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4:36

生物的概念篇1

关键词:概念;教学引入;区别;联系;概念图

初中生物课本中生物概念有很多,它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首要门槛。学生最初接触生物这一学科,就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生物概念。接触学科之初培养学生掌握正确、清晰的生物概念,有助于掌握基础知识,提高以后解答生物题的解题技能。所以,概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物概念这样重要,我们如何更有效地实施生物概念教学呢?

一、概念教学时要注重概念的情境引入

学生接触生物学科,首先接触的是概念。如何潜移默化并有目的地将概念引入学生思想意识,对学生非常重要。生物学概念区别于文学、哲学、数学等方面的概念,是在大量观察生物现象的基础上形成的。细心的观察是引入概念的前提,首先要将学生日常生活熟知的事物与生物概念相联系,然后引导他们得出一般性的、小结式的概念。这种做法,往往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同时也为进一步理解这些概念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前提。除了观察引入概念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创设实验情境、问题情境引入生物概念的学习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学习动力,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概念的引入是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生物学科的先决条件。

二、对概念进行分析和比较,注重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

在生物教学中,有很多意思相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学生往往存在难以分辨,模糊不清的印象,记忆时也容易混淆。但是,这些概念却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同时也难点,也是学生极易失分的误区之一。所以,在生物概念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把这类易混淆的生物概念进行网络式的比较、区分,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网路,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解题技能。这种做法还可使学生明确这些概念的共同点和差异点,从而能够将它们科学有效地区分,使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更清晰。

三、对生物概念进行系统整理——绘制概念图

概念图指的是把我们学过的所有概念中有关某一主题的不同级别的概念进行分类,以箭头、方框、圆等绘图方法表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对学生来说,概念图能促使他们回忆旧知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建构知识网络,浓缩知识结构,从而使学生分清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将分布在各章节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形成系统的结构,对知识进行综合复习。概念图能表明概念间具有明确包容关系的层次结构,并形成一些交叉点,使学生能将新概念与头脑中已有概念间的这种类属关系进行正确链接,将有利于学生将新概念同化到自己头脑的已有概念体系中,从而真正掌握生物概念。

生物的概念篇2

1、概念教学与概念图

1.1生物学概念与概念教学

生物学概念是人们对生物结构、生理乃至一切生命现象原理及规律的精确而本质的阐述,也是进一步探究深层的生物学与规律的基础,具有很强的客观性、概括性和抽象性。概念教学和探究教学一样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途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现在两条途径有机整合到一起,成了一条通向科学探究的宽广大道。它以纠正、补充、完善学生的前概念,建构正确的认知为己任,意在给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及以后的人生产生有意义的影响。因此概念教学注重学生前概念的了解,并基于学生的认识来设计教学,帮助学生建构概念。在教学中,使学生深刻理解和准确掌握基本概念,不仅是学好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也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必要条件。

1.2概念图

概念图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康奈儿大学诺瓦克教授等人提出,如图l的实例。

概念图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命题(概念词和连接词)――在概念之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系,可以形成陈述性的结论语句,如实例中的“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就是命题;层次(分支)――最高层的概念分解成若干有效的概念,如实例中的“生态系统”(一般概念)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具体概念),最后“举例”(最具体的概念),如实例中的“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如果有复杂的概念图,则会具备交叉连接――同层次概念之间有效的联结整合,关键词连接的同层次的概念,形成陈述性语句。

2、初中生物重要概念教学中的概念图策略

2.1运用概念图策略优化概念的传递方式,深入理解概念

概念传递的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概念术语或名词,二是概念内涵描述。初中生物教师习惯用概念术语或名词的方式来传递相关的重要概念,如:“生物”、“环境”、“基因”、“生殖”等。但研究表明:用概念内涵描述的方式来表述概念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把握教学要求,并向学生传递概念,如:“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环境”。

在习惯与使用概念术语或名词来传递概念时,常常可以引人如图2所示的概念图。图中的重复概念是“基因”,从中可以知道:基因(遗传因子)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包括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使后代出现与亲代相似的性状。若要使用概念内涵描述的方式来呈现概念(图3),图中呈现了克隆羊“多利”的产生过程:取出甲羊乳腺细胞的细胞核与去掉细胞核的乙羊卵细胞融合形成胚胎,再把胚胎植入丙羊子宫内,最终从丙羊体内娩出的就是多利羊。这种方式给学生以概念的直观表现,学生更容易接受,并理解其内涵。

2.2运用概念图策略揭示和矫正学生错误的前概念,形成科学概念

学生在没有学习科学概念之前,已存在概念称之为“前概念”。

运用概念图策略进行生物学概念教学,有利于揭示和矫正学生错误的前概念,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的生物学概念本质,从而形成正确的生物学概念。

教学中,为了比较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异同点,教师先让学生自己绘制出光合作用(图4)与呼吸作用(图5)的概念图,从图中发现学生错误的或者不科学的前概念,随后指出并纠正,再进行异同点的比较。学生不但复习了已学知识,同时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这两个概念有了深入的理解,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也就轻而易举。

2.3运用概念图策略构建生物学概念体系,完善认知结构

生物的概念篇3

【关键词】高中生物概念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155

生物学科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学科中涉及的生物概念知识有很多,掌握生物概念是学生学好生物的基础。如果学生对生物概念都把握得不牢靠的话,那么,教师的生物教学工作就难以顺利的进行。我通过对学生的日常学习习惯的观察发现,学生对于生物概念的掌握并不重视,许多学生对生物概念的掌握并不透彻,导致他们在上课时,跟不上老师对更深层次的生物知识讲解的步伐。再对学生的生物试卷的答题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学生在基础概念题上很容易丢分,学生写出的答案模棱两可,抓不住问题重点而导致丢分的情况非常多。如果生物知识的概念理解不透彻,长期发展下去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越来越低,学生的生物成绩越来越差。故而在教学中开展概念性教学方法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生物的概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生物基础,是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研究的重点内容。下面来谈谈我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概念性教学的使用的几点方法:

一、学生重视基础概念教学

生物概念是学习生物的基础,它对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生物学习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生物计算或者综合性解答题的能力。许多学生对生物基础概念不重视,是因为在初级教学中许多老师认为生物是副科,觉得学生学习生物没有必要,上课教学敷衍,由于老师的教学态度,导致学生对生物的学习也越发的不上心。学生长时间养成的思想难以得到改变,让高中老师在教学中也无法改变学生对生物的学习态度。因此老师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之初,就要转变学生对生物的固有学习态度,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生物的重要性,认识生物概念对生物学习的重要性。在教学的时候不断的向学生灌输生物概念的重要性,在教学时不断的强调。只有让学生自己重视起生物概念的学习,才能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培养起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也是提高生物概念教学的教学质量的第一步。

二、分清生活常识与生物概念

许多生物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有些属于生活常识,但是在生活中,学生所看到的现象往往是不明确的、浅层的、模糊的,没有过多的思考或验证。知识概念与学生的生活完全不同,学生在学习时经常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为生物概念下定义,但是往往定义并不全面并且可能发生错误。比如对动物的概念下定义,动物:是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以有机物为食物,由细胞构成,细胞有细胞核,没有细胞壁。在生物学中,人也属于动物,但是学生在生活中并没有把人归为动物一类的说法。所以学生要能够将生物概念与生活分清楚,避免学生用生活常识解答生物问题的习惯生成。

三、加强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

在生物课程中有大量的生物概念,但是学生记忆这些概念性的东西非常的困难,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加强这些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学会联系记忆,让学生记忆概念变得更加的简单。比如在记忆食物链的概念时,首先,对食物链的字面意思进行准确的了解,然后通过食物链的概念解释延伸到食物网、生物圈等概念上去。还可以与食物链的构成部分联系,了解消费者、生产者、分解者三者的概念与他们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联系,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将生物书的内容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能够将知识更加熟练的掌握,在学生做题寻找概念头绪时也更加容易。比如对食物链的概念解释,学生如果硬记食物链的概念,那么如果在考试时,一时无法记起食物链的概念的话,那么这道题的分学生就丢掉了。但是如果学生是通过联系记忆的话,就算学生想不起食物链的概念,但是学生可以通过食物网或者消费者,以及生产者来想起食物链的概念。而且将知识联系起来以后,学生更容易将生物知识进行整体把握,将知识互相有机的结合起来,使运用知识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变得更加简单。

四、准确记忆生物概念

许多学生掌握概念模棱两可,因此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时采用生物概念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注意规范学生概念的记忆,纠正学生一直以来对生物概念错误的认知,让学生学会建立起正确的基础概念学习模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构建起正确的生物知识概念,能够对学生以后的日常学习、生活,以及学生以后的人生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在概念学习时要细心、耐心,认真仔细的记对每一个字。通常在对生物概念进行考察时,大多数题目都是对概念中的一些重点字眼进行转换,比如将概念中的“可能”变成“一定”,如果学生对这些重要字眼掌握得模棱两可的话,会导致严重的丢分情况。而且在考试中这样的考察都存在于选择题中,四个选项的“大概”、“一定”一类的可能性语气以及肯定语气,关键词被替换的几类现象是学生觉得生物很难的一个方面。

五、深化生物概念的应用

生物的概念篇4

关键词: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策略

J・S・布鲁纳曾说:“概念学习是人类学习的核心。”如果我们将知识结构比喻成一个生物体,那么,概念就是构成这个生物体最基本的单位。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直接影响他们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情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概念的学习也尤为重要,它是生物学的基础,也是中学生物教学的重点、难点,搞好生物概念的教学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那么,在实践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提高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效率呢?

一、利用古谚语,赋予生物概念的生活味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功利化的影响,传统高中生物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加注重概念的灌输及解题方法的讲解,导致学生对于概念都是死记硬背,再在解题中机械套用。这样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会影响学生对生物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想要扭转这种局面,让生物概念一改传统的严谨、枯燥,而变得丰富多彩、趣味横生。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赋予生物概念“生活味”。

在日常的生活中,有很多有意思的古谚语,它们直观易懂、脍炙人口,又蕴含了很多生物知识。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讲的就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遗传概念;“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讲的是生物学中的变异现象;再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讲的是生物学中的条件反射现象,还有“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讲的是生物与环境之间微妙的关系等。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利用这些古谚语将一些看似复杂的生物概念浅显、生活化地表现出来,既增加了概念教学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降低了概念学习的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采用设疑法,化解生物概念的复杂度

教育心理学指出:“疑问是思维的第一步,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是思维的启发剂。”在课堂教学中,设疑是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学问题设计得好,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能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创造力。在多数学生看来,生物概念的学习抽象、难懂,这时就需要教师设计一系列循序渐进的问题,一步一步地进行引导,最终达到掌握和理解生物概念的目的。

在设置疑问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以下几个问题:其一,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物基础知识水平,设计难易适中的问题,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归纳出相关的生物概念;其二,教师要根据生物教材中的重难点,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概念的过程中会遇到的障碍,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其三,教师设疑要把握好度,既不能过窄,限制学生的联想,又不能太宽,使学生的想象内容毫无边际,浪费时间和精力。教师只有采取灵活、适度且针对性强的设疑方法,才能让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生物概念。

三、通过对比法,分清生物概念的差异性

在生物学中,有很多相似的名词、概念,如原生质与原生质体,生长素和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等,这些相近或有着密切联系的概念很容易被混淆,成为学生理解概念的障碍。而学生在学习中,因为一字之差而产生的错误不以为然,认为只错了一个字,不要紧,不加重视,导致对生物概念的认识越来越模糊。而采用对比法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弄清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澄清概念的模糊认识,深化学生对概念的正确认识,避免错误认识的产生,帮助学生更系统地掌握和理解生物基本概念和原理。

四、通过图解法,使得生物概念系统化

在生物概念的教学中,适时地利用图解法来进行生物概念的表述,不仅能有效地揭示其中蕴含的文字信息,而且还能将抽象的概念和流程形象地表现出来,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深入地理解,同时有效改变学生对生物概念的记忆方式,从死记硬背转变为主动探究。

教学中,教师也应教给学生绘制概念图标、曲线等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制作,并让生生之间相互点评、修改。这样不仅让概念的本质更容易被学生掌握和理解,而且还能避免学生因为复杂的文字表述而出现记忆上的遗漏和错误。

除此之外,生物概念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生物概念的特点,灵活应用各种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生物概念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生物的概念篇5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B-0006-02

在高三生物复习中,概念的复习尤为重要,因为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一种思维形式,生物学中的许多规律、原理和方法都要借助生物概念才能进行正确、简洁的表述。现在学生学习生物概念时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容易遗忘。高中的生物概念多,学生理解和识记起来比较困难,在复习中往往是丢三落四。2??容易混淆。有些生物概念十分相似,且概念之间联系紧密,难以区分,例如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极核和极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等,这些概念就比较容易混淆。3??理解困难。生物概念多数都比较抽象,较难理解,例如多倍体和二倍体、细胞周期、染色质和染色体等。怎样才能解决上述问题,提高高三生物概念复习的有效性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结合“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的校本研究,谈一些心得体会。

一、生物学的概念、核心概念和教学的有效性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属性和本质属性的反映。而生物学概念则是通过抽象、概括而形成的对生物学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共同属性的反映。生物学概念作为生物学知识结构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构成学生学习内容的基本“骨架”,是生物学知识的基本单位。生物学核心概念是这个“骨架”中的支点,是生物学知识的主干,是构成各个知识系统的关键和分析各类生物学问题,进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北师大刘恩山教授认为“核心概念是基于整个课标某个主题的知识框架概括总结出来的,强调概念之间的关联与概念体系的结构”。因此,生物学核心概念是教师和学生对生物学核心问题(生命实质问题)本质的认识,具有统领具体概念和事实概念的作用。

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是指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它可以用三个指标来考量,即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结果、学习体验。学习时间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花费的时间少则效率高。学习结果是指学生经过学习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这是有效性的核心指标。它具体表现为学生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变化上。学习体验是指学生的学习感受,即伴随学习活动学生产生的心理体验。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过程,这是有效性的灵魂。学生越来越爱学习是学习有效性的内在保证。

二、正确理解和掌握生物学核心概念

1??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其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特征和本质属性。外延是指内涵所适应对象的范围,是概念反映对象的总和。如酶的概念: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类有机物。其中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这涉及概念的内涵;而所有的蛋白质和Rna并不都是酶,这涉及概念的外延。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建立概念体系,是掌握概念的先决条件。

2??明确概念的要点

在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确概念的要点,这是概念复习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如在“酶”的概念中,“活细胞产生”“具有催化作用”“有机物”是该概念的三个要点。又如在“内环境”这一概念中,要抓住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这一要点;在“单倍体”这一概念中,要抓住单倍体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这一要点。只有明确要点,才能很好地理解并掌握概念。

三、用类比法区分相近及易混淆的生物学概念

1??雷同式类比

生物学概念中有许多是非常相近、容易理解错误和混淆的,如原生质层与原生质体、染色质和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与四分体、染色体与染色单体、细胞液与细胞内液、极核与极体等。这些概念极为相似,都有一定的雷同性,可以采用“雷同式类比”来区分。通常以表格、图解分析、结构示意图对比等方式将这些概念进行比较,明显突出它们的异同,学生印象就会深刻,就不易混淆。

如染色体、染色单体的区别:

2??对立式类比

有些概念差异很大,特别是在含义上彼此对立,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等。对这些概念可以采用“对立式类比”,用列表比较对比项,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得出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

四、用概念图构建概念知识网络

概念图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康奈尔大学诺瓦克教授等人提出的,但概念图这一概念的确定却是在20世纪80年代。概念图作为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根据概念、知识点间的联系,把分散在不同章节的相关知识点串联成核心知识导图。它主要适用于分清知识与知识之间的主次地位、从属关系,形成知识网络。概念图是复习中最简单适用的整合知识的方法之一。

概念图制作的一般步骤:

1??确定主题,列出与主题相关的概念。

2??将列出来的概念排序,含义最广、最具有包容性的概念放在前面,其余概念按包容性往下依次排放。

3??用连接线把不同概念连接起来,并用连接词注明概念间的关系。

4??寻找概念图不同部分概念之间的交叉联结,并标明连接线。

例如,在复习免疫系统时,可以指导学生绘制特异性免疫中有关概念的概念图,如下图:

在复习课中,通过概念图的构建,可以帮助学生在复习生物知识时,对不易理清的各种概念和原理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和更深入的认识,使原来零乱、模糊的概念系统化、清晰化,同时还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思与创新等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选择采用由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合作完成或师生共同讨论完成等方式构建概念图,从而提高生物概念复习的有效性。

五、强化训练,巩固运用

生物学概念复习的最终目标是灵活运用概念去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精选和编制试题对学生进行训练。如复习“生长素”后,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又如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后,让学生做练习:将生长状态一致的同一品种玉米植株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培养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有淀粉积累;乙组培养在光照较弱的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检测到淀粉。乙组未检测到淀粉的原因是()

a??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

B??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低,没有淀粉的积累

C??维管束鞘细胞没有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酶

D??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学生只有通过练习,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才能掌握和巩固概念。

生物的概念篇6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概念图;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060(2016)03-0250-01

概念图是将知识中的重点进行总结分析的一种教学工具,其内容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丰富的,将其用图像的方式进行展示,能够清晰明了表达教学内容的概念、重点。概念图的应用可以使学生理解繁杂的知识点,培养学生对图表的认知能力以及对信息的分析能力。本文将从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全面的探究。

1概念图的意义及结构

1.1概念图的意义

概念图是将某一知识领域所包含的概念用图的形式展现出来。生物课程是一门通过分析、推断概念的学科,概念图将会很好的展现出生物的规律。在70年就由约瑟夫研究出概念图,将其很好的运用到教学中,逐渐成为教学中必备的工具,从而在教学中体现了强大的功能。

1.2概念图的结构

概念图是通过图形将一种知识与另一种知识之间的关系进行表示的图像,在概念图中将会有“节点、连接、相关的文字标注”呈现出来。在绘制概念图时候要明确好概念的中心以及概念的等级,选择好知识领域。在设计概念图时,确定好图形是横向或者是纵向分支,并连接好各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图主要是由几何图形、图案、文字等组成,用各种形式的连接点将概念连接起来,再对每个概念详细阐述,最后对整幅概念图进行相关的说明。

2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1在设计教学内容上的应用

高中生物教师可以用概念图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将教学内容进行一个整理,可以帮助教师将教学方向确定下来,使教师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将前后的教学知识能够很好的连接起来。例如,教师在讲解“以能源物质种类为中心建设生物概念图”时,教师可以通过概念图的展示,能够清晰的表明能源物质的来源,种类等,还能使学生清晰看到学习能源物质中有哪些形式。

2.2在课堂讲解中的应用

在生物课堂中,概念图将会让知识点很清晰明了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概念图将会使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分析和判断,能够使教师有一个清晰的思考过程。用层层递进的关系进行表达,让教师对课本内容进行分析,让学生有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将书本知识通过分类进行学习。例如,教师在讲解“生命的活动离不开细胞”这一课程时,可以制作概念图。教师可以将概念图作为教学的板书,不仅能清晰看出细胞的分类,还能明确看到细胞各之间的关系,这将会使学生对细胞生物之间有一个很好的了解。

2.3在学生自主学习中应用

学生可以通过画概念图进行对生物课程的学习,在画概念图的时候能够通过概念图学习课程中的重点,还可以避过多的冗长文字。概念图将课程的重点清晰简明的表现出来,从而加强学生的记忆。学生在听了教师讲解概念图后,自己再亲自对其进行一次的学习,进一步的巩固知识。

2.4在复习课程时应用

在课程复习的时候,能够很好的利用概念图进行学习,能够很好的将旧知识用框架的形式进行联系起来,进一步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很好将其重点抓住。很多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会感受到对课程中内容模糊,为了使学生能够很好将知识掌握。在复习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所画的概念图内容和要求进行再次创作,让学生动手画图,从而对知识有一个巩固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找到绘图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清楚找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3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3.1有助教师的教学

概念图使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将脑中的知识用图象形式清晰地将教学内容展示出来。对学生而言,生物学中很复杂的生物关系,可以通过概念图清晰明了的展现,从而使学生明确知识的要点。在概念图的使用中,教师可以通过知识点的分析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知识的拓展,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点的领悟能力有所提高,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2有助学生的创新

概念图是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以及思维创新能力。在使用概念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概念图和知识进行联系,更加容易的理解生物之间的关系,从而将相关知识连接。概念图的出现帮助了学生在学习生物学中的过程中对新内容有一个全面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自己进行动手绘制概念图,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例如,在学习《组成细胞的元素》这一课程中时,学生可以通过对概念图的分析,从而进行相关的实验。

3.3有助评价教学

教学的评价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一种检测,对教师正确的课堂教学中提供了有利的证据,也是近几年来教学专家研究的对象。相比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不仅仅是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证依据,还将概念图纳入评价依据中,将其运用到教学的每一个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设计出来的概念图对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行一个判断,找出学生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及时指点和更正错误,促进学生生物水平不断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概念图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工具,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概念图的运用将会充分调动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将使高中生物教学内容变得容易理解,通过概念图的分析理解,使学生能够独自完成对生物知识图的绘画,能从整体上掌握知识的要点。不仅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死气沉沉的气氛,还能结合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何兰平.例析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3,07:137.

[2]杨照太.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例谈概念图的作用[J].生物技术世界,2013,04:125.

[3]刘银中.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5,05:127.

生物的概念篇7

【关键词】类比法初中物理

物理概念迁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a-0109-01

众所周知,旧知是学习新知的基础,物理新概念的生成是学生在旧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迁移和重构。类比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学习方法,对促成学生物理概念的迁移,完成物理概念体系的建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初中物理概念,探究新概念与旧概念的结合点,引导学生进行类比和推理,主动地发现新概念,建立物理知识结构。

一、深入挖掘学习内容,设计类比实例

在学习新的物理概念时,学生只有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主动地建构,才能真正掌握新概念。为了帮助学生运用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就应该深度解析新概念,从概念的内涵、外延进行全面地剖析,寻找已经学过的物理概念中与之相似的概念,为学生通过类比的方法由旧概念向新概念迁移创造条件。

例如,在学习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第三节功率的相关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可以顺利地掌握“功率”这个重要的物理概念,教师通过对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分析,发现这个概念与前面所学的“速度”的概念有相似之处,而且考虑到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就已经接触到了“速度”的问题,对这个概念非常熟悉,所以在学习“功率”这个概念之前,先让学生回忆“速度”的定义,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速度等于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没错,速度是一个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下的定义。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物理量――功率,也是采用这种方式下定义的,功率是物体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是用来描述物体工作状态的。”这样教学,教师选择了恰当的旧概念,为学生的类比迁移提供支持,促成了学生运用类比学习新知。

二、恰当提出思考问题,发现类似之处

学生能够运用类比迁移的方式学习新的物理概念的重要基础是能够发现新旧两个物理概念的相同之处。为了实现这一点,不但要求学生对于已经学过的物理概念比较熟悉,而且教师也要及时地给予恰当的点拨,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开动脑筋,认真思考,主动发现旧概念与新概念在研究的问题、揭示的本质规律等方面的共同之处,为类比迁移做好铺垫。

例如,在学习九年级物理“密度”的概念时,教师借助八年级物理学习的“电阻”的概念进行类比。教师先让学生说出电阻的定义和公式:“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表示为电阻,计算公式R=[Ui]。”此时教师出示了“密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公式是ρ=[mV]。”接著教师让学生观察两个定义和公式的相同之处,学生发现两个公式都是比值的形式,密度是物体质量与体积之比,而电阻是电压与电流之比。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电流有关系吗?”“没有,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不会随着导体两端的电压、电流的改变而改变。”学生回答。“那物体的密度呢?”教师问。“物体的密度也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没关系,是一个固定值。”通过设计巧妙的问题启发学生围绕着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思考,寻找到新旧概念的相似点。

三、科学组织学习活动,引导类推结论

在学习物理概念时,为了让学生正确地进行类比,实现旧知向新知的正向迁移,教师还要对学习过程进行指导,设计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利用学生集体的智慧,引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从而通过类比促进迁移,最终形成新的概念。

例如,在学习“内能”的概念时,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已有的与“能量”有关的概念,学生们很快地回答出了“动能”“势能”“机械能”等。“那什么是机械能呢?”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物体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我们也可以把机械能理解为物体在做机械运动时储存的能量。由此类推,‘内能’可以怎样下定义呢?”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类比。“从微观角度来看,物体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组成的,而且这些微粒都在不停地运动。”“我知道了,内能是物体内部由于分子运动所具有的能量。”有学生快速地反应。“很棒。再用机械能的构成类比一下,给出内能的定义。”教师点评。学生们由“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想到了“内能”是“分子动能、分子势能的总和”。在教师启发点拨下,学生逐步通过类比推理,由“机械能”的概念得到了“内能”的概念,完善了自己的知识结构。

生物的概念篇8

一、建立对概念的感性认识

生物学概念是在大量生物现象的基础上形成的。教师可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与生物概念相联系,建立感性认识,从而得出一般性的、小结式的概念。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教学的一手资料,既包括学生的真实体验,也包括学生头脑中的已有概念。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除了以观察来引入概念外,对于一些课堂教学无法提供的生物学素材或现象,我们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来创设隋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重要概念,教师要把事实或者感性材料融人课堂活动,创造出一种模拟生活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观察和讨论,在学生对重要概念产生充分的感性认识后,进而理解抽象的概念。

比如,初中生物“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通过导管进行运输”的概念形成过程,利用观察法和实验法,便是事实呈现的有效途径。为使学生直观感觉木本植物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部位在木质部,北京版教材建议:用红墨水浸泡杨树茎供学生观察。而为说明水和无机盐是通过导管进行运输的,实际教学中,我们使用红墨水浸泡芹菜茎,同样可以观察到被红墨水染红的“细丝”。然后剥离这些“细丝”进行显微观察,便可发现被染红的导管。实验法的应用,学生除了可用肉眼观察到生物学的事实和现象,还获得了充分的事实性支撑,从而构建起“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通过导管进行运输”的概念。

二、促进学生将事实抽象为概念

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创设的适于教师“教”也适于学生“学”的情感氛围,恰当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概念的习得与理解。

以初中生物“奔跑的运动方式”这一小概念的形成过程为例,教师运用任务驱动的情景模式,就可完成概念教学。使用“行走”这一小概念为前情景,出示“猪奔跑”的动画,并说明――当行走的速度加快到一定程度,就跑起来了。在任务驱动下,请学生观察“动画猪”的奔跑方式,并与“动画狗”的行走方式进行对比,要求学生以填空题的形式,来完成“奔跑”定义的学习,同时播放歌曲《奔跑》的高潮部分。

教师再次使用任务驱动以丰富概念,请学生观察“动画人”的奔跑方式,扩展奔跑的外延――人是两条腿直立运动的动物。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设置问题情景:“如果你是竞走比赛的裁判,怎样判断运动员犯规。”

本教学片断的情境创设从生活出发,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创造出一种模拟情景,既增加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亲切感,也促进了学生发现能力的提高。

三、关注概念间的比较,绘制概念图

在教学中,会形成很多概念,依据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可将不同概念划分为上下位关系、并列关系和集合关系等,而它们都可以用概念图来加以表示。概念图指的是在某一单元或章节学完后,把一些相邻、相近、并列或从属的概念进行类比、归纳,根据他们的逻辑关系使用箭头、连接词等构建成的概念体系。

现以“多细胞生物的结构层次”为核心的概念体系为例。初中生物新课标下的重要概念“多细胞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生物个体”,是一个集合概念,可以分为“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和“人体的结构层次”两个层次的集合概念。而“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这一集合概念,又可分解为几个小概念,包括“细胞分裂、生长、分化形成组织”、“多种组织构成能行使一定功能的器官”、“植物体各器官相互协调形成统一的个体”等。这些小概念按照反向的逻辑关系进行排列,就形成了“多细胞生物的结构层次”这一重要概念。

通过概念图,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理解更加充实具体了。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和绘制各种概念图,并通过展示交流等方式,互相完善,建立更大更完整的概念体系,完善学生对重要概念的分解、整合。

四、利用生物科学史,理清概念的来龙去脉

生物科学史讲述的事件是推动科学发展历程的课题。它通过翔实的资料,描述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是认识生物学发展的逻辑和社会背景的历史佐证。通过学习科学史,可方便学生准确地把握核心概念的价值和统领地位。

比如,初中生物“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光合作用”概念形成过程,就是科学史的再现。在北京旧版教材中,对科学史与光合作用的几个探究实验分别进行了安排,不仅造成了课时浪费,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重复学习的疲劳感。因此,新版初中生物教材将光合作用过程的科学史,以探究实验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亲历科学发展过程”,便主动形成了光合作用的重要概念。

五、重视实验教学,根据科学事实来形成概念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生物学概念是在大量事实基础上形成的,很多事实的获得和验证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所以,关注生物学实验的有效性非常重要。现以高中生物学综合实验《定量检测苹果中可溶性还原糖含量》为例,来说明如何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

首先,要重视实验开始前的引导环节,如教师可以问“你身边有糖尿病人吗”,“糖尿病人能吃水果吗”等问题,让学生找到知识与生活的紧密结合点。

其次,要重视发挥学生在实验中的主动性,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比如实验方法的迁移使用,从使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定性检测,再结合比色法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的半定性实验,让学生不断质疑,最终确定用改进的斐林试剂法定量检测还原糖含量。

生物的概念篇9

生物概念作为生物知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知识体系得以构建的关键环节。因此,生物概念教学应该作为生物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只有牢固掌握有关的生物概念,才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认识有关的生物原理,进而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生物知识构架。当下,随着“真学课堂”这一课堂模式的兴起,传统的教学模式越发的暴露出其弊端。下面就如何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开展概念教学提出了一些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引出生物概念

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一种有效地教学手段,它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有利于学生自主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因此,在开展生物概念教学的过程,教师如果可以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则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生物概念的热情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求知欲,学生的学习思维也将得到有效地刺激,使其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此外,通过对教师所设置的问题情境进行思考,可以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和疑问来认真的听教师对于相关生物概念的阐述,从而达到吸引学生听课注意力,提高学生听课质量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开展生物概念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根据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来创设问题情境,或者利用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辅导教材来为学生创设一些趣味性和知识性并存的问题情境,加上教师新颖的提问方式,则可以有效的引出本节课待讲解的生物概念。这样一来,学生在对于疑问进行解决的过程中可以深化自己对于相关生物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例如,教师在讲解有关“细菌的繁殖”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在上课前为学生们设置一些与之相关的问题情境,如:“为什么东西在夏天容易变质,而将其放到冰箱内则可不容易变质?”以及“酒为什么历久弥香?”等,这些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在学生们对于这些问题情境进行思考和讨论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出本节课将要讲解的生物概念———细菌的繁殖与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让学生们借助这一概念继续对上述的问题情境进行解答,得出问题的结论。学生在经过激烈的讨论和思考后,会对问题的本质有更加深刻地认识,同时对于相关的生物概念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生物学习的能力。

2.明确概念涵义,深化概念理解

每个生物概念涵义既包括概念的内涵,也包括概念的外延。学生只有对生物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含义和范围进行充分地理解,才可以深刻地理解有关的生物概念,进而使学生更好地对其进行掌握和应用。对于生物概念学习而言,除了要掌握概念的具体内涵外,还需要对生物概念的外延含义和具体范围进行学习。概念的具体内涵通常是指反映生物规律和现象的特有属性,而外延的含义则是指相关概念内涵所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简言之,生物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实际上就是对概念的本质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阐述,有助于学生区分内容相近的概念,避免学生混淆有关的生物概念。教师可以借助举“正反例”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的生物概念内涵和外延,即对于某一特定的生物概念,教师可以举一个与其符的正面例子和一个与之相对的反面例子,从而使学生可以充分地认识该生物概念的本质。

例如,教师在对植物的“根茎”这一生物概念进行讲解后,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问题:“是否埋藏在地面以下的植物部分均为根”,以及“植物的根茎是否都是生长在地面之下?”等问题,并让学生对其进行认真的分析、思考和讨论。最终学生们根据所学的知识和生活常识得出如下结论:植物的地下部分并不全都是根,植物的根茎也并不是都是长在地面之下,如反例:竹子的地下部分会有竹节,这不属于根;榕树的地上部分也会存有一部分树根长在地面之上。经过这种形象的事例对比,学生深化学生对于植物的“根”这一生物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均具有深刻地理解和认识,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生物概念,提高生物概念的学习和运用能力。

3.发挥主体作用,进行概念探索

学生作为生物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其自身的能动性对于学生生物学习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极大地制约了学生能动性的发挥也逐渐被摒弃,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正逐渐得到普及和应用。在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使学生的能动性得到充分地发挥,让学生自主来进行生物概念的分析、理解和探索。学生自身能动性的发挥有助于学生对生物概念进行充分地理解和探索,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生物概念的认知能力。因此,在开展生物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敢于“放权”,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并要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在经历多次试验探索后,可以切身实际的发现有关的生物规律和本质。

例如,教师在讲解有关“光合作用”部分知识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必备的试验器具,如水槽、塑料瓶、塑料吸管、水草等,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来自行设计一个模拟光合作用的试验。学生利用这些器具,以水草为光合作用模拟实验的研究对象来收集氧气。在生物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经过多次的试验失败后,会对光合作用这一生物概念有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此外,这种探究性的试验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生物的概念篇10

一、概念图及其作用

概念图是美国心理学家novak提出的反映学生对相关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的可视化思维结构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反映学生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认知结构,体现学生对某一领域知识的理解。概念图包括概念、分支和层次、概念间的连接线和连接语、例子等几部分,如图1所示。

概念图是将知识用图形化表示的工具,有利于学生组织学习内容,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的长时记忆,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概括和理解,有助于疑难问题的解决。概念图能形象直观表达知识结构,有效呈现学生的思考过程及知识间联系,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构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概念图把知识高度浓缩,并将各种概念及其关系进行加工、概括,对已知或未知的知识进行层次排列,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使之系统和完整,使学生掌握学习归纳的方法,促使学生能将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概念图作为表示概念与概念之间关系的空间网络图可以将概念之间联系的这种隐性的关系显性化,学生可以利用概念图来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通过概念图在原有认知基础上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利于梳理归纳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掌握高中生物学知识,并灵活运用知识。

二、高中生物概念图的教学意义

1.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核心概念

在包含众多复杂关系概念的章节中,使用概念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巩固生物学核心概念。

例如,必修三《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章的教学中,利用概念图教学,要求学生用概念图的形式表示: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等概念之间的关系。

又如,在学习必修三“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四节免疫调节中,指导学生利用概念图构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如图3(学习能力较好的同学尝试填完该图中相应的生理活动,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根据老师的提示画出概念图),很好地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本节的核心概念。

在本章的课后练习要求用学生利用概念图表示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等概念之间的关系,构建免疫的知识网。这样教学与课后习题相衔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概念图中概念的连接和位置的改变实际上是学生认知结构变化的反映。如概念间的连接要学生进行横向思维,同时可从中发现概念间新的联系,形成新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概念图的基本操作,学生就可以通过概念图来进行自主学习,而教师的关键就是组织、引导学生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立知识网络的连接点以及寻找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

2.利用概念图构建生物学知识体系

在高三生物复习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高中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梳理和拓展,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对知识的应用,因此在生物复习课中应用概念图教学,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区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知识的有意记忆。

引导学生绘制概念图,学生更主动参与知识的回顾与提炼过程,整合新旧知识,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浓缩知识结构,达到灵活迁移知识的目的,有效地提高复习效果。

例如,复习必修三《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时,在初学构建概念图的基础上,让学生绘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概念图,如图4,能充分发挥和体现概念图的作用。

概念图的本质在于促进学生进入自主的高效率知识管理状态,而高效率的知识管理将促进高效率的知识建构,高效率知识建构能促进学业成绩的迅速提高。概念图的构建贯穿着学生的演绎思维和归纳思维的过程,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促使学生联系前后的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融会贯通,把握知识,提高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自学能力,最终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

三、概念图教学的基本方法

学生在学习之初,学习的知识点与认知水平差距较大,知识基础薄弱,很难将知识要点即最基本的概念与相关的知识建立联系,找不到知识之间的连接点。而概念图作为一种元认知工具,通过构建概念图,激发学生弄清概念间的意义关系,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从机械学习转变为学生有意义的学习,跨越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鸿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有目的学习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概念图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呈现,直观、形象地展现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组织、构建和整合,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概念的掌握和理解。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法组织概念图教学活动。

1.填空型概念图

填空型概念图是指从完整的概念图中删除某些节点或链接,要求学生填充完整,这种题型是往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概念图试题的主要题型。同时,这种题型不需要学生进行整体的思考,答案是单一的,老师可以简洁高效地进行评价,对学生而言相对比较简单,也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在人教版高中实验教材中必修一第一章“走进细胞”的课后练习中第一次出现的有关概念图的练习就是以这种形式出现的。

在概念图的教学练习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设置预留不同空格数量的概念图,水平比较高的学生,甚至不提供任何暗示,还可以提供包含部分错误的完整概念图,让学生纠错,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例1,在下列空白处和问号处填写适当的名词:

学生完成的情况,如图6。

2.任务驱动型概念图

在学生对概念图的应用比较熟悉时,可设定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某个范围,提供一个核心概念,让学生根据所给的核心概念,组织相关的概念,创造性地构建概念图,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人教版高中《生物》实验教材中许多章节中就比较常见这种概念图的题型。比如在必修一第五章的课后练习中就有这样一道题目:“画一个概念图,将呼吸、呼吸作用、细胞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这五个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表示清楚(概念的下面可加注少量文字)”这样的题型提供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构建概念图,有利于对概念之间的广度和深度理解,为教学提供反馈信息,为下个阶段的学习提供参考。

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先让学生独自完成、小组讨论,再班级汇报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学生可自行体验、评判不同学习阶段构建的概念图,从中发现自己认知上的改变,思维能力和反思能力的提高;可能还发现之前没注意到的一些概念间的联系,对概念新的认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完整,达到创新性学习的目的。在小组讨论中,同伴间对概念的不同理解,引发的争论与协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案例:以概念图的形式总结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哪些内容?

(1)学生完成的概念图,如图7。

(2)经小组讨论、老师讲评、学生修正后的概念图,如图8。

五、概念图教学反思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学会构建概念图后,在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归纳与总结时,引导学生自觉地利用概念图进行自主学习。

如在《组成细胞的分子》的教学案例中,引导学生构建概念图,从概念图中,学生很快找到核心概念: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发挥它们的核心作用,将从元素到细胞相关的知识有机地整合起来,实现了知识正向迁移,从而发展了学生多种自主学习能力。

2.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构建生物概念图时,学生要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必需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清概念以及概念间的关系,因此,构建生物概念图,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生成和发展。为了更好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帮助学生:整理生物资料理解生物知识解析概念间的关系形成某生物主题的概念图在己有知识结构中嵌入新概念在长时记忆系统中固定学习内容修正与完善。

例如在前面的教学案例《组成细胞的分子》中,可以看到:构建生物概念图是离不开思维的,用连线将从元素化合物细胞个体的一系列概念连接起来需要纵向思维;而用交叉连线将从细胞、细胞的种类再形成不同的生物个体。在连接各概念时要进行横向思维。实际上在构建生物概念图过程中会有不同思维的碰撞,将概念进行重新组合和定位,在绘制的过程中也促进了学生发散性思维、联想思维、对比思维、图形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