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美术教学工作汇报十篇美术教学工作汇报十篇

美术教学工作汇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6:44:11

美术教学工作汇报篇1

一、积极营造校园艺术化的人文教育环境

配合做好学校各项中心工作中的环境布置工作。如校园橱窗布置、演播厅的很多活动会标及黑板画、各项学校活动布置及版面展示等,1老师们团结协作。阳光伙伴”音乐伙伴”活动中老师们积极参与创设活动中的艺术环境,以美育人。

合理策划、认真评选,2本学期重点围绕“年秋季陶艺比赛、参观活动”年市陶艺比赛”迎春书画、手工、电脑画比赛”春天的脚步”摄影冬令营、讲座等系列活动、绘脸谱讲故事游世界”博爱小学线描教学作品展”七彩阳光伴我成长—年大型美术作品展”系列活动开展了书画、手工、摄影系列活动。活动中我组织辅导、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精心布置展版,给学生美的享受,各项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二、鼎力建设陶艺为主线的美术特色教学

卫生得自己搞,陶艺教室设施落后。作品、材料搬运困难的前提下,教研组继续想方设法节约泥料,有序开展陶艺校本课程的教学和烧制。并开展了年秋季陶艺比赛暨参观活动”参加的市陶艺比赛9位同学分获一、二、三等奖,参加的全国第三届陶艺成果展也获得了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陶艺兴趣小组“泥泥乐园”被推荐参加全国优秀红领巾小社团,四位老师拍摄了陶艺录象课参加全国比赛。本学年我校陶艺校本课程获市首届学校主动发展优秀项目二等奖。今年暑假还将带领8位同学参加第四届全国陶艺夏令营活动,有决心将陶艺校本课程打造得更出色,使学生、学校都能获得更强劲的发展。

三、努力以新课程理念改善课堂教学行为

认识到要加强教师的自身学习能力,1本学期通过辅导两位实习生、上学校研究课以及课后的交流。课堂调控能力、课堂美术语言、范画等基本功要以新课程标准为理念与实践相对接,注重生活感受,以自然为师,遵循艺术规律,营造艺术情境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的同时,以培养自主性学习为主,同时进行合作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美术教师积极参加校内的专题讲座学习,2为了把学生、家长以及部分教师从应试教育的观念转变到真正的素质教育上来。全面搜集相关资料,精心制作教师教学博客,利用教师博客、电教媒体,采用多种形式展开绘画、手工、陶艺、电脑绘画等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受到学生了喜爱,提升了学生的兴趣。

四、积极形成学习、合作、进步向上的教研组

重视基本功训练,1新教师王婷、杨敏每堂课严谨有序有反思。每周跟校外老师学习毛笔字。辅导学生电脑绘画、月亮岛”摄影小社团活动,努力参加区、市各项竞赛活动,副班主任工作认真负责,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得到大家的认可。王婷的体验成功、分享快乐》迷彩服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文发表于中小学电脑报上。月1日儿童节被评为“优秀辅导员”区第十届基本功大赛中获二等奖。还参与拍摄了多篇校红领巾电视节目,校园网上上传过多篇报道,参与了学校申报的综合实践课题研究。

2本学期教研组认真完成读书活动及在各项学校活动中表现出色。

美术教学工作汇报篇2

各学区中心校、直属小学:

接到省、市《关于切实推进全省农村小学音乐和美术器材配备达标工作的通知》的通知,下半年省教育厅要开展此项配备达标工作的专项督查。为了摸清我区小学音乐、美术学科配备情况,为我区工作决策提供依据,为高标准通过省教育厅督查做好准备。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上报单位

直属小学、学区汇总各小学(含教学点)

二、填写实际配备统计表(见附件1音乐;附件2美术)

1.学校要在音乐、美术统计表中,“基本”一列中有“√”的器材行填写本学校实际配备器材数量,填写位置在表格最右侧(配备目录中“基本”中的器材,是要求学校必须配备的且数量达标)。学校类别下拉菜单中选择。

2.学校在要求的位置只填写本学校实际有的器材数量,没有填“0”。表格的行请不要随意增减。

三、上报文档要求

1.上报本单位的落实整改方案。直属小学、学区中心校要制定本单位落实整改方案,整改方案要包含音乐和美术教学器材现有达标率、资金筹措情况、整改落实措施、任务完成时限等具体内容。

2.上报实际配备统计表,音乐、美术2个表格。学区中心校将所辖各小学上报的音乐、美术器材统计表汇总到一个表格中(在表格右侧追加列即可),注意追加学校列时各行要对应正确,不要错行。

四、上报时间

于2020年5月20日前将电子文档发到jyjzbk@163.com邮箱中。直属小学直接上报,学区中心校将所辖小学(含教学点)汇总后上报。

各单位接到通知后要安排专人负责,安排布置此项工作,并认真审核学校上报数据,督促学校对照标准要求,逐件对本校现有音乐、美术器材进行摸底、清查,认真如实填写配备统计表。各单位上报数据要详实、可靠,不要漏报、瞒报、误报、虚报。

美术教学工作汇报篇3

2008年我镇小学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为目标,围绕教育工作任务和市局体卫艺教育工作计划,结合我镇实际,主要抓好下面几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按照新课程标准开足开齐体育、艺术、卫生课,并按课时认真上好课,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卫、艺课时,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课外文体活动要排进课表,实行25—30分钟的大课间文体活动。

2、完善必要的体卫艺场地,器材设备。各校应根据实际,因地制宜,建设快乐体育园地(中心小学准备在教师家属楼前建几个乒乓球台,在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前建羽毛球场);建立健全器材管理制度,有专人(或兼职)负责做好器材地登记及场地器材安全检查和维护等工作,消除场地器材安全隐患,确保学校体卫艺活动的正常开展。

3、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我市学校体育艺术特色教育工作的意见》通知精神,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中心小学、石村小学每年要开展1—2项体育和艺术单项竞赛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

4、建立学校体育艺术训练制度,积极开展课余训练,培养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体育、艺术人才,中心小学成立一支学生篮球队和美术书法训练组,做到定人、定场地、定时,使课余体育艺术训练长期有效的实施。

二、加强学校公共卫生安全自查和预防工作,保障师生身体健康。

1、继续贯彻落实《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的通知。各校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的应急措施,依法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制,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和应急处理的长效管理措施,特别要注意传染性疾病和食物中毒及不合饮用水事件的发生,一旦发生情况要及时汇报。

2、坚持上好健康课和卫生知识讲座,每月出一期卫生知识宣传板报,教育学生不买不卫生的食品和不喝生水,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落实卫生环境大扫除及消毒措施,并做好记录。

3、定期对饮用水质进行检测和消毒,提供开水给学生饮用。

三、规范教学管理,加强体育、艺术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实施体艺新课程标准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坚持体卫艺常规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体育课必须教会学生一定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奋勇拼搏,吃苦耐劳,竞争合作等优良品质。并要求每节体育课要让学生有8—10分钟大运动量的活动,做好体育课的安全防护工作,确保学生在活动中的安全。

3、学校开设的书法、美术组要育分调动学生的艺术兴趣,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和审美能力,

4、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庆祝“六一”儿童节,学校要举行文艺汇演。

5、做好体卫艺工作经验总结和体卫艺教学论文、优秀课例撰写工作,每年选送一至两篇上送市局参评。

四、我校体育艺术竞赛安排:

1、体育竞赛:3月份组织拔河比赛;5月份小学生篮球赛;10月份乒乓球赛。

2、艺术竞赛:4月份美术书法赛,6月份“六一”文艺汇演,9月份手工劳作展,11月份美术书法展。

附:2008年学校体卫艺工作行事历

时间

工作内容

1—2月

1、制定体卫艺年度工作计划和竞赛规程

2、制定我镇体卫艺教育发展规划

3、新学年学校公共卫生安全工作检查

3月

1、学校体卫器材采购申报

2、校内拔河比赛

3、市局来校体艺特色教育督导检查

4—5月

1、校内美术书法赛

2、镇内小学篮球赛

6—8月

“六一”文艺汇演

9—10月

1、新学年学校公共卫生安全检查

2、手工劳作展

3、乒乓球赛

11月—12月

美术教学工作汇报篇4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教育的重大决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县政府教育工作接受省政府督导评估为契机,紧紧围绕“特色学校”创建的目标,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我乡2010年5月顺利通过省政府综合督导评估。

二、工作重点

总体目标:2010年5月,全乡教育工作顺利通过省政府综合督导评估检查。

1、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抓“普九”工作的巩固提高,重点是促进均衡发展。

2、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抓协调健康发展,重点是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和幼儿园必备的办学条件和内部管理。

3、全乡各类教育抓统筹发展,重点是九年义务教育、学前教育。

4、做好迎“省检”的材料和档案资料的搜集、整理、完善工作。

三、组织领导

1、成立侯家岗乡中心学校迎“省检”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由下列同志组成:

组长:程节新侯家岗乡中心学校校长

副组长:黄烨侯家岗乡中心学校副校长

陈希平侯家岗乡中心学校副校长

汪恒龙侯家岗乡中心学校副校长

成员:章卫国侯家岗乡中心学校教导主任

袁兴华侯家岗乡中心学校总务主任

程步楠侯家岗乡中心学校财务专管员

任华保侯家岗乡中心学校“普九”资料员

2、成立迎“省检”办公室

领导小组下设迎“省检”工作办公室,章卫国任办公室主任,成员:任华保,具体负责迎“省检”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侯家岗乡中心学校办公室。邮箱地址:。

四、工作职责与任务

(一)中心学校迎“省检”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1、收集信息,统筹安排,及时向乡迎“省检”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工作。

2、督促迎“省检”办公室、各处室做好迎检工作,并深入到基层学校,处理具体问题,检查、指导迎检工作。

3、研究处理迎“省检”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和事项,组织迎检工作调度。

(二)中心学校迎“省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1、安排迎“省检”的具体事宜,督促相关处室和学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迎检任务。

2、掌握信息,及时反馈,为中心学校迎“省检”工作领导小组决策提供信息依据。

3、负责文件、报告、会议材料的起草,收集、征集、补充,完善文字档案资料和数据资料,分类整理、归档。

4、负责迎省检工作的宣传报道,办好迎省检工作简报;策划制作教育工作情况录像片;制作教育展版;起草、收集、整理相关文件;全面综合乡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汇报和自查汇报材料。

5、负责检查、指导、协调各学校迎“省检”工作和迎检表册汇总上报;指导各中小学校搞好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建设。

6、完成乡政府汇报材料

7、完成教育工作汇报专题片文稿,交侯家岗乡有线电视台拍摄制作(不超过15分钟)。

8、完成中心学校迎“省检”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相关成员和学校职责

1、黄烨:负责保学控辍和资料建设。由章卫国协助。与局“迎检”办公室和教育股建立经常性工作联系。

2、陈希平:负责人事方面。与局人事股、教师交流服务中心、县教师进修学校建立经常性工作联系。

3、汪恒龙:负责校建、安全、综治、幼儿园、关工委和农民技校。由任华保、程自华协助。与局校建办、校安办、社办股、县关工委、乡政府建立经常性工作联系。

4、袁兴华:负责电教仪器设备的配备和台帐建设,与局电教站建立经常性工作联系。

5、程步楠:负责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方面的一些具体工作,与局财统股、县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建立经常性工作联系。

6、中小学校:一是狠抓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是全面整治校容校貌,力争校园整洁有序,绿化、美化、硬化有特色。三是认真对照省检标准,加强各功能室的建设,使各功能室配置齐全、设施设备达标,仪器、图书分类入柜、上架整齐,管理规范。四是做好迎检档案整理工作,做到资料齐全、分类装订、按类存档。五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巩固学额,积极做好流生返校动员工作。六是做好学校综治安全工作,确保师生和学校财产安全。

学校需准备的资料:

(1)学校情况简介。

(2)学校迎省检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3)原始档案类:

①我县范围内0—17周岁人口文化状况登记表及统计表;我县范围内7—14周岁三类残疾儿童少年调查登记表及统计表。

②近三年(07/08、08/09、09/10学年)学校招生数、毕业生数;近三年学校分年级、分班在校生数(其中女生人数)和点名册、辍学学生数和年辍学率。近三年外学区(含外乡、外县)在本校就读学生人数、本校在外学区(含外乡、外县)就读学生人数。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在本校随班就读分班人数、名单和个人档案。

③学生学籍档案。

④教师学历档案,进修档案。

⑤学校财务收支账目、报表、校产档案。

(4)各项规章制度入镜上墙。

(5)其它(如办学特色等)

7、本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本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由中心小学履行职责。其工作和材料要求:

①场所,设在中心小学校园内,挂好侯家岗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牌子。

②机构,分管乡领导任校长,农技站长、中心学校校长任副校长,成员由农技站工作人员、中心学校教师和专长人员担任。

③设施,有教室和图书资料室。

④教材和活动记录,即每期培训人员花名册、作业本和测试卷,掌握参训人员技术或技能的程度,教员的教案,每期培训计划和总结等。

⑤对象,即脱盲后的农民、剩余劳动力、未升学的初中和高中毕业生。

8、中心幼儿园

中心幼儿园由中心学校负责,其工作和材料要求:

①有符合标准的场所和设施、设备。

②办园有大班、中班、小班各一个以上。

③教师具备幼儿教师资料以上。

④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达到75%。

⑤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45%。

⑥办园情况简介。

⑦建设完善档案资料。

五、工作措施

1、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教育内部装备和校园建设力度。实现必备办学条件的均衡配置,搞好基础设施的维修,做好校园绿化、硬化、净化、美化工作。

2、围绕课改提高教学设备装备和使用效率。第一,按“普九”标准添置仪器器材、图书、电教器材,做好功能性教室的环境布置,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专用教室管理人员的培训,使之熟悉各项操作,真正做到为教学服务。第二,提高功能性教室和仪器器材的使用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创新能力,做好相关资料的积累,重点突出使用成果的展示。第三,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以鄱阳教育网为平台,将设备和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教育的整体优势,为全县教师提供有价值的教育信息,直接服务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现全县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3、狠抓“控辍保学”。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一是加大依法治辍力度。加大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学校结合当地政府、公安、工商等部门,实施依法控辍。同时以政府名义向辍学学生下发催学通知书。二是深化教研教改,增强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防止学生厌学。三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师生亲和融洽的氛围,确保初中在校生巩固率大幅度提高。

4、丰富学校内涵。一是要通过校园文化体现学校内涵,要求学校加强校园的绿化、硬化、净化、美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二是校长的办学理念要体现学校内涵,要求各位校长认真学习,更新教研课改观念,形成本学校的教研课改体系,做教育教学的明白人、带头人;三是通过展示教科研水平体现学校内涵,要求学校要有自己的教研课改课题,培养骨干教师,形成研究性报告,让多数教师参与到教研课改活动之中;四是通过资料的真实积累显示学校内涵,档案资料整理要注重真实性和连续性。学校将过去的工作成果等资料分门别类的积累汇总整理。

六、日程安排

(一)宣传动员阶段(2010年10月17日——11月15日)

1、成立侯家岗乡中心学校迎接省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迎“省检”工作方案并及时下发。各学校结合本校实际,成立相应机构,制定迎“省检”工作方案,并于11月15日前上报教育局迎“省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10月17日迎检办公室成员开始工作。

3、召开迎省检动员会,启动相关迎检业务培训。

4、县政府下发迎检工作实施方案,布置迎检工作。

5、中心学校迎检领导小组向乡政府全面汇报我乡迎检工作安排情况。

6、召开校长会,部署迎检工作。

(二)自查自纠阶段(11月16日——12月15日)

1、各学校按照《2010年江西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细则》的要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做好自查工作,对存在的问题列出清单,提出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限。迎检办公室汇总。

2、各学校全面摸清流失学生数量、去向及原因,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切实做好学生的入学和辍学生返校工作,确保入学率达标。

(三)自查汇报阶段(2010年12月17日——2010年2月10日)

1、整治校园环境,提高绿化、美化、净化水平。

2、完成各种表册、卡和统计报表的填写,数据做到上下一致、表表相符。

3、完成各项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建档工作。

4、完成迎省检自查报告和各项汇报材料。

(四)自查整改阶段(2010年3月2日——3月31日)

1、全乡迎省检各项准备工作自查初验。

2、根据验收标准和要求,进行全面细查,对不足之处整改到位,做好评估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

(五)迎接市检阶段(2010年4月2日——4月30日)

1、进一步完善各项迎检资料,做到资料齐全、真实、可信。

2、迎接省、市的抽查。各学校根据省市督导抽查情况,对照标准要求,查漏补缺,加强薄弱环节整改,确保各项指标达标。

(六)迎接省检阶段(2010年5月)

制订具体的迎省检方案,接受省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

七、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学校要加强对“省检”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充分认识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把迎“省检”工作作为当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迎“省检”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落实任务,划分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制,在迎检工作中因工作失职造成责任事故的要依法依规从严处理。

2、认真学习,广泛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向社会及学校广泛宣传以《义务教育法》为重点的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义务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宣传迎“省检”工作的重大意义,营造迎“省检”工作的浓厚氛围。

3、明确任务,落实责任。迎省检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程序复杂,各学校要切实负起责任,安排专人,分解任务,完善措施。要发扬团队精神,相互配合,调动全员积极性,确保迎检工作不出问题。各项工作按局制定的迎“省检”工作日程安排限时完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拖延。凡迟交、迟报、迟做的,要追究单位负责人和当事人的责任。

美术教学工作汇报篇5

关键词:中职美术教师;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1-011-1

一、引言

在当前课堂教学过程中,探究式教学是教育者们倡导的主流方式,如何让学生们在课堂中主动参与过程学习,如何将探究式教学有效深入到现实的教学环境中,以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们获得知识是课堂教学研究的关键点所在。所以,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安排对摆脱当前教学困境具有一定的意义,中职美术教学亟需改革,那么首先,中职美术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到底具有什么作用,本文即针对这一观点进行探讨。

二、中职美术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的作用

1.问题创设者。

众所周知,解决问题的首要方法是要知道问题在哪,即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起步就是创设一个有效问题。学生正是在搜寻问题的过程中,进行选择、判断、研究、解决问题,去感受知识的产生、形成与获得,从而自然而然地培养出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能力,才能得到专业的提升。在美术课堂中,利用学科自身性质和特色,可以提出很多有代表性的问题情境。如展示蒙娜丽莎的画像时,可以在课堂中向同学们提出问题“蒙娜丽莎在思考什么”,“蒙娜丽莎的左手和右手摆放位置分别代表什么含义”等等,带领同学们进入画像本身的情境,想象自己是作者本人当时的心境和态度,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画面意境,从而根据情境对画面产生积极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探究引导者。

仅仅创设问题情境是不够的,关键还要调动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起到引导作用,解决学生本身可能具有的惰性以及“被学习”性。很多情况是教师辛苦在课堂中发挥各自的才华与特色,可若是学生不愿接受和接受不了,都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让学生想,遇到问题引导学生想,即使一时无结果,也要善于发现学生在过程中的闪光点,能够积极鼓励学生的长处,而不是一味打击或呵斥,适当给予提示,保持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因为,解决问题并不是教学的目的,在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才是教学的真正意义。所以,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在创设问题情境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自主思考,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不是学生“被学习”,甚至根本不学习。

3.汇报领导者。

在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学习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组里进行沟通与交流,并且安排每组推荐代表进行汇报本组讨论结果,组间要相互评价与讨论,交互学习,吸取他人的观点并要结合自己的观点进行整合,也是鼓励学生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重要思路。个人的才能固然重要,可有时固步自封反而产生相反的效果。在教学活动中,团队的力量尤其重要,培养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对其今后不论是学业还是职业发展均有重要作用。团队是一个共同体,它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并解决问题。领导学生进行相互评议、交互学习,可以给课堂教学带来极大的新鲜感,也让学生们尽情参与其中,给课堂带来活力。而且,推荐每组代表进行本组观点陈述,不仅能让学生自身感受到强大的成就感,而且还能直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这种交流汇报方式还能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从各个方面来看有利无弊,所以中职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方式改革中要注重探究这一点。

4.课外延伸者。

美术学科是一门开放的学科,在通过直观感受和理性分析结合的教学方法中,帮助学生们从各个方面对美术建立起自己既宽泛又纵深的认识维度,那么开放式的课外延伸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能力,让学生从课堂中走向课堂外,从课内走向社会,从理论走向实践,从知识的获得走向能力的培养。那么,中职美术教师在课外延伸方面要担当什么类型的工作任务呢?第一,利用课堂,深化理解。与美术相关的课外延展知识有很多,方式也多样,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素养和能力,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和社会资源,给学生们展示各类美术作品,甚至走出校园参观美术古迹、画廊等,利用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对作品的多角度分析,积极碰撞出艺术文化的火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审美层次和欣赏能力。第二,综合类型,培养能力。探究式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局限于某种固定类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周边艺术主题活动,提出各类学习方案并进行相关的考量与采纳,如景德镇陶瓷作品展参观,在主题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思路,把主动权交给他们,把信任交给他们,教师作为一个课外延伸者,更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结束语

美术教学的内容宽泛且自由,探究式教学正是适用于中职美术教育的最好方法之一,但同时又需要更精确地切入课堂教学改革核心问题本身。探究式教学在中职美术教师中的应用,要求教师能够熟练将教学目的和教学意义深刻贯彻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去,充分发挥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的问题创设、探究引导、汇报领导、课外延伸四个方面的作用,注重以问题为载体,利用自身专业水平创设有效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为基本,让学生自主探究实践,真实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各种方式方法为手段,让学生自由表达、交流,交互学习,最后得出自己的观点,形成“问题――探究――问题”的良性循环机制,使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美术教学工作汇报篇6

从2013年开始,北戏根据首都文明办组织编写的《中华美德故事》系列丛书,秉承“讲好故事,事半功倍”的理念,将中华传统美德以戏曲、话剧、音乐剧、舞剧等形式生动地呈现在舞台上;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创排了《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演出。参加演出的学生们在教师指导下,以满腔的热情,精美的艺术表现形式,集中表达了爱国奉献、助人为乐、敬业守法、爱护环境、孝悌礼让、英勇斗争等优良中华美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受到了观看演出的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2014年推出《中华美德故事汇》第一辑,北戏从《中华美德故事》系列丛书中精选了12个古代、近代和当代故事,创排演出了京剧专场、评剧专场和综艺专场三台剧目。京剧专场包括京剧《荀灌娘》《苏武牧羊》《赤桑镇》《草原小姐妹》;评剧专场包括《孔融让梨》《雷锋》《一杯茶》《长霞》;综艺专场包括音乐剧《一个真实的故事》、话剧《希望》《北京欢迎你》和舞剧《八女投江》。

2015年推出《中华美德故事汇》第二辑,精选了《中华美德故事》系列丛书中5个美德故事和一个当代美德故事,创排演出了京剧《花木兰》、评剧《刘胡兰》、河北梆子《岳母刺字》、话剧《汉子》、音乐剧《洪战辉带妹求学》、舞剧《昭君出塞》。中华美德故事汇之舞剧《八女投江》

2016年将继续推出《中华美德故事汇》第三辑5个新剧目,以京剧、评剧、昆曲、话剧、音乐剧的5种不同的剧种形式呈现给大家。

迄今为止,《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舞台剧总共演出了百余场,观众人数超过3万,已经成为首都未成年人精神文明建设的品牌舞台剧。

用艺术的形式弘扬美德

2012年,首都文明办出版了《中华美德故事》丛书,旨在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增强中华美德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中华美德故事汇之评剧《刘胡兰》

2013年6月,当时首都文明办主任、北京市文化局局长陈冬同志,到北戏进行工作调研时指出,北戏要用少儿戏剧场这样一个平台,打造一个面对少年儿童的艺术教育基地,在演出的内容上有所选择,在演出中弘扬正能量、弘扬传统的中华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北戏的艺术教育资源,结合中华美德的主题,通过舞台艺术,将中华美德以艺术的方式展现出来。让来少儿戏剧场观看演出的小观众受到既有德育又有美育的教育。

《中华美德故事汇》(第一辑)的创排,得到了首都文明办特别是滕盛萍主任的坚强领导和全方位支持,学院各系部师生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利用业余时间,勤奋创排,反复修改,历时9个月。2014年3月20日,滕盛萍主任和陈冬局长亲临现场审查,对节目品质给予了充分肯定,提出进一步加工修改要求,指示北戏以少儿戏剧场为主阵地,辐射社会演出阵地,进学校、进社区巡演,面向全市青少年儿童传播中华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传统艺术。滕盛萍主任观看演出后指出,《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剧的创排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要建设好核心价值观,就是要通过载体塑造“精神之魂”。本场《中华美德故事汇》的演出和推广就是很好的载体,将美德和国粹京剧等艺术形式结合更是一个创新举措。她还强调了演出“走进来”和“走出去”的重要性,希望《中华美德故事汇》能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华美德故事汇之京剧《花木兰》

首都文明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处处长常建军悉心指导《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演出,他指出,为了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不断深化“中国梦”学习教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演出既有深入郊区小学校、社区的巡演,也有在国家大剧院、长安大戏院等专业剧院的演出。加入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行列后,还有到天津市的交流演出,累计超过3万多中小学生现场观看了演出,深受广大少年儿童的欢迎。与此同时,中央、市属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多次宣传报道,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可以说,《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舞台剧已经成为推动首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靓丽品牌。中华美德故事汇之京剧《赤桑镇》

常建军处长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与土壤,《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剧的创排正是用不同表演艺术形式立德树人的载体,是对未成年人进行德育和美育教育的创新探索。北戏具有综合艺术门类教育资源以及少儿戏剧场平台,鼓励和激发老师在教学之余,发扬工匠精神,积极开展“《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品牌剧”创作、排练、演出以及巡演,不断提升以青少年儿童为主体的观众的思想道德建设和艺术欣赏水平,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发挥北戏对于社会美育和德育的教育功能

从2013年开始《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剧的创排开始,北戏每年都为此创排大量的原创剧目。这对北戏各系部都是一种挑战和实践的机会。作为北戏的院长及《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舞台剧的总策划刘侗院长,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呢?

刘院长说:“谈到《中华美德故事汇》的创排,首先要感谢首都文明办一直以来,对我们学院建设的关怀和支持。他们本着对青少年成长的关注,结合我们学校少儿戏剧场的特点,选择了我们做实践的平台。这一系列的创排、演出、巡演一直遵从的原则就是,从《中华美德故事》丛书中挑选剧目进行编创。让孩子演出给孩子看。将纸面上的故事通过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生动地呈现给小观众,震撼孩子们心灵的同时,得到美德美育的教育。北戏在文化教育事业上发挥了学校对于社会美育和德育教育的功能。中华美德故事汇之音乐剧《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创排《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舞台剧之前,我们院校的教师大多没有创作经验。这几年,通过这一活动,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育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学校排戏和剧团剧院排戏是不同的。剧团剧院排一出戏可以长久地做下去,学校则不相同。因为学生在学校只有几年时间,每年教师要面对新的学生重新排演。一拨孩子长大了,毕业了,下一拨到来就要重新排演。比如创排京剧《少年马连良》是2012年10月份排出来的,之后又经过了2次大的修改。从2012年到今年4年时间,已经是第4拨孩子排演过这一剧目了。对学校来说,排戏除了服务社会、丰富艺术创作的剧目,最重要的是用剧目来训练学生、培养学生。《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舞台剧的创排锻炼了教师也改变了学生。从剧本的创作、舞台排练、舞台安排、舞美灯光的配合,让孩子们在舞台实践中掌握更多的技能,得到更大的锻炼。这一系列剧的编排、演出,都是在保证正常教学之外的课外时间进行的,广大教师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刘院长认为,创排剧目要坚持规范和身心健康两原则。他说:“我们在《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剧目的创排过程中,一直要求必须坚持两个收获――一是在艺术手段上,创排的剧目必须是规范的,要对正规教学有帮助,要非常规范地运用艺术手段。让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将基本功练扎实,不仅仅是学会,更需要有所提高。这是教学的收获,提高了基本功。另一方面,因为剧目出自《中华美德故事》系列丛书,这些故事本身就是非常好的主题,可以让孩子们在非常健康的排戏过程中成长,通过排戏得到了美德的教育,收获了身心的健康。”

弘扬正能量,弘扬中华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起来简单,但是要做到结合美育进行创作并非易事。美德故事经过艺术创作后应该得到更好的诠释,要让小观众能够真正受益,必须要有创新的精神。对此,刘院长说:“对美德故事的创编,从戏剧舞台的角度出发,要赋予这些故事新的内涵,从新的角度演绎,从而提升整体剧目的高度。从内心世界来诠释它们,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要将深刻的主题、鲜明的思想进行好的包装,升华它的意义,让大家爱看。这也是我们创排这一系列节目应该主张的教学和创作的思想――创新很重要。一味地传承不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未必能传承下去。在传承中结合时代、观众的需要,不断创新,这是艺术发展的一个必然规律。”

正是因为北戏创排的《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舞台剧,将经典的美德故事赋予了创新的艺术手法,让所有剧目更贴近当今时代的发展,赋予传统以新的生命,才使这一系列剧目受到青少年的欢迎。

团结合作集体意识

《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剧的创排和演出,对于北戏来说是一件需要学院各系部共同完成的项目。它涉及学校教师、学生、后勤等所有人员,是一件全院配合的大型项目。我们采访了这一项目的制作人、北戏演艺中心业务部主任廖维。

记者:为什么说创排《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剧对于北戏原创剧目有推动作用?

廖维:《中华美德故事汇》给我们学校的教师提供了一个创作的平台,不仅在艺术教育上得到了能力的锻炼,对他们进行艺术创作也提供了一个机会。学校在2013年各系部创排完成了《中华美德故事汇》第一辑的剧目之后,后续进行了很多原创剧目的创作。

北戏的每一个系部都参加了《中华美德故事汇》小型剧目的创排,虽然每个剧目只有20分钟,但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们的创作、打磨、编排、演出,为更大型剧目的创排打下了基础。北戏这几年创排的京剧《南海子》、舞剧《夕照》、话剧《少年、少年》,都是在《中华美德故事汇》小剧目的创作基础之上更进一步的提高。《中华美德故事汇》具有实验性,它短小,但是也需要相当多的时间来打磨。可以说它是一个基础,促进了后面那些大型原创剧目的创作完成,它累积了经验。这些大型原创剧目都是北戏教师们在《中华美德故事汇》的小剧目创作基础上进行的,在小剧目实践的基础上推进的。例如舞剧《夕照》就是在《中华美德故事汇》中创排《八女投江》的基础上推进的。《夕照》的服装和人物造型设计等等全部都由我们学校的教师完成,受到了业内专家的认可与肯定。《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舞台剧的创排将所有的专业系部结合起来,几乎调动了学校的全部资源,它的创排、演出成功激发和锻炼了教师的创作热情和创作能力。

记者:在《中华美德故事汇》的创排和演出工作中难点是什么?

廖维:《中华美德故事汇》创排最大的难点是北戏师生创作能力的不足。这种不足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老师们在剧目创作上缺乏经验;二是学生们的创作能力和表现能力。学生不是演员,我们在自己的学生中择优选择演员,他们几乎都是第一次演音乐剧、舞剧和话剧等等,要想完全地呈现导演和编剧的创意很难。加上表演需要综合各方面素质,这对学生来讲非常难。所以我们在剧目进行创作时,一方面综合调动全院之力,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剧目创作。同时,也邀请专业的创作人员进行协助,以保证演出创排的高品质。其实正是因为这些难点的存在,教育、锻炼和激发了本校老师的创作潜能,也极大地培养了本校学生的创作和表现能力,彰显了艺术职业教育的功能和作用。经过《中华美德故事汇》的演出,使很多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

演出中,学校安排由我们部门组织、协调《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剧演出,这需要学校相关部门的老师围绕这个主题开展工作,就有了工作之间的磨合和集体团队意识的锻炼。除了以各系部为主体进行主创和排练之外,还有幕后工作的团队。比如说排演场的老师、图书信息中心的老师、音响灯光老师、摄影宣传老师、后勤服务老师,包括安保老师等等。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舞美系、舞美队的师生们,他们一直在幕后默默奉献,每一个剧目都离不开他们。所有舞美系灯光和化妆等专业的学生都在演出中得到了锻炼。比如在我们巡演工作中,刚开始会有一些欠缺和疏漏。在演出了十几场之后,这些学生都知道该做哪些工作,师哥师姐会自发地指点、帮助师弟师妹。学生们通过演出得到了专业、职业上的锻炼。

《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演出因为涉及不同系部,目前在少儿戏剧场的演出剧目中演员和服务人员是最多的,以第二辑的演出为例,演职人员接近400人。每个剧目都涉及不同系部自己的一套班子,演员一多,化妆的、舞美的、服务的人员也跟着就多了。演出的时候化妆在后台是无法完成的,就需要利用舞美系的教室,包括时间的安排也相应要长。化妆班只有将近20个孩子,要化200多人的妆,还要负责抢换服装。在工作的组织上难度很大,涉及各个部门的协调。还有在时间安排上的协调,少儿戏剧场每周末都有演出。这台节目只有在上一台节目结束之后才能进景装台,所以只有周一到周五能进行排演。一台节目,5到6个剧目都需要走台合光,而且不同艺术门类的要求不一样,需要有很明确的分工。比如舞剧我们安排的时间就会多一些,因为舞剧的光会比较难,它的合光要求比较高,其他剧目安排的时间就必然要少一点。但为了保证艺术水准,最少要保证多少时间进剧场,这就需要磨合、调整和协调。因为不同剧目涉及不同的系部,所以必须要全员调动相互协调,才能保证每一个剧目在舞台上呈现的质量。我们在实践中摸索着前进,不断地总结经验,希望将工作做得更好。

记者:你认为排演《中华美德故事汇》的意义是什么?

廖维:这个项目是有延续性的,从2013年开始到今年已经是第4年了。

美术教学工作汇报篇7

关键词:菲律宾海外劳工移民经济影响

菲律宾共和国位于亚洲东南部、太平洋西部海面的菲律宾群岛上,自古以来就是亚洲、大洋洲两大陆和太平洋之间以及东亚和南亚之间的桥梁。自麦哲伦在16世纪发现了这个东方的岛群后,菲律宾先后沦为了西班牙、美国和日本的殖民地,直到1946年7月4日宣告独立,成立了菲律宾共和国。菲律宾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它的历史经历使得菲律宾人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出国谋生。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劳务输出国,其向国外大规模输出劳工及其他劳务人员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特别是1974年总统马科斯动员国民到国外去“打洋工”来增加收入后,大量菲律宾海外劳工纷纷涌向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谋生。据菲律宾中央银行(BSp)最新的报告称,在海外工作的菲律宾劳工2010年向国内汇款187.6亿美元,金额创下历史新高①。菲律宾的海外劳工移民对菲律宾本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影响。

国内学术界探讨得较多的是国际人口流动的动因、特点与发展趋势,而鲜有其后果和影响的分析。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以下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国际移民影响了输入国经济的增长,加重了政府的福利负担。“在美国,有80%的人认为,移民数量越多,失业率越高。”②美联社在西欧多国曾进行民调,“多数人认为移民影响消极”。③另一种观点认为,移民潮有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减少贫困。所以,人才流动对于整个世界经济以及输出国、输入国的影响至今仍无定论。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经济学家理查德?布莱克说,移民在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会对经济以外的许多方面造成一些负面影响。有必要对移民现象在全世界造成的影响进行细致研究,分析其“积极和消极”作用④。本人拟从菲律宾海外劳工产生与发展的原因方面入手,探析菲律宾的海外劳工移民对本国经济的双重影响。

一、菲律宾海外劳工移民对本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菲律宾的海外劳工移民有力支持了菲律宾本国经济的发展,这种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劳工移民汇款。“移民汇款是流入发展中国家的第二大资金来源。估计全球10%的人口在寄送或者接收汇款。”⑤对于菲律宾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数额巨大、较为稳定,且在各国分布较均衡的劳工移民汇款是异常重要的。菲律宾的海外劳工移民寄回母国的汇款增加了菲律宾的外汇和投资能力。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在外的菲律宾劳工汇款给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曾经有一份报纸将移民寄回其祖国的钱称为“贫穷国家的母乳”,这种说法用在菲律宾身上一点都不夸张。菲律宾在全球各地有大约有900多万劳工,他们“支持了一个国家的生存”,海外汇款是海外劳工移民带来的最直接收益,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爆发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遭受重创,但是菲律宾在此次危机中却由于稳定的移民汇款幸免于难。1999年,菲律宾的海外劳工汇款达到68亿美元,超过了出口。2002年,菲律宾的海外劳工汇款超过75亿美元。在2004年收取汇款最多的20个国家中,菲律宾以116亿美元占据世界第五位。到了2006年,据亚洲开发银行的报告,菲律宾海外劳工的汇款总额达128亿美元,而他们的实际收入在140亿至210亿美元之间。到了2010年,向国内汇款金额创下历史新高,达到了187.6亿美元。⑥

二是大量海外劳工移民还可以缓解国内就业压力。菲律宾的就业形势自1980年代就已十分恶劣,在此期间失业率曾达到8.8%,1995年上升到12.6%,以后各年度的失业率一直在8.5%以上,金融危机期间失业率达到9.0%,失业人口达280万。⑦而据该国劳工部统计,目前菲律宾在海外的劳工共占全国总人口的近10%。大量的海外劳工移民缓解了菲律宾国内的就业压力,使得社会稳定,从而优化了经济发展的环境,促进了菲律宾经济的发展。

三是由于菲律宾海外劳工一般都是到工业化程度更高的国家去,因而积累了技术,而且他们能够学到最先进的技术和现代的管理技术以及创新,因而促进了技术和技能的转移。

四是菲律宾的海外劳工也是非常积极的使用资源,来促进社会的发展,比如说建立学校以及技能培训中心,为了改善他们家人的生活质量,他们提供了更多的经商的资本,更好的教育机会,而且这些海外劳工也是重大的支持了灾难的减灾工作和经济危机中的困难,减少工作⑧。

二、菲律宾海外劳工移民对本国经济的消极影响

菲律宾的海外劳工移民还对本国经济产生了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技术人才的流失,使菲律宾失去了与他国竞争的大量人才资源,进而影响菲律宾的经济发展。要知道,当今世界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1980年,约90%的菲律宾劳工输出至中东和北非。据菲律宾海外就业管理局的数据显示,1998年近227000名菲律宾劳工被输送至中东和北非。如果加上每年与合法劳工的数量相等的非法劳工,这个数字还将继续增长。另外,据世行数据显示,在菲律宾海外劳工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占到19%,与其他国家相比,很多还是大学生,甚至还是教师。他们出国后,国内新的就业人员并不能顶替他们的岗位,一些关键部门的人才实际上更为短缺。如一些年轻教师出国当保姆,导致国内中小学师资短缺,她们留下的空缺也无法解决国内一般人的就业问题。还有,受到更高报酬的吸引,菲律宾护士和其他医务工作者每年有1.5万多人出国工作,严重威胁着该国的医疗系统。

二是大量技术劳工外出使菲律宾本国的高级技术人才锐减,政府为了提高本国工人的技能以及培养外送人才,每年要花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但是,政府花费大量的金钱培养这些人才后,他们又积极外出,成为海外劳工移民。最明显的例子就是2010年25名菲律宾国营航空公司的飞行员集体辞职,转往中东及亚洲国家工作。因为这些飞行员在外国的薪水,至少是菲航的3倍以上,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从而不利于菲律宾经济的发展。

第三,大量汇款的流入,一方面使得人们不再紧紧的束缚在土地上,纷纷外出工作,另一方面使得人们鄙视农业生产劳动,所有的一切导致农村荒地增多,农业生产下降,农产品价格上涨,不利于菲律宾经济的发展。

第四,尽管菲律宾海外劳工汇款逐年增加,但是大部分出国人员的收入实际上并没有通过政府的金融机构汇回,而是通过种种途径流入了黑市,对菲律宾的经济发展并没有什么益处,相反还增加了社会经济的不稳定性。

第五,大多数出国人员家庭的储蓄率都比较高,这有助于国内资本积解和发展生产,但是许多菲律宾海外劳工的收入最终都用来购买高档耐用消费品了。有调查表明菲律宾海外劳工带回的外汇大部分都是用来买汽车、房子等,因此,不但对生产无益,还引起通货膨胀。

余论

总之,菲律宾的海外劳工移民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它是一把双刃剑,对菲律宾经济的发展起着双重影响的作用。我们应该学习菲律宾政府在海外劳工移民问题上的成功经验,并总结其中的失败教训,趋利避害,实现我国海外劳工移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劳信.国际劳工流向呈现新特点[J],中国劳动,1993年10期.

[2]张晓明.菲律宾的海外就业[J],国际展望,1994年06期.

[3]史志钦.菲律宾的海外劳工[J],世界知识,1995年01期.

[4]社辑.菲律宾海外劳工汇款增多[J],东南亚南亚信息,1997年13期.

[5]谌焕义.菲律宾的劳务输出[J],东南亚南亚信息,1999年05期.

[6]陈鹤高.菲律宾怎样开辟海外劳务市场[J],中外企业家,1999年09期.

[7](澳大利亚)Charlesw.Stahl著,殷鹏译.东亚国际移民[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李其荣.国际移民对输出国与输入国的双重影响[J],社会科学,2007年09期.

[9]孙朝辉,禹响平.国际移民理论及移民与输出国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宜宾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10]http://省略/chinese/focus/migration/sg.htm,2007年7月10日.

美术教学工作汇报篇8

【关键词】英语法语借词

语言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社会和文化生活的反映,两种不同的语言间产生借词现象的前提是两个国家或民族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接触。正如程倚荣所言:在借词这种语言现象中,非语言因素起很大作用。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借用了什么词,可以看出讲这一种语言的民族向另一个民族学习了什么。英法两国地理位置毗邻,历史上两国交战频繁,而两国王室贵族通婚时有发生,两个民族在各领域的频繁接触导致英法两种语言中出现大量的相互借词现象。本文拟从历史原因来浅析英法两种语言中的互借词现象。

一、英语向法语借词

回顾英语发展的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曾受到法语、拉丁语、意大利语等语言的影响,并向其它语言借入了大量词汇。在英语的借词中,与其它来源的借词相比,从法语借入的词汇对英语词汇影响巨大,在英语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英语发展史上,法语词汇的大量借入主要在中古英语时期及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

1.中古英语时期法语词汇的借入。1066年法国诺曼底的威廉公爵打败英格兰国王,成为英国国王。此后几百年间,法国人统治着英国,诺曼人占据了教会和政府的一切重要职务。法语成为英国的官方语言,而且英国上层社会也使用法语。当时,会讲法语是一种社会地位及个人素养的标志。在普通民众中,出于职业或生活上的需要,很多人都会讲法语和英语。

这一时期,由于法语的绝对优势地位,大量法语词汇进入到英语中,涉及到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government(政府),prince(王子),noble(高尚的),court(法庭),justice(审判),combat(战斗),army(军队)等。除了统治阶层的法国贵族,大批法国民众也移民到英国,法国人的生活方式及风俗习惯也对英国人的日常生活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关于娱乐、饮食、时装等方面的很多词也是来自法语。如:robe(长袍),dinner(晚餐),soup(汤),sport(运动),chase(打猎),religion(宗教)等。另外,还涉及到文学艺术、建筑等领域,如:fable(寓言),prose(散文),art(艺术),architecture(建筑术),arch(拱),porch(走廊)等。

2.18世纪法语词汇的借入。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在法国涌现出了一批以伏尔泰为代表的伟大思想家,作家和哲学家。他们用法语书写的著作,用法语在各国发表演讲,传播启蒙思想,同时也推动了法语在欧洲各国的传播。另外,18世纪的沙龙文化也是促进法语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法语是沙龙交流的工具。法国的沙龙向欧洲各国展现了法国的文化、开放的思想、浪漫的情怀和高雅的生活方式。上层社会的达官贵人都希望能够进入沙龙,并为能讲一口流利的法语而感到自豪。

18世纪法国辉煌的文化艺术使法语风靡全欧,成为欧洲语言。此时,涉及文学艺术、饮食文化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法语词汇被大量地借入到英语中,如:elite(精英),salon(沙龙),bourgeois(有产者),aristocrat(贵族),champagne(香槟酒),literature(文学)ballet(芭蕾舞)等等。

总之,在以上这两个时期,因为法国的强盛,法语也成为了语言的借出方,法语词汇大量进入英语,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词汇,并对英语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法语向英语借词

在法语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受到拉丁语、希腊语、意大利语、阿拉伯语、德语、英语及东方语言的影响。就现代法语而言,英语对其影响最大。在法语发展史上出现了两次向英语借词的高潮。

1.第一次借用高潮――工业革命后。从18世纪起,法国经历的一系列的运动(巴黎公社,法国大革命,拿破仑称帝等)不可避免地把法国引向了灾难。法国国力渐渐衰弱,其影响力远不如从前,这也导致法语在欧洲各国的地位较之前衰落了。相反,十八世纪的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政治影响不断扩大,英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了借出语言。

伴随着工业革命,英国在工商业和科学技术方面飞速发展,发明创造层出不穷,很多新的词汇应运而生。这些新兴事物也对法国产生很大影响,很多工商业和科技词汇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法语中,如:rail(铁轨),wagon(车厢),tender(煤水车),budget(财政预算),ballast(道喳)等。政治方面,法国的君主专制阻碍了资产阶级的发展,法国的新兴资产阶级更加向往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这一新的体制成为法国人关注和热议的话题,因此,一些与政治相关的英语词汇也陆续进入到法语中。如:session(会议),parlement(议会),bill(议案),vote

(选票),meeting(集会),jury(陪审团)等等。同时,很多与英国生活方式和体育相关的词汇在这一时期也进入到法语,如:pudding(布丁),sandwich(三明治),boxe(拳击),football

(足球),match(比赛),record(记录)等。

工业革命后,伴随着英国的强盛,大量英语词汇进入到法语中,人们在法语日常用语中掺杂很多英语单词。“英语热(anglomanie)”在全法国蔓延开来,英语借词随处可见。

2.第二次借用高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争削弱了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而美国则在战后空前强大起来。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的科技迅猛发展,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占有全面优势,一跃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在此背景下,作为美国母语的英语在对外交流中占据优势地位,也对其它语言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也是法语向英语大量借词的又一个高峰期。

美国在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影响,使得这些领域的词汇大量涌入法语,如:discount(减价),stock(存货),best-seller(畅销书),marketing(销售学),shopping(购物),leader(领袖),dominion(统治)等。另外,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源于美国,许多新概念、新技术、新工具最先都是由英语词汇来指代,所以法语从英语中借入大量科技领域的词汇,如:hi-fi

(立体音响),sonar(声纳),software(软件),hormone(激素),transistor(晶体管),fioul(燃料油)等。除此之外,美国的社会生活、体育、文化及交通运输等方面对法国的影响,也使法国人从中借用了大量的相关词汇,如:star(明星),bleu-jean(牛仔裤),hot-dog(热狗),snake(快餐),golf(高尔夫球),jogging(慢跑),jet(喷气式飞机),motel(汽车旅馆)等。

当今社会,新兴传媒工具的出现更加方便了语言和文化的传播。美国的影视作品不断地向全世界展示美国的社会文化和生活,文化的强势入侵必然会引起语言的冲击。崇尚美国生活方式及文化的法国青年会在日常交际中大量使用英语词汇。在法语报刊杂志中,甚至在新闻广播中,英语单词随处可见。

总之,一门语言向另一门语言借用词汇是一种很正常的语言现象。从英法两种语言相互借用词汇的历史来看,借词现象的产生是受非语言因素的影响。语言借出方总是处于优势地位,能够对其它语言产生影响,而这取决于讲这一种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影响力。我们应该正确认识两种语言间互借词汇的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借词,促进语言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曹德明.现代法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2]程依荣.法语词汇学导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美术教学工作汇报篇9

与其他教学资料相比,报刊具有四大鲜明特色:内容新颖、语言现代、知识丰富、词语实用(端木义万,2005)。报刊英语专家周学艺(2010)将报刊英语比喻成一面时代的镜子,称其“无所不包,无时不在,无孔不入,集当代英语之大成,开明日英语之先河”。英文报刊的自身特点可以帮助提升外语教学的现代性、复合性和实用性,因此教育部对高校英语报刊教学给予了高度关注,英语教学大纲十分明确的将报刊阅读能力列为评定阅读技能的标准。二级要求能够读懂难度相当于Reader’sDigest的文章。四级要求能够读懂难度相当于newsweek的国际新闻报道。六级阅读的技能项目中写道:读懂难度相当于美国time或thenewYorktimes的社论和政论文章(端木义万,2010)。在大纲的推动作用下,我国大多数英语专业都开设了英语报刊阅读课程,而在非英语专业教学方面,部分学校以开设选修课的方式对本科非英语专业报刊教学做出探索和尝试。开展报刊阅读教学是有其优势的。英文报刊是目前主要信息传播工具。在英文报刊中,学生可以了解到最新的事实,其内容也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和娱乐。学生从报刊阅读中得到的能力提高也是多方面的。世界上瞬息万变的信息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语感和增加信息输入,扩充词汇量,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拓展知识和视野。长期的阅读社论和时评,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徐锡华,2010)。因此,英语报刊教学成为本科外语教学中阅读课程的延伸。报刊阅读课程在本科外语教学中的应用需抓住两个重点:教学选材和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对象恰当、合理的使用教学材料和教学模式是报刊阅读课程成功的根本。1报刊英语教学的选材从教学内容选材方面来说,王亚民(2010)将教材选取分为五大类,但其中对于新闻专业的分类对英语教学并不适用,因此本文将高校英语报刊教学的材料分为四大来源。①使用精选报刊内容编纂而成的课本进行精读或泛读。目前,报刊汇编教材层出不穷,主要有南京国际关系学院端木义万教授主编的《英美报刊阅读教程》以及北京大学周学义教授的《英美报刊导读》已经在高校应用多年。近年来又有上海外国语大学张健教授的《英语报刊阅读教程》和北京科技大学张敬源的《英美报刊深度阅读》等。主要为报刊阅读辅导书和教材。②使用最新出版的英语报刊进行时事新闻教学。例如,《21世纪英文报》与高校合作开设了《21世纪英文报》读报选修课程,利用《21世纪英文报》报纸资源在院系大一、大二中开设读报选修课,原则上每周不少于一个课时,每学期不少于15周。华东理工大学和哈尔滨师范大学等50多所高校都加入了《21世纪英文报》的读报班。③使用汇编教材与出版报刊相结合的英语报刊教学。这一方法弥补了汇编教材在时效性方面的不足,同时又弥补了新出版报刊在类型体系上的不充分,但两者结合的教学材料势必会加大教师的工作量,因此这种教材选择适合偶然穿插于部分课堂中。④临时选取英语报刊的相关内容或使用英语报刊作为手段充实其他英语课程的教学。报刊英语教学在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中多以选修课形式出现。教师在教材的选取上也相对灵活,有的就时事话题在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泰晤士报等西方主流报纸上寻找热点话题,这也要求教师在耗去时间精力的同时在选材的“度”和“量”上也要有精当的把握。教材的选取与授课对象的层次和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系统的讲授可使用报刊阅读系列教材,培养学生兴趣时则可使用《21世纪英文报》等专门为学生设计的报刊杂志。在培养学生深度思考和分析问题能力时,则可选用西方主流报刊的特写类文章,做到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2报刊英语教学的模式报刊英语教学的内容可以是多彩纷呈的。在教学模式方面,可以有所侧重,也可以百花齐放。总的来说教学内容涵盖了文化背景知识、新闻术语、报刊语言特点、报刊报道的主要版面与内容,英文欣赏以及热点话题讨论,从实际语言应用、学习策略和跨文化知识传播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在教学模式上主要分为四大类。2.1汇集报刊知识特点的讲授型教学模式在本科外语教学中开展的“英语报刊阅读课”多为公共选修课,大都是超过百人的大课,甚至达到300-400人,有些类似系列讲座的形式(王亚民,2010)。受到班级规模的制约,授课形式一般采取讲授式,内容涉及到报刊新闻知识的术语和特点,例如最常见版面术语、标题最常用短词、标题句式、常用缩略词、常见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词语,以及常用的转喻等。报刊是主流信息传播媒介,无论对于非英语专业还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对报刊知识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提升其对英语语言的掌握,以及西方语言文化特点的认识。正如Larsen-Freeman(2000)所指出的,在二语习得中,正式的教授能学习任务、影响习得加工、加快习得速度,最终提高语言水平。这种模式的优势是信息量大,条理清晰,主题集中,方便教师控制管理,缺点是学生思维被动,课堂参与少。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报刊知识特点与实际应用关系不够紧密,难以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2.2围绕报刊语言内容的讲练型教学模式在小班授课中,许多教员以报刊语言内容为依托,采用讲练的模式,将构建主义理论运用到英语报刊教学中去。以外交学院副教授梅琼(2010)为例,她将学员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文章的一部分,总结作者的论点和写作手法,对该部分内容做出评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利用10min的时间陈述课下准备内容,并回答学生提问。华东理工大学颜静兰教授认为应将普通读报课与专业报刊课区分开来。普通读报课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读一份报纸,通过读报接触真正的、鲜活的英语,开拓视野,培养媒体基本素养,关注媒体新闻主流事件、了解新闻用语和表述特点。培养其思考问题和用英语进行表达的能力。遇到某个问题或现象时,要学会思考,能够产生自己的思想观点,而且言之有理。她在教学中突出了对文章的导读、提问、讨论和测验。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学生人数较少,外语能力较高,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p#分页标题#e#2.3多媒体参与的复合型教学模式除了以上两种基本模式以外,多媒体的介入也对英语报刊教学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在以文化知识和思辨能力为主导的教学中,纸质媒体,电视广播媒体和网络媒体也参与到了广义的报刊教学之中。就一个问题,从不同国家,不同媒介来获取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上认知、对比、探讨和辩论,能够让学生提高对不同媒体的关注度,从而潜移默化的进行教育。邹卫宁(2010)在英语报刊课堂的四步教学法中,专门提出多媒体助学的作用。他认为多媒体是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感情激励工具。2.4课内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随着课堂外教学形式的深入,课外教学活动也可以成为课内教学的延伸,并起到补充和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作用。课外报刊阅读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可以展开小组合作,把自己摘抄的语句和段落与全班分享,对报道展开评论并写读书笔记。教师可以定期总结报纸上的信息,举办形式灵活的读报知识竞赛,例如将报道的题目隐藏起来,让学生为报道写标题,也可根据标题猜测文章内容。信息不等于知识,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如每学期还可以举行一次手抄报比赛,或让学生整理学校发生的大事以报刊报道的形式将本学期的重大事件编纂成册。在报刊英语课程教学课时数不足的情况下,这些课外活动将成为报刊英语阅读的有力补充。高校英语报刊教学模式已经从“单一”走向了“多元化”。授课方式也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向互动教学模式转化,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能够使构建主义理论、混合教学、自主学习等教学理论在课内外都得以体现。3英语报刊教学中的问题英语报刊教学对英语阅读有着诸多益处,同时高校英语报刊教学中还存在诸多的障碍。这些问题与教师素养有关,也与报刊英语本身的特点相联系。此处举例讨论三个主要问题。3.1教师应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英语中每年出现上千个新词,这些新词多是报刊带头使用,其中不少可以根据构词法,大体猜出来,但更多是熟词新义,处处有陷阱,一不小心就会出错(周学艺,2010)。这样的例子层出不穷,例如“twitter”在国外已经成为“微博”的代名词,而国内的翻译使用的是“microblog”。如果教师不深入了解国外情况,就无法正确理解。又如“Buyone,getonefree!”的口号,原意指商场里买一赠一,但在政治竞选上指“投我一票,还能得到一个免费的高参”,此处的“高参”指美国总统obama的夫人michelle。没有丰富的生活背景知识和对时事的了解,就无法理解这样简单的政治口号。而事实上,国内英语教师出国培训的机会少,又身兼多门外语课程,如果不能潜心研究,在授课中也只能做到“蜻蜓点水”,无法“抽丝剥茧”为学生解读文章真正的内涵。3.2教学应注意趣味性和知识性统一为了突出报刊阅读的时效性,许多教师选择使用刚出版的美国期刊,将他们印制成活页供学生使用,也有教师让学生通读报纸,挑选自己喜爱的内容课堂汇报。一份报刊包罗万象,有时文,有奇文,有趣闻。学生看重趣味性,教师偏重知识性。例如,美国先后在伊拉克、阿富汗和利比亚发动战争,这跟恐怖主义,中东问题,各国利益都有关。这类时评文章通常篇幅较长,内容复杂,意义深刻,部分学生可能会回避这种文章,而鉴于教学中知识传授的重要性,教师在选择此类文章时应注重补充外延知识。如在本例中,教师需要展示中东地图,列举中东大事等。如何在趣味性和知识性中达到平衡,是英语报刊教学的关键。3.3报刊英语教学也要“中西合璧”诚然,国内英语报刊的大部分内容不是出自英美编辑笔下,但学生有必要了解国内的热点新闻及相关词汇,这样在对外交流和介绍本国情况时才不会无从下手。教师对国内英文报纸的忽视会造成学生相关词汇的缺乏。因此,在教学中“中西合璧”也十分必要。如探讨食品安全时会提到三聚氰胺“melamine”和毒奶粉“contaminatedmilk”,小悦悦事件中的见死不救“leavesomebodyinthelurch”或央视王牌节目改版“CCtV’sflagshipshowgotamakeover”。这些表达贴近生活,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满足其学习英语以“为我所用”的初衷。《21世纪英文报》改版后推出的Buzz热点词汇版可在这方面供教师学习参考。4结语英语报刊教学长期以来受到各高校的关注和重视,这是与报刊英语的自身优势分不开的。英语报刊教材内容的选择也百花齐放,各有所长。近年来,经过高校教师和专家的探索和努力,报刊英语教学模式由单一的“讲授式”逐渐转变为由多媒体辅助、课堂练习和课外活动结合的“多元化”模式。这种转变使报刊英语教学在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上都登上了新的台阶。然而,在本科报刊英语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则需要教师合理选材,平衡教学内容以及加强自身英文修养来解决。在实践中探索有效的英语报刊教学模式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对于提高本科报刊英语教学的质量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美术教学工作汇报篇10

关键词:美术教学分享拓展式教学效果

美术分享拓展指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根据课本教学内容、学生经历和认知能力,将书本知识与课外有内在联系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观察比较、实践应用、追因索果的过程。美术课堂教学分享拓展课型实施,可以加强对美术新课标、新教材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创新意识,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新课程赋予美术的人文性质由此而来。同时新课程强调: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这就对美术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以往学科本位的传统课堂无法满足的。而分享拓展式课堂能引导学生把目光延伸到课堂以外,搜索并分享更广泛的知识,拓展更广阔的视野,从历史、文化角度更深层地认识美术、理解美术、发展能力,同时获得审美素养的提高。

【案例精选】

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强调学生自由表现,大胆设计创造,外化自己的认识和情感;欣赏评述则倾向于内化为文化品位和素质品质;综合探索则强调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的体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研究创造,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制作、表现和展示,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望,体验愉悦和成就感。从新课标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中,可以看出不论是外化能力、内化品质,还是探索未知,体验成功与情感,新课标赋予新教材很多分享拓展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分享拓展,可以使用本课型。

《蓝白之美》是苏少版初中美术第18册第6课,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本课以我国民间传统工艺品――蓝印花布为载体,着意于传统文化底蕴熏陶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展示蓝印花布的独特艺术魅力,了解蓝印花布的艺术特点和特殊的制作工艺,尝试蓝印花布的设计和制作,学会用替代的方法创造“新蓝”。从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领悟蓝印花布折射出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新时代的文化传承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分享拓展式合作学习,通过自主探究,掌握设计画稿的要点,体验不同涂染法决定的不同印染效果,最后通过积极有效的合作完成对“蓝白之美”的艺术畅想。

1.教学方法设计:

(1)讨论法: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

(2)参观法:根据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到一定校外场所――自然界、生产现场和其他社会生活场所,使学生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研究获得新知识的方法。

(3)展示法: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板演、问答、讲解等形式进行汇报展示交流。

(4)行动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根据本课型研究的实际情况,对各研究项目的时间分配、研究范围、内容、手段等相机做出合理调整,通过提出问题―调整方案―实践反思―再次调整这样的反复调整实践,提升研究成果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5)经验总结法:不断提炼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反思修正,形成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实践经验。

2.教学流程设计及简析:

蓝白之美

《蓝印花布》教学案例

一、教学准备阶段

教师:将学生分为资料收集小组、访谈小组、问卷小组、调查小组、成果展示小组、小报制作小组。

学生选定组长进行课前小组分工。

1.资料收集小组分工:

a.网上查找关于蓝印花布的相关资料,了解本地蓝印花布现状,了解相关企业。

B.搜集印染文化的历史传说、民间故事、民谣、诗歌、歌曲和短文及相关民间扎染、蜡染文化。

2.访谈小组分工:

a.确定采访对象,实施采访。

B.记录采访过程,分类汇总。

C.整理汇总访谈资料。

3.问卷小组分工:

a.拟写蓝印花布调查问卷。

B.散发蓝印花布调查问卷。

C.回收蓝印花布调查问卷做好统计工作。

D.整理调查问卷结果,写调查问卷报告。

4.调查小组分工:

a.网上查找关于蓝印花布的相关资料,了解本地蓝印花布现状,了解相关企业。

B.到蓝印花布厂参观,了解现在蓝印花布的制作方法,做好记录。

5.成果展示小组分工:

a.收集用蓝印花布加工成的服饰、挂轴、生活用品及工艺品等。

B.用纸等替代蓝印花布制作服饰、挂轴、生活用品及工艺品等。

6.小报制作小组分工:

a.制作蓝印花布小报。

B.举办蓝印花布小报展览。

二、教学活动过程

1.走近蓝印花布:

资料收集小组的学生通过课前收集整理的资料,向同学们介绍蓝印花布的相关知识,认识到蓝印花布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之一,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江苏南通的蓝印花布最为人们熟悉。2006年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被列入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评析:培养学生收集、整理、筛选相关知识的能力,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蓝印花布源远流长的历史,从而体会到自己肩上的历史责任感,吸引学生做文化传承者。)

2.了解蓝印花布的工艺和特色:

调查小组到蓝印花布厂参观,了解现在蓝印花布的制作方法,做好记录。制作成ppt,汇报参观成果,向同学们提问:蓝印花布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作答。

教师归纳总结:

色彩:深沉的蓝与纯净的白,简洁明快,质朴中带着雅致。

图案: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

寓意:画面中的内容与形式巧妙地结合:

喜上眉梢、连年有余、龙凤呈祥,这些美好、吉祥的传统图案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蕴含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调。

蓝印花布应用在哪些地方?

学生讨论作答。

学生代表归纳总结:

广泛应用于生活中,有实用品(时装、鞋帽、拎包、扇子、遮阳伞),也有工艺品(布艺、壁挂、玩具、饰品)。

3.调查小组汇报参观的经历,观看蓝印花布制作过程的视频,介绍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过程,学生小组讨论作答。

调查小组归纳总结:

①刻版②刮浆③染色④刮白⑤清洗、晾晒

交流:其余小组针对这几个环节提出操作、材料上的疑问,调查小组根据调查成果做出解答。教师作补充。

(评析:本内容是教学的重点。通过观察图片,学生讨论归纳,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通过短片展示制作蓝印花布的工艺流程,让学生观看后自己归纳,在自主学习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提问:

复杂的传统工艺如何才能搬上课堂呢?

学生小组讨论作答。

(1)用铅笔直接画稿代替刻版。

(2)用白油画棒涂色代替刮浆。

(3)用蓝黑墨水染色代替靛蓝染料染色。

教师:再仔细观察蓝印花布的图案,发现什么特点?(断)为什么?

要求结合蓝印花布的工艺步骤特点进行解答。

学生小组讨论作答:因为刻版方便刮浆,所以画稿类似剪纸中的阴刻,讲究一个“断”字。

教师演示:设计蓝印花布画稿时注意点、线、面之间不能相连,要相互独立,这样便于涂色。

教师演示。

观察图片,提问:这两幅蓝印花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分小组在给出的“心”形图案纸上,分别进行实验,探究两种不同的效果。

教师归纳总结:一幅蓝底白花(花纹上涂了白油画棒),一幅白底蓝花(背景上涂了白油画棒)。

(评析:本内容是教学的难点。众多民间传统工艺都和地域特色息息相关,反映着不同的地域文化。同时,不同材料的方法也造就了形色各异的艺术效果。学生只有处在一定文化情境中,才能更好地领略这蓝白之美的魅力。蓝印花布独有的图案特点,通过工艺过程解读,才能有豁然开朗之感,才能过目不忘,由此,画稿的难点迎刃而解。在此过程中,主要借助学生分享的拓展性知识,教师稍加点拨,巧妙借助他山之石,一举攻破难点。)

5.成果展示小组通过课前探索,演示制作过程,学生认真观察,并总结手绘蓝印花布的设计方法。

蓝印花布设计方法:

(1)构思。(新颖、独特)

(2)铅笔直接画稿。(构图要饱满)

(3)白色油画棒防染。(涂色均匀)

(4)蓝黑墨水涂色。

6.布置作业:

在预先剪还图形的白纸上绘制蓝印花布图案,使其成为蓝印花布工艺品。

7.分享拓展:

举办用纸等替代蓝印花布制作服饰、挂轴、生活用品及工艺品等的展览。

把同学们制作的作品到网上。

8.小报制作小组负责安排同学制作蓝印花布小报,举办蓝印花布小报展览,学生布置展厅,自己写序言。把同学们制作的蓝印花布小报作品到网上。

(评析:通过举办展览、制作小报等内容的分享拓展,促进学生再学习、再创造,让蓝印花布成为文化传承的起点,加强学生对乡土美术的进一步认识,培养学生保存、传递和创新的观念,拓宽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三、总结拓展

通过参加这次分享拓展学习,同学们在以下方面有所收获。(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热爱家乡蓝印花布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2)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科学素养。(3)初步学会人际沟通和交流,发展合作精神,培养自己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4)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参观现代蓝印花布工厂,了解现在蓝印花布的制作方法,在继承民间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工艺和技术创新,并借鉴剪纸、苏绣、木刻、素描等表现手法,不仅使古蓝印花布蓝白分明、清新明丽、古朴典雅的风格和浓厚的乡土气息得到充分体现,还为这古老的民间工艺注入现代时装艺术和人文意识。

同学们提出对蓝印花布产品进行再创作的设想,与老师、同学交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蓝印花布是我国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现在,蓝印花布的制作方法在继承民间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工艺和技术的创新,并借鉴剪纸、苏绣、木刻、素描等表现手法,使古蓝印花布蓝白分明、清新明丽、古朴典雅的风格和浓厚的乡土气息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蓝印花布产品远销日、美、欧几十个国家,深受各国的喜爱。但是,21世纪的今天,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目前,服装潮流日新月异,在这股潮流的冲击下,如何为这古老的民间工艺注入现代时装艺术的特点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设想一方面进一步收集和挖掘蓝印花布的传统图案,对蓝印花布的传统图案进行研究分类,另一方面将一些流行元素设计在蓝印花布之中,为蓝印花布的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实践反思】

1.优势:

(1)有利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分享拓展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形式,有益于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索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分享拓展的学习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美术与生活的广泛联系,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求证解答拓展运用”等基本过程,提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问题情境化、研究简约化、知识建模化、能力拓展化),处处让学生主动探究(个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分享拓展学习),通过实践,学生达到掌握并运用的目的,获得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思考方法,加深对所学知识及相互间关系的理解,达到小组合作学习高效课堂的目的。

(2)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分享拓展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针对学生刚学习的新知识、新方法,设计开放性、拓展性课后实践,采取各小组在课外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的方式,适时组织开展交流活动,使教学向课外拓展延伸。

2.实现的条件:

第一,教师要注意软环境的设置,最重要的是在课堂中建立起互相信任的氛围,如对学生寄予很高的期望,在合作学习中教师首先要信任学生,一旦学生知道教师信任自己,更容易取得成功。允许学生就合作学习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此表示教师对他们的信任。如果教师能适当听取其中一些意见,就能激发学生的合作欲望,营造安全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学生错误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也不必担心被他人嘲笑或贬低。

第二,教师要避免两方面失误:在分享拓展学习过程中,一是对合作学习过程控制过多,使合作学习难以顺利进行;二是对合作学习过程控制过少,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监督和介入要贯穿整个合作学习过程,掌握合作学习技巧,找出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并全面组织课堂,及时给予学生科学的评估,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第三,当小组讨论声音过大时,教师需要给予制止,并调动小组中噪音监督员的积极性,或让这组学生的位置互相移近一些。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暂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或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的指导,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在分享拓展式课型中,进一步调动思维和情感的体验,逐步获得对知识的感悟和认知,再通过动手实践制作的体验,检验感知的认识,校正和提升认知思维,进一步获得创造与成功的愉悦体验。

参考文献:

[1]林晓汶.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