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环境设计的方法十篇环境设计的方法十篇

环境设计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4:25

环境设计的方法篇1

关键词:环境小品;设计;空间

一 环境小品概述

(1)我国环境小品发展概况

由于世界各国文化不同,城市环境小品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20世纪70年代,日本制定了改善居住环境的指导方针,指出了城市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舒适、优美、卫生、方便、安全。随着人民精神需要的不断提高,我国开始越来越重视城市环境小品的设计,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环境小品设计已经成为了区别于园林、景观设计的独立行业。到目前为止,我国环境小品设计正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2)环境小品概念

环境小品一般是指一切具有一定美感并为环境需要而设置的人为建筑物,环境小品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其通常包含以下主要内容:反应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及自然条件;最大可能的使用当地的地方性材料、技术及能源;采纳并吸收消化当地的建筑风格、人文文化及建筑成就;具有与其他地域明显不同的地方特征。

(3)环境小品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小品是构成城市空间环境的一个部分,城市环境空间又为环境小品提供了广阔的背景空间,环境小品设计与环境的关系是十分紧密不可分割的,他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构思与布局。环境小品的摆设、空间设计要符合环境背景,并与环境背景保持协调一致。2)比例与尺度。美丽的东西要恰到好处,环境的特点及功能审美决定了环境小品设计的尺度问题。3)色彩与质感。色彩与质感是环境小品的双重属性,两者相辅相成,只有充分发挥环境小品中产品的色彩质感才能产生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增强环境小品的艺术感染力。4)多样与统一。环境小品的设计要富于多变,要突出自己的风格,但是也要统一于整体环境,要共存于环境中。5)功能与技术。环境小品设计要兼顾功能的是实用性和技术的创新性,在满足装饰要求的基础上,突出功能与技术的适用性。

(4)目前环境小品设计主要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环境小品设计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由于功能缺陷而导致的形态问题,环境小品与周围环境不协调,设计立意不新颖,没有自己的特色,甚至出现雷同的现象,不注重与自然的融合,环境小品显的十分突兀,没有地域特色等等问题。

二 环境小品的设计方法

对于城市广场环境小品,设计人员应该在确定设计要求及目标的前提下,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一定的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常见的环境小品设计思维方法如下。

(1)只思维(单向思维法)

所谓只思维(单向思维法),是指带有目的性的设计方法,他根据城市广场环境小品的不同特点、人群的不同需要进行设计,是城市广场环境小品设计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设计方法之一。只思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同时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由于一个城市广场环境小品的设计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该地区人文文化、地理条件、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等,只思维设计方法就是要全面、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从而设计出合格的作品。

(2)复思维(复合思维法)

复思维(复合思维法)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律和艺术准则,将现有的技术、表现形式、材料等有机的组合在一起,使其相互作用并产生新的功能。复思维设计方法使得城市广场环境小品设计表现形态更加丰富,同时也给城市居民带来了很多便利,常见的复思维包括附加型复合、异类复合和同类复合三种设计方法。其中附加型复合是指在原有环境小品的基础上添加新的功能及新的表现形式,以原有环境小品为主体,利用其他产品对主体环境小品进行改进;异类复合是指将不同功能特点的产品进行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设计方法;同类复合是指将具有同一类型的环境小品组合在仪器,每个环境小品在保留自身特点及功能的同时,相互之间通过一定的设计手段紧密结合,相互配合。

(3)反思维(反向思维法)

人类的思维具有方向性,存在着正向与反向之差异,由此产生了正向思维与反向思维两种形式。逆向思维法是指为实现某一创新或解决某个因常规思路难以解决的问题,而采取反向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环境小品设计可以从平常设计思路的反向进行思考,通常会取得不错效果。对于一些环境小品设计,如果仅从设计方案上分析,从正面思考,恐怕绞尽脑汁也找不到突破口,不知如何下手。但是如果运用反向思维法,从反面去思考,可能立即就能明确环境小品创作的范围和对象,瞬间就能把握环境小品设计的主题。

(4)混思维(混淆思维法)

混思维(混淆思维法)是指打破传统的设计方法,将各种方法混沌化,并从中寻找设计灵感。混淆就是混杂 , 使界限不分明,把不同种类的事物的概念或定义模糊,并且可以将本来是属于甲的特征,应用到了乙的身上。在环境小品设计中,可以将不同的设计理念、设计概念进行混淆,打破他们之间严格的界限,是其相互混沌,相互融合,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设计效果。

(5)全思维(综合思维法)

全思维(综合思维法)是指在考虑解决某一问题时,不是把它当作一个孤立的、分割的问题来处理,而是当作一个有机关联的系统来处理。综合思维是把某一事物的某些要素分离出来,组接到另一事物或事物的某些要素上的创造性、创新性思维的过程,其是掌握系统、整体及其结构层次上的综合,有着更高层次的认识基点。在环境小品设计时,可以把其放到整个城市空间环境建设中去,综合的进行设计。把相关环境小品事物的整体作为小品设计的认识前提和起点,对环境小品整体进行分析,从而达到对环境小品设计的整体把握。

三 结语

城市广场环境小品对城市环境空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系统阐述了环境小品在中国的发展情况,给出了环境小品的概念,分析了环境小品与环境景观的关系,指出了我国环境小品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归纳总结出了环境小品的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环境小品的设计思维方法,文章研究的内容对指导环境小品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环境设计的方法篇2

关键词:城市建筑和谐生态环境

人是群居动物,城市成为了人类社会存在的最高级方式,但是随着人口的膨胀、城市用地的日益紧张,城市出现的诸如交通拥挤、基础设施滞后、环境污染等众多的问题,那么,对于人而言,再发达的城市文明也失去了它的魅力,它让人的一种简单生活方式,变的嘈杂无序,而且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影响了人类的正常生活。寻求一种适合环境的建筑方式,成为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人类的发展中一直探讨的话题,自古以来,这个问题就困扰着我们。在人类文明的脚步不停前进的今天,怎样去面对自然,怎样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去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来迫切解决人与环境的和谐之道,是城市建设中我们的建筑设计师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一、田园城市

1898年,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城市设想被英国的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被称为“田园城市”。但是由于它过于脱离社会现实,田园城市的实践无法取得成功,但是正是这种在实践中无法建设的与其构想那么完美的城市生态思想对以后的城市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山水城市

1990年7月,科学家钱学森提到了创造“山水城市”,将“整个城市建成一座超大型园林”的想法。其主旨就是把中国的山水诗词、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溶合在—起。它主张城市建设要将自然环境与城市建筑相结合“把城市筑成人造山水”。由于“山水城市”没有给出具体的城市形态模型,不是具体的城市规划设想,人们无法具体操作。但是,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理论概念,一种具备可开放性的科学构想,它吸引了国内外更多有识之士参与探索并试图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中去实践它。

三、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市建筑设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的污染也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的生活环境中,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建筑设计需要更高、更新、更为客观的理念。而在现如今的城市建筑中,高科技智能建筑、绿色生态建筑、实用主义建筑成为建筑设计的主要类型。

3.1舒适型建筑

这种建筑对其空间的安排要求比较合理,要求空间的各个功能要有其合理的尺度比例,分区明确,各得其所。这种建筑设计方便了物品的摆放以及人的活动空间并且具有相对的私密性。此种建筑对室内的环境质量、采光、通风都有很高的要求,而且空间的使用率高,符合现在日益紧张的空间要求,并且可以体现一定的艺术性和超前性,是追求时尚与舒适的人群比较喜欢的建筑类型。

3.2智能型建筑

随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到来,高度发达的电子科技,迅猛增长的通信技术以及后来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智能型建筑随之诞生。作为具有创造性的建筑类型,智能型建筑就是把计算机等新型的科学技术融入到建筑艺术之中,使人通过多媒体通信,智能保安等获得合理投资信息,并且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灵活。

3.3节能型建筑

由于资源的日益紧张,节能成为了我们的热门话题,而随着科技进步,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太阳能、风能的直接利用,将太阳能和风能转化为人们生活的动力,这些节能技术的发展,都促使了低能耗建筑的大量兴起。

3.4生态建筑

1969年,美国著名景观建筑师麦克哈格在《设计结合自然》中通过对城市与乡村的环境现状分析,阐述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不可分割性,提出了环境理论和规划设计方法要以生态原理为基础,生态建筑学从此诞生。生态学理论的核心,是如何科学地解决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所谓“生态建筑”,其意义就是要用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发展的观点去思考建筑的问题,要把生态学原则渗透到人类的建设活动中去,最优地处理人类的城市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建筑学与生态学的结合为城市发展中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提出了新的建筑设计理念,使城市在建设中,更多地做出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建设。

在当今渴望回归的城市人眼中,以绿色为基础的生态型建筑无疑成为最理性的选择。生态建筑主要是依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自然环境为依托,尊重当地的地形样貌,动植物分布以及气候特点,实行因地制宜。并且能够整体考虑设计区域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体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

在如今的建筑设计中,最直观和最普遍的生态建筑就是绿色建筑。所谓绿色建筑就是自然元素与城市建筑的结合。利用绿色植物来弥补由于钢筋、水泥的大量运用而造成的城市生态缺陷,利用植物本身的调节能力来改善建筑内部空间的物理环境。整个建筑设计过程的是绿色元素与建筑有机的结合,并不仅仅是一种附加的关系。绿色建筑将恢复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作为建筑的目的之一,使建筑设计与城市环境设计有机结合,使得建筑绿化越来越从单纯的营造建筑空间氛围的束缚中挣脱出来,逐步走向城市生态化的转变。

四、总论

“历史越向前发展,人和自然的区别越强烈,统一也越深刻和丰富”。要从传统的“以人为本”的、掠夺式的建设逐步面向环境走可持续的城市建设。全方位多角度的来考虑城市建筑的持续性发展,使城市建设符合环境和人和谐相处的自然之道。

参考文献

[1]单晓莹叶自成浅谈新时期城市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J]工程科技235

环境设计的方法篇3

[关键词]:“低消耗舒适”、“环境四要素”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以[2013]1号文件转发了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将绿色建筑设计以及绿色产业的发展作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解决方式,提出了开展绿色建筑行动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为我国全面实施绿色建筑行动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同时,也对绿色建筑设计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普遍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设计在处理好传统设计问题的同时,更加注重资源的使用与环境舒适度的关系,是对建筑设计含义的进一步扩展和延伸,是对建筑设计更加完善的诠释,同时也增加了建筑设计的专业性要求和复杂程度。因此,在实践中,一套系统的、能够将复杂因素梳理清晰的绿色建筑设计思维和设计方法,是设计师做好绿色建筑设计的基础。

二、资源使用与环境舒适度的关系

建造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舒适”的空间,环境的“舒适”概念可以用环境的“气、水、声、光”四个要素进行独立评判。维持建筑空间的舒适度,需要使用各种资源,如建材、水和能量等。绿色建筑应当在满足环境舒适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将“以人为本”接近自然的“低消耗舒适”作为绿色建筑追求的目标。其中,如何处理好资源使用与环境舒适度的关系,涵盖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对“舒适度”标准量化;二是采用什么样的技术路径实现“舒适度”。如前所述,“气、水、声、光”是衡量环境质量的四个基本要素。它们直接作用于人体,人体对其中每个要素的舒适感受都有一定的量化指标,也就是说抽象的“舒适度”可以被量化,如此可将舒适度量化指标与资源使用建立数量模型关系,进而达到“低消耗舒适”的目标。环境的“气、水、声、光”四元素是媒介,而正确的绿色建筑设计思维和设计方法是设计绿色建筑的关键。

三、绿色建筑的设计思维

(一)通过科学的设计和管理体现“低消耗舒适”的原则

在满足舒适度的同时降低资源使用方面,科学的设计和管理具有很大的潜力。例如辐射空调、感应式照明、智能化控制、独立个性送风等措施都是“低消耗舒适”的好案例。

(二)优先利用自然条件和被动措施满足环境的舒适度要求

除了节约资源外,自然环境具有人工环境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通过合理的空间、平面和构造设计,以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等不耗能或少耗能的被动式技术营造建筑环境,这不仅是建筑适应气候理念的灵魂,也是绿色建筑实现节能和改善环境的核心。

(三)采用优化的技术满足自然条件不能达到时的舒适度要求

在自然条件不能满足舒适度的情况下,再有限度地采用经过优化的主动式(采暖、空调、照明等)技术,从而全面覆盖人的舒适度区间。。例如热电冷联供系统、变频水泵、热回收系统等。

(四)集成化设计

设计时将不同类型的技术措施集中起来统筹考虑,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往往可以达到综合较好的效果。例如与围护结构结合考虑的外遮阳和光电、光热系统。

四、绿色建筑设计的设计方法

本文结合绿色建筑设计实践中的体会,从设计实践的角度,将绿色建筑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思维与建筑设计的内容和工作方法联系起来,以环境舒适度“气、水、声、光”四要素作为主线进行绿色建筑的系统设计,归纳出直接将人体感受与资源使用相联系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绿色建筑舒适度设计路径说明表

气水声光

设计内容1.环境空气温度

2.环境风速

3.空气质量

4.送回风方式1.环境空气湿度

2.排水设计

3.水环境卫生

4.非传统水源利用

5.水能源利用1.室外噪音防治

2.建筑消声隔振

3.室内声学效果

4.广播信息传播1.室内光线

2.灯具设计

3.室外环境光

4.光能源利用

评价指标1.环境温度

2.风速

窗地面积比例

3.空气质量等级

室内换气频率1.环境湿度

2.透水地面比例

节水率

非传统水源使用率1.隔声等级

2.隔振等级

声学效果

3.信息途径效率1.照度、显色性

2.灯具性能

3.室外光环境质量

4.光能源利用效率

被动技术措施1.自然通风开口路径

2.自然环境水土植被保持

环境绿化设计

围护结构门窗设计

热岛效应防治

3.选址安全

环保建材家具

垃圾储运处理1.自然通风

2.透水地面

3.防结露措施

蚊虫细菌防治

4.雨水收集

5.节水器具

防渗漏管网

1.围护结构隔声构造

门窗隔声性能

2.噪声震动源控制

3.不良声学效果控制

4.信息公布系统1.建筑朝向

自然采光

窗墙比控制

遮阳设计

可调外遮阳

光通道设计

2.灯具性能

3.玻璃性能

防眩光设计

4.光电系统

光热系统

主动技术措施1.机械调温控湿

室温调节

冷热量计量

高效率空调系统

集中空调能源回收

2.风口风速可调

3.室内空气监测

4.个性化送风机械控湿

溶液除湿系统

2.节水灌溉

3.中水系统

4.地水源热泵

太阳能热水

辐射空调系统1.电声技术

2.显示公告措施1.光线智能控制

2.高效光源、灯具

3.光热系统

光电系统

(一)“气环境”设计

气环境考虑以空气为媒介的相关因素,包括:温度、通风、空气质量等。一般情况下,室内气环境的舒适条件是:室内温度夏天22到24度,冬天20到22度,其它23到25度;室内风速小于0.5m/s;室外热岛强度低;室外风速不大于5m/s;室内空气新鲜,化学生物污染物在规定的范围内。

气环境的设计方法为:

1.选择室外环境良好的建设用地,并用环境绿化提高空气质量;组织室内外自然通风,降低热岛效应。

2.控制合理的体型系数、窗墙比、建筑朝向、遮阳设计;采用合理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合适的墙体和窗户;鼓励采用可调节外遮阳。

3.合理选择空调采暖系统,应设计加湿和除湿功能,并设置适当控制方式。

4.合理设计气流组织方式,条件适宜时鼓励采用辐射吊顶、辐射地板或地板送风的空调方式。

5.设计保障室内空气质量的措施,并且有监控设计。

(二)“水环境”设计

水环境考虑以水为媒介影响舒适度的相关因素,包括:环境空气湿度、室外环排水设计、水环境卫生、洁具使用等。一般情况下,水环境的舒适条件是:空气湿度夏天50%,冬天40%;有清洁的饮用水;减少污水的对外排放;无室内结露等水污染问题等。

水环境的设计方法为:

1.优良的室外水环境,植被绿化好保水性好,室外地面透水性能良好。

2.合理收集雨水作为景观绿化清洁用水。

3.采用节水型措施,采用节水洁具,采用有效措施防止管网渗漏。

4.鼓励采用高效低耗的设备,如变频供水设备、高效水泵等。

5.采用合理措施防止室内揭露等水污染问题。

(三)“声环境”设计

声环境考虑以声波为媒介影响舒适度的相关因素,包括:室外噪音防治、建筑消声隔振、广播信息传播等。一般情况下,室内声环境的舒适条件是:各类空间满足隔声隔震要求。

声环境的设计方法为:

1.回避室外噪音源,采用适当措施减弱噪音。

2.合理控制建筑内部的噪音源和震动源,避免其在建筑内部传播。

3.合理的围护结构和楼地板隔声隔震设计。

4.室内外环境中有明显的信息传递媒介。

(四)“光环境”设计

光环境考虑以光为媒介影响舒适度的相关因素,包括:太阳辐射、室内光线、室外光环境、灯具设计等。一般情况下,光环境的舒适条件是:合理利用自然光;满足室内照度和光色的要求;对外无不良光污染影响;灯具设计合理;合理利用太阳辐射的有利作用。

光环境的设计方法为:

1.合理控制建筑朝向,取得适合的自然采光。选择好建筑的窗墙比、开窗位置和方式;选用合适的遮阳方式,鼓励采用可调节外遮阳。

2.采用合理设计和技术,将光线引入地下室和建筑物内部。

3.采用高效光源,并采取智能控制技术。

五、总结

协调“资源使用与环境舒适度”相互关系的的基本策略是“低消耗舒适”。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首先要对环境舒适度建立科学量化的评价标准;其次,明确绿色建筑“降低环境影响、被动优先、主动优化”的设计思维;最后,通过分别满足“气、光、声、水”四个环境要素的舒适性要求的设计方法和技术路径实现绿色建筑的设计。

综上所述,强调建筑环境舒适性的绿色建筑设计思维与方法符合绿色建筑的基本原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在环境舒适性和资源使用之间建立起量化比较关系,将建筑设计与其他相关专业设计联系起来,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作用。

文献引用:

1.《人体舒适度与舒适指数计算》郑有飞

环境设计的方法篇4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行为空间空间艺术

abstract:thispaperbrieflydescribedthedesignofurbanpublicspaceenvironmentandhumanrelationsandbehavioraldesignmethodologies.Keywords:urbanenvironmentalbehaviorofthepublicspacespacespaceart

中图分类号:p42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市是公共艺术的载体,公共艺术属于城市,它随城市而生,为城市而存。由于社会的发展。人口的集聚,形成了城市化的格局。人需要交流、需要沟通,回顾公共艺术发展的文化脉络,透析城市公共艺术与自然环境、文化背景的关系,已经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注重环境与人的关系、人性化原则设计等设计手法都应该满足人们的心理、视觉、精神上的需求,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性以及开放性。

城市中,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活动的开放性场所,例如—城市广场。户外活动质量和人活动有密切的关系。(扬·盖尔,交往与空间200239页)人及其活动是最能引起人们关注和感兴趣的因素。(扬·盖尔,交往与空间200233页),例如—邻里街区。城市的开敞空间依据其权属性质可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和私有空间。同时,它是人类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现之处。城市公共空间的创造是为了给人们的户外活动提供舞台,城市空间里的生活比城市空间本身更为有意义。所以,人类需要交流、需要沟通,这就是公共空间形成的基础,由于人类的生活方式是既丰富多彩而又各具特色的,因此它必然要求作为载体的城市提供各类适宜的场所。对于空间的开场和围合的研究可追溯到19世纪,围合的目的就是要在大环境之中,通过空间分隔对当地进行直接占有,从而形成独特的场所感。可以说,为何是影响场所感的主要因素之一。围合就是通过空间界定,在现有的环境中为人的活动划定各种活动范围。(林玉莲,环境心理学259页),对于城市而言,这些场所不是别的,就是城市公共空间。它具有开放、公开特性、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空间。正是由于公共空间艺术的开放性。才使得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创作具有特定的语言要求,即艺术形式上的开放性、艺术变现形势上的通俗性、设计上的综合性。

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是‘天成之笔’自古以来人类就与自然环境相容相生,中国古人利用自然环境应在理想意境。‘尊重自然、研究自然、模仿自然、寓于自然’成为现代设计的理念。因此今天的公共空间应该关注自然属性的特征。提倡人造环境和自然环境完美结合;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宗教、民俗习惯等的不同形成了不同地区的特质。这些因素就形成了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文化环境。对公共空间艺术的创作与文化环境的互动关系的研究,这种互动性体现在文化环境的营造上,这样能强化场所特质,传递社会文化意义,引发环境使用者的共鸣与联想,使艺术品、公共与环境之间形成两性的互动,激发环境的生气与活力。文化环境因此得到营造。它的存在可以让生活于这个环境中的人去领略其精神,进而产生精神交流,将其纳入自己的生活,获得教益。它可以表现历史、人们的生活习惯、人文背景表现。使其具有人性化的味道,让人们感到亲切。

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实用性和装饰性进行设计,要分析其特性、作用与功能。实用性公共空间是公共空间分类中并服务于公众的空间,体现对公众的关怀。实用性城市公共空间艺术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便利性满足率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因此对此类设施的功能性设计是首要的,对物材料、结构、视觉感受进行反复的调整试验,使其符合人的使用习惯、视觉习惯、心理习惯。比如说如何适当的布置公共设施:人行道、天桥、地下通道、照明设施、护栏、指示牌、展示橱窗、候车亭、电话厅、报亭、邮筒、座椅等,只有创造好的条件、完善的功能才能够让人们感到合理的适当安排,才能有可能长时间的逗留或者说不会侧目而过。(扬·盖尔,交往与空间159页)而装饰性的公共空间艺术是为配合环境而进行的艺术创作而不是过于装饰。它是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势,不仅要注重自身的艺术价值,本质是环境设计的人性化的体现,更要注意在城市中存在的价值。每件公共空间艺术作品的放置并不是孤立的装饰,要考虑与其它环境的关系,不仅是广场、街道、公园等都有不同的个性。其装饰效果要满足人类的心理需要。

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常常将忽视精神需求和精神生活的质量,城市公共空间应有的步行、购物、休闲、交谈、观景等都被忽略。所以我们更应该注重人性化设计的原则。城市空间呈现出“重物轻人”的倾向:让人感到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如果公共空间离开了人的使用,就变得毫无意义,人们无法从中得到身心愉悦的享受。所以说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空间的设计只有以人为本,适应人的尺度、速度和舒适度,空间的活力才能充分展现出来。城市公共空间实质上是都市生活的焦点,不仅缓解了人们的精神压力,并且满足了人们对自然的渴望。纵观人类的发展史,城市的公共空间必须以“人的尺度”为空间的基本标尺,才能为人的活动交流创造条件。公共空间最重要的因素,各种功能设施都切实沿街布置。(扬·盖尔,交往与空间89页)另外,供行人使用的环境设施如坐椅、雕塑、游乐设施等的形式和布局应符合使用者的多样性要求,尽量创造亲和感和温馨感,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鼓励人们积极利用和参与,并体现对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关怀。那些贴近居民、小而精致的公共空间,往往更能赋予人们安全感、舒适感、亲切感和人情味,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场所。而且构成了都市的人文风貌。每个城市都是“生长”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城市公共艺术与市民的生活,城市的历史形成和发展、环境的视觉性有密切的关系。与地域文化、民族分布、风土人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城市具有不同的性格、品格和风格。同一城市中不同的空间场所,由于规模、功能的差异以及人们活动类型的不同,也具有不同的场所精神。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不应“千城一面”,而应将城市特有的自然、经济、人文、历史、地形和本土文化作为创作源泉,顺应地区的自然地形和气候条件,充分挖掘和利用城市的人文历史资源,通过统一与变化、尺度与比例、协调与对比、均衡与突出等构图法则的运用,将城市的各种物质、文化特色融入到空间的构成元素,形成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主题这样的空间融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和社会性于一体,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使身处其中的人们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成为人们的记忆符号,是充满活力和人性化的空间。标志是城市意向的五个组成要素之一,使用的频繁度和独特性也是影响城市意向的主要因素。儿童熟知小学和幼儿园,家庭妇女熟悉的菜市和商场,病人牢记常去的医院,这是因为反复使用会强化与实际有关神经联系。与众不同的使用特点会常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人们可能记载不住北京那么多胡同,即使它们命名为“百花深处”或“什锦花园”,但及得住“大栅栏”和“大碗茶”,记得起摊群、吆喝、老字号、人挤人的热气和异味。(林玉莲,环境心理学239页)人类活动大部分内容分是在公共空间进行的,因此为了满足人们在公共空间的各种行为的需要,设计时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和爱好,人与环境之间存在双向互动的关系。研究城市公共场所中人的行为或活动规律是做好城市设计的重要条件。因此,人们在公共开敞空间中的活动也趋于多样化。以素有“城市客厅”之称的广场为例,广场按类型和特征可分为文化广场、商业广场、交通广场、园林广场、集散广场。广场容纳的活动非常丰富,包括集会、纪念、表演、锻炼、休闲、观赏、散步、浏览、娱乐、交谈、购物等。这些活动在广场上发生的时间和参与的人不尽相同,不同的城市居民对不同的活动各有偏爱,因此在不同的地区形成各具特色的“广场文化”。例如欧洲一些城市广场设有露天咖啡座,我国一些城市广场成为儿童放风筝的场所等。这些设施不仅有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要的功能,而且有满足人们经审核情感需求的装饰性和意向性特征。

城市公共空间艺术是人类文明生活的一种反应,此类作品的创作注重自身的艺术价值,但又收到环境的影响与制约。艺术精神主体必须超越物质主体需要的满足,人人为生存和致富忙碌,生活的表面化、工作的程式化、文化的碎片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的精神处于疏离状态。城市的公共空间艺术性在都市的存在的价值非常大。可以进行对人的认识、教育、审美和心理调适功能,来达到符合人与自然关系的精神生态优化,而且可以创造了人性的精神空间。它对人们的感觉经验也在起着改造作用,而这些公共空间艺术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艺术的创造精神和社会审美教育功能,来引导大众走向高艺术性境界,承担改善整体视觉关系的美化功能,因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性和公共性是统一的。城市公共空间应与城市的整个环境、历史、文脉对话,给市民提供一个彰显公共意志、维系都市情感、营造和谐精神空间。人不仅是依靠视觉来感知世界,而是通过各种感观来接收外界的刺激。显然,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存在对视觉的偏好,导致了对其他感知需求的漠视。对躯体觉的忽视无疑限制了人的空间,环境的意象不是惟一感觉的体验,忽略多种感知体验的空间设计理念已经制约了设计水平的提高和思路的创新,人需要通过感觉来认知环境,渴望从身边的环境中获取美感。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不仅赐给了大众视觉感知的权利,也给予了人们通过躯体感觉来认知环境、获得愉悦的机会。因此,人不仅需要环境成为视觉上的艺术,更希望它拥有可触知的美丽。对外界环境的求知与求美。因此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设计应该注意与周边环境的融洽,应该注重观者在作品场中不同方位的艺术感悟。

总结:人的活动复杂性,决定了公共空间性质的多样性,而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开放性,不但包括视觉上的多层次、多岗位的开放,还包括观赏者不同审美情趣的开放。因此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创作是综合性的,要综合考虑功能性。人文题材、环境观、公共性、环保观念、材料选择,以及对公众的心理情感影响等等因素。这种综合性特点受到视觉心理学、建筑学、环境色彩学、光学、民俗学等。总之城市公共空间的创作是设计是在环境与大众之间建立一座相互融洽的“桥梁”的活动。在我国当前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中,城市公共空间正日益受到重视,因此设计师应该顾及了人类本身的内在需求,在城市空间空间表现特征、公共空间的酝酿、策划、营造、设计、使用、维护和改造都应满足人类的需要,对空间美学意义等加以设计互动与经营,才能使城市公共空间达到人类需求。只有这样城市公共空间艺术才能在真正意义上的体现价值。

参考文献

环境设计的方法篇5

[关键词]周边环境影响因素建筑色彩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U9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7-0184-01

我国近年来加大了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力度,以求通过城市规划来更好的提升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城市的规划设计主要是通过建筑的规划设计展开,为了能够使得城市的规划设计更加的符合时展的要求,就需要重点对建筑设计进行分析。而建筑色彩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点,在对建筑色彩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影响因素,采用合理的方法展开建筑色彩设计,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下面本文就主要针对基于周边环境影响因素的建筑色彩设计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

1、建筑周边环境影响因素

1.1地域材料和地域气候

自然环境因素考虑到地域材料和地域气候两个方面。在古代,地区之间的联系往来不方便,一般的建筑材料就会就地取材。这里地域性制约了建筑周边的环境。古代欧洲多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而今天建筑材料的选择已经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了。材料选择的丰富性同时产生了许多建筑风格的相互模仿。

地域气候,由于每个地域的地理位置不同,相对来说气候因素也会对建筑周边有影响。不同气候下的空气湿度,阳光,温度,降水的差异性,它们决定建筑的形式,材质的选择,也对建筑的色彩有一个方向性的指导。从日照方面着手,低纬度地区日照强,高纬度地区日照弱。在建筑色彩的运用上则高纬度地区大量用暖色,低纬度的地区多采用冷色调的淡色为主。

1.2自然地形

要考虑建筑周边的自然地形。如同“图”与“底”的关系,这个建筑的色彩为图,周边的自然色彩即为底。主要就是建立一个和谐的色彩关系。如北方的冬季,感觉是灰色的光秃秃的,所以在建筑色彩的考虑时避免使用无彩色。对于坡地,由于高差上的变化更强调着蜿蜒的感觉,建筑的空间层次增加了,这些绵延的坡地色彩即为建筑色彩的底色,彼此协调,产生一种意境。鱼米之乡的南方,对水的情结源远流长,在建筑色彩的设计时也会很好的与水面景观相互结合。水具有的动态感正是它所特有的景致。要考虑到水在不同环境下的光、影、色。动态的水与静态的建筑相互对比,小桥流水、粉墙黛瓦,与小河色调和谐统一,令人神往。

1.3降雨量

雨天时,光照强度低于晴天,空气湿度大,对于建筑色彩会产生时隐时现的朦胧感,建筑材料的选择是有一定的耐雨水。降雪之后,对光的反射很强烈,在降雪较多的地区,建筑色彩不宜采用无彩色和高明度的色彩。同理,雾天的能见度较低,透明度不好,建筑的彩度也会随之下降。根据对雾天的考察基本是东南多,西北少去准确的把握建筑的基调色彩的彩度和明度。

2、建筑色彩设计方法

在充分的考虑到上述建筑周边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在对建筑进行色彩设计的过程中,可以从构图和选色这两个方面入手,依据两者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性的特征,合理的配置构图,并选择最为适宜的颜色。一般来说,为了能够凸显出建筑的色彩设计,就需要合理的应用绘图和模型制作的方式,依据这一点来进行建筑色彩设计的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2.1基地调查

充分的对周边建筑物的环境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在了解上述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照相设备或者是录影设备将建筑周边的环境进行彩色拍摄,尤其是要注意建筑周边的石块和植被等具有丰富色彩的实物,拍摄的图片要尽可能的保持其原有的颜色。在对建筑周边环境色彩进行收集的同时,也需要对建筑室内的色彩进行收集,选用适宜的色彩和家具,合理的对建筑空间的面积进行合理的测量,严格的依照拍摄的图片进行对比分析,合理的对实物颜色进行还原,使得建筑与周边环境相融合,不会与周边环境有较大的出入,从而可以使得人们的居住舒适度进一步的提升。在对色彩比值进行确定的基础上,遵照居民的意愿,来实现对色彩设计的有效分析,这样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2.2数据分析

严格的对周边环境的色彩分布情况进行测定,并合理的针对对象色彩进行整合,分清暖色系以及冷色系,合理的区分彩色系。在建筑色彩设计的过程中,依据周边环境的色彩特点来合理的选择点缀色和基调色,使得建筑色彩设计与周边环境景色相协调。

2.3依据设计理念来进行色标的选择

要想能够使得建筑室内的色彩与外部环境景观相协调,就需要对合理的应用与周围环境相称的色系。而要想能够使得周围环境与建筑色彩之间形成一种对比的和谐感,或者是使得建筑色彩更加的突出,就需要选用与周围环境接近的色系,或者是相较于周围环境景观更加强烈的色系,甚至可以选择一些相反的色系。

2.4色彩的三维模拟

根据对现场采集的图样,利用计算机辅助模拟实景使设计更加严谨、理性和现实,还可利用动画对室内外场景进行动态分析。

2.5色彩组织

通过现场测试色彩的实性分析,制定出室内外建筑色彩种类,一般建筑色彩由室外向室内呈冷暖倾向分布,色彩不超过三到四种,并定出基调色彩,制作出蒙塞尔色标和色度图。

2.6按比例进行设计图设计

按照色标和色度图进行室内外色彩设计,绘出按照比例的设计图。在这个过程中,也可能对个别物体色彩进行调整。

2.7做出正式设计

根据不同的设计方案所作的平面色样,放入基地现场,在正常的光线条件下,以基地为背景,用像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拍摄,然后选出最佳部分进行调整,做出正式设计。

3、建筑色彩的设计原则

建筑师们对于建筑色彩的设计一般是大规模的设计都放在建筑本身造型和色彩的处理上,而忽略了建筑周围的环境空间。首先在建筑设计的初期应该根据周边环境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建筑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以整体的环境展示在人们眼前的。同时要考虑到建筑色彩的视觉观赏距离及其街区特点。建筑色彩设计要关注距离的视觉效果,还要关注运动的视觉效果。高层建筑若色彩设计不当,会造成视觉污染,甚至发生事故。

建筑的色彩设计同时考虑到与周边环境材料的使用及质感的体现。还要注意建筑的功效性,对于商业性的建筑,应考虑到周边氛围的营造采用分段式的色彩设计,会有更强的功能导向性。工业建筑色彩则要考虑到工人的工作效率,工作心情。

4、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充分的了解到,建筑周边的环境因素会对建筑色彩设计或多或少的产生影响,在充分考虑到这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坚持相应的建筑色彩设计原则,采用合理的方法来对建筑色彩进行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建筑与周边环境更加的和谐,以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更好的完善城市建筑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张健.浅析城市建筑色彩设计[J].门窗.2014(01)

[2]赵良雪,史振宇.浅谈城市建筑色彩设计对人们心理的作用[J].才智.2011(13)

环境设计的方法篇6

1.1太阳能、风能的利用

在生态社区建设时,将太阳能资源运用到建筑中。在墙壁和屋顶内嵌入半导体太阳能电池,让它最大程度的接收阳光,转换电量,从而构成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减少村民的花费,增加居住的舒适度。农村相对来讲地广人稀,且我国的季节性变化大,风能量储存非常大。广大的农村,可以运用风车提水、风力发电等。特别是我省沿海一带、不仅风能的密度大,年平均风速也高。因此,要深度挖掘风能利用的潜力。

1.2生活用水以及天然降水的循环利用

在水资源的运用中,做到“节流”和“开源”是关键。居民的饮用水约占5%,其余95%都用来洗涤和排污等。居民可将生活中洗菜、沐浴、洗衣服、盥洗等用过的中水,集中收集、储存,经简单的处理后,统一的应用于社区的景观绿化、冲厕排污、冲洗道路等。运用循环使用的方式达到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目的。天然降水,同样是我们要充分利用的水资源。在降水的收集上,屋顶的降水收集应结合建筑物的规划布局,采用暗渠收集雨水的方式,既将墙面、屋面、阳台以及散水等的雨水引入环形滤水槽内,然后铺设砾石或鹅卵石等滤水材料,雨水渗入到滤水槽后,再入蓄水池。对于道路上降水的收集,采用透水性铺装,如停车场铺设的生态型透水地面,不仅能收集雨水,而且还能吸收扬尘,有助于保护地面生态。对于不透水路面,将降水引入绿地,不仅可以保护路面,还可以灌溉绿地。在布置绿地时,做到绿地比路面低,以保证水的流入。耕地是农村社区所特有的,所以,我们要将冬季的雨水收集储存起来,用于少雨的夏季,来灌溉农田。集水的水库就会被充分的运用出来,它不仅收集了雨水,而且还形成了优美的自然景观。

2运用环保型的材料,减少环境的污染

在生态社区的构建时,选用节能、生态、健康的建筑材料,构建生态住宅,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如山东大幢社区,在室内的装饰上,住宅的木门和楼梯扶手采用天然橡木,地面选用天然石材,墙面选用环保型乳胶漆,在材质上注重细节、充分考虑材质的实用性、环保性以及美观性。再如绿色屋顶的选用,在屋顶上大量的种植绿色植物。在建筑立面上种植爬藤类植物,道理也是如出一辙的。提倡采用天然材料———木材、树皮、毛竹、泥土等。尽量采用本土的建筑材料,这样不仅减少经济支出,而且能够体现出当地的特色。例如我省沿海地区的海草房,利用当地特色的海草作为建筑的顶面。

3绿地空间的综合使用

构建乔、灌、草比例协调的多层次植物群落,加大空间环境的绿化量,保证有限的土地面积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以山东省十里泉文化生态社区为例,采用乔木、灌木、绿藤、草本相结合的方式,在树种上,选用了适应本地环境的乡土植物,如银杏、合欢、棣棠、大叶黄杨、广玉兰等,并配合了雕塑、喷泉、休闲长廊、假石,营造出清新怡人的景观环境。不仅维护了生态平衡,又有利于植物种群的稳定。从功能角度讲,树木和灌木不仅可以吸收雨水,防止水土流失;同时还可以帮助过滤噪声、隔热、防风、防尘、增加住宅的私密性等。从低碳角度讲,绿色植物白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吐出氧气,清洁了空气的同时,使氧气变得新鲜。这样不但能够使社区居民身体健康,神清气爽,还能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4扩大村民的交往与活动空间,增强人文关怀

与此同时,在生态文明社区建设时,一定注意邻里间的交往空间和活动空间。由于以前村民们都是住平房,习惯于挨家挨户的串门。但是住进新型的社区后,自家的院子变小或者没有了,左邻右舍在大槐树下促膝聊天的机会少了,社区的文明建设就明显不足了。所以,在社区的入口和中心区要设置足够的空间和设施,来满足村民的这一需求,加强社区的文明建设。在社区道路设计上,在满足居民便捷生活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富有变化的路线,在路线两边多种植树种;增加道路两旁的景观小品、休闲设施等,以吸引居民前来。

5提高村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加强政府的监督机制

环境设计的方法篇7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应包括核算原则和假设、核算对象和方法、账户设置和账务处理、环境信息披露等内容,下面将对整个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的思路展开说明。

(一)环境会计核算的原则和假设环境会计核算体系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对企业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的核算,对外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加强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了解和监督,进而提高企业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在环境会计核算时应坚持以下原则:

(1)经济与环境效益互相兼顾。环境会计的重要目的是披露企业的环境效益和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不仅包括与环境相关的经济数据,还应该包括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等非数据信息,综合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考量,环境会计信息才更满足相关性和可靠性。

(2)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规范性是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建立的基础,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展开需要相关法律法规作为基本依据,只有具有统一的标准,环境会计信息才具可比性,企业才能据此不断改进和完善。但环境会计的初创阶段,在不逃避责任的前提下,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经营管理或信息披露等方面掌握一定的灵活性。

(3)强制性与自愿性相结合。对于环境污染的重点企业,如化工、冶炼、纺织等,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做出强制性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规定,对如何核算和披露做出明确规定。对于环境友好型企业,可支持并鼓励企业自愿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以免强制规定增加企业支出。

与此同时,环境会计核算需要以环境会计的基本假设为理论基础。环境会计的基本假设是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延伸,其包括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假设、多重计量假设。其中,前两条假设与传统会计理论基本一致,而多重计量假设是基于环境会计的特殊性提出的。由于环境会计信息并不能全部以货币方式衡量,因而环境会计的核算应采取以货币计量为主,以实物计量为辅的多重计量方法,保证环境会计信息的清晰性和准确性。

(二)环境会计核算的对象和方法环境会计的核算对象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企业单纯的环境活动,主要是指不与经济挂钩的环境活动。包括企业制定的环境政策,对员工的环境教育,对企业外部的环境信息或与环境有关的活动的态度和参与情况等。严格来讲,它们并不直接涉及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能计入核算范围,但应将其列入对外信息披露的范围之内。第二,企业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这些活动由环境问题引发或对环境造成影响,且能够以货币表现在环境会计要素中,并最终影响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本文基于“六要素论”提出环境会计的核算方法,这六要素有: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权益、环境成本、环境收益和环境损失。其中,由于环境资产、环境负债和环境成本三要素涉及计量问题,是环境会计核算的核心,因而以下将对这三要素的确认、计量及账务处理重点阐述。

(1)环境资产的确认与计量。环境资产是指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事项中取得或加以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且可能带来未来效用的环境资源,不仅包括存储性环境资产,如森林、水库、矿山等,还包括治理性环境资产,如环保专项存款、应收环境赔款、环保设备、环保专项技术、环境许可证等。首先,环境资产的确认须符合资产确认的三个基本条件: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环境资产的产权归本企业所有;环境资产能够可靠计量。其次,关于环境资产的计量比较复杂。环保专项存款、应收环保赔款和环境许可证的计量,可按照实际收到或支付的金额作为入账金额。环保设备和环保专项技术的计量分为外购和自行建造或研发两种情况,前者可按实际支付成本计价,价款中包含买价、手续费、运费及保险或合理的安装费等;后者当建造和研发成功并满足资本化条件时,应将支出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期间费用归集到设备或技术的成本中,计入一项环境资产,否则将支出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存储性环境资产的计量,其方法包括全部成本法、勘探成功法和发现价值法等,针对存储性环境资产在企业中的性质不同,资产的计量应采取不同的方法。从事资源勘探开发的企业适采用全部成本法和勘探成功法,这两种方法都是以“投入价值”为基础,对于资源勘探开发企业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而主要从事资源交易的企业可采用发现价值法,这种方法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资产价值,具体方法有现行市价法、现金流量法、现金流量现值法等。其中,现行市价法和现金流量现值法是我国在评估森林资源的价值时所采用的方法。

环境设计的方法篇8

关键词:环境管理会计理论结构应用方法探索

环境管理会计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管理会计的新发展而形成的新领域(余绪缨,《财会通讯》,2001),是在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影响企业可持续经营的重要因素的背景下,由管理会计与环境管理相融合形成的交叉领域。其理论结构的科学构建与应用方法的系统探索,是有效实施环境管理会计、深化现代管理会计理念、完善管理会计学科体系的需要。

一、环境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

作为管理会计与环境管理相融合形成的新兴交叉领域,环境管理会计需要在继承、发展与耦合这两大学科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以现代管理会计理论结构为指导,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理论,形成自身的理论结构。“管理会计是一套由前后一致的管理会计对象、职能、目标、概念、假设、原则和方法体系所组成的一个概念框架,并以此来解释、评价、指导、开拓和完善管理会计实务(李天民,《管理会计研究》,1994)”。同理,环境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应当由环境管理会计的目标、假设、对象、职能、原则等构成,形成以目标为中心的,具有相关性、目的性、结构性、层次性、逻辑性、整体性、综合性、稳定性与适应性的概念体系。

(一)环境管理会计目标。环境管理会计目标是企业通过环境管理会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或境地,它决定着整个环境管理会计系统运行的方向,是环境管理会计活动的定向机制。在环境管理会计理论结构中,环境管理会计目标位于最高层次,是决定环境管理会计假设、对象、职能、原则的基础。环境管理会计目标除具有一般管理会计目标的导向性、系统性、时空性、相对稳定性等特征外,还具有特殊的二重性与层次性:二重性体现为既具有经济性目标,又具有环境性目标;层次性体现为由最终目标、协调目标与具体目标三个相互衔接与促进的层次构成。(1)最终目标。实现企业价值的可持续最大化是环境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这是现代管理会计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与现代环境管理的生态环境持续改进目标的融合与革新,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整体最大化的最终目标,是企业履行可持续发展这一最终受托责任的理想境地。(2)协调目标。是实现环境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与具体目标相互协调,环境管理工作与管理会计工作相互协调,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互协调等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协调目标,在于对企业的经济与环境管理活动进行综合性协调。(3)具体目标。是企业最终目标与协调目标的执行性目标,具有具体性、经常性、多样性等特点,主要包括环境财务目标、环境管理目标、环境质量目标、环境控制目标、环境效益目标与环境责任目标等。

(二)环境管理会计假设。环境管理会计假设是为保障环境管理会计目标得以实现而对客观经济环境与技术条件等所作的合理推论,是从时空与计量等维度对环境管理会计对象范围的规范约束。根据环境管理会计目标与对象的特殊性,以及划分假设与原则的层次性,环境管理会计应当基于以下五大假设。(1)多层次主体假设。环境管理会计的主体涉及国家、区域、企业及其车间等多种空间层次,采用多层次主体假设是对这些层次的责权利范围、会计目标及会计对象作用的空间范围进行合理限定的客观要求。(2)持续经营假设。虽然环境因素加大了会计主体停业、清算等非持续经营风险,但良好的环境管理则有助于会计主体的持续经营。因此,对会计主体活动的总体运行时间范围进行持续性假定是合理的,也是保障环境管理会计的原则与方法保持连续性的时间前提。(3)弹性分期假设。各管理层需要信息的时间不同,并受环境事件突发性与环境绩效长期性的影响,要求环境管理会计的会计分期假设保持较强的弹性,以便实现信息的定期传递与适时传递相互结合。(4)环境可控假设。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种,前者通常无法进行人为控制,后者则可以采取人为措施进行控制或避免。环境管理会计应当基于环境可控假设,主要对人为原因造成或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与人为改进生态环境的活动进行管理与控制。(5)多元计量假设。资源环境具有多样性、多用途性、非市场性等特征,目前无法将所有资源环境信息统一计量为货币信息提供给各管理层,这就需要基于采用多种计量属性的货币计量与多种表达形式的非货币计量这一多元计量假设对环境管理会计信息进行计量。

(三)环境管理会计对象。现代管理会计对象的代表观点有现金流动论、价值差量论、资金运动论、信息运动论(孙宝厚,《会计研究》,1987)。这些对象理论侧重于从价值(或资金)的流量、差量或其货币信息方面对管理会计对象进行界定。长期以来对环境资源的无偿或低价使用,使企业进行经济再生产与环境管理活动产生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日趋凸现,与实现企业价值的可持续最大化目标相背离,其使用价值运动不应忽视。为科学揭示这一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运动,借鉴易庭源教授(易庭源,《资金运动会计理论――新战略会计学》,2001)对会计对象的界定:“价值与使用价值不断对立又不断统一而引起的矛盾运动,是会计对象自身的矛盾运动”,将这一会计对象理论移植到环境管理会计中,环境管理会计对象即为企业的经济再生产与环境管理活动产生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运动,这与环境管理会计的目标、假设(如多元计量等)是内在一致的。为有效实施环境与经济管理,可将环境管理会计对象分为直接对象与间接对象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对象,是会计主体行为引起的资源环境实物量变化(使用价值运动)及其价值量变化(价值运动),是进行物化环境管理的对象,具有精确性、规范性、确定性、可操作性与可计量性等特点。二是间接对象,人的行为是各种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除对直接对象进行物化管理外,还应将人的行为作为间接对象,进行以人为本的环境管理理论创新与实践深化,环境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间接对象具有模糊性、灵活性、人文性、柔性化等特点,其确立有利于环境管理会计逐步实现“管理从物本管理向人本、智本管理发展,也就是从硬管理向软管理发展,使管理的特性从科学趋于艺术的发展(余绪缨,《财会通讯》,2001)”。

(四)环境管理会计职能。环境管理会计的职能是环境管理会计固有的内在功能,是环境管理会计实现其目标、确定其原则与应用方法的客观功能依据。环境管理会计主要具有如下职能:(1)预测。是根据相关资料与影响因素,对会计主体未来的环境状况与财务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进行的科学测算。(2)决策。是根据预测信息和其他相关资料,拟定考虑环境因素的采购、生产、建设、营销等多种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与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最优方案。(3)计划。是对决策确定的方案进行环境管理的长短期目标、对策措施、内容步骤等所作的具体规划与安排。(4)组织。是为实现计划,对企业的环境保护活动与环境管理活动进行合理的分工与协作、

有效配备和使用资源。(5)协调。是对环境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政策、制度、技术、人文等各种关系进行综合协调,以提高管理效率与效益。(6)监督。是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检查,对环境管理活动进行监察处理,包括事前、事中与事后监督。(7)评价与分析。是利用各种环境管理会计信息评价过去业绩、分析未来趋势。

(五)环境管理会计原则。环境管理会计原则是会计人员观察环境管理现象和处理环境管理问题的思维尺度与行动准绳,是联系环境管理会计理论结构与应用方法的中介。它包括总体原则和具体原则两个层次。

1、总体原则。是在大系统管理思想、宏观决策管理思想、行为管理思想、经验管理思想、权变管理思想等环境管理思想(朱庚申,《环境管理学》,2002)的指导下,为保障这些环境管理思想贯彻到环境管理会计实践中去的一般性原则。总体原则主要包括:(1)系统原则。要求环境管理会计与其他企业会计、环境管理及外部条件等保持整体性、综合性、开放性、动态性、反馈性与适应性。(2)宏微观管理相协调原则。微观层次的环境管理会计应当与宏观层次的环境政策法规、产业布局、发展模式等协调一致,互动发展。(3)责任原则。人与环境的关系是通过人的经济行为实施的,对人的经济行为进行有效管理是环境管理会计的关键。应当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分工,合理设计职位与授权,公正及时地进行奖励与惩罚,做到职责、权限、利益与能力的对等。(4)效益原则。环境管理会计应当追求兼顾微观与宏观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互动协调与可持续增长。(5)人本原则。环境管理会计工作应当立足于职工是企业的主体,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等人本思想,不应片面地进行物化环境管理。

2、具体原则。是在总体原则的指导下,开展环境管理会计实务的具体性、执行性原则。具体原则主要包括:(1)相关性原则。指环境管理会计应当为企业各管理层、环保部门等利益关系人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2)客观性原则。指环境管理会计提供的有关解析过去、控制现在与筹划未来的信息应当客观可靠,具有决策参考价值。(3)可比性原则。指环境管理决策方法应当合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与项目的风险程度等因素,使同一会计主体的不同决策方案之间具有可比性,但不必做到不同会计主体之间的可比。(4)例外原则。由于环境管理具有区域性、综合性、非程序性、社会性等特征,对重要、特殊、新发生的环境事项应当例外地、权变地处理,兼顾原则性与灵活性。(5)成本效益原则。环境管理会计工作应当贯彻发生的信息提供成本不超过其产生的效益这一普遍约束条件。

二、环境管理会计的主要应用方法

环境管理会计的应用方法是在环境管理会计理论结构的指导下,借鉴相关管理会计方法与环境管理方法,从环境管理会计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各种应用方法。主要有环境成本计算与管理方法、环境预测与决策方法、环境计划与控制方法、环境业绩评价方法等。

(一)环境成本计算与管理方法。环境成本的正确计量、分配与科学管理,是环境管理会计的基础方法。美国环保局(epV,anintroductiontoenvironmentalaccountingasaBusinessmanagementtool:KeyConceptsandterms,1995)将环境成本分为四类:传统成本、隐藏成本、或有成本和形象关系成本。其中,传统成本、隐藏成本、或有成本属于内部环境成本,形象关系成本属于外部环境成本。目前企业将环境成本内在化到对应成本对象的作法较少,多数企业仅将部分内部环境成本确认为制造费用、管理费用或营业外支出,并分散在多个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中,其余内部环境成本则隐藏在其他费用或损失科目及其项目中,而对外部环境成本则基本上未予反映。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实现环境成本的合理内在化。

1、作业成本法(aBC)。传统会计通常是将应计入产品成本的环境成本作为制造费用归集,再统一按某种标准分配到成本对象中去,分配结果往往扭曲环境成本信息并导致决策失误。作业成本法可以改进这一不足,它建立在“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两个前提之上(胡玉明,《高级成本管理会计》,2002),按照环境活动或事项确定主要的作业中心,分别根据传统成本、隐藏成本、或有成本、形象关系成本与成本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按照所完成的作业归集这些环境成本并将其分配到产品、流程与项目中去,以增强成本计算的可靠性,发现并消除非增值作业,保持与加强增值作业,为资本决策与业绩评价等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2、完全成本法(FCa)。在环境管理会计中,完全成本法是将与企业的经营、产品或劳务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有关的内部环境成本和外部环境成本综合起来考虑的方法(郭晓梅,《环境管理会计研究――将环境因素纳入管理决策中》,2003),其特点是完整地考虑了内部环境成本和外部环境成本。在采用完全成本法时,企业发生的内部环境成本通常可以根据成本动因采用作业成本法等方法分配到成本对象,发生的外部环境成本大多需要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进行货币计量,再按成本动因分配到成本对象。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主要有剂量反应法、损害函数法、生产率变动法、生产函数法、人力资本法、机会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内涵资产定价法、旅行费用法、防护支出法、意愿调查法等(曾贤刚,《环境影响经济评价》,2003),应当根据不同的外部环境成本类型谨慎地选用。完全成本法可以为企业的长期资本预算等战略决策提供全面的环境成本信息。

3、寿命周期成本法(LCC)。寿命周期成本法是对产品或作业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环境影响进行识别并确定实现环境改进机会的综合性方法(郭晓梅,《可持续发展主题下管理会计几个领域的拓展与创新》,2002)。它要求对产品或流程的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使用、报废等全过程所发生的全部环境成本(内部与外部环境成本)进行计算与评价,反映环境因素对企业整个价值链的影响,为价值链的取舍与整合提供科学依据。寿命周期成本法扩展了成本计算的空间与时间范围,有利于企业实现整体性、长期性的可持续经营,但所需信息成本较高,可靠性有时也难以保证,应用时可以选取重要价值链环节进行寿命周期成本的计算与分析。

4、全面质量成本法(tQC)。全面质量成本法立足于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环保需求角度,将产品或服务引起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视为质量缺陷,以“零缺陷”为最终目标,通过pDCa循环等方法持续改进产品质量、降低环境成本。全面环境质量成本包括为保证符合环境标准(达到法定标准或为满足顾客适用性而优于法定标准)而发生的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企业应当根据这四类环境质量成本建立环境质量成本模型,通过改进环境预防、鉴定与故障处理技术,顺应环保市场,使环境质量总成本最低。

(二)环境预测与决策方法。环境预测与决策方法如下:

1、预测方法。预测方法是以过去和现在的环境经济信息为依据,科学地推测未来环境经济状况的方法,它是决策的基础和前提。

预测方法分为两类:(1)环境状况预测方法。是以回归预测方法、马尔可夫链状预测方法、灰色系统预测方法等环境专业预测方法(李克国等,《环境经济学》,2003),对污染物排放量、环境污染趋势、生态环境变化趋势、生产经营的环境影响、环境政策的影响、环保技术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预测,主要为环境管理提供非财务信息。(2)环境财务预测方法。是以环境状况预测提供的非财务信息为基础,根据市场条件及管理要求,将环境影响因素纳入销售预测、成本预测、资金预测和利润预测等财务预测中,进行趋势分析、因果分析、调查分析与判断分析等,主要为环境管理提供财务信息。

2、决策方法。决策方法是根据预测提供的有关环境影响的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考虑风险程度与时间长度等因素,进行生产决策、定价决策、经营决策、筹资决策与投资决策等方法。其中,环境投资决策对企业具有长期重要的影响,目前多数企业在长期投资决策中仅考虑部分容易进行货币计量的环保费用、环保收益等内部环境成本与内部环境收益的影响,而忽略了环境法规、顾客环保满意度、企业的环保形象等外部环境成本与外部环境收益的影响,使得新的环境法规、环保技术等出现后,被放弃的项目可能是最优项目。企业可以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内部与外部环境成本,采用作业成本法按成本动因将环境成本分配到投资项目,采用寿命周期成本法确定投资项目的时间范围,采用合理的折现率与风险系数进行计算,综合确定最优的环境投资决策方案。

(三)环境计划与控制方法。环境计划与控制方法分别为:

1、计划方法。计划方法是根据环境管理决策确定的目标,通过编制弹性预算、零基预算、滚动预算、概率预算等具体实施环境管理的方法。主要包括:(1)业务预算。在销售预算、生产预算、采购预算、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生产成本预算、经营与管理费用预算等环节中,应考虑环境政策、环保技术、环保市场等影响因素,将环境成本与环境收益量化并纳入这些预算之中。(2)财务预算。在现金预算、预计利润表、预计资产负债表中,应包括环保资金预算、环境费用与环境收益预算、环境资产与环境负债预算等。(3)专项预算。是专门为某些重大或特殊的环境管理决策编制的预算,如为购置环保设备而编制的资本预算等。

2、控制方法。控制方法是为保障计划的成功实现而采取的各种审核与控制方法。主要包括:(1)制造成本控制。应将归入制造成本的环境成本纳入标准成本控制系统,进行环境标准成本的制定与环境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与处理等。(2)质量成本控制。应对环境预防费用、环境检验费用、内部环境损失与外部环境损失等进行事前、事中与事后控制,综合确定最优的环境质量成本模型和产品质量总成本模型。(3)存货控制。应根据企业的环保需求、市场情况、环境政策等确定环保物资的经济定货量与环保产品的经济生产量,并按重要程度对环保存货采用aBC分析法等方法进行分类控制与综合分析。

(四)环境业绩评价方法。环境业绩评价在于为战略决策提供支持,对生产经营实施控制,对员工进行考评等。企业应结合自身的战略目标、经营特点与组织结构,按照重要性、可比性、综合性等原则建立由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环境业绩评价指标体系。通常应当根据iS014000系列、3C认证等环境标准指标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环境业绩评价指标,并将这些指标嵌入平衡计分卡的财务、顾客、内部经营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之中,对于综合性指标可单独设置综合维度进行反映,以兼顾财务业绩评价与非财务业绩评价。环境业绩评价指标通常应当包括三类:

1、环保达标类指标。主要量化对环保法规的遵守和违反情况,包括各种污染的超标量与优于标准量、环保法规违反次数(率)、环保罚款、政府环保奖励、执行环境评估或审计的次数等。该类指标主要应嵌入平衡计分卡的财务、内部经营流程之中。

2、环境管理效率与效益类指标。主要量化环境管理实施与控制的效率和产生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包括产品环保合格量(率)、材料与能源节省量(率)、废品回收利用量(率)、产品寿命延长期(率)、员工环保培训人次(率)等。该类指标主要应嵌入平衡计分卡的财务、顾客、学习与成长之中。

3、综合业绩类指标。由于环境业绩与财务业绩、市场业绩等密切相关,应将环境业绩指标与相关财务业绩指标与非财务业绩指标相结合构建综合业绩评价指标,包括环保产品增长量与利润增长额的比率、环保法规违反率与销售量(额)比率、废品回收利用率与顾客回头率的比率、员工环保培训人次数与产品环保合格量(率)的比率等。该类指标可在平衡计分卡中单独设置综合维度反映。

三、环境管理会计理论结构、应用方法的系统整合

环境设计的方法篇9

 

1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部分概述

 

1.1环境保护设计的重要性

 

施工组织设计是从工程的全局出发,按照客观的施工规律和当时所在地的具体条件,统筹考虑施工建设中的人力、资金、材料、机械和施工方法这5个主要因素,对整个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技术确定、施工进度和资源消耗、现场布置和质量要求等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不论是建设项目施工组织总体设计还是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都要解决好整个施工的全面问题,安排好各方面工作的相互衔接和配套,为指导项目施工服务[14]。

 

施工组织设计的环境保护部分,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第6个主要因素,它是准备、组织、指导施工和编制施工作业进行环境保护计划的基本依据,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必要环节之一。在对施工阶段进行统筹安排时,不仅要满足工程质量、进度等方面的要求,而且要对施工的各个环节提出明确的环境保护要求。在各个具体项目工程中,有针对性地提出环境保护措施,从而体现出施工组织设计的环境保护指导思想。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环境保护部分时要遵循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将环境保护的技术方法有机地体现在施工过程中,实现环保施工[15]。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部分的目的是使工程施工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实现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的环境保护活动,达到合理施工和环境影响最小的效果。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部分既是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起到控制作用的总体战略部署,也是对某一具体工程中施工作业的环境保护起到指导作用的战术安排。

 

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部分是施工单位领导、职能部门在指导施工准备工作、全面布置施工活动、指挥开展生产工作、进行项目管理、控制施工进度的过程中实现环境保护的依据,是施工现场全体工程人员在施工生产活动过程中进行环境保护的行动纲领,对提高施工部分的整体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小环境影响、科学有效地完成施工任务具有重要的作用。1.2基础工作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针对施工涉及面广、专业多、材料及机械种类繁多、需要协调的问题复杂等情况,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原始资料的调查、搜集和分析等基础工作。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部分的基础工作是按照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工作的安排进行的,需要进行资料的调查和搜集,通过实地勘察、座谈访问、查阅历史资料、采取必要的监测手段获得所需的环境数据和资料。一般要搜集的资料有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和其他自然条件等,同时也要了解项目所在区域的社会环境状况等。

 

1.3技术方案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部分要搜集所需的环境资料,了解工程环境概况;分析设计资料,进行施工组织与环境保护研究;选择施工方案,确定环境保护的施工方法,提出施工整体环境保护措施;编制施工进度表,设置所需的环境保护机动时间;编制人工、主要材料和机械使用计划,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的要求;综合考虑环境保护要求,进行施工平面图的布置等。

 

1.4工作程序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一般包括:工程概况、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各项资源需用计划、施工平面图及技术经济指标等。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部分内容根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合理安排环境保护组织设计内容。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将对应的工作程序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是选择施工方案,审查设计图纸及进行现场调查,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现状调查,综合考虑环境保护要求,选择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第2阶段是编制施工进度表,根据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编制机械设备需用计划和材料、半成品构件需用计划,编制劳动量需用计划,在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时应合理考虑环境保护工作的时间要求,编制运输计划和施工准备工作计划;第3阶段是布置施工平面图,根据施工进度表和施工进度计划,结合施工组织调查资料和施工图纸,考虑场地环境现状和环境保护要求,布置施工平面图,确定技术经济指标与环境指标后,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审批。

 

2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技术方法

 

2.1环境概况

 

工程中的环境概况主要包括:

 

(1)自然地理概况:包括项目所在地的地貌归属、地形描述等。

 

(2)工程地质条件:包括项目所在地的地层构成、地质构造、地震烈度等。

 

(3)气象水文情况:包括项目所在地的流域归属、地下水现状、气候区归属、气象现状描述和降雨量等。

 

(4)社会环境状况:通过收集和分析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对社会与经济环境进行分析。

 

(5)环境污染状况:包括项目所在地的空气、水、声、土壤等环境污染状况[16]。

 

2.2环境保护要求

 

施工方案选择的环境保护要求是根据项目的工程要求、施工能力、环境现状等情况,进行施工方法的确定和施工机械的选择。下面结合公路建设项目提出施工组织环境保护设计的要求[17—18]。

 

2.2.1施工方法的选择

 

确定施工方法时,应根据工程特点及环境等因素,在确定单项工程施工方法时就要认真考虑环境影响问题,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1)石方开挖。石方开挖有多种方法,通常采用爆破、机械挖掘等方法。针对石方开挖产生的环境影响,应采取措施降低噪声和振动,减少爆破飞渣对周围构造物的破坏,如可采用凿岩机湿法作业进行松动爆破方法及严格控制炸药用量。

 

(2)土方开挖。土方开挖通常采用大型挖掘机械开挖、人工开挖和爆破等多种方法。为达到环境保护要求,降低开挖带来的环境影响,开挖过程应确定开挖范围,施工机械在开挖范围内作业,并定时洒水,避让文物古迹,定点存放土方,土方坡面应及时防护,并做好弃土弃渣场的防护。

 

(3)路基填筑。路基填筑一般采用机械从取土场挖取土石方,经过施工便道运送到路段。施工过程中取土场选址应合理;施工场地和施工便道定时洒水;路基边坡防护工程,设置排水沟、沉沙池或临时沉淀池,出口处设土工布围栏。

 

(4)路面工程。路面施工采用路拌法和集中厂拌法加工路面基层材料,经过摊铺机配合平地机摊平,用振动机压实。面层施工是在基层上喷洒投油层,将热拌混合料运到摊铺路段,采用摊铺机整幅摊铺,使用压路机压实。施工过程中拌和站选址应合理,控制拌和站对环境的影响。减少摊铺过程的沥青烟,加强施工人员的身体防护,合理选择施工机械,降低噪声和振动。

 

(5)桥涵工程。桥梁施工需要开挖基坑,灌注混凝土。基坑开挖时应采取环境保护措施,降低河道水质污染,做好通道防渗。

 

(6)隧道工程。隧道施工需要进行钻爆作业、支护、注浆、清理施工残渣以及衬砌和防水层的施工。整个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保护山坡的方式进行洞口施工,同时安装水幕降尘器,施工人员佩戴防尘口罩等安全防护用品,在隧道外设置沉淀池。

 

2.2.2施工机械的选择

 

确定施工机械时,根据工程数量和特点、环境现状及机械性能等因素,以对环境影响最小为原则,进行施工机械的选择。

 

(1)土方开挖。公路土方开挖工程量一般较大,通常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推土机、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并采用大型产运机、平地机、凿岩机等。选择机械时要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将机械产生的噪声、振动和尾气作为选择机械的因素之一。

 

(2)路基填筑。路基填筑时需要大量土石方,一般采用推土机、挖掘机、自卸汽车、压路机(静力式、轮胎式、振动式)和夯实机等。将机械产生的噪声、振动和尾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最小作为选择机械的因素之一。

 

(3)路面工程。根据路面工程所需材料和施工需要,通常采用自卸汽车、摊铺机、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稳定土拌和机、压路机等。在满足工程需要的情况下,根据路域环境现状,以对环境影响最小为原则选择施工机械。

 

(4)桥涵工程。根据桥涵施工特点,一般采用打桩机、起重机、挖掘机、施工船、钻机、架桥设备等。在满足工程需要的情况下,以对周围环境影响最小为原则选择施工机械,特别要避免机械漏油,以防止对水体造成污染。

 

(5)隧道工程。根据隧道施工特点,一般采用盾构机、隧道掘进机、钻机等。在满足工程需要的情况下,以对周围环境影响最小为原则选择施工机械,特别要使扬尘和噪声影响最小。

 

2.2.3施工进度安排中的环境保护考虑

 

施工进度包括施工时间进度安排和资源需用量进度安排2个内容,施工进度安排的环境保护应从这2个方面考虑。

 

(1)施工时间进度安排是根据确定的施工方法,计算工程量和劳动力需求量、计算各施工项目的持续作业时间,从而拟定施工进度的计划。选择施工组织方法时要注意考虑施工产生的环境影响的累计效应,并以环境保护最合理的方式确定工程的施工组织方法。划分施工段的环境保护原则是使施工产生的环境影响持续时间最短,并且避免不同工程施工产生的相同的环境影响反复出现。在满足工程需要的情况下,应把环境影响的持续情况考虑到施工段划分中,尽量减少环境影响的持续时间。计算工程量和劳动力需求量时也要估算当地环境容量和承载力,以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计算各施工项目持续作业时间中的组织间歇时间时,要充分减少施工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时间,以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最后根据解决施工产生的环境影响所需的时间来检查和调整施工进度计划。

 

(2)资源需用量进度安排包括劳动力、主要材料、主要施工机械和设备、临时设施、工地运输的需求量安排等。劳动力需求量决定临时施工营地范围的大小,应考虑其对当地产生的环境影响程度,以此作为劳动力需求量的考虑因素之一。主要材料是运输组织和布置仓库的依据,还应把仓库选址对环境影响作为考虑主要材料的因素。主要施工机械和设备在满足工程需要的情况下,还应把机械和设备产生的噪声及振动对当地的环境影响作为选择主要施工机械和设备的参考因素。在选择工地运输的方式时,以运输方式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最小作为参考因素之一。临时设施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环境保护要求,然后再满足工程需要,如工地加工场要远离当地饮用水源并处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废水应集中处理,施工人员驻地远离野生动物栖息地,避免破坏当地植被等。

 

2.2.4施工平面图布置中的环境保护设计

 

施工平面图是施工过程中空间组织的具体体现,它表达了施工对象、施工条件、临时设施、管理机构等的空间关系。施工平面图内容包括施工作业现场、辅助生产设施、办公和生活等区域。

 

在施工平面图布置中,合理布置各区域,使环境互相不干扰。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避免破坏植被,远离动物栖息地,防止水土流失,少占农田。充分考虑水文条件,避免产生废水污染当地饮用水源和养殖水体。参考地质情况,避免泥石流、山洪造成财产损失;参考气象条件,将产生大气污染的施工项目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大气污染。在施工平面图布置中还要参考环境影响报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2.2.5综合评价中的环境保护指标

 

目前对施工组织设计的评价主要是从经济角度进行的,其评价指标主要是技术经济指标。技术经济指标分析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选择最优施工方案的重要依据。对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分析的目的,主要是论证施工组织设计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通过科学的计算和分析比较,选择技术经济最佳的方案。对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分析一般是以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组织平面图为重点,建立技术经济指标分析体系,如施工工期指标、质量指标、生产率指标、机械化程度指标等,然后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

 

施工组织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中,除了技术经济指标外,还应增加必要的环境评价指标,以体现环境保护的要求,使分析论证施工组织设计的指标体系逐步形成技术、经济、环境相互关联且相互统一的综合指标体系。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对象和条件的不同,可设立各类污染物排放、生态影响以及环境保护投入等指标。

 

3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部分的编制

 

3.1编制要求

 

(1)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部分的编制应主次分明、言简意赅、图文并茂。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应满足指导施工工作要求,符合施工组织原理和环境保护原则的要求。

 

(2)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部分的编制可以分为2种形式:①融入式,即将环境保护的内容和要求等融入施工组织设计各部分中,从而体现环境保护的要求;②独立式,即编制环境保护组织设计的独立篇章,提出整个项目施工的环境保护的内容和要求。

 

3.2设计内容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部分内容时,无论采取融入式还是独立式的形式,都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体现出环境保护的内容和要求。

 

(1)工程概况。在工程概况中,应加强了解自然地理概况、工程地质条件和气象水文情况以及社会环境现状等。

 

(2)施工方案。在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选择中,应体现环境保护的原则和要求。

 

(3)施工进度。施工时间进度安排和资源需用量进度安排,应考虑环境保护工作时间和环境影响最小的要求。

 

(4)施工总平面图。包括结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布置重点工程施工场地平面图以及其他施工场地平

 

面图等。

 

(5)主要材料、机械、设备使用计划。在安排主要材料、主要施工机械和设备、技术组织措施的计划时,应考虑环境保护和环境影响最小的要求。

 

(6)工程质量控制与施工组织保证措施。提出环境保护改进措施等。

 

(7)施工组织设计评价指标。除体现技术经济指标外,还应有必要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8)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方面。除施工方案优化、施工进度计划优化、施工平面图优化外,还应考虑环境保护方案的优化[19]。

 

4结语

 

目前工程项目对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施工组织中环境保护内容应成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施工组织设计不仅要统筹安排施工企业生产的投入、产出过程,更要承担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本研究依据国家的相关法规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原则和要求,论述了施工组织环境保护设计概念;建立了施工组织环境保护设计方案的基本框架;是出了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部分的编制分为融入式和独立式2种形式;研究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工作程序和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技术方法;结合公路建设项目提出了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选择、施工进度安排、施工平面图布置、评价指标体系的环境保护内容和环境保护要求等。施工组织设计是各项工程建设施工的科学指导,是工程施工管理的纲领性文件,进一步完善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和要求,不仅是环境保护的要求,也是施工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郜风涛,曹康泰,王玉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释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2]董小林.公路建设项目全程环境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3]袁玉卿,董小林.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期全程环境管理[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5-9.

环境设计的方法篇10

资源环境审计在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机制包括宏观层面的监督评价机制、中观层面的调控协调机制和微观层面的监测预警机制,这些机制的有效完成,可以实现资源环境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防范生态风险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目标[3]。

(一)宏观层面的监督评价机制。主要是指政府审计机关应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出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其措施的有效性实施的审计和监督,其评价对象是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制度和政策的合理性和效率性。另外还要对相关部门在制定和执行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行为和效果进行监督,着重发现政策不完善及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宏观层面上分析政策、制度的缺陷,促进资源环境审计更好地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二)中观层面的调控协调机制。党的十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主要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以及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四个方面展开。因此,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实施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国土、规划、环保、水利、财政、发改委等部门。资源环境审计在中观层面上,主要是通过联合这些部门对有关资源环保工程项目建设和资源环境管理政策等依法实施监管,以确立一种各部门联合协作的机制,互通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情况和资源共享。

(三)微观层面的监测预警机制。主要是对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具体的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情况进行监测,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政府审计部门通过分析审计活动所收集到的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信息,及时发现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对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不利的因素,进而对国家生态安全进行预警,并把预警信息传递给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部门,促使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保障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资源环境审计在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实现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国家通过资源配置和运作权力等治理手段[4]。

(一)全面实现资源环境审计多元化。政府审计机关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实施审计时既要单独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又要将资源环境审计内容纳入到财政审计、投资审计、金融审计、企业审计、外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审计当中[5]。其一,在财政审计中要关注各级政府资源环保财政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重点审查有无截留、挪用生态工程项目和资源环境保护的专项资金等问题。其二,在投资审计中要关注国家相关资源环保工程项目在整个建设运营期间是否符合国家环保政策以及对周边资源环境的影响等。其三,在金融审计中要关注银行对“绿色信贷“政策执行情况。其四,在企业审计中要关注企业对国家资源环保政策法规制度尤其是节能减排相关政策的执行情况以及企业的环保资金投入,重点审查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是否污染环境和浪费资源等问题。其五,在外资审计中主要关注国外贷援款环境项目的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情况。其六,在经济责任审计中要关注领导在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职责,加大对资源环境事件的追究力度,引导领导树立生态文明政绩观。通过这种多元化的资源环境审计,实现各审计类型工作的整体联动,从而增强资源环境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促进作用。

(二)积极拓展资源环境审计内容。目前,我国政府审计机关开展的资源环境审计主要是合规性审计和资源环保财政资金审计,审计范围较窄,内容比较单一,资源环境审计应起的监督和促进作用成效不大[6]。要发挥资源环境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促进作用,政府审计机关应以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工作为依托,拓展资源环境审计内容,构筑推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审计体系。(1)在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方面,政府审计机关主要要审查国土和规划等部门有关土地开发利用情况,审查各地区是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发展以及当地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是否合理,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对本地的开发强度、空间结构、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等方面进行审计评价。(2)在资源节约方面,政府审计机关应将资源节约控制贯穿到整个资源环境审计工作中,重点关注水、土地、矿产、海洋、森林等重要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情况,审查国家有关节能降耗、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耕地保护、矿产资源开发等监管政策的执行情况,揭露和查处乱挖滥伐等导致资源损失浪费和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7]。(3)在自然生态系统方面,政府审计机关要重点关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扩展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4)在环境保护方面,政府审计机关要加强对水、大气、土壤、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政策执行情况的审查,重点关注资源环保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对资源环保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评价,并且还要重点关注有关资源环保项目的工程管理和资金管理情况。(5)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政府审计机关应重点关注各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的完善与执行情况,并建立起相应的资源环境审计评价指标进行评价。

(三)不断创新资源环境审计方式与方法。由于资源环境保护具有横跨行政区域的特点,因此政府审计机关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开展资源环境审计时,可以开展联合审计或合作审计[8]。具体而言,对水、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等共同关注的跨行政区(流)域性生态环境事项,各级政府审计机关尤其是上级审计机关要积极组织相关的审计机关和资源环境主管部门通过建立联合或合作审计工作制度,加强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资源环境审计情况的协调、沟通和交流,共同研究和探讨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做到统一审计目标、确定审计内容和明确各自分工,共享最终的资源环境审计报告,从而促使跨行政区(流)域资源环境保护问题的解决[9]。对本行政区域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事项,政府审计机关在资源环境审计工作中应联合本行政区域的国土、规划、环保、水利、财政、发改委等部门,实现跨部门合作,充分发挥审计监管和部门监管的合力作用,共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工作。在涉及到一些重大资源开发利用和环保工程项目、重大资源环境管理政策措施和战略规划等方面,则需要政府审计机关在对这些项目和政策进行资源环境审计时引入跟踪审计,从相关重大项目和重大环境管理政策措施立项开始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审计,对项目建设和资源环境管理中突出的问题加以控制或纠正,确保国家重点资源开发利用和环保工程项目得以顺利实施,资源环境管理政策措施和规范得到有效实施。另外,政府审计机关在资源环境审计工作中除了可以采用传统的审计方法,如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统计抽样法等,还应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与方法。譬如水、大气、土壤和森林等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难以准确计量,政府审计机关在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审计时,可以使用相关资源主管部门较先进的测量、监测技术方法(如卫星遥感数据接收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和环境质量监测技术等)。在对一些资源环境污染防治情况进行审计时,也可以采用一些新的审计方法(如恢复费用法、调查评价法、边际分析法、排污费核定和污染物减排核算办法等),并且将使用这些方法得到的数据与资源主管部门原有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为政府审计机关开展资源环境审计提供较为真实的数据。

三、资源环境审计在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资源环境审计理论研究。审计理论是为审计实践服务的。与国际审计界在资源环境审计问题上的积极态度和理论上取得的丰硕成果相比,我国资源环境审计实务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尤其在具体的资源环境审计工作中,缺乏理论指导。因此,政府机关应高度重视资源环境审计理论研究工作,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部门合作,加强对资源环境审计的基本概念、资源环境审计的目标、资源环境审计的主体和审计内容、资源环境审计的程序和方法等基础理论的研究,并且还应积极吸收国外资源环境审计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从而为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开展资源环境审计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逐步构建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资源环境审计理论体系。

(二)建立健全资源环境审计法律体系。目前我国政府审计机关主要是依据《审计法》、《审计准则》等法律法规开展审计工作。虽然国家也颁布了一系列资源环保法规,如《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森林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但对资源环境审计工作都没有做出具体规定。各级政府审计机关在开展资源环境审计时,主要是依据审计署制定的《审计署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意见》与《审计署年度系列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或各级地方政府制定的一些资源环保政策规定。这样就导致了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法律依据不足,必然会影响到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对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情况开展资源环境审计的权威性,从而妨碍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实践的发展。要有效地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必须建立健全资源环境审计法律体系:一是要明确政府审计机关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法定职责和权限,将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审计的立法宗旨之一,从而为资源环境审计的开展提供法律保障。二是要在审计的职责和权限中拓展审计内容。除了要明确规定政府审计机关履行有关资源环保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职责外,还应补充履行对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有关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状况等审计监督职责和权限。三是要不断总结最近这几年我国政府审计开展的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经验,制定相应的资源环境审计标准评价体系,从而促进我国资源环境审计的规范化和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