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走进美国文化论文十篇走进美国文化论文十篇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5:54:21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篇1

关键词:公共外交;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9-0037-0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我党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着眼于推动我国文化长远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举措。推动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应有之意就是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然而在“文明冲突论”,“中国”,“文化入侵”等论调甚嚣尘上的国际大背景下,如果不讲求方式方法,不顾后果影响,一味地只谈中华文化走出去,那么我国文化走出去的前景堪忧。所以中华文化不能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必须“要把中国的故事更好地告诉世界,让世界听得懂中国和谐的声音”。公共外交理论有着一套成熟的理论与实践方法,为避免由于不恰当的传播中华文化而造成不良的后果,起着重要的战略作用。

一、公共外交战略的含义

“公共外交”(publicDiplomacy)一词最初是在1965年塔夫茨大学(tuftsUniversity)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院长埃德蒙・格里恩(edmundGulion)提出的:“超越传统外交范围以外国际关系的一个层面,它包括一个政府在其他国家境内培植舆论、加强国内利益团体与他国利益团体在政府体制以外的相互影响、借助传媒(如外交官和记者之间的沟通联系)、大到对他国政策制定以及涉外事务处理施加影响的目的”[1]。美国国务院编撰的《国际关系词典》这样定义公共外交,“公共外交是指由一国政府支持的,通过出版物、电影、文化交流、广播和电视等形式,影响他国的公众的一种外交方式”。另外美国学者汉斯・n・塔克(Hansn.tuch)认为,公共外交的重点在于减少国家间的误解和猜疑,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从根本上服务于美国外交张略的总体需要。

国内对公共外交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关于公共外交,国内研究公共外交的先行者赵启正认为“公共外交是一种面对外国公众,以文化传播为主要方式,说明本国国情和本国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活动”[2]。同时他还进一步阐释“公共外交的目的是什么?是向世界说明中国,说明中国的文化、说明中国的历史、说明中国的政策,回答外国人的不解之处,同时我们也倾听外国人对中国的评议。”从上述的定义中不难看出,公共外交不同于传统外交,简单来讲,公共外交是指由一国政府主导或支持的,针对他国民众而进行的,为了提升本国国家形象、增强国际影响力、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而进行的一种外交活动。

二、中华文化走出战略的必要性

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在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2011年10月,十七届六中全会又一次提出“坚持发展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崭新形象和我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这不仅充分显示出我党对我国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视,更显示出我党传播中华文化的决心,这本质上是我党的一种文化自信。

其实,对于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内涵,国内学术界只是一部分学术论文或者政府文化领域的官员稍有论及。而且在这些学术论文或政府官员的论述中,都是从不同侧面论述了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内涵,但却有很多相通或相似之处。譬如,有学者认为“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指通过发展文化贸易特别是文化服务贸易,促使中国的文化产品特别是内容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在获取文化产品出口和投资收益的同时,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3]。也有的学者从文化产业上定义了走出去战略,如“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是指,本国的文化产品或服务突破本土的界限满足他国文化需求的经营战略。它体现在文化产品的各种输出模式,主要包括文化产品对外贸易、国际文化合作、本土化经营三种模式”[4]。而骆玉安认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指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内,通过对外文化宣传,对外文化交流,特别是对外文化贸易等途径,来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塑造中国的文化大国形象,营造我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进一步提升当代中国的文化软实力”[5]。综合上述定义可以发现,对什么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定义国内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但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指一国政府或团体,为了提高本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从而提升本国的国际形象,增强本国的软实力,通过对外文化交流、对外文化贸易、对外文化传播而实施的对外文化传播战略。

首先,从文化自身特性来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其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越来越多的国家更加重视综合国力的竞争,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地凸现出来。重视文化的软实力特性,是一个国家掌握国际话语权的重要砝码。

其次,从国际大环境的外因来讲。越来越多的国家更加重视文化软实力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因为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国际大环境中,国家之间不会轻易地依靠“硬实力”进行竞争,那么软实力就悄然走上了国际舞台。而且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譬如,生活方式、语言、电影、歌剧等等,更容易被其他国家的民众所接受。

从中国需要与世界加强沟通的内因来讲。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我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成果.那么优良的中华文化必须让更多的他国普通民众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国际话语的主动权,从而为中国的战略机遇期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三、公共外交在文化走出去战略中的运用

在国外,很多国家在文化传播领域已经广泛实施了公共外交战略,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设立专门的文化交流机构来承担公共外交任务。这样的国家很多,譬如,英国、德国、日本等。英国的公共外交战略的执行机构包括:英国外交部、英国文化协会、BBC国际广播执行部门的代表等组成的公共外交战略会议,“其中英国文化协会是为促进英国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而设立的一个政府机构,承担公共外交的一部分任务”[6]。其主要的任务是,从事文化交流事业,以促进世界对英国的认识,增进英国和各国的相互理解,强化英国和世界各国的联系,通过人员交流和活动开展文化事业。

其次,开展由政府主导的或者支持的文化“走出去”的交流项目,这些项目往往是配合一定的外交目标和政策而制定,通过设立某些文化交流项目为政府的外交目的服务。美国在这一方面走在了前列,其主要的对外文化交流项目主要有美国的新闻署和国务院文化事务局负责。此外,欧美等国在开展文化走出去战略时,更多地调动了广大的民间力量,通过资助一些非政府组织设立一些文化交流项目,开展民众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潜移默化地输出了本国的文化、价值观、民主模式等等。

最后,公共外交在文化走出去战略中的作用,还可以通过政府积极地参与到国际性的文化组织中可以体现出来。像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仅有利于各国推广自己国家的文化,同时还有助于各个国家的文化交流与理解,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初衷也是一致的。美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始国之一。20世纪80年代,来自非洲国家塞内加尔的阿曼都布任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时,多次拒绝美国对该组织的掌控。于是美国于1984年12月宣布退出该组织。但是,在2002年9月美国又宣布要“重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7]。美国之所以要重返教科文组织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美国意识到了文化交流和文化外交的重要意义。

四、小结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坚持发展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要求。要开展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必须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公共外交战略在文化走出去战略中的重要作用是经过许多国家的实践论证过的。虽然目前中国在文化走出去战略中所采取的公共外交战略初显成效,但是与欧美等国在该领域所取得成就相比,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有些捉襟见肘。中国应该制定自己的文化公共外交战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战略性的准备,在开展公共外交和树立国家形象的过程中会处于被动的局面”[8]。

参考文献:

[1]高飞.公共外交的界定形成条件及其作用[J].外交评论,2005,(82).

[2]赵启正.加强公共外交,建设国际舆论环境[J].对外大传播,2007,(4).

[3]齐勇锋,蒋多.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内涵与模式探讨[J].东岳论坛,2010,(10).

[4]茹静.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分析[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5]骆玉安.关于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思考[J].殷都学刊,2007,(2).

[6][日]金子将史,北野充.公共外交―“舆论时代”的外交战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38.

[7]任毓骏.美国为何要重返教科文组织[n].人民日报,2002-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篇2

一、怎样评估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艺学所走过的路?

从20世纪末到目前,有两个说法值得重视:一个是“失语症”论,一个是“全盘西化”论。这两个观点之间也有密切联系,正因为认为当代文艺学是“全盘西化”了,才会推断其患了“失语症”。对此我已发表过文章对它们提出不同看法,这里再稍作补充。

先看全盘西化论。这种观点认为,“”以后我国文艺理论界出现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现代性西学东渐,人们争先恐后、毫无保留地学习、引进并运用西方现代文论话语体系,从而导致“文论失语症”;不仅如此,这种情况贯穿于20世纪中国追求现代化的整个过程中,所以,百年中国文论的发展历程总体上是“全盘西化”的过程。

对这种全盘西化论我持完全相反的看法。我认为,20世纪中国文论,绝不是全盘西化的过程,而是既不同于古代传统文论、又不同于西方文论的现代文论新传统的建构、生成过程。这个新传统离不开20世纪整个中国革命和现代化进程这一大的系统工程,是这一系统工程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不能离开整个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来孤立地看待中国现代文论的现代性诉求及其历史建构,不应该将之从这个大系统中割裂出来。中国的现代化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实践过程,而不是全盘西化过程。作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意识形态和学科建设有机组成部分的中国现代文论,其构建过程与整个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基本方向上是一致的,因而不可能是全盘西化的过程。中国的现代文论在生成过程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同时又不断学习、借鉴西方文论的经验和理论内容,并在大的政治气候和时代背景下,关心中国现当代的文学问题,从而形成了不同于西方文论的新传统。在此,是不是全盘西化,关键要看是否立足于本国的实际,是否为了解决本国的现实问题,而不在于是否学习和借鉴了西方。而全盘西化论者却恰恰是在这里将两个不同的问题混为一谈了。

另外,全盘西化论者把中国现代文论新传统的建构历程说成是“毫无保留地学习、引进并运用西方现代文论话语体系”过程,是缺乏事实根据的。百年中国文论的演进历史充分证明,我们借鉴、运用西方现代文论,从来都是从我们现有的期待视野出发有选择地进行的。梁启超提倡小说革命就是针对中国古代文论传统中小说地位不高,而现实生活中小说在唤醒民众方面又具有超出其他文学体裁的优越性这一现实才提出的。“五四”时期提倡白话文的主张,就既是文化革命的策略,也是现代文论的主张,都立足于现实中国的现实问题。至于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突破“人性论”的、“文学是人学”主张的重新确立,一直到用“审美意识形态”来概括文艺的本质特征,鼓吹文学重振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等等,更是直接针对现实的文学现象。这种建立在始终直面中国文学、文化现实问题的现当代文论传统,虽然不断有对西方的学习、借鉴,却很难说它不是中国的而是西方的。全盘西化论不顾事实的说法是很难叫人接受的。

再说“失语症”论。其倡导者认为中国现当代文论没有自己的理论、没有自己的文论话语和特有的表达、沟通和解读的学术规则,是谓“失语”。

在我看来,虽然失语症论者意在反对西方中心论,要为中华民族文论在整个世界文论格局中争取一席之地,其用心无疑是好的。但实际上它仍然没有跳出以西方话语的习惯视野来看待、衡量当代

二、如何看待中国当代文艺学学科的深层问题?

失语症论也好,全盘西化论也好,其实都反映了当代文艺理论的困局。如何才能走出这个困局呢?在我看来关键之一是要解决当代文艺学学科内部构架的失衡问题。

当前文艺学学科的三大基本构件中,文艺理论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存在着不和谐。由于种种原因,90年代的文艺学建设的重点不在文学理论上,而在文论批评史上,中国古代文论史和西方现代文论史取得较大的实绩,超过了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也与文学理论脱节,独立行走。这种情况表明,文艺学学科中,作为主体部分及文论史和批评基础的文学理论处于话语权缺乏的尴尬地位。

这种学科内局部失衡的情况说明,我们的文学理论既对中外文论的历史和现实缺乏审视、总结、概括、吸收,也对文学创作和批评的现实状况关注、参与不够,因而文论史和文学批评这两个部分就与主体部分的文学理论缺乏互动、交流和相互吸收,也使文学理论缺少新的生长点和强大的活力。

所以,文艺学学科的深层问题在于其中文学基本理论缺乏与“史”和批评的互动、互通,由此既缺乏吸纳传统文论并实现现代转换的内在动力,又缺乏吸纳当代新的西方文论并加以中国化的消化能力,还同与文艺现实联系较为紧密的文学、文化批评有所隔离,因而造成文学基本理论在文艺学学科体系中的降格和孤立。造成这种现象的除非学术原因外,就理论本身而言,在于缺乏现代性的视野。事实上,新世纪文学理论的突破,除了在学术界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90年代形成的审美意识形态论文艺观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外,我主张应该有多方位的新的突破,并能够在比较大的范围内得到认同。这个多方位的突破包括文学本质论的突破、文学创造论的突破和文学接受论的突破。就文学本质论的突破而言,新世纪文论已从反映论文学观进入价值论和主体论文学观,又达到文学审美意识论的高度,已经形成了突破。但在文学创作论方面,对中外文学创作的新鲜成就和经验关注较少、总结不多,尤其是在创新的文学创作形式和手法面前束手无策,更谈不上理论的提炼、概括和对创作的指导,理论与创作实际严重脱节,从而沦落到许多作家认为理论可有可无的地步,这是值得深思的。中国古代的文论、诗话、画论名著,虽然没有严密的逻辑体系,但都与当时的文艺创作紧密联系,因而获得了理论的生命,有些至今读来仍觉得大有深意。这对我们当代文论的发展和推进是很有启示的。再就文学接受理论而言,也存在着与实际脱节的问题。我们当前面对每年正式出版1400多部的长篇小说和绝大多数小说少有读者问津的尴尬局面。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反差,原因是什么?出路在哪里?都迫切希望得到理论上、特别是现代接受理论的回答。而我们在这方面还做得很不够。要充分认识到,文学理论上的全方位突破是一个艰苦的、长期的建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几声呐喊和尖刻的几篇批评就能奏效的。相反,当代中国文论走出困局的唯一正确的途径或必由之路,仍在于立足于如何解决当前中国文学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并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达到理论、批评、文论史三方面的协调和统一,形成整体突破。

总之,我认为,中国当代文艺学走出困局的关键恐怕还在于我们所有文艺学学者共同下功夫,走自己的路,努力在文艺学学科三个部分互通、互动、加强交流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的现实,解决现实的问题,这样才能够达到对文学基本理论的全方位创新和突破。

三、当代中国美学有无自己的传统?

随着20世纪80年代几部中国美学史类著作的问世,中国美学似乎已经横空出世了,若再要问有没有中国美学,就显得十分可笑。但在当代美学研究中,学者们并非都能如此看待。新世纪以来,关于中国美学的“断裂说”有之,“重建说”亦有之,意在否定当代中国有自己的美学,同时更是否认有自己的美学传统。我对这个问题的总的看法与我在前面对当代文艺学的看法一致,即认为不仅中国有自己的美学,而且已经形成了与古代美学传统相对的现代美学传统。但这个新的美学传统与当代文论的传统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这个异则表现在都具有对古今中外审美理论的兼收并蓄,也表现在对自身发展的不断反省上。这个不同却表现在与中国现当代文论的关心政治、关注现实相比,现当代美学理论却受审美超功利性特点和形而上特点的制约,相对地离现实较远,离技术和应用较远,更多地关注审美活动自身的研究。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篇3

   关键词:文艺美学 理论话语 学科逻辑 文化现象

 

   1980年全国首届美学会议上胡经之提出“文艺美学”,2001年国家教育部在山东人学设重点研究基地“文艺美学研究中心”,20多年来,文艺美学己成为中国1980年代以来文化演进中的一种“重要”的理论话语、一种“认真”的学术建构、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对文艺美学,应怎样看待和定位,论说甚多,公案末了,但以上三个方面不由让我想起了三个——也许不很恰当的词——绝、怪、玄。

一、作为一种理论话语的文艺美学

   文艺美学表现为一种理论话语,是一绝。理论是从古典到现代的一种西方正统的学术把握方式。话语则是西方后现代和各非西方文化的学术把握方式对西方正统学术来说,要称得上理论,必须要符合二个条件:有一批基本概念;这些概念的定义是明确的,逻辑是一贯的;这些概念按照逻辑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理论是与非理论相区别来确立自己的合法性和权威性的。而话语则不管言说形式上的严格性,只要有真知灼见,可以是以理论的逻辑的学术的形式,也可以为闲谈的零散的悖论的形式文艺美学在中国虽然是在谈论一种理论,但山于文艺美学的言说,从形式严格性上说有一定问题,但又正因为成问题而造就它的深刻性和丰富性(这是“绝’之一,这一点将山后而两节来细说)因此,最好将之看成一种话语当然它不是一种一般的话语,而是一种理论话语。

   前面讲了,文艺美学一词由胡经之作为理论概念提出,但其背后是北京大学的整个美学和文艺学的学术倾向,朱光潜认为美学是艺术理论,哲学系美学研究团队,扬辛、叶朗、阎国忠等都认为,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的北京人学的美学丛书以“文艺美学丛书”为名,丛书自1980年代初出现到现在,有近20余种。中国文艺学的重镇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文艺理论室,老资格的学术带头人钱中文和杜书瀛,都是文艺美学的支持者和论述者,前者的《文艺美学:文艺科学新的增长点))(2001)后者的《文艺美学原理》(1992)集中地表达了对文艺美学的理论思考中国文艺学的另一重镇北京师范人学中文系文艺理论室占据了文艺理论的教学主流,以童庆炳为首的理论团队编写的种种文艺理论,认为文学首先是审美意识形态,实际上是把文艺美学作为文艺理论的核心山东人学拿下了文艺美学基地,其学术带头人曾繁仁和谭好哲当然以文艺美学为已任,前者写了《中国文艺美学学科的产生及其发展》(2001},后者著有《论文艺美学的学科交义性与综合性》(2001)文艺美学的光芒不但在上述的中心闪耀,而四射向全国的要津中国艺术研究院王朝闻主编了“艺术美学丛书”由多家出版社分出了10余种,辽宁大学土向峰主编有《文艺美学辞典》(1987},四川大学王士德有《文艺美学论集》(1985),浙江大学王元骧写了《文艺美学之我见》(2001)……以上是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活跃在文学理论界的一代,改革开放后毕业的新一代学人,如王一川、王岳川、陈炎、土德胜、姚文放等,都是文艺美学话语的参与者和者。文艺美学不但在文学理论圈中热热闹闹,而且向相关领域播散:于是有了中国古代的文艺美学(如张少康《古典文艺美学论稿》1988,皮朝纲《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概》1986),西方的文艺美学(如冯宪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思想》1988],马列的文艺美学(如刘文斌《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研究》1996,董学文编著《毛泽东的文艺美学活动》(1995)……以上这些学人为代表的言说,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关于文艺美学的理论话语。最令人感兴趣的是,这样的人物,这样的著述,在这样的一个时间长度和空间范围里,仍然没有一对文艺美学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理论界说,也没有使文艺美学在学术的机构化中得到逻辑一致的表述。正如土德胜的论文标题所揭示的:《文艺美学:定位的困难及其问题》(2000)这不由得使人感到,在文艺美学的理论话语里,纠缠了中国现代学术体系中的一些共性的问题。这里着重讲两个方面,一是纯学术体系的,即关于文艺美学的学术定位问题,二是学术与决定学术之如此的实践关系,是什么样的实践活动使这一学科缘起,发展、流变。

二、作为学科定位的文艺美学

先看一看文艺美学学科定位的现实状况,日前中国的学术管理体系里,与文艺美学相关的学科定位有三,一是文艺美学是中国语言文学(一级)下面的文艺学(二级)下面的一个方向(三级)。二是艺术类(一级)下面的艺术学(二级)下而有艺术美学(三级),三是哲学(一级)下面的美学(二级)下面没有文艺(或艺术)美学,只有美学原理,中国美学史,西方美学史(二级)从这一现状中,不让人想起一个字:怪。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之怪,首先表现为概念逻辑的困难,其次是学术管理与学术体系的矛盾,然后是学科划分与学术体系整体的冲突  

 概念逻辑是文艺美学遇到的第一个困难,这一困难有比中国学术史复杂的学术史和文化史的背景文艺美学的两个来源文艺和美学在历史上都不是洁白的首先是文艺和艺术这两个词的绞缠。文艺,本是文学与艺术,文艺并列可以用来指一切艺术。艺术有两种用法,一是狭义,不包括文学,是广义,包括文学,因此就广义而言,文艺就是艺术。文艺理论,就是艺术理论。无论哪一方而讲,文艺学作为中国语言文学下面的二级学科都是一个概念错误,应该是文学学。文艺学——正如钱中文先生指出——其俄文原文就是文学学,文学学不符合汉语习惯,改成英文常用的“文学理论”就很好,偏偏改成文艺,一字之差,逻辑不通同样在文学学(或文学理论)下而的二级学科应该是文学美学(两个学字汉语上又很别拗)艺术学从学术管理的区分性来说,从文学中区分出来之后,应是一个狭义,是除了文学之外的艺术学,同理,艺术美学,是ix_别于文学美学的艺术美学当然从学术体系的整一性来说,艺术美学可以也应该是包括文学于其中广义的艺术美学,史有利于学术逻辑和教学逻辑。但把八大艺术区分为一门文学和其它七门艺术合一的艺术,与学术逻辑较少关系,而是教育和学术现实状况决定的,从教学和研究的机构、规模、人数等因素着眼,文学一块,其它艺术共一块是合理的文学自一块,文学美学也可自成体系从这里返回去看,己经早现了文艺美学话语中的一个有趣的现象,人讲文艺美学的人,都是搞文学理论的人虽然文艺美学这一名称让他们在出言写作的不少时候把文学外的其它艺术包含了进来,但实际上山于自己的专业所限,对其它艺术的涉及是不多的,理解也是不深的为什么不就讲文学美学呢?文艺美学这一词汇使他们不知不觉地受到了巫术式的影响?把文学理论定义成文艺学是中国现代学术体系上的第一个概念定义错误,由此而下的文艺美学是一个附属错误,虽然文艺美学一词本身没有错,但在如此一个学术体系下却错了。

  二是文艺与美学的关系。美学的定义本就很为复杂,但在西方它基本有三种定义方式,1、美学是关于美的学问,它以审美对象为中心来研究美;2、美学是以审美经验为中心的学问,它通过美感来研究美;3、美学是艺术哲学,艺术的目的是追求美,研究艺术就是研究美,只有艺术是典型和纯粹的美,其它所谓自然美、社会美等等,作为美是暂时的,不纯的,而且它们的美的基本性质己经包含在艺术中了。美感主要是对艺术之感,审美经验主要体现为艺术经验。研究艺术同时就把握住了美感和其它的美。因此,美学就是艺术哲学。按照西方学术对美学的第三种定义,文艺美学就是艺术哲学,也就是美学。中国1980年代以来其学术主流认为美学包括三个方面,审美对象、美感、艺术。文艺美学就等于美学中的艺术部分。这样文艺美学与美学的概念冲突来源于两个学术传统和中国现代学术体系划分。从学术传统上讲,文艺学是前苏联关于文学理论的概念,艺术是西方美学的概念,中国现代学术体系把文艺学划在中文,美学放在哲学,文艺学中的文艺美学与美学中的艺术本是一回事,却变成了两个概念。而且文艺学下面的文艺美学,美学下面的艺术,艺术学下而的艺术美学,都是一回事,在中国学术体系中成了三个概念,分属三个不同的二级学科下而的三级学科。这一理论和概念上的混乱不能完全怪学术体系的建立者。美学的发展状况、学术真理与学术管理的矛盾要负点责任。

美学是世界学术体系中最难的学问之一其难首先表现在,世界上每个文化都知道美,但却很难形成关于美的学问。美是至广的,在什么地方都能遇上美的问题,美又是至高的,美总是与宇宙的最高者相连,美的本质一直与哲学的根本问题相关,与宗教的最高实在相关,与人类学的基础相关。而美的学问则意味着要把美按照学术体系的方式将美的问题学科化。美学的困难,就在于美的客观本性与美学的学科化的张力之中虽然美学很难,但美确实处处皆有,人人皆知人的有限智慧使人很难知道美是什么,但人的求知本能又摧使人偏要想去知道什么是美。因此,在改革开放的中国,我们看到了这一现象:人虽然讲不好美学,却又一定要去讲美学自1980年代末以来,美学的学科定位就成为一个论题,肖到现在还有这方而的论文在发表这个问题来自两方面,一是美学自身的学术本性,二是学术体系的定位要求就前者来说,美学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从总的性质上说,理论上的真、善、美的并列,教育方针上的德、智、体、美并列,意味着美具有最高的总括性;从美学的分布看,哲学系、中文系、新闻系、各类艺术(美术、音乐、建筑、工艺)系、服装、广告等等,都配有美学的专一业课程。而各普通院校,也有美学作为普通选修课从这一方而来说,美学不适于在现代的学科分类体系找到自己的恰当位置这种找不到恰当位置的学科,姑且借现成术语,谓之跨学科但这“跨”不象西方学界的“跨”是学科进展和思维方式变化的结果,现代学术体系发展有两个趋势,一个趋势是细分,学科越分越细,现代型的专家也越来越专,所专的领域越来越小而细、专、小虽然是必然的、必要的,但带来的缺点也是明显的,从而现代学术的发展又产生了另一个与细、专、小形成张力的另一趋向,就是跨学科,所谓跨学科,就是把好些相关学科中的一些部分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新学科这样现代学术的发展,一方面是有不断地“细分”,另一方面又是在不断的“综合”。但美学的跨学科却是一个从古延续到今的老题。而对这一个老题,作为一个国家的学术体系,一定要把美学放在一个位置上才好进行学术管理。这样在我国,美学就成了哲学下而的二级学科。只要明白对于很多跨学科的知识体来说,其学科定位在于学术本性与学术管理相互间冲突与协调的结果,关于美学学科定位的讨论基本上只有学术管理的意义。但这种学科管理体系要真正有利于美学学科的健康发展,最好在美学各分散部分(哲学、文学、艺术、建筑、服装、广告,等等)之问有一个沟通和协调机构。美学的管理如何真正起到促进美学的发展,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美学成为哲学的二级学科,是学术管理而对一个美学的跨学科性质时的无奈,当然,如何在这种无奈中把工作做得史好一点,还是极需讨论的

   文艺美学的产生还来源于中西文化在艺术本质认识上的差异,西方人认为,艺术的本质是追求美,因此艺术哲学(或艺术理论)本身就是美学,至少就是艺术(文艺)美学,中国传统讲究文以载道,艺以传道,由前苏联学术而来的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学术都很强调学术的政治性。因此艺术(文艺)理论人于艺术(文艺)美学。与改革开放前的学术体系强调学术的政治性不同,改变开放后的学术转型更强调学术的科学性如果说,在中国语境中,文艺(学)理论可以包含很强的政治性,那么,文艺美学则突出了文艺自身的性质因此,文艺美学在中国的崛起,是与中国文化的学术转型密不可分的

三、作为文化现象的文艺美学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是政治统帅一切,改革开放首先就是突破政治统帅一切,什么是最少政治性而又最有正当性的思想呢?美学,因此,1980年代兴起的美学热,文化原因大于学术原因。文艺美学就是这场巨大的美学热中的一个主要因素。为什么不是艺术美学而是文艺美学呢?在中国学术界里,各个艺术领域都偏重于创作,文学由于以文字为媒介,本就多观念的成分,文学领域从来是创作与理论并重的,艺术界多创作者而文学界多理论家,正好文艺理论被命名为文艺学,美学具有广博性,文学理论用文艺学来命名,正好暗合于文学理论的通向美学,于是文艺美学的大旗树了起来。虽然正如第一节所列,摇旗呐喊的都是搞文学理论的文艺美学作为一种理论话语虽然有着明显的术语混乱,但其传达的理论信息和文化信息是十分明晰的文艺美学虽以学科的而日出现,却有着文化的象征意义而且就是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它也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文艺美学虽然山搞文学理论的人提出,跨越了学科边界,但正是这一跨越,使从文学理论发动的转型,带动了整个艺术领域的观念转型,而且影响了整个文化的观念转型因此,文艺美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充满了历史的玄机可以称得上一个“玄”字。 

   文艺美学在文化转型中产生,无论从学术的严格性上有着怎样的概念含混,但在具体的文化语境中却恰好最有利于文学理论自身的学科转型,与政治意识形态关联最密切的文艺理论,要摆脱与自己的学术本性无本质关联的政治性,回归自已的学科本性,文艺美学的提出,确实名正言顺,文学的本性就是它的审美特征让文学理论从政治学回到美学正是中国198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学科转型的主要轨迹,2001年教育部成立了两个文艺学重点基地,作为全国文艺学学科的带头单位,一是北京师范人学,一是山东人学,前者的文艺学理论,认为文艺是审美的意识形态,后者名称就是文艺美学从1980至两个基地的建立,可以说,文学理论的学科转型在根本观念上己经完成。正因为在基本层面上的观念转型业己完成,在新基础上的学理建构才显得重要起来文艺美学不但作为一个学科在现代学术体系的学科建设中暴:露出了自己在学理上和概念上的矛盾性,而且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中国文化转型的潮去潮来中也越来越早现出自已在学理上和文化上悖论性先讲后一方而文艺美学的出现和成潮在于它突出了文学理论的本质,从文艺美学出发,使文学理论走上了自已的正路,山于文学在中国文化里从先秦以来和从现代性以来都是最重要和最中心的学问之一,文学的回归正路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整个文化转型具有重要的影响,文艺美学也因这一功劳而声名人振但中国文化转型的进程在世界经济科技文化转型的人背景中日新月异,电子传媒,文化工业,人众文化成了社会文化舞台上新的文化明星文学理论告别政治的同时也失去了自已的政治高位,电子时代又使文学使去了印刷时代所具有的美学高位文艺美学使文学理论回归本位在文化转型的初期具有文化的先锋作用,但当文化转型在电子传媒和人众文化的进一步飞跃中,文学理论回归到文艺美学反而失去了自已的文化先锋功能文艺美学所突出的审美特性虽然是文艺的本质性的东西,但不是文学理论的全部审美突出了文学的本位,但文学又不是只有一个本位,文学是与整个社会/文化/历史相关联的,因此,文学不是只能从审美方而进行研究,还可以从其它相关方而,如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文化学、历史学等等,进行研究但文艺美学这个名称不利于这种跨越本位的多学科研究,而文艺美学曾有的文化先锋性又使其想继续扮演文化先锋,于是文艺美学的宣传者纷纷要把文艺美学变成具有文化先锋性的学科。胡经之(1989),钱中文(2001)、曾繁仁(2001),谭好哲(2001)等,都要求文艺美学而对实践,面向文化的多向性,实现交叉性和综合性。这样的言说,从文艺美学在学术体系中的学科定位和学理逻辑来说,很是勉强,但从文艺美学曾有的文化先锋功能来说,又一以贯之,非常逻辑.而且体现了文艺美学言说者对时代的洞察和对现实的敏锐,也符合中国文化自古以来文学理论就f有的人文关怀。文艺美学从其产生起,就有二重功能,一是学科转型,一是文化先锋,因此,它既是一种学科建设,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前者必须要逻辑严格方能最后完成,后者往往因为含混而获,得现实的成功。从逻辑上说,文艺(文学)美学是文学理论的本位,文学社会学、文学批评、又学心理学、大众文学、文学政治学……才是文学理论与其它领域的关联。一定要求文艺美学与其它领域关联,那么,它是坚决不与其它领域关联而升腾到审美的纯度,而以一种更高的境界与之关联,而不是直接的、感性的、具体地与之关联。一旦文艺美学要直接地具体地与其它领域关联,它都会变成不是文艺美学,不管它用不用文艺美学这一商标。再从文化现象的角度来看学科动向,中国文艺学有三个重点学科,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两个同时拥有重点基地的重点学科点,一方面标举“美学(审美)”商标,受学科逻辑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受文化逻辑的推动,编织着新说。而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则在文化先锋这一逻辑的推动下决定告别文艺美学走向文化研究,其学术带头人金元浦说:“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与文学研究则发生了‘文化的转向’不同于20世纪80年代文学发生的由中心到边缘的‘三级抛离’——走向审美、走向文本、走向内在规律的总体趋势,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学与文艺研究正在迅速地走向社会、走向历史、走向文化。”[1]也就是,走向读图时代,走向人众文化,走向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20世纪80年代‘回到文学自身’的趋势相反,文学的文化研究是‘走出文学自身’探索。”[2]从文化先锋的逻辑看,就可以理解今天的“文化研究”与过去的“文艺美学”一脉相承,也可以文艺美学论者要超越自己的概念内涵去而向社会、历史、文化的内在动机。

   一方面,文艺美学是一个学科,应该在现代学术体系中有自己的学科逻辑,另方面它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应该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作用现实,而向文化。文艺美学如何从这两个一直相互纠缠的方而摆脱出来,既完成学科的建设,又找到自己作用现实和面向文化的恰当方式,困难尚多,道路还长。但是只有当这两方而都得到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定位,有关文艺美学的理论话语才会清晰起来。

[1]金元浦:《文艺学》,载刘大椿主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200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40页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篇4

当今中国社会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中国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拓展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之相应,人们的审美活动已经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党的报告有十三个地方提到“美好生活”,“美好生活”成为报告的开篇语,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新时代的使命和初心,以继续为美好生活奋斗作为报告的结尾等等,这些都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展示了在党的领导下当代中国人民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那么,何为“美好生活”?什么样的“美好生活”才是具体、真实和富有时代价值和文明进步意义的?如何将“美本身”还给“生活本身”?笔者认为,生活美学作为一种新的美学形态的应运而生及其受到人们的关注,不仅表明了中国美学正不断走向成熟,而且表明了中国人民不断坚定文化自信,致力于积极奋斗,不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的决心。

一、生活美学的文化渊源及其学理分析

如果说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在新世纪探索文艺学学科走向的大背景下突显出来的话题,那么,生活美学则是对日常生活审美化话题的进一步探索和拓展。2010年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在北京召开,其主题是“传统与当代:当代生活美学复兴”,这可以视为“生活美学”研究在中国兴起的标志。

综观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生活美学的探讨,可以发现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生活美学存在的合法性、合理性的分析上,但是学者们对于什么是生活美学以及生活美学的走向、美学转向生活之后的发展前景及其现实意义等问题尚没有细致和明确的阐述,由此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生活美学”或美学“生活论”话题本身的泛化与模糊化。

由于深受韦尔施重构美学思想的影响,目前学界一般把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内涵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表层的审美化”,也就是大众身体与日常物质性生活的表面的美化;二是“深层的审美化”,即认识论的审美化,它可以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这种文化的变化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大众的精神意志。因此,对于更加深层次生活美学的研究,我们需要追根溯源,从中国古典文化和西方哲学美学两方面追溯其文化渊源。

就国内而言,最早正式使用“生活美学”这一说法的是刘悦笛。这一话题起初便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但并没有形成如“日常生活审美化”那样热烈、普遍的学术讨论。2010年,在北京召开的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上,“日常生活美学”作为一个专题受到与会专家的普遍关注。另外,“生活美学”的专题讨论也在国内一些杂志陆续展开,“新世纪中国文艺学美学范式的生活论转向”就是《文艺争鸣》2010年第三期推出的一个专栏,该刊随后又相继推出四期与此相关的讨论专题。不少知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活美学这一话题展开研究。

中国学者在对生活美学进行论述之前,都试图回归传统,为生活美学寻找本土资源,同时也注意放眼国外,为美学走向生活寻求更加贴切的理论资源。首先,就本土理论资源而言,刘悦笛关于中国美学的“三原色”理论有着较大的影响。他曾经撰文指出,中国古典美学可以视为生活美学的原色与底色。中国美学的“儒家生活美学”“道家生活美学”“禅宗生活美学”是构成生活美学的“三原色”。追溯历史,孔子和老子的美学思想中,就已经有走向生活美学的趋势了。也就是说,中国美学从源头上就体现着“生活化”的取向,并以此为基调形成了历史上生活美学的三次高潮。这一点是中国古典美学最具特色的地方,同时也是新时代重新阐释古典美学最具突破性的新途径[1]。张晶就当代美学面对生活与古典“感兴”做出探讨,他认为,真正为艺术提供源源灵感的是“感兴”,这种“感兴”的外在触媒客体便是日常生活,也正是日常生活将艺术与世人紧紧联系在一起,使艺术之树常青[2]。当然,也有不少学者从个案研究入手深入探究生活美学的古典文化资源,譬如,常康以李贽的“自然人性论”为代表的泰州学派为例,认为要想开启泰州学派的“生活美学”思想,必须将“自然人性论”的“人本主义”回归到“生活美学”这个维度上来[3]。朱立元从实践存在论的角度,表明自己赞同生活美学的心声,他在《关注常青的的生活之树》一文中重新对马克思的“现实生活”概念进行阐释,进而再次证明美学直指回归现实生活的本旨,并表示美学远离纯理论的逻辑和圈子,向现实的日常生活敞开大门,回归生活的本真,这就是“实践存在论”的本质。

不难发现,以上这些研究都是对生活美学思想中中国古典资源的探寻。但是我们更应当看到,当今时代随着社会文化等综合因素的改变,生活美学的思想有了新的变化。电子文化、大众文化、音像文化、服饰文化、广告设计、市场营销、景观旅游、历史文物、传统遗俗、环境艺术、人体彩绘、游戏文化、陶吧、唐装、蹦迪、现代化的街心公园、休闲旅游中心等的大量存在都说明了生活美学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中是极为兴盛的。因此,有学者明确表示,在现时代重提生活美学,“不是要颠覆掉经典美学的所有努力,而是要使美学返回到原来的广阔视野”;就是要打破“自律艺术对美学独自占有和一统天下,把艺术与生活的情感经验同时纳入美学的世界;我们再度确认生活美学,不是为了建构某种美学的理论,而是在亲近和尊重生活,承认生活的审美品质”。在此基础上,陈雪虎在《生活美学:三种传统及其当代汇通》中分别辨析了中国三种美学传统,第一种是基于前宗法社会残留于当代的,作为人们追忆与利用传统生活?c文化的美学;第二种是基于百年现代中国民众革命斗争的革命生活美学;第三种才是基于当代世界整体语境而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的生活美学。这三种生活美都试图靠近现实,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因此也就共存于当今时代[4]。

也就是说,生活美学的研究需要回归传统,也需要放眼国外。从生活美学的国外思想资源来看,从海德格尔的“存在真理”的艺术、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的艺术到实用主义代表者杜威的“完整经验”的艺术,大都表明了从哲学理论回归人类生活本身的趋向。当然,西方哲学和美学研究者主要从主客二分的视角回归现实生活的本质直观,从感性与理性二分的视角回到现实生活的本真呈现,简言之,就是从西方传统美学的视角回到哲学和美学的“生活论”上来。

当下的生活论转向已经获得了多元化的发展,这更加丰富了生活美学作为美学发展新的增长点的理论基础。

首先,从文化研究的角度为生活美学提供学理依据。例如,陆扬借助雷蒙?威廉斯对“文化”的三种定义,进一步论证文化是特定的生活方式,是普通平常的。他指出文化研究的一个基本方法,即将文化现象作为文学文本进行细致分析,文化研究的对象应该是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内部的生活方式,正是这种生活方式供给文化研究以意义。换言之,我们当前所面临的日常生活正是文化研究的生活论转向的现实根基;而且高科技引导下的网络世界和“赛博空间”等的存在,也一步步瓦解了传统的形而上的美学观念,让美学研究的重点和中心逐渐转向个体和大众,不再只局限于与世无争的“象牙塔”之中。毋庸置疑,当前的消费文化及其表征更多地体现了生活美学的现实,特别是人们对于自己身体、外表的美的追求,在各种传媒力量的引导下,人们追求身体的美化、自我的解放以及艺术化的生活,同时也会面临着如身体的自我解放与身体技术压制、自我的认同与自我的迷失等等悖论,并相应出现一些两难的社会问题。

其次,从生态论的视角为生活美学提供学理依据,从而让人走向“诗意的栖居”。对此,曾繁仁先生认为,城市美学在“美学走向生活”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城市美学的关键在于“有机生成论”――天人相和,顺应自然;阴阳相生,灌注生气;吐故纳新,有机循环;个性突出,鲜活灵动;人文生态,社会和谐。这五个方面的原则回归到美学中就是有机性、生成性、生命力与和谐性,只有按照这样的原则,才能真正实现“诗意的栖居”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5]。生态美学理论的基础原则是“生态整体主义”,这就意味着实现生态论的转向必须破除主客二元对立的认识论,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而健全的文化生态应该由有机文化的文化因素生成文化网络,这种网络是生态视域内部固有的链条,缺一不可,否则便会导致对文化生态的破坏。

其三,从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中为生活美学提供学理依据。当前,“新的中国性”艺术正在指向生活美学,当代中国艺术理论理应在生活美学中重新被重视起来,艺术离不开美学,美学离不开艺术。生活美学不能脱离艺术研究,艺术更需要承担起新的使命,即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换言之,当前的艺术没有必要继续保留其高高在上的位置,艺术与生活应该保持更加紧密的互动关系。学者们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应该是艺术如何让生活更加美好。总体来说,很多学者们都认真思考了什么才是真正应该关切的美学问题。

当然,不少学者也意识到,生活美学也存在着很多挑战,首先就是“学”与“术”之间的张力,也就是审美实践要求与美学学术要求之间的张力。我们说生活美学意在将美学回归日常生活,重新发现生活中的审美价值。那么如何实现艺术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呢?张未民在《回家的路,生活的心――新世纪中国文艺学美学的“生活论转向”》一文中提出,新世纪的美学建构需要“生活的心”,这种“生活的心”是整体之心、包容之心、实用理性之心,是保持了一定的“度”的中道之心。由此,生活美学是建立在深厚的本土传统之上的,当然也需要借助西方的艺术美学观念,拥有“生活的心”并在不断的学习探索中寻找回家的路。

目前,生活美学已经成为全球美学发展的“新路标”之一。对于生活美学的探讨,中国学者们大致从生活美学的中西美学资源、文化理论、生态理论及艺术研究的视角这几方面展开,当然也有其他微领域的研究,多方面的阐释更有利于呈现“文化间性”的多维视野。换句话说,在生活美学这一话题的讨论过程中,诸多学者的不同研究视角和思考立足点很大程度上打开了生活美学的研究大门。在对生活美学不断的探讨中逐渐实现研究视角的具体化,向更多具体的领域汲取理论营养,最后再以贴近生活的方式回馈其中,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正如生活美学的倡导者刘悦笛在2016年首届当代中国生活美学论坛所强调的,当我们的时代,生活越来越美化,我们要的,并非生活的“美学”,而是审美的“生活”。真正将美学研究落实到现实生活中,确切地说是中国当下的现实生活中,才可能发生根本上的创造性,进而建立属于中国本土特色的生活美学理论。诚然,也只有这种本土语境下发展起来的生活美学才能更好地作用在人们的生活中,毕竟美是使人幸福的东西,研究美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人们“审美的生活”。文学和艺术回归到生活世界本身,应该是未来世界发展的趋势之一,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和沟通的一座桥梁。当前中国文化要走出现实困境,就必须实现生活与理论的结合。当代生活美学本身就是一种中国化的美学形态,它所涉及的衣食住行乐等方面对当代人们生活的影响必然是“润物细无声”的。

二、生活美学的价值取向

仅仅在艺术领域中的审美,早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对现实生活的各种体验已成为人们审美的重要资源,生活美学强调的就是不要把“审美”看作是超然于人们生活之外、高高在上的神圣领域,而是要将“审美”真正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时代造就审美的大众,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探寻生活美学的价值追求和走向,就显得尤为重要。

1.生活美学倡导环境审美模式。在古典美学中曾经有一些描述环境审美欣赏和环境审美体验的论述,但环境审美模式这个概念却是后来才出现的,它是由当代西方倡导生活美学的学者提出并频繁使用的一个词。他们认为,对于自然与社会发展的过程美的描述,是一种环境审美模式。虽然客观世界的形式美,是主体产生美感的原因,然而,人们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功能规律的认识的过程,也是人们美感产生的重要原因。而且这些美感的生成都通过人类的知觉经验和认知结构发生作用。人们审美维度的变化、人们审美方式的变革和审美体验范围的扩充,均体现在“自然”――“艺术”――“环境”的演变过程中。首先,从产生背景上来看,生活美学之所以倡导环境审美模式,是因?榛肪成竺滥J绞嵌宰匀换肪澈蜕缁峄肪成竺兰?赏知觉经验模式的性质特点、结构要素、生成机制及理论模型的描述。它既是对现代艺术审美模式在自然景观和社会景观审美中运用的反思重建,也是对当代艺术、自然、景观、环境、生活等领域审美体验和审美鉴赏新模式的阐释与建构。环境审美模式的研究孕育于当代“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讨论中。它续接美学史中自然审美模式的相关讨论,针对当代景观感知、景观评估、自然审美、社会审美、环境规划与设计中的审美化倾向,试图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审美体验和欣赏经验的特点、方式和运行机制进行描述、修正和重释。其次,从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上看,生活美学之所以倡导环境审美模式,是因为环境审美模式主要从审美接受的角度来描述审美体验和审美鉴赏的知觉经验结构及其各要素的关系。因此,从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上来看,环境审美模式是对审美体验和审美欣赏即审美鉴赏过程中的审美知觉经验结构或各要素关系的描述。同时,在环境审美模式中,随着作为审美对象的“环境”概念的扩展,与之相关的感官知觉、经验方式和涉及要素也得以拓展。环境鉴赏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现代美学意义上的艺术或艺术品,而是涵盖艺术、景观、自然、人类动态生活等广泛意义上的“人类环境”。审美鉴赏的感官也从人们的“视、听”扩展到眼、耳、鼻、舌、身等全面参与的身体联觉。而这些正是生活美学所强调的。从研究内容和结构要素上来说,环境审美模式不仅仅是对环境审美知觉经验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要素及其性质、样态的独立分析,而且是试图对环境审美鉴赏过程中审美经验的结构及诸要素之间关系进行反思与重构。

应该指出的是,当代西方许多倡导生活美学的学者分别从科学认知主义、经验论、心理学、生态学等多个方面对西方美学史中自然环境审美和社会环境审美的经验模式进行了梳理、概括和重构,从而开创性的提出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审美的“环境模式”“参与模式”“景观模式”“生态模式”等概念,这就不仅拓展了美学学科向自然、环境、景观和生活等领域的拓展,也为我们深刻理解生活美学提供了深刻的思路。

2.生活美学倡导淡化艺术与“非艺术”的边界。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的分工导致了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区别,艺术不断地从宗教性和实用性的活动转化而来,成为人们诗意栖居的灵魂伴侣。艺术的情感体验与逻辑认知的统一,审美过程中的无功利性,艺术中的“崇高”“优美”“滑稽”“悲剧”等维系美学的基本概念的产生,以艺术为核心的审美,既造就了“美学”历史上的辉煌,同时也有一种潜在的危机,那就是?术变成了一个孤岛,成为少数人自言自语的场所。这种状况,归根结底是艺术的异化。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伴随日常生活审美化时代的到来,生活美学倡导要使美的元素渗入到现实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充满艺术气息。生活美学期盼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随处可以看到曾经的“非艺术”事物成为了艺术,希望越来越多的“非艺术”景观成为艺术景观。实际上柏拉图早就从否定的角度来概括艺术,评价艺术作品是“影子的影子”。夏尔?巴图则从肯定的角度,提出艺术本身就存在于日常生活的世界之中,其基本思想就是艺术和生活具有不可分离性。正如现象学艺术理论家米?杜夫海纳所认为的那样,艺术佳作与素描、乐音与刺耳的杂音、舞蹈与载歌载舞的动作、美声唱法与撕心裂肺的叫喊、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与儿童涂写乱画、艺术与非艺术之间,人们将如何设置艺术的边界?将大众、市场、性感、休闲、世俗、审美、享乐等因素掺和在一起的人体彩绘、游戏文化、陶吧、唐装、蹦迪等现象,到底是艺术还是非艺术?面对如此这般的困惑,生活美学认为传统意义的艺术与非艺术、雅和俗之间的界限早已趋于模糊,审美与现实、艺术与生活已逐渐融合,这就要求对艺术概念的界定做适当的调整,从而淡化艺术与“非艺术”的边界。生活美学倡导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人人都应该是艺术家,正如接受美学的观点――艺术作品是一个开放、等待读者去阅读、填补“空白”的文本。接受美学把“作家――作品――读者”放在艺术审美的全过程进行讨论,认为如果失去了读者,所谓艺术作品仅仅是一张无人问津的“纸张”而已。接受美学实际上就是“读者学”,而每个时代参与对文本进行自由、积极的创造者即广大民众就是艺术家,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美学认为当今社会“人人都是艺术家”。

3.生活美学倡导消解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边界。社会学、政治学在20世纪主张精英的、纯粹精神、“精英”阶层的“文化”理论,强调少数精英人物治理社会。这种理论延伸至文化领域,就是强调精英文化。“文化精英”被认为是具有良好知识背景、从事严肃高雅的文化事业并具有高雅品位的一类人。这类人传播和解释“经典”和“正统”,是新思想、新理念、新知识的创造主体。因此,全球化的今天,各国文化发展的根基应该是精英文化,精英文化发挥着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作用,承担着培养人们健康的审美意识、鉴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崇高使命。而大众文化是在当代大工业迅速发展和消费主义盛行的背景下,以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大众文化以其产品的商品化、形式的时尚化、传播的数字化、趣味的娱乐化、制作的规范化、审美的日常化为特点,吸引当代大规模的大众共同参与其中,人数之多、地域之广、规模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大众文化已迅速壮大成为与来自学界的精英文化并驾齐驱的社会主干性文化形态。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以自己研究的是精英文化而自居,陶醉于曲高和寡之中,他们认为高雅精致的必然是“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只能是粗野简陋的,所以强调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泾渭分明。但是生活美学认为,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两者并不相悖。“大众文化”也可以有自己的高贵、优美和崇高,有自己的精品,而“精英文化”也难免俗气、无聊和空洞之作。所以要消解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界限,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导,努力实现文化建设的“精英性”与“大众性”的统一,共同创造以追求真、善、美为己任的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正如有的学者所说的:“精英文化是唯审美的,而大众文化是泛审美的,唯审美是一种审美占有和把持,高高在上,难以亲近;泛审美则是一种大众审美的自足、自在形态,它是个体的亲在,个体的在体经验,张扬人的审美感性。泛审美不是低俗,而是从个体出发的主动的审美亲近。大众文化时代建构了电影的新世俗神话,泛审美作为这一神话的美学载体,是文化的选择,更是美学的必然。”[6]这也正是生活美学之所以倡导消解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边界的原因所在。当然,我们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现在出现的“娱乐至死”“恶搞经典”等现象,已不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从某种意义上讲,其是对文化的亵渎和犯罪。

生活美学视域下的艺术的走向在何方?艺术是出现了转机还是出现了危机?艺术是否会被终结?综合上述分析,生活美学无论是倡导消解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边界,还是倡导淡化艺术与非艺术的边界,说到底就是要打破艺术与生活的分离状态。面对这种情况,有些学者认为艺术“终结”了,但也有些学者却认为这是艺术的真正开始,是艺术的新生。学者曹桂生主张艺术是美的集中体现,它是真善美统一,应该回到生活之中,回到审美[7];刘悦笛则倡导艺术回归生活,艺术回归身体,艺术回归自然,这样才能为艺术的新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8];王来阳认为,艺术要重生,就要回到心灵,回到审美[9]。杜威认为,只有人类在不断追求公平正义,在不断消除贫富差距的过程中,将人们在各类艺术场所,如展览馆、歌舞厅、影视院、博物馆、咖啡厅、音乐厅、少年宫、市民中心、会展中心、音乐茶座等地方培养起来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活动中加以运用,艺术才会走出象牙之塔,走出孤岛,走向大众。这种看似是“终结”的艺术,实际上是艺术的新生,只不过是艺术重新回归自身而已。

杜威早就说过,许多对无产阶级艺术的讨论都偏离了要点。他指出,产生艺术的原材料在人类的各种各样的生活之中,艺术在现实生活的源泉中汲取营养,只有为大众所接受的艺术产品才可以称为艺术。当然,杜威是否完全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还可以商榷,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程度的不断提高,应该给艺术带来新的生存环境,也使艺术具有新生的可能性。这种艺术的新生,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必然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10]

三、生活美学的现实意义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生活美学所倡导的生活的审美化和审美的生活化,使审美对象从高雅的艺术世界如博物馆、音乐厅、书画室、电影院转向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咖啡厅里也许人们第一次见到蒙娜丽莎迷人的微笑,在校园中也许人们第一次看到思想者面容,人们的审美经历和美感享受不再是仅仅来源于高雅场馆的艺术赏析,而更多的来自日常生活的环境中,是“眼、耳、鼻、舌、身”等全面参与的身体联觉。所以,可以这样认为,生活美学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1.生活美学的理论意义――美学的重构。生活美学是当代审美文化发展的理论旨归,它不仅具有时代特征,而且代表着一种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就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孜孜不倦的追求之中。所以生活美学作为一种新的美学理论形态,不仅会对传统审美理论形成某种冲击,而且会对今后美学的发展产生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美学在审美功利性方面填补了美学理论的空白。生活美学的本质说到底就是强调人们的审美与生活走向同一,这种观点对传统美学关于审美活动的功利性观点是一种强烈的冲击。在传统美学中,以康德为代表的众多哲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将人们的现实生活作为有待改造的对象,生活与审美毫无关系,被搁置于人们的审美活动的视野之外,将审美非功利性摒弃在理论研究之外。然而,无数事实已经证明美的根源来自于现实生活,美是人类长期生产劳动实践的产物。如果无视历史事实,主观上强行将生活与审美剥离,那么所谓的审美就会走向虚无主义。在现实中,不可能有为审美而审美的现象,而日常生活也不可能脱离了审美。所以,有一点必须明确,就是不论是人们的审美活动还是人们的现实生活,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不可避免地具有功利性。随着社会的前进,人们更加希望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地享受到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而传统审美观念中的“阳春白雪”,早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人们期盼着自己的日常生活更具有审美价值,更具有审美意义。所以审美与生活走向同一,就必然成为美学发展的趋势,这些都为生活美学的理论提供了现实的依据。可以说,生活美学使人们的审美与人们的生活在现实中获得共赢,从而使人们的审美活动和现实生活增添了不可言喻的情趣,既可持续发展而又色彩斑斓。进而言之,生活美学的出现正推动着美学理论的创新发展。

生活美学是对传统美学的一种“学术”超越,使美学回归生活。传统美学在主客二元模式思维下,认为超越功利才是审美,超越生活才是艺术,超越内容才是形式,超越客体才是主体,超越理性才是感性,超越现实才是自由等等。在传统美学的这样一种所谓的“超越”思维模式中,人们在唯我唯美、绝对逍遥的精神乌托邦中进行审美,艺术似乎成了人类远离现实、逃避生活的伊甸园。一句话,传统美学远离现实的审美和艺术,远离人们的生活。

应当说,传统美学在突出审美和艺术的独立性、自由性,高扬审美和艺术的主体性、表现性等方面是有建树的,但它的理论割断了审美、艺术与人类生活的本真性,在其指导下,艺术只会越来越迷恋贵族化、精英化、“纯粹”化,越来越摒弃平民社会和通俗风味了。正因为如此,扬弃传统美学,回归现实生活,便成为一种学术必然。生活美学一方面将现实日常生活重新设定为审美和艺术的始源根基、故土家乡;另一方面又将其所强调的审美的主体性、自由性等从少数精神“贵族”那里解放出来,还给了每一位生活者,还给了时刻创造着自身生活的大众,即如福柯所言,让每一个体的生活都成为一件艺术品[11]。也就是说,生活美学从根本上否定了传统美学所迷恋的二元对立理论模式,强调非艺术与艺术之间的相互换位,非审美活动与审美活动之间的相互融合,非审美价值与审美价值之间的相互撞击。关注和追问这些问题,恰恰是美学理论进一步向前发展的标志。

2.生活美学的社会意义――生活的和谐、美好与幸福。和谐、美好、幸福的生活,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美好的人性目标。从古到今,众多的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科学家都在期盼着这种理想的社会状态。而生活美学在当今时代的社会意义,就是更加突出地体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人们希望尽快实现审美自由王国的迫切愿望。

首先,生活美学有利于“和谐”社会意识的传达,它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每个人的向往,它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最广泛的审美需求和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在当今社会,人们不仅需要高级、精致的艺术美,也需要社会环境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艺术化。无论是生产过程、衣食住行,还是人际关系、生活环境,都在不断地提高审美的意义与地位。正如美国工业设计师w?D.蒂格所以预言的,“一个为人类生活重新设计的世界”正在到来。这种集“实用价值”“伦理价值”“审美价值”于一炉的社会审美设计,将使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周围环境变得更和谐、更美好[12]。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篇5

凯洛夫《教育学》的沉浮杨大伟(3)

课程与教学

多元评价体系中制定评价标准的思考谢利民褚慧玲(22)

控制性教学文化及其转向程良宏杨淑芹(17)

国外认知负荷理论与有效教学的研究进展及启示吴先强韦斯林(28)

教育理论

康德自由思想之自由与意志及其教育启示孙勇强刘文霞(37)

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再认识——兼论文化传译中的意义变迁孙元涛(32)

国际与比较教育

美国教育券的公平诉求及其对中国的启示邱小健(52)

近期印度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兼析私立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之缘由赵中建(48)

21世纪国家教育战略规划与重大政策的比较研究周满生诸艾晶(40)

教师教育

教师职业认同的内涵与策略分析蒋晓虹(70)

论教师实践性知识及其来源金忠明李慧洁(67)

三种不同反思水平的教师知识与话语民主空间艾诗根(62)

教师教学个性的现实困境及出路——一个制度分析的视角黎平辉(56)

公民与道德教育

论德育的发展流派:理性与关怀冉亚辉(77)

道德教育:从日常生活走向自觉的文化生活叶飞楚燕(73)

科学教育

有意义科学探究学习中的Vee图潘瑶珍(87)

科学教学中的建模活动:若干概念与研究主题何美裴新宁(82)

会议综述

聚焦课堂有效互动——记“第三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李欣侯元丽林远辉陈慧慧闫露徐昌和(92)

标准的标准:美国评议课程标准的九个准则——美国教师联合会《制定优异的标准》评介与启示荣维东(27)

创造性教学行为的实行状况及发展策略初玉霞张景焕苏培然(33)

论儿童哲学课程在中国的普及张建鲲庞学光(18)

课堂教学中儿童生活经验的缺失与回归——兼论杜威《儿童与课程》的启示王艳玲(22)

教育理论

教育和教育理论的自身逻辑的寻求:本纳实践学的教育建构彭正梅(37)

公民与道德教育

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实施及对我国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葛春李会松(47)

价值多元时代的学校德育改革思考:来自美国的启示金业文刘济良(51)

学科教育

科学史在基础科学教育中的角色蔡铁权(55)

科学文化与科学教育郑玮郑毓信(60)

论美国社会科课程标准之修订——兼论美国社会科发展趋势李稚勇任京民(66)

试论基于混合学习原理的成人教育教学模式应永祥(75)

教师教育

为现实创造可能——论教师职业幸福郭军任京民(78)

分析、阐释和社会性理解——基于不同研究范式的教师知识研究张晓营(82)

走进中小学

校本教师实践共同体的构建策略与基本经验张平(88)

从“一头雾水”到“恍然大悟”——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在实践共同体活动中的成长与收获文静敏(91)

在共同体活动中提升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人文学科教师实践共同体活动的案例及反思何君(94)

走向对话教育——论学校教育中引进“对话”视点的意义池野正晴[日]钟启泉(译)(3)

复杂理论与教育BrentDavis[加]康长运(译)张华(校)(8)

专家访谈

学习究竟是什么——焦尔当·安德烈教授访谈录裴新宁(13)

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

教育重建论张华(21)

试论课程变革的思维方式刘宇(28)

名师研究

我的语文教育观洪宗礼(33)

洪宗礼现象的社会意义宋子江(45)

课程与教学

教学伦理研究的现状与问题王凯(50)

我国课堂优质化研究的历程与愿景纪德奎(54)

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解读与对策分析孟琦(58)

国际与比较教育

比较教育方法论:中国学者倡导的观点生兆欣(62)

英国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新体系:理念、标准及实施效果蔡宝来车伟艳(67)

教师教育质量评估的新理念——美国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teaC)述评王静洪明(72)

新世纪美国Sat改革及对我国高考改革的启示黄书成张茂聪(77)

走进中小学

提高教学有效性之我见王丽霞刘健儿(81)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关于研究型课程的几点看法与思考叶峰(85)

我为老师的办公室出谋划策——一个研究性学习的案例及反思朱弘(88)

用化学的魅力去拓展学生的思维——“氧气的制法”教学案例谢丽(91)

品味成长——我的教师专业成长之路任友军(93)

浅谈班级文化的建设陈晓红(95)

科学本质观与科学探究的意义及实践——美国李德曼教授访谈录王晶莹(3)

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

从SeCi理论看教师专业发展的特质钟启泉(7)

试论当代教学伦理研究路向的转换刘万海李倩(14)

名师研究

行成于思:“洪宗礼现象”的教育学阐释王荣生于龙(24)

路是这样走出来的——“洪宗礼现象”对教师成长的启示黄厚江(30)

站在学术前沿和道德高地上——洪宗礼现象的社会意义之一韩雪屏(19)

课程与教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框架研究张华仲建维(35)

多媒体学习与多媒体设计:认知观点王小明(42)

日本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儿童教育——沼田裕之的儿童教育研究王一凡彭正军(47)

教师教育

略论高师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改革——兼谈高师中文专业的教师教育课程倪文锦(51)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理念的从“无儿童”到“儿童为本”王丽华(55)

学科教育

澳门公立中葡学校社会科课程的现况分析黄逸恒单文经(60)

科学哲学观点的变化对科学教育的影响蔡铁权(66)

走向“文感”:后“语感”时代语文教学的出路蔡伟(72)

走进中小学

在传统的学校教研基础上发展校本教研胡惠闵(78)

语文阅读理解的“错误”问题——基于小学语文试卷分析的研究江静(82)

数学应用题的解题问题研究杨文君(85)

英语课堂中的小学生激励研究袁莉娅(88)

让孩子在绘画中流露真情——小学美术“走向表达”的教学尝试华敏(91)

国外关于群体认知过程的研究——合作学习研究的新思路刘电芝王秀丽(41)

学生的学习投入对学习兴趣的影响研究何旭明陈向明(46)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篇6

我们于2008年开始从事《挖掘地方美术资源,开展乡土美术教育》研究,其间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历时近3年时间,已完成了预期的研究目标,现结题汇报如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美术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方式的实施,为校本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有效保障,并要求“教材编写要有开放性和弹性,鼓励教师积极、大胆地开发地方课程资源”。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会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实践,创造性地运用美术知识,开展美术活动。本课题的研究适应了这一需要。

2、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美术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全国统编教材内容涵括美术概念的各个方面,各地方又应实际情况补充了乡土教材。地方性的乡土美术文化立足于本土而适应本土民间民俗习惯,以体现地方民族特色,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不被其他形式所同化。补充乡土美术文化教育,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当地社会与经济文化、历史的发展,更新美术教学观念,使美术教育不断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要求。

3、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方式的改变,特别是商业文化的冲击,许多古建筑正在加速消亡。因此抢救、保护、传承、弘扬民间文化刻不容缓。《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我们的美术教育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走进中国民间美术文化,去感知、体验、保护、传承、弘扬民间美术特色文化。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研究将分二条线六个类别按中学组、小学组共十二个点进行(含人员分工)。

第一条线:从兴化的人文自然景观中窥探乡土美术文化,以人文景观为线索进行乡土美术教育。负责人:陈丽萍李霞

1.第一类是以古建筑为主体的传统人文景观。负责人:顾建英冯云仇越

2.第二类是以现代建设为主体的新人文景观。负责人:杨东玲谭森翟建云

3.第三类是在具有诗情画意的自然风光。负责人:平勤香刘涛朱健凤

第二条线:从兴化的历史文化名人中寻绎书画名家,在相关课题研究中进行乡土美术教育。负责人:杨平兴蔡峥周宇

4.自南宋至清末,从这里走出了262个举人、93名进士、1名状元。仅明代,就出了高谷、李春芳、吴甡三任宰相……其中,兴化书画界名家济济,代不乏人。据相关史籍记载,自宋、元、明、清至民国时期,大约产生各类书画家600余名。负责人:徐爱明曹霞戴云娟

5.明代有高谷、李春芳、宗臣、陆西星等书法家,被载入及明代学者笔记、《中国书画家大辞典》中。负责人:凌军冯云朱俊

6.乾隆年间,书画家李鱓(复堂)、郑燮(板桥)更是“扬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人物。负责人:施双红倪恒祥张海涛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做法:网络搜索、专家走访、座谈、讲座、实地考察、史料研究、实验课、研究课等。

四、预期课题中期成果:

1、与课题相关的论文

2、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专题教案设计

3、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专题课件设计

4、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专题优质课

5、专著:《挖掘地方美术资源,开展乡土美术教育》(教学案例集)初稿

6、论文专集初稿

五、课题最终研究成果:

1、课题终期研究报告

2、课题理论研究专辑

3、课题实践过程材料

4、课题影像资料

5、兴化历史文化名人书画艺术赏析图库

6、专著:《挖掘地方美术资源,开展乡土美术教育》(教学案例集)

7、《挖掘地方美术资源,开展乡土美术教育论文集》

8、成立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历史文化名人研究会

9、以“我知道的兴化市历史文化名人”为主题的硬笔书法大赛及作品集。

10、举办兴化市水乡风光为主题的师生书画、摄影作品展。

六、最终成果转化:

1、通过展示课向推广、展示研究成果。

2、通过研究课寻求新的突破。

3、通过乡土教材传承地方文化。

4、通过专集宣传兴化市美术教师群体及其科研能力和研究成果。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篇7

--读余秋雨《问学》有感

作者:秋的私语

交友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最淡然又最隽永的,便是以文字交友,以书交友吧。余秋雨的这本《问学》是几年前一位朋友托私语的姐姐转送给私语的。私语与这位朋友尽管在同一个城市,却已经五、六年不曾见面。今晚,翻出这篇《问学》的读后感,与大家分享,也籍此谢谢我的这位朋友。

朋友到书店买书,觉得余秋雨的《问学》很值得一读,于是买了两本,自己留一本,再送一本与我。

《问学》的推介语甚为高调:"古有三千弟子《论语》孔夫子;今有北大学生《问学》余秋雨。"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能与《论语》相提并论,不知《问学》会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走进人的内心。抱着这种疑惑,我在书中渐行渐远、渐行渐悟。正如余秋雨所言:"我希望能够对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和国际其他文化,有一种总体的透视,而不要局限在某一点上,挽着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认为是全部的文化了".的确,《问学》作为凤凰卫视《秋雨时分》的实录,从影像的视听,到文字的记录,完成了一种审美心理学上的转换,留下的不单单是令人感动的中国文化散文式的通史,更是用真正的汉文字之美、文化的表述美的方式,对中国文化所进行的一种总体的透视。

完成这种透视的形式是新颖特殊的。正如余秋雨所言:"这本书的主要亮点,是我和北大学生一起创造了一种最生动的课堂方式,这种课堂方式,曾在播出时让知识界极为感动。这将成为中国出版领域的一件大事。"这本书共有47课,师生对话贯穿文化历史,全部话题都由余秋雨亲自设计。北大学子与秋雨老师的观点对接与探讨,沿着古老的话题,散发自然的青春美色。问的是学,探的是魂。这种魂,深层次体现了一种文化人格——把善良当做生命的根,把创造当做文化的魂,把自己当做独立的人。书的末尾还有一个抢眼的亮点,便是余秋雨精心设置的"闪问".学生在节目现场提出问题,他以最精简的方式快答,智慧携速度扑面而来,那是种让人来得及欣赏、来不及赞叹的阅读快感。全书中国文化与青春生命交相互动,体现了一点:文化能够滋润生命,生命也能够滋润文化。

完成这种透视的过程是通透感性的。从童年的歌声、甲骨文里的文明胎记、诸子百家的兼容并包、孔子一路冷遇成就的伟大、汉武帝大地所遇到的司马迁,到远方的目光、走向现代的困惑,那些关于中国文化的记忆被串起激活,不曾间断,通透而感性。对于中国文化史,《问学》没有去力求规范化、均质化、平衡化,而是站在探讨一个现代人应该对漫长的中国文化史保持多少记忆的角度,故意把中国文化史的早期部分大大加重,唤醒人们对全部中华文化的奠基元素更深刻的记忆,故意在某几个古人身边反复流连,因为他们是中华文化在不同时期的魂魄所在,故意在某些漫长的历史走廊里快步走过,因为那里的有些故事只是故事,不必去占据更多的人的内心……所有话题打开的,是中国文化史的大门,是一种文化记忆鲜活的获得。这种获得,不是按部就班,不是悠悠缅怀,不是严整的课本,而是由一个点到全盘的突然激活,是由一个豁口进入一个空间的顿时开朗。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篇8

【论文摘要】20世纪中国教育美学的走向及其意义

20世纪中国教育美学的走向,包含着许多值得发掘和思考的意义。限于篇幅,这里只就笔者的感受简单谈一点管见。

(一)教育美学的兴衰有着深刻而特殊的社会背景。

说其深刻,就在于教育美学如同其他思想文化等意识形态一样,必然受到一定社会背景的制约和影响。教育美学在世纪初期和后期两次崛起以及在中期沉寂,正好与时代的背景相吻合。本世纪初,破旧立新的社会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都处于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中国的门户向世界敞开,西学东渐触动了东方文明的自觉,一些深邃而浑沌的古老智慧在近性精神的催化下焕发出青春。王国维、蔡元培等就是受到西方哲学、美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启发,在我国倡导起美育。本世纪后期,教育美学的复兴则正好处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也不约而同地受到国外各种学科思想的影响。显而易见,这种影响根植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和开放。言其特殊,即教育美学与其他文化形式或学科相比,有着自己的社会需要和土壤。可以看到,每当某种伦理精神破坏或失落,社会上功利思潮盛行、机械行为泛滥、国民精神萎靡、个性片面发展时,美及美育的呼声就会情不自禁地响起。梁启超视美为人生自由之所在,王国维、蔡元培欲以美育代宗教,周扬称美育是培养共产主义道德情操的手段,陈元晖提出要从美学研究中寻找教育本质之最终答案,后起之秀们则认定现代教育的走向在于美育及其理论——教育美学等等,这些主张大都在一种拨乱反正、重塑人文精神的特殊背景下产生。同时,这种背景既是迫切的社会需要,也给教育美学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土壤。

(二)教育美学的建设成效系于倡导者和研究者的主体性。

教育美学发展的两大波峰有着明显的不同,从倡导的规模、研究与实践的广度上看,后者明显大于前者;但从研究及其思想的深度看,后者显然还没有超过前者。例如,在学科体系的构建及美育的具体实施上,后来者远远超过前辈;但在美育及教育美学的性质和功能的探讨上,前辈的认识在某些方面则显得高出一筹。美育新民、美育救国、美育代宗教等等思想,如果除去其中唯心的成分,用历史唯物主义去加以分析改造,则会闪现出天才的远见卓识。提及这一点并不是这里的主要目的,关键的意义在于:前后两期的倡导者和研究者所体现的主体性,对教育美学的发展及其成效有着直接的影响。这里的主体性主要指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学术事业心、创造精神及学科知识结构。并不需要用多大的努力就可以看出,前后两次高潮由“热”变“冷”,原因是大不一样的:前次更多地是由于战乱频繁,无暇顾及如镜中之花的教育美学;后次则更多的是因为主体性相对不够,拿不出既有理论深度又能实施操作,既成效明显又让人信服的教育美学。平心而论,在价值观的天平更多地倾向于物质、功利一方的情况下,过多地要求精神是不合时宜、也是不够公平的;主体不能不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所驱动。尽管如此,作为教育美学的研究主体,自己必须有崇高的思想信念和情操,有兴国新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高度的美学精神和丰富的学科知识。否则,就不可能很好地、有成效地构建教育美学。

(三)东西方文化的“亲和”(交融)度是中国教育美学之树能否根深叶茂的关键。

审美教育的现象在我国出现的很早,但作为一门学科并达到自觉意识,还是西学东渐的结果。这丝毫没有贬低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美育思想的意思,而是指东西方文化相碰撞,交融整合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教育美学。这一点在现实中已有体现,但在“亲和”度上则显得很不够,给人的印象多是“全盘西化”(含“苏联化”)。尽管其中也有梁漱溟先生试图将西方美育思想嫁接到新儒学之上,黄济先生提出美育论要充分结合中国美学和美育思想(包括文与质、形与神、言与意、刚与柔、动与静、虚与实等等范畴),但没有引起充分的注意。因此,教育美学建设显出一些比较幼稚的倾向。例如,概念范畴含义不清或不一致,审美教育、美感教育、美学教育、艺术教育、教育艺术、教学艺术、教育美学等等并列出现,没有加以系统、规范的界定,没能形成逻辑结构,因而经常相互串用,引起一些不必要的争论或商榷。再者,学科缺乏逻辑结构,就不能准确定位——要么到处落脚、大而无当;要么无处生根,如浮萍漂流,致使理论上无统一学科体系,实践中无系统操作规程。这也不能不说是这一学科时热时冷,热而降温的一个原因。说到底,没有找到本土的根,再好的品种也难嫁接成活。在这一点上,冯友兰、牟宗三在更新儒学上所下的功夫和做法值得借鉴。冯友兰吸取了西方哲学思维及方法的精华(以罗素的逻辑学为甚),对中国理学进行了更为理性的分析和整理,成为新儒学的一大家。如果教育美学如此再进一步,想必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教育美学学科建设的走向是历史与逻辑的结合和统一。

孤立地看,教育美学在本世纪中国各阶段的发展似乎各不相干,各成一体。但以历史的眼光看,各阶段之间仍有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在前半个世纪中,表面上只是较简单的美育思想及其传播,但实际上已形成了美育理论的雏形,包含许多乃至全部后期的基本内容和主要问题的胚胎,在学科建设的意义上已开了我国美育和教育美学的先河。在后半个世纪,尤其在后20年里,美育——审美教育学——教育美学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基本上形成了学科体系的框架(尽管仍很粗糙)。在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展开”式的发展就像胚胎发育生长成儿童一样。很显然的情况是,后期复兴中许多观点在早期已讨论形成,后来者有的虽然并无早期的材料,却不谋而合地再现同一思想的光彩。所以,前后两个阶段的关系,从历史的角度看,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从逻辑的角度看,是由简单和抽象上升至丰富和具体。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更好地在“巨大的历史感”中继承和变革,才能找到学科的逻辑结构。

评析20世纪中国教育美学的走向及其意义,最根本的目的是探寻这一走向在未来世纪如何把握,少走弯路;如何顺乎规律,近乎人意。鉴于此,笔者再大胆作一点预见(尽管预测总是有缺陷的)。

(一)未来的中国迫切需要成熟的教育美学。

20世纪中国教育美学的走向告诉我们,教育美学的未来发展如何,必须首先把握时展的趋势及其与教育美学的关系。从现在已经见到和可以预测到的情况看,我国跨世纪的步伐主要还是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依靠科技现代化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跨世纪的大趋势中有一个与教育及教育美学密切相关的具体背景,即市场化、科技化、工业化的趋势正在并将使一代甚至几代人面临着畸形发展,即“异化”的危险。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已被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历程所证明,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转型中也初见端倪。例如,在市场化过程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依顺着市场规律的惯性,在一种“一刀切”、“一风吹”的潮流下将商品交换规律及其价值观念滥用于一切社会行为中,以致于“奉献精神”和“爱心”成为合情不合理、可看不欲行的陈列品。在工业化的过程中,缺乏整体和谐的思想,盲目地、一窝蜂地上工业项目,并以无谓地牺牲农业、浪费资源、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在科技化的过程中,不少人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片面地崇尚科学主义,仅在学校中就显出重科技、轻人文的现象。正因为如此,文化界、教育界、理论界疾声呼唤人文精神,政府大力倡导精神文明建设。所以,在未来的现代化进程中,防止和消除人的片面发展必须通过教育来达到。无论是学校的素质教育或是社会的生产、生活教育,都必须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美的规律”来构造和实施,这就需要美的教育和教育美学。此外,未来世纪也要求教育科学的学科体系建设从雏形走向成熟和完善,教育美学将责无旁贷地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不难预见,21世纪的中国必然需要教育美学。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稳定,社会及教育对教育美学的需求和态度将不再是忽急忽缓、忽冷忽热,教育美学的建设将走向稳定、规范和成熟。

(二)从多元混合到多层次统一体,是未来教育美学建设的学科体系特点。

从教育美学的走向可以看出,广义的教育美学呈现出一种多元混合的状况,这也是学科生长初期的必然现象和必经之路,即从一种无序的“耗散”状态,准备达到一种有序的结构状态。近些年有关教育美学的一些争论及商榷,实际上是多元混合状态下的碰撞,是一种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冷静地说,这些碰撞虽然有些是无谓的,却也是合理的。而且,这些碰撞必然引起反思或归位思考。如何合理地理清广义的教育美学的层次,如何正确认识和判定其间的关系和意义,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也是教育美学学科未来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广义的教育美学将逐步确立自己的层次结构。

一般而言,一门学科之所以成其为学科,起码要有自己的范畴体系,要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构成部分。在很多人看来,教育美学是教育学和美学的交叉应用学科。这个观点孤立地看一点不错,但从系统结构的观点看,就忽略了教育美学作为一个系统学科必有的基础研究(或称基础理论)部分,而只注意到其应用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忽视了学科层次结构的整体构成。应该说,教育美学的应用研究就是美育研究(其中包括艺术教育、生活教育等等具体教育方式和途径),教育美学的基础研究则是狭义的教育美学。它应该是一个多层次的统一体,而不是一种并列的、多元或参差不齐的混合体。由目前的情况前瞻,后者向前者变化的趋势已不可逆转。

(三)规范与科学的突破——重建狭义的教育美学。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篇9

【关键词】中国文化音译选词社会效应文化氛围

音译(transliteration),即用译入语(targetlanguage)中发音近似于译出语(sourcelanguage)的词汇,直接表述原文意思翻译的一种语言行为。其以简便并为受众所接受的方式,在互联网爆发的时挥重要作用。国际商业交流日益加强,音译为商品在国际打开市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好的音译不仅能够带动商品的快速推广,同时也为商业行为带来巨大财富,更重要的是,对于实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中国来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音译行为现状分析

1.商业行为的快速发展,新产品不断地推出,老产品的更新换代都带来名称上的新情况出现。为了能够使自己的产品走向国际,商家在产品命名的时候总会选择既符合中国消费者欣赏,也能够方便外国消费者记住的的名称。例如最近几年国内异军突起的手机厂商,如小米,如果在海外销售过程中将其产品商标翻译为:millet,可能显得平淡无奇,只是一种粮食的名字而已,但直接用其汉语拼音“xiaomi”来表达,则显得与众不同,加上中国文化热的大环境背景,使得小米公司的营销策略非常成功,其终端产品已经开拓了广大的海外市场,成为中国制造新的带名字:便宜实惠,质量保证。小米公司的成功,也带动了更多国内移动手机厂家走出去,例如魅族(meizu)、华为(Huawei)等等。

2.中国文化现象在不断影响着世界,中国影响力在不断的提高。在中国出现的一些社会现象被带到国外,使外国人也在接受中国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如中国女性对于黄金饰品以及对贵金属投资的钟爱,以及中国女性在海外巨额消费所带来的商业冲击,使得“大妈”一词,成为中国新时代女性的代名词。为了避免对不同年龄段女性不同的称谓,人们统一将热爱购买黄金,热爱广场舞的中国女性用“Dama”来称呼。而这一富有中国特色的称呼随着国际交往的互动,迅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成为中国“富有、有购买力、精力充沛中老年”的专用称谓名词。

3.中国国家地位不断提高,中国文化不断走出去,并且不断被本土化,使得外国语言不断得到补充。在互联网下的一些新文化现象也随之传播出去,而在本地化过程中,因为没有相对应的词汇用以表达,往往借助汉语言中的拼音来代替,例如“土豪”,这句在中国2014年广为流传的口头语,在翻译成外文时没有相对应的词汇,故而被一些人翻译为“tuhao”。其中文本意为“有钱,富有”,虽然在英语语言学角度来看,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其简单的使用,形成特定的名词,赋予了全新意思,很快被人们所接受,形成意思独特的表达式。

二、对于音译行为现状的解决对策

1.以现有的音译理论来指导“走出去”战略中存的在音译。相比较传统的翻译理论,直译和意译一直被理论工作人员钟爱,而对于音译则寥寥无几,但是,通过研究和吸收传统的翻译理论,将其有益和积极的元素引入到音译行为中来,也未尝不可。中国文化博大精神,语言文字优美,中国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元素丰富多彩。除了运用翻译方面的理论,其他有关于文学创作的理论,也可以拿来作为音译的参考,将那些民族的、特色的中国文化介绍给国外读者,展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2.积极吸收外来文化中的理论研究成果,指导音译行为,成为指导音译行为的理论依据。在这些外来的翻译理论中,拿来指导音译除上文所提到的几个原则之外,目前最被翻译理论界推崇的为“接受美学”理论。把“接受美学”理论引入到翻译领域是对翻译主体论的一个突破,是打破了以翻译人员为翻译活动中心的否定,以读者为最终归宿,就要求在音译实践中,对于目标语言的选择,能够被目标受众所接受,所以,在中国文化的外译时,就应该积极考虑受众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度、接受度。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将符合中外文化共同审美标准的语言进行直译或音译,而将独具民族特色或不符合目标语言受众对的部分进行音译,灵活处理,避免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元素损失。

3.国家层面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甚至上升到法律层面来引导和要求汉语外译中存在的音译选词。国家应主动出台相应的音译选词标准,除遵循拼音方案外,国家还应该实行音译外翻的标准化建设,使音译行为有标准可依。加强对音译行为的研究,提高翻译人员的文化素养和美学涵养,在进行音译过程中,能够将反映中国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语言,通过音译完美的呈献给国外受众。

三、在中国“走出去”战略实行过程中,音译所应担当的角色

1.音译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桥梁。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和语言传播手段,采用音译,能够在担负中国文化符号同时,肩负起中国文化与国际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的桥梁作用,这种交流是互通的,既可以是中国文化走出去,融入到国际文化中,成为他国文化中代表中国特色的文化语言,丰富他国语言构成,也可以是他国语言通过音译形式利用汉语词汇表达,使原本没有的关联意义的汉语重新组合,赋予其新意,使之能够成为架起彼此文化交流沟通的桥梁。随着中国文化走出战略实施和深入,中国软实力不断加强,国际地位提高和影响力增强,国际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如雨后春笋兴起,作为一种文化交流方式的补充,音译现象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并成为翻译学科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其容易为各类人群所掌握,简单易懂,成为彼此文化交流最简捷的一种手段,在某些场合,甚至替代对应意义词汇,完成交际目的。

2.音译应为文化走出去提供语言保证。音译是一种双向行为,音译选词,既是受众人群可以接受的词汇,也是能够明白传达中国文化精髓的词汇,创造新词,既有新意,又不超出目标人群接受范围。音译选词,不仅是新创造目标语言的一个过程,同样也可以是赋予目标语言既存词汇新意,而在对这类词汇选择时,根据基于语言美学的角度,选择积极向上的,可以给人带来愉悦的词汇。在目标语言中没有相对应的发音词汇时,则采取创造新词的手法来达到交际目的,这也是当今音译行为最为流行的方式。新词汇的创造不仅可以标新立异,独立代表具有特色中国文化,同时也丰富语言的词汇量。音译选词,应尽量短小精悍,容易被人接受,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文化的传播,比如道家文化所推崇的“阴阳(Yin-Yang)和谐”,在创造出来伊始,特指阴阳文化,而随着人们对物质世界及精神世界的不断探索,又赋予Yin-Yang一词新的含义,指事物有两个对立面,两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由此可见,音译选择的词汇,也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保留其原意基础上,词义不断发展和扩充,形成目标语言的固有词汇。

3.音译可为文化走出去战略指明正确方向。翻译研究与实践人员应主动担负起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责任,选择能够既代表中国特色,又兼具表达文化符号的目标语词汇,指导中国文化走出去正确方向。中国文化走出去,既要反应中国特色,又要能够代表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正确的翻译不仅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语言保证,同时也应是质量保证。

四、结语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是主动融入到世界文化中的重要的举措,是中华文明复兴的必然之路,是中国日渐崛起,影响世界,并为世界文化发展和传承做出最大的贡献。中国文化要走出去,形成具有自己特色文化现象,就需要不断地用语言形式呈现给整个世界,在此过程中,翻译工作者,尤其是国内的语言工作者应担负起时代使命,采用多种形式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为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发展融合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雷伍峰.中英文音译现状研究及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0).

[2]雷伍峰.音译选词策略及其美学考量[J].飞天,2011(12).

[5]王雅坤,耿兆x.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J].河北学刊,2013(03).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篇10

   关键词:电视剧出口;情节设计;民族化;本土化

   中国是世界上电视剧生产与消费的第一大国,每年电视剧的生产量在12000集左右,能让全国观众欣赏到的也不下六七千集。对内来说,电视剧在全国13亿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承担着满足人民群众观赏审美需要、弘扬民族先进文化的艰巨任务;对外来说,电视剧也是树立中国国家形象、构建国家文化软实力、输出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文化产品和载体,具有增加经济收入和扩大文化影响力的双重意义。

   电视剧出口中,《李小龙传奇》是做出了榜样,它远销到欧洲、北美洲、亚洲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尚未开播就靠销售国外版权收回全部投资,这是中国电视剧国际传播中成功的例子之一,之前,像《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红楼梦》等四大名着改编电视剧也都成功进军日本和东南亚市场;其中古装剧《越王勾践》在日本一集卖到4万美元,能算国产剧在海外市场卖到的一线价格了。

   和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超”相比,中国的对外文化贸易是严重“入超”,进口与出口大约在6:1,中国电视剧的出口也是存在着严重的“文化赤字”,能够“走出去”的中国电视剧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尽如人意,其国际传播力、辐射力和影响力都还比较弱。

   一、出国电视剧出口难的根源

   造成中国电视剧不能很好地“走出去”的原因有很多,政治的、市场的、文化的都有所涵盖;有外部的原因,也有内部的原因,但内部的原因是主要的,特别是在价值观和审美趣味的把握上存在问题,这是一个关系电视剧自身品质并影响到其国际传播的要害问题。

   那就是在许多电视剧中,情节设计离谱、价值判断混乱。譬如,在电视剧《黑冰》中,毒枭郭小鹏满腹才华,魅力令女警察几乎难以自持;《背叛》中以高智商犯罪的宋一坤志向高远,充满了领袖气质;《黑金》中副市长的****被情感动机修饰得让人同情……是非价值判断被颠覆,真善美与假恶丑之间的鸿沟被消弭。《蜗居》中的露骨台词、荤段子和“小三”的问题,甚至宣扬“人情债,肉偿了”拜金主义价值观,在许多历史剧中,大量描写和强调人性的恶,发掘主要人物之间怎么勾心斗角、搞政治权谋……这些都降低了电视剧的文化品味,更谈不上先进文化和价值观的统摄。

   讨论中国电视剧如何“走出去”,考察中国电视剧的国际传播策略,归根结底要解决一个“跨”字,跨国家、跨地域、跨文化,怎么“跨”的巧,“跨”的妙,取得实效,需要智慧,需要想象力,需要上下一心的合力与长时间不懈的坚持。

   二、分析韩剧热播的原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影视产品“走出去”的课题上,我们的邻国韩国的经验就很值得借鉴。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韩国政府开始大力投资影视文化业,行业规模由1999年的85亿美元,迅速升至2003年的435亿美元,同年韩国创纪录地出口了总值6.5亿美元的文化产品。2005年,在中国出现了人人争看《大长今》的热烈场面。该剧讲述了一个宫廷女御医,如何历尽磨难达成人生理想的故事。长今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韧性乐观、不言弃的精神深深影响了中国观众。其他,像《冬季恋歌》、《小妇人》、《浪漫满屋》……几十部乃至上百部的韩剧在中国特别是青少年中广受追捧,热度经久不衰不得不让人深思。

   韩剧固定的模式常为评论者和一般观众所病诟:成人版的童话(灰姑娘和白雪公主的戏码交错上演);俊男靓女的组合、演员精湛的演技(就一个表情可以给个足足半分钟的特写,演员诠释很重要);唯美精致的画面(宛如童话般的梦境,大大为韩国旅游做了宣传);舒缓动人的配乐(和剧情配衬的恰到好处)……韩剧作的现实性、唯美性和细致性,诠释出其立足民族、兼容并蓄、走向成熟的文化产业发展思路,但是这背后的价值观问题即宣扬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东方文化是其指导思想,这不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正面价值的东西吗?

   比较多部电视剧,韩剧中主人公的成长过程,会得到社会的帮助,亲人的帮助,他会通过坚韧和坚持战胜困难,对观众有着积极的励志作用。中国的历史剧中罕有像《大长今》一样宣扬朴素的奋斗,反而揭露宫廷的争斗,互相倾轧的戏占了大多数。韩国海外资讯服务部还把《蓝色生死恋》版权免费提供给埃及电视台,并承担全部配上阿拉伯语字幕的翻译费用,以增加阿拉伯世界对3200名派驻伊拉克北部韩国士兵的好感。可见,政府精心策划包装送出的“文化礼品”是有着深谋远虑的;通过电视剧等传媒产品的输出,树立了韩国国家的友好形象,同时也拉动了经济发展,达到了精神和物质层面的双赢。

   三、中国电视剧传播策略

   通过分析不难得出结论:追求普世价值是电视剧的国际传播策略之一。所谓普世价值,就是面对泰山压顶不弯腰的坚韧性格、荒岛求生的人类的生存本能,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礼赞,譬如电影《拯救大兵瑞恩》写的是“一队士兵拯救一个士兵”,它用一种具有普世性的人道主义价值观,它征服了全世界的观众。从审美趣味上,电视剧的国际传播要追求一种跨文化跨语境的“雅俗共赏”,电视剧的观众是抱着自然、质朴、健康但不一定浅薄的口味来欣赏电视剧的。这就要求电视剧在国际传播中对观众审美趣味和接受水平的准确把握,做到通俗易懂、雅俗共赏。

   笔者认为,在中国电视剧的国际传播策略中,把握好下面四组关系和一个“置换”原则很重要:

   1.民族化和世界化的关系。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华民族特有精神文化是世界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也吸引着国外的观众。像京剧、皮影戏、中国结、中国印、中国功夫、典雅精巧的苏州园林、桨声欸乃的乌镇、神秘纯净的西藏……都深深吸引着国外的观众,把这些中国元素做足、做巧,就越有利于中国电视剧的国际传播。

   2.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电视剧创作者要具有全球化的视野,并要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契合点上作文章,以点带面,点上开花,本土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要保持自己的个性并不断吸收新文化从而获得新生,国产电视剧要在审美取向、题材选择和艺术陈述上把握好这个关系。

   3.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国家利益和公司利益的关系。国产电视剧“走出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注重市场培育,不能急功近利杀鸡取卵。展示“腥”、“星”、“性”,表现人性的狠毒与丑陋,可以获得短期的收视却带不来长期的收视,能赢得低端的观众,但终获得不了主流观众的认可。

   4.电视剧“走出去”和“引进剧”的关系。对于引进到国内的韩剧、美剧要汲取其中的营养,借鉴其长处,韩剧的脉脉温情,美剧的紧张节奏都是值得国产剧学习的地方。“引进剧”对国产剧是一种压力,一种逼迫,对提高其质量有促进作用。

   5.一个“置换”原则:即电视剧在表述方式和艺术陈述上要进行“置换”。比如国家话语置换成民间话语来表达,一些领袖传记题材的电视剧,采用了描写主人公生活琐事、个性爱好展示其普通人的情怀,就是一种很有效的置换。同样地,历史话语可以置换为当下、当代的话语表达方式;政治话语可以置换为文化话语来表达;民族话语可以置换为与世界接轨的表达方式,把中国的人物和故事用世界通行表达方式讲述出来,国产电视剧才能“走出去”、“走的远”,实现更有效的国际传播。

   从具体的策略层面分析,对中国电视剧的国际传播,笔者认为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第一,政策层面。既然电视剧的国际传播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很有帮助,那么,在对外传播的电视剧政策上给予鼓励和奖励,为从事国产电视剧出口的企业提供补贴;还可以专门策划生产专门用于文化输出的电视剧;把已有的优秀中国电视剧如四大名着电视剧由政府出资翻译成各种语言的版本,免费或低报酬的送往更多的国家播出;借船出海、租船出海,购买国外电台、电视台播出频道、发展长城卫星电视平台来扩大中国电视剧的播放等都是值得探索的。

   第二,市场层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电视剧市场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经过了“制播合一”到“制播分离”到现在的“制播对话”,电视剧市场需要并可以接纳更为创新融资方式,吸纳更多的资本(包括外资)来运作,更加成熟的策划队伍进行市场论证,金牌制片人、优秀的导演、编剧队伍,制作优秀的电视剧,不仅在中国卖,也在世界卖,像二轮发行,DVD光盘、影视主题公园、电视剧衍生品等也扩大收入提高影响力的渠道。

   第三,合作与交流。通过与海外合拍、合作发行提高影响力、打入国外市场是很好的路子(这点可以借鉴电影)。20多年前,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就与日本、巴基斯坦等境外相关机构合拍了《离别广岛的日子》、《纽带》、《大地之子》等电视剧。现在,电视剧的跨境、跨国合作、利用电视节都是扩大中国电视剧影响力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