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党史工作要点十篇党史工作要点十篇

党史工作要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21:46

党史工作要点篇1

这次会议,在全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改革后召开,对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全市党史工作创新发展,发挥好党史工作“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全市党史系统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史铸魂、以史明理、以史励志,在挖掘红色财富、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等方面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是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根据我市事业单位改革方案,全市各级党史工作部门进行了机构改革。同志们坚持讲政治、顾大局,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始终保持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顺利组建了新的工作机构。二是纪念活动丰富多彩。紧盯建党建军、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要节点,先后举办改革开放40年档案文献图片展、“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展览等各类纪念活动,编撰《地方简史(1929-1949)》等,深受群众喜爱。三是工作方式不断创新。通过编辑刊物、开办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进一步拓展了党史研究与宣传教育渠道。大力推进党史、党课进党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四是区市县党史工作亮点纷呈。有的区市县党史部门积极开发利用本地区党史资源,推出了一批党史作品,开展了一系列宣教活动,为开创我市党史工作新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向全市党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表示由衷感谢,向大家取得的成绩表示衷心祝贺!

下面,就下一步如何做好全市党史工作,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党史工作正确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度重视党史和文献工作,先后多次就做好党史和文献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总书记强调,党史工作是党的全局工作和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史研究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是一门具有鲜明党性的科学。强调,要以深化党史研究为重点,全面推进党史领域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发挥党史工作资政育人的功能。强调,要把党的领袖人物宣传好、维护好,把党的文献编辑好、出版好,把党的历史和理论研究好、阐释好,等等。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党史和文献工作的地位作用、基本要求、根本任务、科学方法等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把我们党对党的历史和文献研究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党史和文献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们要深入学习、全面领会好总书记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重要论述,在入眼、入心、入脑、入行上下功夫,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努力学出思想的味道、学出精神的力量、学出理论的感情,无论是开展文献编辑、还是举办各类活动,都要严格对标对表、找准方向,履行好为党举旗、为党立言的崇高职责。要坚持党史工作姓党,深刻认识做好党史工作是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把“两个维护”体现到党史和文献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学习贯彻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重要论述,与贯彻落实上级党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结合起来,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来谋划推进党史工作,确保我市党史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二、抓牢主责主业,担当使命任务,推动党史工作不断提质增效

党史工作担负传承红色基因、助力社会发展的重任。全市党史工作部门要聚焦主责主业,坚持一流标准,以更宽的视野、更大的格局谋划推动党史工作,在奋力开拓新征程中实现助力发展新作为。

一要精心续写“红色家谱”。党史研究是党史工作的第一任务,“存史”是党史部门的基础性工作。我市是一座具有革命历史传统的城市,做好党史工作,要发挥好我们独有的资源优势,深化研究征编工作,为保证党的红色基因和党的事业永续传承作出贡献。要坚持开门办史,扩大内外交流,进一步深挖我市丰富的党史资源,高质量研究党组织的光辉历史和光荣传统,总结我市党史人物的崇高精神和道德风范。要认真落实“一突出、两跟进”要求,站在时展的认知高度,立足振兴发展全局,加强改革开放以来的党史研究,使党史研究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催生出更多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精品力作。

二要突出发挥资政作用。党史工作关注和研究的对象是“昨天”,但同时也为“今天”和“明天”提供历史智慧。适应形势和实践发展需要,做服务社会、服务现实的党史,要求我们不能把工作范围局限于资料的搜集整理编纂。要增强工作前瞻性,在分析研究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党的各项工作的同时,注重发挥好党史工作资政功能,努力成为服务党委决策的文献库、思想库、智囊团。要找准资政重点,着眼市委新的一年主要任务,聚焦落实新发展理念,围绕领导关注重点和社会民生焦点,明确党史开发着力点,把准服务决策的方向。要提升资政质效,积极开展服务大局、贴近现实的专题资政研究,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经验教训,向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深层次、高质量的党史资政报告,为促进全市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更多历史借鉴。

三要大力增强育人效能。党史工作只有不断增强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引领力,才能让党的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些“重要时间节点”,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开展党史宣教活动的重要坐标和主题。要紧扣这些“重要时间节点”,在工作谋划部署上下足功夫,做好顶层设计,早筹划、早安排,组织专业力量撰写有思想、有品质、有深度的文章,推出有特色、有分量、有影响的宣教活动,增强党史研究成果转化利用。要在教育引导普及上下足功夫,把开展重大纪念活动与党史进党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结合起来,多角度、全覆盖、共探讨、同发声,推动党史凝聚人心、激发动力。要在宣传方式创新上下足功夫,充分运用传统手段加强党史宣传,进一步利用好互联网、微信、微博等平台,提升党史宣传广度、深度、力度、速度,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三、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为推动党史工作再上新台阶提供坚强保障

做好新时代我市党史工作,必须不断加强党对党史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史工作运行机制,强化党史工作人才培养,为全市党史工作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要持续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对党史工作的领导是“党要管党”的重要内容,发挥党史工作在党的建设中的作用,是各级党委和广大党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党委要着眼党史工作的特点规律,加强和改进领导方式,把党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党委常委会每年研究一次党史工作,分管负责党史工作领导经常深入了解党史工作情况,认真破解制约党史事业发展的重难点问题。党史工作部门要正确处理好履行研究部门职能与履行工作部门职能的关系,主动更新观念,拓宽工作视野,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党史工作质量效益。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增强合力发挥党史功能作用的主动性,共同推动党史工作开创新局面。

二要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这次党史部门机构改革,各地区情况不尽相同,有的党史部门与档案馆、地方志办公室合并,有的并入党校、区市县委办,还有的并入党建、党群综合服务中心。改革实施来,总体进展顺利。但目前看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有的党史部门人员职责定位还未明确、业务工作融合不够,等等。要充分认识到机构改革绝不是削弱党史工作重要地位,而是为了把党史和文献工作做得更好,准确把握新时代党史工作面临的新要求,理顺职能划分,做好融入融合工作,推进党史工作规范化建设、制度化管理。分管党史工作领导同志要切实担起责任,安排素质高、业务精的干部承担党史工作,确保本地区党史工作有序衔接、标准不降。

三要全面加强党史系统党的建设。党史工作是为党护党的工作,党史系统各级党组织要在自身党建上作好表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党史事业高质量发展。要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党性原则和科学精神的统一。要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开展工作中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持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不断促进党支部建设规范化,强化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党史人”身份,始终做到对党忠诚、听党指挥、为党尽责。

党史工作要点篇2

工作的新局面,是摆在我们面前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党史工作只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党史研究的正确方向,更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更深刻地揭示历史规律,更有力地推动党史工作的发展,更加牢固地树立党史工作的新观念,更有效地探索党史工作的新途径。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树立党史工作新观念

树立党史工作新观念,必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客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党史工作,要注重在深化党史研究上下功夫。按照上级党史部门的安排部署,把我们的研究重点转移到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党史上来,切实树立以下三种观念:

第一,树立服务大局,服务经济,服务现实的观念。我们要在完成《中国共产党**市历史大事记》和《中国共产党**市简史》编撰工作的同时,围绕市委中心工作,要正确把握时代脉搏,踩准时展节奏,找准自身的时代定位和发展方向。从以史鉴今的角度,大力关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实课题的研究,把自身的工作融入到现代化建设的经济生活中去。有计划地撰写对全局具有积极意义的资政报告。运用时代眼光审视党的历史和党的地方历史,努力提示历史与现实的内在联系,对**县(市)市委建立50多年奋斗历程进行历史的思考、理论的思考和现实的思考,在三者的统一上深刻提示历史的内在发展规律,努力把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上升为规律性认识,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以不断增强党史工作的生命力。

第二,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当今社会正处于历史发展的重要转型期,新时期新阶段的党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首先是我们思想要与时俱进,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不断前进的,**市委中心工作大局对党史工作的要求也是不断发展的,党史工作为现实服务的内容形式必须不断变化。我们只有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才能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紧密联系市委工作大局的新要求,切实做好服务工作。其次是党史研究要与时俱进。要根据市委工作大局向前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不断提出新课题,不断总结新经验;要根据对本地历史事件重要史料的新发现,重要档案资料的新披露继续深化研究,不断提高对历史本质的认识;要根据认识能力的新提高和研究方法的新改进,不断加大研究力度,不断提高研究水平;要根据党史研究的深化,实事求是地修正那些不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再次是党史资料征编、党史教育和宣传等各项工作要协调发展,也要与时俱进。要密切关注和认真研究广大党员群众和青少年对党史学习的需求,不断推出鼓舞人、教育人、启迪人的党史普及读物;逐步建设一批与旅游相结合的爱国主义和党史教育基地,有计划地编撰地方党史教材,更好的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

第三,树立开门办史的观念。当今社会,发展领域之广阔、行业门类之多样、社会生活之丰富,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就为党史工作开拓了广阔的领域。党史工作大有可为,只有把握党的整体的历史发展全过程,特别是把握党的各个历史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部署,才能发现地方党史的地方特色,只有放眼全局,放眼全党、全国甚至全世界,进行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分析比较,进行综合性地研究,才能搞好地方党史的研究、开发和利用。作为党史工作部门,如果仍固守过去的老观念、老办法,仅仅依靠史志办几名工作人员去闭门修史,显然是行不通的,不仅修不出好史来,而且路会越走越窄。因此,要想使党史工作的生命力,就一定要加强上下沟通、横向联系,走出去、引进来,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变单兵作战为联合作战,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因素,充分依靠社会力量进行开门办史,这是做好新时期地方党史工作的又一举措。

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科学创新,努力探索党史工作的新途径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开放的事业,我们的党是一个开放的党,作为反映我们党的历史的工作部门也应当是一个开放的部门。面对新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巨大机遇和挑战,面对时代的快速发展,党史工作部门理应与时俱进,科学创新。用开放的思维来指导和从事党史工作。因此,我们应该在坚持开门办史的总体原则下,努力在以下三个方面认真探索党史工作的新途径。

第一是既积极争取上级领导的重视、关心和支持,又要努力创造自身价值。党史工作是一项不容易引起重视的重要工作,不容易引起上级领导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发展事业,就必须积极争取领导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俗话说,干什么就吆喝什么,要经常找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谈工作、谈思想,主动、适时地向分管领导汇报、请示工作。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宣传党史、宣传党史工作。以

扎实的工作态度和出色的工作成绩赢得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但最关键的还是要自己发奋力强,变单纯的“等靠要”为既依靠组织又主动出击,要善于自找发展门路,自找活干,自找“苦”吃,不断加快工作职能的转变,由原来单一的党史研究部门向既是研究部门又是工作部门的转变,由单纯的征编研究向既要搞好征编研究,又要搞好宣传教育的方向转变。在征编研究的内容选择上要宽领域搜索,既要广泛挖掘历史题材,又及时关注研究现实。既要对一个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全面记述和研究,还要抓住某个单项内容进行专题研究。要用足心思,努力提高研究水平,力求多出精品力作,多出信史。在党史宣传教育方面,要力求做到扎实有效又有声有色。党史的宣

传教育是新形势下工作职能转变后的新内容,同时也为党史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精心选择题材,出好反映新时代各类先进人物、先进典型的书籍,通过生动事迹的记述描写来吸引人、感化人、教育人。其次是充分运用各种现代宣传媒体(音、像、报、网、刊)和活动载体,拓展党史的宣传教育领域。利用“七一”、“十一”、“纪念日”等重大节日,开展征文比赛、知识竞赛、书画展,召开纪念会、座谈会,建**史志网站,及时发送党史工作信息和有关资料,沟通上下信息,进行学术交流。围绕不同专题,积极开展理论研讨,有计划地组织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宣讲,努力使党史宣传教育进学校、进军营、进农村、进企业,积极发挥育人的作用。努力创造自身价值,通过“有为”,实现“有位”,“有位”之后更加“有为”。从而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第二是既要善于抓重点,还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做任何工作,都要分个轻重缓急,如果抓不住重点,抓不住要害,眉毛胡子一把抓,那是很难奏效的。就党史和地方志这两项工作来,可能这个阶段以党史工作为重点,下一阶段以地方志为重点。就党史的征编、研究、宣传、教育四项工作职能来说,搞好征编研究,多出精品佳作是重点。就某一时段的工作来说,配合市委中心工作,征编具有较高社会、经济效益的短线产品是重点。在提高征编研究水平方面,既要体现时代风貌,也要体现地方特色;既要以深刻的理论总结经验和找出规律,以发挥资政作用,也要以生动的史实、文雅的情趣贴近生活赢得群众,为读者喜闻乐见;既要对前人有正确的评价,也要给后人以深刻的启迪;既要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也要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在抓住重点的同时,还要开阔视野,统筹考虑,全面安排,对列入规划的长线产品要早考虑、早准备、早安排,对短线产品要重点突击。既要避免轻重不分,工作平淡,也要避免顾此失彼,畸形发展。努力使工作既有长计划又有短安排,既兼顾全面又突出重点。

党史工作要点篇3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关键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史工作者队伍。要以思想建设为重点,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结构合理、富有开拓精神的党史工作队伍。

第一,要强化党史人才“大队伍”观念。党史工作是全党的工作,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单靠党史部门的力量难以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党史部门既是党史研究部门,又是各级党委主管党史的工作部门,要善于整合资源,加强与纪检、组织、宣传、党校、高等院校、文化、旅游以及社会科学、档案等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动员和组织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党史工作。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与从事党史工作的各支队伍的联系协作,同时加强与党史之外其他领域专家学者的联系,使党史工作更加开放、更具活力、更有影响力。同时,要发挥好离退休同志关心和参与党史工作的积极性。

第二,要加强党史工作“小队伍”建设。党史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理论性都要求很高的工作,这就要求切实加强党史工作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他们的能力和水平,使他们更好地把握党史工作的时代性、规律性和前瞻性。首先,要加强读书学习。党史工作者既要学习与工作紧密联系的书,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建设和党史工作业务知识,大力提高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又要尽可能广泛涉猎经济、社会、哲学、历史、文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不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要坚持边学习边思考,不断提高思维的准确性、逻辑性、深刻性、敏锐性和创造性。其次,要提高业务能力。要坚持以重大任务、重点项目为抓手,以老中青结合的队伍为支撑,以项目带动人才队伍建设,以联合攻关培育团队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党史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再次,要淡泊名利。党史部门是“清水衙门”,党史工作的特点要求党史工作人员必须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决定了其工作人员与其他部门干部相比更加默默无闻、敢于奉献。各级党委要关心党史工作干部成长,把党史工作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交流纳入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和布局,加大党史部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力度。

第三,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抓好工作落实。要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就要明确职责,对每项工作要抓紧搞好任务分解,明确具体分工,逐项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要以深化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引导大家比学习、比工作、比奉献,在干实事、抓落实上显身手、见高低、论英雄。要坚持奖罚分明,让埋头苦干、业绩突出者受褒奖,让慵懒无为、不求进取者“挨板子”,形成一抓到底、崇尚实干的鲜明导向。

党的事业伟大而光荣,党史工作崇高而神圣。我们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在新的起点上开创党史工作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党史工作要点篇4

这次全市党史工作会议与全市的党建工作会议一起召开,这就是说党史工作在党建工作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他的重要性在于第一个方面有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我们通过研究总结宣传党在革命、建设、发展和改革的各个时期的历史进程和经验教训来为我们现实的工作提供借鉴,所以,要真正做好党的工作必须要能够清楚地知道党的历程,党的历史。就象我们认识一个人一样只知道那个人是男的、女的、高的、胖的、瘦的,他叫啥子名字,还只能仅仅叫认得到,还不能叫认识,还不知道这个人的背景,他从哪里来的,有些啥子经历,他做啥子,他现在能够做啥子。我们做好党的工作也是一样的。我们党是怎么来的,我们党做了那些工作,是怎样的一个党?中间经历怎样的艰苦曲折和教训,这样,我们现在的工作才会减少一些盲目性,才会少一走一些弯路,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从同志开始,以后到邓小平同志、同志,现在的同志,都非常重视党史工作,都分别对党史工作,作过很多重要的指示。比如同志说过: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我们走过的路搞清楚,我们就不可能做好我们现在的工作。同志在年又专门给中央党史研究室写信,强调党史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党史部门的同志要切实做好党史工作,切实担负起做好党史工作的责任。同志特别提出党史工作的三个结合,这些都说明有远见的领导者是非常重视历史的,重视历史的经验教训。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讲,我们的党史确实是具有资政育人的作用的。我们现在借鉴历史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同时,它资政育人的作用还体现在,它也可以成为我们对下一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这是一个重要性的体现。

第二个方面我们说党史工作重要是因为党的历史是我们党的珍贵历史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历史,党有党的历史。那么,国家的历史有很多历史文物。为什么有很多地方搞城市建设也好,或搞啥子也好,它都不愿意把这些文物撤掉,就因为文物的存在,标明他这个地方一种历史的资历,标明他一种历史的底蕴,可以说,这种历史是一个地方的灵魂。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党的历史,就是我们党的珍贵的记忆,这就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为我们现代共产党人所享有,也就说以前他们走过的弯路,我们不会再走了,他们总结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享有。但与此同时,我们的后人又怎样从我们创造的东西当中来吸取他们所需要的精神财富?他们能够在多大的程度上享有我们现在的经验,这也和我们做好党史工作有很大关系,所以我们不能只是享有前人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同时,我们也要为我们的后人准备好他们需要的精神财富,这是我们的责任,这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第二个方面。

第三个方面,雅安党史是雅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都非常清楚,我们雅安的文化是由几个方面组成的:第一个是我们的民间文化,也就是所谓女娲补天这个传说,不管女娲是不是雅安的人,反正街上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是这样认为的,不管它承认不承认,大家都形成雅安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或者就是女娲的故乡。这就是民俗民间文化。第二个是汉文化,如高颐阙、樊敏碑这些。第三个就是生态文化,以熊猫为代表的。第四个就是茶文化。第五个就是非常重要的,以我们红军文化为主要内容的革命文化。这五大部分,构成了我们雅安文化的全貌,缺一不可,这五大文化就是雅安特色的文化,只有这五大文化同时被发掘、整理、开发、利用起来,我们雅安对外开放才具有经久不衰的吸引力。我们现在搞经济建设也好,旅游开发也好,城市建设也好,我们都要看到一个地方核心的竞争力,持续不断的竞争力,在于它的文化的竞争力。如果一个城市修得很漂亮,但没有文化品味,就等于没有灵魂,就相当于一朵花再漂亮,没有香味一样。这五大文化构成雅安的全部文化,而我们的红军文化,就是党的历史上红军长征中非常重要的一段历史,也是党的历史在雅安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没有这段历史的开发研究、运用,我们的文化是不完整的,雅安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放弃了它的地方特色,所以,我们要站在这样一个角度来看待我们党史工作。所以它也不仅仅是党建工作,同时它也是文化工作,也是一项事业。所以,我们领导党史工作的同志,具体从事党史工作的同志,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自觉地增强我们做好党史工作的自觉性,只有认识了党史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做好这个工作。所以,我们这个工作不是可有可无的,不是这个会想来开会就来,想不开就不来,不是赶场、喝茶的东西。这是我要强调的第一点。

第二点,我要强调的是,我们雅安党史工作的重点在哪几个方面:刚才廖主任已从业务的角度具体地讲了。作为我们党委来讲最主要的要把一些要求,有必要把它明确下来,在业务工作上细化,作为党委加强领导来讲对一些要求、任务要明确下来。第一个重点就是要着力抢救我们的党史资料,抢救红军文物。我前次到天全县仁义乡去了解组织工作,专门去看了一个当年红四方面军的总部、红军大学旧址,这些东西非常珍贵。我去找了几个老太太问了一下,就没有几个说得清楚的了。还有一个老汉说得清楚,当时骑的一个啥子马,住的哪个地方,白天那些女红军在那个房里怎样唱歌的,都记得清清楚楚,在哪个地方唱歌,在哪个地方站岗,红军从哪个地方来,哪里是红军政治部,哪儿是这样部,那样部,都说得清清楚楚的,但是,可能再隔几年,就没得人说得清楚了。因为他们都是八九十岁的人了。如果这些东西一旦随生命的消失,掩入泥土,对我们来说,这损失就太重大了。我们这一代人共产人那就是犯罪呀!老一代共产党人流血、流汗、冒着生命危险,创造的辉煌历史,就这样灰飞烟灭,今后你再说你那地方是红军故乡什么的,拿东西来说。所以,那些产党员、老地下党员、老红军的口述资料和文物要抢救,如果不抢救了,你研究就没有依托,这都需要我们市委党史研究室、各区县委党史研究室,都要当成一件紧迫的事情来做,这是同生命赛跑的事情,就是跟老年人的生命赛跑。我们雅安今后的城市建设,就要把这些文化内容融合进去。昨天在宣传工作会上讲了,要建博物馆、民俗馆。博物馆里如果没有红军的东西,可能就是一个非常大的缺陷,我们的文化就不完整,所以我们要重视这个事情。这是第一个重点。第二个重点,就是要着力编写我们的党史通稿,也就是雅安的地方党史的史稿。这个史稿不仅是市委党史研究室的事情,因为它是一个完整的党史,只是由哪一个部门的来写,都不得行。这是一个需要高度协作性、合作性的工作。雅安党史是七县一区组成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所以就需要大家通力合作,齐心协力来做这一个工作,每一个区县都要把你那个地方的党史资料整理出来。在这个通史当中得到较为详尽的反映,不然的话,我们就对不起你那个地方的老一辈的共产党人,就对不起他们为革命出生入死,抛头颅、洒热血,最后连青史留名都没有留下来。其他地方都留下来了,你那个地方党史上的历史人物留不下来,那确实对不起他们,说不过去。我就说,今年市上要拨专款,要启动,时间要在明年底前全部结束。因为,明年就是雅安建市五周年了,各行各业都要个说法,包括我们的党史总结在内。所以,前不久我专门到党史研究室去,听了一下党史研究室的意见,提出了这件事情和经费,我觉得研究室的同志还是对自己较严格的。架多大个势说了点点钱,他们觉得是很大一个数字了。我们给点点钱,他们就能办很多事了。他们提出要万元钱,我觉得还是不过分,万元钱要把几十年前那些资料弄好,我觉得反正我是不得行的。总之,我觉得我们要在这些方面,该花的钱要花。这是第二件比较大的事情。第三件事情比较重要的是在开发、整理历史资料的同时要特别注意总结党的现实工作的经验,雅安这些年来党的工作,党的建设出了很多好的经验,出了很多好的成果,这些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比较有影响,全国各地有好多地方到我们这个地方来要资料,如果我们自己还不重视这些资料的话,那可能有点对不起

自己。外面说起要资料都是传书带信的,找到那个领导打招呼把啥子资料给我们。如果我们自己反而把它视为草芥,这就确实无法解释这个事情了。所以,也要同时注意对现实经验的总结。我们每一个区县可以说在党的工作、党的建设上都有很好的经验。前次中央党史研究室就有人写信到你们(市委党史研究室)、我们(市委组织部)要那些资料。但我们一些区县没有意识到它的价值,这是可以足以让在座的各位同志的英名流传的呀,都不重视了,这个就很麻烦。就是在挖掘历史资料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对现实资料的收集,这是第三个重点。第四个重点,就是今年要搞好邓小平同志诞辰周年的纪念活动。我想就在廖主任说的基础上,讲这么几个方面的工作重点。我们的工作光靠党史部门是不行的,党委一定要把这个工作统领起来,作为党建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

第三个方面,我们要积极开拓创新,探索党史工作的新思路。这里面是两个问题。第一个就要切实地做好党史工作的三结合。这个三结合就是:要把党史研究与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结合起来,怎么结合?这个结合就是为解决不断出现的现实新问题提供历史的经验教训,当我们在接触某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在对现实问题作出决策之前,我们能不能迅速提供在历史上类似的事情,做得好的是哪些方面,不好的是哪些方面,它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成功为啥成功,失败为啥失败,为现实提供经验教训,这样就把历史和现实很好地结合起来了。第二个结合,是要把党史研究与革命传统教育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党史的资料是死的,一旦变成教材,就是活的。我们的宣传部门,我们的教育部门,平时都比较注意要搞这种乡土教材,那么怎么来将教材结合进去。怎样结合进来,使我们党史更富有鲜活的现实生命力,同时,也使我们现在的传统教育,理想教育等等,有比较好的一些基础。通过历史、党史教材来教育这些青年、青少年,进一步增强他们跟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坚定他们在现实社会当中对改革开放的信心。我们发展、改革当中,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我们总结雅安精神时,看当年红军是怎么克服困难的,来增强这些青年、青少年克服困难的信心,坚定他们跟党走的信心。第三个结合就要把党史研究与探索我们执政成败规律结合起来。从我们雅安有党史以来,开展的工作,党在历史上有过哪些经验、哪些教训,走过哪些曲折道路,在这当中,反映哪些带规律性的东西,对我们现在有哪些借鉴。我理解、他们讲的资政育人就应体现这些方面,体现在这三个结合里,这是第一点创新思路。第二个创新思路就是一定要是开放的,党史工作一定要开门办史,刚才廖主任讲了,我觉得非常重要。一定要开门办史,现在我们都提出建设开放的组工系统,现在开放我们的党建工作,要建设开放的党建工作系统。那么,我们的党史工作也是一样,不能够关起门来搞党史,只管自己在那里研究党史,虽然这是重要的,但仅有这一点是不够的。因此,要以开放的胸怀和姿态,来做党史工作,这个里面主要内容是指的党史工作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的工作,依靠社会力量来挖掘整理党史资料,面向社会宣传党史成果。同时,社会各方面共享党史研究的成果,共享历史资源。我想这是我们开放的研究党史主要内容。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依靠社会的力量办好党史。我们的党史,他不是一个孤立的历史,它必然和我们这个地方的历史和我们的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等等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都是互相渗透。所以,在整理党史的时候,要扬长避短。扬长就是扬我们有专门研究职能机构的长,专门研究水平的长,避短就是避人力资源,资金不足的短。我们把地方志、政协文史委等这些力量都可以动员起来,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来印证、研究我们党史,来丰富我们的党史,所以,这是个开放性的事情。另外,确实是要面向社会宣传党史研究的成果,通过这个来扩大社会对我们党的历史的了解、认知,同时,也扩大对我们党史工作的了解和认同。这是个面向社会宣传的问题。然后,就是我们开发的历史资源共享。我理解,我们在开发中的思路,要有一个开放的思路、胸怀、姿态,党史研究室就要主动地把各个地方的,凡是与历史有关系的都要整合起来,把力量整合起来。最后一点是要加强对党史工作的领导。党史工作这么重要,有很多事情要做。就

现在这种情况,从整体上看,各区县委和相关部门对党史工作还是比较重视的,但是相对于我们现在党史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来讲,我觉得还应该进一步的重视。具体有这么几点要求:

第一、就是要理顺工作机构,加强班子建设。我们全市各区县的党史研究室设置的情况不一样,有些是单独设的党史研究室,有的设在组织部,有的设在县委办公室,还有一个设在宣传部的。这是很不规范的,这样不利于我们从总体上来搞好对党史资料的收集、整理等等,或以后进行的综合研究。我们说党史工作不是哪一个方面的工作,它不仅仅是组织史、宣传史和党的思想史,这是个综合的党的历史,因此,它应该有一个综合的部门来统管才行。因此,我们有一个设想,今天把各位分管书记和组织部长也通知回来,也有这个意思在里面,我们的想法是把全市的区县委党史研究室统一设立在县委办或区委办公室。因为区县委办公室,它是党委的综合部门,各个方面的信息要汇集到它那个地方来,而且它对党委的各个部门有个综合协调的职能在里面。所以,我们市上的想法就是请各区县回去后,尽快研究一次,就把党史研究室设在区县委办公室。两块牌子,一套机构,但是要有专人负责,比如可以是一个副主任,县委办、区委办的主任、副主任,兼党史研究室的主任、副主任,党史研究室为正局(科),然后这个办公室里面设个股。有一个主任,有一两个专职人员安排到这里面,各种信息来得就很方便,要调用那些老同志也很方便,也有那个调动能力,工作需要时,党委各个部门就必须要全力以赴地配合。因为党史它有其综合性,它也有它的门类,它把党的组织史、宣传史,思想史这样那样的,凡是党的活动都分布到各个领域的,都与它有关,所以,只有这个部门才统得起来,就这一点,我们大家回去后,是不是能把它统一起来。

党史工作要点篇5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期党史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编史是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具有存史、资政、教育三大功能。当前,新的形势赋予了党史工作新的内涵和要求。

(一)编史是弘扬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党史工作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这项工作,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一件大事。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通过编史,全面记述历史的真实面貌、记述灿烂的文化和英杰人物,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

(二)编史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党的历史作为完整、权威的区情资料,在制定规划、发展经济、搞好建设、开发资源以及招商引资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史工作把继承历史文化遗产与建设经济强区的现实紧密结合起来,使党史不仅成为我区文化发展的新亮点,而且要成为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新动力。

(三)编史是提高领导干部自身素质和执政水平的需要。

一本好的史书不仅仅是为了记述过去,更重要的是警示当今。可以这样说,对党史的认识程度,可以折射出一个领导干部的文化素养和工作水平。实践证明,凡是能力强、有政绩的领导,大都了解历史、掌握实情。

二、广泛征集,深入研究,充分发挥党史的资政优势为全区中心工作服务

党史工作是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历来重视对党的历史经验的研究、总结和利用。

(一)精心征集编纂,全面完成党史征集研究任务。我区近年来党史资料征集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市*历史》、《中共*历史大事记》、《中共*区组织史资料》、《党史大事记》的征集与编纂。特别是改革开放这段时期的党史研究,对于总结我区改革发展经验,做好当前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资政借鉴作用。各乡镇、街道、区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安排专门工作人员按照征编方案要求,集中突击征集编写,按时将资料报送上来,以确保征编任务按时完成。

(二)以资政为重点,充分发挥党史社会功能。要充分发挥党史的资政作用,研究、总结和宣传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推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蓬勃发展。重点是要按照中央和省市的要求,开展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资政专题研究;要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开展资政研究;要通过研究*的三反五反斗争,为当前的反腐败工作提供历史借鉴。

(三)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党史宣传教育活动。要坚持做好经常性、普及性的宣传,扩大党史宣传教育覆盖面。通过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党的光辉历史、辉煌业绩和优良传统教育,进一步激发全区上下建设服务科技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中国共产党*市*历史》一、二、三卷的编写任务

一是要明确编修原则。在编修历史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对历史负责的原则;坚持思想性和资料性相统一的原则;坚持弘扬时代精神体现*人民精神风采的原则;坚持鼓舞斗志、抑恶扬善、弘扬良好道德风尚的原则;坚持全面、详实、高雅、优质的原则。

二是要突出时代特点和*特色。*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改革开放三次历史性巨变。前两次历史巨变,是首轮修史记述的重点,当前,重点是要将第三次历史性巨变载入史册,为全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树碑立传、修史存绩。

三是要认真搜集和整理资料。这次修史,时间跨度较大,由*县更名为*市中区、*区,并乔迁新址,区划发生了三次变更,各种大事相对集中,全面广泛地搜集资料尤其重要。要把这项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不怕困难,不嫌麻烦,尽可能地搜集全各种相关资料,为《*历史》的编修打好基础。

四是要明确《*历史》的计划安排和方法步骤。《*历史》计划用五年多的时间完成编修任务。主要记述*至*以年来区内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和社会诸方面的历史与现状,重点记述全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经验教训。各编修单位要根据任务分配和计划安排,加紧展开工作,做到步调一致,保质保量地完成撰稿任务,决不能因个别单位工作迟缓拖了全区的后腿。

五是要明确规范要求。全体编修者、参与者要认真学习,吃透史书的编写要求和写作规范。各乡镇、街道、部门一定要强化时间和质量观念,按照“*”编修方案的要求,及时、迅速、保质、保量地上交各自的史书资料,对迟报、拖报、缺报的单位,区委将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有关部门要在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给予以大力支持。

四、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切实把党史编写工作落到实处

编写党的历史是一项社会化、系统化的浩大工程。它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协助。

(一)要强化责任意识。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区直各单位要把编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真正做到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经费到位(把编史经费列入全区国民经济发展计划预算)、人员到位、条件到位,工作中各级主要负责人一定要亲自抓,切实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真正做到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时间办事,为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要选好配强人员。经开区党工委、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区直各部门要立即建立党史工作编写领导小组,设立专门的党史工作编写办公室,要选配好专兼职人员,并长期固定下来。要切实把握好编修人员的条件,真正把有一定写作能力、有一定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热心于党史工作的同志选进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区直各部门的党史工作编写办公室。各级领导要亲自过问、定期调度、认真落实好办公地点、办公经费,及时帮助解决编史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为他们做好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党史工作要点篇6

[关键词]党史研究;党史档案;创新举措

党史档案工作作为党史资料保存、党史研究、宜传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正受到党史研究部门和党史档案管理部门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就是以知识为基础,以创新为导向,强调管理、科技、知识等方面的创新。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党史档案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的党史研究部门和党史档案管理部门也应进行各项创新,这既是党史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又是党史档案更好发挥其社会功能的客观要求。

党史档案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创新是党史档案工作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创新是引导社会进步的主导性力量。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化、信息化技术在经济社会生活中作用越来越大。反映到党史研究部门和党史档案管理部门,就表现为档案载体由纸质逐步向数字化、电子化、网络化发展,档案管理流程由传统管理向现代化、信息化管理转变。针对社会对档案事业的新需求、新期望,党史档案管理部门必须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敢于和善于不断创新,唯有如此,才能使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断加深,对马列主义理论的应用不断进步。

创新是党史档案发挥“存史、资政、育人”功能的必然要求。党史档案工作是党的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总结历史、指导现实、开创未来的重要事业。在新形势下,思想道德、思想教育工作得到高度重视,面向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党史教育等活动日益频繁,这些活动离不开丰富的党史资料、党史档案等物质载体,更离不开党史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社会功能的发挥。用创新来统领党史档案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这不仅是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红色文化建设、提升竞争软实力的现实需要。

创新是党史档案工作转变服务方式的要求。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党史档案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也存在着诸多不足,资料丢失、资料损坏、查询不便、利用率不高等现象时常存在。党史档案工作要想更好地发挥服务社会、服务经济的功能,党史研究部门和党史档案管理部门就要走出传统的工作模式,改变传统的被动服务观念,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档案服务机制与服务理念,开创党史档案工作新局面。

党史档案工作创新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创新工作理念。目前党史档案工作创新面临着传统思想障碍和条条框框的束缚,导致许多党史档案工作者满足于对党史资料进行简单机械的归档、存档,不去运用新的思路深入地探求党史资料的本质属性,这将使党史档案工作停滞不前,严重影响着党史档案工作的发展。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只有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创新党史档案工作思想,才能在探索中不断进步,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对党史档案工作宏观管理体制和服务机制进行创新。我国党史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和传统的服务机制缺乏自主性和灵活性,被动管理、消极服务的宏观机制严重与社会发展脱节。党史档案管理机制和服务机制应从以下几方面创新:一是定位上的创新,即走出党史档案工作是党史研究部门或党史档案管理部门一家之事的误区,倡导有关部门通力合作。二是工作意义上的创新,即党史档案不应满足于保存好,为小部分人服务,更应该利用好,为全体人民群众服务。三是工作质量上的创新,即改进工作作风,大力倡导科技进步与服务升级,提高党史档案工作质量,尤其是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素质,以实现这一目标。

党史档案工作具体业务的创新。党史档案具体工作包括对党史档案进行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检索、利用、编研等内容,长期以来,我国党史档案沿袭纸质媒介归档和传统的业务流程,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磁带、磁盘、激光视盘、电子文件以及数码图像数据库的出现和应用,使档案管理的手段从纸质走向电子媒介。这就需要党史研究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强调具体工作的科学性、程序性、技术性,强调现代科技、网络技术及现代化办公设备的运用。广泛地应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和电脑、扫描仪、多媒体等先进设备,建立及时、高效、便捷的档案信息化系统。

服务理念和服务机制创新。党史档案工作的终极意义是其具有服务社会和群众的服务功能。服务理念和机制的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服务理念的创新。党史档案工作者要高度重视服务的重要意义,牢固创新服务观念,提升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以服务观念贯穿党史档案工作全局。二是服务外延的创新。随着时代的进步,服务的外延和内容也应坚持创新发展,除去传统的归档待查、开具证明等服务内容和范围外,党史档案工作应该与时俱进,积极配合全社会的爱党爱国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运动。三是服务模式的创新。党史研究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应摒弃传统服务模式,积极开展主动服务,采取“服务进基层、服务进学校、服务进单位”等多种活动,还应坚持开放式服务,自觉与社会、与时代接轨,深入群众掌握服务需求,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工作。

党史档案工作创新的具体举措

党史资料搜集的创新。党史资料的丰富和完整是党史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党史资料的收集越丰富、越完善,就越能再现我党我军的历史,对党史研究工作就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由于历史原因,许多革命先烈已经去世,许多党员和革命先烈在战争中隶属单位、具体职务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战争结束后有的返乡务农,有的在不同地区定居,甚至隐名埋姓,难以寻觅其具体身份,增加了资料搜集的难度,这就需要党史档案工作者摒弃传统的等资料上门的搜集方式,发扬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广泛发动各方力量,通过借助互联网、登门拜访、上门搜集等方式搜索相关党史资料。

党史档案重点工作上的创新。党史档案工作的创新,并非各项工作一哄而上,单纯为了创新之名而盲目创新,在具体操作策略上,应该结合党史档案工作的具体工作实践,坚持抓主要矛盾,围绕党史档案重点工作,找准重点、难点、热点问题,通过重点工作、重点问题的创新,寻找出党史档案工作的突破口,进而创新整个党史档案工作局面。

党史工作要点篇7

这次全市组织工作会议就要结束了。会上,分别印发了全省组织部长会议精神传达提纲、全省老干部工作会议精神传达提纲和全省党史工作会议精神传达提纲;与各县(区)委签订了离休干部“两费”保障工作责任书;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孙冀同志就贯彻落实省里“三会”精神、切实做好今年全市的组织工作、老干部工作和党史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孙冀同志的报告,总结工作实事求是、简明扼要、亮点集中,工作安排重点突出、任务明确,措施可行。孙冀同志的报告,紧紧把握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伟大事业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根本方针,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贯穿于组织工作的全过程,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入学习贯彻作为今年组织工作的首要任务,突出加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这个重点,抓住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这个关键,着力在落实人才兴市战略、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这个基础、切实加大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的力度,努力开创党史研究工作新局面和不断提高部门自身建设等方面作了阐述。报告主题集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我完全同意。

这次会议内容比较丰满,安排比较紧凑。虽然只有半天时间,但开得比较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会后,各地要抓紧时间向党委(党组)作专门汇报,并采取适当方式将会议精神传达落实到基层。

下面,我就如何完成好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再讲几点意见:

(一)要强化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以时不我待、奋发有为的精神做好组织工作

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党建工作和组织工作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方面,思想上必须更加自觉、工作上必须更有成效。因此,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要把服从和服务于“第一要务”作为组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市委三届四次全会提出的目标要求,自觉地把组织工作放到振兴老工业基地这个大局中去思考,用强烈的发展理念去谋划,找准服务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把服务发展的实际成效作为检验和衡量组织工作优劣的重要标准,努力使各项工作融入到发展之中,做到围绕振兴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振兴。要切实增强效率和效益观念,增强精心做好干部工作、人才工作、基层党建工作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使组织工作出效益、出最大的效益。

(二)要紧紧围绕发展需要选用干部,努力建设干事创业的领导班子

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围绕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构想,围绕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个重点,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坚持在“三个文明”建设的实践中考察识别干部、锻炼培养干部、选拔任用干部,以发展论英雄,重实绩用干部,谁最能干好事业就用谁,谁最能加快发展就让谁干,努力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要认真研究领导班子优化结构、增强功能问题,注意充实政治上很强、经济上很行的干部,大胆启用有本事、肯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果断调整不团结、不实干、不作为的干部和班子。要围绕解放思想、干事创业、执政为民,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要注意总结干事创业的好班子、好干部的典型,激励干部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开拓创新、争创一流业绩的积极性。

(三)要大规模培养和积聚各类人才,为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科教兴市,核心是创新,关键是人才。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紧紧抓住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环节,加快建设高素质的党政领导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要按照干部培训规划,多渠道、多层次培训各级各类干部,有计划地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选派优秀干部到境(域)外培训,到知名院校学习。要大胆创新人才政策,不求所有、不求所在,力求所用,多形式招贤纳士。要创造条件、整合资源、加强服务,构建人才创业发展的平台,努力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宽松的环境。要强化实践锻炼,抓好机关干部轮岗、下派干部包村、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高层机关锻炼、到经济发达地区挂职、到情况复杂条件艰苦的地方任职等项工作。对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作出优异成绩的年轻干部,要适时压担子、给台阶、促提高,为松原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四)要努力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推进改革开放和结构调整的组织基础

要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振兴老工业基地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为目标,进一步巩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一是要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要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税费改革的要求,改变过去单纯以居住地、自然屯设置党组织的状况,可依托产业、专业协会等实际情况设置党组织,构建条块结合、关系理顺的党组织管理体系。二是要创新村级班子建设。要把改革选人办法与更新用人标准结合起来,选致富、带富能力强的党员任村支部书记;要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与发展党员工作结合起来,重点培养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村青年;要把抓村级规范化管理与抓村干部作风建设结合起来,建设符合村级特点的激励约束机制。三是要创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要积极探索符合其特点的组织形式、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有效地开展党的工作,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四是要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要结合组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分类建立党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标准,找准配合、服务中心工作的有效载体,进一步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积极探索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方法,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和松原特点、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做好新时期老干部工作

中央和省委对老干部工作极为重视。各级党委和政府是落实老干部政策的责任主体,负有重要的政治职责。今年各地要在进一步落实好老干部政治待遇的基础上,突出抓好两件事情:一是要抓好离休干部的医药费统筹标准调整及其财政支持问题。关于医药费统筹标准调整问题,省里有明确要求,省委、省政府最近又发了文件,与市、县层层签订了责任书。因此,省里提出的统筹标准,就是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和落实,决不能含糊。要克服一切困难,把这件事落实到位。财政部门对这项工作要给予大力支持,要承担保底责任,在财政预算定盘子之前,把离休干部的“两费”保障资金都落实到位。今天会上签的这个责任书,无论内容和形式,都是件很郑重、很严肃的事情,希望大家回去后要跟党政一把手汇报此事。二是要抓好改制企业离休干部的集中管理问题。各地各部门要围绕振兴松原老工业基地的大局,加快推进改制企业老干部的集中管理工作,这是今年老干部工作中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任务。各级党委要明确集中管理服务的工作方向,克服怕麻烦思想和畏难情绪,从支持企业改革和深化为老干部管理服务的工作出发,抓紧抓实这件事情。要借鉴长春、敦化等地的做法,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切实解决好“钱由谁出,人由谁管”的问题,确保老干部待遇不降低,老干部的事情有人管,为老同志安渡晚年提供有力保障。

(六)发挥资政育人作用,创造性的开展好党史工作

资政育人是党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党史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党委和党史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领导同志关于党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进一步增强做好资政育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发挥资政育人作用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努力使党史部门的思想方法、工作思路、工作机制和队伍建设做到与时俱进,从而更好地肩负起资政育人的历史任务。一是要在党史的研究上下功夫。各级党史部门要继续对社会主义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这两大历史时期党史进行整体研究和专题研究,并从党的历史中发掘解决现实问题的经验和智慧。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大局确定党史研究课题,突出地方党史特色,充分利用我市党史资源,力争在振兴松原老工业基地等重大课题上有新突破、出新成果,推动全市党史工作上层次、上水平。二是要在党史宣传教育上有新举措。要从资政育人的需要出发,利用重大节日和重要党史人物的纪念日,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史宣传教育活动。要建立党史教育基地,充分利用地方党史资源开展经常性的党史教育活动。三是要在党史资料的征集上有新跨越。我市党史工作刚刚起步,搜集整理党史资料的任务十分繁重。各地要有计划地对熟知松原历史的老同志进行访问,加强对口述资料的采集工作,为今后研究松原地方党史工作奠定基础。四是党史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资政育人作为党史工作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党史工作在全党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党史部门要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和要求,职能必须有一个大的转变,队伍素质必须有一个大的提高。因此,党史部门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业务建设和制度建设要坚持与时俱进,保证资政育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完成。五是要切实抓好党史部门的机构建设。中央和省委非常重视地方党史机构建设。各级党委要按照同志提出“健全机构,稳定队伍,充实力量,提高素质”的总要求,进一步明确职能、健全机构、理顺关系、配齐配强党史干部。各县(区)要按照全省县级党史机构标准化建设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党史机构,确保党史工作有专人管、有专人抓。

(七)要切实加强领导,确保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党史工作要点篇8

。一、学习体会与收获

通过学习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振奋人心,激人奋进,让我深感感动和鼓舞,同时为我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大会回顾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走过的光辉历程和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深刻阐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并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全面总结了百年建党精神,是指引我们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指导方针。我深刻的体会到讲话的重要意义和含义,我们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不忘初心坚守本色,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尽心竭力,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通过参加党支部、党小组组织的读书会集中学习以及个人自学方式,我认真学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指定的4本学习材料(《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简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完成了大部分学习内容。通过学习,使我明白只有不忘历史,学习历史,才能不断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汲取养分。学习党史能进一步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历史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

三、存在差距和不足

(一)坚定理想信念方面

对于一些重要讲话、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不够深入,存在学过就行,不求深悟的思想。对政治理论学习要求不高,放松了自己在精神层面的追求和政治信仰的高标准要求。

(二)增强历史自觉方面

未能做到开拓历史视野,不善于从历史的长河、时代的大潮中探究规律、谋划未来。没能坚持唯物史观学习研究百年党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三)弘扬优良传统方面

联系基层员工群众不够紧密,工作实践与“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要求有差距。在工作单位、工作范围内局限于监控室,联系基层网点员工多数是通过电话、微信沟通,或者是通过每月一次的党员挂点到基层网点了解情况。

(四)加强党性锤炼方面

党性修养有所放松。工作上满足于完成任务和不出问题,在解决一些棘手问题时,有畏难情绪。没有用严格的党性来约束自己,加强党性修养的自觉性不强。

作为一名党员,我能够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做好监控检查、预警稽核等本职工作,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但还是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局限于按经验按习惯开展工作,缺少创新精神。工作中,我努力做到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4月份,深入基层网点,帮助网点进行过期物料的清理,并做好网点清洁卫生以及网点氛围营造;6月高考期间,积极报名参加“爱心助考·清凉益站”志愿者服务活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我认真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要求,4月份,组织党员及金融网点人员,先后深入文岭村、滨港社区、华海社区、秀英街道综合文化站等地,持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针对老年群体开展金融知识普及重点宣传,同时为老年人提供免费测量血压服务。

虽然在日常工作中也有挤时间、找机会到基层网点、与基层群众员工面对面交流,但是由于总是谈工作任务多,谈思想少,对基层网点群众员工的思想动态的情况了解不足、掌握不全,导致服务群众不够到位,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做得不够好。

四、下一步整改措施

(一)坚定理想信念方面

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像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一样对待政治理论学习,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不断提高个人政治修养,更加自觉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工作中把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放在第一位。

(二)增强历史自觉方面

在学习百年党史中看清楚过去,弄明白未来,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入新时代,把握历史大势,抓住历史机遇,扛起历史担当,增强历史自觉。

(三)弘扬优良传统方面

自觉坚持党的宗旨,诚心诚意为民人谋利益。始终保持同群众密切联系,增强党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从而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四)加强党性锤炼方面

强化党性修养,不断提高党性自觉和行动自觉,在思想和工作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贯彻落实上级部门有关工作部署、相关决策,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在工作上,认真抓好对自身工作的探索研究,创新思维方式、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确保监控

按照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的有关要求,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本人现将个人的对照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习体会与收获

通过学习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振奋人心,激人奋进,让我深感感动和鼓舞,同时为我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大会回顾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走过的光辉历程和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深刻阐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并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全面总结了百年建党精神,是指引我们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指导方针。我深刻的体会到讲话的重要意义和含义,我们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不忘初心坚守本色,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尽心竭力,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通过参加党支部、党小组组织的读书会集中学习以及个人自学方式,我认真学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指定的4本学习材料(《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简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完成了大部分学习内容。通过学习,使我明白只有不忘历史,学习历史,才能不断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汲取养分。学习党史能进一步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历史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

三、存在差距和不足

(一)坚定理想信念方面

对于一些重要讲话、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不够深入,存在学过就行,不求深悟的思想。对政治理论学习要求不高,放松了自己在精神层面的追求和政治信仰的高标准要求。

(二)增强历史自觉方面

未能做到开拓历史视野,不善于从历史的长河、时代的大潮中探究规律、谋划未来。没能坚持唯物史观学习研究百年党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三)弘扬优良传统方面

联系基层员工群众不够紧密,工作实践与“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要求有差距。在工作单位、工作范围内局限于监控室,联系基层网点员工多数是通过电话、微信沟通,或者是通过每月一次的党员挂点到基层网点了解情况。

(四)加强党性锤炼方面

党性修养有所放松。工作上满足于完成任务和不出问题,在解决一些棘手问题时,有畏难情绪。没有用严格的党性来约束自己,加强党性修养的自觉性不强。

作为一名党员,我能够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做好监控检查、预警稽核等本职工作,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但还是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局限于按经验按习惯开展工作,缺少创新精神。工作中,我努力做到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4月份,深入基层网点,帮助网点进行过期物料的清理,并做好网点清洁卫生以及网点氛围营造;6月高考期间,积极报名参加“爱心助考·清凉益站”志愿者服务活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我认真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要求,4月份,组织党员及金融网点人员,先后深入文岭村、滨港社区、华海社区、秀英街道综合文化站等地,持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针对老年群体开展金融知识普及重点宣传,同时为老年人提供免费测量血压服务。

虽然在日常工作中也有挤时间、找机会到基层网点、与基层群众员工面对面交流,但是由于总是谈工作任务多,谈思想少,对基层网点群众员工的思想动态的情况了解不足、掌握不全,导致服务群众不够到位,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做得不够好。

四、下一步整改措施

(一)坚定理想信念方面

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像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一样对待政治理论学习,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不断提高个人政治修养,更加自觉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工作中把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放在第一位。

(二)增强历史自觉方面

在学习百年党史中看清楚过去,弄明白未来,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入新时代,把握历史大势,抓住历史机遇,扛起历史担当,增强历史自觉。

(三)弘扬优良传统方面

自觉坚持党的宗旨,诚心诚意为民人谋利益。始终保持同群众密切联系,增强党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从而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四)加强党性锤炼方面

强化党性修养,不断提高党性自觉和行动自觉,在思想和工作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贯彻落实上级部门有关工作部署、相关决策,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在工作上,认真抓好对自身工作的探索研究,创新思维方式、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确保监控检查工作以有预警稽核工作高质量运行。继续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要求,努力解决自身主动深入基层不够等问题,持续巩固整改成果,推动工作不断改进。

以上是我个人的对照检查内容,不足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党史工作要点篇9

—聚焦“四条线",高质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部署和要求,推动支部全体党员学好,用好历史,把党史学习教育的精神力量淬炼成发展动力,同煤支行党支部进一步提髙思想认识,切实担负职责使命,积极参加有关培训、围绕“四条线”,助力支部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推进。

一、聚焦主业工程,把业务发展作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总抓手

党史学习教育贯穿2021年全年。我们的业务发展同样贯穿整年。同煤支行党支部把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始终,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贯穿始终,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贯穿始终。学习教育面向全体党员,党建引领业务发展,重点开展学习教育实践。

从分行方案印发到“七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同煤支行党支部一直都是以全面系统学习党史为重点,深入了解党的百年奋斗史,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通过专题学习、交流研讨、笔记抄写方面重点学习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从党的六中全会到总结大会,将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同党的六中全会结合起来,引导党员干部更好地用党中央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在思想上高度统一,在业务发展上也就能保持同样的步伐和节奏。

二、强化阵地意识,把党史学习教育培训作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主渠道

同煤支行党支部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理论教育、党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定党史学习教育计划的过程中,按30%的标准设置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学史知史中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汲取前行力量;及时增设学习《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国共产党简史》等课程,将党史学习教育的新要求陆续贯彻落实到日常培训中。

在培训中注重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既有专题讲授,又有现场教学,利用本市丰富的红色资源,组织开展了以“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为主题的系列教学活动,组织党员干部们赴大同红色记忆馆等参观学习,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在日常的工作中,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让党员干部们在重温入党誓词政治仪式、电影党课、警示教育等体验式互动式教学活动中,滋养初心、淬炼灵魂。通过形式多样的载体和教学形式,增强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支部日常考核管理办法中增加“党史”相关考核内容,以考促学,以学促悟,以悟促行;同煤支行党支部以党支部、党小组、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为单位,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党史集体学习,升华对党史学习教育的认识,进一步激发大家学“党史”、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三、注重成果运用,把“联学联建”作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助力器

我们将与中信保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党支部共同开展“联学联建”活动。这次活动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努力构建“业务互联、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发展共赢”的党建工作新模式,以互帮、互学、互动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实现党支部党建工作水平的提升。

旨在这次通过开展党支部“联学联建”活动,将围绕双方中心工作形成全覆盖、广吸纳、动态开放的基层党组织体系,全面增强思想政治感召力、组织建设凝聚力、引领发展领导力、党员队伍战斗力、业务发展推动力。同时,对双方的业务工作,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四、突出教学宣讲,把志愿服务作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着力点

我支部着眼于增强“红色传播力”,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我支部将联合社区志愿服务小组组成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以志愿服务为主题举办一次特殊党日活动。深入社区党群中心、居民区、养老院等,通过专题讲授和现场教学等形式,开展“党史”宣讲,满足群众学习需求,真正把党史学习教育延伸到“最后一公里”。做好社区志愿服务工作。

党史工作要点篇10

部门史这个概念怎样界定?为什么要修部门史?怎样修部门史?这都是新问题。

最初接触党史,有人说这是一门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它的学科属性是政治学,或者是社会学,甚至是法学。有一位同事,明明读的是中共党史专业,得到的学位却是法学。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是说党史是“行动中的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是党史的“理论”教化功能,而淡化了它的“史”特点。还有一个现象,党史研究室为什么要简称为“党研室”,而不是名正言顺地简称为“党史室”呢?这是不是某种意识、某种情绪的流露呢?也值得我们想一想。看来,党史的“史”的方面,是不被看好的,有意无意被人忽略了,淡化了,抽走了。书写得好不好,课讲得好不好,往往只看“经验”提升得怎样,“理论”归纳得怎样,与现实结合得怎样,而不看有无史实的支撑,还提出什么要“以论代史”,“以论带史”,等等。总之,这门课给人的印象就是重条理而不重史实,有结果而无过程,有宏大叙事而少细节描述,政治味、说教味浓,而学术味不足。久而久之,党史的史学色彩被淡化了,有一分史实说一分话的传统不被重视,从史中求史识的精神也被遗忘了。这种情况让本来是历史学科分支的党史,一步步从历史学中分离了出来,自我边缘化,其最终的结果,是造成党史学科学术精神的缺失。

党史这个领域有个矛盾的现象,又冷又“热”。一方面是党史这个学科比较冷落,有点萎缩,有点无奈,这是无可讳言的事实;但另一方面是有关党史的东西,又被炒得相当“热”,很有卖点,被大量刊登在书报中,摆在书摊里,出现在屏幕上,并有大量的读者和观众。被炒得很“热”这种情况,说明党史距离我们很近,正因为很近,所以有许多人加入到庞大的党史叙述的队伍中来了。特别要指出的,是近年来有无数传媒工作者加入了这一叙述行列,其中有的人,对党史是一知半解的,或说不上有何了解,或甚至是对党史存有偏见的,但他们制造了难于统计的与党史相关的文字或影视作品。党史就这样被不断地、反复地以文字、口语、影视或网络的形式叙述着,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历史情况清晰了,而有的问题却更加模糊了,距离史实更远了。对这种情况,无以言之,姑且称之为党史叙述的泛化,或者叫多元化,或叫碎片化。

面对着党史叙述的多元化、泛化和碎片化,我们应当正视党史学科学术精神缺失的问题,应坚守党史学科的学术化,坚定走学术化的道路。因为只有真正学术化的党史,才是有存史价值的、对人们具有启迪借鉴意义的党史。而如何提高党史的学术化的程度,则是党史工作面临的一大问题。

讲到这里,我们要回到部门史这个题目来。部门史的征编对于提高党史学科学术化程度,应当是有意义的。刚才讲过,过去的党史编纂或讲授,重条理而不重史实,重宏大叙事而轻细节描述,而部门工作的不少事,看起来好像就是皮皮毛毛、鸡零狗碎的小事,属于细流末节,往往就被忽略了。应当在此说明,重宏大叙事不仅是党史写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也被看成是传统修史的通则,传统修史中就有“常事不书”的说法。这样,部门工作往往被忽略,不为史家所关注,也往往写不上史书。然而,各位熟知部门工作内情的人都知道,部门工作看似小事,但部门以权能职责所系,所经办的不少事是事关全局、牵动各方的,例如一些重大决策如何出台,如何组织实施等等,就与部门工作相关。在许多情况下,不了解部门工作的情况,就无法搞清楚一些重大事件是怎样酝酿、发展而成的,一些有影响历史人物是怎样打造出来的。如果部门工作不被关注,部门活动被忽略,就等于忽略了整部党史的完整性和多样性,使部门色彩隐而不彰。

以往的党史征编,党的部门工作的情况,称得上是个烟笼雾罩,能见度很低的区域。在中共党史上,在各个不同的时段、不同的地区,究竟设置了哪些部门?各部门又内设了哪些机构?干部配备、人际关系如何?具体的权能职责运作情况怎么样?办事流程怎样?如此等等,都有不少不甚了了的问题,因此可以说,这是以往党史征研的一个薄弱点或空白点。有一年中央党校搞校庆,要查党校起源于何时,中央党校专门来信问我1926年广东区委办党校的情况。这件事我了解一点,知道广东区委很早办有党刊(《我们的生活》),办了党校(1926年4月),但了解得很不细。北方区委党校和广东区委党校哪一所办得早些?哪一所算是全国最早的党校?我当时就没有把握了,不敢断定了。至于办校的具体细节,更是心中无数。当时我就感到,我们做广东党史工作做得不细致,留有不少盲点。党的纪检委当前是很重要的一个部门,那么在党的历史上,最早的纪检机构设于何时、何地?中共广东区委的监察委员会算不算得上是最早出现的纪检机构?这又是一个与部门史征编关系着的问题。当时任广东区委秘书长的赖先声,在他的回忆文章和谈话中多次讲到广东区委有“监委”的设置,并且列出了“监委”班子的名单,书记林伟民,是当年一位著名的工运领袖。应当说,广东区委“监委”比中央“监委”成立(1927年4月)得早,但是广东区委“监委”的设置,又有许多不明不白的情况,缺少有力的史料支撑。今天,随着纪检工作地位的提升,党的纪检史很被看好,我已多次被咨询到有关的情况,面对各种提问,我说不清,道不明。这是我接触到的部门史史料欠缺,征编工作有所不足的两个例子。

以上说明部门史的征编有意义,有益于将党史工作引向深入,而这一工作在以往又有所不足。今天处于党史叙述多元化和不断被泛化、碎片化的环境中,部门史的征编也会面临如何防止学术精神缺失的问题。所以,今天从事部门工作史的征编,在刚启动、刚起步的时候,我认为就应当强调培植学术精神。党史姓史,部门史姓史,部门工作史也姓史,其基本属性都是史,是已经过去了的事物,因此,历史学的一般原理及基本方法,在部门工作史的征编中,同样是适用的。只有用史学的办法,也就是隔着一定的时间距离,以经过沉淀、冷却和充分暴露了的史料,去解释和处理相关的史事,去构建史书的框架,才能保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努力使整个征编工作不偏离学术轨道。

部门史征编应具党史通识

下面我想联系1921至1949年广东党史的一些具体情况,讲一讲部门工作史征编的一些相关问题。在我看来,按学术规则去整理、研究和编撰部门史,前提是需要具备党史通识。

部门工作史的征编,首先应对各时段部门设置的情况及其主要工作有通盘了解。

广东党什么时候开始有部门设置?1921至1923年党的三大时,广东党组织称“广东支部”、“广东区委”,1922年6月广东党员人数是32人,此时应无部门之设,但有与部门相关的工作,如工人运动、青年工作等。1922年春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重组时,全省团员达两千多人,广州市团员达数百人。故不应以这时无部门之设置而对这些史事予以省略。1924年至1927年4月,广东党组织先后称“广州地委”、“广东区委(两广区委)”。广东党员人数,1925年10月为928人,1926年9月为5039人,1927年4月为9027人。地委、区委之下,有部(组织、宣传)、委(农委、工委、军委、学委、妇委、监委)的设置。值得注意的是区委“军委”的出现,时在1924年秋冬,可能是最早成立的“军委”。刚才已提到,区委之下有“监委”,即纪检机构之设,并有党刊、党校之设,另外还成立驻中央党团,这都具有开创的意义。1927年夏天至1934年,广东党组织先后称“广东省委”、“两广省委”、“两广工委”、“香港工委”、“南方临时工委”等。广东党员人数,据史料称广州起义时有三万人,1928年党的六大时有五万人。这一时段,党的处境极为艰险,活动隐蔽,组织经常遭破坏,部门设置很不明了。1932年广州党组织遭瓦解,活动中断,1934年香港党组织亦已被破坏殆尽。有关的史料,征编的难度很大。1936年,广州、香港党组织重建恢复,在香港称“南临委”(南方临时工作委员会),广州设市委,还有个“外县工委”,不久重建“广东省委”。广州沦陷后,党的领导机关撤出广州,在“南委”之下,分设粤北、粤南省委。重建后的省委机关,有部、委的设置,如军委、青委、工委、妇委,组织、宣传、统战各部。广东有统战部,可能从这时开始,古大存任部长。各地设特委、工委、中心县委、县委。至1939年底,全省党员共17445人。1945年8月抗战胜利前,成立“广东区委”,区党委之下,有组织、宣传、统战、城工各部。城工部是新设之部。这时全省党员约为三万人。东江纵队北撤(1946年6月)后,党的机构调整,分秘密、公开两个系统,成立了城市工作委员会,称“城委”;农村工作委员会,称“农委”。1946年6月设港粤工作委员会,部门机构出现了“侨运组”、“情报组”这样的组织。1947年成立“香港分局”,1949年香港分局改称“华南分局”。

以上,是1921至1949年广东党组织沿革和部门设置的大略情况。做部门工作史,对这些情况,应通盘了解,力求做到对组织沿革要理得清楚,对部门设置的情况要心中有数。

第二、以党史通识指引部门史的构建。地方党史是党史的一部分,部门史是地方党史的一部分,部门史只有放在党史的整体格局中,才能找准它的位置,才能发现和提炼它的意义,所以部门史的构建,离不开对党史大格局的观察,应在党史通识的引领之下进行。

为什么局部问题要放在大格局中来认识?且以广州起义为例,简单讲几句。广州起义只搞了三天,属于小时段、区域性的事件,但认识广州起义,不能就事论事,眼睛只盯着这三天的情况。广州起义不只是在广东的党员、党组织搞起来的,八七会议后中央体制的变化,共产国际的因素,都对搞不搞广州起义,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不弄清楚这些上层的、全局性的情况,就不可能客观认识这次起义。如何评价广州起义,历来有争议,有人高度评价,充分肯定,说这次起义不但是必要的,而且组织得很好,称之为“暴动艺术”。这是临时中央1928年1月3日决议案的主要精神。不同意这样评价的,也大有人在。这些争议,如果就事论事是解决不了的,须将基本史料搜罗完整,内情基本揭开,特别是对上层决策的经过有较充分的了解,才能看得清是非。广州起义只搞了三天,但对广州起义研究,过了80多年至今仍未完结。这就说明,分析认识局部的问题,要有大格局的眼光;对小时段、区域性的史事,须放在整体格局中去观察,要掌握全局的史料,这样才有益于在历史的深度和广度上获得拓展。

搞部门工作史征编,还要具有贯通精神。做党史工作,专攻一点往往不难,搞上几年、十几年,谁都会搞出自己的一点名堂来,都能积累成自己的一点专长,都可以称得上是某一点或某一方面的“专家”,但要做到贯通,那就不容易了。这在地方史研究中,显得尤其重要。在搞地方史、专题史的人中,不乏很敬业、很执着、口袋里史料很多的人,他们的确称得上某一点的“专家”,而他们所欠缺的,就是贯通精神,走不出部门、地方的圈子。很显然,只有将部门史与党史贯通,将地方党史与整部中共党史贯通,将中共党史与史、中华民国史贯通,这样才能提升部门史、专题史、党史的学术品位。这一点是不难理解的,不必引用什么事例来说明。

贯通精神,应包括局部与整体、地方与中央的循环互动关系。部门、地方的史事必须从整体格局中去观察才有意义,反过来,党史须从地方党史入手,基础才能巩固,这是相辅相成,循环互动的关系。地方和部门史料的发掘,将丰富、补充全部党史,或对党史提出不同看法与解释,挑战或修正以往对党史的认识。这样的循环互动,有助于对党史通识的重新整合。近几年来,我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研究黄埔军校史,二是协助征编团一大召开前后的史料,也算是做地方史、部门史吧。我就感到,小时段、区域性史事的征编有益于历史认识的深化,须花大气力才能做好。此处,我还参与编了一本书《中共东京支部》,也是个不大的题目,这也让我从过去未曾注意一个角度,加深了对广东党史、抗战史的认识。刚才说要以党史通识来构建地方史和部门史,但不等于要以党史来框定和限制地方和部门史,不等于将地方、部门的史事摆在次要的地位。

做部门史、地方史,不意味着对部门、地方的畸重与偏爱。如果“卖花说花香”,搞哪个部门、哪个地方的历史,就有意突出哪个部门地方的好处,做传记就一味放大传主的功劳,专拣好话讲,这并不符合贯通的精神。因为这是坐井观天,只突出局部,而忽略了全局,这正是对全局历史的忽略或无知。当然,全部历史也并非是部门史、地方史的总和。贯通、贯通,旨在求通,传统史家讲“通古今之变”,就是要通晓历史百年、千年演变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探索成败得失之本,考究兴衰荣辱之由,这是很高的境界。这里有值得我们长期体会、思考的道理,只有虚心学习,勤于实践,长期磨炼,才能求得自己的不断进步。

谈征集、思考与写作

搞部门史征编应具备几个条件,一是要有基本的历史知识;二是对部门的情况要作深入的调查研究;三是要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这些,没有更多可讲的东西,我还是回到培植学术精神这个话题,简要谈几点感想。

第一、重视史料的征集。做部门史就是征编、研究历史,故要树立实证的观念,学会应用实证的方法。历史不能复制,不能试验,但历史需要证明或证伪,故实证的方法,是史学的基本方法。人们经常说,科学重通性,历史重特性;诗贵传情,史贵传真。史学首先是求真之学,只有真实可靠的历史,才称得上是信史。这就要高度重视史料工作,要把史料作为研究的基础,以史料揭示历史的真相,以史料证明历史的是非得失。搞哲学的人,重在观点的提炼,而将历史视为它的佣仆,让历史为其观点服务,搞史学则不可以这样。在史学领域内,历史是史家的主人。如果离开历史的支撑,任何经验、理念或观点的提炼,都将是苍白的。什么是史料?与历史相关的东西,都可看作是史料。过去留下的档案、文件、书报是史料。当事人、知情人和过来人的笔述和口述,也是史料。以前有一句话“六经皆史”,原意是什么且不管它,我们可引申一下,将存世的历史遗物,包括前人的著述、旧书报、残篇断简等,都当作史料读,用以说明历史,据以证明和证伪。以读史料的心情进入阅读,对所读的东西,有所鉴别,有所取舍,也往往会从中得到一些感悟,增加几分史识。有人问怎样搞史料?这没有决窍,只有自己动手,亲历亲为,持之以恒。怎样鉴别史料,这些问题有人专门会讲,我就不说了。

第二、善于思考。史学重实证,但不等于轻思辩,不能断言这个领域没有思维的空间,也不要以为搞历史用不着多动脑子。历史为思想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料,是思索者纵横驰骋的疆场。能不能做到善于思考,当然是能否提高学术品味重要的一环。

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善于思考,具体是指要结合历史过程来分析问题,就事析理。对待历史,思考历史问题,一要有时间距离感。因为现实与历史隔着时间的长廊,不能犯时间的错误,如果犯时间的错误,那就是犯史家之大忌。西方史家将历史定位为“时间中之人事”,也是强调时间,有时间距离感,才有史学的智慧。消逝了的时间,才能衬托历史的性格。时间提炼出史学的价值,如果说真实是史学的本质的话,那么,时间就是史学特有的品格。过去有一句话说“现在不说明现在”,意思可引申为:未经时间的沉淀,无以揭示历史,未经时间的检验,也无以证明历史,今天不检验今天。“现在不说明现在”等于确立了史学的基础,有这句话,才有历史学。这句话,可以说是史家的信条。二是要有空间距离感。历史重视时间性,也重视空间性,环境对人文变迁的影响不可忽视,环境影响人类,人类也改变环境,空间在漫长的历史中已经起了变化,如果忽略空间的变化,也不可能全面认识历史。以前常讲,看问题要注意时间、地点、场合,不要犯时间、空间的错误。我们认识历史,思考历史问题,尤其应当如此。

勤于写作。从事史料的征集,应多学习写作,应勤于写作。因为仅仅是史料成不了学问,往事也并不是史学,只有经过历史工作者之手,史事才成为史学。历史研究是史家与史实之间的不断互动,是永无止境的古今对话。故史料征集与史事写作,应相向而行,相辅相成。

以历史为对象的写作,当然应遵循正确的修史原则,努力做到据实而录,言必有据,维护历史的真实性、严肃性。然而历史的客观性和实证性,并不限制历史工作者心智的发挥,史事的写作,不乏思辨的魅力,更有文辞的隽美。时至今日,对历史的记忆,已变成了难于统计的文字,这类文字,今后还会源源不断增加。物有品类,人有群分,历史的著述,未免也有高低上下之分,优劣精粗之别。上乘之作,是史家的杰构,是诗心史笔的交会之作。它永远是一种手艺,不可能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