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特级教师论文十篇特级教师论文十篇

特级教师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5:39:27

特级教师论文篇1

语文特级教师课堂语言的锤炼是语言风格形成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源自他们有优化课堂语言的意识,这是促使语言风格的形成最为关键的。其次是语言材料的积累,特级教师的课堂语言规范,表达得体皆符合语法逻辑,表达精炼、流畅。于老师追求细致周全的教学内容,把课堂上要讲的每句话记录来,修改熟记,再口语化。几十年的学习和积累,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打下了扎实的语言基础。余老师的语言锤炼源自他教学板块的设计之美,要求语言另辟蹊径、新颖独到,板块设计才会更加精炼,从不同角度来讲解知识,给人全新的感受。李老师的语言锤炼首先是独自揣摩和探索,逐步形成独自的课堂语言风格,最终形成自己平易近人的语言风格。魏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力求使用幽默风趣的课堂语言,在语言锤炼中注意了语言表达的简洁性和针对性,同时还体现了语言的趣味性、启发性和审美性特点。特级教师在锤炼自己语言的过程中,充分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知识修养等因素,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

二、博览群书,丰富语言表达

博览群书在语文特级教师课堂语言风格的形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言的锤炼须靠长期的积累和实践。四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广泛阅读,博览群书,拓宽知识的广度,丰富课堂语言表达是语言风格形成的重要途径。于老师在学生时代就爱阅读,她爱杜甫的诗和辛稼轩的词,深感他们忠于国家和民族。工作中广泛阅读中外母语教育类书籍,教育学、心理学等书籍。这些阅读的作品对她的影响也是积极的,充满人性的光芒和豪迈的激情对丰富她的表达不言而喻。李老师曾经是个文学青年,把自己文学梦引入教育,与学生共同创作,记录了生动的教育故事。李老师酷爱文学,好读书,读好书,爱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从读书中领悟到民主的教育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所以思想对语言的影响也是积极的。魏老师曾经说过,教书的人自己要多看书,要看多家之言,才能融汇贯通,才能领会到理论的精神实质。四位特级教师通过广泛地阅读与丰富表达密切联系,而且成正相关。首先,通过阅读把丰富的语言材料积累起来,形成一个“组块”,分门别类,到用时随机提取。其次,通过大量阅读,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展自己的思维。阅读可以丰富自身表达,并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课堂语言才会逐步形成独自的风格。

三、善于反思,提炼语言精髓

教育教学的反思在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的语言风格的形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风格的形成离不开语言的生成,而教学反思正是这种语言生成的有效途径,反思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勤于笔耕。于老师“勤于学习”和“勇于实践”这两根支柱聚焦在“反思”上,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是否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这种反思不仅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有教学语言的反思,如何不断改进,使语言条理清晰、通俗易懂。余老师提出,语文教师的第一科研能力就是提炼的能力。提炼教学、提炼生活,将“提炼”用于观察、用于研究,去粗取精,常提常新。他创造了“教例品评”的写作体例,又创造了散文式“别出心裁读课文”的写作体例,用清新、富有情感的语言进行论文写作。李老师提出反思自己的教学策略,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反思课堂的驾驭和生成,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不仅要想,更要不停地实践。在实践中探寻,在探寻中创新。魏老师基于解决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育思想,提出具有趣味性的“画语文知识树”和教学思路明晰的“六步课堂教学法”等创新教学理念,这也是善于反思,践于研究所形成的。

四、结语

特级教师论文篇2

当前教科研的功利化之所以有市场,主要是有培育它、怂恿它的气候与土壤。比如目前各地正在逐步开始实行的正高级教师的评定,都对的级别数量以及对参与课题研究有非常明确的要求,当然也有其它如课堂教学、学生满意度等方面的一些规定,但其中比较好量化的、似乎也较能直接显性反映教师业务水平的还是文章和课题。从已经获评的一些老师的情况看,一般情况下,论文和课题过关了;基本也就过关了。于是,为了获评通过而写论文搞课题的教科研功利化倾向愈演愈烈,有的老师甚至不择手段。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目前的评定似乎对教师的教科研没有持续性发展的要求,比如某省特级教师的评定,论文只要求五年内,数量只要三篇,至于你五年以前的教科研状况如何根本就不予考虑。于是为了获得特级教师的荣誉,自己只要搞个五年规划则可,一些老师自己科研水平不行,就高价请“”写,或通过其它歪门邪道进行,课题自己搞不起来,只要成为核心组成员也行,甚至需要时造个假的也成。看看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老师获评了特级教师或正高级教师?而当这些人一旦获评以后,就再也不会有多少,或者也不会再去搞什么课题研究了。再看看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正高级教师和特级教师?

在我看来,一个教师要成为特级教师及晋升为正高级教师,教科研水平的确是必须要过硬的,所以对教师的文章及课题的要求无可厚非,但必须克服只是为了评特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而写文章搞课题的教科研功利化倾向,必须坚决杜绝其间的缺德无良行为。我认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看教师的可持续的教科研状态和能力,比如其三、五年之前有没有教科研成果,是不是教科研方面的暴发户?该教师所发表的论文是不是基本上全是发表在同一个杂志上?所发表的这些文章质量水平究竟如何?等等。这些都是很值得研究的!再比如,在其获评以后是不是在教科研成果上就偃旗息鼓了?我认为可以用特级教师与正高级教师的任期制来进行制约,如果获评以后就不再有教科研成果了,那就取消其特级教师或正高级教师的资格。如此,定会让一些急功近利的投机者与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无缘,教科研方面的功利化倾向也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

另外,特级教师也好,正高级教师也罢,光有教科研水平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总会看到一些特级教师或正高级教师真的是盛名之下其实难符,他们的课堂教学水平不敢恭维,甚至让人大跌眼镜,所教学生的学习成绩平平,有的在平行班级中甚至垫底,但他们的工资标准因为特级教师或正高级教师的缘故而比一般教师多出不少,他们在学校乃至社会上的地位显然也比一般教师高出很多,所以他们活得也似乎很有“尊严”。有的在获评特级教师与正高级教师以后就再也不送毕业班了,再也不当班主任了,有的甚至再也不教书了。如此就让教师们心里很不平衡,严重影响了一般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这样的特级教师与正高级教师,究竟起着怎样的作用呢?让人很无奈、很无语!所以对特级教师以及正高级教师的评定必须要有课堂教学水平、送毕业班以及做班主任等方面的硬性规定和要求,在获评特级、正高后也必须在这些方面对其进行量化考核以及质效评估,不合格者就要坚决让其出局。

做人德为先,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理应是道德品质方面的楷模,他们应该是教师们心中的道德偶像。所以作为特级教师以及正高级教师必须在个人道德品质、人格魅力方面是教师中的佼佼者,是教师们学习的好榜样。试想,如果_二个生活作风方面很糜烂、学术上靠的是学术腐败而成为特级或正高级的老师,给教师们将是怎样的一个价值导向?这又会去引领怎样的一种风气风尚?它所提供给我们的显然决不是什么正能量。看看我们身边的特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们,当然他们中不乏为人正派、品德高尚者,但其中个人道德品质方面素质低下甚至臭名昭著的同样也大有人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个人道德品质、人格魅力方面,想靠功利化获得大家的认可,几乎不可能。但如果一个本来道德素养低下者为了成为特级教师或正高级教师而从此修身养性,立德从善,我想这也未必不是件好事。

特级教师论文篇3

【关键词】普通师资课堂教学优化教学

Discussiononthecommonteachersandtheoptimizationofteaching

wangYin

【abstract】thewriterhasmadeadiscussionthatcommonteachersalsocanoptimizeteachingfromthehandlingcourseandfeedbackofthenew“microteachingandstrongsuitteachingmode”,justusingforreference.

【Keywords】CommonteachersClassroomteachingoptimizationofteaching

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新课改体现出更优化的课堂教学。为能够使普通师资达到更优化的教学,尽快适应创新教育新课改发展的需要,各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学校以选送部分教师脱产轮换进修学习和开展积极的校本教研培训等国家和组织行为及教师本人自学、函授等自我行为,努力全面提升每个教师教育教学素养和能力水平,以造就优秀教师群众,力争使每个教师都成为教学能手和骨干,达到优化教学。但这是一个长期的教育更新工程,很难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完成,对于迫切要求优化的各级各类学校各科教学实情而言,尤如杯水车薪,远水难解近渴。对于那些名师、特级教师、专家更如凤毛麟角,普通学校可望而不可及。要真正实现每个教学班、每门学科、每节课能更优化,就必须从每所学校实情出发,走本校课堂教学自主优化之路。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合著《资本论》,现代又有几个共写一部书的事例。为什么课堂教学不允许由几位教师协同作战,合教一门学科呢?俗言道:三个臭皮匠,合成诸葛亮。普通师资虽存在个体差异,每个教师有自己的学有所专和教有所长,只要科学操作,挖掘潜力,发挥特长,汇聚优势,必将形成优教合力。而传统课堂教学长期以来已形成定势,一般都由校领导的好恶分配教学任务,通常采用一个教师单独负责某学科,承包某班级的教学模式,导致有的教师不能发挥其长,显得英雄无用武之地;有的教师则好似赶鸭子上架,勉为其难。优师则矣,否则误人子弟,造成班级之间教学效果差异和不平衡发展,差距和诸多不和谐被动现象出现。为此,我们打破传统课堂教学常规定势,将本学科教学内容进行微格分工与教师按特长教学相结合,以“微格、特长教学”的新模式来适应新课改对优化课堂教学的要求,把学科教学任务以单元或章节精细分为若干微格,作为教学单位,让每个教师按自己最擅长、最为强项的承担本格教学任务,其教学效果远胜于传统教学。现就尝试过程和心得愿与同仁商榷,为中学教学新课改提供借鉴。

1.“微格、特长教学”新模式的具体操作。

1.1确定教研目的:探究普通师资也能优化教学。

1.2选择研究对象和参研者:初中九年级语文科和三个班的学生语文课及三位科任教师。

1.3研究过程:

①规定研究时间为一学年,即两个学期。

②每学期开学初,按“微格、特长教学”要求,将九年级三个班语文科教学内容按单元细分为“文言文与诗词”、“议论文与说明文”、“散文、小说与戏剧”三个微格教学单位。

③三位语文教师毛遂自荐,以自己最擅长最为强项者,选择承担主备、主讲教学内容。

④主教者先主备,预设好教案,集体三人讨论修改,确定最佳方案,选择最好教法。

⑤责任到人,各负其责,每个教师就自己主教内容以异班同教形式在不同班级轮流教授。

⑥每个学期统一测试两次,成绩与往界同期学生及本届实行传统教师独包的教学班学生成绩对比分析。

⑦教研收获:一学年,两个学期中、末期共测试四次,结果是班均分、级均分、单科合格率,每次攀升超过五个百分点,班级排名次序节节提高。一学年后,九年级语文科成绩名次从过去近尾数跃向全校各科前列。调查问卷,学生一致认为“这样教好”,要求继续“这样教”。

⑧结论:九年级三个班语文科经过一学年实行“微格、特长教学”模式教学实践,取得显著教学效果,充分说明运用科学方法,普通师资完全能优化课堂教学。

2.对“微格、特长教学”新模式的详细解读。“微格、特长教学”是在普通师资条件下,经过科学统筹操作,变劣势为优势,由普通师资汇聚特长优势形成优教合力实现优化教学。

2.1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同级、同科、多班级、多个教师间操作简单易行。表现为:内容变,教师换,班级不同,教师同。学生有新奇感和很高的兴趣、积极性、求知欲。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益教又益学。学科内容精细分配,教学任务明确,责任具体,教师既发挥特长、各领,又团队协作,汇聚每个教学特长形成整体优教合力,不是名师便有胜似名师的效果。全科备讲变为若干单元和章节的主备主讲,大大减轻每个教师备讲强度,教师从过去全面备写的繁重教案设计中真正解脱出来,有了充足的时间为自己主备主讲的内容,查资料,制课件,课前准备做得更完备周详。大家合教,共同负责,没有独挑大梁的思想压力和孤军作战的精神负担。同一内容在不同班级次第教授,第一班课中出现的不足与失误,在第二班课中会得到及时弥补和更正。一课教得好似一课,由于及时反馈,扬长补短,能促使教师较快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形成属于教师自己的个性化教法和教风。

2.2“微格、特长教学”使每个班、每堂课、每一内容教学无不最优化。普通师资由于本人喜好和个性差异,各自专长不一,对有的知识教起来游刃有余,有的知识教起来勉为其难,教法各有千秋。田忌赛马“一不胜而再胜”非马更良,科学巧运作使然。而“微格、特长教学”正是以科学统筹,发挥每个教师特长潜力,使普通师资达到优教效果。它不仅适宜同级同科教学,而且若用于不同年级同学科教学,教师能更好把握不同年级段知识结构续接链,掌握新旧知识内在衔接变化关系,了解不同年级学生对本科知识掌握程度,更好利用已学知识去学习未学知识,达到从学情实际出发优化教学。

特级教师论文篇4

〔论文摘要〕班级是由一群学生与教师共同生活、学习与成长的场所。班主任运用团体动力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将是学生健康学习与成长的重要因素。本文拟从团体动力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小学教师班级辅导策略:首先,对团体动力的理论基础进行介绍;其次,认识班级管理中的团体动力形态;最后,提出班主任运用团体动力的班级辅导策略。

一、团体动力的理论基础

团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互相影响、互相依赖,且具有共同的目标,为了完成特定的目标而相互结合成的组织。团体具有互动与相对动态的性质,是具有社会互动性质的组织,团体遵循共同的规范,具有目标性。

团体动力是指某社会团体之所以形成的原因,以及维系团体功能的一种力量或一种方式。团体动力学是社会科学的分支,是一门探讨团体结构及团体与成员间相互动力关系的学问。其理论有场地论、因素分析论、社会团体工作理论、心理分析理论等。场地论代表人物勒温认为,应该把团体看作是一个生命的空间,它是由一些力量或变量组成,它们是影响团体内成员的重要变项。根据此理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班主任若能将班级作为心理场地并作数量化呈现,才能分析、控制班级与运用班级动力。因素分析论的代表人物卡特尔认为,团体动力主要受到某些重要因素的影响,领导者在决定团体的发展时,需要了解团体内的关键因素。根据卡特尔的理论,若能对团体内的各项属性一一加以评估,掌握有关的独立变项,可以有效运作团体。社会团体工作论是将团体工作者的叙事性记录及团体成员的个案史等资料加以分析,以了解团体对成员人格发展的影响;重视团体经验与个体成长的交互作用,注重行动研究,即领导者如何有效利用学习迁移,促发成员转移团体咨询情景的积极经验,以协助成员产生建设性行为,增进社会适应。心理分析理论强调团体历程中有关的情感因素,包括领导者和成员、成员与成员、成员与他人,强调透过对成员过去经验的了解及个案记录的分析解释,促发动力性的团体经验,协助成员产生积极的行为改变与人格发展。

班级是一个团体,班主任是团体的领导者。如何消除团体的冲突,促进团体凝聚力的提升,进而形成团体的动力,并运用团体动力的辅导策略,这些是班主任科学管理班级应涉及到的内容。了解团体动力理论,借鉴动力理论,有助于班主任形成自己有效管理班级的教育理念。

二、认识中小学班级中的团体动力形态

21世纪社会急剧的变迁与转型,使得传统的结构功能论受到现代文化的挑战。班级是学校教育中最基层的单位,而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室管理模式较忽视与压抑班级团体动力的影响性。班级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小团体,这些小团体具有其潜在的影响力。作为班主任,应善用这些团体动力来使得班级管理更具有成效。

(一)非主流文化团体取向的小团体

所谓的非主流文化指相对于主流文化之外的其他文化,它是边缘的、附属的与次要的文化。中小学学生的他律性较强,容易受到同辈团体的影响而在班级中形成学生非主流文化团体,容易受到媒体与流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一种属于次级文化的小团体。例如在中小学中流行的女孩们的影视歌星崇拜现象,中小学男生当前所流行的网络游戏,如魔兽争霸等,都是典型的学校非主流文化。班主任若能留心观察学生无意间形成的非主流文化团体,运用引导的方法把这些团体的动力凝聚起来向着具有教育性的方向发展,对于班级管理是有所帮助的。

(二)以个性、兴趣结合和教师评价取向的小团体

一般来说,中小学生在教室中的小团体比较倾向于个性与兴趣的结合。但也可能会因为受到功课与教师的标准化评价而形成所谓的好学生小团体与调皮学生的小团体。通常所谓的好学生小团体对班级管理会产生积极的帮助,而调皮学生的小团体可能造成班级管理的问题所在。因此,班主任要平等对待学生,必须消除个人的喜好,对于还正在成长中的学生不要给予社会的标准评价,因为每位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教师必须循循善诱,引导这些班级中的小团体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以座位分配取向的小团体

中小学生常会因为在教室中的座位分配而影响到学习的效果,而由于座位的分配所产生的班级气氛值得教育心理学工作者进一步探讨。一般来说,中小学生若与不喜欢的同学坐在一起,会影响其学习动机;而若与喜欢的同学坐在一起,则会非常兴奋而显得士气高昂。因此,在班级座位安排方面,班主任必须作适时的调整与更新。在座位的分配方面,必须考虑每位学生不同的学习表现,将学习表现好的学生与学习表现差的学生交错分配在一起,如此才不容易造成学生的被标准化。此外,高效能的学生座位安排将有助于师生之间形成密切的互动。班主任对于班级中的分组也需要思考,应打破性别意识与学业成就的界线,善用小组间积极的合作与竞争模式,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与民主素养,如此将产生最佳的团体动力。

(四)以性别取向的小团体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和中学生进入了青春期,而这个阶段女生的发育比起同年龄的男生要早,因此这个阶段的性别界限特别明显。在这个青涩的成长阶段,中小学生的智力、学习开始初步定型,自尊心与好胜心、喜欢与厌恶、好奇与排斥等特别明显。一般来说,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的女生在班级中常会组成许多小团体,这些小团体会基于兴趣与个性而组成在一起,且团体之间的界线会比中低年级的学生们来得更明显。而小学高年级的男生和中学男生在心智与生理发展方面显著慢于同龄的女生,会有被同龄女生领导的现象,因此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的男生的小团体界线比较模糊。中小学教师在这个阶段的班级管理要特别留心于性别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应避免性别间的小团体冲突,并善用此阶段学生的语言模式与学生沟通,尽量以“活动式”与“主题式”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团体动力,并善于借助相互合作与竞争之间产生的最大的效能。这将有助于教师的班级管理。

三、班主任运用团体动力的班级辅导策略

在中小学中,过去偏向于以班主任为中心的班级管理,其目的在于帮助教师控制学生的常规与秩序。而在新时代的班级管理中,必须融入民主的精神与多元的风貌,运用团体动力的心理辅导策略。在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师生间的人际影响,进行师生间的积极沟通,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声音,并适度地给学生建设性的反馈,最终形成科学的管理理念。

(一)角色意识培养策略

在班级这个生命空间中,每个学生的动力聚合成班级的凝聚力。要形成班级的凝聚力,教师要抓好班级成员的角色意识培养,通过班级的正式角色和非正式角色的合理安排,使每个学生都能形成积极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使每个学生能够感到自己在班上是受重视的,是有地位的,是负有责任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安全感、归属感和集体主义荣誉感,从而自觉接受各种集体规范,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如在班级实行值日班长制度,使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得到培养。再如,通过各种集体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锻炼机会,让每个学生负责一些事务,锻炼他们的能力。这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促进其动力的产生,也能不断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营造健康民主的心理环境的策略

心理环境包括班风、校风、舆论、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等。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培育健康的舆论、风气,能够使学生经常受到积极的感染和熏陶,逐渐形成积极上进、开朗乐观、关心集体、团结互助的良好的性格特征,不断提高对人际环境的适应能力。目前教师必须改变过去权威者的角色,站在指导学生学习与成长的立场,适时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使学生能在民主的气氛中,展现自己的特色与风格,并学习其他人的优点。教师应在民主健康的气氛中引导班级向积极正向发展,建立积极、正确和健康的舆论导向,尊重学生所提出的观点,并让学生经由民主的程序共同建立班级的规则与秩序,达到学生之间的相互约束与互相学习,从而获得全班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这有助于教师成功地管理班级。

(三)班级学习分组策略

学生非主流文化所组成的小团体以及班级内的各式各样的小团体所产生的团体动力,与教师的班级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小学教师在管理班级时,需要关注时代的发展,融入民主的精神,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管理策略,转向教师与学生共同管理的模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教师可进行引导而不急于帮学生作决定,如此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在班级教学分组方面,必须着眼于班级成员的全面提升,把各类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分散并综合,这将使得每一个小组的成员都可以进行相互指导。这种学习成绩混合的分组为学习成绩高的学生提供了成长的机会,同时也为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提供了补救的机会。善用此类分组方法将会激发学生产生学习上的最佳团体动力。此外,教师也可以根据不同性质的内容或不同的活动形态进行分组,如此将增加班级成员间的互动,增强班级成员的向心力。

(四)团体游戏辅导策略

狭义的团体游戏辅导是指游戏、唱跳,唱跳包含了歌唱与上下肢体移动的音乐律动。从儿童发展理论中可以得知,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团体游戏能增进学生的感情交流,增进学生对组织的向心力,对于激发学生新的创意与新的思维模式大有帮助。团体游戏辅导有助于学生的人际关系与发展,也是培养学生团体生活技能,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团体游戏对于培养创新性的儿童,对于激发班级的团体动力,具有很大的帮助。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适度运用团体游戏辅导的理念与技巧,并迁移至学生的学习上,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班主任是教师中的优秀代表。他们除了应具备普通教师的基本素质之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热爱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科学的管理能力。“当教育者赢得了学生的信任时,学生对接受教育的反感就会被克服而让位于一种奇特情况,他们把教育者看作一个可以亲近的人”。学生在与班主任朝夕相处时,容易产生依赖和归属心理,班主任将成为学生最为亲近和信赖的人。

参考文献

[1]石文山,陈家麟.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5).

[2]沈贵鹏.师生互动的隐性心理教育价值.当代教育论坛,2004,(11).

[3]贾晓波.陈世平.学校心理辅导实用教程.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

[4]陈晓红.班主任应成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呵护者.教育探索,2006,(2).

[5]刘兴翠.“心”“法”“德”并举.育时代新人.基础教育研究,2006,(2).

特级教师论文篇5

关键词:藏传佛教;经师制度;资格评审

中图分类号:B9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269(2012)03-0029-022011年10月31日,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经师资格评审委员会成立暨一届一次会议在北京西黄寺隆重举行,标志着经师评审、聘用体系正式启动。在经过6天精彩激烈的辩经、讲经和答辩,28位经师候选人顺利通过全部考试科目,获得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经师资格,至此中国诞生了首批藏传佛教经师。实施藏传佛教经师制度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它有利于团结和教育藏传佛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引导他们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法规,拥护和贯彻执行各项方针政策,使宗教活动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为宗教和顺和社会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一、藏传佛教经师制度的重要意义

藏传佛教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经院式教学方法,即经过经师传授,再经过背诵和辩经。学僧入寺之后,要自己拜师,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经文,经师可凭自己的知识水平教授学员,如其知识水平已经不能满足学员学习之后,可将学员推荐到其他高僧处继续学习。在经师传授后,学员主要以背诵和辩经为主,寺内各僧院所规定的主要课程都要求背诵,只有背诵才会充分领会其精髓和意义。检验对所学的接受和运用程度,则要求进行辩论。背诵和辩经能使学员熟记更多的知识并融会贯通,锻炼口头表达能力,提炼独到的见解和锤炼主动钻研的精神。

藏传佛教经师是承担寺院教育的主体,其知识结构、思想水准、情感意志等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员的身心发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起着很强的示范和导向作用。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从2006年开始着手建立藏传佛教经师评审和聘用体系,经过五年的努力,于2011年4月8日《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经师评聘办法(试行)》并实施。此外根据经师资格评审工作需要,成立了经师资格评审委员会。经师资格评审委员会原则上由高级学衔评审委员会成员组成,但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调整,经师资格评审委员会旨在提高经师队伍水平,切实把一批造诣深、品德好、肯奉献的高素质僧才选拔到经师队伍中来。

现在的经师,是指获得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宗教课教学资格的教师,相较于传统,涵盖了各大教派体现平等。作为藏传佛教最高学府,由五省藏区德高望重的高僧大德担任了高级学衔评审委员会委员,而经师资格评审委员会原则上由高级学衔评审委员会成员组成,代表性和权威性的重要意义自不待言。

二、新形势下经师制度的要求和条件

新形势下经师要求在政治上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在上正信佛法,在宗教学识上知识渊博,在品德上正心正行,身体健康才可胜任教学工作。

经师从低到高分设四个级别,即三级经师、二级经师、一级经师和特级经师。

三级经师的基本条件是在宗教学识方面能够承担中级学衔班学员的宗教课教学工作,具备获得藏传佛教中级学衔以上学衔或者相等格西学位的资格。二级经师的基本条件是在宗教学识方面能够承担中级学衔班学员和部分高级学衔学员的宗教课教学工作,具备获得藏传佛教高级学衔或者相等格西学位的资格。一级经师的基本条件是精通本教派的经典著作,能够承担高级学衔班学员的宗教课教学工作。特级经师的基本条件是精通显密两宗并具有渊博的传统文化造诣,德高望重,对传承和弘扬藏传佛教爱国爱教优良传统具有突出贡献的领袖性人物。

藏传佛教经师除特级经师外,其他申报都要履行以下程序。第一,各寺庙僧人在接到经师评审报名通知后,将本人申请、寺庙推荐函及当地统战宗教事务主管部门的核准文件报高佛院。第二,高佛院人事处进行资格审查,审查合格的报评审委员会。经师资格评审委员会负责经师资格的评审工作,评审委员会由藏传佛教各教派15—19人组成,设主任一人,副主任若干。评审委员会组织对申报人进行宗教课教学水平和能力的综合考核,并召开评审委员会会议,根据资格审查结果、推荐审核意见和综合考核结果,进行审议和无记名投票,赞成票超过到会评审委员会成员半数以上为通过。

特级经师实行聘请制,不进行考核,根据评审委员会推荐,由高佛院提名,征得提名人所在省、自治区党委统战部、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和佛教协会同意后,方可聘请。经师资格的评审工作目前来说每两年进行一次,经师在聘任期间接受高佛院的管理,享受相应的待遇。

三、藏传佛教经师制度的基本运作内容

高级佛学院经师资格评审委员会对参加经师资格考核的经师候选人,就是否授予相应的资格进行评审,主要的议程为:一是由考评委员会介绍考取经师僧人的考核成绩和论文成果。二是全体委员进行无记名投票(每位考僧制作一票),再由工作人员统计投票结果。三是评审委员会主任宣布投票结果,获得三分之二以上同意为通过。四是形成评审委员会决议,由评审委员会主任签字生效。最后由评审委员会主任在决议程序书面记录上签字确认。

按照高佛院现定的经师评审办法,根据申报者的不同教派和人数多少分组进行考评。每个教派各分一组,成立经师考评组和考评小组,考评组由18名考评老师组成,除格律派7名外,萨迦、噶举、宁玛、觉囊和笨波各2名。考评组下设考评小组,每个小组由三名考评老师组成。每个小组选小组长一名,负责本教派小组的考核与论文评分工作。在辩经安排方面,一般由外聘和在校学员组成,担任各自教派的辩经人员。

(一)考试内容和方式

一级经师辩经考核内容为《般若论》、《中观论》、《俱舍论》和《戒律论》。二级经师和三级经师辩经考核内容为《般若论》、《中观论》、《俱舍论》。《般若论》和《中观论》每部有一道辩经题,《俱舍论》和《戒律论》每部安排两道辩经题。申请二、三级需考四道题,申请一级经师者需考六道辩经题,每道辩经题辩经时间为20-30分钟。考试方式为立尊辩经考试为主,经师内部辩经为辅,根据具体情况,部分可进行讲经为主,辩经为辅。考题从高佛院建立的题库中以抽签的方式抽定,抽签在考试前一天密封取题。考僧的先后出场次序也由抽签确定。

(二)辩经考试评分标准

每部大论满分为100分,一级经师考四部大论,满分为400分。二、三级经师考三部大论,满分为300分。评分标准以考僧对经典教义的领悟程度、讲辩能力和旁征博引广度三方面为基础依据,分优、良、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次。90分以上为优;89—80分为良,79—60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三)评分方式

评分分初评和终评两步进行,考评老师根据考僧辩经水平先在初评表上打分。考核结束后,前后比较,综合考察,再填写终评表,考评老师本人在各自的考评表上签字,然后交工作人员统计分数,三名考评老师的分项相加,再除以打分人数得出平均数。此分数为该经师候选人成绩得分,最终分数由小组长和其他两名考评老师在成绩统计表上签字确认。考评小组对每位参加考评经师候选人做出考评意见,签字后交考评组汇总。

(四)论文审查

高佛院委托甘肃省佛学院,审查经师考核对象的论文,并提供审查意见。

首次申请经师资格共有31位候选人,最后28位经师候选人获得经师资格。藏传佛教各大教派的知名“嘎钦”均参与到评审和考评中来,充分彰显了公开、公正、公平,有力证明了藏传佛教经师制度是各教派之间共享的制度,体现了民主和谐的特点。

四、开展对经师制度的统战工作

现在的藏传佛教经师不仅是过去在讲、辩、著方面拥有专长(讲授——上师如何给弟子讲授的基本条件;辩经——如何运用佛学理论进行辩经;著书——如何写好学术著作)。根据当下要求,合格的经师政治素质更要过硬,能够自觉坚持弘扬爱国传统,正确理解党的宗教政策,坚持遵守法规,积极倡导和谐,珍惜大好局面,教育带好僧人,正确教育僧尼及信教群众树立正信,不信谣、不传谣,不参与影响藏区的发展进步活动。经师在授课时,一改往日只注重单一的教经模式,拥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辨别是非能力,能够准确研判形势,教育学员明确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发展道路,以自己的言行学识率先垂范,与党和政府同心,恪尽职守,充分发挥代表人士的作用,在教学中做好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佛学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戒律教育与法规教育的“三个相结合”,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使教学成果实践于行。经过经师培训过的学员,他们的爱国主义意识明显提高,都能爱国爱教、遵纪守法、钻研佛学知识,整个学习气氛活跃,辩经竞争激烈,都力争考取“拓然巴”高级学衔。

特级教师论文篇6

关键词:高师院校教学改革声乐教材

教材是体现一定教学内容与思想的载体,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和基本依据;是教学理论发挥功效与实践媒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关键因素。教材建设是一项宏伟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涉及教育外部,又要涉及教育内部;既涉及各个学科问题,又涉及教学心理领域;既有科学求真问题,又有技术革新与美学意义;既有理论探索问题,又有实践问题;既有教与学的问题,又有管理的问题;既包括教材的自身建设问题,又包括教材的教学工作;既有教材的研制问题,又有教材的出版发行问题。那么,如何加强高师的教材建设,编写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满足教学和社会需要,突出高等师范教育特点的教材,这是高师院校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师院校声乐教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学校的规模更大了,数量少了,专业设置多了,办学条件更好了和招生人数更多了。然而,作为高师院校基本建设之一的教材建设,却滞后于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步伐,以至于许多高师院校的学生缺乏适用的教材,这势必影响高师院校的教育质量,也不利于高师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些教材建设发展缓慢,教材的编写组织管理不力,以致高师教材不能自成体系;二是有些教材内容陈旧,缺乏科学性、先进性与针对性;三是由于一些教材的缺乏,有些院校不得不采用一般本科院校的教材,而这些教材往往与学生的能力、要求不相符合,与实际不相符;四是有少数教师不愿选用高师教材。许多高校教材的选择权在教师,教师使用老教材驾轻就熟,而使用新的高师教材往往要受到一些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院校选用的声乐教材是由教师根据个人的演唱特点及欣赏习惯自选出来的,以一对一的单兵训练方式教学;有的教材将声乐理论、声乐教育理论与歌曲集混合编排,有的教师对声乐教学中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有自己的取舍与偏爱,这些因素增加了教材内容选用的随意性。由于两种唱法教材的使用缺乏必要的系统性,造成有些学生只学技巧,不爱学文化的现象,这与高师音乐人才的培养规格、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的结构很不一致。这样,必然导致教材无法贴近高等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实际。

二、声乐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探索

(一)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探索出一条符合高师音乐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声乐教研室的老师经过长期的努力,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高师音乐教学特点的声乐教学道路,摸索出符合高师音乐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如针对学生的程度和嗓音特点的不同,课时分配和授课形式也有所不同,采用分级教学的手段来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从而达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通过声乐四级考试的要求)的量化标准的教学改革目的,促使每一位学生完成学分。教学当中采取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把声乐技能训练、演唱、作品讲解、分析研究、理论知识、教学方法融为一体,达到了课程的整合。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突出表现在教材不够规范、进度不够明确、考核不够严格等方面。这些问题存在,涉及传统教学模式本身,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教学有着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随着教学规范化要求日益广泛地得到重视,教学的量化管理和教材的系统、规范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这要求每位教师在执行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把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进度表、教案、授课内容保持一致,又要求老师们在教学思想上、教学方法上、教材选用上、考试形式上施行行之有效的改革,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声乐教学要遵循其教学规律、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年龄等因素,突破“声乐教学有法而无定法”的模式。声乐教师要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声乐教学大纲、声乐教学计划,教师要选择接近学生性格的曲目,能使其很快地进入“角色”,从发声练习中有意地从情绪上引导学生,从歌唱站姿、呼吸、打开喉咙、共鸣、咬字、吐字、声情并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意识、创造能力和舞台表现能力,创造性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歌唱技巧,增强对作品的想象、理解能力,使技巧与情感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表达真实自然的歌唱情感。这样,通过挖掘培养学生的歌唱情感,为学生提供富有创意的课堂设计和生动丰富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推出如“启发式”“生成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模式,遵循教学相长的原则,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使每位学生都能有所获、有所得。

(二)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探索出一条符合高师音乐专业特点的考核方式

声乐分级教学不以年级划分教学进度,声乐考核不以年级区分专业水平,而以学习程度划分等级,体现循序渐进教学要求的规定曲目的程度分级教学、分级考核。该教学模式按学生的程度和声音条件,划分为女高音、男高音、女中音、男中(低)音,民族女高音及民族男高音六大声部八个级别,每个级别、各个声部均按4首中国作品、4首外国作品的标准来制定曲目,力求教学作品在声乐教学中具有代表性和典范性。这是制定分级教学规定曲目的基本原则。作品的遴选,着重注意选择高师音乐专业声乐教学经常采用的优秀中外传统民歌、艺术歌曲及歌剧选曲。这些作品经历长期教学实践的验证,表现了鲜明的专业特征和突出的教学价值,较充分地显示出艺术性与技术性的统一,是进行声乐技巧训练,提高歌唱能力的典型教材。考核方式可针对声乐理论、声乐训练和演唱等内容进行评价。要评价对声乐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可采用观察、谈话、讨论、问卷法、小论文习作展示等方法,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为辅。对声乐训练和演唱的评价,可采取观察法、论文式测试、调查问卷法、等级量表法、会谈讨论法、声乐艺术成长档案袋的运用等。在考试中采取集体评分与主课老师评分相结合,独唱与重唱、小合唱相结合,他人伴奏和自弹自唱相结合,课外艺术表演和实习相结合等多元化考核方式。教学中结合典范作品的学习,融系统的声乐理论于严格的声乐技能训练之中,最终通过作品演唱,表现出学生对歌唱技能的娴熟运用程度。明确划分声乐作品的程度,实行科学合理的声乐分级教学。当然,按不同程度分级教学的办法,主要为了方便高师音乐专业声乐教学系统规范地选择教材,科学合理地把握进度。同时,通过学习情况和教学质量的分级考核检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师的教学责任感,引导声乐教学的激励和制约机制,促进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因而能够作为声乐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特级教师论文篇7

关键词隐性知识;职教师范生;知识管理;障碍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4)31-0056-05

一、问题的提出

“隐性知识”由英国学者波兰尼于1958年在《个体知识》一书中提出,指从实践和经验中领悟得来的,无法用语言表述,难以被学习、模仿和记忆的知识[1]。虽然教师的隐性知识及管理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在对即将成为教师的师范生培养中,隐性知识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有效运用。现有师范教育模式的一个重要不足,就在于忽略了大量具有缄默性、情景性、个体性、实践性等特点的隐性教育知识的存在,将师范教育视为一种系统化显性教育知识的外显传递、掌握和应用过程。

职教类师范生是师范生中的特殊和重要群体。基于为职业教育服务的特点,职教师范生不仅需要具备普通师范生的师范技能,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领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教育经验。因此,对于职教预备师资的师范生来说,隐性知识有其独特特点和地位,应给予高度重视。当前,职业学校正处于教育改革的高速发展期,对职教师范生隐性知识管理现状的研究,既契合了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对知识管理的新需求,也有助于拓宽人才培养途径,提升职教师范生培养质量。因此,本研究拟从隐性知识管理流程的角度,结合职教师范生的成长环境,系统考察隐性知识管理现状并着重分析其障碍点,以期为提高职教师范生的知识管理意识和水平提供实证依据。

二、职教师范生隐性知识管理现状调查

为了解当前职教师范生隐性知识管理现状,参考索妤[2]编制的教师隐性知识管理调查问卷和张瑶[3]编制的高校师范生个人知识管理调查问卷,并进行精炼与改编。从知识管理流程角度,将师范生隐性知识管理分为获取、存储、分享、运用、创新等五个维度,在每个维度上均设置3个题目。问卷共15个题目,每个题目均描述一个教育隐性知识管理的日常表现或态度,如“我喜欢通过与同学交流获取教学经验”,请师范生判断该描述与自身现状的符合程度。采用李克特量表五级评定法,从“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一般”、“比较符合”、“非常符合”,依次计1~5分,分数越高代表职教师范生的隐性知识管理能力越强。

研究选取全国八所独立设置、专门培养职教师范生的高等院校之一的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进行调查。受调查师范生共467人,年龄在17~26岁。其中,男生164人,女生303人,一至四年级学生人数分别为128、120、124和95人。

(一)职教师范生隐性知识获取现状

在隐性知识获取上,设置的3个项目分别考察师范生对隐性知识获取的态度和获取途径。表1为不同年级职教师范生在隐性知识获取上的表现差异。

由表1中三个项目的平均数可知,学生对隐性知识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平均得分为3.91,表明对隐性知识价值比较肯定;在研究教学名师生活或成长史上,学生得分为2.66,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与同学交流获取经验上得分3.73,表明该途径采用较多。对不同年级学生的隐性知识获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项目1上,一年级学生得分高于四年级(t=2.862,p

(二)职教师范生隐性知识存储现状

在隐性知识存储上,设置的3个项目考察职教师范生隐性知识存储方式和途径。表2为不同年级职教师范生在隐性知识存储上的表现差异。

由表2中三个项目的平均数可知,学生在采取有效方式存储隐性知识方面作出积极的自我评价,平均分为3.55分;在参加教育讲座并做笔记方面,学生得分为2.86,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团队合作中积累隐性知识上得分为3.78,表明该途径使用较多。对不同年级学生的隐性知识存储情况进行差异比较,结果显示,项目5上,三年级学生得分高于二年级(t=2.487,p

(三)职教师范生隐性知识分享现状

在隐性知识分享上,设置的3个项目考察职教师范生隐性知识分享方式与影响因素。表3为不同年级职教师范生在隐性知识分享上的表现差异。

从表3中三个项目的平均数可知,学生隐性知识分享的意愿较强,平均分为4.00;在影响隐性知识分享的因素上,学生比较赞同学习满意度和同学信任度会影响分享程度,平均分分别为3.78和4.02。对不同年级学生的隐性知识分享情况进行差异比较,结果显示,项目7上,三年级学生得分高于二、四年级(t=2.365,p

(四)职教师范生隐性知识运用现状

在隐性知识运用上,设置的3个项目考察职教师范生对隐性知识运用的态度。表4为不同年级职教师范生在隐性知识运用上的表现差异。

表4中三个项目的平均数均在4分左右,表明整体来说,学生对隐性知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运用情况评价较高。对不同年级学生的隐性知识运用情况进行差异比较,结果显示,项目10上,一、二年级学生得分高于四年级(t=2.650,p

(五)职教师范生隐性知识创新现状

在隐性知识创新上,设置的3个项目考察职教师范生隐性知识创新的表现与影响因素。表5为不同年级职教师范生在隐性知识创新上的表现差异。

从表5中三个项目的平均数可知,学生隐性知识创新在创作教育论文上表现中等,得分为3.07。在影响隐性知识创新因素上,学生比较赞同和谐人际关系或学校激励机制会影响隐性知识创新,平均分分别为4.23和3.82。对不同年级学生的隐性知识创新情况进行差异比较,结果显示,项目13上,三年级学生得分高于一、二年级(t=2.214,p

整体来看,职教师范生隐性知识管理表现出三方面的特点。一是师范生充分肯定了教育隐性知识的价值。在有关隐性知识意义的题目上,职教师范生均给出了较高的评价,平均分为3.98分。在当前师范生的培养中,大多只重视教育显性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的传授,忽视对隐性知识的挖掘与提炼。本调查显示了隐性知识在对于师范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也建议各类职业师范院校,应进一步提高师范生对隐性知识的意识,并着力培养其积累、提炼与分享隐性知识的方法和技巧。二是不同年级师范生的表现存在差异。在隐性知识意义和人际沟通相关的项目上,低年级学生的评价高于高年级。低年级学生可能出于热情和感性,更多地肯定隐性知识的价值,也积极评价合作性活动和人际关系的意义。在隐性知识的理论学习和积累上,高年级学生给出更高评价。这显示出高年级学生更加理性和务实,在以理论学习和深入思考为主要途径的理论提升中表现出更大优势。三是人际关系是影响教育隐性知识管理的重要因素。调查中与人际关系相关的项目均得到了学生更积极的肯定。师范生隐性知识的获取、存储与分享往往是通过交流讨论、观察模仿、实践体验等人际互动活动实现的,良好的人际沟通不仅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活动平台,也创设了积极、愉悦的心理氛围。因此,学校应多为师范生创设相互交流和分享教育教学经验的活动机会,促进隐性知识在团队中的有效交流和共享。

三、职教师范生隐性知识管理的障碍点分析与对策

从个人知识管理的流程角度来看,隐性知识管理包括知识的获取、存储、分享、运用、创新等五个相互关联的环节,本调查显示,师范生在上述环节中的表现有优有劣,整体来看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特别需要重视的是,在与理论学习和专业思考相关的维度上,师范生的得分普遍较低。因此,下面专门对本研究中学生平均得分在3分以下及3分左右的项目进行分析。这些项目也反映出学生在隐性知识管理上的障碍点。

(一)研究教学名师生活或成长史的不足与对策

项目2“我研究过教学名师生活史或专业成长史”属于隐性知识获取方面的题目,平均得分为2.66,是师范生隐性知识管理的障碍点之一。对教学名师生活史和成长史的研究,历来被认为是隐性知识积累的重要途径。每一个教师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拥有自身特殊的成长背景、生活方式、个性特征和教育方法,其生活史是教育隐性知识建构的基本素材。吴文胜指出,研究教师生活史不仅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激发职业成长的承诺与动力,推动个人对发展新方向与策略的探寻,同时也有助于了解教师专业信念及方法的形成,了解教师个性我、社会我和专业我,促进自我超越[4]。

从教学名师生活、成长史研究的年级差异来看,三、四年级师范生整体优于一、二年级。说明高年级师范生经过师范教育后,在这方面的意识和行为有所增强。教师应结合师范课程教育,向学生传递对教师名师生活和成长史研究的意义,并传授相关的研究策略。如吴文胜提出,生活史思考的五个维度包括:梳理人生阅历、回顾成长经历、认知关键事件、反思价值取向、重塑专业自我。而刘京京和申国昌则倡导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构建教师生活史的研究结构[5]。横向方面包括教师课堂教学生活、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生活等内容,纵向方面则包括教师生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嬗变历程。优秀教师的成长历程中包含了大量的教育经验和智慧。应倡导师范生多阅读教育名家的传记类书籍,主动研究教学名师的生活史或专业成长史,从中得到感悟和启发。这种研究有助于师范生对自身职业成长历程的探索和实践,促进师范生深刻理解和完整认知真实、生动的教育历程,增强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度、价值感和责任意识。

(二)参加专家讲座并做笔记的不足与对策

项目5“我经常参加专家教育讲座并做笔记”属于隐性知识存储方面的题目,平均得分为2.86,反映出师范生隐性知识管理的障碍点之二。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剧。师范生也必须与时俱进,随时准备好扩展和更新知识,为将来成为一名知识型、学习型教师打下坚实基础,而专家教育讲座则是帮助师范生拓展教育眼界、增长前沿知识的重要途径。周晓霞,陈虹漩认为,经过精心准备的各类讲座能够介绍各领域的前沿科技成果及发展态势,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加信息储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6]。专家教育讲座能够帮助学生扩展教育视野,促进教育隐性经验的生成。而在讲座中做笔记则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学生在记笔记时并不是简单地记录下讲座内容,而是需要依据讲座的类型、内容、特点和自身需求,主动对讲座中传递的教育信息进行积极建构。

从参加教育讲座和做笔记的年级差异来看,三、四年级师范生整体优于一、二年级。一方面,高年级学生在校时间更多,相应能够获得更多参加教育讲座的机会。另一方面,也由于高年级学生体验了教育讲座的收获,更愿意通过这种方式去学习和拓展自己的知识。根据周晓霞等的研究,当前高校讲座的不足表现在:讲座质量参差不齐;讲座计划性和导向不强;讲座“上座率”高低不均衡;讲座宣传不到位;讲座面临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化的冲击和“90后”新生代的挑战等[7]。为使师范生通过听专业教育讲座和做笔记促进隐性知识的生成,学校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改进: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讲座;优化讲座质量以达到深度和广度的有机统一;加强对教育讲座的宣传力度;培育浓厚的教育讲座文化等。在为师范生提供数量多、质量优的专家教育讲座的同时,还应指导学生科学地记笔记,鼓励学生多写“体会式”和“反思性”笔记。

(三)创作教育论文的不足与对策

项目13“我能运用隐性知识创作有价值的教育论文”属于隐性知识创新方面的题目,平均得分为3.07,是师范生隐性知识管理的障碍点之三。师范生在隐性知识管理上的欠缺,主要表现为对隐性知识的独立反思和理论钻研层面,而教育论文创作的不足正是这个方面的体现。学生虽然有很多实践活动机会去感受和体验隐性知识,但在对这些知识的进一步抽象、提炼和表达上还存在欠缺。按照日本管理学教授野中郁次郎与竹内弘高的观点,隐性知识管理的实质是基于隐性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组织、融合和提升,进而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其间包含了隐性与显性知识之间交替转换的“外在化―组合化―内在化―社会化”等四个阶段[8]。因此,隐性知识显性化并上升到理论层面是隐性知识管理的重要阶段,教育论文创作可视为这个阶段的外部表现。而本调查显示,这正是师范生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

褚远辉和辉进宇指出,教育论文的内容是记载教育科研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以便于交流教育科研成果、建构新的教育理论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9]。因此,论文的撰写必须建立在自身的实际教育活动以及对相关教育理论的研究之上,既反映出学生的教育实践经历,也体现出他们对教育现象的分析和思考。从创作教育论文的年级差异看,三、四年级师范生整体优于一、二年级。一方面,高年级师范生经历了师范教育和教学实践环节,对教育活动有更多的实际感受和体验,同时在教育理论知识上较低年级学生也更为丰富。另一方面,高年级学生大多接受了学术论文写作的相关训练,更擅长于教育论文的创作和撰写。撰写教育论文,有助于师范生透过教育现象分析教育本质和规律,进而生成更有价值和创新性的新一轮教育隐性知识。借鉴桂建生的观点,建议师范生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加强教育论文的创作,以促进对隐性知识的深层次获取。其一是对教育实践和经验进行理性思考和把握;其二是加强对教育本质和内在规律的深刻分析和认识;其三是有意识地运用相关教育原理或理论来解决教育实践问题[10]。

总之,职教教师的特殊性和专业化发展对知识管理提出更高要求。教育隐性知识的有效生成、积累和构建,可以促进职教师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巩固和完善教育知识体系。对上述三个项目所反映出障碍点的分析表明,职教师范生在隐性知识的理论积累、钻研和提升上主动性不高,行为频次较低。相对而言,师范生更愿意在人际交流、团队合作和教育实践活动中去获取、分享和运用隐性知识。而在研究成长史、听讲座、写论文等需要静下心来深入思考、独立完成、潜心钻研的学习途径上,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师范生则明显表现出不足。因此在隐性知识管理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师范生以“静”的方式去学习,着力提升在体验之余的独立思索,行动之后的自我反思,实践之上的理论积累。

参考文献

[1]michaelpolanyi.personalKnowledge[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58:12.

[2]索妤.小学教师个人隐性知识管理调查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

[3]张瑶.高校师范生个人知识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4]吴文胜.教师职业的生命价值:来自生活史的思考[J].浙年专修学院学报,2009(4):48-51.

[5]刘京京,申国昌.学校教育生活史:教育历史的形象再现[J].教育学术月刊,2013(8):21-24.

[6]周晓霞,陈虹漩.校园讲座与大字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2(30):434.

[7]童姣姣,王雨露.信息化挑战下高校讲座的境遇与出路[J].高校辅导员,2013(8):55-57.

[8][日]野中郁次郎,竹内弘高,著.创造知识的企业[m].李萌,高飞,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特级教师论文篇8

1.教育思想的升华是办学的活灵魂

抓教育思想,首先要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要把学校办成什么样的学校,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这是校长在办学过程中首先要思考并回答的问题。学校努力追求“四个优质”的办学目标(优质的设施,优质的师资,优质的管理,优质的成绩),把教育目标定位在“三个成”(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人、成功、成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必须具有终身教育的思想和观念。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确定,知识点、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充分反映终身教育的思想,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进一步发展、丰富原有的教育思想,使之成为办学的活灵魂。如语文科组把教学与学生一生的发展联系起来,整体规划,力争通过3年语文教学,使我校毕业的学生达到“四个一”的语文素养目标: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笔工整的规范字,一种自主的阅读习惯,一手文从字顺、内容充实的文章。利用4项评价方案和语文素养发展记录卡等跟踪学生3年,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语文科组有2项课题论文获部级奖励,有多项教研成果获省、市级奖励。近几年学校语文科高考平均分都在520分(标准分)以上,在同类学校中一直处于前列。2007年高三语文备课组、文科数学备课组及段小清老师荣获广州市2007年高考突出贡献奖。

2.教育科研的开发是办学的提速器

学校把“科研兴校”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之一,把学校教科研工作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从而带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深入地开展。

一是“上挂横联”,开放搞活。“上挂”就是挂靠上级科研部门,邀请有关专家到校指导,提高研究水平。“横联”就是与兄弟学校相互交流,并通过大型教科研活动,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二是强化课题,全员参与。学校成功申报了部级课题“问题・探究・发展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省级课题“艺术教育与全脑开发”和市级课题“创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的理论和实践”。学校现有各级立项课题73项,形成了以部级课题为龙头,省、市、区级课题为依托的“教改理论平台”和“教改操作平台”,“科研强校”呈现出强劲发展态势。2007年我校教科研课题在区级“十一五”规划中有9项获得通过,在全区所有学校的教科研课题立项中是最多的,这充分显示了我校教科研的水平和能力。我校生物科组围绕如何创“品牌学科”积极工作,走“教中研、研中教”之路,有7项课题获市级立项,多项成果获区级奖励。其它学科也取得了可喜成绩。在2005年的高考中,仵冠同学以824分一举摘得番禺区政治单科状元桂冠。

学校教职工近两年在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和参加各级学会论文评比获奖的文章累计达128篇,其中部级28篇,省级18篇,市、区级82篇,并有8项教学模式课题获各级教育学会优秀成果奖。出版专著或编写教材5本,获得国家专利1项。

3.师资队伍的提高是办学的原动力

师资是教育的脊梁,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学的永恒主题。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学校要狠抓师德教育,使全体教师具备“乐教善教,倾注爱心育英才”的奉献精神。学校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师资建设的指导思想,积极倡导与时俱进的精神,加大了政治思想工作的力度,使教师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学校通过自我培训和引进人才两条途径,提高教师学历层次;通过以老带新“结对子”,实践锻炼“压担子”,勤学苦练“厚底子”,更上一层“架梯子”,竞赛比武“搭台子”等形式,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逐步形成骨干教师梯队,为骨干教师的快速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目前,学校有1名广州市校长培养对象、10名省市骨干教师和名教师、7名广州市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2名部级普通话语音测试员、1名广东省普通话语音测试员、1名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1名国家篮球一级裁判员以及1名国家田径一级裁判员。

4.教学资源的整合是办学的催化剂

学校十分重视“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的整合”工作,重点在三个方面进行了整合。一是信息技术与学生活动的整合。如语文科教师段小清在《登高》一课的课前准备阶段,让学生从杜甫《登高》的“音乐美”和“建筑美”两方面分组查找相关资料,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形成小组的研究成果,并在课堂上展示。二是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整合。我校进入课堂的多媒体设备全部与校园网相连,通过校园网在课堂上既能直接调用个人电脑中的课件,又能通过“资源共享库”借用他人的教学资料。学校历史科组对教师个人的教学资源和网络资源库的教学资源进行了整合,实现了备课、试题、教研等资源的共享,使教师从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提高备课质量。目前,学校教师设计和开发各学科教学课件共计2665件。三是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整合。将教学内容所需的音频、图片等资源通过电脑编辑形成教学课件,教学课件再与教学实物、教学实验等配合使用,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整合。如地理科邱侃荣老师利用实物模型、图片和制作多媒体课件等信息技术手段,创设了丰富的学科情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5.特色教育的打造是办学的支撑点

学校把打造特色教育作为走向品牌的载体和定位,近几年学校的特色教育在社会上有了广泛的影响。2001年,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禺山高级中学招收第一届艺术特长生,拉开了学校创办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的帷幕;2002年,学校正式申报了“创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的理论与实践”的课题,该课题已被列为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和广东省教育科学课题,并被市、区推荐为部级的教育科学课题。通过3年的实践探索,该课题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研究实验报告》已刊登在2003年第12期的《教育导刊》上,并获番禺区教育学会优秀成果二等奖。

李小青老师编导的舞蹈《搏》获广州市学校舞蹈节一等奖,后被邀请参加第四届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并荣获三等奖;罗志群老师指导的学校合唱团连续多届在广州市“羊城金钟响”或市、区组织的校园合唱节比赛中荣获一等奖;林秋宏老师的美术作品获“世纪星光・广东省美术书法大赛”银奖。这几年的高考中,学校艺术类的考生本科升学率达60%以上。

特级教师论文篇9

关键词:原道文化;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6a-0030-03

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的前身为始建于1934年的“私立原道中学”,是一所有80多年优良传统的江苏省四星级高中。近年来,学校注重内涵发展,以“原道”文化为价值取向,紧扣教师专业发展这一主题,通过搭建发展平台、优化培训模式、完善科研体系等举措,有力地助推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迈上新的台阶。

一、搭建平台,注重分层发展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对教师在教育思想、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教师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在教育、教学和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教师教育必须植根于鲜活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学校积极进行机制创新,搭建教师发展平台,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建立了专门的“教师发展学校”,突出以自我规划、自主管理、自我评价为主要内容的教师自主管理制度。通过师徒“结对子”、“压担子”等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学技能、专业思想方面的教育。对于骨干教师、名教师,突出教学实绩和教育科研的指导与考核,打造一批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师队伍。

学校早在2011年探索建立由教授级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科研成果突出者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加强学术委员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信息建设,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术咨询、学术指导、学术研究等方面的主要职能,在推进学校发展、品牌建设、课程改革、师生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建设研究型高中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打下了扎实的学术基础。同时,学校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形式对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进行调查,了解本校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和专业发展要求,建立了“教师发展学校”。按照合作性、参与性、生成性、研究性原则,注重分层发展,开设了针对青年教师教学方向和班主任方向的青蓝Ⅰ班和青蓝Ⅱ班,教学新秀、教学能手为主的名师Ⅰ班和教学能手以上骨干教师为主的名师Ⅱ班,以全体中层管理干部为主的管理Ⅰ班和以年级组长、学科组长、备课组长为主的管理Ⅱ班,以全体教职员工为主的通识班,并确定了每个班级的学员组成、发展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式,把学科专业类课程、教学实践类课程、教育管理类课程、教育研究类课程等交汇整合,学员在公开教学、课题研讨、专家讲座、论文撰写等丰富多彩的教师教育活动中茁壮成长。学校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2013年以来,学校共有20多位青年教师先后获得无锡市教学新秀、教学能手等专业荣誉,有两名教师成功晋级江苏省第十三批特级教师,形成了一支名特优教师领军、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力军的科研骨干团队,学校还多次在无锡市学校管理中心组织的年度评比中获得办学绩效突出奖,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办学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开设讲坛,优化培训模式

面对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时代背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高中新课程改革不仅要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也要密切关注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和未来发展需求,构建起学科基础知识与学科核心素养紧密结合的教育教学体系,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以跟上新课改的步伐。

学校以“原道讲坛”为主要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活动,定期邀请教育专家来校开设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讲座,内部挖掘优秀教师介绍经验,建立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相结合的校本培训模式。第一层面:专家引领,指明方向。2013年以来,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赵宪宇副院长、江南大学田良臣教授、南京师范大学谭顶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吴永军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杨启亮教授等知名教育专家受邀来校讲学,就高效课堂教学、教师专业成长、班级自主管理等方面开展专题培训。第二层面:同伴互助,关注草根。这一层面旨在充分发掘在校园文化、学科文化、教研文化、班级文化、科室文化和网络文化等方面取得突出业绩的教职员工,充分分享专业成长故事,为每位教师提供自我展现、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平台。杨骅老师以高考语文阅卷为主题所作的“寻找美丽的蝴蝶”、物理学科组长陆健老师的“学科建设的自觉追求”、江苏省中学物理教学名师赛一等奖获得者谢治畅老师的“谈优质课的打磨过程”、省教育学会课题主持人纪夕新老师的“创建书道拳”等讲座深深植根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形成了教师讲坛、班主任讲坛、青年讲坛、学科讲坛等系列“原道讲坛”活动,充分展现了学校教师的教学创新和精神风貌。“原道讲坛”系列活动把高深的教育教学理论和鲜活的教育教学案例有机融合,缩小了教师间教学观念上的差异,拓宽了教育教学视野,有利于教师不断解决自身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升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尽快实现由“教书匠”向“教研型”、“研究型”教师的转变,使教育教学真正成为教师的创造性活动,成为教师实现自我价值、体现人生意义的过程。

三、完善体系,追求科研实效

作为一名专业的中学教育工作者,其基本素养应该包括能掌握教育学方面基本的理论知识和主要的教育科研方法。中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有助于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专业情感素养和教育教学质量。中学教师的教育研究应该以实证研究为主,重点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将已有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解决目前教育领域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矛盾,直接为中学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可以从教育理论文献、各级教育科研管理机构颁布的课题指南和目前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中选择,中学教师可以按照创新性、价值性、可行性、兴趣性等原则,从教育目标涉及的根本问题、教育改革关注的热点问题、教育实践中的难点问题、影响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等确定选题。学校的学术指导机构在教师选择课题、制订计划、实施活动、撰写报告和论文等环节起着指导和引领作用。

学校完善教育科研发展体系,追求教科研工作的实效。一是开展学科教研活动,提高教学技能。学校立足课堂教学,以示范课、研讨课、汇报课为载体,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比赛,以赛促教、以赛促研,实现教育教学实践与教育教学理论的有机整合,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技能、转变课堂教学方式的目的。二是加强课题研究,明确发展方向。学校建立了“校级课题―市级课题―省级课题―部级课题”的课题管理体系,“十二五”以来成功申报“学校‘原道’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等五项省级课题、“高中政治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等三项市级课题,学校还通过建立个人研究课题、学科核心课题、校级优秀课题开展微课题研究、微教研活动,确立了教育实践的思维逻辑,有效诠释了学校教研文化的内涵式发展。三是组建特色团队,培育学术品牌。学校加强学术团队建设,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课题研究团队、班级教学团队、教师社团等教师发展共同体,构建起符合学校特色的学校文化、学科文化、科室文化、班级文化、年级文化、教师文化。如体育学科组的“每天一节体育课”、科学学科组的科技教育特色、地理学科组为主的省减灾教育课程基地等学科组品牌,定期举办全校性的“学科活动月”,不仅为学科组发展注入时代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而且有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充分发挥了学校教育品牌的示范引领作用。四是加强科学指导,加大奖励力度。学校重视大学教育资源、省市教科研力量、期刊教育资源和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有机整合,加强教育科研方法指导,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科研氛围。2011年以来共有400多篇论文在省市级以上杂志发表或评比获奖,每年有10多篇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形成了一批在省内外有影响力的教育科研成果。

总之,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通过切实可行的举措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此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内涵。展望未来,我们坚信,在“原道”文化的引领下,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将会越走越宽!

"Yuandao-Culture-Directed"ResearchonteacherprofessionalDevelopment

LiUBo&LiUHai

(ShibeiSeniormiddleSchool,wuxi214045,China)

特级教师论文篇10

关键词微博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6-0046-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博已经深入校园内外,无论是在课前课后,还是家庭学校里都能听到学生津津乐道的讨论着微博上的新鲜事,关注评论同学间的个人动态,转发分享精彩咨询等。微博的便捷性、开放性、互动性、群聚性、及时性、自由性等特点使得将它应用在班级管理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具体可运用到班级管理中的以几个方面:

一、组织班级活动

微博简单易用,门槛低,用户群庞大,信息方式多样更利于组织线上班级活动。班主任可在微博上发起“随手拍解救校园周边流浪儿童”的活动,要求学生通过拍图片发微博,借用微博的力量,号召爱心人士帮助流浪儿童回家。定期在微博上组织“微访谈”,被访谈者接受班级中任意成员的提问并回答,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运用微博组织线上主题班会,家长会,紧跟信息化的潮流,用信息化带动班级活动的多样化,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除了组织线上班级活动,“微博墙”的功能也是“线上”“线下”班级活动最好的互动方式。在班级活动现场展示特定主题微博的大屏幕,大屏幕上同步显示现场参与者发送的短信和网友发送的微博,使场内外观众能够第一时间传递和获取现场信息。调动现场气氛,方便学生交流互动。比如某班在开家长会时,在教室内设置微博墙,会场外的学生,会场内家长同时参与互动和话题讨论,问题答疑。家长会变得更实效,更透明。

二、进行师生交流

现在的学生最为自主,独立的一代。自我意识强,精神空间丰富,交往圈子界限分明,情感隐秘都是这代学生独有的个人标签。所以,在实际的班主任工作中,许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困乏,更不用说走进学生的心灵,来一次心与心的对话了。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也只停留在学生的课堂行为和课间行动上,学生的日常生活,心理状态犹如糊上了层薄纸,不易捅破和看穿。教师和学生之间隔起了一堵高墙,要接通地气,微博无疑是最佳的渠道。

微博内容的短小精悍特性使人与人之间通过这种闲言碎语而结成的交流互动网络,更大的提高了网络表达的真实性。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关注,在微博上成为好朋友。学生用微博记录着学习生活上的点点滴滴,教师作为“粉丝”关注学生,适时点拨评论学生的动态,瞬间拉近的师生的距离。教师通过阅读学生的转发内容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激励或教育。在考前或者学习疲惫期,教师发些励志名言,搞笑图片并艾特(@)学生,相信比课上喊几句口号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关注机制,学生了解到教师的生活动向,对教师身份的神秘感和恐惧感也会降低,随着而来的是教师亲和力的全面爆发,和谐民主分享互动的师生关系存在。

微博的开放性方便师生交流互动,但并不是没有私密性,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和隐私。微博上的私信功能,对话只有交流双方才能看到,利用这一特点,教师和学生之间说真心话,学生和学生间谈”悄悄话“就能够实现。学生可以通过私信和教师聊天,询问意见,或者讲心里话。教师运用私信对学生进行跟踪辅导,保护学生的隐私权和人格尊严。

三、建设班级文化

微博的年轻,随性,分享,互动等内容特征恰恰与班级文化的调性有契合之处。新时期的班主任可将微博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和整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构建以青春,自由,分享,互拥认执元素为核心的班级新文化。

微刊是微博上是基于兴趣内容的阅读分享产品。建设班级文化,鼓励班级的宣传团队在微博上编辑一本属于自己的班级的个性化刊物。利用微博的视频,文字,音乐等基础功能,编辑出图文并茂,声色兼具的微刊吸引学生家长教师来阅读,展示班级风采,师生才情与智慧,丰富班级文化,润泽师生心灵。

微群,微博这个大圈子中的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小圈子,信息的和接收更具有针对性,组员的积极性更高,交流互动更频繁,学习的效率自然就会更好。将班级中的志趣相投的人聚集到同一个微群中组建兴趣小组,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学习经验,创建一种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班级软文化。

参考文献:

[1]李红艳.浅析微博在教育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