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英语作文发言稿十篇英语作文发言稿十篇

英语作文发言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47:49

英语作文发言稿篇1

manystudentslikegettingonlineverymuch.theythinkontheinternettheycangetsomeinformation,playsomeeducationalgamesandthesegameshelpthemlearnalot.theycanalsomakefriendsonline.

butthereisalsosomethingbadgettingonline.ittakesstudentstoomuchtime,sotheydoworseintheirlessons.spendingtoomuchtimeonlineisalsobadfortheirhealth.idon’tthinktheyshouldspendtoomuchtimegettingonline.ithinktheyshouldputtheirheartsintotheirstudies.

dearteacher:

iwouldliketothankyouforallthehelpyougavemeduringthispastsemester.youwerealwaysopatientwheniaskedyouquestions.youlistenedtothemcarefullyandexplainedeverythingsothoroughly.youshowedmedifferentwaystopracticeandremembernewwordsandusage.ifeltsoencouragedandbecamemorecomfortableinspeakingenglish.youmadetheexcercisesointerestingthatiwasalwaysveryeagertoparticipateandpractice.myenglishhasimprovedsomuch.howcouldithankyouenough?!icannotwaittotakeyourclanextsemesterandkeepworkingonmyenglish.

lastwishbestwishes.

英语作文发言稿篇2

针对课改中出现的问题,经过3年多的走访、调查、调研、分析、研讨、修改、修订,2011年12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下面就英语课程标准小学部分的内容,对照实验稿课标的总体变化与特点笔者谈谈自己的理解及认识。

一、强调英语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与实验稿课标相比,修订版课标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更加全面、清晰地阐述了英语课程的目的,即在“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的同时,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也就是说英语课程不再是单纯的工具性课程,而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的课程。语言学习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人格品质和道德情操等综合人文素养。

二、对基本理念顺序和表述的调整,更加体现英语的学科特点及英语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

实验稿课标的基本理念总体上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及教育工作者的认同,但是,经过10年课改的实践发现,这些排比句式的理念内容适用于包括英语在内的所有学科,而对于英语学科本身来说,针对性不够强,学科特点不是很明确。而修订版课标则在保留实验稿课标理念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每一条都分别从教与学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和诠释,突出了英语的学科特点,强调了语言学习的特有规律,反映了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对一线教师及教育工作者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

三、修改文字表述,使之更加科学、精准

修订版课标对实验稿课标中的一些不够准确、科学的表述经过反复推敲、研讨,进行了修改,从而使语言表述更加客观、科学、准确、精练。如,对学习策略概念的表述,实验稿课标表述为“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修订版课标修改为“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使用英语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以及指导这些行动和步骤的信念”。同时对英语学习策略包括的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概念的表述也做了修改。又如,将实验稿课标中二级策略目标“能初步借助简单的学生英汉词典学习英语”中的“学生英汉词典”改为“工具书”;将实验稿课标中二级目标“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改为“对继续学习英语有兴趣”;将“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改为“能根据图片、词语或斜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描述”等等。

四、适当降低难度,减轻学生负担

修订版课标较实验稿课标,降低了语言教学的难度,这个难度的降低主要体现在词汇量的减少。比如,实验稿课标要求:二级(小学阶段)要学习700个单词;修订版课标要求:二级(小学阶段)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并能初步运用400个左右的单词表达二级规定的相应话题。同时还要求:可根据不同地方的教育条件水平自行调整,并在附录的词汇表中只列出了600~700个单词中的423个小学阶段必学的单词。

降低难度在具体的分级目标中也有体现。如,实验稿课标要求:小学阶段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修订版课标则降低难度要求: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小短剧,演唱简单的英语歌曲和歌谣。又如,实验稿课标一级说唱标准要求:能唱英语儿童歌曲15~20首,说歌谣15~20首。修订版课标则降低难度要求:能学唱英语儿童歌曲和歌谣15首左右。

此外,修订版课标附录中的话题以及功能意念项目较实验稿课标也进行了调整或缩减,从而适当降低了教学难度。如,功能意念项目表中的态度(attitudes)一栏中,去掉了原有的两项:责备和抱怨(blameandcomplaint),冷淡(indifference)。

五、目标更系统、清晰,对教师教学更具指导性

修订版课标在对原有五维目标微调的基础上,特别对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技能要求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提出具体的分级要求,使每一项分级目标之间相辅相成、循序渐进,形成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目标体系,符合学生外语学习阶段发展规律的梯度能力递增指标。

同时,修订版课标对词汇量、语法项目目标进行了明确设定,在附录的词汇表中明确给出了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423个二级核心单词。在语法的问题上,明确规定了小学英语语法知识的范围,避免了一线教师由于实验稿课标未明确说明语法教学而造成的完全忽视语法教学或者盲目地把语法讲得过细、过深等极端的做法,使他们能够更好、更清晰地把握教学目标。

六、方法更具体、实用,体现可借鉴性和可操作性

这一特点突出体现在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上。修订版课标在教学建议部分,结合参加征求意见、反馈意见的老师、修订专家的意见和经验,对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课程标准以及如何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更加具体、明确的要求。

在评价建议部分,较实验稿课标,修订版课标特别强调指出“要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评价要有利于学生不断体验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成功,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和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评价要有利于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从而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专业水平;评价要有利于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及时了解课程的实施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评价的过程和评价结果还应有利于家长和社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的目标和教育的发展方向,共同推进课程实施”。这为广大一线教师以及教育工作者明确了评价方向、意义及策略。

同时,修订版课标对小学阶段的评价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除了八条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和小学的评价建议外,还专门用一条来说明小学的评价:“小学的评价应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为主要目的,采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评价形式。小学阶段的评价应以形成性为主,重点评价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终结性评价的成绩评定可采用等级制或选标的方法,不宜采用百分制。”从而规范了小学阶段的英语评价行为,使得小学阶段的形成性评价及终结性评价系统更为科学、合理,更加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使评价更加有效。

另外,在附录中增加了课堂教学实例和评价方法与案例,评析也更加具体详尽。修订版课标对评价案例进行了重新整合和调整,从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两个方面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大量的借鉴性、可操作性较强的评价方式和方法,更符合我国多数地区的教学实际,其指导性也明显增强。

此外,实验稿课标附录的技能教学参考表没有小学、初中之分,内容则更偏重于初中。而修订版课标则增加了一至二级(小学阶段)听力、口语、阅读、写作技能教学目的、基本技能、主要教学活动举例等方面的教学参考建议,教师看起来一目了然,易于把握,从而对小学技能教学的指导更加具体、明确。

七、倡导任务型教学法,鼓励其他教学法

实验稿课标明确提出“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并要求教师“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修订稿课标则对有关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表述做了一些调整:“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即建议广大教师要积极尝试和研究任务型语言教学等“注重语言学习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也就是说除了任务型教学法外,也鼓励教师们开动脑筋、学习钻研其他一些好的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法。

八、照顾不同层次的需求,增强按需处理的灵活性

修订版课标延续实验稿课标采用小学三年级至高中三年级英语课程的九级目标体系,使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成为一个整体,打破了以往按学段划分目标的体系。这一改革措施不仅有利于解决不同学段之间英语课程的衔接问题,也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性的学习。

英语作文发言稿篇3

【关键词】英语课程标准比较分析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2001)(以下简称《课标(实验稿)2001》)已经走过了快15年的历程,它成为中学阶段英语课程改革的指向标,指导英语课程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育目标的改进与实施。教育部于2003年,2012年对原有的《课标(实验稿)2001》进行了修订,力求能够满足社会和学生发展的要求,推进英语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文章通过对2001和2012版课程标准的比较,引发对课程标准的进一步思考。

一、《课程标准(2012年版)》与《课标(实验稿)2001》的总体变化

《课标(2012年版)》本着反复研讨,精心修订的原则,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理念、课程性质、思路设计和教育目标等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在具体内容、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调整,使之更符合教育改革的需求,体现高中英语课程指挥棒的作用。

二、2001版和2012版课标相同点

1.依据相同。两个版本的英语课程标准都是教育部门以文件的形式规定高中英语学习者应该达到的英语语言能力目标。因此课标的制定都是大量的教育专家、一线教师等在大量的实际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通过文字表述的形式制定高中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即高中学生在不同年级应该掌握的知识、能力以及形成相应的情感和态度等。在标准制定过程中,都依据当时高中英语课程发展的实际,从国家发展的需要,社会对毕业生英语的实际需求和学生实际的发展特点为依据,遵照教育发展的规律制定相应的知识技能、能力发展以及情感态度的总体目标。

2.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指导性。两个标准的制定都是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从文字表述和理念上体现了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体现了英语学科的工具性特点,运用英语学科的工具来实现教育目的和意义以及为地方社会服务的目的。两个标准的制定为中学英语学科的规范和有序发展指明了方向,使得英语教学目的明确化,教学过程规范化的正确发展方向。标准的制定成为中学英语教学的“宪法”,使得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都能以标准为依据来规范自己的教学和学习过程,规范教学态度,努力达到课程中规定的教学目标,具有科学性。同时两个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地区之间的差异,学生个体的差异,所以标准的制定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个体的实际需求,从而指导教师、学生和学校的教学活动。

三、《课标(2012年版)》与《课标(实验稿)2001》的差异比较

1.课程性质的差异。《课标(实验稿)2001》明确强调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工具性特点,能够掌握一定语音、语法知识,能够看懂一定的英语阅读资料等都从语言的工具性出发,语言的人文性特点没有明确的文字表述。但在《课标(2012年版)》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英语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也是第一次明确了英语学科需要利用它的工具性特点,理解和包容不同国家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自身良好的品德和长远发展。

2.分级标准的差异。两个标准都以有一定英语语言技能,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依据,但是《课标(2012版)》对个别的语言技能、情感态度等进行了更为详尽具体的文字表述,如2001版的课标中规定“知道名词有单复数形式”,在《课标(2012年版)》中修改为“理解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和名词所有格以及其意义和用法”。这一修订对名词的单复数掌握更加具体,并且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类似的还有“知道主要人称代词的区别”修订为“理解人称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的用法”等。所有的表述都更加具体,操作性更强。

四、基于两个标准的思考

两个标准均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标(实验稿)2001》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师角色,由原来课堂的主导者向“引领者”“促进者”转变,《课标(2012版)》对教师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先,教师需要以教师自我效能感为源头,提升自身的教育价值观。其次,教师需积极转换教师角色,由原来的课堂“主导者”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再次,在大数据时代教师要合理整合各种资源,使其为教学服务。

总之,通过两个标准的比较,发现标准在制定时具有传承性,同时通过差异的分析发现标准的制定更加细化,更具有操作性,同时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标准为依据,适时调整和规范自身的教学行为。

参考文献:

[1]黄伟明.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剖析《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2004,(25).

[2]雷新勇,周群.从基于标准的基础教育改革的视角审视课程标准和学业水平考试[J].考试研究,2009,5(1).

英语作文发言稿篇4

“英语小报制作”是本学期我校二年级7班全体学生参与的一个多元智能项目学习计划:通过积累、整理英语资料,选编、撰写内容,完成版面设计和打印等工作完成一定主题的英语小报。该项目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在制作英语小报的过程中,不但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更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现代化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语言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反省智能、人际交往智能等多种智能综合展示的舞台。

一、项目的提出

(一)“英语小报制作”的可行性与效果预见

在计划该项目前,我就对“英语小报制作”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学生能力来看,二(7)班作为英语特色班,每天有英语教师和外籍教师的两节英语课,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水平都有显著的提高,他们已不再满足于课内的英语学习,而是有意无意地将英语单词整合成句子,将句子整合成片段;从资源来看,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里,学生都有电脑操作的条件,对文字处理,电脑画画等都有一定基础,平时学生收集信息的渠道也比较宽阔;从兴趣来看,学生普遍比较喜爱美术、手工等动手性强的学科。这些有利条件为英语小报制作作了很好的铺垫。另外,我觉得“语言表达”和“学生能力差异”是该课题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难点。针对这些难点,我提醒自己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尽量把小报制作的语言难度控制在学生的语言最近发展区内,鼓励他们尽量用简单的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使每个学生在制作小报的过程中都得到提高。

(二)“英语小报制作”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舞台

独立原创是本项目的主要要求之一。如今信息高速发展,学生读物比比皆是,因特网快捷又方便,学生花上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份高质量的英语纸报,甚至会将这份任务全权交由家长完成。这与我的初衷不符。文本是小报的精髓,同样是小编者个人思想的载体,是自身英语整合能力的体现。因此,我允许学生收集和借鉴一些课外的材料,但必须整合自身的语言基础,加以组织、改编、重组、创作和排版,完成适合自己主题的英语小报。文字宁可少一点,简单一点,但必须自主、原创完成。让学生在独立自主的舞台上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

(三)“英语小报制作”是发展学生多种智能的综合载体

英语小报制作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结合我校“小学英语学科社会化”课题,以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学生通过该项实践活动在学习运用语言知识的同时发展了多项智能。如英语文本的撰写需要发挥语言智能;小报的排版和美工需要发挥视觉空间智能;小报创作过程中的合作又需要动用人际交往智能;小报的评价更是学生们对自我价值的再次认识。

二、项目的实施与进展过程

“英语小报制作”力求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利用晚托班和午休等课余时间组织项目组成员活动,计划在20次项目组活动中,完成小报的选题——素材交流——初稿——二稿——润色及评奖。

第一次项目组活动

时间:3月18日午休时间

内容:英语小报制作的准备

首先,我向小朋友们介绍了他们即将参与的这项特殊学习活动的基本情况。并向他们展示了我本人自制的两份风格不同的英语小报,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份是以遵守交通法规为主题的《Crossingtheroad》,其中有小朋友在牛津英语里刚学过的儿歌《Redlightstop》等,立即引来一片争先恐后的背诵声。另一份是以介绍小动物为题的《whoismyfriend?》,除了有好几个猜小动物的英语谜语外,还配上了栩栩如生的卡通动物图案。这两份色彩丰富,图文并茂的小报立即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有的凑上脑袋,逐字逐句地默念,有的学着图上的小猴翻起了筋斗,有的忙着给同伴猜谜语,还有的对精美的图画爱不释手。

为了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创造,除了要求小报的内容必须原创外,对小报的形式不作任何的规定和限制。在明确制作要求后,学生可自主选择需要准备的资料和工具。如:质量较好的纸张,彩色笔,丝带,英文字典,相关读物等。

第二次项目组活动

时间:3月22日晚托班时间

内容:小报的选题——明确要求

我告诉小朋友,制作的小报无论篇数的多少,还是篇幅的长短,都要围绕一个主题来写。可以选生活中的事,选熟悉的主题,并给他们一个双休日的时间,让他们通过多种途径查阅资料,积累素材,选择适合自己智能特长又富有个性的主题。

第三次项目组活动

时间:3月25日午休时间

内容:小报的选题——交流选题

孩子们的能力是不可低估的,怀着浓厚兴趣的孩子的能力就更无法估量了。这一个双休日可把他们忙坏了,有去动物园观察动物嘴巴的,有去科技馆看航空模型的,有扎进图书馆查外国人名起源的,更有结伴去大卖场购物的……他们的主题有《myweekend》(我的双休日)、《mypet》(我的宠物)、《water》(水)、《names》(名字)等。每个小朋友都有机会向大家介绍自己所选的主题。英语小报制作与其他小报制作的明显不同在于它要受学生语言能力的限制,我在了解所有选题后为选了较难主题的同学作了适当的简化。如有个小朋友准备选各种牌子的小汽车作为主题,这当然会受到语言表达上的障碍,我建议他写《icanseeontheroad》,这样就有了刚学过的交通工具类单词作为词汇基础。经过交流,有不少小朋友选了相同的主题,我鼓励他们合作完成同一个主题,他们立即三三两两地结成了“同盟”,也有几个小朋友不愿意与人合作或不愿与别人雷同,当即换了主题。

我要求小朋友用一周的时间完成文本初稿的编写。要学生交齐准备编入小报的所有文章,对美工要求相对比较粗糙,只要学生在大小相同的纸张上,勾出文本与图案的比例即可。

第四次项目组活动

时间:4月1日晚托班时间

内容:部分初稿的交流与评讲

初稿的审定主要针对文本,主要问题包括学生讲述故事时时态前后不一致,或在引用他人的话时出现错误。这些错误的出现令我很高兴,因为它们证明了学生是独立完成的。这些语法,二年级的课堂教学中的确很少提到,我帮他们做了这方面的必要修改,把时态基本定在现在时,人物语言用作直接引语。在讲评时,也简单地介绍这方面的语法,对学生只作了解要求。

小陈同学平时语言学习能力就很突出,听说周末还补充校外英语的学习,这次他的文稿《mypet》是所有文本中篇幅最长的,从介绍小猫的外貌、喜好到自己如何与小猫玩,表达自己对小猫的喜爱之情,文章的结尾更是精彩:“Look,amouseiscoming.mimiissmiling.”给人留下深刻的回味。

辰辰是个各门功课都比较落后的孩子。他也准时交了自己的初稿。他积极参与的态度得到了全班的掌声。但他的文稿《Fruit》里只有这样几个写得歪歪扭扭的单词:“apple,banana,pear,lemon,watermelon,peach.”我邀请其他同学来评论,大家各抒己见:有的建议他用“ilike ”的句子把单词连起来,有的建议他只重点介绍一种水果,最后辰辰决定用数字把这些水果连成一首儿歌。

“one,two,three;apple,apple,banana.

Four,five,six;pear,pear,lemon.

Seven,eight,nine;peach,peach,watermelon.”

我们大家对他的创作都非常满意。

接下去三周的活动内容都是初稿的交流与评讲。英语小报制作是学生智能自主发展的一个载体,学生的创作思想应得到尊重,除了必须修改的错误,我对小报的排版和组织等基本不做修改。学生在修改好初稿后,着手完成二稿。二稿要求在正式的纸张上完成文本的书写(或打印)和插图的创作。从二稿中已能看出小报的质量。

第十次项目组活动

时间:4月19日晚托班时间

内容:部分二稿的交流与评讲   

如果说初稿形成了小报的骨架,那么,二稿就是小报的肌肉和血液。有了初稿对文本评审的基础,二稿中语言表达已没有什么大问题。由于要求写在正式的、质量较好的纸张上,小朋友们的书写也比平时的作业端正了许多。拿到手的二稿已能明显地感受到小朋友创作灵感的跳跃。

小君的小报《myFamily》由“myFather”,“mymother”,“me”三篇小文章组成。每篇旁边都配有她亲自画的父母和自己的画像。最逗人的是她不知从哪儿翻出一张爸爸妈妈当初的婚纱照,并毫不客气地把自己的一寸报名照贴在他俩中间。

《Sunandmoon》是弘弘,小徐和小俏三个女孩合作完成的小报,他们在分工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的智能特长,故二稿质量较高:弘弘负责写有关太阳的文章,小徐负责写有关月亮的文章,美术课代表小俏则当仁不让地负责排版和美工。她们这份小报写在一张满是星星的纸上,题目边还配有太阳和月亮的图画,仔细一看,这些星星月亮都闪着金光,原来是小俏用一种叫“星光笔”的文具一颗一颗画在白纸上的。

接下去一个月的时间,小朋友陆续都完成了二稿。近40份稿子没有相同的或非常相似的。有的小朋友在看到别人的优点时,有了更好的灵感,立即去修改甚至重新制作。完成二稿的小朋友自然进入了小报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润色。

第十八次项目组活动

时间:5月31日晚托班时间

内容:为“我的小报”润色

我鼓励小朋友根据自己的喜好,在小报上添加任何他们认为美丽的东西,如花边,小粘纸,贴画,自己的照片等,但要根据自己所选的主题,有自己的风格,过分的装饰和重复的添加也许会画蛇添足。这一环节为学生施展才能,体现个性提供了舞台。

小周的小报《Colours》充满色彩,令人感觉走进了颜料铺;元元的《mouths》画了各种动物不同的嘴,给人新奇恐怖的感觉;小盈的《water》则是以蓝色为主的电脑打印报,罗列了海洋、河流、小溪等由水组成的景象。

第二十次项目组活动

时间:6月10日晚托班时间

内容:“我的英语小报”展示颁奖大典

在“英语小报制作”学习项目接近尾声的阶段,我和同学们一起十分认真地做了评价和展示工作。这是展示学生多元智能的最佳时机,为每个人或小组提供了鉴赏学习他人或他组创作的机会,也为学生自我反省智能的发展提供了机会。每个小编者都要作简短的创作过程介绍,每个小朋友都有机会看到别人的作品,体会他人的创作精华,感悟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我的英语小报”展示的同时,隆重的“颁奖大典”也拉开帷幕。为鼓励学生的创作活动,针对不同学生的智能优势领域,创立了多个奖项:最佳创作奖,最佳排版奖,最佳美工奖等。另外,所有独立自主完成小报的学生都能得到“原创奖”。在这次活动中,几乎人人有属于自己的奖,他们在创作中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和自信。

三、项目的总结

在“英语小报制作”项目计划学习过程中,学生运用多种媒体、借助一些可以利用的资源,完成一定主题的英语小报的制作,他们的语言智能、视觉空间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自我反省智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种项目计划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为根本,改变了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通过该项目学习,学生得到了“如何去获得和运用知识”的成功体验,这种成功体验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无疑是有帮助的。

 

【案例评析】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儿童的认知方式是独特的,每一个人具有自身不同于他者的智能强项,因此,开发学生智力的方法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把学生的学习活动限定于课堂上的听讲和背记,限制了其智力潜能的发挥。因此,多元智能教学的改革迫切需要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的学习情境,通过开展各种各样有创意有情趣能够吸引学生的主题式学习活动,多维度地为学生搭建发挥各自智能强项的舞台。

英语作文发言稿篇5

孔子云“:辞达而已矣。”辞不达意,必将影响广告表达效果。广告撰稿人选择那些与提高语言表达效果有关的模糊语言材料并进行加工,以期提高表达效果,刺激受众消费。模糊语言材料主要是指模糊同义手段的选择,包括语音模糊同义、词汇模糊同义、语法模糊同义手段。模糊辞格和模糊同义手段的选择构成了英语广告语言中的模糊修辞。1.语音模糊同义在言语交际中,由于某些词汇发音的模糊性,听者产生不同的语义联想,可谓之语音模糊同义选择。在广告英语语言中,语音模糊引发了听者丰富的语义联想,拓宽了广告商品的适用范围。例1:“DrinkapintamilkaDay”是“DrinkapinkofmilkaDay”的语音变形句,这则牛奶广告的撰稿人利用弱读音使语言具备语音模糊性,让听者念起来有一种音律美,便于增强记忆。2.语义模糊同义语义模糊的特征是边界不明,难以精确把握其外延,需借助联想的思维方式来理解模糊语言。语义模糊同义选择是广告英语模糊修辞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模糊名词、模糊动词、模糊形容词等。1)模糊名词模糊名词选择是词汇模糊同义手段的一种。词汇之所以有模糊性,原因在于事物类属边界或性质状态方面的亦此亦彼性。如表时间、颜色、概念等范畴的名词往往带有模糊性,不能准确诠释。英语广告语言中不乏这样的例子被用来提高表达效果。例2:UnitedcolorsofBenetton.“贝那通的联合色”是世界著名服装品牌贝那通的宣传广告。由于相邻的颜色之间没有明显界限,同一颜色之间的深浅程度也没有明显界限,因此表示颜色范畴的词语具有模糊性。“联合色”具有模糊性,但是它却能暗示该服装适合世界不同肤色的消费者,提高了广告语言的表达效果。2)模糊动词广告英语往往使用些表动作范畴的词,其边界难以截然划界,导致了此类词的模糊性。例3:Justdoit。这是著名的耐克运动鞋的广告词,其中使用了模糊动词“do”。“do”一词可谓是英语词汇中使用频率最高、最具模糊性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有多种理解。广告读者可根据各自的联想,把“do”理解为不同的含义:让我们买吧、让我们穿吧或让我们用吧。3.模糊辞格黎千驹先生指出,具有模糊性的辞格称为模糊辞格,它的模糊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其内部的模糊性,即某一辞格在表意方面所呈现出来的模糊性,二是指其之间的模糊性,即某一辞格与另一辞格在类属边界的不明晰性,也就是中介过渡性。[3]模糊辞格也是广告英语语体模糊修辞的组成部分,在提高语言表达效果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借彼喻此,即用具体而显浅的事物来说明抽象而复杂的事物,称为比喻。它是广告英语模糊辞格中最常用的修辞技巧。例4:lightasabreeze,softasacloud.这是一则服装广告,用了明喻的模糊辞格。广告用具体的“风、云”来把服装产品的“轻、柔”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广告英语中的模糊修辞效果

1.含蓄所谓广告英语模糊修辞的含蓄效果,是指撰稿人为了表达某些特定目的而不直接说出要表达的意思,反将它暗含在广告语言里,让读者去联想、思索和体味,从而提高广告语言的表达效果。此正所谓“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例5:thisyeariamshowingoffmylegs。“今年我显露出大腿”是一则节食减肥用品广告。广告撰稿人为了宣传减肥商品的效果,使用表面上与主体无关的“露出大腿”的模糊语言,却期望受众读出“言外之意”:由于减肥产品效果显著,今年我可以露出大腿了。语言间接含蓄,却使人回味无穷。2.委婉所谓广告英语模糊修辞的委婉效果,是指撰稿人通过精心选择的措辞把原来比较敏感、比较粗俗或令人尴尬的事情用曲折婉转的话暗示出来,听上去比较文雅、比较得体,避免刺激或伤害受众的感情而引起不悦,从而提高广告语言的表达效果。例6:“…butitwasonlyabrushfire!Howtoprotectyourhomefromwildfire”。“……那仅仅是因为一起丛林火灾!如何保护你的家免遭野火”。这是一则保险公司关于个人家庭和财产安全保险服务的广告。广告开头省略了发生的悲剧只提到了祸起的原因,避免受众引起不愉快或令人悲伤的联想,既宣传了保险产品又考虑到了受众的情感。3.幽默所谓广告英语模糊修辞的幽默效果,是指撰稿人有时为了某种特殊目的而使广告语变得滑稽、可笑、有趣或意味深长,从而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例7:wearehavingproblemswithguestswhowon’tleave。“客人来了就不想走,真是头疼啊”,这是一则酒店广告,没有直接赞扬酒店的服务质量之高而是用诙谐风趣的反语模糊辞格,表面上充满抱怨无奈,实际是对酒店的夸奖和赞美。读者初看到这则广告,会莞尔一笑,随之引起好奇和联想,从而提升对酒店的好感。

广告英语中消极模糊修辞的负效应

广告的核心是真实,广告语言必须在真实的前提之下进行创意,广告的真实性需要通过语言的恰当、准确表达来体现。词不达意或言过其实的广告常常就是虚假广告的表现形式。某些广告撰稿人往往用模糊词语或模糊结构来宣传其产品的性能,但却空洞或蹩脚,实则虚假广告。1.模糊语言导致消费者误入陷阱或圈套例8:Buyonegetonefree。“买一送一”,这是很常见的商品促销英语广告词,其中利用了模糊代词“one”来代替具体的商品蒙蔽消费者。实际上前后这两个“一”并不等值,往往是“买汽车送脚垫”,“买衣服送袜子”,“买房子送防盗门”,“买机票送保险”等等,让消费者误入广告陷阱或圈套。这样的广告实际上就是故意利用模糊语来进行欺诈的广告。2.模糊语言被广告撰稿人利用避免消费纠纷例9:ourcompanyreservestherightoffinalinterpretation。“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是许多广告撰稿人考虑到广告设计上的漏洞,防止个别消费者找麻烦或是钻空子,从而避免消费纠纷,维护自身利益而常常使用的一句广告语。但什么是“最终解释权”,广告并没有明确说明,因此具有较大的模糊性。“最终解释权”实际是一种“霸王条款”,是广告经营者以格式合同的方式为自己设立的特权,违背了公平的原则,内容是无效的。3.模糊语言导致广告文过饰非例10:ifyouhaveatasteforquality,youhavethetasteforKent。“如果你有品味,你定能品出健牌的味儿”,这是一则香烟广告,它对其产品特色、效果缄口不提,却用模糊语“有品味”来装腔作势,显得广告文过饰非,言过其实,无助于提高广告的表达效果。在这样的广告中,广告撰稿人为了提高宣传销售效果,使用模糊语来增加消费者对广告的解码难度,只能算是空洞型的广告。

结语

英语作文发言稿篇6

关键词:英语演讲大学英语口语实训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优秀的英语能力已经成了除良好的专业素养之外,大学毕业生求职的又一必备条件。听说能力是英语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久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偏重对学生读写能力的训练,而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处于被漠视的状态,导致学生英语能力发展不均衡,听说能力成为普遍的薄弱环节[1]。这就要求充分重视大学英语的口语实训课程,改进教学模式,将英语演讲引入大学英语口语实训课程,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一、英语演讲在大学英语口语实训课中的作用

作为大学英语口语实训的手段之一,与组织学生进行情景对话或者分组讨论相比,英语演讲对学生口语能力的锻炼效果更好,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及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1.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

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传统教学模式大多是灌输式的,学生是在被动接受知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然而英语演讲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使学生在演讲的准备阶段及演讲过程中充分锻炼自己的综合语言技巧,尤其是口语和写作的能力。为了在演讲中有优秀的表现,学生必须对演讲稿进行反复的背诵,从而锻炼自己的口语能力;学生在创作演讲稿的过程中也充分锻炼自己用英语进行写作的能力[2]。由于中英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在写作模式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用英语创作演讲稿时需要注意这一点。英语创作应当开门见山的提出文章观点,然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观点进行阐述,最后在结尾时重申文章的主旨,或者提出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2.提高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一个人的演讲能够体现这个人的思维方式及其对客观事物的看法,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而演讲的整个过程,从拟题、选材、信息整合到组织语言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大脑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归纳的工作,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传统应试教育的氛围下,许多学生的思维显得不够活跃,知识面比较狭隘,导致对外界事物的辩证思维能力严重不足,缺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而通过英语演讲的拟题和选材过程拓宽了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度,通过英语演讲稿的写作又锻炼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帮助学生从各个角度、多个方面看待问题、思考问题,从而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

3.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树立。

许多学生在中学没有登台演讲的经历,尤其是用英语演讲的经历更是匮乏,这就导致学生在面对全体同学演讲时表现得非常紧张,说话和表情都显得不大自然,影响到自身水平的发挥。这都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也是演讲过程中必须克服的一个阶段。通过英语演讲经验的积累,在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害羞的心理,从而塑造健康、自信的人格形象[3]。

二、英语演讲融入大学英语口语实训课程的模式

1.模仿演讲,掌握英语演讲的技巧。

在组织学生进行英语演讲之前,为了使学生对英语演讲有清晰的概念,给学生树立正面榜样,可以先组织学生一起观摩英语演讲的视频资料,通过视频资料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英语演讲的震撼力。在视频资料的选择上,应该多选取一些优秀的英文散文和诗歌朗诵片段,或者历史上著名的演讲段落,让学生直面英语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自己进行演讲的兴趣[4]。

2.撰写演讲稿,做好演讲前的准备工作。

当演讲的题目拟定以后,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自行进行素材的手机和整理工作,鼓励学生在平时多多阅读经典的英文著作、优秀的英文诗歌或者流传甚广的名言名句等,从而促使学生的演讲稿向着新颖独特、立意深厚的方向发展。在经过深入的选材之后,教师应当让学生自行编写演讲稿提纲,自主完成稿件的创作。

3.增加即兴演讲环节,开展英语辩论赛。

在大学英语口语实训课程中开展即兴演讲,不仅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知识和语言能力的积累,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还对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即兴发挥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从有稿演讲到脱稿演讲的转变过程,是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和心理素质提高的一种必然趋势,也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体现[5]。而英语辩论赛作为演讲环节的一个有力补充,也为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运用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平台。在大学英语口语实训中,英语辩论赛能够在提高学生参与度、活跃课程气氛方面提供有效帮助。

三、结语

针对我国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情况普遍不理想的现状,应当充分利用大学英语口语实训课的优势,将英语演讲这一教学方法引进口语实训课中,通过演讲促进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口语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红英.大学英语演讲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估[J].广西教育,2010,09(21):79-80.

[2]于薇.由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引发的思考[J].演讲和辩论,2004,05(11):136-138.

[3]黄艳.浅析大学英语演讲课程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2,11(250):57-58.

英语作文发言稿篇7

准备是搞好演讲的前提。首先是要确立一个题目或一个话题。一般演讲赛都分为命题演讲和即兴演讲。如要进行演讲比赛则必须对各个方面加以准备: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找好立意点,拟定题目,如政治方面的演讲主题:wto、统一、和平与发展、机遇与挑战;经济方面演讲主题:西部大开发、农村经济、再就业;教育方面演讲方题:中西方教育的不同、远程教育、终身教育、;文化方面演讲主题: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校园文化;环保方面演讲主题:manandnature;科技方面演讲主题:网络、克隆、基因;卫生方面演讲主题:keepphysicallyandmentallyhealthy;体育方面演讲主题:olympics……有些方面题目太大,可从多角度和多侧面思考,找好切入点,将题目细化和具体化,写出演讲稿的提纲,构思和组织演讲稿结构。

拟定好话题后的第二步就是演讲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其中最好的方法就是有计划地阅读大量的英语原文以及各类英语报刊杂志,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英语思维的过程,对提高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利用有关资源与材料(如图书、报刊、杂志或网络资源等)收集所需的内容。然后对材料加以整理或进行梳理,舍弃不太重要的内容或用不上的材料,准备写演讲稿。

2演讲稿的写作

演讲稿首先开头要开门见山,既要一下子抓住听众又要提出你的观点,中间要用各种方法和所准备的材料说明、支持你的论点,感染听众,然后在结尾加强说明论点或得出结论,结束演讲。

演讲稿的写作有严格的要求,就内容而言要主题鲜明,表达完整;就文章组织结构而言要思维清晰,逻辑性强;就语言而言要有感染力、形象生动。写作时可根据需要有效、正确地使用英语写作方法和技巧,如恰当地运用明喻、暗喻、夸张等各种修辞方法,用词要准确,尽量避免使用生僻、模糊、晦涩的字词。总之,要考虑听众对象,注意演讲的措辞,但又要简明扼要、有理有力、结构紧凑。许多着名的演说家的不朽之作都有振奋人心、扭转乾坤般的力量。从马丁.路德.金的“ihaveadream”,美国总统林肯所作的着名的盖茨堡演说,到克林顿在北大的演说,不少句子都成为不朽的佳句,值得认真研读.

英语作文发言稿篇8

撰写毕业论文的要求

一、撰写论文的重要性

毕业论文,是大学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整个大学阶段学习的回顾与总结,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的一次语言及相关科学研究的一次基本训练,因此,要求学生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此项工作。

做好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是整个大学教学和教育的重要和必要内容,也是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教师都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投入到此项工作中去,指导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任务。

二、指导资格

论文一般由讲师以上(含讲师)有科研工作经验的教师指导;

三、论文选题的范围及时间

论文选题内容可涉及文化、文学、跨文化交际、翻译、教学法、语言学六个方面。题目在三年级上学期论文写作课教师的辅导下初步拟订,在三年级上学期末确定指导教师。

四、论文的内容要求

(1)论文要有一定的思想性,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晰,语言准确、规范、流畅;

(2)论文应由学生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3)论文内容应与英语国家文化、社会等问题相关。

五、论文的格式要求

(1)一律用英语撰写;

(2)长度为3500-4000字之间;

(3)结构完整,且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提纲、参考书目等应符合论文写作课上所讲述的要求

(4)初稿和定稿必须采用a4标准纸张,经电脑打印完成;

(6)终稿必须采用的基本编辑格式应符合要求,格式具体要求参见外语系毕业论文模板。中文摘要、关键词统一用a4标准纸张,4号宋体字打印。

六、论文进度安排

(1)三年级上学期为论文准备阶段,包括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阅读文献、撰写提纲。

(2)在论文指导教师指导下,2005级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于2008年1月10日前须将论文题目确定下来,并撰写毕业论文提纲。

(3)第一稿(RoughDraft)完成时间为3月31日。

(4)第二稿完成时间为4月25日。

(5)第三稿即论文终稿完成时间为5月25日。同时按外语系论文写作模版打印成文。

七、毕业论文的阶段及要求

论文工作主要分以下几个阶段:准备(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阅读文献、撰写提纲)、第一稿、第二稿、第三稿、定稿及答辩。

(一)准备:学生可以根据外语系论文写作范围选择研究内容,但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研究对象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来确定毕业论文题目。

(二)撰写提纲: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分析和研究所采集的资料的基础上,撰写毕业论文提纲。同时也要求每一位指导教师在学生形成毕业论文提纲前一定要与被指导的学生进行讨论,毕业论文提纲应尽量做到全面缜密,理顺所要论述内容,避免以后反复修改。

(三)第一稿:要求学生必须严格按照指导教师审定后的毕业论文提纲进行写作,不可自行其是,随意更换主题。第一稿完成以后,指导教师主要检查学生是否按照既定的提纲和思想在写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学生采取不认真的态度,指导教师应对其提出严肃地批评教育,拒不接受者,指导教师有权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或交系毕业论文工作小组处理。如果教师不认真指导,随意放学生过关,以后阶段出现的问题由该教师本人负责。

(四)第二稿:要求学生不仅要继续补充第一稿之不足,同时要求在表达上要有所提高。在接到第二稿以后,指导教师阅读后应指出存在的问题,以便学生及时改正。

(五)第三稿:要求学生在文风、文章格式、修辞等方面有所提高。指导教师要对第三稿进行全面地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以保证定稿打印时所有的错误和疏漏都得到更正,错误率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即2%。同时,教师还要提醒学生在打印前再校对,以保证尽可能地将正确的版本打印出来。

(六)毕业论文答辩:毕业论文的答辩是毕业论文工作的最后阶段,要求学生予以充分的准备和重视。论文答辩前,学生们必须充分熟悉论文,答辩时,要求学生能脱稿进行5-10分钟的毕业论文内容的陈述,并流利、准确地回答答辩委员提出的问题。在答辩过程中,参加答辩的教师要对答辩人的语言技能(语音、语法、词汇、语用)、口笔头能力、论文内容和答辩的表现进行认真记录,客观公正的评分。

八、与导师的联系

(1)建议学生在第五学期结束之前在写作课教师辅导下初步确定论文选题方向,但第一次与导师见面的时间不得迟于第五学期指导教师排定后一周;

(2)学生第一次与导师见面时必须准备好暂定的论文题目、主题与提纲以便讨论,否则导师有权不予指导;(3)对无故不主动与导师联系的学生,导师有权不予指导;

(4)对于未遵循上述要求的学生,系论文指导委员会不再另行为其安排指导教师;

九、“指导纪录单”的填写

学生应用(英文)认真填写论文题目(需附中文题目),认真保存指导记录单,并于上交论文终稿的同时上交指导记录单。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外语系

英语作文发言稿篇9

关键词:五象美郭沫若诗歌翻译《英诗译稿》

一、引言

诗歌翻译是文学翻译中最难的。文学翻译的一般原理当然适用于解释诗歌翻译现象。不可否认的是,诗歌翻译还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比如节奏、押韵等。但是,长期以来,对诗歌译文的鉴赏既缺少美学方面的研究,又一直缺乏一套系统可行的理论。而辜正坤先生的五象美论则为诗歌鉴赏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它不仅能够用来更加深入地分析诗歌的各个美学成分,而且从一定程度上为诗歌译文也提供了科学的理论评价体系。因此,本文拟从五象美的视角,以郭沫若诗歌翻译集《英诗译稿》为例,通过对比原文与译文的方法,对其译文进行美学鉴赏。

二、《英诗译稿》的美学鉴赏

2.1视象美

所谓视象,指诗歌的具体内容借助审美主体的呈象能力而显示为想象世界中看得见的具体物象及诗歌的外部形式如诗行排列、特殊的字、词书写形式等,前者称为“语意视象”,后者称为“语形视象”。一般而言,翻译讲究内容的忠实与文字的通顺。鉴于此,诗歌翻译中语意视象的处理,一般都是需要忠实于诗歌原文的。但是,通读《英诗译稿》,我们发现,郭老在语意视象的处理上,非常灵活。大多数情况下,郭老的翻译,基本维持了原诗歌的语意视象;但是个别情况下,却进行了深化或者浅化处理。譬如英国诗人RobertBridges的诗歌《春之女神着素装》的第一句“springgoethallinwhite/crownedwithmilk-whitemay”,郭老就翻译为“春之女神着素装,山楂花冠乳白光”。原文的“spring”这一意象,就是“春季”之意。但是,郭老在此处将这一普通用词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深化成“春之女神”,将静态的视象动态化,与后文的“着素装”这一个动作紧密的衔接起来,从而带来了强烈的审美效果。同样地,在翻译英国诗人thomasnash的《春》时,郭老将“spring,thesweetspring,istheyear’spleasantking”译为“春,甘美之春,一年之中的尧舜”。此处的视象“king”,属于普通用词,乃“国王”之意。但是,郭老将其译为“尧舜”,则增译出了译文中的文化意味,容易给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想象空间,平添了几分事象之美。通过对《英诗译稿》的考察,我们发现,郭老这样处理,诚然有满足深化或者浅化原文视象美的意图;但是另一方面,却可能是为了满足其余审美条件。譬如,前面的“春之女神”四个字,可能就是为了满足该诗“七言”的形式之美;而后面的“尧舜”一词,则可能是为了满足该诗的音韵之美,因为“舜”与前面的“春”连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音韵和谐。

就“语形视象”而言,中英诗歌的主要对比在其分节与建行形式。《英诗译稿》全书选取了50首诗歌,从分节形式上来看,郭老翻译完全保留了原诗歌的分节形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给汉语的现代诗歌分节形式,带来了一定的启发意义。从建行形式上来看,所选英文诗歌,在形式上基本都是“参差不齐”的。之所以说“参差不齐”,这是因为“西诗的音步是以发音为依据的,结果,就造成其建行形式产生长短不均的现象,不像汉诗的建行形式那样可以随心所欲地百分之百地整齐划一”。对于此种情况,郭老采取了较为灵活的翻译形式,时而古体诗,时而现代诗。在这50首诗歌中间,郭老译为现代诗的有38首,古体诗的有12首。在古体诗里面,郭老又不完全遵循于传统的典型五言和七言的形式,除了5首七言和4首五言诗歌以外,郭老甚至意外的翻译出了2首四言和1首八言形式的诗歌。通过对这些诗歌的深入分析,我们发现,郭老大体上按照一个汉字对应成一个英语音节的形式在翻译这些诗歌。这与辜正坤的“西诗的一个音节和汉诗的一个单字所占的音值多半相当”的观点不谋而合。

2.2音象美

音象,指诗歌中的韵律、节奏等对审美主体唤起的特定音美模式。从押韵格式来讲,英语诗歌趋向于多元韵式。换而言之,也就是在同一首诗歌中间,可以连续换用若干个不同的韵脚或者交叉使用若干个韵脚。而在汉语诗歌中,大都采用一元韵式为主,多元韵式为辅。

《英诗译稿》中,郭老在音象的处理上,可以说就不那么遵循原诗的模式了。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凡是翻译为古体诗的,大体能做到有一定规律的押韵美感,比如JamesStephens的《月神的》前四句,郭老译为“山岳岿然,雄视八荒/气象庄严,无声无响/植根大地,负势竟上/宏涛排空,群峰低昂。”不仅是这四句,在这首诗歌的翻译上,郭老采取了一韵到底的形式,所有韵脚都是开口音“ang”,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音韵美感。但是对于较为灵活的现代诗歌,郭老的押韵形式则相对灵活。譬如thomasCampbell的《生命之川》的第一节“themorewelive,morebriefappear/ourlife’ssucceedingstages/adaytochildhoodseemsayear/andyearslikepassingages”,郭老译为“人生越老,岁月越短/生命的历程似在飞换/儿时的一天如同一载/一载如同几个朝代。”通过对比原文和译文,我们发现,原诗采用的是隔行押韵方式――一三行和二四行分别押韵;但是译文却采用了不同的押韵方式――一二行和三四行分别押韵。这种押韵的遵循与变换,既受制于诗人翻译时选词的灵感,也受制于所译诗歌采用的形式,比如古体诗还是现代诗。总体而言,通读郭老的《英诗译稿》,我们大都能体会到诗歌应有的音韵美感。这与我国著名文学家与翻译家成仿吾先生在该书《序》里面的评价基本一致。他如此点评郭老的翻g,“不管你叙景或者叙事,总要忠实内在的节奏,并且最好有韵脚”。

2.3义象美

义象美属于诗歌的深层审美现象,它指的是诗歌字词句或者整首诗歌的意蕴、义理作用于大脑而产生的美感。简而言之,义象涉及到的是诗歌的主题及其表现风格。在论及诗歌的义象美时,辜正坤指出,“义象有含蓄者,有直露者,有新奇者,有平庸者,有险峻者,有舒缓者,有高尚者,有狎狸者,有雅趣者,有俚俗者,有深约者,亦有浅近者。”然而对于诗歌而言,最关紧要的义象则在于其美与不美。

就义象美而言,郭老的翻译,在主题表达上,基本没有偏离。一首诗歌,如果主题的表达都偏离了,那就算是错译了。《英诗译稿》中,我们也发现了郭老的一处疏忽,那就是CarlSandburg的诗歌《芝加哥》中的一句“building,breaking,rebuilding”,郭老将其译为“构造着,构造着,再构造着”。其实,准确的意思应该是“构造着,打破了,再来造。”义象美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诗歌的表现风格。在这一点上,《英诗译稿》很好地再现了原诗的各种风格,譬如thomasnash《春》的明快,thomasHood《今昔吟》的凝重,RobertBurns《红玫瑰》的热切等等。

2.4事象美

事象,指诗歌作品中的典故、情节和篇章结构之类在读者头脑中产生的美感。《英诗译稿》中,原有的典故之美一般都被保留了下来,较好的再现了原诗歌的事象之美。譬如HoHenLinDen,郭老就译为“荷恩林登之战”。之所以增译了“之战”,这是因为该诗描写的不是地名,其实是1800年2月2日法国拿破仑军队重挫奥地利军队的一次著名战役。这样的增译,对于该诗所叙之事,起了很好的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英诗译稿》中,我们也发现了另一个事象美的典范,那就是篇章结构在读者心中唤起的美感。例如JamesStephens的抒情诗《风中的蔷薇花》,郭老就译为:

“颤颤巍巍,

颉之颃之,

睡梦生涯,

抑之扬之。”

而诗歌的最后两节,同样的排列形式,只是将前后两句颠倒了而已。这样的形式安排,很好地体现了诗歌的语形视象之美;这样的情节安排,很好地诠释了诗歌篇章结构的事象之美。这两种审美感觉,不正是蔷薇花在风中摇曳的形象在读者头脑中的形象反应吗?

2.5味象美

味象是指诗歌的视象、音象、义象、事象等诸象在读者头脑中造成的综合性审美感受。换而言之,也就是诗歌的风格、境界、气势、气韵、气骨等给读者带来的审美感受。从《英诗译稿》来看,郭老的翻译,不仅保留了原诗的韵律美感与画面美感,比如《春之女神着素装》;而且也保留了诗人所特有的精神风貌赋予诗歌作品的艺术风格,比如《月神的》。诗主情,所以一切诗味中间,情味是最关键的。《英诗译稿》所选诗歌,基本都是英美抒情诗。从所有译文来看,郭老一方面关照了诗歌的内容与形式,另一方面也关照了诗歌的各种情味,譬如《老虎》的雄浑之情、《悼阵亡将士》的悲伤与骄傲之情。

三、Y语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发现,郭老的《英诗译稿》,虽然个别地方有待商榷,但是总体而言,译文在视象、音象、事象、义象等各个方面都非常重视,并且小心着笔,因此才能给读者带来综合的味象美感。

参考文献:

[1]郭沫若.英诗译稿[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2]辜正坤.中西诗鉴赏比较与翻译理论(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英语作文发言稿篇10

【关键词】过程教学法;实施步骤;优点

长期以来,英语写作教学一直是初中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这与教学的导向、教学方法等诸多原因有关,而写作作为四项基本技能之一,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其技能和技巧,还应通过学习写作,促进其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写作过程教学法能够避免写作教学中的枯燥、乏味,并通过让学生参与写作的整个过程来学习写作,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现存的问题

1.写作教学缺乏重视

许多教师在教学中过于依赖教材为每单元设计的写作任务,在教学中存在“蛇尾”现象,写作任务只是一带而过,被布置为课后作业,绝大部分课时都被用来讲授语法、语言点等内容。这样学生练得很被动,也很少有学生在课后认真去按要求完成。

2.重视结果,轻视过程

综观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可以发现大部分教师依然单纯采用注重结果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反映了较传统的教学理念。写作训练通常是通过范文展示各类篇章的句法和修辞规则,强调语法,拼写和修辞的正确无误;侧重关注培养学生连词成句的写作能力;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只建立在最终结果的准确性上,而忽视了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问题,更谈不上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了。其结果是学生仍然不得要领,写作仍然不能令人满意,长此下去,学生信心必然受挫,往往应付了事。

3.评改方式单一陈旧

写作教学的另一阻力来自教师对写作所持的陈旧观念和传统做法。教师在学生写成作文后进行批改,重点往往放在语法,拼写,语言点等内容上。一一改动耗时费力又收效不大。而且许多调查表明,多数学生对老师的批改并不认真阅读,教师的辛勤劳动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出现了“教得累,学得苦,效果差”的局面。

二、过程教学法的运用

在写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上,而不仅仅着眼于最终的写作成品。在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由、支持性的写作氛围的同时,教师通过多样化的写作活动,如写前准备、写初稿、小组讨论和修改、改写初稿、教师评改、最后定稿,在写的不同阶段指导学生练习写作,让他们在反复的写作与修改中开拓思路、完善文章内容。教师的指导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中。按照过程法的要求,老师在写作过程中起辅助作用,重在开发学生的潜能。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帮助和指导,这样即使是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也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写出较好的作文来,增加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激发了英语学习的兴趣。

三、过程教学法的实施

1.写前活动

写前活动包括小组讨论和写提纲。笔者在教7Bunit5maintask时,先组织小组讨论whowouldyouliketorecommendfortheClassBestStudentaward?一个特定的话题进行。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根据这一话题,在脑海中寻找信息,并把每个想法都记录下来。可以不停地思索、不停地写。如:HeisthebeststudentintheClass.Becauseheiskind.HeoftenhelpsattheHelpingHandsClub.Heoftenhelpsyoungerstudentswiththeirstudy.Heisclever.Hecanlearnthingsquicklyandworkswellinateam.讨论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还可以在全班进行。在讨论完成之后,学生列出写作提纲。在这一阶段。教师作为指导者,监控整个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地、创造性地思维,并帮助学生挖掘各种有用的信息。

2.写初稿

在这个阶段,通过讨论,学生的笔下已有较丰富的内容了。学生将讨论中获得的信息,构思草拟成稿。初稿本身也是个构思过程,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写初稿时尽量放开去写,不必过于顾及表达的外在形式。这一阶段是写作的主要阶段,教师要精心观察学生的写作活动,随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现场指导。

3.小组讨论

在学生完成初稿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同伴之间的讨论和修改,使初稿发展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成品”。在这一阶段,学生讨论的重点还应在文章的内容上,例如,每段的主题句是否明确,段与段之间是否使用了适当的过渡词语等。

4.改写初稿

通过小组讨论,根据其他同学提出的意见,每位学生对第一稿的内容加以修改。“小组讨论——作者修改”这一过程可以反复进行几次,这样,文章的内容逐渐丰富完善,同时,作者根据小组讨论的意见,检查语法、拼写等错误。

5.教师反馈

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评改作为一个中间环节,而不是终结环节,且应置于学生写作的全过程中。教师应参与学生的写作过程,及时向学生提供指导性的反馈,而不应把学生的初稿当作最后的定稿而做出一次性的评价。

6.最后修改并定稿

教师评改的有效性取决于学生是否对评改后的作出反应。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反复修改作文。修改是促使学生对教师的评改作出反应的一个有效手段,而修改本身就是提高作文质量的一个有效环节。修改后的文章不仅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还使他们的自信心大大增强;而且在作文修改过程中,学生的语言知识得以巩固,写作技巧也随之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