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电视购物广告词十篇电视购物广告词十篇

电视购物广告词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6:46:51

电视购物广告词篇1

根据前些年出版的《中国电视购物行业发展报告》显示,仅有17.65%的人对电视购物存在明显的信任。13.75%的人认为“电视上太夸大其词”。售后服务问题电视购物过程中,往往通过“实时促销”等手段,消费者无法在第一时间内比较价格,查看产品的三包说明等。在电视购物过程中还有可能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并且不提供发票,使得消费者投诉无门。电视购物退换货成本极高,好点的商家要求提品检测报告,并将产品送回销售所在的企业即给退换货处理。还有些商家采取异地销售,邮寄到货,不设立服务网点,联系方式经常变更,使顾客购买商品后无法再联系到商家,这类商家在电视购物中也占了很大的比例。广告问题电视购物的广告通过不断重复播放、夸大产品功效、聘请一些名人做宣传等方式,杜撰使用效果,增加产品的可信度。还通过设置价格诱惑,不断地使用“限价、限量发售,售完为止”、“全国最低价”、“你购物,我助学”等用语,以刺激消费者的购物欲望。采用“最先进”、“最神奇”、“最不可思议”等脱离了真实和科学、违反广告法基本要求的形容词进行产品的描述。除此之外,还经常违反相关法律禁止性规定,采用违法的广告形式。据调查显示,认为电视购物广告“夸大宣传、误导消费”的占78.19%,“虚假宣传和欺骗诱导消费”的占37.8%,“广告内容低俗、恶意炒作和违规宣传”的占22.8%。资质问题电视购物缺乏行业标准,准入门槛较低,一些企业鱼龙混杂、行业竞争混乱。一些企业租用一间写字楼、三五部电脑、几个送货员、花钱购买电视频道时段、根本不用保证金就可以从事电视购物等相关经营活动,并没有特别相关资质和准入门槛的要求,所以很容易造成电视购物市场秩序的混乱无序。法律法规空白专门监管电视购物行为的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规定。有些电视直播广告为迎合个别观众的庸俗心理,低趣媚俗、有伤风化,违反了精神文明建设和基本广告法的要求。有些根本没有实力开展电视购物业务的地方电视台,出售时段给一些公司,对其播放的内容没有严格审查把关,导致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出现于屏幕之上。由于我国电视直销行业缺乏行业协会的监管,且针对电视直销的专门立法也相对滞后。因此,在欧美国家几乎不存在的电视直销暴利和虚假广告宣传等诸多问题在我国却较为普遍,且已到了急需整顿的地步。

当地情况等提出要求外,还要对全国区域、省级行政区域、地市级行政区域播放的电视购物节目设置不同的启动资金及保证金。出台并完善针对电视购物的专项法律法规,让整个行业有法可依。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避免虚假、夸大宣传的电视购物节目,从而保障消费者权益。增强诚信意识,电视购物让人感觉最缺乏的是诚信,遵守诚信,有时有可能失去短期的利益,但同时也会让你得到金钱所得不到的东西。电视购物企业必须加强自身品牌的建设,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和社会责任感的建设。重视售后服务,电视购物栏目应加强对在该栏目上播放的购物企业的管理,尤其是在售后服务方面,购物企业应该要能做到消费者通过电视购物购买的商品同在商店里购买的商品一样,7天包退,15天包换,给消费者造成的损失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发生售后服务纠纷,电视购物栏目也可先行赔付,然后再找购物企业进行追偿。加大对电视购物广告的监管,电视购物广告不仅需要经过行政部门的严格审查,电视台也要进行审查,如有虚假广告出现,电视台也必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加大对虚假广告的追责力度,商家、电视台甚至产品的代言人都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加强广告行业的自律,涉及电视购物的企业首先必须规范自身的行为。行政机关加强执法力度,发现虚假行为必须进行行政处罚,严重者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打造电视购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打造核心竞争力逐步改善电视购物产业在顾客中的口碑。电视购物产业要强化修炼自身内功,改革经营模式和企业文化,特别是要注重商品品质,用品质替代概念,在供应链打造方面,与各大知名品牌商家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把握上游市场从而挑选诚信商品,从顾客角度进行商品质量的监督、审核、控制。目前电视购物在国内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还面临诸多的问题,通过借鉴和学习国内外电视购物发展的经验,及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的不断完善,还有就是电视购物企业自身的不断努力,被誉为“第三次零售革命”的电视购物产业必将有很大的发展。

作者:刘世贵单位:中央卫星电视传播中心技术部

电视购物广告词篇2

成本只有2元的魔力祛斑液零售价99元;成本10元的矫姿带,10年前就曾以196元的价格火过一把,如今重新包装后再以446元的价格粉墨登场;成本仅100元左右的好记星e600(单词王)更是以998元的高价畅销至今……在电视购物的“魔法”下,这样的“传奇神话”屡见不鲜。

曾有人形象地将电视购物广告概括为:“节目制作请演员,产品包装学变脸,公司信息不露脸;成本不超过两成,产品效果不重要,卖得多才是关键。”更有人说,从电视购物进入中国的第一天起,就充斥着虚假、欺骗和暴利。

虚假宣传

不管产品是真是假,吹了再说

“三日美白”、“七日减肥”、“十日增高”、“一定能”、“绝对可以”……这样的承诺在电视购物广告中比比皆是。“拍摄技巧+电脑特效+虚假承诺”几乎成为电视购物的不二法门,尤其是在丰胸、减肥类产品广告中更是运用得炉火纯青。事实上,令很多人心动的广告中人物的形象对比,根本不是产品造成的神奇功效,只是拍摄技巧和后期制作的结果而已。

增高、药品、医疗器械类的广告则依靠和国外某个貌似著名、实则子虚乌有的研究机构和专家拉上关系来欺骗消费者。去年被查处的“哈佛代高乐”就只是一种普通的营养补充剂,而在广告中却宣称是由“哈佛大学”研制;另一个增高药品“绿力胶囊”则宣称是由美国嘉瑞德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研制,还获得国家卫生部批准,能促进“生长因子”分泌。事实上,无论是普通食品、保健食品还是药品,从来就没有一种产品被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过允许宣传增高的功能。

另外,电视购物的广告中经常出现一些科技新名词,比如“纳米”、“干细胞”、“Dna技术”等等,吹得神乎其神,消费者往往被其弄昏了头,最后上当受骗。

狂轰滥炸

不管观众烦不烦,反复重播

几乎所有的电视观众都遭遇过电视购物广告的轰炸。负责宣传“波丽宝”的公司就曾宣称:“我们的投放目标是,打开电视,至少有一个频道正在播我们的广告。”而“波丽宝”在被央视曝光之前,其广告在全国17家卫视播放了长达4年之久。

为了节省广告费用,电视直销一般采用“垃圾时段+高曝光率”的做法。广告中反复推出产品,达到强化记忆的效果,一则广告至少需要五六分钟的时间,而且一般会连续播放两次以上。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电视购物类广告的投放量高达500亿元,每天在全国各地卫视的广告投放时间超过3000分钟,在全国近700个二级城市的近2000家电视台的广告投放时间超过30万分钟,在全国近万个县城及城镇的约1万家有线电视台的广告投放时间超过100万分钟!有些企业为了打响品牌,一个品牌每月投放的广告费就要达到几千万元。

名人代言

不管自己用没用,一致叫好

从解晓东、唐国强、邬倩倩、史可到集体亮相的瞿颖、王璐瑶、何静与索妮,无一不是利用人们对名人的崇拜心理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事实上,名人是否了解这些产品或者使用过这些产品,消费者很难求证。

在国外,名人代言被视为“证言广告”和“明示担保”,消费者可据此担保索赔。美国更是要求做广告的名人必须是此产品的直接受益者和使用者,一旦查出不实,就要处以重罚。美国摇滚巨星杰克逊曾为百事可乐做广告,但有人发现他根本不喝汽水后,他被公众列为讨厌的人物。而法国电视主持人吉尔贝付出的代价更大,他为一种戒指做虚假广告竟致锒铛入狱,其罪名是夸大产品功效。

我国现行的法律中也还没有对代言广告的名人追究责任的条款。日前,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表《致社会名人、明星的一封公开信》,再次劝诫名人、明星不要无根据地以自身为例向消费者推荐产品或服务。

变身有术

不管合法不合法,赚钱就行

由于电视直销的产品大都质量低劣,因此投诉率一直居高不下。在2005、2006年国家工商总局的消费投诉分析中,电视直销都是“重灾区”,有关电视直销问题的投诉高达2000件以上。电视购物几乎成为一种引起大面积消费者不满的严重社会问题。

与居高不下的投诉率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些投诉解决起来却困难重重,电视购物公司花尽心思逃避监管,消费者的权益很难得到保护。很多电视购物公司在工商部门备案的法人代表都不是真正的老板,这主要是为了以后事发时能逃避法律责任。很多公司连注册的地址都是假的,比如销售“美无痕复原素”的北京莎迪斯科贸公司在工商部门备案的地址是宣武区鸭子桥西路甲39号,事实上,这个地址根本就不存在。

电视购物广告词篇3

关键词:电视购物电视直销家庭购物广告

电视购物是通过在电视上播放广告片的方式宣传产品,并通过屏幕上显示的免费电话实现销售的一种销售方式。电视购物广告区别于一般商业广告以提高品牌/产品知名度为目的,其目的在于直接通过广告销售产品。从形式上划分,电视购物分为电视直销和家庭购物两类。

电视直销由厂家或者商直接操作,它以电视节目形式出现,有情节,有故事,经过精心设计和包装,既含信息,又有广告,娱乐性较强,一般选择在覆盖较广的卫星频道插播。

家庭购物一般拥有自己的媒体资源或频道,是一种利用电视媒体的在线营销形式,它通常在某一频道滚动播出,娱乐性成分较少,用户可以从中获得多种产品讯息,并通过电话与主持人现场沟通。

一、电视购物的优点

1.短——短期赢利最大化

电视购物片与传统的15秒、30秒品牌或产品广告不同。它的最直接目的就是挣钱、赢利。电购产品向来遵循“低成本,高定价”的原则,一般电购产品的成本仅为定价的10-20%之间,从而保证充足的利润空间。

广告投放则采取“垃圾时段+高密度轰炸”的策略。一个电购片短则5分钟,长则20甚至30分钟,而卫视非黄金时段的广告1分钟1次投放成本一般只有100-200元,相当便宜。通过整合众多上星电视台狂轰滥炸。只要电话订购量足够高,就能收回广告成本,迅速实现赢利。

而传统的品牌形象广告,至少持续投放3个月,才能对终端销售有明显的拉动作用。相比起来,电购广告短期内就能实现赢利的最大化。

2.平——营销4p扁平化

在传统的营销策略中,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四大要素是相对独立的。一个成功电购片则是营销4p的完美融合。

在产品上,电购的产品大多符合“新、奇、特”的原则,尤其是功能性产品,常常在广告中有诸如“3天见效”、“28天换脸”等明确的功效承诺。即使是一些比较传统的产品,也会“创造”一套全新概念的理论体系,来表明产品的与众不同,让消费者不得不信,不得不买。

在价格上,既然是新奇特的产品,买卖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等,价格自然“水涨船高”,电购产品的价格一般要高出同类产品的一到数倍。

在渠道上,消费者看过广告直接电话订购,广告本身就兼任渠道、终端的职责,节省了大量的渠道、终端等各种费用。

在促销上,一个电视购物片,一般会出现3次以上的促销叫卖,常常采取“卖产品赠超值赠品”与“几日内不满意或无效全额退款”的促销策略,迎合了消费者贪便宜的心理。

总之,电购片除了是广告宣传员外,还扮演产品介绍员、终端促销员等多重角色。传统营销要素都被转移到电视屏幕上,只要电购片“卖货”,一切营销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3.快——市场热销快速化

电购产品销售有三“快”。市场启动快,广告效果当日就可通过进线及订购量体现,不用招商、不用铺货,启动市场变得快速又简单。产品销售快:消费者看到广告,电话订购,送货付款,销售即可完成。再加上广告中常常声称的“三十分钟内打进电话有更大惊喜”等煽动性语言,广告尚未播完,订单就纷纷打进。资金回笼快,不需要长期品牌广告培育,不需要巨额品牌形象投入,投广告要的就是订购量,如果回款超过广告成本,就投放更多的广告。然后更大的回款额……,被央视曝光的“波丽宝”利用广告“轰炸”曾创造了日销售至少240万的奇迹。

二、电视购物的弊端

1.成也功效,败也功效,过分功效承诺导致产品快速死亡

电视购物广告要在几分钟内抓住观众的眼球并促其购买,常用的手段是突出产品神奇的功效,并且是在短时间内就能达到普通产品长期都不能达到的效果。

一度泛滥的减肥、丰胸类产品,在主流电视媒体上公开宣称“服用一天可减2至5公斤,最多的可减10公斤”;“10天即能使胸部再度发育”等,因为有明确的功能承诺,消费者极易被打动,又因为有明确的功效参照,如果产品功效没有达到自己的心理预期,消费者自然会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并将这种不良的口碑传播开来,紧接着,出现大量消费者抛弃该产品的现象。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就宣告终结。

2.成也广告,败也广告,违法现象泛滥导致行业信誉危机

电视购物广告已经成为违法广告的“重灾区”。在中消协对全国30余个主要电视频道进行的检查中,发现虚假违法电视购物广告占违法广告总数的比率竟高达61%。

电视购物广告看似复杂,其实都逃不脱“三股文”的模式。一是神奇功效成份。二是离奇产品机理。三是消费者(专家)证言。而在这三部分中,虚假违法现象十分普遍。

电购广告中的产品神奇成份和机理,基本上都是胡编乱造,根本没有科学性。要么,此物质根本不存在,要么就是没有这种神奇功能,而那些所谓的研发机构也是子虚乌有。所有这一切无非是想让观众相信,广告的产品是“新、奇、特”、“划时代”的产品。

而消费者证言更是明显违法,我国《广告法》明文规定,有明显功能的产品,是不允许用患者证言的,更不能与同类产品进行直接比较。

电购广泛采用的消费者证言,形式本身就是违规的,而某些证言十分恶俗,已经触及了道德底线,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广告违法现象的日益泛滥,使电购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信誉危机,“不相信电购”,“电购就是骗人”的观念在公众中逐渐流传。国家工商总局和广电总局自2006年8月1日起,暂停药品、医疗器械、丰胸、减肥、增高的电视购物广告,既是要打击电购违规现象,也是期望能够净化市场,使之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3.成在直销,败在分销,缺少品牌建设导致产品昙花一现

毋庸置疑,电视购物可以“短平快”地炒热一个产品,但是要实现产品长期发展,必须要进行终端建设,做好品牌维护。如果没有品牌建设、没有终端销售,单凭广告拉动,只能使产品昙花一现。

纵观行业领军品牌,诸如宝洁、诺基亚等基业常青的国际知名品牌,都不是单纯依靠广告来赢得市场、赢得消费者持久信赖的。产品研发、终端专柜建设与维护、全程服务体系等等都是品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大量电购产品陷入“各领风骚三五月”的怪圈,其根本原因就是仅仅依靠电视直销,而没有开展更深入、系统的渠道分销与终端销售。毕竟,消费者对于身边看不见、摸不着的产品,可以相信一时,却很难忠诚一世。

电视购物广告词篇4

本想买实惠的人很多都被电视购物忽悠过,要么产品质量不过关,要么就是被骗子盯上,稀里糊涂给人送钱……电视购物,这个打着方便便宜的幌子、却填充着谎言的大馅饼,你敢吃吗?

新闻观察

老年人最易掉陷阱

近年来,电视购物以其方便、足不出户的优点获得消费者的青睐,然而电视购物涉及销售方、生产方、广告方等多主体多环节,具有虚拟性、开放性和非同步性的特点,导致其引发的纠纷和争议也呈不断上升趋势。

通过电视购物的方式销售的商品种类繁多,包括日用品、养生保健品、美容减肥用品等等,因老年人较多时间关注电视节目且辨识能力较低,在商家天花乱坠、故意夸大使用(食用)效果的宣传之下,老年人很容易选择电视购物这一可以足不出户又能买到“质优价廉”商品的购物方式。

其中,宣传有治病效果但却不符合医药标准的保健类食品,甚至没有保健效果、对身体有害的假冒伪劣商品,和宣称功能齐全、便捷智能而实际质量不合格的家电,是老年人最容易被忽悠从而接受的产品。

数据说话

有电视购物经历的受访者中,40-49岁占比例最高

有电视购物经历的受访者中被骗的占45.0%

受骗者中8.3%的人进行过维权

受访者中维权的结果

图一

选择电视购物的原因

图二

受访者与参与电视购物的满意度

图三

数据来源:人民网

镜头一:

轻信电视广告购收藏币老汉被坑一万五

因轻信电视购物广告,年近六旬的袁老汉先后花费了共计三万五千余元,购买了9套所谓“极具收藏价值和纪念意义”的人民币纪念币。然而在对这些收藏币进行仔细研究后,袁老汉竟发现商家用台币冒充人民币的方式赚取差价骗了钱。近日,袁老汉将销售纪念币的商家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该公司返还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损失的人民币14400元。

年近花甲之年的袁老汉已退休在家,平日里没什么别的嗜好,就好个收藏瓷器打发时间,偶尔看看电视散散步,日子过得平淡却也乐呵。

2012年9月5日,电视里播出的一则购物广告吸引了袁老汉的目光。广告称,为隆重庆祝中国人民银行成立100周年,特别推出《纸币瑰宝》吉祥号人民币,其中包括第五套“豹子号、顺子号”人民币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6种面值各10张,以及辛亥革命100周年100元面值20连号纪念钞,全套共计80枚。且这些钱币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动用金库发行的法定流通货币,每套价值3980元。

出于对收藏的偏爱以及对电视广告中所说的中国人民银行的信任,袁老汉立刻拨打了广告中的电话,先尝试着订购了一套。7天后,这套编号为302的“鸿运豹王”纪念币果然送到了袁老汉手中,在看到了随币附带的收藏证书后,他将3980元支付给了商家。之后,袁老汉又先后花费了31840元购买了8套该款纪念币用于收藏。

然而在整理这些收藏币时,袁老汉发现册页的前言被用外币故意掩盖住了。这一意外发现让袁老汉起了疑心,于是他找到了收藏界的朋友请钱币专家帮忙鉴定,又侧面向中国人民银行的工作人员打听,这才发现虽然自己购买的纪念币都是真币,但中国人民银行并没有发行过此类纪念币,且当时看到的收藏证书是伪造的。

更让袁老汉气愤的是,广告中介绍的纪念币中包含的“辛亥革命100周年100元面值20连号纪念钞”只是面值为20元的台币,而广告中的经销商正是利用这80元的差价赚了钱。

感觉到自己受骗,袁老汉在多次与销售商联系无果的情况下,将该公司诉至法院,要求该公司返还所受损失14400元。据悉,房山法院已受理了此案,将择日开庭审理。

镜头二:

神奇乌发养颜茶头发反而越来越白

“广告里说的好着呢,一用这个乌发养颜茶头发就能由白变黑,还能生发。后来又推荐我买他们的冬虫夏草,说配合乌发养颜茶效果会更好!”李女士兴冲冲地以为自己在电视上看到了一个大救星,因为儿子的少白头,她可没少折腾,“可是用了一段时间,我儿子的白头发是越来越多了,我要退货,对方就不理我了!”

“我第一次通过电视购物就被骗了。哎,当时怎么就鬼迷心窍了呢……”李女士谈到自己被电视购物骗八千多元的经历就连声叹息。

李女士今年五十多岁,儿子正好大学毕业。说到儿子,李女士是一百个喜欢:从小学习就好,常常是邻居嘴里夸的“邻居李阿姨的儿子”,要个儿有个儿,模样也不差,就是一点让她很操心,那就是儿子从小头发就少,还少白头,在找工作的时候就担心儿子这点吃亏。

正当李女士发愁的时候,一个多月前的一天,她在家看到电视上播放的一条电视购物信息,宣传乌发养颜茶效果好。看到这个广告李女士眼前一亮:这不就是我儿子需要的嘛!

于是当天下午李女士就按照电视广告上的电话打了过去,操着南方口音的女子向其保证效果神奇。李女士将自家的详细地址发过去,两天后,快递人员上门送来了几盒乌发养颜茶,李女士自是满心欢喜,立刻就付了480元的费用及快递费。但是,当李女士打开包裹时却发现,这些保健品包装粗糙,盒子的口都没封。

“再便宜的东西也不能不合格吧,连盒子口都没封好,我心里就犯嘀咕了。”李女士立刻打那个电话咨询。对方对低劣包装没否认,诚恳地向李女士认错,但保证产品肯定没有问题。另外还向李女士推荐治疗脱发效果更好的冬虫夏草,价值1680元。李女士就被对方说动了,再次订购。

收到冬虫夏草后,李女士就让儿子使用这些产品。结果用了几次,头发没有变黑反倒越来越白。李女士赶紧联系对方,对方解释说因为病情不同,所以效果不一定马上见效,配着他们的首乌胶囊一起用,效果会明显,李女士这次又花两千多元买了首乌胶囊。

与此同时,对方还向身材微胖的李女士推销减肥保健品,称其产品一个月就能减掉20斤,不满意可随时退货。李女士又购买了四千多元的减肥产品,还有维纳康、瑶汤之类的保健品。

结果来来回回一个月之间李女士就买了总价值八千多元的产品,产品都堆了一桌子。眼看着一个月过去什么想要的效果都没有达到,李女士发觉自己可能上当了,买了一大堆没用甚至有害的东西。现在她几乎天天打电话过去要求退货,可对方都能找出一堆理由搪塞,后来就不接电话了。李女士只知道电视购物公司是广州的,也不知道去哪儿投诉……

镜头三:

100元的高科技手机就是个绣花枕头

不要5000!不要4000!只要100!只要100元你就能买到一款绝对超值的手机!QQ聊天!手写全触摸!3.5寸超大屏幕!语音读短信!随时上网!你还等什么数量不多!限量抢购!现在只剩下35,34,33台了!再说一遍!厂家为回馈用户,特推出限量版电脑科技手机!让你心动的价格,还不赶紧打电话订购!听着电视广告里的温柔咆哮,不知不觉认为这手机还不错,吴先生便打了屏幕上的热线电话……

今年一月初,吴先生到武汉开会。一天中午在宾馆休息的时候,一则电视广告吸引了他的注意。这个电视广告反复播放了大约半个小时,在讲一款功能齐全的电脑科技手机,但价格只要100元。“我当时就有点心动,工作时拿个这样的手机就省了带带电脑,挺方便的,而且价格这么便宜。”吴先生说,接着他就拨打了电视上提示的订购电话,对方回答:“你的要求已接受,请勿重复拨打。”

当天下午3点左右,吴先生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显示的是北京区号010,打电话的是一位姓王的小姐,问他是不是打过电视订购电话。在确认吴先生拨打了电视订购电话后,她告诉吴先生:“其实我们的手机是499元,加邮寄费29元,一共528元。”吴先生纳闷地质问:“电视上不是说的是100元,怎么成了499元?”结果对方说:“手机是100元,再加一个卡399元,保证终身上网。”

“我其实也很犹豫,因为上网不都是按流量另外收费吗?但她解释用他们的卡是终身免费的。”吴先生说。接下来对方趁热又宣传这种手机如何如何先进,这次电购总量只有100部,很值。吴先生最终还是同意了,留下了邮购地址。

出差回家后吴先生又接到北京一家快递公司的确认电话,第二天下午4点多,就收到了这部“功能齐全”的“电脑科技手机”,并如数交付了费用。可是等他认真一检查,才大呼上当!

第一,手机盒子和说明书封面标的是“minin97”,但是说明书上没有型号、技术参数、附件配置、厂址、联系电话,使用说明含糊不清,没有图示,叫人搞不清哪个键起什么作用,根本无法使用。

第二,上网查询minin97是诺基亚的一款新手机,和吴先生购买的这部比较,完全是两码事。电视购物拿到的手机明显粗制滥造,伪劣程度简直无法形容,说它山寨都高估了它。

第三,接入电脑时手机内存容量只有506KB,无法支持任何功能,更不用说“终身上网”了。

弄明白这个手机到底怎么回事儿的吴先生自知已经上当,第二天上午就拨通王小姐的电话要求退货,那边另外一个小姐回答:“王小姐不在,我查一下回话。”一天过去没有任何回话,第三天吴先生继续拨打王小姐的电话,这次接电话的是王小姐本人,吴先生刚说手机有质量问题,她一改那种推销时的热情态度,很不耐烦地打断吴先生的话说:“这事你不要找我,打电话找4006222678。”就挂机了。

“我拨通了4006222678,那边一位小姐接电话,我问是哪里,回答是售后服务,我谈了手机的质量问题,要求退货。她回答‘查一下答复你’,我问她叫什么,她不答应就挂断了。”吴先生说,“这时我算是明白了,说是售后服务,我投诉连个基本情况、来龙去脉都不问清楚,查什么查,就是敷衍我而已!真后悔怎么会相信这么便宜的价格能买一部手机。”

同病相怜

老母亲爱孙心切,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四块学习法,吹得天花乱坠,说用了这个学习方法,孩子成绩就会立刻提高。于是花了1380元在网上买了两套书,收到后发现,就是网上随处可以搜索到的一些学习窍门编辑一下,厚颜地卖1380元,打电话去询问,不给退,不给换,还振振有词。

“如果你有雀斑、晒斑、妊娠斑、黄褐斑、任何睑部色斑,我们隆重向您推荐拥有世界领先科技的XXX。”这是一家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购物广告,宣传的是一种号称来自法国并获得诺贝尔生物与医学奖的去斑化妆品,说它能在3-30天的时间里明显去斑。原本karen的左侧脸上有一小块颜色很浅的黄褐斑,自从用了这个产品之后,她的斑没有任何好转,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整个脸从一张白脸变成了黑脸。

前几天家里人看电视广告就购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收到后找来了维修电脑的师傅帮忙看,谁知道结论却是连U盘都不如。想要退货发现都没开票的,打电话投诉又这个推那个的,还说什么是经过国家认证的。到底该怎么办,现在是看到那些广告就心烦。

70岁的退休老师周奶奶说起电视购物气就不打一处来。原来周奶奶退休后,在家闲来无事就经常看电视。不久前,她迷上了电视购物。她看着电视购物上宣传的洗衣机特别好,而且比实体店便宜很多,就打算买一台,结果,新的洗衣机买来用了不到一个星期就坏了。周奶奶打电话要求换货,那边就开始各种推诿,拖到现在也没换成,周奶奶只能自认倒霉,自己花钱找人来修,前后加起来,修的价格是洗衣机价格的一半。

专家观点

特邀专家赵艳艳

北京市房山法院法官

电视购物维权较难且购且珍惜

“998,只要998。你没有听错,一套全身理疗仪,就是998!”情绪激昂的主持人唾沫横飞地读着极具诱惑的广告词,任谁看到都会有几分心动。电视购物确实有着惊人的吸引力,可是再诱惑的广告词也不能掩盖某些商品的质量缺陷,也不能抵挡不法分子借电视购物做坑蒙拐骗的勾当。

随着电视购物纠纷的逐渐攀升,消费者维权的困难也逐渐凸显,因此消费者在构筑强大的心理防线同时,还需要对电视购物有清醒的认知:

一,电视购物广告内容多涉及虚假宣传。主要包括虚构、夸大商品的功能,虚构商品成分,虚构商品质量认证,为逃避监管而虚构生产者的名称、住址信息等。商家存在的虚假宣传行为,往往使得消费者“财物两空”,而客服电话形同虚设。

二,电视购物广告中商品价格虚高。电视购物避免了营销的中间环节和实体销售场所的费用,减少了流通成本,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媒体成本的增加抵消了前述优势,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仍然远远高于商品的实际价值。

三,电视购物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电视购物往往缺乏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并且由于其销售者和购买者往往不在一个城市,消费者发现权益受到侵害后,退货、索赔成本较高,消费者不仅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要面对电视购物公司、生产厂商等精心设置的重重障碍。

四,电视购物利用快递先付钱后验货的特点进行欺诈。电视购物经营者在宣传中几乎清一色采取“货到付款”的购物模式,并宣称对售出产品包退包换。但实际交易中,快递员均要求先付款、再验货。而一旦在验货过程中发现问题,快递员并不负责,消费者只能在付款收货后找电视购物公司要求其退换货或赔偿损失,而电视购物公司又往往把消费者推给生产厂商,使得索赔成为一个漫长的过程。

五,电视购物纠纷中消费者举证难。消费者在电视购物时多关注商品本身,容易忽略质保卡、发票等随附单据,导致纠纷发生后无法向有关部门出示证据。

此外,许多电视购物公司为了规避法律责任,向消费者交付的往往是由商品生产厂商直接出具的销售凭证,从而将交易双方限定为消费者和生产者。而这个生产者既没有出现在电视购物广告中,又往往是远在异地甚至是虚构的,客观上加重了消费者的举证责任。

当然,消费者可以通过电话记录、截取电视广告内容等形式证明电视购物公司是实际的合同当事人而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但这同样面临着繁重的举证责任。

专家问答

吃透消法维权见真招

1.实际拿到手中的商品货物型号、使用功能与广告不符,怎么办?

如果到货后,消费者发现商品与宣传描述特征明显不符,那么此电视广告涉及虚假宣传,消费者可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商家进行索赔,消费者可以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元。消费者还应保留好证据,其中包括购买该商品的各种票据及通过公证对该电视广告进行证据固定。

此外,新消法赋予了消费者通过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购买商品后,消费者享有7天无理由退货权。如果收到商品后不满意,可以在7天内要求退货。

但需要注意的是,消费者定做的商品、鲜活易腐的商品、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及交付的报纸、期刊等,这些退货对商家显失公平或不宜退货的商品不在此范围内。

消费者退货时应保持货物的完整并承担运费,但如果是因为商品质量问题导致的退货,则由商家承担运费。

如果消费者通过电视购物买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商品,根据《食品安全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

2.电视购物广告中没有经销企业的名称和地址,发现商品出现问题,消费者想投诉难以找到真正的生产经销企业,怎么办?

根据新消法的规定,“广告经营者、者设计、制作、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应当与提供该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司法解释中也明确规定,食品、药品、化妆品、保健品的宣传中如果出现虚假广告并造成损害的,在找不到经销企业的情况下,消费者可要求广告的经营者和者承担连带责任。

3.很多电视购物不提供购物凭证等详细资料,维权举证困难,怎么办?

如果没有购物凭证,消费者可通过搜集其它证据证明通过电视购物购买商品,尤其是对电视购物广告进行公证,保留证据。

一般电视购物都是通过电话进行订购,可通过购物广告中的电话与消费者的通话记录甚至通话录音形成证据链条,证明购买商品的事实。

不过,对于拒不提供购物凭证的商家,法官建议消费者应拒绝收货和付款,如果连购物凭证都无法提供,商家的信誉和商品质量可能存在问题。

部分电视购物商家通过快递公司送货收款,要求消费者先交钱再验货,如果消费者发现商品有问题,快递公司和商家之间就开始互相推诿,导致消费者无所适从。

法官提醒消费者要提高维权意识,在收货时要仔细核对商品,先验货、后付款,对有损坏、瑕疵、功能不全的商品应予拒收。

如果在签收后发现商品质量有问题,消费者只能找商家解决问题,选择直接退货或者要求商家修理或者换货都可以。

电视购物广告词篇5

[关键词]电视购物电视直销家庭购物广告

电视购物是通过在电视上播放广告片的方式宣传产品,并通过屏幕上显示的免费电话实现销售的一种销售方式。电视购物广告区别于一般商业广告以提高品牌/产品知名度为目的,其目的在于直接通过广告销售产品。从形式上划分,电视购物分为电视直销和家庭购物两类。

电视直销由厂家或者商直接操作,它以电视节目形式出现,有情节,有故事,经过精心设计和包装,既含信息,又有广告,娱乐性较强,一般选择在覆盖较广的卫星频道插播。

家庭购物一般拥有自己的媒体资源或频道,是一种利用电视媒体的在线营销形式,它通常在某一频道滚动播出,娱乐性成分较少,用户可以从中获得多种产品讯息,并通过电话与主持人现场沟通。

一、电视购物的优点

1.短――短期赢利最大化

电视购物片与传统的15秒、30秒品牌或产品广告不同。它的最直接目的就是挣钱、赢利。电购产品向来遵循“低成本,高定价”的原则,一般电购产品的成本仅为定价的10-20%之间,从而保证充足的利润空间。

广告投放则采取“垃圾时段+高密度轰炸”的策略。一个电购片短则5分钟,长则20甚至30分钟,而卫视非黄金时段的广告1分钟1次投放成本一般只有100-200元,相当便宜。通过整合众多上星电视台狂轰滥炸。只要电话订购量足够高,就能收回广告成本,迅速实现赢利。

而传统的品牌形象广告,至少持续投放3个月,才能对终端销售有明显的拉动作用。相比起来,电购广告短期内就能实现赢利的最大化。

2.平――营销4p扁平化

在传统的营销策略中,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四大要素是相对独立的。一个成功电购片则是营销4p的完美融合。

在产品上,电购的产品大多符合“新、奇、特”的原则,尤其是功能性产品,常常在广告中有诸如“3天见效”、“28天换脸”等明确的功效承诺。即使是一些比较传统的产品,也会“创造”一套全新概念的理论体系,来表明产品的与众不同,让消费者不得不信,不得不买。

在价格上,既然是新奇特的产品,买卖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等,价格自然“水涨船高”,电购产品的价格一般要高出同类产品的一到数倍。

在渠道上,消费者看过广告直接电话订购,广告本身就兼任渠道、终端的职责,节省了大量的渠道、终端等各种费用。

在促销上,一个电视购物片,一般会出现3次以上的促销叫卖,常常采取“卖产品赠超值赠品”与“几日内不满意或无效全额退款”的促销策略,迎合了消费者贪便宜的心理。

总之,电购片除了是广告宣传员外,还扮演产品介绍员、终端促销员等多重角色。传统营销要素都被转移到电视屏幕上,只要电购片“卖货”,一切营销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3.快――市场热销快速化

电购产品销售有三“快”。市场启动快,广告效果当日就可通过进线及订购量体现,不用招商、不用铺货,启动市场变得快速又简单。产品销售快:消费者看到广告,电话订购,送货付款,销售即可完成。再加上广告中常常声称的“三十分钟内打进电话有更大惊喜”等煽动性语言,广告尚未播完,订单就纷纷打进。资金回笼快,不需要长期品牌广告培育,不需要巨额品牌形象投入,投广告要的就是订购量,如果回款超过广告成本,就投放更多的广告。然后更大的回款额……,被央视曝光的“波丽宝”利用广告“轰炸”曾创造了日销售至少240万的奇迹。

二、电视购物的弊端

1.成也功效,败也功效,过分功效承诺导致产品快速死亡

电视购物广告要在几分钟内抓住观众的眼球并促其购买,常用的手段是突出产品神奇的功效,并且是在短时间内就能达到普通产品长期都不能达到的效果。

一度泛滥的减肥、丰胸类产品,在主流电视媒体上公开宣称“服用一天可减2至5公斤,最多的可减10公斤”;“10天即能使胸部再度发育”等,因为有明确的功能承诺,消费者极易被打动,又因为有明确的功效参照,如果产品功效没有达到自己的心理预期,消费者自然会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并将这种不良的口碑传播开来,紧接着,出现大量消费者抛弃该产品的现象。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就宣告终结。

2.成也广告,败也广告,违法现象泛滥导致行业信誉危机

电视购物广告已经成为违法广告的“重灾区”。在中消协对全国30余个主要电视频道进行的检查中,发现虚假违法电视购物广告占违法广告总数的比率竟高达61%。

电视购物广告看似复杂,其实都逃不脱“三股文”的模式。一是神奇功效成份。二是离奇产品机理。三是消费者(专家)证言。而在这三部分中,虚假违法现象十分普遍。

电购广告中的产品神奇成份和机理,基本上都是胡编乱造,根本没有科学性。要么,此物质根本不存在,要么就是没有这种神奇功能,而那些所谓的研发机构也是子虚乌有。所有这一切无非是想让观众相信,广告的产品是“新、奇、特”、“划时代”的产品。

而消费者证言更是明显违法,我国《广告法》明文规定,有明显功能的产品,是不允许用患者证言的,更不能与同类产品进行直接比较。

电购广泛采用的消费者证言,形式本身就是违规的,而某些证言十分恶俗,已经触及了道德底线,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广告违法现象的日益泛滥,使电购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信誉危机,“不相信电购”,“电购就是骗人”的观念在公众中逐渐流传。国家工商总局和广电总局自2006年8月1日起,暂停药品、医疗器械、丰胸、减肥、增高的电视购物广告,既是要打击电购违规现象,也是期望能够净化市场,使之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3.成在直销,败在分销,缺少品牌建设导致产品昙花一现

毋庸置疑,电视购物可以“短平快”地炒热一个产品,但是要实现产品长期发展,必须要进行终端建设,做好品牌维护。如果没有品牌建设、没有终端销售,单凭广告拉动,只能使产品昙花一现。

纵观行业领军品牌,诸如宝洁、诺基亚等基业常青的国际知名品牌,都不是单纯依靠广告来赢得市场、赢得消费者持久信赖的。产品研发、终端专柜建设与维护、全程服务体系等等都是品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大量电购产品陷入“各领三五月”的怪圈,其根本原因就是仅仅依靠电视直销,而没有开展更深入、系统的渠道分销与终端销售。毕竟,消费者对于身边看不见、摸不着的产品,可以相信一时,却很难忠诚一世。

在营销多元化的今天,为数不少的品牌在尝试电视购物,希望借助电购开辟新的销售方式和利润增长点。另一方面,电视购物企业也通过合资或其它方式开展渠道分销,期望实现可持续发展。橡果国际就探索出一条“电视直销+渠道分销”的经营模式,打造了好记星、背背佳等常青品牌,成为少有的成功先行者。

对于我们来说,认清电视购物的利与弊,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及发展规划,选择恰当的方式开展电视直销,才能使电视购物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电视购物被迫“转型”诚信重塑迫在眉睫。似乎从电视购物进入中国开始,有关它的负面消息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甚至愈演愈烈,或许是因为这个行业在中国还比较“年轻”,行业规范不够完善,才会出现鱼龙混杂的现象,落下不少“病垢”为消费者所不满,甚至开始怀疑电视购物行业兴起之时的初衷――足不出户就能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

“信誉危局”之中,如何能够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已成为电视购物行业当下极其迫切之事。

三、电视购物主要的发展方向

1.家庭购物模式是电视购物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1)媒体购买成本高涨,以1995年白天时段的广告价格为一分钟几十元,而现在却高达一两千元,频道时段价格快速上升,使得依靠媒介购买的电视直销成本急剧升高,销售利润降低。

(2)电视直销广告良莠不齐,目前很多电视台因低水平的电视购物广告随还了自身美誉度,导致观众流失,损失了常规广告销售,电视台因为限制电视直销广告的投放。

(3)广电总局为了便于电视购物管理,鼓励系统内部的各地电视台自设专业的购物频道。

2.电视购物产品销售及投放更为精准

(1)根据不同时段受众群体特征,针对性的投放不同产品。以湖南快乐购为例,湖南快乐购根据不同时段的收视族群,将节目分成不同时段,出售不同商品。白天妇女观众多,主要卖保养化妆品、珠宝首饰或服饰等女性商品;晚上7至11时的黄金时段,因收视群扩张至夫妻或全家,就专卖3C用品、家电或家具等单价较高的主力商品。

(2)电视购物频道细分。不同的细分频道销售不同种类的产品,以台湾东森为例,东森购物共有6个频道,东森购物1台,销售综合商品为主,东森购物2台,以女性消费为主,东森购物3台,以旅游商品为主。

四、电视购物自身存在的问题

首先,电视购物创意不够。绝大多数的电视购物节目基本没有创意,营销手段高度雷同,只是生硬地叫卖。可以说目前的电视购物正处于类似于广告发展的初级阶段,虽然有比较多的产品信息,但这显然还不够。电视购物必然如广告一样,在商品信息的基础上,有创意、有包装,注重细节的打造,如此才能更好地吸引消费者。在这方面,电视购物完全可以借鉴广告业的发展。

其次,电视购物的表现过于单一。电视媒体为购物提供了巨大的可能,电视购物完全可以利用电视媒体的特长,更好地展示商品。而我们看到,电视购物节目在画面设计、光影的运用上严重缺乏设计元素。这和电视购物没有创意是紧密相连的。可以理解,以上这两方面问题是商家节省成本做法下的必然产物,但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消费的要求也不断发展,电视购物的经营者必须转变营销观念,为所经营的品牌创造符合品牌形象要求的良好环境。

第三,在营销环节上,电视购物亟需规范。电视购物目前面临的一个最大的挑战是信任危机。这种危机存在于很多方面,如服务是否全面周到、物流送货是否及时、售后服务及退换货能否做到等等。对消费者而言,选择电视购物有一定的担心,因为消费者无法看到真实的货样,产品质量问题也经常出现,这些都是影响电视购物声誉的问题。最后,电视购物所处的大环境也存在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缺乏监管。电视购物是新兴的行业,低成本运作吸引了各种资本。商业的本质是逐利的,在利润大到一定的程度,经营者可能会冒险做一些违规的举动,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在监管层面,内容上电视购物受到工商部门监管,在媒体平台上,有电视台的自律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监管,在消费层面上会有消费者协会的监督,在购物品类上还会有各行业协会的监督。虽然电视购物的监管主体很多,但没有一家是专门针对电视购物的主管部门,也没有专门的法规细则来进行管理。因此,电视购物在某种程度上处于监管的交叉地带,也容易造成监管的真空。如果电视购物能保持这种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在消费格局中占到一定的比重,相关的监管与法规就要不断完善,以利于电视购物的健康发展。

五、电视购物面临的挑战

电视购物的挑战来自于生长环境,有可能影响其发展轨迹的因素集中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网络购物的竞争,二是电视媒体费用的增加。

在中国,上世纪80年代末期电视购物就已经出现了。北京与广州是最早出现电视购物的地区。进入90年代,电视购物成为影响力很大的一种事物。电视购物主持人通过主持电视购物节目能够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人物。然而到了今天,虽然电视频道越来越多,电视购物节目也越来越多,但似乎电视节目的影响力显得不如那个时期大。究其原因就是在于技术进步使媒体环境碎片化,从而导致竞争环境复杂化,其中网络购物的崛起成为电视购物的主要竞争对手。与当年不受其他形式干扰不同,今天很多消费者被网络购物所吸引,分流了电视购物的目标消费人群。尤其是年轻一代,许多年轻人已经养成了网络购物的消费习惯,虽然看似单笔交易金额不大,但网络的长尾效应聚集的消费群是巨大的。电视购物所具有的优点,如价格优势、方便工作繁忙的消费者、送货上门等,网络购物同样具备,如何形成与网络购物差异化竞争是电视购物的一大挑战。

电视购物的成本也在逐年增加,尤其是电视频道的落地费用大大增加。前面提到的电视购物打破了区域的局限,其实就是电视台通过全国或区域落地实现市场覆盖。但其中产生一个矛盾,落地越多才能达到广泛覆盖,但上百万的城市落地费用无疑大大增加了电视购物的成本,由此冲击了电视购物的成本优势,让电视购物的无店铺经营变得不如以前更有价值。随着电视购物的广告价值、传播价值的不断提升,电视购物的成本还会不断增加,在成本与赢利之间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虽然最终会由市场来调节,但这个平衡点终究在哪里,这是电视购物的另一个挑战,决定着电视购物最终能走多远。

参考文献:

[1]夏洪波,洪艳.电视媒体广告经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电视购物广告词篇6

abstract:inrecentyears,televisionshoppinginChinabooming,becomeanewkindofcommoditymarketingmode.atthesametime,moreandmoretVshoppingbrazenlychallengedtheaudience,andfinallytheaudio-visuallimitviolatedtheinterestsofconsumers.Destroysthebenignsocialorderofsocialistmarketeconomy.Facingtothisproblem,wecan'tsimplyhopeonthecommodities,needmoreself-disciplinefromtheperspectiveoflegalsystem,thispaperprobesintotheproblemsandneedstouseforreferenceforeignadvancedexperience,lawsandregulatorysystemfromtheaspectsofconcrete,combinedwiththetVshopping,formulatestrictcensorshipandrelevantlawsandregulations,inordertopromoteChinesetVshoppingandmarketeconomydevelopment.

关键词:电视购物;虚假宣传;法律问题;法律制度

Keywords:tVshopping;falsepropaganda;legalproblems;legalsystem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4-0319-02

0引言

伴随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电视购物已经成为商家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在我国许多电视台盛行起来。多数电视台开辟专门时段或专门频道播出电视购物节目。但同时,电视购物带来的投诉也日见增多,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狂轰乱炸的电视购物抱反感态度,有人甚至建议彻底取缔电视购物节目。面对越来越多的问题,我们不得不在民商法的视野下研究我国电视购物相关法律问题。

1广告抑或销售模式――关于电视购物的性质分析

对于大多数电视受众和消费者来说,许多人直觉会认为电视购物就是商业广告,理由就是电视购物和商业广告一样,都是诱引大众购买商家的某个产品。实际上这恰恰体现了电视购物和商业广告的共同点,那就是宣传某种商品或者服务,以期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欲。但是从理论的角度分析,电视购物和商业广告还是有区别的:第一,电视购物是一种无店铺经营模式,消费者可以直接通过电视购物购买产品;商业广告则不具备这一功能,商业广告则是“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者提供承担费用,通过媒介直接或间接介绍自己商品或者服务的商业行为”①第二,电视购物旨在明确告诉消费者商品的质地、外形、尺寸、性能、具体价格等整体信息。而一般商业广告仅仅是宣传某个产品的局部特性或者优点;电视购物的产品内容主要以家居、日化、电子产品为主,而商业广告的产品内容可以包括药品、化妆品、医疗服务、食品、吃穿住行等各个方面。第三,电视购物的目的是吸引消费者直接订购产品,而商业广告的目的则侧重于增加产品的知名度。树立品牌意识。所以,我们可以看出,电视购物并不是一般的商业广告。

电视购物实质上是一种商业销售模式,是将商品搬到电视平台这一个虚拟空间。通过在电视上播放产品的影像并介绍产品的详细信息,宣传产品,从而吸引消费者通过屏幕上显示的免费电话达成订购的销售方式,明显区别于只用于增加品牌知名度的一般商业广告。当然,消费者可以发现,电视购物里销售的很多产品常常是在市场上买不到的商品。这也为电视购物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就出台了有关规定,明确电视购物是节目。而我国的电视购物是舶来品,按国际惯例,应当将电视购物定义为节目。不过这种电视节目带有广告的某些特点。

2研究我国电视购物法律问题之必要性

2.1我国电视购物的发展现状电视购物在我国并不是近年蓬勃发展。从部级电视台的购物频道到地方电视台固定的电视购物时段,电视购物已经左右了电视观众和消费者的眼球。由于监管不力、审查不严、以及相关法律的缺失,电视购物一直伴随着欺骗、谎言和暴利。甚至是欺诈。近年来虚伪不实的电视购物风波不断,侵害消费者的事件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就是过分夸大产品性能,以次充好,误导消费者。2009年“3.15”晚会就曝光了“好记忆学习枕”和“五行脉通络鞋”两款商品在电视购物节目上虚假宣传,但此次曝光仅仅是电视购物虚假宣传泛滥的冰山一角,现在每天仍有像“7天增高鞋”、“199元钻戒”、“股神软件”等看着就不靠谱的电视购物仍然在肆无忌惮的挑战着人们的视听极限。

由于我国电视购物相关制度和法规的还不完善,我国电视购物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虚假宣传,夸大功能:将普通的产品渲染成“灵丹妙药”,捉住消费者的心理,促使其冲动购买。②信息过量,视听污染:长时间、循环的播放着毫无欣赏价值和艺术性的产品内容,加上销售主持歇斯底里的劝说和夸张的表演,信息过剩使多数消费者视听疲劳,甚至反感。③掩盖瑕疵,虚假承诺:销售时信誓旦旦做出“不满意可以退货”等承诺,但消费者真要退货时,多数产品没有正式发票,没有固定店铺。消费者很难维权。④名人效应:邀请诸多的知名影星、公众人物、主持人在电视购物中“贩卖”着观众寄予的信任,利用自己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2.2对我国电视购物进行法律规制之学理分析

2.2.1电视购物法律规制之社会学分析在当今眼球经济的时代,靠吸引公众眼球来赚取卖点已经成为商家惯用手段。作为一种新兴的购物模式,电视购物本身无可厚非,而且在某种程度上给消费者带来便利。但是,正如前文所言,由于多方面原因,虚假电视购物在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虚假电视购物的严重社会危害性是有目共睹的。其直接侵害了消费者的个人利益,破坏了社会诚信的风气,对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必然产生消极影响。

2.2.2电视购物法律规制之传播学分析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消费者无时无刻不出在大众传媒的包围之中,很难抵御持续不断、汹涌而来的电视信息的轰炸。电视购物的商家利用电视媒体这一平台,精心包装自己的产品,掩盖瑕疵、夸大功效。再整个宣传过程中,商家控制着媒体的话语权,其和消费处于明显的信息不对等状态。加上我国的电视台属于官办媒体,电视信息更加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消费者往往会被刻意宣传的产品信息所诱导,并作出不正确的选择。

2.2.3电视购物法律规制之民法原理分析电视购物作为一种销售模式,其参与者均为平等的民事主体。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维护双方的利益均衡,以及当事人与社会利益平衡的立法者的意志”②。以诚实信用原则来调整商家与消费者利益的失衡,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同时,民法中的公平原则、公序良俗原则也为此提供了可能。

3域外电视购物相关法律法规对比研究及启示

3.1国外电视购物的法律法规考察

3.1.1在美国,针对虚假电视直销,政府设置了相应的执法机构形式反欺诈职权。在联邦层面,主管机构是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其主要法律依据是《联邦贸易委员会法案》。根据该法案,通过散布虚假广告来诱使消费者购买产品或服务是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也是违法的,联邦贸易委员会也有相应的职权去调查、处理和违法者。而联邦法院几乎是以此法和相应的判例为依据来审理电视广告欺诈案的。

3.1.2韩国政府为了防范电视购物引起的诸多弊端,特别制订了规范运营商播放行为的《商品介绍及销售播放的审查规定》。其一般原则规定:运营商不得省略对消费者购物产生影响的重要信息;播放内容必须真实、不得由虚假或欺诈性的内容;为使消费者以合理的价格购物,运营商必须提供正确的信息,并不得有不确切的说明,且在商品成分、材质、含量、规格、效能、价格等问题上不得误导消费者;禁止播放部分属实而整体上有可能误导消费者的内容。其中还禁止播放过度煽情的内容;运营商应持续标明商品的制造商、原产地等主要信息,且不得使用误导消费者的资料画面、字幕等;在没有销量限制的情况下,不得使用“限量销售”等词语,也不得使用“首次”、“最后”、“仅只一次”等用语;不得使用“订单暴增”、“临近脱销”等引起消费者冲动购物的用语诱导消费者购买不在其购物计划内的商品。严格的法律为韩国电视购物的发展提供了保证,使电视购物成为韩国最有代表性的经济活动之一。

3.1.3在日本,虽然没有专门的电视购物法律,但电视购物却有法可依。《关于特定商业交易的法律》对上门推销、通讯销售以及电话推销等6种商业交易形式进行了规范。通讯销售即通过媒体介绍商品,消费者通过通讯手段订购的购物方式。电视购物属于通讯销售的一种,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保障交易的顺利进行,《关于特定商业交易的法律中》规定电视购物的信息必须完整、禁止虚假广告、禁止违背消费者意愿销售。依据《关于特定商业交易的法律中》,电视购物的广告要包括商品价格、邮费、其他费用、支付时间与方法、送货时间、商家名称、地址和电话、法人代表姓名、申请有效期等。在预付款交易中,如果未能按约定时间发货,必须向消费者提供书面材料,表明到款数额、到款时间、能否继续交易等,在无法交易的情况下必须立即返款。

3.1.4我国台湾地区虽然没有关于电视购物的专门性“立法”,但台湾在“消费者保护法立法”时,将电视购物列为邮购的一种。针对电视购物,台湾“立法”的经验主要表现为:①“鉴赏期”的特殊规定。台湾“消费者保护法”第19条赋予了消费者以“鉴赏期”和“特殊解约权”,依照该条规定,消费者在收到电视购物商品后,如果认为该商品与电视购物广告不符的,有权在收到商品后的7天之内退回商品,且无需支付任何费用甚至无需说明理由。②六个月的退货保障。如果过了法定或经营者规定的鉴赏期,但消费者发现商品存在有瑕疵,只要这一瑕疵不是使用者造成的,也可以要求退货。还规定,电视购物商品必须载明制造商的名称、地址等信息,并告知消费者退货权益,对于广告中宣称的品质,甚至还要求经营者主动出具书面的品质保证书,便于事后的争议解决不实广告的认定台湾“公平交易法”第21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在商品或其广告上,或以其他为公众所知的方法,对商品的价格、数量、品质、内容、制造方法、制造日期、有效期限、使用方法、用途、原产地、制造者、制造地、加工者、加工地等,作虚伪不实或引人错误的表示或表征。

3.2比较研究之启示纵观域外关于电视购物的相关法律规定和监管措施,可以发现,几乎每一个电视购物相对成熟的国家或地区,都有比较完善的法律规制,主要表现为:①严格的审查标准。多数国家通过对商家信息和商品信息的审查标准做了要素化规定,一般都要求电视购物提供完整的商家信息,对于其中展示的商品,也要求其数量、性能、品质、产地等消费者最需了解的内容准确说明,以保证消费者对商品信息准确、完整了解。②重视对消费者权益的特别保护。电视购物和一般的店铺购物不同,消费者不可能面对面了解商品信息,仅仅是通过远距离的视听选择商品。因此,包括日本、美国、台湾地区在内的国家和地区都强调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并通过无条件退货、返款等条款保证公平的交易程序。③通过具体的法律法规约束商家。电视购物最基本的保障就是诚信,国外先进国家不管有无专门的电视购物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们都有明确具体的针对电视购物这一无店铺销售方式的禁止性规定和审查制度,并且严格执法。

4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我国电视购物

4.1我国的电视购物立法现状电视购物进入我国仅仅十余年时间,我国当前并没有专门的电视购物法,相关的法律散见于《广告法》、《产品质量法》中,消费者也可以根据此类法律寻求救济。但由于电视购物大多是异地远程购物,没有固定的商铺可查,在诉讼过程中,作为受害方的消费者往往要承担过重的诉讼成本,举证也极为艰难。加上电视台等媒体播放广告的多样性方面,显现法律法规的滞后性。据北京市消协2008年的统计,有九成的电视购物缺乏商家信息或者信息不完整;众多省级卫视台疏于管理,大量播放涉嫌违规的电视购物广告;涉嫌违规的电视购物广告播出次数频繁。同时,绝大多数电视购物涉嫌虚假宣传。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①电视购物内容审查制度的缺失。多数媒体对电视购物的实质性内容不做严格审查,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收入,为虚假电视购物节目大开绿灯;②监管制度的缺失。在我国,电视购物实行多头管理,广电总局、工商总局、卫生部等政府部门,甚至商联会、消协等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范围进行监管。最终导致谁都管,谁都不管的混乱局面。③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当前我国没有针对针对电视购物的行业标准能和准入制度,更没有电视购物发,从而导致某些不法经营者以违法成本换取不当利益。

4.2完善相关立法,规范电视购物①我们应从基本理念上明确电视购物的本质。正如前面所言,电视购物是电视节目,是一种新兴的销售模式。其监管和审查主要由电视节目管理部门负责。中国电视购物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曾静平认为,“将电视购物明确定义为节目后,将由国家广电总局对其进行审查和监管,这将使管理更加清晰和有效。”②在法规层面完善电视购物的审查。国家广电总局作为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最高管理机构,应该出台专门性的条例,加强完善对电视购物节目的预审制度,对于已有不符合节目标准的电视购物内容,责令限期整改。2009年9月,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了《广电总局关于加强电视购物短片广告和居家购物节目管理的通知》,首次提出了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同时,笔者建议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中增加关于电视购物的相应条款,并针对电视购物的特殊性,适当通过法律条文的具体规定加强对消费者的权益保护。③明确电视购物中相关责任者的法律责任。电视购物主要涉及商品生产者、销售者、信息者、和商品代言者等多方面的责任主体。一旦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害,可以根据产品侵权的相关理论追究其民事责任。同时,对播出电视购物节目的媒体,应该追究其行政责任。

5结语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代,电视购物作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一个新的渠道,为市场和电视传媒增添了活力。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规范电视购物,并不是对电视购物的刻意束缚,而是为了电视购物的科学良性发展,相信电视购物的经营者能够理解并实现立法的没好期许,毕竟,受益者不仅仅是社会大众,电视购物的经营者自己也是一名消费者。

注释:

①引自付石林,.“世广联理事长眼中的广告”.载《广告大观》,2000年第6期:第17页.

②引自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成文法局限性之克服,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7页.

参考文献:

[1]汪涛.现代广告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2]江平.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3]赵志疆.电视购物的忽悠生存法则.经营管理者,2007.

[4]桑雪琪.电视直销蒸汽清洁机成近期投诉热点,电视购物亟待法律规范.中国消费者报,2008.

[5]赵炬.论媒介对虚假广告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当代法学,2003.

[6]优讯-中国网(.cn/info):《电视购物新规出台:播出机构将承担法律责任》2009年9月12日.

电视购物广告词篇7

长期以来,由于电视台“有奶便是娘”的运营方式,它们对电视购物广告的审查形同虚设。而电视购物广告对产品的介绍普遍过于夸张,已经成了不折不扣的购物陷阱。

正因如此,广电总局等部门曾多次提出批评,并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出台治理措施。如,2006年,广电总局和工商总局就联合发出“禁播令”,要求所有电视、广播一律不得播放丰胸、减肥、增高等产品的电视购物节目。近期,广电总局再次要求各电视台每套节目每小时播出的商业广告时长不得超过12分钟,电视剧插播广告时长每次不得超过1分半钟。今年9月21日,广电总局再次下发“通知”,要求将所有电视购物短片计入广告播出总量。

电视购物广告被套上的“金箍”虽然不少,但能有效发挥的作用却一个没有显然,如果2006年的“禁播令”能被彻底执行,应该不会再有后续禁令的出现,也不会有9月22日公开谴责这一看似严厉,实则尴尬的事件发生。

不难发现,广电总局每一次禁令都存在一个问题――没有对违反禁令的电视台及相关责任人提出明确,且有足够威慑力的处罚措施,相反还让人怀疑广电总局是否有意偏袒地方电视台。

以“每小时商业广告播出时长不得超过12分钟,电视剧插播广告每次时长不得超过1分半钟”的要求为例,广电总局同时指出“广播电视广告播出应当合理安排”。“合理安排”一词就比较令人费解,从收视观众、广告主和电视台三方的立场出发,它就可以形成三种完全不同的时间安排。可你能说哪一种是“不合理安排”呢?

在9月22日的谴责会议上,尽管中国广告协会列出了违法广告的产品名单,但却没有披露广告主和那28家违规电视台的名单,这是一种中国官场上常见,也很令人不满的做法。难道违规的只是产品,而不是产品的生产厂商和提供传播平台的电视台?最个名道个姓就真的那么难吗?

对于公开谴责之事,有不少媒体认为这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对电视购物广告挥出的一记重拳,但这记重拳既没有打到实处,也没有带来舆论的作用。当事企业和电视台根本不会担心受罚,逐利之心更不可能让它们因为羞愧而停止对节目的播放。

禁令是缺乏威慑力的“纸老虎”,谴责自然可以理解为“做做样子”。

笔者认为,国家完全有必要制定一部专门的法律法规,谁敢踏入雷池半步,谁就要承担法律责任,其中包括对相关电视台处以巨额处罚,对责任人撤职处分,甚至在产品出问题后,追究他们与广告主的刑事责任……这将比某个部门的行政通知或者协会的标准更具威力。

热点人物关注

许小年:1953年生,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经济学博士,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曾任世界银行咨询师

关注理由:称经济增速必定再次探底。9月20日,许小年在某论坛表示,由于当前政策的不可持续性,中国经济增长再次下滑不可避免。他说,从中期长期看,由于经济结构无法得到调整,财政问题、银行资产问题、企业盈利以及就业等问题将在三五年内显露出来。他认为,目前不断增加的固定资产投资使经济结构失衡问题进一步恶化,错过了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好时机。

柳传志:1944年4月生,江苏镇江人,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系统专业,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

关注理由:称将效仿李嘉诚模式。日前,柳传志表示。联想的战略将与李嘉诚类似,联想的目标是将手中的100亿元投资于技术、房地产和基金管理以外的领域。他说套尝试看将旗下的各个部门单独分拆上市,借此提升规模,并为母公司提供支持。他还透露,联想即将完成对一家新能源企业的投资。上世纪50年代,李嘉诚凭借塑料制品起家,逐步将业务拓展到房地产、港口、能源和电信等54个市场。

杜双华:1965年11月生,河北衡水人,大专文化,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关注理由:民营钢铁巨鳄被“招安”。近日,山东钢铁集团与日照钢铁正式签订资产重组与合作协议。重组后,山钢将持日钢67%股份,去年底双方就签订重组意向书,但进展不顺利。今年1月,杜双华通过资本运作,将日铜的部分资产借壳上市。杜双华称,最终的让步是为了“大钢”建设,在去年胡润百富榜上。杜排名第2。

电视购物广告词篇8

关键词:传播仪式观;网络节日营销;双十一;网购

中图分类号:G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2-0087-02

20世纪70年代,美国文化研究的杰出代表詹姆斯・w・凯瑞提出了一套与主流传播学完全不同的传播理论――传播仪式观。仪式观强调传播本身就是一种仪式和神话,仪式传播是“以团体或共同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它并非指讯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1]。在这里,传播的目的不在于不确定性的减少,而在于参与者借助“仪式”获得共同的心灵慰藉与精神信仰。

现如今,消费者对仪式感的追求日益强烈,与仪式相关的消费行为也日渐普遍。自2009年淘宝首创“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以来,京东618、苏宁易购818、聚美520等网络造节营销方式就不断涌现。电商平台抓住人们普遍存在的“过节――开心――消费”的连锁心理自造网购狂欢节,电商都寄希望于借助节日背后的营销契机来打造自己的“掘金节”。在传播仪式观看来,各种具有共同意义和信仰的节日都属于仪式的范畴。网络电商开展的网络造节营销在经过数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同传统节日一样贯穿到人们的生活中,其传播营销行为都具有仪式观的痕迹,网购狂欢节已经成为一种范仪式化的网络狂欢。

一、仪式塑造的进程

1.仪式前期:“倒计时”预热活动

在网购狂欢节开始的前半个月,各大电商平台就通过网站页面、微博、视频、地铁、户外等多种平台以广告形式开展大规模宣传,天猫“双十一”更是从9月就开始进入广告宣传期。在网购节前一周,各大广告宣传平台进入“倒计时”预热阶段,为仪式的启动宣传造势。天猫“双十一”活动期间,活动倒计时广告十分常见,并配有专门的“双十一”倒计时视频广告,广告结尾中心画面通常打出非常醒目的“离11・11还有X天”,以此来提示民众。

2015年“双十一”,天猫联合湖南卫视联手巨制“2015双11晚会”,并邀请蔡依林、tFBoys、DanielCraig等大牌明星加盟,试图把线上网民的集体狂欢带入到线下民众的现实生活,强化网购狂欢仪式的生活理念。仪式前期的预热活动,借助日常生活的场景符号,反复强调和提示网购狂欢节的到来,其实是将其渗透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中,让消费者对这场网购狂欢仪式更加期待和关注。

2.仪式中期:交易额引爆高潮

网购狂欢节当天,时间刚过零点,消费者就开始大规模抢单,“双十一”、“买买买”等主题词登上微博热搜,360等搜索平台也在活动当天配置如“11・11”的特定搜索界面,网购狂欢仪式正式进入高潮。在网购仪式进行的后半阶段,电商平台打出“还剩X小时”、“喜欢就是放肆,爱更无需克制”等信息,刺激网购者想要买、应该买的消费欲望,让消费者在这种大型的网购狂欢节中找到真实的参与感与集体归附感。

在2015天猫“双十一”活动当天,天猫官微从零点起持续公布最新交易额信息:全球狂欢节开始的第18秒,交易额超1亿元;1分12秒,超10亿;12分28秒,100亿;33分53秒,超200亿……天猫微博当天的27条信息中,有13条都是在展示最新交易额数据。借助持续公布最新交易额信息,营造出巨大的“party感”,用交易数据来强调网购仪式的突破与历史性意义,让每一个网购消费者都感觉到自己参与活动的正当性与满足感。

3.仪式后期:情感攻势渲染

网购狂欢节疯抢结束后,仪式进入告别期,各大媒体、电商平台开始播报全天交易成绩。网络电商除了以图片形式展示当日各项销售数据外,还伴有幕后纪录片或告别视频,“感恩”、“感谢”等情感路径的词语充斥其中,并表示狂欢节当日的销售额的新高是“属于每一个人的奇迹”。将网购狂欢仪式的成果归功于普通参与者,让消费者倍感亲近,而且还分享到仪式的归属感和成就感。

在仪式告别上,还注重传播“明年再见”的意义分享,“再见双11”、“啊朋友再见”、“2016我们不见不散”等宣传字样随处可见,提升消费者对这场仪式的忠诚与期待。网购狂欢节通过这些象征符号的展现来强化网购节与普通民众之间的联系,试图让人们把网购狂欢节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并对其产生认同,让网购狂欢节不再停留在网络事件,而是进入人们的现实生活。

二、仪式中的符号表征

在网购狂欢节的活动期间,基于色彩的视觉符号和基于文字表述的语言符号运用十分普遍。符号运用能够强化记忆,加深参与者的认知和印象,通过符号的运用表达也能使得网购狂欢仪式的意义传达变得更加饱满、多维和立体化。

1.视觉符号传达

在网购狂欢节的广告用色中,红色应用最为普遍。一般而言,红色令人联想到喜庆与欢乐,因此选用红色作为主色调能让人从视觉上就直观感受到仪式庄重喜庆的氛围。仪式结束后晒出的交易额通常也以红色为底色,这代表着对仪式的庆贺以及交易成绩的喜人。在以红色为主色调的基调下,还有许多搭配色。经常与红色搭配使用的黄色以小面积的背景色和文字形式出现,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耀眼醒目的作用。白色以其干净明亮的色彩调和主色调,达到色彩的协调。总体而言,网络节日营销采用的色彩几乎都是鲜艳、明亮的亮色系,以此来营造一种青春、阳光、时尚、靓丽的视觉感受。鲜明的视觉色彩带给参与者直观的心理感受,给仪式增添了一种时尚、喜庆而又明快的气氛。

2.语言符号运用

相对于商家直接呈现的“五折狂欢,仅此一天”、“不止50%oFF”、“折后满减”、“低价包邮”等优惠信息,网络节日营销更加注重对“购物狂欢节”、“双十一”等仪式主题词的塑造,其广告宣传文案和微博营销文案中,出现次数更多的是仪式主题词,网购狂欢仪式的营造仍然是广告营销中关注的重点。在语言表述上,网购狂欢营销兼顾情感和理性。相对于硬性的打折促销信息,商家更倾向于通过情感表达来吸引关注。这种委婉、感性的表述方式不仅将网购节的思想、价值和文化意涵得到很好的呈现,“奇迹”、“历史性时刻”等具有精神意涵的词也让网络节日营销从一种简单的促销活动上升到一场神圣的仪式。参与者的情感满足为购物狂欢仪式提供了一个共同的精神信仰。

三、仪式分享意义的解读

1.便宜实惠的消费理念

网络节日营销从本质上来说是一场消费仪式,消费购物在这场仪式中占有基础性地位。一切广告营销活动的展开都是为了消费,网购狂欢节分享的首要意义就是“消费狂欢”。电商借助“五折狂欢,仅此一天”、“不止50%oFF”、“一元抢购”、“聚划算”等优惠信息营造出“网购节买东西便宜实惠”的消费理念,刺激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商家还通过抽奖、发红包、优惠券等活动,让网购狂欢节更超值。

正是因为便宜,消费者才能实现购物消费的狂欢。参与者在参与过程中体会到现实的优惠,也会开始分享“网购节购物很便宜”的理念。在这场消费仪式中,仪式参与者把现实欲望凝结在商品和消费之上,通过物质消费来获取心灵和情感的满足。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无节制的物质消费宣传只会让人对网购节的理解日益浅薄,并使得网购狂欢仪式失去应有的价值和精神信仰。

2.产品附加的自我呈现

现在人们都更加重视个性仪式和自我表达,他们希望通过物品消费来展现自己的个性,而开放的网购狂欢节就为其提供了一个自我表达的新场域和新形式。在网购狂欢节的视觉呈现上,消费者都是以个体的身份参与仪式,广告宣传中也主要是以个体形象进行宣传。在狂欢仪式中,消费者讲述自己的网购狂欢经历,晒单晒包裹,都是对自我体验的传达,参与者在网购狂欢仪式中的个性与自我得到重视,实现传达。

参与者在购物狂欢仪式中不仅能得到商品的实用功能,还能享受到隐藏在商品背后的“潮男”、“女神”、“小鲜肉”、“萌妹子”等具有象征意义的自我符号。消费者通过购买贴合自己内心形象的商品,获得自我的时尚品味,并通过分享自己的个性化购物经历来塑造自己的自我形象。正如马尔库塞所说:“人民在商品中识别出其自身;他们在他们的汽车、高保真音响设备、错层式房屋、厨房设备中找到自己的灵魂”[2]。

3.共同场域的集体归属感

网购狂欢节不仅提供了一个购物消费的场域空间,还提供了文化传达与意义交流的平台。在这场涵盖几亿人的盛大狂欢仪式中,消费者从活动中找了真实参与感与集体归属感。网购狂欢节借助节日文化进行传播,以仪式和庆典的形式开展仪式性营销,让参与仪式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参加活动的正当性和满足感。网购狂欢仪式是对群体生活的呈现,隐藏在仪式背后的是参与者对集体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共享。

在红包营销活动中,消费者与他们的同龄群体一起抢红包、分享红包、讨论红包;在话题讨论中,所有参与者都能听到与他们志趣相合的声音;在狂欢仪式参与过程中,网购群体能够分享活动经历,共享仪式经验与成就,通过商品语言来与周围群体建立联系。在网购狂欢仪式过程中,参与者借助商品语言来传递群体生活与情感,这种通过狂欢仪式来与周围群体建立社会关系的行为已经成为一种主动的、无意识的集体行为。

纵观2015“双十一”营销活动,天猫当日就创下912亿的销售奇迹,如果仅从传播的传递观来解释这一现象似乎还不太足够。透过詹姆斯・凯瑞的传播仪式观,可以发现:网络节日营销在隐喻维度上把原本单纯的日期信息“11・11”,赋予其“购物狂欢节”的仪式定义;在角色维度上让平等的商家与消费者参与狂欢仪式;在意涵维度上把可以生产与再生产的商品作为仪式道具;在认同内涵维度上让消费者在仪式中共享购物狂欢的信仰;在功能维度上让参与者穿越时间维度,共同聚集在同一空间场域进行商品买卖的仪式[3]。网络节日营销确实成功塑造了一种仪式感的营销。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w・凯瑞著.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电视购物广告词篇9

关键词电视购物定位消费终端规范化管理

abstractclarifyingthelocationoftvshoppingasaconsumerterminalwillleaddirectlytooperationreformfrom‘advertising’to“terminal”oftvshoppingand,basedonthis,wegivesomeadvisesaboutregularmanagementoftvshopping,whichisaneffectivepathoutofthetrough.

keywordstvshoppingpositionconsumerterminalstandardizedmanagement

当七星购物从众多卫视频道逐渐隐退的时候,当手机直销的投入和产出开始严重不成比例时,许多做电视直销的运营企业都开始意识到:电视购物越来越不好做了。曾经被无数网络加以嘲笑和恶搞的直销叫卖名人“侯总”侯兴祖的出现,使得自1998年以来的这一波电视购物到达了阶段性的顶峰,2008年的3·15也成为电视购物投诉最多的时间。www.133229.Com

为了规范电视购物,工商总局、广电总局于2006年下发了电视购物“禁播令”,要求所有广播电视机构停止药品、医疗器械、丰胸、减肥、增高产品的电视购物节目,然而禁播令并没有遏制住绝大多数电视购物夸大宣传、蒙蔽消费者的劣根性。

一、电视购物的运营困境

电视购物广告词篇10

关键词:电商广告;语用预设;合作原则;言语行为

语用学主要是研究语言在使用中或者在具体的语境中的意义。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网络平台逐渐兴起,为电子商务广告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由于网络购物的盛行,“双十一”购物节逐渐成为商家的最大销售契机,电子商务广告则是实现商家销售目的的主要手段。作为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电子商务广告设计者和消费者往往具有不同的心理倾向。设计者主要是通过语言策略吸引消费者购买其产品或服务,而消费者在本质上往往对其采取不信任态度(王芹,2004)。这种心理差别使广告设计者在设计广告时更注重利用一定的语用策略,力图使消费者对其采取信任合作的态度,以达到其销售的目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广告是语用策略最能发挥效力的文本之一。语用策略是指“发话者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估计到对方的需求,巧妙地运用语用技巧,最终使自己的观点得到对方的认可和赞同并接受的说话方式”(刘森林,2007)。近十年以来,电商平台淘宝天猫每年都会在11月11日当天举办大规模的促销活动,该活动已成为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年度盛事,且不断有国外电商平台的踊跃加入,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淘宝在“双十一”前期加大了其广告宣传力度。本文将从语用预设、合作原则和言语行为等方面来探讨淘宝“双十一”购物节广告所使用的语用策略,看广告设计者是如何运用这些语用策略来达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进而引发其消费行为的效果。

一、语用预设策略

“语用预设,或称语用前提,是指那些对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还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关系。”(何自然,1997)简单地说,语用预设是指隐含在话语中的说话人和听话人共同的已知信息,或者是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下听话人可以推断出来的信息。综合来看,语用预设是展开话题的前提,是被双方所接受的共知。由于语用预设是由说话人单方面设定的,因此它具有单向性。此外,语用预设是具有断言性质的语境假设,常以内隐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语用预设又具有主体性和内隐性(陈新仁,1998)。由于这些特征和一些电商网络营销的特性存在相似之处,因此在网络营销语言中,利用预设是达到电商营销目的的重要手段。如今的广告已经不是自卖自夸的简单模式,而是采取一种相对含蓄和委婉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例1:“双11”放大招,全场0.01元起在这句广告语中,“双11放大招”如果脱离具体的语境,对于从未听说过“双十一”的人来说,是不能理解它所代表的具体含义的。但是对于已经熟悉了淘宝平台在购物节所推出的活动的人来说,看到这类广告后,他们就会产生此次购物节淘宝平台会大幅让利的心理预设,从而对该活动产生期待心理。例2:淘宝嘉年华,通勤好店,女王尊享价广告这类文本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面向特定的目标消费者,而从淘宝平台的消费指数可知该平台的主要消费对象为中青年女性。因此,针对这一特点,广告设计者推出了“女王”“女神”等一些列指向性较强的广告语,以此来迎合中青年女性的心理预设,吸引她们对活动的关注,刺激其消费欲。

二、违反合作原则策略

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格赖斯(Grice)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为了交际的顺利进行,交际双方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合作原则”。格赖斯认为,在一个理想的交际场景中,交际双方总是怀着相似的交际期望,希望通过交流使对方了解并认同自己的话语,并在此基础上相互配合。格赖斯把合作原则进一步细化为四个准则,分别是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合作原则要求人们在日常交际中遵循这些准则,但是在实际交际中,人们常常故意违反这些准则并由此产生某种特定的会话含义。听话人意识到说话人故意违反了某一准则时,就会根据当时地情景语境推测出说话人违反该准则的原因和目的,从而理解其隐含意义。从语用策略的角度来看,违反合作原则虽然增加了听话者对话语的解码难度,但是也激发了听话者对话语本身和解码过程的兴趣。因此,故意违反合作原则中的某一准则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是广告设计者常用的广告策略。例3:狂欢双11,全场0.01元起这条广告在画面设计上采取了将“0.01元”加粗加大且用较醒目的亮黄色的方式,这样一来,消费者在看到这条广告时,其目光会迅速聚焦在显眼的“0.01元”上,从而忽视了后面的“起”字,迅速激起购买欲望。然而当消费者进一步查看之后就会发现商品价格远远超出预期,因为价格并不是只有0.01元,而是成百上千不等。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之一是要求说话者所说的话满足交际所需的信息量,虽然从逻辑上来说,成百上千的价格确实包含在“0.01元起”这一范围内,但是它并没有给受众展现出正确反映价格的信息,而是选取了一个价格下限,让消费者产生一种捡便宜的心理,以此激发购物的欲望。因此,可以说这则广告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例4:双十一冰点价,不只是5折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准则要求之一是避免使用晦涩、歧义的词语。在这则广告中,“不只”这一词容易产生歧义,在消费者的常规认知里,“不只是五折”代表着还可能有四折、三折甚至更低的折扣。可点进链接之后发现,该商品最低的是五折,还有七折、八折等,和消费者的心理预期产生了矛盾。广告设计者利用“不只”这一有歧义的词语,让消费者产生了更低折扣的心理预期,吸引消费者点击链接,刺激其购买欲望,但是实际上是利用该词设置了一个最低折扣。因此,该广告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准则。

三、言语行为策略

语言哲学家舍尔(1979)发展了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把言外行为进一步分成五类,分别是宣言行为、表述行为、表情行为、指令行为和承诺行为;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即通过表面含义来表达言外之意。作为一种特殊的言语行为,广告既可采用直接性语用策略,也可用间接语用策略。1.直接性语用策略如果广告设计者在广告语中毫不隐晦地表达出了希望消费者购买该商品的意图,那么该广告语使用的则是直接性语用策略(唐羽宫,2016)。“双十一”作为一个特殊的节日,商家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更明显,就是要吸引消费者参与当天的购物促销活动。因此,相比于传统的电视广告,“双十一”广告用语更加直截了当,主要凸显其折扣力度、包邮范围和满减活动等。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双十一”购物节广告使用直接性语用策略居多。例5:全民双十一,史无前例冰点价,买1送1在这句广告语中,设计者通过使用“冰点价”“买1送1”等词汇,传送了此次购物节的低价优势,通过直接的指令行为表达了希望消费者参与到淘宝购物节中的意图,属于典型的运用直接性语用策略的例子。例6:“双十一”来了,锁定目标,抢先加入购物车,赶快行动!在这句广告语中,设计者通过使用“锁定、抢先、行动”等具有指令性的词语,清晰地表达了希望消费者赶紧参与“双十一”购物节的意图。此外还有很多类似于“网购狂欢节,全场五折”“‘双十一’送福利,疯狂大减价等你来”等广告语,均在字面上表达出了吸引消费者的意图,均运用了直接性语用策略。2.间接性语用策略当我们通过话语的字面意思而认识到话语本身之外的意思时,就称为间接话语行为,即通过实施一种行为而间接地实施了另外一种言语行为。例7:有千金,才是女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素有“千金大小姐”的称呼,因此“千金”通常用来表示未婚女孩。这句话表面上是语义重复,但这则广告语出现在“双十一”购物节珠宝首饰卖区中,根据语境,人们就可以领略到这里的“千金”指的是其本意“金子”,因此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买了我们的金银首饰,才是一个称职的女孩”。例8:孩子只有一次成长的机会这是一则有关某奶粉的广告,利用了父母对于孩子的疼爱之心,虽然其表面意思只是表明了孩子只有一次成长的机会这一事实,但其言外之意是希望家长能够意识到这一事实,并且能够选购他们的奶粉,让孩子能够健康地享受成长的过程,以此达到广告预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