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大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7:32:32

散文大全篇1

主办单位:江苏省作家协会金湖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青春》杂志社金湖县纪委金湖县委宣传部金湖县文联

大赛组委会

主任委员:范小青(江苏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主席)

副主任委员:王朔(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

肖进方(金湖县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

龚晓琴(金湖县人民政府县长)

组委会秘书长:王海洋(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张建闯(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组委会副秘书长:卢金富(金湖县纪委副书记)

浦荣曹(金湖县宣传部副部长、外宣办主任)

朱兴家(金湖县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

大赛评委会

主任委员:范小青(著名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主席)

评委委员:叶兆言(著名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评委委员:鲁敏(著名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评委委员:骆冬青(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

评委委员:育邦(作家,青春杂志执行总编辑)

评委委员:傅野(作家,国内著名媒体人)

征文要求:1、以“荷”为主题,观点鲜明,内容健康;2、文体为散文(随笔),1000字左右为宜,最多不得超过1500字。3、作品须为原创,且未在报刊、网络发表,如涉抄袭、侵权、情节失实等行为,由参赛者担负一切责任;4、稿件后需标明作者真实姓名、年龄、联系方式。5、获奖优秀作品将在《青春》等报刊杂志刊登。

征文时间:2014年6月1日―7月20日

奖项、奖金设置:一等奖2名,奖金各4000元;二等奖4名,奖金各2000元;三等奖10名,奖金各1000元。

投稿方式:电子稿件发e-mail至:所有稿件注明为征文,必须为“doc”格式。

联系人:鞠洁电话:0517-86805601手机13401828567

散文大全篇2

如何提高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的质量呢?本文主要将散文的审美规律与学生的主体实践规律结合起来,提出了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研究策略,以供广大的一线教学工作者作参考。

一、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的定义

所谓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是指:在中学语文散文体裁的课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依据散文的审美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结构特征,把握审美实践的特点,进行教学策略选择和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顺利进行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与积淀,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心理结构和伦理心理结构的相应发展。力求在一种和谐自由的气氛下进行文本、老师、学生的互动交流,使学生在审美愉悦的情感体验中丰富完善人格心理结构,并形成自觉建构的能力。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它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它关注的不仅仅是目前、眼下的考试内容,它关注的更多的是理想个体的生存与发展。既有教师对价值的引导,又有学生的自主建构,对培养人发展人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很明显,如果一个人没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时代是难以立足的。现代教育立足点在人的发展“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让人学会认识一两条规律,也不是学会一两种技术,而是使人的内在心理结构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尽量按照一种理想的模式全面有效地发展,成为一个对整个社会有贡献的人。”

初中散文阅读教学不仅要着眼于阅读方法的训练,阅读知识的讲解,还应当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进行教学。注重人格的培养,培养出的学生应该有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会自觉进行审美判断,吸收文化,进行创造性阅读,这才是散文阅读教学的根本。实现阅读目标,主要在于学生的心理结构的建构,只有健全的心理积淀,才可能在阅读中顺利进行同化、顺应的作用。只有有了丰富的知识积淀,学生才能对文章迅速作出反应。只有能够以个体的生命与文本进行交流,得到审美愉悦的情感体验,学生的阅读能力才可能真正提高。而审美心理是人的伦理心理与智力心理的桥梁,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能力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是人自由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此基础上,我认为散文阅读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建构,也即在审美实践中进行教学活动。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的提出也正是针对目前教学误区,力求探索一条能够纠正误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学途径。

二、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体现大纲的要求,实现教材编写的目的

2000年出台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稿)强调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强调了人格健全发展:“努力开拓学生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及教材修订指导思想都明确指出了审美情趣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而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正是通过指导学生对散文进行审美性阅读实践,从而将人导向自由,推动学生人格心理结构健全发展。其开放性、和谐性与大纲要求和教材编写目的相适应。

(二)充分发挥延伸性,促进学生学习

与诗歌戏剧,小说一样,散文是生活的艺术真实再现,作为一种文学样式,从取材到人生体验,以及生活画面,艺术上与诗歌、小说等文体都有相互补充,交叉的特点,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对于其它文体的阅读教学有借鉴意义。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建构的审美情感,审美知觉,审美意志,这些审美心理结构层次对其它文体教学同样有理解建构的作用,同样能够促进整个阅读教学的效果。另外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少,相对长篇小说和诗歌,散文的可读性强,易懂易读,费时少。因此散文的阅读教学对中学生课外广泛的阅读有延伸作用。

(三)适应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有利于学生学习

中学阶段,学生(12-18岁)正是处于心理剧变的时期,其心理特征表现在: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到新阶段,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在学习和讨论中,有探求真理的需要,但有时看问题过于片面和主观;其情感更加丰富、深刻,开始能够体验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有较深刻的审美判断的能力,同时审美需要和审美能力大大增强,热爱美、追求美成为中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加强,能够对自己的活动和行为进行自我认识,还能通过内省来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和自我教育。

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注重文本的主体特征,发掘作家主体的自我生活感受,情感体验和生命意识。这些细腻的人生体验、深刻的哲理思考、气势开阔的论辩之风,与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半成熟状态的需要相吻合。他们有生理基础和心理基础去面对这些美,同时也正渴求这些美去补充丰富他们的心灵,散文的美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抵抗外界的不良影响。

三、散文的审美性阅读教学的策略依据

散文的审美特征和阅读主体的接受心理的独特规律决定了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的必然性,决定了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必须将散文的审美规律与学生的主体实践规律结合起来,因此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必须以此二者为依据进行教学。

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各种文体都有内在的美的规律,各种文体的美具有交叉性,同时又有其独特性。这种不同文体的共性美为欣赏作了铺垫和沟通,而其特殊的美的规律又是这种文体得以生存的根基。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的宗旨在于开拓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充分运用美的规律来进行教学,以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系统地把握、感知散文美,增强对散文文体美的敏感性,从而丰富自己的审美经验,发展建构审美心理结构中的各个层面。

(一)散文的“真我”抒情美

散文的首要审美特征就是它的“真我”抒情性。散文所写的是抒情主体“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散文是作者有感而发的文体。散文的真不仅是作者性情的真的体现,而且所写的景、事,理,人亦全是作者经历的,并非作者塑造、虚构的。另外散文的“真我”还体现在其“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主观抒发色彩浓郁的描述笔法,有“我”则“散文味儿”即在,无“我”则就会变成新闻纪事、小说等。从“真我”抒情性这一特点来看,散文是可遇不可求的,必须与作家的心灵等同,仰仗真挚的情感和独到的体悟。

(二)散文的内化美

散文的内化美决定了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必须注重感悟。教师应指导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散文的内涵,不能够仅仅停留于文字层面,停留于景色描写、人物刻画、事件叙述。而应该对这些景、人、事之间的情感逻辑关系进行探求,从而体会到作者蕴于文字中的情思和生命体验,以及更深层的哲理启示,更为丰富的言外之意;不能够像教外化特征明显的小说、戏剧那样,把重点放在人物性格分析,社会生活关系分析,尖锐的矛盾冲突分析;也不能够像讲诗歌那样,由情出景,将散文的实写讲成了虚构、想象。散文的内化倾向决定了它的抒情性,想象和联想的丰富性,但散文的想象是随着情感铺展,所思所想都是生活事实,或亲历,或历史上的故事,是为了表达、传递作者的思想。诗的想象更多跳跃,更多是以虚出实,力求构造诗意,不惜种种假设。另外诗传情达意还借助节奏的反复、双关、隐喻等语言结构的变形。在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握散文的特点,注意文体教学的侧重点和独特性。

(三)散文的自由美

“在所有文体中,散文是最为自在悠闲的”,无论是取材立意,还是结构布局,或者表现手法的运用,它都少有僵化刻板的规范、格式和限制,一切以作者的感发为中心。散文最近诗,然而与诗歌相比,有诗意和美句但不像诗那样讲求跳跃跌宕,讲求节奏格律的严格要求。散文也写人叙事,但不似小说、戏剧讲求一种虚构设置,讲求情节、开端、高潮和结尾要求,明显完整的矛盾冲突线索,而是选取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对日常生活所见所闻有触动,信手拈来,生发开去,或侧重表达含义,或追求传达哲理或描摹一种景物,运笔如风,不拘成法。散文联想丰富,开阖自如,似乎很散,但这些联想和想象总是一个有序的过程。形散是外在的现象,也是散文的自由所在,魅力所在,神聚则是形所依赖的本质,正是神使这些联想显现出心灵的光彩。

散文教学不能忽视其形散神聚的自由美。教学中教师应调动学生的思维,启动学生的想象,跟随作者的联想、想象进入作者的心灵世界,培养学生寻找情感联结点,把握作者展开文思的脉络,体味心灵自由美的能力。教师一方面要启情,一方面要教给学生循文入情的方法;另一方面还要鼓励学生探究,质疑,创造想象,实现思维上的自由,解读上的自由。接受美学认为只有融入了学生个体生命的解读,文本才真正有了生命力,才真正地完成。因此学生对文本的亲身体验,独特感受应得到教师的肯定,只有实现了解读的自由,才是教学中真正地抓住了散文自由之美的审美特征。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从语言和格调风格上把握这一种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体味行文中语言的诙谐,幽默,哲思议论的风趣,以及诗意的氛围和情韵。教师应引导学生体味情趣的多样性,丰富性。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中的百草园一段充满童真情趣。首先,观察是从儿童的心理进行观察的,石栏光滑,因儿童好奇心摸过,黄蜂“肥胖”,油岭“低唱”,蟋蟀“弹琴”是儿童的拟人心理,至于搜盆子的酸甜是小孩爱尝野果的亲身体验。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甚,色味俱全,充满乐趣的百草园洋溢着童真的情趣。另外写何首乌则想到成仙;写赤练蛇,则想到长妈妈的故事;写捕鸟则提到捕鸟能手闰土的父亲,这些联想使文章开合自如,增添了情趣。课文中的选文品味是不错的,都是些优秀散文。像《背影》,写父子亲情,事很少,话不多,只以儿子的“视角”写父亲背影在自己内心所激起的幽深微澜,味之令人潜然,自有一番动人心扉的情致。

“借得西湖一池水,画出南国三重春”。总之,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是以审美性心理建构为基本原理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应让学生充分体会其中的情趣美,在自由轻松中获得美的享受以及丰富的知识。

参考文献:

[1]赵伶俐.审美化教学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5).

散文大全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散文教学;课堂现状;对策研究;有效导入

相比较于诗歌、小说、话剧等体裁的文章,散文的文体特征不明显,风格较为自然,纵观整个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散文正是学生最难上手的一项内容。很多学生心中有千言,但开口又是一片茫然,不知从何入手。语文教师如何提高散文教学水平,教出技巧、教出效果,是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急需解决的难题。

一、初中语文课堂散文教学现状

1.教了和没教一样

成功的散文教学,应当激发学习者的真实感受,引起读者情感共鸣,让学生体会到文章所要表达的情真意切。大部分散文教学都陷入了怪圈:教师讲了和没讲一样,学生没有与文章产生情感共鸣。散文教学流于形式、表面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局限在字词、段落的背诵上,未能深入探究文章所要传达的情感内涵。

2.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对学生展开调查,发现很多学生本身就对语文不太感兴趣,遑论配合散文教学工作。大部分学生认为语文提分数慢,散文又是阅读里面最不好拿分数的,因此抱着自暴自弃的心态学习。上语文课,很多学生要不是写其他学科作业,要不就是睡觉,学习兴趣不高,散文教学质量迟迟难以提升。

二、如何转变当前散文课堂教学现状

1.有效导入,牵引学生走入情感世界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就预示着成功的一半,教师如果能在散文教学中做好课堂导入工作,就能引导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顺利完成课堂教学活动。散文好比心灵的扬声器,所有的妙笔生花、巧妙构思都植根于作者对自己所要表现对象的精辟见解和深厚的感情之中,在教学时,教师必须以情感为纽带,利用良好的导入将学生带入作品所蕴含的情感世界。

教学朱自清的写景散文《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早春”主题的图片,配以音乐,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体验。当学生对美好的早春产生无比热爱之情时,教师在ppt上打出《荷塘月色》《背影》《匆匆》三幅作品,配以解说:一位品着《荷塘月色》《匆匆》而过,给我们留下深刻《背影》的作家又踏《春》而来了,他是谁呢?在情境导入的感染之下,教师导入课文,将学生引入课题之中。

成功的导入,犹如乐章的序曲,能让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在散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导入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体验,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快速走入文章,正确理解文章、学好文章。

2.抓关键词,感受文本艺术脉搏律动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诗眼和文眼实质上就是作品的关键词,凝聚文章艺术构思,制约全篇情感走向。在进行散文教学时,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通过关键词来把握全文。“文眼”是帮助读者理解作品主题的关键,它是一扇窗户,通过它可以感受到文本艺术的脉搏与律动,领悟作品所蕴含的精神内涵。

老舍《济南的冬天》一课教学过程中,当讲到第一自然段的时候,教师要抓住“宝地”这一关键词,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文章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点?学生紧跟关键词,结合文本分析,很快就能找出原因:济南的冬天无风、无雾、无毒,尤其“温晴”,因此老舍称赞它是个“宝地”。全文所写的山、水、阳光、白雪,都是与此相联系的,“宝地”一词可谓是全文的主线。通过关键词,学生可以深入到文本的语境中,体会文章的内在意味。

在散文教学中,如果能紧扣关键词统摄全文,便能有效组织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学会梳理文路。学生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可以迅速掌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也变得简单起来。散文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神不散”作为突破口,通过关键词突破文本,达到教学目的。

3.扩大视野,融入学生社会生活世界

大语文观下的生活资讯与语文学习是不可分割的,生活处处皆语文。散文更是作家对自己所生活世界的深刻体验,教学散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文章的品读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用心感受生活,用情体验文章,接受多元刺激。

夸大阅读视野,散文教学生活化,既能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又能拓宽文本,让文本与生活共融,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可谓一举

多得。

提升初中散文教学工作的质量,教师必须因地制宜、量体裁衣,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散文就像一座干净质朴的村庄,吸引着无数寻幽探秘的读者,让人流连忘返。初中语文将散文作为一道文学大餐摆在了学生面前,如何让学生津津有味地品尝这道芳香四溢的大餐,仍需众位语文教师不断探索。

散文大全篇4

[关键词]散文文化文化生命文化人格抒情传统当代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i20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15)06-0137-06

中国是一个诗文大国,散文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先秦诸子,而更早的源头则是《尚书》中的部分篇章。这种文体一出现就具有了双重意味:区别于来自民间的原始神话、诗歌与歌舞,作为官方的文献被纳入经的范畴;区别于集体的口头文学,它是文人个人创作的文字形式。这两个特点相互作用,就形成了几千年来悠久深厚的散文传统。从文体演变角度看,从先秦文史哲不分的“杂文学”,到汉代的《史记》、唐宋家散文和明清小品,再到“五四”时期的白话散文和上世纪90年代的“文化大散文”,中国散文不仅源远流长,积累丰厚,而且成绩辉煌,不容忽视。中国散文既是中国文化的具体书面化,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文精神是在散文这种文体里得到传承和发展的。如果我们视野放宽一点,将中国散文与西方散文作比较,我们看到,西方并没有将散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来看待,更缺少散文方面的专门研究。西方的文学史是“三分法”,我们是“四分法”。所以,散文是中国地地道道的“特产”,我国最重要的写作方式就是散文写作。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国散文的价值。遗憾的是,对于中国散文提供的这份宝贵遗产,特别是对于中国散文的思想和美学价值,以及其对于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意义,至今仍未得到充分有效的挖掘。为此,笔者拟从四个方面,就此问题进行尝试性的探讨。

一、中国文化根基性的记录

中国散文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它从中国文化最根基性的方面,记录了中国的历史和普通人的生活与感情,所以散文与现实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我们知道,中国有强大的诗歌写作传统,在文学长河中,诗歌一直被视为最高级的文学样式。但事实上,自唐代举行科举考试后,人们越来越重视文章,散文的作用越来越大。及至到了“桐城派”,散文更是影响了一个时代的文风。所以,从整个历史的演进来看,“文”对中国文化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最大,它比诗歌更全面地影响着当代文化,直至今天,散文仍然深刻地影响着当代的日常生活。

散文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从“雅”的方面看,它和诗构成了最具中华民族特色的“诗文文化”传统。由于长期浸淫于“诗文文化”中,中国古代的文人一般都能诗能文,这不仅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一种能力,也是他们之所以成为知识分子的一种标志。因为诗文已经成为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渗透进他们的精神和血脉之中。可以说,中国最早的全部文学,就是诗歌和散文。它们经由历代封建文人士大夫之手而逐步完善成熟,特别在散文领域,名家大师辈出,不胜枚举。二是从“俗”的方面看,散文的门槛较低,书写较自由随意,由于贴近现实生活,最适宜表达普通老百姓的思想感情,所以从古至今,在诸种文学体裁中,散文的产量最多,影响最大,拥有的读者也最为广泛。

散文不但最贴近日常生活,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它还是中华民族情感的结晶。历史上那些优秀的散文,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感情结构和心理结构。赵与时《退宾录》载:“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这里的《出师表》、《陈情表》、《祭十二郎文》,都是我们民族散文的瑰宝,在这里面就有着我们民族情感的密码。可见,散文这种文学形式在整个中国文化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作为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方式,和中国人的生命活动密切联系。它凝结着中国人的思想价值、文化理想,渗透进了中华民族浓厚的情感基因。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研究中国散文就不仅仅是研究一种文字的写作,而是探究一种深植于文化中的大爱和人文情怀。比如朱自清的名篇《背影》,作者采用长镜头聚焦的方法,集中浓缩了父亲的“背影”。这个“背影”实际上已成了一个情感的原型,一个民族的文化代码。《背影》感人的秘密,不在于它的文字,而在于感情与文字之间,有一个文化结构――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的感情沉淀。正由于《背影》中父子的感情都浓缩在这个情感原型中,这样“背影”也就成了一个“有意味的形式”,成了一个苏珊・朗格所说的“生命的投射”。像《背影》这样蕴含着民族的感情密码的作品,在中国散文史上还有许多。因此,我们的散文研究,要尽量透过散文作品的表层文字,挖掘出深藏于文字背后的民族情感原型和精神原型,使其更好地融入到当代文化建设中。

除了上述两方面,中国散文还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中国散文里充满着一种东方式的智慧,这种智慧有两个特征。一是以寓言为广,即《庄子・天下篇》所说“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从《庄子》文本看,庄子实际上就是借助丰富的想象,通过对人、事、物进行形象化的描述,来表达自己对宇宙自然的认知,以及对生于其中的社会人际关系的把握和对于人生的感悟体验。如《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就相当典型地体现出庄子这种诗性智慧写作的特色,那就是通过庖丁高超的解牛技巧来隐喻某种生存之道。二是倾心于“平常心是道”的禅风,即“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的直觉思维方式。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始得西山宴游记》,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都是颇具“禅味”的散文小品。可见,禅宗不仅对中国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对于中国散文尤其是其中的散文小品的渗透,使我国的散文呈现出了一种绝不同于西方散文的诗性智慧。

综上可见,中国散文在漫长的发展建构中,已逐步形成了一套包括民族感情、智慧和精神在内的富于中国特色的“散文文化”。这种“散文文化”既是一种文学的写作,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文本体制,更是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散文既是现代人感情和心灵的栖息地,同时也担负着守护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文精神高地的使命。

二、文化生命理想和文化人格

中国散文的整体审美建构始终表现出对于文化生命的积极建设的热情,它逐渐形成了作家主体向内发展、注重内在生命体验的价值取向。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自“五四”以后,由于现代新闻传媒所建立的公共空间,西方外来的文学文化思潮,尤其是英美“絮语散文”的引进,其中的人本主义和理性精神对现代散文的巨大刺激,以及对现代散文的精神要求与文体创造的具体影响,这使现代散文内隐地呈现出不同于古典散文的精神倾向,即一种渗透进现代意识的“文化生命理想”。

文化生命理想是在文化的框架中更符合现代文化精神和现代人格的一种文化建设。它既重视人的生命体验的价值取向,也具有比较清醒的层级文化价值目标,即重建中华文化价值体系和实现全人类文化价值的终极目标。因此,它既是个人的、民族的,也是人类的终极关怀,是复杂文化心理内容的核中之核。因为现代社会文明越是发达,人的生命的文化那一部分就越重要。我们看到,中国现代散文作家都明确地以文学与文化的建设为基点,并以各自不同的创作追求与创作实绩标示出作家不同的文化生命理想。鲁迅杂文以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的犀利与辛辣,构成了他独具一格的文化生命理想,它一方面呈现了生命价值被现代文明所深度污染的各种异化的生存形式,一方面又体现了鲁迅对于知识分子怎样担当历史使命的独特理解。周作人在寻求社会文化建设的理想框架时,更多钟情于对历史文化、传统精神的想象与依持,突出作家自我本真原初的人生体验。他不是从当前现实需求的逼迫出发,而是从非实用的更加内在的基因传承的高度,去把握人们当前精神上急需解决的问题。何其芳的散文在象征人生里往往表现自我的“美,思索,为了爱的牺牲”的文化追求。炽热地爱恋人生、清醒地理解人生的梁遇春的散文始终追求着一个可以理解的人类生存,他以“快谈、纵谈、放谈”的方式探求着“建在理智上面的天真的”生活艺术。李广田的散文则以叙事的方式传达了他关于“人的改造”的本质和意义。这些散文家的创作广泛联系着社会发展进程中各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其潜在的文化价值是不容忽视的。他们的散文不仅揭示了新旧文学转换的重要意义。而且代表了新型社会文化的基本精神追求。反映出现代知识分子相对成熟的文化生命理想。

与文化生命理想相联系的,是对于中国散文与民族文化人格的塑造。一部中华民族散文史,其实就是一部民族文化性格的演变史。所以,散文创作和研究的一个任务,便是通过对中国散文的文化诠释,去把握传统散文中文化人格的延续性与变动性,不仅再现知识分子在时代变革中的内心冲突,同时还要通过文化人格的发掘,去再现一种灵性与浪漫,去探测一种社会文化心理和生命价值取向。在这方面,《史记》堪称典范。在当代散文家余秋雨在《遥远的绝响》、《一个王朝的背影》、《风雨天一阁》等散文中,塑造了三种不同的文化人格类型:一是追求自由独立但又多少有些神秘乖戾的文化人格;二是强健开放、积极进取的文化人格;三是具有圣洁和崇高的文化良知的文化人格。由于余秋雨将文化人格的建构和升华作为他的文化散文创作的一个中心,而这种文化人格的建构又以现代性的文化价值观作参照,同时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认知和情感体悟为依托,在此基础上,再配之以诗性的生命激情和文化想象,此外,还有一套属于“余秋雨式”的个体的话语,这样,余秋雨文化散文中的文化人格的建构自然便比以往散文中那种纯粹从政治层面或道德层面的人格建构要开阔得多,也复杂和深刻得多。

在如何塑造理想的文化人格方面,当代不少散文家都做过努力。除了余秋雨之外,王充闾、梁衡的散文也值得一提。王充间在《渴望超越》中认为散文创作说到底是“生命的转换,灵魂的对接,精神的契合”。他的文化散文《两个李白》、《用破一生心》,在剖析展示李白、曾国藩复杂人格的同时,也肯定了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对于塑造理想文化人格的作用。梁衡在《大无大有》中,从多个角度描写了既“大无”又“大有”的伟大文化人格,这种理想的文化人格是历史与现实,人与自然,理性思辨精神与生命文化感悟的完美融合。显然,这样的理想文化人格正是当前深受后现代主义和消费主义冲击的社会现实所缺乏的,也是当代的文化建设所迫切需要的。可见,在消解了深度模式的当下,文化散文以其启蒙现代性的思想价值取向和对独立人格与理想精神的探求,不仅奠定了其不可取代的文学史价值,也为当下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养料。

三、中国散文的抒情传统与当代文化建设

中国散文从《尚书》、先秦散文到明清散文,一直沿着两条线索前进。一条是“文以载道”的散文传统,这是中国古典散文的主流。推举并实践“文以载道”的散文家很多,从先秦时期的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到唐宋家中的欧阳修、王安石,都始终以“文以载道”的散文思想作为散文创作的核心。中国散文的另一条线索,是追求个性和自我的抒情散文一脉。尽管不是主流,但同样影响深广,而且大家辈出,举其大者有庄子、司马迁、陶渊明、柳宗元、苏轼、袁宏道、张岱等。在这里,我们重点考察中国散文抒情传统与当代文化建设的内在关系。

在先秦诸子中,最擅长散文抒情的是庄子,可以说,庄子的散文就是中国抒情散文的源头。庄子的散文,姿肆,想象超拔,激越宏丽,巧譬善喻,生动形象。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说,庄子属于“文辞之美富者”。闻一多则认为庄子堪称先秦诸子中最杰出的文学家:“如果你要的是纯粹的文学,在庄子那素净的说理文的背景上,也有着你看不完的花团锦簇的点缀――断素,零纨,珠光,剑气,鸟语,花香――诗,赋,传奇,小说,种种的原料,足够你欣赏的,采撷的”。《庄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是先秦散文成熟的标志,而且开创了中国审美文化的范式。如果说庄子是中国抒情散文第一家,那么司马迁可以说是中国古典抒情散文第二大家。过去的研究较多地注重司马迁在史学方面的贡献,充分肯定其对于中国史学的开创性意义,相对来说,对司马在散文艺术方面的贡献则有所忽略。其实,司马迁既是一个史学家,也是一个内心世界极其丰富,感情极其充沛的大散文家。司马迁写史,以雅洁为世人所称道,班氏父子称其具备“良史”之才。可贵的是,司马迁并未因雅洁而丧失散文审美和感情的力量。读他的《报任安书》,你会感到他的文字“操纵起落,俱挟浩气流行,如怒马奔驰,不可羁勒”。他“直写胸臆,发挥又发挥,唯恐倾吐不尽,读之使人慷慨激烈,唏嘘欲绝,真是大有力量文字”。司马迁可谓“极尽文章的能手”,他的爱憎感情,常常借助叙述语言托出。他的文辞,笔力劲拔,在悲痛之处如火如荼,在悲哀之处又异常凄绝,这些抒情特色,在被称为战国四君子传的《孟尝君列传》、《平原君列传》、《春申君列传》、《魏公子列传》中都有着十分突出的体现。

中国古代散文的抒情审美传统,在陶渊明、柳宗元、苏轼、袁宏道、张岱等杰出散文家中也有着出色的表现。陶渊明的文章语言朴素而优美。如写武陵渔人初入桃花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写桃花源中的风光则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在这里,“世外桃源”的宁静淳朴,乡村景象的描绘,抒情的笔调,优美的文辞与田园诗般的意境可以说是水融,达到了和谐统一的境界。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既是艺术成就很高的山水散文,也是优美漂亮的抒情审美散文。他的散文没有学究气,且极富个性色彩,往往借助景物书写胸中的不平,这使得他的山水散文有了人的性格。在文笔方面,柳宗元的山水散文多用短句,文字简洁生动,节奏明快而富于变化,而且常用虚实结合方法谋篇布局,从而使文章妙意横生。苏轼的散文品类众多,既有《进策》、《思治论》、《留侯论》等议论性散文,又有《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等山水游记。苏轼的散文常熔议论、描写、抒情于一炉,在文体上勇于创新,不拘常格,在文风上则是随笔挥洒,不加雕饰,因物赋形,行云流水,深得《庄子》真传。至于晚明的袁宏道,虽然他的散文多以尺牍为主,且注重游玩时的趣味,但他注重散文中的个性自我,强调散文需真实,感情需从胸臆中流出,这样他的散文一方面具有“短而隽异”的特点,一方面又贴近人的性灵,这是袁中郎在古典抒情散文方面的贡献。而晚明另一位杰出散文家张岱的散文,更具鲜活灵动的艺术情韵。他的《湖心亭看雪》,以传神生动的量词描写西湖的雪景和人物,展示了山水的生命脉搏,其散文静中有动,冷中有暖,抒情中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实乃抒情写景的大家。

以上所列举的中国古典抒情散文大家,他们的散文有着共同的特征。其一是他们的散文与以唐宋诗词为代表的中国诗词,共同构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诗文文化”,这种“诗文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诗性精神,可以说是一种诗、思、史三位一体,融会贯通的审美范式。其二是中国古典散文特别推崇崇高和谐,优美雅洁,强调散文的精神性、感情性和心灵性。其三是中国古典散文十分讲究文笔修辞,炼句炼字,以及语言的弹性,所以古典散文基本上都是“美文”。上述几方面正是中国古典散文所特有的内在审美性,这种审美性不仅是一笔宝贵的文学遗产,而且对于今天正在进行的当代文化建设,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

当前中国的经济和文化正处于转型期,而转型期的当代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构一种适合时代要求,能有效提高国民精神和审美感知的审美文化。而中国古典散文的审美范式,正好可以纳入当代文化的审美建构框架中。当前中国文化最大的问题是低俗文化、娱乐文化泛滥,高格调,高品位,既能给人以思想滋养,又能提升当代人的审美情趣的优美文化太少。在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和平面文化的同时,人的审美感知日渐迟钝和粗糙,感情和心灵也越来越沙化,正由于优美文化在粗坯文化面前相继沦陷,当代文化建设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需要审美的介人和支持。笔者认为,所谓审美文化,指的是从文化的本质上,认定文化就是审美的。审美既是文化的起点,也是文化的终点,是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旗帜。因为文化建设如果没有审美的介入和渗透,则这种文化建设只能停留于方针和政策的显层次上,或者只是一些了无生气、冰冷僵硬的统计学上的数字和建筑物的堆砌组合。而有了审美文化的滋润,文化建设便不仅有血有肉,有声有色,有情有味,而且可以使国民的审美感知变得精致敏感,从而提高他们分辨优质文化和劣质文化的能力,并由此迈向良性健康的审美之途,进入一种安详和谐、宁静澄澈的真善美的境界。而在当代审美文化的建构过程中,散文的确可以大显身手,充分发挥其审美上的优势。且不论灿若星河的古典散文,仅就现代散文来说,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不知影响了多少读者,陶冶了多少人的心灵。当代台湾散文家龙应台的《目送》,自2009年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后,短短两年间就重印十多次,累计印数达到五十多万册。《目送》与《背影》一样写的是亲情题材,但因作者抓住了人类共有的普遍情感和价值观,加之情思内敛,文字优美,文化与审美达到了高度统一,因此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可惜长期以来,我们在文化建设中,往往忽视了散文的审美价值,没有很好地去挖掘散文这一块富矿,更没有很好地加以利用。如果我们在当代文化建设中高度重视审美文化的建构,同时注重挖掘散文的思想和审美资源,则我们的当代文化建设有可能呈现出另一种面貌。

四、互联网时代的散文价值

前面说过,散文是最具日常性和平民性的文体,它从中国文化最根基的方面,真实记录了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情感。散文的这一文化特性,在互联网时代,对于当代文化建设的意义更不可小视。

当前,随着网络发展的日新月异,文学已迅速进入了“全民写作”时代,散文创作更是如此。目前上百家文学网站多已开设“散文随笔”栏目,加上专门的散文网站,每天发表的散文数以万计,一年发表的散文主题帖过亿,而以前一家传统的纸质刊物一期最多发表十几篇散文。网络写作给散文的观念、形式、内容等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它使原来基本上由少数精英掌握话语权的散文一跃成为一种普及的、大众的、草根的,人民都能参与,都可以各抒己见、表达个性自我的文学。大批文学爱好者通过互联网博客和手机微信,有了尝试写作的机会和施展才华的舞台,其传播的迅捷和广泛也使它有了比传统媒体更大的影响力。网络的实时更新和交互性,同时充分调动了创作者和阅读者的热情与积极性,形成“全民写作”和“全民阅读”共生共荣的现象。散文在全民写作时代如鱼得水。由此可见,网络的发展和博客的出现,确实为散文的全民写作提供了空前的便捷和巨大的动力。不同的写作者以五花八门、无拘无束的言说,使散文拥有了丰富斑驳的精神与文化。他们对人生、社会、时代、现实的感悟表达,不仅将散文刻录个体性灵的优势张扬到极致,而且无形中构建了一个众声喧哗的现场。因此研究网络散文与生态散文的兴起,以及全民写作与社会文化生态的和谐问题,已摆在了散文工作者面前。

就网络散文和全民写作这方面看,我认为散文对当代文化建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自我和谐和和谐社会生态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就自我和谐方面来说,一个和谐社会既要讲社会生态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应讲人与自我的和谐,只有作为社会一份子的每一个人做到自我和谐,这个社会才能变得美好和谐:而只有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之中,我们每个人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与和谐。那么,在建设和谐社会大语境下,网络时代的全民写作何为?笔者认为,要做好这一课题,首先应从道德角度完善创作主体的人格修养。和谐社会的构想有着很高的道德追求,而散文从内在价值来说,正是一种追求精神质量,讲究感情纯度,推崇生命和谐的文体。现代散文家梁遇春曾在《小品文选・序》中说:“小品文的妙处也全在于我们能够从一个具有美妙的性格的作者的眼睛里去看一看人生”。这十分明确地揭示出实现散文的内在价值的途径,就是作家的自我和谐。梁遇春的散文创作主体是自我和谐的,所以他的散文小品有一种道德感召力。汪曾祺也是自我和谐的,所以他的散文顺应人情,重视常识,讲究中庸之道,体现了儒家仁民爱物的现世精神,不仅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而且在建构和谐社会的当代文化建设中体现出它的作用和价值。当今,随着和谐社会思想的深入人心和当代人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有理由要求散文作者尤其是网络散文作者提高自身的道德和精神境界,加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备良性文化的自觉和人文主义的关怀,从而使网络散文写作参与到不同层次的文化建设,参与到当代的精神与价值的对话中,这是从自我和谐方面说。而从社会文化生态和谐方面说,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建构一个讲信仰道德,有理想有梦想的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和谐社会的语境为散文创作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历史机遇,并昭示着散文更大的发展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散文一方面应以自身的文体优势主动融进这一语境,一方面又要发挥其“人民的文体”的作用,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为社会文化生态的良性发展提供精神的支援。展示其应有的价值。

散文大全篇5

论文摘要:干天全先生最近出版了文集《干天全散文诗歌选·散文卷》,其中以游记类的《人在旅途》专辑最为出色。他的这类游记散文不仅展现了秀丽奇特、神秘险峻的自然风光,表现出作者放达率真的性灵,也展现出独特的异域风光与民俗之情。但这些仅仅是作者散文所展现出来的浅显特征,而深深隐含在这表层之下的是作者一颗热忱的心,以及他以这颗心审视打量的这个文明时代所折射出来的时代之思,他以一种忧患的笔触揭示出了现代文明的载负。

干天全先生不仅在诗歌上具有很高的造诣,在散文上也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他的诗清新而隽永,富有哲理,沁人心脾,这主要得益于作者视野的开阔、对现实社会的关注以及对人生生命本质的感悟等。诗歌上的这些特征也同样的体现在他的散文上。李保均先生在《干天全散文诗歌选·散文卷》序中认为“干天全的散文风格亦如他放达率真的个性,从他年轻到现在的作品中,都展现出他直面人生,乐观自在,重情尚美的共同特点”[1]。干天全的散文不仅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有着独特的艺术特色,而且有厚重的底蕴和高远的境界,这是作者坚持对社会历史与现实予以理性的审视,以一种忧患批判的写作姿态使然。

作者最近出版的《干天全散文诗歌选·散文卷》这部书中的《人在旅途》这类游记散文在作者的散文卷中篇幅之多,范围之广,蕴含之深,是他专辑散文最为出色的特征,也是有别于其他专辑散文特色的缘由之所在。而这类游记散文不仅展现了秀丽奇特、神秘险峻的自然风光,表现出作者的放达率真、自由自在的性灵,也展现出独特的地域风光与民俗之情。然而这表达出来的种种特征也还只是作者散文的表层艺术特色,隐含在这表层之下的是作者一颗热忱的心,以及他以这颗心审视打量的这个文明时代所折射出来的时代之思,在酣畅潇洒的文笔中携带着一种忧患的思绪来揭示出现代文明的载负。

干天全先生是一位性情达人,他在现实生活与文学创作中追寻着诗意的栖居。他喜爱诗、喜爱生活,尤其喜爱清新优美、雄伟壮丽的大自然。他钟情于大自然的山河湖川,喜欢自然的神奇与壮丽、巍峨与险峻、灵秀与超脱,这是作者追寻的理想境界,也是他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审美特征。作者在作品中曾说道“自然的宁静让人痴狂”(《甘孜之行》)。他痴狂在大自然的种种宁静与美妙中,因而早在青年时作者就游览了许多山岳湖川和名胜古迹,他的足迹遍布中国大半个秀美河山,视通着广袤的大地与生活在这土地之上的芸芸众生,展现出作者放达率真的个性,人情达练爱憎分明的襟怀。而大自然的美景总是让他惊喜若狂欣然向往,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与悠久历史文化蕴含也总是让他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号称“天下幽”的青城山,作者邀友前行,于古木参天、薄雾轻绕的林间高歌低吟,与大自然溶于一体。还在道家第五洞天领略“道法自然”,尽管在流云皓月的夜晚受到“妖女”的性骚扰,但也战胜了道家所谓的人体“三虫”,在精神上羽化为“真人”,迎着喷薄的朝日欢呼雀跃。他为此写下的《夜宿上清宫》,读后既让人忍俊不禁,也让人领悟着“清静无为”的至境。在“天下第一险”的华山,作者陶醉于“层叠嶂连绵不绝,奇峰突兀嵯峨雄伟,山谷间弥漫着乳白色的雾霭,云气蒸腾,苍茫雄浑的画面让人回肠荡气”(《华山遇险》)。而华山的险峻与巍峨的悬崖,铁索横悬,竟让想领略无限风光的作者雄胆徒生,冒险攀援绝壁,差点儿一失足成千古恨。然而即使是作者面临这样的危险,却丝毫不减他的那份豪情与幽默,刚刚脱离险境的他并没有丧魂落魄,却又精神抖擞地继续前行,还与同伴戏谑自己要是果真遇险,还能给华山增添一景——“干天全羽化处”。在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原夜行,作者被大自然的神秘所吸引,发出了人生的感叹。“车在盘山公路上越攀越高,从窗里看见的车头一直翘着,不断升上墨蓝色的夜空,我感觉到离天越来越近,自己正在羽化。”他在空中漫游,看到“天上星星特别明亮,像一颗颗巨大的水晶闪烁着光芒。皎洁的月亮播洒着寒光,连绵的群山在天幕上变幻着各种形状,有时如大海起伏的波涛,有时像奔驰的群兽,听似无声的高原有一种来自天上的神韵在流动”。震撼于苍茫和幽冥的天地间,并不信神佛的他,“确实感到有谁在主宰着苍茫大地,人是那么渺小,能与天地抗衡么?接近了天,天还是那么深不可测,越过了一座山,还有无尽的山。幻觉中总有一种震撼和威慑的力量控制着心灵,是来自大自然不可抗拒的力量,还是来自神的力量,巨大的神秘感一直笼罩着我的心头”。不难看出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对大自然的敬畏正是我们人类面对自然不可缺失的一种生存心理。来到康定木格措的大峡谷中,他在层林尽染的群山中感叹,这里“汇聚了大自然所有的色彩,你可以把姹紫嫣红、五彩缤纷、七色争艳、流光溢彩这些形容词都用上,但还不足以描写这里丰富的色彩。颜料没有它真实,云霞没有它生动。满目的艳色让你心灵震颤,让你痴迷地望着它发呆。在我所见过的中外彩色风景画中,没有哪一幅画的色彩能与这里的天然色彩媲美,这里拍下的照片足以让任何丹青高手向大自然的色彩折服。……人造的三原色能调出赤橙黄绿青蓝紫,但大自然的颜色何止七彩,你穷尽想象还原不了大自然的色彩”。作者所到之处多有行吟,无论是被誉为“九曲银河”的本溪水洞,“静女如姝”的四姑娘山,乱云飞渡的老峨山,还是神圣传奇的千佛山,都寄予着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自由的追寻,通往在“诗意的栖居”的理想道路上。作者在宁静秀美的大自然中陶冶性灵,又以从容的姿态书写着人世间的真善美,记录着他的人生际遇与心路历程。

作者沉浸在自然风光的优美与灵性中,同时也为神秘的地域色调和淳朴的民俗风情所吸引。丁帆在他的《中国乡土小说史》论述过乡土小说的艺术形态美,曾用“三画”来描述乡土小说之为乡土小说的艺术所在,“三画即是风俗画,风景画,风情画”[2]。乡土小说的这类艺术特征也同样可以借鉴到散文的评论上。《干天全散文诗歌选·散文卷》的《人在旅途》专辑就体现出这样的特色,作者笔下多是对自然风景的描写,但也有着民俗风情的展现,《人在旅途》专辑中就有不少书写奇特神秘的地域之篇和淳朴善良的民俗之情的篇幅。《甘孜之行》书写出西部高原独特的风采,这里远离繁华的大都市,有着辽阔的草原和苍茫的群山,虔诚信仰的藏民居住在这里,过着牧歌的生活。作者漫行途中,“听似无声的高原有一种来自天上的神韵在流动”,不时可见“彩色的经幡在风中猎猎飘扬,木杆周围堆着许多刻有经文的石片”,有不少信徒转着经筒磕着长头祈求平安。神山下,牦牛和马群悠闲地啃着青草。作者攀上河谷的山岩,俯看草原、牛羊、麦田、碉楼和树木组成的壮丽画面,他的心被大自然深深地震撼了。藏区的美景和民情风俗让作者流连忘返,灵魂也受到了庄严的洗礼。在攀西大峡谷的龙肘山里,作者从采访中了解傈僳族的沧桑历史和生活方式,感受着傈僳人家的热情与豪迈,与他们一起在芦笙的伴奏下跳起原始的锅庄舞,举起大碗开怀畅饮。“山中的麂子是狗撵出来的,肚子的话是酒酿出来的,只有喝了酒人才说心里话,能喝酒的男人才是真正的男人”,听到傈僳人这样的话,作者豪爽响应“喝嘛,喝晕算了,就算安乐死”。泸沽湖畔的摩梭人里也有作者的朋友,他曾几次来到这里采风,和他们建立了真挚的感情。作者在达玛家宾至如归,边喝阿妈酿的稗子酒,边听他们全家讲述摩梭族婚礼和生活习俗。《泸沽湖之夜》这篇散文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生活内容与方式。特别令人感叹的是,他听到摩梭兄弟喜欢上了汉族姑娘,不愿意再做传统的走婚“舅舅”,衷心祝福他堂而皇之当上爸爸。这不仅是作者的祝福,更是对摩梭族走向现代文明的礼赞。

一幅幅绮丽秀美的自然风景画与善良淳朴的民俗风情画的描写,是作者散文独特的审美价值之所在,也是作者崇尚自然、追寻自我、追寻真善美的表现。作者在壮丽巍峨的山河中感受着宇宙的宏大,自我的渺小,从而促使作者更亲近自然,在山水间放浪自我,自娱自乐,洗涤城市的疲劳,陶冶性灵。一幅幅淳朴善良、热情大方、神秘浪漫的民俗画,让作者融入在那份怡然自乐的民族之情中。然而,这仅是作者作品散发出来的表层特征,蕴含这之下的是让每一个有识之士值得思虑的现代文明之思。在他的“人在旅途”这类游记散文里,作者始终以一种批评的眼光审视着他笔下的人与景,以一种戏谑诙谐的笔触来表达着作者眼里的现代文明的载负,他的散文,清新明丽中往往蕴含着作者对现代文明的反思,在疏俊的文笔中透露着作者的社会道德感与责任感。 作者载负的这种现代文明反思,不仅源于作者对社会历史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深刻隽永的感受,还主要源于他浓厚的社会道德责任感与浓烈的忧患意识。李洁评论干天全的诗歌“他的诗作凝聚着善美真情和淳净性灵,不但抒写个人的情感体验和生活感悟,更为可贵的是这些诗包含着诗人作为当代知识文化精英对于社会现实的理性审视,对于历史的悲悯反观,表现出诗人深重而强烈的忧患意识”[3]。他的这种深重而强烈的忧患意识在散文中也得到同样的表现,他以这种意识予以社会深刻的关注,因而他的散文总表现出一种深沉。如果说《干天全散文诗歌选·散文卷》的“知青岁月”专辑是作者在一个个讲述的小故事中正面表现出一幅幅沉重悲凉的时代画卷,那么“人在旅途”专辑则是作者在自然风景和民俗中侧面反映的现代文明的载负。现代文明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弊端和破坏,它在观念中改变着人们的意识形态,而又往往与传统道德相背离。在商业化走向全球化的同时,商业化的气息也吹散到偏远闭塞却有着最淳朴善良村民的山村和崇拜着自然与神的高原上。古老建筑失去了它的立脚之地,正在慢慢地减少,只有在偏乡僻地也许还能一睹它的容貌。过去被人们向往的古朴善良的民风也在消逝。当作者在高原采风时,被几个充满稚气的藏族小孩索取“身价费”而心里隐隐作痛,原本最为人们怀念的无邪童真却也无法躲避现代文明的侵蚀,失去它原本光亮的色彩。传说中古典优雅、浪漫温馨而充满艳遇的爱情圣地四方街也失去了那层神秘浪漫的面纱。作者在这里被振聋发聩的另类歌声逼退到房屋的角落喝着闷酒。酒吧小姐与游人歇斯底里的对唱震耳欲聋,充满硝烟味,发歌者“鞋儿破,帽儿破,对面的女人破”,不甘示弱的回击是“人在江湖漂呀,怎么不挨刀啊,一刀砍不死呀,两刀砍不死,三刀砍死你呀,我砍我砍我砍,我砍死你呀!”那些充满黄色味道的歌词更是让作者堪忧,他为此感叹“丽江、经历过大地震的丽江,你完整的城郭和古朴的居民,穿城而过明亮清澈的河流,夹岸挺立浓荫匝地的杨柳,象形神秘的东巴文字和优美典雅的纳西古乐,一一在浩劫后保存了下来。神奇啊,丽江,庆幸你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络绎不绝的中外游人正朝你慕名而来。你没有让我艳遇并不遗憾,但愿关于你的种种传说都是美丽的,包括古城的现代对歌”。(《四方街对歌》)在这样的感叹与祝愿里,我们不能不认真地思考怎样去维护名胜古迹的尊严。

在现代文明的影响下,传统道德价值体系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颠覆和瓦解。道德体系的崩溃,自然环境的恶化,古老事物的缺失,传统艺术的消泯,这都给人们带来隐隐的忧患,这也正是作者的担忧之处,作者以一颗悲悯的心惋惜传统美德的消失,忧虑着“被去势”事物在当下时代的命运遭遇。在作者的游记散文中也有着为数不多的怀古之作,传统的怀古散文多是表达古时的幽情,抒发个人的忧伤,而干天全的怀古散文则更多地在历史文物中关注历史沧桑和民族命运。张同道在评论干天全的同类题材的诗歌时指出“他以敏锐的眼光触及古人古诗,洞穿历史的迷障,在冷静和公正的审视下评说千秋功罪”[4]。在怀古类的散文中,作者也以同样的眼光打量着所到之处的风景,在遗迹中揭示出历史的迷障。在《黑井寡妇》这篇散文中,作者从斑影驳驳、杂草横生的古老小镇的景象中道出它昔日的繁华,而古镇那座屹立敞口的贞节牌坊更是让作者悲哀。“这座红砂石建塑的牌坊三门四柱,比起老街上低矮的房屋,凸显出大华美。”然而这牌坊竟是清末时期皇帝对八九十个节女烈妇的集体性表彰,这些女子多是身份卑微的在盐井下干苦力的工人或是马帮里运盐的脚夫等的家人,她们处于生活的最底层且失去了挣钱的丈夫,但在生前并没有得到过抚恤与救济,而这座雕龙画凤的牌坊也禁锢了她们死后的选择。然而这牌坊并不是为她们的牺牲所感动或者对她们的悲悯,作者尖锐地揭露统治者“借贞节牌坊留自己的名。牌坊的四根石柱前后都刻着歌颂皇帝圣地和赞美贞女、烈女守节的对联”。这不禁让人感叹到形象工程真是“根源渊久”。而这样的贞节坊随着历史的沉寂,竟成了乡人自豪的标志,成了政府重点保护的历史文物,成了天下游客观瞻的胜景,这让原本“只是一个寻找自由安宁,淳朴善美之地”的作者感到深深的失落,在这失落中让人想到鲁迅所谓的“吃人”的历史。

干天全先生的散文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其作品意蕴深厚,文笔潇洒酣畅,幽默有趣,总体体现出清新淡雅、平易近人的风格。尤其是那些平中见奇、朴中见巧、淡中见浓的作品,足显作者丰富的生活积累和运用文字的深厚功夫。著名评论家王一川评论干天全的散文“他的散文意趣别致,境界善美,鲜明地体现了他的古道热肠和人格魅力。高雅与质朴并重的文笔,使他的散文能雅俗共赏”[5]。在散文中,作者以清新明丽的语言描绘着山河湖水的优美景象,用轻松愉悦的笔调展现出淳朴善良的民俗风情。同时他的散文又有着厚重的底蕴和高远的境界,他坚持以深邃的眼光审视着社会历史时代的变化。因而他的散文清新明丽中往往又蕴含着作者对现代文明的反思,疏俊的文笔中又透露出作者强烈的社会道德感与责任感。干天全先生以他深邃理性的眼光打量着这个纷繁复杂、变化万千的自然社会环境,于抒情的描写与叙述中表现着他放达率真的个性,敏锐强烈的时代感受以及对现代文明的载负之思。

注释:

[1]李保均:《干天全散文诗歌选·散文卷》(序),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第6页。

[2]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

散文大全篇6

关键词:散打;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1

散打是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技法进行徒手格斗对抗的竞技体育运动,考验格斗者双方的体、智、技术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能力。作为竞技对抗类项目在普通高校开设公共体育课深受诸多大学生的欢迎,大学生通过练习散打能够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磨练意志,传承民族文化;然而散打以防身自卫、实用性强的优势吸引了大学生学习兴趣,也是散打走入高校的最直接动力。但就目前来看,散打教学在高校的普及中仍面临一些问题,因此针对普通高校大学生身体条件以及对散打零基础的特点,进一步完善散打教学的发展。

一、武术散打文化的传承

“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武德是武术的一部分。在注重素质教育的当下,德之教育尤为关键,武术所蕴含的“武德”也为高校道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素材。高校的散打体育课中,教师往往缺乏对学生的武德教育和散打理论的传授,甚至学生连武术中的“抱拳礼”都不知道,造成学生对散打运动的盲目喜爱。“武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课堂行为规范来实现,如行“抱拳礼”进行师生间的问候、学生之间的武艺切磋等。

散打教学中应将武德教育、散打精神和专项理论融入其中,注重安全意识的培养,以此进行道德规范和行为约束,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武观。随着散打练习群体的不断壮大,强化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也是未来散打推广与发展的需要。

二、巩固提高散打教学师资力量

学校的散打师资力量、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质量都有着紧密的关联,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最直接因素。而目前高校从事散打教学的并非都是散打专业教师,大多由武术、跆拳道、拳击或者其他体育教师兼职,专业教师的缺乏影响了散打教学质量的提升。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应积极支持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发展,吸纳优秀的散打专业教师,组织各种师资培训,教师综合素质考评,教学技能比赛,支持散打课程的开发工作。散打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和教学能力,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才能正确的示范动作、活跃课堂气氛、展现散打运动的魅力。

三、配备散打教学的硬件设施

大部分高校没有为散打公共体育课程配备相应的硬件设施,使得散打教学发展面临困难。场地和器材是开展体育教学的基础和保障,散打本身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配备专业的散打训练场地、沙袋、脚靶、手靶、拳套、护具等器材,保证学生训练期间的安全。然而,多数的散打课都是在操场或篮球馆内进行,场地器材的缺乏不仅限制了教师的授课内容,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只能根据有限的硬件设施教授基本的散打技术,像对场地器材要求较高的摔法和较强的对抗性技术根本无法进行;完善的散打教学场地和器材是进行教学的基础与保障,也是展现散打运动魅力的物质基础。因此,高校应配备独立的训练场地、沙袋、脚靶、护具、拳套等器材,保证学生上课期间的安全。

四、完善散打教学体系

完善的教学体系能更好的帮助高校散打教学的发展,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散打教学大纲和教材适用于普通高校的散打公体课,散打课的教学模式多延续了体育院校的竞技散打课,教学模式的单一和教学内容的专业化并不适合散打零基础的普通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受场地限制、课程时数、防止运动损伤等因素的影响,真正涉及到的攻防技术、摔法技术、实战练习太少。单一技术的练习多于实战练习,导致了教学内容的枯燥,违背了散打运动的精髓。

基于散打的专项特点,高校应开设一学年的课程保证充足的课时数,且每学期不少于18学时。课程内容的安排可分为“初级课程”和“进阶课程”。第一学期的“初级课程”学习基本的步法、拳法、腿法技术,第二学期的“进阶课程”是在初级课程的基础上学习摔法、攻防技术及条件实战等。学生通过一学年的系统学习,能够熟练掌握散打中的常用技术及基本运用能力,更充分地体验散打的魅力。

教师根据普通大学生身体条件以及散打零基础的特点制定散打教学大纲和计划,在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上都要区别于竞技散打。课堂中,教师加强动作讲解与示范及陪练,注重攻防技术训练,限制性的模拟条件实战练习,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散打更容易普及,更适合普通高校体育课的学习宗旨。

五、完善散打考核标准

大部分高校的散打体育课考核标准都是由任课教师在参考部分竞技散打考核内容后制定,其考核模式多采用技术技能和身体素质为主,传统的考核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对武德、技术运用和战术执行的评价,原因可能是普通高校的散打课以单学期课程编排,受课程学时的限制学生无法全面掌握散打技术和运用,也不能满足学生最初学习散打的初衷和兴趣。

未来的散打考核方式和内容应是多元化的,除了量化评定外增加有效的鼓励性考评机制,从多个维度去了解学生在散打体育课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做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全面衡量学生学习水平的评价体系,完善与改进考核评价方法,符合普通高校散打公共体育课的发展。

综上,普通高校开设散打公共体育课可以促进散打运动的发展,符合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散打教学不仅是技能的传授,还要注重对大学生散打兴趣、道德品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培养。因此,应切实完善散打公共体育课的课程体系、提升教师水平、硬件设施配备等问题,在不断加强高校散打课普及与提高的同时,强化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自我保护能力,以期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和散打在高校中的健康、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俊峰.普通高等学校散打课程开发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7.

[2]刘冬.普通高校散打课教学常见问题与对策研究[J].体育美育,2013(10):219.

[3]陈其玉.高校散打教学现状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20):61-62.

[4]许小平.武术散打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浅谈[J].当代体育科技,2015(15):175-176.

散文大全篇7

一 抓线索,理思路,理解“形散神聚”的特点

散文是一种不易把握的文体。古今中外的散文家,仿佛都是神奇的骑手,纵横驰骋,洒脱不羁。他们的作品,好比风行水上,自然、飘逸。刘熙载云:“文之神妙,莫过于能飞。庄子之言鹏日‘怒而飞’,今观其文,无端而来,无端而去,殆得‘飞’之机者。”散文的这种“飞”的艺术,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形散神聚”。鉴赏散文,思想倾向、结构技巧等可以先不去管,关键在于必须窥见文章飞动的来龙去脉,也即人们常说的“线索”。

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紧扣主题,串联起情节和材料。线索运用得当才能有层次、有步骤地开拓文章意境,使材料散而不乱,杂而有序。散文既是“飞”的艺术,散文线索因而也应是丽彩纷呈、灵活多样。归纳起来有如下三大类型――纵贯式、横贯式和纵横交贯式。 所谓纵贯式,就是按事物本身发生发展的进程作为线索组织材料。最为常见的是以时间为线索,多用于叙事散文。记述事情有头有尾,来龙去脉比较清楚,较易于把握。以空间转移为线索的,是纵贯式的另一种形式。写景散文多属此类。

所谓横贯式,就是以内在的思想路线或外在的某个物件来连缀各种互不关联的“画面”“断片”,按事物的性质归类,并列地组织材料。横贯式在具体运用中又有种种不同。诸如以情感为线、以事理为线、以物件为线等等,在横贯式中运用得最普遍,也最能表现出散文文体特征。以情感为线的,多见于抒情散文。朱自清的《给亡妇》,即是以一条至诚醇厚的怀亲颂妻的情感线索把一些日常琐事的片断粘连在一起,杂而不越,散中见整。 纵横交贯式,是以上两种方式的综合运用。这种情况,在一些游记散文里颇为常见。如果单用一条游踪的纵线,容易使文章散漫得像记流水账,故往往在游踪的线索之外再加一条横线索来约束。当然,这种线索方式在一般叙事散文中有时也可以碰到。

二 揽全局,探主题,体会“贵在有我”的境界

主题亦叫中心,体现了作者的态度、观点和情感,是散文的灵魂,也是作者“真我”的展现。鉴赏散文,探索散文中的“我”,是能否抓住散文作品的本质、找到散文阅读的重要突破口的关键。姜夔曾说:“三百篇美刺箴怨皆无迹,当以心会心。”梅圣俞也认为:“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他们虽然本意都是讲诗的鉴赏,但其实散文鉴赏也是如此。这种“以心会心”,其实就是要求读者通过想象与联想,去感受作品中的形象,体味作品中的情感,与作者产生深度共鸣。

而现实当中,只要我们掌握了一些基本技法,对散文主题的探索并不十分困难。

1 从写作背景探索主题。

弄清作者写作的心境、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是我们探索散文主题的重要途径。例如茅盾的《风景谈》,一般认为它的主题是“极力赞美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军民伟大而崇高的革命精神”的,但全文从头至尾只是赞颂了属于“第二自然”的特殊的“风景”,根本没有提及“延安”、“革命根据地”、“共产党”等字眼。要明白这一点,就非得明了本文的写作背景不可。

2 从作品的“文眼”探索主题。

文眼,是散文主题的凝聚点,也是我们探索散文主题的有效切人点。如柳宗元《捕蛇者说》中的“苛政猛于虎”,杜牧《阿房宫赋》中的“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再如《报秋》一文中,作者宗璞把玉簪花放在时空的河流里体昧生活,探讨人生。往事如烟俱忘却,“领取而今现在”,“领取”就是该文的“文眼”,也是该文旨趣。以上都是“神光”闪烁之处,透过它即可以窥探文心的奥秘。

散文大全篇8

论文摘要:豫剧既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中原人民基于深厚的生活基础的文化创新产物。本论文借助创新扩散理论,对豫剧的传播扩散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揭示了其扩散的一般规律,并得出了对当代像剧文化市场机制发展的启示。

豫剧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它以区域特色的艺术形式传达着中华文化的血脉精神,是数百年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娱乐形式。豫剧既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中原人民基于深厚的生活基础的文化创新产物。正是作为创新事物,豫剧在传播中不断被采纳,并由采纳者进行二次创新,投人扩散性的传播与新的采纳,从而形成了我国最有影响的戏曲形式之一。由此,本论文借助创新扩散理论,对豫剧的传播扩散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揭示了其扩散的一般规律,在艺术与传播学结合的研究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本文通过豫剧传播扩散分析和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与启示:

豫剧的区域扩散验证了创新扩散s曲线的合理性

豫剧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经历了由“北曲—弦索—河南调—土梆戏—豫剧”的演变,经历了宋、元、明历代文化的长期积累,经历了其他剧种如昆曲、弋阳腔、罗戏、卷戏、秦腔等的启迪融合,并在明末清初开始形成。早期豫剧剧目题材和内容承载着中原区域文化、封建政治文化、民族圣贤文化、名流名门文化、英雄豪侠文化而被受众津津乐道。同时,早期豫剧音乐资源也是相当丰富的,唱腔音乐有历史久远、积淀丰厚的祥符调和豫西调,还有由祥符调擅变的豫东调、沙河调及高调等多种地域唱调;既有属于板腔体制的四大板类,数十个唱腔板式和数十种调门不同唱法,又有源于早期弦索、昆曲、弋阳等声腔体系的曲牌唱腔,再结合早期豫剧歌舞性、虚拟性和程式性的基本特点,从而形成了中原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群体传播最有成效的当时,由早期戏班演出的“门传身授”,由当时的“戏班班主”、“个体演艺人”等创新主体对于剧目的创作,并通过街头、堂戏、勾栏、戏台、茶社等场所的演出,豫剧构成了场所群体传播与游走扩散的主要形态,并迅速得以传播扩散。其区域的扩散,大致经历了由开封为中心的豫东地区,渐次西进,并在经济文化更为繁荣的河洛地区得到采纳与二次创新扩散,进而浸染于整个河南境,构成了豫剧采纳最为稳定的核心区。随着艺人游走、移民迁徙等因素的影响,豫剧扩散采纳区不断扩大,在河南周边,尤其是沿河西走廊至新疆,形成了豫剧扩散的次生区。此后,豫剧扩散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采纳格局。显然,豫剧早期的这一传播扩散现象,验证了创新扩散s曲线的合理性。即:创新的扩散总是一开始比较慢,然后当采用者达到一定数量(即“临界数量”)后,扩散过程突然加快(即起飞阶段take-o田,这个过程一直延续,直到系统中有可能采纳创新的人大部分都已采纳创新,达到饱和点,扩散速度又逐渐放慢,采纳创新者的数量随时间而呈现出s形的变化轨迹。

在豫剧的汇流成熟期与多元变革期,一方面由于创新主体在继承采纳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创新,另一方面由于大众媒体与融合媒体的传播效应的加人,又使得豫剧的传播扩散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及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产生了两轮快速传播扩散的上升曲线,其豫剧的采纳区域不仅遍及全国,而且走出了国门。这就启发我们,豫剧完全可以结合媒体的演进,通过自身的不断创新,而得到一波一波的s曲线形的传播扩散。

豫剧明星与政府共同成为豫剧创新扩散的人

前面我们已经阐明,在豫剧传播扩散中,豫剧艺术家,包括编剧、导演、作曲、演员等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豫剧这一创新事物的人。因为他们一方面作为创新事物的创新者,另一方面则担负着剧组、演艺剧目的创新扩散的重任。事实上,他们确实起豫剧传播扩散人的角色。如卓越的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既是豫剧改革的创新者,又是豫剧艺术的传播者,她对豫剧创新扩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早在1936年她在开封演出《西厢记》时,便轰动开封;而在1938年赴陕西、甘肃演出,又被人们称之为“豫剧皇后”。在上世纪50年代初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爱国热情中,常香玉率团携《花木兰》到全国多省进行巡回义演,引起巨大轰动,至今被奉为豫剧经典。从西安到开封、郑州、新乡、武汉、广西、广东、湖南、宝鸡等长达一年多的义演及交流活动,将豫剧传播扩散至全国多个地区。20世纪50年代,常香玉、陈素真、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等多名演员的艺术表演风格成熟,在汇演中常香玉和陈素真获得演员最高奖励的荣誉奖,成为豫剧剧种的领军人物。马金凤演唱艺术被誉为“洛阳牡丹”,崔兰田享有“豫剧兰花”之誉,阎立品是豫剧“闺门旦”行当中的杰出演员,唐喜成则是豫剧须生这一行当中的佼佼者。豫剧研究学者马紫晨先生在《豫剧五大名旦的唱腔艺术风格》一文中写道:“豫剧五大名旦—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各具唱派特点,影响颇大。显然,没有豫剧艺术中的这些艺术家,就没有豫剧当年的迅速传播扩散。

值得重视的是,在现代高度组织化的时代,政府领导由于具有权威性与巨大的传播资源,对于豫剧等各种创新事物的传播扩散具有强大的导向性与推动性。如在1949年至1961年,中央政府对中国的戏剧改革扩散主动地发挥作用,文化部召开了全国戏曲工作会议,政务院制定了《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01951年4月3日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为建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题词:“重视与改造,团结与教育,二者均不可缺一。”这些来自政府的推力,无疑促成了当时戏剧艺术的百花齐放,使得豫剧得到了权威的传播扩散,政府也成了豫剧的组织性的人。

现代媒体促使豫剧二次创新扩散形成周期性

创新扩散理论非常重视传播渠道对于创新扩散的作用,且尤其重视大众传媒与人际关系渠道,强调“广泛的传播渠道就是那些来自研究的社会系统之外的渠道;人际关系渠道可能是广泛的,也可能是地域性的,而大众传媒渠道则几乎全部是广泛的。如果说人际关系渠道并没有时代引起的显著差异,那么豫剧传播扩散中的媒体演变,尤其是现代媒体的运用,则彻底改变了豫剧传播扩散的形态与效果。而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每一次媒体的变革,均将引发一轮豫剧创新扩散的热潮与s形曲线的急逮上升。

如在豫剧的成熟汇流期,由于广播与电影媒体的加人,使得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豫剧艺术家的艺术表演,通过广播媒体与声声悦耳的豫剧广播以及电影的全国放映而传播,使受众采纳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豫剧艺术的魅力,从而获得了豫剧跨地域扩散,实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快速扩散。

而在豫剧多元变革期,由于电视、电子音像媒体、网络媒体的发展,加快了豫剧的融合传播,尤其是央视多年间歇性的持续传播,河南卫视《梨园春》的电视节目以及磁盘、光盘、u盘、mp3,mps等电子音像媒体、网络媒介、手机媒介的多媒体传播,又使得豫剧在世纪之交出现了新一轮的快速扩散。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与启示,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更新,每一次媒体的周期性变革与提升,均将促使不断进行二次创新的豫剧新作品得到新一轮的急速扩散,并将演绎出一种周期性的s形扩散曲线。

制度创新与组织创新保证了豫剧创新的可持续性

创新采纳者的受众动态需求永远是拉动豫剧传播变革的动力,但却需要科学合理的制度与组织保障来支持创新、扩散创新,以满足受众需求。制度创新,可以极大提升各要素的积极性以投人到创新及创新扩散之中,并有效整合资源,支持创新的可持续发展。而现代的创新,多是以组织为主体进行的,同时许多创新又都是由组织所采纳的,并引发了组织里的个人采纳。创新扩散理论的集大成者罗杰斯教授就指出:组织创新包括创新投人使用过程中的所有事件、行动方案和决策。并在创新过程中遇到组织问题时,对解决这些问题做出议程安排,通过创新需求,来阐明当创新被越来越广泛地投人组织内使用后所产生的意义,使组织成员逐渐融人到创新的采纳之中。

散文大全篇9

2010年8月20日,“第二届中国西部散文节暨大生态文学研讨会”在牙克石市隆重召开,举行了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呼伦贝尔分会成立揭牌仪式、牙克石市创作基地揭牌仪式,并颁发了首届中国西部大生态散文奖。

2011年6月16~19日,“第三届中国西部散文节”在甘肃岷县隆重举行,中国西部散文学会甘肃省分会揭牌仪式,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岷州创作基地揭牌仪式、奖金高达35万元的第二届中国西部散文奖启动仪式同时举行。

2012年8月8日,由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中国西部散文学会青海分会主办,青海湖管理局、中共互助土族自治县委、西宁市文联承办的第四届中国西部散文节在西宁开幕,来自青海省内外的30余名作家、评论家、学者聚集一堂,共同探讨中国西部散文创作取得的成绩、经验,并就西部散文创作状态、青海散文创作在西部散文创作中的地位、青海女性散文创作的现状、青海散文创作与青海民俗的关系等进行了研讨。同时举行了中国西部散文学会青海省分会揭牌仪式,在互助县土族风情园举行西部散文创作基地揭牌仪式,在西宁、互助县、青海湖景区等地进行创作采风。

2012年10月12~15日,由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中共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委主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文联承办的第五届中国西部散文节・贵州省散文高端论坛在沿河隆重举行。全国40多名散文作家、理论家就西部散文创作状态、贵州散文创作在西部散文创作中的地位、贵州少数民族散文创作的现状、贵州散文创作与贵州民俗的关系等进行了研讨。

2013年3月21~25日,第六届中国西部散文节暨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云南省分会成立挂牌仪式在云南双柏举行。来自北京、内蒙古、陕西和云南等省区市的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1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上还举行了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云南创作基地揭牌仪式,中国西部散文创作研讨会,作家们分别就当前散文创作的方向、流派、创作方法发言。

散文大全篇10

论文摘要:豫剧既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中原人民基于深厚的生活基础的文化创新产物。本论文借助创新扩散理论,对豫剧的传播扩散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揭示了其扩散的一般规律,并得出了对当代像剧文化市场机制发展的启示。

豫剧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它以区域特色的艺术形式传达着中华文化的血脉精神,是数百年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娱乐形式。豫剧既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中原人民基于深厚的生活基础的文化创新产物。正是作为创新事物,豫剧在传播中不断被采纳,并由采纳者进行二次创新,投人扩散性的传播与新的采纳,从而形成了我国最有影响的戏曲形式之一。由此,本论文借助创新扩散理论,对豫剧的传播扩散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揭示了其扩散的一般规律,在艺术与传播学结合的研究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本文通过豫剧传播扩散分析和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与启示:

    豫剧的区域扩散验证了创新扩散s曲线的合理性

    豫剧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经历了由“北曲—弦索—河南调—土梆戏—豫剧”的演变,经历了宋、元、明历代文化的长期积累,经历了其他剧种如昆曲、弋阳腔、罗戏、卷戏、秦腔等的启迪融合,并在明末清初开始形成。早期豫剧剧目题材和内容承载着中原区域文化、封建政治文化、民族圣贤文化、名流名门文化、英雄豪侠文化而被受众津津乐道。同时,早期豫剧音乐资源也是相当丰富的,唱腔音乐有历史久远、积淀丰厚的祥符调和豫西调,还有由祥符调擅变的豫东调、沙河调及高调等多种地域唱调;既有属于板腔体制的四大板类,数十个唱腔板式和数十种调门不同唱法,又有源于早期弦索、昆曲、弋阳等声腔体系的曲牌唱腔,再结合早期豫剧歌舞性、虚拟性和程式性的基本特点,从而形成了中原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群体传播最有成效的当时,由早期戏班演出的“门传身授”,由当时的“戏班班主”、“个体演艺人”等创新主体对于剧目的创作,并通过街头、堂戏、勾栏、戏台、茶社等场所的演出,豫剧构成了场所群体传播与游走扩散的主要形态,并迅速得以传播扩散。其区域的扩散,大致经历了由开封为中心的豫东地区,渐次西进,并在经济文化更为繁荣的河洛地区得到采纳与二次创新扩散,进而浸染于整个河南境,构成了豫剧采纳最为稳定的核心区。随着艺人游走、移民迁徙等因素的影响,豫剧扩散采纳区不断扩大,在河南周边,尤其是沿河西走廊至新疆,形成了豫剧扩散的次生区。此后,豫剧扩散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采纳格局。显然,豫剧早期的这一传播扩散现象,验证了创新扩散s曲线的合理性。即:创新的扩散总是一开始比较慢,然后当采用者达到一定数量(即“临界数量”)后,扩散过程突然加快(即起飞阶段take-o田,这个过程一直延续,直到系统中有可能采纳创新的人大部分都已采纳创新,达到饱和点,扩散速度又逐渐放慢,采纳创新者的数量随时间而呈现出s形的变化轨迹。

    在豫剧的汇流成熟期与多元变革期,一方面由于创新主体在继承采纳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创新,另一方面由于大众媒体与融合媒体的传播效应的加人,又使得豫剧的传播扩散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及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产生了两轮快速传播扩散的上升曲线,其豫剧的采纳区域不仅遍及全国,而且走出了国门。这就启发我们,豫剧完全可以结合媒体的演进,通过自身的不断创新,而得到一波一波的s曲线形的传播扩散。

    豫剧明星与政府共同成为豫剧创新扩散的人

    前面我们已经阐明,在豫剧传播扩散中,豫剧艺术家,包括编剧、导演、作曲、演员等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豫剧这一创新事物的人。因为他们一方面作为创新事物的创新者,另一方面则担负着剧组、演艺剧目的创新扩散的重任。事实上,他们确实起豫剧传播扩散人的角色。如卓越的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既是豫剧改革的创新者,又是豫剧艺术的传播者,她对豫剧创新扩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早在1936年她在开封演出《西厢记》时,便轰动开封;而在1938年赴陕西、甘肃演出,又被人们称之为“豫剧皇后”。在上世纪50年代初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爱国热情中,常香玉率团携《花木兰》到全国多省进行巡回义演,引起巨大轰动,至今被奉为豫剧经典。从西安到开封、郑州、新乡、武汉、广西、广东、湖南、宝鸡等长达一年多的义演及交流活动,将豫剧传播扩散至全国多个地区。20世纪50年代,常香玉、陈素真、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等多名演员的艺术表演风格成熟,在汇演中常香玉和陈素真获得演员最高奖励的荣誉奖,成为豫剧剧种的领军人物。马金凤演唱艺术被誉为“洛阳牡丹”,崔兰田享有“豫剧兰花”之誉,阎立品是豫剧“闺门旦”行当中的杰出演员,唐喜成则是豫剧须生这一行当中的佼佼者。豫剧研究学者马紫晨先生在《豫剧五大名旦的唱腔艺术风格》一文中写道:“豫剧五大名旦—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各具唱派特点,影响颇大。显然,没有豫剧艺术中的这些艺术家,就没有豫剧当年的迅速传播扩散。

    值得重视的是,在现代高度组织化的时代,政府领导由于具有权威性与巨大的传播资源,对于豫剧等各种创新事物的传播扩散具有强大的导向性与推动性。如在1949年至1961年,中央政府对中国的戏剧改革扩散主动地发挥作用,文化部召开了全国戏曲工作会议,政务院制定了《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0 1951年4月3日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毛泽东为建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周恩来题词:“重视与改造,团结与教育,二者均不可缺一。”这些来自政府的推力,无疑促成了当时戏剧艺术的百花齐放,使得豫剧得到了权威的传播扩散,政府也成了豫剧的组织性的人。

    现代媒体促使豫剧二次创新扩散形成周期性

    创新扩散理论非常重视传播渠道对于创新扩散的作用,且尤其重视大众传媒与人际关系渠道,强调“广泛的传播渠道就是那些来自研究的社会系统之外的渠道;人际关系渠道可能是广泛的,也可能是地域性的,而大众传媒渠道则几乎全部是广泛的。如果说人际关系渠道并没有时代引起的显著差异,那么豫剧传播扩散中的媒体演变,尤其是现代媒体的运用,则彻底改变了豫剧传播扩散的形态与效果。而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每一次媒体的变革,均将引发一轮豫剧创新扩散的热潮与s形曲线的急逮上升。

    如在豫剧的成熟汇流期,由于广播与电影媒体的加人,使得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豫剧艺术家的艺术表演,通过广播媒体与声声悦耳的豫剧广播以及电影的全国放映而传播,使受众采纳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豫剧艺术的魅力,从而获得了豫剧跨地域扩散,实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快速扩散。

    而在豫剧多元变革期,由于电视、电子音像媒体、网络媒体的发展,加快了豫剧的融合传播,尤其是央视多年间歇性的持续传播,河南卫视《梨园春》的电视节目以及磁盘、光盘、u盘、mp3 , mps等电子音像媒体、网络媒介、手机媒介的多媒体传播,又使得豫剧在世纪之交出现了新一轮的快速扩散。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与启示,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更新,每一次媒体的周期性变革与提升,均将促使不断进行二次创新的豫剧新作品得到新一轮的急速扩散,并将演绎出一种周期性的s形扩散曲线。

制度创新与组织创新保证了豫剧创新的可持续性

创新采纳者的受众动态需求永远是拉动豫剧传播变革的动力,但却需要科学合理的制度与组织保障来支持创新、扩散创新,以满足受众需求。制度创新,可以极大提升各要素的积极性以投人到创新及创新扩散之中,并有效整合资源,支持创新的可持续发展。而现代的创新,多是以组织为主体进行的,同时许多创新又都是由组织所采纳的,并引发了组织里的个人采纳。创新扩散理论的集大成者罗杰斯教授就指出:组织创新包括创新投人使用过程中的所有事件、行动方案和决策。并在创新过程中遇到组织问题时,对解决这些问题做出议程安排,通过创新需求,来阐明当创新被越来越广泛地投人组织内使用后所产生的意义,使组织成员逐渐融人到创新的采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