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起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33:33

劳动教育起源篇1

某初中为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锻炼其劳动能力,学校政教处精心策划,每周安排七年级或八年级一个班利用班会课或综合实践活动课,组织学生在教工指导下参加校园义务劳动:到食堂拣菜、切菜、洗菜,分饭分菜到桌,分发、回收、清洗盆碗;修剪草坪,拔除杂草,给花草树木喷水、施肥;清扫绿化景观带,打扫教学区外的公共区域;定期更换、更新黑板报、宣传栏;走读生在学生公寓模拟体验宿舍整理……后来,该校八年级多名家长相约到校,要求取消上述活动。他们认为,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的校园义务劳动,超出学生整理课桌、打扫教室等传统意义上的“劳动责任”范围,超出一般学生的能力。学校百般解释,但家长们拒绝接受。最后,学校不得不妥协,终止了活动。

面对这场失败的校园义务劳动,政教处主任陷入了沉思:劳动教育,学校何为?

从传统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文字表达来看,“德”与“劳”的育人重要性等量齐观。然而事实上,学校劳动教育有别于社会劳动培训,前者的侧重点是“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正确劳动价值观的构建,后者是劳动技能的习得和提高。学前教育至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劳动教育承载着更多“德”的功能。“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我们深信,只有通过有汗水,有老茧和疲乏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通过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劳动的崇高道德意义还在于,一个人能在劳动的物质成果中体现他的智慧、技艺、对事业的无私热爱和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同志的志愿……”苏霍姆林斯基这些基于教育实践的论断,精辟地归纳了劳动教育的崇高道德意义。

从教育发展史来看,劳动传承是教育的起源。无论是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教育”,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提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五爱教育”,还是十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立德树人……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都将“爱劳动”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之一。

在劳动内涵日益丰富的今天,政教处主任“劳动教育,学校何为”的沉思,是对达成“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现实追问,值得全体教育人共同关注并为之“负重而为”,重建劳动教育生态,回归应有教育常态。

一、理念生根之为

“精心策划”“利用班会课或综合实践课”“不得不妥协”,案例中的这些词眼,昭示着普遍存在的教育现实:作为“五育”之一的劳动教育,已经完全丧失了自己应有的课程地位和育人地位,委身为德育智育的临时候补。小学、初中以及普通高中课程表中,不再有“劳动”二字,“劳动”隐身,说明学校教育理念的残缺。

劳动教育复苏,首先要从学校教育理念重建开始。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神奇力量”,坚定“在我们的社会中,劳动不仅是经济的范畴,而且是道德的范畴……劳动最大的益处还在于道德和精神上的发展”(马卡连柯)的信念,向往劳动、崇尚劳动,努力将劳动教育落实在课堂上、活动中。

同时,作为育人工程社会引领者的学校,有责任、有义务把劳动教育理念传递给家庭和社会,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为契机,营造尊重平凡劳动,做普通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氛围,凝聚各方正能量,培养青少年热爱劳动的美好品德,参与劳动的主动意识,能够劳动的基本技能,促使学生主动认识并理解劳动世界,逐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为真正“成人”奠定基础。

二、课程创新之为

“到食堂拣菜、切菜、洗菜,分饭分菜到桌,分发、回收、清洗盆碗;修剪草坪、拔除杂草,给花草树木喷水、施肥……”案例中陈述的“劳动”,大多是传统意义上的狭义劳动,也许这正是家长们强烈抵制的原因。

劳动,无处不在;劳动教育,资源无限;劳动课程,丰富多样。

请企业负责人、种植大户讲述创业故事,启示学生劳动改变命运,技术始于最基本的劳作;参观工地、工厂、种植地、养殖场,让学生感受劳动创造奇迹,实现人生价值;组织诸如案例列举的狭义劳动实践,使学生享受到传统劳作对身心健康的调节功能;家校结合开展家政行动,让学生懂得劳动使家庭生活更美好、更温馨;有针对性地到行业基地参观访问和劳作体验,帮助学生建立更加清晰完整的职业印象,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丰富多样的课程体系,改变着劳动教育“苦脏累”的刻板印象,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劳动兴趣、劳动情感和劳动意识。

三、活动落地之为

案例中,家长们抵抗的理由是“超出学生整理课桌、打扫教室等传统意义上的‘劳动责任’范围,超出一般学生的能力。”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在这场七、八年级校园义务劳动以前,该校的劳动教育基本处于休眠状态,甚至在这班学生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阶段,劳动教育早就退出了课程舞台。因为过去劳动教育活动长期缺位,无形推助了家长的思维定势,所以当劳动教育在今天复现时,家长接受不了,“学校百般解释,但家长们拒绝接受”。最后,“学校不得不妥协,终止了活动。”

从青少年走进校园的那一刻起,劳动教育就应该进入他们所受教育之列,早进入,低起点,慢渗透。学校要在全面理解劳动教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以家庭情况、社区资源调研为依据,详细了解本校学生的劳动素养起点,掌握学校、家庭和社区劳动教育资源等要素,构建与本校生源实际情况相适切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精心规划教育内容,从学生熟知可感的地方入手,在学生能力所及的地方着力,使劳动教育落地生根,生态化持续推进。

四、评价导向之为

案例中,家长强烈抵制校园义务劳动的深层原因,是因为“劳动无用”功利思想作祟。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并未真正纳入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中,更没有与中、高考直接挂钩。事实上,小学、初中阶段的素质报告单上,“劳动评价”普遍是信手填写的“优”,高中阶段的社会实践考评单大多也是经由“上网搜索――抄录填写――找人盖章”的程序完成,劳动含量极低。

为改善这种“约定俗成”的评价模式,需建立各阶段学生劳动素养品质标准,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科学运用劳动教育评价结果,促使社会、家庭、教师、学生重视劳动教育,开展劳动教育,培养有知识、有能力、能实践、善创造的新一代生力军。

劳动教育起源篇2

最古老的观点,它的代表人物是所有宗教人士。这个学说主张教育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体现神或上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一般情况下社会上普遍认为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是非科学的。因此这个起源学说考察的概率不大,了解即可。

2、生物起源说

主要观点: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动物界也存在教育。人类社会教育的产生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的继承、改善和发展。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于动物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3、心理起源学说

主要观点:孟禄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解释教育起源问题,认为原始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生活的无意识模仿。

4、劳动起源说

劳动教育起源篇3

关键词:劳动纠纷;教育资源库;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3-157-02

一、劳动纠纷教育资源库建设的需求分析

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者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取更多的报酬,而资方则期望以最小的劳动力成本来达到最大限度的资本增值,这就使得劳资双方会为维护自身利益而产生纠纷,并最终影响到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特别是,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劳资纠纷更加凸显。如2009年,法国工会号召工人举行罢工,参与人数达250万之众。此外,希腊、葡萄牙等国家近两年都发生了工人罢工事件。这种庞大的劳动纠纷案例为劳动纠纷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提供了足够的素材,从而使得整个资源库的建设有了可能。

实际上,当前,对于劳动纠纷教育资源库建设的需求已经变得异常的迫切,这表现在规模庞大的学生就业群体、就业大军以及企业家群体都需要有完善的教育资源库来为他们提供参考,以便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应对各类纠纷。

1.庞大的待就业学生群体需要劳动纠纷教育资源库

在我国,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人数、毕业生人数达到相当大的规模,这些学生未来必定要走向劳动力市场,因此,了解劳动纠纷问题产生的本质,发生劳动纠纷时如何进行处理等都应该成为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2009年,我国普通本专科生、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分别达到21446570人、21951663人,毕业生人数分别达到5311023人、6251904人,规模相当庞大。但这两类人才大多社会经验缺乏,急需劳资纠纷这类教育资源库来帮助他们了解劳资纠纷的现实情况,以帮助其成长。此外,还有研究生、成人本专科生、网络本专科生、高中阶段教育生等,这些学生同样也是劳资纠纷教育资源库的使用者。

2.规模庞大的劳动者需要劳动纠纷教育资源库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就业人数不断增多,2009年达到了77995万人,如此庞大的就业大军,在面对劳资纠纷时如何维护他们的利益,需要劳动纠纷教育资源库为他们提供案例指导。特别是,我国当前就业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农村转移劳动力,以及大量没有系统地接受过法律教育的劳动力,因此,在工作过程中,面对资方提出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以及过低的薪酬,劳动者都可能束手无策,甚至只能被动地接受自身的利益被侵犯的事实而不能拿起法律的武器。建设劳动纠纷教育资源库,能够让这些劳动者有学习的载体,帮助他们了解如何处理劳动纠纷。因此,一旦能有效地提供资源库供给,他们也会成为使用者。

3.数量众多的资方需要劳动纠纷教育资源库

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相伴随的是,大量的企业兴起。目前中国中小法人企业数量超过1000万户,占到企业总数的99%,其中300人以下的小企业占95.8%。这类中小型企业有很大一部分是家族式企业,其管理者大多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对劳资关系的研究不够深入,对相关法律不甚熟悉,也没有实力单独聘请法律顾问,这就使得他们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缺乏理论指导,个别条款可能会与现行的法律相违背。建设劳动纠纷教育资源库,集中研究与劳动者有关的案例、法规,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法律条款,从而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

二、劳动纠纷教育资源库建设的实现路径

劳动纠纷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主要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技术上要能够达到资源库使用的要求,二是在内容上应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1.技术的成熟性使得资源库建设变得可行

技术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数据库技术也变得成熟起来,各种类型的资源库已获得广泛的运用,如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等。因此,从技术上,可以采取外包等形式,直接将将整个数据库系统的建设承包给相应的软件开发商。这种技术处理还使得数据库的维护变得更加简单,建设单位只需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整个系统进行日常的维护,而重大问题可以依托专业公司来进行处理,从而降低整体运营成本。

总体来看,劳动纠纷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必须达到能帮助管理员对各类信息进行便捷的处理和更新,帮助用户进行快捷的检索,并且要具备一定的识别能力,以帮助用户进行信息筛选和进行简单的判断等目标。此外,整个系统还必须能方便地进行扩容,以及在异地设立子站点,以提升访问的速度。

2.素材组织的多方性使得资源库建设变得可行

在我国,不仅有大量专门从事市场信息搜集的从业人员,还有咨询公司,高校教师等也可以从事相关的工作。实际上,在资源库建设之初,建设单位要组织编写整个资源库的逻辑框架图,并向劳动者、学生以及专家广泛征询意见,特别要注意与资源库程序编写的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协调,以保证技术上的可行性、操作上的便利性。在资源库建设的初始时期,可以依托大量的市场中介公司来进行案例的收集和资料的整理,为资源库的建设提供基本的素材。然后,可以依托咨询公司、高校教师以及社会研究机构对劳动纠纷的常见形态进行分类,研究整个劳动纠纷资源库中资料的具体归类存档,以保证使用者能方便快捷地进行查询。最后,将前期调研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并由专家对资料进行详细的说明,特别是对一些典型的案例、劳动过程中存在争议之处以及法律对争议的处理的说明,以此来提高资源库的应有价值。

3.资金筹措的多渠道使得资源库的建设变得可行

劳动纠纷资源库的建设,具有公益性等社会职能,因此,可以采取多方筹资的方式来保证资金的供给。首先,可以争取政府劳动管理部门的拨款。当前,国家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划拨了大量的资金推动相关的工作。劳动纠纷资源库的建设,可以争取这类资金的支持。其次,可以争取社会资金的支持。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类基金的规模不断扩大,对公益事业的赞助力度也不断加大,这就使得劳动纠纷资源库的建设可以向社会基金筹集部分资金。此外,随着资本市场的完善,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可以作为劳动纠纷资源库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当前,不仅五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放贷范围不断扩大,一些中小型的金融机构对于放贷条件更是相对宽松,只要教育资源库能实现赢利,并作出相应的抵押,资金的来源将变得相对广阔。

三、劳动纠纷教育资源库建设需解决的若干问题

1.推广运用问题

劳动纠纷资源库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推广运用。要实现这个刚示,首先要做好推广方案,要选择目标群体进行试运营,以检验是否达到设计目标,并对试运营的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试运营中出现的问题对资源库进行修改;其次,要实施品牌经营策略,通过广告的方式对劳动纠纷资源库进行推广,并根据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以提高整个资源库的使用率;再次,要解决好用户信息保密等问题。由于劳动纠纷资源库的使用者是网络用户,这就要求整个系统必须处于一种保密状态,不能泄漏使用者信息,以保护使用人权利。如果资源库采取付费有偿使用的方式,则还需采取有效手段保证资金账户的安全,并建立网络支付等付费方式,以达到彻底信息化的目标。

2.动态更新问题

开发高质量的、全面的、使用方便的劳动纠纷教育资源库,需要相当高的成本,这就需要不断提升其使用价值,延长其生命周期,从而降低单位时间内的运营成本。保持内容的动态更新是延长资源库生命周期的有效办法。首先,要建立质量评价机制,根据用户的使用评价、访问记录等对资源库的现实水平作出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资源库进行改进。其次,要保持内容的动态更新,要根据劳动纠纷出现的新情况,面临的新问题,以典型案例等形式予以分析,并及时添加到资源库中。此外,对于原有的知识、案例,也要不断地进行更换,以增强使用者的新鲜感。最后,要对资源库本身的运行界面等进行更新。根据最新计算机技术,基于不断提升访问速度、美观程度和使用的便捷性,对资源库进行更新和维护。

劳动教育起源篇4

关键词:哲学思辨;劳动教育;实践;策略

必须要承认,在开展劳动教育方面,我们和很多学校一样,起初踟蹰不前、裹足“不动”。而促使我们真正“动起来”的,是家长的一次投诉。

我校一二年级周一到周四,下午只有两节课,比其它年级少一节。考虑到孩子较小、放学又早,家校双方都想让孩子早点打扫完卫生回家,我们就依值日表,安排对应孩子的家长,到校带领孩子一起打扫卫生,认为这样做一来可以加快洒扫速度,孩子能早回家;二来可以对孩子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给孩子“爱劳动、会劳动”的积极示范和启示。但家长认为,卫生应该由班主任带着学生一起打扫,不应该麻烦家长。并因此投诉。

学校对投诉进行了及时回应,并沟通解决了有关问题,这一事件带给教育者三点启示:(1)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必须是全员的,不论职位;(2)劳动教育的家校合作是必须的,不论途径;(3)家长对学校劳动教育是有期待的,不论形式。

从学校层面来说,要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落实素质教育政策,深入开展、实施好“劳动教育”。

由教育部、和全国少工委等多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到今时已落地一年。这是一份很有分量的文件。但从基层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实际观察来看,劳动教育蓬勃发展的局面却并未出现。虽有《意见》“落地”,但“劳动教育”在很多学校并没有“动”起来,颇有些“雷声大雨点小”的意味。究其原因,除了《意见》本身的宣传、执行力度存在不足外,还有可操作性方面的问题。

一、现时困难:“动”与“不动”,这是个问题

客观来讲,国家非常重视面向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并且有相当长的一段时,各种劳动教育实践,如学工学农、校外实践、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开展是丰富而有效的。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劳动教育在学校被弱化、在家庭被软化、在社会被淡化、在实践中被虚化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并成为今日常态。如何更好地推进劳动教育,变成了“动”还是“不动”的问题。推进劳动教育的主要困难体现在:

(一)学校方面

1.“课”动难。课时紧张,劳动与技术课程推进随意性强,“被调课”现象比较普遍,“开齐上足”成奢侈品;课程形式比较单一,学科整合力度不够,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2.“师”动难。师资保障能力有限,缺少专职老师,兼职老师不能科学、系统地推进学科建设,专业水平亟待提升。

3.“生”动难。各种文化课学习(补习)、特长(兴趣)培训占用了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时间;学生劳动热情持续时间短,“表象性”劳动占据主导地位,劳动实践的观念亟待转变,劳动的习惯和能力亟待培养。

(二)家庭方面

1.思想变动难。一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仍大行其道;二是大多孩子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宠溺过度,总认为孩子还小,劳动太苦太累,老是借着“等孩子大一些再说”来包办代替。

2.家校齐动难。家长都有自己多种多样的家教理念,要使他们集体认同一个教育理念并实际行动,需要做大量细致而有说服工作。各位家长的教育理念有先进、落后之分,水平高低有别,难以均衡。

(三)学生方面

1.劳动学习不足,家长示范太少,学生整体缺少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家长因为客观上没有时间或是主观上轻视劳动,和孩子一起劳动的机会少,对孩子的主动示范也很少。

2.劳动时间不足,劳动实践太少。据一份调查显示:仅以学生每天从事家务劳动平均时间为例,美国为1.2小时,韩国为0.7小时,法国为0.6小时,英国为0.5小时,日本为0.4小时,而中国仅为0.2小时,也就是12分钟。时间的绝对不足必然约束、限制孩子的劳动实践,使其在劳动形式上趋于简单重复,缺少多样性。

(四)社会方面

1.寻找基地难。一是区域内的校外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数量严重不足且建设质量总体不高,二是无偿或低价面向学生的劳动教育基地须依靠学校自身去寻找、协调,制约因素太多,学校往往勉力为之或选择知难而退。

2.整合评价难。及时、有效的评价对激发、保持学生的劳动热情,并逐渐内化为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当下学生社会层面的劳动,除及学校有组织地进行并实时纳入学生的德行评价之外,其他形式和途径的劳动均处于自发、自觉、自主的状态,没有评价标准,更未与学校现有的评价激励机制形成对接或整合。但由于其自由的活动形式,纳入评价又出现无法掌控过程和效果、无法确立评价主体和标准等实际困难。

3.制度支撑难。劳动教育在实际运行中还遇到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没有相关的制度来保障、约束或是激励相关部门和单位来支持学校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活动支持不支持、配合不配合完全凭着个人好恶、社会责任等情绪性因素来支撑,弹性太大,缺乏稳定性、规范性和约束力。

二、对症有方:“动”与“不动”,这不是问题

思想决定行动。任何一项工作的完成、项目的推进都必须先解决“为什么做、做什么、怎样做”三个问题。其中“为什么做”属于思想认识的范畴,必须有坚定而一致的认识和态度。《意见》的出台充分阐释了加强劳动教育的意义,即“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兴趣、磨炼学生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对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将推动《意见》的落实作为加强劳动教育的“指南针”和检验实施劳动教育决心和力度的“试剑石”。

事物在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困难在寻求智源和资源的过程中得到解决。寻求智源和资源的过程就是寻求办法的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获得经验的过程。当前,学生缺少劳动、不爱劳动、不会劳动、不尊重劳动的现象普遍存在;学校推进劳动教育力度不一、迟疑观望;家长重智轻劳,参与学校劳动教育热情不高……推进劳动教育困难重重。如何解决?当然是面对具体的问题和困难,有的放矢,统筹推进。具体办法有:

(一)整合三门课程。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坚持课堂是劳动综合素养培养的主阵地和重要窗口。我们实现劳动教育的课程是劳动与技术,该课程倡导“做中学”和“学中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突出强调“劳动教育与技术教育的统一”“以生活为基本逻辑,组织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内容”。与此同时,学校开设的科学课程、少先队活动课程都有与“劳动与技术”课程内容交叉甚至重叠的部分,我们要通过校本化的二次课程开发,实现三门课程的有效整合,从而集聚优质资源,更好地达到课程目标。

(二)确立三个主体。现时的劳动教育在主体认定上隐约是“双主体”,但同时又存在模糊不清的情况:在学科推进上,“劳动与技术”课程的老师是当然的落实主体,但缺少主体责任、评价要约和具体标准。班主任是潜在的落实主体,因为很多的劳动意识培养、劳动技能习得和劳动教育实践等工作需要通过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来组织实施,但同样没有主体责任。而从劳动教育的内容设置来看,家务劳动是关键的环节之一,也是劳动素养形成的重要途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家长也是落实“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而这以往是被漏掉的一环。所以我们在加强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明确确立学科教师、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和家长等三方位落实主体,并设定相关责任。

(三)形成三方评价。以往的评价多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且参与主体多是班主任,而标准则是凭着学生参与班级值日是否热情、是否认真、是否主动等定性标准(主观印象)来制定,评价具有很强的随意性。而同为落实主体的学科教师和家长,失去了评价的参与权和话语权,评价具有明显的片面性。在这一点上,学校要用规范的形式与班主任、学科教师和家长等三方评价主体衔接好并将评价要素、评价标准等形成可操作性量表提前告知,以形成有三方参与的、既重视结果也看中过程、兼具指导性和约束力的成长性评价指南。

(四)培养三种意识。即,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一定的基本劳动技能,更要从培养劳动素养的角度,培养他们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情感,牢固树立“劳动光荣,人人参与”的躬行意识、“珍惜劳动成果,勤俭光荣,浪费可耻”的节约意识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奉献意识,努力营造“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集体的事情争着干、家里的事情帮着干、公益的事情抢着干”的氛围,形成风尚。

(五)建好三个基地。基地是夯实常态培养和实现整体提升的有效载体。班级和家庭要基于学生个体在班级(孩子个体在家庭)的义务,分给劳动“责任田”,建好“责任基地”。职能处室基于学生个体价值实现和道德成长的需要,要划出“爱心社区”,建好“小雷锋基地”。学校基于学生劳动实践和整体展示的需要,在校外寻找“试验田”,建成“校外成长基地”。通过上级指导、学校定制、意向调研、签订协议、认可挂牌等程序,将校外基地建设高标纳入学校管理视野并在此基础上引入课程建设理念,实现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和效能化。

三、务实推动:“动”与“不动”,都不是问题

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重视和加强学校劳动教育,既是实现核心素养培育的“固本强基”工程,是“大国工匠”的召唤,也是党和人民的热切期盼。加强劳动教育,“动”的是从培育劳动素养的角度务实行动,下力气解决“如何尽早动起来”和“如何动得更好”的问题。“不动”的是始终坚持“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谌面发展”的基本原则,抓好“落实相关课程、开展校内劳动、组织校外劳动和鼓励家务劳动”四环节。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推进校本实施,相关课程“真落实”。课程实施是“本”,要做好四个“一”:做好一个整合,即在有职能处室代表、班主任代表、劳动与技术(综合实践课)学科老师代表、家长和学生代表参与的环境下,把劳动与技术课程、少先队活动课程与科学课程中相似或相同主题的内容进行校本整合,使课程实施处在学校视野下,增强执行的力度。

开发一本教材,即开发《我爱劳动》校本教材,将劳动观念培养、劳动知识学习、劳动技能掌握、劳动成果评价等内容涵盖其中,并根据低、中、高年龄特点使教材体现阶梯式成长的特征,使学生“学有所依”“行有所获”,教师“教有所倚”“行有所成”。

制订一份意见,即制定基于学校的《关于加强劳动教育的意见》,将学校劳动教育从整体上进行目标和原则定位,在实施中明确工作细节,突出机制保障。

申报一个课题,即通过省级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少先队劳动教育实践路径研究》来推动和保障课程实施,使课程的实施全程都在科学、明晰又正确的路上。

(二)设计劳动岗位,校内劳动“真丰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际体验是习得劳动技能、形成劳动素养的重要渠道。我们设计了三种类型共8个岗位来满足学生需求:

1.责任型岗位。是属于义务性质(任务性)的,人人都要参与。包括:

(1)卫生保洁,主要劳动形式包括扫地、拖地、擦黑板、擦玻璃、清洁区打扫、蛛网清洁、污渍清除等。

(2)班务保持,主要劳动形式有图书整理、讲台整理、桌凳整理、洒扫工具整理、生物角管理等。

2.奉献型岗位。是属于志愿性质,个人有强烈意愿并获得班主任支持即可参与。主要服务岗位包括:

(1)美德美行示范岗,隶属“五小”团队,主要职责是做好学生车辆停放区域的车辆排放、班级饮用水保障、学校平地的卫生保持、卫生环保宣传等。

(2)小雷锋社区,主要职责是做好学校公共区域的卫生保洁、开放书吧的管理、低年级班务劳动支持、校前区左右30米卫生维护等。

(3)红领巾绿地,主要职责是学校绿地的杂草拔除、树木花草浇水、为花草树木做名片等。

3.技能展示型岗位。遵循自愿原则,但带有集体组织性质,有一定的约束力。包括:

(1)成果展示性的,主要有“我有一块田”种植(园艺)展示(结合科技节)、生活自理能力展示(穿衣、洗红领巾、刷鞋、叠被子、整理图书等)等。

(2)劳动竞赛性的,主要有清洁区打扫(团体)、植树(团队)、水果采摘(团队)、摘菜、手工(擦皮鞋、洗碗、做沙包、钉纽扣、做香包、包粽子、包饺子等)等。

(3)特长展示性的,如编织、缝纫、木工、陶艺等。

(三)聚合区域资源,校外劳动“真常态”。校外劳动有广阔的智源和资源,对加强劳动教育起着“加速度”的作用。我们与素质教育基地合作,组建校外成长基地,通过“学校定制”将劳动教育渗透在素质体验项目中;我们将全国、省、市劳模和校前区的保洁责任人请进校园给学生做国旗下讲话和共上少先队活动课,增强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意识;结合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和劳动与技术课的实践需要,我们春、秋季各开展一次全员性外出的劳动体验活动,并形成体验报告;结合少先队寻访活动,我们走进家乡创造创新先进集体和个人典型。通过区域优质教育和实践体验资源的聚合,校外劳动体验正为劳动教育深入推进提供成功样本,为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插上翅膀。

(四)鼓励家庭参与,家务劳动“真融入”。一个巴掌拍不响,众人划桨开大船。家庭参与是劳动教育是否得到真正重视的“测谎仪”。一方面,我们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家长会和校信通等形式和渠道广泛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争取和尽量多的家长达成共识,为全面推进劳动教育提供思想保障;另一方面,我们借助家长委员会,首先获得他们对学校有关劳动教育家庭实践活动的支持,进而把声音传播向更多的家长;再者,我们明确并公示学校劳动教育安排中有关家庭、家长参与的内容、形式、方法和要求,使家庭真心支持劳动教育,家务劳动真正融入劳动教育。

(五)重视欣赏激励,评价手段“真创新”。及时、恰当的鼓励和欣赏对于激发兴趣、保持热情有着积极而持久的支持作用。而创新评价手段、丰富评价形式更能放大这种效应。一方面,我们继续用好雏鹰奖章、“好少年”评比、“好队员”评比等传统有效评价手段;一方面,我们通过“劳动小能手”“最美小雷锋”“小小劳模”等表彰和给家庭发喜报、家长给孩子发奖状(奖励)等形式,及时发现、欣赏和肯定爱劳动、会劳动、尊重劳动和善于劳动创造的榜样和先进典型,积极营造人人重视劳动、人人参与劳动、人人赞美劳动的积极氛围。

以上为加强劳动教育具体实践中的一些实际探索并施行有效的做法,希望能引发大家讨论和思考。

就在不久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其中,关于劳动意识的培养被作为六大素养之一,在“实践创新”层面的第一条予以凸显,其重点是: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等。这为务实推动劳动教育在学校层面落地生根再次提供了方向指导和生长沃土。

当然,无论是在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在学校教育行政层面,我们都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何运用行政力加强资源开发,推动一批校外公共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如何制定督导评价标准,引领区域内的劳动教育特色学校的创建?如何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学科教师推动劳动教育课程专业化实施水平?如何用“规矩”的形式来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施问题?等等。我们相信,伴随这些问题的逐步解决,必将为更好推动劳动教育的实施起到助推作用,这都是我们共同关注、期盼和乐见的。

参考文献:

[1]刘宇.学生课程参与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2]高振宇.儿童哲学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

[3]陶行知.教育的真谛[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

[4]陈瑾.“更儿童”的课程:阶梯式课程的深度实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5]冀晓萍.加强中学生劳动教育,创新高素质人才培养途径: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就《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答本刊记者问[J].人民教育,2015(17).

[6]瞿德良.用劳动铺就孩子美好的未来:基于儿童终身幸福的“三xin”劳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5(5).

劳动教育起源篇5

关键词:教育资源;经济发展;资源配置;劳动力素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力的提高,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与经济的发展关系越来越密切。我们可以看到教育又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了,我们教育水平提高了,就又会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人的创新能力,来促进经济的发展。教育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着每个国家的劳动力、国民素质的高低,最终又影响经济的发展水平和速度。

社会物质的发展也就是经济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条件,经济的飞速发展给教育发展和完善创造了条件,优化了教育资源的配置。经济给教育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只有人们经济发展了,物质生活充裕了,才能从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去接受教育。因此,经济是教育的基础。为了更好地了解经济发展水平与教育的关系,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我们从以下方面探讨。

一、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

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所以,经济发展对教育资源的配置起着基础性作用。从总体来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资源配置越优化,越能促进教育的发展。我们从教师、学校硬件设施、软件等几个方面分析经济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1.对教师本身的影响

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其本身的薪资待遇、专业素养及所能开设的课程都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1)教师的薪资。以前不少地区,甚至现在的农村也同样存在教师忙时务农、闲时教学的现象。在20世纪70年代,教师是不被大家看好的职业,成为贫困的代名词,很多人都不愿选择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教师的待遇明显提高,经济发展了,教师的薪资待遇也会相应地得到提升,教师就可以摆脱生产的束缚,更好地投身到教育事业当中。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开始重视教育,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提高了教师的政治地位。教师的政治地位提高了,生活待遇提高了,居住、办公环境得到了提升,教师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更加的舒心。

(2)专业素养。经济发展让学校及教师都有精力去进行专业的学习和培训,教师的素质自然在不断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教师的素质也在逐步提高。现在各个中小学学校在招聘时都是非常严格的,基本都是大学毕业的学生,甚至师范专业的学生。我们从教师岗位的激烈竞争中,可以感觉到,只有真正的高素质人才才能胜任这一工作。同时授课方式上也发生了改变,师资力量的增强,让教师开展专业化的课程成为可能,摆脱了一个教师语、数、外都代的局面。这样教师无论是授课,还是对课程本身的熟悉程度都在提升,整体素质也不断提高。因此,在这种大环境的作用下,教师不但只是某个领域的专家,而且更向专、深、精发展。

2.有效改善教学设备

经济的发展使得与教学相关的设备不断得到完善,并开发利用到了教学中。尤其是现代多媒体的运用,几乎成为现代化教学中的一场革命。这一切都是因为经济的发展使得学校的教学实践、研究、实验成为可能。如,在中小学教学中,由于实验室的开发,让实验教学成为一种可行的教学实践,各种器材、溶液、标本等大大丰富了教学。

3.对教育软件的影响

软件设施是教学资源配置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大。从我国教育资源配置可以看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均衡,更加有优势,而相对中西部地区,就略差一些,软件设备上更加明显。

二、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育与经济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经济发展在推动教育发展的同时,教育也会直接或者间接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如果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教育资源配置优越,对经济的发展更加起促进作用。如,日本最为现实的难题就是人口密集、资源贫乏,但其能让自己的经济发展成为全球最为发达的经济体之一,教育是其不可或缺的因素。日本在民治维新后一直以“教育和科技立国”作为自己的战略,在教育资源上不惜投入,为后续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

1.教育成果转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育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科研直接转化成经济效益的事例越来越多。如,江苏不少具有创新性的企业,就是围绕各大高校、科研机构发展,将这些机构的教育科研成果直接转化成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正如一位权威人士说的:“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教育是通过对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对科学技术的升入研究,进而影响经济发展的。而一切如果没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可能造就这么多的科研人员。有人说北京是企业创业的好地方,这是有原因的,在北京的科研院所有200多个,高等院校也有80多所,再加上民办研究所,光科研人员就有80多万人。基础教育的发展在全国也是领先的,教育资源的配置同样位列前列。

2.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

教育培训可以短期有效地提升劳动力的生产技能,从我国东西部对比可以看出,有过教育培训经历的劳动者对于工作能够很快适应,并且有教育理论的支撑对工作也是游刃有余,还具有更强的创新精神。在生产活动中更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劳动生产率自然得到提高。现代教育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可以将可能的劳动力通过教育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提高劳动者的素养,实现劳动力的多元转化。发展教育不仅使人增长知识、掌握技能,还可以增强劳动者的纪律性和责任感,从而使劳动与其他生产要素更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说:“大量的人力投资是实现现代化的必备条件之一。在现代社会大生产条件下,教育这个培养人的活动,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英国是最早的经济霸主,后来为何被美国超越呢?有人研究发现在19世纪80年代英国当时的劳动力有70%受过教育,而美国则有90%的劳动力受到教育。

3.从教育本身来看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现代的观念是把教育也看做一项产业,是产业就会有投入和产出,就会有消费。教育资源的配置本身就是对经济消费的拉动,并且这样的拉动可以产生良性的循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其教育资源投入的优劣,不仅有利于消费的增长,并且教育投入经过长期的转化会对劳动力生产要素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促进经济的发展。当然,教育的投入并非是越来越多,教育资源的配置需要优化,这种优化的基本原则是,教育的投入起码不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有人说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教育的发展支撑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各国也将发展教育立为战略,希望通过发展教育提升经济的发展、繁荣。教育通过传授知识、培训技能、提高创新能力等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从而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又决定着教育资源配置的多少,总体上看经济发展水平高,教育资源配置较为优化,但又存在着地区差异,因为影响教育资源配置的因素很多,如,政治因素、地域因素、人为因素等等。所以,我们应该在明确二者之间关系的同时,更多地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王立军.中国教育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

[2]胡晓平,王培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对我国居民的高等教育投资水平的影响[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4(06).

劳动教育起源篇6

鼓励国家、企业、个人一起上,依法举办各种类型的能历教育培训班。扶持乡镇成人学校建设,建设能历教育基础网络;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单位,依托有关职能部门如劳动、工会、农业、教育等建立常年性的、专业性的职业学校、培训中心等,形成能历教育补充体系;重点建设区级职业学校,形成能历教育的骨干基地。形成以技术培训和业务培训为重点,以素质培训和岗位培训并重为特点、以职业培训和扩大就业相结合的长短结合、高中低配套的能历教育模式,

(二)、构建技能鉴定新机制

国家有关部门制订职业专业层级技能标准,全面启动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工程,免费为农民提供技能、岗前培训,开展特殊工种职业鉴定。使求职务工人员有全国通用的技术等级证书及上岗证以增强就业竞争能力,提高劳务收益。积极引导各类培训机构与劳动力市场或用工单位签订培训合同,以需定培,定向培训,重点鼓励企业开展岗前培训并安置就业。要积极探索职业培训与劳动力转移的衔接机制,把技能培训、就业介绍、就业后服务管理融为一体。

(三)、完善市场就业机制

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搞好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衔接,搞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完善农村劳动力能历教育服务体系。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步伐,着力解决场地等基础设施问题;加强信息服务,完善市、县、乡三级劳务信息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劳动力资源信息库,畅通劳动力资源调蓄和信息共享渠道;加强对劳务市场的管理,引导扶持劳动就业中介服务健康发展,依法打击和取缔非法招工,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建立农村劳动力能历教育宣传和激励机制,对促进劳动力能历教育的有关单位进行奖励。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建立各种类型的劳务专业协会,加强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自我保护和自我约束。

(四)、构建能历教育课程体系

劳动教育起源篇7

关键词:城镇化;职业教育;政府参与

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与农村劳动力不能充分就业紧密相关,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能力明显不足,这就使得小城镇的职业教育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我们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在职业教育改革方面所做的尝试基本上集中在大、中城市,而劳动力大量剩余、更需要职业培训的小城镇及农村在这方面的发展却比较缓慢。我国小城镇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教育资源匮乏影响小城镇职业教育水平

我国各层次的优质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大、中城市,而小城镇的教育资源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无法与之比拟,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受到较大的制约。

我国城乡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存在很大的差别,农村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偏低,这种差距直接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进而影响其接受职业教育的质量。

我国曾经有过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相似的职业教育模式,即隶属于各行业或大企业的技术学校,为企业定向培养技术工人,在当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技校与企业脱钩,教育资源需要重新整合。大,中城市的技校大多采用合并的方式,形成规模优势,向高层次学历教育发展。而小城镇的技校却因为失去了企业及行业的依托,发展陷入困境,造成了小城镇教育资源缺少而现有资源又不能充分利用的矛盾。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高等职业教育,完成了义务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及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但是,与中等职业教育相比,小城镇的高等教育资源更加匮乏,而且小城镇的大量劳动力更需要的是劳动技能的培训,正规教育机构不能为其提供所需的服务,在小城镇中开展的劳动技能培训大多是个人或企业以盈利为目的而进行的,教育水平受到较大的限制。

(二)劳动力单向流动影响小城镇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的流动日益活跃。但是,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劳动力基本上呈单向流动的趋势,即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镇,城镇剩余劳动力流向大、中城市。这种劳动力流动的特点一方面使得教育资源更加集中在大、中城市,另一方面也给按地区实行的职业教育带来困难,难以形成有效的职业教育体系。

(三)经费不足影响小城镇职业教育质量由于小城镇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职业教育资金严重缺乏。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侧重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性人才,因此实践性教育环节及具有实践经验的师资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缺乏实习基地和实训设备,教学手段落后,教学仪器设备陈旧,图书资料短缺等同题,小城镇职业教育质量无法保证。

(四)办学模式单一导致专业设置不符合地区经济需求

小城镇职业学校绝大多数由普通高中改制而成,长期以来形成了以专业定向为主导的教育模式。政府的指导及直接参与较少,这就使得一些学校为了扩大生源。不顾自身办学条件,不管地区经济是否需要,师资设备是否具备,盲目招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商业化倾向,什么专业赚钱、投人少就办什么专业。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各地区的职业教育中管理类、财经类、电脑类培训出现了较严重的过剩现象,而需要高投入的制造类专业培训却很少。

小城镇职业教育发展中政府参与的必要性

目前政府部门在职业教育立法。职业学校管理、就业指导及职业资格考核等方面已经作了大量的工作。但是,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小城镇的职业教育与大、中城市相比存在着更多的制约因素,这些问题单纯地靠市场整合是无法完全解决的,必须加大政府参与的力度。

(一)政府参与才能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

目前小城镇的职业教育机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专门的职业教育学校。从行政管理上隶属于教育局。招收对象主要是应届的中学毕业生,实行的是学历教育,国家财政有相关的教育经费,但是数量有限,在教学内容上缺乏统筹管理,大多数学校为了生存会选择资金投入少的热门专业。另一种是各种短期技能培训班。由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管理,招收对象主要是各种就业及再就业人员,培训内容与国家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密切相关,劳动管理部门只负责考核,不直接进行培训,国家资金投入很少,主要靠市场化经营。

由于没有明确的职能划分,职业教育存在双重管理的现象。一方面教育部门设立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及化学校,在这些学校里既有学历教育也有短期的职业培训;另一方面劳动部门按照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举办各种职业资格培训。这种双重管理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小城镇职业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受教育者处于社会的底层。一方面自身的文化程度较低,经济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所处的环境比较封闭,信息不畅,在职业教育的选择上处于弱势。在这种情况下,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是无法保证受教育者的利益的,也不利于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政府必须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起到一个桥梁作用,一方面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对教育机构进行引导和规范;另一方面加强对受教育者的指导,提高实效。

(二)政府参与就业指导才能有效提高受教育者的就业能力

农村剩余劳动力面临着就业信息不畅的困难,而市场化的职业教育机构并不能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这种属于公共性的服务,企业出于经济利益考虑是不愿意主动承担的。在小城镇中,可以充分发挥我国行政机构健全的优势,由政府组织建立就业指导体系,增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我们在广东省调查时了解到,一些地区由政府出面组织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职业教育及劳动力管理网络,具体措施如下:

居(村)委会在职业教育与就业指导方面起到上传下达的桥梁作用。居(村)委会不直接组织培训,而是将本社区内相关人员的资料上报到上级主管部门,由市、镇政府统一组织培训及推荐就业。

由于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是劳动力输入型地区,劳动力需求较大,因此,政府在劳动力培训及就业指导方面采用了上述的管理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种模式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及劳动力输出型地区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但是政府根据本地区具体情况参与就业指导是完全必要的,这样可以帮助受教育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培训内容,提高就业能力。

(三)政府参与才能促进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

目前国家在服务行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培训管理及考核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未参加培训及考核不合格人员不能进入相关的岗位就业。这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很多职业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直接与证书考试挂钩。但是我们通过调查发现,目前的职业教育缺乏系统性,存在单纯为考证而培训的现象,培训机构良莠不齐,培训质量难以保证。而且有一些企业没有严格执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存在无证上岗的现象。我国目前的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还不够完善,与实际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很多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并不一定真正具备实际劳动技能。市场化的职业教育机构不会主动承担这种责任,而只能由政府组织相关机构进行研究,进一步完善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监督制度。

(四)政府参与才能促进教育界与产业界的合作

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与经济建设联系最直接、最紧密,而校企合作就是实现这种联系,并发挥职业教育功能的最佳方式。我国小城镇职业教育校企结合相对薄弱,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由于经济利益的原因,企业只希望招收有职业技能的劳动者,但是不愿意承担对其进行职业培训的责任。要想解决这一矛盾,必须由政府进行协调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产业界在职业教育中承担相应的责任,提供实训场地,进而保障职业教育的质量。

小城镇职业教育发展中政府参与的方式

(一)完善法律法规及监督机制

根据我国小城镇职业教育功能和发展状况,有必要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法》中关于小城镇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定,规范和支持小城镇职业人才培养发展战略的实施,制订同《职业教育法》相配套的企业人才录用法。用法律的手段使职业培训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提高职业教育证书的权威性,依法规范教育行政职能,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认证制度,以法制化推进小城镇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加大对小城镇职业教育的投资

随着职业教育在一个国家教育体系中重要性程度的提高,教育资金来源更倾向于多元化,除了国家投资外,企业、个人的投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但是目前大多数国家的职业教育投资还是以国家投资为主。例如:新西兰的职业教育经费有70%是政府投资,22%来自学费,8%来自社会资助等;美国社区学院的经费有50%来自社区税收收入,25%来自政府拨款,25%来自学费。我国小城镇的职业教育对象主要是农村人口,其经济能力与大、中城市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完全靠个人无法负担高昂的教育费用,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因为贫困无法接受良好的职业教育,因为没有接受良好的职业教育无法提高就业能力摆脱贫困,只有国家加大对小城镇职业教育的投资,才可以改变这一状况。

(三)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整合

小城镇中社会力量办学的职业教育机构规模小、师资力量薄弱,主要以赢利为目的,除了学费高之外,教育质量也难以保证,且办学者大多没有将教育培训机构做大做强的长远目标,而职业高中、中专院校等却普遍存在着生源不足的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对本区域内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避免低效率重复,实现优势互补,把职业教育做大做强,达到规模效应。

(四)对职业培训内容进行指导

政府部门应对培训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大纲编制等问题进行全面的指导,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对培训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由政府组织专业人士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调查市场需求变化,分析各职业所需要的主要专业能力,随时对职业培训内容进行具体的指导。

(五)促进企业与学校的合作

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的政策促进本地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活动,为受教育者提供实训基地及就业机会,并加大与其他地区企业的联系,为流动劳动力提供相应的职业教育,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收集企业用工信息,和企业开展“订单式”的培训,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

劳动教育起源篇8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数量。它包括智力和体力。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农村劳动力素质低 

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不高,大部分劳动力素质偏低,很难就业。根据调查显示,农村受教育的情况是;依然存在文盲现象,小学文化程度占30%,初中文化程度接近88%,高中文化程度还没有达到10%,还有一些人接受了职业教育,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 

1.2农村劳动力多,其中就业的人口不多 

据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地区,从事农业工作的农民中有将近一半的人没有工作,文化程度不高,没有掌握其他工作的技能,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就业方向,而且自己积极改变生活的动力不足。 

2农村教育对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 

2.1实现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 

2010年底,我国就业总人数接近8亿,其中农村就业人口近5亿人,占就业人口总数的60%。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很大。按照我国的土地面积,大概需要1亿左右的劳动力,那么其他的农村劳动力就需要到其他行业中就业。这就需要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 

2.2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频繁的文化交流,我国人民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升,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增长,有很大帮助。但是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较,我国的国民素质仍然普遍偏低,而且城乡差距大,城市的人民对教育很重视,整体素质远高于农村地区。所以农村教育必须重视起来,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全国国民整体素质,缩小城乡差异。 

2.3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我们需要懂农业技术的人才和开发更大规模更有生产力的农业资源。而通过加强农村教育,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一方面使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其他非农部门,使这些劳动力都能够就业,增加收入,也能缓解我国农村中存在的人地紧张现象,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另一方面,提升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使其掌握专业素质,掌握新的技术和管理经营的能力,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农村劳动力。 

3加强农村教育,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建议 

3.1加大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我们国家一直对教育是十分重视的,但农村教育有很大困难,政府应积极采取进一步措施来增加农村教育的投入,只有让更多的农村人口受到教育,才能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这些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要加强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让农村学习环境以及教学质量都和城市教育看齐。同时保证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给予优待,并开设多门学科。鼓励农村人口受教育。 

3.2提高政策支持力度 

农村教育能够进行下去,和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分不开的。所以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首先,农村环境差,师资力量薄弱,硬件設施不足,农村教育很难发展,且一些农村地区老师文化程度也不高,应定期给农村教师做培训,传达一些心得教育理念,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制定一些有利于农村教师的政策,使教师愿意在农村发展。其次,对于一些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子女,应当完善各地区的异地就读和异地高考制度,确保农民工子女继续受到良好的教育。最后,很多地区都只看到经济是否增长,而没有从长远眼光看到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是根本,各级政府要对农村教育重视起来。 

3.3提高农村劳动力创业意识和能力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才能加快经济发展,使农村人力资源得到开发,紧跟现代化的脚步。对一些已经无法接受农村教育的农业人口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改变传统观念,增强独立自主观念,提高创业意识和能力,促进就业。 

参考文献: 

[1]刘尧.农村知识贫困与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劳动教育起源篇9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教育培训 政府职能  

  

人力资源最一般的含义是智力正常的人都是人力资源。这是从原始潜在、最广义的意义上使用人力资源。从宏观层面来看,是指能够推动特定社会系统发展进步并达成其目标的该系统的人们的能力的总和。从微观层面来看,是指特定社会组织所拥有的能推动其持续发展、达成其组织目标的成员能力的总和。本文主要研究宏观层面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一、曲靖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曲靖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曲靖市位于云南省东部,面积28904平方公里,是一个农业大市、人口大市,2007年底全市总人口603.04万人,占云南省总人口数的13.6%;农村人口527.71万人,占全省农村人口数的14.2%;有农村劳动力283万余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数的13.6%;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20万人左右,占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数的16%。农村劳动力大量闲散,已成为制约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及农村社会稳定的最大难题。由于曲靖得天独厚气候条件和长期以来的慢节奏生活,加之教育相对落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文化、技术水平都较低,人们的“家乡宝”观念甚浓,劳动力转移难度较大。解决现有富余劳动力的措施应走先数量后质量、先就地后异地、先市内后市外、先国内后国外的梯度开发推进战略。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劳务输出农民工培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技术水平,是曲靖市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途径。截止2006年底,全市共转移农村劳动力551427人(按曲靖市劳动力转移统计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具体劳务输出分类情况见表1、表2、表3、表4、表5,以下5个表中数字总数不统一主要是由于信息登记不全所造成。  

从表1中可以看出,曲靖市农村劳动转移输出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一年的输出人数超过了2000年以前各年输出的总数。但与曲靖市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总数相比,输出人员不足富余劳动力的50%,若扣除劳动力返乡后再次外出,在统计过程中的重复计算,曲靖市劳动力转移比例更低。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劳动力转移中,务工经商占71.5%,有近30%的人员是其他原因转移的,说明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可能没有完全就业,形成派生富余劳动力。  

表3中第一产业统计到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第二产业统计到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水生产及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统计到农林牧渔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其他行业是除前面各行业以外的行业。从表3中看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后,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较少,占2.7%,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表现了农村劳动力从业行业的广泛性。同时也可以看到,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需要有广泛的职业能力。  

从表4看,曲靖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学历层次较低,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占转移劳动力的90.8%。加强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是曲靖市劳动力转移的重点;男劳动力占58.9%。  

从表5年龄结构看,曲靖市农村的劳动转移输出年龄在16-40岁的占87%,反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集中在16-40岁的人员中。  

从以上数据显示,曲靖市农村现实人力资源利用不充分,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大,但充分就业的人员不足富余劳动力的50%,曲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充分有效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促进曲靖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影响曲靖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 

1、教育结构不合理,教育水平不高,是曲靖市农村潜在人力资源开发的第一障碍。按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曲靖市大专及以上人口6.8万人,占6岁以上人口的1.4%,比全省2.2%低0.8个百分点,比全国3.8%低2.4个百分点;全市文盲率为16.3%,全省为15.4%,全国为6.7%;小学文化程度所占人口比例为50.2%,而全国为38.2%;受教育年限平均为6.1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市每十万人口中有大专以上学历1253人,全省有2013人,全国有3611人。从以上统计表4中的数字看,已登记转移的劳动力学历层次较低,高中及其以上学历层次的劳动力仅占9.8%。  

2、工业化程度低,企业发展缓慢,企业增效难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吸纳就业岗位的瓶颈障碍。曲靖市虽然与其他地州(市)相比工业基础较好、门类较多,通过各项改革整体效益有所好转,但部分中小企业经营比较困难,大部分利税是由几个产业创造的。2002年全部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98户,亏损企业91户,亏损面为46%,比1997年(曲靖撤地市年)下降8个百分点,在91户亏损企业中,中小型企业占96%。在实现利税中,大型企业占72%,中小型企业仅占28%。在亏损企业亏损总额中,中小型企业占81%,大型企业仅占19%。在盈亏相抵利润总额中,大部分是由几个主要支柱产业实现的,其中烟草加工业实现利润7.5亿元,占80%;电力企业实现利润1.6亿元,占17%;化工企业实现利润0.5亿元。也就是说,由于几个产业效益较好,掩盖了大部分企业效益较差的现象,特别是部分中小企业无市场、无效益、无竞争力,污染严重,设备落后,信息不灵,新产业开发、新产品生产和新技术创新能力低,难以适应市场竞争,使企业扭亏增盈步履艰难。大规模的工业企业较少,小规模企业大约为1.3万个,每年吸纳劳动力就业的岗位非常有限。  

3、城镇化水平低,农村人力资源家庭整体性转移水平低。曲靖市属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市,城市化率较低,2001年全市城市化率为21.3%,分别低于全省23.4%和全国36%的水平;2002年全市城市化率为22.4%,仍低于全省26.1%的水平。城市规模较小,城市综合能力不强,除麒麟、宣威城市规模较大一点,其他各县县城都还比较小,城市就业概率的大小取决于经济的增长情况和城市部门创造的就业机会的多少。而城市部门实际创造就业机会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城市部门尤其是现代制造业及其使用技术的资本密集(或劳动密集)的性质、程度和发展趋势。上述第2问题已谈到曲靖工业程度水平低,创造就业岗位不足。 

4、人力资源的思想观念对外出就业的影响。一是“家乡宝”观念浓厚。云南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生活节奏缓慢,缺乏致富意识和吃苦精神。二是大事不会做,小事不愿做。在云南省内、特别是曲靖市内经济结构中,第二、三产业不够发达,企业规模不大、效益不好,在城市中,一些用普工的行业所实行的一些用工条件、工资福利待遇水平低,使得富余劳动力不愿意做。三是家庭责任大,转移成本高也是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曲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一)加强教育综合改革,创新教育体制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战略决策,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曲靖市教育事业在完善教育管理体制、扩充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和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曲靖社会经济的发展相比,曲靖教育总体与全国比较,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1、强化基础教育,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曲靖市是典型的农业人口大市,90%是山区,农村学校校点分散,由于受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经费投入不足,基础教育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全市现有全日制学校2561所,小学教学点2428个(其中:一师一校1292个)。在校学生133万人,教职工6.43万人。2007年校舍普查显示,全市中小学还有d级危房面积100万平方米,涉及学校及校点共1971所。必须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基础教育办学模式,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不断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  

(1)加强农村中小学校硬件建房,改革办学条件。曲靖市委、市政府已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设施问题,于2008年10月6日下发了《关于曲靖市中小学危房整体改造暨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曲发[2008]29号)。该意见指出:按照“政府主导、整体推进、超前投入,公司化运作、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运作模式,用2年时间完成100万平方米中小学d级危房排危任务。  

(2)加强农村中小学校师资配备,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曲靖市小学教学点一师一校现象非常突出,占全市小学教学点的53.3%,这些教学点的师资配备也往往是没有经过专门的师范教育的人员担任教学任务。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诸如工资待遇、调薪标准、职称评定、住房分配及解决家庭难题等方面均给予一定的优惠,尽可能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只有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增强入学率,减少辍学率。  

2、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县级职业教育、技术培训。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关系到曲靖地方综合实力、竞争力的增强,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曲靖职业教育在发展中面临着招生难、办学难、发展难、就业难等问题。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成为曲靖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要把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使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发展层次、学校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把现有的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创办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机制积极发展县级职业技术教育。打破市级职业教育与县级职业教育的分割局面,形成曲靖职业教育的梯度发展,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初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格局。  

鼓励、支持企业、行业自办职业培训。企业要根据实际需要举办职业学校或职业培训机构,强化自主培训功能,形成职工在岗和轮岗培训制度,鼓励企业与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开展“订单”式培养培训,并积极为职业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实习场所和设备。行业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进行协调和业务指导,对现有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短期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准入技能和能力。  

3、加强继续教育。曲靖市还相当一部分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农村,当地的农村干部和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不高。要加强对农村干部培训和农民继续教育,市委、市政府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重视乡村干部的继续教育,划拨一定的乡村干部教育专项经费,每年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举办农村乡镇干部和村级干部进行专题培训、农业科技培训。提高乡村干部、科技干部的市场意识、管理水平和科技水平,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乡村干部、科技人员和农经人员。实施技术下乡,对农民进行不同程度的培训活动,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  

4、积极稳妥地推进高等教育。在现有曲靖师范学院、曲靖医专、省煤炭职业技术学院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办综合性的本科高等学校,把现有的部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进行教育资源的整合,创办综合性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全面提高人力资源的文化科学素质和技术水平。减少高级人才的外流现象。  

(二)大力发展劳动密集产业,就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  

近年来为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政府采取重视高新技术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而忽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政策取向。从长远来说这样的方式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增长速度的加快是行之有效的。但是,从短期来说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更有利于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曲靖市农村劳动力在数量上严重过剩,而受教育水平、职业技能较全国和全省相对较低,加之曲靖教育的现状,现实农村劳动力中的文盲和半文盲占劳动力总量的20%以上,16岁以下人力资源中,文盲和半文盲也有一定的比例,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短期内很难见效。这一层人力资源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较难的一层。劳动密集型产业无疑是智力要求最小、吸收劳动力最快的一种产业,也是最适合曲靖市当前农村人力资源特点的产业。一是加快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以麒麟区的粮、菜、畜、奶加工;宣威的火腿、马铃薯加工;罗平的油料、生姜蔬菜加工为主,建成符合农业产业化要求,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工业基地。二是进一步调整布局,加强卷烟生产和销售,建成全国著名的优质烟生产基地。  

(三)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及制度体系  

人力资源市场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既是提高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推动了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良性发展。通过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的动态最优配置,这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形式。要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动态最优配置及发展人力资本的渠道畅通,就要进行各项制度创新,创建完善的人力资源市场制度体系。曲靖市各县市区都建立了人才市场,但服务功能还单一,主要是服务大中专毕业生,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服务功能还未建立。应通过政府主导、创新体制、市场运作、多元开发,建立服务农村现有人力资源的人才市场建设。一是要建立人力资源开发制度。依据市场追求投资回报最大化的运行规律,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二是要建立人力资源流动制度。对传统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就业制度、户籍制度等一系列行政制度进行创新,建立起便于农村现有人力资源自由流动的行政制度。以市场为中介,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实现人力资本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三是建立人力资源使用制度。按照人力资源的价值量和转化的资本量,建立人力资源的使用制度,实现劳动力最优配置。  

(四)加强组织领导,多层次、多部门联动,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转移输出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在新的形势下,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去考虑,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效机制,拓展就业空间。建立多层次、多部门联动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机制,统筹市、县(区)乡(镇)、村四级组织,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劳动人事部门、学校(培训机构)联动起来,是促进现有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稳定转移的重要措施,也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体现。  

1、市政府、市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重点是提供劳动力转移输出的信息服务和指导服务。根据目前曲靖市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情况,曲靖市区范围内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容量有限,劳动力转移输出的重点是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政府应选择劳动转移比较多的地区,建立劳动转移的驻外办事机构,与当地政府、劳动人事部门建立协作协调关系,为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信息,协调就业安置。加强与对外输出地有关部门的联系和交流,定期通报情况,积极反映劳动者呼声,为广大劳动者维权做好各项服务,杜绝劳动用工单位用工的随意性和拖欠劳动者工资现象的发生,促进其稳定就业。  

2、县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主要是加强与驻外办事机构的联系与沟通,及时获取省外就业信息,有序组织本县(市、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输出;与教育培训机构协调,及时开展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和上岗前的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的职业能力和劳动准入资格,提高劳动者转移输出的就业率,降低转移输出成本,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利益。  

劳动教育起源篇10

[关键词]人力资源需求职业教育复杂关联运行机理保障机制

[作者简介]郜玉艳(1990-),女,河南新乡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重庆400715)梁成艾(1970-),男,贵州铜仁人,铜仁学院继续教育部副主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贵州铜仁554300)

[课题项目]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贵州实施‘三化同步’战略人力资源需求与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2ZD007)、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教育扶贫――职业教育与扶贫开发研究”(项目批准号:黔省专合字[2012]204号)和铜仁学院博士基金启示项目“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项目编号:DH12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0-0005-04

“三化同步”是指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同步、同样发展,强调三者的协调推进、统筹发展。没有工业化和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就会缺乏动力;农业现代化跟不上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步伐,就会阻碍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进而影响整个现代化进程。在“三化同步”战略视野下,职业教育凭借其教育与经济的双重属性满足了人力资源的需求。基于职业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源需求之间的高度耦合与依赖性,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衔接与互动,是实现“三化同步”战略的必由之路。因此,仔细厘清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需求之间的复杂关联,认真梳理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需求的运行机理,努力挖掘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需求良性互动的保障机制,是实现“三化同步”战略发展目标的关键。

一、“三化同步”战略视野下人力资源需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复杂关联

“三化同步”是党在新的发展时期审时度势后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它的有效实施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职业教育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本支持。因此,仔细厘清人力资源需求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复杂关联十分必要。

(一)人力资源需求是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的助推器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需求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动力。职业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在于开发人力资源,服务职业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人才及大众终身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在“三化同步”战略视野下,人力资源需求与职业教育发展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人力资源需求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推动和调节作用,职业教育又是人力资源需求得以满足的重要途径。右图是对二者关系的简要说明。

(二)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源需求得以满足的保障

人力资源需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最终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的主要途径。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卢卡斯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人力资本可分为专业化人力资本和社会一般人力资本,但对经济增长起直接作用的是专业化人力资本。人力资源需求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动力。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类型,在满足人力资源需求、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分析,职业教育通过提高个体劳动者素质,促进其从生产效率较低的农业部门转移出去,顺利实现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可以避免和减少经济萧条时“回流”现象的发生;从宏观经济学角度分析,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和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①

职业教育能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充分利用区域内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等有利条件,培养出有区域经济发展特色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具有社会性、职业性等特性。它的特有属性决定了职业学校在办学定位、培养目标等方面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即“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职业教育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一需求。职业教育是典型的需求推动型教育,它与经济社会发展关联紧密,因此它必须紧紧围绕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来调整办学进程。基于此,我们应深刻理解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不断创新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最终使职业教育的发展能有效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三)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需求的理性互动

职业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源需求的良性互动表现为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三化同步”战略视野下,人力资源需求既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均衡发展的新要求。职业教育是推进人力资源需求得以满足的必要步骤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发展的必要举措,是完成“三化同步”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

为保证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供给,职业教育的改革进程必须与人力资源的需求变革相适应,职业教育改革的标准与内容应能充分体现社会进步和经济调整的发展需求。自“三化同步”战略实施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和人力资源需求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从局限于满足某一行业需求的标准化人才转变为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发展的复合均衡型人才。在这一改革面前,职业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源需求之间的互动绝不是一个机械的相互作用的“躯壳”,而是由多方面要素共同构成的复杂系统。要真正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进而发挥互动的应然效应,就必须彰显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之间的系统开放性。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应当不断进行人力、知识、信息等方面的交流与互补,进而充分发挥互动的系统效应。

二、“三化同步”战略视野中人力资源需求与职业教育发展之运行机理

探讨人力资源需求和职业教育发展间的相互关联,明确两者之间的运行机理,有利于发挥良好的系统效应。现阶段人力资源需求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更为艰巨的要求,为了有效达成这一要求,有必要对人力资源需求和职业教育发展间的运行机理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梳理。

(一)职业教育发展定位与人力资源需求结构

“三化同步”战略视野下人力资源需求与职业教育发展之间不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还存在内在各要素的相互碰撞、有机结合。职业教育属于典型的需求推动型教育,必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紧紧围绕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办学。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规律是它受经济环境、劳动力市场状况等的制约。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和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结构的显著变化,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大量毕业生难觅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难以聘到满意人才。这种失衡型的人才供需矛盾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瓶颈。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人力资源供需失衡揭示了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矛盾。作为社会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应在人力资源供需失衡中承担一定的责任。

人力资源需求结构主要取决于经济结构中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决定了人力资源需求的类型,技术结构决定了人力资源需求的层次。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发展变化要求职业教育的体系和结构与其相适应。目前在雇佣方市场占主导地位的劳动力市场环境下,由于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变化所引起的人力资源需求变化,最终会促使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进行调整与变革。基于此,职业教育要对其自身的发展进行准确定位,同时紧紧围绕“三化同步”战略视野中人力资源需求的结构和类型进行办学进程的调整,并结合国家实施“三化同步”战略经济结构中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发展需要,着力培养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

(二)职业教育发展程度与人力资源需求层次

职业教育发展程度指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它是职业教育内部根据教育程度和水平的高低而划分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呈现出一种纵向结构型的外在表征,其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各层次人才需要的比例来培养各种不同层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进而促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与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协调发展。合理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有助于形成合理的劳动力供给结构,培养出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数以千万计的、不同层次和等级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反之,不但会浪费教育资源,而且还会造成职业教育在满足社会经济需求方面的偏差,进而出现人才过剩与短缺并存的局面,并最终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职业教育通过自身层次结构的调整,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的,为受教育者提供相应的教育和培训,进而有效保障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通常情况下,人力资源需求的层次结构是由经济结构中的技术结构决定的。人力资源需求的层次结构与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关系可以通过探讨技术结构与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关系来说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势必对劳动力的技术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也要求职业教育提供更高层次的人才,因而可以说,技术结构影响着职业教育的起点和层次。同时,产业技术水平的优化升级也要求职业教育为其提供智力支持。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涵盖初等、中等、高等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这一体系是职业教育系统完整性和科学性的外在体现,它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各层次人才的需求。

(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人力资源需求变化

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是指人才群体中所需的各种专业人才的比例构成,是职业教育培养专门人才的横向结构,它包括专业门类结构的比例关系,以及专业门类与社会经济、科技、生产、就业之间的联系。合理的专业结构要求人才群体内各专业人才有一个合理的比例。专业门类的横向结构决定着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类型和专业结构本身的发展。专业结构按其目的和标准的不同,可分解为若干相互关联的要素,如各学科专业分类、各种类型人才、不同层次级别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细化,职业教育不可能为每一种职业培养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在培养人才时,一般把与工作岗位要求相近的职业进行分类,然后通过一定的专业设置或弹性较大的课程实施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的,这对职业教育师资、设备、课程、教材等都有很大的影响。显然,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受社会生产分工和社会职业结构的制约。衡量专业结构是否合理的根本标准是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是否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尤其是专业人才结构是否与产业人才需求结构相协调。因此,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是关系到人力资源需求与职业教育发展是否协调的关键。

以贵州省高职教育专业为例,现有高职专业构成比例与贵州实施“三化同步”战略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明显不太吻合,传统热门专业比例偏高,而适应地方优势与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比较缺乏。如矿产、化工、原材料、烟、酒等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较少。贵州是个矿产资源大省,但贵州高职教育资源开发与测绘专业的构成比例却很低,相关专业人才极度缺乏,这都不利于贵州“三化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针对此类情况,我们应以“三化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为着眼点,明确专业调整目标,以专业布局和结构为抓手,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专业结构,最终引导职业院校逐渐形成与人力资源需求相吻合的专业建设格局。

三、“三化同步”战略视野中人力资源需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保障机制

在“三化同步”战略视野中,人力资源需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运行机理体现在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需求结构、职业教育程度与人力资源需求层次等方面。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需求间的协调发展不仅包括职业教育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或元素间的协调,还包括职业教育系统与劳动力市场在资源配置、信息交换等方面为实现良性发展而协调配合的动态过程和结果。谋求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需求的协调发展,关键在于在整个动态系统的分析框架内,调整多元供求主体的发展策略与利益关系,使它们能保持一致,从而实现系统运行的整体目标。

(一)供需机制――构建专业设置的市场导向机制

构建专业设置的市场导向机制是人力资源需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枢纽。供需机制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复杂关联。它对就业和职业教育起着导向和决定作用。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构成要素是用人单位、劳动者和聘用过程。②通过劳动力市场,劳动力这种重要的人力资源被配置到不同行业、企业及工作岗位。劳动力市场是一个供求“不平衡平衡新的不平衡新的平衡”连续变动的动态过程。正是这种变动,才使人力资源在不同的地区、行业和岗位中得到合理配置。③不同工作岗位引起了劳动分工,也促使了对不同职业劳动力的需求。不同职业之间的差异体现在劳动内容和劳动性上,不同职业之间互相替代的可能性比较小。无论何种性质的劳动,社会分工对劳动力的需求都有很强的特定性,要求劳动力的供给必须与相应的工作岗位相对应。为此,建构以市场供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搭建人力资源需求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之间桥梁的关键。

职业教育具有教育性、产业性双重特性,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融合,主要是通过人才供需关系的平衡协调来实现职业教育的产业化运作。④职业院校必须首先明确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源需求的数量、质量、专业等信息,进而培养出与市场需求无缝衔接的人才,最终达到与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需求基本协调的理想状态。以贵州省2009年二季度劳动力市场状况为例,从职业需求供给人数来看(见表1和表2),专业技术人员和商业与服务业人员的求人倍率分别是1.1和0.63。与2008年相比,商业和服务业人员需求量明显增加。而从技术等级分组的供求情况来看,职业资格五级和中级专业技术的求人倍率有显著增加,这些都与产业优化升级和第三产业的科学发展密不可分。

(二)培养机制――构建互利双赢的多边协作机制

考虑到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需求发展所涉及的四大主体――职业教育机构、企业、行业以及政府机构之间的复杂关联性,我们不妨构建一个由四者共同协调构成的多边运行机制。目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供给失衡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与人力资源结构不对称所引发的外延性问题。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缺乏前瞻性的发展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需求错位,引起供需矛盾。当前我们单纯地将职业教育发展错位之责归咎于职业院校本身,殊不知这是由于缺乏多个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系统的有机协调与大力支持导致的。一般而言,产业结构决定劳动力的类型结构。反映在教育上,就是要规范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增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灵活性,使职业教育的培养机制充分发挥有益的促进作用。基于这一考虑,我们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从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模式、学校管理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使职业院校的办学进程与产业、行业人才需求相匹配。同时,我们还应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进而不断把就业指导渗透到职业教育的培养过程中。

为了有效达成这一目标,职业教育机构、企业、行业以及政府机构这四大主体可以构建以制度协调为前提的行政协调、实习单位协调、职业院校协调等协调机制,借以通过制度协调机制来保障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需求间的互动运行,消解职业教育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各自为政、责权不分的弊端,从而推动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需求的合理分配与流动;借以通过行政协调机制来作为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需求间有效沟通的形式,最终保障职业教育管理部门与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沟通和协商;借以通过实习单位协调机制来促使市场运作机制之作用得以真正有效发挥,进而实现市场与职业教育的“无缝衔接”。⑤

(三)调节机制――构建资源优化的统筹管理机制

高等教育需求行为决策总是在比较成本和收益的得失中做出决定的,各种教育的收益率若不反映经济发展条件,那么,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都会不利。⑥职业教育也是如此。市场调节是必要的,但仅靠市场机制来调节,可能会导致出现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需求与职业教育发展失调的局面,尽管市场调控机制是职业教育运行与发展的首要的、决定性的调节机制。为了避免这一格局的出现,我们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作用的同时,应努力挖掘政府调控机制的潜力,不断激发政府调控机制在人力资源需求与职业教育发展之间的调适活力。虽然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是辅的,但是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我们完全可以从宏观经济态势上把握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并制定出合理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还有利于对职业教育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定位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与未来经济产业发展有关的专业设置进行合理统筹指导。

根据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收益理论,劳动力的预期收入与其流动成本的核算结果是其决定是否迁移的根本因素,劳动力的预期收入与迁入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就业机会和个人实现就业的能力相关。⑦按照这一理论,我们在充分发挥政府调控机制的调节作用的同时,还应适时考虑到兴趣、爱好等个人因素在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需求之间的调节作用。个人在职业方面的兴趣以及发展规划是变化的。职业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根据个体在职业发展方面的意向对其施加影响,并引导个体走上合适的工作岗位。用人单位需要能胜任工作岗位的劳动者,倘若个人的职业兴趣与社会的需要不适应,会引起人力资源的流动、再培训和新的职业选择。职业教育可以通过专业结构、层次结构的调整以及在职培训等途径来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从而对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来满足社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要,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实现人力资源需求与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充分考虑到个人情感等因素在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需求之间的调节作用,最终在充分发挥个人因素调节作用的过程中,以人才供需均衡为基础,以人才供需结构类型匹配为关键,以人才质量为核心,构建起以市场调节为中心、以政府调控为主导的协同控制机制,进而充分保证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需求间的协调发展。

(四)反馈机制――构建人才培养的多元沟通机制

随着技术进步、产业优化升级和生产体系的发展,职业的种类和层次不断增多,一些职业的难度加大,职业的相关性、变通性加强,这一切不但要求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职业培训水平有相应的提高,而且还要求职业教育的专业、层次结构与社会产业结构相适应。因此,构建人才培养的多元沟通机制的目的就在于拓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沟通渠道,借以有效发挥与职业教育相关的企业、行业等主体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过程中的作用,进而充分保证市场调节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最终真正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满足人力资源需求。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传递和反馈功能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仍比较落后,还仅限于有限的信息收集、,缺乏对就业信息、就业形势的科学分析与预测。为了有效地拓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沟通渠道,职业教育活动的参与者要依靠完善的信息传递机制来了解毕业生就业、劳动力市场需求等供需信息。而为了充分保障这一信息传递机制的有效作用,加快建设劳动力市场信息管理系统势在必行。具体而言,我们不但应努力搭建“职业教育―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平台,进而切实保证信息资源共享愿望的实现,而且还应通过提供信息平台等方式把信息管理寓于服务之中,从而使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信息能够反馈到教育系统中去,最终使各职业院校能够快速准确地了解劳动力市场的各种需求动态和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情况,进而将这些信息作为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调整的依据。

[注释]

①刘春生,郑锁平.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职业教育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56.

②蒋凯,陈学飞.劳动力市场视角的当代美国高等教育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5(6):107.

③蓝劲松.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7.

④周明星.现代职业教育本质属性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3(1):18.

⑤林克松,全.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的体制机制构建[J].教育研究,2012(1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