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十篇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十篇

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1:54

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篇1

   一、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

   土地制度包括土地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诸方面的关系。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制度经历了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奴隶主阶级国家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也就是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土地制度是以西周实行的井田制为代表的土地国有制,经济上的井田制和政治上的分封制密不可分,从而共同促成了西周文明的繁荣。春秋时期,随着铁农具的出现、牛耕的推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田被大量的开垦为私田,加之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在井田上耕种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遭到破坏。鲁国实行按亩收税,其他诸侯国也竞相效仿,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秦国以及其他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从而解放了生产力,促进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壮大,自耕农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强调发展农耕,限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它是古代中国历代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主要指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可从实施阶段、目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

   1.实施阶段:前者实施于战国时期,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后者实施于封建社会衰落时期。

   2.实施目的:前者在于压制商人势力,维护封建统治经济基础;后者在于防御外来殖民势力,维护封建体制。

   3.根本目的:两者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前者是要严格控制国内市场和商业活动,后者是要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4.影响:两者都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前者在封建社会初期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到中后期则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后者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限制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三、古代三大经济部门的特征

   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把握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可从生产模式、生产方式、农业结构等角度着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以小农个体经营为主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精耕细作技术是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从农业结构上看,以粮食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为辅。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上取得的。小农经济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中国古代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但是,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日益成为阻碍社会生产发展的因素。

   2.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特征

   古代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手工业产生时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在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所以,手工业的第一个特点是其生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夏商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春秋战国时期,逐步形成了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享誉世界,直到明代前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后来居上,占据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而家庭手工业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它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的发育。这是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第二个特点,即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济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占据特殊地位。第三个特点则是手工业的生产技术不断进步,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海外。第四个特点就是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着名的有冶金、丝织和瓷器制造。此外,手工业发展与农业发展紧密结合,并长期受到农业生产的制约,手工业的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而变化也是古代手工业发展的一大特点。

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篇2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有:

1、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统治者采取的基本农业经济政策。

2、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农业耕作工具的发明和改进,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是中国古代经济突出的特征之一。

3、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基本形式的自然经济是中国经济的基本形态。

4、历代统治者都制定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并通过调整使生产关系得到改善,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5、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兴修水利。

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篇3

一、严酷的农业生产条件

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产生及其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列宁指出:“地理环境的特性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又决定着经济关系以及经济关系后面的所有其它社会关系的发展。”[1](p459)因此,把地理环境作为对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考察的起点是完全必要的,因为它“决定着”社会生活的经济关系。从农业生产的角度看,中国的地理环境有其有利的一面:大部分国土自古以来处于中纬度,日照充足,雨热同期,水、旱作物种类繁多,尤其是东半部,气候、土壤、水利等都适宜于农业生产,欧洲则雨热不同期,而且由于第四纪大冰期的影响,植物种类较少。[2](p81,82,102)但中国的地理环境有更多的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地方:一是宜农土地面积少。中国与欧洲的面积大致相等,欧洲宜农平原面积有100亿亩,占全部面积的57%。中国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只有12亿亩,即使加上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地带,可垦土地也只有19亿亩。二是土质较差。欧洲没有低纬度土壤,高纬度的灰化土壤面积最多,其次是褐色土,棕色森林土等,均有良好的蓄水性与可耕性。中国的农业地区除东北一隅外,绝大部分土壤属物理性状较差的盐碱地、红壤等。三是气候多变、灾害频繁。欧洲全洲多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各地降雨量平均变率为12.5%,较少灾害。而中国山脉纵横交错,地形复杂,季降水变率常常在30%以上,易于形成灾害性天气。据统计,自公元前206年至1936年间,共发生自然灾害5150次,平均每4个月就发生一次。[3]因而,中华民族就成为了在“和带给他们以打击的自然相搏斗”的过程中求生存的“世界上最艰苦的种族”。[4](p142,143)

二、“亚细亚生产方式”

在特定的农业生产条件下,古代中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即“早熟性”的“亚细亚生产方式”,[5](p32,33)这是一种适应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力状况的典型的小农经济,它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一个特点是精耕细作。土壤的特性以及频繁的水旱灾害使古代中国的土地产出不取决于播种面积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农业生产的水平。贾思勰说:“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3](p48)因而古代中国普遍以一家一户为单位进行小规模土地经营。“百亩之田”(相当于今31市亩)是战国秦汉时期国家认可的自耕农生产的一般规模,但由于兼并,自耕农的土地往往只有几十亩,租佃农也不超过自耕农,因而古代中国单个农业劳动力的耕种面积在二十至三十亩(相当于6~10市亩)。明、清以来,由于人口增加,这个数字变得更小。然而,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水平在当时的世界上是相当领先的,战国时期每市亩农田可收粟1.004石(折合100斤),单个劳动力年平均产量达到3318市斤,到唐代更达到了4524市斤。而在古代欧洲,农民始终实行大面积的粗放耕作方式。罗马共和国时代出租给农民的土地多以300~800英亩为单位,折合1800~4800市亩,但其谷物产量“平均不过是播种量的四倍”。[6](p249)中世纪的法国的农户每份标准地是13公顷,折合195市亩;英国中世纪早期农奴的胡尔特份地也有30英亩,折合180市亩;德国农奴的一份胡菲份地可折合225市亩,[6](p4,108)其土地上“作物稀疏,犁耕不深,很少田间管理与水利灌溉,二圃与三圃的轮耕制十分普遍”。[3](p5)第二个特点是以土地为核心的综合经营。欧洲森林、草场广阔,中世纪时期发展了农牧混合经济(此前以游牧为主)。庄园中均辟有牧场、草场,畜牧业十分发达。而在中国,由于“过游牧生活得有大面积的牧场”,[6](p92)畜牧业仅在夏商时代占有一定的位置,此后很快就被农业所排挤。

在这种农业经济结构中,粮食生产是最基本的内容,桑、麻、棉纺织业是最主要的副业(所谓“男耕女织”),家畜饲养是副业的重要补充,农业生产往往是五谷、桑麻、六畜并称(但中国的农民以喂养猪、鸡等食粮畜禽为主,个别农民畜养的牛、马等大牲畜,也只用于农耕,且为圈养,与欧洲的畜牧业根本不同)。农民还在自家庭院中种植蔬菜、瓜果等,副业收入可占总收入的40%以上,都属土地经营的范围(此外,农民还可能兼做雇工,兼从事手工业或商业等等,但比例不大)。在国家和地主的高额剥削下,中国古代的农民没有自己的经济,只不过是劳动工具而已。但是由于他们用尽可能少的土地,主要依靠人力和简单工具进行农业生产,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以大量的粮食替代品来维持生存,又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力成本。两个方面的因素相结合,使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既有利于人口的再生产;又有利于小农核心家庭的再生产,最终在中国形成了一个“小农经济的大海”,[7]也使得农业经济和农耕文明在中国根深蒂固,历久弥新。

三、农耕文明与传统文学的抒情特色

农业经济决定了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基本面貌,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学的抒情特色。首先,它所孕育的生活方式极大地限制了文学的表现领域。日本有研究者指出,“水田稻作的特色是田地一旦被开发,如果适当管理能够永久使用。为此,田地的开发加强了人们的定居性。日本人从远祖开始,世世代代在同一地点修筑房屋并居住下来,由此,超越个人生死而存续的家便形成了。然而,家不能孤立地存在,于是邻近的几家便结合成村。……村子一年举行几次集会,协商问题,制定章法,而且祭祀氏神及各种各样的共同活动使村子的统一进一步牢固。村子的世代性发展,活跃了各家的生产、生活的同时,也束缚了村民的活动。”[8]在以土地经营为核心的古代中国,情形是如此。“农民像树木一样被牢牢栽在某块土地上的情形,从先秦到近世没有多大变化。”[9](p39)静态的居所和简单的生活使中国古代文学缺少叙事所必需的内容而倾向抒情。汉魏时期、唐朝和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文学中较长的叙事诗的创作相对多一些,这一方面得力于这三个时期封建经济得到极大发展,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另一方面又因当时动荡的社会状况和复杂的历史事件提供了丰富的表现题材。元代“游牧文明一度取代农耕文明而占据支配地位,给原先中原大地的农耕文明造成巨大损害,但是,商业、手工业经济的发达,开始在原先农耕经济体制内形成一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经济力量”,[10]而叙事型文学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在中国文学中开始居于主导地位。社会生活方式与文学表现类型之间的密切关系由此可见一斑。#p#分页标题#e#

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篇4

1农业经济现状

红古区土地总面积居全省第81位,耕地总面积居全省第78位,人口数量居全省第70位,农业生产以蔬菜、果品、畜牧养殖业为主。据统计,2008年全区蔬菜产量已突破43万t,居全省86个县区第4位,人均蔬菜占有量达到2936kg,居全省第1位;果品年产量达44698t,居全省第19位,人均水果占有量超过300kg,居全省第7位;畜牧产品中鲜奶年产量为8065t,居全省第11位,人均鲜奶占有量超过54kg,居全省第10位。由此可见,红古区的农业主导产业已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就,农业经济已迈上了新的台阶。

2存在的问题

自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从2004年开始,党中央国务院连续下发了6个关于推动“三农”发展的中央一号文件,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甘肃省五万亩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和兰州市最大的副食品基地建设等项目的带动下,红古区在发展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形成了以精细特菜、优质果品、畜牧养殖为主的农业经济格局,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2.1主导产业不突出,区位特色不明显

2.1.1蔬菜单产较高,但种植面积增加空间较小

统计数据(表1)表明,红古区2008年蔬菜年产量为437491t,排名全省第4位;平均产量为100.04t/hm2,是凉州区的1.93倍、靖远县的1.31倍、榆中县的3.7倍、肃州区的2.36倍、甘州区的1.9倍。但红古区蔬菜产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复种指数的大幅度提高,在现有的耕地条件下,蔬菜种植面积的增加空间非常有限。

2.1.2果品生产优势减弱

红古区主要果品有苹果、桃、梨、杏、枣等,但果园大多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品种老化、产量下降、市场销售不对路等现象已极为普遍,且梨、枣基地也因高速公路建设而大半毁园。现有的果园稍具规模的仅限于水车湾苗圃、新庄村、柳家村、平安台农场等,近年新建的核桃园还处在幼树生长期,设施果树如雪桃、油桃、杏等也因规模不大,难以形成特色。

2.1.3养殖业规模化程度低

畜牧养殖业是红古区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据统计,2008年全区共养殖奶牛4386头,其中省、市属驻区农场养殖3100头,本区农户养殖数量仅为1283头;猪、羊、肉牛、兔子等养殖数量较少,不足以形成规模。

2.2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产业化水平低

红古区属黄河湟水河灌区,蔬菜、果品、畜牧养殖业发展较早,在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农业科技贡献率及农业标准化生产等方面,要领先周边县(区)3~5a甚至更早,但农业综合竞争力还显得有些底气不足。据统计,全区2008年农业增加值为4.62亿元,种植业占91%(蔬菜种植占78%)、林业0.3%、畜牧业8.1%、渔业0.2%、服务业0.4%。其中以种植业最高,居全省首位;林业所占比重为全市最低;畜牧业所占比重为全省最低;渔业比重全省居中。虽然全区有五大种植业、三大养殖业龙头企业,还有遍布各乡(村)大大小小的20多个蔬菜果品经销点和百余人的农业经纪人队伍,并已成立了农业经济联合会、蔬菜产销协会、奶牛协会等农业专业协会,但由于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链条和联动机制,企业、协会、农户的责、权、利关系不顺,时常会出现大龙头不及小龙头,小龙头不及小商贩的现象。据调查,全区仅有23.2%的农户知道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且只有15.0%的农户表示愿意参加该类组织。生产的农产品只有7.6%以订单形式销售,2.7%以合同的形式销售,其余部分的51.4%被农户在田间地头直接卖给个体商贩,9.2%在集贸市场销售,29.1%以其它形式销售。且由于受耕地面积等因素的限制,红古区的农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较小,农产品加工业的工业化程度也处于劣势,农业产业链延伸的短腿问题一直没得到改变。

2.3耕地面积较小,农村富余劳动力多

红古区现有耕地0.43万hm2,有农户11385户,农业人口4.80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34%。农业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的有3.77万人,其中具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79万人,占总劳动力的47.5%。由于耕地面积较小,产业布局上虽然充分利用了“四地”的空间,即川地种菜养畜、山地栽树、台地种草植果、滩地养鱼,但随着交通及工业用地的不断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也不断增多。如矿区四村几乎没有耕地,农户100%都为富余劳动力;上海石村、下海石村、岗子村等耕地较少,40%~60%以上的农户都为富余劳动力。按照农村劳动力合理负担耕地0.4hm2/人的标准,考虑到红古区川水地复种指数较大的特点,折中按劳动力合理负担耕地0.2hm2/人测算,红古区约有农村富余劳动力10000多人,占全区农村总劳动力的27%左右,在厂矿及城郊地区,富余劳动力比例更高。

3发展建议

红古区的农业经济发展策略可概括为“12356”,即发展特色农业是1个主题,拓展农业功能和扩大农业发展空间为2个努力方向,重点研究解决农业开发、农业集约化、农村劳动力输转3个课题,分类指导5种经济类型,建设6个农村经济功能区。

3.1依托区位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耕地面积不足是红古区农业发展的短腿,但区内便利的灌溉条件和丰富的光热资源有利于设施农业的发展,而且以日光温室为代表的设施农业在红古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在技术更新、设施化水平的提高及经济效益增加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开始由单一的设施蔬菜生产向设施果品和养殖业方面拓展。红古区应依托这一优势,以现有设施农业基地和园区为基础,有目标、有计划的扶持设施蔬菜、果品、养殖业的发展,将日光温室、普通大棚、高架大棚通盘考虑,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结合,既要重视设施建设和改造的问题,又要重视种(养)什么、如何管理的问题;同时要密切跟踪和引进消化设施农业新技术,如节水灌溉、连作障碍克服、无土栽培及无公害标准化养殖等,并注重农民培训,努力提高设施农业的配套经营管理水平,形成在技术上高度密集配套,管理上科学优化,生产上实现高产、优质、低耗、高效要求的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体系,突出特色,加速设施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进程,最大限度的发挥增产增收潜力。

3.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强化农业规模优势

由于受农业耕地面积的制约,红古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农产品规模的扩大只能通过台地开发和增加单位土地面积产出这两种方式来进行。红古区农村经济类型可划分为纯农业型、城郊型、小城镇型、社区街道型和农场型等5种类型。纯农业型主要在川区,可依托川、台、河谷地发展特色种养业;城郊型主要指海石湾地区,可依托中心城市的建设发展三产经济;小城镇型主要包括张家寺区域、下花庄区域和窑街街道区域,可依托小城镇聚集的人流、物流发展非农产业;社区街道型主要包括矿区街道和下窑街,应依托厂矿资源发展厂、矿区经济;农场型主要包括驻区各农场,可依托国营农场土地、人员集中的优势发展现代集团农业。规模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没有规模,即使很好的产品,也很难获得可观的效益[2]。红古区的种植、养殖业以台地开发最具有前景,宝山台地饲养种植、窑街坪台核桃种植以及旋子台的山杏种植,已成为台地农业经济开发较为成功的典范,也是红古区万亩饲草基地、万亩核桃基地、万亩山杏基地建设规划的根据所在。因此,要在现有的基础上,从产业布局的集中连片做起,形成“一村一品”的格局,促成农业经济的集约化发展,形成组织化、规模化的生产优势。

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篇5

关键词: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研究现状、评述

一、研究现状分析

1.关于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的整体研究方面。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是万振凡、吴小卫著《近代江西经济研究》,系统的探讨了江西农村经济发展的历程、近代的江西农业生产、近代江西农业科技发展、近代江西农业的赋税、近代江西农业发展的手工业、近代农村阶级关系的演变、近代农业的自然灾害、近代江西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多个层次的问题。

2.关于近代江西农、副产品贸易的研究。这方面研究的主要学者有万振凡、胡水凤、吴赘、周海华等人。万振凡、吴小卫著《近代江西经济研究》对这一问题也有所涉及,探讨了农产品的贸易,对农产品的贸易量、商品率、农产品市场等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其商品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胡水凤对近代江西茶叶、夏布两种农产品进行了一个研究,探讨了江西种茶面积的变化、茶产量的增减、茶价格的变化及夏布的生产和销售等具体问题。关于江西茶业研究,比较重要的还有周付华的研究,他从中长时段出发对九江开埠后,九江茶市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九江开埠后带来的九江茶市的发展与衰落。吴赘、周海华等对近代江西渔业进行了研究。吴赘重点探讨了民国时期,鄱阳湖湖区的渔业发展变迁以及鄱阳湖渔业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政治的关系。周海华则主要对江西的渔业进行了简单的述论,包括主要渔场分类及其区域、捕鱼方法、鱼产量的加工与贸易。此外,许金华还对近代江西的木材的外销进行了初探,分析了江西木材的外销情况。学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但主要仍集中在茶叶、渔业的研究上。

3.关于近代江西农村市场的研究。主要的代表性学者有谢庐明、孙桂珍、游海华、白沙、万振凡等。谢庐明研究的重点在赣南,对明清赣南地区农村墟市的兴起、发展、特点以及与地方社会经济变迁关系进行了研究,也探讨了清代时期赣南地区独特的庙会市场、客家文化影响下的赣南农村市场,对赣南庙会市场的地域分布以及客家文化中的庙会、习俗在赣南农村市场中起的整合作用进行了分析。孙桂芳通过对江西农村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江西近代农村市场的嬗变过程、市场体系的特点,得出江西农村市场呈现出商品量及规模增大、市场网络日益形成并逐步完善、商品市场结构开始由传统向近代转型、土地市场形成、供求关系及竞争机制发育并其作用的一种复杂态势。游海华则主要研究了赣闽粤边区的市场及市场网络的传承与嬗变。白沙、万振凡分析了农村集市的发展,得出民国时期的农村集市设施普遍增加、规模扩大、周期变短、布局日益合理,并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4.关于20世纪30年代江西乡村建设的研究。这方面研究是近代江西农村研究的热点之一,主要研究学者有温锐、魏本权、曾志文、吴小彬等。温锐分析了近代赣闽边区的传统乡村民间借债、抗日战争时期沿海人口、企业的入迁等因素对这一地区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魏本权则分析了1931至1949年江西农村的合作运动,江西农村合作运动是农村建设运动的主要内容。它担负着江西农村经济自治和社会自治的双重功能,是江西农村近代化的重要尝试和努力。经费的不足、理念的背离、环境的恶化制约了江西农村合作运动的开展。曾志文、吴小彬的硕士论文都把研究重点放在了民国时期的江西农村建设上来,曾志文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的江西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江西地方政府在危机预防、危机应急、危机的恢复等机制;吴小彬则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的江西出现的严重“三农问题”以及针对这一问题江西地方政府为此开展的农村合作运动、设立省农业院、建立农村实验区等一系列措施。曾、吴二者的研究具有许多相似性。

二、评价与展望

通过上文对近代江西农村经济问题研究现状的梳理,我们可知,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丰富,研究的领域得到扩展。21世纪前,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度还较低,主要的研究人物就是万振凡、胡水凤,主要研究成果为1998年出版的《近代江西经济研究》。进入21世纪后,游海华、谢庐明等一批学者投入到这一问题的研究,有一批硕士研究生也以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的相关问题作为研究论文选题,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队伍得到壮大。研究队伍的扩大,也必然产生成果的增多,领域的扩展。现如今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涉及金融、市场、实验区研究等各个方面;从从时段来看,研究重心主要集中在民国时期。

虽然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取得非常不错的成绩,但仍有许多需进一步加强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研究的视角急需扩展。关于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的研究,大多是从社会史的视角进行分析,虽有谢庐明从客家文化视角出发对赣南农村市场的研究,但总体仍是研究视角不够全面,更缺少多视角、多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学界关于这一问题还需引进经济史、政治史等其他的视角来扩展其研究。

2.研究时段上忽略了晚清江西农村经济的研究。学界一直将研究时段集中在民国,而往往忽略了其他时段的研究。晚清,受外来经济的冲击、商路的变化、清政府为近代化而实行的改革,其必然也对江西农村经济产生影响,但是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不足。

3.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虽研究成果多,但有影响力的成果少。关于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的研究取得很大成绩,成果虽多但普遍缺乏分量,启发性小,在学界影响力小。对这一领域的学者仍需深入研究,提高成果的质量,出几篇有影响力、高水平、有启发性的学术论文,甚至产生几部相当有分量的大作品。(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1]万振凡、吴小卫著:《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经济研究》,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版;《论近代江西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国农史》,1998年第3期。

[2]胡水凤:《近代江西茶叶的种植与加工》,《农业考古》,1998年底期;《近代江西的茶价》,《农业考古》1996年第2期;《略论近代江西r麻业》,《中国农史》,1989年第4期;《近代江西夏布的产与销》,《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3]周海华:《近代江西渔业述论》,《古今农业》,2002年第4期。

[4]许金华:《近代江西木材外销的历史初探》,《农业考古》,2010年第1期。

[5]孙桂芳:《近代江西农村市场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毕业论文。

[6]白沙、万振凡:《民国江西农村集市的发展》,《南昌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7]万振凡、宋青红:《民国时期江西农村发展实验》,《古今农业》,2005年第1期。

[8]刘白杨:《近代江西乡村实验运动中的人物群体研究》,《农业考古》,2014年第4期。

[9]万振凡、林颂华:《江西近代社会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吴燕等:《战争对近代江西传统农业社会转型的制约因素分析》,《农业考古》,2009年第6期。

[11]魏本权:《近代江西农村合作运动述论》,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毕业论文。

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篇6

【关键词】创意农业,发展模式,措施,布局

内蒙古农牧业的自然资源丰富,已成为全国农牧业大区,是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基于对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状况和生态环境的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实现内蒙古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一定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逐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新型农牧业经济。发展设施农业、绿色农业、创意农业等新型农业,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内蒙古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根本改善的重要举措。

一、创意农业的概念和意义

(一)创意农业的概念

关于创意农业的概念,在张继刚著《创意农业学》中提出“创意农业是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为目标,在农产品研发、生产、加工、营销、服务过程中,以及在农业节庆活动、农业电子商务活动、农业总部经济活动中进行生产创意、生活创意、功能创意、科技创意、产业创意、品牌创意和景观创意,以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增美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创意农业具有高文化品位、高知识化、高赢利性、高附加值、高艺术化、高智能化等特征。”

当前,我国创意农业的发展重点在绿色高效生态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通过农业创意发展,着力提高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的比重,提高农产品的科技附加值、文化附加值和绿色附加值。

(二)发展创意农业的意义

1、有利于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形成有特色的新型农业,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增强农业品牌意识,精心培育创意农业品牌,着力推广创意农业品牌。

3、有利于创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循环利用技术,促进农业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改善。

4、有利于推进农村牧区经济组织创新,通过推广公司加农户、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经营、民营创意农业庄园等组织形式,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社会化程度。

二、内蒙古创意农业发展模式现状

在全区农牧业“十二五”规划和内蒙古“8337”发展思路指导下,内蒙古创意农业呈现出依托草原地域文化优势,结合农业高科技的发展、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增强,向产业化、多元化、特色化、市场化发展,创意农业已初步构建六大发展模式:

(一)以高新科技为依托,开发加工高新农产品,形成产业链

1、以高新科技为依托,形成乳品加工产业链。呼和浩特市有“中国乳都”之称。伊利、蒙牛等乳制品公司走出了一条新型产业化之路,创建了奶业发展的新模式。使奶牛的饲养过程从分散饲养逐步向养殖小区、养殖牧场、养殖园区过渡。饲料、兽药企业、良种奶牛扩繁场、收奶、运输等专业化服务体系迅速形成,建设了世界一流的工业园区。

2、以高新科技为依托,形成马铃薯产业链。内蒙古具有发展马铃薯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同时也是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呼和浩特市武川县提出“薯业立县”的目标,全力打造中国马铃薯之乡,以高新科技为依托,推进马铃薯产业化经营进程,实现薯业富民目标。

(二)以本地农牧产品或农业环境为依托,开发加工特色农牧产品,形成产业链

1、以本地农产品或农业环境为依托,开发加工特色农产品,形成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出产的辣椒、枸杞、红萝卜和绿豆、茴香、紫葡萄,被称为“三红两绿一紫色”的地方特产,闻名于土默川。在此基础上,托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形成地理标识品牌农产品产业链和生物医药产业链。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大力扶持农民种植特色小杂粮,“蒙清”小香米农业种植标准化示范区,被评为国家第六批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孕育出的华莱士、番茄、油葵等在国内外久负盛名,被国务院特产办命名为“中国华莱士蜜瓜之乡”,“中国油葵之乡”。

2、以本地畜牧产品或牧业环境为依托,开发加工特色畜产品,形成特色畜牧产品产业链。在畜产品产业化方面,内蒙古的涮羊肉风味独特,带动了小肥羊畜牧产业链。如内蒙古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拥有多个肉业基地,餐饮管理区域;360家火锅连锁店遍布全国及海外市场,“小肥羊”等餐饮连锁企业带动了内蒙古小肥羊产业链的发展。内蒙古的风干肉(牛肉)别具特色,一批风干肉(牛肉)加工销售企业带动了内蒙古牛羊肉制品产业链的发展。内蒙古是全国地毯品种最多的省区之一,东西部旗县均有手工织毯传统,成为一些村镇“一村一品”的致富产业。

(三)以企业文化为依托,开发加工特色农牧产品或休闲农业,形成产业链

1、酒类企业以酒文化为依托,开发加工酒类产品或休闲农业,形成酿酒休闲农业产业链。内蒙古酒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传统,形成一批名酒企业和品牌。白酒类如蒙古王、宁城老窖、奥醇等;葡萄酒类如汉森解百纳干红葡萄酒、托县云中红葡萄酒等;保健酒类如龙驹奶酒、冬虫夏草酒、丛蓉王酒等。酒类企业带动了酒类原料生产和休闲农业、旅游业的发展,形成酿酒产业链。如内蒙古汉森酒业集团公司以顶级葡萄酒生产为核心,逐步形成葡萄酒主题休闲旅游、高效设施农业等复合型产业。

2、森工企业以绿色生态文化和民族地域文化为依托,开发加工森工产品或发展休闲林业,形成森工休闲林业产业链。内蒙古是国家重要的森林基地之一,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被誉为"祖国的绿色宝库"。随着国家林业政策的调整,森工企业从以伐木为主到种养、护林为主,林业加工、森林旅游、综合开发渐成主业。如内蒙古兴安盟创建并形成了以“一场一品”产业体系为主,重点做大、做强、做好食用菌、野猪改良繁育、有机种苗、森林旅游和特种养殖等产业。森林公园是创意农业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从东部到中西部,均开发建设了森林公园。如呼和浩特市乌素图林区建立了乌素图旅游娱乐开发区。巴彦诺尔市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成为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旅游胜地。西部的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是世界上仅存的三大胡杨林地之一,发展森林旅游潜力很大。

(四)以新农村牧区建设为依托,发展特色农牧业、休闲农牧业,形成产业链

在内蒙古,以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为依托,大力发展优质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等创意农业,形成产业链,并不断延伸产业链;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着力打造休闲观光农业品牌,发展集种养殖业、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生态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乡村农家乐。扎兰屯市扶持一批“一区一特”、“一村一品”的品牌乡镇(村屯),打造一批“一家一艺”型“农家乐”、“林家乐”精品项目。

(五)以设施农业和绿色农业为依托,开发加工特色农牧产品或休闲农牧业,形成产业链

设施农业是走向工厂化的现代农业。呼和浩特市建设工厂化育苗科技示范中心;在蔬菜重点发展旗县区,建设设施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一般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合称为绿色农业。呼和浩特市武川县有效利用“中国绿色名县”品牌,扎实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六)以环境生态建设为依托,开发加工特色农牧产品或休闲农业,形成产业链

内蒙古的沙漠广布,孕育出沙产业的发展。沙产业主要类型有:沙生植物开发种植;沙漠畜牧和养殖业;沙漠建材业;沙漠生物制药;沙漠观光农业、旅游业等。鄂尔多斯市恩格贝地处库布齐沙漠中段,沙漠综合开发示范区总面积约30万亩。经过二十多年来的开发建设,已治理沙漠10万多亩,同时,畜牧业、养殖业、旅游业也得到了发展。亿利资源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沙漠生态产业企业。亿利集团投入巨资,绿化沙漠5000多平方公里,控制荒漠化面积10000多平方公里,实现了沙漠的“绿化—转化—产业化”良性互动。

三、内蒙古创意农业的发展策略研究

(一)构建内蒙古创意农业服务体系。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包括:农业政策法律服务体系,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农业物流服务体系;农业中介组织服务体系等。目前,内蒙古农牧业法律、信息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建设了农畜产品监测预警系统、农牧业信息采集系统、农牧业科技信息综合服务系统、农畜产品及生产资料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和农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服务系统等。融资难是困扰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多次强调加强农业财政金融服务的重要性。内蒙古各盟市不断构建和完善农牧业金融服务,建立更完善、更有活力的、为“三农”服务的金融体系。发达的物流产业和完善的市场体系,是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内蒙古各盟市围绕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建设了一批农畜产品市场及冷链系统,初步形成了粮油、瓜果、蔬菜、肉禽蛋等农畜产品物流体系。农业中介组织能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各方面的服务,在内蒙古各盟市建立了各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销服务队等,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二)发展品牌农业,打造内蒙古创意农业知名品牌

市场经济是品牌经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品牌意识逐渐增强。发展创意农业要打造创意农产品知名品牌。

1、打造绿色健康安全农业品牌。绿色、健康、安全是中国政府和国际社会农业发展共同追求的目标。内蒙古大草原有发展绿色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许多驰名全国乃至世界的农牧品牌如伊利、蒙牛乳业、赛宝燕麦、小肥羊火锅等均以绿色品牌闯市场。扎兰屯市围绕重点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绿色农牧业,成为内蒙古使用绿色标志最好、最多的地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成立了绿色燕麦产业协会,将“武川莜面”这一绿色品牌推向全国。

2、打造特色优质农业品牌。特色农业是由于地理环境、技术等因素而形成的一些具有特殊形态和品质的农产品。呼伦贝尔市拥有的87件特色农副产品商标,每年可为农民增收8000多万元。乌兰察布市凉城县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农产品申请注册商标,全力实施“品牌富农”战略。巴彦诺尔市的番茄制品和脱水菜产品为特色优质农产品,以出口业为主,番茄制品主要销往欧美国家和地区,脱水菜产品主要销往中东、北非和欧洲部分国家,加工出口企业的发展加快了农牧业产业化进程。

(三)以内蒙古农牧业“十二五”规划为指导,进一步合理布局全区创意农牧业区

内蒙古创意农牧业布局,应参照内蒙古农牧业“十二五”规划中全区农牧业区域布局方案,并结合参照内蒙古自然条件、自然景观分布,民族地域文化分布,城镇、农牧区地域分布等空间因素,合理布局创意农牧业生产力。全区拟形成六大片创意农牧业试验区。

1、河套——土默川平原创意农牧业试验区。本区以草原文化、昭君文化、河套文化等为依托,推广农牧业综合配套技术,发展节水型现代农牧业、绿色安全农牧业、休闲农牧业。种植业重点发展以玉米、小麦、马铃薯为主的粮食生产和以向日葵为主的油料生产,积极发展城郊型蔬菜、瓜果产业、观光农业;养殖业发展奶牛、肉羊为主的农区畜牧业,提高畜牧业占农业经济的比重。

2、西辽河流域创意农牧业试验区。本区以草原文化、红山文化等为依托,科技兴农,推广农牧业综合配套技术,重点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种植业重点发展高产、优质、专用玉米和绿色有机杂粮杂豆,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养殖业大力发展以肉牛、奶牛、肉羊、生猪和禽类(肉鸭、羽鹅)为主的畜牧业。

3、大兴安岭东麓创意农牧业试验区。本区以草原文化、森林文化、蒙古族、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地域文化为依托,依靠科技,推广农牧业综合配套技术,大兴安岭东麓发展高油大豆和优质强筋小麦,大兴安岭东南麓发展高油大豆、玉米、马铃薯和特色杂粮杂豆;发展休闲农牧业。利用农作物副产品和人工种草,发展农区畜牧业。在林区以森林生态保护为先,积极发展林业特色产业,森林旅游业。

4、呼伦贝尔——锡林郭勒草原创意农牧业试验区。本区以草原文化、蒙古族民族文化等为依托,科技兴农兴牧,通过科学利用得天独厚的天然草原,大力发展肉羊、肉牛等绿色草原畜牧业,休闲畜牧业,努力形成草原生态保护、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农牧民稳定增收的科学发展态势。

5、阴山北麓创意农牧业试验区。本区以草原文化、蒙汉族民族文化、革命老区文化等为依托,科技兴农,阴山北麓及其山间低山丘陵地区的旱作农业区,因地制宜,种植特而专、精而美的马铃薯、莜麦、小米等小杂粮。通过专业服务公司、行业协会、农民经纪人的培育,提高组织化、市场化水平,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着力打造和培育创意农业品牌。

6、黄河以西,以南,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荒漠草原、荒漠、沙漠创意农牧业试验区。本区以草原文化、蒙古族民族文化等为依托,科技兴农兴牧,大力发展沙产业、休闲农牧业、沙漠旅游业,努力形成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和农牧民稳定增收的良性发展局面。参考文献:

[1]《中国创意农业发展报告》章继刚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2009年10月

[2]《创意农业学》章继刚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2009年10月

[3]《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十二五”规划》2012.3

[4]《科学发展,富国强民——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汇编》主编梁铁城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2.3

[5]《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汇编》主编呼尔查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3

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篇7

(一)土地资源优势

内蒙古幅员辽阔、气候条件得天独厚。其土地肥沃、草原广袤。草原面积居全国五大牧场之首,草原总面积达8800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6818万公顷,占全国可利用草场面积的21.76%。土地资源优势成为我区发展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良好基础。

(二)突出的原材料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

羊绒、羊肉、牛奶和牛肉一直是我区四大特色突出的优势绿色畜产品,从产量上看,内蒙古自治区羊绒产量居世界第一,羊毛、牛奶、牛羊肉的产量经常在全国名列前茅。2010年内蒙古肉类总产量达到249万吨,比上年增长6.4%,在全国排第13位;牛奶905万吨,增长0.2%,在全国居首位;2013年全区绒毛产量达到11.4万吨,同比增长6.6%;牲畜总头数更是连续9年突破1亿大关。

(三)品牌市场优势

从历史发展看,自1989年国家农业部提出“绿色食品”的概念,绿色产品产业经济在我区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已经成长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内蒙古是全国首批推出绿色食品工程的省区之一,1990年国家农业部推出实施绿色食品工程以来,内蒙古就率先开展了绿色食品开发与建设工作。2010年,全区绿色食品生产企业达到141家(三年有效),占全国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的2.21%,在全国排第16位,绿色食品的产品数量达到424个,占全国的2.53%,在全国排16位。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涌现出一批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例如伊利、蒙牛、鄂尔多斯、草原兴发、小肥羊、小尾羊、东达蒙古王等一大批蓬勃发展、独具草原特色的部级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生产出一批像“伊利”、“蒙牛”牌系列奶食产品,“草原兴发”牌肉鸡系列产品,“鄂尔多斯”、“东达蒙古王”牌羊绒衫、“蒙古红”牌脱水蔬菜等一批深受到国内外市场青睐的优质名牌产品。

二、加快建设我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必要性

据统计,2012年,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6%,成为全区继煤炭、冶金之后第三大支柱产业。因此。方兴未艾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属于朝阳型产业,且内蒙古发展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业已具备坚实的基础和得天独厚的优势,积极发展成为必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时代的需要

随着时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健康环保新观念日益成为社会共识,安全绿色农畜产品成为消费者的必然选择,是时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因此,农畜产品从生产到加工各个环节的安全保障一直是重中之重。紧把源头关,积极把内蒙古建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作为重要内容,既是自治区“8337”宏观经济发展思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自治区推动科学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富民强区目标的需要。

(二)国家和我区生态建设需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着眼长远发展,找准发展定位,统筹考虑内蒙古的资源禀赋、其中包括加强“两个屏障”的巩固和发展。“两个屏障”即:—是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二是把内蒙古建成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要全面实施重点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大力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加强重点区域、流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构筑以草原和森林为主体、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三)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内蒙古生态的恢复建设;有利于内蒙古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我区虽然资源丰富,开发优势明显,但由于长期实行传统的线型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得到一定发展的同时对自然资源也造成了严重消耗和浪费。只有改变以能源的巨大消耗和消费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以能源低消耗和回收利用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内蒙古地区宝贵的丰富资源才能得到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我区西北部乃至整个内蒙古经济才能健康发展,进而增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持续发展的活力,实现以生态建设促进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反哺生态建设的良性循环。随着农业环保问题日益严峻,低碳农牧业随之兴起。农牧业既是基础产业,又是高碳排放量主要源头之一,低碳经济一定要从基础产业开始抓好,只有今天有成效的低碳农牧业,才有明天的低碳优质生活。内蒙古是我国的能源、资源大省,作为祖国大家庭的一个重要成员,具有发展低碳经济的巨大潜力和优势,理当要为全国发展低碳农业作出应有的贡献。为此,应当积极面对农牧业生产的威胁与挑战,从农牧业特点出发,发展低碳农牧业,推进自治区现代农牧业蓬勃发展。概括来看,全区的森林碳汇量高,碳排放量比较大,节能减排潜力也相应较大,可再生能源相当丰富,零排放的空间比较广阔,而且增加碳汇的有利条件较多。因此,内蒙古有望成为我国重要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可以肯定地说,内蒙古有着特别丰富的发展低碳经济的巨大潜力和优势,因此,低碳农牧业前景广阔,有巨大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可以肯定的是,运行顺利的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农牧业是内蒙古农牧大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和有效保障。

三、我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发展思路与对策

思路一,内蒙古要坚持走产业化、规模化之路。主要由两部分构成:1.通过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推进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标准化生产,不断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2.要坚持走规模化经营路子,通过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和布局,发挥绿色和特色优势,建设一批优势农畜产品基地和产业,带动提高规模效益,培育更多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提高产品知名度,整体上增强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的竞争力。

思路二,我区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就是依托良好的农牧业资源,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更好地保障国家农畜产品供应,促进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

思路三,建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就必须要依托资源和产业优势,培育农畜产品知名品牌,加强原产地保护和有机、绿色、无公害认证,保障农畜产品安全,推动优质农畜产品进入高端市场。主要对策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农畜产品基地建设标准化、无污染化

推进我区农产品加工标准化体系建设。要发挥内蒙古农畜产品生产环境污染轻的比较优势,重点依托区内原材料资源禀赋,以生产加工绿色、有机食品为主攻方向,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快农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建立统一、权威的农牧业标准体系,逐步扭转内蒙古多数产品无标生产、无标上市、无标流通的局面,从源头上保证农畜产品质量,构建全程监管、从田头到餐桌可追溯机制。要推广先进的种养模式和标准化的种植、养殖技术,建设一批农畜产品标准化示范生产基地和绿色有机生产基地,为龙头企业提供更多优质、安全、无污染的原料。尽快对各项农畜产品标准化体系进行梳理规范,特别是绿色、有机产品的标准要与国际标准接轨。

(二)抓好我区规模化标准化养殖

目前,畜牧业正处于传统散养向规模化养殖转型的关键时期,畜禽规模化养殖在蓬勃发展,散养量正在迅速下降,我们要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比较优势,加强规划引导,优化区域布局,推行以适度规模饲养为重点,以农户标准化养殖为基础的养殖模式,组织和引导养殖户实行规范化饲养和标准化生产,提高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要抓好畜禽养殖重点村和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建设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蒙古应把畜禽养殖重点村建设和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建设作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突破口,结合城市发展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根据水环境容量和耕地消纳畜禽粪污的能力,严格实行统一规划、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继续发展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畜禽养殖专业村、专业乡(镇),不断提高畜禽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水平。同时,重点抓好畜禽养殖重点村建设。要以工业的理念抓现代畜牧业发展,按照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的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全面完成现代畜牧示范园区建设任务。

(四)要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近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动物疫病发生频次高、强度大、范围广,严重威胁畜牧业发展和城乡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区要增强保护意识,树立保护与发展并重、防重于控的思想,正确认识和处理畜牧业发展与保护的辩证关系。各级政府作为防控工作的责任主体,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分管领导要具体负责,健全防控组织和指挥机制,密切关注周边疫情动态,保障经费投入。超前谋划、周密部署、统筹协调。坚决防止重大动物疫情发生。要抓好动物防疫工作,特别是抓好以猪链球菌病和猪蓝耳病的防疫工作,确保内蒙古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篇8

年份1题型1考点20131选择题1封建土地所有制20131选择题1古代中国的农具20131选择题1古代中国的手工业之官营手工业20131选择题1古代中国的手工业之纺织业20131选择题1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20131材料解析题1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之城市发展20131选择题1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20131材料解析题1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20131材料解析题1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变化20121选择题1古代中国的农业20121选择题1古代中国的手工业20121选择题1重农抑商政策20121选择题1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20111材料解析题1古代中国的农业20111选择题1古代中国的手工业20111选择题1古代中国的商业20111选择题1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金题点睛】

1.(2013・全国新课标卷)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答案:D

解题技巧:本题是创设了情境来考查关于明朝商业发展的表现。在解答本题时应抓主旨信息,主旨信息即关键性的、核心的和具有导向性的信息。材料着重说明的是“金帛轻细之物”属于“北货过南者”,“盐铁粗重之类”属于“南货过北者”,这是基于区域差异而造成明朝时期长途贸易兴盛。故D项符合题意。当然从材料信息中也不能得出a、B、C选项中的“高于”、“主要地区”、“主要方式”等信息。

变式练习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答案:B

2.(2013・江苏单科・4)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

a.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答案:B

解题技巧:本题考查的是清朝商业发展的表现及其影响,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从题干材料信息主要体现的是:商人侨寓扬州,经营盐业和典业,获得了巨额的财富,购买了豪华的园林,又捐钱买官,既驰骋于商界,又混迹于官场,沉溺于有钱有势、亦官亦商的富贵生活之中,乐不思蜀,定居在扬州,连自己的家乡也懒得回去了。a、C中“完全”、“均”是绝对化表述,仅以这一段材料并不能得出如此绝对化的观点,D与材料信息和历史史实不符,综合材料的信息,从中可以看到“商业发展”、“社会风气”变化等完整信息,故正确答案选B。

变式练习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

答案:D

3.(2013・福建文综・15)《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

①频繁更换工种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③职业是世袭的④是临时工人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答案:B

解题技巧: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官营手工业内容。本题中的“频繁更换”与“世袭”、“长期”与“临时”都是相互矛盾的,必要排除其一,而从本题材料中“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显示不得更换工种及职业世袭等,说明①是错的,排除a、C两项;《新唐书》例举四种工种的服务期限,最少二年,所以②正确。

变式练习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宰相王涯上奏:“商人乘马,前代所禁。近日得以恣其乘骑,雕鞍银镫,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此最为僭越。伏请切令禁断。”以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错误的是

a.经济地位优越

B.政治地位低下

C.遭受全社会的鄙视

D.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

答案:C

【重点突破】

1.古代农业的耕作技术

从原始农业开始,中国农业就有自己的特色。粟和水稻是我国北方和南方土生土长的品种。以主要农作物为线索分别讲述耕作技术就更清晰了。粟、麦是旱地栽培,水稻是水田种植,这是两个技术系统。我国西周时期,北方农业已出现垄作法,将作物种在垄上,叫条播,这样可以加深耕土层,提高地温,应对旱涝,提高产量。战国至西汉,垄作条播逐渐普遍。西汉时,赵过推行“代田法”,实行垄与沟轮换耕种,这样使土地每年都得到充分利用,又可以使地力得到恢复。为了保持地力、增加产量,战国时农民把用地与养地结合,使“地力常新”。西汉时,北方小麦与粟轮作,三年两熟。南北朝以前,北方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已经形成了。南方到唐宋时,水田耕作技术才普遍精细化,隋唐时才普及育秧移栽,从而为双季稻和稻麦连作复种提供了条件。耕作技术的发展伴随着工具的改进和定型,如耧车、曲辕犁等。旱田的耕作技术中心是抗旱保湿;水田则是烤田(排水干田)、排灌。

2.小农经济

精耕细作的实现是以个体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实际上,在古代很长时期小农经济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先进的。中国古代前期劳役较重,实行租庸调制以后渐以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为主。实行实物、货币地租促使农民更多地关心提高亩产量,力求有更多的剩余产品,因此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劳作更精细。宋代,租佃经营已经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租佃制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佃农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明清时,租佃制普遍实行,江南一些地方地主还赋予佃农永佃权,佃户租佃的土地可以传给后代,地租也相对固定,佃农也有增产的积极性。现在学术研究一致认为,在现代化之前,发达国家都有一个小农经济较快发展的阶段,脱离农业支撑的现代化是不可能的。中国的问题不在于小农经济,而是皇帝、官僚统治下的赋税量太大,小农根本没有积累,无法扩大再生产,高度强化的政治体制制约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3.土地制度

常用的概念叫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是其主要形式。如果细分为君主私有、地主私有和自耕农私有,这是以中国古代广泛存在土地私有制为前提。但应该注意到中国古代没有完整意义的、现代观念的土地“私有制”,或者说“私有产权”没有保障机制。我们常说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六合之内,皇帝之土”,秦、汉、唐、明都有过大规模强制迁徙豪富的事情,涉及几十万人,无论他们的财产来源如何,田产一律化为乌有。再如关于土地兼并,其不被国家认可的原因就在于赋税的流失及对私有权的漠视,封建政府为此实行均田制,保证自耕农的土地,限制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清查大地主土地的实际数目等。农民的土地也是无论来源,都要负担国家定量的赋税和徭役,土地的经营权也不能完全自主,中国古代的农民都可以说是国家的佃户,土地所有权是有限度的,赋税负担是强制性的。西欧的自耕农阶级在身份上是自由人,他们不承担国家的赋役,只向庄园主承担义务。自西汉以来,历代法律有专门的户籍法,政府通过户籍控制土地和人口,保证赋税、徭役的征发,维持帝国行政的运转,但对私人土地所有权没有产权界定,上个朝代认可的地契,到下个朝代未必好使。私有权应具有绝对的唯一性,私有制不发达、私有权没有保障是古代中国的特点。西欧中世纪不是这样。贝内特在《英国庄园生活》一书中告诉我们,英格兰庄园中的佃户可以通过法庭获得自由和对土地的占有权。近代中国仍然漠视私有和自由,屡屡将侵害私有制视为革命行动,视“私”字为万恶之源,形成历史的集体无意识。实践证明,私有权在经济发展中并不是坏事,也不是能够阻挡的现象。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是历史的进步。

4.官营手工业中的雇募制度

唐代开始出现“和雇匠”,官营作坊因人手不足,出资雇佣临时工匠。受雇者付出劳动,领取报酬。中唐以后,应役匠人因纳资代役制度的实行而逐渐减少,“和雇匠”逐渐增多。宋代的工匠大多系雇募而来,控制相对放松,官府按当时通行标准付给工匠报酬,明中期以后,官府工匠可交纳“班匠银”代替服役,政府再出钱雇募工匠进行生产。工匠对官府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促进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5.古代商业发展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体现在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商品化(商业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货币种类和币值的稳定性、商业资本的规模、商人和“商帮”的数量、市场的规模和政府的管理方式、交通贩运的保障条件以及商业城市的涌现等方面,还包括“农商并举”的商业政策,政府规范对“市”的有效管理。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一种进步现象,不仅冲击着“重农抑商”的传统经济观念,也在冲击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这种影响全方位地体现在政治、经济和思想和社会生活等领域,对市井生活的影响和市民阶层的扩大、经济区域的产生、人口流动和经济重心的转移、商业城市(城市中的商业功能)和工商业市镇的出现、地域商人的形成和发展、政府税收模式和结构的改变、商业资本以及货币资本的发达等等都有影响,要立足文明史观和社会史观,全方位进行考量。

6.重农抑商政策与重商主义的认识

重农抑商政策: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的表现: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政府奖励耕织、轻徭薄赋政策、兴修水利等;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从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利用税收制度惩罚商人;对重要行业采取官营,不许商人染指;从日常生活方面对商人进行限制、歧视等等。如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及加重征税、改革币制等措施。

(2)原因:是基于保护小农经济、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维持社会的秩序等角度。

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国家里,认为“农业立国”、“农为国本”,只要国家有库存余粮,有可战之民,朝廷赋税之源充足,就不怕一切灾荒、侵略,国基就稳固,商业的大力发展动摇了封建专制统治根基。重农抑商政策适应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私人工商业的发展一是与国家争夺“山海陂泽之利”,与农业争夺劳动力资源,甚而使农田荒芜,威胁国本、易形成对朝廷构成威胁的“叛乱”势力。商人和商业是对封建等级秩序的破坏,有些商人甚至富可敌国,财富不是帝王的赏赐而得到的,而是其自己创造的,严重地威胁着封建宗法专制秩序。工商业主用其拥有的财富来逾越宗法制度,显示自身的尊贵,使封建等级制度堤防日益溃坏;商业和商人是对传统的“均平”伦理秩序的破坏。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秩序,就官民关系来讲,是贵贱尊卑等级秩序;就民众之间的秩序来讲,就是一种“均贫”或“均平”秩序。商业的大力发展必然导致社会的两极分化,必然时刻威胁破坏着小农社会的均平的、宁静停滞的生活伦理;商业是对封建社会风气的一种破坏。商业活动正好时刻开民欲,刺激物欲,造成社会的攀比风气,使社会风气败坏。中国传统思想认为商业使人奸诈,农业使人厚朴。只有采取种种措施使农尊而商卑,作为国家的基础的小农经济才能巩固。

(3)影响:从积极角度看,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积极作用。从消极角度看:重农抑商政策是运用政治权力,采取超经济方式对民间私营工商业实施抑制打击,本质上是与社会经济整体发展要求和发展规律相矛盾的,阻碍工商业发展与资本主义经济的进程。导致地主官僚不断兼并土地,农民破产,影响农业生产,激化了阶级矛盾。不利于经济的转型、社会的进步。国民容易形成小农经济思想,表现为眼光狭隘、安于现状、闭关自守,商人为改变地位低下的状况,买官置地,阻碍了扩大再生产。统治阶级对商人的鄙视,使社会对商业不予重视,必然影响到与此相关的商业文化的发展,“重农抑商”不仅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一种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而且超过了经济领域,成为整个封建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

(4)抑商与重商:古代统治者及其思想家很早就认识到商业活动的综合经济效益,以及利用商业增加财政收入;有学者认为抑商思想和抑商政策“虽亦有之,但相形之下,远比重商思想和重商政策来得逊色。抑商的法律形同虚设,重商、隆商才是历史的真相。”抑商政策的核心内容就是抑制富商豪民,首先打击的是富商大贾,其次是抑制中小商贩的人数过多。抑商政策中,只有遏止农民经商、保障粮食生产是大多数王朝传承的政策。对私营商业完全抑制、排斥不行;单纯依靠不加管制会与国争利,而且危害百姓。重农是封建社会历代的一贯政策,抑商则并非贯彻始终。商鞅变法中的抑商政策,目的是将商业的利益集中于国家之手,指导思想是重官商、抑私商,商鞅亲自主持统一度量衡,也有保护商业运营的意义。汉武帝打击私商,培养官商,实行;司马迁提出“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政府“故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与之争”。中唐以来,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实行官商分利政策,宋朝王安石通过官营商业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而南宋以后,对私人商业很少压制,经济政策相对宽松;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空前活跃,徽商、晋商等商帮、遍布全国的大小商镇网络,也不能反映出抑商政策。

(5)西方重商主义:在15、16世纪的英法等国,适应资本主义生长中对货币积累和扩大市场的需要而产生,盛行于17世纪的欧洲,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逐渐被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取代。重商主义强调积累金银货币和对外贸易的重要性,把金银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认为财富的真正源泉是对外贸易,要获取更多的金银财富只有通过出超,政府应该鼓励出口限制进口,扮演积极的、保护主义的角色,特别是使用关税保护小企业,竭力进行海外扩张,争夺海外贸易,它促进了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经济政策的启示:经济政策应符合经济规律,顺应形势及时调整,科学决策。注重经济规律与国家经济职能之间的关系,经济比例要协调。政府应关注民生,保持社会和谐。

7.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变迁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先后形成过两个中心:“黄河流域是我国最早的经济中心,后来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在南宋至元朝,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到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甚至在江南的一些地方,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1)经济重心处于北方的时期:从先秦时期以来到唐朝。

原因:由于黄河中下游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态环境相对较好,人口集中,交通便利,技术进步,政治中心等优势。表现:夏商周时期农业开发、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对自己地域作了较大的开发。秦汉时,据《史记货殖列传》所记载的18个经济区分布来看,其中有13个在黄河流域,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如关中平原地区、关东地区:《史记》称:“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从隋唐时期的农业进步、如北方水利、耕作技术、手工业中心、城市等均反映出经济重心的地位。

(2)经济重心处于南方。变化过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南方开发较快时期――在中唐以后,经济重心向南开始移动――宋朝时经济重心东移南迁的实质过程已完成――明清时期进一步巩固发展。表现:唐朝后期,南方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当时北方有长安、洛阳等大城市,而南方有“扬一益二”之称,宋朝时南方除农业外,纺织业发达,商业繁荣,出现了大批繁华城市,宋朝江南人口已经占全国一半以上,长江下游已经有“苏湖熟,天下足”之称,重要城市的分布重心东移南迁,汴京、临安、广州、泉州、福州、成都成为重要的经济都会,南方海上丝绸之路十分繁荣;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总和明显高于北方,故宋代有所谓的“苏湖热,天下足”、“苏常热,天下足”之称,明清以来,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经济也发展起来,有“湖广熟,天下足”的民谚,长江下游经济继续发展,商业城市不断涌现,出现了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东南沿海的经济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如珠江流域的经济地位有了较大的发展。明代的南京、苏州、松江、嘉兴、湖州成为全国重要的城市。原因:北方战祸多且持久、频繁,如民族战争、军阀混战、安史之乱;南方则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大量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北方自然条件变化,相对恶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如气候、地形等,土地利用率高;水力资源充足;南方海外贸易发达,并引进了大量农作物新品种。

(3)古代经济重心变迁的启示:政治环境相对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外来先进劳动力和及时引进最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经验(科学技术);正确的决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意与环境发展相协调。从经济安全、社会和谐的角度来看应追求经济的均衡发展,实现区域的多元化。经济重心的变迁从农工商城市人口的分布、国家的行政区划分布、丝绸之路的变迁、人才的分布、文化教育的发达程度也都能体现。注重用生态史观、环境史学观来研究经济重心变迁,关注历史上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在人与自然之间既有和谐共生一面也有紧张对抗一面。

8.海陆丝绸之路的变迁

(1)发展变迁:“丝绸之路”基本形成于汉朝,有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之分,其中陆上是始于汉唐帝国的首都长安(今陕西西安),经河西走廊,至安西分为南北两路,经由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汉武帝平南越后,即派使者从广州出发,带领船队远航南海和印度洋,经过东南亚,横越孟加拉湾,到达印度半岛的东南部,抵达锡兰(今斯里兰卡)后返航,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端。到公元7世纪至9世纪的唐朝,陆上“丝绸之路”极为繁荣,9世纪后陆上“丝绸之路”逐渐被以中国南方城市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取代。随着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以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控制,海上丝绸之路衰落。下图分别为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

从古代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宋元以来的外贸图的比对中,能看到丝绸之路明显的变化,如起点多样化,有扬州,广州,西安等,终点的延伸,路更远、路线更繁杂、还能看到从陆路到海路的发展,海陆丝绸之路都经历了曲折发展、衰落,外贸商品从丝绸到瓷器、茶叶的变化等。

(2)变迁的原因:陆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汉唐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丝绸业的繁荣,新的商业中心的兴起,政府相对开明的政策,国家的统一、民族关系的友好,封建盛世的到来;唐朝的繁盛及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吸引了不同方向的国家与之开展交往,西方的东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都想与东方的中国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加强联系。丝绸相对轻便、不易破损,陆上运输较为便捷。

(3)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

政治原因:欧亚大陆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唐朝与大食作战战败,威望急剧下降;“安史之乱”,国力迅速衰落;吐蕃乘机北上,唐朝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北方的分裂,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等,导致陆上丝绸之路的贸易环境严重恶化。

经济原因: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发展,也加剧了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随着造船及航海技术的提高,为海上贸易提供了技术条件;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为其提供了物质基础。海上运输的周期和成本降低,安全性提高。海上贸易成为国家财赋的重要来源之一,政府重视。宋朝以来制瓷业的发展,在外贸产品比例中上升。

主观因素:陆上丝绸之路也有自身的弱点,而海上有自身的优点:交通安全问题,海路不像陆路那样容易受别国家牵制,可以自由通航。贸易的商品问题。陆上丝绸之路位于中国西北,地处内陆,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东南沿海是丝绸、瓷器、茶叶的生产基地,又是造船、航海最发达的地区,陆上丝绸之路远离商品产区,而海上则相反。海上运输的运载量比骆驼之类的运输工具的运载量大,而且运费低廉,尤其运送陶瓷最为经济。对外贸易的发展问题。随着对外贸易不断扩大,与位于太平洋的国家贸易,陆上丝绸之路根本无法办到,而海路也能到达。中国沿海海岸线绵长,有不少海港城市。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原创)《吕氏春秋・审时》中记道: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这反映出

a.中国古代特别重视农业生产

B.强调农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C.重视在农业生产中人的重要

D.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的自然观

2.(改编)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农书》强调生产要“顺天之时、因地之宜、存乎其人”,在人事方面,则包括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活动。这表明我国古代农业

a.自给自足B.因地制宜

C.精耕细作D.男耕女织

3.(改编)《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如有畦,瓜瓠果疏殖於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a.精耕细作B.自给自足

C.比例协调D.体系完备

4.(原创)下列各项中反映中国古代的农业经营方式,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

a.“为田开阡陌封疆”

B.“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

C.“买陂田千余顷,假贫民,役使数千家”

D.“取人田自占,给与农,约熟归其半”

5.(原创)下表为唐江南九州户数表(单位:户),由此可知

州名1苏州1鄂州1洪州1饶州1吉州1衡州1邵州1泉州1汉州开元户数1680931191901554041140621343811135131123301307541477元和户数110080813861819l12914611614l0251180471180001355711889《元和郡县图志》(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年)(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

a.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B.江南经济得到一定开发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江南农业比工商业发达

6.(原创)解读以下三幅示意图,它们最有可能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过程

B.海陆丝绸之路的变迁

C.重农抑商政策推行过程

D.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

7.(原创)秦汉时期,编入国家户籍中的平民称为“齐民”。户籍中详载编户的姓名、年龄、籍贯、爵级、肤色、身长、家口、财产等。编户民口……未经允许,不得迁徙。一旦丢掉户籍流亡,被抓住后,要罚做管家奴婢。该材料说明了

a.国家对户籍的管理实行严格的控制

B.国家绝对禁止人口的流动

C.国家户籍管理处于混乱无序状态

D.国家对户籍管理趋向松弛

8.(原创)《项奎虎丘山诗》:“当时吴王剑,砺光裂岩幽。”右图所示吴王剑虽在地下埋藏了2400多年,但毫无锈蚀,刃薄锋利,被中外专家视为中国先秦兵器中的稀世珍宝。可谁也不知如何炼就,即使使用最先进的现代技术也难复制。导致此种技艺失传的原因不包括

a.古代中国统治者不重视研究新技术

B.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

C.传统工艺过去只限于家族内部传承

D.“工官”制度局限了水准较高的手工技艺的服务范围

9.(原创)史籍记载,西汉初期,大工商业者“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可见该时期

a.制盐冶铁行业出现较大规模的民营作坊

B.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没有产生实际作用

C.民营手工业规模和技术超过官营手工业

D.民营作坊采用水力鼓风和高炉炼铁技术

10.(原创)司马迁极力推崇汉初的“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的经济措施,认为政府的商业政策应是“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这反映出司马迁的经济思想是

a.与民争利B.工商皆本

C.顺应自然D.政府干预

11.(改编)日野开兰郎在《唐宋时期商人组合“行”的再探讨二》中写道:“以坊市对立为特征,而官僚与市籍市人聚居的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郡县城市,让位于一种新型的称为‘城郭户’的居民聚居的、附有城厢工商区的新型封建城市。”这则材料主要说明了

a.古代城与市尚未完全结合

B.城市的政治职能逐步增强

C.市民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

D.城市的商业职能逐步增强

12.(原创)西汉文帝前元元年(前179)规定:“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其九十已上,又赐帛人二匹,絮三斤。公元619年,唐政府颁布法令,规定百姓年满五十者,皆免课役。唐朝均田制规定,老男、残疾授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授口分田三十亩。”这突出反映汉唐时期

a.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B.土地兼并得到抑制

C.重视百姓的养老问题

D.百姓赋役负担减轻

13.(原创)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成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于世。出现了“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这一景象说明中外交往中

a.在集市从事贸易的商人来自十个国家

B.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海港

C.众多的外国商人青睐中国的瓷器和茶叶

D.北宋政府在此设立供外商居住的蕃坊

14.(改编)据记载,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泉州知州连南夫奏请:“诸市舶纲首,能招诱舶舟,抽解物货,累价及五万贯、十万贯者,补官有差。”阿拉伯商人蒲罗辛贩卖乳香达30万,纲首蔡景芳招诱船货,收息钱达98万,都各补授从九品“承信郎”官衔,赐予“公服履笏”。材料说明

a.海外贸易是为了满足达官贵人对奢侈品的需求

B.市舶司领班为了提高自己待遇而招徕外国货船

C.商品经济发展导致人们崇尚洋货,追求奢华

D.政府鼓励对外贸易,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15.(原创)司马光曾说:“自古丰岁谷贱,已自伤农,官中更以免役及诸色钱督之,则谷愈贱矣。平时一斗直百钱者,不过直四五十文,更急责之则直三二十矣。”这主要说明

a.宋朝时粮食价格波动大

B.农民与市场联系密切

C.政府政策对物价影响大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16.(原创)古代社会一些官吏、文士、商贾、僧侣等出游,特别重视和集中于城。这是因为城市

a.人口相对比较集中

B.人文和自然较好的结合

C.有比较完整的建筑群落

D.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

17.(原创)明朝中后期,民间对白银的需求增加,西班牙与葡萄牙商人,从拉丁美洲运来大量的白银,日本也出口不少白银到中国。由此可见

a.明朝推行积极的开放政策

B.中国的白银产量不够民间需求

C.明朝的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18.(原创)仔细阅读下表,有关表中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明弘治至万历年间商业税收情况表

时间1税收收入

(万两)1在太仓库所占

比重(%)弘治十五年(1502年)1813万历六年(1578年)132.518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140.75110a.商税对国家财政贡献增加

B.商业在经济比重中增大

C.商业贸易繁荣、利润丰厚

D.重农抑商政策不再推行

19.(原创)《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苏州府风俗考》载:苏州“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一作‘唤找’)。这反映了明代丝织业中

a.工匠之间竞争相当激烈

B.产生了雇佣劳动关系

C.私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D.工匠与机户关系紧密

20.(原创)《清圣祖实录》载:“(康熙)向令开海贸易,谓于闽粤边海民有益,若此二省民用充阜,财货流通,各省俱有裨益。且出海贸易,非贫民所能,富商大贾,懋迁有无,薄征其税,不致累民,可充闽粤兵饷,以免腹里省分转输协济之劳。”由此可知,清初康熙“开海贸易”的主要目的

a.防止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B.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C.防止西方殖民势力的扩张

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篇9

内蒙古快速发展的原因在哪里?带着这个问题,2007年8月下旬,我到内蒙古进行了学习调研。

发展迈入“快车道”

“十五”以来,内蒙古开创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发展的新局面。

近年来,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取得重要突破,有力促进了现代农牧业发展。他们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牧业发展,着力打造我国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取得明显成效。目前,乳、肉、绒、粮油、菜薯、饲料饲草等六大特色主导产业正在加速形成,产加销一条龙和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化经营模式已具相当规模。2006年,农牧业产业化销售收入达1159.9亿元,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21%,成为内蒙古第三大主导产业。全区42%的农牧户加入到产业化经营链条中,人均通过产业化经营增收1170元,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主要做法首先是大力发展主导产业。这几年,不仅在国内市场居领先地位的优势产业乳、肉、绒等得到进一步扩张(牛奶、羊绒、羊肉产量2006年分别达到880万吨、6792吨、81万吨,均居全国首位),而且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好的产业如粮油、马铃薯、饲料饲草、皮革皮毛、特色生物资源等也快速发展。其次,把做强做大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来抓。重点发展加工型龙头企业,积极发展经贸流通型(含专业批发和综合批发市场)等不同类型龙头企业。近年来,培育和建设了18个部级、119个自治区级龙头企业和400多家盟市级龙头企业。再次,加强产业化基地建设。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呼和浩特、包头、乌兰察布、呼伦贝尔的奶牛养殖,通辽、赤峰的肉牛养殖,巴彦淖尔的肉羊、粮油、饲草业,鄂尔多斯、锡林郭勒、阿拉善的绒山羊养殖等产业带。

在工业经济方面,内蒙古发展势头也良好,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2000年,内蒙古第一产业比重之高在全国位居前五,而第二产业比重则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10个百分点。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全区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22.8∶37.9∶39.3调整到2006年的13.4∶48.6∶38,工业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31.5%提高到2006年的41.3%,工业经济对全区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7.2%。

经济要发展离不开品牌的推动。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1个,居少数民族自治区第一位和西部省市区第一位。鄂尔多斯、鹿王、伊利、蒙牛等知名品牌在全国的影响都很大,不少品牌已开始走向世界。2006年,伊利、蒙牛主管业务收入双双超越160亿元,2007年预计各超过200亿元。伊利、蒙牛、鄂尔多斯、鹿王、维信、河套等15个中国驰名商标的年销售额达600亿元,占到全区规模以上企业销售额的58%。

名牌产品带动作用大,综合效益十分明显。“小肥羊”目前在国内外的连锁店已达700多家,带动5万家养羊户每年直接增加收入5亿元。草原兴发公司将10万户农牧民纳入产业化体系,每年帮助农牧民增加收入1.5亿元左右。伊利集团直接创造了数万个就业岗位,近十年来为奶农发放奶款达230多亿元,扶助数十万农户、数百万奶农脱贫致富。依托“鄂尔多斯”的品牌效应,在鄂尔多斯市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羊绒产业集群,有羊绒加工中小企业200多家,从梳绒到纺织成品专业化分工协助水平较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达25%,国内市场占有率30%以上。不仅如此,这些品牌的迅速扩张还拉动了种植业、运输业、加工业以及包装、装潢等行业的发展,在提升当地整体经济实力、吸引资金和人才、解决就业等方面,充分发挥着龙头作用。

全区的腾飞,离不开旗县域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在全区的101个旗县(市区)中,有84个财政收入超过亿元,13个超过10亿元,21个旗县入围中国西部百强县(市),其中3个旗县入围西部百强县(市)前10名。2006年,全区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0358元和3342元,由2002年的全国第29位和第22位提高到第12位和第16位。

究其原因,从根本上讲,在于农村牧区产业化、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内蒙古坚持解决农牧业问题在非农牧产业上下工夫、解决农村牧区问题在加快推进城镇化上下工夫、解决农牧民问题在减少和转移农牧民上下工夫的思路,不断拓展农牧民增收空间。几年来,他们大力实施“一个产业带动百户中小企业工程”,各个盟市下大工夫培育壮大本地的特色产业,取得明显成效。目前,满洲里市和二连浩特市进口木材加工产业,呼伦贝尔市大豆深加工产业,通辽市玉米加工产业,通辽市和赤峰市木材加工产业,兴安盟脱水蔬菜加工产业,赤峰市有色金属加工产业,包头市机械装备制造业、铝产业和不锈钢加工产业,巴彦淖尔、锡林郭勒盟农畜产品加工业,鄂尔多斯市羊绒加工业,呼伦贝尔市、呼和浩特市和乌兰察布市马铃薯加工产业,乌兰察布市服装加工产业等均已初步形成一个产业带动百户中小企业的局面。全区中小企业已达12.1万户,规模以上企业户数、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2.4%、65.7%和77%。伴随农牧业产业化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农牧民转移步伐加快,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化率已达到48.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个百分点。

众因助推大发展

内蒙古近年来发展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首先是历届党委、政府再接再厉,经济建设持续推进。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伟大成就,这是历届党委、政府带领人民继往开来、艰苦奋斗的结果。目前已取得巨大成效的名牌战略和农牧业产业化,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作为战略部署提出来了,十几年来,全区各级党委、政府一届接着一届抓,领导一人接着一人干,他们的口号是“一张蓝图干到底”,因此多年来各项经济工作持续推进。特别在“十五”时期,自治区党委、政府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抓住新的历史机遇,调整完善思路,强化工作措施,推动内蒙古发展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其次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自主增长机制开始形成。2000年之前,内蒙古自治区的国有资本从劣势企业退出的工作就已基本完成,目前国有劣势企业已大量退出了市场,75%以上的小企业通过多种形式的改革,退出了国有序列,建立了符合自身生存和发展特点的经营体制和经营机制。“退而有序,进而有为”,他们坚持抓住一批能够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骨干企业以及能够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的企业,通过大范围、宽领域、高标准引入战略投资者,特别是引入中央企业进行增量重组。2000年以来,累计引进国内(区外)资金到位4020亿元,年均增长42.1%;累计外商直接投资42.2亿美元,年均增长42.1%。其中,2006年引进国内(区外)资金到位1365亿元(仅24户中央大型企业在内蒙古的投资就达1000亿元),增长24.4%;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7亿元,增长42.9%。各种生产建设项目投资,更是日趋多元化,特别是民间资本十分活跃。鄂尔多斯的地方铁路和公路几乎都由私人投资,国内第一条耗资20亿元的间接煤制油生产线也由民营企业家投资。《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认为:“经济自主增长机制开始形成。”这是内蒙古此前发展的秘密,也将是此后发展的驱动力。

另外是政府扮好角色,政策措施有力。从内蒙古这些年经济发展过程来看,政府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通过创建公平、有序的法制环境,顺势引导,有为而治,运用市场的手段、社会的力量,由点及面地加以推动,不断营造经济发展的良好软硬环境。在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等各项工作中,内蒙古从自治区到各市(盟)、县(旗区)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低税收优惠政策、发展基金、科技方面的资金投入等),来引导、支持企业发展。在伊利、蒙牛两家企业发展初期,呼和浩特市政府为确保他们的奶源质量和数量,千方百计动员和资助农民发展奶牛养殖,对农民养奶牛给予必要的补助,对每一个奶牛养殖户增拨一亩饲料地。截至2006年底,全市奶牛饲养头数达到71万头,鲜奶产量达到280万吨。

同时基层干部干劲大,各地竞相发展。学习调研中,我有一个明显的感受:内蒙古的发展成果,是干部群众苦干实干出来的。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在经济发展方面享受到的优惠政策并不比西部其他省市区多,这几年他们争取到的基本上也就是西部大开发的相关优惠政策。内蒙古东部的几个盟市,尽管被中央列入享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范围,但到目前还没有得到实实在在的支持,仍处在规划阶段。这次我接触到不少内蒙古的各级领导干部,深感他们抓发展的路数明确、底子清楚、干劲很大,各地发展势头都不错。这一点,从下列一组数据中可得到印证。鄂尔多斯13年前财政收入只有1亿元,2000年财政收入也只有12亿元,2006年财政收入达到145.8亿元,跃居全区第一。呼和浩特市经济以年均24.6%的增速快速发展,最高年份达到约31%,经济总量由2000年的约200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900亿元。上世纪90年代中期,呼和浩特市人均收入还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后几位徘徊,2006年则排在了西部省会城市的首位,在全国各省会城市中也处于上游。老工业城市包头市财政收入2002年还不足30亿元,2006年增长到130多亿元。呼包鄂以西阿拉善盟和乌海市近年来工业发展势头尤为喜人,外来投资者纷纷进入,有望与相邻的鄂尔多斯共同形成一个新的小“金三角”。呼包鄂以东,以往发展相对滞后的东部5盟市如今正奋起直追。2007年一季度,这五个盟市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比呼包鄂高出3个百分点。通辽、赤峰、巴彦淖尔3个农业大市原来工业基础薄弱,现在工业总量进入到全区四、五、六位。

经验值得借鉴

陕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对全省今后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战略部署是完全正确、切实可行的,只要聚精会神、坚持不懈抓下去,一定能够实现建设西部强省的宏伟目标。结合这次内蒙古之行的所见所闻,我认为以下几点尤其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内蒙古在发展工业上始终坚持大力推进产业多元化、产业延伸和产业升级的方向,从而取得了突破性发展。陕西省的工业经济基础不错、实力较强,特别是省上确定的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能源化工业、旅游业、果业、畜牧业等特色经济已成为全省发展的支柱,具备了做强做大的基础,应力争实现多元化,加快延伸和升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努力方向上,一是大力支持骨干企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二是依托优势产业和各类园区,加快发展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形成集群优势;三是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在工作措施上,一是制定更加有力、更加务实的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二是以更大的胸怀对外开放,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促使工业总量迅速扩张,促进产业升级。要敢于拿出优势企业、效益好的企业与战略投资者进行强强联合。

第二,关于对外开放。他们在对外开放上加快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大力拓展业务。在具体工作中则十分强调优质的服务、熟练的业务、高效的工作,以良好的投资环境赢得了国内外投资者的赞许,使各方客源不断。“十五”以来,陕西省的对外开放工作有了新进展,比如外省在陕投资项目1500多个,实际引进资金1000多亿元以上。2006年引进省外资金423亿元。但是这与加快发展全省经济、壮大经济总量的要求依然有很大差距。究其原因似在于投资环境不尽如人意所致。因此,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应坚持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生命线工程来抓,采取有效措施,使投资环境有显著改善。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特别是加强与中央企业的联系、沟通、合作,使引进项目和资金工作跃上一个新台阶。

第三,关于县域经济发展。内蒙古始终把加快发展旗县域作为壮大全区经济总量的重大措施来抓。最近几年其经济突飞猛进与旗县域经济的不断壮大是紧密相联的。相比之下,陕西省县域经济则显得总量小、财政收入少,而根本原因在于产业化、城镇化程度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指导思想上应牢固树立“农业基础、工业富县”的理念。当前的主要任务:一是省市县三级都应认真研究、科学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指导性意见,并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二是大力扶持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使其尽快做大做强。三是采取“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等模式,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的主导产业和基地。

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篇10

浅议村落文化变迁中的文化生态建设

摘要:在现代化快速变迁的背景下,我国的村落文化也在经历着急剧的变迁。面对急剧变迁的村落文化,建立一种和谐、生态的村落文化是变迁中村落文化保存和创新发展的最好选择。束河古镇在文化生态的建设中,创造了“保护求发展,发展促保护”的束河经验。创造了民族团结发展、文化多元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村落文化生态建设的典范。关键词:村落文化;文化变迁;文化生态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2-0111-02村落是我国传统的农耕生活方式时最基本的农民生存的空间,是特定社区居民进行生产、生活的全部环境的总括。村落文化则是指生活在村落中居民群体的自身构成(素质等)、居民的特定社会行为(外在的动作行为、感情、思想等)及其所创造的全部成果(物质和内在的观念的和非物质的),这些因素世代积淀下来,深刻地影响着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在乡村现代性的背景下,我国的村落文化正在经历着历史性的变迁。众所周知,村落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村落文化变迁中的村落文化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一、丽江束河古镇介绍束河,纳西语称绍坞,因村后聚宝山形如堆垒之高峰,以山名村,流传变异而成,意为高峰之下的村寨。束河位于丽江古城西北四公里处,玉龙雪山脚下,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现有近1000户人家,5000人口,核心区约5平方公里,有保存完好的古道、集市,有传统民居近千幢,土著居民以纳西族为主,是纳西族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束河古镇也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自明代以来,束河古镇逐步成为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和纳西文化交流中心。古镇也是纳西先民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渡的活标本,拥有明代壁画、明代建筑大觉宫、清代建筑三圣宫等珍贵文物和建筑。1997年古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被评为中国魅力名镇、最佳人居环境名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云南省丽江古城西北四公里处,这一带是纳西族先民最早的聚居点,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也是木氏上司的发祥地。据《木氏宦谱》记载,木氏祖先:“秋阳,于公元674年至676年为三甸(即今丽江)总管。”至唐德宗贞元年(公元785年),木氏祖刺具普蒙任丽水(即丽江)节度使。唐朝末年木氏先祖叶古年定居丽江坝的白沙,一直到明洪武封木世为世袭土知府,木氏在丽江坝统治了六七百年。束河古镇以青山为屏,大河为带,坐西面东,背风向阳。古街东西中轴线从聚宝山脚九鼎河石板桥起,穿过青龙桥,经过四方街中心,通向大研古城。整个古镇依托山水,靠山筑屋,房屋错落有致,村前巷头渠水汤汤,处处小桥流水人家,既有田野风光的自然美,又有江南小镇的水乡风韵。夜市萤火、烟柳平桥、鱼水亲人、断碑敲音、石莲夜读、龙门望月、大觉宫、千年银杏是广为流传的束河八景。二、束河古镇的文化变迁分析(一)农耕文化元代以来,丽江纳西族地区已由畜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1383年,在改朝换代中稳定了丽江地区合法统治地位的木得在大研大兴土木,建造丽江府公署,从此,丽江的政治军事中心及商业文化中心,由白沙迁移到大研,从而形成了白沙―束河―大研三位一体的丽江古城的整体格局。随着大研镇逐渐崛起,束河古镇从商业文化退回农耕文化,成为历史的活标本。木氏土司为发展农业生产,从中原聘请工匠、技师等到丽江传播先进技术经验,如制铜业、皮革业、造纸业等。束河古镇曾以发达的皮革加工、竹编等手工业闻名于世。过去束河村从事皮革业的有300多户,日产皮鞋500双,各种皮货远销西藏、西昌、青海等地,有的商人甚至到达印度、尼泊尔等国,故有“束河皮匠,一根锥子走天下”之说。1942年,束河皮匠村与国际工合组织合作,通过贷款、集股合资开办过“皮革合作社”。束河古镇的优点在于当初把纳西族的农耕文明保存得很好,青稞梁、宽大的河道、清冽冰寒的玉龙雪水组成了一幅悠闲自在的图。(二)纳西文化丽江纳西族自唐代以来,就一直与汉、白、藏、彝、普米、傈僳等民族有着密切的交往。纳西族在形成和发展中实现了汉文化与纳西文化的有机融合。纳西族东巴文化被世人誉为世界文化圈的一株奇葩。他们的文字是云南最古老的少数民族象形文,是东巴文化的精髓,也是当今世界唯一流传下来和活着的古文字。东巴文属象型文字类型,有较浓厚的图画文字特征,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由于主要用作书写东巴教经典,故称东巴文。东巴文虽然在民间并不普及,但确被很好地保存了下来,成为当今世界上唯一存活着的、最古老的象型文字。纳西族信奉多神的原始巫教“东巴教”,大约产生公元11世纪以前,为纳西族所特有,属原始宗教。东巴文化就源于东巴教。《东巴经》就是用象形文字写成的,堪称丰富的纳西族百科全书,全书约二万多卷,它记录了纳西的生活面貌和其他民族的关系;古老的神话故事、叙事诗、民谣、谚语等等,为研究纳西族社会历史、语文文字、宗教、生活习俗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纳西族具有优秀的音乐传统,纳西古乐是云南最古老的音乐。(三)茶马文化历史上连接西南“丝绸之路”滇藏贸易、开通于唐代的茶马古道,是千余年民族往来文明史的沉淀,它贯穿历史上的昨天,开启将来。不仅是一条商品交换“茶马互市”的贸易古道,也是各民族间进行文化交流的走廊,对纳西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丽江处于滇、藏茶马古道的重要历史地理位置,从滇南经丽江直达西藏拉萨,经唐、宋、元、明、清千余年的运营发展,促进了沿线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丽江古城是滇川藏交通要冲,其发展历史与茶马经济息息相关。可以说古城与茶马古道是互为条件、相得益彰的,丽江古城是兴于商,盛于商,茶马古道创造了古城的辉煌,谓之为“马蹄踏出的辉煌”。茶马文化是束河古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水文化《元一统志》通安州条载:“山半(玉龙山)数泉涌出,下注成溪,灌溉民田万顷。”明代丽江水利条件改善,水资源相当丰富,加上纳西族人民的改造利用,形成了良好的水利灌溉网络,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水是束河古镇的灵魂。古镇前环绕着九鼎河、青龙河、疏河三条河之灵气。束河古镇北柳荫深处有九鼎、疏河两个龙潭,泉水清澈、波光闪烁,分为三河水系,使束河既有山寨之奇,又有水乡之秀。今天的束河古镇新建了一个生态公园,新建“飞花触水”、“信马由缰”、“放水冲街”等10多个景点。扩建环套水潭三个,扩大水面积三倍。使“雪山倒映”、“鱼水亲人”等景观更美丽,又使龙潭水源面积扩大,储量倍增,流入古镇的活水更丰沛、更清亮。为了排除每年夏季洪水冲击九鼎龙潭水源的水患,在九鼎龙潭和疏河源头上修筑了防洪堤,修泄洪渠600多米,使洪水绕过水源区,免去了千年来困扰束河人民的水患。三、束河古镇文化生态建设的机制探讨束河古镇文化生态建设的理念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保护求发展,发展促保护”的思路。以“遗产经济”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被誉为“束河经验”。束河古镇的文化生态建设分为三个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为古镇核心区,二级保护区为核心区保护区,三级保护区为新城区与古镇的结合带。“束河保护与开发的设计方案”本着“保护第一、适度开发”的原则,将束河古镇建设项目分为古镇历史文化保护、文化开发和新区配套建设三部分。文物古迹是束河历史文化的象征。束河古镇对大觉宫和三圣宫及12院古民居作了重点保护,还对普查认定了的一二类建筑511幢,制定了保护措施。通过与企业合作,企业投资对古镇内的明代建筑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并将束河完小这一老校舍建成中国第一个“茶马博物馆”,搜集收购茶马文物1000多件。通过展示古镇的历史文化,既保护了历史文化古镇,又增添了束河文化新设施。2009年束河古镇又在茶马博物馆内建设了“束河皮匠600年展览馆”,展出纳西皮革文物。束河八景中的龙泉寺、石莲寺都是土木结构。束河保护工程启动后,在旧地址,按旧模样重建了石莲寺。又对龙泉寺进行了修缮如保护。恢复了“龙门望月”和“石莲夜读”,增加了新的旅游景点。在束河古镇的文化生态建设中,未砍一棵树,未拆一幢房。今天的束河,树绿草青,花红果香,清洁卫生,满目生机。山水、园林、建筑仍然古貌依旧,古韵犹存,使世界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束河古镇的文化生态建设,主要体现了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其次是走市场化运作新路子。最后是通过建设旅游小镇,让当地的群众通过参与旅游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实现土著居民不离土、不离乡,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目的。束河文化生态建设的经验主要有三点:一是科学发展,保护与发展和谐依存;二是首先保护好生活在遗产中的原住居民的长远利益;三是长远规划,精心设计,为人类的长远发展留下更多的文化遗产,而不是文化垃圾。通过对古镇的文化生态建设,再现了束河古镇的人文历史风貌,恢复茶马文化,整合旅游资源,保护好古迹、民居,合理利用水资源,升华产业结构。在保护好古镇原貌和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保护与开发建立起一种具有纳西族特色的城镇化模式,在保护农业生态、农耕文化,田园风光的基础上完成农业向第三产业转型,改善提升纳西农民的生活质量。束河古镇的文化生态建设,归根结底是民族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多元文化融合产生的文化结晶。束河古镇的文化生态建设,促进了束河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束河从一个不为人知的农村集镇,发展为人居环境最佳魅力名镇,国家aaaa级景区。另外,当地的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同时,束河古镇的文化生态建设使当地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发展旅游业,加快了束河古镇的城镇化进程。参考文献:[1]葛勇军.新农村建设中加强村落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09,(15).[2]李庆真,谢丽霞.社会变迁中失落的村落文化[J].新西部,2009,(7).[3]刘歆,徐良.新农村建设中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毛丹.村落变迁中的单位化――尝试村落研究的一种范式[J].浙江社会科学,2000,(4).[5]唐踔.古村落及村落文化遗产保护[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6]王小军.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文化发展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3).[7]吴小华.村落文化景观遗产的概念、构成及其影响[J].古今农业,2010,(4).[8]张华龙.古村落文化的教育价值及其资源开发[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