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关于秋天的诗歌十篇关于秋天的诗歌十篇

关于秋天的诗歌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7:31:02

关于秋天的诗歌篇1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关于秋天的诗歌篇2

[关键词]儿童诗教学;情境创设;诵读体悟;随文练笔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3-0037-01

马克思・范梅南说过:“儿童是成人之父,是上帝派往人间的天使。”语文教材中的儿童诗,语言优美、情趣盎然,便于学生的朗读背诵,正是馈赠给“天使”最好的礼物。苏教版四年级的《秋天》一诗是著名诗人王宜振的代表作。教学这首诗时,教师可以采用以思促读、以读促思、练讲结合的策略,引领学生弹奏诗歌意蕴的琴弦。

一、创设情境,感知儿童诗内在的意境美

儿童诗最大的特点在于运用最简洁、最形象的语言创造出优美的意境。阅读诗歌,就应该引领学生透过语言表层的藩篱,直抵诗歌深处的意蕴。

课堂伊始,教师先用如诗的教学语言,将学生的思维引入诗歌情境中;然后,借助“秋”字组成“秋光、秋风、秋实”等词语,揭示诗歌的题目;最后,引领学生将目光锁在课文的3~5自然段,要求学生将这一部分内容想象成一幅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紧扣课文的语言,感受诗歌描写的丰收景象和勃勃生机。在教学中,教师始终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并适时地进行点拨,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使学生能全身心地融入诗歌情境中,深切地感受诗人对秋天的浓烈而真挚的热爱之情。

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师始终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心理规律,尊重学生已经形成的原始经验,将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自己,从而促进了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提高儿童诗课堂教学的效益。

二、诵读体悟,领略儿童诗的言语形式美

阅读教学其实就是关于语言的教学。一方面要紧扣文本表达的特质,引领学生在品析语言、悦纳语言的基础上,感知文本语言所包含的丰富意蕴;另一方面要为学生创设真实可感的情境,引领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实践练笔。儿童诗的语言是最优美、最凝练的语言。教学时,教师不必过多地进行繁琐的分析,应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语言的形式之美。

如,教学“秋风”一段,教师可紧扣诗歌中相关的动词以及拟人的手法,组织学生自读、同桌读、齐读等,让学生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以及诗人写作方法的精妙。如“奔跑”“打滚”“涂掉”这些原本描写孩子活泼调皮的动词,却成为描写秋风的词语。在深入感知其内在意蕴之后,教师引领学生探寻诗人如此创作的真实用意和表达效果。品味这些语句,秋风似乎也拥有了不尽的生命活力,激发了学生对秋风的喜爱之情。

随着语用教学理念的提出,阅读教学已经从传统的关注文本内容中走出来,逐步向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和写作方法过渡。因此,在这一案例中,教师没有引i学生对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而是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动词的运用上来,品析语言内在的节奏与韵律,探寻作者如此表达的深层用意和形成的表达效果,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随文练笔,感知儿童诗的表达技法美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提升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将学生的语用能力作为阅读教学实践的核心,是当下课堂教学的必然追求。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从文本中开掘适合学生模仿与写作的资源,引领学生深入辨析感悟,促进教学整体效益的不断提升。

这首诗的内容并不难懂,写作方法也十分明显,这就为引领学生进行随文练笔提供了契机。因此,教师引领学生进行练笔,从而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不断提升。如,教学“秋风”这段,在品味积累了文本的语言之后,教师出示句式:“秋风到了,正在那里。”引领学生积极运用诗歌的语言,将自己对秋风的理解进行表达。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让学生把诗句改写成一段优美的散文。

这样的练习有效地唤醒了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在学习体悟之后进行练笔,起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正是在这样一次次的练笔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深入感知、悦纳品析、实践运用的过程,提高了自身的表达能力。

关于秋天的诗歌篇3

阅读和鉴赏诗歌,首先要了解诗歌的特点。精练的语言、鲜明的形象、强烈的感情、和谐的韵律节奏是诗歌的四大特点。这些特点在一首诗中是相互关联、有机统一的。掌握了诗歌的特点,根据《考试纲要》的要求,我们从以下三方面作深入了解。

一、诗歌的语言

诗歌的主题靠语言来表达,其语言特点是形象、凝练、富于表现力的。凝练,即用最精练的语句来表达博深的内容。有时是一字传神,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都是着一字而境界全出的炼字典范。

因此,我们阅读和鉴赏诗歌,要着力剖析诗中的关键词语,并不一定是难解的或用法特殊的词语,而是指在表达思想内容,展示诗歌形象上起着关键作用的词语。古人把这些关键词语称为“诗眼”。有的以数句为眼,有的以一句为眼,有的以一字为眼。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的“天气晚来秋”中的“晚来秋”是指秋天的傍晚,这从下文“随意春芳歇”一句就可理解,这里说明春天的芳华已经过去了,因此,把“晚来秋”理解为“秋天来得特别晚”是不正确的。

二、诗歌的表现手法

诗歌是通过抒情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而抒情就要借助于想象以及各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运用。诗歌的表现手法各种各样,最基本的是赋、比、兴。赋即直陈其事,比就是比喻,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常采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反复等。表现方法有渲染、烘托、映衬、反衬、化用、象征、铺排、虚实相生等。古诗很讲究用典,它既可以使诗词语言精练,又可使内容更丰富,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赅、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读唐代诗人韩《寒食》一诗,要弄清东汉“五侯”的典故,才能领会诗人的情与意。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诗写得很美,一般的读者很难领会它是一首讽喻诗。“寒食节”在唐代是人人皆知的,“五侯”是东汉专权的宦官。原来,寒食节这一天是禁火的,只有五侯可得玉皇赐烛照明的特许。唐肃宗、代宗以来,宦官专权,不亚于汉代五侯。这首诗表面上是写寒食节的景色,实际上是以汉讽唐,典故用得十分巧妙。

三、诗歌的思想感情

“诗言志”。诗人对生活有深刻的认识与感受,产生了激情,才会进行创作。我们阅读和鉴赏诗歌要了解作者,了解创作的时代背景,才能进入诗歌的意境,领会它的思想感情及其社会意义。例如白居易写《琵琶行》,此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十年六月,即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的第二年。白居易被贬之前在朝中任东宫赞善大夫,而江州司马却是一个徒有虚名而无实的佐官。诗人通过对一个沦落江湖的琵琶女不幸身世的描述,抒发了遭受打击后的苦闷心情。

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还应对作品进行联想和想象,“走入画面”去理解和感受“此时此景”中的“此人”的“此情”。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读第一句,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晚秋黄昏的景色:落尽黄叶的枯藤无力地缠绕在斑驳的老树身上,暮归的乌鸦发出嘶哑的叫声。读第二句,把人从颓废、萧瑟的画面中引领到恬然安乐的家居图画。在游子看来,正是向往、渴求的天伦之乐,恬然温馨之气在心中袅袅升起,不由勾起了思乡之感。读其余几句,你仿佛看到游子在夕阳下,冒着飒飒秋风,让瘦骨嶙峋的老马驮着,踟躇在风沙弥漫、坎坷不平的古道上。游子已无所归去,怎不愁得断肠!

总之,欣赏诗歌要有一定的文学、文化的积累,要反复品读,用心体会,就能感受到美之所在。

关于秋天的诗歌篇4

流程之一:变构重组,感知意象

诗是一门“吟咏性情”的个人化的艺术,闻一多曾形象地说:“诗是被热烈的情感蒸发了的水汽之凝结。”诗歌的语言、句式常常是陌生化的非常态的,而陌生化的非常态的语言、句式恰恰是诗人一种个性化的表达,诗歌之情恰恰存乎其中。在何其芳的诗中,非常态的句式也就是句子的变构现象是很多的,例如《季候病》中“我郁郁的梦魂日夜萦系?谁的流盼的黑睛像牧女的铃声呼唤着驯服的羊群,我可怜的心?”的诗句,《感叹》中“不管外面的呼唤草一样青青蔓延,手指一样敲到我紧闭的门前。”他们常态的表述应该是:“我日夜萦系的郁郁的梦魂?谁的像牧女的铃声呼唤着驯服的羊群的流盼的黑睛,我可怜的心?”、“不管外面像草一样青青蔓延的呼唤,手指一样敲到我紧闭的门前。”如何让学生从这种反常态的表达中领悟到诗意,走进诗人的诗意情怀?

笔者认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一种比较巧妙的解读诗歌的策略,也就是对原诗的句子进行变构重组。笔者在执教何其芳的《秋天》时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对原诗进行变构重组:

自由朗读诗歌,说说诗中的农民、渔夫、牧羊女眼中秋天的景色有何不同?请仿照例句说说他们对秋天景色的印象。提示:把景物放在句末。例如:

农民说:秋天是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渔夫说:秋天是向江面撒下圆圆的网的冷雾

牧羊女说:秋天是在蟋蟀声中更寥阔的草野

然后笔者出示学生变构重组的诗作,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秋天

农民说:

秋天是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秋天是飘出幽谷的伐木声。

秋天是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秋天是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是栖息的农家。

渔夫说:

秋天是向江面撒下圆圆的网的冷雾,

秋天是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柏叶的影子。

秋天是芦蓬上满载着的白霜,

秋天是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是游戏的渔船。

牧羊女说:

秋天是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的草野。

秋天是更清洌了的溪水。

秋天是何处去了的牛背上的笛声,

秋天是何处去了的满留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是牧羊女梦寐的眼神。

该问题设计既让学生感知了诗中的意象之美,又让他们体验到诗歌再创作的快乐。这种再创作的过程就是变构重组的过程。这过程中,有些看似无关紧要的词会被学生删去,看似可前可后的词语的顺序会被重新调整,学生尚不知在重构中诗的经脉俱损,诗的情趣已索然无味了。

流程之二:变构重组后句子对照,感悟意境

王荣生教授非常强调让诗歌阅读回归到“诗性阅读”,他认为“诗性阅读就是尊重诗歌特质的阅读,尊重诗歌的情感情绪、想象性、象征性、超现实性。”他道破了解读诗歌的玄机,我们可以把诗歌的构成要素当成是解读诗歌的解剖刀。而诗歌语言、句式的陌生化非常态化的变构恰恰是诗歌的一个特质。抓住这一特质,笔者让学生把诗变构重组前后句子进行对照,感悟诗歌的意境。

先感受那些被他们删去了的看似可有可无的字词:例如震落、丁丁、用背篓来装、因枯涸见石。显然诗句“震落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中的“震落”、“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中的“丁丁”是不可以删去的,联系上下文得知这里的震动来自空谷间伐木声强有力的回响,“震落”二字在这里有以动写静之妙,写出秋晨在滴落的露珠中醒来时静谧的氛围。“丁丁”二字与“震落”有异曲同工之妙,以有声来衬无声,写出秋天“空山不见人,但闻伐木声”的宁静。再看“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句中“用背篓来装”这组词语,他极富表现力和画面感。看到“用背篓来装”脑海里会浮现喜庆的丰收场景,富有动感。他写出了收获之盛,收获之喜悦,收获之满足,也写出了收获之忙碌。还有“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的溪水”中“因枯涸见石”字面上是说水少,其实以水之少来衬托周边的宁静,连溪水也停止了吟唱。总之这些词语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何其芳笔下的秋天充溢着喜悦、静谧、幽远之美。

接着来感受那些变构重组后的句子:把原句“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与改句“向江面撒下圆圆的网的冷雾”进行比较。孤立静态地看这两个句子,这两句子是不分伯仲的,江面都给人一种烟笼雾罩的迷蒙之感,但是文字是活在情境里的,脱离情境的文字是不具言说的能力。结合诗的语境,我们发现两句话中的叙事者是不同的,前者是农民,与下面文脉是相通的;而后者是冷雾。而且前者农民视线中的景富有动态的变化之美,轻摇小桨的渔夫迎着一江的寂静和冷雾,把网抛撒了出去,那网如花般绽放在水气氤氲、朦胧的江面上,接着慢慢地消失在轻波微澜的江面上。他收起的网里没有鱼儿,有的是游戏的心情。这样的劳作是闲适的,充满诗意的。而后者就没有这种传情达意的效果。另一句是“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改成了“何处去了牛背上的笛声”,显然前一句“何处去了”放句末,语气弱化了,是一种充满思念深情的、源自心灵深处的寻问,而后者“何处去了”放句首,语气语调强化的变成了一种充满敌意的盘问,显然和诗中这位有着梦寐般眼神的牧羊女是不符合的,秋在牧羊女的眼里是恬静、甜蜜的。

流程三:变构重组后结构对照,体会诗性

诗乐是同质的。诗歌重章叠句的结构有一唱三叹绕梁之美,音乐也有一种回环往复、余音绕梁之美。诗的节奏是音乐的,也是语言的,她有传情达意的效果。这首诗歌变构重组后结构基本没有大的变化,唯一不同的是重组了以后每节诗下面都少了一句类似的话: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这种叠式的复沓歌咏结构很显然是不能消失也不能调换的。这三句话类似音乐中一唱三叹,而且前两次的咏叹是为迎接抒情主人公牧羊女的到来,让她在一片恬静、闲适和欣悦中悄然而至,静静地追忆那一段笛声相伴的日子。这首诗其实言说的就是诗人20岁那年某一天的心境,是他经历了爱情风暴之后,一切痛苦和烦恼都化为了最甜美的回忆的时候从心灵里静静地流出来的。他在《梦中的路》中说这是“最后给我留下一片凄清又艳丽的秋光”。朱光潜曾说:“诗的境界是理想境界,是从时间与空间中执着一微点而加以永恒化与普遍化。”何其芳让瞬间的情感成为了一首永不凋零的最美的诗。这种连续反复的句法结构在为我们演奏着一曲脉脉深情的歌。这种诗歌结构其实由来已久,早在《诗经》里就已经成形。例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他有很强的秩序感和韵律感,而且能强化抒情效果。

关于秋天的诗歌篇5

论文摘要:赵执信对王士稹的批评,历来看法不一。王士稹诗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时代要求和统治需要,但自身也存在不足。赵执信对王士稹批评的本质在于对诗歌本质的认识上,赵执信针对王士稹诗歌及其诗论缺真的现象,非常重视对诗歌本质——“真”的认识,指出了诗之“道”的内在因子;针对当时王士稹诗论造成的负面影响,即诗坛形式主义、宗派主义风气的产生,又重视诗歌的表现形式,主张诗歌风格的多样化。从而表达了自己对诗歌的认识。

赵执信(1662—1744),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山东益都(今淄博)人。在诗史上以对王士稹的批评而著名,对此,历来看法不一:有为赵执信申辩的:“相传(赵执信)所著《谈龙录》痛诋阮亭,余索观之,亦无甚抵牾。”il有批评赵执信的:“(赵执信)生平与阮亭不睦,至作《谈龙录》以诮之。然集矢阮亭,而于海虞二冯服膺推崇,竟欲铸金以事,癖同嗜痂,令人莫解。岂以二冯持论偏刻,巧于苛议前哲,轻于诋訾时流,天性相近,故易于契合耶!”“(赵执信)以此才訾警当代人物,直谓‘蜉蝣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也。”『3有调停二者的:“王以神韵缥缈为宗,赵以思路剿刻为主。王之规模阔于赵,而流弊伤于肤廓;赵之才力锐于王,而末流病于纤小。使两家互救其短,乃可以各见所长,正不必论甘而忌辛,好丹而非素也。”f4】】。对于赵执信对王士稹的批评,应该从二者产生的诗史契机,及二者诗论的本质出发,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而不应从个人喜好出发,以偏赅全,甚至进行人身攻击。

“神韵”说的出现有其诗史契机,《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二中有一段话很值得重视:平心而论,当我朝开国之初,人皆厌明代王李之肤廓,钟谭之纤仄,于是谈诗者竞尚宋元。即而宋诗质直,流为有韵之语录;元诗缛艳,流为对句之小词。于是,士稹等以清新俊逸之才,范水模山,披风抹月,倡天下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说,天下遂翕然应之。[41

该段关于清初诗风的评论未必尽符诗史。如遗民诗人就有感于亡国之痛,以诗歌来抒发一己之悲,情感真挚,非为“有韵之语录”,“对句之小词”也。当然,论者也看到了清初诗坛矫枉过正之弊。但是,该段论述提供了一条线索:即王士稹“神韵”说的提出有其自觉的艺术追求。王士稹是非常清楚诗歌因变中的得与失的,因此提出了新的诗歌审美标准,以期为纷乱的诗坛树立一个新的模范。其“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神韵”说确有别于七子的“肤廓”、竟陵的“纤仄”,给诗坛带来一股清新之风,克服了审美疲劳,深得大众拥护,王士稹遂成诗坛盟主:“诗格风流,吐辞修洁,倡为神韵之说,声气复足以张之,遂至名盛一时。洎乎晚岁,篇章愈富,名位愈高,海内能诗者,几无不出其门下。主持风雅,近五十年。”fsj王士稹“神韵”说的提出既是诗歌艺术上的一次自觉拨正,更是特定时代背景下与政治的契合,至康熙中后期,易代之际的残酷斗争渐趋消竭,清统治者正在加强“文治”,文化上的怀柔政策是消解汉族知识分子“夷夏之防”的一把利剑,因此,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王士稹之“神韵”说的出现确有其必要性。对此,陈维崧《迦陵文集》卷一《王阮亭诗集序》中的话颇中肯綮:

五六十年以来,先民之比兴尽矣!幻渺者调既杂于商角,而亢戾者声直中夫捭铎,淫哇噍杀,弹之而不成声……新城王阮亭先生,性情柔淡,披服典茂。其为诗歌也,温而能丽,娴雅而多则。览其义者,冲融懿美,如在成周极盛之时焉……阮亭先生既振兴诗教于上,而变风变雅之音渐以不作。读是集也,为我告采风者日:劳苦诸父老,天下且太平。诗其先告我矣。[61

清初的五六十年内,天下渐趋太平,遗民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因此,“先民之比兴尽矣”也是必然的。阮亭“性情柔淡”的个性,“温而能丽”的诗歌确实能符合清统治者的要求,而且其终的效果也使“变风变雅之音不作”。因此,可以说,王士稹及其“神韵”说是诗人自觉的审美追求与特定的政治要求相契合产生的,有其特定的诗史契机!

虽然“神韵”说轰动一时,但是每个人具体的身世、个性又在努力抵抗着“神韵”说的一统天下,因此出现与“神韵”说不和谐的现象是诗史的必然,也是诗歌取得长足进步的动力!正如“神韵”说取代前人而崛起一样,“神韵”说自身的不足决定了必有其他之说进行矫正!诗歌就在这种因变中获得长足的进步,这是诗歌发展的内在规律。因此,可以这样说,赵执信及其诗论的出现也有其诗史契机的,是对渔洋诗论的一种全面反思,而且由于赵执信的淹蹇官场,因而其诗论相较渔洋诗论减少了政治的影响。赵执信对王士稹诗论最大的补弊是在对诗歌的本质的认识上。

论者多认为王士稹诗多重形式,缺乏性情。对这个问题,需谨慎对待。沈德潜有言,日:“或谓渔洋獭祭之工太多,性灵反为书卷所掩,故尔雅有余,而莽苍之气,道折之力,往往不及古人。老杜之悲壮沉郁,每在乱头粗服中也。应之日:‘是则然矣。’然独不日:‘欢娱难工,愁苦易好。安能使处太平之盛者,强作无病乎?”,’】6沈德潜于他人对王士稹的看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认为渔洋的诗作不是无病,相反是太平盛世之音,沈的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不置可否,渔洋的诗作是符合盛世要求的,而且其也有性情之作。然渔洋为了标榜“神韵”说,尤用力于谴词造句,以求营构神思缥缈、无迹可求的境界,但同时这种在很大程度上刻意所造的诗境难免掩盖了诗人的性情,给读者的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失“真”,秋谷抓住这一点进行了批评:

司寇昔以少詹事兼翰林侍讲学士,奉使祭告南海,著《南海集》,其首章《留别相送诸子》云:“芦沟桥上望,落日风尘昏。万里自兹始,孤怀谁与论?”叉云:“此去珠江水,相思寄断猿。”不识谪宦迁客,更作何语!其次章《与友夜话》云:“寒宵共杯酒。一笑失穷途。”穷途定何许?非所谓诗中无人者耶![sl

此时的王士稹正是仕途酣畅之际却强作“谪宦迁客”之语,诗歌意境虽然很有神韵的味道,却失去了真性情,是为矫情之作,秋谷的“非所谓诗中无人者耶!”可谓一针见血!

围绕王士稹诗歌及其诗论失真的现象,秋谷对诗歌的本质——“真”极为重视。首先,秋谷非常注重诗之“道”。他在《田文端公遗诗序》中日:“盖有德者之言,诚立而后辞修,固非剽窃声貌者比……余谓诗之道至宋而衰,至明而日以澌灭。凡由词臣而入殿阁者,人有一集,篇章杂糅,以百千计,其传者百不一二。”(《饴山文集》卷二)[91粥诗必须“诚立而后辞修”,无真性情而“剽窃声貌者”皆为伪作,诗之“道”即为诗人的真性情。进而秋谷以真性情出发对“温柔敦厚”的诗教进行了重大的发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礼义”观的发挥;二是对“诗言志”的发挥。秋谷有言:“诗固自有其礼义也。今夫喜者不可为泣涕,悲者不可为欢笑,此礼义也。富贵者不可语寒陋,贫贱者不可语侈大,推而论之,无非礼义也。其细焉者,文字必相从顺,意兴必相附属,亦礼义也。是乌能以不止耶!”[sl’且看:喜不为悲,悲不为笑,富不语陋,贫不侈大,此之皆为“礼义”,亦即人之真性情。又日:“诗以言志,志不可伪托。吾缘其词以觇其志,虽《传》所称赋列国之诗,尤可测识也,矧其所自为者耶!今则不然:诗特传舍,而字句过客也,虽使前贤复起,乌测其志之所在?”[sl“诗以言志”,此中之志当指“自为者”之真性情。由此,秋谷从诗之“道”出发,借“诗教”来批评今日“风流相尚”不道真性情的风气,可谓掷地有声:

“诗之为道也,非徒以风流相尚而已,记日:‘温柔敦厚,诗教也。’冯先生恒以规人。小序日:‘发乎情,止乎礼义。’余谓斯言也,真今日之针砭矣夫。”[8]

其次,从诗之“道”——真性情出发,秋谷正面提出了诗之“道”的内在因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诗中须有人在,这是对孟子“知人论世”说的发展。秋谷日:“夫必使后世因其诗以知其人,而兼可以论其世,是又与于礼义之大者也。若言与心违,而又与其时与地不相蒙也,将安所得知之而论之?”{8l诗中惟有表现诗人的真性情和时代特点才不是“言与心违”,其“人”当指诗人的真性情,其锋芒直指失“真”无“人”的文饰之作,有其针对性和现实性。第二,诗外尚有事在也。王士稹力主“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神韵”说,在其营构的缥缈诗境中诗人的真性情淹没无遗,秋谷特拈出“诗外尚有事在也”以对抗。秋谷在《谈龙录》第十五则中说:“诗人贵知学,尤贵知道。东坡论少陵诗外尚有事在也。刘宾客诗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道之言也。白傅极推之。余尝举似阮翁,答日:‘我所不解’。阮翁酷不喜少陵,特不敢显攻之,每举杨大年‘村夫子’之目以语客……”{8lm此“诗外尚有事在”应指诗应有思想内容及表现诗人的真性情。王士稹不喜少陵诗,不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只能说明王士稹的诗歌与现实生活、个人性情的距离有多么的大!第三,文以意为主,以言语为役。这是借《金史·文艺传》中周昂的话来引述自己的观点。赵执信说:“余读《金史·文艺传》,真定周昂德卿之言日:‘文章工于外而拙于内者,可以惊四筵而不可以适独坐,可以取口称而不可以得首肯。’又云:‘文以意为主,以言语为役。主强而役弱,则无令不从。今人往往骄其所役,至跋扈难制,甚者反役其主,虽极词语之工,岂文之正哉!”【。l秋谷认为诗歌首先要表现诗人的真性情,语言只能为表达情感服务,如果“反役其主”,那么只能是伪饰之作。为此,他在《七夕雨饮松皋舍人分韵得九佳》中批评了形式主义风气:“词场近来盛稂莠,虽有条蔓亡根蓑。楚相衣冠惑左右,狡黠终是输优俳。”

秋谷在提倡诗歌的本质——诗之“真”的前提下,也非常注重诗歌的表现形式。他人所谓的“诗品奔放有余,不取蕴酿”门】2的评价失之偏颇。秋谷有日:“吾第问吾之神与其形,若衣冠,听人之指似可矣。如米元章著唐人衣冠,故元章也。苟神与形优矣,无所著而非优也。””可见,秋谷非常注重神与形的统一,非常注重诗歌的表现形式。他在《谈龙录》第七则中引申吴修龄的话日:“修龄又云:‘意喻之米,文则炊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饭不变米形,酒则变尽。啖饭则饱,饮酒则醉。醉则忧者以乐,喜者以悲,有不知其所以然者。如《凯风》、《小弁》之意,断不可以文章之道平直出之也。’至哉言乎!”{8l诗人非常认同诗“断不可以文章之道平直出之”,认为诗需讲究含蓄形象,曲折生动,这表明秋谷对诗歌的艺术表现规律是深有体会的。

同时,秋谷又主张诗歌风格的多样化。他的诗并非一昧为“思路刘刻”{41之作,也有含蓄蕴藉之作。他自己也认为:“始学为诗,期于达意。久而简淡高远,兴寄微妙,乃可贵尚。所谓言见于此起意在彼,长言之不足而咏歌之者也。若相竞以多,意以尽而尤刺刺不休,不忆祖咏之赋《终南积雪》乎!”[8il秋谷也主张“简淡高远”、“兴寄微妙”之境,不也是有几分神韵的特色吗?他不满于王士稹将“神韵”说推向极至的做法:“司空表圣云:‘味在酸咸之外。’概而论之,岂有无味之诗乎哉?观其所第二十四诗品,设格甚宽,后人得以各从其所近,非第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为极则也。”{8l¨以渔洋所推重的沧浪之语来纠渔洋之失,堪称一绝。风格的单一只能造成诗坛的形式主义之风、宗派主义之风的盛行,因此,秋谷极力批评渔洋的做法:“渔洋诗翁老于事,一一狎视海鸟翔。赏拔题品什六七,时放瓦釜参宫商……”(《题大木所寄<晴川集)后》)

关于秋天的诗歌篇6

慷慨的大自然赐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财富,也展现了它风情万种的妖娆美丽。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综合性学习的“感受自然”,亦应素质教育的时运而萌生。

“感受自然”,旨在让学生融入自然,放飞心灵,学会观察,抓住自然景物的物征,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运用联想、想象加深对自然的理解,达到积淀文化底蕴的目的。草木有情,自然有灵。大自然是诗歌情感的渊源。“感受自然”的活动,就是将古诗歌与大自然相融合不可多得的契机。为此,我设计并践行了以下方案。

第一步:精打细算觅自然

月是故乡明。然而学生们对家乡草长莺飞、万木葱茏、丹桂飘香、恬美静穆的农家风光已熟视无睹。以“秋游”激趣,用“咏诗”造势,把学生不同时段撷取的古诗歌一线相串,融入平常生活,汇入时限教学,或能激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层层涟漪,荡出共鸣。

首先,归类古诗。按古诗歌中歌咏自然的内容,老师将全班分为多个小组,分别收集花草树木、雨雪风霜、山川流水、池塘炊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田园风光、边关美景等相关的古诗。要求学生对所收集古诗歌的内容有所了解,对经典名句能熟稔于心,流畅于口。

其次,罗列景物。经学生们讨论认可,由熟知的田间小路通达大堤柳林是一条较合理的线路。在这条线路上选择松、菊、竹、桔、荷塘、稻田、柳树等几十种景物,学生画好“旅游”图,根据个人的喜好,能就景物储备对应的名篇佳句,做到“指物作诗立就”。

再次,转换角色。让学生将自己当作诗人、作家、艺术家在从事一种体验生活的高雅创作活动,提升人格魅力。

最后,梳理方法。引导学生理清古诗歌中常见观察事物的方法,让他们既会细致入微,又会走马观花,把握观赏的详略取舍;既能触景生情,又能联想迁移,做到诗意的拓展升华。

同时,还安排音乐兴趣小组摹古人,唱古曲;把写作兴趣小组调教为这次活动的“导游”,串联场景。

第二步:身临其境咏自然

学生们走出教室,满脸灿烂,或按图索骥找景物,或自由发挥觅新景。

小河边,群鸟从野菊怒放的河畔掠过,便有了“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池上碧苔三四点,到底黄鹂一两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几处草莺争暧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佳词丽句层层叠叠,沸沸扬扬。学生们胸有成竹,诗兴四溢。各个小组相互抢诵,随机应变,彼此提示,唯恐落后。

轻风习习,池水粼粼,恰似“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才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又有“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秋意起,云清淡,“却道天凉好个秋”。望长天,听雁鸣,“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学生们为景配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时,天上人间,处处清幽,满眼野趣。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破空而来的歌声凄楚激越,古韵悠悠。音乐兴趣小组的合唱,仿佛追寻着诗人的心灵历程,穿越到了尘封千年的古代,让人更觉秋深似海。

放眼远眺,层层稻穗,金黄迷离,农人劳作其间。面对田畴稼穑,激起了学生们“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的惊喜,企盼“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学生们还企望“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丰年留客足鸡豚”“劝君更尽一杯酒”“待到重阳日,还来就”;你想感悟“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辛劳?不妨“锄禾日当午”哟。

来到荷塘,鱼翔浅底。翡翠的荷叶,高洁的荷花,清新的荷香,藏影匿形了。老师要求学生按季节还原画面,情境再造,把不同的时节与荷叶不同的生长形态,用古诗对应成一则短文。学生们七嘴八舌地炸开了锅。经老师的点拨、梳理,一幅诗画的卷轴铺陈在学生们的面前:在“竹外桃花三二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季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了;又在“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时,“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待到“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的日子,则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无限风光;而“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时,“荷尽已无擎雨盖”,只留得残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嗬!古诗可以这样连缀,诗词可以这样吟诵,画面可以这样剪辑,意境可以这样创设。学生们大开眼界,心胸为之豁然开朗。学生们品味着自己异想天开的杰作,喜不自胜。

关于秋天的诗歌篇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第一条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三条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初中语文课本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课文篇目编选中加大了诗歌的比重。如何指导学生欣赏并创作诗歌,还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把握

诗歌的意境和语言是这种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独特之处,要让学生了解诗歌,喜欢诗歌,进而以诗歌为媒介热爱自然,热爱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就需要找准重难点。重难点设计为: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揣摩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

三、教学设计

针对初一学生对诗歌的新鲜感,利用本诗容量不大的特点,设想在课堂上适当加大学生创新尝试的时间比例,从而达到由课内到课外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1.导入。用李清照的吟秋词导入以形成感情上的反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梧桐更兼细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等。

2.朗读感悟。朗读感悟主要是采用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读中感,读中悟。再设计问题以读带讲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让学生对诗歌有整体的感知。

问题设计:(1)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2)诗中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给它们命上漂亮的名字。(3)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3.研读赏析。这是让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语文素养的

重要环节。

(1)让学生描绘几幅画面的内容。以学生口头描绘为主,充分鼓励学生,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赏析优美的语言。先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再自由发言,最后教师点拨。

第一幅图景是“农家丰收图”。前两句“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从触觉、视觉、听觉入手,用生动传神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清净润泽的有声画。而后两句“饱食过稻香的镰刀”,“肥硕的瓜果”又可见丰收之景,尤以“饱食”“肥硕”最为传神和有韵味。最后一句“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总收且画龙点睛,画外之人欣喜、愉悦之情油然可见。

第二幅图景是“霜晨归渔图”。着力渲染一种诗意,一种氛围。这氛围既清新又朦胧,既柔美又快乐。看:“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的“冷雾”,“芦篷上满载着白霜”的“白霜”,对季节的暗示,对朦胧意境的烘托有多妙;看动词“撒”“收”“载”,还有“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的“摇”对心情的描述有多么贴切。最后一句“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的“游戏”一词写秋天的快乐、写人的快乐,虚实相生、相映成趣,有多美。

第三幅是“少女思恋图”。借对秋天特有景致的描述使画面更有诗情画意。“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廖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两句写景,景中有情,尤以结句“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的“梦寐”二字更见情致,少女思春脉脉含情,秋天原野上婀娜多姿的身影,纯洁无瑕的自然之美,与景契合,让人生出无限遐想。

4.创新尝试。创新尝试总的原则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课堂是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小小空间不可能锁住所有的精神世界”(南师大杨启亮教授语)。在教学中,老师需要提供一个契机,让学生在诗歌感染的精神世界里放飞。于是,本节课在学生充分感悟、探究《秋天》的意蕴,并且作了课堂延伸和比较学习之后,开始让学生进行描绘“秋天”的诗歌创新写作尝试。

(1)从细节做起,从诗句做起,用意象描绘“秋天”。提问以后,学生说出来的“秋”之特有意象:风、雨、枯叶、衰草、瓜果、高粱等,再用通感或比喻、拟人等方法来表现这些“秋”之景物的特征。比如:

秋,是钻进林间枝杈顽皮的风

是一只只飞舞嬉戏的黄蝴蝶

是悄然落下化作沃土的枯叶

这些诗句虽显粗陋,却也能表现出“秋”之特征,抒发了学生稚嫩的情感,也自有其可取之处。况且,这还只是学生尝试诗歌创作的初始阶段呢。

(2)教师垂范。教师的亲身实践往往对学生起着表率作用,也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和热情。因此,在学生练习之后,老师写了一首模仿何先生《秋天》的诗作——《校园的秋天》,当堂诵读。

校园的秋天

惊散了漫天轻柔的晨雾

读书声悠扬地飘出窗外

婆娑的树影覆盖着大地

落叶的味道使幼稚走向成熟

秋天幻想在中学生的遐思里

教鞭举起求知的路标

课堂上林立桅杆样的手

诗歌和神话从这里流过

高举的手臂将长成未来的风景林

秋天跳跃在老师的眼瞳里

夕阳向校园撒下金色的网

欢笑声荡漾在宽阔的操场

满身的汗水哪去了

那飞溅着智慧和理想的汗水

秋天躲藏在孩子们的笑靥里

(3)学生试笔。富有创意的贴近生活的习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此这般,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对诗有了粗浅的认识,不免产生了创作冲动。随后,他们放飞自己的思想,跳出“秋”之课堂,创作了关于“蜡烛”“粉笔”“风筝”“鹅卵石”等哲理小诗当堂诵读,其中不乏稚嫩智慧的闪光。

四、对本节课的感悟

关于秋天的诗歌篇8

是谁挥毫蘸着太阳,把田野铺染成一片金黄?是谁在这片如海的土地上荡舟,漾起千重稻浪?和煦的秋风在翻阅田野丰满的诗篇,读乡人春天播撒的故事,读夏季绿色如黛的原野,读虫鸣蛙鼓的秋夜,读月色溶溶的情语……

挞斗像一艘艘航船,在金色的稻浪上行驶;开镰收割金秋的歌声如此深情愉悦,粗犷的音韵在稻浪上流泻;一粒粒饱满的稻谷如庄稼人写就的一个个词语,山岭原野上挥镰的乡人都是豪情满怀的诗人。有多少山头岭上河畔田畴,就有多少首醉人的诗歌……那些牵着水牛扛着挞斗的诗人们,穿行在金色的诗行中,欢快的心情,在铺就的诗笺上流走。

田埂山路上行走着挑谷人,他们挑着万缕霞光,挑着一抹夕阳,挑着布满皱纹的笑盈;他们细细咀嚼春天构思秋天成熟的关于大山、关于田野的厚重隽永的千古绝句,给四季轮回春华秋实标注注释。

金色的秋天啊,你让庄稼成熟、爱情成熟、诗歌成熟;让田畴披金,沃野流彩,歌声飞扬;怎不使人对你爱意浓浓,激情满怀,放声歌唱。

金色的秋天啊,你怎不让诗人们激情洋溢,诗兴盎然;怎不使诗人们椽笔流畅,心潮澎湃,诗如稻浪,放歌秋天。

月亮坡

酷似一弯月亮,永远不会沉落;

绿树、竹林、山花簇拥着它,众星捧月;

村落、木楼、炊烟环绕着它,故事迭出。

曾经多少次,坡下是歌舞的海洋。芦笙悠悠,吹奏不尽苗寨山乡浓浓的风情;歌舞翩跹,诉说不完缠缠绵绵的相思相恋的爱情……

月亮坡,像苗家汉子铮铮的铁臂胸膛,可以擎起风雨雷电,可以容纳风暴雨雪:月亮坡,又如苗家女温柔如水的情怀,可以萦绕千言万语撩拨心弦的歌声,可以回应千年万年的忠贞爱情。

你听,月亮坡下芦笙响了,那悠扬悦耳的旋律,使人心动,让人陶醉,就连月亮坡都开始了。

姊妹箫

苗寨秋夜,夜凉如水;

夜风拂动树丛、竹林,把秋月摇曳成一片银辉;木楼上晾晒的蜡染刺绣被月色映照得斑斓绚丽。

一阵清悠悦耳的箫声在夜空中,是那样牵引心弦动人情思。

一位苗家少年坐在寨旁的山上披一身月光,动情地吹姊妹箫,他的双目深情地注视着远远的姊妹岩,姊妹岩有一个缠绵凄婉的爱情故事。这位吹箫少年是那样的专注,从那如风拂水如泣如诉如歌如吟的箫声中,我读懂了一个远古的爱情传说。

我伫立在吹箫少年不远的木楼旁,倾听美妙无比的箫声,倾听他对爱情的诉说,倾听他对月亮的低语,倾听他对月夜的倾诉……

夜凉了,我回到了小木楼,双手枕头,如痴如醉地静听那感人至深的悠悠箫声。

那多情善感的少年呵,竟吹了一夜的姊妹箫。

关于秋天的诗歌篇9

关键词:《在一个地铁车站》《天净沙・秋思》意象派

inaStationofthemetro/在一个地铁车站

ezrapound/埃兹拉・庞德

theapparitionofthesefacesinthecrowd;/梦幻众中面貌;

petalsonawet,blackbough./黝湿枝上疏花。

(周钰良译)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埃兹拉・庞德是20世纪美国著名诗人和文学活动家,他是英美意象主义诗歌流派的领袖之一。他是这样给意象定义的:意象(image)是理智和情感瞬间的复合物。所以,意象主义诗歌必须准确地表现出事物的视觉意象。通过阅读这些具体的文字,读者能够在脑海中重现所描述的事物的形象。所有的诗化语言都是一种探索的语言,意象是超越描述性语言的词语。庞德在1914年写道:“不用意象作修饰。意象本身就是言语。意象是超越形成语言的词。”同时,庞德等意象派诗人(theimagists)提出了意象派诗歌的三条主要创作原则:要直接表现诸客观事物,反对任何解释说明;要言简意赅,剔除一切无助于表达的词语;要突破英诗传统格律,追求更灵活的节奏。其中,这首发表于1913年的《在一个地铁车站》的短诗可称得上是英美意象派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全诗仅两行,14个字。初读这首诗,会产生语感的“眩晕”,仅有的两句诗句,看似没有任何关联,只有两个独立的词组,并无完整的主谓宾结构,中间用了一个分号区别开来,也没有用任何连接词或转接词。让读者不禁要问,第一句中的“面貌(faces)”、“人群(crowd)”,第二句中的“花瓣(petals)”、“树枝(bough)”又与“地铁车站(astationofthemetro)”有什么关系?这四个意象组成了一组重叠的意象,究竟作者要表达什么感情呢?其实这首诗所描述的是庞德在巴黎协约车站走出地铁车厢时所看到一瞬间的视觉印象和内心感受。在诗人走出车厢时,突然看到黑压压的人群中有几个美丽的面孔忽明忽暗,或隐或现,是几个女人和儿童的美丽面孔。这一瞬间的美感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搜索枯肠,写了一首较长的诗,但自觉很不满意。半年后,他把原诗压缩到15行,仍觉不够紧凑。又过半年,他终于凝炼出这首只有两行的精巧的小诗。

细细品味这首短诗,我们会发现诗的两行其实是相互依存的。第一行诗是对情景描述,“apparition”一词在这里具有双重意义,既appearance(出现)和ghost(幽灵),十分到位地表现出在车站看到的来来往往的乘客的脸,就像幽灵般若隐若现。第二行用“花瓣”比喻看到的女人和儿童那美丽的面孔,“黝湿的树枝”好比那阴暗潮湿的地铁车站。在地铁车站的密密麻麻的人群中,诗人站立其间,过往的行人迎面而来,匆匆忙忙从身边走过,整个气氛阴森潮湿,令人窒息。几张女人和孩子苍白美丽的面孔时隐时现,打破了这种冷清沉闷,给人一种愉快的感觉,从而感受到一些活力。两个并置的意象映入大脑,构成俗陋与优美、潮闷与清新对比强烈的两幅画。既表现了都市人繁忙庸碌的生活,给人以一种挤压感,描绘出现代人内心的焦虑不安、紧张动荡、繁忙而又单调的生活现实,同时又展示了心灵对自然美的依恋与向往。

庞德在这首诗中没有遵循传统英语诗体,而是借鉴了日本俳句①的形式,并且他的诗歌写作也多少受到充满意象的中国古代诗歌的影响。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秋思》的小令可称得上是中国古代意象诗的经典之作。这首诗一开始就托出九个由汉字构成的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意象叠加在一起,看似没有任何联系,却给读者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作者以其娴熟的艺术技巧,让九种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阳的清辉之下,像电影镜头一样以“蒙太奇”的笔法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深秋时节: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我们可以想象,昏鸦尚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这该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啊!接下来,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这种有人家安居其间的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与游子的孤单落寞形成鲜明对比。这一切,不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在这里,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接下来,作者又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为读者勾勒出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我们可以看到,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肠寸断?

马致远的这首《秋思》,紧紧扣住了“思”作文章,通过“断肠人”漂泊天涯的所见所感,画出了一幅苍茫萧瑟悲凉的秋思图,被推崇为“秋思之祖”,也被誉为元代散曲中的绝唱。

欣赏完这两首中外意象诗歌的经典之作,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意象诗的独特魅力:

1.简约与深细相依

庞德的《在一个地铁车站》只有两行诗句,14个字,却用几个看似无关的意象的叠加充分到位地描述了作者的瞬间感受。简短却又精炼,似乎短短的诗句浓缩了大千世界人们所面对的无奈忙碌的都市现实以及对美好自然生活的向往。同样,马致远的《秋思》全篇仅五句,二十八字,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它字字写秋光秋色,又字字写人意人情,以“秋”染“思”,又以“思”映“秋”,紧紧扣住“思”字,含蓄深挚地表达了“天涯沦落人”'的凄寂、苦闷和无法解脱的“断肠”之情。这两首短小精练的诗歌,有着不同经历的读者都会读出不同的感觉。

2.色彩与词句相融

在庞德的这首诗中,读者可以看到苍白的面孔,“湿漉漉的黑色树枝”,以及枝上的“花瓣数点”。有如西方的油画,背景暗淡,笔道粗略,而物体鲜明。庞德认为“这次巴黎地铁站的经历应该付诸画笔,他认为颜色就是那种‘基本的形式’。在归途中,那几张美丽的脸在作者眼前反复出现,直到最后他们逐渐变成了一片片彩色印花色底。这时他产生了一个念头,要作出一幅纯粹表现色彩的斑斑点点的非写实主义的画,但他不会作画,只能以诗代之。庞德花了整整一天来寻找最适合的词语来表达他的感觉,然而他似乎难以找到任何的词来形容那一瞬的情感,因此,诗人试图用颜色词语来形容那一刻并将描述的词语缩小为意象”。而读过《秋思》这首小令后,出现在脑海的是一幅中国的水墨画,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图上,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飒中呈现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晖给枯藤、老树、昏鸦涂上一抹金黄;“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在读这两首诗时,也许脑海中出现的不是一个个文字,而是作者精心勾勒出的一幅动人的画面。

3.静景与动景相映

庞德眼中的地铁如黝湿的树枝静静地立着,而枝头的花瓣纷纷绽开又落下;流动的人群中一张张面孔如幽灵般忽隐忽现,动静相映,读者看到的不是静止不动的词句,而是流畅的电影片段。《秋思》中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西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见苍凉。两首诗中没有任何动词出现,但却有动有静,相互映托。

4.韵律节奏感独特

有人说意象诗中只有画面,没有音乐。其实反复诵读,读者会发现庞德的这首《在一个地铁车站》在音的处理上也很巧妙。“第一行的[p]音与第二行的[p]音遥相呼应,但其中一个只构成非重读音节;两行末尾均有[au]音,只是前者有辅音[d],后者没有。第二行中[e]音的重复等都加强了这首短诗的音乐感”。在《秋思》中,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这种结构安排给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而最后一句是散句,这样整曲便构成了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感,显得节奏明快、曲折跌宕,显示了从清爽酣畅到落魄无助的生存境遇。而从音韵上来分析,“鸦、马、涯”押尾韵“a”,“家、下”则押尾韵“ia”,这就使得一、三、五句押韵,二、四句押韵,正显示了隔行押韵的古典规律,且平仄相间,韵律辉映。

庞德的《在一个地铁车站》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都是中外意象诗歌的精品,通过比较阅读这两首诗歌,我们可以看到意象诗并不是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隐晦难懂,它不用华丽词藻,不用典故,不用长篇词句,只用只言片语,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庞德曾说:“意象主义的关键在于它不把意象作为修饰物来使用,意象本身就是语言。”而“诗人的使命不是在欣赏者面前指手划脚地絮叨。而是使一切在意象的呈现与组合中隐身,把‘猜’和‘悟’的自由恩惠给一切人”。这就是意象诗的魅力所在。

注释:

①日本俳句一般有三行诗组成,其中一、三行有三个音节而第七行有7个音节。

参考文献:

[1]姜涛主编.美国诗歌赏析[m].新华出版社,2006.

关于秋天的诗歌篇10

关键词:《秋水》知音孤独

作为抗战时期生活在北京沦陷区的诗人,朱英诞长期被文学史冷落,时至今日知之者甚少。他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来到北京,有幸得到了林庚的指引并师从林庚,后在林庚的介绍下结识了废名,从此在诗坛追随林庚、废名二人,因此成为“废名圈”诗人之一。朱英诞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中“温柔敦厚”的美学传统,同时又深受西方象征主义的影响,其诗歌呈现出“古典与现代互涉”的美学风格。朱英诞笔耕一生,在四十多年的创作中留下了了几千首诗歌,但公开发表的作品极为有限,《秋水》即是一例,该诗作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诗人在伪北大接任废名继续讲新诗。

《秋水》体现了朱英诞诗歌中“古典与现代互涉的”①的美学风格,具体表现为中国古典意象与西方象征主义的糅合。该诗从题目、题记到意象均带有浓厚的古典诗文气息,呈现出鲜明的古典诗歌凝练的特色。同时,朱英诞遵循废名提出的新诗就是“内容是‘真诗’,形式是散文”②的创作原则,采用自由体的诗歌形式,全诗分为三节,每节四行,每行字数不等,不讲求韵律,外在形式随意铺排,以散文的形式表达出完整的情感。此外,朱英诞充分吸收西方现代派诗歌的象征主义手法,在古典意象中寄寓着现代人的思想情感。

“秋水”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出现得很早且常被使用的意象之一,具有丰富的内涵。“秋水”最早与“伊人”共同出现在《诗经》中的《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在这首民风中,“秋水伊人”喻指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庄子的《秋水》,通篇设喻,讨论人应怎样认识外物;王勃在《腾王阁序》中写了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该句堪称千古绝唱,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李贺《唐儿歌》“一双瞳仁剪秋水。”“秋水”化为了“清澈的眼波”,此后有了“望穿秋水”的典故……

从古代诗文中可以看出“秋水”清澈而微凉,独立而内敛,给人明净宁远的美感。诗人以“秋水”为题,可以预见这首诗歌传达的是古典式的清雅宁远之美,诗人对高尚独立、质朴纯净的精神追求可见一斑。

作为朱熹的后代,家庭的影响使朱英诞年幼起就自由自在地遨游在古典文学的海洋里,这自然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他经常在诗歌中化用古诗词。从题记中更可见出他对古典诗词的偏爱。“楚塞故人稀,相逢本不期。”《扬州偶会前洛阳卢耿主簿》中的首联,该诗表达了唐朝诗人韦应物在扬州偶遇故人时心情之激动。

“楚塞故人稀,相逢本不期。”如叙家常,毫无雕饰,写老朋友彼此客中不期而遇的欢乐。朱英诞将这两句作为《秋水》的题记,暗示了诗歌将要传达的内容与知音相关。联系题记,可见《秋水》在表达知音难觅的感触外也传达出偶遇即是乐事,修短随度,方是大美之意。

你温柔的拒绝了许多,

许多的东西

落在白纸以外。

让它们保持适宜的温度。

这是诗歌的第一节。从字面上来看,“你”当指“秋水”,“的东西”可视为现实社会中物欲的象征。诗人用顶针的手法连用两个“许多”,达到强化的效果,突出“秋水”态度的坚决。“秋水”“温柔的拒绝”了“的东西”,她采用平和的方式拒绝而非急促粗暴地排斥,可见“秋水”静默而坚定地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让不美好的事物“落在白纸以外”。“白纸”正是“秋水”,“白纸”是纯洁无暇的代表,寓意身心洁净出尘,象征了“秋水”的纯洁,她拒不接受世俗的铅华。她让“的东西”“保持适宜的温度”。“适宜的温度”代表着“秋水”对现实的若即若离,身处社会之中,谁也无法不受其影响,所能做的就是在现实和梦想之间找到平衡点,诗意地栖居其上。“秋水”静守自己的一亩方圆,表现出“善万物而不争”的人生姿态。

时有片片的花叶流来,

一点的乱人心曲!

依旧留下那云霞的容貌吗,

啊无人相识的图案?

这是诗歌的第二节。“花叶”象征着外界的干扰。“片片的花叶”来到面前,“秋水”有所动,故云“乱人心曲”,真实地表现出了人在面对世俗的诱惑时内心的情感变化。“秋水”在进行内心斗争的同时质问自己“依旧留下那云霞的容貌吗?”“云霞”本指朝霞,在我国古典诗词中,云霞喻有远离尘世的地方之义。“啊无人相识的图案?”这是“秋水”最终做出的选择。虽然采用疑问句的形式,但一个“啊”字表现出“秋水”对自己意志坚定的感叹。“图案”源于“云霞”,云彩形态各异,在天空中描绘出各种不同的图案,既然是“无人相识的图案”,可见“秋水”选择的“图案”只有自己才真正读懂,喻指万物的存在竟无人读懂自己,表现出“秋水”不遇知音的孤独。从中可以看出“秋水”表现出了“任世俗声色而过,随云卷云舒消融”的从容与平静和“拈花一笑破红尘,人生几度悲秋凉”的孤独,可见知音难觅。

渔女是聪明的,她的歌曲是

明洁的灵魂,从不扑人眉宇,

她不问你从哪儿走来或是向哪儿走去;

山,海吗?镜中的她却笑而不答。

这是诗歌的最后一节。“渔女”即题记中的“故人”,诗人将渔女比喻为知音,寄寓着他的美好理想。“她的歌曲是明洁的灵魂,从不扑人眉宇”,可见渔女是知音的象征。“歌曲”象征着渔女的言行举止,“歌曲”可以净化灵魂,给人明洁之感。“从不扑人眉宇”表现出作为知音的渔女从不像“花叶”一样乱人心曲,“她不问你从哪儿走来或是向哪儿走去”。“山,海吗?镜中的她却笑而不答”,“山”、“海”泛指“从哪儿走来或是向哪儿走去”的地方。“镜中的她却笑而不答”,渔女的存在犹如水中花镜中月,不可触摸,“镜”是虚而玄的。“镜”在中西诗学中是重要的象征物。美国新实用主义哲学家理查・罗蒂把追求确定性的西方现代性哲学比喻为一面“巨镜”。③这面“巨镜”追求一种永恒在场,无所不包的洞察、照见一切,就是看见一切,随之毫无遗漏地把握一切;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镜子”,主要指向人内心深处的自我认同。中国的镜子,更多的是在“静”、“空”、“虚”、“玄”的语境中使用。“镜”的出现反映出渔女的存在只是幻象,印证了“在朱英诞走向现代诗歌道路之初,他就在西方现代诗歌批评的启发下意识到了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相互指涉的可能性。”④可见朱英诞诗歌中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是十分自觉和明显的。

朱英诞的这首诗是无“我”的,“秋水”成为诗人的移情对象。知音难觅是“秋水”的孤独,也是诗人的孤独,人类的孤独。朱英诞继承了废名“当下性”的诗学观,注重当下的情绪和审美体验的书写。诗人性格含蓄,三四十年代在伪北京大学接替废名讲授新诗,作为留守在沦陷区的知识分子,他对现实对未来都有着诸多的担忧。与时代的不相容让他只能将自己圈禁在自我世界,他内心必然是孤独的,他渴求知音的出现。当然,朱英诞的孤独和苦闷并非是他一个人的。伯牙在钟子期死后,异常悲痛,不惜摔琴绝弦,从此不再弹琴;鲁迅遇到瞿秋白,深感“一生得以知己亦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可见知音难觅的孤独和苦闷是整个时代整个社会共有的。

知音固然难觅,但朱英诞不强求,他持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秋水”具有老子在《道德经》中描述的水的特点,即“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水无为而无不为,无形而无不行,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诗人以描述秋水独立、内敛的特质开篇,并且进一步阐释了她波澜不惊的特质,五彩斑斓惊不了她洗尽铅华的决心,云卷云舒扰不住她恬淡虚无的宁静。且终章将意象转到闲适恬静的渔女身上,可见诗人内心宁远,认为对待人生应像水一样“善万物而不争”,随意修度,方为人生之美。这也体现出了道家文化贵虚静、尚朴拙的特色。

参考文献:

[1]陈芝国:《朱英诞诗歌:古典与现代互涉的美学》,《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2月第1期。

[2]废名,朱英诞:《新诗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

[3]理查・罗蒂著,李幼蒸译:《哲学与自然之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12月版。

[4]陈芝国:《抗战时期北京诗人研究》(2009年博士论文)。

[5]陈萃芬,陈均:《关于诗人朱英诞》,《新文学史料》,2007年第4期。

注释:

①陈芝国:《朱英诞诗歌:古典与现代互涉的美学》,《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2月第1期。

②废名朱英诞:《新诗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

③理查・罗蒂著,李幼蒸译:《哲学与自然之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12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