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初一历史复习提纲十篇初一历史复习提纲十篇

初一历史复习提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6:40:25

初一历史复习提纲篇1

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元谋人

时间: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地点:云南元谋县。(长江流域)

2、北京人

时间: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

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黄河流域)

二、原始的农耕生活

1、河姆渡人

时间:距今约六千多年。

地点:浙江余姚市河姆渡村

主要农具和农作物: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水稻和蔬菜。(我国是世界上种植水稻最早的国家。)

2、半坡人

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

地点:陕西西安市半坡村

主要农具和农作物: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三、神奇的远古传说

1、华夏族的形成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后来发展成华夏族,成为汉族的前身。

2、炎帝:号神农氏,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尝百草”,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

3、黄帝——人文初祖(后人认为黄帝是中华文明的。)有许多发明创造:做兵器,造车、船、宫室,教人挖井,染五色衣裳。

4、尧舜禹:相传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有尧舜禹。当时采用禅让制,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禅让的依据:有德有才)

尧:节俭、朴素、爱民。

舜:吃苦耐劳,孝顺父母。

禹:治水有功。

考点2: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知识清单——明确考什么

一、夏朝

1、建立: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

2、政治制度:启开始,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二、商朝

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

2、政治:盘庚迁都至殷,统治稳定。

3、灭亡: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三、西周

1、建立: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大败商军。灭商后,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

2、政治经济制度:分封制,土地国有制。

3、灭亡: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四、东周

(1)春秋争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为春秋五霸。

齐桓公:最先称霸:管仲改革,“尊王攘夷”,葵丘会盟。

晋文公:“退避三舍”。

楚庄王:问鼎中原。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2)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形势图)(东齐、西秦、南楚、北燕、赵魏韩在中间。)

(3)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1、目的:富国强兵

2、内容: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推行县制。

3、影响: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4、启示: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付出血的代价;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终究会取得胜利。同时我们要学习商鞅勇于改革、勇于创新,和他的献身精神。

考点3:统一国家的建立

知识清单——明确考什么

一、秦朝的统治与秦末农民战争

(1)秦朝的统治

1、统一时间: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秦始皇图)

2、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建立中央集权;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焚书坑儒,控制思想。

3、秦朝的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南到南海,北到长城一带。(考图)

4、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首次大一统局面。秦朝时我国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2)陈胜吴广起义

1、地点:大泽乡(安徽)

2、意义:是中国历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这次起义的推动下,刘邦项羽*秦朝的残暴统治。起义具有革命首创精神。

二、汉朝的统治

1、西汉

时间:前202年,刘邦建立,都城长安。

汉初:郡县制,分封制,休养生息政策。

西汉的强盛:汉武帝统治时出现大一统局面。

2、东汉:时间:25-----220年。建立者:刘秀。都城:洛阳。

三、秦始皇,汉武帝

(一)秦始皇——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第一个皇帝。

功劳:1、实现统一,灭六国,结束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局面,建立起我国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巩固统一,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4、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开发南疆。

过:统治残暴:赋税繁重,刑法苛严,兵役徭役繁多,加速了秦朝灭亡。

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钳制了思想。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背景: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措施:1、政治:颁布推恩令,削夺大批列侯的爵位。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将地方上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3、思想: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兴办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任用儒生做官。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

4、军事:派卫青、霍去病等多次大规模攻打匈奴,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

结果:出现大一统局面。

四、丝绸之路

1、张骞通西域

西域:汉朝时,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天山南北的今x疆地区。

目的:为了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受汉武帝派遣,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影响:第一次了解西域的情况和西域人像和汉朝交往的愿望。

第二次建立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域的开发,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2、丝绸之路

开辟时间:西汉汉武帝时。

路线: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x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西亚,再转运到大秦。

意义: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初一历史下复习提纲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隋朝的统一: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死,隋朝灭亡。)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思考:联系南北朝历史的特点,想想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

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二、开皇之治:隋文帝在位期间隋文帝的统治措施: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励精图治,提倡节俭。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史称“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

目的:为游玩江都,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派人开凿了大运河。路线: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意义:这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凿,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

二、贞观之治:人物:唐太宗。措施: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崇尚节俭;任用贤才(房玄龄谋杜如晦断)、虚心纳谏(魏征)。表现: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武则天:我国历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武则天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郭沫若称其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为什么历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答: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为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

第3课开元盛世

一、“开元之治”

人物:唐玄宗。措施:①任用贤才(姚崇);②重视地方吏治;③注意节俭。(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崇尚节俭)表现: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历称为“开元盛世”或“开元之治”。

二、唐朝经济

1、农业方面:①兴修大型水利工程。②农耕技术提高: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③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饮茶之风开始在唐朝盛兴。④生产工具的改进:出现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创制新灌溉工具──筒车。

手工业方面: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②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

商业繁荣:①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②长安城: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①城市布局:宫殿、衙署、坊、市分置,宫殿区位于全城北部中央;全城呈东西对称分布;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②人口:百万人。③边疆各族和各国人士云集,商业繁盛。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一、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二、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

阶段人物贡献影响

科举制的创立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1、改善了用人制度:门弟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也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科举制的完善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

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

唐玄宗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三、科举制的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直到清朝末年才废除)

第5课“和同为一家“

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x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的风俗习惯①生活的地区:青藏高原一带。②生产:游牧为业,有的以农耕为生。③崇尚战功,以战死为荣。

2、文成公主入吐蕃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有什么意义?①维护了和平,增强了友谊。②密切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3、金城公主入吐蕃

二、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唐代民族关系处理)

民族祖先首领生活

区域方式(各亲、册封)意义

藏族吐番松赞干布赞普青藏高原一带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番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尺带珠丹赞普唐朝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维吾尔族回纥

(鹘)怀仁可汗甘肃x疆一带,色楞格河流域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双方关系友好,经济和商业繁荣

靺鞨渤海郡王东北松花江、黑龙江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面积不断扩大,人口增多,与内地贸易往来频繁,经济文化水平提高,有“海东盛国”之称

彝族白族六诏居民云南王云南苍山洱海唐玄宗封首领为“云南王”在唐朝支持下实现了统一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主要的对外友好往来城市:长安、洛阳、广州、扬州。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

一、唐与日本的关系──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隋唐时,中日两国交往密切。贞观年间,日本有很多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来唐学习。

2、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还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至今都保留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3、唐朝赴日本的使节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曾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政治制度、文字、建筑、钱币、习俗等。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1、方式:①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②新罗商人来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文化。

2、表现有: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官吏、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三、唐与天竺的关系──玄奘西游

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贞观初年,他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回国后,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的《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x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为什么唐朝与世界各国保持频繁的友好往来?1、唐朝的强盛、繁荣、先进,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2、唐朝比较开放的政策和比过去发达的对外交通,给唐朝与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新课标第一网

唐太宗唐玄宗武则天比较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统治方法勤于政事,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役和徭役,重用贤才,虚心纳谏。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国策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重视地方吏治,中央优秀官员到地方任职,烧毁珠玉锦绣,提倡节俭,发展农业生产。

统治美称贞观之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开元盛世,开元之治

科举制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学员。开创殿试和武举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内容

对外交往玄藏西游鉴真东渡

民族关系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任用贤才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骆宾王姚崇

名言名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自古皆贵中华,贱狄夷,朕独爱之如一。

其它被北方、西域首领奉为“天可汗”。歌舞《秦王破阵乐》参与编创《霓裳羽衣舞》

第7、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

1、赵州桥设计者:隋朝李春。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2、唐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的城市。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隋唐时期,已发明雕版印刷术

2、《金刚经》: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

诗人代表作特点

李白《早发白帝城》《蜀道难》豪迈奔放,想象丰富。诗仙

杜甫“三吏”“三别”或雄浑或沉郁,反映社会现实。诗圣

白居易《秦中吟》《新乐府》通俗易懂,反映社会现实。

四、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

1、书法2、绘画

书体书法家代表作

颜体顔真卿《多宝塔碑》

柳体柳宗元《玄秘塔碑》

阎立本《步辇图》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画圣

五、艺术宝库莫高窟世界上的艺术宝库之一。

六、盛大欢腾的乐舞的歌舞大曲有歌颂唐太宗的《秦王破阵乐》、唐太宗参与编创的《霓裳羽衣曲》。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907年,唐朝为藩镇所灭。

一、辽宋西夏的并立

1、契丹的兴起(1)契丹的生活习俗:游牧为主,唐末开始逐渐有了农耕生活。(2)契丹国的建立

2、北宋的建立(1)北宋的建立(2)杯酒释兵权:用设酒宴的方法解除了统兵大将的兵权。

3、西夏的建立

4、北宋与辽的和战

(1)宋初,对辽用兵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2)宋真宗时,辽宋澶渊之盟:辽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5、北宋与西夏的和战

宋与西夏的和议:①元昊向宋称臣;②宋给西夏岁币;③双方在边界开放贸易。

二、金与南宋的对峙

1、金的建立2、金灭辽和北宋3、南宋的建立4、岳飞抗金5、绍兴和议

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河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政权民族建立时间建立人都城

契丹(辽)契丹10世纪初(916年)辽太祖阿保机上京

北宋汉族960年宋太祖赵匡胤东京(今开封)

西夏党项11世纪前期(1038年)李元昊兴庆

金女真12世纪初期(1115年)金太祖阿骨打会宁后迁到中都

南宋汉族1127年宋高宗赵构临安(今杭州)

宋代的和约

和约签定双方内容意义

澶渊之盟北宋-辽辽军撤兵,宋给辽岁币辽宋之间保持很长时期的和平局面

南宋-西夏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宋夏边界贸易兴旺,西夏设、译汉文书,汲取中原文化

南宋-金南宋向金称臣,并给岁币,双方以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1、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

(1)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占城稻)(2)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

(3)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棉花:从两广、福建到长江流域)

2、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1)经济因素:大量中原人口的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

(2)自然因素:宋代南北气候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南方自然条件保持较好。

(3)政治因素:南方战乱较少,为经济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丝织业水平的提高(蜀地丝织业“号为冠天下”)2、棉织业的兴起(海南岛发展到东南沿海)

3、制瓷业的成就(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瓷都:景德镇)

4、造船业的发展(宋朝的造船业成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商业都市:开封、杭州)

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

2、海外贸易的发展

(1)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广州、泉州;(2)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3)市舶司的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3、货币制度的变化(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1、衣:各级官员服色有严格规定,百姓只穿黑白两色衣服。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

2、食:北宋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时南方人吃鱼多。宋代时,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

3、住:百姓住房多为低矮茅屋,贵族宅第宏丽,前堂后寝,两侧有耳房和偏院。

4、行:宋代缺马,多用牛车,也有驴车。达官贵人出门乘轿,士大夫一般骑驴、骡。

二、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

1、“瓦子”和“勾栏”:东京城内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瓦子”。瓦子中圈出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它们的出现是宋朝市民阶层不断扩大的结果。

2、宋代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为重视。除夕夜,百姓要祭祖、迎神功佛、挂年画、贴“桃符”、守岁等。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1、马背上的民族——蒙古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蒙古的兴起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召开蒙古贵族大会,被推举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实现了统一。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三、元朝的政治与经济

1、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出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抗元英雄文天祥(元朝灭南宋和文天祥抗元)。

2、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种植,北方农业得以恢复和发展。为了便利南粮北运,他下令开凿两段新运河,与原有的运河连同,使粮船从杭州直通大都。还开辟规模空前的海运。

3、元朝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的《马克?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频繁的中外往来元朝时对外往来的一个使者就是马可波罗。

4、行省制度的建立

蒙古帝国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x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中央:中书省、宣政院

x藏——宣政院辖地

地方:行中书省台湾和澎湖列岛地区——澎湖巡检司。

初一历史复习提纲篇2

一、统筹安排合理利用时间,制定好复习计划

初三下学期我们历史科的教学任务重,复习要涉及初一至初三六册的教材,复习范围广、内容多,如不能有效地安排好、利用好时间必将影响整个教学进度、教学效果,要取得较好成果一个良好的复习计划极为关键。因此我校在每学期期初,我们初三历史备课组成员都会根据学校的周课时数和校历表制定好一份教学计划,统筹安排好复习进度。本学期期初至市质检考试前完成第一轮总复习,以《考试说明》为纲,以课本为本,以《复习指南》为指南。从5月下旬开始进行第二轮复习,主要以《初中历史学习报》中考版为主进行一些综合训练强化学生解题技巧。

二、立足《考试说明》和《复习指南》,以《考试说明》为纲回归课本

1、学习考纲、指南新精神

中考历史学科要复习的知识点既多且杂考查的角度又新,但“万变不离其宗”不管如何设题最后还得回归课本回归考纲。因此我们的复习策略是“以不变应万变”,“紧扣考纲、把握趋势、夯实基础、锤炼能力”。每年市教科所的《考试说明》和《复习指南》出炉后,我们备课组成员都会一起学习领会《考纲》和《复习指南》的新精神。特别注意比较当年《考纲》、《指南》和往年相互比较有啥新变化,变化点在哪,这些变化点就是我们当年须多关注须反复锤炼的重心。

2、复习立足考纲回归课本

近几中考试卷80%为基础题,另20%稍难题和较难题也以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为支撑,基本史实的再现仍是考察的重点,这就意味着掌握好基础知识是中考取得优异成绩的根本保证。因此,我校初三备课组的复习方针是紧扣《考试说明》,夯实基础,依据考试说明的知识要求对课本知识进行梳理、归纳与整合。不求每一位同学能熟记所有的知识要点,但求学生对每一册,每一课内容的纲要非常熟悉,只有这样在开卷考时,学生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迅速找到所考查的知识点的位置,加快答题速度,提高答题质量。

“回归课本”,就是复习时我们以课本为准则,注重对课本知识的梳理、归纳与整合。第一轮的复习时我们“紧扣教材”,引导学生全面、深入、细致地阅读教材,逐册、逐章、逐节地对《考试说明》要求的知识点进行全面复习,全方位对知识进行梳理,绝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但是要注意的是复习不是上新课,不能照本宣科,要注意去粗取精,在整理出这节课的线索和主要内容理清史实和概念后对基础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和突破,使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只有让学生对基础知识了然于胸,在考场上才能大大减少翻书的时间,提高做题速度,才能节省出更多时间用来思考难度较大的题目。

3、根据《考试说明》构建知识网络与能力培养

初三年的学生学习时间紧学习任务重,再加上初一二年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又要求在一学期里熟知三年的知识要点,理清知识结构,这就有些强其所难。因此需要老师根据考试说明精心编撰复习提纲,在提纲中按照章节顺序整理出各个章节的知识结构。一份好的复习提纲能让学生对知识结构一目了然,能抓住每一个学习主题的框架,熟悉提纲和课本目录。一份完整、详细的复习提纲,对学生来说是考场上必不可少的一件利器。

复习要注重基础知识但不能忽略能力培养。在复习中要注意基础与能力并重,因为没有基础知识,能力的考查和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复习要点线结合,注意要点化、线索化

历史知识是一个整体,如果只掌握零碎的知识,孤立地记忆几个分散的知识点,不可能把历史学好,抓住了基础知识这个“点”还要注意将零散的知识点串成线,这样就可以清晰地掌握历史的发展脉络,从而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点线结合应贯穿于复习的全过程,复习完一个主题的内容可串线,复习完一本书后也可适当地串线,尤其是同一主题的内容更应该注意联系,由于历史总复习的时间很紧张不可能再有更多时间去组织专题复习,因此只能注意在平时复习时将之融入。实践证明,抓点线结合,便于将历史知识要点化、线索化、条理化。抓住了点,复习便有了针对性;抓住了线,就可以以线相串,串住一些知识点,就可以“顺藤摸瓜”,记住各个部分的历史内容。

四、适度关注时政热点,解决现实问题,学以致用

初一历史复习提纲篇3

[一、考纲之“变”]

每年高三文科师生关注考纲最多的莫过于其“变化”,希望能从其“变”中领悟出当年高考历史的命题趋势。比较分析2012年考纲与2011年考纲,我们发现其变化不大。如果说有变化,主要表现在下列两个方面:

1.考试内容方面的变化主要集中在选考内容。

变化之一是由2011年高考的“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二选一,变成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四选一。

变化之二是删减了一些考点,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必修教材上已有的内容;还有一种是比较偏的、历史上相对不太重要的考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备考负担。

变化之三是增加了“运动”。但这一变化,对于今年高三文科学生而言,基本上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既然是选考内容,只要不选做这类试题就可以了。当然,如果同学们觉得考纲补充这一考点,今年就很可能考这一历史知识,也不妨就英国运动的历史背景、进程、主要内容、作用和影响进行深入复习,且最好从网上搜索有关“运动”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增强应对这方面考查的能力。不过,笔者认为考纲补充这一考点,并不在于考查这一历史知识本身,而是为了突出历史上的法制建设,引导我们重视思考与探索历史上的法制建设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也就是说,考纲补充这一考点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要求我们关注关于法制史的复习,深刻认识法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法制建设与民主建设的关系等。总之,有关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史实和认识,理应成为我们复习备考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2.考纲的“题型示例”变化很大。

其中,“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史实,分析历史结论”、“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四个层次的例题均被置换为2011年高考全国新课程试卷中的试题。这些试题的置换,说明了2012年高考历史学科将继续秉承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与理念,更加注重对史实的把握、对历史学科基本素养和能力的考查;同时也说明了2012年高考将会继续加强对历史观点评述的考查力度,试题的难度特别是对学科能力考查的难度会有所加强。特别是非选择题的置换,更是暗示了今年高考会就同一历史大事或历史话题做出不同评价,“古今贯通”、“中外糅合”的基本格调将会继续保留,试题会将对主观题的革新、突出历史论证进行到底。这就为高三最后阶段的历史复习指明了方向。

[二、考纲之“不变”]

当然,比较分析2012年高考与2011年高考的考纲,我们会发现其更多体现的是“不变”。如2012年考纲在考核目标与要求方面,依然是“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事物”四个方面的能力目标与要求。在考试内容(只增加了“运动”)、考核目标、题型题量、试卷结构甚至是试题难度等方面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与2011年的考纲保持基本一致。因此,“稳中求新”仍然是考纲的基本特点与要求;实实在在提升“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事物”的能力,仍是我们复习的主攻方向。为此,笔者特结合往年高考的典型试题作一简析,希望对提高同学们的相关能力有所裨益。

1.获取和解读信息。

获取和解读信息在能力方面的要求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第二,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第三,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例(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新课标卷第29题)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庙“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第一,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本题提供的材料是关于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如何对待偶像崇拜及孔子学说的相关描述,要求学生对题干所提供的材料信息做出正确解读。

初一历史复习提纲篇4

的背景和内容,本文拟对此进行简要介绍和说明。

一、教学大纲修改的背景

当今世界全球化、信息化迅速推进,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而国力竞争日益转变为人才竞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为了在新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把目光投向教育,投向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改革上。历史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也融进了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历史课程改革主要集中在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和实施等方面。在课程理念上。强调历史课程的基础性、人文性和发展性。强调本课程的宗旨不是培养历史学家,而是为培养合格的公民奠定基础;本课程以人类历史和社会生活为学习与探究的领域,关注学生需要与体验,注重的是人文素质的培养;本课程不仅重视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习得,更注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历史意识、价值观的形成。如英国颁布的国家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点燃了学生心中对于英国和更广阔世界的好奇之火。学生思考历史怎样影响了现在,过去社会是什么样的,这些社会是怎样组织和运行国家政治的,什么信仰和文化影响了人们的行为。当他们这样做了后,学生就建立了关于历史重要事件和人物的年代结构。他们看到了人类经历的多样性,对他们作为个人和社会成员有了更多的理解。他们从历史中所学到的能够影响其个人选择、态度和价值认识。”

在课程目标上,重视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和能力培养。强调课程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美国在1994年颁布的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中指出,“没有历史,就不能对社会中政治的、社会的或道德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考察;没有历史知识和以历史为基础的探究,人们就不能成为见多识广、有鉴别能力的公民”。加拿大安大略省1998年颁布的课程标准则明确了在社会学习(1--6年级)、历史(7年级)、地理(8年级)中的态度培养要求,即“学生需要发展态度或者‘思维的习惯’,这对于学生在迅速发展的技术、经济、政治和社会变化而赋予特点的复杂社会中,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是十分必要的。这些态度或思维习惯包括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对个人、团体和全球社会文化的尊重、宽容和理解;对于环境的尊重和责任感;对于基本权利、特权和公民责任的理解和正确评价”。各国都把技能和能力的培养放在突出的地位。如美国的纽约州将历史学习纳入社会学习范畴内,在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能力培养的体系。首先,将能力“分为思维能和思维策略两个方面”。“思维技能包括收集、解释、组织、分析、评价和综合信息的能力。思维策略包含学生运用信息进行问题解决、做决定、探究和理性化的过程”。其次,细化思维技能和思维策略所包括的各个技能,并告诉学生应如何习得。如收集信息能力,第一步是确定信息的多样性;第二步是认识多种多样信息的优势和局限;第三步是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种类;第四步是分析信息;第五步是组织收集的信息。再次,给教师提出能力培养过程的建议。可谓是目标明确,操作性强。英国在20世纪90年代颁布的统一的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知识、技能和理解三个目标,要求学生在五个方面取得进步:对历史年代顺序的理解;对历史事件、人物和变化的了解和理解;历史阐释;历史探究;历史信息的组织与交流。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课程标准则强调探究和交流技能的重要性。在课程内容上,以时间为轴,采用主题形式选择学生成长所需的营养配餐,并以新颖、富有时代感的形式呈现。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不刻意追求知识的专业性和系统性,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保持。如美国历史课程标准是以历史理解和思考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内容的组织的。如加拿大安大略省7--8年级的历史分为6个主题,即“新法国”、“英属北美”、“冲突和变化”、“联邦”、“加拿大西部的发展”、“加拿大:一个正在变化的社会”。教材的主要设计类型为经验中心式、社会中心式和人本中心式。如德国历史教科书的习题从书本走向了生活,将课堂和社会实践相联系。有一道题目是:“在你的家乡调一下,大战结束时有何征兆?”类似题目还有“参观战争纪念碑,并在你的家乡城镇考察一下战争的痕迹”等等。有的还要求学生根据一张问卷表在自己的班级进行一次调查,并分析讨论调查结果。教材的呈现形式也极具时代性。如加拿大的教材出现了文本、网络相结合和虚拟(网络)两种形式。在课程实施上,重视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多元性的课程评价。强调只有在教师把课程计划作为自己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时,课程才开始实施,否则再好的课程设汁,也只是一张蓝图。如香港的《中学历史科课程纲要》(1997年)特设“教学指引”项目,列出提问、故事讲述、视听教材辅助教学、模拟游戏、讨论及辩论、单元设计、资料研习、访问、参观等9类常用而有实效的教学活动类型,供教师参考。英国国家中学历史课程提出了“为所有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机会”,并且提出了3个原则:安排适当的学习挑战;反映学生多样的学习需要;克服暂时的障碍,了解、评价个人和小组的学生。在课程评价上,强调评价的激励性和发展,评价的指标和工具也更为合理。如美国最近出版了包括多种学科的《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课程标准指南》,在《社会学习评价指南》中明确提出对学生历史学习的期望、历史学习的评价标准、历史和历史思维的成就指标。加拿大安大略省社会科课程标准在评价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方面提出了理解基本概念、探究与研究技能和利用地图与地球仪的技能、知识交流、概念与技能应用等4个评价指标。每个评价指标分为4个水平,并且现已成功地完成了第一轮l一8年级的课程学习评价。和世界基础教育改革同步,我国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在不断发展和进行改革。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我国首次构建了义务教育课程体系。1992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大纲也应运而生。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课程、教材、教学过程的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成为人们的共识.“中小学应构建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已成为继续深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后,既有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课程改革的步伐加快。如上海在总结第一轮课程改革的经验后,1999年又颁布了《面向2l世纪中小学新课程方案和各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其中《上海市中学历史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2000--20l0年)也同时颁布,提出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设想。北京市也于1999年制定并颁布了面向21世纪的《历史课程标准》。有专家评论北京市的“标准”“体现了很多新鲜的观点和思想”,特别是把“思想教育”的提法用“态度与价值观”取代,拓宽了其内涵。1997年香港课程发展议会编订的《中学课程纲要中国历史科》(中一至中三)在历史课程改革上提出了很多值得借鉴的新思路。1999年,以大纲的修改为始,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导航下,2l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拉开了帷幕。

二、对大纲的分析和修订

1992年颁布的初中历史教学大纲体现了时代精神和改革的精神,曾经在一段时间适应了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育的需要,主要表现在:(1)强调了历史课程在义务教育和普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2)体现了历史课的时代感、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史论结合的特点。(3)在课程目标上,除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外,还增加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目标。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我们从“2l世纪的社会----2l世纪社会发展所需的新人----培养新人所需的教育”的思路出发,重新审视初中历史教学大纲,发现大纲在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建议、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下面主要从课程的目标、课程的内容和课程的编排三方面进行重点说明。首先,现行历史科课程目标存在着成人化、抽象化、绝对化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活动的展开。以能力目标为例。在《初中大纲》中提出“培养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但何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大纲中却没有阐述。从对历史课程的探讨上看,从教育者、从成人的角度去规范学生的认识,相对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心理,忽略了学生对历史、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因此,所制定的课程目标不免成人化,难以使学生领悟。如在《初中大纲》中,要求培养学生“国际主义精神和高尚情操”、“具有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人类的和平、进步事业而献身的历史责任感”,这些要求对于初中生未免过高。另一方面,如何使学生在全球化社会中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与创新精神和能力也未涉及。这种目标的相对狭窄、绝对化问题在实际中带来了两个后果:一是片面性,即凡是不属于“三项任务”的目标,像审美、情感、心理素质等教育难以包括;二是泛化,即一些不在“思想教育”之列,而又在历|上科中存在的观念或教育(如上所述),在教学实际中被统统归之于“思想教育”。其次,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历史学科体系,有些内容存在着繁、难、多、旧的情况。由于大纲是按照历史学的科学体系.而不是按照历史教学的体系来编排选择知识.仅强调了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科的学术性,忽略了学生需要、社会需及学科知识三者的有机结合。其次,大纲所列出的知识点,其涉及的范围和领域之广,为其他国家的本国史教学所难以相比。大纲中知识量过大、知识点过密,对于教材编写和实际教学带来的后果是:如此广泛和众多的知识,使教师难以采用体验式、探究式等新的教学模式教学,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要展开和深入就会很难.学生陷入了知识点的海洋之中,对人类历史发展总体状况的把握反而不够。此外,随着史学研究的发展,成果的推出,大纲中有些观点已经落后,需要调整。比如对“资本主义”的处理,在观点上缺乏客观和公允。再次,在课程编排上,存在着教学方法的论述过于简略和缺乏教学评价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课程实施的效果。比如.现今历史课堂上存在着的“满堂灌”和“一讲到底”的弊端,除同教师教学观念陈旧、课程内容的密集有关外,恐怕与大纲在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指导上的缺憾有很大关系。以上所述指出了大纲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编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追究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会很多。我们认为,在课程的理念上未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过分强调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的专业性是主要原因之一。笔者曾参与了对北京市2000多位学生课程学习状况的调查。接受调查的学生对历史课程有以下反映:在学生对“最不愿学的课”的排序中,历史课居前3位;在学生对15门中学课程喜欢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序中,历史课居前2位,即学生心目中没有历史课的位置;在被学生视为“枯燥、没意思的课”的排序中,历史课居前5位。历史课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如此之低,一方面令人震惊,另一方面再一次告诉我们:历史教学大纲确实已到了改革的时候了。在大纲修改中,专家组首先依照基础教育司起草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精神,提出了此次初中历史教学大纲的修订原则:

1.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出发,适当降低一些过高的要求,增加实践活动方面的要求。2.力求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上同高中的历史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有明显的区别。3.合并大纲中重复的内容,削减文字述的份量,力求简明准确,且能给教师留有发挥的充分空间。4.精选最重要、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5.在教学内容要点的文字表述上,尽量使之在符合科学性的前提下,做到生动、活泼,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6.避免空洞的说教,把通过历史课程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渗透到具体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线索中去,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自觉地提升其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准。7.提供多种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对历史发展过程的感受和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8.提倡教学评估的多元化,发挥教学评估的发展。关于修订大纲中的一些重要调整,现分别概述如下:在前言部分,简要论述了历史教学在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重要地位和育人价值。其中,突出论述了历史教学在提高学生整素质上的功能,例如强调历史教学能使学生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加深对祖国的热爱,拓展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而得到全面发展。关于历史智慧的进一步解释是,我们认为,人们在自身所参与的历史活动中创造和积累了历史智慧,它一方面通过大量的物质财富折射出来,一方面又以精神产品的形式积累和传承。历史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人类的创造精神和能力,体验历史智慧的丰富多彩与博大精深,促进其历史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铸造新的人文精神,从而更富于历史责任感。在教学目的部分,对原大纲做了较大的变动,使之更具有时代精神,更符合学生历史学习的实际。在知识目标上,遵循学生认识历史的心理,调整了知识学习过程的顺序,由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开始,最后到认识人类社会不同时期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在能力培养方面,首先强调的是按年代顺序观察历史的发展变化,这是认识历史的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强调学生几方面能力的发展:一是材料收集和处理的能力,这是信息化社会学生学习的基础。二是通过想象、联和初步的抽象思维等活动,发展历史思维能力;三是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四是创新、合作以及实践的能力。在态度、价值观方面,突破了原来“思想教育”的限制,增加了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学习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健全的人格培养以及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情趣的形成等内容。在国际意识的形成上强调,要使学生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正确看待国际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关于“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情趣”的形成的添加,是在汲取了历史教学界有识之士长期研究和讨论的成果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明确。历史包含着科技美、社会美、生活美、人格美、艺术美、自然美等丰富内容。历史课程实施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过程。学习和感受历史宝库中的历史美,对于学生认识、发现、建构、创造现实生活中的美,对于造就一代有丰富个性、人格美的新人有着直接和重要的意义。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对大纲中原有的“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内容进行了较大改动。第一,提出历史教学要坚持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的统一。第二,提出学法指导.强调了对学生6种学习方式的指导。第三,提倡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第四,新增了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方式的教学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的内容。这项内容是本次大纲修订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体现。大纲中共列出了l3种活动形式,这些形式来源于近年来教师的教学改革实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应局限于这l3种形式,应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最为适宜的教学形式,或创造出新的形式来。第五.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首次提出了创造性地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问题。这也是吸纳了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科研的成果。在教学内容上,有了较大修改。首先,为了更清楚地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各段历史内容要点前的“基础知识部分”改为各段历史的教学内容概述,并简化文字说明,不再对具体实施做过细的表述。其次,在教学内容要点部分,取消了三级标题,增加了大纲的弹性,也为教科书的修改和历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在一些章节加了“”号,作为学生自己阅读的部分,但不作为考试内容。在中国古代史部分,由原来25个一级标题,简化为21个;由原来的81个二级标题,简化为73个,其中有7个标题标有号。第一级标题基本以朝代为主,第二级标题基本以最重要的人物、事件等为主,使标题的表述尽可能生动。中国近现代史部分,根据这部分历史的特点,主要以清末、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大时期的31个重大历史事件为一级标题,不再强调历史学专业中的历史分期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一目了然,把侧重点放在具体事件和历史发展过程中。二级标题,则以具体的历史人物、事件、典章制度、条约、各类着作和文学艺术作品为目。虽然在一级标题的数量上多于1992年的教学大纲,但在内容上,却大大地减少了知识点,并使之具体化。为了及时反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增加了“港澳回归”、“国防现代化建设”等内容。世界史部分,调整主要体现:第一,尽量吸收史学研究新成果。例如,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问题,采用了目前史学界已形成共识的“l4、l5世纪说”。第二,简化了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如l6世纪的西欧宗教改革。再如,关法国大革命:原来大纲以及与之配套的教材对革命的进程以及革命进程中的各个派别作了非常详尽的叙述,师生普遍觉得过于繁琐,难以掌握。大纲对此作了简化。关于国际共运、第三国际等学生不易理解的问题,大纲也未作要求。(3)拓展新的历史内容。新大纲增加了一些有关科学、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4)尽量将中国史和世界史进行有机的结合。例如,新大纲在“世界史教学内容要点第二章中增加了“中国在亚非文明古国中的地位”一目。当然,这种历史内部的联系,以及历史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还有待于探索。最后,大纲新增了教学评估部分。含义有三:一是提倡发展性评估。对于学生来讲,评估不是排名次,而是使学生对自身学习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反思,主动、活泼地发展;对于教师来讲,更重视对自身教学活动的反思,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学水平。

初一历史复习提纲篇5

关键词:中考;历史复习;课标;考纲

2013年的中考即将来临,今年的中考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抓好复习,提高学生成绩,是每一位初三教师都关注的问题。通过一学期的听评课,我发现许多老师对复习课的认识存在很大的误区:“复习课=过书+练题”。错误的思路使得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参与度不高,复习效果不理想。我觉得复习课面对的难题主要是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下面就我对中考复习的一点粗浅认识,与大家交流。

一、加强对课标和考纲的研究,做到复习有针对性

课标和考纲是中考命题的主要依据,体现了教材的主干知识。所以复习时一定要严格遵循课标和考纲要求,针对考点制订计划。复习课的讲述要注意线索清楚、重点突出,引导学生将课标要求的知识点结合教材进行归类与细化,立足基础,并辅以系统条理的板书,让学生明确其中的重难点、易混点,提高复习的实效性。此外,对于考纲中的识记、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的要求,复习既不可拔高也不可降低,训练时要坚持适度原则,拉开梯度,循序渐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依据近几年的中考命题特点,我们一定要认真关注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时政热点与周年性事件相关的内容

如:党的十、问题、罗斯福新政实施80周年、抗美援朝胜利60周年以及、问题、新疆问题、南沙群岛争端等内容都需要关注,复习时要引导学生将其与教材内容串联起来,学会从热点中去追溯历史。

2.中外、古今联系大的内容

如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联系与区别,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南北战争的关联,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与中国改革开放之间的比较等等。

3.图文并茂的内容

如:(2007中考)对外开放时沿海开放城市分布图和鸦片战争中五口通商示意图的比较、圆明园旧址图和兽首拍卖图的比较等等。这些图既可以让学生回顾旧知识,又能结合现实,很好地体现了历史事实的时代性。

4.长效热点专题

如:中日关系、中美关系、中外改革、民生问题(三农问题)、中共的重要会议、三次科技革命以及与中国的关系、日本史、美国史、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一战与二战等,这些内容每年的中考都或多或少会涉及,必须在复习中加以强化。

总之,教师在根据以上内容复习时要有选择、有侧重,还要精选典型习题,对于题量,教师也应根据复习内容的多少和知识的重要程度灵活掌握,总归要达到少而精的效果,绝不能搞题海战术。

二、注重学习方法的点拨,提升学生复习的信心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叶圣陶先生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由此可见,方法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要激发学生复习历史的积极性,在复习的过程中就要授以学生听课、审题及答题、记忆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觉得历史并不是十分难学,而是有法可循的,进而加深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1.听课的方法

复习课往往跨度大、内容杂,学生听起来老有一头雾水的感觉,不知道哪个该记哪个不该记,常见一些学生很努力,恨不得把老师讲的每句话都记下来背会,但不会整理知识,不会思考方法,最终成绩考不好。这就要求教师应教给学生听课的方法:构建知识网络,掌握历史知识要素,记好课堂笔记。

2.审题及答题的方法

如:抓住“题干”和题中的关键字,读懂题意,理清题目考查的知识点。选择题可运用直选法、排除法、推断法进行选择;材料解析题要认真阅读,理解史料,找到突破口,针对所问,归纳概括;答题要紧扣题目,简明扼要,规范作答,做到要点化、层次化;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从不同角度思考,勇于各抒己见。这样学生掌握了方法,拓宽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才能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3.记忆的方法

历史复习的效果如何关键还是要通过记忆程度来衡量,学生普遍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存在畏难情绪,因此教师要告知记忆的窍门,以便学生增强信心。如:采用“说记”的方式,即两个学生一组,一问一答,这样既避免了单独记忆的枯燥,又利于加深记忆效果。历史上的时间多且冗,大多数学生害怕,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分时期分段记忆,学生只要能弄清楚事件所处的时期以及发生的先后顺序便可,对于特殊的时间可采用分类记忆法、口诀记忆法、谐音记忆法等。

很多人认为学习历史只需死记硬背便可,一定要消除这一错误的看法,同时明确:记忆历史知识是有规律的。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适时调整,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及时总结,反馈经验,交流所得,进而把学习历史当作是一件快乐的、享受的事情,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三、因材施教,分层考核,强化落实

每个学生所处的阶段、状态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仔细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设置多层次的教学目标,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完成学科要求。

历史是一门强调记忆的学科,没有记忆就没有成绩,因此对于历史知识的考查落实是必须的,一定要强化记忆效果。但考查时对于不同学生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掌握理解、运用层面的,学困生只要求掌握识记层面的即可,这样使得教师的指导也更具有针对性。

四、复习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不要一本资料用到底

不同资料体现了编者对今年中考的揣测,但预测的方向不得而知,因此,教师在复习时,手中要有多本资料,综合不同意见,精选多种题型,以备不时之需。

2.精讲不等同于细讲

有些教师为了复习到位,将课本知识重新完整地讲给学生,出发点是好的,但学生厌倦,教师负担也重,且抓不住要害。精讲的内容一定要是单元重点、本册重点,不可面面俱到,且一定要对照课标进行。

3.会背不一定会写

历史考试中错别字的趋向越来越严重,教师在考查学生记忆效果的同时一定要强调书写,保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不会出现错别字,如左宗棠的“棠”,井冈山的“冈”,而板演是最好的纠正手段。

4.抛弃课本,只注重复习提纲

大多数学生在有了自己记录的复习提纲之后就会将课本束之高阁,教师在最后的复习时,一定要予以纠正,只有课本中的知识才是最原始的、最可靠的,而且反复地研读课本中的图片、材料,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总之,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理清脉络、把握方向,系统地复习历史知识,以求灵活运用。我始终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总会有回报。

参考文献:

[1]吴明芳.分层教学:高效历史复习课的法宝.文学教育,2012.

[2]张敏.如何上好历史复习课.考试周刊,2012(69).

[3]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8.

初一历史复习提纲篇6

在高中阶段应独立设置历史课程,这一点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共识。那么,高中历史课程如何设置?教师讲授什么、学生学习什么呢?笔者认为,这是一个似乎已经解决而实际远未解决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一、在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和内容安排

按照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的规定,高中历史课的安排是:高一开设必修课中国近现代史,高二开设选修Ⅰ世界近代史,高三开设选修Ⅱ中国古代史。这个方案的主要优点是,让学生在初中的基础上,在更高的层次上再一次系统地学习中外历史,更多地更牢固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更清晰地把握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的线索。应该说,这是符合认识螺旋式上升的规律的。但此方案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突出的有两点:第一,教学内容多,教学时间少,二者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第二,初高中教学内容大量重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教学效益的提高都不利。诚然,无论是大纲的制定者,还是教材的编写者,都力图将初高中的历史教学加以区分,并为此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大纲制定者提出了“注意区分高、初中历史教学大纲的层次性”、的原则,而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思路是:“初中教材偏重历史事件的过程,偏重感性描写,偏重具体生动,内容比较浅显;高中则偏重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意义影响,偏重理性分析,有一定深度。”、但是,在学科体系、教材体例、教学内容要点无明显差别的条件下,要真正区分高初中历史教材的层次性实在是太困难了。从初高中历史教学的整体性出发,有识之士早就指出:“初中、高中历史教材两个循环的编法弊大于利。”

二、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目的

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改革成功与否最终还是要通过中学历史教学来检验。根据这一标准,到底应如何设置高中历史课程呢?笔者的意见是,高一开设中国20世纪史(必修课),高二开设世界20世纪史(限定选修课),高三开设中国古代史(选修课)。本方案的核心是开设中国20世纪史和世界20世纪史,下面围绕这个核心谈一些看法。

为什么主张在高中开设中国20世纪史和世界20世纪史呢?

首先,按此方案中外历史都只讲近100年的历史,时间短了,教学内容少了,历史课内容过多与历史课课时极其有限的矛盾可以得到缓解。

其次,因为只讲20世纪的历史,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可以重新安排,初高中教学内容过多重复的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

再次,在高中开设两门20世纪史,是必要的甚至可以说是紧迫的。我们知道,20世纪是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发展最为迅猛、最为深刻、最为动荡的100年。从世界范围看,仅仅是两次世界性科技革命、两次伟大的政治革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两大阵营(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历史,就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究。从中国历史来看,仅仅是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成,改革开放这三次巨变就需要我们深入地认识。而且,从思维习惯来说,人们惯常要回顾刚刚走过的那段路程,迫切地希望从刚刚逝去的历史中寻找经验,获得教益,增长智慧。因此,对刚刚跨入21世纪的人类来说,20世纪的历史显示着鲜活的光泽和特有的魅力。新世纪的历史教学应满足人们回顾和反思20世纪的迫切需要,引导青少年去自觉地、系统地梳理与反思20世纪的历史,以明确自己的职责,增强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三、高中历史教学是丰富多彩的

初一历史复习提纲篇7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实效性原因策略

一、影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实效性教育的原因

课程教学实效性是指教学要求与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教学要求能够符合教学目标,我们就称该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很强;反之,教学要求不能体现或者不能完全体现教学目标的要求,我们则称之课程教学实效性不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是据与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下简称05教改方案),于2006年秋季开始开设的一门政治理论公共课。根据05教改方案,该课程教学目标为“帮助学生了解国情、国史,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其根本目的在于使青年大学生在了解国史、国情的同时,将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使“三个选择”的思想在青年大学生中入脑、入心。因此,从教学要求上来看纲要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就不能也不应该将其当作一门专业历史课来对待,而要以中华民族的近现代史教育为平台,通过史料的介绍,完成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只有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我们才能说教学要求符合教学目标,纲要课的教学实效性才是强的。从我这三年的教学实践与教学改革来看,完成这一任务并不容易。影响纲要课教学实效性教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我就从课程设置、认知主体、教学主体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从课程设置上障碍:内容重迭。

纲要课所涵盖的内容,与初高中历史课及其它几门公共思想课,有着绕不过去的重复、交叉部分。具体来讲,既和“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有重迭的部分,又和初高中历史教材有重复的内容。统计发现,纲要课教材相对于初高中的教材,内容重复的有70%。如此多的重复内容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已经熟知,而对已经熟知的内容进行重复学习,会降低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新鲜感,对教学的实效性提出了直接的挑战。

(二)认知主体障碍:学生知识结构特殊、思想认识特殊。

1.学生知识结构特殊。纲要课的教授对象为青年大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部分中国近现代史学知识。但在完整把握历史发展的脉胳;准确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主要经验;深入了解“三个选择”(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有关的历史情况和思想认识上还存在问题。课程内容的重复,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处于特殊状态,不仅激不起学习兴趣,反而带来了深化困难。在这样不容忽视的现实景况下,大学生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对熟悉的因子就会缺少主动吸纳的积极性,在没有新元素对其知识结构进行刺激、整合的条件下,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的减弱就不可避免了。

2.学生思想认识特殊。大学阶段是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成熟的重要时期。在校大学生主体基本属于“90后”,思想活跃,主体意识强,对问题的看法见解独立。但他们的思想认识也处于不稳定状态,又易认同与践行主流价值,也易偏离或逆转人生航向。而纲要课中的很多相关内容,在学术界、人们的思想领域中有不同的声音,存在混乱现象。例如,认为“殖民化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现代进程”;“没有西方殖民征服”,中国“将永远沉睡,得不到发展”;鸦片战争打晚了,如果提前到明朝,“我们中国就远不是如此的面貌了”。这些观点与理论完全粉饰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隐藏了中国人民奋起抗争的历史事实。再者,现代互联网络发达,青年大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娱乐也相当普遍。一些不适宜的西方文化价值观及歪曲了的历史,会未加辨别地直接呈现于学生面前,致使学生质疑课程内容的真实性,思想认识陷入不得其解的困顿。总之,大学生思想认识的特殊现实,侵蚀了本来就有待提高的纲要教学的实效性。

(三)教学主体障碍:授课难、管理难、创新难。

1.教师授课难度加大。课程内容的重复,全新的课程设置,学生知识、认识结构的特殊,加大了教师授课难度。虽然纲要课教材篇幅是高中教材的1/2,但课程的理论性大大增加,对历史史料的记载的详细度大大减少,教师讲授难度加大。加上授课时数是高中授课时数的1/3稍多一点,又给教师传授知识增加了难度。因此,教师教学模式、方法的创新与适应,影响着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

2.课堂管理难度增加。相对于专业课程,公共政治理论课由于授课班级规模大,人数多,大多数都是大班教学,造成互动难,课堂教学管理难,对教学的实效性提高也制造了不少障碍。

3.教学创新难度更大。教学创新一直是教师面临的紧迫任务和要求,也是教师教学过程中要解决的难点和重点。可以说,纲要课教学就是用中国近现代历史知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面对较熟悉的课程内容、需要知识结构转换更新的学生,教师教学创新难度不可避免地加大了。传统单一、枯燥以灌输为主的公共政治课教学模式,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难以提升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三个方面提高实效性

在现实教学环节中纲要课教学实效性不强的境遇,使得我们不得不反思现在的教学工作。如果不提升该门课程的教学实效性,显然无法完成05教改方案的任务。为了切实提升纲要课的教学实效性,我们进行多次探讨,并结合学院的教学改革工作,进行了一些大胆的探索,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效。这里我结合教学工作,谈谈提高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的策略,即可以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三个方面来入手。

(一)坚持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教学理念。

现代广义信息论认为,只有那些具有特定价值的信息,才能满足接受主体所需要的信息,才能进入接受领域中,成为接受客体。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种信息,必须具有价值性,即能满足接受主体(大学生)需要,才能主动地被大学生所接受。个体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前提和载体,充分考虑和满足大学生的个体需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被接受的关键。要想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的一门课程,成为对大学生成长有帮助、终生受益的一门课程,关键就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充分体现其价值性。

具体到纲要课教学上,要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就必须坚持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教学信念。一方面,通过讲授中国近现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增强大学生对“三个选择”的正确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确实感受到纲要课程对指导他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扩展他们的人文社科知识,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成才成长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如在讲述“农村包围城市,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探索”这一专题时,我们一方面介绍了“农村包围城市,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形成的历史过程,另一方面也联系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即大学毕业后究竟是选择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到家乡,回到农村。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要求实践,我们就会发现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就在于找准定位,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的革命道路。这同样也给广大青年学生很大的启示,大学毕业后留在城市还是回到乡村,关键在于找准自己的定位,关键在于哪个空间更适合自己的发展。这样就将我们课堂上讲授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及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与广大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回答这些问题,学生感受到纲要课不仅在讲历史,在讲政治,而且在解决实际问题。纲要课是一门对其成长、成才非常有帮助的一门课程。

(二)教学内容求精不求全。

纲要课时间跨度自1840年到现在,长达170年,内容纵横交错,复杂繁多,而且目前各高校该门课程课时量都只有28-32课时,甚至有些高校更少,只有20课时,各任课老师普便反映学时不够用。如果面面俱到,只能什么内容都讲了,等于什么内容都没有讲,教学实效性仍然不强,学生也不爱听,因此还不如择其部分讲深讲透,这样不仅学生听,而且教学实效性容易提高。选择哪些内容来讲,这就涉及对教材内容的适当取舍。我在处理这个问题时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对教材内容进行相应的取舍。

1.引进地方乡土历史文化进课堂。乡土历史文化就发生在学生的周围,是学生比较熟悉而且感兴趣的知识点。我所在的福建省是红色革命资源大省,近现代史上诸多历史事件皆发生在福建,诸多历史人物与福建也有着不解的渊源。如禁烟英雄林则徐,洋务运动中马尾造船厂、马江海战、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林觉民,近代思想家严复、古田会议等。因此可以利用的历史文化资源相当丰富。根据接受理论,学生一般对身边发生的事情更感兴趣。因此,我们在史料选择上可适当引进本省或本市的近现代史资料,以本省、本市,学生家乡的近现代史史料为线索,串起整个近现代史,吸引学生的兴趣,避免教本宣科,以及与高中阶段的历史课内容重复。如在讲述“对中国救亡道路探索”时,我们通过介绍、参观马尾造船厂的兴衰情况,启发学生思考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福州带来了什么,以及为了救忘图存,地主阶级对国家出路的积极探索,这样就使得课程更具有现实感与亲和力,也提升了课程的教学实效性。

2.结合社会错误思潮讲述,促进学生科学历史观培养。处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大学生能轻而易举地接触到许多错误的思潮,教师如果不对其进行有理有据的批驳,不帮助大学生澄清错误认识,而是一味回避,势必弱化纲要课的教学实效性。相反,我们可以根据社会上流行的错误思潮方面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选择一些与错误思想相关的内容进行批驳,讲深讲透。这样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增加课程吸引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课程教学,批判错误思潮,实现该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切实提升该门课程的教学实效性,有利于学生科学历史观的培养。如讲到第三章时,我结合近年流行的错误思潮即“告别革命论”(认为辛亥革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如果没有孙中山提供的暴力革命,走康有为、梁启超的改良主义道路,中国早就实现现代化),先组织学生讨论:中国当时不走革命道路行得通吗?康梁的改良主义道路究竟能不能帮助中国摆脱帝国主义侵略的厄运?在充分讨论、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基础上,再总结点评,这样对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有重要影响。

(三)教学模式上实践教学是提升纲要课程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据我了解,目前各高校纲要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仍然还是灌输法。灌输法在纲要课教学方法中的应用,有其必要性,但脱离实际,从理论到理论的教育教学方法显然是不可取的。以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课教学实效性不强的最大问题就在于理论脱离实际,使学生怀疑理论的真实性、实用性,最后使青年大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实践教学模式则能解决这个问题。

实践教学模式是指寓教于“行”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是以理论知识为依据,以强调创造性和实践性的主体活动为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和主动思考为特征,通过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参加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各种实践活动,对社会现实生活广泛参与和体验,使其主观世界得到感性的再教育和主体能力得到优化的过程和方法。由于实践教学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实践中感悟真理,反思课堂教学的内容,在实践中了解现实,可以达到课堂教学所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入大众教育,许多高校都积极倡导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材培养,在由此带动的教学改革中,大学生的实践备受重视。纲要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更应从社会发展要求出发,主动适应这轮教学改革的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切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创造条件地让大学生尽早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其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学会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以达到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这也是符合应用型人材培养目标的需要。

总之,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是一门系统工程,相信经过全国各大高校任课老师的不断努力,一定能够探索出切实有效的方法,为贯彻05方案精神,出色完成纲要课的教学改革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宋建设.“两课”教学改革探索――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为个案.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2]王俊,郝先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思路和方法初探.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初一历史复习提纲篇8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范文1根据湖北省20xx年高考方向及新课改省份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结合新课标下高三历史教学的现状,特制订高三历史复习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新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求真务实,探究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法与学法,落实好新课程的理念,突破以基础夯实与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争取在20xx年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二、复习依据

1、内容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某某卷)文科综合》考纲、人教版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主要素材;考试大纲是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2、命题

新课改下的高考是正确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精神与理念,反映高中新课程方案的特点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

20xx年是某某省新课改后的第某年高考,因此应认真研究其他新课改地区的高考试题,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知识,引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习,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从而在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达到有机的统一。

三、复习方法

1、时间安排:

2、复习思路:夯实基础知识,理清基本线索,培养基本技能。

3、主要任务:以教材为主,进行单元内小专题复习,夯实基础,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并在此基础上向深、广度扩展,结合现实,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搞好单元过关,精选习题,精讲精练,及时讲评,并且每节课力争留出时间让学生记忆一些重点知识,做到当堂知识当堂巩固。

4、方法:以课时为主要学习方式,单元内小专题式进行,一个单元结束后要进行单元总结与测试,每个模块结束后要进行模块过关测试。

采用读、讲(听)、练、评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读书:利用正课时间,明确目的和要求,按照学案,由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读书,在此基础之上理清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构建相对严谨的教学知识结构,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第二环节——讲(析):在熟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基本史实,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历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知识并逐步形成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同时,要针对考点进行知识扩展,教师最好做到精讲多练,讲重点,要突破每个考点的核心问题

第三环节——训练:在课时复习结束后,要选取典型试题及时进行测试、反馈,可采取一课一小练(当堂训练)的形式,以便及时巩固落实,练习后,必须核对答案,分析总结。通过典型题目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如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

第四环节——讲评:包括教师的讲评与学生的自评。每一单元测试及模块测试后教师要重点讲评,教师在讲评练习和试卷过程中,要特别留心解题方法的讲评,从而减少解题错误,提高应试能力。

一轮复习侧重点在于理解历史概念,掌握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既包括具体史实,也包括规律性的认识,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也属于这一范畴。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贯彻“全、准、新、细”的原则。“全”即复习要全面,不能漏掉考试大纲的任何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深”即对历史现象、内在联系和规律的理解认识要深刻;“新”即对历史知识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认识和巩固;“细”即注重细节,近几年文科综合试题启发我们必须抓好细节,很多问题并不难,但考察很细致,于细微处方显精神,细节决定成败。

四、具体要求

(一)瞄准高考,落实课程新理念,转变课堂模式。

1、改一讲到底,不训练学生能力。

调动学生参与,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老师重在帮助学生整理思维层次和指导思维方法;边讲边练,这样才能做到训练及时、训练充分

2、改只有知识教学,没有材料教学。

高考无题不材料,如果课堂不进行材料教学,学生就不能形成材料处理能力。

3、改只有纯知识的梳理、分析,没有解读高考考点及其要求。

每堂课都应有高考的考点解读、考题回顾、考情预测和模拟训练。以高考的感觉和要求去指导教与学。否则这是严重的教学不到位,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高考考的许多是老师讲不到的,需要学生具有独立的思维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单凭老师讲授是培养不出来的,需要在训练中参与和培养)

(二)落实常规

1、认真备课。

认真编写教学案,优化整合,既有专详,又有高考链接、材料教学与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

2、分层教学。

知识的深浅是有层次的,思维的发展是按层递进的,学生的素质也是有层次差异的,因此实行分层教学,梯度推进,中下等生能接受,上等生能发展,全体学生皆都能得到提高。

3、作业检查。每天应布置一定量的作业,并进行批改或检查,关键在于督促学生在课后练,巩固和深化知识,这是落实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

4、周考月考。知识巩固和思维深化,除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外,还须通过周考、月考去强化。周考、月考也是我们教学时段要检查的内容。要强调的是,周考有的改为周练,练不如考,考对学生的压力感、速度训练和答题规范养成远远超过练。其次,不管练习、周考、月考,有练有考就必须讲评。只有讲评,学生才能明确自己的错误,思路才能得到升华。

5、自习辅导。晚自习读历史是历史学习巩固一个重要的时间保证,但要学生读历史,就必需历史老师能下班辅导。历史老师晚自习下班辅导,有利于学生释疑解难和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还会对学生学习历史产生感情压力和督促作用,这自然有利于历史知识的巩固。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范文2一、本学期主要是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复习:

1、高三近现代史的章节基础和专题复习;

2、历史大专题复习及热点透析;

3、考前练习

二、学生分析(双基智能水平、学习态度、方法、纪律)

1、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学习态度、上课纪律方面做的比较好。

2、在材料分析、解题方面还有所欠缺。

3、在知识的'整合上,普遍出现思维混乱局面。

三、教学目的要求

1、对世界史做一个比较透彻的分析和理解

2、对历史做一个比较恰当的整合,注重专题知识

3、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每星期的文综考试,使学生适应文综考试

2、不定期的进行抽测,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

3、进行针对性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教学进度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范文3一、教学时间安排

1、2月份完成选修3、4的复习

2、3--4月完成二轮复习

3、5月初--中旬进行热点复习

4、5月中旬--5月底:回归课文,落实课文基础,尤其是课文中的习题

5、6月初,对做题方法的总结(课件已做好)

二、复习框架

1、选修3、4

给学生提供知识结构以自学(这是高二学习的内容,学生比高一时要重视,因此,知识结构相对完整),重点帮助学生实现能力目标部分,配以自编练习。

2、二轮复习

共分13个专题,每个专题4节课。做如下安排:第一节课,按政治、经济、文化、人物、战争、改革、遗产等子目要求学生完成知识体系;第二节课,教师根据一轮复习中学生体现的知识盲点做查漏补缺和拓展延伸。第三节课,讲评配套练习。第四节课,讲评历史组集体汇编相关新题和经典题目,重点是选择题。

3、热点复习

与政治学科的时政相结合,引入历史,对热点进行剖析,提高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时政,学以致用。

4、回归课文

每年高考都有4--8分的考查点来自课文的非正文部分。利用课文提供的相关材料,既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又培养学生的阅读材料的能力。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范文4第一轮复习结束后的学情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初步做了基本知识的细化和深化。但是当题目是切入一定的历史阶段,涉及到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时,普遍出现了存在答题不全、思路放不开的现象,从而影响得分不全。还表现下列问题:

1.基础知识概念,内涵掌握不到位,制约了学科能力的提高。

2.审题做题技巧不熟练,做题能力有待提高。对复杂材料的的解读这一关依然薄弱。从平时测试来看,部分学生不适应综合测试的题量,掌握不好答题节奏。忙于做题,不求质量,审题不够深入,答题不够全面,书写不太规范,这些现象要通过实战训练,及时调整,才能胜任高考。

转眼间距离高考只有九十多天了,为了更好的做好高考复习工作,第二轮复习计划如下:

一、复习指导思想

1.第二轮(第二学期)进入专题复习与综合考试相结合。要精选专题,紧扣高考内容,抓紧高考热点与重点,授课时脚踏实地,讲透内容;通过测评,查漏补缺,既提高解决综合题的分析与解题能力,又能调适心理,使学生进入一个良好的心理和竞技状态。

2.加强学习,研究,注重学生、教材、教法和高考的研究,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

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考试中历史科备考方法和措施,认真研究近几年高考历史试卷,树立以教研求发展,向教改要质量的思想。

3.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和管理。做到“精细化的备课,精品化的授课,精选试卷”的要求。还要充分发挥各位历史教师的群体智慧,特别是有高考经验的教师。大家分工合作,多研究,多交流,既要集体备课又要主要配合不同班的差异,因材施教,根据历史科的特点,切实做到“一天一小练,一周一大练,一月一综合测”。这可以使学生提高解题能力,积累临场经验,发现问题,及时寻找补救措施,强化复习效果。

4、做好辅导工作,作为科任,要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努力提高课堂复习效率是高中历史复习的指导思想。通过历史复习让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学好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基能,以及其中的历史思想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历史的信心。注重团结协作,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素质,全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考试指导纲要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历史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抓好教材与课程目标中要求把握的历史对象的性质和处理历史问题的基本常用的历史思想方法;如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分类讨论、类比与推理等,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以不变应万变,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历史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法,奠定必备的“四基五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运用历史的意识和能力,奠定学习历史的能力,使历史科的复习更加高效优质。

二、教学目的要求

1.深入钻研教材,以教材为核心,“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和网络结构,细致领会教材改革的精髓,把握通性通法,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把握考试说明,在整体上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重要的定义定理不但要掌握结论,还要掌握相关历史的思想方法,做到宏观把握,微观掌握,注意高考热点,重视历史的应用和历史思想方法的渗透,以拓宽历史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3.因材施教,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构建新的认知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4.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科学设计教学方法。

三、教法分析和教学具体措施

1.不孤立记忆和认识各个知识点,而是将其放到相应的体系结构中,在比较、辨析的过程中寻求其内在联系达到理解层次,注意知识块的复习构建知识网络。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技能,注意基本概念、基本公理和定理、公式的辨析比较,灵活运用;力求有意识的分析理解能力尤其是历史语言的表达形式,推理论证要思路清晰、整体完整。

2.学会分析。首先是阅读理解,侧重于解题前对信息的捕捉和思路的探索;其次是解题回顾,侧重于经验及教训的总结,重视常见题型及通法通解。

3.高考试题将课本知识进行了综合性处理,即在知识网络交汇处命题,因此在复习时,不但对每个知识点要掌握,还要注意知识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

4.以“错”纠错,查缺补漏,反思错误,严格训练,规范解题,养成“想明白、写清楚、”的习惯,注意思路的清晰性、思维的严谨性、叙述的条理性、结果的准确性,注重书写过程,举一反三,及时归纳,触类旁通,加强历史思想和历史方法的应用。

5.协调好讲、练、评、辅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复习中讲、练、评、辅的时间追求历史复习的最佳效果,注重实效,努力提高复习教学的效率和效益;精心设计教学,做到精讲精练,不加重学生的负担,避免“题海战”,精心准备,讲评到位,做到讲评试卷或例题时:讲清考察了哪些知识点,怎样审题,怎样打开解题思路,用到了哪些方法技巧,关键步骤在哪里,哪些是典型错误,是知识逻辑、方法、心理上还是策略上的错误,针对学生的错误调整复习策略,使复习更加有针对性,加快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范文5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据,充分研究高考,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高三教学模式,增强历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能力,从而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以课本和课程标准为基本,充分研读考纲,从整体上把握复习的要求,让学生加工教材,理解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基本的历史发展脉络.

2、改变教学观念,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概括,归纳,分析,综合,比较,迁移等基本的学科思维能力.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评价问题的能力.

3、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基本的史学方法去认识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年轻人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理解国家大政方针制定的历史依据及其正确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4、加强教研,研究高考和高考试题,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精选习题.

5、进行有效知识落实,把课堂上的基本知识做为落实的主渠道,及时进行"章结","单元过关"和"月清".

6、学生的学科成绩在优秀率,平均成绩和及格率上有明显提升.

三、高三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高三教学,复习的整体把握和详细计划及实施措施,对高三只是有大致的阶段安排与复习进度,对每一阶段的教学和复习目标,复习策略和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没有细致考虑,这种计划的盲目性,必然导致教学的盲目性,质量提高的盲目性.

2、教师没有对大纲,考试说明进行详细研究.大纲中对知识掌握程度有明确要求,考试说明中也有明确的考核目标和要求,并有详细的解读说明,教师只是在想当然的去教学.

3、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效率低下,对于新的教学方法,模式及新理念缺乏学习和实践,课堂中仍习惯于教师一讲到底,教师累,学生睡,效果差,成绩低.

4、课堂教学中缺乏针对性,高三教学没有高三的特点.高三复习课,绝大多数教师都在就知识讲知识,缺乏深层分析,只是知识的简单罗列,对主干知识把握不到位;学生理解只偏留在表面上;不能把握历史整体框架,历史基本线索,学生所学的知识是零散的,无序的.

5、缺乏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近几年高考命题思路是非常明确的,就是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学科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基础,以大纲,考纲为指导,以课本为本,注重基础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主线来统领知识.

6、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还习惯于只讲知识,不讲方法,学生不会主动学习,结果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而没有太大的成效.

7、缺乏对习题的筛选和高考试题研究,很多学校给学生发了很多资料,让学生自己去做,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也不是很好.

8、缺乏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热点,重点问题的联系的能力,只是单讲课本上的知识,一遇到解决实际问题就无从下手,不能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

四、采取措施

1、从整体上考虑和制定教学复习计划,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实施.在计划的制定中要有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以及具体措施,评价,时间安排,内容安排等内容.

2、在每轮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针对近几年高级的命题特点和历史课实际,一般采用三轮复习法.

第一轮复习主要是抓课本知识落实,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详读课本,围绕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形成内在的主体结构网络,在记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理解.

第二轮复习主要以主干知识为中心,以专题的形式,对历史知识重新加以梳理和加工,走出课本,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不能把每节相关知识简单列出来放到一起,要重点分析,归纳出历史发展规律,教会学生学会把握规律,得出启示,提升学生纵横比较问题的难力.

第三轮:依据考纲,重新梳理课本,查缺补漏,教师少讲,让学生自己进行,并适当地进行综合练习.

3、要认真研读大纲,考纲和考试说明.应该说,考试说明是依据大纲制定的,大纲是作为整个高中教学的依据,而考试说明只是为了高考的需要而定的.做为备考来讲,应该以教材为依托,全面复习,对考试说明没有列出的内容不必过分深究.高考题目大体上分两部分,一部分考查对基本知识的分解,另一部分考查较为深层次的能力.前者与教材关系较紧密,但不会是直接照搬教材的某一部分内容,后者基本上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因此,依托教材不等于捆死在教材上.

4、提高课堂效率,做好知识落实.对于历史课来讲,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应重点讲清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讲清梳理历史脉络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加工整理知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总结出基本的历史规律,得出结论.知识落实要做到"四清",把课本知识的记忆放在课堂上,在习题练习上,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5、适当练习.在每一轮复习中都要有适当练习,但选题一定要注意层次性和代表性,切忌陷入题海战,在讲题中一定要针对学生问题去讲解,并不是单纯的就题讲题,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让学生能窥一斑而知全貌.另外,选题尽量选一些新题,不要过于陈旧,学生会在新题新情境下愉快的做题,效果更好些.注意主观题的检查与落实.

6、要处理好学科之问的关系.不能在复习时一味单干,应适当穿插些两门学科知识,适当串串门,使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就养成基本的文综思维习惯,同时也有利于本学科的学习.

五、时间安排

1、第一轮单元复习(20xx年2月-20xx年3月中旬)

20xx年2月-3月中旬选修一、选修三

2、二轮专题复习(20xx年3月下旬-4月底)

3、三轮:回归书本、查漏补缺、综合训练、考前指导(20xx年5月-6月)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范文6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据,充分研究高考,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高三教学模式,增强历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能力,从而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以课本和课程标准为基本,充分研读考纲,从整体上把握复习的要求,让学生加工教材,理解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基本的历史发展脉络.

2,改变教学观念,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概括,归纳,分析,综合,比较,迁移等基本的学科思维能力.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评价问题的能力.

3,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基本的史学方法去认识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年轻人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理解国家大政方针制定的历史依据及其正确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4,加强教研,研究高考和高考试题,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习题.

5,进行有效知识落实,把课堂上的基本知识做为落实的主渠道,及时进行"章结","单元过关"和"月清".

6,学生的学科成绩在优秀率,平均成绩和及格率上有明显提升.

三,高三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高三教学,复习的整体把握和详细计划及实施措施,对高三只是有大致的阶段安排与复习进度,对每一阶段的教学和复习目标,复习策略和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没有细致考虑,这种计划的盲目性,必然导致教学的盲目性,质量提高的盲目性.

2,教师没有对大纲,考试说明进行详细研究.大纲中对知识掌握程度有明确要求,考试说明中也有明确的考核目标和要求,并有详细的解读说明,教师只是在想当然的去教学.

3,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效率低下,对于新的教学方法,模式及新理念缺乏学习和实践,课堂中仍习惯于教师一讲到底,教师累,学生睡,效果差,成绩低.

4,课堂教学中缺乏针对性,高三教学没有高三的特点.高三复习课,绝大多数教师都在就知识讲知识,缺乏深层分析,只是知识的简单罗列,对主干知识把握不到位;学生理解只偏留在表面上;不能把握历史整体框架,历史基本线索,学生所学的知识是零散的,无序的.

5,缺乏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近几年高考命题思路是非常明确的,就是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学科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基础,以大纲,考纲为指导,以课本为本,注重基础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主线来统领知识.

6,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还习惯于只讲知识,不讲方法,学生不会主动学习,结果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而没有太大的成效.

7,缺乏对习题的筛选和高考试题研究,很多学校给学生发了很多资料,让学生自己去做,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也不是很好.

8,缺乏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热点,重点问题的联系的能力,只是单讲课本上的知识,一遇到解决实际问题就无从下手,不能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

四,采取措施

1,从整体上考虑和制定教学复习计划,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实施.在计划的制定中要有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以及具体措施,评价,时间安排,内容安排等内容.

2,在每轮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针对近几年高级的命题特点和历史课实际,一般采用三轮复习法.

第一轮复习主要是抓课本知识落实,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详读课本,围绕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形成内在的主体结构网络,在记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理解.

第二轮复习主要以主干知识为中心,以专题的形式,对历史知识重新加以梳理和加工,走出课本,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不能把每节相关知识简单列出来放到一起,要重点分析,归纳出历史发展规律,教会学生学会把握规律,得出启示,提升学生纵横比较问题的难力.

第三轮:依据考纲,重新梳理课本,查缺补漏,教师少讲,让学生自己进行,并适当地进行综合练习.

3,要认真研读大纲,考纲和考试说明.应该说,考试说明是依据大纲制定的,大纲是作为整个高中教学的依据,而考试说明只是为了高考的需要而定的.做为备考来讲,应该以教材为依托,全面复习,对考试说明没有列出的内容不必过分深究.高考题目大体上分两部分,一部分考查对基本知识的分解,另一部分考查较为深层次的能力.前者与教材关系较紧密,但不会是直接照搬教材的某一部分内容,后者基本上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因此,

依托教材不等于捆死在教材上.

4,提高课堂效率,做好知识落实.对于历史课来讲,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应重点讲清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讲清梳理历史脉络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加工整理知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总结出基本的历史规律,得出结论.知识落实要做到"四清",把课本知识的记忆放在课堂上,在习题练习上,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5,适当练习.在每一轮复习中都要有适当练习,但选题一定要注意层次性和代表性,切忌陷入题海战,在讲题中一定要针对学生问题去讲解,并不是单纯的就题讲题,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让学生能窥一斑而知全貌.另外,选题尽量选一些新题,不要过于陈旧,学生会在新题新情境下愉快的做题,效果更好些.注意主观题的检查与落实.

6,要处理好学科之问的关系.不能在复习时一味单干,应适当穿插些两门学科知识,适当串串门,使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就养成基本的文综思维习惯,同时也有利于本学科的学习.

附:高三教学进度及考试安排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时间:11.3—11.4

内容:中国古代史(全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时间:1.29—2.4

内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下册)

春节放假时间:时间:2.12—2.25

第三次调研测试:时间:3.26—4.1

内容:全部(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世界近代现代史)

专题复习及时间:4.1—4.30

第四次调研测试:

综合训练时间:5.1—5.30。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范文7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完成《世界近现代史》下册教学及进行第二、三轮复习。第二轮复习加强专题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维分析能力;第三轮复习(高考之前),查漏补缺,挖掘潜能,深化知识。

二、学情分析:

本届文科学生的情况不容乐观,历史基础知识很不扎实,理解运用能力较差。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与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专题与整体复习中的一大挑战。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每星期进度平均为6个课时左右,授课时间为16周。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中国古代史》选修、《中国近现代史》上、下册和《世界近现代史》上、下册的基础知识,并进行专题复习。

2.要求学生掌握教材内容中的历史基础知识,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教学,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4.认真学习教学大纲,研究新课程,不断关注高考动态,扎扎实实抓好本届高三历史复习工作。统一复习计划,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各项评析工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努力,力求完成各项指标

四、总体措施:工作计划

1.加强集体备课,将其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就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本节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有关重点难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材料的选择、用什么方式呈现给学生加强合作研究,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

2.认真搞好试卷评讲课。针对高三后一阶段训练量的加大,如何提高试卷评讲课的功效关系极大。每次训练做到有练必批、有练必评。让学生在训练中感悟命题的意图,明确复习目标;引导学生分析每一个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评讲后的追踪训练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切实提高综合训练的效率。

3.、精练、精评。在广泛搜集资料基础上试题,难题、偏题要放弃。而且每练必改,每练必评,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并根据练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扎实搞好提优补差工作,对历史单科偏差的同学要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同学要分层指导,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初一历史复习提纲篇9

关键词:高中历史;复习特点;复习方法

一、高中历史总复习的特点

高中历史学习应遵循这样的公式:整体―局部―整体。首先从整体上理清每一个专题的历史线索、历史阶段特征、历史发展的走向,总结每一专题历史知识给后人的启示。再去探究部分,一定要在全面熟悉和识记基础知识点包括课题、节题和框题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形成“点一线一面”的结合,以此为前提,突破重点。不留下任何知识死角。最终达到结构化历史科学知识体系,形成一个有层次的整体。

1.知识体系的整体构建

要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知识的体系必须注意三点:①把人类历史看作是以时间为序列的纵线索和以地域为区位的横断面相互交织而成的柱形历史舞台;②把每一人国家的每一个历史横断面看作是一幅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交织的历史画卷;③打破教材的编排程序,沟通古今中外的历史,把具体的历史知识从一定的序列中分解开来,又可以用新的线索串联起来,从而组成新的序列的不同链条。

2.各个历史专题的总结

历史专题的总结在高中复习阶段至关重要,通过阶段划分,由学生归纳出各阶段的总体特征及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表现掌握重要的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构建各个专题的知识结构。例如中国古代史先秦的阶段特征总结:

先秦:【阶段特征】先秦包括原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涉及原始社会的出现与发展及解体,奴隶社会的形成(夏)、发展(商)和鼎盛(西周)和瓦解(春秋)以及封建社会的确立(战国)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形态演变的根本原因。

(1)政治方面:社会制度不断进步

原始民主制―分封制和井田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2)经济方面: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思想文化方面: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剧变和经济大发展,思想和科技出现了繁荣局面

①思想方面形成了百家争鸣和思想解放的局面;②教育方面,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③天文、历法、医学等科学技术有了发展;④文学艺术也有了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为后世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阶段复习方法

根据学科复习特点,以及本人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了一套高中历史阶段复习比较有效的方法。

1.目录记忆法

从目录来复习,纲目明确,可以总体把握,做到宏观心中有数,居高临下全面看问题。

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第2课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第3课从汉至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专题二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6课雅典民主

第7课罗马法

2.提纲复习法

根据目录的线索,整理出每一个单元的复习提纲,把整个的知识点整理、归纳、系统化。如阶段复习特点里提到的总结方法。

3.结合习题综合复习法

复习一单元后,可以重新翻阅本单元习题,再一次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本单元的知识点。

4.反复复习法

根据记忆遗忘规律,经常反复及时复习,就遗忘得很少,否则就忘得很多。

当然,迎考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应联系学生实际摸索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提高学生素质。高中历史新课程需要每位历史教师付出努力,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探讨问题,总结教学经验,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初一历史复习提纲篇10

[论文摘要]探究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中学历史教师面临的新挑战,提出了一些新的设想,指导历史教师切实转变角色地位,以应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潮流。

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已全面启动,新的7-9年级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及配套实验教材已在全国38个实验区试用。7-9年级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与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大纲》相比较,无论从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还是从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提出了许多新思路、新要求。这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反思和洗礼,它对中学历史教师的角色地位提出了新挑战。新课程中历史教师角色有哪些转变呢?笔者认为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一、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教育观念是教育思想、教育教学模式、教育策略、教学目的等诸方面的集中体现,它反映出教育发展的方向。7—9年级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是国家教育部制定的纲性标准,它关注学生的生活与现实,贯彻了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它与过去为教师制定的《历史教学大纲》相比有质性的区别。因此,历史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才能适应新形势下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

1、改变中学历史教材观。传统的九义初中历史教材是为教师设计的教材,过分地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和专业性,历史知识结论化、定性化,与政治课的《社会发展简史》重复现象严重,其特点是繁、难、偏、旧,超越了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缺少趣味性和可读性。教师在授课时,“模范”地按顺序讲解教材内容,按教学参考书圈定教学重、难点,师生都成为教材的奴隶。而历史新课程标准是根据时展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制定的一本宏观教学标准,它倡导一标多本,特别强调新的实验教材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目前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历史》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历史》上、下册等教材,都较好地执行了这一方针。这些教材的内容已经不再是一种知识的说教,它为学生留下了许多思维活动的空间,要求历史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敢于质疑,不惟书,只惟实,勇于创新。

2、历史教学目标观的改变。初中《历史教学大纲》将历史教学的目的定势化,即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德育渗透。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历史教学三大任务。这是几十年来,国家的“铁定”要求,它不容质疑和改变,只能规范执行。这种陈旧的教学目标有严重的重教轻学,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已经明显不适应新时代对学生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制定了动态的课程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具有明显的层次感,由重知识变为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改变那种偏重说教的思想教育的现象,关注学生的人性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3、改变历史教学观。旧的历史教学观念束缚了教师的教学可塑性,据《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的统计,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义初中历史教材出现了几百处“硬伤”。有些细心的教师发现了这些错误,但是只能坚持“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信条,不能超越大纲和教材的定性规定。历史教师只能是文化遗产的传承者,人类文明的传递者,学科知识的传授者,《历史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模范执行者。历史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改变这种陈旧的教学观。历史教师应该是教学的主持者、导演者、平等的参与者,是历史新课程的研究者。

4、改变陈旧的人才观。旧的历史教材偏重智商的培养。即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底蕴,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借古鉴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塑造知识型、能力型的人才。而历史新课程的改革,则在重视培养学生智商的同时,更关注学生情商、心商的培养。即培养综合运用型、创新型、多元智能发展型的人才。

5、历史教学价值观的变化。《历史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具有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类的和平、进步事业而献身的历史责任感。这种价值观的要求不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是学生的“终极”追求。同时,也造就了教师在教学中,树立个人权威,惟我独尊,师道尊严。历史新课程所追求的价值取向是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国情,认同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一种较为务实的培养方向,它更重视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将培养目标现实化、实际化。同时,这就要求历史教师民主参与教学,师生共同建构历史知识的意义。

二、教师教学地位的转变

长期以来,我们的基础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教学大纲的制定,各学科教材的编写、教师用书(教学参考书)的应用、课堂气氛的营造等诸方面,教师都处于主角地位。常言“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教出怎样的学生。”仿佛教师决定了学生的一切,“天地君亲师”是千古不变的信条。这种教师的绝对权威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湮没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扭曲了学生的心灵,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个性化知识的建构。它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必然是啃教材的书虫,教师的应声虫。中学历史学科在这些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几千年的文明史,而教材选取的内容仅是沧海一粟。同时,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客观性、综合性和不可再现性等特征,学生根本不可能感知历史知识的真实情境,教材的表述和教师的陈辞就成为历史知识传承给学生的正确结论。但是,历史知识的传袭带有明显的阶级烙印,尚有许多质疑、设想、考证、研究的空间,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必然扼制学生探究历史的可能,不能还给历史真、善、美的面孔。历史新课程的实施,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历史课程标准和配套实验教材,都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考虑了学生的需求,是为学生设计的标准和教材。因此,历史教师的教学地位将发生重大转变,教师独霸课堂的教学权威感将消失,教师应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对话、平等参与教学活动,真正树立学生主体的观念,认同学生的观点,指导和组织学生的活动,与学生合作探究问题,营造民主教学的和谐课堂氛围,增加师生之间的亲和力,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师知识结构的变化

建国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先后进行了七次课程教材改革。但是,改革的幅度不大,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材课程的模式和内容,只是进行一些局部的修补。九年义务教材初中历史课本在20世纪80年代初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但是,一直沿用了20多年的初中历史教材在格式、体例、内容等方面都没有大的变化。换而言之,历史教师只要具有较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储备,就可以几十年如一日应付现行的历史教学。这是多么的可悲和可怕啊!当今信息社会,人的知识结构以三至五年的速度更新一次,难道历史教师不思上进,守株待兔还能混下去吗?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无疑将促使教师的知识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新的课程标准和配套教材,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现实和生活,采用最新的学术成果,历史知识的实用性、综合性趋势更突出。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注意汲取最新的历史学术成果,构建通识性学科知识体系,注意学科之间知识的整合,加强社会综合知识的积累,注重将长期以来的科学素质、人文素质的积淀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去。同时,历史教师还应提高教育科研的能力,升华自己的教学教育水平。

四、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

应试教育的恶习之一,就是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打天下。陈旧的灌输式、填鸭式主宰教学,不重方法只重结果,“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有些老教师发出这样的感叹:“从教三十年,桃李满天下,一无所有,重复了三十年的循环劳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被当作知识的容器,教师严格控制教学,教学中缺乏合作。反映在中学历史学科则更为可悲。由于初中历史学科不是中考科目,学校、社会、家长、学生都不重视历史学科,在学校属于副科,任何教师都可兼教历史课,初中历史教师没有地位,评职称、评先进都该让位,这就严重挫伤了历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同时,有些历史教师不思上进,得过且过,也极大地影响初中历史教学的发展。在教学中,采用一些实物模型、挂图、自制的简单图表,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历史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历史教师实现从重教到重学,从重结论到重过程,重统一教育到重差异教育,重模式化教育到重个性化教育的转变,倡导教学方法多样化,提倡启发式教学、活动教学、情境教学、创新教学、合作教学等具有时代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同时,更新教学手段,尽可能地将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来,充分利用现代传媒、远距离教学、互联网等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率。

五、重建教学评价体系

对传统教学的评价,主要是关注教师的教学表现。评价的重心是教师的教学水平,评价的标准是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仪表、教态、教学的条理性、对教材的处理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成绩(考试)等诸方面,极少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评价的方式单一。历史新课程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评价体系,要求评价多元化,它不但要求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及组织能力,更注重评价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程度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评价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同时,教师还应做好教学自我反思,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学。此外,还应该重视评价的多维性,让学生、社会、家庭、学校、教研部门共同参与评价。

总之,历史新课程的实施给中学教师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提出更大的挑战。努力实现教师角色地位的转变是保障历史新课程推行的关键。只有真正落实了教师角色的新定位,才能推动历史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大出版社.

[2]新课程与评价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

[4]新课程与学生发展[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