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文化文学文艺的区别十篇文化文学文艺的区别十篇

文化文学文艺的区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49:45

文化文学文艺的区别篇1

一、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理念的学理依据与政策依据

“桂中”是一个概述地域方位的名词,是广西中部地区的俗称。桂中民族地区拥有丰富多彩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如有首批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四绝”———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还有具有深厚历史内涵的麒麟山文化、文化、红水河文化、土司文化,等等。这些民族文化艺术为高校的审美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柳州师专的审美教育中来,推进学校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柳州师专的审美教育也有着一定学理依据和政策依据。

(一)学理依据

民族文化与学校课程教学之间有着非常密切内在关系,高校课程的设置、教学改革与高校传承民族文化的职能的内在关联也有着深层的理论依据。在人类学家的视野中,学校“课程”是“课程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纵观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民族都创造发明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人们将其认为“精华”的部分编写成教材,放到学校中作为“课程”,以便能够进行代际“文化传承”。可见,课程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传承形式,它在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少数民族文化是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民族交往、民族发展和民族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生存与发展受到了极大地威胁。高校特别是民族地区的高校作为传承民族文化主要机构和场所,应当义不容辞的承担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神圣职责和艰巨任务。课程作为高校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主要工具,总是体现着一定社会的文化,将一定社会的文化转化为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与教师的日常交往中,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习得了这些文化。高校审美教育是高校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目标,教师通过选择一些具有丰富审美意蕴的艺术文本和艺术样态作为教学资料,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感受艺术美的生成、理解艺术美的内涵、把握艺术美的价值等各种审美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积极的审美态度,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作为高校特别是民族地区高校的一种特色鲜明的优质审美教育资源,既要传承发展,又要应对文化现代化的矛盾,因此,科学合理的设置既能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又能适合学生接受能力和接受方式的课程,处理好民族文化差异与学校课程多样化的关系,是当前民族地区高校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所面临重大问题。

(二)政策依据

2004年,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呼吁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对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并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中指出:“当前,面临着来自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存环境急剧恶化,保护状况堪忧:大批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文化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一些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民间文艺、技术、礼仪、节庆、游艺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濒临灭绝;许多珍贵实物和资料流失境外;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法律体系尚未建立,民众的保护意识淡薄,保护工作资金短缺。”要求“各级文化部门和财政部门要密切配合,切实担负起责任,并积极主动地与民委、文联等各有关部门加强沟通与合作;同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吸纳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充分发挥文化系统、民委系统、文联系统、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以及有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各个方面的作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同时,“鼓励和支持大专院校开设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专业,大力培养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研究的专门人才,特别是培养一批懂专业、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教学、研究活动。普及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知识,增强全社会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大力推进高校特色办学,强化高校为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服务功能”。《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中也指出:要加强民族地区高校特色学科建设,特别是民族艺术学科建设。因此,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是有着一定的政策依据。

二、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现实可行性

柳州师专地处桂中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这里少数民族文化非常丰富,不仅拥有被首次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四绝”———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而且还有具有深厚历史内涵的麒麟山文化、文化、红水河文化、土司文化,等等。这些鲜活的少数民族审美文化为学校的审美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教学资源。然而,这些具有深厚历史内涵、独具民族特色和极具艺术特色的民族艺术,在现代“工具理性”的冲击下正逐步消失。柳州师专作为处于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地方高校,目前在其课程设置和教学科研中,都缺乏对这些民族文化挖掘、整理、传承和研究,特别是对于以文学艺术为教学重点的中文系,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等方面没有对这些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给予足够的关注,教师在上一些专业基础课如《文学概论》、《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美学》等课程时,更是缺乏对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知识内容的介绍,这大大削弱柳州师专在传承地方少数民族文化和服务地方文化社会发展的功能,也制约了其特色学科建设,特别是民族艺术学科的建设。因此,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学校的审美教育中来,是丰富柳州师专审美教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作用,强化其传承地方少数民族文化和服务地方文化社会发展的功能,进而打造其特色学科建设,特别是民族艺术学科建设的迫切需求。

三、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路径与策略

民族地区的高校教育是民族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是少数民族人们久远历史记忆的积淀,是其灵魂与精神集体表征,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俗性、传承性和民族性。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是地方高校文化教育教学的重要资源,地方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应依托、开发和利用地方少数民族文化教学资源,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地方高校审美教育,培育和突出高校的办学特色。这不仅是促进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开发与高校审美教育和谐共生发展的需求,也是保护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和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使命感的需求。民族教育理论研究专家滕星教授指出,在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作为学校的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民族学校的教育目标与任务:一是让少数民族学生学会溶人现代化主流文化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技能、态度与行为方式;二是保持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缺一不可。要在学制、教学内容、教学语言、教学方法、校园文化等方面具体落实这一教育目标与任务,要做到将二者有机结合。少数民族学校应成为文化多样性的传播与培训中心”[2]。柳州师专是桂中地区唯一的一所师范类高等学府,学校享有“桂中基础教育师资摇篮”的美誉。作为一所民族地区的高等学府,柳州师专不仅要为桂中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师资保障,更要为桂中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因此,在柳州师专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中,将桂中地区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实践,无疑是拓展和创新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良好路径。对于如何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柳州师专的审美教育实践中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路径进行尝试。

(一)全面收集整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

对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收集、挖掘和整理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它需要一个长期持续不断完善的过程。在现阶段,我们对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收集和整理,主要可以采取网络收集和田野调查两种路径。在现代社会中,互联网无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主要来源之一。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查阅和收集到一些关于桂中少数民族文化的资料,如桂中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资料、桂中壮族歌谣和瑶族舞蹈的视频、桂中苗族服饰和侗族鼓楼的图片等。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收集整理,我们可以了解目前有关桂中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现状和一些基本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形态。在充分利用互联网收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资料的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互联网所提供的信息不仅极其有限,而且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因此,我们在全面收集整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要深入到少数民族族群的地进行实际的田野调查。在田野调查中不断的收集、挖掘、整理桂中地区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民族文化艺术,如来宾麒麟文化、忻城土司文化、金秀大瑶山文化,以及壮族的歌谣、瑶族的舞蹈、苗族的服饰、侗族的鼓楼等艺术形式,并整合互联网所收集的资料。同时,将所有资料分门别类建立数据库,为提炼桂中地区民族文化艺术表征提供必要的资源。

(二)凝炼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表征形态

同志指出:“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伟大民族。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对民族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它不断发扬光大。”[3]桂中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其文化艺术丰富而庞杂,因此,我们在对桂中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进行全面挖掘、收集、整理之后,必须还要对其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凝炼出最能代表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形态,使之成为柳州师专课程教学资源的一部分。比如,桂中地区忻城县所保存的土司建筑是全国保持最为完整的土司文化遗址,是桂中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文化形态之一,享有“壮乡故宫”的美誉。然而,土司文化是集“精华”与“糟粕”于一体的民族文化,从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来考察忻城土司文化,无疑它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精品之一,而从土司制度的内涵而言,它确实存在着诸多“糟粕”之处。因此,我们挖掘、整理、提炼桂中土司文化艺术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到深度挖掘,全面整理,另一方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桂中土司文化中的具有很强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民俗文化、建筑艺术、绘画艺术等作为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的重点。正如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到“要做好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时所说:“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又如,桂中地区的苗族和侗族都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在课堂教学课程教学中,我们不可能对其进行面面俱到的讲解和分析,只能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精华部分。因此,在全面挖掘、收集和整理桂中地区的苗族和侗族文化艺术的过程中,要提炼出既能彰显它们各自身份又具有艺术美感特征的民族文化艺术形态。无疑桂中地区苗族绚丽多彩的服饰艺术和侗族独具特色的鼓楼建筑艺术和芦笙艺术成为了这两个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表征形态。

(三)多维度论证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可行性

桂中地区拥有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为柳州师专中文学科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丰富教学资源。而如何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融入到具体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来,并形成具有一定操作性的教学模式加以实施和推广,则需要在理论上对其进行严谨、充分的论证。诸如中文学科课程建设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内在关联、高校审美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开发相融合合理性、高校教学科研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之间必要性、桂中少数民族文化的地域性、特殊性与柳州师专中文学科建设现实性的契合关系,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从学理上做出深入明晰的阐释,才能为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可行性提供学理上的依据。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然而,理论的前瞻性与现实滞后性和特殊性之间有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冲突,因此,从在学理的维度论证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高校审美教育可行性的同时,还必须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教育方针政策与规划纲要等方面进行论证。此外,我们还要对柳州师专所处的现实境遇、学校的办学的指导思想和办学特色、中文学科的课程设置与学科优势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从而为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提供现实依据。

(四)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实践

在全面收集整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凝炼出能够表征桂中各少数民族文化的艺术样态,将为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具体实践提供了教学资源上的保障;而从学理、政策、校情等多维度论证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可行性,将为其教育理念的实施提供有利的支撑。就桂中少数民族文化如何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实践而言,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来展开。

1.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传统的课程教学中来。高校的课程教学是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主要路径之一。目前,在我国高校中文学科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各高校都会开设“文学概论”、“美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等传统课程,尽管不同版本的教材在有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由于这些教材的编写者考虑到“全国通用”的视域,他们在教材内容的编排和教学内容的选择等方面却是大同小异,在这些传统的教材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往往处于一种“缺席”的地位。柳州师专作为桂中民族地区唯一的一所高等师范院校,有着得天得厚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挖掘和传承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也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然而,就目前学校中文学科的教学实际而言,缺乏对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应有的关注。例如在“美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一般是按照美学理论的既有的基本体系,着重对“美的本质”、“审美经验”、“形式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审美范畴”、“美感”、“审美教育”等一些基本理论概念进行学理上的分析,再结合教材中列举的一些典型的艺术形象对它们进行讲解,很少结合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进行分析和解读。这种“美学”课程的教学方式无疑会游离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审美体验之外,学生除了了解一些艰涩的美学概念和“古典”的艺术形象,很难从“美学”教学中获得切身审美艺术的“美感”,从而导致“美学”课堂教学缺乏生机与活力,无法真正实现审美教育与审美交流的目标。如果我们在“美学”课程教学中能够“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将桂中地区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融入到“美学”教学中来,适当的选择一些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案例对一些基本的美学理论的内涵进行具体阐释,同时又能从理论上对一些具体鲜活的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进行学理分析,这样一方面使得一些晦涩的美学概念不会显得空洞无物,另一方面使得学生能够切身的体会到身边鲜活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是作为一种美的存在,形成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深度审美交流,使学生在感受美、体验美、认知美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美学”教学的审美教育,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意识。

文化文学文艺的区别篇2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nana699”为你整理了这篇文联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区文联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中心履行职能,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并取得良好成效。

一、2020年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工作亮点

(一)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深入,党建工作得到加强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结合每月“党员活动日”、理论中心组学习,深入学习党的、五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提高全体干部职工政治理论水平。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利用全体职工会议、党员会议组织干部认真学习中央八项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员处分条例》、《党内监督条例》等。认真运用“第一种形态”开展“四项谈话”工作,今年以来,区文联党组进行集体谈话8次,达到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的效果。

(二)开展主题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弘扬主旋律

1.积极开展各门类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春节前夕,区文联组织了市、区书法志愿者15名,深入东龙镇闭村、黄练镇新谭村、黄练镇莫村、覃塘街道05街等地,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送春联活动,累计向群众送出5000多幅春联,给群众送去了节日的温暖和祝福。5月27日,贵港市文联、覃塘区文联联合到覃塘区实验小学、东龙镇义合村开展美术进课堂、文艺村舞蹈辅导等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爱好与特长,提升文艺户的创作的水平。10月28日,区文联会同市文联组织书法协会、美术协会、舞蹈协会等12名文艺骨干到覃塘街道中心小学开展“文艺进校园”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在校学生文艺素质,助力学校美育教育。

2.组织文艺志愿者积极开展抗击疫情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村屯文艺工作者主动作为,配合区委区政府积极开展抗击疫情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共有约3000名基层文艺工作者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参与抗击疫情,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积极搭建文艺交流平台,开展各种文艺活动

1.开展文艺培训活动。11月,区文联在覃塘高中举办覃塘区文学创作讲座暨潘大林小说作品分享会,邀请到贵港日报社原社长、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作家潘大林前来授课,并作题为《文学,人性的无限展现》的专题讲座。12月,组织全区书法家协会会员到广西美术馆开展书法现场观摩培训学习活动,拓宽我区书法家协会会员视野,提高会员书法创作水平。

2.开展文艺采风活动。7月,广西多民族作家50多人走进覃塘采风,感受覃塘荷文化、壮文化的魅力及我区壮族山区的现代农业气息,通过“芭莱诗会”的集体采风,挖掘覃塘民族文化,展现覃塘的风采。邀请广西区内知名摄影家以及贵港市摄影爱好者共40多人,在覃塘区开展2020“荷美覃塘”杯广西摄影大赛采风创作活动,以摄影的艺术形式充分展现覃塘区在经济建设、工业发展、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城镇建设、民生党建等各项工作成就。

3.各协会开展各类文艺活动。4月,作家协会组织会员深入学校开展“决胜小康奋斗有我”读书分享会活动,共举办读书分享会30多场。5月,民间文艺家协会在荷美覃塘景区建立壮文化传承基地,定期每周六组织民间文艺会员在基地举行一次专题山歌会。6月,美术家协会在荷美覃塘景区文创中心举办2020“水墨荷风”美术作品展。7月,区书法协会联合贵港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在我区党校举办“向经典致敬”青年书法临创展。11月,音舞协会在各中小学开展“立德杯”体育艺术节——校园才艺“十个一”展演。12月,摄影家协会在贵港市图书馆一楼展厅举办2020“荷美覃塘”杯广西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展。

(四)全力打造“荷美覃塘”文化品牌

1.开展“三月三”活动。今年农历“三月三”,区文联在国家4a景区“荷美覃塘”、广西5a级乡村旅游区——蒙公灵归宝山“网红”长城、覃塘布山古郡举行山歌对唱活动,采取网络直播+新媒体小视频等形式开展线上对歌以及互动活动,向各族民众介绍覃塘壮话山歌的独特魅力和覃塘人民建设壮美广西的精神风貌。

2.配合“荷美覃塘”开园工作。6月,区文联积极配合做好我区第七届荷花节开幕的各项筹备工作,担负了开园仪式、“荷美覃塘”杯广西摄影大赛、荷文化美术作品展、现场书画等活动,为今年“荷美覃塘”开园活动营造热烈氛围,努力提升覃塘区知名度和美誉度。

3.配合我区创建全域旅游工作,在景区大力营造荷文化氛围,共悬挂荷文化作品30多幅(首)。积极开展荷文化挖掘工作,组织作协、民间文艺协会到覃塘街道、蒙公民中开展荷文化采风5次,挖掘收集相关资料。

(五)抓好文艺精品创作

编辑出版一期文艺刊物《荷香》,收集到全区社会约稿及文艺采风创作作品200多篇,出版了70篇。作家协会创建了《荷香》、《布山诗群》公众号,共收集到诗歌、散文、山歌等文艺作品150余件,了5期抗疫文学作品,其中邓东喜的《我爱你——致疫情中的人们》入选全球华人疫诗作品朗诵会。民间文艺家协会举办了抗疫山歌短视频、禁毒山歌短视频,以及非遗文化展网络云直播,创作并演唱山歌200多首。组织作家协会会员参与2020年度贵港市重点文学创作人员和重点文艺创作扶持项目报送工作,共有4篇作品推荐报送,分别是翚飞最的《火焰》(诗歌)、黄伟宁的《烟雨故园》(散文诗集)、覃红梅的《破茧》(长篇小说)以及韦宁清的《荷香满城》(散文集),努力打造我区文艺精品。其中,作协黄伟宁获得贵港市2020年文学创作人员扶持,韦宁清的《荷香满城》(散文集)于2020年10月在团结出版社出版。作协贾燕平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成为覃塘区首位中国作协会员。组织举办“我的覃塘扶贫故事”主题征文活动,评出优秀作品100篇。摄影协会4幅作品获部级奖项,28幅作品获省级奖项,19幅作品获市级奖项,54幅作品获区级奖项,其中,李成伦的《战役者》、《我们一起抗疫》获2020年“中国力量、战‘疫”短视频电视纪录片全国大赛一等奖,梁敏敏的《码头之夜》、覃博艺的《秘境八台峡》分别获2020“荷美覃塘”杯广西摄影大赛一、三等奖。书法家协会温小甜的篆书《不忘初心绣大川》入展“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2020广西艺术作品展。音乐舞蹈协会创作一首荷主题歌曲《映日荷花别样红》,由谭飞飞演唱,作为报送自治区基层文艺汇演节目之一。

(六)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和脱贫攻坚工作

1.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根据招商工作领导小组《覃塘区2020年全面开展产业大招商冲刺年工作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今年,区文联联合区科协、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开展了4次走出去招商工作,并成功引进和签约了贵港市万卉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覃塘区石卡镇陆村投资建设火龙果种植项目,完成2000万元招商任务。

2.积极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根据区委、区政府的脱贫攻坚部署要求,今年区文联继续选派2名第一书记陆剑益、韦铁杉和1名工作队员梁雪驻村开展扶贫工作,今年,选派的3名驻村工作队员均获得了市委组织部表彰,被评为全市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先进个人。同时积极帮助帮扶村东龙镇闭村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了免费送春联、文艺辅导进村屯活动。此外,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到扶贫点东龙镇闭村村开展党建结对共建、入户走访活动,开展闭村“补短板、强弱项、促整改”专项调研和“深入基层帮扶助推脱贫攻坚”主题党日等活动,全面通过自治区“四合一”检查验收。

二、存在问题

(一)指导协会工作力度不够,各协会开展活动形式内容缺乏创新。

(二)文艺人才短缺。特别是能拿出重头文艺作品的专业人才短缺。

(三)我区荷文化、壮文化的挖掘和提升还有待加强。

(四)激励机制不完善,缺乏文艺创作的动力。

三、2021年工作计划

(一)学习贯彻党的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五中全会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各文艺家协会的特点和优势,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五中全会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文艺工作者的首要政治任务来抓。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围绕区委、政府的工作部署,组织带领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重点工程、乡村振兴、旅游开发等现场采风、调研,更好地为区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

(三)着力打造文艺精品。通过举办培训学习、交流观摩、文艺采风等活动,提升协会会员创作水平,推出更多的精品佳作。

(四)组织各协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一是开展惠民服务活动,以文艺辅导、文艺演出等形式,组织开展“文艺下乡”志愿服务活动,主要宣传党的惠民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二是全力打造“荷文化”品牌,组织举办书画摄影作品展、三月三、“荷美覃塘”开园等“荷文化”活动;三是继续编辑出版《荷香》杂志,做到精益求精,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我区文艺事业。

(五)提升文联协调、联络、服务职能。继续做好会员发展工作,使各协会在自己的领城发挥作用,抓好各协会的工作,通过协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活跃城乡文化。

四、对区委、区政府的意见建议

(一)建议建立出台文艺创作激励机制相关政策,每年对文艺创作有突出成绩的作者予以奖励。

(二)每年扶持一批有创作潜力的各门类文艺作者,培养文艺创作人才。

(三)加大对文艺创作的经费扶持力度,进一步推动繁荣覃塘区文学艺术事业。

文化文学文艺的区别篇3

关键词:艺术人类学;拉萨;居住文化

一、艺术人类学的性质以及发展概况

(一)艺术人类学的性质

艺术人类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其研究对象和内容是艺术学的,研究的方法和视角是人类学的,较多的吸取了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方式,总言之,艺术人类学就是以人类学的方法研究艺术。艺术人类学较之于传统的艺术学研究更关注的是艺术的全球性和全人类性、社会性与文化性。艺术人类学包括了对人的研究视野,对从事艺术创作的艺术家、艺人们以及各种艺术群体的研究。艺术人类学注重人类学的田野工作、艺术学以及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二)艺术人类学的发展历史

艺术人类学发展分槿个阶段:古典主义时期,十九世纪末至一战前,这时期研究主要关注地域风格和图样的起源、进化与传播等问题;现代主义时期,一战至二战之间;后现代主义时期,二战之后,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早期,人类学和艺术学的关系经历了从相容到排斥的转变,成规模的艺术人类学研究是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的。古典主义时期的艺术人类学主要包括古典进化论学派及传播学派,这一时期的艺术人类学试图论述人类艺术的起源及想象中的人类早期的艺术发展史和演变史,人类学家的共同特点就是他们大多依靠文献和旅行者们的游记来推测人类过去的历史。现代主义时期阶段的人类学领域出现了文化相对主义与功能主义、结构主义等学术流派,这一时期人类学家的任务是从其他的文化中获得第一手经验,提倡进入田野。人类学家常常将艺术看成是文化的附属品,认为艺术是社会结构的一种展现方式或是生理的自然需求,当时的现代艺术也追求对科学规律的寻求。后现代主义时期是对所有“现代”认识的批判,在这一时代人类学越来越关注文化中的艺术现象,艺术学也越来越需要人类学的思考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艺术人类学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特视角并自成体系。[1]

二、拉萨城关区塔玛小区居住文化

笔者在拉萨已将近一年,并定居于塔玛小区附近,每外出游览时观察拉萨民居建筑发觉塔玛小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正值修完艺术人类学这门课程,生发学以致用的想法以对笔者生活环境进行研究,借此抛砖引玉期望得到更多专家学者的意见,我便开始了我的田野考察。

塔玛小区位于拉萨市城关区纳金乡大学新校区斜对面,这一天遇见一位穿藏装的老者,说明了我的来历后,老者热情地告诉我“塔玛”是红旗的意思,这里曾经名为冲拉村,特别穷困,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冲拉亚岁”非法活动死灰复燃。(我查了一下“冲拉亚岁”就是为分裂主义总头子十四世达赖庆贺生日、祈祷、祝福的非法活动。)这期间打架、斗殴、交通事故多次发生,导致民众生活受到极大的恶劣影响,1999年政府取缔了“冲拉亚岁”非法活动,并带领全村人民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创建了小区、旅馆、农家乐、花卉市场等村办企业。并且村民们一致要求要将不光彩的“冲拉村”改名为“塔玛村”。说着老者脸上泛起了笑容,还不忘夸两句共产党好,让他们家有了富足的生活。

笔者观察发现塔玛小区多为四层的独门独院,一排排的民居排列整齐,主楼是楼房、两面为一层平方、一面是隔墙这样四面相围、中间是庭院。土石结构的外墙是白色的,而窗框和窗台则为黑色,房屋多为平顶并且屋顶的女儿墙也会刷一条红色的装饰纹带并绘有白色的金刚结纹样,这些颜色装饰多与宗教有关,红色在藏族的宗教色彩观里象征火、白色表示白云,以此表达吉祥的愿望。院里面还有水井。在这个小区里,一二楼多为私人开的旅馆,这些商人来自四川、青海、甘肃,以四川居多。三四楼是居民居住的。笔者有幸去一位藏族妇女家里参观,住在三楼,所以这里主要讲藏族即三四层的居室陈设与装饰。她家居室分为了五间房,分别作为卧室、客厅、经堂、厨房和贮藏室,其中经堂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供奉神佛。在客厅靠窗的位置沿墙摆放藏式沙发,沙发上整整齐齐铺放着卡垫,在沙发的中心有一张称为“觉孜”的藏式矮桌,大概齐膝高度,三面镶板一面为两扇门,桌腿造型很别致,形似狗腿,藏桌表面绘有花卉式的吉祥图案。正对着沙发的就是藏柜了,女主人告诉我藏柜分为“比岗”、“恰岗”等[2],“比岗”一米多高,上部对开门内镶玻璃,大多放在居室的一角。“恰岗”为“双柜”的意思,即要成对摆放,大多放在居室的正面,并且佛龛可摆放于“恰岗”之上,由此可判断女主人家的藏柜便是“恰岗”了,除了靠墙的那一面外其他三面均画有八祥徽、仙鹤等吉祥图案,因她家有专门的经堂,“恰岗”上就没有摆放佛龛,摆放的是液晶电视,大概看了一眼经堂供奉的是“师徒三尊”塑像,塑像前还摆放了三排铜制净水碗,每排7个。厨房是单独的房间,火灶是有烟道的连体灶台设在与门相对的墙的正中位置,靠近灶台的墙壁上挂放有铜制水瓢等器具。主人告诉我她家的陈设是大多家庭的基本陈设,是大家沿袭下来的习惯。

这里也不得不讲一下最有特色的大门,大门由门框、门楣、斗拱组成,门楣连着斗拱,斗拱用蓝、红、绿三色彩绘,门楣上也烫着金符咒,上方有一个凸字形状,是为了可以作为供奉主人崇奉的神佛或圣物的佛龛,最顶上还安放一对牦牛角或白石,以示辟邪,门框边的墙体用黑漆涂烩,上宽下窄。每家院墙上都会整整齐齐的堆放柴火,因拉萨供电历史不久,堆放柴火是传统烧木柴习俗的延续。在这些民居院子前排的屋顶四角挂有称为“塔觉”的五色经幡,上至下分别为蓝、白、红、黄、绿五色,象征着蓝天、白云、红火、黄土、绿水,还印有经文。

三、结语

艺术人类学从地理空间上艺术人类学提醒人们除了人类以往文明的中心地的艺术以外还有其他地区的土著民族的文化和艺术;从时间上将以往的世界艺术史从古埃及艺术、美索不达米亚艺术、古希腊艺术、古罗马艺术开始提前到从旧石器的狩猎艺术和采集艺术开始;从社会分层来看不仅以欧洲、上层的文化艺术精英为中心,更以下层艺术为中心;从社会文化看艺术人类学不仅以全球性的眼光来平等的看待人类不同历史时期以及不同民族地区、不同社会阶层中的各种艺术,同时也把艺术作为一个与社会各部分相互联系的整体来看待。运用艺术人类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塔玛小区已有汉化的迹象,像客厅放电视、床是席梦思等,从一个侧面说明经济的发展,但大体上保有藏族传统特色,如藏式家具、家具上的装饰图案、房屋的装饰等都带有藏族工艺美术的特征。由于笔者自身知识水平所限,对拉萨居住文化研究深度不够,还请专家指正。

【参考文献】

[1]芳李莉.艺术人类学的本土视野[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4.

文化文学文艺的区别篇4

1.1文化空间与非遗博物馆建筑“文化空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遗使用的一个专有名词,是用人类学标准界定的非遗代表作的重要概念,其“既有物化形式(地点、建筑、场所、实物、器物等),也有人类的周期性的行为、聚会、演示等”②。博物馆语境中的非遗除物质载体之外还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以及语言、记忆、音乐、口头吟唱等③。非遗博物馆建筑本身应该是能传承该项非遗除物质载体之外的文化空间(culturalspace),或者能充分体现和激励该项非遗文化空间的发展,使得博物馆以更平等的姿态投向以往被忽略的文化群体和资源,从官方保护发展到公众自发投入的文化认同,实现非遗的可持续发展。

1.2以传承为主要目标的博物馆建筑新功能内涵“非物质遗产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活态文化”④,这就要求针对它的保护不能离开“人”的活动因素孤立存在。传统博物馆学注重以物为核心的“物质遗证(materialevidence)”⑤,而“新博物馆学”理念倡导关怀地方社群,注重多元文化交流互动的特点,逐渐修正了传统博物馆奉行不逾的“典藏—研究—展示—教育”的功能⑥,这与非遗保护“活态文化”传承发展的需要相匹配。非遗博物馆既需要保存有形遗产,承载起博物馆的“教育、休闲、娱乐甚至大众的精神依归等社会职能”⑦,在新博物馆学的理念支撑下更需要向以人为中心转变,将真正传承该项非遗的人、团体和社区作为博物馆的主要服务对象,进一步拓展出新功能,成为传承人使用、收集、保管、教育研究、展陈、观众参与互动及多元文化交流的复合化空间,使得博物馆建筑与城市、社区、公众发生关联,为非遗的传承创新创造发展空间。非遗博物馆不再是一个只针对观众设计、以文物为中心的“文化化石”,而是将非遗保护工作的自还给了这些文化原生地的传承人,回归到社区基层,回归自然和社会。从新博物馆学的视野出发,非遗博物馆建筑承载着传承和发展该项非遗的文化空间的使命,由以物为中心向以传承人为中心转变,在满足传统博物馆功能的基础上,发展出多元功能的复合化空间,构建出一种以传承为主要内涵的博物馆体系。

2广州市粤剧艺术博物馆建筑设计中的新功能内涵思考

2009年,有着“南国红豆”之称的粤剧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这也是广东省至目前为止唯一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保护和传承处于濒危状态的粤剧艺术文化,广州市决定于粤剧起源发祥的广州市荔湾区择址筹划立项建立粤剧艺术博物馆(以下简称粤博馆,图1)。

2.1粤博馆建筑设计的空间特征当把“粤博馆建筑本身应该是能传承粤剧的文化空间,或者能充分体现和激励粤剧文化空间的发展”作为建筑设计中空间营造的核心目的时,我们开始思考:究竟怎样的具体空间形式和空间氛围最适合作为传承粤剧的文化空间形式。当我们开始沿着时间线回溯承载着粤剧诞生及历史发展记忆的种种空间形式:红船、江畔、村口、戏棚、园林、剧院等等多种空间母题的可能性开始出现;当我们以空间视野回顾粤博馆选址——荔湾涌沿岸周边的历史空间形态时,发现一个关键词从粤剧发展历程的时间线中跃然而出——“岭南传统园林”(图2~3)。19世纪前后,伴随广州经济的繁茂,在荔湾涌沿岸曾涌现过大量的行商园林,传承了源自中原的文人审美、又杂糅了来自西方的装饰异趣,形成别具一格的岭南传统园林风格。而当时粤剧艺术正处于从江畔的民间社戏这种临时演出空间逐步进入剧院一类的专业演出空间的过渡阶段。在剧院成为粤剧演出主流之前,行商园林正好充当了粤剧高端演出的最佳载体。在老城里的行商园林中,唱一折子粤剧刚好重现了当年广州行商私家生活的活色生香。如广州历史上著名的海山仙馆是荔湾区的大型水景历史名园,在“广逾百亩”的大湖面上,“离大殿十数步外湖中水面有戏台一座”⑧,曾经的粤韵余音就曾在岭南园林中回响。可以说以一座荔湾涌泮的岭南传统园林作为在广州老城区传承粤剧艺术的文化空间的外化形式,应该是非常恰当的选择(图4~5)。

2.2粤博馆建筑设计的功能架构在最初的设计任务书中,粤博馆的功能架构被定义为:展览、演出和培训的2+1模式。2+1模式已经将粤博馆的功能与粤剧的特性相结合,能够充分体现粤剧艺术的特性。但从新博物馆学的角度再思考粤博馆的功能,2+1模式还不能完全实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研究、教育、公共参与等功能。基于此,建筑方案将粤博馆的功能架构进一步丰富,定位为:“展览、演出、教育、研究、公共参与、世俗生活”六大板块。功能架构的核心目标为传承与发展。

(1)展览粤博馆中的展览功能所面临的挑战在于粤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文物级的实物展示物,较多的展示品都是年代较近的演出道具,历史展品多为复制品和文字图片材料等。若以传统博物馆眼光衡量,会有展览内容单薄之感。若从新博物馆学角度,“应从更为广泛的角度收集藏品,围绕社区与其文化、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组织起来。其收藏除实物外,还包括视听材料、文件、物质场所、传统仪式、口述史和社会关系等”⑨。为适应粤剧的非遗特性,展馆建筑空间考虑将粤博馆中传统园林的整体氛围延续至展厅之中,多设园林渗透和室内布景,有在园中观展的意境,丰富观展体验。展览方式多采用文物展陈、数字化多媒体互动、实地体验互动等形式,参观者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以多元互动的形式主动参与体验粤剧之美,展览功能成为公共参与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传统园林多感官体验的精神一脉相承(图6)。

(2)演出粤博馆建筑方案为粤剧艺术提供多样的演出平台:250人规模和50人规模的大小两个室内剧场提供专业的粤剧演出空间;在几组私伙别院中提供的小戏台还原了传统戏曲艺术与茶楼酒家结合的堂会场景;面向荔湾涌两岸公共空间的濠泮戏台以粤剧演出作为纽带将园内园外空间融为一体;向市民开放的屋顶花园和沿涌一带环境都是民间私伙局表演的理想空间;独立小院的别院声歌为研究教育功能提供演出场所,别具一格;而演出功能的核心在于中心园林主景——广福台。广福台是向现存最早粤剧戏台——佛山祖庙万福台致敬的景点,其建筑装饰为全园最繁盛之处,是一座真山水中的粤剧大舞台,可谓粤博馆全园点睛之笔。在其中演一出粤剧,可供全园观赏,结合晚沙湖湖景,再现了“红船晚沙看琼花”的往昔看戏氛围,重现了岭南园林艺术和粤剧艺术的历史关联。

(3)研究和教育在非遗传承工作方面,粤博馆同时是一个专业的研究平台和教育基地。粤博馆主馆中设置了相应的研究空间和学术交流场所,同时粤博馆本身提供粤剧研究的资料库和数据库的网络交互功能,为粤剧艺术的学术研究与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实现研究的开放和开放的研究。粤博馆建筑方案在主展馆中设置了兼具临展与教育复合功能的多功能空间,可根据具体需求灵活支配,而相应的粤剧教育工作同时将作为粤剧文化展览的组成部分;专设的别院声歌小院交通独立,专属为研究教学服务,粤剧专业人士可在不受游览干扰的传统园林空间中进行艺术创造与交流。博物馆主要为粤剧剧场体验、数字多媒体展映、社区公益等活动提供传承场所,成为广大市民、社区开展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及保护的“社会课堂”。

(4)公共参与粤博馆建筑不仅为专业传承人提供研究与教育平台,同时希望通过建筑的开放性设计为民间传承人提供足够的自发性活动空间,如濠泮戏台和一涌两岸的公共空间、对市民开放的天台花园都是民间团体自组私伙局的良好场所;粤博馆专门搭建一条市民穿越通廊,在不改变市民步行习惯的基础上与市民共享园中美景;多功能厅以半开放的形式与市民通廊相连,可同时承接社区文化活动;主馆中的50人规模小剧场以怀旧剧院的形式再现20世纪初广州剧院的氛围。粤博馆通过互动体验式展览功能和多样的演出空间推广粤剧艺术,重新唤起市民对粤剧艺术的喜爱,为粤剧发展积累更多的民间传承人。粤博馆以公共参与作为主要功能之一,力在营造一个开放性的文化交流平台,为粤剧在时展中营造一个亲民的艺术形象,发挥没有围墙的“社区博物馆”功能⑩。它不仅是社区历史、环境、现状的收藏、研究与展示中心,更是一个开展构建社区的共同记忆、加强群体认同、激发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性活力、社区公益性活动的中心!。

(5)世俗生活粤博馆结合园林共设有六组别院,一是呼应传统园林园中别院的布局形式,二是为粤博馆提供六组在闭馆时段可独立经营的私局别院。晚间粤博馆闭馆之后,六组别院提供高端私房茶膳,粤剧艺术则以堂会形式传承于其间。六组别院中靠近南入口的茶楼别院是常年全天经营,把老广州引以为傲的饮食文化带入粤博馆中,在提供博物馆餐饮休息功能的同时还原往昔品茶听戏的传统世俗氛围。六组别院的经营可保证粤博馆的日常运营,实现经济自循环,具有经济可持续性。在博物馆中引入经营功能是对传统博物馆功能的突破,是方案的争议点。但在粤博馆中再现堂会演出和茶楼听戏的传统生活场景,正体现了粤剧艺术与岭南世俗生活密不可分的关联,体现了非物质遗产的“活态文化”特点,为粤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营造了具有真实性的文化空间。

3结语

文化文学文艺的区别篇5

这次会议给艺术工作者带来了很大的鼓舞,为贯彻落实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的讲话精神。10月21日,在海淀区政协主席彭兴业的提议下,海淀区政协和海淀文联共同召集了海淀地区的各界艺术家,在至高美术馆召开了“海淀区政协文化艺术界专题座谈会”。艺术家们热情高涨,为海淀区和中关村的文艺发展建言献策,并说出了他们在艺术事业上的美好愿景。总政歌舞团青年歌手泽旺多吉则在会议现场用歌声表达了自己的心愿。海淀政协常委、文联主席、《中关村》杂志社社长卫汉青主持了座谈会。

海淀应该在“三山五园”之外寻找更多可能

米良(海淀区政协常委、北京至高美术馆馆长):

中国文化发展一路走来到今天,我用三个字来形容:不容易。就以我们海淀区的文化艺术发展来说,长时间以来,海淀的文化好像一直在谈“三山五园”。但我认为“三山五园”是历史的东西,今日的海淀应该有我们自己的文化品牌。如果要让海淀的文化得到充分的发展,一定要重视和吸收文化人才。打造出有别于798、宋庄等艺术区的文化招牌。

我建议海淀未来的发展不要光围绕“三山五园”和西山文化创意大道,应该发散思维,寻找更多可能。

艺术创作不能“自娱自乐”,要接地气

雷达(北京市人大民族宗教华乔委员会委员、人大代表,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多年来文艺的发展,特别是我较为熟悉的音乐界的发展中已经沾满了“铜臭气”。许多创作都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创作完就完了,作品再也得不到传播。我们要努力改变文学艺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价值观。为此,我有几点思考:

第一,我们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的价值观怎么样形成一种信仰,深入到我们的骨髓里面去?这就要让我们经过各种各样的考验,思考文艺怎么样真正为人民服务。比如我们音乐界,很多作曲家以炫技作为自己的特征,把作品创作得很怪,普通百姓根本理解不了,也欣赏不了,这就成了音乐工作者的自娱自乐。

第二,我建议政府把海淀的各类文化,包括民间文化都进行一次统计,把一些好的文化拿出来,去申请北京市的文化发展项目资金,一旦申请成功,这些资金就可以支持我们做很多轰轰烈烈的事。

文艺工作者的骨子里应该有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

朱定真(海淀区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北京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团副总经理、中国纪录片委员会副会长):

召开的文艺工作者座谈会的消息传开后,我感觉到文化艺术的春风来了,我不知道这能不能叫一次文艺复兴,但这次座谈会的确给中国的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以最大的鼓舞。

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速度飞快,经济文化水平都在不断提升,但是许多人对科学的认知还很浅薄,如果仅仅靠科学家来传播科学,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应该把科学融入我们的作品里。我们也应当设法奖励或者支持一些能够传播科学的文艺作品。我认为,文艺工作者应该在创作理念上就有所转变,让自己的骨子里有这种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

艺术创作应深入生活,充分展现生活与人性

孙晓材(海淀区美协副主席、北京林业大学艺术系教授):

谈艺术为什么人服务,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重要。艺术是作为一种精神概念来对社会服务的。艺术家一定要深入生活,我就经常采风,而且在全国的很多地方建了画室,这样方便我到各地落脚,采风是我艺术创作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我也在法国呆了三年,就是为了学习西方的艺术,了解当地的风土民情。

我从自己的一些实践中体会到,现在社会经济在突飞猛进的发展,艺术家其实也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现在很多画家不是真正去从人性的角度从事艺术工作和创作,没有把人性的东西表达出来,而是为了展览而展览,或者为了弄一个什么会员而创作,这种方向是错误的。怎么样来规范和调动起艺术家,特别是书画家的一些创作热情,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打造区域品牌艺术活动,让艺术家与艺术爱好者亲密接触

马爱华(海淀区书协秘书长):

前两天我在中国美术馆参观了一次建国65周年的馆藏展览,看到了那些50、60年代的画家的作品,这些作品过去都是我在教科书上看到的,现场观看,感觉非常震撼,每一幅作品都非常精彩,每一幅画都代表了那个年代。我那天早上9点过去的,直到下午2点才看完,这样的作品才真正值得我们看。

我们能不能在海淀区,建立一个艺术园区,或者一个品牌的艺术活动?并以此为出口,将知名艺术家请来,让艺术院校的学生和艺术爱好者与之亲密接触,听艺术家的讲解。这不仅很接地气,而且对艺术教育会起到非常好的推动作用。

艺术策展人是艺术传播和发展的杠杆

蔡群(海淀区政协委员,北京大圆圣慧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博士):

我认为,在推动艺术发展方面,我们要借鉴西方的管理体系,不能让艺术家直接面对市场,我认为政府应该起到一定的桥梁和推动作用。

我们除了要鼓励和帮助艺术家外,还应该去关注一些拥有策展等多样才华的宏观性人才。目前这样的人才非常稀缺,我们海淀能否开个先例,出台一个激励这类宏观性人才的政策,鼓励更多的人来尝试做这样的工作。他们是推动艺术传播和发展的有力杠杆。同时政府也可以做企业与艺术家或者策展人之间的桥梁,让企业家承担一些文化责任,可以用以企业家或者企业名称冠名的方式来激励他们出资为艺术服务。

艺术家应该重视作品的文化内涵

卫汉青(海淀区政协常委、海淀区文联主席、中关村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作协会员):

改革开放以来,文艺百花齐放,这个事情不能否认,也充分地肯定了这一点。但是现在也有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在文艺作品中盛行,而且有的时候,这些内容还占据了主角。

在语言类的艺术中,小品和相声深受观众喜爱。尤其近年来,在春晚看赵本山的小品成了很多观众的期待。赵本山在改革开放后的小品上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和贡献,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很多笑声。但是从《卖拐》之后,他的作品中有些并不是非常积极向上的内容,例如“忽悠”在无形中被广为流传,现代的文艺作品宫廷戏太多沉酿于封建专制的东西,缺乏向前看和面向未来。

其实,越是在影响力大的媒体和关注度高的节目中,越应该重视文艺作品的内涵。同时,越是出名的艺术家也越应该注意创作内容为广大群众带来的影响。文艺作品应该最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应该有一种感化人的作用,成为一个时代的旗帜。所以艺术家应该表现一个时代、一个地域以及一个民族中最积极的部分,这样才能让这些积极的精神被广泛传播。

用“音乐大篷车”给老百姓带来精神大餐

杨华(海淀区政协委员、军乐团演员):

我是一个军队的文艺工作者。2002年,我在中国剧院举办了一场音乐会,之后,我把所有的收入捐给了动物园。去年,我又定制了咱们中国最大的“音乐大篷车”,并把它开到了海淀公园,在那里举办了一场我的个人独唱音乐会。当天自发来的老百姓达到七千多人,现场没有警察,也没有保安来,但秩序井然。这场音乐会完全是公益性的,我认为这是我在政协当委员以来给海淀做的一个贡献。

总书记在座谈会上讲了好几次“为人民群众服务”,我也觉得文艺工作者为人民群众服务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我执着于“音乐大篷车”的初衷。

艺术工作者应“传递正能量,践行价值观”

刘俊京(海淀区政协委员、中国书协理事、北京书协副主席、海淀书协副主席):

的讲话特别强调“正本清源”,艺术要传递正能量,要植根于人民。我最清楚书法界,这些年书法界跟风的现象特别严重,有人为了获奖而追风,还有人只会模仿。我的老师欧阳中石先生说过,中国书法要让人看得懂,要文以载道。欧阳先生的创作从来不随便抄一首诗,他写的都是自己做的诗,而且切题。在他的影响下,这些年我也一直坚持这么做。

艺术家应该“德艺双馨”。从艺多年,我有一个座右铭:“传递正能量,践行价值观”。以此与大家共勉。

我们应加强对基层文化、文物的保护意识

田添(海淀区政协委员,海淀区美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

最近,中央召开的这次文艺工作座谈会,堪比72年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它反映了总书记对当下文化状态的高度关切与重视,并以其鲜明的文化态度为今后十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指明了方向。座谈会让整个文化艺术界为之大振,我想,未来的十年,文化文艺工作将是思考的十年、积淀的十年、扎实奋进的十年,而不是表面喧嚣、虚假、低俗的十年。

结合我区的文化文艺工作的特点与优势,我认为在强调维护和保护、光大三山五园这几朵前人留下的固有的大丽花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这些花朵的间隙,把枝与叶的魅力也能充分的展现出来,把真正属于海淀地方所属的文化积淀传承下去,使它们浑然一体。大力加强对基层在文化文物保护意识、态度上的影响与疏导,真正实现海淀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双轮驱动,以体现一个文化大区、文化强区、文化核心区的独特魅力。

建议各艺术协会走基层,深入人民生活,普及艺术教育

叶宏奇(海淀区文联副主席、作家):

最近我受炎黄基金会的委托,筹备黄胄先生的专题片。通过做这次专题片,我认真地研究了黄胄,现在我对他非常敬佩。从他的作品中我发现,无论在什么时候,哪怕当初他因吴晗事件被打成,打成“黑文人”,他的作品却依然传递着温暖,传递着一种美。

而我们当下的一些作品,如《满城尽带黄金甲》和现在颇为流行的宫廷剧等,把中国最肮脏,最丑陋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关键的是,这些内容不仅在中国广为流传,还流传到了国外。这就是为什么西方人把中国人妖魔化的原因之一。这个现象值得我们思考和反思。结合海淀文联的工作,我有三点建议:

第一,艺术家应该走到生活中去。黄胄的作品中反映过新疆、海南、四川、甘肃,等等。他深入人民,深入生活,所以才创作出了大量的经典作品。

第二,海淀区一定要打造属于我自己的艺术品牌。其实之前卫主席倡导的艺术中关村博览会就已经有了不小的影响,这个活动应该恢复起来。

第三,艺术家应该走基层。我建议以海淀文联为主,文联下的各个协会可以分管不同的街道,给老百姓带来一些艺术课。并且每个协会之间还要不断轮流交换,这样,当百姓的生活充实之后,一些组织自然就会减少了影响力。

艺术追风现象何时休?

杜希贤(海淀区美协主席、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

近些年,在书画界出现了很多坏习惯。其中一点就是“光复制,不创造”。现在,很多人共同模仿一位名家的字,诸如毛体字,以此赚钱。山水画也几乎到了分不清你我的程度。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反观国外,梵高的作品那么值钱,而国外有靠模仿梵高的作品赚钱的吗?几乎没有。

未来,我们要往前看,不能一味的往后看。我鼓励一些新的思维和新的创作方式。美术大师梵高活着的时候,也没人看好他的作品,但时间证明了一切,后来他的画价值连城。很多时候,艺术应该鼓励创新性的“试错”,不要一概反对。

影视作品应该选择最具代表性的题材来展现我们这个时代

焦宏奋(海淀区政协委员,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现在,我们文艺界出现了很多乱象。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最核心的一条是人民至上,以人民为创作导向,如果艺术家不深入生活肯定不行。

曾说李雪健老师塑造的焦裕禄和杨善洲,就是一个时代的号角。我作为电影人,我认为王选这个题材也非常有代表性,不仅能够彰显我们海淀的特色,也能代表一个时代。我们应该在影视方面多选择一些这样的题材来做,这才是一个时代应该留下的宝贵财富。如果大家共同努力把这样的题材做好,一定会对后市有教育意义。

文艺工作者应抓住文化艺术的根

刘恪(海淀区政协副主席):

今天在座的各位老师和艺术家,都是我们海淀文化艺术界的优秀代表,我们要借这个大好的契机努力地发出自己的声音,真正抓住海淀未来发展的方向,紧紧抓住海淀文化艺术的根,让在海淀生活的人爱海淀,我们一起建设海淀。如果真的能做到的话,也会浓墨重彩地写下我们各位艺术家对海淀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我们今天选的地方非常好,来到志高美术馆为我们提供的这间典雅的房间,让我们不受任何拘束地谈论我们海淀文化艺术的未来。我们会充分思考大家提出的意见,并会作出实质的努力和工作。

文艺工作者座谈会是总书记对文化艺术界做的一次总动员

彭兴业(海淀区政协主席、博士):

正如大家刚才所讲的,总书记的这个讲话讲得很及时,很到位,他讲出了我们的心声。比如总书记讲到,学术民主,艺术民主。又讲到,要产生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这句话讲得太好了,首先是有筋骨,有筋骨就是有个人风格。但艺术创作光有筋骨还不行,还要有道德,这就是“德艺双馨”了。此外还要有温度,作品应该是温暖人心的,是积极向上的。这三个词其实就为我们的艺术创作树立了一个标准。

文化文学文艺的区别篇6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活动的管理,促进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工作的规范化,保障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工作的质量,推动社会艺术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以下简称“艺术考级”)是指依照本办法取得资格的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机构(以下简称“艺术考级机构”),通过考试形式对业余学习艺术人员的艺术水平进行测评的活动。

第三条艺术考级必须以普及艺术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和自愿应试的原则,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任何部门、学校、社会团体不得以行政手段或其他方式动员、组织或者强迫在校学生参加艺术考级,不得将艺术考级结果与学生的升学挂钩。

第二章管理机构

第四条文化部负责全国艺术考级的规划、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履行下列职能:

(一)组织制定和贯彻实施艺术考级的政策、法规;

(二)制定全国艺术考级工作规划,确定艺术考级机构的总量、布局、结构;

(三)审批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办艺术考级活动的艺术考级机构,审定艺术考级专业、艺术考级标准和艺术考级教学大纲;

(四)指导、监督艺术考级机构的年检工作;

(五)协调有关部门对艺术考级工作的有关重大事项进行研究并做出决定。

第五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艺术考级的监督管理工作,履行下列职能:

(一)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艺术考级的政策、法规;

(二)审批在本行政区域内开办艺术考级活动的艺术考级机构;

(三)审批艺术考级机构在本行政区域内委托的考级承办单位;

(四)审批在本行政区域内开办艺术考级活动的艺术考级机构考级简章;

(五)负责在本行政区域内开办艺术考级活动的艺术考级机构的年检工作。

第六条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中心是在文化部领导下的艺术考级工作服务机构,履行下列职能:

(一)宣传艺术考级的政策、法规,艺术考级工作信息;

(二)审核艺术考级考官资格,核发《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考官资格证书》;

(三)监制《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证书》;

(四)组织艺术考级辅导教师的培训工作;

(五)组织开展艺术考级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和展演展示活动。

第三章艺术考级机构和考官

第七条艺术考级机构是指根据本办法规定取得开办艺术考级活动资格的艺术学校、团体和单位。

第八条下列艺术学校、团体和单位可以申请开办艺术考级活动资格:

(一)普通全日制高等艺术院校(含艺术高职学校);

(二)中国文联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所属的专业协会;

(三)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属的艺术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

第九条申请开办艺术考级活动的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独立的法人资格;

(二)申请开办艺术考级专业与其主要业务相关,并具有良好的艺术、学术水准和社会信誉;

(三)适应艺术考级需要的考官;

(四)适应艺术考级需要的场所和设施;

(五)专门的工作机构和健全的规章制度。

第十条教育部直属高等艺术院校、文化部与地方人民政府共建的艺术院校、中国文联所属协会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直属艺术团体申请开办艺术考级活动资格,经其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后,报文化部审批;其他单位申请在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开办艺术考级活动资格,由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审批,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报文化部备案。审批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日内,做出是否批准的决定。批准同意的,核发《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资格证书》;不予批准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十一条申请开办艺术考级活动资格,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申请书中应当载明申请单位,拟开办的艺术考级专业、招考范围,考级工作机构及其负责人的基本情况,开办资金的数量和来源,收费项目和标准等内容;申请书由申请单位的法定代表人签署;

(二)申请单位法人资格证明文件;

(三)开办资金合法来源的证明文件;

(四)考级工作机构的组成和工作规则;

(五)考级工作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证明文件;

(六)考级工作机构办公地点和考试场地使用权的证明文件;

(七)艺术考级考官的材料;

(八)审批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有关材料。

第十二条申请单位应当自收到《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资格证书》之日起30日内,持证到当地人民政府物价管理部门办理收费许可,并向文化部和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备案。

申请单位取得《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资格证书》和当地物价管理部门收费许可后,方可开办艺术考级活动。

第十三条艺术考级机构连续2年不开展艺术考级活动的,由文化部收回《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资格证书》。

艺术考级机构停办艺术考级活动的,应当自最近一次艺术考级活动结束之日起60日内,向审批部门提交停办报告,同时交回《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资格证书》。

第十四条艺术考级考官必须取得《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考官资格证书》,由艺术考级机构聘任。

第十五条具备下列条件的专业人员可以通过艺术考级机构向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中心申请《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考官资格证书》:

(一)具备中级(含中级)以上艺术或者艺术教育专业职称;

(二)具备5年以上所申请专业的艺术或者艺术教育工作经历;

(三)具备良好的政治、道德素质,作风正派。

第四章考级管理

第十六条艺术考级机构必须组建常设工作机构,委派专门工作人员,按照核准的艺术考级专业组织艺术考级活动。

第十七条艺术考级机构的考级简章,由审批机关批准后,方可。审批机关应当自收到之日起15日内予以答复。

考级简章必须注明收费项目和标准。

第十八条艺术考级机构应当在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设置考场。下列取得开办艺术考级活动资格的单位报经文化部核准,可以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置考场开办艺术考级活动:

(一)教育部直属高等艺术院校;

(二)文化部与地方人民政府共建的艺术院校;

(三)中国文联所属协会;

(四)中央和国家机关直属艺术团体;

(五)其他开办艺术考级活动满5年的艺术考级机构。

第十九条艺术考级机构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置考场开办艺术考级活动,可以委托当地单位承办。艺术考级机构必须与承办单位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承办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二)从事与艺术考级专业相关的业务;

(三)具备开展艺术考级活动必要的物质条件;

(四)具备良好的社会信誉。

承办单位必须以艺术考级机构的名义组织考级活动。

第二十条艺术考级机构委托承办单位开办艺术考级活动的,应当将承办单位的基本情况和双方的合作协议报承办单位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审批。文化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上述材料之日起15日内,做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艺术考级机构。

禁止委托中小学承办艺术考级活动。

第二十一条艺术考级的内容应当按照经审定的艺术考级教学大纲确定。

第二十二条艺术考级机构聘任的考官应当以本单位的专业艺术人员为主,外聘考官不得超过考官总数的三分之一。

第二十三条同一考场内主持同一专业考级的考官不得少于2人。

考官应当按照公布的艺术考级标准对考生的艺术水平做出评定,并提出指导意见。

第二十四条考场实行回避制度。与考生有亲属、师生等关系可能影响考试公正的考官,应

主动回避。考生或未成年考生的监护人可以申请考官回避,经考场负责人核实后执行。应当回避而未回避的,经查证属实,考试结果无效。

第二十五条考生通过所报艺术专业级别考试的,由艺术考级机构发给相应级别的艺术考级证书。

艺术考级机构应当自每一次艺术考级活动结束之日起30日内将发放艺术考级证书的名单报审批机关和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六条艺术考级证书由文化部统一规格,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中心监制,艺术考级机构印制。

第二十七条审批机关对艺术考级机构实行年检制度。文化部负责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办艺术考级活动的艺术考级机构的年检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负责在本行政区域内开办艺术考级活动的艺术考级机构的年检工作。

艺术考级机构应当在每年12月31日以前向审批机关提交下列材料:

(一)本年度开办艺术考级工作情况的总结;

(二)艺术考级机构和艺术考级工作机构主要负责人以及考官变动情况、考级场所条件现状等;

(三)考级收费收支情况;

(四)缴税证明;

(五)审批机关需要了解的其他有关情况。

第二十八条艺术考级机构年检合格的,可继续进行下一年度的艺术考级工作。年检不合格的,由审批机关责令停止艺术考级活动,限期整顿;连续2次年检不合格的,由审批机关取消开办艺术考级活动资格,并收回《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资格证书》。

第五章罚则

第二十九条未经批准擅自或变相开办艺术考级活动的,由文化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活动,退还其所收取的费用,宣布考试无效,并处以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条艺术考级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文化行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停止违法活动,没收其所收取的费用,并处以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收缴《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资格证书》:

(一)未经批准,擅自考级简章的;

(二)未经批准,擅自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置考场的;

(三)未经批准,委托其他单位承办艺术考级活动的;

(四)委托中小学承办艺术考级活动的;

(五)考级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第三十一条艺术考级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文化行政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可并处停止1年艺术考级活动的处罚;情节严重的,收缴《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资格证书》:

(一)发放的艺术考级证书名单不报备案的;

(二)自行发放不符合统一监制规格的考级证书的;

(三)不按照规定要求报送年检材料或报送虚假材料的;

(四)阻挠、抗拒文化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监督检查的。

第三十二条文化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批准不符合条件的艺术考级机构的;

(二)不履行监督职责,对艺术考级机构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三)利用职权、收受贿赂的。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施行前经批准开办艺术考级活动的机构,应当自本办法施行之日起30日内,重新办理核准登记手续。

第三十四条外国艺术机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艺术机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办艺术考级活动的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文化文学文艺的区别篇7

[关键词]广西区域艺术艺术欣赏

[作者简介]吕屏(1979-),女,广西柳州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民族民间艺术、艺术人类学。(广西桂林541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一般项目“广西优势艺术资源运用于地方高校艺术欣赏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1JGa045)、2010年度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创新性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010C05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2-0145-02

“艺术欣赏”是高校重要的通识教育课程,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教育部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开设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出台,此课程被摆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然而,当前不少高校教师对区域艺术资源在“艺术欣赏”课程教学中的意义理解不到位,对存在问题认识不充分,因此,本文拟以广西为例,对相关问题及可供选择的措施作初步探讨。

一、广西区域艺术资源应用在高校“艺术欣赏”教学中的意义

本文所指的区域艺术资源,主要是指广西特有并在国内外同类艺术课程中具有重要价值及影响力的资源,包括民族歌舞、民间美术、民族工艺等。将广西区域艺术资源运用于地方高校“艺术欣赏”课程教学实践中,其意义主要在于借助地方文化艺术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地方特色课程、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具体体现在:

(一)有利于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将广西区域艺术资源引入“艺术欣赏”课程教学,有利于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广西区域艺术具有鲜活性和真实性,它作为课程内容的有益补充,比起传统的教科书,内容更具现实性和实践性,更加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因而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提高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质量。相对于传统教育的古板、枯燥无味,利用区域艺术资源,拓展教学内容,构建真实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区域民族文化艺术的喜爱与认知。这是传统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二)有助于开发地方特色课程

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学习纲要中,明确要求地方高校应建设体现当地资源与文化特色的课程。教师将区域艺术资源融入地方高校“艺术欣赏”课程教学中,丰富了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内容,实现共性和特色的相结合,有助于突破传统、陈旧、单一的课堂讲授形式,创新艺术欣赏课程的授课方法与教学模式。而且将广西区域艺术资源运用于高校“艺术欣赏”课程教学中,使高校艺术欣赏课程教学走向社会、走向民间,有助于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艺术欣赏》教材,丰富和完善高校“艺术欣赏”教育课程体系。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将地方区域艺术资源引入“艺术欣赏”课程教学,引导学生关注本土文化艺术,让学生了解自己当地文化艺术的过去、现在及未来,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本民族优秀民间文化艺术的认同感,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还能强化学生对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有利于实现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的教育宗旨。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就指出:为确保学生接触区域艺术,学习对社区艺术资源的创造性和经常性的利用便成为重要的因素。日本在艺术教育中也强调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美术馆、博物馆等设施和文化财产。通过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地方优势艺术资源的挖掘及应用,不仅使艺术教育获得来自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滋养,也将使艺术教育的课堂成为文化传承的空间与阵地。可见,对于地方优势艺术资源的拓展与利用已成为各国艺术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

二、广西区域艺术资源应用在高校“艺术欣赏”教学中的问题

应用广西区域艺术资源在高校“艺术欣赏”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区域艺术资源应用不足、教学内容脱离区域现实、教学方法单调等方面。

(一)区域艺术资源应用不足

广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征和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资源,然而,在不少高校,承担“艺术欣赏”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受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特别是对可能增加的教学负担的担忧,在实际教学中有意或无意地“回避”了对区域艺术资源的应用。其实,广西区域艺术资源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如民族音乐、舞蹈、民间工艺、民间美术等,这些艺术资源不仅蕴含着各自民族的审美心理、风土人情,还折射出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色彩,为地方高校“艺术欣赏”教学提供了丰富且重要的课程资源。在“艺术欣赏”课程教学中,很多教师对这几大资源类型缺少足够关注和了解,难以对这些具有本土特色的教学资源加以灵活应用。此外,网络的普及,使外国文化更容易对本土文化造成冲击,从而使人们失去了对区域教育资源的辨别能力和控制能力。造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区域艺术资源了解不够、把控不力、应用不足。

(二)教学内容脱离区域现实

由于地方高校在艺术欣赏课程教学中一直使用教育部统一规划的教材,系统讲授宫廷、文人、精英化的艺术,这样的授课内容不仅远离广西区域实际,也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当下艺术欣赏课程教育的现状来看,统一化、单一化的教学内容无法充分体现区域艺术资源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地方特有的优秀艺术资源的学习与传承,造成了地域民族文化认知教育的缺失,使得地方高校艺术欣赏课程教学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此外,虽然我国大多数高校都以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艺术欣赏教育,然而,这些不同层次的艺术欣赏课程却大同小异,授课内容的重复、简单化倾向,容易导致艺术欣赏课程缺乏吸引力,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单调

“艺术欣赏”课程教学方式单调,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教师主要是以教科书为教材,没有或很少联系区域艺术内容,脱离学生现实生活,致使教学内容单一,理论讲授为主,实践教学不多,以“照本宣科”为主,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觉得课程索然无味,从而影响学习的动力。二是教师对区域艺术资源缺乏深入了解和研究,因此无法科学地选取有特色的区域教学内容,对区域艺术教学资源与课程的结合方法缺少设计与规划,致使课堂教学散漫无边,讲到哪算哪,有随意之嫌。教师具有“授业、传道、解惑”的责任,如果自身对课程内容不够了解,又怎能解决学生的困惑,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呢?可见,这两方面因素的存在,使教学方法单一,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广西区域艺术资源在“艺术欣赏”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如何有效地将广西区域艺术资源应用于“艺术欣赏”课程教学,是承担该门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构建区域艺术资源数据库

对广西区域艺术资源布局、结构进行全面详尽的调研,通过对风格各异、形式多样的区域艺术资源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构建区域艺术资源数据库,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广西区域艺术资源框架。如对广西红水河流域的铜鼓艺术文化圈、广西左江流域的岩画艺术带、桂东北地区的民族风情艺术圈等进行挖掘与整理,加强不同区域艺术资源的联结,整合孤立、分割的区域艺术板块,形成资源丰富、特点明确、相互联动的广西区域艺术资源体系。收集整理广西区域艺术资源现状的一手资料和最新数据,以生动的文字、真实的图像和影像等方式,编撰、构建“广西区域艺术资源数据库”,为其运用于地方高校“艺术欣赏”教学做好资源素材上的准备。

(二)将区域艺术资源作为教学内容

对广西区域艺术资源的分布状况、艺术特色以及相关的历史发展和民俗演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结合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将其中具有价值的资源作为“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内容。以问题为导向、以专题为单位,以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着眼点进行分层次、有重点的设计。此外,以统一性和民族性相结合为原则,通过编写与之相适应的地方教材,不断完善区域艺术课程资源体系。即在选用国家统一编写的教材的同时,增加一定分量的区域艺术教育,使地方高校学生既能学到全国统编教材中必不可少的知识,又受到地方民族文化的熏陶。在这部分教学资源的选择中,不仅要处理好广西壮族艺术与汉族艺术内容之间的比例关系,更要在开发利用本土民族艺术资源时,避免走民族极端主义。这就要求从具体现状出发,进行教学内容比重的调整,注重结合共有的文化艺术和地方优势、特有的文化艺术,激发学生关心区域各民族文化的兴趣,以树立起多元文化的观念。

(三)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广西的区域艺术资源大多存在于少数民族地区,不仅具有广阔的生活基础和空间,各种艺术的传播途径和媒介以及对生活的体验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对“艺术欣赏”的教学方法不能以简单的讲解、欣赏方式实施,应突破传统单一课堂讲授方式的束缚,大力加强实践环节,充分利用学校“小课堂”教学和地方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多渠道教学方法。如,可有计划地组织师生深入民族地区参加民间音乐、舞蹈表演等活动,从中体会各种典型而实用的歌唱方法、各种民族器乐的演奏技法。这种真实的生活环境、艺术环境,不仅有助于创造出一个更开放、更具情境化的学习氛围,而且通过亲自参与动手,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创造力,更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地方高校“艺术欣赏”课程的吸引力与感染力。除加强实践教学以外,为将广西区域艺术资源更好地运用于“艺术欣赏”课程教学,还应采用单元授课、网络教学等多形式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增强其探究问题的能力。

(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根据数字化信息发展的新媒体时代特色,建立健全广西区域艺术资源数字化网络体系。它超越了传统媒介,具有超越时间、空间的特性,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建立区域艺术资源数据库,利用网络、远程教育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区域艺术资源的远程共享,让广西区域艺术资源成为更开放的教育内容,进入更普及的教育领域,努力扩大广西区域艺术资源的影响,使广西地方高校的“艺术欣赏”课程教学更加生动和丰富多彩。

广西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区域艺术类型丰富。将地方区域艺术资源运用于高校艺术欣赏课程教学中,是弘扬民族文化的良好途径。因而,我们应根据这一客观实际,对地方高校艺术欣赏课程教学进行大胆的探索与改革,努力走出一条实践教学的新路径。

文化文学文艺的区别篇8

文物艺术品是人类发展过程中遗留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艺术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等状况,在我国《文物保护法》第二条规定中,将文物定义为五大内容,其中第三项为“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工艺品、工艺美术品”。从民国初期文物艺术品市场在北京琉璃厂悄然出现,到当今文物艺术品市场的空前繁荣,人们对“文物艺术品市场”一词已是耳熟能详,甚至有趋之若鹜的倾向。然而对“文化产业”这个名词则相对比较生疏,对文物艺术品市场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更是莫衷一是,见仁见智。笔者为此谈一点自己粗浅的认识,并求教于各位方家。一、“文化产业”的概念与“文物艺术品”的产业化属性“文化产业”(Cultureindustry)这个概念早在二十世纪初便出现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之中,当时译为“文化工业”。作者在书中延续了本雅明对文化艺术品“工业化生产”的批判。本雅明在其名文《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指出,由于艺术品复制技术手段的出现,使得附着在艺术品身上的“灵韵”(aura)不复存在,艺术品可以复制生产、反复消费,“文化”被“工业化生产”的可能性由此诞生。后在西方理论界“文化研究”中发生了所谓的“葛兰西转向”,葛兰西认为,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的统治主要依靠的是意识形态霸权,这种文化霸权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裸的压迫和支配关系,霸权的形成需要依赖被统治者自愿的赞同,依赖某种一致的舆论和意见的形成,而这又总是一个斗争过程的结果。“霸权概念的提出,使得通俗文化学者们可以从运用之前提到的许多方法仍无法深入透彻地对通俗文化这一课题进行分析的困境中解脱出来霸权理论使得我们可以将通俗文化看作是意念与反意念之间‘谈判’所产生的混合体;是一种既‘自上而下’又是‘自下而上’产生的,既是‘商业化的’又是‘真实的’文化;是抵抗和融合之间一种不断变化的力量平衡”。在葛兰西提出文化霸权理论之后又出现了文化多元主义,文化研究就此开始注重那些以前被排除在主流文化之外的边缘的、少数的和反抗的群体的声音,“文化工业”生产也随之逐步摆脱了负面的评价,文化研究转而注意大众文化,“文化工业”一词也逐渐演变为现在通用的、不含任何价值判断色彩的“文化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角度进行界定。至此,“文化产业”的概念开始变得清晰起来,目前学术界认为,“文化产业”,“是文化企业依托现代公司制度,通过文化资源市场配置的核心机制而建构起来的文化经济形态,具有以工业化生产为标准的、市场化消费为纽带、创意符号为内容和产业化运作为模式的特质,由文化产品的创造、复制、流通、储存和提供各种文化服务的赢利性活动所构成的社会行业的总称”。接着,我们将目光转向文物艺术品,其是否属于可以进行产业化运作的文化产品呢?“葛兰西转向”使得文化研究的对象将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并重,这也使我们对中国传统文物艺术品研究找到了新的途径。中国文物艺术品诸如绘画、瓷器、家具、木雕、玉器、杂件等多项类型中,既有代表主流文化的高雅文物艺术品,也伴随着许多具有大众文化色彩的民俗文物产品,笔者认为两者之间至少有四个区别:一是官方性和民间性的区别:如瓷器中的官窑和民窑产品的区别;宫廷家具和民间家具的区别;宫廷绘画和民间绘画的区别等等。二是文人性和民俗性的区别:区分文物的文人性和民俗性,主要是看器物、作品是否包含中国传统文化中“气节”、“隐逸”、“君子”、“品位”等文化内涵,是否具有符合当时文人士大夫思想需求的内容和艺术品位的“灵韵”;还是以百姓喜闻乐见的趋吉迎祥、驱灾辟邪为形式内容的通俗物品,如瓷器中的浅绛彩瓷器,还是淄博窑的大鱼盘(图1、2);家具中的四出头官帽椅,还是民间装有如意牙板的长条凳;玉器中的子冈牌,还是民间妇女儿童脖子上所挂的长命玉锁等等;三是陈设性与实用性的区别:传统文物中的绘画、瓷器、家具、玉器等等许多为纯粹的陈设观赏品,而民俗文物几乎都是实用品,即使年画、剪纸等观赏性物品,仍然有着强烈的“实用”色彩,寄托着民间心理和民俗信仰成分,如门神、灶头画、纸马等等,并不是纯粹的陈设观赏品。四是艺术性和工艺性的区别:这主要是纯艺术性和手工艺性的区别,前者有系统的文学艺术素养和哲学理念,更多的是以抒发胸中逸气、表现自我为主;而后者缺乏文学和理论修养,但风格趋于朴实、热烈,主要是一种带有民俗观念的装帧特点、历代口口相传的民间手工艺。本雅明认为由于艺术品复制技术手段的出现,使得附着在艺术品身上的“灵韵”不复存在。但从中国传统文物艺术品以上四项区别中,我们不难看到具有“灵韵”的艺术品主要是代表主流文化的高雅艺术品,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大众文化产品,后者百姓喜闻乐见,并拥有巨大的民间市场,因此产品可以复制生产并反复消费,即属于可以进行产业化运作的文化产品。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对高雅艺术品的复制生产和重复消费,虽然产品缺少了附着在艺术品身上的那份“灵韵”,“但是它的特殊价值同时却有可能相应增加。作为不计其数的复制品的独一无二的范本,原作可能会引起一种敬畏感,并成为‘赝品虔敬’的对象比如到博物馆看一幅名画,某种意义上变成了一项朝圣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原作的权威性并没有因为复制和仿像导致的广泛传播而减弱,反倒是被夸大了。”另外,本雅明在指出由于艺术品复制技术手段的出现,使得附着在艺术品身上的“灵韵”不复存在的同时,也强调了“复制技术的革命性力量是对传统的文化精英主义的瓦解。”因此“复制的艺术作品已经变成了为复制而设计的艺术作品。”因此完全可以将其归入大众文化产品。对于文物古玩艺术品本身而言,其创造、生产的时代是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全过程,其艺术形式具有可复制性,但其时代性不具有复制性。但在当代文物古玩艺术品交易中也已进入了“提供各种文化服务的赢利性活动场所”的“流通”产业环节,因此同样具有艺术品的产业属性。通过以上对“文化产业”和“文物艺术品”的产业化属性进行梳理,我们就不难找到文物艺术品市场在文化产业中的定位。#p#分页标题#e#二、文物艺术品市场在文化产业中的定位国家统计局的《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分类》这一我国文化产业唯一官方标准中,对我国的文化产业进行了详尽的分类,在“其他文化服务”大类中列出了“艺术品、收藏品拍卖服务”;在“相关文化产品销售”大类中,列出了“首饰、工图3宜兴明代前墅龙窑延续五百年的窑火,传承着丰厚的紫砂产业文化资本艺品及收藏品批发”和“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零售”。我们再来看一下北京和上海两大城市“古玩艺术品经营(交易)业”在文化产业中的定位。北京市出台了《北京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个办法的通知》等政策,认为通过几年的发展,北京的文化产业已形成了文艺演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会展、古玩艺术品交易等优势行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并提出要将北京建设成全国文艺演出、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动漫和网络游戏制作、文化会展和古玩艺术品交易等六大中心。2003年,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在一份题为《关于促进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中,提出上海要在影视制作业、文艺演出业、艺术品经营业、互联网服务业、动漫、网络游戏和新媒体等文化产业方面逐步形成具有上海特色的“亮点”产业。显然,文物艺术品经营(交易)在我国目前已被明确列入“文化产业”中,有着清晰的市场属性。而文物艺术品市场就是将创造、复制的艺术品进行流通,提供各种文化服务的赢利性活动场所,继而通过消费行为储存、收藏,其前提是艺术品创造和复制,其延续是艺术品的储存和收藏。当我们基本理清了文物艺术品市场和文化产业的关系后,我们还应该继续探讨文物艺术品作为传统文化资源,在文化产业中如何实现经济价值的转换。通俗地讲就是文物艺术品在文化产业中如何靠文化来赚钱?三、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与文物艺术品蕴涵的资本属性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在其著名的论文《资本的形式》中认为资本有三种形式,即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是经济学理论认可的资本形态,可以直接转换为金钱;社会资本是关系型资本,也可以转换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则泛指任何与文化及文化活动有关的有形和无形资产,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也可以转换成资本。并且布迪厄将“文化资本”分成三种形式:一、身体化形态:以精神和身体的持久性形式,如文化、教育、修养而存在;二、物化形态:即文学、绘画、纪念碑、书籍、机械等文化产品,是可以直接传递的;三、制度化形态:即将文化资本的身体化形态以制度予以体现,并将其制度合法化。如通过知识与技能的考核,向文化资本身体化形态的个人发放文凭或资格证书等。同时布迪厄还认为,文化资本可以与经济资本实现转换。在引用了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后,我们再对其做一点具体的分析。客观化的文化资本即是在物质和信息中被客观化的文化资本,具体地讲就是制作文化产品的技艺、秘方以及制作文化产品的工具、机械等,包括被符号化的传统文化资源。这些物质化的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一样是可以传承的。布迪厄认为文化产品是物质资本与文化资本的综合体现。他曾打了个比方,为了占有机器,生产手段的占有者只需经济资本,但为了使用机器,他必须接触到具体化的文化资本,即需要人力资源——文化资本的身体化形态、制度化形态以及符号化的文化产品。布迪厄同时还认为,文化资本可以与经济资本实现转换。即文化资本可用于文化的社会生产。“他的理论前提是拥有文化资本的人就像利用经济资本一样利用文化资本。他们对文化资本进行投资、积累、花费文化资本的利息,继承文化资本将文化资本置于大规模生产的体系——简而言之,他们利用文化资本进行竞争”;“文化资本持有者不顾一切地寻找种种途径保持自己的竞争力,以便能够和经济资本领域里面强大得多的对手面对面地抗衡。”近日,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出版了一套由笔者主编的“中国名窑遗址丛书”,借用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来探索研究中国历代名窑这一传统文化资源所包含的文化资本,我们发现历代名窑的文化资本有三种形态,分别为:一、经过“家传”和师徒相传的方式掌握制作、烧制陶瓷技艺的艺匠,即陶瓷文化资本的“身体化形态”;二、历代名窑优秀陶瓷产品及产品工艺特征(具体包括原料与成形、器具与机械、窑具与烧成、胎釉与装饰等等),即文化资本的“物化形态”;三、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录,具有国家和地方认证、颁发的工艺美术师和工艺美术大师职称评定体系,抑或拥有陶瓷工艺学校乃至大学传授陶瓷技艺的教育,即文化资本的“制度化形态”。而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品的价值正是这些文化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综合体现(图3)。我们以顾景舟制作的紫砂壶为例。顾景舟出身宜兴紫砂村,自幼拜名师学艺,技冠天下,最终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荣誉称号,与沿袭五百年的紫砂文化声誉和传统产品工艺一起形成丰厚的文化资本,同时利用宜兴特产的紫砂泥这一独步天下的物质资本,通过顾景舟对符号化的文化产品紫砂壶的制作,最终实现了文化资本综合物质资本向经济价值的转换,在拍卖行创造了一把壶三百万元的拍卖纪录。一言以蔽之——销售的是文化。

文化文学文艺的区别篇9

【关键词】艺术区;网络艺术区;当代艺术;艺术生活

一、艺术区与网络艺术区

艺术区是由艺术家村落发展而来的,艺术家村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于西方:一些青年作家、画家和诗人为了摆脱城市文明,逃避现代社会,聚集在乡村,共同生活,实践艺术,并逐渐形成传统,成为后现代文化的一部分。欧洲的艺术村落分布广泛,典型的艺术村落如法国的枫丹白露、亚威农等地。90年代,欧美的青年艺术家逐渐放弃群居,走向个体创作,艺术家村落在西方衰落,部分艺术村落转为季节性聚会。

中国内地在改革开放以后开始受到来自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一些追求自由创作的职业艺术家开始在北京郊区的圆明园和宋庄等地聚集,形成“画家村”,即所谓的“东村”和“西村”。

从2001年开始,一些艺术家将北京大山子地区原国有798电子工厂闲置的厂房改造为艺术展示和创作的空间。在此期间,中国当代艺术创作进入繁荣时期,当代艺术作品越来越受到国际关注,国际知名画廊、文化机构和批评家纷纷涌入798地区。该地区邻近著名艺术院校,形成了集艺术工作室、画廊、美术馆及演艺于一体的艺术区。

继798艺术区之后,北京地区逐渐出现了酒厂艺术区、环铁艺术区、上苑艺术区、索家村艺术区、草场地艺术区、黑桥艺术区、一号地艺术区、房艺术区,加上原有的宋庄艺术区,称为北京十大艺术区。艺术区是一个艺术综合体,它的存在无疑为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和收藏家构建了一个开放而良性的艺术环境,艺术区能够帮助艺术家收获各种当下的文化信息,把握前卫艺术思潮,激发创作灵感;便于批评家把握艺术创作的最新动向与艺术家及时接触,发展新的当代艺术理论。艺术区内的美术馆、画廊基本上是一些专门性美术馆和画廊,艺术区使一些展示场所更靠近艺术家工作室,更便于展览和推出艺术新作、新人。

北京周边地区的艺术区内聚集了中国当代艺术最活跃并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群体,以及观念相对自由开放的艺术批评家、策展人,还汇集了尤伦斯艺术中心、佩斯画廊等一些国际著名的艺术机构。他们在艺术样式和艺术取向上趋向前卫,作品以现代艺术的面貌呈现,逐步确立了艺术区在当今国内乃至国际的前卫文化地位。共同建构了中国当代艺术最具活力的部分,在公众的当代艺术生活中日益扩大着自己的影响。艺术区具备原创、观摩、批评、策展、展览和艺术品交易等功能,这些功能基本包括了当代艺术生活的各个方面。

20世纪中期人类发明了互联网技术,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传媒,不仅将人类既有的文化艺术作了进一步传播和发展,并且引导产生了新的艺术样式。互联网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参与的互动平台,其宽泛性、包容性、公开性特点,使更多人的生活融入新的时代文明。网络介入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艺术生活。它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当代艺术生活,进而诞生了新的艺术生态。20世纪中期以来,网络间与艺术生活关联的信息无所不在,一些国际知名的艺术网站应运而生,其中包括artseconomics网站,业务包括艺术研究咨询服务和出版;artfacts网站,主要内容涉及艺术展览、艺术家、艺术机构的信息动向等;artnet网站业务包含艺术家个人信息、艺术作品在线拍卖以及画廊动态、艺术品价格数据库等;artprice网站内容包括艺术品评价、艺术品数据库等。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当代艺术创作和市场迅速扩张的时期。在此期间,国内艺术网站异军突起,逐渐担当了媒体的主力,成为艺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国内艺术网站主要分为以下类别:综合艺术网站、美术馆和画廊网站、展览和艺术博览会门户网站、艺术品交易网站、艺术院校网站、艺术家官方网站、公共艺术论坛、艺术协会和机构网站、艺术家个人网站等。其中较有影响力的综合艺术网站有雅昌艺术网、艺术中国网、美术同盟、世纪在线中国艺术网等。

如今的艺术网站在功能上涵盖了艺术区的几乎所有功能,而其巨大的辐射能力则远远超越了艺术区,因此被称为“网络艺术区”。如开创于2000年的雅昌艺术网,网站立足于艺术咨询平台,由艺术综合频道群、行业服务子网群、互动社区和英文网组成,“利用资讯、交流、交易、搜索平台有效地拓展学术、市场、教育等领域”,致力于“打造全艺术主流新媒体”。开设有《新闻频道》、《画廊・拍卖》、《画廊推手》、《展览推荐》、《尚品生活》、《艺术投资》、《艺客空间(博客、论坛)》、《评论・专栏》、《专题・视频》、《图书》、《交艺网》、《艺术家数字资产管理》等栏目,目前登记专业会员逾50万,浏览量达到日平均80万人次,在中国互联网协会评测的全球中文互联网排名中位居前400名之列。

艺术中国网是由中国互联网中心领导、由国务院新闻办管理的对外传播网站,也是中国网旗下的专业网络艺术媒体,开设有《热点关注》、《新闻中心》、《艺术沙龙》、《名家档案》、《视频》、《展览推介》、《DiY》、《独家专访》、《艺术讲坛》、《好书连读》、《民俗》、《影像记录》、《论坛》等栏目。艺术中国网以“经典艺术、国际视野、大家格调、主流声音”为宗旨,秉承“新文化、大视野、全资讯”的媒体精神,通过网络视频直播、图文报道、论坛互动等多种方式,“全方位把握当代艺术业界的脉搏与动向”,力求通过精心整合的及时新闻和翔实的背景资料,集各方学术视野,向世界及时全面地介绍中国当代艺术。

二、网络艺术区对当代艺术生活的影响方式

所谓艺术生活主要是一种精神生活,从当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史和当代艺术的思潮来说,当代艺术生活包括艺术创作、艺术欣赏、艺术批评、艺术品交易等多个方面,在后现代艺术理论看来,艺术创作是和生活融为一体的,生活就是艺术。艺术和审美影响着人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从艺术品交易、收藏的角度来看,艺术生活也包含有一部分经济生活的成分。

网络艺术区首先带来的是艺术交流与传播的便利。与传统艺术区相比,数字技术的天然优势可以使数字图片与数字本身制作艺术作品(比如3D动漫和数字影像),艺术家通过网络发表作品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参与论坛,个人网站、主页和博客等。通过网络上传,网络艺术展览打破了传统展览的时空局限,甚至成为艺术家作品的形成方式。

艺术家博客和艺术家主页不仅能使公众及时了解到自己所关注的艺术家的创作状况,还能够了解艺术家的生活状况和情感状况。由于艺术家是将个体经验通过网络渠道直接与公众交流的,必然有利于在创作主体和受众之间产生有益的共鸣。而艺术家将自身感受与公众及时共享,最终也会成为公众共有经验和情感的一部分,进而扩大社会群体之间或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彼此了解。

近年来每逢大型展览,如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广州国际艺术三年展等,门户网站就会成为主要的宣传手段。展览方通过门户网站公告、公布进度、公示结果,不仅扩大了展览自身的影响,也使展览的评选更加公平透明。

艺术论坛是网络建立的自由讨论空间,它带来的是文化权利的公平分配。艺术家与公众可以利用论坛这个工具,发表作品、交流思想、获得咨询,拉近艺术家与公众、艺术家与艺术家之间的距离。论坛所涉及的话题非常广泛,包括理论研讨、创作观念和艺术教育等。论坛为艺术家提供了自由发表作品的机会,这反映了互联网接纳所有普通公众的理念,其形式也反映出超越社会偏见和阶层界限的文化理想。网络时代,有才华的艺术家再也不会像他们的先辈一样轻易被埋没。论坛的出现为一些重要展事的评选设立了一个场外的舆论氛围。

近年来,网上艺术品交易已经开始出现发展势头。除了一些专业艺术品经营机构的网站,各主要艺术综合网站也都开设了艺术品的交易网页,如雅昌艺术网的交艺网等。网上艺术品交易在欧美等国已经相当常态,但是国内网上艺术品交易的规模受各种因素的限制,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当代艺术作品的市场几乎是空白。如果网络艺术区一如既往地抱持高度的文化责任,那么当代艺术在未来成为艺术市场中一个重要的文化类别是可以期待的。

艺术教育是公共艺术生活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一般说来,“民间诞生艺术,学院产生学术”。而来自民间最前卫的艺术观念被相对保守的传统学院接受,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网络的即时咨询能力,使学院及社会有更多机会目睹前沿艺术的发生,学院与艺术创作前沿沟通的频率加快,在民间艺术中加入更多学院精神。其积极的一面是将优秀的艺术推介给学院,促进学院艺术教育作出新的变革。同时,由于信息的传递过于迅速,使学院可能因此接触到一些负面艺术信息和观念,影响艺术教育的健康运作。

三、网络艺术区对当代艺术生活的影响意义

中国当代艺术是在当今文化的边缘地带产生的,网络艺术区的产生逐渐将当代艺术呈现于艺术生活的主流。中国当代艺术的发生有其特殊的外向型背景。在它的诞生初期,模仿与复制成为最简易的途径。由于民间基础相对贫弱,使得中国当代艺术的本土性和原创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其后果是当代艺术逐渐失去前卫意识,在精神层面出现泡沫化。网络艺术区的出现将当代艺术面貌更加宽泛地呈现于现实社会的话语氛围之间,并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特点,引起公众对艺术的讨论,摆脱权威势力与世俗偏见,使艺术品的评价能够超越意识形态与市场的困扰,更加平面化与社会化,促使当代艺术更加严肃与深刻地思考自己的发展之路。当代艺术具有批判性和多元性,网络艺术区在面对当代公众艺术生活时也自然担负起愉悦、启迪或警示大众的公共职责。网络独辟蹊径的文化观念也有助于促进文明的进步,培育和造福艺术家及民众的文化生活。网络艺术区的主办者主要来自民间,它的形成对于艺术评价机制的完善、艺术生态的平衡会产生催化、调和的作用,便于鼓励艺术家以个体身份对艺术事件进行多元化探索,便于确立艺术家的独立性。[1]

网络艺术区的出现,是技术革命带动文化进步的典范。它通过技术性完成公众性,实现了对当下文化丰富性、公众性的一种召唤。我们有理由相信,网络艺术区在未来的发展还将进一步促进艺术走进大众文化艺术生活,网络艺术区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化流通手段,它作为播种机,将使当代艺术观念根植于民众之中。

参考文献:

[1]王林.拒绝操控――关于当代艺术的公众性[J].当代艺术,2008(10).

文化文学文艺的区别篇10

一、瑶族服饰的现状调查

广西瑶族人口众多(有147万,占全国瑶族人口56%以上),支系丰富(有盘瑶、白裤瑶、茶山瑶、山子瑶、坳瑶、花蓝瑶等众多支系),服饰多彩(有精美的织绣、华丽的银饰、繁复的造型等),民俗独特(有盘王节、做功德、家郎等),在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榜上,广西境内的南丹县、贺州市等地的“瑶族服饰”在“民俗”分类中榜上有名。由此界定可以了解民族服饰是与民族地区文化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衣”和“食、住、行”是密不可分的,是民俗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服装基本上分为日常劳作装和节庆盛装两大类。在当下社会,民族地区由于生活与劳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受到来自都市文明的浸淫,大部分时间他们都已着汉服,只有在一些重大的节日才会穿着民族服装出现在特定场合。广西也仅有龙胜和平乡黄洛、大小寨等个别远离城市的山区瑶寨的中老年妇女在日常生活中还穿着自己的民族服装。而这些偏远的村寨现在也露出旅游开发带来某些不良影响的端倪。如在村寨木楼间矗立起水泥的高层建筑、外来做生意的汉民与原住民渐渐杂居、旅游缆车横空穿越梯田观光,少数民族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政府与文化部门为保护本民族文化在当地建立了博物馆、陈列厅,里面有部分民族服装及饰品展示,仅仅局限在静态的陈列。偶尔见到旅游景点的货摊上有书籍卖,也是风光摄影类居多,缺乏民族服饰动态的宣传形式及内容。在桂林义江缘景区,就是将瑶寨缩小版的整体搬移到景区,瑶族生活及文化动态呈现得较完整,但游客仅能依靠景区里面导游泛泛的解说词引导游览,问及景区的“原住民”有关他们民族的历史及生产制作技艺的问题,这些村民大部分均不能完整的回答,说不出个所以然。这一类的开发没有注重、也缺乏具有本民族文化技艺或了解民族历史的人才的合理使用。不能与游客互动,演出味较重、商业味道较浓。纵观目前瑶族服饰的保护及开发现状,不容乐观。最主要是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也就是人才的重视和计划培养。盲目地做一些应景的保护与开发是不科学、难以长久的。

二、艺术教育与非遗保护

1.教育途径与形式的变化

长久以来,由于非物质文化,例如民间文化技艺的学习是以“口传心授”的形式进行的,在瑶寨,象瑶族服饰这样的制作手艺是靠妈妈教女儿、奶奶教孙女这样的单传式的学习方法来完成的。可以在家中进行学习,也可以在村上,甚至是劳作休息时,在田间地头也可以操作实践。但是,现在全国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瑶族地区的女孩,她们是瑶族服饰技艺主要继承人,也是非遗的主要载体,她们要走进校园学习文化,需要完成学校教育的规定学业。她们不可能像过去农村的女孩那样有时间、有条件去学习。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她们不会认识到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与意义,也不懂得自己民族服饰的价值何在。一整套纯手工的红瑶服饰,如果是一个人制作,最快也要一年时间才能完成。年轻的女孩不会主动去学习、也无法去完成这些耗时又“无用”的东西。现在能掌握手工制作民族服饰的都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妇女。所以在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中植入与非遗相关的文化艺术的课程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也是迫在眉睫的。广西有的地区已经开展了此项工作,如兴安县在华江瑶族乡中心小学就开展了刺绣课程的教学。如果能将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小学、中学、大学的民族民间文化与技艺课程连贯起来,规划其通识课程深浅程度的设计,那么,非遗保护就不是几个非遗协会人员忙活的事了,就会形成一种全民共识,民族文化就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知识链的组成部分。我们的孩子从小就会培养出一种对文化艺术的喜爱与尊重,会对本民族文化因了解而充满自信。

2.艺术教育与民族文化之关联

传统的学校教育常常让知识成为重心,在课程设置中忽略了文化与素质教育课程的构成。这是中国教育存在的最严重的弊端,特别是在高等美术与设计院校,这种现状仍普遍存在。学校的美术类、设计类课程,绝大部分以培养学生的某项技能为教学目的,不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是一种“立竿见影”、“吹糠见米”的功利教育,实在是助长了“快餐文化”。教育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事业,决不可急功近利!否则,我们的学生怎么能够欣赏和接受瑶族精美服装那一针一线的“慢工出细活”,也无法理解传统中国工笔画那“三矾九染”的力道之美。教育的目的是“悟道”,是“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如果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艺术教育活动,特别是师范类学校和有关培训机构,设置一些有关民间美术、非遗技艺等课程,普及民族艺术,就等于培育了非物质文化存活的土壤,经过这样专业学习、培训后的各类人员,如政府官员、文化工作者、各级学校教师、自由艺术家、学生等,形成了一种尊重、喜爱民族文化的社会文化氛围。在这种社会及文化氛围中,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才能达成社会共识。故我们的教育定是要改革的,是从上到下的改革。只有将学生的素质教育放在了首位,我们的艺术教育才有希望,那么,民族文化的宣传普及也才有可能推广。非遗的保护、传承才能真正的得到落实。当然,瑶族服饰的手工技艺和文化内涵才会因为传承载体的进步而得到可持续发展。

三、文化受众需求与非遗传承

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极大的丰富了文化消费者的消费诉求。文化消费由大众转向小众、由单一走向多元。多元化、特色化是当下文化受众需求的价值取向。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是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之源。56个民族的多姿多彩的文化资源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企及的。由张艺谋导演的大型实景歌舞演出《印象・刘三姐》为桂林的旅游文化增添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好评如潮,荣获了国家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里面的广西少数民族歌舞、服饰、风俗都为演出营造了神秘的氛围、成功地赢得了票房。事实证明,民族文化的适度、合理开发是具有市场,为现代人所接受的。

1.设计师对民族服饰的借鉴运用

第11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的服装服饰艺术设计类的服装设计作品中,获得金奖的《仲夏夜之梦》与优秀奖的《融・和》等两个系列的作品,设计师都运用了中国文化的元素,如传统图案、手工刺绣、民族饰品等。这是艺术性创意服装设计借鉴民族服饰获得成功的案例。在服装市场,民族风格的品牌赢得消费者喜爱的也很多:中国奢侈品牌“ne・tiGeR”就做足了民族文化的功课,以云锦为材质、以刺绣为工艺,融合现代的设计理念和板型结构,稳稳的占领了华服的市场。还有品牌“例外”,其设计理念是“寻找当代中国生活美学的自我”,设计总监马可凭借对中国美学的自觉加上国际时尚的敏锐触觉,成功打造一种东方哲学式的当代生活艺术,让“例外服饰”不仅是中国目前成立时间最久,也是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设计师品牌。无论设计师在服装设计时显性的借鉴具体的民族服饰的造型或图案或色彩,还是隐形的运用民族服饰内涵的民族精神与美学,都是在传承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高等设计类院校是培养未来设计师的摇篮,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分析当前业界的前沿动态,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学习,特别是在毕业设计等实践课程中融合民族服饰元素与现代设计手段设置课题,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个性,也有效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弘扬。如图(1、2、3、4)是笔者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作品,在现代礼服设计中巧妙地将瑶族服饰元素结合牛仔面料综合装饰,作品颇具创意,独特、时尚。

2.旅游消费市场与民族服饰

近些年,由于国家增设了一些中华传统节日的假休,小长假旅游便成为了不少都市人的选择。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越来越吸引着人们前往旅游。各地旅游消费市场的服装及其饰品成为热门商品。据调查,目前的这类商品存在品种单一、货款趋同的现象。一条民族风格的裙子在云南大理能看见,在江南水乡的乌镇也能买到。这样的服饰商品满足不了消费市场的多元需求。以龙胜金坑景区商铺销售的瑶族服装商品来看,均为机织的混纺材料加机绣工艺的服装、花边,而且款式平常,无特色可言。倒是懂行的游客会跑到瑶民家里淘宝,但手绣、手织的纯手工的服装,价钱昂贵又使很多人接受不了。就算价钱可以接受,这种纯手工的精美服装,瑶民也只在本民族重大节庆日里穿着。不适合日用,只适合收藏,因为瑶服的织造及染色工艺还存在固色、整烫等一些服装工艺处理上的问题,需要现代纺织印染技术进行改良才适合日常穿着,而这是当地从事制作与销售的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专业修养无法达到的。要想改变民族地区旅游服饰品目前的现状,其实还是要绕回到文化素质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上。一个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一定是靠人才队伍来支撑的。

3.民族服饰的拓展空间广阔

服装最初只有日常穿着功能的时代早已经结束,现代服装的类别拓展到了演艺服、礼服、工作制服等等。除了生活、工作、休闲等场合穿着的实用功能,还有其它非实用功能,如在地方旅游宣传片、影视作品、游戏软件、广告等新媒介中也不能缺少服装的元素组成。一部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给清朝满族宫廷服饰做了大广告、老幼皆知。由此我们在研究广西瑶族服饰的保护与传承的思路上得到启发,例如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来设计瑶族服饰博物馆,可以让参观者用语言、行为等自然方式对虚拟环境中瑶寨的各种环境、对象进行操作,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途径获得体验和信息反馈,这种实时交互的过程如同在现实世界中一样真实地进行。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为瑶族服装的保护、宣传、开发,是一种新颖、先进的手段和方式。艺术的形式和内容是辩证统一的,新的科技丰富了传统艺术的生存形式,瑶族服装及其相依存的瑶族民俗文化反过来又丰富了现代艺术创作的内涵。这种科学技术与艺术文化的融合,成为了非遗保护传承一种新的思潮。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