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马克思心得体会十篇马克思心得体会十篇

马克思心得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5:14:16

马克思心得体会篇1

范文一:

最近阅读了《马克思传》。这是一本传记,主要是先了解马克思的人生,重新认识马克思。

这本书读起来通俗易懂,活泼生动。读了这本书后,激起了我对了解马克思的兴趣,进而拜读马克思更多作品的欲望。

看了这本书,第一次清晰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如此接近生活,如此的实在。马克思也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人了。他和我们一样也有作为人的正常需要,吃喝住行、恋人家人朋友、爱情亲情友情;他和我们一样也有作为人所具有的缺点,人格不完善、受感情限制等等。人有优缺点,马克思同样不可避免。他的生活是“奢逸”的(一旦他有了钱的话),不善于理财,对生活的安排显得没有条理,房间里杂乱、肮脏,充满烟草味。

年轻时马克思酗酒、打斗,因此曾被学校关禁闭;作者甚至认为,因为耶拿大学比柏林大学级别低,比较容易拿到博士学位,加之又有熟人在那里,因此马克思在缺席的情况下被授予了博士学位。马克思不修边幅,外衣的纽扣时常扣错。他性情急躁,对人有时爱发脾气,甚至大发雷霆。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他干涉他三女儿的婚姻,结果三女婿是位登徒子,导致三女儿40多岁就自尽了。如果马克思地下有知,必定会痛恨不已。

但这些都不足以否定马克思是一个伟人,马克思博闻强志、兴趣广泛、记忆惊人,他对文学、历史、经济、天文、地理、哲学等都有浓厚的兴趣和精深的研究。尤其佩服马克思严谨的治学态度,他说要广泛阅读,要收集和弄懂目前所研究的资料和水平,然后才开始写作。

马克思是位精神上的伟人,但在物质方面却是贫困的一踢糊涂,常常典当自己的家具,燕妮的嫁妆,甚至连自己的上衣也典当。幸好,遇见了一位慷慨大方,又能够欣赏他才华的恩格斯。恩格斯为了周济马克思一家,不得不去他不怎么喜欢的工厂去任职。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真的是足以惊天地,泣鬼神,人世间的楷模!

马克思在他的自白上有这么一些我认为应该单独列出来的:马克思说他对幸福的理解是“斗争”,他对不幸的理解是“屈服”,他喜欢的格言是“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他所喜爱德箴言是“怀疑一切”。他认为自己的特点是“目标始终如一”。

过去我们总是把马克思当成一个神,讳言他的弱点。其实,他思想与精神的光芒不会因为他作为物质性的人的真实性而被湮没。马克思仍然是一个伟人。2000年英国广播公司评选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时,马克思仍然名列榜首。2001年,英国评选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马克思也居首位。这更显其伟大。

范文二:

记忆模糊,只记得大约在读初中时,便听过“马克思主义”这个名词。对我而言,现在对它也只是一知半解,多半是高中时期在高考的压迫下,死记硬背了许多马克思主义的内容,而从未深刻了解过卡尔·马克思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社会学家、革命家。

捧起由国际知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英国学者戴维·麦克莱伦所著的《卡尔·马克思传》,不得不说,他用细腻的笔触着实将马克思这位伟人的一生清晰地勾勒出来,展现在了我的眼前。我只能感叹,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坎坷多难。而最令我动容折服的,却并不是他在面对敌对势力时的不卑不亢;而是在逃往外国时以及在中年奋斗时,暮年与燕妮相守时,他们之间的坚定感情,而这也正让我想起了中国的一句古语:“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用来描述他们之间的感情,也是最适合不过。

而作为英语世界最权威的马克思传记——《卡尔·马克思传》。作者麦克莱伦用细腻的语言,深度展示马克思的思想成长轨迹,全面展现一个有血有肉的马克思。且《卡尔·马克思传》独具匠心,其中收集了四百余张与马克思一生各个时期及其思想传播相关的图片,更加真实地将马克思的一生各个时期展现在我们眼前。

该书从马克思的童年时代、求学生涯时期、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婚姻家庭、到最后的晚年生活。一一将马克思这一生每个时期都详细地展示出来。在他逃往国外的日子里,在其穷困潦倒的日子里,好友恩格斯一直给予他无限的帮助,而那时身处异地的他与燕妮,却仍相知相守,燕妮虽出生贵族、年华似锦,但她却毅然与马克思私定终身。在长达7年的等候里,她的坚忍与耐心等待,深深地打动了我。在一个特别讲究身份等级地位的时代里,她一个小女子竟勇敢地和马克思私定终身,并且经过长达7年,没有他在身边的等待,可想而知,燕妮的内心有多么坚定与强大。

而在马克思奋斗的那时,最为艰苦的时期,她陪他走过了。那时由于马克思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卓越贡献和对地主、资产阶级无情揭露和批判,使得一切反动势力诅咒他,驱逐他。马克思不得不携持家小四处转移,其生活困难有时达到难以想象的地步。在这种境况下,而燕妮从未抱怨过。她除了母亲和主妇的责任,除了为每天的生活操心之外,还担负起了许多其他工作。燕妮是马克思不可缺少的秘书,马克思的几乎所有手稿——其中大部分是很难辨认的——在送到印刷厂或出版社去以前,总得由她誊写清楚。而在燕妮不久于人世的那段胆战心惊的岁月里,马克思更是不眠不休地呆在她身旁,即使当时他自己已患了肺炎,他对燕妮的爱是无以用言语来表达的。而在1881年12月2日,燕妮长眠不醒了。这是马克思从未经受过的最大打击。

“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女人在默默付出。”

马克思心得体会篇2

在组织的关心下,我有幸参加*第十四期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班的学习。通过老师讲授、自学方式,学完了第一单元的基本内容,系统的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通过学习,认识到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的科学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经历了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两个重要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体系,它阐述了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行动指南,是一个完备和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问题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创立于19世纪40年代。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的集中概括和阐述,马克思主义涉及的问题非常广泛,其理论内容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1、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的科学,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分配的规律。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剥削的秘密,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3、科学社会主义,奠基于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之上,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它阐述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及阶级斗争学说、国家学说和党的建设学说等。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折。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列宁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当时,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无产阶级革命普遍开展起来,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是日益高涨,俄国成为世界各种矛盾的焦点。列宁把马克思主义运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于俄国和世界革命的具体实践,对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自然科学的成果作了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创立了列宁主义学说。1、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2、列宁分折了帝国主义的基本矛盾、本质和经济特征,揭示了帝国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指出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3、列宁依据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提出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首先在一国或少数几国取得胜利的理论。列宁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无产阶级建党的学说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等理论,都有新的重大建树,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二、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就要在实践中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和推动工作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和推动当今社会的进步,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当今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存在的实际问题,是我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目的。马克思在自然唯物主义和古典经济学基础上发现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规律以及在空想社会主义基础上提出的以经济平等和政治民主为根本原则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想模式,这都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做出的卓越贡献。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以及社会主义理想的内核(根本原则),我们应当继续坚持和发展;而对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我们应当结合当今社会环境和条件及社会状况,去不断修正、充实和完善,切不能搬用其僵死的教条。唯物史观指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性,这与自然界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性是一样的道理。人的愿望(动机)、意图和观念尽管各异,但由于人趋利避害的本能一样,所以群体的人在选择行为(包括言论)方面的规律是一致的,动机虽然不同但造成的结果有其规律性,从而影响了社会发展进程,这就构成了人类行为乃至社会历史的基本规律。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所追求的价值标准----经济上的平等和政治上的民主,作为全人类共同的美好理想,至今仍然不会过时。马克思主义认为,符合实际的认识应当坚持,不符合实际的认识应当毫不吝惜地抛弃。但问题是:这里所指的实际,究竟该由谁来描述和提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意识,从不同的角度去判断实际,会导致对实际的判断的不同结果。因此,最后还得归结到人的思维和认识上。一切从实际出发,毫无疑问是对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情形,这个实际,是很难被普通人确定和掌握的。普通人要想了解到这个世界的实际或真相往往是困难的,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有的甚至会牺牲生命。因此,在现实社会里,从实际出发就容易成为某些拥有确定并掌握实际这种特权的人的专利。针对当今中国存在的许多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我们应当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虔诚地研究如何解决这些摆在面前的实际问题,这才是有深远历史和现实意义的。否则,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成了无的放矢。如不认真解决这些问题,社会就会停滞不前,甚至会倒退;如不妥善处理这些问题,社会矛盾就会越来越尖锐、复杂、激化,不断加深、加剧、恶化,直至导致巨大的社会震荡。三、“三个代表”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在时代和形势发生了变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回答我们党和国家事关发展全局的新的重大战略问题,保证我们党始终站在时展的前列。我们要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紧密结合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最新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的实际,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的要求,紧密结合我们党员干部队伍发生的重大变化,来思考这一重大问题。之所以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精神,最根本的在于,在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它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建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向前推进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正是体现了这种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精神。应当指出,我们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要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党的宗旨,一直体现在党的光荣传统中。但是,适应于形势发展的需要,要使这些光荣传统成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全面加强自身建设的完整纲领而系统提出来,却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理论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从根本上回答了在世界走向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在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党如何进一步认识、加强、提高自己,更好地肩负起领导重任的问题,为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我们党接受新世纪的考验,赢得新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党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而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就要重视科技创新,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就要重视体制创新,变革落后于生产力发展或者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生产关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这些都是现阶段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的必然要求。党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由我们党作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致力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本质所决定的。而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大力提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展科学文化事业;特别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一切优秀文化传统,努力学习和吸收一切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和推进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由我们党作为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体现工人阶级大公无私的品质,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党没有任何私利的本质决定的。而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人民的利益而无私奉献,使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不断提高。

马克思心得体会篇3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我慢慢地了解到: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不应只建立在我们感性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学习,我们必须把它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角度。

一、理论概述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在我看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世界的物质性和及其发展规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二、个人见解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在现实生活中,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显得尤为重要。想问题、办事情只有从这一原则出发,方能做成功想做、要做的事情。回眸几千年的历史,无论是历代帝王建立基业,还是近代革命先烈为美好社会的不懈奋斗,抑或是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无不考虑现实状况和社会环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也正因为一切从实际出发,才造就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历史。当然了,人非圣贤,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个人意志的薄弱也会影响人们处理问题应坚持的原则。如学业的不顺利、就业屡次受挫、恋爱的不成功、人际关系的破裂等等。因此,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外部因素和主观意识的影响,懂得变通,学会适应,从而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事物是对立统一的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规律,同时对立统一规律还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对立统一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每时每刻都要面对激烈而残酷的竞争,竞争的双方都有自己的利益出发点和立脚点,不能正确处理彼此竞争间的关系就会影响自己的大学生活和未来的社会就业。矛盾分析法,是处理我们现实生活矛盾的好方法。它要求我们既要看到竞争对手强势、残酷的一面,同时也应当了解到自己与众不同及彼此竞争相互促进的一面。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为自己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更多的机会。

(三)真理与价值的辨证统一

从真理的本性上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我们身边,存在着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把课本的理论知识当做真理,有的人把时尚达人的言语认作社会的价值所在,有的人执迷于个人浅薄认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都不能成为真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三、实际行动

(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第一,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要刻苦专研,切实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前提。

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要联系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去认识、分析和解决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许许多多的问题。

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必须反对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教条主义从本本出发,把个别的观点和结论当作万古不变的教条。

(二)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人生旅途的指向标

第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理想和奋斗目标。

第二,运用马克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看待和处理生活中繁杂的问题和事物,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立场,切实成为一名唯物主义者。

第三,努力参加社会实践,提高社会实践技能,为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奉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马克思心得体会篇4

1、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在老师的教导下,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处理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给我带来了深远意义。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这些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我应该遵循的原则。我觉得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收获挺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让我更深刻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形成的,而且更进一步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我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我们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让我受益匪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与时俱进的今天为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还教会我们思考问题,思考生活的方式,在大学生的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思想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件事上。理解马克思主义,不仅有利于我们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认清事实本质,更可以提高我们的逻辑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思辩能力。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我们学好其他学科知识,认清当今形势和理解各项政策制定的基础。老师们在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时,深入浅出,语言幽默,并联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加以阐述,这种讲课方式使我们能够更加透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精神,并学会了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现实进行分析。

3、虽然从初中政治就开始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了,但却一直认为它只是一门离现实比较遥远的科目,而且认为很少能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但是在大学中系统学习了这门课后,发现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能体现出其中的原理。感谢老师的认真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对与大学生确立人生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矛盾的观点,联系的、发展的理论以及实事求是的相关方法论在现实学习、生活中给予指导,有助于实践活动的开展。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建设者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把德育放在重要的位置。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助于增强思想道德水平及理论水平,从而更好的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了社会主义本质,更加坚定了为社会主义奋斗的信念!

(来源:文章屋网)

马克思心得体会篇5

一、“抽象马克思主义”与“具体马克思主义”之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产生了被认为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征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可是,如果马克思主义可以中国化,即可以存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那么马克思主义就存在“抽象马克思主义”与“具体马克思主义”之分。这会引起两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如何协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抽象地看,二者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前者是抽象马克思主义,后者是具体马克思主义。然而根据抽象与具体的关系原理,抽象寓于具体之中,并无脱离具体的抽象。这意味着没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然而历史事实是,在没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前,马克思主义已经存在。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会导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同时产生的不实结论。

唯一可以化解上述结论的办法是:认定马克思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也是一种具体马克思主义,即“德国/欧洲化马克思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家族的众多成员之一;德国/欧洲化马克思主义是其他具体马克思主义的鼻祖,其他具体马克思主义是从德国/欧洲化马克思主义中抽象出来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世界各地具体情况相结合的产物。

这意味着必须对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做出区分,即:明确地将马克思主义区分为抽象马克思主义与具体马克思主义,抽象马克思主义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具体马克思主义指既包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独特内容的马克思主义;明确地承认,马克思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也是一种具体马克思主义――德国/欧洲化马克思主义。

如此一来,相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国别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去马克思主义的德国化/欧洲化。正如《“毛泽东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讨会纪要》指出:“要使起源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变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

其二,如何确立“具体马克思主义”是否为马克思

主义的标准。如果马克思主义存在“抽象马克思主义”与“具体马克思主义”之分,那么“俄国化马克思主义”、“朝鲜化马克思主义”、“古巴化马克思主义”,乃至“存在马克思主义”、“人道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结构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至少在提法上都是成立的。面对如此之多的“具体马克思主义”,谁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判定一种“具体马克思主义”是否为马克思主义的标准是什么?

不同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衡量所谓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标准往往是不一样的。从物质动因出发,会得出生产力标准;从阶级关系出发,会得出阶级斗争标准;从经济危机出发,会得出计划经济标准;从剥削、压迫的根源出发,会得出公有制标准;从人的发展出发,会得出自由与解放标准……这些不同标准在同一历史时期并不能有机地协调起来。

在众多衡量马克思主义的标准当中,卢卡奇的方法标准可谓影响最大。卢卡奇认为,“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研究的结果。它不是对这个或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指方法。”[2]简言之,卢卡奇衡量马克思主义的标准是方法而非结论。

然而,方法标准也面临着很大问题。其一,马克思主义文本提供的方法是多元的,从不同方法出发会得出不同标准。其二,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辩证唯物主义是抽象的。面对一种抽象的方法,人们在操作层面往往可以采取彼此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具体方法。其三,方法本身是中性的,人们在思维和行为方式上都是反辩证唯物主义的。因此对价值观和社会观取向性很强的马克思主义来说,方法很难成为衡量“具体马克思主义”是否为马克思主义的标准。

当马克思主义存在“抽象马克思主义”与“具体马克思主义”之分,而人们又不能就衡量马克思主义的标准达成共识时,马克思主义就失去了对各种“具体马克思主义”的裁判权。究竟谁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马克思主义被工具化就难以避免。其后果是,使马克思主义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

二、“马克思主义形式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内容中国化”之争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法中,“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的对象。但进一步追问的话,这个提法隐含着这样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究竟要化马克思主义的什么?要化马克思主义的形式,还是要化马克思主义的内容?

对马克思主义的形式中国化,理论界几乎没有什么争议。其一,马克思主义形式的中国化是必需的,比如至少在语言表达形式上要中国化,否则不通外文的大多数中国人如何掌握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其二,马克思主义的形式中国化意味着不一定要改变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内容,从而不会引起许多人对非马克思主义化的疑虑和担忧。其三,就共产党人的目的而言,重要的是掌握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内容,而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表现形式。因此,马克思主义在表现形式上应当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争论主要发生在马克思主义是否可以“内容中国化”这一问题上。内容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味着,要将作为a的马克思主义化为作为B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在内容上要发生一定范围和程度的质变,否则何以言“化”?正如毛泽东所言:“‘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3]。可是内容发生了质变的“马克思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吗?正是基于这一理论,一些马克思主义反对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上意味着非马克思主义化。譬如,1939年国民党人叶青就声称:“它必须变更其形式,有如一个新的东西,中国的东西,与原来的不同。这才叫作中国化。”[4]叶青此句中的“形式”,从其精神实质看,就是指马克思主义从形式到内容的整体性变更。而一些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之所以不赞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提法,则是担心它会导致非马克思主义化。

上述质疑和担心,无论动机如何,但并非是杞人忧天。如果抽象地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几个字眼,他们的质疑和担心是有道理的,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味着以“中”化“马”,变“马”为“中”。

消除上述问题的唯一办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针对“抽象马克思主义”――普遍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仅仅针对“具体马克思主义”――德国/欧洲化马克思主义。特殊性受普遍性制约,只要保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变,不管马克思主义所采取的民族形式和个别论点如何变化,都不会改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性质。因此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会导致非马克思主义化,只是将德国/欧洲化马克思主义改变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即用一种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代替另一种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正如前文提及的《纪要》一文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要求形式上的转变,更要求内容上的转变,即要使起源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变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

困难在于,在马克思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哪些理论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可以决定一种具体马克思主义之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哪些理论是仅仅适用于德国/欧洲特殊情况而不能适用于别的国家的民族形式和个别论点?换言之,在马克思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哪些理论是不能改变的,哪些理论是可以改变的?对此,人们很难有统一的界定。当人们对此界定不清时,马克思主义国别化有可能不单是改变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形式和个别论点,而且有可能改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困难还在于,在马克思主义国别化过程中,其共性与个性是否可以被轻易地加以分离?个性是否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随时变化而又不影响或者仍然可以与共性保持一致?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共性来自于个性的抽象。换言之,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共性也要受到个性的制约。既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自马克思创立的德国/欧洲化马克思主义,那么德国/欧洲化马克思主义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存在一定程度的制约,就不能因其处于个性地位而随意被置换。然而,将起源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变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否只是一种民族形式抑或个别论点而非实质内容的变化?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化”之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提法显然会引起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对二者关系思考的结果,恐怕是这一提法面临的最大麻烦,那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到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化”?或者说:中国共产党人到底要用中国改造马克思主义,还是要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

马克思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多元文化;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

中图分类号:G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2-0067-04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逐渐跻身世界强国行列,国际上已有人把中国与美国相提并论,创造出了“Chinamerica”(中美国)(尼尔・弗格森)和“G2”(伯格斯滕)两词,G20峰会更把中国推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的强大是经济的强大,2010年GDp已经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中国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各个领域也在不断地展示大国风范,特别是金融危机期间的中流砥柱作用和最近在利比亚撤侨等国家的行动,获得世界交口称赞,海内外华人无不引以为豪,深深地体会到了做中国人的幸福感。那么,中国现在还缺少什么――什么是中国发展的短板、崛起的软肋?是文化认同,是马克思主义信仰。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内涵

信仰是什么?信仰是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它是一个人的行为的基本态度和准则。信仰是人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选择和执著追求。一句话,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没有信仰是不可想象的,一个人或社会没有信仰,就像黑格尔说的“一座富丽堂皇的庙宇没有神”一样十分荒凉。

人的需要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人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如果精神需要、心灵家园被荒废,那么人就会变得空虚。只有二者协调发展,人和社会才能和谐稳定。近年来,中国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精神生活的某些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备受社会关注的山西黑砖窑案、河北三鹿奶粉案、湖南罗彩霞被人顶替上大学案等等,一件件一桩桩,触目惊心。看似孤立的个案,但在某种程度上折射的是社会现实。我们总在说,是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出了问题,其实根本原因是价值观出现了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个精神支柱出现了问题。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信仰”?首先是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指南。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不是信仰,对这种理论的信仰才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其次,它是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本身是密不可分的,作为信仰对象,前者是一种思想体系,后者是一种理想信念。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折服和信奉,也就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理想的终极追求。再次,它是指实践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即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使之成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门科学体系,不是一门自然科学或技术科学,而是一种哲学社会科学,它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所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一种科学信仰,是一种真理信仰。[1]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面临的挑战

多元文化的概念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多元文化就是文化的多样性,即文化形态和文化理念丰富多彩。从形态上讲,有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有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有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有社会主义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等等;从理念上讲,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多元文化实质上是价值观的多样化。中国自古是多元文化的国家,儒释道文化彼此融合,彼此促进,共同孕育了璀璨的中华文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文化的多样性更加丰富,各种文化既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又相互激荡、互相冲突,对主流文化构成挑战。多元文化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

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的图谋始终没有停止。它们渲染、鼓吹多元文化主义,主张文化平等,主张文化价值的普世性,实质上是试图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西方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优势,对我国输出文化的同时,也输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对抗和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权威性。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呈现出不稳定性、无中心和多样化的特征,社会出现价值观混乱、意识形态淡漠和缺乏政治热情等现象。有些人甚至表现出对马克思主义的怀疑,对西方自由主义却极其崇尚。他们张扬自我,个人快乐至上,沉湎于娱乐消费;有些人丧失了基本的价值判断能力,是非不分、美丑不辨,为出名博出位丑态百出,没有任何羞耻感;有些人表现出极端个人主义功利倾向,罔顾国家和民族大义,民族意识和爱国意识淡薄;有些人经受不住腐朽思想的诱惑,把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及社会责任抛置脑后,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当作生活信条。马克思曾经警告过:“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毁灭”。[2]面对纷繁多样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思想文化的引领和主导作用受到消解。

2.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认同受到冲击

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认同,面临三方面的挑战:一是市场功利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冲击。市场经济的原则,是经济利益最大化。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往往成为有些人唯利是图,无视社会主义道德和信念的挡箭牌。二是西方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制度文化的冲击。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为民,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反马克思主义错误思潮,概括起来有两股性质不同的思潮:一股是复辟封建主义的思潮,主要是文化保守主义、新儒学等。一股是复辟资本主义的思潮,邓小平称之为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有多种形式,如经济领域的新自由主义;政治领域的民主社会主义,价值观领域的“普世价值”和历史领域的。不同时期侧重点不同,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新自由主义泛滥;在政治体制改革时,民主社会主义蔓延;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普世价值”盛行;则是贯穿始终。[3]这些文化思潮尽管面目不一样,但本质都相同,目的都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三是网络文化对马克思主义渗透力的冲击。网络信息的海量性,信息传播的自由快捷性,以及娱乐方式的虚拟性,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感召力、渗透力和战斗力产生冲击。

3.马克思主义信仰普及难度在加大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从思想上说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普及,从内容上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及。目前,马克思主义理想和理论普及的工作还有待加强,干部特别是某些中下层基层干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多;群众特别是工人农民,马克思主义理论懂得更少,不关心国家大事;学生对脱离实际的教材敬而远之;专家学者研究问题跟风多,独创少。

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工作,是不是在传播渠道上出问题了呢?当然不是。传播渠道十分发达顺畅,除主流媒体外,网络传播和社区传播也井然有序。关键的问题是,多元文化的冲击,社会各阶层的思想愈来愈复杂,价值观愈来愈多样化,利益格局更是发生了重大变化,而我们的宣传形式主义多,深入细致少;官方话语多,民间话语少;焦点集中少,一阵风过多。所以,媒体与受众各说各话,宣传吸引不了受众的注意力。一句话,多元文化给普及工作增加了困难。

普及马克思主义,首先要过语言关。什么语言贴近老百姓,什么语言能说到老百姓心窝里,十分关键。贴近百姓的语言,事半功倍。同志一句“为人民服务”就胜过千言万语。20世纪30年代艾思奇写的《大众哲学》为什么那么受人喜欢?就是通俗易懂。反观现在的图书市场,马克思主义大众读物寥寥无几,通俗读物更寥若晨星。

4.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形象受到冲击

在革命时期,共产党员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同生死、共患难,清正廉洁、浩然正气,用真正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人格力量赢得了民心,赢得了天下。人民真正体会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共产党员和自己心连心。现如今,一些党员干部腐化变质了,对老百姓的疾苦漠不关心。共产党员作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践者,本应为人民谋福利,一些共产党员干部却不顾党纪国法,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叫人们怎么去相信这些“马克思主义信仰者”?[4]相应地一些领导干部的作风也变味了,和形形的特权现象暗潮汹涌,社会风气遭到破坏,社会公平正义被扭曲。共产党员与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形成了落差,人民群众不信任党的干部。人民群众不信任共产党的干部,又怎能信仰马克思主义呢?

总之,多元文化格局下,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普及工作以及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形象都受到巨大冲击。如何凝聚广大群众的注意力,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

三、如何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多元化是事物发展的基本形态,世界是多元的,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特点,文化亦然。思想观念的多样化,也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必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从唯物史观看,文化多元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因为“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从现代化的视角来看,传统社会同质单一,思想观念守旧,而现代社会异质、开放、包容,信息手段越来越先进,文化多元是大势所趋,是历史潮流。如何在历史潮流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1.意识形态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尽管多元文化具有积极的价值意义,但任何社会都需要一个主流的、共同的基本价值作为主导,否则会引起价值观的混乱,引起社会动荡,甚至解体,这一点是有前车之鉴的。1991年7月,苏共召开中央全会,取消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行指导思想的多元化,1991年12月苏联就土崩瓦解了。其实,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主流文化。中国具有儒释道多元文化的漫长封建社会延续两千多年,之所以如此强大而稳固,就是因为作为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从来没有动摇过。主流文化是维护社会制度合法性的主要依据,有整合社会力量、凝聚社会共识的基本价值。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价值理念,就是马克思主义,这是不容怀疑和动摇的,要旗帜鲜明地维护。现在最突出的问题是如何使马克思主义不停留在高高在上的“官方话语”,而能成为“民间话语”,深入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伦理日常。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是由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马克思说过“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意思是一个社会处于支配地位的文化,并不取决于经济或文化的多种构成,而取决于其经济性质占不占统治地位。在我国现阶段,所有制关系的多样性,并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没有改变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因此,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相适应的指导思想也必然是一元的。

2.社会思潮要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来引领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价值观,其核心是“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马克思所说的“自由”是社会自由和哲学层面上的自由。“社会自由”是人类不断地摆脱各种枷锁,使人在体力和智力方面获得自由发展。哲学层次上的“自由”是指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规律的认识,认识得越透彻,自由度就越高。马克思所说的“解放”是指人类摆脱束缚,不断地走向自由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则是指全人类在社会(物质)发展的基础上,获得各个方面的自由而整体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的、动态的过程。

如何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引领多元文化?首先要有感染力。现在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与实践有严重脱节现象,文化教育“重知轻行”,学马列多为应付考试,社会实践多是形式主义,并没有真正联系实际,所以教材多是闭门造车。而教育是开放的,青年接受新事物很快,当他们发现教材滞后于社会发展时,就会疏离马克思主义理论,遑论内化为自己的理想信念。因此,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感染力,解决实际问题,使之具有可操作性与号召力,才能引导人们从不同的价值层面,回归到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理想。其次,要有针对性。人其实是个文化综合体和价值观矛盾体,人的发展主要靠主流文化的引导,因为文化具有环境引导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用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批判、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导地位就会得到加强。再次,要讲求实效。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积极意义毋庸置疑。但如何增强它引导多元文化的实效性,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被人民群众认同,并转化为内心的品质,才能成为人民的是非判断依据,才能对多元文化进行引导。所以如何充分运用各种手段,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人民群众认同,成为一种普遍的德性,是非要做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才行。

3.社会教育要倡导读马克思主义书籍

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只有认真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或普及读物,完整、准确、全面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人民群众才能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才能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不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或者对马克思主义一知半解,就不会被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理论所吸引、所折服,也就不可能真正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我们现在潜心读马克思主义著作的人恐怕不多,而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不读马列著作是不可想象的。现在遭遇的信仰危机,原因虽然复杂,但与不读马列著作有莫大关系。现在社会人心浮躁,对待读书,有些人沉湎于交际应酬、追名逐利,不爱读;有些人爱炒股、“偷菜”、QQ聊天,不想读;有些人甚至讽刺别人“书呆子”,看不起读书。这些现象由来已久,是该倡导一种良好的社会学习风气的时候了。

同志强调“要加强学习,积极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这是非常具有针对性的。建设学习型社会,首先就是要加强马列学习,尤其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涵盖面非常广泛,博大精深,需要坚持不懈地刻苦学习、深入钻研,需要原原本本地阅读马克思主义原著,才能领会得更加透彻。前不久,《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列宁专题文集》正式出版发行,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4.文化管理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

同志日前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还不少。”文化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在文化管理上真正领会马克思主义精神,切切实实走群众路线,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

精神是由理论品格反映出来的精髓、灵魂和意义。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列宁有个著名论断:“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则用中国化的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二是解放思想的精神。恩格斯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明确告诉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能奉为教义或教条,要解放思想,把它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邓小平对“解放思想”作了精辟阐释:“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约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三是求真务实的精神。强调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邓小平强调“要鼓足干劲,要切实解决问题,要踏踏实实地工作。一句话,就是要落在实处。”[5]在2004年中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准则”。

马克思主义的这些精神,对创新社会管理,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我国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现有的社会管理体制面临一些重大变化的挑战。一是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前由工农兵和知识分子组成的单纯的社会结构,已转化为由不同利益群体组成的复杂阶层结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共同价值理念,实事求是地引导具有不同价值观念的社会阶层,协调不同利益,创造和谐的社会秩序,是文化管理的重要任务。二是城乡结构的变化。随着国家城镇化的推进,以及2亿多农民工进城务工潮的涌动,城乡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要解放思想,用先进文化丰富广大农民工的精神生活,为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创造条件。三是分配结构的变化。随着基尼系数的攀升,贫富差距在扩大,分配不公现象引起群众不满。[6]我们要求真务实地调整好收入分配结构,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引导群众辩证地看待分配结构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8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十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35.

[3]周新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反马克思主义的几种主要社会思潮[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2):11-13.

[4]陈世润,虞新胜.论马克思主义信仰困惑[J].甘肃理论学刊,2004(4):52-55.

马克思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价值诉求;实践路径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诉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把马克思主义真正落到实处的客观要求,是使人民群众真信、真学、真用的前提。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群众社会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总结,是人们社会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这就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让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让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必须紧密结合群众的实践,再好的理论如果群众不能理解和掌握,理论就会变成无果之花,就会失去它存在的价值。只有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和价值诉求,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指导实践中发挥作用,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价值。要在中国展现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要在实际生活发挥马克思主义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就必须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要求和价值诉求。两者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各有侧重,不能相互取代、也不能等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广大中国人民的事业,今天我们党取得辉煌的成就与以人为本、密切联系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分不开的。人民群众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不仅关系当前我党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只有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我们的事业才能健康发展;也只有当这种科学理论被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引领多样、多元、多变趋势,统一思想、统一认识、认清形势、激发信心、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并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动力时,我们的伟大目标才能够顺利实现。因此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发挥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必须紧密联系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长期任务,必须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坚定不移的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第一要务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由于代表着经济社会领域中的不同利益主体对现实问题持有的价值判断和价值期待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加之五花八门西方政治思潮的涌入,在我国多样化社会思潮粉末登场,各种社会思潮空前活跃,这些多样社会思潮相互交织,激烈交锋,竞相争夺话语权、主导权和合法性,并试图影响社会实践。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对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加以正确、有效的引领,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成为我们党不得不面对的新问题。为此,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这一时代课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旗帜和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为第一要务。强调:“我们说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最根本的。”(2)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一个最显著的标志和最鲜明的品格,也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同志曾指出,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这个精神支柱,就会导致思想混乱、社会动乱,那将是党、国家和民族的灾难。因此,大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题中应有之意。把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价值观联系起来,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和客观要求,是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要部署和紧迫任务。马克思主义的本性是扎根于当代社会实践,服务于实践,用于指导实践,并伴随着社会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群众的理论,天然具有大众化的价值取向。列宁根据俄国革命的需要,要求把马克思主义“渗透到群众的意识中去,渗透到他们的习惯中去,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常规中去。”(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体化,引导人民群众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价值取向上,把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世界观、价值观、信仰观紧密联系起来,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普通群众,使之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接受和信仰,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人民群众精神世界的导向和实践的指南。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理论教育引导群众的作用,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理论素质,提高分析和解决社会实践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使人民群众析事明理、解答疑惑,澄清理论是非、明辨前进方向。要做到这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大众化工作是必然的现实选择。

三、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的需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都把自己的理论看作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理论,恩格斯多次强调:“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对待自己理论的科学态度,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部理论和党的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一个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前进的过程,事实证明,被当时的社会实践检验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也需要在当代中国实践中得到新的丰富和发展,这个过程的实质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要求更正以往对马克思主义误读,在理论上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指导作用,从而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换言之,只有创新的理论才能真正指导和推动理论的大众化进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目标,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以及被升华的新理论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从诞生那天开始,就体现了实践性、时代性和群众性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检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但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群众为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服务,还要善于对鲜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将其升华为创新的理论以指导新的社会群众实践,更要接受人民群众实践检验并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真理性和时代价值需要通过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与时代的步伐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体现出来。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过程中,善于依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发展特色和历史趋势,从社会实践和传统文化中不断汲取智慧,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性与大众化的有机统一。因此,只有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持续不断迸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更为广泛而深入地根植于人民群众中,征服人心,赢得大众,成为共同的思想基础。

四、大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一种非常深刻、高度抽象的革命学说,要完全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认同和信仰,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宣传普及的过程。当前,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要任务就是旗帜鲜明的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为此,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问题。第一,建设一支必须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具备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和理论创新能力,掌握必备宣传知识和技能素质过硬的马克思主义专业队伍,从事理论宣传普及工作。同时,还要鼓励和号召这支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队伍加强与群众的联系,从群众实践中总结经验,提炼理论,不断实现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多层次宣传普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多样化宣传普及的重要条件。第二,认真筹划,尊重差异,周密安排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根据文化程度、知识结构、职业特征等方面不同群体的整体素质和社会对他们的要求有针对性对理论加以普及宣传,做到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三结合,着力提升广大群众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及心理素质,努力使理论教育贯穿落实到各个社会群体。广大党政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在推进大众化中主动学、带头讲、具体做,真正成为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明、思想上的高度统一、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好干部,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执政原则出发自觉熟练地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来分析和解决现实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广大普通群众积极参与、自觉学习、主动做,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真正深入到人民群众的脑海之中,成为人民群众的精神支柱,思想纽带和实践指南。对于青年学生可以通过网上论坛、课堂双向互动方式、演讲比赛、名师示范、理论专家讲座、红歌比赛等活泼新颖的活动多种方式,推进大众化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教育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全程覆盖。第三,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注重理论语言通俗,文风朴实,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为“大众话语”,把深刻的思想道理寓于广大群众日常工作、生活的经验之中,贴近人们的思想实际、贴近人民关心的生活问题、贴近人们的思路和语言,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教育,实现入耳入脑的传播效果,切实成为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理论工具。第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内容探索多种形式,形成多种渠道,通过丰富生动的宣传形式,积极开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普及活动,以此来增强理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第五,当今社会,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有机结合,扩大宣传教育的阵地,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电子媒介、手机等现代传媒工具,拓宽原有的宣传教育阵地,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理论传播体系,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展现在人民群众的眼前,传播到大众的心田。第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建立信息反馈、情况研判和评价机制,衡量它的效果,确保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9.

[2]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684-685.

[3]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00.

马克思心得体会篇8

摘要: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灵魂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指某种具体的观点、成套的体系、逻辑的框架、某种一成不变的解释话语和格式化的思维模式,而是具有强大解释力、丰富的创造性、巨大的凝聚力、广阔的延展空间的鲜活思维,在经典作家的论著中体现出的活的充满生命力的文化气质,具有时代性与超越性、确定性与实践性、革命性与建设性、阶级性与人类性辩证统一的优秀品质,这样的马克思主义自然构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的力量源泉,构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和支柱。

关键词:核心价值;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973(2012)02-0062-05

aBriefDiscussionaboutmarxismasaCoreValue

SUnYue-gang

(theCpCpartySchoolofweinan,weinan714000,China)

abstract:marxismasthesoulofthesocialistcorevaluesystem,isnotaspecificpointofview,asetofsystem,logicframework,somerigidinterpretationofwordsandformattedmodeofthinking,butastrongexplanatorypower,richcreativity,greatcohesion,andthefreshthinkingofthevastextensionofspace,whichreflectsintheclassicalwriters’workswiththeculturalcharactersandfullofvitality.marxismcontainseraandbeyond,uncertaintyandpractice,revolutionaryandconstruction,excellentqualityoftheclassnatureandhumannaturedialecticalunity,sothatmarxismconsistsofanaturalsourceofthescientificdevelopment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togetherwiththesoulandthepillarofthesocialistcorevaluesystem.

Keywords:corevalue;marxism;scientificdevelopment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和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道路的思想基础。如何理解作为核心价值灵魂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做出了明确的回答。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分析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才能正确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站在今天社会发展实践的基础上,研究当代人类实践进程,探索新的发展规律,创造新的发展成就,才能掌握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一方面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另一方面又不能受特定的历史局限,不能把马克思恩格斯在当时背景下对特定问题的具体观点绝对化。立足于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现实,实际地破解中国发展面对的具体难题,才能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的教条,不是限制人们思想行动的条条框框,而是指导人们争取自由幸福生活,实现美好理想的创造性理论。实践证明,只有超越马克思主义,才能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任何时代,人们对理论的理解都基于自身实践的需要。自马克思主义问世以来,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千差万别,五花八门,因为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各国共产党人面对的问题不同,各自都有不同的实践需要。俄国列宁领导的革命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都面对着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困难,在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探索的过程中,各自都进行了艰巨的理论创新,形成了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从而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作为思想灵魂的马克思主义,只能是发展着的、鲜活的、充满无限生命力的马克思主义,只能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只有这样的马克思主义,才可以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思想行动的最终依据、价值归宿和指导原则,作为人们心灵深处的科学信仰与信心源泉,作为民族精神的强大支柱。

一、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与超越性

任何理论都是时代的反映,都是当时各种社会矛盾的理论表现和精神表达,都是时代的产物,必然具有时代性。同时任何理论的行程都必然地要继承整合以往人类实践创造的各种理论成果,都必然地对以后人类精神文化发展以各种各样的不同影响,因而,必然具有超越性。马克思主义也正是这样,是时代性与超越性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牢牢站立于当时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基础上,深入分析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内在矛盾,紧紧抓住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对立与冲突,经过艰苦的思维加工,形成了系统深刻反映时代现实的科学理论。在马恩所处的时代里,唯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显示出无比的深刻性、现实性、批判的彻底性和广阔的解释力,唯有马克思主义抓着了时代的根本,把握住时展的潮流,揭示出时展的方向,指明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争取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和实践的明晰性是当今社会一切理论都无法比拟的,它对时代矛盾反映的深度和广度是任何理论都不可企及的。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时代的声音,人民的呐喊,表达了时展的最强音。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时代的基本内容。马克思恩格斯毕生致力于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从理论和实践上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而奋斗,以辩证思维为武器,深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复杂矛盾,彻底揭露了走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社会根源,从理论的广度和深度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与发展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了指导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集中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的一系列文献和具体的革命斗争实践之中。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对当时时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和基本的社会矛盾,进行了彻底的分析。《共产党宣言》《资本论》《雾月十八日政变记》《法兰西内战》《反杜林论》《费尔巴哈论》等优秀经典文稿,选取的论题是当时社会生活的重大事件,论证的资料是社会生活的现实题材,运用的手法是历史的具体的分析。唯物主义辩证法被作为事物运动的普遍法则,用之来对历史和现实进行彻底深入的研究,揭示出历史发展进程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勾勒出社会发展进程的清晰图画,一目了然地再现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从而把一切关于社会历史的歪曲胡说抛于一边,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经济矛盾决定社会政治、精神文化发展的理论高度,描述了社会运动的自然历史进程,使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第一次上升到科学的高度。

马克思主义这种鲜明的时代性与他的超越性不可分割。这里的超越性是指马克思主义所包含和体现出来的理论性、一般性、抽象性和越出具体问题,而显示出的深厚的历史感和宽阔的理论视野。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本身就是建立在他的超越性基础之上。在马克思主义中时代性和超越性互为依据和前提,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深刻剖析,以其深厚的历史感为背景,以其丰厚的历史知识、卓越的哲学思维为根基,不是就事论事,孤立静止地把握社会变迁的现实事件,而是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把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连接起来,从社会运动的无数相互作用中,抽取出其一般的、与社会运行同在的历史必然性,即超历史性、超越性,上升到综合性的真实、真实的具体性。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任何社会现象都是现实的、具体的,决定这些社会现象产生变化的历史规律也是现实的、具体的,这些历史规律不是像黑格尔所描述的那种与人无关、先天先地,任何人都无法捉摸的抽象的“绝对精神”,而是存在于现实的人的社会历史活动之中,存在于人的生命生活实践之中,与现实的人的生命活动不可分离,是一种抽象的客观性。但又不就是某一个历史现象,某一个具体社会现象本身,这些能够感觉到的东西,是具体的客观性。

马克思主义对任何社会历史问题的分析都具有历史的厚重感,都具有宏大的历史视野。显示出马克思主义立足于现实又不局限于具体的现象,紧紧立足于事实,实实在在,生动具体,明确无误,而又不局限于一个一个孤立的静止的生硬的个体事例,时刻运用唯物辩证法系统联系、永恒发展的观念来把握事实,整理事实,批判事实,重构和创造事实。这种游刃于个体与群体、事实与抽象、现实与超越之间,将理论分析的现实性与抽象性、时代性与超越性有机结合起来的风格与品质,正是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

当我们讲到马克思主义的时候,首先是指作为特定的具体的时代性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在当时具体历史条件下,马克思恩格斯的具体鲜活的思想观点,是马恩当时对他们所面对的社会历史问题的具体看法。这样的马克思主义无疑已经成为了历史,是已经过去的历史活动的一部分,我们是无权变更、无权修改它的,应该运用历史的观点看待马克思主义。不应把马克思主义无限夸大,任意延伸它的历史边界,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无所不为、百罗万象的万应灵丹妙药。这无疑是歪曲和损害了马克思主义。

另一方面,我们今天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中的超越性,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观点中的一般性、抽象性、超越性的风格与品格,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方法。作为时代性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当时具体历史条件下马克思恩格斯的具体思想观点,不能超越具体的历史条件的限制,只能回答当时时代提出的具体问题,不能回答一切社会问题。马克思主义绝非万应灵丹,不能包医百病。作为超越性的马克思主义则无疑包含了人类历史实践的丰富创造,反映了人类生命活动的基本共性,必然会给我们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历史现象、一切人类生活过程以合理的启示,包含人类文明智慧进程中的内在灵性,给我们认识和解决今天和明天所面对的现实问题一方法论的指导。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和灵魂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这种时代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与普遍性

列宁曾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作了认真的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特征是其实践性。毛泽东也把马克思主义的特征归结为阶级性和实践性。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使现存的一切革命化。实践性的品格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各个方面,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显著表征和活力源泉。马克思主义一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具有巨大解释力的理论学说,另一方面,而且是更重要的能够而且必然给我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以巨大的精神动力、必胜信念和实践的指导。

首先,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它本身就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的产物。特定的实践产生特定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不是任何其他实践的产物,而是19世纪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他的每一个理论观点都是对当时社会历史运动的理论概括,都是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斗争实践的科学总结,深深地扎根于人民实践的土壤,吸吮人类实践的丰厚营养,运用辩证的思维,总结概括出时间进程中内在的必然性,从而获得了恢弘广阔的理论空间和视野宽阔的理论解释力,获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信任、信赖和拥护。

马克思主义的功能、作用和使命就是指导人民实践的发展,指引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实践不断走向新的胜利。离开实践,马克思主义就丧失了他的生命与活力。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的历史性实践作为自己的理论阵地和活动舞台,以引导人民在改造自然,在社会的事件中获得自由幸福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时刻关注人类实践的发展变化,关注各国人民经济、政治、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军事、教育、环境等各方面实践的进展动向,关注各类主体实践中的复杂矛盾,对这些社会实践的动态进行辩证地考察,给人们指明这些社会实践变动的必然趋向,指明争取实践斗争胜利的可能选择。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依赖于实践。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显著品格,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建立在人类实践的发展基础之上,建立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的不断推进基础之上,只有在实践的发展中,马克思主义才能不断丰富新的内容,更新原有的观念,提升自己的理论境界。自《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六十多年来,随着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进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在不断转变自己的视角,改变已有的过时的观点,不断增添新的思想,丰富新的内容,推进理论的创新。俄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进行理论创造,形成了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更加切近人民的实践,更加切近大众的生活,更能有效地指导无产阶级解放的斗争。

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现实性,一是普遍性。正因此,实践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马克思主义一方面具有客观的具体的直接的现实性,它本身就存在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现实活动之中,是活生生的鲜活的有生命的理论,是直接指导实践,推进实践,引导实践走向胜利的理论,另一方面又是链接和反映历史性实践内在共性的超越性、一般性、普遍性理论,又不完全存在某一个具体的实践之中,而存在于一系列实践活动之中,存在于整体的实践之中。人的实践是具体的客观性与抽象的客观性的有机统一,是特殊的具体性与整体的具体性的巧妙结合,马克主义的实践性本身就是由个别走向一般,由抽象走向具体的历史进程。

实践是历史的本真,是现实的过程,是不断接近历史性综合的真理之路。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一次一次的具体实践,一次一次的现实活动中所体现和包含的共同性、一般性、真理性,逐步积累起来,结合起来,集中起来,就必然形成为系统的科学理论。这就是理论的普遍性,也是实践的普遍性。实践的普遍性就现实地体现在诸多实践连续进程的历史链条之中。任何实践,一方面看是具体的、特殊的、不可重复不可替代的,另一方面看则是连续过程的一个片段,一个部分,一个因素,一个方面,它本身是没有任何独立的意义不能独立存在的。人类实践就是这样,普遍性与具体性、现实性与抽象性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

实践第一,认识理论、思想观念都是实践的产物,实践的反映,任何理论都在跟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前进,都是为实践服务的。实践在选择理论,锻造理论,修正理论,理论也在指导实践,引导实践的发展。任何理论在实践面前都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和取舍,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这样,不是以马克思主义来机械地裁剪生活,取舍实践,限制人的行动,规范社会的体制,而是以实践为基础和标准,站在实践的立场上来关照理论,丰富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不断前进。

人类实践发展到今天,经济全球化和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为标志的新世情,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标志的基本国情,以革命的党转变为建设的党、执政的党为基本特征的党情,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牢牢站立于马克思主义实践性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不动摇,坚持为全世界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而奋斗,在实践发展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与普遍性紧密结合起来,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科学发展,创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新形态、新内容。

三、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建设性

革命性、斗争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和使命。《资本论》序言中马克思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本性就是革命的、批判的,对现存的一切都要进行无情的批判,力图对旧的资本主义世界进行彻底的革命性改造。同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最高理想目标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自由解放,因此,必然内涵有建设性的实践诉求,具有建设新世界的实践要求和理论旨趣。

革命性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突出的特征和主要的内容,在于破坏资本主义旧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本身就包含革故鼎新的意义,是破坏旧世界与建设新世界的统一整体。不过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当时处于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破坏旧世界的革命性任务迫切而现实,建设新世界的条件还不够充分,任务也不很迫切,所以,他们只能专注于破坏资本主义旧世界的事业,推进全世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统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伟大斗争实践,专注于启发无产阶级觉悟,组织无产阶级的力量,探索与资本主义进行胜利斗争的客观规律,提升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自觉。他们的理论研究与思考,比较倾向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实践,倾向于研究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策略,总结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探索革命斗争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资本论》《法兰西内战》《雾月十八日政变记》等经典文献,充满了鼓舞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革命斗争的浓烈火药味,充满了引导世界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腐朽制度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智慧,无情地揭露资本对劳动的贪婪剥削,揭露资本主义制度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批判,对资产阶级本质的无情揭露,对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无限期待和对革命斗争规律的不懈追求,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最显著的特征。充分表现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战斗性。

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显著的革命性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要求。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主要国家建立的时间也不长,德国也只是1871年普法战争德国统一之后,俾斯麦的强力推动,资本主义才得到巨大的发展,其他国家的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先后得到发展。以大英帝国为主要推动力量的资本主义发展,已经将其统治推向全世界,欧美国家现代大工业的发展,把资本主义文明的旗帜插到世界各处,开辟了世界市场,建立殖民体系,争夺势力范围,进行世界性竞争,从而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斗争推向了全世界,推到了新的阶段。资本对劳动的压迫日甚一日,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零星的斗争不断转化为集体性的罢工,转化为行业性、地区性甚至全国性的起义。身处其中的马克思恩格斯,对这种阶级斗争的严酷现实进行理性的思考,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其理论必然地具有鲜明的革命性、斗争性。

但是,很显然,破坏资本主义旧世界并非马克思主义的最终使命。在马克思看来,破坏只是为了更好地建设,破坏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斗争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求和实践追求的第一步,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意义和更大价值在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自由解放,在于使每个人都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虽然这种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建设性探索的文字在马恩的文稿中并不是很多,论述得也并非十分系统、具体、丰富,但其价值和意义却十分重要。

恩格斯曾回答友人,马克思思想中最重要最核心的观点,就是宣言中关于未来社会共同体的一句话,“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55页,人民出版社2009.12)对许多问题的论述中,马克思恩格斯总是从代替资本主义制度之后新政权新制度新体制建设的角度来思考,对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如何建设新社会提出许多意见。批判哥达纲领时马克思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思想,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马克思具体分析了无产阶级建设新社会过渡时期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措施,讨论了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具体形式与现实途径等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建设性是没有人怀疑的。历史时代的发展在当时条件下,给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任务和使命是破坏资本主义旧世界,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是探索和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实践,相对而言,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斗争性、战斗性特征最为突出,最为鲜明。但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单纯的革命性理论,它内涵深刻而丰富的建设性思想。

随着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的发展,一些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利用特殊的条件,进行艰苦的革命斗争夺取政权,建立了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新国家新制度的任务上升到主要的地位,成为无产阶级新形势下一切工作的重心。这就必然将马克思主义的建设性凸显出来,而将马克思主义的斗争性推到后面,马克思主义的建设性特征和建设性内容也会必然地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不断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恰好表达了这一理论进展的必然逻辑。

马克思主义是革命性与建设性的统一。只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革命的理论、斗争的理论、战斗的理论,是十分片面的、简单的和表面的,在实践上也是十分有害的。只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建设性而忽视其斗争性革命性,放弃与世界资本主义的阶级对立阶级斗争,甚至与某些资本主义混为一气,为眼前利益而不惜损害其他无产者,这就更是一种理论的歪曲和实践的背叛。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马克思主义,既是革命的战斗的与资本主义进行殊死搏斗的理论,又是建设的积极的创造性的富有创新精神吸收资本主义文明成就而生气勃勃的理论。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把他的革命性与建设性有机结合起来,为最终在全球消灭资本主义,建设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

四、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与人类性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和解放的理论,是直接为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实践服务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但马克思主义并不因此就反对和否定社会中的其他一切阶级,排除社会中的其他阶层和社会力量。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无产阶级的阶级性与全人类的人类性是辩证的统一,而且在实践发展的进程中,阶级性与人类性必然走向统一,融为一体。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就是无产阶级与全人类解放的学说。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的解放与全人类的解放是同一的历史进程,而且,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无产阶级自己。在最终价值和实践诉求上,马克思主义都是阶级性与人类性的统一。

《共产党宣言》非常明确地声明,共产党人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公开声明为无产阶级的利益而战斗。而资产阶级领袖和学者总是用一些抽象的普遍的人性、人类理性、人类之爱、永恒正义、自由平等的叫卖来混淆视听,销蚀阶级意识,鼓吹立场中立,达到破坏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强调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与对立,揭示资本与劳动对立的实质,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揭示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秘密,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夺回本来就是自己生产和创造的财富,夺回本该是自己的政权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这种革命性、阶级性、战斗性毫不含糊,非常鲜明,这正是它最为独特的理论品格,最为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并且马克思恩格斯本人也亲自参加到无产阶级的革命活动之中,组织力量,出谋划策,论证战略,拿着笔在同资产阶级进行战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无比真实与善的价值追求达到了有机的统一,绝妙的结合。

无产阶级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消灭剥削制度,赢得自己的政权,把资产阶级喧嚣的虚伪的自由、平等、公正变化为真正的现实、直接的存在,建立起一个没有剥削压迫、没有阶级差别、人人自由平等、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得到充分发展的新型社会,这就是整个人类都得到解放的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历史进程和现实社会矛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剥削制度,无产阶级的解放与全人类的解放是一个统一的历史过程。无产阶级首先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赢得政治统治,取得生产资料,然后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社会生产力,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社会经济活动,推进社会的巨大进步,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城乡差别,推进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使人类不分地区、民族、性别、分工、职业、教育、年龄、肤色等等,都得到彻底的解放,实现完全平等,使每个人都得到全面的自由发展。马克思深刻指出,这一完全符合人类千百年以来长期追求的共同理想,深深扎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矛盾和政治运动之中,具有客观的经济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的人类性表现为关注人类社会一切阶级、一切人群的自由解放,也关注资产阶级自己的解放,特别是正确对待资本主义文明成就,继承和发展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一切有利于社会发展、人民幸福的文明成就,把人类文明传承下去,发展下去。

对于取得政治统治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而言,主要的任务转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上来,阶级斗争则不再是最主要的任务,在国内阶级敌人也不再是那么的多,那么的强大了,无产阶级的主要目标转化为发展经济文化事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壮大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实力,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有效地同国际资产阶级、国际资本主义进行斗争。在国内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充分显示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凸显人性的共同性、人类性;在国内国际活动中,利用不同国家、不同阶级、不同信仰之间人类性的共通性,求同存异,进行有效的斗争。在马克思主义看来,阶级性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人类性也是客观的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地具有阶级性与人类性的统一,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大价值诉求和终极目标、终极关怀。

在中国,无产阶级已经取得了国家政权,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已成过去,已进入以发展经济为核心的建设时期、发展时期,由于社会改革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趋势和科技化潮流,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都被卷入到工业队伍中来,工业生产者与知识分子构成为无产阶级的主体,上亿的农民工、第二代农民工已经或正在成为新兴的工人阶级成员,部分民营经济、私营经济必然依赖于主体地位的公有经济以及各级政府的管理机构,共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政治斗争虽然存在,但在质与量上都较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马克思主义者应立足于这一现实,将自己理论创新的方向与重点转移到壮大自己的经济文化实力,与世界资本主义进行有效的竞争上来,在国内发展科学技术,建设和谐社会,提升经济文化社会的凝聚力与核心竞争力,在国际上推进具有人类性的普世价值的国际认同,争取世界和平,推进人类发展。

我们可以大体明确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灵魂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理论品格了。作为指导社会主义实践,引导中国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的价值规范,马克思主义不是指某种具体的观点,而是时代性与超越性、实践性与普遍性、革命性与建设性、阶级性与人类性的辩证统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割裂马克思主义的这种辩证本性。

在当代中国社会进程中,由于实践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的这些基本特征之中那些特定的时代性、阶级性、革命性、具体性已经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不断地被扬弃和转换,被革命斗争的实践所超越,那些普遍性、超越性、建设性和人类性内涵和特征则得到具体的弘扬、扩展和创新,只有马克思主义的这些理论品格和价值旨趣,才适应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才应该得到充分的展现和扩展,才能切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论基础、思想灵魂和基本精神支柱。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陕西日报,2011-10-26.

[3]庞元正.创新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J].哲学研究,2009,(7).

马克思心得体会篇9

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主导意识形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工程、核心任务。我国从2005年建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开始,马克思主义就开启了系统的学科化建设过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社会治理现代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它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也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国家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家的主要功能是政治统治,即一个阶级对另一阶级的政治统治,而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问题,由“统治”到“治理”绝不是简单的文字转换,是对国家本质的深刻理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一)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国家是一个政治概念,它是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的本质在于阶级统治。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思想,是对国家本质的新概括。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中,国家的意志不仅是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且更反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国家的本质不仅是阶级统治,而更应是社会治理。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民主专政,不仅表现为由少数人对多数人的阶级统治变为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民主专政,而且表现为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凝聚起来的共同建设民主、文明、富强、繁荣的人民国家的社会共识,不断加强社会治理的力量,不断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不断完善社会治理法治化,不断完善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思想是在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以后,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大问题。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体系,要极大提升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能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一个新的阶段,这必然会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要求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应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所有理论和实践,但它的核心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中枢环节、核心要素,它们的相互关系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是国家治理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对国家治理体系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这三个要素的一般认识上,应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法性、人民当家做主的合理性,依法治国的正确性上去认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党对国家的领导必须面对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挑战,人民当家做主必须面对各种西方民主政治的挑战,依法治国方略也必须面对各种宪政民主的挑战等,这些重大课题都急需得到解决。理论学科的产生多是由于社会实践的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深入发展的现时代提出的这些重大历史课题,也正是需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学科的理论建设加以解决。

(三)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要求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对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治理能力提出的新要求。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实践中,面临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面临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面临争夺资源、货币战争、争夺市场、意识形态斗争、领土争端、反腐败斗争、网络斗争、反民族分裂主义斗争等。

面临四大考验、四大风险和八项斗争的复杂环境,这就需要党和国家不断提高治国理政能力、改革创新能力、管理协调能力、国际交往能力、不断提高抵御各种危险的政治能力、适应新环境的变通能力、联系群众的工作能力,抗击腐败的廉洁从政能力;不断提高新能源的利用能力、金融控制能力、市场活动能力、意识形态斗争能力、解决领土争端能力、反腐败斗争能力、网络管控能力、反民族分裂斗争的能力等等[1]。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求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要研究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不仅要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重大现实问题,而且还要研究政治科学、法律科学、历史科学、管理科学、心理科学的相关理论,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不断提升党治国理政的能力,提升党和国家社会管理现代化的水平。

二、由革命、改革到社会治理思想变革中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

从社会革命、改革开放到国家治理的思想变革中看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历史,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思想提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可以使我们进一步明确马克思主义学科化的发展方向。

(一)社会革命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初步探索

19世纪40年代,在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工人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的情况下,马克思、恩格斯参加革命实践活动,并在吸收和借鉴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革命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思想是在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本质,提出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两大发现”理论,经过多次革命风暴检验并在工人中得到广泛传播,逐步成为工人运动和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革命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理论研究上密切合作,写了大量的学术著作,特别是对“两大发现”系统化的阐述,体现了他们在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中的奠基作用。

列宁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是20世纪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列宁将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思想变成了俄国的革命现实。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中,先后批判了自由主义民粹派、孟什维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错误思想,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基础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共产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学科的?m一步发展。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为社会革命的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初步探索。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进行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社会革命,成功地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毛泽东等第一代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带领全国人民在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撰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实践论》《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等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其中产生的许多社会革命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进行的初步探索。

马克思主义是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的科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需要以人类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要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而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化不是一两个科学家能够完成的,也不是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和几代马克思主义者可以完成的,也不是某一个历史时代可以完成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实践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实践,这一实践没有终结,永远是一个历史过程,所以,作为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学说的马克思主义及其科学体系和学科体系的发展也就永远是一个过程。

(二)社会改革思想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科的产生

改革开放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社会改革的思想,体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由革命党思维向执政党思维的根本性转变。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改革思想是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时期没有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化建设;列宁时期将马克思主义产生归结为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对马克思主义做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概括;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则是根据苏联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经验进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僵化的理解,又经过十年“文革”的冲击,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走了许多弯路,遇到了巨大困难,急需进行社会改革,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也急需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遇到了巨大的阻力。然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顶住巨大压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改革开放初期就不断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研究推向一个新阶段。1984年,教育部先后发出《关于在十二所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意见》和《关于在六所高等院校开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班的意见》,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在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下正式增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这两个硕士授权专业。1996年正式批准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第一批获得整合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这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科化建设的最初尝试。

中国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是在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的大力支持下,在改革开放实践中不断推进的。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大问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指明了建设方向。江泽民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提出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并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成功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向21世纪,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进一步推进提供了政治上的保障。胡锦涛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验教训,总结国际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回答了社会如何发展、怎样发展的大问题,从而也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做出了路径选择。

2004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高度,作出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的决定,强调了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其中,最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是增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最先贯彻了党和国家决定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战略决策,并要求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学科系统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应当说中国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是和改革开放实践相伴而生逐步发展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化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

(三)社会治理思想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化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思想,提出实现社会治理新境界的要求,这是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社会治理思想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在实现社会治理新境界过程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目标要求,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现代化标准提出的新要求。

过去我们也提出过现代化思想,如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四个现代化,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却是第一次提出来。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和改革开放以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今天我们也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实现了这个目标就能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出一条新路,为人民的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善的制度体系。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了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制度理论,以前以苏联为代表的一些国家进行过社会主义的制度实践,但没有成功,这些已有理论和实践还谈不到制度建设上的现代化。而以民主制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标榜自己制度的现代化,实质上却存在着许多无法克服的制度缺陷,因为这种制度维护着资本主义国家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巨大的生命力,当然目前也存在着许多问题,然而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共产党所领导的国家和人民的自我批判加以解决,通过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加以解决。但是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我们从事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从未进行过的伟大事业,我国也仅仅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我们依据的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的指导,因此我们在继续进行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必须继续坚持与时俱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必须通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科化的过程,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努力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最终实现社会治理新境界。

三、??现社会治理新境界中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化

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社会治理新境界的要求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为宗旨,其主要任务包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实现“五位一体”国家建设的总体布局。因此,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客观上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目标定位、路径选择和基本理论内容。

(一)“三个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培育与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目标定位

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要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而实现这一共识的首要任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具有凝聚共识、目标导向的功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根本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的理论创新成果,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概括和提炼而来。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不应停留在这24个字的研究上,因为24个字层次清楚、容易记忆,可以通过弘扬、培育、践行,以期求得不断形成全社会的基本价值共识。而作为学科建设还是应把主要研究重点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的研究上。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2007年,胡锦涛在“6?25”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如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等等这些重大理论问题都急需我们通过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加以解决。

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重点和要求也是不一样的,这也需要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来完成。在国家治理层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马克思主义学科加强社会主义国家本质特征的研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与其他国家的本质特征有怎样的不同,国家层面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重点是国家公务人员,而广大人民群众作用又是怎样的。在社会治理层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特征的研究,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观与资本主义社会有什么不同,这种社会价值观对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的要求有什么不同。在人的全面发展层面培育社会主义价值观需要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研究社会主义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应该是什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的价值追求有什么不同。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化马克国主义学科建设的目标定位。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路径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发表讲话指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2]。这就是说,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所需要的理论支撑,如哲学智慧,世界观、方法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本领,都需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来完成。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核心,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因为马克思主义学科的主要特征就是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就是伴随着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实践,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强调要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服务群众、造福百姓作为最大责任;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就是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就是“用唯物辩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提高领导工作水平[3]。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学科化,这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研究,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实践立场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即辩证法、唯物论等观点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研究,即唯物辩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研究。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比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所说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理想要具体得多,它是一个现世的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愿景,我们过去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过多注重远大理想的研究,而共产主义远大目标的实现需要几代人、几十代人努力,或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才可以实现,当然这些研究是有价值的是必要的,但我们更需要研究当代人的理想目标和实现路径。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研究也应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

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动力。如果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理想社会目标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路径,而全面深化改革对马克思主义理想社会实现的动力机制研究提出了新的路径,因此,与时俱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具有社会批判、理论批判、自我批判精神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也是我们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法治保证,因此,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法治观研究的重要内容。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主要内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保证,因此,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党观研究的重要内容。

?之,在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在实施“四个全面”战略新布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研究除了上面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研究之外,其主要研究路径还应包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研究、与时俱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法治观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党观研究等。

(三)“五位一体”的国家治理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学科内容的构建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要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必须要研究总依据、总任务、总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系,还要研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建设历史尽管不长,但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不断深化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一起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再到现在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认识,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历史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马克思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机制;手段

新一代领导集体走上政治舞台,给我们呈现出新的历史条件,在这个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党经过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充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践具体相结合,在以往经验的引导下,相信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果实

一、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指导思想,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翻开新中国的成长史,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结合的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运用与实践。同志学习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写出了一系推动中国革命形势逐步向前发展的优秀著作,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邓小平同志站在时代浪潮的前端,睿智思考中国现实,确立了改革开放政策,带领全中国人民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步迈开,引导我们逐步走进现代化、国际化。同志在国家面临变幻的世界形势与严峻的党内问题的时候,紧抓时代脉搏,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性,告诫全党要坚定不移、毫不含糊,深入坚持贯彻执行马克思主义,并指出了我们党应该代表的根本利益。同志敏锐洞察我国面临的深刻时代特征与发展深层次问题,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价值,细致研究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新的高度用科学发展观指引我国发展,使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中再创佳绩。正是在党中央领导集体认真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前提下,马克思主义显示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得以顺利推进并取得丰硕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走向胜利。它既使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坚持和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中,我们要继续发扬马克思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二、深入分析党情、国情、世情,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客观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运用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也有不同的形式,任何国家都要依据自身实际来确定、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是勤政爱民的政党,时时刻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马克思主义也正蕴含了这一重要思想。中国的国情是中国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总体情况。在深刻总结中国革命的实践以后指出,中国社会复杂,要认识清楚中国的革命实际必须首先认清中国国情。马克思主义须与?中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密切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当今的世界格局正发生着巨大变化,发展中国家逐步走进重要的战略地位,影响力不断提升,我国的和平崛起,更是让西方发达国家刮目相看。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一个国家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不同的。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中国的主要任务是摆脱封建压迫和获得民族独立,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一个先进政党施政纲领的体现。当今,我国处于改革发展的攻坚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还没有解决,生产力水平需提高。因此,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着力解决深层次矛盾,?促进科学发展是眼前的主要任务,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自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面临的客观实际,只有对我国国情进行深入分析并把握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巨大发展提供客观的基础。

三、不断推进党的建设,集全党智慧,充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它的诞生与成长过程亦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掘壤、生根、发芽与繁茂的过程,因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前无古人的事业的发展前途取决于中国共产党。抓好党的建设,善于集中全党智慧,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党的建设是指政党为完成自身使命而进行领导国家、社会和提高自身生机与活力的理论、实践活动。具体到我国,党的建设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指导下进行的领导国家、社会和使自身生机与活力的理论与实践活动。党的建设是一项需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高瞻远瞩,把握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特点,把保持党与人民的密切联系、带领人民走在时代前、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为我当面临的最根本考验。同时指出,善于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条宝贵经验,集体智慧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共产党着眼大局,调动全党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推动马克思主义提高了境界,完成一次次飞跃,并成为有效指导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思想体系。

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贯彻群众路线

只有切实维护好人民的利益,人民群众才会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党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征程中,须认真处理党群关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做到亲民、爱民、为民。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与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宗旨是密切相关的。切实贯彻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也是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可小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只要我们依靠群众,坚决地相信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事业,必将伴随挫折与磨难。挫折增长经验,经验丰富智慧。我们深信,智慧的中国共产党和伟大的中国人民在变幻的时代浪潮中必将以卓越的创造精神研究和解决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问题,不断取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展,开拓马克思主中国化的新境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