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建筑法律论文十篇建筑法律论文十篇

建筑法律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5:51:48

建筑法律论文篇1

1.1建筑企业经营活动的法律的范畴企业的任何经营活动都必须受限在法律法规的允许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对于建筑企业而言,所有经营活动都不可能离开法律的调整及规范。政府与建筑企业之间法律关系的调整依据《经济法》和《行政法》进行;而建筑企业与相关企业为平等主体,彼此之间的法律关系的调整主要根据《合同法》等适用民商类法律为准则;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主要包含有财务管理、劳动管理、质量管理及安全管理等方面,而这些职能部门的则须依据《会计法》、《劳动法》、《产品质量法》、《安全生产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及调整。

1.2建筑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法律风险建筑企业生产经营存在的法律风险主要是由于企业生产经营所需与有关各方的合作、合同等未依据法律规定履行从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又或者由于企业外部的相关法律环境发生了变化,而企业内部调节没有达到法律法规的要求,从而导致不良的法律后果对企业造成不必要损失的可能性,常见的建筑企业的法律风险主要表现在大量的建筑企业发生法律纠纷。结合实例,从法律纠纷发生的原因上看:一为建筑企业在生产经营的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的法律纠纷,比如劳工合同的劳资纠纷、工程招标管理所引起的纠纷等;二为建工合同签订、合同履行所引起的法律纠纷,较为常见有工程结算纠纷、工程项款拖欠、工程交工期拖延等没有切实遵照法律法规履行。从这些法律纠纷的案例中不难看出,很多建筑企业对内设的法务部门的忽视,以至于法务部门在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决策过程中没有发挥到为企业涉及法律审核的相关问题进行把关。因而,建筑企业要想更好地发展与壮大自己,尽可能避免法律纠纷是关键;而在避免法律纠纷的问题上,除了企业自身加强管理、依法生产经营外,企业内部还要培养自己的法务人员,企业一旦存在法律纠纷,内部法务人员跟专业律师相互配合,才能使公司的法务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2.如何完善建筑企业法务管理机制及相关工作

2.1建筑企业法务职能的完善建筑企业内部设立的法务部门应加强科学管理、规范工作流程及完善制度,在处理企业的法务上的程序与权限,应给予法务部门明确落实。而完善职能过程主要由法务部门、业务部门及企业高层领导三方共同建立,以防范法律风险为主,建立机制与模式完善结合的完整制度。建筑企业的重视与制度的完善,才能使法务部门在企业的法务处理中发挥出应有的职能效应。

2.2推进企业法律顾问机制及对企业法务人员的培养企业应该要大力推进法律顾问机制,规范设置企业法律顾问事务机构,在企业重大投资、重大工程的决策过程中总法律顾问必须参与,是企业在重大法律问题上的避免损失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合同管理制度上,建筑企业应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作用,对合同管理制度制定、重要合同签订、重要工程投标、合同争议处理、变更、中止履行、解除合约及账款催收、追讨等重要法律事务上,通过企业法律顾问的审核、指导,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纠纷,更好的维护企业的利益。建筑企业在法务处理上,企业法律顾问是应对法务管理的方法之一。但法律顾问毕竟不能一一俱细,因此,企业有必要大力培养自己的法务人员,而能否提高法务人员工作能力与业务水平,成为法务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建筑企业法务工作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法律专业基础,更应懂得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建筑行业的专业方面,也要注意企业管理与经济管理知识,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及相关环节应深入了解。才能达到企业知识与法律知识的融会贯通,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工作能力与工作效率。

2.3建筑企业法务工作者的具体工作及角色细节定位在建筑企业中,法务工作者从事着以保护公司利益为责任的工作,因而,法务人员实际上是实至名归的“守护神”。就具体内容来说,建筑企业法务工作人员对法务工作有着多样化的服务方法。例如:法务人员对建筑企业的重大决策可根据法律规范进行利益与法律风险的可行性论证;拟定、修改、审查建筑企业内的各类协议、合同与其他相关法务文件;对某些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事件,以律文形式发表严正声明;法务人员应企业参加经济、行政及民事类诉讼与仲裁等,在最大范围保护企业合法利益不受侵犯;法务人员在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方面,可配合人力资源部门解决人事相关问题,起草与审查劳动合同等。而更重要的是,法务人员对于企业法律问题要懂得区分情况采取法律的处理措施,比如:在对于我方企业已经出现合同违约的情况下,法务人员应迅速与对方商讨解决办法,明确责任后拟定补充协议或理赔协议,以免造成企业更大的损失。关于口头合同,为防止后期纠纷造成证据不足而败诉,法务人员应及时拟以书面合同确定下来。而关于债权问题,对于部分已经存在诉讼过期等问题时,法务人员应积极与对方商议重签还款协议或尽快调解解决。尽己所能地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避免企业信誉、经济损失,是法务人员的职责所在与职业素质。

3.结束语

建筑法律论文篇2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法律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绿色建筑需要法律的确认和保障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将人类社会中一切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行为普及化和永续化,需要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资源条件、经济体制条件和社会环境条件长期保持和不断完善,这些都有赖于法律的保障。只有通过法律手段,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规划才能够转化为全体社会成员自觉或被迫遵循的规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秩序才能够广泛和长期存在。

绿色建筑也不例外,必须有必要的法律保障。绿色建筑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首先,建筑要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基础上,建立在自然环境允许的负荷范围之内,要求具备“绿色”自然生态特性;其次这一理论认为,“建筑不能一味地满足人类膨胀的欲望。人类无约束地发展,最终将导致人类自身的毁灭,建筑研究必须将人类与其他生物作为一个相互依赖的整体来对待,有节制地使用自然资源,有目的地约束人类生活行为”;再次,“损人利已的建筑行为必须受到制止”,“建筑研究始终应当将环境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待,整体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筑研究的目标”。依据这一理论,建筑在满足人类居住、工作、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还应当对未来负责。绿色建筑设计要保护全球生态系统、自然气候,保护建筑周边环境生态系统平衡,节约国土资源;建筑要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无害自然资源,有效使用水资源;建筑使用无环境污染、可循环利用的材料,使用再生材料;建筑使用既经济又无公害性的材料;建筑解体时不产生对环境的再次污染;建筑具有健康持久、空气优良、温度适宜、防噪声干扰的环境;建筑融人历史与地域的人文环境等等。这些新的构思或要求,要转化为人们普遍遵守的规范,必然要求以法律手段建构的适宜建筑发展的制度框架。

绿色建筑思想在我国现行法律规范中的反映

现阶段,我国没有以“绿色建筑”命名的法律、法规,也没有专门的关于绿色建筑的规章和条例,更没有在相关法律、法规中使用“绿色建筑”这个特定名词。但现已颁布的法律、法规,其内容已涉及绿色建筑问题。特别是最近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并通过的一些决议、通知等较明显地反映出绿色建筑的某些需要。这些法律、法规、通知、议程等可以成为当前绿色建筑的法律依据。

1.我国宪法中的有关规定

如第9条:“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破坏自然资源。”第26条:“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等。这些规定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对实施绿色建筑战略的法律保障,也为其他法律法规的制定奠定了立法的法律基础。

2.我国《基本法》和其他法的规定

首先是1997年11月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8次会议通过并颁布的,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法》以“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为立法目的,调整建筑活动过程所产生的法律关系,维护建筑业正常秩序。其中,第4条:“国家扶持建筑业的发展,支持建筑科学技术研究,提高房屋建筑设计水平,鼓励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提倡采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工艺、新型建筑材料和现代管理方式。”第5条:“从事建筑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第41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遵守有关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定,采取控制和处理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物以及噪声、震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的措施”等都是绿色建筑行为必须遵守的。

绿色建筑的立法

既然绿色建筑作为中国今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而且长期的经济活动,那么在我们这个逐步实施法治的国家里,它必然要得到法律的引导、推动和保护。制定绿色建筑法律法规,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1.政府对绿色建筑法律价值目标的确定

法律价值目标的确定决定立法的方向和内容。中国社会法治化运动是以政府推动为主导力量的,“政府是法治运动的领导者和主要推动者,是主要借助和利用政府所掌握的本土政治资源完成的,是人为设计出来的和建构出来的”,“政府推进法制现代化的基本特点,就是要在一个较短的时间里,人为地甚至是强制性地完成社会制度变迁的过程。”把不具备的条件尽量创造出来,而不是等待法制现代化的各种因素在社会生活中“自发”演变出来。因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在绿色建筑发展进程中,政府的法律价值目标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必须贯彻绿色建筑自身的价值取向,必须正确地看待经济发展与绿色建筑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果是缺乏民意基础,或者是过于迎合民意中极容易存在的、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短期行为;或是受一些不合乎实际的思想潮流影响,都会使法治化进程偏离正常、健康的轨迹。

2.绿色建筑立法的重点工作

近几年来,我国加强了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立法,也颁布了新的《建筑法》及与建筑有关的法律规范。但就立法精神而言,现行法律法规仍以规范市场行为为主。在制定上,现行法律法规以社会人(就是负有社会责任的人,即以追求社会公平、社会安全、社会稳定、社会公益、社会保障目标的实现为责任的人)作为调整对象,规范和调整同一代人之间发生的特定关系。它所涵盖的只是当代人的利益,而未涵盖后代人的利益。因此,现行《建筑法》及与建筑有关的法律规范,实质上是对传统建筑行为本身的规范和调整,没有脱离传统的立法模式。绿色建筑立法则要求以经济人(即会计算、有创造性、追求自身利益或利润最大化的人)、社会人、生态人(即顺应生态发展规律,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人)相结合的人作为规范的对象。

加强绿色建筑宣传,培育绿色建筑法律意识。

绿色建筑立法,离不开对绿色建筑本身意义的宣传和绿色建筑法律意识的培育。

在我国,当前绿色建筑主要是在建筑领域进行探讨、研究,并没有为广大群众所知晓。自然谈不上绿色建筑法律意识问题。就知道绿色建筑的人而言,其中有一部分对此不感兴趣,或者认识不足。如:在学术思想活跃的高校里,就有相当多的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不感兴趣,以为那只是一种类型,或是某政府及地区的高度重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宣传、教育不够,或说还不够重视。

参考文献:

[1]刘克成.绿色建筑体系及其研究.新建筑1997(4)

[2]蒋立山.中国法治道路.新华文摘.1999(l)

建筑法律论文篇3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上层建筑;国家干预;政治;非生产劳动

无论当代社会政治结构怎样演化,无论当代社会上层建筑在演化过程中出现怎样的新形式和新特点,马克思的上层建筑理论总不会过时。因为马克思上层建筑理论的重心在于揭示社会的政治结构。这种政治结构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与社会的经济结构或现实基础和社会精神文化结构或社会意识形式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社会。然而,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和上层建筑形式的新变化,尤其是它的经济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的加强,西方一些国家如德国、英国及美国等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者中否定马克思上层建筑理论的人大有人在。例如,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法兰克福学派中的一些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者就曾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展开过讨论。但是该学派的学者并未深入研究和全面把握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学说,或只是片面地抓住某些论述,或未能用系统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所以他们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社会实践条件下从根本上否定了马克思的这一学说。马克斯·霍克海默认为,关于经济基础的永恒的首要性的假设是错误的,因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一切时候都相互作用,经济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的情况只是历史的,而且是随着时间改变的。他还说:“在事实上,20世纪社会的特征之一,就是政治开始越出马克思的预言而表现出自主性。”该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尤尔根·哈贝马斯则用西方工业社会出现的国家资本主义现象来否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界限。他在《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1968年)一文中指出,自l9世纪后25年以来,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出现了两种引人注目的发展趋势:国家干预活动的增加保障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性;科学研究和技术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日益密切使得科学成了第一位的生产力。这两种趋势破坏了制度框架和目的理性活动的子系统的原有格局,于是,运用马克思根据自由资本主义社会正确地提出的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条件消失了。“国家[通过]干预对经济发展过程所做的持续性的调整,是从抵御放任自流的资本主义的、危害制度的功能的推敲中产生的,放任自流的资本主义的实际发展,同资产阶级社会的固有观念——把自身从统治中解放出来,以及使政权中立化——显然是背道而驰的。马克思在理论上揭露了公平交换的基本意识形态实际上瓦解了。私人经济的资本增值形式,只有通过国家对起周期性稳定作用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的改进才能得到维持。社会的制度框架重新政治化了,它今天不再直接同生产关系,即同那种保障资本主义经济交往的司法制度相一致,以及同保障资产阶级国家制度的一般措施相适应。于是,经济体制同政治体制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政治不再仅仅是一种上层建筑现象。如果社会不再是‘独立的’——这曾经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真正新的东西——作为先于国家和给国家作基础的领域,用自我调节的方法维持自身的存在,那么,社会和国家也就不再处于马克思的理论所规定的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键之中。”哈贝马斯认为在国家干预经济的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就不再适用于社会和国家的分析,并由此提出了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

英国学者自30年代至80年代对上层建筑能否与经济基础区分开来的问题一直在进行争论,同样提出了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既然人们无法准确地把经济结构与法律的和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区分开来,那就不能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例如普兰茨认为“每一种活动都包含‘意识’在内,因此,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对照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因为这种对照意味着二者有明显的差异”;海伯罗尔则认为意识要素充满整个社会有机体,人们很难“划定物质领域的界限”;而莱夫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1961年版)一书中更是主张,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无法与经济结构相分离,“经济基础一上层建筑这种两分法事实上是一种错误的模式”。

美国有些对马克思的“世界观结构”理论持批判态度的学者更是对马克思的经济结构和上层建筑理论持否定态度。例如约翰·麦克姆特利认为马克思的“生产关系”概念大有问题,即它包含着技术型关系、所有权关系和市场关系。由于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认为所有权关系这种“财产关系”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那“‘实质的’生产关系和法律的上层建筑之间的区别就会扫落在地”。如果说其中几种关系同时存在的话,这就模糊不清了,那马克思不是存心困惑我们就是存心欺骗我们。约翰·麦克姆特利认为“马克思理论中的最关键的范畴——生产关系——是一密码。当去解码时,马克思弃我们于‘混乱的地狱’。”从对生产关系的这种理解出发,约翰·麦克姆特利进而指出:何谓“法律的政治上层建筑”也不清楚。一方面,这种上层建筑交叠于如在上面所说的那种生产关系的方式里,“即是说,被上层建筑规定的财产关系难以与生产关系构成的经济基础区别。另一方面,制度的上层建筑深深楔人生产力的实施之中——所有工序都受制于一些非技术类的规则和法律——这就不能认为这两者是可分开的。因法律政治的上层建筑经某种方式与生产力的关系牵涉,这样马克思视它为一种明显的社会的因素就好像是在概念上变的戏法。

西方一些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根据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政治变化过程中出现的许多新的复杂情况,企图重构历史唯物主义,这本身无可非议。但他们根本否定马克思的上层建筑理论则未免有失轻率。哈贝马斯等人认为在国家干预经济的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就再不适用于社会和国家的分析,因为经济体制同政治体制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政治不再仅仅是一种上层建筑现象,社会不再是“独立的”作为先于国家和给国家作基础的领域。这种观点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他未从系统观出发深入研究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并且只看到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混合生长的一面,没有看到上层建筑仍有独立发展的一面。无论社会政治结构怎样演化,也无论怎样因公民社会的形成、非政府组织等出现和政治的经济功能日益突出而使政治形式多样化和边缘化,但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地带仍是可以确定的,上层建筑永远不会从社会中消失。

莱夫、普兰茨等人认为,法律的和政治上层建筑无法与经济结构相分离,“基础一上层建筑这种两分法事实上是一种错误的模式”;因为每一种社会活动都包含“意识”在内,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对照容易使人产生误解。这些说法的成因则是未把上层建筑看做是一种政治结构,未弄清马克思使用上层建筑概念时所赋含义的转移变化;或受前苏联哲学界人士解释的影响,例如把社会意识置于上层建筑的核心或将其作为一种并列的上层建筑形式的影响,便产生所谓把“反映论的发展与经济基础一上层建筑的比喻性缠结在一起”的难题。

麦克姆特利认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有关所有权关系这种“财产关系”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的提法,会导致“实质的”生产关系和法律的上层建筑之间的区别“扫落在地”。因为被上层建筑规定的财产关系难以与生产关系构成的经济基础区别,制度的上层建筑规定的财产关系难以与生产关系构成的经济基础区别,制度的上层建筑深深楔人生产力的实施之中,经某种方式与生产力和关系牵涉。这也同样是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紧密相联的一面来否定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相区别的一面。他倒是在一定程度上接触到问题的实质,可是却得出否定上层建筑理论的错误结论。

实际上,国外学者这种所谓难以划清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界限问题的成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1)由于现代社会中政治的经济功能大大加强,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混合生长的情况突出,导致他们否定上层建筑的独立存在。(2)由于受前苏联哲学界有关上层建筑“定义”的影响,把社会意识看做是上层建筑的核心,便产生了所谓“反映论的发展与经济基础一上层建筑的比喻性缠结在一起”的难题。其实,这只需要运用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和系统方法即可解决。否则,在未弄清上层建筑理论本身的前提下去否定马克思的上层建筑理论,并且企图重构历史唯物主义,这不仅不能解决所谓重构的问题,反而把问题弄得更加混乱。

不像国外学者所说的那样,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经济基础一上层建筑两分法”。马克思在自己的著作中其实早就指明过:上层建筑在耸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同时又深深楔入经济基础之中;思想意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所决定又对它们发生反作用,并且它内含于前两者之内,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紧密相关性,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得很明确。他在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作界定时,已经说明“社会的物质生产力”“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与“财产关系”是同一种用语,指出财产关系“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研究法与生产的关系的不平衡时,亦指出“生产关系”是“法的关系”。这表明马克思在划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或划分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时,更看到了这两个社会子系统之间相互贯通的内在联系。

建筑法律论文篇4

论文摘要本文指出宪法学中的经济制度应该属于上层建筑。分析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内涵,宪法学的学科性质以及宪法学中的经济制度与其他制度的关系等方面可以得出此结论。

在宪法学上,经济制度是一个存在分歧的概念,说法不一,不同的宪法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众说纷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为经济制度是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和规定的生产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济管理体制,与之有内在联系的基本经济政策的制度的总和。而前两种观点,把经济制度混同于了经济基础,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宪法学中的经济制度是一种法律化了的经济制度,应该属于上层建筑,而和经济基础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

首先,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看,经济制度应该属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它的内容主要包括生产资料归谁占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劳动产品分配方式等三个方面。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宗教、道德、艺术、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设施的复杂系统。上层建筑由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及意识形态两部分组成。前者主要包括国家、政权、法制、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通常被称为政治上层建筑。后者包括政治观点、法律观点、等等。在上层建筑这个庞大的体系当中,政治居于主导地位。政治,包括国家的制度、物质设施、政策、法令等等,是上层建筑中最有力的部分。

宪法学中的经济制度,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确认生产关系的制度;一是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经济管理体制,以及与该经济管理体制有内在联系的基本经济政策。

其次,从宪法学这门学科看,经济制度应属于上层建筑。宪法学是一门以宪法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法律科学。对宪法学的研究对象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观点,但归根结底,宪法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主要是研究宪法的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宪法的本质、特征、形成和作用,宪法的制定和实施,宪法的解释、修改和监督,以及各种宪法规范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宪法关系,这些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宪法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宪法的基本理论,宪法的历史发展,国家性质,国家形式,选举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政党制度,宪法的保障与监督等。这些都属于国家政权,属于政治法律制度的范畴,都是政治上层建筑。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国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赖以建立的依据,因而决定了以宪法为研究对象的宪法学在整个法学体系当中举足轻重,决定了宪法学这门学科的性质和特点。一是宪法学属于基础理论学科。研究宪法确认的有关国家最根本、最重要问题的原则、精神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二是宪法学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宪法通过根本大法的形式规范国家权力从而保障公民的权利,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有的学者从宪法学主要以国家政权为研究对象的角度,将宪法学概之为国家政权之学,因此与统治阶级、统治集团的相关政策有密切联系。三是宪法学研究的都是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宪法规定的是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如国家性质,国家形式等。那么,宪法学所研究的必然也是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这些也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因此,宪法学应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既然如此,作为宪法学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制度自然也应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最后,从经济制度与宪法学中其他制度的关系上看,经济制度应该属于上层建筑。法由无数法律规范组成,是法律规范的总和,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原则,是人们的行为准则。宪法规范是调整有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根本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社会关系的。我国现行宪法将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大致上分为四类,即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和法制关系,与之相适应,宪法规定了四种制度,即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和法律制度。其中,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无疑都是上层建筑研究的范畴。

在国家性质的决定因素当中,一定社会的精神文明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精神文明是人们对自己主观世界的改造,包括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等内容,同样也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和标志。它是一定社会物质生产力作用于政治上层建筑的桥梁,对国家活动的方向和国家政策的制定有着重大影响,任何在经济、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如果在思想道德领域未能占据统治地位,那么它的政权肯定不可能稳固。精神文明中的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内容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宪法对一定社会的精神文明的规定,就是国家的文化制度。如我国现行宪法把建设精神文明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文化制度。因此,文化制度亦应属于上层建筑。

作为与政治制度、文化制度、法律制度相并列的经济制度不言而喻,也是一种上层建筑。但是经济制度与经济基础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经济制度与经济基础是不同性质的两个概念,但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联系。经济基础是一定经济制度的核心内容,是经济制度乃至于整个政治上层建筑的基础,它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阶级性质和国家的发展方向,决定着各种制度的性质。同时,对经济基础的确认和维护是经济制度以及整部宪法的根本任务之一。除此之外,经济制度还包括经济基础的其他补充形式和国家管理国民经济的原则、方式、方法、方向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它是通过宪法和法律规定形成的经济基础的法律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1]魏定仁.宪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建筑法律论文篇5

关键词:宪法学 经济制度 上层建筑

在宪法学上,经济制度是一个存在分歧的概念,说法不一,不同的宪法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众说纷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为经济制度是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和规定的生产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济管理体制,与之有内在联系的基本经济政策的制度的总和。而前两种观点,把经济制度混同于了经济基础,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宪法学中的经济制度是一种法律化了的经济制度,应该属于上层建筑,而和经济基础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

首先,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看,经济制度应该属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它的内容主要包括生产资料归谁占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劳动产品分配方式等三个方面。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宗教、道德、艺术、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设施的复杂系统。上层建筑由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及意识形态两部分组成。前者主要包括国家、政权、法制、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通常被称为政治上层建筑。后者包括政治观点、法律观点、等等。在上层建筑这个庞大的体系当中,政治居于主导地位。政治,包括国家的制度、物质设施、政策、法令等等,是上层建筑中最有力的部分。

宪法学中的经济制度,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确认生产关系的制度;一是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经济管理体制,以及与该经济管理体制有内在联系的基本经济政策。

其次,从宪法学这门学科看,经济制度应属于上层建筑。宪法学是一门以宪法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法律科学。对宪法学的研究对象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观点,但归根结底,宪法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主要是研究宪法的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宪法的本质、特征、形成和作用,宪法的制定和实施,宪法的解释、修改和监督,以及各种宪法规范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宪法关系,这些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宪法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宪法的基本理论,宪法的历史发展,国家性质,国家形式,选举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政党制度,宪法的保障与监督等。这些都属于国家政权,属于政治法律制度的范畴,都是政治上层建筑。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国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赖以建立的依据,因而决定了以宪法为研究对象的宪法学在整个法学体系当中举足轻重,决定了宪法学这门学科的性质和特点。一是宪法学属于基础理论学科。研究宪法确认的有关国家最根本、最重要问题的原则、精神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二是宪法学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宪法通过根本大法的形式规范国家权力从而保障公民的权利,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有的学者从宪法学主要以国家政权为研究对象的角度,将宪法学概之为国家政权之学,因此与统治阶级、统治集团的相关政策有密切联系。三是宪法学研究的都是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宪法规定的是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如国家性质,国家形式等。那么,宪法学所研究的必然也是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这些也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因此,宪法学应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既然如此,作为宪法学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制度自然也应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最后,从经济制度与宪法学中其他制度的关系上看,经济制度应该属于上层建筑。法由无数法律规范组成,是法律规范的总和,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原则,是人们的行为准则。宪法规范是调整有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根本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社会关系的。我国现行宪法将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大致上分为四类,即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和法制关系,与之相适应,宪法规定了四种制度,即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和法律制度。其中,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无疑都是上层建筑研究的范畴。

在国家性质的决定因素当中,一定社会的精神文明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精神文明是人们对自己主观世界的改造,包括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等内容,同样也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和标志。它是一定社会物质生产力作用于政治上层建筑的桥梁,对国家活动的方向和国家政策的制定有着重大影响,任何在经济、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如果在思想道德领域未能占据统治地位,那么它的政权肯定不可能稳固。精神文明中的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内容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宪法对一定社会的

精神文明的规定,就是国家的文化制度。如我国现行宪法把建设精神文明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文化制度。因此,文化制度亦应属于上层建筑。

作为与政治制度、文化制度、法律制度相并列的经济制度不言而喻,也是一种上层建筑。但是经济制度与经济基础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经济制度与经济基础是不同性质的两个概念,但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联系。经济基础是一定经济制度的核心内容,是经济制度乃至于整个政治上层建筑的基础,它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阶级性质和国家的发展方向,决定着各种制度的性质。同时,对经济基础的确认和维护是经济制度以及整部宪法的根本任务之一。除此之外,经济制度还包括经济基础的其他补充形式和国家管理国民经济的原则、方式、方法、方向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它是通过宪法和法律规定形成的经济基础的法律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1]魏定仁.宪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周叶中.宪法学.法律出版社.1999.

建筑法律论文篇6

关键字:建筑物;安全性;鉴定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随着近些年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均得到了不断发展促进,使得各种建筑物不断涌出。因为不同建筑物所处的地理环境、实际的使用年限以及建造年代都是不同的,同时这些建筑物所遭受到了灾害也是不同的,所以各种正在施工建设以及已经完工的建筑物会受到或多或少的损伤,由此有必要评价鉴定这些建筑物的安全性能。然而因为建筑产品已经逐渐的商品化以及市场化,所以对建筑物所进行的的鉴定以及其结果都会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各方利益,同时也导致出现部分技术问题以及法律问题,就此本文对当前我国鉴定建筑物安全性能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探究,同时提出了问题解决的途径。

2、建筑物安全性能的鉴定工作所存在问题的分析

2.1技术性问题

2.1.1校核设计文件问题

如果已经完成并且投入使用的建筑出现损害问题,相关检查人员需要对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开展校核以及检查,特别是要对原设计文件进行校核以及检查。但是对于原设计文件的检查上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法,比如说部分检查人员会使用手算的方式,部分则会利用pKpm程序等计算机程序。而所使用的检查方法的不同,检查校核结果也就不同,导致不同检测机构所出示的校核结果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就导致了评断的难度大增。该问题的解决需要校核检查方法以及程序的统一,而这需要权威部门的设定、制作,这样校核检查结果才能够更加权威、更加准确。

2.1.2材料检测所出现的问题

由于我国现阶段的科技水平、使用的鉴定技术以及检测设备直接的影响到建筑物安全性能的鉴定工作的科学性、可靠性,这就导致了的建筑物数据出现了很多的不确定性。比如说,如需判断砌体结构建筑内部的砂浆强度,抽检部位、使用时间以及灰缝厚度都会直接的影响到抽检数据。因此检测数据一定要满足科学性原则以及合理性原则。

2.2鉴定以及检测工作所存在的资质问题

资质问题只是单纯在表面看可能并不存在,但是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检测数据可以说是所有的何建筑物安全性能的鉴定工作的基础、重中之重,如果检测数据不仅准确,而且详细,那么与之相应的鉴定工作也就更加的可靠、科学,但是怎样判断检测数据是否存在相应的法律效力呢?通过查阅相关法律条约以及资料发现,建筑物检测部门应当得到Cma章、通过计量认证以及得到相应检测资质认定,检测技术人员要拥有相应的上岗证书,只有这类技术人员使用通过专门机构计量认证的专用检测仪器所得到的试验数据,同时该试验检测数据还应当具有Cma章,这样的检测数据才存在法律效力,若不符合上述的一项则不能断定检测数据存在法律效力。然而通过对实际工作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当前建筑物安全性能的鉴定人员以及机构的资质问题存在模糊界定,比如说专家组只要通过有关行政机构的认定,其所开展的鉴定工作以及出示的鉴定报告存在法律效力,存在检测资质的相关检查部门所出示的鉴定报告同样也存在法律效力,需要注意的是鉴定报告如果是盖有相关学术团体或者是相关研究机构的印章,那么该份鉴定报告是否存在法律效力,这是现在还模糊的界定,这是由于部分地方的人民法院认为盖有相关学术团体或者是相关研究机构印章的建筑安全性能的鉴定报告存在法律效力,但是部门地方的人民法院认为这类鉴定报告不存在法律效力,这是一个相矛盾的地方。总之资质问题的解决需要相关条例的不断完善,只有这样资质判断才能够在根本上消除模糊界定问题。

2.3法律问题

建筑物安全性能的鉴定工作很多的法律问题。首先是怎样判断建筑物安全性能的鉴定人员拥有鉴定的资质。因为历史的某些原因,导致很多的单位均能够开展建筑物安全性能的鉴定工作,部分地方人民法院能够对鉴定人的资质开展审查工作,但是又该如何判断认定鉴定人的资质呢?这是现在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其实是建筑物安全性能的鉴定部门是否需要对其所出示鉴定结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呢?通常由于建筑物的鉴定而导致出现的法律责任,一般被判定为民事责任,这是由于建筑物的鉴定工作主要会涉及到经济利益。所以不完全妥当、存在错误的鉴定结论,往往会涉及到经济问题,这是又出现的一个新的问题,也就是该怎样判断认定建筑物安全性能的鉴定部门的经济责任,建筑物安全性能的鉴定部门又该按照什么样的比例进行培养。另外若鉴定结论的问题是由委托方选择使用违规手段而导致出现的,这时该如何解决由此产生的法律问题等等。总之,不管是何种法律问题,都需要立法解决,只有法律更加完善,问题才能够得到解决。

3、有效加强建筑物安全性能的鉴定工作的途径

3.1相关部门应遵守公平、公正的原则

建筑物安全性能的鉴定机构是最为重要的建筑物鉴定机构,所以建筑物安全性能的鉴定机构首先要把好关,以公平、公正的原则评价、鉴定所有的建筑物,不能够为了使建筑物的某一方得到更多经济效益而伪造事实,导致鉴定报告与事实不相符,更不能够任意的歪曲事实真相,以营造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科学、正气的法律环境。但需要注意的是建筑物安全性能的鉴定工作不能只靠鉴定部门一方完成,而是需要多方部门配合、协作,共同完善。比如说与建设相关的机构部门应当积极配合建筑物安全性能的鉴定机构的正常工作,积极协调,以避免由于建筑行业逐渐的市场化而导致错误竞争行为的出现,防止建筑物的检测工作以及最终的鉴定结论受到错误的引导,避免鉴定工作出现不公平问题以及违法行为。

3.2使科技人员拥有更强的风险意识以及保护自我的能力

由于我国当前的建筑行业已经向着市场化方向发展,再加上与建筑有关的各种经济活动已经逐步制度法、法制化,同时因为建筑物安全性能的鉴定工作直接影响到与建筑物相关人员的经济利益,所以建筑物安全性能的鉴定工作往往存在不可提前预知的风险,比如说科技人员在对建筑物进行鉴定时,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遭受的意外伤害,或者是建筑物安全性能的鉴定结论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等等。因此建筑物鉴定的科技人员一定要认真学习了解掌握与建筑行业相关的法律以及法规,能够深刻地理解我国当前的建筑法律以及法规所包含的内涵以及外延含义,能够有效的应用建筑法律以及法规,,以相关法律为基础,依法办事,同时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以及专业技术知识,深刻理解掌握以及科学运用与建筑相关的各种技术规范,牢记自身的职责,对建筑物安全性进行科学、充分鉴定。除此之外,建筑物鉴定的科技人员一定要不断加强自我保护能力,具有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防止自身受到伤害,以法律为武器保护自己。

4、结语

本文主要说明了一些本人对于建筑物安全性能的鉴定工作的体会以及个人经验,同时分析了当前建筑物安全性能的鉴定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的根本意图在于告诉人们要提高警惕、警钟常鸣,以使得我国与建筑物安全性能的鉴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条例得到不断的完善,使得建筑物安全性能的鉴定所存在的法律问题、鉴定问题以及技术问题均得到解决。

5、参考文献:

建筑法律论文篇7

关键词:宪法学经济制度上层建筑

在宪法学上,经济制度是一个存在分歧的概念,说法不一,不同的宪法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众说纷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为经济制度是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和规定的生产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济管理体制,与之有内在联系的基本经济政策的制度的总和。而前两种观点,把经济制度混同于了经济基础,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宪法学中的经济制度是一种法律化了的经济制度,应该属于上层建筑,而和经济基础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

首先,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看,经济制度应该属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它的内容主要包括生产资料归谁占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劳动产品分配方式等三个方面。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宗教、道德、艺术、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设施的复杂系统。上层建筑由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及意识形态两部分组成。前者主要包括国家、政权、法制、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通常被称为政治上层建筑。后者包括政治观点、法律观点、等等。在上层建筑这个庞大的体系当中,政治居于主导地位。政治,包括国家的制度、物质设施、政策、法令等等,是上层建筑中最有力的部分。

宪法学中的经济制度,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确认生产关系的制度;一是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经济管理体制,以及与该经济管理体制有内在联系的基本经济政策。

其次,从宪法学这门学科看,经济制度应属于上层建筑。宪法学是一门以宪法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法律科学。对宪法学的研究对象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观点,但归根结底,宪法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主要是研究宪法的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宪法的本质、特征、形成和作用,宪法的制定和实施,宪法的解释、修改和监督,以及各种宪法规范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宪法关系,这些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宪法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宪法的基本理论,宪法的历史发展,国家性质,国家形式,选举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政党制度,宪法的保障与监督等。这些都属于国家政权,属于政治法律制度的范畴,都是政治上层建筑。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国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赖以建立的依据,因而决定了以宪法为研究对象的宪法学在整个法学体系当中举足轻重,决定了宪法学这门学科的性质和特点。一是宪法学属于基础理论学科。研究宪法确认的有关国家最根本、最重要问题的原则、精神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二是宪法学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宪法通过根本大法的形式规范国家权力从而保障公民的权利,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有的学者从宪法学主要以国家政权为研究对象的角度,将宪法学概之为国家政权之学,因此与统治阶级、统治集团的相关政策有密切联系。三是宪法学研究的都是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宪法规定的是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如国家性质,国家形式等。那么,宪法学所研究的必然也是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这些也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因此,宪法学应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既然如此,作为宪法学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制度自然也应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最后,从经济制度与宪法学中其他制度的关系上看,经济制度应该属于上层建筑。法由无数法律规范组成,是法律规范的总和,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原则,是人们的行为准则。宪法规范是调整有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根本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社会关系的。我国现行宪法将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大致上分为四类,即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和法制关系,与之相适应,宪法规定了四种制度,即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和法律制度。其中,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无疑都是上层建筑研究的范畴。

在国家性质的决定因素当中,一定社会的精神文明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精神文明是人们对自己主观世界的改造,包括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等内容,同样也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和标志。它是一定社会物质生产力作用于政治上层建筑的桥梁,对国家活动的方向和国家政策的制定有着重大影响,任何在经济、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如果在思想道德领域未能占据统治地位,那么它的政权肯定不可能稳固。精神文明中的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内容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宪法对一定社会的精神文明的规定,就是国家的文化制度。如我国现行宪法把建设精神文明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文化制度。因此,文化制度亦应属于上层建筑。

作为与政治制度、文化制度、法律制度相并列的经济制度不言而喻,也是一种上层建筑。但是经济制度与经济基础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经济制度与经济基础是不同性质的两个概念,但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联系。经济基础是一定经济制度的核心内容,是经济制度乃至于整个政治上层建筑的基础,它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阶级性质和国家的发展方向,决定着各种制度的性质。同时,对经济基础的确认和维护是经济制度以及整部宪法的根本任务之一。除此之外,经济制度还包括经济基础的其他补充形式和国家管理国民经济的原则、方式、方法、方向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它是通过宪法和法律规定形成的经济基础的法律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1]魏定仁.宪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建筑法律论文篇8

关键词:建筑企业;企业管理;法务工作

abstract:nowadays,withthedevelopmentofsocialistmarketeconomyandperfectlegalpersonmanagementofconstructionenterprises,asahighlyprofessional,intheinternalmanagementandtheexternaleconomicbusiness,legalaffairshasincreased,andincreasinglycomplex.Legalmanagementisanorganicpartofthemodernenterprisesystem,isanimportantworktoimprovetheefficiencyofmanagementandtosafeguardtheirlegitimaterightsandinterests.therefore,theestablishmentoflegaldepartmentfull-timeintheconstructionenterprise,andevendecision-makinglegaldepartmentsinenterprises,hasbecomeanimportantmeasuretoimplementtheruleoflaw,andtodefusetherisksofmanyenterprises.Legalpersonnelintheconstructionenterprisestoparticipateincorporatedecision-making,management,management,preventionandtreatmentofallkindsoflegaldisputeswillbemoreandmoreimportant.

Keywords:constructionenterprise;enterprisemanagement;legalwork

中图分类号:F279.23

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下,建筑企业一切经营活动须遵循合法性前提,违法的经营活动不仅得不到法律保护、无法实现预期目的,反而会遭受法律制裁,得不偿失。建筑企业提供的产品是建设工程,由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出发,国家对于建筑企业资质、工程发包、招投标、挂靠、转包、分包、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颁布了一系列极其严格的强制性规定,违法的代价是巨大的,建筑施工企业只有掌握并严格遵循这些规定,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近年来,建筑企业法律事务工作正在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有关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不断推出。特别是国家建设部、国家司法部2007年7月l1日转发《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关于推进建筑业企业法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一文,对于推动建筑企业法务工作起重要作用。建筑企业法务部门如何为企业经营发展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如何构建规范的建筑企业法务工作运作体系?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下就建筑企业法务工作谈几点思考。

一、当前建筑企业法务工作的现状

我国建筑业企业的法务工作虽有发展但还不足许多建筑业企业还没有认识到提高自我维权能力的重要性,法务工作意识淡薄,缺少应有的企业法务人员及工作机构,在重大经营管理决策中缺少必要的法务研究程序,往往把法务工作单纯理解为法律诉讼,一旦出现了法律纠纷,通常只能是临时聘请律师进行事后补救,致使企业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有的建筑企业虽设有法务部门却只能发挥"抄写员"、"档案员"的作用,不但有悖设立法务部门的初衷,也严重浪费企业资源。在许多重大经营决策的初始阶段,法务部门很少介入,没有起到在决策阶段从法律方面审查、把关、论证的预防作用,以致酿成一些本来不该发生的重大法律纠纷。法务部门在很多建筑企业只是法律专业"灭火队"。到了诉讼阶段的法律纠纷,往往非常重大、非常复杂,法务部门前期没有介入,不了解情况,又没有足够的时间甚至已经没有可能去搜集相关证据,更谈不上稳操胜券了,反过来使企业领导人对法务部门颇多微辞。这种使企业法务工作严重后置化的角色定位,严重阻碍了企业法务工作的发展完善。

二、建筑企业设立专职法务管理部门的必要性

1、建筑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都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调整

企业与政府间法律关系主要靠经济法和行政法调整;企业与企业间作为平等主体法律关系主要靠合同法等民商法律进行调整;企业内部各种关系,包括劳动、财务、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则要依据劳动法、会计法、产品质量法、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来调整。

2、建筑企业生产经营的法律风险需要设立专业的法务部门加以评估和规避

法律风险是指由于企业外部法律环境发生变化,或由于企业自身及有关各方未按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有效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而对企业造成不利法律后果的可能性。建筑企业法律风险的直接表现是企业法律纠纷的大量发生。从发生法律纠纷的原因看:一是建筑工程合同签订、履行引起的纠纷,比较常见的是工程款拖欠、工程结算争议、工期延长等问题。二是建筑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如参与工程招投标、员工劳动合同管理引起的纠纷。这些法律纠纷案件绝大多数暴露了企业经营决策中法律审核把关不严,企业经营者忽视法务工作部门作用的问题。因此,建筑企业要避免官司,除了做到依法经营,还要加强管理,如培养自己的法务工作者,依靠专业律师与内部法务工作者相互配合。

三、关于完善建筑企业法务管理机制的一些思路

1、企业内部要形成制度

要建立科学、规范的企业法务部门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明确企业法务工作者处理企业法律事务的权限、程序等。完善法律管理职能,逐步建立由企业主要负责人领导、法务部门与业务部门共同参与建立的,以事前法律风险防范为主的组织模式和工作机制,只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才能保障企业法务部门发挥其应有的职能。

2、要把培养法务人才纳入企业整体人力资源管理的范围

如何培养法务工作者并提高其业务水平与工作能力,就成为关系法务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一位合格的企业法务工作者,不但应具有扎实的法律专业基础,而且应时刻牢记理论联系实际,平时注意学习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知识,深入了解、熟悉企业的经营程序与环节,注重实现法律知识与企业业务知识的融会贯通,切实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3、聘请专业律师担任企业常年法律顾问或重大工程项目法律顾问,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长期法律把关

在合同管理方面,建筑施工企业应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作用,在合同管理制度制定、重要工程投标、重要合同订立、变更、中止履行、解除、合同争议处理及工程款催收、追索、优先受偿权行使等重要方面,均应经过法律顾问在法律方面的审查把关,方可付诸实施。

4企业法务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和具体工作

建筑企业法务工作者不但是一个法律专业从业者,更是所在企业的利益守护神。具体来说,建筑企业法务工作者为企业服务的方式很多,比如:对建筑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提供法律意见和法律依据,从法律的角度提出可行性论证,从而避免企业经营上的法律风险;草拟、修改、审查企业的各种合同、协议及其他有关法律事务文书;针对某些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事件发表严正声明;企业参加民事、经济、行政诉讼和仲裁等,切实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参与企业的非诉法律事务:参加建筑工程合同谈判,审查或准备谈判所需要的各类法律文件:在企业内部进行力所能及的法制教育和法律培训;配合人力资源部门做好劳动人事工作,草拟、审查劳动合同、保密协议,促进劳资和谐等等。最重要的是,要对企业急需解决的法律问题,区别情况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比如:对企业正在违约的合同,要尽快与对方磋商,明确责任,签订补充协议,以消除违约后果;对于口头合同,要尽量用书面形式固定下来,以防后期产生纠纷时因无证据而败诉:对于已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尽量调解结案,或者与对方签订新的还款协议,以获取有效诉权:对于快要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要尽快起效中断。如此等等,尽最大努力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避免企业财产、信誉损失。总之,专业、诚信、勤勉、尽职是一名企业法务工作者应有的职业精神。

5建筑企业法务工作的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

首先,企业内部要形成制度。要建立科学、规范的企业法务部门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明确企业法务工作者处理企业法律事务的权限、程序等。完善法律管理职能,逐步建立由企业主要负责人领导、法务部门与业务部门共同参与建立的,以事前法律风险防范为主的组织模式和工作机制,只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才能保障企业法务部门发挥其应有的职能。

其次,要把培养法务人才纳入企业整体人力资源管理的范围。如何培养法务工作者并提高其业务水平与工作能力,就成为关系法务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一位合格的企业法务工作者,不但应具有扎实的法律专业基础,而且应时刻牢记理论联系实际,平时注意学习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知识,深入了解、熟悉企业的经营程序与环节,注重实现法律知识与企业业务知识的融会贯通,切实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三)建筑企业法务工作的方式方法

法务工作的方式、方法应当充分体现服务于企业经营目标的指导思想。首先,应当注意与企业其他部门的有效沟通,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与意图,想办法从法律上将这些想法、意图完善。其次,建筑企业法务部门必须具备专业操守和职业素养,得到企业员工发自心底的认同。只有企业员工认为法务部门的介入确实让其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感时,法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才算真正融入到公司的服务管理队伍中。再次,企业法务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企业效率的重要性,在保证规范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提高工作效率。法务工作渗透到企业业务的各个环节,但有时并不易让人察觉,或一时不易让人理解,效果暂时不易得到体现。这就要求法务工作者在工作作风上坚持虚心、细心、耐心、恒心:虚心请教相关人员,熟悉相关背景与流程,不能以偏盖全,草率作出法律判断;细心思考经营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寻求最合适的规避方式,不能因为经营存在法律风险,法务工作者将来可能承担责任,而一概回绝;耐心解释法律结论,说服相关决策人充分考虑法律判断,不能武断、草率;持之以恒,脚踏实地,精益求精,做好每一件小事

总之,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和法律制度的完善,建筑企业法律事务工作将日益重要。在建筑企业内部设立专门的法务部门有其不可替代的特点和重要功能,对于建筑企业保护自己、发展自己不可或缺。加快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建筑企业法务工作制度,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司占营,温廷亮.推行精细管理优化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J].科技信息.2010(29)

[2]胡君.建筑企业经营管理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6)

建筑法律论文篇9

关键词:建筑造型、建筑形式美、对立、统一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引言

好的建筑美的建筑从那里来?美轮美奂的建筑造型遵循着怎样的法则?可以说,任何一个建筑都是遵循着通用的构图法则,才得以形成较为合理、完善的建筑造型的。建筑设计中常用的一些构图法则如下:1.以简单的几何形状求统一,2.主次与重点,3.对比与微差,4.均衡与稳定,5.韵律与节奏,6.比例与尺度。上述构图法则均蕴含一个定律,那就是对立与统一,好的建筑造型无不遵循着形式美的法则,遵循着对立统一的法则,下面仅就三个构图法则展开论述。

1以简单的几何形状求统一

以简单的几何形状求统一,如圆柱体、圆锥体、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等形体,由于它们的形状简单,很自然取得统一,古代一些美学家认为简单,几何形状可以引起人的美感,他们特别推崇圆、球等几何形状,认为是完整的象征——具有抽象的一致性。以上美学观点可以从古今中外的许多建筑实例中得到证实。古代杰出的建筑如圣彼得大教堂,我国的天坛,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等,均因采用上述简单、肯定的几何形状构图而达到了高度完整、统一的境地。

2主从分明,以陪衬求统一

复杂体量的建筑根据功能的要求常包括主要部分和附属部分,如果不加以区别对待,则建筑必然显得平淡、松散、缺乏统一性。在外形设计中,恰当地处理好主要与从属,重点与一般的关系,使建筑产生主次分明,以次称主,就可以加强建筑的表现力,取得完整统一的效果。突出主体建筑的常见做法有:利用轴线的处理突出主体,如中国革命与历史博物馆;以地衬高突出主体,如斯德哥尔摩市政厅;利用形象变化突出主体等。

3对比与微差

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各种要素除按照一定秩序结合在一起外,必然还有各种差异,对比与微差所指的就是这种差异性,常见的对比形式有大与小的对比、长与短的对比、高于低的对比、曲与直的对比、虚与实的对比等,下面对此五种对比方式作简要叙述。

3.1大与小

建筑形体体量的大与小,有相同形体的大与小,有不相同形体的大与小,有门窗的大与小,有实体墙的大与小,有房屋开间的大与小,有柱子间距的大与小,有阳台的大与小,有色彩面积的大与小,有不同和相同材料质感面积的大与小,有横竖线条的大与小,有造成光影的大与小等。大与小的运用,大与小的表现,大与小这一对立统一的矛盾因素,不少建筑设计人员都运用大与小这对矛盾,追求自己的建筑造型设计效果。

3.2长与短

建筑造型设计中用长与短这对矛盾来达到某种效果的也不少,如形体的长与短的搭配,门窗的长与短并列错列,窗间墙的长与短分割,阳台的长与短的安排,外墙装饰线的长与短排列,雨篷的长与短处理,实体墙面横向与竖向的长与短,外挂构架的长与短,入口突出的长与短布置,有屋盖的长与短,柱子的长与短,通透的柱廊长与短的区分,外墙的长与短,有线檐头和无线檐头的长与短等。长与短的运用,长与短的安排,长与短这一对立统一的矛盾因素也随处可见。

3.3高与低

建筑造型设计中用高与低这对矛盾也很普遍。如体量的高与低,门窗的高与低,实墙的高与低,空洞的高与低,线饰的高与低,构架的高与低,柱子的高与低,屋顶的高与低等。

3.4曲与直

有些特殊建筑或特殊部位,有时运用曲与直来求某种形象的。如形体中有些段落做成直线,有些段落做成曲线形,门窗洞口有些处理成曲与直的。雨篷曲与直的点缀,外墙构架的曲与直的变化,屋面构架的曲与直等

3.5虚与实

窗与窗间墙是最普遍用到的虚与实,其它如假墙与假窗也是虚与实;还有大片幕墙中透明的玻璃部分与不透明墙体也是虚与实的关系;外挂构件与相邻墙体也是虚与实的运用。其它的如:横与竖,彩色与本色,方与圆,完整与残缺,封闭与开敞,凹与凸,粗与细,繁与简等,数不胜数。

上述这些大与小,长与短,高与低,曲与直,虚与实,横与竖,彩色与本色,方与圆,完美与残缺,封闭与开敞,凹与凸等对立统一的因素与元素。建筑设计人员运用它们都是有目的的,有些用来强调差异或协调差异;有的为了突出主从,强调重点;有的为了形成韵律节奏;有的为了产生联系与分割的效果;有的为了打破呆板形成有的为了求得灵活多变的美;有的为了追求时尚;有的为了表现民族特色;有的为了体现地域之情;有的为了创造平中显奇;有的为了创造震撼力;有的为了追求奇、特、怪;有的为了露出真实美;有的为了唤起人的激情;有的为了取得平静安静;有的为了引人注意特意做的缺陷美;有的为了显示强大的力量美;有的为了亮丽的刺眼;有的为了追求平凡普通等。目的各不相同,追求效果不一样。

在运用对立统一规律的各种因素元素时,为了求得心中所想的效果,建筑设计人员有些在形体体量设计中使用,有些在质感设置中使用,有些在色彩设计中使用,有些建筑用的多一些,有些建筑用的少一些。

4结论

通过上述建筑构图中的对立统一存在,可以看出古今中外建筑造型都是建筑设计人员自觉或不自觉的在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时构想出来的。矛盾就是对立面的统一。万事万物都处于对立统一规律之中。对立统一法则是唯物辨证法的根本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此也可以说,矛盾存在于一切建筑之中,一切建筑造型都包含着矛盾。一切美的建筑都包含着矛盾。对立统一存在于一切建筑之中,一切美的建筑都包含着对立统一。世界上一切建筑从内容到形式都是这样的。一个建筑和另一个建筑具有不同形式是由于这一建筑和另一建筑本身的特殊性决定的。研究建筑构图中对立统一对建筑造型,评价建筑形式,欣赏建筑就会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否则会越看越糊涂,成了雾里看花。

对立统一是指导建筑创作,建筑形式设计的根本法则。建筑构图离不开对立统一这一法则,一切美的建筑都是因为正确的运用了对立统一法则,而且对组成建筑各方面的元素都处理得和谐得体,恰到好处。是主角就唱主角,是配角就唱配角。建筑定位要得当,不要所有的建筑都平起平坐。最后,要强调在运用对立统一法则处理建筑构图时,要在适用,经济,美观三位一体的建筑原则下进行,因为它是指导全局,具有战略意义的原则。要全面综合地考虑对待每一个具体的建筑,否则会误入歧途。

参考文献:

1.罗小未蔡琬英,外国建筑历史图说,同济大学出版社,1986

2.彭一刚,中国空间组合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3.孔宇航,论21世纪建筑设计新概念,建筑师,1998,Vol.80(2):10

4.吴铁流,欧洲谩记(十四),建筑技术及设计,2003,Vol.104(5):112

5.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设计基础教研室,建筑形态设计基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6.田学哲,建筑初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建筑法律论文篇10

【关键词】建筑法规课程教学实效性具体方法

《建筑法规》课程作为建筑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其主要是以学生基础建筑法规知识的培养为依据,增强学生的法律法规意识,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但是就目前而言,在《建筑法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教学的实效性低下,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要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其能够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符合,促进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建筑法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分析

《建筑法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二是教学编写内容落后;三是考核方式单一。

(一)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

部分教师在进行《建筑法规》课程教学活动时,仍然沿袭传统的灌输式和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单一化,过于重视法条的阐释。这样导致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难以将理论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无法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由于经费、设备和课时安排的影响,部分教师将该课程作为理论课,无法安排学生到多媒体教室进行实验教学。此外,教师在对《建筑法规》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时,对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够重视,难以科学应用模拟法庭、研讨式、辩论式和案例式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二)教学编写内容落后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出现,法律法规也在不断更新,但是现有的教材内容的编写无法及时更新,内容相对滞后。同时部分教材对系统性和理论性知识较为突出,但是无法结合学生的特点编写合理的基础法律理论知识,导致其内容与实践教学不相符,缺乏可读性和实践性。

(三)考核方式单一

对于建筑法规的考核方式而言,其仅仅只是进行单一的期末考试和理论知识考核,这样只能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加以了解,而无法对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进行全面反映。除此之外,难以将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以及企业评价等方式进行有机结合,导致学生参与考核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学生难以将所学法律知识加以内化,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加强《建筑法规》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具体方法

(一)强化启发式教学

要想加强《建筑法规》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应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首先应保证师生共同选择教材。对于《建筑法规》教材而言,其应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对内容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加以重视,不能完全偏向于其完整性、系统性和学术性的特点。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的司法案例应尽可能符合实际生活,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司法概念与技能,并在对教材内容进行罗列使,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材的选择中。此外,对于新出台的相关司法解释和法律法规等,应将其纳入到《建筑法规》课程中,并对其进行适当的补充和修订,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其次应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考核和教学评价方式,通过知识考评、报告考评、过程考评和成果考评等强化中介性考评。这样能够将静态评价转变为动态的教学评价,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考核活动中,促进过程考核的层次性和阶段性,实现中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有机融合。此外,教师在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可以结合学生平时的模拟操作情况、案例分析、讨论表现和课堂发言等,进行学期教学评价,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情感态度以及思考过程加以全面体现。

(二)加强体验式教学

1、案例和法律热点问题分析

由于法律法规理论相对较为枯燥,教师在《建筑法规》课程教学过程中,可利用典型案例和法律热点问题,让学生积极展开讨论,并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点评。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或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并积极寻找有效的解决途径。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的积极性,使其主观能动性加以发挥,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模拟职场

对于《建筑法规》中招投标的相关法律知识而言,其具有记忆量大、程序复杂以及理解难等特征,因此教师可以有效采用模拟职场的教学方法。首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如监督组、咨询组、评标组、投标组与招标组等。其次让学生对职场招投标工作加以模拟,并且投标组应有效掌握投标的技巧,根据预决算知识对投标书进行合理编写;招标组应招标工作,对招标中存在的疑问加以解答。这样才能强化学生的职场训练,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训练环境,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3、现场参观

由于建筑工程安全法律法规涉及较多的内容,其需要较大的记忆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现场参观的方法,对竣工验收、施工过程以及施工准备等知识点进行现场的全面讲授。同时让学生担任项目经理、工程师、安全员等角色,对工程技术人员通过法律维护自身利益的方法加以了解和掌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法规》课程教学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教学编写内容落后以及考核方式单一等,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不利于《建筑法规》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采用启发式和体验式的教学方法,保证师生共同选择教材,实行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建筑法规》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郭艳芹.建筑法规课程教学研究[J].山西建筑,2015,05:222-223.

[2]陈良金.关于增强《建筑法规》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门窗,2015,02: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