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盆底肌的康复方法十篇盆底肌的康复方法十篇

盆底肌的康复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4:46

盆底肌的康复方法篇1

【摘要】总结了盆底康复治疗技术应用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体会,包括其中的三大治疗内容和治疗手段,以及具体的治疗方法和治疗要点,该项技术的进展和治疗的注意事项。认为盆底康复治疗技术对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综合治疗和运用个体化治疗方案能达到更好的疗效。

【关键词】盆底康复治疗;功能障碍性疾病;体会

【中图分类号】R2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136-02

盆底康复治疗技术是一项主要针对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非手术疗法,它包括三大内容:功能锻炼、手法康复和仪器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主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和障碍三大类。主要由于妊娠和分娩引起,妊娠期由于子宫增大,对盆底的慢性牵拉造成软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同时孕期激素水平的变化改变了盆底结缔组织的胶原代谢,导致盆底支持结构减弱;另外分娩时盆底受胎头挤压,拉伸廷长,肌肉高度扩张,使盆底发生去神经改变、结缔组织间连接分离等变化,难产、器械助产等易引起盆底及尿道周围组织的损伤、膀胱颈位置及活动度改变等,导致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1]因此,产后早期进行盆底功能的康复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院针对产后42天后的妇女开展了盆底康复测评和治疗技术,下面就盆底康复治疗中的一些体会和心得进行综述。

1功能锻炼

1.1Kegel锻炼法1940年美国妇产科医生Kegel针对产后妇女尿失禁、子宫、膀胱、直肠、脱垂和阴道紧缩度降低等问题,创建了盆底肌肉康复锻炼法,简称Kegel法,主要内容是指导患者有意识的收紧和阴道,维持时间不少于3秒,然后放松,连续12-30分钟,4-6周为1个疗程。这项锻炼通过有意识地收紧盆底肌群,增加盆底肌群及筋膜的张力,促进盆肌的血液循环,预防或减轻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但做该项锻炼必须督促患者持之以恒以及指导其掌握正确的盆底肌收缩方法,同时,该项锻炼虽然对盆底肌肉的功能康复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不能针对性地对盆肌的某一薄弱肌群进行重点康复锻炼,所以不能满足产后妇女整体盆底肌肉群全面康复的需要。

1.2膈肌锻炼法膈肌锻炼法需分几个步骤完成:(1)吸气松腹;(2)收腹呼气;(3)屏住呼吸,腹部不动;(4)继续收腹、扩胸;(5)盆底肌同时收缩;(6)缓慢吐气。重复上述步骤多次,以不觉得疲劳为度,逐渐延长到每天30分钟。膈肌锻炼法主要针对肌力低下、多次指导仍不能掌握正确的盆底肌收缩方法的患者,同时作为仪器治疗的辅助方法时,在临床上发现:对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效果明显。但同Kegel锻炼法一样,该项锻炼要求患者必须持之以恒,根据个体差异调整锻炼时间和次数,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2手法康复

2.1阴道按摩:对于产后会阴切口疤痕按压时或性生活过程中出现疼痛的患者,可用这一方法。首先治疗师食指放在患者切口疤痕疼痛处,轻轻按揉,力度以不觉得痛为准,然后指导患者每天在洗澡时自行按摩疼痛部位,时间不超过5分钟。应告知患者坚持每天自行阴道按摩,并配合电刺激中的止痛方案进行治疗,才能收到良好疗效。2.2肌肉收缩锻炼:治疗师食中二指置于患者阴道后穹窿处,往下按压耻骨尾骨肌,指导患者收缩这块肌肉,然后手指退至阴道口处,分开阴道口,要求患者有意识地收紧阴道口肌肉,收缩练习分1类和2类肌力进行,该项练习比患者自行收缩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能纠正不正确的收缩方式和习惯。主要目的是让患者学会正确的盆底收缩,并指导自行练习收缩的方法。

3仪器治疗

3.1电子生物反馈疗法通过电子生物反馈治疗仪,将探头置入阴道内,以检测盆底肌肉电信号活动,并采用模拟的声音或视觉信号反馈给患者和治疗者,使患者根据这些信号训练,学会控制盆底肌的收缩和舒张,[2]而治疗师可通过反馈的信息及时发现和纠正患者不良的收缩习惯和收缩方法,并找到治疗的重点,从而能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疗效。生物反馈疗法比单纯的依靠患者自行收缩练习具有直观性、有针对性的优点。同时,还可通过设置不同的场景反射练习,控制不良的盆底肌肉收缩,并对这种收缩进行改进纠正。

3.2电刺激治疗盆底的电治疗是指放置在阴道内的电极通过传递不同强度的低频电流,刺激盆底神经肌肉的本体感受器,唤醒盆底的收缩反应,使盆底肌肉收缩的强度和弹性增强,另外通过反射性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使控尿反射增强。同时,还可设置镇痛电流,治疗痛、会阴切口疤痕触痛等的患者。电刺激治疗过程中,设置合适的电流是治疗是否有效的关键,盆底肌分1类和2a、2B三类肌纤维,针对治疗不同的肌纤维必须设置不同的电流参数,包括频率、脉宽,强度、波形、时间等,由于盆底的电刺激是一种低频电流刺激,强度没有固定的标准,必须因人而异,最重要的是电流加至患者觉得放置在阴道的探头往耻骨和头部方向移动的感觉,同时,在电流不引起疼痛的前提下,必须将电流加至最佳收缩强度,从而完成个体化的电流刺激方案。

4小结

4.1三大疗法的配合运用在盆底康复治疗的三大疗法中,对于肌力在3级以下,症状严重者,应以仪器治疗为主,功能锻炼和手法康复为辅,综合治疗才能得到更好的疗效。运用盆底康复治疗仪可进行针对盆底的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和电刺激疗法,仪器治疗的特点是针对性强,效果明显,消除症状快。但仪器治疗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在消除症状的基础上,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收缩习惯,预防再次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方面的问题。

4.2治疗师的重要作用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的作用非常重要,必须在治疗中多用语言引导、鼓励患者,使患者尽快学会正确的收缩,增强患者对康复的信心;其次,应多督促患者回家后完成收缩练习;最后,由于在我国,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个体探索才刚刚起步,针对不同的个体,统一的方案往往难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个体差异,根据病情特点、轻重等因人而异制订不同的治疗方案,并要不断总结吸取经验,才能提高治疗水平。

4.3盆底康复治疗有效的标准通过个性化的盆底治疗方案,逐渐提高患者的1类和2类肌力,通过手部检测和可视肌电图标上检测肌力变化,力争达到肌力5级,疲劳度为0,并解除症状,建立良好的生物反馈和场景反射,达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有效或治愈的标准,并指导患者养成日常坚持进行盆底肌锻炼的良好习惯。

总之,针对产后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盆底康复治疗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它具有无痛无创、无药物副反应、简便、易操作、患者易接受等优点。目前,在我国,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率高达28%,大于45岁者可达40%。在产后人群和广大妇女中大力推行、普及盆底康复治疗技术,将会大大减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发生率和手术率,提高产后妇女的身心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盆底肌的康复方法篇2

[关键词]产益康栓;早期盆底肌康复训练;甘肃;农村;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中图分类号]R714.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1)36-139-02

preventioneffectofeconazoleSuppositorymedicineproductsCombinedwithearlypelvicFloormuscleRehabilitationtraininginRuralwomenpostpartumpelvicFloorDysfunctionDisease

QUDonghui1SUnJingzhu1QUJingui2KanGKaibiao3

1.RehabilitationCentreHospitalofGansuprovince,Lanzhou730000,China;2.GansuprovinceYongchangCountypeople'sHospital,Yongchang737200,China;3.Gansuacadem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Lanzhou73005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econazolesuppositoryproduc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withearlypelvicfloormusclerehabilitationforthepreventionofpostpartumwomeninruralGansudiseasepelvicfloordysfunction(pFD)occurredintheclinicaleffect.methodsallof240patientsinYongchangcounty,gansuprovincepeople'shospital,onechildfull-termdeliveryofruralproductionprimiparaswererandomlydividedintotwogroups,eachof120cases.experimentalgroupthatwastwohourspostpartumproductioneconazolesuppositoryrectalmedicine,whentobefreevaginalbloodylochiawithpelvicfloormusclerehabilitationtraining;thecontrolgroupaccordingtotraditionalmethodscarriedoutin42dayspostpartumpelvicfloormuscletraining.Resultspelvicfloormuscletensionand≤iii-classpCexperimentalgroupof43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79.Urinaryincontinencepositiveexperimentalgroup,9patients(7.5%)inthecontrolgroupof32patients(26.7%).2groupswithasignificantdifferences(allp<0.01).Conclusionpostpartumus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productioneconazolesuppositorypelvicfloormusclerehabilitationwithearlypost-natalpelvicorganfunctioncanpromotetherapidandeffectiverehabilitation,andnon-invasive,economical,simple,easy,especiallyforprimaryandruralhospitals.

[Keywords]producedeconazolesuppository;earlypelvicfloormusclerehabilitationtraining;Gansu;Ruralareas;postpartum;pelvicfloordysfunctiondisease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成为世界五大疾病之一,是女性的常见病[1]。我院2010年5月~2011年4月对甘肃省永昌县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农村初产妇使用中药产益康栓配合早期盆底肌康复训练,获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甘肃省永昌县人民医院2010年5月~2011年4月住院分娩的产妇2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20例:实验组产妇产后2h即直肠给药中药产益康栓,待阴道无血性恶露时早期配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对照组依传统方法在产后42d进行盆底肌训练,两组均于产后6个月随访、功能评定。

1.2治疗方法

实验组指导产妇在产后2h直肠给药中药产益康栓,待阴道无血性恶露时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采用Kegel训练法。最初训练时患者可将手指伸入阴道,使阴道肌肉收缩,并能自己感觉到收缩肌紧握手指,移开手指时肌肉收缩保持3~5s,放松3~5s,重复15min;然后不放入手指,自己有意识地训练阴道外口括约肌,收缩保持3~5s,放松3~5s,重复15min,每天至少训练2次;此后不断延长收缩时间,达到能随意控制阴道肌群。产益康栓使用1周,盆底肌肉训练持续6个月。对照组在产后42d开始,指导产妇进行Kegel训练法。方法一致。持续6个月。

1.3统计学方法

用SpSS13.0软件,运用χ2检验、Kruskawallis秩和检验和有序多分类资料的秩和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后6个月压力性尿失禁情况

见表1。

3讨论

产妇产后2h即直肠给药中药产益康栓配合早期盆底肌康复训练防治(pFD)的理论基础是:在分娩时,盆底支撑组织的肌肉、筋膜、韧带在分娩过程常常受到过度的牵拉,盆底肌的附着位置是会阴中心腱,弹性较差,用力分娩过程中极易导致腱损伤,肌肉附着点改变,导致盆底肌松弛,其次分娩过程中,由于会阴侧切或会阴轻度撕裂会影响神经的分支,导致部分肌肉失神经支配,肌张力低下,从而出现盆底肌松弛。这些异常的作用可使盆底支撑组织的结构及功能因分娩而受到影响,使盆底支撑组织的结构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改变。中药制剂产益康栓是甘肃省康复中心研制的院内制剂,局部用药,避免药物首过效应,直接作用于盆底组织。可在最有效康复时间内进行盆底肌肉训练。与传统产后42d再行盆底肌训练比较,盆底肌肉和膀胱尿道肌肉收缩力加强、阴道前后壁紧缩、子宫复旧快而佳,有效地预防了pFD的发生。本研究提示,产后早期促进会消炎、消肿、止痛、伤口愈合,缩短血性恶露排出时间。

综上所述,中药产益康栓剂配合早期盆底肌康复训练方法简便、经济、易行,无损伤及副反应,且不受时间、地点及的限制,更易被广大农村妇女接受,适用于基层及乡镇卫生院,可提高农村妇女产后的生活质量,有利于家庭和谐及社会稳定,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74-393.

[2]朱兰,郎景和.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防治策略[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2:793

盆底肌的康复方法篇3

南宁市第六人民医院,广西南宁530003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护理干预措施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本院妇产科所接收的80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进行随机分配,包括行专业系统的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及产后康复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以及仅仅进行普通的健康知识及常规康复护理的对照组,并在产后3个月时进行随访,查看盆地功能康复护理的效果。结果产后3个月进行随访,观察组的肌力测定级别达3级及以上例数为35人,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尿失禁、性生活满意度和盆腔器官脱垂等各方面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对妇女产后盆底功能康复具有较好的促进与改善作用,而且可以明显减少产妇的尿失禁现象,降低了产妇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概率。

[

关键词]护理干预措施;产后;盆底功能;康复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4)05(a)-0036-02

当前,越来越多产妇出现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此疾病现已引起社会及医务人员的广泛重视。可以说,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疾病严重危害着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了妇女的生活质量,现有许多报道指出,适当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将有可能改善产妇的盆底功能,促进其康复,笔者结合多年的妇产科临床经验,针对本院的80例初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下面将就此展开论述,现将研究报道叙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妇产科2012年9月—2014年2月期间所接收的产后6周在我院进行复查的8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年龄范围为22~36岁,孕周为37~42周,均为单胎产妇,且全未出现妊娠合并症、急性、慢性传染病。医务人员根据产妇的自身意愿,将其随机分为40例观察组与40例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孕周、健康状况等方面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健康教育及饮食常规护理干预①对这两组产妇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尤其注重对产妇进行盆底肌保护的健康教育,例如在产后一个月内应当多加休息,避免劳累,禁止盆浴,在两个月内禁止同房等,避免在产褥期出现感染。另外,必须向产妇说明在产后应当避免负重,尽量不要久坐或就蹲,避免过度增加腹压。

②对这两组产妇进行饮食护理干预,指导患者在产后多食用蔬果,健康饮食,尤其禁止喝酒、抽烟、饮用浓茶、咖啡及其他辛辣食物。

1.2.2观察组产妇的护理干预措施依据观察组产妇适应症和禁忌症制定护理治疗方案。盆底肌锻炼方法:作缩进肛门动作,每次时间≥3s,之后放松。持续15~30min,2~3次/d电刺激法:电刺激强度必须检查以患者耐受,感知不到疼痛为前提。

1.3观察指标

于产后3个月测定2组产妇盆底肌肉张力(0~5级,级别愈高,表示恢复效果愈好),问卷调查其尿失禁、性生活满意度等,pop-Q评分评价盆腔器官脱垂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孕妇产后3个月盆底肌力比较

2组产后3个月盆底肌力测试评分情况比较,可以明显发现观察3级及以上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2组产后3个月盆底肌力比较(n)

2.2两组产后3个月随访尿失禁、性生活满意度和盆腔器官脱垂情况比较

2组产后3个月随访尿失禁、性生活满意度和盆腔器官脱垂情况比较,如表2。

表2 两组产后3个月尿失禁、性生活满意度和盆腔器官脱垂情况比较

[n(%)]

3讨论

根据临床资料表明,当前我国的已婚育女性中有40%存在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一般表现为产妇在产后出现子宫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状况,这是由于患者在妊娠期由于子宫增大,对盆底慢性牵拉引起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盆底支持结构出现缺陷、损伤,最后引起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及性功能障碍等盆底功能障碍。

关于产后盆底肌康复训练方法,目前有Kegel盆底肌训练、阴道哑铃、电刺激、生物反馈等,但鉴于以上医疗护理器械在基层医院尚未得到完全普及应用的现实,本文针对观察组进行盆底肌评估,并进行盆底肌锻炼,加以电刺激疗法的专业系统化护理治疗进行护理干预;而对照组仅仅是进行普通的产后健康教育及常规的康复护理。主要探讨了护理干预措施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结果发现应用盆底肌评估加盆底肌锻炼,辅助电刺激疗法的专业系统化护理治疗的观察组产后3个月随访盆底肌级别≥3级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提示该护理疗法对促进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产后6周以后的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包括盆底肌肉的针对性训练,能够减轻轻度及中度子宫脱垂,阴道膨出,对因生育引起的各种尿失禁疗效显著,阴道紧缩度增强,性生活质量提高,腰背痛症状减轻,因此可以据此制定盆底肌治疗个性方案,借助电刺激疗法和常见的康复体位巩固训练,在基层医院有明显的推广应用价值。

[

参考文献]

[1]杨继忠,刘静华,蒋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干预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2(17):124-125.

[2]苏曰华,刘萍,崔福鸾.阴道正常分娩对盆底组织的影响及产后康复治疗措施探讨[J].吉林医学,2011,32(3):446-447.

[3]赖俏红,黄惠芳.120例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1(25):13-14.

[4]易念华,刘海意,乔福元,等.武汉市初产妇盆底肌力调查及产后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0,24(5):361-363.

[5]高原,李雯华.产后盆底康复的个体化治疗100例临床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8),936-939.

[6]邓海英,刘芬,胡建梅.产后妇女盆底肌康复的护理研究[J].医学信息,2011,24(9):24-27.

[7]朱兰,郎景和.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防治策略[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2(12):793-794.

[8]邓海英,胡建梅,刘芬,等.产后妇女盆底肌康复的护理研究[J].医学信息杂志,2011,24(9):601-602.

[9]王雅贤,刘颖琳,陈少青,等.产后盆底肌肉训练对改善盆底功能的作用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8):593.

[10]符白玲,邓惠贞,罗燕琴,等.盆底肌肉康复器预防早期产后尿失禁的临床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杂志,2009,7(7):1911-1912.

[11]王凤珍,张虹霞.盆底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用于产后盆底功能恢复作用的分析[n].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0):3248.

[12]邓晓云,张海燕,吴秀娜.女性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技术应用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杂志,2011,24(12):627-628.

[13]丁立新.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妇女239例临床疗效分析及意义[J].临床医学,2012(7):72.

盆底肌的康复方法篇4

[关键词]顺产;剖宫产;盆底功能;康复

[中图分类号]R71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0616(2015)20-55-04

effectofdifferentdeliverymodesonpelvicfloorfunctionandrehabilitation

LianGCaihongwanGXianhuaSHenSongyanLiXiaoyanLiJunlingGenGXiaorui

DepartmentofobstetricsandGynecology,ZhongmoumCHHospital,Zhongmou45145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ffectofdifferentdeliverymodesonpelvicfloorfunctionalinjuryandrehabilitation.methods356parturientwomenwhowerehospitalizesinourhospitalfrommarch2012toJune2014wereselectedasresearchobjects.amongthem,160werewithspontaneousdeliveryand196werewithselectivecesareansection.allofthemwerereceivedGlazerpelvicfloorsurfaceemGassessmentschemeforrehabilitation.Bladdercervicalmobility,pelvicfloordysfunction,pelvicfloormusclestrengthscoreandcontractiontimesofpelvicfloormusclein15sof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sBladdercervicalangleandbladdercervicalrotationdegreeofthecesareansectiongroup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oseofspontaneousdeliverygroup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

[Keywords]Spontaneousdelivery;Cesareansection;pelvicfloorfunction;Rehabilitation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的逐渐老龄化,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成为严重影响女性围绝经期健康及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据报道,我国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为25.8%~35.3%,其发生及发展与妊娠和分娩有关[1]。研究表明,阴道分娩可不同程度损伤肛提肌、会阴神经及盆内筋膜等盆腔支持组织,相比之下,选择性剖宫产对盆底组织损伤较轻。有研究指出,选择性剖宫产可保护盆底功能[2]。本研究比较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治疗效果,旨在筛查盆底疾病高危因素,进而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356例产妇,均为足月单胎妊娠,其中顺产160例,选择性剖宫产196例。顺产组年龄21~39岁,平均(26.81.8)岁,孕周35~43周,平均(40.13.2)周,初产妇135例,经产妇25例;剖宫产组年龄20~41岁,平均(27.02.1)岁,孕周36~42周,平均(39.63.9)周,初产妇163例,经产妇33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及孕次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宫内发育迟缓、前置胎盘、羊水量异常、糖尿病史及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家族史。

1.2研究方法

1.2.1诊断标准器官脱垂诊断参照《妇产科学》第7版诊断标准,采用尿垫试验,同时结合临床症状诊断尿失禁。

1.2.2评价方法(1)采用oxford骨盆底肌力评分系统[3]对盆底肌力进行评分:毫无收缩记为0分;仅有抽动记为1分;仅有轻微收缩,未出现内缩上提及压迫感记为2分;普通收缩,有轻度内缩上提及压迫感记为3分;收缩正常,以手指向下按压可触及收缩感记为4分;收缩强力,有剧烈压迫手指感记为5分。(2)15s内收缩次数:产妇休息5min后嘱连续收缩15s,记录收缩次数。(3)采用会阴超声检测对膀胱颈角度(正常

1.2.3康复治疗方法采用手法按摩联合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方案[4]进行康复治疗,具体方法包括盆底肌功能训练及生物反馈。安排1名经验丰富的助产士对产妇实行“一对一”盆底肌功能训练指导,嘱产妇取平卧位,屈曲双腿,尽力收缩吸气持续5~10s,呼气时放松。每天训练3~5次,每次呼、吸气10~12次,训练末快速收缩3~5次,连续训练3个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时指导产妇自主性地抑制膀胱逼尿肌不正常收缩及收缩骨盆底肌肉。每2d治疗1次,每次30min,连续治疗1个月。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作比较分析,数据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形式表示,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产后膀胱颈角度和膀胱颈旋转度比较

剖宫产组膀胱颈角度明显低于顺产组膀胱颈角度,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产后膀胱颈角度和膀胱颈旋转度比较(,°)

组别n膀胱颈角度膀胱颈旋转度

顺产组16094.23±12.6727.06±10.12

剖宫产组19680.24±7.4316.43±4.56

t3.2869.872

p0.0350.000

2.2两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情况比较

剖宫产组产后阴道脱垂发生率为32.14%,明显低于顺产组的71.88%,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情况比较[n(%)]

组别阴道脱垂子宫脱垂尿失禁

顺产组115(71.88)1(0.63)10(6.25)

剖宫产组63(32.14)1(0.51)9(4.59)

x255.6250.0210.479

p0.0000.8850.489

2.3两组产后盆底肌力评分及15s内收缩次数比较

剖宫产组盆底肌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5s收缩次数多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3两组产后盆底肌力评分及15s内收缩次数比较()

组别盆底肌力评分15s收缩次数

顺产组2.0±0.12.9±0.2

剖宫产组3.5±0.24.2±0.4

t5.0262.624

p0.0000.038

3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妊娠及分娩可在导致孕产妇身体机能改变的同时引起盆底肌肉牵拉、受压、肌纤维变形及肌力减退,严重者甚至出现盆腔器官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5]。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属于一个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受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生率随妇女年龄的增加而升高。pFD临床特征主要为盆底支持结构损伤、缺陷及功能障碍,盆底肌力降低是导致pFD发生的重要原因。pFD虽不具备致命性,但它往往会成为患者的难言之隐,一旦延误疾病的治疗,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年龄、肥胖、尿路感染、盆腔手术及经阴道分娩次数等是pFD的高危因素。

国外学者研究表明阴道盆底组织对维持盆腔脏器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在妊娠期间,由于子宫重量的增加及子宫位置的变化,盆底支持组织所承受的压力明显增大,再加上激素水平的变化,盆底支撑结构减弱,易诱发盆腔脏器脱垂;子宫体积变大挤压膀肌,使尿道和膀肌的位置上升,由于受到压迫,膀肌的容积减少,易引发张力性尿失禁[6];经阴道分娩,尤其是产程异常时,盆底解剖结构可发生复杂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妊娠期抬头挤压可直接机械性损伤盆底,与此同时,盆底拉伸延长使其发生去神经改变,进而间接损害骨盆肌肉。孕妇产后患有pFD属正常现象,有些身体素质好、自我修复能力强的患者,甚至可以不治而愈,但是不能因此忽视分娩对远期pFD产生的影响。因此,尽可能减少产后远期pFD发生,有效保护盆底功能是临床选择分娩方式的关键。产后盆底功能的恢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盆底肌力的恢复,其康复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盆地肌肉收缩能力,改善患者性生活[7]。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盆底肌肉锻炼、电刺激及生物反馈疗法等方法对盆底肌进行康复治疗[8]。其中盆底肌肉的训练应遵循重复性、疲劳性及持续性等运动神经元的康复原则,采用不同方法训练不同类型的纤维。通过不同强度的电流来激活惰性肌群的训练方法叫做电刺激法[9],其通常要配合生物反馈疗法,生物反馈能够模拟声音或视觉信号,判断肌肉活动是否异常,从而有利于产妇自主控制肌肉,达到更好的锻炼盆底肌肉的效果。盆底康复治疗是指在整体理论指导下对盆底支持结构进行训练、加强及功能恢复[10]。为增加盆底肌力,减少尿失禁发生,本研究采用手法按摩联合Glazer及marinsff于1997年提出的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方案进行康复治疗,手法按摩以提拿法按摩股薄肌、短收肌及大收肌,同时配合足三里及三阴交等穴位按摩,治疗过程中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通过肌肉群自主收缩锻炼延长肌肉收缩持续时间,提高盆底肌肉收缩强度,增加神经功能及盆底肌肉肌力、弹性,促进盆底功能恢复[11]。

有调查结果显示,剖宫产对pFD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阴道分娩则是pFD的独立高危因素[12]。近年来,盆底磁共振成像检查发现经阴道分娩导致的盆底组织结构改变及尿道移动度增加。本研究得到剖宫产组产后盆底肌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5s收缩次数多于对照组,表明剖宫产对盆底的损伤相对较轻,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产后早期盆底功能。据资料显示,选择性剖宫产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明显低于阴道分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本研究结果一致[13]。盆底肌肉收缩在尿量控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其收缩强度及持续时间。此外,本研究中剖宫产组的膀胱颈角度和膀胱颈旋转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研究样本量较少有关,有待扩大样本量后进行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证明,不论是剖宫产还是顺产,其对孕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都是不可避免的。盆底功能下降可导致多种妇科疾病的发生,给产后妇女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顺产中,盆底功能的下降表现的更为明显,但这并不是不可逆的,通过产后进行合理的训练和治疗,产后妇女的盆底肌力可得到明显提升,经过坚持不断的训练,就可实现盆底功能的完全康复,降低远期复发的风险。值得一提的是,产妇的盆底肌力状况也是影响康复治疗的重要因素,对于产前盆底功能较低的产妇,需进行更多次的治疗[15]。因此,建议在产后早期就抓紧进行盆底肌肉训练,从而避免子宫脱垂、障碍、张力性尿失禁等疾病的发生,改善分娩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临床上发现,产后妇女普遍缺乏需进行盆底功能康复治疗的意识,应加大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知识的普及与宣传,提高产妇接受治疗的决心和对盆底功能的重视,从而提高患者的配合度,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相比于顺产,选择性剖宫产更有助于减少产后pFD发生,对盆底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属于一种较为理想的分娩方式。但无论哪种分娩方式,产后都需要积极进行盆底肌力的康复治疗。

[参考文献]

[1]张晓红.不同分娩方式对于盆底功能影响及康复治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5,31(2):169-173.

[2]于迎春,宋俊华,于凤.产科因索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影响[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1,12(2):88-91.

[3]曹庆瑛.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自主收缩肌肉力量的影响及盆底肌力训练作用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10):987-988.

[4]张艳,易念华,吴兰,等.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治疗效果评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3(3):351-355.

[5]李淑萍,李婕娜,王英红.盆底超声检查和盆底肌力评估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1):3520-3522.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6]赖晓岚,陈茜,杨卫萍.产后妇女盆底肌力情况及康复效果分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4,35(3):28-30.

[7]胡孟彩,王锐,徐冬梅,等.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肌力影响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7):884-885.

[8]刘湘晖,杜丹,黄淑妹.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产妇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2,39(6):613-615.

[9]黄敬华,周蕾.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不同分娩方式妇女盆底肌肉的影响(附100例报告)[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27(6):502-504.

[10]王燕翔,孙鹏,王小云,等.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及康复治疗的效果研究[J].陕西中医,2011,32(7):887-889.

[11]赵云,肖梅.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损伤及预防康复治疗方法[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3,22(12):1012-1014.

[12]张晓薇,曲坚.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8):590-592.

[13]曹江霞,周燕.不同分娩方式对围绝经期女性盆底功能影响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1):4504-4506.

[14]王春秀.2种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近期盆底组织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疗,2010(13):1-3.

盆底肌的康复方法篇5

关键词:盆底肌;电刺激;压力性尿失禁

中图分类号:R714.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409(2016)05-0073-03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产后盆底肌肉受损引起尿失禁给生活带来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为了尽早恢复盆底肌肉功能,减少因妊娠和分娩过程对身体造成的不良后果,从而提高产后生活质量,笔者对120例患者采用盆底肌康复治疗和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尿失禁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经阴道足月自然分娩后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产前无尿失禁,无慢性咳嗽、便秘等引起腹压增加的因素,无泌尿系统疾病。产后42d采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pHeniXUSB4)进行盆底肌力分级,将盆底肌力分:①0级:阴道肌肉收缩持续0s。②Ⅰ级:阴道肌肉收缩持续1s。③Ⅱ级:阴道肌肉收缩持续2s。④Ⅲ级:阴道肌肉收缩持续3s。⑤Ⅳ级:阴道肌肉收缩持续4s。⑥Ⅴ级:阴道肌肉收缩持续≥5s。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年龄、胎次、产程、盆底肌力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加用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电刺激治疗方法:治疗前先排空膀胱,取侧卧位,产妇阴道内置入治疗仪探头,利用脉冲电波释放刺激阴道肌肉收缩,根据患者可接受的程度来调节电刺激的强度,20~25min/次,2次/周,治疗10~15次为1个疗程。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方法:产妇在家将重量从小到大的阴道哑铃置入阴道内,夹持哑铃收缩阴道,尽力收缩、尿道和会阴,持续收缩5~10s,松弛休息5~10s,连续做20n30min,3次/d,上述治疗10~15次为1个疗程。

1.3评价指标

治疗后3个月进行评价。①对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盆底肌肌力改善情况进行比较,显效:治疗后盆底肌肉恢复正常水平;有效:治疗后盆底肌肉得到明显改善;无效:治疗后盆底肌肉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对患者尿失禁改善情况进行比较,显效:尿失禁症状完全消失,有尿意能完全自主控制;有效:尿失禁次数较治疗前减少,有尿意有一定的自主控制能力;无效:尿失禁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治疗后盆底肌肌力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盆底肌肌力改善总有效率(90.00%)显著优于对照组(6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治疗后尿失禁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尿失禁改善总有效率(81.67%)显著优于对照组(5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女性盆底肌肉象吊床一样承托和支持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除了使它们保持在相对固定位置外,还参与控制排尿、排便、维持阴道紧缩度等多项生理活动。妊娠和分娩是多数女性都要经历的生理过程,十月怀胎过程必然使盆底肌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主要原因有:随着妊娠期子宫增大,重力作用对盆底慢性牵拉造成不同程度软组织损伤;妊娠期激素水平变化使盆底结缔组织的胶原代谢发生改变,盆底支持结构减弱,盆底功能障碍发生风险增加;分娩时由于产道扩张或阴道助产,导致会阴肌肉的断裂和瘢痕形成,使盆底肌肉受损加重。如果盆底肌肉功能没有得到及时康复,会逐渐发展为尿失禁、子宫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等,给患者造成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盆底肌的康复方法篇6

针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严重程度不同,患者对疾病的自觉症状感受不同,以及对于医疗干预措施的选择及预期结果不同,妇产科在妇科盆底疾病诊治方面有近30年的历史,2011年随着疾病诊断的进一步规范和细化,开展了不同的治疗方式,从保守到手术,针对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病情,不同的需求,采取个体化治疗,以期达到良好的治疗目的和治疗效果。

随着围生医学保健的发展,孕妇产前健康教育是落实产妇产后盆底肌保健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解产妇产后对盆底肌康复保健需求和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更好地做好产妇产后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保健预防治疗工作,2009年6月―2009年11月我院妇产科对162例孕妇孕期进行了产后盆底肌康复知识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选择2011年6月―2012年11月我院妇产科门诊产前检查孕妇162例,年龄21岁~37岁,平均24.4岁;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46例,中专、高中41例,高中以下75例;人口划分:本市常住人员60例,流动人员102例。

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孕妇进行产后盆底肌康复知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两部分。孕妇孕期对产后盆底肌康复知识了解情况:盆底肌康复治疗的意义、如何康复治疗、康复治疗的正确方法、每天康复次数、康复治疗1疗程时间、康复治疗需兼顾的方面、是否知道有产后盆底肌康复及作用、是否知道产后要进行盆底肌康复,分为了解和不了解。孕妇对产后盆底肌康复知识的需求:是否愿意产后进行盆底肌康复、是否愿意了解产后盆底肌松弛、尿失禁、器官脱垂、提高性生活质量等保健知识,分为愿意和不愿意。发放统一印刷的调查表,孕妇第1次到孕妇学校听课,听课前进行第1次问卷调查,自行填写表上的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求来填写,统一收回。上课30min~40min,课后以提问式的形式来提问孕妇,再发放健康教育后第2次问卷调查表,内容和教育前的内容一致,填写完毕后收回。本次调查健康教育前后各发放调查问卷162份,均收回有效问卷16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二、结果与讨论

1、产前健康教育的意义

产前实施健康教育是预防产后女性盆底肌肉功能障碍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产前宣教盆底知识通过信息的传播和行为的干预,可以帮助孕妇掌握产后保健知识。因此,应根据孕产妇需要提供健康教育的内容,重视群体保健,以提高孕产妇的自我保健能力为己任。

2、产后盆底保健知识

女性因为盆底结构的特殊性而容易受到损伤,而妊娠、分娩几乎是每个女性人生的必由之路,如不注意保健盆底肌肉,容易导致盆底肌肉功能障碍性疾病,如尿失禁等。所以善待自己,关爱盆底,及时康复,防止后患,是明智的做法。

3、孕妇孕期对产后盆底肌康复保健知识的需求

孕期宣教是孕妇的普遍需求,其中对产后盆底肌松弛、产后盆腔脏器脱垂(如子宫脱垂)、提高产后性生活质量知识等的需求较高。指导孕妇认识到产后监测,评估盆底肌肉损伤程度,并及时进行康复保健训练,是预防、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首选方法。

4、孕妇孕期接受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盆底肌的康复方法篇7

[关键词]优质护理;盆底康复;促进;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4)05(c)-0150-02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也被称之为盆底障碍属于一种妇科的常见病,其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以及盆腔器官脱垂等,一般认为是由孕期和产时的异常情况如胎儿过大、羊水过多、孕妇体重增加过甚、产程过长、难产、阴道助产等,使盆底肌肉受损更加严重所致。患者盆底损伤情况不同,以及个人其初始肌肉收缩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很多时候患者Ⅰ类肌纤维收缩能力是比较好的,而也有一部分患者其Ⅱ类肌纤维收缩能力也是比较好的,但是有些患者甚至无法识别出盆底肌肉的收缩[1]。而目前在临床上,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指导下实施的盆底康复训练被证实对于改善患者的盆底功能具有积极意义。而在该次研究中,选取了2012年7月―2013年6月在该院接受盆底康复训练检查和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该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对临床开展优质护理对盆底康复训练的促进效果进行了一定的探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接受相关盆底检查和治疗的患者80例,患者的年龄在22~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50±0.75)岁,所有患者经检查证实无其他方面合并症。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接受的是常规的健康教育而观察组则是按照有关优质护理的要求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经过统计学分析处理后证实,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主要接受的就是常规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基本的盆底功能训练。而观察组患者接受的是优质护理要求下的盆底功能训练,也就是按照优质护理服务的有关要求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以及一对一的效果跟踪与评价。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过程中,要求相关的医护人员在评估患者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方案,在实施干预的过程中注意促进患者积极的接受盆底康复检查和有关的治疗,并通过生物反馈等分方面的技术评估对患者的盆底肌肉的肌力情况以及纤维受损类型等进行评定[2]。通过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由盆底康复治疗师对患者的盆底功能情况和有关功能锻炼方法的掌握情况进行观察、评定和进一步指导,由有关的医护人员嘱咐患者坚持接受治疗并在实施相关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等进行随访,对实施相关护理干预3个月后两组产妇的盆底康复训练的效果、盆底功能等进行比较、分析。

1.3观察指标

在该次研究中,主要观察的指标包括坚持盆底康复训练治疗的患者比率(坚持康复训练和锻炼的患者人数/该组患者人数×100%)、盆底肌张力评分、盆底障碍性疾病的复发率等[3-4]。

1.4统计方法

该组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采用的是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坚持盆底康复锻炼与盆底功能障碍复发的比率与人数比较

两组患者坚持盆底康复锻炼的比率与人数以及患者盆底功能障碍的复况的比较,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在实施3个月的相关护理干预后,接受了相关优质护理服务指导的观察组患者其坚持盆底功能康复锻炼的患者人数为32例,占到了该组总病例数的80.00%,这与对照组患者坚持康复锻炼的患者人数(25)、比率(62.50%)有了显著提高,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5,p

2.2两组患者盆底肌张力评分情况的比较

实施相关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3个月后,接受相关的治疗与护理干预、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其盆底动态的压力的平均值为(95.88±8.14)cmH2o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盆底动态压力评分(79.89±2.44)cmH2o,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52,p

3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的模式在盆底疾病的治疗中应用较多,佟玉静[5]在其研究中采用该类的护理模式对9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实施了护理,与同期接受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的患者相比,患者坚持盆底康复锻炼患者人数比率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p

同时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很好的提高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可以使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这对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实际质量,保证治疗的效果等也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7]。通过有关文献的和该次临床实践的研究,不难发现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于盆底康复工程的开展,提高广大妇女的生存质量,提升患者的盆底康复锻炼的效果等都具有积极意义[8-9]。但是该次研究的相关样本数量较少,缺乏大样本的数据验证对于充分证实优质护理对盆底康复训练的促进效果的说服力可能还是有所欠缺的。因此在以后的相关研究中,希望加大研究对象的样本数量,对该次研究的结果给予更为充分的验证。

[参考文献]

[1]杨丽霞,周宇凤,王晓阳.盆底康复训练对产后妇女盆底肌力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1,51(42):104.

[2]王珂,魏勇.产后盆底康复训练的研究现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6):4414-4416.

[3]陈玉清,裴慧慧,陈蓓,等.盆底康复训练对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的作用[J].广州: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3):234-237,257.

[4]王新.孕妇盆底功能状况调查及盆底肌锻炼持续性指导效果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

[5]佟玉静.临床开展优质护理对盆底康复训练的促进效果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2(18):660-661.

[6]赵雪平.康复医学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践与体会[C]//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康复护理学术高峰论坛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2012:4.

[7]寇金玲,党丽君,冯秀清.产后康复治疗对改善盆底功能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25):55-57.

[8]邬开会,沈国美.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研究现状[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8x):134-135.

盆底肌的康复方法篇8

关键词:产后女性盆底;肌力减退;盆底仿生物理;疗效

作为女性较为常见、易发的疾病,盆底功能障碍一直以其常见多发的特点,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1]。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如压力性尿失禁、盆底脏器脱垂等,主要原因均是妊娠和分娩后的产妇阴道壁出现松弛,进而使盆底肌和筋膜的弹性减弱,并且肌纤维局部也出现断裂,从而引发盆底肌肉组织张力下降所致。本文通过对182例产后女性盆底肌力减退患者的进行研究分析,具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在2012全年于我院门诊就诊的产后6周盆底肌力减退的182例初产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神经肌肉病变、多胎妊娠、泌尿生殖系统手术史及孕妇孕期间并发其他的一些疾病等均排除,且经医生确诊均无生殖系统炎症、阴道流血等疾病。按随机分为治疗(92例)、对照(90例)两组,其中治疗组54例阴道分娩,38例剖宫产;对照组中阴道分娩50例,剖宫产40例。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不予盆底仿生物理治疗,行常规产后健康指导,也可免费提供盆底肌力评估。治疗组:给予盆底仿生物理治疗,应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功能锻炼进行1疗程的治疗后,再加用阴道康复器治疗3个月,电刺激参数按屏幕显示的压力波形对患者盆底肌肉i类和ii类纤维的训练进行指导与判断,而两类肌纤维的频率及脉宽的参数则根据其仪器的显示作参考。生物反馈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每次治疗均用时约20min左右,2次一周,15次一疗程;经一疗程后,治疗组加以阴道康复器治疗为期3月,其训练方法是在阴道内放置不同重量的阴道哑铃,让患者将其夹持紧在阴道中,从最轻的球囊开始,收缩盆底肌肉是康复器在阴道保持60秒,当患者能将时间保持在10min以上,在跑步或大笑等情况下无脱出后,可逐渐增加哑铃的重量,15min/次,每天1次,连续3个月。在治疗组1疗程结束后,对两组进行盆底肌肌力的测定。

1.3评定检测

将肌电位探头通过患者阴道内,令其收缩盆底肌肉,进而收集肌肉的信号。采用相关低频神经肌肉治疗仪测量1类和2类纤维收缩曲线,其仪器波幅高度为100%,若曲线波幅在40%时,则说明1类纤维在收缩,且其背景图中若连续0s肌力为0级,连续1s为1级,依此类推,大为5级;2类肌纤维可为2a类及2B类,2a的波幅若达约75%则为收缩,2B若达约95%说明在收缩;在背景图中,肌力可显示肌纤维收缩可高达约80%高度的次数,连续1次肌力为1级,依此类推,最大为5级。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182例产后女性盆底肌力减退患者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采用t检验与卡方检验对比分析两种手段在治疗产后盆底肌力恢复方面的临床效果,p

结果

在一个疗程的治疗后,较之常规产后健康指导治疗的对照组相比,尽管其i、ii类肌纤维肌力有部分提高,但其均低于正常范围,效果远不及采用盆地仿生物物理治疗的治疗组。且治疗组孕妇经治疗后的肌纤维肌力恢复在正常范围内。

表1两组产后孕妇治疗前后盆底肌力值比较

组别ni类肌纤维ii类肌纤维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对照组902.411+0.5492.769+0.8532.379+0.5722.740+0.851

治疗组922.360+0.5714.297+0.9482.380+0.5624.329+0.931

p>0.050.05

3.讨论

临床资料显示,盆底肌肉两类纤维因其作用机制有所不同,在损伤后可致不同类型的障碍和尿失禁。从盆底肌力减退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是一个时间不一,个体不同的过程,在不予盆底仿生物理的常规产后健康指导中,i类盆底肌力在产后的3-9个月较产后6周均无好转,而ii类盆底肌产后3个月后,测定值均较产后的6-9个月高;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2]。在这种治疗方法下可以通过图像、光、声等信号将信息反馈出来,使医师可了解盆底肌肉的活动状态,以能确定科学正确的锻炼方法。盆底仿生物理治疗中采用阴道哑铃训练的方法,将不同重量的哑铃放置于患者阴道内,使其夹持于阴道之中,哑铃作用可增强盆底深层与浅层的i类与ii类肌纤维收缩力。电刺激治疗则是通过电刺激使产后孕妇盆底肌肉得以收缩,进而唤起患者盆底肌肉感受器,最终达到增强患者盆底肌力控制能力的目的。

本次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发现,治疗组一疗程后,两组的i类和ii类肌纤维肌力均比治疗前有较大的提高,但发现对照组i类或ii类肌纤维肌力均较治疗组要低;而后采用1疗程仿生物理治疗后的治疗组,i类和ii类肌纤维肌力均恢复正常,但对照组的i类与ii类肌纤维肌力都低于正常范围。

总之,盆底仿生物理治疗仪治疗产后女性盆底肌力减退效果显著,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仿生物理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盆底肌的康复方法篇9

1.广东省韶关市粤北第二人民医院妇科,广东韶关512000;2.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人民医院妇科,广东韶关512000

[摘要]目的探讨盆底康复联合中药及雌激素治疗围绝经期患者盆底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为盆底器官脱垂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方法选取于该院妇科就诊并治疗的围绝经期盆底器官脱垂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盆底康复仪+倍美力软膏+补中益气汤及盆底康复仪+倍美力软膏进行治疗,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结束及治疗结束后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盆底肌肌力,子宫颈与阴道口的距离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盆底肌肌力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但对照组患者治疗结束后6个月时盆底肌肌力出现下降,而治疗组患者盆底肌肌力较治疗1个疗程后未降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其子宫颈与阴道口的距离显著增加(p<0.05),但1疗程治疗结束后6个月测量时,对照组患者的子宫颈与阴道口的距离有所减少,而治疗组则持续增加,接近或达到正常值,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组间对比发现,治疗组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盆底康复仪联合补中益气汤及雌激素软膏治疗围绝经期盆底器官脱垂,近、远期疗效均较为显著,提高了保守治疗的成功率,减少了复发,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健词]围绝经期;盆底康复;雌激素;盆底器官脱垂;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4)07(b)-0133-02

[基金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结束研究基金:围绝经期盆底康复联合中药及雌激素治疗盆底器官脱垂临床研究(wStJJ20131021)。

[作者简介]顾雪芬(1976.12-),女,广东韶关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妇科。

盆底器官脱垂(pelvicorganprolapse,pop)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一种,多是由于盆底支持薄弱导致的盆腔脏器移位,从而导致的器官功能异常,多数患者还伴有压力性尿失禁等症状,对于妇女,尤其是围绝经期的中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带来重要威胁[1]。目前,对于盆底器官脱垂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激素、药物等)以及手术治疗,但在临床应用中都存在不足。因此,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盆底器官脱垂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采用盆底康复仪+倍美力软膏+补中益气汤对围绝经期盆底器官脱垂患者进行治疗,并与盆底康复仪+倍美力软膏治疗对照,以期探讨盆底康复联合中药及雌激素治疗围绝经期患者盆底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该院妇科就诊并治疗的围绝经期盆底器官脱垂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①参照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第6版)[2]中子宫脱垂分度、压力性尿失禁诊断标准及围绝经期诊断标准进行诊断;②排除重度子宫脱垂及有盆底康复治疗禁忌证者;③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坚持治疗者。对于纳入研究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90例,患者年龄为42~55岁,平均年龄为(46.5±3.7)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6±1.2)年;子宫脱垂57例,生殖道脱垂33例;盆底功能检测,肌力1级45例,2级28例,3级17例。对照组90例,患者年龄为44~56岁,平均年龄为(46.8±3.9)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2.8±1.4)年;子宫脱垂53例,生殖道脱垂37例;盆底功能检测,肌力1级42例,2级30例,3级18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盆底肌肌力、疾病类型等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于治疗组的盆底器官脱垂患者,盆底康复仪+倍美力软膏治疗2次/周,每次30min,间断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同时加服补中益气汤,其药方包括生黄芪100g、炙甘草15g、党参15g、当归12g、陈皮10g、升麻12g、柴胡12g、白术12g、桔梗12g,可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辨证加减,日1剂水煎服,2次分服,连服10剂为1个疗程。而对照组治疗仅采用盆底康复仪+倍美力软膏进行,2次/周,30min/次,间断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其中,盆底康复仪采用pHeniXUSB4盆底功能重塑仪,购自广州杉山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倍美力软膏,由惠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090033,批号:2B28。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结束及治疗结束后6个月分别测定盆底肌肌力,测量子宫颈与阴道口的距离以及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对于盆底肌肌力的测定,参照国际通用的会阴肌力测试法(GRRUG)[3]进行,将肌力分为0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6个级别,其中,0级即患者阴道肌肉无法收缩,Ⅰ级即阴道肌肉可持续收缩1s并重复1次,依次类推,阴道肌肉可持续收缩5s并重复5次即为Ⅴ级,观察并记录各患者的盆底肌肌力;对于临床疗效的评价,采用尿失禁问卷简表(iC-Q-SF)、尿垫试验及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进行调查,了解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状况,同时进行跟踪随访,其中,以尿失禁、会阴坠胀等症状消失且尿垫试验呈阴性为治愈,以尿失禁、会阴坠胀等症状显著减轻,连续3次以上尿垫试验为阴性为有效,上述症状无明显改善或者加重,尿垫试验呈阳性者为无效,统计两组患者的治愈、有效的例数,计算治疗的有效率。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对于盆底肌肌力分级、临床疗效等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对比行χ2检验;对于子宫颈与阴道口的距离等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对比行t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盆底肌肌力分级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盆底肌肌力分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1个疗程后发现,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的盆底肌肌力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患者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跟踪随访发现,治疗后6个月,对照组部分患者其盆底肌肌力出现下降,较治疗1个疗程后显著降低,而治疗组患者盆底肌肌力较治疗1个疗程后未降低,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子宫颈与阴道口的距离比较

对于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结束及结束后6个月测量子宫颈与阴道口的距离,见表2。两组患者治疗后其子宫颈与阴道口的距离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6个月测量时,对照组患者的子宫颈与阴道口的距离有所减少,而治疗组则持续增加,接近或达到正常值,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治疗组在治疗1个疗程后,显效18例,有效64例,治疗有效率达91.1%,1个疗程结束后6个月再次调查显示,显效22例,有效68例,治疗有效率达100%;而对于对照组而言,在治疗1个疗程后,显效14例,有效58例,治疗有效率达80.0%,但1个疗程结束后6个月结果显示,显效仅10例,有效47例,治疗有效率仅为63.3%。组间对比发现,治疗组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盆底器官脱垂(pop)是妇科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包括子宫脱垂和阴道前后壁脱垂等,多发于围绝经期妇女,多是因妊娠、阴道分娩、长期腹压等所致的盆底筋膜和肌肉、韧带等组织损伤,张力减弱引起,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表现为阴道松弛,小腹坠胀,尿频,便秘等轻度部适,重者出现尿失禁,子宫脱垂,直肠脱垂等,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对于盆底器官脱垂的治疗,仍然以手术治疗为主。刘小春等[4]回顾性分析了21例重度盆腔器官脱垂行全盆底重建术的临床资料发现,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表明全盆底重建术对于纠正重度盆腔器官脱垂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另一方面,手术风险以及术后并发症(如网片侵蚀、性交痛、尿路症状)的发生都大大限制了手术治疗的应用。对于保守治疗而言,常采用盆底康复进行,利用生物物理专程技术,凭借高科技治疗仪,治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进行反射训练,唤醒被损伤的盆底肌肉,增加盆底肌肉的肌力和弹性,使盆底功能恢复正常,并增加阴道的紧缩度,同时局部联合使用雌激素,调节肛肌受体的作用[5],从而加强疗效,保证治疗效果。杨晓梅等[6]在对160例围绝经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的研究发现,予以盆底康复仪联合雌雄激素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盆底综合肌力及症状均较治疗前改善,且与对照组相比改善程度更为显著。但保守治疗虽然短期内可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患者复发的几率增加,远期疗效不理想。

随着临床对于盆底器官脱垂治疗研究的深入,多项研究显示,中医理论以及中药的运用对于盆底器官脱垂的治疗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韩宁等[7]研究发现,采用补中益气汤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盆底器官脱垂,患者治疗后阴道肌电压明显高于单独反馈电刺激治疗,疗效更佳显著。中医理论认为,盆底器官脱垂是因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以致脾胃气虚,纳运乏力,素体虚弱,清阳不升,中气下限,肾气亏损所致,治宜补益脾胃中气,升阳举陷。中药补中益气有缓解局部症状,促进盆地肌张力恢复的作用[8]。孙社敏研究认为补中益气方法可以改善子宫脱垂[9],该研究拟方补中益气汤中:生黄芪100g、炙甘草15g、党参15g、当归12g、陈皮10g、升麻12g、柴胡12g、白术12g、桔梗12g,通过重用黄芪,入脾肺经,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药,配伍党参,炙甘草,白术补气健脾为臣,以增强补益中气之功,当归养血和营,以协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为佐药,并以少量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协助君药以升提下陷之中气。因此,补中益气汤的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使得其可用于盆底脏器脱垂的治疗。

该研究采用生物物理联合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即盆底康复仪联合补中益气汤及雌激素软膏的治疗方法,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盆底肌肌力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但对照组患者治疗结束后6个月时盆底肌肌力出现下降,而治疗组患者盆底肌肌力较治疗1个疗程后未降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其子宫颈与阴道口的距离显著增加(p<0.05),但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6个月测量时,对照组患者的子宫颈与阴道口的距离有所减少,而治疗组则持续增加,接近或达到正常值,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组间对比发现,治疗组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表明采用生物物理联合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盆底器官脱垂的症状,提高近、远期疗效。

综上所述,盆底康复仪联合补中益气汤及雌激素软膏治疗围绝经期盆底器官脱垂,近、远期疗效均较为显著,提高了保守治疗的成功率,减少了复发,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白华.女性盆底器官脱垂手术治疗的进展[J].微创医学,2012(1):53-55.

[2]宋岩峰.女性盆底器官脱垂的治疗策略及挑战[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7):492-494.

[3]乐杰.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07-412.

[4]刘小春,朱兰,郎景和,等.应用全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1(2):180-184.

[5]王玉珍,杨萍,梁志清.盆底器官脱垂及其病因学研究进展[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6(3):216-218.

[6]杨晓梅,王敏,刘宏宇.盆底康复联合雌雄激素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6):68-69.

[7]韩宁.补中益气汤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盆底器官脱垂30例[J].中医研究,2012(7):67-69.

[8]刘荣军,刘素云,郭小玲.盆底康复配合阴道局部应用雌激素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2):1917-1918.

盆底肌的康复方法篇10

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进行分娩且在产后42天回院复查的产妇268例,根据分娩方式分为两组,对产后复查的产妇进行盆底功能检查,检查内容为产妇基点为与盆底肌肉肌力。

结果:顺产组产妇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与剖宫产组相比显著提高(p

讨论:剖宫产对产妇盆底功能的短期损伤较小,但长期损伤来看与顺产并无明显差异,而存在盆底障碍的产妇经功能康复能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分娩方式女性盆底功能损伤功能康复效果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9-0045-01

在社会因素与产科医疗技术发展的影响下,剖宫产比例逐年增高[1]。对于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对盆地功能损伤,很多产妇一直存在疑虑,担心自然分娩的影响过大,我院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进行分娩且在产后42天回院复查的产妇268例,选取产妇均为单胎且为足月分娩,排除慢性便秘、慢性咳嗽史,排除盆腔手术史产妇,排除尿失禁家族史与盆腔器官脱垂的产妇。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将产妇分为两组,阴道分娩组产妇187例,择期剖宫产组产妇81例。经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产妇产后6~8周开始,每周45~60min,采取卧位、坐位或站立均可以,大腿及腹部肌肉放松,收缩盆底肌(包括、阴道及尿道)维持至少6~8S,然后进行3~4次快速收缩,放松6S,再进行下一次锻炼。对需要进行产后康复训练的产妇进行盆底肌肉康复锻炼:①排尿中断法。在排尿过程中收缩盆底肌肉以中断排尿,重复数次,直至熟悉如何正确收缩盆底肌肉。但注意避免收缩腹部、大腿和臀部肌肉。②手指指示法。将手指放人阴道,围绕手指收缩盆底肌肉。③生物反馈训练。将电极放置在腹部或阴道,检测盆底肌肉收缩肌电活动。④电刺激法。用阴道电极低电压刺激正确肌肉群。

1.3评价方法。通过对产后复查的产妇进行盆底功能检查,检查内容为产妇基点为与盆底肌肉肌力。盆底肌力测定方法为GRUUG标准会阴肌力测定方法,将产妇肌力共分为6个级别[2]。肌力0级:产妇引导肌肉收缩持续时间为0秒。肌力Ⅰ级:产妇引导肌肉收缩持续时间为1秒且重复1次。肌力Ⅱ级:产妇引导肌肉收缩持续时间为2秒且重复2次。肌力Ⅲ级:产妇引导肌肉收缩持续时间为3秒且重复3次。肌力Ⅳ级:产妇引导肌肉收缩持续时间为4秒且重复4次。肌力Ⅴ级:产妇引导肌肉收缩持续时间达到或超过5秒且重复5次。同时观察肌电位的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检验指标资料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单位以X2检验,以p

2结果

顺产组187例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共发生31例,发生率为16.58%;剖宫产组产妇81例,产后尿失禁共发生7例,所占比例为8.64%。

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的肌力检测结果比较,见表1。顺产组平均肌电位检测结果为2.78μv,剖宫产组平均肌电位检测结果为4.12μv,顺产组明显较低(p0.05),治疗组肌电位结果显著改善(p

3讨论

随着胎儿的长大和羊水量的增多,子宫的体积和重量不断增大,到妊娠足月时子宫内容物比非妊娠期增加约数百倍,子宫重量增加近20倍。胎头会直接压迫、牵拉盆底肌肉和神经肌肉接头部分。阴道分娩时,盆底肌肉和神经被极度牵拉,特别是耻骨尾骨肌的中间部分,在分娩过程中,其伸展率(牵拉后组织长度/组织初长度)可以达到3.26,这是非妊娠期妇女骨骼肌最大伸展率(1.5)的217%[3]。肌肉组织极度伸展,甚至发生断裂,造成损伤。在第二产程中,耻骨尾骨肌的中部是肛提肌最容易损伤的部分。急性期的改变可能发生在阴道分娩过程中,而慢性期变化可能是妊娠期神经和盆底肌肉长时间受到牵拉和压迫造成的。尽管多项研究表明,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相比,引起尿失禁的危险性增加约3倍。但从长远效果看,剖宫产与阴道分娩后尿失禁的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并且研究也发现,多次阴道分娩与多次剖宫产后,尿失禁的发生率均明显上升,且两者并无显著差异。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失禁的缓解及治疗效果已经得到肯定。系统评价的证据表明,产前及产后进行盆底肌锻炼能有效减轻或治疗产后尿失禁,对已经发生产后尿失禁的妇女,产后盆底肌锻炼具有有效的治疗与缓解效果。卫生保健人员在鼓励产后妇女进行家庭盆底肌锻炼的过程中,对已经发生尿失禁的妇女应当定期评估其尿失禁相关的症状,以确保能为其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系统评价指出,盆底肌锻炼计划能有效提高妇女进行盆底肌锻炼的频率。生物反馈和电刺激联合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效果明确,无明显副作用,是一种理想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对产后1~2年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联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盆底肌肉力量。孕产妇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女性产后尿失禁。

参考文献

[1]王燕翔,孙鹏,王小云,等.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及康复治疗的效果研究[J].陕西中医,2011,32(7):887-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