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学专业就业情况十篇农学专业就业情况十篇

农学专业就业情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6:48

农学专业就业情况篇1

旅游产业是一个复合型的产业,在统计年鉴的产业目录中以旅馆业、餐饮业、交通业等行业复合而成。过去旅游管理专业属于工商管理下设的二级学科,近年来才改革为管理学下设的一级学科,包含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三个二级学科。就学科设置来看,旅游管理的依托学科多种多样,主要的有依托管理学、地理学、历史学、语言学(外语)、林学等一级学科。在旅游市场人才供不应求的前景下,众所高校在没有考虑到学校自身特色及旅游市场实际情况的前提下便盲目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造成专业设置方向不明,使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下降,旅游专业毕业生的旅游行业就业率较低,还有较高的离职率等等。众多情况表明,各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水平较差,这种情况制约了今后旅游教育的发展。因此,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正确的专业认知是各旅游院校教育的当务之急。专业忠诚度与专业认知有很大的关联,其中与对专业的感兴趣程度和就业前景的态度之间关系较为明显,而对现有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关系不太明显。性别、人格类型与专业认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部分人格维度可作为判断大学生专业认知的有效变量,人格等因素对学生专业认知情况有着显著的影响。新生对于专业认知的情况普遍偏差,以及一些来自家庭、社会的一些负面影响使旅游管理专业新生的学习情绪低落。我国对于各院校对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进行专业认知情况的部分研究,综合文献研究得到的结果,影响旅有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知的因素包括对专业的理解、定义;行为特征;就业前景状况;性别;个人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多方面的因素。专业认知情况的好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知情况较差的学生很难进入学习的状态,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果,并导致了大量专业人才的流失。国外对学生认知的研究理论的基础,认为专业认知是自我认知、社会认知在专业上的结合。而国外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认知情况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国外关于此类的研究都是包含在professionalidentity的研究之中,与专业认同和职业认同混合在一起。学者Henning认为专业认同是个体对于实现社会中的专业在主观上的一种感受,是个体与该专业内心保持一致的程度。本文将以北京农学院为例,分析农林类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认知,从而发现问题,为专业未来的特色发展提供思路。

一、农林类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特色

就农林类院校的专业发展历程来看,旅游管理多依托林学和风景园林学科,由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演化而来。北京农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生态旅游方向)也是如此,园林系设置的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到2001年转变为生态旅游方向,2007年正式以旅游管理(生态旅游方向)招生。

(一)依托园林学科,突出生态特色

北京农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生态旅游方向)依托于园林二级学院设置,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与学校其他管理学专业相比,有明显的生态特色。观赏植物学、城市规划原理、户外游憩规划设计以及普通生态学等课程均是由园林专业的教师亲自讲授,计算机辅助设计、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课程在讲授中关注景观设计,并配备了大量的实习机会,实习的地点有城市公园、林场、农场等,因此北京农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同学能够掌握基本的区域、城市、景观规划技能,这一点对比国内其他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来说,都是绝无仅有的。这些课程虽源自于过去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的课程体系,但对于目前旅游产业发展实践来说,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过去旅游管理专业的同学毕业后进入公园相关部门工作,这些课程为他们的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储备。

(二)关注农村发展,聚焦都市农业

北京农学院的办学宗旨是服务于首都的经济建设,尤其关注郊区的农业和农村发展。而农学院下设的旅游管理专业自然享受到学校与北京郊区农村的合作便利。旅游规划课程实习地点延庆四海镇,正是农学院与当地合作创办的实习基地和产业转化基地。学生每年还有机会去参加农业会议会展。在各类专业课程讲授中,由于教师参与的科研项目多涉及农村,课程的内容和案例也绕不开农村问题。农学院的学科设置以农林为主,因此学生可以方便地与其他学农科的同学交流。由于农学类院校加上旅游与园林的符合专业背景,在北京郊区村官招考中,旅游管理专业的同学极具优势,近年来,已有十几名同学毕业后投身京郊农村的建设发展和乡村旅游发展之中,这些同学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表现又进一步提升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名气。

(三)紧扣首都建设,融合产业要素

在北京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形势下,要不要发展农业和农村,发展怎样的农业和农村是重要的选择。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的专业设置从第一产业的林学,延伸至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施工及环境艺术设计,直至依托于农业和农村的旅游规划设计。学科渊源相同,理念相似,因此,旅游管理所在的园林学院紧扣了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从现代都市农业的角度进行专业和课程设置,依托林业和园林学科的旅游管理既具有自身特色,也能够顺应区域和产业发展趋势,具有相当的合理性。

二、农林类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与问题

(一)课程体系的层次

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为专业基础课,是与专业相关的必修课程,这些课程提供了专业学习的基础知识,如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第二种为专业提高课程,在这种类型中,课程大体分为两个方向。其一为旅游企业管理,包括旅行社管理、饭店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景区经营与管理等涉及旅游六要素的课程,其二为旅游地规划设计方向,包含旅游地理学、旅游资源学、旅游规划、户外游憩规划设计等课程。第三类课程为实习实践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代表的课程有旅游专题讲座、旅游规划案例、旅游综合实习以及企业实习。

(二)依托学科与专业设置的矛盾

从课程设置上看,由理论到实践,由生态到管理,由基础到研究,层次鲜明、覆盖全面,在这种课程设置体系下,已经培养了一届毕业生,不少毕业生在毕业实习环节表现优秀,提前进入了工作岗位,毕业后留在了实习单位继续工作。但从深层次来看,目前的课程体系与专业门类以及就业去向还是有一定的错位。主要体现在:

1、作为管理学专业,经济管理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对比其他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依托的专业无论是地理学、工商管理还是林学,无一例外地开设了诸多经济管理学基础课,如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等经济管理基础课程。这些课程在管理类专业中具有通识教育的作用,不论依托的学科是什么,还应该夯实专业基础。

2、两大学科方向不明确,学生课业负担重。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没有划分方向,而是将选择权利交给学生手中,学生以自身兴趣出发,通过专业选修课的选择来确定课程。然而,根据多年来的经验,选修课逐渐变成了必修课,并没有哪个同学真正拥有了选择的权利。伴随着三年课程一年实习的教育改革,大二大三的同学几乎没有空闲时间去阅读和实践。面面俱到造成了门门不精,学生对课程之间的关联并没有深刻认识,有些非常重要的课程没有花精力,而另一些以补充知识为主的课程却占据了大量实习时间。

3、就业方向与课程的错位。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的同学就业的方向主要为旅行社和酒店。由于北京农学院没有旅游管理硕士点,考研一般要转向其他院校。规划设计单位的主要接受对象为研究生,这就造成了所学课程与就业方向不匹配的情况。

三、基于学生认知的调查研究与结论

(一)研究方法与问卷设计

针对专业特色与主要存在问题,问卷涉及除基础问题之外共计25题,共分专业了解、专业认同、专业发展3个部分。专业了解13题、专业认同6题、专业发展6题,采用5点计分法,1-5分别表示“完全不认同”至“完全认同”,分数越高表示专业认知度越高。通过对问卷中25题进行可靠性检验,可靠性系数为0.887,可靠性较高。本问卷以北京农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为主要人群目标,进行有目标的发放问卷,其中男生占37人,女生104人。大一新生40人,大二学生44人,大三学生35人,大四学生22人。2015年12月10-20日期间,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1份,有效回收率为94%。

(二)主要研究方法

问卷回收后,采用数据的录入、分类、统计均有SpSS20.0软件完成,并根据研究目的进行了描述分析,均值比较等统计处理。描述性统计:是通过对变量的描述统计所进行分析,从而掌握和了解样本数据的相关统计特征和总体分布的形态,进而可以深入地了解变量变化的统计规律。均值比较:均值比较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出样本与总体数据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因为在所有数值特征中,均值是反映总体一般水平的最重要特征,因此可以通过均值比较的方法来判断统计分析的质量。单因素方差:指对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是两个样本平均数比较的引伸,它是用来检验多个平均数之间的差异,从而确定因素对试验结果有无显著性影响的一种统计方法。

(三)主要结论

1、专业了解

本部分从对从专业的设置情况、发展方向、专业特色几个方面去调查学生对“专业是什么”的认知情况。所有问题总体得分在2.35-3.51之间,对专业的了解处于不太清楚也有所了解的水平。通过每个问题的均值情况,可以看出,对专业知识本身的了解度并不高,如培养目标、学习计划、行业热点等,得分都在3分以下,处于不太了解的区间。而对于就业方向、课程收获方面学生认知度得分稍高,体现了学生对于学习知识、实习就业等“现实问题”有更高的热情。对专业特色来讲,旅游管理专业的农林特色在课程反应上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均值3.01),而对特色的了解和对未来就业的帮助上得分不高,在3分以下,并且学生还认为在课程上应该有农林特色更好的体现。

针对每道题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其显示四个年级只有“在对农林特色对今后旅管专业的就业有很大帮助上”产生了明显性差异,其显著性小于0.05。而“总体对本专业的情况非常了解”以及在“我认为本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在农林特色上有很好的体现”上可以看到虽然其显著性大于0.05,但置信区间也达到了85%到90%。在“总体对本专业的了解情况上”的问题来看,主要的差异来自于大一新生,其分最低、大二,大三,大四的评分较好且差异不大,但也可以看出评分是随年级的增长而增长的。“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在农林特色上有很好的体现上”来看,大四学生得分最低,其次是大一新生,得分均在3分以下。而大二、大三学生得分情况较好在3分以上。在对“农林特色对今后旅管专业的就业有很大帮助”上看,结果显示大一、大二、大三年级之间的差异性并不明显、主要差异显示为大四的学生,其分较低。从专业了解度整体来看,虽然由表2中数据表示再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对该专业的了解程度有了一定提升的评分较高,但本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对专业了解的整体程度上还是普遍偏低的。对本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特色很了解的问题上四个年级的平均分都不高,可见多数同学对本专业的特色并不是很了解。而造成大四学生在对农林特色对今后旅管专业的就业有很大帮助上产生较大差异的原因这可能与大四学生在经历实习后发现认为本专业的农林特色对今后的职业发展并没有帮助的想法有关。

2、专业认同

本部分通过对专业的喜爱程度与是否愿意继续本专业的学习两方向进行了专业认同度的调查,总体看,对专业的喜爱以及对行业的信心得分尚可(在3分以上),但对未来本专业就业和发展得分较低(3分以下)。对各个问题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各个年级在对于喜欢本专业,毕业后会选择出国继续本专业的深造和继续本专业的考研上产生了较大差异。差异性主要都来自于大四学生。并且大四学生的评分最低,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大四学生在经过3年的学习并且参与过实习初步进入社会之后,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了新的规划,从而使他们的想法与没有经历过社会学生的想法产生了较大的差异性。有研究得出,学生对本专业实习的满意度是影响学生专业认同感甚至最终是否从事本专业就业的关键。因此可见学生对实习期间的满意度对专业认同度也有着重要影响。

3、专业发展

本部分通过对学生是否愿意继续本专业的学习对专业的发展进行了调查,根据表2,对课程、实践、专业信息兴趣都不大(得分小于3.5),只有在考取导游证等专业技术证书方面体现了较大的兴趣,说明学生对有就业帮助的立竿见影的事情还比较关注。对不同年级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专业发展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值为0.62,大于显著性概率p值0.05,表明不同年级学生在专业发展方面不存在显著区别。

四、农林类旅游管理专业的改革建议

(一)坚持课程建设,加强宣传教育

针对问卷反应的农林特色不了解以及与就业关系错位问题。

1、应完善旅游管理核心的课程体系。根据学生就业去向、调查情况和课程体系情况,应完善在经济学、财会管理、数学、世界旅游地理、中国旅游地理与文化等方面的课程建设。

2、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可得知,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尤其是大一新生对本专业的培养情况及目标其实了解不深,针对此问题我认为学校应加强对专业的详细介绍,尤其是在招生宣传上,应尽可能的全面介绍旅游管理专业的基本情况,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正确认知是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提高专业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必要条件。因此只有尽可能的帮助学生家长更加理性的选择专业,才能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情况,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另外也应扩大宣传范围,可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介突出北农旅游管理专业的农林特色的优势进行宣传,让学生对北农旅游管理专业有更深刻的认知。

3、针对各个年级的情况开展专业认知的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对于大一的新生来说,有研究表明,大学新生的专业思想问题具有相当的普遍性,端正学生的专业思想,不仅有利于大一新生尽快的融入新的环境,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专业认知。对于刚刚开始接触一个具体的专业的学生来说一切都是迷茫的、尤其是有些学生并不是在主观上选择的本专业,因此针对大一新生应加强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向等方面进行介绍,促使学生对专业产生正确的认知。而大二大三的学生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专业学习之后,有些同学找到了今后的前进方向,而有些同学开始产生了倦怠的心理,这个时候学校便应加强心理辅导,引领学生走向正确的方向。对于大四的学生,他们即将步入社会,对于未来的择业就业十分迷茫,学校应及时开展有关就业方向的介绍咨询。帮助学生做好适合自己的职业未来规划,树立正确择业观。

(二)加强实践实习,培养复合型人才

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可看出,约有70%的学生都提出了实践课程较少的问题。有研究提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方向不明确,会使学生的专业认知情况较差,专业认同感下降。Kusluvan通过一个多维的测量表来测量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待旅游工作的态度,结果发现多数学生都强烈的表示希望可以改善实践教学现状。而北京农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从12届毕业生开始,增加了4个月的实习阶段,但在实习单位选择上过于局限,很多同学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所选择。实习生的职位普遍较低,在较长实习期里实习岗位单一且绝大部分是高强度的体力工作。其中部分在酒店的实习生对酒店的工作评价不乐观,认为酒店工作不能发挥个人专长,缺乏挑战性且没有成就感。酒店提供培训机会较少,与实习生期望培训存在较大差距,上级给予赞赏和帮助也不如人意,尤其是薪资方面大大低于实习生的期望值。并多数同学表示今后不愿意在旅游行业。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参与实践来了解自己的能力与不足,并对自己的职业做出更好的规划。因此认为学校应调整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加强“技能型”的课程,更多地要强调学生的切身体验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加适当的实践课程,将专业知识与实践课程更好的相结合,并将本院校的农林特色更好的融入其中、形成独有的专业特色。

(三)开拓学生眼界,体现农林特色

问卷反映出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学生对于跟就业相关的就业信息、职业证书考取等问题十分关注,而就业中遇到挫折之后的大四学生对相关问题回答得分普遍偏低。这表明学生并非发自内心热爱行业,而是把大学专业学习当做走向职业生涯的一块“敲门砖”,在对专业态度、行业信息、旅游特点等领域没有主要学习的热情。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在非毕业生年级开展更多的思想和人生规划教育,端正学习态度,令学生树立更远景的人生目标。

农学专业就业情况篇2

一、广东高职院校农业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近年来,广东普通高校毕业生的总数逐步攀升,毕业生就业率同比有所提高[6]。《2011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白皮书》透露,2011年广东高校毕业的本专科应届毕业生达35.4万人,与2010年相比增加6.36%;本专科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4.93%,较2010年增加约1.67个百分点;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4.10%,专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95.60%。广东普通高校一级学科毕业生初次就业情况统计,详见表2。表中显示,2011年广东普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情况较为理想,其中,在本科毕业生中,农学类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最高,为95.37%。但在专科毕业生中,农学(农业)类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仅为93.93%,仅比哲学和法学等专业略高,可见广东专科层次农学(农业)类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并不理想。笔者通过对广东高职院校农业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主要表现如下五个方面:1.就业率情况与调查。2009-2012年公布的《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白皮书》资料有关统计显示,广东高职院校农业专业2009年有毕业生516人,初次就业率为92.25%;2010年有毕业生571人,初次就业率为91.24%;2011年有毕业生742人,初次就业率为93.76%[7]。2.就业去向与调查。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实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

《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白皮书》资料有关统计显示,广东高职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情况然发生变化,体现在省内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和比例有逐步下降的发展态势,到东部沿海大中城市以及返乡创业的比例则不断提高。详见表3。3.就业意向与调查。为更好地了解、掌握广东高职院校农业专业毕业生就业愿望的具体情况,笔者深入对广东2009年以来高职院校农业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意向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具体情况分别如表4、表5和表6所示。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出,广东高职院校农业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而在中、西部农村等边远地区就业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较少。从表5中我们可以看出,多数高职院校毕业生都选择在国家机关、企业及事业等单位解决就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求稳的基本心理及行为。从表6中我们可以看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首次就业薪酬大多处于1500—3000元之间。从总体上来看,广东高职院校农业专业毕业生在择业标准方面相对比较适中。4.就业满意度与调查。笔者共设计了五项调查选项,即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和很不满意。通过调查统计发现,广东高职院校农业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并不高(见表7)。5.就业途径与调查。通过跟踪调查2009—2011届广东高职院校农业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就业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校园招聘、亲朋介绍、网络报刊、自我推销以及自主创业等(见表8)。其中,校园招聘排在首位,其次为亲朋介绍、网络报刊、自我推销,而自主创业为最低。根据《2011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白皮书》资料显示,2011年,全省毕业生中,只有1253人选择自主创业,其中本科生559人,专科生694人。这表明,全省毕业生的创业率只有0.35%。通过统计调查资料表明,目前广东高职院校农业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途径依然还比较单一,学校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识,积累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创新教育不够,也没有很好地发挥推荐顶岗就业的主渠道作用。因此,怎样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创业人数和就业质量,拓展就业途径、发挥实习实训基地在就业方面的重要渠道的作用,是我们今后必须高度重视和值得思考的问题之一。综上统计显示,好的方面表现在广东高职院校在农业专业设置方面正在日趋改进和完善,部分非农业类高职院校已开始增设涉农业专业。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我们研究解决,比如怎样加强毕业生就业的心态、提高他们对就业指导的满意度、进一步拓展就业途径等,都有待我们深入研究及探讨。

二、广东高职院校农业专业学生就业存在问题

(一)竞争力不够强通过以上对广东高职院校农业专业毕业生现状调查可见,广东高职院校存在农业类专业数量偏少,甚至两所农业类出身的学院涉农业专业合在一起也才15个,而且,农业类专业近几年来招的学生数量也偏少,势必出现广东高职院校对农业类专业科研投入不足,整体教研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够强等现象。更何况广东高职院校农业专业本身起步比较晚,多为原来的农业干部培训机构调整或中等专业学校升格成立,社会知名度并不高,加之高职教育与普通高校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并不同,在社会上,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曾流行这样一种说法:实在不行上高职。因此,必然造成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在社会上处于弱势的地位,这就是广东高职院校农业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的根源性问题。

(二)就业率比较低社会发展的复杂多变,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国内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以及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在今后几年内仍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供求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10]。高职院校教育作为国家培养高学历、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而开设的教育类型之一,其往往注重专业技术和技能素养的培养。然而,由于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置与人才需求出现错位,加之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存在一定的偏差以及社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存在偏见等,不少毕业生没有到真正发挥动手能力优势的工作岗位上,就势必造成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对口率普遍较低。2011年,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为35.4万人,就业率94.93%。而高职类农学专业毕业生总数为865人,就业率93.76%,比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低1%,比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低1.84%,相对大量的毕业生就业来说,这种就业率是较低的。

(三)服务有待完善在走访调查中发现,近年来广东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首先,就业工作长效机制依然没有形成。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工作职责不够明确、协调联系不够顺畅等突出问题。其次,毕业生就业指导水平有待提高。就业指导于服务的水平还比较低,就业指导与服务仅局限于实习阶段,没有把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与就业指导的全员化、全程化要求差距还比较大。指导工作的视野还不够开阔,对毕业生的个性化指导不够,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还不强[11],特别是高职农业类专业就业指导理论几乎空白。再次,一些就业服务机构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管理职能和作用,而只能被动地接受上级就业服务部门的指令,并没有形成就业服务与管理的良性互动[12]。另外,就业服务的信息化程度不高。目前,就业服务信息仅停留在网上,没有完全形成网上人才市场体系。

(四)质量有待提高对于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其具有质和量两个方面。从量的方面来看,首先,考虑薪资因素。薪资越高,说明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其就业质量就越好。其次,考虑就业单位的性质及层次、规模及知名度等。一般而言,毕业生能在国家机关、事业(国企)单位实现就业,就表明其工作能力越强,就业质量越高[13]。从质的方面来看,主要有三个指标:一是岗位发展前景。岗位发展前景越好,就业质量就越高。二是专业对口率。专业对口率越高,说明毕业生在学校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及技能被用人单位的认可度越高,也说明学校的专业设置比较符合社会的需求,相对来说其就业质量就越高[14]。三是岗位适应度。适应度越高,表明综合能力越强,就业质量越高。通过对广东高职院校农业专业2009—2011届毕业生就业意向进行调查分析,在国家机关、事业(国企)单位等部门就业的毕业生比例逐步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在非公企业就业的毕业生比例正逐年增多。总体上看,广东高职院校农业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究其原因是,部分毕业生还没有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和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毕业生就业专业不对口,学非所用的现象大量存在;毕业生自我创业意识依然较为淡薄;社会用人单位片面追求人才高消费的现象难以杜绝等等[15]。

三、广东高职院校农业专业学生提高就业率对策

(一)增强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必须积极有效地引导农业专业学生转变指导就业的观点,认识自身所处的就业环境,认识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才是最好的职业;引导他们摆脱专业不对口的思想认识和束缚,不能简单地强调其专业技能及知识,还要不断增强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更需要增强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引导他们切实把用人单位的根本需求同自身的能力水平有机统一在一起,在选择就业岗位时应当理性及切合实际。同时,开展农业类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之间联合办学,有效整合和利用合作办学的资源、优势及潜力,深化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育,切实解决用人单位和学生就业的实际困难,努力实现高职院校农业专业教育“量身定做”、“订单培养”等目标与任务。

(二)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广东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思路,强调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和实力增强,在追求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中,实现实质性的发展,打造教育品牌[16]。作为培养实用型高职人才为主的高职农业类专业,就必须要立足广东实际,瞄准行业发展的变化,以就业服务为导向,以职业教育为主,努力打造专业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力,促进就业率提高。

(三)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采取多元化、多角度与多层次的有效途径,科学规划集职业教育、就业指导、就业推荐和就业服务等为一体的就业指导与服务网络,全面开展高职院校农业专业学生就业的指导及服务等工作,可以聘请专业就业服务机构、专家、成功人士、政府部门负责人或企业负责人等,为他们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同时,加强农业专业类高职院校与农、林、牧、渔等主管部门的横向交流合作,以弥补高职院校自身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整合各种就业资源,为毕业生搭建便捷、优质、高效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互利共赢,促进高职院校农业专业毕业生的就业。

农学专业就业情况篇3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机遇,高等院校纷纷增设新专业扩大招生规模,与此同时一些老牌专业迫于就业压力而出现萎缩。曾经作为农业院校与财经院校核心专业的农林经济管理(以下称农经)专业倍受冲击。为应对市场化的冲击,农业院校的农经系多数更名为“经济管理学院”或“经济贸易学院”等,实行“财经化”策略;财经院校农经系多数合并到“经济学院”或“国际贸易学院”等,实行“非农化”策略。这使得财经院校的农经专业又受到农业院校农经专业的挑战,加之本身在财经院校中的不利地位,其本科生培养规模越来越小,专业发展状况堪忧。身处地方财经院校的农经专业大学生,陷于专业目标定位与市场需求脱节、专业学历教育与个人发展定位冲突的多重矛盾当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专业认同感不强、淡化专业学习,以至于出现学习目标与个人发展定位“去农化”,严重背离了农经专业学科的初衷。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河南财经学院农经专业在校大学生为例,通过分析其专业认知及就业意向,来揭示地方财经院校农经专业办学困境在学生层面上的影响与现实反应,以期对该学科的发展提出一些认识与启示。

二 专业认知

本科教育中有两种专业指导模式,一为“宽”模式,即“厚基础、宽口径、淡化专业”;二为“专”模式,即“明确专业方向、注重专业技能”。调查显示,农经专业在校大学生对专业模式的认同与所在年级有一定的关系。大一、大二学生赞同“宽”模式的居多,分别为58.00%、51.72%,到大三时情况发生变化,认同“专”模式的学生占了主体,达到78.57%,而到大四后,虽大多学生仍认同“专”模式,但与大三时相比认同感有所下降。

不论选择哪种专业模式,大学都有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与专业选修课等,但因学生所学专业不同对各课程的重视程度会有所差异。调查显示:农经在校大学生对课程重要的认识由高到低总体依次为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公共课、专业选修课。从不同年级来看,大二学生对专业课重视程度最高,高达51.72%,大一与大三学生对专业课的重视程度虽不及大二学生,但也均高于其他课程,对于大四学生则相反,其仅有28.57%的认为专业课最重要,大多数学生转而对专业基础课与公共课更加重视。这一现象与上述对专业模式的认知如出一辙。可能原因有:其一,农经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与能力提高的预期较高,而财经院校农经专业“去农化”的课程设置使其专业趋同于一般性的经济管理专业,既失去了农业院校偏重技术型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结构,同时也未形成财经类院校偏重财经型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因而虽在大学期间对专业认知模式由“宽”逐步转变为“专”,但对专业课的重视度却在下降;其二,高年级学生准备参加考研与考公务员等的需求促使其对公共课与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再度重视。学生对不同课程的认知存在主观差异性。在此背景下,农经学生认为影响其课程学习的重要因素依次为课程内容、教师水平与专业设置。从不同年级来看,大二、大三学生认为课程内容是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最重要因素,而大一、大四学生则认为是教师水平。

从不同年级来看,农经专业学生对专业不满意随年级的升高呈现“n”型趋势,大一最低,不满意者为50.00%,大三时达到顶峰,不满意者高达86.67%,到大四时虽有所降低但仍有66.67%的学生不满意。总体看农经学生对其专业的满意偏低。

三 专业认知下的就业意向

1 就业观念、标准及其专业倾向性

当前,大学生就业有两种观念,即先就业后择业与先择业后就业。调查显示,农经专业76.84%的学生趋向于先就业后择业,尤其表现在对专业很满意的学生上,其该意向选择高达80.00%。可见,农经专业学生寄希望于先找一份工作适应社会,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后再选择心仪的职业。那么,农经专业学生的择业标准又是怎样的呢?调查表明,67.19%的学生把发展平台作为首选,而后依次为薪金工资、单位性质与专业对口。其中对专业很满意的学生中,40%的学生把专业对口作为自己重要的择业标准,远高于对专业次满意与不满意学生对此项标准的认可度,其分别仅为1.59%、4.84%。如果把考研作为本科生就业来看,考研学生是否报考本专业也可理解为其就业的专业倾向性。调查表明,预期考研的学生中45.00%的表示会尽量保持原专业。其中对专业满意的学生报考原专业的占到64.10%,即使对专业不满意的学生也占到35.00%。可见,虽然绝大多数农经学生不看好自己的专业前景,但仍有一部分对专业非常满意的学生坚持学农务农,对农经专业充满期待。这说明学生的专业认知对其确立就业观念、标准及理念有深远的影响。

2 就业的职业定位与选择意向

在校大学生的职业定位是基于其就业理念与择业标准而做出的预期选择。农经学生将其职业定位为管理型、自主创业型的较多,分别为40.20%、31.16%,而定位于技术应用型与教学科研型的较少,分别仅为20.60%、8.04%。从不同专业认知角度看,对专业非常满意的学生66.67%的倾向于将职业定位为管理型,而仅有16.67%的学生倾向于自主创业;对专业次满意或不满意者虽然也将管理型作为其首选,但较对专业非常满意者所占份额减少,分别减少了25.18%、28.50%,而对自主创业型的职业定位则有较高倾向,比专业非常满意者分别提高了17.20%、13.86%。另外,专业不满意者对技术应用性的职业定位选择倾向高于专业满意者,这可能缘于其将专业知识的学习时间转嫁到一些自身较感兴趣的技能型非专业的学习上,这一点在与农经专业学生的访谈中得到证实。

职业定位决定职业领域的选择。调查表明,农经学生对职业领域的选择与其专业满意度的关联性较小,总体表现为选择进企事业单位的占主体,达到74.00%(其中事业单位占到40.00%),而后才是选做一名创业者和自由职业者。由此表明,农经学生职业选择的预期目标还是比较高的,且追求工作稳定的思想仍较重。如在考公务员涉农专业较少的情况下还有24.00%的农经学生选择通过这一途径进入事业单位就是一个例证。

上述的分析表明,大多数农经学生能够根据愿景目标与现实状况进行合理对接,做出自己较为可行的预期职业定位与选择。但在当前就业形势趋紧的状况下,农经学生想通过攻读硕士研究生来更好实现自己理想的不占少数,达到50.26%。其中,考研率与专业满意度呈现反向相关,专业非常满意与次满意者的考研率分别比平均水平低10.26%、5.10%,而专业不满意者则高出平均水平2.97%。这表明对专业不满意的学生更期望获得学历优势,增加自己的就业筹码,最终觅得如愿以偿的工作。

3 就业意向的影响因素

在校大学生的就业意向是其在权衡各方面影响因素的条件下所做出的预期选择。调查显示,学生认为影响就业的最重要因素依次为:个人能力、个人素养、学校品牌、专业名称、专

业知识、城乡前景差异。其中主观因素的影响程度达到77.21%,远高于客观因素。从不同专业满意度来看,对专业很满意的学生中除20.00%的认为农经专业名称对其就业具有客观性影响外,最主要决定自己就业前景的还是个人综合素质等主观因素;而对专业次满意和不满意者虽然也认为影响其就业最重要的是主观因素,但对客观因素的认知较专业满意者有偏差,即认为学校品牌的重要性超过专业名称,甚至认为就业地区位差异对其就业也有一定的影响。

对比专业满意与不满意两类学生,前者不仅在在校学习表现上有较高的专业认同感,而且在就业定位上也有较强的专业“归宿”意识,其认为专业知识对其就业影响程度高于后者14.44%。但总体看,农经专业学生普遍认为涉农专业不利于其找到较好的就业门路,对专业前景不太乐观。

四 结论性评述

农经学生普遍认同突出专业特色办学模式,且高年级学生认可的比例高于低年级。在对专业模式认可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农经学生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由高到低依次为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公共课、专业选修课,其中将专业课作为最重要的课程者居多,尤其表现在大二学生上。在课程学习中,大二、大三学生认为课程内容是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最重要因素,而大一、大四学生则认为是教师水平。可见,在所学专业既定的条件下,专业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并非最为关键,而专业课程结构与内容的统筹安排、精心设计与教师水平越来越成为农经学生专业学习、专业塑造的核心与关键。

农经学生总体上对专业认同感偏低的现实导致其在就业观念上多数倾向于先就业再择业,尤其表现在对专业非常满意者上。同时多数学生将发展平台作为择业标准的首选,最后才考虑专业对口,但对专业非常满意的学生中将专业对口作为自己重要择业标准的比例远高于对专业次满意与不满意者。在择业标准的引导下,农经学生预期的职业定位集中在管理型与自主创业型上,且多数倾向于进入企事业单位工作,并期望通过考研来更好实现自己的目标,尤其表现在对专业不满意的学生上。为此,应结合专业特色建设、专业思想教育、专业实践训练、专业能力提高等多方面多环节的工作,强化专业认知与专业塑造,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农经学生的就业预期,最终缓解财经院校农经专业办学困境。

参考文献

[1]马晓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农业教育研究,2009(1):40

[2]柯水发,王战男,李红勋,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4级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中国林业教育,2009(5):42

[3]李翠霞,朱请,卢达,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56

农学专业就业情况篇4

关键词: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社会认同度;招生分数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1-0160-03

一、研究缘起

为鼓励高中毕业生学农爱农,加快农业生产经营人才的培养,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年8月10日,浙江省在国内率先出台政策规定,从2006年秋季入学开始,就读省内本科院校农学类专业和高职(高专)农业种养技术专业的本省户籍学生免交学费(以下简称“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在赢得良好的社会反映的同时,亦有考生和家长产生困惑:免学费是否意味着这些专业较差?有研究指出农科专业学生专业思想相对不稳定,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较低。我国大学毕业生通向农村的渠道不畅,普遍存在着“下不去,用不上,稳不住”的问题,形成了农村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和大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强烈反差[1]。那么,社会大众对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总体认可度究竟如何?免学费政策能否为农科专业带来发展良机?相关政策目标能否实现?要回应诸如此类问题,有必要对现行的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进行分析评估。为此,我们从设有免学费农科专业的浙江省10所高等院校10年间(2002-2011)的招生分数入手,探析该政策的社会认同度及发展趋势。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高考填报志愿对于中国普通家庭来说是一件大事,其过程是一个综合高考分数、兴趣爱好、院校实力、就业前景、家庭经济等多种因素的理性决策过程,也是社会大众对高等院校与招生专业的一次集体“投票”。因此,招生分数能较真实地反映社会大众对高等院校及招生专业的认同度与选择偏好。本研究通过选取浙江省内具有代表性的10所相关高等院校,比较分析其10年来同批次免学费农科专业与其他缴费专业在省内理科招生分数变化情况,以此观测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在考生及其家长等社会大众心目中的认同度与发展趋势。

(二)研究对象

据统计,浙江省免学费农科专业共有36个,其中本科14个,专科22个;共涉及17所高等院校。2006年秋学期以来,6年间受惠学生总数达13000余人,政府财政补贴学费1.8亿余元。

在研究中,为了确保统计数据的连续性与代表性,本研究选择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海洋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丽水职业技术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等10所具有代表性高等院校为研究样本。在纵向比较上,以其10年间(2002-2011)在浙江招收理科生的比较优势值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上述10所高等院校当年同批次其他缴费理科专业作为横向比较。主要理由有。

一是比较优势值选取:高等院校所招收学生的录取平均分是其当年生源质量的直接反映,可视为社会大众对高等院校及相关招生专业的一种评价,同时也是政府部门考核高等院校办学成效的指标之一。例如,近年来,浙江省普通高校本科教学业绩考核工作指标体系中即包含高等院校高考录取平均分等指标(二级指标),与毕业生就业率指标一起归入到社会评价指标之下。但在纵向比较中,由于每年高考试题难度、划线情况等各不一样,单纯的录取平均分在纵向比较中缺少说服力,故本研究选取调研院校农科专业与同批次其他理科缴费专业省内录取平均分的差值(本文定义为比较优势值)作为统计与分析对象。

二是时间段选取:本研究时间跨度10年(2002-2011年),以2006年8月浙江省正式出台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为分界点,分前后两个5年进行对比,具有较强的可比较性。

三是比较高等院校与专业选取:一是截至2011年12月,所选取样本高等院校的农科专业基本上已连续招生10年或10年以上,仅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相关专业招生时间为5年(该校创建于2006年),时间延续性较好。二是所选取的10所样本高等院校涵盖了三种层次类型,其中重点本科院校1所、普通本科院校2所、高职(高专)院校7所,较有典型性,有利于从整体上消除因办学层次类型不同所带来的影响。三是统计对象为样本高等院校免学费政策涵盖的农科专业,因每所高等院校农科专业每年录取分数情况不仅受高等院校办学实力、招生政策等方面的影响,也受高考扩招、地理位置、社会观念等社会因素(无关变量)的影响,故同时选取10所样本高等院校其他同批次的理科缴费专业进行横向趋势比较,以进一步消除无关因素的影响。四是除少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免学费农科专业在高考招生时实行文理兼招外,免学费农科专业招生多以理科生为主,故以理科分数作为比较基础,增强说服力。

(三)数据处理

招生分数的统计数据来源于浙江省教育考试院2003-2012年间每年正式出版的《高考志愿填报参考资料》,在录入员录入相关数据后,由校对员进行检查核对,确保基础数据准确性。在研究数据处理中,分差=专业录取平均分-省批次线,比较优势值=免学费农科专业分差-其他理科专业分差(或免学费农科专业录取平均分-其他理科专业录取平均分)。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2011年浙江农林大学免学费农科专业在浙江的录取分差为:472.1-382=90.1,而其他理科专业在浙江的录取分差为:482.2-382=100.2,则免学费农科专业与其他理科专业的比较优势值为:90.1-100.2=10.1(或482.2-472.1=10.1),如表1统计数据所示。依次计算出10年间免学费农科专业的比较优势值后,再运用excel软件画图工具导出数据折线图(如图1所示)。

浙江省从2009年开始实行新课改高考改革,实行分类测试,一类(第一批)考试科目满分值为810分,二类(第二批)考试科目满分值为750分,三类(第三批)考试科目满分值为550分,故在数据处理时,均将2009年及之后的比较优势值以750分为基准进行了折算。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0所样本高等院校农科专业在2002-2011年间比较优势值变化情况如图2-图5所示。

(一)比较优势值的波动幅度

总体而言,10所高等院校免学费农科专业10年间的比较优势值波动显著,表现出招生分数大小年的特征。例如,浙江海洋学院农科专业与其他理科专业的比较优势值在2003年时为-1,在2004时则吸引了较多考生报考,导致其比较优势值攀升至16.9,这又使2005年的部分考生在报考时望而却步,从而使比较优势值下降至-4.9,而这又促使2006年填报者增多,比较优势值回升至1.9;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也存在类似情形。这就反映出在报考决策时,考生和家长普遍地将往年招生分数作为择校选专业的重要参考,但个体理性选择往往导致一种集体无理性,促使农科专业比较优势值出现循环往复的大小年现象。

10年间农科专业比较优势值波动幅度(波动幅度=|最高优势值-最低优势值|)统计数据显示,在波动幅度较大的5所院校中,高职(高专)院校3所,普通本科院校1所,重点本科院校1所(如图5所示)。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院校办学层次越高,则其获得考生与社会公众的稳定性支持越多,而高考分数不具有竞争优势的考生群体在填报高职高专院校及专业时随意性相对较大。

(二)比较优势值的波动趋势

录取平均分是招生专业生源质量的直接反映,较长时间内的比较优势值变化情况则能在反映招生专业生源质量及社会认同度的变化趋势。

从比较优势值的波动趋势来看,2002-2007年5年间,10所高等院校农科专业的比较优势值的平均值呈上升态势,2007年达到峰值;同时,以2007年为界点,其比较优势值的平均值却呈下降趋势(如图4所示)。这就说明,在浙江省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的推出之初的2006年和2007年,在政府、高校、媒体的多方宣传与动员下,许多考生和家长对该政策充满了期待与报考热情,直接吸引了较多考生填报相关专业。但随着时间推移,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吸引力却趋于弱化。这就警醒我们,在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推出之后,必须持续探索并推出新措施,如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定向招生、提供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等,并加强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宣传,强化社会大众对农科专业的关注度,从而整体提高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社会效益,实现政策目的。

四、思考与建议

上述分析说明,在吸引、激励更多优秀考生报考方面,单一的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的作用相对有限。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可以认为,浙江省现行的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的保健作用大于激励作用。在我们进行的一项免学费农科专业新生问卷调查中,1/3以上被调查者认为,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相对冷门艰苦的农科专业免学费是理所应当的一种扶持,亦应证了这一观点。

基于以上数据分析与有关调查结果,我们对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实施主要有以下几点思考与建议。

1.政府部门应持续推出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加强惠农政策宣传力度

在政府主导的新农村建设等战略性政策场域中,免学费是政府进行三农人才开发与储备的重要手段,而三农问题的艰巨性与复杂性,客观上要求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等联手持续推出配套“惠农”措施,如实施农业类专业面向农村定向招生、订单式人才培养、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等,更大限度地获取和强化社会大众对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的认同,并通过多方位宣传来吸引更多的优秀考生报考。

2.青年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应从长远着眼,结合自身兴趣择校选专业

近年来,我国高考录取率持续攀升,2011年全国高考录取率达72%,浙江省高达85.3%,这意味着考生择校择专业空间较之前更大。但考生和家长在报考时,不能让短期的经济动机占了主导地位,也要避免陷入“免学费就是意味专业很差”的疑虑漩涡,而应结合个人兴趣、社会需求与就业前景等做出合理选择。而在三农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农林产业发展愿景良好,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相关从业人员所获回报与社会地位也将更高。

3.高等院校要重视把握考生求学心理,增强对社会需求的回应性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社会大众不仅要求“有书读”,而且要“读好书”,这就要求高等院校要深入研究考生求学心理,分析社会人才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挖掘和整合师资、设施、信息等资源,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毕业生,以扎实的育人成效来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报考农科专业,实现高等院校农科类专业建设与农林行业发展的双赢。

浙江省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的推出至今已有6年,已有三届毕业生已经走上工作岗位,但这项惠农惠民政策在政府政策目标、高校人才培养、学生个体诉求、社会实际需求等方面尚存脱节之处,应通过完善制度设计,整合社会资源,畅通运行机制等来提高该政策实施绩效。

农学专业就业情况篇5

关键词:农业;学习倦怠:涉农专业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3-0221-02

高层次、专业化的涉农专业大学生是发展我国现代化农业所必需的高层次人力资源。然而,以培养涉农专业人才为主的农业院校在培养涉农专业大学生时却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涉农专业人才成为农业院校关注的焦点。

一、当前涉农专业大学生学业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的学业倦怠是大学生沮丧、疲乏、焦虑、迷茫、无力等消极学习心理的表现,反映了大学生对待学习的负面态度,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择业、创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厌学情绪、逃课、考试作弊、缺乏对专业的认识以及没有明确的就业观等方面。根据调研发现,在农业院校中40%的涉农专业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下降明显,存在学业倦怠现象,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厌学情绪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是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主要表现为缺乏学习动力,无法从学习中找到其内在需求。一些大学生的目的仅仅是获得学历,缺乏对时代和国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缺乏更高层次的觉悟,因而没有激发出强大的学习动机,产生了厌学情绪。同时,大学生对自我信心不足,学习成绩不理想导致自暴自弃。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有83.2%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前途渺茫,缺乏自信;有53.2%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精力不济。这可能是导致厌学情绪产生的重要原因。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队伍应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帮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消除这些负面情绪影响。

(二)逃课和作弊现象

大学生逃课存在明显的主动性,具体表现为对某些课程的逃避和对上课本身的厌恶。一般情况下存在“身逃”和“心逃”两种表现,即有一部分学生对课堂采取逃避的办法,不经过履行相应的手续置身课堂之外。而大多数学生存在出工不出力的“心逃”F象,即使身在课堂但是却不关注课堂的内容,选择做其他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比如睡觉、玩手机等。逃课现象的存在往往会导致对课堂教授内容无法掌握,对专业知识不能够理解,因此在考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考试作弊的现象,以此来避免不及格。这不仅仅是自身诚信的问题,对其他同学来说更是一种不公平的竞争。调查结果显示,存在逃课、上课迟到早退以及上课睡觉等不良现象的同学占29.2%,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考试作弊等现象的产生。

二、涉农专业大学生学业倦怠现象的成因

(一)学习涉农专业的动力不足

涉农专业的工作在大部分时间里可能更多的是面对农村和农民,工作条件和工作待遇与其他专业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受父母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并没有做好将来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打算,仅仅把专业学习当作一个“跳板”,导致所学专业与就业的匹配率低,造成就业压力。在调查问卷中,对于“你是否认为努力学习就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的调查结果显示,有20.4%的同学几乎不认为或不认为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对于“推动你学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8.2%的同学认为学习涉农专业,是为了实现家庭的愿望,回报父母。该选项在“献身科学,回报社会”“对学习或学科内容感兴趣,实现自我”“实现家庭的愿望,回报父母”和“谋求好工作”四个选项中占最大的比例。由于这些思想的存在导致大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学习涉农专业的动力不足,产生学业倦怠现象。

(二)就业观念存在误区

涉农专业学生有很大比例来自农村家庭,绝大部分家长存在着“供孩子上大学就是为了跳出农村这个圈子”的思想,所以影响到学生不愿意从事农业相关的岗位。而对于一些女生而言,由于受到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造成女大学生在择业时期望值过高。加上相关涉农专业,许多时候需要进行田间工作,对于女生来说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同时,由于没有良好的学习规划,在择业过程中对专业相关的工作认识不足,不能够理性地选择合适的工作。在调查结果中,仅有12.1%的同学能够制订学习规划并严格执行。

(三)对农业的认识不足,专业认同感较低

农业生产劳动强度大、农业生产效率低、农村环境“差”,是很多学生对农村和农业的普遍认识。他们认为在就业保障、收入水平、工作环境等方面与城市工作相比差异明显。农业类高校毕业生通常工作在农业生产的一线,但是受专业学习年限和实践经历的影响,很少有毕业生能在最初的几年内在农业生产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很少有毕业生能够扎根基层坚持下来。

三、改善涉农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现象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涉农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学校应该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在大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正确的人生方向。教育工作者自身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育方法,把学农、爱农、服务农民的意识和兴趣贯穿始终,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的学农、爱农、服务农民意识。调查显示,有31.1%的同学不能合理利用课余时间。他们把课余时间大部分用在上网聊天、打游戏、打扑克、看电视上。这就要求教育者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合理地进行时间分配,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考核模式

农业类高校应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利用轻松愉快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可以请相关专家教授结合自身经验,与同学分享科研心得,帮助学生提高对本专业的认识,提高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对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进行改革,将课堂搬进实验室、搬到田间,让同学们亲自参与到实验或者农业劳动中,感受其中的快乐和魅力。同时,改进传统的考核模式,不再将单一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科学探索,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调查结果中,有69.5%的同学表示对所学专业很满意或基本满意。这些调查数据应当引起教育者重新思考并改进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构建农科院校学业规划教育体系

农业院校更应该关注涉农专业大学生的学业规划,要单独立项研究,配备专业的学业规划师资队伍。这个师资团队应由辅导员、系主任、专业带头人、教学管理人员组成,根据学生的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做相应的指导。要根据涉农专业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发展目标等,制定“差异化”的规划方案。要深入把握涉农专业大学生成长规律、社会大环境、传统观念等影响因素,帮助他们科学合理地制定共性突出、个性鲜明、实用性强的学业规划方案,当好涉农专业大学生高质量发展的引路人。

首先,要坚持分类指导,分类规划的原则。学校在帮助涉农专业大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分析自我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认清专业的发展前景,把个人发展方向和涉农专业的发展结合起来,确立合适的学业发展目标,最终帮助涉农专业大学生制定“差异化”的学业规划方案。

其次,要通过学业规划教师个别谈心摸底、小组讨论分析等方法,做好“一对一”的跟踪指导,特别是根据不同的学业阶段,及时帮助涉农专业大学生根据实际发展情况调整学业规划发展路径。

再次,充分发挥辅导员和导师的作用。辅导员和导师更熟悉每一个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具体情况,了解他们的现实表现、家庭情况、人际关系等,可以精确地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学业规划,特别是在对个性发展需求强烈的、学习成绩较差的、单亲家庭和心理题学生等群体的个别辅导上,更容易引导大学生在“差异化”规划中实现全面发展。

(四)完善涉农专业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首先,农业院校应该更加关注涉农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服务体系,引导涉农专业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摒弃旧的择业观,使其充分认识到在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人才的优势,正确处理好困难和机遇的关系。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创造就业机会。对有创业想法的学生给予鼓励和支持,为其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搭建有益的创业平台。再次,加强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广泛建立与用人单位的合作,让更多的大学生有机会到企业参观和学习,实现从高校到企业的完美衔接。

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必将面临新的挑战,农业类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担负着更重要的任务。农业科技的改革和农业产业化的良性发展需要高校培育更多的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优秀专业人才,这需要农业类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发展教育体系,改善固有的教育模式,强化教学实践,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从大学生的角度来说,应当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扎实地学好专业知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升自己的创新和创业能力,同时还要重新思考对农业的认识,真正做到学农、务农、爱农。

参考文献:

[1]成晓乐.大学生厌学情绪和行为原因分析以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教学,2013(5):185-187.

[2]高霞光,张俊.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5):164-165.

[3]桑运川,刘璎.高等农业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1):6913-6914.

[4]张宝义,赵琪.高校大学生逃课现象的透视[J].社会工作:学术版,2006(4):55-57.

[5]朱永英,陈昌平,史宪莹.高校大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学理论,2015(26):160-161.

农学专业就业情况篇6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实施工作存在的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4)10-0292-02

一、江城县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

江城县地处云南省南部,普洱市东部,与老挝、越南接壤,素有“一眼望三国”的美称,国境线长达183公里。全县共五乡两镇,下设48个村委会,499个自然村,土地总面积3544038平方公里。总人口12.2万人,农业人口9.8万人,农村劳动力6.22万人,新增,其中从事农业生产4.8万人,年龄40―60岁;从事农产品加工0.8万人,年龄30―40岁;从事农资和农产品经营0.2万人,年龄30―35岁;常年外出务工1.3万人,年龄18―30岁。

从2008年至今农民文化程度情况:小学及以下的5653人,初中6465人,高中及以上1022人。外出渠道:自发的4083,有组织转移的5234,其他3823人。外出时间:1个月―3个月5606人,3个月―6个月4183人,6个月以上3351人。乡内7464,县内乡外4334人,省内县外669人,省外,472人,国外,201人。外出从业人员从事行业:第一产业4365人,第二产业5010人,第三产业3765人。外出从业人员的培训情况: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8713,其中:参加阳光工程培训6633人,其他技能培训的2080人,持有职业技术资格证书的3256人。老务经济总收入(年)7345万元,月收入500元以下2448人,500―1000元9897人,1001―2000元795人。

二、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施工作

为进一步规范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管理,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大城镇居民的意见》,按照农业部办公厅财政厅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的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以下实施主要要求。

1.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目标、明确职责分工

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计划,明确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细化政策措施,把培训任务落到实处。阳光办要主动了解种植、农机、畜牧、兽医、等行业发展人才需求和农民的意愿要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工作。要建立职责明确、分级负责的阳光工程管理机制,逐级落实责任。

2.认定培训机构

阳光办要根据《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机构的认定办法》的要求根据不同类别的培训任务,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确定,其认定条件如下;

2.1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办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除外,限定一般民营培训机构)。

2.2自愿在农业主管部门指导下承担培训任务。

2.3具备必要的教学实训条件和专业教师,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创业培训要具备必要的食宿条件;农业专项技术培训层次不必要求具备食宿条件。

2.4具备较强的组织招生能力和培训经验。

2.5近五年无不良记录。

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近几年确定以下几个培训学校;普洱现代科技培训学校、江城县职业高级中学职能技术培训站、江城县农机技术学校、农业环境检测站、植物保护监理站。

3.确定培训对象

年龄在16―65周岁,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身体健康,凭本人身份证就可以参加阳光工程的培训,可以获得阳光工程项目的资助。阳光工程重点培训农业生产、加工、经营和服务业从业人员,如种养大户、农机手、植保员、动物防疫员、乡村兽医、沼气工、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人员、经纪人等。

4.培训实施

(1)做好宣传招生工作,各培训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丰富宣传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通过张贴挂图、发放宣传资料、拍摄专题片等多种形式,并根据当地的产业需求进行招生宣传工作。培训中要采取到乡镇、村寨集中办班,到学校、企业统一培训。(2)明确工作环节,各培训机构要根据县阳光办下达的培训任务,尽快编制教学计划,开展培训和实训工作。要严格按照农业部或省农业厅的分类培训规范,抓好每一个教学环节,确保学时数、教学内容落到实处。培训机构要根据培训内容,选择或编写体例规范、内容系统、表述通俗、适宜农民的培训教材,切实保证培训质量。(3)加强学员管理,各培训班次要指定一名教师担任班主任,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要通过学员选举的方式,选举班长或小组组长,加强学员之间的互相交流和自我管理,保证整个培训工作顺畅有序。

5.强化项目监管

根据阳光工程的管理要求,江城县阳光办要按照以下要求,建立四项制度,并严格开展阳光工程监管。

(1)公式制度:应采取多种方式,向农民公布阳光工程培训机构的名称、培训任务、培训专业、培训时间、补贴标准等内容。并公布举报电话(3724519,3722594)接受社会监督。(2)“三堂课制度”:各项目县和培训基地建立“三堂课”制度,上好开班地一堂课,中间抽查一堂课,参加结班考试课。(3)信息报送制度:全国农业部门对阳光工程项目监管系统进行了调整升级,江城县阳光办和各培训基地要指定专人管理和使用该系统,及时录入、审核和上报培训信信息。各培训机构要在每个培训班结束后10天内将该班培训学员相关信息录入到项目监管系统,并报当地阳光办。每个培训学校要报送一份典型材料,主要是是指做得好,有价值,要体现当地特色的材料和每个月报送一份学员简迅到县阳光办。(4)台账登记制度:各培训学校应建立规范统一、信息完整、内容真实的《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台账》。培训台账必须严格按附件要求认真填写。在每次培训结束后由培训教师和培训学员分别签名,报县阳光办审核。(5)检查验收制度:县阳光办与财政部门在每期培训班开班时,派人到班讲解阳光工程政策,核实学员情况,听取学员建议,公布联系电话,发动学员对培训情况进行监督。培训中期县阳光办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以电话、座谈、现场抽查等形式进行抽查,以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培训结束后,要按照培训规范逐班次对培训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验收合格的,出具验收合格证明;对未按培训规范开展培训的要出具整改通知,督促培训机构进行整改补训;对检查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要及时予以整改,对相关责任人和培训学校给予警告。

6.是加强项目资金管理

在资金的使用过程要按照《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来完成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专项资金是为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在财政预算中安排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招生宣传费、场地租用费、教师学员食宿费、教师授课补助、教师下乡交通费、实训耗材、技能鉴定费、学员党案资料费、输出就业费。补助资金不得用于培训单位的基本建设、改善培训条件和技能资格鉴定开支以及有关管理部门的项目工作经费,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挤占、挪用、和截留。资金具体补助标准要按照省阳光办当年的实施要求来进行补助。培训机构不得因财政给予补助而借机提高收费标准,增加受培训农民的学费负担。建立项目公示制度。当地负责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主管部门要对培训机构、培训任务、受训人员、收费标准、资金补助及使用、转移就业等情况进行公示。专项资金由财政部门负责管理,县财政实行“专人、专帐、专户”管理,严格实行项目管理,做到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各级财政部门要依法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助资金的监督检查,配合审计等有关部门做好审计、检查、稽查等工作。省财政厅、省农业厅、省扶贫办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助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对未完成农村劳务输出任务的,通过决算扣回补助经费,并相应调减该县(市、区)下一年度的劳务输出计划;对骗取、套取、挪用、贪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助资金的行为,要依法对有关单位和直接责任人进行处罚。培训单位完成任务后,凭受训农民签名的培训台帐、验收合格证明等有关材料到财政部门申报补助资金。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1.财政的补贴资金有限,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学员的培训需求,缺乏工作经费,组织实施项目和到各乡(镇)开展检查指导工作、资料整理方面也为困难。

2.农民工就业培训意识淡薄,要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力度,使农民工真正认识到有一技之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业观念相对落后。农村劳动力中存在“不愿出去、不敢出去、不会出去,去了又回乡情况时有发生”等问题。又没有掌握必要的技能,而“体力型”劳动生产力的需求量逐步减少,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种和岗位;去了又回的原因是期望值过高,对工作时间长、收入低、苦、难、脏、累、险工种,如城市环卫工、护工、搬运工等感到不满意,怕辛苦,不愿意干。

3.培训基地开设的转移培训专业工种与用工市场的需求之间衔接不够紧密;体制、机制和政策滞后,跟不上现行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需要。保险,农村社会保障问题不解决,农村劳动力对土地的强烈依存必然存在,从而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此外,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在子女就学、工种选择等方面都受到一些歧视性政策的限制,如子女就学要交择校借读费,有些企业工种只招收本地人等等。

4.任务下达较晚,实施时间仓促,工作难度大,希望上级能提早下达培训任务。

5.培训时间短,学员学到的技能不精,就业压力大;转移就业学员的流动性大,跟踪服务比较困难。

6.培训年龄规定可以放宽些,要根据培训的专业来划分,由于现在农村在家务农的大多已经老年化了,年轻的都出去打工,其实他们更需要新技术、新观念,培训学习他们还更积极,生产中也很认真。

建议:1、进一步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规模和覆盖面,省阳光办每年多按排些培训名额尽可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培训需求,学校上报培训专业时要深入到农村到户了解她们需要什么样的培训专业、采用什么样的培训方法、需要什么样的老师来进行培训、培训时间实践要多于理论,特别是种植业和养殖业。2、中央财政每年多安排一些培训补助经费,尽可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培训需求,确保项目工作顺利开展。3、培训教师不一定要有高学历、高资质但是要有一定的实践操作经验,能和农民打成一片,语言要通俗易懂。4、目前农村的劳动力年龄比较偏大,希望适当放宽年龄界限。5、建议上级不要限定培训专业,具体要培训什么专业,由县阳光办根据本县实际需要而定。6、县财政配套项目经费的10%,作为该项目的管理费和工作经费。

参考文献

[1]江城哈尼彝族自治县县庆组委会书籍编写组.崛起的江城【m】.江城.江城出版社.2004,04.

[2]江城哈尼彝族自治县统计局.统计年鉴【m】.江城.江城出版社.2012,06.

[3]杨以贵.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促进建议「J.云南农业.2012,(4)

农学专业就业情况篇7

关键词:新媒体;农林专业;专业教育

一、农林类专业教育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农林类专业教育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或多或少成为阻碍农林类专业学生发展的绊脚石,对其在大学期间的学习与毕业后的择业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对其职业化的发展也极其不利。笔者通过对农林类在校生的跟踪问卷调查与其所受专业教育的途径及效果调查,发现农林类学生的专业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1.对所学专业不够了解

调查中,笔者就学生对其所在农林类专业的了解及满意度进行了统计。在所调查的学生中,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为70.8%,城镇学生所占比例为29.2%,但是相同的结果是都对此专业不够了解,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农林类专业就是“种地”,这种理解是比较狭隘的。针对大一学生的调查显示,对所学专业“了解很多”的几乎没有,“了解较多”的仅为25%,而“了解很少”的高达70.8%,甚至有4.2%的学生表示“根本不想了解,只想转专业”,这些数据都透露出了农林类专业所面临的危机。而针对大二学生的跟踪调查,也显示出这一问题在进校一年后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却不尽如人意。

调查显示,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对本专业的了解更深刻的学生仅为37.5%,仍有62.5%的学生对专业不了解。数据对比更有利于呈现农林类专业教育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刻不容缓。

2.对专业的满意度不高

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大部分取决于对专业的喜爱度,这也将直接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和对专业前景的信心。对专业的满意度不高将会影响学生在校的学习状态与其在大学期间的表现。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在大一新生中,将农林类专业作为第一志愿填报的仅为12.5%,换言之,即87.5%的学生都是调剂专业的,这一结果也让我们意识到农林专业在学生进行专业选择时的不受欢迎。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对此专业的满意度较低,转专业意愿较强。

在调查中,75%的学生表示想转专业,12.5%表示无所谓,仅有12.5%的学生表示没有转专业的想法。那么,在进校一年后的大二学生中情况如何呢?对此调查结果显示,12.5%的学生表示不满意,47.5%的学生表示无所谓满意不满意,这一结果对于大二学生来讲,既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不利于其职业发展。

3.学习目标不够明确,职业规划模糊,对就业形势担忧

调查发现,不论大一新生还是大二学生都有一定的目标,但是其目标基本是以大学期间的考证、过级等为主,还有是较为笼统的分数成绩要求,而建立在对专业了解基础上的目标及规划较少。例如:大一学生中,45.83%的学生有明确目标,就是对考证、过级及成绩的要求;而大二学生中,56%的学生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表示无规划,只是完成学校安排的课程。对于就业形势,大一大二学生都表示了相当程度的担忧,68.75%的大一学生以及59%的大二学生都表示他们认为就业形势不好,而事实其实并非全如其所想。

二、学生对于利用新媒体开展专业教育的态度

在现代网络环境下,新媒体已经成为信息传播与信息收集的重要途径。而对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强的大学生更是对新媒体的各种传播渠道了如指掌,新媒体已经成为其生活的重要部分,他们更乐意与通过这一适应他们生活方式的途径浏览获取所需信息。调查可知,95.8%的学生使用QQ、微信等通信社交软件。而在“主要通过什么方式对本专业进行了解”这个问题中,仅有10.42%的学生是通过QQ、微信等进行了解的,通过网站进行了解的更少;77.08%的学生是通过专业导论课对所学专业有所了解。虽然专业导论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利用网络新媒体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普及教育发挥的作用不够大,还有较大的潜力有待发掘。同时,83.33%的学生都认为利用新媒体辅助农林类专业的专业教育是比较方便的,是符合其生活习惯的,也有利于其之后的学习。由此可知,学生对于利用网络与各种新媒体渠道进行教育活动的愿望较为强烈。同时,对网络新媒体和农林类专业教育相结合这一做法,54.17%的学生认为效果将会很好,37.5%的学生期待这一做法的加强。

三、利用新媒体进行农林类专业学生专业教育

1.利用新媒体在学生入校前进行农林类专业现状、意义等的通识教育

从新生对农林类专业的了解程度及入校前的了解情况可知,对新生进行农林类专业教育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以往对这一工作相关学院及教师也是较为重视的,只是这一工作通常的做法是在学生入校后才开始进行,有一定的滞后性。鉴于现代社会网络终端的增多,以及网络传播的快速,这一工作可以也应该提前在学生入校前进行,如利用飞信、微信专业相关的介绍、发展情况及就业情况等,利用QQ群解答学生的一些共性疑问,这对学生进校后的学习能够起到较好的影响。笔者在工作中,通过与学生的接触得知,有一部分学生学习农林类专业受到了家长的极大反对,家长的要求就是转专业。但其实大部分家长对此专业不了解,认为这一专业就是回农村,甚至有的认为就是“种地”,此种状态不利于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学生对所学专业也有消极态度。落实到操作层面,学院可以指定专门的教师加强这一方面的工作,建立相关的新媒体渠道,保证这一措施的执行。

2.学生入校后,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中构建新媒体平台,确保学生较深层次了解专业相关事宜

入校后对专业有了一定了解后,很多学生渴望更深层次的了解,虽然专业导论课在这一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使其作用的发挥受到了限制,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在这一阶段建立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新媒体平台势在必行。根据专业细分平台,更加具有专业针对性的、更加深入的专业相关知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深入学习。此类平台要以专业教师为主导,保证平台内容的专业性。

3.学院网站注重建设相关内容,提高教育实效性

学院网站作为学院的基础建设平台,是学院各类信息、新闻、公示内容的重要平台,也是学生了解学院基本状况的重要途径之一。现阶段,学院对网站的建设大部分是以基础性介绍以及新闻为主,浏览关注学院网站也愈来愈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网站的建设内容、进度都要有系统化的规范,需由专人负责,并且要与专业教师、学生及时沟通探究,而不至于较空洞。同时,鼓励学生家长关注网站内容,让学生家长也能更好地对农林专业进行了解,有利于形成家校共建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振华,刘海英.农林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

[2]段汝和,陈建新.农林院校录取新生不报到的原因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2(5).

[3]郭峰,李晓娥.论农林专业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J].中国报业,2012(5).

农学专业就业情况篇8

“学农就是种地”,我想这应该是大部人对农学类专业的第一印象。

将农学学科简单的等同于“种地”的科学其实是不对的。首先我们要区分农学类专业和农学专业这两个名词。农学学科作为我国13个学科门类之一,包含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林学、水产、草学共九个一级学科。农学类专业就是这九个一级学科下的所有专业,涵盖园艺业、畜牧业、林业、水产业等。而农学专业是属于农学学科门类下的二级学科,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显然,即便是单纯的农学专业也不仅仅局限于农事生产。

当然,农学作为指导农业生产的生命科学,其科研和教学都离不开农田。在本科的教学实践环节中,农学专业的学生都会有和水稻育种、作物栽培相关的实习。农学专业的许多老师,即使身为教授,也保持了每周下田观察材料性状、病虫害情况的习惯。中国稻作之父丁颖告诉我们:“真诚的科学工作者,就是真诚的劳动者。”这是值得每一位打算选择农学专业的同学牢记的。

学农产出有限,重要性不

如其他行业?no!

2011年10月份,转基因领域的领军人物罗杰·比奇博士来华访问时曾说过:“‘美国人自己不吃转基因产品,却让中国人吃。’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美国人餐桌上超过80%的加工食品是转基因产品。”尽管针对转基因作物食品是否安全的争论还在继续,但是许多转基因食品已经悄然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同样是2011年10月份,举世瞩目的“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升空,与尖端仪器一起进行太空旅行的还有一批作物种子,育种专家们需要利用这些种子培育出优良品种,如太空椒、太空花卉等,航空航天育种技术让我们的生活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

从转基因作物到食品安全,从神八升天到航空航天育种改良,从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到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生命奥秘的探索,农学与社会热点问题、国家重点项目、国际顶尖科学技术一直都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更离不开农学,因为一日三餐少不了粮食。在国外种子公司大肆占领国内市场份额的当下,农学的重要性更加突显,这不仅关乎粮食安全,更关乎国家稳定。

认为农学专业毕业生就

业率高或低?no!

既然农业那么重要,那农学类专业的就业率又如何呢?《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公布的结果显示:农学类专业的学生就业率居于各专业之首,达到78.4%;而在另一份由李春玲、王伯庆完成的《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就2007届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现状调查分析,农学类专业的就业率为84.6%,名列就业率最低的本科专业第九名。可以看出,两份调查结果迥异。虽然要考虑到因为年份不同、经济形势不同造成的就业率有差别的可能,但我们更要清楚地认识到这种调查往往由于调查的区域有限,其结果只具有一定程度的代表性。

那么农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究竟如何呢?事实上除了动物医学、园林专业这些市场需求量较大的专业就业形势较好以外,在大城市以及沿海地区的农学类本科毕业生,真正从事农学工作的比例并不高,而且考研比例呈增长趋势。除了具体专业就业的差别外,农学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与学校的地域性关系很大,比如像华北、华东地区的大城市农业研发企业少,用人单位的需求就少;而像华中、华南地区的一些农业大省,农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值得一提的是北京,虽然北京不把农业生产作为发展的重心,但许多的农业企业把总部设在北京,或是在北京设立了销售中心和研发中心。据不完全统计,北京有农业公司2000多家。北京农业企业中的畜牧行业占的比例较大,其次,食品、园艺、花卉、蔬菜等行业也比较多。北京的农业企业研发人才集中、市场庞大,从而带动了北京对农业研发和销售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大学生村官就业正成为农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一个新增长点。区县到高校招人时会特别关注毕业生懂不懂畜牧、懂不懂种植,因为农村基层工作毕竟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管理的结合体,在这方面,农学专业毕业生更有用武之地。

为什么选择农学?

农学专业就业情况篇9

论文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  就业需求  课程体系  改革

论文摘要:从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变化入手,总结了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得出现行的专业课程体系部分课程已不能适应毕业生就业需要。针对目前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我国发展高等教育进程中较早设置的专业,作为农业经济和农业企业管理相结合的本科专业,为国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从外部条件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培养的人才是否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从专业内部来讲,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的特色与定位,而培养目标的实现又以专业课程体系为依托。所以,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为专业人才的培养而服务,其合理性最终取决于是否满足对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基于此,试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需求的变化来探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国家就业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日趋严峻,以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毕业生就业单位、毕业生就业率发生了如下变化:

(一)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变化

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来看,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在各类农(林)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政策分析等方面工作。基于此,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分为四大类型即企业、教育科研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其他(包括考取研究生、自主创业等)。其近20年就业方向变化情况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企业就业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教育科研单位就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就业的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一方面原因在于进入行政事业单位愈加规范,竞争也日趋激烈,行政单位必须参加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也实行统一招考;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学历层次日益提高,导致进入教育科研单位的门槛提高,很多用人单位要求必须具有硕士学位甚至是博士学位。而各类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对毕业生学历、学位的要求不高,所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目前更多就业于各类企业。

(二)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

从1996年开始,国家取消了大学毕业生统一分配制度,实行完全市场化的双向选择。由于就业政策和就业领域的变化,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表2为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经管学院近5年就业数据。

从表2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呈一个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近2年就业率下降明显。虽然与学校的总体就业率对比处于中游水平,但是对比经管学院平均就业率而言明显较低。

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方向及选学课程意愿的调查

学生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在学习过程中,大多选择能快速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毕业就能就业或对就业帮助较大的专业方向和课程。

(一)专业方向的选择意愿

为了给学生学习和就业更多的自主选择,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2003级开始,让学生在大三实行明确的专业方向选择,具体方向为农村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专业方向分别设置了相应的方向课。近4届学生专业方向选择情况如表3。

从学生专业方向选择的情况来看,除04级学生在两个专业方向选择基本持平外,其余几届学生大部分选择了企业管理方向。经过调查了解,学生的选择专业方向更多考虑的是市场就业需要。

(二)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

为了了解学生对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农林经济管理教研室对三、四年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学生最喜欢的专业课程”这一选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包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农产品国际贸易。其中,管理类课程占到60%,而经济类课程只占20%。

“在对就业最有用的专业课程”这一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会计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经济法。管理类课程具有明显的优势。虽然学生只是一些感性的认识,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目前课程设置上的一些漏洞和问题。

三、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类课程与管理类课程的平衡问题

农林经济管理是涵盖农业、经济、管理三大学科的宽口径专业,授予学生的学位从早期的农学学士到中期的经济学学士以及现在的管理学学士,体现了教育界对这一专业认识的不断变化过程。最初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以农业经济学为主线,强调对经济理论的研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际上成为农业经济专业。在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前,国家更多需要具备较强经济学知识的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各级政府的农业经济部门成为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单位。但随着大学生就业体制的变革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企业逐渐成为接纳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对于企业而言,需要的是具备较强微观管理能力的学生。针对这一市场需求变化,近年来,专业在教学计划中作了一些调整,增加了管理系列的课程,但与一般的管理专业相比,从课程体系来看,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有较大差距。

(二)“重理论,轻实务”的问题

随着大学扩招,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在人才培养的层面上,也由原来的宏观型、理论研究型逐步转变为通用型、复合型和应用型。培养目标的转变,必然要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当前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重理论,轻实务”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这也是全国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个通病),具体体现在:(1)在教学方式中,专业课程的讲授大多依然采用的是“教听式”,而强调实务操作、学生参与的教学方式较少;(2)在教学计划中,原有的专业课程实习较少,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三门课程;(3)考核方式中也存在一定问题,考核的方式较为传统,很难从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出发来进行。

(三)课程体系的“专”和“宽”的问题

由于农林济管理学科自身的宏观性和宽泛性,以及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包含了较多其它学科或专业的课程:如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等会计类课程;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农业保险学等金融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等贸易类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领域,增加了知识面,拓展了知识结构,但受到学时限制,使得这些“宽”与“专”相互竞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始终是现行农林经济管理课程体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一直在不断微调,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现有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要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适应市场就业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体系构成等方面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

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一)课程体系应以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二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学生的目的除上述外还包含着提高自身社会生存能力,社会生存能力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就业竞争力。如果大学是“工厂”,培养的学生就是“产品”,评价这个“工厂”好坏的重要指标就是“产品”是否受社会欢迎。社会欢迎就意味着学生就业竞争力强,高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才算完成。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和调整过程中,应时时把握学生就业需求目标,在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更好的为学生实现就业而服务。

(二)把握好专业的“共性”和“个性”

从“共性”的角度来讲,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涵盖经济和管理两大学科,目前授予的是管理学学士学位。因此,在课程设置中,经济、管理通用型课程应是其主体,这是“共性”问题。但同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又有自己的“个性”问题,需要有一部分专业课程来体现这种“个性”,这也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所在。

(三)细化专业方向的划分

为了更好的适应学生就业的需要,全国绝大部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进行了专业方向的划分,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也划分了“农村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方向。前者偏重于经济理论和政策的研究,是为学生继续深造服务的方向;后者偏重于实践,是为学生就业而服务的方向。但这种划分可以更加细化,如“企业管理”方向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农业企业管理”、“涉农企业管理”等。这样,一方面体现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另一方面增加与工商管理的差异竞争优势,增加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农学专业就业情况篇10

论文摘要:在我国教师分布的版图上,农村教师占据着半壁江山。显然,没有农村教师的专业化,中国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化。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我国城乡教师专业素质是不平衡的。无论在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专业技术职称结构等指标上,还是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水平上,城乡落差都是显著的。正因为此,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难度更大、任务更重,也正因为此,开展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需求就更为强烈。教师素质的高低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而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就是多读书,读好书。

一、农村教师专业素质和读书现状分析

据2005年的资料统计,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有540多万,占全国中小学教师总数的53%。这540多万教师任教于38万所农村学校(占全国中小学总数的80%强),承担着1亿零8百万农村学生的教育教学任务(占全国中小学生总数的54%强)。显然,没有农村教师的专业化,中国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化。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我国城乡教师专业素质是不平衡的。无论在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专业技术职称结构等指标上,还是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水平上,城乡落差都是显著的。正因为此,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难度更大、任务更重。也正因为此,开展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需求就更为强烈。教师素质的高低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而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就是多读书,读好书。

但令人担忧的是:我们现在的绝大多数教师很少抽时间读书,哪怕是课内涉及的书,就更不用说课外书了。当然,这不全是教师的责任,据调查显示,98.2%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负担太重了。我们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整日被正统的作业、教科书或工作学习的压力所包围。根据调查,学校的图书馆,除了学校要搞什么比赛老师才去找资料,平时是没有工夫去的。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

二、学习教育名著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1)学习教育名著是农村教师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的业务素养是多方面的,但是教育理论和思想观念是教师业务素养中带根本性和实质性的成分,因为它对教育教学活动起着指导作用。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实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思想观念的状况存在着以下缺点:教育观念陈旧、学科水平低,已有知识遗忘,基础薄弱;视野狭窄、信息闭塞、不了解学科前沿;教育科研能力弱、科研意识淡薄,缺乏理论升华。为适应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采取各种恰当的措施,有效地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转变陈旧的教育思想观念。组织农村教师研读教育名著,就是有效的措施之一。

(2)农村教师学历普遍不高,需要补充教育教学理论。目前,我国小学教师达到大学专科学历的只占20%左右,这意味着80%的小学教师只读过中师教育学教材,教育理论十分单薄贫乏。相当多的小学教师知道的那点教育理论也相当陈旧甚至过时了。近些年来,许多中小学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了自己的学历层次,初中教师达到大学专科学历的占86%,高中教师达到大学本科学历的占68%。但是,这当中不少人是“学非所教”,当然也就谈不上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再加上毕竟未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文化知识和教育理论的学习也就打了折扣。所以,单从学历教育、学习教育理论这一角度看,大多数中小学教师都存在补充教育理论的问题。补充的办法之一就是组织他们研读教育名著,并努力将其运用于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

(3)研读教育名著可以解决教师教学过程中教育理论学习低、水平重复的难题。就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小学教师是中师毕业后再升专科,少数小学教师和不少初中教师是“专升本”。他们在中师、专科、本科三个阶段都要学习“教育学”。但是,这三个层次的教育学教材重复内容居多,而升华和新颖的内容较少,难免造成教师厌教、学员厌学的情况。继续教育中的短期培训也存在学员“三进宫”听三次内容相同的讲座的情况。研读教育理论专著和名著,可以弥补中小学教师没有学习过教育名著的遗憾,有利于他们进入教育科学的“殿堂”,有助于提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4)研读教育名著能帮助教师避免形式主义地学习别人的点滴经验而误入歧途。应当承认,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是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的,他们在努力地自学,力求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自己。但是,不少教师只是局限于阅读那些“适用性”较强的学科杂志,吸取那些“可操作的”点滴经验,而真正阅读教育理论专著的不多,更不用说研读教育名著了。这就是为什么有的老教师一堂课在竞教活动中得了一等奖,他可以详细地说明这堂课的操作过程,但是当问起他这样做的理论依据时,他就会支支吾吾甚至哑口无言;有的教师从教几十年,荣誉称号不少,经验文章很多,但却没有几条是自己独特的东西。一项调查表明,大凡已经出名的教师,无一例外地都研读过几本教育名著。所以,要由经验型教师成长为学者型、科研型、专家型教师,要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必须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必须研读一定数量的教育名著,理解和掌握教育现象的历史和全貌,获得真正系统的而不是一知半解的知识,并从中悟出精神、形成思想,在理论上正本清源、高屋建瓴,避免因形式主义地学习别人的点滴经验而误入歧途。

三、对教师读书的几点建议

(1)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有选择地阅读一些提高教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教育理论图书。课程改革要改变原来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改变学科本位、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状况,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改变原来的评价方式等,教育的重心已不再是教给学生固有的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师只有及时地跳出学科本位思想的束缚,汲取最新科研成果,才能适应新课程教育教学的需要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像《教学方法——现代化的研究》《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等图书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对广大教师都具有极大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2)多读一些真正提升自身内在修养的图书。新课程反映了社会对教师工作的质的需求,教师必须随着新课程所建立的学习方式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而教学方式的变化是由教育观念决定的。因此,广大教师应尽快提高专业化水平,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加强对优秀教育理论著作的学习。像各种教案、教参类的图书应该看,但不能形成依赖。有的教师看教案类图书,不是参考、学习、借鉴,而是照抄、照搬,图方便,这不但不能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反而有害。而像《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教会学生思维》《师生沟通的艺术》这样的图书则能使教师受益终身。

(3)学校应该为广大教师提供良好的读书条件。从目前教师购书情况看,绝大部分是学校集团购买或由课题经费报销。影响教师个人出资购书的因素固然很多,但现在中小学图书馆普遍缺乏教师用书的状况的确应该尽早改善,切实加强图书馆建设,为广大教师提供能拓展视野,丰富知识结构的教育理论图书。

参考文献

[1]于光远.我的教育思想[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