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三年级科幻作文十篇三年级科幻作文十篇

三年级科幻作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26:27

三年级科幻作文篇1

在杨鹏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奇特的构思、丰富的科幻元素、跌宕起伏的情节、天马行空的想象。其小说的科幻元素极为丰富,超光速飞行、异度空间、时空隧道、UFo、星际旅行、人脑控制、生化机器人、克隆复制……这些生硬冷僻的科学知识都被浅显易懂地表达出来。虽然小读者们读的是小说,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与科学碰触的过程。这些科幻奇思让人耳目一新、大开眼界,开启了对未来世界的想象之门。那么,杨鹏的科幻写作究竟有什么秘诀?他通过作品想向读者朋友们表达些什么呢?

知力记者:您的科幻创作是如何开始的?哪些科幻作品对您的影响颇深或让您记忆深刻?

杨鹏:在我年轻的时候,记忆中是1978年到1981年,正是科幻小说大爆发的时候,那时候,我刚好上小学一年级,看了很多科幻小说,因此也受到了科幻小说的影响。从小,我也喜欢写点东西,而小时候的兴趣也为我日后的科幻创作打下了基础。

在北京师范大学读大一的时候,我开始尝试创作科幻。当时科幻界的前辈吴岩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他的课上,我了解到很多科普知识;课下,吴岩老师又推荐给我各种各样的科幻杂志。

我看过的科幻小说比较多,其中也有不乏让我记忆深刻的。如我小时候喜欢看《星球大战》,也比较喜欢看漫画《铁臂阿童木》,中国科幻作家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和郑文光的《飞向人马座》也都是我比较喜欢的,推荐给青少年朋友们读一读。

知力记者:您认为哪些科幻题材较为适合青少年朋友看?能推荐几本您认为不错的科幻书吗?

杨鹏:现在几乎所有科幻题材的书都适合青少年朋友去读。当然,我认为经典的科幻小说青少年朋友们还是要看一看的,如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威尔斯的科幻小书、凡尔纳的科幻小说,特别的科幻小说如《安德的游戏》也值得一看。

说实在的,现在的科幻市场上,适合小读者看的科幻小说还比较少,对于初尝科幻的小读者来说,还是要寻找自己适合看、看得懂的科幻小说,以此来启蒙自己。我现在就主要在做这件事,针对儿童创作一些易读易懂的科幻读物。

事实上,也有的青少年朋友的接受能力已经比较强,很小就能阅读《三体》这样的科幻书。但我还是提倡青少年朋友们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阅读水平、阅读阶段,来设定自己的阅读目标,自主阅读。

知力记者:您认为科幻如何帮助青少年朋友学习科学知识,汲取科学养分?如果有青少年朋友想走上科幻创作的道路,您有什么建议?

杨鹏: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先区分一下科幻与科普。我们学习科学知识,知道原因结果就行了,而科幻就是为了更好地激发青少年学习科学的兴趣,比如说:青少年朋友们看了我创作的太空科幻小说,可能会对太空产生兴趣,为了这个兴趣点,青少年朋友有可能就主动去找与太空有关的天文学知识去看,所以我觉得,科幻只是对科学知识起到桥梁的作用,并不直接传递科学知识。

针对想走上科幻创作道路的青少年朋友们来说,我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是大量看科幻小说,不看科幻小说去写科幻会缺乏想象力;第二是打牢科学知识的基础,基本的科学知识一定是要准确的;第三是打好文学基础,多看文学书、多看小说、多看经典作品,提高文学水准;第四是多练习,熟能生巧。

知力记者:您的科幻创作如此受青少年朋友们欢迎,究竟有什么秘诀呢?

三年级科幻作文篇2

【关键词】小学美术科学幻想画创新意识

著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曾这样说,“科学与艺术――一枚硬币的两面”。时至今日,科学与艺术的融通已经成为人类自身发展的需求和时代的要求。多年的美术教学、辅导实践中,笔者带领学校美术教师团队开展了“小学美术科学幻想画主题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依托科学幻想画这一载体达成科学与艺术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联手,为两者的结合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科学幻想画主题课堂教学的实践

1.教学主题的选择:学生金点子与教师研讨相结合,确定年段教学主题。

与科学教研组联合开展学生“科学创新金点子”的收集活动是科学幻想画主题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孩子的幻想是最不受约束的,但是很多孩子通常不知道从哪里去想,教师要引导孩子们的想象并不是只有太空、海洋,关注人类本身和普通人的生活,用科技改进生活就是科学创新,这样会有更丰富的科幻空间。

在人类问题的思考中突破,比如:人类面临哪些可怕的灾害或者危机?有哪些问题人类目前无法解决?自然灾害问题、环保问题、能源问题、交通问题、生命问题等。启发学生的思维,将大问题分成小问题,如环保问题可以细化为酸雨、汽车废气、水源污染、森林减少、土壤沙漠化、臭氧层破坏等问题。于是,盘旋在森林上空的“云层吸水自动消防员”、“处理污水的鱼”、“南极冰层加工厂修补臭氧层”等新鲜的科学创意就冒出来了……再比如说,去年5月的汶川地震以后,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就想到了很多关于解决地震问题的创意:“不怕震的学校”、“小区自动防震修复系统”、“汶川小朋友的震后心理救助楼”,等等。

在日常生活的体验中改进: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日常生活,鼓励他们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采访周围的人,采用“更理想”、“更方便”的标准去大胆思考。生活中有哪些不方便的地方?哪些产品不够“理想”?可以怎么改进?学生在观察、体验过程中果真发现了许多有趣的问题以及有创意的对策,如:很多人不注意保护水源,水污染日益严重,要是有一群群会处理污水的神奇大鱼在江河湖泊里自动工作,随时把垃圾和污水吸进肚子,经过内部一系列的加工处理排放出清水和可以让水生物吸收的有机物质,那该有多好!

长时间出差,家里的花草无人照管怎么办?智能花盆有自动检测仪,发现缺少阳光、养分、水就会自动开启进行供水供肥、人造光照系统,让植物们健康成长。

交通问题困扰着每个现代人,未来取代危害人类健康的尘土飞扬、拥挤不堪的马路是纵横穿梭在楼房之间的透明管道,各种交通工具在里面行动自如,既方便又环保。

马路下面每次埋管子总要把柏油路面挖开又合上,既浪费人力又影响交通,是否能制造出装拉链的马路,可以像我们穿衣服一样很快捷地打开又拉上……

这些来自生活体验的小小“金点子”在科幻画创作中发挥了大作用,孩子们的题材变得丰富多样,作品也生动起来。

2.教学方式的实施:以年段为单位集中教研,引领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一方面,针对科学幻想画的特性确定探究性学习为主的教学思路,另一方面,针对学校专职美术教师人数的不足,个别年级还有美术兼职教师的现状,制定了以年段为单位集中教研,巡回教学的策略。每段确定一名美术专职教师率先备好课,然后组织团队讨论,修改后全校开课研讨。

以笔者在607班进行的《我国第三个南极考察站》科学幻想画主题课堂教学现场观摩研讨活动为例。课前,先请学生了解南极考察的意义以及困难,并填好(表1),对于南极的地理、气候环境以及考察等方面有较为科学的了解。课堂上,在讨论“我国第三个新型南极科学考察站”的时候,运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重在引导学生针对什么困难或者解决什么问题,相应地展开想象,而不是天马行空地脱离现实瞎想。(见表2)

建议:可以为新南极考察站起个名字,体现特色(设计特色、中国特色)

课后拓展内容(见表3):你能想出三个解决人类目前面临的问题,或者生活中的困难的金点子吗?

3.教学思路的拓展:举办科幻画展评,实现师生和家长三方互动。

在小学美术科学幻想画主题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兴趣极其浓厚,如何进一步提升、保持孩子们的创作积极性,并满足他们的成功感,是团队教学研讨中重点讨论的问题之一。举办科幻画展评,家长参与三方互动的形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展评先以班级为单位全员进行,请同学们推荐出班级优秀作品参加校级展览。校级展览以年级为单位进行集中交流与评议,同学、老师和家长三方均可参与投票。活动的宗旨是“让每个孩子在参与中收获成功、感受快乐”,评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老师、家长三方都积极投入其中,达到了关注、交流和激励的目的。

二、科学幻想画主题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1.团队参与

小学美术科学幻想画主题课堂教学以团队形式开展研究,改变了一直以来的美术教师单打独斗辅导少儿科幻画的局面,形成了教师“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团队中,大家都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彼此信任、互补长短,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用美术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与讨论来分享小学美术科学幻想画辅导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创造真心向往的“共同愿景”,不断研究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表现能力。

2.综合学习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如何实现无限的创意?这需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综合。比如说,“科技创新金点子”活动的实施、科幻画展评活动、查阅科学资料都是利用课外的时间。另外,课堂上学生的创作受时间、材料的限制,在表现形式上大多比较单一,表现内容又不够丰富。有了科学幻想的好思路好内容,如何运用多种材料和绘画形式更好地进行表现?这需要美术教师在课外进一步辅导。很多优秀的少儿科幻画作品就是在课堂上构思了创意,画出了想法,并在课后进一步探究、改进,经历一个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综合过程后创作出来的。

3.三方互动

三方互动基于以往学校里师生互动,家庭中家长与孩子互动的局面而言,它把师生、家长三方通过多元互动统合成一个整体。传统教学中往往只能达成师生之间的互动,小学美术科学幻想画主题课堂教学非常注重家长的参与,通过课前、课后的活动以及现代信息技术达到师生、家长三方之间互动的协调,依托网络构建超越课堂教学时空的多元开放的教学模式。无论是课前的“金点子”征集、课后的科幻画展评,还是通过网络平台的作品展示,都引导孩子积极地采访家长,热情地动员家长,把家长也“拽”进少儿科学幻想画的世界成三方互动。

4.网络运用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资源积累,成立网络科幻画主题教学资源库,开展网络科幻画展评活动是美术科学幻想画主题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策略,也是一大特色。资源库以年级段为单位建立文件夹,以科幻画教学主题为名字建立子文件夹,里面包括教案、课件、相关资料、学生作品、活动照片等内容。通过网络科幻画主题教学资源库,美术教师可以达到更充分的共享与交流,并为今后的美术科学幻想画主题课堂教学研究提供完整的资料。

三、科学幻想画主题课堂教学的成效分析

1.对学生的作用:小作品大天地

科幻画主题课堂教学着重培养的是两种意识和一项能力,一是引导学生关注人类问题、体验日常生活的意识;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运用科学想象去解决、不断改进这些问题的意识;三是在创新思维和绘画艺术之间建立起连接的桥梁,让越来越多的孩子提高艺术表现能力。很多孩子经历了科幻画主题课堂教学,体验了把抽象的创新思维转化为可视的艺术形象的过程,就爱上了科幻画这种创作思路和形式。课堂上,他们的积极性高,参与、竞争意识强,俨然是一个个“小小科学家和艺术家”。他们变得对于科学知识、信息更感兴趣,一些原先不爱科学的女孩子纷纷爱上了看科学类杂志和书籍,美术课前经常有同学来交流他所知道的最新发明,孩子们在寻找科学幻想画创新金点子的同时不断地关注自然界、社会和他人。

2.对教师的作用:小主题多元提升

和学生一起经历科幻画主题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教师自我学习、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和学生共同关注自然界、社会和他人的过程。一位美术教师曾高兴地说,“科幻画教学给我这个‘科盲’扫了‘盲’”。确实,这样的过程让美术教师把视野拓展到美术领域以外,对于科学知识、科学世界、科技创新有了更多的关注,并产生了兴趣,在培养孩子的科学态度以及科学精神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同时,科幻画主题课堂教学研究团队创造了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为教师个体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机会,和谐的“同伴互助”关系使得无论是工作时间较长的美术专职教师,还是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兼职老师,通过活动都在自身的基础上对少儿科幻画创作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更多的思考,从而提升了教学、辅导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备注:文中少儿科学幻想画作品均为笔者辅导)

【参考文献】

三年级科幻作文篇3

关键词:中国科幻电影欠缺的原因振兴之路

一、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2010年,中国故事片产量达到526部,电影票房突破100亿大关。2011年,包括动画片、纪录片等在内的电影产量为791部,故事影片为558部,总票房突破130亿元。2010年和2011年,在票房排名前十位的电影中,历史题材电影占据半壁江山。

对比进口片票房和国产片票房,可以发现中国电影市场对科幻电影高度认可。但是,国产科幻电影不仅难产而且质量不高,票房惨淡。

二、中国科幻电影欠缺的原因

(一)文化传统不同。中国是传统的农耕文明国度,土地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耕的劳作方式使人们被禁锢在土地上,悠久的历史又使人安于现状。如古语所讲“以不变应万变”;而美国是移民国家,历史文化积淀不足,他们能够自由地吸收外来文化,思想也更加多元。对于美国移民而言,海洋是他们同外界沟通和生存的关键途径,因此他们具有更强烈的扩张性,拥有足够的发散性思维构建自己的文化。

(二)创作题材不同。纵观中国电影史,历史题材的电影占据半壁江山,这是我们深厚的历史文化为电影创作提供了充足的素材,同时也为导演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因此,历史题材逐渐形成了固有的模式,也就无法充满想象,实现科幻电影带给观众的巨大冲击力。

(三)资金力量单薄。《科技日报》主编尹传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科幻电影要发展,首要面对的难题便是资金和技术的匮乏。”的确,题材和内容决定了科幻电影制作的大成本,开销上亿美元不足为奇。

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科技强国,美国科幻片极尽声光电学之能事,以高科技为强大支撑,使科幻片在视觉、听觉等方面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阿凡达》,它在让中国观众惊叹之余,也让所有的中国电影人汗颜。中国电影整体环境并不乐观,更无市场盈利先例的科幻电影,难以吸引投资商的兴趣。

(四)人才缺乏。著名科幻作家、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吴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科幻电影的窘状更多源自文学作品与导演、制片人之间的脱节。

相比美国,中国几乎没有专门性的人才,中国有喜剧片名导冯小刚,文艺片名导陈凯歌,动作片名导吴宇森,唯独在科幻片领域缺乏“从一而终”的导演班底。1989年,冯小宁在推出电影处女作《大气层消失》后,转而拍摄其它类型电影;刘镇伟在多部电影中杂糅了科幻元素,但总体说来还是以其无厘头搞笑风格为主。

如果继续深入分析,就会发现中国编剧的剧本似乎也缺少一些元素。那就是缺少科学前瞻性,缺少人文关怀,缺少哲学思考。首先,中国影片极少能够准确体现科技的发展方向。而在上世纪的《黑客帝国》中,影片中连续几次出现利用网络寻找旅馆位置的镜头,这个非常类似谷歌地图,而当时的谷歌尚在襁褓之中,《黑客帝国》提前预言了谷歌地图的出现。其次,中国电影缺乏人文关怀。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2012》和《后天》,影片都在认真思索人类的未来,并为之担忧。或许这是煽情的手段,是商业化的途径,但也是中国科幻片缺少的重要因素。最后,中国最不缺乏的哲学,也俨然成了科幻片的短腿,不是因为中国没有哲学,而是创作者没有认真思考和应用哲学。在《黑客帝国》中,信奉佛教的人能在里面看到佛的说教,信奉基督教的能感受到上帝的救赎。而我们拥有老庄、孔子,拥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却没有在影片中展现文明的文化和哲学。所以,编剧的能力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成败,既要达到受众的“定向期待视野”,又要出其不意,突破受众的“创新期待视野”②。

三、中国科幻片的振兴之路

(一)具有中国特色

中国有自己的文化和特色,没必要完全按照国外科幻电影的模式发展。中国的剧情电影已达到一定的水准,科幻电影完全可以借鉴剧情电影的经验,以掩盖技术上的不足。当然,真正的主干还是在于情节的创新和技术的发展。

(二)电影分级制

文化政策的不自由,只能导致文艺作品的畸形发展。美国的电影分级制既达到保护青少年观众的目的,又促使了电影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是一条可借鉴的道路。“老少皆宜”的理想只是空想,只有认真分析受众市场,有针对性地创作才是取胜之道。1998年,韩国电影实行分级制后迅速的扭转了低迷的状态,如今成为亚洲重要的电影市场。中国电影要想突破目前高票房之下的瓶颈状态,必须实行分级制,以求得电影文化的多元发展。

中国电影正以豪迈的步伐前进着,但繁荣的背后并不是风平浪静,我们依然面临着诸多无法突破的瓶颈,其中之一就是类型电影的严重“偏科”现象,尤其表现在科幻电影上。对此,在认真梳理国产科幻电影的发展历程和正视现状的基础上,我们必须积极地探寻其空白的原因,并寻找有效的解决对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创作具有本土特色的科幻电影,是中国从电影大国步入电影强国的行列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克里斯蒂安・黑尔曼:《世界科幻电影史》[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

[2]郑军《科幻纵览》

[3]吴振尘《论科幻片的类型定义》

三年级科幻作文篇4

2008年,中国科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日本科幻杂志于7月25日出版了中国科幻特辑,被选入的中国短篇科幻包括韩松的《水栖人》、刘慈欣的《流浪地球》和江波的《湿婆之舞》。

在文字传播之外,2008年众多科幻作家还在电视荧屏上有了一个集体亮相的机会:CCtV-10的《探索・发现》栏目于11月4日开始播出29集系列片《秘境追踪》第5季《禁止入内》。该片对近100年遍布全球的UFo目击事件进行了探究。刘慈欣、王晋康、潘海天、韩松、星河等科幻作家的现身让众多科幻迷欣喜,却也让许多观众发出这样的疑问:中国还有科幻作家?这听起来似乎很具有讽刺意味,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电视媒体也许会因此对国人了解科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生死的轮回每年都会发生,这总会给人们在回首过去一年时抹上一层阴郁之色。世界科幻三巨头之一、英国著名科幻大师阿瑟・克拉克未能实现他在90岁生日许下的愿望――与外星人会面,于2008年3月19日病逝。克拉克的去世,标志着世界科幻史上的“黄金时代”正式终结。虽然科幻作家并不能实现其小说中永生的梦想,但90岁已算高龄。另一位科幻作家――畅销科幻小说《侏罗纪公园》《神秘之球》的作者迈克尔・克莱顿的去世多少也令人扼腕:2008年1月4日他因癌症于洛杉矶飞赴天国,终年仅66岁。

两位作家的离世加上两位超级科幻迷――有“科幻先生”之称的美国科幻编辑阿克曼和中国的老科幻迷徐久隆――的去世,使2008的阴郁之色更加浓重。

三年级科幻作文篇5

这部《科幻文学论纲》是吴岩老师多年来悉心从事科幻理论研究的沉潜之作。他在本书中提出了自己独树一帜的理论建构方案:以分析文学场中的权力运作为中心,来研究科幻文学在主流文学和主流文化与边缘徘徊的现象与原因,以此把握科幻文类的真实脉动,并借此传达出非主流的科幻边缘人用非主流的方式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发出的呐喊与心声。细读这部为中国科幻事业的倾心之作,可以看出本书有着丰富翔实的理论支撑和严密的逻辑论证体系。

首先是研究视角的选取非常地独到、精准。一方面,以往的研究方法要么局限于作品的微观研究,要么是对整个科幻领域的整体面貌或整体历史的宏观研究,吴岩老师认为这两种研究方法如果单独使用会导致两极分化,因此采用了一种折中的“中观”研究方法,即以科幻作家簇为研究对象。另一方面,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提出以作品为中心,以世界、艺术家、欣赏者为三极的艺术理论阐释坐标,由此形成模仿说、功能说、表达说与客观说四个不同的理论批评派别。在比较这四个派别的优缺点之后,吴岩老师认为“表现说”最为接近科幻的边缘地位,并因此选择了“科幻作家簇”这一独特的观察视角。

其次,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科幻文学都曾一度经历了科学霸权、政治霸权、主流文化霸权的质疑和排斥,有过抗争、妥协、艰难的融合的过程。因此,吴岩老师将科幻文学的研究定位为一种权力的研究,引入当代颇受关注的权力研究方法,将科幻作家簇以及他们的作品作为这一权力场域中的“他者”形象,从整个社会的权力构造来考察作品的产生、发展、变革和创新,分析意识形态霸权对科幻作家和科幻文学的影响。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吴岩老师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多年同时从事心理学研究的专业背景,使他在分析科幻作家簇这一特殊群体的创作心理时如虎添翼,把处于男权社会话语体系中的女性作家簇、天真乐观的大男孩作家簇、渴望逃离现实期待全新世界的底层/边缘作家簇、以及全球化落伍者作家簇这四个作家群体在重重威压之下的心理状态,以及反映在作品的心理发展轨迹分析的淋漓尽致,许多诸如病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之类的心理学术语的使用则让人耳目一新。

三年级科幻作文篇6

关键词:儿童?科幻画?创作

少儿科幻画,是真实反映孩子童心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孩子从未来的角度对周围世界作出最直接,最朴素,也最深刻的一种艺术表现。在许多人的认识中,总以为科幻画创作就是要不着边际地随意幻想,方可产生好作品。然而,事实证明,幻想虽然是对未来的畅想,但应扎根于现实,着眼于当下。科幻与现实,并不矛盾,现实是科幻创作的源泉。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运用“应时性”原理,不失为指导少儿科幻画创作的一种好方法。教学的“应时性”的内容及其丰富,它的“时”大概包含了四个方面——时事、时令、时尚、时机。即教师要善于发现新事物、新时尚、新热点,通过寻找新的内容、角度、方法、思路,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指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探索大自然”,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发现、创作科学幻想画。

一、应时令:顺应自然的节拍

“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这是唐朝大诗人韩愈的名句。鸟鸣,雷鸣,虫鸣,风鸣是各个季节的表象。在少儿科幻画创作中,教师除了紧紧抓住季节特点外,还可以与各种节日、纪念日相结合,如国庆节、元宵节、妇女节、全国助残日等,根据这些节日特点挑选创作素材,引导学生用科幻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如韩笑同学平时就是一个环保小卫士,在“六·五”世界环境日创作了《水乡“清道夫”》,荣获2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幻想绘画比赛一等奖。林枳同学特别体贴父母,在“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创作了《一转多能》(图一)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希望工程师能设计制作一架多功能低碳动力能源机,让妈妈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把脚踏的力量转换成源源不断的能源,让电饭煲自动烧饭、热水气自动加热……小作者奇特的想象,大胆的构思,充满童趣的画笔,使我们沉浸于浓浓的爱意之中,构建了一个以母爱为主题的新视角。

二、应时尚:把握生活的脉搏

时尚包罗万象,它的触角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前一段时间学生非常流行看科幻小说,比如《哈利波特》这本书,由于神奇而富有幻想,71.98%的学生都看过,并且非常喜欢看,这就是时尚。我校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说:“现在我就爱看那些科幻的书籍、电影或动画片,如《变形金刚》、《蜘蛛侠》等,这些未来世界的战争,看了非常刺激!我真想变成一个未来的战士,用先进的武器和侵略地球的外星人开战。”

可见,现今的学生思想活跃,喜欢新鲜事物,崇尚创新,追逐时尚,这也给科幻画的创作提供了一种思路。作为美术老师,要时刻了解学生中流行什么?喜欢什么?关注什么?并巧妙地运用时尚,让学生创作出富有现代特色的科幻画佳作。

如CG,是英语“电脑图形设计”的简称。创作前,我们先引导同学们欣赏贺传荣创作的《大地》(图二)。贺传荣凭借其独特的想象,以大地为主题,运用电脑和各种电脑软件,将油画、版画、动漫、插图、摄影等各种视觉形式融为一体,具有极强的视觉表现空间。孩子们被深深地震憾了:科幻离生活并不遥远,那些冷冰冰的机械与艺术,竟然可以如此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紧接着,又欣赏了一些青年学生的电脑图形设计作品。这些作品使孩子们重新审视了来自他们身边的物体价值。孩子们的眼睛亮了,随之而来的创作热情也极为高涨。在教师的指导下,创作出了不少作品(图三)。这些科幻作品虽不成熟,但充满鲜活的想象,展现出学生对传统视觉文化的解构和当代多元化视觉表达形式的探索,有的甚至可以和大学生的设计相媲美。

三、应时机:贴近儿童的心灵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拉菲尔画了一幅玛利亚抱着圣子耶稣的画像,可是在正下方有一大片空白,正在想该补些什么.这时他从画室窗口看到附近面包店窗口有两个孩子,一个稍大的孩子托腮,仰望云天,在跟弟弟说着什么,稍小的孩子头靠在两臂上,也望着天空,在听他哥哥说话.拉菲尔觉得很美,就把他们画在画的下方,再加上翅膀,就成了两个天使。可见,时机是个很神奇的东西。每个孩子天生都是画家,都有丰富的想象力。因此,教师要抓住时机让孩子们走近他们眼中神秘的科幻画。

首先,当孩子们对天文、地质、海洋、环境、纳米技术、基因工程等有了一定的关注后,教师一定要重视这“星星之火”,引导学生对已了解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想象、构思和创作。如利用基因工程的科学原理展开联想:将蚂蚁体内注入大象基因,变成人一样大小的巨型蚂蚁,但蚂蚁仍旧保持原有的团结、分工合作的生活习性,组成了一支强大的“庄稼能手”队伍,这就是科幻画《转基因蚂蚁》的来历。其次,孩子们平时学习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不顺手”、“不舒服”“不方便”的地方,作为美术老师,切不可掉以轻心,此时,正是引导孩子们创作的好时机!让孩子们动一动脑,把这些小事物变成“顺手的”、“舒服的”“方便的”新事物,并用绘画的手法表现出来,一幅科幻画就诞生了。例如:《书包背我去上学》,就是将寻常主题《我背书包去上学》进行逆向思维,想象新型的书包。

此外,学校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我们在校园里的走廊上布置少儿科幻画作品,利用楼道、宣传窗、等展示各类科幻画,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对科幻画产生兴趣,这对创作科幻画也有一定的好处。

四、应时事:面向时代的发展

科学幻想相对于童话来说难度要大一些,主要是科学幻想不仅要敢于想象,还要讲究科学性。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多了解科学知识,多读科技书籍,还要经常关心最新的科学发展动态。教师要引导学生时刻关注时事,关注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思考社会热点难点:比如如何让地球产生绿色的环保能源,怎样改善日渐被污染的自然环境……鼓励学生采用“更科学”、“更现代化”、“更理想”的标准去大胆质疑:如何使人类免受台风袭击?如何让人类不再受地震的蹂躏?如何让人类在突发的灾难中生命不再受到危害……这些问题的背后就包含了丰富的科技含量,可以激发学生的科幻意识。如:宋佳颖同学在看了我国青海玉树7.1级大地震中那么多人被压在废墟下的惨不忍睹的画面后,开动脑筋,创作了《弹力屋》,以表达自己对各地大地震的关心与关注;而庞晶莹同学的作品《我想我们赢》(图五),则是根据自己多次从电视里看到的上海“11.15”事件给人们带来严重灾难的新闻后所创作的。

通过几年来的应时性教学实践,我们为孩子们成功地架起了通向科幻画创作的彩虹桥。教学的应时性与常规性,就是珠子与线的关系,在开展“应时性”教学时,也要注重应时教育与长效教育紧密结合,注重应时内容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相一致,学会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学会寻找切入点,合理运用。总之,运用好教学的应时性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需要教师将书本理论知识联系生活实际,用心去准备,精心去实施,使教师具有人有我优、人新我变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大根?《论视觉文化时代的美术教育》载于《清华美术·卷3》?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出版?第118—124页

三年级科幻作文篇7

生于1963年的刘慈欣,成长于“时期”。同那个年代的许多同龄人一样,青少年时期,他深受俄罗斯文学的熏陶,喜欢列夫・托尔斯泰。俄罗斯文学的厚重以及带着粘滞感的语言,影响了他日后的文字表达。“我的语言风格很想追求像俄罗斯文学那样平实、厚重的质感,结果平实学来了,厚重却没学来。”他谦虚地说。

偶然从父亲箱底翻出的繁体版凡尔纳的《地心游记》,把刘慈欣带入了一个迷人而有趣的科幻世界。他是1979年创刊的《科幻世界》的忠实读者,从创刊号一路看到今天。1981年的一个冬夜,他读到一本名为《2001太空漫游》的科幻小说,这本西方科幻三大巨头之一的阿瑟・克拉克的代表作,改变了他的一生。2008年,在得知克拉克去世的消息后,他写下了这样的感慨:“27年前,是他让我产生了写科幻的念头,《2001太空漫游》告诉我科幻能够怎样展示宇宙的广漠和神奇;《与拉玛相会》则让我看到了科幻怎样像造物主般,创造出一个真实到精致可触摸的想象世界。以后自己的所有小说,都是对这两部经典,拙劣的模仿。”

刘慈欣很早就开始尝试科幻创作,《带上她的眼睛》的初稿就是在初中时完成的。后来他陆陆续续也写了一些作品,并向《科幻世界》投稿,可是并没有被录用。“我写作肯定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发表。”工程师出身的刘慈欣非常现实也严谨,在对科幻刊物进行仔细分析之后,他把《带上她的眼睛》做了修改,文章被发表了。此后,他一发不可收拾,在《科幻世界》上发表了许多作品,很快就受到关注。2004年,未见刘慈欣其人只见其文的郑军(国内民间的科幻研究者和科幻作者,对国内科幻状况十分熟悉),这样形容他:“他现在能够高高跃起,肯定是因为曾经有过一段艰苦的助跑。”

郑军的猜测一点都没错。生活在偏远闭塞的山西娘子关的刘慈欣,在90年代末发表科幻小说之前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大量阅读,涉猎广泛,科学、军事,只要有兴趣的题材都找来读。经历了那段时间的助跑之后,他终于高高跃起,成为科幻界一颗耀眼的明星。

从《带上她的眼睛》发表开始,刘慈欣带着一颗科幻迷的热枕之心孤独地创作着。2007年,从成都参加完世界科幻大会,回到自己生活、工作的娘子关,看着办公室窗外平静的山谷,周围熟悉的同事们、朋友们大都不读科幻,这一切与科幻大会上令人兴奋的热情和喧嚣相比,恍若隔世。刘慈欣知道一切并没有改变,这就是自己生活的现实世界。在大会上,一个科幻迷女孩的一句话一直刻在他的心里。那个女孩说:“希望你们能拉着我们的手在太空中飞行,在时间中看未来和过去,带着我们仰望星空,带着我们聆听宇宙中最深邃的思想。”刘慈欣说,女孩的这番话也是三十年前自己想对科幻作家们说的话,几乎一字不差。

科幻作家尼尔・盖曼曾经说过:“写小说的技巧在于,你拉着读者的手带他们进入一个黑暗的世界,并安慰他们说不要害怕,当他们真正感到害怕时,你就把手松开。”刘慈欣说:“我想我是不会松手的。我自己就是科幻迷中的一员,我们只能手拉手走在我们的世界中。”

刘慈欣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科幻迷,只不过现在在上面叠加了作者的身份。他说作为科幻迷的刘慈欣和作为科幻作家的刘慈欣的区别,在于前者只是简单地从一个爱好者的角度去关注科幻,后者则把科幻当作一个事业,所以会关心科幻的市场、关心读者的取向、关心科幻文学和影视的结合等等。在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的时候,刘慈欣形容“科幻市场和作品的关系不是X+Y,而是X×Y,一个为0则全部为0。他说,如果没有市场,只在小圈子里弄的话,即使写出来一朵花来,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作为一名科幻迷,又超越了一名科幻迷,刘慈欣时刻关心、思考科幻发展的未来。

对话书香两岸X刘慈欣

书香:在《三体》系列中,您更在意所创造出来的科学形象,还是关于人性的思考?

刘:我的所有作品,最在意的就是它的科学构思,至于人性的思考,顺其自然吧,主要还是架构科幻构思所产生的故事,所以人性的思考或是人类社会的思考所蕴含的东西,并没有事先设定。

书香:科幻是大众的文学,如果小说中有更多人性的思考,是不是可以被更多非科幻核心读者所接受?

刘:让科幻走向大众是每一位科幻小说家的愿望,所以我们也在做这方面的努力。这确实也比较困难,因为现在已经不是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包括美国也好、欧洲也好,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科幻小说本身是建立在对科学的神奇感之上,一种与现实疏离的感觉,可是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让这种感觉消失了。比如现在采访的时候,放在桌上的东西,在以前就是很科幻的,可是现在已经成为现实。科幻的黄金时代是在科学飞速发展但还没充分发展起来的年代,科学展示了种种可能性,所以有很强的诱惑力,而现在相当多的可能性都变成了现实,人们对科学的疏离感也渐渐消失,这对科幻小说来说是非常致命的地方,也是最大的困难。

书香:您如何看待科幻小说中的科学理念?

刘:科幻文学中的那些理念并不是真正的科学理念,它只是科学在文学中的映像,理论是不严格的,只是在科学基础上展开的想象。大部分这种科学的想象只是为了产生一个好的故事。

科幻小说作者99%的努力,都是在写出一个好的故事,而不是想要去解决什么问题,批评什么社会现象。如果一个好的故事诞生了,本身肯定会带来很多思考和启示,但最初,作者所做的努力就是讲好故事,至少我是这样的。

书香:《三体Ⅲ》里面放了很多东西,您自己也说过理想的写作时间是三到四年,但您好像有一种危机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刘:这种危机感来自各方面,从小的来说,我毕竟是业余写作,写作状态与工作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工作很紧张甚至遇到变动就写不了,你不知道下一本书什么时候能写出来。另一个是大环境的问题,科幻毕竟是太平盛世的文学。再一个,是创作上的考虑,有些想法就希望赶快把它写出来,《三体Ⅲ》的结构就是这样子,如果真的事无巨细地写出来会变得很长,最后的震撼力也就不够。而且我当时也打算搭起一个大框架,将来可能可以写续集或者是外传,现在看来很失策,别人都写了。

书香:读您的小说很有画面感,您写作的时候会有那样的感觉在吗?

刘:有的。我脑子里画面感的东西很强。很奇怪。包括一些大的数字都会转化成画面。创作的时候都有这种画面感,但是并不是有意的,好像我为了拍电影写成画面感,可能我看的电影很多,所以受到了影响。

书香:您在《南方文坛》上的文章曾经说道:“科幻文学描写的重点应该是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科幻给文学一个机会,可以让文学的目光再次宽阔起来。遗憾的是,我自己并没有尽早看清这条路,而是在另一条歧路上越走越远,目光从星空收回,变得越来越狭窄了。”为什么有这样的感慨?

刘:以前创作的时候,目光真的是一直盯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后来到了《三体》就渐渐地关注到人类自身上来,当然到目前为止还不能说是什么缺陷,但是这个趋势如果一直发展下去的话,就偏离了我的科幻理念。科幻本身最关注的应该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在科幻里还是过多地关注人类自身、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话,就会把科幻本身的特性消磨掉,这样科幻就跟其他类型小说没有什么区别了。事实上,《三体》本身就过多地融入了人类本身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我就是从《三体》开始察觉到这点的,我想下一本书应该会有所修正。

(编注:刘慈欣曾经写过题为《超越自恋:科幻给文学的机会》的文章。在文章中,刘慈欣认为,目前的主流文学是一场人类的超级自恋,只关注人与人性以及与人性有关的一切。他说“科幻文学,其实就是文学再一次睁开眼睛的努力,科幻把文学重新与宇宙联接起来,让人与大自然关系重新进入文学,这确实是文学的一个超越自恋的机会。”)

书香:《三体》带来了科幻出版的热潮,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刘:科幻的繁荣跟各个方面都有关,有作家的因素,有读者的因素,还有很重要的,出版方的运作的因素。你说《三体》的出版会带来什么,还有待观察,它带来的效用都不明显。因为需要后续的作家来填补后面的空白,至少现在还是缺少在大众中有影响力的作家,当然也出现了这种希望。比如说钱莉芳的《天意》,她的第一本小说就非常成功,如果第二本比第一本更成功的话,就是一种突破。但是光她一个人还是少,还是需要有更多的作者。

另外一些作者,比如江南、今何在,他们都在写科幻而且销量也都很好,在市场上很成功,但是以往科幻界往往忽视他们的作品,提到国内的科幻原创时,常常会把这两本书(《上海堡垒》、《十亿光年》)排除之外,但是它们是地地道道的科幻。所以现在能看到的,有市场号召力的作家还是比较少的,希望后面能跟得上。

三年级科幻作文篇8

关键词:科幻小说;刘慈欣;“宇宙社会学”

科幻小说是一种独特的通俗文学类型。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和兴趣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科幻小说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科幻小说的繁荣与否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民族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达与否。我国科幻小说从清末诞生到现在已经有百年的历史,期间虽然也有过几次发展的小高潮,但进十几年间优秀作品不多,直到2013年刘慈欣的《三体》系列小说出现,成为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新旗帜,重新引起了出版界,实业家和普通读者的广泛关注。这种现象对于中国科幻小说来说并不多见,因此有必要对于刘慈欣《三体》系列小说的成功原因进行探讨。

刘慈欣的《三体》系列小说包括《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三体Ⅲ:死神永生》。小说的初衷在于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人类是否应该主动与外星文明联系,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收到外星文明的信息,我们要不要回应?整个系列小说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线索,就是三体星球舰队对地球的入侵以及人类文明与三体文明之间长达几百年的恩怨情仇。同时每部小说自己内在的情节设计也很完整。如《三体》讲述的是因期间一次偶然的星际通讯引发了三体文明对地球的入侵,各国清除地球三体组织的故事;《黑暗森林》设计了面对三体舰队即将入侵地球的危机,人类如何应对的故事。作品中最后的面壁者罗辑与三体文明展开了智慧博弈,最后利用宇宙黑暗森林”法则逼退了三体舰队并建立了对三体文明的“黑暗森林”威慑。《死神永生》是整个系列的终曲,讲述了人类和宇宙的最终命运。在“黑暗森林”威慑失效后,人类被三体文明侵略,这时人类逃离的飞船向宇宙广播了三体星球的坐标,三体星球被摧毁,三体人撤离,人类最终也在宇宙舰艇上延续了文明。

可见从情节设计上看,《三体》系列小说无论是作为每一部还是整体系列是完整的,同时也是虚幻的。比如《三体》中三体星球的恶劣的生存环境,正是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催生了三体文明向外移民的需要。《死亡永生》中二向箔最终灭亡了整个太阳系。在《三体》系列小说中处处展现了大量作者这样的奇思妙想和经典创意。这种奇思妙想和经典创意带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些堪称经典的科幻设想给人带来了极大的阅读享受。但是如果仅仅依靠这些幻想不足以引起读者的广泛的关注。因为从现实来看我国民众对科学的兴趣不是很大,尤其是成人更关注自身的成功与发展,关注人际交往和社会关系。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也比较偏向务实的现实主义,而摒弃玄想。如果科幻小说局限在遥远的未来、外星人、星球探险等题材上,不能对这些题材进行更深的哲学思考,就容易令人产生脱离现实,无中生有的感觉,很难与读者产生共鸣,难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而且科幻小说中的虚幻情节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的虚构情节不同,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情节虽然是虚构的,但是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是可以把这种情节当做是真的发生过的一样,因为在传统现实主义小说中情节的社会背景是真实的,而科幻小说中的虚幻情节往往是建立在科学推理上,本身就是离普通读者比较远的,比较难以理解的,是很难让读者将此当做是真实发生的一样,因此科幻小说中的情节往往难于和读者产生共鸣。而《三体》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就在于《三体》系列小说中的情节都是在一个完整的逻辑下展开的,三部小说每一部都有自己的内在逻辑,同时三部小说又有一个比较严密的逻辑,作者的所有的天才的设想都是服从于这个逻辑的。在《三体》系列小说中所有的情节逻辑都是从一个科幻设想展开的,而这个科学设想就是这个作品的逻辑起点。这个逻辑原点是比较严密且符合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和认知的。这个科学设想就是作家在作品中探讨的“宇宙社会学”。

“宇宙社会学”有两个公理:1、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2、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基本保持不变。从这两个公理出发引入了猜疑链和技术爆炸两个概念,从而得出了“黑暗森林”法则的重要推论,即在一个黑暗森林中,只要暴露自己,就一定会遭到更高一级文明的打击。这个“宇宙社会学”成为小说中的所有情节设计的逻辑原点。如《三体》中三体文明之所以入侵地球,就是三体星球恶劣的生存环境,基于第一个公理,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的原因,三体星球入侵地球。《黑暗森林》中罗辑能逼退三体舰队也是依靠“黑暗森林”法则,《死神永生》中三体文明的撤退同样是这一逻辑在起作用,可见“宇宙社会学”绝不是书中的一个简单设想,它是整部书情节设计的逻辑起点。

“宇宙社会学”特别是其中提到的“黑暗森林”法则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在书中这种法则是宇宙中各种文明的生存方式,但在读者看来,这种宇宙中的文明生存方式正是现实中许多人感受到的生存方式。大到国家之间的纵横捭阖,小到个人之间的你争我夺勾心斗角,都能看到“宇宙社会学”里的“黑暗森林”法则的影子。虽然现代社会不是丛林社会,人们之间有合作包容的一面,但必须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之间竞争的程度越来越激烈,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竞争中保持有利地位。在竞争中表现出的残酷性与“黑暗森林”法则有共通之处。同时在现实社会中,激烈的社会竞争也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一种惶恐感,《三体》系列小说中的所有人在“黑暗森林”法则下,同样都有这种惶恐感。所以虽然作品描写的是与我们生活的时代遥不可及的未来发生的事情,但是读者从中体会到的审美感受却是现实的和现代的,人们基于日常生活的切身体现,就易于对《三体》系列小说产生情感共鸣。可见《三体》系列小说通过“宇宙社会学”和“黑暗森林”法则,将科幻与现实在逻辑上打通,从而使读者能够与作品产生共鸣,获得了比较大的成功。

三年级科幻作文篇9

[关键词]电影;计算机应用;数字化

著名电影理论家马丹尔在《电影语言》中说过:“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可见,画面是电影艺术的第一个美学特征,这是由电影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根本性质所决定的。无论电影的“活动性”和“有声性”多么重要,都代替不了其“画面艺术”这一本质属性。

一、电影:现代动态视觉艺术,梦幻的物质现实电影诞生于公元1895年12月28日。此前,席卷全球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人类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电学和热学理论化,发电机、电动机、电灯、电报、无线电通讯相继问世。1888年,美国人爱迪生制作了可拍摄持续一分钟的活动影像摄影机。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放映了他们制作的人类第一部影片《工厂大门》。可见,电影是人类工业化、现代化的结果。

电影诞生于音乐、舞蹈、戏剧、文学、建筑、美术等艺术形式之后,兼有这六大古典艺术的种种优势,也必然具有区别于它们的、独有的思维与语言体系,亦即:电影是现代动态视觉化的“第七艺术”。这种独有的属性决定了电影艺术的根本特性,即“梦幻的物质现实”。简单说,电影艺术之所以能够应运而生,是因为人类意识到:这种以不间断运动的影像记录人类活动的语言载体,可以逼真地模拟、还原人类的梦境、潜意识。这恰恰是此前的所有人类艺术无法比拟的。也就是说,自电影诞生那一天起,人类就可以通过逼真的活动影像使自己的梦境或者潜意识物质化、直观化、可观、可感了。

二、电影的三次革命

百余年间电影艺术经历了三次革命性的发展,即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制作到数字化制作。

(一)电影的声音革命

20世纪二十、三十年代,尽管全球电影的年产量已经数以千计,却仍然受限于当时的科技技术而没有声音,人物对话、甚至叙事与主题都只能通过插入字幕来标示。显然,由于科技水平所限,这门新兴艺术还无法尽显本体特性,还必须借助于其他古典艺术的语言。因而,电影被称为“伟大的哑巴”,尴尬而又无奈。

直到1928年,由于录音技术的划时代突破,以美国影片《爵士歌王》为标志,人类从此可以通过声光的奇妙结合模拟、表现现实、梦境和潜意识了——是为人类电影的第一次技术革命。

(二)电影的色彩革命

受限于科学技术,人类的早期电影都是“黑白电影”。然而,人类对色彩超越现实,揭示心理的发现与实验却几乎与电影的诞生同步。法国人乔治·梅里爱在1902年拍摄的《月球旅行记》就运用了手工染色。其后,直到彩摄制系统由美国人研制成功。1935年才有了人类第一部彩——《名利场》。随之,色彩——影调成为现代电影导演艺术的重要元素之一,为揭示人的梦境、潜意识创造了更大的可能。因之,色彩进入电影成为电影艺术的第二次技术革命。

(三)电影的数字化革命

与此前的所有“革命”相比,电影从模拟到数字化的制作——计算机技术全面引入影片制作,应该是电影诞生以来,真正接近电影本体,真正实现人类以连续运动的影像逼真地模拟、还原人类的梦境、潜意识,彻底超越其他所有人类艺术的根本性革命。而第三次革命的标志,就是计算机技术的全面应用。

三、电影数字化的价值

计算机技术在电影上的广泛应用,实质上就是针对影片的总体美学风格进行设计制作,并为影片的叙事主题服务的。如今,数字技术已可以合成出非常逼真的效果,而所有这些模仿自然现象的目的都是针对着影片中的人。对于观众来说,他不关心这个电影是记录在胶片上的,还是记录在计算机硬盘上的,也不关心导演是利用了常规的特技还是采用了数字技术,他关心的是它在屏幕上显示出来的那种影像效果是否能够打动他、感染他。从心理学意义上讲,观众的观影经验使他们逐渐形成了一种“自虐性”的情结,他们喜欢用虚构的故事来满足自己,喜欢被制造得尽善尽美的影像所欺骗,喜欢被看不出来的特技所蒙蔽。观众已经被现代电影的技术和节奏所迷惑,他们越来越喜欢这些东西。数字化技术的产生正是在更高的层面上满足了观众这种心理欲望。一部没有数字技术所制造的电影,将来也许就像一部没有色彩的电影那样,尽管有意义,但却令人不悦。

数字化技术为电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但是就整个电影的制作过程而言,它并没有使其更便捷、更简单。为了增加影片的观赏性,现代电影的制作越来越复杂,耗资也越来越巨大。电影这架吞进金钱吐出胶片的巨大机器,正变换着浑身解数来吸引观众。

数字电影技术所制造的影像世界有时比真实世界给人的真实感更为强烈。比如影片《拯救大兵瑞恩》使用数字化技术,仅用两百人演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数万人参加的诺曼底登陆,几乎没有人会感到是科学的巨手在推动着这场银幕上的战争。数字技术正全面地改变着传统电影的制作方式,为了与一个虚拟的世界相衔接,电影的特技制景工艺甚至要制造出与真实物体一模一样的道具。过去,我们相信电影是在现实中拍下来的,而现在的电影可能是数字工程师在电脑机房里合成出来的,而且它可能比拍的更好看,甚至比拍的更显得真实。历史上真实发生的巨大灾难也罢,人类永恒的爱情故事也罢,没有什么是数字技术不能制造的。作为电影艺术的最新款式——数码电影实际上并不仅仅在改变电影的画面,它还在改变着电影的全部制作方式、传输方式、发行放映方式。总而言之,由于数字化技术的引进,整个电影领域产生了革命性的历史变化。

四、超级计算机的电影应用与电影的梦幻本性体验

仅就表现层面而言,电影人的百年努力都为使人的梦境、潜意识达到最大限度的逼真——物质化,从而使观赏者无阻碍地进入“幻境”。人类为此努力了73年,直到1968年的《2001:太空漫游》,是为人类最早的计算机介入电影制作。

数字技术——电影的计算机制作,给电影带来的最早的革命性改变,是后期数字非线性剪辑技术应用。

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在速度和容量方面飞速提高,数字码率压缩技术的使用,使数据量极大的活动影象信息可以变为计算机文件,存在计算机硬盘中。数字非线性编辑系统以计算机为平台,直接处理这些图像、声音数据。因此摆脱了由硬件功能来确定人们工作方式和能力的工作模式。电影的后期剪辑真正做到了“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科技真的转化为生产力了。

然而,计算机带来的最具革命性意义的变化还是电影制作的整体数字化。这同样经历了一个渐进与突变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计算机动画为代表的电脑成像技术日益成熟,计算机生成影像的能力已经无与伦比,但在电影制作上总体还处于利用软件对图像进行加工处理的阶段。例如《辛德勒的名单》中少女的衣服由黑白变红;《阿甘正传》中男主角与总统握手画面的胶片颗粒度处理;《天使爱美丽》中的夸张变形镜头,等等。在消除“穿帮镜头”时,传统的电影制作方式有时会无能为力,而这一阶段的计算机却几乎“随心所欲”了。

迄今为止,运用“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Graphics,简称CG)进行电影制作的极致,是2009年的科幻大片《阿凡达》。这是有史以来,计算机电影应用最具颠覆性的革命,是电影最接近梦幻本体的完美创造,从而成为人类电影制作的丰碑。所有观罢美国好莱坞科幻大片《阿凡达》的观众,都享受到了一次视觉的盛宴和艺术的饕餮大餐。《阿凡达》无疑是一部典型的浪漫主义宏篇巨制,展现的是人类科技发展到可以征服宇宙、开发外星球的特定阶段,人在这一阶段的表现。那大胆恢弘的创作想象,无与伦比,它把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巩固、延续、强化到了今天,其中的计算机技术手段的高度运用,是空前的。

计算机图形学是一种使用数学算法将二维或三维图形转化为计算机显示器的栅格形式的科学。总而言之,就是把画板上的图案转化为计算机可以编辑的模型,最终通过着色等过程表现出来,使之可以构成精美的图案或者动画。

目前全球整个计算机绘图行业最为消耗计算机资源的不是建模,不是栅格化,而是需要计算颜色、计算光源的渲染过程。

《阿凡达》的后期制作由新西兰的weta数码工作室(也是《指环王》的制作团队)完成。通过超级计算机完成全部渲染过程,需要使用拥有6000多个处理核心和104tB内存,带宽达到10G的网络连接数据中心渲染一年多时间。如果使用一台个人电脑,则需连续工作约10000年。

wetaDigital公司采用超级计算机集群平台,操作系统是Linux。这套超级计算机渲染环境在2008年拥有4096个CpU内核,2009年增加到5936个。庞大的超级计算机集群成为导演和演员之外的影片最大贡献者。计算机根据动画师划定的标准,渲染《阿凡达》每一帧静态图片,最终拼接成全片。完成片一帧的数据是12mB,一秒钟24帧,每分钟的数据就有1728GB,整部《阿凡达》的数据据说在3pB左右,需要3000块个人电脑的1tB容量硬盘才能完成数据存储!

由于大规模的超级计算机进入电影制作,全面的虚拟拍摄和超级计算机的渲染模式扩展了制作的自由度和真实性,最终使《阿凡达》实现了区别于传统艺术的梦幻本性,使人类的梦幻、潜意识从来没有如此逼真地呈现在眼前。那些前计算机时代无法制作的影像,例如潘多拉星夜空中的许多“月亮”;悬浮在空中的巨石、瀑布;运输机飞行在浮空的巨石之间;活灵活现的六腿马;状似飞龙的猛兽;飞行与行走轨迹的反物理力学……这些只在梦境中才可能出现的幻像高度逼真地呈现在眼前,使得影片的观赏过程自然化为一次穿越的心灵体验。118年之后,超级计算机终于使我们看到了电影表现幻境的可能,使我们真正体验了电影的梦幻本性。我们也在118年之后惊觉:梦幻的物质现实的确是电影的本性,其它都是人们的误读、误解,电影的确可以最逼真地描绘人类的潜意识。

现代电影制作中计算机的应用,使21世纪的观众见识了什么才是电影的本体意义。以《阿凡达》为标志的超级计算机应用,向人类的创造力发出空前的挑战,中国电影家是时候该全面反思我们的电影观,学会说“世界语”了。

[参考文献]

[1]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世界电影史[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2]李停战,周炜.数字影视剪辑艺术与实践[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3][美]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

三年级科幻作文篇10

如果要让刘慈欣形容宇宙有多大,多么丰富,他会让人想象胡夫金字塔,金字塔不是巨石做成,而是由沙子堆成那么高,银河系中行星多如这些沙粒,而宇宙中有上百亿座类似的金字塔。

刘慈欣喜欢想象世界,就像他喜欢英国作家亚瑟·克拉克的《与拉玛相会》一样,这部1972年出版的科幻小说描述在22世纪一个五十公里长的圆柱形外星太空船闯入太阳系,人类派出探险队前去调查的过程,这个外星物体就被命名为“拉玛”。“这种书的魅力在于,想象力像造物主一样造出一个世界,这是科幻小说很核心的部分。”刘慈欣告诉《环球企业家》。科幻作家构建的科幻世界正是基于自己的想象世界,但这种想象并非超自然的想象,而是建立在已知科学规律之上。

“莫言有一片透明的胡萝卜,他就描写了一个孩子在很封闭贫困的环境中,突然爆发出不可思议的想象力,他描写得十分生动,但科幻的想象还需要对宇宙有好奇心,有敬畏感。”按照刘慈欣的科幻世界逻辑,这需要对大自然、宇宙、科学规律还有已知的科学图景,从宏观到微观上进行通盘了解,不然那就不是刘慈欣所说的科幻的想象力。

1998年,刘慈欣开始发表科幻作品,彼时他30岁出头,十多年下来,随着对生活、工作以及社会介入得越深,刘的作品中过去那种明快阳光的调性正在变淡,取而代之的是理性分析,即便分析出来的结果并不符合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但他越加感觉只有这么做才能生存下来,于是必须这么做。

在他最知名的作品《三体》中,最后宇宙只剩两三艘人类驾驶的飞船,为了争夺资源相互攻击,情感上讲,他们应当相互依存。但刘慈欣认为“相互依存”这个想法并不理智,因为这样大家都会死。而作为飞船的舰长要对整艘船负责,“我要不先动手,你们就会先动手,这个就是理智”。刘慈欣所描绘的这种状态对其生活经历有间接的影射。

刘慈欣所在的工厂有两千人左右,大多是技术人员,少部分行政干部,这些人很少出现在他的小说里。一是因为在他看来科幻中的人物离现实很远,一些大尺度的科幻,很多人是金字塔尖最上层的人,如国家元首、决策层,这些也非刘慈欣所能接触到的,一旦涉及这样的人,只能从以前的作品,或其他资料、新闻中去了解。但刘慈欣笔下所描绘的科幻世界的精神状态又与其所处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为了某个目标,在某个环境中做出某件事情,你不做别人就会做,这种事情时时都在发生。”这也是刘慈欣科幻作品里始终关注的一个主题—“生存”。

真正的哲学对人类的思考在于“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存在意义”,而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对哲学的归宿感并不感兴趣,以他的话讲,“我的科幻对于人类的思考是具有很强的功利色彩的。”刘慈欣感兴趣的是人类怎么延续下去,在肯定要来的大灾难面前怎么生存下去,至于生存下来之后做什么,将来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在他的小说中并没有太多涉及。“也许大灾难到来之前,人类要改变自己的价值体系、道德体系,至于改变之后,人还是不是人,值不值得进行这样黑暗的转变,我并不关心。”刘慈欣对自己作品的定位,只是对人类的一种很现实的思考,而非哲学层面的考虑。

刘慈欣曾经与一个学者讨论过一个问题,“人性有什么地方是不变的。”学者想了半天回答:“人的自由意识,对自由的追求。”当时刘慈欣认同了这个说法,但后来一想觉得不对,即使在不太远的古代,人们推崇的勇敢、忠诚,自由被看成是一种有害的东西。“生存肯定在自由之上,去死或者不自由的活着应该选哪个?”

然而,刘慈欣认为人之所以为人的定义到未来还是会变的,现在人和人的定义是变化中的阶段,“人们为什么对这种变化不敏感,我们知道时代会变,社会会变,但他们觉得人性的定义是永恒不变的,这个想法对每个人都是根深蒂固的。”刘觉得这是科幻所面对的诸多问题的一个,社会公众对于更深层次的人和人性的变化并不敏感。与其他文学形式相比,科幻文学能打破这个框架,有更广阔的空间去描述这些更深层次的东西的变化。

科幻世界就如一个大的广场,不同的作品经由不同的作者创作出不同的世界,一些作者是出于对文学的兴趣,一些对反映社会感兴趣,而刘慈欣是单纯地出于对科幻的兴趣,从科幻迷变成科幻作者。他创作的初衷是用科幻来隐喻社会,或者进行科普,而科幻之于他的意义则是,将自己的幻想世界展示给别人看。

“科幻文学重新建立起一个现代神话,里面有一些东西是可以信以为真的,它描写的未来或者宇宙空间的某个部分都可能是真的,虽然可能性很小。”刘慈欣认为古代神话其实是古代的现实主义文学,在古代人心目中,它们就是真实的,而非虚幻的。“他们相信众神是真实的,后来神话为什么消失了,因为知道大家都不相信了,神话就变童话了。”在刘看来,所有幻想小说讲故事的能力都非常重要,真正好的作品都要把很虚幻很空灵的东西描写得很真实,科幻小说在此基础上多了一步,要基于已知的科学规律来描述幻想世界。

以《三体》为例,刘慈欣的创作经验是构建一个黑暗森林法则,三体人侵略地球以及其他高级文明之间的厮杀都建立在这个法则上,“提出某个公理,虽然不一定是科学方面的,然后按照逻辑一步一步推导,这个世界就建立起来了。”为了不被生活琐事打断创作,刘坚持在动笔之前就构思好故事梗概,甚至大部分的细节。

在李淼之前,人们对于《三体》几乎没有过批评,这位中科院的物理研究员甚至在写一本叫《三体的物理学》的书来指出《三体》的硬伤,“已经写了四万字,还没写到质子方面的错误呢。”虽然有质疑,李淼仍然钦佩于刘慈欣的想象力及其对人类未来的思索。

从1991年的《超新星纪元》开始,刘慈欣目前已完成了六部长篇科幻小说。李淼研读过刘慈欣大部分的作品,觉得刘因为单纯从科幻迷的角度出发写作,反而容易抓住科幻迷的胃口,同时刘喜欢设定极其绝对的背景来观察人类为了生存所做出的反应,这样的想象往往令人惊叹,但缺乏给读者的思考空间。因为科学家的身份,李淼关注硬科幻,但他同时想要看到作者表达的人性思考,包括意识的起源、宗教和哲学。

19世纪末,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奠基了今天的科幻小说类型,40到60年代被称作科幻小说的黄金时期,阿西莫夫、海因莱因、克拉克被称为“科幻小说三巨头”,直到今天西方科幻之火仍长盛不衰。在刘慈欣看来,国内科幻小说无论是题材的丰富还是文学的成熟性上与美国仍有很大差距,刘宇昆等华裔作家的获奖,代表着西方科幻需要注入新鲜空气,但不代表着国内作家就觉得需要面对国外的读者进行写作,作品还是应该面向国内大众,但是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能被分享到国外,还是很好的。

现在还不能确定刘宇昆翻译《三体》会给中国科幻圈带来什么意义,即使是作者刘慈欣本人也说,美国主流科幻圈每年能有上千部小说,国内的畅销未必能保证《三体》脱颖而出。但所有人都能肯定,它值得这么做,不管英文版的《三体i》会像刘慈欣本人的经历那样厚积薄发还是一炮而红,这次翻译都将是中国长篇科幻小说向世界迈出的第一步。

陈楸帆:从一个点出发

我写作的时候一般先会有一个意向:可能是某一个词或场景给我特别大的触动,然后从这个点出发,发展出背后的故事。比如你要达到这个点,前面需要有一些什么铺垫。长篇的话我会从政治、经济、科技、社会这几个维度去重新创造,写短篇我更倾向于集中在几个场景或通过有限的人物,加大戏剧冲突。写《鼠年》的时候先有这么一个概念:人和老鼠没什么区别,都是群体性的社会动物。其中人的异化是我想探讨的主题,故事中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可以参加去打老鼠的活动,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老鼠也有自己的宗教和内心世界,而自己也越来越像老鼠。再比如人希望造出很多功能外观上更接近人的机器,但这个过程中也会产生逆向的影响,包括人类社会的机械化。

国内读者看科幻会注重点子是否惊奇,甚至理工科的人会去找硬伤。这个跟国内科幻媒体单一也有关,刘慈欣连续拿了多年银河奖,所以很多人认为他的风格才是真正的科幻。我在国外时常有人问我,“你们为什么不允许穿越题材。”我说我们的穿越跟你们的概念不一样。

韩松:以逻辑力与现实对映

我通常在早晨写作,因为白天很忙,一天写不了多少字,《高铁》断断续续写了好几年。

《地铁》中的世界是一个循环的,连环套的,我们的世界跟西方缠绕纠葛在一起,就像地铁一样是西方的技术,如果用这些东西来摆脱你的困境,是没办法的,最后又想说明世界是虚幻的,比如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登陆月球的信息都有可能是假的。人是一种原始生物,另外适应环境的能力太差,阶段性的进化下,可能会变成自己都不认识的生物。

科幻跟它表达的人文思想没有手段和技术之分,科技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可能会描述一个星球里面没有人的出现,但也能表达出很强的人性,这时候人性和物理性是一致的,主流小说把人性描述成感情,但实际上还包含理性、智慧的部分,科幻还喜欢描述人对未来的困惑。科幻小说对主流文化的反抗性也很强,多描写边缘、受压抑的人群,《黑客帝国》、《星球大战》都是这样。区别于奇幻,科幻是完全靠逻辑力来跟现实对映,其他的幻想题材是靠影射。中西方科幻的不同在于,比如克拉克认为人到宇宙中去是激发好奇心、探索的艺术,而我们一讲航天就是获取资源。

夏笳:科幻需要有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