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开发新能源的意义十篇开发新能源的意义十篇

开发新能源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2:18

开发新能源的意义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人力资源;建设;开发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表达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新理念,同时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特别是农民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的共同愿望。实际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使农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使改革和发展所创造的机会和成果能够惠及到全体人民,特别是农民,使党和政府同人民的关系更加密切,使安定团结的局面更加巩固。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在实现这一战略任务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因此,人力资本必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必然要求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因此,探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一)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这一经济目标的根本途径

中央提出,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种新农村首先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新农村。然而,要实现这一切,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紧紧依靠亿万农民,因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因此,必须提高亿万农民的素质,把他们塑造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一新型农民。因此,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途径。

(二)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这一社会目标的根本保障

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但是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新农村,更要“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新农村。而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实现建设“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因此,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养造就亿万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是建设“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障。

(三)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管理民主”这一政治目标的根本举措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除了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外,还要实现“管理民主”这一目标。显然,没有高素质的农民群众的参与,要实现这一艰巨任务是不可能的。在现阶段,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就是提高农民政治素质,创建乡村民主政治,推进农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伟大历史运动,这正符合建设杜会主义新农村“管理民主”这一要求。因此,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养造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管理民主”这一政治目标的根本举措。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

(一)主观制约因素

1、政府官员思想认识不到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要成功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没有政府的积极主导参与是不可想象的。然而事实是,政府官员脑海里往往装着物质资料生产蓝图和“官本位”思想,行动上追求看得见的政绩,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处处皆是。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各级政府官员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认识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举措,才能以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为“抓手”,着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农民的教育投资需求不足。从上文中已知我国农民的教育观念淡薄,这直接导致了农民对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投资不足。我国现在正处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正需要大量人才,理应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然而,由于政府对基础教育投入很少,特别是农村地区,结果教育负担基本上落到农民身上。然而事实是,农民对教育投入积极性不高。

(二)客观制约因素

1、人口政策因素。众所周知,我国在建国后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有的时候甚至鼓励人们多生,这在当时具有其合理性。一是由于受到“人多力量大”传统思想的影响;二是由于当时国际国内实际情况使然。但是,这种“放任自流”的政策在客观上造成了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而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计划生育政策有弱化的趋势,计划外生育屡禁不止,特别是农村地区。因此,强大的人口增长惯性增加了人口控制的难度,给教育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

2、有效制度供给缺失。在我国,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导致农村许多制度缺失,特别是户籍制度和有效的农村教育制度的缺失,使得我国农村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境地。一是户籍制度障碍。我国的户籍附加了太多的社会功能。二是教育制度障碍。农村教育经费捉襟见肘,师资力量良莠不齐。三是产业障碍。我国的产业状况也制约着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这种结构非常单一的局面,造成农村大量劳动力拥挤在第一产业,农民收入上不去,从而农村的发展也就处于艰难的境地。四是劳动力市场降碍。劳动力市场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流动,配置和利用的客观机制,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调节机制。由于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措施

西奥多・舒尔茨曾经指出:“没有对人的大量投资,就不能享受现代农业的硕果,也不能拥有现代化工业的富裕,我们经济中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人力资本的形成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从多方面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核心――加强党的建设

1、强化政府官员思想认识。各级政府官员必须认识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我国经济社会,特别是对当前我国正在兴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必须要站在“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的高度,认真学习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理论,深刻理解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从而增强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自主性与自觉性。

2、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开展全部工作的基础和核心力量。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离不开党的有力领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的发展和繁荣。因此,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保证。

3、改进农村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过去,在党的“一元化”领导格局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形成了包办一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如近年来出现的“包揽型”领导和“放任型”领导就是明证。因此,要使农村党组织领导好,完成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必须努力改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始终要把握一点: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二)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关健――实施正确的人口政策

1、坚持计划生育政策,加大农村人口调控力度。政府要加强农村人口综合调控,控制农村人口数量,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稳定低生育水平。政府要加大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投入,要从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将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

2、大力提高农村女性综合素质。发展经济学认为,妇女在农村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在我国农村,妇女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65%以上,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因此,开发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对我国显得尤其重要。

(三)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点――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就业梁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拓宽就业门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经。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耕地稀少,人地矛盾相当突出,农业效益很低,依靠农业本身的发展来实现农民致富奔小康,在短期内是不现实的。因此,要富裕农民,就必须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渠道,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化和城镇化转移。

(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保证――强化有效制度供给

1、建立中国特色的杜会保障制度与体系。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为公民提供一系列基本生活保障,使公民在年老、疾病、失业、灾害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下,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制度。一要加强立法,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供法律支持。二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资金筹集体系。三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2、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配套体系。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配置体系,根本的就是要统筹城乡就业,建设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一方面,要统筹规划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体系;另一方面,要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和改善针对农民工的就业服务。

(五)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基础――切实加强农村教育

1、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一是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投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要明确职责,加大投入,巩固“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二是推进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农村中小学编制管理,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三是推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总之,必须强化农村基础教育,满足农民对教育的需求,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2、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必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大量的合格人才。按照“面向农村,面向农民,面向农业”的方针办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举措。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体系。农村成人教育担负着农村普及教育和培养农村中、高级人才的重任,只有努力构建农村成人教育体系,才能培养出农村急需的大批人才,才能加快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许文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邓涛.对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4(1).

3、陆学艺.转型时期农民阶层的分化[a].陆学艺.“三农论”一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谢爱辉.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教育投融资问题[J].特区经济,2006(1).

5、王秀梅.中国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1).

开发新能源的意义篇2

摘要:众所周知,土地资源是极其重要且极其稀有的资源,人们的生活、生产、耕作、交通、建筑等均离不开土地,土地资源的的有限性也直接决定了其稀缺性。那么,如何通过研究来建立合理的土地利用机制,使经济与保护土地资源协调发展,以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保护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土地资源保护集约利用群众意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提升我国现代水平的重大而又艰巨的历史性任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的保护一直是发展中存在的重要矛盾,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郊区城市化、城乡一体化、乡村城镇化等越来越多概念的衍生,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土地资源的需求量开始激增,然而土地资源的自然供给却是有限的,再加之人类活动的频繁,导致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等问题,加剧了土地资源的稀缺。因此,农村土地管理成为当前一项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1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与土地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

早在几年前,我国便已经提出和实施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方针,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显得尤为重大,经过几年的实践,人们确实发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确实在缩小城乡差距,拉近贫富距离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如此,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谐社会的进程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土地资源保护同样是在近几年来提出,其意在保护土地资源,防止土地资源浪费,增加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土地资源带来的却是越来越越严重的破坏,人们肆无忌惮的耕作、放牧、投资办厂等行为,这样做的后果非但加快了经济的发展,反而严重打破了土地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导致了土地资源的严重缺失。因此,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必须与土地资源管理协调发展,否则两者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

2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是农村土地整理

首先应开展农用地整理,改善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的能力。农用地整理,其宗旨就是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综合采用农业、水利、林业、生物和科技措施,实现田成方、路成行、林成网、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农田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操作机械化和农艺规范化,建设现代化农业园区。实践证明,农用土地整理在很大程度上都发挥着极高的效益,如将处于荒废状态的道路、沟渠、损毁的防护林、坟墓等开发成生产用地,可以有效的增加耕地面积:诸如通过规整农田灌溉渠系,发展节水灌溉农业,以及改良土壤等措施,能够提高土、水、肥的综合利用效率;通过调整土地关系、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能更好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同时保证土壤的养分不大量流失;通过平整土地、归并零星地块以及修筑梯田,能够促进土地集中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为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和农业集约化程度创造条件;通过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可以为大面积推广农业技术创造条件,有效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提供有效的措施。

3农业生产用地的配置机构不健全所导致的问题

在我国农村土地的政策中,家庭联产承包制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的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目前来看,在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制度优势已经开始出现严重的弱化,正在不断的暴露出一些不适应生产力要求的弊端。由于单个家庭中所拥有的生产要素与制度中提到的扩大生产经营的要求相违背,分散农户的家庭经营已经难以适应整个市场的需求,生产同再生产在各个环节以及利益的分配存在重大的矛盾。不仅如此,农民对土地资源的认识不够深刻,意识观念不统一,进而造成了不同区域的规模和流转的差异,再加之没有可操作的指导性策略,是土地的流转处在一种盲目运作的状态。

4如何合理规范土地使用

所谓土地集约利用,其基本涵义就是指在土地上增加投入,以获得土地的最高报酬。通常,我们把单位面积的土地上的资本以及劳动投入量,来确定土地利用集约程度的标准。土地集约主要侧重于土地利用潜力的挖掘,以节约用地和高效用地为原则,达到投入产出比和土地利用的最高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必须遵循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原则。

4.1必须高度重视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土地资源在利用率上存在的问题,追溯其根源不难发现俺,资源短缺与低效利用是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通过优化配置这一策略,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率。土地集约利用在根本上涵括了土地优化配置的问题,土地优化配置可以很有效的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土地优化配置在其实质上,完全可以可以理解为以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为根本目标和准则。在一定区域内使土地资源需求既能满足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不对人类未来的发展造成威胁。这样做的同时,也满足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4.2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在农村,浪费土地的情景随处可见。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就是农村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在农村,很多地区都在延续这先人粗犷型的生产生活方式,肆意开采、放牧、砍伐等行为,这直接导致了土地资源的大面积破坏以及土壤营养含量的流逝。积极的开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有效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不能靠大力发展经济作物,来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产出,我们必须要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创造出尽可能无限多的效益。对每一类土壤进行分类指导,给予合理的确定,不能忽视现有的状况而采取“一刀切”的盲目策略,从而以发挥每类土地的最高利用价值。

4.3坚定不移的遵循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原则:在目前的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中,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遵循低资源高效利用的原则,在有限的自然供给中,创造出属于人类的最大的经济效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政务等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举办知识讲座、为广大群众提供政策咨询等多种形式,使群众可以充分的了解我国的国情,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在土地整理上的整体认知,使经济发展理念和资源保护观念深入人心,增强了群众自身对土地资源的认识,从而能够为土地整理项目的有效实施,奠定了最坚实的人民群众基础。

5结语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各项制度和法律法则都还不完善,新农村的出现以及土地资源保护的出现都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我国的局面,然而能否做到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还要靠有关部门的大力发展深入以及群众的鼎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武子宁、路紫.河北省村庄改造研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邹礼红、张俊飚.试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战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开发新能源的意义篇3

在物理教学中思想教育的内容是很丰富的,下面就“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一节的教学试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加强思想教育。初中物理“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升学考试来说其作用几乎等于零,但这一节所包含的思想教育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

首先,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讲述我国是能源比较丰富的国家,我国煤的储藏量达8000亿吨,居世界第三位,石油的储藏量居世界第八位。我国是最早发现和开采利用煤、石油的国家。远在3000年以前,我国已经开始采煤,用这种黑色的石头来取暖、烧饭。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汉朝历史学家班固写的《汉书·地理志》中便说:“高奴有洧水,肥可燃。”就是指延安附近的一条河上漂着一层油可以燃烧,这油便是石油。在3、4世纪,我国玉门一带的人民已开始利用石油来点灯。但是解放以前,我国的能源生产十分落后,像石油年产量只有675吨。解放后至今,全国能源生产总量增长了30多倍,煤、石油的总产量均居世界前列。在新能源开发方面,我国已在浙江海盐和广东大亚湾建设核电站、太阳能光伏发电。这些内容对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其次,可以使学生懂得控制人口增长、节约能源和开发利用新能源是十分必要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让学生们算一下我国人均煤的储藏量为多少,结果:8000亿吨/12亿人=600吨/人左右。启发学生思考:我国煤的总储藏量是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储量只有600吨左右,远远小于世界平均水平,那么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就是分母太了,正因为这个分母太大了,我国不少产值、产量按总量是排在世界前列,但用12亿这个巨大的数字一除就排在世界后列了,所以控制这个分母的增长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意节约能源,因为一是能源的开发能力还跟不上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二是煤、石油等常规能源的储量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制地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要,像石油只可开采几十年,煤也只能开采几百年。而且石油和煤还是很重要的化工原料,像塑料、化纤、人造橡胶、化肥、农药、药品、基本化工原料等等都是来自石油和煤,所以把石油和煤作为燃料烧掉是非常可惜的。因此一方面要注意节约能源,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发利用原子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要。目前我国在能源的生产、运输、转化、使用等方面都存在很大浪费,我们每个学生,不但自己要注意节约能源,还应该注意宣传节约能源的意义,这也是对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贡献。

第三,通过讲述原子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以及人类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能量,利用水能和风能,归根到底都是间接利用太阳能等一些学生感到很新奇的问题,激励学生追求新知,尊重科学的精神。

总之,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是能够也是应该进行思想教育的,那么如何通过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呢。

首先,我们教师应该做个有心人,平时注意积累资料,对教学内容注意发掘。物理教材中有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比如通过讲述物理学的发展和各种形式的物理现象、物理规律,可以启迪学生尊重科学,按规律办事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逐步培养他们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通过各种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和物理学家的奋斗精神,可以激励学生追求新知、勇于探索的坚强意志和献身精神。在教学中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曾有许多科技发明,为世界的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解放后的几十年中,我国也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科技成就和建设成就,引起了世界的瞩目。通过这些内容的具体讲述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开发新能源的意义篇4

关键词:新常态;互联网+;档案管理;创新

1“新常态”发展中的档案管理

“新常态”是经济学领域的热门词汇,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有别于以往的一种新的状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新的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要形成适应和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好。从档案管理的本身看,档案管理中“新常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引进新思想、新概念。档案管理有着相对固定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在管理和服务过程中有着相对成熟的技术与标准,但是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下,要大胆引入新的思想、新的概念,将相关学科与档案管理工作相融合,使信息资源管理、系统论、控制论、情报学以及新的信息技术运用到档案管理工作中,形成新的档案管理体系与系统。二是创新档案管理与服务的技术。对于档案管理在理论研究与实践过程中,依旧按照传统的档案管理技术与标准,在新形势下难以更好的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所需的服务,因此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既要按照传统的管理方法、管理技术实现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同时要在提高档案管理质量、提升档案使用效率方面进行创新研究,使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服务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服务。

2“互联网+档案”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互联网+档案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围绕这一命题有诸多问题需要进行研究,从互联网+的本质上看,应从互联网的基本属性也就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互联网+档案的研究,就互联网+档案中的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看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充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在政治方面的意义。我国档案管理与服务的对象组成主要是政府、企业、公众(个人)三类群体,作为档案主要拥有者的政府部门,具有推进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整合及利用信息资源的历史责任。政府职能从单纯的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落实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充分体现。政府带头创造和使用档案信息资源,引导企业、公众使用档案信息资源,不仅是执政能力的体现,也是“新常态”发展中推进社会进步的具体表现。

提高执政能力的表现之一是政策对社会发展预期的引导能力,超前预测的支持和科学判断的基础是档案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运用档案信息资源的比较、分析研究,在区域功能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以及生产结构的改变、生活方式的转变等等方面,在掌握可靠的资料和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先期模拟、推理,对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全局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是充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在经济方面的意义。我国经济运行模式已经从政策推动转为政策和市场共同推动,并逐渐向市场推动为主体过渡。国家调控市场,通过市场引导企业发展的宏观控制就要求有大量的详实的档案信息资源作为制定政策过程中的可靠依。另一方面社会全口径的档案信息资源有效积累程度,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先进程度的标志。档案信息资源作为继物质资源、能源资源后的人类发展的重要资源。档案信息资源是重要的社会资源,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及其附加在它们上的各种应用是手段和目的。失去了根本也就失去了长久发展的根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资源、能源和环境压力,迫切要求全面转入科学发展的新阶段。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深化信息技术应用,树立增长靠效率,效率靠档案信息资源的意识,将档案信息资源战略融入决策、战略之中,大幅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三是充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在社会发展方面的意义。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过程中,缺少统一的规划,条块分割所带来的是诸多的档案信息孤岛,互联网+本身的信息资源处于多重分割、互不相通的离散状态,长期发展下去根本就起不到“带动作用”。这些情况的存在严重影响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若不及时解决,问题堆积将越来越严重延时解决将带来更大的人力、物力、资金的投入。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积累和利用对社会进步所起到的作用是其他资源所难以替代的,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同时档案信息资源的可以重复利用的特性是其他资源所不能比拟的。对它的深入挖掘能产生新的知识、新的资源这一特性在社会各个领域应用所产生的结果远比“倍增”效果大,对改变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具有深层次意义。

四是充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在实际应用方面的意义。现阶段我国要解决的矛盾:经济增长与财政收支差距;经济增长与社会矛盾的缓解同步;经济增长与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步。解决这些矛盾,运用解决复杂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比“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临时性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具合理性。复杂系统的连动效应,是多维参数共同作用的结果。单参数的变化、多参数的变化对系统的运行结果都有影响,而多系统的交叉影响更具有复杂性,这些问题的解决和应用到社会实际中,所需的智力支持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要有大量的、翔实的、可快速有效利用的历史档案信息资源作为基础。产生相对合理的复杂系统解决方案,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又在实际应用中产生新的简捷方案和方法,是推进社会进步的良性循环。促进步入良性循环才是开发、应用档案信息资源的根本目的。完备的法制建设和加强网络建设,是确保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档案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一个需要多行业参与和协作的系统工作,为了协调不同行业之间的利益和职责,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各方面的行为,以确保各方的利益不受侵害保各方的利益不受侵害。

开发新能源的意义篇5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环境污染;对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村容整洁”中的环境问题至关重要,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现,而且也直接影响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制约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环境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有极大重要性。(1)有利于加快农业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环境问题是不可忽视的。解决农村环境长期积累的突出问题和矛盾,能够增加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保证农村稳定的局面,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正是符合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3)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近年来我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建设中采取的有效措施,不仅加快了农村现代化建设,而且统筹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环境问题表现为:

大气污染:秋天收割后大量的秸秆堆放在田间地头,冬季农户们主要靠燃烧秸秆取暖和做饭,到了春季用不了的秸秆也被燃烧掉。在燃烧过程中潮湿的秸秆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颗粒物,不仅对人和牲畜的眼睛、鼻子、呼吸道造成严重伤害,而且由此造成的大气污染还会产生酸雨,对农田土壤和农作物造成重大的伤害。

垃圾污染:现阶段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和管理的缺失,许多地区的农村还处在“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状态,脏乱差的现象严重。新农村建设中的垃圾污染包括乡镇企业排放的固体废弃物、农作物秸秆和禽畜粪便、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生活垃圾等。农村垃圾因不能得到及时处理,日晒雨淋成为环境污染的二次污染源,堆积如山的垃圾对村民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水污染:水污染是全国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农村缺乏环境保护设施,造成了农村大量生活污水被随意排放,另外,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也会污染水源,为了提高产量,现代农业加大了化肥农药的用量,下雨的时候,雨水就会把化肥农药冲刷到附近的河流,使水域富营养化或饮用水源硝酸盐含量超标,对水源造成严重的污染。

土壤污染: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农民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而长期大量施用化肥的结果是地力肥力受损,有效营养元素失衡,土壤大幅度板结,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同时,农业害虫的天敌,如:青蛙、七星瓢虫、赤眼蜂,甚至一些食虫鸟,也由于食物链的关系造成毒害而大量死亡,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针对新农村建设中环境出现的问题,首先要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村环保教育,完善农村环保法律体系。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农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缺乏,提高农民素质是改善环境的根本措施。应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环境宣传活动,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环境问题的重大意义以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农村各级政府需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广泛的进行环保法制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开辟专题专栏,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同时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设立专门的农村环境执法机构,为环境监管和执法提供有力保证。做好群众舆论监督工作,设立奖励机制,定期在农村公布环境信息,使每个公民拥有环境知情权。其次是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先是污水治理系统。我省农村地区大多没有污水排放系统,对雨水污水没有合流质的排水管网,部分村庄将污水排入自然沟,不经处理直接排入附近水体,雨水则任意排放。我们可以借鉴已有的经验,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水。还有是建立秸秆气化设施。农作物秸秆有80%进行了燃烧,用在取暖、做饭,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如果将农作物秸秆和生活废弃物统一起来,发酵产生沼气,不仅可以解决农村能源问题,还可以防止固体废弃物污染。另外是垃圾处理系统的建立。建设以乡或村为单位的小型可重复使用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即农村自主处置生活垃圾的模式。还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要研发新能源,提高农村新能源及清洁能源利用水平。其次,继续开展节能工程,在开发新能源的同时也应该注意节水、节肥、节能,减少能源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减少秸秆燃烧,限制电器使用过量,控制农机大功率作业等,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我国农民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比较薄弱,浪费了能源却没有意识到。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树立节能意识,树立低碳生活理念是对新型农民的要求。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研发或者引进科学技术,充分利用各种能源、资源、废物开发新产品。废物利用是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不仅解决了污染问题,还可以增加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关系到小康社会的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共同致力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实现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潘淑君,周其文.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与管理对策[J].天津农业,2007,13(4).

[2]陈润羊,花明.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初探[J].环境保护,2008(11).

开发新能源的意义篇6

一、本土资源

对于中国本土的思想资源,现代哲学家肩负着双重的任务:一是清除封建主义的尘垢,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扫清思想障碍;一是提炼体现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合理内核,促使中国哲学实现现代转换。他们首先把重点放在前者,后来则逐渐转向后者。

辛亥革命以后,延续数千年之久的封建帝制被,儒学失去了官方的支持,因而也失去了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不再拥有独尊的优势,反而成为人们诟病的话题。尽管如此,对于中国现代哲学来说,作为中国文化主干的儒学,依旧是重要的思想资源。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知识分子把挽救中国的希望寄托在西学的引进上,并且把传统儒学视为引入西学的思想障碍,形成扬西抑中的倾向。到五四时期,这种倾向演化为“打孔家店”的批孔思潮。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激进派批判传统儒学所包含的封建主义思想因素,无疑是必要的,有其合理的一面;问题在于,他们把儒学完全等同于封建主义思想,全盘否定其正面价值,流露出严重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的情绪。有些人甚至提出一些过火的、不切实际的主张,如废除汉字、把线装书丢到茅厕中去等等,这显然有损于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提升,无益于中国现代社会的建构。

正是针对激进派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倾向,现代新儒家思潮开始兴起,对批孔运动形成强烈的反弹。从中国第一代新式知识分子队伍中,走出来一批现代新儒家学者。他们有现代意识和开放意识,认同科学与民主的价值,反对封建主义,接纳现代性,有别于守旧派;他们有民族意识和主体意识,拒斥全盘西化论,摆脱激进情绪的困扰,以理性的眼光和同情的态度看待儒学的价值,努力推动儒学的现代转化,亦有别于激进派。在提升民族自尊心、树立民族自信心、挖掘儒学现代价值等方面,他们是有贡献的。当批孔的风潮平静下来以后,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实证论者也开始重视儒学的正面价值,予以同情的理解,将其作为发展中国现代哲学的重要资源。郭沫若甚至主张把马克思请进“文庙”,与孔子互称“同志”,使孔子的“大同”理想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相互交流,认为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思想的精华可以融会贯通。实用主义者胡适在20世纪30年《原儒》,已经改变一味批孔的偏激态度,试图对儒学做出同情的诠释;到晚年,他已觉察到一味批孔是不对的,放弃“打孔家店”的提法,试图对儒学做出更为积极的评价。他试图以自由主义精神,对儒学加以透视、整理,努力提升中国固有文化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

随着独尊千年的儒学在思想理论领域中的失势,儒学以外的中国本土学派,越来越受到现代思想界的重视,并且重新获得了发展空间。有些现代学者试图以佛教思想资源为主调,重构一种中国现代哲学理论形态,于是,涌现出现代新佛学思潮。在新佛学思潮形成过程中,苏曼殊、李叔同等新式知识分子起到了推动作用。由于新式知识分子的加盟,形成了中国近现代特有的居士佛学,僧侣反倒被挤到了后排。在近现代,由于居士佛学的出现,衰微的佛学竟呈现出复兴的态势。在新佛学思潮中,居士佛学无疑在学理上处于主导地位。居士佛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近代。鸦片战争以后,居士杨文会就致力于佛教的复兴与改革事业,创建金陵刻经处、祗洹精舍,开办佛学研究所,吸引了一批从学弟子。但是,居士佛学的长足发展,却是出现在现代。1911年杨文会去世之后,从学弟子欧阳竟无继承了他开创的事业,于1922年在南京创办了支那内学院。欧阳竟无为内学院制定的院训是“师、悲、教、戒”,还撰写了近万字的《内院院训释》。他主讲《唯识抉择谈》,引导学生研习佛教典籍,颇有社会影响。除了欧阳竟无之外,居士佛学的代表人物还有韩清净、梅光羲、王一亭、黄忏华、王季同、吕澂、王恩洋、周叔迦、夏莲居、黄念祖、贾题韬等人,形成比较大的阵容。他们的主要阵地,南有南京支那内学院,北有北京三时学会。除了居士佛学之外,寺僧佛学也有所发展,其领军人物则是太虚。他倡导“人生佛教”的新理念,为复兴佛教、佛化社会而努力奔走。一些现代新儒家学者如梁漱溟、熊十力等人,也十分重视开发佛学思想资源,他们的新儒学思想带有浓重的佛学色彩。

儒学失势以后,道家和道教在现代中国也获得发展的机会,形成了重新审视道家和道教的学术价值、挖掘其中有现代意义的东西的新思潮。道家和道教也是现代中国思想界重视的一种思想资源。著名学者陈寅恪对儒、释、道三家做了比较研究,他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儒家虽称格物致知,然其所殚精致意者,实仅人与人之关系。而道家则研究人与物之关系。故吾国之医药学术之发达出于道教之贡献为多。其中固有怪诞不经之说,而尚能注意人与物之关系,较之佛教,实为近于常识人情之宗教。然则道教之所以为中国自造之宗教,而与自印度所输入之佛教终有区别者,或即在此等处也。”五四以来,思想界涌现出一批关注道家和道教学术价值的学者,其中有仙学的倡导者陈撄宁、养生学的弘扬者萧天石、道教文化研究的拓荒者王明和道藏学研究的奠基者陈国符。

除了儒、释、道之外,诸子学也受到人们的关注。墨家、法家、名家等都有人做专门的研究,试图做出现代的诠释。不过,这些研究比较分散,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思潮。总之,中国现代哲学不是脱离中国文明大道突然冒出来的,而是接着中国传统哲学讲的,儒、释、道仍旧是主要的思想资源之一。不过,现代学者不是照着传统哲学讲的,而是努力体现时代精神、承继中华民族精神,努力寻找新的讲法。他们讲出了现代新儒学、现代新佛学、现代新道家和道教学说。

二、西方资源

中国传统哲学基本上处在东方的学术话语系统之中,并且以儒、道等中国固有的思想为主要资源。公元1世纪,印度佛教传人中国,扩大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资源。它逐渐融入中国固有哲学中,演化为中国佛教,于是,中国传统哲学定格为儒、释、道三教的格局。三教之中的“释”,已经是中国化的佛教了,并非是印度佛教。17世纪西学东渐,利马窦等传教士来到中国,带来了西方的学术话语,但未造成全面而深刻的影响,未改变中国传统哲学儒、释、道的格局。在雍正年间,随着西方传教士们被赶走,西方的学术影响也就中断了。西方学术话语再次影响中国,那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事情了。这时,中国社会的发展已经迈入了近代。在中国近代,西方的学术影响主要还是自然科学、社会改造理论等方面,并不在哲学方面。那时哲学尚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西方哲学对中国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发生于五四时期。从五四开始,杜威、罗素、杜里舒等西方哲学家先后到中国讲学,中国留学生到西方学习哲学,报纸杂志大量刊发介绍西方哲学的文章,在大学开设西方哲学课程,大量西方哲学著作翻译成中文出版。为了使哲学在中国成为一门独立的、成熟的学科,现代学人不能把学术视野再局限于儒释道,必须开发和利用来自西方的哲学思想资源。

对于西方近现代的哲学思想资源,中国现代哲学家表示高度的重视,力求充分地加以借鉴和利用,借以推动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进程。对于中国现代哲学影响较大的西方近现代哲学思想资源,主要有三种:一是从笛卡儿到黑格尔的近性主义思潮以及它在现代的延续即实证哲学思潮,二是黑格尔以后的现代非理性主义思潮,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西方近性主义和实证哲学对现代中国哲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启蒙精神、崇尚科学的实证精神和以主客二分为特征的主体性原则等方面。近性主义在西方曾经是反对封建主义的锐利武器,它高扬启蒙精神,主张把一切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观念都放到“理性的法庭”上审判,起到了极大的思想解放作用,推动了西方社会由中世纪到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转折。在中国近现代,反对封建主义一直是思想战线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完成这项任务,陈独秀等人发起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启蒙精神,抨击专制主义、蒙昧主义,从西方理性主义思想武库中寻找到了合适的武器。近性主义同实证科学的发展有紧密的联系,承担着为科学的发展提供哲学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原则的任务。1840年以后,中国文化同西方文化相遇,给严复等人印象最强烈的就是西方比较发达的实证科学。他们在介绍实证科学的同时,就把浸透在实证科学中的理性主义精神介绍到中国来了。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进一步弘扬了理性主义精神。近性主义崇尚科学的实证精神在西方的实证哲学思潮那里得到延续,胡适、丁文江、张东荪、金岳霖等人通过引入实用主义、马赫主义、新实在论,承接了西方理性主义的传统。中国现代实证哲学思潮的形成同西方近性主义有直接的关系。中国的哲学理论工作者接受近性主义的影响,还表现在他们接受了以主客二分为特征的主体性原则。现代新儒家已突破中国固有哲学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不再像传统儒家那样把伦理观当成哲学思考的着眼点,而直接探讨宇宙观、认识论问题。他们依据主体性原则,提出“现在的我”、“本心”、“道德自我”等观念,作为儒家“道德形上学”的根基。中国实证派特别重视认识论研究,强调感觉经验是认识的来源,强调人心在认识形成过程中的“本位”作用。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坚持“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辩证地看待“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运用实践的观点对主体性原则做出正确的说明。

西方现代非理性主义对中国现代哲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现实批判精神和人本主义精神等方面。西方近性主义到黑格尔发展到了顶峰。黑格尔以后,非理性主义在西方哲学开始抬头,出现了叔本华、尼采等强调意志、贬低理性的非理性主义者。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的弊病暴露出来,为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此时,社会批判思潮兴起,非理性主义作为社会批判思潮的组成部分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开来,也传播到了中国。尼采“重新评估一切价值”的口号,在以反对封建主义为己任的中国思想家那里得到了回应。1919年,杜威到中国讲学,把法国生命主义哲学家柏格森作为“现代三大哲学家”之一介绍给他的听众。一些在国外留学的中国学生,也撰文向国内思想界介绍柏格森的哲学思想。1921年,《民铎》杂志出版了一期“柏格森专号”,刊载的文章有严既澄著《柏格森传》、张君劢著《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谈话记》、冯友兰著《柏格森的哲学方法》、张东荪著《柏格森哲学与罗素的批评》、李石岑著《柏格森之著述与关于柏格森研究之参考书》、梁漱溟著《唯识家与柏格森》等近20篇文章。192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张东荪翻译的柏格森的主要哲学著作《创化论》和《物质与记忆》。德国生命哲学家杜里舒还被请到中国来讲学。中国实证派对非理性主义大都表示拒斥,而现代新儒家则表示欢迎,并将这一思潮当作阐发儒家价值观念的重要思想资源。梁漱溟对柏格森哲学赞赏备至,称它“迈越古人,独辟蹊径”。他把柏格森哲学同儒家思想相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只有孔子的那种精神生活,似宗教非宗教,非艺术亦艺术,与西洋晚近生命派的哲学有些相似”。熊十力、张君劢、冯友兰、贺麟等人在建构新儒学思想体系时,也不同程度地使用了非理性主义的思想材料。

俄国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传人中国,给中国人民送来先进的宇宙观和观察中国命运的思想武器,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中国现代哲学发展的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传人中国以后,极大地拓展了先进中国人的理论视野。他们不再把眼光局限在资产阶级的思想武库,而特别关注马克思主义新哲学,并且迈上了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五四时期,、陈独秀等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率先接受并大力传播唯物史观,到20世纪3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便在哲学界占据了主导地位。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思想。在思想的指引下,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三、综合创新

由上述可见,中国现代哲学可利用的资源比传统哲学丰富多了,也复杂多了。由于有了两种资源,于是,综合创新才成为可能;倘若只有单一资源,就谈不上“综合”二字。同中国传统哲学相比,综合创新是中国现代哲学的显著特色之一。在中外哲学双向交流的过程中,中国现代哲学一改儒、释、道三教竞长争高的态势,代之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新儒家哲学、实证哲学互动的新格局。在这三大思潮中,每一思潮所利用的思想资源,固然有所侧重,但都不是照着某种哲学讲的,都体现出中国现代哲学的特色。我们研究中国现代哲学,必须抓住它的特色,不能再把某位哲学家简单地归结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某某家,或者归结为西方哲学中的某某主义者。例如,我们不能把胡适等同于美国的实用主义者,不能把冯友兰等同于宋明理学家,不能把贺麟称为新黑格尔主义者,不能把金岳霖称为新实在主义者。这种“戴帽子”的方式,显然丧失了中国现代哲学的特色。在这三大思潮中,无论哪一种思潮,都是哲学家遵循综合创新思路所取得的理论思维成果。

中国现代哲学家已经注意到哲学的人类性。贺麟指出,哲学是人类公共精神的产业,各种哲学可以相互印证,相互融通。“无论中国哲学西洋哲学都同是人性的最高表现,人类理性的发挥其光辉以理解宇宙人生,提高人类精神生活的努力,无论中国哲学,甚或印度哲学,都是整个哲学的一支,代表整个哲学的一方面。我们都应该把它们视为人类的公共精神产业,我们都应该以同样虚心客观的态度去禀受,去理会,去撷英咀华,去融会贯通,去发扬光大。”他们也注意到哲学的时代性。冯友兰多次申明,他建构的新理学,不是“照着”宋明理学讲的,而是“接着”宋明理学讲的。他用“接着”二字,表明哲学有时代性,应当因时代而异。其他哲学家也都注意到哲学的时代性,许多人都喜欢在自己所建构的学说前面冠以“新”字,以求突出时代性。他们还注意到哲学的民族性。金岳霖认为,讲哲学不光使人得到“理智的了解”,还必须使人得到“情感的满足”。因此,讲中国现代哲学,不能脱离中国人固有的精神传统。他写《论道》,使用大量的中国哲学术语,目的在于突出中国哲学的民族性。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也注意到哲学的民族性,努力创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使之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基于对哲学人类性、时代性、民族性的认识,中国现代哲学家选择的哲学发展道路,自然会是综合创新。

综合创新不是中外两种资源的简单相加。综合创新中的“综合”,不是物理学意义上的组合,而是化学意义上的化合。两种元素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形态;不能把这种新形态简单地归结为其中任何一种元素。例如,氢和氧化合成为水,既不能把水归结于氢,也不能把水归结于氧。“综合”是前提,应当说还是哲学史的讲法;“创新”才是结果,才是哲学的讲法。在中国现代史上,没有创新的学人,不配称为哲学家,不配写进中国现代哲学史。我们研究中国现代哲学史,应当采取前瞻法,而不能像以往那样采用还原法。我们应当努力捕捉中国现代哲学的特色,写出一本能够锻炼我们理论思维能力的哲学史,而不是仅仅做史实的陈述或人物的罗列。

中国现代哲学的第一点特色是:时间短促,内容丰富。中国现代哲学从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算起,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只有短短的30年时间。在这30年中,中国哲学实现了从传统的包罗万象的哲学到独立哲学学科的转折,而西方哲学实现这种转折则用了几百年的时间。在这30年中,西方哲学传入中国,各种哲学理论几乎都有人介绍,极大地拓宽了中国学人的理论视野。在这30年中,学者们采用现代的思想方法开发中国传统哲学资源,思想传统与现代的视界交融,对中国哲学做出新的阐发,涌现出新儒学、新道学、新墨学、新佛学,真可谓是诸家蜂起。中国现代哲学的丰富程度足以同先秦时期媲美。如果说先秦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话,那么,可以说在现代中国形成了第二次百家争鸣。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奠立了中国哲学的根基,而现代中国的百家争鸣促使中国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中国现代哲学的第二点特色是:思想交锋,论战频仍。中国现代哲学思想非常活跃,各个学派都刚刚问世,都为自己的生存空间而努力。各种观点相互交锋,申诉立论的理由,批驳不同的观点,形成多次论战和思想交锋。李振霞教授在《中国现代哲学史纲要》一书中,把发生在中国现代的论战和思想交锋概括为: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论战、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科学与玄学”的论战、无神论与有神论的论战、马克思主义与国家主义的论战、反对戴季陶主义的斗争、反对陈独秀主义的斗争、中国社会性质与中国社会史问题的论战、关于辩证法的论战、反对王明主观主义的斗争、马克思主义反对唯生论与力行哲学的斗争、马克思主义反对新理学与新心学的斗争。通过这些论战和思想交锋,正确的学说理论得到广泛的传播,占领思想阵地,成为中国现代哲学的主流;错误的学说理论被清除出思想论坛。

开发新能源的意义篇7

《神行陌路》并非叶锦添阐述“新东方主义”美学理念的首部著作。2010年他就出版了《神思陌路》,在书中他谈到了对“东方主义”的理解,以及对“新东方主义”的解读。在他看来,所谓的“东方主义”,是一种以西方为世界中心的角度来观察的东方主义,而被东方主义定义下的东方国家,却没有实际的话语权。他还指出新古典主义和新东方主义的区别所在:“我曾经研究过新古典主义对当代中国的视觉文化发展的意义,发现新古典主义描述的是一个课题,是一种古典再现。而新东方主义却是一个主体,它是一种经过系统的整理与创新,逐渐形成的一种有机的重生,而且自然而然地融会在今天与未来的讯息之中。这个东方并不单单指中国,而是一个广泛的有别于西方视觉的东方世界,甚至是将西方世界也涵盖其中的东方视觉。”到了《神行陌路》,叶锦添对“新东方主义”的思考更加深入和透彻。他认为,新东方主义的创发,来自于寻找喜悦的发现,从各个角度开拓视野,并成为创作的源头。“它像一只野猴子,穿梭于丰盛的丛林,直视前方;又如静止的飞鸟,凝神抱守,化而为综合多元的母体。纵使文化在历史中被拆散,又在西方的哲学体系中被支配过一段不短的时间,然而所有的动源只要有一个点发生了,就会不断扩散,重新聚合成串。当新的符码诞生,又被不断转化,原来的模样与实质只留下文化活力的痕迹。”

叶锦添在艺术创作中的持续探索和发现,有助于他对新东方主义的理解和体悟。在他看来,新东方主义应该试图抛弃一切附加的价值、附加的规限,重新回到本能与感官的形式,去面对文明发展中所定义的一切。从人本身出发,在自然的存在整体中,找寻最灵敏的知觉、深刻的创造。比如,在关于“新东方主义的迷思”中,他自问道:面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现状的冲击,如何能进入现代的世界同时又能维持自我?他想到了最具代表性的日本。日本曾与自己的传统文化做严厉的决裂,产生了明治维新。这种变革就日本而言,并不算陌生。早在中国唐代,日本在绳纹文化发展的同时,就不断吸收中原与韩国的文化,甚至将唐文化整体照搬,开始了平安时代,这种风格史称“唐样”。到了明治初期,中原文化所遗留下来的浑厚基础,被看作是不合时宜的累积,于是,日本迅速追赶西方步伐,连文化艺术也开始西化。而正是这种本土传统和西方文化的交融共生,才使日本得以从多角度重新审视自身的母体文化,面向世界,寻找自己的出路。正如叶锦添所说,现今世界,每种文化的背景都在新的语境里,有权为自己发言。但各地的本源传统文化,却自动地成为某种过去的代名词。大家都希望可以远离从前,在世界的中心争取更多的荣誉与利益。但舍去本源,末将焉附?无论西学东传或东学西传,融合的根本还是本源之初。

书摘

“原始的道与禅,两种原创的动能有其相似之处,只是一个在游,一个在止。止在游之中,游在止之中,潜藏一切推动有形历史前进的动力。它也是所有中国艺术的源头。道为本源,艺为折射,人之灵思触感为中间导体。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先民深信灵界存在,但又无法从实物中阐述,于是出现图腾。图腾有两种发展:一是来自具体社会,在万物有灵的基础上,与政治功能合一的象征意义;一是依附自然投射,发展成讲求超脱与感知自然的精神思维。”

——新东方主义序幕

“从何时开始,在东方成长的我们所处于的世界,里面埋藏着一种矛盾,使我们停滞在世界之门外,好像所有熟悉的东西,到了这里,都有不同的解释,必须要重新学习、放弃与建立,在另一个世界的标准中重新开启,但却不能保证你就能进入。我惊觉,亚洲传统文化在西方脉络中有时候是羁绊,让你无法直接投入一个被视为可靠的系统中。”

——东西方文化的冲突

“当我尝试进入陌路的世界,回忆会组成强大的军团,向我汹涌而来,巨大得像一个龙卷风。若冲过这度帷幕,就是寂静的世界。在寂静的世界里,时间是存在的,只是它暂停了。如果我们把时间点分成过去与未来,用人可以觉知的单位,过去与未来之间只隔一秒,如果这一秒的时间流动又分十个维度,每个维度之间带着无可察觉的重复性,那个转换的灰色地带,我发觉了陌路存在的可能性。”

——迷色东方

绿色律令:设计与建筑中的生态学和伦理学

作者:维克多·帕帕奈克

译者:周博、刘佳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

本书集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晚年思考之大成,在西方的设计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帕帕奈克关于环境问题的设计构想更加接近于今天的“可持续概念”,在本书中帕帕奈克对“人的尺度”“设计伦理”“设计的精神”“设计生态学”“设计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此外,本书通过大量的案例和理性的分析证明,设计可以而且必须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持续恶化负责。帕帕奈克对环境设计的讨论是与社会公平、第三世界的发展以及人类生存的可持续性等问题绑在一起的,强调了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

酷效应

作者:诺亚·柯纳、金恩·普列斯曼

译者:曾沁音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9月“酷”不只是一种状态、一种名人效应、一种美国式的坚持,更是一种商业精神。会议室中,产品经理正在研究伏特加酒、糖果、纸巾盒、汉堡等产品。如何令它们变酷呢?如何将这个产品打造成行业中的ipod呢?该怎么做才能像耐克公司一样?本书采访了近百位当今最受尊敬的创新者,从汤姆·福特、拉塞尔·西蒙斯到伊恩·施拉格和克里斯蒂娜·阿奎莱拉。本书重新定义了如何才能吸引当今精明的消费者。柯纳和普列斯曼通过研究变化不断的“酷”,向大家展示了这其中应吸取的教训及经验。学会运用这些经验,即可使企业和富有创意的项目在当今这个复杂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一切行业都是创意业:我创立维珍商业帝国的故事

作者:理查德·布兰森

译者:屈艳梅、蓝莲

出版社:同心出版社

开发新能源的意义篇8

关键词:中小学校体育教学新模式教育学意义

一、前言

建国以来,我国青少年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各级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极大地提升了全民的健康素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显得越来越落后,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从1985年开始,我国对青少年体质健康进行的四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与体质下降相伴随的,是青少年心理状况的不良趋势,如情绪调整能力差、挫折反应不适当、心理承受力较弱等。值得庆幸和可喜的是,在这种背景下,教育部及有关政府部门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下定决心要对课程进行改革。[1]但是,就体育课程而言,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受前苏联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现阶段中小学体育的教学内容过于偏向竞技化、成人化和所谓的正规化,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小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满足不了学生学习体育知识与掌握运动技能的需要,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笔者从新课程标准出发,从理论上阐述了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校体育课教学新模式的涵义,分析了新课程标准下其教育学意义,旨在为中小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并为这个新模式的进一步研究做好理论铺垫。

二、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校体育教学新模式的涵义

社会体育资源是指那些与体育运动相联系的各种体育场地、仪器、设备、建筑物、图书资料,人力资源数量、专业、业务能力,以及各项管理活动等所有人、财、物的总和。这里的物力是指体育设施的物质构成;人力主要是指担负培养社会体育对象健康成长和发展的体育行政管理者、社会体育指导员;财力主要是指政府(组织、团体)专项拨款、企事业单位的投资、私人赞助、个人会费等。这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在对社会体育对象实施有效的教育,锻炼活动中开发其身心潜能,塑造现代新型人才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2]社会体育资源的形态划分多种多样,按照其存在形态,笔者把社会体育资源划分为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两种。有形资源泛指硬资源,是指客观存在的物质资源,包括体育场地、体育器材、体育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等,并以体育场地为主。无形资源,俗称软资源,如体育教师及其专业知识、体育教育管理能力和思想素质等。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校体育教学新模式主要就是指两种资源的合理共享。目前,由于中小学校大多数体育教师对于网球、轮滑、健美操、跆拳道等课程不是十分了解,没有具备教授的能力,因此开设这些课程就需要借助体育俱乐部的教练,这是软资源的共享。另外,由于场地和器材的限制,很多学校都很难开设一些新兴的课程,这就需要附近体育俱乐部的场地和器材支持,可以称为硬资源上的共享。

由此,依据教育学和社会学原理,笔者认为,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校体育教学新模式,其实是指在中小学校某些体育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学校为了开设某些符合青少年身心特征的体育课程,对包括社会上的一些体育场地设施和体育教练员的指导等在内的各种软硬资源的合理利用,达到双赢的目的。

三、教育学角度微宏观意义的阐释

教育学研究表明:中小学生的知识结构还没有使其具备相当的理解力和自我学习能力。因此,他们对体育的学习动机往往是出于“好玩”,能吸引他们学习锻炼的教学环境,可使其获得拥有知识的成功感与自我探索的新鲜感。为了实现此教学目的,体育教师在组织传统的教学过程之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客观分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通过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校体育教学新模式的开展,开设一些适合中小学生身心特点的体育课程,改变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状。[3]体育作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宏观层面讲,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生活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现代化全面、迅速发展的今天,更需要人的身体机能、素质和知识、智能的全面发展,因此,教育不仅要努力提高人的智力,而且要充分发展人的体力,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完成了教育的社会使命。从微观层面来讲,体育作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就人体本身而言,它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有机体,而要想发挥生命力的作用,就必须使有机体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学校体育就是促进学生体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体育活动能提高人大脑神经系统的功能,为发展智力活动提供物质基础;能促进人体形态的正常发展和机能的加强,即呼吸加深、肺活量加大等。学校体育活动开展得好,不但能为学生一生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是关系到“四化”建设的需要、关系到国家民族素质的大事。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开展中小学校体育教学的新模式,即是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掌握运动技能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开设一些有趣的体育课程,充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使他们以较大热情主动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使他们真正做到“既喜欢体育活动,又喜欢上体育课”,这不仅仅是体育自身的意义,更有极大的教育意义。

四、结语

新事物出现,总会有一个被接受的过程。新课程标准下开展中小学校体育教学的新模式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人们对其了解认识直到接受总有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获得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面对这走出校园上体育课的新模式,许多家长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顾虑,比方说安全问题、对健康的实际效果、对学习的影响等。总之,此模式的开展可以先进行试点试验,总结经验,再逐步推广,使之达到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许云霄,麻志明.对帕累托效率的再思考[J].财政研究,2005,(8):7-10.

开发新能源的意义篇9

1996年,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提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theKnowledgeBasedeconomy)的概念。有学者认为,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的经济。知识经济的特点可归纳为:

(1)知识和信息成为重要的资源和财富。

(2)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价值。

(3)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中的主导或支柱产业。

(4)地域、部门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对信息和知识的产生、传播、使用能力上的差异。

知识经济对教育领域也发起了全球性的冲击,新的教育革命是世界各国,包括发展中的国家,都要面临的挑战。要在这次冲击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要着眼未来,立足现实,找住机遇,创造自己的优势,我国教育领域要高度重视这场革命,及时把握住刚刚开始的历史机遇,及早研究对策,做好思想、人才和技术上的准备,以赢得未来教育的主动权。江主席强调:“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

人是知识的创造主体,也是知识创造的目的。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教育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其社会投资主要是人才的投资。人才的质量将成为一个企业、部门乃至一个国家成功的关键。从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微软公司的崛起、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都说明了知识与拥有知识的人才的力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知识经济的来临,呼唤着教育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学校必须培养更多具有创造思想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这些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信息能力、思考能力、创新的意识和创造的能力。这就是要求学校必须探索和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

二、深刻理解教育技术内涵,抢占当代教育的制高点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谁抢占了这个山头,谁就在新世纪中处于有利的位置。”(见1998年5月16日《中国高教育报》“制高点专题新闻”发刊词《勇立潮头》)因此,学校必须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训练和强化学生的创造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何谓“制高点”?站立其中,可以纵观全貌,总揽全局,控制大局。教育技术之所以成为教育改革的制高点,是因为它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抢占了这个制高点,可以带动教育领域各个方面的发展,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教育制度、教学内容、教材形式、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教学模式、教学理论都将产生深刻的变化。

“制高点”者,兵家必争之地也。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的制高点,这就意味着,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必争之地。在战争中,没有勇气抢占制高点的将军是个懦弱的将军,在教育战线,没有勇气抢占制高点的领导和教师是不称职的。

抢占制高点是一场攻坚战。在战争中抢占制高点要有一支英勇的尖刀班、先锋队。在抢占教育改革制高点中,这个尖刀班、先锋队就是全国1000多所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开展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的学校以及开展各项教育技术应用实验的学校,还有各级教育技术专业队伍和广大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学科教师。因此,每一位教育部门的领导、学科教师、教育技术专业工作者,都应具有勇立潮头,敢当尖兵的气概,都要意识到自己作为抢占现代教育制高点的尖兵、先锋队所担负的时代责任感。

在战争中,要抢占制高点是要流血牺牲、付出代价的。在教育改革中攻占制高点,不会丢掉性命,牺牲的仅是旧的观念、旧的方法,但输入的是新鲜的血液。

抢占制高点是要有策略、要讲战术的。所以攻占教育改革的制高点也要注意运用策略和方法,要加强学习,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技术。每个教师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尤其是要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思想,真正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

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探索并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1994年曾对教育技术作出新的定义。这一定义对推动我国教育技术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和促进作用。但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为了更好地结合我国的国情,深刻理解教育技术的内涵,正确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我们认为必须强调:教育技术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在这里,我们强调:

1.教育技术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为指导;

2.教育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要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3.教育技术是以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为研究与工作的对象,并以优化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为目标,因此,教育技术既要重视“教”,更要重视“学的“过程”和“资源”的研究开发。

4.教育技术是以系统科学方法作为方法论基础。教育技术的工作内容包括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

要抢占现代教育的“制高点”,要使教育技术真正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创造性人才中发挥作用,作出贡献,其关键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和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

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遭教育新模式

创造教育是指以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创造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归宿。

创造思维是指以解决问题为前提,用独特的思维方法,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的心理活动过程。创造思维有两个层次,一是科学创造层次,如科学家、发明家提出新的学说、发明新的产品等。二是个体自身潜能的开发和发展层次,对于中小学生,其创造性并不是要像科学家、发明家那样要完成一项具确“特殊意义的产品(一

种理论。思想或一种成品),而是指对学习者个体自我潜在智能有意义的开发和发展。这种层次的创造思维能力是第一层次的基础。

创造能力是指实现创造思维所提出的新思想并形成社会或物质产品的能力。创造能力的形成,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具备良好的文化、知识基础。在信息社会中,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能力。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目标,就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求异、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个性的知识结构的品质。培养学生掌握信息获取、分析、处理、交流应用的能力。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任务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学习者观察、思考、比较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开发有助于创造教学的软件资源,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现代化的教师队伍,开展教学试验,探索并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开展专题研究,探讨创造教育的规律。其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是核心。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要建构新型教学模式,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作指导

(2)要真正发挥教育技术优势

(3)要转变教学过程要素的关系

(4)要改变教学进程结构

(5)要认真进行教学设计

(一)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理论墓础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总是受到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与学理论的支配。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在教育领域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以教师为中心,以满堂灌输的方式传授书本知识,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对学生能力和情操的培养。在学习理论上,受行为主义理论的支配,只把学习者看作是对外部环境刺激作出被动反应者,忽视学生的主

观能动性的发挥。把学生作为知识的灌输对象。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首先是要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新型教学模式首先必须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怎样才能体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这就必须要深刻认识和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在教育中注重“三个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三个发展就是指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全体发展是强调素质教育必须“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是强调素质教育是为了提高整体素质,防止片面发展,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个性发展是要“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挖掘和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国际求学网委员会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ieSCo)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面向求学网的四大支柱,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四种本领,通常可用四个L来表达:

(1)学会认知(1earningtoknow),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来培育学生学会运用认知工具求知,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探究知识,学会建构知识,也就是要学会继续学习的本领;注重培养学生认知方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建构的途径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

(2)学会做事(1earningtodo),既要学会实践,更要学会创造。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就要重视建造可供学生参与的环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通过实践,通过做来获得知识和能力。

(3)学会合作(learningtolivetogether),要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就是学会合作生活,合作学习,从过去的集中教学方式到个别学习方式,到现在提倡的协商学习(也称合作学习)。

(4)学会生存(1earningtobe),学会生活、学会自身的发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要重视发展性教学,建立“知识。能力一情操”三维课堂教学目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用于传授知识,还注重能力和高尚情操的培养。

四大支柱正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

素质教育思想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出发点,但同时我们还必须遵循学习者学习的心理规律。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要注意学习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积极把认知学习理论引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实践中。近年来,由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生动的学习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了许多发现知识、探究知识和表达观点的有力工具。因此,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起许多国家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其原因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许多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因此,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日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源于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他说明人类的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piaget,1896一1980)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经验论),也不是主观的东西(活力论),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他还认为,认识的生长不仅仅是经验的结果,而强调是个体在认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可归纳为:

(1)认识是在认知主体(学习者)与客观环境(社会文化情境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

(2)认识的发展是通过对认知结构的不断进行意义建构中获得的。

(3)建构过程的发展是螺旋形上升的。

因此,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1)强调创设情境并使学习者进人情境

(2)强调为学习者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问题的探究

(3)强调组织学习者之间进行协商学习活动

(4)强调组织学生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述

(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其原因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许多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

环境,因此,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日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源于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

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他说明人类的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piaget,

1896一1980)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经验论),也不是主观的东西(活力论),而是个体在与环

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他还认为,认识的生长不仅仅是经验的结果,而强调是个体在认

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可归纳为:

(1)认识是在认知主体(学习者)与客观环境(社会文化情境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

(2)认识的发展是通过对认知结构的不断进行意义建构中获得的。

(3)建构过程的发展是螺旋形上升的。

因此,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

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1)强调创设情境并使学习者进人情境

(2)强调为学习者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

习和进行问题的探究

(3)强调组织学习者之间进行协商学习活动

(4)强调组织学生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述

(5)强调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这里的“协作”是指学习者合作搜集与选取学习资源提出问题、提出设想和进行验证,对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发现规律对某些学习成果的评价。“意义建构”是指学习者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现象的概括,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归纳。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为学习主体建造发挥创遣潜力的教与学的环境

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我们首先要摆脱把信息技术设备仅仅作为一种播放工具,用来传授知识的观念,而要把它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通过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在构建新型教学调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这里的“协作”是指学习者合作搜集与选取学习资源提出问题、提出设想和进行验证,对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发现规律对某些学习成果的评价。“意义建构”是指学习者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现象的概括,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归纳。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为学习主体建造发挥创遣潜力的教与学的环境

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我们首先要摆脱把信息技术设备仅仅作为一种播放工具,用来传授知识的观念,而要把它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通过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利用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创设和展示有意义的情境,提高学生的求异和洞察能力。要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就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传统的学校教育,往往把学生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隔绝开来,这种隔绝对意义学习构成了一种障碍。利用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一些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同时又与所教的课程相干的问题,这些问题与情境包含有多种形式,包括事实性、意境性、示范性、原理性和探究性的情境。尤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局域网络和互联网络技术的优势,创设生动的社会文化、自然情境。创设情境的目的不仅是告知学生…这是什么,”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辨,理解它有什么特点,帮助学生思考“为什么?”,比较事物的相似性和特异性,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2)利用大容量存储技术,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利用图形化交互界面技术,建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新型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师应关注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在组织安排教学过程时,不是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组织和讲解教案上,而是应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放在简化利用资源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我们可以利

用CD一Rom光盘提供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可以利用网络系统,共享资源,让学生学习如何从多媒体教学软件中,从局域网络或互联网络中获取信息、得到多种学习材料,培养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查询、检索、探究并解决问题。把学习资源作为学生进行分析、思考、探究、发现的对象,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原理,并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如何从资源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学会如何进行问题探究,并利用资源材料解决问题。

(3)利用信息组织结构的超链接技术,建造符合人类联想方式的超文本信息组织结构。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路径,从多方向、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结果等多方面地思考问题,并在多思路的比较中,形成创造性的思路。

(4)建立模拟实验环境,计算机技术可以设计许多仿真实验,通过输入必要的参数,或者通过学生交互操作,进行模拟实验,通过输入不同的参数,观察不同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学习科学探究的能力。

(5)利用网络传输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协商学习。利用多媒体教室网络系统这类系统,通过资源共享方式,使全体学生共同观察一个典型事物,通过教师的调控,教师可以监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师生之间可以互相通话、教师及时对学生给予指导。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分组讨论,彼此之间进行交流,表述观点。对同学的学习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引导学生学会通过互联网络对远程资源的查询、分析和利用,利用网络、进行通信、交流,培养信息应用能力。

(6)利用各种工具、平台,让学生利用平台创造作品。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汉字输入、表格处理、图形变换等方式让学生把所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输入计算机中,用文字、表格、图形等方式,把对观察和思考、协商、讨论的意见作出归纳、概括,进行意义建构,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利用几何画板进行数学、物理问题的探讨。利用作图、作曲工具,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用集成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组织能力)。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把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式的教学过程,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索性的学习过程,通过“访问”和“表达”,本身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具有创造意识、平等意识、积极参与和探索的精神。

(三)努力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

教学过程的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内容)和媒体四个基本要素。建构有利于创造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必须要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组织者;

(2)学生地位的转变,从被动接受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

(3)教学内容的转变,教学过程不仅仅传授课本知识,还要重视能力的训练和情操的培养,尤其要重视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开发新能源的意义篇10

【关键词】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基金项目】本文系遵义医学院2012年硕博启动基金项目,遵义高校依托红色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探析,编号:F-598。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64-02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依托红色资源的意义

(一)顺应时展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新形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形势下,教育客体及教育环体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教育方法已难以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马克思曾说“比较具体的范畴在一个比较不发展的社会形势中有过比较充分的发展”,但是“比较简单的范畴……它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充分发展恰恰只能属于一个复杂的社会形势。”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创新方法,拓宽思路。遵义红色印记的内涵就是我们引以为荣的长征精神,恰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教材。利用和研究这丰富的课程资源在遵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建立红色实践教学基地,对于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新观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新领域,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使遵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富于特色

遵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和外界环境结合起来。依托遵义红色资源,采取参观红色革命胜地、观看红色影视、传唱红色歌谣等多种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在参观红色革命胜地、观看红色影视、传唱红色歌谣等教育方式的过程中,犹如自己就置身于那真枪实弹、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战争年代,沐浴着满腔热情……教育内容变得生动直观,增强感染力,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这种教育方式贴近学生生活,改变了以往只在课堂教授中单一的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可以使遵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富于特色。

(三)充分利用遵义红色资源,对革命精神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是与时俱进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是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正如“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症下药,并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调整。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始终焕发生命力。革命精神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托红色资源,可以促进革命精神与时俱进,满足自身理论体系发展的需要和时展的需要。

二、遵义饱含多种红色资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有利平台

遵义这座红色圣地,红色资源物种繁多,实实在在,谱写着“物种丰茂、人杰地灵”的传奇。有实物性的,如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也有精神性的,如特有的民族精神。在这里,红色情怀慢慢滋养,慢慢生长。孜孜不倦、坚持不懈的人们用他们特有的方式抒写着革命年代的民族精神,用自己团结向上、爱好和平的执着描绘着对战争年代的敬仰。在这座红色的圣地,灿烂与辉煌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盏不朽的指明灯,屹立在城市的最东方,用它的光芒照耀着每一个奋斗的青年,不断成长成才。第一,红色经典形式丰富多样,直观生动,感染力强。遵义红色资源涵盖红色革命圣地、红色影视、红色歌谣,无论是学生参观红色革命圣地,还是观看红色影视,亦或是听、唱红色歌谣,都非常的方便。第二,遵义红色资源所彰显的革命精神是与时俱进的,其教育价值永不退色。遵义的红色资源所呈现的“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奋进”的精神在革命时期有其特定的内涵,在当前的和平时期,时代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它是与时俱进的,其教育价值永葆活力,教育影响未曾退却。

三、坐落在遵义红色圣地的高校在汲取红色文化精髓时的弊端

(一)有所利用,但不全面,不深入

遵义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或多或少地利用了红色资源,但还存在重点轻面、分散性倾向,重形式轻内容、有“走过场”倾向。往往都是形式上的“排演”,进行所谓的参观革命旧址的活动,博物馆、展览馆这些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建筑仅仅是孤傲的建筑,只能清高的矗立在自己的领域,人们对它们仅仅是望而生畏的态度。因为在参观中,老师没有发挥自己侃侃而谈的风貌,没有对教育者进行细心的指导和介绍,只是挎着照相机“咔、咔、咔”地摄下自己觉得“最唯美的瞬间”。最终到底,是因为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没有制定出一个完整的计划。最终导致本是以红色教育为目的的参观活动,变成了走马观花的看新鲜的娱乐活动。遵义的红色资源是一种优质的教育资源,遵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扩大视野,着眼全局,充分挖掘充分发掘和利用遵义的各种红色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校园内宣传工作不到位

在校园内没有做好对遵义红色资源的宣传工作。大多数学生对娄山关战场旧址、黎平会议会址等这样的红色资源表示听说过,但是没有去过,也没打算去。原因是因为听说那只是历史遗留的、供游客参观的旅游景点,去参观的话,既费钱又费神,没意义。学校在校园内对遵义红色资源的宣传工作不够。

(三)受经费和安全问题的限制

在组织学生参观革命圣地的时候,很多因素阻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路程情况、经费问题,以及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安全问题,这些因素都必须考虑,让一些有想法的老师望而却步。调查得知,有的老师有意组织学生参观遵义的红色资源,以此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给学生亲临其境的感觉。往往由于经费问题,计划未能实施。一是学校没有专项经费支持这项活。二是学生没有认清这种参观活动的意义,宁愿不去也不愿自己拿钱。另外,由于参观活动属群体活动,人数多、难管理、易出意外,一些老师为了给自己减少麻烦,还是选择课堂授课,而不愿组织这样的活动。

四、高度深入,掘地思考

(一)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提高系统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由很多动态的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就像齿轮工作一样,围绕教育这一轴心,与其他要素相互摩擦、碰撞,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联系起来,井井有条的工作,构成一个有序的整体,不断发展与完善。遵义高校依托遵义红色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学校、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首先,需要学校和理论课教师的努力。第一,教学方式转变,教学观念就必须要转变,依托遵义红色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条件是理论课教师教学观念必须转变。当前,很多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还根深蒂固,习惯了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育教学方式。理论课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才能使本课题研究结果在实践中得以实施。第二,学校要从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学校要有这方面的专项经费,以支持建立红色教育基地、制作红色影片、录制红色歌谣以及实地参观、聘请导游、讲解员等所需费用。第三,开发多种教育形式。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文化盛典,可以让我们的教育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对莘莘学子进行教育。例如参观红色基地、了解红色生态文化、观看红色文学作品展览、举行红色节日庆典等等,缅怀革命先烈,以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但是着眼于现在,我们仅仅具有的是简单组织参观仪式,对红色经典更是淡然待之。这种“冷漠与无情”,造就了我们的文化传承只能是简单性、片面性发展,还缺乏全面性。

其次,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支持。第一,红色资源各管理部门要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工作,形成系统的红色资源开发整理体系。第二,政府对红色资源进行宣传,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也要加强红色资源德育优势的意识。政府部门要做好红色资源和高校的“中介”,为高校依托红色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服务。第三,全社会形成一股红色氛围。全社会共同努力,让红色城市处处有红色气息,给高校形成一个好的氛围。

(二)提炼的红色资源所彰显的精神内涵更加深入

红色文化表现为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两大类,对受众有教育意义的,最终还是精神层面的遥遥领先,将物质形态领域的东西演变、升华为精神形态领域的,这才是红色经典永久留存的灵魂和核心。目前,在进行将红色经典渗透到大学生“灵与肉”的这一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弊端。红色文化仅仅是物质版的融入到大学生的肉体,而对其灵魂的升华,是嫣然而过,这种不谨慎、不仔细的态度,往往会导致灵魂与肉体的扭曲,这就让我们的大学生在提高自己的过程中,肤浅的认识一些问题,不能领悟其精髓,更不能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及道德水平。很容易陷入讲形式、走过程,局限体会利用红色资源的物态形式开展工作的精神式主义。因此,要使提炼的红色资源所彰显的精神内涵更加深入。

(三)建立一个完善的评价机制

遵义高校依托遵义红色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建立一个功能优化、易于操作的信息回馈系统,健全安全评价机制。信息回馈在提高人们知识素养与技能素养中占有得天独厚的作用,在人们的工作管理与安排中更是熠熠生辉,只有建立了一个完善的、联系紧密的回馈系统,才能更快、更准确的接受反馈的信息。各职能部门,应该各司其职,及时解决所接受到的反馈信息,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永葆活力的坚强后盾。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谭培文、陈新夏、吕世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m].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张岚岚、魏代强.深度开发红色资源丰赡校同红色文化[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6).

[5]李康平.红色资源研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理论线,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