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设施农业与科学考研方向十篇设施农业与科学考研方向十篇

设施农业与科学考研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9:57

设施农业与科学考研方向篇1

关键词:农业科技平台;现状分析;发展思考;中国农业科学院

科技平台是支撑农业科技进步、凝聚和培养高层次人才队伍、促进国际合作交流、保障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与条件,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科技平台建设与发展,提高科技平台运行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进科技平台交流协作和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其在学科发展、自主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对于促进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为部级农业科研机构,不但肩负着把握世界农业科技前沿,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的重任,而且肩负着引领全国农业科研力量,满足国家农业重大战略需求的重任。面对世界农业科技发展新变革和国家农业重大战略新需求,中国农业科学院正在谋划加快建设若干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和竞争力的世界级农业科学中心和一批引领全国农业科技风向的部级农业科技中心,围绕新时期宏伟蓝图和发展目标,加快建设与之相匹配的多层级、高水平、共享度高的平台体系,充分发挥平台在学科、人才、团队和项目中的聚集作用,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基础支撑。

1新时期农业科技平台发展的形势与需求

1.1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平台建设必须主动迎接科技变革新挑战

21世纪以来,新科技革命步伐进一步加快,科学和技术迅猛发展并高度融合,新兴学科与传统学科不断融合与交叉,世界各国抢占农业科技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愈发激烈,全球农业科技正进入创新集聚爆发和新兴产业快速成长的关键时期。特别是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材料技术、制造技术等高技术迅猛发展,为农业科技发展带来了新的方法和手段,注入了新的活力,给农业科技平台建设提出了新课题。重大工程设施、工程技术中心等科技平台是支撑现代农业科学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比肩国际的重大科技平台更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创新能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2]。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在农业生物技术、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等高新技术研发方面,在生物育种、生物能源、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新兴产业研究方面,迫切需要打造一批起点高、装备强,具有战略性和标志性的重大科技平台,占领农业科技的制高点,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性、前沿性、交叉性科学研究,缩短与世界先进农业科技水平的差距,支撑未来我国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1.2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加速转型,平台建设必须全力满足国家农业科技新需求

党的十提出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战略任务。然而,当前农业仍是“四化”同步的“短腿”。随着城镇化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我国粮食等农产品需求将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农业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这就要求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科技创新驱动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高产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决定了农业科技必将成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决定性力量,这给支撑农业科技创新的平台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重点实验室、改良中心等科技平台是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主阵地和策源地[3],随着国家农业发展方式的加速转型,面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多重任务叠加和各项要求的全面提升,需要在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品种遗传与改良、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通过全方位的科技平台建设,提升农业科技的综合能力,才能有效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

1.3国家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平台建设必须加快适应科技管理模式新调整

近年来,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陆续出台,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正向纵深迈进,我国农业科技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与激烈变革并存的新时期,这给农业科技平台建设与管理带来了新挑战。科技平台是承担和执行国家科技计划的重要载体和基础条件。伴随国家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家科技管理制度正在逐步调整和细化,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构建、科研项目专业化机构管理、五大类科技计划统筹等具体措施正在快速推进。为适应国家科技管理制度变革,保障科技创新和发展能力的提升,必须加快理清平台功能定位,明确平台的支撑重点,加快构建一体化的科学管理模式[4-5]。

2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平台建设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围绕8大学科集群、130个左右学科领域、300个左右研究方向,不断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工作,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部级、部级和院级,创新、支撑和服务”三级三类科技平台体系,平台数量达488个(省级平台未统计在内)。

2.1平台体系现状

围绕农业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高技术发展和共性技术创新,建设创新平台226个,其中,国家重大科学工程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基地1个,建成42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9个农业部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52个院级重点实验室,建成22个国家品种改良中心(分中心)、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2个院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个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和20个院级风险评估研究中心。围绕农业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的条件资源集成系统,建设支撑平台210个,其中,国家作物种质长期库1个、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中心1个、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9个、部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圃12个,建成5个部级野外台站、24个部门重点野外台站、60个院级野外台站,5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7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58个功能研究室、8个综合试验站,以及8个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分中心)。围绕农业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转移与应用,建设服务平台52个,其中,部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3个、部门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34个,建有4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成了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禽流感、口蹄疫等3个国家参考实验室和禽流感、马传染性贫血、马流感、口蹄疫等8个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参考实验室。

2.2主要建设成效

1)科技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据统计,仅2014年,各类平台承担各类科技项目(课题)2654项,合同经费42.88亿元,占全院年度合同经费总额的73%;当年所有7项部级奖励均来自于平台体系,此外,还获得省部级奖励43项,2728篇,其中,SCi/ei论文1352篇;申报和获得专利712项等,各级平台已经逐步成为全院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2)人才团队建设日益加强,凝聚和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各级平台现有工作人员3468人,其中,固定人员2751人,占79%。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农业科研杰出人才36人,杰青11人;在读研究生(含联合培养)2849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992人、博士研究生660人,在站博士后197人。3)条件能力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条件保障能力迈上新台阶。“十二五”以来,在《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规划(2012~2016年)》的重点支持下,各平台实验装备、基础设施投资已达1.7亿元,条件保障能力有了较大改善。4)体制机制建设日臻完善,运行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各平台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指导作用,通过动态考核、开放课题设置、学术交流等措施,不断创新管理手段,完善运行机制,提高了管理水平,保障了平台高效运行。

2.3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

平台建设和运行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支撑学科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和建设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1)平台与学科发展系统性、配套性不强。重大科技平台多集中在作物、兽医、畜牧等学科,工程机械、信息经济等学科重大科技平台建设仍显不足,智能装备、农业大数据、农业物联网等新兴、交叉学科布局几乎空白[6]。2)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顶级创新平台数量不足。目前,各级各类科研平台虽然数量较多,但顶尖水平的创新平台数量明显不足,尚未在代表国家最高等级的国家实验室方面取得突破,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有限,与把握世界科技前沿,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7-8]。3)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全国学科发展的平台有待加强。“十二五”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承担了农业部19个综合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任务,承担着组织、统筹全国相关科技平台力量的重任[9],从实际运行情况看,综合性实验室组织经验不足,统筹能力还需加强。4)促进平台资源共享共用,平台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各类平台资源分散、标准不一致,缺乏有效调配途径和办法,平台运行管理、考核评价机制、共享共用机制仍不完善[10],难以充分发挥平台资源的最大效能。5)条件保障能力有所突破,稳定经费支持仍显不足。由于平台条件建设投入历史欠账较多,仪器设备老化、更新慢、维修维护难等问题依然突出,绝大多数平台主要依靠科技项目维护,日常运转难以保障,急需长期稳定的运转经费支持。

3新形势下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平台建设思考

“十二五”中期,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启动实施,明确了中长期的创新目标和方向。“十三五”作为我国农业科技整体实力快速提升的机遇期,也是实现中国农业科学院建设一流现代院所的关键期。面对新时期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科技平台发展需要围绕“服务产业重大科技需求、跃居世界农业科技高端”两大使命,以重大关键平台建设为重点,强化平台与学科建设的系统性、配套性,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事业快速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3.1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技事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重大需求,瞄准国际农业科技前沿研究,在强化现有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和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管理与运行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农作物种质表型和基因、动物疫病、农业微生物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多学科支撑、众技术集成的专用研究设施、公共实验平台以及公益性的全国农业科研共享共用的重大基础设施,为我国农业优势学科率先进入世界前列夯实基础。

3.2打造重点实验室精品平台,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利用现有国家自主创新渠道,进一步加强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兽医生物技术、水稻生物学、棉花生物学、动物营养学、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强化运行管理,提高基础研究水平。加快推进作物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蔬菜生物学、油料作物生物学、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利用全国农业科技创新条件能力建设,强化实验室硬件条件能力;充分发挥农业部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在行业领域的牵头作用,加强机制建设,推进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共同凝练重大科学问题,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3.3加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按照学科领域,依托昌平综合农业、饲料、油菜、茶产业和柑橘等已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继续强化运行管理和建设,重点推进国家昌平作物、畜牧、蔬菜分中心升级。针对中、下游学科,新建沼气、中兽医药、水稻、农业机械等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性、配套性和工程化水平,促进上游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促进上、中、下游科研创新、集成示范与转化应用相互衔接。

3.4深化野外科学观测台站建设,增强科学研究基础支撑能力

统筹规划现有5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24个部级野外科学观测站、60个院级野外科学观测站,加快推进作物种质资源、农业生产要素、农业灾害和农业资源环境四类农业科学观测研究网络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基础性、长期性监测工作,促进科学数据和资源共享与开放,为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试验基地支撑。

3.5加强国家重大科研基地和仪器设备试点工作,提升共享共用和开放服务能力

开展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试点工作,加快建立健全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的管理制度、标准规范、网络条件和工作机制;建设在线共享服务平台并纳入国家网络管理平台,按照科研设施与仪器功能实行分类开放共享,探索科研设施与仪器在线服务平台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建立激励引导机制、评价体系和奖惩办法。

4参考文献

[1]赵林萍.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规划[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0(2):2-6

[2]熊明民,刘建安.加强我国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3(3):17-21

[3]蔡彦虹,刘平,李仕宝.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的作用与效果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12(4):18-21

[4]刘建伟,刘方军.重点实验室管理的新理念与新机制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8):185-187

[5]陈丽珍,郑玉,罗海燕,等.关于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平台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4(17):329-330

[6]李建萍,刘建安.加强农业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08(5):48-50

[7]苏丁丁,熊兴耀,程鹏,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现状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6):88-91

[8]牛爽,任蔚,高铭宇.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管理的一些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06(5):53-54

[9]秦长平,刘彬.关于我国新一轮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1(6):24-27

设施农业与科学考研方向篇2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重大成果产出;科研管理;创新;实践与思考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从农业科技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解决农业科技成果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和开拓创新,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特别是“十二五”在促进重大成果产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在促进重大成果产出方面进行的管理实践

自1985年中共中央制定出台《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后,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已走过30多个春秋,特别是党的十以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科技体制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在学术界,有的学者将科技体制改革划分为三个阶段,有的划分为四个阶段。笔者认为,截至目前,对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影响比较大的是1998年前后进行的科技体制改革,其实施背景是1995年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此次改革期间,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科研机构转制,借此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并开始着眼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由此给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重大项目、优秀人才等重要科技资源向部级科研和教学单位集中;二是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全部或部分面临转制的要求和压力。在此背景下,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积极探索、顺势而为、开拓创新、勇于实践,其近20年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十五”,克服困难,深化改革,主动将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剥离开来;第二个阶段是“十一五”,抢抓机遇,加快建设,加强科研条件和基地园区建设;第三个阶段是从“十二五”起,一心一意,谋求发展,把产出重大成果放在重要位置,加强管理创新,以“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为目标,加强学科、团队和平台“三大”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服务“三农”能力。具体来看,2011年,把加快培育重大科技成果列为年度重点工作之一,要求深入实施成果规划、加强成果指标考核、加强成果协调集成和全程跟踪服务;同年,编制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十二五”要产出一流成果的目标。

2012年,强调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针对性工作;8月底召开的全院领导干部学习会上提出要促进重大科技成果的不断产出、快速转化和广泛应用。2013年,提出要以产出重大科技成果和产生重要社会影响为目标,努力开创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工作新局面;10月底召开的全院领导干部学习会把推进重大成果产出作为会议主题,强调必须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准确把握科研方向和科研重点,加快促进重大成果产出。2014年,提出要以促进重大成果产出为核心,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与应用一体化发展;9月底召开的全院领导干部学习会再次把“促进重大成果产出”作为会议主题,要求进一步增强对重大成果产出重要性的认识,把握重大成果形成规律,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落实责任分解和考核激励机制,会后,相关文件和工作方案相继出台。2015年,提出要以重大成果产出为核心,深入推进全院学科体系建设,提升科研组织能力。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十二五”科研产出特别是成果要素产出实现高速增长。全院6013篇,其中,SCi(ei/iStp)收录607篇,分别比“十一五”增长35%和386%;授权植物新品种权135项;获发明专利1108项,比“十一五”翻了两番多;农业知识产权创造指数在全国教学科研单位排名第五,在全国省级农业科研单位排名第一。通过省级以上品种审(鉴)定359项,比“十一五”增长21%;获部省级以上成果奖励121项,其中,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获得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

2科学认识与正确理解农业科技重大成果

2.1科技成果

有学者对“科技成果”一词的起源、演变进行了系统细致的研究,并进行了重新界定:为提高生产力水平,通过辩证思维、实验研究、调研考察、开发实践,取得新的成就并通过技术鉴定或得到社会认可,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创造性智力劳动结果。科技成果应该具备科学性、新颖性、先进性、创造性,对社会或经济产生深远重大影响。关于科技成果的分类,198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中,将被鉴定的科技成果范围拓宽为科学理论成果、应用技术成果以及软科学研究成果,此种划分已被沿用至今,并作为科技成果性质的分类标准。

2.2重大成果

目前,能查阅到的最为全面的是中国科学院关于重大成果的界定。中国科学院在“创新2020”方案中明确,重大成果一定是体现中国科学院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成果,包括解决重大科学问题,主要是指解决了重大科学问题或关键科学问题;开辟新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提出新的理论主张,发现新现象并提出新的理论解释,研究新方法,或发明新的仪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重点是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变革性技术;提供系统解决方案,重点是形成系统的解决方案,或建设和高效运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及重大科研仪器设备;成果转移转化产生重大社会经济效益;提出有重大影响的咨询建议;在引进和培养具有国际国内重要影响的领军人才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效,在促进科教融合等体制机制方面有重大创新。

2.3省级农业科研单位重大科技成果

根据单位职能定位,结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探索与实践,省级农业科研单位重大科技成果应主要包括:解决区域现代农业发展重大问题,主要是围绕所在区域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或难题、产业链发展关键环节开展技术创新,形成综合性、系统性、整体性解决方案或可复制、可推广的集成化技术模式或商业模式,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突破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主要是研发共性关键技术,创制新产品、新装备,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核心技术、产品或装备等;成果转移转化产生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主要是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等,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产生较好的社会影响;为政府提出有重大影响的咨询决策建议,围绕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综合改革、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等重大问题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建议;在培养具有重要影响的领军人才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效。

3以重大成果产出为导向创新科研管理的重要意义

3.1不断提高创新质量与效益的迫切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在农业方面,已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必须大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农业科技也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课题,迫切需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解决农业科技成果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同时,随着科技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效益日益受到关注。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R&D规模继续保持在全球第二位的水平,经费总量为13015.6亿元;投入强度继续呈现逐年加大趋势,达到了2.05%,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我国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不高,有研究表明,我国创新投入、创新潜能与发达国家相比,虽然差距在逐步减小,但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的差距依然很大。

3.2有效履行单位职责与使命的必然要求

重大成果是科研单位在专业领域内的科研实力、在同行伙伴中的竞争水平和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贡献的重要体现,是科研单位、科技人员获得社会认可、体现竞争力、彰显自身价值的重要标志。农业部2015年8月出台的《关于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中,提出要优化农业科技创新力量布局,省级农业科研院校着重围绕区域优势农产品的产业发展,开展区域性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有优势和特色的应用基础与高新技术研究,以及重大技术集成与转移。农业科研单位要想履行好职责和使命,有效解决农业发展问题,服务农村发展需要,满足农民发展需求,就必须有重大科技成果作为支撑和保障。

3.3持续提升发展能力与内涵的内在要求

“十三五”,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给省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央级科研机构创新重心继续下移,在强化基础研究的同时,科技资源逐步向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延伸部署;涉农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部分企业在作物育种、疫病防控等相关领域,已具备一定话语权。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步伐加快,“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加速向农业领域渗透,不断催生农业产业新模式、新业态。面对新的发展竞争态势,必须转变思路,创新手段,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在基础前沿领域开辟新的方向,在公益科研领域打造新的特色,在产业技术领域形成新的优势,产出一批重大成果,持续提升发展能力和内涵。

4以重大成果产出为导向创新科研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4.1坚持引领支撑服务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

坚持服务产业发展的科研导向,在生产实际中寻找科研问题,在农民需求中寻找技术瓶颈,在调研交流中明确重点方向,将科研兴趣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防止为论文科研、为职称科研、为获奖科研。紧紧围绕问题、瓶颈和方向加强顶层设计,确定研究目标、理清研究思路、明确任务分工、创新方式方法,所有研究团队围绕项目总体目标,处理好原有研究工作与项目研究工作的关系,处理好重点突破与全面展开的关系,处理好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的关系。加快重大成果要素建设,提升研究工作的系统性,注重上中下游研究有效衔接、形成体系;提高核心技术的创新性,重点从原理、机理、机制角度加强研究;增强要素组成的完整性,既有技术创新,又有重大经济社会效益。

4.2强化统筹协同、联合研发攻关的组织方式

一方面,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为重大成果产出提供组织保障。整合归并相同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加快形成有利于重大成果产出的科研大团队,明确研究方向、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加快推进学科梳理,主动对接现代农业发展科技需求,围绕解决重大科技问题,按照“强化优势、打造特色,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要求,梳理评价、论证分析,遴选重点建设学科。另一方面,推进科技资源整合,为重大成果产出集聚强大动力。引导优势科技资源向重大成果产出集聚,整合各种力量和资源,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行业贡献大、社会影响广的成果;加强重大成果产出的各个环节要素组装,按照重大成果形成规律,将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成果示范推广等各个环节要素组装,加速重大成果产出。

4.3建立科学、合理、鲜明的考核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责任分解机制,明确单位领导、内设研究机构、创新团队和管理服务支撑保障部门的责任;建立健全导向鲜明的业绩评价机制,完善科研业绩考核办法,加大对科研质量、科研过程、科研积累的考核力度;建立健全远近兼顾的分类考核机制,针对近期有望取得突破的科技成果,要制订细化、明确、可考核的工作方案,针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需要经过长期培育才能形成的科技成果,要按照成果形成规律和要素组成,加强引导,推动科研成果的不断沉淀和积累,积小成果为大成果;建立健全奖惩分明的激励惩戒机制,对在重大成果产出方面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和奖励,并在项目、人才、条件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对落实不力、推卸责任、回避问题的要进行问责追究。

4.4培养求真、求新、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引导科技人员树立“积极向上、协同创新”的文化理念,强化科技人员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甘当配角意识,促进科技人员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加强科研作风和科研诚信建设,弘扬求真、求新、务实的科研观,教育引导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尊重科研产出规律,研究重大成果产出工作方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奉献精神、务实精神、协作精神,激发科技人员在科技创新工作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围绕出大成果、出高水平成果,打造一支团结稳定、力量强大的科研大团队。

5参考文献

[1]彭华涛.科技体制改革演进过程中的科技创新规律——基于《人民日报》1985-2013年标题的文本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4(9):1313-1321

[2]寇宗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三十年[J].世界经济文汇,2008(1):77-92

[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办公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信息服务中心.一张图读懂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eB/oL].(2016-04-07)[2016-09-19]

[4]刘德刚,牛芳,唐五湘.“科技成果”一词的起源、演变及重新界定[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4(2):38-44

[5]贺德方.对科技成果及科技成果转化若干基本概念的辨析与思考[J].中国软科学,2011(11):1-7

[6]白春礼.以重大成果产出为导向改革科技评价[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4):407-410

[7]农业部.农业部: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eB/oL].(2016-03-07)[2016-09-19].

[8]科技部.2014年我国R&D经费特征分析[eB/oL].(2016-03-18)[2016-09-19].

[9]王宏伟,李平.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驱动发展[J].求是学刊,2015(5):49-56

[10]农业部.农业部关于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eB/oL].

设施农业与科学考研方向篇3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院县共建科技专家大院建设的做法与经验

1.1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充分调动政府、科技人员和农民参与的积极性经济利益是人们结合起来进行生产的根本动因,是推动人们努力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内在经济动力[3]。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开展的院县共建专家大院建设以满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科技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把生产咨询行为转变为以农村科技大户和农村行业协会为依托、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和面向市场需求的经济行为,把科技人员的收益与农民的收益直接挂钩,有效调动了农民和科技特派员的积极性[4]。具体做法是:一是按照“自愿互利、共建共管”的原则,与省内16个县(市、区)政府签订共建协议,成立由地方政府和省农科院负责人组成的工作专班,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组建了一批由知名专家、学科带头人组成的技术专班,负责具体实施方案制订、关键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工作,做到“任务到片、责任到人、协同实施、整体推进”。二是通过政府部门、推广单位、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的“统一运作、订单生产、技术集成、窗口展示”,实现了示范推广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网络化。三是选派得力专家常年驻点、跑点,并在每个专家大院设立10个转化岗位,聘请当地农技人员担任农技推广员,由院地专家联手领办示范基地,实现了“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实践证明,这一利益共同体的建立,极大地调动了政府、农业部门、推广单位、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和农民共同参与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1.2设置转化岗位,搭建面向当地农民的科技服务平台,建立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通道在我国的农村科技服务工作中,基层科技力量不足与科技服务“缺位”的矛盾日益突出,科技人员“下不去、干不好、留不住”,而农民迫切需要技术指导和服务,导致农业生产中大量技术难题得不到解决[5]。据统计,2007年中国科技人员数量为3500万人,居世界第1位,可是真正在县、乡两级为农业服务的科技人员不足100万人[6]。一方面是人力等资源的大量闲置,另一方面是农民对科技的迫切需求,这与市场经济体制越来越不适应。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通过开展院县共建专家大院建设,设立转化岗位,建立了农技服务室和新成果示范基地。具体做法是:一是搭建科技服务平台。通过在专家大院配备办公室、实验室、图书资料室、培训室等设施,为专家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创造了条件。农技110值班室,24小时为农民提供在线咨询和服务;专家咨询室,为前来咨询的农民解答难题;分析诊断室,为农民提供现场技术诊断;图书资料室,提供各类农业科技书籍和新技术、新品种资料,供农民及农技人员学习阅读;电教培训室,配有现代化的电教设备,随时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二是设置成果转化专家岗位。每年筹资10万元,设置成果转化岗位,支持专家将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研发的新品种和新技术在本地进行示范推广。三是建立试验示范基地。科技人员在田间地头“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打通了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促进了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

1.3立足产业,联合攻关,探索科技创新“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的以市场为导向的立项机制科研的真正价值是将取得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7]。我国现行农业科研管理体制基本上属于政府主导型[8],农业科研优先领域和重点课题、重大项目一般根据文献资料进行选题立项,缺乏对生产和市场的深入调查和研究,着重的是项目成果的取得,很少考虑成果能否适合生产和市场的需要。这种脱离生产实际而确定的科研内容、取得的科研成果大多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不能应用于大规模生产。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通过开展院县共建科技专家大院工作,创新机制,实行项目评审和工作考评制度,建立完备的立项评审、岗位聘用、目标考核、年度报告和实地检查等制度,并出台了一系列奖惩措施。具体做法是:一是实行示范推广项目评审立项制度。规定所有科技合作示范项目首先由牵头单位提出具体方案,主管部门严格按照征集、对接、协商、评审、核准执行等工作程序,对项目进行评审,签订专家大院示范展示项目联合实施协议书,实行合同管理。二是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岗位聘用和工作考核制。进入转化岗位的农技人员由所在县(市、区)农业局根据共建任务择优选聘,并制定具体的岗位设置、聘用、考核和奖惩等管理办法,由双方签订年度目标管理责任书。三是建立奖惩机制。把绩效作为科技人员和地方农技人员评先、晋级、评定职称等方面的重要依据,要求年度考核中不称职的人员退出岗位。

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院县共建科技专家大院建设所取得的成效

2.1科技支撑作用显著增强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通过院县共建科技专家大院建设,组织实施了“优质稻板块基地建设”、“农作物新品种展示”、“水稻、小麦、棉花高产创建”等项目100多个,直接投入项目经费590万元。示范推广稻麦棉等新品种30多个,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茶叶标准化栽培技术”等先进实用技术60余项,创社会经济效益54.62亿元,为农民增收400多亿元。2008年,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为应对金融危机,以专家大院为载体,开展了“四三”活动(组织300名科技人员,带着30项成熟技术,在全省30个主要农业县市,建立30个有规模的农业科技核心示范基地的科技服务活动),为农民增收节支150亿元。目前,湖北省农作物主推新品种60%来源于创新中心,各类农作物新品种种植面积超过335万hm2,农民当年增收25亿元以上[9]。

2.2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专家大院建设,使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都得到了提高。一批传统的科学技术被淘汰,一批新型实用技术正在稳步推广。2007年以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共组织专家8000多人次,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指导、共性技术与个性化需求相结合的手段传授先进实用技术,共指导服务农民100多万人次,提供各类信息600多万条,培育科技示范户29589户,辐射农户510250户,每公顷平均增收120~150元。

2.3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不断健全通过充分利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的品种、技术、信息和人才等资源优势,发挥地方政府行政主导作用,辅以县(市、区)农业局、农技中心乃至基层站的推广人力与设施,建立起“省级农科院、地方政府—县(市、区)农业局—县(市、区)农技中心、乡镇农技站—科技示范户、农户”的新型农技推广服务组织体系[10],提升了农技推广的整体功能,取得了将科研项目和技术专家直接带到基层,把科技成果直接输送给千家万户的成效,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2.4科技与经济结合更加紧密专家大院以地方特色作物或主导产业为主线,组装配套相关技术和品种,经过试验与综合评估后,进行示范、展示与推广应用,促使成果转化由单项、分散的推广应用模式向增产、节本、增效的多学科、重大关键技术集成与集中运用的模式转变。以核心示范基地为平台,将技术、服务、信息等要素植入农业、传到农村、交给农民,扩大了成果推广的规模和影响力,有效地提升了成果的集成效应,促进了所在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2010年,南漳县板桥镇晏山村示范推广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蔬菜新品种及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13.86hm2,每公顷产量111450kg,产值707400元,纯收入125325元。高产优质中稻品种“培两优3076”,通过专家大院示范展示,种植面积由2006年的几公顷发展到49.6万hm2。目前,专家大院成果转化率达到90%以上。

2.5科技创新活力稳步增强通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在试验示范中跟踪服务,解决科技成果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生产实际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使生产一线的农业科技需求与科研单位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相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改变了科研与生产分离的局面,建立起“课题来源于实践,成果服务于生产”的选题机制,初步形成了研发与生产“上下互动”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的水稻培两优3076、鄂麦18、鄂麦23、棉花eK288等一批良种和水稻高产保优栽培技术、小麦高产创建核心技术、棉花高产创建集成技术等一批先进实用技术,通过专家大院示范基地展示,被确定为国家、省和县(市、区)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以及高产创建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

2.6科技人员综合素质明显提高目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有1/3的科技人员常年在基地从事科技服务,每年科技人员下基地开展技术指导近1000场次。通过活动的开展,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人员的工作作风呈现出了可喜变化,如热衷于在办公室、实验室搞科研的少了,深入试验田、示范基地搞科研的多了;只注重科研、一味追求成果论文的少了,在加强科研工作的同时开展成果转化和“三农”服务的多了;闭门办院、单兵作战的少了,与企业、地方基层单位开展科技合作的多了。

3加强院县共建科技专家大院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3.1完善支持院县共建科技专家大院建设的政策措施,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完善利益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在支持科技人员服务的保障政策、考核评价和管理服务等方面有更大的突破,解除科技人员的后顾之忧,让科技人员“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制定职务科技成果股权激励的政策细则,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按照规定实施期权、技术入股和股权奖励等形式的股权激励等,逐步建立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

设施农业与科学考研方向篇4

【关键词】农业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素质提高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距离职业教育发展对教师的总体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农业职业教育大多地处县乡,师资短缺,整体素质不高,缺乏科学有效的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机制。因此,提高农业职业院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构建实现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质量保障体系,对于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农业职教师资队伍素质的现状

1.1“双师型”教师数量少,缺乏实践经验

职业院校教师大多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他们基本没有接触社会、接触生产实际,其实践能力普遍较低,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必需的专业技能。“技能精”的教师少,“理论强”的教师多。对于农业高职院校来说,这种情况尤为明显,教师很难在农业生产中接受新技术、新工艺、新实践。

1.2职称结构不合理,管理考核不完善

职业院校教师职称评定的标准,一直是沿用普通高校的标准来实施的,这样做既不科学也不合理,起不到对教师能力和水平评价的目的,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和进取心,造成师资队伍的不稳定。由于市场需求变化快,许多职业院校对专业设置不断调整。传统专业萎缩,教师职称偏高,人数偏多;新增专业教师职称偏低,人数偏少。

1.3兼职教师数量少,缺乏相对稳定性

建立和完善兼职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聘请兼职教师既有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优势,也有教学管理上的弊端。一是,不稳定,由于兼职教师有本职工作,因此很难保证教学的连续性。二是,适应时间长,对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缺乏深入了解,不能完全做到因材施教。三是,缺乏对兼职教师的考核,相当一部分职业院校为完成教学任务,在兼职教师聘任上把关力度不够。

1.4产学研意识薄弱,科研能力有待提高

职业院校从师资力量的配备、实验仪器设备、科研条件等状况来看,教师开展科研存在许多困难。教师难以掌握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成果,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难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2提高农业职教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措施

2.1建立有效保障机制,使兼职教师聘任制度化

聘任兼职教师是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要求专兼教师比例逐步达到1:1。兼职教师可以将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时引入到课堂中,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带动职业院校科研能力水平。因此,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兼职教师聘任制度。第一,加强对兼职教师的培训,来自企业的技术人员和专家,虽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但不太熟悉农业职业教育规律和教学方法,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应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培训。第二,加强对兼职教师的考核,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详细记录兼职教师在聘期内的教学、科研等工作情况以及同行教师听课记录、评价部门考核、学生测评等材料,把兼职教师考评纳入学院教师考核中来。第三,建立兼职教师激励机制,对兼职教师实行效率优先、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制度,调动兼职教师积极性。不断深化兼职教师的工作范围与形式,如聘请行业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参与教学标准制定、课程开发、科研开发等工作,增强兼职教师的归属感和凝聚力。第四,搭建专兼职教师沟通平台,实施专兼职教师结对互助措施,增强专兼职教师的深度融合。此外,应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促使兼职教师队伍逐步向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专业结构趋于合理的方向发展,进而优化整体师资结构。

2.2加大校本研训力度,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除了建立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外,更要立足校内现有教师资源,加大校内教师培训力度。一是,通过选送骨干教师和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研究生教育,在提高学历的同时,逐步解决学科基础薄弱、专业知识老化、与生产实践脱节等问题,从而提升专业领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二是,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产学研结合是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学习,提高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定期组织教师到产学研基地学习、实践,接受新知识、新工艺,掌握专业技术发展动态,了解企业和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在产学研结合中培养教师的科研素质、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提高教师职业能力。

2.3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建立“名师工程”培训机制

应根据职教特点和教师队伍的实际,启动“名师工程”,制定名师标准和实施办法,从师德水准、学历层次、教学水平、实践能力、社会服务等方面全面考虑,在注重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同时,经过科学、公正的程序,层层筛选推荐,培养一批在本校、本地区、本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同时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面的专家,让全体教师学有榜样,干有方向。名师培养既需要教师个人的努力,也需要学校在政策导向方面进行引导。一是,依托现有的职业院校师资培训基地进行名师培训。实现从“讲师”向“农经师、农艺师、畜牧师、兽医师”方向转变,提高实践能力。二是,有组织地进行生产实践锻炼。教育部明确提出要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作为农业职业院校要根据教学任务分配、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组织教师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三是,鼓励教师参与行业协会工作。专业教师参加行业协会的工作,能够更多地接触企业各方面的人员,更多地了解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教师在行业协会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献计献策,有助于提高教师本人和所在学校的行业影响力。

2.4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构建师资发展保障体系

要不断优化教师队伍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构建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质量保障体系。一是,全面实施教师聘用制度,要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依法完善教师聘任制度。二是,合理调配教师资源,鼓励教师攻读在职研究生和参加技能培训,并将其作为一定教学工作量纳入考核,提高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以及各类技能证书的教师岗位津贴。三是,完善教师工作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针对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实践教学必须成为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一项硬指标。四是,支持教师对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相关研究,给科研课题立项的教师设立绩效津贴,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资助。

农业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面向农业、服务农村的技能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应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只有不断探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新举措、新方法,才能建立起一支适应农业职业教育需要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设施农业与科学考研方向篇5

为强化农技推广的公益职能,加大了公共财政的投入保障力度,推动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纳入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履职经费纳入区(县)财政预算。为解决科技入户最后一公里,自2010年开始北京在全国率先推动村级全科农技员队伍建设试点。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10个远郊区(县)39个乡镇共选聘村级全科农技员1 039名,围绕村级主导产业开展全科医生式农业技术、信息咨询等服务,使科技资源与生产初步实现有效对接。发挥社会化服务主体作用1)采取多种措施,调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协会、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农民经纪人、批发市场等社会化主体科技服务的积极性,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需求,拓宽服务领域、扩大组织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1]。2)政府与社团组织合作启动了科技套餐工程,市科协所属45家涉农科技社团及相关农业科技组织借助此平台,将科技资源输送到北京现代农业建设中。3)推行推广教授、推广型研究员制度,积极引导农业科研教学人才下基层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至今,累计聘任推广教授(研究员)20人,推广副教授(副研究员)33人,引进和转化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205项。将农技推广服务绩效纳入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和工作考核,积极引导评价标准向基层、一线倾斜。创新农技推广方式方法实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示范县、院区(校)合作等服务项目,着力解决产业技术研发、产业技术集成示范和产业技术成果落地的关键瓶颈和农民需求难题,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技术创新—技术熟化—技术成果扩散的快速通道。目前,已建立了果类蔬菜、生猪、观赏鱼、家禽和食用菌5支产业创新团队;大兴、密云、房山、延庆4个区(县)创建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示范县;中国农科院、市农科院与大兴已连续实施了3期共29个项目的院区合作创新模式。坚持城乡资源互动,强化农村民生科技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不但推动了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同时在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更广阔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北京市通过推广应用新能源、农村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农村信息化等关键技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方面,实施了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和“三个起来”工程,累计投资近200亿元。村村通光纤网络和村村通有线电视目标初步实现,数字影院、数字家园、爱农信息驿站、农村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站点、农民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基本达到全覆盖[2]。科技支撑绿色北京建设实施多项科技支撑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的工程项目,打造生产清洁、消费友好、环境优美的村民宜居家园。实施了多项科技支撑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工程项目,加快推进循环农业、有机农业、绿化美化等技术的转化和应用,打造了生产清洁、消费友好、环境优美的村民宜居家园,促进了绿色北京建设。截至2010年,全市环境优美乡镇累计达123个、生态村达1 204个;创建部级优美乡镇43个,评出北京最美乡村53个;密云、延庆两县成功入选国家生态县。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公益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尚不完善管理体制不健全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市、区(县)级组织比较健全,各区(县)都相继成立农业局,原有农业服务中心依然保留。但区(县)农业局与农业服务中心职能交叉,存在有权无责、有责无权问题;虽然各个乡镇政府都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但存在多头领导、管理体制和职责不清、外聘人员混岗混编现象,致使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有缺位,技术入户(村、场)最后一公里问题还未能得到根本解决。专业人员服务能力不强1)乡镇级服务机构存在编制—岗位—人员脱节现象,人员流动性大,高素质专业人员缺乏。以动物防疫员为例,中专以上学历占14.9%,初中及以下学历占60.1%和92.7%的动物防疫员没有系统学习兽医专业知识或缺少兽医工作经验。2)技术服务方式单一、单调等,参与式、互动式、启发式推广方法还没有得到普及,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服务工具利用率不高。3)服务领域还比较窄,重点放在产中环节,对于产前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和供应,以及产后的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和销售等配套服务比较缺乏[3]。经费尚未得到足额保障在乡镇层面,无论是专业人员配备还是经费保障,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机构都处于明显劣势。部分乡镇农技服务中心经费没有充分保障,有科技推广经费挪用问题。由于经费缺口大,迫使基层推广人员不得不把主要精力致力于创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推广工作的开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市建设和装备了一批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但主要集中在区县一级,技术推广和基本建设项目也主要由县级机构承担,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设施条件严重不足主要体现在:第一,业务用房不足。由于乡镇农技推广管理体制改革或变动,部分乡镇的机构资产流失严重,不少办公地点房屋年久失修,业务用房匮乏;绝大部分农民培训工作缺少固定培训场所(地),办公条件普遍较差。第二,仪器设备匮乏。据统计,具有简易仪器设备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平均不足10%,拥有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和培训专用设备的不足20%。第三,固定的区域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少,且建设标准偏低,设施设备不配套,不能满足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的要求。农业科技信息化、市场化服务能力不强信息化服务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强大支撑。尽管北京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但基层农业信息服务能力依然较弱、服务效果不理想。农民科技文化水平较低,制约其获取最新的、有价值的农业信息;部分区域农业主导产业不突出,农民组织化、标准化程度低,阻碍了农业信息发挥有效作用[4];信息缺乏统一管理,难以保证信息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准确性。社会化主体服务有待强化京郊所建立的农民合作组织多以松散型为主,在利益分配机制上还没有真正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大多数组织以技术、信息等服务为主,产后服务少,跨区域、跨行业的大型、综合性合作社等组织少。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示范园区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尚处于成长阶段,软件硬件配套相对滞后,新技术和新品种自主研发能力也不强,企业+协会+农户生产组织模式还存在筹资困难、法律保障不力、政策措施不健全等问题。高素质的农村人才缺乏虽然实用人才开发增长速度较快,但年轻科技人才和高层次专业人才不足,尤其是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龙头企业中缺乏带头人和领头雁。北京城乡客观存在的差异,又使得农村人才队伍正面临着补充少和流失大的双重困境,目前的人才开发政策还不能全面实现广为吸引人才的目的。农业科研与生产脱节尚未完全解决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不完善现行科研管理体制下,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地位和功能一直得不到明确。农业科研院所缺乏统一组织协调和有效合作,无法建立有效的大联合、大协作农业科技服务机制。不同领域农业科研各自为阵,造成良种良法不配套、农机与农艺不协调。农业科研成果有效转化率低对农业科研单位考核偏重学术价值而轻生产应用价值,科研项目选题偏行政指导而轻市场导向,使科研成果与生产实际脱节,尤其是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急需的籽种农业、设施农业、精品花卉、高档果蔬、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旅游、景观设计等新兴产业技术需求还未完全得到满足。农业科研院校缺少相关的科技示范与推广专项经费,科技服务难下沉、难维持。对科研人员绩效考核依然比较重视学历、论文和作者的排名,不太重视基层人才的实际贡献,获奖难、晋升难的问题依然存在。

设施农业与科学考研方向篇6

关键词职业资格认证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z.2017.01.047

explorationofpracticalteachingofagriculturalFacilityScienceand

engineeringprofessionalQualificationpromotion

FanJingjing,ZHanGBaoren,CaoHui

(BiologicalandagriculturalengineeringCollegeofweifangUniversity,weifang,Shandong261061)

abstractinthebackgroundoftheChinahigherstratificationeducation,howtotrainingappliedtalentscombinedwithlocaladvantagesisimportantanddifficultforlocalcollege.practicalteachingisthekeyofcultivateappliedtalents.inthispaperthebasicideasandpracticesofprofessionalqualificationpromotionpracticalteachingofofweifangUniversityagriculturalfacilityscienceandengineeringwereanalyzedanddescribed.

Keywordsprofessionalqualification;agriculturalFacilityScienceandengineering;practicalteaching

在我国,高等教育是学校教育制度体系,而职业资格认证是职业教育制度体系,两种制度体系在教育的许多方面都有区别,①而将职业资格认证与高等教育衔接的研究多集中在高等职业教育,针对应用型本科如何引入职业资格的认证研究少有报道。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正由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而应用型大学正是大众化教育办学多样化的一个具体表现。要落实“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完成高素|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尤为重要。要想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性,必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②

山东是设施农业大省,而潍坊是设施农业的发源地,设施种植、设施养殖水平全国领先,有着明显的地方优势和特色。潍坊学院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一个应用性极强的新兴专业,如何以该专业为试点将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有效整合在一起,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职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完成由传统的单向人才输送向现代双向互动人才培养的转变,提升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建设水平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明确设施农业人才需求标准,确定职业资格认证推动模式

首先对“两区一圈一带”周边城市的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进行了调研,了解了设施农业相关行业人才需求类型、职业用工标准,职业认证标准;调查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职业要求、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工作满意度及其对学校教学的信息反馈,多方面搜集有关资料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了职业资格认证推动型设施农业专业技能培养模式目标(见表1)。

表1职业资格认证推动模式

2构建职业资格认证推动型“一体两翼”式实践教学体系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社会职业岗位对设施农业人才需求,积极与相关企业合作,构建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职业资格认证推动型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是以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为中心,将专业知识和技能综合成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理论课和实践技能课三大模块。以实践教学为线索,通过校内实践、企业实践、职业资格证考取最终将这三个模块串接起来,最终构建了以技能应用能力与综合技能培养为主体、以基本技能培养和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式实践教学体系(图1)。

图1职业资格认证推动型“一体两翼”式实践教学体系

3整合实践教学能力模块,筛选职业标准实训项目

为了达到所确定的职业资格认证推动型的实践教学目标,首先将专业实践按能力要求从低到高整合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三大模块。再根据每个模块的培养目标确定实践课程,并制定每一门实践课程的教学大纲,编写实践指导书。最后根据课程或专业的要求筛选职业标准的实训项目。筛选和设计实训项目应侧重于职业标准要求,并与自动化控制、物联网、土木工程等学科发展相结合。将实训项目分成基本技能训练项目、专业技能训练项目和综合训练项目三大类。基本、专业技能训练项目应强调规范操作,同时更加注重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科学性的培养;综合训练项目要求完成一项成果,譬如一项发明专利、一个新工艺设计、一个品种、一项服务或一个策划等。强调突破低层次、机械重复、仅限于感性认识和动作技能的模式,重点培养学生在生产实际中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图2所示)。

图2职业资格认证推动型实践教学内容

4实施教师职业资格认证,打造“双师、双栖”型师资队伍

根据教师的专业方向,安排参加职业资格培训与考试,并且相关职业资格证。同时要求引进的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更新知识结构,增加实践经验。鼓励教师和企业联合开发新品种、新技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并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教学资源。聘请国内外本行业优秀人才到学校兼职授课,突出应用型教学的前沿性、新颖性和现实性。在此基础上组建了教学团队、学术团队和学科梯队,全面提高教师的职业综合素质,形成了一支视野开阔、思维敏锐、思想活跃、了解社会需求、实践经验丰富的“双栖、双创”型师资队伍。

5实行学生考核“三证制”,构建科学实践技能评价体系

毕业生除了获得学历学位证书以外,还需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将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与实践技能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建立了职业技能与能力评价体系,如制定了科学的评价标准,推动实践教学改革。采取科学的评价方式,提高专业技能培养的效率、针对性和适应性。在实践教学改革中,各种实训或课程采取开放式、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譬如依照国家职业标准,将主干课程化分为若干教学模块,按模块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训的考评,把技能鉴定的一次性考评转变为动态的多次模块考评。逐步建立起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专业实践和毕业实习成绩以及用人单位反馈意见三者相结合的人才评价机制。

基金项目: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5177)《依托区域优势,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新体系,培养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特色应用型人才》。潍坊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职业资格认证推动型设施农业科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依托区域优势(201536),《建立多元化实践教学基地,培养高素质特色应用型人才》(201546)

注释

设施农业与科学考研方向篇7

关键词岗位设置;农业事业单位;安徽

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2008年12月,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印发<安徽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皖办发〔2008〕17号),要求在全省事业单位正式实施人员聘用制和岗位设置管理改革。这次改革要求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方面做到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其主要目标是转换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现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为例,就农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探讨如下。

1认真摸底,优化人员结构

为了确保安徽省农科院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在前期对全院800多位在职人员和2006年7月1日以后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调查摸底,现有在册人员90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54人,占总人数的61%。与国家要求的“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相比,该院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比例偏低,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的比例偏高。此外,安徽省农科院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为1.24∶1.25∶1,与国家的控制目标3∶4∶3也不符。对于人员结构与岗位设置要求不相符的问题,经多方面与上级有关主管部门沟通,力争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积极采取妥善措施,确保该院改革能够稳步推进。

一是根据编制数确定岗位数量。农业科研院所原定的人员编制,是根据其职能和当初的实际情况由编制部门核定的,该编制体现了职能需求和实际工作需求。因此,岗位设置理当在核定的编制员额基础上实施,以确保编制管理与岗位管理的一致性。另外,从安徽省农科院目前实际情况看,依据原定编制职数为基础计算各类岗位职数总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各类岗位内实际人员状况与等级比例严重不符的矛盾。

二是合理增加专业技术岗比例。在确定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工勤岗比例结构时,要充分考虑单位实际工作需要。其基本原则应当是尽可能强化专业技术岗位的比例,合理紧缩管理岗位和工勤岗位,以体现公益性科研单位的客观性、专业性,确保主体岗位占绝对多数。

三是妥善消化超结构比例人员。岗位设置后,可能会出现不同类别的人员数有超有缺,少数超结构比例人员不愿变动岗位。为了消化矛盾,确保稳定,在此次改革中允许有5年过渡期,并给予一定的人员分流时间。对部分年老体弱、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一定年数的人员可以选择过渡岗。通过转岗等措施,妥善消化超结构比例人员,逐步优化并最终达到各类岗位确定的结构比例。

2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和办法,确保岗位聘用工作顺利进行

事业单位长期沿用的职工身份管理,在思想观念和管理工作上对贯彻执行聘用制和岗位设置管理有着不同程度的不适应[1-2]。例如安徽省农科院至今尚未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制,仅对新进高校毕业生签订聘用合同;全院职工考核较笼统,针对性不够;考核结果应用力度不强,未能充分发挥考核的引导、激励作用;领导职务及专业技术职务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不完善。因此,在贯彻落实聘用制和岗位设置管理的实践中,必须加强调查研究,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和完善与聘用制、岗位设置管理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安徽省农科院全员聘用制和岗位聘任实施办法(试行)》《安徽省农科院管理岗位聘任实施细则》《安徽省农科院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实施细则(试行)》《安徽省农科院工勤技能岗位聘用实施细则(试行)》等一系列岗位设置管理配套文件。

3完善相关职能机构,提高管理效率

聘用制和岗位设置管理推进了传统身份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换。设置岗位、制定目标、选聘人员、签订合同、业绩考核、薪酬分配、职工奖惩、人员调整和职工培训等成为人事管理常规而又频繁的工作,以往过于集中统一管理的职能体系可能不太适应聘用制和岗位设置管理的需求。因此,应转变观念,明确角色,重新构建管理职能体系,以确保聘用制和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3]。

一是充分发挥研究所和学术委员会等基层单位与组织的作用。应重新构建与聘用制、岗位设置管理相适应的、以院和研究所共同意愿为基础的管理职能体系,尽可能将决策权向下层转移,让各研究所拥有充分的决策权,当然各研究所也必须对产生的结果负责。院的人事管理主要是做好宏观管理,在很多方面要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如各研究所各类岗位数、各类岗位内的等级比例等由院管理。尊重研究所的自,充分发挥研究所人事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如岗位聘用、岗位考核和绩效分配等应由各研究所自行管理。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院、所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充分听取他们在学科发展和岗位设置等方面的意见。要发挥职代会在制订有关人事管理制度方面的参与作用。通过发挥多方作用,听取多方意见,以形成符合农业科研单位特点的权责清晰、监管有力的人事管理职能体系[4]。

二是逐步建立以岗位管理为主导的管理体系。以往在身份管理背景下,狭义的人事管理就是干部管理,所谓干部主要是指单位各级领导和专业技术干部(高校毕业生)。过去我院在人事管理上,干部和工人长期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在技术职称(等级)、教育培训和福利待遇等方面均是分而治之。实行岗位设置管理后,应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选聘岗位工作人员。应打破职工身份界限,融合机构和职能,逐步建立统一的人员管理体系。

三是在管理的基础上强化服务职能。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还需要加大对人的管理,要将人的能力培养和积极性的发挥放在重要的位置,满足职工的合理需求,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人事管理部门的职能不仅仅是管理,还要为职工提供优良的服务。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正确引导,使职工根据自己的岗位目标来评价自己的能力状况,同时确认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充实;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提高职工适应岗位要求的能力;增加人事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做到能公开的尽量公开,尤其是人事制度改革,其改革精神和改革措施要多向职工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争得职工的理解和支持,以确保改革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

4参考文献

[1]高中启.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j].求贤,2008(3):11-13.

[2]韩宝文,刘孟朝,窦菲.省直科研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几点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0,29(1):22-23,65.

设施农业与科学考研方向篇8

关键词岗位设置;农业事业单位;安徽

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2008年12月,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印发<安徽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皖办发〔2008〕17号),要求在全省事业单位正式实施人员聘用制和岗位设置管理改革。这次改革要求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方面做到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其主要目标是转换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现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为例,就农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探讨如下。

1认真摸底,优化人员结构

为了确保安徽省农科院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在前期对全院800多位在职人员和2006年7月1日以后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调查摸底,现有在册人员90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54人,占总人数的61%。与国家要求的“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相比,该院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比例偏低,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的比例偏高。此外,安徽省农科院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为1.24∶1.25∶1,与国家的控制目标3∶4∶3也不符。对于人员结构与岗位设置要求不相符的问题,经多方面与上级有关主管部门沟通,力争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积极采取妥善措施,确保该院改革能够稳步推进。

一是根据编制数确定岗位数量。农业科研院所原定的人员编制,是根据其职能和当初的实际情况由编制部门核定的,该编制体现了职能需求和实际工作需求。因此,岗位设置理当在核定的编制员额基础上实施,以确保编制管理与岗位管理的一致性。另外,从安徽省农科院目前实际情况看,依据原定编制职数为基础计算各类岗位职数总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各类岗位内实际人员状况与等级比例严重不符的矛盾。

二是合理增加专业技术岗比例。在确定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工勤岗比例结构时,要充分考虑单位实际工作需要。其基本原则应当是尽可能强化专业技术岗位的比例,合理紧缩管理岗位和工勤岗位,以体现公益性科研单位的客观性、专业性,确保主体岗位占绝对多数。

三是妥善消化超结构比例人员。岗位设置后,可能会出现不同类别的人员数有超有缺,少数超结构比例人员不愿变动岗位。为了消化矛盾,确保稳定,在此次改革中允许有5年过渡期,并给予一定的人员分流时间。对部分年老体弱、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一定年数的人员可以选择过渡岗。通过转岗等措施,妥善消化超结构比例人员,逐步优化并最终达到各类岗位确定的结构比例。

2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和办法,确保岗位聘用工作顺利进行

事业单位长期沿用的职工身份管理,在思想观念和管理工作上对贯彻执行聘用制和岗位设置管理有着不同程度的不适应[1-2]。例如安徽省农科院至今尚未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制,仅对新进高校毕业生签订聘用合同;全院职工考核较笼统,针对性不够;考核结果应用力度不强,未能充分发挥考核的引导、激励作用;领导职务及专业技术职务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不完善。因此,在贯彻落实聘用制和岗位设置管理的实践中,必须加强调查研究,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和完善与聘用制、岗位设置管理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安徽省农科院全员聘用制和岗位聘任实施办法(试行)》《安徽省农科院管理岗位聘任实施细则》《安徽省农科院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实施细则(试行)》《安徽省农科院工勤技能岗位聘用实施细则(试行)》等一系列岗位设置管理配套文件。

3完善相关职能机构,提高管理效率

聘用制和岗位设置管理推进了传统身份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换。设置岗位、制定目标、选聘人员、签订合同、业绩考核、薪酬分配、职工奖惩、人员调整和职工培训等成为人事管理常规而又频繁的工作,以往过于集中统一管理的职能体系可能不太适应聘用制和岗位设置管理的需求。因此,应转变观念,明确角色,重新构建管理职能体系,以确保聘用制和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3]。

一是充分发挥研究所和学术委员会等基层单位与组织的作用。应重新构建与聘用制、岗位设置管理相适应的、以院和研究所共同意愿为基础的管理职能体系,尽可能将决策权向下层转移,让各研究所拥有充分的决策权,当然各研究所也必须对产生的结果负责。院的人事管理主要是做好宏观管理,在很多方面要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如各研究所各类岗位数、各类岗位内的等级比例等由院管理。尊重研究所的自主权,充分发挥研究所人事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如岗位聘用、岗位考核和绩效分配等应由各研究所自行管理。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院、所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充分听取他们在学科发展和岗位设置等方面的意见。要发挥职代会在制订有关人事管理制度方面的参与作用。通过发挥多方作用,听取多方意见,以形成符合农业科研单位特点的权责清晰、监管有力的人事管理职能体系[4]。

二是逐步建立以岗位管理为主导的管理体系。以往在身份管理背景下,狭义的人事管理就是干部管理,所谓干部主要是指单位各级领导和专业技术干部(高校毕业生)。过去我院在人事管理上,干部和工人长期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在技术职称(等级)、教育培训和福利待遇等方面均是分而治之。实行岗位设置管理后,应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选聘岗位工作人员。应打破职工身份界限,融合机构和职能,逐步建立统一的人员管理体系。

三是在管理的基础上强化服务职能。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还需要加大对人的管理,要将人的能力培养和积极性的发挥放在重要的位置,满足职工的合理需求,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人事管理部门的职能不仅仅是管理,还要为职工提供优良的服务。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正确引导,使职工根据自己的岗位目标来评价自己的能力状况,同时确认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充实;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提高职工适应岗位要求的能力;增加人事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做到能公开的尽量公开,尤其是人事制度改革,其改革精神和改革措施要多向职工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争得职工的理解和支持,以确保改革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

4参考文献

[1]高中启.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j].求贤,2008(3):11-13.

[2]韩宝文,刘孟朝,窦菲.省直科研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几点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0,29(1):22-23,65.

设施农业与科学考研方向篇9

关键词:农业科技;“走出去”;优势;战略部署;探讨

农业科技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新一轮的革命,生物信息、转基因技术等新兴农业技术发展迅猛,世界科技发达国家以较低价格大量出售农产品,部分技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农业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农产品全球产供销的发展趋势日益突出,这些都对高度倚重农业的我国构成巨大压力。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农业受到的冲击可能最大,如果我国农业科技不能加速农业的产业化和国际化,不能研发出同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特色或优势的实用技术;如果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逐步增大,科学技术满足不了农产品的对外贸易竞争,那么我国农业就很有可能沦为殖民地农业,国家的农业与粮食安全保障可能会丧失殆尽。我国自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以来,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被投资的地区也呈现出日益扩大与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为实施农业科技“走出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对科技“走出去”的需求也愈加迫切。十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推动金砖国家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发展银行的建立,得到部分发达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积极响应,标志着我国将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推动对外合作,而农业是国际交往的重点和热点领域,也是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资源之一,在此背景下,实施农业科技“走出去”战略,将是破解成本提高、补贴增加和资源环境恶化等多重约束的有效举措,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措施,是推动农业向更高水平发展的重要保障。

1我国农业科技“走出去”的优势

从全球来看,虽然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与发展中国家的整体水平相比,我国农业在对外投资领域与规模、地理位置与物种资源、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对外科技合作机制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1.1逐年扩增的农业对外投资领域及规模

近年来,我国不断拓展农业对外投资领域和区域,已遍及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从最初的渔业发展到多个行业和领域,涵盖粮油作物种植、畜禽养殖与加工、农用仓储与物流体系建设、森林资源开发与利用、园艺设备与产品生产、水产品生产与加工、设施农业、农村能源与生物质能源及远洋渔业捕捞等,从生产环节逐渐向农产品加工、科技合作、贸易和储运等全产业链延伸。此外,投资规模逐步扩大,近5年农业对外投资年增长率达到18%,与前几年相比同期对外投资的年均增长率接近48%,增速远高于国家整体对外投资[4];投资模式呈多样化发展,从最初的合作开发资源逐渐向合作开发与资本合作经营双向合作转变,“走出去”层次不断升级。

1.2广袤富足的地理与物种资源

农业类型齐全是我国农业的优势之一,既包括所有的农业行业,也包括寒温带农业、赤道热带农业、雨林农业和绿洲农业等不同类型区域的农业;农业物种资源丰富是我国农业的另一优势,国内用于农业生产的种质资源高达上千种,被誉为世界种植业与畜牧业基因库,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已向国外提供3.6万余份的农作物品种资源,能够满足全球农业科技工作者对不同研究环境与对象的需求。

1.3崭露头角的实用型农业技术

我国在杂交水稻与杂交玉米育种、动物疫病防控及疫苗生产、生物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居世界领跑地位;在畜禽饲养、旱作农业、覆膜种植和设施园艺等方面,也有很多优势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数千种国际先进农业技术,已在我国广泛推广应用,并培育了大批具备丰富经验的“技术移植”专家;挖掘出近50万份高产、优质、抗病虫和抗逆育种材料,在此基础上研发的600多个作物品种在农业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我国生态农业历经20余年的发展,已由传统的精耕细作农业升级发展为精耕细作与先进农业技术密切结合的现代化农业,现代生物技术与工程、农艺技术的结合,促进农业走上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统一的良性循环轨道,形成了中国特色发展模式。此外,我国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人员总量位居世界第一,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农业科技能手遍布全国各科研院所与推广机构,为对外开展技术合作与培训提供了人员保障。

1.4占有重要地位的农业科技援外工作

我国在农业领域通过援建农业技术示范基地、派遣农业专家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以及培训技术与管理人员等方式,先后帮助了多个发展中国家提升其农业生产能力,有效应对了这些国家面临的粮食危机问题,使得我国农业科技在发展中国家有着良好的声誉。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向发展中国家援助农业科技合作项目270余项,派遣援外科技人员2.1万余人次,举办援外技术与管理能力培训班1500余期,受训人员达12万余人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迅速,通过农业技术的进步带动农产品的供给,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长期短缺转为改革开放后的相对过剩。对外合作的方式也日渐丰富,由初级阶段的进出口贸易、外资引入和双边项目合作等发展到实用新型技术的援助与国际农业条例的制定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农业科技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

1.5日益强烈的农业科技合作愿望

21世纪以来,农业科技的重要地位受到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视,农业科技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也得到更多的关注,特别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开拓中国市场和吸引中国投资的意愿与需求愈加强烈;而欠发达国家则面临着投入资金匮乏、农产品供给不足、农业技术落后和基础设施薄弱等挑战,迫切需要通过与中国开展农业科技合作,引进先进适用技术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引进外资以恢复经济增长,促进农业的发展。此外,国际机构希望通过参考和借鉴中国成功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将其运用于发展中国家实践,更好地指导广大发展中国家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2农业科技“走出去”的战略部署

2.1开展顶层设计,加强国际合作

我国农业“走出去”行动由国家多个部委与金融机构联合协同管理,在各项工作的及时性与可操作性方面有所欠缺,因此,应在现有部际联席会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实效。一是建议由农业行业主管部门牵头,联合国家商贸、对外合作和技术研发等相关科技主管部门,共同开展农业科技“走出去”规划的编制,明确未来几年要实现的战略目标、合作的重点领域、重点支持的国家和重点合作的内容;二是在现有多双边合作机制的基础上,探索建立运行畅通的国际合作机制,为农业科技“走出去”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是鼓励和引导我国科学家全面参与国际组织机构未来5年相关涉农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科学研究内容和项目分配规则的制定,充分发挥我国科学家在多双边科技合作中的主导作用,并强化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为我国农业科技对外合作营造有利的氛围。

2.2建设全球农业科研基地

优化农业科技全球布局,通过调整、拓展、合并和共建等方式,在发达国家分批次建立海外农业科学联合实验室,充分利用世界农业科技资源,增强我国农业科研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海外农业研究中心为合作公共平台,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洲国家和拉美国家分批次设立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基地,集中展示我国先进农业实用技术,促进技术及产品的外销;在国内构建世界农业科学中心、全球农业技术转移中心和区域农业科技合作中心,吸引国外农业科研机构在华设立办事处。以我为主谋划与国际组织机构或其他国家共同发起多双边国际合作重大科技任务,开展国内创新团队与国外科研力量的协同创新,力争取得一批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农业发展问题的新品种、新技术,突破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始创新成果,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2.3推动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

制订发展中国家科技援助计划,按国情分类,确定重点援助国家与援助内容,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对中亚、东南亚和南美等粮食基本自给的国家,援助重点是提供增加粮食产量与提高品质的良种、耕作技术或深加工技术、设备,以提升其农产品出口能力;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缺粮国家,重点援助粮食增产技术,以提高其粮食生产能力,解决饥饿问题。此外,要实施农业技术示范项目,强化项目中的试验研究、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等公益,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农业技术示范项目的带动作用;派遣农业专家赴受援国开展试验示范和农业技术培训,提供政策咨询、规划建议和技术指导,提升其农业自主发展能力;引导国内科研机构、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在受援国进行技术投入或资金投入,带动农业科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2.4强化农业国际合作人才培养

对在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中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制定奖励措施,鼓励更多的农业科学家参与国际合作,引导优秀农业科学家到国际知名科研机构兼职或任职,以加快农业科技国际合作领军人才与创新团队的培育,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与地位;强化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培养,选派一批政治素质过硬、专业知识扎实和外语水平高的优秀青年科技管理人才,到国际知名组织、大学或科研院所等学习锻炼;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出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为农业科技对外合作提供人才支撑。

3参考文献

[1]夏海龙,闫晓明.关于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几点思考[J].中国农垦,2013(11):42-45

[2]刘春香,闫国庆.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成效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2(2):32-37

[3]赵其波,胡跃高.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发展战略[J].世界农业,2015(6):178-18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对外援助[eB/oL].(2011-04-21)

[5]张陆彪.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50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6]刘蓉蓉.中国农科院“十三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eB/oL].(2015-11-20)

[7]白世伟,蒋韬,李云伏.农业科技援外项目实现“走出去”的实践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2014(5):31-33

[8]涂玉琴.扩大对外科技合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开放办科技的经验与做法[J].农业科技管理,2014,33(2):30-32

[9]杨易,于敏,姜明伦.从农业国际合作视角看我国农业科技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9):75-79

设施农业与科学考研方向篇10

关键词农业科技园;发展思路;安徽合肥

自2001年合肥市第1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合肥经济技术开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建成以来,合肥市已经先后有合肥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合肥市大圩乡葡萄基地科技示范园等20多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起来,这些示范园解决了一批影响安徽省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转化了一大批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孵化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大量先进实用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促进市场繁荣、农民增收和城乡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当前,合肥市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已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有必要进一步端正对农业科技园区的正确认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好园区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促进园区健康、持续发展。

1明确指导思想

坚持“高新、高效和龙头带动”的基本思想,以高新技术转化应用为先导,以高效益发展为前提,以龙头带动为纽带,以示范、创新和技术辐射为支撑。在战略部署上,以科技带企业,以企业带园区,以园区带农户,逐步形成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技贸工农一体化的模式,走出国门,跻身国际市场。在经营模式上,由科研单位、地方财政、实施单位以及企业经营者共同投资,组建产权明晰、职责明确、风险共担、利益分享的股份制企业[1]。在开发方向上,按照“农科教、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组合,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园的模式。

2完善促进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优惠政策

建议合肥市各级部门加强对园区建设的扶持和管理,制定长期稳定的科技政策,并在土地使用、税收、进出口权、进口关税减免、投融资机制和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等方面,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有效的保障措施,以实现园区的持续高效发展。主要包括:园区建设用地与土地流转政策,税收与金融扶持政策,鼓励科技人员进入园区创业政策,设立农业科学园区建设专项经费[2]。同时,政府应通过鼓励政策、成果权属界定等有效措施,吸引企业与科研单位进行科技合作,采取股份制、联营、合作等方式积极筹措建设资金,鼓励农民以土地劳动力资金等入股。

3大力促进科技创新与机制创新

要鼓励园区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各种科技合作关系,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吸引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人员,根据园区发展建设的需要,到园区做兼职技术开发研究工作。建立新型的人才聘用制度,大胆进行产权体制改革,吸引科技成果入园,以提高园区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加大园区企业自主开发应用性技术的资金投入,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农业科学园区急需管理人才,做好科技的对接、信息的对接、市场的对接,积极引进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名、优、特、新项目和高新技术,使园区真正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示范基地,农民增加收入的示范窗口。在推广农业高新技术、新品种的同时,积极与各地生产加工企业建立联系,大力开拓销售市场,为农民提前、产中和产后全方位的服务。

在运行机制上,要大胆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经验,进行运行公司制、投资业主制、科技承包制、联结农户合同制的试点;在建设内容上,可以是“专业性园区”、“综合性园区”或“开发区式的园区”;在建设的组织和建设主体上,可以是“政府兴办型”、“民间兴办型”或“民办官助型”,同时在互惠互利基础上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联合经营;在利益分配上,应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依法保护好各类园区尤其是民营科技园区的合法权益。

4加强特色园区的建设,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园区的建设必须有自己的特色,没有特色的园区是没有生命力的。应根据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突出重点、因地制宜,选择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具有区域特色,能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对提高当地农民收入意义重大,是本地区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培育和扶持的名、特、优产品进行挖掘和开发。园区主导产品选择不宜过多,以1~3个为宜,太多了难以集中有效配置科技资源,不利于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和推广。可考虑优先发展设施园艺、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以花卉苗木、特色林果和种草养畜的产业,也可兴建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健身娱乐、科普文化、加工贸易、生产科研等诸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等。总之,应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特色园区,以“农业科技园”为平台,来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升级。

5切实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龙头企业在园区发展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它的发展将有力促进园区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如山东龙口、广东新兴等实验区,均有自己的龙头企业。

在龙头企业建设上,各园区应结合自己的资金、产业化水平等实际情况,大力培植相关企业,生产具有自己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同时,通过采取相应的优惠政策扶植龙头企业,并通过其带动作用,逐步实现优质农产品生产产业化[3]。

园区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必须加强对园区的品牌建设的意识,利用园区的品牌效益,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同时,做好园区产品和商标的命名及注册工作,积极参与申请iso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以名牌促销售,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实现园区示范的功能。

6与农业推广体系相结合

建议在原有的农业推广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原有的农业推广体系的人员、基地和网络,加入政府的扶持,组建农业科技园区。要适应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必须进一步深化农业推广体制的改革,同时逐步推进农业推广与农业科研机构、农业大专院校的联合与沟通,面向市场,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合肥作为我国教育基地之一更应发挥各大院校和人才的优势,通过建立农业科技园区,使农业科研、示范、推广融为一体,还能起到龙头带动的作用。

7构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

制定规范系统、科学的立项审批、中期监测、后期评价与管理的办法,形成系统的园区建设审批条例,设计相关的管理规则,使未来农业科技园的建设向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4]。

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是进一步突出农业科技园区在促进合肥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对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效果、潜力和存在问题进行科学、公正、客观地分析、评价和考核,有利于形成园区工作的竞争机制,不断提高园区建设的水平和质量,促进农业科技园区向着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从我国“三农”实际出发,体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省情、农情,符合科学性、系统性、导向性、针对性、动态性和可行性的基本原则。

8参考文献

[1]黄学群,李瑾,陈丽娜,等.滨海新区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机制构建[j].天津农业科学,2010(1):27-33.

[2]彭建雄,梁容.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的思路与方法——以江油市九岭镇农业科技园区规划设计为例[j].重庆建筑,2010(1):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