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揠苗助长教案十篇揠苗助长教案十篇

揠苗助长教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11:43

揠苗助长教案篇1

[案例扫描]同课异构,结果迥异

《揠苗助长》教学方案一

(1)解题:“揠”是什么意思?“助”是什么意思?“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

(2)出示生字词。①认读,指名拼读,要求读准音。②说出难记的字,说一说如何记住字形?③找出生字与书上组合起来的词。④描红。⑤听写。⑥订正。

(3)听读课文,说一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4)作业:抄写生字词。

《揠苗助长》教学方案二

(1)指名读课文,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正音强化。

(2)学生质疑生字词。

(3)学生试学难认和难记的字词。

(4)听写,二次巩固。

(5)生动范写,传授技巧。

(6)学生写重点字,自我评析,反思超越:谁的字比自己写得好看,自己该注意哪些细节,可以有所提高?

(7)再读课文。①从文中找出“揠苗助长”的解释。②如果你想让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有什么好办法呢?③你从课文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农夫?

生1:我看到一个很爱庄稼的农夫,因为他“巴望”禾苗快点长高,他天天都去看禾苗。

生2:我看到了一个焦急的农夫。“他天天到田边去看”,仿佛在说:“禾苗呀禾苗,你怎么长这么慢呀,我都快急死啦。你再不长,我可要采取措施啦。”

师:农夫急于求成,他想啊想啊,好不容易想出了一个办法,是什么?

生:拔苗!

师:怎么拔的呀?

生: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累得――筋疲力尽。

师:想一想,他累成什么样了?

生:他累得骨头都散了架了。

生:他累得腰都酸了。

……

师:再来看这个“疲”字,是不是很容易记住了?(老师范写“疲”字)他拔禾苗累得筋疲力尽。再来看看被他拔起的小禾苗,现在你们就是这一棵棵小禾苗了,你们会说什么呢?

……

故事学完了,可是像《揠苗助长》这样的事在我们身边还时有发生,你能举出一两个来吗?

……

[案例反思]写好字,读好书

两个案例,不同教学,教后检测,案例一教后学生能写出文中的生字词的90%以上,寓言的道理能写出来的,全班一样的标准,不会的同学直接就是空白,能把复述课文出来的不到50%;而案例二教学后检测,能写出生字词的达92%,而且大多数同学写的字很工整,所组出来的词五花八门,寓言的道理,说法不下10种,虽然不是十分准确,但每人的答案都有一定的道理。复述课文时,他们能跳出文章的框架,有的同学还会改变人称进行复述,如有的以《禾苗的哭诉》为题讲这个故事,有的《这样的勤劳要不得》讲农夫的动机与效果的分离,这类的复述既尊重原文的主旨,又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效果。这样的同案异构带来的差别,给我们高效课堂带来太多的启发:

1.写字指导,举足轻重

小学语文教学,写字教学很重要,写字的指导,要抓重点,抓关键,那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是行不通的。新学的汉字,新学的和难写的笔画、部件要重点指导,熟悉的笔画和部件可以不指导。一定要做到指导一个字,带动一类字,努力克服逐字繁琐指导的弊端。要当着学生边示范边解说,让学生从老师的范写学会怎样起笔、运笔、收笔、提按、转折、回锋、呼应、逆入、起承等,让学生做到胸有成“字”,意在笔先。

2.课文解读,重在感悟

阅读过程是一个有生命的过程,如果说理解性阅读是给生命提供养料的话,那么阅读的感悟则是对生命高度的提升。悟,是在整体把握文章的理解、评价、读写结合的拓展、思想认识的同构等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综合、联想等思维活动,发现新问题、开拓新思路、产生新认识。教师的教不只是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升华感悟,探究结论,帮助学生在升华悟的过程中学到方法、找出规律。老师应少废话、少替代、少包揽、少埋怨,引导学生创新学习,鼓励他们的批判精神。

揠苗助长教案篇2

语文课与思想课结合起来

《论语》《孟子》是古代文化经典,其中的许多文言知识甚至成为我们课堂学习时老师特别强调的知识重点。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它们是文言文,就把它等同于必修课的古文去阅读鉴赏,而过分强化文言知识的基础训练。正如钱穆先生说:“意谓解《论语》,难在义蕴,不在文字。”对文言实虚词、文言句式等各种文言现象,作为中学生,我们可通过利用工具书、图书馆、互联网等独立解决或合作解决,而对学习难点、疑点或不易理解的句子含义,也可以向老师请教,但不能完全依靠老师像讲古文那样讲解。

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论语》《孟子》散文思想性强,时代感强,就把它们当成思想政治课来学习鉴赏。对先秦诸子的思想进行梳理探究,并结合实际研讨都是必要的,但语文选修课仍然是语文课,学习重点还是要放在“读”、“鉴”和“研”上,只有提高自己的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才能真正地实现语文选修课设置的目的。当然,学习语文知识与接受人文教化,二者是不可偏废的。

另外,我们也不能因为《论语》《孟子》是选修课而把这两门课当作了课外活动课,抱着“可学可不学”的态度。还是要中规中矩地把它们当成“正课”来学习,何况,从近些年的高考题目设置来看,从《论语》《孟子》中遴选材料设题的趋向越来越明显。

阅读经典与生活学习结合起来

《论语》和《孟子》课的开设有益于提高我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加深我们对优良传统的热爱,增强我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有益于培养和加强我们把握社会、人生问题的能力,有益于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所以,我们在阅读鉴赏《论语》《孟子》时,要把经典与我们面临或关注的人生问题结合起来,多做相关性的思考,多与我们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思考。比如学习了孔子“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道思想后,我们可以省察自己有哪些做到了,有哪些做得不好,有哪些还有不足;学习了孔子关于“学”的思想,可以联系我们的学习实际,对比分析,看看孔子的学习思想在这一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有哪些内容需要我们辩证地对待。学习了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后,我们要深思:什么是浩然之气?如何来“养吾浩然之气”?同时,我们还要反思,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养成浩然之气了吗?我们的社会是否还需要孟子的养气观?社会的和谐发展离得了浩然之气吗?学习了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后,我们可以联系到我们的学习实际,反省自己在学习中是不是有盲从、随大流的倾向,是不是不敢越雷池一步,敢不敢于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这样的结合,其实也正是我们学习《论语》和《孟子》的首要精义。

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结合起来

所谓知人论世,分为两个方面,“知人”就是要了解经典的作者情况,“论世”就是要了解经典产生的历史背景。我们在学习《论语》《孟子》时,如果对孔子、孟子一知半解,如果对他们所处的春秋、战国时代模模糊糊,那么,我们的学习就会遇到障碍,更遑论理解其精义了。所谓以意逆志,就是在了解文本字句之后,抱着同情的态度,发挥自己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对文本作深层次的探讨和阐发。

前者是一种外部研究,是一种传记与社会历史阶段的研究方法;后者是一种内部研究,是一种文本与阐释的研究工作方法。前一种方法注重对文本的客观存在内容提要的解读,后一种方法强调对文本的创造性阐发,这两种方法往往综合起来使用。没有前一种方法,后一种方法就显得主观臆断;没有后一种方法,前一种方法就缺少创造发展。前者往往是后者的前提,后者往往是前者的提高。

比如我们在学习“士志于道”后,要对孟子“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进行准确解读,就必须运用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方法。在战国时期,“士”人辈出,游说盛行,但在具体的游说中有些“士”取得成功,加官晋爵,有些“士”则游说失败,灰头土脸。正是这种巨大的反差,引起孟子的忧虑,于是他据此告诫宋勾践――一名真正的“士”的标准。这就是知人论世。如果我们再加以探究则会发现,孟子所说的“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分别对应于“穷则独善其身”和“达则兼济天下”,第一个对应强调人“穷”得要有志气,不能因“穷”而不择手段去牟取私利,第二个对应强调成功者要想到天下苍生。如果我们再深入发掘则会发现,这段话是对《管子》的“仓廪实而知礼节”的进一步延伸。孟子主张“仓廪”不“实”时也要“知礼节”,这就对个人的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一理解,我们对孟子这段话的理解就非常准确了。这就是以意逆志。

《论》《孟》学习与语文必修结合起来

《论语》和《孟子》中的很多篇章是培养高中生古文阅读能力的最佳材料之一。从文学的发展轨迹和语言文字的传承关系上来看,读好先秦诸子经典尤其是《论语》《孟子》等儒家典籍,再往下读其他古文典籍,那就像“顺流而下”甚至是“势如破竹”样;反过来,先读了后代的典籍,即便你读得很好,学得很精,再去读先秦时候的典籍,那是“逆流而上”甚至是“艰难仰攻”。所以,我们要正视《论语》《孟子》的学习,不要仅仅把它们当成选修,而应该在学习态度上把它们当成必修课。

通过阅读学习、研读先秦诸子尤其是《论语》《孟子》,可以掌握一些古文常用的基本词汇,掌握相关的基本语文知识,培养自己对古文的语感,自然会提高阅读其他古文篇章的能力。中国文学,归根结底,其源头均能在先秦诸子尤其是《论语》《孟子》中找到痕迹,我们语文必修课中的很多篇章,其表达方式或思想内涵实际上是源于先秦诸子尤其是《论语》《孟子》的,如果我们能重视这一相承相续关系,既可以使必修课和选修课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又可以增强我们阅读先秦诸子尤其是《论语》《孟子》的兴趣。因为,《论语》《孟子》与其他先秦诸子散文又有所不同,它们分别是孔子和孟子所作,而孔孟又是后世文人最为推崇的“至圣”和“亚圣”,他们的思想和作品被后世文人奉为圭臬,甚至成为封建社会科举考试的取材之源,所以,后世文人的作品中无不留下《论语》《孟子》的烙印。

另外,历年来的高考语文试题有不少跟《论语》《孟子》直接相关。例如,2011年高考18套试卷中,福建卷第9题主观题就直接选用《论语》材料,湖南卷第20题小作文材料就直接选用《孟子・梁惠王上》,江西卷作文材料就直接取自《孟子・尽心下》,山东卷第15题填空题中则直接要求默写《论语・述而》名句,浙江卷第23、24题则直接选取《论语・为政第二》,25题又要求默写《论语・述而》,全国新课标卷第10题也要求默写《论语・子张》中名句,等等。再如,2015年高考16套试卷中,北京卷第15题的两个小题即选用了《论语・侍座》篇;福建卷第1题的(1)题即选用了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湖北卷第5题的D项选用的是《论语・里仁》,第15题的(1)题选用的是《论语・学而》;山东卷第15题的(1)题选用了《论语・为政》;上海卷第12题的(6)题选用了《论语・里仁》;四川卷第20题选用了《论语・卫灵公》和《论语・雍也》两个材料;全国新课标Ⅱ卷第11题的材料主要是写老汪讲《论语》,甚至其第(3)题的题目直接设置为“老汪对《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一句的独特理解,其实源于自身人际关系的体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浙江卷古诗文阅读的第三个材料选用的是朱熹的《孟子集注》,并据此材料命制了第22、23两题。其实,每一年高考题目中,都能见到《论语》《孟子》的影子,如果我们把《论语》《孟子》的学习仅仅当作课外读物而浅尝辄止,也会影响到我们的高考成绩。

总之,我们阅读学习《论语》和《孟子》,既要从学语文的角度学习,又要从学政治的角度学习;既要把《论语》《孟子》当作经典看待,又要紧密地和现实学习、生活结合;既要知人论世,又要以意逆志;既要在时间上把《论语》《孟子》当选修课看待,又要在态度上把《论语》《孟子》当成必修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学好《论语》《孟子》。

【练习】

阅读下面的《孟子》节选,回答相关问题。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於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何谓知言?”

曰:“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於其心,害於其政;发於其政,害於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思考】

1.运用“把阅读经典与生活学习结合起来”的学习方式,试举两例“善养浩然之气”的仁人志士。

2.运用“把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结合起来”的学习方式,理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3.运用“把孔孟选修与课文必修结合起来”的学习方式,分析本文运用寓言的作用。

4.运用“把语文课与思想课结合起来”的学习方式,谈谈中学生如何去“养浩然之气”?

【简析】

选文集中论述了什么是浩然之气,人应该如何养气。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实际上是一种由长期修养道德、践履道义而产生的,对人对己毫无愧怍的充实完满的精神境界。那么,如何来养浩然之气呢?一是“心勿忘”,一是“勿助长”。孟子用揠苗助长的寓言作比喻,认为培养浩然正气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就像揠苗助长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会危害它。

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是“配义与道”,也就是说,“浩然之气”里充溢着“义”和“道”。告子认为“义”是外在的,孟子认为“义”是内在的,认为应该用自己的“义”来培养自己的“气”,对于“气”,孟子认为,不要让“气”弱化,要用“德”来培养它而不要伤害它,这是长期积累“义”和“道”之后自然发出的,不是偶然做一些符合“义”“道”的事就能达到的。

孟子的“养气说”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许多仁人志士在民族危亡关头,一腔正气,视死如归,他们之所以面对强敌和侵略,能够不屈不挠,为国慷慨赴死,就是因为他们充分理解并践行了孟子的浩然正气啊。

【参考答案】

1.列举:汉朝的苏武一身正气,北海牧羊十九年而不改节操;南宋文天祥不为元军的威逼利诱所动,宁死不屈,从容赴义,写下流传千古的《正气歌》;朱自清一身正气,在身患重病期间,拒吃美国救济面粉。等等。

2.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时养气的人不少,但大多并不注意内心的自然培养,而是人为地助长。反映出在战国中后期,士大夫们把有浩然正气当成士大夫们的追求和目标,但很少有人能够通过个人修养而得到,大多数人采取外在因素来拔苗助长。

3.选文运用了“揠苗助长”的寓言,这样,使作者所批评的人为养气更加形象,直观,具体可感。

4.一、要从前贤们的经典论述中借鉴养气方法;二是在现实生活中,以实际行动来实践“义”和“道”,从一点一滴小事上做起;三是要加强自身修养,不要做揠苗助长的蠢事;四是在日常生活培养正直的品质,敢于向不良倾向作斗争。(本题系一开放题,能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符合要求的答案亦可)

【参考译文】

公孙丑问:“请问,老师长于哪一方面?”

孟子说:“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辞,也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又问道:“请问什么叫做浩然之气呢?”

孟子说:“这就难以说得明白了。那一种气,最伟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一点也不加伤害,它就会充满上下四方,无所不在。那种气,必须与义和道配合,缺乏它,就没有力量了。那一种气,是由正义的经常积累所产生的,不是偶然的正义行为所能取得的。只要做一件于心有愧的事,那种气就会疲软了,所以我说,告子不曾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成心外之物。(我们必须把义看成心内之物)一定要培养它,但不要有特定的目的;时时刻刻地记住它,但是也不能违背规律地帮助它生长。不要学宋国人那样。宋国有个人嫌他种的禾苗老是长不高,于是到地里去用手把它们一株一株地拔高,累得气喘吁吁地回家,对他家里人说:‘今天可真把我累坏啦!不过,我总算让禾苗一下子就长高了!’他的儿子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已全部了。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这种以揠苗助长的方式来养气的做法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对养气更是有害无益。”

揠苗助长教案篇3

几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孩子语文学不好,很多时候不是学生不会学习,而是我们的教学出了问题。课堂上教师中规中矩地讲,学生鸦雀无声地听,传统保守的教学,让语文课堂失去了它本应当具有的魅力。许多孩子便在沉闷中失去了对知识的探究欲望,在老师灌以的死记硬背中渐渐失去了学习激情。没有兴趣的参与,自然难以促进学生对语文真正内涵的挖掘,这将成为孩子语文成绩提高的最大障碍。

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变得愉悦,而富有活力呢?笔者结合几年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点略做阐述:

一、课堂和协氛围造出来。几千年来,师道尊严,师者至上,拉开了学生与老师间的距离,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捆住了学生的手册,使他们的表现亦步亦趋,畏首畏尾,不越雷池一步。在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老师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站到和学生平等的地方,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珍视学生每一次独特的体验。彻底给学生松绑,让他们放开手脚在课堂上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不必担心老师的斥责,同学的嘲笑,因为已没有了让他们感到惧怕的惟一的、标准的答案。老师的口头禅应该经常是“是不是可以这样?”“可以吗?”“同意吗?”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学生觉得轻松、释然。如在教学像《揠苗助长》《刻舟求见》这样内容较为浅湿易懂的课文,可开展“我是小先生”的活动,即学生之间的互学互教互评。事实证明,在互学互教互评活动中,学生由消极被动、机械的听众转变为积极、自主并富有创造性的参与者。这种形式,拉近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距离,教者潜心钻研,听者全神贯注。有时小先生一句幽默的话"没办法,他太急了,只好把好好的和苗拔高了.和苗不予理会,从此睡大觉了!"(《揠苗助长》)或是一个滑稽的小动作,会引来同学们一阵阵开心的笑声:有时听者一个“刁钻”的问题"临考时的加急复习,是否也是‘揠苗助长’?六岁就成为神童呢?”也会令教者措手不及,也正是在此种情况下,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积极锻炼,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的要求。

二、教师主导情感亮出来。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一个心里装着学生,而又能认真解读文本的老师,一定会充满激情的走进课堂,会始终和学生共享生活的快乐和幸福。试想,一个带着某种非乐观情绪的老师走进课堂,势必会把满腹牢骚传给学生,把内心伤感留给学生,用偏激的言辞伤害学生,这将会导致怎样的不良后果?

教师怎样才能拥有激情呢?首先教师要对教育事业充满着执著的爱,对学生充满着爱,对语文、对生活充满着爱。只有对语文教育满腔热忱的爱,才能在语文教育教学的天地里要做出非凡的业绩。其次,语文教师上课前要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文本、熟悉教案,做文章作者的“知音”,成竹在胸,课堂教学中才能自信地用激情洋溢的语言、抑扬顿挫的音调、乐观豁达的心胸去传达内容,怎能不感染学生呢?如果课堂上总是一个语速,一个腔调,平铺直叙的语言,又怎能唤醒学生情感呢?怎能做到有声有色的教学呢?语文课上,读《长征》,老师就是豪迈充满乐观主义的;讲《》老师就是那无所谓惧,爱憎分明的爱国英雄;赏《再别康桥》,老师就是依恋康河,“甘心做一条水草”的徐志摩;析《匆匆》老师就成了那感叹岁月蹉跎的朱自清。当教师用自己的行动感染了学生,学生哪有理由不喜欢语文,哪有理由不为学语文而感到快乐呢!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三、学生课堂主体动起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体”、“主人”,所以学习语文的过程应当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课堂上应当在平等对话的前提下,教师的激情引导,课堂教学才具有亲和力,学生才能够突破胆怯的心理关,大胆质疑教师巧设的错误障碍,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疑问,激情澎湃地畅所欲言。如《徐裴鸿励志学画》的教学中,当讲到外国学生很不礼貌地冲徐裴鸿说的话时,我让学生讨论外国学生为什么说中国人不行?为国争光,为中国人争气的爱国情感感动了学生,他们心中涌起了为振新祖国而学习的志向,在随后的教学中,师生在读讲和言语中表现出的尽是对徐裴鸿励志学画,为国争光的敬佩和感动,师生情感与课文情感的交融进入了最佳境界。伴随情的迸发,伴随为振兴祖国而学习的决心,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激发了出来,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就水到渠成,自然而生了。再如《称象》的教学中,从课题入手,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学生提出:谁称象?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为什么要称象?怎样称象?称象的结果怎样?根据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鼓励他们自己通过读课文去解决问题,以此完成了课文的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正所谓“红杏枝头春意闹”。

四、课堂教学过程活起来。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学生默默无闻的聆听。整个教学过程就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作单向的信息传递中完成,没有激情,没有愉悦,至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感受是不在教师的考虑之中的,更谈不上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完善了。只有我们的教学能够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文而异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如,如教第二册《称象》一课,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思维,我采用故事导入:“从前,有个孩子叫曹冲,一天,他的父亲曹操带着他和官员们去看一头大象,看着看着,这时曹操对众官员问谁有办法称出象的重量?官员们议论纷纷,就是想不出称象的好办法来。突然,曹冲大声说他有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同学们,曹冲到底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呢?请大家看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这样以学生喜爱的故事引入,并巧妙地设置了一个悬念,学生学习兴趣一时被激起,急于想知道曹冲用了什么办法称象,于是就能兴趣盎然地学文,激发学生去探索求知。再如,如在教学第二册《王二小》后,为了让学生更深层地感受王二小用他还没来及绽放的生命,为今天的孩子们换来了没有战火燃烧的幸福生活。我采用了音乐渲染法,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静听《歌唱二小放牛郎》,听的过程中把自己假想成王二小,根据歌曲内容,做出王二小面对敌人时的神态,想象出王二小的语言、行动和内心活动,然后让学生轻唱、齐唱、大声唱,这样拉近了学生与王二小的时代距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情趣。不同的课文,不同的对象,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正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

揠苗助长教案篇4

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积极性。

1、创造和谐友善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乐于学习的积极性

我发现,许多学生上课不说,不读,不问,主要是存在心理障碍。怕读的不好,说的不好,学生接受不了老师的指责批评。因此我在教学中。尽可能送给学生激励的话语,特别是后进生,既要给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又要肯定他们的发言,而且我总是教育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互相交流﹑互相启发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得意见,而这些意见有的正确﹑有的不正确,这是很正常的事情。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的同学可能想错﹑说错了,但是,你们是真正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逐渐消除了心理障碍,大胆地发表自己得意见。

2、精心设计每一节课,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每一节课都是教师创造性的劳动成果。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主要在于教师的调动。在学生消除了心理障碍后,就需要教师精心地设计提问,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思维﹑激起学生学习情感。

(1)创设有趣的问题情景。学生深入地读书、深入地理解课文是从问题开始的,而问题是否有趣,对于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常设计有趣的问题,调动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如在《揠苗助长》一课教学时,当学生初步学习了课文之后,我不急于总结寓意,而先讲一段亲身经历的事,我小时侯非常喜欢小山羊。当我吃到又香又好吃的瘦肉时,我就想;我长大了一定用好多好多的肉来饲养一大群山羊。把它养的又肥又大。话刚说到此,学生纷纷举手,结合生活经历说;小山羊吃草不吃肉,由此我及时点出《揠苗助长》这则寓意,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内部规律,如果违反了他的内部规律,只能适得其反。在笑声中学生知道了《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所讲的道理。

(2)以表演帮助理解课文,体会课文中的情与趣。许多课文内容如果没完没了地口头分析,既削弱课文的情趣,又使学生乏味,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如果让学生以表演帮助理解,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在《狐假虎威》一课教学中,当学习学到狐狸在老虎后面大摇大摆地走,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地走在前面,看狐狸说的他是上帝派来管理百兽的说法对不对时,我找两名同学表演狐狸和老虎的行动和神态,学生惟妙惟肖的表演,使学生情趣盎然,及时的理解了课文内容。

(3)善于利用个别学生的生活体验。

在理解课文时许多课文内容绝大多数学生是没有亲身经历过的,如果让有亲身经历的学生,在学习中现身说法,既会激发这名学生的积极性,更会引起广大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跳伞》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做过飞机去兰州的皮振南同学为同学们描述在飞机上看到的景象及心情时,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加深了对跳伞运动员那种勇敢精神的理解。

(4)开展竞赛。学生的好胜心强,非常喜欢比赛,因此,我有时恰当设置竞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深入理解《繁星》之后,我以第三段为例,让学生进行朗读比赛。学生顿时活跃起来,学习氛围积极主动,学习效果非常好,就是下课铃响了,学生还是学习兴趣高涨。

(5)抓住不同意见展开讨论。在阅读中教学中,学生往往对一些问题有不同的意见,而这些意见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我就把问题抛给学生,激活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在热烈的争论中读懂课文。比如:在学习《苹果之乡》这篇段文时,有的同学认为秋天景色的部分是围绕“果园里最诱人的季节,还是秋天”这句话写的。还有的学生认为是围绕“那场面的确是迷人”这一句来写的。于是,我说:“这两种意见哪个更准确,请你们仔细读一读课文,然后讲出理由。”顿时,学生进入了积极的思考状态,然后是激烈的争论。准确的答案就在积极的争论中诞生。

(6)巧用板书。板书体现教学的重点。比如,在《刻舟求剑》一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采用板画式板书,使学生从形象的欣赏中展开活跃的思维,领悟寓言所蕴藏的内涵。

(7)设置质疑问难的环节,并鼓励学生发表独到见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在《少年闰土》一课教学中,有的学生分析课文说是闰土知识丰富,而闫桂玲同学认为,应该说农村知识丰富,因为也并不知道许多城里的事,文中就写出了他说:“进城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我及时肯定了这种意见,并表扬了这些仔细读书、善于动脑的同学。这些学生美滋滋的,学习兴趣更浓了。

揠苗助长教案篇5

情境描述一:

……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问:“为什么说农夫傻?他傻在哪里?”

生甲:他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其实禾苗一直在长,只是比较慢而已。

生乙:他不了解植物生长的规律。

师小结:是啊,农夫的傻就在于他不懂得这个道理,结果使一切的辛劳化成了泡影,空欢喜了一场。真是“急于求成”,反而“适得其反”。

师:假如你是农夫的邻居,你会怎样用这个道理来劝他?假如你是农夫的儿子,你知道父亲犯了什么错误吗?

评析:这位教师在指导学习《揠苗助长》时,只顾引导学生从文中人物的言行中领悟寓言蕴涵的道理。为了发展多向思维,直接引导学生从农夫的儿子与邻居两个角度进行客观评价,却忽略了文本的意图和出发点,导致学生在总结寓意时思维茫然、表达不清。

虽然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教师是做了精心准备的,但我总感到课堂上一个个细小的教学环节就像一件件礼品,教师就像一个怀里抱满礼品的人,吃力地把一件件礼品分给学生,无暇顾及接受礼品者是否情愿。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不应仓促激进,欲全盘考虑却成为一盘散沙;而应该立足文本,首先考虑作者表达的意图,再进行思维的拓展,使学生思维脉络的形成清晰而有条理。

情景描述二:

(1)……巴望……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师:“巴望”能换个词吗?(希望、盼望)是非常地盼望,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师:你读出了农夫急切的心情。谁能像他这样读一读?(指名读)

师: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做表情、动作)谁能像老师这样子读一读?(指名读)

师:我感到你急切的心情。谁还想读?

(2)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师:你看,农夫焦急地转来转去。谁来读这句?(指名读)

师:你读出了转来转去,但还不够焦急。谁再来读?(指名读)

师:这才叫焦急呀!可自言自语能这么读吗?想一想应该怎么读呢?谁来读?(指名读)

师:谁能来模仿他的样子来读这句话?(指名读)瞧农夫着急的样子。一起来读读这句话。(齐读)

评析:从以上课堂实录不难看出,这位教师在读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所以感悟两则寓言寓意时,因为课堂时间不允许,于是仓促总结,自认为做到了教学环节完整。但教师不能因为这是一节公开课,就武断地、功利性地以完成教学环节为目标,而应充分地考虑学生这一主体的学习状态。作为三年级的学生,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培养,需要教师循循善诱地讲解点拨,让他们自己总结寓意。但如果教师在学生还没有迈出思维的步伐时,就为了教学环节的完整而告诉他们答案,我想学生此时的感觉岂不是味同嚼蜡?很不利于他们以后的理解能力的发展。

由此我想到以前读过的一个小故事:在亚洲有一种捉猴子的陷阱——人们把椰子挖空,然后用绳子绑起来,挂在树上或固定在地上。椰子上留了一个小洞,洞里放了一些食物,洞口大小恰好只能让猴子空着手伸进去,而无法握着拳头退出来。于是猴子闻香而来,将它的手伸进去抓食物。理所当然地,紧握的拳头便缩不出洞口。当猎人来时,猴子惊慌失措,乖乖就擒。其实,猴子只需将手放开就能缩回来。由此可见,懂得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揠苗助长教案篇6

2015年4月18日,我们一行十人到玉山一中参加了由金太阳组织的第三届江西省高中教学课型建构博览会。期间,我听了安远一中黄正碱老师上的《登高》,赣县中学郭晓梅老师上的《孟子选读》《齐人有一妻一妾》,宜春一中彭炎老师上的《议论文事例之有效论证》共三节语文课。这三节课分属高一、高二、高三年级,都采用高效课堂之导学案教学法。学生分组,教师导入,同学展示,教师点评,学生质疑,教师总结。上课过程中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质疑中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三节高效语文课,让我感触良多。“高效语文”不是单纯行动和方法层面上的概念,它应该是建立在科学的语文观、教学观之上的语文教学价值观和方法论。其价值观就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作为一个主体人的幸福生活和可持续发展;其方法论就是在一定时间内科学化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原则、策略和方法。语文课应该通过关心课程来关心“人”。老师不仅是在按部就班、胸有成竹地完成一项工作,语文课堂应该是教师的精神之旅,然后我们期待并将其建设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真正的语文老师,不应该仅仅是语文课技能、技巧、设计之大师,他更应该展现给学生的是一个很语文的人,一个真实的人,一个有血有肉有热爱有思想有灵魂的人,一个敢哭敢笑敢爱敢恨的人!语文老师的平淡、平庸、无活力、无热情、无创造、无思想就好像是别里可夫式的无形的套子,这是限制学生创造力、爆发力、生命力的最可怕的力量,是对学生真正的漠视。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是科瓦连科姐弟。一节好的语文课,就是我们彼此真实生命的一次触探与交融。

就学科特点而言,语文不像其他学科,它天生是“农业”的,得遵循作物的生长规律,性急不得。用一个环保术语,就是营造一片具有生态效应的“湿地”。过于急功近利,就会有沙漠化的危险;企图“揠苗助长”,结果定会是禾苗枯槁;采用任何“催熟”的做法,都会丧失其应有的品质。语文,不能急功近利、立竿见影。它要求人的文化积累和生活阅历的增加。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高效语文”更准确地说,是学生更多的学习收获和学习投入。它始终应该保持开放的姿态,根植于传统,兼容并包,守正创新,与时俱进。高效语文的课堂,教师的深刻是用来催化学生的成熟。高效语文是可感染的,感染是一种力量,而感染首先是文字朴素自然的触动。

(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第一中学)

揠苗助长教案篇7

关键词:寓言故事融入哲学教学

哲学是一种使人聪明,启发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数千年来,哲学思想在不断地发展,可以说哲学思想源远流长。中国古代就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教师在讲解哲学时可以利用好这些寓言故事,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乐于接受所讲的知识,提高教学的趣味和效果。

一、充分认识寓言故事的价值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在历史的长河中积累和沉淀了无数充满智慧的寓言故事,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守株待兔、亡羊补牢、龟兔赛跑、刻舟求剑、掩耳盗铃等等不胜枚举,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优秀成果体现。寓言故事在人类历史的文化长河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古老的中国与古印度、古希腊,并称世界寓言的三大发祥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每一位论辩、游说之士几乎都有寓言创作,其数量之巨,足可“汗牛充栋”其艺术之美,堪称“姹紫嫣红”。此后,寓言创作历尽沧桑,绵延不绝,影响深远,直达当今!

早在人类还没有产生文字以前,人们便以口口相传的形式,传播着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即使在人类拥有了记载自己历史和文化的文字以后,寓言故事对人类文化生活的影响,也并没有因此而逊色。

二、精用寓言,教学相长

高中学生在刚接触哲学知识时,既好奇又迷茫,不知道怎么学,学了有什么用,不知道怎么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教师可以引用”船夫与哲学家”的故事:有个船夫在急流中驾驶小船,船上坐着一位要渡河的哲学家,于是发生了下面的对话。哲学家:船夫,你懂历史吗?船夫:不懂。哲学家:那你就失去了一半的生命。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没有。哲学家:那你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这时一股巨浪扑来,击翻了小船,哲学家和船夫两人都落入水中。于是船夫喊到:你会游泳吗?哲学家:不会。船夫:那你就失去了整个生命!老师运用这一寓言故事可以很清楚地让学生懂得学习哲学的目的与意义,通俗易懂,勿需多言.又比如在讲解不能离开运动谈物质时就可引用"刻舟求剑"这个典故,可以让学生讲也可自己讲,因为这个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如果教师能在多媒体课件中运用刻舟求剑flas,那么则更加生动和具体,学生一目了然,觉得离开运动谈物质是错误的,从而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当然,寓言故事的运用切忌盲目追求数量不讲质量,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哲学观点,教师在备课时要多思考怎么来讲,同类的故事一个就可,不可重复拖沓.在讲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时,教师可引用"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这个故事.从典故可以看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有三层意思:第一,三日后能被人刮目相看的必须是“士”,也就是有志气、有志向的人;第二,士要被人刮目相看必须别“三日”,这里的三日当然不是指三天,而是指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第三,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不能用老眼光、老观点看待同一事物。分析完此故事后,让学生谈谈怎样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与事,有的学生就谈到自己的成绩急剧下降,由此我就让他分析成绩下降的原因并要求他找到解决的办法;还有的同学谈到了社会在变、人的思想在变、自然界在变等等,由此更加加深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理解。再比如在讲唯物论一切从实际出发时,教师可以引用“郑人买履”的寓言故事。这个古老的故事虽说平淡,但是可以让学生从这个具体的故事中懂得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可死脑筋,自以为是。

三、注意继承和发扬,给寓言故事注入时代气息

在讲述规律是客观的时候,教材上引用的是"揠苗助长"这则故事,也许有的学生对这个故事已听厌烦了,那么教师可以运用当前社会中的一些类似现象,以提高教学的时代气息,比如针对当前很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的心理,把才几岁的孩子送进各种培训班,像英语班、音乐班、书法班等等,牺牲了孩子的休息时间,泯灭了孩子的天性,使孩子小小年纪就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揠苗”并没有使孩子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并没有‘‘助长’’反而使他们失去的更多。这就是不尊重规律的结果,还有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惜破坏自然规律,不惜破坏环境,到头来经济没增长多少,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得不偿失,所以说破坏规律必受惩罚。

针对现在很多中学生过分追求外表,跟随潮流而忽视思想素质的提高,不注重内在美的修饰趋势,教师可以引用寓言故事该故事讲的是一个叫阳朱的人到宋国,投宿在一家客栈里。店主人热情地接待阳朱,并向他介绍自己的家人。阳朱发现主人有两位小妾,一位长得亭亭玉立,楚楚动人,而另一位却相貌丑陋。偏偏令人不理解的是,店主宠爱丑陋而轻贱漂亮。阳朱怀着好奇心,想打听个究竟,便询问缘由。“那个漂亮的自恃美貌却轻视他人,傲气的不得了,我越看她,越觉得丑;这位看似丑陋的心地善良,待人谦和,知情达理,令我越看越觉漂亮,我一点也不认为她不漂亮。”说到这里,正好漂亮的那位小妾昂首挺胸地走过来。主人连看都不看她一眼,对阳朱说:“瞧这德性,这模样,实在叫人生厌,她哪里知道什么叫美,什么为丑!”阳朱在店主人的一番启发下,很受教育。对美与丑从来有两条标准:追求外在美,是表面的肤浅的;崇尚内在美,是本质的富有内涵的。炫耀表面美,踞美自傲是浅薄的丑陋;自尊自爱谦逊待人是美的境界。表面美是暂时的,内在美才是永恒的。

总之,教师在讲述哲学生活时一定要联系生活,贴近生活,精讲寓言故事。让学生从寓言中得到启发,从寓言中享受乐趣,从寓言中获得真知。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充满智慧的人,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新汉.在哲学教学中“转识成智”[a],“哲学教育与现代世界”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

[2]任秀清.高中政治课研究性学习方法探讨[n].中国改革报,2009

揠苗助长教案篇8

1、在汉字演进过程中出现过的主要字体,有甲骨文、金文、篆书、()、()、()、()。

2、在纸张大量生产和使用以前,()因其便于取材、制作低廉而成为书写文字的主要载体,得到较大范围的普及,沿用时间超过千年。

3、我国古代刻书业非常发达,主要有()、()、()、()四种生产方式。

4、()是主要用于图书、音像制品、非连续型电子出版物的标准化识别代码。

5、编辑过程的基本环节有:信息采集、()、组稿、审稿、()、()、()、审定发稿、校样处理、样品检查、()、反馈信息收集。

6、从2002年起,我国对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职业资格制度,已取得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应当在取得证书后()内由所在出版单位统一申报职业资格登记;未能及时登记的,在规定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下,可以保留其()内申请职业资格登记的资格。

7、根据《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除著作权人与图书出版者另有约定外,出版图书的付酬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

8、妈妈;写完作业才能出去玩。孩子:我完成作业了,我出去玩了。请问孩子的做法符合妈妈的要求吗?请写出分析过程。()

9、“并非甲队和乙队都获得了出线权;甲队获得了出线权,所以,乙队没有获得出线权。”此推理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10、“我们应当尊敬老师,因为不尊敬老师是不对的。为什么不尊敬老师不对呢?因为学生应当尊敬老师。”该论证所犯逻辑错误是()。

11、“谁说谎,谁就是说不存在的东西,不存在的东西是无法说的,因此没有人说谎。”该推理所犯逻辑错误是()。

12、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名著是()。

13、《四库全书》是在()朝修纂的。

14、春秋战国时期,主张人们不分贵贱等级,互利互爱的思想家是()。“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说的。“白马非马”说出自()之口。

15、“六亲不认”中“六亲”指的是:()。

16、“有没有远大的抱负和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此句应修改为:()

17、“这个县的水稻生产,由于品种好,管理得当,一般长势良好。”此句不通顺,应修改为:()

18、标出下面划横线字的注音:

病入膏肓()揠苗助长()

草菅人命()炙手可热()

19、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字:

穿流不息()一股作气()

一诺千斤()迫不急待()

二、简答题(共30分,每个15分)

1、某人要开书店,请向他介绍我国出版发行的管理依据以及审批流程。

2、我国禁止出版的出版物内容有哪些。

三、论述题(共30分)

我国数字化出版概述及发展趋势

四、作文(共50分)

“活到老学到老”是我国源远流长的俗语,对于这句话的内涵你怎样理解?请自拟题目论述,字数要求不少于1000字。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在汉字演进过程中出现过的主要字体,有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2、在纸张大量生产和使用以前,(简牍)因其便于取材、制作低廉而成为书写文字的主要载体,得到较大范围的普及,沿用时间超过千年。

3、我国古代刻书业非常发达,主要有(官刻)、(私刻)、(坊刻)、(寺院刻书)四种生产方式。

4、(书号)是主要用于图书、音像制品、非连续型电子出版物的标准化识别代码。

5、编辑过程的基本环节有: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签订出版合同)、(编辑加工整理)、(整体设计)、审定发稿、校样处理、样品检查、(出版物宣传)、反馈信息收集。

6、从2002年起,我国对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职业资格制度,已取得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应当在取得证书后(3个月)内由所在出版单位统一申报职业资格登记;未能及时登记的,在规定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下,可以保留其(5年)内申请职业资格登记的资格。

7、根据《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除著作权人与图书出版者另有约定外,出版图书的付酬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版税方式)、(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方式)、(一次性付酬方式)。

8、妈妈;写完作业才能出去玩。孩子:我完成作业了,我出去玩了。请问孩子的做法符合妈妈的要求吗?请写出分析过程。(不符合,妈妈:只有写完作业才能出去玩,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完成作业是前件,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

9、“并非甲队和乙队都获得了出线权;甲队获得了出线权,所以,乙队没有获得出线权。”此推理是否正确,说明理由(正确﹁(甲队∧乙队)﹁甲队∨﹁乙队已知甲队获得了出线权,否定﹁甲队,所以﹁乙队)。

10、“我们应当尊敬老师,因为不尊敬老师是不对的。为什么不尊敬老师不对呢?因为学生应当尊敬老师。”该论证所犯逻辑错误是(循环论证)。

11、“谁说谎,谁就是说不存在的东西,不存在的东西是无法说的,因此没有人说谎。”该推理所犯逻辑错误是(偷换概念)。

12、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名著是(《史记》)。

13、《四库全书》是在(清)朝修纂的。

14、春秋战国时期,主张人们不分贵贱等级,互利互爱的思想家是(墨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孟子)说的。“白马非马”说出自(公孙龙)之口。

15、“六亲不认”中“六亲”指的是:(父、母、兄、弟、妻、子)。

16、“有没有远大的抱负和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此句应修改为:(有没有远大的抱负和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是否能取得成功的关键。)

17、“这个县的水稻生产,由于品种好,管理得当,一般长势良好。”此句不通顺,应修改为:(这个县的水稻,由于品种好,管理得当,一般长势良好。)

18、标出下面划横线字的注音:

病入膏肓(huāng)揠苗助长(yà)

草菅人命(jiān)炙手可热(zhì)

19、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字:

穿流不息(川)一股作气(鼓)

一诺千斤(金)迫不急待(及)

二、简答题

1、某人要开书店,请向他介绍我国出版发行的管理依据以及审批流程。

依据:国务院颁布的《出版管理条例》;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

审批流程:由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即:新闻出版总署(针对总发行单位)以及各级新闻出版局(针对相应各级发行单位);取得《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注册,取得营业执照。

2、我国禁止出版的出版物内容有哪些。

《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任何出版物不得含有下列内容:(一)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二)危害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三)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五)宣扬、迷信的;(六)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七)宣扬、、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九)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十)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第二十六条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出版物不得含有诱发未成年人模仿违公德的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行为的内容,不得含有恐怖、残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

揠苗助长教案篇9

误区一:教宝宝背唐诗

案例:童童的爸爸妈妈从童童3岁起就开始教她背《唐诗三百首》,如今不到5岁的童童已经能熟练背诵200多首唐诗,爸爸妈妈深以为荣,每次来客人了,都不忘让童童背上几首炫耀炫耀。

■分析:唐诗是古代文人墨客的作品,遣词造句极其精练、含蓄,有时为了行文需要,甚至会颠倒字词正常顺序,这与现代的语言习惯大不相同,成人学习和理解起来尚觉晦涩有难度。而幼儿处于语言学习的初始阶段,现代语言的学习尚有困难,却要让他们熟记这些文绉绉的唐诗,这严重背离了幼儿身心的发展规律,弊远大于利,是非常不可取的做法。

■建议:幼儿感知事物是从表象入手的,他们乐于听取具体形象的话语,家长不妨多让孩子吟诵一些儿歌。

误区二:让宝宝过早学电脑

案例:东东的爸爸妈妈都是上班一族,回到家后还要在电脑前加班。东东看得多了,也开始喜欢上了电脑,缠着爸爸妈妈教他玩电脑。爸爸妈妈觉得现代生活肯定离不开电脑,让孩子早点接触电脑也不是坏事,所以不仅经常在电脑上给他看早教光碟,还经常和孩子一起玩电脑游戏。

■分析:对于自控力差、容易上瘾的儿童来说,使用电脑并非明智之举,长期使用不但容易让宝宝提前沉迷电脑游戏,而且对他的生长发育极为不利,因为现在的电脑设备都是根据大人的体型设计的,角度和高度都不适合幼儿,很容易因此伤害宝宝的视力和骨骼发育。

■建议:宝宝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可以玩的东西也很多,让孩子做适合他年龄段的事情,千万不可揠苗助长,好心做坏事。

误区三:用学步车来代替宝宝爬行

案例:看到彤彤总喜欢在地上爬来爬去,爸爸妈妈都觉得地上脏,又担心宝宝被磕着碰着,所以很早就买了婴儿学步车,希望可以帮助彤彤早点学会走路。

■分析:研究表明,多爬的宝宝更聪明。而常用学步车的宝宝会走路的时间要晚于不用学步车的宝宝,而且由于学步车限制了宝宝的自由活动空间,还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此外,因学步车质量不过关造成的翻倒受伤事件也不少。

■建议:尽量别给宝宝用学步车,尤其是10个月以内的宝宝。

误区四:不吝惜为孩子花钱

案例:元元是家里的三代单传,一出生爸爸妈妈就忙着张罗给他买这买那。尽管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但他们还是一致认为:再穷不能穷孩子,要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揠苗助长教案篇10

我们常常会被问或问别人这个问题,什么什么事物,好吗?这其中“好”包含了诸多层意思。比如有用、美好、优秀等等。具象到什么样的照片是好作品这个问题时,似乎更难找到标准答案。理由很简单,大家对好的标准以及理解不一样。

您可能会问了,那评委评选出的照片不都是好照片吗?我想这可真不一定。准确地说,评选出的应该是符合评选标准、符合评委审美的照片。

有时候细想评选这点事儿,似乎和做买卖有点类似,虽然“买卖”这个词,在多数文人看来有点好说不好听的意味,但又确有几分雷同。尤其是在高额稿酬的评选中更明显。一幅在大多数人眼中都不足为奇的照片,有时能出乎意料的获得“成功”。这也必然会让许多没拿着钱的人眼红,于是艺术表现力如何?主题内涵怎样?等等著文品评纷纷亮相。若换个角度来看,这不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嘛。旁人酸也好,咸也罢,事实也就这样了吧!

要说买卖之事,是建立在友好协商、合气生财基础上的,不违法不违规,不防碍他人,自是互盈互利。可往往事与愿违,一开始两人商量得挺好,可结果却可能让一方或双方不满意,于是怨气来了,是非也就来了。

为啥又说到这个话题了呢?话说,国内一摄影理论家,一贯走传统怀旧路线的他,在国际大潮的涌动下,近年来也走出了在我看来算是行为艺术的“先锋”范儿。艺术本来也是在不断探索、实验,甚至是破坏中螺旋式前行的。但我觉得探索实验这等过潮的事儿,是不是也应该选个合适的场所呢?比如说艺术园区?实话实说,至今我也无法理解许多超越我人生体验的艺术行为,但我不并反对它的出现。我只是觉得这等“高大上”的“探索”,放在艺术修养、艺术理解能力、艺术体验还尚未理解的相对落后地区是否合适?这就相当于,对一个正在学走路的孩子,你却向他展示跑的速度。无疑,对于这个孩子来说,留下更多的是不解、疑问甚至不知所措,更可怕的是他将来可能走也走不好,跑也跑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