。由此可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引导作用,有利于高职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人文素养的提升,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人文素养培育是建设高职和谐校园文化的需要。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也是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讲,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是通过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环境和文化氛围,在管理和服务中渗透人文教育,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文化格局的多元化,多元的校园文化满足了师生对不同文化的需求,但承认和容纳多元文化并不意味着对多元文化放任自流,非主流文化的传播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但其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尤其是互联网传播的非主流文化更容易引起学生思想的迷惑,造成学生的难以辨别是非善恶,难于区分荣辱美丑。因此,在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突出主流文化的位置,构建有利于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和谐校园环境,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息,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如何优化素质,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三、人文素养培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渗透人文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必须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高职教育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导向教育,而对于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往往会导致学生道德人格的不完整,并对学生的发展造成影响,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正视这一现实,创新教育理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功能。高校社会思潮引领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大学生,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有效回应他们的利益诉求,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学习中制约性矛盾和问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注重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导向作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把人文教育渗透在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自觉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二)提高教育者的人文素养水平。在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工作中,教师人文素养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水平是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工作的前提。高职院校教师是为人师表的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给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带来持久影响。教育要忠于教育事业,时刻铭记教书育人使命,以专业的理论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宽厚的人文情怀引导学生心灵成长。要自觉加强对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化理解,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武装自己,不断吸收世界人文素养教育的先进成果,充分利用好各种教学平台,有意识地把人文教育渗透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使学生不断内化人文精神素养,并在道德实践中有意识地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文道德行为。

(三)搭建全方位的校园人文素养教育平台。一方面坚持全方面、多层次、多渠道的原则,发挥高职院校在开展人文素养教育活动的资源优势,拓宽人文素养教育渠道。定期开展文化沙龙、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多层次、多种类的人文素养培养类讲堂,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健康多彩的生活情趣,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等形式拓宽学生的人文视野,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当中,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践行者。另一方面利用数字化教育管理和新媒体手段,创新人文素养教育的网络传播方式。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论坛、社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中,开展新媒体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利用互联网互联互通的便捷性,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石径.试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0)

[2]王现东.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路径[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5(9)

[3]邹积英,于影,张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规律与教育对策[J].品牌2015(6)

【基金项目】中国职教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2015―2016年度德育专项课题”(DGw1516BZH063)

文学素养的意义篇5

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将人们早已习惯的“语文素质”、“语文能力”改为“语文素养”,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置于四大基本理念之首,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据统计,仅前言部分的“语文素养”反复出现达6次之多,“语文素养”已经作为语文教育的一个核心理念出现,可见其地位的重要性和目标的明确性。新课标提出“语文素养”,不仅在语文教育界扔下了一枚重磅炸弹,而且在整个教育界同样引起了强烈反响,相关的争鸣和讨论仍在不断进行着。

到底为什么以“素养”代替“素质”,如何理解“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有没有引发更深刻的教育观变革,这正是本文需要加以阐释和论证的内容。

一、“素养”是一个学习和实践意义的词汇

什么是“素养”?孙云晓说过:素养是在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一种价值观、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对人的态度、对人的行为等起稳定作用的素质才能叫做素养。这种素质融会成你生命的一部分,是和人的态度、人的价值观、人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连的,是近乎于本能的,是不需要什么条件、不需要外部压力、不需要别人的提醒,就会自觉自愿、心甘情愿地去做,这才能称之为素养。从以上一段话里面可以看出,孙云晓理解的“素养”,是包含了“素质”意义的一个词汇,它是人们生活和生存的一种素质反映,是人们通过长期的自觉的学习和实践所获得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认识。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会不加区分地直接将“素养”与“素质”混在一起使用呢,它们之间的根本属性有没有联系呢?我们发现,把道德素养说成道德素质,专业素养说成专业素质,科学素养说成科学素质的情形比比皆是,这里面到底有没有可以区分的东西呢?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素质”的意项有三个:①指事物本来的性质。②素养。③心理学上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素养”的意项只有一个:指平日的修养。而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辞海》1989年版的两个词语解释稍有不同,“素质”的意项只有一个: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某些素质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实践和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素养”的意项有两个:①经常修习涵养。②平素所豢养。从这些意项来综合比较,我们认识到,“素质”突出了事物先天、本来的性质特点,从生理学概念上分析,它关乎有机体与生俱来的生理解剖特点,即生理学上所说的“遗传素质”,它是人的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而“素养”则更注重于平时训练和实践中获得的品行和气质等修养,是指一个人在品德、知识、才能和体格诸方面在先天性的条件下经过后天性的学习与锻炼所达到的综合结果,能对人的各种行为起到长期的、持续的影响甚至决定作用。

可能考虑到现代汉语的运用习惯和人们的接受状况,“素质”之中还有一个意项就是“素养”,说明“素质”一词已经发展出了“素养”意义,这样一来,“素质”与“素养”之间就有了交叉关系。于是,人们也就不再加以认真辨析了,这也构成了目前很多人并没有将两者区分开来的真正原因。

我们再从几则古典文献上来看“素养”一词的来龙去脉,《汉书・李寻传》说:“马不伏历(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宋代陆游的《上殿札子》云:“气不素养,临事惶遽。”元代刘祁的《归潜志》卷七:“士气不可不素养。如明昌、泰和间,崇文养士,故一时士大夫,争以敢说敢为相尚。”这些句子之中的“素养”均有“修习涵养”的意思,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动作性词汇,至于“素养”演变成名词性词汇,是词义的一种发展,也是多项性的一种表现。

无论“素质”还是“素养”,都有一个“素”字打头,而“素”字是一个会意字,上是“垂”,下是“糸”。糸,丝。因为织物光润就容易下垂,本义是指没有染色的丝绸,后来就形容不加修饰的白色。《论语》: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翻译出来,就是:子夏问:“(《诗经》上说)‘美妙的笑靥多美好啊,顾盼多姿真多情啊,素粉描面更娇俏啊’。这几句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就像绘画一样,先有了白底子,然后才可以画上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礼乐的产生在仁之后呢?”孔子说:“给我启发的人是你卜商啊!现在可以与你讨论《诗》了。”我们暂且不论孔子赞赏子夏的原因,只讨论这里的两个“素”字,用的是同一个意思,都是指白色的底子。那就说明了“素”字的基本意义在诗经时代就已经十分明确了。所以,“素质”与“素养”之中应该包括这样的一个基本的意义,再加上“素养”具有的动作意义和自觉行为,“素养”已经不再是一种简单的习惯,而是变成了对社会公德、社会规则的一种理解,变成了一种生活的价值观和对待社会、对待他人的一种尊重,更可见“素养”用于人类成长生活之中的恰切性。

二、“语文素养”是教育观的一个重大突破

“语文素养”作为新课程语文标准的一个关键理念,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改革性意义的。因为语文素养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学生整体素质在语文方面的表现。

从行为层面来看,“语文素养”在语文学习中有一个长期修养和训练的过程,具有一个动态性的持续作用的过程。一旦形成了良好的语文素养,就能获得健康美好的生活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所以,实施语文教育,“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内涵丰富的语文素养,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有效地发挥其作用,能适应需要,继续发展,不断提高。”

“语文素养”新理念的提出,较之“语文素质”更具创新性、合理性和前瞻性,更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也更有利于语文教育的良性发展。“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单纯由教师传授来完成的,也不是一种语文学习的终结状态,而是由学生自由地把优秀语文文化成果内化为自身涵养,伴随着语文教育过程而持续进行的一个过程。比较而言,“语文素质”只是一个名词性的词素,反映的是语文学习的一种静止终结状态,而“语文素养”却能揭示出语文水平生成的特点和原因,反映的是语文学习的一种行为过程状态。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程正在由过去孤立的知识传授及单一的技能操练形式,向一定情感与态度支持下的综合素养教育方向发展。“语文能力”的一般理解为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属于一种功用性素养的范畴,也可以叫做“能力素养”。人们已经不再把语文简单地理解为静态的知识和能力体系,更多地把它视为由一定时间、空间和语言运用构成的生态系统。新课标也突出体现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素养的设计思路,例如高中语文课程由五个必修模块、五个选修模块组成,以期促进学生语文鉴赏、应用、审美和探究等能力的和谐发展,获得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语言文字能力。用“语文素养”取代“语文能力”,意味着语文教育模式的重大突破与变革,将以往传统的孤立而显性的知识和能力教学,变成了鲜活而隐性的素养教育,形成了对以知识传授为重点的教学内容的冲击和对教师单方面课堂教学行为方式的变革,推进了文本与读者之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对话距离,开始着重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更多地注意语文知识和语言技能在实际运用状态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态和规律。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一个人对语文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当语文知识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

华东师范大学巢宗祺教授在谈到为什么要用“语文素养”的问题时说:过去的语文教学,强调的是知识与能力这两条线,但语文教育中有些东西是无法纳入这两条线中去的。比如“语感”,它就不仅仅是一种能力,又如,过去将“语言积累”放在“知识”一块,也是不妥的。因此,用知识和能力还不足以概括语文教育的全部。现在的“课程标准”中采用“语文素养”,就是出于对学生整体素质在语文方面的表现,以及对这种目标的追求而提出来的。因此巢宗祺教授认为,“语文素养”这个概念,范围自然比“语文能力”更广了,增加了文化品位及修养,体现了语文的特点,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现了现实能力与前瞻能力的综合性的追求。

从“语文素质”、“语文能力”到“语文素养”,是新课程语文教育观的一个重大突破,标志着语文教育界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地位、目标和方法进行了全面反思,使语文教育绝不停留在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和知识积累的教学上,而是追求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的教学,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完美人格的塑造,是对历次语文教学大纲的一次历史性的超越。

三、“人文素养”是人之为人的第一素养

一个人的生活世界之中有着三大精神支柱:科学、艺术与人文。科学讲真,给人以理性;艺术讲美,给人以感性;人文讲善,给人以悟性。科学强调的是客观规律,艺术注重的是主观情感,而人文则渗透在两者之间,既有深刻的理性思考,又有深厚的情感魅力。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不能没有科学,也不能没有艺术,更不能没有人文,所以,我们也可以把人的综合素养概括为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和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从广义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包括了思想素养、道德素养、心理素养、业务素养、身体素养和文化素养等诸多内容,从结构上讲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种素养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即任何一部分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都会受其他素养的影响和制约,并反作用于其他素养。其中的“人文素养”则是一个人立地为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它包括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社会及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在其中。一个人一旦缺乏了人文素养,失落了人文精神,必然会制约个人乃至社会、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

个人人文素养的质量是个人健康发展的结果,社会人文素养的质量是社会健康发展的结果。要提升人文素养,最关键的是要实施人文教育,包括语言教育、文学教育、史教育、哲学教育、艺术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等,在人文教育中接受文化的基本传统、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获得本民族共同认可的基本世界观、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促进个人同社会之间的相互认同。因此这种教育不是纯粹的知识教育,而是思想观念教育和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生命方式的教育。促使人文素养的形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需要长期的熏陶和养成教育才有可能实现的目标。人文教育是通过优秀的人文文化来实现的,而优秀的人文文化则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不断的积累、提炼和升华而逐渐形成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当今时代以优秀的人文文化来武装学生的头脑、陶冶学生的身心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当前来讲,要想提高整个社会的人文素养,必须从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出发,从基础教育抓起。不仅要在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之中进行,还要在理工学科课程之中开展人文素养的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传统观点认为有了人文知识也就有了人文素质,于是乎在推进人文教育的时候,往往只是把文史哲的知识推介给大家。其实,人文素养的前提是人文知识的储备,但仅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人文素养的具备在于对人的关注和关怀,少却了这种对人的关注的人文精神,是谈不上具备人文素养的。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在具备了相当的学识水平、掌握了科学的艺术手法之后,尤其需要具备完美的人文素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教师人文素养的具体水平直接作用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水平,教师人文素养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的价值观、思想观和审美情操,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建构起到持久和深远的影响。

有人说,物质与精神,经济建设与人文修养,是社会前进与发展的两个翅膀。如果顾此失彼,不能协调发展,我们就会举步维艰,更不用说展翅飞翔了。因此,重视人文素养的养成和提高,在建设物质家园的同时,建设好我们的精神家园,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一件大事。

四、“素养教育”是一种根本的人生教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性质与地位”中十分明白地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除了“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素养”作为一个核心概念提出来之外,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稿)》之中,同样随处可见“素养”一词,如“人文素养、文化素养、科学素养、健康素养、技术素养、数学素养、艺术素养、美术素养、音乐素养”等,其中的“科学素养”已经是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许多学科的核心概念。

至此,我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许多课程标准频繁使用“素养”一词,有的弃“素质”而用“素养”,有的和“素质”混合使用,两者之间已经没有了明确的区分,是不是在说明一个重要倾向,“素养”一词更具“后天教养效果”的意味。课程标准的编制者使用这个词时,一方面是在有意无意地强调课程的育人能动性,希望通过课程改革,努力营造良好的“课程育人环境”;一方面是在强调发展学生“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如果以上分析成立的话,实施“素养教育”已经势在必行。我们都知道,素质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要避免把教育纳入应试教育的轨道,我们就必须认识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的诸多方面。素质教育强调全人、全面、全程的教育,讲求因材施教,追求健康成长,反对应试教育片面强求升学率和重知轻能而忽视做人的教育。虽然素质教育已经作为教育方针之中的一个基本国策成为了国民的一种共识,然而,由于素质教育的“素质”一词的根本属性问题,往往使得教育的过程性、习得性和自主性不够明确,与当初新课程标准大张旗鼓地宣传“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还有一定的距离。如果以“素养教育”来反映“素质教育”内涵,也许不仅具有根源意义,而且具有发展意义。“素养教育”并不回避“素质教育”,它只是对“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补正。如果能够改变以往一种以“应试教育”的对立面出现的话,当以“素养教育”最为恰当不过。

文学素养的意义篇6

关键词:公民素养;政治学课程;改革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109-02

《政治学》课程是高校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政学院等院校的国际政治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行政管理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等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目前,高等学校《政治学》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公民素养培养的缺位;二是教学体系内容上,偏重西方政治学理论,中国本土政治学话语权缺失,对中国社会现实政治问题的解释力明显不足。虽然新近出版的一些政治学原理教材,在政治学的理论体系构建方面突破了原有的体系框架,但仍然感到理论与现实的脱节。由于缺乏自己特有的概念和范畴体系,大部分的“政治学”著作和教材与其他学科的内容相仿,缺乏鲜明的政治学学科的特色。高校《政治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应把培养公民素养作为《政治学》课程改革的新指向,构建独具特色的政治学范畴体系,促使政治学理论与中国政治的伟大实践能够对接。

一、把培养公民素养作为《政治学》课程改革的新指向

素养与我们通常所说的素质是不同的。素质更倾向于人与生俱来的生理特征,即遗传素质。而素养是指一个人应该具备或能够培养的素质与修养。公民素养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公民素质也是不同的。公民素质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体魄、智力以及思想道德总体水平。公民素质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国际竞争的重要方面。而公民素养,是指作为一名好公民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主要包括文化知识素质、法律和自律意识、道德修养等。一个好公民,首先必须是一个具有政治素养的人。所谓的政治素养,主要是一个人在政治立场、政治品质以及政治水平等政治素质方面的修养。换句话说,政治素养是一个人能够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观察事物且运用政治学的原理和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在涵养。而政治核心素养应是在“政治素养”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归根结底,政治核心素养是一般政治素养的精髓和灵魂。

从某种意义上说,《政治学》课程是一门面向所有大学生的公民素养课程:公民素养是政治学科教育赋予人的发展的价值体现,是以满足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关键素养。在个体终身发展的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具备许多素养来满足生活需求、应对社会发展与挑战。政治科学的不断进步,也使得人们能获得的政治素养愈发丰富。公民素养应是个体在社会中生活与生存所应具备的最重要政治素养,对学生而言,应是最有用的政治知识、最关键的政治能力、最需要满足终身发展所必备的政治品格。我们生活在一个政治社会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政治的影响:如何行使自己的民利?如何选择政治领导人?在纷繁复杂的世界如何捕捉时代的脉搏?……这些对今后的工作生活都非常重要,学生毕业后不论从事何种职业,经商、从政、医生、律师等等,各行各业的每个人首先是一个公民。因此,培养公民素养及技能的意义不言而喻。高校《政治学》课程应担负起培养未来好公民的重任。为此,“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政治素养”的理念应成为高校《政治学》课程改革的新指向。

《政治学》课程绝不仅仅是向学生灌输抽象的政治学概念和原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即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民主意识的守法公民,走入社会后能够自觉遵守社会的基本规范,学会尊重和包容,能够以温和理性的态度参与公共事务,学会自治和自制。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心、有担当的人格健全的合格公民。这些任务不能单靠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完成。《政治学》课程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作为明确的培养目标,具体做法:首先,把公民素养教育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政治学》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的主要渠道,在教学中应该突出公民素养教育的内容,注重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和基本公民素养的提高。其次,把学生公民素养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实践表明,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学生干部的竞选等实践活动是进行公民素养教育十分有效的手段。它更能增强学生对公民权利、义务的深刻理解,可以达到知行统一。同时,这些活动能够使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了解国情民情,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社会责任感、民主意识和爱国精神。再次,把学生公民素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公民素养的培养具有隐性的感染力。通过校园广播站、校园网、宣传橱窗、学生自办刊物、各种专题讲座和大型集会等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具有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二、构建独具特色的政治学范畴体系

中国政治学缺乏自己独创的概念体系和学科范式,因此,高校的《政治学》课程主要传授西方政治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体系。这也导致目前中国学术界在理论概念与学术话语上的西化现象。中国政治学急需构建独具特色的范畴体系和话语体系。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具有世界价值的中国政治理念推向世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从对中国政治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中,探讨中国政治学和世界政治学可以共享的学科范式。具体而言,探索独具特色的政治学范畴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把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作为《政治学》课程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高校《政治学》课程的核心内容,然而,长期以来在中国政治学学科建设中却一直忽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学科范式的建设,这严重影响了中国政治学学科的健康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把实现人类的最终解放作为其研究的最终目标,首次使政治学的研究与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对人类社会各种政治现象的科学分析,使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成为人类历史上最系统、最深刻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不仅是解释世界的工具,也是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了全新的概念,为认识和改造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高校《政治学》课程内容不仅要介绍西方政治学的概念和理论体系,更应该把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置于核心地位,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与实践等结合起来,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科学原理,自觉弘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树立起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来认识和解决问题。

2.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的政治理论和思想,把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为课程建设的重点。《政治学》课程不能一味地关注西方政治学概念和理论,尤其是不能一谈政治学名著就清一色全部是西方的名著,如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洛克的《社会契约论》等。在关注西方政治学名著的同时,还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论和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没有类似西方的系统的政治学说,但诸如《论语》、《孟子》、《荀子》等典籍中孕育的德治、礼治、礼法合治、民本等宝贵思想,是当下构建独具特色的政治学范畴体系时所必须珍视的思想财富。

中国在历史上向来不乏提供普遍性话语的能力。譬如,儒家思想在古代东亚世界就享有话语权。政治学理论之中国范式的建构应该基于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文化底蕴。因此,应探索独具特色的政治学范畴体系,摒弃“拿来主义”,构建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

3.在《政治学》课程内容体系构建上的创新。首先,《政治学》课程教学内容应强调多学科的综合性教育。《政治学》课程不能仅仅局限于政治领域,政治学的创新理论的形成,往往来自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通。中国政治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交叉学科逐渐增多,如政治经济学、政治社会学、政治民族学、政治心理学等等。因此,在《政治学》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上,要重视多学科的综合性教育,培养学生能够多视角、全方位地分析实际问题,为社会输送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实践表明,多学科的综合性教育,既满足了高校为了拓宽政治学科学生的就业领域,也突破了原有的课程设置的单一性。其次,突出对中国政治的理论和实践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更是全新的社会主义实践,这些都应该纳入到《政治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关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全新政治景象;关注国家治理中面临的各种政治难题与制度应对。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政治学理论与中国政治的伟大实践能够对接。

参考文献:

[1]吕嘉.中国政治学需要自己的学科范式[J].学习与探索,2008,(6).

[2]谢桂娟.政治学开放式教学体系的构建[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8,(2).

[3]丁士松.关于政治学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6).

文学素养的意义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人文素养;优化和培养

语文教学的过程,其实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做好这个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人文素养不仅是学生人文知识、思维方式的体现,而且还是学生心理素质、人格修养以及思想道德的重要体现。为此,做好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确保学生人文素养的不断提升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分析

首先,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对于其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每一节课对学生文化知识的灌输,对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养成也具有重要意义。做好语文教学,保证学生人文素养的不断提升,如此,才能够真正保证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此,才能够保证学生以后的成长。其次,其次,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是重中之重;而且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很难通过几堂语文课就能够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而当学生遇到理解不了的文章时,这不仅是对学生知识面掌握不全的体现,而且还体现了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不到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也是培养学生对于文学知识掌握能力的体现,这对于学生文化作品理念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在语文教学中真正保证学生人文素养的不断提升,才能够使得学生的内心得到净化和沉淀。

二、当代初中生人文素养现状分析

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今天,各种新型的现代化理念和信息已经大量涌入现代人的头脑,使得传统理念不断被淡化。特别对于初中生而言,影响更大。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而现念的不断冲击,使得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而且也难免使得学生的内心变得更加浮躁。目前,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求,国家教育行业更加注重学生科技知识的培养,所以在教育体系中,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授也就成为了教育的重要目标,这使得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受到了忽略,进而导致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缺乏对文化基础和人文底蕴的掌握。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探析

(一)要加强语文老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

初中生还处在人生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所以在语文学习中难免存在自身阅历不足、理解能力不足的现象;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会很难对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正确的掌握,如此,便需要老师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老师作为学生课堂上的引导者,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并且在语文教学中,注重自己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语文老师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重要参与者,所以其自身人文素养和人格修养的养成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作用。为此,老师应该不断完善其自身的人文素养和人格修养,只有自身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才能够通过高尚的情操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情操和生活态度。

(二)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教材中人文素养的深度挖掘

语文课程中所选择的教材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多样化的优秀文化,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对教材内容的深度挖掘,语文教材中往往富含历史价值、时代价值、思想价值、人文价值和教育价值,所以做好语文教学,做好教材的深度挖掘,才能够不断拓宽学生的文华视野,进而提升学生的价值理念,这对于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能够仅仅局限于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在于对于教材内容的深度挖掘,这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三)积极开发语文学习资源,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综合性较强,而且与现实生活的接触面也比较广。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在课堂上要注重生活中学习资源的引进,进而保证能够让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和启迪。例如,在文学作品学习时,老师可以在课堂多加引进一些课外读物,进而保证课程资源的不断丰富,而且还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往往对这些课外的学习资源感兴趣,所以课外读物的引进还能够实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不断提高,在这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初中语文教学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所以,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老师一定要从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出发,要充分结合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有针对性的给出提高学生语文学习中人文素养的措施,如此,才能够保证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

参考文献:

[1]尚晓霞.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养[J].新课程(教研),2011,(07).

[2]莫显楚.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九卷[C].2015.

[3]姚琳,朱国琴.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J].快乐阅读,2013,(33).

[4]李修艳.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如何开展教学改革[J].上海教育科研,2007,(01).

[5]唐明亮.初探新课标体系下初中语文课“参与-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2007.

文学素养的意义篇8

一、教学论层面的语文素养研究

教学论层面语文素养的研究是语文素养研究的基本问题,对于厘清语文素养的概念,准确界定语文素养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语文素养和语文教学之间的基本关系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语文素养这一概念提出之后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针对语文素养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学者充分肯定了语文素养这一概念提出的重大意义,认为语文素养这一概念“突出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价值追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人文价值”①。

也有学者创设了几条关于语文素养评价的标准,进而提出自己关于语文素养的解释方案,探讨语文素养的内涵问题。②还有学者讨论了语文素养与语文素质、语文能力、语文知识等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认为语文素养这一概念“更能体现语文教育的特点和语文教育的追求”,而且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开放性概念”。③

从语文素养这一概念明确写入课程标准之日起,语文界就为此争论不休,语文素养提出的意义、内涵、培养模式和争论根源等是学者们论争的主要话题。④在教学论层面明确语文素养这一概念对在实践层面和方法层面准确运用语文素养具有基础性和本质性的意义。

王尚文教授认为“语文素养必须适应社会生活交往、对话的需要”,并且把语文素养的内涵界定为“出于真诚对话的愿望,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形式与话语意图;精确妥帖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以进行最有效的交流”,以语言运用的角度对语文素养进行了描述,进而又分析了语文素养和语感、人文素养之间的关系。⑤

课程标准中把“语文素养”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来使用,本应该有科学的界定和解释,但是十几年的时间里却鲜有高质量的能够得到普遍认同的观点和解释,而更多的是停留在实践层面上的模糊运用,于是造成了研究的混乱局面,各执一词,各出新解,概念迭出。正如有的一线老师所指出的“作为理想,‘语文素养’还没有具体的蓝图描绘,仅停留在语文素养概念和内涵的解释和模型的建构上”⑥。

沈学B和陆Z通过对piSa测试的数据分析,提出了要重视和加强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语文素养的重要性的观点。⑦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上位概念,本应该得到明确的界定和解释,也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诠释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才能使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得到更好的落实,而在教学论层面上对语文素养进行更加深入科学的研究还有待学者们的努力。

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研究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是一线教师最为关注和关心的主要问题,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语文素养的目标要求,而作为课程标准的落实者和执行者,一线教师在语文素养的研究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语文素养应该是指由语文课程活动为主导所带来的修养,其主渠道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实践。”⑧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问题上,一线教师主要是依靠课堂教学寻找有效的提高策略。有的老师提出了“借助成语,准确理解语言文字”和“品鉴诗文,提升创造力及想象力”的方法。⑨有的课题组通过具体研究提出了“以学生评价为主体”“评价的内容应以学习实践为重点”“评价以激励学习为目的”的“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教学策略”。⑩

有的教师回归到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上,提出了“应该坚守语文教学的课堂,加强学生的朗读、动手的语文实践,真正培养能力、提高素养”的观点。也有的研究者侧重于语文学习的某一方面的内容,如在语感中通过吟咏诵读、潜心涵泳、言语实践等途径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但有的研究者则是着眼于语文课程本身,提出了利用选修课程的设置来培养和提高语文素养的构想。还有的研究者提出了“改进语文教学方式”“鼓励学生朗读背诵”“有效指导课外阅读”“指导学生勤写多练”“组织言语实践活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等培养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利用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素养研究的实践层面的重要内容,也是关注的又一焦点问题。有的教师提出通过古诗词教学“领略古诗词中的民族文化智慧”“品味古诗词中的诗情画意美”“感悟古诗词的韵律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观点。有的研究者提出在阅读教学中介绍与课文相关的知识、将新学与已学课文结合起来教学、拓展相关的文章或材料、突出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的一个方面等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

立足于课堂教学和阅读教学是被广泛认可的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策略,除此之外,还有的教师是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理念,倡导通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语文知识的自主构建”“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语文知识的自主巩固”等自主学习的策略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有的教师则考虑到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的因素,提出了从教师人格魅力的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方式的转变、民主氛围的营造、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作业的精心设计等全方位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张。语文教师是语文课程的执行者和语文课堂的导航员,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引领者。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前提是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在语文课程的语文素养目标达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问题也应该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语文课程的设计和开展,语文素养目标要求的贯彻落实更是需要对课程标准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段目标与内容、高中阶段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深入理解和研究,在这一方面已经有研究者开始关注语文素养与“三维”课程目标的关系,讨论培养提高语文素养的实施渠道等问题。

综观近十年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研究,可以发现相关研究更多的是来自一线教师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和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缺少具有理论高度的指导性研究,尤其是缺少能够从上位概念出发的具有理论高度和研究深度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此类研究工作的开展更加需要研究者的加倍努力。

三、关于语文素养研究的讨论

综观近十年语文素养研究的已有成果,关于语文素养的研究应该更多地着眼于理论上的深入研究和建构,进一步明确语文素养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清语文素养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寻找对语文素养进行测量与评价的专业路径,探索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策略等。

“语文素养的提出,正是对民族文化的自觉还原,对民族精神的本能提升,对民族智慧的必然拓展。”在数量庞大、众说纷纭的语文素养研究之中,暴露出许多的问题,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对策,对推动语文素养研究的进步和发展,进一步澄清语文素养研究的认识论、方法论甚至价值论问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①王随仁:《论“语文素养”理念提出的重大意义》,《教育评论》,2009年第6期。

②夏家顺:《“语文素养”的内涵分析、新解及其教育含义》,《语文建设》,2008年第Z1期。

③王萍:《“语文素养”构成论》,《教育评论》,2006年第1期。

④雷良启,李重:《关于“语文素养”的论争》,《语文教学之友》,2006年第5期。

⑤王尚文:《论语文素养》,《语文建设》,2007年第5期。

⑥周玉凤:《再谈“语文素养”的研究》,《吉林教育》,2013年第23期。

⑦沈学B,陆Z:《从piSa数据看跨学科语文素养的重要性》,《上海教育科研》,2013年第7期。

⑧范远波,刘世清:《论语文、语文素养及其对语文教学的启示》,《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年第2期。

⑨张帆:《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培养高中生的语文素养》,《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年第22期。

⑩武汉市五里墩小学课题组:《小学生语文素养综合评价及其教学策略研究》,《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年第5期。

吴林升:《加强语文实践,提高语文素养――基于小学语文教学“多朗读、多动手”的视角》,《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第8期。

陆云峰:《在语感培养中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与管理》,2014年第35期。

欧阳芬,吴子兴:《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设置及其对语文素养的培养》,《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李冲锋:《论语文素养及其培养》,《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第18期。

谢小惠:《浅谈初中古诗词教学对提高初中生语文素养的作用》,《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徐光华:《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中国民族教育》,2011年第4期。

王芳:《如何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周刊》,2015年第26期。

江丽:《百花齐放争奇斗艳――论提高初中学生语文素养之鄙见》,《中国教育学刊》,2014年第S2期。

禹旭红:《“语文素养”与“三维”课程目标》,《基础教育》,2009年第5期。

文学素养的意义篇9

当前,中职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就业教育,是为学生就业做知识储备和技能强化的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技术人才是中职学校的特色和使命。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企业愈发看重求职者的综合素质。为此,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人文素养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在的中职学校的教育工作缺乏人文教育的内容,缺少对人文教育的深入探索。中职学校重视学生工作,大量精力放在管理形式上,缺少教育内容,存在重管理轻教育的现象。多数中职学校制定了大量的管理制度,形成种种条条框框的约束,使得学生被动的接受学校的管理,往往形成管理制度越严格,学生逆反心理越强,反抗情绪越严重,出现学生与学校的管理对抗的局面。这就是强硬管理造成的人文教育缺失后果。在从事多年中职学生管理工作的今天,我们不能发现人文精神是可以通过中职语文等人文学科的教育实践来逐步探索体会的。

2中职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内涵

人文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大家所强调的人文内涵,似乎更接近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既提倡以人为本,以注重学生身心自由健康为出发点,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情感的培养,教给学生怎样做人。2000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中职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中职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语文学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给学生怎样做人,这是语文学科本身所具有的,也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果仅仅把语文学科人文性理解成以人为本,教给学生做人,我认为是对人文的外延理解过窄。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把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看成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从内容上来说的。把人文性理解成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情感培养,教给学生做人,这就是广义的工具性,这些都是从形式来说的。这样就又可以把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用内容和形式统一起来。从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关系来看,语文首先应该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从这些优秀的文化里汲取营养,然后用来和别人交际,用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发展健康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这样就会给优秀的文化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如此循环往复,我认为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精髓。

3中职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作用

中职学校人文精神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其次要培养人文关怀意识;再次要培养创新精神。中职学校虽然不以培养科学家和艺术家为基本任务,但创新精神仍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他们才可能在技术使用和产品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考虑实用功能,也考虑它的美学价值和社会功能,去挖掘技术背后所隐含的人文因素,而使枯燥乏味的技术操作充满丰富多彩的情感和关怀。作为中职文化基础学科的语文教学工作无形中对中职学生的人文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1中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

中职语文教学内容教育学生要树立和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既胸怀远大又脚踏实地;不唯上、不唯书、不迷信权威,反对口是心非、文过饰非,敢于坚持真理等。

3.2中职语文教学促进学生形关怀意识

人文关怀主要是指对人在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关注、探索和解答,它所体现的是一种知行统一的笃行精神,和谐处理个人和他人、集体、社会、自然的关系。中职语文教学体现了以人为中心,尊重和关怀个体生命的事实,帮助个体树立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3.3中职语文教学能够完善学生的人格

文学素养的意义篇10

关键词:基础教育;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委托项目:“湖南省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研究”研究成果。

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既是一个理论研究课题,更是具体的实践课题。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首要任务,学生礼仪素质正是其身心素质的基本内容,加强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和迫切性。而社会转型和理念多元格局的形成,更增加了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难度,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有必要创新方法,构建新的培养模式,并通过行之有效的策略措施,力收培养之效,这样才能促成教育目标的实现,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一、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建构的意义和必要性

弄清楚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价值意义和必要性,有助于自觉加强对学生的礼仪素质专题教育,形成规范化的教育培养机制,促成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价值意义。

作为一个教育研究课题,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构建,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主要在于学生礼仪素质养成,能满足人的需要。在人的所有需要的内容中,各有不同层次。人的需要按照从低到高的次序排列,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礼仪素质养成的需要,就属于人的需要中的精神需要,是较高层次的需要。通过礼仪的交际,让人得到爱,得到尊重,获得自我实现,所以,加强礼仪素质培养,是满足人的需要的重要方式。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直接培养人的各种素质,利益素质培育当然也是素质培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人是一个不确定的开放的,无限的系统,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i的观点,强调了人的社会性,是人的不确定性本质在社会哲学上的展现。他们说的都意在说明,人还在发展过程中,人需要继续发展。而经过教育,则是实现人的发展的主要战略,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的素质培养,是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一个方面,因此,加强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素质的培养,正是符合人的本质发展的需要。此外,礼仪素质的培养,还有利于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其价值和意义都是非常巨大的。

(二)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问题不仅仅在于提升认识,明确其意义,学生礼仪素质培养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达到目的了。事实恰恰相反,由于现实生活的复杂,由于社会理念多元多样化竞争、价值观多元碰撞,使得青年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面临着各种结果,可以是社会主义的,也可能是封建主义的、个人主义的、自由主义的,甚至是反动的。尽管我们认同对主体的价值理念的多元现实给以包容和谅解,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强调了社会主体价值理念的优化和健康发展,即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率各种价值观。因此,相关的人格构建、素质培养,就显得既很迫切,又不是轻而易举的。

二、构建礼仪素质培养立体综合模式

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构建,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必须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法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注重过程和效果,统筹兼顾,规范实施,使礼仪素质培养形成一个有机体系。

(一)模式建构的整体构想。

我们设想,礼仪素质培养的基本模式,应该包含基本的教育因素,包括礼仪教育的目标确认、规制建构、礼仪规范的制定、硬件投入、总体规划、任务安排、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管理模式、激励机制和结果评估验收等等,也包括学生的各种关系和交际方式,这些具体的因素,关涉到方方面面,内容庞杂,必须以人为本,以育为纲,以养成为目的,以方法创新为要务,抓制度、抓过程、抓反馈,全力以赴,持之以恒,坚持实践,才能收效。基于育人规律基础上的礼仪素质培养模式的建立,为礼仪教育的系统化、规范化,给出了基础条件。学校德育工作人员和教学人员,都要明确目的,端正态度,深刻认识,共同重视,把礼仪素质培养当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构建的大事来抓,当作育人的要务来抓,在这基础上,权衡全局,构建起礼仪素质培养的基本模式,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培养的力度,教育与管理并重,激励和规范并行,力使过程完善、效果彰显。

(二)模式的构成因素和作用机制。

该培养模式由培养机构、培养内容、培养方法组合成基本因素,共同指向培养对象,再加上培养过程的流程运作最后达到培养目标,再经过流程中的反馈机制,不断调整各个因素,使之与时俱进,符合发展变化的形势要求和育人需要。这些基本的因素,形成了既互相联系又独立生存的子系统。其中,培养机构主要是指学校,如中学、中专学校、初中、小学、幼儿园等,学校中的班级是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基本单位,活动小组是基于实践教学的要求和教学方式变革的需要,而组成的机动机构,着重于学生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是教育规律在育人过程中的形式表现;培养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教育层次的学生道德品行、礼仪要求、行为准则等,是礼仪素质培养的具体内容;培养方法则是育人的总体范围和宏观要求,包括理论指导、技能训练和具体尝试实践等。

三、基本模式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制定和落实好学生礼仪培养规划、制度等。

礼仪准则的具体条款、礼仪规范培养的具体要求,都需要通过基本的制度制定和落实来实现,所以,规划、发展战略和基本制度的制定,是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的基本因素内容。就是说,中小学生的礼仪素质培养,需要通过具体规划、计划、制度等的制定和落实,形成全体动员,全员参与的局面,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推动。其中,国家教育职能部门既承担着管理督导任务,还承担着制定学生礼仪素质规范培养的战略、策略、规划和计划安排等宏观任务。要制定礼仪规范培养的目标、任务和统一的操作规则,以便有规可依,有仪可行,有任务驱动。就是说,不但要具体制定学生礼仪的基本内容,更要制定学生礼仪素质教育的发展战略、培养目标、基本制度等,以便保证学生礼仪素质教育纳入学校常规日程,并取得实效。同时,学校要加强管理,加大礼仪素质的宣传教育力度,形成校园礼仪素质规范养成的氛围和环境,推动学生礼仪素质的培养,促成学生礼仪素质的提高。

(二)强调礼仪内容要与时俱进,符合实际。

礼仪内容是礼仪素质培养基本模式的主要因素之一,必须切实强调礼仪内容的更新和丰富,以满足教育培养过程的需要。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其内容必须不断更新,以便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需要。古往今来,礼仪规范和准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现实的需要而推陈出新。某一阶段公认的规范准则,可能在后来的社会实践中被否定,被扬弃,同时又有新的内容增加进来,如此发展变化充实提高的结果,使得礼仪规范常学常新,保持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文明。所以,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也要注意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不断充实更新礼仪内容,剔出一些过时的内容,网络交际要求、网络文明规范等则是新的活动领域的礼仪内容,需要给学生以系统的培养。类似这些,都属于礼仪素质内容的创新,需要我们关注时代的变化,推动基础教育改革进展,及时修订、充实、丰富现代礼仪规范的内容,以便保持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内容的丰富性。

(三)突出学生礼仪规范的实践。

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的培养,关键在实践。在落实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实践教学应该成为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首要形式。学校要建立实践教学的机制,把礼仪规范的条文转变为学生的尝试行动,学一条,用一条,并形成全校师生的共同行动,这样就易于巩固所学,使礼仪规范变为学生的良好习惯。

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是我国公民礼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基本模式的建构,符合教育实际,更为具体的培养过程创设了可以遵循的范式。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加大培养力度,切实提高培养效果,以促成广大中小学生礼仪素质的提升,促成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更好地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参考文献:

[1]关鸿羽:教育就是培养习惯[m],新世界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