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科技创新意义及重要性十篇科技创新意义及重要性十篇

科技创新意义及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3:13

科技创新意义及重要性篇1

1创新文化理论渊源

1.1创新系统理论

19世纪80年代,英国学者弗里曼对日本进行分析,把创新系统看做是由公共和私有机构组成的文化体系网络系统,该文化体系中各个行为主体的活动及其相互作用旨在经济地创造、引入、改进和扩散知识和技术,使一国的技术创新取得更好绩效。在创新系统的演化过程中,强调系统中各行为主体的制度安排及相互学习过程的重要性。位于该系统中心的是企业、企业组织生产和创新方式以及企业用以获得外部知识的渠道,这些知识源可能是其他企业、公共和私营研究所、大学或技术转移机构。

相对应的,区域创新体系是借鉴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以国内特定区域的创新问题,指的是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机构和组织、创新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网络。其研究主要侧重对“系统”内的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等进行综合研究。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的发展下,区域创新系统正在成为创新系统研究的热点,作为国家创新系统的子系统,区域创新系统是在中观层面强调以形成优势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的完整性,并且具有区内创新资源流动性好的优势,因此,区域创新文化体系成为决定特定区域经济发展效益的深层因素。

1.2创新文化

建构创新文化体系提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达到科技创新的目的,通过各种方式包括产业集聚、科技园或创业园等形成具有环境友好型技术且效益最优、环保节能型的循环经济体系。比如有关学者提出建立创意园、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以建设创意城市以至创新型国家。创新文化的中心价值和核心概念就是“创新”。有学者认为创新文化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励或激发人们去创新的文化。它不仅涉及制度层面和物化形式层面,更重要的是涉及精神理念和价值层面。也有学者认为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相关的文化形态,包括观念创新文化、制度创新文化、环境创新文化三个层次。有的指出其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文化对创新的作用,这是一种外在于创新实践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二是创新的内在动力因素,包括创新观念、价值取向、精神、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对于创新文化来说,不仅要以科学的实证性和逻辑性为基础,而且以科学的思想性、批判性和创造性为主导,也就是要从内部和外部为科学活动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去进行科技创新。

2海西建设需要创新文化

2.1共同的难题

科技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但是本质上是科学理论走在技术和生产前面,为技术和生产提供各种可能的途径。同时科学进步与社会、经济、文化的深层互动所产生的新的启示和理念,已经辐射和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1.1风险负荷。科学技术作为现代社会的工具,成为学术界分析导致现代社会风险增长的原因时的重要风险源。风险社会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环境、社会、经济问题,都可能在微小的不确定因素干扰下引发重大事件。人类面临的环境和资源问题,诸如水、能源、环境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既是重大科技问题,也是经济问题乃至社会问题。虽然全球经济危机进入缓和趋势,但是隐藏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使人类进入了缓和与未知的动荡并存的后危机时代。这些问题的解决已经超出科技能力范围。它要求我们按照新的原则组织研究开发和生产过程,科技进步需要革命性的观念变革。

2.1.2科学技术对人的冲击。我们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人类的许多智慧和能力在丢失。正如马尔库塞等人说的那样,科学技术大发展,也意味着统治人的手段的发展。人们成为科学技术的支配物和监视对象,人越来越面具化、符号化,任何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间接和隔膜。科学技术对人性和价值的冲击还表现为它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的危机和极大隐患。其中最大的危机就是军事技术的发展。

2.2科技创新

2.2.1科技创新的要素。科技创新必须具备四个要素,即风险资本、基础设施、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有利于活跃思想的文化氛围。基础科学的新突破、市场新需求的刺激都是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来源,市场新需求在科技与经济全球化浪潮的相互激荡中尤为明显。同时新工艺、新产品在生产过程的实际应用和市场营销中的实际成功是创新技术完成的过程步骤,这些都需要一个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闽南文化,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海洋文化,具有冒险、不断探索和破旧立新等特征,这是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创新文化体系的重要保证。

2.2.2科学精神。科学作为一项重要的认识活动,科学强调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和不断奋斗的精神,体现着人类的一种崇高的理想和精神。科学精神,具体包括自由探索的精神,勇于批判、大胆创新和严谨求实的精神等等。另外,科学家的科学行动中也应该渗透人文价值,培养一批在科学观上具有一定人文科学基础的科研人员,是海西经济区创新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创新文化体系的构建,需要福建各高校倡导创业创新教育、科研机构注重创新精神、以及对大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2.3文化“软实力”

2.3.1文化驱动力。创新文化在海西经济区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创新文化是自主创新活动之魂,是其理念先导与文化支撑,也体现为一种文化“软实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具体而言,创新文化是在精神、理念和价值观层面上提升主体自主创新贡献力的前提,是从制度角度提高区域自主创新力的基础,是从环境角度建构区域创新体系的系统软件。

2.3.2直接经济效益。文化创意产业本身是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产业优化升级生产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的策动力,是实现自主创新的途径之一。发展创意产业是化解资源、环境资本制约经济发展瓶颈的有效措施。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知名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企业以及具有区域性特色的文化产业群的规模发展,能够给海西经济建设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3发展海西创新文化的建议

3.1需要新的世界观

构建创新文化体系,需要的是这样一种思考方式,将人本身看做是目的,让科研人员或创造者自觉地将科技创新同自己的人生理想、目标、价值联系在一起,使创新主体能够在积极向上的创新氛围中合作与竞争。世界观的改变,即技术观的改变,在过去,人与自然相互对抗,人征服自然。现在是人与自然相互生成的过程。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辨析: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是人与自然相互生成的统一体。这里的自然界,已经是人化的自然,它为人的生活、人的本质的实现提供了现实基础,也为人的科学提供了基础。这个基础的本质是感性的。他认为,感性必须是一切科学的基础。这里的感性是指感性活动,即工业和生产实践,是自然与人的内在统一的基础。同时,只有通过实践,人与自然的统一才能现实地、历史地完成。

3.2需要新的科学观

创新文化呼吁新的更加全面的科学观,克服实证主义科学观和功利主义科学观的片面性,这样才能真正地深化创新文化建设,推进科技创新活动。事实上,科学对于社会的目的、意义和价值是双重的:既有技术和经济方面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又有文化和精神方面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反过来,社会给予科学的推动力也是双重的:既有来自技术和经济方面的推动力也有来自文化和精神方面的推动力。以科学的文化性和精神性为先导,有利于促进科学与社会之间在经济和技术层面的互动关系,有利于实现人文精神在科学观中的体现。传统科学观存在两种忽视人文价值倾向,包括逻辑实证主义科学观和功利主义科学观。功利主义科学观不仅抹杀科学的内在动力、目的、意义和价值,而且对科学的外在的动力、目的、意义和价值也做了极为片面的理解。它将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仅仅锁定在技术和经济层面,而看不到二者之间在文化和精神层面的深刻联系。而功利主义科学观的偏颇就在于,它只强调科学与社会之间在技术和经济层面的互动关系,而抹杀了科学与社会在文化和精神层面的互动关系,导致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过于功利化、肤浅化和平庸化,从而使科学与社会都缺失一种来自文化和精神层面的巨大资源和推动力。

3.3需要新的技术观

创新文化建设需要树立一种新的技术观,需要在技术发展过程中强调“人文关怀”,即将人文关怀渗透入具体技术的开发过程和投入生产过程。这样的技术观,需要颠覆传统的科学技术的价值中立,需要科技人员做技术后果的预想,需要对正确的和错误的技术进行“扬弃”,在这种扬弃的基础上获得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统一。新的技术观具有人文关怀的技术,在某种层面上来讲就是环境友好型技术或这种技术在生成过程中是通过人的智慧、才智特别是一种特定的思维习惯或更广义上的区域文化特质,理性层面的技术研发程序或实验而形成的创新技术。

4结论

创新文化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所贯穿并渗透到所有领域和所有行业的全局性的文化,也体现为一种文化“软实力”,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海西创新文化体系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包含了全新的世界观、科学观和具有人文关怀的技术观,其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必须从精神理念和价值层面、制度层面和外部环境等多个方面充分构建。

参考文献:

[1]费多益.科学价值论[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2]徐冠华.大力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J].中国软科学,2001,(3):1-7.

[3]邱成利,魏际刚.论构建区域创新文化环境与对策[J].科学管理研究,2003,(5):25-28.

[4]孟建伟.创新文化与科学观的转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4):17-23.

科技创新意义及重要性篇2

10月12日,圆明园正觉寺正在上演一场科技与历史联袂上演京城跨界嘉年华――VRChinaJam2016圆明园VR/aR全国创意大赛正式启动,复归圆明园美景不需一砖一瓦,尽享VR技术带来的颠覆盛宴。此次活动的内容包括创新科技VR沙龙,VR创意大赛、VR作品体验,并将在现场开启直播模式,与千万网友实时互动。在沙龙环节,嘉宾们就数字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VR技术对圆明园内遗址的考古挖掘进行模拟培训、如何运用aR、VR技术制作富有圆明园文化内涵的延伸品等话题各抒己见,热烈交流,共同探讨。

VR科技与文化跨界融合

本次大赛由圆明园、北京实创高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荣耀V8独家赞助,“中关村创新创业季”系列活动之一。本次大赛分为团体组和个人组,为期一个月,参赛过程包括报名、作品征集、作品线上线下展览等,最后通过大众评选和专家评选,最终评选出优秀作品,并给出丰厚的现金奖励及价值千元的移动设备奖励。同时,大赛所有获奖团队及个人,可向实创公司下属的StrongVR孵化器申请为期3-6个月的免费创业孵化服务。

圆明园是我国历史文化瑰宝,是皇家园林之最,包含了园林、建筑、艺术、文物、考古、历史、科技复原、教育等多重文化属性,作为文化遗址承载了特殊的历史意义和国家地位。2016年作为VR技术元年,为传递和展现中华历史文化提供了新的科技展现形式,具有非凡的教育意义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意义。据悉,大赛以圆明园公园、园内遗址及相关历史题材为主题,制作赋有圆明园文化内涵及底蕴的VR/aR相关原创内容和展示作品。将独特意义的历史题材“圆明园”与现代最前卫的VR科技相融合,传递和展现中华历史文化提供了新的科技展现形式,具有非凡的教育意义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意义。

科技之美、文明之光、艺术之心,当三者相遇,会碰撞出何等动人心魄的花火?VRChinaJam2016圆明园VR/aR全国创意大赛是全国首届以“圆明园”为主体的VR创意大赛,这是一场VR科技+圆明园艺术与文化的顶级创意盛宴。

VR科技复归圆明园美景

2015年为复归传统文化做出重要指示:“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如何让“万园之园”的圆明园重现在世人眼前,VR技术的兴起让可以让众人愿望实现。

主办方实创公司负责人表示,此项活动旨在打造全球最值得期待的文化科技盛事,是部级文化ip与中国VR科技的跨界融合,是文化遗产与创新科技的完美联姻,彰显中国文化科技实力。本次大赛将独特意义的历史题材“圆明园”与现代最前卫的VR科技相融合,借助VR来实现预览、规划、体验及信息增强与虚拟交互的目的,能够远程实景体验、现场多媒体信息叠加以强化体验,让风景、历史更加生动、深入而富有意义。

实创公司负责人还透露,创意大赛平台将结合圆明园文化ip,建立长期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同时聚集创意牛人,用新的科技手段重现圆明园,形成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意识形态产业,源源不断地输出文化ip结合VR科技的内容资源。

此外,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日新月异,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将给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深度挖掘和培养科技行业领域人才变得极为重要。此次活动也是要在比赛中,发现人才,为行业发展积蓄人力资本。

科技地产国企布局VR行业

科技创新意义及重要性篇3

新世纪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以科技创新和人才争夺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的世纪。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商品化产业化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进步和创新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因素。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对科学技术的一系列重要阐述,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敏锐的把握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充分认识未来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巨大意义,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大胆创新,努力工作,锐意进取,发挥优势,为开创我县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科学技术既是先进生产力的集[本文章属原创,其他网站复制必究法律责任]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又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快我县经济发展,关键是在要坚定不移的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断的提高我县综合经济实力。

这次“科技活动周”的主题是“科技创造未来”。其宗旨是: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技术,提高全民科技意识,促进我县科技、经济的发展。

努力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先进文化的客观要求和战略任务。江总书记指出,科学素质的高低,对人们利用知识、进行科学思维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对社会生产力和精神文化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我们必须着眼长远,着眼未来,着眼可持续发展,把提高我县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作为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给予高度重视,全面加以推进。

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关键是要继续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切实加强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宣传教育。利用“科技活动周”这一好的形式,集中用一段时间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广泛、深入地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帮助干部群众用科学战胜迷信愚昧,用科学反对“协”等,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新的业绩。版权所有

科技创新意义及重要性篇4

论文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科技的创新与发展。文章阐述了科技创新的含义和原则,以及其策略和战略,说明加强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并概括了其发展的趋势。

一、引言

创新一词最早是起源于经济领域,但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创新意识的加强和创新水平的提升,创新已不再仅仅指经济现象,而扩展到政治、科技、文化、军事、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创新概念。大致分类有: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金融创新、知识创新、政治创新、军事创新、教育创新、文化创新、观念创新、理念创新、企业创新和社会创新等等。

概括起来,可以对“创新”简单地定义:创新就是将新的观念和方法付诸实施创造出与现存事物不同的新东西,从而改善现状,只要是新的事物、观念,付诸于实施,并得到认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就是创新。

二、科技创新的含义与原则

科技创新是科学原创和技术创新的总称。科学原创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现象及其运动和发展过程中发现和发明带有规律性的新知识及其所用的器具;技术创新就是人们为了改造自然而进行制造和操作过程中,总结发明或发现的新知识和发明的新技艺。科技创新也就是:科技知识的创新;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的创新;以及人力素质和劳动技能的创新。

科技以知识为本意味着创新的最终主体是人。知识本质上是人的智力活动的成果,人的智能具有汲取原有知识和创新知识的神奇的功能。尽管信息经济时代的智能机也拥有不断增大的知识生产能力,但它永远不能取代人的高级智能功能,和取代人的智力源(本)的地位与作用。可见,知识为本,知识以人力为本,决定了科技创新首要的是掌握科学与技术知识和进行知识创新的智力劳动群体的培育及其积极性的调动。

科技创新,关键在一个“创”字,去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以达到另辟溪径、缩小差距、后来居上的目的。这就是科技创新应遵循的原则。中国的资源有限,事事都创新,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因此弄清楚为何创新,怎样创新,创什么新,就显得非常必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需要有明确的政策规范。

科技创新也要有风险意识。有没有风险意识取决人们对事物有多少了解。知道风险有多大,风险在何处,才能决定自己敢不敢冒风险。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家少一点书生气,企业家能多一点书香气,情况就会有一个根本的转变。科技创新不是随心所欲,任何发明创造都是在发掘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的。我们在进行任何一项科技创新时,首先需要了解前人做了哪些工作。科技创新的过程就是不断对比、不断修正的过程。

三、科技创新的战略与策略

科技创新的源头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产学研脱节不仅导致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而且导致技术不能顺畅、迅速地进入产业领域,要加强面向全社会的产学研联合体系的建设,将创新服务网络延展到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建立技术创新服务中心,进一步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在一个竞争性的社会环境里,围绕全局性的主题,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创新机构要根据条件和需要可以讲对策,但更要讲战略。从科技层面上看,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战略极为重要。战略的落后或失败,会导致可怕的、难以设想的后果。企业的情况也是类似,受成本和资源约束,企业更倾向于使用对策。由于资源有限,对策的实施常常排挤战略资源,这就是我们常常看到的企业的创新战略多是有头无尾或虎头蛇尾。而以“引进”、“跟踪”、“模仿”为主的对策型发展方式,不可能使企业在此创新时代获得必要的竞争优势。

科技创新的战略既要遵循科技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要遵循一些创新的逻辑。比如,原创优先问题、常规扩张与突变革命交替发展问题、路径依赖问题、知识的非线性迭加问题,等等。在创新的实践中要有所综合,有所创造,有所集成,有所超越。

未来科技创新战略的基本要点正如有的专家描述的那样将是宽带创新、演进创新、人本创新、自主创新。科技创新战略应集中注意力,着眼于四个基本点的管理,即新生点管理、切入点管理、临界点管理、制高点管理。进行原创性、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活动,是中国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其实更为重要的是这也将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四、加强科技创新

加强科技创新,必须大力推进体制上的创新。创新更需要科学的态度。科学的东西,来不得半点浮躁和虚妄,科技体制的创新和良好科技创新文化氛围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我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而决不能以创新的名义,行主观意志办事之实,切忌盲目性、随意性和片面性。如果说,“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生命力所在,那么,“科技创新”则是生产力发展,进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生命力所在。

加强科技创新是提升综合竞争实力的根本。实行以项目为主的重点支持,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高效快速发展,充分发挥政策的促动和导向作用。另外,逐渐完善的投融资体系是科技创新的必要保证。实现资本与技术的结合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要培育和挖掘多种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五、科技创新的十大趋势

1、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已形成世界性潮流。2、传统的生产要素(劳力、土地、资本)已逐渐失去主导地位,知识资源成为科技创新的战略性首要因素。3、前沿科技成为创新竞争的主要焦点,攻占这些科技高地的竞争已成为创新的主要焦点。4、科技集成成为创新的常用形式,当前面临的许多科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集成现有的技术加以解决。5、完整的创新过程应包括研究、发展和生产三大环节。6、国际性的技术协调成为重大创新的必要前提。7、可持续发展成为创新的基本使命8、公司并购成为重组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9、风险资金成为支撑创新的金融支柱。10、创新战略成为引导国家发展的重要指针。

科技创新意义及重要性篇5

   企业科技文化是企业文化体系中的职能子文化,它主要用于指导和规范企业中的科技人员行为,并为科技人员共同遵守和奉行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形式。企业科技文化是科技文化与经济文化的交汇。从科技文化角度而言,它反映了科学研究的真理、知识探索与创造属性,即社会的科技精神、科技意识、科技伦理道德观等;而从经济文化角度而言,它反映了企业的经济属性,即企业的经济目标、经济价值观及经济伦理等。

   1文化维度理论

   对于文化维度的认识,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克与斯乔贝克(Kluckhohn&Strodtbeck,1961)在其《价值取向的变奏》一文中,提出了六大价值取向,用于描绘文化群体的文化轮廓图,分别为:对人性的看法———善和恶;人们对自身与外部自然环境的看法———人是自然的主人或人与自然和谐并受制于自然;人们对自身与他人之间关系的看法———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人们对活动的导向———重视做事或重视存在;人们的空间观念———隐秘或公共;人们的时间观念———一个时间做一件事或同时做多件事。该理论开创了人们对价值观的二元对立区分认识方法。沿袭克拉克与斯乔贝克的文化维度理论,许多学者提出了新的认识企业文化的文化维度分类,如戴尔特,施罗德和莫里埃尔(Detert,Schroeder&mauriel,2000)提出了关于企业文化的8个维度:①组织中遵从的基本理念;②对时间和时机性质的理解;③激励;④稳定与变化;⑤以工作任务或员工为核心;⑥独立工作与合作;⑦控制、协调与责任;⑧关注内部或外部[1]。罗宾斯(Robbins)和卡尔特(Coulter)在企业文化分类上提出了文化七维观:①创新和甘冒风险———表示企业鼓励员工进行创新和甘冒风险的程度;②注意细节———表示企业希望员工精细、注重细微处的程度;③以结果为中心———表示管理人员对员工的放手程度,即管理人员注重结果而不管取得其结果的方法和过程的程度;④以人为本———表示管理层在决策时考虑决策实施的结果对企业员工的影响的程度;⑤以团队为中心———表示企业活动围绕团队来安排而不是围绕个人来安排的程度;⑥进攻性———表示企业员工进攻、竞争而不是随遇而安的程度;⑦求稳———表示企业行动注重保持现状而非发展的程度[2]。我国学者李晶、陈忠卫则围绕企业内部创业型文化,提出了五个维度:①支持创新的态度。②时间倾向,对内部创业的评估周期和创新方向是着眼于长期利益还是短期利益。③人本倾向。④合作协调,即企业采用个人主义倾向还是集体主义倾向,个人主义倾向文化中,创新是以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为基础,鼓励个人冒险精神;集体主义倾向文化中,创新是以团体工作为基础。⑤开放式协调[3]。

   2企业科技文化的维度结构

   企业文化对科技活动目标、作用等基本问题的认识,也是一个多维度的体系。结合企业的文化维度和科技活动创新型文化内核的要求,企业科技文化维度可包括如下方面:

   2.1市场倾向———以市场为中心与以技术为中心市场倾向描述企业对科技活动基本功能的认识,以市场为中心强调企业科技活动基本目的和归宿在于满足客户和市场需求;以科技为中心则强调企业科技活动目的和归宿在于增加社会的科技文明。

   2.2时间倾向———长期利益导向与短期利益导向时间倾向描绘企业对科技决策与科技绩效的判断依据是以未来长期利益为评价标准还是以短期利益作为判断标准。长期利益导向以未来长期战略和经济利益作为科技决策与绩效评价的依据,而短期利益导向则以当前科技活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作为科技决策与绩效评价的依据。

   2.3人本倾向———以人为中心与以物为中心人本倾向描述企业与科技人员的关系。以人为中心强调企业关注的核心和焦点是科技人员的价值,以物为中心则认为科技人员是实现任务的手段。

   2.4风险态度———鼓励冒险与惧怕冒险风险态度描述企业在对待科技活动产生的科技、财务、市场等风险和威胁时的容忍程度。鼓励冒险,对风险容忍程度高,大胆倡导创新来追求科技活动不确定性收益;惧怕冒险,对风险容忍程度低,强调通过秩序来保证科技活动的稳定收益。

   2.5合作协调———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合作协调描述企业组织科技活动方式及成就导向。集体主义强调科技工作以团队合作为基本组织形式,注重科技人员对科研团队的归属感,以团体共同利益、荣誉作为成就取向。个人主义强调以科技工作者个人作为基本组织形式,以个人英雄主义作为成就取向。

   3现代企业科技文化维度的选择现代企业科技文化在取向上需选择推动创新的文化内容,表现为:

   3.1以市场为中心企业科技文化价值观不同于科研机构、大学等公益性研究机构的价值观,企业对科技活动目的基本认知应立足于不断满足顾客和市场的需要。科技人员创新构思的形式、科技项目的设计、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的设计均需以市场需求和企业内部业务发展作为基本的判断标准。它是基于企业家动机而非科学家动机的科技创新价值观。3m公司曾被誉为世界上最具创新活力的公司之一,其创新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以市场、顾客需求为前提,创新围绕着对市场的回应与考察。许多学者对创新型文化的研究均表明,对市场和外部环境反应速度或敏感性是提高企业创造力的规范之一(Charleso’Reilly、enrique、Claver、Schneider等)。对市场和外部环境的敏感性表现为:①将顾客和市场需求作为技术创新思想的源泉,研发项目的设计和立项着眼于用户需求;②科技研发和创新全过程中的充分授权,最低限度地降低科研部门中的官僚作风;③迅速决策和创新实施的快速度、短周期。

   3.2长期利益向导企业科技文化应着眼于保证和促进企业持续发展,以长期利益为导向,而不能受短期利益的驱动。长期利益导向表现为多个方面:①企业追求持续进步。企业在技术能力培育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核心刚性”的现象,即原来的核心能力制约和阻碍新的核心能力的培养,无法形成适合市场变化的核心能力更新。企业长期利益导向,就是要克服“核心刚性”,追求持续的进步和更新,形成与市场发展动态适应的技术能力;②企业以未来战略和经济利益作为决策和科技绩效的判断依据。在科技决策和科技绩效评价中要引入战略利益考量,如着眼于建立技术壁垒、形成技术标准或扩大员工安全、健康福利、降低环境污染与伤害。

   3.3以人为中心杰恩?川迪斯认为只有那些具有社区意识、鼓励用户忠诚和注重细节的实验室才可能拥有关心用户、而且愿意为实验室做出贡献的成员[4]。科技人员是企业技术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企业的科技创新完全依赖于科技人员自身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积极性。由此决定了企业科技文化的定位应着眼于人员,而不是工作本身。只有通过对科技人员的能力培养和满足其需求的积极性提升,才能保证科技工作的质量与效果。以人为中心的科技文化,要求重视科技人员的作用,尊重科技人员的价值和需求;知人善任,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工作能力与特长,将科技人员安排至适合的岗位上;培育人才、积极对科技人员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提高科技人员的科研能力。

科技创新意义及重要性篇6

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不仅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而且需要多学科的、交叉性的知识储备。爱因斯坦曾言:“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4]不同学科的理论、知识、观点、方法与技术的交叉、碰撞、吸收、融合与共振,能改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与能力结构,形成单一学科所不及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处理问题的素质和能力。“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就是一门包含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能够实现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技术社会论等多种学科知识的互补,该课程所蕴含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当代研究生的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第一,“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包含一定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自然辩证法概论”不仅研究自然界及其与人的关系,而且研究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五部分。“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依据科学技术的发展演变来研究科学技术的内容、方法及其人文蕴涵,研究自然、社会及其相互关系。因此,“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必然包含大量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反之,如果把这些知识排除在“自然辩证法概论”之外,那么它也就只能凭借思辨、猜测、臆想甚至幻想等手段进行研究,而这些属于人类早期的做法,或者说是宗教、神话、文学的做法。第二,“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融合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英国科学家斯诺提出“两种文化”(即人文科学文化和自然科学文化),指出人文科学文化与自然科学文化分裂的危害。杰罗姆•凯根提出建立“第三种文化”,即融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文化。但高度分化的当代科学为其融合设置了障碍。“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包含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与社会科学知识,便于学生对同一事物或同类事物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与认识,沟通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实现对事物立体化、真实化的理解与认识。这种理解与认识可能是相互协调的,也可能是相互矛盾的,但无论怎样,都是对真实世界、现实世界的理解与认识。以这些理解与认识为基础,以现实事物为基点,协调、统一、融合多方面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问题时能够实事求是地认识、解决与处理,实现自然与生态、科技与国家、经济与社会等多方面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缓解、预防或避免生态、环境、能源、人口、社会等问题的发生。

二、“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具有理性思维、批判思维与辩证思维等多种思维底蕴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既是一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较强的课程,具备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性思维、批判思维与辩证思维等创新能力所需要的思维底蕴。第一,“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理论思维是人类在知识和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形成的认识事务本质、规律和普遍联系的一种理性思维。从课程内容方面讲,“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涉及很多自然科学方面的概念、观点与理论,这些理论能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从课程性质方面讲,“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属于哲学门类,哲学是抽象思维较强的学科,哲学类课程的学习过程就是对抽象思维能力锻炼和提升的过程。如,对生态自然观部分的学习,既要理解和掌握相关系统科学的概念、观点和理论,也要理解和掌握生态科学的概念、观点和理论;既要从科学视角审视生态自然观产生的现实根源与逻辑必然性,也要从哲学视角审视其理论内涵与当代价值。任何科学研究活动都必须运用理论思维,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也是哲学家,如爱因斯坦、玻尔、波恩、贝塔朗菲、普里高津等。著名物理学家波恩指出:“关于哲学,每一个现代科学家都深刻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同哲学思维错综地交织在一起的。”研究生教育要超越感性思维与经验思维,培养和锻炼研究生形成普遍性、规律性认识的抽象思维。“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是多学科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其抽象程度与理性思维水平要高于一般的专业科学理论,能够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第二,“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所谓批判性,就是人们对已有的理论知识、思想观念等提出怀疑,并通过科学研究寻找真理,实现对现存事物的改造和思想理论的革新。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在增加社会财富、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同时带来了资源匮乏、生态危机等问题。“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不仅是对现实的了解和理论的学习,而且是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些内容作批判性考察,考察其理论根源、现实根源与价值观根源。如,对“科学技术与社会”部分的学习,不能简单认为科学技术是好的、万能的,也不能简单认为现代社会中的科技运用都是善的、正当的,而要研究科学技术的发展状态及其在社会中广泛应用的科学技术根源、现实社会根源与科学技术观根源。对既定事实与理论的怀疑与批判是创新素质与能力的重要内容。如果一味地循规蹈矩、因循守旧、崇拜偶像、迷信权威,就只能复古守成,难以创新。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才能对不断变化的事物去伪求真,追根溯源。是对前人既定的理论框架完全接受,还是大胆反思和批判、推陈出新,成为评判人们是否具有自主创新意识的重要参量。“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倡导批判性的科学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与实事求是的科学追求,有助于培养和增加研究生的批判思维能力。第三,“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自然辩证法概论”以辩证的视角理解人、自然、科学技术、社会及其之间的关系。如,对科学的理解,既要理解其可确证性的一面,也要理解其可证伪性的一面;既要理解其个体性的一面,也要理解其社会性的一面;既要理解其“小科学”时代的意义,也要理解其“大科学”时代的意义;既要理解其简单性的本质,也要理解其复杂性的本质;既要理解其对人类社会积极性的一面,也要理解其消极性甚至破坏性的一面;既要理解与认识科学,也要理解与认识非科学、伪科学与反科学;既要避免科学主义,也要避免反科学主义。

三、“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具有沟通科学、技术、社会与人文的实践底蕴

科技创新意义及重要性篇7

【关键词】科幻电影;“时间坐标”;“意义坐标”;表征意义;深层实现

[中图分类号]J90[文献标识码]a

一、元年概念:时间坐标非意义坐标

科幻电影是基于电影类型的一种分类。学界对“科幻”的定义一直不乏论争,为避免“泛科幻”甚至“伪科幻”过度模糊类型边界,一般定义科幻片为:以科幻元素为题材,以科学幻想性情景为背景,拥有以基本科学逻辑为支撑的脉络,在此基础上展开叙事的影片。在世界范围内,科幻最初以科幻文学的形式产生并逐渐推广,科幻电影更因影像表现力和大众号召力,将科幻热度与影响力提升至新高度,进一步拓宽了此题材的受众基础。早在1902年,法国导演梅里爱的《月球旅行记》可被视为科幻电影的开山鼻祖,《太空旅行记》、《海底两万里》等科幻题材影片延续着相关创作。随着好莱坞异军突起,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科幻片类型逐渐确立,并趋向成熟。从早期的《化身博士》到“科学怪人系列”,到《2001太空漫游》、《黑客帝国》,再到近年的《星球大战》系列、《星际穿越》等等,美国科幻文学、科幻电影成为世界科幻之标杆,二者相辅相成,美国科幻文化已然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

在中国,科幻热潮也并非朝夕,实际却存在着严重的供需断层。长期以来,中国本土科幻小说乏善可陈,电影一度无迹可寻,长期处于近乎停滞状态,依靠好莱坞科幻大片填补需求缺口。一方面是好莱坞科幻片的大卖,一方面是本土科幻片的难产,好莱坞科幻片之成功,突出了高科技时代科幻的巨大市场潜质,却更反衬了中国科幻的疲软,再次提醒中国电影市场科幻类型的长期空白。从中国科幻的发展及现状观之,可见本土科幻电影的长期空白并非“无欲”,而是一种源于无能的尴尬沉默。2015年,以《三体》等科幻文学改编电影正式投拍、中影启动《超新星纪元》等多部科幻大电影项目为标志,中国首批科幻电影创作集中展开,2015年因此被称为“中国科幻电影元年”。

中国科幻电影长期缺失,使得本土科幻片项目集中萌芽具标志性意义,“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之说透露着业界的关注与期待,但质疑声不绝。此前,以《母亲》、《流浪北京》、《甲方乙方》等代表作作为起点支撑,类似作品相继出现,相关类型在后续发展中更呈现出积极上升的发展态势,由此,“独立电影元年”、“贺岁片元年”意义达成,概念延续至今。目前,“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却仅仅是一个“前置概念”,作为“静态坐标”而存在:由于大部分作品尚未成型,后续发展态势实际无从谈及。诚如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闫安所言,所谓元年应为“一种类型片正在走强,在之后几年也有比较多的作品跟进,有持续性,从而形成了相对成系统的类型片整体。但对于科幻片而言,现在大家熟知的作品都还在制作中,今年过去后会怎么样,现在还看不出来,从文学作品到电影创作上也没有看到可供大规模持续发展的依据”(1)。应该说,就本土科幻片投拍客观事实而言,在狭义时间概念上,建立“时间坐标”以纪念科幻电影类型在中国的开创性意义,“元年”之谓无可厚非,而在意义层面“元年”却相去甚远。

标志性的开端是否足以延伸出符合内在意义的坐标轴以及值得关注的后续动态?“制作热”能否换来“观影热”,未见真容的首批作品中能否出现实力佳作,堪当中国科幻片“奠基之作”重任?能否将现象热潮转化为对本土科幻片的信心和认同,实现本土科幻片供需链条的良性循环,最终建立起成熟的本土科幻片类型和与之对应的稳定市场?如是种种尚属未知,挑战却属必然,从这一层面上,如今无论何种论断似乎都为时尚早。“中国科幻电影元年”要真正成为实至名归的“意义坐标”,现象名词到内部实现相距几何尚难定论。“元年”提出之价值在于意义层面的唤醒与发展之道的探寻。由“元年”这一时间起点,可以开启对本土科幻电影创作的关注,引发业内的重视与集中探讨,对上述问题进行脉络梳理。结合实践动态进行策略研究,将眼光聚焦于整个类型面对的挑战与机遇,深入意义实现层面,旨在对中国科幻电影历史空白、起步阶段将面临的风险及后续发展问题进行前瞻性分析及策略探讨。若首轮尝试完成,经历行业大浪淘沙后,“元年”之谓得以保留,方可宣告意义层面元年成立。而当下,寻求实现“中国科幻电影元年”“意义坐标”之法,才是当下“时间坐标”建立的价值所在。

二、一步险棋:中国科幻难产缘由与开局之险

科幻电影在本土产生之迟正是基于其难度风险,也提示着“元年”之后,前路必然并非坦途。总体而言,中国科幻片难产在于本土文化特质影响下的先天性缺陷,以及源于科幻特殊性带来的高风险系数。

(一)根源劣势:“科学意识”的先天性薄弱

就思想根源而言,西方科学意识与中国人文意识的根本不同决定了科幻难于从中国诞生。中国受儒家文化影响,文士哲人的思考多集中于修身齐家,传统使得人文情怀深埋,长期影响着国人对世界的认知。文人掌握话语权,科技与研发停留在功用层,科学不受重视,科学意识难以形成、普及。西方文化中科学启蒙作为重要一环,更早致力于宇宙等未知领域的探索。最为年轻的美国或恰因历史单薄,反将目光更多集中在现代科技的探寻,解决问题的逻辑回环和科学意识形成主导。基于不同文化培植下的思维模式差异,及与之对应的成长、教育环境,中美分别形意识主导下的“文化教育”――中式传统教化影响下耳濡目染,和科学意识主导下的“科学教育”――侧重科学思维、创造力启蒙。此差异体现在文学创作中,中国诞生了人文色彩浓厚的神话传说、神怪故事等,欧美超现实主义创作中科幻文化则成为重要组成。

中国科学基础先天薄弱,科幻情结不具备孕育土壤,这决定了科幻在中国的“舶来”身份,本土科幻的形成是一个接受融合的意识重构过程。科幻世界观的建构为偏西式思维的产物,文化背景及思维方式造成中国本土科幻创作存在先天不足,它们虽不足以最终决定中国科幻存亡,但植根于思想层的文化背景、大众科幻意识的薄弱,与科幻在中国的接受、传播和本土科幻兴起的迟滞、科幻创造力不足等,有着必然的因果关联。欧美科幻的传入对中国产生了直接启蒙,引发中国科幻热潮并触发科幻创作,而面临的首层难题是思维转换及本土化建构:科学意识、逻辑能力、想象力等超出创作本身的“科幻思维”要求对创作群体考验巨大;跳出西方理念、世界观建立的科幻规则,科幻故事的“本土化”实现难上加难。

(二)创作、技术、资本的“科幻特殊性”

中国本土科幻创作的瓶颈,在文学阶段已引发诸多思考,创作是本土科幻面对的最为基础、核心的问题。近年来尽管本土科幻文学已有起色,刘慈欣作为科幻文学创作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以其《三体》系列作品为代表掀起本土“科幻”风暴,中国科幻产业热萌芽,最终触发科幻文学改编科幻电影,催生此次科幻电影元年。然而,置于科幻类型大命题之下,如今本土科幻太过单薄,少数派终究不可能真正支撑起中国科幻。科幻影片项目以大热科幻文学改编为主,以刘慈欣作品主挑大梁,而刘慈欣的可复制性偏弱,一位作家制作难以支撑中国科幻片产业链条的延续。必须承认,中国的科幻原创力远未达标,后续科幻创作是否能持续跟进尚难确定,尤其当科幻拓展至电影,原创力问题得不到解决,科幻电影更难以为继。作为“科幻”与“电影”的双重舶来品,科幻的基因缺陷等起点劣势自然过渡到电影中,不仅“先天的不利”引发创作之难,同时,科幻类型的特殊性带来一系列后天限制,决定科幻电影对创作、技术、资本等综合实力提出更高要求,创作难加实现难的高难度系数、科幻题材与技术资本高度捆绑带来的超高风险、市场不成熟与受众包容度偏低增大失败几率等等,如是都加剧了我国本土科幻片起步阶段的难度。

当下,少数成功的科幻文学已为电影创作提供了蓝本,即便科幻剧本原创压力被稍适缓解,且不论资源不足的实际隐患,单就科幻文学跨文本改编而言,相较普通文学其面临更多挑战。除去文学到电影跨文本过程中需作出的必然取舍,科幻的现实可行性成为影响最大的考量标准之一。科幻文学不受现实可能性制约,在特定的科学逻辑中叙述天马行空,电影影像虽能增强科幻的表现力,却并不如文学般随心所欲,其设想却并非能全部实现,构想的复杂性、思维的发散性自然受到限制。在影像呈现的现实考量下,原作建构的奇幻世界观或将因此折损,实现难度增大改编难度,对科幻电影的呈现边界做出了限制。同时,从现有改编观之,科幻文学往往存宏大构想带来“鸿篇巨制”改编难问题:如长篇科幻文学《三体》长达三部,大量的文字改编工作是一大考验,其篇幅带来的改编难度在此次影片筹备阶段可见一斑。《三体》电影版为分系列展开,如今进行的仅为第一部制作。而长远观之,文学改编仅为科幻电影的一大来源,未来科幻电影创作可能更多依赖原创,这意味着对科幻作家的影像思维书写和电影工作者的科幻素养提出更高要求,无疑又是一轮新的挑战。

电影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电影构想实现的过程越发依赖技术支持,科幻题材则将技术门槛进一步提高,技术难度是科幻题材面临的一大现实问题。中国在电影前后期技术中并不占优势,诸如CG特技等大量依赖欧美技术团队支持,而对技术的熟悉度实际上与构想的提出和实现存在直接关联,科幻电影尤其如此。自然,当前中国电影的技术水平在突飞猛进,而更为被动的限制在于技术需求必然要付出高成本,高资本要求使得科幻片带着与生俱来的超强商业属性,这决定其发展的被动性。此外,高投入类型应为成熟电影市场下,创作、技术、资本全面跟进催生的产物,如好莱坞科幻,基于其市场的成熟稳定,其足以具备高成本科幻题材摄制的实力,市场包容性与风险承受力完备,使得科幻类型获得萌芽机会。

而现今,中国的电影工业成熟度远未达标,电影产业尚未拥有足量资本支撑,科幻类型面临高投入高风险系数,却并不具备足够的风险承受力。正在筹拍的由刘兴和小说改编的作品《超新星纪元》、《流浪地球》和《微纪元》,预计成本分别为6000万美元、5000万美元和4000万美元,它们的投入虽然在国产电影摄制的大环境下并不算低,但置于好莱坞大片语境下,对于科幻这一自带“大片属性”的类型资本而言却并不太多。《三体》宣称将无上限追加成本,然而就先期投入与风险评估下,实际上限也不会太高。科幻特技与资本关联之密切,是无奈却也是现实,尤其中国未掌握成熟的核心技术,不仅带来创作难度限制呈现效果,也进一步加大了资本投入压力。在本土科幻电影起步阶段,无法对呈现效果与商业回馈作出可靠预判,投入与实现效果的必然关联下,节制资本的简单尝试无法实现。巨大风险与可见的实现难度下,比起小成本电影的安全易赢,科幻电影自非此阶段商业模式下的“聪明之选”。就观演关系而言,国内科幻电影观众审美水平的建立,是基于好莱坞成熟科幻片水平培养而来,所以对本土科幻片的期待值与低包容性也会成我国科幻电影面临的巨大压力。首批作品的成败直接关乎观众的信心与科幻影片创作的信心。基于中国科幻电影起步阶段的水平,结合观众好莱坞培育出的高审美期待,一旦首轮尝试表现不佳,对本土科幻片的后续创作甚至可能是毁灭性的打击。基础薄弱加难度壁垒,国内科幻低起点难以匹配高期待、高投入,高现实风险与低投机可能之下,一般性尝试望而却步,中国科幻电影长期陷入需求创作而鲜有尝试的恶性循环。

三、本土科幻类型先河:值得冒险的开局

中国科幻电影元年意义的真正实现颇具难度,其起步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发展也面临一系列可预见性风险,初次尝试乃值得冒险的开局。此次集中涌现具有填补类型空白的开创性意义,除了里程碑的标志性,其更具尝试性价值。

从科幻大类型概念出发,科幻是一种思维的发散,有助于想象的延伸、世界观的拓展。所谓“硬科幻”更强调科学逻辑的建构,故而科幻创作者中不乏科学家等理论基础夯实的人群,甚至通过科幻构想与理论结合,寻求研究的前沿课题。最初的科幻构想中,有为数不少的成为现实研发的指导方向,对现实创造做出启发。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后,潜水艇成为现实,一定意义上,科幻有着先见性意义,甚至与科学理论的研究互为指导。《星际穿越》邀请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吉普・索恩作为科学顾问,视觉呈现黑洞模型,为目前为止表现天体物理学最为精准的影片。(2)索恩和《星际穿越》视效小组通过影片筹备中的实践积累,撰写天文物理学界和电脑制图界相关技术论文,“通过快速旋转黑洞发现了一些与引力透镜有关的东西,是此前从未见过的”(2)。此外,科幻对大众科学意识的培养、兴趣的启迪意义更无需赘言。科幻电影发挥影像的力量将科幻影响力推至新高度,实现了影像表现和功能的外延拓展。

回到中国的科幻片创作,之于本土电影创作与受众,这是一种新型尝试与选择。科幻题材实现了国产电影表现外延的拓展、旧空间的突破、表现元素及视角的拓宽。欧美科幻大热的影响从文学拓展到电影,类型的细化关联受众的争取,有助于增大受众群及科幻类型影响力,改善中国科学意识相对缺失、科学思维贫瘠的旧貌,有利于国民科幻热情的建立、科幻意识的培养和科幻类型的普及,也反向促进了科幻的发展,甚至影响对科学的探寻和追求。在科技浪潮下,本土创作是对创作者与观众的双重启蒙,改变以往根植于传统的单一神怪思维,对中国科幻意识、科学精神的再启蒙,借助影像将科学精神进行视觉化梳理。

同时,在先天劣势与后天实现难度及市场尚未成熟的多重因素制约下,本土科幻长期以来未能出现,但问题的真正解决需要以付诸实践性尝试为开端,唯有真正开启现实实践,创作难题与技术难度才能被真正展开,从而面对并予以解决。在技术层面,事实上如《星球大战》等大片的特效团队BsseFX公司本部设于中国,承担了《画皮》等国产片的特效呈现,本土“洋团队”对于先期借助国外团队先进技术实现科幻构想颇具便利。同时中国的技术团队水平日益提高,其间不乏佳作,科幻片发展与技术水平的更大的价值在于科幻元年的开启将科幻提上议程,在模式、技术引进及实践过程中探索,基于时间尝试为技术的提升等方面问题提供了可能。

元年的时间坐标到意义的实现探寻过程,是元年提出的真正价值所在,尽管会不可避免地面临诸多难度与挑战,以及与生俱来的超高风险系数制约,但中国所谓ip热之后,科幻文学能催生新的创作热情令人欣喜,这的确是值得冒险的有力开局。

四、元年之警与路向何方

尽管本土科幻电影的尝试极具价值,但在机遇与风险并存下必须正视,所谓“科幻电影元年”的出现为商业资本催生而出的必然,而非创作成熟应运而生的自然。资本助力而非实力召唤的“引产儿”,必然更加问题重重。

首先,科幻创作尚不成熟,而当下基于文学热触发科幻片创作第一春,电影以原有文学资源为基础,容易忽略我国科幻原创力的实际缺失。创作力薄弱是问题之核,也是最难解决的难题。必须警惕科幻伪繁荣,要思考科幻文学资源被用尽后,后续创作在何处?此外,由于科幻电影极强的商业属性,科幻电影与生俱来的“大片”特性,使得资本控制下的妥协与坚守成为其面临的一大考验。高投入加剧对回馈的期待性、目的性,更易倾向商业需求,从而在创作中作出让步,忽略内在深度的思考,湮没其原本创作,最终浮于表面,甚至走入迎合的极端。加之中国对科幻的理解一度存在误区,“泛科幻”的广义概念下,科幻电影的创作更容易忽略以科学逻辑为核心的科幻内核,最终走入“伪科幻”的岔路。同时,高技术要求下,技术驾驭与内容权衡在发展尚未成熟阶段更易沦为技术奴隶,陷入“炫技”的极端。科幻不能舍弃科学逻辑和精神内核,在创作中寻求科学精神、哲学内涵甚至人性意义的探索,应作为终极内在要义。此外,观众的不包容与院线商业化考量下,科幻片的早期尝试缺乏外部支持,自身劣势加之环境的苛刻,使得科幻片的成长压力巨大。

科幻元年的提出让上述问题被正视、思考,要在问题萌芽中发现可行之道,梳理未来路在何方。中国科幻电影如何更好地创作发展?好莱坞成熟的科幻类型模式提供了内容启迪,更在创作模式上给予了借鉴。在美国,科学家等专业人士参与科幻创作,朱迪福斯特的《接触未来》,全程由卡尔萨根担任科学顾问,诸如此类,对于提高科幻创作整体水准功不可没。在成熟的好莱坞科幻片体系中,科学顾问成为创作的核心要员,科学家参与电影摄制也成为科幻电影质量的一大保证,与此同时,科幻电影创作甚至与科学研究形成成熟度的互利模式。《星际穿越》请到著名物理学家吉普・索恩担任科学顾问,根据其给出的数学数据,最终实现黑洞及相关理论的视觉呈现,是现今为止,天体物理学界最贴近、精准的模型。索恩对电影团队进行指导,电影摄制则对其研究做出辅助,可见科幻电影发展成熟,甚至进入“反哺”科学研究的新阶段。此外,以好莱坞航空题材科幻为代表,美国宇航局介入摄制,与科学顾问协同助力科幻电影,以确保科学、精准。由此可见,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除在创作、拍摄中要注重电影的观赏性,更应注重与科学权威资源的结合,同样需要相关专业技术部门参与指导。如刘慈欣所言,中国科幻大片难产源于“缺少对科幻概念的认识,以及情怀”。所以,真正的科幻要把握科学元素之核,实现电影产业与科幻专业、内在深度的结合,将产业链、科学链甚至思想情怀链条作衔接。作为观众,对于尚在襁褓的中国科幻片应给予一定的耐心与包容;行业层面,要予以专业关注引导、院线适当保护等倾向性扶植,给这一薄弱的新兴类型以发展的时间与空间。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的意义实现非一日之功,一种长期缺失的新类型不可能一日大热,只有在发展中探寻生存之道,科幻类型成型、成熟才指日可待。

注释:

(1)参见《国产科幻电影的春天来了吗》,《中国科学报》2015年2月28日。

(2)参见《真实再现黑洞:恒星光线环绕穹界》,新浪科技・科学探索,http://.cn/d/2014-11-06/09269766316.shtml。

参考文献:

[1]基普・索恩.星际穿越[m].苟利军,王岚,李然,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2]理查德・麦特白.好莱坞电影:美国电影工业发展史[m].吴菁,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3]虞吉.电影的奇观本性──从梅里爱到美国科幻电影的理论启示[J].当代电影,1998(5).

[4]赵伦,温晓红.中国电影需要编织自己的“科幻梦”――由好莱坞科幻电影引发的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8).

[5]祝季冬.近十年美国科幻电影的哲学诉求[D].西南大学,2012.

[6]马闻达.中国科幻类型电影现状成因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3.

科技创新意义及重要性篇8

1.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我国学者结合国情提出的概念,国外没有完全等同的概念,相关的提法有:indigenousinnovation,Homegrowninnovation,independentinnovation等。自主创新强调的是创新的主体、形式和效果的三统一。“自主”是与“引进”相对应,是指在不依赖外部技术情况下,仅凭自身力量独立开发新技术,进行创新活动,即摆脱技术引进和对外技术依赖。《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明确了自主创新的内涵,主要包括三层涵义:一是原始创新,以获取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为目的;二是集成创新,将多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新产品、新产业;三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创新就是要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在积极跟踪、关注和参与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的同时,高度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企业要努力打造自主品牌,依靠自主品牌的积累扩大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当今经济社会环境下,自主创新被赋予了新内涵,自主创新绝不是封闭起来、闭门造车般的创新,而是应该包含更多开放性因素。笔者认为,如果上升到国家层面来讲,自主并非只是依靠国内力量一切从零开始,而是要在充分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科技成果基础上,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从而摆脱受制于人、被人控制的技术运用局面,其真谛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坚持自主原则。再回归到企业层面,就是要求企业自觉地、能动地进行创新活动。自主创新的主体是企业,而技术创新则是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内容。

2.创新政策与技术创新政策。广义的创新政策包括科技创新政策、组织创新政策、制度创新政策和社会创新政策等。狭义的创新政策主要是指技术创新政策。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政策的定义有很多,英国著名学者罗斯韦尔对创新政策的定义是:创新政策是指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的结合。法国创新政策专家高丁认为:创新政策包括支持创新者、技术文化和减少创新障碍三个框架。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oeCD)在1980年代初提出发展创新政策的目的,是要把科技政策与政府其他政策,特别是经济、社会和产业政策,包括能源、教育和人力资源政策形成一个整体。连燕华从政策科学原理角度对技术创新政策定义为:技术创新政策是一个政策体系,是一个国家为促进技术创新活动、规范技术创新行为而采取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政策与措施的总和。

3.自主创新政策。通过回顾发现,学界多倾向于研究技术创新政策、科技创新政策的定义,对什么是“自主创新政策”似乎研究不多,本文认为“自主创新政策”是偏向于政治的一种提法,在某种意义下即可等同于技术创新政策。从公共管理学角度出发,本文倾向于以政府致力于基础环境改善的目标对自主创新政策下定义:是指一国或地区政府为鼓励和促进自主创新活动,通过改善创新环境,提高技术创新速度和质量,并促进其产业化以提高竞争力的各种公共政策总和。自主创新政策直接作用于自主创新过程,是影响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自主创新政策系统和工具体系

1.自主创新政策系统的构成。政策系统是公共政策运行的载体,是政策过程展开的基础,是由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及其与政策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根据自主创新政策的运行特点,界定自主创新政策系统的构成如下:

1.1自主创新政策主体。自主创新政策主体可以界定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自主创新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在我国,主要的自主创新政策主体包括:政府部门、党的领导机构、人民团体、相关事业单位及其他机构。

1.2自主创新政策客体。广义上讲,自主创新政策客体指自主创新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经济问题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两个方面。自主创新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经济问题,即自主创新活动,包括科学活动、技术创造、专利发明、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研究开发等;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包括企业(含金融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中介机构、个人等。

1.3自主创新政策环境。自主创新政策环境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总体上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论文主要研究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经济状况(经济实力、市场环境、产业组织环境)、法律环境、制度环境和教育、文化及社会价值体系等。

2.自主创新政策工具体系的构建。公共政策分析理论认为,政策工具是政府治理的手段和途径,是政策目标与结果之间的桥梁。在执行政策时,选用何种政策工具以及用哪一种标准来评价该政策工具的效果,对政府能否达成既定目标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科学选择并构建自主创新政策工具体系,对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活动具有重大影响。结合国内对创新政策工具的研究以及我国现实国情,本文尝试构建了一套企业自主创新政策工具体系。

三、福建省企业自主创新政策分析

1.政策体系构成。根据福建省科技厅公开资料,福建省自主创新政策体系的构成包括:综合性政策、企业与产业技术创新政策、科技创新平台政策、人才建设和基础研究政策、科研院所政策、科技金融政策、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政策、知识产权政策、闽台及对外科技交流政策等,具体政策共121项。2014年2月,福建省科技厅针对惠及企业的科技创新政策进行了汇总。

2.政策评估。政策评估是自主创新政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环节,也是政策运行科学化的重要保障。自主创新政策评估标准有很多,以创新型社会标准为例,根据国际通用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可以称之为创新型社会具有4个观测维度: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科技进步贡献率、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的产出水平。关于地方自主创新政策评估标准,可以分为多级指标,除上述的创新型社会促进程度外,还包括政策地域适应性(中央政策落实细则、中央政策执行力度、企业满意度等)、政策协调性(地方各部门对其它部门科技创新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等)以及政策其他效果(地方科技园区数量等)。根据国家科技部“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和监测标准”,设定“科技进步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5个一级指标,“科技人力资源”等12个二级指标,以及“万人研究与发展人员数”等33个三级指标。本文采取以对比分析为主的定性分析法,对福建省自主创新政策实施进行简单评估。

2.1福建省综合科技进步总体水平不高。根据科技部2014监测结果,福建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56.42,低于全国63.55的平均水平;2014指数比2013指数提高2.65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提高3.25个百分点;全国排名第13位,比2013年排名下降1位。

2.2研发经费稳步增长,但投入强度不高。2013年,福建省研发经费(R&D)投入314亿元(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投入219亿元,比增18.4%),比增16%;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44%,比增0.06个百分点。同期,全国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5%(其中企业增长15.4%),福建省增长速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明显低于全国2.08%的投入强度。

2.3高新技术产业化成效显著。2013年,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562亿元,比增12.8%;增加值3086亿元,比上年增长13.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2%,比上年增加0.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7.5%。同期,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为13.3%,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3.41%。

2.4专利规模大幅增长,但技术市场走低。2013年,福建省专利申请数达53701件,比增25.5%,高于全国15.9%的增长水平;专利授权数37511件,比增23%,高于全国4.6%的增长水平。2013年,福建省技术市场合同数5361项,与上年基本持平;合同金额53.99亿元,比上年下降26.6%。同期,全国技术市场合同数增长了4.6%,合同金额增长了16%。

2.5地方配套政策较多,但服务力度不足。以福建省惠企科技创新政策为例,33项政策优惠措施中,有地方配套政策的有25项,并且明确列出了优惠政策条款,对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指导性较强。但是,政府有关部门在政策宣传、推广、指导上主动工作开展不足,且基本上对国有企业倾斜力度较大,对小微企业的服务和关怀较欠缺。

3.政策改进建议。

3.1重新审视自主创新政策体系。自主创新政策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领域合作。一方面,建议福建省改革现有自主创新政策管理体制,加强统筹协调,避免“九龙治水”。另一方面,针对福建省现有自主创新政策体系,应由权威部门组织进行政策绩效评估,发现政策体系的短板。要全面改进企业自主创新政策组合,实现财政激励、金融支持、外贸、知识产权保护、创新人才、创新组织等政策体系全覆盖。

3.2重点加强科技创新体制改革。人是开展创新创造最关键和最活跃的因素,要解决好“人财物”的关系。一方面,建议加快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加大福建省对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的实施力度,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职务发明政策,鼓励国有企业深化薪酬制度改革,确保创新人才分享成果收益。另一方面,利用区位优势,建立区域性吸引创新人才政策环境,包括促进科研人员流动政策、引进国外高质量人才和智力政策、科技评价和职称评定政策、科技奖励制政策等。第三,在政策上引导推进省内科研院所分类改革,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

3.3发挥区域自主创新政策优势。福建省要充分利用好国家赋予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各项特殊和差别化的优惠政策,不断完善区域自主创新政策体系。一是在推进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福建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枢纽的区位优势。二是国家于2014年底批准在福建设立自贸试验区,势必带动新一轮创新政策红利落地。三是福建省还应抓住扩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布点的有利时机,推广实施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关试点政策,积极创建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挥开放政策和创新政策的叠加效应,把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成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自主创新高地,政、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科技创新意义及重要性篇9

关键词马克思创新思想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a715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z.2016.09.067

ReviewontheResearchofmarx'sinnovativethoughts

YanGXue

(Shenyangaerospace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110136)

abstractasanimportantpartofmarx'stheory,marx'sinnovationthoughtisofgreatimportancetoscienceandtechnology,system,economy,cultureandotherfields,whichasimportantasmarx'shistoricalmaterialism.Fromthecurrentresearchsituation,therehavebeensomeachievementsinthestudyofmarx'sinnovativeideas,buttherearestillsomedeficienciesintheresearch.

Keywordsmarx;innovativethought;review

1国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外学者对马克思创新思想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马克思被国外学者普遍认为是创新思想的最早提出者。保罗・斯威齐、谢勒等学者都曾发表自己了的看法,认为熊彼特虽然是先于马克思明确提出创新思想这一概念的人,但却只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创新思想中的一部分。从熊彼特本人的研究著作中,可以得知其创新理论的重要来源是马克思的创新思想,其理论研究成果也只是马克思研究领域中的一小部分。

(2)对于马克思创新思想,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在技术创新方面,谢勒(著名经济学家)认为,马克思和其他19世纪中期的经济学家不同,在于他意识到资本主义的伟大之处就是把技术创新和资本积累联系在一起。乔杜里(印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将马克思创新思想转化成两类:一类是,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合理化,如技术进步;第二类是,一种技术转移到另一种技术,如生产方式的改革创新。这两种分类我们暂且可以理解为:生产过程本身的技术创新和生产方式变革的技术创新。在制度创新层面,制度创新学派认为,研究马克思创新思想应该主要着眼于制度创新层面,原因是制度创新才是经济发展的最根本推动力。

(3)国外学者认为创新思想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且处于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地位。弗里曼(英国创新经济学家)认为,只有马克思和熊彼特两个人真正做到了将创新思想摆在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位置。DavidJteece表示同意,技术创新被马克思放在了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理念的中心位置。但即使技术创新在推动经济增长中起到重要作用,也很少有人去重视它。正如约翰・伊特韦尔等学者指出,在众多的经济学家中,马克思是第一位将技术创新看成是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在随后的社会发展中,也只有熊彼特一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这种观点。熊彼特(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认为创新就是将一种从未有过新组合引入到生产系统中,这种新组合就是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结合,这是熊彼特第一次将创新理念应用经济学领域。1942年,在著作《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中,熊彼特又将创新的概念解释为“不断地破坏旧结构、不断地创造新结构”的过程,这也是创新思想革故鼎新的过程。

二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熊彼特的追随者主要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方面继承和发展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1)关于创新的内涵,学者们普遍认为技术创新就是采用技术上新发明的结果。而对于技术创新的外延,加拿大学者海莱纳将技术创新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节约劳动的技术创新”;二是“节约资本的技术创新”;三是“中间性技术创新”。海莱纳的技术创新分类理论对各国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2)关于制度创新,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和兰斯・戴维斯将熊彼特创新理论同制度经济学相融合,从而形成了制度创新理论,从制度层面发展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制度创新的概念及内容的完整表述也是由诺思和戴维斯给出的,他们认为制度创新就是意味着能够使创新者从中获得附加或者额外的好处,是对现存制度理论的革新,并指出生产技术和市场规模的变化发展使社会群体或个人对收入预期的产生变化是促成制度创新的主要因素。

由此看来,熊彼特之所以能够成为创新理论创始人,是因为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中的一部分,但也正是由于他并没有全面领悟和掌握到马克思创新思想的深刻内涵,使之成为了资本的辩护人。由于对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危害性质的技术创新的存在,研究人员原来越关注价值导向作用,倡导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熊彼特创新理论不仅具有局限性,而且具有落后性,所以创新理论向马克思主义的回归,应该受到重视,研究创新理论要在马克思主义宽广的视域下,这对当今社会发展、经济增长具有深远意义。

2国内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与国外学者在马克思创新思想方面的研究情况相比,国内学者主要对马克思创新思想进行了两个方面的研究,如下:

首先,国内学者们将马克思创新思想同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进行了比较研究。其中学者汪澄清认为,虽然熊彼特在某些方面继承了马克思创新思想,并明确提出了较为具体的创新理论,但在整体的哲学高度上,熊彼特的理论空间显然没有马克思的开阔,思维也没能比马克思的更深刻。这是第一次从具体和总体两方面对二者的创新思想进行了深入比较,并明确了马克思创新思想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学者任力对熊彼特作为创新理论奠基人的观点也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马克思创新思想中的技术创新体系远比熊彼特的技术创新思想全面深刻得多。另外,学者徐则荣在其《创新理论大师熊彼特经济思想研究》著作中,主要从几个方面论述了熊彼特与马克思创新思想的异同: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离不开创新、资本家要求创新的根本原因、影响创新的因素等。

其次,学者们主要对马克思创新思想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方面进行了研究。《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一书在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学者关士续拜读后,认为马克思的技术创新思想被马克思融入到了资本主义应用新机器的理论中。刘跃奎在研究了《资本论》后,认为马克思的创新思想在这部著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中包括了技术和制度两方面的创新。任力则从四个层面分析了马克思的技术创新思想,分别是技术创新类型论、主体论、动力论和规模论,较为全面和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的技术创新思想。吴敏燕在对《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的后续研究中,认为马克思的创新思想不仅具有丰富的技术创新思想,而且蕴含了丰富的工厂和社会这两种制度的创新思想。学者刘红玉积极探讨了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劳动过程中的技术创新,二是在工厂制度转型中的制度创新,并在随后发表的《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述评》一文中明确提出,应该在更宽广的领域中充分应用马克思的创新思想,促进形成全面和系统的理论体系。

霍福广教授认为马克思创新思想中国化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探索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创新理论与实践。在马克思创新思想中国化的发展过程中,从纵向上看,例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列宁和对相关认识成果继承并加以深化、邓小平则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提出了自主创新的创新型国家战略,使之与现代创新理论相结合、到高度重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从横向上看,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要素;列宁和阐述了科学技术是实践形式;邓小平强调,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与又探索了科学技术创新里包括四个方面:经济创新、政治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到目前指出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

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创新思想在中国化方面的发展及其相关研究已经包含了众多领域,但研究内容仍在处于挖掘和论证阶段,并没有形成系统化的创新思想体系。由于该领域的研究文献较多不能逐一列举,但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始合作研究创新理论。《技术与创新的管理:战略视角》是由中美学者共同研究创作的,对创新理论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3现有研究的不足

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马克思创新思想的学术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研究现状仍然存在缺陷。研究创新理论的学者很多,但以马克思创新思想为主题,并能够产生深远影响或重要价值的研究却很少。总的来讲,现有研究主要存在以两方面的不足:

首先,现有研究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国外学者对马克思创新思想的研究大多表现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方面,对马克思创新思想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也只是观点性评述,并没有以马克思创新思想为专题进行深入研究。将马克思创新思想散落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中,使马克思创新思想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在国内学者的研究中大多是将马克思创新思想与西方创新理论进行比较,又或者仅仅从马克思创新思想在中国化方面进行研究,使现有研究成果缺乏对马克思创新思想形成和发展脉络的整体把握。从根本上讲,马克思创新思想贯穿于马克思的全部理论体系中,现有研究并没有从马克思的思想体系出发,挖掘和梳理马克思创新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其次,现有研究缺乏时代感和现实价值。在国内外现有成果中大多是从理论层面进行研究,仅仅是用创新谈创新,很少有人关注创新的现实意义。任何一项理论研究最终都应该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也应该有它存在的现实价值,目前这一点却没有得到学者们的重视。另外,马克思认为研究任何问题都必须把它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来考察,创新思想在社会历史条件下更应该具备一个鲜明的时代感,这一点在现有研究中也没有被提及。创新思想是在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大背景被提出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今想要将其应用到社会主义新时期就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创新思想,把创新思想放进马克思主义的广阔视野中来进行研究。

4小结

基于以上浅析,希望能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创新思想的部分,为后续学者关于马克思创新思想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思路;希望能够引起学者们对马克思创新思想当代价值的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为打造和升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体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一点贡献。

基金项目:辽宁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项目:StS视域下“创新型”辽宁建设研究(2015004007)

参考文献

[1]崔泽田.马克思创新思想及其当展研究[D].东北大学,2012-02-01.

[2]刘红玉,彭福扬.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述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1-15.

[3]陈玉清.马克思与熊彼特技术创新思想比较[D].东北大学,2011-05-01.

科技创新意义及重要性篇10

[关键词]技术创新;理论演进;哲学分析

一、引言

如果以熊彼特在1920年代提出的创新概念作为创新科学化的起点,在短短的80多年历程中,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呈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壮观的知识图景。新体系、新视角、新领域层出不穷,以至于如何揭示各种理论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廓清技术创新理论发展的基本架构,加快技术创新理论发展的进程,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发展趋势,成为目前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技术创新活动是在特定的文化价值准则和体制内进行的,技术创新理论的演进是多种文化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特定形态的技术创新理论总是在该时期主流观念中获得理论支持。其中,哲学作为对经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解释,总是以其特有的学术特性和深刻内涵,能够在研究方法和分析视角方面提供有力的诠释工具。从某种意义而言,技术创新作为一门实证性科学,为哲学理论提供了实证研究的对象和理论校验的素材,而哲学理论的发展也为观察和理解技术创新活动准备了分析视角和思辨知识。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技术创新理论获得了理论上的合法性论证并因而在实践中更具有发展的冲力,技术创新哲学也获得了经验上的普适性支持。因此,从哲学方法及技术创新理论演进的互动过程进行考察,西方技术创新思想的发展呈现出清晰的脉络。目前,哲学层面的研究处于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边缘。从哲学视野反思技术创新,就是要对各有差异的技术创新实践中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从中揭示技术创新的本质规定,揭示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揭示影响和制约技术创新活动的根本因素,从而为技术创新实践提供方法论指导。

二、有关文献回顾

从目前文献看,技术创新与哲学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近年来得到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出现了一些颇有价值的研究成果。(1)从技术创新的方法论角度出发,陈杰通过对马克思科学哲学的存在性、特征性和应用性问题的研究、阐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能够对创新理论研究进行理论支持这一基本观点。匡勇兵从哲学的角度来解读“创新”:它是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它是积极能动的过程;它在实践中体现矛盾问题的精髓和真理性。哲学与创新紧密相连,所以要用哲学来指导“创新”,以便早日实现构建创新型国家的目的。(2)从技术创新的主体角度出发,柳洲、陈士俊、王梅认为,技术是一个与社会紧密相关的复杂系统,在特定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通过硬件、软件、协同件和人的非线性作用,技术活动系统表现出实践性、人本性和系统性等特性。相应的,在以技术活动系统为对象的技术创新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应当“以人为本”,注重管理对象的系统性、实践性;同时,通过灵活的组织管理和独具特色的文化建设,在技术战略和市场战略联合高度协同的基础上,实现技术创新。吴跃平提出了一个理解和描述各种传统技术的基本概念——技术传统。认为技术传统构成我们人类的生存方式。在我们生存方式的构成中技术传统不仅是一个技能共同体,而且还是生存共同体,它所完成的是文明的伦理功能,是支撑德性社会的世俗基础,考察技术传统能够给知识、技术、世界、生存等概念带来富有意义的变化。(3)从技术创新的价值角度出发,夏保华指出,技术创新的性质是技术与社会的相互的创造性塑造。赵建军批判了自马尔库塞以来的技术理性概念,指出未来技术理性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发展理性。(4)其他的一些观点,李兆友教授的著作《技术创新论——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则是从哲学的视角研究技术创新的一种有益尝试的专著,提出了技术创新本质论、技术创新活动论、技术创新能力论等观点。谢友才、胡汉辉对技术产业标准进行了哲学解析,提出企业技术创新应当遵循其客观性和主体性,应当重视对路径锁定的突破,对标准重新组合。

上述文献从多个角度就哲学与技术创新关系开展研究,提出了一些十分有价值的理论成果和观点。但我们梳理这些文献后不难发现,大部分研究是截面的、横向的,对技术创新理论发展演进与同时代西方哲学嬗变关系进行纵向、演进的理论分析仍然是比较缺乏的。本文试图从西方哲学发展的主要脉络出发,来尝试探讨技术创新理论诞生以来的历史演变的哲学基础。

三、逻辑实证主义哲学背景下的技术创新理论的伟大起步——技术工具为主要特征

1920年代以来,逻辑实证主义逐步发展成影响最大的一种科学主义流派,以后在它的基础上又相继出现了逻辑实用主义、批判理性主义、历史主义学派等流派。逻辑实证主义的倡导者力图实现一切科学的大统一,把实证主义经验论传统与对科学理论的严格的逻辑分析结合起来,从而建立起“科学的哲学”。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哲学不应过问经验以外的问题,只有能被经验证实或证伪的命题,才是有意义的科学命题。从实质上看,逻辑实证主义强调经验分析,强调“科学的统一”,符合现代科学发展一体化的趋向。逻辑实证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直至1930至1940年代。如果我们把该时期的经济增长发展的方式、哲学发展的趋向和技术创新理论的基本特征比较起来看,就会发现这三者之间的密切关联。1950年代是战后经济恢复期,整个消费市场供不应求,因此技术是从科技发展开始,是一种技术导向的、线形的、自发的过程,市场只是被动地接受技术成果,表现为技术推动过程;在1960年代,随着经济发展,供求日渐平衡,营销成为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市场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技术创新成为一个市场拉动过程。无论是技术推动还是市场拉动,技术创新的线形特点体现得十分明显。无论技术推动还是市场拉动,技术创新的需求影响因素比较单纯,技术还没有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在这种背景下,社会生产方式的特殊需求以及科学主义哲学的合理性论证,该时期的创新理论中的物本主义特征就是合乎逻辑的了,于是技术创新理论在人类经济社会中诞生了:(1)熊彼特首先提出了技术创新概念。1920年代,熊彼特将创新分为:开发新的产品;采取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创造原材料的新供应源;实现企业的新组织。这种创新观十分明显是基于企业经营全过程解构后的提升和改进;(2)mes-thene认为技术是为了实践目的的知识组织;(3)kline和kash指出技术是人类创造的用它来完成而没有它就不能完成任务的系统;(4)void认为技术是为达到特殊目的显示于物理对象和组织形式中、基于知识应用的系统。上述理论都将技术创新作为典型工具论,明显地反映了当时西方主流哲学的影响。在大规模生产时期,效率成为首要目标——不仅合法,而且合乎理性和道德——科学主义哲学观已经论证了其合理性。在此种情形下,对于一项为了获得潜在的市场效率,实现新的生产要素组合,创造新的商业价值的技术创新,作为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得到认可。

在这个时期,技术创新注重技术知识、规律的运用,技术被看成是“人造物或知识系统”,技术的效用(使用价值)是独立于社会语境的中性物。尽管技术创新理论者也谈论技术的社会、政治及文化的影响与作用,但是他们认为在政治或社会价值被附加于某项技术之前,技术始终是中性的,是由人类理性追求的不受时空和环境制约的知识。创新者和企业家单纯地从提高生产效率出发,都属于线形模式,是内在逻辑实证主义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典型反映。这类技术观受到了包括技术实体论在内的其他观点的批判。这个时期技术创新理论片面地把技术所具有的多种属性归约为单一的、中性的和目的性的工具,无视技术质的复杂性、社会性,无疑是片面的。同时,虽然技术实体论和技术的社会批判论等对其批判和反思,认为技术是在其中人与非生物发生各种各样关系的生活形式,是在人类一切活动领域理性达到并且(在特定发展阶段)具有绝对效率的所有方法,对技术创新理论发展有着建设性的作用,但是,把技术看成某种人类无法控制的力量,则是严重忽视了技术的工具属性,这也是十分错误的。

四、结构主义哲学背景下的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高峰——系统综合为主要特征

196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结构主义哲学。结构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存在于一定的系统之中,系统各要素之间关系的总和就是结构,结构是按一定组合规则构成的整体,可以自我调节,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结构中各个部分可按一定的规则转换。无所谓进化发展。结构主义哲学的主要特点:(1)整体性才能说明各个构成部分的本性及其真正的意义;(2)强调深层结构,认为只有把握了深层结构,才能把握现象后面的本质;(3)强调结构的客观性,认为一切社会和文化现象的性质和意义都是由结构“命定”的,强调结构是具有自调性的有机整体。与此同时,世界三次科技革命出现了,自然科学经历了由原子主义研究方法向系统一结构方法的转变,采用客观主义立场和系统一结构方法,将研究对象模型化、程序化、数学化,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拓扑学等模式使知识形式化。结构主义与技术创新开始较长时期的互动。这一阶段技术创新理论与哲学之间的联系主要有:

到了19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出现,通货膨胀和需求饱和给企业造成变革的压力,技术创新逐渐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条件。线形模式已显得过分简单,无法描述实际生活中成功的科技创新活动。实践表明,科技和市场的结合是技术创新成功的保证,这种结合需要同时强调技术推力和市场拉力的配合,被称为耦合模式。自此以后,耦合模式的技术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其后,随着技术创新规模和范围的逐渐扩大,人们对技术的研究也进一步深入,耦合模式为集成模式所替代。技术创新过程不再是一个从技术、到产品、到市场的循序过程,而是一个战略集成的并行过程。即研究开发、产品研制、成品制造和市场销售不只是一个逻辑上的先后序列,在实际上则要求这些环节相互反馈、综合集成。最后,这一模式进一步发展为第五代的集成和网络模式。这三种模式都具有典型的非线性的特征。这一时期出现过一批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和用不同方法阐述技术创新理论的学派,将这些技术创新看作为一个系统,创新者需要从整体出发。研究技术与市场、企业、产业关系,通过对创新系统的把握,进行正确的定位、研发和市场推广,以便达到最佳的创新目的。这个阶段是技术创新理论发展的鼎盛时期。先后诞生了:(1)库恩的“科学范式”理论;(2)拉卡托斯的科学“硬核”和保护带理论;(3)曼斯菲尔德的技术模仿论;(4)门斯的技术创新论;(5)卡米恩和施瓦茨的市场结构论;(6)诺思的制度创新论以及国家创新系统等理论。虽然流派众多、观点纷呈,但上述理论大都从市场、产业、企业与技术的互动关系中探究技术创新,将系统论作为其哲学基石。以系统方法作为其分析框架,表现出显著的结构主义哲学方法的痕迹。

这个时期技术活动的社会性、系统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技术活动作为具有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的结构系统,对其各个要素的理解把握也应放在与其他要素的联系中。二是指技术活动的系统性是指技术活动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应将其放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对它加以理解和管理,从而实现技术的发明和革新以及有效的技术传播和应用,所以,所有现实的技术创新都具有民族性、地域性,都受当时、当地的自然资源、地理环境、人才状况以及文化等因素的直接影响。同时“sst”(技术社会形成理论)的研究也表明:技术“是社会的产物”。正是在环境的影响和选择下技术活动才得以开展,并进而发展。当然,技术对外部环境也有较强的反作用,技术的发展不仅会改变自然的面貌,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会对社会的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强烈的影响。鉴于上述深刻的技术社会内涵,技术创新的成功必须考虑社会系统各类因素,积极适应社会系统的内在、客观需求。

五、生态进化哲学背景下技术创新理论的现代观点——动态演化与价值理性为主要特征

进入1980年代后期以来,资本全球流动、知识经济重要性上升、消费者个性化已经展露其独特性,对传统经济形态的运行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这些新情况的出现,完全冲破了以往技术创新理论所确立的分析架构。技术创新活动亟需获得新的解释。布达佩斯俱乐部的创始人欧文·拉兹洛把21世纪黎明之际的变动不居的环境概括为“进化巨变趋势”,也即当前经济与社会之间相互依存度迅速提高,构成了今天纷繁复杂,涉及包括家庭、社团、企业、城镇、都市和国家,甚至还包括区域之间和洲际之间的跨越全球的复杂的、生态的和演化的系统。这种系统整体动态特征非常突出,而必须从全局的角度着眼,把全球的社会和生态系统看作一个整体,在不影响系统本质特征的前提下对系统进行必要的简化。描绘出系统整体进化的基本轮廓,以此探索全球社会和生态系统的演进过程。生态演化理论开始在经济社会各类研究领域大大扩充地盘。为此,在实践中科技创新人员必须掌握进化论方面的知识,把握今日技术、社会和生态环境日益密切的联系,认清造就这些更大系统的趋势,把握技术发展潮流,这是在当今有高度复杂的技术生态群体中开展技术创新工作的关键。

首先,技术动态演进特征更加显现出来。目前,技术生态理论、绿色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演化理论的提出也都从不同角度反映技术创新理论的生态进化的哲学特征。这些理论从空间、时间演进中的不确定、复杂的整体动态发展中来把握一个国家、地区技术创新的变动趋势。从演进角度探讨其不同时期的不同技术发展特征和战略,成为当代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新视角。在目前建设创新型国家或地区尤其需要这种视角。技术创新演化思想是以探索技术系统深层次的、长期的进化和发展为目标,从整体水平出发描述技术系统进化发展的总体特征,它舍去了局部,而将能够代表技术系统整体的特征保留了下来。技术创新演化观念给出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结构主义整体和全局的视角,它是在动态的发展进程中看待技术系统演变的新思路,提供了一条认识普遍存在于周围世界的、发生在系统内部、驱动事物变革原动力的基本线索。技术创新演化强调了惯例、创新和环境选择在技术对国家或地区创新成败兴衰中的影响。

其次,技术生态系统特征得到重视。当代环境资源问题促进了生态与绿色技术的诞生。技术创新作为技术与社会融合发展的产物,不能脱离社会环境来讨论技术创新的形成和发展问题,只有在一定社会自然环境系统中技术才有内在价值和理性。夏保华提出技术创新是一种在人与自然、人与人、自然与自然之间展开的由新技术构思到新技术物品生产的创新性社会活动价值系统。其性质是技术与社会的相互的创造性塑造,其内容是创新性实践、认知和评价的统一,其价值是技术工具价值、人类社会价值和自然生态价值的统一。技术社会学家平齐和比克提出技术社会建构论,用技术创新多向模型替代线性模型。他们指出。对于一个人造物,通常有若干社会群体与之相关,每一社会群体对该人造物提出各种问题。而每一个问题都可能有几种新概念,如“技术系统”、“创新者网络”、“创新共同体”、“技术经济网络”等等,旨在揭示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建构“新社会”的本质。

再次,技术价值理论探讨得到重视。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其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功能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上述功能的发挥也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诸多负面影响。这促使人们对科技发展特别是技术创新进行伦理学的思考。当前,专家学者对技术创新应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的认识开始重视。因此,陆续提出应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技术创新的价值原则,将“绿色”、“循环”、“再生”等理念体现于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国外对技术的理性价值研究起步较早。马克斯·韦伯把理性区分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马尔库塞最早确立了技术理性概念,并把它等同于韦伯的工具理性。随后哈贝马斯、海德格尔、芒福德等西方人文主义学者,以及贝尔、格里芬、怀特海、福柯、费雷等后现代主义者,还有拉普、费恩伯格、新卢德主义等现代技术批判主义者,也都遵循着这个传统对技术理性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通过对技术理性化内在演化机制的分析,以及技术理性化所表现出的价值取向的揭示,赵建军口]把技术理性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工具理性、操作理性和价值理性,并分析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冲突的根源,指出未来技术理性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发展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