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村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十篇农村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十篇

农村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22:47

农村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篇1

我镇自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以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安全、和谐发展理念,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根据省、市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以争创“平安农机”先进镇为目标,以深入创建“平安农机”示范村、户为基础,以提高农业机械“三率”水平为重点,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农机安全生产措施。从抓好农业生产关键环节、重点农机具和重要农时季节的安全生产入手,提高农机驾驶人员技术水平,改善农业机械安全技术状态,完善农机监管网络,夯实农机安全基础,构建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高农机安全管理水平和农民群众安全生产意识,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2.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这项工作,牢固树立农机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把农机安全生产作为农机工作的重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将农机安全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的考核内容。镇里成立“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新兖镇关于创建平安农机工作的政府文件和实施方案,每年召开创建平安农机工作的专题会议,制定工作制度,镇政府与各村签订“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责任书。各村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计划,村与农机户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做到安全生产目标到岗,责任到人。各村设有1―2名农机协管员,由各村会计兼任,分管村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健全完善镇村农机安全管理员制度,构建镇村联动、协调统一的农机安全管理制度。与各有关部门搞好协作配合,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我镇农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杜绝了重大农机事故。

2.农机安全生产措施到位

2.1.下全力提高“三率”

深刻认识农机“三率”水平低对安全生产的危害性,把提高农机“三率”水平作为农机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来对待,下全力抓好农机“三率”水平的提高。充分发挥村农机协管员在农机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把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三率”水平作为农机工作的重点,与各项农机惠农政策紧密结合,镇里切实加强领导,协调好关系,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认真做好年检和审验的宣传发动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机主的教育和动员,调动车主参检积极性,确保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年检和驾驶员办证换证工作顺利进行,切实做好农机年检审、隐患排查治理和监督检查工作。及时整改排查出的各类事故隐患,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形式稳定,保证我镇“三率”水平达到创建“平安农机”活动的要求。

2.2.密切协作,严格执法

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公安、安监、交通、农机等有关部门及管区、村的密切协作、支持和配合。镇里成立协作执法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制度,明确责任,形成监管合力,加强执法力度,定期不定期地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消除农机安全隐患。

2.3.搞好“三夏”、“三秋”农忙季节农机安全检查

根据农业生产季节特点,搞好“三夏”和“三秋”的农机安全生产工作,配合市里开展“三夏”、“三秋”农忙季节农机安全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抓好机具的使用保养、维修调试和操作培训以及跨区作业机具的调度和技术保障,确保安全。全面排查治理农机安全生产领域的隐患点,按照“四不漏”(市不漏镇、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死角)要求,深入开展“拉网式”检查,摸清底数,建立隐患整改监控档案。对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加强整改,并确保整改到位。搞好各种应急处置预案的措施落实,搞好农机生产各项服务,确保农机安全作业。

2.4.健全档案管理

镇、村开展经常性的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农机户进行农机安全教育学习,经常开展农机安全生产经验交流和学刊用报活动,活动记录完整,各村成立农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制定村农机安全生产措施,建立农业机械和驾驶人员台帐,做到一村一帐、一机一卡。镇农机安全教育学习档案、农机事故档案、专项整治档案和协作执法档案规范齐全,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生产台帐,完善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3.大力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加大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增强机手安全意识。定期举办“农机安全学习日”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网络、印刷宣传单、设立农机安全宣传栏等形式将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到农村、学校、家庭和农机作业场所,普及农机安全生产知识,结合“安全落实责任年”、“安全生产月”、农机年度审验、“阳光工程培训”“三夏”、“三秋”等重要时段,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教育,每年下发《新兖镇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意见》、《关于做好“三夏”、“三秋”农机作业的通知》和技术资料。并配合市里开展“六个一”活动,即:组织一次“平安农机”宣传教育活动,给每个农机手送一封创建“平安农机”倡议信,为广大农机手和群众放映一部“平安农机”教育警示片,向每个村送一套“平安农机”安全宣传挂图,给每个农机户送一本“平安农机”知识手册,在每个村及中小学上一次“平安农机”知识专题课。对农机驾驶人和有机户进行安全教育,普及农机安全生产知识,达到家喻户晓,提高农机驾驶人和有机户的安全生产意识,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农机安全的社会氛围。

4、搞好农机安全生产的检查

农村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篇2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预防为主、科学监管和依法治理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我区农村食品安全突出问题,深入开展综合整治,严厉打击无证照生产经营、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兽)药、使用违禁农(兽)药和非法添加“瘦肉精”等违法违规行为,有效规范农村食品生产经营秩序,维护农村消费者尤其是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保障农村食品质量安全。

(二)工作目标。通过综合整治,进一步明确监管责任,完善监管措施,落实食品企业主体责任。年年底前实现以下监管目标:在食品生产环节,实现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建档登记监管率达到95%以上,对农村获证食品生产企业建立诚信监管档案达到100%;在食品流通环节,实现农村食品市场重点部位食品经营者持证经营率达到95%以上,食品经营者、食品现场制售经营者落实索证索票制度率达到90%以上,食品经营自律条线标准率达到80%以上;在餐饮服务环节,实现农村中小学食堂餐饮服务许可证持证率达到100%,农村中小学食堂餐饮安全公开承诺率达到100%;在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实现蔬菜残留例行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产地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饲料产品合格率保持在90%以上,生鲜乳中三聚氰胺检测合格率100%,确保不发生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二、整治重点与工作措施

(一)加强农村食品市场重点部位的综合整治(工商部门负责)。

1.集中开展对重点部位食品经营者的监督检查与整治。以农村批发市场、城乡结合部及农村中小学校周边的食杂店、食品商贩和流动送货商为重点,全面梳理排查农村食品市场监管薄弱环节,摸清监管底数,集中力量开展综合整治行动。严格落实网格监管责任,进一步加大对农村食品市场重点部位“三无”食品、劣质食品、商标侵权、仿冒知名食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等假冒伪劣食品的监督检查力度,逐户逐品牌进行排查。依法加大对假冒伪劣食品的打击和处罚力度,对来源不清、渠道不明、标签不规范以及涉嫌侵权仿(假)冒等问题食品,全部下架,停止销售,依法进行调查处理。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市场食品、乳制品、儿童(学生)食品以及其他涉嫌问题食品的监督抽检,加大风险预警和对假冒伪劣食品的追溯力度,坚决查清假冒伪劣食品的源头和流向,及时向区政府和有关部门通报。建立假冒伪劣食品、供货商黑名单制度,完善市场退出机制。

2.严格食品经营市场准入管理。进一步完善食品经营主体准入和退出机制,对食品经营者、现场制售经营者的经营资格进行全面清理,适时推进“条线管理、备案登记、挂牌经营”的食品商贩管理制度,严厉查处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食品行为。

3.认真落实食品经营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农村食品经营主体法制意识和自律意识,督促食品经营者、现场制售经营者严格落实以索证索票为核心的食品经营自律条线标准,严格执行食品、食品原料进货检查验收、购销货台账及索证索票制度,自觉抵制购进、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行为;督促食品市场开办者、经营柜台出租者及食品展销会举办者落实市场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食品经营主体经营资格审查等制度。

(二)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综合整治(质监部门负责)。

1.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监管与整治力度。开展调查摸底,全面掌握城乡结合部和农村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的产品品种以及主要销售流向,并于年年底前建立小作坊质量安全信用档案。严格监督检查,督促小作坊自觉落实原料进货查验记录、产品执行标准、出厂检验记录等主体责任制度。实行强制抽验,定期对小作坊食品进行抽样检验,对生产加工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依法从严查处。加强小作坊食品标识标注管理,对小作坊生产的预包装食品必须附加食品标识,严禁含有虚假、扩大内容。对于生产无标签预包装食品、冒用他人厂名、厂址以及“高仿”、“取大名”等标识标注违法行为,依法进行严厉查处。对于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标识标注以及不具备与其生产规模、条件相适应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由有关部门予以取缔。

2.加强对面向农村销售的中小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督促其建立完善保障食品安全的各项管理制度。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生产、不再符合或不能持续保持取证条件的,依法予以查处,直至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加大对面向农村销售、尤其是针对青少年儿童销售的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抽检频次和覆盖面,及时发现和依法查处主体责任不落实、无证生产、超范围生产和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3.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违法行为。加大监督抽检和检查力度,督促企业落实查验、记录及食品安全控制关键岗位制度。对于制度不落实、内容不真实以及非法添加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依法从严查处。

(三)加强餐饮服务环节的综合整治(食药部门负责)。

1.加强重点区域、重点单位的综合整治。以农村中小学食堂和学校周边餐饮服务单位为重点,开展农村学校餐饮安全综合整治工作。食药部门要对农村学校食堂进行全面检查,对照餐饮服务许可标准,逐一换发《餐饮服务许可证》。督促农村中小学食堂和学校周边餐饮服务单位严把原料进货关,做好原料采购台账记录,严防不合格食品流入餐饮服务环节。落实餐饮安全公开承诺制度,要求农村中小学校长签订学校食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承诺书》,并在食堂醒目位置张贴。建立农村中小学食堂餐饮安全信用档案,将农村中小学食堂全部纳入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信用网管理。实施农村中小学食堂定期监督检查制度,对不符合餐饮安全基本条件的,限期整改,直至吊销餐饮服务许可证,并向教育部门通报。

2.落实对学校食堂的管理责任。农村中小学要制定完善学校餐饮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学校校长、分管校长、食堂负责人、食堂餐饮安全管理员四级责任体系,落实校长是学校餐饮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教育部门要加大对中小学食堂硬件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督促学校落实食堂餐饮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农村中小学食堂的检查指导,着力改善学校食堂软硬件条件,坚决杜绝假冒伪劣、过期或“三无”食品进入学校,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餐饮安全保障水平。

3.加强农村餐饮服务单位监督管理。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指导农村餐饮服务单位建立、健全和落实餐饮安全管理制度,做好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工作,规范餐饮经营行为。加大从业人员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力度,开展农村餐饮服务单位餐饮安全管理人员和农村中小学食堂从业人员集中培训,提高农村餐饮服务单位餐饮安全知识和规范操作能力。加大农村餐饮服务单位基本卫生状况整治力度,做到场所环境干燥卫生,上下水通畅,加工设施设备与用具保持清洁、存放整齐。加大无证经营和违法添加行为打击力度,对故意采购和使用假冒伪劣、过期变质食品及食品原料的,要加大处罚力度,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整治(农业、蔬菜、畜牧兽医、水务等部门负责)。

1.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监管。深入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强化种植养殖全过程监管,加大对以农(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为重点的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扎实开展农资打假综合整治,以规范农(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经营为重点,严厉打击经营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的违法行为,严厉查处在农产品种植养殖、饲料生产加工环节添加非法添加物和“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违法行为,建立健全农(兽)药经营档案制度,全面推行农(兽)药登记备案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两项制度。

2.加快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进程。以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为主线,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加快推进标准化进程。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地理标志等“三品一标”农产品,探索农产品及加工过程的Gap(良好农业操作规范)、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认证,推进农业认证国际化进程。落实《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规范畜禽养殖行为。运用综合措施和配套技术,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从业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和能力;以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和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为抓手,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进品牌畜牧业培育。加快渔业地方标准制定,形成完整的、具有我区特色的水产养殖技术标准体系。以养殖证发放、池塘改造和健康养殖场创建为抓手,积极创建标准化示范区,全面推进健康养殖。严格许可制度,进一步深化水产苗种综合整治。强化农产品生产者诚信体系建设,全面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品牌。

3.规范农(兽)药和饲料使用行为。加大种植养殖过程中农(兽)药和饲料使用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农(兽)药使用安全间隔期和休药期的规定。大力推进疫病专业化防治、农作物统防统治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鼓励使用优质、安全、高效的农(兽)药。强化农(兽)药安全使用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广大生产者科学用药水平。

4.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加强农产品农药残留、畜产品兽药残留和水产品药物残留等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工作;深入开展三聚氰胺和蜂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畜禽“瘦肉精”专项抽检;在水产品主产区组织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水产品药物残留监控抽查,不断加大水产苗种监测力度,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

(五)加大对私屠乱宰的综合整治(商务部门负责)。

区政府高度重视对私屠乱宰的综合治理,支持商务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私屠滥宰的巡查,严密监控城乡结合部和肉品加工集中区域的私屠滥宰行为。发现私屠滥宰、冒用或使用伪造定点屠宰证书或标志牌的,要依法予以取缔,没收生猪、生猪产品、屠宰设备以及违法所得,严惩违法责任人员。商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肉品品质检验的监督检查,对出厂(场)猪肉产品未经品质检验或经品质检验不合格的,要依法对屠宰厂(场)及其主要负责人进行查处,保证生猪产品质量安全。

(六)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公安及食品安全监管相关部门负责)。

公安部门要积极配合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以及农产品监管等部门,依法开展农村食品安全综合整治。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移交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制售假冒伪劣农(兽)药、非法添加“瘦肉精”以及群众举报投诉的涉嫌食品安全犯罪线索,要迅速组织力量进行调查;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及时立案查处。要突出源头打假和重点打假,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农(兽)药、“瘦肉精”等的“黑工厂”、“黑作坊”和“黑市场”,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七)加强对农村食品安全的风险监测与评估(卫生部门负责)。

制定农村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城乡结合部食品批发市场、面向农村销售的中小食品生产企业以及农村中小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单位的食品风险监测力度,逐步了解并掌握农村食品市场经营的食品中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因素的污染水平,及时发现农村食品安全隐患,及时进行评估预警,为各有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依法监管、引导农村消费者科学饮食提供依据。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9月2日-9月5日)。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区政府统一部署,密切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整治方案,召开专题会议,集中对综合整治工作进行动员部署,确保整治工作科学展开、有序推进。

(二)检查整治阶段(9月6日-11月30日)。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对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宣传教育,督促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认真搞好自查自纠;集中力量,对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进行拉网式检查,摸清生产经营底数,建立生产经营主体监管档案和诚信档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逐一提出整改意见,督促限期进行整改;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依法进行查处。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着力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建设、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强化政策保障措施,探索建立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三)督导总结阶段(12月1日-12月20日)。区食安委制定农村食品安全综合整治工作督导办法,对方案确定的农村食品安全整治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措施和要求逐一进行量化、细化,组织有关成员单位分片督导,督导结果予以通报。在此基础上,各有关部门对农村食品安全综合整治工作进行认真总结,报区食安办。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对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将农村食品安全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狠抓任务落实。加大对食品安全工作的人力、物力支持,加大经费投入,积极探索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机制和手段,充分发挥乡镇(街道)、村居(社区)政权和经济组织作用,广泛引导和动员群众积极支持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不断提升农村食品安全工作保障水平。

(二)健全完善农村食品安全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街镇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加强农村基层基础组织建设,明确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加强对辖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社会监督管理和宣传教育,逐步探索建立乡镇政府统筹管理,监管部门谁主管谁牵头,社会各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联防联控的农村食品安全工作新格局,确保农村食品安全工作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实施有奖举报制度,设立专项举报奖金,对举报人员进行奖励,尤其是重奖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内部举报人员,鼓励社会各界进行监督。

(三)进一步细化任务落实责任。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确保各项整治措施落实到位。整治工作中,各有关部门要顾全大局,集中力量,加强配合,切实形成监管合力。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对辖区内各类副食品批发市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学校周边小卖部、小餐饮店等重点场所进行拉网式排查,深挖细查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窝点,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要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对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交公安部门。公安部门要依法立案侦查,对重大案件要提前介入,实行挂牌督办。农业、水利、畜牧兽医、商务等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农产品、水产品和畜禽产品的监督管理,加大屠宰监督力度,确保食品源头质量安全。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食品生产经营行业管理,健全企业诚信和自律机制,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协调发展。

(四)大力加强农村食品安全流通网络建设。开展优质安全食品下乡、优质安全农产品进城活动。采取政府推动、龙头企业带动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办法,支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加快改造和规范农村食品供应体系,建立质量安全保障、服务方便快捷的农村食品安全流通网络,实行厂(场)场对接、产销对接,改善农村食品消费环境,促进农产品销售。要采取切实措施,鼓励和支持商贸龙头企业到农村发展连锁经营网点,整合农村小型食品超市,建立食品配送和供应网络,在街镇驻地开办连锁超市,在具备条件的村开办连锁店。逐步实现乡镇有连锁超市、较大村有连锁店的目标。要针对农村青少年和儿童喜欢食用、质量安全有保证、具有一定消费市场的食品、乳制品和儿童食品,开展优质安全食品下乡活动,培育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内需,促进农村食品产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

(五)强化农村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的宣传纳入“六五”普法规划。要加大农村、农民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强化对各类农产品、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教育培训,大力普及农产品科学种植养殖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知识,提高农产品生产者科学种植养殖能力,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法制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督促引导其守法经营、诚信自律;要广泛深入地向农村消费者宣传普及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增强食品安全风险意识和维权意识,提高辨别假冒伪劣食品的能力。教育部门要会同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利用健康教育课、校园板报、广播、小手拉大手等多种宣传形式,加强对中小学生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学生食品安全意识、营养知识。要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食品安全信息,共同做好学生识别、购买食品的安全行为教育,教育和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安全食品,做到对不安全食品不购买、不食用。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大力宣传优质食品、优良食品品牌和优秀食品生产企业,揭露、曝光农村食品安全方面的严重违法行为,形成全社会关心、关注食品安全的良好风尚。

农村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篇3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安全生产的要求

安全生产工作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充分发挥作用,就要认真学习“十一五”规划纲要,深刻领会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0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对安全生产提出的新要求,明确各级职能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作用,自觉承担起历史赋予的新任务。

1、从实现新农村的基本条件上看,要求安全生产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发展现代农业。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要求更加安全有序,提供更加有效的安全保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安全生产基础和条件。

2、从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性质上看,要求有关职能部门承担更加繁重的任务。我们所要建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共同前进的旗帜和理想,各有关职能部门担负着更加繁重的规划、整合的任务。

3、从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特征上看,要求安监部门具备更强的更广的履职能力。建设新农村的有着长期性、综合性、层次性、多样性、创新性和开放性。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管理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涵盖着千丝万缕的社会利益关系。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安监部门要花更大力气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这就要求安监部门具备更强的更广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处理矛盾能力。化解人与自然、社会与企业、发展与安全的关系。

4、从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上看,安全生产的对象、范畴、形式、方法更具多样性,要求监管者更加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根据农民意愿、围绕农民需求、依靠农民力量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量力而行,先易后难,从解决农民最急迫、最直接、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真心实意为广大农民和乡村企业办实事、做好事,千方百计为广大农民和乡村企业改善生活、生产条件,切实让广大农民得到实惠、得到安全保障。

二、安全生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把握的原则

1、建立地方和部门双重责任制,由各级政府负总责,同时把相关任务落实到各有关部门,由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形成部门齐抓共管的格局。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加强安全生产合格乡镇活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重点,完善创安全生产合格乡镇的内容和标准,把新农村建设工作成效、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作为考核各级党政领导和部门工作政绩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创安全生产合格乡镇的组织、指导、协调和检查督促,不断提高创建工作水平。

2、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典型示范、分步实施”的原则,突出农村特色,根据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趋势,认真组织调查研究,着手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把安全发展观融入到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统筹谋划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政策和项目,使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3、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农民需求、依靠农民力量,从解决农民最急迫、最直接、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以农民群众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工作的主要标准,真心实意为广大农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千方百计为广大农民群众创造安全的生产生活条件,切实让广大农民群众得到实惠。

4、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断创新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城乡分割、要素在城乡之间分配不均、农村管理方式滞后等突出问题,努力消除阻碍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政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动力。

三、安全生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

按照福建省“十一五”规划纲要的目标,“十一五”期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到2010年全省农业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其中畜牧、园艺、林产和水产四大产业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因此,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安全生产应做好以下主要工作。

1、促进和服务现代农业建设。一是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将安全生产积极主动地融入并参与全过程,加快建立和完善产加销一体化的高效产业安全服务体系,建立新型农机具的检测检验体系和维修服务网点,提高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二是以增强粮食储备和确保粮食安全为重点,对区域性重要农产品的良种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监督检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对农业基础设施的监督管理机制。在推进现代粮食物流体系过程中,要强化现代粮食物流监督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粮食物流的安全、快捷和效益。要提高粮食加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高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三是突出三大特色产业带建设,将安全发展重点放在服务于闽东南高优农业的农产品加工;沿海蓝色农业的养殖、海洋渔业;闽西北绿色农业的园艺和生态旅游。

2、加快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事业。一是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加快危房改造步伐;二是配合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进度,加强公共交通、供水供电等安全保障机制,促进城乡产业融合、资源共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在实施农村路网工程、农村渡改桥工程、危桥和灾害路段的过程中,加快安全服务保障体系的建立,推进农村公路通班车工程,配套车站设施建设。对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建设,要加快安全配套措施,大力推广普及农村沼气和安全使用知识。三是建立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多形式、多层次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重点建设农业生产机具、安全信息咨询服务,把安全咨询机构引入农村服务化社会体系。建立完善的与我省农业设施相配套的专家系统,为农产品加工、农副产品物流配送、远洋渔业生产等安全问题提供服务。

3、抓好乡村规划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农村标准化渠道建设,对民间资金投资兴建的小型水库、小塘口、山地蓄水池等工程项目加大监督制度,探索新形势下水利设施建设的新机制、新办法;二是对分散在农村山地中的尾矿库,要抓紧评价,对无正规设计或者资料不齐全的,要进行必要的勘测,严格遵守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三是要把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纳入社会消防管理网络体系,加大农村消防器材装备建设的投入,建立农村消防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四是积极推进农村样板房建设,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加大对“一池三改”的监管力度,严防中毒事故发生。

农村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篇4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现状;措施;立法

1现状

农村饮水安全立法,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制度保障[1-4]。我国已经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章制度。目前农村饮水安全的政策法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国家层面看,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2007年国务院批准了《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第二,从部门层面看,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卫生部联合或单独下发了一系列部门规章与规范性文件。近年主要出台有:《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作的意见》《水利部关于加强村镇供水工程管理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学校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村镇供水站定岗标准》《村镇供水单位资质标准》等;第三,从地方层面来看,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及水行政主管部门也相应地制定了一些政策和管理办法。以上政策文件和规章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顺利开展。

2主要问题

(1)管理体制急需进一步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实践中,许多地方的水利部门与发展改革委之间因为协调问题而影响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开展。目前,农村供水站资质管理不统一:在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地区,由水务部门颁发;未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地区由城建部门颁发;也有很多地方供水站未申请资质。由此产生了资质管理中的部门职责分工问题。在水质监测上,按照《水文条例》第20条的规定,水文机构可以对水量和水质进行监测;而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实际工作中,工程的水质监测次数较少,且主要由工程管理单位出钱委托有关单位进行,在许多地方水质监测甚至尚未开展。

(2)农村饮用水工程产权急待明晰。国家在农村饮水安全中的投入所形成的资产,除了小型及单村供水工程产权一般归村集体所有没有争议之外,大型的集中供水工程产权一般由水利部门代表国家行使。但这面临着缺乏法律政策依据的难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难以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378号)的规定,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作为出资人代表,而由水利部门作为出资人代表又于法无据[5-6]。产权不确定,工程管理体制机制的深层次问题就难以真正解决。

(3)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管理问题突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是目前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工作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一些地方采取“先建成再说”的工作思路,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探索出一套良好的、适用的运行管理办法来确保工程可持续运行非常重要。此外,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急待加强。水源变化和水体污染是造成饮水不安全的重要因素,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远未能满足农村饮用水安全要求,现有制度对水量保护关注不够;农村大多采用的是分散式水源,具有分散、点多、面广的特点,难以按照《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3对策

(1)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体制。首先,明确规定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由地方政府负总责,实行各级行政领导负责制。其次,明确规定水行政主管部门为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主管部门,其职能重点除了行业监管之外,还包括作为出资人代表,对大型集中式饮水安全工程的国家投入所形成的资产进行监管,以及对农村供水企业进行资质管理。再次,明确财政、卫生、建设、国土资源、环保等其他有关部门职责,努力构建分工明确、沟通顺畅的管理体制。

(2)明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具有准公益性。立法中应明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既有公益性,也有一定的经营性,属于准公益性工程。一方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具有公益性。首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以使农民喝上干净、卫生的饮用水,避免因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等而患各种水质性疾病,属于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组成部分;其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生存条件,提高其生活质量,并进而解放农村劳动力,使其成为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促进社会和谐,属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属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乡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重要体现[7]。另一方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也具有一定的经营性。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工程管理单位可以实现自收自支,实现良性经营;在无法完全实现自收自支的地区,工程管理单位也应当参照企业经营管理方式进行运营,在核算成本并千方百计降低运行成本的同时,通过扩大供水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等增加收入。

(3)明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产权。按照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的原则,结合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实际需要,采取更为灵活的产权政策。明确政府投入为主兴建的规模较大的集中式饮水安全工程,其资产归国家或受益群众集体所有,由相关主管部门、受益乡村、用水户代表组成的工程管理委员会或者按规定组建的项目法人负责管理;以政府投入为主兴建的规模较小的饮水安全工程,其资产归受益群众集体所有,可由工程受益范围内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负责管理;单户或联户饮水安全工程,国家补助资金所形成的资产归受益农户所有并由其负责管理;企业、私人等社会投资者修建的饮水安全工程,所形成的资产归投资者所有并由其负责管理。

(4)切实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认真核定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成本,并根据当地农民实际承受能力制定合理水价;通过水费返还、水费补贴、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适当减免等方式,对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饮用水工程进行补贴;实行优惠的土地征用、用电、税收等政策;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对拍卖、承包、租赁该做必要的调整和规范,尤其是应当通过建立相关制度,使拍卖、发包、出租后的钱切实用于工程的维修养护和更新改造,并加强对经营管理者的监管。

4参考文献

[1]王林,张锋.凤翔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对策探讨[j].陕西水利,2010(3):149-150.

[2]刘理政.郸城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j].河南水利与南水调,2010(4):23-24.

[3]李伯华,曾菊新.江汉平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环境保护,2010(7):53-55.

[4]朱春霞.菏泽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探讨[j].山东水利,2010(1):80-81,91.

[5]张文杰.沧州市农村区域饮水安全对策分析[j].2010,32(3):115-116.

农村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篇5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平安农机”、“平安”、构建“和谐社会”为契机,以依法管理农机,全面提高农机驾驶人员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为重点,全面落实农机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加强和改进镇、村农机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逐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有效扼制各类农机事故发生,促进全市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和长期稳定。

二、创建目标

全镇均要完成创建工作,100%达到“农机安全村”标准,通过创建活动,整合农机、公安、安监、交通等相关部门的资源,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一步建立完善农机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农机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圈,实观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确保农机安全生产的工作目标。

三、“农机安全镇”、“农机安全村”创建标准

(一)“农机安全镇’创建标准

1、组织领导。镇建立农机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或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委员会),镇分管领导任组长,成员由公安派出所、安监所、交管所、水利科,水利农机管理服务站筹部门单位负责人组成;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生产监管网络,村要配置农机安全管理员,并为安全监管网络成员。成员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各司其职;农机安全生产应纳入镇政府年度安全生产考核指标体系,镇政府必须与各村签订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责任状。

2、规章制度。制定农机安全联席会议,农机安全生产检查、农机安全学习、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农机安全责任追究等各项制度;相关职责,制度上墙公示,并切实加以落实。

3、宣传教育。建立宣传教育活动场所,并配置相关的活动设施,做到安全宣传教育阵地落实;利用报纸、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活动,全年活动不少于3次。村主要路、重点路段设有农机安全警示牌或宣传栏;经常组织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学习日”活动,学习农机有关法律,法规及农机安全生产方面的知识,加强农机安全警示教育,全年活动不少于4次,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参与率达到90%以上。

4、农机监管。制定农机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有实施方案;拖拉机(含纯农)、联合收割机挂牌率及年检率达到95%,驾驶(操作)人员持证率达到95%以上;农机及其驾驶(操作)人员台帐、档案资料齐备、规范。相关农机安全工作各项活动记录、台账等资料齐全;积极组织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检查,配合上级部门进行农机安全生产检查和专项整治活动,全年检查活动不少于3次,年度无重大特大农机责任事故发生;积极配合上级农机部门做好农机年捡年审和发牌发证工作;农机安全村占行政村总数的85%以上。

(二)“农机安全村”创建标准

1、健全村级农机安全组织。成立农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由村委会主要领导具体负责农机安全生产的日常工作,有落实农机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措施的专兼职的联络员。

2、完善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健全并公布上墙。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人、联络员职责及任务明确。

3、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台帐齐全、准确。建立农业机械和驾驶人员台账,设立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农机安全检查,农机驾驶人员安全学习记录簿。

4、村内农业机械和驾驶人员牌证管理率达标。农业机械挂牌及检验率达95%以上,农机驾驶人员持证率及审验率达95%以上。

5、村内农业机械作业全年无重大伤亡事故。

四、创建工作步骤

(一)调查摸底,全面动员

各村要组织力量对本村的农业机械和驾驶人员进行详细调查摸底,仔细摸清农业机械的拥有量和分布情况,收集登记农机挂牌年检情况,驾驶人员的持证情况以及农业机械的主要用途等信息,特别要做好各类违法违章情况的汇总、整理,认真梳理出创建工作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各村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按照创建标准和要求,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全面动员部署。

(二)集中整治、依法整改

各村要根据调查摸底掌握的情况以及梳理出的问题,特别是无牌无证、不按时年检年审的农机和驾驶人员违法违章等情况施以不同的方法,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依法整改。首先,对各类违法违章行为要及时发放限期整改通知,主动上门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动员教育工作,帮助督促他们主动办理证照、年检手续,促使他们合法驾驶操作。其次,对一些屡教不改的违法驾驶人员,农机监理部门要组织力量积极协助公安部门搞好上路检查工作,对无牌无证等严重违法行为及时纠正、处罚,强制他们依法驾驶操作。

(三)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各村要按照创建工作要求,建立和完善农机安全生产监管网络,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村,责任到人,认真制定符合实际的各项规章制度,内容主要有农机安全联席会议、农机安全生产检查、农机安全学习、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农机安全责任追究等各项制度,确保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建立起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的长效机制。

(四)巩固提高,检查验收

各村在创建任务基本完成的前提下,对照创建工作标准,认真组织自查、互查活动,查找创建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彻底予以解决,进一步巩固提高创建成果,8月上旬,各村对创建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形成书面材料,报镇“农机安全镇、村”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做好迎接上级部门检查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

五、创建工作的措施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保障农机安全生产,既是维护广大农民切身利益,建设平安,法治和幸福的实际需要,也是确保农机化事业协调健康发展的主要内容。开展“农机安全镇”和“农机安全村”创建活动,有利于建立健全基层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网络,有利于更加深入地宣传贯彻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有利于普及农机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广大农民安全生产意识,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发生,各村要充分认识开展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立“以人为本,服务为民”的工作理念,把创建工作摆上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为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镇成立了由卞春兴副镇长任组长,政府办公室、水利、农机站,公安派出所、安全办、交管所、交警中队、司法所等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镇农机安全镇村创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农机站)负责创建活动的日常工作。各村也要迅速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明确创建目标,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切实加以组织实施。

农村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篇6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农业农村工作讲几点意见,请抓好落实。

一季度,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开门红,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99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87元,农村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

二季度,各乡镇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农业农村工作半年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认真抓好春季农业生产

当前正值春耕生产黄金时期,各乡镇、各涉农部门要精心组织,集中力量,认真做好农业生产各项工作,确保夏粮增产丰收、经济作物稳步发展。县农业局要抽调技术干部深入基层,配合乡镇组织群众抢抓农时,加快农作物播种进度。要推广玉米良种10万斤,完成蔬菜种植1.8万亩、经济作物种植2.2万亩,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5万亩;并指导群众做好夏粮作物田间管理工作,力保夏粮产量达到1.8万吨。县林业局要广泛发动群众,做好春季林业生产工作。一要高标准完成经济林综合科管15万亩,其中核桃5万亩、板栗10万亩;

二要立即开展营盘、乾佑、下梁、凤凰、杏坪等乡镇核桃、板栗良种嫁接改造的物料采购、人员组织和调查摸底等工作,4月底以前完成0.5万亩核桃高接换优和3.5万亩板栗嫁接改造任务;

三要配合省飞播站完成2万亩飞播造林任务,其中石瓮播区新播1万亩,肖台播区复播1万亩;四要实施好牛背梁森林公园等重点区域绿化工程,按期完成绿化任务;五要立即启动二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4月中旬7个乡镇林改工作必须全面铺开。县畜牧局要围绕“千户百万只土鸡”和“百户十万头生猪”项目,抓好畜牧小区和大场大户建设。一方面要做好畜牧企业的技术指导和生产服务工作,加快牲畜添槽补栏进度,确保满负荷生产;另一方面要加大红火万头养猪场、杏坪李家湾五十万只肉鸡养殖场等4个规模养殖场、10个养殖示范小区及5个万头生猪示范村建设协调工作,督促大场大户尽快引进种猪、鸡苗,扩大生产规模。县药办要以营盘、瓦房口等乡镇为重点,抓好3000亩猪苓示范种植基地建设;并在杏坪镇抓好荆芥的育苗工作,5月份完成大田移栽。县烟办和烟草局要全力抓好3000亩烤烟的大田移裁和科管工作,做好烤烟育苗,确保适时移栽。县科技局要选派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下派到基层,指导做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县气象局要进一步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测准确率,做好春播和三夏期间气象服务工作。

二、全面加快农业重点项目建设进度

各有关乡镇和部门要严格按照年初确定的农业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周密安排、抢抓进度,确保按期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一是加快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各相关乡镇和部门要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和国、省、市有关领导检查要求,集中干部、集中时间、集中力量,4月底之前全面完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8个示范点项目建设的扫尾工作,确保全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部际联席会议在我县圆满召开。

二是加快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建设。牛背梁森林公园管委会要加大资金筹措、招商引资、宣传营销力度,加快综合服务区广场、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商业服务区等基础设施和六尺岭景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确保公园6月16日正式开园。

三是全面启动3大农业示范园建设。汇生源、金台和杏坪3个农业示范园建设是我县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请各乡镇各部门务必重视,5月初必须全面启动今年的各项建设工作。四是加快县城供水工程及县城南关蓄水项目建设。县水保局要做好县城供水工程水厂外河河堤和取水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尽快开工建设,同时,加强县城网管升级改造,加快水处理系统构建物和新水厂土建工程建设进度,6月底启动输水管道埋设工作,力争11月底投入使用;要尽快完成县城南关蓄水项目的规划、设计、评审工作,汛期前做好3座拦砂坝的筹备工作,适时动工建设。五是加快东坡森林公园建设。县林业局要尽快做好原动保站办公用房的转换工作,完善土地使用相关手续,做好施工设计方案制定,确保年底广场绿化工程基本建设到位。

三、着力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去年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个别乡镇和部门还有欠账,各有关单位4月底之前要按照规划完成所有建设任务。今年的新农村建设工作要立即启动,4月25日之前,县委农工部要会同扶贫局完成5个示范村和5个重点村的建设项目规划工作,根据各村实际,逐项目明确建设任务和要求,夯实建设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项目承建单位要根据任务分工,在4月底之前全面动工建设,6月底之前建设任务要过半。县委农工部要会同县政府督查室分别在4月底、6月底就开工情况和建设进度组织开展检查评比,结果要在全县进行通报,并作为相关单位季度考评和年度综合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在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同时,要统筹抓好其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县水保局要进一步加快农村安全饮水、节水灌溉、险工险段修复等工程建设进度,强化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县农业局要加强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技术指导和督促检查工作,力争到6月底沼气建设任务要过半,并做好全县沼气大回访、大检查工作,确保已建成沼气正常、安全使用。县扶贫局要继续抓好去年启动实施的7个整村续建项目,筹备好启动的25个重点村交账验收工作,必须达到

省市有关标准;要重点抓好乾佑镇梨园村和九间房乡农林村2个扶贫移民集中安置点建设,立即启动梨园村千村贫困人口搬迁项目,确保搬迁户早日搬入新居。四、扎实做好农业生产安全管理工作

春季是各种动物疫病、森林火灾和农机安全事故多发期,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提高安全意识,做好农业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为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创造安全有序的生产环境。

一是以春季动物防疫检疫为重点,确保畜牧生产安全。4月底前要全面完成动物防疫工作,必须达到防疫密度100%、免疫抗体监测70%以上。5月初县政府将组成检查组,深入各乡镇、村组及大场大户进行防疫检查验收,对发现的防疫漏洞,5月中旬坚决补针到位。

二是以森林防火为重点,确保林业资源安全。要继续抓好森林防火宣传和制度落实工作,夯实各级森林防火责任,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要结合全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普查工作,扎实做好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要结合林业“五乱”专项治理活动,严厉打击乱挖山体、破坏植被的违法行为,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三是规范河道管理,确保水资源安全。修订完善度汛预案,落实防汛责任,做好防汛物资储备和安全大检查工作;全面抓好河道清理整顿,完善县、乡、村三级河道管理机制,科学制定采砂规划,规范采砂行为,加强采砂监管,确保河道管理安全有序。

农村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篇7

《指南》指出,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步之年。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切实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

第一,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努力做到两个“高于”。在投资总规模连年减少的情况下,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照中发〔2006〕1号文件的要求,今年继续优化投资结构,努力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快研究建立支农投资稳定增长的机制。在投资安排上,坚持做到“两个确保”,即:一是确保全年用于农村建设的投资比例高于2005年。初步安排,2006年用于农林水利气象和扶贫、农村公路改造、农村电力设施建设、农产品市场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等全口径农村建设方面的中央投资500亿元以上,占全年中央政府投资总规模的比重超过45%,比2005年继续提高,比2001年高出10个百分点。二是确保全年用于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资额高于2005年。初步安排,2006年用于支持粮食生产、“水气路电”、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农村扶贫、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等方面的中央投资超过310亿元,比2005年继续增加,比“十五”年均水平高出近60亿元。

第二,围绕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初步安排中央投资120多亿元,继续支持重大农林水利工程建设。一是重点支持粮食生产。继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加快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加强中部4省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建设,继续搞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着力提高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支持西部重点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二是提高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在稳定提高农产品产量、扩大有效供给的同时,继续实施种子工程,提高农作物统一供种率和良种覆盖率;继续支持畜禽水产良种工程建设,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抓紧修改完善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适时启动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三是优化农业布局和结构。继续加快新疆优质棉基地建设,加快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优质油菜带建设,重点支持云南、广西、新疆等糖料主产区集中连片建设糖料生产基地,继续组织实施现代农业、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等重大农业示范项目。四是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高重大疫病防治水平。

第三,突出抓好“水、气、路、电”,着力解决农民最急需的生活设施。坚持以人为本,优先解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中最急需的设施,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一是农村安全饮水。2006年初步安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央投资40亿元,比2005年增加1倍,计划再解决2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二是农村沼气。2006年安排中央投资25亿元,比2005年增加1.5倍,计划新增沼气用户250万户。三是农村公路。“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到2010年底,全国将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公路,具备条件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即“油路到乡”;东、中部地区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即“油路到村”。2006年从新增国债投资和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安排专项资金以及车购税资金170多亿元,专项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四是农村电力。2006年初步安排国债投资12亿元,首先在、新疆、内蒙古自治区开展集中解决无电人口用电试点,全面启动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同时对中西部部分地区农网进行完善,实现城乡电价统一。与此同时,继续安排国债投资开展以工代赈,稳步推进易地扶贫试点工作,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步伐。

第四,加大农村社会事业投入力度,努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十一五”时期,要全面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形成较为完善的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的农村文化发展新格局。2006年初步安排中央投资60多亿元,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卫生、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持。一是努力改善农村教育条件。继续支持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二是强化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建设。配合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继续实施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支持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四是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继续支持中西部地区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建设,逐步形成以县级服务站为龙头、中心乡镇服务站为骨干、流动服务车为纽带的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

第五,加强和改善政府支农投资管理,努力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200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着力在加强政府支农投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方面下功夫,确保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规划制定与实施工作。规划是开展农村建设的前提和龙头,是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避免资源浪费的重要环节。必须始终坚持规划先行,充分发挥规划在支农投资安排方面的统筹作用。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在“十一五”规划的框架内,抓紧研究制定本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思路、建设目标和政策措施,特别是县一级,要编制综合性的农村建设规划,对县域内各种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中央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抓紧制订和完善各类专项建设规划。规划编制既要立足当前,从实际情况出发,又要着眼长远,体现前瞻性,充分考虑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对村庄布局、居住方式、基础设施布点所带来的变化,既要做到尽力而为,努力把公共服务延伸到农村去,又要坚持量力而行,广泛听取民意,搞好综合平衡。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强对各类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做好地方规划与专项规划的衔接工作,并把规划作为安排政府支农投资项目的重要依据。

二是加快政府支农投资整合工作步伐。目前,政府支农投资管理渠道比较多,不同渠道的政府支农投资,在使用方向、项目布局、建设内容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交叉和重复,资金和项目监管难度大,难以形成合力。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政府支农投资整合问题。这项工作涉及面广,既有历史成因,又与现行部门职责分工有关,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从有利于调动部门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出发,按照“规划先行、加强衔接,统筹安排、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务求实效,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的整合思路,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了加快推进县级政府支农投资整合的指导性意见,在全国选建了50个整合支农投资试点县(市)开展试点工作,推动支农投资整合工作稳步前进;加快研究建立相关部门涉农投资的规划、计划衔接和信息沟通制度,在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同时,加强沟通,搞好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支农投资整合工作顺利开展。与此同时,还要结合投资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改革涉农投资管理办法,研究建立支农投资稳定增长的机制及运行管理体制。

三是切实加强项目管理。要按照《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投资体制改革有关配套文件的规定,切实加强项目管理,落实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健全工程管理制度,强化施工管理,把好工程质量关。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切实加强项目监管,确保政府支农投资合理使用。

四是深化农村基础设施领域各项改革。要进一步放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改革政府农业投资方式,采取贴息、补助等,发挥政府支农投资的导向作用。各级政府要积极组织工商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帮扶农村,吸引更多的银行资金、企业资金和其他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逐步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投融资渠道。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逐步把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管护纳入国家支持范围,按照“谁投资、谁拥有、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结合各地实际,针对不同类型的基础设施,采取不同的模式,改革农村基础设施产权制度,在责、权、利相统一的基础上,建立农村基础设施管护的长效机制,切实改变“重建轻管”问题。要尊重农民意愿,广泛听取民意,围绕农民需求进行谋划,充分调动亿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把国家支持与广大农民群众投工投劳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农民对直接收益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组织他们用辛勤的双手改善自身生产生活条件。

《指南》重点介绍了国家发展改革委2006年安排的中央预算内和国债投资农林水利主要项目。依不同的投资方向,分为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类、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类和直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三大类,主要涉及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长江流域“双低”优质油菜生产基地、糖料生产基地、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植保工程、渔政渔港、远洋渔业、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中部4省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示范,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防护林体系建设、种苗基地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以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村沼气等22个建设项目。指南重点从项目建设背景与基本情况、年度投资方向和规模、重点建设内容、申报要求和程序等方面对每个项目作了介绍。

农村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篇8

1、村庄水环境治理:启动__村、嘉溪村水环境治理和岩河__段治理工程,目前均在区相关部门和区评审中心进行立项、评审,之后将进入招投标和施工。续建项目柴楼后桥头水环境治理工程已完成。

2、河道清淤工程:已完成年度河道清淤任务0.9公里和沿山大河应急清淤工程,主要采用人工吸泥泵清淤方式,合计完成清淤4.6公里。

3、水系沟通工程:主要是续建项目沿山大河与富春江河沟通(开挖河道920*20米和绿化),已全面完成,通过区相关部门验收。岩河大塔路段整治工程已经基本完成,重点是河岸单侧整治和绿化。

4、共同村何俞1.5公里溪坑整治工程,正在立项审批。

5、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共启动实施19个村,目前已有10个村已全面完成,5个村基本完成(__和__村),还有__(开工)、__(30%)、__(预算审核)__(设计)4个村未完成。

6、河道保洁和巡查、督查工作:全面落实河长制的实施,由河道管理所牵头执行,所有党政领导担任一级河长,河道涉及的片区管理区主任、联村干部、行政村书记和村长为二级河长。进一步改善区域内的内河水质,重点是提高保洁力度,做好河道的保洁巡查、督查工作。从上半年区对本街道河道的保洁检查情况看,总体良好。配合做好河道清障清淤工作,确保河道整洁畅通。同时,做好溪坑的保洁工作,今年又把保洁范围向村庄溪坑延伸,5月份起全街道所有溪坑纳入了与河道同标准的保洁、考核范围,又落实保洁人员18个,负责对辖区内22条溪坑的保洁,这些溪坑主要分布在__区、__片区和__社区,涉及21个村,总长度达63.9公里,总面积40万平方米,实现了水域保洁全覆盖。

7.黑臭河防反弹治理:

上半年,重点是做好“四条黑臭河”、“五条水环境较差河”治理后的监管和后续治理防反弹工作,主要实施__、__河以及__河、科技园区河等4条河道的生态化治理工作,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投放菌种、水体增氧、促进水体流动和水质过滤等多项措施的实施以及__高墩截污管网的建设,基本实现河道水质的明显改善,确保不发生河道的黑臭、发绿等状况。

1、山塘整治工程:对2014列入整治的五个山塘、小水库(__寺、__、__、__、__下小山塘)已全面完成整治和加固建设,至此,全街道共22座山塘、水库全部完成整治和加固工作。

2、实施土地治理工程:配套建设挡墙、排水沟、机耕路等。重点做好__、__、__等三个区块的土地开发建设工程项目,目前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正在实施__村枫树坪300亩和__130亩低效林改造的复绿项目。同时根据区国土局等相关要求对完成的项目开展整改。

3、抓好防汛及基层防汛体系建设:更新2015年度防台风预防及操作手册编制工作,完善街道防汛领导小组和防汛组织网络,充实街道防汛防台指挥部成员,建立防汛防台工作组,明确人员和职责,制定相关防汛责任制,建立健全山塘、小流域等各项防汛预案,充实防汛物资和抢险灾队伍,全面完善、落实三防工作防汛体系,做好汛期检查。

1、推进生态创建各项工作。根据__区创建全国生态区的要求,__街道在已取得部级生态街道命名的基础上,配合做好部级生态区的考核、验收工作,同时加强对各项创建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2、新农村建设工作:为配合秀美山川和美丽乡村建设,2015年做好__片区美丽乡村精品线和__村市级全面小康村、金家村市级中心村的创建,__村相关新农村建设正在启动实施,金家村已完成中心村建设方案的设计和编制。

1、实施绿网工程建设:开展实施林地抚育3000亩、幼林抚育468亩(已完成50%)、完成__火烧迹地造林55亩。

2、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做好防火宣传,提高全民防火意识,在清明防火和__香期期间,利用防火专用车,深入到各村,开展防火宣传。进一步完善护林防火组织,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把森林防火责任落实到村、到户、到每一位管理人员,加强巡查,严防火灾的发生。进一步落实和完善防火措施;在进山主要路口设立防火警示宣传牌10块,设置防火警示标志,增添防火警示用具,全力以赴抓好森林防火工作。

3、做好畜禽养殖场的整治后监管工作:对区域内已完成整治的畜禽养殖场,做好整治后的监管,加强巡查,杜绝复养。

4、抓好水果、蔬菜基地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完善蔬菜基地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残检测工作。全面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和生产者第一责任的各项措施,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推广农产品无公害栽培,着重抓好大棚设施栽培的蔬菜无公害生产,切实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抓好蔬菜、水果和畜产品基地的安全用药,签订蔬菜生产安全用药责任书,通过技术培训,推广种植新品种和推广使用防虫网以及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加

强对蔬菜、水果和畜产品基地的监测和管理力度,配合上级做好蔬菜、水果基地,养殖鱼塘等农产品检测抽样,确保上市农产品的安全。5、做好农经管理、农民减负和农村综合统计等,重点是监管村级财务工作,对村级财务管理、现金盘查都有效推进。上半年完成村级财务审计7个村;完成春夏两季全街道农作物播种面积和粮油监测的统计和上报,按规定做好农村综合信息网站的维护工作。

6、抓好农机安全工作:开展农机安全检查、监督、培训和农机安全月的宣传、检查工作。

1、继续实施土地治理工程:全面完成__、__村和__等土地开发的建设验收工作。

2、实施共同溪坑整治工程:做好项目的招投标和开工建设。

3、继续做好内河水质治理后的防反弹工作,加强对河道水质的监管。

4、继续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全面完成列入计划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根据施工条件,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5、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进__片美丽乡村精品线__村全面小康村和金家村中心村建设,努力打造一个生态良好、宜居、宜游的精品示范片。

6、继续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全面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切实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抓好蔬菜、水果和畜产品基地的安全用药,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加强对蔬菜、水果和畜产品基地的监测和管理力度,配合上级做好蔬菜、水果基地,养殖鱼塘农产品检测,检测合格率确保在96%以上。

7、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的管理。

农村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篇9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精神,以创建“平安农机”活动为载体,落实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强化农机安全监管,构建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工作目标

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把我县建成“平安农机示范县”。同时建成5个“平安农机”示范乡(镇)、50个“平安农机”示范村和500个“平安农机”示范户。通过“三个五”示范典型的建设,在广大农村营造浓厚的创建“平安农机”氛围。并要达到以下目标:安全生产责任明确,责任倒查追究制得到落实;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机经营使用者和农民群众的安全意识明显提高;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登记、牌证核发、安全检验及驾驶人培训、考试、发证工作进一步规范,源头管理得到加强;农机安全生产措施逐步完善,事故隐患明显减少;农机安全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依法行政水平得到提高。逐步构建农机安全生产和源头管理、执法监控、宣传教育“三大防线”,实现农机安全生产的全程监督管理。

三、“平安农机”示范县、乡、村、户标准

(一)“平安农机”示范县标准。

1、县政府重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将农机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纳入政府安全考核范围,加强对创建“平安农机”活动的组织领导,建立“政府负责、农机主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2、农机管理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将创建“平安农机”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农机安全监督体系健全、制度完善、工作规范,重特大农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完备。开展“平安农机”示范乡(镇)、村、户活动成效显著,“平安农机”示范乡(镇)达到30%以上。

3、农机安全生产措施到位,“三大防线”扎实牢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广大农机手、农民群众和农村学生的农机安全意识增强。农机牌证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农机维修管理、教育培训等管理服务措施得力。农机安全生产检查工作经常化,农机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成效显著,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登记入户率、检验率、驾驶人持证率均达到85%以上。

4、农机事故得到有效控制。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事故万台死亡人数控制在3人以下,杜绝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特大农机事故。

(二)“平安农机”示范乡(镇)标准。

1、乡(镇)政府重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成立农机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与村民委员会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开展创建“平安农机”示范村、户活动成效显著,“平安农机”示范村达到30%以上。

2、乡(镇)设有负责农机安全管理的工作机构和人员。各村均聘有专(兼)职农机安全管理员,职责明确,责任落实。

3、农机安全生产措施到位。农业机械及其驾驶人台账、农机事故、安全宣传教育等记录完整。农机安全生产制度健全。能根据农业生产季节特点,在辖区内组织开展日常检查和专项整治活动。

4、积极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每年组织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学习不少于2次。有农机安全宣传专栏、宣传材料、固定标语、警示牌等。

5、乡(镇)内90%以上的农机维修点取得技术合格证,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入户率、年检率、驾驶人持证率均达到90%以上,不发生重大、特大农机事故。

(三)“平安农机”示范村标准。

1、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重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积极协助乡(镇)政府和农机管理部门做好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设有村级农机安全员,与农机户签订农机安全责任书,开展创建“平安农机”示范户活动成绩显著,“平安农机”示范户达到40%以上。

2、农机安全生产措施到位。农业机械及其驾驶人台账、农机事故记录、安全学习记录完整。安全生产制度健全。积极协助县乡有关部门做好农机安全检查和整顿工作。

3、积极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村内设有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学习活动室、农机安全宣传栏、农机安全宣传标语。每年组织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学习不少于2次,经常开展农机安全生产经验交流和学刊用报活动。农机驾驶操作人员掌握安全生产法规知识和操作技能。

4、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入户率、年检率、驾驶人持证率均达到95%以上,不发生农机死亡事故。

(四)“平安农机”示范户标准。

1、能模范遵守农业机械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严格按照农机安全操作规程驾驶操作,不违法载人上路,不超速行驶,不酒后驾驶,无违章纪录,无农机责任事故。

2、农业机械牌证齐全,机具技术状态良好,按时参加年度检验。

3、积极带头参加乡(镇)、村和农机管理部门组织的农机安全教育等活动,认真学习、宣传农机安全生产知识,家庭成员农机安全意识高。

4、具有熟练驾驶操作和维护农业机械的技能,农机作业质量好,服务态度好,经济效益好,在群众中美誉度高。

四、具体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创建“平安农机”活动,是农业部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为强化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促进平安乡村建设的一项具体行动,对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安全生产,保障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二)制定方案,明确任务。要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明确阶段性目标和任务。要把创建“平安农机”活动与做好“三农”工作结合起来,与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作结合起来,与创建平安畅通乡村工作结合起来。要把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出成效。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制定创建“平安农机”活动宣传提纲,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创建“平安农机”活动的重要意义。20*年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六个一”,即:由县农机监理站牵头组织每个乡镇农机推广站都开展一次“平安农机”宣传教育活动;给每个农机手送一封创建“平安农机”倡议信;为广大农机手和群众放映一部“平安农机”教育警示片;向每个村送一套“平安农机”安全宣传挂图;给每个农机户送一本“平安农机”知识手册;在每个村及中小学校上一次“平安农机”知识课。

农村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篇10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区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和要求,坚持“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实施,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原则,通过“食品安全示范乡”创建工作的开展,以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为基础,以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为重点、专项整治为手段,增强综合监管能力为保障,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强化地方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增强群众食品安全意识,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二、创建工作范围

在全乡范围内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示范乡”创建工作,辖区5个村委会及下设的31个村民小组,中小学、幼儿园、各中心站所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全部列入食品安全示范创建范围。同时按要求开展食品安全示范村、示范组、示范学校、食品安全监管环节示范企业的试点工作。

三、主要工作目标

(一)食品监管建设

1、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乡、村均成立食品安全组织协调机构,乡、村两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覆盖面达到100%。食品安全工作有组织领导,有计划部署,有检查考核,有经费保障,并将创建经费列入乡财政预算。

2、80%的行政村建立“食品安全示范店”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连锁店。*百信加盟店覆盖乡政府所在地机关、厂矿、学校及*村委会行政村。农村放心示范店的食品统一配送达到80%以上,食品统一配送品种达到80%以上;突出抓好集贸市场的管理工作。

3、建立健全责任体系。构建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乡与各行政村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签订率达100%。食品安全工作纳入乡对各村、各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

4、加强社会监督和群防群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群众监督网络,乡设食品药品安全管理站,村委会设食品安全协管员,同时整合农村公共安全员队伍。

(二)综合基础工作

1、信息信用体系建设。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强化企业诚信意识,强化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

2、应急体系建设。健全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及时有效地应对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率和处理率达100%;制定《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和应急处理保障机制,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确保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网络覆盖各村、企业、单位和学校,覆盖面达80%。

3、宣传教育工作。完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组织协调机制,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为主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四进”活动。将食品安全教育列入中小学校公共安全和健康课程及农村劳动力培训教学内容。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进村”宣传活动,食品安全知识进村覆盖面达80%,利用广播、宣传栏、板报等宣传阵地,建立宣传栏目或宣传版块。年内各单位重大宣传活动不少于2次,并在有效地点设立固定食品安全宣传牌。公众对食品安全满意率达到70%以上。

四、创建工作任务分解

(一)种植、养殖环节

1、有效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加大农业、畜业投入检查力度,杜绝损农事件或因使用违禁药物、畜产品违禁药物滥用引起食用农产品中毒事件。鲜活农(畜、水)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5%以上。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进货记录齐全,可追溯率达100%。

2、把*乡土杂鸡养殖区作为示范基地,广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养殖,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推进活动。完成无公害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目标任务并抽检合格。无公害农产品和无公害水产品基地面积达到食品放心工程规划要求。

3、深入开展“无公害信得过”工程,对水产养殖生产者开展源头管理培训。

4、全面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监测。组织适宜农产品产地区域划定,指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生产档案,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可追溯率为95%以上。严肃查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

责任单位:乡兽医站、水保站、农技农机工作站

责任人:*、曹保明、秦永云

(二)生产加工环节

1、有效规范生产加工行为,依法开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生产加工食品专项行动。加大无证生产加工查处力度,基本消除无生产许可证生产加工食品行为。严厉打击黑窝点和在食品生产加工中使用非食品原料、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行为。加强巡查普测和专项抽查,各食品生产加工单位进货记录齐全,可追溯率达100%。

2、对无生产许可证的生产食品加工企业,有相关取缔、控制、改造、转化措施和档案资料。全面整治食品生产小企业、小作坊,与小企业、小作坊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签订率为100%。小企业、小作坊生产企业生产的食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食品加工小作坊建档率和目录监管率达到85%以上。

3、实施食品安全准入制度。严格审查企业生产条件,按标准组织生产,严格产品出厂检验,杜绝不合格食品出厂,辖区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抽检合格率达80%以上。

4、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实施食品添加剂生产和使用申报管理制度,食品添加剂使用企业申报率达60%以上,杜绝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杜绝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

责任单位:乡经济管理中心

责任人:*

协办单位:工商所、乡卫生院

(三)流通监管

1、全面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活动。坚决取缔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食品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经销病死禽畜肉制品及过期霉变、有毒有害和不合格食品的违法活动,查处打击印制和使用食品的假包装、假标识、假商标等违法行为。相关档案、资料齐全。

2、积极推行食品流通企业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6111”制度,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索证索票制度、购销台帐制度、销售食品质量安全承诺制度、市场主办者责任制、不合格食品退市召回等六项制度,实施率达100%;各食品经营单位进货记录齐全,可追溯率达90%。

3、严格实行生猪定点屠宰,加强定点屠宰场畜禽检验检疫和上市肉品检验工作,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行为,全面遏制注水肉和病害肉上市。严把瘦肉精普测和“四证”准入屠宰关,乡生猪定点屠宰率达到100%。村级生猪屠宰检疫率达50%以上。

4、把百信便民店作为食品安全示范乡创建工作中流通环节的窗口。

5、加强对流动摊位(点)的监督管理,严禁不合格产品的流通,重点监督*集贸市场内及各村寨摆摊设点的经营户。

6、落实市场开办者的食品质量监管责任;对进市场经营的食品质量监督管理责任;对进市场经营者的教育引导责任;建档备案和协助执法部门监督检查的责任。

责任部门:工商所乡兽医站

责任人:*

协办单位:乡卫生院、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站

(四)消费监管

1、严格食品卫生许可管理。加强餐饮单位开办前审查工作,做好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杜绝无健康证人员上岗。旅游景点、农家乐等集中经营产所的餐饮单位卫生许可证获证率达90%以上。

2、全面推行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加强卫生监督,中、小型餐饮单位和学校食堂、建筑工地卫生监督率达90%以上,抽检覆盖率达90%以上;积极推行小型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推行餐饮业卫生监督公示制度。餐饮卫生抽检合格率达95%以上。

3、加强源头管理。各餐饮单位进货记录齐全,可追溯率达100%。

4、全面实施农村集体聚餐申报管理制度。逐步推行农村集体用餐场所管理方式,实行农村厨师登记、卫生知识培训、健康检查工作。农村集体聚餐申报率达100%。

5、把*特异饮阁餐馆、把者岱小学、把者岱村委会作为示范乡创建工作中消费环节的窗口。

责任单位:乡卫生院

责任人:*、*

协办单位:工商所

五、综合示范效果

1、食品产业对地方和农村经济起到带动促进作用,所占比例逐年增加,产品销售收入较上年上升。

2、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全年重大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率为零,突发性食品安全应急事件得到妥善处置,不发生因区域性食品质量问题被上级部门警告和通报事件。

责任单位:各村委会

责任人:村委会主要领导

六、工作步骤

创建工作分宣传启动、组织实施、自检自查、总结验收四个阶段。

(一)宣传动员阶段(2009年6月)。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机构,深入推进创建工作,并利用广播、报刊、简报、宣传材料、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食品安全示范乡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内容及要求,动员社会关注和支持食品安全示范乡建设工作,营造人人关心、个个重视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2009年6月至9月)。对照结合《区考评标准》,全面梳理各项工作,分解落实各项建设任务,并对进展情况定期开展督促检查,建立健全台帐登记和档案管理制度。

(三)自查自检阶段(2009年10月)。及时完成示范创建工作资料整理、归档,认真总结创建工作,按照要求开展自评自查,使各项指标达到食品安全示范乡标准,并对阶段工作与综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予以整改,进一步推进创建工作。

(四)总结验收阶段(2009年11月)。完善食品安全示范乡创建的各项工作,迎接上级检查验收。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食品安全示范乡创建工作是全面提升我乡食品安全工作水平的有效举措,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乡已成立食品安全示范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村委会和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本次食品安全示范乡创建工作,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切实履行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职责,强化组织协调和综合监管,全面落实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确保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二)加强指导协调。食品安全示范乡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餐饮消费等各个环节。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之间形成合力推进示范乡创建工作,要注意研究示范乡创建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

(三)加大创建经费投入。食品安全示范乡创建过程中,对食品安全“三网”、信用信息、应急处理、宣传教育等体系建设,都需要一定的工作条件和经费保障,各村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大食品安全创建经费投入,确保食品安全示范乡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