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农村小学劳动教育方案十篇农村小学劳动教育方案十篇

农村小学劳动教育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54:51

农村小学劳动教育方案篇1

一、指导思想

1、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加快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普遍提高,为农业综合生产力提高、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二、今后三年我县农村成人教育的目标任务

2、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化技术学校的规范化建设,把成技校办成人力资源开发、技术培训与推广、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并逐步建立社区教育中心。到20*年,全县各乡镇(街道)均要建成省三级标准以上的成技校,其中省示范性成技校1所以上,省一级成技校达到6所以上,省二级成技校达到5所以上。

3、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规模。到20*年,全县农村劳动力年培训率提高到30%以上,每个农户有一个劳动力通过培训掌握1─2门实用技术,同时对农村新增劳动力普遍进行就业前培训。

三、进一步明确农村成人教育工作职责

4、成立*农村成人教育工作协调小组,由县政府分管教育领导任组长,教育局、经贸局、财政局、人劳社保局、农业局、民政局等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协调小组负责全县农村成人教育发展规划、各项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实,统筹协调全县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其他各项重要工作。

5、乡镇(街道)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当地成人教育的统筹规划、服务协调,保证上级关于成人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把办好成技校纳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加强对成技校的领导,负责办好乡镇(街道)成技校,统筹安排各类培训任务;每年要从农村科技开发经费、技术推广经费和扶贫资金中安排一部分经费用于农村劳动力的培训。

6、县教育局负责统筹管理全县农村成人教育工作,对乡镇(街道)成技校办学进行检查、指导、考核和奖惩,并协调有关部门完成相关培训任务。县财政局负责安排成人教育专项经费,用于乡镇(街道)成技校的硬件建设、培训补助和成技校上等级的奖励。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会同教育部门研究提出乡镇(街道)成技校专职教师人员配备方案,统筹安排农村劳动力培训任务。县农业、林业、科技、共青团、妇联等部门负责选派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配合乡镇(街道)成技校做好培训授课和业务指导等工作。

7、乡镇(街道)化技术学校的主要职责是:制订教学计划和培训计划;开展以实用技术为重点的科技培训,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后备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有条件的乡镇(街道)成技校开展职工岗位技术培训;做好青壮年非盲率的巩固和提高;年终做好培训材料的档案整理工作。

四、建立和完善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各项保障制度

8、理顺农村成人教育管理体制。乡镇(街道)成技校建立校务委员会,由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兼任校长,由教育局选任常务副校长,工业、农业、劳动、科技、财政、武装、共青团、妇联、文化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形成乡镇(街道)统筹下的联建、共管、共用的体制。校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坚持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的原则,制定教育培训规划,协调有关部门分工协作,对口办班;聘用教师;筹措办学经费并监督经费的合理使用;研究解决办学中的重大问题等。

9、明确成技校的基本办学标准。省示范性成技校要求单门独院、占地面积15亩以上,校舍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教学仪器(含教学设备)总值15万元以上,并要有双证制学历教育。省一级成技校要求单门独院,占地面积5亩以上,校舍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省二级成技校要求单门独院,占地面积2.5亩以上,校舍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省三级成技校要求在同一建筑物内有两个以上固定教室、一个教师办公室、一个图书资料室。各乡镇(街道)要以中小学布局调整为契机,利用调整后的闲置校舍改建乡镇(街道)化技术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改善乡镇(街道)化技术学校的办学条件。

10、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妥善解决乡镇(街道)成人学校的师资和待遇问题,专职教师由教育行政部门调配,其标准是:8个建制镇和3个街道办事处配备2名专职教师,7个乡配备1名专职教师,其待遇与同级学校教师同等对待。专职教师具体负责教务工作和日常事务,协调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能范围内开展培训工作。兼职教师由学校根据教学需要,由乡镇(街道)选聘有一定技术专长、经验丰富又善于教学的各部门人员及学校教师担任,逐步建立起一支适应本地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农村成人教育教师队伍。

11、保障乡镇(街道)成技校的基本办学经费。县政府在用于劳动力转移培训300万元的基础上,每年再安排20万元用于乡镇(街道)成技校建设和培训补助经费。乡镇(街道)要按总人口数不少于人均1.5元安排成教经费,成教经费列入乡镇(街道)教育财政专户单独核算。

12、加强实验实习和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乡镇(街道)化技术学校要采取校内校外并举,自建联建结合等途径和办法建设实验实习和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把基地建成具有教育培训、生产示范、技术推广、经营服务等多种功能的实体。

13、规范成技校的教学与管理。乡镇(街道)化技术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实现教学规范化和制度化,做到年初有计划,月月有安排,年终有总结。建立健全岗位责任、教学管理、教务管理、学员守则、图书档案等各类规章制度,按规范建立校务日记和各类培训档案。

农村小学劳动教育方案篇2

关键词:社区教育;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型转型升级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着结构性的供需矛盾,阻碍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进程。我镇社区教育中心在平时工作中就本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做了一些调研,对全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市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落实了一些措施,更好积极发挥社区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重要作用。

一、充分调研市场,找准切入点

马集镇内企业众多,原有仪征威龙活塞环有限公司,现有扬州中建建设机械有限公司、江苏荣能集团等大企业的用工需求非常大。同时,区域内的诸多镇属企业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用工缺口,这就意味着目前我们拥有庞大的潜在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市场。参加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往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也有为数不多的下岗失业人员、被征地的失地农民等,他们整体素质偏低,思想观念保守。通过在充分调研我镇各村居劳动力就业状况基础上获得的大量信息,我们认识到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企业存在“用工荒”,另一方面剩余劳动力就业无门。急转移劳动力之所需,急用工单位之所需,这就是我镇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方向,也应是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行为准则。

二、拓展培训思路,按需“巧”转移

1.以满足企业用工需要和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为核心

增收致富作为示范效应能够调动更多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满足了企业人才需要,推动企业经济效益增长。而企业人才需要的满足、农民增收目的实现又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致富问题,增收致富的关键是农民素质,提高农民素质重在培训。

2.开展多种培训实现劳动力转移

2.1发挥培训留守人员就近转移作用

为帮助留守人员就业,我们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零距离设点,设立村级教学点9个,因地制宜,送教上门,提高了培训实效;零距离就业,实行培训、生产、就业一体化运作,确保许多农村留守妇女足不出村就可以赚到钱;零距离服务,定期回访企业,对学员的就业和维权等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了解企业对工人的要求,调查劳动合同的签订情况。这样就近培训、就地转移了全镇450多名妇女从事缝纫机操作、服装裁剪、玩具加工、车工操作、家政服务等就业。

2.2发挥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示范辐射作用

马集镇社区教育中心目前建立了省级乡镇农科教培训示范基地“江苏省名优小水果良种繁育中心仪征基地”和扬州市市级镇(乡)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仪征市马集镇金营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茶叶基地”。我们利用培训基地的师资和技术力量,做好农产品种养的试验、示范、培训和推广等一条龙服务,引导骨干农户从传统农业向技术农业、规模农业转移,创建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基地,为其他农户提供发展样板和技术指导服务。几年来,我中心与金营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茶叶基地合作,每年开设茶叶制作培训班4期以上,带动农户600多户,已形成“农户――基地――市场”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体系,单金营村茶叶合作社年销售收入近千万元,利税过百万元。“江苏省名优小水果良种繁育中心仪征基地”在传统的优质小水果苗木繁育的基础上,拓展“养鹅、养鸡、养鱼、养螃蟹”养殖业和“扬麦15良种繁育、富春包子馅菜、无公害有机稻米”种植业,并为基地周围农户开展水稻、小麦烘干服务。校企联合考核,推荐就业,5年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000多人次。

2.3发挥职业中介服务作用

在镇街道居委会以及各村的协助下,社区教育中心对区域内18~45周岁的劳动力进行了摸底,对剩余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工作特长等进行登记,建立了档案和人才数据库,为劳动力外出务工拓宽就业空间。在此基础上与镇劳保所及市职介中心、众鑫、铭诚等劳务公司联系,第一时间了解企业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向企业推荐就业,缓解当地企业“用工荒”问题。劳务培训职介服务中,除服务工业集中区企业外,区域内仪征市天达建设有限公司、扬州神驰缸套有限公司、仪征市磊达链条有限公司、江苏仪征金派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金鹰纺织等也是我们服务的重点。劳动力转移培训得到了企业的认可,5年来,社区教育中心先后举办了计算机基础知识、电工操作、铸造技术、纺织技术、厨师、日本农业研修生技术等培训32期,并l00%推荐就业。推介国内劳务就业1500多人次,国外劳务1200多人次,多人出国劳务归来创业,成为事业有成的致富带头人。

3.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马集镇已经达到了数字电视村村通、宽带百兆到村头,农户家中达到学习远程教育资源的基本要求。结合学员自身情况将他们分成两类:通数字电视和通网络宽带,针对两种类型的学员,我们给出不同的指导方案,培训他们在线学习的能力,通过学习远程教育资源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在社区教育中,我们始终以人为核心,在集中培训学习时,聘请专业教师进行网络基本知识培训。目前注册“江苏学习在线”网络学习的人数已达200多人。中心还安排专人负责收集网络中的学习资源建设学习网站,通过手机短信形式提醒学员即时学习。聘请了大学生村官为辅导老师,提高本村学员的培训质量。这些措施帮助学员能够时刻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成为企业生产的主力军。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对于促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发[2004]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z].

[2]肖玉梅.现代成人教育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0):75.84.

农村小学劳动教育方案篇3

【关键词】留守妇女;心理压力;贫困地区;社会支持

随着改革开放务工潮的出现,农村男性劳动力大量进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务工,由于无法实现整个家庭的迁移,造成了夫妇双方长期异地生活,即家庭丈夫作为核心家庭成员外出打工,妻子被迫留守在家,独自支撑整个家庭,承担着赡养老人、教育子女和农业劳作等繁重事宜。作为劳动力重要输出地之一,西部贫困地区是留守妇女问题较为严重的地区。本研究选取贵州绥阳县的Y村作为西部贫困地区的范例,通过她们的个人心理感受、言语状态和行为方式的案例描述,探讨贫困地区留守妇女的心理压力问题以及对其社会支持的开展。

一、留守妇女的生活压力

Y村位于贵州省绥阳县西南部,全村有37个村民组,1037户,总人口5323人,总面积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57亩,农业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洋芋等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为主,种植面积达2000亩以上,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2500元。由于烤烟技术又比较落后,山地地形不具备机械化操作的可能,水稻、玉米、洋芋等农作物除了自给之外,没有多余可以出售,交通状况较为闭塞,当地没有企业,外来投资企业也没有进入。为了生计,大量劳动力不得不外出打工,全村全年外出务工人数约1600人,占总人口的30%,留守妇女人数为2341人。

根据图1可以看出Y村留守妇女年龄主要集中在23~37岁,该阶段妇女的家庭状况一般是上有高龄父母、下有年幼子女。Y村留守妇女中曾外出打工的占总留守妇女的80%,导致她们结束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就是回家照顾老人和孩子占75%,其次是因为没文化或文化程度低,因工资很低而回家的占11.5%,另外是回家生育的留守妇女占15%。

案例1:Q1,Y村留守妇女,45岁,丈夫在浙江打工,家中有年迈公婆,公公在去世前长年瘫痪在床,熬药端汤,接屎擦尿常常是由m1承担。m1抱怨说:“过去有男人在家,种田耕地的脏活、累活,主要由男人负责,女人只打下手,现在我都得亲自做了;前年公公去世时,家里面同族的青年人很少,连抬棺材的人都找不到;还有,农村家家都养有家畜家禽,村民判断你这个妻子是不是过日子人家,就看你养不养猪羊与鸡鸭鹅狗。养猪养羊是副业,也是为增加收入而作的,但是十分辛苦。男人不在家,养条狗看家护院是必备的,有一次自己家的狗一不小心咬伤了人,就花了几百块钱的医药费,对于农村家庭来说,那也是不小的负担,所以管理起来,是要劳心费力的。还有很多重的体力活,妇女太累了无法承受。”

像案例1中留守妇女m1的经历是大部分留守妇女的经历,表明了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妇女的劳动负担很重,并且呈现“农业女性化”的倾向。由于家庭经济压力是留守妇女的首要压力来源,留守妇女除了从事农业种植工作,一般还从事家庭副业工作,工作时间常常超过正常的工作时间。对Y村69户留守妇女家庭劳动分工调查表明:留守妇女承担了绝大部分生产劳动负担(见表1)。农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除了劳动力不足以外,很多留守妇女不懂得农作物防治病虫害和牲畜饲养防病技术,为防止经济损失,很多留守妇女家庭放弃了收入相对较高的养殖业。本来农业生产经济收入很低,很多家庭丈夫一人在外务工收入也不高,很多家庭日常开支捉襟见肘。

照顾父母公婆也是留守妇女生活压力的来源之一。当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受到严重冲击,伦理观念较为淡薄时,农村劳动力外流导致了家庭内聚力弱化,很多家庭无力照顾老人,甚至把老人当作包袱,不愿意赡养老人。留守妇女往往不喜欢和年老的父母交流,两代人之间存在隔阂,加上家庭经济压力大、过度劳累情绪不好,在照顾父母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婆媳矛盾,留守老人常常对儿媳妇有怨言的情况,这无不困扰着留守妇女,给她们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

二、留守妇女的子女教育压力

农村家庭大都有2个至3个子女,超生的家庭还要多。对于西南贫困农村地区的教育适龄儿童,一般母亲留守农村,子女不会跟随父亲去城市上学,抚养和教育子女都由母亲在农村承担。由于父母角色由母亲来承担,家庭角色出现的缺位和错位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容易产生不利影响,常常导致村里孩子在学校成绩不好,甚至心理行为不健全。农村学校教育落后闭塞,加上农村留守妇女文化水平比较低,除了在经济上、生活上能为子女提供一定的支持外,很难在子女学习教育上给予有效指导与监管,只是希望子女别做违法的事,无形中给留守妇女增加了心理压力。

案例2:F2,Y村留守妇女,37岁,丈夫在广东务工,育有三个孩子。F2说:“孩子上学之前,干活时背着,领着,一边劳动,一边看着孩子;遇到孩子生病,经常照顾不过来,心急火燎地上医院,有时还会耽误农时。上学了之后,清晨要起大早作饭,还要亲自送到学校。”在教育上F2表示自己会倾其所有,但是照顾三个孩子的衣行住食实在力不从心。她的二儿子上了初中后,叛逆心很强,老是和她“作对”,不爱看书学习,她批评了孩子一句,孩子立刻顶嘴说:“你知道什么呀,你不就是一个文盲吗,有什么资格教训我?”F2表示很无奈,由于自己的“无知”,根本无法对其进行辅导和监管,孩子住校期间经常逃学跑去网吧上网。她说尤其感觉自己内心本来就很空虚,现在和孩子沟通变得很困难,就怕孩子在外面学坏了。

案例2反映出很多留守妇女文化素质偏低,由于劳动强度大,基本上没时间来照看孩子,特别是在孩子的学习和教育上疏于管教。教育力不从心的压力使得留守妇女在教育观念“重养轻教”。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有80%左右的留守妇女认为对子女的教育就是拿钱给孩子上学,只要他们在学校听老师的话,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就行;有的留守妇女认为孩子大一点就可以出去打工,早一点减轻家里的经济压力,对于未来的生活也没什么太大的期望。孩子教育的压力其实更多的来源于对孩子人身安全和孩子误入歧途的担心。父亲长时间不在身边,母亲教育很难像父亲教育那样具有社会属性,这样的教育往往导致孩子在人际交往、自信心方面出现不良情绪和习惯,而有不良倾向的孩子最容易沾染社会不良风气,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作为母亲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都会很大。

三、留守妇女的婚姻情感压力

夫妻关系的维系对于一个家庭至关重要,由于丈夫长年在外,留守妇女在精神上无所依靠,思想负担重,而农村异地婚姻的离婚率逐年的上升现象,有时让留守妇女觉得婚姻更加没有安全感,对婚姻的更加恐惧。以下是Y村90位留守妇女关于婚恋情感的调查结果,发现结婚方式是“经过中间介绍”的留守妇女占了56.6%,“婚前一起相处时间在一年以上”的留守妇女占30%,“婚后两年同居时间以上”占28%,“分居时间一年以上”占52.3%,“一年夫妻之间一年能见一次面”占有65.5%。(见表2)这些数据表明留守妇女的婚姻基础并不稳定。

(一)孤独感与低安全感

对于长期分居的青年夫妇,妻子长时间见不到丈夫,无法获得情感上的满足感,取而代之是强烈的孤单感。夫妇之间缺乏交流沟通致使她们精神生活空虚,在丈夫同样孤单的情况下,夫妇双方容易相互猜疑,如果自制力不强,易受到不良风气和不法分子的诱惑,导致感情危机甚至婚姻危机。在身体交流上,空间距离的扩大阻碍了夫妻情感的交流以及流,留守妇女无法满足正常的、有规律的生理需求,长期的性压抑容易影响生理健康,而生理上的不适会影响妇女的心理健康,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使人对生活失去信心,容易冲动,为后来的家庭变故埋下隐患。

此外,丈夫外出给留守妇女带来了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压力。男性劳动力外出后,农村只剩下老人、儿童和妇女,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致使农村治安防范力量减弱,使农村社会治安隐患增加,农村留守家庭经常成为偷盗者的作案对象,留守妇女更容易成为农村异性的骚扰对象。有70%的留守妇女表示她们面临着很大的生存压力和心理压力,并且无人倾诉,既要操心孩子,又要担心丈夫,还害怕不法分子和流言蜚语,生活的安全感大大降低。

(二)“无娘仔”现象

孤独感产生和安全感下降,并且常常出现留守与反留守的矛盾。留守妇女多数也不愿意和丈夫分开而留守农村,但是往往一结婚一两年就有了孩子,因为在外花销大,不得不回家抚养孩子的。而夫妻间如果交流减少,感情疏远,分歧和隔阂便难以消除,感情一旦出现危机,久而久之婚姻难以维系。在Y村调查中发现“打工婚姻”离婚案呈上升趋势,几个已离婚的留守妇女,尽管留守妇女为家庭作出了许多牺牲,但是对于丈夫打工几年不归、移情别恋的现实,她们常常“欲语泪先流”。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西南贫困农村留守妇女抛弃家庭的现象。夫妻双方年轻的时候在外打工认识,在结婚之前没有详细了解对方,因为年轻和情感冲动便早早结婚生子。小孩出生几年后,夫妻二人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很少,丈夫在外打工,有的留守妇女自己无法长期忍受贫困落后的生活,在各种压力和诱惑之下,对现有生活、对家庭极度厌倦和失望,要么选择和丈夫离婚,要么直接抛弃丈夫和孩子,自己跑到沿海一带经济发达的地方打工生活,而孩子便成为了村民口中“只有跟着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人生活的‘无娘仔’”。

案例3:m3,女,67岁,Y村原留守妇女p3的婆婆。m3家种十亩地,家里的收入就靠着这几亩地。m3说:“农药、化肥、种子都要支出,挣不了多少钱,平时还要买盐巴、洗衣粉,交电费等等,家里有好几口人呢,小儿子、孙子、孙女,都要吃穿呢!老头子都七十岁了,这个年纪种地很辛苦,有些活儿只能让小儿子帮忙。”我问她和小儿子住在一起吗,m指了指远处的一对小孩,悲伤地说:“那就是小儿子家的两个孩子,儿媳妇p3在小孙子八个月的时候就跟人跑了,一直没有回来,平时忙,姐弟二人也没有人管。现在孙子都九岁了,还没上学呢,没钱啊!”说着老妇人的眼泪快要掉下来了,看着不远处的两个孩子,姐姐稍微大两岁,用小手搂着弟弟的肩膀,呆呆地看着远方。

“男工女守”分工模式的直接后果是夫妻共享时间的减少和夫妻的异质性增强。在夫妻分居生活中,他们各自受到不同文化、观念、生活方式的影响,与不同的人往。丈夫处于一种动态的、开放的、变化的生活环境中,而妻子则处于相对静态的、封闭的、少有变化的生活状态之中。社会化客观条件的差异造成了二人在知识、信息、技术、社会关系、生活态度等方面的差异。案例3反映出夫妻二人的异质性一旦增强,在生存环境的物质压力和精神压力之下,如果留守妇女通过极端的方式来扭转这种夫妻关系的变化,那么反留守的行为必然造成了行为失范,不仅带来家庭解体的后果,而且会滋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四、结论与建议

留守妇女作为新的弱势群体,其产生的直接推动力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但同时又是现行体制、社会环境和农村妇女自身素质偏低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农业和农村经济最为需要的劳动力资源流向城市,而农村人力资本大量流失是造成农村经济近年来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也是农村流守妇女出现问题的重要因素;同时,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制度排斥农村夫妇共同迁居,让农民很难享受到城市基本的医疗、失业、养老保险等生活保障,由此产生的城乡差距导致大多数家庭只能是丈夫外出打工,而妻子则留守家中,最终制度的距离转换成空间的距离。这种制度安排构建了农村非常态的夫妻关系和不完整的家庭结构,因此对留守农村的妇女造成了不良心理影响。而巨大的生活压力、子女教育压力、孤独感和低安全感,以及由婚姻压力产生的“无娘仔”等问题往往相互作用和影响,譬如生活压力感容易加重孤单感,孤单感常常导致安全感降低,长期安全感的缺失可能引发更加严重的生活压力和情感压力,而婚姻情感压力可能导致更多子女教育压力和“无娘仔”的产生。

促进留守妇女心理健康发展需要社会共同支持。首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的限制,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兼顾城乡就业,为农村妇女进城务工提供统一的、公平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其次,为留守妇女提供更多与丈夫共同工作和发展的机会,通过促进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扶持在外务工者回乡创业,开辟增收渠道,实现就地就业转移;第三,逐步推行农民工带薪年休假制度或指定农民工“探亲节”、“探亲假”,为留守妇女探亲提供便利,增加夫妻之间的感情交流,巩固婚姻基础;第四,在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支持下,建立留守妇女生产和生活互助小组,通过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提高自身素质和致富本领,做好卫生教育、法律援助和治安建设工作,实现生活上互帮互助,情感上共同分享与交流,以及通过参与集体文化娱乐活动,实现生产、生活、文化娱乐以及情感互相联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利.农村留守妇女的精神压力和婚姻危机[J].甘肃农业.2006(11)

[2]李澜.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与农村妇女发展关系论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5(10)

[3]陆福兴.关注留守妇女的性问题[n].中国农村网.2005-07-15

农村小学劳动教育方案篇4

【关键词】社会工作;农村留守芙蓉;介入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3-005-02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的农村劳动力数量众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迅速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然而外出务工的主体是男性,老人、妇女和孩子则留守在家乡,于是出现了一个被学者称之为“386199”部队的特殊群体,即农村留守群体。(这里的“38”指的是农村留守妇女,“61”指的是农村留守儿童,“99”指的是农村留守老人。)随着这一农村留守群体的不断壮大,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如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和心理问题,及农村留守老人的赡养问题等。这些问题引起了社会的不同关注,然而,在这一特殊群体中承担责任最大,扮演社会角色最多的农村留守妇女给予的关注和研究还不够。留守妇女是指由于丈夫长期在外务工而留守家庭中的农村妇女,她们肩负着本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生产劳动、生活劳动、家庭抚养、赡养责任,同时扮演着多种社会角色。调查显示,中国农村留守人口8700万,其中农村留守妇女的人口达4700万,占农村留守人口一半多。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使农村留守妇女承担起了农村生产、劳动、创造的主力军的角色。

农村留守妇女角色的转变为她们带来了很多问题,该群体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她们所承担的“三座山”,精神负担重和安全感低是其中的两座(另一座是劳动强度高)。通过社会工作这一新视角尝试分析农村留守妇女的问题,结合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帮助农村留守妇女改善生存现状,并引起社会及各社工机构的关注,给予她们更多的人性关怀。

二、农村留守妇女出现的原因

在当今社会,城市的劳动力已不能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村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市成为了历史的必然。现在用工荒更是很多企业共同面对的难题,但是面对众多的城市就业机会,为什么大多数的农村妇女会选择让丈夫外出打工而自己留守在家中呢?探究这一问题的深层原因,总的来说,农村留守妇女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城乡二元体制制度限制农村家庭整体迁入城市

城乡二元体制制度是形成农村留守妇女的根源。城乡二元体制制度在我国的某段特定时期是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但是在现如今,这种制度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它使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农民工享受不了城市的各种资源和利益,比如说就业方面,农民工在城市里没有稳定工作,又没有失业等相应的社会保障,所以没工作时在城市生活的费用就会很难承受得起。教育方面,公立教育资源的短缺使农民工子女很难享受到城市优越的教育资源,而私立学校的收费又高,城乡二元制度下的教育制度加大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成本。因此有了城乡二元体制制度这层阻隔农民工很难融入城市生活,而城市生活的低福利、高生活成本和高教育成本使举家搬入城市生活更是困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家庭的只能选择一个人在家留守,一个人外出打工。

(二)传统性别分工模式的影响

深受农村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性别分工模式和“男强女弱”的性别观念的影响。随着长久以来这种传统文化对人们的思想、精神潜移默化的渗透,“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模式和“男强女弱”的性别观念已经被农村妇女和男性所内化,所以在面临外出赚钱养家这一任务时,农村家庭自然而然的选择是男性。对于农村家庭来讲孩子是绝对的核心。早期社会所形成的男女劳动分工,女性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范围内度过的,职责是喂养和照料孩子。孩子年纪比较小的时候对母亲的依赖更多一些,再者女性比男性细心,照顾孩子会更加的周到,所以选择男性外出打工也是农村家庭最好的选择。

(三)农村留守妇女的自身因素

除上述原因外,有学者认为妇女自身文化素质低是其留守农村的原因之一。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比较严重,家庭中的男性会受到更多的教育,女性受到的教育程度偏低。所以在没有一技之长的情况下,女性很难在城市立足。其次城市提供给农民工的工作往往是重、脏、难、险的活,从男女两性生理的差别上来看,进入城市之后从事的超负荷体力劳动的工作是女性很难应对和承受的。而男性在肌肉、骨骼等各方面的发育要优于女性,比女性更加的强壮,更能承受体力劳动。

三、农村留守妇女遭遇的主要问题

男性的外出务工,提高了农村家庭的收入,从而有助于缓解家庭压力和经济负担。但是长期的分居生活也为农村留守妇女带来了不少问题。

(一)劳动强度大,闲暇时间少

丈夫外出的打工.无形中增加了农村留守妇女的劳动强度。她们既要承担强大的劳动强度,还要料理家庭事务,照顾年迈的老人,抚养孩子。劳动强度的剧增,使劳动时间明显变长,几乎没有闲暇的时间,留守妇女体力的大幅度透支,严重损害了她们的身体健康。

(二)婚姻存在隐患,缺乏安全感

留守妇女和丈夫长期过着异地分居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却反安全感。空间距离的扩大使夫妻间的情感交流变少,感情也会变的疏远,特别是对于那些感情基础原本就很薄弱的夫妻来说,空间的分割一旦形成,很容易导致原有婚姻的破裂。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其收入对于大部分农村留守妇女来说是未知数,而农村留守妇女大多法律意识淡薄,所以一旦婚姻出现了问题,妇女的财产权益往往无法保障。

(三)对子女教育力不从心

农村留守妇女在家庭中同时承担着父亲和母亲的角色,家庭角色的缺失对孩子的教育成长产生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再加上农村留守妇女的劳动强度大,闲暇时间少,直接导致她们在子女教育上的时间也减少。另外自身的文化素质低,对子女教育的方式上也存在着问题,大部分的农村留守妇女认为孩子不缺吃不缺穿,在学校里不捣乱就行。而孩子一旦出现问题也找不到一个可以商量对策的人。因此,很多留守妇女对子女的教育感到力不从心,难以承担教育子女成才的重担。

(四)饱受性压抑与性骚扰之苦

农村已婚男性外出打工,由于受经济条件和工作性质的影响,一般半年、一年甚至是几年才能回家团聚一次。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农村留守妇女长年独守空房,再加上农村缺乏必要的文化娱乐与交流,因而她们的性需求只能长期抑制。特别是对于年轻女性,这种压抑会对其生理和心理健康产生消极的影响,有的甚至发生生理病变或性冷淡,进而影响夫妻性生活,为家庭变故埋下祸根。与此同时,留守妇女在农村特有的熟人社会条件下,还时不时地遭受骚扰之苦,甚至容忍有些男性把自己作为犯的对象。在极度困难和空虚的条件下,有的留守妇女甚至经不住男性的诱惑和骚扰而屈从。

四、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方法

针对上述农村留守妇女遭遇的主要问题,社会工作介入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一)个案工作方法

个案工作是一种从个人或家庭入手与其一对一,面对面的社会工作助人方法,为感受到困难的个人及家庭提供物质与心理方面的支持,以帮助其减轻压力,解决问题,挖掘潜能,不断提高其社会生活质量,增进其幸福。

在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妇女的最初阶段,社会工作者可针对特别案例提供个案服务。在遵循专业伦理的前提下,采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技巧协助农村留守妇女解决她们面临的困难,帮助她们重拾往日的自信,挖掘她们的潜能,并学会如何应对家庭结构的变迁以及自身角色的演变,从而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二)小组工作方法

小组工作是一种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组成的小组为工作对象,通过有目的的小组活动和组员之间的互动,帮助小组成员共同参与集体活动,从中获得小组经验,处理个人,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问题,行为改变,恢复与发展社会功能,开发个人潜能,从而获得个人成长。

把农村留守妇女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然后社工把有共同问题的农村留守妇女集中起来进行小组辅导。在小组中,面对拥有同样问题的同伴,她们不会再感到孤单。通过小组的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发掘她们的潜力,并最终解决困扰她们的问题。实践证明,在解决一些共性问题方面小组工作方法有着比其他方法更为有效的专业效率。

(三)社区工作方法

社区工作是以社区及其成员整体为对象的社会工作介入对象,通过组织成员有计划地参与集体行动,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需要。主要是培养自助、互助和自决的精神,加强其社区参与及影响决策的能力与意识,发挥成员的潜能。

农村小学劳动教育方案篇5

以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为重点,全面实施创业带动、政府购岗、技能培训、劳务输出等重点工程,多渠道、多形式促进就业。

1.新开发就业岗位5000个,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500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达到2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2.新发放小额贷款300万元,创业成功项目达到135个,带动1300人就业。

3.按照省里下达的指标继续开展公益性岗位开发工作,重点面向下岗失业人员中的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残疾人就业困难群体。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4.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新增3500人。其中创业培训300人,创业成功率保持在50%以上;职业技能培训3200人,就业率达到65%对当年退役士兵登记失业人员实行全员定向免费培训,并负责推荐就业。

5.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5000人,就业率达到80%以上。

6.多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劳务输出达到19.5万人次。

7.规模型企业(50人以上)劳动合同签约率达到90%以上,企业用工备案率达到95%以上,劳动争议仲裁服务免收一切费用,结案率达到100%农民工工资当期支付率达到100%

主要责任部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二、社保扩面行动计划

以实现社保全覆盖为目标,认真开展好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工伤医疗保险、职工生育保险、大病医疗保险等业务,促进医疗保险健康和谐发展。

8.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计划新增1800人,达到38000人,参保率比2007年提高5%

9.失业保险参保人数新增1000人,达到32000人,比去年提高2%以上。

10.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实现基本全覆盖,参保率达到75%范围内住院的参保患者,实现在定点医院出院当天结算。

11.财政拨款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高危险行业企业职工全部纳入工伤保险。

12.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全部纳入生育保险。

13.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全部纳入大病医疗保险,新增24000人。

14.对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给予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15.自愿前提下,将今年被征地符合条件的农民纳入养老保险。

主要责任部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社会保险局。

三、卫生保障行动计划

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目标,以公共卫生、社区卫生、农村卫生工作为重点,巩固和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成果,强化社区“六位一体”服务功能,切实加大惠民医疗政策措施的落实力度,解决好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16.实施市医院改扩建一期工程;依托市医院建立120急救中心;完成城区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下设的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任务。

17.开展“二级以上医院医师进社区”活动,形成支援社区卫生医疗服务长效机制,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1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实现区域全覆盖,常住人口参合率达到90%以上。

19.长春、两级市属综合医疗机构对口支援我市8家乡(镇)卫生院,支农人才人数达到16人。

20.建立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年内培训村级全科医生600人以上,培训乡(镇)医疗技术骨干50人以上。

21.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立惠民门诊和惠民病房,惠民病床不少于床位总数的5%达到30张以上。

22.对城乡特困和困难家庭的孕产妇分娩实施医疗救助,按最高限额不超过500元的标准补助。

23.推行属地公立医院部分医学检查结果互认制度,减轻患者医疗费负担。

构建城乡公共卫生安全网络,承担疫情网络直报的医疗卫生机构直报率达到100%乡(镇)卫生院网络直报率达到100%

主要责任部门:市卫生局。

四、扶弱助困行动计划

24.以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城乡社会救助长效机制为目标,以扩面提标、分类救助为重点,对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积极开展各类救助,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使贫困人群和特殊群体都能充分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25.根据我市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城市低保人均补差标准达到100元,农村低保年人均补差标准达到420元。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集中供养由每人每年1500元提高到2000元,分散五保户由每人每年600元提高到1200元。对符合五保条件的农村居民全部纳入五保供养范围,实现应保尽保。

26.提高优抚对象的生活补助标准,认真执行国家、省市的优待抚恤政策。

27.完成社会福利院建设,年月投入使用。

28.认真做好慈善社会救助工作,年救助总数达到2000人次。

29.对低收入劳模进行补贴,按照省级劳模950元/月、市级劳模850元/月的标准补足差额。

30.为没有基本医疗保障的困难劳模购买城镇居民住院医疗保险。

31.为特困城镇残疾人全部免费办理医保,农村参照办理。

32.为城乡特困低保户赠送彩色电视机6000台。

33.给予农村贫困残疾人每户11000元的危房改造补助。

34.提高重症贫困精神病人救助标准,住院补助每人每年达到3000元。

35.对农村低保人员(含五保户)城市低保人员、法院指定人员、农民工等案件申请人,外来务工人员请求劳保报酬和工伤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申请人,给予必要的法律援助,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

36.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改造农村泥草房6000户,其中民政部门认定的困难泥草房户(农村低保户、重点优抚户和分散供养的五保户)1000户。一般泥草房户补助为每户2000元,困难泥草房户的补助标准为每户4000元。

37.采取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它社会力量结对帮扶的方式,对城乡低保户中的特殊困难家庭,开展“千户特困户结对救助活动”

主要责任部门:市民政局、发展和改革局、司法局、总工会、残联。

五、教育均衡行动计划

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促进城乡、校际、群体、职普均衡为重点,全面实施城乡对接、薄弱校改造、素质教育提升、贫困学生帮扶等重点工程。

38.认真做好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将两个乡镇的中心校和中学合并,分别建成九年一贯制中心学校,进一步整合全市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全市55%农村中学和农村中心校合并建成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目标。

39.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全年职业教育招生要达到1500人,专业设置达到13个,校学生总数达到2700人,向企业输送优秀毕业生200人;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5000人;认真抓好新职教中心建设工程。

40.认真做好城乡教师对接和对口支援工作。今年组织60名农村教师到城区学校研修提高,组织30名教师开展市区域内教师交叉任教活动,组织城区和农村各10所学校结成联盟学校。

41.农村初中绿色证书教育开课率达到100%农村初中开办实用型分流专业班。

42.积极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投资300万元,改造危房面积5000平方米。

43.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设施向农民开放,成为当地经济信息中心、科技传播中心和政策宣传中心。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开展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农业技术培训,主动服务村、社,促进“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44.全市全部免收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学杂费,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费提供国家课程计划规定的教科书;同时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为606名农村住宿学生发放生活补助20万元,解决贫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困难。为参加职业教育学习的校学生每生每年补贴1500元。

45.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对农民工子女入学采取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政策,享受同等权利、同等待遇,确保弱势群体受教育权利。

主要责任部门:市教育局。

六、文化繁荣行动计划

以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目标,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重点,广泛开展文化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进厂矿活动,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丰富城乡居民文体生活。

46.开展群众文化活动12场,其中广场文化活动6场以上。开展读书月、系列读者服务周活动,组织读书讲座3场。

47.接待上级专业艺术表演演出团体演出4场;开展“欢乐庄稼院、先进文化百村行”系列文化活动,走进2个乡(镇)培育4个文化大院。

48.加强图书馆建设,藏书新增1000册。

49.城区新安装健身路径1条,更新健身路径2条,使居民走出家门就近就能到达一处健身场所。

50.体校内建设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室内体育训练馆1个,重点设乒乓球、柔道项目。

51.对全市310个农村书屋进行完善提高。

52.实施广电大厦建设工程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8%以上,新增有线电视村40个、有线用户4000户。

53.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组织开展网吧等文化经营场所的专项整治,不断净化文化市场,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主要责任部门:市文化体育局、广播电视管理局。

七、生命健康行动计划

以保障城乡居民的生命健康为目标,以提高食品、药品、饮水安全为重点,集中开展打击制假、贩假专项整治行动,构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安全屏障。

54.严格依法保护饮用水安全,强化水源地治理,严查污染和破坏水源地等违法行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55.切实加强菜、粮、肉等食品的安全监管。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平均合格率、大中型食品生产企业获得生产许可证率达到国家标准。

56.深入开展食品卫生、五小”卫生、医疗市场、医疗广告四项整顿,大中型餐饮单位合格率达到100%

57.健全完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确保农村食品安全信息报送渠道畅通,处置突发事件反应迅速。

58.强化药品市场监管,药品、医疗器械生产和经营企业监督覆盖面均达到100%农村药品供应网络覆盖面达到100%

主要责任部门:市环保局、广播电视管理局、技术监督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展和改革局、牧业管理局、经济局、工商局、卫生局、农业局。

八、环境提升行动计划

以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和水平为目标,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治理整顿为重点,集中开展空气污染、噪声扰民、市容环境等专项整治行动,稳步推进生态设施建设,为城乡居民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59.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优良天数300天以上;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控制在55分贝以下,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噪声平均值控制在70分贝以下;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100%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处理率达到90%

60.加强公厕管理,新建公厕6座,翻建公厕2座,维修公厕41座,解决群众“如厕难”问题。

61.提高背街小巷和居民区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推广“一步工作法”保洁模式;整合现有环卫资源,全面改革收集和运输方式,推行保洁和运输一体化;部分楼房实行垃圾袋装化,密闭收集。

62.加强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管理。将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纳入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实行保洁一体化。

63.新增城区绿地面积5公顷,对“—舒兰”公路城区绕越线、二号路、长通路、南山公园、溪桥游园等处进行重点绿化。绿化覆盖率达到3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平方米,强化交通管制力度。绿地总量达380公顷。

64.实施火车站站前广场维护工程。

主要责任部门:市环保局、公安局、建设局、行政执法局。

九、利民惠民行动计划

以便民惠民为目标,以满足群众基本生活需求为重点,着力解决市民的难点、热点问题,不断改善市民的生活条件。

65.建设农村公路448公里,改造危险桥涵20座;完成九德公路绕越线收尾工程;改造莽卡乡、其塔木镇两处义渡渡船2艘。

66.实施“黑楼道”改造工程,全年改造36栋,812户。

67.九郊农村发展自来水用户400户,为其中的20户贫困居民免费安装自来水。

68.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80户。

69.抓好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工作;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500个;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收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150个。

70.加大退休人员档案工资补发力度。70岁以上退休人员和已故退休人员的档案工资在年末前全部补发到位,其他退休人员在年末前补发档案工资的20%对曾在任职现已调离人员,对任职期间的档案工资一次性补发。从年月日起,对拖欠职工档案工资实行动态管理,即:新退休职工,办理退休手续时,将所欠档案工资一次性补发25%其余档案工资部分与其他原退休职工(70周岁以下)一并发放;新发生死亡的退休职工,办理抚恤金的同时,一次性将档案工资足额补齐;职死亡的职工,办理抚恤金的同时,一次性将档案工资足额补齐;调离的职工,调离之日起,一次性将档案工资足额补齐。

主要责任部门:市财政局、人事局、建设局、交通局、发展和改革局、经济局、农业局、农机局。

十、平安行动计划

以打造平安、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强化全社会安全意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完善公共安全预警、监控与应急体系建设,进一步为全市人民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生产生活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

71.新区建设消防水鹤,切实提高城区防火救火能力。

72.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

农村小学劳动教育方案篇6

一、对教育公益性内涵的认识

(一)文化知识的公益性决定了教育的公益性

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对教育本质属性的概括,而教育的公益性是其本质属性的重要体现。教育的公益性是不随办学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是由公共知识的公益性所决定的。教育的过程就是以传播和扩散文化知识为主,兼而创新和生产文化知识,以及应用和物化文化知识的过程。从这一意义上讲,教育利益可以归结为教育的受益者即公众、社会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在教育过程中获得的文化知识。而文化知识自一产生出来就存在着被全人类利用的可能性,因此无论其由哪里起源由谁创造,都改变不了这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属性。既然文化知识存在着非排他的共享属性,那么公众、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从文化知识传播应用中获益是不可避免的。文化知识的这种现象即为其公益性,而作为传播文化知识主要途径的教育,其公益性也是必然存在的。

(二)传统观念中教育公益性的内涵

我国传统的教育公益性内涵产生于计划经济时期,教育由国家统一提供,强调绝对的平等,人民接受的都是免费教育,所以当时的教育公益性可以概括为:符合社会公共利益,不以盈利为目的,由国家举办,追求平等,强调非经济价值取向[1]。在传统观念中教育公益性往往与免费挂钩。随着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教育体制尤其是办学体制也发生了重大变革,教育这一公共产品随之进入市场,像其他行业一样开始政府统筹,主要依靠市场调节,免费教育仅局限于基础教育,高中以上教育开始收取学费,并且开始涌现出大批社会办学机构,产业性作为教育的一大属性凸显出来。此时传统教育公益性的内涵开始面临巨大挑战,部分人甚至开始对教育是否具备公益性产生了动摇。

(三)新时代对教育公益性的理解

教育的公益性源于文化知识的公益性,并不取决于其提供形式,同时也并不排斥市场经济形式。传统对教育公益性的理解,是基于免费提供的形式以及其崇尚社会价值的原则,认为教育就是一项纯公益事业,不涉及任何经济价值取向。但随着商品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进入到市场经济之中,部分教育开始具有了经济价值取向,但这并未否定教育的公益性,因为教育结果带来的超强的正外部效应是始终存在的,从更广泛的视角来看,教育的公益性可以分为教育供给上的公益性与教育外部效应上的公益性两个方面。所谓教育供给上的公益性,即指教育提供相关的公益性,即投入由政府负责,无任何盈利性质,关注的是公众是否都可以拥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外部效应上的公益性也可称为与教育结果相关的公益性,即教育的外部正效应,任何类型的学校都是为国家培养人才。这两方面的公益性是密切相关的,当一种教育外部效应上的公益性越强时,国家便会加大其投资,进而使其成为免费教育,那么这种教育具备了两种形式的公益性。同样,当一种教育的直接公益性得不到良好保障时,其教育结果所带来的相关公益性就会受到阻碍,仅停于理论阶段。本文所要谈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公益性就是从外部的公益性着手,即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所带来的结果是惠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对我国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提出,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应该让能带动农村又好又快发展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变成一项纯公益事业。

二、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结果的相关公益性表现

(一)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提升我国劳动力素质的重要举措据

2008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我国现有农村人口7213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4.32%,其中高中及高中以上劳动力合计只占到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3.68%,而有86.32%的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都在初中及以下,没有接受过任何技术培训的劳动力占70%。据2006年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3年,城镇人口受教育平均年限在12.2年左右,而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在8.6年左右,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标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更低,在美国,农民受教育年限平均为12年,大体相当于高中毕业程度。法国7%以上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60%的青年农民具有中专水平。德国7%的农民接受过大学教育,53%左右的农民受过2~3.5年的职业培训。而我国农村劳动力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的人口比例不到30%,这就决定我国农村人口主要从事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劳动。基于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现状,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对提高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举措。正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要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作为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如果得到进一步普及,首先可以保证我国农村人均受教育年限得以提高,而总目标就是使每一个农村劳动力都接受一定程度的技能培训,成为掌握“一技之长”的技能型劳动者,提高我国劳动力整体素质。

(二)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优质转移”

目前,我国农村约有近2亿剩余劳动力,且每年增加1000万人,这些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与2004年以来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出现的“技工荒”形成了鲜明对照,原本富余的劳动力应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优势,但现在却成了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因此,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要积极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实现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优质转移”。但受制于自身劳动素质加之面临着城镇大批下岗职工的竞争,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后无法到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就业,只能选择在市政、装修、建筑、环卫等苦、累、险、脏行业就业。一方面,通过农村职业教育,使这些剩余劳动力流向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就业,农民自身经济水平得以提高的同时也对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目前我国二三产业就业人口中,农民工占半壁江山,在制造业中约占60%,在建筑业中占80%。因此,通过职业教育使这些从业者素质提高,必然会提高产业劳动生产率,推进我国二三产业的发展。

(三)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有利于实现农业产业化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实现农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桥梁。首先,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为农村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农业产业化的直接参与者就是农民,农民对土地的热爱,使他们成为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最忠诚也最有激情的拥护者,但基于他们自身文化素质限制,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通过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可以向农民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农业科技装备水平,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其次,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信息指导和技术支持。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中职教育机构,拥有大量的农业专家和技术员,他们不仅掌握着农业方面的科技知识,而且还了解农业的最新走势和农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因而有能力、有义务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科技指导和信息服务,为农业产业化的顺利推行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信息保障。最后,发展现代农业,就要将新的科技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之中,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快又好发展。据调查,在我国现有70%左右适合农村应用的科技成果在农村中很难推广,农业科技转化率只有30%~40%,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2]。这一现状就更要求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保证农民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确保农业科技成果在农村的推广应用,使农民走上依靠科技致富的道路。

(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城镇化进程

农村劳动力走进城镇工作生活,并不代表他们已经完成了城镇化进程。由于生活环境、文化的落后,使农民身上沉淀了许多与现代生活不相融合的思想观念与行为习惯。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北京地区罪案中,外来人口罪案比例在40%左右,外来人口聚居区的罪案高达70%以上;在广州近年来破获的各类刑事犯罪中,有80%是外来暂住人口,这些人90%以上集中在各大城乡结合部的出租屋内[3]。在家庭方面,农民工家庭常表现出子女无教,父母无养,婚姻失和。在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已非常严重,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这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隐患。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已逐渐危害社会稳定和谐。究其原因,“教育缺失”是目前农民工成为城市化建设中“问题群体”的一个突出原因。尽管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民工队伍越来越壮大,但却没有一只相对稳定的技术工人队伍,没有形成农民工素质得以提高的培训成长机制。如前文提到,大部分农民工是没有经过任何职业教育或培训直接进入到城市生活工作,这就极易造成他们公共意识缺乏,不了解基本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而对农民工基本法律法规及职业道德的培养,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主要承担者。这就要求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农民生产技能的同时,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三、推动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公益性

实现的重要形式———免费教育

(一)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理论效应”与发展现状的矛盾冲突

在2004年时,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47,在2006年时达到0.496,而国际普遍将基尼系数0.4作为监控贫富差距的警戒线,显然我国在2004年时已超过这一警戒线。同时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当基尼系数超过0.6时,一国的贫富差距过大进而易导致社会动乱、政局动荡。因此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缩小贫富差距,已成为我国促进社会公平和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首要任务。世界银行提供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在中国农村各项基础建设投资中,教育投资对减贫的作用位于第一,投资教育对中国减贫影响系数达到6.3,而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通讯和农业推广技术分别为4.02和3.36[4]。由此可见,发展教育能够将现在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有利于农民增收,对缓解和解除农村贫困具有战略意义。基于我国农村地区劳动力素质现状、对人才需求的规格、农村产业结构特点,从经济发展的逻辑性来看,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解决我国农民增收最根本、可持续的方法。然而自2001年来,农村化学校数从49.64万所下降到16.66万所,农民教育和培训的教职工数从41.35万人下降到20.57万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规模也逐年缩小,从2001年培训8732.31万人下降到2005年的4793.18万人,不少地方农村职业教育出现发展缓慢甚至弱化的趋势[5]。

(二)矛盾冲突原因分析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超强的外部正效应是不可否认的,那是什么阻碍了其发展?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经费的不足。首先,职业教育主要是进行技能培训,这就决定其需要大量的实验设施,以及相应的设备维护及更新资金,这就决定职业教育办学成本要比普通教育高。因此,职业教育的收费就要高于普通教育。在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每年需要缴纳2000多元的学费、住宿费等费用,再加上生活开销,每年上学至少要花费近4000元。一个农村家庭,在200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61元,这笔上学开销对农村家庭来说很难承受,剔除个别富裕农村人口收入的拉动,大部分农村人口是达不到这样一个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因此,高昂的学费迫使他们只能作出“教育放弃”的抉择。其次,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一是数量不够,学历合格率偏低。二是具有专业技术的教师比重很低。三是结构性矛盾突出,文化课教师所占比例偏高,兼职教师很少,13所学校外聘教师只占3.9%;“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6]。师资的薄弱,办学条件的劣势使农村家庭更不愿意花高昂的学费接受职业教育。由此可见,经费不足已成为困扰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最主要瓶颈。

农村小学劳动教育方案篇7

摘要:“三农”问题历来都是我党和国家领导人最为重视并努力解决的大问题。在河南省全省的人口构成中,农民占有较大比重,农村也占有全省土地面积的绝大部分。如何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每一位河南政府官员的应尽之职责,同时也是我河南省全省同仁为了实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目标应尽之义务。然而,河南省的农村劳动力数量巨大,绝大多数的农民增收缓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出现的问题也极为突出。笔者从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特点、现状及转移的制约因素出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基本思路及措施,以实现河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目的。并通过对对河南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探索一条解决其问题的政策和措施,这对加快实现河南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对策

一、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分析

(一)基本概念界定

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义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边际收益为零甚至为负数的那部分劳动力,即从农业部门中转移出去的但却不会减少农业总产量的劳动力。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类型划分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产业转移、地域迁移及身份改变[1]。

(1)产业转移指农村剩余劳动力放弃农业生产,从事非农产业,也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质就是劳动力在农业与非农业间的再分配;

(2)地域迁移指农村剩余劳力向城市迁移;

(3)身份改变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职业身份的改变,同时失去农民的身份。

(二)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数量巨大且素质偏低,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发展高新产业需要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技能。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标准是“由于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农业技术的持续进步,导致农业劳动者的人均耕地面积长期呈现下降趋势时,那么就可以认为该国或地区存在农业剩余劳动力”[2]。自2000年以来,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提高,再加上耕地面积的大量流失,双重因素下,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较之以往大大增加。目前,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是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这样不仅能使农民收入增加,也有利于农村整体的进步[3]。

(三)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1、劳动力转移的级别较低。由于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工作,主要从事一些城市人不太愿意做的脏、累、苦的工作,如废品回收、保洁、建筑等一些边缘性苦重力的工作,这些工作主要依靠体力劳动完成,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不太高,因此从业人员的收入也就相对较低[4]。

2、劳动力转移存在着明显的兼业性和不彻底性。由于农业生产本身的季节性造成从事非农行业的劳动力,农闲的时候出去打工,农忙的时候都回家从事农业生产,二者兼营。还有一些劳动力在城镇打工几年后又重新回到农村,转移具有不彻底性。

3、劳动力转移自发性、盲目性特点突出。劳动力供需信息不畅,没有法律依据,缺乏合理的引导。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多是自发性的外出打工,有组织有领导的外出务工所占比重很小,并且农村务工人员有个特点是:主要是依靠自身的社会关系网来获得非农就业机会。如对河南郑州2450名外来农村劳动力一项调查表明,通过在城市居住、打工的朋友、老乡等获得就业信息的人数占全体被调查人数的83%以上,而通过或者依靠其他渠道获得信息的人数所占比重还不足20%[5]。

二、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一)土地流转制度

由于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导致劳动力无法真正摆脱土地。在其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他们并不想放弃自己的土地承包权,但又无法继续耕种,因此大量的土地被遗弃;而一些劳动力想放弃承包权,但无法找到买家或担心损害自己的利益。此外,信息的不对称造成有些种田高手和愿意种地的农民却不能承包到更多的土地。这种情况下,是大大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同时大量土地资源被浪费被破坏,同样也是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土地所有权的转移不明确、使得对于土地承包期显得不稳定加之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土地流转处在一个两难的境地[6]。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与改进需要政府部门及时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加以规范和约束,这样才能使得问题从根本上解决。

(二)户籍制度

户籍管理制度就是管理家庭和人口的系统,目的是为了监测和控制住户及人口的迁移,方便对于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的管理。目前,河南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登记制度,划分“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农民工在城市寻求就业的过程中,户籍制度给他们带来了诸多不便,如不能获得与当地人民一样的待遇和竞争,吃、住及孩子上学等都有很多困难。此外,城镇就业生活成本较大,因此农村劳动力在城市或城镇很难长期稳定的就业。现行户籍体制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不但加剧了城乡分割和社会分化,还阻碍了城乡一体化进程,成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体制。

(三)劳动者素质低下

从受教育水平程度来看,河南省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大部分人是小学和中学文化水平。在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河南省农村人口中小学和中学文化水平的人口约占农村劳动力的85%,高中和中专文化水平的人口占10.14%,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人口仅占0.93%[7]。农村教育的落后使得农村人口的素质普遍偏低,这不仅仅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还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先进技术在农村中的推广。

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影响其转移的意愿和动机。他们转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成本和收益的比较。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村劳动力在城市要找到合适的岗位很难,并且往往不能达到自己的预期收入。另一方面,劳动力素质的高低影响其转移的稳定性,素质低下没有技能的的劳动者很容易被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者所取代。因此,农民较低的劳动素质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又一瓶颈。

(四)劳动力市场不健全

近年来,许多城市开始逐步取消农民工进入的行政审批制度,对农民工到城镇就业的总数和职业限制都有所放宽,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但从总体来看,我省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还存在劳动力市场秩序混乱、有形劳动力市场建设滞后、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等问题的约束,这些约束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增加,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8]。

三、促进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一)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1、政府应积极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市场中介组织。一方面,不但要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处理数据库,详细记录每一笔土地转让交易记录,并建立电子数据档案,定时对土地转让情况进行监督核查,还要不定期将检查结果备案并告知当事人双方。另一方面,还需专门成立处理土地流转纠纷案件的机构,执行监管职能,负责处理因权责不明确而导致的纠纷案件[9]。此外,土地流转涉及到土地经营者、所有者及中介机构等多方面的利益。当土地流转关系确立后后,流转双方当事人要签订转让合同,并明确双方的权限职责及违约后果,并对土地流转的方式、年限、数量等进行明确。最后,流转合同要经过有关部门的认定,才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从而才能真正保障土地流转工作的规范化、正常化[10]。

(二)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要继续推进和深化户籍体制改革,打破农业和非农业户口管理的二元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这样不仅仅使得政府管理户口户籍变得高效方便,也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能力的转移,提升农村经济活力,为解决“三农”问题,贡献力量。同时要撤销农业与非农业户口的歧视性界限,彻底取消因户口差别人为造成的社会不公。再者要实行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逐步实现人口的自由转移[11]。

(三)着力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

目前,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法律意识和文化水平等赶不上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的脚步,他们很难进入高水平的现代产业,所以他们的劳务收入一般都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因此,我们可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稳步推广农村九年免费义务教育,解决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问题;维护农民工子弟受教育的权利;提高全省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实行校企联合,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更好的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技能[12]。

(四)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

为了增强农村市场的活力,一方面注重政府的宏观调控同时更主要的是要依靠运用市场机制调节全省劳动力供需关系,在政府的领导和指引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组织、有秩序流动,这样也方便对于流动人口的管理,同时实现剩余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要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有:打破城乡隔离状态,促进城乡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资源互补;要加大宣传力度,在农民群众接收并增加他们对商品经济的认识,鼓励他们自愿摆脱土地的束缚,支持他们自我增收,自我致富,这样既可以减轻被束缚的农村劳动力有可以大大的激活农村市场的活力,增加人民收入,一举三得。在逐步加强和完善国家的宏观调控体系,加大各地政府调控劳动力市场的力度和引导,在注重培养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方式,让农民的收入方式增多,也能增加不一部分收入;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完善的劳动检测职工体系,为推动和实现全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创造更好的条件。这样才能真正的落实和解决好河南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黄斌.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12(5):11-12.

[2]吴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景与制度创新[J].现代经济探讨,2003,12(7):20-22.

[3]尹凤哲.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24(13):8-10.

[4]杨海蛟.河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2007,12(9):7-9.

[5]臧艳.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25-27.

[6]刘阳.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D].湖南大学,2005,17-19.

[7]刘怀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33-35.

[8]臧艳.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25-27.

[9]陈敏昭.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1,12(8):6.

[10]吴利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8,43-45.

农村小学劳动教育方案篇8

关键词:地方高校;新农村;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什么叫人才培养模式?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学校在一定培养目标基础上,为实现目标并且围绕目标组织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的结构样式,即通常所说的“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的问题。就“培养什么样的人”而言,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培养出什么样的人。结合新农村建设实际,在提升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主要是培养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二是对什么人进行培养。现在农村的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塑性人才,指那些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如:在校受教育的人,年龄在40岁以下具有初中文化水平以上且还在继续学习的人。另一类是不可塑的人,就是指那些文化水平很低的人和长期不学习的人。而就“怎样培养”这个问题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谈。首先,应该制定出具体的培养方案。第一,明确培养目标。在高校科学定位的基础上,明确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高校要想在社会竞争中求生存,就必须密切关注市场的需求,以现实的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新农村的实际需求,随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人才培养标准。第二,制定培养方案。培养方案的制定要结合学校实际,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它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学科建设工作、招生和就业工作等密切相关。就农村人才培养而言,培养方案的制定原则就是有利于培养适应新农村需要的应用人才。第三,是要如何实施方案。培养方案的实施是人才培养的具体性工作,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由多个部门协作共同完成,而各个部门之间协作的效果与培养质量密切相关,所以部门之间的协调统一是培养方案实施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培养,更要突出高校与政府的协作,需要政府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相应的桥梁和保障作用。

二、我国农村现有人才状况调查分析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到2003年末农村人口为93751万人,其中乡村劳动力为48971万人,同时我国农村劳动人群受教育程度尤其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们又极其少,在2003年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构成中,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为0.64%。根据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2004年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79%,相当于初一年级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仅为0.14%,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半数以上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全国文盲、半文盲的90%以上集中在农村。

本课题组在我国中部地区随机抽取了50个农村自然村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的总人数为11700人,如表1所示。

对在外务工的人员的学历水平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如表2所示。

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不能适应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因此,地方高等教育就急需承担培养新型农民的责任。那么培训什么样的人呢?本课题组成员经过认真调查和分析,在对什么样的人进行培养方面得出了两个共识:一是把常年在外务工具有初中以上学历水平年龄在40岁以下且还在继续学习的人员作为高等教育培养的主要对象,因为这部分人具有可塑性,不要把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作为主要的培养对象,因为这部分人员的文化水平低,又缺乏后续教育,基本上不具备可塑性;二是从现有在校生中培养未来新型农民,这关系到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三、地方高校在农村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校不但需要培养在校学生,使他们能成为未来新型的农民,而且需要培养已经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提高他们的技能。要培养好这两类人,地方高校目前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

(一)农村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明确

高等学校培养模式首先要适应社会需求,这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和出发点,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落脚点。地方高等院校只有科学地分析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才能办出特色。从中国总体发展上来看,现在已经进入一个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在这个发展阶段中中共中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校办学模式需适应这一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办学模式。目前我国很多地方高校对于农村人才培养不重视,没有或没有明确的农村人才培养目标,是不能够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的。

(二)农村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相对陈旧

高校作为办学主体应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根据自身服务对象的要求和自身特点不断优化学校的学科和专业结构,使培养的人才做到专业对口、学以致用。地方高校的重点专业和学科设置既要考虑专业和学科本身的发展规律,更要考虑市场需求。但许多高校,为扩规模、上规格、提档次而追求大而全,缺乏对市场需求特别是地方经济需求的调查和预测,结果造成专业的重复设置或脱离实际需要,所培养的人才或学非所用或用非所学,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失调,造成人才缺乏而就业困难的现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把人才培养重心放在针对性强而又兼顾适应性的技术型、实用型人才上,但许多高校认识不足,走不出办学的传统思路,依然用学术性人才、政府企业管理人才标准衡量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忽视实践教学和技能培养,基本上忽略农村人才的培养。

(三)农村人才培养的手段单一

农村人才的培养对象,不但有在校的学生也有不在校的对象,这就要求高校走出单一的培养模式和学术性人才、政府企业管理人才标准。除了加强全日制普通教育的实践内容和环节之外,还必须利用普通教育的学科和专业优势,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充分发挥高校三教统筹的功能,为地方培养多类别、多层次、多形式的适销对路的人才,但许多高校在这方面显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表现为:第一,有些高校在农村教育方面存在观念上的障碍,认为高校追求高深学问才显得高雅有份量,追求职业技能教育则是下里巴人,不上档次。第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在体制上不够完善,许多高校习惯于按自身发展的惯性来办学,不愿走出校门,更不愿走向田间地头;而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又决定着劳动者和管理者不可能有充足而规律的时间走向高校接受专门的培训。这两种矛盾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协调机制,使得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难以落到实处,难于操作运行。

(四)农村人才培养的政府保障作用没有得到体现

高等教育通往农村,面临很多矛盾。主要表现在专门人才通往农村的渠道不畅,供需矛盾大。一方面,我国广大农村迫切需要各类人才;另一方面,各地大中专生安置工作困难,就业率普遍偏低。短缺与积压并存,结构性失业普遍存在。这些矛盾的解决并非高校单枪匹马即可完成,而是需要政府的积极干预和支持,以及农村相应机构的配合。目前,政府和高校并没有建立相应的组织和交往合作的平台,政府的桥梁和保障作用没有得到发挥。

四、地方高校对新农村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建议

(一)明确农村人才培养的目标

不同时期的教育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的人才质量标准。高校应立足于本校的教育资源和生源状况,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社会发展及社会的实际需求随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人才培养标准,使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满足时展的需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高校的农村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是为地方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农村经营网点培养具有较强的技术和技能、动手操作能力突出,能够在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解决实际问题的人。

(二)调整农村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

专业设置上,根据农村发展需要,以就业市场为导向,按照促进职业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紧密结合,以职业岗位群为主,兼顾学科分类的原则,开设具有高职教育特点的专业。教学内容应强调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根据当地的环境、资源、经济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设置相应专业和教学内容,根据对象的文化层次确定课程内容的深浅和多少;加强实践技能,压缩理论课时,增加实践课时。

(三)多样化农村人才培养的手段

高校培养农村人才必须克服单一的、封闭的、静态的学术性培养模式,采取多种模式开放办学。具体操作可按如下思路:定向培养:即地方高校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人才需求预测,设置应用型专业。根据专业方向招收和培养人才。强调专业的职业针对性和人才的适用性。定点培养:即地方高校根据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特定的或规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主动地走出校门,走到生产第一线上门进行教育培训或指导服务;定单培养:指的是地方高校根据地方政府、村镇企事业单位和农村经济部门的特殊需求,发挥职业技术教育短、平、快的优势而进行的针对性和时间性较强的培养方式,及时满足用人单位对特殊人才的迫切的需求;自我培养:地方高校通过电大、夜大、函授、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等成人教育方式,为农村提供各种教育信息和服务平台,实现高校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让农民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自主选择教育或培训的内容和方式,进行自我提高和完善。

(四)发挥农村人才培养的政府桥梁和保障作用

第一,通过政府,把地方高校教育资源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培养联系起来,打破现有的高校封闭式教学,真正实现教育资源为社会服务。实现“人民教育人民办,人民教育为人民”的理念。第二,对于在外务工具有可塑性的人才进行培养,政府应该通过财政安排资金,提供资金保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第三,对于高校的农林养殖等将来走向农村的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高校和政府应该在政策上有所倾斜,学生在校期间,高校资助他们的生活费用,学生毕业后,政府给与政策支持。第四,政府应该建立高校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培养机制。

参考文献:

1、.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5-11-04.

2、杨诚德.终身教育――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1).

3、柳建国.农业高职专业设置现状和对策[J].中国农业教育,2004(6).

农村小学劳动教育方案篇9

一、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制度

二、明确职责,初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按照国务院、省和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要求,我县实施工作方案把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工作分解为九大任务,明确了每项任务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并要求各项任务的牵头单位会同责任单位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分解任务,明确部门工作职责,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按照县领导小组的要求,各成员单位把加强公民科学素质作为本部门、本单位的重要任务,纳入有关工作规划和计划。

三、突出重点,积极实施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行动

县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统一部署和要求,立足现有的工作基础,突出重点,认真搞好四大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落实。

农村小学劳动教育方案篇10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过度转移;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1-0049-03

一、相关文献综述

从目前搜集的资料来看,国内外学者围绕劳动力转移的课题已经做了大量理论研究。就国外而言,目前影响最大的依然当属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于1954年在《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提出的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结构模型”[1]。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拉尼斯和费景汉在刘易斯“二元结构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扩展后提出的“拉尼斯―费景汉人口流动模型”。1969年,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在《人口流动、失业和发展、两部门的分析》,阐述了乡村――城市转移模型[2],文中对前人的传统理论做了深入补充,引进了人口转移与失业关系的研究,建立“托达罗模型”。除此之外,还有乔根森二元经济发展模型、钱纳里―赛尔圭因多国模型等。这些理论深刻地揭示了劳动力转移的动因、过程和作用,但是因为受到时代局限性,这些理论都没有能够针对因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和农村社会产生的不利影响展开详细分析研究。

相对于国外的研究,国内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由于有了很好的借鉴,相关理论研究也很是丰富。可是就整体研究成果而言,国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意义方面,而对于在因劳动力转移产生的不利影响研究上成果有限,这主要有以下几点:侯云风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农村虽然仍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农村劳动力外流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是一把“双刃剑”[3],一方面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增加了他们的收入,但另一方面随着劳动力由剩余转移发展到过度转移,必然会导致农村发展后劲不足,加剧了城乡发展差距。另外,高士亮和段成荣等人的研究也都同时指出了农村人口的过度流失会对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提出一系列的现实挑战,如农业从业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下降、后备力量严重不足等。

二、六安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伴随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六安市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市,每年都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出。根据2012年安徽省统计年鉴可以看出:2011年六安市全市总人口有709.5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为六安市农村人口数为610.01万人,农业人口占到了人口总数的85%,而流出人口占到了总人口41.41%。从表1中我们不难发现六安地区的农村流出人口数量大、比例高且男性劳动力数目多于女性,从流向来看绝大多数的流出人口流向了外省,比例高达79.8%,这些流失的劳动力对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本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状况已经从“剩余转移”在向“过度转移”演变。

除了对总体的数据进行分析外,笔者还专门进行实地调研。具体选择了在六安市舒城县进行了调查问卷,此次调查共随机发放调查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信息表明,受访者家中有青壮年外出务工的问卷共有176份,占到了总数的88%。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反馈,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当前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几乎全部流出。

三、六安农村劳动力过度转移对当地造成的不利影响

(一)导致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成为社会问题

六安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基数大。可是,近年来伴随农村青壮年普遍流失,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和妇女的数量急剧增加,根据笔者走访的125户发现其中存在家庭成员留守现象的多达98户,占到了走访总数的78.4%,由此可见,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与妇女的存在已不仅是一个单纯的家庭问题,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从目前来看,留守儿童主要存在的是教育和安全问题,有多重案例显示,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犯罪行为与父母的教育缺失存在很大关系。另外,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有效监护,时有发生溺水、火灾等安全事故。

对留守妇女而言,夫妻双方的长期两地分居极易导致家庭关系破裂,继而引发离婚。更有甚者,不堪忍受生活压力而选择自杀等极端方式。例如,发生在2010年底的六安金寨“12・24”特大杀人案就曾震惊全省。2010年12月23日,死者陈霞以带13个月的儿子打预防针为由将其带出家门,并以为女儿买衣服的借口将女儿带出校园。当晚6时后,有村民发现其13个月大的儿子被人用泥土掩埋致死,而陈霞本人及女儿亦陈尸塔儿河大桥的西侧与东侧。事后经公安机关全力侦破,陈霞的一双儿女均是死于陈霞之手,而其本人亦属于跳桥自杀。为什么陈霞会选择残忍杀害一双儿女后自杀?虽然陈霞已死,此事成谜,但是据公安机关调查发现,陈霞的极端行为与丈夫常年外出务工,本人长期负担沉重、生活压抑有直接关系。

(二)农村老龄化严重

据安徽省2012年统计年鉴显示:六安市65岁以上人口有69.5万人,占全市人口比重12.33%,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92个百分点,这表明六安市人口老年化问题严重,养老形势严峻。目前,政府部门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时,主要还是将探索方向集中在城镇方面,对于农村养老投入明显不足。尤其是伴随着农村青壮年的过度流失致使农村的养老主体普遍缺失,许多留守老人处于有子女而无人养的尴尬境地。一方面进城务工的子女迫于生存压力无力将父母接在身边赡养,另一方面出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之农村养老院在数量上的不足与质量上的缺陷,留守老人宁愿留在家里养老。农村的留守老人往往是小病靠忍、大病等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持续与城镇化的深入推进,预计未来我市广大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还将愈演愈烈。

(三)农村人才严重流失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大量的农村优质人力资源单向流入城市。就六安市而言,其中外出人口数超过了总人口的41%。一般如此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出是该有限制的,最好能控制在适度范围内,但事与愿违,大规模的农村人口转移几乎带走了属于农村的全部优质人力资源,严重的人才流失不仅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更不利于像六安这样的传统农业大市的发展。

(四)农业生产缺乏壮劳力

当前六安市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总体偏低,全市绝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还是依赖传统或半机械化的作业方式,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仍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要素。但现实是随着农村劳动力过度转移,从事农业生产的群体主要集中在留守妇女及5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而青壮年的男性劳动力基本脱离了农业生产,造成了农村大量土地处于低产状态[4],因劳动力流失导致的土地资源荒芜浪费情况在笔者所调查的六安地区并不少见,这迫切需要得到作为农业大市的六安市政府重视。

(五)部分农村地区治安环境恶化

农村地区由于青壮年外出,较多的是由孤寡老人留守,这就给一些不法分子作案创造了机会。近年来,在六安偏远农村屡有发生骗、抢、偷等治安事件,不法分子利用老人警觉性低,大肆在农村地区兜售假冒伪劣产品、偷抢村民财物等。一方面由于警力资源有限,及时打击难度大;另一方面更是由于农村青壮年普遍缺失,无形中助长了犯罪分子嚣张气焰。

四、破解六安市劳动力过度转移带来不利影响的对策

(一)六安市要增大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

就当前农村因为劳动力转移带来的不利影响而言,人员的过度转移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能引导六安区域内的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在满足城市建设需求基础上,尽可能吸引并留住一批农村青壮年自愿在家乡就地发展,那么很多问题都将迎刃而解。究竟应当如何吸引并留住人才呢?

1.鼓励外出人员回乡创业

经过多年在外打拼,相当一部分早期从农村走出去的人已经掌握了一定财富。对于这一部分人当地政府应当尽力争取,从政策到资金都尽量给予支持,鼓励他们回乡创业。这样不仅能留住人才支援当地农村经济建设,还可以带动和吸纳一批人直接在家门口就业。

2.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据调查,六安本地有相当一部分进城务工人员是因为在当地难以找到合适就业机会,所以如何增加优质就业岗位就成为了吸引劳动力留下来的关键。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既符合我市城镇化发展大趋势,又有利于劳动力就地安置,发展当地经济。发展乡镇企业不仅避免了劳动力盲目地向城市转移,还使得在当地就业的农民可兼顾家庭,大大缓解了留守家庭的矛盾。

3.重视发展农村教育

随着农村家庭一胎化普及,家长越来越重视子女教育,而当前分布在六安市农村地区的教育力量远落后于城镇,城镇的优质教育资源是吸引一部分家长集中进城的重要原因。所以,政府要适时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基础教育条件,提高基础教育水平,为更多愿意留在家乡发展的人才解决后顾之忧。其次,政府还应当重视和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为当地的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持。

4.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与城市相比,当前六安地区大部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大多仅能够满足通电、通路的基本需求。因而要想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人在农村生活,就必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通电、通路基础上争取实现部分地区通水、通网,同时要加快小村庄合并,统一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村社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二)加强对留守儿童安全监护和留守妇女的心理疏导

留守儿童由于大多处在家庭教育盲区,因而学校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作为一个留守儿童数目庞大的大市,六安市政府应该适时增开一批寄宿制学校,专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安全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并定期进行安全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除此之外,对于不愿寄宿的留守儿童,除了应当要求主管教师做到定期家访,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政府还应当鼓励社会力量加入对留守儿童的帮扶与关爱中。

对于留守妇女的帮助,笔者认为应当主要集中在对其心理疏导上。留守妇女由于要长期独力承担生活重担,精神压力大,易产生负面悲观情绪,如果负面情绪不能及时有效排解,很容易形成心理疾病,继而可能会导致部分留守妇女走上极端。所以,广大基层政府应担起责任,尤其是基层的妇女工作者。一方面,村政府可以利用集体活动场所在业余时间组织广大留守妇女参加心理讲座和文娱活动,让大家能够敞开心扉,相互学习和交流心得;另一方面,广大基层妇女工作者要走村下户,及时深入留守妇女家中了解情况,帮助她们排忧解难。

(三)加强对留守老人的关爱与帮扶

根据笔者走访调查了解的情况,当前六安市农村地区的留守人员群体中老人占绝大多数。他们中的大部分除了要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外,还必须兼顾孙辈,但自己却因为子女外出而无所依靠。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的养老问题变得迫切需要解决。对于留守老人,除了定期地对他们组织关爱帮扶活动外,还要增加农村地区养老院数量,提高养老院服务水平。

想解决留守老人养老问题,光靠硬件建设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尤其是与农村老年人权益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例如免费吸纳全体老年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金发放标准,降低大病救助的门槛等。另外,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和资金的参与社会养老,既能减轻政府部门的压力,又能传递全社会敬老、爱老、养老的正能量,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

(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过度转移,尤其是青壮年普遍流失,导致了六安地区农村劳动力质量的急剧下降,从事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变成了老弱群体,土地的边际产出下降,荒芜闲置在所难免。在农村劳动力过度转移的背景下,如何保障农业生产正常不受影响,实现六安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转型升级,关键在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首先,必须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建设。根据中国目前实施土地政策,农民只有土地的承包权,并没有所有权,加之土地流转政策滞后,土地要想实现自由流转还很困难,更谈不上利用市场手段来自由配置土地,这样土地的规模效益难以发挥,甚至导致土地闲置荒芜。所以,要想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除了依靠科技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外,还必须创新土地经营制度,加快土地流转速度,将土地在耕地面积安全线内自由配置,将土地分配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中,通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早日实现六安市“农业强市”的目标夯实基础。

(五)加强对农村治安犯罪打击力度

对于农村治安环境的治理,一方面需要基层民警加大对农村留守人员的安全宣传教育力度,教群众识别骗子的常见诈骗手段和盗窃方式,提高广大留守人员的防骗、防窃意识;另一方面更需要公安部门加大对农村治安犯罪的违法打击力度,要对犯罪分子形成震慑力,无论案情大小,坚决做到发生一起、查处一起、打击一起,切实为广大农民提供一个稳定的治安环境。

五、结论

综上所述,六安市的农村劳动力过度向城市转移已经对当地农业和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广泛的负面影响,虽然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以城镇化为重点,但是绝不可以就此忽视农村的发展需求。目前六安市农村地区已经基本告别了劳动力剩余的时代并逐步向劳动力短缺过渡,因而在对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上必须把握一个合适的尺度,合理加以引导和控制,在满足城市化建设的基础上,要设法为农村地区的发展储备一定的优质劳动力资源,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2]张宏丽.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0,(34):124-125.

[3]潘继南,张俊.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发展的负面影响及对策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2009,(4):257-258.