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成长教育论文十篇成长教育论文十篇

成长教育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5:44:56

成长教育论文篇1

新课改,新形势,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要努力探索生本教育的实践途径,把生本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一、转变教学观念,牢固树立生本教育理念

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它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生本教育不仅仅在方向上强调以学生为本,而且在整个体系上探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它认为“教育的要义,最终不是着眼于自己如何聪明,而是着眼于教师的职业本质――让别人变得更为智慧”,进一步强调了教育职能和学生本体两者的高度统一。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就是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语文教师作为传承文明、讲授知识、提高能力的教育主体,就更应该摆脱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的束缚,把生本教育理念纳入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师生之间显然是不平等的。生本教育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只是师生交流“平等中的首席”。对教师而言,交流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意味着教师的角色将由权威者变成合作者,由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对教学而言,交流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流意味着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语文教育教学不再过分注重“死”知识的传授,而是更加注重“活的知识”的运用,更加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建立基础。因此,语文教师只有在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转变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更新教学理念的情况下才能适应生本教育的需要。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确立学生教学主体地位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深刻地揭示了“生本教育”的根本所在,那就是:学生的天性要依靠教师的成功发掘、积极引导,通过“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张扬其天性,完美其人生。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是不利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比如常见的语文现代文教学,教师过多的讲解、分析和说明常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不仅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更丧失了理解文章的能力。生本教育与师本化、灌注性教学相对立,有强大的穿透力、冲击力、震撼力和感染力。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强调学法与教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最优结合。营造学生主体发展的环境,让所有学生共同参与研究、讨论,全面发展。语文教师要更好地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就应该积极转变角色,变“传授者”为“引导者”,把教师的所有活动变成学生“天性学习”的辅导力量,不做“执鞭”的“耕民”,而成为真正的“生命的牧者”。教师要痛下决心,从根本上走出旧的教学模式,用“生本”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为学生打造天性张扬的平台,既革新更要革心,做课程改革的建设者、发掘者、操作者。不要“换汤不换药”“穿新鞋走老路”。只有从根本上转变了角色,才能实现教师的解放,学生的解放,教育的解放,才能体验到“阵痛后的快乐”。

三、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发挥教学主导作用

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绝不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固然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决不能理解为教师就可以完全不讲了。如教授《永遇乐》,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在不同的元宵节上你分别读出了怎样的李清照,请大家按如下形式展开思路,组织语言:“我读出了的李清照,是通过词中的(句)看出来的,尤其是此句中的(字、词)更能表现她的心境,因为……”。这样的问题既有教师的精心“预设”,又能让学生有主动的“生成”,可见教师不是不“讲”,而是重在研习思路的梳理,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方法,养成良好习惯。发挥教学主导作用,教师就应该在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多下功夫,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教”和“导”相得益彰。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生本教育一个重要的特点是突出探究,突出合作。突出探究体现了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突出合作体现了教学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需要构建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还是教授《永遇乐》:“在对文本内容探究后,对李清照不同时期的作品了解后,如果让你选择一种花,一种颜色,一支乐曲来形容李清照,你分别会选择什么,请简要描述。”这个问题既是对文本内容的拓展延伸,又可以让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语文素养,既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注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和谐的气氛中圆满结束教学。

学生学习语文,是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而教又是为学而存在,为学而服务的,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始终树立以学生为核心的平等意识,变“教师权威者”为“师生共同提高”,努力使“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①周艳玲、邵琛琛著《“生本教育”理念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语文教与学》2008年第3期

②《生本教育的概念和特点》[eB/oL].省略/List.asp?iD=933

成长教育论文篇2

论文关键词:农村中学校长

 

校长作为一所学校发展的统帅和灵魂,其地位举足轻重,他的思想素养、理论水平、业务能力等各种素质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校的发展质量和前进速度。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学校的比重远远大于城市,因此,农村学校的发展水平反映和制约着我国教育的总体水平。但作为学校的领头雁,农村学校校长的整体素质如何呢?这个特殊又至关重要的群体的现状怎么样?如何提高农村学校校长的整体办学水平?这些都是教育必须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此,笔者参与了省级重点课题《贵州农村中学校长现状调查研究》的研究,通过对遵义市十四个县市区部分农村中学校长进行抽样调查,认真分析和研究农村中学校长的发展现状,以期加深对农村中学校长的认识和了解,积极探求一条加快其专业化成长的思路和途径。

一、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1、研究对象:对遵义市十四个县市区62位在职校长、副校长进行抽样调查。其中正校长21人,副校长41人。

2、研究内容:农村校长的年龄、族别、学历、政治面貌、工资、工作时间、家庭等情况;参加专业培训、课题研究、和业余生活等情况;并重点就校长的才华、业绩、困惑、烦恼等重点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3、研究方法:本研究重点采用了抽样法、访谈法、问卷法和统计法。

二、调查结果及情况分析

(一)、队伍基本情况

1、年龄结构

30岁以下的8人,占调查总人数13%;30―40岁35人,占调查总人数56%;40―50岁17人,占调查总人数28%;50岁2人,占调查总人数3%。总的来说,农村中学校长的年龄结构年青化,中青年校长占了大多数,学习和提高的空间还比较大,当然更需要不断成长和不断成熟。

2、学历结构

调查表明,本科学历25人,约占总人数的40%;大专学历35人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约占总人数的57%;中师学历2人,约占总人数的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农村中学校长的学历层次基本达到,但仍显底蕴不足,第一学历为本科和专科的比例较少,如按初中教师提高标准来说,有大部分校长的学历还需要提升,专业知识素养还有待更进一步提高。

3、职称结构

调查表明,中高职称4人,约占总人数的6%;中一职称38人,约占总人数的62%;中二职称10人,约占总人数的16%;小高职称6人,约占总人数的10%;小一职称4人,约占总人数的6%怎么写论文免费论文。从职称来看,中高职称占了78%,说明农村中学校长的职称水平较高,但初级职称的比重触仍然不小。

4、民族结构

汉族51人,约占总人数的82%;少数民族11人,约占总人数的18%,涉及仡佬、苗、彝、土等民族。遵义市有几个民族自治县,汉族校长占了主流,少数民族校长的比例也较大。

5、政治面貌

共产党员51人,约占总人数的82%;非党人士11人,约占总人数的18%。校长重视政治修养的培养。

(二)、校长素养及待遇情况

1、参与科研课题情况:

参加过科研课题人数为24人,约占总人数的39%;没有参加过科研成果课题人数为38人,约占总人数的61%。大多数校长没有参加过科研课题研究,更不用说老师了,说明农村科研和教研工作存在较大问题,必须加强科研意识、科研能力的培养。

2、情况:

平均一年/篇为10人,约占总人数的16%;二年/篇为28人,约占总人数的45%;三年/篇为10人,约占总人数的16%;未明确为14人,约占总人数的23%。从情况看,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农村校长规划思考、总结反思、感悟创新、经验推广等的主动性不够,意识和能力不强。

3、工资待遇:

调查表明:月薪1500―2000元为16人,约占总人数的25%;月薪2000―2500元35人,约占总人数的57%;月薪2500―3000元9人,约占总人数的15%;月薪3000以上为2人,仅占总人数的3%。从整体工资待遇来看,农村校长工资水平偏低,这也较大地影响了校长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调研中,我还深入对抽样校长的工作时间、身体状况、业余时间以及家庭情况进行了了解,并重点就校长最能展示才华工作、最得意的业绩和最困惑、最烦恼的事等内容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表明,农村校长普遍存在工作时间长、业余活动单调等现象,困惑和烦恼集中表现在工作和心理压力大、待遇低、资金不足、教师不配套、办学条件差等方面。

三、农村中学校长队伍的现状分析和思考

通过抽样调查研究表明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我市农村中学校长整体年青化,有较强的精力和干劲,发展的后劲和空间大;工作务实,大部分精力放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上,工作强度大;敬业精神强,在较为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但无庸讳言,就农村教育和农村中学校长整体队伍现状而言,其发展和成长的任务还很艰巨。

1、作为欠发达地区,我市农村学校的条件普遍艰苦,除地域环境恶劣、工资待遇不高外,还伴随着教育体制不健全、资金投入缺口大、设施设备严重不足、师资数量和质量差缺等诸多人为因素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致使办学效益不高,社会影响不大,校长们的职业自豪感和成就感不足,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整体素质有待更进一步提高。在重视教师继续教育的同时,对校长继续教育的培训不够,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校长,参加理论研讨和管理实践提高培训的机会不多,有的参加过岗位培训后,就没有参加过其它提高培训,校长的办学思想和管理水平得不到更好的提升。科研意识不强,科研水平不高,办学思想陈旧,这是制约学校发展和校长成长的又一个“瓶颈”,办学要有思想,教育要有创新,这些都与科研分不开,不潜心研究教育,只会吃老本,只会苦干蛮干是不行的。要重视学历水平和专业知识的提升,进一步增强校长的办学底蕴。

3、职业倦怠倾向较为严重。辛苦勤奋,得不到对等的理解;努力付出,得不到对等的认可;高风险高压力得不到对等的待遇;发展前景茫然;成就感不足等等,这些都是导致农村校长职业困惑和倦怠的诱因。同时,由于缺乏激励机制,导致校长事业激情不高;由于缺乏流动机制,在同一单位工作时间过长,校长的工作热情不足;由于缺乏监督检查机制,校长工作责任感不够等等,凡其种种,农村校长的职业倦怠问题必须得到关注和重视。

4、管理和办学环境亟待改善。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对校长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但在实现中,校长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和影响,使其不能更好地兑现教育思想和管理意愿。学校和校长的行政化倾向越来越大,行政、社会事务过多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影响了校长对教育发展的专注性;教育体制、机制的不科学、不合理,严重地束缚了校长工作的积极性,人事、工资改革,职称评聘等教师核心利益致使管理矛盾凸显,工作难度大,校长被推到风口浪尖;农村地区对教育认识不够,对教育重视不够,家长松懈,学生厌学,辍学率居高不下;学校周边环境复杂,社会矛盾较大,校长的办学精力受较大制约等等,办学环境给农村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和困难。

5、学校的办学条件严重不足。因经济发展不均衡,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较差,资金缺口大,教育投入不够;设施设备差缺严重,有的维持常规的教学秩序都困难;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低,学科不配套,流动频繁,队伍不稳定,工作不安心怎么写论文免费论文。这些问题都极大地影响了办学水平,校长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四、加快农村中学校长专业化成长的策略和途径

农村学校和农村校长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加快农村校长专业化成长的步伐,是农村教育能否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所在。

1、建立校长培养机制。作为“一校之魂”,校长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直接影响学校发展。要建立较为完备的校长培养制度,将校长继续教育纳入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管理体系。校长培训不但要提升理论,更要实践指导,要把理论研讨与挂职学习结合起来,彰显办学思想,提高办学效率;校长培训还要在事业心、责任感上下功夫,培养校长的职业精神,能把教育当作事业的人,一定会充满工作热情的。

2、建立校长激励评价机制。实施“名校长”工程,大力推行校长职级制,弱化校长的行政级别,彰显其职业化功能;逐步提高农村校长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不断增强校长的职业成就感,坚定其努力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建立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进一步规范对校长的督导、监管,提高校长过程管理的水平。

3、建立校长合理流动机制。实现镇乡流动,甚至可以尝试县际交流,引入更多办学活力,优化办学资源,实现资源整合和互补;进一步健全完善用人制度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减少行政干扰,真正落实“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思想,让有真才实学的校长有目标、有盼头,形成一种良性竞争环境。引导校长学会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诊断,深化和规范细节管理,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

4、努力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切实加大农村学校的资金投入,努力实现城乡均衡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科学合理地给校长放权,给予更多的办学自主,充分发挥其管理智慧和工作积极性;形成校园周边环境联合整治的长效机制,不能雷声大雨点小,尽可能帮助校长清除外界影响;突显学校的育人功能,减少学校行政性和社会性事务,让学校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关注稳定的同时重视发展,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农村教师队伍。

总的来说,作为学校发展的“舵手”,农村校长队伍的整体水平还需要提高,推进其专业化成长和发展的道路还很曲折和漫长,必须马上行动起来,不断强化培训、理顺机制、创建环境、加强督导、激发斗志,快速提升校长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为实现学校城乡一体化、均衡化发展努力奋斗。

成长教育论文篇3

我告诉学生,世界上从来都不缺少美德,缺少的只是发现好人好事的眼睛!如果周围的人都讲道德,讲道德并不会付出额外的代价,那人们就会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相反,如果周围的人都不讲道德,讲道德会付出代价,人们就可能远离道德。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才成长凡事先计厉害,这样误读道德现实的直接后果就是给心灵打上“防火墙”,失去了基本的“道德自信”。于是我们看到,老人摔倒搀还是不搀,孩子被撞扶还是不扶,门前积雪扫还是不扫,这些原本不需要考虑的问题反倒成了“问题”。其实,同学们对这一事件的关注,都集中在对徐砺寒同学和车主身上,而他母亲和班主任的话语却没有得到重视。于是接着我让同学们去阅读徐砺寒母亲和他班主任的话语,引导同学们认识到,诚信社会的建设,不仅需要一个徐砺寒和一个好车主,更需要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并顺其自然地过渡到“诚信对公共关系、职业道德、企业和政府的重要性”上。同时告诉他们,不论为官、经商还是做人,都必须要坚持诚信,这样才能赢天下。正如徐砺寒自己所说“:自己做错了事,就应该负责。”

我们应该感谢徐砺寒,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整个社会好好上了一堂诚信课、一堂责任课。其内在的道德和修养显得愈发珍贵,也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正在人才成长的价值观。这样一种道德现实,再一次激发了我们的道德自信“:诚信中学生”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他能够做到的,我们也应能做到。让学生明白建设诚信社会是全体社会成员的责任,他们应该在这其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感动不如行动。从知识到情感再到行动,至少能够表达出行动的意愿,这也是这节课最大的收获,也希望有千千万万个徐砺寒式的同学不断涌现。

虽然《人贵诚信》这一课时结束了,但我以自己的方式继续关注着、传递着“诚信正能量”。我一直跟踪这一话题,一有新的报道就及时传递给学生。让人欣慰的是,此事在扬州无形中产生了一个“蝴蝶效应”,扬城不断出现“诚信字条”,从普通市民到保安、清洁工人等在岗人员,一场理解、感动的善举接力,一传十,十传百,从而传遍整个社会。而且“,扬州好人”的不断涌现,散发着一种强大的正能量。这一张张字条,从一种自发的行为,到职业的坚守,拓展至更广的范围。通过市民自觉自律,这样的正能量得到传递,将扬城“诚信之风”推向又一高潮。善举背后的“蝴蝶效应”是一种很强的凝聚力,我温暖你的手,你温暖他的手,最后所有人的手感觉到了温暖,然后,紧紧地拉在了一起;善举背后的“蝴蝶效应”也倾注着一种诚信原则和社会道德的力量,我信任你,你信任他,最后所有人都互助互信。

成长教育论文篇4

关键词:校长教育话语;突破;重建;融合;中间地带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1)12-0050-03

在当前学校场域中,我们面临着建构校长教育话语的重任。教育政策、教育理论、教育实践都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教育的未来,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认清三者的分工造成教育的分离,重建政策、理论与实践全新的“中间地带”,解放思想,突破理论瓶颈,把握正确的教育方向,是我们遵循教育规律、投身课程改革实践的必然选择。

一、命题的核心――“中间地带”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命题

教育工作有三个层面:教育政策、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在当前的教育语境中,这三方面的话语权分别被官员、学者、校长把守着,分工十分明确。这在第八次课程改革的起始阶段非常明显。当下的情况大有改观,新课程改革渐入佳境。教育决策与理论研究的“指挥所”开始搬到教育实践的前线。

这引发了笔者的思考:当新课程改革渐入佳境时,也预示着这场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在历史的拐点上,在教育政策话语、教育理论话语、教育实践话语渐进融合的过程中,三者交叉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工作地带,可称之为教育管理者的“中间地带”。这种“中间地带”应是教育政策话语、教育理论话语、教育实践话语基于学校的融合,而且会使校长队伍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二、模型的建构――基于“中间地带”的逻辑判断

“中间地带”首先是基于“事”之上,它是从事教育政策制定、教育理论研究、教育实践的人在做教育这个“事”的时候形成的,也就是说他们做了“交叉”的事,如图,我们从这个模型中可以形象、直观地看到做这三件事时存在的一个“中间地带”。

既然“中间地带”的事有人在做,那么它是什么人在做,他们是些什么人,这些人在这次课程改革中的成就如何?不难发现,这些先行的“拓荒者”都是有所建树的。

这些在新课程改革初始阶段就踏进“中间地带”的都是些“三栖人”。以他们的远见卓识抢占了教育的制高点,他们清晰地看到了教育政策、教育理论、教育实践的关联,并认真地对待了这些关联,他们也就首先拿到了“话筒”,拥有了课程改革的话语权,这些都是基于学校的建构与融合,既然是基于学校的,那么从教育管理成本的角度,我们又如何看待校长的角色与学术担当呢?

三、担当的意蕴――给力“中间地带”的时代诉求

“中间地带”的真实存在,重构校长教育话语,具有厚重而深远的时代意义。

(一)是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新课程改革进行到现在,正处在寻求突破的攻坚阶段,它迫切需要一大批上层次、上水平的校长引领教师继续前行,把新课改成果不断向纵深推进。“中间地带”这个概念的建构,为校长的教育话语重建,试图开辟一个全新的天地。同时,为新课程改革在实践层面拓展新的空间,以期在理论领域发出一点“草根”的声音,这是对新课程改革植根学校土壤实践的理性应答。

(二)是倡导教育家办学的应然追求

倡导教育家办学,培养“教育家型”校长,这必然要求传统意义上的校长知识结构、能力素养发生重大改变,这是涵养未来“教育家型”校长底蕴的要求。因为对一个教育家而言,教育政策、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不能割裂。单纯的教育政策制定者造就不了教育家,单纯的教育理论家也算不上教育家,单纯的教育实践者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家,教育家型校长应该是政策、理论与实践的三者复合体。教育家队伍必定是以校长为主体的,“教育家型”校长必须是进入“中间地带”开采这座富矿的校长。

(三)是提升校长专业化水准的必然要求

校长对教育实践话语的过度追求,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教育政策与教育理论的关注,长期的“偏食”导致了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使校长专业化水准所必需的要素失去了均衡,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要求,原有的知识结构已不能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江苏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必然要求重构我们校长的知识结构。进一步提升校长专业化水平,重塑优化校长的公众学术形象,与时俱进,这是每位校长的不容回避的责任,是校长智慧生命成长的再一次精神突围,这应该成为校长自身综合素养建构的文化自觉。

四、智慧的力量――基于“中间地带”的校长教育话语重建

(一)拥有思想――校长教育话语重建的坚强基石

在校长教育实践的话语中,追求什么样的教育境界,基于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教育政策理解和教育理论素养,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实践智慧。“以人为本”“儿童立场”“教师立场”,理应成为校长教育实践的工作方向,也应然成为校长管理思想的内核。校长的全部教育实践、教育管理,其生命来源是校长对教育思想、对教师和学生以及对校长自身生命成长的认知与追求。正是对这些教育思想的凝视,使校长更能深刻地洞察教育的内涵。校长对教育的远见卓识也应来源于此,也正是校长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教育思想,奠定了其拥有教育话语权无可争辩的地位。当追溯这种思想源头时,校长会发现自己站在了教育政策、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勾画的诱人风景的“中间地带”,校长话语的重建也为此获得了力量源泉。校长所站的“中间地带”坚硬的基石,教育政策、理论与实践三种话语融就的“合金”,同时这也让校长拥有了一座教育的“富矿”。

有思想才会有所担当,因为这些思想基因里往往蕴涵着校长对学校发展、民族教育与文化的深刻印记,它会自觉地溶在其教育主张里,滋养其学术魅力,承载起校长的学术责任、管理责任与领导责任,有效建立起校长教育智慧话语的逻辑基础与逻辑判断,同时,重建校长学术地位与公众形象。

(二)潜心治学――校长教育话语重建的根本路径

“学习赋予校长灵性,承载着校长的理想之舟”。校长要重建教育话语,不仅要有智慧的实践底色,而且要有雄厚的学术功底。而“潜心治学”则是为校长重建教育话语打底子的根本路径。

任何办学思想的拥有、经验的获得、信息的摄取、观念的改变、水平的提升和学术地位的建立,都与潜心治学密切相关。校长学习的过程就是其智慧积淀的过程。学习是解放思想,开阔眼界的命脉,是修养、立言、立行、立功、立德的关键,也是成才、成名、成功、成就的不竭动力。校长必须从政策、理论、实践层面研究教育,看待教育,以期从教育问题的全面性、前瞻性、战略性的宏大背景之下,自觉地把政策、理论转化为实践层面的正确思路与行动,提升自身洞察教育观念、破解教育难题的能力与水平。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就是要与有思想的人对话,与有智慧的人交流。学习的范畴不只是狭隘的政策学习,向理论学习,也包括向实践学习,向他人学习,向自然学习。通过学习,在积淀校长教育智慧的同时,也丰富着校长教育话语的深刻内涵,培养着其对教育的情感,追寻着对小学校长办大教育的价值认同。

(三)遵循规律――让校长的教育话语弥漫厚重的人文情怀

对教育的一切想象力,都应源于校长对教育规律的准确把握。校长对教育规律的把握程度和认知水平,决定着其教育目标追求与教育境界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办教育是不容违背的教育“天道”。因此,如何让教育规律在校长的外显的教育话语中弥散厚重的人文情怀,给学校教育烙上人性的印记,这是校长时刻要琢磨的事。

坚持“以人为本”,将教育政策、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融合,归结到“教育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全面发展”这一根本规律上来,它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一种文化自觉,应该成为校长更为宽广的文化胸襟和核心价值追求。

(四)超越自我――让校长的教育话语生命永葆青春

成功的人总是在不断地更新自我,超越自我。对校长而言,开辟教育政策、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中间地带”,重构校长的教育管理话语,需要其勇于否定自我、不断地超越自我,这是对校长自身的挑战。如果校长能够对教育政策、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三者的思索成为自己的一种工作方式,真正进入这三方的“中间地带”,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教育话语,那么也就不会丧失面对任何教育问题的智慧与勇气。

五、三种教育话语基于学校融合的愿景

“中间地带”在哪里?三者的融合之路怎么走?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校长应具有什么样学术担当,校长教育话语的重构应寻求一种什么样的语境认同?这是我心中存在已久的、思索已久的命题,虽然不能给出一个答案(因为这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我们应更看重追寻的过程赋予我们的心灵的愉悦,甚至痛苦。我想,“中间地带”的构筑的深层价值更在于它对沉睡在我们校长心灵深处的思想与理论的一种深切唤醒,对教育基于学校的理想化诉求,是校长个人教育认知的自然流露。

肖川教授曾说过:如果我们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过一本让人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人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一个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性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我们就很难称得上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借用肖川先生的话,那么这样的校长就很难称得上是一个智慧的管理者,也很难拥有自己独特的、深刻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教育话语。

总之,三种教育话语的智慧融合源于思想,发端于学习,归宿于人本,迈向“中间地带”是一个苦苦追寻的过程,它是展现在远方地平线上的美丽图景,寄托着校长对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integrationofeducationalpolicy,theoryandpracticeinSchool

SHiZuo-bing

(YishangCentralprimarySchool,Guanyun222200,China)

成长教育论文篇5

一、及时报道和平教育新闻,让百姓知晓我县教育大事

作为县级文化的宣传口舌,《和平教育》担任起我县教育系统的宣传工作,她从2002年12月创刊以来,几乎每期的头版头条都会报道当月发生的重大教育新闻。如总第2期的头版就报道了两则重大教育新闻:《为了贫困山区的教育——钟木邦书记赖志敏县长关心教育二、三事》、《召开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会议——黄文彬副县长到会并作讲话》。这两则新闻就很好地报道了当时和平县委、县政府十分关心和平教育的发展的事实,让和平老百姓知晓和平的父母官是时刻挂念着老百姓的后代的。此外,《和平教育》也会从不同的侧面报道我县中小学的一些教育新闻,如总第11期的头版就报道《我县举行福和高级中学奠基仪式》的简要新闻,这则简讯让全县人民知晓:2003年12月22日,我县在福和高级中学校址举行了动工奠基仪式。市委书记梁伟发、县委书记钟木邦、县教育局局长王飞向以及深圳福田区政府领导等参加了奠基仪式。

二、适时刊登党的教育方针,引领全县教师紧跟时代步伐

作为县级教育刊物,《和平教育》成了全县教师茶余饭后的精神食粮,她会根据当前的教育形势,结合我县的教育实际,适时刊登一些方针政策。如总第27期的第2版就整版刊登了市教育局苏晖局长的所作的重要讲话——《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创一流校风,争当排头兵”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让全县教师知道苏局长的讲话精神。

又如黄伟平局长亲自撰写论文论述文化育人的理念,他分别在《和平教育》总第76期、总第78期、总第81期、总第84期的头版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其目的是让全县教师真正理解文化育人的内涵:一是文化育人目标:成人成才;二是文化育人理念:以文化的态度育人,以文化的内容育人,以文化的方式育人,以文化的活动育人,以文化的气韵育人,运用所有智慧育人;三是文化育人思路:物质文化打基础,制度文化促规范,管理文化添内力,活动文化创特色,教研文化提质量,精神文化铸品牌;四是文化育人分类:教师文化、学生文化、教学文化、教研文化、课程文化、体艺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服务文化、德育文化、班级文化、社团文化、环境文化、校史文化、创新文化;五是文化育人核心:打造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六是文化育人阵地:课堂课外、校内校外。

三、为教师搭建交流平台,让他们尽显教育风采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自己的教育教学观点能得到领导和同仁的认可,并且能够在教育期刊上发表自己的'论文。而《和平教育》就了却了大部分教师的心愿。我本人就是其中的一位幸运者。在《和平教育》创刊之初,我就先后发表了四篇文章,其中我的处女作就在总第2期的第4版上发表,这篇处女作是一首小诗,其名为《教师颂》,因为是处女作,所以我终生难忘,下面我就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当年创作的这首小诗:为了列车飞奔,愿作沙石铺路。为了照亮别人,愿作发光蜡烛。为了后人攀登,愿作永久人梯。为了实现小康,哪怕千辛万苦。当年我拿到教育局寄给我的《和平教育》时,我的心情无比激动。有了初次发表文章的喜悦,更增添了我创作的信心。后来我在《和平教育》的总第11期、总第13期、总第27期上先后发表了三篇教学论文,分别是《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作文教学》、《“严”与“爱”》、《让语文课堂活起来》。这些论

文都是我从教10年来所总结出了的初中教育教学的经验,让它成为在《和平教育》上,一方面是为了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的经验,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与同仁交流自己的教育教学心得。

不仅我有这样的感受,相信绝大部分的教师都有同样的感受。去年我代替教育局办公室发放《和平教育》稿费给我的几位同事时,他们对我讲的一番话足以证明,他们个个都说:“我能在《和平教育》,就心满意足了,万万没想到还有稿费领!”

四、提升和平教育品牌,让《和平教育》走向世界

成长教育论文篇6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初等教育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贯穿于我国各级教育体系的始终,其中初等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起步阶段,也是青少年系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第一站,其所包含的价值观教育、信仰教育对初等教育的基础和内容具有重要推动意义。

(一)价值观教育奠定初等教育基础

人是一个文化、价值、意义的存在。价值观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和价值现象,关涉文化价值的选择、传承、发展和创新,没有文化价值参与、没有文化价值根基的价值观教育,注定是一种“无根”的教育,“无根”的价值观教育也注定了是—种低效甚至无效的教育。初等教育面对的学生处于人生起点,既是健康成长的阶段,也是价值观形成的阶段,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帮助青少年理性地看待社会问题,并且利于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最终促进青少年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同时,良好的初等教育,能够保障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而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需要初等教育体制和初等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提供适应其接受能力的教育方式。因此,以价值观教育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初等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价值观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从小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青少年由于思想意识形态尚未成熟,在学习文化课程的过程中表现出很多不确定性,加之其对自身的纪律约束能力较差,仅仅依靠家长和老师的督促,难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而价值观教育能够辅助青少年认识社会、认识文化、认识兴趣,将学习的外在动因转变成内在驱动,从而为初等教育奠定学习动机基础。其次,价值观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培养团队精神。马克思主义始终将劳动者作为一个整体,并且将青年作为劳动者的主要部分;当前我国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加,学校变成了锻炼青少年团队精神的主阵地。价值观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理解分享、服务、平等,从而促进青少年在初等教育阶段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其文化学习营造良好氛围。

(二)信仰教育丰富初等教育内容

当前社会信仰领域中的现状,致使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存在被边缘化的风险;尽管马克思主义信仰被作为当代中国主流的信仰,但是,由于社会受到多元化倾向的腐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正被那些落后的文化观念所腐蚀[2]rnm。初等教育是青少年信仰形成的第—阵地,其从教材、教师、教学等环节得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其信仰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青少年信仰教育,不仅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丰富初等教育的内容,从而使初等教育中的文化教育和信仰教育相辅相成,依靠信仰教育提供文化学习的主动性,从根本上实现德育与文化教育的融合。首先,信仰教育能够丰富初等教育的德育内容。青少年德育是初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信仰教育与德育具有很多相通之处,德育以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为主要内容,信仰教育以青少年的理想、信念为主要内容,信仰教育能够提高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和思想品质。其次,信仰教育能够丰富初等教育的文化内容。我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前人创造了优秀的思想成果,铸造了中国特色的信仰风格,如果青少年缺乏对民族精神的信仰,就会将文化教育当做一种知识,而非一种修养,失去了初等教育的文化传播意义。通过信仰教育使文化、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融为一体,既能减少青少年的思想障碍,又能使青少年接受共性理解,促进其文化学习进步。

二、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薄弱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目的和价值不是为了好看,也不是要做空谈书面的所谓马克思主义者,而是能够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变成思想的主导、行动的指南,成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从而能使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走向胜利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特别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而针对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非常薄弱,主要表现在资源少、人才少、政策少等三方面。初等教育通常被视为青少年基础教育,表面上以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教育宗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然以文化教育为主,德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比重少、教材少、手段少,从而使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长期处于落后阶段,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长期得不到有效的理论研究资源保障,造成当前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仍然借助于高等教育的研究成果,不能根据青少年的年龄、文化、社交等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研究,缺乏有效的理论研究使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创新的动力。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部分来自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另一部分来自其他专业的教师。由于中小学学生数量相对高校较少,所以招聘的专职教师数量非常少,一名思想政治教师可能肩负着不同年级的教学任务,造成思想政治教师既不能与同专业的老师进行学术交流,又不能实时掌握学术动态,最终造成了初等教育专业化、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初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与政策支持关系密切,与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初等教育既没有专项基金支持,又没有校内政策倾向,导致初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和教学研究始终停留在自主坚持状态,从而使初等教育中暴露的各种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

(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单一

教学手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包括口述、板书、多媒体等,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是指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的整体看,又可以分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主要是发生在教室或学校内的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主要是指发生在课堂外的教学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指在课堂理论教学和讲授过程中,穿插一些讨论、演讲、扮演等实践教学活动,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改变过去该课教学“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其优点是: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不脱节,容易组织实施,实践形式丰富多样。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学手段单一,一方面表现在创新不足,另一方面表现在教材缺乏针对性。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需要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去验证,并需要稳定的教学团队去钻研,而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全依靠教材手段,尽管是一门基础课,但是学校在师资力量分配方面仍然偏向于文化课程,这样就进一步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的创新。青少年对社会问题关心较少,自学能力较差,他们对思想政治的学习完全依赖于教师,教学手段越单一,思想政治内容距离青少年的现实生活越遥远,造成青少年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枯燥、乏味等负面印象。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材当前面临两个尴尬局面: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太深,容易造成青少年的理解困难;另一方面思想理论太浅,又起不到思想政治引导作用。两种困境的根本是对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传播缺乏明确的定位,如果长期以理论学习和笔试为教育手段,必定引起青少年的抵触,而如果以社会实践为主,又难以找到与青少年思想政治相吻合的切入点。所以,探索思想政治教学手段创新,是今后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三)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对象低龄化

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对象是青少年儿童,他们与高校学生相比在理解力、社会实践方面都有很大差别,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传播对象,其低龄化特点对传播媒介要求更高。然而当前的思想政治教学可以分为“教”和“学”两个方面,“教”是指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学”是指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广泛采用“灌输式”方法,重“教”轻“学”的现象十分普遍。青少年思维敏捷,对新事物接触更快,一旦采用强制性的方式进行灌输,就容易抹杀青少年的思维自由性。根据青少年的思维特点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特点,目前的“教”和“学”都偏离了青少年这一中心,教学内容没有与青少年的生活环境相融合,教学手段没有与青少年的信息接受方式相结合,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青少年而言是一个记忆、背诵的课程,靠这种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难以使青少年进行主动思考,更难以使理论内容深入青少年内心,也就无法转化成他们的世界观。这种始终停留在表面上的传播方式引发了表面上的接受方式,极易造成初等教育思想政治传播的形式化,失去了初等教育思想政治传播的教育意义。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对象的低龄化,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青少年既是身体成长的阶段,也是思想和信仰初步形成的阶段,低龄化特点必然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困难,特别是青少年对思想理论体系和社会发展成就的浅显理解,如果不能采取多样化、有效性地教育手段,极易产生相反的教育效果。

(四)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初等教育的一部分,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都应该具有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然而当前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异常突出。思想政治课并不是语文、数学这类文化课程,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老师大多数都是非专业的教师,并且多由一些主课教师兼任,对这些教师的评价,通常不会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考察标准。而且,尽管思想政治课对学生实行笔试,但是仅仅从试卷上很难准确地确定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反观当前初等教育中存在的评价体系现状,其内在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初等教育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重要课程对待,在当前我国教育现状下,家长们都希望孩子们的文化成绩优异,以考取一个好的高层次学校;学校也默默接受了家长们的寄托,将教学精力都放在了学生的文化成绩学习上,而没有集中力量发展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此产生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尴尬地位。其次,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体系没有对应的实践内容,作为一项完善的考核体系,通常会有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的考核指标,而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仅具有考试成绩这一实际指标,只能对其进行定量评价,而对于学生是否具有优秀的思想政治水平,根本无从定性和定量的综合评价。最后,评价的有效性缺乏有效的检验。尽管当前绩效评价在各行业中都进行了大量应用,在中小学的管理中也出现了少量的绩效评价实践,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思想素质密切关系,而思想又容易受到社会的不同影响,所以仅仅对学生在校时间内的状态进行评价,很难科学地权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三、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创新

基于当前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及特点,探索教育新模式势在必行。从初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构成看,主要包括教师、教学和青少年三方面;因此,对其创新模式的探索,也从教师培养、教学手段、青少年社会实践三方面展开讨论。

(一)思想政治教师培养长效化

教师是初等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学质量的核心,没有优秀的教师队伍,就无从谈起思想政治教育。根据初等教育中教师的教学任务和理论研究现状,必须建立对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师的长效培养机制,使教师培养和教师教学始终共同推进,这样才能保障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师快速成长、大胆创新。

第一,依靠师德教育提高教师觉悟。师德教育是对教师的思想品德进行的培养和教育,其教育内容和培养目的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脉相承的,将二者合为一体,既能发挥优质资源的利用价值,又能使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师获得更加系统的培养。师德是伴随一名教师终身的品质,依靠师德教育培养思想政治素质,使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师时刻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将传统的学校培养逐渐转变成教师的自我修养,在自主学习中逐渐向思想政治的前沿理论研究拓展,为提高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依靠远程教育提供优质培养资源。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高校相比明显不足,远程教育可以弥补这一劣势。目前远程教育在各类教育培训活动中都有大量应用,而对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的远程教育目前还比较少,特别是对农村中小学和偏远地区的中小学。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开展思想政治远程教育已不是一件难事。目前最关键的地方在于为远程教育提供优秀的师资力量,这就需要国家根据思想政治学科在全国的地域分布,建立完善的网络授课教师体系,使思想政治理论研究水平高、授课经验丰富的教师,通过远程教育与初等教育教师进行交流,进而弥补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劣势。

(二)思想政治教学手段形象化

初等教育阶段的青少年与高校学生差别大,必须采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拉近与青少年的距离,消除其对思想政治的心理抵触。第一,寓教于乐。玩耍始终是青少年的天赋,思想政治教育归根到底是一种道理、一种理念、一种信仰,从青少年接受知识的特点看,将大道理、大理论融入到青少年熟悉、喜欢的娱乐活动中,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比如通过情景剧、讲故事等方式,让青少年在富有情节的活动中获得最形象的感悟;寓教于乐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将思想政治理论的核心思想进行高度抽象提炼,否则,思想政治教育又可能走向了娱乐的极端。第二,改善课堂气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无论对青少年还是对高校大学生,都是一门看似乏味的课程,要调动青少年的学习热情,必须改善课堂气氛,使青少年由强制被灌输的对象转变成主动提问、主动求索的主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其实是在讲述一个道理,每个学生都有权利对这个道理提出问题、进行辩论;因此,采用讨论、辩论的方式,将拘谨的课堂变成互动交流的课堂,通过讨论加深青少年对看似大道理的理解,最终提高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学质量。

(三)思想政治实践环节多样化

目前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已具有一些实践环节,包括革命根据地参观、烈士陵园扫墓、英雄报告会等,但是当青少年走出校园后,如何保证其按照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去指导自己的行动,关键在于实践环节的多样化。当前中小学开设了多种家校联合活动,使家长、学生、学校共同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仅能够提高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学习效率,而且能够与家长达成思想政治方面的一致,为青少年减少来自家庭方面的干扰。此外,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关系到民族兴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爱国主义是信仰共产主义的外在表现,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爱国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互相促进的作用。在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中,科学地插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理论,可以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四)思想政治评价指标差异化

中小学生的年龄不同,思想的差别就非常大,同时,地区教育水平、学生家庭背景等因素,都对其思想政治素质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要科学地对初等教育进行评价,必须采取差异化的评价方法。首先要按照年级进行评价指标的设计,不同年级的中小学生思想差别显著,在不同年级中设计差异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既能够克服年龄因素的影响,又能够增强对教师的评价公平性。其次,加强对评价指标体系教学研究的支持力度,思想政治课的评价与传统的文化课程教学不同,他既要对学生的现有思想水平进行测评,又要对比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想的影响,还要追踪学生成长进程中的思想政治变化,这就需要调动多个年级、多个地区的教师进行协同研究,还要最大程度上鼓励家长参与该项研究,从而获取最全面的思想政治水平的数据。第三,要构建基于教育水平的差异化指标体系,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必然产生教育水平差距,教育水平的差距必然引发学生思想政治获取质量的差距,针对这种客观差距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能够真实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对初等教育的贡献力。

(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脱离实际

任何一项知识体系,都应该与实际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一直是学习的根本点。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有一个误区,内容过于空泛,与实际脱离过多。让学生从理论上认识这些道理,从书本上体会这些知识,达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比书本上的学习更有用。可以多让学生从课堂外的生活细节,去发现和学习。每个人的认识水平与理解能力不同,不能单一地全靠讲授与自我理解。做到与实际相结合,还需要家长及身边人的配合。让家长从生活中的细节去深化这种知识渗透,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感觉。让这种思想教育效果深入到学生的头脑中,只有这样,才能巩固效果。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空架子,更不是纸上谈兵。一直以来,更多的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书本理论,不值得学习,背好理论知识就行了。其实则不然,如果能够真正地把这种观念融入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社会制度会更加规范。真正做到学习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真正出发点。

四、结论

成长教育论文篇7

关键词:幼儿教育;天性;幼儿课程;幼儿教师

一、提出问题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又是终身教育的开端。在人们不断追求幼儿教育扩大化的前提下,幼儿教育中的一些小学化倾向和幼儿心理偏向成人化现象引起了家长和学者的关注,这就要求对幼儿教育重新定位,使幼儿教育摆脱传统的灌输式教育。

二、文献综述

(一)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通俗日常叫法,在专业及学术角度来讲,将三岁之六岁儿童的教育称之为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与一般教育一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的。

早在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期,中外教育学家就已经提出了有关教育要尊重儿童天性的教育观。如:夸美纽斯提出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要求依据人的自然性和自然倾向性来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卢梭的自然教育观,自然教育一方面是指教育要适应儿童天性的发展,保护儿童善良的天性,使身心得到自由发展,另一方面是自然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自然人。福禄培尔进一步论述了教育的发展和适应自然原则,并阐述了游戏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而在中国近代的发展历史中,陈鹤琴、陶行知、张雪门等人也对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做出了新的更为全面和专业的见解。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理论体系,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强调以“做”为中心的方法论,以活动性原则、儿童主体性原则、教学法多样性原则、利用活教材原则、积极鼓励原则和教学相长的民主性原则为主的教学原则;陶行知在批判传统教育、吸收改造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探索普及大众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活教育理论,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二)天性

天性顾名思义就是自然对人的发展的规定性,也是人身上的自然性,它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自然法则,“它含有一切遗传东西,一切与生俱来的东西,一切人体结构中存在的东西。”人类天性是自然史赋予人类物种的先天倾向性。天性是先在的,教育是后来者。在中国的传统哲学史中,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学说,指出:“人之初,性本善”的理论,提出天赋善性论。孟子虽主张人性善,但他并不认为人的品质就必然是好的,在他看来,先天的人性只是形成美德的生物前提,而非现成的美德。

(三)幼儿教育与天性

教育与天性的关系问题历来是教育学和教育哲学的基本问题。“外铄论”与“内发论”是为大家所熟知的影响教育的因素。前者认为人类性格及人性的形成主要是经后天“塑造”而成。与之相反,后者则是强调教育是人类天性的自内而外的一种扩充与生成过程,教育的内在根据在于人的天性。

通过浏览文献和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在现当代社会中对于幼儿教育应顺应、尊重天性的呼吁少之又少,随着社会、国家政府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和人们教育观念的逐渐转变,顺应和尊重儿童天性的幼儿教育逐渐受到教育界人士的关注。程秀兰在其论文中提出,快乐幸福、理解尊重、保教关爱、身心健康、生命成长、习惯养成、心智启蒙和适应环境等八个方面基本凸显了幼儿教育的本质特征,但是兴趣班和小学化则偏离了幼儿教育本质,即现当代的幼儿教育依然以教育和升学为重,并没有完全的尊重幼儿的天性;苗曼在其博士论文中指出:天性引领的教育之路承载着幼儿教育的光明前途。幼儿园应成为幼儿天性成长的自然之“园”,游戏之“园”,快乐之“园”;幼儿教育应重在“养性”之道;幼儿认知应坚持“具身认知”的根本原则,不“做”不“学”,不“体”不“认”,体验、体会、体认、体悟应成为幼儿认知的基本路径。王萍在论文中指出:在幼儿园的课程活动中,教师关注更多的是知识、技能的培养,游戏课程未受到重视,有时还受到冲击,幼儿园教育带有小学化倾向。吴宇在论文中指出:幼儿园课程设计陷入自然的失落的困境,幼儿园课程设计成人化、目标化、小学化、非游戏化、非生活化,并提出归于自然的幼儿园课程重建,课程设计要遵从幼儿童性,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

三、对策与建议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认为幼儿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天性是文化的根基和尺度,我们必须尊崇天性。儿童的天性被称为童心。刘向东教授在其《儿童精神哲学》中强调,“儿童有自己的精神、哲学、道德和认知,童心是人的根,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是个人不断提升的生长点和根基,也是文明的生长点和根基。”

在教师方面来说,国务院颁布了《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其中要求教师要具有“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幼儿教师要关爱幼儿,重视幼儿身心健康,尊重幼儿人格,维护幼儿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教师要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不断进取,掌握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策略与方法,了解有特殊需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与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再次,教师在幼儿园中要与幼儿建立和谐友好的师幼关系,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尊重幼儿的奇思妙想,不断鼓励幼儿去尝试和主动实践,老师要做幼儿活动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

幼儿课程必须具有专业性、独特性,能够体现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幼儿课程的编制要适应幼儿的需要,要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多进行联系实际的主题活动,邀请幼儿一起创设课程;幼儿课程内容上要灵活生动,教师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组织生成的教育活动,课程内容生活化;顺应幼儿天性的课程一定要回归到幼儿的天性本质中,即游戏,提倡游戏无目的性,鼓励幼儿按照自己意愿自主游戏并给予观察和指导,教师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和空间,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并仔细引导和支持幼儿的游戏,观察和指导幼儿的游戏,鼓励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行为,及时纠正幼儿不良的行为。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天性,形成幼儿的个性。(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程秀兰.幼儿教育本质的规定性及其意义[J].学前教育研究,2014,(9)

[2]苗曼.天性引领教育―幼儿教育变革路向探寻[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3.

[3]王萍.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与特征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12

[4]吴宇.归于自然的幼儿园课程研究[D].宁夏大学硕士论文,2013,3

[5]冯晓霞.走向天性教育让儿童健康成长[J].教育观察,2014,(11)

[6]唐淑,何晓夏.学前教育史[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

[7]冯文全.德育原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8]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2

[9]程秀兰.当代幼儿教育本质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9)

[10]卢梭.爱弥儿(上)(下)[m].李平沤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成长教育论文篇8

关键词:教育性;具体原则;特征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4289(2013)02-0008-03

教育具体原则是相对教育基本原则来说的,主要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教育实践知识,是介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教育知识。教育具体原则是在教育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和科学理性思维的成果,反映了一定的教育规律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具有一定的思想性、规则性和可操作性。积极构建教育具体原则,是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要,对指导教育实践活动在科学、规范、文明的基础上进行和有效提高教育质量有重要意义。教育具体原则主要有教育性、目的性、科学性、规范性、逻辑性、普遍性六项基本特征。

一、教育性

(一)体现对人生命的尊重

教育活动的过程,是促使人的生命从无知走向有知,从无意识走向有意识,从沉睡、蒙昧走向文明自觉,从生命的自然成长走向自由健康成长的过程。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教育活动原则的贯彻,要有利于学生生命主体的发展。人的发展,是全面的、阳光的,是生命环保的、和谐的,而不是以牺牲生命健康为代价。教育尊重生命的核心就是热爱生命,学校的一切活动都要体现教育的这一价值取向。

(二)体现对学生主体的尊重

人的生命成长是主动的过程。学校的教育活动只有激起学生主体的内在感受和思考,学生的思想才能变化,行为才能改善,成长才能自觉。教师的思想意识替代不了学生的思想,单靠外力强制管束作用不大。教育活动要摈弃一切妨碍学生进步成长中生硬、强制的行为方式,要富有民主、平等、关爱、启发、帮助、引导、激励、沟通、宽容等人文理性。教育活动只有体现对学生主体的尊重,才能促进学生生命的幸福成长。

(三)教育活动行为的人文性

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公平、关爱、理解、理智、理性、高尚、文明的人文精神,杜绝体罚、侮辱、伤害学生的非道德、非理性的不良行为做法,也不能出现粗俗、蛮横、冷峻、虚假、压抑等非文明高尚、违反教育理性的不良现象。教育性活动行为的人文性,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体现出一定的教育智慧,通过语言、动作、眼神、表情、气氛等良好情感个性的品质和能力素质,影响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进步成长。

二、目的性

(一)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与教育目的一致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要与教育总目的保持一致性,要使具体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形式等与教育目的保持在一个坐标尺上,不能偏离。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都要以教育总目的为坐标,都要指向于教育总目的,即为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人格的提升,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具体教育活动目标要明确

具体的教育活动要有具体的教育目标,教育活动才有价值意义。教育活动的具体目标,体现了教育活动的价值意义和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水平,并影响着教育活动的效果。教育活动的具体目标主要表现在对学生道德品质人格的提升、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各个方面,具体表现在对学生进步成长的思想道德品质的知、情、意、行的促进性、激励性、帮、启发性、指导性等有利于生命体成长的具体目标上。

(三)教育活动要素与具体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教育活动是一个个具体的过程,每一项教育活动都是由具体的活动目标、内容、形式等教育活动要素和教育活动施教者与受教育者的人的活动要素组成,具有教育活动结构性特点。目的性原则要求教育活动目标明确有针对性,符合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同时要求教育活动结构中诸要素具有内在联系性,与具体的教育活动目标一致,以避免出现教育活动因素的内部干扰、抵消等负效应,从而影响教育活动效果。

三、科学性

(一)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中小学生是正在成长的未成年人,其年龄、生理和心理特征不同,其成长需要、兴趣、志向、智力水平不同,既使在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也存在着差异性。教育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法要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切忌“一刀切”、“成人化”。教育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即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在充分了解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依据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和成长需要,确定相应具体的教育目的、内容、方式。

(二)尊重人的成长规律

人的成长规律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性,但又有区别。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揭示的是人生理、心理的生态性发展规律,而人的成长规律主要是指作为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受教育者接受适合的教育而健康成长的规律,或者说是促使受教育者主动发展,健康成长的规律。教育要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人的主体地位,走进学生的心灵,育人要育心。教育活动内容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成长的需要,活动多采用平等交往式、体验式、激励式、启发式和防范式等有利于学生成长接受的方式。

(三)要符合教育活动成功规律

教育的具体原则的科学性,还要求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方式要与学生成长的相关要素和谐统一,具有内在的联系性。一是认识把握好教育活动过程与教育活动目的的关系,二者要具有联系一致性。二是认识把握好教育活动内容与教育活动目的的内在联系性,而不是相悖或不相关。三是教育活动内容、形式方法要适合学生,具有可接受性,而不是相悖或相违。教育活动过程优化,各相关环节要素协调一致,教育活动才能成功,才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四、规范性

(一)教育实践活动的理性规范

教育具体原则是以实现教育实践活动的科学性、合理性为价值取向的理论表现形态,与教育基本原则有共同之处。但教育具体原则是为教育活动提供直接的科学、合理的具体指导,教育规则的“原则化”显得更强,主要表现在它的结构性、原理性、指导性等方面。所谓结构性,是指具体教育原则是由其具体活动的目的性、运行的规则性、活动行为的准则性等具体理性要素构成。而所构成的理性要素,又具有教育知识性和规律性特点,因而从整体上又反映出它的原理性。教育具体原则的这种原理性,更表现出它的教育实践活动指导的实在性,对祛除教育活动的虚无、随意、盲目、粗陋,使教育活动求真、务实、精细、到位,更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二)教育实践活动的操作规范

教育具体原则的操作规范性,是指其理论的工具性,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指导,而这种可操作性的教育活动指导具有内在的规则性。这种教育活动的规范性,虽然不具有必须遵守的制度章程的性质,但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层面提供了具体合乎一定规范的教育实践活动的操作范式,以维护教育实践活动的科学性、合理性。这种规范性,体现了教育活动所要遵循的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教育活动成功的保障性和遵循教育具体原则所需要的认真态度和精神。

(三)教育实践活动的行为规范

教育实践活动行为的规范性,主要是指教育具体原则为教育活动行为提供了一定的准则和标准。教育活动行为的规范性,为教育实践环节中具体策略方法的运用提供了行为指导的准则要求,为教育者的言行提供了规范性标准。

教育具体原则的规范性,使教育实践活动体现了教育具体原则理论的指导性,教育规则的可遵守性,教育行为的可评价性。

五、逻辑性

(一)教育实践活动的规律性

教育活动的逻辑性,“是事物的基本条件和组成要素发生作用的一种必然结果,它表明事物发展变化只能是一种逻辑性变化,亦即事物活动的基础、原因、要素等方面条件共同作用下的一种必然的、非此不可的变化”[1]。教育具体原则的逻辑性特征,指的是教育活动发展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教育活动基本条件、教育活动因素、活动规则等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

(二)教育活动要素的和谐一致性

从教育活动整体上说,教育活动的进步和发展,教育活动的成功,需要教育诸要素的有机结合,和谐一致,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如果具体的教育活动缺乏科学、合理的内涵,教育活动中内外要素出现了不和谐、不一致、不合理,都将影响到整个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三)教育活动要素的内在联系性

从教育活动的内涵上说,教育活动的目的与教育活动要素条件、活动规则具有必然的联系性、合理性。其意义在于:教育活动中诸要素,是达到教育目的的必要条件;教育活动的规则、要求、标准与教育目的有必然联系,是实现教育目的的要素条件;教育活动诸要素条件与活动规则、准则标准有内在的必然联系,构成因果和条件关系。如果教育活动的内在诸要素、规则、准则缺乏科学、合理的联系性,不具有因果、条件关系,要实现教育活动的科学性就没有可能。

六、普遍性

(一)意义作用的普遍性

教育具体原则所蕴含的理性内涵,既表现在学校的教育管理方面;又表现在学校办学理念、管理、文化制度建设等方面;还表现于教育活动的具体方式方法中,表现于教师及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中。

(二)关涉范围的普遍性

教育具体原则相对于教育目的、教育基本原则来说为下属概念,却蕴含着一定的教育思想理念,体现了教育原则和策略方法。教育具体原则关涉到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育方针的落实,直接或间接体现了教育目的性;关涉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思想的实现和学校文化的积淀,具体体现了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学校文化;关涉到教育基本原则的贯彻和教育方法科学合理的运用,具体体现了教育基本原则贯彻和教育方法运用的合理性。

(三)原则适用的普遍性

由于教育具体原则集教育目的、教育基本原则、教育策略方法于一体的性质,又渗透了一定的先进教育理念,决定了它适用的普遍性。它适用于学校管理、文化制度建设和教育人员培训等各方面。

教育具体原则同教育基本原则一样,是教育规律的反映和运用,它来自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结晶。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认识和把握教育具体原则的基本特征,依据教育活动规律和人才培养的需要,积极构建并正确运用教育具体原则,对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成长教育论文篇9

组织领导。学校成立由校长办公室牵头,由教导处、教研组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教师“青蓝工程”培养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协调与管理。

制度保障。学校制定《“青蓝工程”培训方案》,建立《青年教师校本培训成长工程培训记录本》,同时结合绩效工资改革,修订相关考核制度。

经费保障。学校在教师培养的费用上毫不吝啬,将教师培养经费列入年度预算。为了确保教师培养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多渠道筹措经费,保障教师培养工作必需的经费开支。

时间保障。为了保障培训学习,学校规定每周三为集中学习时间。每两周集中进行教研组活动,每周进行备课组活动,不定期举行教师观摩、研讨,时间另外安排。教师课余可以自主学习,通过报刊、书籍和网络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为了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水平,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制定“青蓝工程”培训计划。通过培训,促使青年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升师德修养水平;理解并初步掌握课程标准:形成教育教学能力:提高青年教师对学校教育理念和教育文化的认同度,尽快融入学校的教育文化,缩短青年教师的角色转换期。

制定“聚焦课堂教学,创新班级管理”论坛活动制度。学校制定“青蓝工程”论坛活动制度,规定每年组织以“聚焦课堂教学,创新班级管理”为主题的论坛活动,参加对象为教龄五年以内的青年教师。学校第一届青年教师论坛围绕如下两个主题:一是以助学稿为研究载体,聚焦课堂教学,突出“先学后教。精读实练”和“小组合作,培养自主”等课改理念:二是以礼孝教育为研究载体,关注学生心理动态,创新班级管理模式,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等德育理念。各位青年教师畅所欲言,有的讲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有的讲教学中的心得。论坛结束之后,学校把青年教师的论坛文稿整理成册,颁发给每位青年教师,意在让每位青年教师取长补短、扬长补短、变短为长。不少青年教师经常会拿出来翻阅,认可这样的交流形式,因为这不仅可以交流工作中对教育教学的困惑。还能学习其他同龄教师的宝贵经验,有助于自己的专业成长。论坛活动还评出一二三等奖。学校购买大量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作为奖品颁发给各位青年教师。面对这样的精神食粮,青年教师都说比任何实物都来得更有意义。

确立青年教师教研论文征集评比活动的制度。学校制定“青蓝工程”论文征集活动制度,规定每学年每位青年教师必须上交教育教学论文,由学校组织评比并推荐优秀论文。参加市教研室论文评选,或推荐《慈溪教育科研》《宁波教育科研》等杂志发表。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论文写作水平,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专门聘任每门学科的教研组长、骨干教师、高级教师为论文指导教师,指导青年教师的论文写作。每年一届的青年教师论文大赛,极大激发青年教师撰写论文的积极性,青年教师的论文在慈溪市获奖的比率大幅度增加。

开展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引领青年教师成长。根据平时的观察、青年教师座谈会和教师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等多种形式,了解青年教师的发展现状,了解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阻碍因素,以每位青年教师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抓手,分类、分层和分步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学校专门为青年教师建立个人成长档案。观察和记录他们专业成长的历程,借以促进青年教师专业的个性化发展。青年教师由于刚刚参加工作,很多方面要从头学起,比如如何有效完成教学工作、如何合理实现班主任工作、如何处理师生关系和同事关系等。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显得很繁琐,促使很多青年教师疲于应付各种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和心情来参与教科研活动。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能只从制度角度给青年教师太大的压力,而是要从榜样角度给青年教师更多的动力。

关注小现象、小问题和小策略研究,引导青年教师放低视角、叩问细节。一是鼓励优秀青年教师参加德育“小课题研究”。德育“小课题”是以班主任、心理辅导老师、团队老师、德育管理者、一线教师为研究主体,围绕“育人为本,立德为先”的主题,突出一线德育的特点,侧重实践探索的课题。德育“小课题”属于个人专项课题,相对于其他的教育科研课题来讲,侧重实践探索,具有起点低、入手快的特点。学校鼓励教师关注身边的德育细节。让个别优秀的青年教师申报德育“小课题研究”,促使其在实践中较快地提高教育科研的能力和水平。近几年来,在学校鼓励与支持下,多名教师积极申报宁波市德育“小课题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更多青年教师,特别是年轻的班主任,也都自觉和主动地加入德育“小课题研究”。二是鼓励优秀青年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关注教育界的热点。教育一直在进行着改革,新的理念要求青年教师不断研究、探索,这样才不会被改革的潮流所抛弃。“翻转课堂”、“微课”、“微课程”等新名词接踵而至,一线的教师又有多少人了解、关注呢?接受新事物、新理念,更需要青年教师去充当先锋。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活动

自主学习培训。学校图书馆先后购置大量教育书籍。为每一位青年教师每年订阅150元与教学有关的报纸杂志,要求教师每学期至少认真学习一本教育理论刊物并撰写读书报告。学校开放教师阅览室,鼓励教师有效利用业余时间展开自学,阅读教育教学刊物、教育专著、中外名著,上网浏览各种信息、查阅各种教学资料,引领教师由“外培”转向“内培”,促进教师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撰写学习心得、反思笔记,把学习和教育科研活动相结合。

外出考察“取经”。培训分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集中培训主要是理论讲座、专题报告、研究讨论等。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教师专业化、职业道德规范和班级管理、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培训、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教育科研能力等。分散培训主要是自主观看优秀课录像等,通过集中点评、交流,以及行为跟进课的课例分析与研究,利用集体的智慧,开发教师创新的思想,促进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教育科研方面的提高。学校每年划拨一定数量的经费,安排不同层次的青年教师外出访问、考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习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以及有效的管理方法,推动青年教师在班级管理、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全面提高。

专题研讨活动。学校经常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种讲座、班主任工作等专题研讨活动,高水平、高效率的讲座让青年教师获益匪浅,让他们深刻地意识到。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不仅要有热情和干劲,更要有智慧和巧劲,要在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渗入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方法,更要顺应学生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善于抓住一切教育契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

成长教育论文篇10

(赤峰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摘要:家庭教育在各民族的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一个民族成员被本民族的文化“文化化”的过程,也可以说这个过程是维系本民族认同的纽带。家庭教育所涉及的本民族的文化因素会对一个民族成员的一生起到巨大的作用,甚至影响到下一代。因此家庭教育对传承民族语言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蒙古族;家庭教育;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H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1-0031-03

一、引言

家庭教育在各民族的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一个民族成员被本民族的文化“文化化”的过程。也可以说这个过程是维系本民族认同的纽带。家庭教育所涉及的本民族的文化因素会对一个本民族成员的一生起到巨大的作用。甚至影响到下一代。因此家庭教育教育对对传承民族语言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蒙古族这样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而言,在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传承民族语言文化的功能优势。蒙古族的家庭教育在本民族语言文化的保存和传承有着很大的作用。当今社会的现代化和城市化是世界的必然过程和结果。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立于这个阶段。我们在研究中一方面要客观地看待城市化进程的必然性,另一方面对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各种问题持有准确的判断。尤其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独特性使民族教育的发展进程具备了其特殊性。在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移民政策、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等多项政策使蒙古族的家庭教育有了很大的变化。正确认识本本阶段蒙古族家庭教育并对它有准确的判断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据此,研究当今蒙古族语言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传承是必要的。

本论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研究蒙古族家庭教育,对蒙古族家庭教育在社会进程中变迁,并对此变化的形成做出分析。首先,本研究将内蒙古蒙古族家庭教育为案例,对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语言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传承方式和内容的变化进行系统的分析。教育是一种使人“文化化”的过程,因此本课题中“语言文化传承”置于促进“民族”归属意识的形成和民族语言文化继承给下世代的“文化化”的手段或脉络。再次,我们以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文化选择功能和文化创新功能为基础探讨内蒙古蒙古族民族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最后给家庭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的方式和内容的特征进行了理论总结。

二、研究意义

本研究是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研究了蒙古族在近年都市化进程中的怎样把自民族的语言,历史文化传承方式和手段。美国文化人类学学威吉尔兹在《文化的解释》中指出“人类是为自己编织的网所悬挂的动物”,“文化就是这样的一些网”。既然人类是悬挂在文化的网。那么、传承人类语言文化的渠道或方式是不会脱离这个文化网的约束、传承少数语言文化的渠道和方式也不会脱离少数民族文化网的约束。具体说蒙古族语言文化传承的渠道和方式不会脱离蒙古族文化的约束和制约。蒙古族要想传承自民族的文化给下一代必须依赖蒙古文化。本论文中“语言文化传承”置于促进“民族”归属意识的形成和民族语言文化继承给下世代的文化化的手段或脉络。

从关于蒙古族教育变迁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解放前蒙古族的传统语言文化的传承以家庭、寺院和宫学三种渠道来进行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的蒙古族教育有了极大地变化,蒙古民族学校和蒙古族学生的数量不断上升,直到1980年每苏木有属于自己的一所民族学校。这种变化对蒙古族的传统语言文化的传承渠道从家庭、寺院、官学变为学校教育。蒙古民族学校成名副其实的蒙古文化传承基地。正因为如此众多学者开始关注民族学校教育中的文化传承并有了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族教育的发展。

但是要反映蒙古民族教育传承问题只关注学校教育,研究学校教育中的文化传承是完全不够的的。因为,教育以“人”为教育对象,而且这里指的“人”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这个“人”属于一个民族,“人”有他长大成人的本民族的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研究证明一个婴儿出生到三岁为止他的工作和学习能力的50%以定型,到八岁的时候它的性格和能力基本定型。我们不能忽视7岁的学童。当他们步入小学时,他们幼小的心灵上已烙印了本民族的文化印记。他的语言、生活习惯、性格、兴趣爱好或未来的追求、人生观、宗教观在一定程度上已形成。同龄学童之间的区别往往就是他们属于不同民族或不同家庭而形成。所以,在民族教育这大框架里讨论民族文化传承是只关注学校教育是不足的。我们必须关注学校教育以外的文化教育因素,那就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尤其家庭教育中的文化传承是我们必须做调查并做出解释的一项必要工作。只要给家庭教育中的文化传承方式作出了明嘹的说明才能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对一个学生起到的作用做出明确的解释。这样才能认识与理解民族教育中的文化传承方式。

关于蒙古族家庭教育的研究比较多。阿尔滨的《家庭教育》、南丁,敖木巴斯尔的《蒙古族传统民本教育》、敖木巴斯尔,南丁的《蒙古族传统母本教育》、宝日础鲁的《蒙古族家庭教育》等。这些成果对蒙古族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方式下了一定的功夫。他们结合蒙古族家庭教育概念,蒙古族家庭教育中的禁忌、谚语、诗歌、故事综述了现代蒙古族家庭和儿童所面临的众多问题。这类研究成果对蒙古族家庭教育研究者提供了一定的文字资料。但,这些研究只对蒙古族家庭教育做了理论解释,仅限于文献阐述。没有做到社会和家庭的全面调查,形成理论与实际的不接轨。研究家庭教育首先必须理解家长的想法和思路。研究家长用什么方式,把什么东西,怎样传承给下一代是我们必须关注的主要内容。本论文中我们具体讨论家长的思维模式,并对它作出合理的解释。

三、研究的对象,方法及内容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内蒙古赤峰市大板镇蒙古族小学五年级的80名学生的家长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80份,有效问卷63份。

(二)研究方法

本论文主要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放映蒙古族家庭教育的全部面貌,访谈调查放映个别家庭的现实情况。

(三)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为以下三点。第一、学生的兴趣爱好。第二、家长的家庭教育依据。第三、学生的语言能力。

四、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的兴趣爱好

关于学生电视电脑和图书的爱好。从图1和图2得知大部分学生喜欢电视电脑和涂塑。其中,不太喜欢电视电脑的有3人,没有人不喜欢电视电脑的。相反,不太喜欢图书的有15人,不喜欢的2人。由此可见现代视觉媒体的增多对孩子的兴趣爱好有很大的左右能力。

关于家长特意给自己的孩子购置的东西中占很大比重的是图书,其次为蒙古特色玩具,很少人为孩子购买电视电脑和电子游戏。但,我们从图1和图2得知学生喜欢的东西是电视电脑。从这里看出现代蒙古族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和学生的兴趣爱好有不一致之处。

(二)家长的家庭教育依据

从图4得知家长的家庭教育所依据的对象中学校老师的意见最高。其次为父母等家庭成员的意见,然后是配偶的意见。从这一点看出现代蒙古族家长家庭教育依赖于学校,依赖于学校老师。

(三)学生的语言能力

大多数家长和自己的孩子交流时使用蒙古语(图5)。家长认为自己孩子的蒙语水平有信心。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母语水平用“还可以”来和“不太好”来评价的人数很多(图6)。这说明现代孩子的母语水平不如他们的家长。家长对孩子的母语水平没有得到充分的肯定。

这些对自己孩子的母语水平有焦虑的家长给孩子购买的图书基本以蒙汉图书为主(图7),这表明家长想让孩子多读一些蒙古语图书但没有排斥汉语图书。他们对蒙语和汉语图书的一样的重视。

以上为从调查问卷得知的结果。以下是在访谈调查中家长对笔者的回答。这里把典型的几个回答拿出来分析。

您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家长a:由于城市化很多孩子从小在城市里长大。他们没有蒙古语的语言环境所以他们的蒙语词汇量比牧区的孩子少的多。再加上孩子们根本没有接触过蒙古牧区的生活他们完全不知道牧区的有关生活常识和放牧工具的名称。所以我们觉得从小给孩子提供蒙古语言环境和生活环境是最关键的。

家长B:我的孩子现在和自己的爷爷住在一起。老人太溺爱孩子。所以出现全部教育依赖学校教育的状态。

家长C:现在的孩子的普遍存在学蒙古语比学汉语吃力。因为他们没有蒙古语言环境。

家长D:我们在家里常用蒙古语来交流。也很严格要求孩子说蒙古语。但一到学校,学校的孩子都在说汉语。我的孩子就学他们说汉语。不喜欢说蒙古语。我觉得学校也应该严格要求学生,在校园里说蒙古语。养成在校园里必须说蒙古语的好习惯

从这些家长的交谈中我们会得知,由于围绕学生的社会环境的变化,现在家长教育自己孩子时遇到很多的困扰。尤其是蒙古语言和文化的传承遭到极大地冲击。

五、结论

由此以上结论如下:

1.蒙古族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学好蒙古语言和蒙古文化。

2.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家长的要求有所不同,学生喜欢电视电脑,家长希望孩子多读书。

3.家长的家庭教育依据的对象是学校老师,学校老师的言行会影响到家长也影响家庭教育的整个环节。

4.家长非常担心自己孩子蒙古语和蒙古文化的丢失。

5.由于社会原因,不直接接受父母教育的孩子增多,出现隔代教育。

6.家长觉得蒙古语言文化教育的责任也在学校,学校必须严格要求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