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优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4:02

建筑工程技术优势篇1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技术;优势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测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轴线放样;2)标高确定;3)垂直度观测;4)沉降量观测等。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及质量而言,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是关键。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测量技术也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步,特别是数字测量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测量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科学技术密切相关,在后者的带动下,GpS、GiS等数字测量技术相继问世,为建筑工程测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1]

1.数字测量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现状

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数字测量技术的应用还远远不够广泛,仅仅在某些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中得到应用,造成这种情况制约条件有两点,一是施工技术水平,二是购买测量仪器所需的大量资金。研究数字测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对于后续的推广工作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数字测量技术相对落后是不争的事实,但随着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对该技术的日益青睐,相信不久的将来数字测量技术将会取得辉煌的成绩,如大幅降低一线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测量数据的万无一失,有效提升施工效率等。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数字测量技术处理数据的速度得以明显提高,为其成为测量领域的中流砥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数字测量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测量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推动了我国建筑事业新一轮的发展。[2]

2.工程测量的重要性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而言,测量工作是首要环节,也是关键环节。工程测量能在施工场地上对施工图上的各个建筑项目进行准确定位、放样以及高程控制,为后续施工提供相关基准。在建筑领域,由于测量放线不当而导致实际施工和图纸设计不相符的问题并不是新鲜事,这种问题一旦发生,是很难进行后期调整的,所以测量放线结束之后,一定要将复核工作落到实处,及时消除隐患。建筑主体施工过程中,测量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墙柱平面放线。其精度控制的好坏不仅会影响建筑的整体垂直度,还会影响钢筋的绑扎以及楼板的施工。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细小偏差,则应有耐心地慢慢调整,不可视而不见,从而避免累积误差的出现;2)垂直度的控制;3)楼板模板标高。对标高进行准确测量能够为楼板模板的安装施工提供准确的基准点。[3]

对于建筑施工而言,准确的测量数据是保证质量的关键,所以测量工作在建筑施工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3.数字测量技术的优势

传统测量技术主要通过光学技术或者机械技术来实现相关测量任务。数字测量技术以传统测量技术为基础加入了微电子技术的应用,不仅推动了测量技术的智能化发展,也为测量技术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采用数字测量技术,一方面简化了繁琐复杂的测量程序,一方面极大提高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实现了数据传输的智能化,使得建筑工程测量工作更加规范,更加标准。在运用数字测量技术时,可根据任务的特点,灵活选用不同设备以及设定不同程序,另外,某些种类的设备能够应对多种不同的测量任务。数字技术有效规避了传统测量技术中的诸多不足,如在测量工具方面实现了便携化及一体化,使得测量工作更加简单,更加顺利。数字测量技术的问世与发展是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必然结果,其优势已经获得了建筑领域的初步肯定。[4]

4.数字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4.1建筑工程测量定位中数字测量技术的应用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定位测量这个环节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关系着后续道路管网的科学布置。定位轴线一定要非常准确,否则会给最终建筑面积带来不利的影响,还会给竣工验工工作增添无尽麻烦。GpS三维坐标技术抗干扰能力强,能够全天候连续作业,借助静态、动态卫星的帮助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测量数据的实时性、高效性以及精准性,为后续施工奠定了基础。[5]

GpS全球定位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空间卫星群,二是地面监控系统。应用GpS技术的过程中,不要求被测点和测量站点必须保持通视,另外,GpS技术在图形结构方面更具灵活性,在点位选择方面也更加方面。结合GpS技术的本身特性以及后续测量工作的要求,在选点时应做好以下几点:1)每点尽量和某一点保持通视野,为后续测量工作提供方便;2)点平面高度角15°之上最好不要有障碍物的存在,防止给信号接收造成麻烦;3)点位应和高压电线或者无线电发射源保持适当的位置,防止电磁场对信号造成干扰;4)点位所在区域应具有开阔的视野,同时还要具有交通便利、易于扩展、便于保存等一系列优点;5)选点工作完成后,按照标准进行标石的埋设,并做好相关记录。GpS观测工作的开展应严格按照调度表上的计划进行,观测时相关参数设定如下:1)定位——静态;2)卫星高度——15°;3)时段长度——45min;4)采样间隔——10s。观测方法如下:选择3个合适的点,分别设置1台接收机并对天线进行调整(对中、整平以及定向),然后量取天线的高度,同时测量相关气象数据,接着启动设备,当各项指标满足既定要求时,根据接收机的提示将某些数据准确输入其中,此时接收机便会进行自动记录、测量,观测者对测量结果进行准确记录即可。[6]

4.2数字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测绘领域,数字测量技术以其特有的优势获得了一致认可及广泛应用。在数字测量技术的帮助下,能够大幅降低建筑工程测绘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测绘工作的质量。随着电子经纬仪等先进设备的投入使用,数字测量技术在数据采集、处理以及自动化绘图等方面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使测绘工作效率更上一个台阶。与此同时,随着数字化及自动化的日益发展,测绘工作精度因而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现代建筑工程测绘工作中,数字测量技术获得了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是未来测绘技术的一个主流发展方向。

4.3数字测量技术在建筑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数字成像测量技术最开始是为矿山测量服务的,随着该项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建筑变形监测领域中的应用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在计算机系统的帮助下,可以快速、准确提取出被测二维影像数据,然后对建筑变形参数展开客观分析与评价,包括沉降、水平位移以及倾斜等。对于建筑变形监测工作而言,随着数字成像测量技术的加入,其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取得了双重的提高,为后续的建筑使用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7]

4.4数字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展望

在建筑工程测量领域,数字测量技术的应用范围得以不断拓展,测量人员对数字测量技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由此可以预测,在建筑工程测量领域,数字测量技术还有着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发展空间。数字测量技术以其诸多优势为自身的应用和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市场口碑。相信不久的将来,在建筑工程测量领域,数字测量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一种主要的、关键的技术方式,保证建筑施工的高效开展。

5.结语

由上文分析可知,在建筑工程测量领域,数字测量技术不仅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还获得了施工单位以及测量单位的普遍认可。数字测量技术优势众多,如高效性、高准确性、便捷性等。这些优势是数字测量技术继续发展的基础,能够帮助它在建筑工程测量领域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值得注意的是,数字测量技术也有一定的复杂性,这就给操作人员提出一定的要求,要求他们不断钻研、不断学习,熟练掌握该技术,并将其运用到工程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龚逸.数字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02).

[2]张文伟.数字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1(06).

[3]柳丽芳.Gp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5).

[4]庞丽淑.论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企业导报.2011(02).

[5]晁辉.测绘新技术的应用及前景展望[J].绿色科技.2011(03).

建筑工程技术优势篇2

自2005年底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置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以来,已经有40多所大学设置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由于专业开办历史短,缺乏专业沉淀,如何体现建筑电气及智能专业特色就成为相关学校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结合建筑节能的大环境和建筑电气及智能化专业的基础,对如何提升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节能;建筑电气及智能化专业;专业特色;学科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2013)04000504

自2005年底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置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以来,已经有40多所大学设置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在校生已达3000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已经成为土建一级学科下的五个二级学科之一。尽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知识体系和学科基础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通信工程等其他专业学科有交汇重叠之处,但这些传统的专业

又无法完全涵盖和体现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的发展与特征;另一方面,在建筑领域,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不仅对相关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快速上升,而且也显示出区别于传统专业的技术特征,需要以学科的角度和专业的视野审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正是这一发展趋势促使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成为土建专业的二级学科,可以说该专业的设置,既体现了专业的发展需求,也填补了土建类专业的空缺。然而,由于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创办历史短,缺乏专业沉淀,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又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征,如何体现该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的特色,如何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成为专业指导小组和开办该专业的学校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结合建筑节能的大环境和该专业的基础,对如何体现和提升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为该专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一、建筑节能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发展

(一)建筑节能是中国节能减排的重要内容

节能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题,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工业的增长,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对能源、经济资源的需求更加迫切。目前,建筑耗能已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为中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8月的统计数据,2009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达30.66亿t标准煤,建筑用电和其他类型的建筑用能折合为电力,总计约为5500亿度/年。图1是2009年中国能耗构成示意图,由图可见,建筑能耗占全国社会终端电耗的比例达28%,而且普遍认为该比例非常保守。根据发达国家经验,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建筑能耗将超越工业、交通等其他行业而居于社会能源消耗的首位。按目前的能耗趋势,2020年建筑能耗将达到11亿t标准煤,相当于目前建筑能耗的三倍[1]。因此,建筑能耗不容小视,中国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完成17%的节能减排目标。要完成这一目标,有效降低建筑能耗是节能减排的重要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建筑节能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优势

建筑能耗属于终端能耗,有效降低终端能耗,不仅可直接降低建筑能耗,而且对能源生产投资、改善环境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降低建筑终端能耗一般有几类基本措施:一是采用新型、高效节能设备,提高设备运行能效;二是改善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小能源损耗;三是优化设备运行方式,降低运行能耗;四是通过管理手段,合理使用建筑设备,直接减小能耗。

提高设备运行能效,开发新型高效节能设备,主要涉及设备制造专业领域;改善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是建筑节能的有效措施,主要涉及建筑规划专业领域。在建筑规划和设计阶段,充分考虑气候特征,采取相关措施,可获得较好的效果。由于改善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涉及建筑外观,涉及到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会受到较多因素的制约。通过优化设备运行控制方式和管理技术降低建筑运行能耗,不仅可以应用于新建建筑,而且由于不涉及建筑立面和围护结构,是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最有效的措施,具有更广泛的实用性。这一类节能措施所涉及的技术领域包括建筑环境与设备、自动控制、电气自动化、信息等传统专业领域,跨专业特征明显。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是建筑节能领域的主力,主要从营造建筑环境的角度研究、设计和配置建筑设备系统,开发与运用新型高效节能设备、新型能源是其关注重点,或者说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侧重于建筑设备系统的静态设计,而在设备运行控制方面的技术基础则不足,往往无法独立实现建筑设备系统的运行控制。自动控制、电气自动化专业关注动态调节,对设备运行调节技术具有深入的研究,但由于对建筑设备运行物理过程的认识不够深入,通常需要由设备专业提供物理模型后再完成控制模型和实现设备运行控制。计算机、信息类专业关注信息传输与处理过程,在系统集成和信息处理领域具有优势,但同样由于对设备运行物理过程的认识不够深入,通常也无法独立完成建筑设备系统的优化运行与管理。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教学体系强调建筑、电气、智能、信息、控制、设备等专业知识的教学[2-4],跨专业特征明显。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多学科基础知识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通过优化设备运行控制和管理技术降低建筑运行能耗的方式都与该专业密切相关。因此把握国家对建筑节能的重视和引导趋势,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教学的优势,凸显专业技术特征是建筑电气及智能化专业不容错过的发展机遇。

二、建筑节能技术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智能化的管理与优化控制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优势

在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申报过程中,该专业的学科基础和发展方向一直是关注的重点,论及控制技术,已经有电气工程、自动化等学科;论及信息处理技术,已经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学科;论及建筑设备,已经有环境与设备工程等学科,如果仅考虑单一的学科基础,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都不具备与传统专业竞争的优势。但是如果综合考虑,特别是在建筑节能技术领域,通过优化设备运行控制方式和管理技术降低建筑运行能耗是国家倡导的主要发展方向。要实现建筑设备系统的优化运行与管理,既要以现代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为主导,同时还需要对建筑设备运行的物理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得到优化的节能控制策略和合理的技术管理方案。如前所述,在建筑节能技术领域,传统专业各自的优势非常突出,但不足也十分明显,它们通常无法独立完成建筑设备系统的节能优化运行与管理,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恰恰能弥补其不足。在总结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特色时,对该专业学科的特征概括为“建筑设备是对象,自动控制是手段,信息技术是支柱,建筑环境是目标”[5],这一特征充分体现了该专业的内涵,这也正是智能化管理与优化控制的本质需求。因此,在智能化管理与优化控制上具有优势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无论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还是专业研究方向都应围绕这一专业优势,兼收并蓄,把握建筑节能发展机遇,才能形成专业特色,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

(二)建筑设备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重要基础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在原建筑电气专业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已设置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学校,大部分也将该专业设置在电气自动化、自动控制、计算机等专业学科平台内。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沿袭传统专业优势,但对建筑设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如果单纯以培养“能够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及智能化技术相关的工程设计、工程建设与管理、系统集成、信息处理等工作,并具有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技术应用研究和开发的初步能力”的人才为目的,这种设置无可厚非。但如果要形成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把握建筑节能给专业带来的良好机遇,如果缺乏对建筑设备运行物理过程的深入认识,很难真正在建筑设备智能化管理与优化控制领域形成竞争力。

目前,建筑节能技术领域仍然以有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背景的研究团队为主导。尽管在智能化技术和控制领域,控制与信息类专业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但在建筑设备智能化的管理与优化控制领域,控制和信息类专业仍然处于辅助地位。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控制和信息类专业背景的团队,对建筑设备运行的物理过程认识不足,无法独立开展系统的、整体的优化控制模式研究,或提供合适的基于智能化管理与优化控制的节能改造方案,因而仍然需要依靠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提供物理模型,主导节能改造。例如,在建筑中央空调系统中,末端设备都具有换热器和送风机,但由于设备类型不同,其功能和运行模式不同,即便相同的设备,也由于空气处理要求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控制策略,因此只有对建筑设备运行的物理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得到优化的节能控制策略。换句话说,控制技术、信息技术在建筑节能工程应用中,是实现设备优化与节能运行的手段,核心的控制策略必须建立在对建筑设备运行机理的认识之上,亦即建筑设备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重要基础。

(三)暖通空调系统优化控制是建筑节能的重要内容

公共建筑能耗构成中,暖通空调系统能耗高达60%以上;其次是照明系统,通常二者所占能耗达80%以上。目前,对建筑照明系统,最有效节能措施是采用高效光源,采用智能控制和管理技术节能投入高,节能改造经济效益受到制约。暖通空调系统不仅能耗高,而且系统设备多,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运行模式和控制策略也不尽相同,系统设备和参数之间往往具有多干扰、多参数耦合、滞后大的特征。尽管其节能优化一直是研究热点,但也一直存在较多需要解决和深入研究的问题。如果说建筑设备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重要基础,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优化运行则是最具有研究前景的重要内容。

(四)以现代控制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建筑节能技术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核心内涵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要求具有宽口径的知识结构,但如果没有核心内涵,专业就没有核心竞争力。现代技术发展趋势需要宽口径知识结构的人才,但只有依托某一专业核心内涵下的宽口径的知识结构,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因此,以现代控制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角度研究建筑设备系统,研究建筑节能技术,往往会有不同的视野和思路,并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这也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优势和核心内涵。

例如将网络控制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应用于建筑中央空调系统,实现对中央空调系统智能化管理、优化运行控制、分户冷量计费等多种功能。在对中央空调系统设备运行模式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以系统优化运行为目标,在管理平台与现场控制器中嵌入设备相应的优化控制策略,可以获得更好的综合节能效益[6],这种模式已经成为建筑节能领域的发展趋势。又例如,传统的暖通空调系统中,冷热源系统调节基本上采用以用户当前负荷的集中和滞后效应作为控制依据,不能很好地体现用户负荷变化的实际情况和保证所有用户的舒适性。控制模式的缺陷,已经成为进一步降低中央空调节能运行能耗的技术瓶颈。在应用网络控制技术后,获取中央空调系统末端设备运行和环境参数已没有技术障碍。如果能够直接根据这些参数,以更广阔的视野,以系统的角度研究中央空调系统节能优化控制策略,一定会形成有

别于传统控制模式的新思路。

三、结语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规范明确指出,该专业以建筑这一特定的对象为核心,以建筑设备为对象,以现代控制技术、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以建筑节能为主题,强电与弱电并重,设备与控制一体,以此为基础,开展相应的教学和科研。建筑节能是国家的发展战略,目前还有一系列技术问题需要解决。智能化的管理与优化控制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优势,也是建筑节能的重要内容。以现代控制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角度研究建筑节能技术,既存在广阔的研究空间,更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优势和核心内涵,是形成该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徐晓宁,等.智能建筑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6,12(4):82-85.

[3]黄民德.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教学体系的研究[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2,29(6):57-60.

[4]李界家,片锦香,郭彤颖,等.浅谈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2,(29):53-54.

[5]徐晓宁,等.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应以建筑为基础[C]//《高等学校智能建筑教学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6]徐晓宁,等.基于网络控制的中央空调运行管理、控制与分户计费系统[J].建筑科学,2009,25(6):65-67.

Corecompetitivenessofthebuildingelectricalandintelligentspecialty:buildingenergyefficiency

XUXiaoning,DinGYunfei,wUHuijun,YoUXiuhua,HaoHaiqing

(SchoolofCivilengineering,GuangzhouUniversity,Guangzhou510006,p.R.China)

abstract:

建筑工程技术优势篇3

【关键词】Bim技术;价值;优势;建筑施工;具体应用

一、引言

Bim技术是基于事前的模拟技术,其可以在建筑设计、施工以及运维之前提供有效的基于计算机进行工作成果、绩效指标以及生产过程模拟的手段,从而使得施工企业在事前就可以通过可视化的方式预测未来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提前制定出优化和改进和方案,从而提高建筑企业在设计、施工以及运维的质量,有效降低浪费,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因此,本文结合在Bim技术应用中的实践经验,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探讨。

二、Bim技术的相关理论

(1)Bim技术概述

Bim的中文全称为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其中文意思为建筑信息模型,当然,现在也有翻译成建筑数字模型。近些年来,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设计、建造以及管理等方面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其是依托计算机辅助设备的工程数字化设计方式,通过对整体虚拟建筑信息模型建立的方式实现全方位、全方面的土建设计及相关检测、管网控制等配套工作。

(2)Bimi技术的优势

Bim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实施、沟通、检查以及模拟等四个主要方面。具体来说:

1)实施。可以在项目的实施之前,便可以加深对建筑项目的深入、完整理解。在Bim的投资将改善数据的重复利用及改进在旷日持久的过程中才能够发现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使得项目可以在按时在预算内交付;

2)沟通。通过Bim技术建立的建筑项目3D模型,可以使得每一个人都能够非常容易观察、理解和探究,方便各专业、各分包商进行有效的沟通;

3)检查。通过Bim技术还能够在建造之前,及时发现和解决设计方案中可能存在的不合理预算投入或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等;

4)模拟。在建造前已经把整个施工模拟出来,使得真正施工过程中一切均在计划之中。

三、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价值

(1)智能化的工程设计

实践证明,在建筑行业中利用Bim技术,可以取得明显的技术价值,具体来说,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Bim技术实现三维设计,然后设计师们可以根据生产的3D模型对各种图形和文档进行自动生成,而且它们始终能够保持着模型的原有模型。一般模型发生了改变,相关的图形和文档也会自动进行更新,从而有效实现各个专业的协同设计。比如,对于某个专业设计的对象被修改之后,其他专业设计中的该对象也会相应地被改变。

(2)信息化的项目管理

在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中,如果采用传统的纸质媒介方式进行信息交流,很容易出现信息断层的问题,或者在各个应用系统之间出现信息孤岛的问题,而采用了Bim技术,则可以有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解决。这是因为运用Bim技术能够建立统一的工程数据源,保证项目各参与方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实现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

(3)可视化的施工管理

利用Bim技术能够有效实现对建筑项目的虚拟设计、建造、维护以及管理,实现动态、集成和可视化的4D施工管理。将建筑物及施工现场3D模型与施工进度相链接,并与施工资源和场地布置信息集成一体,建立4D施工信息模型。实现虚拟施工。在计算机上执行建造过程,预测工程项目的功能及可建造性等潜在问题,进行施工方法实验、施工过程模拟及施工方案优化等。同时,基于Bim技术还可以进行运营阶段的能耗分析和节能控制,结合运营阶段的环境影响和灾害破坏,针对结构损伤、材料劣化及灾害破坏,进行建筑结构安全性、耐久性分析与预测

四、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1)对碰撞的有效检查

如果建筑设计存在着瑕疵、各专业协调不充分或者针对复杂的项目,极有可能会出现不同专业管线碰撞、专业管线与主体结构部件碰撞等情况,以至于施工单位不得不进行变更作业。而使用Bim技术中的碰撞检查软件可以有效地对各专业设计的碰撞检查,从而有效发现施工之前的问题,进而对各专业进行协调,从而降低在施工中出现变更的概率。应用Bim技术进行三维管线的碰撞检查,不但能够彻底消除硬碰撞、软碰撞,优化施工设计,减少在建筑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错误损失和返工的可能性,而且优化净空,优化管线排布方案。

(2)对进度计划的制定

通过Bim模型还能够有效将其与建筑施工的进度计划相关联,进而有效结合时间与空间信息,从而在三维模型的基础上又加入了时间的纬度,形成了一个4D模型,从而直观、准确地对整个建筑施工进度过程进行观察。而且,通过Bim技术还可以实现进度计划与实际进度的有效对比,以有利于在项目的进展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整,促使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工期完成。

(3)提升项目管控水平

在建筑施工项目中涉及到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安全以及施工成本等多个方面的管理与控制。而随着当前Bim4D/5D技术以及其他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等的应用,能够达到有效的管控目的,提升管控水平。正是由于Bim技术在项目管控方面的巨大优势,使得很多施工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Bim中心,不仅可以实现对项目部的有效支撑,又可以有效控制和降低管控风险,从而进一步提升项目的管控能力。

(4)提升企业中标率

当前企业面临着比以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而建筑单位赢取建设项目的难度比以往的难度变的更大,而采用Bim技术能够对自己的施工方案可行性及优势进行可视化的直观展现,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比如,图1展示了某建筑项目的可视化投标施工方案,在其中清晰地展示了该项目的施工工序、进度计划以及资源调配等信息。采用Bim技术进行直观展现,便于与其他专业分包商的模拟和分析,从而在真实的施工之前找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图1某建筑项目的可视化投标施工方案

五、结束语

总之,随着Bim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建筑工程的施工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设计和管理理念,有效提升了建筑工程施工的进度与质量,降低了工程的施工成本与原材料的单位损耗,保障了建筑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我国在Bim技术的应用方面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一定的差距,需要我们在不断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润生1,王泉1,徐静2.Bim技术在钢结构工业建筑改造中的应用[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4,05:.

[2]谭杰.建筑Bim设计技术的发展意义及应用状况探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20:93.

[3]邵光华1,高爱丽2,谭晓慧2,王希鹏1,苗群1.Bim技术在某建筑实例排水管道设计中的应用[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5,01:.

[4]杨卜一.住宅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5,21:231-232.

[5]赵洁.浅析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优势[J].科技与企业,2015,14:136.

建筑工程技术优势篇4

[关键词]建筑测量GpS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U19[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4)-8-205-1

GpS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地形方面,精确实行地形的测量,同时实现科学绘图。测量、绘图是GpS技术的主体对象,为建筑测量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信息。GpS技术在实际测量中,体现高效、便捷、精确的优势,保障施工性能,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建筑测量对GpS技术的应用逐渐普及,提升我国建筑群体的整体质量。

1GpS技术在建筑测量中的优势

GpS技术在建筑测量中得到广泛使用,主要是其具备明显的测量优势,取缔传统测量,分析GpS技术的优势,如下:

1.1高度定位

GpS技术在定位上具有高度精确的优势,在GpS测量中,距离单位可以实现多层次的精确,例如:测量短距离的单位,能够利用毫米衡量,长距离的单位能够精确到10-8,GpS技术的精度定位,满足建筑测量,特别是在变形信息方面,更是体现精密特性。

1.2实时测量

GpS技术基本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实现全天候作业,体现实时测量的优势。保持GpS装置安装到位、固定的状态,即可满足连续性的测量。

1.3自动化优势

自动化是GpS技术最明显的优势,利用GpS进行测量时,不需要投入过多的人力资源,需要将GpS的测量装置安装在固定位置[1]。例如:GpS开始使用时,需要将接收天线安装在被测点,适当调整天线高度,安装完毕后,接通电源,GpS装置自动进入工作状态,测量完成时,关闭电源,GpS装置可以自动传输数据。GpS通过自动化,实现无人测量状态,GpS在测量站,自动将采集、测量的信息,输入到CpU,主动进行数据计算。

2GpS技术在建筑测量中的应用

GpS技术在建筑测量中,得到明显应用,提高测量与绘图的能力,改善建筑测量的环境,对GpS技术的测量应用进行分析,如下:

2.1测量点的选择

基于GpS技术下测量点的选择,不受过多因素的约束,排除观测通视外,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GpS技术的灵活性。GpS运行核心为无线通信,必须排除测量地点的电磁波,避免发生感应干扰,分析建筑测量地点处的干扰源,一般测量点的安置,需要尽量避开高压线、无线射频源头,满足距离需求[2]。除此以外,测量点的选择还需要避开水域丰富的地点,避免水体效应,影响测量精度,尽量将测量地点安置在比较高的地方,便于接受测量信号。

2.2实际测量方法

GpS技术在建筑测量中主要包含三种测量方法,以建筑工程的实际测量为背景,分析GpS测量方法的应用。

2.2.1相位差分法

利用基站构成测量结构,便于借助载波传递,计算相位差分。取固定和移动两组基站,将双方GpS测量的数据,集中传输到CpU处理器,实行相关数据的计算,得出测量结果。设计人员依照测量结果,大致草拟相关的测量地图,标记整体测量的中心地点,经过GpS定位后,顺利接收测量数据,由此得出测量点的相关数值。

2.2.2碎部放样

放样法的基本原理来自于差分,差分的对象为建筑区域,以区域为主体对象,实行高效测量。连接GpS的基准点,构成区域测量网,为GpS测量信息的传输提供基本条件,GpS将建筑测量点的信息,传输到CpU,CpU着重分析传送信息,得出基准点处的地理信息,精确定位建筑测量的地点,确保信息准确。

2.2.3变形监测

在建筑测量中,为GpS技术选择基准点,通过水准布设,监测建筑周围地基的沉降情况,为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将基准点布设为三角形状,实时监测地基的变化,得出精准地基位移和多方测量角度。此类GpS测量,常用于高层建筑测量中,高层建筑测量非常重视地基沉降,倾斜角度的数据信息,GpS技术可以快速获取相关数据[3]。变形监测中基准点的选择,尽量安置在距被测建筑体稍远的地方,大概确定变形区域后,再次设置监测点,安装信号装置,便于传送和接收GpS信号,简化数据处理,得出被测建筑的测量数据。

3GpS技术在建筑测量中的发展

建筑测量对GpS技术的应用成果非常显著,推动GpS技术的发展。GpS技术在实际建筑测量中,还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融合先进的现代技术,丰富GpS技术的功能表现,推动GpS的发展,同时为GpS技术提供发展方向。

3.1GpS技术的智能操控

智能化是GpS技术未来发展的主要内容,基于自动化的表现,体现智能操控的优势[4]。将智能技术引入到GpS内,实现建筑测量的智能操作,GpS可以自动模拟大脑思考,促使GpS技术表现出人工特性,能够对建筑测量信息,进行主动分析,提供专家级的测量数据,简化数据处理的环节,提高处理效率。

3.2GpS技术的通讯表现

将3G理念融入到GpS技术中,展示GpS的通信能力,综合处理建筑测量信息,提高测量信息的传输效率,很大程度上分担CpU的部分功能。GpS技术的通讯发展,促使测量信息不单纯处在文字状态,实现不同格式的信息处理,拓宽GpS的信息处理空间。

3.3GpS技术的软件化发展

以GpS技术为基础,发展测绘软件,促使测绘软件具备GpS的测量优势,而且GpS软件化的表现,可以提高数据处理的能力,确保足够的存储空间,避免测量信息的混淆。

4结束语

GpS技术的应用,提高建筑测量的效率,保障建筑测量信息的准确度,我国加强对GpS技术的研究力度,推进GpS的发展,拓宽发展空间,促使GpS为建筑测量提供更多的便利,因此,GpS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不仅体现在建筑测量行业,同时在航天、地籍等行业均有体现,展示GpS技术的可靠性,提高测量效益。

参考文献

[1]李亚东.浅议GpS技术在现代化测量中的应用[J].华章,2011,(17):67-69.

[2]王青松.浅谈Gp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咨询导报,2012,(20):36-38.

建筑工程技术优势篇5

关键词:注浆技术;房屋建筑;施工;运用

目前,在国内的房屋建筑施工中,注浆技术是运用范围较为广泛的施工技术类型之一,其主要是利用专业的机械将具有一定凝胶时间的浆液灌注到建筑表面的裂缝处,使得浆液在凝结后可以牢固充塞在建筑的裂缝部位,进而保证建筑表面结构的水理性质和力学性质达到规范的技术标准。随着国内建筑行业对于注浆技术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现在起已经发展为一项集岩土力学、自动化技术、机械、高分子化学等学科为一体的交叉技术,是我国建筑行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展现。

1注浆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运用的优势及特点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砼裂缝现象较为常见,也是现代建筑施工中的质量通病之一。为了保证房屋建筑的外部美观性及整体牢固性,对于砼裂缝进行相应的技术处理是十分必要的。与传统的砼裂缝处理技术相比,注浆技术的优势是极为明显的,同时,注浆技术在房屋建筑的砖墙体及窗、门灌浆及女儿墙病害处理中也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随着国内对于房屋建筑施工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注浆技术必将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和运用空间。结合笔者多年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实践,总结出注浆技术的优势及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注浆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运用具有便于操作、工艺简单等基本特点,而且对于设备的要求也较为简单,不需要使用较为大型的机械设备。注浆技术运用时对于外界环境的要求较低,无需进行施工现场封闭或墙体拆除等,而且不影响其他施工操作的进行。同时,注浆技术操作流程极为简单,施工人员只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就可以进行实地操作。

1.2与传统的砼裂缝处理措施相比,注浆技术的施工范围相对较小,而处理扩散的效果则更为理想,可以达到预期的建筑表面加固效果。另外,在对原有砼结构进行相关处理时,运用注浆技术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原有砼结构,并且有效增加其牢固性与安全性。

1.3注浆技术的运用有效解决了其他技术防水效果较差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注浆技术是将浆液一次性注入到砼内缝中,并且保证浆液充填的粘结和密实,进而提高了砼结构的整体防水性。

1.4注浆技术中使用的浆液是经过反复测量和试验后得出的最优配合比,其可以作为砼结构的一种优良的补强材料。与传统的砼结构注入材料相比,注浆技术使用的浆液综合力学性能优越,而且具有较好的粘结性,材料的耐老化年限也明显高于国家的规定标准。另外,在钢筋结构建筑中运用注浆技术还可以适量添加环氧材料,其不但可以增加钢筋的抗腐蚀性,而且提升了结构的拉力和剪应力。由此可见,注浆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运用还可有效提高砼的固定性,延长使用寿命。

2国内房屋建筑基础施工中常用的注浆技术

在国内现代房屋建筑工程的基础施工中,注浆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随着国内建筑行业施工工艺和技术创新的步伐不断加快,注浆技术在长时间的运用过程中,也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进而全面提高了注浆技术的实际运用效果。2.1静压注浆技术

在国内房屋建筑的基础施工中,静压注浆技术的运用范围最广,而且是最为传统的注浆技术类型之一。静压注浆技术一般运用于软土地基的房屋建筑施工中,其主要是借鉴现代力学中的劈裂作用原理,将比例较大的浆液通过压力注入的方式传递到软土地基中最小的主应力面,达到弱化软土地基应力的效果,进而逐渐形成不规则形状或浆脉状的浆液凝结体,有效减小软土地基中的孔隙。由此可进,在房屋建筑软体地基的处理中运用注浆技术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而且减少了地基沉降变形的几率。2.2高压喷射注浆技术

在我国房屋建筑地基施工中,高压喷射注浆技术运用于上世纪60年代,其主要适用于软土地基的加固、基础部分的局部防渗等,尤其是随着国内高层、超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增加,在其深基坑的防渗、防水中高压喷射注浆技术都得到了应用。2.3复合注浆技术

在房屋建筑的桩基施工中,运用复合注浆技术可以达到理想的加固效果,其结合了静压注浆技术和高压喷射注浆技术的优势,是一种新型的注浆技术运用形式。为了保证房屋建筑桩基施工的效果,首先要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技术将浆液喷注为形状规范的柱体,然后使用静压注浆技术进一步巩固效果,加快加固浆液的扩散速率,以免浆液出现固结收缩的现象。从运用范围而言,复合注浆技术适用于不同地质条件的施工场地,而且可以进行岩溶土洞的处理。

3注浆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运用的注意事项

在国内的房屋建筑工程中,注浆技术的运用一定要坚持高效、实用、经济的原则,并且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注浆技术类型和材料,进而才能保证其运用的实际效果,另外,由于房屋建筑工程工艺和技术标准的不同,注浆技术的运用形式也略有差别,需要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具体分析和选择。3.1注浆技术类型的选用施工中已经出现砼裂缝问题的房屋建筑选用注浆技术时,一定要尽量保证原有砼结构不再遭受破坏,而且要最大限度的保证其牢固性和稳定性。另外,在注浆技术的实际运用中,还要尽量做到施工影响范围的最小化,而加固影响范围则要达到最大化,进而达到“一注见效,长久保安”的技术运用目标。与传统的砼结构或地基处理技术相比,注浆技术因具有操作便捷、简单的特点,而特别适用于施工环境较为复杂的房屋建筑工程中。例如:在对于部分房屋建筑微小或角落的裂缝进行补强加固处理时,注浆技术受周边环境的限制较小,而且保证建筑结构无需进行拆除。在房屋建筑的卫生间、厨房等部分进行砼内缝处理时,注浆技术优越的防水性能则能得到全面的发挥,不但保证了建筑表面的美观性和整体效果,而且达到了较为理想的防水效果。另外,在房屋建筑施工进行蜂窝或蚀变性砼的处理时,运用注浆技术一定要合理选择技术类型,保证砼结构的固结改性,并且在提高强度的基础上,延长使用寿命。3.2注浆材料的选择在房屋建筑施工中运用注浆技术时,注浆材料的合理选择也是极为重要的,其不但要具有优良的亲润性和渗透性,而且要保证注浆材料可以顺利注入到建筑结构表面微小的缝隙中。另外,在运用注浆技术进行防水处理时,一定保证注浆材料的扩散性、粘结性和亲水性,而且要提高注浆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耐老化、强度高等基本性能要求。

建筑工程技术优势篇6

关键词:节能趋势;建筑;施工技术;改良;应用价值

1节能趋势下建筑施工概述

为了使建筑施工作业在节能趋势下得以高效开展,则需要了解相关的内容。具体包括:(1)节能趋势下实施建筑施工计划的过程中,需要遵循自然原则、经济性及安全性原则、舒适、方便原则等,确保节能施工状况良好性,实现对建筑能耗问题的科学应对,避免其影响范围的扩大;(2)通过对节能趋势的思考,在进行建筑施工作业时,需要充分考虑施工方案要求及施工区域的环境状况,确保其施工中的能耗控制有效性,给予节能建筑科学发展方面更多的支持;(3)为了使节能趋势下建筑施工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则需要重视其施工技术的科学应用,避免加大建筑施工风险,全面提高节能建筑施工效率及质量。

2节能趋势下建筑施工技术改良探讨

在细化节能趋势下建筑施工方面的研究内容时,应关注其施工技术的改良,促使相应的施工计划能够按期完成。在此期间,相关的施工技术包括以下方面。

2.1墙体保温施工技术的改良

建筑墙体保温层应用效果是否良好,体现着其施工水平,与建筑节能效果是否显著密切相关。因此,为了避免建筑墙体保温层应用中出现渗水、开裂、脱落等问题,保持其良好的施工质量及应用价值,则需要考虑相应的施工技术的改良及应用。具体表现为:(1)建筑墙体保温施工中,需要将质量可靠的水泥、石膏、石灰及聚合物等胶结材料混入到轻型骨料中,并通过对适宜比例控制方面的考虑,获取保温砂浆,进而在抹灰方式的作用下进行施工,优化建筑保温层的使用功能,满足节能趋势下建筑施工要求;(2)建筑墙体保温砂浆施工之前,其基层的质量必须要验收合格,建筑屋面的防水层次施工作业已经完成,且与墙体相连接的门窗框、隔墙、管线施工等施工环节在不会破坏到保温层的情况下方可进行施工。同时,保温砂浆施工中应充分考虑建筑内部温度,避免影响这方面的施工效果,满足建筑墙体保温施工质量可靠性要求;(3)节能趋势下完成建筑墙体保温施工作业的过程中,也需要通过对泥砂浆、聚合物水泥砂浆、化学黏结剂等材料的配合使用,将水泥聚苯板、岩棉板等进行粘贴处理,并用尼龙锚件、膨胀螺栓将外层的钢丝刚水泥砂浆粉刷层与墙体连接起来,从而增强墙体保温施工效果,降低现代建筑在这方面的能耗问题发生率。

2.2门窗安装施工技术的改良

通过对节能趋势下建筑施工要求及门窗功能特性的综合考虑,为了保持门窗框良好的传热系数及密闭性,满足建筑节能要求,则需要对这方面的安装施工技术改良方面加以思考。具体表现为:(1)重视抗风压性、防渗效果良好的门窗选用,且在其安装施工中应检查好框角垂直度,避免对其安装施工质量、节能效果等产生不利影响;(2)在门窗框与扇、扇与扇之间须设密封条,以防渗水、透气。推拉窗的轨槽处须增加密封处理,局部缝隙较大的位置可用单组分密封膏挤注;(3)加强水泥砂浆使用,对门窗框四周与梁、柱等交接处进行处理,从而降低其应用中的渗漏问题发生率,高效完成门窗施工作业的同时丰富节能趋势下建筑施工内容。

2.3屋面施工技术的改良

为了提高建筑室内环境的舒适度,提升屋面的潜在应用价值,则需要重视其施工技术的改良。具体表现为:(1)提高导热系数小、吸水率低、密度小的保温材料在建筑屋面施工中的利用效率,包括加气混凝土块、沥青珍珠岩板、水泥聚苯板等,确保建筑屋面应用中的保温状况良好性,给予其节能施工方面相应的支持;(2)在建筑保温屋面施工作业进行中,应了解其所需材料的功能特性,严格把控这方面的施工过程,避免影响保温屋面施工质量,并丰富节能趋势下建筑施工方面所需的技术。

3提升节能趋势下建筑施工技术改良水平的措施

3.1控制好施工技术的改良过程

建筑施工技术改良过程中,为了增强其改良效果,降低建筑能耗,则需要对其改良过程加以控制。具体表现为:(1)强化建筑施工技术改良过程方面的控制意识,建立并完善相应的控制机制,促使这方面的控制工作开展更具针对性,从而为建筑施工技术改良水平的提升打下基础,避免其改良效果受到不利影响;(2)通过对精细化管理理念、丰富实践经验等要素的整合利用,实现对节能趋势下建筑施工技术改良过程的科学控制,处理好其中的细节问题,不断提升施工技术的改良水平。

3.2全面提高不同改良技术的利用效率

为了达到节能趋势下建筑施工技术改良水平提升的目的,则需要全面提高这方面相关技术的利用效率予以应对。具体表现为:(1)加强净化除尘技术使用,设置性能可靠的除尘主机,并通过对相应净化系统的构建与利用方面的思考,实现建筑施工技术的改良目标,满足节能趋势下的发展要求,从而提升建筑节能施工中所需技术的改良水平;(2)注重温度调节技术的高效利用,改善建筑施工中的通风状况,充分发挥自然对流的实际作用,从而达到调节气流、提升建筑节能施工水平的目的,避免影响建筑施工技术的改良效果;(3)结合节能建筑的建设要求,也需要提高绿色改造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利用效率,借助环保性能可靠、应用价值良好的材料应用优势,实现对建筑施工中的绿色改造,为其节能方面施工技术改良水平的提升提供相应的支持。

3.3其他方面的措施

在对节能趋势下建筑施工技术改良水平提升方面进行探讨时,也需要考虑这些措施的使用:(1)注重信息技术的高效利用,为建筑节能施工方面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促使其施工技术改良更具科学性,从而提升这方面的改良水平;(2)从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这两方面入手,加大节能趋势下建筑施工技术改良方面的研究力度,进而在相应研究成果的支持下,全面提升施工技术的改良水平。

建筑工程技术优势篇7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节能技术;应用

一、引言

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的进步,不断优化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使得市民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一个快速提升与增长阶段。这种背景使得建筑行业在新的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特别是对于占据了很大比例的中国工民用建设项目,其施工质量不仅关系到社会公共生活水平的提升,涉及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也涉及到现代经济社会的优化和改进。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日益发展下,在能源危机形势恶化的影响背景下,寻求节能技术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的有效结合,已成为土建施工现阶段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应用节能技术,对民用工程建设施工有什么样的意义?它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应用节能技术的发展趋势?本文试图解决上述问题,并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解释。

二、工民建施工过程中节能技术的应用意义

简而言之,土木工程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是处在不断发展和成熟的阶段,相对于项目建设的综合效益,节能技术所带来的效益正在不断显示出来,而且所占比例有增大的趋势,因此其应用意义正在受到相关工作人员的特别注意和重视。其应用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节能技术的应用可使工民建工程施工成本开支能够得到合理控制

将节能技术融入民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建筑节能材料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因此,逐步发展新的节能技术和节能材料不仅可以提倡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进行资源的回收利用和能源节约等环保观点,而且其成本显着降低,相比传统意义上的建筑材料成本。从这个角度而言,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上应用节能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整个生态环境和能源利用效率的优化,而且也可以合理控制经济成本相对较高的传统土建施工材料的应用,从而可以合理有效地对土木工程施工项目成本进行控制。

(2)应用节能技术,可从整体角度来提高土木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

工程建设,特别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每个施工环节的连接是非常密切的,在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节能施工技术和节能施工材料作为工民建施工过程的基础与核心组成部分,可以达到有效地对其他工程项目进行节能应用和推广的目的。应用节能技术,一方面使施工的土木工程建设项目可获得更加美丽的外观,另一方面也改善了民用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环境。

三、工民建施工中如何对节能技术进行应用

(1)节能技术在工民建室内采暖设计中的应用

在我国南北温差较大的地区,在工民建中都相应增加了供暖设备的设计与施工。因此建筑室内供暖已成为土木工程建设在新的时期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证实太阳能供暖是土木工程施工中实现节能技术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具有方便收集,低污染等多个方面的优势,是种可再生能源和循环再造能源,如利用太阳能和民用工程项目的工程施工技术使室内环境能源实现一体化,不仅能满足建筑室内采暖的关键需求,同时也满足土木工程建筑节能的要求。

(2)节能技术在工民建施工建筑屋顶隔热中的应用

在我国各地区的工程建设作业中,施工作业人员或多或少都受到太阳的辐射,特别是对于夏天在南方进行土木工程建设工作的人员而言,受到太阳辐射伤害是比较大的。因此,施工作业人员经常需要在土建施工的顶部添加特殊设备,以达到减少太阳辐射的目的。在目前所发展的技术条件下,节能技术在建筑屋面保温隔热中的应用主要在于对空气层进行隔热,空气层隔热技术主要是通过控制热传导的方式实现绝热目标。这种技术的应用位置比较灵活,不仅可以应用在建筑的屋顶,也适用于在墙上或窗户等建筑部件上,特别是进行墙体隔热施工过程中,保温性能和节能效果都比较明显。

(3)节能技术在工民建施工建筑结构维护中的应用

从土木工程建设作为一个整体的角度来看,建筑墙体施工中用于保护墙体的支撑机构是一个非常广泛的,且建筑面积和施工材料的数量较多的装置,是一个节能优化的关键点。很关键的一点是:在建筑墙体施工过程中使用节能技术可直接影响建设工程整体能耗指标。墙体内保温往往可以通过使用内部节能保温材料的方式,以避免遭受雨水侵蚀,而外墙保温则也可以通过节能保温材料的应用实现控制太阳辐射,这使得整个民用工程建设项目在夏天可达到隔热的目的,在冬天可达到保温的目的。这里有一个问题:建筑结构维护施工中的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实心粘土砖墙的使用,从而加强建筑结构墙体相对于外部冲击力的抵抗程度。

四、工民建施工过程中节能技术的发展趋势

建筑行业的发展,一方面满足市民的生活环境需求,但另一方面由此产生的能源消耗问题,使整个建筑行业面临的情况是非常严重的能源型压力。从这个角度来看,如何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确保使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目前相关人员最紧迫的研究问题之一。节能技术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业无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在促进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从标准规范的落实角度加强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的优化和改进,通过专门规定和专项性政策,建立节能技术。为使节能技术能够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得到充分应用,一方面需要完善节能设计标准,另一方面则需要研发有关更好、更经济的节能材料。

建筑工程技术优势篇8

增强土建项目横向配套施工能力,加快发展重心向经济效益较好的设备安装、钢结构、环保、园林、防腐工程等专业延伸,培植壮大一批经营特色明显、科技含量较高、市场前景广阔的专业化施工企业。加快发展基础设施产业。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领域投资的机遇,加快建筑业企业与交通、电力、水利等企业的兼并整合或强强联合,加强在公路、隧道、机场、码头等工程项目中的合作,积极参与承建国家大型基础建设项目和高新技术、高附加值项目。

二、建设“建筑强县”,增创企业品牌优势

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引导企业认真研判经济形势、产业导向和市场走向,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全面提升企业发展潜力和动力。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引导支持实力强、人才多、品牌好的企业,通过改组、联合、股份合作等形式进行资源整合,形成发展一批资质等级高、资产规模大、发展活力强的建筑企业集团。放大企业品牌优势。品牌是企业的核心和灵魂,体现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把每一项工程都作为打造企业品牌、提升整体实力的平台和载体,以创建“鲁班奖”、国优工程奖为目标,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力争更多的企业、更多的项目在更高层次上“创优夺佳”,进一步提升“建筑之乡”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三、建设“建筑强县”,增创市场拓展优势

发展新兴市场板块。积极参与天津滨海新区、半岛蓝色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等国家战略规划区建设,开拓以西安为中心的陕甘宁地区及内蒙古等西北市场,争取一年打基础,两年上规模,三年大发展,逐步扩大外省新兴市场规模。拓展境外市场板块。加强对境外市场的研究,通过与国际知名承包商、大型央企合作或独立承包工程等方式,积极参与境外市场施工,提高境外市场规模和效益。

四、建设“建筑强县”,增创人才、科技优势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使企业内部分配向高级管理层、一线项目经理和工程技术人员倾斜,确保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教、实践中干等方式,重点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企业家,以及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级专业人才。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发出更多的专利、工法、标准和专有技术,提高建筑工业化和机械化施工水平,提升建设工程科技含量。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加强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发,重点发展建筑智能化、电子工程、信息系统集成等高科技、高附加值、市场需求量大的产业。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和国内外建筑市场发展趋势,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环保、节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五、建设“建筑强县”,增创建筑工业化优势

引导支持建筑企业更新观念、创新思路,运用先进实用技术,以构件预制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为生产方式,以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化、施工机械化为特征,整合设计、生产、施工整个产业链条,不断提高施工机械化和建筑构配件的工业化、集成化水平。大力推广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的房屋建造模式,推广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钢结构、轻钢结构等新型建筑结构体系,减少现场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方法和手段,在工程招投标、项目管理、材料采购、成本核算、现场监管等环节实现信息化管理,以信息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建筑业,带动建筑工业化发展。

建筑工程技术优势篇9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abstract:theconstructiontechnologyinthedevelopmentandprogressofthedirectlyaffectthequalityoftheconstructionproject,theconstructionenterpriseprestigeandthedevelopmentalsohasagreatinfluence,advancedconstructiontechnologycaneffectivelyavoidbuildingengineeringofgrossnegligence,canthescienceeffectivelyguaranteethequalityofconstructionprojects,ensuresocialharmonyandstabledevelopmentandpeople'slifeandpropertysecurity.

Keywords:constructiontechnology;thepresentsituation;Developmenttrend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下文主要讲述了建筑施工与建筑业的特点、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建筑施工与建筑业的特点

(一)建筑行业是一个比较古老的行业,建筑行业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舒适的住所,还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了许多先决条件,现代社会,建筑业成为社会文明进步和发展的标志性行业。建筑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筑业在中国五大生产行业里面,年生产值位居第三,建筑业的兴衰荣辱已经成为国民生产总值不可不重视的一部分,建筑业也成为社会主义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人类对物质的需求变得多样化,五花八门的产品就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几乎所有的产品都可以大批量生产,但是建筑行业却是截然不同,建筑施工产品的风格和规格都可以多元化,越是推陈出新的建筑产品越是受到人们的信赖,所有的建筑施工产品不是有预计就能设计好的,而是根据技术人员的要求和专业风格设计的。建筑施工一般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意义和象征意义,怎样使建筑施工成为历史的里程碑,靠的是建筑师的智慧,建筑行业不会存在一成不变的模式。

二、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

(一)建筑施工基础技术的现状

(1)打桩基础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

由于现代建筑自身的特点,打桩地基基础已经形成了多桩型的模式,能够成桩的建筑施工技术相对以前而言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完善,差不多能够与国际化的建筑打桩技术接轨,混凝土预制桩有对土体扰动严重、噪音也比较大,混凝土灌注桩则不一样,它自身有很多的优点,比如说在岩层或者任何土体都能够使用、桩长和桩径也能够随意的控制、还能够满足任何承载力要求,混凝土灌注桩的优点使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的发展速度也超过了预先水平,不断地加快。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时,桩头颈缩以及虚土的现象也会影响建筑施工的质量,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要重视这一方面的因素和问题,及时果断的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突发问题,这样才能够确保混凝土灌注桩整体的质量。

(2)建筑深层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现状

建筑施工的基础工程中比较关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建筑深层基坑支护。我国建筑行业在深层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研究很晚,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比如说基坑支护的测量以及基坑支护的设计、计算。对于深层基坑居民而言,均属于现代信息化防水、支护、施工、监测以及土方挖掘等有效的结合,形成一个整体,深层基坑支护施工的过程较为复杂,也比较系统化。因此,对于深层基坑支护方案和计划的选择要求会比较高,目前,我国的深层基坑支护施工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有部分原来只有发达国家才会使用的基坑支护技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说:钢排桩、地下连续墙等等。我国自发研制出来的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主要是逆做拱墙和土钉墙两种技术,却在建筑施工行业起到了不小的效果。

(二)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技术

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技术占了很大的比例,对建筑工程的施工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技术现状:

(1)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比较重要的材料之一,混凝土技术以及质量都是施工单位比较感兴趣的问题,也是比较有意义的研究课题,传统的混凝土技术主要以强度大为目的,但是由于现在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施工技术发展也越来越快,混凝土技术不仅要求强度大,更要求持久耐用,主要体现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原材料、预拌混凝土,这些方面都有进步,比如说混凝土添加剂的性能,由原来的单存减水剂发展到早强、微膨胀、抗渗、缓凝、防冻等,这样就有效改善了混凝土性能。预拌混凝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某种程度上有效地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和各个方面的性能都有明显的提高。

(2)混凝土的模板方面。混凝土新技术开发模板的方法也很关键。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技师,以多年的建筑施工经验,研究出一些比较科学、先进的混凝土支模技术,比如说:水平模板、全钢模板、竖向模板,而且每一种模板的自身都有独特的优势,比如说全钢模板独特的优势有:成型质量好、刚度高、承载能力比较强等。

(三)建筑施工中钢结构和钢筋技术

建筑行业的发展必然带动一些施工技术的进步,我国建筑施工中钢结构和钢筋技术都为建筑行业的应用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建筑行业施工过程中,低松弛、高强度的钢绞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钢筋连接技术也随着建筑施工的广泛应用,发展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比如说:电渣压力焊、气压焊等等。建筑施工中,预应力的钢筋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科学、有效改善建筑施工主体结构的综合性能,建筑施工的质量也明显的提高,钢结构技术的发展比较快,在一些跨度大的空间结构以及高层建筑施工中被广泛的应用,部分建筑施工中钢结构和钢筋技术已经达到国际水平。

三、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建筑施工技术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趋势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建筑施工技术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必然,建筑施工技术实现信息化还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上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比如说工程招标、预算等,建筑施工中的一些必要的施工技术也应用了计算机信息化,比如说一些施工原料的规格、测量、预算等,大量的建筑施工技术应用了计算机信息化技术,使建筑施工技术呈现信息化管理的模式,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许多细节问题上也发挥了优势,为建筑施工行业提高了很多的技术方便。

(二)建筑施工创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也是建筑行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建筑施工技术中之所以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还是由于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还不够精进,对我国的建筑行业埋下很多的安全隐患,建筑施工创新技术,能够有效地避免建筑施工中常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以及建筑施工中不必要的生命财产损失,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大创新的力度,对施工技术的研究要重视,建筑施工中常出现问题的重点技术要做重点研究,施工技术的发展不仅影响到施工企业的信誉和发展,还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建筑施工创新技术迫在眉睫。

结束语: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建筑,良好的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随着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创新,施工技术也得到较快的发展,建筑施工行业取得了优秀的战绩,但是建筑施工技术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施工技术实现信息化管理以及不断创新成为建筑行业必然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管剑开.对建筑施工技术发展方向及现状的再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05.06,(30).

[2]杨嗣信.几项建筑施工新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建筑机械化,2011.04.18,(1).

[3]候俊盛锋坡.焦作市明株自动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简述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科技与向导.建工论坛.2012年第8期

建筑工程技术优势篇10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应用

建筑电气工程对施工人员要求很高。传统的建筑电气工作周期很长,比较危险,而智能化技术可有效提升其综合效果,消除隐患,使其更加安全可靠。建筑电气自动化是利用综合控制系统将电气设备连接起来,及时进行监控和调节,打破传统的局限性,使建筑获得监管,使各个系统有效连接,其发展前景极其广阔[1]。

1建筑电气工程概况

1.1建筑电气工程中的智能化技术

智能化技术使用过程中,建筑电气工程主要体现在建筑智能化业务方面。工作人员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提升建筑物的科技含量,将普通的建筑转换成为智能建筑,其工程主要包括系统性工程和安全工程等。

1.2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的重要意义

我国建筑电气工程在智能化技术方面发展迅速,为了提升建筑电气的核心竞争力,需提高企业自身能力,使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智能化技术。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发展已成为主要趋势,应充分运用科学技术,令用户更加满意,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

1.3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的发展

建筑电气工程中引入了智能技术,也被称为人工智能技术。电气工程非常复杂,很多工作人员在操作时难免会产生操作失误。随着智能化的不断发展,操作技术难度将有所降低,操作精准性将有所提升,其将变得更具智能化特征。

1.4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的不足

一些偏远地区,技术人员缺乏工程管理意识,对自身利益过于重视,却忽略了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了让检查能够过关,甚至会忽略一些行业标准规范,导致使用过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影响了我国建筑电气工程的发展。应高度重视,避免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

2智能建筑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优势

电气自动化的主要技术优势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实时监控。建筑中的线路非常复杂,电气系统相互97之间的关联性也很强,有可能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因为人力监管存在局限性,很难保障事故发现的时效性。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监控电气系统的运营情况,可以给维护人员提供比较可靠的数据,为排除故障奠定基础,应提升其利用率,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其二,设备控制。利用自动化技术可以使工作效率有所提升,防止人为误差或疏忽。智能建筑可提升建筑的自动化程度,加强系统和控制机房之间的连接,使数据资源能够有效利用,利用本地控制及远程控制共同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因为电气管线错综复杂,需优化设计,提升使用效果[2]。

3智能建筑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智能建筑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运用主要包括6个方面,如图1所示:

3.1配电系统

智能建筑中有非常复杂的管线,因此管理系统要能够进行远程操控,自动化设备具有远距离感应器,可以自由进行开关的切换,令电力获得调节,使电力系统管理的效率有所提升。挑选电缆时,大多会选择光纤通信线路,其是比较传统的电力线缆,但稳定性较弱,运行效率较低,因此大多使用全自动化装置,利用远程监控的方式进行监管[3]。

3.2通信系统

建筑信息的传递需要利用通信系统,这种方法可以保障通信质量,使通信效率获得显著提升,信息可以通过文字或图片形式进行交互,而传统的通信形式相对落后,很难满足实际需求,通过计算机系统辅助,可以使数据进行及时传递,通信系统可以充分满足用户需求。3.3防雷系统传统建筑会安装避雷针,电气自动化技术可提升避雷效果,在使用接地系统时,可利用计算机选择相应的避雷带,更好地防止雷电袭击,提升通信系统的防护作用[4]。

3.4控制系统

智能建筑中,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消防设施等,可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建筑服务更加优质,及时传递报警信息。如果建筑产生了火情,可以立即触发消防系统,保护人身及财产安全。建筑中的电梯监控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

3.5办公自动化系统

办公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可以节约人力、财力、物力,构建智能化处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具有以下特性:一是交互性。传统的数据处理是一种单向性的处理方式,主要形式是输入或直接输出,办公自动化可以让双线性得到交互,充分实现人机对话。二是协同性。各个环节相互之间的联动性和协同性都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有效衔接起来,才能使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保障。办公自动化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员工相互之间的工作得到有效衔接。三是学科的多样性。办公自动化系统中除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之外,还包括信息技术等多种学科,可提供办公服务系统,如文档处理等。身份识别系统中的秘钥是能够辨别身份的设备。信息系统需要使用相应的技术,及时采集身份并发出指令。物业管理系统可以及时了解建筑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及时维护。

3.6故障监控诊断系统

建筑电气设备很有可能被内部环境或外部环境所影响而产生一系列的故障,建筑中的线路非常复杂,电气系统相互之间的关联性也很强,如果不能够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就会导致设备寿命缩短,增加维修成本,对用户正常使用造成不良影响,引发安全隐患。应制定检修方案,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发挥积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自动化系统的相关设备和监控系统相连接,如果产生了短路或断路及设备异常等情况,会立即发出相应的警报,工作人员可及时掌握故障情况,如变压器产生故障时,维修人员可通过诊断系统检测漏油,通过其分解出的气体可以判断故障产生原因和位置,及时锁定故障点,使用更加有效的方式处理故障,使电气设备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

4结语

人们日益重视建筑住宅质量,对于建筑物的要求也更高。要在建筑工程中利用科学技术,使电气建筑工程更具智能化特性。要树立起正确认知,对其高度重视。施工时,要考虑到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加强智能化技术的实践应用,提升建筑物科技水平,以此给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谷裕.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智能城市,2020,(01):48-49.

[2]张宝海.基于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探索[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8):28-29.

[3]王全勇.建筑电气工程中智能化技术的优势与应用[J].电力系统装备,2018,(09):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