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思路十篇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思路十篇

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思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26:41

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思路篇1

关键词:生态文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生态执政;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D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4)09-0043-03

基金项目:2013年江西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项目“生态文明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阶段性成果;江西省教改课题“生态文明建设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对接研究”(JXJG-13-6-2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华启和(1975-),男,江西临川人,东华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态伦理(政治)、环境哲学研究。

党的十以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就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要求,为我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提供了科学指南。为了强化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领导力,提高党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执政能力,党必须把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纳入到执政理念中来,实施生态执政。生态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生态化的新体现,本质在于遵从“生态化”的规律,以生态文明为价值取向,依法行使对生态环境的管理权力,全面确立党加强生态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目标。生态执政是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执政为民的新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历史主动精神的新体现。

一、生态执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社会,也是生态良好的社会。在生态危机面前,如何探索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发展道路,建设一个生态良好的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追求的价值目标,这考验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智慧。生态执政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借鉴西方国家反思工业文明发展道路、解决我国当前生态危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生态危机时期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把握。

1.生态执政是反思工业文明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从人类的文明发展史来看,人类文明经历了原始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在文明发展的演变过程中,人类也由大自然的敬畏者、膜拜者转变为征服者和统治者。从总体上来说,在原始狩猎文明时代和农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人能够和谐地与自然相处,局部性的生态灾难还不足以引起人们的担忧和恐慌。但是,当西方的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发现自然是那么的脆弱。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利用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提高了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挥舞起了征服自然之剑,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由于人类无视自然的价值,在征服自然、做自然主人的理念支配下,人类对自然的过度“索取”,最终引发了工业文明时代的生态危机。人类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遭到了大自然的无情报复,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物种灭绝日甚一日。“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1]当人类尝到工业革命带来的生态危机的苦果之后,一些先知先觉的学者开始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寂静的春天》的问世,唤起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引发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也促进了西方生态政治运动的兴起。从西方生态政治运动发展的轨迹来看,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从现实层面和理论研究的视野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学者们也从关注生态危机的表象转向对深层次问题的思考,并着力探究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环境问题已经提到了各国政府面前,各种环保组织纷纷成立,从而促使联合国于1972年6月12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并由各国签署了“人类环境宣言”,开始了人类环境保护事业。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处于加速工业化阶段。生态执政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反思工业化所带来的生态危机的基础上,清醒地认识到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在执政理念中及时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这也是不断探索和走向中国生态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2.生态执政是解决当前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战略选择。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尽快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抓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依靠的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在片面追求GDp思维的支配下,我国资源短缺和生态危机日趋严重,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2013年1月份,我国中东部地区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四次长时间的雾霾天气,空气质量持续下降,持续不散的雾霾天气不仅正在扼杀我国经济的成果,还严重侵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估计,环境污染对中国经济造成的损失相当于GDp的13%,每年中国死于空气污染的人数大约在40-75万之间。[2]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对能源的需求量还非常大,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费国。据估计,到2030年,我国燃烧化石燃料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将达到31亿-40亿吨。这种态势在中国工业化、城市化未完成之前都很难得到改变。因此,中国的生态环境仍将面临严峻的考验。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还引发了社会的不稳定,从厦门到茂名,从番禺到杭州,从pX项目到垃圾焚烧厂,环境公共利益冲突日益尖锐,酿成了许多,威胁着和谐社会的构建。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重大的民生问题,在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影响着党的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必须把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纳入到执政理念中来,坚决向污染宣战,通过生态执政来解决生态危机问题。

二、生态执政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应有之义,是对党的执政规律的新认识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开明开放的政党,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形势,必然要站在时代的前列并体现时代的要求。生态执政是党的先进性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上的理论提升,是生态文明建设赋予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新理念,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执政理念的认识更加深化、对执政能力的建设更加重视、对执政规律的把握更加科学。

1.生态执政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集中体现。一个执政党的前途命运,归根结底取决于“为谁执政”,取决于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决定了她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其执政的依据,这是涉及到党的执政合法性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质上就是要加强生态执政、提高党在管理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成效。这是生态危机时期,关系到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是否牢固的根本性问题。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生产力落后、人们生活水平低下,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主要来自于经济建设的成就,主要是看执政党能否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后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党的执政理念中先后加入了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发展的要求,主要是看执政党能否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民的政治权利;现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党进一步将生态文明纳入执政理念体系,主要是看执政党能否维护人们的生态利益,实现人们的生态幸福。这一进程深刻地反映出党正日益走向成熟,体现了对党的执政规律的新认识。过去,人们是求温饱求生存,现在人们是求生态求环保。正如同志2014年4月在海南考察时指出的,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头顶着蓝天白云,在清洁的河道里畅快游泳,田地里盛产安全的瓜果蔬菜……这些是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最朴素的理解和对环境保护最起码的诉求。实施生态执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3]这体现了党主动顺应人民群众的新诉求。中国共产党作为负责任的政党,解决好生态环境问题,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是中国人民的福祉所在。

2.生态执政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引领。在半个多世纪的执政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新时期提出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新要求。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这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必须把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就要推行生态执政,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当中体现生态化的执政理念。从科学执政角度看,应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完善政绩考核机制。当前,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存在,与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增长,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做法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科学执政中,必须完善政绩考核机制,把环境保护纳入到政绩考核当中,积极推行以绿色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机制,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正如同志所说,考核各级领导干部,“既要看经济建设成果,又要看社会进步;……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增长的总量,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4]同志也鲜明地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反对简单地以GDp增长论英雄,“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从民主执政角度看,政府要推行环保信息公开化,要引导公众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涉及到人们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利益,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提升,人们将更加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希望了解相关环保信息,并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但是,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信息还很不透明,公众也很难通过正常的渠道来表达自己的环保意愿,从而无法实现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2014年5月10日,杭州发生了一起由对规划中的垃圾焚烧厂的抗议而演变成街头骚乱的,就与当地政府不能有效地公开环保信息,不能有效地与当地民众进行环保信息沟通,民众也不能有效地表达环保意愿有关。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增强环保信息透明度,保证人民群众环保信息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并且要鼓励环保nGo组织的发展,提高公众参与环保的能力和水平。从依法执政角度看,要加强生态文明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通过强有力的法制手段,彰显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近些年来,虽然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仍存在无法可依、有法难依的现象。因此,必须加强新形势下的环保法律法规建设,做到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违纪行为,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法制保障。当然,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也能有效地促进生态执政的实施。因为只有科学执政,才能使党的环境保护制度和政策更具科学性,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只有民主执政,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环保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发挥人民群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从而化解生态灾难带来的执政风险;只有依法执政,才能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的生态利益,促进人们实现生态幸福。

三、生态执政是增强制度自信的应有之举,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新认识

党的十报告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全党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其中,坚持制度自信是根本。在现代化的进程当中,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都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两难选择,生态危机制约着两种不同性质国家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要突破这个瓶颈,走出一条与西方国家不一样的发展道路,显示其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上比资本主义国家更具制度优势,就必须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升到治国兴邦的战略高度,实施生态执政。

1.生态执政是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必然要求。资本主义制度是全球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很早以前,马克思就从社会制度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批判。在马克思看来,由于资本对利润的贪欲和整个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人与自然的对立。工业文明的反生态性并不是工业文明本身所固有的,而是工业文明所依附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所造成的。马克思对资本追求利润的本性作了生动的描写,指出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一旦有了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了,资本是追求利润之神。“支配着生产和交换的一个一个的资本家所能关心的,只是他们的行为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出售时要获得利润,成了唯一的动力了。”[5]生态马克思主义也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制度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正义性及其反生态性。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不正义性突出体现在其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而是为了资本追求利润的需要,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正义必然会导致生态危机,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已经取代经济危机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问题。“就生态、经济和世界稳定而言,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都变成了一种失灵的制度。……它正在破坏人类和地球的长期前景。”[6]生态马克思主义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正义性及其反生态性的分析,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生态危机产生的内在必然性,“在现行体制下保持世界工业产出的成倍增长而又不发生整体的生态灾难是不可能的”。[7]为此,马克思提出了变革社会制度的设想,认为只有克服了社会中的异化现象,才能克服自然界中的异化现象,并提出只有在共产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真正和解。“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8]今天中国所坚持的社会主义制度是通往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坚持马克思所说的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这种制度自信,那么,中国共产党就必须转变执政理念,实施生态执政。生态执政既能坚定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能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这种制度自信,又能彰显社会主义制度在解决生态问题上的制度优势。

2.生态执政是应对西方国家生态殖民侵略的必然要求。在全球化和全球性生态危机共处的背景下,生态执政的实施,一方面是解决自身生态危机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应对西方国家生态殖民侵略的需要。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国家消耗了大量的人类共有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但是,西方国家却不愿对此负责,更有一些西方学者为他们的“罪行”开脱,夹杂着环境利己主义的观念。有些西方学者,或者裸地站在西方发达国家既得利益的立场上,鼓吹为了维护“富国”的现有生活方式,不惜牺牲“穷国”的生存权利;或者以“全球问题”、“环境共有”为名,粗暴地干涉发展中国家按照本国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开发利用本国的自然资源的权利,反对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本国的经济和技术;或者以人类环境文明的“救世主”自居,不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文化的巨大差距,把自己的环境道德标准和行为方式强加给发展中国家,压抑发展中国家人们环境道德进步的历史主动性。[9]在这些形形的环境利己主义思想中,最典型的是“公地悲剧”理论和“救生艇理论”。当然,更有甚者提出让广大发展中国家人们“吃下污染”,完全不顾及发展中国家的生存和发展需要。1992年2月8日,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刊登了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劳伦斯・萨默斯写的题为“让他们吃下污染”的备忘录。这里所说的“他们”主要是指穷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穷人。该备忘录明确指出:“向低收入国家倾倒大量的有毒废料背后的经济逻辑是无可指责的,我们应当勇于面对。”[10]这已裸地暴露出了西方发达国家只顾及本国的发展,而不顾及发展中国家的生存与发展的事实。长期以来,发达国家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凭借其强大的经济技术优势在全球范围内疯狂地掠夺自然资源,转移高污染产业、输出有毒废弃物,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恶化和经济贫困。同时,西方发达国家还通过设置各种绿色贸易壁垒,如碳关税、环境认证标志等,旨在对发展中国家出口高耗能产品征收二氧化碳排放税,以此来打压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要肩负起应尽的国际责任,反对西方的环境霸权主义,展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生态执政的提出,顺应了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是应对西方国家生态殖民侵略的有力举措,既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赢得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又有利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捍卫生态危机时代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尊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1.

[2]杨洁勉.世界气候外交和中国的应对[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9∶293.

[3].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9.

[4].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正确的政绩观(2003年11月27日)[G]//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511.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2.

[6]黄卫华,曹荣湘.气候变化:发展与减排的困局――国外气候变化研究述评[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1).

[7][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6∶38.

[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1.

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思路篇2

路政队伍建设是一项基在硬件投入,重在软件建设,细在规范管理,严在制度执行,利在整体队伍素质提升的系统工程。本人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建立长效机制,才能收到成效。

(一)首先,路政领导层对队伍建设工作的定位是决定队伍建设工作的决定因素。

路政队伍领导层是路政队伍建设的创设者和实施者,领导层工作思路及管理措施的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对队伍建设所产生的作用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就我们大队分级管理的建制体制而言,大队领导层应对路政队伍建设,作出长远规划,明确阶段目标,分级逐步实施。队伍建设总体思想要体现一个长期性和规范化。中队(站)领导层人员的对换不能影响到队伍的建设的规划,领导层个人工作思路的开展不能影响到队伍建设规划的整体思路,但也要不断吸取工作实践中好的思路和措施,结合形势的发展和工作的需要,不断完善队伍建设的远期规划。这就是遵循总体规划与工作与时俱进关系的处理,只要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领导层对队伍建设的作用就能显现,就能使路政队伍的建设实现连续性、发展性,长期性的目标。

大队领导可以在有空的时候采取个体进驻基层中队(检测站)的工作方法,不仅能有效传达领导层的队伍建设思想,而且可以在基层实际工作中总结优秀工作经验和完善管理措施,逐步充实完善队伍建设机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指导,实践对理论的发展,从而更好的发挥领导层的具体指导工作作用。并能及时了解路政队员的思想,工作情况和工作中的难处等情况.

二、办公环境的优化和办案工作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是提升路政队伍建设的基础.

高速公路路政执法机构和人员的管理工作是动态和静态的结合。静态工作体现于,管理工作计划的制定、指导;路政员的教育培训;路政案件的办理、归档、统计、分析等等工作。动态工作就是我们所讲的外业工作,日常巡查;事故现场的处置;违章案件的查处;故障物的清理查处超限车辆等等工作。优化办公环境,就是要做到,部门健全,人员齐备,办公环境干净大方,办公物品整齐划一。办公环境的优化,不仅给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而且也是路政整体形象的集中展示。在外业管理工作中,现代化设备的使用,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也体现着路政队伍的现代性、科技性和正规性。结合我站工作我认为我们大对应该设立一个各项案件咨询处理投诉的办事大厅这样可以很好的规范各种法律文书和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投诉.

三、一线路政管理人员个体对路政队伍建设的影响和作用

路政队伍建设是路政一线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提升的一个集中反映,路政员的个体素质程度对队伍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我们大队有工作人员近160余人,个人素质层次不齐,虽然正式编制人员根据交通部有关文件要求,已全部达到大专文化程度,但从实践工作中看到,执法过程中所发生的个别执法不严、违规操作、办案程序不规范等现象也确有存在。这就需要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以中队为基层管理部门应坚持不懈地对路政员进行专业知识、操作规程、严格执法与亲情服务的教育培训,不断地逐步提升路政员严格执法、防腐拒变、快速反应、自我保护的综合能力,从而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推动全线路政队伍建设工作的进程。

基层中队应采取中队长、副中队长的分工侧重培训教育工作方法。中队长应深入一线执法服务工作中指导办案工作流程,机械规范操作规程,并结合实际管理工作,不定期地组织相关法律法规的业务知识培训;副中队长应从路政员工作、生活中的执法思想、服务意识方面入手,细致入微,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路政员,使其在思想上牢固执法思想,树立服务意识,把制度化的工作形成一种工作习惯。现在,基层中队制定的周一例会制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例会总结前一周的工作情况,明确近期的工作重点,指出工作中的不足,强调工作安全问题,适时宣讲有关法律法规知识。但我们还可以尝试性的进行两个基层中队骨干人员辖区短期轮换制度,定期轮换制不仅对两中队业务骨干人员综合素质提升有一定的帮助,而且还能将各自中队的先进管理经验、工作方法带到新的环境中,促进各自中队队伍建设工作。

四、围绕创建公路文明行业活动开展职工道德教育,塑造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人员的良好形象。

高速公路职业道德教育要针对高速公路的特点和创建公路文明行业的要求,以爱岗敬业、勤奋工作、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为基准,以忠于职守、文明礼貌为标杆,要求路政执法人员严格执法、办案准确、排障及时,在工作中做到文明用语、礼貌待人、态度热情,为司乘人员提供良好的行车条件。尤其是坚持“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宗旨,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从“权利本位”向“责任本位”转变,强化服务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中,开展各种便民服务,主动为司乘人员排忧解难,要把扶危救困视为天职,树立高速公路行业的文明新风和高速公路职工的良好形象。

五、强化军事化管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政治、文化、业务、职业道德素质,锤炼高速公路路政管理队伍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快速反应能力。

高速公路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动态组合体系。为了保证道路的安全畅通,必须做到"集中、统

一、高效、特管"。强化军事化管理,通过对军训、操练、交接班、休息、内务卫生、请销假、安全生产等方面,参照部队条令制定实行一系列严格的制度,将岗位责任落实到个人,规范路政管理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了步调一致、团结协作、一切行动听指挥,办事雷厉风行的作风,促成路政、排障人员快速反应保障畅通等。

高速公路路政管理部门是高速公路综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速公路维护路权、保护路产、保障公路安全畅通的行政执法机构。路政队伍建设的成效,直接关系到路政部门综合素质的提升和专业管理能力的提高,关系到路政部门社会形象的展示和行政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本人通过对《公路法》、《浙江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杭州市公路路政管理条例》及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结合几年来在绕城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的实践,现将个人对高速公路路政队伍建设的几点想法及管理建议与广大同仁作一交流。

路政队伍建设是一项基在硬件投入,重在软件建设,细在规范管理,严在制度执行,利在整体队伍素质提升的系统工程。本人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建立长效机制,才能收到成效。

(一)首先,路政领导层对队伍建设工作的定位是决定队伍建设工作的决定因素。

路政队伍领导层是路政队伍建设的创设者和实施者,领导层工作思路及管理措施的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对队伍建设所产生的作用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就我们大队分级管理的建制体制而言,大队领导层应对路政队伍建设,作出长远规划,明确阶段目标,分级逐步实施。队伍建设总体思想要体现一个长期性和规范化。中队(站)领导层人员的对换不能影响到队伍的建设的规划,领导层个人工作思路的开展不能影响到队伍建设规划的整体思路,但也要不断吸取工作实践中好的思路和措施,结合形势的发展和工作的需要,不断完善队伍建设的远期规划。这就是遵循总体规划与工作与时俱进关系的处理,只要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领导层对队伍建设的作用就能显现,就能使路政队伍的建设实现连续性、发展性,长期性的目标。

大队领导可以在有空的时候采取个体进驻基层中队(检测站)的工作方法,不仅能有效传达领导层的队伍建设思想,而且可以在基层实际工作中总结优秀工作经验和完善管理措施,逐步充实完善队伍建设机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指导,实践对理论的发展,从而更好的发挥领导层的具体指导工作作用。并能及时了解路政队员的思想,工作情况和工作中的难处等情况.

二、办公环境的优化和办案工作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是提升路政队伍建设的基础.

高速公路路政执法机构和人员的管理工作是动态和静态的结合。静态工作体现于,管理工作计划的制定、指导;路政员的教育培训;路政案件的办理、归档、统计、分析等等工作。动态工作就是我们所讲的外业工作,日常巡查;事故现场的处置;违章案件的查处;故障物的清理查处超限车辆等等工作。优化办公环境,就是要做到,部门健全,人员齐备,办公环境干净大方,办公物品整齐划一。办公环境的优化,不仅给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而且也是路政整体形象的集中展示。在外业管理工作中,现代化设备的使用,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也体现着路政队伍的现代性、科技性和正规性。结合我站工作我认为我们大对应该设立一个各项案件咨询处理投诉的办事大厅这样可以很好的规范各种法律文书和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投诉.

三、一线路政管理人员个体对路政队伍建设的影响和作用

路政队伍建设是路政一线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提升的一个集中反映,路政员的个体素质程度对队伍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我们大队有工作人员近160余人,个人素质层次不齐,虽然正式编制人员根据交通部有关文件要求,已全部达到大专文化程度,但从实践工作中看到,执法过程中所发生的个别执法不严、违规操作、办案程序不规范等现象也确有存在。这就需要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以中队为基层管理部门应坚持不懈地对路政员进行专业知识、操作规程、严格执法与亲情服务的教育培训,不断地逐步提升路政员严格执法、防腐拒变、快速反应、自我保护的综合能力,从而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推动全线路政队伍建设工作的进程。

基层中队应采取中队长、副中队长的分工侧重培训教育工作方法。中队长应深入一线执法服务工作中指导办案工作流程,机械规范操作规程,并结合实际管理工作,不定期地组织相关法律法规的业务知识培训;副中队长应从路政员工作、生活中的执法思想、服务意识方面入手,细致入微,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路政员,使其在思想上牢固执法思想,树立服务意识,把制度化的工作形成一种工作习惯。现在,基层中队制定的周一例会制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例会总结前一周的工作情况,明确近期的工作重点,指出工作中的不足,强调工作安全问题,适时宣讲有关法律法规知识。但我们还可以尝试性的进行两个基层中队骨干人员辖区短期轮换制度,定期轮换制不仅对两中队业务骨干人员综合素质提升有一定的帮助,而且还能将各自中队的先进管理经验、工作方法带到新的环境中,促进各自中队队伍建设工作。

四、围绕创建公路文明行业活动开展职工道德教育,塑造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人员的良好形象。

高速公路职业道德教育要针对高速公路的特点和创建公路文明行业的要求,以爱岗敬业、勤奋工作、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为基准,以忠于职守、文明礼貌为标杆,要求路政执法人员严格执法、办案准确、排障及时,在工作中做到文明用语、礼貌待人、态度热情,为司乘人员提供良好的行车条件。尤其是坚持“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宗旨,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从“权利本位”向“责任本位”转变,强化服务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中,开展各种便民服务,主动为司乘人员排忧解难,要把扶危救困视为天职,树立高速公路行业的文明新风和高速公路职工的良好形象。

五、强化军事化管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政治、文化、业务、职业道德素质,锤炼高速公路路政管理队伍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快速反应能力。

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思路篇3

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我市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农、林、牧、副、渔统一规划,水、田、林、电、路综合治理,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在加强水土流失生态治理工作中,全市加强领导,制定规划,增加投入,落实措施。综合利用全市投入到生态建设项目的有限资金,治理思路和方法不断拓宽,通过吸收相关行业的先进经验。在治理工程中实行招标制。对工程质量实行了“业务部门质量监控,受益群众百姓监控,”的双向质量监理制。并体现了“小工程、大监理”,从而保证了建一处,成一处,受益一处。我们在治理水土流失工作中,坚持以坡耕地改造为重点,结合新农村建设,建设一批农村基础设施为基础。治管结合,突出经济效益,建设生达农业,走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水土保持发展之路。

年省上下达目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平方公里,投入治理水土流失项目资金1875万元(泸县1250万元、合江250万元、江阳区187.5万元、龙马潭区187.5万元)。实际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6平方公里,超省上下达计划的110%。通过治理,我市水土流失治理区林草覆盖率达48%,三大效益显著,我市水土流失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

二、水土保持预防监督

按照制度化、规范化的要求,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得到了良好的贯彻执行。泸州市境内开发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审率、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率和实施率均比往年有所提高,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征收率达到90%,违法案件查处率也在提高,结案率达到100%,审批、落实水土保持方案报告68件,全年对开发建设项目执法检查95次,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40.55万元。基本遏止了人为水土流失恶化的趋势,为全市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大环境。

三、创森创园工作完成情况

年是双创工作的关键年,我局担负着双创工作的水系绿化部分。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双创办的指导下,我局紧紧依托水土流失治理等项目,结合水系绿化规划,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水系林带绿化建设的高潮,把水系绿化工作有力的向前推进。全市水务系统共完成水系库区绿化面积300.5公顷,为全面完成双创目标打下了基础。

(一)进一步深入规划,制定实施方案。在市水务局创森、创园规划基础上,结合年即将实施的水土保持治理项目,着重规划了江河、库区绿化部分,把江河、库区绿化纳入了水土保持治理项目规划,确保创森、创园有具体实施方案和资金保证。

(二)分解工作目标,与县区签订目标责任书。年初市水务局把全市创森、创园水系绿化目标进行了分解细化落实到各县区,并与各县区水务局签订了双创目标责任书,进一步落实了全市水务系统双创工作任务,使双创工作有的放矢。

同时,市水务局将双创重点区江阳、龙马潭、纳溪三区纳入水土保持治理工程规划,打捆上报争取年省级小流域治理资金用于双创工作。

(三)水务系统职工认真参与义务植树,为双创作贡献。全市水务系统于月日在泰安镇、月日在三道桥、月日在胡市镇组织了3次大型的植树活动,共栽植了天竺桂、小叶榕、香樟、荔枝、枇杷、竹等植物树苗1500余株,新增绿化面积近15000平方米。

四、主要做法

(一)强化宣传为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提供良好氛围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为此,我们结合有关宣传和新闻部门运用各种形式广造舆论,大张旗鼓地宣传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充分利用“3.22世界水日”、水利宣传周、《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纪念日等时机,向市民宣传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全社会的生态环境意识和水土保持观念得到了显著提高,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强化规划龙头作用,为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奠定基础。主要做法是依靠政府的统筹能力,协调各部门关系,各投其资,各建其功,共同唱好生态这台戏,同时把更多的投资和力量放在小流域工程建设上,突出行业特色。开展治理与加强管护的关系,把治理成果管护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科技和经济的手段,加强对现有治理成果的保护,改变边治理、边破坏,一方治理、多方破坏等重建轻管的现象。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中,我市紧紧抓住规划这个龙头,依照“水保工程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结合,水保生态建设与解决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结合”的原则,按照《泸州市一年水土保持工程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注重效益”的原则,在认真总结前些年工作成绩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总体思路,为水土保持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全市水土保持工程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开始实施,通过各方努力将从根本上解决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水土保持体系,实现生态环境的总体好转和良性循环。

(三)处理好开发建设与监督执法的关系。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惩处开发建设中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加强对开发建设行为的监督和管理,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保好驾、护好航。为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健康发展,我市始终把严格依法行政,加强监督管理工作摆到突出位置来抓,首先,根据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对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进行全面落实,使全市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做到了有法可依。严格执行水保“三同时”制度。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狠抓了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收费、监督检查“三权”管理,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已列入政府行政并联审批,使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得到了全面落实。纳溪区、泸县、被列为全国的水土保持监督能力建设试点县。在执法过程中,我们通过采取执法工作人员“约法三章”等措施,确保行政执法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尤其是在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水土保持补偿费的征收程序、宣传教育与法律强制合理衔接、点面结合、以点促面等方面,都是经过慎重研究,分别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的有序进行和规范发展。

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思路篇4

按照要求,现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完成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思路和主要做法

(一)基本思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两次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指导,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在区委、区政府的指导支持下,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整治突出环境问题,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全区上下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

(二)主要做法。一是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工作的领导,明确了责任,确保了各项改革工作顺利推进。二是严格按照中央、省、市要求,集中力量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完善专项督导和验收销号长效工作机制,不折不扣抓好问题整改。对各部门工作落实情况、突出问题整改情况开展督查,建立重点问题整改台账,定期调度进展,对工作进度缓慢和成效不明显的,及时督办并配合职能部门现场研究,提出解决意见和思路,协调推进整改措施落实,确保按期完成整改。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部门联动,源头防治,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开展黄河流域污染现状调查与整治,完成了1082个涉水问题的治理和2个重点乡镇、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建成流域末端生态湿地3处,全力推动水环境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立健全了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从产生、转移、处置环节的安全监管;规范环境准入门槛,严守生态红线,认真落实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管理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坚决杜绝了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和落后产能项目落地,构建了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污染源监管体系;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企业单位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管重罚等制度;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加大环境执法工作力度,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二、工作进展和成效

(一)推动建立环境信息强制性披露制度方面。一是定期公开环境质量信息。坚持在区政府网站公布每日空气环境质量状况和饮用水水质状况,及时公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进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生他环境事件查处情况,切实维护了公众生态环境知情权。二是持续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通过定期检查、“双随机”抽查、交叉执法和联合执法等方式,全方位、地毯式对全区污染源进行循环动态监管,督促指导企业(单位)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不断加大环保投入,规范运行污染治理设施,定期开展比对监测,及时向社会公开环境信息,全面提高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水平。

(二)形成符合国家统一要求、推动全区生态环境改善的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方面。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对照中央、省、市、区工作部署和考核要求,分类制定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年度工作计划和《污染防治攻坚年工作实施方案》,逐项厘清目标任务,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进行量化考核、统筹协调推进。对重点、难点问题,实行县级领导包抓,定部门、定责任、定要求,坚持用严约束、硬指标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向“常态化、制度化”转变,使“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生态环境保护领导责任制和“三管三必须”的监管责任制进一步得到加强,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生态环境组织协调、职能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格局。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思路篇5

关键词:

乌拉特前旗水土保持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理念,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始终立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治理,高效益推进,坚持以重点小流域治理为单元,依靠生态自我修复,大面积封禁,全方位保护,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和机制,重点加强水土保持项目建设,为旗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好保障。为全面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我们积极探索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实践,成功地将国家宏观的生态效益与广大农民群众的微观经济效益巧妙地结合起来,既调动了广大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又达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旗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目的,使我旗水土保持生态环境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并取得显著工作成绩。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主要成效

从2000年开始我旗共完成中央专项资金项目15项,截止2009年10月,全旗已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48平方公里,其中小流域治理146.5平方公里,生态修复保持面积298平方公里,建设淤地坝17座。全旗建成了一大批水保治理精品工程,构筑了较为完整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框架,同时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步入了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管理轨道。通过治理和管护,全旗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综合效益明显提高,保障功能明显增强。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成效的作法

1、以科学发展理念指导水土保持工作

在认识上,坚持以科学发展理念统筹全局,把水土保持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加快旗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以绿色前旗建设、生态环境示范区建设为载体,举生态旗,打绿色牌,谋可持续策,建设产业路,实现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推进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在发展理念上,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贯穿生态建设的全过程,以“环境增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攻目标,以“工程与产业互促,生态与经济双羸”为切入点,实现防治型治理与治理开发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统筹兼顾,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经济效益,较好地体现出四个结合,即:与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与旗城主导产业相结合,与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水保生态建设,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核心,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实现以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支撑旗域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发展。

2、以科学发展观内涵制定水土保持工作发展思路

通过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创新工作思路,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综合治理,规模推进,产业经营”的原则,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根本出发点,把生态工程建设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结合起来,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对单元内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立体开发,做到了工程措施与林草措施相结合,水利工程建设与水保工程建设相结合,沟道工程与坡面工程相结合。在治理成效上,坚持治理与开发相结合,治理和管护相结合,以治理推监管,以监管促治理,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

3、不断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水保工作新形式

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形势对现行的水土保持体制、产权制度、管理方式等产生重大影响。为此,要立足我旗实际,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深入研究治理与保护的新机制,建立健全水保工作新形式

4、将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纳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工作方针,把预防监督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紧密结合,加大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度,规范监督执法程序,建立健全执法体系,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继续落实水土保持法,加强预防保护,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严格执行基本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制度,监督生产建设单位落实好“三同时”制度,控制人为水土流失。逐步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保护和巩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果。同时加大监督执法宣传力度,全社会逐步形成懂水土保持法,遵守水土保持法,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局面。

三、制约水土保持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1、从全旗农业基础改善发展趋势看,由于水土流失,导致土地退化、沙化,水资源短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业基础薄弱,还制约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2、从水土流失发展趋势看,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全旗水土保持意识不强,特别是近年来,全旗厂矿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为因素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没有得到遏制,还存在着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

3、治理任务越来越艰巨,全旗目前尚有2700多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亟待治理,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努力,我们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就亟需治理的都是比较难啃的硬骨头,需要花费更大的气力,治理任务繁重与资金投入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

4、水土保持预防保护监督工作需要继续加强。随着我旗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尤为重要。因此,继续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体系,严格执法,强化法律意识,制止和打击破坏水土保持设施行为,控制人为水土流失,为旗域经济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生态环境。

四、结语

乌拉特前旗近年来通过科学发展观指导我旗水土保持工作,不仅探索出了新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还使水土流失得到了基本控制,促进了生产发展,农民纯收入有较大幅度提高,群众的生活环境和人居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乌拉特前旗连续两年被评为“巴彦淖尔市水土保持先进单位”,淤地坝建成后,又被自治区水利厅评为“黄土高原地区内蒙古自治区淤地坝质量评比一等奖”。实践证明,水土保持是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思路篇6

一、总体情况

XX综合行政执法局自20XX年X月XX日挂牌成立以来,全面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学习党的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以“城市市容环境综合治理,违反城市规划建设行为查处”为主的城市执法活动,全力推动我区“创文”工作。各项执法工作取得较好效果,截止20XX年XX月XX日新蒲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共计接收各部门移送、巡查发现、投诉举报等方式立案行政案件共计XXX起,拆除违法违章建筑共计XX平方米,各类违法行为罚款共计XXXXXX元。

二、具体工作情况

(一)重点部位占道经营治理

XX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自挂牌成立以来,按照“城市秩序优先,突出重点”的工作思路,对辖区XX公园周边等十多个市容管理重点部位和辖区二十多所校园周边,采取上午提前上岗、中午轮流就餐、晚上延时下岗等措施,进行定岗、定人、定责看守并实行网格化、常态化管理,及时纠正、清理违章行为并对当事人进行了批评教育,有效巩固和维护了新区重点部位市容环境和秩序,确保了市容环境的整洁和人行道的畅通。

(二)车辆带泥上路和道路遗撒治理

新蒲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自挂牌成立以来,以“创文”工作为抓手,对车辆带泥上路和道路遗撒问题进行了强力整治,对辖区内车辆带泥上路和道路遗撒行为进行了无缝巡查和严格管控,并与交警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数余次,为打造遵义市新蒲新区整洁的市容环境,深入推进“创文”工作提供了强大助力。

(三)主干道两侧广告治理

按照全市对于广告牌匾治理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依法对XX重点区域的违法违章设置的广告牌匾及海报进行了拆除,对高层建筑外墙广告进行拆除并对当事人进行了批评教育。

(四)露天烧烤油烟、噪音扰民问题治理

XX综合行政执法局成立以来,在清理取缔辖区内主次干道两侧流动无依托烧烤的同时,结合新区的实际情况及夏季市容管理的特点,重点数十个辖区道路两侧百余家有依托烧烤进行了规范管理,取缔流动无依托烧烤百余处次。

(五)主干道两侧水果超市占道经营和户外装修治理

   XX综合行政执法局成立以来,按照相关工作要求,对主干道两侧水果超市占道经营和户外装修违法违章行为进行了强力治理,清理水果超市占道经营行为两百余次,制止违法违章户外装修行为十余处,有效保证了市容环境的整洁有序。

三、存在问题

1.市容环境管理问题仍然严重。辖区内部分路段和部位市容管理问题存在反复现象,尤其是市民群众关注的商贩占道经营、露天烧烤、乱搭乱建等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需要上级领导部门统筹协调,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和新区政府参与,疏堵结合,共同治理。

2.保障需加强。在日常市容管理、执法工作专项治理、违法违章综合整治中,执法人员经常遭遇违法违章当事人无理取闹、阻挠执法、威胁恐吓、甚至殴打,严重影响着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执法工作的的开展,急需加强综合执法保障工作。

3.执法人员素质能力急需提升。部分执法人员的思想素质、执法能力、工作作风与新常态下的综合执法工作要求,群众期盼差距稍大,急需加强和改进,

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思路篇7

今天,区政府组织召开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我区环境保护工作,坚定不移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面,几位领导讲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明确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的重要基础,要求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不以眼前发展损害长远利益,不因局部发展损害全局利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融入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之中,统筹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解决好当前环保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们知道,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是富民强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良好的环境是高质量生活的必要条件,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悖于促进经济增长的初衷,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反过来会制约经济的增长,甚至制约一些产业的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因此,我们在发展经济和招商引资过程中,坚决不以牺牲环境和资源来追求经济增长。各级各部门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要从全区加快发展的高度,切实增强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总揽环境保护工作全局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决策、规划中。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环境保护意识贯穿于领导决策的全过程。要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在进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过程中,必须对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加以全面考虑,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科学决策。要始终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相协调,把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要紧紧围绕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通过解决环境问题,促进发展。

(二)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发展过程之中。环保工作实践中的可持续发展思路,其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今后,我们要进一步自觉地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环保实践。在指导思想上,要由单纯强调保护,转到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之中,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求得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在工作部署上,要由注重末端治理,转到从源头抓起、全过程控制。

(三)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执法实践中。要围绕环保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为解决我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执法依据。要把行政执法与行政监察结合起来,对一些环境违法行为,在依法进行行政处罚的同时,对有关负责人也要给予行政处分;对环境长期得不到改善、污染集中反弹、生态破坏严重的地方,要追究属地政府和环保部门负责人的责任;要加大环境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对造成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的,要移送司法机关追究责任;要把行政执法与舆论监督结合起来,支持新闻媒体曝光环境违法案件,鼓励群众举报、监督不法排污企业和破坏生态的行为。环保和有关执法部门要切实履行法定职责,加强沟通,协调作战,推动环境问题的解决。

三、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努力推进环保工作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必须加强领导,完善机制,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水平。

(一)加强对环保工作的领导。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领导是关键。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在制定政策和资金投入上,切实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具体指导。要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今后,我们考核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领导,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指标,也要看环境质量指标,看一个地方的持续发展能力。对没有完成环保目标责任制、造成重大污染事故的单位,情节严重的要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二)加强能力建设。环保工作业务性强、知识更新快,提高干部队伍业务能力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当前,要适应我区环护任务不断加重、事业不断发展的形势,必须努力提高环保队伍的三种能力,即提高对环境的监测能力,提高环境监察的执法能力,提高对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预警和反应能力,努力做到召之即来,来即能战,战则能胜。要围绕提高三个能力,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培训等各种途径,切实抓好干部业务能力建设,重点是学习法律、市场经济、管理、现代科技和环保业务知识,特别是加强《行政许可法》、《环评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进一步增强依法监管、依法行政观念。

(三)加强环保作风建设。环保部门要认真执行国家环保总局的“六条禁令”,严明工作纪律,廉洁从政,文明执法。要坚决杜绝执法过程中出现乱收费、乱罚款、、吃拿卡要的行为,对那些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要严肃查处。希望大家主动克服条件差、任务重的困难,坚持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牢记群众利益高于一切,为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做到既严格执法、又热情服务,努力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安居乐业。

(四)加强制度建设。要认真贯彻好中央、省对环保工作的要求,把各项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关键是要有好的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要通过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制、工作责任机制、干部群众参与机制、信息反馈机制、激励保障机制等,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环保工作运行机制。要理顺环保工作的领导管理体制,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区级有关部门特别是财政、审计、物价、监察、统计、工商、公安、广电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通力合作,相互支持,积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切实解决环境保护工作的难点、热点问题,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抓好环保这项系统工程。要实行严格的责任制,把每一项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落实到人,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回音;重点要建立通报和督查制度,分阶段督促检查贯彻落实情况;对失职渎职者要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

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思路篇8

再过十天,就是2019年了。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全市9个县(市、区)的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及城建环保工委的同志聚在一起,总结回顾今年工作,谋划研讨明年工作思路,非常有必要,也非常有意义。刚才,祝维伟主任通报了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委今年工作情况和明年初步工作安排,我完全赞同。9个县(市、区)的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交流了许多好的经验,提出了2019年的工作思路,同时对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作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听后,我深受启发。对于大家在会上介绍的人大工作一些好做法、好经验以及提出的一些合理建议和想法,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要认真归纳梳理,好好研究,吸收到环资委工作及2019年工作思路中。

下面,我谈三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人大城建环保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018年,全市各级人大城建环保系统根据全市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实际需要,依法履职,扎实作为,既较好贯彻党委决策部署,又符合全市人大城建环保工作大局,许多方面有特色、有亮点、有突破。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站位高,全市人大城建环保系统贯彻党委决策部署坚决、有力。

全市人大城建环保系统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履行职权,很有针对性。市人大根据市委主要领导意见,专门开展了市区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情况的调研;围绕市委打好“九场硬战”决策部署,打出蓝天保卫战工作的系列监督组合拳。各县(市、区)人大城建环保工委也同样。婺城区人大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积极开展视察、督查活动;金东区人大围绕美丽幸福金东建设,组织代表进行视察监督;兰溪市人大围绕全域旅游进行专项审议,并作出决议;东阳市人大围绕危旧房治理,开展了调研、视察、代表约见政府领导等活动;义乌市人大围绕都市区建设,开展了垃圾分类专题询问和明察暗访活动;永康市人大围绕优雅城市建设,组织开展了慢行系统建设、城中村改造、城区停车场及泊位建设等多项视察;浦江县人大围绕实体经济发展,开展了民宿、绗缝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等课题的调研;磐安县人大围绕创建部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听取和审议了政府专项工作报告。

(二)上下联动、协同配合方法好,全市人大城建环保系统合心合力合拍。

根据省人大常委会的统一部署,省、市、区三级人大联动开展固废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有力增强了全社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意识,推动了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突出问题的解决。按照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大多数县(市、区)人大常委会落实了环境报告制度,义乌市6个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对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审查,全社会的生态环保意识和法治意识进一步增强。在地方性法规制定过程中,各县(市、区)人大大力支持、密切配合市人大城建环资委做好法规草案的意见征求和收集等工作,为推进我市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开门立法作出了积极努力。

(三)勇于探索、注重创新效果佳,全市人大城建环保工作亮点纷呈。

全市人大城建环保系统强化使命担当,在完善监督方式方法、提高监督实效上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实践。市人大在市区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情况专题调研活动中,打破以往大主任各自负责调研课题的传统做法,由五位大主任分别带队,组成五个组分头赴基层调研、分头赴外地学习考察、分头听取市领导意见,在此基础上综合形成一份质量较高的调研报告。永康市人大改进视察方式方法,实行执法检查和专题询问相结合,推行清单式审议意见,进一步提高了监督实效。东阳市人大在危旧房治理改造工作中尝试了代表约见市政府领导的做法,进一步畅通了沟通渠道。浦江县人大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人大作用进一步发挥。义乌市人大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暨固体废物污染工作开展专题询问,取得了良好成效。兰溪市、磐安县人大对政府部门开展工作评议,进一步强化了政府部门的工作监督力度。婺城区人大重视审议意见的办理落实,推动了具体问题的解决。金东区人大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积极开展小微课题的调研。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对照党和人民尤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对人大城建环保工作的新要求,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振奋精神、勤勉履职、开拓创新。当前,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人大城建环保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环境、新要求。一方面,中央和省、市委对人大工作的要求更高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明确提出了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重大原则、思路举措、重点任务;栗战书委员长就如何贯彻总书记重要思想,要求全国各级人大把握好“三个紧扣”,即紧紧扣在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紧紧扣在回应人民群众重大关切上,紧紧扣在厉行法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上。省委要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不断加强和创新地方人大工作,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点工作领域,加强立法和执法检查,为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提供法治保障。市委作出了“九场硬战”的决策部署,要求各级人大积极跟进、加强监督。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领域的诉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对各级人大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化解民忧的愿望越来越迫切。设区市拥有地方立法权后,三分之二以上的地方立法任务集中在城乡建设环境资源保护领域。虽然县(市、区)人大没有地方立法权,但有配合市人大做好地方立法的任务和要求。这些都对我们从事人大城建环保工作的同志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战。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深入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和人大业务的学习,更加科学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行使职权,更加精准把握人大城建环保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更好地在改革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学思践悟,融会贯通,努力把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到人大具体工作中

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历程中一次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意义最深的历史性盛会,实现了“四个第一”和形成了“一个标志性成果”,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党中央决定召开,是第一次;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是第一次;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政策性文件,是第一次;会议名称改为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是第一次。会议最大亮点和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是确立了“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从事人大城建环保工作的同志,一定要把生态文明思想学深悟透,并把它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深刻认识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意义。

十八大以来,在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中得以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新发展理念之中,成为新时代新征程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总体布局中,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意义,概括起来就是: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新成果,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时间关系,我就不展开讲了。作为从事人大城建环保工作的同志,一定要深刻认识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掌握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内涵,牢牢把握人大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脚点。

(二)牢牢把握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

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十分丰富,集中体现在“八个观”: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深邃历史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用最严格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密法治观;全社会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民行动观;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共赢全球观。为生态文明建设做了顶层设计,提出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六大原则,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要着力构建的五大生态文明体系,即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目标责任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安全体系。

(三)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全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点工作领域,通过执法检查、听取审议工作报告、专题询问、质询等监督形式,督促有关方面认真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抓紧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要将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作为责任底线,督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要依法推动企业主动承担全面履行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的主体责任,落实污染者必须依法承担责任的原则,加强环境执法监管;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让法律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三、从严要求,精准发力,进一步强化人大城建环保工作的责任和担当

(一)进一步加强人大城建环保工作队伍建设。

要把学

习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切实增强“四个意识”;以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更好推动人大城建环保工作;要熟悉掌握人大议事规则、工作程序,以及有关城乡建设环境资源保护领域的法律和专业知识。要把纪律挺在前面。全市人大城建环保系统每一位同志都要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都要以甘肃祁连山生态破坏和西安秦岭北麓违建别墅的反面案例为警示,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真正使守纪律、守规矩成为一种自觉、一种习惯。要把责任扛在肩上。始终保持“一线”的状态和作为,只要是改革发展需要、生态环境建设需要、人民群众期盼、属于人大职权范围内的事项,都要大胆试、积极推。

(二)进一步提高人大城建环保工作水平。

要注重工作

谋划的科学性。市、县两级人大城建环保工委在谋划明年工作计划时,要自觉站在本地区党委中心工作和人大常委会党组的高度去思考、去谋划、去推进人大城建环保工作,安排议题时与党委中心工作贴得更近些、工作事业更开阔些、重点更突出些。如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要围绕市委“生态环境保卫战”等重大决策部署依法履职,发挥人大职能优势;在自然资源规划方面,掌握“多规合一”有关新要求,对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情况深入调研,认真评审,审慎决定;在城乡建设方面,围绕“浙中大花园”建设、垃圾分类、“三改一拆”、卫生城市创建等方面加强立法、监督、调研。要注重工作的精准性。人大城建环保人少事多任务重的瓶颈制约十分明显,必须十分注重工作方式方法。要选准监督议题,坚持少而精、求实效,聚焦党委重点、政府难点、社会热点问题,盯住关键环节,争取一届之内集中力量办成几件有影响的大事,树立人大的监督权威。要紧扣法律法规开展监督,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推动法律法规的落实上,查一查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如何,政府部门配套制定的相关标准、制度和政策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尤其是要查一查金华市地方性法规有无重视并执行到位,切实发挥“法律巡视”监督利剑作用。要注重工作的创新性。创新是人大工作的活力源泉,也是我们的责任、使命和担当的具体体现。要在监督方式方法上积极探索,积极尝试运用监督法赋予的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刚性监督手段,探索清单式审议意见模式,强化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跟踪监督。要在监督力量上积极探索,加强人大监督与审计监督、舆论监督、媒体监督的整合联动,形成监督合力。要注重工作的协调性。各级人大之间是法律监督关系、工作联系关系和指导关系,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理念,加强研究,规范操作,加大全国、省、市、县、乡镇人大的协作配合力度,形成人大城建环保系统的整体合力和向心力。

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思路篇9

关键词:环境污染;环境监察;淮安市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12-0016-03

1引言

自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以来,其负面影响不断扩大,造成波及全球的实体经济危机。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总理提出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明确指出要不断加强环保监管能力建设。环境监察是环境执法的主要形式,也是改善环境质量必要的行政手段。当前我国经济逐步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在谋求经济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更加突出,而环境执法难是造成污染问题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

2影响当前环境监察工作的因素

淮安市位于江苏北部,多年来环保事业一直走在全省前列,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环境综合治理、生态修复等工作一直在全省起模范作用,2008年成功通过全国环保模范城市验收,淮安市的许多政策措施、环保策略值得多方借鉴。

环境执法面对的往往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者、群众就业岗位的提供者,企业环境违法的行为不容易受到重视,环境执法面临诸多难题,既有外部的障碍,也有环保部门内部的问题。

2.1法制障碍

①行政处罚难落实。企业停产治理决定权在人民政府,政府为追求短期政绩,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不愿意下达决定,有的甚至只发空头文件,不抓落实,应付检查。②强制手段少,难以落实到位。对于拒不履行环境行政处罚决定的行为,环保部门缺乏查封、冻结、扣押、强制划拨等行政手段,只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造成执行难。

2.2体制障碍

顺畅的执法管理体制是环境执法的关键环节。目前,环境执法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横向分散、纵向分离、地方分割。突出表现在:①地方保护主义严重。部分地方政府为追求短期政绩,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不惜制定“土政策”,不支持甚至利用职权干预环境执法。②环境监察队伍执法地位不明确。绝大多数环境监察执法机构是事业单位,没有直接的法定执法权,环境执法只能通过委托进行,容易造成行政诉讼。③地方分割管理严重,环境纠纷难处理。在处理跨界环境污染时需不同地域的环保部门及地方政府共同协商解决,执法过程往往会遭遇地方保护主义的阻力,很难处理到位。

2.3环保部门内部缺乏协调机制

环保部门内部执法资源没有很好地整合,执法监督难以形成合力,甚至相互矛盾。①环境执法与环境管理脱节。有些环保部门内部没有形成良性互动的工作协调机制,如在查处的环境违法企业中有的是环境获奖企业,有的严重违法排污企业还优先安排了大量的财政资金。②环境执法与环境监测脱节。环境执法部门与环境监测部门协调配合不够,环境执法人员看不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难以了解环境质量状况,也就难以及时捕捉企业违法排污的事实,监测没有发挥执法的科学依据作用。③环境执法与环境审批脱节,没有形成监管合力,存在事后、被动、消极的环境执法模式。建设项目只审批少监管,许多环境执法部门不知道批了项目,不清楚是否验收,往往是新项目变成了老污染才去查处,建设过程的监管往往成了空话;有的项目在建设时就已埋下暗管、设下违法排污的机关;有的验收时达标,验收后超标。

2.4环保部门内部工作方式不适应

目前,环境执法重行政手段,轻司法、经济、技术和精神鼓励等手段。①运用司法手段整治污染力度不够。在如何协调司法部门加强环境执法上,缺乏措施和办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率很低,很多执法成了协调,收费变为协商;②运用经济和技术手段限制环境污染措施不足,排污收费政策执行普遍不到位,受地方保护、经济状况等因素影响,协商收费、人情收费的现象仍然严重存在,没有很好地发挥促进污染治理的作用;③运用精神鼓励的奖惩机制不多,对好的企业缺乏鼓励和奖励措施,影响其治污积极性;④运用其他综合手段制度化不落实。挂牌督办、回访、通报等手段多数只用于典型问题查处,没有全面形成制度,无法发挥其有效作用。

2.5队伍建设和工作作风不能适应

目前环境执法队伍自身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①专业知识不足,一些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生产工艺、产业政策不熟悉,缺乏现场敏锐性及监察经验,找不到问题、找不准问题。②执法不到位、不作为,甚至失职、渎职。有些环境执法人员对群众反映的环境污染问题熟视无睹、不闻不问,缺少执法者应有的责任感。③违反环保系统“六项禁令”和环境监察人员“六不准”。有些环境执法人员对环境违法企业查处不到位、关停不力。④对新形势下的要求不适应,缺乏应急监察、生态监察的知识与经验。

3新形势下提高环境监察执法效力的措施

3.1依靠科技进步和先进体制

运用先进监测手段是提高环保部门监管能力的必然要求,是严格执法、规范执法的前提。为此,政府部门应该加大财政投入,提升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的科技能力,构建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

以淮安市为例,自成立环境监察支队以来,就先后以“群众投诉、环保110、12369”为载体,制定了污染举报接待、查处、回复制度,“环保12369”和“110”工作制度,支队“110”、“12369”工作人员职责,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科室、大队在查处违法案件过程中的职能。先后引进多台执法车辆,便携式噪声检测仪、车载多功能冷藏箱,使执法能力得到迅速增强,彻底改变“废水靠看、废气靠闻、噪声靠听”的落后被动局面。

3.2完善环境立法的基础

针对现有国家环境法律法规的不足,地方政府出台相关规章予以补充和规范很有必要。①对现行环保法律、法规中的缺陷与不足加以修改,增加可操作性条款,使环境执法更具刚性;②要强化环境法律责任,增加处罚的种类。按照“违法必罚”的原则,对法律条文有禁止性或者限制性规定的,都要明确相应的处罚措施。按照“过罚相当”的原则,大幅度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和罚款数额。扩大“责令停业关闭”、“责令限产或者停产整治”、“限期治理”、“没收”、“责令拆除”等手段的适用范围。③要合理配置职能部门的权力。由于存在环境执法主体过多、执法权力过于分散的现象,所以应改革现行的环境执法体制,最大限度地统一环境执法主体;④建议赋予环保部门必要的监督权,使其有资格对其他部门的环境违法行政行为予以有效制约,充分体现环境保护统一监督职能。

2000年以来,淮安市先后出台《淮安市企业环境违法违规忏悔制度》、《淮安市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追究制度》、《淮安市环境保护工作督查制度》、《淮安市环境违法案件挂牌督办制度》等多部政策法规,极大的提高了执法效能。

3.3调整环保工作思路

在实际工作中,要搞好环境监察工作必须跳出“就环保而环保”的工作思路,要有“围绕经济搞环保,搞好环保促经济”的辩证思想,通过加强环境保护,严把环保准入门槛,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腾出环境容量和发展空间,推进环境、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服务于经济发展大局的过程中,切实把好执法关。

截至2009年7月中旬,淮安市淮阴区累计拒绝外部客商主动上门洽谈的造纸、电镀、标准件等25个污染性质严重的项目,项目总投资达20亿元。对新上项目严把环保准入门槛,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项目环评不过关一律不予入区落户;对已进区项目,该区组织专业人员上门开展全方位多层次专项培训,以增强企业环境保护意识,引导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同时对企业开展全天候监控和提示,督促企业实施污染物零排放。

3.4加大执法力度

多管齐下,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环境执法。

淮安市空气质量状况一直在全省名列前茅,这主要得益于淮安市环境监察局先进的管理和执法理念。以对烟尘控制区D级锅炉烟尘整治为例,监察队员们出人意料地利用节假日和下班后时间对D级锅炉单位进行突击检查,使之防不胜防,并在每年的1月和10月分别进行为期两周的D级锅炉烟尘专项整治工作,并在《淮海晚报》上每隔10天将违规排放的单位负责人公布曝光。

3.5发动公众参与环境监察

发动公众参与监督,可以增大环保监管的频率和密度,形成各方合力抓污染的公众参与局面。主要措施有:①发展环保志愿者。建立一支编外的环保“协管员”队伍,作为环境监察的补充力量。协助环境监察部门加强对企业监管,以增大发现污染问题的概率。②开展信息公开化。通过新闻媒体,定期向社会公布企业环境行为,接受广大群众的评判。以建立环保行政监管,企业内部管理和公众外部参与的三元环境监管新机制。③实行有奖举报制。要花钱奖赏环保举报有功人员,对积极参与监督的群众予以一定的物质鼓励,以调动业余环保监督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义务“环保卫士”的积极作用。

淮安市将每月28日设为全市环境安全日(全国唯一),实属一大创举,每月环境日期间,广泛开展环境教育普及课、社区讲座、文艺演出、环保征文、环保知识竞赛、电视演讲等活动,热火朝天地宣传环保工作,普及环保知识。在村镇开展环保宣传标语竞赛活动,扩大社会宣传覆盖面。并在全市900多家企业中开展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工作,提高企业层的环保意识。

4结语

提高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探索环境保护新路,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当前做好环境监察工作的必要条件,同时创新环保制度,拓展环保新思路是关键。作为环境监察人员,要认真履行环境监察工作职责,同时要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充分发挥环境监察部门作用,全面提升队伍自身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监察工作水平,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做生态环境的坚定保卫者,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倡导者,做绿色发展的忠实实践者,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严春光,蒯元杰.打造绿色文明标兵[n].江苏法制报,2006-02-07.

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思路篇10

按照县委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安排部署,通过前阶段的认真学习,结合环保局的实际情况,查摆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一)思想方面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好形势把握不全面、不准确,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责任意识和政治敏锐性,全局观念、整体意识与某些具体工作结合时有模糊现象。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有不到位的地方。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不够全面,在对招商引资和看待经济工作全局上有片面的地方。解放思想力度不够大、开拓创新意识不够强,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新任务上有差距,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念还没有真正深入思想,工作中习惯于老套路、老方法,对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工作出现的新趋势、新要求研究不够,工作机制不够灵活,致使工作出现了一些滞后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虽然能够在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上想办法出措施,既力争完成工作,也不失有一些创新举措。但仍然存在按部就班的思想观念,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还不能用全新的思想方式去做开创性的工作,工作思路和方法创新力度不够,思想不宽阔,层次不够高。尤其对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不敢过深地研究和探索。总是看看上边怎么要求的,其他地方是怎么做的,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想,影响了工作的深入开展。虽然也坚持调查研究,但多局限于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带着总是、带着想法搞调研较少,从调研中总结提炼出解决全局性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不够。没有紧跟时代步伐,对于循环经济、绿色gdp新理论、新观念研究不深不透,还没有制定相关举措和新的管理模式和体系,没能很好把握新时期环境管理工作的新方向。

(二)作风方面

宗旨意识有所淡化,没有始终地把企业和群众对我们的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绩的最高标准,没有全面落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与群众联系不够紧密。在实际工作中,有时以一种怀疑的态度对待群众的智慧和能力,不重视群众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接受群众的观点和建议不够虚心。对待环保法律法规政策不理解的群众存在急燥情绪,不能以平和的心态做循循善诱的工作。有时态度生硬、不能尽最大可能为群众提供方便。与县委、政府的要求还有差距,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在领导作风上,对组织纪律要求不严,使个别单位,少数同志有时纪律观念淡薄,有不团结、不严守工作及组织纪律的现象。执行民主集中制不够自觉,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够,开展批评不大胆,怕伤害同志感情;发扬民主不够,有些问题沟通不充分。廉洁自律上有自满情绪,认为这些年来,局班子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做得不错,由于我局经费十分紧张,总认为在来客接待上执行标准低,有时招待手续完善不及时。

(三)工作方面

工作中热情不够高,工作不够扎实,深入一线不够,工作积极性降低、事业心和责任感有所下降。对一般事务性工作,时有被动上传下达现象。工作部署多,督促检查少,指导指挥多,身体力行少,围绕上级具体要求抓工作多,围绕本单位工作重点抓得少,缺乏开拓进取,大胆创新的精神。环保宣传教育不够,错误地认为宣传教育工作是“虚”的,执行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上级政策,严格执法,依法行政才是实的,由此降低了环保宣教的标准,放松了环保宣教工作的要求,致使许多群众不了解环保,不理解环保,尤其是一些排污单位,对环保部门产生误解,产生抵触情绪,不但不支持环保工作,甚至软磨硬缠。这样不仅影响了工作,还影响了环保形象。环保执法力度还不够,对一些棘手问题或是难缠的钉子户,不能采取及时有效措施彻底解决。对环保干部职工的培训教育不够,开展政治思想、法律法规、环保业务的培训不持之以恒,致使少数环保执法人员在工作中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知半解,工作中不能全面地向被服务对象深入讲解法律法规,使服务对象对环保工作产生误解,从而影响了环保整体形象。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一)改造主观世界不够积极主动。这些年,虽然也不断强调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要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但在实际上存在重客观世界改造轻主观世界改造的问题。用事务性工作代替政治和党性锻炼,使局班子的党性修养随着工作阅历的增长减弱了,对自己的要求放松了,通过深入学习理论,深刻认识到如果不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势必会造成理想信念的动摇和思想观念的紊乱,不利于党员领导干部的成长和进步。

(二)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开拓创新精神不强。对于如何运用市场经济理论促进环境保护工作实际做得不够。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识不到位,积极探索、勇于开拓的精神不强,在新形势下创造性地开展本职工作不够。

(三)宗旨观念有所淡化。有些同志在本职岗位时间长了,与群众的思想感情有所疏远。工作讲力度多,讲硬措施多,教方法少,讲感情少。对群众反映的意见,有时间就听一听,忙起来就等一等。由于群众观念淡薄,感受民情民意的敏锐性减弱,指导起工作来不可避免地主观意志成分多了,形式主义的东西便滋长起来。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放松了对自己世界观的改造,宗旨意识淡化,不能用党员领导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没有真正把自己放到公仆的位置,把群众摆到主人的地位,这些问题与我们党

的宗旨格格不入。这样下去就会降低威信,影响整体形象。三、整改措施及努力方向

(一)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理论和思想素质。严格执行学习制度,组织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精神及我县解放思想大讨论要求的系列文件、材料和领导讲话。制订学习计划,排出学习日程,列出学习内容,提出学习要求,落实学习纪律,把理论学习与武装头脑、改造思想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牢固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带着问题,联系工作实际,把理论学习与改进作风、推动工作结合起来。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要经常性地深入基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力弘扬,躬身实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精神,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把握工作原则。

(二)进一步树立发展的理念。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着眼大局,着手具体来推动全县环保事业的大发展。要努力增强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紧迫意识,要发挥集体智慧,着力研究适应新形势下环境管理的新方法、新举措;要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克服求稳和保守思想,为经济社会发展做更大贡献。

(三)勤奋工作,勇于奉献。要求广大干部职工继续保持旺盛的工作斗志,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心系百姓、心系环保,献身事业、献身群众,不畏压力,勇挑重担,切实肩负保护碧水蓝天的神圣使命。在工作中不求名利、不计得失、不计报酬,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去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宗旨教育,要求同志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踏踏实实解决影响群众生活的热点、难点问题,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做敢于负责的模范,做善于团结的模范,做联系群众的模范,做廉洁奉公的模范。

(四)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办实事,求实效,凡是群众提出的合理要求,要办好,办实,在实践中,把上级需要同群众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全县人民的优良环境需求同党和国家的利益统一起来,把全局职工的积极性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难点问题。

(五)集中精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一是发挥环保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好服务。推动环保管理职能向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转变;进一步规范环保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实施优质服务,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基本要求,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二是落实农村环保小康计划,支持新农村建设。开展村庄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加强农村工业企业污染防治,积极推行清洁生产,禁止引进和新建污染严重的生产项目,加强水源水质监测,推进白河沿岸安全饮水工程,保障农村饮用水环境安全。三是加大污染源监控力度,完成污染减排目标。以水污染防治为重点,巩固、扩大污染防治成果。完成排污许可证审核发放工作;杜绝“十五小”、“新五小”企业反弹;落实排污总量控制计划,为我县项目建设、经济发展留足排污容量空间;加强对重点污染源及危险化学品和放射源、射线装置使用单位的监管,做好全县医疗卫生机构的射线装置的管理工作;加大对居民集中区、河流沿岸污染排放企业,尤其是存在污染事故隐患企业的监管力度,杜绝各类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四是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严格环境准入,杜绝建设项目环境违法,严格控制污染排放增量。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管理,杜绝在禁养区内发展养殖企业,综合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五是积极争取环保专项资金。组织筛选治污和能力建设项目,上报国家、省、市环保部门,争取环保专项资金;围绕重点污染源治理和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项目,力争争取130万元项目资金;以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为契机,协助省市环保局督促华兴酒精公司完成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促进节能减排。

六是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一方面继续配合做好白河流域等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重点对饮食、娱乐、服务业加强管理,严厉查处锅炉粉尘、建筑噪声等扰民现象,使城区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为创建环境优美城市做贡献。七是抓好班子带好队伍。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结合环保工作实际,研究、探索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思路、新途径。进一步规范环保执法人员行为,提高服务经济发展、维护群众利益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