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广告创意论文十篇广告创意论文十篇

广告创意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6:21:36

广告创意论文篇1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广告创意中国文化

后现代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由于其关注人奉身,并且强调个体特征,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潮之一,影响着大批人的思想和心理。它不仅在哲学层面上影响了大批的人,而且也在心理上对人们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中包括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的影响。

作为营销重要组成部分的广告,在进行策划、创意、设计过程时理所当然的需要考虑消费者的心理特点,因此,无论是在诉求方式还是在表现上形式上广告都必须慎重考虑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广告受众及效果的诸多影响。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广告创意的影响

在大众文化成为主流文化的后现代社会里,广告作为文化甚至是艺术与经济共同作用的产物,就像后现代主义对传统理性和现代主义彻底的解构一样,使后现代广告创意也具有同样的性质,即对传统广告的颠覆与解构。

1表现方式的颠覆

(1)不合常理

以《耐克广告海报篇》为例,画面中首先出现的是暴雨将至的伦敦,天空中一个足球以非常快的速度“嗖”地一声飞到一座有耐克海报广告的大楼前,海报中的球星却动了起来。接了球并将球踢了出去,踢坏了大楼的一角,球又飞速地飞走,球星变成了另外一个姿势的静止。画面又换到艳阳高照的英国,另外一个海报里的球星也动了起来接球传球,同样也踢坏了大楼一角。然后球依次穿过大海,经过晚霞下的中国,到了灯光下的日本。不同的球星在世界各地的海报中接球传球射门守门。整个广告中没有一句台词,但是这广告却因为活动的海报明星、破坏力十足的踢球脚法、跨越空间距离的球赛等等不合常理的因素而紧紧抓住了消费者的眼球,并在消费者脑中留下深刻印象。但是与此同时,该广告却并没有因为反传统的表现方法而使营销效果趋于平庸,相反这广告还给观众留下了“耐克产品畅销全球,全球消费者共享耐克的精彩运动生活”这样的印象,这都与耐克国际运动装备大品牌的形象一致。

(2)打破逻辑关系

现在越来越多的广告都有这么一个趋势,即画面的表现不受任何逻辑的约束。在很多影视广告中,我们都会看到很多看上去完全不相干的画面片段被剪辑在一起,画面的切换不受逻辑的限制,整个内容没有故事性,也很难看懂广告真正想要说什么。但是这些内容却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也往往会使人联想到一些产品或品牌的特性。

(3)颠覆美学传统

以某品牌饰品的平面广告为例:画面中是一个60岁左右满脸皱纹的慈祥的妇女和一个年轻的却很阴沉的男子,妇女戴着很多该品牌的饰品,然后一只手从前面勾住男子的脖子。从传统美学的角度来看这则平面广告,实在是很难找出有什么美感,甚至可以说,这广告是丑陋的。无论是从画面来说还是从画面的内容所展示的人物关系来说,这都与传统思维下的观念是相违背的。但是这则广告却通过这种形式,表现出了商家要宣传的饰品能给人带来的魅力。同时对于商家的目标消费群——反叛的年轻人也有一定的吸引力。

2诉求方式的改变

随着产品的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无法满足追求个体情感、释放欲望、精神拜物的后现代消费观,因此广告中传统的理性诉求反而不能得到太多消费者的认同,和传统广告相比,感性诉求成了更多广告人选择采用的方式。

(1)诱发思考,而非灌输思想

在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消费者试图对一切教条主义进行解构,他们很难心甘情愿地接受别人灌输的思想,哪怕知道那是正确的,因为他们比任何其他时候的消费者都更多地从自己的情感角度来思考,这使得他们的观点往往有很大的差异。“以柔克刚”的太极式的诱发消费者主动思考的广告形式在面对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的消费者时往往能发挥更好的效果。

以在1997年第44届戛纳广告节全场大奖“迪塞”(Diesel)牛仔裤《小镇篇》为例,电视广告中出现的是:清晨,在一个典型西部小镇,健壮英俊的年轻牛仔穿戴整齐,与妻子吻别。出门后,他热心地帮助一位老妇人穿过马路。而在小镇另一处,一个肮脏丑陋的莽汉吃力地把衣服套在自己肥大的身躯上,然后衣冠不整地走出房门。他抢走一个小女孩手中的棒棒糖,朝威士忌酒瓶猛击一拳,将一只狗踢出门廊。当两人在街上相遇时,一场生死决斗在所难免。看到年轻英俊的牛仔一脸的正气和自信,你一定以为胜利是属于他的。他们拔出枪对射,随着枪声响起,倒地的却是年轻英俊的牛仔,而丑陋笨拙的莽汉正在得意地狞笑。这时出现品牌和广告语:“迪塞牛仔裤,为了成功的生活准则”迪塞的广告想告诉我们,成功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固定的准则,真实的生活太多出乎意料和偶然。

消赞者在对这类广告进行解读时是很难达到完全一致的,至少没人可以轻松肯定地说出这广告想说明的是什么。但关键的一点是,当你在看到这篇广告时,你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带入广告提供的环境中并尝试用自己的思考来对这广告进行解读,然后得出自己认同的观点和结论。

(2)诱发欲望,而非陈述商品价值

单纯地告诉消费者商品能带来的价值未必就能打动人心,诱发消费者对物质享受满足情感需求的欲望才是增强广告效果促进消费的最大动力。

在戛纳广告节获奖的索尼playstation游戏机《大厨篇》电视广告中,我们看到一个厨师,戴着高高的帽子,穿着雪白的制服,在五星级酒店的厨房内烹制一块牛排。接下来的情形却让人日瞪几呆,这位大厨竟然把一几痰吐到牛排里,以及其他更加恶心的行为……这条广告在这里表现的是一种破坏欲和恶作剧的心理渲泄。

这则广告在表现上是带有很明显的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它有意为之地在风格和形式上进行反叛和颠覆,其创意表现也呈现出值得肯定的后现代主义批判否定精神和异质多样的文化意向。也许它要表达的是:你可以满足你心中蛰伏多年的欲望,不论是非,只有加入playstation,这些都会成为现实。

(3)诱发共鸣,而非提醒处境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消费者的情感是有点混乱无序的,消费者往往追求情感上的刺激来体现自我的存在,这是一种拜物主义,但却并不是简单的追求物质,而是需要依靠物质来满足情感的寄托实现对自我的认识。

以一则广告为例:一天傍晚,一对老夫妇正在进餐,这时电话铃声响起,老太太去另一问房接电话,回到餐桌后,老先生问他:“是谁来的电话?”老太太回答:“是女儿打来的。”老先生又问:“有什么事吗?”老太太说:“没有。”老先生惊讶地问:“没事?几十里地打来电话?”老太太呜咽道:“她说她爱我们!”两位老人相对无言,激动不已。这时,旁白道出:“用电话传递你的爱吧!”这是美国贝尔公司一则经典的亲情广告。广告只是一个很平常的生活场景,女儿给父母打电话,妙就妙在她仅仅是想向她父母传达了一种情感,她爱她的父母。整个广告给人的感觉就是很安宁、很和谐的一个生活场景,却带给人澎湃的关于爱的思潮。

这则广告并没有很现实地从人们对电话的需要上来进行诉求,而只是用父母和女儿之间进行情感交流这么一个小故事来说。但是广告却在提醒消费者爱的沟通的同时很巧妙地暗中显示了产品的价值,使消费者在看这广告时不会产生排斥的情绪。

3思想内容的革新

后现代主义者试图打破所有的传统的或现代的观念建立起以人的情感和欲望为生活导向和中心的观念,,后现代主义反对一切形式的思想枷锁,主张思想的完全颠覆与革命,因此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始重新思考生活该是怎么样的,并且希望对延续了千百年的各种吲定模式进行重新审视重新定夺。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意同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利群,让心灵去旅行”这足一则香烟广告,虽然受国家广告法规的制约,使香烟广告都必须非常隐晦,然而这则广告却通过对“人生的意义取决于人生所取得的成绩与达成的目的”进行解构,并提出了“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日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这么一个观念。广告虽然并没有说任何关于产品的信息,但是这么一个观念就足以让很多消费者在脱看这则广告的时候记住了这个品牌。更为重要的是,在某种层面上来说它所宣扬的是生活态度,间接消解了消费者对香烟危害的戒备心理。

二、后现代主义广告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交融与互动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广告创意的影响日益加深,但是要想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的土壤中就必须处处结合中国的文化传统与实际国情。两者只有产生良好的交融与互动才能相互促进,共生共荣。

1后现代主义广告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交融与互动

当后现代主义出现在以儒家思想为思想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时,必然会受其影响和改造。后现代的广告创意模式,必须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综合考虑中国与西方社会的差异,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1)表现方式

当激进的后现代主义的解构思想与中庸的儒家的“以和为贵”的思想相遇时,就必然要求广告创意在表现上与其他文化语境中的表现有所不同:在西方,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广告往往在表现方式和内容上都会显得锋芒毕露,往往会表现出很强的冲突性;但是儒家思想却讲究内敛、厚积薄发,中国式的思维总是希望变革是顺理成章的,是需要有深厚的基础、然后再经过缓和的发展才出现的,而不是突兀的,这要求中国的广告在创意过程中要尽量减少表面上的矛盾性和冲突性,创意表现显得更加温婉而没有对传统尖锐深刻的批判与颠覆,却又能在仔细品位后发现其中深刻的思想。

(2)思想内容

在很多方面,后现代主义思想与以儒家思想所推崇的是相互排斥的,比如说,后现代主义推崇基于物质的个人情感享受、道德颠覆等等,而儒家思想却推崇个人内在的超越即人性的超越、伦理本位等等,“想不想”与“该不陔”的价值观念冲突成为思想冲突的中心。这些思想内容在某种意义上来看是不可调和的,但是我们也该看到这两者之问相通的特点,如对人的关怀、对人生的重视等等,可见两种思想在追求的目标上是并不冲突的。

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大环境下,当广告创意在思想内容上进行后现代的诉说企图对传统进行解构和颠覆时,不得不考虑中华文化的特点,盲目地以西方的观念在中国这一特殊文化背景下进行广告的传播往往达不到最佳的效果,相反,如果很好地利用后现代主义与中华文化中相通的特点进行广告创意,就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中国特色广告创意理念的探索

我们认为符合中国文化国情与大众思想的广告创意理念应该是以本土文化为思想基础,运用后现代主义的方法来进行广告创意,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广告效果。

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在文化的保持上一直都维持强大的认同力和适应力,从而能保持一以贯之的文化传统,这主要归功于“认同”使中国文化具有内聚力,使之不被其他文化所“异化”,“适应”使中国文化能顺应时势变化,不断调整发展轨迹,并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增加自身活力。这些特点使得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延续性。

广告创意论文篇2

关键词:网络广告创意想法互动性

互联网在十年间从“西洋镜”变为“生活必需品”。2005年,中国网民突破亿人大关。对中国网络广告来说,“上亿网民”是一个里程碑,2006—2007年它以我们难以预估的速度在继续增长。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1亿人,仅以500万人之差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预计在今年年初就会成为全球网民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网民的持续增长带动了网络广告的发展。

一、网络广告创意想法

众多数据及事实似乎都表明:中国网络广告营销在2002年后一路风生水起,前景看好。

但这里笔者想谈的是网络广告的创意,主要是指创意想法。谈到网络广告的创意,首先笔者偏向将创意执行和创意想法两件事分开:在执行的技巧上,笔者认为国内网络广告的水平还不错。但在“创意想法”这一节点上,悲观,还是乐观,这是个问题。我们难以凭偶尔一两次在国际某大赛中的获奖而作出结论。

中国网络广告的设计形式和创意水平不高,点击率低。这主要是在提及网络媒体的状况,但在网络创意想法方面的表现也是同样的。大多数广告主都“被告之”他们应该将一部分市场预算投入到网络广告上:广告主支付几十、上百万的人民币向那些门户网站(比如新浪)购买媒体空间,然后交给他们一幅平面广告——有时甚至是仅仅把平面广告进行了扫描,以此填充购买的媒体空间。而在一些网站公司,其创意部的工作人员并没有经过广告专业知识的培训,甚至不具备专职文案。重复别人已做过的事情,不能敏锐地监察到竞争对手的新近动作,不能及时捕捉最新web广告动态。

广告人做的就是创意想法,没有想法的广告,不管线上线下,都是垃圾。事实上,除了媒体选择,传统广告和网络广告的创意想法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二者的目的都在于制作出色的创意从而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并鼓励其进行点击。通常,线下广告的“点子”被用于线上广告;反之亦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普及,线下广告可做到的,网络广告都能做到,并且还能做到很多线上广告所无法企及的。可见这是一个展示创意想法的大舞台。网络广告可以做到传统广告所无法做到的事情。对于任何创意人而言,都是展示想法的好机遇。尽管越来越多的网络广告扮演着创建品牌的角色,尤其是通过网络广告可以直接进行品牌体验,这是其他任何媒介方式都无法企及的。在中国,像耐克(nike)、奥迪(audi)这些实力强大的品牌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点。传统的汽车制造商就是网络创意的推动者,在国外这一点尤为突出。于中国而言,笔者认为奥迪在这方面是最超前的。

网络广告策划中极具魅力、体现水平的部分就是创意。一是内容、形式、视觉表现、广告诉求的创意;二是技术上的创意。网络广告的创意因素主要来自互联网本身,互联网是一个超媒介,它融合了其他媒介的特点。互联网因为不同的传播目的、传播对象,可以承载不同的广告创意,同时互联网是电脑科技和网络科技的结合,注定这个媒介的高科技特性,也带来了更加多变的表现方法,为网络广告创意提供了更多的创意方向。

二、互动性是网络广告创意成功的关键

网络广告的创意要强调互联网本身的媒介特性。即交互性和实时互动性。人类是地球上最具互动性的动物。只要醒着,我们的生活就是一连串与周围的人和世界进行互动的过程。我们用视觉的、听觉的、嗅觉的、触觉的等各种方式面对我们周遭的一切,接受不同的信息,然后经过消化,再反馈出去。简单点,就是双向的沟通,唱独角戏是件很尴尬和恼火的事。就像互动性会使交谈的双方或多方都能表达自己的兴趣,并且能对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沟通。

internet作为一种媒体,是最具有这种相似的互动性的。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大多数时候是单向传播讯息,我们在看的过程中只能选择接受或者拒绝接受,就好像听报告。而internet不单单是一个传播者,人们在接受讯息的同时还能对这些讯息做出反馈,甚至以个体的形式传播自己的讯息,这一点现在变得越来越重要。而网络广告最为独特之处就在于其互动性。利克里德尔在其《人——机共生》一书中大胆预言:“人通过机器的交流将变得比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更加有效”,无疑预见了互联网的互动性在沟通中的巨大潜力。互动性表现在网络广告上对受众群体来说往往是一种乐趣。它传达的是一种体验,并因其技术的不断更新而及时进行自身的革新。在传统媒介可以借助短信互动前,最多也只能用电话和书信来互动,而传统媒介并不具备通信特性,网络广告的互动却是实时、多次和持续的互动。它使交互可以借助图形、声音,可以超越交互双方的知识范围。以实现人性化双向互动交流,能直接和广告受众进行互动。这种新型置入式行销,使消费者不但可以浏览产品信息,还可以将产品把玩在手指之间,这也是网络广告具有魅力的地方。“交互式”网络广告的出现,使消费者拥有比面对传统媒体更大的自由。他们可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是否接收,接收哪些广告信息,这大大缩短了消费者的消费活动时间,达到了从单一告知性广告转变成互动性产品的比较。一旦消费者做出选择点击广告条,其心理上已经首先认同,在随后的广告双向交流中,广告信息可以毫无阻碍地进入到消费者的心中,实现对消费者100%的劝导。互联网使人们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沟通和交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通讯优势(双向互动)、利用电脑终端的丰富表现形式是对广告创意的巨大挑战。这也给了创意人很大的空间将创意生动化。因此,最出色的互动广告创意人才应该站在发展的最前沿,并拥有扎实的广告创作技巧和专业知识。好的网络广告不仅收获的是一个用户的体验,更是唤起该用户发动身边好友去共同感受。只要受众对该广告感兴趣,仅需轻按鼠标就能进一步了解更多、更为详细、生动的信息。最能够体现网络传播交互性的是电子商务网站,这类网站对商品分类详细,层次清楚,可以直接在网上进行交易。受众在信息获取方面有了更多自的同时,媒介交互功能也大大增强。既是“反馈”的渠道,又是“评说”的平台。这正是交互性网络广告的比较优势。网民在浏览网络广告的时候,不仅可以快乐地欣赏,同时还可以积极地参与。网络广告使广告主、网民、目标顾客以及者之间都有很好的沟通和交流,这是网络广告最大的优点,而其他媒体的广告却很局限。

如某网站上的“天降好酒”游戏广告就是一个经典的互动广告的好例子。从游戏层面来说,这个广告算不上刺激、好玩,但关键在于它通过设计与创意实现了附加功能与广告内容的完美结合。该广告是这样的,进入游戏,用鼠标控制“爱喝酒的老头”去接天上掉下的各色酒瓶,绿、白、蓝、黄等。各色酒瓶代表着不同分值,其中以黄瓶分值最高。其实黄色正是该产品的外包装,这正是在无意识地强化访客对水井坊外包装的认知。更精彩的是,在接酒瓶的过程中,为了控制游戏时间,各种关于该产品的选择题,如“该产品的包装共有几项专利、该产品有哪几种度数”等会作为“关卡”出现,答对增时、答错减时,这些平时并不惹人喜欢的“问答题”一下变成了游戏中惊险、刺激的“亮点”,访客们不仅争相点击,还会主动记忆。这样的广告效果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创意者的智慧。

企业、销售、制作全面沟通,使广告创意、制作水平和企业目的达到一致。比如,曾经在首页上放置过一则某品牌的广告,打破了常规的呆板做法,不是单调地说明产品情况,而是通过别致的FLaSH和人物形象体现其产品的亲和力,它的点击率大大超出了以往的百分点。

在互动广告逐渐活跃的今天,如何做到在尊重受众心理的前提下,保证广告导向与受众导向的一致性,做到在尊重受众的前提下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如何通过广告的设计、创意,让受众在自发的心理驱动下去参与广告过程以及如何把互动广告的附加功能转化为广告的直接功能与目的,是摆在互动广告创意、设计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互动广告成功与否的关键。

某品牌手机有一个etV广告,它的导航界面是设置在搜狐网站首页上的一个巨幅FLaSH广告,这个广告本身不会打搅访客,但如果你晃动鼠标发现这个界面有游戏的功能:点击画面上形态各异的蝴蝶,音乐便会响起,蝴蝶也会朝着不同的方向飞舞。点击这个广告后,屏幕上出现一个网络电视窗口和该手机的主页,网络电视对话框提示是否播放,点击“是”,便能欣赏其电视广告片了。播放完毕后,屏幕上出现“意见反馈”“转发朋友”等按钮,提示访客可以向其网站提交评价,或转发到朋友的电子邮箱里。在其主页里还可以自由点击它所设置的不同栏目,甚至可以提交自己所设计的广告语等等。

这个etV广告首先做到了通过动听的音乐、精美的画面以及游戏的功能从心理上对注意它的受众进行奖赏和补偿,让每一个看到广告的人都在自发的心理驱动下去点击广告,并进一步点击;其次,由于是互动,受众不再是受众,点击、发表评论以及“设计广告语”等行动,已经使受众参与到广告展示的过程中,成为了广告的一部分。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角色扮演”,互动广告通过互动让受众真实介入广告事件,从而实现了沉溺、全情投入的目的,沉溺与全情投入会高度影响信息的处理过程,使记忆内容深刻牢固,广告效果不言而喻。

由于我们一再强调网络广告的交互性和实时互动,因此,笔者认为互动性应当成为评估网络广告的主要标准之一。甚至这样的表述也应当可以接受:如果网络广告失去了互动,就没有必要在互联网上投放,最多也只能成为其他媒介传播的一个补充。所以,未来的网络广告创意应当更加充分地发挥互联网的媒介特性,更好地提供同目标对象的交互机会,并通过交互更好地传播信息。当然,对于热衷技术应用的广告创意人来说,互联网的高科技特性也为网络广告的创意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开发前景。事实上,互动性是internet之所以如此丰富和精彩的最重要原因。英国现在已经出现了互动tV频道,笔者并不了解它所谓互动的方式,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是现代媒体所发展的趋势。这里所说的“互动性”不是仅仅指这种简单的互动性,而是要能通过参与者的加入,影响到作品的呈现过程以及最终的呈现方式,从而最终实现自由的联结性和转变性。

当然网络广告创意仅仅有互动性还不够,还必须更单纯、直接,而且吸引眼球。创意不新鲜,用户不爱点。网民的阅读习惯,是非常跳跃而且没有耐性的,网络广告稍微无聊一点,就会被鼠标消灭掉。

三、网络广告的局限性

事物是对立统一的。网络广告也同样有诸多限制,比如:制作门槛低、成本便宜,以及频宽本身的技术限制(文件大小、所占空间、网络转换速度)等。这也是现今网络广告的最大限制。我们的网络技术还没有发展到“随心所欲”的地步,看看本地的获奖作品展,就可以明了中国网络广告当前的水平与欧美国家还有一定的距离。

当然这并不是创意不进步的借口。创意人应该在创意和现实之间找到平衡点。现在中国网络广告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依照广告主的要求。只有当他们开始渴望练达的策略和杰出的创意时,这种情形才会改变。要达到这一点,广告主需要认识优秀的网络广告是如何产生的,并珍视它们。但是在所有这一切出现之前,创意人应关注创意,以保持高水准。

广告创意论文篇3

“现代乃至将来都是一个过剩的消费时代,在一个相对富裕的社会里,消费者的目的,不再是只为需要而消费,而更多的是为消费而消费,为感觉而消费”。这是在一次国际广告研讨会上某位专家提出来的一个观点,这样的话听起来似乎有点诡言众听,但仔细想一想这也并非没有道理。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里,人们因过多地忙于各自的工作而忽略了情感方面的需求。事实上,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人们更需要情感。爱情的甜蜜感、家庭的温馨感、,事业的成就感、地位的荣誉感等,都将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这种情感又往往从消费上容易体现出来,也正因为这样,感性诉求广告在现代社会得以诞生,广告商通过感性诉求广告引起消费者的某些体验,通过人们的感情过程来控制人们的消费行为,从而达到实现广告促销的目的。

1.感性诉求广告抬头的年代

何谓感性诉求广告?这必须从人的情感和商业广告的目的说起。我们知道,人的情感是最丰富的,也是最容易激发的,而商业广告的最终目的是要诱发人们的购买行为,而人们购买行为的发生往往是和情感活动一起。一般来说,情感活动越强烈,购买行为就越容易产生,甚至可以说相当程度上购买行为的产生根本就是取决于个人的情感,感性诉求广告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它并不完全从商品本身固有的特点出发,而是更多地研究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运用合理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广告创作,寻求最能够引发消费者情感共鸣的出发点,从而促使消费者在动情之中接受广告,激发购买。

感性诉求广告是相对于理性广告而言的,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多方面的缘故,商品之间没有多大的竞争。在进行广告宣传时,只要寻求从概念化、理性化的角度来诱导消费者即可,如告诉他们什么样的冰箱最省电、什么手表最准时等,这种我们称为理性广告。当然,理性和感性是相对的,理性广告仍然是现今广告的重要诉求手段之一,比如在耐用消费品的广告当中就比较多用。但相对于过去而言,感性诉求广告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它们一改以往过于强调企业品牌特点和在媒体展开强大广告攻势的硬性手法,代之以亲切、柔和的广告语言,以及自然流畅的广告风格,老实诚恳的广告诉求,让你有所感触,令你着迷,左右你的情绪,使你达到“幻想”的深度。它不断地撞击人们的感情,使你向它靠近并对它产生好感,最后从感性上被它征服,最终达到销售产品或服务的目的。在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日益提高的今天,情感诉求广告更是得以逢勃发展。

2.现代感性诉求广告创作的新思维

前面我们说过,商业广告中的感性诉求是根植于受众的情感,那如何在感性诉求广告中达到迎合受众情感的目的呢?又如何在今天盼繁复杂的广告竞争中脱颖而出呢?为此,我们提出了一些感性诉求广告创作的新思维。

2.1体现价值——人性的永恒主题

人性就是指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性,感性诉求广告的目标受众是消费者,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广告艺术也属“人类”学。以人为主体的世界丰富多彩,人性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主题,生命的新陈代谢、人的喜怒哀乐、感情的相互交流以及对生活的追求等都构成了生活中极为广泛的题材。因此,大多数成功的广告都善于挖掘人性的心灵深处,满足人们心灵深处的渴求与祈盼,对人的价值肯定、对和平安宁和幸福美满的憧景等都成为了广告表现的新主题,它是显示人类自身价值的一种诉求。

我们知道,现代消费者的需要正从量的满足、质的满足上升到感性满足,这就是消费的高层次需要。也就是说消费者越来越需要体现自身的价值,他们更需要表达拥有该产品所获得的心理价值,即产品实用价值之外的象征价值,如荣誉、地位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品牌的名字比产品更重要”。可口可乐不再是只用来解渴的起泡饮料,而是成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拥有豪华高级的奔驰轿车不再只是拥有便捷的交通工具,而是一种富有和高级社会地位的显示,是个人成就的表达。同样,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始终是现代生活中的一个永恒主题,这一点在中国就更显得突出,亲子情、手足情、夫妻情等在中国传统的家庭价值观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即使是家庭观念相对冷淡的西方也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贝尔电话公司以“情感沟通”为主题的广告来减轻思念远方亲人的寂寞感,这些广告以“家人团聚”为诉求,表现温暖而弥漫家庭后气氛,恰似一个美好的梦,慰抚了人们寂寞的心灵,把他们重新带回健康的感情世界,因而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2.2自然浪漫——现代人的“逍遥梦”

19世纪,浪漫主义者将大自然的景色带进了他们的作品,雄伟的高山、辽阔的大海、纯朴恬静的田园风光、异域他乡的奇特情调等。大自然的壮丽风景在浪漫主义者的手中得到了尽情的描绘和展示。这种以自然对象来反映和寄托艺术家情怀的现象,在美国文艺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看来,其生理——心理基础就是心与物的异质同构,阿恩海姆系统地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来解释艺术现象,他认为艺术创造的基础是对对象的表现性的知觉,他说:“我们必须认识到,那推动我们自己的情感活动起来的动力,与那些作用于整个宇宙的普遍性的力,实际上是同一种力。”在现代的平面广告中,设计师们采用了大量以大自然景象为背景的主题,他们把大自然加以简化或象征,或为装饰目的而抽象化。

今天,我们正处于一个高科技的时代和纷繁复杂的世界,为了舒缓疲惫的身心,躲避城市的喧嚣和污染,起来越多的都市人希望能逃离城市,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实现现代人的“逍遥梦”,休闲度假也成为了现代都市人希冀的生活方式和流行的消费时尚。而正因这样,它成为了感性祈求广告的一个切入点。广告人针对这一需求,再现大自然各种美景,渲染一种轻松欢快的浪漫气氛,满足都市人盼望实现“逍遥梦”的潜在心理,从而感染消费者,使消费者为之心动而达到广告的目的。例如芬兰伏特加酒的广告,画面运用蒙太奇的手法,将树林、酒奇妙的组合在一起,展现出一个魔幻似的场景,又如eBeL手表广告,在皎洁的月光下,古老的独木舟载着豪华轿车,伴着岸边的古老的金字塔在水中荡漾,把手表处于这种远古与现代结合的环境,充满着浪漫的情趣,营造出一种浪漫又神秘的时间新境界,让消费者为之心动。

2.3情调设计——身临其境的心灵对话

所谓情调,即广告作品基于一种主题意念而表现出来的浓郁的感彩和审美抒情,将审美抒情性融于创意表现之中。情调设计经常用说故事的方式来表达信息与人的关系,以卓越的创意、动人的形象、诱人的情趣、变换多样的艺术处理手法表达广告内容,从而使消费者产生身临其境并与之心灵对话的境界,进而唤起消费者潜意识的欲求。广告只有以情动人,才会有强烈的感召力,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爱的需要’是人类‘需要层次’中最重要的一个层次,人有爱、情感和归属的需要。”运用情调设计来揭示广告主题,往往能够拔动人的心弦,并且使人回味无穷,情系于怀。因而,情调设计虽基于平常却发挥出非同寻常的内涵,它归属于一个视觉出发点,但都又远远地超越了画面的视点,它所营造渲染出来的气氛和意境境给人们造成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回味感。也就是说,如果善于在广告设计中将审美性融合到创意表现中,巧妙地进行“感情投入”,通过各种抒情手法的运用,把消费者引进“情文(图)并茂、情景交融、物我交融、情理相随”的艺术境界中,自然就会使消费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现代的商业广告十分注重表现感情因素的运用,情调设计也多被利用。情调设计需要将奇异的构思、非凡的想象力和充满智慧的激情结合在一起,将现实和超现实、自然和非自然、理想和浪漫的事物及观念揉合交织在一起,运用多种表现技法综合而成。在这方面,日本的美能达复印机广告可视为是比较成功的,它采用滑冰者的艺术表演和游泳比赛的精彩场面来表现复印机具备的快速传达,并让精彩场面完美体现的优良性能。此外,国外的很多酒类、香水等广告也多采用情调设计的手法并获得了成功。

2.4激情诱惑——无法抵制的冲动

激情及其令人震惊的诱惑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无法抵挡的,它可以满足存在于人类意识深处的需要和欲望。性感就是美,就是激情,就是性格的表现。“自然界中任何东西都比不上人体更有性格,人体由于它的力,或者由于它的美,可以唤起种种不同的意象”。这就是罗丹关于人体美的深情描绘。如果说有一种线能体现力度,能表达情感,能对人微笑,能令人心醉,无疑就是人体完美的曲线;如果说有一种形体能表现柔软、轻盈、丰满、充满生命的活力,又象花儿一样婀哪多姿,至善至美的话,那肯定是女性的体态美。人体以其严格的对称,精美的比例,完美的轮廓,微妙的起伏,新鲜的色泽及和谐的节奏构成了宇宙间最完美的部分。可见,在现代广告中通过这种诱惑而达到广告的目的是多么重要。当今世界公认的日本优秀广告设计大师斋藤诚就经常以清晰又强烈的人体设计形象,以男女两性之间的依恋与激情作表现,对观众形成了强烈的吸引。

我们知道,在当今的消费社会里,女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消费群体,而且具有非凡的消费潜力,因而女性从来就是广告瞄准的重要诉求对象。现代女性天生感情丰富细腻,有强烈的自我表现希望,经常以感情因素来左右自己的消费行为,因而特别容易受广告的诱惑,因此激情诱惑的广告较利于实施于女性。一旦女性在广告上发现了美的楷模,她们就会千方百计地加以效仿,以期能象“她”一样洋溢诱人的魅力。同样,男性也因女性的曲线美而很容易被征服,特别是看到极富激情的场面更是无法抗拒,故激情诱惑的手法更易实施与男性,其命中率会令人出其预料的高,往往会让商家产生无限的惊喜。这种广告一般多用于香水、香烟、服装、酒类等跟美与风度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日常用品。如moods香水广告,画面展现的是一对浪漫情人无法抵制信香水带来的激情冲动,它把人体的美与香水的香宣泄得出神入化。这样的诱惑对消费者来说真的是无以抗拒的。

3.感性诉求广告创造遵循的一般原则。

感性诉求广告具有极大的魅力和说服力,但它毕竞基于人类的感情,人的感情是最复杂而又最易变的,要想真正使感性诉求广告达到预期的目的,它还是必须在遵循一定的原则下进行的。

3.1现实基础的原则

消费者不是一个可以任意施加影响的消极主体,而是一个具有一定的要求、信念、定势和意向,有着判断是非标准的积极客体,他们对广告的内容完全是根据自己要求的价值标准加以摄取或排斥的。所以,说实话、抒真情是广告的生命,是赢得受众的本质力量,也是对社会负责,对消费者负责的表现。

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认为:艺术创作是以知觉为基础的,它不是凭空创造,而是以生活积累和生活体验为基础的,而艺术家的生活积累则以知觉为媒介,艺术创造的基础就是对客观对象的表现性的知觉。感性诉求广告本身就是一种浪漫型的艺术,它的创作也应以现实及基础,以现实为对照,不满足于现实而表达理想和激情。同样,这种激情应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真正被受众所接受。

3.2谐趣幽默的原则

幽默是生活和艺术中的一种特殊的喜剧因素,又是能在生活和艺术中表达或再现喜剧因素的一种能力。它通过比喻、夸张、象征、寓意、双关、谐音、谐意等手法,运用机智、风趣、凝练的语言对社会生活中不合理、自相矛盾的事物或现象作轻微含蓄的揭露、批评、揶喻和嘲笑,使人在轻松的微笑中否定这些事物或现象。

幽默广告之所以受人们的喜爱,根源在于其独特的美学特征与审美价值,它运用“理性的倒错”等特殊手法,通过对美肯定和对丑的嘲异两种不同质的情感复合,创造出一种充满情趣而又耐人寻味的幽默境地,促使接受者直觉地领悟到它所表达的真实概念和态度,从而产生一种会心微笑的特殊审美效果,感性诉求广告正是通过幽默的情趣谈化了广告的直接功利性,使消费者在欢笑中自然而然、不知不觉地接受某种商业和文化信息,从而减少了人们对广告所持的逆反心理,增强了广告的感染力。

3.3理性浪漫的原则

感性诉求广告创作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具有创作的冲动,在广告中表现激情,只有在这种情感状态下才能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在感性诉求广告创作中,情感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日本广告艺术设计师松井桂三说过:情感经常是一种在广告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它能够把观赏者的心吸引过来,让他们就得全新的感受。但关于艺术创作中的情感极限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众说不一。在柏拉图看来,艺术创作的时候极其需要灵感,他认为创作的灵感就是一种“迷狂”状态。法国现代非理性主义哲学的代表柏格森更是认为艺术创作应该舍弃理性,注重直接、刹那间的情感,他认为只有在直觉中人和客体世界才能在本能冲动下互相渗透,达到统一,从而同察到世界的本质。但是,我们知道,感性诉求广告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创作,它的目的是促进消费,它的目标受众是消费者。如果说自由艺术创作的情感可以是隐晦的、深奥的,别人不理解也可以的话,感性诉求广告则不能这样,它必须注重效应,因此它要求较为直观和外露,使人们能够在短时间内能够理解。因此在进行感性诉求广告的创作时,我们鼓励宣泄激情,但这种激性的宣泄又必须在一定的理智控制之下进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理性浪漫”,只有这样它才能把主体内在的浓烈的情感作为对象纳入一定的视觉形式之中,使之对象化和物态化,成为有意义的形式。

澳大利亚著名广告设计师靳祈岛就特别重视设计的情感控制,他说:“我喜欢高尔夫,就是因为其需要高度控制感情”。这一点在感性诉求广告创作中十分值得借鉴。

3.4艺术表现的原则

感性诉求广告的目标受众是消费者,在人们的社会心理和市场竞争日新月异的今天,它的表现形式更应该向艺术化的方向发展。今日的消费者不再是纯粹的追求物质满足,他们不仅要求广告能告之他们信息,而且要求有艺术性和娱乐性,满足其心理上的审美需要,所以,没有强撼的艺术感染力的广告是很难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的。众多的广告活动表明,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和表现力的广告总是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与兴趣,起到引导消费的作用。因为它使人们在获得信息的同时得到了艺术美的享受,正因为具有艺术表现力,它才能造成一种生气勃勃、富于情趣的意境,才能极大地增强了广告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感性诉求广告中可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很多,除了我们前面所提到的谐趣幽默外,还有对比、抒情、夸张、比喻和联想等,应在不同的场合下运用不同的创意以期达到预期的目的。

总之,在竞争日益激烈、广告铺天盖地的当今社会里,感性诉求广告已经成为悦取消费者的一把利剑,特别是在中国这么一个“情为上”的国度里,这种情况更加显得重要。只有在感性诉求广告中尽量减少点商业味,把丝丝情感融入到无情商业之中,才更能被消费者所接受,也只有我们进一步去探讨感性诉求广告的创作与实施方法,才真正达到最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艺术创作与审美心理,童庆炳著,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2.平面广告设计新思维,李巍著,重庆出版社,2000

3.图形想象新思维,黄越著,重庆出版社,2001

4.图形与意义,尹定邦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广告创意论文篇4

(一)夸张

夸张是指在广告创意中对广告对象某些特点的突出描写。面对各种图像信息容易造成受众眼睛的疲劳,如何刺激受众的视神经、让受众从被动接受信息转向主动接受信息?有的广告通过放大或缩小人物或事物的比例达到突出广告创意主题的目的,恰当的夸张可以增强广告的艺术感染力。

(二)比喻

比喻是指在创意中用一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方想要说的另一事物,实现更加活泼生动的目标。广告图形中一般用一种事物表现另一种事物的某一特征,使其更加生动形象。运用比喻手法,一定要贴切、要创新、要通俗,通常说来,将受众熟知的事物比为生疏的事物,用具象的事物比喻抽象的事物。

(三)拟人

拟人是在广告创意中把事物拟人化的手法。拟人属于人类的审美意识范畴,人类对自身的“身体美”是肯定的,我们习惯性地将非人类的事物或景物赋予人类的生命特征,从而在认识上更易接受。拟人的创作手法在现代广告设计活动中广泛存在,通过这种方法常常使得那些非人类的事物具有人类的某些行为特征,从而增强广告的幽默感,诙谐的图形语言往往更能够吸引受众,达到增强产品亲和力的目的。

(四)联想

联想是心理学家先前研究的一种心理现象,一方面指因为人或事物想起其他有关的人或事物,另一方面是指由于某观念而引发其他相关观念,而这最根本的是寻找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在广告创意中经常使用同构图形的方法表现出来,在广告中常用这类因果关系提示某种商品可以满足消费的某种需求,把商品理念和消费者需要关联起来,以突显产品的个性。

(五)戏谑

戏谑是用风趣的语言开玩笑,以达到引发受众开心一笑的最终目的。这要求广告创意的语言诙谐幽默,富有生活情趣,调侃的尺度必须符合大众审美情趣,亦要遵守《广告法》的条款。戏谑方法也能为广告文案增添趣味,枯燥的文字变得更有感染力。

(六)对比

把两种事物或一种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出来比对,厚此薄彼。由于受《广告法》的约束,一般采用自家品牌的两种产品,将新品的优点无穷放大,用直观的手法想受众传播新品的利益点。

二、行:表现精美

精准的广告创意经过恰当的表现方式设计成精美的广告,为了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广告讯息需要通过各类视觉符号更加形象地表述。广告表现是广告创意实现的中心,决定着广告功用的施展水准、广告活动的管理水平。这个环节是学生对先修课程掌握程度的集中体现,如何指导学生在广告表现中综合运用相关基础课程的知识来提升广告表现的质量是研究重点。教师在检查广告设计作业时,时常会有这样的感受:创意可以,表现欠佳。平面广告设计的后期制作看似不如影视后期繁杂,仍然是不会轻易完成的环节。想做到完美呈现广告创意的视觉图像是不容易的。上海元素制作有限公司在大陆地区的广告界制作了大量的精美平面作品,这与创意总监杨异群先生倡导的“在虚假中寻找真实”理念分不开,不但为广告公司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同时也为提升中国平面广告的品质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根据课程的需要,可以安排学生到专业的广告公司和制作机构参观学习,进一步加深我们对广告设计的认识。

(一)广告插图的创作方法及表现手段

这是广告创意的表现环节,从广告平面空间配比来说,它不同于广告文案的是插图占比在大多数广告中占了更多的位置,它在促销商品上与文案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

1.创作方法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揭示了艺术创作方法涉及到了艺术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根本关系问题,尽管有学者认为艺术不一定源于生活,这涉及到艺术起源的五种学说。对于广告绘画插图而言,我们不必深究艺术到底怎么产生的,而是掌握基本的创作方法。任何艺术创作都有一定的方法,这是艺术家从观察到表现生活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包含了两个方面,即艺术的观察和表现生活。观察生活是前提,表现生活是结果,两个方面辨证的统一形成了各自的艺术创作法则。绘画创作方法中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同样适合广告插图的创作方法,无论摄影插图还是绘画插图的创作,这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对艺术创作的冲击和渗透日益明显和强烈,电子计算机及其他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给经济、文化、艺术等带来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今天的广告插画的创作实践,每个人都需要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展示个性。大胆创新,与时俱进,从材料、工具、风格等方面做前人没有做过的试验。

(1)现实主义

“广告往往追求现实主义”,用最真实的广告语言反映现实生活,并对生活作出准确的判断和评价。广告的真实与否直接影响广告的传播效果,受众不会愿意为一个虚假的广告买单,此类广告重视描写真实的细节,用具有典型特征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的真相,其目的任然是拉近受众的距离,并产生共鸣。

(2)浪漫主义

广告的情感诉求是为了赢得受众的好感,在不脱离现实的前提下,通过制造浪漫的氛围达到理想的主张。具有浪漫色彩的广告通常是再造一个受众需要的理想化的世界,但这种理想生活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特征突出、感彩强烈鲜明、表现形式奇特新颖。

2.表现手段

(1)手工插图

根据广告创意的需要,分别使用水彩、粉彩、油画、马克笔、彩铅、木刻、水墨及综合材料等工具手工绘制插图,制作生动、鲜活的广告画面。

(2)数字插图

这是挑战传统的插图绘画形式,绘画软件的开发和利用,丰富了数字绘画的表现技巧,借助鼠标或使用数位板在电脑平台上进行绘画创作,给设计师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数字绘画要求设计师掌握各种绘图软件,主要分为位图和矢量两类。位图软件主要有pS、adobeimage,矢量图软件有illustrator、Freehand、Coreldraw,此外还有一些三维软件如3Dmax。每个软件都有自己的特点,设计师可以根据设计需要选择相应的软件,可以使用单个软件,也可以多个软件结合使用。

(二)广告插图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

1.易识别是指插图容易吸引受众的注意。

插图可以使得阅读省力,甚至能够消减受众对广告的抵触情绪,精美的插图会使他们忘记自己不是来看广告的。

2.易阅读是指插图要快速、有效地传达广告的内容。

插图应该做到简洁明了,便于受众抓住重点。怎样检测广告插图的表达是否准确?可以要求学生把广告文案遮盖起来,只看到插图,看其能否理解广告所要传达的信息,好的插图往往有三秒钟见效的力量。

3.易诱导是指插图要抓住受众心理反应,把视线导向至广告文案。

广告创意论文篇5

关键词广告理性感性诉求消费者原则

“现代乃至将来都是一个过剩的消费时代,在一个相对富裕的社会里,消费者的目的,不再是只为需要而消费,而更多的是为消费而消费,为感觉而消费”。这是在一次国际广告研讨会上某位专家提出来的一个观点,这样的话听起来似乎有点诡言众听,但仔细想一想这也并非没有道理。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里,人们因过多地忙于各自的工作而忽略了情感方面的需求。事实上,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人们更需要情感。爱情的甜蜜感、家庭的温馨感、,事业的成就感、地位的荣誉感等,都将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这种情感又往往从消费上容易体现出来,也正因为这样,感性诉求广告在现代社会得以诞生,广告商通过感性诉求广告引起消费者的某些体验,通过人们的感情过程来控制人们的消费行为,从而达到实现广告促销的目的。

1.感性诉求广告抬头的年代

何谓感性诉求广告?这必须从人的情感和商业广告的目的说起。我们知道,人的情感是最丰富的,也是最容易激发的,而商业广告的最终目的是要诱发人们的购买行为,而人们购买行为的发生往往是和情感活动一起。一般来说,情感活动越强烈,购买行为就越容易产生,甚至可以说相当程度上购买行为的产生根本就是取决于个人的情感,感性诉求广告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它并不完全从商品本身固有的特点出发,而是更多地研究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运用合理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广告创作,寻求最能够引发消费者情感共鸣的出发点,从而促使消费者在动情之中接受广告,激发购买。

感性诉求广告是相对于理性广告而言的,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多方面的缘故,商品之间没有多大的竞争。在进行广告宣传时,只要寻求从概念化、理性化的角度来诱导消费者即可,如告诉他们什么样的冰箱最省电、什么手表最准时等,这种我们称为理性广告。当然,理性和感性是相对的,理性广告仍然是现今广告的重要诉求手段之一,比如在耐用消费品的广告当中就比较多用。但相对于过去而言,感性诉求广告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它们一改以往过于强调企业品牌特点和在媒体展开强大广告攻势的硬性手法,代之以亲切、柔和的广告语言,以及自然流畅的广告风格,老实诚恳的广告诉求,让你有所感触,令你着迷,左右你的情绪,使你达到“幻想”的深度。它不断地撞击人们的感情,使你向它靠近并对它产生好感,最后从感性上被它征服,最终达到销售产品或服务的目的。在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日益提高的今天,情感诉求广告更是得以逢勃发展。

2.现代感性诉求广告创作的新思维

前面我们说过,商业广告中的感性诉求是根植于受众的情感,那如何在感性诉求广告中达到迎合受众情感的目的呢?又如何在今天盼繁复杂的广告竞争中脱颖而出呢?为此,我们提出了一些感性诉求广告创作的新思维。

2.1体现价值——人性的永恒主题

人性就是指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性,感性诉求广告的目标受众是消费者,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广告艺术也属“人类”学。以人为主体的世界丰富多彩,人性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主题,生命的新陈代谢、人的喜怒哀乐、感情的相互交流以及对生活的追求等都构成了生活中极为广泛的题材。因此,大多数成功的广告都善于挖掘人性的心灵深处,满足人们心灵深处的渴求与祈盼,对人的价值肯定、对和平安宁和幸福美满的憧景等都成为了广告表现的新主题,它是显示人类自身价值的一种诉求。

我们知道,现代消费者的需要正从量的满足、质的满足上升到感性满足,这就是消费的高层次需要。也就是说消费者越来越需要体现自身的价值,他们更需要表达拥有该产品所获得的心理价值,即产品实用价值之外的象征价值,如荣誉、地位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品牌的名字比产品更重要”。可口可乐不再是只用来解渴的起泡饮料,而是成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拥有豪华高级的奔驰轿车不再只是拥有便捷的交通工具,而是一种富有和高级社会地位的显示,是个人成就的表达。同样,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始终是现代生活中的一个永恒主题,这一点在中国就更显得突出,亲子情、手足情、夫妻情等在中国传统的家庭价值观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即使是家庭观念相对冷淡的西方也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贝尔电话公司以“情感沟通”为主题的广告来减轻思念远方亲人的寂寞感,这些广告以“家人团聚”为诉求,表现温暖而弥漫家庭后气氛,恰似一个美好的梦,慰抚了人们寂寞的心灵,把他们重新带回健康的感情世界,因而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2.2自然浪漫——现代人的“逍遥梦”

19世纪,浪漫主义者将大自然的景色带进了他们的作品,雄伟的高山、辽阔的大海、纯朴恬静的田园风光、异域他乡的奇特情调等。大自然的壮丽风景在浪漫主义者的手中得到了尽情的描绘和展示。这种以自然对象来反映和寄托艺术家情怀的现象,在美国文艺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看来,其生理——心理基础就是心与物的异质同构,阿恩海姆系统地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来解释艺术现象,他认为艺术创造的基础是对对象的表现性的知觉,他说:“我们必须认识到,那推动我们自己的情感活动起来的动力,与那些作用于整个宇宙的普遍性的力,实际上是同一种力。”在现代的平面广告中,设计师们采用了大量以大自然景象为背景的主题,他们把大自然加以简化或象征,或为装饰目的而抽象化。

今天,我们正处于一个高科技的时代和纷繁复杂的世界,为了舒缓疲惫的身心,躲避城市的喧嚣和污染,起来越多的都市人希望能逃离城市,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实现现代人的“逍遥梦”,休闲度假也成为了现代都市人希冀的生活方式和流行的消费时尚。而正因这样,它成为了感性祈求广告的一个切入点。广告人针对这一需求,再现大自然各种美景,渲染一种轻松欢快的浪漫气氛,满足都市人盼望实现“逍遥梦”的潜在心理,从而感染消费者,使消费者为之心动而达到广告的目的。例如芬兰伏特加酒的广告,画面运用蒙太奇的手法,将树林、酒奇妙的组合在一起,展现出一个魔幻似的场景,又如eBeL手表广告,在皎洁的月光下,古老的独木舟载着豪华轿车,伴着岸边的古老的金字塔在水中荡漾,把手表处于这种远古与现代结合的环境,充满着浪漫的情趣,营造出一种浪漫又神秘的时间新境界,让消费者为之心动。

2.3情调设计——身临其境的心灵对话

所谓情调,即广告作品基于一种主题意念而表现出来的浓郁的感彩和审美抒情,将审美抒情性融于创意表现之中。情调设计经常用说故事的方式来表达信息与人的关系,以卓越的创意、动人的形象、诱人的情趣、变换多样的艺术处理手法表达广告内容,从而使消费者产生身临其境并与之心灵对话的境界,进而唤起消费者潜意识的欲求。广告只有以情动人,才会有强烈的感召力,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爱的需要’是人类‘需要层次’中最重要的一个层次,人有爱、情感和归属的需要。”运用情调设计来揭示广告主题,往往能够拔动人的心弦,并且使人回味无穷,情系于怀。因而,情调设计虽基于平常却发挥出非同寻常的内涵,它归属于一个视觉出发点,但都又远远地超越了画面的视点,它所营造渲染出来的气氛和意境境给人们造成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回味感。也就是说,如果善于在广告设计中将审美性融合到创意表现中,巧妙地进行“感情投入”,通过各种抒情手法的运用,把消费者引进“情文(图)并茂、情景交融、物我交融、情理相随”的艺术境界中,自然就会使消费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现代的商业广告十分注重表现感情因素的运用,情调设计也多被利用。情调设计需要将奇异的构思、非凡的想象力和充满智慧的激情结合在一起,将现实和超现实、自然和非自然、理想和浪漫的事物及观念揉合交织在一起,运用多种表现技法综合而成。在这方面,日本的美能达复印机广告可视为是比较成功的,它采用滑冰者的艺术表演和游泳比赛的精彩场面来表现复印机具备的快速传达,并让精彩场面完美体现的优良性能。此外,国外的很多酒类、香水等广告也多采用情调设计的手法并获得了成功。

2.4激情诱惑——无法抵制的冲动

激情及其令人震惊的诱惑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无法抵挡的,它可以满足存在于人类意识深处的需要和欲望。性感就是美,就是激情,就是性格的表现。“自然界中任何东西都比不上人体更有性格,人体由于它的力,或者由于它的美,可以唤起种种不同的意象”。这就是罗丹关于人体美的深情描绘。如果说有一种线能体现力度,能表达情感,能对人微笑,能令人心醉,无疑就是人体完美的曲线;如果说有一种形体能表现柔软、轻盈、丰满、充满生命的活力,又象花儿一样婀哪多姿,至善至美的话,那肯定是女性的体态美。人体以其严格的对称,精美的比例,完美的轮廓,微妙的起伏,新鲜的色泽及和谐的节奏构成了宇宙间最完美的部分。可见,在现代广告中通过这种诱惑而达到广告的目的是多么重要。当今世界公认的日本优秀广告设计大师斋藤诚就经常以清晰又强烈的人体设计形象,以男女两性之间的依恋与激情作表现,对观众形成了强烈的吸引。

我们知道,在当今的消费社会里,女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消费群体,而且具有非凡的消费潜力,因而女性从来就是广告瞄准的重要诉求对象。现代女性天生感情丰富细腻,有强烈的自我表现希望,经常以感情因素来左右自己的消费行为,因而特别容易受广告的诱惑,因此激情诱惑的广告较利于实施于女性。一旦女性在广告上发现了美的楷模,她们就会千方百计地加以效仿,以期能象“她”一样洋溢诱人的魅力。同样,男性也因女性的曲线美而很容易被征服,特别是看到极富激情的场面更是无法抗拒,故激情诱惑的手法更易实施与男性,其命中率会令人出其预料的高,往往会让商家产生无限的惊喜。这种广告一般多用于香水、香烟、服装、酒类等跟美与风度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日常用品。如moods香水广告,画面展现的是一对浪漫情人无法抵制信香水带来的激情冲动,它把人体的美与香水的香宣泄得出神入化。这样的诱惑对消费者来说真的是无以抗拒的。

3.感性诉求广告创造遵循的一般原则。

感性诉求广告具有极大的魅力和说服力,但它毕竞基于人类的感情,人的感情是最复杂而又最易变的,要想真正使感性诉求广告达到预期的目的,它还是必须在遵循一定的原则下进行的。

3.1现实基础的原则

消费者不是一个可以任意施加影响的消极主体,而是一个具有一定的要求、信念、定势和意向,有着判断是非标准的积极客体,他们对广告的内容完全是根据自己要求的价值标准加以摄取或排斥的。所以,说实话、抒真情是广告的生命,是赢得受众的本质力量,也是对社会负责,对消费者负责的表现。

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认为:艺术创作是以知觉为基础的,它不是凭空创造,而是以生活积累和生活体验为基础的,而艺术家的生活积累则以知觉为媒介,艺术创造的基础就是对客观对象的表现性的知觉。感性诉求广告本身就是一种浪漫型的艺术,它的创作也应以现实及基础,以现实为对照,不满足于现实而表达理想和激情。同样,这种激情应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真正被受众所接受。

3.2谐趣幽默的原则

幽默是生活和艺术中的一种特殊的喜剧因素,又是能在生活和艺术中表达或再现喜剧因素的一种能力。它通过比喻、夸张、象征、寓意、双关、谐音、谐意等手法,运用机智、风趣、凝练的语言对社会生活中不合理、自相矛盾的事物或现象作轻微含蓄的揭露、批评、揶喻和嘲笑,使人在轻松的微笑中否定这些事物或现象。

幽默广告之所以受人们的喜爱,根源在于其独特的美学特征与审美价值,它运用“理性的倒错”等特殊手法,通过对美肯定和对丑的嘲异两种不同质的情感复合,创造出一种充满情趣而又耐人寻味的幽默境地,促使接受者直觉地领悟到它所表达的真实概念和态度,从而产生一种会心微笑的特殊审美效果,感性诉求广告正是通过幽默的情趣谈化了广告的直接功利性,使消费者在欢笑中自然而然、不知不觉地接受某种商业和文化信息,从而减少了人们对广告所持的逆反心理,增强了广告的感染力。

3.3理性浪漫的原则

感性诉求广告创作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具有创作的冲动,在广告中表现激情,只有在这种情感状态下才能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在感性诉求广告创作中,情感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日本广告艺术设计师松井桂三说过:情感经常是一种在广告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它能够把观赏者的心吸引过来,让他们就得全新的感受。但关于艺术创作中的情感极限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众说不一。在柏拉图看来,艺术创作的时候极其需要灵感,他认为创作的灵感就是一种“迷狂”状态。法国现代非理性主义哲学的代表柏格森更是认为艺术创作应该舍弃理性,注重直接、刹那间的情感,他认为只有在直觉中人和客体世界才能在本能冲动下互相渗透,达到统一,从而同察到世界的本质。但是,我们知道,感性诉求广告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创作,它的目的是促进消费,它的目标受众是消费者。如果说自由艺术创作的情感可以是隐晦的、深奥的,别人不理解也可以的话,感性诉求广告则不能这样,它必须注重效应,因此它要求较为直观和外露,使人们能够在短时间内能够理解。因此在进行感性诉求广告的创作时,我们鼓励宣泄激情,但这种激性的宣泄又必须在一定的理智控制之下进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理性浪漫”,只有这样它才能把主体内在的浓烈的情感作为对象纳入一定的视觉形式之中,使之对象化和物态化,成为有意义的形式。

澳大利亚著名广告设计师靳祈岛就特别重视设计的情感控制,他说:“我喜欢高尔夫,就是因为其需要高度控制感情”。这一点在感性诉求广告创作中十分值得借鉴。

3.4艺术表现的原则

感性诉求广告的目标受众是消费者,在人们的社会心理和市场竞争日新月异的今天,它的表现形式更应该向艺术化的方向发展。今日的消费者不再是纯粹的追求物质满足,他们不仅要求广告能告之他们信息,而且要求有艺术性和娱乐性,满足其心理上的审美需要,所以,没有强撼的艺术感染力的广告是很难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的。众多的广告活动表明,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和表现力的广告总是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与兴趣,起到引导消费的作用。因为它使人们在获得信息的同时得到了艺术美的享受,正因为具有艺术表现力,它才能造成一种生气勃勃、富于情趣的意境,才能极大地增强了广告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感性诉求广告中可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很多,除了我们前面所提到的谐趣幽默外,还有对比、抒情、夸张、比喻和联想等,应在不同的场合下运用不同的创意以期达到预期的目的。

总之,在竞争日益激烈、广告铺天盖地的当今社会里,感性诉求广告已经成为悦取消费者的一把利剑,特别是在中国这么一个“情为上”的国度里,这种情况更加显得重要。只有在感性诉求广告中尽量减少点商业味,把丝丝情感融入到无情商业之中,才更能被消费者所接受,也只有我们进一步去探讨感性诉求广告的创作与实施方法,才真正达到最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艺术创作与审美心理,童庆炳著,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2.平面广告设计新思维,李巍著,重庆出版社,2000

3.图形想象新思维,黄越著,重庆出版社,2001

4.图形与意义,尹定邦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广告创意论文篇6

论文内容摘要:文章指出,创意产业作为影响消费市场容量的主要因素,它通过产品服务升级、广告创意吸引、消费理念诱导等手段,在生产、交换和消费等环节施加自身的影响力,改变消费者弹性需求的内容和向度,改变企业产品供给;通过改变消费观念进而改变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和消费选择;进而改变消费市场容量拓展模式。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决定了市场需求变动状况,也决定了市场容量的大小。

创意产业可分为生产性创意产业和消费性创意产业,不管是直接服务于消费市场的或是间接服务于消费市场的创意产业,它都通过重构产品概念、引导消费理念、提供对比信息、强化符号差异等多种途径培养更加细分的消费者群体及更加成熟、挑剔的终端消费者。创意产业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人们的消费价值观念由追求物质产品向精神产品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产业经济形态,它反过来又进一步刺激了人们对创意生活的追求和创意产品的喜爱。

创意产业改变消费需求弹性

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而奢侈品需求富有弹性。随着我国人均GDp3000美元时代的来临,人们不再满足对生活必需品数量的占有,而是向更高层次消费欲求转变,向生活产品的品质、品味、风格等方面转变,这就为创意产业的生存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同时,随着创意设计对消费产品的逐步渗透,对消费产品外观品质和功能设计个性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将进一步刺激人们对创意设计的需求和依赖。目前,这种消费需求同创意设计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将首先在我国的一线大城市形成。

社会发展水平决定创意需求状况。在人均GDp不足1000美元时,大多数人对创意设计及其产品基本上没有消费的能力;在人均GDp1000美元-3000美元之间,社会发展非常活跃,部分受惠者的社会财富积累迅速,开始具备了接受创意设计和消费创意产品的能力;在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创意设计和创意产品开始服务社会大多数,进入大众消费视野,成为大众消费产品。

创意产业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当前部分消费行为的产生不是基于消费需求,而是在消费欲望的刺激与引导下产生购买行为,创意产业对消费市场的影响力将成倍扩大。激发人们消费欲望的信息有三种渠道:一是,源自电视、网络、报刊或其他媒体的广告信息;二是,源自电视节目、电影、会展或各种书刊杂志带来的消费概念信息;三是,也可能源自某一产品信息或者消费符号长期过度放大刺激的缘故。从消费欲望刺激程度上区分,奢侈品消费等弹性消费受刺激引导性强,高强度的信息刺激很容易改变人们对某种奢侈品的消费态度;食物、日用品等刚性消费品受信息刺激引导程度较低,但消费者在购买日用品时,仍然受到广告等诸多信息的影响,在单品选择方面,在比对品牌、性能、价格方面仍有较大的选择权。

创意产业改变人们的消费欲求。高消费能力同高生活质量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而是消费选择决定了其生活质量,创意设计通过改变人们的消费选择进而改变人们的生活品质。一方面,创意设计产品提供美的享受。创意设计本身就是对美探求的过程,无论是创意设计理念、设计过程或者设计成果都离不开对美的追求,创意设计通过其理念或者成果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另一方面,创意设计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

创意产业改变消费选择过程

消费者购买的发生过程,是一个在外界参照因素作用下形成最终消费选择的过程(见图1)。购买动机与个人消费偏好之间相互影响,二者同时受到参考因素的影响,并发生一定的变化,它们的变化将影响到消费行为是否发生,以及购买哪个品牌。消费者就是在参考因素的影响下,不断调整消费偏好,并最终做出消费与否以及消费哪个产品的选择。

从消费发生的动机看,消费者的消费动机形成是受多种外在诱导因素影响的,比如女孩购买衣服,漂亮的衣服是她们购买的动机,她们经常逛街就是对当下或者将来流行色彩、款式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当然也通过网络、影视剧、各种广告来收集关于衣服“漂亮”的相关信息。潮流创造“漂亮”,“漂亮”成为一部分人创造出来的东西,购买“漂亮”衣服的动机也是可以创造和引导的。

从个人偏好的形成和变异看,个人购买偏好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既受教育程度、个人价值取向以及个人审美水平等内在因素影响,也受消费动机、消费能力、广告刺激、他人意见等外部因素影响。同时个人偏好也具有稳定中的变异特性,它因受外部参照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异。多种载体的创意广告就能很好地影响个人的消费偏好形成和变异。

从消费选择的结果看,不论消费者选择购买与否都受到创意设计的影响。消费者做出购买或者不购买的选择,并不是唯一的、不可逆的选择。消费者选择不购买仅仅是现在的不购买,如果消费条件成熟,他还会产生新的消费动机和消费选择过程。消费者选择购买,同时也为下次购买打下基础,为下一次购买选择提供更多的经验参照因素。创意设计在完成影响消费者一次消费选择之后,继续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选择。

创意产业改变市场容量拓展模式

消费者在对产品进行消费时会产生大量新的需求。消费者需求就是市场需要,消费者的取向变化直接影响到市场容量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创意设计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刺激并培养了大量成熟的、挑剔的消费者,迫使企业不得不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推出新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进而形成由创意设计参与并引导的生产与消费的良性互动。

创意设计促进新品开发,扩大市场供给。随着产品同质化加剧,企业要培养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就必须树立其独特的产品品质,如更高的性价比、更时尚的产品、更快的产品升级等。同时,企业在产品更新和新产品开发方面倾注更多的心血,用更多的科技成果和最先进的科技设备,投入更多的广告预算,来迎合消费者的消费需要,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企业在主动迎合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的过程中,创造出了更多新产品、更快速的产品更新进度、更高的科技含量、更人性化的设计等方面的产品,需要创意设计的积极参与,这些产品有根据市场需要推出的主导产品,也有为引导市场需要推出的概念产品。这些产品的推出,在满足市场消费的同时,也在创造着市场消费,正因为此,马克思提出“生产创造消费”。

创意设计引导消费时尚,促进产业升级。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企业生产的最终目的是让消费者购买并消费,商品也只有在消费过程中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企业生产什么产品并不是由企业自身说了算,而是由市场需求决定。创意设计可以在生产、交换、消费等几个环节中发挥其重要作用,如在产业链中,很多企业并不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他们是产业链中的一环,通过价值链的增值而实现自我的价值利益。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他们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不需要顾及终端消费者感情喜好。但是产业链终端生产企业需要了解、满足消费者的兴趣、喜好和品质要求,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生产策略,这就要求产业链上游其他企业能够做出相应反应,共同应对市场变化。

参考文献:

1.刘军林.生产性创意产业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影响[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09.10

2.(美)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第3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克劳斯著.创意设计指南[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牛敏.生活产品的创意设计[J].包装工程,2008.6

5.迪顿,米尔鲍尔著.经济学与消费者行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广告创意论文篇7

大学美育的主题体现在校园文化中,小到大学生自身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大到他们与社会的关联、与环境的共存,都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其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方面。

1.从大学生素质的角度出发大学生是美育行为的活动主体,只有主体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健全的体魄、完善的心理和智力,才有能力和魄力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形成优秀的品质。从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可从身心健康、重视责任、努力学习、社会实践、诚实守信、自强自立、文明礼貌、营养健康、安全用电、爱护公共财产、倡导文明新风等角度出发,构思大学公益广告设计。

2.从社会关爱的角度出发从社会关爱角度出发,大学生公益广告重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将思想道德建设融入日常的礼仪和行为规范。如从尊师重教、雷锋精神、慈善捐助、扶贫救困、关心弱势群体等角度出发,唤起大学生乃至全民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而不是让学生局限在“象牙塔”里只知道读书和考试。学生要积极了解社会、关心社会、融入社会,可选取的主题有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关心与帮助(尊师重教),孝敬老人、关心老人(父亲节、母亲节),无私奉献(雷锋精神、支教、献血、抗灾),以及慈善救助如关爱弱势人群(病人和弱者)、失学救助(希望工程志愿者)等。这些主题的公益广告将小我与大我融合在一起,反映了大学生从同学之间、朋友之间的互助到对陌生群体、弱势群体的关爱,对社会热点的关注。

3.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环境问题影响了人类的生活。保护环境这个全社会共同关心的主题,同样应该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学生应从自身做起,小到身边的环境,如注意维护宿舍、校园、公共场合的卫生,大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可选取的主题有节约资源、绿色消费、保护森林或濒危动植物、水土保持、城市环保等。

4.从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的角度出发民族文化指的是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包括艺术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科学文化、节日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中国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任重而道远,在年轻群体中进行宣传和发扬,对于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性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校园广告创意的艺术表现性

1.创意角度切入的多样性学生要围绕所选的主题,从多角度思考创意,寻找切入点。同样一个选题可以从不同方向和角度进行表现。如,表现大学生德、智、体综合素质的发展,设计者可选取超人、书本、心电图、“正能量”词语等作为设计元素,用直截了当的广告语反映主题,启发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对待自我。如图1,在创意手法上,设计者采用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围绕创意中心进行设计。如利用超人的形象和流行语“正能量”,鼓励大学生塑造全面发展的自我。超人的形象比喻大学生应具备的内在能力和精神,即远离沮丧、消沉,用知识武装自己,以乐观坚韧的态度面对生活。在表现手法上,设计者利用超人衣服中央的z字母(“知”字拼音的首字母)代表“知识”,背景为流行语“正能量”的重复排列,两者相结合表达学生要用知识武装自我,充满正能量,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这一作品宣传了重视文化、重视知识的主题,以知识为自己提供前进的力量。

2.诉求方式的人性化设计充分体现人性化,可以和观者进行良好的互动。利用公益广告的形式表达美育的观点,以美的方式和手段感化大学生,能够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从而完善大学教育。图2是以“关爱老人”为主题的公益广告,设计者用伞和拐杖同构,采用比喻的手法,用破损的拐杖代表老人,伞代表对老年人的爱护,伞周围的雨丝代表伤痛、劳累、疾病等侵害。整个画面用灰旧的纸张作为背景,配合巧妙的创意,能够引发观者的情感共鸣。图3是关于宣传雅安地震救助的公益广告,画面很简洁,主要图形是捐款箱和无线信号的符号,设计者用无线信号的发射象征号召大家积极捐款,帮助灾民。

3.表现形式的艺术化在设计的效果上,大学生公益广告应在含义表达清晰的基础上重视艺术的表现形式。好的设计画面是烘托主题不可缺的因素,采用适合的艺术表现方法烘托主题,可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图4是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系列公益广告——“城市•绿色•生命”视觉形象系列设计。整个画面采用城市建筑、桥梁、绿色植物为元素,采取大角度透视、特写、解构的多重艺术表现手法,配合象征生命的抽象符号——绿色块以及相关广告语,突出主题“城市•绿色•生命”,强调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结语

广告创意论文篇8

关于广告创意是如何产生的问题,不同的人观点不一样,但至少有一些是可以明确的,一是出于商家推广自己产品的要求。市场环境下的商品经济讲竞争,要使自己的商品具有竞争力首先就要让消费者了解自己的商品,因而广告成了最有效的方式。广告创意正是来源于商家希望消费者了解自己产品的目的,重在介绍本产品的优势。二是出于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是商品的某种功用的需求。当前市场上的减肥产品很多,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人们的审美观念是以瘦为美,各种减肥产品充斥着市场,有的打着“健康瘦身”的旗号,有的打着“快速减脂”的噱头,总之,这些创意的出现,是源于消费者的需求。此外,广告策划个人对于产品的理解、厂家对于商品的定位、市场对于产品的评价与反馈,都是广告设计创意的来源。如近来电视上出现的最多的凉茶“加多宝”的广告,便是出于其市场反馈的销量出发的。

2报纸广告设计创意的方法

广告创意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其创意模式有着一般的方法和规律可循,文章接下来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广告创意方法。

2.1开宗明义式

广告的目的就在于使消费者了解自己的产品并购买自己的产品,从而实现收益。那么,广告必然会致力于产品亮点的开发,所谓亮点就是指产品与众不同的地方,凭借这个特点产品能够被市场需求[2]。例如药品广告“仁和可立克”,其创意为快速有效治感冒,采用的广告创意为“治感冒,一粒就见效”。无需使用太复杂的药品成分介绍,直接将产品的效果说出,采用开宗明义的方式使消费者了解。

2.2简单明了式

有些广告在创意上显得偏于简单,但仔细体味其中的创意,又可以发现其不凡之处。如在汽车类广告之中,一款汽车为了突出其性能,列出了空间大小、油耗情况、检修率、刹车距离等一系列数据,使消费者能够清楚了解到产品在这些方面的优势。这些数据的出现,使人们对产品的了解更为清晰。

2.3设置悬念式

并非所有的广告都采取比较直白的表现方式,有些广告采用了迂回的方式,通过悬念设置,给受众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完成了广告的深度和寓意。如在一则报纸广告中,版面的左侧是一个灯泡,并附上一句话“一度电能够干什么?”,在旁边有一些列举的例子,如“可以看一集电视剧,可以上几个小时的网,可以供洗衣机工作两个小时……”这些都是较为常见的,然而在最后一句却是“可以为山区的孩子带来一个星期的光明”。在下方,还有一句解释性的文字“在山区,平均每个家庭的年用电量不足100度”,这是一则号召人们节约能源,关注山区发展的公益广告,采用设置悬念的方式,提升了广告的深度。

2.4以情动人式

广告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设计艺术,需要考虑到众多因素,有的广告就会考虑到以人的自然感情特点,针对性的做一些广告,以唤起人们对某种现象或事物的关注度。如曾在一份报纸中看到这样一副画面,南极一块浮冰上,站着一大一小两只企鹅,它们随着浮冰漂移,充满迷茫。没有多余的文字,也没有绚丽的色彩,只是一副简单的画面,就触动了人们内心的情感,保护环境,保护家园。

3报纸广告设计中的审美创意

审美活动是人类社会中的一项基本活动,所谓审美就是指某事物呈现出来的现象带给人的一种良好的精神享受,这种非功利性的感知即称为审美。那么,在报纸广告创意中如何体现审美呢?笔者认为,报纸广告创意作为一种现代传播媒介,主要以画面、文字、意境等方面让消费者产生良好的精神享受。报纸广告设计中的审美创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3.1宣传的真实性

只有具有真实性的东西才具有美的价值,真是美的本质属性之一。在报纸广告中,可能存在一些虚假广告的成分,但能够给受众审美体验的无一不是真实的东西。如在一则反应西部教育的公益广告中,画面主要是采用了摄影师捕捉的一个小女孩的眼神,小女孩的手里拿着破书,眼睛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其背后是残破的教师和荒凉的西部。这则广告是摄影师深入西部之后,所拍摄的平常的一幕,它无比真实的反映了西部的真实教育情况,给受众真的审美体验。

3.2寓意的善意性

美学观点认为,善是美的本质属性之一,纵观所有的具有审美功能的东西,没有一例不是劝导人向善的。在报纸广告创意中,善体现在希望人健康快乐,也体现在倡导传统的美德。如一些药品广告,虽然商家有着盈利的目的在其中,但其出发点还是希望产品能够缓解病人的痛苦,因而是善的。

3.3审美的多边性

广告创意论文篇9

关键词:广告创意;共鸣;机制

中图分类号:F713.8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7月20日

一、广告创意与“共鸣”论

1、广告创意的概念认知。关于广告创意的概念,综合广告创意的形成过程和特征与作用,笔者认为广告创意即在广告活动中通过巧妙构思,运用简洁、生动、诙谐的广告语言和符号突出广告主题,对广告创作对象进行想象、加工、组合和创造,使商品潜在的现实美(性能、品格、包装、服务等)升华为消费者能够感受到的思维活动过程。

2、“共鸣”论的理论认知。“共鸣”源于声学中对声音共振现象的表述,而后引入到文学艺术领域,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标志,也是优秀艺术作品达到高水平状态的心理体验。把文学艺术上的“共鸣”原理引入广告传播领域就有了“共鸣”论,“共鸣”也就成了广告创意的经典法则。“共鸣”论主张对目标受众珍贵的、难忘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感受的传达,以唤起他们内心深处的回忆,与此同时表达出商品特定的内涵和象征意义,形成目标对象的移情与联想效应。把受众心理与商品联系起来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通过广告与生活经历的共鸣而产生效果和震撼是实现这一联系最好的策略。

二、“共鸣”论的形成机制

广告是信息传达的过程,更是情感与文化沟通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涉及三个角色:广告主(客户)、广告组织(商)、广告受众(消费者)。广告主是信息传达的源点,负责提品信息,要求商提供有创意的广告使信息被受众接受并认同。广告组织是信息加工者(加密者),一方面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广告服务;另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客观的信息服务,广告组织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在塑造品牌和创造品牌价值。广告受众是信息传达的宿点,负责信息的收集与消化(解密),其需求是市场行为的驱动力。

在这个信息传达过程中,信息知晓是容易的,使人理解、信服、渴望、行动是困难的,塑造品牌和创造品牌价值是更困难的,“共鸣”论就是能解决这种困难的有效途径,使广告主和广告受众的理性变得感性起来,产生更多思想和文化的共鸣。

三、“共鸣”论构成要素

1、需求。人的需求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原动力,也是广告开展的驱动力。广告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各方(广告主、广告、受众、行业机构和政府管理机构)都有参与理由,特别是最基本三方:受众、广告主、广告。

在“共鸣”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受众需求。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消费行为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社交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消费者的需求包括对商品的基本功能、安全性能、便利性、审美与情感功能、社会象征性及享受服务等需求,这是“共鸣”论的着力点;其次要考虑广告主的需求,广告对广告主来说是一种投资行为,为了促销和提升企业形象,广告主的需求是“共鸣”论的发力点;再次要考虑广告的需要,广告是广告商的生存来源,广告是“共鸣”论的借力点。只有实现和满足三方需求和实现各自的价值,才能真正实现“共鸣”。需求是构成“共鸣”论的基础要素。

2、情感。有专家认为现代社会已进入到情感消费阶段,广告中的情感诉求也备受青睐。这里的情感消费就是菲利普・科特勒所持的感性消费观点,他把人们的消费行为分为量的消费阶段、质的消费阶段和感性消费阶段。当然,情感也有消极和积极之分,“共鸣”论是激发受众积极的情感,满足其自尊、自信的需要,让这种良好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渗透到受众的消费行为中去。

“共鸣”论中的情感元素是联系广告主和受众的特殊介质,在实际操作中应关注以下几点:符合受众的文化特征;引起受众积极的情感体验;与产品或品牌相结合;适合产品的生命周期。情感元素的使用最适合产品的成熟期,有利于提升产品的形象。豪尔・内利曾说:“有效的广告就是使某些人领悟到某些东西……所有的广告都是一些情感,一些广告则全部是情感。”可见,情感是构成“共鸣”论的关键要素。

3、文化。广告在发挥交流沟通渠道作用时常常面临这样的窘况:一个创意在这里是成功创意,能够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塑造优秀的品牌形象,放诸别处却可能收效甚微,甚至失败。究其原因,是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国”,未能有效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所以广告创意要注重文化沟通甚至跨文化沟通。

广告与市场细分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一个广告都力图使自己所要说服的对象产生某种共鸣。广告传递的是有关某一品牌的文化信息,但实际操作中对各种文化的解释和表现的方式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广告创意与表现中,必须深入理解受众的文化并熟悉其文化表现。特别是在情感诉求中,情感元素必须符合受众的文化特征,才能真正实现积极有效的文化沟通。由此,文化是构成“共鸣”论的核心要素。

四、小结

广告信息传递的过程不仅是广告参与者需求实现的过程,也是情感沟通和文化沟通的过程。“共鸣”论的成功运用不仅使受众理解广告承载的理性信息,更使其被广告所承载的感性信息打动,从而把认同感延伸到品牌和产品中去。“共鸣”论的应用在形成企业品牌效应方面作用是突出的,尤其适合大众化的产品或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陈福宝.广告创意常用策略及其心理学基础探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4.

广告创意论文篇10

【关键词】广告案例;广告创意;美国;广告流程

Roi理论全称Relevanceoriginalityimpact,Roi理论的基本主张是优秀的广告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特征,即:关联性(Relevance)、原创性(originality)、震撼力(impact)。这一理论至今仍为广告人所推崇。

一、Roi理论的时代背景

二战后,美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社会富裕,促进了美国大众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对美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变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广告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迅速成为了促进消费的文化力量之一。可以说,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环境为广告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经济文化基础和广泛认同的外部环境。

随着广告行业的迅猛发展,行业呈现出全新的繁盛景象。广告创意、广告理论、广告表现方式等都发展到了全新的高度。越来越多的广告人坚信销售环节中最重要的是广告本身,而在此过程中广告公司的领导人也开始根据市场、销售以及大众消费者的心理,总结出很多广告理论,其中Roi理论强调广告与大众消费者的关系。

二、Roi理论的基本要点

Roi理论强调广告的关联性、原创性和震撼性,它要求广告创作建立在严格而明确的目标确立、受众分析和产品分析的基础之上。具体而言,三个特性包涵了以下各个方面。

(一)关联性

关联性是说广告创意的主题必须与商品、消费者密切相关。伯恩巴克一再强调广告与商品及目标消费者的关联性,并对此做了详细的分析。为了生动形象地表达商品的个性特征,广告常常需要为产品找一个关联体,把产品的相关特征从关联体上反映出来。如果关联体与商品的相关性较强,更多的消费者就能够理解广告创意,同时也就更能达到广告宣传的效果。

关联体可以是生活中人们所熟悉的具体的人、物、事,也可以是消费者广为认同的道理、观点。名人广告中的名人也可以作为产品的关联体,广告中的名人的个性特点应该与产品的特色相吻合,这样消费者也会对产品产生相关的联想。

(二)原创性

1.反传统的角色。现有的广告创意放眼望去清一色的金发碧眼美女,大眼睛的萌宝宝和可爱的宠物。但是日本的伊藤洋华堂却一反常规,用普通人作为自己的模特,如勤劳的保洁大妈,年轻阳光的收银员。这样就带给消费者一种质朴和真实的感觉。这种反传统的角色运用颠覆了消费者心中对超市的一贯概念,增加了对品牌的好感度。

2.反传统的观念。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就认为人到老年就当颐养天年,享受儿孙绕膝的乐趣。但是大众银行的《梦骑士》电视广告就打破了这一传统概念。在广告里描述的是一群老人因为年轻时的约定而重新披上骑士服,骑上摩托车去实现理想。这种反传统的表现搭配温馨励志的话语和音乐,自然独树一帜,带给消费者更多的是心灵上的冲击。

(三)震撼力

所谓震撼力,就是指广告作品在瞬间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并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的能力。每个人内心深处总有些美好的记忆和深深怀念的故事,把这些记忆深处的故事挖掘出来,引起消费者情感上的共鸣,让产品巧妙的融入其中,将能起到很好的广告效果。而真正的震撼能够带来眼前一亮的欣赏效果,将震撼性因素加入广告创意中,无疑会提升广告的说服力。

三、Roi理论的应用及发展

Roi理论体现了一种广告思维方式的转变,即从产品到消费者,从诉求到表现的转变,强调广告的艺术表现力,一改原来陈腐的广告风格,为业界纷纷仿效。

(一)Roi理论在广告案例中的应用

1.Laundromat洗衣店:衣洁如新,让你来场华丽转身。穿上洁净的衣服不仅让人感觉神清气爽,也能给你自己注入好心情。Laundromat洗衣店的创意把人模拟成洗衣机转筒的效果,“华丽的转身”从脏衣服到干净衣服,人物的表情也逐渐变得愉悦,仿佛得到了一个崭新的自己。就关联性而言,这则广告运用了大家熟知的滚筒洗衣机作为背景,将滚筒洗衣机的运作方式作为本广告的主题。就原创性而言,创新的展现了Laundromat洗衣店不仅带给消费者干净的衣服还附赠了一份好心情。就震撼力来说,整个平面广告是18个人物形象,模拟衣服在滚筒洗衣机中的形态,消费者看到肯定会想“这是什么东西?”,然后就会仔细观看整个平面广告,宣传效果不言而喻。

2.金霸王公交站台:手牵手,让暖流穿过你的身体。在这个冬季,金霸王利用人体能导电的原理,在街头制造了一个暖风四溢的公交站台。前来候车的人们手拉起手,连接站台两端电池的正负两极,呼呼的暖风就会从站台顶部吹出来,就像广告中那句“温暖来自于你”。就原创性而言,这则广告主题将电池与人心温情结合。就关联性而言,运用了日常的公交车站和手牵手,心连心的普通概念。就震撼力来说,消费者在寒冷的冬天来到金霸王公交站台候车,看到了说明之后,小心翼翼的牵起陌生人的手,当暖风吹过身体的时候温暖的不仅是身体还有心灵。这样的做法不仅起到了宣传品牌的作用,还带动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二)Roi理论在当今广告行业中的演变

Roi理论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数十年的理论认证,奠定了坚实的地位。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消费者心态的变化,该理论也经历了一些创新和发展,在实践中逐渐演变成了目前的品牌个性理论、eSp理论和共鸣理论。三个理论的具体内容在此不再赘述,它们均是Rio理论顺应市场发展趋势的变革和表现,在现代化背景下,很好地沿袭并发展了Rio理论的精髓。

四、结语

Roi理论给广告人指出了一条路子,遵循相关性、原创性和震撼性的广告创意才能真正实现广告的价值。然而一个理论的准确性是建立在时代背景和人文环境下的,只有广泛了解社会发展、科技变革,洞察受众的内心变化,才能不断充实理论,衍生理论,最终达到促进广告传播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