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家校合作与班级管理十篇家校合作与班级管理十篇

家校合作与班级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4:45

家校合作与班级管理篇1

关键词:家校合作;班级管理;小学教育每

一个孩子的成长学习过程中,都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孩子的成长伴随学校教育,需要得到家长的支持;孩子的成长通过家庭教育,需要在学校科学的指导下进行。因此,想要使教育获得成功,离不开学校与家庭的相互协作。班主任想要做好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必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加强家校合作,只有这样,才可以使班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一、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家长地位同样重要

要顺利开展家校合作工作,就必须建立在学校和家庭相互了解、相互支持的基础之上。可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家长对孩子班级管理的情况了解得很少,能提出管理建议的更是少之又少。在许多家庭中,家长将孩子放在学校,对于学生,学校才是最具有发言权的,老师的威信才是最高的,教育学生是学校的事,教育学生是老师的责任,与家长无关。显然,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但是,学校教师往往抱有这样的态度,老师的话就是真理,老师要求家长做什么,应该如何做,家长就应该怎么做。例如,在开家长会时,这是学校与家庭最简单的一种合作形式,一般都是班主任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学生家长在台下被动听、被动记。好一点的学校可能会在开家长会时,让学生家长进行发言,但是,这种情况很少,就算有,也是应付了事、走走过场罢了。这种家长会根本就是老师一人独大的状态,学校与家庭进行双向沟通的意图根本无法表达,这种情况下何谈家校合作。如果一直是这种状态,家长对于家校合作就丧失了原有的热情。这种“合作”模式必须改变。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家长地位同样重要,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没有必要全部以学校为核心,以老师作为引导,采用合适的方式让家长也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例如,每一学期开学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家长一起讨论班级管理工作的看法和计划,让新学期的班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每一个班级还可以组成家长委员会,定期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在发现问题时及时讨论解决,让每一位家长切身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家长由旁观者转变为班级管理的直接参与者,使家长更好地融入到班级管理中。

二、科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家校合作平台

现代科技飞速发展,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教师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要与时俱进,善用先进的网络资源,加强与学生家长的合作。比如,班主任在每学期开学报名时,就把所有学生家长的联系方式登记在班主任工作手册上,并储存在手机中,这样就可以与学生家长共建微信群平台,目前我校要求所有班级都建立微信群:通过微信,老师可以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第一时间告诉家长,使学生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到孩子的表现情况;老师还可以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发给家长,如果学生在学校中出现特别情况,老师就可以通过微信群平台告诉家长,让家长第一时间掌握学生情况,少走许多弯路。同样,家长可以了解到孩子的学习情况,从而进行相应的教育方式调整;学校要开展各项大型活动需要家长的支持;进行各类安全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放假前或遇有特殊天气,及时通知家长接送子女等,可以通过微信平台与家长联系交流。通过构建家校合作平台,可以使学校和家庭之间及时进行信息传递,方便学校家庭进行沟通,巩固家校合作,更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发扬教育传统,将家访进行到底

传统的教育工作中,家访是教师班级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进行上门家访,会使学生、家长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重视。老师、学生和家长在同一地点、同一空间,面对面地重点谈论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通过老师家访,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怀,老师利用休息时间,专门来到自己家中,目的是改正学习中的缺点,让自己取得进步。老师进行家访,另一个作用是让家长感到老师对自己的尊重,平等地与自己进行交流讨论,为孩子将来的发展制订合适的规划。所以,在我们乡的家校合作过程中,非常重视家访工作,在全乡开展了“百名教师访千家”的活动。当学生和家长看到老师出现在自家门口时,都会非常热情,学生和家长会感到兴奋和开心。家访工作促进了老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保证了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也使家校合作的基础愈加牢固。

四、采用“结对子”方式,提高家长教育水平

学生学习能力、家长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这样会给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不小的困难。有的学生家长文化程度较高,对于孩子的教育就会比较在行,而有的家长则不然,文化水平低,对于孩子的教育感到无从下手。老师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使每一位家长的教育水平都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老师需要进行深入思考,采取科学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结对子”方式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可以将其应用到学生家长之间、家长与学校之间,教育孩子方式不好的家长可以与那些教育孩子比较有心得的家长或者学校进行“结对”,当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感到有疑惑时,可以求“结对”另一半进行指点和帮助。这样,通过家长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学校之间的相互协作,可以使得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可以使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更加得心应手。综上所述,现代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离不开家长的直接参与,采用合理的家校合作模式,不仅可以使班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下去,更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汪美林单位:弋阳县三县岭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家校合作与班级管理篇2

关键词:学校管理班级工作设法提高管理质量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学校领导,应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以渊博的知识和高尚师德面对师生,学校要取得德育实效,必须抓好班级工作,提高班级管理质量。班级不仅是学校的教学组织,也是学校对学生实施教育的集体,班主任的管理策略决定一个班级的好坏。在抓班主任工作方面,笔者谈谈自己班级管理中的做法与体会。

一、组建班委会,制定班级工作计划

班级管理光靠老师是不行的,必须靠班委。班委是班级的核心,是班级日常管理和开展各项活动的骨干,是老师的得力助手,班委的选举要得到同学的推荐认可,使他们信得过,要选那些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大胆的学生担任班干部,经过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商量后,组成一个能代表班级各方面工作的、具有管理能力的优秀班委会,对班委成员具体分好工,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在班级工作管理中,既分工又协调处理班级事务,建立班级管理制度,制定好班级工作计划,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各种行为习惯。

二、要求教师注重对班干部的培养

1.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分工到人。每个新学期开始,我总是先向班主任了解班级的实际情况,介绍本学期自己对班级工作的设想,让大家讨论,召开班主任和班干部会议,搜集大家的好建议来确定班级工作计划和各项奋斗目标,要求各班主任安排好班干部中的班长、副班长、各委员、组长、科代表等人的具体职责和所要求达到的目标。让每一位班干部深知自己身上所负的责任,共同完成班级奋斗目标。

2.实行系统管理,做到既分工又合作。所谓“系统”,是指一个共同目标联合起来的许多互相依赖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管理就是要对各个环节实行有效控制、监督和调节,从而取得最佳的管理效果。因此,要经常向班干部强调:每位班干部时刻都要把自己看作是一名普通同学,班级管理工作不分工不分家,即分工又合作,人人都要爱班如家。通过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协调、健康发展,有效增强班干部工作的主动性,显示班集体的凝聚力,使班级管理更富有成效。

三、实行班级管理制度化,创建群体管理方式

在逐步实施对班干部的培养的同时,班主任要对班级管理办法作出规定,如班级公约、奖罚制度等。建立相应管理体系,如班长、副班长是班级管理体制的主管;学习委员、各科代表主管学习等等。另外,还要发挥共青团组织在班级中的管理作用。这样一来,班级中绝大多数人都能成为一项工作的管理者,同时自己也是其他管理者的管理对象,形成一种人人平等,人人有责,相互牵制,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相互交融的良好机制。这样的管理方式既有别于班主任一统天下的管理方式,又区别于随意性、放羊式的管理方式。它可以说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实施班级管理的制度。它的好处是能够调动所有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使每一个同学都能提高管理能力,使每一个同学都能得到全面发展,从而达到培养班干部自主管理班级的目的。

四、搞好家访,校内外结合

学生大多数时间在学校学习,班主任要了解他们。然而他们的校外教育和家庭教育如何,老师要做到定期家访,同家长沟通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熟知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建立家庭教育手册,做好家访记录,针对不同对象,帮助其制定校内外学习计划,使学生能在家里同样轻松愉快的学习,该学则学、该玩则玩,劳逸结合,通过家庭教育和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顺利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使之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加强班级德育工作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家庭、社会和学校的教育影响下逐步形成的,班级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地方,德育工作是教育教学的一部分,老师首先要让学生初步知法、守法、经常组织学生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使学生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以之约束自己的言行,要求上好思想品德课,教他们怎样做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很不成熟,正处在叛逆和危险的边缘,作为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应做好这一项长期、艰巨、复杂和细致的管理工作,只有掌握方法,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积极探索适宜本班的管理方法,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去管理,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爱心去感化学生,与学生融为一体,就会有利于学生在班集体中健康成长,从而达到教育管理的目的,提高班级管理质量。只要全面提高了班级管理质量,学校的教育管理才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家校合作与班级管理篇3

一、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落实三级管理。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管理的核心力量,班主任的工作作风、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班级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本学期在落实常规工作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凝聚班风,形成班级特色的工作目标。在工作中,通过多种形式不断加强班主任业务指导与交流,本学期班主任对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与家长的沟通能力、对特殊学生的管理水平和抓班风建设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各年级组教师间协作能力也有所加强,年级合力基本形成。

(1)抓实常规工作,以班风促校风

学期初政教处、年级组长和全体班主任共同温习了各自的岗位职责,屡顺了常规工作,强调了常规工作是形成特色班风、学风的有力保障。在常规工作中又重点提出了班级自主管理,指导班主任要组建一只得力的班委会,加强生生间的管理。通过一学期的实践观察,各班整体日常行为的方方面面,如值日到位情况、考勤、学生礼仪、上课纪律、早晚自修管理等各方面都能够按学校要求完成较好,并且大多数班级形成良好学风,达到了以班风促校风的效果。

(2)落实年级组长、班主任例会制度

每两周召开一次年级组长和班主任的工作交流会,及时总结一段时期内班主任工作中的成绩,共同分析并解决阶段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工作会议中采用了工作布置和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将我县教委的德育工作重点与班级管理中出现的实际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布置下阶段的任务和工作要求,提高了班主任工作的方向性和实效性。

在例会中还加强了教师间的交流,通过各案研讨的方式总结老教师的实际工作经验,有效的提高了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方面的工作方法和管理艺术,尤其对提高青年班主任如何正确处理突发事件和与学生家长的勾通技巧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3)继续抓好学生、班级的量化管理。

学生的量化工作以《大城子中学德育量化评分细则》为准则,本学期主要采用学生自主量化管理的方式,充分发挥礼仪标兵和优秀学生干部的作用,加强了校园外小商贩的清理,保持了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洁。同时对学生在校园内的文明礼仪、课堂常规遵守、课间的质量、日常卫生等情况进行量化评比,结合学校整体工作分别评选出了三个校级文明礼仪先进班集体、十五名文明礼仪标兵和十五名优秀学生干部,并的召开了表彰大会,为树立学生身边的道德榜样和形成良好的校风起到了榜样的作用。

二、加强主题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休养。

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围绕“情系奥运,做家庭文明使者”这一主题,以“孝亲教育”为突破口,重点培育学生的感恩意识,树立青少年的十个文明形象。

教导处组织各班召开“情系奥运,做家庭文明使者”和“团结就是力量”两次主题班会,并利用国旗下讲话、班级板报、校园橱窗等多种形式集中对学生进行了社会主义礼仪教育、孝亲教育、奥运教育。促进我校养成教育深入开展。提高了学生践行文明礼仪、传承中化美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做好家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家访工作是形成学校与家庭教育合力的重要渠道,也是落实三结合教育的有力保障。成功的家访可以增进家长对班主任的信任和理解,可征得家长对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大力支持,也可以使班主任有的放矢的做好特殊学生的思想工作。学期初学校组全体班主任和年级组长成功的对所有在校生进行了一次普访。本次家访工作做到了有计划、有目标、有效果。首先在家访准备阶段各班主任对待访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住宿情况及心理特点进行了分析,制定了家访的计划。教导处做好了车辆、人员和地域的部署,确保了普访工作的顺利实施。并在家访活动后做了全面的总结,为学年的工作中奠定了良好的开端,也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的更加紧密、步调更加统一。

四、加强安全教育,为正常教学保驾护航。

整个学期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与我县开展的“法制教育月”“构建和谐,喜迎奥运—消防安全进校园,促千家万户平安”等活动相结合,开展了“预防煤气中毒”“铁路保护与安全”“遵守交通规则”“校规、校纪学习”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使我校师生遵纪守法意识进一步加强,杜绝了校园违法犯罪的发生。并.建立健全各种安全制度,逐级落实确保安全。签订学校各级安全责任书,学生安全协议书,使我校安全工作有章可循,责任到人,层层落实。通过校会、橱窗、板报、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对全校师生加强安全知识的学习及重要性的讲解,并且进一步规范了上、下学及周五回家交通安全制度,使全校师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总结第一学期的工作,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工作者如:勤恳务实、持之以恒的孙桂东老师;具有创新理念、注重班级常规管理又善于开创班级特色的冯爱化和郭立英老师;求真务实、任劳任怨的杨春会老师;还有李国爱、沙立玉、齐菊芳老师等等;

每一班级的班风都能正,学风都能浓,汇集在一起才可以形成我城中优良的校风,抓好班级建设,构建稳定和谐、上进的班级风貌离不开我们每一位年级组长和班主任的汗水与付出,在全面落实全员德育的今天,应该说,更离不开我们每一位任课教师的支持与协作和每一位后勤工作者的保驾护航,我们任课教师在培养学生智育的同时,对学生提出的美育、德育方面的行为要求;我们后勤工作者在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时所体现的人格魅力,都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08第一学期的工作较为圆满的结束,新学期的工作将要展开,分析我校的学生现状,仍存在许多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与完善的工作,希望我们继续精诚团结,不断进步,为构建我们城中和谐校园奉献我们的力量!最后祝大家:新的一年拥有数不尽的开心;数不尽的如意;更能有数不尽的成果!谢谢!

五、存在问题与下学期工作重点

1.初一年级学生还未能完全适应初中生活,应进一步加强养成教育、文明礼貌教育。

2.班级量化评比制度应提高实效性

3.住宿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

4.成长导师制与全员德育工作的结合

5.加强班级常规工作管理,构建班级特色,形成良好学习校风。

家校合作与班级管理篇4

大班额的最大特点,人数过多,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一系列困难:关注面广、作业量大、个体交流相对少、调控难度增大。在大班额的班级管理中,单纯让教师和部分班队委来管理学生不是科学的管理模式,因为这样很可能会形成一种“过于忙”与“特别闲”对立的状况,不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与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要使超大班额的班级管理科学到位,必须改变“过于忙”与“特别闲”相对立的状况,重新构建全方位的立体式管理模式。即改变过去仅仅教师统领学生、部分“优生”管理其他学生的单一模式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五者之间多向的全方位立体式管理。

一、做好学校管理,控制好源头,统筹调配各类资源,加强宏观调控

学校层面是大班额是否存在的根本源头,对大班额的班级管理具体措施有:

1.合理分班,尤其是新入学阶段,尽力平均班额,避免大班额出现。对中途转进学生安排班级时也要仔细考虑班额和师资力量合理性。

2.优化师资配备,特别关注起始年级的教师配备。起始年级的行为习惯,班纪班规意识对小学阶段,甚至对人的一生有着极大的影响。安排低段适应性强的教师在大班额班级,有利于抓好教学常规,行为习惯,促进养成教育。在教师跟班上,减少教更换频率有利于学生熟悉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有利于班级制度的建设,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建立和保持。

3.不许留级,严控学生流动,避免大面积异动:一是决不收非适龄儿童;二是杜绝非学区和非必收学生转入。

4.以德育人,开展各类合理的校园活动,培养大班额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荣誉感和责任感,形成良好的班风,促进班级体的发展。

二、班主任主导,教师参与,班级管理全员育人

班主任是教学骨干,更是班级管理的领头人,必须发挥好主导作用,全面协调教师、学生、家庭、社会以及学校种种复杂的关系,形成管理合力。大班额的班主任必须运用恰当方法建构班级管理模式,健全班级组织,开展班级活动,评价班级每位学生,制定制度,抓好日常管理工作。

任课教师必须熟悉大班额的管理制度,经常与班主任、学生沟通,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班级管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日常教学有成效、有生命力、落到实处。

榜样是最好的老师。身教重于言教,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发挥自已的魅力、魄力,注意平时的言行,时刻为学生做出表率,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三、组织分层,学生”自治”,解放老师,自我管理

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学校教育强调如何尊重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大班额管理必须扬长避短,发挥学生多的优势,通过集体的力量,让”学生管理学生”来化解大班额的矛盾。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充分发挥”四套班子”的作用,即班委会、执勤队、科代表、小组长。班主任将学生组织分层,自上而上形成班级――大组――小组――组员四个层次,然后进行行任务分管,培养自治管理能力,建立及时反馈渠道,经常鼓励调动积极性,让班级管理落到实处,从而腾出相对多的时间与精力潜心教学。尤其是小组管理,要实行组长轮值,责任到人,使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让他们既团结与合作,又有竞争与促进,形成自我约束、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模式,将一个大班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从而做到自主管理、自我发展。

四、调动家长力量齐抓共管,大班额管理更需家长支持

学生来自于不同家庭,有着不同的背景和个性,做好家校联系,取得家长支持,班级管理自然成功了一半。利用家长会、QQ群、微信群、校讯通、班级博客等平台,借助于现代化信息手段,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让家长和教师彼此了解学生在家、在校的表现,便于掌握学生动态。教师、家长们相互就孩子的问题进行探讨交流,群言群策,班级管理自然形成合力。

五、向外拓展,班级管理离不开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的帮助

社会上的一切因素无时不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间接的影响着班级管理。大班额班级管理尤其不能忽视其中的影响,必须充分利用和调配,借力用力,化负面影响为正面帮助。

社会道德是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影响着个人的心理和意识,调节着个人的行为。社会文化如音乐、美术、戏剧、文学等种类的艺术作品,电影、互联网、书包刊物、音像制品等各种形式的大众传媒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少年宫活动中心、影剧院、游戏场、歌舞厅等文化娱乐场所。

家校合作与班级管理篇5

第一:制定班级目标和管理制度

班级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建设的方向,也是学生管理自我的航标和动力;而班级管理制度是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行为准则,是保证班级奋斗目标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措施和保障。没有奋斗目标的班级会缺乏竞争力,而没有制度作保障的班级目标就成了空想。

每接一个新班,班主任首先要给学生宣讲学校施行的班级管理制度,如《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职业高中一日常规》等。然后,结合学校已有的管理制度和班级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讨论本班的奋斗目标和各项规章制度,并将制度细化。班级的奋斗目标和各项规章制度是由全体学生讨论制定的,始终反映学生的共同愿望和要求,真正让学生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如去年笔者接手的计算机2班,在职中二年级是全校有名的“乱班”,纪律差,成绩差,行为习惯差,原本有上进心的学生缺乏信心,任课教师很难上好课。学校安排笔者接手后,首先私下里笔者找班级学生一个个谈话,了解班级的基本情况,诚心地告诉学生,老师是你们的朋友,鼓励他们树立个人和班级奋斗目标,并定为“力争上游”,又在讨论的基础上制订了《班级财物管理制度》、《班级奖惩制度》、《班级值日制度》、《班级卫生条例》等,全班学生观点一致,慢慢地适应这些常规。后来,基本上班级学生都认真遵循,一改过去散漫的班风。实践证明,只有纪律严明的班级,才会有纪律严明的学生。

第二:创建班级管理组织

一个班级如果只靠班主任的个人力量是不行的,班主任必须要在班级管理组织中,全员参与,丰富班级管理角色,提高每个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实现班级学生自我管理。笔者不仅设有常任的班委、小组长、科代表,另有班级事务监督小组以及小管理员,如公物管理员、四项竞赛管理员、卫生管理员……分工明确而具体,学生能做到有事做,积极参与。大家既是管理者、参与者,又是被管理者、合作者,这大大提高了每一位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教师作为监督者和指导者,定时召开各类学生负责人会议,过问班级的管理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平时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能努力达到理想的效果。

第三:培养学生责任心和荣誉感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班主任培养学生对班级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尤其重要。其一,利用班会团队课、读写唱时间讲此类故事并进行评论,利用榜样的力量进行无声的影响,使学生树立下列观念:“班级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都得珍惜保护好”,“我以班级而骄傲,班级因我而自豪”等。其二,以各类集体活动、比赛为突破口,进行教育。如学校艺术节、运动会、冬季三项竞赛等,鼓励学生以集体利益为重,积极参与,努力拼搏。其三,严格实行《班级奖惩制度》,奖赏分明,让学生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培养学生的社会是非感和责任感。其四,班级管理组织中每人参与管理与被管理,激发了学生对集体的责任心,以及集体服务意识和荣誉感。

第四:争取学生和家长理解配合

家校合作与班级管理篇6

关键词:初中教育;家长;班级管理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关注我国教育的人渐渐发现,初中生的教育不仅要依靠学校和教师的管理,同样也需要家长的协助和配合。众所周知,社会、学校以及家庭三个方面的正确管理和引导对一个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有重大作用,而在初中这个阶段,往往是最令学校和家长担心、头疼的时期。初中学生开始有自己的思想认识,对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开始有独特的见解。因此,初中时期的正确引导和管理对一个孩子来说是万分重

要的。

学校实行的有关教育管理规章制度是经过多方面考虑和实践的,但是由于学校里学生众多,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生活环境以及家庭背景各不相同,因此只靠学校的教育和班级教师的管理是难以达到目的的。故而,我们作为初中班级管理者,本着“一切为学生”的原则,要加强与家长的合作交流,实现学校家庭联合教育的管理模式。通过家长了解学生,通过学生沟通家长,实现学校教学的透明化,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发挥家长在初中学生管理中的重大作用。

一、落实教育服务意识

当前涵盖企业界、教科文卫等政府部门在内的广泛共识已逐渐变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和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向服务要市场”的观念。消费者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变化中逐渐形成新的教学观念,这也要求社会建立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化学校制度,同样给我国目前存在的学校管理模式带来深刻影响和变化。家长作为教育经费的纳税者和消费者,逐渐认识到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同样,学校相关人员也意识到必须满足和回应家长的合理要求,才能保证学校长久的生存和和健康的发展,同时也开始认同家长在学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开始接受学生家长对于学校各方面的监督和检查,让家长们能够实质性、真实参与到学校的相关教学和管理中来。

家长意识到学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到作为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的重要性,这有助于家长关注学校各个层次的管理,而不仅仅局限于班级教师个人。因而,家长参与到学校班级管理对于初中学校的落实教育服务来讲至关重要。

二、加强学校管理的民主化

为了避免学校权利的过分集中,最终导致学校教育出现决策的随意性以及教育的不公平现象。近年来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学校管理逐年趋向民主化,学校、社会以及家长都有自己的参与权和决策权,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将自己的权利加以落实。

受中国传统教学方式和思想的影响,很多家长和学生没有意识到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学生的教育仅仅依靠学校和教师,实践证明这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是远远不够的。家长作为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在学生健康成长中的作用和意义是不可忽视的,而且家长也同样是学校教育的利益主体之一,他们对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具备参与权、监督权、建议权等各项权利,这是教育管理时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从这方面来讲,学校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家长参与进来,进一步落实家长参与学校的相关权限,这对学校教育管理的民主化至关重要。

三、加强学校管理的社会化

学校作为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不应该成为仅仅是学习的文化孤岛,更应该创建开放式和社会化的管理模式,积极鼓励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教育和管理中,打破传统封闭式的教学管理模式和理念,进一步弥补我国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和理念存在的弊端和不足。我国传统的管理教学模式和理念往往存在形式内容单一、学校管理权利集中、学校空间封闭、学校设备和教学内容滞后、过分关注与理论模式等弊端。为了打破这种现象,改革教学管理模式,必须增强教学管理方式的灵活多样性、实用性以及针对性,加快学校和家庭联合“互动共长”模式的创建,促进教育管理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社会化,最终走上教学管理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四、促进家长与学校的和谐相处

初中班级的管理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共同协作和参与,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既需要分工明确、责任落实,也需要大家相互协作、共同配合,在这之中,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教学管理工作的配合尤为重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初中学生的管理,教师和家长不可避免地存在矛盾和隔阂,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比较少,彼此之间不能理解。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宠溺较为严重,再加上初中阶段正是孩子心理和生理快速发展和成长的阶段,这一时期的问题发生较为频繁,所谓的让学生家长和教师尤为头疼的“中二”时期。但由于这一时期对孩子一生都尤为重要,家长认为学校和教师没有将孩子在学校教育好,而学校和教师也认为家长没有尽到责任,这些原因慢慢累积,导致教师和家长的矛盾和隔阂日益增加。

作为一个教师,我认为我们应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而且应该是平等、和谐的交流,家长和教师双方作为孩子的教育者,也同样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在共同的目标下,教师和家长应该加强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交流,教师要理解家长内心的教育困扰,而家长也应该体会到作为多数学生教师共同教学的困难。加强学校教师和家长的沟通,彼此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体谅、相互支持,建立家长和教师的和谐关系,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努力。

五、因材施教,探寻适宜的教学方法

虽然孩子们生活在相同的班集体中,但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生活环境和家庭背景不尽相同,一样的教育方法对不同学生最终的效果大不相同。为了更好地帮助每个学生能够在初中这一人生的重要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和家长应该共同努力、相互协作、和谐相处,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在差异中寻求方法,因材施教,尽力为每个学生打造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家长是学生成长中最重要的人,也是陪伴他们时间最长的,家长对自己孩子在性格、思想上的理解往往要多于教师,而教师对于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动态、学习行为等方面的认知又要远远高于家长。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彼此之间相互协作,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例如,学习方法、性格、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制订不同的学习方法,更好地帮助学生进步。

总而言之,学校鼓励家长配合参与班级管理,一方面是让家长能够放心相信学校的教育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家长能够帮助学校教师,配合学校的教学管理,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家长对于班级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家长能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配合教师的教学管理,这有助于家长和学校教师共同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对社会有用的人。

家校合作与班级管理篇7

关键词:年级负责制年级德育管理网络参与管理的原则全员育德的理念课程育德的方略

党的教育方针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据此,德育应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在中学深入推进“和谐育德”教育创新工程的实施,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机制,是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的必然趋势。为达成此目标,就必须提升学校德育管理的实效性。

在实行年级负责制的中学,以年级为载体构建德育管理网络可以有效减少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管理层次与缩短管理距离,提高执行力与反应力,增强针对性与实效性,使年级成为全体教师真正参与常规德育工作,有效进行德育管理的平台,从而优化学校整体的德育管理效能。

一、构建年级德育管理网络的意义

年级负责制,就是由同一年级的教师、班级组成担负教育教学等管理任务的基层管理组织,把年级作为一个与处室(教务处,学生处等)平级的实体来进行管理。

在年级负责制下,同一年级的教师了解本年级学生身心特点,理解年级要达到的德育目标,并且由于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使得信息沟通渠道畅通,因此更易创造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机制和氛围;构建年级德育管理网络使年级的德育管理活动既符合学校的宏观目标,又切合年级的具体实际,从而充分发挥年级管理功效,使整个学校的德育管理得到加强和优化。

二、年级德育管理网络构成

德育是一个立体。其工作应该是纵、横向交织的立体网络,形成管理育人,教学育人,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互动,全面育人的格局。

2.1年级德育管理网络的横向构成

2.1.1“参与管理”的德育管理原则

所谓“参与管理”就是指在不同程度上让员工和下属参加组织的决策过程及各级管理工作,从而体验出自己的利益与组织发展密切相关而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参与管理既对个人产生激励,又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证。因此,参与管理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能确实促进组织绩效的提高。

在年级负责制下,德育管理网络必须遵循参与管理的原则。由于同一年级的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与信息渠道了解年级的现状,理解年级要达到的德育目标,因此更能主动承担促进年级发展的责任。而且在年级负责制下,教师个人目标与年级要完成的德育目标一致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群体易达成共识,年级德育目标也易为个人接受,转化为个体的自觉行动。实际上,年级负责制下教师的自身利益和年级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教师认识到自身参与管理的重要意义,从而真正地参与管理。

2.1.2“全员育德”的德育管理理念

“全员育德”是从参与管理原则中提炼升华出的德育理念,全员德育要求教师做到“三全”,即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全程关注。有一种思想,认为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领地,德育是课外活动的主旨,将德育脱离于课堂教学之外,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视为班主任的专利。而事实上,每一位教师都有为学生提供全面教育服务的义务。对学生进行民主法制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并非专属干班主任。只有全体教师都认同“全员育德”的德育管理理念,才可能从彼此封闭的学科教学中走出来理解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2.1.3“课程育德”的德育管理方略

“课程育德”是实现全员育德的有效方略。一方面,任课教师在年级各个备课组的要求下,结合本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中对学生进行显性的课程育德,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另一方面,隐性的课程育德尤为重要。隐性课程指的是没有在课程计划中显现,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包括良好的学校常规,教师的人格品质等。德育隐性课程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具有体验和熏陶作用,如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关怀、期待、爱心等都容易感染学生,形成情感共鸣,从而主动地接受教师的显性课程育德。

2.2年级德育管理网络的纵向构成

年级德育管理网络纵向由四条具体的实施途径构成。

2.2.1年级党支部一年级团支部一年级工会

年级党、团支部和工会是实现全年级教师参与管理与全员育德的有力保障。党员教师首先要充分发扬党员的带头作用,率先学习并树立正确的德育理念,形成推进科学教育理念的核心力量。年级党、团支部和工会则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学习讨论,培养教师参与德育管理的意识,提升教师德育工作的理论水平,使年级党、团支部和工会成为全年级教师学习党的教育政策方针与推进先进教育理念的坚强阵地。

2.2.2年级主任一班主任一科任老师

年级负责制下,年级主任对整个年级的德育管理工作负责,班主任与该班任课教师共同对班级的德育管理工作负责。在班级的德育工作中,可形成以班主任为组长、科任教师为成员的德育导师小组,要求每位教师都参与到德育管理过程中。上课时间,教师是学生教育、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既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又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把德育渗透落实到课堂教学细节中;课余时间,教师应努力成为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心理上的疏导者,学习上的辅导者,生活上的指导者。从而切实做到显性课程育德与隐性课程育德双管齐下。

2.2.3年级学生会一各班学生干部一全体学生

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可通过年级学生会来执行和强化。年级学生会承担了年级管理中的许多具体事务,如对各班每日考勤、出操、卫生、寝室纪律等各方面的统计与评比或在各种年级活动中起协调组织的作用。并在管理过程中整合各班学生干部资源,使年级学生会干部与班委干部协作管理,使年级管理的形式从纯粹由教师负责转换为以学生自主管理与教师管理相结合的形式。组建年级学生会,可积极调动学生干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监督的能力。

2.2.4学校一家长学校一学生家长

家校合作与班级管理篇8

关键词:分组自治;分工协作;“二分”模式

“没有人能够知道教育的发生,只有当它让学习者的心灵扬起风帆。没有人能够知道孩子们的灵慧,只有当他们自由地思考和实践。”这是当代教育家、“生本教育”倡导者郭思乐先生在其教育博客书《谛听教育的春天——郭思乐生本教育思想随笔》的扉页上写下的诗句,这两句诗一直督促着我不断思考:怎样才能在学科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中,尽早发现孩子们的灵慧,让他们扬起心灵的风帆,让他们自由地思考和实践呢?从2014年9月以来,我又接受了新一轮的班主任工作。在管理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七色花”班的教育工作中,我主动探索“学生分组自治,家长分工协作”的教育管理模式。这种“二分”模式的实践,植根于首都师大附小的“童心教育”理念,立足于郭思乐先生的“生本教育”理论,落实于欧美流行的“合作学习”方略。经过几年的实践,这种教育管理模式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班级管理“二分”模式的理论探索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这是我国明代思想家李贽《童心说》中的名句,我所任教的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提出了“童心教育”的理念,近些年来,首都师大附属小学所提倡的“童心教育”已经闻名于国内基础教育界。那么,怎样才能使“童心教育”的理念得以有效实施呢?童心,乃童子之心,关注童心的教育就应该以“童子”为本,也就是以小学生为主体,因此,“童心教育”的理念与“生本教育”的理论是精神相通的。郭思乐先生提出的“生本教育”理论,其核心在于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他认为,“儿童是大自然最美好的作品”,我们教师应该明白“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原来是儿童自己,我们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我的理解是,在儿童的教育过程与自主发展中,他们不单是知识学习的主人和主力,也应该是自我管理的主人和主力。因此,在班级管理上,如何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就成了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多年来,在所担任的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我一直在坚持进行“生本教育”的教学实践,同时也借鉴了欧美国家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略,力争把“生本教育”的理论与“合作学习”的方略有机地结合起来。“合作学习”其实是指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重新兴起且广泛流行开来的教学方略。美国合作学习的倡导者斯莱文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托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合作学习的核心是以小组为基本合作单元,在分组时,每小组通常可以由3至5人组成。在课堂上,小组之内的同学是合作关系,小组之间则构成竞争关系。本人的教学实践表明,将“生本教育”与“合作学习”结合起来,在学科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鉴于学科教学方面的收获,我认为,在班级管理上同样可以将“生本教育”与“合作学习”结合起来,以学生为本,在班级内部以合作小组为基本单元开展自我管理,让学生“分组自治”是切实可行的。在这种“合作”思路的启发下,我想到班级管理工作,在班主任的主导下,除了让学生“分组自治”,还可以也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家长的力量来积极参与,因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家校合作”也应该是“合作教育”的重要内涵之一。为此,我积极倡导在班级家委会的基础上组建家长部委,让家长们依据自身所长加入相应部委,大家“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理其事,共同为班级管理与发展做贡献,共同呵护孩子们的成长。至此,由“学生分组自治”与“家长分工协作”共同构成的班级管理“二分”模式正式形成,这种班级管理模式,为实现首都师大附小提出的“童心教育”的教育理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为了增加这种管理模式的可操作性,作为实施主导者的班主任,如何合理地分组、分工,如何科学地选用组长、部长,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与家长的积极性、主动性,这些都是摆在我面前的具体问题。

二、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分组自治,合作竞争

在接过新一轮的教学班之初,我给新班级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七色花”,这个名称源于大家熟知的那个美好而神奇的故事。我期待同学们能像故事的小主人公珍妮那样学会帮助他人,拥有一颗善良的童心;也期待这个班级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神奇”,这种“神奇”的表现之一就是同学们从小开始学会自我管理。为了让“七色花”班的孩子学会自我管理,我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开始实行“分组自治”的管理模式。从一年级开学起就按照每个小组4人的标准,把班级40多名同学分成了11个合作学习生本教育小组,引导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互帮互助,同时要相互激励,相互督促,进行自我管理。借此搭建起小组内合作互助、小组间监督竞争的平台,把品德养成、知识学习、遵规守纪、体育锻炼等都纳入这一平台。就这样,班级管理“二分”模式的第一个“分”(分组自治)初具模样。人们常说,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潜能无限,他们不仅能学习文化知识,也能学习管理自我、管理他人。从二年级起,我鼓励同学们积极自愿参加组长竞选,在全体同学投票产生小组长后,小组成员再自愿组合。在合作小组“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框架内,同学们很快就熟悉了自我管理的模式。在每个合作小组内,我设置一名小组长,4名成员,每人还担任一个学科课程的学科长。在小组之内,组长管理全组各项事务,代表小组向班主任老师负责;学科长负责管理各自学科的事项,向科任老师负责。在小组之间,我采用循环监督的管理模式,把小组成员按顺序编码,让小组同学对应监督前一小组相同编码的同学,学习其长处,指出其不足。这样每个合作小组的四位同学,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每个人都是管理者,每个人又都是被管理者,不但监督管理同组同学,还要监督管理相邻小组的同学。为了使分组自治、合作竞争的机制更具操作性,我还拟定了“三思六行,健康进步”的八字班训,并把这一班训内容分解成多个具体事项印制成“七色花”每周评价单,要求同学们每日记录填写、评价打分。最新的评价单的每日事项有:①今天做得最成功的地方;②今天需要反思的事情;③上课发言次数、是否精彩;④作业书写情况;⑤计算/口算及英汉字词基本功;⑥所看书目及进度;⑦小组同学评价。五天的上课结束后,每周末还要对以上①至⑤的事项进行总结,另外需要填写的一周事项还有:①新的一周的目标;②分享一周所看书目中最有意义的话;③家务劳动情况;④体育锻炼情况;⑤家长对新一周的期望(家长填写)。同学们每天需要反思填写7项内容,每周末需要反思填写9项内容。“吾日三省吾身。”这种优秀的自省品质必须从小养成。这每日、每周所填写的44项内容,既能促使同学们自我反省,也能约束其有效地加强自我管理。每天清晨,我都会批阅同学们的评价单,借此来树立榜样,激励学生做正确的事;发现问题,督促学生改正做错的事。同时,我还把评价单的内容作为每周合作小组评优的重要依据。郭思乐先生说:“教师的最高境界,是‘不见自我’”,“他的核心任务,不是自己‘教’,而是组织学生‘学’、服务学生‘学’”。这种观点同样适用于班级管理工作,我想化用一下说:班主任的核心任务,不是自己“管”,而是组织学生“管”、服务学生“管”。实践证明,“七色花”班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上都能按照校纪校规及老师要求去学习、做事,受到了学校及老师的称赞。

三、让家长来助力:家长分工协作,班家共育

家校合作与班级管理篇9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3)07—0021—01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班主任与所管理班级的学生矛盾重重,工作难以正常开展;有些与其他班主任竞争激烈,影响了正常的同事关系;有些与本班任课教师关系冷漠,工作难以相互配合;有些不服从校领导的工作安排;有些与学生家长不相往来,工作中缺乏沟通和配合。

因此,构建和谐的班集体,创设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构建和谐的班集体,创设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呢?笔者认为应处理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关系。

一、处理好与本班学生的关系

班主任是受学校委托,按照学校的教育要求和班级教育目标,全面负责和主持一个教学班各项具体工作的教师。就一个班级而言,班主任是班集体的培养者、教育者和管理者。

班主任应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遵纪守法,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特别在思想品德、个人修养及学识方面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爱生是尊师的基础,尊师是爱生的结果。作为班主任,应在建立民主平等、尊师爱生的新型师生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班主任应对学生多一点关心,多一点爱护,多一点尊重,多一点期待,对全体学生应公平公正,一视同仁。

班主任应把关心爱护学生同严格要求学生结合起来。通过关心爱护,使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通过严格要求,使学生感受到各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对那些有“问题”的学生,班主任也要坚持以正面说服教育为主,批评时注意场合和方式方法,不能侮辱、讽刺学生,更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二、处理好与其他班主任之间的关系

班主任与其他班的班主任既是同事又是工作上的竞争对手,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创建和谐校园、增进同事之间的团结、提高班级管理质量意义重大。

班主任应有高尚的师德和博大、宽广的胸怀,生活上应互相关心,工作上应互相支持。多一点帮助,少一点拆台;多一点宽容,少一点妒忌;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扯皮。

当自己所带班级成为先进班集体或取得其他成绩时,不能嘲笑那些相对落后的班级和班主任;当自己所带班级各方面落后于其他班级时,要虚心向其他班主任学习和请教,绝不能心怀妒忌,故意贬低别人,以寻求心理平衡。

三、处理好与本班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

要搞好一个班级的工作,单凭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多种力量的协同。其中,任课教师是对本班学生进行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

班主任要尊重每一位任课教师,尊重他们的劳动。班主任应加强与任课教师之间的联系,主动向他们介绍班级和学生的情况,认真听取他们对学生情况的反映和对班级工作的建议,以便统一对学生的要求。并虚心向任课教师学习,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让他们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共同搞好班级工作。班级工作取得成绩时,应首先归功于全体任课教师;发现问题时,班主任应主动承担责任,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四、处理好与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

班级是学校教学和管理的基本单位,学校对班级的管理和领导主要是通过班主任具体实施的。班主任必须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开展工作,认真领会学校领导的工作意图,切实完成领导分配的工作任务。在平时的工作中,应尊重学校领导,支持学校领导的工作。当个人利益和班级利益、学校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以学校利益为重,以学校工作的大局为重。

学校领导的某些做法和要求不符合实际时,班主任应私下向学校主管领导反映,共同协商解决问题的办法,绝不能将矛盾扩散到同事和学生中去。

五、处理好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

在学生的成长历程中,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都摆脱不了家长的影响。家庭是儿童最先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家长的言谈举止、教育子女的态度及方式对其子女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班主任来说,做好学生家长工作,发挥他们的影响和作用,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对于搞好班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家校合作与班级管理篇10

关键词:中职家校合作学生管理共赢策略

中职学校的学生,其思想行为、学习习惯及毕业去向等诸多方面与普通中学的学生有很大的差别。针对这样一个特别的群体,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力量,实现家校合作尤为重要。笔者在近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着力探讨了学校与家长合作教育学生,从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一、明确职责,有利于拓展家校合作领域

要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首先要摆正学校领导、班主任、家长各自的位置,因为他们在不同的事务中担当着不同的职责,只有明确各自的职责后才能更好地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才能更有利于拓展家校合作领域。

1.家校合作中学校领导的职责。学校领导要对家校合作进行宣传、指导、支持和鼓励,使班主任对家校合作充满信心和热情,并能以积极的姿态主动参与家校的合作,营造出学校与家庭通力合作的育人氛围,并要带头参与家校合作整体计划的制订,主持一些大型的合作活动。

2.家校合作中班主任的职责。学校与家长有效地合作需要班主任具备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首先,班主任要学习有关家校合作方面的理论,其次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家校合作会出现许多新问题,班主任应及时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和相关技能,以适应家校合作的发展,为积极促进家校合作工作的顺利开展。

3.家校合作中家长的职责。从理论上说,家庭教育是个体在整个社会成长过程中最关键的教育。现阶段家长应该承担的职责是:督促子女克服学校教育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挫折(如:早读、课间操、手机、吃零食、理发、教考分离等),一旦出现问题,就要密切配合,运用智慧真诚地支持学校工作。

二、注重策略,有利于提高家校合作效益

1.发挥学校优势,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学校应重视发挥家长会的作用,对家长进行系统的,体现时代性、富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让家长通过活动,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作为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家长,虚心向家长学习,努力与家长共学习、同成长,这样才能在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中,不断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为真正提高合作效益打下基础。

2.学校应增强开放性,让更多的家长融入到学生教育进程中。在积极推进新的课程改革的今天,学校应加强开放性,调整沟通策略,吸取国内外先进教育经验,让更多的家长融入教育进程中。如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让家长参与各种“荣誉”的评比呢?如果学生珍惜的荣誉由学校、家庭等诸多方面共同评价,那么教育的合力将会很大。如果学校邀请更多的家长来学校担任教育志愿者,或传授技能,或交流人生,或提供服务等,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家校合作效益。

三、强化人际交往能力,努力提高家校合作水平

教师在家校合作中的角色定位,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与家长合作的能力,如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协调人际交往的能力等。

1.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从目前的家校合作来看,教师的家校合作水平有待提高。如家长会,它是家校合作中比较固定的模式,是家长和教师交流经验、解决问题的有利机会,是教师向家长简单传达学生在校信息的场所。因此,家校合作水平的高低是家校合作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

2.良好的组织能力。教师是家校合作活动的具体策划人、组织者和参与者,是活动资源的开发人。开一个家长会,要布置会场,请家长发言,请学生代表发言,让一部分学生做好服务工作,教师准备汇报材料等,就算进行一次家访,也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所以无论是教师走出去,还是把家长请进来都需要教师去认真组织实施。

3.人际交往的协调能力。教师的工作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家校合作的渠道随时随地因人而异,许多活动在活动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如:一个学生技能竞赛得了奖,如何告知家长,是打电话、发校信通,还是发家校联系卡?如果把喜报寄给社区或单位再转交给家长,效果或许会更好,所以教师应强化人际交往能力,以提高家校合作水平。

四、加强班级管理,构建家校合作的桥梁

班主任在工作中如何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班级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班级管理中,可与家长一同商讨班级管理的计划;定期向家长汇报班级管理工作,征求家长对学校和班级管理工作的建议和意见;针对班级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某些思想倾向和普遍问题,共同研究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和管理方法;组织家长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和体会等加强班级管理,促进家校合作。如与家长共同制定合理完善的制度管理:制度管理要覆盖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要面向全班提出明确的目标,以集体荣誉感增强个人自律的力量。

五、搭建平台,促进家校合作

为了使学校、家庭教育有机结合,作为专门的学校教育机构来讲,应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搭建多彩的舞台,使家长、学生与教师在共同参与的活动中增强沟通交流,从而促进家校合作发展。

1.开展家访活动。为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架起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心灵沟通的桥梁,班主任定期开展“走进学生家庭,走入学生心灵”的家访活动。活动的开展不仅让教师上门宣传家教知识,有针对性地指导家教方法,同时让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在家学习、生活状况,了解家长在教育子女上的做法,为教师与家长全面教育引导学生,开辟了良好的渠道。

2.举办不同主题的家长会。根据学生在校不同年级的学习,开展不同主题的家长会,旨在共同管理学生。如新生班,可举办常规教育主题的家长会,带领家长参观宿舍、实习区,让家长共同参与管理,也可邀请成功教育的家长来校作报告,宣传家庭教育经验;再如毕业班可举办小型的创业市场、技能展及文艺表演,让家长感受孩子在校几年综合素质的提高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