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医养结合分析十篇医养结合分析十篇

医养结合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0:27

医养结合分析篇1

关键词:医养结合;必要性;积极意义

一、山西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目前,我国部分城市已经实行了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且各个城市的着重点和实施行式不同,天津市: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合肥市:医院内设养老机构;郑州市: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联手;长沙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医疗机构整合;青岛市:对老年参保患者试行医疗专护管理。这些城市实施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取得很大的成功,对我省实施该模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且山西省面临的实际情况也需要实施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

(一)山西省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

据统计局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山西省60岁及以上人口达530万人,占总人口的14.45%,比2014年上升了0.6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33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9.10%,比2014年上升了0.42个百分点,说明人口老龄程度加重。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是老年人健康和照料问题,老年人的患病率高,周期时间长,患病的种类多,治疗难度较高,这些都需要提高长期医疗服务水平和强化医疗对养老服务的作用,现在的医疗服务水平(尤其是针对老年人的医疗服务)较低,需要实施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来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山西省传统养老模式的作用减弱

山西省的养老模式是以家庭养老和社会供养为主,但由于受到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流动等因素的影响,现代家庭的模式都是单生子女来抚养老人,即一对夫妻需要承担四个甚至八个老人的基本生活和抚养下一代,这就加重了年轻人的家庭负担,况且如果老年人一旦遭遇疾病的袭击就可能无法获得长期的照料。传统意义上的居家养老模式弊端较多,社区养老服务不完善,这就需要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来解决这些弊端,使老年人能老有所养。

(三)山西省的养老机构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医疗需求

与养老需求的快速增长相比,我省的养老设施和服务在数量和结构上存在供给短缺。目前,太原市共有各类养老机构50所,机构床位7648张,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仅为17张,而且现在大部分的养老机构只是提供简单的照顾服务,没有相对应的医疗服务,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一旦患病,就没有长期照看老人的专业人员。因此,在养老机构中缺乏专业的照护人员和专业的医疗服务设施,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医疗需求,这就需要山西省能够更好地实行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让更多的老年人能够更好地享受医疗和养老两者结合带来的有利影响。

(四)山西省首家医养结合养护院的建立

山西首家“医养结合”养护院,该养护院主要收住失能、失智老人,有病治病、无病养老、医疗和养老相结合。该养护院内设有康复室、活动中心、日间照料等房间,老人们可以在这些房间享受养老与医疗结合带来的优厚待遇。同时,养老院内的各种设施都是针对老年人来设计,如每位老人都佩戴红手环,并通过这红手环的按钮来呼叫医护人员,能更好的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及医疗服务。

另外,大型医院无法提供细致的养老服务,大型医院主要是针对大病的治疗康复等,对于老年人的病症,如晚期绝症的病例,医院出于对患者的考虑,建议住院观察,但并不能对老年人进行细致的生活护理,使得老年人真正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医院的医疗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医疗资源利用率也低。因此,大型医院迫切需要“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来承担这些老年人的常规护理工作,以实现治疗、康复与护理的无缝衔接。

二、实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积极意义

积极探索实施“医养结合”模式,是深化改革医疗和养老、改善老年人的养老现状、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的必然要求。实施“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第一,有利于改善“医养分离”的养老现状,降低老年人医养成本。当前我国大多数养老机构以提供简单的生活照料服务为主,很少涉及医疗服务。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能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慢性和急性疾病的治疗、康复护理等服务,这种服务上的有效衔接既解决了医疗资源分配问题,也给患病老人带来更好的康复环境。这种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提高了养老机构资源的利用效益,节约了医疗资源,减少了医疗资源浪费。

第二,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可以有效地弥补老年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不公平性,能够满足老年人养老和医疗两方面的需求,而国家建立这种制度能够使老年人真正享受和维护基本的社会福利,保障老年人利益,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老年人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第三,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能够有效地整合几种服务资源,给老年人带来丰富的晚年生活,保障他们的健康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其中,医护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这种新型的养老模式不仅解决了老年人的生存问题,而且注重老年人身心健康,给老年人提供预防、治疗、看护、心理疏导等多方面的服务,达到保障老年人生存与健康的目的,同时也要满足老年人在精神上的需求,尽最大程度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第四,医养结合有利于缓解长期住院现象。现在很多大型医院的住院主要是老年人所占的比例较大,实行医养结合之后可以增加医院的床位用于更有需要的人,而老年人也可以在养老的同时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解决老年人长期无法获得有效地治疗的问题。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可以更好地发挥大型医院在医疗服务方面的有效功能。

另外,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压力,解决了老年人的养老和医疗两方面的问题,从而缓解了年轻人的压力,让年轻人能更好的投入到工作和教育孩子上,来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山西的生产和服务经济提供有力的保证。

三、结论

随着对养老问题的不断重视以及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将成为我国养老模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省不能要求与其他城市相同,也不能强求与现代的养老需求同步发展,需要循序渐进,还需要结合我省具体实际逐步发展,逐步实现“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普遍化。

因此,从山西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分析中可以看出,我省现在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传统养老模式功能弱化、养老机构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以及我省首家医养结合养护院的建立,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实施,这些实际情况要求我省实施该模式,而且该模式也可以给我省带来积极的影响,能够有效地缓解山西省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养老问题和提高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利用效益。这些都说明山西省有必要实施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从而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解决老年人老有所居,老有所医的问题,使得老年人真正的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李钕铃,叶先宝.构建社区“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J],社会管理,2015

[2]黄佳豪,孟p.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06):63-68

[3]刘文俊,孙晓伟,张亮.构建全民健康覆盖视角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必要性[J],中国卫生经济,2016(01):35-37

医养结合分析篇2

文章编号:1003-1383(2013)01-0124-02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B

临床实习教学是医学教育中重要核心部分之一,是完成医学教学计划的最后阶段,也是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的重要阶段。通过临床实践使实习生将书本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培养实习生独立完成医学实践工作的能力[1]。因此,做好医院临床实习带教,对保障医学教育质量和提高医学实习生综合素质尤为重要。为此,本文将对如何做好医院临床实习带教进行分析讨论,旨在进一步提高带教质量,为临床一线培养优质人才。

1.慎选带教教师

高素质的带教教师是保障医院临床实习带教质量的首要条件,因为带教教师的工作能力和思想素质,会对实习生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教学管理中应不断加强对带教教师的素质及带教水平的管理[2]。应选择热爱医学教育,遵纪守法,有良好职业道德,医德医风端正,且具有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专业基础过硬、事业心与责任感强,政治思想信得过,思想跟上医学发展的医务人员承担带教工作,以此更好地满足实习生的学习需求。

2.加强实习生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实习生从单纯的象牙塔走进纷杂的社会,其心理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所以带教老师不仅要指导其提高专业实践综合素质,而且要做好一名思想教育指导员,重视实习生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培养,要求其明确实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在严谨的实习实践中,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同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规范职业纪律,贯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患者着想,杜绝私利,自觉抵制医疗工作中的各种不正之风。

3.临床带教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1)培养病历书写能力书写病历是实习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3],病历是反映患者基本情况、病程进展及医生的诊断分析情况,且在格式上也有严格要求。医生往往通过病历可以系统地获得患者的临床资料,从而进行推理分析,以此做出正确的诊断。通过培养实习生病历书写能力,不仅能培养实习生正确分析和诊断疾病,而且还能培养其与患者沟通的技能,指导实习生规范书写病历,对奠定其今后自身专业素质具有积极意义[4]。为此,带教教师应指导实习生正确、详细、规范地书写病历,让实习生详细询问患者病史,获得第一手临床资料,再综合分析,提出初步诊断方案,与此同时,教师应对实习生书写的病历给予修改、评述指导,并杜绝抄袭病历。通过带教教师评析病历,使实习生认识自身理论和分析诊断上的不足。

(2)加强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医学教材和临床实践部分有一定的差距,带教教师应针对不同实习生的理论掌握程度,在临床实践中强化实用型理论知识,充实临床经验,掌握基础实践技能。让他们多观察、多分析、多动手,引导他们独立思考,规范临床基本技能操作。带教教师可以利用每天查房时间,引导实习生他们对患者疾病病因、临床特点、病

程变化、诊断治疗等实用型理论知识的再次认识,并通过示范教育让他们了解更多的操作项目和注意事项,有计划地、有目的地结合影像学、实验室等相关检查,对患者进行体检、分析、诊断,同时对其体检及诊断的漏洞及时纠正,以此提高实习生查房、体检、诊断分析的能力。

(3)培养临床思维每周组织一次典型病例讨论会,带教教师与实习生一起深入病房,收集临床资料,在随后的讨论中,要求认真总结典型病例的相关知识,结合相关检查信息,做出初步诊断,对诊断和治疗中的错误及时纠正。通过病例讨论让实习生透过临床资料,了解疾病本质,并结合理论知识理解疾病的临床特征及表现。在讨论中集思广益,激发学习主动性,活跃学习气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拓宽正确分析诊断疾病的思路。注重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深化理论知识,丰富临床实践技能,培养良好的分析能力[5]。在每周的病例讨论会上,要求实习生提前做好准备,讨论时阐述自己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断分析的依据,然后老师针对性逐个点评,补充不足的地方,点评时应肯定实习生正确的分析思路,纠正模糊或错误的见解,以此培养实习生的临床思维,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临床实践的工作能力。

(4)培养实习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实习一段时间后,应避免让实习生成为带教教师的“随身秘书”,更应避免成为旁观者。因此在实习生掌握的临床学习和思维分析能力均较为成熟时,应着重培养实习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激发其独立工作的能力,投入到临床实践中。查房中让实习生主管患者,简要汇报患者病情,分析下一步发展情况,提出诊断意见和治疗方案。对疑难病例,带教教师可提出相关问题,由实习生分析并给出答案,激发实习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实习生错误分析和处理问题,教师不但要及时示范纠正,而且要记录所出现的差错,在每周的总结会中进行讨论,使实习生真正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在实践中弥补不足之处。

(5)培养实习生创新意识培养实习生临床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是新时期临床教学的发展趋势[6]。带教教师在临床教学中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引导实习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思考问题,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开拓思路的空间和机会,不断对典型病例提出自身的疑问,综合分析患者病例,结合患者疾病的病因、病情、检查等临床资料,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促进实习生自觉再学习;同时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带教教师要鼓励实习生参与科研项目,根据科研题目安排实习生进行相关临床实验和查询相关医学文献,综合分析总结后撰写论文,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习惯,以此培养实习生临床综合能力和科研能力。

(6)掌握实习生的心理变化实习生在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操作中往往会出现差错,从而影响实习生的自信心和临床实践的主动性。为此带教教师在对实习生指导教学中,应善于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对临床实践操作错误和失败的实习生,应帮助其找出失败的原因,并及时指导纠正,让学生自己总结经验,教师在旁做补充,避免下次临床实践中出现相似问题。

综上所述,临床实习是医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学相关部门及带教教师应高度重视实习生的临床学习,通过优化教学环节,加强实习生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开展多项临床实习项目,以此不断提高医学生在临床医疗活动中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1]刘建生,宋伟.做好临床实习带教工作的几点体会[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8,28(5):720.

[2]熊竹友,黄鹤,熊韵波.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路径[J].中华全科医学,2011,9(6):976978.

[3]曾健,邓宏军,宁文锋,等.定期检查和点评临床实习生病历质量的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2,14(6):453455.

[4]梁法禹,秦太昌,梁智星,等.医学生实习病历书写问题及指导策略[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1):6768.

[5]王韬.带教医学生临床实习方法摭谈[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6,27(12):7374.

医养结合分析篇3

 

1.现状分析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于20世纪80年代相继开设医学检验5年制本科专业。随着形势的发展,国家教育部医学检验专业(101001)纳入新成立的一级学科医学技术类(1010)之下,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学制也改为四年。自2013年起,所有医学检验本科均调整为四年制[1]。因此,对于原来以培养五年制医学检验本科的院校来说,鉴于部分较早设立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的院校并未要求毕业论文设计;如何使医学检验专业教学适应新形势,培养高素质医学检验应用型人才,对于原来培养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的院校,是否保持五年制方案的毕业论文要求,是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毕业论文是本院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2,3],其目的是通过毕业论文这一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学科内某一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一次完整的综合训练。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为毕业后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我校自2002年开办五年制医学检验本科以来,一直严格要求学生在实习阶段由实习单位高年资带教老师结合检验工作实际,进行毕业研究论文设计、实验工作、分析汇总、撰写毕业论文、返校论文答辩等环节。使学生从实际工作出发,培养实用科研能力。在五改四大背景下,我校仍然在培养方案中明确维持毕业论文要求。现我结合我校以往培养过程,分析探讨医学检验本科生毕业论文要求对培养医学检验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性。

 

2.毕业论文各环节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分析

 

2.1实习基地的选择

 

医学检验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开展是在各实习基地进行的。因此,实习基地的选择不仅要充分考虑到实习医院的临床规模,更要求实习医院有带教实力的充足的、高素质的论文指导教师。我校在开始实习之处,经过多方努力,在上海、江苏开辟了多家知名大学的附属医院作为实习基地。对于指导教师的选择,与实习单位积极沟通,实习医院检验科均安排责任心强、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有各级科研课题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论文导师,且实行导师一对一的指导方式,为保证论文质量奠定了基础。

 

2.2论文选题

 

选题是进行论文做初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选题得当决定了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创新性。选题鼓励学生结合导师现有的科研课题,在对本专业的现状进行调研,提出课题的初步方向或题目,由导师分析结合学科发展方向后确定。有条件的实习医院在选题时应尽量结合一些前沿技术,如最近质谱技术在微生物鉴定中的应用。这样,从选题开始就使得论文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2.3论文开题

 

选题完成后,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阅读相关文献,对所选择的研究课题进行初步了解,并整理出课题设计的目标、内容、试验方案及预期结果,形成开题报告。该阶段锻炼学生查阅、理解、消化和提炼文献的能力,好的开题报告应在总结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创新性的实验或设计方案,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每个实习点均有多名实习同学,相应有多名带教老师,带教老师组成指导组,学生围绕课题设计进行ppt演讲。导师组对课题立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指出存在的问题,为课题的顺利进行提供依据,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2.4课题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是学生真正进入课题中的阶段,该阶段是毕业论文的核心。在实验研究开始,指导教师应严格要求,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让学生独立实施,并做好详细的实验记录,导师定期与学生沟通,对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关注实验进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该阶段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可以同学间先讨论分析问题,网上查找资源,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对实验内容和结果进行及时分析处理,对实验方案进行可能的修正,学会对结果进行分布总结。该阶段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5论文撰写

 

我校毕业论文大纲要求由综述及科研论文组成,综述要求学生围绕科研论文,查阅大量文献,总结出课题目前的现状及发展方向。科研论文由标题、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等四个方面内容构成。要求学生参考相应格式文献,立论正确,依据充分,数据资料准确,正确认真严密结合自己的实验结果,利用图表等手段表述自己的研究成果,论证推理严密,统计推导。指导教师认真评阅、仔细修改,督促学生保质保量完成论文写作。该过程能够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2.6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是训练学生进行科研汇报的良好途径。论文按临检血液、免疫、微生物、生化检验等专业分组。答辩评委会由本校附属医院医学检验专家及资深任课老师组成,根据分组情况,论文先由相应专业组专家函审,初审合格同意答辩,如问题较大提出初步整改意见,修改后参加答辩。答辩过程包括学生陈述、评委提问、学生回答、评委打分等环节,该过程充分锻炼学生归纳总结、口头表达及临场发挥的能力。

 

3.结语

 

加强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适应时展的必然要求。四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检验技师,直接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特点是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科研潜能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毕业论文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多年教学的实践和体会,我们认为,论文写作更能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是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良好途径;通过完成毕业论文,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科学素质得到提高;结合对毕业生的调查回访,学生实习期间经过毕业论文写作的训练过程,毕业后受益匪浅,懂得科研的基本程序和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能快速促进理论与实际工作的契合。因此,我们认为,在五改四大背景下,毕业论文对培养应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将起到重要作用,我校已将毕业论文要求归入四年制医学检验培养方案重点。

医养结合分析篇4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分析前后质量管理质量控制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552

【中图分类号】R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375-01

临床微生物检验全面的质量管理包括:分析前质量管理、分析中质量管理、分析后质量管理。平时我们说质量控制,大多数临床医师甚至实验室工作人员都会认为这是实验室的事,也就是只注重了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有学者对发生在不同阶段的误差率进行了统计,发现由于分析前各种因素导致的误差率占总误差率的46.0%-68.2%,由于分析中产生的误差率在占总误差的15%以下,由分析后原因导致的误差率占总误差的18.5%-47.0%。由此可见,分析前因素是目前全面质量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分析后的质量管理也不容忽视。因此,加强对分析前、分析后质量管理对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提高医疗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分析后质量控制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最后一道程序,随着微生物实验室各项服务的进一步完善和临床需求的不断增多,实验室和临床之间的沟通在分析后质量管理中也越来越重要。如今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认为分析后质量管理包括临床微生物检验后结果确认、规范报告、授权、传送报告、结果解释与咨询服务、临床微生物室样本的保存等。

1对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后的系统性评审

就是检验后要对分析的整个过程进行回顾,以评价检验结果与已知的患者的临床信息的符合程度。这一点目前已引起越来越多微生物实验室的高度重视。包括:①样本采集前患者的准备情况,及《标本采集手册》的执行情况。样本采集是否合格,如血培养采集时间的要求,痰培养、尿培养患者的准备情况等。②至采集样本到微生物实验室接收样本的这段时间里,医护人员对样本的处理是否得当,例如:室温、冷藏、保温、立即送检等。③微生物实验室是否按相关规定接收或拒收临床样本。让步标本、拒收标本应有详细的记录,并在检验报告单上备注栏给予说明,结果解释时也要说明,供临床医师参考。④对微生物检验结果进行全面核对。检查是否存在错报、漏报,是否书写错误。药敏结果的审查,对不常见或患者药敏结果前后不一致(鉴定为同一种菌),应检查是否存在污染,复查平板上菌落的纯度,和以前的药敏比较,必要时重做药敏或鉴定。

2报告填写要规范

检验项目要清楚,检验样本性质要明确,患者信息准确全面,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等;样本的采集时间和日期,接收标本时间,报告日期与时间,医师可据此推算出整个检验的全过程所经历的时间;报告实验室的名称;血培养应注明报阳时间,据此可帮助医师鉴别其为感染菌或污染菌;尿培养要报告菌落计数,如果有3种以上的细菌生长,考虑污染,不必再做鉴定和药敏,报:多种细菌生长。要注意检验结果与检验项目的一致性。如痰培养阴性应报告:培养48小时正常咽喉杂菌生长。如果样本是深部痰,培养却无细菌生长,则报告无细菌生长,不能报正咽;可结合涂片分析,如果培养不长菌,而涂片可见较多细菌,可考虑厌氧菌感染,在备注栏给与说明,提示临床考虑厌氧菌感染。粪便培养长出较纯的肠球菌,在备注栏注明:纯培养。这种情况可能是抗生素用得太多,导致菌群失调。血培养阴性应注明培养时间。菌株的药敏结果至少要参照上一年的标准。备注栏可以注明相关的微生物检验结果的解释。

3危急值报告和分级报告决不可少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和分级报告制度,并按制度执行。血培养、脑脊液培养要进行分级报告,以便让临床医师及时了解检验信息,为患者的治疗争取时间。需要报危急值的微生物检验项目有:血培养报阳、脑脊液培养、脑脊液染色镜检,国家规定要上报的传染病如:羊布鲁菌感染、鼠疫耶尔森等要报告当地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并完成传染病上报程序。报告方式一般选择电话报告,危急值报告要作好记录,包括:患者信息、被通知人姓名、通知人姓名、报告时间、日期、微生物初步检验结果,并保证通知到管床医师知晓。

4微生物检验结果的解释与咨询服务

随着现代医疗诊治的需要,微生物实验室应对临床医师和患者提供结果解释与咨询服务。对于医师和患者的疑惑,从实验室的角度给医师和患者以合理的解释,指导医师看懂微生物检验报告单。通过和医师、患者的沟通,我们也可以了解更多的临床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5作好微生物检验样本的保存工作

菌种的保存要符合生物安全的要求,要选择合适的保存方法,对分离到的临床菌株进行分类保存,一方面以备复查时用,另一方面完善微生物室的菌种库。对于检验后不用的样本,各种培养基及其他感染性材料要放入有专门标记的黄色垃圾袋中,注射器的针头、玻片等利器应放入利器盒内。微生物实验室不得存放垃圾,装满的垃圾及时运走,放在指定的安全的地方。感染性医疗垃圾和非感染性垃圾要分开存放,感染性医疗垃圾必须经高压灭菌处理后方可离开实验室,非感染性垃圾可以不高压,按生活垃圾处理。

目前,随着微生物检验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设备的不断更新,微生物检验已深入临床。临床医师对我们的微生物检验结果也越来越重视,微生物实验室和临床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有限的抗生素的大环境下,指导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耐药菌株的出现,微生物实验室和临床应该紧密合作,加强对分析前后的质量管理,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参考文献

医养结合分析篇5

关键词:工作任务导向;市场营销;课程

课程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各类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对于职业院校而言,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快速推进,医疗卫生行业得到大力发展,高职学院主动对接行业产业发展的需要增加,普遍加大了针对医药类岗位群的专业建设力度,因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得以兴起,并迅速成为了相关专业必不可少的核心课程。医药市场营销课程建立在市场营销基础之上,专门以医药类生产、流通和销售企业的营销活动与规律为研究对象,同时是建立在医药学、经济学、市场学、管理学和行为学基础上的综合应用科学,是医药管理、医药营销、药学类专业的核心课和医学类专业的选修课。经对湖南省内6所高职学院相关专业开设的本课程教学调研,以及16家医药制造企业、医药批发企业、医药零售企业岗位需求调研,认为深化高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实施基于“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教学,有着非常紧迫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建设与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内容普遍理论繁杂而实践又欠缺真实性。高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建设总体起步较晚,且基本借用市场营销课程建设成果,采取压缩调整、补充添加的方式确定教学内容,尚未在充分调研和广泛收集相关资源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重新解构和重构,造成市场营销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占据大量条目和篇幅,而富有针对性的与医药营销密切的实践内容明显偏少。其突出表现为,课程内容理论知识逻辑体系完整庞杂,实践体系则一定程度上存在分散、分割,且融合不足,明显缺乏来源于企业、市场的真实事例。大多是以理论体系中某个单一知识点来联系案例的方式呈现,而不是系统地从单一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以系列化的实践项目或活动进行串联,造成实践教学内容必然缺乏真实体验和现场感受,导致学生实践训练脱离实际。由于课程内容与医药市场营销实际结合不够紧密,大部分参加顶岗实习的在校学生和离校上岗的毕业生,均无法适应纷繁复杂的真实市场,普遍反映学校所学知识用不上、用不了,而所需的技能又寻不着、急需用。

(2)教学模式普遍过于传统而新理念难以落实。高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普遍是采取理论教授加上少量案例分析的传统方式进行,过多强化教师主导,而学生主体地位尚未显现。同时,由于医药市场营销是偏向文科性质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校均未认识到基于情境设计的实践教学场所建设的重要性,导致教学设施条件明显不足。大多是仅仅依赖教材和有关参考书籍来组织教学,不具备相应的教学辅助条件。由此课程教学中不能做到以项目为载体,以案例为依托,以企业为背景,用活动任务来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此外,课程教学考核评价方式单一、简单,仍然主要是采取笔试的方式,组织学生参加理论测试,兼顾平时考核,以此总体评价学生的课业成绩。

(3)教学方法普遍较为单一而多法并举不够。高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需要培养学生一定的市场营销理论素养,更重要的是要训练学生从事医药营销的“实战”技能,主体教学任务应该是组织学生进行真实、典型案例“真枪实弹”的教学。但目前学校仍主要是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大量的课时安排在封闭的课堂,以教师照本宣科陈述知识为主,不能按照课程性质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不能结合课程任务的要求进行内容开发,不能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需要选择教学方式,造成诸多早已成熟、又确有实效的教学方法被束之高阁,无法提高课程教学效率、效果。

2.基于“工作任务导向”优化医药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设计

医药行业的重要性、特殊性和敏感性,决定了医药市场完全有别于其他商品市场,它有自身的独特活动规律和行业规范。因此,医药市场营销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首先不宜完全照搬市场营销学的相关成果,而应合理进行扬弃。其次要科学分析医药市场的主要特点和本质要求,独辟新径构建内容体系,再者要强化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思想,是当前职业教育界广为接受的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结合,更加重视工作任务与职业情境和教学内容的融合,以达成课程教学与岗位知识能力的对接。因此,基于“工作任务导向”来优化本课程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科学确立课程开发设计理念。高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开发,要立足于增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服务产业的实效性和校企互动的广泛性,推动课程内容体系优化、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以切实提高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因此,本课程内容设计要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以养成教育为着重点,以强化实际应用为目标,充分体现理实一体的职业教育理念。按照“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以项目为载体,以典型任务和工作活动为学习情境,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场所与工作岗位的融通、学生身份与员工角色的互换、教学环境与职业情境的融合,使工学结合真正落到实处。同时,通过项目化课程设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和素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2)合理确立课程教学目标。高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要严格落实“素质本位,能力核心”的基本要求,坚持“以顾客为中心”的现代市场营销理念,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具备一定的收集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和沟通交流表达能力,较熟练地从事医药营销的技术技能,以及一定的继续学习、自我发展和创业的基础,为学生从事相关职业活动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和素养服务。具体目标应该包括三个维度:一是就知识目标而言,要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医药市场调查和分析方法,以及医药市场营销策略和医药企业产品整体营销技术。二是从技能目标来说,要训练学生有效分析医药市场营销环境和购买者行为,使之具有实施医药市场营销活动计划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医药市场营销策划的能力。三是从素质目标来讲,重在培养学生公平竞争、团队合作精神,沟通交流和营销服务意识,以及开拓进取和创新创业能力。

(3)有效确立课程教学内容。高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内容,要根据医药营销岗位需求调研和医药营销人员知识能力结构分析结果,以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课程目标为基本依据,按照课程设计理念,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解构和重构,打破传统的市场营销课程内容体系,采取“项目”加“典型任务”的形式,整体规划设计。在大量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本课程内容构建了11个项目载体,具体包括认识医药市场营销、医药市场调查、医药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医药市场消费者探析、医药目标市场攻略以及“撰写医药市场调研报告”等39个典型任务,各典型任务均以一个综合性活动来具体呈现教学内容,立体构成课程教学体系。同时,考虑到专业课程的前后衔接和教学内容的相互呼应,其教学重点应为医药市场调查、营销环境分析和营销策略制定等;其教学难点应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习惯、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以及综合运用营销技能技巧的能力等。

3.基于“工作任务导向”的高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策略

(1)教学情境设计要真实化。课程教学要以医药市场营销实践过程为依据,以完成产品营销策划方案为主线组织授课,形成以项目教学、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模式,并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选择,做到“理论教学项目化,实践技能职业化,教学做一体化”,更好地培养学生营销综合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学校建设的理实一体教室、模拟药房和校外实习基地,有序开展理论教学、情境模拟、实战操作,实行工学结合培养。

(2)教学方法手段选择要多样化。根据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设计特点,以及高职学生学习行为习惯,本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与运用主要是基于工作情境理念,立足学生主体、教师主导,采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为此,本课程将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综合选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模拟法、任务驱动法、教师讲授法以及学生分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实训作业法等教学方法;同时,充分发挥课程网络空间和师生教学空间的作用,系统建设以典型真实案例、实训项目、经典营销事例等为主的教学资源,并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特别是要大力倡导案例教学法,国家医药政策的变化对医药市场营销有着巨大的影响,加上医药本身的特殊性,想让学生及时掌握市场变化,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及时更新、不断丰富教学案例,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对于情节性较强的案例,可通过教师的组织,以学生扮演不同角色的方式,演绎案例故事情节,能够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市场环境的理解。

(3)实践技能训练要模块化。课程要结合医药市场营销核心岗位能力要求,以及高职医药类专业学生实际情况,将课程涉及到的所有基本技能和核心技能进行模块化设置,即按技能内容先组建成系列化的由单项到综合的技能项目,再进行归类设置,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这不仅是学生适应岗位的需要,也是关注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同时,在技能项目模块化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将学生沟通交流能力、调查分析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等与专业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形成综合性的训练模块,通过课堂教学、实训演习、社会实践、企业实习等途径实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素养及综合能力。

(4)考核评价要实现多元组合。本课程作为核心课程,要更多关注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评价,以鼓励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因此,要采取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由教师、学生共同参与进行,实现知识与技能考核评价、过程与结果考核评价的统一。学生课程成绩构成为形成性评价占30%、总结性评价占70%。其中形成性评价主要包括课堂表现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的方式来评定成绩;总结性评价以案例分析、方案设计及营销策略制定等为主要内容,采取笔试和口试的方式来评定成绩。同时,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医药商品购销员、医疗器械购销员职业资格考试,发挥社会考试的评价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泉利.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策略探讨——基于“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背景[J].职教论坛,2014(26). 

医养结合分析篇6

1 改革背景

自1998年探索建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以来,尤其是2009年加快研究生教育战略性调整步伐,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之后,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得到了较快发展。各试点单位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培养模式改革,临床医学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得以有效解决,造就了大量高层次的应用型医疗卫生人才。相关培养单位立足本单位研究生教育实际,逐渐建立完善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这一培养模式已在广大培养单位中达成共识,得到了教育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员会的高度认可。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六部委于2014年6月联合颁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以下简称《改革意见》),将并轨培养模式在全国推广实施,可以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基本成型,实现了改革的预期效果。

因此,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改革意见》提出要深化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改革,逐步推进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具备条件的高等医学院校可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探索临床医学“5+3+X”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是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5+3+X”一贯化人才培养的终端,属于医学教育的最高层次,对于培养高层次临床人才,有效衔接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推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设,提高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有机对接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具有重大影响。作为国内首批获得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的试点单位之一,重庆医科大学历来非常重视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随着近年来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的不断发展,其间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对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改革和创新迫在眉睫。2010年,学校开始全面启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全面提高了该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在全国范围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获得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的充分肯定。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改革在理论与实践双重层面上的成功为该校探索实施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希望通过构建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完善临床医学“5+3+X”人才培养体系。从准确把握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规律、发现培养过程中的问题、突出培养模式特色等方面入手,不断完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制订“5+3+X”模式的导师遴选标准及考核体系,形成包含入学标准、轮转安排、考核办法、授位要求等关键环节的系统培养方案,以期不断提高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质量,加快推进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无缝衔接,为西部地区培养大批高端医疗卫生人才。

2 构建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专科医师规培“并轨培养”的基本思路

2.1 对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5+3+X”新型模式进行需求分析 要构建成熟可行的临床医学“5+3+X”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准确深入地掌握行业部门、用人单位、培养单位等对新型培养模式的需求,试点单位要开展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调查,对以下要素进行分析:(1)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5+3+X”培养模式的主观需求分析,包括培养模式现状,研究生对新型培养模式的内容、形式、质量等需求;(2)用人单位对新模式的主观需求分析和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前景分析;(3)学校、基地能为学生提供的培养资源情况;(4)有关职能部门对新模式的政策、策略、措施的思路及可行性分析。如卫生部门、教育部门等职能部门在实施新型培养模式方面的政策支撑、文件资料、研究进展、相关培训考核情况等。

2.2 完善基于“5+3+X”新型培养模式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方案 要构建“5+3+X”新型培养模式,首要条件是建设一批具备较好资质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基地要拥有良好的软件条件和硬件设施,能够有效地将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单位应结合多年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的工作经验,利用好实力雄厚的毕业后临床教育教学优势,全面贯彻人本主义的教育观,以提高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能力为训练核心,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和培训体系创新为重点,遵循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规律,积极探索,逐步健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形成适合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需求又符合单位实际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方案。

2.3 构建新型培养模式要充分把握两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情况 以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现行培养模式、执业资格培训、就业前景等方面为基础,逐步探索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5+3+X”新型培养模式改革方案。要对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规律有新的认识,要准确把握发达国家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趋势,要掌握当前我国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情况,要深入思考我国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从而准确把握两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异同,改革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培养的各个环节逐步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构建并实施并轨培养新型模式。

2.4 对新型培养模式全过程进行系统研究 “5+3+X”新型培养模式是一项有机衔接两类不同人才培养体系的系统工程,它既包含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又涵盖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新型培养模式的构建涉及诸多方面,当前这两类体系在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入学标准、考核办法、毕业授位要求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在研究这些差异的同时,作者发现二者之间的差异并不大,完全存在并轨培养的可能性。二者宗旨都是培养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层次较高,都注重对临床技能的培训、考核,在培养安排上可以有机结合。因此,如何有效缩小二者之间的差异,寻找一个平衡点,能够满足两类不同培养模式的要求,制订出包含师资建设、入学标准、轮转安排、考核体系、毕业授位要求、奖助贷体系等在内的系统培养方案,是解决并轨培养难题的关键。

3 构建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专科医师规培——“5+3+X”新型模式的具体举措

3.1 促进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适应社会需求,强化职业导向切实保障培养质量 改革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使其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对接,需要将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紧密结合,与医学特定职业领域人才需求紧密结合,与执业资格认证体系紧密结合。在培养目标上强化职业导向,要求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掌握本学科系统而坚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研方法,具有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二级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能对有效指导实习医师和下级医师的业务。

3.2 形成完善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方案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医学生成长为合格医师的“摇篮”,要将“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步提升建设。培训基地要做好规范管理,重点要把握“四性”:(1)管理制度要体现协同性。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是项系统工程,培训基地的科教、医政、人事、后勤、财务等有关部门一定要协同配合,各司其职,负责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监控、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训支撑条件等方面管理制度。(2)临床带教过程要坚持严谨性。培训基地要严格遴选带教师资,有计划安排师资培训学习,使临床带教师资要有荣誉感和使命感,遵循医学的客观要求,严格按照培训标准要求,结合临床工作实际,做好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强化理论基础,提升临床实践综合能力。(3)培训方式要注重灵活性。在医患关系处在磨合期的阶段,教学的需求量大和可提供的患者实体实践较少之间的矛盾将直接影响培训工作的开展。培训基地一定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保障学员学习达到培训标准的要求,使学员真正具备临床综合处置的能力。(4)培训内容要融入人文性。培训基地应注重对住院医师的医德医风及职业素质教育,在医疗工作和实践中结合医学伦理道德要求,开展新形势下医学人文教育,从而实现优良医德的传承与发扬。规范评教评学制度,将人文素养纳入带教老师的教学考核机制和住院医师的结业考核机制。

3.3 创新培养模式,实现两种不同人才培养模式的无缝衔接 改革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要把握培养单位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实际,充分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有益经验,学习兄弟单位先进的培养模式,勇于探索符合我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特色的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模式,勇于改革创新,不断缩小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之间的差异,寻找二者在入学标准、师资队伍建设、轮转安排、考核体系、毕业授位要求、奖助贷体系等方面的平衡点,逐步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使这两种培养体系能够达成统一的目标,即纳入并轨培养的博士生既可以获得博士学位学历又能够获得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充分利用现有教育培训资源,提高医学人才培养的规范性和集约性。

3.4 构建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5+3+X”新型模式系统方案 (1)要明确新型培养模式的目标,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为新型培养模式的最终目标。无论是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还是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二者都是以培养真正“会看病的医生”为宗旨,以提高研究生(医师)的临床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二者培养目标的一致性,为构建并轨培养模式打下了坚实基础。(2)要建设好课程体系和临床轮转体系,这两套体系是保障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实行弹性课程学习制度,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加强临床能力考核,建立多层次全过程的临床能力考核体系,保障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训练质量。(3)实现“三项结合”,建立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5+3+X”人才培养模式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有机结合: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招录相结合、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与专科医师资格认证标准相结合。(4)实行“三证关联”,即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达到培养要求,符合授位条件后,可同时获得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博士毕业证书、博士专业学位证书。(5)要建立完善的政策支持,保障改革方案落实到位。相关政策支持包括主管部门积极支持、学校政策有效引导、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完善奖助贷体系等。

4 构建“5+3+X”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色

4.1 创造性实现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 通过对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及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施情况进行广泛调研,深入研究教育、医疗等相关行业政策,对现行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改革,使之有效对接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实现两类不同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结合。

4.2 率先构建“5+3+X”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推动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人员招录相结合,培养与培训过程相结合,授位标准与行业标准相结合,解决了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获得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难题,构建起“5+3+X”医学高层次人才创新培养模式。

4.3 创建两大体系,有效涵盖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 为切实保障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实现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对接,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和“标准化”临床能力考核体系。两套体系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既能满足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需求,又能实现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目标。

医养结合分析篇7

1.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2.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加强实验教学中心内涵建设        

3.如何提高本科生基础医学课程的课堂注意力 

4.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促进基础医学实验设计课程建设 

5.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6.基础医学师资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7.长学制医学生基础医学教育pBL教学体会与实践 

8.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创新 

9.转化医学理念下的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 

10.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改革初探 

11.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的建设与思考 

12.pBL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13.实习护生对基础医学课程设置评价的分析 

14.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5.基础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6.基础医学专业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体会与反思优先出

17.网络环境下pBL模式在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18.用创新思维引领基础医学课程的系统整合——以循环、消化系统整合课程为例 

19.以问题为中心的基础医学教学模式“本土化”的探讨

20.我国部分医学院校基础医学考试试题分析 

21.高校扩招对基础医学教学质量的影响及其对策 

22.基础医学教育改革与实践 

23.改革与构建基础医学实验课体系的思考 

24.基础医学教师走向临床的建议 

25.创新为导向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建设优

26.地方医学院校基础医学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7.提高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对策 

28.pBL教学在基础医学免疫与感染模块教学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优

29.编写基础医学pBL案例的体会 

30.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 

31.“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研究初探 

32.八年制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网站现状调查与分析优

33.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34.医教协同模式下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优

35.我国高等院校基础医学研究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视角的讨论 

36.地方本科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 

37.理工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基础医学知识的教学模式探讨 

38.以“运动系统”为例探讨基础医学课程整合 

39.临床实践渗透于基础医学教育与培养大学生探索和创新能力的研究 

40.提高基础医学实验技能的探索与实践 

41.以能力提高为导向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 

42.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效果分析 

43.基础医学实验的构建及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44.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综合考试的问题及对策 

45.以终生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基础医学教育改革思考

46.临床医学生培养目标分析与基础医学教育阶段考核评价方法思考 

47.基础医学实验技能竞赛的实践与体会 

48.以职业技能为中心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的整合与实践 

49.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国际化建设的研究与探索 

50.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研究与实践 

51.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52.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53.高等医学院校创建基础医学实验平台的探索 

54.提高基础医学学科青年教师教学质量探讨 

55.构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新体系 

56.在医学院校非临床专业中实施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探索与实践 

57.基于卓越医生培养的基础医学教学改革探索

58.基础医学与临床结合创新性实验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59.整合基础医学课程在非临床医学专业应用中的体会 

60.提高基础医学英语阅读能力探讨 

61.基础医学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方法与价值 

62.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在药学职业教育中的实践 

63.在高校基础医学教学中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探讨 

64.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对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意义探讨 

65.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66.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一体化融合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 

67.以创新教育理念构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和实践 

68.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69.pBL教学法在我国基础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 

70.数码互动系统在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整合的应用 

71.情景式模拟教学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 

72.中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对接问题的研究 

73.基础医学教学方法的浅析与改革思考 

74.构建现代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75.以执业医师考试为导向的基础医学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76.“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77.培养应用型医学技术人才创新能力的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研究 

78.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79.tBL模式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探讨 

80.某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方案的构建与实践优

81.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在非临床医学专业的应用体会 

82.基础医学教育中研究生自主实验设计与综合能力的培养 

83.对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84.开展综合性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提高医学研究生科研技能 

85.现代医学教学理念:比利时基础医学教学分析 

86.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初探优先出

87.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8.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模式的整合与教学设想 

89.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90.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在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建设与效果评价 

91.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设置与教学调查分析 

92.关于我国基础医学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93.对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94.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改革6年总结 

95.pBL教学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讨 

96.综合性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构建 

97.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98.改革基础医学教育理念,促进转化医学发展 

医养结合分析篇8

【关键词】医养结合;支付意愿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一、引言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2015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22亿,占全部总人口的16.1%;其中,65周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10.5%。我国的老龄化形势愈加紧迫,老年人的长期护理服务需求也将呈现迅猛增长的态势,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应运而生。传统养老模式无法充分满足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则是将医疗资源融于养老服务中,能够同时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需求,最终实现医疗服务、生活照料服务、健康康复及临终关怀等整合提供一体化的服务,从而满足老年人的整体养老需求。其增强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负担。因此,研究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对于维护老年人权益、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医养结合的快速发展,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学者对医养结合影响因素有了初步的探讨。贾云竹(2001)、戴卫东(2011)和袁畅等(2014)通过对养老机构老年人服务需求各维度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验证有退休工资的和文化程度越高的老年人对医疗护理需求较高。杨宇轩(2012)和朱米霞等(2016)认为健康状况是老年人医疗保健需求的影响因素。健康状况差的老年人患病机率升高,对医疗保健的需求增加。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潜在服务需求较高。(孟颖颖,2016)。

综上所述,以往文献为本文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启示,但仍存在以下几点不足:第一,研究对象不够全面。多数文献的研究对象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而鲜有文献将正在工作并即将退休的群体纳入模型。实际上,当前正在工作并即将退休的群体,对医养结合可能存在未来的需求。第二,多数文献研究的是城镇人口对医养结合的需求,很少有研究农村人口对医养结合的需求,实际上,农村的老龄化程度远高于城镇人口,对医养结合的需求更为显著。第三,从研究内容来看,以往文献主要是从需求角度,分析老年人对养老模式的态度,但忽视了老年人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支付意愿研究,鲜少有文献从支付意愿角度研究医养结合以及支付意愿对医养结合发展方向的影响。

二、样本及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安徽省的实地调查,安徽省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处于一般水平。安徽省是人口大省,不仅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程度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为严重。其中芜湖是第一批部级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合肥是第二批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城市,而安徽省其他城市暂时不是医养结合试点。因此,选择安徽省作为研究区域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实地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方法为随机抽取受访者进行问卷填写与访谈。调查对象为45-65岁仍在工作的群体和66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实地调查共发放340份问卷,最终收回问卷340份,经过数据清理,共得到有效问卷320份。

三、人们对医养结合的认识情况和态度调查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反映了一种适合当代的养老模式即“整合照料”的养老,它并非是指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简单叠加,而是医疗资源与养老的融合。根据调查发现,有9%的被调查对象了解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而91%的被调查对象只知道一点或甚至不知道,可见,人们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认知不足。当前人们对医养结合的认知情况阻碍了医养结合的发展。

四、定量分析

通过建立人们对医养结合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来综合反映各影响因素对医养结合支付意愿的影响程度。以户口(城镇=1,农村=2),月收入(1000元及以下=1,1001-2000元=2,2001-3000元=3,3001-5000元=4,5001-8000元=5,8000元以上=6),身体状况(很差=1,较差=2,一般=3,较好=4,很好=5)为自变量,医养结合支付意愿(1000-2000元=1,2001-3000元=2,3001-4000元=3,4001-5000元=4,5001-6000元=5,6001-7000元=6,7000元以上=7)为因变量,进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

通过表1结果发现:可以认为户口、月收入对医养结合支付意愿存在@著地影响。农村和城镇相比,农村群体对医养结合支付意愿花费低。另一方面,月收入越高,医养结合支付意愿花费越高。相对于低收入老年人而言,中等收入和高收入老年人的支付意愿更强烈。尚不能认为身体状况和医养结合支付意愿存在直接的关联,但仍呈现上升的趋势,即老年人健康状况越差,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支付意愿就越大。

由于当前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收费水平仍偏高,低收入老年人支付能力较弱,尚且无法负担,支付意愿明显受到较大程度地限制与约束,而中高收入的老年人的支付能力较强,支付意愿则更会明显得到提升。作为医养结合的需方,老年人的购买力高低不但决定着医养结合市场的供需平衡,同时也影响着医养结合等健康产业的发展。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加,身体机能的逐渐退化,患病概率的不断提高,必然伴随着就医服务需求的增长。因此身体健康状况是影响医养结合发展的重要因素。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不仅满足了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对健康状况较差的老年人而言,而且可以为其提供及时的救治。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基于安徽省16地市的问卷调查数据,本文在运用有序logistic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老年人收入水平显著影响对医养结合的支付意愿,收入水平越高,则支付意愿越强。第二,城镇户口的居民对医养结合支付意愿高,而农村户口居民对医养结合支付意愿低。同时,基本养老保险能够增强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的支付倾向;随着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的提高,老年人的支付意愿也呈明显递增趋势。

为提高人们对医养结合的支付意愿,加快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构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差异化网络格局。研究发现不同老人的收入、健康状况等现实情况不仅差异性较大,而且老人的健康状况往往存在患病、治疗、康复护理等不同的阶段。第二,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一种费用补偿制度,不仅能够解决低收入老人的支付能力弱的问题,而且能够成为医养结合可持续性发展的强大支撑力量。在借鉴发达国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实情况,选择部分地区开展长期护理保险的试点,鼓励已有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社会经济基础的地区大胆探索,摸索经验。第三,加快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并提高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政府应加大对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支持力度,这不仅可以较大程度地减轻患病老年人的经济和精神负担,而且能够将老年人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购买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人们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支付意愿,促进医养结合养老保障的发展,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参考文献:

[1]张晓杰.医养结合养老创新的逻辑、瓶颈与政策选择[J].西北人口,2016,37(1):105-111

[2]李秀明,冯泽永,成秋娴,王霞,冯丹.重庆市主城区老年人医养结合需求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医科学,2016,19(10):1119-1203

医养结合分析篇9

1医疗机构医保管理工作中领导力核心价值分析

1.1医疗机构医保管理工作特点与要求医疗机构的医疗保险管理工作对工作人员的能力及素质有着特殊的要求,其特点决定着此项工作中领导力的核心价值所在,进而才能够加以利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并将其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

1.1.1沟通的价值与效力医保办很重要的一项功能就是政策的有效“上传下达”。随着北京市医疗保险覆盖面的逐步扩大,医保基金已经成为北京市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的重要来源,而医保作为支付方,本着便民、惠民、利民的精神,其政策的制定需要与实际相适应,而医学是个性化、发展中的学科,因此政策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脱节,必要的沟通能够促进医保、医学的共同发展,这对医疗机构的生存与进步有着重要意义。

1.1.2政策研究与整合北京市实施基金医疗保险已十余年,同时实施的还有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由于筹资渠道、待遇等的不同,具体政策的实施也有所差别。因此作为医保承担工作量名列前茅的三级甲等定点医疗机构,接待各种类别的医保患者,医务人员在政策实施过程中需得到明确的指导。医保工作人员需把较为繁杂的政策进行研究、分析、梳理及整合,进而能使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落到实处。

1.1.3数据监测与分析北京市医疗保险自2010年1月1日起实施“持卡实时结算”制度,2011年规范细化了门诊上传信息项目,医保通过北京市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建立了大数据库,已经完成了数据收集及统计,依据数据基础,2012年同期试行总额预付和按病种分组付费(DRGs)制度。在医保大数据时代,医疗机构自身数据的深入分析与统计显得更为紧迫。医保付费制度改革中数据分析得出的考核指标日趋完善和科学,但是仅基于单纯的费用分析将费用数据与医疗机构内部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需进一步挖掘与思考。

1.1.4决策建议与支持目前总额预付和按病种分组付费(DRGs)两项改革根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从费用支付上对医疗机构今后的发展给予了一定的导向作用,例如对三级甲等医院加大住院费用增幅、缩小门诊量,以便实现患者的合理层级就医,有效分流。在面对政策导向的时候,需要医保工作人员能够提供相应的数据分析结果、趋势预测和利弊分析等,以便能够及时对医疗机构提供决策建议与支持,结合医疗机构大的方向,供决策参考。

1.2领导力在管理工作中的核心价值及体现领导力所包含的内容很多,但是根据医保工作的特点,总结其所需的重点内容形成核心价值,以核心价值为指导提升实践领导力,使医保工作在付费制度改革中不断自我优化。

1.2.1领导者的自身专业水平医疗机构医保管理工作沟通及政策分析等,要求领导者不能是单纯、机械的政策管理人员,还需懂得临床相应的知识,同时对医保政策的沿革有着深刻的理解,能够结合医疗机构实际及工作特性形成独立观点,客观分析评价现状,为未来管理方向做出决策指导。

1.2.2领导者的自我提升意识领导力需要能够起到引导的作用,因此在医保管理中领导者仅业务水平过关是不能持久的,更无法引导、培养团队中的成员。若想领导力持续有效,团队、医疗机构持续发展,则需领导者具有自我提升的意识,从专业、个人素养、能力水平、思想高度上等方面自我学习自我提升,不断拓展思路,形成个人风格及魅力,能保持团队向前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1.2.3领导者的培养和引导力一个人的战斗所取得的胜利远不及一个团队的共同努力。因此仅靠自身出色的业务水平单打独斗并非一个领导者所为,对团队的培养与引导才是领导力中不可或缺的核心价值之一。医保工作包含方面较多,面对的人群各不相同,需要团队每位成员的共同努力。如何做好一个团队的建设、文化氛围的建立、培养模式和梯队建设等都是领导力的重要体现。

2医保管理工作中领导力核心价值的挖掘与应用

在明确领导者业务水平、自我提升意识、培养引导力3个核心价值后,在医疗机构医保管理及团队建设中,加以实践及应用,保持了团队水平的有效提升。

2.1自我学习,与团队共同提升医疗保险管理工作需要与外部大环境(如市、区医保中心,其他兄弟医院)进行持续沟通、学习与交流,信息的获取、政策的导向等对于医保管理工作的成效影响较为显著,而沟通交流的过程也是不断学习、提升的过程。作为医疗机构医保部门负责人,需要经过多种渠道不断提升自己。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涉及到医疗机构内的每一个人,尤其医保作为“四梁八柱”之一,对于医保工作有着大方向上的指导,因此政策信息、相关研究报道的获取必不可少;定期参加市、区医保中心组织召开的相关政策研讨会,积极学习公立医院改革、付费制度改革的相关内容,掌握改革的最新动向;国内外专家、相关兄弟单位付费制度改革的介绍及经验交流专项研讨会的参与与互动,有利于最新内容的吸收与应用;定期将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思考,找出适合本院实际情况的新方法等。自我学习的后续目标是带动整个团队的学习与提升,因此只有加强团队业务知识水平的提升才能真正发挥团队效能。政策培训、研讨会、经验交流等鼓励团队员工共同参与学习,并对其学习成效提出相应要求;组织员工进行办公室内定期学习,将外出培训内容共同分享;定期召开办公室例会,团队员工互相交流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共同探讨解决方法;指导员工能够及时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形成书面成果;加强团队员工之间的合作精神,尤其是老同志经验与年轻同志思路之间的有效交流与结合。

2.2有效授权,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思维的拓展需要给予一定的空间与范围,因此在工作中注重对员工的有效授权,使其在能够在被信任的基础上发挥自我创造力,同时授权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指导,才能够使人脑资源得到有效的释放。在实际工作中,注重加强员工的自我思考精神。目前公立医院改革对医院内在费用结构的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管理过程中以科室考核指标为工具,引导科室医疗行为规范化,需要管理者认真思考。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引导其深刻了解此次改革的目的并达到预期效果,由下而上地提供指标制定策略、方案及标准,以科室前期实际支出费用为基础,充分考虑科室新技术、新项目使用的费用变化的影响因素,避免季节因素等,制定考核指标,并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在指标制定过程中,指导员工如何与临床科室交流沟通,以期指标能够更加合理、科学。医保工作中有许多工作需要与上级主管部门(市或区医保中心)、相关兄弟单位、信息系统部门、院内其他行政部门间进行沟通协调,这部分工作充分培养员工自行发现问题、梳理问题、解决问题和共同决策商讨的能力。在有效授权及指导下,员工的工作得到了相关科室的支持和认可,员工工作自信心增加,对团队认同度增高,医院的管理目标也顺利完成。

2.3人员品质及能力的有效开发团队建设的关键是人能力的有效发挥,而能力水平所达到的成效及影响是建立在人员品质水平的基础上。因此医保办特别重视人员品质的培养,在此基础上致力于员工能力水平的挖掘。在组织行为学中,员工同时处于组织结构和非组织结构两类结构模式中,而非组织结构更倾向于文化氛围等非工作上的沟通交流。在团队建设中,医保工作员工之间能够除工作关系外也以人际关系来有效凝聚,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能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同时团队的氛围影响并引导着人员的品质,团队的为公、奉献精神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团队意识较强,这些品质对个人及团队整体能力的开发起到了正面作用。医保工作的内容范围较广,对员工工作能力要求较高(沟通协调、政策建议、数据分析、临床知识等),而不同的员工擅长点也有所不同,需要进行挖掘和培养。因此,工作中给予员工较多学习锻炼的机会,在全面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对不同人员的品质、性格特点加以引导,形成既广又专的团队特色,在实际工作中增强整个团队工作的胜任力。例如部分员工对数据分析及挖掘方面较为擅长,部分员工则擅长经验总结、政策梳理,而部分员工擅长沟通协调等,这些都是医保工作所需要的重要能力、发挥各自的特长、才能使整个团队的效能有效提升。

2.4提高团队创造能力创造力是任何团队在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创造力的价值在医保工作中也同样十分重要。医保工作涉及院内院外政策实施等方面,由于政策与实际在结合过程中会有所冲突与碰撞,融洽地衔接需要工作人员在与医务人员、政策制定人员、系统开发人员、医院其他行政管理人员等沟通交流后创新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医保工作的创造力需要在经验累积的基础上加以提升,但也需要一些内在的启发,是一种工作经验的高阶应用能力。我院医疗保险领导者及员工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工作经验,以头脑风暴的方式集思广义,启发个人创造力,高效完成医保各项工作。

3取得成效

3.1工作成绩自2011年付费制度改革试行至今,我院承担医保工作量位于全市前列,在努力探索新的付费制度改革下创新医院医疗保险管理模式。2012年7月1日,我院率先实行“医药分开”,取消药品差价,使公立医院改革真正进入深水区。医保办发挥自身作用,做好医保患者的惠民政策宣传、解答工作,以保证医保患者切实体会到改革带来的实惠,促进改革目标的达成。2012年至今为巩固付费制度改革初步成效,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以绩效考核管理为切入点,推进医疗行为规范,采取医保和医政联动考核管理,主要以次均费用、次均药费、拒付费用及患者满意度为重点,在全院取得非常好的效果。鉴于我院医疗保险工作成效显著,历年获得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授予的医疗保险管理一等奖,基本医疗保险“总额预付试点”奖励和“DRGs”奖励。

医养结合分析篇10

1.1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及地区分布

171名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包括医疗卫生机构、企业、政府机关、其他事业单位及读研等。其中就业于医疗卫生机构的毕业生最多,占44.44%;其次为相关企业,占23.39%;读研学生占23.39%;到卫生行政部门工作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小,仅占3.51%(表1)。就业单位主要分布在重庆、四川,其中重庆占56.73%。

1.2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及地区趋势分析

在2008-2013年信息管理本科毕业生中比2013年有72%的毕业生就业于医疗卫生机构,2008年毕业生读研比例为59%,2013年减为0%(表1)。统计还发现,该校信息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主要就业地区为重庆和四川,且其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2讨论

2.1本科毕业生就业面及地区狭窄

卫生信息化的飞速发展需要大量专业人才,而目前该校招生规模适中,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仍然看好。根据研究分析,该校医药卫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重庆、四川两地。就业单位以医疗卫生机构为主,其接纳的毕业生比例逐年增加,说明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符合市场需求,即培养适应我国卫生事业信息化发展需要,具有医学、计算机及信息分析技能,在医疗卫生、医药企业、卫生行政部门等从事信息分析、信息建设、信息管理工作,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的应用型人才。就业单位面相对较窄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医院信息化人才需求快速增加,导致毕业生就业流向发生改变,倾向于医院就业。

2.2对就业和专业教育的建议

2.2.1在现有就业方向的基础上,拓展就业渠道和区域研究发现,虽然目前医药卫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就业率较可观,且就业流向逐渐趋于医疗卫生机构(主要为医院),但其就业单位面及地区还较窄。我国“十二五”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提出建立部级、省级和地市级三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5项业务应用,建设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2个基础数据库和1个专用网络建设。这为卫生信息化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领域,医院信息系统开发、系统维护、信息管理、信息分析及利用和信息决策各环节均需要具有一定医学知识的信息管理专业人才。从目前学生就业方向来看,人才逐渐流向医疗卫生机构,而且主要任职于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科和病案科,在医药企业从事信息系统开发、系统维护等领域工作较少,说明医院信息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正在逐步加强,并终将趋于饱和。因此拓展就业渠道,引导学生多元化择业成为该专业就业指导趋势。

2.2.2加强学生专业及素质教育,培养满足卫生信息化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虽然目前医药卫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较高,但用人单位认为目前该专业学生知识结构、职业技能与能力素养等方面有待提高。目前医学信息学教育普遍存在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较差、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学实践薄弱等问题。我国卫生信息化人才不仅在数量上短缺,在专业技能和能力方面更需要提高,不仅应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数据分析能力,还要具有一定的医学背景知识。因此,面向卫生信息化培养复合型人才是该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首要任务。人才培养单位应以发展的眼光,明确专业定位,根据行业需求,注重实践,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