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核心素养与学科教学十篇核心素养与学科教学十篇

核心素养与学科教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9:55

核心素养与学科教学篇1

一、跨学科背景下“时空观念”的内涵

除地理学科外,哲学领域、物理学领域以及艺术领域都提到时空观念,因此,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不仅与地理学科有关联,还与其他更多的学科有联系。

人类从古代就开始认识时间与空间的性质,最早是在哲学领域认识时间和空间,随着科学的发展,分离出物理学科的时空观,主要探讨“时间与空间是什么”,把时空当成客观的存在来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人类科技的发展,也推动了人类认识的进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证实了辩证唯物论基本原理,即空间和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物质运动、空间和时间具有不可分离的相互联系。哲学中的时空观主要是讲“人与时空的关系”,强调时间与空间不仅仅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马克思揭示了时间的实践本质,他所关注的时间不再是脱离人的实践活动的时间,而是属人的时间,在实践中看待空间,他把社会空间与自然空间区分开来,认为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所以,与地理学科相比,历史学科的空间更强调社会空间。

二、作为学科核心素养的“时空观念”

历史时空观念应该是最基本的历史意识,讲的是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作为指导,“在时间与空间中认识人类的实践活动”。一方面,我们把时空当成不断运动中的客观存在,而不是神秘的永恒;另一方面,充分认识人类是在实践活动中认识、改造时间与空间并与之构成关系。这样一来,“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这一核心素养的解释才有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具体而言有两点:

一是要理解历史中的时间有着双向互动关系。历史中的时间,过去、现在、未来有着双向互动关系,不仅过去决定未来,未来也同样决定过去,即人们现在关注的热点与视角决定我们如何理解过去。由于实践活动不是一成不变的,因而社会时间也会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以生产力的发展速度为例,法国社会学家格・普・阿波斯托尔在20世纪70年代曾这样评价:“当今物质生产力三年内的变化,相当于二十世纪初三十年内的变化,牛顿以前时代三百年内的变化,石器时代三千年内的变化。”时间因素在人类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节约劳动时间,实际上等于创造人类争取自由的时间和空间。

二是要理解历史中时间与空间的互相转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由于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观察时间与空间,所以时间与空间的互相转化成为可能。比如说,人类实践活动经过世代积累,不会因为个体的消亡而中断人类的进步。世代传递的不只是人类的工具,还包括人类的思想、知识、经验和价值等,这是人类所特有的进化方式。人类实践活动的成果在时间上凝固下来,转化为社会空间、文化空间。反过来,空间的历程也构成了时间。

马克思认为,人类实践活动每一次提高,都是对原来空间的突破,使实践活动空间不断扩大。例如,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当英军远渡重洋来到珠江口时,这场战争就不是简单的位移而发生的中英之间的空间关系,同时也是处在不同文明阶段的两国之间的战争,是时间之争。所以,我们无法用“天时、地利、人和”的古代军事理论来分析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因为这不仅仅是两军对垒,也不仅仅是两国交战,同时还是两种文明的冲突。

那么,如何把历史教学中关于时间和空间的知识立意教学推进到“时空观念”素养立意教学?

例如,有学生问到,“三国中的吴国是什么时候建立?”“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时间是哪一年?”这个看上去是一个简单的时间问题,但是:

从知识层面来讲,教材中关于“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和“公元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这两个史事的叙述,并不能回答学生对于历史时空的困惑。

从能力层面来讲,这里涉及到“吴国建立的标志是什么”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两个问题。“吴国”到底是“王国”还是“帝国”?“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到底是指的形成(公元208年赤壁之战),还是三家疆域的基本确定(公元222年夷陵之战),抑或是三个独立帝王的并存(公元229年孙权称帝)?

从素养层面来讲,学生可以通过这个点的学习与判断,理解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其价值不由它本身决定(比如三国鼎立形成的三个标志性事件),更多地是由它所在时空结构来决定(比如三国之间关系的变化)。而且这种价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时空本身在变动(时人观察三国局势,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成为重要的历史拐点),观察时空的视角在变动(我们今天在判定三国局势变动时到底持何种态度?是忠奸观?压迫与反抗观还是复杂局势中的发展观?),历史事件的价值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落点

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我依旧以“时空观念”这一学科核心素养为例,进一步思考核心素养的教学落点。

1.什么样的教学活痈有利于“时空观念”的培养?

实际上,上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很多课堂教学的改革已经从知识立意走向能力立意和素养立意。其中,情境教学被许多历史老师运用到历史课堂上来。恰当的情境创设有助于学生神入历史,回到历史的时间和空间,在特定的时空中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例如上海交大附中彭禹老师上《新航路开辟》一课时,采用了欧洲从古代到近代不同时期的地图,包括托勒密世界地图、中世纪t―o地图以及新航路开辟期间的地图等。在不断变化的地图所营造的历史情境中,学生看到了欧洲人观念的变化,逐渐清晰的海岸线展示了欧洲人探险的足迹,学生体会到了历史发展的“有渐无顿”,看到了欧洲人终于从那个混沌的中世纪走向了近世―这种“走进”,不是像有的教师说的那样,文艺复兴一夜之间就改变了中世纪的黑暗。

也有的历史教师尝试带着学生回到历史中去,去体验历史中的人和事。广东李月霞老师在情境教学中有许多可贵的践(见表1)。

2.什么样的知识更有利于“时空观念”的培养?

在教学中到底是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还是素养立意,这个目标观决定了教师把哪些内容看成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并以此为教学的支点。从素养立意来看,丰富的历史教学内容中,每一段历史都有一个或多个启示,可以培养多方面的素养,有的启示是独特的,有的启示是共通的,教师要根据自己的阅读、学情以及课程目标,恰当地培养学生的素养。

例如,广东东莞易翔老师在上高三《明清史》复习课时,经历了三个层次的教学设计,第一次设计是立足于“感受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这是一个典型的知识立意的教学,让学生再次重温明清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大事及特征;第二次设计立足于“从纵向和横向的角度把握明清时期所处的位置,以此梳理整个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并比较同时期中西方历史发展的不同走向。”这次教学设计突显了能力立意,把明清放在更长、更宽的时空里去认识;第三次设计立足于“学生从纵向和横向角度自主地对明清时期的‘近代因素’做出评价。”引导学生在史学界关于明清阶段特征“封建社会末期说”、“近代说”、“帝制农商社会说”基础上,自己评判明清的历史地位并进行论证。第三次教学设计中,学生能够建立自己的时空观念并对之进行历史解释,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历史价值观,是一个明确的素养立意的教学设计。

3.什么样的课堂目标更有利于“时空观念”的培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一线教师重新理解课程目标、构建教学目标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倡建立课堂核心目标,即在宏观的教育目标体系中,综合三维目标框架与核心素养视野,构建起一节课的教学核心目标,使得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找到落点(见图1)。

如果用这个模型图对上文中高三复习课《明清史》一课进行分析,本课的核心目标在目标体系中的定位如图2所示:

在核心素养视野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历史教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当下我们的思考可能具有时段性,因为有些问题与困惑在实践中会逐步得到解决,同时,也因为时空结构发生了变化,原来存在的问题也将不复存在,但是,思考在当下,依然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超越经验、走向理性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高定彝.时空观念的嬗变[J].哲学动态,1989(2):50-5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47卷.532.

[3]余章宝.马克思社会时空观探微[J].学术月刊,1998(5):20-25.

[4]格・普・阿波斯托尔著,陆象淦,刘开铭译.当代资本主义[m].北京:三联书店,1979:34-35.

[5]刘奔.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社会时一空特性初探[J].哲学研究,1991(10).

[6]张华.核心素养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再出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

核心素养与学科教学篇2

关键词:初中英语;词句结合;词汇教学

引言

在英语教学中,词汇实际上是整个教学体系的基础,无论是语音、阅读,还是写作,都需要词汇教学作为前提,所以学生要完成英语学习就必须保证自身具备一定的词汇量。而词汇教学往往是英语教学的一大难题,学生不仅要记住大量的词汇,还要理解词汇的含义和具体用法。解决词汇教学的难题,有助于从整体上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一、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

在当前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导致词汇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其中包括:教师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注重语法而忽视词汇;词汇教学过于注重汉语的语义,轻视单词内涵的文化背景;教学方法过于单调,难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在词汇学习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学习效率低下。具体来说,多数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的过程中,只关注了词汇作为其他教学环节的辅助作用,而忽略了词汇本身就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这样一来,教师往往会把每个单元的词汇以简单、快速、粗略的方式给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其语音和含义就匆匆结束了词汇教学,进而开始与其相关联的句法、语法教学或者是阅读、写作练习,导致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均以其他教学内容为重点,词汇的学习和巩固则大多以课后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这样不仅让学生对词汇缺乏理解,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还使学生的词汇学习效率降低[1]。除此之外,初中英语教师在教授词汇时,仅讲授单词的组成、发音、词性以及字面含义的这种教学模式也是问题之一。由于教师对词汇中所能涉及的文化内涵和中外文化差异并未进行迁移、渗透,不仅导致学生记忆词汇的难度加大,还使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引申义缺乏了解,在理解句子的过程中遇到障碍,在英语表达时习惯运用汉语的思考模式,造成了许多错误和误解。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使教学活动过于死板,课堂氛围不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往往也难以提高。

二、词句结合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一)创设语境加深词汇理解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导致的消极结果,教师首先要认清词汇在英语学习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进而改变过去那种单纯的针对词汇的含义进行讲解的教学方式,而是以英语语言的起源文化作为词汇教学的背景,引导学生对词汇的含义和情感进行理解,在学生理解意义和情感的基础上进行词汇的记忆,并在句子和语篇的分析和讲解时对词汇教学进行巩固和拓展。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教师可以在词句结合的教学理念下,使用多种教学方式,通过创设语境来帮助学生学习词汇就是其中之一[2]。在英语词汇中,助动词及情态动词虽然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其实是最复杂的一种单词,因为这些单词严格来说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例如,“do”是非常常见的一个英语单词,但是对其具体的含义,大部分学生不能准确地说出。因为表示“做”这个动作只是“do”作为实义动词用的一个语义,也可以说是在语境中常用的一个语义。如“ialwaysdomyhomeworkatnight.”这句话中,“do”就表达了“做”的含义,但是学生不能把do这个单词的含义简单地记忆为“做”,因为随着语境的变化,其含义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如在“Youmustdosomethingtodealwiththisproblem.”这句话中,“do”虽然也可以当作“做”来翻译,但是翻译成“采取(措施)”则更为恰当。而在“Doyoulikethiskindofskirts?”这句话中,“do”只是充当了一般疑问句中的句子成分,作为助动词出现,不存在实际意义。所以面对这类词语时,单纯记忆书本上的含义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结合句子创设相应的语境,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单词所表达的意义及情感,进而使学生对单词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样学生在记忆单词时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词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就会大大提高。

(二)结合文化了解特殊含义在对英语词汇进行分析时,除了单词的一词多义现象对学生的学习和理解造成了困扰之外,英语与汉语的文化背景也是学生在理解单词意义和记忆单词过程中的困难之一。所以,教师在进行单词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可以通过创设语境的方式来提高教学效率之外,也可以结合英语单词的相关文化背景来对单词的含义进行解释,开展词汇教学。这样,学生能够真正理解一些特殊单词的含义,并且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学会分辨这一单词是否要按照其特殊的意义进行理解。当然,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词句结合来实现的。实际上,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这种在文化背景下具备特殊含义的单词并不算少,最常见的就是表示颜色的单词和动物的单词。例如,在汉语的语言环境中,红色是代表喜庆、表示喜悦的一种颜色,所以我们往往会在一些场景中用红色来表示句子的感情色彩。比如,“过年了,街上张灯结彩,到处都是红彤彤的颜色,大家都在庆祝节日。”在这一句中,红色显然表示出了一种喜庆的情感。但是,英文单词中,“red”这一词往往表示的是一种消极的情感倾向,如“Youhavetoseetheredlight.”这一句中就表示灾祸临头的含义。所以“red”一词在英语语境中往往具有贬义意味,大部分情况下会有“血腥”的含义。所以,教师在对这一类型的词汇进行讲解时,必须要对单词的文化背景进行拓展讲解,让学生能够顺利地对单词的特殊意义进行理解和记忆,而不会与汉语的语言环境和背景文化相互冲突,造成一些理解上的差错。同时,以文化背景为导入进行词汇教学,还能够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结语

核心素养与学科教学篇3

关键词:核心素养;青少年宫;音乐教育

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是我国学生培养与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性原则,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其核心思想。核心素养是中国每一位学生应当具备的、支撑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一、我国的核心素养教育及实施现状

有学者提出,核心素养通过“提出”“研制”“整合”“渗透”“深化发展”五个阶段渗透教育过程[1]。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关系紧密,教学内容及其实施的过程应当是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载体与途径。我国对核心素养的研究时间并不长,或存在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不够准确,如西北示范下雪教育学院、西北少数民族发展研究中心李泽林教授曾指出许多教师对核心素养认识不准确,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有“被泛化的危险”[2]。我国大多数地区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刚进入从理论向实践转化阶段,实践成果略显不足,转化经验也不甚统一,教育政策要相对滞后。

二、青少宫实施核心素养教育的优越性

“课程改革”“教学实践”“教育评价”是核心素养在教育实践中落实的三个途径[3],有学者认为,在此项三途径中,难点和焦点在于形成核心素养评价体系[4]。当下教学评价的改革涉及教育教学的各个核心领域,然而,究其本质,教学评价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是社会矛盾在教育中体现,包括人才标准、社会价值取向和经济发展状况等,这些都会直接制约和影响教育发展的理念和改革进程。青少年宫教育形式能很好地规避核心素养评价体系形成过程中的阻碍。青少年宫的教学目标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空间,这正契合核心素养的指导思想。同时,青少年宫教育作为学校教育补充形式的性质,决定了青少宫教学评价理念不同于学校教育,青少年宫的教学评价理念可以回避诸多社会矛盾,从这一点出发,在青少年宫推广与落实核心素养教育,将更有利于核心素养教育教学经验的累积及其对教育的全面渗透。

三、青少宫核心素养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1.学科课程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原则实践活动强调以实践和探索为主地注重学生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与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相契合。将学科课程与实践活动课程紧密结合的指导思想,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中,具有重要作用。2.跨学科核心素养相结合原则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中,分科课程有其优势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分科使得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被破坏遭到,学科之间的界限以及排他性和独立性也非常突出的。这使得学生掌握的知识碎片化,知识很难还原到问题情境中。因此,传打破传统的学科边界,促进学科融合,是推动和落实核心素养课程变革的有效手段。3.学生自主与教师主导相结合原则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学生自主学习品质的养成是教学重点关注的问题,打破填鸭式讲授教学模式,开展合作、探究、启发式教学势在必行。将教学过程开放、作业开放、评价过程开放,加强课堂教学与社区、家长等多方面的联系,能够更好推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和作用,让核心素养积淀的过程与学习的过程共生。

四、青少年宫音乐教学模块核心素养目标设定

1.文化基础了解中国以及世界音乐历史文化,能够自觉尊重和维护音乐财富,在各种音乐实践中积累音乐审美经验,形成健康的审美取向和表达欲望;通过音乐表现和音乐基础理论的学习,帮助孩子在感性的音乐活动中坚持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理性思维形态,在构建丰富的想象力的同时培养勇敢的探索精神。2.自主发展学会学习音乐,乐于学习音乐,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调解自己的学习方法,能够利用现代化信息设备和手段辅助音乐学习;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培养自觉、自信、自制的能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3.社会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互助精神,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理解音乐的文化的多样性过程中建立民族音乐自豪感和中华音乐文化自信,形成传播中国音乐文化的意识和行为。

五、青少年宫音乐教学模块课程设置

1.年龄结构5~10岁儿童。原因:依据植物神经学观点,生命早期,许多神经元决定了皮层上有多少神经元控制身体的各个具体部位,10岁以前所有关于运动的经历决定了皮层上究竟有多少神经元控制身体的各个部位,因此,对于音乐动作技能的学习来说,10岁以后才进行已经比较迟了;心理学家认为,音乐动作技能开始血是时间最佳时间在5岁左右;音乐心理学家爱德华•戈登认为,音乐才能的发展似是在9岁时达到平衡[5];柯达伊认为,儿童的音乐学习最好在6岁之前,最迟不能迟于9岁。此外将年龄设置为5~10岁也是青少宫教学的一般性质与特殊性决定。本纲领为青少年宫音乐课课程设计的总体指导纲领,旨在为青少宫各音乐门类学科教学大纲设置提供指导方案,是青少宫各音乐学科在制定教学内容时的指导依据。以声乐1课程为例,在实现“人文积淀”核心素养教学材料的选择上,以“选用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教学材料4~6首”,则可以确定教学材料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将核心素养的其他基本要点相结合,如:教学材料《悯农》,在实际教学中需关注的核心素养应包括:如上所述,同一教学材料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多个核心素养基本要点目标的共同培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教师应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考虑核心素养各基本要点的实现路径,缜密设计教学计划以及教学过程。综上所述,自我国《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以来,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正逐渐从理论向实践转化,但是实践成果仍不足,转化经验也不统一,教育政策相对滞后。在核心素养推广的众多难点中,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评价问题是其中之一。青少年宫的教学评价理念可以回避诸多社会矛盾,更有力于做试点项目,推广与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本文通过核定青少宫核心素养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确立青少年宫音乐教学模块核心素养目标,研究核心素养在青少宫音乐教学中各教学课程设置纲领,为青少宫推广核心素养教学打下基础,为核心素养在教育的各个层面的实现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田秋玲.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生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9.

[2]李泽林.防止核心素养被泛化的危险——兼论贯彻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科化倾向[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6(05):158-163.

[3]一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6(9):34-37.

[4]孔凡哲.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评价难题的破解对策.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1),总第366期.

核心素养与学科教学篇4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能力;德性涵养;培育策略;课程视野

中图分类号:G40-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7-0004-03

随着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正式公布,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各学科课程标准及以课程标饰总纲而编制的学科教材也将陆续出台,中学教育由此迎来核心素养时代。因此,“为核心素养而教”理应成为广大中学教师的价值取向和实践选择,这必然会对教师的学科能力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学教师惟有提升学科能力,才能适应时代要求,有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笔者以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为例,就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学教师学科能力提升问题作一粗略探讨,求教于方家,并期待能引发对这一话题的深入思考。

一、教师德性涵养:学科能力提升的根本要义

德性是一个人的道德品性和精神长相,德性涵养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根本素养。毋庸置疑,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其德性涵养较之他人显得更为重要。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陶行知说,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所以自古以来,无不把教师之德性摆在其素养能力的首要位置。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今天,教师的德性素养同样是其各方面素养之核心,是教师学科能力提升的根本要义。

1.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

党的十明确将教育的根本任务定为立德树人,而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就是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突破口、具体抓手及实现路径。因此,教师作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实施主体,其德性涵养的现实状况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对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实现具有决定意义。教师对学生最重要的影响向来不是其学问,而是自身高尚德性所体现出来的品行示范及人格魅力。教师的高尚德性涵养反映的是教师的优秀道德品质与修为,也彰显出教师对这份特殊职业的高远情怀。如果说仅仅把教师学科能力理解为狭义的学科教学技能,那么无疑教师的德性涵养所体现的教育情怀为教师教学技能规定了性质并指明发展方向。如果从广义上理解教师的学科能力,德性涵养应该成为其学科能力的重要内容,这在教师整个学科素养能力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教师如果不具备高尚的德性涵养,其所有的能力素养将失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提升教师德性涵养是提升学科能力的根本要义。

2.培育核心素养要求实现教学向教育的转型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未能处理好教学与教育的关系。在应试教育下,教育只剩下“教”,几乎完全抛弃了“育”,忘却了教育的终极价值目标。既然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那么我们就必须改变当下只重视“教”而淡化甚至放弃“育”的教育现状,树立并践行“教”是为了“育”,“教学”要切实为“教育”服务的教育理念,真正实现“教学”向“教育”的转型。而转型的执行者就是教师,当前不少所谓的优秀教师无疑是教学的高手,但还未必称得上是教育的行家。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除了教育者要懂得教育规律,掌握教育的正确方法外,更为重要的是教育者自身的素养水平尤其是其德性涵养水准。教师的德性涵养向来是最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如果没有教师自身高尚的德性涵养为支撑,所谓教育也必将成为一句空话。所以,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当下,必须实现“学科教学”向“学科教育”的转型,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提升教师的德性涵养就成为首要前提,只有教师的德性素养水平提高了,再加之对于教育规律以及科学教育方法的掌握,学科教育的目的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3.思想政治学科是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是各学科教育的共同任务,提升德性涵养也是各科教师的共同要求,但高中思想政治的学科性质决定了中学思想政治教师的德性涵养较其他学科教师应该有更高的要求。在基于核心素养而编写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作了如下的规定: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是帮助学生确立思想政治方向、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提高法律与道德修养的公民教育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具有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德育工作的基础性和课程实施的实践性等特征,它与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治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学科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任务。由此看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依然是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政治教师在这块阵地上要提升学生作为公民的道德修养,要突显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德育工作的基础性,要与学校的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任务。这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而言,可谓重任在肩,而要完成这一重大使命,提升广大高中政治教师自身的德性涵养无疑是第一要务。

二、素养培育策略:学科能力提升的基础内核

这里的素养培育策略,指的是就具体学科而言的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计策和谋略,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而采取的学科行动方针和方式方法。显然,教师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是教师学科能力的基础与关键,如果不具备科学的素养培育策略,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就无法真正落地,只有掌握了科学合理的培育本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才能顺利并有效开展学科教育教学活动,并借助于学科教育教学有效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显然这里的培育策略也就成为各学科开展教育教学、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最为基本的操作系统。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主要有:

2.课程的开发整合力是未来教师核心竞争力

选择学校意味着选择课程,而选择课程意味着选择了未来。一所学校,无论以什么名称和标志去描述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品牌或办学特色,其核心表现都是课程。对国家教育而言,其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课程;对于一所学校而言,不久的将来拼的也必然是其课程的设置;同样,对一名学科教师而言,拼的是其对于课程的执行能力,但这还不够,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以及跨学科的课程整合与融通能力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显得越来越来重要,这种能力必将成为未来教师的核心竞争力,谁拥有它,谁就会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占得先机,就能够更加有效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出更多的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更全面的人才。因为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本身就需要全学科共同的参与,要进行跨学科的整合。未来侧重于某个学科但又不囿于自己学科的全科教师或者在常规教育教学以外还有多方面才干的复合型教师,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必将展示出更为独特的优势。因此,在以把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性作为教育评价重要依据的教育新生态下,学科教师的课程开发、整合特别是跨学科的课程融通能力必将成为教师学科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拓展教师的课程宏观视野是核心素养培育的客观要求。

当然,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师学科能力提升理应包括诸多内容。比如,当前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是在教育的信息化、智能化的背景下进行的,“互联网+教育”新生态必然要求教师自身信息技术素养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与能力也必须是核心素养时代教师学科能力提升的题中应有之义;又如,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了核心素养,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提升教师学科能力自然也应该包括学科核心素养在内的各项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等等。限于文章篇幅,这里不作赘述。

⒖嘉南祝

[1]管建刚.从“学科教学”到“学科教育”[J].人民教育,2015(17).

[2]王锦飞.构筑“为核心素养而教”的素养工程[J].师资建设,2016(4).

核心素养与学科教学篇5

p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7-0084-02

1前言

随着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提出,大家在教育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学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教育部出台很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的相关政策。在这些政策中指出,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核心素质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仅是我国教育关注的问题,也是全球教育比较关注的问题。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成为小学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2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及特质

核心素养更多是从“素养”衍生出来,素养更多是应对社会生活的一种能力,涵盖很多方面的知识,不仅仅包含一些文化常识,还包括一些技能、情感方面的知识。核心素养可以说是素养中比较重要的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核心素养的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1]。一般认为核心素养一方面包含个人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包括人与社会的发展。核心素养一般具有多方面的特质,最为重要的特征是多元化、复杂性以及长期发展等。核心素养可以更好地培养人的知识素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对人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持续到人成长的整个阶段,不仅能够促进个人的成长,还能够促进个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3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培养相结合

学生在课程学习时培养的学科素养是与课程学习相结合的,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也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学校在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时要做到能够从学校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质量结合起来[2]。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进行转换,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如何能够更好地将学科素养转换成核心素养是其关键的问题。在教育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要合理规划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与学科素养的培养。

4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一方面要对核心素养的特质进行详细了解;另一方面要能够考虑学生本身身心素质的发展情况,要能够体现出小学数学学科的教育价值,并能够在培养学生素养的过程中体现出其学科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更好地转化成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小学数学本身就是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的一门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从而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相应的问题,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根据所教授的内容来灵活地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其中情境创设以及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3]。

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就是给学生创设类似生活的一些情境,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比较熟悉这样的环境,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表现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伙伴,学生在探究式的学习中既可以采用个人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小组的形式。通过这两种教学方法都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起到较好的效果。如学生在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在教育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分数的意义。此外,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很多知识的学习适合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开展,最为明显的就是行程问题中的追及问题,在讲解这样的知识问题时可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如在上课过程中可以应用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坐公交车的经历进行着手:同学们在坐公交车的过程中会感觉到公交车有时开得比较快,但是有时开得比较慢,有时会发现后面的公交车会超过你坐的公交车。当这个问题引起学生的共鸣之后,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那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后面的公交车要想超过前面的车,需要具有什么样的条件呢?同学们试想一下,如果两辆公交车的速度是相同的,那么有可能出现超车的现象吗?那如果两辆车的速度不同,又有一定的距离,那么这两辆车何时能够出现超车现象呢?通过这样一系列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然后引入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更快地理解所学习的知识,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相关的计算以及统计等知识,能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解读,对教学内容中的每句话、每一个例题进行深刻的分析,能够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衔接[4]。挖掘到教学内容中所包含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因素,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时,教师首先要能够挖掘到知识层面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学习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其面积,能够应用知识点解决相应的问题。在这个知识点中涉及的核心素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符号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来理解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在教育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这些学科素养,以便更好地转化为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要想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为此要提升教自身的素质。教师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成为比较关键的问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不断地进行研究,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小学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对核心素养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能够深刻理解核心素养的相关知识。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中最为重要的是能够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能够考虑到学生的现有水平,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作业的布置上要具有发展的观点,尽可能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5]。此外,要将学生学科素养和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注重课程之间的整合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统一课程的教授,未必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统一课程向学生课程之间的转化。教师在统一课程教育教学时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够适当地对小学数学的教学课程进行补充,使得数学课程的教学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是多个课程学习进行融合的结果。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数学的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各个课程之间的融合,利用各个课程之间的重组、开发等整合出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重点培养学生的数量关系以及空间感为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小学数学的教学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坚持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长期的坚持,在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影响[6]。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在每一节课中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中不仅仅在形式上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还要从小学数学的本质思想出发,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最为重要的是能够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着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学习相关的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塑造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六一,刘晓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论分析[J].今日教育,2016(3):23-25.

[2]赖允珏.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16(5):42-45.

[3]刘明扬.谈谈小学数学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中华少年:科学家,2016(20):168-169.

[4]李星云.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1):45-48.

[5]马云鹏.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J].小学数学教育,2015(9):3-5.

[6]徐国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7):42-45.

核心素养与学科教学篇6

——韶关市万豪英文中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质量提升方案

一、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

追根溯源,中国古代教育智慧中虽未明确提及人才培养的核心素养,但从《礼记·学记》到癸卯学制,两千年来教育不乏素养方面的内容,如墨家的贤能、节俭、平和,儒家的仁、礼、德、教、中庸,尤其是朱熹倡导的仁民爱物、责任担当和王阳明之“致良知”……其不同角度倡导的“交集”,都认可素养是教化、体验的结果,素养靠训练和实践而习得,涉及能力和品格。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之后国家关于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布局的“总开关”,也是后《纲要》时代对课程“三维目标”的发展与深化,预示着国家对教育指导思想从教书向育人方面的倾斜和迈进。

传统课程目标的3个维度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然而,许多学校更关注对学生“知识与能力”和“过程与方法”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最容易被忽视。但是,从人的成长与发展来看,学校应注重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此,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的课程目标,是对人的成长在课程设计与实施目标方面“三位一体”的回归。

新一轮教育改革,国家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制定新的课程标准,并据此编制新教材、实施新课程,学校、教师再据此组织教学、实施考试与评价。可见,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源头”,是中高考评价的“核心”,也是未来教育改革的关键和课程改革的核心。

那么,究竟什么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我们认为,是能成全生命、成就生命、促进生命成长发展,并且可持续能深化的素养,如有责任能担当、有判断会选择、有理解会反思……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学科核心素养的上位概念,是指导学科一切教学活动的按钮,也是转化为学生基本素质的关键所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切教育活动使“人成为人”、使人的素养成为“人的素质”的关键“酵母”。我们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就是要通过教学活动有效地将其转化为学生的基本素质。

素质是人性之本,能力之源;素养是人性之树,能力品格之干。从素养培养到素质形成,也是过程到结果。素质强调的是人的“质”,侧重的是人的质量;素养强调的是人的“养”,侧重的是人的能力。这里还共同突出了一个“素”字,意为“本来的”,平时所养成的良好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促进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核心素养的落实

核心素养的落实,显然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它更是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障的。

1.回归学习本质—解决问题。

要真正实现这一改变,就需要深刻理解人是如何学习的,进而回归到学习的本质。纵观人类社会,无论是思想发展史、社会进步史,还是科学发现史、技术革新史,无一不是在不断发现新问题中解决问题,又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的问题;而对于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来讲,都是在不断的自我追问中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只是,在现代知识的海洋中,我们似乎迷失了自己。所以,回归对问题的探求,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回自己应有的智慧,应是学习的本意。

2.学习方式改变—问题化学习。

从以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中间的桥梁是“问题化学习”。“问题化学习”让我们看到,所有的教学必须以学生学习为主线去设计,必须让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能够发生并且展开。

3.教学模式的变革—“活动课程”。

在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和精心设计学科活动。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是在相应的学科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学科活动的目的是让学习者的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建立联系。

4.课程规划—学科和跨学科课程

落实核心素养,从学校的课程规划角度,要完成两种课程的设计:一是学科课程,二是跨学科课程(即综合性课程)。学科课程是基于学科的逻辑体系开发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间接经验。跨学科课程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它关注的是学生面对真实世界时的真实体验和直接经验,是以社会生活统合和调动已学的书本知识。它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完整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5.注重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基础教育,还要解决两个问题,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核心,就在“关键”和“必备”上。基础教育重新定位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其核心也指向了素养的交集,解决“和而不同”中的“和”即“共同”问题。只要学校有效解决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那么在此基础上腾出的大量课程时间和精力,必然促使多元教育需求的供给与满足,实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使基础教育百花齐放。

三、核心素养具体执行方案

1.成立课题组研究小组。我校各课题组成立以来,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整合型研究思路,整体设计研究方案,系统开展研究工作,为总框架的建构提供理论支撑。组织课程、教学、评价、教研、管理等方面的学习,开展“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衔接转化研究”。重点基于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核心素养在课程标准中落实的方式方法。

2.听取一线教育专家的意见。为确保核心素养方案的科学性和适宜性,核心素养初稿及研究报告送教育局征求意见。此外,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一线教育实践专家意见。

3.注重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与必备品质。教育学生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

4.与时俱进,融合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5.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等。

核心素养与学科教学篇7

(一)核心素养

(1)何谓"核心素养".经过学者专家的研究与辨析,核心素养较为通行的定义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身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的动态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个体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核心素养不仅能够促进个体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1]在上述描述中,核心素养提出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而评价方法则指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2)何谓"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关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表述最为权威的是最新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下文简称新课标)中的表述,新课标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表述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并在阐释语文学科的课程目标时将之进一步细化,语言建构与运用细化为:语言建构与积累,语言交流与沟通,语言梳理与整合;思维发展与提升细化为:发展形象思维,发展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审美鉴赏与创造细化为:增进对祖国语文的美感体验,鉴赏文学作品,美的表达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细化为:传承中华文化,理解多样文化,关注参与当代文化。[2]纵观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以及课程目标的表述,其基本指向是强调语文学科教学的中心任务应围绕"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展开,而学校教育就应当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贯彻课程标准提出的中心任务指向。

(二)教学目标

(1)何谓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需要达成的某些目标,在描述过程中一般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角度进行描述。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是连接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的主要联结点,是教育理想在教育现实中的具体呈现,不仅对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影响着教育理想的实现程度。因而教学目标的确定对于教育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

(2)教学目标确定的现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于课堂教学目标提出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要求,但由于教育理念等各方面的转型,教师实际的课堂教学目标处理过程却产生了许多困惑,课堂教学目标实践出现了诸多"虚假"的现象,如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研究的忽视,在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形式化和机械化现象,在实施中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倾向等,进而严重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对于教学目标确定的研究就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无疑为我们研究教学目标的确定指明的新的方向,开辟了新的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下面将就核心素养对语文学科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几点启发展开论述。

二、几点启发

(一)教学目标确定的原则

(1)原则一—体现学科特点。新课标在阐述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时其中心词为"语言、思维、审美、文化",这对我们的启发是语文学科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紧紧围绕学科特点展开。语文课堂就应当围绕语言文字展开,以语言文字为基本依据培养学生的思维,进而涵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最终使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体悟到祖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美好。"语言,思维,审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在确定教学目标之时我们不能强行将这几者割裂,更不能因强调某一个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这都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原则二—运用系统观念。新课标在阐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后进一步将之细化,提供了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可行路径,这些路径又构成了语文核心素养这个整体。以"语言"为例,新课标将培养学生"语言"的核心素养目标定为:语言建构与积累,语言交流与沟通,语言梳理与整合。统观这三个目标,三者之间是一种递进的整体关系,对教学目标确定的启发便是:我们在确立整体教学目标是要系统观念,将语言素养的培养分步骤有条理的展开,而在确立某一阶段的教学目标是则要突出重点,重点突破,而在确定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则要"实打实","精而细".

(3)原则三—具有可操作性。新课标在描述语文学科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时给出了明确具体的教学建议,具备强烈的操作性。以"思维"为例,新课标将培养学生的"思维"核心素养确定为:发展形象思维,发展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这一要求首先明晰了培养学生的思维主要着力点为三: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思维品质;而提出的目标则是将前二者定为"发展",将后一者定为"提升",不同的主体定为的目标也不同体现了可操作性,赋予了一线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时有力的抓手。

(4)原则四—有强烈的情怀意识。语文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点在于语文不仅需要传授给学生知识与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与文化归属感,因为语文学科所依据的文本是用我们民族曾经或正在使用的母语写就的,因而更多了一份传承的意味。当下的中国正处于激烈变革的时期,各种文化正在中华大地上不断激荡,我们的母语大有式微之感,作为传承母语文化的主阵地的语文学科,在确定教学目标之时理应有强烈的情怀意识与危机意识,敢于担当与作为,在教学目标中深度体现"审美"与"文化"的因子,而非紧紧围绕"高考指挥棒",用考试说明而非课程标准作为确定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如此方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完成本学科"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

(二)确定教学目标时的要求

(1)对教师的要求。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围绕"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展开,对我们语文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若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首次就必须具备完备的核心素养,具体而言便是具备较高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素养,只有在对前此几方面有深刻领悟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准确把握其精神内核,进而外化为在确定教学目标时的笃定与明智;同时因为核心素养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并具备内在生长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首先做一位终身学习者,不断获取占有新知,如此才能在知识洪流中屹立不倒。

核心素养与学科教学篇8

关键词:核心素养;核心问题;教学改革

一、核心素养培养的提出及重要性

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我们一直在思考哪些因素决定并影响他们的成长?2012年党的十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内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明确强调了教育的本质功能和根本价值,开始从国家的层面深度的思考“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明确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又进行了补充并提出了新要求,为了贯彻十精神,教育部启动了“立德树人”工程,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落实“立德树人”工程的十大关键领域,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是首要环节,并提出把核心素养作为研究学业质量标准的依据,用于统领课程改革的相关标准,同时在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一词,体现了以人为本,尤其是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本的教育改革思路,意味着党和国家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放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上。

教育部依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确定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制定了各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并据此对高中各学科的课程标准进行修改。专家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要求,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内容结构上,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注重系统性,各具特色”“价值取向上,核心素养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3]

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制定,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建立健全的社会。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内容和指标的确定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2015年11月29日中国教育学会联合《光明日报》组织了一场以“核心素养如何转化为学生素质”为主题的教育研讨,参会的教育专家指出核心素养是“在三维目标基础上提出的,是对三维目标的发展和深化。核心素养更直指教育的真实目的,那就是育人”“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是从教书走向育人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教育部也在依据核心素养体系“设计不同阶段的课程标准,制定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学校基于课程标准来设计教学、命题、作业和考试”[4]教育部基本上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确定为9个素养、23个基本要点、70个关键表现。

二、核心问题教学模式的选择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正确的教学模式作为载体,相对于以往的课堂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转型,钟启泉在《课堂转型:静悄悄的革命中》论述了课堂教学转型的内涵:课堂转型要实现从“灌输中心教学”向“对话中心教学”的转变。[5]而核心问题教学模式则不失为一种正确的x择,利用设计好核心问题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问题指的是能激发和推进学生主体活动、能整合现行教材中应该学习的内容、能与学生生活实际和生活水平密切相关联的,能贯穿整节课的问题或者任务。[6]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我们在处理核心问题时必须要将核心素养融入到核心问题之中,将知识点的传授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相结合。

基于核心问题解决的课堂教学,是以问题及其及其解决为主线的教学。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是,在教师的策划、指导和支持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问题的发现、提出与解决,在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新知,建构新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学习共同体的一员,和学生共同为问题的解决,开展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解决问题、培养核心素养。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旨。通过课堂教学,达成各学科的课程学习目标,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促进个性化发展。

三、核心问题教学模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正确处理课堂中的师生关系。

核心问题教学模式的课堂,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是问题的求解者,也是解答者,从求解者到解答者的转换,需要学生积极地开展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要求学生的独立学习,也要有合作学习的讨论交流活动,还需要师生间的言语对话和情感交流,需要教师发挥支持和协同学习作用。核心问题教学模式,在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不能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问题的情景设计,激励、支持、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上,教师有责任、有主张、有行为、有担当。教师可以在知道学生选择应用解决问题策略、调控合作学习活动、指导问题解决成果的总结和展示等方面发挥协同学习作用。由此可见,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不是矛盾的对立面,而是学习的共同体

2.重视课堂的设计与组织。

核心问题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三个方面:创设问题情景,设计并开展探讨学习或问题分析、探讨活动,整理展示学习成果。创设问题情景是基于问题教学的前提,问题的设置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设问和提问,更加侧重于启迪、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所设计的问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的设计着眼点要适中,如果问题的设计着眼点过大,能够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但也会让一部分学生对于问题的解决无从下手,没有思路;问题的着眼点如果过小,学生思考的余地狭窄,会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对于课本上明确的书写的答案,不用学生思考与探索,问题的解决也仅仅是个形式。问题的起点要高,落点要低,既能为学生提供凭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难以解决,需要进一步学习、思考的学习需求,又能让学生看到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以及合作探究使问题得以解决。在整个核心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营造宽松的对话氛围,注意聆听学生的发言,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并及时的作出反馈和引导。

3.加强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科学理论教育。

学科教学要依据立德树人的方针,依据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及培养要求,集合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科学伦理教育。核心素养体系中的9大素养就包括学会学习、实践创新、公民道德、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的素养,这些素养的基本要点和关键表现涵盖了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伦理教育的要求。

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对人的尊重,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是中华文明的思想内涵之一,学科教学要教育学生自觉地集成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继承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人的培养放在首位,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

科学伦理是科学技术研究与研究活动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想於行为准则。这些思想於行为准则规定了科技工作者以及共同体应该恪守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从观念和道德层面上规范人们从事科技活动的行为准则。任何人在做出价值判断的时候都要受到其所拥有的理论、信念的影响。科技工作者接受了科技伦理,就会自觉地把科技研究及其成果的应用置于伦理的规训范围内,不损害生态环境,不损害人类的生命健康,保障人类的切身利益,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精神不仅仅是从事科学事业的人所不可或缺的,也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热荨?蒲Ь神包括追求真理和实事求是精神,有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志向,有事不避难、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有严谨的求知态度,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具有尊重事实和证据的品格,具有实证意识,用于弘扬理性,能运用科学知识、原理和方法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孙明霞.课堂与核心素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辛涛,姜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J].人民教育,2015年第7期。

[4]中国教育学会,光明日报教育部.核心素养如何转化为学生素质.光明日报,2015年12月8日第15版。

核心素养与学科教学篇9

历史教学界关于历史核心素养的探讨,始自历史素养、史学素养、学科素养,后转至历史核心素养,讨论主题虽各有偏重,但都与历史核心素养密切相关。

从历史素养与学科能力的关系,有论者将历史素养界定为“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①从简单的掌握知识和思想教育为主,到从学科出发强调学科能力,再到将学科和素养结合起来,历史素养折射了历史教育的上述认识历程。论者借用了语文素养、地理素养的界定方法,将历史素养看成是“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此观点为当前历史教学界引用最多。

从历史学科素养与史学的关系,有论者通过解读史学研究过程,归纳了历史学科素养的基本构成:“从研究动机的视角看,学术的历史学具有现实性。这决定了中学历史课程具有强烈的生活意识或现实意识。从研究抓手的视角看,史料是整个历史学研究的基础和操作对象。这决定了中学历史课程具有浓厚的证据意识。从研究过程的视角看,学术的历史学,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具有问题意识。学术的历史学,还是一个理解的过程,具有融合意识。史著等历史研究成果,可分为客观史实、历史叙事、历史认识和历史评价等四个层次,这决定了中学历史学科素养具有分层意识。”②

从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对学科素养的界定,有论者比较了中美历史教学的学科素养关注点差异,将历史学科素养划分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历史知识在新情境中的运用、对历史学科方法的反思、历史元认知的发展”等维度。③

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的关系,有论者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界定为“中学生为适应现在生活及面对未来挑战,所应具备的核心历史知识、历史思维能力以及认同、尊重和融入历史的态度”。①其中,核心历史知识包括时间知识、空间知识、人物知识、史观知识;核心能力包括运用时空知识准确表达历史能力、历史理解能力、历史逻辑推理能力、历史解释能力。核心态度包括对自身的态度、对民族、国家和社会的态度、对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态度。

从历史核心素养与历史学的关系,有论者论述了历史学作为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前提性局限,论证了历史思维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特征,并指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大功能在于认识自我。②

此外,还有针对历史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所做的教学策略研究,此类研究数量大,且绝大部分为一线历史教师的经验总结,研究结论多止于经验层面,雷同情况较多。

综括看来,从历史素养、史学素养、学科素养到历史核心素养,不同视角得出的界定各不相同。这里面既有语境、视角差异,又有关注主题的不同偏重。有论者认为“对探讨的中学历史‘课程目标’,冠名‘中学历史学科素养’,更具针对性”,并通过归纳“沪版课标”“港版课标”“台版课标”等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构建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③还有论者将“基于中学历史教育而形成的核心素养称为史学素养”。④这些观点一方面揭示了“学科素养”“史学素养”“历史核心素养”等概念有一定内在关联,但另一方面又表明了上述概念的内涵界定不清,很大程度上,历史教学界只是照搬教育界的提法,对不同时期“素养”“学科素养”以及“核心素养”的提法缺乏学科内在的合理性学理分析,尤其是,历史核心素养是于什么语境下提出来的?它的内在合理性依据是什么?它究竟应包含哪些构建要素与层次?有什么样的价值诉求?这些都需要作具体辨析与回应。

核心素养的阐释可以有多种角度,但应该承认,核心素养首先是一个政策性概念。“在讨论一个政策概念时,充分考虑概念的政策指向应是首要的角度。”⑤核心素养是针对全球化、信息化大背景下中国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不足、社会责任感不强等问题提出的,其政策主旨仍在于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实。目前国家层面仍在讨论、修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高中课标修改过程中各学科都在提出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历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人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素养的构建至少需要依托以下支撑点:

其一,历史课程作为学科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中究竟能发挥哪些作用。

作为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顶层设计”,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已大致确定为九大方面: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历史核心素养作为学科层面的核心素养,其与“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之间是局部与全局、特性与共性、具象与抽象的关系。换言之,“学校课程的学科之间拥有共性、个性与多样性的特征”,⑥历史课程要发挥自身学科的独特性,并尽量协调与其他学科间的共性,聚焦自身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中的作用。

其二,历史课程作为人文课程的学科思维特质。

“立德树人”本质上是人的教育。“人的教育和课程强调的是对学生思想、人格、态度的培养。”⑦这里的“思想”并非简单指思想品德之思想,更指特定课程中所包含的学科核心思想或思维方法。“任何学科的构成总是包含了知识、方法、价值这三个层面的要素:其一,构成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体系;其二,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体系背后的思考方式与行为方式;其三,该思考方式与行为方式背后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学科思维凝聚了学科特有的理解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以及其背后真善美之类的价值与态度。历史课程作为人文课程,其学科思维更兼具人类的心智记忆、人性反省与对话。“精神及心智力量照亮的是它所处的现实处境;它所借助的是那些除了能在人的精神中存在以外别无所寄的过去;借助它而照亮现实。而只有记忆才使人们的精神心智能建立自己意识的形式及内容。”②依托历史学科思维,并在思维层面聚焦、提炼其培育学生内在品质的学科素养,是构建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着力点。

其三,现行历史课程目标中的合理性成果。

从实践操作的可能性看,构建历史核心素养并非纯粹的理论推演,而要有现实的成果积淀。现行历史课程目标中的三维目标划分,与历史核心素养有一定程度的重合。有学者认为,“基础教育界所称‘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来把握:最底层的‘双基指向’,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中间层的‘问题解决指向’,以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获得的基本方法为核心;最上层的‘科学(广义)思维指向’,指在系统的学习中通过体验、认识及内化等过程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实质上是初步得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③这意味着,借鉴现行历史课程目标中的合理成分,包括中国大陆、港台以及西方美英等国家的成果,也是构建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着力点。

依据上述构建依据,笔者以为,历史核心素养至少可遴选以下基本要素:

其一,时空观念。时间与空间是历史的两个最基本要素。“历史性植根在时间性中。”④“历史”的本质是“变迁”与发展,为了确切地显示人和物所发生的变迁,必须将这种变迁置于一种时间框架中,时间观念是感知、理解历史的首要认知性前提。但同时,时间观念又依附于空间观念,人类需要借助空间给时间定位,“时间和空间,不管它是存在,还是只是人的思考中错觉的范畴,都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⑤时空观念既是学生认识过去、感知特定历史人物、事件的必要前提,又是理解历史变迁、把握历史与现实联系的框架性认知依托。

其二,证据意识。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更是学生感受、确证历史的证据来源。在历史本体意义上,“历史绝不是用叙述写成的,它总是用凭证或变成了凭证并被当做凭证使用的叙述写成的”。⑥在学生的“认知世界”里,史料恰恰充当着学生重构历史的证据。证据意识既要求学生要能辨析史料真伪,能从不同类型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够辨清、理解史料作者意图,重构历史与现实相关问题的有效证据。证据意识不仅包含了必要的逻辑推理、分析与比较等能力,还蕴含着更深层的求真、科学精神与态度。

其三,历史理解。历史研究离不开人,这就涉及人的思想与心灵。“历史的知识是关于心灵在过去曾经做过什么事的知识,同时它也是在重做这件事,过去的永存性就活动在现在之中。”⑦认识历史不仅要考证史料,辨别其真伪,更要赋予其意义与价值,由此需要历史理解。历史理解主要指向历史认识的内在心理过程,它要求学生能够依据可靠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的史事,对历史人物、事件要有“同情的理解”,能够感悟和理解历史上的各种事物,能够体现出尊重和理解他人、客观处理问题的态度。

其四,历史解释。历史解释与历史理解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历史解释涵盖且超出历史理解。基于历史理解,历史解释更偏重指向历史意义的外在表达过程。参照卡西尔(ernstCassirer)区分自然与人文现象为信号(signs)系统与符号(symbols)存在有关思想,“历史意义在此不等于文字意义,而是要在历史的上下文中读解的实践、文化意义”。①历史解释要求学生既能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能对所学内容中的历史结论做出分析,更能结合实践,赋予历史问题以现实意义。

其五,历史评判。历史评判在其直接性上是对被评判的历史对象施加价值判断,即对某一历史时代、事件、人物的评价是以特定价值取向或价值倾向为依据的。历史评判涉及事实与价值,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历史评判更直接地映射了历史思维,“历史思维包括历史意识,这需要及时的反复思考。它包含时间和变革的理性思维,以及对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之间的依赖性和独特性的识别”。②某种程度上,历史评判也是一种自我反思性的、指向未来的思维。历史评判要求学生能依据一定价值观对史实做出判断,能分辨历史上的真伪、善恶、进步与倒退等,并能将对历史的认识延伸至对自身成长与社会现实的认识上,形成积极进步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以上所遴选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对应并契合着其构建依据:时空观念、证据意识外在地规约着探究历史的条件与方法,历史理解、历史解释与历史评判却内在地洞见着理解历史的人文精神与价值,两者统合于历史学既具实证又兼诠释的人文学科特质。更进一步地,时空观念、证据意识所蕴含的求真态度与科学精神,历史理解、历史解释与历史评判所生发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可具体细化为人生态度、民族情感、国家认同、世界意识等),都在不同层面具体地回应着“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宗旨。从实践上看,时空观念、证据意识、历史理解、历史解释与历史评判等作为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与美、英等国的历史学科思维所界定的内涵要素有一定程度的重合,也与现行历史课程目标的某些成分相近,有可借鉴的、可行的现实操作空间。

历史核心素养的累积是长期的、层级递进的,其层次细化需要参照:1.教育目标分类。安德森(L.w.anderson)修订的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将认知过程维度划分为“a.记忆、b.理解、c.应用、d.分析、e.评价、f.创造”六个层次,尤其是将知识维度与认知过程维度结合起来。霍恩斯坦(a.Dean.Hauenstein)将认知领域划分为“a.概念化、b.理解、c.应用、d.评价、e.综合”五个层次,将情感领域划分为“a.接受、b.反应、c.价值评价、d.信奉、e.举止”五个类别。③2.学习过程分类,这里可聚焦为学科框架中的学习。可分为:a.知识的习得与巩固(知晓)――包括事实性知识与认知性技能(记忆与再现、机械训练与熟练)的掌握,以及自我效能感的形成。B.知识意义的理解与凝练(理解)――包括概念性知识与方略、认知性技能(解释、关联、结构化、比较与分类、归纳性与演绎性推理)的掌握与社会性技能(协同学习与知识的合作建构)的形成,以及基于内在价值的内发性动机、对学科的兴趣与爱好。C.知识的有意义运用与创造(运用)――包括原理性与方法论知识的掌握,问题解决、决策、假设性推理、审美表现,和基于项目的对话(沟通)与协作的形成、基于活动的社会性关联的内发动机、能倾、态度与思考习惯的形成。①3.教育内容分类,这里可聚焦为人文学科的“知识”分层。从人文学科性质看,人文世界的认知可分为“文本”“语境”“意识”“物自体”等若干层面(见表1),这是西方由古典哲学的知识论到“后现代主义”的知识论的共同语意语境架构。②

借鉴上述教育分类理论,可综合“教育目标分类”与“学习过程分类”,并结合“教育内容分类”,再具体地对历史核心素养的每个要素予以细化。以“时空观念”为例,可细化如下(见表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目标层次”“内容层次”两者之间的细目选项并非一一线性对应,其内在的层次关联应是相互依托、相互归属。它们之间的课程意义更应诠释为多元性关联、丰富性包容、复杂性回归。举例来说,“文字记述”层面涉及时空观念的理解与运用,可能与“历史语境”“历史意识”甚或最根本层面的“历史本体”,都生发着强弱不一的关联与导引,某一层面关于时空观念的理解,亦可能蕴含着跳跃式的生成潜能。即使“文字记述”层面所构建的时空观念,也可能隐含着指向历史本体的历史感悟,抑或成为具备自觉时空意识的洞察与“踏板”。

同样,历史核心素养的诸要素之间,也是复杂而多元的。时空观念、证据意识、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评判等,它们既可各自作层次细化,彼此间亦呈现包容、映射、回归、多元等复杂性关联。比如,“时空观念”与“历史理解”,两者都内含着对特定历史时空的条件放置或场域体验,“文字记述”层面的时空观念,可作为努力理解特定历史事件、人物的条件前提;反过来看,对特定历史事件、人物作设身处地式历史理解,又是孕育自觉时空意识的过程展开,两者相互包容,共置共生。

当然,对历史核心素养作要素遴选、层次细化,反映了学科课程逻辑、分析的思想方式,是学科课程理性、务实的实践需求,不过,对其内在要素的划分、分层的设置,却又不能作简单地线性理解,这恰恰反映了核心素养持续、开放、包容的综合性品质要求。

核心素养与学科教学篇10

【关键词】核心素养引领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13-02

在基础教育中核心素养教学方式是比较重要的,核心素养拥有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三维目标等良好的特点,也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发展性,增强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学生在考试中的应对能力和未来在社会的适应能力。在进行核心素养教育时也要收集相关的意见与建议,让核心素养教育更好的服务教育体系,并且要⒑诵乃匮的测量与评价体系进行完善,提高基础教育的整体教学质量。

一、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学生核心素养的观念,这一规定是通过世界教育改革中不断的探究、摸索和实践得出的概念,对于它的定义却无法准确的提出。核心素养主要说的功能是以具体科学课程标准为基础,教育过程要满足科学教学的规律规定为具体标准,这样对于教学过程中“如何教”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核心素养理念是以人的全面发展观点提出,可以良好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适应社会需求的这一目标,在根据学生发展的规律与规定,在根据教育经历过后的基本素养与能力,这样对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也可以解决。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不同方面的功能要求是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涉及到的部分,它保障了学生在未来社会的适应力、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并且能实现学生未来的全方面发展的目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个人发展的目标,也能对社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对于知识与技能的含义主要是科学领域上的知识或具体的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主要满足了人们的基本生活的需求,对于生活中的工作和学习等基本问题可以进行解决。但是核心素养相对含义比较广阔,素养指的并不是某一科学知识或基本技能,是通过个体的积极主动的态度,通过有效的方法获得的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它可以良好的满足人的基础生活需求,也能良好的促进个人追求生活的目标,也能促进个人发展和生活活动的良好参与。核心素养教学体系也能增强学生对考试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良好的素养有助于学生的升学或者更好的促进未来工作能力,获得良好的素养可以对学生的个人发展铺平良好的道路,让学生对社会发展的变化更加适应,打下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良好基础,也对社会的发展出一份力。

二、核心素养引领教育教学的良好方式和建议

(一)在核心素养的选择上要注重发展性、时代性和一贯性

对于学生具备的关键能力、知识技能与态度情感等重点都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个体与社会中体现的,它的主要内容是根据所有教育进行设计,通过不同阶段和教育机构进行连续向培养,从学生的幼儿时期到成人过程中教育培养不要间断,在根据不同的教育阶段衔接培养实现学生的核心素养。所有在养成学生的核心素养要从小培养,为学生对了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核心素养具有宏观的教育目标,其基本理念与价值相对稳定,在进行核心素养培养中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进行调整,要保持与时俱进的态度进行核心素养培养。例如在小学教育中,在进行小学数学(人教版)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核心素养体系与现阶段的教学理念进行数学教学,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让学生更好的进行数学学习,在数学考试中,学生可以更好的运用在课堂中所学内容,提高整体数学成绩,实现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所以在建立核心素养体系时要集合时展的趋势,这样可以良好的体现核心素养的时代性、发展性和一贯性。

(二)建立核心素养体系要广泛征集相关意见

过去的教育创建和修订中都是通过教育专家来制定的,制定的标准比较适合教育体系的基本规律与原则。在教育体系中进行核心素养体系的建立的问题上,是关系到人们教育权利,也关系国家战略与党的教育目标。在建立核心素养体系时要通过不同群体的意见与看法向结合,实现核心素养体系的重要意义,更好的为教育体系等不同体系进行服务。

(三)改进考试模式,完善核心素养评价与测量体系

首先要不断的完善校内的考试模式,以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在考试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能力考评,避免片面化。其次,核心素养也具有测量性,对学生在核心素养模式中的表现和规定进行评价。国际组织和各国地区的经验在核心素养结构中,相对于数学素养、科学素养、语言素养等核心素养布局容易被测量评价是需要认知类的,对于态度价值感、情绪情感方面的非人知类核心素养,对于评价与测量比较客观,其挑战性也比较大。对于未来核心素养的测评方法的开发是需要很大的研究力度,让测评手段更加丰富,运用多种方式发挥其主要作用。根据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连续性格终生性的特点,在测量评价进行时建议连续性的评估,并且要进行定期追踪测查等活动,定期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和阶段进行了解,作用可以为教育政策的制度和课程改革方面提供良好的数据,让今后的教育方面可以更好的进行发展。

三、结束语

在教育中引入核心素养体系进行教学可以良好的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良好的核心素养可以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核心素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未来发展能力。可以良好的促进学生全面性发展,也能推动社会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