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7:32:33

散文阅读篇1

散文的突出特点是情与景相交融,因此,散文的阅读教学应围绕这一突出特点展开。

散文教学自然应该引导学生体会“情景交融之道”。散文写作教学则应该引导学生运用从阅读教学中悟得的“情景交融之道”以指导自己的写作活动。但那将是另文专谈的了。

散文中的“情”是作者的主观感情,散文中的“景”是客观存在的自然风物。主观的“情”与客观的“景”如何化合为“情景交融”的散文呢?即是说“情”与“景”是经由什么心理活动的中介,才能化合成物态化的散文作品呢?这个中介就是“移情”现象。何谓移情?“用简单的话来说,它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彷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错觉的影响,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59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正是由于这种移情作用,人们才会“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才会睹物生情,“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然后才能“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陆机《文赋》),才能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文学作品来。可见散文的情景交融是经历了“情感———景物———作品(情与景相交融)”的不同阶段。情感是作者的主观情感,它由自然景物触发,又附丽于景物,二者化合为散文作品,形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因此,我们的散文教学,就应揭示作者移情过程,这样做,才能使学生不仅明其妙,而且得其道。

1.情感来自作者。散文中的情感是作者的主观情感。作者的主观情感来自社会的影响和个人的遭际。尽管情感有时表现为某种超然的心境,或某种微妙的意绪,但其中必然积淀着历史的、民族的、时代的因素。因此在散文教学中,首先应引导学生挖掘出作品的这种“感情背景”。

且看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流溢着淡淡的喜悦,又笼罩着淡淡的哀愁。他想超脱尘境的喧嚣,又超脱不了;他想摆脱烦恼,又摆脱不了。这种矛盾游移的微妙心绪是由何而来的呢?当时大革命失败,集团疯狂地屠杀革命者,白色恐怖遍于全国。作者对于这种政治空气唏嘘感应之,产生了“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徨”的矛盾心境。诚如朱先生的夫人陈竹隐女士所说:“佩弦当时没有找到正确的出路,回顾茫然,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他又在苦闷中彷徨了。他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徨徨然’。但当时,他两条路都没有走,而采取逃避的办法”(陈竹隐《忆佩弦》,见新文学史料1978年第一期)。《荷塘月色》中扑朔迷离的情思、氤氲朦胧的氛围,正是作者这种彷徨游移的矛盾心境的曲折反映。又如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中表达的萦心绕魂的缕缕乡愁,也是他迁居香港之后,对故乡风物、故乡父老、故乡人情的深切怀念的表现。日本作家壶井荣的《蒲公英》中抒发的对和平生活的依恋之情,对战争灾难的痛绝之意,也正是作者从自己亲身经历中产生的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情感的自然流泄。如果我们弄清了诸如此类作家的“感情背景”,对作品中所体现的感情也就容易理解了。感情背景是理解作品的钥匙。

2.情感附丽于景。情感是无形的,要想使无形的情诉诸读者的观感,势必要有所凭借,因此抒情必然写景。离开荷塘上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朱自清先生的惆怅心绪便无可发抒,离开了故乡的榕树,榕树下的趣事,黄河浪的缠绵乡情便无可宣泄;离开了蒲公英的风姿,离开了蒲公英的遭际,壶井荣的反战思想便无以表达。

情感离不开景物,情感又由景物而触发。所谓“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就是讲的这一规律。朱自清先生的惆怅之绪遇荷塘月色而流溢;黄河浪的思乡之情触他乡榕树而宣泄;壶井荣的反战思想见蒲公英而表露,这都是“应物斯感”的明证。

情感虽由景物触发,又附丽于景物,但情感又具有能动性,它能给景物以巨大的反作用,使景物幻化变形。在陶铸看来,“杨柳婀娜多姿,可谓妩媚极了,桃李绚烂多彩,可谓鲜艳极了,但它只能给人以外表好看的印象,不能给人以力量”(《松树的风格》)。贺知章却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同是写柳,一贬一褒,一憎一爱,相去何止万里?朱自清笔下的荷花素淡幽雅,而杨万里笔下的荷花荷叶却绚烂热烈———“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什么会有这类见仁见智的分野呢?这是因为作者们“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或者说作者眼中的景物已“人化”为“我”了。弄清了这一点,我们才能从作品中的景物特点,寻绎出作者情感的特色。

散文阅读篇2

散文的突出特点是情与景相交融,因此,散文的阅读教学应围绕这一突出特点展开。

散文教学自然应该引导学生体会“情景交融之道”。散文写作教学则应该引导学生运用从阅读教学中悟得的“情景交融之道”以指导自己的写作活动。但那将是另文专谈的了。

散文中的“情”是作者的主观感情,散文中的“景”是客观存在的自然风物。主观的“情”与客观的“景”如何化合为“情景交融”的散文呢?即是说“情”与“景”是经由什么心理活动的中介,才能化合成物态化的散文作品呢?这个中介就是“移情”现象。何谓移情?“用简单的话来说,它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彷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错觉的影响,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59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正是由于这种移情作用,人们才会“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才会睹物生情,“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然后才能“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陆机《文赋》),才能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文学作品来。可见散文的情景交融是经历了“情感———景物———作品(情与景相交融)”的不同阶段。情感是作者的主观情感,它由自然景物触发,又附丽于景物,二者化合为散文作品,形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因此,我们的散文教学,就应揭示作者移情过程,这样做,才能使学生不仅明其妙,而且得其道。

1.情感来自作者。散文中的情感是作者的主观情感。作者的主观情感来自社会的影响和个人的遭际。尽管情感有时表现为某种超然的心境,或某种微妙的意绪,但其中必然积淀着历史的、民族的、时代的因素。因此在散文教学中,首先应引导学生挖掘出作品的这种“感情背景”。

且看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流溢着淡淡的喜悦,又笼罩着淡淡的哀愁。他想超脱尘境的喧嚣,又超脱不了;他想摆脱烦恼,又摆脱不了。这种矛盾游移的微妙心绪是由何而来的呢?当时大革命失败,集团疯狂地屠杀革命者,白色恐怖遍于全国。作者对于这种政治空气唏嘘感应之,产生了“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徨”的矛盾心境。诚如朱先生的夫人陈竹隐女士所说:“佩弦当时没有找到正确的出路,回顾茫然,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他又在苦闷中彷徨了。他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徨徨然’。但当时,他两条路都没有走,而采取逃避的办法”(陈竹隐《忆佩弦》,见新文学史料1978年第一期)。《荷塘月色》中扑朔迷离的情思、氤氲朦胧的氛围,正是作者这种彷徨游移的矛盾心境的曲折反映。又如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中表达的萦心绕魂的缕缕乡愁,也是他迁居香港之后,对故乡风物、故乡父老、故乡人情的深切怀念的表现。日本作家壶井荣的《蒲公英》中抒发的对和平生活的依恋之情,对战争灾难的痛绝之意,也正是作者从自己亲身经历中产生的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情感的自然流泄。如果我们弄清了诸如此类作家的“感情背景”,对作品中所体现的感情也就容易理解了。感情背景是理解作品的钥匙。

2.情感附丽于景。情感是无形的,要想使无形的情诉诸读者的观感,势必要有所凭借,因此抒情必然写景。离开荷塘上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朱自清先生的惆怅心绪便无可发抒,离开了故乡的榕树,榕树下的趣事,黄河浪的缠绵乡情便无可宣泄;离开了蒲公英的风姿,离开了蒲公英的遭际,壶井荣的反战思想便无以表达。

情感离不开景物,情感又由景物而触发。所谓“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就是讲的这一规律。朱自清先生的惆怅之绪遇荷塘月色而流溢;黄河浪的思乡之情触他乡榕树而宣泄;壶井荣的反战思想见蒲公英而表露,这都是“应物斯感”的明证。

情感虽由景物触发,又附丽于景物,但情感又具有能动性,它能给景物以巨大的反作用,使景物幻化变形。在陶铸看来,“杨柳婀娜多姿,可谓妩媚极了,桃李绚烂多彩,可谓鲜艳极了,但它只能给人以外表好看的印象,不能给人以力量”(《松树的风格》)。贺知章却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同是写柳,一贬一褒,一憎一爱,相去何止万里?朱自清笔下的荷花素淡幽雅,而杨万里笔下的荷花荷叶却绚烂热烈———“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什么会有这类见仁见智的分野呢?这是因为作者们“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或者说作者眼中的景物已“人化”为“我”了。弄清了这一点,我们才能从作品中的景物特点,寻绎出作者情感的特色。

散文阅读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品味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散文具有重要的地位。学生在阅读古今中外优秀散文典范作品的过程中,感受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和丰富意境,发展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领悟作品所蕴含的艺术魅力,体味大自然与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学生对自然美、艺术美与生活美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在鉴赏过程中,陶冶情操,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与道德的修养。

一、整体阅读,理清文章的思想脉络

作者总是通过文字的形式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这是表达观点的一种外在形式,而作者在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中,遵循的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规律。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只要把握住作者的思路,随着作者的思路去寻找作者借以文字所要表达出的感情或观点,对文章也就有了大概的理解。所以,散文阅读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脉络。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在课前通过对作者的了解,让学生知道朱自清是由一位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锻炼成长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经历了艰难曲折,走过了坎坷不平的道路。因此,文中也就有了“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开头。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文中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抓住这一点,再去阅读,找到心里颇不宁静到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忧愁到沉浸在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到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到惦记江南的行文脉络,理解文章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穿透语言,凸显文中深潜的语言盲点

日本学者浜田正秀说:“语言半是事物的代名词,半是精神与感情的代名词,它是介于事物同精神之间的一种媒介体。”散文是一种有洁癖的文体。如何穿透语言的壁垒抵达核心,首先得抓住诗话语言,即我们平时所说的优美语句,这样也契合高考考纲中对重要语句理解能力的培养。诗话语言包括优美的用词、诗句的引用和妙用修辞的句子。例如,在教学《听听那冷雨时》时,就可以紧扣一些叠词“料料峭峭”“淋淋漓漓”“淅淅沥沥”……诉诸视觉,同时也录下了风雨的声响,“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造成细碎的声音富有听觉的刺激力;《乡土情结》中众多引用的诗句;《荷塘月色》中的“微风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通感的运用尽显其妙。其次,解读有哲理性的句子,《我的四季》《直面苦难》《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中也不乏哲理性语句。其他还有一些陌生化处理的句子、中心句、结构上起作用的句子等等也是解读对象。洪镇涛先生认为,语文的学习过程应该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及运用语言就印证了这一点,散文阅读教学的本质从某个层面说就是“学习语言”。

三、课题教学,表达散文诗意般的情感

散文精美的语言应该经由教师或者学生的口中表现出来。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深刻揣测散文情感,学生也应该在学习前进行认真预习。在课堂上要么师生用心、用情朗诵倾听,要么提问学生在预习后对课文情感最基本的了解,然后综合起来全面深刻把握散文中蕴藏的情感。例如,《陈情表》这篇散文中,如泣如诉地讲述了作者自己“忠孝不能两全”的感情。在朗诵中,教师或者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在当时情境下为难的李密,身临其境地朗诵这篇散文,用情、用心近距离体会李密万般难全的怖惧之情。“臣欲奉诏奔驰……臣之进退,实为狼狈”“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第一段我们体会出关键词――凄苦,悲凉;第二段感激与恳切之情;第三段真挚与诚恳;第四段忠诚、恳切和期待。在学完本课散文之后,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背诵其中的一些名句,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深化对文章的认识。经过这样的学习,师生都会对散文作者抒发的感情留下深刻印象并进行扩展,达到深层次理解。

四、逆向推进,赏析散文语言表现方式

阅读是一个信息获取与加工的过程。通过散文阅读教学来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表达与作文能力。所以,在散文教学中要结合写作方面的训练。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仿照作者的某些手法进行写作训练,进一步提高他们对作者语言表达方式的理解。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及时地进行评价,与学生仪器评点他们作文,获取写作的经验。在逆向推进的过程中,不妨采用这样的方法:(1)诵读。学生要大声地朗读、轻读;教师也可范读,也可以是学生齐读;自由朗读也可以用比赛的形式阅读。通过这样的诵读,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的语言美,进而对作者与作品中的情感产生共鸣。(2)开展比较阅读。这种方法对于高中生来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思维,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探究中。比较阅读又可分为类比与对比,这种教学方法可以用于相近题材不同内容的文章的教学中。例如,在教学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与雨果《巴尔扎克葬词》时,既可以类比同是悼词的特点与文中的修辞方法,也可以对比其他方面的不同。

总之,高中语文散文教学是一种审美活动。教学中还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在选择作品时可以按作品、按时代、按作家、按题材、按文体等分类组合,由此及彼,由点到面,由分到合,循序渐进地进行。

参考文献:

[1]牛福文.让“道”在语文教学中彰显树人的威力[J].辽宁教育,2011(6).

[2]陈云波.论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云南教育,2009(1).

散文阅读篇4

关键词:解读考纲;初读;主旨;审清题干

关于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纲明确规定命题以散文、小说为主,在这二者中纵观各省市,散文还是重中之重,那么如何做好散文阅读就成为每位考生的当务之急了。

一、解读考纲,做到从能力考察看分析综合(C)、鉴赏和评价(D)和探究(F)这三个等级

(1)分析综合(C)。分析作品结构主题,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与安排。

(2)鉴赏和评价(D)。①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评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②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内涵,领悟作品的魅力。③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

(3)探究(F)。①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要求从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②探究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求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探究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③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地解读。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做好散文阅读的做法

(1)有意识地初读。在第一遍阅读中先简要理清文章的取材、要素等大概关系,对文章有个初步的印象,尤其是大致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然后把要解答的问题看一遍,对照初读的印象,理顺文章层次关系,同时也理顺自己的解题思路。如08全国卷《马缨花》,该篇线索有外在线索和内在线索,外在的就是没见到马缨花之前——见到马缨花之后——与马缨花作别,这是外在的,内在的线索就是随之而来的作者感情变化,最初孤独寂寞——发现并爱上了马缨花,把它当成了自己的知心朋友——永远爱上了马缨花。在把握住这两条线索后思路也就清楚了。

有主句的段,把主句画出来,划分的依据是带有感情的抒情或议论性的语句如在《马缨花》中有“我一走回这院子里,就仿佛进入古墓,这样的气氛同我当时的心情是相适应的”,“我是不是也有孤寂之感呢?应该说是有的”“可惜不久我就搬出了那个院子,同那些可爱的马缨花告别了”,“影中的马缨花也许是值得留恋的,但是光中的马缨花不是更可爱吗?”这些语句初读时就应把它划下,做到阅读的有意识性

(2)把握主旨再阅读。清代学者刘熙载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者必顾之,在篇末则前者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亦所谓文眼者也。”也就是说,找出了文眼,也就找出了整篇文章的基点。那么如何找出文眼呢?写作的基本技巧就要求文章能够开篇点题,只有这样才能使读者第一眼就能知道这篇文章的大致主题思想。如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写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作者对北平的秋的最感性的认识就是“清”“静”“悲凉”,读完文章,我们便深切地感受到全文无不是围绕这三个特点泼墨抒情,写意人生。就是这样一种淡淡的秋意,也正写出了作者当时的心境。所以说文眼自然而然就被呈现出来了。大多的文章都在开头部分直接点题,但也有一些文章把文眼隐藏在中心段中,让读者自己去慢慢品味慢慢发现。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一项基本功,根据文章的题目快速锁定文章主旨,引导学生善于总结概括文章要点,这项基本功的训练有赖于培养学生养成快速阅读大量美文的习惯。

(3)联系题干,审清题目。题干的结构,是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着语句含义由哪些方面构成,分析结构可以把握思路、组织语言。遇到题干是否定形式,就采用先反后正的答题方式,避免遗漏要点;遇到题干是肯定形式,就采用正面的答题方式。如2001年全国卷《门》的第2题:第三段中,作者说:“玻璃门不是门。”请联系“门”在文中的主要含意,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文章指出玻璃门不是门,就表示这里的玻璃门不具有作者所赋予的特殊意义,因此,在回答问题时就可以从否定的角度回答问题,并从肯定的角度阐述作者心中门的特殊含义。

弄清题干中作者的话和命题者的话。题目中出现作者的语句,一般是理解和分析的对象,命题者的话一般起到引导明确解答重点或者提供限制条件的作用。

参考文献:

散文阅读篇5

抒情散文是散文的一种,它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出发点,着力点在于准确表达感彩的语言运用上,这种文体往往会借助具体物象来抒发作者的主观情感。其中,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阅读抒情散文,同学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理清脉络,进而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二、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三、品味作品的语言特色。

【即学即练】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想念一棵树

黄文山

想念一棵树,一棵湘西天子山上的松树。

那天,导游告诉我们,说是要带我们走一条常人不知道的小路,去看“西海”。所谓“西海”,其实是一处巨大的山谷。这就是张家界独具的奇特景观,千百座造型各异的砂岩岩峰绵亘数十里,深藏在天子山阔大的怀抱中。我们跟着导游在密密匝匝的丛林里穿行,实在辨不清哪里是路。终于草木渐稀,待转过一方巨岩,眼前豁然一亮:一大片灰苍苍的峰林仿佛听到一个无声的召唤,已经森然列阵在我们面前。

他们都是些谁家的将士?有的敛眉锁目,胸间隐隐含着一股不平之气;有的髭发俱张,似难耐这漫漫无期的等待;更多的则盔甲齐整,意态冷峻。也许如乡野传说的那样,他们是二千年前张良埋伏于此的精兵良将的化身?但传说毕竟是传说,这万千奇异的岩峰,实在与张良无涉,而是大自然的杰作。三亿八千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大海,后来,地壳上升,海盆隆起,海底成为沙岩高原。于是,大自然微微一笑,以风霜雨雪和亿万年的耐心,精心雕刻出这独一无二的峰林作品。

似乎再往前走几步,就能触摸到这宇宙间最伟大的艺术品了。这时,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走近些,再走近些。于是我接连跃下几块岩石平台。待听到导游和同伴们的呼叫,已经来不及收住脚步,惯性带着我沿着倾斜的石面直向悬崖冲去。就在一刹间,忽然看到悬崖边闪出一道松枝,我急忙一把抓住,如同抓住一位老朋友的手臂。看看身下,便是深不可测的谷底,不禁心旌神摇。

倚靠着这棵松树,我不但没了危险,而且可以无遮无碍地把整个西海纳入眼帘。我的身旁,就是一座座兀立的岩峰,似乎伸手可及。整个山谷的色调是蓝灰色的,而岩峰本身则略见赭红。每座岩峰都像斧劈刀削般垂直陡峭,几乎看不到一星土。但所有的山头上,无一例外,都有松树在安营扎寨。看看这些松树的生存环境,真让人为之喟叹。它们的根都深扎在石缝间,生生从坚硬的岩石上撕开一道口子,作为它们的立身之处。但这并没能阻止它们去寻求生命的欢乐。你看那一只只伸向蓝天的手臂,正无声地描绘着一个个美好的憧憬。它们本身并不美,但它们的生命形态却成为一道最美的风景。

此时我握住的就是这样一棵松树的手臂。鱼鳞状的粗糙树皮,首先让人想到的便是一双饱经风霜的手。它从我脚下悬崖的石缝中探出,十分艰难地来到世间。这是怎样的一些生命啊,从萌芽的那一天起,就置身于险恶的环境之中。它要用细弱的根须撕碎坚硬的岩石,使之成为赖以生存的土壤;它要以百倍的耐心,搜集每一缕阳光、每一点雨露以及每一片偶然被风带来的枯叶,作为自己的养料;它还要提防狂风暴雨来袭,经受严霜重雪的欺凌。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过漫漫的苦难历程,它终于站在了蓝天和阳光之下,站在了“西海”的群峰之中。抚摸着这样一只手臂,这样一只从如此艰难的生存环境中伸出的援手,我对生命的意义也因之多了一层理解。

第二天,上午就要离开天子山了。清晨,我早早便起床,独自一人来到“西海”,为了再看看那棵松树,向它告别。转过一方巨石,偌大的“西海”展露于眼前。在淡淡的晨曦中,群峰静默肃立,好像正等待一个重要时刻的到来。此时,有风自峡间来,于是,那弥漫了整座山谷的蓝灰便出现波浪般的起伏。我知道,那是松树的海洋在荡漾。它们才是这片山谷里真正的生命。这时,我看到一根熟悉的松枝,不,是一只老朋友的手臂也在风中轻轻地摇动。

就在这一片手臂的轻轻摇动中,天子山新的一天开始了。

(选自《相知山水》)

1.文章中描述的“西海”具有哪些特点?作者详尽地介绍“西海”有何用意?

解题思路:这道题目在于概括文章所述事物的特点,需要同学们结合上下文语境作答。

2.文章第五段中说“它们本身并不美,但它们的生命形态却成为一道最美的风景”,请解释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并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感悟。

解题思路:抒情散文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出发点,以空灵飘逸见长,着力点在于准确表达感彩的语言运用上。回答这类问题,同学们应结合语境进行理解分析。

散文阅读篇6

“原因概括”是散文阅读概括类的常考题,它要求我们能够准确理解文章段落或者全文的内容要点,并能够按照要求用原文或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对散文阅读材料的原因概括,往往涉及到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的归纳、概括,需要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分析。

“原因概括”既指概括一个段落的内容要点,也指多个段落(层次)的内容要点;既可以针对全文,也可以针对局部。其内容涵盖层意概括、情感概括、主旨概括或其他原因概括等。此类题在高考中常见的提问方式有:作者说×××的理由有哪些?作者认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对于……,请陈述理由。文章为什么不以“×××”为标题,而以“×××”为标题?

解答“原因概括”题,我们需要注意两方面:

一、读懂文章,精心概括

1.概括每段段意。概括段意要理解各句所写内容,抓住关键词句,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1)关键词语往往指每段首、段尾的总领或总结作用的词句。阅读时,需要标明。(2)分析句间关系就是指根据句间关系确定段落重心。如果是并列、对照关系的,要把多个句子的意思有机结合;如果是层进、转折关系的,重心在后者,又不忘前者;如果是总分(分总)关系的,要抓住总说部分概括。

2.理清思路。分析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只有对文章大意读懂了,在归纳概括时才不至于找不到方向。

此外,要注意不同文体的概括方向。写人叙事散文,应看其写了什么人,记了什么事,表达了什么中心思想;写景状物散文,应看其写了什么景、物,抒发了什么感情或阐发了什么哲理;议论哲理散文,应看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表明了什么观点等。

二、筛选信息,有效整合

1.据题干寻找答题区间,确定答案存在于哪些段落,并且还应进一步缩小范围,然后再根据题干中的要求锁定具体的“信息块”,甚至是“信息句”“信息词”。

2.在整合信息时应注意,信息要点不能遗漏、交叉、重复,更不能无中生有。

在归纳概括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尽可能利用原文词句归纳。就独立归纳而言,尽可能用原文中的重要词句组织答案。

2.防止要点遗漏。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相关文字作层次分析,并注意按分值采点归纳。

3.大多数学生做此类题一般使用直接摘录法。这种方法用在某些题的某个点上是合适的,但大多数题是不能用的。解答此类题靠的是对某些关键词语的组合,换个角度的转述,用一个更上一个层次的词加以概括;有的则需要自己挖掘概括,将原文的话与自己的话结合起来,是较好的答题方法。

【阅读训练】

故乡是棵草

孟学祥

走近故乡时,自己是孩子,总想腻进故乡的怀抱不想远行;远离故乡时,自己是游子,总有一股挥之不去的思念萦绕在心头。

一直以来,人生的路就在故乡和外出谋生之间折转往返,从故乡走到异地去谋生,然后又从谋生地走回故乡。这条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说它长,是因为自从踏上这条路后,与故乡的距离越来越远,与人生的经历和岁月的年轮拉开了距离;说它短,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思乡的情绪越来越浓。

周末回家时,到父母的坟上去祭拜,突然看到坟头上长满了茅草,清明节回家扫墓时才拔过的草,现在又是葱茏一片。草从泥土中疯长出来,遮盖住了墓碑上的字,什么也看不清,什么也看不见。我蹲在父母的坟前拔草,思绪陷入了一种无以言状的惆怅中。父母走了,永远地走了,故乡以其博大的胸怀接纳了他们,让他们得以亲近故乡的泥土,与他们侍奉了一辈子的泥土一道滋养出故乡旺盛的茅草。由此看来,父母也是以其博大的胸怀接纳了故乡的茅草,让茅草在他们的生命中安家,在他们融入泥土的岁月里延续生命的故事。

故乡已经没有我的家了,曾经居住的茅草屋在父母去世后被侄子们改造成了两层的楼房,除了面积小一点、楼层低一点,和我在城市里居住的没什么两样。那条从小楼门前延伸出来的公路,匆匆淡化了山外与山里的距离。仿佛昨天我还点着油灯在父母的陪同下努力辨认着书本上的字,而今天油灯就被明亮的电灯代替了;曾经只有城市里才有的电话,也一样延伸到了故乡的每一个角落。日新月异的变化把故乡勾勒成了另一个新的家园,其实,这个家园与我已经没什么实质上的联系,唯有在履历表上填写“出生地”时才会唤起自己似曾相识的感觉。站在故乡新的环境里,越来越觉得陌生,越来越觉得故乡离自己很遥远。在这片土地上再也寻找不到昔日熟悉的影子,唯有路边的小草,还是那样的亲切。

不知道这一棵棵被我硬从父母栖息的泥土中拔下来的草会不会扯疼他们的身体,因为我的手被扯疼了,我的心也被扯疼了。这些草就像父母的孩子,就像我的兄弟姐妹,它们都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肉,它们与父母的分离,就像我以前离开父母身边一样,紧紧地牵动着父母的心。

雕刻在父母墓碑上的字迟早会被风化掉,父母连同包裹他们的那两个坟茔也迟早会被融入岁月的泥土中不再隆起,只有泥土才是永恒的,只有那些年年都在生长着的茅草才是永恒的。但我总是放不下这g长满了茅草的泥土,放不下对躺在泥土下给予我生命的父母的牵挂。我之所以一次次地回到故乡,一次次地不能把被自己称之为故乡的这片土地忘掉,之所以要到父母的坟前拔草,也许是缘于自己一生都在漂泊流浪,没有好好地与故乡亲近,没有尽到作为子女为故乡、为父母应尽的义务,而到有一天感觉到故乡已经完全陌生时,才生出如此的情绪。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故乡的思念越来越强烈,故乡的影子也经常出现在脑海中。尽管故乡在不断地蜕变和发展,但那些熟悉的茅草却永远根植在我的记忆中。它们不会随着故乡的发展而变化,更不会随着世事的变化而被淡忘。那些茅草就是我的故乡,是我的先人,也是我的父亲母亲,它们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中。

(选自“中国作家网”2009年7月23日)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作者说:“这条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为什么?

答:

2.本文写乡情,为什么用大量的篇幅写“父母的坟”?

答:

3.文章第四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答:

散文阅读篇7

一、前言

叙事性散文阅读教学课常常会在视觉和听觉上给我们以极大震撼,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发我们深深的思索。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能够做到“创新”,又能够注意到“固本”。在教学角度上专注,教学中发散挖掘达到思维深广交融;教学流程前列后承,有序承说,生发绵密,教学内容片言居要,巧妙评点彰显鲜明情感;教学意境层层掘进。

散文鉴赏,应是教师进行散文阅读教学时手中必须紧紧握住的一根线。当他漫天放飞学生的思绪时,心游万仞,从散文鉴赏入手,重新审视我们的散文阅读教学,用散文鉴赏开掘散文阅读教学的全新意境,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深思和讨论的话题。

二、超越理解,在鉴赏中“造境”

散文阅读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对文章的片面理解上,还应与鉴赏结合起来,知道它哪里写得好,哪里写得不好,当我们能真正感悟到这一点时,我们对散文的鉴赏能力也就会得到提高,写作能力也就因此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尽管鉴赏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要求,但它自身的许多特点决定了它在阅读教学中的可操作性。

联想与想象是散文鉴赏学习的双翼。一方面,学生通过有效的联想,可以建立形与象之间的联系,实现形与象之间的流动、过渡和跳跃;另一方面,想象可以“复活”某些艺术形象,丰富情感体验。而情感体验又是鉴赏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托尔斯泰曾指出:“艺术是这样的一项人类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没有情感体验,鉴赏主体也就难以走进作品的艺术境界。所以,别林斯基批评那些仅凭理性去理解作品的人说:“没有心灵的参与,而这几乎比用脚趾头去理解作品更坏。”

审美享受是鉴赏的根本标志。鉴赏散文通过“共鸣”“净化”“领悟”等心理,实现情感的浸透、人格的升华和生命智慧的飞跃。因此,准确地抓住这些特点,教师可以在散文阅读教学中“造境”。

三、深度透视,在鉴赏中“造人”

散文阅读篇8

 

一、整体感知,抓住要素

 

散文的类型很多,如写人叙事类、写景状物抒情类、议论性的散文,在散文阅读中,首先要把握散文的类型,根据其特点而逐层展开阅读。以叙事性散文阅读为例,把握散文的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是理解的前提。应该说,散文的“神”和人物形象和事件的演变是相互作用的,对人物、事件了解越全面,对主题的挖掘会更深刻。故而在指导学生阅读叙事性散文时,首先得引导学生在初读中整体感知,把握住散文的要素。

 

以《江南的冬景》为例,作者所说的“江南”是指哪里(江浙地区),时间自然是很明确的了,冬天,景则是冬景,那么,冬景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明朗的情调)而这明朗的情调是如何表现的,作者在其中蕴含了怎样的情感,如此深入,也就明了了许多。又如《我与地坛》的阅读中,“我”和“地坛”是较为明确的,而“母亲”这一人物则需要深入挖掘,当作者想要逃避的时候,母亲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这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弄清了这一点,才能更好地把握“我”的情感变化。

 

二、细读分析,理清内容

 

在散文阅读中,记叙的顺序也是极为关键的,文章是如何过渡和照应的,开头和结尾作者是如何呼应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在散文阅读中,只有理清了作者的行文顺序,以顺序为契机而弄清内容,探究作者的情感变化,思考其中哲理。顺序即先后,即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很学生在读散文时容易忽视这一点,故而总觉得散文乱,其实不然,散文的行文总是有一定的线索,抓住了线索而理清了顺序,理解也就容易多了。

 

以《老王》为例,一是老王的生活(包括职业、身体和居所)和精神(包括姓名、老光棍、受而已攻击、被人瞧不起),接下来则写了老王的一些生活片段,如带送冰块车费减半、载病人看病、给三轮车装护栏等,而老王的性格、作者对老王的态度等都是围绕上述点滴而展开的。又如《十八岁和其他》中,一是“十八岁”、二是“两代人的矛盾”、三是“读书的苦与乐”、四是“希望”,抓住了这四点,在逐一进行分析,文章的也就清晰了。在散文阅读中定要指导学生多读,在读的基础上先分析文章的内容,这样才能为理解奠定基础。

 

三、寻找串联,弄清线索

 

虽然在散文阅读中指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初步把握住了文章的内容,但很多学生还是觉得这些内容太“散”,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原因是学生没有抓住文章的行文脉络,即线索。线索是散文情节发展的主线,其作用是联系事件和场面。散文中的线索是什么是由散文的中心所决定的,有的文章以物为线索,有的则以事为线索,也有以人为线索,以情为线索的。无论哪一种,线索总是和文字的材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且能突出中心、事件和活动。

 

以《老王》为例,乍看似乎“我”只不过是老王的一个客人,而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文中一开始就写到“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一个“常”字就说明了这关系已经并非一般客人和车夫的关系,后来又写到“闲聊”“老王送默存上医院”“送我们香油、鸡蛋”等,这都充分说明了“我”和“老王”之间有交往,而文章正是围绕“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而展开的。又如《荷塘月色》中一开始就写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正是因为“不宁静”所以才想去走走,也才有了“荷塘”和“月色”,如此,作者的情感变化也就成为文章的线索。因此,在引导学生阅读散文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围绕文章的内容、中心、事件去揣摩作者的情感变化,或看文章的主要事件或人物,由此而找到线索。

 

四、找点抓句,品读悟情

 

散文往往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感情,尤其是抒情散文。从苏教版语文教材所选的散文来看,抒情散文不在少数,其中如《十八岁和其他》《我的四季》《想北平》《我心归去》《乡土情结》《江南的冬景》《西地平线上》《我与地坛》《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等都属于抒情散文一类,抒情散文的阅读重在一个“情”字。因抒情散文更注重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很多散文都蕴含了作者的喜怒哀乐。

 

在阅读抒情类散文时,要把握注重作者的情感脉络,哪怕是叙事散文,文章的人物和作者也是息息相关的,作者往往也会注入自己深切而独特的情感。而要品味作者的情感,关键词句的品读和分析就是关键。如《听听那冷雨》中作者所融入的是乡愁的诉说,内在的“冷”则是作者远离祖国大陆而产生的内心的凄冷,而这情感渗透于整个文章。如雨季开始,是“淋淋漓漓”“淅淅沥沥”,令人“想入非非”,也“凄凄切切”;“雨天的屋瓦”则是“灰而温柔”,“恋爱雨季”则是“凉凉甜甜”“有点兴奋”。则是雨而引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愁,雨也才是“冷”的。在阅读指导中,要注重抓住关键词,引导学生多读多品味,教师再给予点拨。

 

散文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散文“形散神聚”,很多学生在读中抓不住散文的“形”,也就难以理解其“神”。在指导学生阅读散文时,要紧扣散文的要素、叙事顺序、抒情线索而进行,以此而品读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所蕴含的哲理,这样才能让散文阅读变得更加有效。

散文阅读篇9

关键词:高中语文散文阅读能力探讨

了解和透彻了散文的基本特点和高中散文阅读对学生的重大意义,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如何提高高中生语文散文的阅读能力,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而努力。笔者综合多年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探索出了以下几点提高高中语文散文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以飨读者。

1.加强学生对散文阅读兴趣的培养,提高阅读主动性

浓厚的兴趣是学生恒久学习的无限动力,可以保证学生不间断地、持之以恒对散文展开阅读与学习,带着浓厚兴趣去阅读,便于学生集中全部精力领略散文语言、节奏和韵律的优美以及感情的细腻委婉,兴趣使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阅读获取,于是阅读效率便大大提升。教师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应,应抓住散文的基本特点,采取多种途径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散文的极致美,让学生在感受散文清新隽永的风格、不拘一格题材的同时,产生浓烈的兴趣。要善于培养学生散文阅读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情体会的阅读习惯,使学生沉浸在散文所营造的美妙氛围之中。例如,教师在讲授苏教版高中一年级《江南的冬景》一文时,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将表现冬景的优美图片置于学生面前,然后播放一些舒缓、宁静的应景音乐,在音乐和图画中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朗诵,使学生在音乐与图片营造的优美氛围中,感受伟大作家郁达夫散文的清新隽永和行云流水。这样学生的散文阅读积极和主动性便极大提高。

2.“把握散文阅读要领”推动散文阅读的高效进行

提高散文阅读效率重要的是正确把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即把握散文阅读的要领,探索高中语文散文的阅读思路,笔者认为主要应该做到两点:充分正确把握文章主旨,明确散文的“神”所传递的思想情感,根据不同散文类型的特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但无论是那种情况,“景”都服务于“情”,为感情主旨的表达作铺垫。抓住不同类型散文的特征,归纳出其阅读要领,明确散文中不同的景所代表的情分别是什么,散文中所有的景都渗透着作者的情,这要从散文类型着手。如记叙类散文的“情”主要蕴含在叙事的内容里,写景类散文注重对某一个景或多个景进行特写,“情”便由此传递。而哲理性散文注重形象化的议论,阅读此类散文,读者只需要抓住首段尾端,仔细揣摩句子的含义,主旨便不难把握。再如《江南的冬景》这种写景类散文,主旨的传达便是隐含在“冬景”之中,教师应该引领并教会学生正确把握不同类型散文的主旨,从而推动高中生散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3.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促使学生形成“个性化阅读”模式

受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学生的阅读一直停留在“模式化”的地步,不能发展为推动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个性化阅读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阅读综合能力的提升。高中语文散文阅也存在同样的现状,要改变这种现状,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促使学生形成个性化阅读的模式,应做到两点:一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感情将学生引入意境。意境美是散文的重要特征,教师必须加深对所讲散文的深刻理解,只有自己进入意境才能引导学生进入。教师应把自己完全置于作品中,融入文章所创造的意境,用自身感情去感染和融化学生,巧妙带领学生遨游在散文创设的华丽殿堂之中。二是抓住散文的文眼,理清散文脉络和思路,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形散神不散”的特征。如《荷塘月色》的讲解中,引导学生要把握文眼即“不满现实、渴望自由”的情感。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写,传递出一种惆怅的情感,这样作者的形象跃然纸上。教师可以抓住合理时机提问学生:“通过阅读作者笔下景色,你发现本文的文眼是什么?”并组织学生讨论,继而总结文章主旨,提高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

散文阅读篇10

【关键词】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

如何提高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的质量呢?本文主要将散文的审美规律与学生的主体实践规律结合起来提出了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研究策略。

一、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的定义

所谓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是指:在中学语文散文体裁的课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依据散文的审美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结构特征,把握审美实践的特点,进行教学策略选择和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顺利进行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与积淀,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心理结构和伦理心理结构的相应发展。力求在一种和谐自由的气氛下进行文本、老师、学生的互动交流,使学生在审美偷悦的情感体验中丰富完善人格心理结构,并形成自觉建构的能力。

散文阅读教学不仅要着眼于阅读方法训练,阅读知识讲解,还应当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进行教学。注重人格的培养,培养出的学生应该有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会自觉进行审美判断,吸收文化,创造性阅读,这才是散文阅读教学的根本。实现阅读目标,主要在于学生的心理结构的建构,只有健全的心理积淀,才可能在阅读中顺利进行同化、顺应的作用。只有有了丰富的阅读心理积淀,学生才能对文章迅速作出反应,也只有如此才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只有能够以个体的生命与文本进行交流,获得精神情感上的丰富,得到审美娱悦的情感体验,他的阅读能力才可能真正地提高,并且能够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

二、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的意义

1、体现大纲的要求,实现教材编写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及教材修订指导思想都明确指出了审美情趣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而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正是通过指导学生对散文进行审美性阅读实践,从而将人导向自由,推动学生人格心理结构健全发展。其开放性、和谐性,情感性与大纲要求和教材编写目的相适应。

2、充分发挥延伸性,促进学生学习。

与诗歌戏剧,小说一样,散文是生活的艺术真实再现,作为一种文学样式,从取材到人生体验,以及生活画面,艺术上与诗歌,小说等文体都有相互补充,交叉的特点,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对于其它文体的阅读教学有借鉴意义。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建构的审美情感,审美知觉,审美意志,这些审美心理结构层次对其它文体教学同样有理解建构的作用,同样能够促进整个阅读教学的效果,另外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少,相对长篇小说和诗歌,散文的可读性强,易懂易读,费时少。因此散文的阅读教学对中学生课外广泛的阅读有延伸作用。

3、适应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有利于学生学习。

中学阶段,学生(12-18岁)正是处于心理剧变的时期,其心理特征表现在: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到新阶段,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了显着的发展,在学习和讨论中,有探求真理的需要,但有时看问题片面性和主观性;其情感更加丰富、深刻,开始能够体验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有较深刻的审美判断的能力,同时审美需要和审美能力大大增强,追求美,爱美成为中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加强,能够对自己的活动和行为进行自我认识,还能通过自我(内省)来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和自我教育。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注重文本的主体特征,发掘作家主体的自我生活感受,情感体验和生命意识。这些细腻的人生体验,深刻的哲理思考,气势开阔的论辩之风,与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半成熟期的需要相吻合。

三、散文的审美性阅读教学的策略依据

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各种文体都有内在的美的规律,各种文体的美具有交叉性,同时又有其独特性。这种不同文体的共性美为欣赏作了铺垫和沟通,而其特殊的美的规律又是这种文体得以生存的根基。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的宗旨在于开拓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充分运用美的规律来进行教学,以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系统地把握、感知散文美,增强对散文文体美的敏感性,从而丰富自己的审美经验,发展建构审美心理结构中的各个层面。

在教学中,老师应注意从语言和格调风格上把握这一种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体味行文中的语言的诙谐,幽默,哲思议论的风趣,以及诗意的氛围和情韵.教师应引导学生体味情趣的多样性,丰富性。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中的百草园一段充满童真情趣。

首先,观察是从儿童的心理进行观察的,石栏光滑,因儿童好奇心摸过,黄蜂“肥胖”,油岭“低唱”,蟋蟀“弹琴”是儿童拟人心理,至于搜盆子的酸甜是小孩爱尝野果的亲身体验。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甚,色味俱全,充满乐趣的百草园洋溢着童真的情趣。另外写何首乌则想到成仙,写赤练蛇,则想到长妈妈的故事,写捕鸟则提到捕鸟能手、闰土的父亲,这些联想使文章开合自如,增添了情趣。尽管趣味无争辩,但培养学生的良好趣味对其阅读鉴赏是有好处的。课文中的选文品味是不错的,都是些优秀散文,像《背影》,写父子亲情,事很少,话不多,只以儿子的“视角”三写父亲背影在自己内心所激起的幽深微澜,味之令人潜然,自有一番动人心扉的情致。

参考书目:

赵伶俐:《审美化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