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家长教育孩子的责任十篇家长教育孩子的责任十篇

家长教育孩子的责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2:51

家长教育孩子的责任篇1

关键词:校外活动;家庭教育;培养责任感

一、学生家庭责任意识的现状调查

在家庭生活中许多本应由孩子去想、去做,去负责的事都由家长包办代替了。当家长的总是怕孩子受罪受累。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少受罪受累,经常是替孩子把生活中的一切都给安排得无比周到,当家长的总是怕孩子犯错误,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少犯错误,在问题面前经常是代替孩子做出决定。在家长的培养下,孩子认为一切都不用自己操心,反正有爹妈替自己操心或是认为自己操心半天没有用,最后还得听爹妈的。在生活中,孩子的一切都离不开父母,一切都要由父母为他负责任,如此下去,孩子将来如何自立于社会?“责”和“权”是密切相连的。一个人如果没有选择的权利,他也就不会承担什么责任。只有把一件事情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自己才能对这件事情负责。

二、校外教育活动中家庭责任感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1.社区要以家长教育为核心开展未成年人的家庭责任教育。目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三方面还缺乏有机的联系,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三方各自为政,缺少密切的联系和沟通,成效上就缺乏一致性,不能形成合力。社区是社会的缩影,家庭是社区的细胞,家长是家庭的主导,但从家庭教育来看,由于家长的价值取向不同和家教观念各异,使家教行为大相径庭。社区中各有关部门要发挥各自职能优势,以社区教育为突破口,以未成年教育为切入点,以家长教育为核心,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有关专业人员或社会机构对实施家庭教育的成员从理论、方法、内容和技术等方面进行指导以确保家庭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指导家长多给孩子尽责的机会,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在家长观念教育中,要使他们懂得:培养孩子责任感的过程是一个提供尽责机会,创设责任环境,并促使孩子反复学习、反复实践负责行为的过程,也是其示身体验,感受自己行为及其结果所带来的喜怒哀乐的体验过程。交给孩子一项家务,实际也是让他承担起一份责任,在这个过程中,他可能会遇到困难和麻烦,需要自己开动脑筋,动手去解决,孩子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责任意识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和提高。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教育,认为生活就是教育,做家务其实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教育的一项内容。从教育角度看,劳动与健康人格密切相关。劳动时间越长,其独立性越强,越有利于形成爱父母、尊重他人劳动、勤劳勤俭的品德、谦让精神和合作意识。家长在培养孩子做事的过程中,一定要沉得住气,一定要学会等待,一定要能够容忍孩子的不完美。孩子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体验,才能逐渐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最重要的是让孩子通过做事所得到的对“责任”的一种宝贵的心理体验,只有这样的心理体验多了,孩子的责任意识才能不断地得到强化和提高。

在方法指导上,要使家长明白:家庭中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负责。从小严格要求,持之以恒,使孩子逐步养成对自己的事情负责的良好习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他的要求也应越来越高,在家庭生活中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让他承担让他负责。进入初中阶段,孩子的自尊心和独立性越来越强,家长在一些有关孩子前途的大事上,也应多让孩子做出选择,而不应包办代替,不尊重孩子的愿望。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让孩子来选择,来决定,来对自己的命运负责,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孩子都能从中得到深刻的体验,知道“责任”两字的份量。我们要引导他们不但在家庭中尽责,还要经常参加公益活动,并由此接触社会、锻炼能力。

在家庭教育具体活动中,要提示家长让孩子品尝挫折,学会承担,激发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孩子处于成长之中,对一些事情表现出没有责任感也是正常的,家长要从孩子身边的每件小事激发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孩子接受到惩罚的后果,同时承担能力也就增强了。我们每个家庭难免会遇到困难,这正是培养孩子家庭责任感的好时机。家长可以向孩子讲一讲自己的苦恼,使孩子懂得父母之不易,产生为家庭担忧的念头。

3.校外教育要成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实践平台。青春期学生的反叛心理特别容易在家庭生活中表现出来,通过组织活动架设学生与家长进一步沟通的桥梁,在对话中让学生理解父母希冀背后的家庭责任。呼唤真诚的理解,渴望亲情的牵手。社区要协助学校组织这样的活动:

(l)学生与家长的书面交流。家长以“孩子,让我告诉你”为题,学生以“爸爸妈妈,请听我说”为题,围绕家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一主题展开对话,充分利用书面语言表达从容而情感饱满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家史、知晓父辈走过的路,明白作为家庭承继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把自己的人生设计与承担家庭责任有机结合。

(2)学生与家长的直接对话。在第一项活动的基础上,由社区中的某一教育机构协助学校组织学生与家长的“风雨同舟”活动,围绕“我与家庭”的话题,进一步沟通两代人的情感,使学生理解家庭责任,并把目前的学习与承担家庭责任联系起来。

一个具有家庭责任感的人,从小当好家庭的小主人将来才会当好社会的主人。今天为家庭尽力,明天就会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材。因此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同样担当起这一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家长教育孩子的责任篇2

开好家长会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好下一代是一项极其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紧密配合,通力协作,形成目标统一,要求一致,内容科学,方法优化,形成活泼的教育网络。现在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小孩,父母虽然望子成龙之心,但往往没有较好的教育方法,他们迫切希望了解孩子,了解别人对自己孩子的评价,更重要地是了解教子成龙成凤的方法,无疑在他们的眼里教师就是这方面的"专家"。因此,每一次开家长会,孩子的父母长辈都会满怀希望地来到学校,听着记着。面对那些渴求的目光,作为班主任仅仅只介绍一下班里的情况,说一下张三长,李四短是不够的,我觉得还应该给点什么给家长,或者是教育教学中的体会,或是儿童年龄阶段的什么特点,或是别人教子有方的经验。如果把家长会开成一个教育专题讲座会,或者经验交流会,那么到会的每一个家长都会有所收获,有一种拨开迷雾的感觉。基于以上的考虑,近两年来我开家长会总要思考一个问题:这次家长会给家长点什么?然后,结合班里实际,查资料,找理论,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让到会的家长满意而归。哪怕是开差生家长会,也会让家长们感觉到不是受训,而是受益。这几学期我开家长会的专题有《帮助你的孩子走向成功》、《差生心理初探》、《在孩子的心中种下责任的种子》。

下面仅以《在孩子心里中种下责任的种子》这个专题的家长会,谈谈自己的体会。

1、问题的提出。

这个班我从一年级带到三年级,可以说对学生相当熟悉,让我最恼火的是孩子们没有责任心的问题,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或听到孩子们不负责任的事情。如:忘了带学习用具,作业没做完就玩去了;做清洁,扫把、帚帕扔一地就不见人影了;笔、书本摊一桌子,抽屉垃圾塞得连书包、字典都放不下等。有一次上美术课我班有37人没带画具,还有一次上自然课25人没带书,劳动课常常是半数人不带工具,就连语、数课也常有人忘了带书带笔。每当老师帮助教育时,孩子们都是一个理由"忘了"。那么是不是我们的孩子记性不好,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得了健忘症呢?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是:我们的孩子没有被培养起责任心。

有一天我正上语文课,教室的门开了,一个学生满脸泪痕地被推了进来,不知所措地站在门口,紧接着一位家长伸进头来大声解释迟到不能怪孩子,是家长睡过了头。类似情况,有的家长不能来,就让孩子带纸条,解释迟到的原因,承担迟到的责任。我真想问问这些家长,上学究竟是谁的事?迟到了应该由谁负责?现在许多家长包办了孩子的一切,家务活根本不让孩子插手,如果孩子想帮大人干点什么,大人便会说把你的学习抓好,考试上去了比什么都强,家里的活不用你管。说实在话,我们替孩子做得越多,照顾得越周到,孩子就越不会料理自己的事情。

久而久之,孩子们会成为自己事情的局外人,一切责任都有人为他承担。而有些家长也非常乐意承担责任,孩子成绩没考好,家长说我不知道要考试,没给他复习,孩子的学习用具没带,家长又说忘了给孩子准备。其实承担责任是很累的。有的家长三天两头请假给孩子送东西,怕孩子爱委屈,有的家长就干脆叫孩子把画笔、水桶等,长期放在教室里,省得孩子记不住,更放纵了孩子不负责任的行为。基于孩子不负责任和家长过分承担责任的表现,这就决定这次家长会要讲一讲培养责任心的问题,帮助家长认识培养责任心的重要和怎样培养责任心的问题。

2、内容的安排。

首先我让本班学生家长进行经验交流。让两个学生家长分别就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学能力两方面发言。然后,由我向家长进行《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责任的种子》专题发言,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⑴责任感对国家、对家庭、对孩子本人都是极为重要的的。⑵孩子不负责现象堪忧。⑶不负责任原因探索。⑷培养责任感宜早不宜迟。⑸如何中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我还查阅资料以全国第四届"十佳"少先队员黄思路为例,深入浅出地告诉家长,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要"狠心",要有韧劲,长期坚持。责任的种子才能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开花。最后建议每个家庭给孩子一个固定的"工作",让它们每天坚持完成。

3、信息的反馈。

《在孩子的心中种下责任的种子》专题家长会一结束,家长们纷纷围上来发表看法,总的认为是家长会开到了点上,找出了孩子的病根,家长的不足,也学到了一些教子方法。廖欣羽的家长在反馈意见中写道:"家长教育经验的相互交流,确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老师对不同年龄段小孩的心理状况的分析和教育重点的指点,使家长受益非浅。"庹颖的家长写道:"在会上老师多次提到的学生责任心的问题,我们也有同感。试想一个孩子,如果现在不在心中种下责任的种子,将来怎样走向社会。且不说对社会做出贡献,就是生存都将存在问题,我们一定配合学校,从抓责任心的培养着手,培养孩子的素质。"许利劫的家长写道:听了家长的发言和老师加强责任感的讲话,使我们了解了一些好的教育方法,使我们知道了教育孩子的侧重点。曾卓的家长写道:李老师讲的培养学生责任感的重要性,我们家长深受教育。过去总认为学生在校有老师教育引导,一切万事大吉,非常放心。因此,忽略了对学生的家庭教育,对小孩十分娇惯,现在也吃到了一些苦头。通过今天的家长会感触颇深,对小孩的教育我们要重做一番思考,管教小孩的方法要有所变化。感谢这次家长会,要不然还不知道在迷雾里耽误多久。

从上面信息反馈来看,家长确实受到教育,受到了启发,有了新的认识。因此,把家长会开成教育专题会,有利于家长对孩子现状和教育现状的了解,有利于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达到家长和学校对孩子教育目标的认同,共同担负起培养素质高,能力强,会创造的一代新人的重担。

家长教育孩子的责任篇3

责任的涵义,历史上,人们有两种理解:一是表示臣民对君主、帝王对“天”主动尽职效忠;二是表示个人应对自身行为的不良后果和过失负责。在西方思想史上,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就把责任看作是“善良公民”对国家和人民服务所应具备的本领和才能。后来,伊壁鸠鲁和亚里士多德等人认为责任是表示人应对自身选择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负责,伊壁鸠鲁曾明确地指出:“我们的行为是自由的。这种自由就形成了使我们承受褒贬的责任。”[1](p.124)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除非被迫而作恶,或以无知而作恶,否则都要惩罚。因为由于被迫和无知而作恶,没有责任”[2](p.306)。“但是,如果我们认为作恶者对于他的无知应当负责任时,则这种无知本身是受法律惩罚的。”[2](p.307)所谓“责”,即有责成之意,就是要求完成某事或对做某事提出一定的标准和规范;所谓“任”,就是担当,承受。“责任”,既要求人们完成自己分内的任务,又要对没有完成和完成任务中所出现的过失负责。由此可见,责任的含义有二:一是分内应做的事,即人们在自己所生存和活动的社会中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职责和任务;二是没有做好分内的事要承担的过失和惩罚,即人们在承担社会职责和任务时对自身所造成的后果承担功过是非。

责任是道德的基础,这是哲学史上的一种基本认识。在荷马史诗里,德性是一种品质,它是以某人能够完满履行其社会角色所要求的一切为表现形式,而德性的魅力就在于履行职责中的崇高责任心。西塞罗认为:“任何一种生活,无论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事业的还是家庭的,所作所为只关系到个人的还是牵扯到他人的,都不可能没有其道德责任;因为生活中一切有德之事均由履行这种责任而出,而一切无行之事皆因忽视这种责任所致。”[3](p.91)

道德责任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人性规范,表达了人们正常的道德需要和价值判断。它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调整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维护着人类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道德责任是一个复杂并且综合的概念。首先,它是一种社会历史范畴,是指处于一定历史阶段的人所必须履行的一种义务,这里我们可以把它和“道德义务”等同。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把责任制度化和法律化,从而强制人们实现各自的责任。其次,它表现为一种道德能力。这种能力主要表现为:道德责任的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理智能力和行动能力,能够判断自己的行为,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决定是否进行行为以及如何行为。最后,它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良好的品质,但这并不等于就说道德责任是一种“个人修养”,它还与社会的政治,密切相关。

二、家庭教育责任是一种道德责任

家庭教育责任是指作为责任主体的父母双方应该承担教育子女的责任。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就不能不对家人承担责任,不能不对所在的生活共同体承担责任。家庭教育责任是一种层次较低的责任要求,也可以说是底线责任。它的实施主要依靠责任主体的自律性,即自觉自愿。

首先,从道德责任的范围来看,道德责任具有广泛性。广泛性主要是指道德责任和其他责任相比,没有明确规定的范围。道德责任的广泛性所体现的是社会对责任主体总体的、抽象的道德要求,它不应该也不可能具体到每一个责任主体、每一件具体的行为上。并且,道德责任涉及范围很广,它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责任之中,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参与性。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家庭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教育实践,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生长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响。由于客观物质条件、主观认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家庭教育条件各不相同,这也就造成对家庭教育责任没有明确的规定范围,也没有统一稳定的评价和衡量标准。它的责任履行主要靠责任主体也就是父母对责任的认识和理解以及自觉性。

其次,道德责任作为一定社会的规范要求,它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层次性。道德责任层次的划分主要是以利益代价的大小为依据的,为之付出的代价越大,其道德责任的层次性就越高。因此,我们可以把道德责任大致划分为3个层次。第一,底线道德责任,它是社会对全体成员所要求的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无论是谁都应该遵守,它具有广泛性和强制性,如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养育,成年子女对父母的赡养等等。这种底线道德责任是一个社会得以维系的基础,也是个体人生责任的起点。第二,中层道德责任,这部分的道德责任主要是通过契约、角色或职业等来履行的,它与社会所赋予个人的角色、职务和地位有关。如教师就应该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家长就应该履行养育教育子女的责任。第三,高层道德责任,它就像柏拉图构建的理想国,希望人人都能够达到“至善”的境界。这一层次的道德责任在社会上只有很少的人才能够做到,不具有严格的约束力。

家长对未成年的子女的养育,是家长作为“家长”所应该履行的最基本的道德责任,也就是底线道德。当然,仅仅停留在养育的层面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教育,这就是中层道德责任。现在的家长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只注重子女物质方面的需求,而忽视了充实孩子精神方面的需求,从而导致现在部分孩子精神生活极度匮乏,心理问题频频出现。这就是家长没有履行好道德责任所遗留下来的问题。最后,从实现方式来看,道德责任的实现主要靠责任主体的自律性,也就是自觉自愿。“道德责任所包含的道德的内在的强制力和道德理性,相对于其他的道德规范而言,是最集中、最强大和最多的,也是社会的道德要求和个人的道德信念结合得最紧密的。”[4](pp.341-342)道德责任只是作为一种社会的规范,对个人和群体作出要求。道德责任的实施不像法律责任那样具有强制性,它主要是靠责任主体自觉认识并自觉履行。道德责任区别于法律责任的另一个方面是履行法律所规定的责任义务时,都是以一定的权利为补偿的,因而是对等的。而道德强调的是倡导和促使人们做那些增进社会和他人利益的应当的行为,不以谋取相应的报偿为条件,更不要为了交换而为之。“我虽应当关护他人,因为他人的召唤使我承担起责任,但在这里并不发生有来有往的相互作用。即我负责,并不需要问及别人是否报答。”[5](p.137)家庭中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责任主要是依靠家长的自觉和自愿来实施的,家长在履行教育责任时,并不含要求子女对自己施以相应的回报,家长更没有因为不含相应的道德权利而放弃道德责任。

三、家庭教育责任缺失的原因分析

目前中国的道德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方面。第一,道德责任的缺位。作为一种道德责任的家庭教育责任的缺位主要表现在:家长只重视子女智力的培养,忽视了子女情感的培养;只重视子女身体健康,忽视了子女心理健康;只重视子女物质方面的需求,忽视了子女精神方面的需求;对子女的期望很高,但缺乏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教育方式等。第二,道德责任的错位。从心理学来看,责任归因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按照责任归因的主体或对象的不同,责任归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我归因,主要是指个体对自身行为以及结果的责任归因;二是他人归因,主要是指个体对他人行为及其结果的责任归因。现代社会中,家庭教育责任的错位现象严重,父母双方缺乏自我责任归因意识,只注重他人责任归因,将本来属于家庭中父母双方的教育责任寄托于学校甚至是老师身上。当孩子出现问题,父母首先想到的是学校老师没有尽到教育责任。这是现代社会一种普遍的道德责任错位现象。第三,道德责任的主体能力较弱。责任主体知道自己的角色责任和责任内容,但是不知道怎样自由选择和落实责任,不知道怎样才能履行好这一角色责任,这里面既有方法问题,也有能力问题。在家庭中,教育责任的履行主要是依靠父母的自律,但由于父母的知识水平、生活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这也就导致了他们在责任的选择和落实方面存在差异。“在现代社会中,责任感之所以被削弱,一方面是因为个人责任的范围被过分扩大了,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个人对其行动的实际后果却不需负责。”[6](p.103)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在家庭生活中,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家长(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和未成年人实施的教育和影响。费孝通曾经说过:“婴孩要有机会长大成人,不但要得到适当的营养,还要得到适当的教育。这个工作一定要有人负责。我们若观察任何地方孩子的生活,总能见到他周围有不少人向他负责,并且这些人各有各的责任,不紊乱,也不常逾越。在这些人中,最主要的人物是这孩子的父母。”[7](p.19)然而在父母对教育工作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在他们不善于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复杂过程的情况下,在他们本人对社会所负的责任缺少明确认识的情况下,这就隐藏着家庭教育的错误、失败,甚至灾难的因素。这也概括了父母在家庭教育方面的被动局面,从而也说明了父母在家庭教育责任的认识和把握方面存在缺陷。下面我们将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1.行为主体的主观原因:对家庭教育责任的忽视与误解。在现实生活中,责任缺失或者错位的问题多是由责任主体的责任意识淡薄所致。现代社会里,很多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理解是片面的。虽然大多数家长将孩子的教育问题视为家庭的核心,并且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不惜投入大量的精力和金钱,但是孩子成长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这些。大多数家长既没有意识到教育的广泛内容,也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所在。他们大多数认为只要让孩子有机会上好学校、接受高质量的学校教育并且学习成绩优异,就是尽到了家长所应尽的责任,忽视了自身对孩子的教育。即使有些家长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也只是把家庭教育当成是学校教育的附属品,为了配合学校搞好孩子的学习,而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忽视了对孩子的内心教育。一些家长的“望子成龙”、急功近利的心理会在教育中引发错误的观念从而导致家长教育责任的缺失或错位,如家长对孩子的发展缺乏全面认识、盲目攀比、忽视孩子自主性的形成等。其实家长在孩子的生活、学习、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家长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不注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缺乏对孩子道德素质与健全人格的培养。这些都将会对孩子身心的全面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然而,对于这些司空见惯的家庭教育问题,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所在,反而把自己应尽的教育责任“抛给”学校或者老师,以致对孩子的教育中出现了推卸责任的现象。

2.社会客观原因:现代社会对家庭教育责任实现的不利影响。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转化,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的加速发展无疑是一种考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以如此大的力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面貌。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日益多元化,各种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的思想泥沙俱下,极大地冲击着原有的传统道德规范和价值伦理,这样也给人们履行家庭教育责任带来了困境。

家长教育孩子的责任篇4

一、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青少年责任感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在人际交往中观察、模仿他人的责任行为的学习过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经常接触、观察、模仿的对象,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最深,父母的责任感会通过生活小事、点点滴滴地传送给孩子。俗话说,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家长自身的问题,孩子不成器,往往反映出家教存在问题。因此,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尤其是提高家长自身的责任素质是对孩子责任教育的前提

二、教育孩子关心家人、爱护家人,激发孩子的责任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经验是可以“记忆储存,加工整理,提取迁移内化的”,在对孩子的情感教育过程中,有部分家长已注意运用心理学的原理进行家庭教育,他们开始积极利用亲子活动所激起的情感传递情绪,感染影响孩子在感情上对责任观念的认同。引发他们处于情动感受状态,并使他们在原来的责任情景中积累的责任经验迁移内化到新的情景中去。因此要让孩子有“被需要付出劳动或关怀”的感觉,通常有弟弟、妹妹的孩子比较有责任感,因为弟弟、妹妹需要他们的照顾和保护,或者由于弟弟妹妹的存在,父母需要他们分担更多的家务,这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三、给孩子尽责的机会

培养孩子责任感的过程是创设责任环境,并促使孩子反复学习,反复实践的过程,也是其亲身体验、感受自己行为及其结果所带来的喜怒哀乐的过程。家长应将生活中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提供给孩子,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设计工作岗位,创造责任情境,激发责任愿望,促进责任行为的产生。心理学研究表明“未达学龄的时期,从心理上看来,是养成习惯的时期,也是树立人格的基础时期。若此时不加注意,不加良好的教育,听任自流,等他长大起来,就不容易教育了。”[1]

四、要教育孩子走出依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陈鹤琴先生说:“照杜威的思想,我们人的思想,平时无故不会发作的,思想发作必定在我们遇见新动境,新问题的时候...天下雨是一种新动境,儿童不得不发生思想的,就是怎样可以走到学校呢?不过做母亲的不待他们的思想发生而立刻代他们来解决这个问题,适应这种动境,这种溺爱实在厉害。”[2]。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如果父母为孩子做好所有的选择,这就使孩子处于很少有责任可背负的情境,包办产生依赖,依赖导致推卸责任,家长应有意识地使孩子在生活中处于自理的境地,如自己整理床铺,自己洗袜子,自己控制起床时间,创造孩子走出依赖的条件。

五、加强与孩子的互动,共同商讨家庭事务

人人都有表现自我价值和参与的欲望,让孩子在共同分担家务,共同商讨家庭事务中体验到责任、快乐和满足,体验到一种价值感。一段时间以来,我的孩子放学回家后,鞋子,书包,换下来的衣服随手乱仍,总是每次都要强调放在指定的位置,其他物品也是随手乱放。在多次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我们郑重其是的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共同商讨如何保持家庭卫生,创造一个整洁舒适的家庭环境,通过讨论,一致认为保持家庭卫生,创造整洁舒适的家庭环境是每个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在共同商讨的基础上明确了个人的责任,由孩子任总监督,结果,孩子尽职尽责,不仅自己做的好,还监督大人,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六、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

人要能够对自己负责,必须首先学会把握自己的言行,在社会生活中,如果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遇事没有主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就不能正确地指导自己的言行,也就不能承担任何责任。因此,我在平时对孩子的教育中,非常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从不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观点,教育孩子只要是对的就可以坚持到底,教育孩子学会坚持,学会说不,学会拒绝。教育孩子懂得不随波逐流,这也是一种责任,是对人、对事、对自己的责任。例如孩子不想出去玩,碰巧同学来约,是违背本意随同学出去呢还是巧妙拒绝?你可以告诉孩子只要是在正常情况下,就没有必要违背自己的本意,可委婉的拒绝。这样,在类似的事件中不断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

七、在惩罚中,提高孩子的责任心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说过:“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里所说的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并不只有赞赏才能给予孩子自尊与自信,惩罚更需要尊重与信任,要特别小心地为对方着想,要顾及对方的承受力、尊严,不要让对方难堪。教育的前提是了解,了解的前提是尊重,不能把孩子的特点当缺点。当一个孩子犯了错,要惩罚他,首先要肯定他是一个好孩子,再指出他的错误。比如,对他说你确实很优秀,但是今天这件事,你伤害了别人,你是怎么想的,你怎么办……惩罚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和目的,应该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让孩子体验到自己过失的后果

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不是在说教中长大的,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教育有一个原则,孩子进一步,大人就退一步,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大人就不要替他去做,有一位母亲,孩子去夏令营,妈妈问,东西都准备好了吗?孩子说都好了,你就别管了,妈妈一看,衣服带得不够,手电没带,就问孩子,那边的气候你知道吗?衣服够不够?晚上活动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孩子答,没问题。这位妈妈就没再说什么,第二天,孩子背着包走了,一星期后,孩子回来,妈妈问,玩得开心不开心?开心。有没有什么麻烦?哎呀,冻死了,没想到山里这么冷。还有呢?晚上活动没有手电很不方便,那怎么办呢?以后得像爸爸一样,出差之前列个单子,好好咨询一下。这个妈妈的方法就是自然惩罚法,让孩子体验到自己过失的后果,因为孩子冻一点,晚上麻烦一点,没有危险,但经过这一次,他就记住了。

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其实,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犯错的时候,内心都有一种要接受惩罚的准备,这是一种心理需求,为自己的愧疚承担责任,取得心理平衡,只有那些年纪很小的孩子,或是社会化程度较低的人,才会选择逃避责任。一般来说,孩子犯错的时候,恰恰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会使他急于求成助,而此时明白的道理可能使他刻骨铭心。有一个12岁的少年,在院子里踢足球,把邻居家的玻璃踢碎了,邻居说,我这块玻璃是好玻璃,12.5美元买的,你赔。这是在1920年,12.5美元可以买125只鸡,这个孩子没办法,回家找爸爸,爸爸问:玻璃是你踢碎的吗?孩子说是,爸爸说:那你赔吧,你踢碎的你就赔,没有钱,我借给你,一年后还。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这个孩子擦皮鞋、送报纸、打工挣钱,挣回了12.5美元还给父亲,这个孩子长大后成了美国的总统,就是里根。这是他在回忆录中写到的一个故事,他说正是通过这样一件事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那就是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在十几年的学校教育生涯中,我深切的感受到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之大,只有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才能培养出有责任,有担当的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以上是我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一点体会,写出来与已为人父母和将为人父母们一起探讨。

参考文献:

家长教育孩子的责任篇5

今天的会议主要有四项议程,一关于学生安全问题的管理。二是由我将本学期你们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及期中考试的情况等情况向你们作简要的汇报,同时谈谈后期班级工作的一些打算;三展示素质平台。四是请部分家长介绍一下他们比较成功的家教经验;最后教学问题和和家长们交流。

及孩子们坐在一起,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为了孩子的学业、为了孩子的进步、为了孩子的明天。七年级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学习阶段,在坐的学生已经熟悉了学校的一切,失去了对初中生活的好奇与向往,他们认为自己已长大,自以为是,不希望别人多管束,然而这又是青春期,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学生处于一种盲目自信的阶段,做事、学习凭兴趣,凭心情,逆反心理*,我就偏爱那些思想品质好的同学,我热爱好人。一个人才能有高低,但只要是一个好人,就多多少少会对社会有贡献,对他人有益。因此,我一直把教孩子如何做人放在首要的地位。

①教育孩子要有责任心。有的同学虽然成绩不是很突出,但只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今后照样能做出一番事业。

打扫教室、班级劳动表面上看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但实际上能反映出一个人的责任心,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身为值日组长的同学能把黑板擦得最干净,别的组不能相比,这是细心,更是责任心。所以责任感教育应该是本着从孩子自己到他人,从家庭到学校,从小事到大事,从少到多的原则。

在日常生活的具体事情当中,让孩子为自己去尝试承担一定的责任,比如:要求孩子为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不挑食,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求孩子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认真完成作业,自己检查作业;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洗自己的衣物,洗碗筷,倒垃圾,孩子在学校,父母别忘了教导他做值日生、班干部应尽职尽责,做清洁卫生不能偷奸耍滑。不少家长抱怨,孩子长大后对自己不孝,不尽赡养之责,却没有想过,过去有没有要求孩子承担过必要的义务和责任。教育孩子为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尤其是做错事以后要敢

于承担责任,不把责任推给别人,做错事就要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接受必要的处罚,这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重要内容。

②要教育孩子尊重他人。我很喜欢这样一句话:尊严没有贵贱。乞丐有他们的人格尊严,小草有生长尊严。少数同学对老师的批评教育显得极不耐烦,甚至*在班里和老师顶撞,让老师下不了台,缺少对老师最起码的尊重,孩子强调自己所谓的自尊,做错了,不允许批评,这在班里曾经发生过,所以引导孩子做事说话要考虑到他人的感受,与人为善。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否则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走上社会后迟早要吃大亏的。

④重视孩子良好的习惯的培养。英国有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决定人生,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是从小就养成的,并会受益终生。需要家庭和学校密切配合,共同改掉孩子身上不好的行为习惯,一位家长跟我说,现在不是孩子的学习成绩问题,有个好的学习习惯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了。我也深深的祝福着你们家长,我们的努力不会成为东流的水,只要我们坚持。

⑤.理智爱子的问题。大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一句话“溺爱是误入孩子口中的毒药,如果仅仅是为了爱,连老母鸡都能做到这一点。”真正的爱是理智高尚的爱,我觉得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是爱,教子吃苦教子成材更是爱。有的家长对孩子提出的任何要求都予以满足,给孩子配备mp3、到掌上电脑、手机,出手给孩子的钱很大方,现在让我们看看班里吃零食的现象,有时一进到班里就能闻到刺激性的小食品味道,班里的垃圾袋里,书桌堂里,还有的孩子上课时乘老*师讲课把饮料拿出来当众喝掉,不知这是班级还是餐厅?让孩子从小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奢侈浪费,这不是好事,古语说“自古雄才多磨难,纨阔子弟少伟男”。其实让孩子吃点苦、受点挫折对他们的一生都有好处。理智爱子就要正确地认识孩子的缺点和不足,不袒护孩子。做家长的对孩子在学校的缺点和不足不一定十分清楚,这就要求各位家长在孩子和同学闹矛盾或受到老师批评时不能只听信自己孩子一面之词,要全面了解清楚,孩子毕竟是孩子,要充分相信老师,相信老师的为人,相信老师处理问题的能力,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出对别的孩子或老师的不满,否则就坏了孩子。2、一定要关心孩子的学习。有的

家长总说孩子在家不肯读书,反映的家长很多,我知道,现在都是独生子女,都非常的溺爱孩子,事事都顺着他,使他养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的人,我想,你肯定不希望这样,所以我想告诉你们一句话,教育孩子也是要有手段,有方法的,要有一定的奖罚制度,培养孩子积极的、健康的成长。

3、对孩子要多做分析。首先要分析原因,是孩子不会做,还是懒得做。我认为是孩子自己的事就尽量让他们自己做,家长不要包办。有些家长看孩子动作太慢,就不加以引导,这样他永远也快不了。从慢到快肯定要有个过程,家长不要太着急,要多加强正确的引导。

4、创造和睦、祥和、稳定的家庭气氛。我们试想一下,一个成天吵架问题成堆的家庭是无法教育好孩子的。我非常理解做父母的心情。我们白天忙,晚上要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好多家长晚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非常辛苦。但是,大家无论怎*样,都要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也不要时刻忘记对孩子的教育和辅导。当我们看到孩子一点点地长大,一点点地进步,内心是多么的开心啊。

家长教育孩子的责任篇6

【关键词】心理健康;幼儿;健康教育

以后孩子的身心健康是否能健康成长,关键是在幼儿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幼儿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最主要的,这是每个孩子进入教育的初级阶段,也是引导孩子对教育的一个认识。当前,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认知上,许多教师与家长都相对欠缺,以此,加强家长和教师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和认知具有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下面结合案例来谈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发展。

一、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一个孩子的自信是尤其重要的,孩子缺乏自信,在面对很多的事情时候都会因为自信而受到影响,特别是在生活上,学习上,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与人相处交流时候也会遇到困难。因此,家长与教师对儿童的鼓励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主要加强儿童自信的关键。如:在某所幼儿园,某个小班的小朋友莫名的在哭泣,老师连忙跑去问小朋友怎么了,小朋友一边哭一边说:“小璇子欺负我”,其他小朋友看见他在哭,就跑过来凑热闹。此时,又有小朋友告诉老师:“小璇子也欺负我了”。可是,小璇子还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因此,从以上行为我们就可以分析这个小璇子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有点自私的一个孩子,把玩具都只能自己占着,不让其他朋友玩,不然就打就咬,让其他小朋友都吓的哭。这是一种潜意识自我保护的意识,可能在家里做错事的时候父母用打骂的形式来进行教育,从而形成一种怕受伤害的潜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由此,遇到这种情况,首先教师要和家长经常交流,指引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告诉家长幼儿的心理健康的重要。这就需要家长与教师的合作,帮助孩子改掉这个心理问题,对孩子要多鼓励,多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帮助孩子发现不足之处,要及时给予指导,而并不是教育孩子时就用打骂方式,这样只会给孩子带来心理阴影。要用恰当鼓励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成就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

二、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勇敢承担责任

如今的很多小孩都因为家长与教师觉得孩子小就帮他们做很多的事情,从而使孩子在责任心上就比较缺乏,不管什么事都是依赖家长,长时间下来在自信上面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师与家长在根据孩子的年龄情况,适当让孩子做些年龄上可以做到一些事情,让孩子在潜意识里学会担当责任。有这样一个案例:某个幼儿学校中午吃过饭后,按照平时的情况,陈老师带着吃过饭的孩子们到玩具室,安静地玩着自己喜欢的玩具,随着午睡的铃声响起,就可以通过观察看到:很多的孩子马上放下手里的玩具,就准备去睡午觉,只有少部分孩子把自己的玩具放回到玩具原来指定的地方。老师在查看时,发现有少许的玩具散落在地上,后来,在老师与同学讲起时,有些孩子就会跟老师说:“妈妈有跟我讲过,会有人来帮忙收捡的”。我们通过此案例分析,就能了解到现在的小孩都有这种“不负责任”的心理,是因为现在的家长对孩子太过疼爱,而把什么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扛,从而才有现在孩子严重缺乏责任心的后果。因此,家长对孩子的责任心的教育上有很大的一个误区,总是觉得孩子还小,什么事都做不好,对孩子太过疼爱,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一种教育。以此,加强孩子的责任担是对孩子未来负责,所以,教师和家长要从小就重视儿童担当责任的教育。家长要给予儿童适当的空间,让孩子自己从生活中的小事慢慢做起,如:在穿衣、吃饭、喝水、系鞋带等事情都可以让孩子自己做,只要是孩子喜欢的都可以让孩子自己做。家长与教师在孩子做的对或做的好时,要表扬孩子,这样就能加强孩子的自信,也能坚持继续做下去。以此,从小就重视儿童的责任教育,是对孩子一生负责。

三、减轻孩子的负担,让孩子快乐成长

现阶段,孩子在幼儿阶段就参加了不同的培训,家长并没有顾及到孩子的感受,一直认为,孩子从小就应该接受到更好的教育,孩子们在诸多的压力下,很难吸收到更多的知识,使孩子不能在健康的心态下成长。家长要经常与孩子进行交流,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并建立起和谐沟通氛围,同时,要尊重孩子们的想法,才能减缓孩子的心理压力。有这样一个案列:据调查某实验幼儿园,园长对调查员说,幼儿园对大、中、小班的孩子进行考试,由业务园长、各年级组长出综合测试题,园长把关,各班老师交叉测评,最后老师要对班级情况进行总结。不仅学期末要考试,平常的幼儿园教学也成了小学翻版。通过收集多家幼儿园的相关资料,发现在实施幼儿教学时,融入了太多小学阶段的教育,在此涉及到了同语数外相关的一些知识。当我们走进幼儿园的大门,就能听到孩子们的朗读声,就能看到老师在引导孩子们学习。根据这个现象我们就能了解现在的幼儿不比以前,幼儿园的生活本应是孩子童年时期最快乐的一段人生,就是因为家长这种“输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心态,让本来应该属于孩子的欢乐笑容从脸上消失了。这也就是说,孩子应该有自己的空间,有属于自己喜爱的东西,在幼儿时期就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孩子在幼儿时期就应该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才能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下去。教师与家长在幼儿身心健康教育上要格外重视,要注重幼儿心理健康工作的教育,与家长要通力合作,为幼儿创建一个良好的身心状态。幼儿在三岁到六岁之间,心理状态是不稳定的,所以,对于三岁大的幼儿我们应该十分关注。因此,幼儿在这个阶段在自我认识的程度上是很缺乏的,这就需要家长与教师来当引导者,才能保障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姚本先.邢贯荣.高英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2004.(5).45-47

家长教育孩子的责任篇7

关键词:农村小学家庭教育;现状;影响

目前,我国农村存在许多家庭在孩子教育方面投入时间及精力过少的现象,甚至部分农村家庭的父母在教育观点方面偏差较为严重,行为方面较为随意,使得农村普遍存在孩子教育难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家庭教育选择不当。请观以下案例:

这是发生在某小学六年级一起喝酒抽烟事件处理的环节上的回顾。那是某星期三晚上12点,有某六年级宿舍一女生星期一从校外买来烟和酒,邀请本班与邻班的几位男生到宿舍酗酒。其中男生中也有一名同学也是星期一偷偷从家中带来白酒,他们约好半夜12点后相聚。幸好当晚就被后勤老师发现,及时请来班主任一起进行教育。

第二天喝酒某一男同学(化名小刚),毫无根据地怀疑他人告密,而对被怀疑的同学进行殴打报复。当天晚上(星期四)他又与同学偷偷撬锁潜入班主任办公室,把班主任暂时没收同学的手机拿走了三部。两个晚上来,他就连续违反了三起情节严重事件。星期五,该班主任连忙联系家长,希望家长到校一起配合教育。可是到了下午,全校师生都散学了,还不见其家长来。

班主任只好打小刚家的电话询问情况。只听该班主任的对话:“学生都散学了,你不是也要来接孩子的吗?”接着又听班主任说:“今天班车罢班,我已在微群里发通知叫你们家长来接孩子,难道你让孩子走路回家吗?”(因为孩子家住偏僻小村庄,独步走须两个小时。)结果那位家长还真不来学校接孩子。

而邻班喝酒的另一位男孩家长表现也令人感到不可思议。该班主任打电话问:“家长您好,今天孩子在学校违反纪律,他与同学在宿舍喝酒了,问他说,这已不是第一次喝酒了,请问平常在家他喝酒吗?”家长说:“他没有在我面前喝过。”班主任说:“那您知道他在同伴面前喝吗?”家长沉默。班主任又说:“听同学说,平常他骑摩托车,还飙车,是吗?”家长说:“他自己取得车钥匙。”班主任说:“我可听说你偶尔还塔他后边呢!”家长又一阵沉默。

对于女孩子的家长表现也不太乐观。那位买酒烟女孩的家长来到了学校。老师向家长反映女孩在校情况后,家长说:“我们也管不了她啊!”班主任说:“您可否认识到他请男同学到宿舍,无形中把同宿舍的其她11位同学的人身安全都暴露于无监管之下,这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家长默不作声。

从这几位家长身上可以映射出当前农村小学家庭教育现状问题令人堪忧。

一、剖析当前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教育意识和观念滞后,缺少科学的家教观念

1.放任自流,重养轻教

部分农村家庭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其家庭教育意识淡薄,轻视家庭教育的意义,将教育定义为学校的义务与责任,认为家长仅负责照顾孩子生活,保证孩子吃饱穿暖,对于孩子要求较为松散随意,放任孩子自由发展,甚至部分家长违背学校的教育原则,过分宠溺孩子,并要求学校放松对孩子的管理,支持孩子在校混日子,对学校教育造成了诸多不利的影响,致使学校教育受到制约与阻碍。如:部分农村家庭家长要求学校不要管理自家孩子,孩子想上学就去学校,不想上学直接不去;部分农村家庭家长认为孩子未来即使考上大学,由于学费较贵,家长也不会赞成孩子继续念书,因此,家长对于孩子在校学习漠不关心;少部分家长甚至渴望孩子快点成长,早点跟随自己外出打工赚钱。故农村家庭家长的这些想法严重制约孩子正确观念的形成。

2.溺爱纵容,重物质满足,轻精神需求

目前,农村家庭的家长大部分外出打工,家庭生活条件不断得以提升,而孩子的教育便自然成为家庭老辈的责任。大部分老辈除了看护孩子,便是无原则的宠溺,即孩子要什么给什么,不管孩子要求是否合理正确,老辈总是竭尽全力予以满足。如:现在国家政策关注农村老年人老有所乐,村里老年协经常有活动,孙辈们就满村寨里乱窜。农村小孩就喜欢吃小超市的垃圾食品,长辈们就偷偷给孩子送进学校。孩子在家长面前把上好的牛肉、猪脚肉,新鲜蔬菜等鲜香饭菜倒掉,家L却视若无睹。让孩子学会糟践饭菜的罪魁祸首就是这些家长。

3.家长无力承担自己的教育责任,过分依赖学校

农村家庭家长无心承担教育责任与义务,经常混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责任,家长将自己本该承担的责任强加于学校,认为学校是孩子教育的唯一责任者。家长们由于缺乏教育子女的理念,或在教育孩子方面用心度和方式方法不到位,而对孩子的教育束手无策,因此,学校就成了他们的“救护站”。包括最简单的仪表整理,部分农村家庭家长也将其归为老师管理的范围,即将孩子全部责任推脱于学校,一旦孩子出现问题,便指责学校未尽管理职责,宣传学校误人子弟。如:经常在开学时候,会听到家长说:“老师,我们是不懂教,孩子就交给您,让老师您们辛苦啦!”

(二)家庭教育意识落后,家庭文化氛围不浓

1.家庭成员中扭曲的“三观”

“三观”,即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农村部分经济富裕的家庭,孩子父母较为玩世不恭、金钱至上;部分农村家庭家长文化程度较低,缺乏是非观念,较为蛮横无理,做事没有原则,为人处事较为自私,思想观念较为偏激,欠缺社会公德心,法律意识过于淡薄,是非观念混沌不清,铺张浪费现象严重。可见,部分农村家庭家长的世界观缺失,人生观消极,价值观错误,使得孩子在家长营造的家庭环境中受到诸多的不良习惯的影响,该影响将对孩子产生无法估量的消极作用。

2.家庭不和,战事不断,硝烟弥漫

部分农村家庭里,家长关系恶化,经常爆发家庭战争,家庭暴力现象频繁,使得孩子精神涣散,情绪消极,注意力分散,喜怒无常,容易激动,性格敏感,表情呆滞,不善人际交往,失去青春活力。部分农村家庭家长关系紧张,以至于分道扬镳,导致孩子心力交瘁,情绪低落。尤其农村部分年轻父母,将婚姻当成玩乐的工具,结婚与离婚成为家常便饭,该现象使得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严重的冲击,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找不到情感寄托,厌倦生活,情绪压抑,较为自卑敏感,性格孤僻,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心理疾病。

3.不同教育观念的“碰撞”

在农村家庭教育环境中,由于父母的教育理念差别,经常出现教育的冲突,如一方重视严格教育,而另一方呈现溺爱现象,使得家庭教育无法形成合力,进而严重耽误孩子的宝贵家庭教育时机。如有一位母亲说,她教不了孩子,她一教,孩子他爷爷就干涉,有一次她还被孩他爷用钢筋打青了腿。

4.家庭成员的不良嗜好

在部分农村家庭中,家长拥有打麻将、玩牌、酗酒,甚至大型等不良嗜好,部分家长将不良嗜好带至家中,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扰乱孩子正常的生活规律。更有甚者,部分家长在家中邀众,为了凑齐人数拉上自己的孩子,在干扰孩子正常作息时间的基础上,养成孩子诸多不良习惯,为孩子未来参与埋下隐患。有些家长对于手机游戏投入精力过多,对于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关心不够,放任孩子在家自由玩耍,导致孩子失去学习的动力与激情,使得孩子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5.不健康的家庭文化

首先,部分农村家庭父母对于孩子过于溺爱,过分担心孩子的成长,喜欢事事包办,尽可能满足孩子提出的要求,过于迁就孩子。过分溺爱削弱了孩子的创造力与进取心,使得孩子缺乏独立能力,性格较为执拗,个性过于自我,抗打击能力较弱,缺乏社会责任感。

其次,部分农村家庭父母对于孩子教育简单粗暴。对于孩子犯错,父母动辄打骂,忽视孩子人格,严重挫伤自尊心,较易形成孩子粗暴无礼、残忍好斗的个性,导致孩子喜欢借助暴力解决问题,做事喜欢采取极端方式,容易被不法犯罪分子所利用,进而走向不归路。

6.家庭缺少香气息

部分农村家庭,父母对于孩子阅读关注较少,家庭很少购置书籍,父母极少陪伴孩子阅读。大部分农村家长喜欢在闲暇时间组织聚会、玩手机、看电视等,父母与孩子的交流较少,使得孩子与父母的距离不断拉大,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7.家长的诚信度不高

部分农村家长缺乏诚信,对于孩子的承诺经常不能兑现,同时,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当众撒谎,对于自身犯错拒不承认,导致孩子对父母的不理解,并不满父母不诚信的行为。

家庭教育已经成为21世纪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的今天,综观我国目前农村家庭教育现状,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需要及时更新,方能确保人才的培养。此时,农村作为我国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家庭教育决定着农村人才的培养输送,关系着社会的繁荣与稳定,故我们必须将农村家庭教育当成社会重点话题进行探讨,为了顺应21世纪的家庭教育理念,我们必须将家庭教育落到实处,抓住教育机会,把握教育精髓,明晰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而为中国复兴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扬.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亚太教育,2016(03):8.

家长教育孩子的责任篇8

为了确保学生夏季午休的人身安全,避免和减少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提高防范意识,划清责任界限,健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一体网络,特签订本安全责任书:

(一)权利与义务:

1、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消除学校存在的安全隐患,在事故第一时间联系告知家长,在职权范围内应急处理。

2、家长作为学生的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保护、督促工作。

3、学生要认真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和消除相应的安全隐患。

(二)具体事项:

1、学校、家长、教师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安全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安全责任制:值班领导对校内安全处置负责,班主任和值班人员对分管区域的安全负责,家长对学生在校外的安全负责。

2、时间:午休:11:40-14:10,共160分钟(包括午饭时间),下午上课14:30,午休时间学校将关闭大门,14:10学校开大门,任何学生14:10之前不准进校,在家午休同学,午休期间(11:40-14:20)出现的安全事故由家长负责。临时有调整的时间,由班主任提前通知学生告知家长,家长教育学生按时午休,按时接送学生上下学,并在班主任处存留两个常用联系电话号码,有换号者及时告知班主任,以便及时沟通联系,否则责任自负。家长在午休期间要监护好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家休息,并根据离学校路程的远近确定好学生从家出发的时间,保证他们在2:00-2:20这段时间内到校。如果学生过早离家,家长要跟踪监督并及时与班主任联系。如果孩子在午休期间发生意外事故,班主任没有提前进行教育,由班主任负责;家长没有管好自己的孩子,让他们提前离家,由家长负责。

3、日常教学时间,住校生午休时间,学生不得随意外出,无请假手续私自外出,造成社会危害或出现意外事故的,由学生方承担一切责任;放学后、节假日或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自行到校等发生的伤害,由学生自己负责。

4、在家午休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孩子的安全。家长要教育孩子按时作息,午休期间,家长要履行监管责任,禁止孩子从事与午休无关的事(如:打牌、上网、看电视、下河洗澡),更不允许孩子离家或提前离家外出,家长提醒孩子按时起床到校学习,教育孩子不得提前到校,在校门口周围逗留。

在校午休的,学生必须按学校规定按时休息,不得违纪,家长和班主任搞好纪律教育和安全教育,执勤教师搞好监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汇报,若发现学生一次严重违纪或三次一般违纪,责令家长领回孩子在家午休。班主任负责教育好学生,使他们认识到不进行午休的危害,同时派红领巾监督岗的同学对违纪学生进行检查。

5、下午第一节课,上课教师及时清点人数,若发现缺勤学生,由任课教师或班长及时告知班主任,班主任告知家长,家长应查明情况后迅速告知班主任。

6、对于学校不知道或难于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异常心理状态而造成的伤害,学校不承担法律责任。在学校管理职责范围之外发生的伤害,学校不承担责任。

7、家长和学校共同做好安全教育,严禁在午休期间或在校内追逐打闹,打架斗殴,吸烟酗酒,做危险性游戏;严禁玩火、玩电、玩水、玩炮、玩锐刃钝器;严禁学生在教室焚烧废纸、点燃蜡烛等;如有违反,造成学生伤害的,由过错方承担责任。一旦出现后果的,由学生自己负责。

8、上学、放学路上,教育孩子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文明走路,杜绝事故发生。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意外伤害,由学生的家长或监护人负责。

9、严禁学生到网吧上网,不准学生骑自行车上学,由此而造成的意外伤害事故,由学生家长自行负责。

10、夏季安全隐患较多,家长教育孩子严禁到水库、河塘,水井等危险处玩耍戏水,出现溺水事故责任自负。不要乱买摊点的食品和饮料,防止食物中毒。

11、此责任书自实行午休时间起生效,以上午休期间由家长负责的,出现一切后果,由家长负责与学校无关。

12、此责任书未尽事宜,以《校规校纪》及教育局《学校安全工作文件汇编》和相应法规为据。

附:经年级班班主任调查、家长同意,您的学生在午休。

学生签字:

家长签字:

班主任签字:

家长联系电话:

家长教育孩子的责任篇9

在上个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也经历过一段“家庭教育外包风”,结果,专家跟踪这些“外包孩子”的成长轨迹,发现这群孩子长大后患抑郁症的比例是普通人的4.8倍,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到了中年仍然独身,这些都可以追溯到昔日教育“外包”的经历上,因为感觉曾经被父母“抛弃”,这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对情感和家庭总表现出疏离感和不信任。

教育能“外包”吗?教育学家认为,孩子的不良品性和生活习惯,与父母对其关注度不够、教育不得法有密切的关系。学校和专家取代不了家长的教育。家长盲目地将教育责任“外包”,是一种简单而不负责任的做法,会给孩子造成了一系列的心理困扰:

教育被“外包”,孩子产生“被抛弃感”

孩子长期生活在特殊的寄宿学校和托管机构,割裂了他与父母的亲情联络,使其变为某种意义上的“特殊孤儿”。孩子不是可以随意寄放的“小件物品”,一旦孩子稍谙世事,感觉到父母对管教自己束手无策,或不愿承担教育的责任,才把自己寄送到这里。孩子心理上会有极度的伤感和无助,进而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态。

教育被“外包”,孩子产生“被监管感”

几乎在所有的寄宿制幼儿园和托管机构中,纪律都被视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高度安全和责任方面的压力,使学校和托管机构把孩子彻底圈养起来,让孩子们的行动整齐划一,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这无形中约束了孩子的生活空间,限制了其眼界,不利于其创造性人格的形成。

孩子只有对教育环境感到满意,在被教育过程中拥有无比的愉悦时,教育才是有效的。压抑、孤独与充满限制的环境中,暂时取得的教育成果不会有很好的延续性,不能养成伴随其一生的好性格、好习惯。

教育被“外包”,孩子有被“划为异类”的感觉

教育“外包”使孩子的生长环境过早“圈子化”。寄宿制幼儿园收费昂贵,大多成为富家子弟的聚散地;心理医生负责的托管机构是问题孩子、心理病儿的聚散地。送孩子到这些地方,等于变相为孩子贴上“我是哪一类人”的标签,于是,富家子弟4、5岁就开始攀比、追逐名牌;问题儿童则认为自己不同于正常儿童。与此同时,交往的特殊化和圈子化,使孩子丧失了更广泛、更多元的交往资源。美国幼儿专家认为,从小交往面狭窄的孩子,长大后思维的广阔度会受到影响,人格魅力也会欠缺。

家长教育孩子的责任篇10

防溺水安全责任书一

夏季,气温炎热,少年儿童不慎溺水身亡的悲剧时有发生。为了学生的人身安全,我校特制定家长、学生防溺水安全责任书,请家长协助学校加强对学生暑假安全的监护和教育,教育学生认真遵守学校以下规定,共同做好学生安全工作。

一、家长、学生必须保持高度的安全警惕性,严防溺水事件发生。

二、学生不得私自到河、塘、池、沟、渠、水库等地玩耍和游泳。不得借用器具当船来划水,不到河边钓鱼、捉虾等。

三、到校园后不得随意外出,外出必须经班主任同意,必须履行请假手续,不得不请假私自外出。

四、上学、放学途中要结伴而行,按时回家。

五、不准私自在上学、放学途中擅自与同伴下水游泳、嬉水、玩耍;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或水情险恶的地方游泳、嬉水、玩耍。要去游泳必须有家长陪同。

六、一旦发现有人溺水,应及时呼救,让成年人来抢救,未成年学生切不可盲目下水施救。

七、学校设立私自游泳举报电话(672xxxx),鼓励学生积极举报,互相监督。

八、家长必须并且时刻对学生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监护学生在校外的一切安全行为,家长、学生要全部承担学生在校外的一切溺水事件的责任。

九、学生家长要认真学习以上内容,按以上规定教育孩子认真遵守本责任书。

十、本责任书一式二份,学生、家长、班主任签字后,家长留存一份,学校留存一份。

级班学生姓名:家长(签字):班主任(签字):

xx中学初中部

20xx.xx

防溺水安全责任书二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现在又到了溺水安全事故频发的季节,学校和家长都有义务加强对孩子的防溺水安全教育,为确保学生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学生、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子女的相关安全教育工作,真正担负起监护责任。现根据教育局文件精神,制定学校和家长防溺水安全责任书:

学校方面:

1、宣传防溺水的重要意义,加强对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教育,教育学生不到有水源附近玩耍嬉戏,不得私自或结伴下河游泳,增强学生防溺水的意识和能力。

2、普及游泳注意事项,让学生掌握有关防溺水、自救等知识,在紧急情况下,会进行简单的处理。

家长和孩子方面:

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家长要负责监督孩子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1、严禁孩子私自在河、湖、江、水库、水沟、池塘等附近玩耍嬉戏,以防滑入水中。

2、严禁孩子私自下水游泳或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如确需游泳的,要在家长或监护人的陪同下,到有安全防护措施和救护人员的游泳场所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3、在没有家长或监护人的陪同下,严禁私自或结伴去划船。

4、乘坐船只时必须要坐好,不要在船上乱跑,或在船舷边嬉水。

5、教育孩子如果发现有人溺水,不要盲目下水施救。

6、提醒孩子汛期主动远离危险水域,严防意外事故发生。

7、家长履行学生上学和放学途中以及放假期间的安全监护责任、做好孩子溺水防范工作。

8、学校设立学生私自游泳举报电话,鼓励家长和学生相互监督及时报告学校处置,电话:82223122

上述各条希望学生和家长认真遵照执行,如因家长安全工作不得力,学生经教育后仍不自觉遵守责任书的相关规定,私自外出或结伴外出嬉水、游泳或划船造成学生溺水安全事故的,责任自负,学校不承担责任。

学生签字:

家长签字:

班主任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