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人物短评范文300字高中实用23篇人物短评范文300字高中实用23篇

人物短评范文300字高中实用23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7:09

人物短评范文300字高中第1篇

《水浒》的人物描述,向来就受到最高的评价。所谓一百单八人个个面目不一样,固然不免言之过甚,但全书重要人物有一打以上各有各的面目,却是事实。记得有一本笔记,杜撰了一则施耐庵如何写《水浒》的故事,大意是这样的:施耐庵先请高手画师把宋江等三十六人画了画像,挂在一间房内,朝夕揣摩,久而久之,此三十六人的声音笑貌在施耐庵的想象中都成熟了,然后下笔,故能栩栩如生。这一则杜撰的施耐庵的创作方法,有它的显然附会的地方,如说图像是宋将等三十六人,就是从《宣和遗事》的记述联想起来的,但是它所强调的朝夕揣摩,却有部分的真理,虽然它这说法基本上是不科学的。因为,如果写定《水浒》的,果真是施耐庵其人。那么,他在下笔之前,相对朝夕揣摩的,便该是民间流传已久的歌颂梁山泊好汉的口头文学,而不是施耐庵自我请什么高手画师所作的三十六人的图像。

个个面目不一样,这是一句笼统的评语;仅仅这一句话,还不足以说明《水浒》的人物描述的特点。试举林冲、杨志、鲁达这三个人物为例。这三个人在落草以前,都是军官,都是一身好武艺,这是他们相同之处;他们三个本来都是做梦也不会想到有朝一日要落草的,然而最后落草了,但是各人落草的原因又颇不相同。因为高衙内想把林冲的老婆弄到手,于是林冲吃了冤枉官司,刺配沧州,应对这样的压迫陷害,林冲只是逆来顺受,所以在野猪林内,鲁达要杀那两个该死的解差,反被林冲劝止;到了沧州以后,林冲是安心做囚犯的了,直到高衙内又派人来害他性命,这他才杀人报仇,走上了落草的路。杨志呢,因为失陷花石纲而丢官,复职不成,落魄卖刀,无意中杀了个泼皮,因此充军,不料祸得福,又在梁中书门下做了军官,最后又因失陷了生辰纲,只得亡命江湖,落草了事。只有鲁达,他的遭遇却是“主动”的。最初为了仗义救人,军官做不成了,做了和尚;之后又为了仗义救人,连和尚也做不成了,只好落草。《水浒》从这三个人的不一样的遭遇中刻划了三个人的性格。不但如此,《水浒》又从这三个人的不一样的思想意识上表示出三个人之不一样遭遇的必然性。杨志一心想做官。“博个封妻荫子”,结果是赔尽留意,依然落得一场空。

林冲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结果被逼得无处容身。只有鲁达,一无顾虑,敢作敢为,也就不曾吃过亏。对于杨志,我们虽可怜其遭遇,却鄙薄其为人;对于林冲,我们既寄以满腔的同情,却又深惜其认识不够;对于鲁达,我们却除了赞叹,别无可言。《水浒》就是这样透过绚烂的形象使我们对于这三个人发生了不一样的感情。不但如此,《水浒》又从这三个人的思想意识上说明了这三个人出身于不一样的阶层。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所以一心不忘做官,“封妻荫子”,只要有官做,梁中书也是他的好上司。林冲出自枪棒教师的家庭,是属于小资产阶级的技术人员,他有正义感,但苟安于现状,非被逼到走下坡路,下不来决心。至于鲁达,无亲无故,一条光棍,也没有产业,光景是贫农或手艺匠出身而由行伍提升的军官。《水浒》并没叙述这三人的出身(只在杨志口中自我表白是将门之后),但是在描述这三个人的性格时,处处都扣紧了他们的阶级成份。

因此,我们能够说,善于从阶级意识中去描述人物的立身行事,是《水浒》人物描述的最大一个特点。

《水浒》的人物描述就说到那里为止罢。下方再略谈《水浒》的结构。

从全书看来,《水浒》的结构不是有机的结构。我们能够把若干主要人物的故事分别编为各自独立的短篇和中篇而无割裂之感。但是,从一个人物的故事看来,《水浒》的结构是严密的,甚至也是有机的。在这一点上,足可证明《水浒》当其尚为口头文学的时候是同一母题而各自独立的许多故事。

这些各自独立、自成整体的故事,在结构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大概而言,第一,故事的发展,前后勾联,一步紧一步,但又疏密相间,摇曳多姿。第二,善于运用变化错综的手法,避免平铺直叙。试以林冲的故事为例。林冲故事,从岳庙烧香到水泊落草,一共有五回书,故事一开始就提出那个决定了林冲命运的问题,从此步步向顶点发展,但这根发展的线不是垂直的一味紧下去的,而是曲折的,一松一紧的;判决充军沧州,是整个故事中间的一个大段落,可不是顶点,顶点是上梁山,林冲故事也就于此结束。在这五回书中,行文方面,竭尽腾挪跌宕的能事,使读者忽而愤怒,忽而破涕为笑,刚刚代林冲高兴过,又立刻为他担忧。甚至故事中的小插曲(如林冲路遇柴进及与洪教头比武)也不是平铺直叙的。这一段文字,先写林冲到柴进庄上,柴进不在,林冲失望而去,却于路上又碰到了柴进(柴进出场这一段文字写得有声有色),之后与洪教头比武。林冲比武这小段的插写,收尾但是千余字,但是,写得多么错综而又富于变化。说要比武了,却又不比,先吃酒,当真开始比武了,却又半真(洪教头方面)半假(林冲方面),于是柴进使银子叫解差开枷,又用大锭银作注,最后是真比,只百余字就结束了;但这百余字真是简洁遒劲,十分形象地写

出了林冲武艺的高强。这一小段千余字,还把柴进和洪教头两人的面目也刻划出来了,笔墨之经济,到达了极点。再看杨志的故事。杨志的故事一共只有三回书,一万五六千字,首尾三大段落:卖刀,得官,失陷生辰纲。

在结构上,杨志的故事和林冲的故事是不一样的。林冲故事先提出全篇主眼,然后一步紧一步向顶点发展,杨志故事却是把失意、得志、幻灭这三部曲概括了杨志的求官之梦,从结构上看,高潮在中段。在权贵高俅那里,杨志触了霉头,但在另一权贵梁中书那里,杨志却一开始就受到提拔,似乎能够一帆风顺了,但在权贵门下也并不容易。奴才中间有派别,经常互相倾轧。梁中书用人不专,注定了杨志的幻灭。同时也就注定了黄泥冈上杨志必须要失败。故事发展的逻辑是这样的,但小说结构发展的逻辑却经过一连串的一正一反的螺旋到达顶点。杨志一行人还没出发,吴用他们已经布好了圈套,这在书中是明写的;与之对照的,便是杨志的精明的对策。读者此时急要明白的,是吴用等对于此十万贯金珠究竟是“软取”呢或是“硬取”?如果“软取”,又怎样瞒过杨志那精明的眼光?这谜底,直到故事终了时揭晓,结构上的纵横开合,便是这样造成的。

以上是对于《水浒》的人物和结构的一点粗浅的意见。如果要从《水浒》学习,这些便是值得学习的地方。自然,《水浒》也还有许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例如人物的对白中常用当时民间的口头语,因而使得我们如闻其声;又如动作的描述,只用很少几个字,就做到了形象鲜明,活跃在纸上。……这些都就应学习,但是从大处看,应当作为学习的主要对象的,还是它的人物描述和结构。(请不要误会,以为《水浒》的其他方面就没有可供我们学习之处;但是,此篇专谈它的如何创造人物与如何结构全局,所以暂时不谈它的其它方面。)在这上头,我的偏见,以为《水浒》比《红楼梦》强些;虽然在全书整个结构上看来,《红楼梦》比《水浒》更近于有机的结构,但以某一人物的故事作为独立短篇而言,如上所述,《水浒》结构也是有机的。

回答者:shenxianheidan-高级魔法师七级8-:20

从武松是否终身童子到当代婚姻谈起

武松是否是终身童子又是个搞笑的话题。也很难有同意的回答,但是我们从中也能够看到当代婚姻的缩影。

翻看《水浒传》中提到武松的情节,能够看到如下:

武松原先在少林寺,练的是童子功,下山以后似乎也没有时光搞一些风花雪月的事情,之后跟了宋江,整天忙着打仗。基本没有时光和空间和更多的女性接触的。

里面的女性主角能够分成三类:

第一类是梁山三位“女英雄”:孙二娘、顾大嫂、扈三娘;第二类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四个_:二潘、阎婆惜以及卢俊义的贾氏夫人;里面描述了一个贞节娘子:林娘子。此外还有一些人物形象,比如说有两个老太婆,一个是面目不太清楚的阎婆惜的母亲阎婆,一个是面目可憎的王婆。还有一个皇上的宠爱的李师师。

当然所有这些都是不是武松所喜欢的女性的类型,何况不少人不是老婆子就是名花有主的了,因此武松根本没有时光也没有机会思考找任何女性了,也自然不会发生任何情感故事了。一言中的,武松在小说里一向是个纯情小伙子。他对哥哥的情感真挚,他照顾哥嫂一家人,结果嫂子背叛,才遭到他大开杀戒。

何况想突出武松的英雄形象还会纠缠在儿女情长的事情吗?

之后武松一身头陀打扮,单臂擒方腊残疾后真正在六合塔出家坐化在那里。就应是终身未娶,童子一生。

我们把目光放到眼前,出现了超多的单身男女,有人说是缘分没到,我给予否定。从武松的故事我们能够看出,情感的出现要有必须时光空间的机缘的,如果压根没有可相配的男女在正确的时光空间出现,很难出现缘分的。武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眼下状况是男性数量明显剩余女性,这也就造成了超多的男性单身汉的出现,而女性同时在挑剔的时候,也给自我的幸福上了道枷锁。即使目前没有,当事男女自我也要主动去争取,否则与其被动的去等,不如给自我更多的空间和时光,主动去接触异性,这样就能避免武松的杯具再现。

武松是否是小伙子只是个话题而已,把握自我眼前的情感才是首要的,无论状况多么不好,努力去争取永远是上策。

人物短评范文300字高中第2篇

韩愈人物评价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

裴度:昌黎韩愈,仆知之旧矣,其人信美材也。近或闻诸侪类云:恃其绝足,往往奔放,不以文立制,而以文为戏。

皇甫湜:先生之武,袭蹈圣矩。基於其身,克後其所。居归丘轲,危解祸罗。具兮素兮,有腼何多。靡引而忘,天吝其施。垂升乃颓,群心孔哀。厥声赫赫,满华遍貊。年千世百,新在竹帛。我铭在碑,展我哀思。

李翱:翱昔与韩吏部退之为文章盟主,同时伦辈,惟柳仪曹宗元(柳宗元)、刘宾客梦得(刘禹锡)耳。

刘禹锡:高山无穷,太华削成。人文无穷,夫子挺生。典训为徒,百家抗行。当时勍者,皆出其下。古人中求,为敌盖寡。贞元之中,帝鼓薰琴。奕奕金马,文章如林。君自幽谷,升於高岑。鸾凤一鸣,蜩螗革音。手持文柄,高视寰海。权衡低昂,瞻我所在。三十馀年,声名塞天。公鼎侯碑,志隧表阡。一字之价,辇金如山。权豪来侮,人虎我鼠。然诺洞开,人金我土。亲亲尚旧,宜其寿考。天人之学,可与论道。二者不至,至者其谁。岂天与人,好恶背驰。昔遇夫子,聪明勇奋。常操利刃,开我混沌。子长在笔,予长在论。持矛举楯,卒不能困。时惟子厚,窜言其间。赞词愉愉,固非颜颜。磅礴上下,羲农以还。会於有极,服之无言。

赵德:昌黎公,圣人之徒欤!其文高出,与古之遗文不相上下。所履之道,则尧、舜、禹、汤、文(周文王)、武(周武王)、周(周公)、孔(孔子)、孟轲、扬雄所授受服行之实也。固已不杂其传,由佛及聃(老子)、庄(庄子)、杨之言,不得干其思,入其文也。以是光于今,大于后,金石焦铄,斯文灿然。德行道学文庶几乎古。

裴敬:以文称者,若陈拾遗(陈子昂)、苏司业(苏源明)、元容州(元结)、萧苏曹、韩吏部之类。

司空图:愚尝览韩吏部歌诗累百首,其驱驾气势,若掀雷抉电,奔腾于大地之间,物状奇变,不得不鼓舞而徇其呼吸也。

刘昫:①韩、李二文公,于陵迟之末,遑遑仁义;有志于持世范,欲以人文化成,而道未果也。至若抑杨、墨,排释、老,虽于道未弘,亦端士之用心也。②天地经纶,无出斯文。愈、翱挥翰,语切典坟。

韩琦:韩愈唐之名士,天下望以为相,而竟不用,谈者至今眦为谤。

欧阳修:退之笔力,无施不可,而尝以诗为文章末事,...然其资谈笑,助谐谑,叙人情,状物态,一寓于诗,而曲尽其妙。...余尝与圣俞(梅尧臣)论此,以谓譬如善驭良马者,通衢广陌,纵横驰逐,惟意所之。至于水曲蚁封,疾徐中节,而不少蹉跌,乃天下之至工也。

宋祁:①大历、正元间,美才辈出,擩哜道真,涵泳圣涯,于是韩愈倡之,柳宗元、李翱、皇甫湜等和之,排逐百家,法度森严,抵轹晋、魏,上轧汉、周,唐之文完然为一王法,此其极也。②唐兴,承五代剖分,王政不纲,文弊质穷,崿俚混并。天下已定,治荒剔蠹,讨究儒术,以兴典宪,薰醲涵浸,殆百余年,其后文章稍稍可述。至贞元、元和间,愈遂以《六经》之文为诸儒倡,障堤末流,反刓以朴,刬伪以真。然愈之才,自视司马迁、扬雄,至班固以下不论也。当其所得,粹然一出于正,刊落陈言,横骛别驱,汪洋大肆,要之无牴牾圣人者。其道盖自比孟轲,以荀况、扬雄为未淳,宁不信然?至进谏陈谋,排难恤孤,矫拂媮末,皇皇于仁义,可谓笃道君子矣。自晋汔隋,老佛显行,圣道不断如带。诸儒倚天下正议,助为怪神。愈独喟然引圣,争四海之惑,虽蒙讪笑,跲而复奋,始若未之信,卒大显于时。昔孟轲拒杨、墨,去孔子才二百年。愈排二家,乃去千余岁,拨衰反正,功与齐而力倍之,所以过况、雄为不少矣。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③柳柳州(柳宗元)为文,或取前人陈语用之,不及韩吏部卓然不丐于古,而一出诸己。

苏洵: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鱼鼋蛟龙,万怪遑惑,而抑绝蔽掩,不使自露,而人望见其渊然之光,苍然之色,亦自畏避,不敢迫视。

沈括:退之诗,押韵之文耳,里健美富赡,然终不是诗。

吕惠卿:吾谓诗人亦未有如退之者。

苏轼:①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房玄龄)、杜(杜如晦)、姚(姚崇)、宋(宋璟)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②子美(杜甫)之诗,退之之文,鲁公(颜真卿)之书,皆集大成者也。③唐之古文,自韩愈始。④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靖深不及也。

苏辙:①昔者汉之贾谊,谈论俊美,止于诸侯相,而陈平之属,实为三公;唐之韩愈,词气磊落,终于京兆尹,而裴度之伦,实在相府。夫陈平、裴度未免谓之不文,而韩愈、贾生亦常悲于不遇。②唐人诗当推韩、杜,韩诗豪,杜诗雄,然杜之雄亦可以兼韩之豪也。

陈师道:①退之于诗,本无解处,以才高而好尔。②黄诗、韩文,有意故有工,左、杜则无工矣。③退之以文为诗,子瞻(苏轼)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雷中庆)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今代词手,惟秦七(秦观)、黄九(黄庭坚)尔,唐诸人不迨也。

黄庭坚: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

人物短评范文300字高中第3篇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可能是个神仙,可望不可及,似乎也是一种姻缘,不想命运如此多作弄,其特点可概括为“凄美”二字。“凄”则主要表现在林黛玉的“身世凄凉、纤弱多病”,“美”则表现在“外在、内涵、艺术”这几个方面。两者相加就构成了林黛玉“凄美”的悲剧形象。

外在之凄美

内在之凄美

在黛玉的善良方面,我们又可以从她与宝钗相处的文字里边看得出来,尽管两人在平日里为情所累而有些磨擦,而至后来待宝钗“竟更比他人好十倍”,还把宝钗让她“每日吃上等燕窝一两以滋阴补气”当作是宝钗对她的体贴。再者我们还可以从她教香菱作诗“诲人不倦”以及她的葬花之举等事可以看出她内心的善良。事实证明,越到后来“大得下人之心”的不是常“施下人以小恩”的宝钗,而“以诚相待,啥也不瞒人”的黛玉,其出自本性的善良与坦诚也由此可见一斑。

本是天外飞仙,何故凄凉如是?曹翁笔墨之神,亦在于此,一方面让黛玉“美丽”到极至,一方面又让她“凄凉”而至身死!于是乎,一个跨越无数时空的、恒久的悲剧性人物——“凄美的林黛玉”至此“雕塑”而成,“活生生”站在你的面前,让人为她尽情的感痛伤心,耿耿而不能忘怀。

人物短评范文300字高中第4篇

一、史进:误读江湖误一生

史进是水浒108将中第一个亮相的人物。一个乡村少年,忠厚人家出身,原本与江湖无缘,先天缺少江湖基因。但他不是读书的料,瞧不起锄头斧头,喜好整天厮混。在拳头决定权威的年代,他的刀棒功夫成就了他在乡间的江湖地位,全身刺龙,人称九纹龙。当然这时候的江湖,只是他心中的江湖,一个波澜不惊的世界,与真正险恶的江湖是两码事。

能够说,人在青少年时期构建起来的世界观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命运。史进就是这样。他窝居在民风淳厚的乡野,在没有老虎的地方,他这只奔腾跳跃的“猴子”自然稳稳当当地做起了老大。平时行侠仗义,屡试不爽。但当他真正踏入江湖,他对江湖的误读使他吃尽了苦头,人生历尽磨难。

按说,史进的生活环境与阅历,决定了他并不是一个有多么高境界的人。殷实的家境,只有物质滋润而没有精神滋养,这样的人,只能有一个狭隘偏执的世界观。平时靠拳头行侠仗义,也仅能在那一块小江湖中好用。当然,对于他来说,如此终老乡野也是一种幸福。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个体的命运总是或多或少受大环境的牵引。

史进被牵引而跌入真正的江湖风浪,起先是家乡少华山附近聚了一帮绿林,他出于保百姓平安,或者维护他建立起来的江湖秩序而开始行动,此后的命运便与江湖纠缠在了一齐。少华山的二头领陈达飘过史庄时被捉,大头领朱武与三头领杨春自知与史进拼命不得,便来到史进的庄前,跪倒在史进面前说,他们曾与老二陈达立下同生死的誓言,今送上门来只求史进一并缚了他们送官受死,以全忠义。这两位绿林才真正懂得江湖之道,他们故意使出送上门的招术,刺激史进的神经,诱发他的“英雄情结”。史进是一个头脑简单之人,果然中招,好酒好肉招待了这帮绿林,陶醉在“惺惺惜惺惺,好汉识好汉”的虚幻江湖中。

其实,当初史进若放了他们,从此井水不犯河水也就罢了,错就错在史进在自我构建的江湖中越陷越深。他的讲义气,逞英雄的价值观与这帮绿林甚为投缘,来往得更加热乎。可惜之后被人举报到官府,落得个毁家而逃。他本来打算去投奔他的师傅王进,在路上他有幸认识了花和尚鲁智深,怎奈鲁智深闹出个拳打镇关西的**,撇下他跑了,他又找师傅未着,只得回到少华山,退而求其次,落草为王。

公正地说,在水浒中,这些绿林好汉并不可憎,甚至还有点可爱,毕竟他们有劫富济贫,仗义行侠的一面,尤其在那个乌烟獐气、无公正可言的年代,这一点显得更加可敬。但史进忘了,在这个险恶的江湖里,只讲义气、逞英雄、一根筋,注定要吃苦头的。比如他为素不相识的王义抱不平,得知其女儿被本州贺太守掳去,逞英雄的劲儿上来了,单枪匹马去行刺太守,结果被捉入大牢。好在鲁智深上了梁山后想起了这位以前路遇过的好汉,带领一帮兄弟把他救出。

史进被救上梁山,在108位好汉中排行第二十三,这么靠前的座次给于一向没有什么贡献的史进,让人难以理解,如果硬要找理由,也许有两个:一是他与其他好汉相比没有什么恶习、恶行,人缘好;二是他率先带了少华山的一帮绿林上山,拥有一支成建制的“子弟兵”吧。

自进入梁山泊之后,史进开始有了归属感与安全感。人就是这样,一旦少了忧患意识,可能糊涂心思就来了。在攻打东平府之前,他主动请缨先到城中做内应。他这一招是一石二鸟,一是为了立功,二是想找以前的相好,就是青楼女子李瑞兰,准备事成之后带她回梁山重拾旧欢。其实史进一生都不明白,江湖世界里岂能奢想真正的人伦欢乐?他备了千金不仅仅未能买到一笑,反而被李瑞兰的家人告发进了大牢。更可笑的是,梁山暗中送来消息说月尽夜准备攻城,叫他相机配合自救。他老兄倒好,偏听狱卒之言,把29日当作了月尽夜,提前一天行动,在牢中折腾来折腾去,自然无人来救,也暴露了整个攻城计划。

这几件事注定史进难为大才,作为梁山集团马军八虎骑第七,此后也无什么功名建树。在征讨方腊中,他被方腊的一员战将射落马下,3000骑兵几乎全部覆没,一生为之奋斗的“替天行道”、“忠义两全”,也许到死还不知何为天、何为道,什么是忠义二字。人生的悲哀莫过于此:一生所追求的,临终也未能释怀。

二、鲁智深:识人晓事知进退

乍一看,鲁智深是一个粗糙、疯癫之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等等。其实不然,他决非等闲之辈。他原先是延安经略府种经略手下的一名军官,之后老经略又把他推荐到儿子渭州经略府小经略处当帮手。能够细想一下:老子推荐给儿子的人,能是平庸之人?再者,这样一个粗鲁之人背上竟有天生花纹,内秀之意自寓其中。五台山方丈曾对别人数次说过,此人“正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赐之以“智深”,当然有大智若愚的意思。

先说鲁智深的识人,他与史进、李忠三位好汉初次相遇是在渭州闹市区,相遇时,打虎将李忠正在卖狗皮膏药。他们三人识得后自然欢喜,便去酒肆小聚。但是李忠不识时候,他叫二位先走,自我再要卖一会狗皮膏药。鲁智深甚不耐烦,骂散了围观街人。在酒肆吃酒时,鲁智深看见金老汉父女甚为可怜,掏出仅有的五两银子施舍,又嫌不够,便欲向史进、李忠二位借银子再舍,当他看见李忠摸摸索索地只拿出二两,骂了一句:也是个不爽利的人。

鲁智深二见李忠,是在他被五台山寺院的方丈推荐去东京大相国寺的途中。这时的李忠与小霸王周通在桃花山占山为王,李忠苦劝鲁留下,此时鲁智深虽然甚为落魄,但他明白李是不爽之人,决不相谋。两位山大王在送别鲁时很搞笑,他们的酒宴上摆了金银器具,还哭穷地对鲁说,山中拮据无盘缠相送,等会到山下劫点财物送给哥哥。当李与周两位老兄撇下鲁奔往山下抢劫时,鲁智深这个气呀,打散旁边陪酒的几个喽罗,卷了桌上金银酒器下山而去。也许在鲁看来,这些乃不义之财,你抢得我也能抢得。

鲁智深行事粗鲁,只限于小节,大是大非却拎得很清,属于晓事之人。他在大相国寺一认识林冲,便与之结拜为兄弟。林冲被高俅陷害发配充军,鲁在暗中不动声色地观察,并在林冲充军的路上伺机救下了他。救下林冲后,鲁的日子也不好过,高太尉派人追杀,他在逃亡中与杨志认识,二人合谋取了二龙山暂且栖身。在官军进犯桃花山时,李忠求救鲁智深,鲁虽与李有过不愉快,但毫不含乎爽快应承。等他们合兵一处共上梁山后,鲁看见了林冲,第一句话是:嫂子如何。这话可见鲁之心细如发,非无情之辈。还有,他刚在梁山安稳了,又牵挂起了只有两面之缘的朋友史进,正是鲁智深对朋友的大情大义,才救了牢中的史进。

在108将中,鲁智深骁勇、侠义,刚烈,却不枉杀无辜,“替天行道、忠义双全”在鲁的身上表现得最集中、彻底、准确。他在梁山排行第十三,位居步军首领第一。若论战功表现来看,他的座次还应靠前,只是对于视浮名虚利为粪土的鲁智深来说,自然不会在意。也许他的排行没有挤入前十元的另一个原因,是他爱憎分明,见不得浮浅市侩,易得罪弟兄。

但是,梁山好汉能了身达命的没有几人,而鲁智深算一个,这又得益于他善知进退。如宋江聚了108将以后,进官加爵的念头又强了起来,说起了招安一事,鲁智深便道:“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能够看出,他虽没有什么文化,却比有文化的宋江清醒得多。还有一次在征辽中,鲁智深告假到五台山参见师傅,求问师父前程如何,这证明他已开始厌倦战争厮杀,有了退隐江湖的打算。

梁山的事业正在如火如荼之时,而只有他懂得进退与得失的关系。

鲁智深在擒得方腊后,按说立了头功,是很高兴的事,可他却在钱塘江潮信中似有所悟。所谓潮信,就是说钱塘江潮来与潮去都是守信的,按时来按时去。这个潮信给鲁智深以启发:人生的起起落落,犹如潮涨潮落,皆是铁定规律。于是他随手写下: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他死在了众兄弟面前,是在人生高潮中欣然退场,应当说从容地主宰了自我的命运,较其他好汉之后在人生的落寞中而死,自然要高过许多。

水浒中有一句:时人苦把功名恋,只怕功名不到头。看来鲁智深是深得其味的。

三、林冲:刚烈与柔弱并存

看似刚烈而强大的人,往往其内心也会有柔弱的一面。林冲就是。在梁山,林冲算得上勇冠三军、无人可敌的英雄之一。三打祝家庄、北面征辽、南讨方腊等,曾立下赫赫战功。他在梁山泊108条好汉中排行第六,位列五虎将第二。其实,他屈居大刀关胜之下,可能是关胜乃关羽之后。看来在梁山泊这个江湖中,也绕但是门第观念的坎。如论功绩,尤其从梁山泊的基业建立来看,林冲所起的作用当属无人能及。晁盖、吴用等被官兵追杀逃到梁山泊,起初梁山泊的首领是气量狭小、忌贤妒能的王伦,他是不可能收留晁盖他们的,正是林冲杀了王伦,并力拥晁盖为新首领,才使梁山泊真正成了纳贤之地。再有,晁盖死后,在推荐宋江做新首领中,也是以林冲为首的实力派起了作用。

也许一个人的不幸,并不在于他有多么强大,而很有可能决定于他那比较柔弱的一面。林冲原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武功超凡,为人很好,按说应当有一个不错的前程。但是,他之所以命运多舛,不能不说与他的柔弱有必须的关系。

高衙内调戏他的妻子时,以林冲那刚烈的个性,应当施以一顿暴拳伺候,怎奈当他认出当事人是顶头上司高俅的公子,其刚烈之性瞬时瓦解。这就是他的柔弱的一面。在禁军教头中,林冲的本事是数一数二的,太尉又看承得好,如果换了别人,就仗这点资本,教训一下高衙内,给他些许厉害尝尝以断其念头,恐怕到时高俅想怪也难怪了。可惜,林冲的软弱与忍让不仅仅壮了高衙内的胆子,也给另两个坏人以可乘之机。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经验常常告诉善良的人们,一个坏人想坏也难成气候,怕就怕坏人成窝作案。英雄斗但是小人,就是指小人在做坏事时基本上是抱成了一团。因而英雄往往难敌四手。比如,此时的高衙内虽然贼心不死,但无计可施,他是横的竖的都不及林冲,正是陆虞侯与富安的为虎作伥,设了“白虎堂”之计,才使林冲一步一步陷入苦难。林冲身陷白虎堂事件后被充军,在充军路上又倍受两个解送的公差之折磨,这一连串的陷害,林冲是清楚的,对此他应当有所醒悟、奋起还击,但是林的软弱让人十分失望,当两位公差在野猪林欲置之于死地而被鲁智深救下,他还代两位公差求情,不让鲁杀了他们。

那里不得不说一下陆虞侯。这位从小就与林冲交好,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设计要置好友于死地呢?看来遇人不淑,真是人之大不幸!好在,人间自有天理在:量大福也大,机深祸也深。陆虞侯到头来机关算尽反送了自我的性命。

林冲的柔弱表现还有很多,他被充军到沧州,在大军草料场杀了前来暗害他的陆虞侯与富安等人后,由柴进帮忙与引荐上了梁山,首领王充看林冲非等闲之辈,怕夺了他的位置,不住地劝林离开,而林总是低声低气地央求王充收留,并说:小人千里投名,万里投主。林冲虽然不才,望赐收录。当以一死向前,并无谄佞,实为平生之幸。不为银两赍发而来,乞头领照察。

这样低三下四的语言,与林冲平时刚烈的个性比较犹为分明。

林冲乞求滞留梁山泊到此还未了了。王伦最后出了一个难题,叫他三天之内献上“投名状”,就是献一个人头来。林冲又是委曲求全,冒雪下山打劫。第一天、第二天一个人影也未见着,当晚林冲仰天长叹道:“不想我今日被高俅那贼陷害,流落到此,天地也不容我,直如此命蹇时乖!”

林冲如此伤感、脆弱,还表此刻他投奔梁山途中,一次他在酒店喝闷酒时暗自感伤道:我先在京师做教头,每日六街三市游玩吃酒,谁想今日被高俅这贼坑陷了我这一场,直断送到那里,闪得我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受此寂寞!他越想越平不了心中怨怒,便在白粉壁上写下: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好在这几句虽透露悲凉、柔弱的一面,也不乏一股刚烈之气。

林冲投奔梁山,到之后留在梁山受尽了王伦的欺凌,弄得世人皆知。吴用在投梁山时,阮小二就对吴说:王伦那厮心地窄狭,安不得人。前番那个东京林冲上山,怄尽他的气。从这一点看,林冲的柔弱一面可谓淋漓尽致。自古好汉都把“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挂在嘴边,潇潇洒洒,不仅仅受不得窝囊气且牛气冲天,而林冲柔弱的一面,有时却让他牛不起来。

林冲的结局也让人心生悲凉,仗也打了,功也立了,将要到摆功讨赏、衣锦还乡时却得中风,在杭州六和寺中养病半载便过世。

有句古话:天妒英才。看林冲的人生结局,也许一半在天,一半在已。

四、柴进:在梁山客串了一把

柴进让人捉磨不透。按我的理解,他开始是一个花钱买天下的人物。林冲在充军路上,曾闻路边酒店一店主介绍柴进,说他是大周柴世宗子孙,他们周家天下是让位于宋家的(所谓陈桥让位)。这个柴大官人专一招接天下往来的好汉,并有嘱咐:“如有流配来的犯人,可叫他投我庄上来,我自资助他”。

柴进结交天下好汉、“万里招贤名振”比较好理解--------有的人天生有仗义疏才的嗜好,可为何又个性要资助那些犯人呢?大凡犯人肯定与朝廷有芥蒂,甚至持不一样政见者大有人在,他却专此示好,显有图谋天下之嫌。再联想到他是龙子龙孙,在讲究皇位正传的年代,他有此念想也不能排除可能。还有,梁山泊是反朝廷的前沿阵地,它的兴起与柴进密不可分。起初王伦占梁山为王,就得到了柴的大力资助,之后柴又推荐好汉们一个个上山,这样不遗余力地支持梁山泊发展壮大,以与朝廷抗衡,其“动机不纯”昭然若揭。

这样怀疑柴进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书中说他是“能文会武孟尝君”。孟尝君何许人也?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曾在齐王为相,联合韩、魏先后打败楚、秦、燕三国,并做过秦相,魏相等。柴进既然似这样的雄才大略之人,做“花钱买天下”的美梦自然不奇怪了。

有一个细节值得玩味,尤能说明柴进的“仗义疏才”其目的性很强。武松未在景阳岗打死老虎之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清河县小卒,因打死了人慕名投奔柴进,但是并没有得到重视,由于害疟疾,挡不住夜间寒冷,他便把一锨火在廊下取暖。正巧此时宋江杀死阎婆惜投在柴进处喝酒,酒后净手飘过廊下,不留意碰翻了火,惹得武松要与之动手。在争执中,武松还借机暗讽柴进“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没有成名的武松被柴进如此冷落,可见柴进只有对那些以后能助其打天下的英雄才恭敬有加,反之,也是敷衍了事。

既然柴进的目标是向老赵家索还天下,在梁山还没有做大做强之前,他是不会轻易上山的,并且他也要等待时机,去了梁山就得顺理成章地坐第一把交椅。不然就没有办法解释,他送且劝了那么多英雄好汉上山,自我却始终留在后方。所以,柴进在其叔柴皇城的花园被强占事件中陷了进去,因李逵杀死了高唐州知府的小舅子而被逼提前上了梁山,确属自我意料之外。

在这个突发事件中,还能够看出柴进对所持有的丹书铁券甚是自信,对铁券的`迷信其实就是对自我身份的过分看重。比如他对高唐州知府的小舅子殷天锡找上门来抢夺花园道:“直阁休恁相欺!我家也是龙子龙孙,放着先朝丹书铁券,谁敢不敬?”更为可笑的是,当李逵杀死了殷天锡,他还不溜之大吉,竟然理直气状地去知府说理,结果被知府高廉痛打一顿收监。

这个突发事件把他的计划打乱,他被梁山好汉们救上山后只位列第十,做了掌管钱粮的头领,也就是总后勤部长。可想而知,这个位置有可能让他失落之极,他基本上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在梁山泊也就是客串客串罢了。再说,这个总后勤部长的位置也是非他莫属,在他上梁山后,从家里就一次性带出20余车家财充了公。

说他在梁山只是客串是有必须道理的。虽然他武艺高强,很少主动冲锋陷阵,只随宋江到东京活动了几次关于招安的事,如果论他在上梁山后做得最有亮点的事情,也就是在讨方腊时,他主动请缨去方腊老巢做卧底。关于这点也好解释,以他的能耐,在看似最危险的地方,其实是比较安全的,没有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和千驽万箭,也从不与梁山联系,只要假戏真做就行了。就连之后柴进出此刻双方对阵的战场上,把宋江他们都搞糊涂了,究竟这个柴进还是不是我们的卧底。

柴进在卧底时,凭他的机敏学识,不仅仅博得了方腊的重用还招为附马。当他的战友们在冲锋陷阵一个个倒下去时,他也许此时此刻正沉迷在温柔乡里呢!当然柴进在讨方腊中还是立了大功的,正是他在战场上反戈一击,捣毁了方腊的老巢,给方腊以致命一击。

最后柴进在朝廷论功行赏时做了沧州都统制,未到半年他就不见了踪影,这贴合他的志趣,小小的地方官根本不放在他的眼里。他到哪里去了呢?有人说他求闲去了-----未必如此,也许他又在继续他的原计划,筹谋“花钱买天下”去了。

不太靠谱的杨志

有一点对青面兽杨志是认可的,就是善于动脑子且武艺高强。他在梁山好汉中排行第十七,位居八虎骑第三,这一点足以证明他非平庸之辈。但是,以梁山集团的“替天行道”、“忠义双全”两条标准来衡量,他是不太靠谱的。

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年轻时曾应过武举,做到殿司制使官,由于官宦之家的熏染,他满脑子都是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的世俗思想。如此势利之人,怎样能和“替天行道”、“忠义双全”沾得上一点边呢?

他以前与10个同事从太湖边押运10担花石纲回京,也算时乖运蹇,唯独他押运的那担花石纲,在过黄河时遭风打翻了船,失陷了花石纲。其他9个同事高高兴兴地押着货赴京请赏去了,他这个倒霉蛋因怕挨惩罚溜号跑了。与其说跑了,倒不如说他搞起了“堤内损失堤外补”,凭过人本领打家劫舍搞来一担钱物,准备回东京活动再谋个差事,东山再起。不料在梁山泊边上,被刚上梁山的林冲截住,此时无路可投的林冲是急于留在梁山,拼了老命要取杨志的头作为“投名状”敬献,两个人于是打杀起来。这两个人也太搞笑,真验了“穷鬼杀叫鬼”的老话。

好在王伦看出杨志武艺了得,欲收留于梁山,劝阻了林杨二人的打斗。这当然是一厢情愿,杨志这么一个迷恋官场的人,十头牛也不必须拉得回来。杨志很聪明,他对欲挽留他的王伦说:重蒙众头领如此带携,只是洒家有个亲眷,此刻东京居住。前者官事连累了他,今日欲要投那里走一遭,望众头领还了洒家行李;如不肯还,杨志空手也去了。

杨志这一席话真是有柔有刚、入情带理,叫王伦抹不下方皮,只好放行。

人啊,有时候真是绕不开宿命。你倒霉时,能够说霉运跟着你跑,挥之不去。杨志就是这样。他到东京把一担财物也送出去打点了,还是被人家赶了出来,连盘缠都没有了。他在街头卖祖传的宝刀时,又被一个泼皮牛二纠缠上了。杨志怒起杀了牛二后,又被官府捉拿收监。

当杨志被充军到北京大名府,他的一身好功夫总算帮了大忙,被梁中书留用,再一次心满意足地当起了帮凶。为什么说是帮凶呢?梁中书乃有名的奸臣、贪官,杨志不遗余力地为他卖命而成了他的心腹,不是帮凶还能称之为什么呢?并且,梁为其丈人蔡太师庆生辰,搜刮民脂民膏,拟送十万贯金珠宝贝(这是第二次了),派的就是杨志押送。而这一次押送方案的制定,其主要出谋划策者也是杨志。

“有奶便认娘”的杨志,怎样圈也圈不到英雄好汉之列。

一生想在官场上混的杨志,其霉运在短暂的中场休息后,再一次向他招手。他在押送生辰纲的路上,晁盖、吴用等七雄设计劫了生辰纲,这一次总算彻底断送了他的官运。说他不算英雄好汉,是他丢了生辰纲立刻想到了自杀,准备跃身跳下黄泥冈,来个一了百了。大凡英雄好汉,皆能拿得起放得下,就是普通人的自寻短见,人们除了怜悯还会以“好死不如懒活”而轻之。

也许在杨志看来,官运葬送了,人生就没有了好处,生命就到头了。这样的人,又如何能活得洒脱,逍遥于江湖之上?如果说杨志还有一点英雄气,也就是他往黄泥冈下跃身一跳准备自杀时,猛然醒悟的一番话:“爹娘生下洒家,堂堂一表,凛凛一躯,自小学成十八般武艺在身,终不成只这般休了!”

杨志绰号为青面兽,这一点也有些说头。大凡兽者,无情无义之称谓也。细细研究,杨志也属无情之人,王伦收留他时,他曾借口东京有亲眷--------这一点相信不假,出身官宦之家,且少年得志的杨志,即使没有三妻四妾,一个美夫人肯定少不了的。但是,他到了东京只想到谋求升迁,并没有说他看望夫人之事。再者,108条好汉聚齐梁山,不少人活得滋润起来之后,都想到了接家眷,连傻李逵都吵着要接老母,杨志为何无动于衷呢?

杨志还有些无赖。他丢了生辰纲在逃亡路上,曾骗了操刀鬼曹正老婆的酒肉吃,当问他讨钱,他还一本正经地说,权当赊欠,下次再还。真是不靠谱!一个过路之人怎样扯也扯不到赊欠二字。若是英雄好汉,就光明正大地讨要一些酒肉吃,也比这样骗吃骗喝后再耍无赖相要好看些。

好在曹正闻得其名,资助了他,并与鲁智深他们三人合力占了二龙山,几经转折,率一帮兄弟上了梁山。杨志入伙梁山后,也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尤其在梁山好汉们苦攻方腊时,他却病倒了,不久即死于丹徒。一生想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的杨志,到头来四大皆空。

六、为梁山而生的刘唐

刘唐上梁山,真是找到了归属感,他天生是一个梁山性人物。无欲无求无思想,来世上走一遭,就是图一个洒脱自在,讲一个意气相投。有酒醉个痛快,有气出个利索,眼里揉不得半粒砂子。

他自幼闯荡于江湖,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专爱结识性情中人。当他听说梁中书送十万贯钱财与他丈人蔡太师庆生辰,风风火火地投晁盖而来,拟游说晁盖一齐劫得生辰纲。在途中他夜宿灵官庙,天气又热,也许这老弟是一惯做派,脱个赤条条睡在供桌上,把身上的破衣裳团做枕头便呼呼大睡起来,恰巧被负责夜巡的县都头雷横撞着,当贼给绑了。

雷都头捉了人后,想到附近晁盖的村庄揩点油水,弄餐夜宵再回----权当下基层补助。晁盖此时是庄上的保正,看见上头来人了,当然全情接待。他乘雷都头一帮人在喝酒时,好奇地想看看捉的是什么人,如此这般便认识了刘唐。

晁盖与前来投奔他的刘唐私下讲好,对雷都头说他是多年未见面的外甥,蒙过了雷都头。在糊弄雷都头的时候,便能看出刘唐确实是走南闯北的人,在与晁盖演双簧给雷都头看的过程中简直滴水不漏。

刘唐因鬓边有一朱砂胎记,被称之为赤发鬼。这个外号不主要是指他的毛发红得难看,像鬼一样丑陋,可能是暗含他忠勇直率的外表下,还有自我的一套小九九、鬼精明。他在游说晁盖劫生辰纲时说了三个理由:一是说梁中书去年也送了生辰纲被人中途劫了,到今也没有破案,意思是哥们不要怕;二是说“不义之财,取之何碍!便可商议个道理去半路上取了,天理知之,也不为罪。”意思是劝晁盖不要有负罪感;三是先给晁盖一顶高帽子,说他是个真男子、武艺过人,并不适时机地亮出自我的本事:休道三五个汉子,便是一二千军马队中,拿条枪,也不惧他。意思也很明白,给晁盖增添成功的信心。

这三点理由,句句针对晁盖的心窝子,能说刘唐不鬼精明?!其实在这三点理由之前,刘唐还给晁盖一顶更高的帽子,他说:“往往多闻哥哥大名,不期有缘得遇。曾见山东、河北做私商的,多曾来投奔哥哥,因此刘唐敢说这话。”这顶高帽子给了一向讲意气的晁盖,叫晁如何抹得下方皮而让刘唐失望呢?

大凡在江湖上飘的人,不仅仅有鬼精明的一面,可能更重要的还是率性而为、坦坦荡荡。这样的人才能让人吃得准,容易亲近。

刘唐的直率、嫉恶如仇,其表现之一就是向雷横讨银子。晁盖留得刘唐,不仅仅以认外孙的理由,还向雷横打点了十两银子。这让刘唐很不舒服,他在房间里越想越憋屈:雷横那厮平白骗了晁保正十两银子,又吊我一夜。想那厮去未远,我不如拿了条棒赶上去,齐打翻了那厮们,却夺回那银子,送还晁盖,也出一口恶气。那里能够看出刘唐确实不是好惹的主,得了巧,还受不得一丝委曲。

刘唐拿一把刀追到雷横就要讨回银子,雷当然不肯,两人就争吵并打将起来。在争执中也比较搞笑,雷横道:我自好歹搠翻你便罢!刘唐却拍着胸前叫道:“不怕!不怕!”一个憨态可掬的刘唐呈此刻人们面前。

晁盖、刘唐与吴用等七雄设计在黄泥冈上劫得了生辰纲,然后躲避官府追捕上了梁山,这第一桶金的掘得,为梁山初期的发展,也许能够说是功不可没。而其功劳簿上,刘唐无疑值得大书一笔。

刘唐是为梁山而生的人物,上了梁山后,可谓如鱼得水。他是一个地地道道、十分忠实的“革命马前卒”,指哪打哪,不讲条件,绝不含糊。这种品质也许只有长期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才容易养成。梁山集团的战斗力强,攻无不克,它并不是像有些政治军事集团那样凭强大的政治思想拢络人心,凝聚成合力,关键是有刘唐这样一大批忠勇纯朴的人,自觉地成为了可靠的中坚力量。如刘唐在风头最紧的时候,去县衙会宋江送钱财;在梁山力量薄弱的初期,是他与林冲合力抗击官兵,守住了梁山;以及之后火烧高太尉战船等。

他基本上算是梁山泊的元老级人物,但随着好汉们的陆续到来,他的排行座次一降再降却毫无怨言。在108个好汉中,他排行第十九,步军十头领之第三。

方腊集团确实是梁山集团的克星,多少梁山好汉葬身于此,刘唐也没有例外,在攻打杭州潮门时,他一马当先,单枪匹马往前冲时,坠于护城河闸板之下而死。赤条条一个人来到世上,又赤条条地走了,了无牵挂,来也洒脱,去也悲壮。

七、朱仝:有勇有谋、有情有义

梁山好汉中,勇有余谋不足的人多,义滥情乏的人也很多,而相比之下,有勇有谋并且有情有义的朱仝,尤其显得难能可贵。

梁山泊附近有个郓城县,朱仝就在县尉当巡捕都头。他出身富裕人家,形似关羽,人称美髯公。晁盖等七雄劫了生辰纲,正在他的治下犯事,他在奉命去庄上捉拿疑犯晁盖时却阳奉阴违,用计放过晁盖一马,使他逃上了梁山,此其一。

郓城县押司宋江助人为乐时无意之中得到阎婆惜的投怀送抱,做了他的小妾,本来算一件好事,既博美名又得美人。但是祸福的转换实出宋江的意外,梁山送给他的感恩书信被阎婆惜发现,此时已经红杏出墙而无意委身宋江的小妾,以此要挟宋江,欲告发他通匪,宋江一怒之下杀了她。事发后朱仝又奉命去宋太公庄上捉拿宋江。按说三四十人搜查一个小小的宋家几遍都不见宋江的人影儿,他极有可能逃走了。但是朱仝胸有成竹,他叫人守着门儿自我又进去搜查。原先他以前与同事宋江喝酒时,酒后的宋江说出了家里供佛的床下有个地窖,他断定宋江躲在里面。果如所料,他找到了地窖里的宋江。

朱仝找宋江并不是要捉他,而是提醒他赶快逃走。他说:此地虽好,也不是安身之处,倘或有人知得,来那里搜着,如之奈何?也许朱在暗示他:你宋江以前与我说过此处,指不定对别人也说过,你掂量掂量吧!可见朱仝思思考问题不仅仅是很周到的,也确实为朋友着想。

朱仝心思缜密,也有情有义。他的老搭档雷横,一次到戏院子里看戏,当戏子白秀英来到他面前讨钱时,他忘了身上带钱,白秀英的父亲白玉乔就在众人面前嘲笑他,旁边人说这是雷都头,他故意说成是“驴筋头”。有头有脸的雷都头当然受不了,揪住白玉乔,一拳一脚,便打得唇绽齿落。雷横闯下大祸后被发往州府治罪。在押解的路上,正是朱仝乘机放了雷横。朱仝对雷道:兄弟,你不知,知县怪你打死了他婊子,把这文案却做死了,解到州里必是要你偿命。我放了你,我须不该死罪。况兼我又无父母挂念,家私尽可赔偿。你顾前程万里自去。

把自我的问题说得很轻而把朋友的事情看得很重,这样的肺腑之言,能不让人动容?大凡朋友,往往是同富贵容易而共赴祸难难也!有朱仝这样重义气的朋友,实属三生之幸!

朱仝放了雷横后被刺配到沧州牢城,好在知府看朱一表非俗,貌如重枣,美髯过腹,十分喜欢,便留在府衙听用。一次,知府的四岁小儿与朱仝去看河灯,恰遇已入伙梁山的雷横,雷横是专程来请朱上梁山,同行的还有吴用、李逵。吴用对朱仝说明来意后,朱仝却道:“先生差矣!这话休题,恐被外人听了不好。雷横兄弟自犯了该死的罪,我因义气放了他,出头不得,上山入伙,我亦为他配在那里。天可怜见,一年半载,挣扎还乡,复为良民。我却如何肯做这等的事?

也许在朱仝看来,做一个平头百姓,本份做人,安身立命才是根本之道。从这一点也能够推见朱仝并非江湖型人士。但是朱仝哪知吴用他们是有备而来,先礼后兵,志在必成。李逵按照预案杀了小衙内,断了朱仝的退路。朱仝最后被逼上梁山。

朱仝在被逼上梁山这一事件中,也能充分感知朱仝是一个有情之人。当他得知是李逵杀了小衙内,三番四次找李逵拼命,骂他太歹毒。就是在不得不上梁山时,也提出了一个条件,要李逵不得留在梁山。李逵被逼无奈留在柴进家里。但是之后李逵替柴进打抱不平,杀了高唐州知府的小舅子,又不得不逃回梁山,朱仝在山上看见了,立即又要与他拼命。朱仝能为一个不太相干的无辜生命被杀而如此大动肝火,以命相博,朱仝岂能不算一个有情的好男儿?

朱仝在108将中排行第十二,马军八虎骑第六,在数次大的战役中功绩显著,战中即得升赏,实属少数。征讨方腊归后,被朝迁授保定府都统制,只有朱仝在保定府管军有功,后随刘光世破了大金,直做到太平军节度使。

人拼其一生之搏,总是在人生最后的时光见得分晓。朱仝的人生结局算是比较完满的。也许这样一个有勇有谋、有情有义之人,天不佑之,天也不公啊!

人物短评范文300字高中第5篇

李清照人物评价

李清照

读李清照的词,可以看到一位活泼开朗的少年成长为幽怨的少妇,再到看淡一切的长者。她的词中满满地透露了她的生活经历,跟随着她的经历转变风格,由古至今影响了众多人。

李清照号什么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婉约派的代表,诗词理论颇佳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晚景颇为凄凉,朱彧《萍洲可谈》说她:“不终晚节,流落以死,天独厚其才而啬其遇,惜哉。”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亦载:“然无检操,晚节流落江湖间以卒。”

陆游《夫人孙氏墓志铭》“夫人幼有淑质。故赵建康明诚之配李氏,以文辞名家,欲以其学传夫人。时夫人始十余岁,谢不可,曰:‘才藻非女子事也。’”。孙氏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卒,卒年五十三,她十岁时即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

由此可知,李清照当卒于1151年之后。《宋史·艺文志》中说她有《易安居士文集》七卷、《易安词》八卷,但已经遗失。现有《漱玉词》辑本,现存约五十首左右。

如何评价李清照

宋代·王灼:易安居士,京东路提刑李格非文叔之女,建康守赵明诚德甫之妻。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赵死,再嫁某氏,讼而离之。晚节流荡无归。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藉也。

宋代·胡仔:近时妇人,能文词如李易安,颇多佳句。小词云:“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此语甚新。又《九日》词云:“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此语亦妇人所难到也。易安再适张汝舟,未几反目,有《启事》与綦处厚云:“猥以桑愉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传者无不笑之。

元代·杨维祯:女子诵书属文者,史称东汉曹大家氏。近代易安、淑真之流,宣徽词翰,一诗一简,类有动于人。然出于小听挟慧,拘子气习之陋,而未适乎情性之正。此大家氏之才之行,足以师表六宫,一时文学而光父兄者,不得并议矣。

明代·杨慎: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独雄子闺阁也。其词名《漱玉集》,寻之未得。《声声慢》一词,最为婉妙。……山谷所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者,易安先得之矣。

明代·陈霆:闻之前辈,朱淑真才色冠一时,然所适非偶,故形之篇章,往往多怨恨之句,世因题其稿曰《断肠集》。大抵佳人命薄,自古而然,断肠独斯人哉!古妇人之能词章者,如李易安、孙夫人辈,皆有集行世。淑真继其后,所谓代不乏贤。

明代·王世贞:《花间》以小语致巧,《世说》靡也;《草堂》以丽字则妍,六朝婾也。即词号称诗余,然而诗人不为也。何者?其婉娈而近情也,足以移情而夺嗜;其柔靡而近俗也,诗啴缓而就之,而不知其下也。之诗而词,非词也;之词而诗,非诗也。言其业,李氏、晏氏父子、耆卿、于野、美成、少游、易安至也,词之正宗也。温、韦艳而促,黄九精而险,长公丽而壮,幼安辨而奇。又其次也,词之变体也。词兴而乐府亡矣,曲兴而词亡矣。非乐府与词之亡,其调亡也。

明代·毛晋:《草堂诗余》若干卷,向未艳惊人目。每秘一册,便称词林大观,不知抹倒几许骚人。即如次仲、几叔辈,不乏“宠柳娇花”、“燕航莺吭”等语,何愧大晟上座耶?《草堂集》竟不载一篇,真堪太息。余随得本之先后,次第付梨,凡经商纬羽之士,幸兼撷焉。秋分日,湖南毛晋识。

清代·刘体仁:周美成不止不能作情语,其体雅正,无旁见侧出之妙。柳七最尖颖,时有俳狎,故子瞻以是呵少游。若山谷亦不免,如“我不合太撋就”类。下此则蒜酪体也。惟易安居士“最难将息”。“怎一个愁字了得”,深妙稳雅,不落蒜酪,亦不落绝句,真此道本色当行第一人也。

清代·沈谦: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清代·尤侗:松陵周勒山所选《女子绝妙好词》,既已搴芳采华,亦复阐幽索隐,当使《花草》承尘、《兰荃》让畔者矣。松陵素称《玉台》文薮。而叶小鸯之《返生香》,仙姿独秀,虽使《漱玉》再生,犹当北面,何论余子!

人物短评范文300字高中第6篇

南宋王朝的文人给我们一种弱不禁风的感觉,也的确如此,这个王朝是一个屈辱的朝代。但在南宋时代却有这么一文人:他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学识渊博,重要的是他还十分爱国。知道是谁吗?他就是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的辛弃疾。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传奇人物的传奇能力吧。

一、武艺高强

辛弃疾是一个武艺高强的人,曾经带领50人杀进金营,最后竟还能全身而退。可见辛弃疾的勇敢、武艺。

二、组织能力强

辛弃疾的组织能力也特别强,22岁时,他在短短的时间内,从家乡父老中招募2000多位与金朝对抗。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这是一件非常难办的事,而辛弃疾却做到了。这件事情本身就证明了辛弃疾的武将天赋。

三、爱国

辛弃疾的爱国可谓千古皆知。据说他死前还在高呼杀敌。从他众多的词文当中,经常可看出他的拳拳爱国之心。比如: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表达他仍想上战场的想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表明他不想跟投降派同流合污的态度。

四、有学问

我们了解辛弃疾起初就是从一名千古词人开始的。的确,被为词中之龙的辛弃疾,写过很多脍炙人口的词作。苏辛的并称更是让他获得与唐宋八大家比肩的声望。

尽管有以上超凡的才干,但辛弃疾却一直没有被朝廷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竟被朝廷弃用长达15年之久。他的一生让我们感到心痛。然而,辛弃疾还在漫长的失望中生活了将近七十年。有时候长寿并非都是好事,对辛弃疾来说,多活一天就多失望一天。但他的一生却一直激励着后人,从这个角度来说,辛弃疾又是伟大的。我想,他的事迹值得我们后人永远纪念。

人物短评范文300字高中第7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的最大成就,就是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个在布尔会维克党的培养下,在革命烽火和艰苦环境中锻炼出来的共产主义新人的典型形象。他以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崇高的道德风貌、高昂的革命激情、奇迹般的生命活力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谱写着把一切献给党和人民的壮丽诗篇。

保尔是一个自觉的、无私的革命战士,他总是把党和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那血与火的战争年代,保尔和父兄们一起驰骋疆场,为保卫苏维埃_,同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匪军浴血奋战,表现了甘愿为革命事业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在那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艰难岁月中,他又以全部热情投入到和平劳动之中。虽然他曾经金戈铁马,血染疆场,但他不居功自傲,也没有考虑个人的名利地位,只想多为党和人民做点事情。党叫他修铁路,他去了;党调他当团干部,他去了,而且都是豁出命来干。为了革命,他甚至可以牺牲爱情。他爱丽达,但受“牛虻”的影响,要“彻底献身于革命事业”,所以按照“牛虻”的方式来了个不告而别。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他生命的全部需要,就是能够继续为党工作。正像他所说的:“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保尔更是一个刚毅坚强的革命战士,他在人生各个方面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他坚贞不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勇往直前;在与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斗中,他多次令死神望而却步,创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迹。尤其是他在病榻上还奋力向艺术的殿堂攀登的过程,表现了一个革命战士钢铁般的意志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保尔又是一个于平凡见伟大的英雄人物。在他的履历表中,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大业绩,他总是从最平凡的小事做起。面对疾病的沉重打击,他也曾产生过自杀的念头,而且就是在他与病魔抗争的英雄主义激情中,他包含有“左派“幼稚病的危险。保尔后来也终于认识到他不爱惜身体的行为不能称之为英雄行为,而是一种任性和不负责任。因此,保尔是伟大的,也是平凡的,他是在革命的烈火中逐渐历炼成熟起来的钢铁战士,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让人感到亲切的榜样式人物。

人物短评范文300字高中第8篇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武则天。

武则天,是一个颇有历史魅力的名字。她是唐朝开国功勋武士的次女,唐大宗李世民的幼妾,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她在协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后,亲登帝位,自称圣神皇帝,废唐祚于一旦,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女皇。从她参与朝政,自称皇帝,到病移上阳宫,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历史功绩,昭昭于世。诚如_对她的诚恳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武则天,本名武照,称帝后改为武曌。(“曌”(zhào)字为武则天特别欣赏,拿过来作为自己的名字专用,任何人不得使用这字。从字形上看,“曌”象征着日月当空,象征着女皇君临天下的气势。“曌”字拆开来看,又成“明空”。或“空明”,颇含几分佛理禅机,切合武则天向佛的心意)

武则天,出生在唐初新贵显宦之家,显赫的权势,豪奢的生活,滋养了她无限量的权力欲。然而,初唐极重士族的门阀之风盛行,而武氏庶族的门第,低微的出身,又使她饱受流俗的轻视,而不甘埋没。这一特殊的境遇与遭际,强烈地刺激着青年时代的武则天,陶冶了她狂妄地去追逐和攫取最高权力,以达唯我是从的欲望,和以冷酷而不择手段地去报复一切的心理。

则天自幼聪慧敏俐,极善表达,胆识超人。父亲深感她是可造人才,遂教她读书识字,使她通晓世理。史载,则天十三、四岁时,已是博览群书,博闻强记,诗词歌赋也都奠定了一定基础,而且长于书法,字态卓荦不群。

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则天以长相俊美,入选宫中,受封“才人”。入宫之后,则天行事干练,善解人意,再加上姿色娇艳,颇得太宗欢心,遂赐号“媚娘”。时日既久,太宗又发现则天学识尚好,且懂礼仪,便把她从侍穿衣着的行列,调人御书房侍候文墨。这一变故使武则天开始接触皇家公文,了解了一些宫廷大事,并能读到许多不易得见的书籍典章,眼界顿阔,日渐通晓官场政治和权术。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死去,则天与所有嫔妃,发送长安感业寺削发为尼。太宗九子李治唐高宗即位后,因早先与则天暗通款曲,对她极有兴趣,遂经常往来于感业寺,并于两三年后重召则天入官,晋封为“昭仪”。

永徽六年(655年),极受高宗宠幸的武则天,在内宫的斗争中稳操胜券,并日促高宗立己为后。然而,在封建社会中,皇后的废立乃国之大事,须与重臣们商定。当高宗把废皇后王氏,立则天为皇后的打算向诸遂良、长孙无忌等元老重臣说明后,立即遭到强烈的反对。

他们认为武氏出身卑微,不宜为后。但是,高宗的主张也得到武则天的同谋许敬忠以及李义府、徐世等一些朝中要员的支持。在他们的帮助下,高宗终于在这年的十月断然颁诏,废皇后王氏,正式册立则天为皇后。自此,皇家内宫大权,全部落人武氏之手。

则天登上皇后宝座后,机智精明,“通文史,多权谋”的长处,得到长足的发挥和发展,使高宗对她宠爱之余,别眼相看。她亦利用皇后的身份,皇上对己的宠爱,积极参与朝政,“百司奏事,时时令后决之”。从永徽六年(655年)到显庆四年(659年)的五年时间里,她设法清除政敌,贬尚书右仆射诸遂良,使其郁闷而死;黜同中书门下长孙无忌,逼其自缢;罢免朝中诸遂良、长孙元忌的支持者,巩固和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和权力,扫除了她参政道路上的障碍。

显庆五年(66o年),高宗李治因患凤眩,目不能视,遂下诏委托武后协理政事。自此,则天从参政步人执政,“黜陟生杀,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人虽在幕后,却遥控了朝廷实权。后来,高宗后悔,图谋收回大权,并密令中书侍郎上官仪草诏废后。岂知机事不密,“谋泄不果”,武后手辣心狠,先下手为强,立将上官仪处死。高宗之举,功亏一篑,反使武后更为警觉。

由于则天武后处理政务有章有法,不似高宗久诿不决,甚为群臣敬服。高宗虽厌其独行独断,许多国家大事又不能不倚重她。这样,就使武后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竟与高宗同临紫殿,一起接受群臣朝拜。上元元年(674年),高宗号*皇,皇后号天后,天下人谓之“二圣”。自此,高宗形同虚设,唐朝权柄,尽在武后则天掌握之中。

从上元元年(674年),则天以“天后”之尊开始执政,至天授元年(690年)正式称帝的16年中,武氏为当皇帝做了大量的长时间的准备,采取了多种有力有效的措施。首先,在王位的继承上,高宗想禅位于长子李弘。武后则不念母子之情,将李弘毒死,立次子李贤为太子。李贤被高宗委以临国之任,处理政务颇为精干,武后则废李贤为庶人,立三子李显为太子。弘道天年(683年),高宗卒,中宗李显刚刚继位,武后则以皇太后名义临朝称制。一年后便废掉中宗,改封庐陵王,立四子李旦为帝,是睿宗。李显、李旦都是昏庸无能之辈,在皇帝位上也是傀儡,处处受制于武后。

人物短评范文300字高中第9篇

反方观点文中虎妞劝祥子悠着点拉车,刘四爷就看不上祥子,之前祥子拉车还能有空余时间擦擦车之类的(总的来说对刘四爷有很大的利),而现在祥子拼命拉车,既匀不出工夫,还死拉车,一辆车至少要早坏半年——刘四爷正是因为心疼车,心疼自己的利才看不上祥子,这就证实了刘四爷的自私,只顾自己利益。

后来刘四爷过寿,毕竟是自家车厂,权力大,让车夫四点就收车,再晚就十一点后收车,这不是强人所难吗?“人人心中窝住一点气愤不平”,无奈,敢怒而不敢言,都怕刘四爷,这不也证实刘四爷的“坏”吗?刘四爷虽放了一天车份,但拉车时间少,车夫也赚不上几个钱,况且刘四爷还用命令的口气,仿佛他过寿,车夫就得像老鼠一样躲出去,更证实了刘四爷他的坏。

人物短评范文300字高中第10篇

在我的家里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弟弟,他还不到一岁,再过十几天就要八个月了,在小孩里,我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让你意想不到。

因为现在是冬天是非常寒冷的,所以在家我和妈妈都是在一起睡的,也是为了更>温暖。早上起床时,我在看电视,妈妈准备给弟弟穿上衣服。接着妈妈让弟弟坐到她怀里,妈妈准备给他穿袜子,谁知妈妈穿袜子时把他的脚都快碰着嘴了,有些不可思议,我就问妈妈:“他怎么这么能呀?”妈妈告诉我:“小孩的骨头都是非常软的。”接着穿第二只时我不停的看,又用他的脚试着碰他的嘴,真是简直不可思议。我又惊奇地说:“我都不能,他呀!太能了。”接着,他竟然能碰着嘴,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呀!谁知道小弟弟还是会不停地笑,真是可爱极了!让我不得不去喜欢,忍不住去逗一逗他。

接着后来的这几个晚上,我都会试着用弟弟的脚来碰碰他的嘴巴,哎

人物短评范文300字高中第11篇

红楼梦评价人物诗词

《红楼梦》艺术上的巨大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塑造出成群的有血有肉的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其中评价人物诗词有哪些呢?

《青埂峰偈》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嘲顽石诗》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

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癞头僧》疯话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癞头和尚弄玉》

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却因锻炼通灵后,便向人间觅是非。

可叹你今日这番经历:粉渍脂痕污宝光,绮栊昼夜困鸳鸯。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孽偿清好散场!

西江月二词批宝玉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宝黛: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元春: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湘云: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妙玉: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迎春: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王熙凤: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巧姐: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李纨: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可卿: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晴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袭人: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香菱: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恨无常》元春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

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分骨肉》探春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喜冤家》迎春

中山狼,无_,全不念当日根由。一味的骄奢淫荡贪还构。

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世难容》妙玉

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

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

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乐中悲》湘云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

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

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虚花悟》惜春

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

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

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聪明累》凤姐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

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留余庆》巧姐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

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好事终》秦可卿

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晚韶华》李纨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锈帐鸳衾。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

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

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收尾飞鸟各投林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

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中秋对月》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中秋对月》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红梅花》

“红”字邢岫烟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梅”字李纹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冻脸有痕皆是血,醉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花”字薛宝琴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好了歌解注》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

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

《警幻仙子赋》

方离柳坞,乍出花房。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影度回廊。

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荷衣欲动兮,听环佩之铿锵。靥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

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珠翠之辉辉兮,满额鹅黄。出没花间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飞若扬。

蛾眉颦笑兮,将言而未语,莲步乍移兮,待止而欲行。羡彼之良质兮,冰清玉润,羡彼之华服兮,闪灼文章。

爱彼之貌容兮,香培玉琢,美彼之态度兮,凤翥龙翔。其素若何,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菊被霜。

其静若何,松生空谷。其艳若何,霞映澄塘。其文若何,龙游曲沼。其神若何,月射寒江。应惭西子,实愧王嫱。

奇矣哉,生于孰地,来自何方,信矣乎,瑶池不二,紫府无双。果何人哉?如斯之美也!

咏白海棠限门盆魂痕昏——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菊花诗——

《忆菊》蘅芜君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种菊》怡红公子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供菊》枕霞旧友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画菊》蘅芜君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簪菊》蕉下客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菊梦》潇湘妃子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访菊》怡红公子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愁。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

《对菊》枕霞旧友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人物短评范文300字高中第12篇

红楼梦人物评价

《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帝四十九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其中一共写了多少人物?是如何评价这些人的?

一、贾宝玉

主人公贾宝玉是一个又奇又俗的人物。构成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叛逆。他行为“偏僻而乖张”,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鄙视功名利禄,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他痛恨“八股”,辱骂读书做官的人是“_禄蠹”,懒于与他们接触拜会。

他不喜欢所谓的“正经书”,却偏爱于“杂书”,钟情于《牡丹亭》、《西厢记》。他还对程朱理学提出了大胆的质疑,认为“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了。”这充分显示出了他是封建君主制度的“逆子贰臣”。

他认为“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在这种骇世惊俗的思想指导下,宝玉终日“在内帏厮混”,并钟爱和怜悯女孩子,钟爱她们的美丽、纯洁、洋溢的生气、过人的才智,怜悯她们的不幸遭遇,怜悯其将嫁与浊臭的男子,失去了她们的圣洁之美。贾宝玉道:女子出嫁前为珍珠,嫁人后便失去光芒成了死珠,再老便与污浊男子同流,成为死鱼眼了。他甚至为自己生有一个男子之身而感到无可挽救的遗憾。

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无疑就是与林黛玉的相爱了。这场恋爱,一方面开始于叛逆性格,另一方面又促使了他的叛逆性格的最终形成。这是他生命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叛逆行为。宝、黛不但要求婚姻自主,而且在恋爱中背离了封建社会的人生之道。他们在反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导致了两人的悲剧结局。

二、林黛玉

林黛玉是一个才华横溢而性格孤傲的女子,“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则是她的写照。她从小失去双亲,寄居在荣国府,虽然贾母对她疼爱有加,但由于清高自尊的个性,她常生“寄人篱下”的伤感。

她多愁善感,常常为别人不注意的小事而悲伤流泪。正如小说中所描写的“黛玉葬花”一幕,就突出了这一点。花开花谢本来就是自然景象,但她却由此而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聚散无常。她为落花叹息,她把宝玉引为知己,同看《西厢记》,把人生的希望都寄托在宝玉身上。她深爱着宝玉,但又感到很难如愿。于是,她因想争取自己的位置但又多次失败而顾影自怜,暗泣于无人之处。

她的内心世界似难捉摸,但也常常将其显露于外。若宝玉“得罪”了她,她便生气,泪水涟涟,甚至为他而生病。表面上这样,其实内心仍是挂念着他,借口去看他。宝玉一病,她为之而伤心,为之而哭泣。但由于封建礼教道德的约束,她不得表白,不得自已,最终在宝钗出阁之日郁郁而死,没能了却自己的心愿。

曹雪芹深爱他笔下的林黛玉,爱她的一切,爱她的笑和泪,爱她的喜与悲。正是由于这种刻骨的爱,才使他将黛玉对宝玉的一段痴情演绎得美丽异常,刻画得入木三分,为世人塑造了一个“心较比干多一窍”、反封建礼教的光彩照人的形象。

三、王熙凤

荣府内,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她便是王熙凤。王熙凤的阴毒可谓人人皆知,作为荣府“总管”,她弄权作势,两面三刀。她用毒计害死贾瑞,又阴谋逼死尤三姐。她生性尖酸刻薄,到最后害了全家。她的个性是泼辣的,文中处处都不忘点明这一点,像她过生日那天,与那_拼命,向老太太求救,足以见得。但毕竟她很能干,荣府上下大小事务都得她说了算,又善于迎合贾母,深得老太太的宠爱。又因此遭到嫉妒。

四、探春

贾探春,贾政之女——她没有黛玉的纤细怜人,没有宝钗的乖巧伶俐,没有香云的活泼开朗,却有卓超的才干,过人的智慧,深僻的见解,远大的眼光,这些在第五、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贤宝钗小惠全大体”中精彩地表现出来了。

王熙凤因病卧床不起,便由探春、宝钗,李执等人主持家务,此期间,探春查看家中大小帐目,发现发放给各个房的月钱和发放给买办的重叠了,便想出了两全的办法,与宝钗等人商议.“年里往赖大家去,与她们那儿的姑娘闲谈,才知她们吃的笋菜鱼虾,一年还有人包了,年终足有二百两银子,从那日我才知道,一个破荷叶,一根破草根子都是值钱的。”发放月钱重叠之事于贾府已早有弊,可满园子的姑娘丫头无一人能指出个一二三来,探春却从赖大家中得到启发,和自家的情况对比,最后提出好的办法,岂不是足以见她的办事能力和精干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素质。谁怪宝钗说“真真膏粱之谈!你们虽是个千金,原不知道这些事”而后宝钗又玩笑似的说“你才办了两天事就利欲熏心,把朱子都看虚了。你再出去,见了那么利弊大事,越发连孔子也都看虚了呢。”探春闻此言,却一本正经地回答“你这样一个通人,竟没看见姬子书,当日姬子云:‘登利禄之场,处运等之界者,穷尧舜之词,背孔孟之道……”如此一番精辟的言辞,岂是一位普通女儿说得出的,非有政治眼光能矣!

第五十六回中的探春,以处事的'果断干练显示出了她卓超的才干,而宝钗的嬉言却引出了她政治性的言论,真是叫人回味无穷,拍案叫绝!

五、薛宝钗

纷飞蝴蝶绕楼院,暖逐东风扑几回。扇影乱摇忙玉腕,粉痕斜溜湿香腮。偶因游戏间消遣,岂为迷藏暗捉来。恰怪亭中私语久,防人忽把绮窗开。薛宝钗在《红楼梦》中份演着重要的角色。她是封建各种礼束的守卫者,并且自身深受其害。她在家中与人关系甚好,受众的喜爱。她的性格中有王熙凤为人的圆滑,林黛玉小心和与贾宝玉完全对立的封建束缚的思想。如在每四十八回中,薛姨妈道:“……莺儿一个人,不够伏侍的,不要买一个丫头来你使。〃宝钗道:“买的不知底细,倘或走了眼,花了钱事小,没的淘气。倒是慢慢打听着,有知道来历的人买个还罢了。〃这里表现出她的处事小心。又如香菱向宝钗道:“我原要和太太说的,等在爷去了,我和姑娘做伴去。我又想恐怕太太多心,说我贪着园里来玩,谁知你竟说了!〃宝钗笑道:“我知道你心里羡慕这园子不是一日两日的了,只是没有空儿……,所以趁着机会,越发往上一年,我也多个做伴的,也遂了你的心。〃这里表现出宝钗了解家人心里,为人圆滑。总之,薛宝钗是个深受封建束缚的人。

六、刘姥姥

红楼梦》中出场人物有四百多位,而且个个栩栩如生,就是那些着墨不多的次要人物,也是写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就拿刘姥姥来说说吧。

出身乡村的刘姥姥来到了贾家,凤姐导演了一幕闹剧,在贾母那里吃饭的时候,丫鬟只捡了一个鸽子蛋放在刘姥姥那里,刘姥姥不知羞耻地说:“老牛,老牛,食量大如牛”,此时老刘那种直爽,快直的农民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然后刘姥姥又说:鸡蛋俊,小巧”,说明她见识敷浅,只知道吃。到后来鸽子蛋滚到地上,刘姥姥赶紧去拣,其农家那种艰辛勤俭穷酸的形象跃然纸上,与高贵阔气的贾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封建官僚与穷苦百姓差距之大,讽刺了当时的封建社会。最后,她与众姑娘对联,用的都是粗俗的言语,可见她文化甚少,引得大家一阵大笑。

人物短评范文300字高中第13篇

我认为刘四爷是一个好人。首先,他之前虽干过许多坏事,但他在出狱以后改邪归正,开了车厂子,用正当的方法去挣到属于自己的钱。一个人不可能不犯错误,但只要认识到错误,并改正,就是一个好人。第二,他让给自己拉车的光棍随便住,有什么急事急病一定会伸出援手。也可见他很讲义气。第三,当祥子很久未归,丢了车子时,刘四爷还同意虎妞请他吃晚饭,也看出他是个慈悲的人。第四,祥子放心地把仅有的三十元暂时存放在刘四爷那里,也侧面写出了刘四爷的值得信赖。第五,当祥子想买车时,刘四爷就主动要借他钱,并给他降利息,也可见他的怜悯穷苦。

所以我认为刘四爷是好人。

人物短评范文300字高中第14篇

我的爷爷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他很爱我。

一天,我做作业遇到一只“拦路虎”,怎么想也做不出来。爷爷看见了,关心的问我:“小孙女,怎么了?爷爷陪你一起做。”说完坐在我旁边,和我一起想。不一会,拦路虎解决了,作业还得了个优呢。

爷爷懂厨艺,每天都是他给我们做饭,吃饭时爸爸妈妈给爷爷夹的菜,爷爷都不舍得吃,悄悄又夹给我。放学后,爷爷总是变着花样做饭,给我吃好的,自己却吃我吃剩的。有一次,爷爷给我做红烧排骨吃,自己在角落里悄悄吃着什么。我走过去一看,是昨天的我吃剩的红烧鱼和前天的米饭。我问他:“爷爷,你怎么吃这个呀?”爷爷笑着说:“傻孩子,爷爷胃口大,如果和你一起吃,你就吃不多了。快去吃吧,排骨要凉了”。我马上坐下吃。

爷爷每个月都给我一笔可观的零花钱,这些钱把我的书费,杂费都交齐了,还剩下一大半,我就用了买书,书多了,爷爷就自己掏钱为我买了一个大书柜。

我爱爷爷!

人物短评范文300字高中第15篇

唐人认为孟诗是“元和体”的一种,“元和已后”,“学矫激于孟郊”(李肇《唐国史补》)。唐末张为作《诗人主客图》,以他为“清奇僻苦主”。宋诗人梅尧臣、谢翱,清诗人胡天游、江湜、许承尧,写作上都受到他的影响。对孟诗的评价,持褒义论的,韩愈、李观以后,有贯休、黄庭坚、费衮、潘德舆、刘熙载、陈衍、钱振锽、夏敬观等;持贬义论的,有苏轼、魏泰、严羽、元好问、王闿运等。他和贾岛都以苦吟著称,又多苦语。苏轼称之“郊寒岛瘦”(《祭柳子玉文》),后来论者便以孟郊、贾岛并称为苦吟诗人代表,元好问甚至嘲笑他是“诗囚”(《论诗三十首》)。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出自北宋宋敏求所编刊,黄丕烈所藏北宋蜀本,已不可见。陆心源所藏汲古阁影宋精本,今归日本。通行本有汲古阁本,闵刻朱墨本。《四部丛刊》影印杭州叶氏藏明弘治本。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刊印华忱之校订《孟东野诗集》,末附孟郊年谱、遗事辑录。注释有陈延杰《孟东野诗注》,夏敬观选注《孟郊诗》。事迹可参考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新、旧《唐书》本传、夏敬观《孟东野先生年谱》、华忱之《唐孟郊年谱》。

诗词鉴赏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最后两句,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言”有些刊本作“谁知”和“谁将”,其实按诗意还是作“谁言”好。诗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真有“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意,感情是那样淳厚真挚。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此诗写在溧阳,到了清康熙年间,有两位溧阳人又吟出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尚萦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可见《游子吟》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是历久而不衰的。

个人作品

人物短评范文300字高中第16篇

他是千千万万个父亲中最普通的一个。他没有呼风唤雨的权势却足以在我心头栽种无数朵幸福之花。他布满老茧的宽厚手掌成了我栖息的海洋,而我也成了他掌心海里的鱼,我爱我亲爱的爸爸。

他的胸膛是我天堂,他怀里有我最喜欢的温度。他用宠溺的目光目睹我的成长。年少的我却把他的爱视为禁锢我的牢笼。父亲,原谅我多年以后才读懂你。

父亲用他粗砺的手指榨尽所有温柔倾心编织我年少浮华的梦,梦里的我很幸福。时光过隙,从指间,从眉间,从发丝。总之,我们抓不住时光的尾巴。多年以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亲,用期望化作利剑全数打造我的梦。于是,我接触到了更广阔的天空。所以才明白他的怀中才有最适合我的温度。

记忆中,他从来没哭过。他说不流泪的男人才坚强,坚强了才能保护他之所爱。他总是在暮色悲凉的时候牵着我的手,用厚实的手掌轻捻我的头发。他说,怎么长得那么快,还没抱够就快抱不动了。残阳满满扑洒在他的脸庞,皱纹显得那样悲伤,白发来得那样慌张。我的父亲,他在苍老。就像稀稀疏疏的星空洒下几抹流星的剪影,就像高大苍翠的树木惊慌失措步入冬季。我的父亲,时光带走你的容颜却带不走你蓬勃活力的心。我的父亲,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是你灿烂的阳光。

人物短评范文300字高中第17篇

祥子丢车回到车厂四爷首先做的便是打量祥子,对祥子体现出了满满的警戒,当祥子请他帮忙,刘四爷却首先想到自己的利益,“怕祥子的话有鬼病,他不便代人存着赃物_,由此可见刘四爷是个见钱眼开的人。

在寿宴上刘四爷见寿礼少,便一心觉得自己上当受骗,遭糊弄了。心中的不爽便撒到女儿身上。他又看不起祥子等劳动人民,因为死要面子又和女儿吵翻。可见刘四爷是利欲熏心,死要面子的人。

刘四爷开了车场,江湖上混的经验使他对穷苦的车夫很能拿捏。有人交不起车租,他就“像破水壶似的”将他扔出去。刘四爷活像一个提线木偶的控制者,演绎了一个独载专制的剥削者形象。

刘四爷年轻时闯荡江湖,干尽了伤天害理的事。从_里出来,当时的'社会背景已不容许他胡作非为,刘四爷便“改邪归正”,做起了剥削车夫的车场主,说是“改邪归正”,从老舍的字里行间中“他自居是改邪归正,不能不小心,而且知道怎祥小心”,可见刘四爷仍是蠢蠢欲动的大恶人。

人物短评范文300字高中第18篇

多年以前,在我刚刚踏上成吉思汗陵的泥土时,我还对它无所知晓。脑海里只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诗句。后来看了其中的壁画,听了大人们的讲述,才知道这个蒙古人一生中的曲折。

老实说,我对那些表现铁木真生平的壁画并不感兴趣,听大人的讲述也不大认真,因此只记得个大概,知道它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出了那间画着壁画的房子,我驻足在山坡之上,俯瞰四周宽阔的景象,一片浓绿带着凝重的幽深,到了远处开始模糊了。我深吸了一口气,舒畅之余有一些压抑。我知道这里有一个勇猛彪悍、奇特而不屈的灵魂,却不知道这平静背后昔时的那般景象。

直到近日,铁木真再次闯入我的脑海。一篇评述铁木真的文章中说到了他的曲折和残暴,当然,还有他的那个“嗜血”的民族。我又将先前脑海中那个尚未完全定型的轮廓拾起。我承认铁木真的个性和心理及大程度上受到了他的经历的影响。那种动荡不安的生活,丧亲流血的痛苦,还有形势对他的逼迫,一次次向他证明强大和金钱的重要。在这样的生活背景之下造就出的铁木真注定就要成为他的那个样子的。

在我眼里,他是个很情绪化的容易走极端的人。作为一个个体,他的存在并无特别,然而令人觉得可悲的是文化和生灵在他的征服中被弄的痛苦不堪,无辜者在他的铁蹄之下血泪满山。这是因为本该是属于他个体的东西被放大到了一支军队,一支强大的有杀伤力和影响力的军队啊!

因而,他的军队几乎成为一群魔鬼。这些有血性、重义气、有感情的蒙古人就这样成了魔鬼?!成吉思汗年轻时的遭遇是值得同情的,但我们无法原谅因此而导致的对生命的杀戮和对文化的摧残。就连我这个蒙古族人都无法原谅。那么我们是否因为此而完全否定了元朝呢?

成吉思汗只是蒙古帝国的缔造者,他的一生都在为征战而奔波,这是一位开国帝王必然要经历的。而在他的后人手中,基业得以发展,尤其是到了忽必烈时期。元世祖接受和提倡以儒学为主的汉族传统文化,各地学校得以恢复和发展。史书上亦记载了元朝的独特文化。我国文学史上的三座高峰之一——元曲,就产生在这个朝代。

无论如何,成吉思汗是个颇受争议的人物。一个人物颇受争议说明他是值得被人们去探讨、去认识的。任众说纷纭,成吉思汗和他的元朝毕竟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而这位誉满天下而又谤满天下的蒙古人也已成为尘封的历史中一个留下深刻印迹的人物。人们到底因为什么记住了他?我只想说,他的背影并不能完全代表他的朝代,尽管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这个民族的骄傲与悲哀。

人物短评范文300字高中第19篇

红楼梦人物评价贾宝玉

贾宝玉是女娲补天弃在青埂峰下的一块顽石和赤霞宫神瑛侍者转世真身,荣国府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次子。因衔玉而诞,系贾府玉字辈嫡孙,故名贾宝玉。

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第一主人公;是曹雪芹满怀理想和激情,倾其心血和才力创造的艺术形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全新的不朽典型。脂砚斋称贾宝玉是“古今未见之一人”,并说“不独于世上亲见这样的人不曾,即阅古今小说传奇中,也未见这样的文字:”同时,贾宝玉这一人物形像既丰满深刻,又生动鲜明,至今还流行在生活中,并且将会永远活在人间。

然而,旧世界里出现的新人,往往被世俗看成乖僻邪谬,不近人情,甚至被人看成狂、疯、痴、呆、傻,无复人理。这正是先觉者们普遍的命运。贾宝玉不仅在《红楼梦》中成了“百口嘲谤,万目睚眦”的对像,被看作疯、痴、呆、傻,被王夫人骂为“孽根祸胎”、“混世魔王”,就是在读者和“红学”家眼里,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贾宝玉是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有人说他是新兴市民阶层的代表;还有人说,贾宝玉的民主主义思想是“古已有之”的,他的叛逆性格是对古代民主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也有人说,贾宝王叛逆性格的形成,是由于受大观园“女儿国”的影响。贾宝玉到底是一个什么形像?他在书中处于什么地位,起着什么作用?这一形像有什么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关于贾宝玉的来历,《红楼梦》开篇讲了个荒诞神奇而又寓意颇深的故事,女娲炼石补天,炼成了三万六干五百零一块;结果单单剩下一块,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这块顽石自经女娲锻炼,灵性已通,自来自去,可大可小;原来高十二丈见方二十四丈的庞然大物、却缩小到扇坠儿一般,而且是鲜莹明洁的宝玉模样。一天,遇着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在它上面缕了几个字,携它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走一遭。于是,石头城中,荣国府内,生下一位公子,一落胞胎,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这就是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那块顽石的幻相。

本来一块顽石,无知无觉;坦然洪荒之中,平静安宁,悠远恒久。偏偏又通了性灵,并且变成了人,有了感觉,有了情义,有了灵魂,享受了人间的诸种美妙,也吃尽了人间的种种痛苦。但最终还要变成石头,还要回到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这是一个圆环,无始无终。这不但是贾宝玉的“历史”;也是宇宙和人类的历史。——如今且书归正传,分析一下贾宝玉这个人物形像。

热爱女性、尊重女性、崇拜女性,是贾宝玉这个典型的最突出的特征。《红楼梦》反复写了这个特征,有时还用神话(如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的故事,“太虚幻境”的描写)和夸张的笔墨(如“抓周”试志,对刘姥姥信口开河信以为真)渲染强调这一特征。他还没有出场之前,别人就介绍了他七八岁时说的孩子话:“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骨肉。”后来书中又写他这样的想法:“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他对许多少女都多情。不但对于活人,连画上的美人也伯她寂寞,特意去“望慰”一番。他既然对许多少女都多情,就不能不发生苦恼。有一次,当林黛玉和史湘云都对他不满的时候,他就不能不“越想越无趣”——“目下不过两个人,尚未应酬妥协,将来又欲何为?”又一次,当晴要和袭人吵闹的时候,他就伤心地说:“叫我怎么样才好呢?把这个心使碎了,也没有人知道。”虽然通过“龄官画蔷”一事,“自此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不可能死时得到所有女孩子的眼泪,但他喜欢在女孩子身上用心的痴性并没有改变。这就是鲁迅所概括的:“爱博而心劳”。也如警幻仙子所说的“意淫”。这样概括和形容贾宝玉的性格特性,不单因为贾宝玉生长在少女群中,多所眷爱,而且他的爱并非只是男女之爱,而是更广泛意义上的对周围不幸者的爱。所谓“爱博”或云“博大的爱”似应包含两层意思:其一,这种爱是广义的,包括亲近、爱恋、体贴、尊重、同情等;因此其二:这爱所及的对像也就是比较广泛的。不限于黛、钗、湘,也包括晴、袭、紫鹃、鸳鸯、平儿、香菱和其他一些小丫头,等等。惟其“博爱”,所以“心劳”。设想贾宝玉心目中仅有一黛玉,他哪里至于如此劳碌!为人担忧,代人受过,替丫头充役,这类事在贾宝玉的“行状”中简直多不胜举,俯拾即是。即如“平儿理妆”一节,事情原本与宝玉毫不相干,然而他十分同情平儿的不幸,不仅“劳形”、为其理妆,而且“劳心”、叹其身世。他想到“贾琏惟知淫乐悦己,并不知作养脂粉;平儿并无父母兄弟姊妹,独自一人,供应贾琏夫妇二人。贾琏之淫,凤姐之威,他竞能周全妥帖,今日还遭荼毒,想来此人命薄,比黛玉尤甚。”但因他能为平儿理妆,补偿了他平日不能“尽心”的“恨事”,竟感到是“今生意中不想之乐”。香菱因斗草弄脏了石榴红绫裙之后,他让袭人将同样一条裙子送给她换,也是很高兴得到这样一次“意外之意外”的体贴和尽心的机会。后来他又把香菱斗草时采来的夫妻蕙和并蒂莲用落花铺垫着埋在土里,以至香菱说他“使人肉麻”。可见宝玉并不因为钟情林妹妹而一叶障目,无视其他众多女儿的不幸和痛苦。他的心怀,可算得较为博大的。即以其对林黛玉的`爱而言,如果仅属单纯的性爱,也不至于“劳心”到那种地步。他对黛玉的爱,正是以同情、关切、尊重、相知为基础的。同情和爱情自然是两回事,但同情可以是爱情的起点和支柱。这边,一曲《葬花辞》尚未吟罢;那边,早已恸倒在山坡之上了。足见宝玉对黛玉的身世、处境、病体、心性体察最深,感受最切,这些绝不是单纯的性爱所能包容的。贾宝玉的“多所爱”的确包含了对弱者的不幸和痛苦的同情和关切。这种性质的爱,或许就叫人道主义吧!

《红楼梦》用许多笔墨描写和渲染了贾宝玉的这一性格特点,使之异常鲜明和突出,并且又是如此重要:去掉了它也就没有贾宝玉。这就是这个叛逆者得以鲜明地同文学上和历史上其他叛逆者区别开来的缘故。这就是曹雪芹的独特的创造。

贾宝玉的这种崇拜女性的性格特点,是和他身上的整个叛逆精神一致的。封建社会是“男尊女卑”,而贾宝玉竞翻了个过儿:“女清男浊”。这在封建统者看来就是一种叛逆,自然会引起“百口嘲谤,万目睚眦”;而且贾宝玉完全否定了他的家庭给他规定的道路之后,除了少女们的纯洁可爱,能使他尊敬和爱悦之外、现实生活中再也没有什么事物值得他献出青春和生命的了,特别是对林黛玉的坚贞不变的爱情,成了他精神上的唯一支柱。第七十一回,鸳鸯和探春诉说着大家庭的矛盾和苦恼,尤氏说宝玉“只知道和姊妹们顽笑”,“一点后事也不虑”。宝玉说:“我能够和姊妹们过一日是一日,死了就完了,什么后事不后事!”这句话虽是玩笑话,却说得很悲伤。宝玉为什么那样爱和女孩子亲近?怎样解释他的“女神崇拜”的特点?第七十八回,贾母曾这样说到她对宝玉的看法:

我也解不过来,也从未见过这样的孩子。别的淘气都是应该的,只他这种和丫头们好更叫人难懂。我也为此提心。每冷眼查看他,只和丫头们顽闹,必是人大心大,知道男女的事了,所以爱亲近他们。既细细奎试,究竟不是如此。岂不奇怪?想必原是个丫头错投了胎不成?

少年男女本来容易有互相爱悦之情。贾宝玉又是生活在那样的环境里,和很多美丽聪明的少女很接近。而那些男人和已婚的女人本来没有或极少使他喜欢的,只有少女们比较天真纯洁,而那些被压迫的奴隶身分的丫头,其身世遭遇更容易引起他的同情。贾宝玉说的“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这是一个有着诗意像征的概念,跟林黛玉以花自喻是很一致的。“女儿”是像花一样鲜艳、美丽、芳香,像水一样的清澈、晶莹、明洁,她们的青春生命里闪耀着真和美的光彩。贾宝玉正是从她们身上看到了人生的价值,发现了优美的灵魂和纯真的爱情。这感动着他,使他甚至忘却了自己。他对少女的爱,本质上是纯真无私的。这正反映着他的人本主义的理想。

但是,贾宝玉的女性崇拜并不是无限的。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不好的毛病来;虽然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得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分明一个人,怎么变出三样来?”书中小丫头春燕评论得很对,她说:“这话虽是混说,到也有些不差。”为什么说不差呢?这是因为在封建社会里,不论是统治阶级的结了婚的妇女,还是他们的女仆,也是年龄越大就沾染恶习越多。抄检大观园时,斥逐司棋的周瑞的老婆气势汹汹的样子,曾经深深地激怒了贾宝玉,他指着恨道:“奇怪!奇怪!怎么这些人只一嫁了汉子,染了男子的气味,就这样混帐起来,比男人更可杀了。”这说明贾宝玉并非无缘无故恨结了婚的老婆子,而是她们沾染了恶习,失去了纯朴,将自己曾经受过的苦再如到别人身上。

贾宝玉对待妇女的态度,反映了他的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这不是“性爱的美感”,而是充满了社会的理想。贾宝玉所爱的正是受压迫的一群弱者,而他所憎恶所痛恨的却只是压迫者及其爪牙。这在客观意义上,就有着从封建礼教压迫下解放妇女的要求。这种初步民主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想,与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是一致的。构成贾宝玉叛逆性格的还有其它方面,如他反对封建婚姻制度,反对科举,反对八股文,反对封建礼教等等。他是封建贵族阶级的贰臣逆子;他是新生的市民阶层的典型。他的出现无疑是对封建社会的冲击和破坏,意味着封建社会“忽喇喇似大厦倾”!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已经明白曹雪芹用他的高度的想像力所创造的石头故事的深刻寓意,以及那个通灵宝玉究竟实质是什么。原来问题的核心是:贾宝玉处于荣国府继承人的地位;他的“聪俊灵秀”的天赋,使这个贵族家庭对他寄于特别高特别殷切的希酬要求;然而,他不仅丝毫无意于立身扬名、治家经国,而且他对那个家、国已经彻底绝望,并走上背叛的道路。他和他的父亲是那样水火不容,势不两立。他不爱读的书,偏偏要他读;他不爱做八股文,偏偏要他做;他不爱和那些峨冠博带的家伙应酬,偏偏逼他出去应酬;他认为茫茫尘世,只有女孩子们的世界是一片净土,他的父亲总要把他拉出这片净土,他的母亲总要来摧残这一片净土,还有他的伯父、哥哥、侄辈之流总要来污秽、践踏这片净土。特别是,他爱的人,偏偏不许他爱;他不愿结的姻缘,偏偏要他结。“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个人物就是处在这样纠缠不解的矛盾痛苦中。所谓顽石幻化通灵宝玉,无非就是对于这种纠缠不解的矛盾的解释。这就是说:贾宝玉的本质,对于封建贵族家庭来说,本来只是无用的顽石;而他的地位和天赋,却又使他在贵族家长心目中是“宝玉”。真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相关评论/贾宝玉

人物短评范文300字高中第20篇

日子不可能总是这样过,比如太阳会落山比如玩到高兴地时候妈妈会叫我们回家比如手里的冰激凌不抓紧吃就会融化成一滩水。那年秋天的时候你突然对我说你要转学了,不能在这里住了,然后把我总是向你要的几本书给我,说是“临别的礼物”。

我从来没有想过什么离别什么搬走,对我来说课本上写的什么关于离愁的东西,那些东西就像是你离开我不真实,直到你开口的时候。我呆呆的看着你看到你眼睛里有什么晶莹的东西流出,然后低下头来,只是咬着唇不说话。而后你只说了什么时候走,就离开了,我听得见你压不住的哽咽声。

我没去送你。其实我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直到我看到飘里面的那句话,只要没听到沙土掩埋棺木的声音,那人就没有死。大概我就是这么做的,可是你还是不见了。那天晚上我抱着被子,被子被我攥的变形了也没发出什么声音。

之后迷迷糊糊就睡着了。次日被老妈抓起来,刷牙洗脸,一切都没怎么变,可是我上了路经过那条街口再看到那条犬的时候想去找一个背影,突然想到你走了呆了呆然后哭的一抽一抽的。而后在家里养了一只鹦鹉,就是刚才说的那只。

其实一切都没怎么变,上课铃还是像堵住了那样,作业还是那么多,然后老妈还是那么唠叨,除了不见的你。

人物短评范文300字高中第21篇

王顺友所表现出来的职业性令人肃然起敬。只要具有这样的职业性,再平凡的工作都会呈现出一种不平凡的伟大。

【运用方向】

⑴平凡与伟大。⑵耐得孤独,享受旅独。(3)奉献者的给予与获得。(4)热爱本职工作。(5)责任重于泰山。(6)人生境界。⑺坚韧与执著。⑻自然而本色之精神。

(一)

今天我读完了郭沫若的《女神》,也想起了早些时候,我到郭沫若故居的情景,乐山沙湾古镇沉浸在一片寥峭寒雨之中,我对郭沫若仿佛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对他的作品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遥想当年领军创造社的辉煌,《女神》《星空》的灿烂,《屈原》与《棠棣之花》的朗声高调……如今全部成为了《天上的街市》里《沙上脚印》,最终淹没在《黄海中的哀歌》,一切的一切都为商业社会的《天狗》所吞噬,在《辍了课的第一点钟里》的那一刻,怕死的,饱受屈辱的诗人《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死》,《死的诱惑》啊,《火葬场》!在这《洪水时代》,《太阳没了》,只剩下《月下的司芬克司》,在《黑的文字窟中》到处都是《如火如荼的恐怖》,《金钱的魔力》控制了整个世界,《朋友们怆聚在囚牢里》,《血的幻影》《歌笑在富儿们的园里》……

当下,我为一个笃信文学的迷茫人,独自徘徊在沫若故居后花园里,在灰蒙蒙天空之下,望不见远处的美人山,仅有冬树的寂寞,屋檐水的滴落,沫若儿时读书的绥山山馆毫无声息地旧,好衰时哟。

“鲁、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这位在旧版《现代中国文学》上声名赫赫的中国现代文人,此时此地,在自己的故乡连同自己的故居,都成了历史的一颗琥珀,一颗栩栩如生而被尘封遗忘的文物。

当我跨出沫若故居门槛后,蓦然回顾,惊讶这故居竟然为这乐山沙湾古镇最后的瓦房民居了,那个旧时代最后的残梦了。

远山无影,寒气笼罩着沫若故居老屋,真个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切切,叫人也无从寻寻觅觅了……

多读读这些文人的作品,多走走这些文人走过的地方,感受一个文学的世界。感谢郭沫若让我对文学燃气热血。

(二)

今天,我读了郭沫若繁荣作品《女神》,这本书是19才结集出版的,诗的格式的新颖到现在都另我惊叹,虽说郭沫若先生已经与我们隔世了。你可能说他的诗太过重复,你可能会说他的诗一短两句话,一长四五页,你还可能会说他的诗多是像说、不美。可能吧,你读诗追求的是那些,但你读女神,你也许会改变自己的追求了,也不说改变,算是对那些情感炙热的诗有了另一种看法了。

《女神》就是郭沫若先生那炙热的情感、炙热的血写成的。《女神》是一本不错的书,是一本可以改变你品味的书,可以让你的思想升华到另一个阶段。

(三)

读郭沫若之诗集《女神》,想其在1949年之后的一举一动,《女神》时的浪漫大胆、热烈与自由在其身上消失得无影无踪,堕落之快,如乘神七。

三国里,你最喜欢谁?

和大部分人一样,我最喜欢诸葛亮

三国的一大亮点莫过于诸葛亮也!想必他的大名各位都是耳听入关如雷贯耳了吧。他最大的亮点,就是他的谋略

若没有他,刘备也平不了荆州,成不了一番大事业。

诸葛亮,字孔明。今山东省沂南县南人。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四年前,他勤读书,广交游。

诸葛亮不仅仅是一位谋略家,还是一位发明家。他革新了连弩,能同时发射十箭;制造的“木牛流马”利于山地运输。更为我们留下了着作《诸葛亮集》。

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占据荆州、益州,谋取西南各民族的支持,联合孙吴,对抗曹魏而后统一天下的建议,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在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后,又占领了荆、益两国。当政期间,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抑制豪强。

诸葛亮死后,镇南将军刘弘作《诸葛武侯宅铭》,在隆中设了祠立庙。

傅干曾经夸过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

正如综上所说,诸葛亮可以算是一个阴险至极可以又很正直的一个人。这两个看似相反的词语用到他的身上却恰到好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他把你卖了,你还是很高兴的帮他数钱的感觉。

诸葛亮可以说是才华出众,至今恐无人能敌。可我说:也不尽然。有人能与他相提并论

是谁?你说呢?

当然是皮匠啊!

我想说的是,既然喜欢,就一定会有喜欢的理由。既然喜欢,我们就应该以他为我们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习诸葛亮的优秀品质,凡事都三思而后行,谨慎而又小心。在生活上以他为榜样,要慎重思考和分析问题。

不过“学习”和“模仿”还是不同的。凡是加个“太”字就变得不妥了。在以前,你若没算计好命就没了。而如今不同,做错了还有补救的机会。太谨慎小心、犹豫不决反而容易适得其反,错失机会,不容易被人接纳。

若做到这点,你就是那位皮匠!

贾平凹短评

贾平凹写作风格

贾平凹的`散文内容浩瀚,五彩缤纷,从抒写的内容和笔调去看,可以归成五类:第一类是情绪小品,以抒写某种特定的情绪为主,如《大洼地一夜》就是代表;第二类是场景小品,以写各类场景为主,如《静虚村记》、《黄土高原》等;第三类是人物小品,粗线条勾画人物为主,如《摸鱼捉鳖的人》、《在米脂》等;第四类是随笔,综论人生,针砭世情,如《人病》、《牌玩》等;最后一类是风物小品,描摹风俗,记述玩物,如《陕西小吃小识录》、《玩物铭》等。

贾平凹于传统的散文写作中,取了个大突破─凡对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个人内心情绪(爱与恨),或偶尔感悟到的某些哲理等,都呈现文中。那份坦诚、不摆架子、不高调等性格,亦是他赢得读者的方法之一。在他文中,不难发现贾平凹的赤子之心,于现今复杂的社会里的确难寻。而且,贾平凹对美感的追求,于字里行间清晰易见。他不单只在乎自我领略,亦愿把这审美路径向读者介绍及实践。

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题记起起浮浮,明明灭灭,历史的车轮缓缓地驶过,眼看端午节就要到了,我忽然想起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

从小家长就给我讲他的故事,我很崇拜他、、、屈原是一个很有政治才能的人,后来楚国眼看就要灭亡,屈原眼看自己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了,也曾认真的考虑过出走他国,可最终还是不能离开故乡,于悲愤交加中,自沉于汨罗江,殉了自己的理想,后来人们就把5月5日这一天作为纪念屈原的日子了。我不知道屈原是以何种心情何种脚步来到汨罗江的。奸臣的陷害,王君的昏庸,百姓的疾苦,楚国的危在旦夕,当他知道这一切都是他无法挽回时,他选择了与日月争光,他选择了让后世的我们扼腕痛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他的志,忠诚为国,造福百姓的宏图大志;“举世皆浊唯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是他的心,饱受折磨,无可奈何的疲惫之心。司马迁包含感触地写下了《屈原贾生列传》,写屈原的意气风发,写屈原的精准谋略,终究还是落笔到那个形容枯槁、站立于汨罗江的屈原,终究还是让我落泪了。楚国的烽烟弥漫在汨罗江的四周,丧国的痛楚紧锁在你忧伤的眉头,故乡的思念燃烧在你冰冷的心房,你说沉没?那就沉没,让海平面高过视平线,赤子的心,大葬在汨罗江滚滚波浪里,在冰冷的河床上,你铮铮铁骨化为最柔美的翅膀,在冷漠的水里做最盈动的飘游。载着你最深沉的执着,最坚硬的刚直,悠悠飞舞。

你叫屈原,你的翅膀叫刚直。我们心中永远都会存在一个像你一样的天使。

人物短评范文300字高中第22篇

《红楼梦》是一部内涵丰厚的作品,展示了一个多重层次、又互相融合的悲剧世界。《红楼梦》艺术上的巨大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塑造出成群的有血有肉的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小说中有名姓的人物多达四百八十多人,其中能给人以深刻印象的典型人物,至少也有几十个人,而贾宝玉是其中最主要的人物。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他出身不凡,又聪明灵秀,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但他的思想性格却促使他背叛了他的家庭。他的叛逆性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小说充分描写造成他的性格的生活环境和他的具体境遇的各方面特点,深刻揭示了他性格成长的主客观原因。一方面,以男子为中心的贵族社会是那样虚伪、丑恶和腐朽无能,使他因自己生为男子而感到终身遗憾;另一方面,少女们的纯洁美好又使他觉得只有和她们在一起才称心惬意。他也曾被送到家塾去读《四书》《五经》,但家塾的内容和风气是那样的腐朽败坏,那些循着这个教育路线培养的老爷少爷们是那样的庸陋可憎,他对于封建教育的一套,在感情上就格格不入。他很少接触做官的父亲,畏之如虎,敬而远之。家长从小把他交给一群奶娘丫鬟。那些围绕着他,各以一颗纯真的心对待他的丫鬟,才是他的启蒙老师。丫鬟们的深挚纯洁、自由不羁的品格感染着他,她们由于社会地位所遭到的种种不幸也启发着他。在贾宝玉的直感生活里,她们和那些以世俗男性为主的居于中心统治地位的势力,在每一点上都形成鲜明的对照:聪明和愚蠢,纯真和腐朽,洁净和污浊,天真和虚伪,善良和邪恶,美好和丑陋。贾宝玉在这样的环境里,逐渐形成自己思想感情的爱憎倾向。

贾宝玉是个半现实半意象化的人物。贾宝玉的性格特征就是警幻仙姑所说的:“天分中生成一端痴情。”他的“痴情”,不仅表现在对林黛玉的钟情,还表现在他对一切少女美丽与聪慧的赞赏,对她们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在大观园里,宝玉对女儿们关怀备至。如第三十回他看到龄官画蔷,就想到她“心里不知怎么煎熬呢?模样这么单薄,可恨我不能替你分些过来”。忽然一阵雨来,他首先想到的是提醒龄官避雨而忘了自己也站在雨中,身上淋湿了都不阵地。他对遭受欺凌的女儿更为体贴,一有机会便以自己的一腔柔情去抚慰那些受伤的心。如第四十四回,写平儿受到贾琏和凤姐的打骂,躲到怡红院来。宝玉喜出望外,尽心服侍,精心为平儿梳妆打扮。平儿走后,他又感叹不已:

忽又思及贾琏惟知以淫乐悦己,并不知作养脂粉。又思平儿并无父母兄弟姐妹,独自一人,供应恝琏夫妇二人。贾琏之俗,凤姐之威,他竟能周全妥帖,今儿还遭荼毒,想来此人薄命,比黛玉犹甚。想到此间,便又伤感起来,不觉洒然泪下。

贾宝玉的叛逆性格以“似傻如狂”、“行为乖张”的形式表现出来。“囫囵不可解”的疯话、呆话,带着点孩子气的可笑的行为,包含着对封建社会视为神圣的“文死谏,武死战”这类封建道德原则的蔑视,对仕途经济的人生道路和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的反抗,在疯傻的言行中把神圣视为无稽,把幸福看作痛苦。作品着力描写了他性格发展成长的历史。他生活在罪恶腐败的贵族环境里,不可避免地沾染着一些贵族公子的恶劣习气和腐朽观念,这些坏的东西和他性格中好的倾向并存着。但随着生活中他所见闻的重大事件给予的刺激和教育,随着他在卷入现实矛盾时精神上所受的挫折和打击,他的思想品格里一些腐朽恶劣的东西就慢慢减少了,清除了,他的叛逆思想性格渐渐坚定了,成熟了。例如书中所说,宝玉特别讨厌四书五经和八股文章,可是全家人都竭力劝他、逼他去读经写文、谋取功名,后来就连林黛玉也在当时环境影响下劝说宝玉念四书写八股,但是宝玉听了虽也“觉得不甚入小,但随着众多亲眷家人的再三劝导,随着封建时代历史潮流的不断影响,尤其是抄家后家业破败的境况下,这也就促使宝玉听从了宝钗要他用功读书“以博得一务,聊以安慰母亲遭抄家的那颗破碎的心,因而他就参加了考试,果真中举名列第七。但他赴考中举之目的并非为了想当官,只是仅仅为了使抄家后的贾府门庭再度生辉,以使母亲得到安慰。而后,就在他中举之日,便立即弃官出家、离尘为僧,这却又实践了他那厌恶仕途、与封建统治决裂的决心,宝玉的这一结局,符合其从来厌恶官场、厌恶仕途,始终不为封建统治者效劳的那种叛逆者的个性。

贾宝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动。在他心眼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他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他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与此相连,他憎恶自己出身的家庭,爱慕和亲近那些与他品性相近、气味相投的出身寒素和地位微贱的人物。这实质上就是对于自己出身的贵族阶级的否定。同时,他极力抗拒封建主义为他安排的传统的生活道路。对于封建礼教,除晨昏定省之外,他尽力逃避参加士大夫的交游和应酬;对封建士子的最高理想功名利禄、封妻荫子,十分厌恶,全然否定。他只企求过随心所欲、听其自然,亦即在大观园女儿国中斗草簪花、低吟悄唱、自由自在的生活。“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趁着你们都在眼前,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去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托生为人,这就是我死的得时了。”贾宝玉受时代的局限,找不到现实生活的出路,他要摆脱贵族社会桎梏,而又不能不依附贵族阶级。这就使他的思想性格具有悲剧性的严重矛盾。他的理想无疑是对封建主义生活的.否定,却又十分朦胧,带着浓厚的伤感主义和虚无主义。

贾宝玉否定封建主义社会秩序,但思想上并没有达到否定君权和族权亦即封建主义统治权的高度。一方面他步步发展自己的叛逆思想,完全倾向着被压迫者并且支持他们;他坚持着与林黛玉的爱情,迫切要求婚姻自主;其实这一切,都是凭借封建势力给予他的特权而产生的,他还不可能否定封建主义的统治。他所深恶痛绝的,正是他所仰赖的;他所反对的,正是他所依靠的。他无法与封建主义统治彻底决裂,又不可能放弃自己的民主主义思想要求。因而他的出路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最后只能到虚无缥缈的超现实世界中去。贾宝玉是《红楼梦》中一个典型的悲剧形象。

人物短评范文300字高中第23篇

前几个月,因为要比赛了,训练强度特别大。一不留神,竟把脚给磨破了,这可让我够受的了。每次训练,都如同煎熬一般,痛苦不堪,就连走路都是十指连心的痛。请假吧,又怕到时候比赛拿不出好成绩。于是,我叫爸爸帮我去买了些药,自已涂着用。

一天晚上,做作业做完,已经很迟了都快到九点多了。爷爷还在菜地里干活,可我却已经是睡眼朦胧了。我匆匆洗了个澡,就睡到床上去了,我心想没关系的,一次不涂药没有关系的。于是在睡眠的催眠下,我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当我再一次醒来的时候,外面只有淡淡的月光,我借着月亮的微光,看到床尾有一个人,我定睛一看,是爷爷。可是他来这儿干什么呢?我感觉脚上凉凉的,原来爷爷是一回来就来给我涂药的,生怕我不涂。于是就每天晚上再给我涂一次。

那一刻,我百感交加,有时候,我因为一两件小事就与他吵得天昏地暗,老是说他。可就算这样,爷爷仍然对我这么好,帮我涂药。

我屏住呼吸,生怕惊动爷爷。过了一会儿,爷爷走了,他帮我再一次把被子盖上,我的眼角多了几滴泪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