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社区经济统计工作总结十篇社区经济统计工作总结十篇

社区经济统计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4:58

社区经济统计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水利普查;经济社会用水;汇总与平衡;软件;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tV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2)19-0189-02

辽宁省第一次水利普查是重大国情国力的调查。在此次普查中,经济社会用水专项水量汇总与平衡是水利普查的主线,如何做好经济社会用水汇总与平衡是此次水利普查的核心工作[1-3]。经济社会用水汇总与平衡是一项技术性强、计算复杂的工作;按水利普查的时点要求,时间紧、任务重;并且涉及水利普查的多个专项,关联性强、数据量大;手工进行计算,繁琐枯燥,容易出错[4];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鞍山分局根据国家《经济社会用水情况调查成果汇总技术规定》,开发出了水利普查汇总与平衡辅助软件,解决了上述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水量汇总的准确性。

1软件设计思路

从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上报系统下载各项调查表数据,对经济社会用水6项典型调查户进行分析处理,按加权法计算出每一个调查户平均用水量,并同时完成每一类的最大值、最小值、中值、众值的挑选与计算,查询出经济指标表中的相关数据,灌区专项表中提取面积数据,根据推算采用值计算出全口径用水量;从河湖开发治理保护专项调查表中提取地表水供水量数据,从地下水取水井专项调查表中提取地下水供水量,以及人工表的调出调入水量和非常规供水量,汇总出区域全部供水量,形成一整套分析数据基表、典型值计算表及汇总表。软件系统概化为9个模块,开发完成后,辅助完成水量汇总与平衡工作。程序安装后,在指定目录下建立3个子目录,分别是分析汇总表、汇总表格模板、普查表数据。

普查表数据目录存储由国家数据处理上报系统下载的地下水、河湖保护治理、灌区专项普查数据,经济社会用水汇总表,各种数据表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进行存储。汇总表格模板目录存储计算单元调入、调出水量信息,经济社会用水指标,未普查的塘坝水量信息。分析汇总表目录存储汇总分析过程表、汇总成果表,同样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进行存储。

1.1典型值计算

一是灌区典型值计算。从灌区用水调查成果中,汇总出2011年耕地与非耕地灌溉面积,分别填入社会经济指标表中。从经济社会用水灌区调查表中,按跨县灌区、规模以上灌区、规模以下典型灌区分类,并按耕地与非耕地分类,统计出净用水量与毛用水量,统计出单位面积平均净用水量和单位面积平均毛用水量;挑选出最大值与最小值;同时按水源方式与作物种类分类统计出各个典型灌区的亩均净用水量与毛用水量,计算出加权平均值,并统计出中值与众值。统计出的各项数据写入统计量表中。二是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典型值计算。从经济社会用水典型居民调查表中,分别按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查询用户,用加权法计算出人均日用水量,并统计出最大值、最小值、中值与众值,写入统计量表中。三是畜禽用水量典型值计算。从经济社会用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用水调查表中,分别按大牲畜、小牲畜与家禽进行分类,用加权法计算出头(只)平均净用水量,并统计出最大值、最小值、中值与众值,写入统计量表中。四是工业用水量典型值计算。从经济社会用水工业企业用水调查表中,分别按用水大户与典型用水户进行分类,并用加权法将非用水大户按高用水与一般工业分类计算出净用水量,同时计算出每个行业的万元工业产值净用水量,并统计出最大值、最小值、中值与众值,写入统计量表中。五是建筑业用水量典型值计算。从经济社会用水建筑业与第三产业用水调查表中,查询出建筑业用水户,计算出每个调查户的单位竣工面积毛用水量,统计出毛用水总量,按加权法计算出典型值,并统计出最大值、最小值、中值与众值,写入统计量表中。六是第三产业用水量典型值计算。从经济社会用水建筑业与第三产业用水调查表中,分别查询出餐饮与其他第三产业用水大户与典型用水户,统计出净用水总量与毛用水总量;按加权法计算出非用水大户的典型值,并统计出最大值、最小值、中值与众值,写入统计量表中。七是河道外生态环境净用水量统计。从经济社会用水河道外生态环境用水量调查表中,统计出河道外生态环境净用水量与单位面积净用水量,并统计出最大值、最小值、中值与众值,写入统计量表中。八是公共供水企业供用水量统计。从经济社会用水公共供水企业用水调查表中,分别统计出取水量与售水量总量,对于售水量总量再按生产运营、公共服务、城镇居民和其他用水分项统计售水量。

1.2全口径净用水量计算

一是农业灌溉净用水量计算。灌区中跨县灌区与规模以上灌区的净水量直接计入农业灌溉用水量;规模以下灌区按确定的亩均净用水量推算采用值,计算出规模以下净用水量。二是工业净用水量计算。用水大户的水量加上非用水大户的用水量即为全口径工业净用水量,其中用水大户用水量为直接调查获得,非用水大户用水量根据万元产值用水量推算采用值与产值计算获得。三是第三产业净用水量计算。用水大户的水量加上非用水大户的用水量即为全口径工业净用水量,其中用水大户用水量为直接调查获得,非用水大户用水量根据从业人员人均日用水量推算采用值、计算单元总从业人员计算获得。四是建筑业净用水量计算。利用已确定的各县单位建筑面积用水量推算采用值,以及各计算单元房屋竣工面积,分析计算各计算单元全口径建筑业净用水量。五是畜禽用水量计算。按确定的净用水量推算采用值,根据计算单元内畜禽数量计算出全口径的畜禽净用水量。六是居民生活净用水量计算。分别按城镇与农村居民的人均日净用水量乘以常住人口数,算出居民生活净用水量。上述各项净用水量相加,即为计算单元全口径净用水量。

1.3损失量计算

经济社会用水汇总与平衡中,损失量计算是全口径用水量计算的一部分,损失量的计算很复杂,农业灌溉损失中,跨县灌区与规模以上灌区的毛用水量中,直接含有损失量,外加一部分跨县输水损失量;工业用水损失量含有工业企业自备水源的损失量、公共供水管网分摊的损失量和公共供水企业跨县输水损失量;第三产业损失量为公共管网分摊的损失量和公共供水企业跨县输水损失量。

软件根据汇总技术规定,将损失量计算按照相应计算方法、公式,通过程序自动计算。

1.4全口径毛用水量计算

除建筑业、畜禽用水不考虑损失量外,即毛用水量与净用水量相等,其他各项净用水量加上各自损失量,为各项毛用水量。各项毛用水量相加,即为计算单元全口径毛用水量。

1.5供水量计算

按县套水资源三级区查询河湖开发治理保护调查汇总表的2011年河湖取水口取水量、调入水量与调出水量,查询未普查河湖取水口的取水量与非常规水源利用量(雨水集蓄利用量、再生水利用量和其他供水量),按县套水资源三级区查询地下取水井调查汇总表的2011年地下取水井取水量,调入水量与调出水量,最后计算出供水总量。

1.6平差计算

根据计算出的县套水资源三级区的供水量与用水量差值,判断误差是否小于5%,如果满足误差要求,则对供水量与用水量进行平差计算。否则,提示误差超出范围,要求查找原因,不进行平差计算。最后,达到供、用水量相等的汇总与平衡结果。

2模块设计

根据上述分析,将系统概化出9个模块,分别是经济社会用水典型调查户用水量计算、典型值计算、县套水资源三级区的全口径净水量的计算,损失量计算、毛用水量计算、用水量汇总、供水量汇总、平衡与平差计算、报表生成9个模块(图1)。

一是经济社会用水典型调查户用水量计算。对经济社会用水中典型调查户的毛、净用水量进行统计,计算出单个用水户的定额值。二是典型值计算。在经济社会用水典型调查户用水量计算基础上,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经济社会用水各项的典型值,并统计出每项的最大值、最小值、中值和众值。三是县套水资源三级区的全口径净水量的计算。按经济社会用水汇总技术规定的要求,计算出各项净用水量。四是损失量计算。用水大户损失量计算,用水大户以外用水户损失量计算,跨县输水损失量、公供供水企业城市供水管网损失量的分配以及自备水源损失量的计算。五是毛用水量计算。在净用水量与损失量计算基础上,完成毛用水量的计算。六是用水量汇总。对灌区、畜禽、居民生活、工业、三产、建筑业、河道外生态环境的毛用水量进行汇总。七是供水量汇总。对地表水、地下水、调入调出水量进行汇总。八是平衡与平差计算。对供、用水进行差值计算,各个三级区的差值小于规定百分比时,进行平差计算,并给出信息提示。九是报表生成。将计算结果数据填入标准分析数据基表、分析表数据表及汇总表。

3软件的技术特点

该软件具有以下技术特点:一是技术先进、创新应用。率先在全省应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完成此次普查经济社会用水汇总与平衡工作,用先进技术完成海量数据分类查询、汇总与平衡工作。二是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只需按提示操作几步,就能完成安装,界面流程化设计,按步运行即可。三是汇总结果准确、运行速度快。应用此软件汇总,不会出现由于人工汇总所带来的问题,比如说操作失误、修改不全面造成的数字错误。四是报表规范、统一整齐。计算结果统一填写到国家规定的表格样式中,统一整齐,方便查阅、打印、存档。

4软件的使用方法

水利普查汇总与平衡辅助软件不需要进行安装,直接运行可执行文件即可。1个县区运行2次就可完成汇总与平衡工作,第1次是典型值与汇总的初算,第2次在初算的基础上,按水利普查要求,确定各项合理的推算采用值后,进行水量汇总与平衡。软件运行完成后,查看各个典型值与推算采用值取用的是否合理、供水总量计算与输水损失计算是否合理。不合理的地方修正后再重新进行汇总计算。程序运行时的界面见图2。

5结语

软件开发完成后,首先在鞍山市、大连市、沈阳市、葫芦岛市等地市进行试用,取得很好的效果,之后在辽宁省各个县区全面进行应用。通过应用此软件,不但极大地提高了辽宁省全口径经济用水汇总分析计算的速度与准确性,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掌握了各县区初步全口径水量平衡计算结果,为分析各项水利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可靠性提供科学依据;为完成国家“用水汇总”系统进行全口径水量汇总计算,做好了充分准备;为辽宁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6参考文献

[1]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手册[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1.

[2]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经济社会用水专项普查[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社区经济统计工作总结篇2

2011年3月19日,我作为乌鲁木齐市第十二批赴北京市西城区挂职干部来到北京市,挂任西城区统计局局长助理。经过三个月的学习、考察、观摩、体验,西城局队(西城区统计局、西城区经济社会调查队的简称)的工作理念、管理模式、工作作风对我形成巨大的冲击和震撼。作为一名在政府统计战线工作25年的老统计,感觉自己的工作理念、个人素质有了很大提升。挂职锻炼作为一次难得的工作人生经历,给我带来全新的体验。挂职期间,我一直力争更多地体会、观察、学习,从各角度吸取一个先进统计工作集体的经验。

文化建设是增强全体职工凝聚力、认同感的重要手段

西城局队的文化理念折射出政府统计是提供统计服务的平台,是培养人、塑造适应时展需要的统计人才的平台。

西城统计文化的形成得益于领导班子先进的文化理念及包容、博大的胸襟,让每一个统计工作人员产生一种集体的归属感,一种为集体骄傲、为自己自豪的情怀。

为此,局队把文化建设作为增强全体职工凝聚力、认同感的重要手段。这必将有助于西城局队工作愿景的实现:愿各界人士关注统计工作,受益诚信统计;愿所有统计人员领悟统计责任,享受快乐统计。

立足统计方法制度创新,引领社会各界对统计产品需求的方向

西城区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984亿元,财政收入215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700元,人口126.59万人。经济总量比整个乌鲁木齐市高出645.5亿元,但人口约及乌鲁木齐市的40%。西城区是国家政治中心的重要载体,党和国家首脑机关所在地;汇集了全国52%的金融总资产,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是国内外知名的商业中心和旅游地区;是和谐宜居的首都功能核心区,全国文明城区。

作为与国际接轨的首都功能核心区,在经济的区域功能演化发展及产业发展方面,演进迅速,热点、焦点不断,复杂和激变的环境要求统计工作与之相适应。如果说基本满足社会各界对统计产品的需要是合格,主动提供服务产品是优秀,那么西城统计工作就是引导人们认识统计、需要统计,为统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表现为引领社会各界对统计产品需求的方向,使统计对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认识的成果成为共识。西城局队从五方面入手树立起有作为的西城统计人形象。

一是利用统计体制优势生产出全系列的统计产品。西城统计局队具有统计体制的优势,地方政府统计系统与市调查队系统融合一体,统计工作覆盖现行国家统计制度的方方面面,生产全系列的统计产品。其优势:一是在其他地方相对分割的统计方法制度在此整合成为全面有机的整体;二是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更高,统计指标体系数据的相互匹配性更好;三是统计核算特别是以GDp为龙头计算的数据更全面,资料更准确,情况更明了;四是统计工作的力量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功能组合力量更强。

二是建立先进的统计体系架构。巨大的经济总量、复杂的经济结构,沉重的工作压力要求有先进的统计体系架构。西城局队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了独具特色的“三级五制”管理架构,即:区、街、社区三级,区统计局、西城经济社会调查队、街道统计所、社区工作站和社区调查队五制组成的统计管理体制,使统计工作的力量触角延伸到社会管理最基层的社区。

三是发展技术优势,实现统计产品的信息化生产。基于oa系统的自动化办公系统,实现工作安排高度的实时化及无纸化办公,工作效率实现加速。利用《北京统计数据集中采集平台》实现统计报表收集、审核的自动化,将人力、设备从庞杂的数据收集录入、初步审核工作中解放出来。建立并逐步完善《西城区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数据库》,实现统计产品的网络展示查询,以最迅捷的方式满足社会各界对统计资料的需求。

四是系统、连续监测经济区域的功能演进与产业经济发展。传统的、日常的统计工作只占西城区统计工作量的三分之一,西城统计工作的主要力量是放在为区委、区政府决策咨询的重要职能上。立足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在持续做好北京金融街等十大功能街区区域及金融、文化创意、商业零售、高新技术园区的产业动态监测的基础上,研究金融街指标监测体系,对大栅栏商业街、天桥演艺区等开展调研,为建立监测体系奠定基础。向民生和社会领域拓展统计调查监测,建立西城区特殊群体生活状况动态监测指数体系,提高对房地产价格和消费价格等指标的监测力度。西城统计在积极进取、主动作为中,时刻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脉搏,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五是破解统计方法制度的难点,实现统计全覆盖。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及能源、水等方面的全面覆盖统计历来是各地政府统计工作的难点,西城局队执行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制定的《北京市统计报表制度汇编》,结合普查,限上单位统计、限下法人单位及个体户、居民的抽样调查,全面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面貌,实现统计工作的全覆盖。

创新工作的怀、大境界、大设计

西城局队开门办统计,让更多的部门、社会力量参与到统计工作中来,支持统计工作,参与统计工作,共享统计工作成果。在挂职期间,我深深感受到西城统计工作的怀、大境界、大设计。

开展部门统计管理工作。依据《北京市部门统计报表制度》,西城局队制定了《西城区部门统计工作管理制度试行办法》,整合、完善部门统计报表,扩展统计范围,提高报送频率,夯实了部门统计工作基础。日常工作做到“三加强”,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管,加强对部门统计数据的共享和开发。

发挥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社会管理的优势,参与领导、组织、支持统计工作。西城局队坚持开门办统计的理念,形成了统计服务基层,基层支持统计的工作局面。为有源头活水来,统计工作不再抱残守缺,单打独斗自成封闭的一体,在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居民调查工作中,西城的街道、社区统计管理模式显示出很强的适应性、生命力。

社区经济统计工作总结篇3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按区域口径,预计全区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69.6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6亿元、102.9亿元、6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12.5%,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工业生产下降放缓,全区规模工业企业37家,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25亿元,同比下降8%,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7.5亿元,同比下降9%,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完成投资62.2亿元,同比增长40%,消费市场增幅趋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5亿元,同比增长10%。

二、工作完成情况

(一)发改工作情况

1、高起点编制规划,推动区域新发展。

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和全区“十二五”规划的相关要求,配合经开区开展了经开区概念性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同时,积极开展了全区“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起草了全区“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的工作方案,召开了专题会议对全区“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目前正在抓紧收集各相关部门的资料,即将起草全区“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2、创新推进机制,项目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

⑴科学安排计划。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行认真遴选,我局对全区重点建设项目、重大前期策划包装项目做了安排,确定了重点建设项目73个,重大前期策划包装项目27个,每个项目都明确了年度工作计划、片区牵头领导和区级联系领导,并明确了责任单位、责任人,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半年考核讲评、年终绩效考核”的协调推进制度,并将项目建设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同时,我局根据区人民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安排了全区2013年十大产业项目,项目总投资92.2亿元,2013年计划完成投资17.5亿元,每个项目都明确了区级联系领导和服务责任部门,加快项目推进。

⑵项目建设有序推进。2013年1-5月份,全区安排重点建设项目73个,开工35个,开工率为47.95,1-5月份完成总投资18.22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9.68%。预计上半年将完成投资22.45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24.25%。

⑶优化项目服务。我局深入开展区委“推项目建设、破难题、促民生改善”作风建设主题活动。加强与联点的项目建设单位的沟通,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力度,帮助项目建设单位尽快办理项目各项前期手续。截止目前,为经开区供水管网、经开区排水管网、新城雨水管网和经开区基础设施一期等8个项目到市级相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二是优化审批服务,做好项目立项审批工作。我局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要求,抓紧审批符合国家产业导向要求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在不违规的前提下,提高审批效率,完成了云盘村吉安农居点、荷塘卫生院分院新建、湘钢二中综合楼改扩建工程、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设项目等4个项目的立项批复,确保前期质量和按时开工。三是积极开展福星金融商务区优惠政策兑现工作。根据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福星金融商务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岳政发[2011]9号)文件和区审计局出具的审计报告精神,对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心支公司应获扶持、奖励资金情况提交了区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定。

⑷突出前期策划。根据年初确定的27个重大前期策划任务,我局以区域发展规划、行业发展规划和重点专项规划为依据,积极协调、指导加快了经开区基础设施、团竹路拓宽改造、经开区给排水项目、万凯源总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华润万家物流配送中心项目等个一批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力强,具备较强后续增长能力的重大项目进行前期开发(详见附表)。

⑸科学调研调度,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1-6月份,针对我区今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较重的情况,我局认真开展了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专题调研,通过到各个乡镇、场、街道、园区的实地调研,摸清了基层固定资产投资底数以及投资项目建设的最新情况,起草了全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分解表征求意见稿,并先后多次召开了固定资产投资调度会,加强了固定资产投资调度,征求各相关单位的意见。1-5月份,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1亿元,同比增长41.1%,全市排名第二,预计上半年完成62.2亿元,同比增长40%。

⑹加强申报对接。今年以来,我局积极对接国家政策,加大项目申报力度。一是申报了2013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项目总投资36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投资225万;二是申报了区荷塘乡卫生院周转宿舍建设、村卫生室建设、区中医院建设等项目纳入2014年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案,项目总投资940万元,申请中央投资610万元;三是申报了齐白石文化生态艺术园、荆鹏家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等两个项目纳入省服务业引导资金计划,两个项目各申请省级服务业引导资金30万元。四是组织了专题会议,认真开展了201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草案编报工作。目前已完成各行业项目的汇总工作,形成了201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草案编报工作。

⑺认真开展稽查,规范投资有力度。根据区人民政府的安排,以政府办名义下发了《关于开展政府性投资项目专项检查的通知》,对全区2007年元月至2013年5月底期间在建及已完工的所有政府投资项目进行专项检查,目前正在收集整理资料当中。

(二)统计工作情况

1、做好各项常规统计工作。一是按时完成了2012年所有专业统计年报工作任务。二是召开了全区统计工作会议,下发全区工作要点,对全年的统计工作作了详细的安排。三是完成了2013年1-6月工业、农业、贸易、投资、房地产、建筑业、服务业、物流、劳动工资、能源、科技、人口社会、GDp核算等月度及季度统计报表任务。

2、充分发挥统计服务职能。一是加强经济运行监测,积极参与政府决策。完成了1-2月、一季度、1-4月、1-5月全区经济形势分析,并就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谋。二是做好统计数据工作。及时更新区政府网上统计数据信息,及时向区委、区政府、区直有关部门、有关单位提供全区经济与社会主要经济指标数据,为各级、社会各界提供详实、准确、及时的数据服务。完成了2012年区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已经对外进行,收集整理了2012年统计年鉴数据,即将对外。三是配合做好区绩效考核相关工作,首先是积极与市统计局对接,对各乡、街、区直部门承担的经济目标完成情况任务进行核定、计分。四是深入调查研究,所有统计专业人员多次深入企业、住户、重点项目、重点协调项目进行满意度调查,并提了交客观公正的调查报告,上半年完成调研报告两篇、信息十余篇,被媒体采用6篇。五是做好社情民意调查,完成了一季度窗口单位满意度调查工作;配合区两型办,完成了现代照明企业推广节能灯情况的问卷调查。

3、全面加强统计法制建设。开展培训十余场次,培训人员600余次,累计发放《统计法》宣传资料500余份。对21家单位进行了统计执法检查。

4、开展第三次经济普查的前期工作。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成立了相关的领导小组,机构、人员、经费的落实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三)“两型社会”建设工作情况

1、做好工作计划。根据市委办、市政府办下发的办发[2012]6号文件,我区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台了《区2013年“两型社会”建设工作方案》(岳政办发[2013]8号),《方案》规划和绿心保护工作任务”、“建设项目推进任务”、“改革任务”、“示范创建”等四大内容,重点开展58项工作,涉及全区38个单位和部门。为进一步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召开了全区“两型社会”建设工作会议,对各项重点工作逐一讲解、分解落实到各相关单位。

2、做好申报工作。为加快我市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尽快形成在全省及至全国领先的两型社会建设经验,区两型办积极开展市级两型示范创建综合片区申报工作。

3、做好“绿心”规划调整工作。结合我区实际,经深入调查研究,在坚持“禁止开发区面积不变,整体绿心区域面积不变”的原则,维护绿心规划总体框架和符合国家、省、市相关政策的前提下,我区积极上位对接区辖内涉及绿心规划的区域微调工作,并得到省、市有关专家及领导的支持。

4、积极上报“两型”信息、开展“两型”宣传,推广“两型”活动等工作。每周定时向市两型办上报我区有关“两型”建设信息共计158篇,并在中心城区范围设立了一处“两型社会”大型宣传广告牌。积极督促落实高效节能灯的推广工作,累计推广节能灯具7万余只。

(四)自身建设工作情况

1、思想建设。按照“五个一”的要求,开展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组织党的十精神学习贯彻,认真学习《》和党的各项条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视野,学以致用,提高了局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

2、组织建设。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开展了创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活动,激励党员干部争当“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发挥先进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开展“两型机关”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党员日常管理工作制度,坚持并创新“”制度,构建“一会四评”的长效机制,加强党组织和队伍建设。

3、作风建设。扎实开展作风建设主题活动,整顿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机制,改进服务手段,细化服务措施,提高服务效率,努力改进机关作风,精心打造服务型机关,为加快经济发展营造一流的环境。严格执行《区机关文明公约》,引导全体机关党员干部投身创建活动,营造浓厚的群众性创建氛围,努力争创文明机关。组织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区委要求配合联点社区开展“三民”走访活动工作,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千万帮扶工程”、“双联”、“送温暖”活动,积极参加市“为民务实转作风,勤廉办事树形象”主题活动,深入开展“文明餐桌行动”主题活动。完善联点社区基础服务设施,我局筹措资金5000元为红旗街道宝塔社区制作了一块全不锈钢宣传栏,开展扶贫帮困的大走访活动,解决帮扶资金5000元

4、廉政建设。落实廉政制度、政务公开依法行政制度、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等,加强机关廉政文化建设,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认真贯彻《关于实施五大工程建设廉洁的若干意见》,建设廉洁奉公的干部队伍。

5、效能建设。认真执行区委区政府的决定,局务工作按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开展,年初有计划,每月有安排,全面完成了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确保了政令畅通。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项目前期手续办理难,由于重大项目的前期开发环节多、涉及面广、需办理的手续多,涉及国土、规划、环保等多个部门审批,导致一些重大项目前期开发的周期延长,部分省市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进展缓慢;二是项目前期经费不足,项目环评、可研编制、水土保持费等收费标准普遍偏高;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存在薄弱环节,受项目前期手续复杂、征地拆迁、招商引资困难、融资困难、规划控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项目建设总体进展不尽人意,项目调度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四是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存在一定困难,“两员”选聘难,这次运用pDa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普查,对两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熟悉pDa的操作,又要熟悉统计报表,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认真细致的工作精神,选聘的难度较大,此次开展普查用的pDa移动采集设备及两员补贴需要资金32万元左右,年初未列入经费预算,需追加经费预算。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科学编制规划。一是坚持以“十二五”规划为统领,理清思路,加快各专项规划的编制,加快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做好“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二是根据《长株城市群市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高品位编制新城、荷塘现代综合物流园、竹埠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控制性详规,促进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

2、做好调度工作。抓好经济运行监测和年度计划实施,确保全年计划目标的实现。重点是抓好全区固定资产投资、重点建设项目及重大前期策划项目进展情况的调度分析,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3、继续做好参谋助手工作。积极对接国家政策,深入调研,结合我区实际,积极出谋划策,为区委、区人民政府做好参谋助手,并按照“优先发展三产业、转型提升二产业、统筹发展一产业”的工作思路,指导和服务全区产业结构调整。

4、继续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按照国家投资导向,积极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研究,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为全区经济发展夯实后劲发展基础。

5、继续抓好项目资金和政策的争取工作。积极协调上报项目,争取更多的项目得到国省资金和其他专项资金的支持。加强与上级发改委的汇报衔接,认真学习领会国家、省的相关政策,把握投资方向,在做好今年资金争取的同时,组织申报好2012年投资计划项目。对已上报项目,加大跑省跑部力度,逐项落实,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确保全年争取国家资金扶持取得新的突破。

6、继续做好项目服务协调工作。以推进项目建设为工作重点,以做好项目服务为抓手,做好项目审批工作,并加强与上级部门的协调和衔接力度,帮助项目业主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7、继续做好“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配齐配强统计专业人员,组织所有“四上企业”按时上报各类报表,提高数据质量,密切关注主要经济指标数据,确保能及时、准确反映全区经济运行态势。

8、努力提高统计服务水平。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思路开展工作,把握需求导向,加强调查研究,按照统计信息和统计分析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务必加大对统计信息和统计分析文章的报送工作,完善相关制度,建立有效机制,尽可能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和助手。

9、做好第三次经济普查的各项前期工作。主要是落实普查保障工作,确保机构、人员、经费“三到位”,为普查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和物质保障,召开全区第三次经济普查动员大会。

10、继续加快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按照省、市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指导和参各项经济社会改革,建立“两型”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社区经济统计工作总结篇4

一、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统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区委九届五次全会提出了到2010年,提前一年创百亿强区,人均生产总值力争突破一万美元,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入700亿元以上,到2017年,提前3年实现人均生产总值比*年翻三番多,加快建设国际型、知识型、生态型津滨新城区,确保实现*率先发展的目标。今年,是我区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提前一年创百亿强区”的关键之年,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3亿元,三级财政收入66.5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495元,固定资产投入200亿元,实际利用内资15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亿美元的工作目标,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目前,我区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从全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看,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三项主要指标分别增长15.1%、30.1%和29.1%,*区的增幅分别为19.3%、31.1%和14.1%,三项经济指标接近全市平均水平,与全市先进区县比较还有较大差距;从环城四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看,20*年西青北辰两个区的主要经济指标无论是在总量上,还是在发展速度上都超过了我们,这两个区的地区生产总值都接近200亿元,我们只有145亿元,在总量上我们与其相差很多;财政收入西青北辰两个区都超过了50亿元,同我们基本持平;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都在30%以上,远远超过我们;津南区同我们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可以说我们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形势紧迫,要实现我区经济社会率先发展目标还存在很大困难和挑战。

为此,各级统计部门和全区统计工作者要进一步认清当前形势、转变观念,保持思想上、行动上与时俱进,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按照区委“坚持更高标准,追求更高水平,实现率先发展”的总体要求,抓住和用好新的上升期,全面落实区委九届五次、六次全会和有会书记在3月1日区委区政府召开“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科学发展”暨推动重大项目落实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面对困难和挑战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锐气、知难而进的勇气、争创一流的志气,一天顶几天干,一个月顶几个月用,扎实推进各项统计工作,为我区率先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坚持高标准,努力提高统计工作整体水平

统计工作是区委、区政府进行科学决策和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政府宏观调控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统计工作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全区统计部门要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努力做好统计优质服务

一是为推动我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服务。要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工作部署,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围绕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统计分析,超前预测,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要进行跟踪性的、阶段性的分析,快速反映,监测经济发展态势,并做好总结与分析,以利于指导下一步工作。当前要紧紧围绕区委提出的实现我区率先发展的各项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认真对全年的经济运行走势和支撑我区GDp增长方式,分产业和行业深入分析,提出支撑目标实现的必备条件和应注意的问题。二是围绕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服务。要把积极研究探索建立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评价体系和监测方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三是围绕宣传*搞好服务。要从统计工作的角度更好地宣传我区,积极做好面向企业、社会公众的统计信息咨询服务。

(二)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努力提高数据质量

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是统计工作的生命,没有准确的统计,就不会有正确的决策,数据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而且还直接威胁着统计部门的形象和声誉,因此,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每一位统计工作者的中心任务和根本职责,是新时期新形势对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一是把握数据的源头。要保证统计数据质量,必须从源头抓起,切实做到被调查单位的原始记录,数据收集、整理、汇总和上报全过程规范化,建立健全统计原始记录、统计报表、统计台帐制度,从源头上杜绝虚假数据的产生。二是加大依法统计力度。对数据质量的控制,重要的手段是依法统计,有些单位受利益的驱动在统计数据上大作文章,造成统计数据的失真。因此要严格执行统计法,坚持依法统计,发现虚报、瞒报、漏报、任意篡改统计数据的要严肃查处,切实维护“统计法”的权威。三是加快推进统计改革和建设。科学可行的统计调查方法制度是确保数据质量的关键。提高统计数据科学性和准确性,必须加大推进统计改革和建设。随着形势的发展,过去的一些传统的统计制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市场经济需求,广大统计工作者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积极研究探索适合我区特点的统计制度、方法,为提高数据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

(三)加快统计信息工程建设

实现统计信息化、网络化是新形势下做好统计工作的必要前提。通过统计网络及时对统计报表、统计数据进行处理,不但能够及时向党政领导机关提供社会经济方面的统计信息和统计分析。而且还可以及时向社会提供资源共享平台,方便社会各界的查询和使用。去年全区统计信息化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全区共有38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网上直报,网上直报率已达90%,但还有部分企业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落实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区统计信息建设的发展。今年按市局的要求,网上直报正式实行,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下大力气抓紧抓好。全区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对统计信息化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增加必要的投入,加快全区统计信息化建设步伐。

(四)认真做好全区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

今年是经济普查年,即将进行的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要通过这次普查全面摸清我区最新的经济规模、结构、质量等情况,为我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此项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各镇街乡、各部门企事业单位要充分认识经济普查工作的重大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严肃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求实精神,全力抓好各项工作。要广泛进行思想宣传,详细制定普查方案和工作流程,认真实施质量控制和抽查工作,严格按规定的程序、标准和期限做好数据的录入、汇总和上报工作。同时各单位要给予充分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切实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

加强统计工作的领导是做好统计工作的重要保证。各级党委、政府要积极关心、支持统计事业的发展,真正做到思想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一)提高认识,把统计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各单位、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统计工作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牢固树立社会越发展统计工作越要加强的理念,认真学习贯彻近一时期中央和市领导对加强统计工作作出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把强化统计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是为统计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各级政府、各单位要关心和支持统计工作的改革和发展,鼓励工作创新,确保统计机构和人员依法开展统计调查,独立上报统计数据,为依法统计创造良好条件。二是切实加强统计机构建设。各镇街乡要按照区编委《关于成立区统计局普查中心和街镇(乡)成立统计办公室并增加人员编制的通知》和市政府《关于充实基层统计力量加强基础统计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保证人员编制和必要的办公条件及工作经费,在政治和生活上关心他们,为他们的学习进步创造条件。

(二)切实加强统计队伍建设

社区经济统计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区域经济经济发展阶段

受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家对西部建设投资力度加大的影响,出现了中东部产业西进、人才西流现象,这将促使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产业升级再次加速。西部地区开始借调控契机,利用其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展现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巨大潜力,经济发展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理论界对经济发展阶段的理论和测度方法做出了大量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统计模型以及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模型。

一、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及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理论概述

1、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imonkuznets)在其代表作《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研究了现代经济增长问题,根据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全过程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了国民生产总值、生产效率、产业结构、人均收入水平等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的变化,总结出了现代经济增长的条件、方式、内容、趋势和规律,见表1。

2、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理论

20世纪60年代,一些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与结构演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www.133229.Com其中,美国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hollischenery)的“标准结构”最具影响。钱纳里利用101个国家1950—1970年间的统计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构造了“世界发展模型”,并以此模型求出一个经济发展的“标准结构”,即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具有的经济结构的标准数值。从而为分析和评价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组合提供了参照规范,同时也为不同国家或地区根据经济发展目标制定产业结构转换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见表2。

二、研究区概况

按照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方法,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重庆等共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面积68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5%,人口36298.0万(2007年底),占全国的27.9%(如图1)。

西部地区各省近年来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03年,实现地区国内生产总值22954.7亿元,占全国的16.9%,人均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6306元;到2007年底,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47864.1亿元,占全国的17.4%,人均地区国内生产总值13212元。5年内,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约108.5%,而人均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109.5%,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经济发展总体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如图2)。

三、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统计测度

本文将利用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框架,并结合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具体分析西部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具体数据资料参考了《中国统计年鉴2008》。

1、人均收入水平

西部地广人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差距较大。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在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以人均gdp排名计算,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内蒙古、新疆和重庆,排在后三位的分别是贵州、甘肃和云南(见表3)。

西部人均gdp按当年人民币汇率计算为1738.42美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490.01美元。根据表1中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中的标准,对照分析可知西部地区的经济处于工业化后的稳定增长阶段,显然这并不符合西部地区的现实。这是因为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中的人均收入的数据是1985年的标准,没有做相应的调整。但根据钱纳里的统计标准,西部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第二阶段的初期发展阶段。因此,综合分析,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库兹涅茨模型中的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进入了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2、西部地区产业结构

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政策调整以及西部开发带来的机遇,加上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作为内陆的西部很好地承接了新一轮产业转移,各省区根据自身的区域比较优势发展优势产业,产业结构得以不断调整优化。

如图3,1998年以来,西部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由1998年的25.4%下降到2007年的16.0%,下降了9.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升,由1998年的41.0%提高到2007年的46.3%,提高5.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由1998年的33.5%提高到2007年的37.7%(如图3)。总体上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的产业序列。

2007年,西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864.1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产值7645.08亿元,第二产业产值22172.11亿元,第三产业产值18046.9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6.0、46.3、37.7(见表4),第二产业比重为46.3%。根据库兹涅茨的统计模型中的数据,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的第二阶段,即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

3、劳动力就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

伴随着经济的大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西部地区各省就业状况逐步好转,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逐年变化(如图4),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从图4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最大,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由1998年的63.6%下降到2007年的51.4%,下降幅度1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相对最小,所占比重有所上升,从1998年的13.3%上升到2007年最高的17.9%。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相对较小,但比重呈缓慢上升趋势,由1998年的23.1%上升到2007年的30.7%,提高近8个百分点,并且从1998年起比重一直超过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总体上,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依然过大,第二、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比重相对较小,劳动力产业结构呈现为一、三、二序列。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发展演变规律看,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还很不协调,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2007年,西部地区的三次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为51.4、17.9、30.7,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为51.4%,根据表1可知,低于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中的工业化准备阶段的63.3%,处在46.1%~63.3%之间。2007年城镇人口比重为36.96%,高于表1中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的32%,处于36.0%~49.9%之间(见表5)。因此,通过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就业构成和城市化水平综合分析,对照库兹涅茨统计模型的经验数据,可知西部经济发展已经突破了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处于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

四、结论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正确认识西部区域经济增长阶段,一方面有利于发挥西部地区不同阶段的比较优势,成为确定未来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的依据和出发点,另一方面对于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产业政策,保持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2]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3]胡建等:油气资源开发与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社区经济统计工作总结篇6

为有效、便捷地采集市场商品价格,10月起,北京市海淀局队率先试用国家统计局“Cpi电子采价系统――pDa机”开展采价。为使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海淀局队认真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国家统计局“Cpi电子采价系统――pDa机”是一项新的数据采集模式,海淀局队领导对此次试点工作高度重视,专门听取工作汇报,并指示在完成好试点工作的前提下,确保数据质量。

二是积极探索,制订方案。为使试点工作顺利进行,价格科工作人员把数据和机器进行对接,通过反复练习,积极摸索,制订了试点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以保证假日期间采价工作顺利进行。

三是勇于实践,不断总结。10月4日开始,工作人员放弃休息,开始利用新系统对节日消费品价格进行实地监测,同时进行价格数据的双轨报送。海淀局队在试点过程中进行详细记录,及时对采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

四是加强沟通,不断完善。试点工作中,海淀局队多次与市局队消费价格处请教交流,汇报新系统使用情况,力争通过试点完善工作过程,提高使用效率。

房山局队《房山六十年》出版

由北京市房山局队组织编写的反映北京市房山区60年经济社会巨大成就的《房山六十年》,日前正式出版发行。本书以纪实性的文字、翔实的统计数据和生动的图表、图片,展现了建国60年来房山儿女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奋斗历程,是研究房山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谋划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史实性资料,也是宣传房山、认识房山的一个窗口。

全书精装彩印,分为“闪光足迹”、“发展历程”、“辉煌成果”和“数说房山60年”四部分。“闪光足迹”以建国以来不同年代房山发生的大事为主线,采用图片和文字说明的形式反映各个年代不平凡的历程;“发展历程”以统计趋势图来反映房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并以实物图加以补充。“辉煌成果”以统计分析报告的方式来描述建国以来房山区在各个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果;“数说房山60年”对历史数据进行了整理和规范,主要是1949―2008年房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历史统计数据。

朝阳成立CBD统计所深化统计服务

10月22日,北京市朝阳区统计局CBD统计所正式宣告成立。北京市统计局局长苏辉、朝阳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吴桂英出席仪式并共同为CBD统计所揭牌。

苏辉代表北京局队对CBD统计所的成立表示祝贺,并对CBD统计所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增强服务意识,在当前经济回暖形势下,要增强大局意识与服务意识,做好统计服务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有效的统计支持;二是打牢基础,在新的管理模式下,要做实基础工作,加强队伍建设,促进统计工作顺利开展,为全市的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积累经验;三是统计人要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在新体制下圆满完成各项工作,切实反映CBD经济运行情况。

社区经济统计工作总结篇7

这次全州统计工作会议是我州深入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牧区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实施*发展规划,加快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和构建和谐*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刚才,*同志全面总结了去年全州统计工作,并对今年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签定了统计执法责任书,这些我都十分赞同。下面,我就准确把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进一步做好全州统计工作,强化统计服务讲几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新形势,充分认识改革和加强统计工作的紧迫感

20*年是*的起步之年,也是我州发展较快、开局良好的一年。全州生产总值达到86625万元,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271万元,增长17.59%。全州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1.86%和6.37%。招商引资水平不断提高,个体私营经济规模壮大,科技、教育、卫生、文化、劳动保障、旅游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快。“三江源”总体规划顺利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州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20*年,也是我州统计工作围绕中心任务、不断创新进取、取得新成绩的一年。经过全州统计系统人员共同努力和扎实工作,统计工作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主要表现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开展了*州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的入户登记和数据审核等工作;全面分析了“十五”计划完成情况,为*计划的制定和顺利实施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加强了GDp下算一级和对农业、工业、投资、城乡居民收入等方面的统计调查与预警分析,在重大决策中发挥了重要参谋、咨询作用。同时,努力加强统计基础工作,使统计信息工程建设、法制建设等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州委、州政府正确领导和省统计局大力支持的结果,凝聚着全州统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和汗水。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全州广大统计工作者和所有关心支持统计事业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和诚挚慰问!

准确分析和把握统计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深刻认识和审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是我们做好今后统计工作的重要前提。总的来讲,当前我州加快统计改革和发展,搞好统计工作的内外环境越来越好。一是全州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统计工作,在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中更加注重用全面、准确、及时的统计数据和信息资料来把握和预测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和趋势。更加注重用统计方法分析经济增长的要素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因而越来越深刻体会到统计工作在管理和决策中的基础性作用,并在统计调查经费、机构、人员等方面给予了比以往更多的关心和支持,使统计工作条件不断改善,工作地位普遍提高。同时,对统计部门积极适应新形势,不断强化自身建设,为加快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小康社会进程,提供更好的统计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都为今后统计改革和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二是日益增长的统计需求和快速发展的信息科技为加快统计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统计部门提供准确性更高、覆盖面更全、时效性更强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各类市场主体为正确判断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市场走向,捕捉商机和规避风险,更加关注并自觉地使用政府的统计信息。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政府统计数据需求不断扩大。统计信息化进程也日益加快,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为统计工作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手段,所有这些都构成了统计事业快速发展的强大拉动力。

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赋予统计调查工作新的内容。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也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和把握,并努力通过改革和发展的办法加以解决。首先,根据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统计工作要科学准确地反映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增长方式转变、农牧业增产增收、特色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生态综合治理等的进展情况。全面反映社会结构变动、人口流动、社会保障和就业等状况。因此,在牧区小康社会建设、城镇化、市场化和“三江源”总体规划进程加快的新形势下,需要我们不断转变传统的统计思维模式,完善经济统计,健全社会统计,加强资源环境统计。创新统计方法,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客观、准确、全面地反映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其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经济主体日趋多元化,投资方式、就业方式、收入分配方式、消费方式日益多样化,经济结构和经济联系更加复杂,统计调查对象数量空前增加,变动愈加频繁,更加注重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这些因素使统计工作更具复杂性和艰巨性,决定了统计调查体制和制度方法改革的迫切性,也增加了统计调查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第三,目前统计工作也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如统计调查指标体系不够完善,调查方法不够科学,机构设置和工作流程不尽合理,统计需求不断扩大和统计供给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统计工作量大与统计力量薄弱的矛盾日益突出。统计法制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基层基础工作规范性不强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就会成为影响统计改革和发展的制约因素,影响统计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

面对机遇与挑战,各级政府和统计调查机构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统计工作全局,进一步增强促进统计工作改革和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充分发挥广大统计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的战略部署,认真履行统计信息、咨询、监督职能,通过科学的统计对全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评价,提出对策措施建议,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高效优质的统计服务。

二、着力推进统计改革和发展,为加快*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提供统计保障

当前,我州正处在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精神为指导,积极促进牧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的重要阶段。全州统计工作要围绕大局,服务中心,深化改革,强化职能,在服务全州发展与和谐中提高统计水平,努力使统计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提高统计分析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服务。各级统计部门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国民经济运行的监测和预警,全面跟踪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进程,及时发现经济社会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强化统计分析和监测,为确保经济总量和效益的不断提高提供优质高效的统计服务。一要通过科学的统计调查,客观全面地反映和评价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统计部门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按照科学性、准确性、时效性、适用性的统计工作要求,切实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和信息,让党政领导放心,让社会公众信赖,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这是各级统计机构的第一要务,是检验统计改革和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二要通过统计数据分析,为各级党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尤其是在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抓好项目带动、做好“三农”工作,强化生态治理,发展移民后续产业和加大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等方面,加强分析研究和预测预警,有针对性地提供统计咨询和决策建议,为各级党政部门正确决策提供依据;三要进一步树立积极主动的服务观念,做好统计信息工作。政府统计数据是重要的公共产品,应及时向社会公布,使统计调查工作不仅要为党和政府决策管理服务,还要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为科学研究服务,为公民参政议政和民生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使统计工作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得到社会的认可,也才能不断提高统计工作的地位。

(二)加强项目投资统计,促进投资平稳增长。从20*年来看,我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了6个亿,仍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对全州经济增长发挥着稳定的拉动作用。随着国家不断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州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也将得到国家和省上更多的财力支持。牧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乡村道路、资源开发、人畜饮水、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卫生医疗、基础教育等方面的项目投资将会有更大的增长空间,固定资产投资仍是拉动我州经济持久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因此,应牢固树立抓好项目投资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思想,充分利用国家在农村牧区的各种有利政策,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不断扩大投资规模,发挥投资效益。作为统计部门要及时准确地提供投资统计监测服务,切实加强项目投资统计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实施《青海省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施工竣工项目验收统计登记管理办法》,从项目统计着手,充实和完善投资项目统计数据库,切实保证项目统计不重不漏。做到工程进度、建筑业统计和资金来源统计一起抓,把投资主体、资金来源、工程进度情况搞清楚,做好投资进度分析工作,切实提高投资统计监测水平,为确保全州投资平稳增长提供统计咨询和决策建议。

(三)做好“三农”统计,为建设新农村新牧区服务。今年中央1号文件对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和难得的机遇。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全省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精神,在统计工作中树立新理念,采取新举措,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牧业这一中心,加强“三农”统计,重点搞好农牧民增收、特色农牧业发展、富余劳动力转移、扶贫开发、效益畜牧业等方面的统计工作;要充实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统计,搞清设施农牧业、人畜饮水、农村公路通达和广播电视、电话进村入户工程建设等情况;要健全各类支农资金的统计,反映公共财政覆盖农牧区范围扩大和增加农牧区投入等情况。要继续做好农业普查和三江源基础数据普查的后期工作,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标准和期限,做好普查数据的录入、汇总和上报,认真做好数据质量抽查工作。及时普查公告,编印普查资料,做好普查数据的开发应用,充分发挥普查资源的效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服务。

(四)加强生态环境统计,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当前我国、全省乃至我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施资源转换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必然选择。近年来,国家在三江源地区全面实施生态治理总体规划,这不仅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生态工程,更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涉及面广、影响巨大。规划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重的方针,在强化生态建设的同时,带动牧区主导产业的合理布置,培育新兴的替代产业,改善人居环境,并促进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进步,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产生前所未有的巨大推动作用。因此,各级政府要按照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把这项关乎全州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关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利民工程保质保量地实施好。作为统计部门,更要从政治的高度认识生态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性,结合我州实际,着手探讨加强生态保护治理的统计监测工作,及时反映规划实施情况和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的进程情况,以科学准确的监测数据为依据,提出规划实施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为推进我州生态综合治理,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服好务。

(五)加强部门统计,提高全州部门统计工作水平。部门统计工作是政府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许多新情况需要部门统计来提供,必须进一步加强部门统计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全省关于改进和加强部门统计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改善部门统计工作条件,提高部门统计工作水平。各级统计部门要根据统计法的规定,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建立对部门统计标准的审定制度,强化对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和备案管理;增强为部门服务的意识,加强对部门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更快更多地向部门提供全州综合统计信息;建立与有关部门联合执法制度,做好对部门统计工作的巡查。各部门、各企业单位不论隶属关系,都要向所在地统计部门报送统计资料和国民经济核算所需财务资料。各部门公布与统计部门有重复交叉的统计数据,应按规定程序报同级统计部门核定审批。统计部门要积极主动地与各有关部门加强联系、沟通与配合,努力加强人口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科技创新、旅游、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统计调查,全面反映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统计工作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各级统计部门要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提高数据质量这一工作中心,始终坚持提供优质服务的目标导向,不断提高统计服务水平。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认识统计工作在全州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全力支持统计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努力开创统计工作的新局面。

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决反对和制止统计工作中的弄虚作假,全面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及时性和权威性。各地区、各部门,尤其是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树立统计法制观念,学习《统计法》,遵守《统计法》,执行《统计法》,正确履行《统计法》赋予的管理和指导统计工作的权利和义务,不干扰统计部门独立行使《统计法》规定的统计调查权、统计报告权和统计监督权,不要凭自己的主观意志随便修改统计数字,保证统计数据如实客观地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二要切实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更加关心和支持统计部门的改革和发展,充实统计力量,创造良好的统计发展环境。各级统计部门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树立统计科学发展理念,拓展政府统计功能,深入谋划统计的改革和发展,使统计在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和谐*建设、促进牧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进程中充分发挥作用。要在不断学习研究和思考新的统计理论、统计方法基础上,积极研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统计需求的新变化,积极探索统计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适应新形势下对统计工作的新要求。要切实加强各级统计部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业务建设,加强统计人员业务培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和统计法制教育,扩大统计知识宣传普及工作。树立良好作风,力戒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使忠诚统计、依法统计成为每一个统计人的自觉行动。

社区经济统计工作总结篇8

一、总则

1.为进一步规范我镇社区(小区)财务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政策,严肃财经纪律,推进社区(小区)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进程,切实维护居民合法权益,促进社区(小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结合我镇社区(小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社区(小区)党组织书记是执行本制度的第一责任人,在任职期限内对本社区(小区)的财务管理负总责。

3.社区(小区)会计负责本社区(小区)的财务管理工作,根据本制度的要求,如实反映社区(小区)的财务状况,严格履行集体资金管理职能,规范会计核算,确保集体资产不流失。

二、社区(小区)集体资金管理

1.社区(小区)集体资金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禁坐收坐支。

2.全面实行非现金结算。各类项目补助资金、政府下拨经费等所有款项,必须通过转账方式转入**镇财政分局村级集体资金结算专户,严禁直接收取现金。所有支出一律不支取现金,必须通过转账方式转入收款单位(人)或垫付资金的当事人。零星办公用品配置等,采取“谁经办,谁报支”的结算方式,实行经办人负责制,属个人垫支的,通过转账的方式汇至经办人银行账户;属欠购待结的,也必须通过转账的方式汇至对方单位或个人银行账户。

3.严格执行社区(小区)备付金限额制度。各社区(小区)原则上不留备用金,如确需使用备用金的,由社区(小区)提出申请,经镇分管负责人批准后拨付,但最高不得超过 元。社区(小区)会计统一办理银行公务卡,专门用于备用金的收支业务,公务卡不得用于私人资金收付,每半年将公务卡流水打出附于凭证后。

三、社区(小区)收支票据管理

1.社区(小区)一切收支,由社区(小区)会计统一办理,其他任何人不得保管存单和票据。

2.社区(小区)一切收入,必须统一使用省监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结算凭证》,严格自购市场收据收款。未收到款项的,应及时收回发票联,贴在存根上并注明“作废”字样。

3.社区(小区)集体购买力的支出,不分数额大小,必须取得合法的外来原始凭证(税票、财政监制票据、其他专用票据),严禁使用《现金支出证明单》直接支出,外来原始凭证必须包括日期、购买物品的名称、单价、数量、金额等要素,大、小写金额相符。

4.社区(小区)集体非购买力的支出,应取得合法的外来原始凭证。确实无法取得的,必须取得收款人的原始手续作附件。

5.所有票据必须注明用途,由经办人、证明人签字,党组织书记审批,社区(小区)会计收集相关票据后到镇农财科审核报支。

四、社区(小区)非生产性支出管理

1.招待费支出。社区(小区)公务招待费零支出,商务招待应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十项规定”精神,厉行勤俭节约,在规定的限额内按实列支。

2.报刊费支出。以社区(小区)为单位原则上不得超过2000元标准。主要用于党报党刊征订,严禁公费订阅娱乐性报刊、杂志。

3.外出学习考察支出。原则上社区(小区)不得自行组织社区(小区)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外出学习考察。确因工作需要的,须经镇主要负责人批准,支出费用时须报镇分管负责人审批同意。

维稳、征兵、秸秆“双禁”费用。因维稳、征兵、秸秆“双禁”工作发生的必要费用,镇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没有具体规定的,凭有效票据,经镇相关职能部门审核签署意见后按实列支。

4.捐助、赞助、贺礼支出。社区(小区)集体不得以捐助、赞助、贺礼费的名义向外单位捐款。确需捐赠的须经社区(小区)班子成员会议讨论通过,并报镇分管负责人审批。

五、困难救济管理

1.社区(小区)困难户的救济,原则上在春节前按规定程序实施,平时不得支付困难户的救济补助。特殊情况发生救济的,必须经班子成员集体讨论通过,张榜公布,公布无异议后,由相关审核人员在救济报告上签字,社区(小区)党组织书记签署意见后列支。

2.各个时期涉及困难户救济的支出,必须由享受救济的困难户本人亲自签字(签章)领取后,由社区(小区)递交农财科打卡到人,并附集体讨论的会议记录复印件,否则不予入账。

3.对本社区(小区)居民及60岁以上的老党员、困难党员的贫困救助及捐资助学、军烈属补助、伤亡慰问等对象的支出应注明居民姓名。

六、社区(小区)干部报酬奖金管理

1.社区(小区)干部报酬由组织人事科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本镇实际确定。基本报酬每年由组织人事科测算,经批准后送交农财科打卡发放到人;考核报酬、绩效管理奖由社区(小区)按镇考核结果计算,经组织人事科审核后列支发放。

2.所有考核发放到社区(小区)集体的资金都必须作为社区(小区)其他收入全额入账核算,文件规定直接打卡到人的除外,严禁不入账或少数人私分;上级文件规定可以发放到人的奖金,社区(小区)制定相关考核意见或发放政策,经班子成员集体讨论后发放,奖金总额不突破上级奖励资金总额。

3.社区(小区)集体不得为社区(小区)干部垫支应由社区(小区)干部本人承担的养老保险金及其他保险金。现职社区(小区)干部、六位一体人员及网格员可以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一份;社区(小区)可组织体检,体检标准50岁以下的每人每年原则上不超过400元,50岁以上的每人每年原则上不超过600元。

4.社区(小区)干部兼任网格员的不得领取网格员补助。

七、债权债务管理

1.社区(小区)债权实行台账管理,并明确有效债权清收工作责任,制定清收措施,对有偿还能力的债权予以回收。

2.严格控制新的债权增加,严禁无偿占用集体资金,对擅自无偿借出集体资金的,在限期追回借款的同时,追究批准人的责任。

3.社区(小区)干部原则上不得借用社区(小区)集体资金,确因家庭特殊情况需要借款的,必须履行借款手续,经班子成员集体讨论通过,报经镇分管负责人审批同意后方可借款,借款额度不超过本人上年基本报酬总额,偿还时间不得超过1年。

4.规范社区(小区)债务管理,建立债务管理台账,逐笔登记债务发生的时间、用途、债权人、借款利率和偿还时间。

5.对未按程序规定而擅自举债的,严格执行“谁批准、谁负责、谁借钱、谁偿还”的原则,社区(小区)集体不得入账核算。

八、用工管理

1.所有用工需实行台账管理,凭出工人签字确认的入账手续,一事一报,全部打卡到人。

2.报支用工时账面无资金的,通过“应付款(内部往来)--欠居民用工款”科目反映,偿还出工款时,结合出工台账登记台账,依据原清单打卡到人。

3.所有用工实行“平时用工记载,按月汇总、次月报支”的程序进行。

平时用工记载:以片区为单位,对平时出工情况按实记载,记载内容主要包括出工日期、出工人员姓名、用工项目、标准工日数等。

按月汇总:月末终了,对当月出工情况以片区为单位进行汇总登记。

次月报支:次月15日之前,由社区(小区)办公室对当月各片区统计的出工汇总表进行核查报支。

4.对用工无明细的支出,社区(小区)会计可拒绝入账核算。

九、产权交易

1.所有工程项目按照“3万元以下,社区(小区)参照镇相关招投标手续自主招标;3万元及以上,社区(小区)上报镇招投标科,社区(小区)积极配合”的原则执行。3万元及以上所有申报项目必须经社区(小区)班子成员集体讨论通过形成会议记录,报经镇分管负责人审批后,交招投标科按相关流程进行招投标。

社区(小区)集体经营性资产、集体建设工程项目、固定资产购置,主要包括:

(1)建设工程项目。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指新建公用房屋建筑、装饰、绿化、道路、路灯、桥梁、泵站修建、河道疏浚等建设项目。支出必须提供:中标通知书、施工协议、竣工验收报告、正式票据;招投标科所出具的招投标资料中有要求提供第三方机构的审计报告的,建设单位也必须提供。机械类费用还须提供施工前后对比照片,并实行一事一报,否则社区(小区)办公室不予报支。

(2)集体资产、资源的发包。

(3)集体土地的出让、转让、租赁、流转。

(4)集体资金的产权转让、出售。

2.对抢险救灾、突发安全环保事项、区镇及以上负责人决策限期完成但通过招投标交易平台不能及时组织招投标的等不可预见事项及使用机械类费用,按照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创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中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执行。

十、承包合同管理

1.各类承包合同必须签订规范的合同文本,新签订的承包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5年。并应结合经济发展速度约定逐年增加机制。

2.涉及社区(小区)集体产权交易的各类合同、协议必须统一交社区(小区)会计归档管理,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私自保管、扣押、隐藏合同或协议。

3.严格按承包合同规定的上交标准和上交时限结算兑现,未经社区(小区)班子成员集体会议讨论,任何人不得私自决定承包上交税的减免,确因特殊情况造成尾欠的,必须经社区(小区)班子成员集体讨论同意,并有承包人作书面限期还款承诺(还款期限不得超过1年)。

十一、审计监督

1.社区(小区)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工作必须接受审计监督,审计工作一般以镇审计部门审计为主。

2.社区(小区)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实行“一年一轮审”制度和社区(小区)主要干部任期与离职审计制度。对集体债权债务、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实行专项审计。

3.审计部门在审计结束后,要有客观、公正、全面的书面审计报告,并经社区(小区)主要负责人签字确认,提出的问题和处置建议要有可操作性,并要加强事后跟踪监督,审计资料及结论要及时装订成册,归档保管。

4.审计部门对审计发现的被侵占集体资产和资金,要责成相应当事人如数退还;涉及国家工作人员及社区(小区)干部违纪的,要及时上报镇纪检科,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构,依法依纪追究当事人责任。

十二、档案管理

1.社区(小区)集体组织的档案包括:会计凭证、账册;各类经济合同、协议;社区(小区)干部岗位责任制及相关工作考核结果;社区(小区)党组织、社区(小区)办公室会议记录;会计交接清单;各类统计资料;会计报表;社区(小区)财务预(决)算方案;民主理财资料以及上级规定保存的纸质资料和电脑文档。

2.严格按照《会计档案管理方法》规定的保管期限,加强对会计档案的管理。财务档案保管期满,需销毁的,应编制好销毁清册,社区(小区)并派人监销。

3.社区(小区)会计档案以社区(小区)管理为主。

4.应设立档案室,购置档案柜,落实好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好档案保管、调阅登记簿,做到完整无缺、摆放有序,方便查阅,管理规范,达到“防火、防盗、防蛀、防潮”“四防”要求。

十三、财会队伍管理

1.社区(小区)集体经济组织应当配备一名社区(小区)会计,社区(小区)办公室的主要领导不得兼任财会人员,社区(小区)办公室的主要领导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财会人员。

2.社区(小区)会计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认真履行报账职能、并记好相关台账,定期对账,上报有关报表,组织民主理财活动、整理管理会计档案等会计职能。涉及违纪的转交纪检监督部门处置,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置。

社区经济统计工作总结篇9

局各科室站:

根据3月省人口委在召开的“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会议精神要求,为做好区“十二五”人口和计生事业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__年至2015年)的编制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深刻认识开展“十二五”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人口问题是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全局性重大问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专业规划。科学编制好“十二五”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可以为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重要支撑,是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改善民生工程的重要载体,是推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是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争取更大发展空间的难得机遇。

二、“十二五”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主要内容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探索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路子。抓住关键、聚焦突破,控制人口总量与提升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布局并举,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要求

1、科学发展,战略思维。要紧紧围绕“十二五”时期加快实现发展转型的中心任务,科学确定人口发展目标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思路,体现人口计生事业规划的战略性、基础性、引导性,注重做好与其它规划的有效衔接。

2、立足大局,把握规律。深刻把握“十二五”时期区经济环境的新变化、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区发展的新特征和新特点,科学判断人口发展变动趋势,把握人口发展规律。

3、聚焦重点,力求突破。坚持发展导向,注重发现、研究和解决影响“十二五”人口计生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需解决的人口计生民生问题,增强规划编制工作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主要内容

1、回顾总结发展现状和经验。回顾“十一五”期间区人口和人口计生事业的发展情况。分析发展历程、发展方式、发展特征和发展经验。

2、分析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瓶颈。分析“十二五”时期人口计生事业面临的新环境、新条件和新要求,科学判断“十二五”人口发展态势,把握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深入分析原有发展方式是否适应新的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和发展要求,深入分析“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新挑战和发展瓶颈、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深层次矛盾。

3、提出发展目标和主要指标。立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又好又快地建设经济实力更强、城乡环境更美、人民生活更好、社会更加和谐的现代化新区,着眼于人口计生事业可持续发展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研究提出“十二五”时期的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和主要指标,并展望到2020年。发展目标应符合国家要求,符合区的整体战略方向,符合区的总体发展目标。在提出主要指标的同时,要对“十二五”及2020年的指标值进行测算。

4、提出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围绕发展目标,从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角度,提出“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突出重点,聚焦突破。

(四)主要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末,全区总人口控制在9万人以内,人口出生率11‰,自然增长率6‰,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94%以上,流动育龄人口在流入地服务覆盖率85%,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在正常值范围内。

(五)工作要求

1、依法编制。各职能科室要依据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和区委、区政府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文件,结合新形势和新要求,提出目标、主要任务,落实保障措施。

2、科学研究。做好规划编制的基础调查、信息收集、研究分析等前期工作,全面分析发展环境,准确把握本领域所处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向,深入研究重大问题。

3、聚焦创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体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注重与本区重大项目建设、重大政策制度、重要民生实事和重点工作安排相结合,创新思路方法,明确工作机制。

4、加强沟通。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加强同上下级部门、相关部门的沟通,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同级规划相互协调。

三、规划编制的任务分解和进度安排

(一)任务分解

1、“十二五”区人口发展形势判断以及宏观调控对策。

责任部门:规统科负责。

2、“十二五”区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和统筹协调机制建设。

责任部门:办公室负责。

3、“十二五”区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机制和法制化建设。

责任部门:政法科负责。

4、“十二五”区人口与计划生育规划统计改革与发展。

责任部门:规统科负责。

5、“十二五”区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

责任部门:规统科负责。

6、“十二五”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与公共服务。

责任部门:宣教科负责。

7、“十二五”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机制建设。

责任部门:流管站负责。

8、“十二五”区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服务机制建设。

责任部门:服务站负责。

9、“十二五”区计生协会建设。

责任部门:协会办负责。

10、“十二五”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

责任部门:办公室负责。

11、“十二五”区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财力投入保障机制建设。

责任部门:财务室负责。

(二)进度安排

1、4月份,全面布置启动区“十二五”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局机关各科室站及计生协会按照任务分解要求形成本部门“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

2、5月底前,局各科室站及计生协会完成本部门的规划材料,并交规统科。

社区经济统计工作总结篇10

江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述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作为人民政府及时了解广大人民生活水平和状况,做“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是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所以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对于各级领导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当务之急。目前,我区城乡居民住户资料是个空白,民营企业调查工作一直未能开展,尽管地委、行署领导非常需要这方面的资料,但由于没有开展此项调查工作,无法满足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市、县建队的规定和自治区的要求,结合我区经济发展的情况,特请示尽快建立地县(市)二级社会经济调查队,在全区开展农村、城镇居民住户调查和民营企业调查工作。

一、具体职能:

(一)农村居民调查职能:

1、贯彻执行自治区统计局制定的全疆统计调查方法制度,组织实施农村住户,农产品产量,农村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等调查方案;

2、准确、及时、系统地搜集、整理和编印农村社会经济统计调查资料;

3、开展对农村社会经济问题的分析研究,向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公众提供统计调查资料的信息;

4、承担政府和统计局交办的其它统计调查和分析工作。

(二)城乡企业调查职能:

1、贯彻执行国家、自治区统计局制定的各项统计调查方法制度;

2、组织实施企业抽样调查和各类专项调查;

3、对涉及企业的重要统计数据质量进行检验与评估;

4、准确及时地搜集、整理和编印企业抽样调查和专项调查资料;

5、开展统计分析研究工作,特别是与企业改革和发展市场体系密切相关的专题分析研究,向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公众提供企业调查资料和信息;

6、完成地委、行署交办的其他统计调查和分析研究工作。

(三)城镇居民调查职能:

1、深入各城镇、居民家庭、企业、商场等定期采集消费品零售、建筑安装工程、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收购、工业品出厂等价格资料;采集居民家庭人口、就业、收入、消费、居住等人民生活资料;搜集整理各城镇房地产交易价格信息;

2、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的整体功能,全面真实地向社会反映城镇人民生活状况以及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价格变动情况;

3、开拓广阔的工作领域,承担各种类型的受托调查。

二、调查方法

社会经济调查队主要运用抽样的方法,通过城乡居民家计调查,对不同行业、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家庭人口、就业状况,生产、收入、消费、储存、需求以及企业经营状况等方面的情况调查,运用特定的统计整理、分析方法,用于综合反映该地区居民的收入、支出及社会购买力状况,为当地政府制定劳动就业、工资福利、货币流通、商品供需及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等政策提供依据。采取抽样调查方法,建立城乡居民家庭住户原始统计台帐,由调查员入户帮助建立台帐,每周入户两次查看台帐的登记情况,通过统计台帐数据录入到计算机中,来推算总体,产生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计划全区城镇抽取1500户样本单位数,农村抽取1800户样本单位数。企业共抽取800户,包括股份公司、联营、私营、个体等,工业70户,商业200户,建筑业30户,运输业30户,其他150户,同时建立原始统计台帐,操作方法同上。

三、机构设置及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