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老年卧床患者的护理知识十篇老年卧床患者的护理知识十篇

老年卧床患者的护理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4:05

老年卧床患者的护理知识篇1

关键词卧床老人看护者压疮知晓率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533(2013)24-0052-03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体衰多病导致长期卧床者逐渐增多。在长期卧床老人中压疮的发生率极高,且压疮发生后久治不愈,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造成身心伤害,降低生活质量,而且增加医疗费用,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1]。卧床老人的看护者大多缺乏医学护理的知识及技能,不当的护理极易引起压疮发生,或已有压疮进行性恶化。本次研究旨在通过调查,了解社区卧床老人的压疮危险因素及看护者压疮护理知识掌握情况,从而使社区护士的指导更有针对性。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在本中心实行家庭医生签约的70岁以上老人中,筛选出长期卧床的老人66人,其中男33人,女33人;年龄(83.2±7.1岁);卧床年限平均(7.7±8.7)年;患≥3种慢性病25人,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为主。

看护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63.1±13.3)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1人,初中及以上35人。

1.2方法

1.2.1一般情况问卷

一般情况问卷包括老人及看护者基本信息,老年人卧床时间、慢性病情况、生活习惯等。老人生活习惯包括:饮食、排尿、活动、翻身、吸烟、饮酒、洗浴、更换内衣、整理床单位9项。良好饮食习惯的标准:每周高脂饮食≤2d、甜食≤2d、腌腊食品≤2d,辛辣刺激食物≤2d,富含蛋白质食物≥3d,新鲜蔬菜水果≥300g/d,符合以上4项及以上者为饮食习惯良好。

1.2.2看护者知识问卷

自制压疮预防知识问卷,共40道是非题,每题答对给2.5分,满分为100分,每份问卷≥70分为合格。知晓率=合格人数/调查人数×100%。

1.2.3Branden量表

Branden评分量表是目前公认,较理想的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从感觉、潮湿、活动、活动能力、营养、摩擦/剪切力6个方面对患者进行评估,总分6~23分,18分为预测压疮风险的临界值,其中15~18分低危;13~14分中危;10~12分高危;≤9分极高危。Braden量表分值越低,说明病情越重,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越高[2]。

技术指导员对负责调查的护士进行集中培训,采用上门调查方式,先讲解调查目的、重点、调查表的特点及填写方法,由调查员对卧床老人进行Branden量表评估,压疮知识问卷由看护者独立完成,并当场收回。

1.3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Branden评分及影响因素

社区66名长期卧床老人Branden平均分为(14.8±3.2)分,其中≥18分31人,

2.2看护者压疮防治知识知晓率

66名看护者压疮防治知识平均得分(68.0±11.4)分,其中≥70分27人,

3讨论

3.1看护者缺乏预防压疮知识是患者压疮发生的重要原因

调查结果显示,66位长期卧床老人中,53.0%存在压疮风险。而看护者压疮防治知识知晓率仅为40.9%。与尹莉芳[3]的研究结果:“发生压疮的大部分原因是看护者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防护意识差,重视不够造成的”基本一致。说明开展社区压疮知识健康教育和加强老年照护者的业务培训非常重要。通过社区护士及时有效的干预,进行照护者压疮预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才能有效地预防压疮发生,达到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4]的目的。

3.2社区长期卧床老人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

3.2.1卧床时间

卧床时间越长,老人Branden评分越低,压疮发生的风险越高。可能卧床老人大多机能减退,营养状态较差,皮肤长时间受压血运不畅,加上大小便对皮肤刺激,极易发生压疮。

3.2.2营养不良

饮食习惯不良的老人,Branden评分越低,压疮发生的危险性越高。王艳等[5]研究表明,社区卧床老人由于卧床时间长、未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对压疮发生影响大。应对长期卧床的老人进行营养评估,给予有效的营养支持。

3.2.3皮肤长期受压

翻身间隔时间长的老人,其Branden评分低,压疮发生的危险性随之增高。经常翻身可以改变局部组织长期受压的状况,降低压疮发生的风险。翻身时切忌拖、拉、推,以防擦破皮肤;翻身后应在身体着力空隙处垫海绵或软枕,以增大身体着力面积,减轻突出部位的压力。受压的骨突出处要用海绵或海绵圈垫空,避免压迫。

3.2.4整理床单位不及时

不每天整理床单位的患者,Branden评分低。这与尹莉芳[3]和李玲香等[6]的观点一致。及时整理床单位,清除床上的硬物、渣屑及床单的皱折,可避免对皮肤的刺激,对预防压疮发生有重要关系。不可让患者睡在潮湿的床铺上,也不可直接睡在橡皮垫、塑料布上。在整理床单位过程中,应加强对皮肤的观察,便于及时发现压疮苗子,早期处理,促进愈合。

3.3加强看护者压疮防治知识培训

调查显示,看护者压疮防治知识知晓率与文化程度相关。文化程度高的看护者,接受健康教育的渠道多,健康信息面广量大,对压疮的预防和治疗有比较清醒的认识,看护老人的知识及技能更加全面。目前卧床老人看护者大多是外来人员,文化程度偏低,本身存在诸多不良生活习惯,与患者交流困难等,在卧床老人压疮预防护理上存在明显不足,这与梁显华等[7]的研究相一致。随着居家养老的人越来越多,加强看护者的教育培训越来越重要。有一支培养有素的看护者队伍,居家养老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董军芳,刘菊新.脑卒中病人预防压疮的护理体会[J].全科护理,2011,9(18):1639.

[2]李敏,康丹,易冬秀,等.Braden评分法在预防压疮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10,7(20):108-109.

[3]尹莉芳.院外压疮预防性护理研究现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8):101-102.

[4]朱彤华,居淑勤.30°侧卧位翻身法对长期卧床患者防治压疮的作用[J].上海护理,2012,12(2):27-30.

[5]王艳,郑国荣,高金华,等.老年患者院内难免压疮与院外带入压疮的危险营养因素分析[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1,25(6):487-489.

[6]李玲香,程小文.家庭护理致老年慢性病患者压疮相关因素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6):30-31.

老年卧床患者的护理知识篇2

【关键词】长期卧床;身体功能恢复;系统化护理干预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sofsystematicnursinginterferenceontherecoveryoflong-termbedriddenpatients.method:178long-termbedriddenpatientswereselectedinourhospitalanddividedthemequallyintotwogroupsaccordingtotheodevityofthepatientsiD,89casesineachgroup.theobservationgroupreceivedsystematicnursinginterferencesinadditiontoregularnursingtreatmentandmonitoringwhilethecontrolgroupreceivedonlyregulartreatmentandnursingmonitoring,thenursingeffectofthe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anxietyanddepressionscoresweresignificantlydecreasedafternursingcareofthetwogroups,theobservationgroupinphysicalfunction,psychologicalfunction,socialfunctionandmaterialfunctionscoreswerehigherthanthoseofcontrolgroup,theobservationgroupself-careabilityofpatientswere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comparedthetwogroups,th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

【Keywords】Long-termbedridden;Bodyfunctionrecovery;Systematicnursinginterference

医院住院患者中,长期卧床的患者很多,尤其是在iCU、CCU、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及各专科重症监护室[1]。患者因长期卧床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的同时,伴有各个器官功能障碍,生活质量下降,并发症发生率高,住院频率高[2-3]。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逐渐来临,老年人医疗、保健、护理等问题凸显,与年龄相关疾病年患病率渐增,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也逐年增多[4]。长期卧床患者丧失自主活动能力和自理能力,生命质量基本为零并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成为医疗卫生事业的负担[5]。由于人的老化、疾病导致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对长期卧床患者的康复护理原则首先采取“维持基础生活护理和预防并发症”为主要目的,重点是要解决患者的心理、运动和日常生活能力等[6]。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只要对其制定周密的系统化护理干预,严格执行护理措施,就能有效减轻他们的痛苦,增强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7]。本研究对长期卧床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2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住院长期卧床患者178例,本研究方案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住院号的奇偶数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9例,其中观察组男51例、女38例,年龄40~73岁,平均(61.25±12.42)岁;卧床时间20~38d,平均(27.8±2.5)d;对照组男49例、女40例,年龄42~75岁,平均(62.17±13.09)岁;卧床时间22~40d,平均(27.1±2.2)d。所有患者均意识清楚,生命体征稳定,无感觉性失语,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方法,常规护理干预包括:(1)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生命体征变化;(2)加强翻身,更换不同;(3)大小便护理,减少肠道毒素的吸收,保持胃肠功能;(4)安全护理,防跌倒、坠床、烫伤、损伤(感觉障碍);(5)心理护理―抑郁,关爱患者,亲人陪伴―亲情是最大的支持;(6)饮食护理:按需要量给予营养支持,补充机体生理需要的热量;(7)协助给予口腔护理、健康指导,病情稳定后给予常规功能锻炼。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1)支持性心理干预:由知识经验丰富的护士对患者照顾者进行疾病知识的健康宣教,对于掌握欠佳者给予个性化的讲解,结合患者日常生活情况及面临的具体问题详细的解释。患者长期卧床,突出的心理表现是恐惧、焦虑、悲观、孤独、压抑。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疏导,告知其疾病常识,并传授健康知识,用心与患者沟通,缓解其心理障碍[8]。启发患者接受现实,面对现实,认识自己有利的方面,劝导患者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面对人生,面对疾病,并介绍其他住院患者战胜疾病的实例,鼓励患者树立信心,与疾病抗争。对照顾者给予充分的信任、理解与支持,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所处环境,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每周组织一次交流会,谈谈照顾者在陪护期间睡眠不足,劳动强度大,心理压力增加等所导致各种身心不适感。解释恐惧不安、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机体的影响,指导照顾者每天进行放松训练[9]。并加强与患者家属人员的沟通,争取家属的配合,鼓励家属经常探视、关心,以平静、轻松、愉快的心情感染患者,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10]。(2)皮肤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患者常规进行Braden压疮评分,皮肤极高危患者对患者进行Braden压疮评分1次/d,高危患者进行Braden压疮评分1次/d,轻中度危险患者进行Braden压疮评分1次/周,根据患者皮肤压疮评分的情况进行皮肤护理。保持病床单清洁、平整、干燥。长期卧床患者机体功能及免疫力下降,抵抗力下降,皮肤营养和弹性也逐渐降低,极易发生褥疮,老年患者皮肤胶原纤维萎缩,弹性降低,对外界的敏感性减弱。用温水为患者擦洗皮肤1~2次/d,擦洗完后用50%红花酒精按摩骨突出部位。保持皮肤清洁,减少局部受压,在患者身体空隙处垫软枕、海绵垫、气垫、水褥等,还可使用羊皮垫,促进血液循环,加强翻身,以改善受压侧肢体的血液循环,即可预防肺部感染,又可减轻下肢静脉的压力,利于静脉回流,以杜绝褥疮的发生。(3)卧床护理干预:一般患者的应变换2h/次,当患者能在床上翻身或主动移动时,间隔时间可延长。第一是仰卧位:头部放在枕头上,面部朝向患侧,枕头高度要适当,胸椎不得出现屈曲。膝关节下方垫1个枕头,防止膝关节伸展。下肢大腿及小腿中部各放1沙袋,防止髋关节伸展、外旋。第二是患侧卧位:患侧肩胛带向前伸、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手指外展。患侧下肢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第三是坐位训练:早期生命体征稳定者应尽早使患者坐起,这样可防止肺内感染,改善心肺功能。坐起时间以增加5~10min/次为宜,坐位时给予患侧支撑。第四是被动运动:缓慢而持续的牵伸痉挛肌,不断地给予按摩,让患者身心放松,反复进行,使痉挛暂时得以缓解。第五是主动运动:引导患者进行正常运动模式的主动性活动,既抑制了异常的姿势反应,又使肢体的痉挛得以缓解。指导患者进行桥式运动、手膝四点站立、跪立位、坐位的训练,最大限度地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和减轻痉挛程度[11]。(4)功能锻炼干预:给患者四肢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进行治疗2~3次/d,通过充气与放气的过程使得人体血管和肌肉扩张和伸缩,用压力按摩血管和肌肉,能有效的加速肌肉泵的作用,促进肢体静脉窦的血液向心回流,改善局部组织代谢的环境,增加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活性。(5)日常生活训练:随着患者病情好转,经日常生活的训练,使患者尽快能独立生活。训练应由简到繁,由室内到室外,逐步扩大:①让患者在床上学习如何来回移动,侧卧和坐起,渐延至起床、上下床;②拐杖平衡练习:学习和应用拐杖技巧,上下轮椅;③自我护理训练:个人卫生、刷牙、洗脸、洗澡等;个人体表修饰、梳头;上厕所或使用便器,大小便自我处理;就餐、穿、脱衣服等。

1.3评价标准(1)采用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进行评分[12]。(2)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13]。(3)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总分计为100分,包括上肢功能33项,计66分,下肢功能17项,计34分。分值越高,表示肢体运动功能越好;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总分计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14]。

1.4统计学处理使用SSpS17.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有差异者采用LSD两两比较),以p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两组护理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存质量指标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状态功能上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自理能力的比较观察组患者自理能力显著地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日常生活中,由于生病或受伤,患者遵医嘱或者由于患者角色强化以及家属的心理,患者自然地就会被安排或自我安排卧床休息[15]。长期卧床多患有中风、偏瘫、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等疾病,将导致患者生活满意度下降,并发症发生率高。还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如情绪低落、悲观厌世、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等负性情绪,这些负性情绪对病情的恢复具有不利的影响。长期卧床的不良反应已经得到广泛认识、研究,心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减少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6-17]。本研究结果显示所有长期卧床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的下降,尤其是经过系统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针对性地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缓解老年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障碍。

进行主动或被动的肢体功能锻炼等,可以有效地避免人为因素所致的不良后果。系统化护理干预模式的重点在于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缩短卧床时间。本研究中经过对长期卧床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后Fugl-meyer评分和aDL-Barthel指数均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说明经系统化护理干预后患者自理能力明显改善,与杨凤玲等[18]研究报道系统化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长期卧床患者的功能恢复,提高肌力的恢复速度和避免肌肉萎缩情况的发生是一致的。

本研究通过对长期卧床患者制定周密的系统化的护理干预计划,严格执行护理措施,采取支持性心理干预、皮肤护理干预、卧床护理干预、功能锻炼干预,有效减轻他们的痛苦,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存质量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经过系统化护理干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产生良性发展趋势,明显提高长期卧床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系统化的护理干预让长期卧床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肌力和关节活动度增加,每天活动度增加,提高了患者的自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减轻家庭负担和提高个人尊严。

参考文献

[1]李金玲.长期卧床患者褥疮的预防和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4):104-105.

[2]许方慧,杨新爱,刘朝晖.35例长期卧床患者坠积性肺炎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4,9(7):217-218.

[3]朱晓萍,陈洪波,武变兰.对39例长期卧床患者社区干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11,20(12):931-932.

[4]张洁.基础护理在长期卧床患者家庭护理中的作用[J].河北医药,2013,35(9):1431-1432.

[5]卢美秀,许淑莲.现代护理实务全书[m].第4卷.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64-67.

[6]张丽娟.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8):90-91.

[7]陈玲.长期卧床病人的并发症预防和护理[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7):881-882.

[8]王变娥,高颖.浅谈内科长期卧床老年患者护理的特点[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10):1206-1207.

[9]孙亚超.心理干预对脑卒中长期卧床患者照顾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4,29(4):298-300.

[10]王法欣.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康复疗效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8):10-12.

[11]胡晓,黄署荣,衣国华.偏瘫痉挛患者的康复护理[J].社区医学杂志,2006,4(9):31-32.

[12]ZungwwK.a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J].archGenpsychiatry,1965,6(12):63-70.

[13]LeviL,andersonL.psychologicalstress:population,environment,andqualityoflife[m].newYork:SpectrumpublicationHalstedpress,1975:74-79.

[14]高天虹,张磊,薛有平.早期康复护理对髋部骨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6):141-143.

[15]陈灏珠.默克老年医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26-254.

[16]陈茜,叶敏.老年卧床住院患者便秘的影响因素[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9):805-806.

[17]杨雄辉.家属健康教育对老年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8):153-154.

老年卧床患者的护理知识篇3

【关键词】老年;骨折;卧床;便秘;强化;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253-02

便秘是骨折卧床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一般为50~70%[1],老年骨折卧床患者由于代谢降低、胃肠蠕动减弱等生理因素,发生便秘几率更高,其发生率可达80%左右[2],因此,预防其术后便秘的发生意义重大,它可以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和预后[3],本文对43例老年骨折卧床患者采取强化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8例老年骨折卧床患者均来自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骨科病房,半随机分为对照和强化两组。强化组43例系入院时间为每月的双日患者,男29例,女14例,年龄51~88岁,平均66.3±2.6岁,其中下肢骨折20例,脊柱骨折12例,骨盆骨折9例,全身多发骨折2例;对照组43例系入院时间为每月的单日患者,男28例,女15例,年龄50~86岁,平均65.3±2.5岁,其中下肢骨折19例,脊柱骨折14例,骨盆骨折,8例,全身多发骨折2例.。两组患者的文化程度、民族、经济状况相似,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护理干预措施

对照组行骨科卧床患者常规护理,强化除常规护理干预外,加强心理指导、健康宣教、饮食指导、局部按摩等强化干预。强化护理干预措施见如下分述。

1.2.1健康教育入院时由主管护士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健康评估,根据患者不同的个体、文化、治疗顺应性具体由护士或家属协助实施健康宣教:①告知患者便秘的高危因素及其危害性,教会正确使用便盆,建立床上排便的习惯,同时告诉患者有便意时应及时告知护理人员或家属,不要抑制大便,预防便秘的发生。②提醒患者不要产生靠泻药排便的念头,告知使用泻药有依赖性,容易使排便反射减弱,不利于患者康复的危害性③培养患者定时就餐、定时排便,建立条件反射系统的习惯。

1.2.2心理护理老年骨折卧床患者因为失去活动的独立性,加上环境的改变、长期卧床、术后疼痛以及怕连累子女等多种因素,常表现为恐惧、烦躁、悲观失望、易怒等消极的心理变化,有的患者还失去了治疗的信心[4],因此对于老年骨折卧床伴便秘患者首先护士要保持一个愉快情绪,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句安慰话都能给病人带来莫大的安慰,能唤起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加病人对护士的信赖,同时护理人员应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一个良好的互信关系,鼓励患者消除顾虑,针对不同患者不同心理问题,有针对性的耐心解释和心理护理,充分调动病人的主动性,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2.3饮食护理针对不同患者的年龄、性别、民族、宗教、个人喜好等不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食谱,每日应以多食水果、蔬菜粗纤维食物为主,可进食含油脂多的食品,如黑芝麻、核桃肉、生瓜子等,要保证足够的饮水量,以防大便干结。

1.2.4运动指导及腹部按摩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及时对患者进行床上功能锻炼为主的运动指导,耐心向患者讲解床上功能锻炼对术后恢复的有利因素,多鼓励患者未受伤肢体功能锻炼,教会患者做提肛收腹运动,增加活动量,以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的发生[5];对无骨盆、脊柱骨折早期的禁忌症的患者及早进行腹部按摩及翻身的护理,并把腹部环形按摩作为一项常规护理措施,每日2次,每次30分钟顺肠蠕动方向按摩,部分患者配合腹部热敷,以预防便秘。

1.2.5未排便患者的干预严格观察并记录患者每日排便情况,超过2天未排便的患者,每晚给予果导片口服,同时饮用番泻叶茶水,超过3天未排便的患者可使用0.2%的肥皂水灌肠,经上述种种预防及治疗措施,仍然发生便秘的患者,可用开塞露肛入辅助排便,必要时实施人工取便。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结果

强化组腹痛发生次数为14次,腹泻发生次数为4次,便秘发生8例,发生率为18.60%(8/43);对照组腹痛发生次数为26次,腹泻发生次数为8次,便秘发生8例,发生率为34.88%(15/43)。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骨折卧床病人,特别是老年骨折卧床患者便秘发生率高,分析发现病人便秘与应激、饮食结构、骨折部位、排便方式、活动量、精神状态有关[6],因此对于老年骨折卧床患者应进行综合和强化护理,以预防和减少便秘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本文通过对43例老年骨折卧床患者进行综合强化护理干预并与43例常规护理做对照比较,结果显示强化组腹痛发生次数、腹泻发生次数、、便秘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罗穗萍,骨折卧床患者造成便秘的因素探讨与护理分析,吉林医学,2011,32(18):3787.

[2]彭媛,护理干预对老年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影响,中华中西医杂志[J],2005,6(16):256.

[3]杨玲,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4):2959-2950.

[4]李秀女,68例老年人股骨颈折术后的护理体会,河北医药,2009,15(10):1219-1210.

老年卧床患者的护理知识篇4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及伴随骨折的发生率日益增高。在老年人中90%脊柱骨折和髋部骨折与骨质疏松有关①。其中脊柱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好发部位。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质变薄,骨小梁变细、减少,故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容易引起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多数老年人对骨质疏松症缺乏认识,胸腰椎骨折又给生活和护理带来诸多困难,针对本病,我们进行有效的分期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02例,男32例,女70例,最大88岁,最小60岁,平均年龄74.8岁。经骨密度、X线等相关检查均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并伴有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其中胸椎骨折20例,腰椎骨折82例。以卧硬板床、腰部垫枕、功能锻炼为主,同时治疗骨质疏松症,如应用降钙素、二磷酸盐、补充钙剂、中药等。

2护理

2.1做好心理护理

由于骨质疏松并发骨折,患者就此感到突然,加之伤后的疼痛和生活方式改变,则会产生恐惧和焦虑情绪。此时,护士应主动与病人沟通交流,安慰体贴他们,做好解释工作,耐心细致地协助其各种生活所需,同时为他们创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治疗环境,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愉悦的心情接受治疗。

2.2卧床期间的护理

2.2.1卧位及垫枕护理本病的治疗需要特殊,且时间长,如卧位不当将影响复位。故应向患者讲明卧床及腰部过伸位垫枕的重要性,告之过伸复位能够迅速减轻因骨折引起的疼痛,能够整复和矫正因骨折引起脊柱后凸畸形,并能提高患者骨折后的生活质量,使之配合治疗。患者绝对卧于硬板床上,头部不用枕,保持脊柱平直,防止发生进一步损伤。椎体压缩超过1/2者,在患者受伤椎体下垫以适当高度的软枕,以维持腰部正常生理曲度。开始时垫枕高度为7~10cm,适应3~5天后,加用窄枕,两枕相加形成底大顶小的塔形垫,使伤椎后凸部位垫高至15cm左右。患者需坚持日夜垫枕,疗程不少于6周。要求治疗期间垫枕部位准确稳定,交待病人不随意将垫枕移位。加强巡查垫枕位置和高度是否正确,尤其在入院最初几天,需做好床头交接班。在治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情况,如有变化及时汇报处理。

2.2.2腹胀、二便护理胸腰椎骨折后,常因腹膜血肿刺激内脏神经,卧床后肠蠕动减慢,引起腹部胀痛、便秘。鼓励病人多食清淡,富含纤维素,能理气、健脾胃、易消化的食物。如水果、疏菜、红枣或核桃米粥、蜂蜜;忌辛辣、肥甘厚味及易产气的食品。多饮水,每日晨起饮用淡盐水一杯,防止便秘。腹胀时给予腹部热敷、按摩以促进肠蠕动,较重者给予肛管排气、灌肠。按摩方法是:病人仰卧,曲膝,全身放松,术者站一侧,手蘸松节油(或风油精、清凉油),用大鱼际掌面轻按神阙穴片刻后,再用手掌缓缓由内向外做环形按摩。排尿困难者,行按摩、热敷、听流水声、针灸等方法,无效时再行导尿术。

2.2.3做好生活护理由于年老体弱,加之骨折后长期卧床,易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便秘等。(1)指导和帮助患者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每1~2小时翻按1次,最长不超过4小时。翻身时嘱患者挺胸直腰绷紧背部肌肉形成自然内固定,一人托扶患者肩、髋,另一人扶托髋部、双下肢,保持躯干上下一致,同时向对侧翻。侧卧时躯体前后用被褥或枕头等物夹持。仰卧排便时,适当加高垫枕同时妥善放置便器,避免托拽。保持被褥、床单、衣服清洁干燥无渣屑,平整无皱折。垫枕表面柔软,以防压伤皮肤。(2)鼓励病人做深呼吸,增强肺活量,协助病人翻身、拍背、咳嗽、排痰等,并注意保暖,同时劝吸烟者戒烟。(3)指导病人多饮水,保持会清洁卫生,勤换衣裤。有持续导尿者给予每日2次擦洗尿道口,并进行膀胱冲洗。

2.2.4指导功能锻炼

由于老年人对功能锻炼重要性认识不够且缺乏功能锻炼知识,故应向患者讲解早期功能锻炼既可防止软组织粘连及脊柱各关节活动减弱,也可防止骨质疏松和慢性腰痛,又有持续复位的作用。并告知锻炼要尽早进行,循序渐进,切忌粗暴剧烈,以免加重损伤,影响骨折愈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法如下:(1)开始时练习主动挺腹,每日3次,每次5~10min。(2)伤后第1周行“五点支撑法”锻炼;(3)2~3周开始“三点支持法”练功;(4)3~4周开始全身腾空呈拱桥状进行“四点支撑法”锻炼;(5)5~6周开始俯卧背伸行“飞燕点水”练功法。以上几种功能锻炼,护士应指导病人掌握要领,保持正确的练功姿势,开始时因伤后疼痛和不适应,每次练数个或数十个,以后逐渐增加至200~400个,每日3~5次。当腰背痛急性发作时,应立即卧床休息。每次锻炼后需重新放置垫枕。

2.3康复期护理

2.3.1自我护理知识指导本组患者,多数在二便通畅、疼痛减轻、病情稳定时出院治疗,护士应做好出院指导。嘱其继续卧床休息、垫枕、腰背机功能锻炼;下床活动时间,视恢复情况而定,一般卧床45~60天。开始起床活动时,先在床上慢慢坐起,自觉无头晕及其它不适,可下地站立和迈步,行走时应挺胸,不做一切弯腰动作,3个月后才可练习弯腰前屈,但时间不宜过长,如感疲劳即卧床休息,应卧硬板床,腰下垫枕,坚持腰背肌功能锻炼半年以上,日常生活中避免劳累,禁;饮食以多食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之品,如核桃、桂园、骨头汤等。但要注意保持腑气通畅,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防止便秘;定期摄片复查,并在医生指导下生活和工作。

2.3.2家庭护理指导胸腰椎骨折恢复后,应进行骨质疏松症家庭护理的指导,以防止再次发生骨折。(1)合理的饮食,鼓励老人多食含钙、磷、维生素、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海产品、骨头汤、绿色蔬菜等,禁烟酒,不饮浓茶、浓咖啡和碳酸饮料。(2)积极治疗骨质疏松症;鼓励老人常到户外活动,接受日光浴,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但运动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不参加剧烈活动,不举重物;指导病人坚持不懈地选用运动量适宜的锻炼,以提高骨量,减少骨量丢失,预防骨折。(3)改善生活环境以防跌倒,消除地板上的杂物,地面整治干燥,浴室设防滑装置,光线充足,穿舒适的耐磨鞋,外出活动时要有人陪伴,路面状况不好时有人搀扶或扶拐杖。同时积极治疗并存的疾病,提高对外界的反应能力。(4)定期进行骨密度及骨生化指标检测,预测骨折危险因素及观察治疗效果。

3体会

老年骨质疏松症并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年龄大,各种生理机能衰退,生活自理能力差,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加大了护理难度,我们通过周到细致的心理和生活护理,采取正确卧位和垫枕方法,进行有效规范的功能锻炼及系统的康复指导,预防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老年卧床患者的护理知识篇5

关键词:骨科病人;卧床;便秘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339-01

便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病因较为复杂,骨科卧床患者由于创伤打击大,卧床时间长,伤口疼痛等原因,导致生活方式和排便方式的改变,多数患者会出现便秘,长期便秘不仅让人很难受,生活质量下降,更是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便秘会诱发痔疮、肛裂,损害肝功能,加重心脑血管的负担。这些危害都是极为可怕的。笔者在骨科长期工作中探索骨科卧床便秘患者的护理方法,收到良好成效。

1骨折卧床患者发生便秘原因

骨折病人多属意外伤害,发病突然和对预后担心,使病人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变化。损伤疼痛、情绪紧张等应激反应均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出现胃肠蠕动减弱。

骨折病人卧床时间较长,尤其是脊椎骨折、骨盆骨折病人,胃肠蠕动减慢,食欲下降,摄入食物及水分较少,肠内容物不足以刺激正常蠕动。

骨折后的老年人较易发生便秘。老年人牙齿多不健全,喜吃低渣精细饮食,因而缺少纤维素对肠壁的刺激,使结肠运转粪便的时间延长;加之老年人肠肌收缩力普遍下降,提肛肌和括约肌松弛无力,造成粪便嵌塞在直肠窝内而成便秘。

排便习惯及姿势的改变:正常人多采用蹲姿,利用重力和增加腹内压促进排便。骨盆骨折及脊柱骨折的病人,因病情的需要,不能适应在床上平卧使用便盆排便,以致便秘。

环境的改变:有的病人在感觉到有便意的时候,因害怕大便的臭气会弥漫于整个病房,引起他人满,强将大便忍了回去。时间长了,大便的水份会被大肠重吸收,从而变得干燥,继而引发排便困难。

2护理方法

2.1加强健康教育,注意观察卧床病人有无腹胀,肠鸣音是否正常。肠蠕动减弱者要暂禁饮食。指导患者每天早上起来可空腹喝温水冲的一勺蜂蜜加一勺陈醋水、蜂蜜对肠道有作用,陈醋帮助消化,有利于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吸收。全天都应多饮凉开水以助润肠通便。饮食应该增加含植物纤维素较多的粗质蔬菜和水果,如大蕉、火龙果、芹菜、地瓜等。禁止食用酒、浓茶、咖啡、辣椒、咖喱等刺激性食品。

2.2适当运动:病情允许,鼓励患者利用床上吊环锻炼身体;教会其做提肛收腹运动;顺肠蠕动方向行腹部环形按摩;做腹部热敷(注意防止烫伤)以促进肠蠕动,预防便秘。要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不管当时有无便意,能不能排出大便),有便意时不要忍,马上给予便盆大便,这样有利于形成正常排便的条件反射。

2.3单侧下肢骨折的病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使用坐便器在床旁大便,期间注意避免患肢负重。

2.4保持心情舒畅,尽情开怀地大笑,大笑时,震动肚皮,有利于防止一、二天内的便秘。这对肠子有按摩作用,能帮助消化,且能缓解压力与紧张;为消除顾虑,在排便时,为患者提供隐蔽的环境,如拉上屏风,防止干扰,及时的通风换气。

2.5对于3天未排便的病人,护士可戴上手套,在食指处涂上石蜡油,插入病人,转动2周,从而刺激肛管,引起排便;或服用一些缓泻药物,我科临床常用的有果导片、麻仁软胶囊、乳果糖、开塞露等。超过5天无大便者,可给予液体石蜡油+甘露醇灌肠,方法是用注射器吸取20%甘露醇50ml、消毒液体石蜡油50ml,作为灌肠液,连接一次性吸痰管做肛管,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或仰卧位,用石蜡油吸痰管,插入15~20cm,缓慢灌入灌肠液,嘱其20~30分钟后排便。此方法既能软化大便,促进肠蠕动,引起排便,且一次性吸痰管较为细软,减轻插管时引起的不适,方法更为简单、安全。

3小结

通过对骨科卧床病人中的便秘病人进行健康指导和治疗,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骨科长期卧床病人引发的便秘,不仅给病人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对疾病康复产生负面的影响。在护理病人过程中,要求我们护理人员要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全过程地认识问题,不断更新知识,从而提高我们自身的护理认识、护理技能,提高了患者对我们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朱亚芳,陈淑娟,何岩.骨科卧床病人便秘的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8(17)

老年卧床患者的护理知识篇6

心脑血管介入术是通过冠脉或脑动脉导管将造影剂注入到冠状动脉或脑血管,显示血管的走行和病变程度与性质,以及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是目前对心脑血管病进行诊断和治疗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为探讨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笔者通过对2004年10月~2005年10月在本科老年患者进行介入手术前后的心理反应,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并根据老年人最关心的问题制定出老年患者介入术心理反应调查表,在2005年11月~2006年4月51例老年患者中采取了问卷形式的调查,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来源于我院老年科2005年11月~2006年2月住院51例老年患者。男38例(74.6%),女13例(25.4%),年龄66~86岁,平均74.56岁。冠状动脉造影术(CaG)18例,脑血管造影术(DSa)12例,心脑血管同时行造影术15例,ptCa及冠脉支架植入(pCi)术4例,脑血管支架植入术2例。

1.2方法:将老年患者心理反应调查表(表略),在进行诊疗术前后1~3天的老年患者中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分析其心理状况,对相对比较集中的几个心理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1.3调查结果:见表1。

2心理分析

表1显示出老年患者对介入术前后主要心理反应归纳有以下几种:(1)无所谓心理:多数老年患者认为自己年事已高活不了多少年,就不必做进行介入术。(2)恐惧心理:由于不了解心脑血管介入术的程序,认为是动刀子,大手术,下不了手术台;另外对术后发生出血及其他并发症的危险程度十分关心。(3)拒绝心理:有相当部分的老年患者,对术后制动平卧24小时,不能翻身这一特殊护理要求感到难以接受。(4)忧虑心理:由于老年患者多数生活行为均不便,术后又迫切需要子女在身边照顾,但又不愿意过多地连累子女们,所以心理矛盾。(5)孤独心理:由于老年人的特殊心态,在行手术后,子女们稍有疏忽,一些老年人认为子女不关心他们,就会感到郁闷和孤独,表现出一些反常现象,这时他们非常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

3护理

3.1消除无所谓心理:患者不了解介入术的相关知识,对介入术的技术性和费用的昂贵也心存余悸,部分的老年患者不愿接受这一手术,因此产生了消极心理。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更应向患者讲明心脑血管介入术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它能够有效地改善因血管硬化与斑块形成而引起心血管或脑血管的狭窄所带来的一系列临床表现,解除疾病对患者的折磨,具有良好的近期效果和远期效果,是提高生命质量最有效的手段。同时我们还认真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讲明现代文明社会进步的表现之一就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而不是人的生活数量;老年人有一个相应健康的体魄,是子女最大的希望,对个人,对家庭乃至对社会都有积极的意义。许多老年患者通过耐心开导和讲解,解除了无所谓的心理,很多老年患者能够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进行介入手术。

3.2消除恐惧心理:我们术前主动与患者谈心,了解患者多方面的思想情况,责任护士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以疏导患者的心理障碍。通过已行介入术患者的术前、术后的血管改变的图片及X线片进行讲解,让他们对介入术有理性和感性认识。同时介绍患者自己去了解已做过介入诊疗术的且效果良好的病例,请他们现身谈谈手术过程及术后的感受和效果,帮助患者全面地认识介入术,增强患者信心,消除其恐惧,使更多的老年患者能轻松地接受介入诊疗术。

3.3缩短术后平卧时间,进行早期床上活动:在调查表中反应出老年人因手术后穿刺侧制动和平卧24小时这一要求难以接受占82.3%。针对老年患者的拒绝心理,我们对术后穿刺侧制动和平卧24小时进行观察与研究,打破介入术后常规平卧24小时,术侧肢体伸直12小时不能弯动[1]的护理要求。在患者凝血系统及术中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减少患者的平卧时间,提前改变,进行床上翻身,提早下床活动。做法是:术后平卧5~6小时后,抬高床头30度~45度半卧位,同时由护士协助向穿刺侧位,患者的穿刺侧大腿弯曲30度(目的是自行压迫穿刺侧股动脉),并用30cm高泡沫垫支撑患者的背部,减轻患者侧卧时的身体的支撑力,以增加其舒适度。根据患者自己的需求,2小时后(即术后8小时)可自行平卧,如患者需要向对侧翻身,则需要在护士的协助下翻身。15~18小时后可以下床站立,此观察与研究还在进行中。但是通过此护理的10多例患者效果均好,患者也非常满意。同时还有效地解除了患者的术后失眠,排便困难现象,有利于术后恢复。

3.4增加亲情与关爱:在接受介入诊疗术中有部分老年患者,自己是愿意行介入术,但是担心子女工作忙,或者是不愿连累他们,手术后行动不便,无人照料。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做好子女的工作,让他们尽量在老人做手术期间能来医院进行照顾,让亲情驱逐担心与孤独,同时护士也要在术后除了严密的病情观察外,还要尽量给予老年患者生活上的照顾。用关爱的语言来安慰患者,多与他们交谈和沟通,使他们不会感到无助。为了更进一步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患者术后制动时间,我科医师对尺桡动脉进行aiien试验[2],阳性者,采取桡动脉穿刺行介入诊疗术,这样患者能走着到介入室,术后自行走回病房。减少了术后制动带来的不便。通过这些方法,老年患者接受介入术逐渐增多。

3.5加强术前术后排尿的护理:针对部分患者不习惯在床上排尿带来的术后排尿困难(41%)及术后精神紧张,引起尿潴留现象,我们加强了术前对患者进行床上排尿训练。择期手术者,在术前2天嘱患者自行在床上进行排小便练习;急诊手术者,在术前1小时指导患者在一侧肢体制动的情况下练习床上排尿1~2次,达到患者排尿相对自然[3]。护士还应讲清术后的一些注意事项,用积极的语言来激励患者,对术后有可能出现的一些并发症,注意语言要委婉,多向家属介绍,以免造成患者心理紧张。对术后因平卧引起腰酸背痛时,在协助患者进行翻身的同时,还可帮助患者进行腰骶部及下肢的按摩,以减轻疲劳感,通过这些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术后排尿困难现象。

参考文献:

[1]朱秀琴,智光.冠状动脉造影术并发症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1993,28(1):9.

[2]吕树铮,陈韵岱.冠脉介入诊治技巧及器械选择[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

老年卧床患者的护理知识篇7

关键词:老年患者骨折长期卧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1-0131-02

我科近五年来,收治老年骨折患者具有病情复杂,护理难度大,要求高质量的护理技术、特点,并熟练掌握人体解剖骨折部位进行针对性的护理。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科收治老年骨折患者中男性比女性多,其中男性76例,女性52,最高年龄86岁,最小年龄61岁。有胸椎、腰椎截瘫、股骨干骨折、股骨颈骨折、骨盆骨折、肋骨骨折合并内脏损伤,锁骨、踝骨、肱骨等。

1.2住院期间观察并发症情况,出现受压部位皮肤轻度受挫,休克在抢救中出现压疮3例。泌尿系感染,呼吸道感染,便秘等情况。

2讨论

2.1从骨折外固定并发皮肤感染、休克在抢救中出现压疮,它与病人的多方因素有关。

2.2与血运有关、在抢救过程中,又不敢搬动患者情况下,出现的压疮。

2.3与病情的严重程度能否采取的防范措施有关。

2.4与体温有关、如由于脊髓损伤,体温调节功能失常,临床中出现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出现异常体温。例如我科有1例病人,体温持续高烧,几天后出现的压疮。高烧虽然不是并发压疮的直接原因,但有影响皮肤高热的简接因素,不能忽视。

2.5与营养有关、老年患者骨折后长期消耗能量,摄入量少,体质虚弱,体内营养严重缺乏、循环、免疫细胞种类比例紊乱,组织分压下降、躯干及肢体呈进行性萎缩、局部缺血皮肤弹性下降。

2.6与气温湿度有关、秋季并发压疮,外界湿度高体温调节障碍,使骨折患者长期处于潮湿状态,诱发压疮。

3预防

3.1上述因素,患者入院后每隔1~2小时翻身一次,着重卧侧突出部受压的皮肤,如出现皮肤潮红,给予50%红花酒精按摩,并保持皮肤清洁,有利改变压红的部位。但对于极少数的患者年老体弱,骨折后长期卧床不起发生压疮,是与病人的血循环皮肤皮防御机能和营养以及局部受压程度、汗、粪、尿影响有着极大的关系。

3.2预防上呼吸道坠积性肺炎,坠积性肺炎是患者骨折后长期卧床的常见并发症,主要症状是咳嗽、发热至呼吸困难,当老年患者骨折入院一周后疼痛症状缓解,应鼓励患者床上活动,如小腿骨折可在床上提吊杆健足,踩在床上支撑。每2~3小时咳嗽一次,并做深呼吸运动,有被动咳嗽运动,另帮助患者扣背5~10次有助于分泌物咳出。咳嗽困难者引用吸痰。采取半坐卧位。以保持呼吸道畅通。

3.3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分析、发生原因与以下方面有关。

3.4营养状况不良,机体抵抗能力下降,膀胱功能丧失,防御功能下降。特别是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因长期刺激尿道口分泌物增多,尿管固定进出活动大,造成逆行感染的机会大,大小便失禁局部潮湿造成污染。

3.5预防长期卧床出现便秘、临床观察根据老年骨折的患者,由于活动受限,机体、饮食调理不衡,指导吃高纤维素饮食,腹部按摩,必要时给予缓泻剂,对顽固性便秘者采用以上措施无效,可行定时人工排便,保持大便通畅。

3.6预防骨折延缓愈合、老年性患者骨折后长期卧床,易出现水和电解质不平衡、体质虚弱、钙缺乏、脂肪栓塞、胫骨血管损伤后造成血循环障碍、关节强直、骨折不愈合等症状。因所需要动静结合进行锻炼、治疗护理、给予助骨、护骨。这样不但可以预防上述症状,还可促进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如上肢骨折、指导做手指伸屈握拳。踝关节骨折,可做背跖屈背伸运动。下肢骨折、可用双手提吊杆抬臀活动,均可促进骨折早日愈合。

4总结

我科老年患者骨折入院后,在护理环节上,应熟练掌握不同部位的骨折,进行针对性护理。例如:下肢合并性骨折、大血管损伤病人、行骨折内固定血管吻合术,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防止失血休克合并肾功能衰竭。外固定患者、石膏托固定于关节屈屈位,4~5周后逐渐伸直关节,注意观察末稍血运情况,松紧度适宜,以免肢体局部受压,保持肢体抬高,一般高于心脏水平。严密观察患肢的血循环,皮肤颜色、温度是否正常。如果肢体远侧温度降至3~4度,而肿胀不明显,足背动脉搏动测不清,多系动脉栓塞或血肿压迫。如肢体肿胀,紫绀、血回流不佳、而抬高患脚不能改善多系静脉栓塞。如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紧急处理。护理老年性患者骨折,高素质的护理技术、质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能预防上呼吸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预防压疮发生,便秘,泌尿系感染。预防骨折延缓愈合,减少致残。促进老年性患者骨折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中华临床实用医药杂志2003年2月2003卷第1期

[2]海南医学杂志2004年第15卷第6期

[3]中国临床医学文萃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1995年12月第二卷

老年卧床患者的护理知识篇8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不断完善,使我国人均寿命不断提高,进入老年化社会,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因年龄大,病程长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并发症是患者早日康复和度过危险期、降低病死率的要害。因此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我科自2009年6月~2011年1月共收治了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63~89岁,平均75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对患者身体状况的综合评估

老年人身体状况差异很大,有的患者身体较好,有的身体很差,有的老年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肺气肿等老年性疾病,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制定出相应的护理计划。

2 心理护理

了解患者对疾病的心理反应以及对治疗和护理的要求。向患者及其家属耐心宣教有关疾病的知识,解除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担忧而引起的不稳定情绪;介绍治疗方法,以取得理解和配合。给予轻松疗法,适时应用镇痛剂,减轻疼痛。

3 保持正确体位

使病人保持患肢处于外展中立位,同时将抬高患肢20-25度,促进静脉回流。老年人因皮下脂肪较薄,长时间以同一姿势卧床可感到不适,会不由自主地变化体位,导致骨折移位、畸形,影响其功能,故必须讲清体位的重要性。根据情况给予具体帮助,同时还要使病人感到卧位舒适,保持床铺干燥、清洁、平整。隔一段时间可以在不影响正常体位的情况下改变卧床姿势帮助其按摩受压部位以减轻不适。

4 注意饮食营养

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因长期卧床,应以低盐、低脂、易消化的膳食为主。

早期饮食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中期宜食高蛋白及富含铁钙的食物,促进骨折愈合在骨折修复过程中,必须注意及时补充蛋白质、铁等营养素,后期进食高热量,补充养血调节肝肾的食物,对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病人,应结合病人的具体病情合理安排饮食,建立科学的饮食习惯,同时注意食物调配,使病人增进食欲,保证营养的供给,注意增加纤维含量高的食物,避免发生便秘。

5 并发症的防治

5.1呼吸道感染的防治

发生股骨颈骨折后,患者反抗力降低,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要鼓励患者在床上做扩胸运动,深呼吸,稍微活动上身,用力咳嗽,定时拍背,及时咳出痰液,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对痰液粘稠者鼓励病人多饮水,有针对性地做超声雾化吸入,每日口腔护理1-2次,以预防肺部感染,天凉时要注重保暖,以防着凉,地面湿式清扫,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气。转贴于

5.2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老年患者自身血管弹性降低,血液粘稠度较高,血液流动缓慢,而骨折卧床后,血液流动更加缓慢,加之下肢创伤后,极易形成静脉血栓,早期积极活动腿部肌肉尤其是比目鱼肌和腓肠肌是预防血栓的重要护理措施,每日给患者进行温水擦浴2~3次,通过温水擦浴,患者全身血液循环加速,毛细血管扩张增加皮肤反抗力,擦洗同时配合按摩。口服小剂阿斯匹林加强抗凝;抬高患肢,利于血液循环,注意观察患肢皮肤是否发红,皮温是否正常,有无疼痛,肿胀,触及条索感等及时发现血栓形成迹象,如已发生血栓形成,避免患肢活动,禁忌做按摩、理疗,以免血栓脱落阻塞其他器官。认真观察肢体水肿程度、浅静脉充盈及感觉的情况,双下肢进行对比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反映,及时处理。

5.3褥疮的预防

仔细观察身体受压部位皮肤情况,减少骨突处的受压,保持床铺的整洁干燥,做好皮肤的清洁护理,对皮肤受压处进行热敷与按摩,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防止褥疮的发生。

5.4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结石病人长期卧床受卧位限制,小便不易排出,日久易导致泌尿系统感染及结石形成,鼓励病人多饮水对防止炎症或结石起到一定作用。

6 指导功能锻炼

老年卧床患者的护理知识篇9

关键词居家陪护者护理风险风险认知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533(2014)14-0043-03

居家卧床老年患者的陪护者大多由于缺乏护理专业知识又无护理经验,陪护有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1],且护理风险认知度低,抗风险能力薄弱。社区护理人员可通过培训,或直接入户给予针对性和个体化指导,提高陪护者护理技巧和风险防范能力,避免风险事件,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是目前家庭病床服务的工作之一[2-3]。本文探索提高陪护者护理技巧和风险防范能力的护理干预对策,以适应新形势下居家老年护理服务的发展需求。现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对象

社区内未经专业培训的长期陪护年龄≥60岁居家卧床老年患者的家属或保姆共120名为研究对象,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

研究内容和方法

自编问卷,调查居家护理风险认知水平和风险的发生。认知水平包括居家卧床老年患者最易发生的4个护理风险,即坠床、压疮、进食不当导致呛咳和烫伤,每项护理风险认知涵盖发生原因、危险因素、预防与护理3个问题。问卷满分为24分,4个护理风险,每项护理风险问题的评分范围为0~6分,分值越高,表示知晓度越高。风险发生的调查分别为干预前1年内和干预后1年内。

对干预组发放指导手册,同时制定个体化干预计划,入户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知识指导。对入户时所发现的具体问题,对陪护者行“一对一”的个体化指导,加强其依从性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对照组仅予常规宣教,未行个体化指导。

统计方法

采用epidata3.1和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团体样本t检验,p

结果

两组护理风险防范认知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护理风险认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两组护理风险发生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风险发生情况相似,以压疮的发生例数最多,烫伤最少,且均无死亡病例;干预后,干预组各项风险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亦无死亡病例。两组干预后年风险发生率均有下降,干预组的年风险发生下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讨论

目前由于大多数居家陪护者未接受系统培训,缺乏风险防范能力和护理技巧,陪护质量堪忧。本研究结果显示,卧床老年患者4种居家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与陪护者风险认知程度存在一定关系,且陪护者风险认知水平普遍较低,抗风险能力薄弱。

研究同时显示,通过社区护理人员直接入户,给予针对性、个体化指导的护理干预措施后,干预组的陪护者风险认知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社区护理干预是医院工作的延续和功能拓展[5]。因此,入户干预对于缓解医院住院难和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适应新形势下老年患者居家护理服务的发展等方面具有较为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将成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郝素文.对院外压疮留院观察患者健康指导的效果观察[J].护理杂志,2009,26(7):70-71.

蔡静芳.社区老年护理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J].上海医药,2013,34(2):46-48.

杨慧颖,倪英,樊华,等.老年科全程优质护理管理实践的效果与评价[J].上海护理,2011,11(4):75-76.

曾维,赵芸芸,陈敏琴.101例院前带入压疮相关的因素分析及住院社区干预[J].中外医学研究,2009,7(8):127-128.

老年卧床患者的护理知识篇10

【关键词】腰椎;压缩性骨折;护理

腰椎压缩性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之一,常继发于骨质疏松症,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发病率逐年增多,结合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9例老年单纯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护理经验,针对老年患者心理、并发症、康复训练等方面进行探讨。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49例,男18例,女31例,年龄58―84岁,平均69岁,致伤原因:跌伤26例,搬运重物8例,运动伤5例,车祸伤9例,不明原因1例。

1.2临床特点病人均有腰背疼痛、活动受限症状,X线、Ct表现为椎体骨质疏松和退行性改变,骨折部位L1―L5常见,均为单纯压缩骨折,骨折均为楔形改变,骨折压缩程度均小于原椎体的1/2。

2心理护理

本组患者为老年人,由于受伤后疼痛,肢体活动受限,部分生活不能自理,加之知识缺乏,担心治疗效果及影响家人工作、生活等,易出现焦虑、忧郁情绪,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护士需经常巡视病房,与患者耐心交谈,积极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健康宣教,使其正确认识疾病,树立康复信心。

3一般护理

3.1搬运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多由间接暴力造成,脊柱屈曲,椎体前部受到垂直压缩外力而变成楔形。在急救的时候,要避免患者神经和血管受损伤,搬运及运送时要力求动作轻、稳,不倾斜,少振动。运送患者最好用硬板车,患者取仰卧位,使患者脊柱保持伸直位。

3.2训练床上大小便患者因突然骨折卧床,加之疼痛的影响,往往不适应在床上排便,所以护士应指导患者在床上练习排便。方法:(1)排尿训练主要是在床上训练尿壶接尿,有男女尿壶两种。(2)排便训练有两种方法:患者在卧床期间,为避免抬臀使用便盆引起胸、腰段的脊柱向前屈曲,最好采用不用翻身就可使用便盆的方法,现在一般采用一次性卫生垫。受伤后期,当局部疼痛减轻后,可使用便盆,使用此法时可使患者先侧卧,将枕头、便盆置于床上适当位置,再协助患者翻身仰卧于枕头和便盆之上!在使用便盆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止便盆刮伤患者皮肤,保证患者皮肤的完整性。

4专科护理

早期(骨折2周内)需平卧硬板床,骨折部位垫一厚垫使腰椎呈过伸位,并需进行早期康复训练:以股四头肌的舒缩训练为主,可防止股四头肌的萎缩。同时应进行踝泵训练,防止足下垂,加强下肢静脉回流,预防静脉血栓。中期(3―6周)主要以腰背肌锻炼为主,增强腰背肌的力量,增加椎柱的稳定性,可根据病人情况循序渐进,采用下述锻炼方法: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硬板床上,用头部、双肘部及双足跟撑起身体,使背部尽量腾空后伸。弓桥支撑法:患者双手及双足跟撑于床上,全身腾空呈一拱桥状。飞燕法:协助患者俯卧,上肢后伸,头与背部尽力后仰,下肢伸直后伸,全身翘起,仅让腹部着床呈一弧形。后期(7周以上),除坚持腰背肌锻炼外,可配带腰围固定腰部后下床运动,但要注意活动的强度和力度,三个月内禁止做一切弯腰动作,不可负重,不可做跳跃动作[1]。

5并发症的护理

5.1疼痛护理因腰部骨折导致局部肿胀、疼痛,为减轻患者的疼痛,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给予舒适的卧位,协助患者的翻身,按摩受压部位,减轻不适与疼痛。因患者情绪紧张,也会使疼痛感加重,护士要与患者沟通,分散其注意力,减轻其心理压力,稳定患者情绪,使他们面对现实,也可加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

5.2腹胀、便秘患者骨折后因改变、疼痛、腹膜后水肿刺激肠系膜等原因,大部分患者胃肠功能减弱,肠蠕动减弱[2],而致腹胀、便秘。护理方法:指导患者多食用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每日饮蜂蜜水500mL,防止大便干燥。每日餐后两小时对患者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以脐为中心,用掌根下压腹部3―5Cm,按顺时针方向按摩。必要时口服乳果糖口服液,开塞露20mL(注入),如仍未排便,可给予磷酸钠盐灌肠液灌肠。

5.3压疮的预防由于疼痛,患者不敢翻身,腰骶部及双侧肩胛部、足跟部长期受压,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极易产生压疮,护理上应协助患者定时翻身,保持床整,减少剪切力、垂直重力、摩擦力对患者皮肤的伤害,消瘦的患者骨突部皮下脂肪及肌肉少,局部皮肤薄弱干燥,不宜用红花酒精按摩,不当的按摩方式反而会造成皮肤损伤,对这类患者应用压疮贴贴敷保护骨突部位,在饮食方面应加强优质蛋白的摄入。

5.4预防肺部感染老年人常伴有慢性支气管炎等病症,长期卧床后易出现坠积性肺炎,护士应指导患者做深呼吸训练、吹气球训练,每日定时翻身拍背,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促进痰液排出。

5.5预防泌尿系统感染指导患者多饮水,保持尿道口和会清洁,女性患者每天做会阴护理,对排除前列腺肥大,因为改变或疼痛导致的尿潴留,应进行不留置导尿,减少膀胱与外界的联系,降低泌尿系统感染。

5.6因严重骨质疏松导致骨折不愈合对有吸烟、喝酒习惯的患者应指导其戒烟、戒酒,减少钙流失。饮食上应合理膳食,多食用含钙质丰富的食物,如虾皮、海带、排骨、牛奶、豆制品等。药物治疗:严重骨质疏松应给予鹿瓜多肽、利塞磷酸钠片、碳酸钙片等药物促进骨质愈合。

6出院指导

出院后要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同时继续腰背肌功能锻炼,适当增加护外活动,多接受阳光照射,多食一些含钙的食物,促进机体钙质形成。3个月避免弯腰及做加重脊柱负荷的活动。必要时,可带腰围,定期复查[3]。

7小结

腰椎压缩性骨折是老年人骨折常见病,制订科学的护理计划,认真落实护理措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通过心理护理及疾病健康教育,消除患者顾虑,主动配合功能康复训练,才能使患者完成治疗计划,加快疾病康复。

【参考文献】

[1]唐顺礼,陈静.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5,2(21):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