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度学的基本原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3:28

色度学的基本原理篇1

《分析化学简明教程》,科学出版社,胡育筑主编。

(二)考试内容:

1.绪论

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和作用;分析化学方法的分类;分析化学的起源、发展以及现代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2.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理解误差、误差的产生原因、性质和减免方法。

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偏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的表示方法及其计算;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准确度、精密度及其相互关系;误差的传递以及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

有效数字、有效数字位数确定、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和修约规则。

t分布和平均值的置信区间计算;显著性检验;G检验法对可疑值进行取舍。

3.滴定分析法概论

滴定分析法的基本术语(标准溶液、滴定、指示剂、化学计量点、滴定终点、滴定曲线、滴定突跃、滴定误差)和分类;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

滴定分析法的计算;滴定分析中的化学平衡。

4.酸碱滴定法

酸碱质子理论的酸碱概念、溶液中酸碱组分的分布、酸碱溶液的pH计算;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范围;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5.络合滴定法

络合滴定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稳定常数、副反应系数、条件稳定常数、络合滴定曲线、金属指示剂);

滴定条件的选择(酸度和最低酸度、掩蔽剂的使用);滴定方式及其应用。

6.氧化还原滴定法

了解氧化还原滴定法的特点;

氧化还原平衡(条件电位及其影响因素、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程度和速率);

氧化还原滴定(滴定曲线、指示剂、滴定前的预处理);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方法。

7.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沉淀滴定法的基本概念和条件、银量法的基本原理和终点的指示方法;

沉淀重量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分类;沉淀形式、称量形式及重量法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

沉淀形态和沉淀的形成、沉淀的完全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沉淀的处理技术、称量形式与结果计算(换算因数的概念和计算)。

8.光谱分析法概论

光学分析法的概念和主要过程;电磁辐射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光谱分析法的分类,类型与作用机理;光谱分析仪器的基本结构;

了解光谱分析法的进展。

9.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分子结构的关系;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光学性能与类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研究。

10.色谱分析法概论

色谱分析法的发展历史和分类、色谱法中常用的术语(色谱过程、色谱图、保留值、分配系数和容量因子、分离参数);

色谱分离的基本理论(分配系数和保留行为的关系、等温线、塔板理论、速率理论、影响分离度的因素);基本类型色谱的分离机理。

11.经典液相色谱法

液-固吸附柱色谱法、离子交换柱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纸色谱法。

12.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的仪器原理;色谱柱(固定液、载体、固体固定相、色谱条件的选择);

气相色谱法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

13.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度学的基本原理篇2

关键词:环境素质;基本原则;绿色教学课程体系;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8—0272—02

“保护环境,教育为本。”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显现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在大学中进行绿色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及绿色文化的培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进行绿色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环境素质、综合素质;能将生态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贯彻到高等教育的普及教育课程、各专业学科教学、科研活动和社会实践中;能够改善人才的社会输出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绿色教育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近些年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形成了一批理论成果。范恩源、马东元认为应在基础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徐辉、祝怀新对环境教育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对中国的环境教育和绿色教育提出了可行的建议;高伟云、孙学成认为绿色教育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绿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孙萍、刘钊等建议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造可持续发展校园文化,形成绿色教育氛围。

在全球保护环境和提倡绿色经济的大背景下,学校建设绿色教育课程体系和研究绿色文化培育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我们以学生对绿色教育的兴趣和建议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天津工业大学7个学院的118名学生进行了“关于我校绿色教育体系建设”的调查,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大学绿色教育课堂教学体系,力求系统完善地开展绿色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绿色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

大学绿色教育的课程设置要遵循方向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渗透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及少而精的原则。

方向性原则是指课程设置要以大学绿色教育的目的、价值取向及其目标为准绳,要能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内获得预期的成果。由问卷调查得出,我校约有59%的大学生表示了解日本核污染等环境事件,这一比例证明当代大学生对于世界大事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度远远不够。因此通过建立绿色教育体系,为大学生提高环保意识和关心国内外大事指明了方向。

整体性原则指要从所有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综合考虑课程设置,确保大学绿色教育课程整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不仅要强调每一类课程方式要体现全方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要求与内容,而且要依据绿色教育目的及目标来决定“人—环境”系统论课程中的主体科目内容的选择和设置,特别要求课程体现出内容的综合性和跨学科的整体性。

渗透性原则主要是基于大学绿色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渗透、运作于现行大学各学科专业之中。因此课程设置必然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也必然要求渗透、融入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内容,以此来调整和充实各个系科的专业主干课程内容。

可行性原则是指大学绿色教育课程的设置应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既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又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具体来说,必须考虑以下问题:设置的课程是否适当;能否让师生理解并主动参与到课程的实施当中;学校的条件与教师开设相关课程的可能性及能力如何;设置的课程是否经济。

设置大学绿色教育课程还应考虑自身的实用价值,体现“少而精”的原则,并尽量避免重复。特别是在课程总体门类多、课时紧的情况下,通过精简一些过时、无用的课程,为增设具有实用价值的课程创造条件。

二、大学绿色教育课堂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结合国内外绿色教育实践,一个完整的课堂教育体系应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公共课与基础课。这部分课程也可称之为通识教育。这部分课程一般2~3门,重在比较系统地介绍国内外关注的环境和生态问题、环境与发展战略以及环境治理对策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例如可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学导论》、《环境管理学》这三门课程类同于数学、英语、计算机技术等课程,作为全校本科生的公共课和基础课。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评估和处理有关可持续发展和环境问题的初步能力。由调查问卷可得,这三类基础课学生的认可度(见表1)。

由认可度调查表可知,超过了1/3的学生都表示对于开设基础课的兴趣。因此高校在建设绿色教育课程体系上要重视基础课的教育,使学生们具备扎实的环境基础理论,为今后学习专业课奠定基础。

第二,专业课。这些课程一般由不同的院系根据各自的学科特点,开出与绿色教育相关的课程。如生物专业可开出《生态学》、《分子生态学》等相应课程,机械专业可开设《绿色制造》课程,材料专业可开出《环境材料学》,哲学系可开出《环境伦理学》、《生态哲学》,政史系开出《中国国情与可持续发展》等课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从不同的视角来了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一课题。由认可度调查表可知,学生学习绿色教育专业课的热情不减。超过了20%的学生都表示对于开设专业课的兴趣。因此高校在建设绿色教育课程体系上要加强专业课的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在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方面学有所长、学有所专。

第三,隐性绿色教育课程。在各院、系的专业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内容。例如与农业相关的专业开设《农业生态学》等课程,与数学相关的专业开设《数学生态学》,与能源利用相关的专业开设《能源环境工程概论》,这些课程的开出,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专业视野与就业面。

第四,举办环境保护知识讲座。学校可以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举办环保讲座,通过图片、实例等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讲课形式,向师生们讲解了环保科普及有关保护环境的意义等知识。此项活动的开展,旨在将环保法律法规、环保知识深入普及到全校园,号召大家共同参与环保、支持环保,实践低碳环保、绿色生活理念。由问卷调查得出,学生对于环境工程学术讲座的认可度为23.73%。虽然支持率略低于前两部分,但这部分可以充分享用外校资源,达到知识的互补和学术的互动,是必不可缺的。

将以上四个部分有机结合,相互作用,就初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课堂教育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黄丹.大学生绿色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北京:北京地质大学,2006:5.

[2]黄娟,帅斌.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研究[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

[3]熊辉,张秋根.培育绿色文化,促进经济发展[J].云南环境科学,2004,(3).

色度学的基本原理篇3

关键词:彩色电视机 调试与维修 新技术 新工艺

《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课程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随着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彩色电视机也从普通型(屏幕在21寸以下的电视机)发展到新型大屏幕(屏幕在25寸以上)彩色电视,它已成为一个宽泛的概念,目前这类电视机包括了采用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板(LCD)、等离子体显示板(pDp)和高清晰度的大屏幕彩色电视机,这就增加了彩色电视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的难度。而且当前山区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基础知识较差,因此,在讲授这门课程时要突出以下特点:在原理阐述上贯彻一个“浅”字,化繁为简,定性叙述,化抽象为具体,侧重应用;在内容上要体现一个“新”字,讲述彩色电视机的新技术及新工艺电路;在调试、维修方面注重一个“用”字,即着重于实际维修的训练。

一、以“浅”字为原则,定性分析彩色电视机原理

彩色电视机原理的阐述是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展开的,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接受能力不强,面对复杂的彩色电视机原理的定量分析,学生学习的难度比较大。这就要求老师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定性地讲授彩色电视机原理。

1、化繁为简,定性叙述

在“彩色电视机的解码器电路”这章内容中,有很多概念、原理是通过数学和物理相关公式运算过程进行定量讲述的。在授课时,要根据各个概念、原理的特点,尽量减少有关的数理运算,以定性叙述为主。

比如在“同步检波器的基本原理”这部分内容,课文是通过色度信号uF=UsinωSCt+VcosωSCt和本机色副载波信号UFo=sin(ωSCt+φ)在同步检波器的模拟乘法器里数学运算的过程来定量讲述同步检波器基本原理的,运算的过程复杂,学生很难理解。授课时可作适当的处理:让学生不必理解u0=uF×uF0的运算过程,而只应用其运算结果u0= cosφ+ sinφ,再结合同步检波器基本原理的方框图,进行定性分析。

(1)当φ=0°,即本机色副载波与色度信号的UF分量的色副载波同相时,cos0°=1,sin0°=0,则u0= U/2×0+V/2 ×1=U/2 ,同步检波器的输出信号为U/2 ,V分量为零,即只有蓝色差信号。

(2)当φ=90°,即本机色副载波经移相器移相90°后去乘色度信号uF时,cos90°=0,sin90°=1,则u0= U/2×0+V/2 ×1=U/2 ,同步检波器的输出信号为U/2 ,U分量为零,即只有红色差信号。

这样,就讲述了利用同步检波器解调出正交平衡调幅的两个色差信号U和V了。

2、化抽象为具体,侧重应用

彩色电视机基本原理有很多抽象的知识,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因此,老师在授课时,就可将抽象的知识,结合到应用方面展开讲解。比如在“色纯度的调整”这节内容,课文是在画出显像管的后视图,通过图形的变化,来讲述色纯度的调整过程的:当两个色纯环同向转动时,改变合成磁场的方向,即改变三电子束移动的方向;当两个色纯环反向转动时,改变合成磁场的强度,即改变三电子束移动量。因此,适当调整色纯磁环所处的位置方向和夹角,可使三电子束同等位移,从而使其中心与彩色中心重合,达到调整色纯度的目的。可以看出,由图形的变化来讲述色纯度的调整过程是很抽象的,学生也难以理解。授课时可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彩色电视机显象管实物演示整个调整过程,边演示边讲解色纯度的调整的原理。这样,学生既理解了色纯度的调整原理,又掌握了色纯度的调整技术。

《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教科书中还有很多章节都存在通过数理运算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和叙述比较抽象的内容,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认真贯彻“浅”字原则,以彩色电视机电路原理图为主讲线索,灵活处理教学内容,以学生能够应用学习到的彩色电视机原理阅读电路原理图,并能通过电路原理图进行故障的分析与维修为目标安排好授课内容。

二、以“新”的内容,阐述彩色电视机的原理

新型大屏幕彩色电视机已经进入了普通的家庭,大屏幕彩色电视机采用了很多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但现在中等职业学校有关《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的教科书中教学内容往往滞后于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发展。这就要求授课老师正确处理彩色电视机基本原理和新技术、新工艺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掌握彩色电视机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接受彩色电视机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1、新技术的应用

普通彩色电视机的整机电路是通过调节电位器、电感器完成调整任务,而大屏幕彩色电视机在整机调整方面多采用i2C总线控制的新技术。在教学上,应以大屏幕彩色电视机整机电路组成原理为主线,讲授采用新技术的电路。

如在授课时,先讲述i2C总线概念:i2C总线又译为集成电路间的总线,它是由一根串行时钟总线(SCL)和一根数据总线(SDa)组成的具有多端控制的双线双向串行数据总线,其核心是主控件CpU。CpU通过寻址方式去控制各被控的集成电路,它可对(eepRom)储存器、视频、色度、扫描、调谐、aV切换、音频处理、画中画等电路进行控制。而i2C总线的操作功能是完成用户对电视机节目预选、音量、亮度、对比度、色度的控制操作;调整功能主要完成电视机对各单元电路的工作方式进行设置和调整;检测显示功能是CpU可通过i2C总线对所挂接的集成电路进行扫描检测,并将故障的集成电路显示在屏幕上;自动调整功能即所谓数据自动恢复功能。

再结合电路原理图,阐明i2C总线的操作功能、调整功能、检测显示和自动调整功能的工作原理,并与普通彩色电视机的工作原理进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采用新技术的认识。

2、新工艺的应用

大屏幕彩色电视机在大量应用新技术的同时,其新工艺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授课时老师也要进行举例讲述。比如利用色滤光镜制作工艺的LCD(液晶)显示屏,这种显示屏的制作工艺要求有非常先进的制造水准:在色滤光镜本体还没有被制作成型前,就先把构成其主体的材料加以染色,之后再加以灌膜制造。这是一项新工艺,其制造出来的LCD显示屏能在高分辨率环境下创造出色彩斑斓的画面,且使用寿命长。

大屏幕彩色电视还采用了高画质处理(包括了梳状滤波器进行Y/C分离电路、在亮度通道中设置黑电平扩展电路、在显像管管颈上设置扫描速度调制线圈等)、高音质处理(包括了准分离式接收电路、Hi-Fi高保真音频处理电路、环绕声电路等)的新技术以及100HZ/120HZ倍频的场扫描电路的新技术等,在课堂上要结合这些新技术、新电路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整机电路图上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阅读大屏幕彩色电视机的电路原理图。

三、以“用”字为导向,指导学生调试和维修彩色电视机

彩色电视机调试、维修方面的教学上要注重一个“用”字,即着重于实际维修的训练。由于彩色电视机发展很快,大屏幕的彩色电视机已进入老百姓家庭,得到广泛使用,其电路结构也从简单到复杂,且很多电路都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彩色电视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在讲授普通型彩色电视机维修的同时,还要从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去指导学生进行调试和维修大屏幕的彩色电视机。

1、普通型彩色电视机的调试和维修

虽然大屏幕的彩色电视机是当前家庭普及程度高的电视机,但其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都是在普通型彩色电视机电路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这门课程中,以调试、维修普通型彩色电视机的训练为主讲内容,选用最具代表性的松下m11机芯(采用松下m11机芯的彩色电视机有松下tC-201D、tC482C、牡丹tC-483D、乐华tC-371等数十种机型)为例,讲述彩色电视机调试、维修的过程,并在整机电路板设置不同的故障点,让学生进行检查、维修。同时要加大维修的实训量,如现在很多家庭都将普通型彩色电视机更换为大屏幕彩色电视机,学校可以通过旧货市场购买一批不同品牌及型号的旧彩色电视机,集中学生进行维修实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普通型彩色电视机进行拆装和调试、维修,以增强学生实际动脑、动手的能力;还可以组织学生义务维修,打破只在实习室进行维修训练的模式,解决彩色电视机维修的实用性与学生维修实习的局限性的矛盾,以扩大学生维修彩色电视机的范围,使学生熟练掌握彩色电视机维修的方法和维修的技术。

2、大屏幕彩色电视机的调试和维修

在积累了普通型彩色电视机维修经验的同时,应指导学生进行大屏幕彩色电视机故障维修,特别是结合新技术、新工艺方面的特点引伸出来的特殊的检修方法。比如i2C总线控制系统的调整与维修:普通型彩色电视机在调整电路工作状态时,一般是通过各电位器、电感器等进行调节;而具有i2C总线的新机型,若要调整和维修,必须通过遥控器或手工将微处理器调整到维修状态,然后根据各受控集成电路的数据要求,通过i2C总线和微处理器对整机进行调整和维修。如通过长虹SF2583机型的大屏幕彩色电视机示教板电路,由老师演示微处理器CHo5t1606集成电路和i2C总线控制系统引起的“三无”(无光栅,无图像,无声音)、“一条水平亮线”等故障,并通过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指导学生进行故障的检测及排除,同时与普通型彩色电视机的“三无”(无光栅,无图像,无声音)、“一条水平亮线”等故障现象的检修进行比较,从而总结出i2C总线控制的大屏幕彩色电视机的维修方法和维修的思路。然后,在长虹SF2583机型的整机电路板上设置不同的故障点,让学生进行维修训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大屏幕彩色电视机的维修技术。

所以,在熟练掌握普通型彩色电视机维修的基础上,对于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的大屏幕彩色电视机,也要强化维修的训练,以适应大屏幕彩色电视机的发展要求。同时,在维修时要引导学生进行维修思维的改变,根据新技术、新工艺的电路原理,采用一些特殊的维修技术,全面提高学生的彩色电视机维修水平。

四、教学过程要处理好的问题

在开设《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这门课程,实施“浅”“新”、“用”的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以下问题:

1、不能只追求单纯的“浅”字,而是要以学生易于理解彩色电视机电路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为教学目标。授课时要深入浅出地处理课文中比较繁琐和抽象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应用基本原理阅读彩色电视机整机电路原理图,并能根据整机电路原理图进行故障的分析与维修。

2、讲授“新”的内容时,考虑到这门课程总的授课时数的限制,对于宽泛的彩色电视机的概念,特别是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普遍应用,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所侧重:在课程内容安排上以普通彩色电视机和阴极射线管的大屏幕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为主讲内容,扼要地介绍液晶显示、等离子显示及高清晰度的彩色电视。

3、在注重实“用”性的维修训练时,由于提供给学生维修训练的还是以普通型彩色电视机居多,所以仍要以普通型彩色电视机的维修训练为主讲内容,让学生熟练掌握普通型彩色电视机的维修方法和维修技术,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大屏幕彩色电视机故障维修,使学生尽快进入大屏幕彩色电视机的维修行列。

总之,要合理、灵活安排授课内容,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既要让学生精通普通彩色电视机的原理与维修,又要使学生掌握大屏幕彩色电视机采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电路,熟识新型大屏幕彩色电视机的维修技术,并及时了解彩色电视机的发展方向,不断完善彩色电视机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维修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伟辉主编电视机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色度学的基本原理篇4

关键词:“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4-0029-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中共领导人带领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实践与探索中形成的一种社会主义建设形态或模式,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意蕴。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准确定位和阐释“中国特色”对于全面认识、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便深入细致的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内核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视域考量下的“中国特色”

(一)认识前提:“中国特色”的词性定位

“中国特色”首先是一个中性词汇,我们不能因为“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经常放在一起使用,所以就主观的认为它自身就带有了褒义的色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不是高于社会主义。两者之间只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而不是好与坏、优与劣的关系。不能脱离普遍性谈特殊性。”[1]因此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视域下考量“中国特色”一定要把握这一认识前提,以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地位作用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既不能将其完全等同于以往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抹杀其自身所具有的“中国特色”属性,也不能片面的抬高其理论地位,将其视为放之四海皆准的不变真理。

(二)认识重点:“中国特色”的层次把握

任何真理性、规律性的认识如果不加以层次性的把握便容易成为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对“中国特色”进行层次上的把握是指要从多重层面、视角出发来观察和分析事物,以便得出系统全面的认识。一般来说,“中国特色”宏观层次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旗帜等;“中国特色”中观层次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中国特色”微观层次指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更为具体的做法。[2]因此,在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框架和科学内涵时,我们要着重区分清楚“中国特色”在该层次中的内涵指向和价值意蕴。

(三)认识原则:“中国特色”的适用范围

该认识原则是在对“中国特色”进行层次把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在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中产生的科学认识及理论所进行的系统总结和升华。它是在中国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进行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的理论结晶,有其特定的历史容量和适用范围。因此,在对“中国特色”进行层次上的把握时要特别注意其适用的具体条件和范围。一方面要避免陷入西方的思维模式、话语逻辑,而丧失自身的理论个性和话语;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将其不加限制的泛化和庸俗化,这样只会曲解“中国特色”的本义,使人们陷入对“中国特色”的片面认知。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视域考量下的“中国特色”

(一)实践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出的历史背景

一般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起点始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做好了政治和组织上的工作准备。一方面,它修正了过去的失误;另一方面,它确立了要开始“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惨痛的教训、总结了历史经验之后找到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路子。”一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走什么样的道路,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走向和发展前途。只有在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沿着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建设方向前进,才能真正探索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自己的路,能够有效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创新之路。

(二)实践过程:“中国特色”一以贯之的鲜明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由中国人独立自主来建设的。它对待西方的先进文明秉持着“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态度,对本国建设道路的发展方向、战略布局保持着高度清醒的认识;其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原则上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的道路”,即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最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中心、发展方式、发展道路等各个方面都彰显了本国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发扬了本国的优良传统和文化优势,集聚了人民的智慧结晶和创新精神,真正开辟出了一条以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精神内核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路。

(三)实践动力:“中国特色”永续发展的不竭源泉

实践无止境,实践产生的认识亦无止境。“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属性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过程中,要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的内涵和层次,以不断适应在实践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顶层设计’,从经济领域到社会政治领域,改革越是向前推进,所触及的矛盾就越深,涉及的利益就越复杂,碰到的阻力也就越大。”正是在这种时代境遇下,“中国特色”的内涵和层次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拓展和丰富。比如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是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富有“中国特色”的生动阐释和创造。为破除改革发展难题,厚植改革发展优势提出的“一带一路”思想,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丰富了“中国特色”的内涵和层次。

三、“中国特色”对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探析

(一)认识“中国特色”有助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把握

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国独特的文化渊源、历史进程和基本国情要求我们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要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建设理论和发展道路。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便是我们在三十多年的实践探索中找到的能够有效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选择和伟大创造。“中国特色”为科学的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察窗口和认识视角。

一方面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我们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前提。“中国特色”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所“独有”的风格、形式和特点,毫无疑问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一个事物的特色主要是通过与同类事物之间的比较而存在的,因此“中国特色”必然要在矛盾的普遍性中得以彰显。“中国特色”内含的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要求我们既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相同的共性、普遍性,同时也要承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个性、特殊性,即立足于本国的实际情况,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实现对其的科学运用和创新发展。

另一方面坚持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原理是我们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关键。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的条件、程度、范围内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是适用条件相对性和客观真理绝对性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标志性存在,同样要遵循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的原理。“中国特色”内含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的原理要求我们既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普遍真理性意义,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只有在合适的条件、程度、范围内反映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实际,才会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认识“中国特色”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期的丰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和实践这两个维度和层面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众多、资源有限、问题复杂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应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必然也要随着历史的不断推进而向前发展。

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期的丰富和发展要毫不动摇的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特性。“要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基础上”。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首要前提。只有牢牢的把握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大现实,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才能得到最有效的运用和发挥,才能真正实现科学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期的丰富和发展也要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我们也要不断丰富、拓展“中国特色”的内涵和层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坚持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一切有益的人类文明成果,不断丰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三)认识“中国特色”有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

党的十报告对30多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正确判断,首次明确而完整地提出,全党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应该说“三个自信”的提出,既是基于全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具有的独特优势的清醒认识和肯定,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增强全体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和自信心而采取的一个重要举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加快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方面,在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体系、内涵层次、表达形式时,也要侧重对其理论体系内现有的理论成果和新的理论思想进行“中国特色”式的阐明和解释。“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一种科学的理性认识,只有采用人民大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话语体系和表达逻辑才有可能使大众信服,成为一种彻底性的理论,一种真理性的认识,从而增强其理论自信。同时,在研究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现路径、发展中心、发展原则时,也要侧重把其建设道路中涉及到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依据、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赋予“中国特色”式的解读和联系。比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依据同中国特殊的基本国情相联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总任务同中国独特的历史文明、伟大的建设成就相结合,从而增强其道路自信。

另一方面,在设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体系、运作模式、适用范围、运行机制时,也要侧重把其制度设计中涉及到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组合起来进行“中国特色”的考量和阐释。比如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经验的基础上同本国的政治状况相结合的一种制度,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创造;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在对各地区民族状况、经济政治特点、风俗习惯等进行了富有“中国特色”式的全面考量之后才确立下来的。通过对中国现行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制度等进行“中国特色”式的考量和阐释,有助于增强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解和认同,从而增强其制度自信。

参考文献:

[1]陶文昭.要正确使用“中国特色”这个概念[n].北京日报,2011.

[2]张森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中国特色”的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3]宁要微词,不要危机.[n]人民日报,201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色度学的基本原理篇5

什么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规定性。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首先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旗帜,是其创始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揭示的社会发展进步的一般规律和人类追求的共同理想,社会主义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共同方向。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遵循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那些违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趋势的所谓社会主义,既不是社会主义,也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又坚持与时俱进,根据时展,不断赋予社会主义新的时代内涵。从这个意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时展的统一,与传统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有本质的区别。传统社会主义本质是教条的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吃大锅饭的普遍贫穷的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改良,是不改变资本主义根本性质的福利主义,本质上不是社会主义。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是贫穷的传统社会主义,也不是高福利的民主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既合作、又斗争的关系也是社会主义的一个规定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共同存在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斗争、合作、竞争是共处的三种具体形态。社会主义要善于借鉴资本主义的有益成分(如同资本主义吸取社会主义某些因素一样),利用资本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绝不是搞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可以进行竞争与合作,也可以和谐相处,但绝不是结合与趋同;社会主义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可以运用资本、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运用作为发展手段的市场经济,可以追求速度和效率等,但绝不能放弃平等、公平、正义、共同富裕这些基本价值,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些价值。可以说,社会主义要超越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必须确立和平、竞争、合作的新理念,必须善于学习、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但必须与资本主义划清界限,并在合作中进行有益的吸取,在共处中坚持必要的斗争,而不能趋附于资本主义,更不能以社会主义名义搞资本主义。

什么是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体制机制和实现形式的规定性。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必须准确把握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理想,总要在不同的国家落地生根;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总要在不同的国家实行;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总会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一个国家的国情,既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先天条件和实践基础,也决定着具体构成和实现形式。不同国家的不同国情,决定了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不同特点,从而形成社会主义的不同特色。社会主义不同的发展阶段,既代表了社会主义在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发育程度,也决定着其构成和实现形式。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的不同发展程度,决定了不同阶段社会主义的不同特征。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既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在中国这个特殊对象的特殊实现形式,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在初级阶段这个特定阶段的实现形式。一句话,是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中国国情的结合中,在特定的发展阶段上,形成的区别于不同国情、不同阶段的别国社会主义的鲜明特点和独特创造。

中国特色作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特定历史文化传统和特定发展阶段实践的具体体现,可以大体归纳为以下八个方面:在所有制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在制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经济体制上,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政治体制上,坚持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在文化发展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社会发展上,关注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发展方式上,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平发展、和谐发展;在国际关系上,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既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实践结果,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特殊实现形态。只在准确把握和坚持这些基本特征,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最早系统研究社会主义思想和运动的德国人威纳尔·桑巴特在专着《德意志社会主义》中强调,德意志社会主义“是一个单独并专门适用于德意志国的社会主义,并且是为我们时代的德意志国,因为它是按照德国情形而制定的,所以社会主义好比是一袭按照德意志国身材裁制的衣服”。同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度身定做的。它不是按社会主义标准件生产出来的一件外衣,而是按中国这个身材和爱好生产出来的一件具有中国风情的社会主义外衣。

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的内在联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概念,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既互相联系、互相区别,又互相依存、不可分割。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讲中国特色,因为它是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而不是其它什么主义的中国特色;也不能离开中国特色讲社会主义,因为它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不是别国一般的、传统的、民主的、人道的等形形色色社会主义,更不是所谓的与资本主义趋同、结合的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和最重要的成果。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的结合,实质上是社会主义一般在中国这个特殊环境的形成、确立和发展,既是社会主义在中国这个特定环境的实践结果,也是中国立足现有条件对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创造。它是一般与特殊的水乳交融,既通过中国特色这个特殊体现社会主义这个一般,也是社会主义这个一般在中国特色这个特殊中的生存发展。可以说,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的本质,中国特色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失去了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就变得毫无价值;失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成了海市蜃楼。

色度学的基本原理篇6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理论问题;深度理论问题

中图分类号:d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2—0024—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成果。对这一重大理论的研究,应既重视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又重视深度理论问题的研究。从二者的辩证关系来看,基本理论问题研究需要深度理论问题研究的延伸支持和拓展支撑,而深度理论问题研究需要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基础依赖和牢固筑底。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一方面,要进一步打牢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基础,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要进一步加强对其中蕴含着的深度理论问题的研究。在这个问题上,由博士生导师李爱华教授作序、史家亮博士撰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论》(甘肃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22万字),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较好地做到了以下几点:论文

一是既有理论的思辨又有实证的开放式研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言,不论是基本理论问题还是深度理论问题的研究,首先需要有理论的思辨,否则,对这一理论的研究与思考就会流于肤浅的层面,难以从实质上把握这一重大理论。但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由此,对这一理论的研究与思考仅有理论的思辨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实证的开放式研究,这有助于增强这一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论》的论述自始至终体现了对理论问题的理性思考与现实中国的结合,体现了作者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二是既忠实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运用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对这一理论问题的研究首要地是应忠实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精神,尊重马克思主义原著,同时又要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以进一步增强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论》研究的理论基点无疑是马克思主义,同时又运用了社会学、价值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得出了一些有理论深度、有新意的见解。作文/zuowen/

三是既有对理论的分阶段分析又有对理论的整体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而且,这一理论体系还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由此,对中国特色理论体系的研究需要有分阶段的研究与分析,这是深入研究这一理论的首要环节。但仅此研究显然不够,还应重视对这一理论体系的整体研究,这是更好地发挥这一理论的时代价值所必须要做的关键环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论》的研究既以理论发展阶段为依据,论及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思想的诸多重大理论问题,也从整体角度论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地位、基本特征、价值取向、实践价值、发展走向等问题,显示了作者从整体角度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努力。对作者而言,这一探索尽管是初步的,但应该说是成功的,研究的价值值得充分肯定。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论》(下转31页)(上接24页)一书在基本理论问题与深度理论问题研究的结合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将有助于推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入研究,也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发展。毕业论文网

explorebasictheoreticalissuesanddepthofthecombinationoftheoreticalstudy

——commenton“theoreticalsystem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monographs”

chenjia-fu

(shandonguniversity,marxismcollege,jinan250100,china)

色度学的基本原理篇7

关键词:生物工程专业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生物工程专业分析”是生物工程专业大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门专业工具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并且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或生产技术工作必须掌握和具备的技能。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和湖北省品牌专业,如何根据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特色合理构筑理论和实践知识结构,为学生今后继续深造或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是本课程的重难点。笔者对“生物工程专业分析”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希望能与同行老师进行有益的交流探讨,提高教学质量。

一、精选教学内容,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生物工程专业分析内容繁杂,包括各种分析方法和分析仪器的原理及应用。根据生物工程专业分析课程特点及我校多年教学科研经验,将生物工程专业分析大纲分为13个章节:第一章,生物工程专业分析概述,包括物理化学分析及仪器分析方法的概述,样品的采集、制备、保存和预处理,样品分析的误差与数据处理等内容,讲解力求深入浅出,联系实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章,物理检测法,包括密度与相对密度法、折光法与旋光法原理介绍,讲解旋光检测法时利用动画效果能使学生更快更直接地理解旋光检测原理。第三章,水分的测定方法,包括干燥法、蒸馏法、卡尔费休法,讲解时注意比较三种方法的适用范围。第四章,酸类物质的测定,内容包括总酸度的测定、挥发酸的测定、pH的测定,其中有机酸的分离与测定做简单讲解引导学生自学。第五章,碳水化合物的测定,重点讲解还原糖的测定,比较碱性铜盐法、高锰酸钾滴定法、萨氏法三种方法原理及适用范围的异同。总糖、淀粉、纤维、果胶物质的测定做简单讲解。第六章,蛋白质与氨基酸的测定,本章重点讲解凯氏定氮法的原理及应用,介绍蛋白质快速测定法(双缩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染料结合法、水杨酸比色法)的原理,简单介绍氨基酸分离与测定的原理。第七章,脂类的测定,内容包括索氏提取法、酸水解法、氯仿—甲醇提取法、罗紫-哥特里法、巴布科克法和盖勃法,讲解时注意比较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应用原理[1,2]。第八章,紫外吸收光谱分析法,重点讲解紫外吸收光谱基本原理,介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与紫外吸收光谱的应用。第九章,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内容包括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基本原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原子吸收光谱定量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操作条件选择与应用。第十章,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内容包括红外光谱基本原理,红外光谱与分子结构,红外光谱仪,红外图谱解析,激光拉曼光谱,其中红外图谱解析及激光拉曼光谱做简单介绍引导学生自学。第十一章,质谱分析法,本章重点讲解质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与质谱仪,介绍离子峰的主要类型与有机分子裂解类型,引导学生自学质谱图与结构解析,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第十二章,气相色谱分析法,内容包括气相色谱的基本原理,气相色谱固定相及其选择,气相色谱检测器,分离与操作条件选择,气相色谱分析法的应用与毛细管色谱法,重点讲解气相色谱原理及应用,毛细管色谱法引导学生自学。第十三章,高效液相色谱法,内容包括高效液相色谱的原理及特点,主要分离类型,固定相与流动相,影响分离的因素与操作条件选择,离子色谱法,超临界流体色谱,其中离子色谱法与超临界流体色谱做简单介绍[3]。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生物工程分析中各种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应用。某种成分的检测往往有多种方法,因此分析方法的选择是本课程贯穿始终的内容,教学中应注意比较各种方法的异同,通过大量实例让学生掌握各种分析方法的应用[4]。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大部分高校目前虽已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但教师们多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与文字。在生物工程专业分析课件中,可充分利用动画教学。如在讲解旋光法的原理时,利用动画教学,可以形象直观地展示偏振光的产生以及光活性物质使偏振光发生偏转的现象。与小型分析仪器(pH计、折光仪、旋光仪等)相比大型分析仪器(质谱分析仪、原子吸收分析仪、红外分析仪、气相色谱分析仪、液相色谱分析仪等)的工作原理理解起来更为抽象,充分利用动画效果可使抽象的原理形象化。如质谱分析法中,利用四级杆质谱仪原理的动画效果能使学生直观感受到质谱仪的工作原理;原子吸收分析法中,管式石墨炉原子化器、火焰原子化器、空心阴极灯、雾化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均可由动画效果展示;气相色谱分析法中,传质阻力项、两项分配、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热导检测器、色谱分离、色谱流出曲线、分子扩散、涡流扩散的原理可利用动画效果展示等。笔者发现在理论讲解中融入动画效果会让学生经历豁然开朗的顿悟体验,使学生能更深入理解各种分析仪器的工作原理。

三、总结讨论式教学

生物工程专业分析课程涉及各种分析方法及仪器的原理与使用,如还原糖含量测定碱性铜盐法分为直接滴定法、高锰酸钾法、萨氏法,这三种方法的异同如果由老师总结好直接在课件中呈现给学生,学生不一定印象深刻。但是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同学们,让学生自己总结,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讲解样品分析的误差与数据处理内容时,关于格鲁布斯法、Q值检测法可结合实例讲述,辅以具体案例让学生亲自计算。相对密度测定方法中,关于校正值的加减讲解完原理后以实例让学生现学现用加深印象。水蒸气蒸馏法测总挥发酸原理,有些学生听完老师讲解后不能完全理解,可让学生下课后自行查找资料,等下次课时提问并让学生回答,最后老师再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对每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安排不仅可以督促同学们查阅更多资料将不清楚的知识点弄明白,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

四、生物工程专业分析课程网站建设

积极建立生物工程专业分析课程网站,课程网站内容包括教学大纲、理论及实验教学课件、资料习题、下载专区、友情链接等模块。学生在上课前下载教学课件预习,可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资料与习题模块提供了与课程相关资料与习题下载,学生通过学习课外资料可拓宽知识面,习题下载不仅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而且习题训练能巩固课堂知识、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友情链接模块提供了国内外其他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分析精品课程,国内外生物学知名网站、期刊链接,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浏览各大网站拓宽视野。

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生物工程专业分析实验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相呼应安排八个实验,分别是:实验一,甘露醇注射液中甘露醇含量的测定,味精成品纯度的测定;实验二,白酒总酸度及pH的测定;实验三,利用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含量;实验四,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实验五,红外光谱分析法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实验六,白酒芳香成分气相色谱分析;实验七,黄曲霉毒素降解率检测;实验八,利用原子吸收色谱测定铜离子浓度。这八个实验分别涉及折光计与旋光计、pH计、直接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色谱分析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原子吸收色谱法的应用。生物工程专业分析实验基本囊括了生物工程专业主要分析方法及仪器的使用,通过实验教学环节使学生理解与掌握主要分析方法及大型分析仪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生物工程专业分析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合理设计实验、操作仪器、科学分析实验结果的方法,因此实验教学应鼓励学生独立设计完成实验,实验课前不要将实验讲义直接呈现给学生,而应让学生在预习实验报告中亲自设计实验方案,实验课上老师讲解实验方案时学生可收获更多。实验过程中为学生们创造独立操作空间,不干涉学生的实验安排及操作,对实验中的各种问题仅作引导与答疑,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积极动手的习惯。实验课后认真批改实验报告并及时将实验中的各种问题反馈给学生。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跟随导师做课题研究,参与导师课题,让学生学以致用,不仅巩固了教学效果,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六、考核方法的改革

生物工程专业分析课程学习,以笔试作为主要考核方式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程度。课堂表现、实验表现及作业完成情况都应作为最终成绩的一部分,本课程成绩组成为:平时成绩20%,卷面成绩50%,实验成绩30%,通过合理的考核方式,使学生重视课堂表现与实践环节。对于跟随导师做课题并取得成绩(发表文章、申请专利等)的学生,给予一定精神及物质上的奖励。

七、结语

湖北工业大学在生物工程专业分析课程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改进,实践教学能力培养,课程网站建设、考核方式改进等方面做了一些教学改革的尝试,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考与动手能力,并得到了学生的好评。但是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必须不断探索实践创新总结,才能将生物工程专业分析教学开展得更有生气,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董文宾.生物工程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王永华.食品分析[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10.

[3]朱明华.仪器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色度学的基本原理篇8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课堂教学

认真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将之“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是今后一定时期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核心任务。本文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马克思主义基础课教学进行了探索。

一、提高认识,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马克思主义课堂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基础课教学本身的内在要求。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马克思主义课堂教学是由马克思主义基础课的课程性质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基础课既是一门理论知识课,又是一门思想教育课。作为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础课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而且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因此,马克思主义教学要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最新发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到教学之中。

作为思想教育课,马克思主义基础课必须面对现实,解决学员的思想问题,提高学员的认识能力和思想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一系列独创性的重大理论观点,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因此,马克思主义基础课教学要体现思想教育性,增强时代感,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彻到教学之中。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马克思主义课堂教学是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教学内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其本质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

1.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早在1845年,马克思就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段镌刻在马克思墓碑上的铭文,突出地表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本质特征。它来源于实践,能动地指导实践,并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它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注重结合中国实际,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及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反映了我国社会进步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有着鲜明的实践特色。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马克思主义课堂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要求。

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它正确反映了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经受了实践的检验,但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真理发展的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就要求我们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基础当作凝固不变的教条,而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马克思主义教学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保持马克思主义旺盛生命力的内在要求。

3.马克思主义是革命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在它的阶级性上,它代表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改造自然和社会服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就要求我们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在新形势下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马克思主义课堂教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的内在要求。

二、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切实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马克思主义课堂教学落到实处。

(一)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马克思主义课堂教学调整教学内容。

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马克思主义课堂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总的说,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红线,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有机联系,从继承和发展相统一的角度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结合点。

具体说,第一,绪论部分,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进一步说明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充满活力的理论体系,从总体上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实质的具体体现。第二,唯物论部分,突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哲学依据、理论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和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典范。第三,辩证法部分,突出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矛盾的观点,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的辩证法。第四,认识论部分,突出实践的观点和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原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源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的科学理论。第五,唯物史观部分,突出生产力观点、文化观点和人民群众观点,突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原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第六,科学社会主义部分,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典范。

(二)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马克思主义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1.用通俗的语言增强学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形式上讲,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不易被学员直接感知和理解,而科学的理论只有被学员真正感知、理解、接受、认同,才能在他们心中扎根结果,才能成为他们的自觉追求和自愿行为。所以在课堂讲授中,要针对学员的文化水平、理解程度和思维方式,采用深入浅出、简单明了的语言,用通俗易懂的平民话语代替艰深晦涩的理论文字,用简明扼要的观点代替逻辑的思辨。

2.用具体生动的事例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学员的感染力

学员对理论的理解和接受,来源于对理论的感性认识,而感性认识之所以产生,来源于具体生动的事例。因此,在课堂讲授中,要选用学员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具体生动的事例。讲改革开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不能只讲过去30多年人均GDp、出口创汇、财政收入翻几番等这些与学员距离较远、关系间接的数字。要紧密联系实际,从学员实际生活所发生的巨大进步中挑选事例,比如从具体收入的增加,住房、家具、通讯、医疗、教育、交通、社保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条件改善说起,用具体生动形象的美好憧憬激励学员,从而增强他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激情。

3.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学员思想的渗透力。

(1)变“说教式”为理论联系实际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联系实际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教学内容中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理论联系实际方法的具体要求:一是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赖以产生的历史和现实根据;二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理论武器,直面现实,正确分析、科学回答现实中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对学员中普遍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热点问题进行“冷”分析,对难点问题进行“深”分析,做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回答。

(2)变正面讲授为“问题”剖析法。不要空对空,纯理论,更不要回避问题,回避现实问题的理论必然苍白乏力。我们在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创设问题的情境的基础上,分析我们党肩负的新任务、面对的新挑战、面临的新问题,激发学员的好奇心,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引起学员的有意注意和理性思考,进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做出科学的回答,使教学过程成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员在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变单向注入式为学员积极参与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回答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学员关心的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教学内容必然涉及而在课堂教学中又必须解决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员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可采取讨论、演讲、辩论、典型案例分析等方式调动学员参与课堂,从而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

总之,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员是一项长期性的战略任务,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并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项工作定会不断取得新成效。

参考文献:

色度学的基本原理篇9

[关键词]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辩证统一,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和理论上的中国特色,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助于人们在实践中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一、从理论体系上看,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立足于中国实际,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了科学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理论渊源的承续特色

从理论渊源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表现出承续性特征。这首先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其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从根本上看,是坚持和运用上述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必然结果。

其次,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理论飞跃的成果,无疑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中国科学运用的理论结晶。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为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和现实启迪,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直接理论来源。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有机统一体。其三个组成部分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在新时期,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立于中国实际,围绕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这一理论主题,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和系统化的结果,体现出鲜明的相承性特征。

第二,理论品格的创新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基础上,又充分体现出创新的特征。

邓小平以超人的胆识和巨大的理论勇气,针对“两个凡是”的束缚,在坚持毛泽东所倡导的“实事求是”的同时,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并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等相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比较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阐明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经验,形成了比较完备系统的理论形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和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理论,并就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和谐世界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性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现实和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从而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又大力推进理论创新。

第三,理论风格的民族特色

“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历史文化有机融合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

这种民族性首先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前提下,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中汲取理论资源。例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总体的形式融会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渗透着民族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诸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其次,表现在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加以创新,提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理论概括。邓小平理论对传统文化中“藏富于民”的思想加以运用和发展而做出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传统文化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与时俱进思想加以运用和发展而做出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论断;科学发展观对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加以运用和发展而得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都是既源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高于上述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创造,更好地做到了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最后,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中华民族的形式,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第四,理论体系的开放特色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个提法实际上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特色。

这一特色主要表现在,从理论自身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不仅体现于它是在借鉴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明精华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我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结果,而且体现在这一思想体系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入着蕴涵有实践和时代精华的要素。

一方面,这个理论体系是在以往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所创立的毛泽东思想,从理论上提出并初步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实践条件下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得这一理论继续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肩负起既坚持这个理论、又顺应客观实际的变化创新发展这个理论的历史责任,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将这一理论继续推向前进,体现了这一理论日益发展和丰富的内在规定性。

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二、从制度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民主政治制度大异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基于中国国情自主探索的结果。相对于社会主义的传统模式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经济体制上,与苏联模式的高度集权的行政性计划经济体制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资源配置上由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就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把运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的功能同社会主义保证社会公平、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内在统一。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了独特的所有制结构。在不断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前提下,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再次,在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方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突破了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只能是按劳分配的传统观念,确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新观念。[论文网LunwenDataCom]

第二,在政治体制上,与苏联模式高度集权和集中的政治体制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体现了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突出了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和稳定的职能。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我国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正确有效的政党制度,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统一,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三,在文化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前提下保证文化多样性发展的体制。

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文化发展多样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治国的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反对和抵制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文化发展中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在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的同时,要发展多样化的文化。人民的文化需要具有广泛性、多样性的特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性文化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立足点、着眼点。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多样性文化,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繁荣文化艺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从实践上看,找到了一条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领导人民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总称。这一实践始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征,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态的总体概括和外在表征。

在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顺应人类社会发展潮流、符合时展要求的新的发展格局。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伴随冷战结束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另一方面,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这种变化及其引发的新的阶段性特征,逐步改变了中国社会主义的整体发展格局。

一是适时启动和加快对外开放进程,改变了过去的封闭发展格局,经济社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对外开放、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全新格局。二是改变了过去平均主义的分配格局,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和先发展起来,形成了差异化、差序化的发展格局,整个社会的发展建立在分工、协作、竞争、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基础之上,社会主义的发展因此建立在竞争和效率的基础之上。三是改变了过去经济部门和社会部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不分的格局,适时推动社会部门与公共部门的建设,整个社会开始呈现出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分野、经济领域效率提高、社会领域迅速发展并开始承担社会整合和维护社会公平职能的局面。四是逐渐从外延式、粗放式发展向内涵式、集约式发展转变,经济发展开始更多地依赖于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依托,结合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历程,我们就能清晰地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征。

第一,科学性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历程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过程,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具有浓郁的科学性,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实践特征。

首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本身是科学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及由此而来的立场、观点、方法和科学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我党始终坚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就是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价值取向,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其次,立足现实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科学性特征的重要标志。邓小平认为,“真正的马克思列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3]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现实条件,邓小平有过精辟的论述:“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4]建立在这一科学的认识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经济建设中心论,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置于一个现实的基础上,明确了奋斗的方向和任务,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得到了升华。

再次,在发展步骤和发展规划方面,坚决纠正了战略目标超越历史阶段的急性病和战略措施不按经济规律办事的政治化的失误,坚持战略目标的现实可能性与战略措施的可行性的统一。邓小平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参照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实现现代化的经验,精心设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战略目标以及实现战略目标的战略步骤。提出用10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战略目标。为了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邓小平提出了循序渐进的“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实践证明,这是完全正确的。

第二,开放性特征

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科学性决定了它也必然是开放性的,开放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实践特征。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融入世界发展中的,本身已成为世界的一部分,它既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部分,也是世界发展的一部分。

其次,从内容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十分注重对各国经验、模式、手段的借鉴与吸收。在分清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实现手段基础上,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愚蠢的。”[5]

第三,渐进性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在探索和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中得以前进的,它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渐进性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历史性表征的概括。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循序渐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逐渐加深对“三大规律”认识的过程,是一个在摸索中前进、巩固中提高的过程,具有内在的逻辑发展理路。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我们现在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问题,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6]这实际上就是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循序渐进性的深刻理解。

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循序渐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过程,既有量的变化,也有质的飞跃,既有形式的改变,也有内容的更新。

第四,全面性特征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人的全面发展,一定意义上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不断培育、完善和优化人的社会关系,客观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实施“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既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的具体的标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全面性的发展特征。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布局,邓小平提出“两个文明都搞好了,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江泽民提出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而胡锦涛同志在上述基础上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结构。这一探索过程,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追求全面性特征的充分体现。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上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走自己的路。这条道路的基本轨迹就是从照搬“苏联模式”到走出“中国特色”。可见,只有真正弄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性,才能真正高举这面当代中国进步发展的旗帜。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1.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1.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2.

色度学的基本原理篇10

关键词:美术元素;美术语言;审美思想和情感

美术新课程在教学理念和学科性质上,特别强调了美术的人文性,美术的人文性的表达和传递需要通过美术作品来呈现。一件美术作品,是一种思想和情感传递的载体,而美术作品本身,是依靠多种美术元素相互组合得以呈现的。在美术教学中使学生拥有理解和应用美术元素的能力,才能使学生较为准确的表达和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才能真正落实美术学科的人文特性。美术元素传递并呈现着生活中和艺术中的美,由此,在美术教学中“美术元素”的理解和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美术元素的内涵和作用

美术元素包括美术语言和形式美的基本原理。美术语言是指造型美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色彩、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诉诸视觉的特殊语言;形式美的基本原理包括单纯与齐一、对称与均衡、调和与对比、节奏与韵律、比例、多样统一等,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美术语言,类似我们语言学习中的字、词、句、段,能够理解、区分、识别了它们,才能够逐渐感觉到语言的含义,因为这些要素是构成语言的基础。掌握一种语言只懂得了字、词、句、段还不够,只有把它们用各种体裁组织建构成文章,才能完整地表达明确的意义和思想情感。而这个使“美术语言”组织建构起来的“框架结构”,就是“形式美的基本原理”。或者说,“美术语言”是完成作品的“零件”(本身就有自身含义的零件),而“形式美的基本原理”就是使零件成为整体的“组装”手段。

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就是要使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能够识别、感受、理解“美术语言”这些“零件”的含义、作用,还要拥有掌握、运用“形式美的基本原理”来“组装”这些“美术语言”的“零件”的本领。这样才能完整地感受和体验美术作品的含义,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才能获得相对完整的对人生中美的感受和体验。

二、美术元素呈现的美感

1.美术语言

美术语言包括点、线、面(体)、色彩、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诉诸视觉的特殊语言。这里结合中小学美术教学实际,着重分析点、线、形状、色彩等美术语言,它们在“造型·表现”教学领域运用最广,“设计·应用”“欣赏·评述”教学领域也以此为基点。

(1)点与面。点和面都是形或体,比如圆形的点、方形的点、三角形的点、不规则形的点等,对应的有圆形的面、方形的面、三角形的面、不规则形的面等。这些是生活中物象的抽象、概括。点与面之间的不同就在于比较中存在的“大与小”,“大”的是面,“小”的是点。点,是最小的表现物象的单位,是最基本的美术语言。点可以表示具体的物象,也可以没有实指,起到使画面灵动,补充画面空隙,平衡画面的作用。面,可以是完整的一个形,也可以是线与线交织成的面,也可以是点与点聚集形成的面,使画面显得整体,使主体突出,更具力量和视觉冲击力。

(2)线条。点的运动,就产生了线,是从一个地方开始在另一个地方结束所形成的痕迹。在视觉艺术中,线是最简单、最直接表现的一种美术语言。它有许多种不同的形态,线有粗、细、长、短、疏、密、断、连、直、曲、隐、现、刚、柔、畅快、凝重、跳跃、平静、单一、复合、组合、对比等,因而是最具有表现力的美术语言。

由于我们人类生理结构的相对一致性,决定了人类对世界的感受方式和感受结果具有很大的一致性。生活中我们要表现不同的物象、表达不同的情感、传递不同的思想,就要理解不同形态的点、面、线条的特点。这样,才能有效地应用,准确地表现物象,表达情感,传递思想,展现独特的人文内涵。

(3)色彩。是最具有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的美术语言。正是因为我们的世界五彩斑斓、绚丽多彩、瑰丽奇幻,我们才会把丰富的感受与情感、体验与思维、个性与思想和极具表现力的色彩紧密相连。

色彩按色相可以区分为红色调、黄色调、蓝色调、橙色调、绿色调、紫色调等。红色象征着热烈,引申为危险、崇高、炎热等;黄色象征着尊贵,引申为收获、明朗、温和、快乐、财富等;蓝色象征着博大,引申为宽广、高雅、深沉、宁静、理智等;橙色象征着旺盛,引申为欢快、丰硕、温暖、幸福等;绿色象征着生命,引申为和平、青春、安全、凉爽、和谐等;紫色在自然界中稀有,因此,紫色象征着神秘,引申为尊贵、虔诚、优雅等;白色象征着洁净,引申为纯洁、静谧、寒冷、神圣等;黑色象征着肃穆,引申为恐怖、寒冷、静寂、哀伤等。色彩的情感内涵和文化内涵,与人文环境是分不开的。不同的国家、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情境,对色彩的理解和应用也会有很大区别。

按冷暖区分冷色调或暖色调;按明度可以区分为高明度或低明度;按纯度可以区分为高纯度或低纯度。明度和纯度均高的色彩给人以华丽、响亮、激昂、张扬的感觉;明度、纯度均低的色彩给人以朴实、柔和、内敛、沉稳的感觉。

我们要理解掌握色彩的这些特性,并结合其他美术语言,创造出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象,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形式美的基本原理

形式美的基本原理是美术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美的基本原理包括单纯与齐一、对称与均衡、比例、节奏与韵律、调和与对比、多样与统一。这些在一种合乎规律的联系中所呈现出来的能引起美感的形式,就构成了艺术美的欣赏和创作的基础。形式美的基本原理在“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的教学领域均有应用:

(1)单纯与齐一。也就是整齐一律。这是最简单的形式美,指在单纯中见不到明显的差异和对立的因素。齐一是一种整齐的美,如仪仗队的行列,士兵的身材、服装、敬礼的动作都很一致,加上每一个战士的精神状态都高度集中,这些特征也表现出一种整齐的美。

(2)对称与均衡。对称是指图形或物体的左右或上下在形状大小或排列上具有对应关系。对称能给人以规整、条理、大方、稳定等美感,富有静态的美。

均衡来源于力的平衡原理,具有“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秩序,体现出活泼生动的美,轻巧生动、富有变化与情趣。均衡是不对称形态的一种平衡。

(3)比例。比例是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黄金分割比1∶1.6,是人眼的高宽视域之比。古希腊人将黄金分割比运用在雕塑和建筑中,欧洲文艺复兴的美术家有意识的把它作为美术的要素来使用,使作品看起来稳定、舒适。恰当的比例有一种谐调的美感,成为形式美原理的重要内容。

(4)节奏韵律。节奏是规律性的重复。在视觉艺术中被认为是反复的形态和构造。韵律是节奏的变化形式。因形式有规律的变化,产生高低起伏、进退间隔的律动关系,富有变化的动态美。

节奏与韵律互相依存,互为因果。韵律在节奏基础上丰富,节奏是在韵律基础上的发展。节奏带有一定程度的秩序美,而韵律又在节奏变化中产生无穷的情趣。

(5)对比与和谐。对比与和谐反映了矛盾的两个状态。对比是在差异中倾向于“异”(对立),是把两种具有明显差异的因素并列、比较,突出其差异,明确其界限,使人感到鲜明、醒目、振奋、活跃,产生强的更强,弱的更弱的效果。和谐是在差异中趋向于“同”(一致),是把两种或多种非对立因素相并相接,形成不太显著的变化,以达到秩序、统一、优美的效果。可以是“形”的和谐,也可以是“色”的和谐等。

对比与和谐是相对而言的,没有和谐就没有对比,它们是一对不可分割的矛盾统一体。对比不是为了突出部分,是为了从对比寻求和谐统一,从对比中寻求节奏韵律,从对比中寻求丰富多彩,从对比中寻求生命的张力。

(6)多样与统一。多样使世界丰富,统一使彼此和谐。美的最高形式——和谐,和谐是两个要素以上相互之间的关系,各部分所给我们的感受和意识是整体协调的关系。单独的一种颜色、单独的一根线条无所谓和谐,几种要素具有基本的共通性和融合性才称为和谐。

和谐的组合也保持部分的差异性,有差异性的元素被合理地安排,不同的元素相互丰富、补充,使整体趋于统一和谐,能够引发审美的愉悦感。

美术语言和形式美的基本原理构成了美术创作的基本元素,这些美术元素渗透在美术教材的不同学习领域、不同学段,美术教师要在自己较为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学习、理解、运用、掌握、运用美术元素,最终是为了能够感受美、体验美,享受到美带来的生活愉悦感,是为了能够将自己的审美情感与思想表达与释放。

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美术教育的本质意义不仅仅在于技术层面帮助学生获得一些知识技能,更在于人文精神的培养、美的境界的追求,体验美术创造的成功和喜悦。这需要我们美术教师培养学生拥有理解和应用美术元素的能力,较为准确地表达和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美术学科的人文特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完善学生的人格,丰富学生的生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