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儒家思想的优点和缺点十篇儒家思想的优点和缺点十篇

儒家思想的优点和缺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6:13

儒家思想的优点和缺点篇1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1.1研究目的。儒家思想作为我国传统优秀文化思想对我国产生了巨大影响,不单单影响着我国国民的为人品质,也为我国的经济及国民素质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文化价值。儒家思想甚至远传海外,进一步宣扬了我国声望,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到现在为止,东亚诸国也都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其国家的重要思想文化,将儒家文化当作重要的思想教育手段。近年来随着我国课改的逐步实施,政府和学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也在逐步加强,如何将儒家文化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所有大专院校所共同面临的问题。

1.2研究意义。儒家思想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文化价值对我国思想文化体系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儒家思想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1],不仅仅能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也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和认知儒家思想,便于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发扬。

儒家思想当中的教育思想符合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在突出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将儒家思想和当今的社会发展相融合,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学生知行合一。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二、儒家思想发展历程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它形成于先秦时期。孔子继承了夏商周时期的礼乐和宗法制度,孔子所提出的“仁者爱人”“克己复礼”的思想,具有深刻的人文主义精神。在孔子的教学过程中,具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的说法,这表明孔子的思想极具代表性,拥有巨大的文化价值。并且其所撰写的《尚书》《周易》等书籍也成为了儒家文化中最初的经典典籍。

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开始分裂开来,其中以孟子和荀子的观点最被世人所赞扬,他们提出了“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两种思想来通过这两个方面来进行人性的探讨,而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为了帮助汉武帝统一封建社会,他就将“天人感应”和“三纲五常”又融入进儒家学说中。这使儒家思想在帮助人们建设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开始禁锢人们的思想。

宋朝时期的儒家文化经过了张载和二程的发展,开始形成理学,南宋时期的朱熹将儒家、道家和佛家的理念相融合,理学观点发展到顶峰,而明代的王夫之则提出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理念。多种理念的出现和发展使儒家思想一直被传承并发展下来。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高校思想教育所获得发展

1.1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被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历来重视的工作重心,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高校课程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一个地位逐步巩固和加强的作用[2],而且伴随着种中央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工作等文件的下发,表现了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这对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

2005年在北京召开的关于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的政治教育工作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基础方针,这次会议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教育会议的开展,提出了“育人为本”和“德育为先”等教育理念,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2高校思想教育师资力量的逐步完善。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被中央和学校高度重视,两者开始加大对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投入。学校开始建立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实功底和教学能力突出的专业师资队伍,这些教师都是通过有关部门和学校的重重考核才确定下来的,这种高校的师资力量能够提升学校的教育水平,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保障。同时党中央也开始将党和团组织在高校中普遍传播和建立,这种党组织和团组织的思想工作的建立有助于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品质建设,定期在校园内开展思想政治品质的宣传和定期发放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宣传页和书册。

(二)高校思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思想教育太过限制于书本和一些空洞的说教,这种课堂上的政治思想教育一般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即便拥有教学系统的理论学说也无法将其真正的刻入学生的脑海中。而且高校思想教育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教学方式陈旧,教师和学生在施教和学习过程中也缺少哦相对的激情。网络时代的来临使学生在学习思想教育建设这些主流文化时容易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低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金钱的诱惑下开始只注重短期内的经济交易而不重视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学生也受其影响,认为思想道德建设没有金钱重要。这种风气的形成也表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经在逐渐的缺失。

四、儒家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4.1组织富有儒家思想的校园文化活动。儒家思想能够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高校应当加强对儒家文化思想的重视,经常组织富有儒家思想的政治思想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儒家思想文化教育的同时也要通过自身的亲身经历,将文化与实践和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儒家思想对自身的影响。

4.2汲取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对于“德行”的培养,儒家思想注重个人的内在德行,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相符合,将儒家思想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能够让学生对自身的思想教育和价值观念进行反思和改变,也可以将儒家思想通过高校这一大平台进行传播和发展[3],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弘扬。

儒家思想的优点和缺点篇2

关键词:儒家诚信企业管理人性化道德诚信制度诚信

过去,一些企业在诚信管理过程中由于没有注意到儒家道德诚信思想的价值,过度信任西方的制度诚信,结果导致人性化的缺失,不利于企业文化的发展。由于没有认识到儒家诚信与其他伦理范畴的相异性,从而忽视了儒家诚信思想在促进企业员工人格平等、优化企业利益分配等方面的积极价值。

1儒家诚信思想的发展历程

1.1儒家诚信思想的理论基础。孔子是先秦儒家的开创者。他是从天人合一的角度而不是从人性的角度来思考诚信问题。他的诚信观主要源于天人关系和人人关系的体认和理解。孔子认为上天与人事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儒家以“天人合一”来描述这种关系;因为天人合一,所以人要相信上天,相信上天赋予人的道德和智慧。孔子自己对上天(天命)充满着无限信任,在逆境中仍然坚持着“知我者,其天乎”的道德信仰(《论语・宪问》)。对于上天赋予人的道德力量充满着信仰,这就是道德信仰。道德信仰不同于西方的神学信仰。西方神学信仰是以上帝为信仰对象,“上帝”是神学体系中产生的概念;而孔子的道德信仰是以“天”为信仰对象,“天”是在人学体系中形成的。这使得中西诚信观有显著差异:中国古代道德信仰不仅信仰上天,还相信人事。西方神学认为上帝创造人类、主宰人事、审判人命。所以,相对地说,在相信“人”上,神学信仰不及道德信仰。正是如此,孔子的诚信观不仅包括天人关系间的道德信仰,还有人人关系间的道德诚信。孟子、荀子都是从人性的角度来思考诚信的。孟子认为人性善是诚信产生的理论基础,诚信就是对人性的信任。与孟子不同,荀子认为人的本性中也有恶的因素,不能完全信任人性,如果不对人性加以规范和引导的话,那么就必然会造成诚信的缺失,所以,荀子主张通过改造人性来实现诚信。总之,儒家认为,诚信是在人学、人性论基础上建构起来的。诚信的培养和实现,其目的就是为了提升人性中善的因素,规范人性中恶的缺陷,从而实现社会中人文精神的提升。

1.2儒家诚信思想的实现方式。孔子坚信道德信仰的力量,认为只有诚信之人才能取信于人,才能得到上天的眷顾。因此,人不仅要信任他人,同时也要对上天有道德信仰。这就要求人们一方面需要通过“志于仁”的道德自觉的提升来取信于人,同时还要通过“克己复礼”的道德培养促进社会和谐。因此,诚信还可以运用于治国,孔子就曾主张诚信立国。如何做到这一点,那就要:“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孟子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善的,因此,人人都值得信任。他发展了传统“朋友有信”的思想,把“朋友有信”纳入五种基本的社会关系中去,推及到君臣、父子等人际关系领域。并提出了以“孝悌”为内核,以“义”为原则的诚信价值评判理论。这深化和提升了“朋友有信”道德诚信的社会价值。荀子处在战国末期,他比孟子更加现实地看到诚信缺失现象的无处不在。所以荀子主张不能完全相信人性,人性中也有弱点。但是,荀子与孟子一样,也认为人人都可以成为值得信任的人。荀子比较侧重于制度诚信,认为诚信的实现有赖于礼仪、法律以及教育的外在条件,并指出这些外在条件能够发挥作用,最终还是取决于将这些外在因素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诚信行为。

2现代企业诚信管理中的三个思想误区

2.1第一个思想误区。认为先秦儒家诚信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的主要价值是在道德诚信领域,在法制诚信方面略显不足,因此应当借鉴西方制度诚信来加强中国现代企业的诚信建设。这使得中国现代企业的诚信建设过分倚重于诚信的法律化、制度化。认为只要完善了诚信的法律规范、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手段,就能改善当前企业诚信的缺失。不可否认,这是一种可以在短时期迅速见效的方案,但从诚信建设的长远来看,这并非是一劳永逸的措施。这是因为:首先,现代企业诚信的制度化建设也多是停留在诚信运行方式的制度化。比如主张建立诚信的可量化评价体系,可操作的赏罚体系,可追踪的反馈机制等等,这是必要的,但也是需要谨慎对待的。诚信制度化就是把诚信用外在的制度形式规定下来,其实质是把道德规范加上承认规则、改变规则和审判规则。但这样一来,道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特性,变成了法律规范,即使可称其为道德,也不过是道德须知之类的东西。其次,诚信的制度化使得规则、制度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主要概念,个人的道德修养最后会缩减成为一种性向。这种性向就是人对道德规则的奴化顺从。所以,在一定意义上看,诚信制度化就是对人性的剥离,严重背离了儒家诚信思想的人文精神。

显然,现代企业诚信管理要想走出既需要制度化又不能制度化的悖论,避免诚信管理背离人性化原则,就必须在一个更高的、更宽泛的文化背景中来反思诚信制度化。先秦儒家诚信思想是建立在人性论的基础上的,它认为诚信就是对人性的信任,是源于人性的坚定信仰,这为诚信行为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也就是说,儒家的诚信建设并不是要让人对诚信制度的奴化顺从。过分倚重诚信的制度化,就会造成诚信管理过程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和文化生产力的枯竭。

儒家思想的优点和缺点篇3

关键词:先秦儒家人文思想民族精神教育传统文化道德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086-01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伟大而卓越的精神,是文明和觉悟的体现。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大力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尤其要对青少年进行这方面的教育。”青少年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欣欣向荣,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先秦儒家人文思想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瑰宝,其中有很多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高尚的人格,启发学生正确对待生活,有助于学生自我调节和自我修炼,成为宽容、乐观、积极向上的人。

1当代民族精神教育的现状

当代青少年的素质受到了社会的许多消极影响,有许多人崇拜西方,在并不了解实际情况的前提下,用西方的价值观念来评价如今的生活方式。许多人更看重个人感受,注重物质享受,缺乏艰苦创业的思想,缺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传统文化和文明不屑一顾,只追求所谓的时尚,民族自豪感低落。

由此可见,将当代民族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培养青少年的民族精神。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熏陶,这样可以增进爱国主义情怀。传统文化的熏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就注定了他将在怎样的环境中,受到本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2先秦儒家人文思想融入当代民族精神教育的运用原则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不能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需要理解传统,并对传统进行再创造,因此,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先秦儒家人文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灿烂的一笔,中华文化是能够团结向上的动力,只有全面认识传统文化,才能使当代民族精神得到良好的传承和发扬。

2.1反对民族虚无主义

民族虚无主义是在不充分了解事实和分析现状的前提下,全盘否定民族文化,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和言论,尤其是在伦理道德上,对传统文化遗产不假思索地全部否定,这种思想可以瓦解民族精神,形成反动的思潮。在当代民族精神教育中,要充分发扬先秦儒家人文思想,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2.2坚持批判性继承

先秦儒家思想丰富多彩,其中具备很多精华,可以修身养性,培养崇高的品质。只有不断吸取精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但是我们不能盲目继承,要有选择、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和发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具备批判精神,有些传统的东西已不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通过有选择地进行吸收,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

2.3与马列主义教育相融合

所有的文化都不是文明的孤岛,在道德继承方面,只有将马列主义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拥有更加优秀的文化成果。对于先秦儒家人文思想要有选择地吸收,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盲目追随,通过科学地分析,吸收其中积极的方面,使其与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融合,构成具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

3先秦儒家人文思想在当代民族精神教育的现实价值

在先秦儒家人文思想中,我们不难发现,“德育为首”在其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先秦儒家一直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如今,各大高校亦将德育放在首位,与先秦儒家思想十分吻合。先秦儒家思想提倡用道德教育百姓,用礼教约束百姓,这样才能使人心悦诚服。在现代社会中,道德具有法律不可替代的地位,道德是衡量一个人的素质的基本点,只有学会做人,才能去做事情。

先秦儒家人文思想中的“内圣外王”,是一种理想的君子人格,也是一种培养人才的目标。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则体现出了“大丈夫”的气度,儒家思想的不断深化,对塑造当代民族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虽然儒家思想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阶级性,但其德育的思想十分符合现代教育。要树立榜样,用实例和高尚的人格鼓励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真正受到启发,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理想的人才。

在儒家思想中,“仁爱”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尊重、关心他人,为他人着想,真正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要求我们以平等态度去对待学生,用真理和情感说服学生,用榜样激励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儒家重视受教育者进行自我完善和修养,在学习中融入思考,继承和发扬先人优秀的道德品质,通过思考转化成自己的品质。通过不断反省,悟出道理,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少说多做,慎言力行,“敏于事而慎于言;君子欲呐于言而敏于行”。

由此可见,儒家的自我修养思想是非常值得研究和学习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学生的自我修养能力,以此提升学生的修养,使其在具备文化知识的同时,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吕梅林.艺术院校大学体育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J].体育博览,2011(7):64.

[2]王红,肖宗娟.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探析[J].世纪桥,2011(11):138-139.

[3]陈艳秋.打造城市人文精神,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对策研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6):126-127.

[4]陈永丽.试论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1(16):43.

[5]齐玉龙,梅翠竹.医学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途径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4):109-112.

[6]冯龙良,贾亚莉.高等院校人文教育的反思[J].价值工程,2011(20):286-287.

[7]刘国华,邱德雄.师范教育改革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的缺失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11,31(8):6-8.

[8]廖新丽.外国文学教学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以印第安营地的教学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0):126-127.

[9]宋路平.大学人文精神亟需“返魅”――以读金耀基大学之理念的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5):107.

儒家思想的优点和缺点篇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统儒学;对接方式;融合方式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3-0084-03

一、研究基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传统儒家的内涵与关系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括说来,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这一源自于西方的理论精华可以真正为中国土壤所吸收。具体说来,则包括在制度层面、时间层面和文化层面等方方面面实现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中国本土化、现实化。其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与民族文化结合的民族化、中国传统文化改造升级的现代化和中国具体实践经验的理论化的有机统一[1]。

(二)传统儒家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博大精深,曾经在历史上熠熠生辉的有儒墨佛道法等各大学术派别,其中儒家思想更是当之无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孟学说源远流长,纵贯中国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更是深深影响了每一代中国人的人格态度、生命格局。儒家思想真正开始作为一种统治思想的地位正式确定于西汉时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后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创新和推动,传统儒家思想直至清末民初都牢固占据着中国人思想的制高点,其地位和影响都处于难以撼动的地位。这与儒家思想在本质上讲究维护大一统的国家现实、维护君臣父子这一伦理道德有密切关系。而其天命观、义利观、中庸的价值取向也最大程度的组成了中国文化的本性。随着中国进入近代,在西方列强的打击和侵略下,人们逐渐对传统儒家思想失去了理论自信、民族自信。但是不可否认,传统儒家思想尤其迂腐、固化的一面,也有其值得今天中国建设发展所需要继承、吸收的一面。

(三)二者关系

1.对立排斥说。此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儒家思想是种水火不容、此消彼长、你死我亡般的关系。认为儒家文化代表的是封建余毒,两者相结合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中国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应保持其纯洁性与纯粹性[2]。此论调的基础基于马克思主义及传统儒家思想产生的背景、原因、地理位置、历史时间以及各自所代表的阶级利益迥然不同而做出的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其所代表的是无产阶级的利益,用以指导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革命,以及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建设。而传统儒家思想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灵魂精髓,代表的是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统治和封建社会伦理价值观的引导和掌控。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一场与顽固占领中国人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进行战斗的过程。二者是一方战胜,打败另一方的关系,必须划分好楚河汉界,界限分明。

2.互补相融说。学术界持这种观点的在于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与传统儒家思想在一些精神本质上的相通性。如孙铁骑提出二者的终极价值追求与文化进路具有内在的本质一致性的观点,具有共同的实践品质、共同的价值取向与共同的社会理想[3]。而此外二者更有其独特的优点,也可以进行理论上的互补,使得这样一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变成了一种动态螺旋互补上升的过程。在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与传统儒学的各自特点、优缺点及相互本质精华点之后,进行的一种理论整合。首先,从二者相同性上来看,无论是现世人的关注还是对理想社会的孜孜追求上都使得二种理论得到了交融的立足点。其外,儒学对道德理想的重视,马克思主义对实践的追求都使得二者有互相值得借鉴之处。最重要的是,儒学的广阔吸纳包容的特征,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扎根开放了理论大门。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思想又对于儒家在传统中国后期走向禁锢、迂腐的特性进行了有效化解。

3.主体引导说。持主体引导观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儒学虽然是共同存在当前中国社会中,但是地位有着主次之分。这种观点又分为两种形态,即可以总结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儒学化与儒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化的对峙。有的学者认为儒学思想是中国思想的正宗,而且又有着开放、包容性,以其为主体,在其基础上,吸收马克思主义有益成分而为自身服务。与之相对,则是现在更多的研究者所支持的,以马克思主义为引导大旗,改造儒家思想,并使儒家思想居于从属位置,形成“主导意识与支援意识关系”学说。该观点认为作为当代中国“主导意识”的马克思主义,依靠其科学性。前一种观点的出发点在于对本土性的重视和传统的尊重,而后一种理念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以及自其传入中国以来在中国革命、建设等方面做出的成果而言。

二、融合方式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现状分析

(一)对方式问题研究较少

学者们多将其研究关注点放在对马克思主义和儒学思想的内涵、关系、地位、结合原则上进行理论分析,关于如何进行切实的对接方式方面的论述寥寥无几,而即使是在其他文献有也往往在长篇大段的进行学理性分析后,在全篇末尾对对接方式有一定论述。造成如此情况的原因在于:

1.理论界往往重学理、轻应用性讨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和传统儒家思想问题,其作为一种思想观念、意识形态,大多学者更愿意从理论上进行概念对比及理论分析,对于现实性的策略研究明显属于一笔带过或者浮光掠影的状态。可以说,这是理论界的通病,不愿意甚至是不屑于从哲学理论层面下降至实用层面,觉得实用性的研究只能算是末端,是学理性研究的自然延伸。

2.对于对接方式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入。与主观上忽视实用性研究,伴随而来的是对该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其实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同样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并不是一个束之高阁的理论性研讨,而是实实在在与我们当前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中国梦的实现、人民的思想状态、日常生活发生着切切实实关联的现实过程,对于这一重要性的认识不够,使得研究中得出的对接方式往往过于抽象,宏观,不具有操作性。

3.对接方式的提出有难度。既然是对接方式,则必然要与社会现实、人民心理等紧密相连,而这些现实都具有相当程度的复杂性,多变性,这些就自然使得切实有效、操作性强的实用性对策的提出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理论界还争论不休,对一些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的路径依然有研讨空间的基础上,更使得实用性对策提出难度增加。

(二)很少见到可行性的具体策略分析

对于对接方式问题的研究,不仅数量上少,即使是有涉及,也是较为抽象宏观的思想性指导,如:要认真解读经典,注重传承传统的载体,对儒家优秀传统的现代转化,将儒家的优秀传统提炼出来,根据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挖掘出儒家传统中有价值的因素[4]。当代中国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必须立足时代特点和中国国情,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契合的发展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明确实现二者契合的领导力量。其中,马克思主义是实现二者进一步契合的灵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二者进一步契合的根基,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二者进一步契合的领导力量。实现上述三者的有机统一,是现实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契合的本质规定[5]。

诸如以上的对接方式虽然讨论的是明确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传统儒家关系和地位等问题后该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真正有效中国化,怎样处理好二者关系的问题,但最终的表述却依然属于理论讨论范畴,只能给实际政策制定者以宏观的方向指导,而不能切实的献计献策,提供一些切实有效、有操作性的启发,从而使得这些建议往往流于表面,不能实际发挥其应有的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功能和效用,从而使得整个如何去做的研究任务仍然没有完成。

(二)全球性文化视域的不够开阔,中西二元文化的狭隘性

在当前全球化大潮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不仅是个中方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潮的一种碰撞,更是全世界所有优秀文化的一种积极碰撞。亨廷顿在其文明冲突论中,提到了包括伊斯兰文化、非洲文化等。诚然,世界上并不只有中国和欧洲这两个文化系统,还有其他文化系统,比如南亚的印度教、佛教系统以及在中东存在一千多年的伊斯兰系统[6]。

虽然不少学者提到了全球化和多文化思维,但是对其他优秀文化系统的具体吸收也是一笔带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传统儒家的讨论,主要还是就事论事,就二者论二者,没有把这一问题放在一个更为宏大的世界思想文化坐标系当中去思考。而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儒家思想的过程中,会受到其他文化的怎样影响,其对接方式怎样在实现与本国实际需要相符合的同时,怎样以一种更为积极的姿态,进入世界文明的进程之中,还缺乏专门且深入的思考。如此现象的造成,与广大学者、文化上对中欧主体的狭隘视野和对其他地区非主流文化的轻视有关,也是与马克思主义强调统一、动态的世界观相悖的。

三、对融合方式研究的未来展望

(一)学者的个人研究

1.坚定无产阶级立场,以马克思主义为导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就规定,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样的国体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指南针的地位,使得作为身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意识形态研究方面的学者都应该坚持自己的无产阶级立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处理其与中国传统儒家的关系问题时,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为依归。另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对接。

2.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的培养。正如马克思的创立者所强调的那样,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7]。对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对接问题,不能就理论论理论,仅仅是在意识形态地域争论不休,研讨不停,而应该有一个理论研究的成果最终是要投入于社会实践之中的思维和认识。学术笔仗嘴仗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能切实在社会、人民中取得切实成果,为国家的建设、思想的成熟添砖加瓦的理论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人民真正支持与渴望的。

3.视野的扩宽,现实与历史相结合,世界文化视野。在当前全球化大潮席卷而来的世界大背景之下,加强学术视野的扩宽,多学科视角和世界文化视野的增强推进儒家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培育开放兼容性的世界眼光,成为对当代学者的要求。没有宽阔的视野、多种文化的交织碰撞的观念,就很难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接问题看得透彻,对对接方式提出有新意、有见地的见解。这也要求当代学者更多的汲取全世界各地区思想文化的精髓,联系历史与现实,在更为广阔的思想天空,不断突破自己的思维限域,使得提出的对接方式能够为这个新的时代服务,为整个地球村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国家宏观控制

1.坚持党的主体性地位。中国共产党不仅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者,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者。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儒学对接的问题,也自然是处于不容置喙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使对接路径真正发挥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性,先进性。对这一对接方式问题,要认识到这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真正扎根并稳健成长的重要问题,必须取得这一问题的主导权,要积极主动的去寻找思路及实行政策。

2.切实的政策制定层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传统儒学的问题与现实紧密相关,要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也要与时俱进,都要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8]。而这二者的对接方式作为一种现实性的策略问题,必须将其成果与国家政策制定相挂钩。将对接方式研究成果上升到国家层次,也就意味将以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对接方式的实施,从而体现国家对这一问题的重视,无形间完成了意识形态上的指导作用。此外,也是一种对理论转化为实践最为有力的保障。

3.社会实践活动的切实展开。好的理论倡导,必须回归在现实层面才能发挥其真正的内涵。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学对接的过程中,以国家意识形态为领导,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并且以一种春风化雨的姿态投入广大群众的社会生活、社会活动之中。社会实践活动不流于表面,切实展开,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真正与中国群众发生连接和关系。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我们立党立国,实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实现改革开放,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必须坚定遵循的思想领导。而中国儒家思想则是通过世世代代的因循传递,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精髓。将二者进行有效、平稳、良性的融合,实现马克思中国化和传统儒家思想的时代化、全球化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做出最佳的指导作用,不仅需要学理上的探讨,更需要将思考力转化为执行力,将理论上的突破春风化雨般的播撒在每个当代中华儿女的心田之中。

参考文献:

〔1〕袁辉初.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J].马克思研究,2006,(2):12-17.

〔2〕贾红莲.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研究的现状[J].求是学刊,2003,(4):17-22.

〔3〕孙铁骑.论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当代融通[J].理论探讨,2013,(4):50-55.

〔4〕杨秀香.认识论视角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儒学路径及其方法论意义[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1,(5):11-15.

〔5〕房广顺,郑宗保.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的当代选择[J].社会主义研究,2015,(2):29-33.

〔6〕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7-8.

儒家思想的优点和缺点篇5

一、两种倾向

这种分解,当然需要建立在对于儒家伦理的近代分析加以清理的基础上。这是因为,近代以来对于儒家伦理的分析,已经形成了某种支配人们对待儒家思想的惯性思维。不清理这种惯性思维,就不足以促使人们形成合理看待儒家伦理的理性眼光。而且,不进行这种清理,我们也无法走出以二元对诘的方法对待儒家伦理的方法困境,将儒家伦理的历史内容完整地还给儒家。进而,在提供一个儒家伦理思想的完整图象的基础之上,来讨论儒家的“现代”处境问题。

自近代以来,儒家伦理的处境,可以说是一直处于一种双面受敌的状态之中。这里的近代以来,当然是一个历史定位。它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三个阶段来看。第一个阶段是晚清,这一个阶段中国处于与西方接触的早期状态。人们还习惯于在自己的文化视野中观察了解与自己文化传统不同的相异文化。因此,愿意引进现代西方伦理来审视儒家伦理的人士,还没有将两种伦理传统对峙的思路。而意欲为儒家伦理辩护的人士,也还没有一种将儒家伦理一定要抬举到高于和优于西方现代伦理的强烈愿望。即使在引进与拒斥之间发生非此即彼的分歧时,也还只是在双方的动机上做文章而已。这个时期的典范人物可以说是康有为。他既为儒家伦理辩护,又着意引进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2]第二个阶段是民国。这个阶段是一个对峙儒家伦理与西方现代伦理的特殊时期。一方面,这种定势的形成,是因为中国现代化的严重迟滞,使得中国人极度地焦虑起来。文化焦虑导致人们无法在中西伦理思想中寻找到兼综两者优势的契合点,而只能将两者关系处理为或为优点云集或为缺陷集合。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寻找中国现代化迟滞的原因只留下了思想层面的问题。所以,人们一定会在伦理思想的检讨上,陷入一个从思想观念上否定传统伦理的整体主义思维误区,走入一个所谓的“全盘反传统主义”的境地。典范人物就是陈独秀、鲁迅、胡适。[3]第三个阶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早年历史时期。这个时期,由于意识形态的需要,即为了建立起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权威,客观上需要将本性上与任何传统都对峙起来的马克思主义[4]放到与以传统伦理面目出现的儒家伦理的对立面上去。于是,对于儒家伦理的严峻批判与彻底否定,就势不可免。即使愿意对儒家伦理表示某种亲合的人士,到后来也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思想立场,加入到否定儒家的大合唱队伍当中。典范人物就是冯友兰。[5]

这里所说的双面受敌,则是指儒家既要对付来自单纯的夸奖带给它的不实之誉,所构成的对于儒家伦理的“捧杀”的危险。又要对付来自简单的否定带给它的过当指责,以及由此构成的“棒杀”的危机。前者,使得儒家伦理被理想化了,似乎它只具有值得我们表示敬意的道德理想主义内涵。后者,使得儒家伦理被妖魔化了,似乎儒家伦理只具有伦理中心主义的成分。就道德理想主义而言,它是一种基于人生的道德安顿而言述的理想主义。它具有不因为时代和地域因素变化的永恒价值。而伦理中心主义则是一种基于社会政治控制需要建构的伦理论说,它具有一种因为时代和地域变化而有的暂时性和缺陷性。从前者看儒家,则儒家可爱。从后者看儒家,则儒家可恶。但是,任意选择其中之一审视儒家,实际上都是在损害儒家伦理在其元初阶段形成的双旋结构的健全肌体,是对于儒家伦理的一种倾向性的、而非健全的评价。

儒家伦理自近代以来遭遇到的这种双面受敌情景,最终使得儒家伦理的处境变成为两种对峙的评价观的战场:一方面,站在抨击儒家伦理的伦理中心主义视角的激进主义,对于儒家伦理坚决的予以拒斥,并且不承认这种立场有任何妥协的可能性。[6]而站在捍卫儒家伦理的道德理想主义立场的保守主义,对于儒家伦理则坚定地予以辩护,认为儒家伦理是解决中国现代困境、乃至人类困境的良方。[7]

而且,从态度上讲,激进主义拒斥儒家伦理,自始就是一种全盘的拒绝。这种拒绝,既落在社会政治控制上,也落在人伦道德的理想导向上。其基本理由是,其一,就社会政治控制而言,儒家伦理导致了专制政治。其二,就社会生活来讲,儒家伦理的守成取向,约束了中国人的创造力。其三,就儒家伦理的人伦关系调整功能分析,它引发了“以理杀人”的恶劣情形。其四,就儒家伦理借以存在的封闭社会文化性格来讲,它使得中国陷入了自我锁闭的状态,而难以推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8]

保守主义对于儒家伦理的辩护,则需要区分情况来对待。早期为儒家辩护的保守主义,是政治保守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合一的形态。因此,这种辩护愈是坚定,就愈是难以自圆其说。因为这种保守主义无法解释近代中国在社会政治的运动上面,为什么不能与他们认为的落后的西方媲美。他们的辩护,显然与时代脱节。到后来,保守主义逐渐裂变为政治保守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后者,即文化保守主义对于儒家伦理辩护的理由,着重点并不放在儒家伦理可以发挥的政治功能上,而是放在儒家伦理可以发挥的整顿人心秩序的社会功能上,以及它应当的、或潜在的政治功能上面。因此,他们为儒家伦理辩护的基本理由则在于,其一,儒家伦理与专制政治没有必然的联系。儒家伦理乃是一套建立在道德理想主义基础上的实践伦理体系,它是要使人成为人,成为高尚的人。其二,儒家伦理是具有导向创新的思想特点的。其三,儒家伦理对于心性问题的强调,与“以理杀人”不仅没有联系,而且是尊重人性的、尊重日用理性的。其四,儒家伦理推动的是一种中庸态势,因此,它对于中国人避免偏激,择善而从具有积极意义。[9]

两种倾向的评价,显然是难以调和的。造成这种以对峙态度来对待儒家伦理的原因是多样的,但是归结起来,不外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儒家伦理的外在社会功能的理解与评价的差异。二是对于儒家伦理的理论结构的认知区别。两种倾向的论说各自具有自己的历史理由,它们从各自论说轨迹上来分析儒家伦理也具有其自圆其说的理论态势。但是,在两种论说的框架内理解儒家伦理论说,则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二、双旋架构

这种局限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假如儒家伦理的思想内容结构真正如激进主义或(文化)保守主义所说的那样,那么,我们如何可以将他们各自声称、却又互不调和的历史真实性与儒家思想的本真结构吻合起来?另一方面是,假如儒家伦理对于中国古典社会发挥了如此积极或如此消极的单一性作用,它如何可以与以完整的形态存在的古典社会--即一个既有优长之处、又有短绌之点的社会结构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前者,是从儒家伦理的自身结构完整性上着眼看问题的。后者,是从儒家伦理的社会效用与社会依托上着眼看问题的。显然,我们只有将儒家伦理视为一个既具有“优点”、又具有“缺限”的完整思想体系,我们才足以全面地审视儒家伦理,既给予历史上的儒家伦理以一个健全的伦理结构,而避免肢解原本和谐地共存的儒家道德理想主义与伦理中心主义内涵。同时,也给予历史上的儒家伦理一个完整的作用于社会的状态,使得人们足以理解儒家与古典中国社会内在地互动的真实状况,并避免就其积极作用而单纯赞扬儒家、或就其消极作用来单纯否定儒家。

于是,如何凸显儒家伦理的历史真实结构,就成为我们勾画儒家伦理的完整面貌的前提条件。很明显,假如我们站在激进主义或则是保守主义的坚定立场上对待儒家伦理,就无法完整地看到儒家伦理的全貌,相应地,也就无法给予儒家伦理一个理性的评价,更无法勾勒儒家的现代处境和未来远景。我们只有寻求一个兼综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分析儒家伦理的方法优势、以及兼综二者伸张的儒家伦理在当下的或积极或消极作用的作用机制,才可以指望对于儒家伦理有一种健全的理解与评价。舍此,没有合理理解与评价儒家伦理的路径。

其实,只有从儒家伦理元初就具有道德理想主义与伦理中心主义的双旋结构,来看待儒家伦理的思想结构与社会功能,才可以指望真正理解儒家伦理的历史形态,也才可能构想儒家伦理的“现代”出路。这是儒家伦理自身显示而出的一种自己要得到理解的理解进路。它不是一个善意的或恶意的理解者所可以依靠自己的善良意志或恶劣心境就能够改变的一种理解路径。

因此,反观儒家伦理的历史结构形态,就变得格外重要了。从一部儒学史来看,构成它的核心观念体系--儒家伦理,既作为一种历史相沿以下主题一致的思想体系而延伸,又作为一种与古典中国历史和谐而在的观念体系与行为方式而演变。从其诞生以来,就以其双旋的构成显示为一种具有复杂性的思想体系。一方面,它以其道德理想主义为核心的个体心性儒学支撑着古典中国的理想思想世界和理想政治世界,适应着古典中国社会运行对于理想精神的需要。另一方面,它以其伦理中心主义为核心的社会政治儒学支持着现实社会、现实政治的有序运作,发挥着社会政治的控制功能。这两个思想层面是同构的,是水乳交融地作为一个思想体系的两面,由儒家思想家提出、阐述和付诸实践的。同时,这两个方面又各有指向,以道德理想主义指向人心秩序,以伦理中心主义指向社会秩序。[10]

具体分析起来,这一双旋架构乃是儒家伦理从元初结构(原始儒家)到晚清时期(实学理学)一直延续的一种理论结构形态。我们当然看到儒家伦理的双旋结构这一说法所具有的一种偏离历史组合,而形成的理想化的儒家伦理结构的性质。因此,仅就其历史的具体结构而言,儒家伦理在不同的儒家伦理思想家那里,是具有明显倾向性的思想体系--在某个具

体的儒家思想家那里,或则他思想的道德理想主义色彩要浓厚一些,或则他的伦理中心主义

偏向要强势一点。但是,他们的思想指向则始终是双向的。这种双向指向的偏重点,受到思想家思想兴奋点和时代指向的影响。这正是有所谓个体心性儒学与社会政治儒学区分的理据

所在。也是个体心性儒学排拒社会政治儒学,指斥后者歪曲了儒家伦理道德理想主义真精神,而社会政治儒学批评个体心性儒学,指责后者迂远而无力处理实际的政治事务的原因所在。因此,要恰切地解析儒家伦理的双旋结构,首先要坐实在双旋结构的偏重方面,然后才可以透入到双旋结构的整体结构之中,展示这一结构的完整内蕴。

从双旋架构具有的各自的思想指向,各自的作用对象,各自影响中国历史的状态,各自存在的理由上来看,儒家伦理在阐释它的具体思想家那里,都不尽相同。就个体心性儒学而言,它在两个历史时期具有特别的衍伸能力--一是春秋战国时代,一是宋明两朝。前者以子思、孟子为代表,后者以陆九渊、王阳明为典范。他们围绕的伦理思想主题主要的是道德理想主义。关注问题的思想进路是由内圣而外王。化解外在紧张要素对于内在理想道德的挑战,是他们最为紧要的思想聚焦点。而这一儒家伦理形态对于古典知识分子--士人的影响是最为深刻的,它维持着上层精英社会的价值世界。它对于中国古典历史来讲具有着一种促使人们追寻理想生活的动力功用。因此,它的存在理由深深植根在人之为人的尊严和社会之为社会的秩序之“人性”的土壤之中。就社会政治儒学来讲,它也在两个时期显现了某种辉煌--一是战国末期至秦汉时期,二是明清之际。前者以荀子、董仲舒为代表。后者以明清之际三大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为象征。他们围绕的思想主题是如何使得混乱社会走向秩序井然的社会。他们对于伦理道德如何可以成功化解与其他社会要素的紧张关系,从而能够将社会纳入一个由自然秩序提供了正当性支持的和谐体系之中。这一儒家伦理体系主要以影响政治家和社会各类人士为主,它维系着古典中国的政治秩序,支持着古典中国的礼教结构,制约着大众的社会性行为。它使得古典中国足以将现实社会政治生活组织起来而不至于陷入紊乱状态。因此,在儒家伦理理论中一直凸显的两大主题--以仁为核心的、道德理想主义的个体心性儒学,以礼为核心的、伦理中心主义的社会政治儒学,就分别由各有源流的“两派”儒学家们进行了专门精深的阐释。[11]

在分别审勾勒了儒家伦理的双旋结构的各自存在情形之后,我们就可以进一步追问:儒家伦理的双旋架构如何或紧张、或和谐地构成为完整的儒家伦理体系?这是由三个理由所注定了的。[12]其一,从思想主题上来看,不论是倾向于道德理想主义的儒家思想家,还是倾向于伦理中心主义的儒家思想家,在思想的主题是都是围绕天人关系、人性善恶、内圣外王与德主刑辅四个问题域,展开其伦理运思的。其二,从所有儒家思想家的思想意图上来看,则都是围绕既整顿人心秩序、又整顿社会秩序两个目标展开思想历程的。他们都是在“伦理政治化,政治伦理化”的思想对局中陈述自己的伦理观念与政治主张的。其三,从儒家思想家设想的理想政治蓝图与实际政治状态来看,在前者,他们都是对于基于理想的大同社会表示认同的。在后者,他们都是对于现实政治的非秩序状态表示强烈的不满,因此要加以规制化的。因此,所有儒家思想家之所以有理由被成为“儒家”思想家,可以说是基于同一个理由,即他们对于“三纲八目”都有共同的、积极的认可--从一个道德理想出发,改善社会人生现状,达到一个最为理想的状态:其体现为一种道德理想状态,就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体现为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与社会政治生活状态,就是“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说古典中国历史上对于这一理想原则没有认同感的话,那他就不是儒家思想家了。所以,即使是被心性儒学思想家蔑视的外王派儒学思想家,也从来没有在自己的伦理陈述中,对心性问题完全掉以轻心。反过来,心性儒学思想家对于政治问题的连带关注,历来就是体现他们思想特质的地方。所以,荀子要讲“伪善”,王阳明要讲“杀心中贼”紧要的同时讲“杀山中贼”。在儒学史上,没有绝对偏离儒学双旋结构的儒家思想家。

儒家伦理以其个体心性儒学的道德理想主义指向,和以其社会政治儒学的伦理中心主义指向,两条环绕儒家伦理之以内圣外王为中心的理论中轴,形成为儒家伦理的双旋结构。没有前两者略为偏离儒家伦理言说轴心的理论结构,就无法显示儒家伦理丰富多彩的理论内涵。而没有后者显示的中心性,就无法显现儒家伦理的统一理论结构。因此,儒家伦理以内圣外王为轴心统合了个体心性儒学与社会政治儒学。

三、理想寄托

儒家思想的优点和缺点篇6

【关键词】朱熹思想;形成;当代价值

朱熹是继孔孟之后,又一位儒学关键人物,在孔孟儒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把“仁”的思想传向世界,将儒学发展到最满意的地步。他合理地解释了性善与性恶的争议,完善了人性论。他的“以理为本”的本体论,是在“二程”理气关系学说的前提下,综合先秦各个学派的主要思想,使儒学的理论、系统和体系都更完善,这一理论,对中国哲学发展史,有着纪念性的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日益被关注的今天,对朱熹思想的认识和研究,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因此,需要分析出朱熹思想的现代价值。

一、朱熹思想的形成与演变

朱熹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大致是从最开始的儒、道、佛三教合一说,到后来的阳儒阴佛、儒表佛里说,到以儒家为主、道佛二家为次说,再到以道家道教为主说,再到阳儒阴法说,到最后的以儒为主,其次为佛,又其次为道教,即以儒家为中心的三教合一说。

二、对朱熹思想的正确认识

朱熹思想内容广泛,不应笼统地将其视为客观唯心主义,也不应片面地看待唯心主义。朱熹思想中的“万物有对”、“动静无端”、“一分为二”和无限分化等观点,都是对辩证法规律的体现,虽不完善,但也有合理之处。

封建统治阶段的意识形态是多样化的,朱熹思想只是其中之一,因此,被封建统治阶级利用过,并不影响其传承价值。朱熹思想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中,除封建统治阶级以外的其他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意识形态。朱熹思想是对儒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自然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其“仁”和“天理人欲”的观点,可以为劳动人民所用,他们可以用这种观念来揭发封建统治的罪恶行为。

朱熹思想具有其独立性,不应与当时的社会存在和生产发展水平相对而论。从历史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思想观念具有超越性,而这种超越性,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朱熹思想,对于当代社会是存在利用价值的。一些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经济和科学都得到了迅速发展。由此可见,包括朱熹思想在内的儒家思想,值得发掘和利用,而这种利用也将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三、朱熹思想的精华

(一)爱国思想。朱熹思想对“天下为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思想观念的继承和发展,是对爱国思想的充分体现。

(二)仁爱思想。朱熹不仅继承了孔孟提出的仁、义、礼、智的道德标准,还借鉴了西汉董仲舒提出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之道,并以此作为其观点进行表达。对于“仁”,他的解说是:“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而谈到仁与义、礼、智、信之间的联系,他的说法是:“仁、义、礼、智,皆天所与之良贵,而仁者,天地生物之心得之最先而兼统四者。”,另外“仁则为慈善之类,义则为刚断之类,礼则为谦让,智则为明辨,信便是真个有仁、义、礼、智,不是假,谓之信。”这些解释,都体现了“仁”的重要性,也表现了朱熹思想中的仁爱思想。

(三)教学思想。朱熹在融入孔孟儒学思想的同时,保留了自己的独到观点,他认为“人皆应学”,“自天子至庶人,无一人之不学”,而学习教育可减少国家治理问题,使社会更和谐。朱熹的教育思想比较科学,并不盲目。他认为教育应“各因其所长而教之者也”,他提出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求学之序,至今影响深远。

(四)以民为本思想。朱熹认为:“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他提出“养民为本”,提倡不扰民,爱民。以民心为重,才能更好地取得财富。在他从政期间,一方面反对,另外还实施救助工作,并提出“宽民力”、“减赋税”的建议。他主张德刑兼施的治理之道,他认为只有以德服人,才能赢得民心,从而得到天下。

(五)人道思想。朱熹用“天人一理”来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并约束自己,他的“存理去欲”思想是对客观规律的肯定。朱熹思想在先秦儒学思想的基础上,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观念,进而提出自己的见解,他把理作为世界的本原,认为“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四、朱熹思想的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中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观点,值得借鉴和利用,这对于当今社会的改革和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中国现代化的实现,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而朱熹思想也包括在内。

继承和发扬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要以中国现实为基础,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并不断借鉴西方优秀思想。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其中的思想文化成果和优秀精神,是可获取的宝贵财富。

继承和发扬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加深爱国热情和加强民族凝聚力。儒家传统文化,是子孙后代了解历史、了解祖先一个很好的依据。儒家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加强,有着积极意义。

五、结语

包括朱熹思想在内的儒家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传承和发扬,但也应理性看待,并不能把其作为主要的指导思想,使其失去原有的价值。在保留其重要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加以认识和利用,对于缺乏理性和科学的方面,则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使其合理传承,科学发展,也能够更好的为现代社会所用。继续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韦英生.发掘朱熹思想精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03):42-49.

儒家思想的优点和缺点篇7

【摘要】儒家文化是我们中华儿女的瑰宝,是历史的长河经过时间的冲刷所沉淀累积下来的化石。同时,儒家文化也是语文学科的主要内容,更是语文知识之外的拓展和深化。传承儒家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另外,对儒家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学习,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学习,还能够促进学校德育建设。笔者将儒家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相结合,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来传承儒家文化,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儒家文化;初中语文;德育;价值观

中学时期正是学生们树立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而学生的思想行为意识是受到学校、社会以及家庭等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的,其中,学校对学生的影响是主要因素。儒家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主流,它也是中华民族一般价值观形成的主要准则。因此,对初中学生进行儒家思想文化教育是德育智育两个方面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本文将从儒家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这一角度展开分析,谈谈语文教学和儒家文化这两个方面的紧密联系和互相促进。

一、发现生活中的儒家文化

1.引导学生发现身边文化

儒家文化并不是仅仅存在于书本中的,更是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点滴。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儒家文化,是巩固儒家思想在学生心中地位的良好途径,也是学生熟悉儒家文化的重要手段。例如:在学期末,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学习总结和复习,一方面梳理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为期末考试做准备,是儒家“温故而知新”和“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在平时要尊老爱幼正是儒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们希望学生诚实答题,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求学态度等等。让学生发现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只需稍加留意就能发现身边的文化。

2.鼓励学生提升自身文化

在学习和发现了儒家文化之后,更重要的是使得学生关注自身文化的提高,在道德、思想、素养、文化以及价值观等等各个方面有良好的发展。例如:在老师表扬优秀的学生时,鼓励学生“见贤思齐焉”;鼓励学生多多学习他人的优点,并改正自己的缺点,可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等等。让学生时常注意自己的品行,注重自己的思想道德文化以及价值观的发展。

二、挖掘教材中的儒家文化

1.从故事情节挖掘儒家文化

语文教材中的故事情节常常饱含儒家文化的思想,例如:笔者在对于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陈太丘与友期》进行教学时,提出问题——同学们对于元方对父亲友人的回答作何感想?元方这么回答父亲友人正确吗?其中包含着什么样的道理?通过学生回答,笔者结合儒家思想进行总结:“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做人应该诚实守信,更要维护父母长辈的尊严。

2.从课文主题挖掘儒家文化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主题常常蕴含着一些道理,例如:笔者在对于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伤仲永》进行教学时,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体——“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就算天赋再高,后天不努力最后也不会成功,并因此鼓励学生时常勉励自己不断学习,努力才是学习的正确途径,也就是儒家文化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3.从课文词句挖掘儒家文化

初中语文的课文中时常出现经典的词句,其中包含着深刻的道理,例如:笔者在对于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孙权劝学》进行教学时,文中“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是一句流传千古的经典语句,其意为离别多日的人应该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提醒学生注意这一句经典句之外,还需一方面教导学生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另一方面也告诉学生不要以各种借口不努力,只要肯努力一定会有很好的结果,如文中的吕蒙。

三、从新课改看儒家文化

1.新课改环境下的语文教学现状

目前,新课改指出要更加关注培养学生在精神层面上的能力,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发现作品中的丰富涵义和人文精神。对于语文教育工作者而言,我们对学生的培养不应该仅仅体现在让学生读懂作品中的涵义和精神,更要培养学生通过作品来进行思考,拓宽阅读的空间,让学生关注自己的阅读感受。这种教学方式正符合培养学生儒家文化中“吾日三省吾身”中“省”的习惯,即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学会自己从作品中寻找到感受和收获。

2.新课改环境下的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中的人文思想以人为主,更注重实现人的自身价值,强调人的本质,处理好人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中,我们更要注意保护学生独特的想法,特别是在课堂中交流时,教师应当更加注意营造平等、自由、轻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思考、敢质疑、敢发言,即培养学生儒家文化中的“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名誉以崇之,不倦以终之,可谓好学也已矣”。

本文通过生活中、教材中以及新课改环境下的儒家文化这三个方面,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展开分析了儒家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通过近期的教学实践,将儒家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在智育和德育双方面的发展,借以此文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对于儒家文化融入教学的关注和思考。

参考文献

[1]何学鼎.初中语文教学中儒家优良文化的弘扬探析[J].新课程(中学),2012(5)

儒家思想的优点和缺点篇8

关键词:儒家思想;企业人力资源;运用

儒家思想是我国重要的哲学思想,运用在企业管理、学校教育等多个方面,它能够调节人的心理还能提升人的内在修养,在我国文化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儒家思想涉及仁爱、和谐、以及中庸、因材施教等等,核心在于仁者爱人,这些思想在在现代人力资源中被运用非常广泛,极大的促进了我国企业的成长和进步,从而为国家经济增长贡献了力量。

一、试论儒家仁爱思想对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作用

儒家仁爱思想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联系,儒家思想中对仁爱之心和人的价值有重要体现,强调在一切活动中以人为本,发挥人的作用,突出人的价值,认为人民才是国家持续发展的根本,提倡仁者爱人。人民可以在治国兴邦中发挥积极作用。孟子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天时地利人和”,因此可以发现人在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总之,从儒家思想中可以看到人的重要性,强调人的不可代替性。那么在企业管理中,不仅仅要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要考虑到为企业创造利益的人的价值。一些企业因为对工作人员不够重视,所以使人员的积极性没有发挥出来,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和进步。而利用人本思想进行企业管理可以最大限度的解决这种问题。以人为本的管理,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要在尊重员工的基础上,爱护自己的员工,关心员工的工作与生活,让员工在企业中拥有幸福感和归属感,由此提升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1]。

二、试论儒家的和谐思想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联系

儒家思想中关于“和”的观念有很多阐释,以和为贵,强调内仁外礼,主要想让人们用一些思想道德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以此提升人们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们的和谐相处。在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团队在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要着重培养工作人员团队精神,在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领导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关系,提升企业文化,促进团队和谐。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综上所述,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不能缺少对儒家思想的认识和使用[2]。

三、浅析儒家中庸、因材施教、创新思想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1.儒家中庸思想与企业的适度管理儒家倡导中庸之道,中庸即适度,不偏不倚。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该秉承适度原则,不能操之过急,不能超越一定的强度。中庸指导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不走极端路线,时刻按照适中的原则行事。这种思想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需要加以理解和应用,对管理者而言,在遇到问题时,要采取适度的解决办法,针对矛盾的根本点,从关键问题入手,减少极端行为的出现,从而顺利解决矛盾。这种思想和理念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者正确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时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关系,同时在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之间做好平衡。中庸指导启迪管理者要适当的放宽自己的管理政策,敢于放权,在人才的使用方面,对不同性格的员工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在对员工进行奖励和批评时,也要秉承中庸思想,协调好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赏罚分明,提升领导者在员工内心的公平公正形象。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必须做到张弛有度,从而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现[3]。

2.对儒家思想中因材施教方法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的分析因材施教在儒家思想属于一种教育方法,主要是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教育方法的施用。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认为,人性本事善良的,在对人类进行教育时,要对不同人进行不同的分析,在教育过程中避免采用灌输式而是采用启发式的教育方式进行教学,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在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作为管理者,要对每一个有潜质的员工进行了解,然后在工作中将员工的潜力最大发挥出来。另外企业要重视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培训过程中,要根据不同部门不同专业和不同专业素养对其进行指导,若企业只重视对员工的管理而轻视对员工能力的开发就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3.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创新,给人力资源在结构和配置渠道方面的调节作用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创新使用,提倡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儒家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启发。企业的人力资源必须定期注入新的力量,不断对其进行优化,这样可以让员工时刻保持警备状态,还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去陈换新,督促企业用完善的培训制度和考核制度去调整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以此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儒家思想中重视人的特点,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管理者要尊重员工的想法和选择,在人才战略调整方面,要保证用人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人尽其才”和“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思想去武装人力资源配置。只有充分尊重员工的人格和思想,才能在企业中营造出和谐的工作气氛,促进企业长期的健康发展[4]。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经常长期发展,尤其是外国企业的涌入,使企业管理思维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但是作为我国几千年的文化思想集成的儒家文化需要每一个企业的管理者予以重视,这样有利于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我国儒家思想中蕴含多种管理知识,在企业中处于重要地位和价值。但是对儒家思想要辩证的去看,不是所有思维都适用于现代企业管理,所以要对其中的精华部分予以接受,对不利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予以去除,以此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春辉.儒家思想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4(,2):21-23,49.

[2]梁蕾蕾.儒家理想人格思想与中国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江西社会科学,2012,(2):200-204.

[3]马逾.儒家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迪[J].决策与信息:下旬,2012(,7):247-247.

儒家思想的优点和缺点篇9

关键词:儒家;诚信理念;小学生;教育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尤其重要,其中小学生的诚信价值观教育更具基础性。同志曾经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儒家诚信文化资源为小学生诚信教育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根基,我们可以通过现代转型,做到“古为今用”,实现儒家诚信理念对小学生诚信教育的价值和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本文试图回答为什么要强调儒家诚信理念对小学生诚信教育的价值,其价值的内涵以及如何实现这种价值等基本问题。

一、小学生诚信教育困境

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大转型大发展,人们在思想活动方面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小学生的思想纯洁无瑕,但是由于受到家长、老师、社会的影响,他们也出现诚信缺失现象,由此反映出我国小学诚信教育方面的问题。

(一)小学生诚信缺失现象

首先是小学生诚信认知缺失。一方面,小学生对诚信认知的储备不足。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诚信思想的储备较少,认识能力较为薄弱。另一方面,小学生对诚信认知存在偏差。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老实人吃亏”“诚信无用”等论调很有市场,小学生是非观念不明,当利益与诚信发生冲突时,一些小学生就会缺失诚信。其次是小学生诚信行为缺失。(1)学业诚信缺失。小学生贪玩,不认真学习,抄袭作业,考试弄虚作假者有之。(2)生活诚信缺失。虚报上交班费数额,从中克扣。谎称吃早餐的钱花完,实际用来玩游戏者有之。(3)工作诚信缺失。入队、评优、竞选学生干部等动机不纯,虚荣心强;虚报班级出勤情况者有之。(4)交往诚信缺失。有些小学生在与同学、老师的日常交往中心口不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阳奉阴违者有之。第三,小学生诚信认知和诚信行为存在脱节现象。据笔者调查,几乎所有的小学生都认为做人应该诚实、守信、正直,要信守承诺,不应说谎,对失信行为感到厌恶。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学校的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甚至有些学生对《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背得滚瓜烂熟,却不能把诚信行为真正落到实处。第四,小学生学业成绩和诚信水平表现不同步。许多父母过度重视孩子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略孩子道德素质的提高,导致小学生学业成绩和诚信水平不同步。如果把学生分为成绩优秀、良好、中等以及中等以下几个等级,但是并不表示成绩优秀的学生就是最讲诚信的人,成绩不突出,并不见得就是不讲诚信的人。

(二)小学生诚信教育缺失

小学生存在诚信缺失现象,存在诚信危机,已是不争的事实,其原因有很多,但小学生诚信教育的缺失或者效果不显著难辞其咎。目前我国小学生诚信教育主要问题是:第一,学校对诚信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基础教育的普遍倾向是重智育轻德育,重考试分数轻思想教育。虽然社会各界关注小学生的诚信危机,学校迫于压力,加强了诚信教育,但缺乏动力,落实不到位是常态。第二,学校对诚信教育合作不够。一些任课教师认为诚信教育是班主任老师、思想品德老师的事情,与己无关,不但不予以配合,甚至多方掣肘。班主任老师苦口婆心加强诚信教育,某一名任课教师的一句话可能导致诚信教育前功尽弃,甚至某位教师自己的学术不端行为,起到极坏的示范作用。第三,学校对诚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学校德育课程的教学考核与其他课程没有区别,只能考核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不能真正考查到学生的品德行为。即使德育课程成绩好,也不能代表该生诚实守信。而学校监督小学生诚信的体制机制并不健全,学生不诚信的记录又没有与社会共享,不会影响其后续发展,所以对小学生没有多大的约束力。

二、儒家诚信理念对小学生诚信教育的基本价值

儒家诚信理念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要善于挖掘儒家诚信理念的内涵,激活蕴藏其中的丰富的小学生诚信教育资源,继承和发展能为小学生诚信教育服务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有效利用儒家诚信理念的价值,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儒家诚信理念的基本内涵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人们基础性的道德品质,中国关于诚信的论述,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诗经•大雅•嵩高》曾记载:“申伯信迈,王饯于郿。申伯还南,谢于诚归。”[2]“诚”主要有以下含义,第一,“诚”是天道、人道。《孟子•离娄上》指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即“诚”是宇宙万物生长的规律、世间人们应遵循的人伦道德。第二,“诚”是不自欺和不欺人。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诚者,真实无谓也”。第三,“诚”是“思诚”与“致曲”的道德修养方法。“思诚”即人们要以积极主动心态去追求“诚”,在日常生活中去进行“诚”的修养,从小事入手,由小到大,由少积多,从而达到“诚”。《礼记•礼运》提出:“讲信修睦”,孔颖达疏曰:“信,不欺也。”“真实无妄”即“不欺”,既不欺人,也不自欺,更不欺天。“信”,在《论语》中出现多次,意思是真实不欺。但与“诚”相比,更侧重于不欺人的意思,即要遵守自己对他人的承诺。《论语》反复强调“言而有信”(《学而》)、“言忠信”(《卫灵公》)。“信”的具体含义包括:一是对人描述事物要客观真实,“无便曰无,有便曰有。若以无为有,以有为无,便是不以实,不得谓之信”[3],也就是要做到“君子之言,信而有征”(《左传•昭公八年》)。二是遵守诺言,做到“有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4],切不可“面诺背违”。三是言行一致,朱熹认为,“信是言行相顾之谓”[5]。孔子认为“信”是个人与他人相处的最重要德行,朋友的信任是人生三大志愿之一,“忠信”是立身行事的最基本原则。《论语》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信”被列为四教之一。孟子将“信”看作五伦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之一,董仲舒将“信”与“仁、义、礼、智”并列为五常。《说文解字》对于“诚”“信”的解释是:“诚,信也”“信,诚也”。“诚”与“信”可以互训,后来就变成双音节词“诚信”。诚信的基本内涵,首先是指诚实无欺,即对自己而言,要做到真诚,自己不欺骗自己,自己不掩饰自己,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对他人而言,要做到真心实意对待他人,不欺骗他人,不说假话。其次是指相互信任,也就是“忠”和“恕”的统一。在行为上,做到“言忠信,行笃敬”,行为忠诚厚道、严肃认真。在人与人交往上,要善于为人谋,“讲信修睦”。最后是指信守承诺,既要兑现自己许下的承诺,也要履行对他人许下的承诺。诚信是个人立身的根本,是交友的准则,是立业的基础,是治理国家的关键。但在一定程度上,儒家诚信思想也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如: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等级观念;注重自我的约束,轻视他人对自己的约束,注重口头承诺,忽略契约作用。

(二)儒家诚信理念蕴藏着丰富的小学生诚信教育资源

第一,为小学生提供“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做人理念。在《论语•卫灵公》中,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孔子认为,诚信是人的基本品质,是人之为人的道德起点,失去诚信就像大车没有车輗,小车没有车軏,无法启动。如果没有了诚信,人将会寸步难行,无法立足社会。儒家认为讲诚信、践行诚信是人的本质。因此,吸收儒家诚信理念,践行“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必行,行必果”的做人理念,加强道德修养,锻造诚信品格,做到诚实做人。第二,为小学生提供“言而有信”的交际理念。在儒家思想中,诚信一直被认为是人际交往的基础和前提。这不仅是交友的基本原则,也是择友的基本标准。儒家“言而有信”“言行一致”的思想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论语•学而》中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一诺千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无戏言”等古训也无时无刻不在教导小学生如何践行诚信观。孟子则把“朋友有信”列入“五伦”之一。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抓好小学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正如所指出的,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的诚信价值观,从儒家诚信理念中汲取营养,学会如何和他人诚信交往,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非常重要。只有施信于人,取信于人,才能建立诚信互动的友好人际关系。第三,为小学生提供“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学态度。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其中前四个“知”是“知道”的意思,最后一个“知”是通假字,通“智”,是“智慧”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最聪明的”。孔子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也严格执行这条原则,他认为,学生在学习上应该秉持着老老实实的态度,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而不应该弄虚作假。当今部分小学生在学习中不能坚持诚信原则,一方面,有些教师要求学生学习时要诚恳踏实,对于自己不懂的东西应虚心求教,但当面临升学和金钱利益的时候,有些老师又会暗示学生在考场可以灵活一点,即使自己不知道,也可以“借鉴”别人的。另一方面,部分学生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出现了抄作业、考试舞弊、谎话连篇等等与儒家诚信理念格格不入的行为。因此,小学更应该弘扬儒家诚信思想,从儒家诚信理念中吸取营养,有意识地贯彻落实儒家“诚实治学”的思想,为培养当代小学生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求学态度,对小学生良好品格的养成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儒家诚信理念提供行之有效的小学生诚信教育方法

第一,教师以身作则的教育方法。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作为小学教师,在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是指导者和引路人。指导者、引路人的重任,要求小学教师应以身作则,以人格影响人格,用自己良好的思想品格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在孔子的教育实践中也十分注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重要作用。在《论语•子路》中,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认为,教师自身应该树立榜样,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教师要想把诚信教育真正落到实处,首先,教师自己要讲诚信,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工作中,要实事求是、作风正派、严谨治学。在生活中,仪表端庄、言谈适度、品德高尚。其次,学校应大力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让教师用自己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用自己的诚信来教导学生如何诚信,从而建立健康的诚信环境。第二,环境陶冶的教育方法。环境陶冶法就是利用环境对受教育者进行隐性教育的方法。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陶冶教育。孔子提倡用诗歌、音乐来陶冶学生的性情;孟子非常重视环境对人的陶冶作用;董仲舒明确提出了陶冶的概念,他认为,人的性情“或仁或鄙,陶冶而成之,不能粹美,有始乱之所生,故不齐也。”意思是说,人的不同性情都是陶冶的结果。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教育环境在小学生养成教育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不良环境则在小学生健康发展中起着消极的作用。儒家诚信理念给当今小学生的诚信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善小学生周围可控的教育环境,对小学生运用环境陶冶教育,进行积极的影响,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第三,内心自省的教育方法。儒家君子的修身术即是自省、克己、慎独、宽人。在《论语•里仁》中,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又曰:“克己复礼为仁”。小学生可以发挥意识的能动性来克制自己的不良欲望,约束自己的不当行为,自觉地遵守诚信道德规范在内的各种道德规范,从而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孔子的弟子曾参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即在自我的道德修养中,要诚实地面对自我,认识自我,不断改进自己不良品格,不断修正和完善自我的道德素养。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通过自我反省的方法加以改进,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效果,因此,儒家自省的教育方法对于我国小学生诚信品德的养成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由此可见,儒家蕴藏着丰富的诚信思想,当前社会诚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威胁,对儒家诚信理念,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儒家优秀的诚信理念发扬光大,这样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学习儒家传统文化,更有助于发挥儒家诚信理念对小学生诚信教育的价值。

三、儒家诚信理念对小学生诚信教育价值的实现

诚信教育应当为我国当前诚信社会的建设服务,不但如此,诚信教育还要促进儿童个人品德的发展。它是知识传承与价值引领的统一,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培养的统一。学校是诚信教育的主体,应当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诚信观。适应社会发展,通过学校课堂教学、教育活动、管理方式等形式,把儒家诚信理念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儒家诚信理念对小学生诚信教育的基本价值。

(一)创新诚信教学课堂

作为诚信教育的主要实践形态之一,教学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诚信价值的传递和诚信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要重视思想品德课程,而且要利用好人文社科类学科课程,实现两类课程的互动和课程教师的配合。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教授提议,教育部门应将“仁、义、礼、智、信”纳入学校教育内容[6]。要把儒家诚信理念纳入课程教学体系,开发校本教材,开设专题讲授、开展选修或必修课的诚信教育等,多渠道多方式培养小学生诚信品格;要把儒家诚信理念融入到家情、校情、国情、民情、党情教育当中,让小学生在情感体验和理性考量中做出正确的选择。要创新课堂,把诚信的主题拓展到人文社科类课程,这些课程或以人或以事或以文,作为学科课程的材料而被学生们感知、体悟和思考。因此,人文学科课程全面影响诚信教育,是知识、情感和价值的统一。把人文学科课堂创新成诚信教学课堂,有利于小学生个人诚信价值的形成和发展。在方法选择上,对小学低年级、中年级的学生,可以采用故事法。故事法主要凭借道德叙事的感染力和叙事思维的特征使自己成为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告诫和讲道理的方法只能起到“他律”的作用,较难建立儿童自我的结构性认同,但故事法在这方面易于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可以讲“孟信不卖病牛”“曾子杀猪教子”“季布一诺千金”“商鞅徙木之赏”“晋商历尽磨难寻找货主后代”等诚信故事。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运用道德讨论法。道德讨论法就是针对特定道德情境中的道德问题,展开讨论和争辩,以此推动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价值在于可以由学生自己判断什么是诚信,为什么诚信,何时该诚信等需要探究的诚信问题,并使个人的认识和理解在对话和交流中得到修正和完善。

(二)拓展诚信教育活动

诚信教学课堂外的教育活动,也是诚信教育的主要实践形态之一。诚信教育活动可以分为个别和集体两种教育活动。个别教育活动指教师在学校情境中针对学生的个人诚信行为随机施行的教育活动;集体教育活动指有计划有组织的具有一定教育目的的班级或学校活动。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以儒家诚信理念指导,针对小学生实际的诚信表现,通过个别教育,单独访谈,进行及时的表扬或批评,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诚信认知,获得积极的诚信价值理解。个别教育活动要提高教师能力,注意教育方式。教师有一定的传统文化素养,熟知儒家诚信思想,自己以身作则,起榜样示范作用,个别教育时,要以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姿态对待小学生。集体教育活动可以采取班会、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使儒家诚信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入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班会是小学生讨论诚信问题的最佳情境,探讨诚信知识,表演诚信故事,朗诵诚信诗歌,是班级整体的自主教育活动,能有效实现活动目的。主题活动就是要选诚信为主题,开展各项集体活动,主题活动要贴近日常生活,能提高小学生兴趣。小活动构成一个小主题,几个小主题就构成大主题,诚信教育系统化。诚信教育活动与其他教育活动有机结合,提高教育活动的灵活性,使小学生诚信教育活动生动有序有效。

(三)规范学校诚信管理

将学校管理作为诚信教育的实践形态来加以理解和使用,是基于学校管理蕴含教育性。学校管理主要通过四个方面发挥作用:校园文化、学校制度、校长权威和学校人际关系。校园文化对学校师生尤其是小学生的教育作用主要在于集体价值的建立,从而使小学生拥有分享的价值,推动小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发展。学校制度的教育功能体现在制度对学校师生的制约和引导,有利于小学生规范诚信伦理意识的形成。校长领导学校发展,间接发挥诚信教育功能,但校长的独特人格和价值取向直接发挥教育影响,不但对师生起到示范作用,而且贯穿到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学校管理的水平和特点可以决定学校人际关系的水平和特点,学校管理建构学校道德社群。为此,要把儒家诚信理念融入到校园人文景观中去,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让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儒家诚信思想的教育和熏陶。要把儒家诚信理念、义利观念与学校精神提炼结合起来,用学校精神传递诚信价值观。把儒家诚信理念融入学校制度建设中去,挖掘古代制度、家风家训中的丰富诚信思想和深刻内涵,通过陈列展览、知识竞赛等文化活动,传播儒家诚信思想,让广大师生认同和践行诚信价值观。借鉴儒家诚信教育中言传身教的做法,利用儒家上行下效的特点,发挥校长率先垂范作用,正人先正己。规范师德建设,和谐师生关系,“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结语

诚信是中华民族精神中的优秀组成部分,是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社会资本。千百年来,中国一直十分注重诚信教育。儒家诚信理念在历史上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对于处理国际关系而言,诚信是建立和平共处、互利共赢国际关系新格局的道德杠杆;对于服务国家、社会而言,诚信是国家取信于民、保持社会安定团结的基本道德准则;对于单位、事业发展而言,诚信可说是单位之基、立业之本,是单位和事业必须奉行的生存信条;对于每个社会成员而言,诚信是立身之本,处世之道。小学生是培养良好品格的关键时期,小学生的诚信教育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形成和发展,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关乎千百万家庭,关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研究儒家诚信理念对小学生诚信教育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批判地继承儒家诚信理念,深入挖掘诚信资源,使儒家诚信理念更好地和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相衔接,更好地发挥其在小学生诚信教育中的作用,更好地推动儒家诚信理念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2]周振甫.诗经注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3:67.

[3]陈淳.北溪字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3:27.

[4]袁采.袁氏世范:卷二[m/oL].[5]朱熹.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486.

儒家思想的优点和缺点篇10

   关键词:道德;儒家道德思想;道德危机;当代价值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不同时代与不同阶级,其道德观念都会有所变化。儒家道德思想发源于先秦时期,又经历代大儒阐释,千百年来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从启迪人们自觉立身做人、修身养心,到引导为人父母者积善兴家、教子成材;从劝说为政者“修己治人”、“化民成俗”,到对广大民众“导之以德,齐之以礼”;从对全社会进行积极的道德价值导向,到向人们提出一系列相应的具体行为规范,都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民族的精神文明智慧,塑造着我们民族的道德取向,给传统中国人提供了稳定的价值支撑和理想认同,是我们的精神宝贵财富。

   一、儒家道德思想的主要内容

道德的根本宗旨在于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便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立身做人。儒家道德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在人与自我、社会和自然的关系上都有一套独特的伦理规范,体现岀儒家贵和、尚德的人文理想。

   1·关于人与自我的道德内容

在处理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儒家提倡要正确看待自我,通过修身养性达到理想的人格境界。在生命、道德与人格的关系上,儒家德育思想显然更重视人的道德价值。

   儒家人性观中,不管是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还是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都强调人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达到至善的“圣人”境界。因此个体存心养性的修身思想便是儒家德育思想的基础。

   作为儒家经典的精髓《大学》讲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便是最好的说明。

   在修身的方法上,儒家首先强调正心诚意。

   认为一个人,有了自我修养的诚意与要求,才具备人生修养的基础。其次,“好学”,“好学近乎知”,“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学”是非常重要的,“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很好的修身养性。最后,“践行”,一个人要真正成为一个有良好品格和道德的人,要做到知行合一。

   虽然说儒家这种主体的道德修养,最终是为了使个人服从社会的需要,但儒家这种注重人的自我观照,自我修养、自我实践的道德原则,没准会成为治疗现代人精神与道德迷失的一剂良药。

   2·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内容在对个人与社会的思考上,“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是家族社会所孕育出来,并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思想派别。该派思想家们一开始就跳出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对立思考,而把群体的和谐作为他们理论的目标和出发点。他们认为,社会安定有序就是道德价值所在。”“仁”、“义”、“礼”、“智”、“信”等一系列的道德原则都是为了营造社会的安定和谐。例如,儒家强调“礼”,要求人们的一切言行都要符合礼。以使各个社会成员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各安其分,各奉其事,各得其所,毫不错乱,这样社会自然就会秩序井然、和谐稳定。而“仁”作为儒家思想中的最高道德范畴,主要体现为侍长以“孝”、侍君以“忠”。孝悌是人与人关系的基础,“忠”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孝悌”的延伸。作为道德规范的“仁”,还要求人们要以对自己亲人的爱推及对他人的爱,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以形成一种和谐的人文氛围。

   不难看出,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儒家是轻自己而重他人,轻个人而重群体,反分裂而重和谐的,表现出很明显的利他性、群体性和和谐型,这种对群体与和谐的强调甚至要求牺牲个人利益,这也是儒家道德思想近代以来屡遭诟病的原因。一些西方自由主义者视其为中国民主建设的最大障碍。

   3·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内容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和谐”仍旧是儒家强调的核心思想。儒家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与被征服,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大自然息息相通,和谐一致。因此,人必须学会尊重自然,爱惜自然。把人类放在大自然生态环境中加以考虑。在对待自然万物的态度上,儒家提出“正德、利用、厚生”的原则。“正德”首先是指天地“生生之大德”,即是天地生养万物之道。这种天地的大德与人的善良的“仁”性是相通的,而人的“仁”性表现于外,就是“亲亲”、“仁民”、“爱物”。孔教伦理思想的核心即是“仁爱”,以这种仁爱之心去对待万物,就能涵润万物,促进万物的生长。使万物各得其所,各得其生,使人民各得其养,这便是儒家“正德”的真实表现。“利用”是在“正德”的基础上的“利用”,即从仁爱之心出发,对万物“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符合道德原则的“利用”,这样既有利于人类的存续,也有利于自然万物的生命。

   儒家这种从爱人到爱物,天不违人,人不违天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主张,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珍惜上升到人们道德要求的最高层次,对于现代社会中,改善人和自然的关系有积极的意义。

   二、现代社会面临的道德危机

社会舆论普遍认为今天的中国面临的最大和最根本的危机是道德危机,遑论这种看法够不够科学,但至少也道出了当代知识分子对当前中国道德现状的担忧。因为我们确实无法忽视这样一个最直观的事实: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真贪官、假文凭、假冒伪劣商品出产地。每次官民冲突、每座楼房垮塌、每个环境灾难背后无不暴露出巨大的道德亏空。而且,整个社会道德赤字与坏账还在加速积累。最近,各种群体性事件的密集爆发,说明中国已经到了要为这种道德亏空付出代价的时期,如果继续忽视道德问题,整个社会都要为此付出更为巨大的代价。

   其实,不仅是中国,全世界都在正在为道德与信仰的沦丧埋单。全球性的金融风暴、世界性的环境与能源问题、跨境毒品交易、国际恐怖主义、局部武装冲突等,都在观照人类的贪婪与自私,折射人类的文化与信仰危机。西方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价值体系,在市场经济的初期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但如今其缺陷越来越不容忽视。

   尤其是在中国,权利观念还没有深人到人们的潜意识中,但在市场经济的催化下,人们又急于脱离传统文化的束缚,尽管短期之内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短短三十年间,中国的道德危机问题就已经积累到了一触即发的境地。

   社会道德体系的崩溃、文化的庸俗化、信仰空虚问题等等,无不促使我们对现代与传统道德文化的关系进行反思。通过讨论西方现代性的框架,一些学者指出:自由、民主、科学等现代观念,虽说是西方现代文明的重要内涵,但也只是现代文明的外壳,是美好生活的外在条件,并非美好生活本身。而要使现代文明成为一个伟大的、普世的、有价值诉求的文明体系,决定美好生活的本质性的东西就需要这些外壳所包裹着的内容,即古代的德行。

   三、儒家道德思想对当前我国道德建设的启发面对现代性进程中的道德问题,不仅是中国人,一些西方学者也开始重新重视,并积极思考儒家文化的价值。我们已不能再简单的认为现代性的就是西方的,虽然说儒家道德思想中有些因素障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但是,其中有很多优秀的成分是值得我们吸收进现代道德建设之中的,也可以为解决现代性的道德难题提供一些思路。

   首先,儒家德育思想中有丰富的修身养性内容,如果引入到现代德育思想中,将对在现代性背景下,人的孤独和无意义感的泛滥起到改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用价值与生命价值的位置发生了结构性的逆转,人的价值立足点越来越倾向于追求快乐,躲避痛苦的“自然天性”。没有了固定、永恒、神圣的东西,剩下的只有眼前、当下、瞬间。人的生命表现出炫丽而孤独,匆忙而无意义的状态。儒家德育思想提倡的对超越型人格的追求和修身养性的方法和内容。正好可以促使人们在紧张的生活之余审视自我,修养性情,寻求人生真正意义与价值。

   其次,儒家伦理思想具有重他人、重群体的特性。若能发挥得当,将可能为纠正极端个人主义的偏颇,成就更为合理的人际关系和人与环境的关系提供有益的借鉴。“个人主义”是西方古典自由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石,也是现代性的重要内容。正如西方后现代主义者在对现代性的反省中所指出的:几乎所有现代性的解释者都强调个人主义的中心地位,因为“现代性不是把社会或共同体看成首要的东西,‘个人’只是社会的产品,仅仅拥有有限的自主性;而是把社会理解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自愿地结合到一起的独立的个人的聚合体。

   当然,现代性也不得不承认个人的一些关系,尤其是与其父母的关系的重要性。但她只把这些关系当作例外看待。作为一种理想,人们一直强调的是个人独立于他人的重要性。”应当说,个人主义的兴起确实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进步。但是,个人主义的极端化,却给现代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最明显的就是人们对自我利益的追求,而不再顾忌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不仅导致了人与人关系的紧张,而且也导致了人与环境关系的紧张。而儒家以“仁”为中心,推己及人的道德体系和“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若能贯彻到现代德育思想中去,则对于弥补个人主义的缺陷即使不是全面的,也是很有帮助的。

   最后,把“仁”、“义”、“礼”、“智”、“信”等儒家基本道德规范引入到当前的德育思想中去。改革开放至今,我们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一些优秀的文化传统也被我们当做绊脚石丢掉。人们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越来越迷失,越来越重利益而轻价值,重利润而轻诚信。“毒奶粉”、“假疫苗”、“楼歪歪”,暴力拆迁等,无不折射出人们价值理想的失落和诚信的缺失。

   面对这种状况,积极借鉴儒家优秀的德育成果,培养人们的“仁爱、礼仪、诚信”等良好的道德素养是显得尤其必要。

   结论

儒家道德思想对于当前道德建设的作用远远不止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贯彻。

   在未遭遇现实的情况之下,理论总是完美的。但一些思想观念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再加上现实条件的消极作用,我们很难短期内把人们的功利思想、实用思想等撇清,然后再把“仁”、“义”、“礼”、“智”、“信”等一股脑植入到人的思维中。

   所以,我们所能做到的一是教育、宣传,二是通过体制的完善进行规整。两者都很重要,都值得有良知、已经醒悟的人们去践行。

   参考文献:

[1]曾子.大学[m].

[2]论语.阳货[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